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麦类作物的团队名称有哪些

2023-09-17 08:31:44
TAG: 团队 队名
共3条回复
贝贝

麦类作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有很多团队和组织致力于研究和发展麦类作物。以下是一些麦类作物的团队名称:

1. 国际小麦基因组组织(IWGSC):该组织是由来自2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旨在完成小麦基因组的测序和注释。

2. 国际大麦基因组组织(IBG):该组织由来自10多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旨在完成大麦基因组的测序和注释。

3.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该组织致力于研究和发展水稻品种,以提高全球粮食安全。

4. 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CIMMYT):该组织致力于研究和发展玉米和小麦品种,以提高全球粮食安全。

5. 国际谷物信息中心(CerealNet):该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谷物信息网络,旨在促进谷物研究和发展。

6. 国际粟类研究所(ICARDA):该组织致力于研究和发展粟类作物,以提高全球粮食安全。

7. 国际大麦和麦芽中心(IMC):该组织致力于研究和发展大麦和麦芽品种,以提高全球粮食安全。

8. 国际农业研究中心(CGIAR):该组织是一个全球性的农业研究组织,致力于研究和发展农作物品种,以提高全球粮食安全。

9. 国际作物研究所(ICRISAT):该组织致力于研究和发展干旱地区作物品种,以提高全球粮食安全。

10. 国际农业生物技术中心(CABBI):该组织致力于研究和发展农业生物技术,以提高全球粮食安全。

以上是一些麦类作物的团队名称,它们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力,为全球粮食安全做出了重要贡献。

蓓蓓

麦类作物的团队名称有:“麦田伙伴”、“麦朋友”、“稻谷之家”、“谷物精英团”、“燃收团队”等。这些团队名称寓意着麦类作物的重要性,也体现出人们对麦类作物的珍视。

ardim

麦类作物是指小麦、大麦、燕麦、黑麦、粟、谷子等多种作物,这些作物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人类主要的食物来源之一。在研究这些作物的过程中,很多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组成了不同的团队,以提高麦类作物的生产和质量。其中一些团队有:

1. 小麦基因组学研究团队:致力于揭示小麦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以促进小麦品种改良和生产。

2. 麦类作物种质资源团队:致力于收集、保存和研究各种麦类作物的种质资源,以寻找优良品种和遗传资源。

3. 麦类作物遗传育种团队:致力于研究麦类作物的遗传性状和遗传机制,以开发新品种和提高生产效率。

4. 麦类作物生态系统研究团队:致力于研究麦类作物的生态系统,探索作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以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生产。

这些团队的合作和努力为麦类作物的生产和质量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关推荐

以色列在干旱地区发展农业避免种植什么作物,开发什么作物

以色列在干旱地区发展农业时,避免种植耗水量大的作物,而是开发适应干旱环境的作物和种植技术。以下是以色列在干旱地区发展农业的一些举措:1、水资源管理:以色列采用高效的水资源管理技术,包括滴灌、喷灌、微灌等,以最小化水的浪费和损失。2、研究和开发干旱适应性作物:以色列在干旱地区开发了一些适应性强的作物,如无芒小麦、石榴、柑橘等。3、农业技术创新:以色列在农业技术方面投入大量资源,研发了许多高科技农业技术,如植物生长灯、自动化灌溉系统、无土栽培等,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4、水的再生利用:以色列采用水的再生利用技术,将污水和废水进行处理和净化后,用于灌溉和农业用水。
2023-09-06 06:36:311

什么是干旱农业?干旱农业要怎么发展?

这个指的是不能够灌溉的耕地,需要选择合适品种进行种植,可以利用科技的手段合理进行灌溉。
2023-09-06 06:36:407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的期刊背景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旱农研究方面基础雄厚,历史悠久,学科优势明显。在此背景下,《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发展成长的氛围非常良好,其明显的学术特色和办刊质量得到国内外相关研究人员和机构的普遍赞誉。经过20多年的办刊实践,《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在我国旱农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读者、作者除西北、华北外,已伸展到全国各地。国外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干旱研究机构建立有学术和资料交流关系,先后承办过两次国际会议,多次国内学术研讨会。作为一个学术园地,《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在推动旱农研究,促进学术交流和培养人才等方面,为我国新时期旱农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许多颇具开创性的贡献。
2023-09-06 06:38:381

试述植物的抗旱机理,并简述如何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植物的抗旱机理如下:在全世界,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总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30%以上;在中国,千旱和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50%左右,大部分分布在北方西北地区。因此,干旱是制约这一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因素。如果再加上其它非干旱地区的地区季节性干旱的影响干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就更加严重因此植物角度,如何提高植物就成为未来发展旱地农业的一个重要的抗旱性,研究课题。旱害:由于干旱导致植物水分亏缺所造成的伤害。干早是一种因长期缺雨或少雨使土壤水分缺乏,空气干燥的气候现象。在抗旱生理上,干旱就是土壤可用水缺乏或空气干燥的土壤或气候现象。干旱在气象学上有两种含义,一是干旱气候,即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的基本情况;二是气候异常,某段时间降水量大大少于多年平均值。作物的水分状况取决于吸收和蒸腾两个方面,吸水减少或蒸腾过多都可引起水分亏缺。因此,在抗旱生理研究中,根据干旱发生的场所和产生的原国,可将,是业进为上种表生了土壤干旱大气干旱生理干早当今的上谋疑烷暴得侵植物吸水困难,导致体内缺水的现象。提高植物的抗旱性的方法如下:1、选育抗旱品种。属于育种学范畴,也是提高作物抗旱性的基本措施。2、抗旱锻炼。人工地给作物以亚致死的干旱条件,让作物经受干旱磨炼,提高其对干旱的适应能力。在农业生产中,已经提炼出很多有效的抗旱锻炼方法,如“蹲苗”、"搁苗”、"饿苗”、"双芽法”等等。"蹲苗"是指在作物苗期适当控制水分,抑制其生长。"搁苗”是指蔬菜移裁前先拔起,让起适当萎著一段时间后,再栽植。"俄苗"是指一些扦插的藤苗,从母体上切下来以后并不立即扦插,而是放置在荫凉处1-3天甚至更长时间,然后再栽植。双芽法是指播种前的种子锻炼,如先让谷物种子吸水,然后风干,如此反复2-3次,再播种,能有效提高其对干早的适应能力。3、深翻土壤,结合深翻增施优质有机肥料,利于根系发达和下扎。4、科学合理施用化学肥料。在适量施氮肥的基础上,增施磷、钾肥,可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达到"以肥调水”的目的,提高水分和肥料的双重利用率。5、抗蒸腾剂的应用。抗蒸腾剂的应用一直在研究和探索之中,它的作用方式主要是以下二种,一是阳断植物体水分散失,二是提高冠层光能的反射,以减少用于叶面蒸腾的能量,三是控制气孔的开度
2023-09-06 06:38:511

旱地农业的生产特点

我学的地理知识里接触到的农业类型有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没有旱地农业这个分类。中国南水北旱,北方是季风水田农业,答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不知道我这样理解你认为对不。
2023-09-06 06:39:253

欧李综合开发前景与模式_欧李种植前景

  欧李是蔷薇科樱桃属落叶小灌木果树,广泛分布于我国“三北”(华北、西北、东北、)及华东等干旱、寒冷地区,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古老野生树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野生状态。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才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近年来,世界各国都在挖掘开发利用野生资源,人类对欧李的研究与开发也得到了长足发展。现结合自己多年的研究实践,谈一点对欧李发展的想法。      1 欧李开发利用前景      近年来,对于山区农业和干旱地区农业开发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干旱引发的诸多问题,是世界性难题,严重制约了干旱山区经济的发展。   袁隆平的一粒水稻种子解决了世界人民吃粮问题,一种新的植物资源,也将会改变干旱贫困山区的面貌。欧李具备“四耐”的特点,即耐干旱、耐瘠薄、耐寒冷(-35℃)、耐盐碱(pH值8以下),欧李的特殊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欧李的潜在开发价值。      1.1 栽种欧李可以治理荒山、改良环境、蓄水保土、防风固沙      目前,世界上干旱、半干旱区面积约占土地总面积的36%,我国干旱区面积从上世纪50年代的113万hm2扩大到80年代的2333万hm2,到90年代已增至2667万hm2,干旱逐年加重。干旱是限制果树生长发育、基因表达和产量的重要因子,严重影响产量和品质,造成的损失也最大。长期以来,国内外科技工作者都在探索、寻找一种能在干旱地区、山地阳坡种植,能有效治理荒山、改良环境、蓄水保土、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这一研究已成为世界性难题。近年来,在大西北、内蒙应用研究实践证明,欧李最适合山区及干旱地区栽培,在逆境(干旱、盐碱和低温被称为限制植物产量的三大非生物逆境)下的阳坡、沟壑、岭地和黏重红壤土并含有“料姜石”的瘠薄土壤地区均能生长,是小流域、荒山、沙漠治理等方面的最佳先锋树种,被国家林业局列为生态林优良树种。      1.2 欧李是第3代鲜食水果   欧李属第3代水果,欧李鲜果果皮红、黄、绿、紫,美丽诱人,肉厚汁多,酸甜适中,味道独特,营养丰富,其含营养种类之多,含量之高,优于樱桃、李、杏、桃等核果类果品。其中维生素A、维生素素2、维生素B12、维生素C、维生素E及钾、氮、钙、磷、铁、锰、锌、镁、硒等元素含量丰富,绝大多数高于上述果品几倍到几十倍,成熟果实含糖量高达14%~19%。如每100g鲜果,钙和铁的含量达60~90mg和1.5~2.5mg,分别是苹果的7~10倍和6~10倍;含有包括赖氨酸在内的18种氨基酸,含量达338.3~451.7mg,尤其是缎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含量十分高。欧李适合用设施栽墙。能实现周年上市。可获高效益,结合旅游观光,搞特色采摘非常受欢迎,这种纯天然、无副作用保健果品,是中青年、妇幼最喜欢的果品,是国内外客商和消费者最喜欢的第3代时尚果品,      1.3 欧李的深加工与多产业开发   欧李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珍贵经济植物,具备产业化开发的潜力,欧李具有多样化、高营养、抗性强的特点,尤其是果实中钙的含量是目前水果中最高的。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选择不同类型的果实,加工出不同形态的优质产品。可以进一步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近年来,人们对钙、铁、维生素它等具有保健功能的备类绿色产品需求日渐增长,为歌李深加工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给医疗保健和食品饮料业提供了无限商机。此外,茎叶加工饲料,叶片制作钙茶,种仁可加工药品、保健品,种仁和果实中的提取物质都可作化工的重要原料等。可见,深加工是今后开发的主渠道,   1.3.1 欧李果实可加工成许多营养价值高的产品测定表明,欧李果实营养丰富,台有6种维生素、9种微量元素、18种氨基酸,作为一种特殊果品,其出路在于深加工增值。欧李果实可加工果汁、果酒、罐头、蜜饯、果奶、冰淇淋、果冻等许多加工品,这些风味独特、营养价值高的加工制品,在国内外有着广阔的市场,欧李果实加工果汁,由于其果实表面和果汁的色泽鲜红,特别是果肉微粒较细,使加工出来的果汁色泽鲜艳,呈玫瑰红色,透明度高,悬浮性好,不宜出现沉淀,此外,由于欧李果实具有一种特殊的香气,加工出来的果汁呈现明显的“欧李香型”,冷饮热饮均可,加冰加水任意调制,其风味均可保持。又由于果汁中鞣酸的含量较高,果汁在常温或低温条件下保质期在2~3年,不需加任何悬浮剂和防腐剂。是纯天然产品。欧李的可食率95%左右,出汁率与葡萄相近,为65%~8z%。用欧李加工的果酒深桃红色,具有欧李典型的馥郁果番,是继葡萄酒、苹果酒等又一新型酒种。用欧李果实加工罐头、果脯和蜜饯时,由于其果实色泽鲜艳、整齐度好,原料利用率高,所加工的罐头外观质量高,并具有独特的风味。   1.3.2歇李的种仁和根皮是传统中药,含有特殊医药成份欧李的种仁和根皮是传统中药,郁李仁是一种常用中药,古李苷(Prunuside)、苦杏仁苷、脂肪油,能润肠通便、利尿消肿,部李仁酊剂有显著的降血压作用,李苷有明显的泻下作用。欧李的根在民间偏方中用来治疗静脉曲张、脉管炎和龋齿。此外,经现代科技研究发现,叶片浸出物中含有脂肪酸合成酶抑制剂,该物质具有明显的减肥功能,对预防和治疗癌症也有一定功效。果壳中矿质的绝对值比果肉中高得多,60%的吸收率也是非常可喜的(果肉中钙的吸收率为80%)。这样将果壳粉碎后加工成片剂(钙片),是一个不错的产品。因此,欧李在保健品和医药化工行业中开发前景广。   1.3.3 欧李的茎叶可做饲料、钙萘欧李茎叶生物含量高,枝条柔韧适口,营养价值高,为牛、羊所喜食。据测定,每100g鲜叶片中钙含量可达465mg,粗蛋白的含量7%左右,欧李茎叶中不仅含有牛羊所需的糖、蛋白质等营养成分,而且含钙高是牛羊发育的重要补钙来源。欧李耐寒、耐旱、耐贫瘠以及再生、更新速度快,利用其生物量大的生物学特性,建设单一或混生草牧场,或建立饲料产业可带动畜牧业的发展。在嫩茎叶制作钙茶方面,山西绛县已有开发并获专利,钙茶主要富含钙、铁、锌、镁、硒元素及茶多酚等,男女老幼皆宜,是一种有良好保健功效的保健品。   1.3.4 欧李提取物可做化工原料(色素、香精等)天然色素不仅无毒、无副作用,且多数具有很强的生理功能,因此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欧李果实的香气和色泽来自于大自然,非常醇厚和艳丽。近代研究成果表明,欧李红色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对光、热、常见食品添加剂及常见金属离子均比较稳定,欧李挥发性香气和色素已成为开发天然食用色素新品种。研究发现,欧李汁中含有77种风味物质,占色谱流出总量的96.18%,欧李酒中的风味物质主要有57种,占色谱流出总量的97.47%;欧李汁中主要香气物质由2-己烯醇、苯甲酸乙酯等7种物质组成,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天然资源。欧李芳香油、欧李红色素为黄酮类、花色苷化合物色素,也是化妆品的加工原料,提取这些物质 将会开劈新领域。   1.3.5 欧李仁油的综合利用(可做柴油、食用油等)国内已有研究表明,欧李仁中油脂含量为46%~65%(大豆含量为17%),主要成分为油酸69%~91%、亚油酸23%~25%、棕榈酸4.3%,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90%,同时舍有VF、叭、角鳘烯、街醇、烃类等生物活性物质,因此欧李仁是一种制取营养保健油或生物柴油的优质原料。欧李果仁经烘干、去皮、粉碎、过筛后加入混合溶剂萃取。再经减压过滤、混合油静置分层,油相再经减压蒸馏除去溶剂即得欧李油。欧李油脱除苦杏仁苷后可作食用油、食品加工用油。欧李油品质优良,特别是油酸含量高,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欧李油提取方法成本低、安全性高,操作简单。大面积种植欧李还可研发深加工提取化工原料或生物柴油。   终上所述,欧李最大的特色是具有多用途、多产业延伸、多生态循环,一旦开发,可带动一方经济,多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世界范围内都在挖掘、开发野生资源,欧李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利用,不但能为我国北方山区农业结构调整、脱贫致富找到新出路,而且将对我国乃至世界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做出重要的贡献。      1.4 在固林绿化、盆景装饰等方面有独特效果   欧李有半乔化、直立、开张、极度开展(匍匐)4种树姿,其观赏和美化环境价值极高。利用不同树姿造形、制作盆景或建休闲观光采摘园是最佳选择。春季欧李先花后叶,花期旱、花量大,单茎20多个节位,一枝一个花束,花有艳粉红、淡粉红、白色,群丛簇生,艳丽夺目,幼叶呈紫红色,秋末变为桔黄色,在阳光照射下十分漂亮,欧李果形似樱桃,有红色、黄色、紫红色、黄绿色等,全树结果,申串果实压满枝条,晶莹剔透,极具观赏价值。所以,对公园大面积的空地、城市街道、庭院、高速公路两侧、桥墩的坡面等做成绿篱覆盖应用,景色十分优美。充分利用欧李的叶、花、果的不同色彩、高低不等的树姿,运甩小灌木密集栽培法组合成寓意不同的曲线、字体、色块、小花形等图案,以点缀绿地。对一些形状各异的花坛可以形成花镜、花台,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亦可用不同色泽的果组合,做成株形各异的盆景室内外装饰。春观花,夏赏叶,秋季观果食用,可形成独特的景观。      2 欧李开发模式及综合利用      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做强做大,形成独有的特色产业,占领国内外市场,是今后欧李研究开发的方向。目前,欧李开发进入快速发展期,国内多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开始启动此项目,建议国家从生态环保、食品安全、保健晶、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能源战略高度出发,建立长远机制,为此。提出欧李三大开发模式与产业链延伸的综合开发利用新建议。      2.1 以防风固沙为主线,建立生态环保基地   在我国“三北”干旱沙漠地带,潜在沙漠化土地约13.93万km2,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36.1%;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约9.977万km2,占沙漠化土地面积的25.9%,严重沙漠化土地面积达6.756万km2,占17.5%,潜在、轻度以及中度沙漠化土地面积占了沙漠化土地总面积的60%以上,沙漠化日趋严重。在沙漠及边缘地带区,选择野生或加工品种欧李,以乔、灌、草三业结合林带建生态环保、防风同沙基地。基地建成将彻底改变我国大环境。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通过以牧草、种仁等综合开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开创我国西北沙漠地区21世纪的大农业,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达到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的良性循环。在欧李的规模发展之后,将会在欧李加工产业、医药工业、畜牧业等方面形成系统产业化开发的良好局面。      2.2 在城效及交通便利地区选择不同口味、不同色泽、不同成熟期的鲜食品种,以鲜食栽培、反季节栽培等形式建立内销型基地   欧李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用途各异,在城郊及交通便利地区,选择早、中、晚熟不同成熟期,红、黄、紫不同颜色、不同口感的鲜食品种栽培,建成采摘观光园,结合设施反季节栽培实现周年供应,实现以鲜果上市、销售为主的鲜食内销基地。在城镇、园林、庭院,以绿化、美化,净化为目的,实现环境优美,利用不同花色,高矮搭配,开发园林绿化、盆景利用,让城镇到处有花香,景色宜人。      2.3 在交通不便及地多未开震利用的山区。选择加工品种,以绿化荒山、荒坡、综合加工为主线建立外销型基地   我国的林业用地、可治理的沙地和湿她合计是耕地面积的3倍多,而我国林地单位面积产出率仅为耕地的1/30。发挥林地的增值潜力,对于增加农民收入、拉动国内需求、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今后,干旱山区、不良环境地区的开发利用是“三农”工作重点。治理与环保结合,治理与利用结合,治理、利用与多产业延伸项目结合是今后发展的主题,我国在发展经济与保护生态环境方面经常会产生许多矛盾,影响了发展。广大农民考虑更多的是希望在发展经济林木、改善生态的同时,能给自己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传统的经济林木多数不仅水土保持能力和抗逆性较差,而且在环境条件较为恶劣的地区,发展经济林的空间小,创出较高经济效益的可能性更小,实际上很难兼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而欧李的特性和潜在的高效益正好有利于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在今后改善生态和引导农民增加收入的过程中,发展欧李产业,让不长植物的秃山被上绿装。结合果实加工、种仁利用等多项目开发,形成生态环保产业链,以加工外销为主建基地。   总之,欧李的开发利用将对我国乃至世界干旱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发挥重要的作用。
2023-09-06 06:39:401

国家级农业核心期刊有哪些?

哪类刊物都有很多,关键是文章能不能被编辑看中了。
2023-09-06 06:40:023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投稿一周后,一直显示评审以审回 是外审结束了吗? 这个状态持续好久了

2023-09-06 06:40:111

干旱区研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哪个好投稿

从影响因子上来看,干旱区研究略高.
2023-09-06 06:40:36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学术研究

1934年至2014年,学校共取得科研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励104项,培育出中国小麦推广面积第一的“碧玛一号”、长期主导中国小麦品种换代的“小偃6号”、自育苹果品种推广面积最大的“秦冠”等重要成果,科技成果转化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2005年至2014年,学校累计取得各类科研成果奖25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技成果奖1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178项,获得国家授权专利221件,审定品种210个,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1300多篇,出版学术著作800多部。特别是在体细胞克隆技术、胚胎干细胞、杂交小麦、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重大研究成果。合校以来,科技创新实现快速发展,2009年到位科技经费3.88亿元,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其中主持完成1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0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73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381个。发表SCI、EI、SSCI论文7300多篇,其中2013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1364篇。至2014年有16家农、林、水专业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 2011年共组织申报国家及省部各类科研项目1381项。获批科研项目830项,其中,获批“973”计划课题2项、“863”计划课题6项、支撑计划课题14项、国家基础性工作专项1项、转基因重大专项1项、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专项5项;获批科技部国际合作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项目合同经费4.8亿元,到位经费3.1亿元。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40项。 2012年,《工程索引》(Engineering Index)网络版数据库收录2012年发表的第一作者第一署名单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论文共371篇,较2011年增加了60篇,增幅为19%,其中期刊论文(Journal article)310篇,会议论文(Conference article)36篇,待刊论文(Article in Press)25篇。371篇论文中,收录量较高的前5个学院依次是水建学院82篇,机电学院41篇,食品学院31篇,资环学院30篇,理学院29篇。以第一作者发文5篇以上的是水建学院的陈帝伊和李向明,分别为9篇和8篇。371篇论文刊登在168种期刊上。刊登论文数量居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农业工程学报》59篇、《农业机械学报》33篇、《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2篇。 截至2015年3月31日,学校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33项,其中主持完成12项;主持完成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63项;获陕西省科技进步最高成就奖1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879件;审定动植物新品种409个。发表SCI、EI、SSCI论文9695篇,其中2014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1598篇。 馆藏资源 截至2014年,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446万册,电子本图书100余万种。馆藏文献已全部涵盖了校所有的学科,基本形成了以农业、林业、水利、生物、机电、资环、信息等学科为重点,以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为特色的馆藏文献贯通古今中外、印刷型文献与电子文献并存、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相溶合的农、工、理、管、文相结合的馆藏体系。 学术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西北植物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昆虫分类学报》《麦类作物学报》《西北林学院学报》《西北农业学报》《陕西农业科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北方蚕业》《陕西林业科技》《家畜生态学报》《动物医学进展》《畜牧兽医杂志》 DNA是构成生命的基本物质,学校因小麦而闻名于世,两条螺旋向上并排的遗传物质DNA链,构成闻名于世的小麦,体现了学校(种植业和养殖业)农业的特点,表达由教学和科研院所合并组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传承农业文明的重任,肩负解决广大民众赖以生存的粮食问题的历史使命。图案构成也是成排向上的树木,代表林业。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是学校教书育人的办学思想。上下翻动的水波,是多向调节水资源的水利。上善若水,厚德载物,是追求完美品德的写照。一颗金装包裹的绿色种子是在校学生的形象。金色年华的学生,明天就是绿色世界的主人。校徽由大圆环、中文校名、英文校名、内圆环种子构形及内部两排上升的螺旋图案构成。 校训:诚 朴 勇 毅诚:诚实不欺,讲求信誉,以诚为本,为人为学,诚心正义,诚信待人。朴:纯朴、朴实、朴素。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对故土、对现实的一种积极情怀,一种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生态度。勇:勇敢、无畏、敢为天下先和不怕失败、不畏强暴、不迷信权威的精神。也有“勇气”、“创新”、“攀登”、“进取”之意,暗含强健体魄涵义。毅:毅力、坚韧、坚毅,意为具有坚韧不拔、顽强不屈的精神与意志,做到无坚而不摧、无往而不胜、不为暂时的失败所屈服,是成就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诚朴勇毅”四字校训,以“诚”字起首并以之为核心,又结合我校“农”的特色,同时有追求科学、追求真理、向往光明、健康向上的精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歌作词:黎琦 王军道作曲:赵季平走过风雨, 拥抱阳光,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看霞染渭水, 听凤鸣高岗,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啊! 勤奋学习, 自信自强,用知识丰满飞翔的翅膀。啊! 健全体魄, 坚定信仰,理想之舟从这里扬帆从这里启航。走过风雨, 拥抱阳光,我们的校旗在古老周原飘扬。看霞染渭水, 听凤鸣高岗,教稼圣地培育英才栋梁,啊! 西部开发, 科教奠基,天降大任我们承当。啊! 继往开来, 跨越梦想,托起中国农业明天的太阳。 校歌 校旗
2023-09-06 06:40:501

农业生物多样性调查报告

你不会我学校的吧,我也要写这个,完全不懂- -!!明天要交了。。。
2023-09-06 06:41:191

【植物文化】仙人掌类都原产于沙漠吗?

很多都认为,仙人掌原产于非洲、美洲和澳大利亚的沙漠地区。这种说法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植物学家考察,已证实只有两种附生类型的仙人掌类原产于非洲马达加所加岛的森林地区,其余均原产于南、北美洲。美洲大陆及邻近海岛,地形复杂,气候条件差异极大,植被区系相当多。 而仙人掌类几乎各个植被区都有分布,有一部分确实分布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的荒漠地区,其中包括一些真正的沙漠。但整个美洲持别是南美,荒漠地区所占的面积不是很大,而森林和草原、山地占地面积却相当大,分布在这些地区的仙人掌类远较荒漠地区为多。只是由于在沙漠里,其他植物稀少,而仙人掌类则相对较多,特别是一些柱状种类,在荒漠地区成为唯一高大的植物,非常壮观。 而森林和草原地区植被繁茂,有些小型球状种类长在草丛中,不开花时不易被发现;森林中一些种类外形和人们熟悉的仙人掌类相差甚远,因此容易造成一种错觉,好像仙人掌类都产于沙漠地区。
2023-09-06 06:41:482

干旱地方适合种植什么农作物,植物,水果

干旱区(arid zone)指属于干旱气候的地区,约占陆地面积的30%,其共同特征是:降水量少而变率大,一般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皆大,可能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多风沙,云量少,日照强。水分不足是限制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由于热量充足,当利用灌溉供水与加以施肥时,有可能成为高产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偏大、产流量很少的地区。由于气候—水文过程的分异,地球上各地区的蒸发与降水不平衡。简单地讲,当蒸发超过降水,形成“缺水的干旱地区”,反之形成“富水的湿润地区”。水循环过程是复杂的。通常将年降水量在200mm以下的地区称为干旱区,年降水量在200—500mm之间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区。一般研究的干旱区(arid area)是二者的总称。干旱区植被以旱生草类和灌木为主。干旱区植物的特点是根部的生物量大,通常干旱群落中生物量的50%以上在它的根系中。干旱种的根干比在1到2之间均有报道。干旱群落具有高氮含量的枯枝落叶层,平均为1.5%,较之草地的1.2%和森林的0.6%高。干旱区群落中氮循环的一个实例,这里可以看出根系生物量的庞大和降尘在营养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性。这个例子中考虑系统是封闭的,实际上通过地面侵蚀和动物传递,氮的损失是高的。干旱区植被动态受降水影响大,一些观察表明,在一般情况下,干旱区植被生物量或密度持一个常量,降水后生物量上升,季节性茂盛与降水期相比有滞后性。典型荒漠草原群落的优势种分为三类,第一类矮丛禾草,第二类丛生杂类草,第三类小半灌木。典型荒漠植物以灌木占优势,在石质、砾质和石膏区的极严酷的生境中,植被非常稀疏,在地下水溢出带和河流、盆地附近以及绿洲周围,有时有生长繁茂的胡杨、灰杨、榆等。与草甸草原相比,干旱区植被主要成分的营养价值较高,但较低矮,不便刈割或牛马的放牧;其中大多粗糙具刺,仅适于山羊和骆驼,放牧地的载畜量一般很低。据估计,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的鲜草年产量分别为1500—4000kg/ha,800-1500kg/ha和400—800kg/ha,季节性变化可达50—75%,秋季牧草干重最高。
2023-09-06 06:42:182

农业地质研究进展

(一)国外农业地质研究进展“农业地质”(agro-geology)一词最早是由德国学者法鲁(F.A.Fellow)和李希霍芬(F.V.Richthofen)于19世纪中叶提出的,没有明确的定义,只是用于解释岩石风化与土壤的形成关系。20世纪初国际地质学界广泛注意了农业地质研究,曾在欧洲召开过多次国际性会议。1907年匈牙利皇家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从事农业地质研究的机构——农业地质部,该机构把土壤地质调查、填图和土壤成因与分类作为主攻方向。20世纪的前50年时间里,先后有英美的地质学家著书讲授农业地质学,如1916年英国剑桥大学 R.H.Rastll 出版的《农业地质》、1946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F.V.Emeison出版的《农业地质学》。这两本书的初衷都是给从事农业研究的人员介绍地质学的知识,如岩石、矿物、构造等。这些都说明当时的农业地质主要是地质学的知识和认识渗透于土壤研究或直接服务于农业。20世纪30年代,K.Troll首次提出了“地质生态学”这一术语,现在一般把这一概念理解为研究作为环境系统构成部分和生物圈的物质基础的地质圈及其内在自然和人类活动成因因素影响下所发生变化的科学。区域生态地质调查工作以俄罗斯(前苏联)做得比较系统,已经完成了俄罗斯全境内14张1:500万生态地质图。20世纪50年代后,随着世界人口、资源、环境矛盾的日益突出,环境地质学(Betzf,1962)逐渐兴起,相当多的农业地质问题被列入环境地质的范畴。直到1972年,美国地质调查所为了统一学科概念,将农业地质解释为应用于农业需要的地质学,勘查土壤的成因和成分、肥料矿产、地下水分布及特征等,属于应用地质学范畴。目前,在国外,农业地质通常被解释为“服务于农业的地质学”,研究影响土壤形成与分布的地质过程,以及地质材料作为保持和提高土壤生产力的手段在农业和林业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工作涉及岩石和矿物的农用研究与开发、盐碱地土壤调查与改良、农作物和畜牧生产与地球化学元素关系的研究等,后者更是进一步推进了农业地质研究工作的深入。1.农用矿物肥料的开发利用岩石和矿物在农业上的应用至今已有几个世纪了,但是 Missous(1853,1854)、Hensel(1890,1894)等开创了基于“面包来源于岩石”这一思想的农业研究。Keller(1948)、Keller等(1963)则开创了岩石农用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的新时期,随后的研究者还有Fyfe及其同事(Fyfe,1981,1987,1989,2000;Chesworth等,1983,1985;Van Straaten和Chesworth,1985;Van Straaten和Pride,1993)。20世纪80年代早期,国际发展研究中心资助了第一个农业地质计划——坦桑尼亚-加拿大农业地质计划(Chesworth等,1985,1989)。前苏联地质部门在解决矿物肥料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比如为了在西西伯利亚建立起农业化学工业可靠的矿物原料基地,1983年2月在托木斯克召开了有俄罗斯联邦地质部以及其他部门的代表参加的关于在托木斯克地区发展泥炭工业的会议,主要目的之一是研究泥炭作为农肥用于农业生产上的前景以及地质部门在本地区勘探这种资源的可能远景。后来前苏联地质勘探工会新西伯利亚地区委员会等单位于1984年在新西伯利亚联合召开了“西伯利亚农业化学原料的地质和地理以及第十一和十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其应用的可能途径”的专题讨论会,研究农业化学工业矿物原料基地的状况,对最近几年矿物原料基地的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阿塞拜疆一铝厂利用明矾石年产氢氧化铝16×104t、钾肥17×104t、硫酸35×104t。2.盐碱地土壤调查与改良前苏联为解决全国粮食问题,开展了大量的盐碱地改良研究与试验工作。1960年,前苏联学者B.A.柯夫达的著作《中国之土壤与自然条件概论》在中国问世,总论了中国的土壤形成条件及特征,还对我国各地的主要土类、特别是盐渍土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并以主要的农场为例,提出了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罗杰(А.А.Pοде)和柯夫达(В.A.Ковда)等人的土壤盐碱地调查与改良研究认为:灌区和非灌区盐渍土壤是在以经由植物或从地表蒸发的毛管上升液流为主的条件下形成的;草原和荒漠区的盐渍土和碱化土的形成,则是由于土壤地下水平衡过程中以蒸发为主的缘故;森林植被下冲洗型土壤水分状况能使一些物质从土壤剖面中淋溶,从土层和风化壳深层完全淋失;在森林草原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是一个过渡类型。B.A.柯夫达等出版的《盐碱土地普查与改良》,曾对我国的盐碱地改良工作产生过很大的影响。3.农业地球化学研究西欧、北美等国主要开展了农、林作物与地球化学元素关系的研究,编制了农业地球化学系列图件。J.S.Webb最早将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应用于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化学元素分散、富集、迁移与分布在解决农业、畜牧业、地方病等方面的应用。J.S.Webb等对爱尔兰共和国农业研究所报道的土壤和牧草中硒、钼含量高达中毒水平的利默里克郡(Limerick)250km2范围内进行每平方公里一个样的水系沉积物取样,发现水系沉积物中硒、钼的高异常区与富含金属元素的冰碛物和页岩风化的残积物有关,且与牧草中硒、钼的高含量密切相关。喂食的干牧草中硒含量大于5mg/kg,牛、马就会逐渐地患慢性硒中毒症。据此,Webb根据水系沉积物中硒、钼的高异常,又指出了可能致使家畜发病的其他地区。1980年,法国魏格纳等人发表了《地质与酒类》的文章,阐述了波尔多、香槟和布尔贡三个葡萄酒产区的各种葡萄的品质与气候、地质、土性及地貌的关系。他们认为波美罗尔葡萄园出产的红葡萄酒具有一种淳厚的香味,是由于土地中含有富铁氧化物的砾石;而有名的白葡萄酒则产出在上渐新统泥灰岩上的砾石层中。苏联学者研究了微量元素在不同土壤中的分布型式和存在形式、微量元素在植物和农作物中的分布以及对植物和农作物的影响,提出了植物微量元素临界浓度的概念,指出高于和低于这个临界值就会破坏植物体内的新陈代谢,并在外观上出现不同类型的改变。如谷类作物(小麦、黑麦、燕麦)对铜、钼和锰的不足特别敏感。美国学者H.D.Chapman的研究认为,栽培植物在铜含量为1.1~41mg/kg、锌含量3.9~229mg/kg(干物质)的情况下仍能正常生长;明显不足的下限浓度为,铜0.7~10mg/kg,锌0.4~96mg/kg;上限分别为1.4~336.3mg/kg和70.8~7500mg/kg。美国科学家D.C.Adriano1986年出版了《Trace Elements in the Terrestrial Environment》一书,系统地介绍了陆地环境中与人类密切相关的22 种微量元素——砷、硼、镉、铬、铜、铅、锰、汞、钼、镍、硒、锌以及锑、钡、铍、钴、氟、银、铊、锡、钛、钒等。每章集中论述一种或几种微量元素的经济价值、天然赋存状态、土壤-植物系统中元素的循环及其行为、植物需要量及耐毒性、饮用水和食物中元素的健康界限以及在环境中的来源等内容。近年来,来自土壤化学、环境化学等方面的学者,开展了大量有关营养元素有效性和生态效应方面的研究(详见后文)。(二)国内农业地质研究工作进展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认识和利用自然环境种植农作物、果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周礼》(公元前5世纪至前3世纪)就记述了五地(五种地形),即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低湿的地方),各有其适宜栽培的果树,如山林中宜“柞栗之属”,丘陵上宜“李梅之属”等。可见中国人民在2500年前,就认识到果树与土壤的生态关系。王象晋的《群芳谱》(1621)也有“地不厌高,土肥为上,锄不厌数,土松为良”的记载,说明作物生长与土壤的关系。但是,将作物与环境的关系作为一门学科来研究,历史不过百年,这就是后来的农业地质学。1.我国农业地质工作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以前,地质为农业服务主要侧重于在地质学指导下的土壤矿物、土壤成因研究,以及少量农用矿产的调查工作。近50年来,我国农业地质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70年,农用资源服务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粮食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家安全和生存的大问题。在“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的思想指导下,地质部门开展了钾矿、磷矿的调查与勘探工作,在北方半干旱、干旱地区开展了农田供水勘查、土壤侵蚀和盐碱化改良研究等工作。60~70年代完成1:5万~1:10万农田供水水文地质勘查累计约130×104km2。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农业地质背景服务阶段。20世纪80年代,地质矿产部成都地质矿产研究所与四川省的棉花种植专家合作,根据地质体的宜棉性调整了全省棉花布局,棉花种植面积减少40%,但产量却三年翻一番。在此期间地质矿产部多次部署开展以研究农业地质背景与名优特产为主的农业地质工作,以及新型矿物肥料和矿物饲料的勘查与开发研究。1988年,地质矿产部向国务院报告了关于开展地质为农业服务的工作,掀起了农业地质的第一次高潮。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业生态地质阶段。进入90年代,“农业地质”已经演化成“农业生态地质”。“农业生态地质学”已经不是早期的“农业地质学”的概念了,已经形成了一个边缘学科的雏形。就是在这个时期(1992年),中国地质学会成立了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农业地质专业委员会向国际第30届地质大会介绍了我国农业生态地质研究的最新成果,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并于1997年、1998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分别在山东临淄、浙江杭州、北京、湖南长沙、广西桂林、四川成都召开了全国性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中国农业地学研究新进展》(1999,2001,2003)。当前开展的省部合作农业地质环境调查工作,掀起了农业地质工作的新高潮。2.我国农业地质工作的主要进展近年来,我国农业地质研究进展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名特优农林作物的农业地质调查、评价与开发。20世纪80年代以来,名优特农林作物的农业生态地质调查与评价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涉及百余种名优特产,主要有四川柑橘,涪陵榨菜,广西沙田柚,浙江玉环文旦(柚子),山东肥城桃,新疆吐鲁番葡萄,河北沧州金丝小枣,广西荔枝,云南、贵州、河南和山东的烟草,滇西和浙东的茶叶,广西柳江的甘蔗,南宁的香蕉以及山东泰山(东北麓)、河北迁安、北京昌平的板栗等等,取得了丰富的成果,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总结了不少理论认识,利用这些数据资料及其规律,寻找或发现了许多新的农林优势区,扩大了种植,也极大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第二,中低产田及牧区草场的改造。主要涉及盐碱地改良和平衡施肥两方面的工作。对中低产田及牧区草场的盐碱地改良涉及范围包括黄淮海平原、关中平原、内蒙古河套平原、银川平原、东北松辽平原、天山北麓、河西走廊等,为提高粮食产量做出了重要贡献,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理论成果。例如,黄淮海平原总土地面积约35×104km2,其中耕地约2.74×108亩,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19%。经过30余年的持续努力,黄淮海平原治理盐碱土4000多万亩,水浇地发展到1.6×108亩,占耕地的60%左右。这项工作在河北平原、银川平原、河套平原及西北干旱地区等仍在进行,并深化为水资源调蓄和管理工作,涉及水-岩作用机理探索。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1:20万区域化探扫面资料开始应用于环境地球化学领域,研究了Zn、Cu、Co、Mo、B等在不同地区的含量与作物产量的对应关系,寻找产生生物生长缺陷和低产的原因,总结提出当地某些元素与相应作物生长的正常、过量或缺乏的阈值。类似的研究为微肥配制与田间投放提供了技术依据,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中低产田及草场的改造。第三,农业地质环境及灾害的调查与评价。由于农业地质灾害或人为活动影响,全国各地还有一些荒山、荒坡、荒地、废旧矿坑和塌陷区、平原区的砖坑地以及干涸坑塘等,近年来引起山东、河北、湖南等地农业地质研究部门的重视。许多单位对有关区域的水土流失、土地沙化(荒漠化)、沼泽化、盐碱化、冷浸田、岩土崩塌、泥石流与洪泛淤积,以及工业三废与生活污水及化肥和农药投放过量对土地的污染等等,进行了大量的调查和评价。如针对洞庭湖区洪涝灾害的防治问题研究认为,地质构造沉降、泥沙淤积与筑堤围堰是造成渍涝严重、洪灾频繁、生态环境全面恶化的主导因素,建议实行“淤陆扩湖”的方法顺应自然,采取相关工程措施营造新的协调发展的“人工-自然复合地质环境系统”,为有关方面提供了必要的决策依据。第四,农业地质区划与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近年来,先后有四川、广西、湖北、山东、河北、河南、江西、广东、安徽、江苏、吉林、浙江、云南、贵州、辽宁等省进行了不同级别的农业地质区划。主要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以涉及气候、地形地貌及岩土结构(个别地区为地球化学和水资源环境)等影响开发利用农林牧土地资源(特别是有关农业生物生产的适宜性)的因素作为区划依据,如四川盆地棉花种植的调整和河北献县枣林种植的区划,都曾产生了极大经济效益。“九五”期间,地质矿产部在传统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增加了1:5万生态地质调查试点和1:5万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试点工作,如山东临淄幅、青州幅1:5万区域地质与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试点项目,河北流常幅、龙华镇幅1:5万农业生态地质调查试点项目等,都是地质部门为给农业区划提供有效服务的工作。第五,岩矿的农业利用。由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农用岩矿资源的开发利用已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如温州化工总厂建设了综合利用明矾石的试车间,四川地质勘查局对四川及西南台地大量分布的“绿豆岩”进行了开发研究,山东省地质勘查局完成了从海水中提钾的研究任务,湖南省地质勘查局用钾长石代替部分粘土作配料回收水泥窑灰钾肥的实验已获成功。目前,国内常用的农用岩矿有沸石、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凹凸棒石粘土、海泡石、海绿石、蛭石、石灰石、白云岩、石膏、麦饭石、磷灰石、硅藻土、菱镁矿、蛇纹石、褐煤、草炭、绿豆岩、珍珠岩、凝灰岩、火山渣、浮石、火山熔岩等20多种。分别选作矿物肥料、饲料、农药及其载体,或用于改良土壤。如专用岩矿微肥、海泡石复混肥、矿物种衣剂等的成功研制,以及石灰岩、泥炭、沸石、膨润土等非常规农用矿产,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我国稀土资源异常丰富,对多种作物具有显著的增产提质作用。我国农用稀土产品已打入国际市场,为许多国家所选用。3.我国农业地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农业发展的迫切需要和地质工作领域的拓展,有效地推动了地学与农学的交叉渗透和农业地学理论的形成发展,已经陆续出版了一些专著,如《新疆塔里木盆地西部平原生态环境地质综合研究》、《生物的地质环境学》、《果林农业生态地质研究》、《区域地球化学与农业和健康》、《生态环境地球化学图集》、《岩土-植物大系统研究》、《元素生态地球化学及其应用》、《湖南农业地质概论》等等,主要理论进展主要体现在概念演化、研究内容、技术方法三个方面。(1)农业地质概念及其演化1986年李正积教授首先提出了农业地质背景的概念,认为农业生态地质背景系指同大农业(农林牧副渔)相关的地质体或岩石体和地质营力作用(内、外营力)的特殊综合;1996年他又运用现代生态学观点、系统工程学原理和其他前沿学科理论,进一步研究了岩-土-水-植物大生态系统效应。2001年曾群望等提出了生物地质环境学的概念,认为生物地质环境学是用地质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物及其赖以生存的地质环境之间的关系,着重研究地质环境对生物影响的学科,它是生物学、地质物和环境科学等相互渗透、融合而成的边缘学科。1999年,陈梦熊院士从环境地质学的观点出发,认为生态环境地质学是把地质环境作为一个独立的非生物系统,研究在自然生态环境与社会生态环境双重影响下地质环境与人类生存环境之间的关系。张宗祜院士认为,“农业生态地质学”已经形成了一个边缘学科的雏形,农业生态地质学是农业科学、地质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交叉的边缘学科,可以作为地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农业生态地质学是研究人-农业生产-地质环境整个系统的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的学科,换句话说,就是研究在人为调控下,生态农业系统与地质环境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也就是研究作为生态系统组成部分的农业活动和它所处的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机理,并且使它在人为调控下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2)农业生态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农业生态地质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生态地质结构、生态地球化学、生态水文地质和生态经济地质四个方面,普遍关注地质背景和地质结构、岩石-土壤-植物的元素系统、大气降水-土壤水的包气带土壤溶液等的研究。近年来,技术与经济的结合研究也开始受到关注。第一,生态地质结构研究,包括地表结构、地下岩土结构及物质、能量转换的界面,是控制农林作物最佳生长的养分“供给、输送”的格架。1)地表结构,即地-气界面。2)地下岩土结构,包括岩土的岩性、粒度组构、孔隙、岩石节理、破碎带、风化壳、断层或其他地质构造,以及一定深度内岩土产状或呈层序列特征及沉积相等。对于土壤,还包括其物理性质和土体构型等。3)物质、能量转换的界面,包括:①岩-土界面,即风化壳中的岩石与风化带界面,基岩与残坡积层的接触面,土壤发生层的A、B、C层与D层(母质)的界面,用以研究营养元素的质、量、比的变化;②土-植(物)界面,即根系与周围的接触面;③水-土界面,即地下水或包气带水与气带岩土的界面。第二,生态地球化学研究,主要是研究营养元素“供给、输送”和平衡的过程以及与生态的关系。1)元素(或元素组合)及其含量的背景值与植物适宜含量阈值,包括:①背景值与植物适宜含量阈值;②地球化学晕,包括原生地球化学晕、次生地球化学晕和生物地球化学晕等。2)区域“地质环境-元素平衡-生物生产”系统最佳运行的机制分析,包括:①元素平衡研究;②微量元素与生物生产研究,以改造不良土壤或培养肥力,提高产量、改进农林作物品质,增强作物的抗逆性。3)生态地球化学区划指标和定量评价公式和系数,包括:①标志和指标;②公式和系数,如吸收系数、配比系数、供养强度、输养强度等。4)污染与地方病。第三,生态水文地质研究。水质、水量及潜水埋藏条件,自然降水时段与作物需水程度的协调性,以及区域水资源与区域农业用水量的平衡程度等,都是“农业-水、土资源-地质环境”系统中必须统一研究的。尤其要注意浅层地下水及其上的包气带水的运移和开发利用的研究,以至于调控技术的研究。第四,生态经济地质研究。主要从地质学角度研究生物生产中的生态经济学问题,内容包括:①土地利用规划及区域规划研究;②农业地质灾害的防治研究;③污染对生物生产影响和对人畜疾病(包括地方病等)的防治研究;④农用岩石矿物的开发利用;⑤生态旅游地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3)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在遥感技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土壤侵蚀调查与规律研究、农业地质背景调查中,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农业地质地球化学元素数据处理,建立相应的农业地质环境数据库,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例如,GIS技术用于确定需要退耕还林还草的耕地数量及空间分布,研究盐碱地改良分区等,利用“三S”技术还可编制土壤肥力退化、土壤酸化、土壤污染及土壤石质化与沙化时空变化图。此外,利用中子水分仪观测包气带水分动态,利用稳定同位素15N技术观测肥料吸收效果等,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还建立了野外农业地质试验基地(场)。
2023-09-06 06:42:491

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研究进展

曹银贵1,2 王静1 程烨1,2 郝银3 许宁1,2(1.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35;2.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系,北京,100083;3.湖北省荆州市土地整理中心)摘要:综合叙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20 多年来的研究进展,总结了在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研究、驱动力研究、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一方面是驱动力因子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是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方法的交叉性,从数量模拟研究转向空间模拟研究,从单方法模拟研究转向多种方法结合的模拟研究,从生物物理驱动力的建模方式转向生物物理驱动力与社会经济驱动力相结合的建模方式,未来研究则要加强精度的要求,使其研究成果能真正引导土地利用规划。关键词: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驱动力;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于1995年启动。10余年间,LUCC 研究始终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1]。除了体现在 LUCC 监测技术、驱动力、生态环境效应和建模研究等不同方面外,LUCC 研究在理论上也取得了非常大的突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之所以能够取得重大突破,一方面是因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是引起其他全球变化问题的主要原因,因而在全球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地球系统科学、全球环境变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和人文多方面的问题,而在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可以说是自然和人文过程交叉最为密切的问题[2]。LUCC 的研究起初是从全球变化研究入手,发展到现在,开始重视典型区的研究;从简单的数量研究发展到空间变化上的研究;从简单的土地利用转换的研究发展到生态足迹、能流与物流的转换研究。总的来看,LUCC 的研究是越来越微观,在此简要回顾一下 LUCC 研究的进展。土地覆被是指存在于地表的植被(自然的或者是种植的)以及人工建筑,例如水体、冰面、裸露的岩石、沙地都可以认为是具体的一种土地覆被形式[3],土地利用则定义为同时包括改变土地生物物理属性的利用方式和产生这种利用方式的目的[5]。土地利用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耕地、林地、园地等都是土地利用的类型。从土地覆被与土地利用二者的含义来看:土地覆被主要是指自然的地表形态,而土地利用重在突出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对土地资源的作用,体现出了土地的使用状况或土地的社会、经济属性;因此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构成了土地的两种属性[2]。通常情况下,土地覆被的变化会影响土地利用决策,土地利用变化则会导致土地覆被变化,再影响到土地利用决策,从而产生新一轮的土地利用变化[4,5]。由于当代的土地覆被变化主要是人类对土地利用影响造成的,所以认识土地利用变化,是了解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条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逐渐加强了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研究。“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GB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计划”(IHDP)于1995年共同发起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计划,并于1996年提出了5个关于土地利用/覆被问题及3个焦点[6]。5个框架问题是:①过去的300年中人类的活动是如何改变土地覆盖的?②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地理单元,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人为因素是什么?③在今后50~100年中土地利用变化将如何影响土地覆盖?④直接的人文和生物物理过程是如何影响特定土地利用类型的承载力的?⑤气候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作用怎样影响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反之又如何?3个焦点是:①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典型对比分析研究;②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直接观察和诊断模型;③区域的与全球的模式——综合评价的框架。总的来看,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主要是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和结果,同时模拟土地转换的时空类型[7]。1 土地利用数量变化研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包括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变化、空间变化和质量变化[8]。面积变化首先反映在不同类型的总量变化上,通过分析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量变化,可了解土地利用变化总的态势和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9]。目前土地利用的数量变化指标有:土地利用变化的幅度、土地利用变化的速度和土地变化的区域差异。通过各地类之间的转化,得出土地利用的转化矩阵。2 驱动力研究有关 LUCC 驱动力的研究是探索 LUCC 驱动机制的核心问题[10]。Riebsame 认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预测研究是很艰难的,因为它需要了解土地利用变化的根本性的驱动力[11],而土地利用预测模拟研究的先决条件是要确认最重要的驱动力[12]。纵观国际上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目前主要是通过大量的案例与比较,探讨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动力学机制[13]。Fu Congbin 认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14],由此可见驱动力研究指标的选取一方面与自然状况有关;另一方面与人类活动有关。因此驱动力通常分为生物物理(bio-physical)和社会经济(socio-economic)两大类。生物物理驱动力包括自然环境的特征和过程,例如气候变化、地形、火山爆发、植物演替、土壤类型和过程、自然资源的有效性等[15];而社会经济驱动力则包括人口变化、贫富状况、技术进步、经济增长、政治经济结构以及价值观念等[6,16,17]。有的时候驱动力与被观察的土地利用变化在空间或时间上相差甚远,经常涉及宏观经济政策的转变和政策的变化,这些都是很难预测的[18]。由于不同区域土地利用的驱动机制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驱动力方面的研究都是以单一的区域为研究对象。A.Veldkamp 认为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随着比例尺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农田比例尺的情况下,主要是由社会性的和易近性的驱动因子在起作用;在景观研究尺度内,主要考虑的是地形和农业气候条件;在区域和国家尺度下,气候、人口和宏观经济政策将共同作用[12]。2.1 生物物理驱动力对于区域性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而言,生物物理方面的驱动力对土地变化的影响在一个比较短的时间段内是比较小的,通常也是不显著的。石瑞香的研究表明,自然(气候)因素并未构成样带上近年来土地利用(尤其是耕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力[19],但是并不是没有影响的。邹亚荣在中国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中表明,青藏高原的上升是晚新生代北半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驱动力,引起了我国北方气候的干旱,对我国农牧交错区的形成,特别是对东部草地变化产生了影响[20]。叶宝莹在嫩江中上游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中选取了高程、坡度作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指标,结果表明二者与土地利用变化的线性关系明显[21]。地貌类型也会影响土地利用的变化,草地受地貌条件的影响与控制较耕地小[22];城市的边缘区的土地利用会受到地形的影响,北京城乡过渡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发展趋向,在地域上深受西北部山地的阻力作用,可能会形成不对称发展[23]。袁俊在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研究表明,湖北省土地利用年变化率较低,主要是由特殊的地形限制的[24]。赵庚星认为50年前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受气候因素、风暴潮和黄河改道等自然因素驱动[25]。2.2 社会经济驱动力土地利用是社会的一面镜子[26],土地利用变化能够很好地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土地资源条件虽是土地利用结构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基础因素),但是对于人类活动而言,这种变化是缓慢的,Elena G.Irwin 认为人类活动是引起土地利用变化的一个主要成分[7],因此分析社会经济因素对土地利用变化的作用摆在首要的位置[27]。陈百明认为在社会经济驱动力方面,土地利用变化与人口增长之间有明显的联系,但同时这一变化与技术进步、富裕程度、经济状况,以至文化、宗教、军事等之间也能找到一定的相关关系[28]。并且大部分的案例研究都突出了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作用,例如京都草案这一国际性的环境政策将对未来的土地利用变化产生深远的影响[29]。龙花楼研究表明几年或几十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是由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所导致[30]。袁俊认为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土地产品的需求变化和交通条件及政府政策等社会经济驱动力导致了湖北省的土地利用变化[24]。周青在农地利用变化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农地利用变化强度的指标体系,在指标体系中特别引入了邻近城市的辐射和耕地保护政策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31]。陈百明为深入分析和认识耕地占用与 GDP增长的关系,运用了 Decoupling (脱钩)理论,开展我国耕地占用与 GDP 增长的脱钩研究,揭示了我国各类区域耕地占用与 GDP增长的相互关系的典型模式[32]。王秀兰认为随着人口数量的变化,供人类生活、生存所需的耕地资源数量在不断地变化,因而,耕地的生态环境背景质量发生着相应的变化[33]。对于城市土地利用而言,交通条件对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起到了内因作用,转化为城镇用地的土地利用类型与距交通干线的距离有一定关系[13]。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模拟土地利用系统的复杂性需要多学科的分析[34]。A.Veldkamp 认为土地利用模型应该代表土地利用系统部分的复杂性;能够检验社会和生态系统结合的稳定性[12]。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是为了明确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定量地证明多个因素对某一个因素的关系和影响,不同的模拟方法已经在土地利用变化中得到广泛应用。起初,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的研究重在生物物理因子方面的模拟研究,例如海拔、坡度、土壤类型等。后来根据研究的需要,土地利用变化社会经济驱动力方面的数据整合到模型中[35]。但是社会经济指标缺少空间上的简化数据,这样将很难将社会和自然数据结合起来。A.Veldkamp 认为生物物理过程的空间单元和行为组织者决策的空间单元是不一样的[12]。在土地利用变化模拟研究的开始阶段,基本上都是从数量上进行研究,后来由于遥感技术、空间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从空间上实现了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同时研究的方法也有很大的提升,从单一方法的模拟研究发展到多种方法的结合。3.1 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模拟是从数量的角度来分析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彭文甫首先利用因子分析的方法,确定了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相关因子,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的方法,预测了土地利用的变化[36]。王波利用多元相关分析的方法对经济管理体制对土地利用变化进行了模拟,用具体的产值代替了无法量化的经济管理体制[37]。张海龙利用马尔柯夫模型,确定了渭河盆地各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相互转化的初始转移概率矩阵,从数量上预测了该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38]。虽然马尔柯夫模型在土地利用变化数量研究上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性,但是由于这种预测是以末期和基期的时间间隔为预测单位,所以只能预测时间间隔整数倍的特定时期的情况,其灵活性和适用性受到限制[39]。由于灰色预报模型克服了统计回归分析方法需要大样本序列的弊端,吴素霞利用该方法预测了石家庄地区未来15年内耕地面积的变化趋势[40]。吴普特采用 BP 神经网络的方法对耕地减少进行了预测,将影响耕地变化的各驱动因子作为神经网络的输入层神经元,将耕地面积作为输出层神经元,经过反复的训练模拟,表明采用 BP 神经网络的方法在预测耕地资源减少量时精度较高,可靠性较好[41]。另外还有利用元胞自动机的方法研究土地利用变化,重在空间上的变化模拟。3.2 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模拟主要是从土地利用/覆被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另外还包括从主要的驱动力入手进行空间上的模拟预测。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模拟主要是在一些空间变量间建立关系函数,并模拟预测土地利用变化[42]。众多学者在高度集聚尺度下进行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简化模型研究,例如单个的景观元胞。同时利用遥感影像获得空间研究数据,使与土地利用变化相关的基本地理单元和环境过程概念化[7]。Kasper Kok提出了土地利用转换及效应(CLUE)模型框架,这是一个合理的少见的空间简化土地利用模型,该模型用来分析复合比例尺条件下的土地利用变化问题[43]。摆万奇利用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从空间上确定了主要的驱动因素及其定量关系[10]。叶宝莹在GIS的支持下,利用空间相关分析筛选出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子,并利用空间多元线性回归函数求得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21],目前应用较多的是将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起来运用。Bryan C.Pijanowski 将 GIS 和神经网络结合起来研究土地利用转换模型(LTM),从空间上来模拟土地利用变化的复杂过程,这一模型把社会经济、政策和环境等变量作为输入,并建立起了土地利用变化与公路、高速公路、居民点道路、河流、湖岸线之间的空间函数关系[42]。现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主要是针对单一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模拟,例如国际上许多学者利用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a)开展城市增长的模拟研究[44,45,46]。有研究者利用神经网络的元胞自动机来模拟复杂的土地利用,整个模型的结构十分简单,用户不用自己定义转换规则及参数,该模型是在ARC/INFO GRID环境下利用AML宏语言写成[47]。侯西勇运用马尔柯夫的元胞自动机模型模拟研究区2010年土地利用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结果比较可信[48]。4 土地利用模型的精度分析土地利用模型的精度分析又叫模型的不确定性评价,反映数据输入及模型本身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产生的结果[49]。模型的不确定性包含输入数据的不确定性和模型结构的不确定,遥感数据的获取会存在不确定性,例如在其纠正时采用的地面控制点的误差是不可能消除的,纠正过的遥感数据或图像产品也始终不能与地面实况完全一致,不同程度上存在着残余误差[50]。同时在影像解译的过程中也会出现适当的误差而产生不确定性。另外在数据转换的过程中,比如矢量到栅格的转换,就会产生新的不确定性。由于模型的结构是基于数学方法,用简化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复杂的行为,这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不确定性。为了减小不确定性,应该避开矢量—栅格数据的转换过程,同时使用高分辨率的土地利用数据,在模拟分析的过程中,分类型单独预测模拟,然后再综合分析[48]。为了增强土地利用变化科学的研究,必须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是数据方面的准确性,其次是方法的先进性;再次是理论的新颖性,这三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过程中,要重点突出决策层思想,在空间上体现人类活动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要更好地发展土地利用变化的经济模型,这需要比较成熟的空间经济理论作为支撑,这样才能解释移民、雇用增长、政府行为的时空类型,这些都会影响到土地利用变化。利用相关模型分析土地利用的环境影响评价、政府决策和政策形成。同时在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多种方法的结合,选择精度最优的方法来提高研究成果的可信度与参考性。参考文献[1]路云阁,蔡运龙,许月卿.走向土地变化科学——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土地科学,2006,20 (1):55~61[2]王秀兰,包玉海.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方法探讨[J].地理科学进展,1998,10 (5):51~54[3]FAO.Integrated approach to the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land resources.Draft report of the UNSecretary-General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Chapter 10 of Agenda 21 to the Commission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Roma,1994[4]于兴修,杨桂山.中国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J].地理科学进展,2002,21 (1):51~57[5]Turner II,B.L.,W.B.Meyer etal.Global land use/land cover change:towards an integrated program of study.Ambio,1994,23 (1):91~95[6]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science/resesrch plan.IGBP Report No.35:8[7]Elena G.Irwin,Janqueline Geoghegan.Theory,data,methods:developing spatially explicit economic models of land use change [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1,85:7~23[8]李长荣,邢玉芬,朱健康等.高吸水性树脂与肥料相互作用研究[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1989,15 (2):187~192[9]李忠锋,王一谋,王建华等.基于 RS 与 GIS 的榆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 (2):97~99[10]摆万奇,阎建忠,张镱锂.大渡河上游地区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与驱动力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4,23 (1):71~78[11]Riebsame,W.E.,Meyer,W.B.etal.Modelling land use and cover as part of 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Clim.Change 28:45~64[12]A.Veldkamp,E.F.Lambin.Predicting land-use change [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1,85:1~6[13]史培军,陈晋,潘耀忠.深圳市土地利用变化机制分析[J].地理学报,2000,55 (1):151~160[14]Fu Congbin,Ye Duzheng.Recent progress on global change research in China [J].Advance in Earth Science,1995,10 (1):62[15]Briassoulis,H.Analysis of land use change:Theoretical and Modeling Approaches.http://www.rri.wvu.Edu/WebBook/[16]Stern,P.C.,O.R.Young etal.Global environment change:understanding the human dimension.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Report,Washington D.C.,1992[17]摆万奇,赵士洞.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系统研究[J].资源科学,2001,22 (5):21~25[18]Suzanne Serneels,Eric F.Proximate causes of land use in Narok District,Kenya:a spatial statistical model [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1,85:65~81[19]石瑞香,康幕谊.NECT 上农牧交错区耕地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0,36 (5):700~705[20]邹亚荣,张增祥,周全斌.中国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变化空间格局与驱动力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3,18 (2):222~227[21]叶宝莹,黄方,刘湘南等.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驱动力模型研究——以嫩江中上游地区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4 (1):100~104[22]邓祥征,战金艳.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的尺度效应分析[J].地理与地理科学信息,2004,20 (3):64~68[23]王静爱,何春阳.北京城乡过渡区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J].地球科学进展,2002,17 (2):201~208[24]袁俊.湖北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3,(4):33~35[25]赵庚星,李静,范瑞彬.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及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03,31 (3):117~122[26]TuanY.F..Geography,phenomenology and the study of human nature [J].The Canadian Geographer,1971,15:181~192[27]张惠远,赵昕奕.喀斯特山区利用变化的人类驱动机制研究[J].地理研究,1999,18 (2):136~146[28]陈百明.试论中国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及其人类驱动力研究[J].自然资源,1997,(2):31~36[29]Lambin,E.F..Our emerg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causes of land use and cover change.Global Environ.Change,in press[30]龙花楼,王文杰,翟刚等.安徽省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2,11 (6):526~530[31]周青,黄贤金,濮励杰.区域农地利用强度及其驱动机制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3,12 (6):535~540[32]陈百明,杜红亮.耕地占用与GDP增长的Decoupling研究[J].中国土地资源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研究论文集,2006,7~13[33]王秀兰.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中的人口因素分析[J].资源科学,2000,22 (3):39~42[34]Clayton,A.M.H.,Radcliffe,N.J..Sustainability:A Systems Approach.1996,Earthcan,London[35]Turner II,B.L.,W.B.Meyer etal.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Science/Research Plan.Stockholm and Geneva:IGBP Report No.35,1995[36]彭文甫,周介铭.近50年四川省耕地变化分析[J].资源科学,2005,27 (3):79~85[37]王波,唐志刚,濮励杰等.区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人为驱动力初步研究[J].土壤,2001,(2):86~91[38]张海龙,蒋建军,解修平等.基于 GIS 与马尔柯夫模型的渭河盆地景观动态变化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5,19 (7):119~124[39]陈浮,濮励杰,彭补拙等.新疆库尔勒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J].生态学报,2001,21 (8):1290~1295[40]吴素霞,毛任钊,李红军.石家庄地区耕地与人口数量变化动态及其预测[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5,23 (3):8~12[41]吴普特,员学锋,汪有科.BP 神经网络在耕地减少预测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5,26 (4):39~41[42]Bryan C.Pijanowski,Daniel G.Brown,Bradley A.Shellito etal.Using neural networks and GIS to forecastland use changes:a Land Transformation Model [J].Computers,nvironment and Urban Systems,2001,inpress[43]Kasper Kok,Andrew Farrow,A.Veldkamp etal.A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multi-scale validation in spatialland use models [J].Agriculture,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2001,85:223~238[44]Batty M,Xie Y.From cells to cities [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4,21:531~548[45]White R,Engelen G,Uijee I.The use of constrained cellular automato for high-resolution modeling of urbanland use dynamics [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25:323~343[46]Wu F,Webster C J.Simulation of land development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cellular automata and multicriteria evaluation.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25:103~126[47]黎夏,叶嘉安.基于神经网络的元胞自动机及模拟复杂土地利用系统[J].地理研究,2005,24 (1):19~27[48]侯西勇,常斌,于信芳.基于 CA-Markov 的河西走廊土地利用变化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20 (5):286~291[49]Luijten.J.C.A tool for community-based 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hillside watershreds [A].University of Florida,Gainesville,FL,1999[50]毕继成,郭华东,史文中等.遥感数据的不确定性问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023-09-06 06:42:591

农业发展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1、水源:灌溉条件会影响到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2、地形:平原适合发展种植业,山地适合发展林业、畜牧业。3、土壤:土壤肥力、酸碱度、透气性会影响到作物种类和产量。4、气候:热量决定农作物的种类与熟制,光照和温差会对农作物的品质起决定性作用。5、市场:农产品的种类和规模受市场需求的影响。6、交通:园艺业、乳畜业对交通运输条件的要求较高。 一、农业发展与哪些因素息息相关 1、水源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发展受到灌溉条件的影响。 2、地形 种植业适合在平原发展,林业、畜牧业适合在山地发展。 3、土壤 土壤厚度、肥力、酸碱度、透气性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种类、产量。 4、气候 (1)热量决定农作物的种类、熟制、产量。 (2)光照、温差会对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起决定性作用。 (3)雨水较少的干旱地区不适合发展农业。 5、市场 市场需求会影响到农产品的种类、规模。 6、交通 交通会影响农产品的区位,比如园艺和乳畜业对交通运输条件具有较高要求。 7、政策 国家政策的干预也会影响到农业发展。 8、科学技术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后可提高生产效率。 9、城市布局 城市周围容易形成以蛋、米、奶、菜、肉、花卉等产品为重点的农业生产基地。 二、农业发展的三个阶段 1、初始起步阶段 (1)时间为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初。 (2)我国将国外生态农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与当时国内农业的发展情况相结合,进行试验研究后建立了一批生态农业试点单位。 2、建设发展阶段 (1)时间为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1世纪初。 (2)我国的生态农业规模逐渐扩大(从生态户和生态村扩大成生态乡、生态县),运作模式不断改进,生态农业建设从起步向示范推广发展过渡。 3、示范推广阶段 (1)时间为21世纪初期以后。 (2)我国的生态农业已经成为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一种普遍形式,为解决环境破坏问题及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3-09-06 06:43:071

旱地农业的生产特点

旱地农业一般指旱作农业。旱作农业是指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们的农业研究重点在水浇地,而相对忽视对旱地农业增产技术的改进。这是因为灌溉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但是,随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灌溉面积的继续扩大已经接近极限。旱地管理和湿润地区的管理大不一样。例如,松土对湿润地区来说是有益的,而对干旱地区则有加重风蚀的危险。在地面造成一个吸收水分的细土层的这种古老方法,在干旱地区已经不再采用了。同样,在湿润地区常将有机物翻到地里以改善土壤耕性,但在干旱地区,这类物质只会消耗作物所需要的水分。取代这些作法,干旱地区的农民可采用带状耕种、等高耕种、浅穴蓄水、水平梯田和夏季休闲等。扩展资料人口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对粮食和纤维的需求,而强烈增长的需求却面对着土地资源和淡水资源日益减少;淡水资源缺乏,地下、地面水资源消耗多而补充困难,发展灌溉农业已无可望前景,迫使人们把注意力投向了旱地农业。旱地幅员辽阔,资源相对丰富,人口密度较低,有着发展农业的较大潜力。发展旱地农业对增加粮油产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对促使不发达地区经济繁荣,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民族地区兴旺发达;对扩大内需,减少东部地区人口高密压力;对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全面持续增长都有重大意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旱地农业
2023-09-06 06:43:351

旱作农业特点

旱地农业一般指旱作农业。旱作农业是指无灌溉条件的半干旱和半湿润偏旱地区,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里,我们的农业研究重点在水浇地,而相对忽视对旱地农业增产技术的改进。这是因为灌溉的增产效果比较明显。但是,随着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灌溉面积的继续扩大已经接近极限。旱地管理和湿润地区的管理大不一样。例如,松土对湿润地区来说是有益的,而对干旱地区则有加重风蚀的危险。在地面造成一个吸收水分的细土层的这种古老方法,在干旱地区已经不再采用了。同样,在湿润地区常将有机物翻到地里以改善土壤耕性,但在干旱地区,这类物质只会消耗作物所需要的水分。取代这些作法,干旱地区的农民可采用带状耕种、等高耕种、浅穴蓄水、水平梯田和夏季休闲等。
2023-09-06 06:43:551

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是什么

哈哈哈学什么学 嗨起来
2023-09-06 06:44:246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查重率要求

查重率要求在百分之十五以下。《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创刊于1987年,是由内蒙古农业大学主管,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干旱半干旱地区研究委员会、内蒙古农业大学主办的自然资源核心期刊。据2018年7月《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编辑部官网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编辑委员会编委有28人。据2018年7月24日中国知网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共出版文献7112篇、总被下载2299451次、总被引84847次、(2017版)复合影响因子为1.939、(2017版)综合影响因子为1.278。据2018年7月24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干旱区资源与环境》载文量为5769篇,被引量为53254次,下载量为67195次;影响因子为1.49。报道内容:《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以区域性、综合性、学术性为报道内容。以刊登干旱区形成、演变及环境特征、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理论及技术方面的论文为特色。主要栏目:《干旱区资源与环境》主要栏目有干旱区形成、演变及环境特征、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整治、干旱地区绿洲建设与绿洲化、干旱地区产业结构布局与调整理论及技术方面的论文。
2023-09-06 06:45:011

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系统影响研究

农业是高用水行业,在地下水用水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关于农业活动对地下水资源量影响的研究也愈来愈被关注。尤其是在水资源日益短缺、依靠地下水进行灌溉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活动的发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地下水系统的演化发展方向。1979年国际水文地质协会于法国巴黎成立了研究地下水污染与保护的专题委员会,并于1984年6月在爱尔兰召开会议,重点讨论了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后来专题委员会又成立了“农业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以及“饮用水保护”两个工作组,J.Vrba担任“农业活动对地下水影响”工作组主席(Jaroslav Vrba,1983;C.R.Aldwell,1986)。沙特阿拉伯有世界第一大流动沙漠——鲁卜哈利沙漠,面积达65×104km2,夏天温度可达45℃以上,为不毛之地。为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做到粮食自给,粮食生产在1982年之前的10年里翻了一番,在之后的10年里翻了四番,成为小麦的一个主要出口国。但粮食产量的增长是建立在地下水过度开采基础上的,地下水开采量超过了15×108m3/a,并且有持续增加趋势,据预测在未来不到50年的时间里地下水将会耗尽(毛军,2007;高前兆等,1996)。此外,国内外内陆河普遍存在着中上游的农业灌溉用水量增大,河流下游地表来水急剧减少,地下水位连续下降,并且下降幅度不断增大,造成下游地区区域地下水补给断绝,地下水资源面临枯竭的威胁,像非洲的乍得湖等地区,美国西部、咸海盆地和南非的干旱台地也都存在相似的问题(高前兆,等,1996)。Madeline通过地下水占总用水量99%以上的Wisconsin、Sauk和Waukesha农灌区,发现不仅集中高强度开采地下水可造成地下水位剧变,而且分散大量开采的农业用水也能造成地下水储存资源严重超采而引发地下水流场剧变(Madeline Bgotkowitz,2008)。农田灌溉的大水量、低利用率用水已经成为许多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主导因素,以至农田灌溉合理用水成为许多国家研究和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点(Rao KPC et al.,2003;Douglas E.M.et al,2005)。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干旱缺水,早在2000年前,河西走廊就发展了灌溉农业。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北干旱区水利工程建设事业迅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缺水状况,每个农业人口占有灌溉面积2.6~4.2亩(马金珠,等,1997),逐步形成了一个以水为中心的绿洲灌溉农业体系,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但近年来,人们对水资源采取掠夺式的开发,直接造成水量、水质,以及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发生了变化。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县是中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四大策源地之一,年降水量仅110mm,蒸发量却高达2646mm。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大规模打井取水,井深由几米、十几米、几十米演变到上百米和几百米。十余年时间,机井增至近万眼,占到甘肃省机井总数的四分之一,耕地面积随之迅速扩大到90×104亩,成为河西地区商品粮基地。1976年,全县粮食突破1×108kg大关。20世纪90年代,每年超采地下水约3×108m3,使该地区的地下水位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水位普遍下降10~20m,局部地区达40m,已形成了巨大的“漏斗区”(毛军,2007)。我国在1999年由地下水信息网和河南省水利厅联合举办的第7届全国地下水科技交流会在河南省南阳市召开,探讨了井灌区农业节水和地下水可持续开发利用问题(杨文磊,等,1999)。杨永辉等(2001)分析了太行山山前平原地下水位下降与小麦、玉米生长期内降水量及灌溉量之间的关系。贾金生等(2002)利用Visual Mmodflow软件模拟了农业活动需水量增加时,地下水位下降情况。王道波等(2005)指出农田用水除了与耕地面积有关外,和种植的作物也密切相关。陈克强(2005)以洛惠渠灌区为例,采用非线性回归法探讨了北方地区大面积作物生产对地下水的影响。张光辉等(2009)指出近50年来滹沱河流域平原区粮食产量持续增加导致农业区地下水开采量不断增大,同时灌溉节水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地缓解了地下水开采量增加的速率。刘中培等(2012)指出石家庄平原区灌溉粮田增产是驱动地下水开采量增大的根本原因,而开采量的增加是引起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直接原因,并分析了粮食产量增加对区域地下水影响的作用机制。
2023-09-06 06:45:111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

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研究一直是水文地质界关注的现实问题,因为全球约1/3的陆地面积被划归为干旱地区(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977、1979年资料)。通常认为年降雨量在0~50mm为极度干旱区,50~200mm为干旱区,200~500mm为半干旱区。世界上近一半的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干旱的影响,如中东、北非、南非、纳米比亚、澳大利亚中西部、南美的秘鲁、阿根廷、欧洲的西班牙、美国西南部和墨西哥北部、原苏联中亚等国、伊朗、巴基斯坦、蒙古以及中国的西北、华北地区干旱都比较严重。由于干旱区的地表水源有限,水质又差,且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因此,分布较广,不易因蒸发受损失,水量、水质相对稳定的地下水,就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重要供水水源,甚至有时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深层地下水由于补给有限,基本上属非再生性的水资源,且找水难度较大,因此许多干旱国家或地区十分重视加强地下水的勘查研究并取得了成效。1)进展和突破近几十年来,在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资源的研究取得不少重要进展和突破。哈萨克斯坦编制了干旱区自流水和潜水预测图,发现和评价了70个自流水盆地和大量潜水,总面积达150×104km2;高质量地下水储存量达8×1012m3/a,其天然补给量为450×108m3/a,预测其可采资源为1960m3/s。在中东和北非地下水已成为该区最主要的水资源,如撒哈拉大沙漠盆地深部地下水储存量达15×1012m3/a,天然总补给量可能超过250×108m3/a,可灌溉70×104hm2沙漠土地。美国亚利桑那州60年中在该区各含水层中共采出2250×108m3的水,其中90%为深部地下水。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中本世纪内已开采出350×108m3以上的深部地下水。伊朗抽出的地下水不少于1600~1700m3/s,灌溉着约250×104hm2的土地。一些阿拉伯海湾国家(如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巴林、卡塔尔和阿联酋等)自50~60年代以来,所采取的地下水相当于其用水总量的70%以上。美国西南部的高平原区,包括8个州,从深部奥格拉拉含水层抽取的地下水,有95%都用来灌溉近447×104hm2的土地,使其成为美国最重要农业产区之一。中国的西北、华北干旱、半干旱区属温带和暖温带,是世界中纬度干燥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的地下水成因有现代溶滤水和古代沉积水两种类型,以前者为主。现已查明西北干旱区地下水可采资源为470×108m3/a,仅占全国地下水可采资源总量的1/6,而西北地区面积约330×104km2,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5%。近年来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地区、宁夏南部山区、陕北能源开发区、内蒙古额济纳平原等地找到了可供直接饮用的优质地下水,获得干旱地区找水新的突破。1996年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设有“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专题讨论会,有不少论文讨论了干旱区地下水研究的总体战略思想以及利比亚、博茨瓦纳及中国的华北、西北等干旱区的研究实例。实例突出的是扩大干旱、半干旱地区井群采水效率的方法。但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地下水有其特殊的问题存在,需要从理论上、勘察技术方法上、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深入研究解决。2)深部地下水的形成和评价问题哈萨克斯坦水文地质学家结合他们的实践突破了原有对干旱区地下水形成理论的认识。按照以前沙漠区地下水为水汽凝结形成和原生(封存)形成理论,在沙漠地区只能形成储量有限的透镜体状水体。通过深入研究“查明地下水的主要补给区和补给源大部分位于潮湿的山区,成功地证实了自流水型和潜水型地下水径流和水资源是由大气降水渗透而形成的”。这一理论观点的突破为在沙漠区预测和查明大规模地下水储量奠定科学的基础。在世界大多数干旱地区下面普遍分布有大型的沉积盆地,如撒哈拉大沙漠盆地、澳大利亚大自流盆地、塞纳-内盖夫盆地等。其中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但对其运移机制有不同认识,即是否存在水力连续性问题。采用不同的水文概念模型,即采用径流模型(以水力连续性为基础),还是采用滞留模型(以水力不连续性为基础),其研究结果不同,其计算年龄可超过一个数量级。加拿大J.Toth是第一个持有水力连续性观点的学者,法国P.J.Margat,英国J.W.Lloyd以及美国等水文地质学家亦以水力连续性作为基础研究沉积盆地的地下水。但在石油领域中一些学者,以以色列E.Mazor为代表的学者在1995年即提出,在地下深部,随着温度、压力、岩石压实作用的影响加大,不同含水层之间的相互联系几乎不存在,因此采用滞留(Stagnant)含水层的概念来研究沉积盆地中地下水的圈闭体。有关沉积盆地水力连续性及滞留含水层是否普遍存在的问题,直到今日仍是地下水理论与实践以及科学问题研究的主题和焦点。它涉及到干旱区大型沉积盆地地下水的评价、开采以及水资源的管理,它与较开放的浅部含水系统有很大的不同。对干旱区深层地下水的评价方法目前有:①同位素方法。可研究地下水的形成机制、补给来源、流动路径及可能发生的入渗、混合及水-岩相互作用。如D、T、14C、18O、36Cl仍普遍用来研究地下水的补给机制。锶的同位素在深层地下水评价中逐渐显示出其重要作用。②数学方法。如以色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CA)、聚类分析法和混合单元模型等,对零散的多变量信息进行整理、评价和建立模型。③现象学方法。以直接观测和测定地下水系统的物理、化学、地质和水文等特征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获得较全面的认识。3)干旱区地下水勘探技术和管理由于干旱区地下水埋藏深,找水有相当的难度。近年来勘探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如借助遥感与GIS技术来确定地下水开采有利地区,从而大大地提高了布井成功率。英国、瑞典、美国、德国都有成功的经验。此外,从英国和欧美一些国家在非洲结晶岩基底地区找水经验来看,采用先进综合性的勘探技术方法,如磁测、甚低频、激发极化法、电阻率测深、核磁共振(NMR)和测井方法等,亦可较快较好地找到地下水。对于干旱区宝贵的地下水资源,如何合理科学地开发利用和管理,必须是在弄清水资源的分布规律和特征及对水资源作出正确的评价基础之上,否则将带来资源枯竭、生态环境和水质恶化等严重的不良后果。当前一些水文地质学家认为干旱半干旱区地下水资源科学管理的核心是加强能力建设。所谓能力建设是指“提高全民素质,动员社会共同参与的一个向决策层提供信息服务和必要的水问题科学宣传,向用户及群众提供科学普及服务并进行宣传教育,向水资源工作人员进行技术传授、培训和提高等各个方面工作的系统建设”。在干旱地区为了扩大供水量,需修建一些地下水工程,如集水井、人工补给蓄水坝、池等。但联合使用、合理调配地表水与地下水是干旱区水资源管理的主要发展方向。
2023-09-06 06:45:211

谁知道杨凌的地里(地形、地貌)情况?

一、行政区划地:杨凌  杨凌位于渭河流域关中平原腹地,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86公里,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线及西(安)宝(鸡)高速、中线公路从区内穿过,旅游交通十分便利。1997年7月29日在咸阳市杨陵区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纳入国家高新区管理,由陕西省直辖,并和19个中央部委共管,具有地级行政级别,管辖县级杨陵区,但因为其作为农业示范区的特殊性,尚未被中国主管行政区划的民政部单独列为行政区,仍将杨陵区划属咸阳市。杨陵区下辖四乡一镇和一个街道办事处,人口18.59万,其中农业人口11.9万,土地面积13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0.6万亩,国务院批准的规划面积22.12平方公里。农民人均耕地0.8亩,是中国农业起源之地。  杨凌邮编为712100,区号跟西安相同都是029。 [编辑本段]【杨凌概况】   杨凌是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由国家19个部委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陕西省成立了由34个厅局组成的省内共建领导小组。示范区管委会享有地方级行政管理权、省级经济管理权及部分省级行政管理权。享受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各项优惠政策、国家对农业的倾斜扶持政策以及西部大开发的各项优惠政策。自1997年成立后,通过10年的艰苦创业,杨凌示范区已成为陕西经济最具发展潜力的增长点和西部大开发的亮点,已被国家批准成为向亚太经合组织开放的十大工业园区之一,是国家重点支持的五大高新区之一和全国六个海峡两岸农业合作试验区之一。   杨凌区内驻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医科专修学校、陕西国防科技学院四所科研院校,现有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等七大学科门类,拥有各类农业科研人员5000余人,农业技术力量十分雄厚。  4000多年前,中国农业师祖后稷·弃在杨凌这块热土上教民稼穑、树艺五谷,成功地推动了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得过渡,创造了先古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和杨陵农业的辉煌。  4000年后的今天,尤其是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成立以来,18万杨凌人民充分发挥区内的农业科技优势,抢抓机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畜牧、苗木花卉、名优新特杂果、良种等五大产业,建成了一批优质农产品生产和示范基地,现代农业正在杨陵这块热土上崛起,每年一届的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在这里举行。  经过一代又一代杨凌人的努力,目前在高度发展的现代农业的带动下,杨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杨凌,正以崭新的姿态,在后稷曾经耕耘过的这块热土上,创造着现代农业的辉煌。  从某种意义上讲,杨凌的历史就是一部中国农业及农业科技文明史。《史记·周本记》记载,40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农官——后稷,就在这一带“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可以说我国农耕文明史由此发端。  1934年,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先生与爱国将领杨虎城将军,在这里建立了中国西北地区第一所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前身。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陕西省在这里又陆续布局建设了一批农林水方面的科教单位,到1997年示范区成立时,共有10家农科教单位,包括两所大学、5个研究院所、3所中专。在不足4平方公里的地方, 聚集了农林水方面70个学科近5000名科教专门人才。世界上还有一个这样的地方,就是荷兰的瓦格涅根。所以,当时人们就把杨凌称作“农科城”。岚清同志1996年来杨凌看了后,说“只能算个农科乡”。因为当时缺乏基本的城市功能,基础设施条件只是一个落后的北方小镇。  也正因为条件太差,以及体制上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这里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流失。示范区成立前的几年,平均每年流失近百名骨干人才。为了稳定人才,发挥农科教优势,推进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在岚清同志的亲自推动下,国务院于1997年7月13日批准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并实行“省部共建”的领导和管理体制,由陕西省与国家14个部委(现已调整增加为19个)共同领导和建设,并成立了示范区建设领导小组。陕西省也成立了由省级有关部门组成的省内共建领导小组。  国家交给杨凌的任务是:通过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把科技优势迅速转化为产业优势,依靠科技示范和产业化带动,推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带动这一地区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农民增收,并最终为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现代化做出贡献,并要在“农业改革发展思路”,“培养、吸引、发挥人才作用”,“农科教结合”,“产学研结合”,“科教体制改革”,“干旱农业研究和开发”,“对外交流与合作”,“省部共建”,“农业产业链延伸”及“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十个方面发挥示范作用。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在国家19个部委和陕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六年多的艰苦创业,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比较显著的进展。   建设了一个设施较为配套、功能比较齐全、初具现代化水准的园区硬环境。示范区成立以来,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48.7亿元。其中,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投资22.4亿元。包括30多万平方米高标准的安居工程,孵化功能齐全的创业中心,四星级的国际会展中心,设施条件一流的标准高中、小学和幼儿园,亚洲首屈一指的水上运动中心,国外进口设备的示范区医院,30多公里的市政路网,省内唯一的用于城市集中供热的天然气热电厂,等等。   杨凌城市建设突出了生态型的特色,建设一流的人居环境,不允许对环境有污染的企业和项目入区。示范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都在紧张的建设之中。去年,示范区通过了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国内、国际双认证。杨陵由一个落后的乡间小镇,正在向一个城市功能完善、科教优势明显、产业特色突出、生态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农科城”转变,人才流失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科教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科教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把原十家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两所高校,科教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实现了我国教育与科研单位的首例实质性合并。经过三年的探索,已初步构建出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办学新格局。新体制和新机制激发的活力,推动了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跨越式发展,在旱作农业,水土保持,小麦杂交育种,生物制药,体细胞克隆,人体干细胞研究等众多领域,相继产生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成果。科技成果转化率由32%提高到了45%,一大批科教人员走出校门,创力或领办科技型企业,一批技术成果实现了产业化。   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与国际惯例接轨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初步建立起良好的投资环境。示范区成立以来,始终把环境建设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着力创造一流的投资软环境。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原则,建立了精干高效的管理机构。管委会只设六局两办,58名公务员编制。在内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多个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新。工作人员录用全部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干部任用主要依据绩效考核;在全国较早实行了会计代理制,部门经费使用完全透明化,实现了有效监督;所有的工程项目,全部纳入有形市场,公开招标,阳光下操作;大宗公用物品购买,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中层干部的分务用车和所有工作人员的通讯费用,实行货币化分配,基本体现了公平分配原则,降低了行政开支,同时有效克服了公务用车可能滋生的腐败问题;服务、办事推行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等措施,努力树立诚信政府形象,等等。示范区还逐步健全了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生产要素市场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先后设立了企业孵化、人才交流、证券交易、专利信息、信贷担保、投资咨询以及法律、会计、审计等中介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社会化服务。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为吸引人才、促进招商引资和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科技示范稳步推进,农民增收和示范辐射带动效益不断扩大。在围绕区内外科技示范、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方面,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可供推广的经验和模式。如金坤、科元公司采用“公司+科技人员+农户“的产业发展模式,与科教人员、农户结成了利益共同体,成为带动农业化和农民增收的龙头。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在校村共建、技术示范的实践中,总结出了技术指导型、股份合作型、经济共同体型、公司带动型四种模型。同时,积极引导、鼓励并规范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和经纪人队伍,走“科技+专业协会+农户”的道路,逐步建立农产品生产、加工和销售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体系。区内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设施农业、畜牧业发展迅速,成为最具有发展活力的主导产业。农民收入增长迅速,杨凌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97年的1396元增加到2003年的2843元,年均递增12.5%。   示范区管委会与两所大学及入区企业,先后在陕西关中、陕北、陕南以及16个省(市)的不同生态类型区,建设了116个农业科技示范区推广基地,入区企业共在全国30个省市建立示范点和原料基地1258个,涵盖了农作物良种、畜牧、苗木花卉、设施农业、生态农业、水利水保、荒漠治理等众多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示范区管委会和两所大学建设的科技示范基地共引进国内外优良种1500多种,累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600余乡,推广面积8000多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培训农民300多万人次,每年的对外示范辐射效益超过100亿元。   农高会成为吸纳转化农业科技资源和生产要素的重要载体。省部联办农高会已成功举办了十界,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已成为我国四大科技会之一。前十界农高会累计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美国、法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上万家国内外涉农企业,农业科教和中介机构以及720余万客商和群众参展、参观。在农、林、水、牧、农机等方面的高新技术、实用技术及其产品的展示交流、交易,取得了积极成果。项目投资及技术、产品交易额累计701.26亿元。最近四界举办的农业高新科技论坛,有107名省部即领导、国内外知名专家和企业界人士发表了精彩演讲。举办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咨询活动,培训、咨询人数超过30万人次。邀请全国农村致富典型,开办农民“致富论坛”,受到农民热烈欢迎。农高会已经成为以农业高新技术为龙头的农业综合要素大市场,一大批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得到转化,大量实用技术得到推广,科技、人才、资金、物资等多方面信息被扩散和辐射,从而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推动了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对外交流不断扩大,热色旅游悄然兴起。示范区成立以来,打破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模式,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通过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农业高新科技产业,提高了竞争力和内在需求,促进了示范区从小农经济向商品经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先后同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台湾、香港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有关政府、科研机构、企业和大学建立了密切的联系。   以农业观光和科技游为主的特色旅游正在成为示范区发展的一个新亮点,杨凌目前已被国家旅游总局列为全国农业科技旅游示范点候选城市。过去的两年,共接待中外游客295万人次,其中入境游客近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4.17亿元,农林科技大昆虫博物馆、杨凌水运中心被陕西省旅游总局评为2A级景点。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二、三产业发展迅猛,拓宽了就业渠道,就业形势发生了喜人变化。与1997年相比,累计新增就业岗位近万个,灵活就业人数超过1万人。   六年多的开发建设给杨凌带来的变化可以概括为:一是形成了一个有绿色、生态特色的小城市的雏型;二是居住在这里的人们生活条件和生活环境有了比较明显的改善;三是人才流失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四是产业发展出具规摸,并形成了有一定吸引力和聚集度的投资发展环境;五是通过科技示范和产业发展,对周边地区和更大区域农民增收的带动作用初步显现;六是人们的思想意识、思维和行为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七是展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并为下一步更快、更好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杨凌,位于陕西关中平原中部,东距西安市82公里,西距宝鸡89公里,面积134平方公里,总人口18.6万。欧亚大陆桥陇海铁路线及西(安)宝(鸡)高速、中线公路从区内穿过,旅游交通十分便利。   杨凌,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4000多年前,农业始祖“后稷”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开创了中华农耕文明的先河;1997年7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杨凌正式成立。  杨凌周边旅游资源星罗棋布。东临西安—咸阳旅游圈,西依佛教圣地法门寺,南靠太白山、楼观台,北有乾陵。区内旅游资源独具特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胚胎克隆羊基地,世界上首例体细胞克隆羊“阳阳”及其家族诞生于此,克隆技术揭开了生命起源的神奇奥秘;农业博览园内拥有亚洲最大的昆虫博物馆,收藏国内外各类昆虫标本100万号,是人们学习了解纷繁多变昆虫世界的最好去处;水上运动中心游乐项目丰富多彩,快艇、越野卡丁车、跑马、射箭、沙滩、浴场、情侣自行车吸引着热爱自然的人们;新天地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基地的无土栽培技术和智能化温室大棚,为现代高科技农业作了生动而形象的定义,展示了现代农业文明的无穷魅力。  近年来,在完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旅游公用设施的同时, 示范区管委会不断加大旅游开发建设力度,按照打造杨凌农业科技旅游优势品牌、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总体目标,积极发展农业特色旅游产业,并形成了农业科技(普)、会展商务、休闲度假和民俗风情四大特色旅游产品系列。目前,杨凌已成为一个天蓝、地绿、水碧、花红、草木葱茏、空气清新,且具有田园风光的旅游新城。区内现有旅游景点9家,星级旅游饭店6家,旅游公司1家,国内旅行社2家,旅游直接从业人员1800多人。2004年,共接待中外游客158.6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2.48亿元。
2023-09-06 06:45:301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是陕西的地级市吗?

县级市,原属于咸阳,现属西安管辖了。
2023-09-06 06:45:433

湖南区域性干旱过程已持续88天,区域性干旱的成因一般有哪些?

湖南地区持续88天的千旱过程表明区域性干旱对当地生态、农业和人类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区域性干旱的成因通常涉及多个因素的相互作用,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些成因。气候因素:气候异常: 气候波动、异常降水分布和温度偏差等都可能导致干旱。长时间的高温少雨天气可能导致水分蒸发加快,土壤水分枯竭。气象系统: 区域性干旱可能与大气环流系统的变化有关,如厄尔尼诺现象。这可能导致气压分布和风向的改变,从而影响降水分布。水资源管理和人类活动:过度开发水资源: 过度抽取地下水、过量开发水库和引水工程可能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影响水源的稳定供应。土地利用变化: 森林砍伐、土地垦殖和城市扩张等改变了地表的蒸散蒸发过程,减少了土壤的蓄水能力。水土流失: 不合理的农业耕作方式和土地管理可能导致水土流失,削弱了土壤的保水能力,加剧了干旱的影响。全球气候变化:降水模式变化: 气候变化可能导致降水模式的变化,使一些地区变得更加干旱。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涝等可能变得更为频繁和严重。温度上升: 全球气温上升可能加剧水分蒸发速率,导致地表水源减少,从而引发干旱。自然生态系统:生态平衡破坏: 生态系统的破坏,如湿地退化、草原退化等,可能破坏了自然水循环,降低了水源的供应能力。植被减少: 植被可以影响土壤保水能力和蒸散蒸发过程。植被减少可能导致土壤干燥和水源减少。在解决区域性干旱问题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种成因。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气象监测和预警系统、生态恢复以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都是减轻区域性干旱影响的重要手段。同时,国际合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的重要途径,因为干旱往往跨越国界,需要跨国界合作来应对。
2023-09-06 06:45:512

长江流域干旱持续,将对秋粮产量造成何种影响?

干旱会造成依赖水的农作物的亩产量降低,会影响农民的收入。
2023-09-06 06:46:004

世界农业生产有哪些地域类型

热带雨林农业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耕地选择在森林和草地茂盛的地区,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即"刀耕火种"。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农作物。当这片土地土壤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农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所以称为迁移农业。这种农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如今,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低地、丘陵地区。分布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迁移农业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季风水田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我国南方每户耕种的水稻田一般都少于1公顷。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在田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场上出售的稻谷很有限。三是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1] 五是科技水平低;六是种植经验丰富。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兴修水利设施,改良耕作制度等。种植园农业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园内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在这些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如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生产特点: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商品率高,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且部分地域如印度有企业化特点。问题:生产、销售多受发达国家市场和资本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区有美国(主要在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一般是国营的(主要在东北和西北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区位条件: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问题:农业成本高,能耗大。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这里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商品化农业生产,商品率超过95%。19世纪以后,美国横贯东西大铁路的修建,加速了农业向西拓展,并开始进行商品性生产。进入20世纪,世界人口猛增,世界农产品市场迅速扩大,粮价大幅度上涨,促进了美国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机械化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的生物技术革命、化学革命,以及经营管理革命,从培育杂交玉米品种,到化肥的增施,到提高效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玉米、小麦、黑麦、燕麦等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1/10,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5.小麦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0%。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例如,在商品谷物地域兴修水利,发展灌区,实行休耕和轮作,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稳产和高产;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解决措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澳大利亚中西部、美国西部山地地区乳畜业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产品主要是新鲜牛奶等奶制品、蛋、禽肉。混合农业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混合农业的形式多样,但生产形式较稳定、分布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因此通常所说的混合农业指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生产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商品化程度高,市场适应性强。解决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等。游牧业游牧业是指靠放牧牲畜为主的一种自给性农业,为典型的粗放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气候干旱地区。典型代表:中国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西亚、中亚等。园艺业园艺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商品性农业。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现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从事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密集型、专业化的生产。他们有的只生产蔬菜,有的甚至只生产一种专门用途的产品。这种农业一般分布在大城市的周围,后来随着交通运输和保鲜技术的发展,在远离城市但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也发展了园艺业。大多分布在城市周围城郊地区。家畜农业谷物家畜农业是一种种植旱作谷类与饲养家畜相结合的农业类型。谷物家畜农业基本上集中在亚洲,它包括中国东部的华北与东北,中南半岛的高原地区,印度的南部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西亚的两河流域的附近地区。在非洲只出现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南非的莱索托及其附近地区。该农业地区,农作物中小麦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大麦、燕麦、黑麦、谷子、高粱、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豆类作物中大豆占重要地位;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亚麻、大麻、甜菜。由于气候干旱,降雨不稳定,为了保证产量稳定与增长,灌溉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家畜饲养上,印度与西亚地区主要是牛和羊,在中国则主要是猪与牛、羊。此外,马、骡、驴在不同地区数量多少不一。牲畜除供劳役外,亦是肉食和皮、毛的主要来源。上述农业分布区是世界上的两河流域的西亚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以及黄河中游的中国文明的起源地,农业生产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一些地方人口密度大,加上耕作强度高,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特别是低洼地区,如果灌溉不当,易引起盐渍化,所以其生产的地区受到影响。地中海式沿地中海的周围地区,是一种特殊的气候类型。那里的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多与气温高低明显不一致是其突出特征。这个地区是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的所在地,开发历史比较久。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在农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在地中海农业中,农业、果木和牧业的生产地域空间上是彼此分离的。种植粮食作物的农田大多分布于平地和缓坡上,葡萄园和油橄榄、无花果多种植在丘陵地,高处的山坡是放牧的场所。由于牲畜放牧与农业在地区上分离,厩肥不能用于补充农田的营养元素,农田多依靠休耕来恢复地力。在过去,农田种植提供粮食,果木供给饮料、油料和水果,牧业提供肉食、乳类和衣着用的毛皮,使地中海的三位一体式农业几乎提供了全部生活中的必需品。因为,这里冬季温和,对柑橘类果品及蔬菜的生长十分有利,加上市场需要量大,各种产品临近市场等优越条件,结果对蔬菜、水果业的生产起着极大的刺激作用。葡萄业的发展为世界上重要的酒类生产提供了原料保证。因此,地中海许多地区其传统的多样化农业已被专业化的商品性农业所替代,为市场提供商品的园艺业占据重要地位。定居农业在热带迁移农业的周围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定居农业,称为热带定居农业。在非洲,热带定居农业分布在西非几内亚湾沿岸及其北部副热带较干旱地区与东非高原;在拉丁美洲玻利维亚以北的安第斯山区高原与墨西哥南部与尤卡坦半岛的南部地区。值得指出的是,墨西哥南部及其附近地区与秘鲁的高原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的三个文明起源地——墨西哥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那里农业很早就有发展,并且是世界重要的作物(如玉米、土豆、花生)与家禽(如火鸡)的起源地。马里尼日尔河流域也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这种农业分布区的自然条件与赤道附近的热带迁移农业地区相比,在气候上,雨量与温度都有下降,并有干湿季之分;在地形上,多属高原与山区和少量的河谷低地。低地比较少。土壤淋溶作用弱,有机质被分解的速度减小,有机质含量较多。总的说来,农业条件比较有利。这里的农田是固定的,不经常迁移。在作物方面,西非主要是高粱、小麦、棉花、花生;东非是玉米、高粱、小麦等;在墨西哥主要是玉米、小麦、棉花;秘鲁则是玉米、小麦、土豆。在牲畜方面,除绵羊是共同饲养的牲畜以外,非洲有牛和驴;南美有独特的驼羊,其体型比驴小,作役用每只能负重数十公斤,日行几十里。驼羊毛是重要的毛纺织原料。这类农业大多处于干旱地区,灌溉是提高农产品产量的重要措施。在部分雨水较多的低地,亦可发展水稻。传统农业主要分布区:我国的北方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区,印度河,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等。(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经济状况: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区位特点:光热条件好,降水不足或不稳定,灌溉是保证产量的重要条件。特点:定居农业,需水量少,但需灌溉,自给自足,以种植旱作谷物为主,一般有饲养家畜的传统。精耕细作,多为文明起源地。主要农产品:小麦等粮食作物,大豆等豆类作物,棉花 烟草等经济作物,牛羊马猪等牲畜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六种:1.水稻种植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2.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3.种植园农业: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美国南部以及萨哈拉以南非洲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5.混合农业: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6.乳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几种主要地域类型区别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2023-09-06 06:46:391

干旱形成原因

气候因素,人为因素、植被因素,和地理因素 都是干旱产生的重要原因,比如 塔克拉马干大沙漠,就是由地理和气候因素造成的!
2023-09-06 06:47:028

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的科研成果

干旱地区‘贫水富集"丰产栽培技术研究 张仁陟等 2002 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甘肃沿黄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发生机理及防治对策 李小刚等 2002 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二等奖半干旱山区天然降水高效富集利用技术集成与创新研究 张仁陟等 2003 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旱地复合种植模式种间生态经济关系研究 张仁陟等 2004 甘肃省“环境杯”科技奖二等奖张掖高效农业区长效氮肥的研制与增产机理的研究 邱慧珍等 2005 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面向生态的石羊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管理 张仁陟等 2006 甘肃省水利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北方干旱内陆河灌区(甘肃张掖)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张仁陟等 2007 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 张掖高效农业区长效氮肥的研制与生产 邱慧珍 中国科学院兰州分院 1998-20012 高产优质专用型春小麦综合栽培技术示范 张仁陟 国家计委 1998-20013 河西走廊盐化草地的景观布局 刘学录 甘肃省科技厅 1999-20014 天然降水富集灌溉类型区农业高效用水模式与产业化示范 张仁陟 国家水利部 1999-20025 河西走廊山地绿洲荒漠耦合系统与优化耦合模式研究 刘学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2000-20026 河西走廊盐化草地的景观格局特征研究 刘学录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0-20027 甘肃秦川盆地的土壤黏土矿物特征研究 刘学录 甘肃省教委 2000-20018 控释剂作用机理及其筛选与创新 张仁陟 甘肃省科技厅 2000-20029 高效专用复混肥的研制与开发 张仁陟 甘肃省教育厅,省经贸委 2000-200210 内陆干旱封闭生态系统中盐渍化防治研究 李小刚 国家科技部(西部专项) 2001-200411 区域雨水资源化潜力计算模型 张仁陟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 2001-200412 西北地区草地农业系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刘学录 中国工程院 200213 甘肃省主要土壤类型的土壤粘土矿物特征研究 刘学录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2-200414 中国澳大利亚甜瓜采后病害控制 陈年来 ACIAR 2002-200615 施用作物秸秆对盐化土壤有机碳组成和结构性能的影响 李小刚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2-200416北方干旱内陆河灌区(甘肃张掖)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张仁陟 国家科技部(863计划) 2002-200517 甜瓜标准化整枝技术研究 陈年来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2003-200518 畜禽养殖固体废弃物高效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 邱慧珍 教育部“春晖计划” 2004-200519 保健籽瓜新品种选育 陈年来 甘肃省教育厅 2004-200620 甘肃订单农业市场培育与发展模式研究 孙光远 甘肃省教育厅 2004-200721 诱导抗性对葫芦科作物生产力影响的评价 陈年来 教育部 2005-200722 无公害燕麦施肥推荐系统的建立和应用 邱慧珍 教育部“春晖计划” 2005-200723 诱导抗性对葫芦科作物生产力影响的评价 陈年来 教育部 2005-200724 旱地生态保护与恢复 邱慧珍 EFAD/GEF 2006-2007² “ 十五”以来已完成主要社会服务项目 序号 项目名称 负责人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1 兰州市土地资源调查评价 刘学录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 20012 兰州市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刘学录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 20023 甘肃土壤数字化 王 平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2005-20064 兰州市/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城市规划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定 张仁陟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 2005-20065 定西市城市规划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定 张仁陟 定西市国土资源局 2005-20066 酒泉市/敦煌市/玉门市城市规划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定 张仁陟 酒泉市国土资源局 2005-20067 兰州市/榆中县/皋兰县/永登县城市规划区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制定 张仁陟 兰州市国土资源局 2005-20068 临洮县城市规划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制定 张仁陟 临洮县国土资源局 2005-20069 酒泉市/敦煌市/玉门市城市规划区征地统一年产值标准制定 张仁陟 酒泉市国土资源局 2005-2006
2023-09-06 06:48:001

赵士杰主要经历

赵士杰赵士杰,男,汉族,1956年6月出生,内蒙古固阳县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呼和浩特市第十届、十一届政协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农机化教研室主任,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副主任,民建内蒙古参政议政委员会委员,内蒙古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内蒙古自治区“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内蒙古自治区第一批“321人才工程”人选。中文名:赵士杰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地:内蒙古固阳县出生日期:1956年6月职业: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院校:内蒙古农业大学主要成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六项,获得国家专利13项代表作品:《华北落叶松遗传改良及育种资源利用综合配套技术》人物生平1982年1月内蒙古农业大学农牧业机械设计制造专业毕业,获工学学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1999年被评为教授。教学1982年毕业以来,一直从事农牧业机械化教学工作。承担本专科和研究生课堂讲授,指导本科生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从1999年开始指导硕士研究生,已有11名研究生毕业。讲授课程:本专科生《农业机械学》、《农业工程导论》、《农业生产机械化》课程、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和生产实习,讲授研究生《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研究进展》、《高等农业机械学》、《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论》。研究方向农业机械新技术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农业机械高新技术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侧重于北方寒冷干旱地区的农业机械高新技术研究以及开发适合上述地区的农业机械新产品。科研项目参加省部级科研项目十多项,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六项,获得国家专利13项,均已转化为生产力。2002年赴加拿大与加拿大专家合作研究适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免耕播种机,已经用于生产。主要科研有:1.、参加“保护性耕作关键装备(免耕播种)中试及其核心技术应用示范”,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80万元,2004.11—2006.11。2.参加“保护性耕作关键装备与技术的区域示范推广”,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自筹经费,2004.5—2.07.5。3.参加“9QS—1000型青黄贮饲料切碎机研制”,合作项目,10万元,2003.9—2004.9。2004年9月鉴定。4.、参加“西北地区地表土层抗风蚀措施的效果测试和评价系统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万元,2002.12—2003.12,2004年3月结题。5.参加“新型气吸式膜上精量播种装置的优化设计与动态匹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万元,1998.1—2001.12,2001年12月验收。6.、参加“抗旱坐水播种机械技术研究”,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3万元,1997——2002。7.参加“9QS—1000型青黄贮饲料切碎机研制”,合作项目,10万元,2003.9—2004.9。2004年9月鉴定。8·参加“新型气吸式膜上精量播种装置的优化设计与动态匹配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万元,1998.1—2001.12,2001年12月验收。9·参加“9YG—130型双圆盘割草机研制”,自选项目,2002.2—2003.10。10.参加“2BQM—2型气吸式精量铺膜播种机推广”,内蒙古科委项目,3万元,1997—2000。11.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物残茬生物篱防治农田风蚀及其机理的研究”,项目经费25万元,2007—2009。12.参加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马铃薯生产关键装备中试与核心技术示范”,80万元,2007——2009。13.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草地蝗虫吸捕机械的吸入特性和收集特性研究”,22万元,2003—2005。14.、参加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攻关项目“2BP—2型铺膜播种机研制”,1.5万元,1988—1989。个人作品专著:参加编写《免耕法》专著一本,远方出版社2002年出版。代表性著作:《华北落叶松遗传改良及育种资源利用综合配套技术》,中国林业出版社。代表性论文:1.《土壤风蚀量随残茬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2.《2BM-9型免耕播种机的研制与试验》,农村牧区机械化,2002。3.《2BSL-2型马铃薯起垄播种机的研制》,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1。获奖情况1.“2BP—2型铺膜点播机研制”91年获内蒙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2.“玉米、甜菜地膜覆盖机械化技术”91年获内蒙丰收计划一等奖,主要完成人。3.“玉米、甜菜铺膜播种机研制与推广”9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第三完成人。4.“农业机械化学科坚持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1997年获内蒙教学成果二等奖,第四完成人。5.“2BM—9型免耕播种机研制”2004年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三完成人。6.“免耕播种机具及其技术的研制与推广”,2007年获农业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三等奖,第三完成人。学术兼职现任中国农机学会耕作机械委员会理事,内蒙古农机学会理事,曾任中国农机协会农业机械流通分会理事。
2023-09-06 06:48:191

划分干旱和半干旱的分界线?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023-09-06 06:48:284

旱灾知识

[编辑本段]旱灾起因 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牧草等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旱灾是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农业受灾,严重的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中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三成以上称为成灾。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称为易旱地区。[编辑本段]易旱地区 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通常将年降水量少于250mm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500mm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世界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这些地区降雨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因而极易造成季节性干旱,或者常年干旱甚至连续干旱。 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去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编辑本段]旱灾概况 旱灾在世界范围内有普遍性,波及范围最广、影响最为严重的—次旱灾,是20世纪60 年代末期在非洲撒哈拉沙漠周围—些国家发生的大旱,80年代初期,遍及34个国家,近一亿人口遭受 饥饿的威胁。 中国旱灾频繁,旱灾记载见于历代史书、地方志、宫廷档案、碑文、刻记以及其它文物史料中。公 元前206年~1949年,中国曾发生旱灾1056次。16世纪至19世纪,受旱范围在200个县以上的大旱,发生于1640年、1671年、1679年、1721年、1785 年、1835年,1856年及1877年。1640年(明崇祯十三年)在不同地区先后持续受旱4~6年,旱区“树皮食尽,人相食”;1785年(清乾隆五十年)有13个省受旱,据记载,“草根树皮,搜食殆尽,流民载道,饿殍盈野,死者枕藉”;1835年(清道光十五年)15个省受旱,有“啮草嘬土,饿殍载道,民食观音粉,死徒甚多”的记述。20世纪以来,1920年陕、豫、冀、鲁、晋5省大旱,灾民2000万人,死亡50万人;1928年华北、西北、西南等13个省535个县遭旱灾; 1942~1943年大旱,仅河南一省饿死、病死者即达数百万人。 1950年到1986年全国平均每年受旱面积3亿亩,成灾1.1亿亩。干旱严重的1959年、1960年、1961年、1972午、1978年和1986年全国受旱面积都超过4.5亿亩,且成灾面积超过l.5亿亩。1972年北方大范围少雨,春夏连旱,灾情严重,南方部分地区伏旱严重,全国受旱面积4.6亿亩,成灾2亿亩。1978年全国受旱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旱情严重,一些省份1月~10月的降水量比常年少30%~70%,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最为严重,全国受旱面积6亿亩,成灾面积2.7亿亩,是有统计资料以来的最高值。[编辑本段]防旱与抗旱 自然界的干旱是否造成灾害,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则取决于人为措施。世界范围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是:①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②改进耕作制度,改便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③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④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人为措施贯彻执行力度又取决于政府政策扶植力度。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部门要做好份内工作,加强预防力度,坚决贯彻党的基本方针,把科学发展观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去,着力促进农业发展,从而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对于干旱地区,防旱减灾已经成了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央除了政策支持,还要加大资金扶植力度,确保农业基础产业的稳定和发展。[编辑本段]中国抗旱 1949年以来,中国兴修了大量水利工程,发展排灌事业,提高了抗旱能力。至1987年底,排灌机械保有量593.5万台、6242.2万kw,配套机电井243万眼,全国有效灌溉面积达7.2亿亩。1978年虽遭特大干旱,由于各类水利工程发挥作用,通过引、提、蓄等多种措施,挖掘水源,扩大灌溉面积,仍保证了当年农业生产。中国人民积累起来的蓄水保墒、抗旱耕作措施,在战胜干旱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全国不少地区抗旱灾的能力还较低,旱灾威胁依然存在,抗旱任务仍很艰巨。2009年2月3日,河南、安徽、山东、河北、山西、陕西、甘肃等主产区小麦受旱1.43亿亩,其中严重受旱5692万亩,分别比去年同期增加1.34亿亩和5610万亩。截至目前,7省已累计浇麦5658.7万亩,占受旱面积的39.6%,其中严重受旱麦田已灌溉44.3%。[编辑本段]旱灾历史 据资料显示,已列入“世界100灾难排行榜”的1199年初的埃及大饥荒、1898年的印度大饥荒和1873年的中国大饥荒都是因为干旱缺水造成的,千百万人死于非命。 全世界本世纪内发生的“十大灾害”中,洪灾榜上无名,地震有3次,台风和风暴潮各一次,而旱灾却高居首位,有5次,它们是: 1920年,中国北方大旱。山东、河南、山西、陕西、河北等省遭受了40多年未遇的大旱灾,灾民2000万,死亡50万人。 1928—1929年,中国陕西大旱。陕西全境共940万人受灾,死者达250万人,逃者40余万人,被卖妇女竟达30多万人。 1943年,中国广东大旱。许多地方年初至谷雨没有下雨,造成严重粮荒,仅台山县饥民就死亡15万人。有些灾情严重的村子,人口损失过半。 1943年,印度、孟加拉等地大旱。无水浇灌庄稼,粮食歉收,造成严重饥荒,死亡350万人。 1968—1973年,非洲大旱。涉及36个国家,受灾人口2500万人,逃荒者逾1000万人,累计死亡人数达200万以上。仅撒哈拉地区死亡人数就超过150万。 在以上5次世界性特大旱灾中,我国占有3次,均发生在解放前。新中国成立后,也曾发生过两次规模较大的旱灾,并被纳入近50年来我国“十大灾害”之列。 第一次是1959—1961年,历史上称为“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全国连续3年的大范围旱情,使农业生产大幅度下降,市场供应十分紧张,人民生活相当困难,人口非正常死亡急剧增加,仅1960年统计,全国总人口就减少1000万人。 第二次是1978—1983年,全国连续6年大旱。累计受旱面积近20亿亩,成灾面积9.32亿亩。持续时间长,损失惨重,北方是主要受灾区。 回顾生物进化和人类文明的历史长河,干旱不仅导致恐龙灭绝,使生物界几度濒临毁灭,而且也曾使人类文明的发展遭受过许多挫折: 古希腊伟大文化的中心——位于雅典西南100公里,历经几世纪繁荣文明的迈锡尼(Mycenae)古,于耶稣诞生前1200年前后,因为旱灾及由旱灾引起的饥民暴动而变为废墟,迈锡尼文化也随之彻底毁灭。 唐天宝末年到乾元初,公元8世纪中期,连年大旱,以致瘟疫横行,出现过“人食人”,“死人七八成”的悲惨景象,全国人口由原来的5000多万降为1700万左右。 明崇祯年间,华北、西北从1627年到1640年发生了连续14年的大范围干旱,以致呈现出“赤地千里无禾稼,饿殍遍野人相食”的凄惨景象。这次特大旱灾加速了明王朝的灭亡。 与此类似的另两次大旱灾发生于1720—1723年和1875-1878年间,灾民因饥饿而出现“人相食”的县数分别为48和38个,其中有4个县井泉枯竭或河沟断流。 此类例子在人类历史上举不胜举。[编辑本段]如何预防旱灾 不要破坏植被防止水土流失即: 1多植树,多种草 2沙地不种植农作物用来种草和树防止土地沙化 3还要防止土壤板结会更不利于种植农作物的生长 4多用农家肥尽量少用那些无机肥 5应该以年为单位隔年种植这有利于保持土壤肥力 6少用含磷一类的化肥它们由雨水进入河流使水富营养化,会造成藻类大量繁殖破坏生态平衡
2023-09-06 06:48:561

1924年至今,国外生态农业的发展,对中国有何启示

生态农业最早于1924年在欧洲兴起,20世纪30-40年代在瑞士、英国、日本等得到发展;60年代欧洲的许多农场转向生态耕作,70年代末东南亚地区开始研究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成为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共同选择。如今在中国,生态农业的浪潮也已扑面袭来,做生态农业成了这个时代颇为时髦的一件事。怎么做才能让名号响起来,让盘子大起来,让腰包鼓起来,成就一番虽不轰轰烈烈但细水长流的事业,是个值得各位农人们思考的问题。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看看其他国家在怎么做生态,也许会对您有所启示。   1、世界生态农业典范——菲律宾玛雅农场  菲律宾是东南亚地区开展生态农业建设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国家之一,其中以玛雅农场最具有代表性。玛雅农场位于菲律宾首都马尼拉附近,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经过10年建设,农场的农林牧副渔生产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玛雅农场的前身是一个面粉厂,经营者为了充分利用面粉厂产生的大量麸皮,建立了养畜场和鱼塘;为了增加农场的收入,建立了肉食加工和罐头制造厂。随着农场的发展,经营主开拓了一块24公顷的丘陵地,扩大了生产规模,取名为玛雅农场。  为了控制粪肥污染和循环利用各种废弃物,玛雅农场陆续建立起十几个沼气生产车间,每天产生沼气十几万立方米,提供了农场生产和家庭生活所需要的能源。另外,从产气后的沼渣中,还可回收一些牲畜饲料,其余用做有机肥料。产气后的沼液经藻类氧化塘处理后,送入水塘养鱼养鸭,最后再取塘水、塘泥去肥田。农田生产的粮食又送面粉厂加工,进入又一次循环。  像这样一个大规模农工联合生产企业,不用从外部购买原料、燃料、肥料,却能保持高额利润,而且没有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污染。这样的生产过程由于符合生态学原理,合理地利用资源,实现了生物物质的充分循环利用。1980年,在玛雅农场召开了国际会议,与会者对该生态农场给予高度评价。      2、缺水少地也能做生态 节水先行的以色列生态农业  以色列是一个农业自然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全国一半以上土地位于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因此土地和淡水资源十分匮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以色列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发展了滴灌和其他微量灌溉技术,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节水成为其农业管理的中心任务,单位土地面积和单方水最大的经济效益是节水农业研究和管理的主要目标。农作物、绿树、草地、鲜花几乎全用滴灌。滴灌按时按量地把水及营养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避免了水的流失,可以以少量的水达到最佳效果,水、肥利用率高达80~90%,节水50~70%,节约肥料30~50%;同时,防止了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发生,节约了传统灌溉沟渠占地问题,使单位面积产量成倍增长。  此外,以色列还重视研究利用废水进行农田灌溉的再循环利用。他们将废水通过不同的过滤装置,降低其污染物质和细菌含量,使废水变为适宜灌溉的水源。灌溉时,综合考虑水质、土壤质地与状态,制定出合理的灌溉策略与方式,并选定适宜的作物,以利于水中物质的分解和避免地下水质的污染。  借助科技手段,以色列特色节水农业不仅保证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还提高了农业生产全过程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化程度。达到以水为中心的田间水——土壤——作物——大气系统的协调关系,保持降水、地表水、地下水、土壤水和作物水之间的适应于农业生产用水要求的相互转化的平衡,提高了水源到作物产量转化环节的水分利用率,形成了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最大程度的优化和利用。      3、严谨的德国人严格的德国生态农业  德国早在1924年就有了生态农业的概念,如同德国人行事的严谨作风一般,德国对生态农业的要求也相当严格: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杀虫剂、除草剂,而使用有益天敌或机械除草方法;不使用易溶的化学肥料,而使用有机肥或长效肥;利用腐殖质保持土壤肥力;采用轮作或间作等方式种植;不使用化学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控制牧场载畜量;动物饲养采用天然饲料;不使用抗生素;不使用转基因技术。  欧盟于1991年6月21日颁发了《关于生态农业及相应农产品生产的规定》,该规定明确指出,作为生态产品的生产必须符合国际生态农业协会(FOAM)的标准,如产品如何生产,哪些物质允许使用,哪些物质不可使用等。在生产过程中,生态产品所采用的原料必须是生态的。所采用的附加料,如在生产过程中必须使用,则允许部分附加料来自传统农产品,但不得高于25%。一旦使用了传统农业附加料,就应在产品中标明使用的比例。只有95%以上的附加料来自生态的,才可作为纯生态产品出售。  德国生态农业协会(AGOEL)的标准高于欧盟的“生态规定”。如一企业欲加入AGOEL,将其产品作为生态产品销售,必须经过3年的完全调整方可。由国家授权的检测中心对申请转入生态农业生产的企业进行检查,每年至少进行1次。此外,也可不定期进行抽查。如检查不合格,则要延长调整期。此外,德国农业部每年还设立了生态农业奖,奖励对促进生态农业改善、开发产品技术等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奖金总计25000欧元,足以见德国政府对于生态农业的大力提倡和支持。      4、看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如何做生态农业?  日本生态农业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而生态农业发展经历了强调农产品(加工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保全,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过程。  由于日本本国农业资源有限,因此日本的生态农业的形式往往因地制宜、多种多样。主要有:第一,再生利用型。即通过充分利用土地的有机资源,对农业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减轻环境负荷。如,将家畜粪便经堆放发酵后就地还田作为肥料使用,将污水经处理后得到的再生水用于农业灌溉等,这都是充分利用农业再生资源的措施;  第二,有机农业型。即在生产中不采用通过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农业生产过程的持续稳定。其主要措施有:选用抗性作物品种,利用秸秆还田、施用绿肥和动物粪便等措施培肥土壤,保持养分循环;采取物理和生物的措施防治病虫草害;采用合理的耕种措施保护环境,防止水土流失,保持生产体系及周围环境的基因多样性;  第三,稻作——畜产——水产三位一体型。即在水田种植稻米、养鸭、养鱼和繁殖固氮蓝藻的同时,形成稻作、畜产和水产的水田生态循环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模式的做法是在种植水稻的早期开始养鸭,禾苗长大后,田中出现的昆虫、杂草等为鸭提供饲料,鸭的粪便作禾苗的肥料,又可为水田中的红线虫、蚯蚓、水蚤及浮游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同时又给鱼等提供饵料,从而实现生态循环。这种生态农业技术已在日本农村推广和普及,该技术所产生的综合效益亦被众多水稻种植农户所认可;  第四,畜禽——稻作——沼气型。即农民在养鸭、牛等家畜过程中,将动物的粪便作为供制造沼气的原料。同时,农作物的秸秆经过加工用来作家养畜禽的饲料,或作为沼气的原料,沼气又可为大棚作物提供热源等。这样,经过能量转换实现生态的均衡,并且生产的农作物比较环保,又能实现经济效益。      5、大棒+胡萝卜:老牌农业帝国的生态农业之路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一大农产品出口国。据了解,美国农业劳动力约200万人,仅占全国劳动力总数的2%左右,以高度商业化的家庭农场为基础。另外,早在1914年,美国就很大程度上实现了种植的专业化,农业产销也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以此成就了美国农业现代化、集约化、高度机械化的老牌农业帝国的地位。但是美国对保护农业后备资源和农业生态建设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水平上都是名列世界前茅的。而这与其完善的法律体系和有力的财政支持是分不开的。  美国的生态农业发展有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为保障。早在1990年,美国颁布的《污染预防法》中就对生态农业做出过明确规定,经国会通过的《美国的1990年农业法》通过立法形式选择研究和教育途径来建立一种可持续的、有利可图的与保护资源的农业生产体系。为了实施低投入发展模式,还对农药、化肥等投放量标准制定了专门的法律规定。  如果说完善的法律体系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前提,那么有力的财政扶持就是生态农业持续壮大的基础。目前美国已有2万多个生态农场,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便开始对农业进行“绿色补贴”,要求受补贴农民必须检查自身环保行为,除此之外还暂行减免农业所得税;在生态农作制度改革过程中,为了引导农场采用休闲方式降低生产成本与保持水土,美国政府制定了休种补贴政策,对农户进行直接的补助补贴。      6、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中国式生态农业发展之路  中国拥有数千年农耕历史,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些年农业生产也的确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我们不得不清楚地认识到,现今中国农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造成生态环境恶化、抵抗自然灾害能力下降,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等负面问题也随之而来,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打击。因此,人们开始重新审视农业发展的道路,重视生态农业发展方能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生态农业发展源远流长,稻田养鱼、桑基鱼塘等模式已有上千年历史,至今仍兴盛不衰。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有关部门提出了发展生态农业的总体思路。经过30年的发展,全国开展生态农业建设的县已达300多个,其中国家级生态农业试点示范县102个,省级试点示范县200多个,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但是就现今整体市场环境而言,生态农业虽然前景被看好但是实际推进仍困难重重。由于政府目前还没有制定出严格的生态农业行业标准,生态农业准入门槛低。导致目前生态农业领域鱼龙混杂。在各环节监管的缺失下,大量假冒伪劣的农产品披着“生态产品”的外衣充斥于市场,攫取高额利润,严重扰乱了产业的健康发展。此外,生态农业投入时间长、成本高,优质优价本无可厚非,但是常因为市场环境不成熟或者销售渠道所限,造成好产品也“愁嫁”,大大打击了生态农业从事者的积极性和产业健康发展。  众所周知,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要以世界总耕地7%的土地生产出满足世界22%以上人口的粮食,压力不容小觑。如果完全抛弃集约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将对于国内的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  对于现阶段的中国而言,生态农业应当是现代化的生态农业,是生态农业与现代农业的复合体系,既不能只重视生态效益而忽视了投入产出,也不可以生态环境为牺牲换取经济效益。总之,中国生态农业的发展将是一个长久的艰巨的工程。
2023-09-06 06:49:061

地理 西北干旱地区荒漠化

干旱为主的自然特征 范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 地形:东部和中部是高原,西部山脉,在大山之间有内陆盆地(三山夹两盆)。 气候:远离海洋,高大山地阻挡,气候异常干旱(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水分条件由东向西逐渐变干:以贺兰山为界,东部半干旱,水分较多,森林草原、草原;西部干旱,水分很少,草原、荒漠草原。 植被(荒漠):以贺兰山为界,东部草原次生沙漠;以西荒漠是原生沙漠,砾质、砂质荒漠。 荒漠化的发展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有疏松的砂质沉积物 人为原因: 古代:盲目垦荒、破坏固沙植被、水源减少 现代:人口压力,不合理活动,管理失误 (1) 在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 沙质草原遭到过度农垦,或者固定沙丘在被开垦后活化,土地荒漠化呈斑点状及片状分布。 (2) 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 (3) 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过渡樵柴,造成固定沙丘活化。 (4) 在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水资源利用不当 (5) 在工矿开发、居民点和道路过程中,破坏植被、污染环境,弃土弃渣等导致荒漠化土地呈点、线状。 荒漠化的成因与防治荒漠化的成因 自然因素 地貌因素: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大风多而且集中,这就为风沙活动提供了条件。 气候因素:大风多而且集中,持续干旱则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人类活动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类不仅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也是荒漠化的受害者。 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过度樵采。樵采天然植被是燃料的主要来源。 过度放牧。牧民尽可能多地放牧牲畜。超载放牧,加速了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过度开垦。草原是干旱半干旱水热条件下形成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荒漠化的防治 人与自然的协调是荒漠化防治的核心。 内容:预防具有潜在荒漠化危险的土地。 扭转正在发展中的荒漠化土地的退化。 恢复已经发生荒漠化的土地的生产力。 防治荒漠化的战略和对策核心消除贫困。 治理措施和经验 飞机播种、设置沙障、钻孔深栽 恢复自然植被是防治荒漠化的有效措施: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人工补种固沙植物 沙坡头: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 “三北”防护林生态建设工程,被称为世界生态工程之最。
2023-09-06 06:49:142

为什么会引起干旱,水哪去了?

人多用了
2023-09-06 06:49:252

西北地区的生态问题及治理措施

1、甘肃祁连山自然保护区违法违规开发矿产资源、运行水电设施、偷排污染物,严重破坏了祁连山生态环境,加剧了水源地东西两大河上游雪线上移、冰川退缩、草原退化、林木减少和径流量锐减等问题,为各省区生态建设敲响了警钟。2、水资源不足、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沙化、水土环境污染、湿地生态功能退化、耕地质量下降、森林生态功能弱、地质灾害频发等生态问题依然存在。措施:1、强化三江源、祁连山、黄土高原、防沙带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及生态敏感脆弱区的保护和生态修复;推进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环青海湖、湟水河、黄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污染防治;倡导共享单车、共享汽车等新模式的低碳生活。2、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甘肃进一步规范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环境监管,对违规建设项目进行清理;青海是各大水系的源头,要强化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等专项工程,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3、五省区应强化供给侧改革和空间用途管制,加强多渠道协同控制,推进水质改善和水体环境保护工作;分级分类加强土壤环境保护,加快农村环境整治;提升环境监管能力,推进治理现代化。扩展资料: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是本区主要的气候特征。西北地区由于地处亚欧大陆腹地,除秦岭以南地区外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地区在500毫米以下,属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高寒气候,其中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300~500毫米之间,柴达木盆地在200毫米以下。河西走廊少于100毫米,敦煌只有29.5毫米,吐鲁番不足20毫米,若羌10.9毫米,几乎终年无雨。由于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等原因,西北地区的地表水量约为2200亿立方米/年,仅占全国总径流量的8%左右。干旱缺水是困扰西北地区农业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的主要障碍之一。作为我国第一个农业“高新区”,陕西杨凌被赋予了建设成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核心区的“国家使命”。2017年,杨凌的旱作农业技术在全国示范推广面积达7186.98万亩,示范推广效益212.22亿元。
2023-09-06 06:49:362

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因素

我有电子版的,您可以给我留下信箱:影响农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因素:就基本的概念而言,农业经营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作物生长的好坏。如果生长正常,收成好,农民就会获得成功。除非经济不景气,他们总能从投资和劳动所得农作物的高产优质中获得较高利润。反之如果生长差、收成低,农民即使盈利也很少。 从农业实践来看,植物生长及其影响因素在农业企业中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因此,我们就其中一些因素及其适当的养分供应对作物生长的影响做一简要论述。植物生长的定义是组织发育的过程,可从几个方面表述,如一些特殊器官的发育,整株植物的发育等。植物生长也可用干物质、长短、高矮、粗细来表示。其各种表述方式将在本章稍后讨论。影响作物生长的诸多因素在农业上是十分重要的,了解了它们及其影响作物生长的方式,农场经营者就能对其进行调控以便在农业经营取得最大收益。 一些科学家已确定出影响作物生长的52种因素,并为每种赋予计算值。表2-1列举了部分因素。表2-1. 影响作物产量潜力的一些因素土壤有机质粘粒含量阳离子交换量光照量和光强坡度和地形日照百分比蒸发/蒸腾比相对湿度温度32℃以上天数灌溉排水 水分渗漏率雨量及降雨分布海拔高度纬度特殊的作物生长特性通气因素CO2风速土壤有效水根层深度粪肥资料来源:Strauss. Fert. Solut., 22(1): 68 (1978).据研究,生产者能控制45种因素之多,它们之间有多种交互作用。要获高产,必须综合调控这些因素。生产者无法控制以下7种因素: (a)温度; (b)光照; (c)风暴; (d)洪水; (e)降雨; (f)CO2; (g)海拔高度。 然而,他们可通过灌溉补充雨量不足,通过施用新鲜可分解的粪便和作物残茬来增加CO2供给。华盛顿州的Kunkel及其同事认为,马铃薯获得最高产量必需18种因素,其中与环境和气候有关的7个因素是不能人为控制的(表2-2)。一、遗传因素(一)品种与养分需求(二)品种与肥力间的交互作用(三)不断深入研究植物遗传学的重要意义二、环境因素(a)温度; (b)水分供应; (c)辐射能; (d)大气组成; (e)土壤结构和土壤空气组成; (f)土壤反应; (g)生物因素; (h)矿质养分供应; (i)限制生长的物质。…………………………
2023-09-06 06:50:075

我国农业干旱地区能用保水剂吗

安信农林保水剂是一种高吸水性树脂,一般能吸收自重几百倍乃至上千倍的水,它具有缓释性、反复性、保水性等多种功能。一、 性能与特点: ●保水、节水特性: 该品是具有超强吸水能力的高分子材料,反复吸收纯水能力可达自身重量的数百倍乃至上千倍,吸收灌溉水的能力也在100-200倍。其颗粒越细,吸水能力愈强,速度越快。保水剂能快速吸收雨水、灌溉水并保存起来,当植物需要时,又缓慢释放,这样既能保证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水份,又能减少因蒸发、渗漏、流失导致水分和养分的损失,保证植物利用更多的雨水和灌溉水。实验证明,植物整个生长期土壤含水量均比对照高5-15%,可节约用水50%以上,其意义相当于降雨量增加了一倍以上,因此能大幅度提高旱区作物的成活率和产量。●改良土壤的通透性: 保水剂在土壤中可以上千次反复地释水收缩与吸水膨胀,给土壤造成大量的孔隙,提高了土壤的透气性、透水性,改善了根际环境,同时也增强了根际微生物的活动,加快了根际周围有机矿物质的分解有利于根系吸收,促进了根系和植物的生长发育,改良了土壤基质,防止土壤板结,盐渍化。●促进生长: 可提高种子发芽率5-15%,提早出苗1.5-3天,且促进根系生长,使植物根系更深、更发达。●吸肥保肥: 施用保水剂的时候,可与大量的水溶性肥料混合使用,在其吸收水分的同时也能够将肥料、农药等一起吸收保存起来而形成“微型水肥库”,然后在干旱季节再缓慢的释放其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提高了肥料利用率减少了肥料流失,增长肥效,节省肥料30%以上,同时减少因肥料渗漏导致的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农药原理一样)。●高度环保: 保水剂无毒、无害、无副作用,经环境监测机构及卫生防疫部门的检测,使用过保水剂对环境和作物没有任何污染,3-5年后,可以最终分解成氨、二氧化碳和水。二、保水剂的应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A、城市园林绿地(草坪、花坛、足球场、高尔夫球场等): 在北方地区使用保水剂,可使草坪返青提前10天,绿期延长约20天。1.新种草坪:在土地表面均匀撒上保水剂干粉,然后和表面10厘米深土壤充分混拌均匀,再铺上表土或细沙(有助于保湿),最后将草籽撒入土壤表面,钯平镇压,浇透水(以确保保水剂能吸足水分)。 保水剂用量为沙质上80克/平方米、沃土40克/平方米、粘土20克/平方米。2.移植草坪:在准备铺植草坪的土壤表面均匀撒施一层保水剂干粉,和表面10厘米深土壤充分混拌均匀,然后将草皮铺好,再浇大量的水即可,用量同上。3.液力直接喷播:在公路护坡、高尔夫球场草种喷播上,将保水剂与草种、木纤维及粘合剂结合使用,用量为每平方米2~10克。4.客土喷播:保水剂和土壤、肥料等混合喷在需要覆盖的基础层,然后再二次喷播种子。保水剂的用量一般是40克/平方米,可根据斜坡的坡度、植物的需要、气候条件的不同调整用量。B、植树造林: 可用于树木、灌木的栽培。保水剂能够有效降低移植死亡率,帮助根系发育,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成活率20%。在干旱地区荒山造林上使用效果更为显著。1. 苗木移植:挖一个足够容下移栽树根的坑,将顶层5厘米土留出来,树坑内其他的土与保水剂充分混合均匀,保水剂用量:每立方米土用1公斤-2公斤,然后将混合后的土填入坑内的底部,将成树放入坑内,再将其他混合土填入四周,压实后,浇透水(可多浇几遍),再将顶层留出的土填入。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是将保水剂吸饱水呈凝胶体后使用,效果更好。在干旱地区可用沾根法,将保水剂充分吸足水成凝胶体,加泥土调成凝胶泥浆,将此泥浆包裹根系后植入坑内,再填土,保水剂用量为10-300克/株。2.扦插蘸枝:对需扦插的枝蔓可在枝蔓基部4-5cm处浸蘸保水剂凝胶体,浸蘸均匀后栽植。3.原有树木:在树冠投影处挖20厘米左右宽的沟(沟深视根系分布情况而定,要求达到根系集中分布层),将沟内土挖出与保水剂拌匀(用量按每立方米土拌保水剂干粉1-2公斤)后回填,踏实后浇透水。有条件的地方最好是将保水剂吸饱水呈凝胶体后使用,效果更好。4. 苗木运输或花卉保水:将保水剂用水浸成凝胶状,再加与凝胶状同等体积的腐植土与草木灰,用适量水调成泥状,用此泥包裹苗木、花卉的根系,可提高苗木的成活率20-50%。C、大田作物 对大田作物如小麦、玉米、花生、大豆、棉花等使用方法如下:1.拌种 保水剂吸饱水后所形成的胶体称凝胶体,将凝胶体用水稀释2-3倍,加入需要拌种的种子中,边加边搅拌,直到拌匀,堆闷4-5小时,种子无粘连即可播种,播种后浇透水。每0.5kg凝胶体拌种量如下:小麦为15-20kg,玉米、大豆、高梁、花生、棉种(脱绒)为20kg;谷子、棉种(未脱绒)为15kg。(这里为推荐用种量,具体可视种粒大小及种子表面光滑程度而定。)2.浸种 将种子放入保水剂凝胶体中,浸种12小时,阴干后播种,播后浇透水,用量为凝胶体:种子=1:5-10(一般点播时用此方法)3.涂膜 播种前,先将种子用水浸泡,表面完全湿润后,撒入保水剂的粉末中,使表面沾一层保水剂,然后撒播于耕地。保水剂用量大致在4-5公斤/亩.4.干播法 将保水剂干粉与化肥、农药、杀菌剂等均匀混合后,随播种机播于沟内或人工播种,然后浇足水。保水剂用量大致在4-5公斤/亩。D、蔬菜、经济瓜果类: 1.拌种:保水剂凝胶1公斤,加入4公斤苗期需水量较大而需浸种的蔬菜、瓜类等种子中拌均匀,堆闷1-8小时,无粘连时即可播种。也可以将保水剂直接拌土,再加入仅湿润表面的种子中,用通常方式整地,用传统的方法播种后,充分浇水。对于穴植类的西红柿、青椒及豆类,将穴内的土与保水剂(每亩3-5公斤保水剂)充分拌匀后回填穴内浇足水即可。2.苗床育秧:按1-2公斤/亩的保水剂用量,加水形成凝胶体撒在育秧土上,与上层土混均后播种,最后用无保水剂的细土覆盖表面。3.蘸根:幼苗移植也可用此方法,即把幼苗根部去土放入保水剂的凝胶体中浸蘸移植,植苗后应浇透水。E、花卉: 1.盆栽花卉:盆栽花卉中,将保水剂(用量应按1~2公斤/立方米土)、肥料和土壤按比例拌均后,回填到花盆内,栽好花后,充分浇透水。定植花卉时先装混合土至7成满,再在表面覆盖2cm以上不含保水剂的土。2.制成七彩水晶凝胶:保水剂吸水后制成凝胶,加入红、黄、蓝、绿、紫 等多种色彩,酷似水晶,可以把几种不同色彩的水晶凝胶分层混装在透明的花瓶、工艺玻璃缸等容器中,再栽入不同品种的花卉,具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和很强的观赏性。三.产品优势:1.国际国内市场情况:保水剂在国外从九十年代已被广泛使用,目前国内所用的保水剂主要依赖进口。近年来虽有几家企业以水溶液法生产,但因技术未过关,产品质量不高,很难与进口产品相比,生产规模也不大,不能达到质优价廉的市场需求。2.技术优势:我公司经过多年自行研究,采用全球唯一的光化学聚合法生产本剂。产品纯度高、性能好、质量稳定。经过多年的稳定生产,已形成年产6000吨规模。自主发明的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获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其中吸水倍率、受压吸收量、耐候性、重复性、稳定性、产品外观、手感等性能指标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对此,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保水剂应用研讨会”上,得到了有关专家的认可。
2023-09-06 06:50:441

西北地区地下水系统研究侧重点

西北地区均属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缺乏且分布极不均匀,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近几十年来,人类生产活动对水资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已经引起了天然水循环条件的变化,并导致区域水资源的数量、分布及内部分配发生了很大改变;同时由于水循环条件的改变,造成或加速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引起区域荒漠化、盐碱化、盐渍化等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在干旱地区,水资源是维系脆弱生态环境的珍贵条件,生态环境变化的主导因素是地下水系统特征和功能的变化。地下水是西北生态环境的支撑条件,实施水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开发利用,维持一定的生态水位埋深,保护地下水系统是改善和恢复西北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具有频繁多次转化的特点,同时水资源开发利用突出要解决的是流域整体地下水统一规划,科学分配水源。开发中要解决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涵养保护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西北地区地下水系统研究的侧重点主要为:人类活动影响下四水转化模式与水循环变化规律、水资源优化配置与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系统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功能。一、西北内陆盆地含水层系统精细探测含水层系统研究是地下水系统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西北内陆盆地,水文地质条件非常复杂;目前大部分地区只有1∶20万区域水文地质普查的基础,研究程度比华北、东北都低。受以往调查研究的精度有限,对主要含水层的地质结构、边界条件、水文地质参数的刻画精度有限,达不到精确描述含水层属性的程度。西北内陆盆地含水层系统的形成机制、空间结构、层次结构以及介质演变特征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工作。因此,需要通过专项工程的投入,对西北内陆盆地主要含水层系统进行精细探测,并研究区域地下水循环过程及可持续利用的相关理论问题,建立合理评价地下水资源及其可持续利用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二、人类活动影响下“四水”转化模式与地下水水循环变化机制研究水资源的“四水”转化是自然规律。西北内陆盆地“四水”转化频繁,有利于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地表水和地下水同属一个水资源系统,他们之间相互紧密的联系在一起,“牵一发而动全身”。几十年来,由于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蓄了地表水,山前及上游开采地下水使得下游河道断流,使原来由河道输水变为渠道输水,改变了水的循环途径;渠道的高标准衬砌,造成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的数量大大减少;泉水衰竭,导致水资源的循环特征发生改变,破坏了水资源的天然循环条件。因此,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四水”转化模式与地下水水循环变化机制,恢复西北内陆盆地天然水循环的措施和模式,使地下水系统得以保护和涵养,是地下水系统研究的一个侧重点。主要研究内容:1)自然状态下西北内陆盆地“四水”转化关系。研究西北地区天然条件下山区冰雪融水、降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转换关系,建立自然条件下地下水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式以及系统内的水循环模式。2)人类活动影响下西北内陆盆地“四水”转化模式与地下水水循环变化机制。研究流域上游修建水库、修建和衬砌引水渠系、引水灌溉、超采地下水等工程性活动对整个流域“四水”转化关系的影响机制,建立人类活动影响下地下水系统的输入、输出模式以及系统内的水循环模式。3)西北内陆盆地水系统的自然循环途径、恢复措施。从保护地下水资源使其得以持续利用出发,研究相应的水资源管理、开发利用模式以及相应的工程技术措施,逐步恢复西北内陆盆地水系统的自然循环途径,使不同形式的水资源得以按照自然的归路循环,使地下水得以保护和涵养。三、地下水系统的资源与生态环境功能研究西北内陆盆地地表水资源匮乏,地下水是工农业和生活用水的主要水源;同时,地下水是西北生态环境的支撑条件,水资源是维系脆弱生态环境的关键所在。西北地区地下水系统肩负着资源和生态双重功能。西北地区地下水系统研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使地下水系统的资源功能和生态功能协调,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一)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需水研究西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主要依赖水资源的供给情况。多年来在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主要考虑生活和工农业的供水,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改善水资源条件的需水考虑不够,以致造成区域生态环境恶化。水是西北地区生态的关键环境要素,西北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的核心问题是生态需水研究。探讨国民经济用水与生态用水的比例,界定科学生态需水量、生态水位,实施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地下水系统的生态环境功能。(二)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与合理开发利用区划目前西北地区开发利用地下水的程度各地区不同,有的地区已经超采,仍有一些地区地下水的开采程度较低。开展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研究,以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机制为重点,研究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建立水资源系统-生态系统-社会经济系统耦合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模型。进行承载力计算,以地下水资源和生态功能双重目标为约束,进行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区划。地下水资源承载力研究对于西北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三)流域水资源优化配置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具有频繁多次转化的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突出要解决的是流域整体、上下游、地下水域地下水的统一规划,科学分配水源,开发中要解决地表水、地下水的相互涵养保护和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因此,研究流域上、中、下游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合理配置方案,实施全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建立基于水资源优化配置的流域上、中、下游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模式,对西北地区地下水系统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四)节 水、水资源高效利用与地下水系统保护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属资源型缺水地区。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西北各省(区)用水浪费却很严重,尤其农业用水浪费更是惊人。长期以来习惯于大水漫灌、串灌。田间工程不配套,渠系渗漏损失严重。目前的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只有0.4左右,有的甚至只有0.3左右。西北地区的灌水定额要比作物实际需要大得多。灌溉用水浪费严重、定额偏大,水的利用效率低,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区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加重了区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西北地区工业万元产值用水量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的重复利用率也很低;依靠科技进步,全面普及节 水技术,建立节 水型工业体系很重要。西北地区以农业用水以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研究为重点,探讨节 水高效种植模式和配套节 水栽培技术研究、水资源开发、调配和高效利用技术研究、节 水农业发展模式与运行机制等。工业以推广的节 水技术及设备、建立节 水型工业体系为重点。节 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研究,可减少地下水开采量,对西北地区地下水系统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五)地下水系统污染防治研究对脆弱性严重的西北地区地下水应加强防护,防止地下水受到污染,保护好珍贵的地下水资源。地下水一旦受到污染就很难恢复。工业和生活的污废水、固体废弃物不加处理随意排放,或农田施肥及洒农药不加控制都会造成地下污染地下水;因此必须加强管理,提高污水处理的能力,加强地表面生态环境脆弱性的研究。(六)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机制西北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应面向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把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以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展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互馈机制研究,探讨水资源开采与生态环境演变的相互关系,建立与生态保护相协调的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式,对西北地区地下水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2023-09-06 06:51:041

高分求关于中国旱情的文章

●会诊专家: 杨贵名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 贾金生 水利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专家 吴玉成 水利部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旱灾及对策研究室主任 李国祥 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 陈 阜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系主任 丁声俊 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邱为铎 科技部中国技术市场管理促进中心生态环境建设与节水灌溉首席专家 中国进入气候灾害频发期? 南方周末:现在中国已经有15省出现旱情,今年为什么会这么旱? 杨贵名:主要是气候原因造成的。实际上我国每年都有旱情,我们从2008年秋季就开始关注全国降水偏少,但是却无法判断未来将带来多么严重的问题。本次干旱形成于麦苗返青时节,才导致了严重的问题。干旱恰好与农业关键时刻重合,由此才感觉比较突出。 至于气候异常的背后原因,我认为是气候变暖造成的。但是这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过程。平时难以察觉,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爆发。 吴玉成:主要是因为气候异常所造成,同时在水利设施等方面来说,如果我们能够充分利用各种水利设施,也不会演化成农作物灌溉困难以及人畜饮水困难等问题。干旱与其他灾害相比,发展比较缓慢。但是如果折合成经济损失来平均计算,可能干旱带来的损失要比其洪涝等其他灾害还要严重。 陈阜:人为的原因就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肯定是跟不上,满足不了要求,虽然气候是主要原因,但是如果水利设施都派上用场了,也不会有这么大的问题。国家这几年投资的规模和速度还是可以的,但和需求相比还是差的很多。另外就是好多地方用的还是以前的渠、井,设施老化,都不能用了。 南方周末:中国最近几年自然气候灾害频发,现在是否进入气候灾害高发期? 杨贵名:尽管我国近年多气候灾害,但是对于是否进入灾害高发期无从定论。但是观测事实是高频率发生的。 吴玉成:我认为我国进入一个灾害高发期。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和社会综合作用来促生的。从自然角度来说,灾害的频繁程度很高。比如,降水,以前我国均匀程度要好一些。但是现在极端现象就会出现,比如一个区域一天降水100毫米以上,这样的极端事件已经频繁发生。 南方周末:有报道说广东也出现干旱,目前的旱情是否正在向南部递进? 杨贵名:尽管目前广东也出现了干旱现象,但是我认为这是定义干旱问题的标准不同造成的。广州是以降水量为衡量标准,如果今年的降水量低于过去几年的平均降水量,那么就定义为干旱。我认为这个标准不太完善,应该更注重于土壤湿度。比如南方河流水系发达,即使降水少土壤湿度还是很高。 南方周末:你预计何时能解除旱情? 杨贵名:现在还很难乐观地作出判断。但是初步预测,大约还有两次降水过程。一次大约在2月12日,之后大约在14日左右还有一次降水。但是能下多少雨,能解决多大问题,还是很难预计。不过从季节规律来看,降水应该是越来越多。 吴玉成:假设有充足的降雨量,那么农业旱情就会得到较好缓解。但是对于饮水安全来说,问题就难以迅速解决。很多地区由于地下水开采过量,很难由于降雨而形成补给。如果自然因素不理想,单靠人为解决,我认为20天应该解决农业旱情,但是饮水安全可能会相对滞后。 气候灾难预测的能与不能 南方周末:本次大旱过后会不会出现衍生灾害天气? 杨贵名:目前,我们已经有了应对干旱过后的多风沙天气的准备。秋冬季节降水少,加上冷空气到来,很有可能形成风沙天气。但是具体气候如何,还要看以后的气象预测情况。 南方周末:中国是不是一个特别容易干旱的国家? 杨贵名:可以说,中国是一个特别容易干旱的国家。因为中国幅员辽阔,季风到达区域线位于黑龙江以北,大兴安岭,贺兰山祁连山,再到青藏高原。这条线以西和以北地区是夏季风难以到达区域,所以沙漠和戈壁地形形成较多,而东部和南部则雨水较充沛。 南方周末:类似干旱这样的气候灾变到底能否预测? 杨贵名:预测技术的关键问题是时间期限问题,就世界各国的预测水平来说,以十天为界,前五天的预测准确率较大,七天之后准确率非常低,而十天之后根本得不到可用的预测结果,这是全世界面对的难题。天气预测是随着时间的延长,误差就越来越大,如同一个扇形。就像算命,算命的人只给很小范围的人算命,不可能预计一群人的命运。 我们国家的天气预报率应该说还比较高。从地形上来看,中国的复杂性要远远高于欧美等国家。一个青藏高原就让大气环流系统支离破碎。举例说,长江沿途没有礁石暗礁,流动平静,但是雅鲁藏布江就是乱石穿空,波涛汹涌。而我们国家青藏高原以东的天气就犹如雅鲁藏布江的河水,情况非常复杂,不确定因素太多。在这样的情况下,与欧美国家相比,我们的预测水平已经很高了。 中国的预报准确率也根据季节来确定,不同区域,不同季节,降水大小都直接影响到预报的准确率。但是如果平均计算阴雨天气和晴天的准确率,大约在70%到80%左右,这已经很高了。至于气象部门遭到群众非议,我们很理解,另外还是要大力推进气象科普的宣传。(中国聚焦)中国20多个省市政府出手调控"雪灾物价" 新华社南宁1月28日电(记者 何丰伦)肉价涨了,蔬菜缺了,大米涨了……在遭受冰雪灾害袭击的中国,随着天气条件恶劣而导致的价格上涨日益明显。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在努力调控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 根据中国国务院发改委的统一部署,截至到1月25日,已有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布了列入临时价格干预的商品和企业目录。 从2007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政府就逐渐注意到了物价上涨给经济发展可能带来的潜在压力,各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调控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商品价格。 1月18日突然覆盖中国南方10多个省区的冰雪灾害天气,造成商品供应的困难,不少价格纷纷上涨。这给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调控带来了更大的压力。 1月27日,在遭受严重冰雪灾害的广西全州县、资源县、灌阳县,猪肉价格已经上涨到17元/斤,比前几天平均上涨了0.5-1.5元/斤;鸡肉价格为13-16元/斤,价格也比前几天有所上涨。鸭肉价格为7元/斤。 越是灾情严重的地方,肉蛋蔬菜的价格越是昂贵。全州县白宝乡的鸭肉价格高达7.5元/斤,用于照明的煤油价格高达8-10元/斤,这比平时不过3-4元/斤的煤油价格高出了整整一倍。 在北京、上海、武汉、长沙等城市,由于冰雪灾害造成交通不便,各种价格均有上涨。今年1月上旬,全国36个大中城市豆油、猪肉、牛肉和羊肉零售价格同比又分别上涨。物价的上涨,特别是一些企业趁机哄抬价格的行为,已严重影响到广大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生活。 广西师范大学经济学专家王修志认为,由于极端气候条件引发的物价上涨在西方称为"灾害物价",具有时间短、上涨幅度大的特点,利用制度和加强监管、提升交通能力确保供应,是政府调控物价的主要手段。 王修志说:"尽管物价上涨从2007年下半年以来就是一个趋势,但冰雪灾害无疑加大了上涨的压力。加上临近中国传统佳节春节,属于典型的消费旺季,政府出手调控物价无疑是非常必要的。" 连日来,北京、上海天津、内蒙古、吉林、江苏、安徽、福建、江西、湖南、广东、海南、广西、云南、西安等省市区,相继启动临时价格干预措施。措施的共同特点是:确立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机制,品种范围主要是粮食、食用油、猪牛羊肉、牛奶、鸡蛋、液化石油气等重要商品。 上述城市均将企业一次性调高价格的幅度、连续调高价格的事件进行了严格限制。如北京市就明确,有关企业一次调高价格达到4%以上、10日内累计调高价格达到6%以上、30日内累计调高价格达10%以上的,需在价格调整24小时内向政府主管部门书面报告调价情况。价格主管部门如有异议,需要在3个工作日内责令有关经营者恢复原价或者降低调价幅度。对未按规定履行提价申报和调价备案程序的企业,价格主管部门将责令经营者改正,并依法予以处罚。 分析人士担忧,价格的临时干预会扭曲市场,对市场产生比较大的副作用。但中国中央政府和各级政府反复强调,临时价格干预并没有突破市场规则,而是在市场规则允许的情况下,力图将政府的作用发挥到最合理程度。 目前,中国约96%的商品均为市场定价,只有4%的商品为政府定价。列入临时价格干预范围的是极少数价格上涨较多且与居民基本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重要商品。要求生产经营企业实行提价申报,以及批发、零售企业实行调价备案,并不会改变企业自主定价的性质,不是冻结价格,也不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 调价手段的具体落实必须打破冰雪灾害带来的交通障碍。1月26日至2月5日,中国国家交通部要求全国国各地确保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畅通,对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优先放行,对"五纵二横""绿色通道"上行驶的整车合法装载的鲜活农产品运输车辆,全免通行费。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也要求,中石化、中石油等供油企业应优先确保鲜活农产品车辆的的用油。 受冰雪灾害困扰的边远乡镇,在基层干部的带领下,村民们组织起来,采用肩挑人扛、自制雪橇的方式,将各种生活必需品运回灾区。 全州县东山乡党委书记唐筱凌说:"东山乡已经有近一个星期无法通车,步行出来要7个多小时。我们正在组织人员将通讯、照明、碾米必需的煤油、柴油和必要的猪肉、蔬菜运往里面,力争确保居民吃得饱,不挨冻。"(完)
2023-09-06 06:51:123

为何称之为干渴的大地——旱灾?

2009年2月,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宣布遭受严重干旱的加州进入紧急状态,他要求加州居民减少20%的用水量。这次干旱的严重程度堪比一次强烈地震或一场严重山林大火。连续3年干旱已经导致加州储水量降至1992年以来的最低点。尽管2009年2月份加州经历了数次暴雨,西南部内华达山脉的积雪和北加州水库蓄水量有所增加,但仍低于正常水平,不足以缓解全加州的严重干旱。施瓦辛格在一份声明中要求,城市用水者需加大贮水力度,有关方面要削减绿化灌溉用水量,包括高速公路两侧的绿化用水。州长估计今年加州因干旱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接近30亿美元,其中农业损失高达20亿美元。受气候特点影响,加州北部雨量较充沛,但人口稠密的中部和南部地区却干旱少雨。20世纪中叶,加州实施“北水南调”工程,通过输送灌溉用水,干旱的中部山谷地区出现万顷良田,加州因此成为美国第一大农业州。美国联邦农垦局官员宣布,由于水库蓄水量严重不足,只得停止向加州部分农业区的供水。加州农业部门官员警告,干旱导致农场主被迫闲置农田,数以千计的农业工人被迫失业,干旱将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灌溉成本增加,因此加州出产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农产品价格将上涨。洛杉矶市长维拉莱戈萨已经要求提高居民用水价格并限制户外绿化灌溉用水,以便应对即将到来的夏季用水高峰。加州水务官员估计,洛杉矶等南加州主要城市可能被迫实施居民用水配额制。1991年,洛杉矶曾因严重干旱而实行过用水配额制。那么,什么是旱灾呢?旱灾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旱灾指因气候严酷或不正常的干旱而形成的气象灾害。一般指因土壤水分不足,农作物水分平衡遭到破坏而减产或歉收从而带来粮食问题,甚至引发饥荒。同时,旱灾亦可令人类及动物因缺乏足够的饮用水而致死。旱灾此外,旱灾后则容易发生蝗灾,进而引发更严重的饥荒,导致社会动荡。土壤水分不足,不能满足牧草等农作物生长的需要,造成较大的减产或绝产的灾害。旱灾是普遍性的自然灾害,不仅农业受灾,严重的还影响到工业生产、城市供水和生态环境。中国通常将农作物生长期内因缺水而影响正常生长称为受旱,受旱减产30%以上称为成灾。经常发生旱灾的地区称为易旱地区。旱灾的形成主要取决于气候。通常将年降水量少于250毫米的地区称为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为250~500毫米的地区称为半干旱地区。世界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25%,大部分集中在非洲撒哈拉沙漠边缘、中东和西亚、北美西部、澳洲的大部和中国的西北部。这些地区常年降雨量稀少而且蒸发量大,农业主要依靠山区融雪或者上游地区来水,如果融雪量或来水量减少,就会造成干旱。世界上半干旱地区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30%,包括非洲北部一些地区、欧洲南部、西南亚、北美中部以及中国北方等。这些地区降雨较少,而且分布不均,因而极易造成季节性干旱,或者常年干旱甚至连续干旱。中国大部属于亚洲季风气候区,降水量受海陆分布、地形等因素影响,在区域间、季节间和多年间分布很不均衡,因此旱灾发生的时期和程度有明显的地区分布特点。秦岭淮河以北地区春旱突出,有“十年九春旱”之说。黄淮海地区经常出现春夏连旱,甚至春夏秋连旱,是全国受旱面积最大的区域。长江中下游地区主要是伏旱和伏秋连旱,有的年份虽在梅雨季节,还会因梅雨期缩短或少雨而形成干旱。西北大部分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常年受旱。西南地区春夏旱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四川东部则经常出现伏秋旱。华南地区旱灾也时有发生。美国佛罗里达、路易斯安那、得克萨斯与新墨西哥等州,在1998年的4~6月遭遇104年来最为严重的干旱期;墨西哥极度干旱,有7个州先后发生了近百起森林火灾;巴拿马出现了近84年来最严重的干旱;2006年1~4月,非洲东部由于雨水不足,遭遇严重干旱,导致农作物颗粒无收,大量牲口死亡,饮用水短缺。我国海南省乐东县三曲沟水库,正常库容800万立方米,都已干涸。自然界的干旱是否造成灾害,受多种因素影响,对农业生产的危害程度则取决于人为措施。世界范围各国防止干旱的主要措施是:(一)兴修水利,发展农田灌溉事业;(二)改进耕作制度,改变作物构成,选育耐旱品种,充分利用有限的降雨;(三)植树造林,改善区域气候,减少蒸发,降低干旱风的危害;(四)研究应用现代技术和节水措施,例如人工降雨、喷滴灌、地膜覆盖、保墒,以及暂时利用质量较差的水源,包括劣质地下水以至海水等。
2023-09-06 06:51:351

农业科技项目有哪些?

1、农村新能源项目继续增加农村沼气建设投入,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养殖场大中型沼气建设。在适宜地区积极发展秸秆气化和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加快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加快实施乡村清洁工程,推进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生活垃圾和污水的综合治理和转化利用。2、灌溉农业在农业发展过程过,以色列的灌溉技术可以说是主力军。以色列的电脑微灌技术给农业灌溉赋予了新概念,为世界干旱地区农业发展树立了榜样。所以,中国要发展农业必需坚持科技是优先生产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充分发挥科技的创造力,强化政府投入,鼓励研究开发。重视研究与开发,科研与生产实际密切结合,政策措施与市场机制并举;制定积极的节水政策。提高水的利用率,大力发展微灌技术。3、农业大数据及物联网项目用信息技术装备农业,对于加速改造传统农业具有重要意义。健全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整合涉农信息资源,推动农业信息数据收集整理规范化、标准化。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深入实施“金农”工程,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农业信息网络互联中心。4、功能农业项目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健全发展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农业不仅具有食品保障功能,而且具有原料供给、就业增收、生态保护、观光休闲、文化传承等功能。建设现代农业,必需注重开发农业的多种功能,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进军,促进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5、农机租赁服务21世纪,中国农业机械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农业机械的快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中国农业劳动力结构的转变。对于农民来说,虽然会买一些小型农业机械,但是租农业机械比买更划算。因为农业机械,无论大小,都可以租赁,租赁的成本低于购买的成本,而有些农业机械是季节性的,会比较划算,解决储存和维护的问题。这是投资人或者创业者的另一个优势,所以开农机租赁店还是有希望的。
2023-09-06 06:51:451

造成干旱的原因有哪些?

干旱的原因就是不下雨,不下雨的原因是上空湿气层没有冷空气接触。说到底,气象原因导致。许多旱灾农区放冷弹炮,使其形成冷空气与云层接触达到人工降雨目的。
2023-09-06 06:52:5713

各位大虾有没有关于农业节水方面得资料。。贡献下吧

tequila、vodka red bull、gin tonic 10-20RMB玛格丽特25RMB、雪球25RMB、长岛冰茶35RMB、B-52轰炸机20RMB、蓝色夏威夷30RMB
2023-09-06 06:54:233

世界农业生产地域分类

  热带雨林农业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耕地选择在森林和草地茂盛的地区,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即"刀耕火种"。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农作物。当这片土地土壤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农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所以称为迁移农业。这种农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如今,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低地、丘陵地区。分布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迁移农业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季风水田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我国南方每户耕种的水稻田一般都少于1公顷。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在田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场上出售的稻谷很有限。三是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四是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1] 五是科技水平低;六是种植经验丰富。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兴修水利设施,改良耕作制度等。种植园农业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我国海南岛的国营橡胶农场,生产形式虽然与种植园相似,但性质、规模、管理方式都与种植园有很大差别。种植园农业往往从事的是大规模生产。园内拥有一套完整的生产、生活设施,不少种植园不仅有农业和运输机械,还有园内的道路系统、农产品加工厂、农机具维修厂、供电供水以及教育、卫生设施。在这些地区有许多特殊的植物资源,如咖啡、可可、茶;香蕉、菠萝、芒果;油棕、剑麻、烟草、棉花和黄麻,它们在世界的经济作物中占有重要地位。生产特点: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农场。商品率高,专业化,地域化程度高,且部分地域如印度有企业化特点。问题:生产、销售多受发达国家市场和资本控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不利地位。商品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是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主要分布区有美国(主要在中部平原)、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这些国家的商品谷物农业一般是家庭经营,而我国的一般是国营的(主要在东北和西北部)。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生产特点: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区位条件:农业科学技术先进,机械化水平高,地广人稀,市场广阔,交通运输便利,自然条件优越。问题:农业成本高,能耗大。美国的商品谷物农业: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谷物生产国,商品谷物农场主要分布在中部平原。这里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商品化农业生产,商品率超过95%。19世纪以后,美国横贯东西大铁路的修建,加速了农业向西拓展,并开始进行商品性生产。进入20世纪,世界人口猛增,世界农产品市场迅速扩大,粮价大幅度上涨,促进了美国农业的现代化。农业的机械化缓解了人多地少的矛盾;农业的生物技术革命、化学革命,以及经营管理革命,从培育杂交玉米品种,到化肥的增施,到提高效益,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基本实现了农业现代化。中部平原成为世界谷物主要产地,玉米、小麦、黑麦、燕麦等农产品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农业的商品化促进了农业的专业化和区域化,有利于因地制宜,充分发挥自然资源潜力,取得最佳效益。玉米带面积不到美国耕地总面积的1/10,玉米产量却占全国的4/5.小麦区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的80%。美国的玉米带、小麦区能够保持常盛不衰,得益于有力的农业措施。例如,在商品谷物地域兴修水利,发展灌区,实行休耕和轮作,保证了土地肥力和作物稳产和高产;建立全国农业科技研究和推广系统,免费向农场主提供最新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商品谷物农业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 大牧场放牧业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这种农业往往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因而形成了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区有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生产特点:商品率高,生产规模大,经济效益好,专业化程度高。解决措施:改善交通运输条件、培育良种、开辟水源、种植饲料等。典型代表: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澳大利亚中西部、美国西部山地地区乳畜业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如奶粉、黄油和奶酪。市场的远近和饲料的供应是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世界乳畜业主要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周围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地。我国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周围也发展了乳畜业,产品主要是新鲜牛奶等奶制品、蛋、禽肉。混合农业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混合农业的形式多样,但生产形式较稳定、分布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的,只有经济发达国家的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因此通常所说的混合农业指谷物和牧畜混合农业。主要分布区:欧洲、北美洲、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我国珠江三角洲的基塘生产是一种新颖的混合农业。生产特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有效安排生产,商品化程度高,市场适应性强。解决措施:合理安排劳动力、修建水利工程等。游牧业游牧业是指靠放牧牲畜为主的一种自给性农业,为典型的粗放农业,这种生产方式适于难以进行定居农业的气候干旱地区。典型代表:中国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西亚、中亚等。园艺业园艺业是为城市提供蔬菜、水果、花卉等的商品性农业。这种农业的兴起和发展与现代世界城市化的速度加快有关。从事园艺业的农民实行的是密集型、专业化的生产。他们有的只生产蔬菜,有的甚至只生产一种专门用途的产品。这种农业一般分布在大城市的周围,后来随着交通运输和保鲜技术的发展,在远离城市但气候条件适宜的地区,也发展了园艺业。大多分布在城市周围城郊地区。家畜农业谷物家畜农业是一种种植旱作谷类与饲养家畜相结合的农业类型。谷物家畜农业基本上集中在亚洲,它包括中国东部的华北与东北,中南半岛的高原地区,印度的南部高原和西部地区,巴基斯坦、阿富汗以及西亚的两河流域的附近地区。在非洲只出现在埃塞俄比亚高原和南非的莱索托及其附近地区。该农业地区,农作物中小麦占绝对优势;其次是大麦、燕麦、黑麦、谷子、高粱、玉米、土豆等粮食作物;豆类作物中大豆占重要地位;经济作物有棉花、烟草、亚麻、大麻、甜菜。由于气候干旱,降雨不稳定,为了保证产量稳定与增长,灌溉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家畜饲养上,印度与西亚地区主要是牛和羊,在中国则主要是猪与牛、羊。此外,马、骡、驴在不同地区数量多少不一。牲畜除供劳役外,亦是肉食和皮、毛的主要来源。上述农业分布区是世界上的两河流域的西亚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以及黄河中游的中国文明的起源地,农业生产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一些地方人口密度大,加上耕作强度高,丘陵地区水土流失严重;平原,特别是低洼地区,如果灌溉不当,易引起盐渍化,所以其生产的地区受到影响。地中海式沿地中海的周围地区,是一种特殊的气候类型。那里的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降水多与气温高低明显不一致是其突出特征。这个地区是希腊和罗马古代文明的所在地,开发历史比较久。农作物以耐旱的品系为特征。在农作物中,主要是小麦和大麦,其次是燕麦和玉米。葡萄、木本作物油橄榄,以及无花果是该地区广为种植的经济作物。饲养的牲畜有绵羊、山羊和猪。所以耐旱的农作物、木本经济作物与饲养牲畜相结合是地中海地区农业的特征。在地中海农业中,农业、果木和牧业的生产地域空间上是彼此分离的。种植粮食作物的农田大多分布于平地和缓坡上,葡萄园和油橄榄、无花果多种植在丘陵地,高处的山坡是放牧的场所。由于牲畜放牧与农业在地区上分离,厩肥不能用于补充农田的营养元素,农田多依靠休耕来恢复地力。在过去,农田种植提供粮食,果木供给饮料、油料和水果,牧业提供肉食、乳类和衣着用的毛皮,使地中海的三位一体式农业几乎提供了全部生活中的必需品。因为,这里冬季温和,对柑橘类果品及蔬菜的生长十分有利,加上市场需要量大,各种产品临近市场等优越条件,结果对蔬菜、水果业的生产起着极大的刺激作用。葡萄业的发展为世界上重要的酒类生产提供了原料保证。因此,地中海许多地区其传统的多样化农业已被专业化的商品性农业所替代,为市场提供商品的园艺业占据重要地位。定居农业在热带迁移农业的周围地区,逐渐发展起来的定居农业,称为热带定居农业。在非洲,热带定居农业分布在西非几内亚湾沿岸及其北部副热带较干旱地区与东非高原;在拉丁美洲玻利维亚以北的安第斯山区高原与墨西哥南部与尤卡坦半岛的南部地区。值得指出的是,墨西哥南部及其附近地区与秘鲁的高原是美洲古代印第安人的三个文明起源地——墨西哥文明(阿兹特克文明)、玛雅文明和印加文明。那里农业很早就有发展,并且是世界重要的作物(如玉米、土豆、花生)与家禽(如火鸡)的起源地。马里尼日尔河流域也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古代文明起源地之一。这种农业分布区的自然条件与赤道附近的热带迁移农业地区相比,在气候上,雨量与温度都有下降,并有干湿季之分;在地形上,多属高原与山区和少量的河谷低地。低地比较少。土壤淋溶作用弱,有机质被分解的速度减小,有机质含量较多。总的说来,农业条件比较有利。这里的农田是固定的,不经常迁移。在作物方面,西非主要是高粱、小麦、棉花、花生;东非是玉米、高粱、小麦等;在墨西哥主要是玉米、小麦、棉花;秘鲁则是玉米、小麦、土豆。在牲畜方面,除绵羊是共同饲养的牲畜以外,非洲有牛和驴;南美有独特的驼羊,其体型比驴小,作役用每只能负重数十公斤,日行几十里。驼羊毛是重要的毛纺织原料。这类农业大多处于干旱地区,灌溉是提高农产品产量的重要措施。在部分雨水较多的低地,亦可发展水稻。传统农业主要分布区:我国的北方地区,中南半岛的山地、丘陵,印度的德干高原和西部地区,印度河,尼罗河和两河流域等。(温带大陆的东岸以及亚热带干旱的山地)经济状况: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区位特点:光热条件好,降水不足或不稳定,灌溉是保证产量的重要条件。特点:定居农业,需水量少,但需灌溉,自给自足,以种植旱作谷物为主,一般有饲养家畜的传统。精耕细作,多为文明起源地。主要农产品:小麦等粮食作物,大豆等豆类作物,棉花 烟草等经济作物,牛羊马猪等牲畜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有六种:1.水稻种植业: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2.大牧场放牧业:分布在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阿根廷、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有大面积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3.种植园农业: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美国南部以及萨哈拉以南非洲4.商品谷物农业: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5.混合农业: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6.乳畜业:分布在北美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以及澳大利亚、新西兰几种主要地域类型区别 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2023-09-06 06:54:392

杨凌农高会作文800-1000字

杨凌农高会是我国农业科技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品牌展会,秉承服务“三农”理念,紧贴“三农”需求,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农业科研院所、涉农企业和农业科技工作者服务“三农”的重要平台,成为深受广大农民朋友欢迎的农业科技盛会。早上六点多我们就踏上了行程,大家在说笑声中很快走完了漫长的路途。 金秋的杨凌分外迷人,神农的故里人潮涌动。由于农业高科技博览会的召开,市区部分街道禁止车辆通行,一行人只好步行前往展区,路上碰到很多来来往往的当地人,提着大包小包的东西,细心人发现都是各地的农特产品,大家猜测他们去逛博览会了。大约二十分钟后,我们也到了目的地。领队买好票,然后我们有秩序的走进展区。 这次农业高科技博览会共有ABCD四个展区,我们阳泉市在C展区有好几个展销点,于是我们先去了这几个点,其中两个是阳泉地方特色豆腐干和挂面,可能是这两种食物的影响力相对弱,摊前询问的人很少。大学生村干部张灵芝的沙棘保健茶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 这次展销的物品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有许许多多的地方产品:东北木耳、宁夏枸杞、台湾水果等特产;有许许多多的手工艺品:木雕、剪纸、西瓜雕塑和丝织品;有特色花卉和新品种植物:长得都和2014下半年教师资格证统考大备战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幼儿教师资格考试 教师资格证面试我们平时见到的不一样,有特别大的,也有特别小的。这些植物很奇特啊,我们看到的蘑菇,有两三个玉米棒子大,还有一种做樱桃番茄,晶莹剔透,小巧玲珑,十分招人待见。一些厂家展示了他们研发的简单易于操作的农机机械,可用于农业方面的高科技技术,如用在蔬菜大棚里的LED灯,可以在晚上为作物提供热量和光照。一些农林院校还向来参观的人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种养殖技术。 通过这次参观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要靠科技进步 农产品的稳定发展,最根本、最大的潜力还是要依靠科技。无论是产量的提高、质量的提升还是产品的升级,都离不开高科技的支持。要注重和农业科研单位、企业及农业院校合作,开展农业科技交流与合作。还有一点就是要立足本地,引进新品种,种植适合我们当地的农作物。 二、农业发展要走产业化经营之路 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形式,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每户所能提供的农产品极其有限,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因此要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关键在于有组织地引导农民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和进入市场,能将在加工和流通环节增加的一部分利润返还于农业。通过走专业合作社道路,发展高效农业,促使农民调整种植业、养殖业结构,使农民获得比种植传统粮油作物更多的经济效益。 “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作为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农业高新区,肩负着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的重任,以推动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张光强说,科技的服务首先来源于科技的创新,给农民源源不断地提供有效的农业科技,要求杨凌作为创新的源头,把人才充分聚集起来,把学科平台建好,集中力量进行科技创新、创造。还要加强国际农业合作,把国外先进的技术引进来,不断提升自身科技创新的能力。  “科技成果不能停留在实验室,要把文章写在大地上,把成果送到农民家。”张光强介绍,目前杨凌建立了很多永久性的科技试验站,在不同产业主产区组成了专家团队,在产地家门口给农民建基地,“做给农民看”,农民认为好,就“跟着样子干”。经过多年建设发展,杨凌示范区探索建立了政府推动下,“以农业高校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16个省份建设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160多个,先后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种,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000余项,推广农林作物良种2亿亩,受惠农民达5000多万人。  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约占国土面积的52%,这些地区干旱缺水,水土流失严重,如果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地区就有可能成为中国未来的新粮仓。张光强说,杨凌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承担着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使命,我们要通过不懈地努力,推动这些地区农业的现代化,带动当地农民群众依靠科技发家致富。  张光强说,杨凌要在加快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同时,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更多国内外科技资源向杨凌集中,真正变成强大的科技创新辐射源。总之,要把科技兴农这篇大文章写在广袤的神州大地上,这是国家赋予杨凌的历史使命。  谈到今后杨凌现代农业发展思路时,张光强表示,杨凌将按照高科技、高投入、高产出和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态循环的指导原则,以农业园区化发展为载体,以目前初步形成的良种繁育、设施蔬菜、林果苗木等八大产业为主攻方向,以打造产业链为着力点,以制度创新为保障,推动现代农业突破性发展。使杨凌成为中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对外辐射带动的窗口以及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的平台。  张光强充满信心地说,今年《国务院关于支持继续办好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若干政策的批复》,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将全力以赴把杨凌打造成为全国现代农业的一面旗帜,为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2023-09-06 06:54:471

为什么出现旱灾

长时间不下雨就会出现旱灾.
2023-09-06 06:54:593

现代农业到底该如何发展

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有盈利点和盈利的商业模式。成功的农业园区要做好市场定位,打造主导产业优势,形成支撑自产自销的产业链,找准赢利点,才能区别于传统农业。现代农业规划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现代农业未来发展将朝着以下五个方向发展。1、循环农业模式所谓循环农业,简要说就是采用循环生产的方式。具体来说,即改善 (农业生产环境)、保护(农田生物多样性)、最小化 (适度使用对环境友好的“绿色”农用化学品,实现环境污染最小化)、最优化(利用最新技术优化循环经济,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延长产业链(通过要素耦合方式与相关产业形成延长产业链)。2、精品农业模式所谓精品农业,是运用先进科技提升传统农业,生产出高品质、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精品农产品,并通过产业化市场运作,获得高效益。3、设施农业模式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4、旱作农业模式所谓旱作农业是在指无灌溉条件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从事农业生产的一种雨养农业。5、休闲农业模式所谓休闲农业是一种综合性的休闲农业产业,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
2023-09-06 06:55:171

美国农业现代化的方法和经验有哪些?对我国新农村发展有何借鉴?

1、农业高度现代化。美国是世界上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最高、劳动生产效率最高、农产品出口量最大、城市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农业成为美国在世界上最具有竞争力的产业。 2、区域化发展优势明显。美国西部经过大开发后,其区域优势十分明显,加利福尼亚州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水果、蔬菜生产基地。美国中部地区大部分为开阔平原,土壤肥沃,一年四季气候分明作物生产期长,玉米生产位于全美第三位,牛肉生产位于第二位,生猪生产位于第六位,畜牧屠宰加工位于第一位,三分之一的农产品出口世界各地。 3、农业机械化水平高。美国农业生产在20世纪40年代就已基本实现了机械化,整地、深施肥、收获等各种农业作业项目全部实行机械化,有的项目还实行复合作业。家庭农场实行公司核算,科学种植,机械标准化作业,生产效率高。 4、高度重视农业资源保护。一是进行盐碱地的治理,改善土壤理性,科学选择适合土壤种植的作物品种。二是发展旱作农业。三是开展保护性耕作,对农作物秸秆实行机械还田。四是实施休耕法。美国政府规定了土壤保护标准,农户的耕地经过检测后达到了规定标准,就可以得到政府的补贴,否则就得不到政府的补贴,从政策上激励农户保护土壤。 5、节水农业在美国西部农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美国西部是干旱地区,雨水少,这里的旱作农业十分发达。其主要运行机制是政府投资修建主渠道,家庭农场自己投资将水引进农田,充分发挥政府和家庭农场双方的积极作用。种植园普遍采取机械耕作、播种,自动喷灌,并采用渗灌的方式输送营养液。 6、产业化经营水平高。美国农业生产阶段、农业产业化阶段、市场销售阶段紧密相联,农业产业化程度高,实现了产销”从田间到餐桌”的一体化。 二、美国农业现代化建设经验 1、政策支持和法律保护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各项法律既规定了农民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企业的行为,同时也规定了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的行为。同时,在财政上对农业给予了大量的投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教育、科研、推广工作有足够经费运行。 2、健全有效的农业技术支持体系。美国农业科技体系主体主要由联邦农业部科研机构、赠地大学的农业科研及推广机构和私人企业科研机构等三方面组成。美国农业的最大成功得益于科研、教育、推广三结合的体制,美国农业部系统的研究经费主要来源于按各种法令和条例拨给农业部的联邦预算,其中大部分分配给8个农业科研中心。大部分农业科研投入来自各州、各类基金会及企业,也就是说,美国的农业科研投入是一个多元化的投人体系。 3、充分发挥各类农业合作组织的作用。农业合作社遍布美国各地,在美国的一体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合作社的主要任务有:一是销售和加工服务,二是供应服务,三是信贷服务。 4、以加工业为龙头带动农业生产发展。洛杉矶商会是一种民间的会员式组织,具有组织农民生产、联系市场、提供信息、帮助和指导生产以及销售农民生产的产品的作用。同时,它还帮助农民建立与政府沟通的渠道,特别是在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咨询和保护会员的利益等。美国各地都以市场为导向,以订单农业为保证,来完善农业生产,实现农业生产工厂化。 三、主要启示和建议 1、遵循市场规律。市场的需求是农民(农场主)生产的动力和基础,因此,第一,要把市场放在首位,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要提高自身产品的竞争实力,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第二,企业和农户的所有经营方式和行为都要从市场出发,重视社会消费需求的变化,注重市场调研,重视市场营销。第三,要积极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不仅要着眼于国内,而且要放眼国际,在国际大市场上找出路,特别是要抓住人世的有利时机,大力实施农业产业化工程,以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发挥品牌效应,积极抢占国际市场。 2、加快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美国十分注重有机农产品生产,尽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在我国,虽然己开始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的步伐,但发展较慢。WTO的加入和全球经济一体化,农产品质量(外观和内在品质)成为市场竞争力的关键。没有统一的标准只能是单打独斗,形成不了规模和气候,更不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所带给我们的机遇的需求。因此,加快制定符合WTO等国际标准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已成为非常紧迫的课题。建议加快这方面的工作步伐。 3、要加大农业环保力度,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美国政府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对农业环保要求严格,尽量减少化学药剂,鼓励使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我们应进一步加大环保力度,严格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保证食品安全,遏制生态环境恶化。 4、要改革管理机构和体制。全方位发挥市场功能美国政府在促进农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而不是支配。因此,要使政府部门真正能在产业化经营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就必须加强宏观引导,加强农业质量标准和检验检测体系以及农业执法体系建设。重点应放在专业批发市场的建设,扩大和完善市场功能。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使市场主体能够独立自主、自负盈亏地在这些体系和框架内运营,充分发挥企业的能动作用和市场的调节作用。(
2023-09-06 06:55:291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的历史沿革

甘肃省农业科研机构的设置,始于清代末年,当时仅有小型的农业试验场。民国年间,成立农业改进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业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得以不断发展壮大,逐步臻于完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概况清光绪32年(1906年),甘肃省在兰州西贡院设南北农业试验场,翌年在兰州小西湖设试验外场。清宣统三年(1911年)两场停办。民国2年(1913年),西贡院农试场重新开办。民国17年(1928年)以西贡院农试场为基础,改设为第一农事试验场,并在天水、平凉、武威、张掖、酒泉分别设立第二、三、四、五、六农事试验场,在兰州庙滩子设河北农事试验场。民国27年(1938年),经甘肃省政府核定将经济部西北种畜场、甘肃省第一农事试验场、兰州小西湖苗圃等机构合并改组成立甘肃省农业改进所,下设农艺、园艺、病虫害、保土、森林、畜牧、推广、农经、农业化学、垦殖等专业组。省建设厅长陈体诚兼任所长,杨著诚任副所长。民国28年(1939年),甘肃省农业改进所所址迁入兰州雁滩农场。所部设农艺、森林、农政、畜牧兽医、植物病虫、土壤肥料6个组,并接收徽县、成县、定西、临洮、靖远、武威6个县苗圃及天水、平凉、岷县3个农场,将经济部西北种畜场改为甘坪寺种畜场。由省建设厅长李世军兼任所长,程景皓为副所长。12月,为责任专一,甘肃省政府委任李茂代理所长。民国29年(1940年),甘肃省农业改进所与行政院农产促进委员会合作办理农业推广事宜,所内增设农业推广处,并设榆中农推试验县办事处及天水、泾川、临洮3个农业推广所,1月,在岷县、平凉、张掖分别设第一、二、三区农试场。民国30年(1941年),甘肃省农业改进所下增设皋兰农试场和兰州农业推广所,并从浙江大学农学院聘请一批农业科技人员来甘肃工作,增强了试验研究和技术推广力量。民国31年(1942年),甘肃省政府为配合抗(日)建(国)大业,增产食粮,对农改所充实人员,增加经费,调整组织。委任汪国舆任所长,王金铭任副所长。所内分设总务、会计、技术3个室。技术室下设园艺、农艺、森林、病虫害、保土、推广6个组。附属机构有张掖、平凉、岷县3个区农场,甘坪寺种畜场,兰州、临洮、天水、徽县、靖远、泾川、榆中、平凉、张掖9个农业推广所,皋兰、天水、徽县、靖远、泾川、张掖、高台、临泽、敦煌、成县10个植棉办事处。民国32年(1943年),甘肃农业改进所为集中力量进行各项农林畜牧实验工作,将下设的雁滩农场改为农林实验总场,并设张家寺实验分场。为分区进行农林实验工作,将所属的张掖、岷县、平凉3个区农场分别改组为河西区、洮岷区、陇东区3个农林实验场。增设陇南区农林实验场(设在天水)和皋兰、岷县、武威、永登4个农业推广所及兽医防治大队一队。甘坪寺种畜场改为“甘肃省甘坪寺种畜场”。所属的皋兰、定西、徽县、靖远、平凉、张掖、武威、临洮8座中心苗圃,分别改为县苗圃,交各县府管理。雁滩苗圃改隶甘肃省造林会。各县植棉机构撤销,业务由推广所兼办。民国34年(1945年),为增强推广事宜,所下增设酒泉、清水、静宁3个农业推广所。王金铭升任甘肃农业改进所所长。民国35年(1946年)秋,王金铭辞职,所长暂由建设厅长张心一兼理,后由陈元昌代理。民国36年(1947年)张桂海任甘肃农业改进所所长;民国37年(1948年)袁义田、刘宗向任副所长,并同时成立陇西、渭源、成县、甘谷等4个推广所。1946年,甘肃农业改进所的总人数由建所初的16人增加到134人,其中技术人员95人。建国前夕,甘肃农业改进所机构设置有:技术室、推广处、总务处、会计室、出纳股、文书股、庶务股;农艺、园艺、病虫害防治、森林、保土等专业组及雁滩实验区;下属机构有18个县农业技术推广所和河西、陇东、洮岷、陇南4个区农林实验场,张家寺农场,雁滩农林实验总场。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概况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甘肃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和科研机构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1.稳步发展阶段(1949年—1965年)1949年8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甘肃农业改进所,同年10月25日,甘肃行政公署第一次专员联席会议决定恢复甘肃农业改进所。1950年2月后改名为甘肃省人民政府农林厅农业改进所。1952年,在甘肃农业改进所的基础上,分别在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成立了甘肃省农林厅农业试验总场,下设经管股、技术股、推广股及甘谷、平凉两个直属试验分场;在雁滩成立了甘肃省农林厅园艺试验总场(1957年迁至榆中),在武威、天水设园艺试验分场。到1957年底,已建立省、地两级农业试验场、站共8处,分布在兰州、定西、西峰、甘谷、武都、临夏、甘南、张掖等地区。另外,在安西设立棉花试验站(后改为中国农科院河西走廊棉花试验站);徽县设立蚕桑试验站;文县设立草坪药物试验场。截止1957年,全省已有农业、园艺技术干部147人,其中:相当大学程度的67人,技术辅助人员71人。1958年10月5日,在甘肃省农林厅农业试验总场和甘肃省农林厅园艺试验总场的基础上,在武威黄羊镇成立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所,省人民委员会任命冯祖述为所长。同年12月25日,甘肃省农业科学研究所扩建为甘肃农业科学院(地级),隶属于省人民政府领导,与甘肃农业大学合设一个党委(1959年院、校分设党委),并代管省上设在黄羊镇的水利、畜牧、农业机械3个中专学校(1963年取消领导关系)。农科院下设的行政组织机构有:党委办公室(包括秘书、组织、宣传、保卫、共青团委等)、院办公室、科学技术工作处(附设科学情报科)、总务处(下设财务科、基建科、伙管科、总务科)、人事处;业务机构设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棉花、园艺、土壤肥料、植物保护、林业、畜牧兽医(代管)、农业机械(代管)等9个专业研究所,水利、畜牧、农业经济、新技术4个研究室(组),综合化验室及兰州、黄羊试验农场、榆中园艺试验场。农科院各专业所还在全省选有代表性的地区设立专业或综合性农村基点,成为农业科学研究试验、示范、推广的前哨阵地和先进农业科学技术的辐射源。1960年—-1962年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在全省大规模精简机构下放干部中,全院职工由1961年8月的548人精简下放到1962年4月的138人。农业科研工作受到较大的影响。1962年5月,经济作物研究所并入粮食作物研究所,改为作物研究所。同年9月,党的八届十中全会召开,决定加强农业科研工作,停止下放干部,已经下放到基层的科技人员,绝大多数陆续回到原工作单位,情况得以好转。1963年3月,鉴于黄羊镇在气候、水电设备条件及社会条件对发展农业科研的局限性,经中共甘肃省委批准,甘肃农业科学院由武威黄羊镇迁入兰州安宁区刘家堡,院部和作物研究所暂借兰州师范专科学校两个单元的宿舍楼办公,园艺所、植保所在邱家湾玻璃厂旧址住宿办公。1964年经国家农业部批准,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和甘肃农业科学院共同在甘谷建立了“甘谷小麦锈病试验站”(1966年“文革”开始后撤销)。1965年9月院部又迁到邱家湾玻璃厂旧址,与园艺、植物保护两个研究所一起办公,并在此基础上建设新院址。1957年—1965年,全省各地区一级的农业科学研究所也在原地区试验场(站)的基础上先后扩建而成。扩建的时间是:1957年庆阳地区农科所,1958年武都地区农科所和兰州市农科所,1959年临夏回族自治州综合农业研究所和张掖地区、平凉地区、定西地区农科所,1960年天水地区农科所,1963年酒泉地区农科所,1965年武威地区农科所。从1963年到1966年“文革”开始前,各地、州、市农科所的行政、人事由所在地区农(林)牧局领导,科研业务和经费由省农科院领导(“文革”开始以后到1985年,省农科院和地区所之间的业务领导关系中断)。至此,全省农业科研工作已形成体系,农业科研机构已具备相当规模,农业科技力量不断壮大,为我省农业科学事业的快速发展创建了良好条件。这一时期在甘肃农业科学院任职的院领导有:1959年6月,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张鹏图兼任院党委书记、院长,王世杰任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1960年刘卫民任副书记、杨志贤任副院长;1965年龚复兴任书记,白彦博、吴治国任副院长。2、文化大革命阶段(1966年—1976年)1966年,“文革”开始后,农科院的科技人员大多集中在院部参加“文化大革命”,科研工作基本处于停顿状态。1967年2月5日,农科院职工群众组织夺了院、所的领导权,由院、所职工群众推选代表组成“甘肃农科院临时生产管理委员会”,领导全院的科研生产工作。1968年4月11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将“甘肃农业科学院”改称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并成立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革命委员会,原农科院副院长白彦博任革委会主任,各专业研究所、试验场分别成立革命领导小组。同年10月31日,按照省革命委员会指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又迁回武威黄羊镇,办“五七干校”,搞“斗、批、改”。1969年2月4日,甘肃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撤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1969年10月,在原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的基础上成立甘肃省农牧业管理局下属的甘肃省农业科技工作队(县级)革命委员会筹备小组,各专业研究所随之解体,大批科技人员下放“干校”劳动或被强迫退职和遣返回家,科技力量被严重削弱。1970年初,农业科技工作队革委员筹备小组按农村基点的布局组建了河西、中部、陇东、陇南4个党支部,分片管理所在地区的农村基点。同年9月2日,省革命委员会决定将张掖九公里“五七干校”(即园艺场)一部分(土地2100亩,果树2万余株,职工72人)划归甘肃省农业科技工作队。1971年1月,甘肃省农业科技工作队革命委员会正式成立,解放军“三支两军”代表刘洪生任书记,段亚君任主任。下设:政工组,办事组,业务组,甘谷、黄羊两个农药实验组,林业规划组,张掖、黄羊、兰州3个试验场。农业科技人员主要是下农村帮助社队搞生产、“学大寨”。1972年9月,榆中园艺场划归省科技队领导。同年12月,在甘肃省农业科技工作队的基础上恢复县级建制的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隶属省农业局领导。1973年7月3日,根据甘肃省农业局指示,中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委员会研究决定,恢复粮食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园艺4个专业研究所,民勤治沙站也划归省农科院领导。1975年又建立经济作物和林业两个研究所,张掖九公里园艺场全部划归省农业科学院。1975年6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由县级改为地级,隶属省农业厅领导,丁惠民任党委副书记、革委会第一副主任。1976年1月,院行政机构改设为政治处、办公室、业务处、后勤处。这一时期,甘肃省农业科学院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机构经历了一个被撤销、改并和恢复的历程,队伍经历了一个被遣散、下放和收回的过程,试验研究工作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停顿状态,农业科研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3、整顿提高阶段(1977年—1985年)1978年,甘肃省科学大会和全国科学大会的相继召开,预示着科学的春天已开始回归祖国大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甘肃省的农业科技工作,在“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方针的指引下,蓬勃地向前发展。1978年8月,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在《甘肃农业科技》编辑组和图书资料室的基础上,成立了科技情报研究所;同时将林业科学研究所和民勤治沙站划归省林业厅领导。同年10月,将园艺所分解为果树研究所和蔬菜研究所。1979年1月,经中共甘肃省委批准,撤销省农科院革命委员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分工负责制。任命王克为党委书记,张作良任院长。同年4月,院水产组扩建为水产研究所。1982年,经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省农科院院址再次由武威黄羊镇迁回兰州市安宁区刘家堡,党务及干部隶属省委农村工作部管理,业务和财务归省农业厅领导。是年,为解决中部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问题,省农科院在定西唐家堡建立了以旱农为主的综合治理实验区,并开展跨省区多学科的协作研究。1983年,按照领导班子“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要求,中共甘肃省委调整了省农科院的领导班子,由高兆兴任书记,曹尔昌任院长。新一届院领导班子组建后,对农科院科研体制建设和研究任务提出了新的设想意见:确定中部定西干旱地区、河西灌溉农业区及陇东旱塬区(简称两西一东)为农科院的科研战略重点地区,分别建立综合试验站(区),开展农业的综合性研究。1983年,省委、省政府领导到省农科院现场办公,决定给农科院拨款450万元在兰州集中建院。经过两年的努力,至1985年,甘肃省农科院的兰外各专业所均已迁入兰州,基本完成了集中建院任务。院行政机构设办公室、科管处、政治处、人事处、计财处、总务处及纪律检查委员会。研究机构设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果树、蔬菜、情报等7个研究所;张掖、黄羊、兰州、榆中等4个试验场和一个中心测试室。同时,在全省各不同生态类型区根据区域农业发展的要求,设有专业或综合性的固定农村基点13个,短期或季节性试验基点每年都在30个左右,初步形成了一个布局较为合理、学科较为齐全的农业科技体系网络。这一期间,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的科技队伍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1983年省上对农科院的人员编制核定为1420人(其中机关70人,研究所520人,试验场830人),到1985年实有职工1306人,其中:科技人员445人,占总人数的34.08%;行政管理人员105人,占8.04%;工人756人,占57.88%。科技人员中,高级人员8名,中级116名,初级321名。4.改革创新阶段(1986年—2008年)这一时期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全面贯彻党的科技方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创新科研成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推动甘肃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1985年,中共中央下发《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从改革拨款制度、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大力开拓技术市场、科技进入经济建设主战场等方面提出了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此后国家和省委、省政府又相继下发有关科技体制改革的具体实施意见和办法。为适应科技体制改革的形式,从1986年开始,省政府每年拿出专项经费,支持搭建省、地两级农业科研业务指导联系平台。实现了全省农业科研的统一规划和协作攻关,最大限度的利用和发挥了农业科技资源,促进了我省农业科技事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1987年2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张兴同志任甘肃省农科院党委书记,甘肃省人民政府任命王吉庆同志为甘肃省农科院院长。与此同时,甘肃省科委提出贯彻国务院颁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若干规定》的意见。1988年6月,中共甘肃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进一步改革科技管理制度,全面推行各种类型的科技承包和经营承包,拓宽技术市场渠道,加速科技向生产转移,加快企业技术进步等具体规定。在科技体制改革大潮的推动下,甘肃省农科院各专业研究所陆续开始组织人员成立技术开发服务部,经营各类农作物和瓜菜优良品种,同时继续参与各种类型的科技承包并开始尝试有偿科技咨询和科技服务工作。1989年6月甘肃省农科院决定增设“农业科技开发中心”(1992年4月后改称科技开发办公室),组织管理和协调全院的科技开发工作。1990年5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刘恭同志任甘肃省农科院党委书记。随后院里和各专业研究所也相继组建成立:甘肃农业科技开发公司,甘肃省农科院蔬菜所科技服务部,果树所园艺技术服务部,兰州四方软罐头发展公司,植保所新农药试验开发中心,粮作所科技开发实业公司、宏图科技开发公司、宏达科技开发服务部,经作所庭院经济科技服务部,海南陇兴科技开发实业公司等。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并召开了全国科技大会,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同年11月初,经民主选举,冯应新同志当选为甘肃省农科院院长。1999年6月,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下发《关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决定》,提出调整科研机构,转换机制,农业类科技机构要成为开展区域性重大农业科技攻关和新技术研究的农业研究开发中心。在国家和省上有关文件的指导和要求下,经过几年的发展,到2000年省农科院的科技开发实体已达到12家,分流科技开发人员约90人。同时,在把科技创新贯穿于改革的过程中,各研究所都有了进入市场经济的窗口,有了自己的主营产品。为适应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需要,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于2001年4月30日决定,组建“甘肃省农科院生物技术中心”和“甘肃省农科院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中心”。是年,编制了《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案》,并分步组织实施。为做大、做强科技产业,优化整合重组全院的各类种子开发机构,2002年7月1日,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成立了“甘肃飞天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并举行揭牌仪式。标志着农科院的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产业开发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初步形成了集科研、生产、经营一体化,检验、加工、销售一条龙的科技产业开发格局。2003年12月30日,《甘肃省人民政府批转省科技厅关于进一步深化省属开发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关于省属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管理体制分类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下发,提出了进一步深化省属科研机构管理机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规定了组织领导和实施的原则与办法。2004年9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宋尚有同志任甘肃省农科院党委书记。2006年2月,中共甘肃省委决定钱加绪同志任甘肃省农科院党委书记;2006年3月,甘肃省人民政府任命宋尚有同志为甘肃省农科院院长。2006年8月8日,农科院党政联席会议研究决定,组建甘肃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经过历时近20年的探索、实践、观察,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反复修改,和多次向省委、省政府领导和有关厅局汇报、沟通的基础上,2006年9月,省政府批复印发了《甘肃省农科院改革方案》,确定农科院以承担区域农业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和服务“三农”为主的九大职能;建立以聘用合同制为核心的用人制度,以目标责任和业绩效益为主要内容的考核评价制度,以项目为核算单位的新型运行管理机制和符合科研单位特点的分配激励制度。实行省财政一级预算,业务归口省科技厅管理,实行院(所)长负责制。2006年11月4日,甘肃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下发《关于核实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及其下属研究所职能机构编制和领导职数的通知》,核定甘肃省农科院为省政府直属事业单位,正厅级建制,事业编制800人,内设7个职能处室和1个后勤服务中心,设置12个专业研究所(中心),3个农业试验站和3个试验场。具体机构设置,院机关有:办公室、党委办公室、人事处、科研管理处、财务资产管理处、产业开发管理处、离退休职工管理处和后勤服务中心,事业性质,县级建制。院下属专业研究所有:作物研究所、马铃薯研究所、旱地农业研究所、生物技术研究所、土壤肥料与节水农业研究所、蔬菜研究所、林果花卉研究所、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产品贮藏加工研究所、畜牧品种改良研究所、啤酒原料研究所和科技信息中心,以上均为事业性质,县级建制。三个试验站是: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节水农业试验站、榆中高寒农业试验站、黄羊麦类作物育种试验站,均为事业性质,科级建制。三个试验场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张掖试验场、榆中园艺试验场和黄羊试验场,各试验场整体转制为科技型企业。同时,撤销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经济作物研究所,农业测试中心和兰州试验场。2007年,按照省政府批准的《甘肃省农科院改革方案》和省编委核定的《甘肃省农科院及下属研究所职能机构编制》方案,理顺了财政拨款渠道,优化了内部管理机构,完善了专业学科设置,解决了转企单位的职工供养问题,实施了工作人员定员招聘,建立了新型运行机制,至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机构改革的任务基本完成。《改革方案》的落实,标志着农科院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内部机构及学科设置更趋合理,不仅为提高农科院的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也为新时期、新阶段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和保证。2008年1月18日,省长徐守盛、副省长陆武成及省上有关部门领导来甘肃省农科院现场办公,确定立项投资修建甘肃省农科院创新大厦,使甘肃省农科院实现了由求生存向求发展的重大转变。
2023-09-06 06:55: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