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纪念刘和珍的文章,除了鲁迅的还有谁写过啊,如果有,希望可以提供原文

2023-09-24 05:01:17
共2条回复
nicehost

  纪念刘和珍的文章,除了鲁迅先生写的以外,还有周作人、林语堂也写过。

  周作人写的叫《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林语堂写的叫《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原文如下:

  关于三月十八日的死者

  周作人

  一

  我是极缺少热狂的人,但同时也颇缺少冷静,这大约因为神经衰弱的缘故,一遇见什么刺激,便心思纷乱,不能思索,更不必说要写东西了。三月十八日下午我往燕大上课,到了第四院时知道因外交请愿停课,正想回家,就碰见许家鹏君受了伤逃回来,听他报告执政府 卫兵枪击民众的情形,自此以后,每天从记载谈话中听到的悲惨事实逐日增加,堆积在心上再也摆脱不开,简直什么事都不能做。到了现在已是残杀后的第五日,大家切责段棋瑞贾德耀,期望国民军的话都已说尽,且已觉得都是无用的了,这倒使我能够把心思收束一下,认定这五十多个被害的人都是白死,交涉结果一定要比沪案坏得多,这在所谓国家主义流行的时代或者是当然的,所以我可以把彻底查办这句梦话抛开,单独关于这回遭难的死者说几句感想到的话。——在首都大残杀的后五日,能够说这样平心静气的话了,可见我的冷静也还有一点哩。

  二

  我们对于死者的感想第一件自然是哀悼。对于无论什三死者我们都应当如此,何况是无辜被戕的青年男女,有的还是我们所教过的学生。我的哀感普通是从这三点出来,熟识与否还在其外,即一是死者之惨苦与恐怖,二是未完成的生活之破坏,三是遗族之哀痛与损失。

  这回的死者在这三点上都可以说是极重的,所以我们哀悼之意也特别重于平常的吊唁。第二件则是惋惜。凡青年夭折无不是可惜的,不过这回特别的可惜,因为病死还是天行而现在的戕害乃是人功。人功的毁坏青春并不一定是最可叹惜,只要是主者自己愿意抛弃,而且去用以求得更大的东西,无论是恋爱或是自由。我前几天在茶话《心中》里说:“中国人似未知生命之重。故不知如何善舍其生命,而又随时随地被夺其生命而无所爱惜。”这回的数十青年以有用可贵的生命不自主地被毁于无聊的请愿里,这是我所觉得太可惜的事。我常常独自心里这样痴想:“倘若他们不死┄┄”我实在几次感到对于奇迹的希望与要求,但是不幸在这个明亮的世界里我们早知道奇迹是不会出来的了。——我真深切地感得不能相信奇迹的不幸来了。

  三

  这回执政府的大残杀,不幸女师大的学生有两个当场被害。一位杨女士的尸首是在医院里,所以就搬回了;刘和珍女士是在执政府门口往外逃走的时候被卫兵从后面用枪打死的,所以尸首是在执政府,而执政府不知怎地把这二三十个亲手打死的尸体当作宝贝,轻易不肯给人拿去,女师大的职教员用了九牛二虎之力,到十九晚才算好容易运回校里,安放在大礼堂中。第二天上午十时棺殓,我也去一看;真真万幸我没有见到伤痕或血衣,我只见用衾包裹好了的两个人,只余脸上用一层薄纱蒙着,隐约可以望见面貌,似乎都很安闲而庄严地沉睡着。刘女士是我这大半年来从宗帽胡同时代起所教的学生,所以很是面善,杨女士我是不认识的,但我见了她们俩位并排睡着,不禁觉得十分可哀,好象是看见我的妹子——不,我的妹子如活着已是四十岁了,好象是我的现在的两个女儿的姊姊死了似的,虽然她们没有真的姊姊。当封棺的时候,在女同学出声哭泣之中,我陡然觉得空气非常沉重,使大家呼吸有点困难,我见职教员中有须发斑白的人此时也有老泪要流下来,虽然他的下颔骨乱动地想忍他住也不可能了。……

  这是我昨天在《京副》发表的文章中之一节,但是关于刘杨二君的事我不想再写了,所以抄了这篇“刊文”。

  四

  二十五日女师大开追悼会,我胡乱做了一副挽联送去,文曰:

  死了倒也罢了,若不想到二位有老母倚闾,亲朋盼信。

  活着又怎么着,无非多经几番的枪声惊耳,弹雨淋头。

  殉难者全体追悼会是在二十三日,我在傍晚才知道,也做了一联:

  赤化赤化,有些学界名流和新闻记者还在那里诬陷。

  白死白死,所谓革命政府与帝国主义原是一样东西。

  惭愧我总是“文字之国”的国民,只会以文字来纪念者。

  一九二六年三月十八日之后五日

  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林语堂

  今日是星期日,稍得闲暇,很想拿起笔来,写我这三天内心里的沉痛,但只不知从何说起。因为三天以来,每日总是昏头昏脑的,表面上奔走办公,少有静默之暇,思索一下,但是暗地里已觉得是经过我有生以来最哀恸的一种经验;或者一部分是因为我觉得刘杨二女士之死,是在我们最痛恨之敌人手下,是代表我们死的,一部分是因为我暗中已感觉亡国之隐痛,女士为亡国遭难,自秋瑾以来,这回算是第一次,而一部分是因为自我到女师大教书及办事以来,刘女士是我最熟识而最佩服嘉许的学生之一(杨女士虽比较不深知,也记得见过几回面),合此种种理由使我觉得二女士之死不尽像单纯的本校的损失,而像是个人的损失。

  三月十八日即她死的早晨八时许,我还得了刘女士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名义请我准停课一天,因为她说恐怕开会须十一时才能开成,此后又恐怕还有游行,下午一时大家赶不回来。我知道爱国运动,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素来最热烈参加的,并非一班思想茅塞之女界所可比,又此回国民大会,纯为对外,绝无危险,自应照准,还告诉她以后凡有请停课事件,请从早接洽,以便通知教员,不知道这就是同她说话的末一次了。到下午二时我因要开会到校,一闻耗即刻同许季?〔许季?(fú)即许寿裳(1882―1948),字季?,浙江绍兴人,教育家〕先生到国务院,而进门开棺头一个已是刘女士之尸身,计前后相距不过三数小时。闭目一想,声影犹存,早晨她热心国事的神情犹可涌现吾想像间,但是她已经弃我们而长逝了。

  刘女士是全校同学钦爱的领袖,因为她的为人之和顺,及对于校事之热心,是全校同学异口同声所称赞的。功课上面,是很用工,是很想自求进益的一个人,看见她的笔记的人大都可以赞同,而且关于公益事宜尤其是克己耐苦,能干有为,足称为中国新女子而无愧。我本知她是很有希望的一个人才,但是还不十分知道底细,到许季?先生对我详述,才知道她是十分精干办事灵敏的女子。上回女师大被章刘毁残,所以能坚持抵抗,百折不饶而有今日者,实一大部分是刘女士之功,可称为全学革命之领袖。处我们现今昏天黑地,国亡无日,政治社会思想都须根本改造的时期,这种热心有为,能为女权运动领袖的才干,是何等的稀少,何等的宝贵!

  记得有一天很冰冷的晚上,到十时,刘女士才独自一人提了一个极大的皮箱来我家里。这是两月前女师大演剧的第二天,是为还借用的衣服来的。因为到各家去分还,所以跑到这里来已经时候很晚而十分疲倦了,但是她还是说“不累”,仍旧笑容的谈到前夜演剧的情况,个人的劬劳,好像全不在心上。我方明白女师大之所以能有奋斗到底的成绩,是因为有这种人才。

  在我的书桌上,有一本刘女士的英文作文簿,是她死的前一日交来的,一直到现在总是不忍翻开看。今天毅然开看,最后一篇的题目是:

  “Social Life in the College”,后记Mar,16,1926,就是她死前二天做的。刘女士每对自己的英文懊悔程度太差,以前旷课太多,其实一看她的英文倒是很流畅通顺的。这一篇文中有很可引起我们感叹之语。很可以使我们知道她求学的心切,及上回因受摧残而旷学是如何必不得已之事。里头有一段说(尽依原文,未改只字):

  “It is said,the most happy day is the period of student.I can"t agree with it.I believe that here would never be any happy day in the world,and that the period of student is also trouble.

  “For example,our school,Peking National Teachers,College for Women,has been always in disturbance,since I entered.I am afraid of recollecting the life of past in the college.

  “Now our school being more comfortable than before,I am preparing to make myself quiet in studying.But it is heard,the new minister of education,Mr.Ma Chun Wu,will be contriving to disturb the educational circle.The peaceful condition,as present time,will not be keep(kept)by us.Oh,how horrid it is!……”

  “人常说,学生时期为最快乐之日,但是我不敢赞同。我相信世上永无快乐之日,而学生时期,亦多纷扰。

  “譬如吾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自从我进校以来即永未见宁日。我不敢回忆我在校过去的生活。

  “现吾校已比较安静,我正预备静心求学。但是又风闻新教育总长马君武氏又正在阴图扰乱教育界。若今日之安宁,我们又不能享受了。啊,这是何等可怕!”

  从这一篇中就可知道刘女士求学的热心及她受章士钊摧残感觉的困苦。同时也可以看见她对于政治的识见,远在一班丧家狗之文妖与名流之上。本学期创办英文自修室,她就很高兴的来预备努力研究,屡次来问我如何可以进步英文。我所说应买的书如Ox-ford Pocket Dictionary,她都很赶快就买来,不打算果真如她所预料,自章士钊马君武再讲整顿学风,“若今日之安宁情况,我们又不能享受了。啊,这是何等可怕!”

  杨女士我虽然不深知,不能够详细表述,总也是女师大革命先烈之一。我希望有女师大同学能把她的生活较详细的叙述出来。

  刘杨二女士之死,同她们一生一样,是死于与亡国官僚瘟国大夫奋斗之下,为全国女革命之先烈。所以她们的死,于我们虽然不甘心,总是死的光荣,因此觉得她们虽然死的可惜,却也死的可爱。我们于伤心泪下之余,应以此自慰,并继续她们的工作。总不应在这亡国时期过一种糊涂生活。

  一九二六,三,廿一日。

  (二女士被难后之第三日)

  《剪拂集u2022大荒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上述两篇文章和鲁迅的文章相比,鲁迅的文章偏向于激情,周作人的文章偏向于理性,林语堂的文章风格介于二者之间,这也许是三人文风差别的一种表现吧。

FinCloud

悼刘和珍杨德群女士

林语堂

今日是星期日,稍得闲暇,很想拿起笔来,写我这三天内心里的沉痛,但只不知从何说起。因为三天以来,每日总是昏头昏脑的,表面上奔走办公,少有静默之暇,思索一下,但是暗地里已觉得是经过我有生以来最哀恸的一种经验;或者一部分是因为我觉得刘杨二女士之死,是在我们最痛恨之敌人手下,是代表我们死的,一部分是因为我暗中已感觉亡国之隐痛,女士为亡国遭难,自秋瑾以来,这回算是第一次,而一部分是因为自我到女师大教书及办事以来,刘女士是我最熟识而最佩服嘉许的学生之一(杨女士虽比较不深知,也记得见过几回面),合此种种理由使我觉得二女士之死不尽像单纯的本校的损失,而像是个人的损失。

三月十八日即她死的早晨八时许,我还得了刘女士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名义请我准停课一天,因为她说恐怕开会须十一时才能开成,此后又恐怕还有游行,下午一时大家赶不回来。我知道爱国运动,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素来最热烈参加的,并非一班思想茅塞之女界所可比,又此回国民大会,纯为对外,绝无危险,自应照准,还告诉她以后凡有请停课事件,请从早接洽,以便通知教员,不知道这就是同她说话的末一次了。到下午二时我因要开会到校,一闻耗即刻同许季?〔许季?(fú)即许寿裳(1882―1948),字季?,浙江绍兴人,教育家〕先生到国务院,而进门开棺头一个已是刘女士之尸身,计前后相距不过三数小时。闭目一想,声影犹存,早晨她热心国事的神情犹可涌现吾想像间,但是她已经弃我们而长逝了。

刘女士是全校同学钦爱的领袖,因为她的为人之和顺,及对于校事之热心,是全校同学异口同声所称赞的。功课上面,是很用工,是很想自求进益的一个人,看见她的笔记的人大都可以赞同,而且关于公益事宜尤其是克己耐苦,能干有为,足称为中国新女子而无愧。我本知她是很有希望的一个人才,但是还不十分知道底细,到许季?先生对我详述,才知道她是十分精干办事灵敏的女子。上回女师大被章刘毁残,所以能坚持抵抗,百折不饶而有今日者,实一大部分是刘女士之功,可称为全学革命之领袖。处我们现今昏天黑地,国亡无日,政治社会思想都须根本改造的时期,这种热心有为,能为女权运动领袖的才干,是何等的稀少,何等的宝贵!

记得有一天很冰冷的晚上,到十时,刘女士才独自一人提了一个极大的皮箱来我家里。这是两月前女师大演剧的第二天,是为还借用的衣服来的。因为到各家去分还,所以跑到这里来已经时候很晚而十分疲倦了,但是她还是说“不累”,仍旧笑容的谈到前夜演剧的情况,个人的劬劳,好像全不在心上。我方明白女师大之所以能有奋斗到底的成绩,是因为有这种人才。

在我的书桌上,有一本刘女士的英文作文簿,是她死的前一日交来的,一直到现在总是不忍翻开看。今天毅然开看,最后一篇的题目是:

“Social Life in the College”,后记Mar,16,1926,就是她死前二天做的。刘女士每对自己的英文懊悔程度太差,以前旷课太多,其实一看她的英文倒是很流畅通顺的。这一篇文中有很可引起我们感叹之语。很可以使我们知道她求学的心切,及上回因受摧残而旷学是如何必不得已之事。里头有一段说(尽依原文,未改只字):

“It is said,the most happy day is the period of student.I can"t agree with it.I believe that here would never be any happy day in the world,and that the period of student is also trouble.

“For example,our school,Peking National Teachers,College for Women,has been always in disturbance,since I entered.I am afraid of recollecting the life of past in the college.

“Now our school being more comfortable than before,I am preparing to make myself quiet in studying.But it is heard,the new minister of education,Mr.Ma Chun Wu,will be contriving to disturb the educational circle.The peaceful condition,as present time,will not be keep(kept)by us.Oh,how horrid it is!……”

“人常说,学生时期为最快乐之日,但是我不敢赞同。我相信世上永无快乐之日,而学生时期,亦多纷扰。

“譬如吾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自从我进校以来即永未见宁日。我不敢回忆我在校过去的生活。

“现吾校已比较安静,我正预备静心求学。但是又风闻新教育总长马君武氏又正在阴图扰乱教育界。若今日之安宁,我们又不能享受了。啊,这是何等可怕!”

从这一篇中就可知道刘女士求学的热心及她受章士钊摧残感觉的困苦。同时也可以看见她对于政治的识见,远在一班丧家狗之文妖与名流之上。本学期创办英文自修室,她就很高兴的来预备努力研究,屡次来问我如何可以进步英文。我所说应买的书如Ox-ford Pocket Dictionary,她都很赶快就买来,不打算果真如她所预料,自章士钊马君武再讲整顿学风,“若今日之安宁情况,我们又不能享受了。啊,这是何等可怕!”

杨女士我虽然不深知,不能够详细表述,总也是女师大革命先烈之一。我希望有女师大同学能把她的生活较详细的叙述出来。

刘杨二女士之死,同她们一生一样,是死于与亡国官僚瘟国大夫奋斗之下,为全国女革命之先烈。所以她们的死,于我们虽然不甘心,总是死的光荣,因此觉得她们虽然死的可惜,却也死的可爱。我们于伤心泪下之余,应以此自慰,并继续她们的工作。总不应在这亡国时期过一种糊涂生活。

一九二六,三,廿一日。

(二女士被难后之第三日)

《剪拂集u2022大荒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版

相关推荐

刘和珍的事迹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南昌人。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人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如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 *** 日货,于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金,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女师很快掀起剪发 *** ,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 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人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 *** 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域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 *** 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石附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于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6年3月12日,日舰驶人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 *** 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3月18日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感乱 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 国民大会尚末召开,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日 *** 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 *** *** ,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 *** 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倾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 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 "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师大人的骄傲! (原载《碧血溅京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版,文章稍作修改)
2023-09-09 03:59:531

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她勇敢,爱国,为国捐躯,温和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京师范大学人的骄傲。 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省南昌人,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2023-09-09 04:00:001

刘和珍的人物形象以及分析是什么?

刘和珍的人物形象以及分析是如下:刘和珍君是向往革命,渴求真理。富有斗争精神。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和蔼善良。敢于斗争,是一位爱国的热血青年。鲁迅在本文中通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勾结屠杀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热情地颂扬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精神,激励革命者继续战斗。《记念刘和珍君》赏析最后一小段,作者再一次表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端愤慨,点明这篇文章的题意。“呜呼”,在文言里原是形容哭的声音的,一般多用在哀悼死者时,如旧式祭文中的“呜呼”,是作为极强烈的叹词而用的。这里仿旧式祭文说法,表示出作者的悲愤。“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既表明了作者内心的极大愤慨,又和前面第一部分照应,再次点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这样的结尾坚强有力,含义也十分深刻,短短一句话,概括了全文。
2023-09-09 04:00:091

鲁迅为什么纪念刘和珍?

责任,爱国之大责。义务,老师为学生的悲痛经历而写东西是最大的义务。
2023-09-09 04:00:222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哪次惨案中的遇害者

刘和珍,女,汉族,江西南昌人,1904年出生,1926年3月18日牺牲。 刘和珍,祖籍河南,出生于江西南昌。1918年,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五四”运动时期,与同学一起,不顾学校当局阻挠,参加游行示威,并带领女师学生组成宣传小组,宣传抵制日货。后在校组织学生自治会,尖锐抨击当局束缚学生的封建校规,迫使校方取消了多种禁规。1921年,在女师率先剪短发,使该校两三天内剪短发者不下百人,其他女校学生纷纷响应,开创了江西女子剪发新风。同年冬,发起创办进步团体“觉社”,并任《江西女子师范周刊》主编。1923年秋,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入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当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并成为当时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 1924年11月,女师大校长杨荫榆无理拒绝学生提出的关于辞退不称职教员的要求,并声称要处理她等为首人员,引起学生强烈不满。次年1月,学生自治会通过了驱逐杨荫榆的决议,因受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阻挠、破坏,未见分晓。5月7日,北师大召开“五七”国耻纪念会,杨荫榆图谋主持大会,被她、许广平等人拒绝,遂恼羞成怒,决定开除这6人,引起学生激愤,女师大风潮愈演愈烈。8月10日,北洋军阀政府教育部颁布解散女师大,并派武装军警和流氓打手400余人 3次打进女师大,逼迫学生离校。她亲率学生誓死抵抗,并通电各界:“此身可死,此志不渝,苟威武之再加,决誓死以殉校。”终因寡不敌众,被拖出校门,关在一潮湿小屋内,仍坚贞不屈。11月,北方革命运动高涨,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30日,女师大学生返校,发表复校宣言。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她主持下召开300余人的庆祝复校斗争胜利联欢会。1926年3月12日,日军舰炮击大沽口国民军,激起北京各界的无比愤慨。18日,北京总工会、总商会、学生总会等180余团体和各校学生5000余人在天安门广场召开国民大会,抗议帝国主义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要求驱逐英、美、法等八国公使出境,会后举行示威游行。当时她正患感冒,伴有呕吐,全然不顾,担任女师大游行队伍的指挥,并走在最前面,行至段祺瑞执政府门前时,竟遭其卫队开枪镇压。当场死者47人,伤200余人,是为震惊全国的“三一八”惨案。她不幸遇难,年仅21岁。4月1日,鲁迅写《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 所以答案是"三一八”惨案
2023-09-09 04:00:302

刘和真君是谁?

一个女人,“君”是因为鲁迅在日本养成的习惯。日本人不是都叫太君嘛?
2023-09-09 04:00:437

给刘和珍的颁奖词

我也不知道
2023-09-09 04:01:026

纪念刘和珍君 刘和珍是个怎样的人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刘和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广泛阅读《新青年》、《新潮》等大量进步书刊,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她秘密同江西省学生会取得联系,在女师组织学生自治会,向同学们宣传反对封建旧礼教的新思想。率先将自己的长辨剪成短发,一时轰动南昌,开创了江西女子剪发的新风,推动了社会改革。  1919年,北京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以刘和珍为首的女师学生自治会,联合南昌各校致电北京学生界,表示“誓为诸君后盾”。刘和珍还带领同学沿街搜缴、焚烧日货,就地演讲,声授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1921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女师发起组织了觉社,觉社是五四运动后在江西最早成立的女子进步团体,刘和珍亲自编辑《时代之花》和《江西女子师范周刊》,宣传进步思想,受到各校青年学生的欢迎。1923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在南昌成立,刘和珍是早期的团员之一。  1926年3月,日本借口维护《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扬言要用武力进攻中国,刘和珍对此发动女师大学生举行抗议集会。3月18日,北京学生数千人集会游行示威,刘和珍带病参加,担任女师大指挥,当请愿队伍来到执政府门前时,遭到早已准备在执政府门前卫队的乱枪镇压。刘和珍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2岁。
2023-09-09 04:01:475

刘和珍的主要成就有哪些?急急急!

刘和珍(1904—1926),女,汉族,江西南昌人。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是当时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刘和珍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省立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广泛阅读《新青年》、《新潮》等大量进步书刊,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她秘密同江西省学生会取得联系,在女师组织学生自治会,向同学们宣传反对封建旧礼教的新思想。率先将自己的长辨剪成短发,一时轰动南昌,开创了江西女子剪发的新风,推动了社会改革。  1919年,北京爆发了声势浩大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以刘和珍为首的女师学生自治会,联合南昌各校致电北京学生界,表示“誓为诸君后盾”。刘和珍还带领同学沿街搜缴、焚烧日货,就地演讲,声授北京学生的爱国斗争。1921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女师发起组织了觉社,觉社是五四运动后在江西最早成立的女子进步团体,刘和珍亲自编辑《时代之花》和《江西女子师范周刊》,宣传进步思想,受到各校青年学生的欢迎。1923年1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江西地方团在南昌成立,刘和珍是早期的团员之一。  1923年秋,刘和珍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成为当时北京学生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师旧址复校,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胜利。  1926年3月,日本藉口维护《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扬言要用武力进攻中国,刘和珍对此发动女师大学生举行抗议集会。3月18日,北京学生数千人集会游行示威,刘和珍带病参加,担任女师大指挥,当请愿队伍来到执政府门前时,遭到早已准备在执政府门前卫队的乱枪镇压。刘和珍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2岁。  鲁迅先生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
2023-09-09 04:02:021

作者刘和珍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事例及性格如下:1、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2、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3、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4、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5、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可看出刘和珍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侧面写明请愿群众的身份、形象,让人了解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镜头,枪弹的攒射、棍的挥舞,历历在目;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能使人想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写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
2023-09-09 04:02:101

记念刘和珍君叙述了刘和珍的哪些事以及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主要写了她的三件事.一是她虽然生活比较困难,但是她思想要求进步,追求真理,崇敬鲁迅,喜欢读鲁迅的文章,所以她毅然预订了全年的由鲁迅编辑的《莽原》.这正说明了刘和珍自觉、坚定地支持鲁迅,她是鲁迅的学生,也是战友和同志.二是写刘和珍是个有群众威信的学生干部,她曾因带领同学们同反动校长进行斗争而被开除,然而她依然“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不但具有乐观主义精神,而且既勇猛顽强又温和善良.“待到学校恢复旧观”时,她一反常态,“虑及母校前途,默然至于泣下”,说她关心母校的命运,关心国家的前途,是个有正义、有责任感的优秀青年,表现了她思想的深远,感情的深沉,胸怀的博大.三是写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段政府门前的请愿,说明她是个勇敢坚强,有着一腔爱国热情的热血青年.
2023-09-09 04:02:171

对杨德群和刘和珍的了解

刘和珍(1904一1926)女,原籍徽州歙县,生于江西南昌。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为此事写了著名文章《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京师范大学人的骄傲杨德群(1902—1926),湖南湘阴(今汨罗)人,出生于书香之家。小学毕业后,于1913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在这所由著名教育家徐特立等创办的学校里,受到了进步师友的熏陶。1926年3月18日,为抗议日舰炮击大沽口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与刘和珍等参加北京5000余愤怒群众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集会游行活动。当游行队伍在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遭反动军警开枪镇压时,为救护已中弹倒在血泊中的刘和珍、张静淑,自己亦不幸中弹牺牲。“三一八”惨案后,鲁迅连续写了5篇讨贼檄文热情歌颂刘和珍、杨德群等革命青年是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真正勇士,盛赞杨德群“沉勇而友爱”的高贵品德 上图为杨德群,下图为刘和珍
2023-09-09 04:02:261

鲁迅笔下刘和珍这个人物形象是如何刻画的?

刘珍进步青文章刘珍描写看向往革命渴求真理追求进步;组织能力威信;本性善良祥;强使命责任;嫉恶仇勇于反抗;热政治运勇赴难惧牺牲
2023-09-09 04:02:492

如何理解《记念刘和珍君》的写作思路?

全文七个部分,作者已经标明.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下面详述之.  (1)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部分).分两步,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部分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为什么思路在第一、二部分老围绕这一点展开?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部分).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部分).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  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鲁迅探究这次事件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联系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不断为事实所证明.
2023-09-09 04:02:571

鲁迅为什么要纪念刘和珍君

刘和珍是他的学生
2023-09-09 04:03:064

作文假如我是刘和珍

她是一个和穆桂英、花木兰一样的巾帼英雄,她勇敢、坚强,她——就是刘和珍。在读了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之后,我就认识了这个年轻的女性,我就十分佩服和敬仰这位22岁就去世的英雄。她的形象也在我的心目中屹立起来了。虽然我并未见过她的真面目,但在我的心目中,刘和珍一定有一双大大的眼睛,而且不像现代人那样带了一副有色的眼镜。她的眼睛该是像湖水一样的清澈。她正是透过这双清澈的眼睛把当时的是是非非看的如此的清晰。然后,她看到了段政府的腐败无能,她看到了日本帝国主义纠结英国、美国、法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西班牙等八国侵略中国,她看到了有财势的人对平民百姓的迫害。她的眼睛告诉她自己,她不能畏畏缩缩,要努力改变这个不公平的世界。于是,有了她对抗女子师范大学校长的事。虽然我并未见过她的真面目,但在我的心目中,刘和珍一定长着一对能听进任何有利中国与反段政府和段政府的爪牙,驳所谓的文人学者的论调言语的耳朵。因此,她愿意去偏安于宗帽胡同听鲁迅先生那具有强烈讽刺意味的讲义。然后,将她听到的,传播给广大的青年学生,让大家都加入反军阀势力的行动中。她听到群众要向政府请愿的事,她便义无反顾地投入了此次行动中,但是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会牺牲在这次请愿中。虽然我并未见过她的真面目,但在我的心目中,刘和珍一定有着一颗反抗黑暗、伸张正义、善待他人的人。她态度温和地对待任何一个需要她帮助的人;她用尽自己一切的力量去带领他人去反抗;她结合他人一起去反抗依附北洋军阀势力迫害进步学生、镇压学生运动的校长;她为教职员离开母校,母校前途不详,黯然泣下。反正,在我的心目中,刘和珍是一位伟大的女性。她的身影已在我的心中扎营,她将长久地住在那里,为我提供“成长能量”。
2023-09-09 04:03:141

关于悼念刘和珍的对联

刘和珍君?舍生取义谱悲歌是猛士,杀身成仁荐轩辕乃巾帼。 横批:英雄不朽(永垂不朽) 对联中,猛士,亦在先生作中体现。先生全作表现了对刘和珍的怀念之情,表达了对当局者的批判之意。 不知道这个是否满意,英雄已逝,望其精神流芳百世。请笑纳。
2023-09-09 04:03:351

写刘和珍的短诗

春风吹不开愁云漫天萧萧冷雨无声诉说壮士的烈举——多少年来,一个巨人一直在沉默沉默呵,沉默!沉默的大地不愿在沉默中灭亡!刘和珍用她竭力的呼喊点燃沉默的爆发用她瘦弱的脊梁肩起一个民族的刚强!血,默默的流淌血,永远不会默默地流淌!一个民族的激愤就此点燃一个国家的觉醒就此起步。这是伟大的鲜血!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统统因这一抹嫣红不再光鲜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推动历史的波澜却由此而生由这生命的陨落传向整个华夏凋零的血是屠戮者的丧钟纵使这样羸弱却让苟活者依稀看到微茫的希望让真的猛士更加愤然前行!
2023-09-09 04:03:431

《纪念刘和珍君》一二部分

阮籍式的深情 离骚式的表述——《记念刘和珍君》艺术特点 吴礼明 在我的感觉中,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真是一篇至文。在同是纪念进步青年或革命者这一点上,我以为它的艺术成就远远超出了后来所写的《为了忘却的记念》。 本文不打算搞对比分析,只想就《记念刘和珍君》作些艺术上的探究;但我又以为这些探究在很大程度上是该文所独有或比较突出的。我想在艺术上有以下三点颇值得深究: 一、在创作原动上,他善于摄取“现代社会的魂灵”,他深感世态炎凉,窥熟于“世人的真面目”,尤其对那“宁蜷伏堕落而恶进攻”的国民精神深感愤怒。(人教社教参)他的写作就是以所谓世态人情为着眼点来看取社会与人生,摄取其“魂灵”给人以惊心动魄的警示。作者是浸润于中西文明的知识种子,他深感时代进步对于中国社会特殊的作用;在文明与野蛮的残酷较量中,他尤感文明的无力和孱弱,而野蛮是多么的凶残与下劣,特别是那些自甘堕落、为虎作伥的阴暗“动物”们的所作所为!他除了用笔于“始终微笑着”、“从容转辗”“干练坚决”的刘和珍与杨德群们,展示中国女性的勇毅和温和,“虽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的形象;还着眼于罪恶的段政府,下劣的无耻文人,以及那些庸人与“闲人”,文中虽没有勾画他们的“尊容”,但强烈的比照与暗示使那些在阴暗潮湿里的阴暗物们显得多么的丑陋!这种比照与暗示极具有战斗性与鼓动性,可以说这是该文不同于一般悼文的地方。 二、在创作的立场与原则上,有一点通常被人忽视了,就是那个在《故乡》中就已经显露的人道主义思想和现实主义的怀抱与民族之爱。我们知道作者有生计流离之忧,但他又有着中国历代正直的知识分子所具有的可贵品质,尤其是杜甫以来的关怀政治现实与民族前途的人们身上所具有的。在意识的层面上,“我”更多的是传达出一种“叹息肠内热”的文化—政治情绪,因而读来颇能撼动人心。作者为何对“三·一八”惨案如此地表示出自己极大的愤慨呢?这不外于戮杀烈士或青年使他感到极点的悲愤。“惨象,已使我目不忍视;流言,尤使我耳不忍闻。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消亡。”他仍然是从进化论的角度,坚信未来必胜于现在,而青年代表未来,知识就是文明与未来的标记。他将议论提高到民族存亡的高度,足以见出他的制高的峻拔与浑厚,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强烈的期待。而这些都厚寄于传承文明与进步知识的人们身上。他对知识分子的责任感与道义感的苛求程度是如此的强烈!因此,正如到见一枚硬币的另一面,我们对作者为什么尤痛斥无耻文人的阴险论调就不难理解了。 三、应当说,在本文中,鲁迅的思想情感是深刻而复杂的。鲁迅从不掩盖自己思想的复杂性,他长于解剖自己,甚至于无情,其精神尤感人与可贵。他一再强调“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却又感觉到“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呜呼,我说不出话,……”他想说的,有必要说的太多,但现实的黑暗又使他出离地愤怒。刘和珍是他的学生,是他的学识热烈的求知者,他回忆起当初订阅《莽原》的情形,从这一点感觉有些写作的必要,“但我现在却觉得有些踌躇了,我应该对她奉献我的悲哀与尊敬”,而不仅仅是这一点点的所谓的感激。他说,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而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但他又说,“造化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逝,来洗涤旧迹,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说到这次惨案所引起的反响和意义时,他沉痛地说:“时间永是流逝,街市依旧太平,有限的几个生命,在中国是不算什么的……至于此外的深的意义,我总觉得很寥寥……”然而在文章的结尾,他又说:“我目睹中国女子的办事……而终于没有消亡的明证了。倘要寻求这一次死伤对于将来的意义,意义就在此罢。”“苟活在淡红的血色中,又会依稀地看见微茫的希望……”这些几乎矛盾的语言,并非是作者逻辑上的失误,而是充分地表达出了作者的无言的苦痛、愤怒、悲哀与告祭的心情。同时在措辞闪烁与词锋隐显之中,又分明地让人感受到社会与生存环境的凶残所达到的非人间的程度。应当说,作者还有许多想表达的,要表达的,但他徘徊于“两间”,纠缠于生死,沉耽于过去、现在与将来,而他思绪纷乱,也实在不能完全地沉静于他的心去作冷静的理性思索,于是他只好将这些“奉献于逝者的灵前”,奉献给广大的读者。我们看到的是一颗被各种外力作用而已破碎的心灵!总之,是这样,还有什么其他的言辞呢? 关于这一点,我以为我们还可以有必要引申出三点作展开地陈述: 应当看到,在文章中,作者没有把自己摆在为师的位置上,他严剖自己,而对逝者表示出了极大的尊重。对于记念,他没有浮泛,更没有旁观,而是用他的心与情,悲愤与炽爱去深味惨案前前后后的以及更多的、更深广的东西。他的思想与情感渗入其中,他用他所能感受到的形诸笔墨,让人看到一个真正思想者的心灵的苦痛与挣扎的具体情状。他是真实的,感人的。这篇文章给人一个强烈的印象就是文章中浓烈的抒情性大于其单纯的文字表述。其中的原因就在于作者的浓烈的情感,悲愤的控诉,严厉的斥责都聚集在那议论大于叙述的篇章结构里。他的议论与抒情都是感性与理性交织着的产物,在最具有浓缩性与广延性上,又获得了无限的诗性。歌德说:“感情愈和理性结合,就愈高贵,到了极境,就出现了诗,出现了哲学。”(《致玛利亚包洛芙娜公爵夫人书》)这就是他行文的很突出的特点:一个真正思想者真诚地袒露着他的思想。“他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满腔的悲痛与义愤,用烈火般的言辞喷射出来,形成诗意汹涌的感情波涛,并结情为理,化为深刻的哲理韵味和汪洋恣肆的风格,他指着反动派的鼻子怒斥:‘中外的杀人者居然昂起头来,不知个个脸上有血污……"”(王献永《鲁迅杂文艺术论》)此其一。 其二,有一点也是常常被人忽视或误解的,就是“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的具体的痛苦的情状与深情叙说”。行文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这虽然于死者毫不相干,但在生者,却大抵只能如此而已。”而接下来的却是“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在于无话可说处,作者说“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罢,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们还在这样的世上活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但后面又出现了“我还有什么可说呢?我懂结尾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而接下来的又是“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而却以“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作结。对此,目前教学参考书不能给予满意的解释,而只能就事论事,显得很支离破碎。而有一种论说则是从“重复”性语句出发,认为鲁迅是用还原那荒诞而重复的历史来“还丑恶以丑恶,还荒谬以荒谬,让所有的真相裸裎”。(梁卫星:《重复与鲁迅》,北大在线2002-08-16)它“在说与不说之间,鲁迅陷入了深刻的苦痛之中”,但它的解释显然是过于想当然了。如果我们对鲁迅研究魏晋时代的情况多一些了解,那么,便比较容易地理解这种“欲吐还吞,欲吞不得,吞而复吐”的具体的痛苦的情状。有兴趣的人可以仔细地聆听阮籍的古琴《酒狂》,也许会有深刻的体会的。(或许开头是欢快的率真,但往后可能就是痛苦的跋踬) 同时,其三,该文还存在着《离骚》式的表述结构。在《离骚》中,屈原天上人间,上下求索,其现实主义地对祖国与民族的爱深融于其中,尤其是最终升天临行之际那深情的回眸,简直让人涕零如雨。古人评论《离骚》时认为它没有章节,思之所至,悲戚啼苦,时断时续,天上地下,旷怨求索,一唱三叹,这正是作者内在深情在行文情节上的本质反映。在本文中,作者发情于死,但念在生前,“于死者寄生者之情,求生者之道”,作者屏弃了那些虚而不实的冥间想象式的虚无安慰,他始终把死者与性命相联于残酷、恶劣的历史与现实,并与中国的未来紧紧相系。(王献永《鲁迅杂文艺术论》)鲁迅写作本文,说得非常明白,“刘和珍是我的学生”,但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鲁迅以含悲之笔,以一个“亲族、师友、爱人的心”去“深味”这浓黑的非人间的悲凉和微漠的悲哀与淡红的血色,他感受到了中国女子的“从容”“微笑”与“伟大”,他的心由此震动,他写道:“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与幸福者?”作者的感情实在是悲哀与愤怒之至,他认为三月十八日是“民国历史是最黑暗的一天”,因为他“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有什么言语”,他几次表示该“写点东西了”但一直没有下笔。在他看来,凶残的当局,下劣的流言家便是罪恶的制造者与掩盖者,罪恶不止,则青年所流的血便无从止息。正因为如此,他要“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以我最大的哀痛显示于非人间,使它们快意于我的苦痛,就将这作为后死者菲薄的祭品,奉献于逝者的灵前。”这种深味与哀痛真是难以言状,所以作者很难完整的叙述完有关刘和珍的详细的情节,而只能忍含深痛的,时断时续的。有时他只能说“我说不出话来”而显出秋雨般的夜哭;有时他甚至太激动,而作枯蕉似的悲哀与惨荷式的愤怒了。 于细微处见真情——《记念刘和珍君》细节描写赏析 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凯杰中学 江宗斌 《纪念刘和珍君》通篇燃烧着悲与愤的火焰——悲爱国青年之惨死,而愤杀人者及其帮凶的残暴无耻。如何将这两种情感最充分地传达出来,并拨动读者的心弦,应该是鲁迅先生构思本文时着重考虑的问题。我以为有两处细节描写为这团火焰的剧烈燃烧起了添柴加油的作用,足以烛照出先生的匠心。 一处是“反复细节”在“三”“四”“五”部分中,一向惜墨如金的鲁迅先生居然四次用几近雷同的笔法写道:“但她却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也还是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况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微笑、温和、和蔼”的刘和珍君何以是暴徒?更何至于无端在府门前喋血呢?作者精心设计的这个反复细节如同电影特写镜头在读者的脑海里缓慢地滚动放映,感情密度大,冲击力强,将悲愤之情最大限度地传递出来。倘缺少了这一处反复细节,艺术表现力势必削减大半。 另一处是“再现细节”在“五”中作者极尽细腻刻画之能事,生动而又细致入微地再现了三位女性的死状。文章不厌其细地说“(子弹)从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张静淑)想扶起她,中了四弹,其一是手枪”,“(杨德群)又想去扶起她,也被击,弹从左肩入,穿胸偏右出,也立仆”,“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其中加点词语读来真如先生是现场的目击者,刽子手杀人的全过程乃至每一个动作,先生都根据后来的尸检再现得毫发毕现,精确之至。当然也可以避免麻烦,只用简笔,三言两语一笔代过,但那样又如何能突出杀人者的残暴,如何能强烈地激起读者情感的波澜呢?此一处”再现细节”虽是”血淋淋的残酷”,但却将作者心中的万丈怒火熊熊地点燃起来,炙烤着读者的心灵和情感,令人如梗在喉,忍不住拍案而起,横眉冷对直斥杀人者。 以上两处细节描写,绝非偶然而为之,显然是鲁迅先生独抒机杼精思傅会的结晶。尤令人赞叹不已的是作者虽有如此高超的妙手点染,却了无斧凿痕迹,正可谓“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非大家莫能为也。 《记念刘和珍君》语言赏析曹保顺 一、谴词用语鲜明生动 文章一开始,程君问“可曾为刘和珍写了一点什么没有”,勾起了“我”对烈士的悲痛的怀念,再次感到“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也早觉得”,其中“也”字是针对程君的请求而言,说明写作此文,不仅仅因程君的请求,更主要的是出自“我”本身的意愿:“早”字则进一步说明,要写文章纪念的愿望由来已久,不只是由程君请求才引起的。第一节里还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四十多个青年的血,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鲜血“洋溢”在自己的“周围”,以至“艰于呼吸视听”,这都是可以感觉到的,这样,就不仅把青年流血之多,自己郁闷、悲痛之深形象地表现了出来,而且把“非人间”的令人窒息的特点,活生生地具体化了。在第七段揭露当局者“凶残”,抨击流言家“下劣”,称颂中国女性临难“从容”,用词十分精当、简洁,说明作者在遣词用语上的锤炼功夫,也反映了作者精湛的文字修养。二、巧妙运用修辞手法 本文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反语、对比、反衬等修辞手法。如作者在表达对于徒手请愿的看法时写道:“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鲁迅用一个浅近的比喻,便具体、形象地阐明了一个深奥的抽象的道理,这个比喻很浅近、很生动,读者易于理解,易于接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第五段中“伟绩”、“武功”等词,用反语揭露中外反动派“屠戮妇婴”、“惩创学生”的罪恶行径。文章用“庸人”与“真的猛士”对比。庸人惯用忘却的方法,对人世间的悲哀与不平作淡化处理,作者批判了这种庸人的生活哲学,肯定了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和正视淋漓鲜血的真的猛士的现实主义精神。 为了使记叙起伏跌宕,文章运用了对比和反衬的手法。如第五段记叙刘和珍、张静淑、杨德群前仆后继、殒身不恤的场景时,就通过对比和反衬,将一个杀害徒手请愿学生的惊心动魄的场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三、叙议抒情和谐统一 《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记叙、议论、抒情三者交错结合,达到有机的和谐的统一,使文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高度的说服力。如第五段,先记叙了刘和珍等遇难的情景,描绘了爱国青年英勇斗争的形象,揭露了反动派的凶残。接着写出“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一句。这是在记叙之后,作者悲极愤极的感情的总的抒发,强有力地表达了作者对反动派的憎恨,对死难烈士的悲痛。而在记叙和抒情中又交叉着议论,增强了对反动派凶残下劣揭露的深刻性。本文每一段几乎都是熔记叙、议论、抒情于一炉,它不仅增强了文章思想的深度与力度,而且使作者爱憎分明的感情色彩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了。例说《纪念刘和珍君》的修辞效果陈立宏 李正兵 《纪念刘和珍君》这篇记念性散文,不仅寄托着作者对死难青年的沉痛哀悼,而且燃烧着作者对凶残当局的强烈抨击。作品中作者的这两种悲愤的情感,主要是对通过以下几种修辞手法表达出来的: 一、运用反语,揭露敌人的反动罪行。用反语来讽刺和揭露敌人的罪行,是鲁迅先生在他的作品中常用的一种战斗方法。本文就多次运用了这种修辞手法。如文章开头以“中华民国”来纪年,实际上表明了作者对段褀瑞执政府的极大愤慨和讽刺。既然是“中华民国”,就应是中国人民的政府。可这样的政府,竟然公然开枪射击请愿的学生,制造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可见这样的政府根本就不是人民的政府,而是屠杀人民的伪政府。讽刺之余,作者以犀利的笔调,一针见血的揭露了反动政府的罪行。又如在六部分中,作者说到:“时间永是流驶,街市依旧太平。”众所周知,“太平”本义是指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在这里显然是指反动政府的高压政策所造成的“万马齐喑”的现状和可悲的局面。“太平”一词的运用,可见蕴涵了作者多少愤怒与不平,同时又饱含作者多少辛酸与无奈。 二、通过对比,展现猛士的勇毅形象。本文中,作者拿两种人与刘和珍这样的猛士进行了对比,从中彰显猛士的勇毅和干练。如第二部分中,作者拿“庸人”与“猛士”进行了对比。“庸人”之所以“庸”,在于他们对“淋漓的鲜血”,虽有哀痛和不满,却不能“直面”和“正视”。因此,随着时间的流驶,庸人们早已忘却哀痛,继续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真的猛士”却能面对黑暗的现实,不怕流血牺牲,勇敢地站起来反抗,企图打破这黑暗的铁笼子,赢得全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从两种人对待现实的的不同态度中,读者从中可以窥见猛士的高大人格。又如第五部分中,作者拿“反动军阀”和“猛士”进行了对比。“反动军阀”看似强横,然而它却要依靠八国联军,与它们共同勾结,才能镇压学生的徒手请愿。请愿的学生都是手无寸铁的文弱书生,然而当她们面临危难时,却能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鲜明的对比之中,勇士大无畏的形象再次展示了出来。 三、借助反复,强化作者的悲愤情感。鲁迅先生作文时,向来惜墨如金,可在本文中,他多处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从中深化自己的情感。如开头的第一部分中“我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的这句话,在文中就运用了三次。第一次是承接程君的请求而言的。刘和珍不仅是作者的学生,更是作者志同道合的战友。现在她“为了中国而死了”,作者自然觉得该“写一点东西”来表达自己的哀思的悼念;第二句是针对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而言的,作者要“写一点东西”是为了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早日到尽头,这才是对烈士最好的纪念;第三句是针对“忘却的救世主快要降临”而言的,即针对“庸人”们而言的。作者要提醒人们,不要忘记烈士的鲜血。可见,这三句话虽然在字面几乎完全相同,但在反复的运用中,意义却在逐层加深,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悲愤情感。倘缺少了反复这一手法,艺术表现力势必削减大半。
2023-09-09 04:03:521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的写作背景???

刘和珍死后
2023-09-09 04:04:013

给刘和珍的悼词

刘和珍君你在那里还好吗?我今天要写一份悼词为了那个不在疯狂的年代,为了渴望逃离工作的同龄人,为了深夜努力为理想奋斗但被现实否定的朋友,为了所有不快乐和不幸的孩子,写一份悲伤的悼词,哀悼我们被扼杀的青春。青春的我们曾经是无忧无虑,曾经是碧海蓝天,理想是插上翅膀的梦,爱情是画布上斑斓的颜料。青春应该是奔跑,力量和希望。青春是无止境的时间,无止境的挥霍。青春在眼泪中成长~~然而现实却残酷的把她扼杀,不留情面,毫不怜悯。这把钝刀磨破了青春的脸,但却没有鲜红的血涌出,只有磨过多次而长出的厚茧。于是青春沉静堕落,在黑暗中慢舞,在烟雾里麻痹。就在这个拂晓,太阳依旧从东方升起,然而青春死去。痛!痛!痛!为了忘却的几年,缅怀青春~青春永驻~~~
2023-09-09 04:04:172

谢谢你 刘和珍。的一篇300字作文

信不信呢——北洋政府那些事作者:夏韵 假日,一壶清茶,几个友人,围坐清谈。由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聊到段祺瑞长跪谢罪。 一位老者说,北洋那几年,中国的报刊发行量居很大,报刊杂志种类繁多。《中国近现代出版史》称1920年全国报刊杂志有一千多种,甚至“每隔两三天就有一种新刊物问世”。 说真的,读近代史我头脑里一团乱麻,对于北洋政府时期,我更是被乱麻加浆糊纠结成一个硬硬的板块认知——北洋军阀时期黑暗,军阀个个如恶魔。但又弄不 明白,为什么那么黑暗的时期还能存在异议的声音。史称三一八惨案的这天,学生们示威,在执政府门前遭到卫队开枪射击,死了47人。几十条人命,对于被 我们的教科书定义为军阀的段祺瑞算得了什么,军阀本该是厚颜无耻心狠手毒之辈。但是事后他却长跪不起,黯然辞去官位.。他当时那可是权重一朝的中国最高权 柄执掌者;封杀鲁迅和大小报纸发出的有违主流意识的杂音,无论是出于军阀本性、还是维护政府的威严、国家的稳定和谐,都是再正常不过了。他却不正常地把自 己“和谐”下野了。更不正常的是那么黑暗的时期,鲁迅及媒体们竟敢模虎狼般军阀们的尾巴。北洋时期真的很专制吗?我心里打了个问号。我问道:北洋政府时期 是不是中国近代史最独裁、最没自由的时期? 还是那位老者的说的一番话,叫我受益匪浅,他说: 北洋军阀时期是从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开始,到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结束,持续16年的武夫当国时期。把民国弄成军国的武 夫们,其实跟他们之前和之后的传统专制王朝的先辈和后辈不一样,他们是中国学习西方立志富国强兵的果实。无论留学日本的士官学校,还是毕业于本土军事学 堂,立志爱国报国者并非少数。 北洋时期,几代当家的十大军阀——袁世凯、冯国璋、段祺瑞、吴佩孚、曹锟、黎元洪、冯玉祥、张作霖、张勋、张宗昌,除了胡子出身的张作霖,另外几个在 权倾一朝时都表现出对民国西式共和政体的尊重,不管怎样霸道,都没有不要国会,对思想自由,学校自治都还认账。他们在法律程序面前远没有传统专制独 裁帝王“和尚打伞无法无天”的傲气。知识界和社会团体对国家政治生活表达独立看法还不至于战战兢兢,公共舆论参与政治,监督执政者,也使得军阀们心怯社会 舆论,敬畏法律程序,不敢那么明火执仗。 段祺瑞出身淮军参与创建北洋,曾留学德国数年,曾亲历西方现代文明的熏陶。袁世凯死后,作为掌握实权的人物,他力主彻底开放报禁。三一八惨案,段的政 治生命受到报刊舆论的严重威胁,段祺瑞没有为保执政地位去控制舆论,反而以下野来担当责任。军阀封建官僚有许多毛病,但难能可贵的是知道敬天地,畏舆论。 老者侃侃而谈,这些与我学生时代被灌输的完全不同的理念, 于我像是天方夜谭。担当二字好沉重,没想到政治人物起码的良知和道德之光闪现在被教科书定为“厚颜无耻心狠手毒”之辈的军阀身上,他的操守和人格与那错了 不认错找人垫背、至死都不愿放权的伟大人物相比,我无语叹息,政治和良知之责任——上个世纪大饥荒非正常死人数千万,有人承担政治和良知责任吗? 老者还说:北洋军阀政府有肚量任命反对派的蔡元培做北大校长,蔡元培当了校长竟有胆量拿着政府的经费却不理睬政府的公文,我行我素照自己的价值观管理学校。当局抓了他的学生,他宁可自己辞职,也要救出被捕的北大学生。 那时候的大学崇尚教授治学的“独立精神”,“自由思想”是高等学府的灵魂。学人能够喊出“争你自己的自由就是争国家的自由,争你自己的权利就是争国家 的权利。因为自由平等的国家不是一群奴才建造得起来的!”放在北洋之前的满清和之后的“一政党、一主义、一领袖“的时代,那是甭想能发出此声的。 章太炎打上门去骂袁世凯,还砸了总统府的 家具,袁世凯也只能把他软禁起来,每月给五百大洋养着。 当了总理的军阀段祺瑞,一介赳赳武夫,可是如果有记者写文章骂他,骂也就骂了,断然不会依言治罪送人去劳动教养。 北洋武夫赶上脾气不好时,也会把报馆封了,但这边封了,那边转身人家又开办了,他们睁一眼闭一眼只装没看见。断然不会做那种只准许自己一家发声的事。 那时的记者都有批评政府和政府要人的毛病。政府对舆论的管制,大不了也就是设个新闻检查官,看出来不合适的,也就只是叫人家开“天窗”而已,断然做不 到把天下的新闻出版业都变成一己天下,更不会逼报社老板当看门的仆人,要你说什么你就得说什么,不要你说什么你就只能闭嘴,要是敢嘴硬不买账,就砸你饭 碗,甚至送你去劳改。 北洋时期的大学更是多彩多声,高等教育国立、私立和教会大学三足鼎立,不仅私立和教会大学,政府不能插手,就是国立大学,也是教授治校,政府没法子说了算。 清华大学是国立大学端的是政府的饭碗,但是在梅贻琦校长之前,接连几任政府任命的校长学生和教授们不满意,说哄就被轰走了,政府也奈何不得,甚至“蠢”到不懂得手里有权可以治这些闹事者的罪。 大学里讲什么,怎么讲,都是教授自己的事,谁也干涉不了,大学里教马克思主义,也是合法的。政治教育也无非是在大学设了训导处,被戏称“政治厕所”,除了吸引些”职业“苍蝇飞进飞出,对大学的权力结构和教授们构不成伤害。 虽不知北洋那些事是真是假,但我被教科书灌输的对北洋时期的认知在动摇,感到 那是一个新旧交替、中西碰撞,风云际会的时代,它催生的一代学人如章太炎、蔡元培、胡适、陈寅恪、梁漱溟、徐志摩、闻一多、鲁迅、梁启超等与今天的学人相 比,风度、气质、胸襟、学识和情趣迥然不同。 陈丹青称他们“民国范儿”。那是些日久弥新,亮得出手,留得长久,为后人怀想追慕的“范儿”。他们或迂或狷 或痴或狂,生命底色里都坚守着一个“士”字。回头看近60年,还有“范儿”吗!信不信呢,北洋那些事!
2023-09-09 04:04:271

《记念刘和珍君》读后感

[《记念刘和珍君》读后感] 《记念刘和珍君》读后感 1926年3月18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记念刘和珍君》读后感.这一天,是刘和珍烈士的忌日,也是中国历史上抹不去的惨痛记忆. 这一天,为了抗议日帝国主义纠结英美法等八国发出的“最后通牒”,李大钊、徐谦等人率领北京爱国学生,在段祺瑞执政府门前集会请愿,要求拒绝八国帝国主义的无理要求.但是,段祺瑞这个卖国独裁头子,竟然下令执政府卫队开枪向无辜学生射击,当场就有四十七人遇害,二百余人受伤.这其中就有鲁迅的学生刘和珍和杨德群.紧接着,段政府公然宣布,这次流血冲突是由徐谦、李大钊等爱国人士挑起来的,宣称被枪杀的人全都是“暴徒”,下令通缉徐谦、李大钊等人,把作者列入“黑名单”. 四十七个热血青年,就这样去了.但是,他们的精神不会去的! “忘却的救主快要降临了吧.”当四十七个可爱的热血青年就这样悲壮地走了,几天以后,这次流血的惨案居然就这样地被忘却了!仅此一句,便可以看出当时国民的麻木性有多深,读后感《《记念刘和珍君》读后感》. 文中有一段深情回忆了作者初见刘和珍的场景.当时,女师大曾被反动校长杨荫榆统治.刘和珍是第一个敢于反抗“广有羽翼的校长”的人.作者猜想这样一个人一定是很桀骜不驯的.然而她却常常微笑着,给作者一种亲近的感觉. 在18日上午,作者才得知刘和珍遇害的噩耗.残暴的段祺瑞卫队,不但枪击刘和珍,还用棍棒疯狂地殴打这可怜的人的头部.刘和珍就是在临终前,也不忘保护已经倒在血泊中的张静淑和杨德群.“但段政府就有令,说她们是‘暴徒"!⋯⋯是受人利用的.”可见段祺瑞军阀政府的极端残暴、无理与蛮横. “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这是何等绝妙的讽刺啊!这些凶恶的衣冠禽兽,打着人的旗号,替魔鬼行道,血的事实摆在大家面前⋯⋯ 有人如狂犬,向光明狂吠;有人如光明——他们才是真正的人! 文章前面多次提到,作者认为早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而作者正是这样一个人.他以这篇文章,向全人民发出了号召——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我们一定会胜利!   〔《记念刘和珍君》读后感〕随文赠言:【这世上的一切都借希望而完成,农夫不会剥下一粒玉米,如果他不曾希望它长成种粒;单身汉不会娶妻,如果他不曾希望有孩子;商人也不会去工作,如果他不曾希望因此而有收益.】
2023-09-09 04:04:341

高一年级语文教案记念刘和珍君

【 #高一# 导语】心无旁骛,全力以赴,争分夺秒,顽强拼搏脚踏实地,不骄不躁,长风破浪,直济沧海,我们,注定成功! 高一频道为大家推荐《高一年级语文教案记念刘和珍君》希望对你的学习有帮助!   【篇一】   一、导入新课   1.通过复习,简介一下作者。   提示: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他创作了大量的小说、杂文、散文和诗歌。创作现代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我们熟悉的作品还有《阿Q正传》、《孔乙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祝福》、《故乡》、《社戏》,等等。   2.解题:   (1)《记念刘和珍君》从题目看,这是一篇什么性质什么体裁的文章?(提示:纪念性的回忆文章,属记叙文。)   (2)关于题目中的“记”字相当于“纪”字,并不是另有其意,不能把“记念”一词理解成“记叙、怀念”。在白话文刚刚兴起时,人们有时不能严格界定字词,如文中“那里还能有什么言语?”中“那”实为“哪”字,鲁迅当时用“记念”一词,实际上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纪念”。   (3)刘和珍,是一名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的学生。1926年3月,大沽口事件发生。18日清晨,身为学生自治会主席的刘和珍,动员组织同学集会*。中午她扛着白底黑字大校旗,冲入段棋瑞执政府左边大门,昂立人群中。突然身中七弹,壮烈牺牲,年仅22岁。   (4)君:是对人的尊称。   (5)有关时代背景(参照课文注解一)   课文中写到的“三·一八”惨案是继“五卅惨案”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对中国人民的又—次*,它的直接导火线是3月12日的大沽口事件。(以下见课文注释①)1926年3月12日,为了帮助奉系军阀张作霖消灭冯玉祥统帅的倾向革命的国民军,日本   海军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舰*退往塘沽。大沽口事件发生后,3月16日,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借口国民军违反《辛丑条约》,向段祺瑞政府提出种种无理要求,并在天津附近集中各*队,准备武力进攻。日本等帝国主义国家悍然侵犯中国主权的强盗行径,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3月17日,部分学校、团体代表到国务院*,执政府卫队竟用*刺伤代表多人,广大群众更加愤怒。3月18日,北京人民在*前集会*,会后到执政府前*。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制造了*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都在遇害者之列。刘和珍是鲁迅先生的学生,是位爱国的热血青年,她的牺牲给鲁迅先生带来了莫大的悲哀,而当时的反动文人还在文章对爱国青年进行污蔑、中伤,致使鲁迅先生悲愤之极,同年四月,写下了这篇纪念文章。   二、整体把握课文   1.请同学默读课文,理清全文思路,思考以下问题:   问1: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文章,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课文的七节中哪几个小节集中写了刘和珍君?   问2:第一、二部分的作用?(教师板书)   2.在理清总体思路下,让学生概括各段段落大意.教师板书   3.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抓住作者感情线索。   这篇课文题为“纪念刘和珍君”,但作者不止纪念了刘和珍,还纪念了杨德群、张静淑以及“三·一八”惨案中的死伤群众,实际目的是以纪念刘和珍为切人点,对“三·评述。   教师提问:从文章整体看,作者的笔触涉及到哪几类人?对每一类人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提示:第一类是爱国青年,突出了一个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扩大一点是“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点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点是*的群众,作者对这类人表达的感情是:沉痛地悼念,奉献尊敬——颂扬她们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和她们的勇毅,告诫(斗争方式),激励“更奋然而前行”。   第二类是反动势力,包括段棋瑞执政府(或称“*者”)、“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作者控诉其暴行、痛斥其无耻流言。   第三类是处在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痛心民族的衰亡、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的感情,作者渴望并呼唤他们“爆发”。   教训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的写作缘由,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意义。三者相互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一中心,这就是的总体思路。贯穿全文的作者的感情线索可以概括为:“悲”、“愤”。   三、布置作业   1、复习课文,理清课文感情脉络   2、请同学思考,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   【篇二】   一、回顾上节课所讲的总体思路和“线索”   二、具体分析析思路和语言(第一、二、三部分)   (一)分析第一第二部分(听音频朗读)   提问回答上节课作业:“为什么关于写作缘由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思路在一、二节为什么老围绕这点展开?”   提示原因:第一,作者借写作缘由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①爱国力量方面:开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刘和珍,不屈服。②反动势力方面:“几个所谓的学者文人的阴险论调”。③庸人方面:淡漠了,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第二,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大悲、大哀、大怒,造成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问1:开追悼会时,为什么鲁迅先生“独在礼堂外徘徊”?(引导学生注意作者的悲愤的思想感情。)   “徘徊”一词,表露了作者心情的哀痛、悲伤,再用一“独”字,设置了环境,渲染了气氛,有力地衬托作者对死难青年悼念之情的深切、真切。   问2:分别提到了哪两种人?   真的猛士:“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勇敢直面残酷的现实,自觉承受人间的“哀痛”,主动选择生命的沉重,英勇清醒、永不回避。   庸人:不敢正视现实,浑浑噩噩,麻木健忘,苟安满足,不奋起反抗、斗争,客观上使“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得以维持。   问3:采用什么手法?   明确:对比   问4:“哀痛者”“幸福者”的含义?   哀痛者:为人民的深重灾难而哀痛   幸福者:以勇往直前地斗争,为人民谋福利为幸福。   问5:找出文中的三处“必要”   1“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2“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3“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   这三处必要的含义?   三个“必要”(写作缘起):   1纪念死者。   2要揭去“许多东西的人相”,让人们清醒地知道“所住的并非人间”。   3为了使庸人勿忘,要人们牢记教训。   问6.课文从第三部分才正式进入记念部分,那么一、二两部分可否去掉?   不可去掉,因为这两部分分别提到了这样的内容:   (1)这两部分分别提到了哪三种人?   (2)说明两周以来三种不同的人的动态:   (3)表明自己悲愤的感情。   (二)分析第三部分:回忆认识过程   1、让一名同学读第三部分,要求同学们考虑并回答记念了刘和珍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中认识到刘和珍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教师先联系课文开头写刘和珍的内容“然而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毅然预定了《莽原》全年的就有她”。然后和学生共同分析:“然而”是一个重转,强调“销行寥落”中她“预定全年”的与众不同;“生活艰难”,说明她“预定全年”需要决心;“毅然”则进一步强调需要勇气。从这一事实中,我们可以看到她对革命的向往和对真理的渴求。   教师再与学生共同分析第三部分第2段的内容:“不为势利所屈,   反抗一广有羽翼的校长的学生”,此校长是杨荫榆,是依附于军阀政府势力*学生运动的罪魁祸首,刘和珍勇于反抗,表现了她嫉恶如仇、勇于斗争的精神;和“我”见面,“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表现了刘和珍的善良与和葡;“她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表现了她的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   教师板书:   2.为何反复强调“微笑、温和”?   反衬敌人的凶残,流言家的卑劣   三、布置作业   思考三、四、五节之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第三课时   一、检查上节课的作业以此导入这节课的内容   (一)三、四、五节间的联系,关于记述烈士事迹,思路怎样展开?   提示:思路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第三节写刘和珍的正义感、责任感、反抗性,这样一个热血青年去*“欣然前往”,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无非是流言家开罪、嫁祸之辞。作者不但写刘和珍的斗争性,而且着意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意蕴在于表明,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段政府反诬她们为“暴徒”,不但不值一驳,反而充分暴露出他们自己的暴虐。第五节,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二)齐读第四节进行分析:抒写惊愕、义愤   1.作者为什么强调“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刘和珍君”?   作者写“始终微笑”“和蔼”的刘和珍“欣然前往”参加*,却无端在执政府前中弹、喋血、死掉,表现出作者对此毫无准备,反衬反动势力的凶残出人意料。   2、怎样理解“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沉默”,就是“默无声息”。这里说的是两种沉默:一种是“出离愤怒”、陷于极度悲痛的“沉默”,“于无声处听惊雷”,预示   着革命暴风雨即将来临之前的“沉默”;一种是逆来顺受,真正“默无声息”,不敢反抗,走向灭亡的“沉默”。两种“沉默”,两种前途,两种结果:不在沉默中爆发革命,摧毁“这似人非人的世界”,就在沉默中被奴役,被黑暗统治,被灭亡。作者怀着的愤怒,发出最有力的号召,启示人们:事情已经到了尽头,对中外*说什么话也没有用,必须起来和凶残的敌人作殊死的斗争。这是作者写作的主要意图所在。   3、鲁迅先生的“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和“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一样吗?   不一样。一是愤激之词,一是因为“惨象”和“流言”使他们害怕而不敢说,表明了他们的麻木与落后。其缘由就是反动统治者不但用武力极其凶残的*人民,而且还用文的一手,进行严酷的思想统治。   (四)分析第五部分:叙述遇难过程   1.设置四个的问题,给学生5分钟自读。   ①为何详写?②断句的作用?③“欣然”?反映刘和珍怎样的性格?④微笑共提到几次?有什么作用?   生答,师逐一落实。   ①为何详写?   ——突出段政府的凶残,流言家的无耻(根本不是“暴徒”)   ②断句的作用?   ——悲愤。将内心的悲愤感情在文字形式上很好地表达出来。   ③“欣然”?反映刘和珍怎样的性格?   ——为国为民,自觉参加   ④微笑共提到几次?作用?   ——反衬出段政府的凶残   2.理解句子   ①“当三个女子……抹杀了”   先歌颂女子的伟大。   再用反语,辛辣的讽刺,着重强调这一次暴行的残暴无耻远远超过了以前。不管如何掩饰,“几缕血痕”使他们的暴行昭然于天下!   ②“但是中外的*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如何理解。   白描手法:细致逼真,惊心动魄。刻画出*丑恶、猖狂的嘴脸。   (五)分析第六部分:总结经验教训、指出意义   1.提到了哪两种人?有什么含义?   生答,师小结,出示:   无恶意的闲人:一般庸俗的市民,与*及其走狗文人有根本的区别,但是他们对世界冷漠,把烈士的鲜血作为饭后的谈资。   有恶意的闲人:反动文人,为了掩盖统治者的罪行竟无耻地制造流言。   2、怎样理解“有限的几个生命……不算什么的”含义?   一是说在*眼里算不了什么;一是说少数人的*对黑暗的中国起不了作用;一是说唤不醒庸人们的觉悟。——此句渗透着惋惜、哀伤和激愤的感情   (六)分析第七部分:热情讴歌赞颂   1.“中国人”?是指什么人?   2.区别“竟会”“竟至”竟能”   同:强调出乎意料   异:竟会:不赞成   竟至:不赞成(谴责更深)   竟能:赞扬   1.区别“苟活者”、“真的猛士”。   苟活者:有一定的是非观念,不忘怀烈士的死难而又没有行动起来的人们,有走向斗争的可能。   真的猛士——3·18惨案中的死难烈士对于将来的意义:巨大的鼓舞力量   3.“呜呼,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   提示:这是全文思路的收束。“此”的内容:涉及对烈士的崇敬、对其牺牲精神的评价、对其斗争方式的总结、对反动军阀的愤怒声讨、对所谓学者文人的揭露、鞭笞,对庸人警醒的期盼,以及作者奋然前行的决心,等等。再次强调“我说不出话”,表达无尽的悲愤和深深的歉疚之情。   (七)、总结全文   1、课文结构:   前两节:犹如序曲   当中三节:纪念主体   后两节:犹如尾声(回应开头)   2、线索:强烈的悲愤之情,一以贯之。   补充许广平:“真是一字一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同声一哭。”——许广平   [教师总结]:   通观全文,作者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迸发,无处不在燃烧,升腾交织,无可抑制。追悼会的气氛、程君的发问和要求引起对烈士的痛心的忆念,并且激起对*者的满腔仇恨,发为愤怒的揭露控诉;同时,作为革命家、思想家,作者始终没有停止深沉的思索,对惨案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沉痛的总结,对烈士死难意义给予高度评价。这就是作者思想感情发展和文章结构的大体脉络。   狠揭烂疮喜笑怒骂   (八)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四节。   2.模仿课文第五节刘和珍等烈士罹难场面描写,写一人二事,表现人物的某一特点,在进行场面描写时,尽可能选用“毅然”“不为势力所屈”“桀骜”“黯然泣下”“凶残”“下劣”“惊心动魄”“沉勇”“勇毅”等词语,字数约300
2023-09-09 04:04:541

求刘和珍小传一篇如题 谢谢了

刘和珍 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南昌人。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如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于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金,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女师很快掀起剪发高潮,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 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石驸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于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人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3月18日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国民大会尚未召开,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日请愿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 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京师范大学人的骄傲!麻烦采纳,谢谢!
2023-09-09 04:05:021

刘和珍颁奖词有哪些?

1、她温和沉勇,直面强权,正视势利。她在恐怖迫害中爆发,在枪林弹雨中穿行,在艰难困苦中从容。她用自己的鲜血染红人类的历史,她用自己的精神赢得猛士的尊敬,她用自己的生命,有力的诠释了不让须眉的勇毅。刘和珍,她是我们心中最美的女神!2、面对惨淡的人生,她勇毅顽强;面对淋漓的鲜血,她欣然前往。她以微笑和温和,给这黑暗的社会以猛烈一击,她以殒身不恤、临难不苟的大义,给苟活者以微茫的希望,给后死者以奋然前行的力量。刘和珍,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3、惨淡与鲜血,她以温和的微笑面对;责任与使命,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她以殷红的鲜血,证明中国女子的勇毅。罪恶的子弹,洞穿她的身躯,却无法穿透她对自由的追求;流逝的时间,能够洗涤旧迹,却洗不褪她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风采。刘和珍,一座永远的精神丰碑!4、她用鲜红的热血谱写了一个英雄民族的颂歌,她用坚决的行动证明了中华儿女的勇毅,她用温和的微笑戳穿了杀人者的无耻和卑劣,她用年轻的生命,筑起了一座不朽的历史丰碑。三一八,一个最黑暗的日子,刘和珍,一个最耀眼的名字!5、你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唤起了人们的反抗力量,你用一腔热血让我们懂得了中国女子百折不回的气概,你用坚决的行动表明了在黑暗的暴力压迫下绝不低头的勇气。刘和珍,你是真的猛士,真的英雄!你的鲜血不会白流去。你的名字,将永载史册!
2023-09-09 04:05:241

鲁迅为何称刘和珍为“君”

刘和珍是奋迅的学生,1926年“三·一八”协案遇难后,奋迅先生写文章悼念时,尊称她为“君”。在文中同时冠以“君”这一尊称的还有受业于鲁迅的杨德群、张静椒、程毅志三位女学生。 既然是尊称,t迅对这些女学生何不称以小姐、女士,而偏偏葬称为“君”呢?笔者认为,一这除了对她们的尊敬外,还另有深意。 近读奋迅好友,语言文字学家钱玄同(卫887一19胡)于“五四”前夕所撰《论应用之文承宜改良》一文,(见《中国新文学大系》)不觉茅塞顿开。 钱玄同在该文中明确地向扒气力陈己见:“书札之款成称谓,务隶简明确当”.“个人之意见,以为除二:族及姻亲中有称论者外,其余皆可以‘先生"‘君"‘兄"三名词称之。大抵文执、师兄、年高者、举富者、我所笋敬者,可称‘先生"。年相若者,道相似者,不客气之朋友,泛交,后辈,可称‘君"或‘兄"。”由此,我们不难看出,作为新文化运动主将的奋迅,在衰悼刘和珍烈士的文章中,称她为“君”,这不仅表达了他对烈士的尊敬之意,而且正是钱玄同钓对“后辈”“道相似者”的实际运用,既高雅而又不失身份。
2023-09-09 04:05:391

刘和珍可以称得上是烈士么

必须是 为了国家独立 名族自由 而战斗的人 怎么能不是呢?鲁迅都为她写了文章滴纪念刘和珍君
2023-09-09 04:05:505

刘和珍的幸与不幸体会在哪?

 毫无疑问,刘和珍君是不幸的。   她不幸生长在上个世纪20年代内忧已炽外患更烈的中国,不幸就读于段祺瑞执政府脚下的大学,不幸恰逢日、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八国公使给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的当儿,不幸作为中国人的一员她身上洋溢着正义悲愤的热血,不幸这满腔热血促使她同其他5000个中华儿女一道激情奔涌地行进在漫长的游行队伍中……于是,更大的不幸迅疾而来,段祺瑞执政府卫队的子弹从其“背部入,斜穿心肺,已是致命的创伤,只是没有便死”,“但她还能坐起来,一个兵在她头部及胸部猛击两棍,于是死掉了”——一个青春正盛、光鲜亮丽、才华横溢而又始终微笑和蔼的生命,为了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尊严,而香消玉殒,永不复醒了。她22岁以后不知有多温馨多充实多幸福多辉煌多长久多有价值的人生就此被硬硬圈上了一个硕大残忍的惊叹号!迫使她两鬓苍苍的父母以不知怎样悲痛难舍的心情割舍他们这位还乌发油亮的女儿——这究竟是一幅怎样的惨景啊!   上溯到西汉哀帝时期,以博士弟子王咸为代表的一千多名太学生,为救时任司隶的直臣鲍宣,分作两路请愿:一路等候在要道,待丞相孔光上朝的车驾经过时,一拥而上将其团团围住,声势汹汹诘责;一路则到了皇宫外,上书给皇帝,要求开释鲍宣。最终,哀帝接受了太学生的请愿,免去了鲍宣的死罪。   三国魏末,为救嵇康,三千太学生集体上书司马昭,要求拜嵇康为师,以期免其死罪。虽然嵇康最终还是不免引颈就戮,但“路人皆知”的司马昭也并未再加害为嵇康求情的那三千太学生。   北宋宣和七年(1125年),太学生陈东以大义感召同学,上书吁请宋钦宗清除把持朝廷军政要务的蔡京、童贯等“六贼”。尚书右丞李纲、知枢密院事吴敏等正直的大臣也都上奏,支持陈东之议。钦宗众志难违,终于下诏将“六贼”或处死,或流放。后金兵步步紧逼,东京告急,钦宗任命主战派李纲为兵部侍郎,统领三军抗击金兵。但不久又听信投降派代表“浪子宰相”李邦彦等人谗言,免去了李纲本兼各职,还罢了老将种师道的兵权。   为此,陈东又登高鼓动,拿着请愿书率太学生浩浩荡荡进入皇宫,面向宫阙齐刷刷跪下,朗声开读,请求钦宗复李纲原职,安中外之心。这时,恰李邦彦出宫,太学生一跃而起,拦其去路,欲殴国贼。钦宗听说李邦彦被追打,又闻外边喧呼阵阵,不禁为之色变,使宦官传旨:“准陈东等所请。”听了传旨,太学生们准备散去,陈东制止说:“安知非伪耶?须见李右丞、种老将军复职受命乃归。”   钦宗见太学生聚集不去,再传旨,李纲俟金兵退后再行复职。闻听此言,太学生们冲进丹墀鼓堂,擂击登闻鼓,至鼓皮洞穿!开封府尹王时雍赶来弹压,被太学生群起打跑。负保卫宫禁之责的殿帅见状,担心发生变故,忙奏请钦宗即复李纲官职。钦宗踌躇再三,终于允诺,宣李纲入朝,官复原职。接着太学生又请求复种师道原职。看到李纲、种师道先后入朝后,太学生齐声欢呼,方才散去。   伏阙上书请愿彻底胜利。   1919年,对中国后来的思想、文化、政治等产生了深远巨大影响的“五四”爱国运动,最初也是由学生发动的。其最终结果也以胜利而告终:被捕学生获得释放,卖国贼被打倒,中国外交官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而不幸的刘和珍君,在她被残害后疾驰而至的却是:   “但段政府就有令,说他们是暴徒;”   “但接着就有流言,说他们是受人利用的。”   于是,一直用信仰、祈盼、正义和公平透支着健康和生命写作的鲁迅先生才有了《纪念刘和珍君》;有了《无花的蔷薇之二》中的“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始。墨写的谎说,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的悲愤痛斥;有了《“死地”》中的“中国的有志于改革的青年,是知道死尸的沉重的,所以总是‘请愿"。殊不知别有不觉得死尸的沉重的人们在,而且一并屠杀了‘知道死尸的沉重"的心。死地确乎已在前面。为中国计,觉悟的青年应该不肯轻死了罢”的泣血告诫;有了《可惨与可笑》中“三月十八日的惨杀事件,在事后看来,分明是政府布成的罗网,纯洁的青年竟不幸而陷下去了,死伤至于三百多人。这罗网之所以布成,其关键就全在于‘流言"的奏了功效”的一针见血;有了《空谈》中“但愿这样的请愿,从此停止就好”的叮咛呼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刘和珍又是幸运的。   她幸运地遇上了鲁迅先生,成了先生的一名学生。她的猝然而逝深深震惊、刺痛更感动着恨硬爱更硬的“她的先生”的情感和思想神经,使得先生禁不住蘸着浓重浓稠的血和泪挥毫她短短一生的点点滴滴——“在这样的生活艰难中”她“毅然预定了《莽原》”、她始终的“微笑”、她永远的“和蔼”、“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她的“黯然至于泣下”,更有她的“欣然前往”“殒身不恤”;使得先生踌躇于呼她是他的学生,而称敬为“她不是‘苟活到现在的我"的学生,而是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使得先生悲时呜咽有声、泣血哭诉,愤时昂然长啸、如刀似枪,禁不住一次又一次、一遍又一遍地感念着“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我正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激愤着“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但是,我还有要说的话”“我已经说过……”呐喊着“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痛斥着“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也促使先生又一次陷入深深的思考:“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正如煤的形成,当时用大量的木材,结果却只是一小块,但请愿是不在其中的,更何况是徒手。”   尤其是,先生满蘸着血和泪泼就的这篇惊天地泣鬼神的祭文,多少年来让一代又一代师生或沉痛地默读着,或激昂地朗诵着。而无论是默读还是朗诵,一代又一代的师生也都像先生一样对刘和珍君倾情奉献着他们的“悲哀和尊敬”,深深体味着刘和珍君内心的炽热和真情,内心澎湃地和她、和先生对语交谈。   因此,倘若和刘和珍君此前和此后的殉道者相比,刘和珍君的确是幸运的。因为,只要我们这个民族还有良知,那么,刘和珍君就不但活在粗疏单调的正史中,活在北京西城区新文化街45号鲁迅中学校园内和北京师范大学宿舍区楼群里那两尊庄严静默肃穆的雕像上,因了鲁迅先生的如椽巨笔,她更活在声动人心、情震灵魂的文学里。  中国的文学永远不死,刘和珍君也就会永久挺立地活着,永远始终地“微笑” 着,“温和”着。   而和她的一些后来者相比,刘和珍君也是幸运的。   1927年的“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不知有多少进步学生被屠杀,1931年被害的“左联五烈士”中的一些还“不知被埋在那里的地下了”。   1926年3月18日英勇殉道的刘和珍君,在3月25日,和另一位同样英勇的殉道者杨德群君一起,接受了国立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师生和各界群众的隆重追悼。   另据记载,当时执政的段祺瑞在惨案发生后,随即赶赴现场,面对死者长跪不起,并从此终生食素,以示忏悔。在1936年,他身体已经相当虚弱、病痛不断,医生建议他吃点肉以增强体质时,他还以“人可死,荤绝不能开”回答,食素如故,乃至不治而死。   幸,抑或不幸,刘和珍君安息吧!
2023-09-09 04:06:041

记念刘和珍君中的刘和珍是一个怎样的人物?

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勇敢,坚强,爱国,勇于献身,具有奉献精神,“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和蔼,温柔,"始终微笑着的和蔼的"。《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种种无理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
2023-09-09 04:06:231

刘和珍的人物形象以及分析是什么?

刘和珍君是向往革命,渴求真理。富有斗争精神。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和蔼善良。敢于斗争,是一位爱国的热血青年。鲁迅在本文中通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勾结屠杀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热情地颂扬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精神,激励革命者继续战斗。《记念刘和珍君》部分赏析最后一小段,作者再一次表示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极端愤慨,点明这篇文章的题意。“呜呼”,在文言里原是形容哭的声音的,一般多用在哀悼死者时,如旧式祭文中的“呜呼”,是作为极强烈的叹词而用的。这里仿旧式祭文说法,表示出作者的悲愤。“我说不出话,但以此记念刘和珍君!”既表明了作者内心的极大愤慨,又和前面第一部分照应,再次点出了本文的写作意图,这样的结尾坚强有力,含义也十分深刻,短短一句话,概括了全文。
2023-09-09 04:06:401

刘和珍牺牲原因是什么

刘和珍(1904年-1926年),原籍安徽歙县,生于江西南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鲁迅于1926年4月2日在《语丝》发表散文《记念刘和珍君》,其中有“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之名句用以悼念不幸身亡的刘和珍等人。
2023-09-09 04:06:542

刘和珍是谁?

去看鲁迅的 纪念刘和珍君
2023-09-09 04:07:034

对杨德群和刘和珍的了解

刘和珍(1904一1926)女,原籍徽州歙县,生于江西南昌。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著名文学家鲁迅先生为此事写了著名文章《纪念刘和珍君》。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京师范大学人的骄傲杨德群(1902—1926),湖南湘阴(今汨罗)人,出生于书香之家。小学毕业后,于1913年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女子师范学校。在这所由著名教育家徐特立等创办的学校里,受到了进步师友的熏陶。1926年3月18日,为抗议日舰炮击大沽口和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与刘和珍等参加北京5000余愤怒群众举行反对八国最后通牒集会游行活动。当游行队伍在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遭反动军警开枪镇压时,为救护已中弹倒在血泊中的刘和珍、张静淑,自己亦不幸中弹牺牲。“三一八”惨案后,鲁迅连续写了5篇讨贼檄文热情歌颂刘和珍、杨德群等革命青年是敢于“直面惨淡人生,敢于正视淋漓鲜血”的真正勇士,盛赞杨德群“沉勇而友爱”的高贵品德 上图为杨德群,下图为刘和珍
2023-09-09 04:07:111

求刘和珍和鲁迅和318惨案的资料

刘和珍简介刘和珍(1904~1926),江西省南昌市人。北京女子师范大学英文系学生,学生自治会主席,鲁迅的学生。在校学习时积极组织进步学生反对军阀政府。1926年3月18日在参加北京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我国主权的集会上被段祺瑞政府枪杀。鲁迅得知她牺牲的消息后,悲愤地写下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鲁迅简介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中国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 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出身于破落封建家庭。青年时代受进化论、尼采 超人哲学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02年去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 后从事文艺工作,企图用以改变国民精神。1905—1907年,参加革命党人的活动, 发表了《摩罗诗力说》、《文化偏至论》等论文。期间曾回国奉母命结婚,夫人朱 安。1909年,与其弟周作人一起合译《域外小说集》,介绍外国文学。同年回国, 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辛亥革命后,曾任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 佥事等职,兼在北京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等校授课。1918年5月,首次用“鲁迅”的 笔名,发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 基石。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新青年》杂志工作,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 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 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 集续编》等专集。其中,1921年12月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文学 史上的不朽杰作。1926年8月,因支持北京学生爱国运动,为北洋军阀政府所通缉, 南下到厦门大学任中文系主任。1927年1月,到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在中山大学任 教务主任。1927年10月到达上海,开始与其学生许广平同居。1929年,儿子周海婴 出世。1930年起,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和中国民权保 障同盟,反抗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和政治迫害。从1927年到1936年,创作了历史 小说集《故事新编》中的大部分作品和大量的杂文,收辑在《而已集》、《三闲集》、 《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 《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编》、《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和《集 外集拾遗》等专集中。鲁迅的一生,对中国文化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领导、 支持了“未名社”、“朝花社”等文学团体;主编了《国民新报副刊》〔乙种〕、 《莽原》、《语丝》、《奔流》、《萌芽》、《译文》等文艺期刊;热忱关怀、积 极培养青年作者;大力翻译外国进步文学作品和介绍国内外著名的绘画、木刻;搜 集、研究、整理大量的古典文学,编著《中国小说史略》、《汉文学史纲要》,整 理《嵇康集》,辑录《会稽郡故书杂录》、《古小说钩沈》、《唐宋传奇录》、 《小说旧闻钞》等等。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上海民众上万名自发 举行公祭、送葬,葬于虹桥万国公墓。1956年,鲁迅遗体移葬虹口公园,毛泽东为 重建的鲁迅墓题字。1938年出版《鲁迅全集》〔二十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鲁迅著译已分别编为《鲁迅全集》〔十卷〕,《鲁迅译文集》〔十卷〕,《鲁迅日 记》〔二卷〕,《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1981年出版了《鲁 迅全集》〔十六卷〕。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 纪念馆等。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 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三一八惨案 1926年北京段祺瑞政府镇压爱国学生的暴行。五卅运动以后,北方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受群众革命运动的影响,进一步倾向革命。在日、英帝国主义策划下,奉系军阀张作霖和直系军阀吴佩孚联合起来向人民革命力量和国民军进攻。1926年3月12日,日本帝国主义派军舰掩护奉军军舰驶进天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被守军击退。日本竟联合英、美、法等八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最后通牒,要求国民军撤除防务,并以“决采取必要之手段”相威胁。帝国主义的武装挑衅激起中国人民更强烈的义愤。3月14日,在中共北方区委书记李大钊领导下,北京2万多名群众集会抗议日军炮击大沽口。3月17日,北京各学校和社会团体400余人到国务院、外交部请愿,要求段祺瑞政府以强硬态度驳回“最后通牒”,驱逐签署“最后通牒”的八国公使出境。段祺瑞政府竟下令国务院门前的守卫军士行凶,当场刺伤代表多人。3月18日,北京各界群众5000余人在李大钊等人领导下,在天安门前举行反对八国通牒的国民大会,大会通过决议,要求驳回八国通牒,立即撤退驻津外国兵舰,惩办大沽口肇事祸首,抚恤大沽口死亡军民,严惩枪杀各团体代表的祸首。会后组织了以北京大中学生为主的2000多人的请愿团,前往铁狮子胡同执政府请愿,沿途高呼“打倒帝国主义”、“打倒段祺瑞”等口号。请愿队伍进入执政府门前广场时,段祺瑞竟命令卫队开枪,当场有47人被打死,200余人被打伤。这次惨案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怒。全国各地纷纷举行罢课,集会和示威游行,抗议段祺瑞惨杀北京民众的暴行,从而形成了一次广泛的群众革命运动。4月,国民军驱逐了段祺瑞,执政府垮台。
2023-09-09 04:07:332

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和珍是一个渴求真理与进步,富于斗争精神,有责任感,温和善良又具有爱国热忱的青年学生。
2023-09-09 04:07:462

你觉得刘和珍是个怎样的人

她勇敢,爱国,为国捐躯,温和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陨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京师范大学人的骄傲。 刘和珍(1904一1926)女,江西省南昌人,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2023-09-09 04:07:561

刘和珍君人物形象在课文哪里提现?

刘和珍君是一个渴求正义与进步,不为势利所屈,富于斗争精神,有远见卓识,温和善良而又具有爱国热忱、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青年学生。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的人物形象
2023-09-09 04:08:053

作文刘和真小传800字

刘和珍(1904一1926)女,原籍安徽合肥,生于江西南昌。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如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抵制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女师很快掀起剪发高潮,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  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女师大的校长杨荫榆由于极力维护封建礼教而引起进步师生的不满,于1924年11月爆发了驱杨运动,这就是我国妇女运动史上著名的女师大风潮。刘和珍作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是这次风潮的主要组织者和参加者。她受同学们的委托起草驱杨宣言,撰文揭露反动文人陈西滢的无耻抵赖,有理、有力、有节。在教育总长章士钊的唆使下,刘百昭竟然率领军警闯进学校,雇佣女流氓打手百余人殴伤学生,断电、断水、断炊逼迫学生离校。8月10日,教育部颁发了停办女师大的命令。  女师大“停办”以后,在鲁迅等著名教授的支持下,于西城宗帽胡同继续开课,刘和珍等二十余人,联名呈文,向京师地方检察厅公诉章士钊等人。北方革命运动不断紧张,段祺瑞政府要员纷纷逃离北京,章士钊也逃往天津,经过艰苦斗争,女师大仍回师驸马大街旧址复校,学生们整队从宗帽胡同回校,于12月11日正式开课,在刘和珍主持下,三百余人召开大会庆祝斗争的胜利。  1926年3月12日,日本军舰驶人我大沽口挑衅,继而纠集列强各国向中国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进行无理要挟。北京各界无比愤慨,刘和珍说:“外抗强权,内除国贼,非有枪不可”;“军阀不倒,教育事业就搞不好,打倒军阀后,我再当教师不迟。”  3月18日上午8时许,林语堂教授接到刘和珍的电话,以学生自治会的名义请准停课一日。这天,刘和珍正患病,时时呕吐,她不顾病痛,进行动员和组织工作。她把标语小旗分发给同学们,发表了简短而激昂的演说,然后高擎校旗,带队出发。女师大的同学来到天安门,国民大会尚未召开,主席台上悬挂着前一日请愿被刺伤代表的血衣。会后,正午12时,两千多群众开始示威游行,刘和珍担任女师大队伍的指挥。  铁狮子胡同段祺瑞执政府门前的卫队荷枪实弹,如临大敌,几个士兵对手擎校旗的刘和珍指指点点。把罪恶的枪口瞄准了刘和珍。枪声响了,一场预谋的大屠杀开始了。顷刻间,刘和珍身中数弹,卧于血泊之中。同去的张静淑、杨德群急扑过去救助,她说:“你们快走吧,我不行了,不要管我了。”依然是那样温和地关切着同学。一排枪弹射过来,张静淑、杨德群倒在她的身边。凶残的士兵冲过来,复用木棒猛击刘和珍……  刘和珍烈士牺牲时年仅22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刘和珍烈士是中华民族的好女儿,是北京师范大学人的骄傲!
2023-09-09 04:08:271

纪念刘和珍君中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刘和珍是____中的____人,但我要说_______
2023-09-09 04:08:376

纪念刘和珍君的故事梗概

建议你去买一本有关鲁迅文章介绍的书。我们语文书上又这篇《纪念刘和珍君》背景是:三一八惨案是刘和珍和一些爱国学生去段祺瑞执政府请命遭枪杀的事情
2023-09-09 04:08:552

记念刘和珍的“伟绩”指的什么?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就是指段政府的军队对刘和珍们的屠杀。“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是指这次三·一八惨案的发生。因为段政府背后的支持者就是帝国主义。这两句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这次惨案实质上是一次帝国主义同段祺瑞政府相互勾结、谋杀中国人民的大惨案。“伟绩”和“武功”是反语,这句话既揭露了段政府的暴行与中外反动派的屠戮一脉相承,又指出了这次暴行是空前的。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节选片段: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君确是死掉了,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沉勇而友爱的杨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为证;只有一样沉勇而友爱的张静淑君还在医院里呻吟。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转辗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呵!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但是中外的杀人者却居然昂起头来,不知道个个脸上有着血污……。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作品赏析《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全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几位遇难烈士悲痛的追悼,阐明写本文的起因。第二部分:通过悲叹庸人易于忘却革命者的牺牲,进一步阐明写本文的意图—要使人们永远记住这笔血债。第三部分:通过衬刘和珍的革命精神和优秀品质的回忆,表达鲁迅对她的哀悼和享敬。第四部分:写鲁迅得知刘和珍牺牲噩耗的愤怒心情,并控诉反动派的血腥罪行,召唤人民起来反抗斗争。第五部分:写刘和珍等惨遭杀害的情况,歌颂爱国青年的英勇,进一步揭露反动派的凶残无耻。第六部分:评述请愿和烈士死难的意义。第七部分:总结全文,进一步指出烈士死难的意义,鼓舞革命者继续战斗。鲁迅在本文中通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勾结屠杀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热情地颂扬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精神,激励革命者继续战斗。因此,本文不是一般的悼念文章,而是歌颂“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青年”的悲壮战歌,是讨伐帝国主义者及其走狗的战斗檄文,也是鼓舞青年奋勇斗争的革命号角。在段祺瑞反动政府的通缉声中,鲁迅不怕牺性,坚决站在爱国群众一边,以最大的悲愤写了本文和有关“三·一八”惨案的一系列杂文,揭露反动派的下劣凶残,鼓舞革命群众进行斗争,发挥了巨大的战斗作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记念刘和珍君
2023-09-09 04:09:051

《记念刘和珍君》刘和珍的人物形象以及分析是什么?

刘和珍君是向往革命,渴求真理。富有斗争精神。有思想有远见,富有责任感。和蔼善良。敢于斗争,是一位爱国的热血青年。鲁迅在本文中通过对刘和珍等死难烈士的悼念,深刻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相勾结屠杀爱国群众的滔天罪行",有力地痛斥了帮凶文人的卑鄙行径,热情地颂扬了中国妇女的勇毅不屈精神,激励革命者继续战斗。名家点评南开大学文学院徐江:《记念刘和珍君》“是一篇传统课文,具有永久的价值和魅力。可以引导学生接受鲁迅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受鲁迅刚正的性格、澎湃的激情、高度的正义感和嫉恶如仇的精神,也可以学习过去那个年代的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勇敢精神”文学教育家孙绍振: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在鲁迅散文中无疑是抒情的双璧之一,文章针对现实的批判和赞颂,既有战斗性也有抒情性。文章藏匿锋芒,深化思绪于曲折的层次中,思绪在曲折的逻辑中出奇制胜地推演,就成了鲁迅杂文的一大创造。《记念刘和珍君》的抒情就这样带上了杂文的特点。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不断入选中学语文课本。
2023-09-09 04:09:211

寄给刘和珍的一封信

你= =不会是红旗的吧。。。。。。
2023-09-09 04:09:402

记念刘和珍君的目的是什么?

1、写作的缘由:纪念死者。2、写作的目的:唤醒庸人,牢记血债。3、描写记忆中的刘和珍君。4、记叙刘和珍遇害的消息。5、记叙刘和珍遇害的经过。6、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7、说明这次惨案的意义。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扩展资料:创作背景《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写于三一八惨案之后。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并炮击国民军,守军死伤十余名。国民军开炮自卫还击,将日本军舰逐出大沽口。事后,日本认为国民军破坏了《辛丑条约》,与英、美、法、意、荷、比、西等8国公使,于16日向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拆除大沽口国防设施等种种无理的要求,并限令48小时内答复,否则以武力解决。同时各国派军舰云集大沽口,用武力威胁北洋政府。
2023-09-09 04:09:481

《纪念刘和珍君》中的"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这句话怎么理解

“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是接着上文来的,指的是屠戮刘和珍她们,“妇婴”这里专指女子,再则她们毕竟年轻,在长者眼里还是娃娃。“八国联军”并非指1900年镇压义和团的八国联军,思路至此不会突然冒出1900年的八国联军。1926年,日本纠合各国军队恰好也是八国,所以鲁迅也称之为八国联军。段政府屠戮妇婴,背后就是八国联军,所以惩创学生也可以说是八国联军惩创学生。屠戮妇婴与惩创学生也不是两回事,而是互文,同指制造“三一八”惨案。是指中国军阀与八国联军相勾结,幕前幕后屠戮妇婴惩创学生。这里是善与恶的两极,在三个女子从容沉勇友爱的伟大精神反衬下,中外杀人者显得更加卑劣凶残。什么 “伟绩”“武功”是他们自己的夸耀,鲁迅用这两个词,当然是反语。
2023-09-09 04:10:161

纪念刘和珍君两次流泪所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

  1思想内容  这篇课文的中心内容,主要是评述“三一八”惨案。  读这篇课文,只要分析一下描述的几个方面,概括一下鲁迅对每一方面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就不难把握全文内容了。作者对反动势力、爱国青年和处于中间状态的所谓“庸人”,分析得非常透彻。反动势力包括段祺瑞执政府(或称“当局者”)和“几个所谓学者文人”(或称“有恶意的闲人”“流言家”),当然也包括“惩创学生”的“八国联军”,还有“中外的杀人者”,但本文锋芒所向主要是段政府和流言家。对爱国青年,鲁迅突出地描写了刘和珍,还提到杨德群、张静淑和“四十余被害的青年”,再扩大一些是数百死伤者,再扩大一些是请愿的群众。处于中间状态的“庸人”,鲁迅又称他们是“无恶意的闲人”。  作者的立场、观点和态度是非常鲜明的。他愤怒地控诉段政府杀害爱国青年的暴行,痛斥走狗文人下劣无耻的流言,无比沉痛地悼念刘和珍等遇害青年,奉献他的悲哀和尊敬,一方面告诫爱国青年要注意斗争方式,另一方面颂扬“为了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的勇毅,激励人们“更奋然而前行”。  “奋然而前行”的方向、目标是哪里?作者在本文中没有直述,可以从作者对黑暗社会的批判、控诉中领悟得到。“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这世界是“似人非人的世界”,作者痛心疾首地说“这样的世界何时是一个尽头”,他痛心于我们民族的“衰亡”,痛心于衰亡民族的默无声息,渴望“爆发”,呼唤“爆发”,用“血战”来消灭黑暗势力,开辟一个新的世界,这是一个理想的新世界,在这世界里没有暴力,没有侵略,没有纷争和流言蜚语,人们都合理地生活,幸福地做人,安心地劳动和读书。  2总体思路  全文七个部分,作者已经标明。七个部分都是有机联系的整体。第一、二部分说明为刘和珍写一点东西的缘由,第三、四部分是“记念”的主体,第六、七部分探究这一次请愿运动对于将来的意义。这是文章的结构框架,透过这结构框架,可以看到文章的内在思路:文章起点是写作本文的缘起,即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下面详述之。  (1)关于文章缘起(课文第一、二部分)。分两步,先说“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以纪念死难者;再说为使庸人不忘却,要人们牢记这笔血债。  理清这两部分思路,可以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可以看出作者思想的深刻。为什么当时的中华民族沦为“衰亡民族”,为什么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依然能够维持?鲁迅深知其原因在于中国庸人太多,他们的良知并未泯灭,惨案也曾使他们感到悲哀,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其实不过是两星期,一切就淡漠了。拯救中国首先要改变庸人大众的麻木的灵魂,鲁迅认定自己的使命就是疗救愚弱的国民的灵魂,唤起民众。  从写作的缘起出发是常见的思路,为什么关于写作缘起说了那么多的话,也就是为什么思路在第一、二部分老围绕这一点展开?可以看出,作者借写作缘起这个话题,把发生惨案两周来各方面的动态都概括进去了。爱国力量方面,学校举行追悼会,程君深情地怀念着刘和珍,可见正义力量并没有屈服于段政府的淫威,他们照样悼念被诬为“暴徒”的遇难者;反动势力方面,提到了“几个所谓学者文人的阴险的论调”;对中间状态的市民,则勾画了他们淡漠的情状,此事在他们心中仅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一句,就是对当时政治形势的概括。再则,鲁迅把两周来自己感情的历程也坦陈在读者面前,这种感情就是大悲,大哀,大愤,大怒,为全文营造了浓郁的抒情氛围。  (2)关于烈士事迹(课文第三、四、五部分)。先依时间顺序,从平时到遇害。遇害又分两步,从事件概况到遇害细节。  进一步探究第三、四、五部分之间的联系,理解就能更深入一步。  第三部分写刘和珍,写她的正义感、责任感和反抗精神,这样一个热血青年“欣然前往”请愿,是很自然的。所谓“受人利用”就不值一驳,使人对流言家的下劣感到可卑、可恶。作者写刘和珍,反复写她“始终微笑着,态度很温和”,其意蕴是说,世上哪有这样的“暴徒”?第五部分再详述刘和珍的遇害经过,铁证如山,证明真正滥施暴虐的是段祺瑞执政府。  (3)关于请愿事件的意义(课文第六、七部分)。谈到请愿的意义,一般人只是肯定和赞扬,而鲁迅思想深刻之处,就在于不一味肯定,而是总结教训,提醒青年们改进斗争方式。  我们能体会到,鲁迅当年在群众斗争面前,确实是一位导师。他既不单纯地肯定和颂扬,也不过多地否定,把惨案当做无谓的牺牲而大泼冷水。他从“人类的血战前行的历史”规律和旧中国没有合法斗争权利的现实出发,冷静地总结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思路从否定的一面又转向肯定的一面,篇末便不致于陷入消沉,可以鼓舞人们前仆后继奋然前行,收束在高昂的呐喊声中。  鲁迅探究这次事件对于将来的意义,概括为“中国女子的勇毅”。这跟第三、五部分的思路也是相联系的。鲁迅对于中国女性的认识,随着妇女的解放,不断为事实所证明。
2023-09-09 04:10:251

许广平同学刘和珍是鲁迅前女友吗?

  刘和珍是鲁迅前女友的传闻是真是假? 刘和珍和鲁迅直接到底是什么关系?   刘和珍,女,民国时期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曾先后就读于南昌女子师范学校、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她积极参加学生爱国运动,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反动军阀宣战,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为之写了《记念刘和珍君》一文。   刘和珍出生于贫民,自小养成吃苦耐劳,好学上进的品德。1918年秋以优异成绩考入南昌女子师范学校。时值五四运动前夕,她受到革命思潮影响,经常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认识到新的女性,肩负着改造旧中国、旧制度的责任,积极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实践之中。五四运动爆发以后,她不顾学校当局的阻挠,起而奔走呼号组织同学走上街头讲演, *** 日货,开始了她的革命生涯。   当时,南昌女师校规森严,她与进步同学一起同南昌学生联合会联系,成立了女师学生自治会,学校被迫取消了不合理的校规,而带头人之一的刘和珍,则受到了“记大过”处分。   1921年,刘和珍继续带领同学们向封建势力公开宣战,在江西首倡女子剪发。女师很快掀起剪发 *** ,三两天内剪发者不下百人,学校当局认为她“首倡剪发,有伤风化”,被勒令退学。同年冬,刘和珍等人在南昌发起组织了进步团体“觉社”,并主编《时代文化》月刊和《女师周刊》。   1923年秋,刘和珍从江西来到北京,考入国立北京女子高等师范预科,后升人女师大英语系。学习期间,她经常到北京大学旁听李大钊讲授的《社会学》《女权运动史》等课程,回校后广为传播。她也是鲁迅先生作品的忠实读者。由于她思想进步,成绩优异,善于团结同学,深受同学们的尊敬和信赖,被大家推选为女师大学生自治会主席。   刘和珍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   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赞扬她是一位具有“干练坚决、百折不回”气概的“真的猛士”,是“为了中国而死”的青年。   刘和珍只是鲁迅先生的学生,并且是鲁迅妻子许广平的同学,因此“刘和珍是鲁迅前女友”的说法是毫无根据的。
2023-09-09 04:10:321

如何评价刘和珍君?

事例及性格如下:1、在艰难的生活中,毅然预订《莽原》全年。2、在女师大风潮中“不为势利所屈,反抗一广有羽翼的的校长”。3、女师大复校“虑及母校前途,黯然至于泣下”。4、平时“常常微笑着,态度很温和”。5、援助外交,“欣然前往”,请愿殒身 。──可看出刘和珍是一位渴求真理,富于斗争精神,而又和蔼善良,有思想,有远见富有革命责任感的革命青年。刘和珍作为一个品行良好的学生,具有正义感和责任感,作者反复写她的"微笑""和蔼",侧面写明请愿群众的身份、形象,让人了解这是一批怎样可爱的青年。段政府杀害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流言家诬蔑的就是这样一批可爱的青年,其凶残、下劣便不言而喻,什么"暴徒",什么"受人利用",无耻谰言都不攻自破。写刘和珍遇难,用了一系列镜头,枪弹的攒射、棍的挥舞,历历在目;在枪林弹雨中互相救助的情景也历历在目。这样的特写镜头远比全景式的描写更为细致,能使人想见这场发生在段政府门前的惨案的全景。写刘和珍,写北京女子师范大学的追悼会,写程君的话,又真切地反映了惨案之后正义的人们怎样深切地悼念死难者。
2023-09-09 04:10:411

记念刘和珍君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1、对刘和珍君等进步青年牺牲的深切哀悼、惋惜以及对她们的热情讴歌。2、对黑暗社会的憎恶和批判。3、对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坚定信念和强烈期望。《记念刘和珍君》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收录在《华盖集续编》的散文。原文于1926年4月12日发表在《语丝》周刊第七十四期。刘和珍是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之一,1926年在“三·一八惨案”中遇害,年仅22岁。鲁迅先生在参加了刘和珍的追悼会之后。亲作《记念刘和珍君》一文,追忆这位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学生,痛悼“为中国而死的中国的青年”,歌颂“虽殒身不恤”的“中国女子的勇毅”。扩展资料:创作背景: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纠合英、美、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八国联军入侵时与清政府签订的《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端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二百余人。制造了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刘和珍等爱国青年都是在当时遇害的。然而,当时的反动文人却在一些刊物上发表文章,对爱国的热血青年进行中伤、诬蔑,致使鲁迅悲愤之极。他在《无花的蔷薇之二》中写道:“如果中国还不至于灭亡,则以往的史实教过我们,将来的事情要大出于屠杀者的意料之外──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盖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同时,又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等文章,痛斥反动政府的凶残行径,揭露反动文人的丑恶嘴脸,深刻指出了烈士死难意义,总结了这次惨案的经验教训。作者介绍: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鲁迅一生在文学创作、文学批评、思想研究、文学史研究、翻译、美术理论引进、基础科学介绍和古籍校勘与研究等多个领域具有重大贡献。他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社会思想文化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蜚声世界文坛,尤其在韩国、日本思想文化领域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被誉为“二十世纪东亚文化地图上占最大领土的作家”。鲁迅的一生,曾经与两位女性有过婚姻或爱情关系,一是当他26岁的时候,从日本回到绍兴在母亲鲁瑞的主持下与山阴朱安女士结婚。鲁迅自与朱安结婚之后,直至病逝为止,并未与她解除这种婚姻关系(鲁迅深知一旦休妻,朱安就会遭遇死亡或者非人的遭遇,于是未离婚)。鲁迅在外的日子,朱安一直照顾着鲁迅母亲的生活,从未有怨言;二是当他47岁的时候,从广州抵达上海,即与长期追随自己的番禺许广平同志同居。鲁迅病逝后,朱安女士到亡故的十余年间,和许广平同志一样,也一直作为鲁迅遗属同社会保持着正常的联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记念刘和珍君
2023-09-09 04:10: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