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十二五期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的总体战略部署是什么

2023-09-22 23:43:51
共1条回复
豆豆staR
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

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逐步实现不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科学制定城镇化发展规划,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

(18)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坚持把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优先位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发挥资源优势和生态安全屏障作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科技教育,支持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加大支持西藏、新疆和其他民族地区发展力度,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发挥产业和科技基础较强的优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资源枯竭地区转型发展。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发挥承东启西的区位优势,改善投资环境,壮大优势产业,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强化交通运输枢纽地位。积极支持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发挥对全国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和自主创新中走在全国前列。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实行地区互助政策,开展多种形式对口支援。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更好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加快沿边地区开发开放,加强国际通道、边境城市和口岸建设,深入实施兴边富民行动。

(19)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规范开发秩序,控制开发强度,形成高效、协调、可持续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人口密集、开发强度偏高、资源环境负荷过重的部分城市化地区要优化开发。对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和经济条件较好的城市化地区要重点开发。对影响全局生态安全的重点生态功能区要限制大规模、高强度的工业化城镇化开发。对依法设立的各级各类自然文化资源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区域要禁止开发。基本形成适应主体功能区要求的法律法规、政策和规划体系,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和利益补偿机制,引导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推进发展。

(20)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功能、以大带小的原则,遵循城市发展客观规律,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科学规划城市群内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缓解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压力,强化中小城市产业功能,增强小城镇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推进大中小城市交通、通信、供电、供排水等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和网络化发展。

(21)加强城镇化管理。要把符合落户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逐步转为城镇居民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任务。大城市要加强和改进人口管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要根据实际放宽外来人口落户条件。注重在制度上解决好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城市规划和建设要注重以人为本、节地节能、生态环保、安全实用、突出特色、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强化规划约束力,加强城市公用设施建设,预防和治理“城市病”。

加强土地、财税、金融政策调节,加快住房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符合国情的住房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合理引导住房需求。强化各级政府职责,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加快棚户区改造,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增加中低收入居民住房供给。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需求,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相关推荐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什么战略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根据二十大报告的要求,通过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必将形成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区域协调发展不是要求各地区实现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的整齐划一,而是应在符合各地区实际的情况下,通过发展谋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动态平衡,在突出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完善区域规划与政策,既要避免各类要素、资源在各地区间分配的平均主义,更要杜绝产业结构雷同和发展模式照搬的现象。各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仅要考虑本地资源禀赋等内部条件,更要兼顾自身在整体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优势区域应当进一步提升集聚效率、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壮大规模经济效应;非优势地区要加快弥补薄弱环节,增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在各地区均按照其实际条件与功能定位形成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强化彼此间的协作联系,以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2023-09-08 13:04:361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要处理好什么关系?为什么?

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主要是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我国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明显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虽然全国各地经济都获得了很大发展,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沿海和内地的差距呈扩大趋势。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就成为关系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近年来,我国陆续提出了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决策: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不难看出,这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与正确处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沿海和内地的关系紧密联系。
2023-09-08 13:04:501

怎么看待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能让经济发展的更稳健。
2023-09-08 13:05:0215

如何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经济地理

加强区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的建设,完善区域的交通网络
2023-09-08 13:05:342

简述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意义。

【答案】:地区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各个地区之间的发展关系和结合状况。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和政治意义。(1)它将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2)它对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3)推进西部大开发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2023-09-08 13:05:54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

答:1.县域经济发展、比邻县互补经济发展、跨域县经济发展、省县跨域经济发展;2.省域经济发展、省省互补发展、跨省经济发展、省市跨域经济发展;3.相邻国家经济发展、相邻国家经济发展带发展、跨域战略国家经济合作发展、跨域自由贸易区建设经济合作发展、跨域经济战略投资合作发展;4.全球经济一体化战略合作发展、全球经济论坛经济合作发展、全球经济贸易巡展合作发展、国家领导人出访合作发展、团体议会互访经济合作发展、全球环境气候一体化治理性合作发展、全球防灾救灾培训救护一体化发展、全球能源资源调剂互补性一体化发展、全球货币互换一体化发展、全球文化认同化一体化发展。等等。这些合作发展影响和调剂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思维和理念,催动着经济发展的深化和进步。值得思考。
2023-09-08 13:06:021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消除两级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2023-09-08 13:06:163

为什么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1、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共同利益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虽然区域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但他们之间也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共同利益。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生产力的作用会超出原来产生的地域范围,而向新的区域或者更大范围的区域转移和扩展,并且在新的区域再次聚集,各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决定了各自发展模式的多样肚,使之形成各自的经济特色,区域问的互补性和相互需求成为区域之间相互联合的内在经济动力。因此,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各区域的经济进步和繁荣。2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宏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要求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是增强发展后劲,继续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必然选择,也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欠发达地区一般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末遭污染的生态环境,是全国人民的共同财富,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是关系我国经济长远发展和子孙后代幸福的大事。
2023-09-08 13:06:331

如何通过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财政作为宏观调控的工具和再分配的枢纽,与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能够提高生产要素投入的相对水平,实现产业结构合理化和效益化的目标。  运用财政政策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作用  转变区域经济发展方式,是实现区域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根本途径。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对财政政策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财政政策作为政府配置资源和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可以在推进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通过发挥引导、促进和协调控制等作用,从而发挥积极的财政作用。  (一)引导作用。财政政策的引向作用就是通过调整物质利益进而对个人和企业经济行为的调节来引导经济的运行。  (二)促进作用。财政政策对经济发展方式的促进作用体现在总量驱动和结构优化驱动两个方面。总量驱动是指财政政策通过调控措施的实施来推动经济的适度、稳定、持续增长。结构优化促进是财政政策功能的最有效作用,财政政策可以通过预算政策和税收政策来实现这种促进作用。  (三)协调作用。财政政策的协调作用是指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某些失衡状态的制约和调节能力。  现行的财政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着缺陷,制约着财政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效应的发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结构调整较为乏力;投入产业结构政策不够合理完善;对企业(单位)人才激励机制有待提高;财政投资管理有待加强;政府财政职能转变不到位。  财政支持地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思考  当前,针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财政要不断加大“统筹城乡、区域、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力度,支持科技创新,实施人才开发、保护战略,强化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促进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一)统筹城乡经济持续发展。一是增加财政对农民及城乡低收入群体的补助力度,落实好城乡低保等各项补助政策,逐步建立保障标准与经济增长同步提高的长效机制。二是要建立公务员正常的工资(津贴)增长机制。三是要加大就业投入,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通过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促进解决失业人员就业问题,以就业促进增收。
2023-09-08 13:06:453

统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和当前我国促进地区协调发展的战略布局是什么?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走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之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从国家层面的角度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统筹安排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  在“十一五”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应以东部10省市、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和东北3省四个地区为地域单元,统筹规划和安排全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西部地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群,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东北地区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快国有企业重组改造和产业转型步伐,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接续产业,重点支持能源原材料及后续加工、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中部地区要立足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一步完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积极抓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和资源深度开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依托大中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源消耗小、附加价值高的出口产业,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除了统筹安排上述四大区域的总体战略布局外,还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一步划分经济类型区,实行针对性强的差别化区域政策,分类指导和调控各地区发展,避免宏观调控中的“一刀切”现象。当前,大体可以按两个路径来划分经济类型区:一是按区域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划分问题区,如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地区、处于衰退中的老工业基地、财政包袱沉重的粮食主产区、各种矛盾交融的边境地区等,以作为国家援助和支持的地域单元;二是按地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以作为国家区域调控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域单元。  从后者来看,当前大体可以考虑划分五种类型的功能区:一是调整优化区域。对于那些经济开发密度较大,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的区域,如珠三角、长三角等部分地区,重点是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质量,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综合竞争能力,优化和改善空间结构,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防止经济过度集聚,避免出现“膨胀病”,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二是优先开发区域。对于那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开发密度不大,目前已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区域,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行优先重点开发,引导人口、要素和产业合理集聚,形成新的产业和城镇密集带。三是潜在开发区域。对于那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但近中期尚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区域,重点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合理控制经济开发强度,为今后大规模开发创造条件。四是生态脆弱区域。对于那些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区域,应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整治,鼓励生态性移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五是自然保护区域。对于那些依法设立的各种自然保护区,要实行强制性保护,有的还要实行抢救性保护,严禁从事不符合其发展方向的各类开发活动。  三、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建立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协调发展机制。这种新型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有效发挥政府规划和政策的积极引导和调控作用。当前,着重要制定并实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并将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以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在区域规划方面,当前应重点搞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和成渝等地区的规划,同时积极抓好不同  层次和不同类型区域规划的试点工作。在区域政策方面,要按照公平优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力度。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仍应把区域政策的重点放在西部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政策和民族地区政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应更多地依靠中部自身的力量,同时国家在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以及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而不应该也不可能再实行大面积、普惠制的优惠政策。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则主要依靠东部自身的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过去国家对东部地区的一些区域性优惠政策,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和体制转轨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此外,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打破条块分割,消除区域性壁垒,根除地方保护主义,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产业合理转移和有效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2023-09-08 13:06:54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现实意义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023-09-08 13:07:161

如何促进区域之间协调发展简述主要的内容

一是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要通过经济适度发展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使不同区域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享受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有基本统一的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待遇、基础教育条件等,从而使不同区域人民生活的综合质量与水平逐步趋于均等化.二是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各区域的比较优势.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每个区域都要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使自身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三是在区域间关系上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保障.全国的发展是个整体,各区域在产业分布上不能自成一体、面面俱到,需要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提升全国作为整体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率,避免重复建设、相互封锁和产业结构趋同化.为此,我们要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鼓励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合理流动,努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2023-09-08 13:07:351

分析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形成的原因,如何减少区域差异?

一、我国东中西三大经济区形成的原因:1、地形原因:在当代科学技术条件下,地理环境对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形成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自然地理条件的差异,也影响着开发的难易,进而影响着投资效益的大小、高低,久而久之又影响着区域整体开发水平,开发条件的差异。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的形成,从宏观上与我国三大地形梯度有某种联系。我们不难看出,东部沿海属一级地形,中部则在一、二级地形阶梯之间,西部则完全属二、三级地形阶梯范围。2、历史原因:我国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的形成无疑与我国工业化的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有密切的关系。鸦片战争之后,资本主义的侵略,首先针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商埠的开辟,土地的割让或租借,主要都在东部沿海地区。我国现代工业可以说也是从东部沿海登陆的。19世纪下半叶,随着资本的入侵,外国资本和民族资本开始在我国发展有工业社会生产性质的工矿业。3、政策原因:从投资政策上看,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选择了优先开发东部沿海地区并逐步向西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投资的主要重点先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然后再不断向中部和西部延伸,这就决定了我国东、中、西部在经济上的发展差异,也就逐步演化成为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区形成的基础。4、外资原因: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增大,沿海和内陆的差异进一步扩大。这主要是由于东部沿海地区接近或易于与经济发达区(太平洋经济发达圈)的辐射源联结,因而吸引外资多,产业较易与国际接轨,投资效益较高;对发展新产业、高技术产业、金融、商贸、信息等产业较有利。二、减小东、中、西部之间的区域差异:1、加强国家关于发展区域经济的政策立法和实施工作。根据其他国家的发展经验,特别是发达国家对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经验,不难发现,他们所实施的区域经济政策,都以立法的形式规定下来,各地区则必须按照法规在总体目标一致的前提下,根据本区域的实情来进行调整实施。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方面的法规,在近两年来取得了很大的成就。2、有效利用中央财政拨款、外资和自筹资金。要发展西部地区,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应该主要集中精力抓有效的利用资金上,集中在教育、电力、道路和通讯等大而且重要的基本硬件设施上,以此来吸引更多的资金,特别是民间资本。3、注重人才资本的储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学者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决定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增长以及贫富差距的决定因素”。在西部地区人才得不到应有的待遇,也没有足够的科研经费,这些都使得人才向东部和沿海城市转移,给本来就需要大量人才的西部雪上加霜。4、除对大型项目的资助外,应注意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从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GDP中非农业比重这个指标来看,西部近几年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除了如道路、通讯、水利等这些所必须由政府牵头投资的重大项目之外,还可以利用政府资金来依据本地区的优势建立起自己的优势产业,从宏观上带动地区的发展。但面对西部地区的实情,其大型企业是少之又少,而且拉动力很有限。5、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西部地区引资困难的原因除了基础设施落后外,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也是其经济体制的制约。具体来讲就是,东部和沿海地区能吸引大量外资,除了独特的自然优势和廉价的劳动力之外,还得益于其良好的市场机制,就是它们所生产的产品中有很大一部分在当地就可以进行直接销售获得利益。
2023-09-08 13:07:461

求区域经济发展的参考文献

[1] 舒沁沁. 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再思考[J]. 新西部(下半月), 2009,(11) . [2] 杨金凤. 关于加速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J]. 中国建设教育, 2006,(05) . [3] 周园. 以循环经济助推区域经济发展[J].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09,(11) . [4]我国区域经济未来发展趋势[J]. 现代焊接, 2009,(09) . [5] 刘运动,宋守君. 从区域经济发展背景下谈城市竞争力[J]. 中国建设教育, 2007,(03) . [6] 肖光荣. 论区域经济发展观的新发展[J]. 湖南商学院学报, 2009,(05) . [7] 王翔. 城镇化发展问题与制度体系创新研究[J].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04) . [8] 朱允卫,阮建青. 非农经济、产业集聚与区域经济发展[J]. 国际学术动态, 2006,(01) . [9] 沈锋. 区域经济合作与西部经济发展研究[J].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09,(11) . [10] 汪剑平,程启智.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趋同和趋异及其制约因素[J]. 求索, 2009,(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5 条 [1] 严汉平. 西部经济发展中制度因素分析与制度创新主体角色定位及转换[D]. 西北大学, 2004 . [2] 李文星. 地方政府间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四川大学, 2004 . [3] 马克继. 云南回族农商文化传统与经济变迁[D]. 中央民族大学, 2005 . [4] 沈月琴. 天保地区森林资源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机理和模式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5] 梁志杰. 联合补充库存问题的模型及算法研究[D]. 西南交通大学, 2005 . [6] 黄文芳. 大城市郊区农村的价值研究[D]. 复旦大学, 2005 . [7] 杨筠. 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 四川大学, 2005 . [8] 吕勇斌. 中小企业发展的区域差异性研究[D]. 华中农业大学, 2005 . [9] 刘拓. 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 北京林业大学, 2005 . [10] 陈文福. 西南喀斯特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四川大学, 2005 . >>更多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4 条 [1] 仲雷. GIS支持下的安徽省区域发展均衡性分析[D]. 安徽师范大学, 2004 . [2] 赵全超. 我国三大经济圈城市群能级分布研究[D]. 天津大学, 2004 . [3] 介小兵. 陇南山区经济发展及其产业、空间结构优化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 [4] 李燕. 东西部区域经济合作研究[D]. 西北师范大学, 2004 . [5] 林琳. 区域人口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 大连理工大学, 2004 . [6] 李玮娜. 山东省旅游资源非优区及开发研究[D]. 青岛大学, 2004 . [7] 李晓萍. 基于区间判断的AHP理论与应用研究[D]. 南京理工大学, 2004 . [8] 闫卫阳. 城市体系空间布局的模型化与智能化方法研究[D]. 武汉大学, 2004 . [9] 杨忠臣. 区域空间布局的理论与方法——以江苏省高淳县为例[D]. 南京师范大学, 2004 . [10] 胡丽. 三峡库区小城镇资源集聚与配置途径研究[D]. 重庆大学, 2004 . >>更多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林奇胜. 城市用地扩张控制的思考[A]. 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 2007 . [2] 马丽卿. 浙江海洋旅游产业区位分析及空间重构[A]. 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 2007 . [3] 陈德广,乔卫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省际区域经济分异研究[A]. 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 2008 . [4] 薛领. 海淀区主导产业选择与空间布局研究[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5] 肖春梅. 论乌鲁木齐城市功能定位及其实现途径[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年会暨“全球化与中国区域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8 . [6] 刘镇. 金融危机的反思与区域经济研究对象的再认识[A]. 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 2009 . [7] 阚兴龙. 基于循环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东莞市为例[A]. 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 2007 . [8] 闫卫阳. 第四章 城市体系分析与布局的理论模型[A]. 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 2008 . [9] 侯希望,舒华英,方旭. 遗传算法在城市空间结构分析中的应用研究[A]. 第十一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 [10] 黄家骅. 论非均质空间的经济分析[A].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纪念新中国建国60周年(2009)[C], 2009 .麻烦采纳,谢谢!
2023-09-08 13:07:581

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是什么,如何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十分突出。但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将在互动中促进协调,在各区域主体功能强化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整体发展水平。1.东部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该地区以占全国3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56%的地区生产总值,58%的二产增加值,57%的三产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7元,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7倍,居四大板块之首。东部沿海经济区以长三角为引擎,实力最强。其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均略高于全国的11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经济区以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为引擎,经济总量较大,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都占到全国的115。南部沿海经济区以珠三角为引擎,地区生产总值和第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到全国的巧%左右,经济总量上不及北部沿海,但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2003元,是全国的1.57倍,高于北部沿海的20983元,是北部沿海的1.49倍 2.中部的经济实力明显弱于东部。中部以占全国32%的人口,创造了全国23%的地区生产总值,31%的一产增加值,22%的二产增加值,21%的三产增加值。中部第一产业的优势相对强于第二、三产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不及全国平均水平,为全国的0.77倍。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看,黄河中游经济区为11856元,略高于不足万元的长江中游经济区 3.西部的经济实力又弱于中部。西部以占全国2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地区生产总值,21%的一产增加值,11%的二产增加值,13%的三产增加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的0.62倍。大西南经济区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379元,为八大经济区中最低。经济区中只有重庆超过万元,贵州仅为500()元,为全国最低。大西北经济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近万元,略好于大西南经济区 如何推动: 2000年以来,我国先后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区域发展战略,中央政府加大了向这三个区域重点领域的投资倾斜,改善了当地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提高了当地的公共服务水平,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这些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东部沿海地区依托自身的经济基础,积极参与国际分工,不断提升综合竞争力,继续保持领先发展势头。 区际竞争关系加剧,一些地方政府以工业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为载体,调动各种资源扩大投资规模,包括以税收优惠和土地低价吸引投资,使得一些不具优势或者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区域,也形成较大的工业规模。与此同时,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以市场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合作全面展开。各地区出于增强竞争力的内在要求,开始突破传统的制度性障碍,推进区域经济整合,发展各种横向合作。区际竞争促进各区域提高本区域竞争力,区域经济合作和生产要素大规模区际流动,增强了区际互动发展关系。
2023-09-08 13:08:081

如何实现各区域的平衡与协调发展

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就必须重视和研究形成互动机制的各种因素。从产业经济学角度来讲,最关键的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根据产业经济和技术结构变化和发展来选择区域主导产业,适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发展政策,处理好外资产业与民族区域产业关系等。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区域经济互动机制,才能落实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整体战略,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产业协调,区域主导产业,协调发展,产业经济安全 一、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的必要性 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是指国家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通过干预一国的区域产业间资源分配或产业内的产业组织达到该国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目标所制定的政策。 从我国当前产业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区域产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协调现象。具体表现在: (1)产业政策效应不明显。例如,我们一直在强调发挥区域优势,实现产业结构合理的地区布局。然而,这一目标并未实现。各个地区未能将生产活动相对集中在个别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中,地区非专业化倾向使有限的资源被分散的、低效率的使用,产业结构走向趋同化。又如,尽管我们一再强调发展横向经济联系,开展专业化分工与协作,提高规模经济效益,但并没有取得什么实际效果。不断衍生出规模不经济的生产企业,突出的是汽车行业远没有达到规模经济的要求。再如,虽然我们长期以来一直强调技术进步以及技术结构调整,但它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完善的作用并不明显。其中一个重要的突出表现就是,引进的先进技术与国内原有技术无法结合,从而使移入结构形成自我循环的封闭状态,割裂了产业关联。 (2)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建国以后,我国地区间人均国民收入差异的变动呈V字形。即在1952-1965年间趋于缩小。1965年以后开始逐步扩大。特别是在1978年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由沿海向内地的逐步推进,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间城乡间人均GDP差距都在迅速扩大。尤其是21世纪以来。这种地区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所以从这个角度讲,制定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是完全必要的。正因为如此,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建议》,提出了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等新的发展思路和任务。因此,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探索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真正把以区域产业协调发展为核心的经济社会发展。纳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二、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的基本内容 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是为了体现区域产业间的资源分配和各种企业的某种经营活动而采取相关政策的协调性,因此,它应当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从针对性上看,要针对我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实际要求,加强对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工作。主要包括:一是以振兴装备制造业和基础产业为重点,研究和制定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政策,同时选择一批有条件的企业做好示范工作。二是制定有关鼓励新材料产业发展的政策,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三是继续做好淘汰落后的生产能力、工艺和产品工作,引导工商企业、金融机构及社会的投资方向,制止重复建设,促进我国矿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2.产业政策协调发展要具有明显的层次性。(1)从产业政策内容上看,我们可以把产业政策划分为两大类:一是与产业分配资源有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产业的一般基础设施(包括工业用地、产业用的公路、港口、工业用水和供电等)的政策和产业之间的资源分配政策。二是与各种产业组织有关的内容。主要包括与各领域的内部组织有关的政策(产业改组、密集化、缩小开工率、对生产和投资进行调整等)和属于横向产业组织的中小企业政策,制定合理的产业协调政策并推动实施。对于已有一定工业化基础并面临产业结构高级化任务的后起国家,特别对中国而言,必须建立有效的层次性产业协调政策。(2)从产业政策约束上看,我们可以把产业政策分为五种类型:一是支持性产业协调政策。对提高国家竞争能力、对产业升级起重要作用的特定产业、特定的企业及特定的产品,国家将通过注入资本金、财政贴息、发行债券、债转股等手段来支持这些行业、企业的发展。二是鼓励性产业协调政策。对于国家鼓励的传统产业改造,以及成长性的战略产业,国家将给予减免税收的办法鼓励其发展。三是竞争性产业协调政策。国家应从公平的投资税收政策、严格的技术质量标准、规范的反垄断法规和快速的市场信息服务四个方面创造公平、公正和透明的政策环境,实现优胜劣汰。四是限制性产业协调政策。对污染环境、技术水平落后、严重供大于求的产品,实行限制性产业政策,坚决予以淘汰。五是保护性产业协调政策。针对农业和服务业这两个国际竞争能力较弱的产业,特别是针对一些幼稚产业,可以实施既不违背世贸组织法律框架,又能适度保护我国产业安全,有利于加快幼稚产业以及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的保护性产业政策。 3.从方向性上看,产业协调发展政策应当具有导向力度。主要是加大对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选择,主要包括:(1)调整和优化服务行业结构的政策。通过政策的导向效应,达到以市场为取向,企业为主体,技术进步为支撑,优化和调整服务业行业结构,提高服务业的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借助外资进入带来的示范效应,扩大服务业门类,增加服务业产品,提升现代服务业的比重。要加强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餐饮、公用事业、农业服务等行业的改组改造,积极发展物业管理、旅游、社区服务、教育培训、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大力发展信息、金融、保险以及会计、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行业。(2)加快企业改革调整的政策。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有步骤地开放银行、保险、证券、电信、外贸、商业、文化、旅游、医疗、会计、审计、资产评估和国际货运代理等领域,逐步对电信、电力、石油化工、铁路、民航等具有自然垄断和公用事业性质的行业进行改革和重组,打破行政垄断,引入竞争机制,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的改革,在不违反WTO规则的前提下,政府通过有效措施,帮助国有企业解除负债率高、富余职工多、企业办社会等历史包袱,除了为数不多的确实需要国家独资经营的企业外,其他国有企业都向股权多元化的方向转变。依托有竞争力的企业,国家从授权经营、跨业经营、上市融资和项目审批等方面给予政策条件,通过兼并、联合、上市、重组等方式,形成一批拥有著名服务品牌、多元投资主体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大公司和企业集团,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实行“走出去”的战略,同时采取灵活的方式,加快服务业中小企业的发展。(3)放宽服务业市场准人的政策。以落实WTO非歧视原则为契机,取消对国内非国有企业的行业准入限制,发展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服务业,制定鼓励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业的政策,改变服务业部分行业垄断经营严重、市场准入限制过严和透明度低的状况,营造国内各类合法经济主体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加快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国内市场。(4)增加服务业投入的政策。加快发展服务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提高国际竞争力和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有力措施,也是缓解就业压力的主要途径和扩大就业的主要渠道。同时国家各级政府都在积极安排一定数量的投资,作为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引导资金和国家鼓励的服务业建设项目的贴息或补助,更多地吸引银行信贷资金和社会投入。鼓励符合条件的服务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融资,通过股票上市、企业债券、项目融资、资产重组、股权置换等方式筹措资金。(5)正确发挥政府的职能作用。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市场力量并不会自动地使主导产业得到快速发展,在这方面,政府就不是可有可无的。在市场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时,政府应该用积极的主导产业政策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以推进整个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三、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必须注意的问题 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既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研究课题,从国内外产业协调发展的经验与教训来看,应当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促进全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在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中,要考虑区域经济和技术结构变化和发展的实际需要。技术进步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因此必须考虑区域各产业的技术进步状况以及不同产业技术进步的快慢对区域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和制约,把高新技术产业以及具有改造传统产业作用的新兴产业放在优先地位给予重点支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将使区域经济发展处于不同的阶段;不同阶段,区域经济发展目标和任务不同,区域产业政策也应当随之不同。要制定出正确、合理的区域产业政策,把握好区域产业政策重点,配合以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及时调整与修改不合理和过时的区域产业政策,是充分发挥区域产业政策作用的根本保证。 第二,在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中,要明确区域产业发展各方面支持和限制的重点。我们调整不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的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通过加快主导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以此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从而促使整个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如何调整区域产业结构、选择主导产业以及如何加快培育和发展主导产业,应是制定区域产业协调复杂政策时要明确的支持重点。通过规定和调整产业贷款投向、条件、数量、偿还期及产业利率,对需要扶持的产业可增加贷款数量、延长贷款期限、实行产业优惠利率。在这方面,可以借鉴日本、韩国为扶持某些产业的发展而制定《振兴条例》、《振兴法》的做法,同时要制定《区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法》,从法律上加以扶持和规范。 第三,在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中,要适时调整外商投资产业发展政策。构建创新型区域产业协调发展政策互动机制,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内外许多变量因素。(1)从我国国情看,当前最突出的变量因素是外商投资政策对我国产业协调的影响和安全保障问题。进入21世纪,外商在华投资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一是随着我国对外商投资限制进一步减少,外商来华投资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尤其是随着入世和进一步的改革开放,具有良好投资环境的中国已越来越成为外商投资的热点。二是跨国购并、股权转让等新的投资方式逐步成为外商投资的重要方式。外商并购中国国有企业的投资大幅增加,经中国政府批准或正在向中国政府申请批准的跨国公司并购中国国有企业的案例逐步增多,个案规模高达数亿美元。外资通过控股、参股等进入国内上市公司特别是境外上市公司的投资总额逐年增长。三是跨国公司加大对中国的投资,向中国产业转移的步伐加快。特别是日本的集成电路、韩国的家电、欧美的通讯电子类产品的制造企业,加快了向中国转移生产能力的速度。四是入世后我国加大了金融、电讯、流通等服务贸易领域的对外开放,这些领域已成为中国吸引外资新的增长点。我国政府应当采取切实措施,适时调整产业政策,在鼓励外商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2)从我国“十一五”目标看,调整外资政策将面临几个方面的任务:一是按照WTO多边规则和我国的承诺,清除或修改与这些规则、承诺相抵触的贸易与投资制度和政策,如取消对外资企业在出口比例、外汇平衡和国内采购要求等方面的限制。二是建立和完善与国内市场开放以及贸易投资活动市场化进程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如强化利率、汇率和税率等经济调控手段、逐步改革与减少外资市场准入审批程序等。三是充分利用多边框架下能够享有的制度与政策自主安排空间,在市场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完善的历史时期,有必要保持利用外资政策的连续性,提高对国外跨国公司的吸引力。这些调整明显有利于降低外资进入的交易与制度性成本,改善投资环境,对利用外资的稳定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不发达国家来说,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在于民族区域产业安全。如果过度引用外资,不注意引用外资的质量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就有可能影响国家产业安全。
2023-09-08 13:08:301

政治题: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什么意义?

可以百度啊上面有很多类似问题
2023-09-08 13:08:424

新时代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方略是什么

西部大开发战略中部崛起战略振兴老工业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2023-09-08 13:08:545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目标,四个机制是什么?

基本目标: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四个机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
2023-09-08 13:09:291

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倾向于什么?

进去经济均衡协调发展,增强倾向与政府的统筹安排或政府的政策支持,在政府的干预下才可以均衡发展。
2023-09-08 13:09:431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什么的区域经济布局

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形成【主体功能明显、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2023-09-08 13:09:521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三个重点

一是推进区域间公共服务均等化。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要通过经济适度发展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缩小区域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使不同区域的居民都能喝上干净的水,享受优美的环境、便利的交通,有基本统一的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待遇、基础教育条件等,从而使不同区域人民生活的综合质量与水平逐步趋于均等化。二是在产业发展上体现各区域的比较优势。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每个区域都要在充分考虑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的基础上,使自身的比较优势得到充分发挥,潜力得到充分挖掘,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产业。三是在区域间关系上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机制。这是区域协调发展的保障。全国的发展是个整体,各区域在产业分布上不能自成一体、面面俱到,需要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提升全国作为整体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率,避免重复建设、相互封锁和产业结构趋同化。为此,我们要坚持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同时,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和生产要素优化配置的要求,鼓励区域间产业有序转移,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合理流动,努力构建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2023-09-08 13:10:161

如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想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根据报告的要求,通过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必将形成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通过发展谋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动态平衡,在突出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3-09-08 13:10:311

如何实现中国中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1、进一步完善国土规划体系  总结发达国家国土规划工作的经验,一是各国都把国土规划作为国家空间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国土规划工作十分重视;二是国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根据空间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宏观层次的规划着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大的经济区域协调的总体思路、原则方针等内容,微观层次的规划则以开发和整治项目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内容为主;三是国土规划的理念和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土规划体系、规范国土规划的法律措施,从而有效实施国土规划,既是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必要措施.  2、加大对后进地区的教育投入  在现实生活中,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是一种正比关系,收入不平等的背后是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缺乏优质的教育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对后进地区教育的投入.  3、中西部地区要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自然资源丰富对所在地区来说是一种比较优势,但如果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单一的产业结构,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束缚作用不断增强,就会步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延伸,形成多元化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将自然资源静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并且将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成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促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4、强化“经济导向”,协调利益主体关系  地方和中央博弈关系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地方政府是“经济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当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评价指标.因此,地方政府在一些项目决策上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因此,中央政府应积极推进政策制度体系创新,改变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健全监控和责任追究制度.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地方执行政策的机会成本,对执行政策给地方造成的损失给予合理补偿,实现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相统一、经济增长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3-09-08 13:10:481

怎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想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根据报告的要求,通过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必将形成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通过发展谋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动态平衡,在突出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3-09-08 13:10:56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什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实施依据根据二十大报告的要求,通过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必将形成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区域协调发展不是要求各地区实现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的整齐划一,而是应在符合各地区实际的情况下,通过发展谋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动态平衡,在突出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完善区域规划与政策,既要避免各类要素、资源在各地区间分配的平均主义,更要杜绝产业结构雷同和发展模式照搬的现象。各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仅要考虑本地资源禀赋等内部条件,更要兼顾自身在整体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优势区域应当进一步提升集聚效率、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壮大规模经济效应;非优势地区要加快弥补薄弱环节,增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在各地区均按照其实际条件与功能定位形成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强化彼此间的协作联系,以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2023-09-08 13:13:271

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塑造什么新格局

  具体内容为: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提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提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分工合理、特色明显、优势互补的区域产业结构,推动各地区共同发展;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改善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以及粮食主产区、矿产资源开发地区、生态保护任务较重的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的支持;支持经济发达地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扶持中西部地区优势产业项目,加快这些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纽带、企业为主体、项目为载体的互惠互利机制,建立健全资源开发有偿使用制度和补偿机制,对资源衰退和枯竭的困难地区经济转型实行扶持措施。
2023-09-08 13:13:471

如何理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

美丽河北新局面要扎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为基础,以逐步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均衡高效发展为目标,强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跨地区自由有序流动,区域之间形成合理分工、互动合作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发展过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自2000年以来,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先后制定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上先前提出的沿海率先发展战略,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逐步形成。
2023-09-08 13:13:581

想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实施哪些战略:

想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根据报告的要求,通过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必将形成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通过发展谋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动态平衡,在突出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3-09-08 13:14:211

初三政治题:为什么推动城乡,区域的协调发展?

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我国国家性质的要求,也是解决我国目前社会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2023-09-08 13:14:422

如何促进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1、进一步完善国土规划体系  总结发达国家国土规划工作的经验,一是各国都把国土规划作为国家空间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国土规划工作十分重视;二是国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根据空间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宏观层次的规划着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大的经济区域协调的总体思路、原则方针等内容,微观层次的规划则以开发和整治项目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内容为主;三是国土规划的理念和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土规划体系、规范国土规划的法律措施,从而有效实施国土规划,既是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必要措施。  2、加大对后进地区的教育投入  在现实生活中,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是一种正比关系,收入不平等的背后是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缺乏优质的教育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对后进地区教育的投入。  3、中西部地区要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自然资源丰富对所在地区来说是一种比较优势,但如果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单一的产业结构,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束缚作用不断增强,就会步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延伸,形成多元化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将自然资源静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并且将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成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促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4、强化“经济导向”,协调利益主体关系  地方和中央博弈关系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地方政府是“经济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当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评价指标。因此,地方政府在一些项目决策上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因此,中央政府应积极推进政策制度体系创新,改变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健全监控和责任追究制度。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地方执行政策的机会成本,对执行政策给地方造成的损失给予合理补偿,实现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相统一、经济增长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3-09-08 13:14:571

我国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的全面形成,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

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战略。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区域 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不仅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而且同一地带的不同省市区之间,甚至同一省区的不同地域之间,都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缩小差距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关键环节,也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党中央陆续制定的各重大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强调继续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同时,明确提出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的新思路。这种新思路对于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有着关键性的作用,是对我国缩小地区差距战略的重大创新与完善。 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处理不同区域的发展关系一直是我国区域发展战略的主线。“十一五”规划正式把“坚持实施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确定为我国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重申了这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施非均衡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但这种调整并不是向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均衡发展战略的回归,而是体现了充分发挥各地区的发展优势和潜力,促进区域间共同发展和统筹互动的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 国土开发格局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所讲的协调,不仅仅指要形成区域差距缩小和区域协调互动的发展格局,而且也要求各个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必须与自身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因此,根据各地区的自身条件和特点,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国土开发格局,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主体功能区规划和建设的核心目标,就是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国土整治工作不力、区域开发秩序混乱、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峻的现象。党的十七大报告确认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所提出的形成主体功能区的基本思路,明确提出要“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这一区域开发战略思路是对我国区域开发模式的重大调整。 区域一体化战略这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范畴。一个国家内部的区域一体化主要是指开展跨行政区划的经济协作、经济联合以及经济带和经济圈建设等。在传统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级地方政府都追求本地区相对均衡和自成体系的发展,致使条块分割严重、区际产业联系薄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区域分工正在不断深化。但不容讳言的是,地区封锁和地方保护在一些领域还比较严重,区域分工仍处于不合理、不经济状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为我国推进区域一体化指明了方向。 特殊地区和贫困地区扶持战略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一直十分重视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等特殊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对民族地区一直给予特殊照顾。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也将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着手解决贫困地区的问题。经过不懈努力,许多贫困地区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资源枯竭地区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新型贫困地区,经济转型异常困难,也需要国家给予大力扶持。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加大对各类特殊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确定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中国特色城镇化战略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与城镇空间分布格局,对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镇体系建设总方针。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和“十一五”规划调整了我国以往控制大城市规模的城镇化战略,提出了坚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思路。十七大报告确认了上述城镇化战略思想,提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种城镇化战略思想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科学地提出了我国城镇化的发展方向。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政策保障措施一个合理、有效的战略体系不仅需要有明确、科学的战略目标,而且必须有一系列的实施手段,即政策支撑体系。在当前各级地方政府财力差别巨大的情况下,要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是要以财政体制改革为前提的。主体功能区建设包括以下主要内容:为了长远利益和国家整体利益,限制或禁止生态严重脆弱区、生态价值较高地区、具有特殊生态与人文价值地区等的开发活动;经济发展潜力较大并且综合承载力较高的地区,要尽快发展成为吸纳人口迁移和经济建设的重点地带;开发密度高且综合承载力开始减弱的地区,则应该在适度控制规模扩张的基础上走优化发展道路。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地区所付出的牺牲必须得到必要的补偿。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把“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和主体功能区建设,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确定为当前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一个基本方针。此外,党的十七大报告所提出的“重大项目布局要充分考虑支持中西部发展”,也是全面落实中国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政策保障措施。 总之,中国特色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体系,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精神解决区域发展问题的集中体现。它紧紧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始终贯穿着区域发展这一主题;紧紧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凸显了以人为本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紧紧把握住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坚持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思路。
2023-09-08 13:15:151

为什么要区域协调发展?

想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根据报告的要求,通过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必将形成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通过发展谋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动态平衡,在突出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3-09-08 13:15:261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长期以来把做大一个地区经济总量作为出发点和唯一目标来缩小地区差距的观念。明确了缩小地区差距的导向,主要不是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是要求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排名提升,而是缩小地区间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从而使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民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都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二是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所有区域都要加大经济开发力度的思维定式。我国区域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国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不适合大规模地集聚经济,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有些区域要承担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支撑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些区域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对于这些区域,“发展”的含义主要不是作大经济总量,而是保护好自然生态。这样,才能既遵循经济规律,也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三是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改变了完全按行政区制定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思想方法。我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经济和人口的能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也应该不同,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评价内容和重点也应不同。只有采取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的新举措,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指标,才能使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指标更加科学,才能科学引导区域协调发展。四是体现了长远战略思维,改变了过于追求短期发展成效的观念。未来几十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将有几亿农村人口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进入城市居住。在这种与经济结构调整相伴的空间结构急剧变动的历史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富有前瞻性地谋划好我国未来十几亿人口、几十万亿经济在国土空间上的分布,主动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协调好地域空间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对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与生存极为重要。扩展资料:具体内容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提出,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3-09-08 13:16:091

区域间共同发展和平衡发展是一个概念吗?求详细解释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建国以来,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非均衡——均衡的演变。一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选择,不能将均衡与非均衡的发展战略绝对化。因为无论从二者功能上的差异,还是从发展的本质而言,均衡与非均衡的相辅相成才能使经济健康、快速、协调的发展
2023-09-08 13:16:22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什么意义啊?

想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要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做好区域协调发展,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根据报告的要求,通过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必将形成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通过发展谋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动态平衡,在突出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区域协调发展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继续发挥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对内地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等条件较好地区的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2023-09-08 13:16:411

当前推动国内外经济平衡协调发展的着力点有哪些

现阶段,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特征十分突出。但在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区域经济将在互动中促进协调,在各区域主体功能强化基础上,大幅度提高整体发展水平。  1、进一步完善国土规划体系  总结发达国家国土规划工作的经验,一是各国都把国土规划作为国家空间调控和管理的重要手段,对国土规划工作十分重视;二是国土规划的内容和任务根据空间层次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宏观层次的规划着重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大的经济区域协调的总体思路、原则方针等内容,微观层次的规划则以开发和整治项目布局、土地利用规划等具体内容为主;三是国土规划的理念和重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发生相应的变化。借鉴国际经验,通过加强国土规划的薄弱环节、完善国土规划体系、规范国土规划的法律措施,从而有效实施国土规划,既是新的历史时期统筹区域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实现区域统筹发展的必要措施。  2、加大对后进地区的教育投入  在现实生活中,受教育程度与收入水平是一种正比关系,收入不平等的背后是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缺乏优质的教育是制约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应加大对后进地区教育的投入。  3、中西部地区要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  自然资源丰富对所在地区来说是一种比较优势,但如果过分依赖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形成单一的产业结构,随着自然资源的减少,对经济增长的束缚作用不断增强,就会步入“比较优势陷阱”。因此,资源丰富的西部地区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在产业结构上不断创新、不断提升、不断延伸,形成多元化高级化的产业结构,将自然资源静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动态的比较优势,并且将产品的比较优势转化成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促使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增长。  4、强化“经济导向”,协调利益主体关系  地方和中央博弈关系深层次的原因在于制度。地方政府是“经济人”,追求效益的最大化,在以GDP为主要考核指标的情况下,当区域经济增长与环境问题发生矛盾时,地方政府一般都会倾向于看得见摸得着的政绩评价指标。因此,地方政府在一些项目决策上大多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因此,中央政府应积极推进政策制度体系创新,改变政府政绩考核指标,健全监控和责任追究制度。中央政府在制定政策时,要考虑地方执行政策的机会成本,对执行政策给地方造成的损失给予合理补偿,实现国家利益与区域利益相统一、经济增长和环境相协调,实现国民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023-09-08 13:17:151

如何推动河北省区域协调发展

美丽河北新局面要扎实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为基础,以逐步缩小区域差异、实现均衡高效发展为目标,强调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充分发挥各区域的比较优势,促进生产要素跨地区自由有序流动,区域之间形成合理分工、互动合作关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发展过程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自2000年以来,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先后制定并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加上先前提出的沿海率先发展战略,四大板块区域发展总体战略逐步形成。
2023-09-08 13:17:281

深入实施什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实施依据根据二十大报告的要求,通过扎实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必将形成更高水平和更高质量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新格局。区域协调发展不是要求各地区实现发展模式和发展水平的整齐划一,而是应在符合各地区实际的情况下,通过发展谋求各地区之间的协调与动态平衡,在突出地区优势的基础上促进各地区发展水平的相对平衡。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完善区域规划与政策,既要避免各类要素、资源在各地区间分配的平均主义,更要杜绝产业结构雷同和发展模式照搬的现象。各地区在制定发展规划时不仅要考虑本地资源禀赋等内部条件,更要兼顾自身在整体发展格局中的定位,优势区域应当进一步提升集聚效率、增强创新发展动力、壮大规模经济效应;非优势地区要加快弥补薄弱环节,增强在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边疆安全等方面的功能。在各地区均按照其实际条件与功能定位形成合理分工的基础上,强化彼此间的协作联系,以要素的合理流动和高效集聚带动区域协调发展,形成主体功能明确、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
2023-09-08 13:18:021

当前我国城市区域协调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2021年,中部和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25万亿元、24万亿元,比2012年增加13.5万亿元、13.3万亿元,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速连续多年高于东部地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持续缩小。 2021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分别达到9.6万亿元、27.6万亿元、10.1万亿元,总量超过了全国的40%,动力源地区引擎作用不断增强。 十年来,重点地区的粮食生产、能源供给保障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基础设施通达程度更加均衡。 目前,中西部地区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9万公里,占全国比重近60%,西部地区在建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规模超过东中部总和。 东部产业持续向中西部转移,中西部地区就业机会和吸引力不断增加。
2023-09-08 13:19:243

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

答:一、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背景1、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就是全方位发展,共同富裕的中国梦!
2023-09-08 13:19:372

要深入实施什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与应有之义。大力挖掘和培育国内市场潜力。国内大市场优势是国内大循环高效运行的基础。因为只有通过形成更高水平、动态平衡的国内市场,利用统一大市场优势,充分发挥内需对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才能增强国内大循环的内生动力和可靠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我国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时,首先谈到的就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推进高质量发展还有许多卡点瓶颈,科技创新能力还不强。为此,从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等方面对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作出战略部署。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重大论断,有力促进了新时代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为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障。踏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对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了更高要求。特别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加快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优化民营企业发展环境,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此,要“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体经济是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体,也是国家真正创造财富的经济形态。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并对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作出了系统安排。如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等。持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让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果实惠及更多群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至关重要。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
2023-09-08 13:20:091

申论范文: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贯彻实施区域发展战略,对于我国顺利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两大宏伟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时期,必须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继续发挥各地区的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使地区经济、城乡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到进一步缓解,地区间的社会发展差距进一步缩小,逐步形成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态势。要加大转移支付和财政性投资的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和边疆地区加快发展。健全市场经济机制,打破行政区划的限制,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自由流动,健全合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地区开展多种形式的区域经济协作和技术、人才合作,形成东中西共同发展的格局。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   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步伐,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增强自我发展能力。要落实和深化西部大开发政策,巩固和发展西部开发成果,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点是确保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力度,把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改善和加强西部地区公共服务等。   二、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   东北地区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要注重解决影响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和生态性矛盾,增强内在活力,改善软、硬经济环境,为长期较快全面协调发展并最终实现振兴奠定坚实基础。重点是要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促进对内对外开放等。   三、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中部地区要依托现有基础,提升产业层次,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发挥承东启西和产业发展优势中崛起。要加强农业、资源型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发展,培育和发展中心城市和重点产业带,加速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初步实现中部崛起。重点是进一步扩大开放,承接海外和沿海的产业梯度转移;加强综合协调,加大对区域资源的整合力度,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四、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   东部地区要率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率先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增长方式转变,率先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率先发展和改革中带动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要促进产业结构和社会经济体制转型,进一步加快现代化和国际化发展进程,逐步增强产业国际竞争能力,率先在全国实现产业升级,力争实现“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目标,提前实现现代化。重点是加快培育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等为中心的都市经济圈和城市群,提高区域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2023-09-08 13:20:461

区域经济发展趋势

20世纪80年代,为了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我国实行了重视沿海地区发展的非均衡发展战略,沿海地区取得了先行发展。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日益扩大,国家开始重视区域发展的合理布局,并着手对区域发展战略进行调整。20世纪末,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种隐性的区域问题逐渐显露出来,如中部省份经济地位日益边缘化、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西部地区的严重落后等[4]。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推进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十一五”以来,国家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出发,协调发展的政策不断完善,区域经济增长战略版图日臻完美。(一)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了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区域发展总体战略是: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健全区域协调互动机制,形成合理的区域发展格局(图5-1)。图5-1 中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示意图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关键是要依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要求,确定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进而明确区域发展的战略布局、发展重点、区域政策等,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地区之间良性互动、地区间差距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5]。为此,2006年国务院启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2010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在国家层面上,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并明确了各自的范围、发展目标、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1)国家优化开发的城市化地区要率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参与全球分工与竞争的层次,发挥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作用。(2)国家重点开发的城市化地区要增强产业和要素集聚能力,加快推进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逐步建成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和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极。(3)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等农业主产区要严格保护耕地,稳定粮食生产,保障农产品供给,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区。(4)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云贵高原生态屏障、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和大江大河重要水系等生态系统、关系全国或较大范围区域生态安全的国家限制开发的生态地区,要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提高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生态功能区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示范区。(5)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世界文化自然遗产等1300多处国家禁止开发的生态地区,要依法实施强制性保护,严禁各类开发活动,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实现污染物零排放。(二)区域发展前景1.西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实现国家政治安定、环境安全、资源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符合国家整体利益,也符合西部发展的要求。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的西部地区,包括西藏、四川、重庆、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广西、内蒙古12个省(区、市)。2008年,西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71.9%,人口占全国的27.9%,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7.8%,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0.5%,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6.4%,原煤产量占全国的44.0%。2010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会议确定,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今后10年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总体目标是:西部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上一个大台阶,基础设施更加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建成国家重要的能源基地、资源深加工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上一个大台阶,基本公共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生态环境保护上一个大台阶,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遏制。会议明确了西部地区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发展方向:(1)以培育特色优势产业为龙头,大力发展农牧业、现代工业和服务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使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2)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西部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开放成果。(3)以改革开放为动力,充分发挥政府推动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作用,全面增强西部大开发活力。(4)以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为基础,坚持开发和保护相互促进,全面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5)以重要经济区为发展引擎,实行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提高西部大开发的综合效益。加快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综合交通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和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成渝、关中—天水和广西北部湾等经济区发展,支持呼和浩特、包头、银川、新疆天山北坡、兰州、西宁、格尔木、陕甘宁等经济区发展,培育滇中、黔中、西江上游、宁夏沿黄、西藏“一江三河”等经济区,形成对周边地区具有辐射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新高地。2.中部地区中部崛起战略是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促进中部发展的重要举措。中部地区包括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河南和山西6个省。2008年,中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7%,人口占全国的27.1%,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9.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78.7%,粮食产量占全国的31.0%,原煤产量占全国的39.0%。2009年12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了《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规划提出了2015年总体发展目标和2020年展望目标。规划确定到2015年中部崛起要实现4项目标:经济发展水平显著提高,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城镇化率提高到48%;经济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有品牌、优势企业、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基本形成,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率均超过9%。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规划确定了今后一段时期的重点任务:(1)加强粮食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把中部地区打造成为高产稳产的粮食生产基地。到2020年,力争使中部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3。(2)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提升能源原材料基地地位。加大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力度,加快能源基地建设步伐,加快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和布局优化,加强重要矿产资源勘查,增加后备资源储量。(3)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推进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建设。(4)建设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加快构建相互衔接、互为补充、协调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5)以“两纵两横”经济带和六大城市群为核心,加快重点地区发展。加快构建沿长江、沿陇海、沿京广和沿京九“两纵两横”经济带,形成支撑中部崛起、促进东中西协调发展的重要区域。大力发展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太原城市圈六大城市群,培育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6)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提高中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强耕地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源头区、重点水源涵养区、水土流失严重区、自然保护区、调水工程水源地等生态建设与保护;做好大江、大河、大湖综合治理,加快南水北调工程建设。(7)积极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8)以薄弱环节为突破口,加快改革开放和体制机制创新。3.东部地区东部地区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但南北方发展不均衡。东部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10个省(市)。2008年,东部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9.5%,人口占全国的36.7%,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54.3%,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3.9%,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5.7%,原煤产量占全国的9.7%。东部地区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生长点。在“率先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国家战略,东部地区将进一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进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大力推动增长方式转变,继续充当科学发展排头兵的角色,发挥领跑作用。2008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勾画出东部地区的未来发展蓝图:《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4号)等。(1)珠江三角洲地区:到202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基本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以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形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创新能力,形成全球最具核心竞争力的大都市圈之一,城镇化水平达到85%左右,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环境质量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2)长江三角洲地区:到2020年,力争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在重要领域科技创新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形成分工合理、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人民生活更加富裕,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城镇化水平达到72%(核心区75%左右)。(3)黄河三角洲地区:到2015年,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基础设施趋于完善,水资源保障能力和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得到加强,人民生活质量大幅提升。(4)海峡西岸经济区:到2020年,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统筹协调能力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更加富足,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生态环境优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生态文明建设位居全国前列,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4.东北地区东北地区是我国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业副产品生产基地。东部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3个省份。2008年,东北地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8.2%,人口占全国的8.3%,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8.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14.3%,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6.9%,原煤产量占全国的7.2%。2009年9月,国务院出台《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3号),提出了东北地区的发展重点:(1)优化经济结构,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贯彻落实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培育潜力型产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辽宁沿海经济带、沈阳经济区、哈大齐工业走廊、长吉图经济区加快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的现代产业基地。(2)加快企业技术进步,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3)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强东北地区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形成稳固的国家粮食战略基地。开展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以水、电、路、气等为重点的村镇基础设施建设。(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全面振兴创造条件。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优化能源结构。(5)积极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促进可持续发展。培育壮大接续替代产业,构建可持续发展长效机制。由政府统筹部分准备金专项用于解决资源型城市环境治理等问题。在资源开采处于成长期或成熟期的资源型城市开展可持续发展试点。(6)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切实加强湿地保护与恢复、沙化土地治理和矿山环境整治等生态工程建设。加强松花江、辽河等重点流域的水污染防治,加大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2023-09-08 13:21:081

人口流动迁移和区域协调发展

中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差别与人口大规模跨区域流动迁移及其特点密切相关,不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大体相当是评判区域协调发展的最综合指标。对人口大量流动迁移条件下实现区域协调发展,要处理好人口集聚和经济集聚、地区经济不平衡发展和均衡协调、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控制国土开发强度和空间引导产业等几个关系问题 鉴于人口流动迁移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十分广泛深刻。笔者借讨论区域经济问题机会从人口流动迁移视角谈一些认识和思考,以供进一步探讨。 一、区域经济差别和人口大规模流动迁移 中国国情特点之一是地域差异大。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市场化和区际开放国际开放不断扩大加深的条件下,不同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拉大,相应地,地区之间的人口流动和迁移规模不断扩大。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和迁移,反映着全国、不同地区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关系的演变,十分深刻地影响着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这种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迁移,在中国近30年改革开放和发展条件下,呈现出一些显著的特点: --人口跨区域大规模流动。这不仅表现为各省市区范围内的流动,更表现为省际之间,全国东、中、西部之间的大范围流动。 --农村人口向城市大规模转移。这不仅表现为农村人口就近向城镇转移,也表现为从内陆、边远地区农村向沿海大中城市转移。 --从短期流动向真正意义上的人口迁移转变。在初始阶段,人口流动以短期的外出务工经商为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发展的需要,这种人口流动由短期向常年转变,其中一部分在就业地有了比较固定的职业和住所,转向真正意义上的迁移。 --在时序上,从区际流动为主逐步向城乡迁移为主转变。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期,主要是地区间的人口流动,主要动力是经济先发展地区工业化的拉动,特别是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私营企业和国有企业改制后的加快发展,以及改革开放以后农村人口外出寻求致富门路的推力。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工业化持续推进的条件下,部分地区特别是沿海经济较发达地区进入了城市化加速期,工业向大城市的工业区和城镇集聚,人口流动集中表现为从农村向城镇转移。 --农村人口转移由就业非农化向市民化转变。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共中央作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加快了户籍制度和进城农民身分待遇相关制度的改革,提出了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任务,从而推动了进城农民向市民的逐步转变。有人认为,中国正在迎接"人的城市化",或者说"新一轮城市化的核心聚焦在人的城市化"。 从中国城市化的特点看,十多年前,中国明显存在着"隐性"城市化现象,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现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大量农民工进城,出现了"假性"城市化现象,就是统计上在城镇居住半年以上的常住人口相当大数量并未取得市民身分,而是进城从事劳作的"农民工"。从发展趋势看,一方面,随着发展转型和城市化的演进,必然要求把这种"假性"城市化转变为真实的城市化。另一方面,就"农民工"而言,老一代农民工中,相当一部分有着回乡的意愿,而新一代农民工(所谓"80后一代")则有着相当强烈的"市民愿望",他们将以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为依归。 二、几点认识和判断 目前,无论全国还是浙江这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分,区域经济的差别都相当大。按照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应该怎样认识地区经济差别,怎样判断地区经济比较协调或所谓"均衡发展",学术界和实际工作者都有着不同的看法。下面,对几种观点作一些分析探讨。 (一)缩小人均GDP差距,实现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大体相当。以人均GDP差距来判断区域经济协调状况,是一种常见的观点。不少论著引用日本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经济来阐述这种观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陈铭德和副秘书长杨伟民在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论述中都明确地指出,我国区域发展不协调的主要问题,一是经济增长快、经济集聚多的地区没有集聚相应的人口,造成各地区间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扩大;二是劳动人口与赡养人口在空间上分离,造成地区之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过大。他们也都引用日本三大都市圈经济和人口分布这一事实,来说明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应"大体相当"。但人均GDP作为判断区域协调发展的指标,有三点值得研究: 一是受自然条件、资源条件和区位条件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人均GDP差距缩小的过程是相当长的,而且"大体相当"的程度也可能会有差异。例如,杨伟民文章中引用的"欧盟由伦敦、巴黎、米兰、慕尼黑和汉堡等大都市组成的五边形地区,在欧盟东扩前占20%的领土、拥有40%的人口和50%的生产总值",据此可以计算出五边形地区内外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为1.5:1;比该文同时引用的日本三大都市圈"集中了全国65%的人口和70%的经济"可以计算出圈内外人均生产总值差距1.25:1,就有不少的差距。因此,大体相当的量化尺度要因时制宜,保持弹性。 二是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趋势看,经济布局与人口分布的相互关系在动态变化过程中可能会有波动,而不一定是直线式地趋向于"大体相当"。例如,在不同地区经济发展和增长方式转变过程中,由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增长方式的率先转变,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向外转移等因素,可能在一个时期内使这些地区劳动生产率提高的速度比欠发达地区更快,使经济密度的提高比人口密度的提高更快一些,从而使人均GDP的差距在一个时期内趋于扩大,要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以后,不同地区的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才会较快地趋向于"大体相当"。 三是不同区域经济布局和人口分布大体相当可能要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在全国进入相当发达阶段以后才能最终实现。 (二)不同地区居民收入水平大体相当。目前,地区居民收入差距既用来研究分析收入分配问题,也用来衡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从全国统计数据看,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比人均生产总值差距小。2005年东部地区与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的差距为2.55:1,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差距为1.52: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差距为1.98:1。这说明,在经济活动中,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之间,通过相互间的经济联系、国家财政转移支付和人口流动引起的收入转移等多种渠道,缩小了地区之间经济生活的实际差距。 再看浙江省杭州市与丽水市的比较,2005年人均GDP差距为3.68: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差距为2.1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为1.29:1。居民收入差距比人均GDP差距小得多,城镇居民收入已相当接近。 通过以上数据比较,可以看出,地区经济增长作为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在地区居民收入差距中有所反映;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区域政策、转移支付和人口流动等,使地区之间居民收入差距和实际生活水平比人均GDP差距小得多。因此,居民收入水平是判断地区经济发展协调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列为"五个统筹"之一,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任务提上了重要日程。这意味着,区域协调发展必须从各地区实际出发,"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全国人口分布、经济分布、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也就是要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实现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空间均衡,这应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和要求之一。 (四)不同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大体相当。这是最近提出的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评判标准。2007年7月国务院关于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意见中,要求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不断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副主任陈铭德在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出 ,区域协调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使生活在不同区域的人民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杨伟民提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要实现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生活条件的同质化,从而实现人民生活大体相当"。 人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大体相当,是一个评判区域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指标,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下列四项内容。一是人均GDP作为人民生活的经济基础条件,与人民生活水平有着相当大的关联性;二是城乡居民收入,是人们物质消费和精神生活的经济来源;三是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不同地区居民享受大致相同的就业机会、社会保障、文化、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在现代社会居民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四是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
2023-09-08 13:21:291

坚持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有何作用?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就是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兼顾、合理布局,妥善处理区域发展中的各方面关系,走各地区协调发展、共同富裕之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方面,是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结构调整的重大任务。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从国家层面的角度看,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统筹安排区域发展的总体布局  在“十一五”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国家应以东部10省市、中部6省、西部12省区市和东北3省四个地区为地域单元,统筹规划和安排全国区域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要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现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西部地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基础上,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大力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搞好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和产业链延伸,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群,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进程。东北地区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加快国有企业重组改造和产业转型步伐,积极发展民营经济,培育接续产业,重点支持能源原材料及后续加工、装备制造业、农产品精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推进新型产业基地建设。中部地区要立足资源和劳动力优势,进一步完善农业商品生产基地和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积极抓好农产品加工转化和资源深度开发,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并依托大中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升级和经济快速发展。东部地区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资源消耗小、附加价值高的出口产业,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二、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  我国国土辽阔,各地区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差异较大。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除了统筹安排上述四大区域的总体战略布局外,还应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一步划分经济类型区,实行针对性强的差别化区域政策,分类指导和调控各地区发展,避免宏观调控中的“一刀切”现象。当前,大体可以按两个路径来划分经济类型区:一是按区域问题的性质和严重性划分问题区,如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结构单一的资源型地区、处于衰退中的老工业基地、财政包袱沉重的粮食主产区、各种矛盾交融的边境地区等,以作为国家援助和支持的地域单元;二是按地区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划分不同类型的功能区,以作为国家区域调控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地域单元。  从后者来看,当前大体可以考虑划分五种类型的功能区:一是调整优化区域。对于那些经济开发密度较大,资源环境压力日益突出的区域,如珠三角、长三角等部分地区,重点是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质量,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综合竞争能力,优化和改善空间结构,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防止经济过度集聚,避免出现“膨胀病”,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二是优先开发区域。对于那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经济开发密度不大,目前已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区域,要大力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实行优先重点开发,引导人口、要素和产业合理集聚,形成新的产业和城镇密集带。三是潜在开发区域。对于那些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但近中期尚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区域,重点是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资源和环境保护,合理控制经济开发强度,为今后大规模开发创造条件。四是生态脆弱区域。对于那些生态环境脆弱,不具备大规模开发条件的区域,应按照保护优先、适度开发的原则,实行退耕还林还草,加强生态环境整治,鼓励生态性移民,大力发展特色经济,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五是自然保护区域。对于那些依法设立的各种自然保护区,要实行强制性保护,有的还要实行抢救性保护,严禁从事不符合其发展方向的各类开发活动。  三、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建立一个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型协调发展机制。这种新型机制既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又要有效发挥政府规划和政策的积极引导和调控作用。当前,着重要制定并实施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并将区域规划和区域政策纳入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以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在区域规划方面,当前应重点搞好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东北和成渝等地区的规划,同时积极抓好不同  层次和不同类型区域规划的试点工作。在区域政策方面,要按照公平优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困难地区的扶持力度。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仍应把区域政策的重点放在西部开发和老工业基地振兴方面,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进一步完善国家扶贫政策和民族地区政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应更多地依靠中部自身的力量,同时国家在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建设以及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等方面给予相应支持,而不应该也不可能再实行大面积、普惠制的优惠政策。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则主要依靠东部自身的力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过去国家对东部地区的一些区域性优惠政策,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和体制转轨的要求进行适当调整。此外,要进一步发挥市场机制在区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打破条块分割,消除区域性壁垒,根除地方保护主义,鼓励各种生产要素和商品合理有序流动,促进产业合理转移和有效集聚,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进程
2023-09-08 13:22:101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什么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如下:一、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切实提高政策精准性和有效性。深入实施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开展重点区域综合治理。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强化开放大通道建设,构建内陆多层次开放平台。二、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从维护国家国防、粮食、生态、能源、产业安全的战略高度,加强政策统筹,实现重点突破。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攻坚,着力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三、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着力打造重要先进制造业基地、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内陆地区开放高地、巩固生态绿色发展格局,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四、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发挥创新要素集聚优势,加快在创新引领上实现突破,推动东部地区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引领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提升要素产出效率,率先实现产业升级。五、支持特殊类型地区发展统筹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传承弘扬红色文化,支持赣闽粤原中央苏区高质量发展示范,推进陕甘宁、大别山、左右江、川陕、沂蒙等革命老区绿色创新发展。六、健全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区域战略统筹、市场一体化发展、区域合作互助、区际利益补偿等机制,更好促进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共同发展。
2023-09-08 13:22:321

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

主体功能区是基于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等,将特定区域确定为特定主体功能定位类型的一种空间单元。《纲要》提出,要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按照主体功能定位调整完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形成合理的空间开发结构。这是在区域发展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举措,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一个新思路、新举措,对于缩小区域差距,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体现了以人为本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长期以来把做大一个地区经济总量作为出发点和唯一目标来缩小地区差距的观念。明确了缩小地区差距的导向,主要不是缩小地区间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是要求各个地区的经济总量排名提升,而是缩小地区间人民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生活水平的差距,从而使居住在不同地区的人民都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都享有大体相当的生活水平。二是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谋发展的理念,打破了所有区域都要加大经济开发力度的思维定式。我国区域之间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差异较大,特别是相当一部分国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不适合大规模地集聚经济,大规模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在全国960万平方公里的陆地国土上,有些区域要承担发展经济、集聚人口的功能,支撑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有些区域要承担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对于这些区域,“发展”的含义主要不是作大经济总量,而是保护好自然生态。这样,才能既遵循经济规律,也遵循自然规律,实现既快又好的发展。三是体现了突破行政区谋发展的理念,改变了完全按行政区制定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的思想方法。我国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不同,集聚经济和人口的能力不同,发展的内涵和要求也应该不同,对不同主体功能区的评价内容和重点也应不同。只有采取突破现有体制障碍和政策约束的新举措,制定更有针对性的、差别化的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指标,才能使区域政策和绩效评价指标更加科学,才能科学引导区域协调发展。四是体现了长远战略思维,改变了过于追求短期发展成效的观念。未来几十年,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将有几亿农村人口进入非农产业就业,进入城市居住。在这种与经济结构调整相伴的空间结构急剧变动的历史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富有前瞻性地谋划好我国未来十几亿人口、几十万亿经济在国土空间上的分布,主动引导经济布局、人口分布与资源环境相适应,协调好地域空间有限性与需求无限性的矛盾,对中华民族的长远发展与生存极为重要。(发展改革委提供)竞争性分配:竞标资金 更是竞标发展思路投影演示、演讲、答辩、总结……市长们纷纷走上“PK台”,竞标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清远市通过参加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专项资金竞争项目,争取到省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专项资金3100万元,改善了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设施条件。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税系主任林江说,在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模式下,政府财政投入对地方经济发展和引导产业转型升级起着关键作用。广东新一轮财政体制改革打破财政资金分配“平均用力”,让财政资金这块有限的蛋糕“喂饱了更多的胃”。竞标资金,更是竞标发展思路。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中标市还是未中标市都是赢家。配合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的实施,竞争性分配方式在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园区建设的75亿元产业转移扶持资金上先行先试:采用招投标的竞争性方式,分五批、每批安排15亿元,择优扶持三个欠发达地区示范性产业转移园区建设。为保障资金分配更公平、更科学,广东根据项目技术、专业的特点建设专家库,正式评审时通过抽签决定评审专家,并要求参与评审专家签署承诺书,保证评审公平。评审过程充分引入媒体监督和部门监督,开展“阳光评审”“透明评审”。财政资金不是“唐僧肉”,争到钱只是第一步,按照竞标时的承诺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才是更为艰巨的任务。对此,广东省建立了资金使用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绩效评价制度,对资金使用实施全程追踪问效、问责机制。如在实施“省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过程中,广东省财政厅定期组织考评农业综合开发县的工作绩效,绩效差的被予以暂停或取消开发县资格。“四两拨千斤”:公共财政管理正在破题作为河源产业转移园的首任负责人,河源市常务副市长黄建中对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带来的巨大变化深有感触。通过参与竞标,河源市获得了2批次、共10亿元的产业转移扶持资金。产业转移扶持资金到达转移园后,作为资本金注入园区开发建设单位河源市高新技术开发区有限公司,使公司资产负债率从86%下降至50%以下。各金融机构因此上调公司的信用评级,先后与其达成16亿元的贷款意向,缓解了园区开发建设的资金压力。同样是欠发达地区市,获得2批10亿元产业扶持资金的梅州市也产生了巨大的裂变效应。曾经亲历过竞标活动的梅州市委书记李嘉说:“扶持资金的滚动发展带来巨大的放大效应,成为启动梅州绿色崛起的强大引擎。”目前,梅州工业园首期7.266平方公里开发已基本完成,园区水质净化厂、企业服务中心等重点配套设施已建成投入使用,累计有进园企业130家,计划投资总额230.29亿元。尝到了甜头的广东人,开始将竞争性分配改革推广到更多的财政资金领域。2008-2009年,广东共完成了22项省财政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试点,涉及10个省级部门近100亿元省财政资金。2010年,广东财政对第一批扶持战略性新兴发展专项资金5.8亿元进行竞争性分配。2011年,广东省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政银企合作专项资金;五年内统筹安排50亿元,通过贷款贴息的方式,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竞争性分配机制正成为有力的“财政杠杆”,撬动区域经济科学发展。“广东省农业综合开发专项资金”在实施竞争性分配后,各级财政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实现大幅增长;“民办技工教育专项资金”竞争性分配极大地调动了民间资本参与发展技工教育的积极性,1500万元财政资金带来了20倍的滚动投入;“省旅游扶贫项目”在不到一年时间里,直接为10万人提供就业机会……广东省财政厅厅长曾志权说,作为一种新型、科学的分配文化,竞争性分配机制对财政管理改革的影响是深远的。财政资金竞争性分配改革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形成了“倒逼机制”,有利于打破地方和部门传统的路径依赖和思维定式,从“要我发展”向“我要发展”转变。
2023-09-08 13:22:561

深入实施什么什么什么什么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

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这些战略的实施旨在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因此,可以回答问题: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促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具体内容为: 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继续发挥各个地区的优势和积极性,通过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逐步扭转区域发展差距拉大的趋势,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2023-09-08 13:23:101

我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坚持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
2023-09-08 13:23: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