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药品不良反应怎么处理

2023-09-18 03:45:52
共1条回复
CarieVinne

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对收集到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并主动开展药品安全性研究。药品生产企业对已确认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的药品,应当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将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信息及时告知医务人员、患者和公众;采取修改标签和说明书,暂停生产、销售、使用和召回等措施,减少和防止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对不良反应大的药品,应当主动申请注销其批准证明文件。药品生产企业应当将药品安全性信息及采取的措施报所在地省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相关推荐

不良反应名词解释

不良反应的名词解释如下:不良反应指的是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凡用药后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效应、特异质反应、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不良反应的分类:药品不良反应分为A,B两大类。A类反应主要是毒副作用,B类反应则为特异质或特应性反应。少数特异质者对于某种或某几种药物可出现极为敏感或极不敏感的反应。特应性的意思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特性;特有的易感性;奇特的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按严重程度分级轻度:指轻微的反应或疾病,症状不发展,一般无需治疗。中度:指不良反应症状明显,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有中度损害。重度:指重要器官或系统功能有严重损害,导致残疾或缩短或危及生命。与不良反应相关的药品1、康泰克(复方制剂):康泰克中的盐酸苯丙醇胺可导致出血性卒中。2、拜斯亭(西立伐他汀):拜斯亭可以导致横纹肌溶解症,特别是与吉非罗齐使用时,严重的导致肾功能衰竭,死亡。3、诺美亭(西布曲明):西布曲明可导致危及生命的高血压。4、息斯敏(阿斯咪唑):息斯敏和西沙比利在同其它药物使用时,常因其它药物的影响,在人身体内发生蓄集,导致心脏毒性,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严重的致死。
2023-09-06 12:37:442

(不良反应)的名词解释

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不良反应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效应,特异质反应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通常是可预知的,但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则是难以恢复的。扩展资料不良反应的原因:1、药理作用: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药理作用,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例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同时出现类肾腺上皮质功能亢进症。2、药物的杂质: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亦常渗入赋形剂等,如胶囊的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因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青霉素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3、药物的污染: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反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不良反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药物不良反应
2023-09-06 12:38:181

不良反应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1 拼音 bú liáng fǎn yìng 2 英文参考 untoward effect 3 注解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药物不良反应。多数不良反应是药物固有效应的延伸,在一般情况下是可以以预知的,但不一定是可以避免的。少数较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较难恢复的,称为药原性疾病(drug induced disease),例如庆大霉素引起神经性耳聋,肼屈嗪引起红斑性狼疮等。 1.副反应(side reaction)由于药理效应选择性低,涉及多个效应器官,当某一效应用作治疗目的时,其他效应就成为副反应(通常也称副作用)。例如阿托品用于解除胃肠痉挛时,将会引起口干、心悸、便秘等副反应。副反应是在常用剂量下发生的,一般不太严重,但是难以避免的。 2.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毒性反应是指在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害性反应,一般比较严重,但是可以预知也是应该避免发生的不良反应。急性毒性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慢性毒性多损害肝、肾、骨髓、内分泌等功能。致癌(carcinogenesis)、致畸胎(teratogenesis)、致突变(mutagenesis)三致反应也属于慢性毒性范畴。企图增加剂量或延长疗程以达到治疗目的是有限度的,过量用药是十分危险的。 3.后遗效应(residual effect)后遗效应是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例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停药后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数月内难以恢复。 4.停药反应(withdrawal reaction)突然停药后原有疾病的加剧,又称回跃反应(rebound reaction),例如长期服用可乐定降血压,停药次日血压将激烈回升。 5.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变态反应是一类免疫反应。非肽类药物作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为抗原后,经过接触10天左右敏感化过程而发生的反应,也称过敏反应(hypersensitive reaction)。常见于过敏体质病人。临床表现各药不同,各人也不同。反应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用药理拮抗药解救无效。反应严重度差异很大,与剂量也无关,从轻微的皮疹、发热至造系统抑制,肝肾功能损害、休克等。可能只有一种症状,也可能多种症状同时出现。停药后反应逐渐消失,再用时可能再发。致敏物质可能是药物本身,可能是其代谢物,也可能是药剂中杂质。临床用药前常做皮肤过敏试验,但仍有少数假阳性或假阴性反应。可见这是一类非常复杂的药物反应。 6.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sy)少数特异体质病人对某些药物反应特别敏感,反应性质也可能与常人不同,但与药物固有药理作用基本一致,反应严重度与剂量成比例,药理拮抗药救治可能有效。这种反应是免疫反应,故不需预先敏化过程。现在知道这是一类药理遗传异常所致的反应,例如对骨骼肌松弛药司可林特异质反应是由于先天性血浆胆堿酯酶缺乏。
2023-09-06 12:38:271

不良反应是什么意思 不良反应的意思

1、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2、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
2023-09-06 12:38:361

什么叫不良反应

什么叫不良反应?就是人有失吃了一种药,有了不良反应,比如拉肚子或身上起疙瘩,这些都是不良反应
2023-09-06 12:38:512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 ?

新的药品的不良反应大概就是说出现一些副作用吧,一般药品上面都会标注有什么不良反应等等信息的。
2023-09-06 12:39:143

用车|汽车出现这四大不良反应请注意啦

汽车这四大不良反应请注意啦1.不良反应:车下滴漏出一滩莫名其妙的液体病情原因:一般而言,造成滴漏的原因是连接冷却液箱和发动机间的橡皮管有裂缝。保养:变质的冷却液防锈品质下降,不但容易导致散热器、管路、软管等部件的损坏,而且因冷却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滴漏到地上也会造成环境和空气污染。但我们很难通过目测判断冷却液是否变质,所以要定期更换冷却液,切莫等到出现故障再去修理。一般建议车辆每行驶4万公里或两年须更换新的冷却液,另外每两年须更换冷却风扇皮带。2.不良反应:发动机点不着火病情原因:启动系统出现故障很可能是电瓶生锈或者电瓶滴漏 造成的。因为发动机的启动是靠电瓶的电流推动火花塞点火完成的。保养:每一两个月要查看电瓶内的电瓶液是否充足。如果不足,可添加蒸馏水至适当的高度。目前轿车大都采用免维护电瓶,则不可擅自加水。此外,每年都要检查一下电瓶的正负端接点有无生锈或污浊的现象。如果有,要及时到4S店清除干净,以保持电路的畅通。电瓶修复后,可延缓电瓶的报废时间,减少资源浪费和废弃电瓶对环境的污染。3.不良反应:发动机排气的噪音大废气排放量多病情原因:发动机的废气经高温发生氧化作用,很可能导致排气系统泄漏。绿色保养:检查排气系统的管路、接口处是否被废气腐蚀,接口垫有没有被冲坏。若发现排气系统泄漏应及时修理或更换泄漏的部件。每年检查一次不仅可以保证排气系统正常运转,更重要的是减少尾气中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4.不良反应:汽车油耗增加病情原因:油耗增加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见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是对轮胎气压的检查。轮胎胎压不足不仅会导致行驶阻力增加,造成油耗上升,还会影响轮胎的使用寿命。绿色保养:自备胎压测量器,经常检查轮胎气压切记不要忘记备胎的检查,以免急需更换轮胎时,才发现备胎已经没气了。气温高时胎压会比平时高一些,因此在冷天或阴凉处测量胎压比较准确。时常轮胎每行驶1万公里要互换位置,避免前后磨损程度相差太大。如果需要更换磨损严重的轮胎,最好两个或4个一起换,纹路相同的轮胎可以前后交叉更换。另外,折线花纹的轮胎有助于节省燃油。
2023-09-06 12:39:281

简述不良反应包括那些类型

  药品不良反应分为A,B两大类。A类反应主要是毒副作用,B类反应则为特异质或特应性反应。少数特异质者对于某种或某几种药物可出现极为敏感或极不敏感的反应。特应性的意思是“一个人所具有的特性;特有的易感性;奇特的反应”。B类反应又可进一步分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药物变态反应。  A类不良反应  A类反应又称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它是药物常规药理作用的延伸和发展,它是否发生于药物在体内浓度的高低(或剂量大小)密切相关。  [过度作用]  药物作用于人体产生效应,一般情况下是治疗作用,即适度调节机能,使之趋向正常,但有时也会出现过强效应而致不良反应。  [副作用]  当一种药物具有多种作用时,除治疗作用之外的其他作用都可认为是副作用。副作用常是一过性的,药物的治疗作用消失,反应也消退,但有时也会造成较严重的后果。  [毒性反应]  毒性和副作用较难区别,习惯则按反应程度的轻重不同而定。一般情况下,毒性是指可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的反应,这些反应,有的停药后可逐渐恢复,但也常造成一些不可逆的损害,终身不退。  [首剂效应]  某些药物在开始应用的时候,由于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尚未适应,因而可引起较强的反应,若一开始即按常规剂量则常导致过度作用,对于这类药物,应用时宜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至常用量,使机体逐步适应。  [继发反应]  继发反应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作用所诱发的反应。如广谱抗生素可引起菌群失调而致某些维生素缺乏和二重感染;  [停药综合征]  或称撤药反应。由于药物较长期应用,致使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已经适应,而一旦停用该药,就会使机体处于不适应状态,主要的表现是症状反跳。  B类不良反应  [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  很多药物在肝脏中代谢。多数情况下,药物代谢物的作用较原药为低,毒副作用也相应减弱。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代谢途径。有的药物氧化,有的还原,有的水解,有的核苷化,有的与葡萄糖醛酸相结合,这些代谢反应都是在相应的酶作用下进行的,如果某种酶不足,则相应的代谢过程就会受阻,而导致原形药物在体内蓄积,效应也相应增强。许多因素都可影响体内的酶量及其功能,但是,本类反应则排除了上述条件的影响,而专指由于基因遗传原因而造成的药物不良代谢。  [药物变态反应]  药物过敏反应是外来抗原性物质与体内抗体间所发生的非正常免疫反应。当外来抗原进入机体,使淋巴细胞或体液免疫系统致敏,机体处于致敏状态中,而当机体再次接触同样的变态反应原时,抗原与抗体产生反应,引起某种程度的组织损伤或机能障碍。  [过敏反应的临床表现]  过敏反应临床表现有皮肤反应和系统反应两类。  皮肤反应:表现为各种药疹,以荨麻疹型、麻疹型、湿疹皮类型为多见,某些药物则好形成固定型药疹。  系统反应:过敏反应可损害各个系统,如产生血液病样反应、血清病样反应、红斑狼疮样反应、肝炎样反应和心血管、神经系统、肾脏、呼吸道等部位损害,以及过敏性休克。  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或人体的机能恢复期,接受正常剂量药品时人体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同药品不良事件相反,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的因果关系由负责报告或核查的医学专家进行判断。如果某个反应报告来源于医学专家,通常暗示此反应为药品不良反应,除非医学专家明确指出此反应与药品无因果关系。  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必然存在不良反应。因此,被通报了不良反应的药品并不表明是不合格的药品,也不应与“毒药”、“假药”、“劣药”、“不能使用”相提并论。目前,广东省已经展开了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制度,陈泰昌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为了提醒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广大公众注意药品存在的安全性隐患,尽量避免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从而为保障社会公众用药的安全筑起一道有效屏障。  目前人们对药品的不良反应还不了解,以为越新的药疗效越好,而忽视了其不良反应。其实,新药上市前临床试验的病例数有限大约有500-3000人,多数情况下排除了老人、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因此一些罕见不良反应、迟发性反应、发生于特殊人群的不良反应难于发现。有些药物的问题是在使用较长时间、较多人群之后方能发现。因此,应警惕药品的不良反应,尤其应警惕新药的不良反应。
2023-09-06 12:40:152

药品的不良反应包括什么

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凡用药后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side effects)、毒性反应(toxic reaction)、变态反应(allergic reaction)、后遗效应(after effect)、继发效应(secondary effect)、特异质反应(idiosyncratic reaction)及“三致”(致癌carcinogenesis、致畸teratogenesis、致突变mutagenesis)作用。一般是可预知的,但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则是难以恢复的。
2023-09-06 12:40:345

药物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ADR): 世界卫生组织将药物不良反应定义为,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防、治疗、诊断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的有害的和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我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中第36条规定不良反应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用药错误(ME): 美国国家用药错误通报及预防协调审议委员会将其定义为: 在药物治疗过程中,医疗专业人员、患者或消费者因不适当的使用药物而造成患者损伤的可预防事件。 药源性疾病(DID): 当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发生的程度比较严重,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器质性损害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则称为药源性疾病。 非预期不良反应: 是指不良反应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与药品说明书或上市批文不一致,或者根据药物的特性无法预料的不良反应。 严重不良事件(SAE): 凡在药物治疗期间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称为严重不良事件: (1)死亡 (2)立即危及生命 (3)导致持续性的或明显的残疾或功能不全 (4)导致先天异常或分娩缺陷 (5)引起身体损害而导致住院治疗或延长住院时间 (6)其他有意义的重要医学事件。 一般情况下严重不良反应不良事件发生后24小时内必须向有关部门报告。A型药物不良反应: 属剂量相关性不良反应,该类反应主要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过强所致,通常与剂量有关,其特点是可以预测。 在人群中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药物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属A型药物不良反应。 B型药物不良反应: 属剂量不相关性不良反应,该类反应是一种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通常与剂量无关,难以预测。 其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药物的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属于此类。 如青霉素过敏性休克。 C型药物不良反应: 是一种剂量与时间依赖性不良反应,该类反应发生缓慢,与剂量逐渐累积相关,发生率低。 例如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的抑制属此类不良反应。 D型药物不良反应: 是一种时间依赖的迟发性不良反应,此类反应发生率低,通常与药物剂量相关,随着药物的应用其效应逐渐显现。 药物的致畸作用、致癌作用,以及迟发性运动障碍等属此类反应。 E型药物不良反应: 属撤药反应,发生于停药后,发生率低。 停用吗啡后出现的戒断症状停用b受体拮抗剂后出现的反跳现象等属于此类不良反应。 F型药物不良反应:属治疗意外失败型不良反应,该反应与药物剂量相关,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导致其发生的原因,发生率高。 如联合用药过程中应用了特异性药物代谢酶抑制剂可引起此类反应。
2023-09-06 12:40:531

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哪些情形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2023-09-06 12:41:043

什么叫做药物的不良反应?

凡用药后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效应、特异质反应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一般是可预知的,但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则是难以恢复的。
2023-09-06 12:41:222

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区别

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区别   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区别,相信大家都知道服用药品是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也有不少人不太清楚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区别是什么,没关系,本文内容为大家详细解答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区别。   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区别1    1、不良反应   药品能治病但也可能有有害的反应,我们常常把这类有害的反应叫药品不良反应(英文AdverseDrugReaction,缩写为ADR)。我国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2、副作用   药品的副作用,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其它作用。这些作用本来也是其药理作用的一部分,例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肌肉组织痉挛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看物不清的副作用。   结论: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药品的副作用(副反应),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等;副反应只是药品不良反应中的一部分。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分为两种类型:A型反应和B型反应。A型反应为药品本身药理作用的加强或延长,一般发生率较高、容易预测、死亡率也低,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等。而B型反应与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一般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在具体病人身上谁会发生、谁不会发生难以预测,有时皮肤试验阴性也会发生,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等。   近年来,国外一些专家把一些潜伏期长、用药与反应出现时间关系尚不清楚的药品不良反应如致癌反应,或者药品提高常见病发病率的反应列为C型反应,这种分类方法的应用还不普遍。   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如果有的人副作用程度很重,就要考虑改用别的药。   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品,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仔细注意疗效怎样,有没有作用;如副作用不明显,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增加剂量后要密切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的区别2   药品不良反应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不良反应:   是在治疗病症的同时给身体带来的其他一些不舒适甚至是危险,如红疹、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头痛、静脉炎等。只要是与治疗无关的症状出现了,都是不良反应。因为个体的差异性,所以每个人出现的症状也不一样。    副作用:   是药物在治疗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对于病人可能带来不适或痛苦,一般都较轻微,可以忍受。   产生副作用的原因是药物作用选择性差,一种药物有多种作用,当其中的某一作用用于治疗目的时,其他作用则成为副作用。一些药物的副作用是难以避免的,事前需听清医生的说明。医生用药时也可以设法纠正或消除副作用。   绝大多数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有的药物本身就是从毒物发展出来的,大量服用时尤易发生中毒反应。各类药物的毒性作用性质不同,其严重性随剂量增加而加强。药物中毒常见于误服、故意使用、医疗差错事故及某些病人有遗传缺陷、病态、合用其他药物等。有些人以增加药量来增强疗效的方法是危险的、不可取的,作为病人必须注意这一点。大多数药物的毒性作用是可以预期的,必须多与医生联系,采取相应的措施。   药物过敏反应是一种严重的对身体产生的变态反应。其发生主要见于某些体质特殊的、高敏性患者,用药后产生剧烈反应,严重者可出现休克或死亡。这种反应与药物剂量无关,反应性质不同,其表现各一。   目前,常用药品中,青霉素、破伤风抗毒素、普鲁卡因、细胞色素C、碘剂较易出现过敏反应,用药前必须行皮肤过敏试验。已有某种药物过敏史的人,应禁止使用该种药物,甚至再次皮试亦很危险。为引起重视、不致遗忘,必须将自己过敏的药物名称详细记载于病历上,以引起医生的注意,作为用药时的参考。在使用上述易过敏药物时,除了行常规皮试外,注射后至少要观察半小时以上。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尽力去医院抢救。   在学术上,药品的副作用只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种,也叫副反应,是指药品在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如阿托品具有解除胃肠道组织肌肉痉挛的.作用,同时也具有扩大瞳孔的作用。当患者服用阿托品治疗胃肠道疼痛时,容易产生视物不清的副作用。药品不良反应除副作用(副反应)外,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变态反应等。   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如果患者发生副作用程度很重,就要考虑改用别的药。   患者初次服用某种药品,一般要从较低剂量开始,服用后注意药物疗效怎样,有没有副作用,如果疗效、副作用不明显,遵医嘱可适当增加剂量,但不能超过最大治疗剂量,加大剂量后更要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药品是用来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特殊商品,不同的药品,对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程度上也可能存在对健康有害的一面,就是人人都不陌生的“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是药品固有的性质,是任何药品都可能发生的。   国家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为:合格药品在正常使用时所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甚至有害的反应,这种反应的程度可轻可重,严重者可致死。从外延的角度讲,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继发反应、停药反应、后遗效应等。
2023-09-06 12:41:371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几方面?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按规定用法与用量正常应用兽药的过程中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作用。即对动物机体不利的效应。它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致畸作用、致癌作用和致突变作用等。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1)与药物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和逆转,通常与用量和药品质量有关。发生率高,死亡率低。(2)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与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其特点是很难预测和逆转,常规的毒理学筛选很难发现。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3)长期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如长期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后引起的耐受性和依赖性反应,或者长期滥用抗生素等引起的二重感染或致病菌耐药。(4)药后效应型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药物的致畸性、药物的致癌性、药物对繁殖的影响、乳汁中药物对幼畜的影响。
2023-09-06 12:42:001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各种不良作用总称。其临床表现各有不同,常见的如下几种。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的知识,欢迎阅读。   药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   副作用(副反应):药品按正常用法用量使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都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可逆性功能变化,伴随治疗作用同时出现。器官选择作用低即作用广泛的药物副作用可能会多。   毒性作用: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一般是药理作用的增强。过度作用在定义上与毒性作用相符,指使用推荐剂量时出现过强的药理作用。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首剂效应: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   继发反应: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   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甚少,治疗量或极少量都可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哮喘等。   特异质反应(特异反应性):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病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该反应和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大多是由于机体缺乏某种酶,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所致反应。   依赖性: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   停药综合征:一些药物在长期应用后,机体对这些药物产生了适应性,若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易使机体的调节功能失调而发生功能紊乱,导致病情或临床症状上的一系列反跳回升现象和疾病加重等。   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药物引起的三种特殊毒性,均为药物和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细胞的表达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
2023-09-06 12:42:091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些

用药是有原则的,而不是随便什么药都能吃,因此,在选购药品的时候一定先咨询医师,否则会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现象,那么,都包括哪些呢?  据专业医师指出,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和致畸作用、副作用五种。  1、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机体比较严重的功能紊乱,甚至造成器官组织病理变化的一种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除了个别属于体质特别敏感外,毒性反应大多数是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其轻重程度与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即使在常用剂量下,有的患者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毒性反应。如肝和肾是人体代谢和排泄药物最重要的器官,当它们的功能受损时,药物不能正常代谢及排泄,很容易在体内积蓄,造成中毒。  2、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也叫变态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搔痒、各种类型的皮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本身的药理性质无关,与药物剂量也没有直接关系。对于一般人即使到了中毒剂量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而特异体质患者在使用极小剂量时就会发生,如有的人仅仅接触青霉素溶液就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由于过敏反应仅发生于特异体质患者,故发病率并不高,但有时后果严重,甚至可以致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特异质反应:是指极少数人应用某些药后产生与药理作用毫不相关的反应。这种特异质反应有先天性特点,常存在遗传性酶缺陷,平时无表现,仅在应用某种药后才发病。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应用某些氧化性药物后即可导致溶血。  4、致畸作用:指孕妊娠妇女服药后对胚胎或胎儿的不良反应,所引起的反应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妊娠妇女服药时的妊娠阶段。妊娠期的前3个月,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最大,容易引起胎儿畸形。  5、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常见,是指在使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伴随出现的与治疗疾病目的无关而又必然发生的其它作用。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当人们利用其中一种作用时,其余的作用便称为副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是药物本身所具有的药理特性,它们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治疗目的的改变而改变。例如麻黄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如用于治疗低血压,那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失眠就是副作用;反之,如果用于治疗精神抑郁性疾病,那么引起血压升高就是副作用了
2023-09-06 12:42:251

什么是药品的不良反应?

每一种药品都有不良反应。它包括不适应症
2023-09-06 12:42:365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几方面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指按规定用法与用量正常应用兽药的过程中产生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作用。即对动物机体不利的效应。它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反应、过敏反应、致畸作用、致癌作用和致突变作用等。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有:(1)与药物剂量有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是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和逆转,通常与用量和药品质量有关。发生率高,死亡率低。(2)与药物剂量无关的不良反应主要是与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其特点是很难预测和逆转,常规的毒理学筛选很难发现。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3)长期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如长期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后引起的耐受性和依赖性反应,或者长期滥用抗生素等引起的二重感染或致病菌耐药。(4)药后效应型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药物的致畸性、药物的致癌性、药物对繁殖的影响、乳汁中药物对幼畜的影响。
2023-09-06 12:42:531

药品不良反应和分类

药品不良反应和分类   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和调节生理功能过程中,给予正常剂量的药物时出现的任何有害的和与作用目的无关的反应。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药品不良反应和分类的`知识,欢迎阅读。   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通常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A型和B型两类。   (1)A型不良反应 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与剂量有关,一般情况下随剂量的增加药品不良反应加重,其特点是可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过度作用、首剂效应、副作用、毒性反应、撤药反应、继发反应、药物依赖性,后遗效反都属于A型不良反应。   (2)B型不良反应 是与正常药理作用无关的异常反应,与用药的剂量无关,其特点为一般难以预测,发生率低(<5%)而死亡率增高。如特异质反应、变态反应(Ⅱ型)、致癌致畸突变反应等都属于B型不良反应。   附录:   青蒿   【异名】 蒿,草蒿,方溃,臭蒿,香蒿,三庚草,苦蒿。   【基源】 为菊科植物黄花蒿的干燥地上部分。   【成分研究】   (1)倍半萜类 青蒿素、青蒿酸、青蒿醇、蒿黄素等   (2)挥发油类 芳樟醇、异龙脑等。   (3)黄酮类   (4)香豆素类 芹菜素、木犀草素等   【药理作用】   (1)抗疟作用:青蒿素及衍生物是青蒿发挥作用的主要有效成分。   (2)抗孕作用:青蒿素对体外培养人蜕膜细胞有直接杀伤作用。   (3)抗肿瘤作用:青蒿素及衍生物对鼠艾氏腹水瘤细胞和人HeLa细胞有细胞毒作用。   (4)对心血管作用:包括减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缩能力、降低冠脉流量、降低血压、抗心律失常等作用。   【性味归经】   苦、辛,寒。归肝、胆经。   【功能主治】   清热解暑,除蒸,截疟。用于署邪发热,阴虚发热,夜热早凉,骨蒸劳热,疟疾寒热,湿热黄疸。   【不良反应】   少数病例服用青蒿浸膏片科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青蒿素注射液偶可引起过敏反应。   【使用注意】   入汤剂不宜久煎。 ;
2023-09-06 12:43:011

什么是药品的不良反应并简述它的种类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是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下列用语的含义是: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药品的不良反应分类1.A型不良反应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特点是可以预测,与常规的药理作用有关,反应的发生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1%),死亡率低。主要表现包括过度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首剂效应、继发反应、停药综合症、后遗效应。2.B型不良反应是与药品的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特点是一般很难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1%=,死亡率高。进一步分类为遗传药理学不良反应和变态反应。3.C型不良反应有些不良反应难以简单地归于A型或B型,有学者提出为C型不良反应。C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或不全,非特异性(指药品),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潜伏期较长。有些发生机制尚在探讨中。
2023-09-06 12:43:201

不良反应不包括

不良反应不包括:戒断效应。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凡用药后产生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统称为不良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效应,特异质反应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一般是可预知的,但有的是不可避免的,有的则是难以恢复的。药物的后遗反应指停药后的生物效应,例如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次日的宿醉现象,停药后可消失。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引起耳蜗神经损害很难恢复,可成为永久性耳聋。过敏反应药物刺激机体而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药物在体内与高分子载体蛋白结合形成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药物再次进入机体发生抗原抗体反应导致过敏反应性疾病。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在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或人体的机能恢复期,接受正常剂量药品时人体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同药品不良事件相反,药品不良反应与药品的因果关系由负责报告或核查的医学专家进行判断。如果某个反应报告来源于医学专家,通常暗示此反应为药品不良反应,除非医学专家明确指出此反应与药品无因果关系。药品犹如一把双刃剑,在具有治疗作用的同时,必然存在不良反应。因此,被通报了不良反应的药品并不表明是不合格的药品,也不应与“毒药”、“假药”、“劣药”、“不能使用”相提并论。目前,广东省已经展开了药物不良反应的上报制度,陈泰昌说,上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是为了提醒药品生产企业、经营企业、医疗机构及广大公众注意药品存在的安全性隐患,尽量避免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重复发生,从而为保障社会公众用药的安全筑起一道有效屏障。
2023-09-06 12:43:431

药品不良反应概念及包含要素

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有害的反应。 要素应为“合格药品”“正常用法用量”、“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
2023-09-06 12:44:212

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它不包括无意或故意的超剂量用药引起的反应以及用药不当引起的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服用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只要是药品,就有可能存在不良反应。只要使用药品,就有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按照药品说明书或医嘱合理使用药品,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2023-09-06 12:44:371

不良反应的概念是什么

如果过敏症状不是很严重可以不用停药,间隔2~3天继续服用。若反应比较严重,可以咨询给药的医生,换药使用。
2023-09-06 12:44:452

常用药物都有哪些不良反应?

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用到一些药物,很多药物都是有副作用的,也有很多药物都是有不良反应的,一般说明书里面都会有写,所以我们在吃药用药之前,都要看一下说明书了解一下不良反应。那么,常用药物都有哪些不良反应?常见药物不良反应有哪些?1、药物不良反应1、滴眼液VisineOriginal专家建议,滴眼液能短期使用可以缓解眼睛疲劳,干涩等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能会诱发干眼症或其他的眼部疾患。2、洛赛克洛赛克(奥美拉唑)为质子泵抑制剂,可用于治疗胃食管返流病和胃溃疡。但临床观察表明,由于洛赛克在抗酸的同时也使得胃液分泌减少,使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而出现症状。长期服用还可导致对肝肾功能、血液系统等多系统产生副作用。3、耐信耐信与为洛赛克的作用机理相似,同为胃壁细胞的质子泵抑制剂,只有不连续长期服用,可以避免《生命时报》里提及的不良反应。4、含有伪麻黄碱的感冒药麻黄碱能兴奋大脑皮层及皮层下中枢,使精神振奋;可缩短巴比妥类催眠时间,亦能兴奋中脑、延脑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使心肌收缩力增强,心输出量增加,引起收缩压和舒张压上升,脉压增大,长期患有高血压的病人不易服用。并且这类药品属于国际奥委会严格禁止的兴奋剂。5、哮喘药物AdvairAdvair含有长效乙二型交感神经兴奋剂沙美特罗,沙美特罗属于β2兴奋剂的一类药品。当患者服用此药时,支气管受体处于长期持续在兴奋状态,可引起受体功能钝化、部分功能退化,最终可能会引发哮喘疾病,甚至由呼吸不畅导致的死亡。2005年10月4日,加拿大卫生部发布信息,警告长效β2受体激动剂类哮喘治疗药,可能增加患者死亡的风险,并提醒患者注意按照推荐方法使用该类药品。在SMART研究已经表明,在非洲籍美国人和从一开始就未使用过吸入性皮质激素(皮质激素是一大类抗炎药,常用于治疗哮喘,而最常用的剂型是粉末状直接吸入剂或者用于危重病例的口服剂)的病人中,哮喘相关性死亡发生风险更高。虽然目前还未取得相关证据,但专家表示,其他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可能也存在沙美特罗类似的风险。6、肯立克(泰利霉素)这种药物虽能杀掉肺部和鼻窦细菌,但也可造成呼吸道感染,增加肝脏患病风险。2006年9月份FDA公布的一份报告称,其发现服用泰利霉素的患者中,有13人出现肝功能衰竭的症状,其中4人死亡,五分之一的人需要进行肝移植。另外还有23例病人出现急性的肝损害。7、糖尿病药物Avandia(文迪雅)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07年5月刊登美国科学家的研究结果称,文迪雅会大幅增加服用者心脏病发作风险,心脏病死亡率也有相应上升。美药管局药物安全监督项目的研究结果显示,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体重明显增加、浮肿、呼吸短促等症状,这些都是心力衰竭的危险信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日前宣布,文迪雅和吡格列酮等糖尿病药物今后都必须在药物标签中增加新的“加框警告”,以提醒医生和患者注意使用这类药物可能带来的心力衰竭风险。8、西乐葆(塞来昔布)为选择性COX2(环氧化酶-2)抑制剂,可阻止炎性前列腺素类物质的产生,达到抗炎、镇痛及退热的作用。它曾被认为是减轻疼痛的有效药物,但2005年4月7日FDA对西乐葆等发出安全警示以来,引起了患者和医生对选择性COX-2抑制剂的安全使用的高度关注。2004年12月17日,西乐葆预防癌症的长期临床研究又被公布了。在一项应用西乐葆预防结肠腺瘤的长期癌症研究(APC试验)显示心血管风险增加,尽管这项研究中的患者是长期(平均33个月)大剂量连续服用后引起的。因此专家建议,如果只是单一的疼痛、发炎的症状,应按照本人的实际病情,选择适当的药物。2、吃药不能吃的食物1.虾:服用维生素C前后2小时内不能吃虾。因为虾中含量丰富的铜会氧化维生素C,令其失效;同时,虾中的五价砷成分还会与维生素C反应生成具有毒性的“三价砷”。2.菠菜:菠菜中含有大量草酸钾,进入人体后电解出的草酸根离子会沉淀钙离子,不仅妨碍人体吸收钙,还容易生成草酸钙结石。专家建议服用钙片前后2小时内不要进食菠菜,或先将菠菜煮一下,待草酸钾溶解于水,将水倒掉后再食用。3.奶酪、肉制品:服用抗过敏药物期间忌食奶酪、肉制品等富含组氨酸的食物。因为组氨酸在人体内会转化为组织胺,而抗过敏药抑制组织胺分解,因此造成年人体内组织胺蓄积,诱发头晕、头痛、心慌等不适症状。
2023-09-06 12:44:531

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a型药物不良反应具有剂量依赖性和可预测性,发生率较高,但危险性小,病死率低,那么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  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   1)药理作用: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药理作用,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同时出现类肾腺上皮质功能亢进症。   2)药物的杂质: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亦常渗入赋形剂等,如胶囊的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因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青霉素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   3)药物的污染: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反应。   4)药物的剂量: 用药 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   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剂型不同。由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血 中药 的浓度,亦即 生物 利用度有所不同,如不注意掌握,即会引起不良反应。   6)药物的质量问题:同一组成的药物,可因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别、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冠心平中的不纯物对氯苯酚则是发生 皮炎 的原因。氨苄青霉素中的蛋白质则是发生药疹的原因等。   a型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   A型药物不良反应又称为剂量相关的不良反应。该反应为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和剂量有关,可以预测,发生率高而死亡率低,如安定引起的瞌睡,抗血凝药所致出血等。   A型(量变型异常) 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副作用、毒性反应、继发反应、后遗效应、首剂效应和撤药反应等均属A型不良反应医`学 教育 网搜集整理。   特点:①常见;②与剂量相关;③时间关系较明确;④可重复性;⑤在上市前常可发现。   a型药品不良反应的症状   目前没有统一标准来描述或测定药物不良反应的严重性。大多数药物口服可致胃肠道功能失调,食欲不振、恶心、腹胀、 便秘 或 腹泻 等在所有不良反应中占很大比例。   医生通常把胃肠功能失调、头痛、疲倦、不明原因的肌肉痛、不适感以及睡眠的改变认为是较轻的反应不引起重视,但是这些反应是真正值得注意的。   中度反应包括焦虑、不安、烦躁,此外还有皮疹(特别是广泛和持久性的)、视觉障碍(尤其是屈光不正患者)、肌肉震颤、排尿困难(老年男性多见)、精神或心理的改变和某些 血液 成分(脂肪、脂质)的改变。轻、中度不良反应如无其他合适替代药物可暂时不特别处理,但医生应重新考虑用药剂量,给药次数,服药时间(饭前或饭后等),能否用其他药物缓解等(如有便秘的可用轻度泻药)。有些药物可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甚至危及生命。此时,必须立即停止用药并进行治疗,然而有时必须继续用药,如 肿瘤 病人的化疗和器官移植时使用的免疫抑制剂。用药时,要注意用不同的方法防治严重的不良反应,如给免疫系统受损的病人用抗生素预防感染;用高效抗酸药或H2-受体阻断剂如法莫替丁、雷尼替丁防止 胃溃疡 出血;可输血小板治疗出血不止,给药物性 贫血 的患者输血刺激血细胞增生。 猜你喜欢: 1. a型药品不良反应定义 2. 什么是药品的不良反应 3. 服用精神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 4. 吡喹酮的用法与注意事项 5. 常见的输血不良反应
2023-09-06 12:45:021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定义是什么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ADR(AdverseDrugReaction)在按规定剂量正常应用药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有害而非所期望的、与药品应用有因果关系的反应。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六十三条第一款,本办法下列用语的含义是: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作用于机体,除了发挥治疗的功效外,有时还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某些与药品治疗目的无关而对人体有损害的反应,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感染(也称二重感染)四大类。不良反应有大小和强弱的差异,它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使病情恶化、引发新的疾病,甚至置人于死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这是临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
2023-09-06 12:45:111

药物不良反应的病因

几乎所有的药物都可引起不良反应,只是反应的程度和发生率不同。随着药品种类日益增多,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药物不良反应有时也可引起药源性疾病,除少数人自服药物外,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由医生给药所引起,所以有些药源性疾病也属医源性疾病。虽然有些药物不良反应较难避免,但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临床用药不合理所致,如阿司匹林是公认的比较安全的常用药物,但久服可引起胃肠道出血,诱发胃溃疡,使胃溃疡恶化,导致溃疡出血、穿孔,长期服用还可引起缺铁性贫血,少数病人可引起粒细胞及血小板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药物种类繁多,用药途径不同,体质又因人而异。因此, 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也是复杂的。(1)药物方面的原因:1)药理作用:很多药物在应用一段时间后,由于其药理作用,可导致一些不良反应, 例如,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能使毛细血管变性出血,以致皮肤、粘膜出现瘀点,瘀斑,同时出现类肾腺上皮质功能亢进症。2)药物的杂质:药物生产中可能混入微量高分子杂质,亦常渗入赋形剂等,如胶囊的染料常会引起固定性皮疹。青霉素过敏反应是因制品中含微量青霉素烯酸、青霉素噻唑酸及青霉素聚合物等物质引起的。3)药物的污染:由于生产或保管不当,使药物污染,常可引起严重反应。4)药物的剂量:用药量过大,可发生中毒反应,甚至死亡。5)剂型的影响:同一药物剂型不同。由于制造工艺和用药方法的不同,往往影响药物的吸收与血中药的浓度,亦即生物利用度有所不同,如不注意掌握,即会引起不良反应。6)药物的质量问题:同一组成的药物,可因厂家不同,制剂技术差别、杂质的除去率不同,而影响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如冠心平中的不纯物对氯苯酚则是发生皮炎的原因。氨苄青霉素中的蛋白质则是发生药疹的原因等。(2)机体方面的原因:1)种族差别:在人类白色与有色人种之间对药的感受也有相当的差别。甲基多巴所诱发的溶血性贫血在不同种族间的发生率是不同的。如进行直接抗球蛋白试验时,服用此药的高加索人则15%出现阳性,而服用此药的印第安人和非洲人以及中国人都未发生阳性。解热消炎剂异丁苯酸在英国则多出现损伤,而在日本则比较少见等。2)性别:在药物性皮炎中,男性发病者多于女性,其比率约为3:2。西咪替丁可引起男性乳房发育。保泰松和氯霉素导致的粒细胞缺乏症,妇妇女比男性高3倍,氯霉素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则为2倍。据Hurtwity报告:不良反应男性发生率占7.3%(50/682),女性则为14.2%(68/478)。3)年龄:老年人、少年、儿童对药物反应与成年人不同,例如青霉素,成年人的半衰期为0.55小时,而老年人则为1小时,老年人由于血浆蛋白浓度减少,与药物结合能力也降低,如苯妥英钠与血浆蛋白的结合率较45岁以下的人低26%,小儿对中枢抑制药,影响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的药物均较敏感。一般地说,乳幼儿较成人易发生不良反应的原因有:药物代谢速度较成人慢,肾排泄较差,作用点上药物作用的感受性较高,且易进入人脑内等。据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60岁以下者为6.3%1(42/667),而60岁以上者为5.4%(76/493),老年人使用洋地黄及利血平等尤应注意。4)个体差异:不同个体对同一剂量的相同药物有不同反应,这是正常的“生物学差异”现象。例如,对水杨酸钠的不良反应就是个体差异。300例男性病人用水杨酸钠治疗,约有2/3的病人在总量为6.5~13.0g时发生不良反应,但在总量仅为3.25g时,已有不数病人出现反应,也有个别病人在总量达30.0g左右时才出现反应,引起反应的剂量在不同个体中相差可达10倍。有时,个体差异也影响到药物作用的性质,例如巴比妥类药物在一般催眠剂量时,对大多数人可产生催眠作用,但对个别人不但不催眠甚至引起焦躁不安、不能入睡。吗啡也有类似情况,对个别人不表现抑制作用,而是兴奋作用。前述之过敏反应和特异质即是个体差异的表现。5)病理状态:病理状态能影响机体各种功能,因而也能影响药物作用。例如腹泻时,口服药的吸收差,作用小。肝肾功能减退时,可以显著延或加强许多药物的作用,甚至引起中毒。6)血型:据报告,女性口服避孕药引起血栓症,A型较O型者多。7)营养状态:饮食的不平衡亦可影响药物的作用,如异烟肼引起的神经损伤,当处于维生素B6缺乏状态时则较正常情况更严重。对缺乏烟酸饲养的动物,当用硫喷妥钠麻酔时,作用增强。(3)给药方法的影响:1)误用、滥用、医护药人员处方配伍不当,病人滥用药物等均可发生不良反应。2)用药途径:给药途径不同,关系到药的吸收、分布,也影响药物发挥作用的快慢强弱及持续时间,例如静脉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立即发生效应,较易发生不良反应,口服刺激性药物可引起恶心、呕吐等。(4)用药持续时间长期用药易发生不良反应,甚至发生蓄积作用而中毒。(5)药物相互作用联合用药不当,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亦随之增高,据报告5种药并用的发生率为4.2%,6~10种为7.4%,11~15种为24.2%,16~20种为40%,21种以上达45%。 (6)减药或停药:减药或停药也可引起不良反应,例如治疗严重皮疹,汉停用糖皮质激素或减药过速时,会产生反跳现象。 许多因素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如联合用药、年龄、怀孕、某些疾病、遗传因素。. 多药联合应用多药并用易引起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严重性与药品种类数无比例关系,饮酒同时服药可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医生或药剂师应了解病人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可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危险。. 年龄婴幼儿由于代谢功能不健全更易出现不良反应。例如,新生儿不能代谢和排除氯霉素而引起致命的灰婴综合征;四环素给婴儿应用时可沉积在牙齿造成永久性四环素牙;15岁以下儿童用阿司匹林易引起Reye综合征。老年人用药较多也易出现不良反应,肾功能随年龄增大而减弱,加之营养不良和脱水,老年人用药易出现头痛、头昏、共济失调、易摔倒而骨折,许多抗组胺药、催眠药、抗焦虑药和抗抑郁药易引起这些症状。. 怀孕许多药物可影响胎儿的正常发育,因而孕妇应尽量不用药,特别是妊娠头三个月,用药时应监护,酒精、尼古丁、可卡因、海洛因等对孕妇及胎儿也有很大的影响。. 其他因素疾病可以改变药物吸收、代谢、排泄和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不同种族对药物的利用度不同,药效各异;遗传也可使某些人对一些药物特别敏感而致不良反应,精神-躯体相互作用也可能有影响,但很多方面目前还不甚明了。
2023-09-06 12:45:521

药物的不良反应有哪些类型?各有什么特点?

不良反应:副反应,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应,特异质反应
2023-09-06 12:46:203

药品不良反应可以分为哪几类?

这种分类是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将药品不良反应分为三类:A型反应、B型反应和C型反应。A型反应是由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其特点是可以预测,常与剂量有关,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发生率高,但死亡率低。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继发反应等。B型反应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一般很难以预测,常规毒理学筛选不能发现,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包括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药物过敏反应等。 C型反应是指A型和B型反应之外的异常反应。一般在长期用药后出现,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时间关系,难以预测。发病机理有些与致癌、致畸以及长期用药后心血管疾患、纤溶系统变化等有关,有些机理不清,尚在探讨之中。
2023-09-06 12:46:301

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有哪些

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分为两型:A型反应和B型反应。1.A型反应为药品本身药理作用的加强或延伸,一般发生率较高、容易预测、死亡率也低,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等;2.B型反应与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一般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在具体病人身上谁会发生、谁不会发生难以预测,有时皮肤试验阴性也会发生不良反应,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等。
2023-09-06 12:46:382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有什么区别?

不良反应是与治疗目的的无关的各种表现,注意事项是针对这个药物的各种禁用、慎用情况,饮食禁忌,以及对不良反应的预防。
2023-09-06 12:46:501

盐酸帕罗西汀片的不良反应

下面所列的不良反应中,有些可能会随着治疗时间延长而减轻或减少,一般不会导致停药。下面列出了各个器官系统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定义为:很常见 (≥1/10),常见 (≥1/100,[1/10),不常见(≥1/1,000,[1/100),罕见(≥1/10,000, [1/1,000),很罕见([1/10,000),包括个别报道。常见和不常见事件的发生率一般根据临床试验中帕罗西汀治疗组病人(]8000)的安全性汇总资料来判断,一般是指与安慰剂组相比额外增多的发生率。罕见和很罕见事件一般根据上市后资料来判断,是指报告率而不是真正的发生率。血液和淋巴系统 不常见:异常出血,主要见于皮肤和粘膜(多为瘀斑)、贫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结病、紫癜症。罕见:异常红细胞、嗜碱粒细胞增多、出血时间延长、嗜酸红细胞过多、低色素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白细胞增多。淋巴水肿、淋巴细胞异常、淋巴细胞增多,小细胞性贫血,单核细胞增多、正常红细胞性贫血、血小板增多、血小板减少。免疫系统 不常见:过敏反应(包括荨麻疹和血管水肿)。内分泌系统 罕见;糖尿病,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机能减退、甲状腺炎;很罕见: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代谢和营养 常见:胆固醇水平升高,食欲减退,体重增加。不常见:浮肿.外周性水肿、SGOT升高、SGPT升高、口渴、体重减轻;罕见:碱性磷酸酶升高、胆红素血症、BUN升高、肌酐磷酸激酶升高、脱水、Y-球蛋白升高、痛风、血钙过多、高胆固醇血症、高血糖、高钾血症、高磷(酸盐)血症、低钙血症、低血糖、低钾血症、低钠血症、酮症、乳酸脱氢酶升高、非蛋白氮(NPN)升高。报告的低钠血症主要见于老年病人,有时由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所致。精神异常 常见:嗜睡,失眠和兴奋、异常的梦境(包括梦魇)。不常见:意识模糊、幻觉。罕见: 躁狂反应。这些症状可能有基础疾病所致。神经系统 常见:眩晕、震颤、头痛、情绪不稳定。不常见:锥体外系症状、异常思维、酗酒、共济失调、肌张力障碍、运动障碍、欣快感、敌意、幻觉、肌张力亢进、感觉迟钝、运动功能减退、协调不能、淡漠、性欲增强、躁狂反应、神经症、麻痹、偏执。罕见:惊厥、静坐不能、不宁腿综合征、异常步态、运动不能、厌恶社交、失语症、舞蹈手足徐动症、口周感觉异常、谵妄、妄想、复视、药物依赖性、发音困难、肌束震颤、癫痫大发作、惊厥、痛觉过敏、歇斯底里症、躁狂-抑郁反应、脑脊膜炎、脊髓炎、神经痛、神经病、眼球震颤、外周神经炎、精神病性抑郁症、精神病、反射减弱、反射增强、木僵、斜颈、牙关紧闭症、撤药综合征。很罕见:血清素综合征(症状可能包括兴奋、意识模糊、多汗、幻觉、反射亢进、肌阵挛、颤抖性心动过速和震颤)。有些病人报告有锥体外系症状,包括口面部肌张力异常,这些病人有时伴有基础的运动障碍,或者在使用精神安定药物。眼 常见:视力模糊。不常见:瞳孔散大(见【注意事项】)。很罕见:急性青光眼。心血管系统常见:高血压、心动过速。不常见:窦性心动过速、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缓、血肿、低血压、偏头痛、直立性低血压、晕厥:罕见:心绞痛、节性心律不齐、心房颤动、束支传导阻滞、脑缺血、脑血管意外、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传导阻滞、心输出量低、心肌梗塞、心肌缺血、苍白、静脉炎、肺栓塞、室上性期前收缩、血栓性静脉炎、血栓、静脉曲张、血管性头痛、室性期前收缩。呼吸系统、胸腔和纵隔 常见: 打哈欠。不常见:哮喘、支气管炎、呼吸困难、鼻出血、换气过度、肺炎、呼吸道流感。罕见:肺气肿、咯血、打嗝、肺纤维化、肺水肿.痰量增多、喘鸣和语音改变。消化系统 很常见:恶心。常见:便秘、腹泻、呕吐、口干。不常见:夜磨牙症、结肠炎、吞咽困难、嗳气、胃炎、胃肠炎、牙龈炎、舌炎、多涎、肝功能异常、直肠出血、溃疡性口炎。罕见:口疮性口炎、血性腹泻、食欲过盛、贲门痉挛、胆石病、十二指肠炎、肠炎、食管炎、粪便嵌塞、大便失禁、牙龈出血、呕血、肝炎、回肠炎、肠阻塞、肠梗阻、黄疸黑粪症、口腔溃疡、消化性溃疡、唾液腺增大、涎腺炎、胃溃疡、口炎、舌变色、舌肿、龋齿。很罕见:胃肠道出血。肝胆系统 罕见:肝脏转氨酶升高。很罕见:肝脏事件 (如肝炎、有时伴有黄疸和/或肝功能衰竭)。有肝脏转氨酶升高的报道。也收到了上市后的肝脏事件报告(如,肝炎、有时伴有黄疸和/或肝功能衰竭),这些报告很罕见 。如果肝功能实验指标持续升高应当考虑停用帕罗西汀。皮肤和皮下组织 常见:出汗、瘙痒。不常见:皮疹、粉刺、脱发、接触性皮炎、干性皮肤、出血斑、湿疹、单纯疱疹、光敏感性、荨麻疹。罕见:血管性水肿、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剥脱性皮炎、霉菌性皮炎、疖病、带状疹,多毛症、斑丘疹、皮脂溢、皮肤变色、皮肤肥厚、皮肤溃疡、出汗减少和水泡大疱疹。很罕见:光敏反应。肾脏和泌尿生殖系统 很常见:性功能障碍。不常见:尿潴留、尿失禁、闭经、乳房痛、膀胱炎、排尿困难、血尿、月经过多、夜尿、多尿、脓尿、尿急、阴道炎。罕见:高催乳素血症/溢乳、流产、乳房萎缩、乳房胀大、子宫内膜病、附睾炎、纤维囊性乳腺病、肾结石、肾痛、白带、乳腺炎、子官不规则出血、肾炎、少尿症、输卵管炎、尿道炎、管型尿、子宫痉挛、尿结石、阴道出血和阴道念珠菌性疾病。全身和给药部位反应 常见:虚弱无力、体重增加。不常见:寒战、面部浮肿、全身乏力、颈痛。罕见:肾上腺素能药物综合征、蜂窝组织炎、念珠菌病、颈强直、骨盆痛、腹膜炎、脓毒症和溃疡。很罕见:外周水肿。肌骨骼系统:常见:关节痛。不常见:关节炎、关节病。罕见:滑囊炎、肌炎、骨质疏松症、全身抽搐、腱鞘炎、手足抽搐。特异感觉:常见:耳鸣。不常见:适应异常、结膜炎、耳痛、眼痛、角膜结膜炎、瞳孔扩大、中耳炎。罕见:弱视、瞳孔大小不等、眼睑炎、白内障、结膜水肿、角膜溃疡、耳聋、眼球突出、眼出血、青光眼、听觉过敏、夜盲、外耳炎、嗅觉倒错、畏光、上睑下垂、视网膜出血、味觉丧失和视野缺损。停用帕罗西汀的症状 常见: 眩晕、感觉障碍、睡眠障碍、焦虑、头痛。不常见:兴奋、恶心、震颤、意识模糊、出汗、腹泻。和其他许多精神药物一样,停用本品(特别是突然停药时)可能会发生眩晕、感觉障碍(包括感觉异常、电休克感觉和耳鸣)、睡眠障碍(包括强烈的梦境)、兴奋或焦虑、恶心、头痛、震颤、意识模糊、腹泻和出汗等症状。在大多数病人中,这些事件为轻到中度,为自限性。未发现哪组病人发生这些症状的危险性较高,因此建议如果不再需要帕罗西汀治疗时,应当逐渐减量停药(参见【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儿童临床研究中的不良事件: 在儿童的临床研究中,至少有2%的患者报告有下述不良事件发生,发生率至少为安慰剂的两倍:情绪不稳定(包括自我伤害,自杀念头,自杀企图,哭泣和情绪波动)、敌意、食欲减退、震颤、出汗、痉挛和激动。自杀念头和自杀倾向主要见于患有重性抑郁症的青少年的临床试验中。敌意多见于患有强迫性神经症的儿童,特别是12岁以下的儿童。试验中采用了逐渐减量的给药方案(每周以日剂量10mg递增,降至每日剂量10mg,并继续服用一周后停药)。在逐渐减量期间或停药时,至少有2%的患者报告有下述不良反应发生,发生率至少为安慰剂的两倍:情绪不稳、神经过敏、眩晕、恶心和腹痛(参见【注意事项】)。上市后报告:自药品上市以来已经收到服用本品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自发报告,上面未列出的,可能与药物无因果关系的不良事件包括。急性胰腺炎,肝功能化验指标升高(最严重病例是由于肝坏死导致的死亡,和与严重肝功能障碍有关的转氨酶显著升高)。格-巴二氏综合征,中毒性表皮坏死松懈症,阴茎异常勃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催乳素血症的症状,溢乳。神经阻滞剂恶性综合征样事件、5-羟色胺综合征。锥体外系症状包括静坐不能、运动迟缓、齿轮样强直、张力失调、张力亢进、与哌迷清合并用药有关的动眼神经危象。颤抖和牙关紧闭。癫痫持续状态,急性肾衰竭、肺动脉高压。变应性肺泡炎、过敏反应、子痫、喉痉挛、视神经炎、卟啉症、心室纤颤、室性心动过速(包括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造血功能损伤性不良事件(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全血细胞减少症、骨髓发育不良和粒细胞缺乏症)和血管炎综合征(例如过敏性紫癜)。在同时服用本品和苯妥英4周后,收到1例苯妥英血药浓度升高的报告。还有1例在美托洛尔长期治疗中加用本品后发生了严重低血压的报告。
2023-09-06 12:46:591

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的不良反应

安全性资料来源于5159名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试验,其中类风湿关节炎1304名,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117名,克罗恩病1224名(包括成人1085名和儿童139名),强直性脊柱炎347名,银屑病型关节炎293名,斑块状银屑病1373名,溃疡性结肠炎484名,其它疾病17名。试验中的不良反应列于表1。除溃疡性结肠炎、儿童克罗恩病和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外,输液反应(如呼吸困难、面色潮红、头痛和皮疹)是患者停药的主要原因。 输液反应在临床试验中,输液中和输液结束后的2小时内,安慰剂组患者中有10%发生与输液相关的反应,本品组患者中有20%发生该反应。其中约有3%出现发热或寒战等非特异性症状,低于1%出现瘙痒或荨麻疹,1%出现心肺反应(主要表现为胸痛、低血压、高血压或呼吸困难)或瘙痒、荨麻疹和心肺反应的合并症状。约有低于1%的患者出现了包括过敏、惊厥、红斑和低血压在内的严重输液反应。约3%的患者因与输液相关的反应而中断治疗。所有发生上述反应的患者无论接受治疗与否,均全部恢复。在一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ASPIRE)中66%(1040名中有686名)的患者至少接受过1次不超过90分钟的短时间输注,其中44%(1040名中有454名)的患者至少接受过1次不超过60分钟的短时间输注。至少接受过1次短时间输注的本品组有15%(74/494)的患者发生了输液反应,0.4%(2/494)的患者发生了严重输液反应。尚未进行剂量大于6mg/kg的短时间输注研究。本品上市后监察显示有过敏样反应的报告,包括喉头水肿、咽水肿和严重支气管痉挛,未见与这些反应相关的死亡病例。罕见与本品相关的癫痫发作的报告。再次给药后的迟发性过敏/迟发性反应根据国外文献,在一项临床研究中,41名克罗恩病患者中有37名在停用本品2至4年后,再次接受本品的治疗,有10名患者在输液后3-12天内发生不良事件,其中6名较严重。症状和体征包括:肌肉痛和/或关节痛伴有发热和/或皮疹,一些患者还出现瘙痒;面部、手部和唇部浮肿;吞咽困难;荨麻疹;咽喉痛;头痛。发生这些不良事件的患者在首次接受本品治疗时未发生过与输液有关的不良事件。在这37名患者中,以前使用过英夫利西单抗液体制剂的23名患者中有9名(39%)发生了不良事件;在以前使用过英夫利西单抗冻干粉剂的14名患者中仅1名(7%)发生了不良事件。尚无足够的临床证据表明这些反应的发生是由于剂型不同而引起。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经过治疗均得到改善和消除。由于停药1-2年的患者资料不足,无法确定此类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在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监察中,用药间隔少于1年的患者罕有发生此类不良事件。3项银屑病试验中,1%(15/1373)的患者出现关节痛、血清病、肌痛、发热和皮疹,但这些不良反应通常发生在本品使用后的初期。在多数病例中停止使用本品和/或使用其他疗法后症状和体征可改善或消退。免疫原性 对本品产生抗体的患者发生与输液相关反应的可能性较大(约为2-3倍),合用免疫抑制剂可降低产生本品抗体以及与输液相关反应的发生率。给药3次后继续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中,约有10%产生了本品的抗体。在停药期大于16周后使用本品的克罗恩病患者本品抗体的产生率较高。一项3期银屑病型关节炎试验中,无论合用甲氨蝶呤与否,接受本品5 mg/kg的患者中15%出现了本品的抗体。2项银屑病3期临床试验中,给予本品进行诱导治疗及其后的维持治疗且未合用免疫抑制剂。在以上试验中,在每隔8周接受一次本品5 mg/kg且持续治疗1年的患者中,近25-30%的患者出现了本品的抗体,高于(至1.6倍)其他治疗方案(每隔8周给予本品3 mg/kg,必要时给予本品3 mg/kg,必要时给予本品5 mg/kg)的该比率。尽管出现自身抗体的比例增加了,但在这2项3期银屑病试验中,给予本品5 mg/kg,随后每隔8周给药维持治疗1年的患者中,输液反应发生率(14.1%-23.0%)和严重输液反应发生率([1%)与在其他试验人群中观察到的相似。感染在多项临床研究中,本品组患者的感染率为36%,安慰剂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8%。在克罗恩病临床研究中,与安慰剂比较,未观察到本品可增加严重感染的风险。在类风湿关节炎临床试验中,在包括肺炎在内的严重感染发生率上,本品+甲氨蝶呤合用组高于甲氨蝶呤单用组,此现象尤其出现在剂量在6mg/kg或以上时。在银屑病试验中,接受本品患者(平均随访41.9周)的1.5%和接受安慰剂患者(平均随访18.1周)的0.6%发生了严重感染。根据药品上市后经验,曾观察到一些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及原虫)引起的感染病例,感染病灶涉及多个器官系统。这些感染患者或单独使用了本品,或合并使用了免疫抑制剂。 肝胆系统 在本品上市后经验中有非常罕见的黄疸和肝炎(其中一些具有自身免疫性肝炎的特征)的病例报告。 在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了使用本品的患者出现中重度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升高,但未导致严重肝损伤。ALT升高至正常范围上限(ULN)的5倍或以上(见表2)。本品组(单用或与其它免疫抑制剂合用)患者转氨酶(ALT比AST更常见)升高比例高于对照组(见表2)。大多数转氨酶异常是一过性的,但少数患者转氨酶升高的时间较长。一般情况下,ALT和AST升高的患者均未出现症状,在继续使用本品、停用本品或调整合并用药后,该异常现象可减轻或消除。 1 ALT评估的患者数。2 随访中位数是依据经治患者的数据。3 安慰剂组只接受甲氨蝶呤,本品组合用甲氨蝶呤。4 在2项治疗克罗恩病的3期试验C0168T21、C0168T26中,安慰剂组患者在试验开始接受了本品5 mg/kg后,在维持期一直接受安慰剂。进行ALT分析时,随机分入安慰剂维持组后又交叉使用本品的患者数据也属于本品组。5 患者来源于治疗儿童克罗恩病的T23、T55和T47试验。随访中位数为53.0周。6 患者来源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C0168T37和C0168T46试验。随访中位数在安慰剂组为30周,本品合用治疗组为31周。7 数据来自C0168T51试验。8 ALT值来源于2项治疗银屑病的3期试验C0168T38、C0168T44。恶性肿瘤在临床试验中,有本品组患者出现新生或复发恶性肿瘤的报告。淋巴瘤的发生率高于正常人群的预期值。虽然对照组的发生率低于正常人群的预期值,但是本品组观察到的非-淋巴瘤的恶性肿瘤与正常人群的预期值相似。在一项探索性临床试验中,纳入了吸烟或已戒烟的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本品组发生恶性肿瘤的病例报告多于对照组。尚未知TNF抑制剂对恶性肿瘤发生的潜在作用。抗核抗体(ANA)/抗双链脱氧核糖核酸(dsDNA)抗体 临床试验中,基线时ANA阴性的本品组患者约有一半在治疗中ANA呈阳性,此现象在安慰剂组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在本品组患者中抗dsDNA抗体的转阳率约为17%,而在安慰剂组患者中为0%。少见狼疮及狼疮样综合征的报告。 充血性心力衰竭 在一项评价本品对中重度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Ⅲ/Ⅳ级且左心室射血分数≤35%)的Ⅱ期临床研究中,将150名患者随机分为3组:10mg/kg本品组51名、5mg/kg本品组50名、安慰剂组49名,每组接受3次输液治疗,可观察到10mg/kg本品组因心力衰竭加重而死亡和住院的发生率较高。在第28周时,10mg/kg本品组有3例患者死亡,5mg/kg本品组有1例患者死亡,安慰剂组无死亡。在同一时间点时,因心力衰竭加重而住院的病例数,10mg/kg本品组有11例,5mg/kg本品组有3例,安慰剂组有5例。在随访的第1年死亡的病例数,10mg/kg本品组有8例,5mg/kg本品组和安慰剂组各有4例。尚未研究本品对轻度心力衰竭(纽约心脏学会Ⅰ/Ⅱ级)的影响。上市后经验显示,使用本品的患者(无论有无明显诱发因素)有心力衰竭加重的报告。 罕见初发性心力衰竭(包括无已知既往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出现的心力衰竭)报告,其中一些患者的年龄在50岁以下。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在一项14周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及其后最长至第44周的双盲、全活性药物延长治疗试验中评价了本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共有122名年龄在4-17岁之间的活动性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入组,他们都曾使用了至少3个月的甲氨蝶呤,其中有120名患者接受了研究药物的治疗。同时允许其服用叶酸、口服皮质激素(≤10 mg/天)、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或甲氨蝶呤。第0、2、6、14、20周静脉输注3 mg/kg的本品或安慰剂,随后每隔8周给药1次至第44周。为保持盲法治疗,3 mg/kg剂量组的患者还在第16周接受了一次单剂量的安慰剂,随机分入安慰剂组的患者在第14、16、20周交叉接受了6 mg/kg的本品,每隔8周给药一次至第44周。本品用于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尚未确定。接受本品3 mg/kg合用甲氨蝶呤的60名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中有41名(68.3%)在观察52周后发生了感染,接受本品6 mg/kg合用甲氨蝶呤的57名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中有37名(64.9%)在观察38周后发生了感染,接受安慰剂合用甲氨蝶呤的60名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中有28名(46.7%)在观察14周后出现感染。最常报告的感染是上呼吸道和咽炎,最常报告的严重感染是肺炎。其他值得关注的感染是1例原发性水痘和1例带状疱疹。接受本品3 mg/kg的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输液反应的发生率为35.0%,6 mg/kg组为17.5%。最常报告的输液反应是恶心、发热、头痛和低血压。本品3 mg/kg组中4人发生了严重输液反应,3人报告出现了可能的过敏性反应(其中2人是发生严重输液反应者)。本品6 mg/kg组中有2人发生严重输液反应,其中1人出现可能的过敏性反应。出现严重输液反应的6人中有2人快速输注(输注时间少于2小时)了本品。3 mg/kg组有37.7%的青少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出现了本品的抗体,6 mg/kg组为12.2%。而且3 mg/kg组的抗体效价明显高于6 mg/kg组。儿童克罗恩病一般而言,接受本品的克罗恩病患儿出现不良事件的频率和种类与成年克罗恩患者相似。下文中讨论了区别于成人的不良事件及其他需考虑的特殊事项。与385名接受相似疗法的成年克罗恩病患者相比,更常报告于103名接受本品5 mg/kg治疗54周的克罗恩病患儿中的不良事件包括 :贫血(10.7%)、血便(9.7%)、白细胞减少(8.7%)、潮红(8.7%)、病毒性感染(7.8%)、中性粒细胞减少症(6.8%)、骨折(6.8%)、细菌性感染(5.8%)、呼吸道过敏反应(5.8%)。在REACH试验中56.3%的患者和ACCENT1试验中5 mg/kg本品组50.3%的患者出现了感染。在REACH试验中,每隔8周给药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高于每隔12周组(分别为73.6%和38.0%),但是3名每隔8周给药的患者和4名每隔12周给药的患者出现了严重感染。最常报告的感染是上呼吸道感染和咽炎,最常报告的严重感染是脓肿。3名患者报告感染了肺炎,其中2名是每隔8周维持给药的患者,1名是每隔12周维持给药的患者。每隔8周维持治疗组报告有2例患者发生了带状疱疹。总之,REACH试验中17.5%的患者至少出现了1次输液反应,其中每隔8周维持给药组为17.0%,每隔12周组为18.0%。但是未出现严重的输液反应,仅有2名患者出现了非严重性过敏反应。3名(2.9%)克罗恩病患儿出现了本品的抗体。上市后用药经验本品在全球范围内上市后用药经验中报告的其他不良事件(某些可能导致死亡)列于下表。由于这些事件均来源于自发性报告,总体用药人数不详,因此不能明确判断其发生率或确定与本品的相关性。上市后最常见报告自儿童的严重不良事件是感染(某些可导致死亡),包括条件致病菌的感染和结核病、输液反应和过敏性反应。上市后儿童的严重不良事件自发报告还包括恶性肿瘤、一过性肝酶异常、狼疮样综合征和自身抗体阳性。罕见接受本品治疗的克罗恩病青少年患者出现肝脾T细胞淋巴瘤。
2023-09-06 12:47:131

药品的不良反应名词解释有哪些?

常见的几种不良现象名词
2023-09-06 12:47:304

盐酸胺碘酮片的不良反应

按照系统器官和发生率,对不良反应进行了分类,其中发生频率的分类类别为:非常常见 (≥10%);常见 (≥1%,[10%);不常见 (≥0.1%,[1%);罕见(≥0.01%,[0.1%),非常罕见([0.01%)。眼睛的征象:u2022非常常见:角膜微沉淀,在成人中几乎会普遍地出现,通常局限于瞳孔下面的区域,并不提示为治疗的禁忌。在例外情况下,它们可能伴有有色的耀眼的晕轮或视力模糊。这种角膜微沉淀由复合的脂质沉积组成,在停止胺碘酮治疗后通常完全可逆。u2022非常罕见:伴有视物模糊、视力减退和眼底视乳头水肿的视神经病(视神经炎)。视觉灵敏度可能会或多或少地降低。现在,这种视神经病与胺碘酮之间的关系尚没有确立。但是,如果出现任何其它明显的原因,推荐暂停胺碘酮给药。皮肤的征象:非常常见:光过敏反应。在胺碘酮治疗期间,建议患者避免暴露于阳光(以及紫外光)下。常见:在每日高剂量长期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皮肤出现的淡紫色或蓝灰色色素沉着;在治疗停止之后,这种色素沉着将缓慢地消失(10-24个月)。非常罕见:u2022在放射治疗期间出现的红斑。u2022皮疹,一般没有非常强的特异性。u2022剥脱性皮炎,虽然剥脱性皮炎与胺碘酮之间的相互关系尚没有确立。u2022脱发。风疹甲状腺征象:非常常见:u2022在缺乏任何甲状腺机能障碍临床征象的情况下,可以出现“分离”的甲状腺激素水平(T4水平增加,T3水平正常或轻微下降),这并不需要停止治疗。常见:u2022具有典型表现的甲状腺机能减退:体重增加、畏寒、淡漠、昏昏欲睡;如果TSH出现明确的增高,则提示上述诊断。在停止胺碘酮治疗后1-3个月内,甲状腺功能可以逐渐恢复正常:停止治疗不是必需的。如果有正当理由的治疗指征,那么可以继续应用胺碘酮治疗,在胺碘酮治疗的同时联合应用L-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将TSH水平作为给药剂量的指导。u2022甲状腺机能亢进更加具有误导性:患者很少具有症状(轻微的无法解释的体重下降,抗心绞痛和/或抗心律失常治疗有效性下降):在老年患者中表现为精神病的形式,或者甚至表现为甲状腺毒症。u2022超敏TSH水平的下降可以确定这种诊断。有必要暂停胺碘酮的治疗:在3-4周之内,通常足以获得临床恢复。严重的病例可以导致患者的死亡,需紧急给予恰当的治疗。u2022如果考虑甲状腺毒症,无论是出于甲状腺本身原因还是甲状腺所致的心脏失衡,当合成的抗甲状腺药物效果不恒定,则提示应直接应用皮质类固醇(1mg/kg)治疗,治疗时间应该足够长(3个月)。在停止胺碘酮治疗后的数月内,仍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病例报道。肺脏征象:常见:已经报道了弥漫性间质性或肺泡性肺病和闭塞性细支气管炎伴机化性肺炎(BOOP),有时候这些疾病是致死性的。如果出现呼吸困难或干咳,无论单发,还是合并全身状态恶化(疲乏、体重下降、发热),均需要进行放射学对照检查,如果有必要,那么需要暂停治疗。这些形式的肺病实际上可以发展为肺纤维化。不管是否与皮质类固醇治疗相关,胺碘酮的早期停药可以导致这种紊乱状态的恢复,临床征象通常在3或4周内消失。放射检查和功能改善通常较慢(数个月)。已经报道了一些胸膜炎病例,这一般与间质性肺病相关。非常罕见:u2022支气管痉挛,特别是在哮喘患者中。u2022急呼吸窘迫综合征,有时候是致死性的,有时候在手术后即刻出现(已经认为可能与高剂量氧存在着相互作用)(参见注意事项)。u2022肺出血神经征象:常见:u2022震颤或其它锥体外系症状。u2022夜间睡眠障碍。u2022感觉、运动或混合性外周神经病。不常见:u2022肌病。感觉、运动或混合性外周神经病以及肌病可能在治疗几个月之后出现,但是有时候在治疗后数年出现。在停止治疗后,这些疾病一般可以恢复。但是,这种恢复是不完全的,而且非常缓慢,仅在停止治疗数月后开始恢复。非常罕见:u2022小脑共济失调。u2022良性颅内高压。u2022头痛。如果出现孤立性头痛,则需系统检查潜在病因。肝脏征象:已经有肝脏功能受损病例的报道:这些病例可以通过增高的血清转氨酶而诊断。已经报告了以下疾病:u2022非常常见:转氨酶一般出现中等的、孤立性的增高(正常值的1.5-3倍),在下调给药剂量后可以恢复,甚至可以自行恢复。u2022常见:急性肝脏功能损害,出现血转氨酶增高和/或黄疸,偶尔可以出现致死性结局,需要停止胺碘酮治疗。u2022非常罕见:在长期治疗期间出现的慢性肝脏损害。组织学检查符合假性酒精性肝炎。这种疾病的临床和生物学特征表现出分离的特性(无规则的肝肿大,血转氨酶增高,数值介于正常值的1.5-5倍之间),需要定期对肝脏功能进行检测。如果在超过6个月的治疗后,患者的血转氨酶出现中等程度的增高,那么应该考虑慢性肝脏功能损害的诊断。在治疗停止之后,临床和生物紊乱通常可以得到恢复。也有一些不可逆性肝脏损害的病例报道。心脏效应:u2022常见:一般为中度、剂量依赖性心动过缓。u2022不常见:传导紊乱(窦房传导阻滞,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心律失常发作或恶化,有时伴心脏骤停。u2022非常罕见:显著的心动过缓,极个别报告有窦性停搏(窦房结功能不全,老年患者)。胃肠道效应:u2022非常常见:良性胃肠道功能紊乱(恶心、呕吐、味觉障碍),通常在初始治疗期间出现,当将给药剂量下调时症状消失。对生殖系统产生的效应:u2022非常罕见:附睾炎,阳痿。该疾病与胺碘酮之间的相互关系还未确立。血管效应:u2022非常罕见:血管炎。异常实验室结果:u2022非常罕见:肾功能损害,肌酐出现中度的增高。对血液和淋巴系统产生的效应:u2022非常罕见:血小板减少症,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内分泌效应:u2022非常罕见: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SIADH)
2023-09-06 12:47:541

毒性和不良反应的区别是什么

药物的不良反应是统称,毒性只是其中的一个作用,一般是指药品在使用过量时候所产生的.而且区别与副作用,副作用是在正常治疗量时产生滴
2023-09-06 12:48:222

阿诺新的不良反应

所有采用依西美坦每天25 mg标准剂量的临床研究结果均显示,依西美坦总体耐受性良好 ;不良反应常为轻至中度。  在接受他莫昔芬序贯依西美坦辅助治疗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中,7.4%的患者因不良事件退出治疗。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为潮热(22%)、关节痛(18%)和疲乏(16%)。  在所有晚期乳腺癌的患者中,因不良事件而退出研究的比例是2.8%。最常报告的不良反应为潮热(14%)和恶心(12%)。  多数不良反应是由于雌激素生成被阻断后而产生的正常药理学反应(如潮热)。  根据发生的频率和系统器官类别将报告的不良反应列出如下(见表1) 。  发生频率定义为 :很常见 (]10%),常见 (]1%,[10%),少见 (]0.1%,[1%),罕见 (]0.01%,[0.1%)。    [u]血液和淋巴系统异常 [/u]  依西美坦治疗晚期乳腺癌患者罕见有血小板减少或白细胞减少的报告。约有20%的患者接受本品后出现偶发的淋巴细胞减少,特别是既往有淋巴细胞减少症的患者;但这些患者的淋巴细胞平均计数并未随时间延长发生显著变化,也没有观察到相应病毒感染的增加。在早期乳腺癌研究中未发现以上异常。  [u]肝胆系统异常 [/u]  发现包括肝酶、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在内的肝功能检验参数升高。  [u]早期乳腺癌辅助治疗 [/u]  2项严格对照研究对依西美坦在绝经后早期乳腺癌妇女中的耐受性进行了评价,该2项临床研究分别为IES研究(Intergroup Exemestane Study)(见【临床试验】)和027研究(特别设计的随机、安慰剂对照、双盲、平行研究以评价依西美坦治疗2年以上对骨代谢、激素、脂质和凝血因子影响)  基于试验药物己知的药效作用特点和不良反应特征,某些不良事件通过阳性列表(positive checklist)主动搜索。2项研究的症状和体征严重程度均根据CTC(Common Toxicity Criteria )的标准分级。IES研究中,一些疾病/状况的监测通过阳性列表评估而没有对其严重程度进行评价。这些包括心肌梗塞、其它心血管疾病、妇产科疾病、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性骨折、其它原发性肿瘤和住院治疗。  在IES研究中患者接受辅助治疗的中位治疗时间分别为依西美坦组27.4个月,他莫昔芬组27.3个月。027研究中接受辅助治疗的中位治疗时间依西美坦组和安慰剂组均为23.9个月。IES研究的中位观察持续时间为依西美坦组34.5个月,他莫昔芬组34.6个月。027研究的中位观察持续时间均为30个月。  总体上,依西美坦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其不良事件通常为轻到中度。在IES研究中,患者因为不良事件而中断治疗的发生率依西美坦组为6.3%,他莫昔芬组为5.1%。027研究中,患者因为不良事件而中断治疗的发生率本品为12.3%,安慰剂组为4.1%。在IES研究中,依西美坦组患者出现任何原因的死亡发生率为1.3%,而他莫昔芬组的患者为1.4%。由于中风死亡的患者依西美坦组有6例,他莫昔芬组有2例。由于心衰死亡的患者依西美坦组有5例,他莫昔芬组有2例。  心脏缺血事件的发生率(心肌梗塞、心绞痛和心肌缺血)依西美坦组为1.6%,他莫昔芬组为0.6%。心衰的发生率依西美坦组为0.4%,他莫昔芬组为0.3%。  IES研究中在治疗期间和治疗结束后1个月内,患者治疗后出现的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生率≥5%的不良事件和疾病见表2。    在IES研究中,与他莫昔芬组相比,依西美坦组在肌肉骨骼系统和神经系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包括以下发生率低于5%的事件[骨质疏松症( 4.6%对2.8%)、骨软骨病和扳机指(0.3%对0 )、感觉异常(2.6%对 0.9%)、腕管综合征(2.4%对0.2%)和神经疾病(0.6%对0.1%)]。腹泻在依西美坦组发生更频繁(4.2%对2.2%)。在依西美坦组中有94例(4.2%)患者发生临床骨折,他莫昔芬组中有71例(3.1%)。中位治疗持续时间约30个月和中位随访时间约52个月后,依西美坦组胃溃疡的发生率比他莫昔芬组稍高(0.7%对[0.1%)。依西美坦组中出现胃溃疡的大部分患者在研究期间同时接受过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治疗和/或既往有胃溃疡病史。  与他莫昔芬相关的具有较高发生率的不良事件有肌肉痉挛(3.1%对1.5%)、血栓栓塞(2.0%对0.9%)、子宫内膜增生(1.7% 对0.6%)和子宫息肉(2.4%对0.4%)。  在IES研究中,依西美坦组和他莫昔芬组缺血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别为4.5%与4.2%。对于任何一个单独的心血管事件,两组间未发现有显著性差异,包括高血压(9.9%与8.4%)、心肌梗塞(0.6% 与0.2%)和心衰(1.1%与0.7%)。  027研究中常见的不良事件见表3。    在027研究中, 依西美坦与血浆HDL-胆固醇平均7-9%的降低相关,而安慰剂组则增高1%。载脂蛋白A1在依西美坦组降低5-6%,但在安慰剂组降低为0-2%。 两组中,其他血脂指标的分析结果(总胆固醇、LDL胆固醇、甘油三脂、载脂蛋白 B、脂蛋白-a)相似。这些结果的临床意义尚不清楚。  [u]晚期乳腺癌的治疗[/u]   在临床研究中,共有1058名患者接受依西美坦25 mg/天的治疗。总体上,依西美坦具有良好的耐受性,其不良事件通常为轻到中度。仅有1例患者的死亡可能与接受依西美坦治疗有关。1例患有冠心病的80岁女性患者在接受依西美坦治疗后第9周出现心肌梗塞伴随多脏器功能衰竭。在上述临床研究中,仅有3%的患者因为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疗,主要发生在治疗的前10周,之后因为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疗的很少见(0.3%)。  在一项对照研究中,对358名接受依西美坦治疗的患者和400名接受醋酸甲地孕酮治疗的患者进行了不良反应评价。接受依西美坦治疗的患者因为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疗的发生率低于醋酸甲地孕酮组,分别为2%和5%。与药物有关或不能确定原因的不良事件中依西美坦组和醋酸甲地孕酮组的发生率分别为 :潮热(13%对5%)、恶心(9%对5%)、乏力(8%对10%)、出汗增多(4%对8%)和食欲增加(3%对6%)。醋酸甲地孕酮组中患者体重增加(]10%基线体重)的比例显著高于依西美坦组,分别为17%和8%。    在该项对照研究中,接受依西美坦25 mg/天治疗的患者中,任何原因引起的较少发生的不良事件(发生率2%-5%)有发热、疲乏、感觉异常、病理性骨折、支气管炎、鼻窦炎、皮疹、瘙痒、尿路感染和淋巴水肿。  在全部临床研究中(N=1058),接受依西美坦25 mg/天治疗的患者(除对照研究外)中观察到的任何原因引起的发生率≥5%的其它不良事件有肿瘤局部疼痛(8%)、虚弱(6%)和发热(5%)。上述临床研究的患者中,任何原因引起的发生率为2%-5%的不良事件有胸痛、感觉迟钝、意识错乱、消化不良、关节痛、背痛、骨骼痛、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咽炎、鼻炎和脱发。  实验室检查 :早期乳腺癌患者中依西美坦组血液学毒性(≥ CTC 1级)的发生率低于他莫昔芬组。2组CTC 3或4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很低(大约0.1%)。在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中,约20%接受依西美坦治疗的患者发生CTC 3或4级的淋巴细胞减少,其中有89%的患者在治疗前就有轻度的淋巴细胞减少,40%的患者在治疗后恢复或严重程度下降。未观察到病毒感染显著增加和机会性感染。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中血浆AST、ALT、碱性磷酸酶和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大于正常范围上限的5倍(例如≥CTC 3级)的报告罕见,但是大部分出现于有潜在肝和/或骨转移的患者中。在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对照研究中无肝转移情况下发生CTC 3或4级γ-谷氨酰转移酶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在依西美坦组为2.7%,醋酸甲地孕酮组为1.8%。  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依西美坦组比他莫昔芬组或安慰剂组更易发生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肌酐水平的升高。在IES研究中与治疗相关的胆红素水平的升高(任何CTC等级)的发生率,依西美坦组为5.3%,他莫昔芬组为0.8%;在027研究中依西美坦组为6.9%,安慰剂组没有发生。CTC 3或4级的胆红素水平升高的发生率,依西美坦组为0.9%,他莫昔芬组为0.1%。任何CTC等级的碱性磷酸酶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在IES研究中依西美坦组为15.0%,他莫昔芬组为2.6% ;在027研究中依西美坦组为13.7%,安慰剂组为6.9%。肌酐水平升高的发生率,在IES研究中,依西美坦组为5.8%,他莫昔芬组为4.3%;在027研究中依西美坦组为5.5%,安慰剂组没有发生。  依西美坦组观察到与治疗时间相关的骨密度下降。从基线到治疗24个月骨密度的改变见下表。试验中不允许伴随使用双膦酸盐、补充维生素D和钙。    药物/实验室检查相互作用 :在临床实验室检查的结果中未观察到临床相关的改变。  上市后经验  [u]免疫系统异常[/u]  少见:过敏反应  肝胆系统异常:肝炎,淤胆型肝炎  由于不良反应来自不确定人群的自发报告,故经常无法正确评估其发生频度或确定与药物之间的因果关系。  [u]皮肤和皮下组织异常[/u]  常见:荨麻疹,皮肤瘙痒
2023-09-06 12:48:311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些?

用药是有原则的,而不是随便什么药都能吃,因此,在选购药品的时候一定先咨询医师,否则会发生药物的不良反应现象,那么,都包括哪些呢?  据专业医师指出,药物不良反应主要包括毒性反应、过敏反应、特异质反应和致畸作用、副作用五种。  1、毒性反应:毒性反应是指药物引起机体比较严重的功能紊乱,甚至造成器官组织病理变化的一种比较严重的不良反应。除了个别属于体质特别敏感外,毒性反应大多数是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的,其轻重程度与药物剂量及用药时间长短密切相关。即使在常用剂量下,有的患者也由于种种原因而出现毒性反应。如肝和肾是人体代谢和排泄药物最重要的器官,当它们的功能受损时,药物不能正常代谢及排泄,很容易在体内积蓄,造成中毒。  2、过敏反应:过敏反应也叫变态反应,是指有特异体质的患者使用某种药物后产生的不良反应,如搔痒、各种类型的皮疹、荨麻疹及过敏性休克等。过敏反应的发生与药物本身的药理性质无关,与药物剂量也没有直接关系。对于一般人即使到了中毒剂量也不会发生过敏反应,而特异体质患者在使用极小剂量时就会发生,如有的人仅仅接触青霉素溶液就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由于过敏反应仅发生于特异体质患者,故发病率并不高,但有时后果严重,甚至可以致命,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特异质反应:是指极少数人应用某些药后产生与药理作用毫不相关的反应。这种特异质反应有先天性特点,常存在遗传性酶缺陷,平时无表现,仅在应用某种药后才发病。如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患者,应用某些氧化性药物后即可导致溶血。  4、致畸作用:指孕妊娠妇女服药后对胚胎或胎儿的不良反应,所引起的反应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妊娠妇女服药时的妊娠阶段。妊娠期的前3个月,药物对胎儿的影响最大,容易引起胎儿畸形。  5、副作用:药物的副作用比较常见,是指在使用治疗剂量的药物时,伴随出现的与治疗疾病目的无关而又必然发生的其它作用。一种药物往往具有多种作用,当人们利用其中一种作用时,其余的作用便称为副作用。药物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是药物本身所具有的药理特性,它们是相对而言的,随着治疗目的的改变而改变。例如麻黄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和收缩血管,升高血压的作用,如用于治疗低血压,那么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失眠就是副作用;反之,如果用于治疗精神抑郁性疾病,那么引起血压升高就是副作用了
2023-09-06 12:48:461

药品不良反应的表现及分类

药品作用于机体,除了发挥治疗的功效外,有时还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某些与药品治疗目的无关而对人体有损害的反应,这就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可分为副作用、毒性反应、过敏反应和继发感染(也称二重感染)四大类。不良反应有大小和强弱的差异,它可以使人感到不适、使病情恶化、引发新的疾病,甚至置人于死地。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药物的疗效,最大限度地减少不良反应,这是临床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在现实生活中,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相当高的,特别是在长期使用或用药量较大时,情况更为严重甚至出现严重的毒副反应。严格地讲,几乎所有药物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引起不良反应。但是,只要合理使用药物,就能避免或使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这就要求人们在用药前全面地了解该药的药理性质,严格掌握药品的适应症,选用适当的剂量和疗程,明确药品的禁忌。在用药过程中还应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时发现药品产生的不良反应,加以处理,尽量避免引起不良的后果。对于一些新药,由于临床经验不够,对其毒副作用观察及了解不够,在使用时就更应十分慎重。 根据不良反应的性质分为:●副作用(副反应):药品按正常用法用量使用时所出现的与药品的药理学活性相关但与用药目的无关的作用。一般都较轻微,多为一过性可逆性功能变化,伴随治疗作用同时出现。器官选择作用低即作用广泛的药物副作用可能会多。●毒性作用:由于病人的个体差异、病理状态或合用其他药物引起敏感性增加,在治疗量时造成某种功能或器质性损害。一般是药理作用的增强。过度作用在定义上与毒性作用相符,指使用推荐剂量时出现过强的药理作用。●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首剂效应:一些病人在初服某种药物时,由于机体对药物作用尚未适应而引起不可耐受的强烈反应。●继发反应:由于药物的治疗作用所引起的不良后果,又称治疗矛盾,不是药物本身的效应,而是药物主要作用的间接结果。●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药物或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产物作为抗原刺激机体而发生的不正常的免疫反应。这种反应的发生与药物剂量无关或关系甚少,治疗量或极少量都可发生。临床主要表现为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性休克、血清病综合征、哮喘等。●特异质反应(特异反应性):因先天性遗传异常,少数病人用药后发生与药物本身药理作用无关的有害反应。该反应和遗传有关,与药理作用无关。大多是由于机体缺乏某种酶,药物在体内代谢受阻所致反应。●依赖性:反复地(周期性或连续性)用药所引起的人体心理上或生理上或两者兼有的对药物的依赖状态,表现出一种强迫性的要连续或定期用药的行为和其他反应。●停药综合征:一些药物在长期应用后,机体对这些药物产生了适应性,若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易使机体的调节功能失调而发生功能紊乱,导致病情或临床症状上的一系列反跳回升现象和疾病加重等。●致癌作用、致畸作用、致突变作用:药物引起的三种特殊毒性,均为药物和遗传物质或遗传物质在细胞的表达发生相互作用的结果。
2023-09-06 12:48:561

简述药品不良反应事件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的填写原则

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预案一、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1、对于科室新使用的药物和重点药物,组织护理人员认真学习药物使用说明书的相关内容。2、护士在进行各项药物治疗时,必须严格按照规范操作进行。使用药物期间,护士应密切观察病人的病情,及时发现异常情况。3、对已知具有不良反应的药物,如青霉素等用药期间,护士必须加强巡视,严格观察病情。4、对过敏体质的病人,其用药期间,护士必须加强观察病人病情。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处理1、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出现异常反应,应迅速查明原因,初步判断是否由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2、发生药物不良反应时,在能停止或撤除药物的情况下应该立即撤去药物和相关附件及用具。3、立即通知医生,遵医嘱实施急救措施。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应当先行实施力所能及的紧急救护。4、及时书写护理记录。5、做好家属和病人的安抚和解释工作。6、必要时保留残余药液、器具以备送检。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处理流程患者在用药过程中或用药后出现异常反应 撤去药物和及用具 保留残余药液、器具以备送检。立即通知医生 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遵医嘱实施急救措施 应当先行实施力所能及的紧急救护。 及时书写护理记录。做好家属和病人的安抚和解释工作。
2023-09-06 12:49:121

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的是

【答案】:A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
2023-09-06 12:49:201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几方面?

药物使用均有两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又因使用不当而有害于机体,这是药物的普遍规律。药物能针对疾病发挥有利于机体抗病的作用和治疗作用。药物在发挥治病作用的同时,所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或反而有害的其他作用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时,随同治疗作用出现的一些与治疗无关的或不需要的作用称副作用。副作用往往是可以预料的。副作用和治疗作用两者也可相互转化。如阿托品用以解除平滑肌痉挛性腹痛时,其抑制腺体分泌是副作用,但当用作麻醉前给药的,其制止腺体分泌是治疗作用而抑制平滑肌张力则转化为副作用。(2)毒性反应一般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个体敏感性较高时,常出现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严重的往往危及生命。(3)过敏反应少数过敏体质的病猪,在治疗时产生一般机体中毒量也不发生的特异反应。
2023-09-06 12:49:311

药品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有什么区别?

药品的副作用是指药品按正常剂量服用时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其他作用,这些作用本来也是其药理作用的一部分。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药品的副作用,还包括药品的毒性作用等;药品的副作用只是药品不良反应中的一部分。一般情况下,药品的副作用程度较轻,如果有的人副作用程度很重,就要考虑改用别的药。
2023-09-06 12:49:432

不良反应与副作用的区别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效应、特异质反应、及“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2023-09-06 12:50:132

药品不良反应的特点有哪些

药品不良反应一般分为两型:A型反应和B型反应。 1.A型反应为药品本身药理作用的加强或延伸,一般发生率较高、容易预测、死亡率也低,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等; 2.B型反应与药品本身的药理作用无关,一般发生率较低但死亡率较高,在具体病人身上谁会发生、谁不会发生难以预测,有时皮肤试验阴性也会发生不良反应,如青霉素的过敏反应等。 近年来,国外一些专家把一些潜伏期长、用药与反应出现时间关系尚不清楚的药品不良反应如致癌反应,或者药品能提高常见病发病率的反应列为C型反应。
2023-09-06 12:50:211

药物不良反应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一般不良反应严重不良反应新的一般新的严重
2023-09-06 12:50:502

什么叫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的药品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包括药品的副作用、毒性反应、依赖性、特异质反应等方面,如服药后出现皮疹、头痛、头晕、器官损害、致死等情况,都属于药品不良反应。使用医疗器械(例如配戴隐形眼镜、使用用于人体内的支架、关节等)后出现的不良反应,也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的范畴。
2023-09-06 12:50:594

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哪几点?

呕吐 头晕目眩 腹痛
2023-09-06 12:51:114

什么是药品严重不良反应?

药物使用均有两重性,既有治疗作用,又因使用不当而有害于机体,这是药物的普遍规律。药物能针对疾病发挥有利于机体抗病的作用和治疗作用。药物在发挥治病作用的同时,所产生与治疗目的无关或反而有害的其他作用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时,随同治疗作用出现的一些与治疗无关的或不需要的作用称副作用。副作用往往是可以预料的。副作用和治疗作用两者也可相互转化。如阿托品用以解除平滑肌痉挛性腹痛时,其抑制腺体分泌是副作用,但当用作麻醉前给药的,其制止腺体分泌是治疗作用而抑制平滑肌张力则转化为副作用。(2)毒性反应一般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个体敏感性较高时,常出现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严重的往往危及生命。(3)过敏反应少数过敏体质的病猪,在治疗时产生一般机体中毒量也不发生的特异反应。
2023-09-06 12:5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