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影响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度的主要因素

2023-09-24 13:10:13
共1条回复
小教板

影响液相色谱仪分离度的因素有色谱柱填充性能、流动相和流速等。

1.色谱柱填充性能:

液相色谱柱的分离性能由固定相粒度、柱长和柱压降决定,这三个参数度也决定了样品组分的保留时间。保留时间不仅与色谱过程的热力学因素k有关,还与决定柱效和分离度的柱性能参数及流动相的粘度有关,这些参数都是影响色谱分离过程动力学的重要因素。

2.流动相:

液相色谱中,改变淋洗液组成和极性是改善分离的最直接因素,不可能通过增加柱温来改善传质。因此,液相色谱大多是恒温分析。流动相选择在液相色谱中显得特别重要,流动相可显著改变组分的分离状况。

3.流速:

流速大于0.5cm/s时,H-u曲线是一段斜率不大的直线。降低流速,柱效提高不是很大。但在实际操作中,流量仍是一个调整分离度和出峰时间的重要参数。

液相色谱仪:

液相色谱仪根据固定相是液体或是固体,又分为液-液(LLC)及液-固色谱(LSC)。现代液相色谱仪由高压输液泵、进样系统、温度控制系统、色谱柱、检测器、信号记录系统等部分组成。与经典液相柱色谱装置比较,具有高效、快速、灵敏等特点。

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内。

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析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

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相关推荐

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如下:高效液相色谱仪是用来检测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的、受热不稳定的和分子量大的有机化合物。HPLC成为解决生化分析问题最有前途的方法。由于HPLC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各种领域。高效液相色谱仪与结构仪器的联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液相色谱- 质谱联用技术受到普遍重视,如分析氨基甲酸酯农药和多核芳烃等; 液相色谱- 红外光谱联用也发展很快,如在环境污染分析测定水中的烃类,海水中的不挥发烃类,使环境污染分析得到新的发展。高效液相色谱是应用最多的色谱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系统由流动相储液体瓶、输液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记录器组成,其整体组成类似于气相色谱,但是针对其流动相为液体的特点作出很多调整。HPLC的输液泵要求输液量恒定平稳;进样系统要求进样便利切换严密;由于液体流动相粘度远远高于气体,为了减低柱压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柱一般比较粗,长度也远小于气相色谱柱。HPLC应用非常广泛,几乎遍及定量定性分析的各个领域。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时,液体待检测物被注入色谱柱。通过压力在固定相中移动,由于被测物种不同物质与固定相的相互作用不同,不同的物质顺序离开色谱柱,通过检测器得到不同的峰信号,最后通过分析比对这些信号来判断待测物所含有的物质。高效液相色谱作为一种重要的分析方法,广泛的应用于化学和生化分析中。高效液相色谱从原理上与经典的液相色谱没有本质的差别,它的特点是采用了高压输液泵、高灵敏度检测器和高效微粒固定相,适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分子量大、不同极性的有机化合物。
2023-09-09 09:15:041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流程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流程如下:工具/原料:电脑、安装调试完的液相色谱系统。1、首先把连接液相系统的电脑打开,接着长按泵系统上面的开关5秒左右。2、接着长按柱温箱系统上的开关5秒左右。3、然后长按检测器系统上的开关5秒左右。4、在自动进样器中放入待测样品,系统可以完成自动进样。5、自动完成分析过程,最后在电脑上打开色谱工作站,观察实验数据就可以了。
2023-09-09 09:15:551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

关于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回答如下:一、分离混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流动相可选择的范围宽,固定相的种类繁多,因而可以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通过与试样预处理技术相配合,高效液相色谱法所达到的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可分离并同时测定性质上十分相近的物质,能够分离复杂混合物中的微量成分。并且随着固定相的发展,还可在充分保持生化物质活性的条件下完成对其的分离。二、仪器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与结构仪器的联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高效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受到普遍重视,如分析氨基甲酸酯农药和多核芳烃等:高效液相色谱一红外光谱联用也发展很快,如在环境污染分析测定水中的烃类等.使环境污染分析得到新的发展。三、生化分析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各种领域,并已成为解决生化分析问题有前途的方法。
2023-09-09 09:16:411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发展历史

1960年代,由于气相色谱对高沸点有机物分析的局限性,为了分离蛋白质、核酸等不易气化的大分子物质,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方法被重新引入经典液相色谱。 1960年代末科克兰(Kirkland)、哈伯、荷瓦斯(Horvath)、莆黑斯、里普斯克等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粒径更细的固定相填充色谱柱,提高色谱柱的塔板数,以高压驱动流动相,使得经典液相色谱需要数日乃至数月完成的分离工作得以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完成。 1971年科克兰等人出版了《液相色谱的现代实践》一书,标志着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正式建立。 在此后的时间里,高效液相色谱成为最为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药物开发与检测、化工、食品科学、环境监测、商检和法检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高效液相色谱同时还极大的 *** 了固定相材料、检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色谱理论的发展。 1960年代前,使用的填充粒大于100μm,提高柱效面临着困境,后来的研究人员便采用微粒固定相来突破着一瓶颈。
2023-09-09 09:17:051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价格大概是多少?

截止至2020年2月,为5——20万元。高效液相色谱仪为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原理,主要用于分析高沸点不易挥发的、受热不稳定的和分子量大的有机化合物的仪器设备。它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做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 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HPLC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食品科学、药物研究以及环境研究中。扩展资料: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相关要求规定:1、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相差越大,越容易分离,因此混合物中各组分的分配系数不同是色谱分离的前提。2、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流动相可选择的范围宽,固定相的种类繁多,可以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3、选用的溶剂性能应与所使用的检测器相匹配,如果使用紫外吸收检测器,就不能选用在检测波长下有紫外吸收的溶剂;若使用示差折光检测器,就不能用梯度洗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效液相色谱仪
2023-09-09 09:17:281

高效液相色谱仪哪家好

高效液相色谱仪较好的厂家有上海惠分科学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济南精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翔悦环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山东熙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惠州市华高仪器设备有限公司。1、济南精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济南精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光谱仪的优良生产制造厂家,竭诚为客户提供全新的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空气检测气相色谱仪,白酒气相色谱仪等系列产品。2、北京翔悦环宇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销售的自主研发产品有各类模拟移动床色谱系统,包括实验室小型普通模拟移动床色谱系统、顺序式模拟移动床色谱系统、超临界模拟移动床色谱系统以及中试、工业化移动床色谱系统等:一体化等度、二元低压及四元低压梯度高效液相色谱仪,小型车载一体化高效液相色谱仪。3、山东熙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山东熙谷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是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光谱仪器的优良生产制造厂家,竭诚为客户提供全新的七氟丙烷灭火剂纯度检测专用气相色谱仪,包装物/油墨/印刷溶剂残留分析,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测定等系列产品。4、惠州市华高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惠州市华高仪器设备有限公司是X射线光谱仪,色谱仪,质谱仪的优良贸易批发商,提供全新优良的邻苯二甲酸盐检测仪器 N2000色谱数据工作站,邻苯二甲酸盐检测仪器 LC-10Tvp梯度高效液相色谱,邻苯二甲酸盐检测仪器、VI2010色谱工作站等系列产品。5、上海惠分科学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上海惠分科学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是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氢气发生器的优良生产制造厂家,提供全新优良的GB 5009266-2016食品中甲醇分析色谱柱,993967-902 XDB-C18色谱柱,医疗器械残留环氧乙烷检测气相色谱仪等系列产品。
2023-09-09 09:17:441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有什么异同

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的区别:    1.分析对象的区别  GC:适于能气化、热稳定性好、且沸点较  低的样品;但对高沸点、挥发性差、  热稳定性差、离子型及高聚物的样  品,尤其对大多数生化样品不可检测  占有机物的20%  HPLC:适于溶解后能制成溶液的样品(包括  有机介质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和  热稳定性的限制,对分子量大、难  气化、热稳定性差的生化样品及高分  子和离子型样品均可检测  用途广泛,占有机物的80%  2.流动相差别的区别  GC:流动相为惰性,气体组分与流动相无亲合作用  力,只与固定相有相互作用。  HPLC:流动相为液体,流动相与组分间有亲合作用  力,能提高柱的选择性、改善分离度,对分离起  正向作用。且流动相种类较多,选择余地广,改  变流动相极性和pH值也对分离起到调控作用,当  选用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作为流动相  也可以增大分离选择性。
2023-09-09 09:18:193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时,监视器的基线不平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液相色谱系统的许多问题都能在谱图上反映出来。其中有一些问题可以通过改变设备参数得到解决;而其他的问题必须通过修改操作程序来解决。对于色谱柱和流动相的正确选择是得到好的色谱图的关键。 A、峰拖尾 原因 解决方法 1、筛板阻塞 1、a、反冲色谱柱 b、更换进口筛板 c、更换色谱柱 2、色谱柱塌陷 2、填充色谱柱 3、干扰峰 3、a、使用更长的色谱柱 b、改变流动相或更换色谱柱 4、流动相PH选择错误 4、调整PH值。对于碱性化合物,低PH值更有利于得到对称峰 5、样品与填料表面的溶化点发生反应图 5、a、加入离子对试剂或碱性挥发性修饰剂 b、更改色谱柱 B、峰前延 原因 解决方法 1、柱温低 1、升高柱温 2、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 2、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3、样品过载 3、降低样品含量 4、色谱柱损坏 4、见A1、A2 C、峰分叉 原因 解决方法 1、保护柱或分析柱污染图 1、取下保护柱再进行分析。如果必要更换保护柱。如果分析柱阻塞,拆下来清洗。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可能是柱子被强保留物质污染,运用适当的再生措施。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入口可能被阻塞,更换筛板或更换色谱柱。 2、样品溶剂不溶于流动相 2、改变样品溶剂。如果可能采取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 D、峰变形 原因 解决方法 1、样品过载 1、减少样品载量 E、早出的峰变形 原因 解决方法 1、样品溶剂选择不恰当 1、a、减少进样体积 b、运用低极性样品溶剂 F、早出的峰拖尾程度大于晚出的峰 原因 解决方法 1、柱外效应 1、a、调整系统连接(使用更短、内径更小的管路)b、使用小体积的流通池。 G、K"增加时,脱尾更严重 原因 解决方法 1、二级保留效应,反相模式 1、a、加入三乙胺(或碱性样品)b、加入乙酸(或酸性样品)c、加入盐或缓冲剂(或离子化样品)d、更换一支柱子 2、二级保留效应,正相模式 2、a、加入三乙胺(或碱性样品)b、加入乙酸(或酸性样品)c、加入水(或多官能团化合物)d、试用另一种方法 3、二级保留效应,离子对 3、加入三乙胺(或碱性样品) H、酸性或碱性化合物的峰拖尾 原因 解决方法 1、缓冲不合适 1、a、使用浓度50-100mM的缓冲液 b、使用Pka等于流动相PH值的缓冲液 I、额外的峰 原因 解决方法 1、样品中有其他组份 1、正常 2、前一次进样的洗脱峰 2、a、增加运行时间或梯度斜率b、提高流速 3、空位或鬼峰 3、a、检查流动相是否纯净b、使用流动相作为样品溶剂c、减少进样体积 J、保留时间波动 原因 解决方法 1、温控不当 1、调好柱温 2、流动相组分变化 2、防止变化(蒸发、反应等) 3、色谱柱没有平衡 3、在每一次运行之前给予足够的时间平衡色谱柱 K、保留时间不断变化 原因 解决方法 1、流速变化 1、重新设定流速 2、泵中有气泡 2、从泵中除去气泡 3、流动相选择不恰当 3、a、更换合适的流动相b、选择合适的混合流动相
2023-09-09 09:18:303

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曲线怎么做

做标准曲线首先有标准物质,然后有一个曲线的浓度范围。比如说,标准物质X,浓度是0.1mg/ml-2mg/ml。配制样品的时候,取X适量,配制成浓度为10mg/ml的母液,然后逐级稀释,配制成浓度为0.1mg/ml,0.2mg/m,0.5mg/ml,1.0mg/ml,2.0mg/ml的样品,然后按照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进样分析。(由低到高是避免系统误差)注意:这里是配制一份样品,稀释成若干线性用的样品。一般至少5个浓度。然后可以在excel上形成散点图。然后添加趋势线,并且显示R2和公式。这个y=97.04x+0.0498就是这个线性公式,R2是相关系数,如下图所示:扩展资料:高效液相色谱法特点:1、高压: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为了能迅速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加高压。2、高速:分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较经典液体色谱法速度快得多,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分钟,有些样品甚至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般小于1小时。3、高效:分离效能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比工业精馏塔和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高出许多倍。4、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进样量在μL数量级。5、应用范围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特别是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显示出优势。6、柱子可反复使用:用一根柱子可分离不同化合物7、样品量少、容易回收:样品经过色谱柱后不被破坏,可以收集单一组分或做制备。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效液相色谱参考资料来源:高效液相色谱怡
2023-09-09 09:18:491

UHPLC是什么色谱仪的简称

uhplc是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简称,其英文全称为ultra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超高效液相色谱是分离科学中的一个全新类别,uplc借助于hplc(高效液相色法)的理论及原理,涵盖了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全新技术,增加了分析的通量、灵敏度及色谱峰容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作为世界第一个商品化uplc产品的watersacquityuplctm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在1996年问世,之后像安捷伦、岛津等公司也陆续开始生产超高效色谱仪。目前,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已经开始逐渐地投入液相实验中。
2023-09-09 09:19:222

高效液相色谱仪是什么?

分配系数与组分、流动相和固定相的热力学性质有关,也与温度、压力有关。在不同的色谱分离机制中,K有不同的概念:吸附色谱法为吸附系数,离子交换色谱法为选择性系数 (或称交换系数),凝胶色谱法为渗透参数。但一般情况可用分配系数来表示。在条件(流动相、固定相、温度和压力等)一定,样品浓度很低时(Cs、Cm很小)时,K只取决于组分的性质,而与浓度无关。这只是理想状态下的色谱条件,在这种条件下,得到的色谱峰为正常峰;在许多情况下,随着浓度的增大,K减小,这时色谱峰为拖尾峰;而有时随着溶质浓度增大,K也增大,这时色谱峰为前延峰。因此,只有尽可能减少进样量,使组分在柱内浓度降低,K恒定时,才能获得正常峰。
2023-09-09 09:19:513

高效液相色谱仪用途

Agilent 1260 Infinity II 液相色谱系统 与最新色谱柱技术和先进的备件相结合,可保证稳定可靠的分离和检测性能。1260 Infinity II 四元泵能够提供高达 600 bar 的压力,完美适用于InfinityLab Poroshell 120 色谱柱。无脉冲、稳定而混合均匀的梯度可确保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可靠的结果,而较小的填料颗粒可实现更快速的分离和更高的分离度。这款泵最多支持四种溶剂,使您在自动溶剂混合中获得极高灵活性,适用于各种研究和常规应用。稳定的材料能够耐受最苛刻的应用,能够支持泵持续运行数年,从而最大程度缩短停机时间并降低运行成本。 在分析生物样品或需要采用极端 pH 条件的应用中,可采用高度耐腐蚀的钛金属四元泵。与其他 1260 Infinity II 生物惰性模块结合后,即可配置出安捷伦独有的包含完全无金属样品流路、且压力范围高达 600 bar 的系统。 1260 Infinity II 高容量柱温箱最多可容纳四根 30 cm 色谱柱,并可通过 InfinityLab 快速更换切换阀直接操作每根色谱柱。无需断开并重新连接色谱柱即可自动运行不同方法。全部四根色谱柱均包含的固定式标签可记录色谱柱 ID 和完整使用历史,确保符合法规指南要求。色谱柱追踪也有助于避免重要序列运行过程中的故障,或避免固定相、溶剂和温度不匹配。 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的高灵敏度流通池能够检测极低的样品浓度。我们还为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提供了特殊的生物惰性流通池,确保对生物样品实现安全的数据采集。
2023-09-09 09:20:243

高效液相色谱仪有哪几种 是怎么分的都?

高效液相色谱仪分为分析型和制备型两种,按流量大小分类。您说的10A,15A,是指的日本岛津SHIMADZU品牌的LC10ATvp型和LC-15A型,前者已经停产,15A是10A的升级换代产品。常用的实验室液相色谱仪HPLC进口品牌有日本岛津SHIMADZU,美国沃特斯WATERS,美国戴安,美国安捷伦Agilent,美国热电,美国珀金埃尔默PE,德国诺尔等国产品牌有北京普元精仪、北京普析、北京东西电子、北京创新通恒、北京瑞利、上海天美、上海通微、浙江福立、江苏天瑞等
2023-09-09 09:20:511

HPLC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简述各部分的功能

HPLC仪一般由溶剂输送系统、进样系统、分离系统(色谱柱)、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与记录系统组成。1、溶剂输送系统储液器:用来贮存数量足够、符合要求的流动相。配有溶剂过滤器,以防止流动相中的颗粒进入泵内。脱气器:脱气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流动相从色谱柱内流出时释放出气泡进入检测器,从而引起噪声,不能正常检测。输液泵:将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连续不断地以高压形式进入液路系统,使样品在色谱柱中完成分离过程。梯度洗脱装置:是在分离过程中通过逐渐改变流动相的组成增加洗脱能力的一种装置。2、进样系统进样器:是将样品送入色谱柱的装置,进样方式可以分为两种:阀进样或自动进样。比较常用的是采用自动进样器装样。3、分离系统色谱柱:对样品进行分离,是整个色谱系统的心脏,它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分离的效果。4、检测系统检测器:将色谱柱连续流出的样品组分转变成易于测量的电信号,被数据系统接收,得到样品分离的色谱图。5、数据处理和记录系统对色谱数据进行处理,并参与HPLC仪器的自动控制。扩展资料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流动相可选择的范围宽,固定相的种类繁多,因而可以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与试样预处理技术相配合,HPLC 所达到的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使分离和同时测定性质上十分相近的物质成为可能,能够分离复杂相体中的微量成分。随着固定相的发展,有可能在充分保持生化物质活性的条件下完成其分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效液相色谱仪
2023-09-09 09:21:011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特点?

主要是输液系统和分离系统
2023-09-09 09:21:214

关于液相色谱仪使用的问题

非极性或极性都可以。如果物质极性很大,用非极性的柱子如果它的极性非常小,要用极性柱子。
2023-09-09 09:21:332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计算方法是怎样的?

楼主,您好。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填料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常用的色谱柱填料有硅胶和化学键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注样量一般为数微升。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  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分光光度法(附录ⅣA)项下对溶剂的要求。  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 http://www.rmhot.com/plist_1/plist_1_14_0_1.html  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一般色谱图约于20分钟内记录完毕。  2.系统适用性试验  按各品种项下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  (1)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R]>(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高峰宽(W<[h/2]>),按n=5.54(t<[R]>/W<[h/2]>)<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2)分离度  定量分析时,为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为:2(t<[R2]>-t<[R1]>)R=──W<[1]>+W<[2]>式中t<[R2]>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t<[R1]>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W<[1]>及W<[2]>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除另外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  (3)拖尾因子为保证测量精度,特别当采用峰高法测量时,应检查待测峰的拖尾因子(T)是否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或不同浓度进样的校正因子误差是否符合要求。拖尾因子计算公式为:W<[0.05h]>T=──────2d<[1]>式中W<[0.05h]>为0.05峰高处的峰宽;d<[1]>为峰极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除另有规定外,T应在0.95~1.05间。也可按各品种校正因子测定项下,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注样3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  3.测定法定量测定时,可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采用峰面积法或峰高法。但用归一法或内标法测定杂质总量时,须采用峰面积法。(1)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供试品(或经衍生化处理的供试品)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求出占总峰面积的百分率。但溶剂峰不计算在内。色谱图的记录时间应根据各品种所含杂质的保留时间决定,除另有规定外,可为该品种项下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  (2)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当杂质峰面积与成分峰面积相差悬殊时,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在测定前,先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杂质限度,将供试品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进样,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或进样量,使对照溶液中的主成分色谱峰面积满足准确测量要求。然后取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根据测得的供试品溶液的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和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杂质限度。  (3)内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杂质的总量限度  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法。取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再配制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在同样的条件下注样,记录色谱图Ⅱ。记录的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该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峰保留时间的倍数,色谱图上内标峰高应为记录仪满标度的30%以上,否则应调整注样量或检测器灵敏度。  (4)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  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配成溶液,精密量取各溶液,配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A<[s]>/m<[s]>校正因子(f)=─A<[r]>/m<[r]>式中A<[s]>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A<[r]>为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m<[s]>为加入内标物质的量;m<[r]>为加入对照品的量。  再取各品种项下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供试品(或其杂质)峰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A<[x]>含量(m<[x]>)=f×──A<[s]>/m<[s]>式中A<[x]>为供试品(或其杂质)峰面积或峰高;m<[x]>为供试品(或其杂质)的量;f、A<[s]>和m<[s]>的意义同上。  当配制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和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使用同一份内标物质溶液时,则配制内标物质溶液不必精密称(量)取。  (5)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供试品,配制成溶液,分别精密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供试品待测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A<[x]>含量(m<[x]>)=m<[r]>×──A<[r]>式中各符号意义同上由于微量注射器不易精确控制进样量,当采用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时,以定量环进样为好。
2023-09-09 09:21:441

如何计算高效液相色谱仪分辨率

科学家使用 高效液相色谱仪 分离化合物混合物,通常该方法包括将样品注入色谱柱,并与一种或多种溶剂混合。不同化合物对柱子的吸附或粘连程度不同的溶剂推动化合物通过柱子时,混合物中的一个成分首先离开柱子。仪器在化合物离开光谱柱时进行检测,生成光谱图,该光谱图由一个图构成,x轴为了保留时间,yt轴为检测器的信号强度。化合物离开柱子时,在柱子图中产生峰。一般来说,色谱图中的峰值距离越远越窄,分辨率越高。科学家认为分辨率为1。通过记录每个峰底部的 x 轴值,测量色谱图中两个相邻峰的宽度。x 轴代表保留时间,通常以秒为单位。因此,如果峰值从 15.1 秒开始并在 18.5 秒结束,则其宽度为 (18.5 - 15.1) = 3.4 秒。通过记录时间,即 x 轴上的位置来确定保留时间,该位置对应于峰值的位置。该值通常位于用于计算步骤 1 中宽度的两个值之间。例如,步骤 1 中给出的示例将在大约 16.8 秒处显示最大值。通过以下方式计算两个峰之间的分辨率 R:其中 RT 1和 RT 2代表峰 1 和 2 的保留时间,W 1和 W 2代表在其基部获得的峰的宽度。继续步骤 2 和 3 的示例,一个峰的保留时间为 16.8 秒,宽度为 3.4 秒。如果第二个峰的保留时间为 21.4 秒,宽度为 3.6 秒,则分辨率为:
2023-09-09 09:22:041

高效液相色谱仪英文怎么写

HPLC 就是它的英文缩写
2023-09-09 09:22:162

高效液相色谱常用哪些检测器

1,紫外吸收(UV)检测器。紫外吸收检测器简称紫外检测器,是基于溶质分子吸收紫外光的原理设计的检测器,其工作原理是Lambert-Beer定律,即当一束单色光透过流动池时,若流动相不吸收光,则吸收度A与吸光组分的浓度C和流动池的光径长度L成正比。2,光电二极管阵列(IJDA)检测器。(或硅靶摄像管等)它可构成多通道并行工作,同时检测由光栅分光,再入射到阵列式接受器上的全部波长的信号,然后,对二极管阵列快速扫描采集数据,得到的是时间、光强度和波长的三维谱图。与普通UV-VIS检测器不同的是,普通UV-VIS检测器是先用单色器分光,只让特定波长的光进入流动池。而二极管阵列UV-VIS检测器是先让所有波长的光都通过流动池,然后通过一系列分光技术,使所有波长的光在接受器上被检。3,示差折光监测器(RID)。示差折光监测器是高压液相色谱仪常用的一种中等灵敏度检测器(约10-6g/mL)。利用纯流动相和含有组分的洗脱液二者折光率之间的差别进行检验。由于折光率随温度变化,检测器要求有一恒温小空间,使温度稳定,最好能控制在±0.001℃以内。依据反射定律,在玻璃-液体界面,反射光的程度与入射角和玻璃与液体的折光率有关。折光率改变时,反射光的强度也发生变化,在光电管中产生的信号被放大和记录下来。在环境分析测试中,示差折光检测器用于杀虫剂的液相色谱分离分析,如艾氏剂、滴滴涕、滴滴滴、γ-六六六、异狄氏剂的分离分析等等。4,蒸发光散射检测器。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vaporativeLight-scatteringDetector)是通用型检测器,可以检测没有紫外吸收的有机物质,如人参皂苷、黄芪甲苷等。5,荧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Fluorescence Detector,简称FLD)是高压液相色谱仪常用的一种检测器。用紫外线照射色谱馏分,当试样组分具有荧光性能时,即可检出。
2023-09-09 09:22:281

种特定多环芳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动物肝脏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以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补肾的功效。核桃仁的功效有补肾温肺、润肠通便。核桃的食法很多,将核桃加适量盐水煮,喝水吃渣可治肾虚腰痛、遗精、健忘、耳鸣、尿频等症状。
2023-09-09 09:23:112

高效液相色谱可以鉴定化学成分吗

你好,高效液相色谱仪鉴定化学成分(定性)是通过样品在相同分析条件下的出峰时间与已经标准样品的出峰时间对比来确定的,其实质是一种推理,需要两个条件:1、知道样品组份中有某种化学成分;2、有该种化学成分的标准品,用于确定该成分的出峰时间;有了这两个条件,才能将未知样品进行分析,当发现有相同时间内的组份峰,就认定为该化学化学;由上述高效液相色谱仪定性的原理可知,高效液相色谱仪本身并不具备鉴定化学成分的功能,对于某些特定的物质,就算出峰时间一致,也不一定就是同一种化学成分;
2023-09-09 09:23:301

高效液相色谱的优点

高效液相色谱的优点如下:1、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速度快,重复性好。2、高效液相色谱仪分辨率高,灵敏度高。3、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精度高。4、高效液相色谱仪应用范围广,适合分析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和热稳定性差的化合物。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已成为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有“四高一广”的特点:1、高压: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为了能迅速通过色谱柱,必须对载液加高压。2、高速:分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较经典液体色谱法速度快得多,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分钟,有些样品甚至在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般小于1小时。3、高效:分离效能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最佳分离效果,比工业精馏塔和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高出许多倍。4、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进样量在μL数量级。5、应用范围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特别是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显示出优势。
2023-09-09 09:24:011

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包括哪几个部分

2023-09-09 09:24:371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发展历史

1960年代,由于气相色谱对高沸点有机物分析的局限性,为了分离蛋白质、核酸等不易气化的大分子物质,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方法被重新引入经典液相色谱。1960年代末科克兰(Kirkland)、哈伯、荷瓦斯(Horvath)、莆黑斯、里普斯克等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高效液相色谱使用粒径更细的固定相填充色谱柱,提高色谱柱的塔板数,以高压驱动流动相,使得经典液相色谱需要数日乃至数月完成的分离工作得以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完成。1971年科克兰等人出版了《液相色谱的现代实践》一书,标志着高效液相色谱法 (HPLC)正式建立。在此后的时间里,高效液相色谱成为最为常用的分离和检测手段,在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医学、药物开发与检测、化工、食品科学、环境监测、商检和法检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高效液相色谱同时还极大的刺激了固定相材料、检测技术、数据处理技术以及色谱理论的发展。1960年代前,使用的填充粒大于100μm,提高柱效面临着困境,后来的研究人员便采用微粒固定相来突破着一瓶颈。
2023-09-09 09:25:341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步骤

不宵夜,像姆普食用工作是按照商城的方式走开,因为每种方式播出什么样?
2023-09-09 09:26:214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步骤

高效液相色谱仪操作步骤如下:1). 过滤流动相,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膜.2). 对抽滤后的流动相进行超声脱气10-20分钟。3). 打开hplc工作站(包括计算机软件和色谱仪),连接好流动相管道,连接检测系统。4). 进入hplc控制界面主菜单,点击manual,进入手动菜单。5). 有一段时间没用,或者换了新的流动相,需要先冲洗泵和进样阀。6). 调节流量,初次使用新的流动相,可以先试一下压力,流速越大,压力越大,一般不要超过2000。7). 设计走样方法。8). 进样和进样后操作。9). 关机时,先关计算机,再关液相色谱。10). 填写登记本,由负责人签字。11). 流动相均需色谱纯度,水用20m的去离子水。12). 柱子是非常脆弱的,第一次做的方法,先不要让液体过柱子。13). 所有过柱子的液体均需严格的过滤。14). 压力不能太大,最好不要超过2000 psi。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又称“高压液相色谱”、“高速液相色谱”、“高分离度液相色谱”、“近代柱色谱”等。它是在生化和分析化学中常用的柱层析仪。高效液相色谱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体为流动相,采用高压输液系统,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进入检测器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试样的分析。该方法有效方便快捷地解决化学、医学、工业、农学、商检和法检等学科领域中得出想要的数据,成为重要的分离分析技术。
2023-09-09 09:27:061

比较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的异同

建议你去“色谱世界”网站看看,这个网站在色谱方面非常专业,有很多技术资料及高手,应该能帮到你的。
2023-09-09 09:27:494

液相色谱仪是测量什么的?

请在百度知道中输入。
2023-09-09 09:28:216

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有那些不同?

两种色谱方法,液相色谱仪用液体作流动相,气相色谱仪用气体作为流动相。进样的话,液相色谱仪的液体样品直接进入色谱柱,气相色谱仪的液体样品必须气化才能进入。气相色谱仪现在所用色谱柱一般是空心的毛细管色谱柱,检测器也是破坏型的。液相色谱仪的色谱柱一般是填充柱,检测器非破坏型。
2023-09-09 09:28:452

高效液相色谱仪标准曲线怎么做

具体项目得具体分析。大概就是说:物质X,配制一瓶母液,然后逐级稀释,配制出至少五个不同的浓度,然后分别进样分析。我们都知道,液相的峰面积和浓度呈正比关系,进样之后,可以读出峰面积。把这些数据输入excel,形成一个散点图,横轴是你的样品浓度,纵轴是峰面积,就会形成一条直线。然后你要在图谱上显示趋势线、显示公式、尤其是要显示R2,一般相关系数R2越接近1,就说明你的线性做得越好。
2023-09-09 09:28:582

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

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为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而后分析鉴定。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流动相可选择的范围宽,固定相的种类繁多,因而可以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与试样预处理技术相配合,HPLC所达到的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使分离和同时测定性质上十分相近的物质成为可能,能够分离复杂相体中的微量成分。液相色谱仪的组成系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储液器中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固定相)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下面将分别叙述其各自的组成与特点。
2023-09-09 09:29:471

UHPLC是什么色谱仪的简称

UHPLC是超高效液相色谱仪的简称,其英文全称为Ultra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超高效液相色谱是分离科学中的一个全新类别,UPLC借助于HPLC(高效液相色法)的理论及原理,涵盖了小颗粒填料、非常低系统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全新技术,增加了分析的通量、灵敏度及色谱峰容量。超高效液相色谱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作为世界第一个商品化UPLC产品的WatersACQUITYUPLCTM超高效液相色谱系统在1996年问世,之后像安捷伦、岛津等公司也陆续开始生产超高效色谱仪。目前,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已经开始逐渐地投入液相实验中。
2023-09-09 09:31:282

高效液相色谱与超高效液相色谱条件有什么差异

原理是一致的。不同的地方一个是仪器,一个是色谱柱。后者超高效液相色谱,可以缩短检测时间,节省时间,节省流动相,大大地提高了效率。先说色谱柱,超高效液相色谱柱的粒径会更小,柱子也更短。如果说样品流过液相色谱柱的感觉是流过满是石头的管路,那么超高效液相色谱柱就是装满了沙子的管路。一般液相色谱柱的粒径是5um,超高效液相色谱柱的粒径有3.5um,3.0um,甚至有1.7um。这样样品和固定相的吸附会更加充分,分离也会很快。再说仪器,刚才说到的满是沙子的管路,因为色谱柱的粒径减小,所以柱压会大大提高。这样普通的液相色谱仪也就不耐受这种高压了。所以超高效液相色谱仪,从泵,到各个管路都是耐高压的。这样可以充分发挥色谱柱的作用,快速分离样品。上面一张图是高效液相色谱图,15min分析出的一个样品。下面一张图是超高效液相色谱图,同一个样品,7min就分析完毕。而且峰型更好。
2023-09-09 09:31:391

高效液相如何使用

如果HPLC使用人员能在分析样品之时就熟悉常见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就能避免许多麻烦,让您在HPLC使用过程中轻松应对。1 高效液相色谱仪系统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柱子、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见图1)。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柱子、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易出问题的主要部位。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仪作为一种高精密仪器,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不当的话,就容易导致一些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柱压问题、漂移问题、峰形异常问题。2.1 柱压问题柱压问题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345kPa以内(在使用梯度洗脱时,柱压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压力过高、过低都属于柱压问题。2.1.1 压力过高这是高效液相色谱仪在使用中最常见的问题,指的是压力突然升高,一般都是由于流路中有堵塞的情况。此时,我们应该分段进行检查。①首先断开真空泵的入口处,此时PEEK管里充满液体,使PEEK管低于溶剂瓶,看液体是否自由滴下,如果液体不滴或缓慢滴下,则是溶剂过滤头堵塞。处理方法:用30%的硝酸浸泡0.5h,在用超纯水冲洗干净。如果液体自由滴下,溶剂过滤头正常,再检查。②打开Purge阀,使流动相不经过柱子,如果压力没有明显下降,则是过滤头堵塞。处理方法:将过滤头取出,用10%的异丙醇超声30min。如果压力降至690kPa以下,过滤头正常,再检查。③把色谱柱出口端取下,如果压力不下降,则是柱子堵塞。处理方法:如果是缓冲盐堵塞,则用95%的水冲至压力正常;如果是一些强保留的物质导致堵塞,则要用比现在流动相更强的流动相冲至压力正常。假如按上面的方法长时间冲洗压力都不下降,则可考虑将柱子的进出口反过来接在仪器上,用流动相冲洗柱子。这时,如果柱压仍不下降,只有换柱子入口筛板,但一旦操作不慎,很容易造成柱效下降,所以尽量少用。2.1.2 压力过低压力过低的现象一般是由于系统泄漏,处理方法:寻找各个接口处,特别是色谱柱两端的接口,把泄漏的地方旋紧即可。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泵里进了空气,但此时表现的往往是压力不稳,忽高忽低,更严重一点会导致泵无法吸进液体。处理方法:打开Purge阀,用3~5ml/min的流速冲洗,如果不行,则要用专用针筒在排空阀处借住外力将气泡吸出。2.2 漂移问题主要包括基线漂移和保留时间漂移。2.2.1 基线漂移一般说来,机器刚启动时,基线容易漂移,大概要30min的平衡时间,如果用了缓冲溶液或缓冲盐,还有就是在低波长下(220nm)平衡时间相对会比较长,但如果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基线漂移,则要考虑下面的原因(见表1)。2.2.2 保留时间漂移保留时间重现是液相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标志,同一种东西,两次的保留时间相差不要超过15s,超过了30s可看做保留时间漂移,就无法进行定性,要考虑以下原因(见表2)。2.3 峰形异常问题峰形问题是液相的主要问题,在做液相过程中,我们就是要变换不同的条件来改善不好的峰形,对于各种各样的异常峰,要区别对待
2023-09-09 09:31:561

高效液相色谱仪常用的检测器是

正确答案:D解析:紫外检测器是高效液相色谱仪最常用的检测器,其灵敏度、重复性及线性范围均较好,由于对温度和流速不敏感,适用于进行梯度洗脱。
2023-09-09 09:32:061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的区别

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在概念、应用范围、仪器构造上有区别。一、概念不同1、气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是一种物理的分离方法。利用被测物质各组分在不同两相间分配系数(溶解度)的微小差异,当两相作相对运动时,这些物质在两相间进行反复多次的分配使原来只有微小的性质差异产生很大的效果而使不同组分得到分离。2、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法是在经典色谱法的基础上引用了气相色谱的理论。在技术上,流动相改为高压输送;色谱柱是以特殊的方法用小粒径的填料填充而成,从而使柱效大大高于经典液相色谱;同时,柱后连有高灵敏度的检测器可对流出物进行连续检测。二、应用范围不同1、气相色谱仪:分离能力好、灵敏度高、分析速度快、操作方便等。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沸点太高的物质或热稳定性差的物质都难于应用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一般对500℃以下不易挥发或受热易分解的物质部分可采用衍生化法或裂解法。2、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试样能制成溶液,而不需要气化,因此,不受试样挥发性的限制。对于高沸点、热稳定性差、相对分子量大(大于400以上)的有机物(些物质几乎占有机物总数的75%-80%)原则上都可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进行分离、分析。据统计,在已知化合物中能用气相色谱分析的约占20%,而能用液相色谱分析的约占70-80%。三、仪器构造不同1、气相色谱仪:由载气源、进样部分、色谱柱、柱温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进样部分、色谱柱和检测器的温度均在控制状态。2、液相色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2023-09-09 09:32:331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和气相色谱法的区别

液相色谱仪与气相色谱仪的区别:    1.分析对象的区别  GC:适于能气化、热稳定性好、且沸点较  低的样品;但对高沸点、挥发性差、  热稳定性差、离子型及高聚物的样  品,尤其对大多数生化样品不可检测  占有机物的20%  HPLC:适于溶解后能制成溶液的样品(包括  有机介质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和  热稳定性的限制,对分子量大、难  气化、热稳定性差的生化样品及高分  子和离子型样品均可检测  用途广泛,占有机物的80%  2.流动相差别的区别  GC:流动相为惰性,气体组分与流动相无亲合作用  力,只与固定相有相互作用。  HPLC:流动相为液体,流动相与组分间有亲合作用  力,能提高柱的选择性、改善分离度,对分离起  正向作用。且流动相种类较多,选择余地广,改  变流动相极性和pH值也对分离起到调控作用,当  选用不同比例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液体作为流动相  也可以增大分离选择性。  3.操作条件差别  GC:加温操作  HPLC:室温;高压(液体粘度大,峰展宽小)
2023-09-09 09:33:413

高效液相色谱已知峰面积怎么求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仪定量分析是一种相对分析,是通过对已知含量的物质和待测样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分析,得到数据后进行对照计算,推算出含量的。如题中已经知道未知含量物质的峰面积后,你还无法得到含量,如果需要得到绝对含量数据,还需要将一个已知含量的样品(标准样品)在同一条件下进行一次分析,得到相同物质组份的峰面积,然后根据双方面积比例计算出待测样品的绝对含量;如果是相对含量(待测组份在总样品量中的比例),也需要通过一个知道相对含量的标准样品来对照计算;
2023-09-09 09:33:512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最基本组件和梯度洗脱的含义,种类是什么?

基本组件是泵、色谱柱、检测器。梯度洗脱是说:由不同的泵将不同比例的溶剂输送到色谱系统中,这个比例是可调的,叫梯度,比例是单一的,就叫等度。
2023-09-09 09:34:083

液相色谱仪的使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有哪些?!

高效液相色使用方法:1).过滤流动相,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滤膜。2).对抽滤后的流动相进行超声脱气10-20分钟。3).打开HPLC工作站(包括计算机软件和色谱仪),连接好流动相管道,连接检测系统。4).进入HPLC控制界面主菜单,点击manual,进入手动菜单。5).有一段时间没用,或者换了新的流动相,需要先冲洗泵和进样阀。冲洗泵,直接在泵的出水口,用针头抽取。冲洗进样阀,需要在manual菜单下,先点击purge,再点击start,冲洗时速度不要超过10 ml/min.6).调节流量,初次使用新的流动相,可以先试一下压力,流速越大,压力越大,一般不要超过2000。点击injure,选用合适的流速,点击on,走基线,观察基线的情况。7).设计走样方法。点击file,选取select users and methods,可以选取现有的各种走样方法。若需建立一个新的方法,点击new method。选取需要的配件,包括进样阀,泵,检测器等,根据需要而不同。选完后,点击protocol。一个完整的走样方法需要包括:a.进样前的稳流,一般2-5分钟;b.基线归零;c.进样阀的loading-inject转换;d.走样时间,随不同的样品而不同。8)进样和进样后操作。选定走样方法,点击start。进样,所有的样品均需过滤。方法走完后,点击postrun,可记录数据和做标记等。全部样品走完后,再用上面的方法走一段基线,洗掉剩余物。9).关机时,先关计算机,再关液相色谱。
2023-09-09 09:34:192

高效液相色谱仪那个品牌最好用,价格合理,性价比出众的?

这个东西没有什么性价比高,重点是看你要用来干什么。就好像不同的手机,你拍照多就买像素高的不抖的。你喜欢看电影就买大屏的。你经常出差嫌费电就买大电量的。根据你的实际用途去选择。可以各个都保证,那价钱肯定是你承受不起的。我公司卖二手液相色谱仪,品牌包括但不限于岛津、安捷伦,water。大多都是进口。具体你想实现的功能可以找我们来进行配置。根据你的需求来做方案,包括报价,功能,应用领域等等。虽然我们做的是二手的,但是公司有自己的技术团队,保证二手质量,甚至保修可延保。不用担心售后问题。二手性价比最高了,比新的便宜4-6折,还保证质量。有意向可以联系我们。京科瑞达,百度直接搜索即可。下面是具体的高效液相色谱仪信息:高效与自动化已经是现在实验检测仪器的潮流,二手高效液相色谱仪便可满足这样的需求与期望。您对高效液相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吗,或许有部分人还不太清楚,那么,现在京科瑞达二手仪器为您整理了关于 二手高效液相色谱仪知识 汇总文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色谱泵及控制器、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和数据处理及控制五大部分组成,分离原理是一个物理过程,流动相携带着待分析化合物和其他一些共存物质流过色谱柱,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上的保留时间不同,从而出峰时间不同而达到分离,利用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者峰面积定量,在将分离后的各个成分依次通过一紫外检测器时就可检测出各化合物的浓度来。二手高效液相色谱仪特点:“三高一广一快”1、高压:流动相为液体,流经色谱柱时,受到的阻力较大,为了能迅速通过色谱柱,应对载液加高压。2、高效:分离效能高。可选择固定相和流动相以达到zui佳分离效果,比工业精馏塔和气相色谱的分离效能高出许多倍。3、高灵敏度:紫外检测器可达0.01ng,进样量在μL数量级。4、应用范围广: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有机化合物可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特别是高沸点、大分子、强极性、热稳定性差化合物的分离分析,显示出优势。5、分析速度快、载液流速快:较经典液体色谱法速度快得多,通常分析一个样品在15~30 min,有些样品甚至在5min内即可完成,一般小于1h。此外HPLC还有色谱柱可反复使用、样品不被破坏、易回收等优点。高效液相色谱仪的分离原理根据分离原理的不同,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液-液分配色谱法(LLC)﹑化学健合相色谱法﹑液-固吸附色谱法﹑离子交换色谱法﹑空间排阻色谱法等。1、液-液分配色谱法(LLC)是基于样品组分中溶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对溶解度的不同而使组分在两相之间分配系数不同,进而分离的过程。2、化学健合相色谱法是把固定液的有机基团通过化学反应键合在担体的表面上,从而克服固定液流失的现象,以达到分离的目的。3、液-固吸附色谱法是根据样品中各组分吸附作用的不同而实现彼此分离的过程。4、离子交换色谱法是利用离子交换原理与液相色谱技术结合的方法来测定溶液中阳离子和阴离子的。5、空间排阻色谱法是把具有化学惰性的多孔物质作为固定相,使样品组分受固定相孔径大小的影响,将不同体积的分子进行分离的过程。二手高效液相色谱仪应用领域高效液相色谱法只要求样品能制成溶液,不受样品挥发性的限制,流动相可选择的范围宽,固定相的种类繁多,因而可以分离热不稳定和非挥发性的、离解的和非离解的以及各种分子量范围的物质。与试样预处理技术相配合,HPLC所达到的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使分离和同时测定性质上十分相近的物质成为可能,能够分离复杂相体中的微量成分。随着固定相的发展,有可能在充分保持生化物质活性的条件下完成其分离。HPLC成为解决生化分析问题zui有前途的方法。由于HPLC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速度快、色谱柱可反复利用,流出组分易收集等优点,因而被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各种领域。高效液相色谱仪与结构仪器的联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二手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在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往往还会添加防腐剂﹑色素﹑甜味剂﹑保鲜剂等化学物质。它们的含量过高也将引起人类的健康问题。此外,由于我们所处环境的日益恶化,也会使食品沾染有害的微量元素来危害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分析中起到重大作用。1、在食品中调味品的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也可以被用于食物调味品的分离分析。如J.D.BARANOWSKI报导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生姜辣味成分的方法。又如Bbathnanathic M和BuckleH.A报导了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椒中胡椒碱含量的方法。2、食品中有机酸的分离食品中的有机酸是食品中酸味的主要来源,食品中有机酸的种类含量与构成对食品的味道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食品中有机酸的定性与定量分析不仅对食品营养研究意义重大,而且在食品生产过程的质量管理中也必不可少。HPLC应用于有机酸的测定时,要先将食品样品匀浆提取离心后,样液经0.3um滤膜抽滤,以(NH4)2HPO4—H3PO4缓冲液(pH=2.7)为流动相,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在C18色谱柱上分离,在波长210nm处经紫外检测器检测,用峰高或峰面积表示的标准曲线测定有机酸的含量。3、食品中添加剂的分析食品添加剂不仅种类繁多,功能各异,而且分类没有统一标准。因此,对添加剂的测定就提出了更加艰巨的要求。食品添加剂的测定同其他分析一样,首先要将其从复杂的混合物中分离出来,分离后再针对待测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的不同来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添加剂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食品的质量以及营养价值,而且可以改善食品给我们带来的感观性质。食品添加剂可以防止食品变质,提高保藏期限,给我们提供美味的口感。我们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甜味剂中糖精钠的含量进行测定。制备糖精钠的标准储备液和糖精钠的标准使用液,将样品微热搅拌,并加入氨水(1+1)调试pH=7,以甲醇-乙酸铵溶液(0.02mol/L)(5+95)作为流动相制备色谱柱,取样品处理液和标准使用液各10uL,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以标准溶液的保留时间为依据进行测定,以其峰面积求出样液中被测物质的含量。4、食品中糖类的分离分析淀粉是一种多糖,它广泛存在于植物的根﹑茎﹑叶﹑种子等组织中,是人类食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供给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淀粉是由葡萄糖单位构成的聚合体,其水解产物为单糖。我们可以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小麦淀粉的水解产物进行分析。5、食品中维生素的分离分析维生素是人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而需从食物中获得的一类微量有机物,在人体的生长代谢和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测定脂溶性维生素时,通常要先用皂化法处理样品,用水洗去除类脂物,然后用有机溶剂提取脂溶性维生素,浓缩后溶于适当的溶剂后测定。6、在其他食品分析中的应用HLPC不仅仅是应用在以上领域,还可以广泛用于食品药品残量的检测,食品中违禁成分的检测以及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分离与分析。彭锦峰建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食用香菇中甲醛的方法。王帆等键立了用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保健食品中大豆异黄酮的方法。这些方法的研究和实验,使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中的应用得以发展,为日后高效液相色谱在食品分离与分析中的广泛应用提供了依据。以上,为京科瑞达二手仪器整理的关于二手高效响液相色谱仪关于二手高效液相色谱仪知识汇总的全部内容,因资料庞杂,只是摘取部分内容,希望让大家能够对高效液相色谱有个初步的了解吧!如果有其他的问题可以跟我们留言,我们竭诚为您服务!引用于京科瑞达官网子页
2023-09-09 09:34:301

一台液相色谱仪大概多少钱?

2023-09-09 09:34:414

第二十章:高效液相色谱法

与经典色谱比较优点: 与气相色谱比较: 按固定相聚集状态:液液色谱法、液固色谱法 按分离机制:分配、吸附、离子交换、分子排阻四类基本机制 其他分离机制:亲和色谱法、手性色谱法、胶束色谱法、电色谱法、生物色谱法 目前最常用固定相是化学键和相,称为化学键和色谱法 键合相:通过化学反应将有机基团键合在载体表面构成的固定相 正相NP、反相RP 采用氰基、氨基等作为固定相,非极性或弱极性溶剂为流动相。 分离极性至中等极性分子行化合物 分离机制一般认为是分配,也有认为是吸附如形成氢键的 一般规律:剂型强的组分容量因子k大,后出。流动相极性增强洗脱能力增强 十八烷基硅烷、辛烷基硅烷等,有时也用弱极性或中等极性 流动相以水作为基础溶剂再加一定量极性调整剂 分离机制有争论,多种理论模型 影响组分保留行为的主要因素: 分离非极性至中等极性组分 离子对色谱法(IPC)分正相和反相,正相已经少用。 反相离子对色谱法(RP-IPC)是把离子对试剂加入到含水流动相中,使被分析组分离子在流动相中与离子对试剂的反离子生成不带电荷的中性离子,使组分k增加,用于分离可离子化或离子型化合物 用于生物碱类、儿茶酚胺类、有机酸类、维生素类、抗生素类药物分析 离子色谱法:将离子交换色谱与电导检测器相结合分析各种离子的方法 可以分析无机和有机阴阳离子,氨基酸、糖类、DNA和RNA的降解产物 分为抑制型(双柱型)、非抑制型(单柱型) 对于X - 离子: 双柱型使用两根离子交换柱,一根为分离柱,填有低交换容量的阴离子交换剂,另一根为抑制住,填有高交换容量的阳离子交换剂,两者串联。进入分离柱的组分X - 按正常离子交换色谱分离,在进入抑制柱,除去组分中的OH - 从而使本底电导率降低,利于较大电导率HX的检测。 非抑制型可使用更低交换容量的固定相,浓度很低、电导率很低的流动相,这样本底电导率低,试样离子被洗脱后可直接被电导检测器检测 利用手性固定相(CSP)、手性流动相添加剂(CMPA)分离分析手性化合物的对映异构体的色谱方法。还有间接法(加入手性试剂使一对对映体转变为非对映体用常规方法分离)。 环糊精(CD)也是一种手性选择剂,分离机制主要是由于分子内熟睡空腔的动销和多手性中心的作用,如果对映体能被空腔紧密包络,而且与CD分子外沿的仲醇基作用,则被固定相保留,两对映体与CD作用程度不同从而分离。 亲和色谱法(AC)利用或模拟生物分子之间的专一性作用,从复杂试样中分离和分析能产生转移性亲和作用的物质的一种色谱方法。选择性最高。 要求:颗粒细且均匀、传质快、机械强度高、耐高压,化学稳定性好 液固:全多空硅胶、高庚子多空微球 应用最多的是化学键和相 要求:化学稳定性好;适宜溶解度;与检测器相适应;纯度高;粘度低 使用前经微孔滤膜过滤,除去固体颗粒,还要脱气处理 分离方程式: 选择合适的溶剂强度使组分k在最佳范围内,选择合适种类的溶剂改善选择性使α增大获得良好分离度R>1.5 在化学键和色谱中溶剂洗脱能力即溶剂强度直接与它的极性相关。 溶剂极性用溶剂极性参数表示 ,用以表示正相色谱中洗脱能力 反相键合相色谱溶剂强度用另一强度因子S表示 混合溶剂可以用P或S的加权平均表示 HPLC速率理论方程: 尽可能减小柱外死体积 (349页图) 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由高压输液系统、进样系统、色谱柱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组成 分类: 要求:灵敏度高、噪声低、线性范围宽、重复性好、适用范围广 紫外检测器UVD:不破坏样品,只能检测有紫外吸收物质、对流动相有限制 荧光检测器FD:灵敏度更高,只适用于产生荧光物质,体内药物分析常用 电化学检测器ECD:极谱、库仑、安培、电导。电导用于离子检测,安培应用广泛,灵敏度高适用于痕量组分分析,凡是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都能进行检测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适用于挥发性低于流动相的组分,用于糖类、高级脂肪酸、磷脂、维生素、氨基酸、三酰甘油及甾体;对各种物质几乎有相同响应;但是灵敏度低,流动相必须是挥发性不能含有缓冲盐。 仪器自动化: 采集和分析色谱数据: 中心计算机控制系统: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借助于HPLC理论及原理,利用小颗粒固定相,非常低的系统体积及快速检测手段等技术,使分离度、分析速度、检测灵敏度及色谱峰容量大大提高,从而全面提升了液相色谱的分离分析效能。 操作条件比较(355表) 优点:分析速度快;分离效能高;灵敏度高——小颗粒技术和整体化仪器设计 van Deemter方程,可以发现固定相粒度越小,分离度越大。同时粒度越小,最佳流动相线速度越大,并有更宽优化范围,因此降低粒度可以提高分析速度。但是会增加系统柱压差,受到固定相机械强度和色谱仪系统耐压性限制 常用外标和内标,少用归一化。对药品中杂质含量测定常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 主成分对照法分为不加校正因子和加校正因子两种: 注意进行色谱系统适用性试验:理论塔板数、分离度、拖尾因子和重复性
2023-09-09 09:35:381

高效液相色谱法常出现的故障及解决的方法

“生化色谱网”有一个“故障排除”的栏目,主要是针对色谱仪器开设的,你可以去参考查阅一下。希望有帮助。
2023-09-09 09:36:373

如何正确使用液相色谱仪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使用 1.色谱柱它包括空柱和填料。空柱是内壁抛光的不锈钢管,内径为4~5mm,长100~250mm。按气相色谱法中洗涤空柱的方法洗净,用匀浆法填充固定相。将此柱装入仪器的管路中,用柱式机械往复泵输入新鲜脱气的流动相。等基线平直后可用苯、萘、菲的混合试液,用正己烷(含 0.05%甲醇)或甲醇:水(83:17)为流动相测定柱效及分离度塔板数在2~3万/ml以上及分离度在1.5以上者,柱效好。为防止柱污染,常用1个 50mm长,4~5mm内径,装有硅胶(40-50mm)或立柱相同填料的保护柱(预柱)接在主柱之前,以延长色谱柱的寿命。反相键合相柱用毕。必须用水充分流经,以洗去盐类、酸碱等杂质防止柱生锈及填料中杂质的积聚,再用甲醇流经洗涤使色谱柱获得再生。 2.流动相的洗脱方式配好经脱气的流动相放于贮液瓶中,经过有滤过头、内径2mm的聚四氟乙烯管流入高压泵进入色谱柱,最后自检测器流出或收集或作废液回收。用流动相洗脱的方式有恒溶剂脱洗法(isocratic dlution),即自洗脱开始到结束,溶剂的配比恒定。另一类为梯度洗脱法(gradicnt clution),即使溶剂的极性强度在色谱过程中逐渐增加。须按一定程序不断改变流动相的浓度配比,从而使同一个试样中组分性质相差较小的及较大的都能在一次色谱过程中很好分离,而整个色谱过程缩短。必须注意,梯度洗脱法不能用于分子排阻色谱及用电化学检测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中。 3.检测器适用于血药浓度的检测器有紫外线吸收,荧光发射和电化学三种。紫外检测器应用于对紫外光有吸收的药物,大多数药物分子对紫外光有吸收,故能较普遍采用,检测限有0.1μg左右。紫外检测器有固定波长型、可变波长型及扫描器,既能使流动相停流作组分的定性定量检测,又能提高测定灵敏度,重现性较好。荧光发射检测器对能产生荧光的药物才能使用。80年代应用激光替代氙灯光源,光强度增加了3~4倍,对某些药物的检测限可达pg级。电化学检测器是由一个碳糊或破碳做成的蒲层电解池。常用于检测儿茶酚胺类及有酚类基团的各种药物和代谢物。流出组分进入2μl的薄层电解池,在一暄电压下电解产生电流,放大后检测,检测限pg级。 4.数据处理现代高效液相色谱仪带有数据处理系统,除记录谱外,还能自动记录峰的保留时间,能自动积分求算峰面积,并能按照预定的程序作有关计算,报告分析结果。 高效液相色谱仪使用过程中常见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1 液相色谱仪系统 液相色谱仪主要由贮液瓶、泵、进样器、柱、柱温箱、检测器、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如图1所示)。对于整个系统而言,柱子、泵和检测器是核心部件,同时也是容易出事故的主要场所。 2 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针对柱压问题(表1) 柱压问题是使用高效液相色谱过程中需要密切注意的地方,柱压的稳定与色谱图峰形的好坏、柱效、分离效果及保留时间等密切相关。所谓柱压稳定并不是指压力值稳定于一个恒定值,而是指压力波动范围在50PSI之间。压力过高、过低及波动较大都属于柱压问题,但柱压的高低与色谱柱的种类、品牌、液相系统本身及使用的流动相种类相联系。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梯度洗脱时,进柱压的平稳缓慢的变化是允许的。 在实际应用中柱压过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首先考虑柱子是否被堵,此时可更换一根新柱子进行检测。 2.2 针对保留时间漂移的问题 [2,3] (表2) 保留时间的改变是很多液相色谱使用者常碰到的问题,其包括了保留时间增大和减小。它的产生与很多原因有关。 2.3 针对异常色谱峰问题[2-4] 异常的色谱峰指的是色谱图中无峰或出现负峰、宽峰、双峰、肩峰、峰形不对称等情况。具体情况与原因分析如表3。 3 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保养[5-7] 3.1 HPLC的日常操作条件 工作温度10~30℃; 相对湿度<80%; 最好是恒温、恒湿,远离高电干扰、高振动设备。 3.2 泵的保养 使用流动相尽量要清洁;进液处的沙芯过滤头要经常清洗;流动相交换时要防止沉淀;避免泵内堵塞或有气泡。 3.3 进样器的保养 每次分析结束后,要反复冲洗进样口,防止样品的交叉污染。 3.4 柱的保养 柱子在任何情况下不能碰撞、弯曲或强烈震动;当柱子和色谱仪连接时,阀件或管路一定要清洗干净;要注意流动相的脱气; 避免使用高粘度的溶剂作为流动相;进样样品要提纯;严格控制进样量;每天分析工作结束后,要清洗进样阀中残留的样品;每天分析测定结束后,都要用适当的溶剂来清洗柱;若分析柱长期不使用,应用适当有机溶剂保存并封闭。 3.5 检测器(UV)的保养 紫外灯的保养要在分析前、柱平衡得差不多时,打开检测器;在分析完成后,马上关闭检测器。同时样品池要保养。 4 结语 在高效液相色谱使用过程中故障排出时要遵守以下原则:一次只改变一个因素,从而确定假定因素与问题之间的联系;如果通过更换组件来排查故障时要注意将拆下的完好组件装回原位,从而避免浪费;养成良好的记录习惯,一个良好的记录是成功地进行故障排除的关键。 总之,在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时一定要注意样品的前处理与仪器的正确操作和保养,仪器系统的干净是用好仪器和维护维修仪器的关键。建议您可以到行业内专业的网站进行交流学习!
2023-09-09 09:36:491

高效液相色谱仪什么牌子比较好?

进口品牌质量都差不多,比的是服务和性价比了,安捷伦和岛津进入中国市场时间长,占有率挺大的,最近一两年德国品牌奥普斯也进入中国市场了,奥普斯是进口品牌中唯一一家两年质保(含易损件)的品牌,并且仪器特别智能,能够完全做到自动化,一天就能学会操作,价格也比别的进口品牌便宜1/3.
2023-09-09 09:37:015

药物分析之西药分析——高效液相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用高压输液泵将具有不同极性的单一溶剂或不同比例的混合溶剂、缓冲液等流动相泵入装有固定相的色谱柱,经进样阀注入供试品,由流动相带入柱内,在柱内各成分被分离后,依次进入检测器,色谱信号由记录仪或积分仪记录。   1.对仪器的一般要求   所用的仪器为高效液相色谱仪。色谱柱的填料和流动相的组分应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常用的色谱柱填料有硅胶和化学键合硅胶。后者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最为常用,辛基键合硅胶次之,氰基或氨基键合硅胶也有使用;离子交换填料,用于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或玻璃微球等,用于分子排阻色谱等。注样量一般为数微升,除另有规定外,柱温为室温,检测器为紫外吸收检测器。   在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所用流动相应符合紫外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项下的对溶剂的要求。   正文中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条件除固定相种类、流动相组分、检测器类型不得任意改变外,其余如色谱柱内径、长度、固定相牌号、载体粒度、流动相流速、混合流动相各组分的比例、柱温、进样量、检测器的灵敏度等,均可适当改变, 以适应具体品种并达到系统适用性试验的要求。一般色谱图约于20分钟内记录完毕。   2.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按各品种项下的要求对仪器进行适用性试验,即用规定的对照品对仪器进行试验和调整,应达到规定的要求;或规定分析状态下色谱柱的最小理论板数、分离度和拖尾因子。   (1) 色谱柱的理论板数(n) 在选定的条件下,注入供试品溶液或各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物质溶液,记录色谱图,量出供试品主成分或内标物质峰的保留时间tR(以分钟或长度计,下同,但应取相同单位)和半高峰宽(Wh/2),按n=5.54(tR/Wh/2)计算色谱柱的理论板数,如果测得理论板数低于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最小理论板数,应改变色谱柱的某些条件(如柱长,载体性能,色谱柱充填的优劣等),使理论板数达到要求。   (2) 分离度   定量分析时,为便于准确测量,要求定量峰与其他峰或内标峰之间有较好的分离度。分离度(R)的计算公式为:     2(tR-tR)   R=──────────      W+W   式中   tR为相邻两峰中后一峰的保留时间;   tR为相邻两峰中前一峰的保留时间;   W及W为此相邻两峰的峰宽。   除另外有规定外,分离度应大于1.5。   (3) 拖尾因子   为保证测量精度,特别当采用峰高法测量时,应检查待测峰的拖尾因子(T)是否符合各品种项下的规定,或不同浓度进样的校正因子误差是否符合要求。拖尾因子计算公式为:     W   T=──────      2d   式中   W为0.05峰高处的峰宽;   d为峰极大至峰前沿之间的距离。   除另有规定外,T应在0.95~1.05间。   也可按各品种校正因子测定项下,配制相当于80%、100%和120%的对照品溶液,加入规定量的内标溶液,配成三种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注样3次,计算平均校正因子,其相对标准偏差应不大于2.0%。   3.测定法   定量测定时,可根据样品的具体情况采用峰面积法或峰高法。但用归一法或内标法测定杂质总量时,须采用峰面积法。   (1) 面积归一化法   测定供试品(或经衍生化处理的供试品)中各杂质及杂质的总量限度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求出占总峰面积的百分率。但溶剂峰不计算在内。色谱图的记录时间应根据各品种所含杂质的保留时间决定,除另有规定外,可为该品种项下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  (2) 主成份自身对照法   当杂质峰面积与成分峰面积相差悬殊时,采用主成分自身对照法。在测定前,先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杂质限度,将供试品稀释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作为对照溶液,进样,调节检测器的灵敏度或进样量,使对照溶液中的主成分色谱峰面积满足准确测量要求。然后取供试品溶液,进样,记录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主成分保留时间的倍数。根据测得的供试品溶液的各杂质峰面积及其总和并和对照溶液主成分的峰面积比较,计算杂质限度。   (3) 内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杂质的总量限度   采用不加校正因子的峰面积法。取供试品,按各品种项下规定的方法配制不含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I;再配制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在同样的条件下注样,记录色谱图Ⅱ。记录的时间除另有规定外,应为该品种项下规定的内标峰保留时间的倍数,色谱图上内标峰高应为记录仪满标度的30%以上,否则应调整注样量或检测器灵敏度。   如果色谱图Ⅰ中没有与色谱图Ⅱ上内标峰保留时间相同的杂质峰,则色谱图Ⅱ中各杂质峰面积之和应小于内标物质峰面积(溶剂峰不计在内)。如果色谱图Ⅰ中有与色谱图Ⅱ上内标物质峰保留时间相同的杂质峰,应将色谱图Ⅱ上的内标物质峰面积减去色谱图Ⅰ中此杂质峰面积,即为内标物质峰的校正面积;色谱图Ⅱ中各杂质峰总面积加色谱图Ⅰ中此杂峰面积,即为各杂质峰的校正总面积,各杂质峰的校正总面积应小于内标物质峰的校正面积。   (4)内标法加校正因子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   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内标物质,分别配成溶液,精密量取各溶液,配成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校正因子:           A/m   校正因子(f)=───────           A/m   式中   A为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   A为对照品的峰面积或峰高;   m为加入内标物质的量;   m为加入对照品的量。   再取各品种项下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供试品(或其杂质)峰和内标物质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             A   含量(m)=f×───────             A/m   式中   A为供试品(或其杂质)峰面积或峰高;   m为供试品(或其杂质)的量;   f、A和m的意义同上。   当配制校正因子测定用的对照溶液和含有内标物质的供试品溶液使用同一份内标物质溶液时,则配制内标物质溶液不必精密称(量)取。   (5)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个杂质或主成分含量   按各品种项下的规定,精密称(量)取对照品和供试品,配制成溶液,分别精密取一定量,注入仪器,记录色谱图,测量对照品和供试品待测成分的峰面积(或峰高),按下式计算含量:              A   含量(m)=m×────              A   式中各符号意义同上   由于微量注射器不易精确控制进样量,当采用外标法测定供试品中某杂质或主成分含量时,以定量环进样为好。
2023-09-09 09:37:461

高效液相色谱的选型

HPLC的出现不过三十多年的时间,但这种分离分析技术的发展十分迅猛,应用十分广泛。其仪器结构和流程多种多样。典型的高效液相色谱仪结构和流程可用下列方框图表示(See Fig.3-4)。高效液相色谱仪一般都具备贮液器、高压泵、梯度洗提装置(用双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恒温器、记录仪等主要部件。高效液相色谱更适宜于分离、分析高沸点、热稳定性差、有生理活性及相对分子量比较大的物质,因而广泛应用于核酸、肽类、内酯、稠环芳烃、高聚物、药物、人体代谢产物、表面活性剂,抗氧化剂、杀虫剂、除莠剂的分析等物质的分析。 HPLC使用的色谱柱是很细的(1~6 mm),所用固定相的粒度也非常小(几μm到几十μm),所以流动相在柱中流动受到的阻力很大,在常压下,流动相流速十分缓慢,柱效低且费时。为了达到快速、高效分离,必须给流动相施加很大的压力,以加快其在柱中的流动速度。为此,须用高压泵进行高压输液。高压、高速是高效液相色谱的特点之一。HPLC使用的高压泵应满足下列条件:a. 流量恒定,无脉动,并有较大的调节范围(一般为1~10 mL/min);b. 能抗溶剂腐蚀;c. 有较高的输液压力;对一般分离,60×10^5Pa的压力就满足了,对高效分离,要求达到150~300×10^5Pa。⑴往复式柱塞泵当柱塞推入缸体时,泵头出口(上部)的单向阀打开,同时,流动相进入的单向阀(下部)关闭,这时就输出少量的流体。反之,当柱塞向外拉时,流动相入口的单向阀打开,出口的单向阀同时关闭,一定量的流动相就由其储液器吸入缸体中。这种泵的特点是不受整个色谱体系中其余部分阻力稍有变化的影响,连续供给恒定体积的流动相。⑵气动放大泵其工作原理是:压力为 p1 的低压气体推动大面积( SA )活塞A ,则在小面积( SB )活塞 B 输出压力增大至 p2 的液体。压力增大的倍数取决于 A 和 B 两活塞的面积比,如果 A 与 B 的面积之比为 50 : 1 ,则压力为 5 × Pa 的气体就可得到压力为 250×Pa 的输出液体。这是一种恒压泵。 类似于GC中的程序升温。已成为现代高效液相色谱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梯度洗提,就是载液中含有两种(或更多)不同极性的溶剂,在分离过程中按一定的程序连续改变载液中溶剂的配比和极性,通过载液中极性的变化来改变被分离组分的分离因素,以提高分离效果。梯度洗提可以分为两种:a.低压梯度(也叫外梯度):在常压下,预先按一定程序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混合后,再用一台高压泵输入色谱柱。b.高压梯度 ( 或称内梯度系统 ) :利用两台高压输液泵,将两种不同极性的溶剂按设定的比例送入梯度混合室,混合后,进入色谱柱。 色谱柱是色谱仪最重要的部件(心脏)。通常用厚壁玻璃管或内壁抛光的不锈钢管制作的,对于一些有腐蚀性的样品且要求耐高压时,可用铜管、铝管或聚四氟乙烯管。柱子内径一般为1~6 mm。常用的标准柱型是内径为4.6 或3.9mm ,长度为15 ~30cm 的直形不锈钢柱。填料颗粒度5 ~10μm ,柱效以理论塔板数计大约 7000 ~10000。发展趋势是减小填料粒度和柱径以提高柱效。 ⑴紫外光度检测器它的作用原理是基于被分析试样组分对特定波长紫外光的选择性吸收,组分浓度与吸光度的关系遵守比尔定律。最常用的检测器,应用最广,对大部分有机化合物有响应。特点:a.灵敏度高:其最小检测量10-9g·mL-1,故即使对紫外光吸收很弱的物质,也可以检测;b. 线性范围宽;(比尔定律)c. 流通池可做的很小(1mm × 10mm ,容积 8μL);d. 对流动相的流速和温度变化不敏感可用于梯度洗脱;e. 波长可选,易于操作:如,使用装有流通池的可见紫外分光光度计(可变波长检测器)。缺点:对紫外光完全不吸收的试样不能检测;同时溶剂的选择受到限制。⑵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紫外检测器的重要进展;阵列由1024个光电二极管阵列,每个光电二极管宽仅50μm,各检测一窄段波长。如图所示,在检测器中,光源发出的紫外或可见光通过液相色谱流通池,在此流动相中的各个组分进行特征吸收,然后通过狭缝,进入单色其进行分光,最后由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得到各个组分的吸收信号。经计算机快速处理,得三维立体谱图。⑶荧光检测器荧光检测器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检测器。对多环芳烃,维生素B、黄曲霉素、卟啉类化合物、农药、药物、氨基酸、甾类化合物等有响应。荧光检测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和荧光光度计相似。⑷差示折光检测器除紫外检测器之外应用最多的检测器。差示折光检测器是借连续测定流通池中溶液折射率的方法来测定试样浓度的检测器。溶液的折射率是纯溶剂(流动相)和纯溶质(试样)折射率乘以各物质的浓度之和。因此溶有试样的流动相和纯流动相之间折射率之差表示试样在流动相中的浓度。⑸电导检测器其作用原理是根据物质在某些介质中电离后所产生电导变化来测定电离物质含量。
2023-09-09 09:37:581

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及应用的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一、与经典液相(柱)色谱法比较二、与气相色谱法比较三、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优点四、高效液相色谱方法发展简介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类一、按溶质在两相分离过程的物理化学原理分类二、按溶质在色谱柱洗脱的动力学过程分类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应用范围和局限性一、应用范围二、方法的局限性参考文献第二章 高效液相色谱仪简介第一节 流动相及储液罐一、储液罐二、流动相脱气第二节 高压输液泵及梯度洗脱装置一、高压输液泵二、输液系统的辅助设备三、梯度洗脱装置第三节 进样装置一、停流进样装置二、六通阀进样装置三、自动进样器第四节 色谱柱一、柱材料及规格二、柱填料三、保护柱四、柱连接方式五、柱温控制第五节 检测器一、检测器的分类和响应特性二、紫外吸收检测器三、折光指数检测器四、电导检测器五、荧光检测器六、蒸发光散射检测器第六节 色谱数据处理装置一、微处理机二、色谱工作站参考文献第三章 液固色谱法和液液色谱法第一节 分离原理一、吸附系数二、分配系数第二节 固定相一、液固色谱固定相二、液液色谱固定相第三节 流动相一、表征溶剂特性的重要参数二、液固和液液色谱的流动相第四节 二元溶剂体系中液固和液液色谱的保留规律一、溶质保留值的基本方程式二、液固色谱的保留值方程式三、液液色谱的保留值方程式参考文献第四章 键合相色谱法第一节 分离原理一、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二、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原理第二节 固定相一、键合固定相的制备及分类二、键合固定相的性质三、使用键合固定相应注意的问题第三节 流动相一、溶剂的选择性分组二、在键合相色谱中选择流动相的一般原则三、改善色谱分离选择性的方法四、多元混合溶剂的多重选择性五、溶质保留值随溶剂极性变化的一般保留规律六、用线性溶剂化自由能关系(LSER)来表征反相液相色谱中溶质的保留值方程式第四节 新型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和流动相一、新型高效化学键合固定相二、化学键合固定相分类方法简介三、整体色谱柱四、超热水流动相第五节 离子对色谱法一、分离原理二、固定相、流动相和对(反)离子三、影响离子对色谱分离选择性的因素参考文献第五章 梯度洗脱第一节 基本原理一、等度洗脱二、梯度洗脱第二节 影响梯度洗脱的各种因素一、梯度洗脱时间(?t???G)对分离的影响二、强洗脱溶剂组分B浓度变化范围的影响三、梯度陡度对保留值的影响四、柱温变化对保留值的影响五、梯度洗脱程序曲线形状的影响六、影响梯度洗脱的其他变量第三节 优化梯度洗脱的方法一、建立梯度洗脱方法的一般步骤二、梯度洗脱中的实验条件第四节 梯度洗脱的图示方法一、二元溶剂梯度洗脱二、三元溶剂梯度洗脱三、四元溶剂梯度洗脱四、用极坐标和球面坐标描述梯度洗脱参考文献第六章 体积排阻色谱法第一节 分离原理一、分布系数二、体积排阻色谱法的特点第二节 固定相一、固定相的分类二、凝胶固定相的特性参数三、凝胶色谱柱的制备及谱图特点第三节 流动相一、凝胶渗透色谱的流动相二、凝胶过滤色谱的流动相第四节 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聚合物分子量分布一、聚合物分子量、分子量分布及测定的意义二、凝胶渗透色谱图的解析及数据处理参考文献第七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表征液相色谱柱填充性能的重要参数一、总孔率二、柱压力降三、柱渗透率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的速率理论一、影响色谱峰形扩展的各种因素二、范第姆特方程式的表达及图示第三节 诺克斯方程式一、描述色谱柱性能的折合参数二、诺克斯方程式第四节 色谱柱操作参数的优化一、三个柱操作参数的表达式二、HPLC中实用柱操作参数的优化三、柱操作参数优化的图示表达方法第五节 “无限直径”效应和柱外效应一、“无限直径”效应二、柱外效应第六节 超高效液相色谱一、超高效液相色谱的理论基础二、实现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必要条件三、超高效液相色谱的应用参考文献第八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第一节 高效液相色谱中色谱参数的相关性一、色谱参数的分类二、色谱参数的相关性第二节 色谱分离条件优化标准的选择一、难分离物质对的峰对分离优化标准二、整体色谱图的优化标准第三节 色谱响应函数和色谱优化函数一、Morgan和Deming提出的色谱响应函数二、Watson和Carr提出的色谱响应函数三、Glajch和Kirkland提出的色谱优化函数四、Berridge提出的色谱响应函数第四节 色谱分离条件的优化方法一、单纯形法二、窗图法三、混合液设计实验法四、重叠分离度图法五、等强度洗脱和梯度洗脱的优化图示法第五节 优化HPLC分离的计算机辅助方法一、实验设计系统二、人工智能系统第六节 高效液相色谱专家系统简介一、专家系统的组成二、专家系统的使用方法参考文献第九章 微柱液相色谱法第一节 方法简介一、微型柱的分类二、微柱液相色谱法的优点和缺点第二节 基本理论一、柱外效应二、管壁效应三、稀释效应四、分离阻抗第三节 仪器装置一、输液泵系统二、进样系统三、柱系统四、检测器系统五、连接管和接头第四节 微柱的制备一、评价微柱性能的重要参数二、影响微柱分离效率的相关参数三、微柱的制备方法第五节 微柱液相色谱的新技术一、纳米液相色谱技术二、超高压液相色谱技术参考文献第十章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法第一节 描述分离体系效能的参数一、峰容量二、信息量第二节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的技术功能一、切割功能二、反冲洗脱功能三、痕量组分的富集功能第三节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的流路系统一、多通路切换阀二、二维高效液相色谱的流路系统第四节 二维高效液相色谱在蛋白质组学研究中的应用参考文献第十一章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的一般步骤和实验技术第一节 样品的性质及柱分离模式的选择一、样品的溶解度二、样品的分子量范围三、样品的分子结构和分析特性第二节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一、容量因子和死时间的测量二、色谱柱操作参数的选择三、样品组分保留值和容量因子的选择四、相邻组分的选择性系数和分离度的选择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实验技术一、溶剂的纯化技术二、色谱柱的装填技术三、色谱柱的平衡、保护与清洗、再生技术四、梯度洗脱技术五、色谱柱前和柱后的衍生化技术六、样品的预处理技术参考文献符号表
2023-09-09 09:38: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