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先秦哲理散文包括哪些

2023-09-25 16:24:01
共1条回复
苏萦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 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ue004 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1)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1) 45857 2009-4-8 22:48:31 113.132.202.* 举报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ue004 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

  先秦时代的散文主要有史传和诸子两大类别。 历史散文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史书,它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不允许采取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在我国古代,史籍非常发达,其中有许多著名的名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这些史籍,有的记载的年代跨度大,有的记载的内容庞杂,因此,在编写的过程中,总是按一定的体例加以编排。一般来说,根据编排的线索,可以将史书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如果在编写中是以国家为单位来分别记叙的,称国别体;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先秦诸子散文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初各个学派的总称,诸子即指各家的代表人物,亦指他们的代表作;百家即指各学派。《汉书·艺文志》作者根据刘歆的《七略》一书,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在〈诸子略〉中,又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同时,还著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小说家 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 杂家 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 农家 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 纵横家 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 名家 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阴阳家 阴阳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提倡阴阳五行学说,并用它解释社会人事而得名。这一学派,当源于上古执掌天文历数的统治阶层,代表人物为战国时齐人邹衍。阴阳学说认为阴阳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正反两种对立和转化的力量,可用以说明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五行学说认为万物皆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原素组成,其间有相生和相胜(葜)两大定律,可用以说明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变化。邹衍综合二者,根据五行相生相胜说,把五行的属性释为「五德」,创「五德终始说」,并以之作为历代王朝兴废的规律,为新兴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理论根据。《汉书·艺文志》著录此派著作二十一种,已全部散佚。成于战国后期的《礼记·月令》,有人说是阴阳家的作品。《管子》中有些篇亦属阴阳家之作,《吕氏春秋·应同》、《淮南子·齐俗训》、《史记·秦始皇本纪》中保留一些阴阳家的材料。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墨家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政治上主张尚贤、尚同和非攻;经济上主张强本节用;思想上提出尊天事鬼。同时,又提出「非命」的主张,强调靠自身的强力从事。墨家有严密的组织,成员多来自社会下层,相传皆能赴火蹈刀,以自苦励志。其徒属从事谈辩者,称「墨辩」;从事武侠者,称「墨侠」;领袖称「巨(钜)子」。其纪律严明,相传「墨者之法,杀人者死,伤人者刑」(《吕氏春秋·去私》)。墨翟死后,分裂为三派。至战国后期,汇合成二支:一支注重认识论、逻辑学、数学、光学、力学等学科的研究,是谓「墨家后学」(亦称「后期墨家」),另一支则转化为秦汉社会的游侠。 道家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又称「道德家」。这一学派以春秋末年老子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认为天道无为,万物自然化生,否认上帝鬼神主宰一切,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老子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著名的有四大派:庄子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老学派。 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同时,儒家强 *** 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诸子散文包括: 1、士的兴起与诸子百家。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与士这一阶层的兴起有密切关系,由社会各个阶层转化而来的士,成为此期活跃于政坛及思想界、教育界的风云人物,其中“九流十家”,有完整的思想体系,成为诸子百家的代表。 2、兵家与早期道家的格言体散文。《孙子兵法》谋篇布局的特点;《孙子兵法》的语言特色;《老子》的思想;《老子》的格言式散文。 3、语录体散文集《论语》。孔子的思想;《论语》精粹的语言艺术;《论语》对人物性格及语态的描写。 4、对话式论辩体散文《孟子》和《庄子》。《孟子》的思想;《孟子》的论辩特点;《孟子》的语言艺术;《孟子》的寓言艺术;《庄子》的思想;《庄子》散文的浪漫主义特点;《庄子》的寓言艺术。 5、论说体散文《荀子》与《韩非子》。《荀子》说理文的艺术;《韩非子》的寓言艺术。

相关推荐

先秦诸子散文有哪些

1.思想性:震古烁今,千年传承。2.文学性:星汉灿烂,若出其中。3.史料性: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2023-09-09 10:48:175

先秦历史散文代表作有哪些

《左传》、《国语》、《战国策》等等。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汉族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 《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 等则为本人的著作。古代中国是散文大国,也是出现这种文体最早的国家。后代散文源于先秦散文,它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2023-09-09 10:48:476

先秦诸子散文都有哪些?

先秦诸子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墨子》、《孟子》等。1、《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2、《国语》它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左丘明所撰。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左传》为西汉刘歆的伪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3、《战国策》它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4、《论语》它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5、《墨子》它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扩展资料:先秦散文的地位先秦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秦汉以后,《左传》的文章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唐宋以来的古文家,都非常推崇《左传》,并把它作为学习对象。韩愈《进学解》说他“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古代作品中,就包括《左传》。宋人把《左传》与《史记》、韩文、杜诗相提并论,同作为文学范本。情韵丰富的《左传》散文,也深为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所推崇。对《国语》语言艺术的赞誉,历来甚多。柳宗元尽管曾作《非国语》批评《国语》的某些思想,但在其“序”中还是认为“其文深闳杰异”,其为文即以《国语》为法。汉初散文,尚有战国遗风,贾谊,邹阳等西汉前期散文家的作品中,更是可以明显看出《战国策》文风的余绪。这种影响持续不断,在苏洵、苏轼等后代作家的散文中,还可以体味到先秦叙事散文的神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秦散文
2023-09-09 10:49:081

先秦散文包括什么

先秦散文是指秦代以前的散文,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类。《左传》和《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文的代表。《论语》、《孟子》、《墨子》、《庄子》是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
2023-09-09 10:49:252

先秦散文是什么?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可以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 先秦散文是中国散文的发轫。主要保存在《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包括《左传》、《国语》等先秦叙事散文和《论语》、《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先秦时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还不分明。当时的散文,只能说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但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产生过很大影响,因而被视为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023-09-09 10:49:431

先秦散文是怎样的?

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典籍和古老丰富的历史文献,散文的传统悠久而丰厚。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散文是一种仅次于诗歌的主要文学形式。先秦散文可以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等。《尚书》亦称《书》或《书经》,是殷商的典册,它实际上是一本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内容收载的主要是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文献。其中追述传说中虞、夏时代的《尧典》、《皋陶谟》、《禹贡》、《洪范》等,是由后来的儒家学者补充进去的。在甲骨文与钟鼎文之外,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散文。由于时代相隔久远,它的文辞简古,读来估屈聋牙,很不易懂。现在流传的《春秋》,则是经孔子修订过的鲁国编年史记,它提纲絮领,微言大义,极为简略,其文学价值不及《尚书》。古代最初记载帝王言行和历史事件的是史官。东汉班固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这种记言、语录,就成为后代语录体散文的始祖。记事,就成为历史散文的始祖。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书写物质条件的改善与史学的发展,就出现了《国语》、《左传》、《战国策》这样几部历史散文,它们在记叙的生动、描写的形象、议论的深刻方面大大超过了《尚书》和《春秋》的表现力。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代变化急建,社会矛盾错纵复杂,无论是政治斗争的曲折变幻,人事更替,成败兴亡,还是天时地利,人心向背,这些都要求人们进行及时的总结和估价,历史散文就是应这种时代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这些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的,要推《左传》与《战国策》。诸子散文作为记录学者的学术思想的著作,它们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比较优秀的为《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书。散文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未有文字之前,早有口头诗歌,而散文产生于有文字之后。生产力发展了,才有书写工具,如竹、帛、绢、笔之类。随着社会上手工业的发展,文化工具有了改进,书写日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才为长篇大论的散文和有组织、有系统的散文著作提供了物质条件。先秦诸子是当时新兴阶层的“士”,他们多凭借自己的学术和游说,向统治者献计献策。而各诸侯列国,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也招徕贤能之士为其自身利益服务。于是掌握各种知识的士阶层,在阶级斗争和社会斗争的要求下,纷纷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进可以取相卿,退可以著书立说,成为当时的显赫力量。“士”阶层的流品很杂,其中著书立说者主要为学士,如儒、墨、道、法各派的孔子、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苟子等。这是些具有各种不同倾向的思想家,他们标志着整个时代的学术造诣和文化水平。这些学士各立门户,聚徒论道,到处游说,著书立说,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孕育和发展着的各种矛盾斗争,在哲学和思想上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活跃的学术局面。这些争论是复杂的、剧烈的、崭新的。当他们要系统、细致、深入地表达自己意见时,原来的四言二拍的诗歌形式就远远不敷需要了,就采用了新的宜于说理的不受拘束的散文形式。可见,散文形式的发展,是社会生活斗争促成的,是时代的需要,是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赋予文学的新的使命。诸子散文风貌各异,墨子注重说理的辟(譬喻)、伴(衬托)、援(引证)、推(推理)等方法,他的文章富有很强的逻辑性。孟子讲究文章的气势,他的文章锋芒毕露,气势逼人。庄子说自己为文有三种方法,“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卮言是合于自然的无成见之言,为夸张、推衍手法;寓言是寄托寓意的故事,借以推广其道理;重言是假托要人之言,以示其真实可靠。这些,正是《庄子》散文富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原因所在。其他诸子散文,也各树其帜,独具特色,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呈现出百花争艳、璀灿夺目的壮丽景象。
2023-09-09 10:49:511

中国古典文学的先秦散文

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代,此一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的即是先秦散文。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也迎来了文化光辉灿烂的时代,尤其是儒、墨、道、法几家学说,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郩之战、晋楚邲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
2023-09-09 10:50:361

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有哪些?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 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3-09-09 10:50:491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分为几个时期各有哪些代表作品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我国记言文字之祖。 《春秋》据传为孔子所作,开启了私人著史的先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 《尚书》和《春秋》为我国史书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第二个时期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前者是以记事为主的编年史,后者是以记言为主的国别史。 《左传》和《国语》分从记言、记事两方面将《尚书》、《春秋》的文字简约古奥变为繁富通畅,这样就使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第三个时期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是一部国别史,其横肆的文风,雄隽华赡的文采,标志着先秦历史散文的语言运用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023-09-09 10:50:581

论述先秦散文的地位及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汉族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 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 前者包括《左传》 《国语》 《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 《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 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古代中国是散文大国,也是出现这种文体最早的国家。 后代散文源于先秦散文,它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先秦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 秦汉以后,《左传》的文章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唐宋以来的古文家,都非常推崇《左传》,并把它作为学习对象。 韩愈《进学解》说他“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古代作品中,就包括《左传》。 宋人把《左传》与《史记》、韩文、杜诗相提并论,同作为文学范本。 情韵丰富的《左传》散文,也深为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所推崇。 对《国语》语言艺术的赞誉,历来甚多。 先秦说理散文是中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先秦散文虽然不是纯文学的著作,但它们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2023-09-09 10:51:181

先秦哲理散文的特色

(一)创始性 先秦诸子多元化的思想各成体系,彼此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思想史以百家争鸣为开端的特点,并辐射其他各种文体形式之中。先秦散文的记言、叙事、写人以及议论、抒情等,由自然到自觉,手法逐渐成熟。 诗歌开中国抒情诗之端,《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要流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经学角度来说,先秦时代是出产“元典”的时代,儒、道及其他各种思想流派的原始经典都出自这一时代;从文学艺术的起源、文学体裁的产生、思想体系的形成、艺术手法的探索、文学流派的开创等各个方面来看,先秦文学都具有创始性的意义。 这种创始性充分体现了先秦时代的作家所特有的开拓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注重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恰与后世辗转模拟、东施效颦的风气形成强烈的对比。 (二)综合性 先秦时代文史哲不分离,诗乐舞相融合。文学是泛指包括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在内的一切学术。先秦文献中,史传散文记史解经,却不乏哲理思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诸子散文传经布道,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议论说理多具象化,采用寓言、比喻、白描、夸张、铺排等多种文学手法;这些文献对于研究先秦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文学等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 (三)实用性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动荡、大变革、大改组的形势,文学普遍具有实用性,或为具体社会问题而发,如《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判断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如史传散文的定是非,决嫌疑;或旨在揭示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如诸子百家为拯救社会而各陈己见;或自怨而生,抨击现实政治,如屈原之作《离骚》。 (四)随意性 东周时代,天子的权威日益下降,逐渐名存实亡,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分裂的政治局面为思想的活跃和言论的自由创造了客观条件。儒家有传播仁义道德的自由,道家就有蔑弃仁义道德的自由,纵横家也有以利害关系取代仁义道德的自由。 面对旧制度的日益式微,旧秩序的日益破坏,兼并战争的日益频繁,诸子百家的治世良方形成各种独立的思想体系。为了更有效地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人们竞相探寻最为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最为美妙的语言技巧,从而形成各自特有的审美情趣。 扩展资料 先秦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学发生发展的最早阶段,它包括秦代以前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其主体部分是成熟的周代书面文学,尤其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学。 这一时代由天下统一的分封到诸侯异政的分裂,再到中央集权的统一。文学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大部分也都体现了华夏范围内由分裂而寻求统一的基本时代特征。 在这一阶段里产生了很多优秀作品,有成为我国古代文学先导的古代神话和古代歌谣,有标志着我国文学光辉起点的《诗经》,有作为后代史传体文学和小说、戏剧滥觞的历史散文,有体现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之局的诸子散文,有我国寓言文学鼻祖的先秦寓言,有光耀千古的浪漫主义杰作《楚辞》,等等。丰富多彩,斑驳灿烂的先秦文学奠定了我国两千几百年文学发展的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跨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经历了从坯胎萌芽到生长成熟的漫长过程,直到周代蔚为大观。《诗经》和《楚辞》耸立起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座巍峨的高峰,史传和诸子奠定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中国文学史上的历次诗文革新运动,无不以先秦诗文作为师法的楷模和品评的标准,缘于先秦文学自身的特点。   第一是创始性。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第一页,文学伴随着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祭祀、婚姻等日常生活而产生,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至周代而蔚为大观。诗歌、散文、辞赋等文学形式一应俱全,散文中史传散文、诸子散文和应用散文已有明确的分界。史传散文的记言记事由分离到融合,产生了文诰、编年、国别、谱牒等多种体例。诸子散文由简短的语录体发展为论辩文,进而形成专题论文,完成了论说文的体制。应用文中包括典、谟、训、诰、誓、命以及书信、盟誓、祝文、祝辞、箴、诔、铭文等各种文体。先秦诸子多元化的思想各成体系,彼此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思想史以百家争鸣为开端的特点,并辐射其他各种文体形式之中。先秦散文的记言、叙事、写人以及议论、抒情等,由自然到自觉,手法逐渐成熟。诗歌开中国抒情诗之端,《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要流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经学角度来说,先秦时代是出产“元典”的时代,儒、道及其他各种思想流派的原始经典都出自这一时代;从文学艺术的起源、文学体裁的产生、思想体系的形成、艺术手法的探索、文学流派的开创等各个方面来看,先秦文学都具有创始性的意义。这种创始性充分体现了先秦时代的作家所特有的开拓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注重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恰与后世辗转模拟、东施效颦的风气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二是综合性。   先秦时代文史哲不分离,诗乐舞相融合。文学是泛指包括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在内的一切学术。《论语·先进》说孔门弟子子游和子夏长于文学,“文学”便是泛指古代文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其中文学之士著书立说,游说之士摇唇鼓舌。先秦文献中,史传散文记史解经,却不乏哲理思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诸子散文传经布道,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议论说理多具象化,采用寓言、比喻、白描、夸张、铺排等多种文学手法;《诗经》和《楚辞》本是文学创作,却具有一定程度的史料价值和思辨色彩。这些文献对于研究先秦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文学等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先秦时代的诗歌、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从原始歌谣到《诗经》、《楚辞》都是如此。《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的“葛天氏之乐”,有舞蹈道具和动作的描述,乐章的章名概括了诗歌的内容,显然是诗乐舞的综合表演。《诗经》作品大多重章叠句,原本是适应音乐和舞蹈反复表演的需要。《墨子·公孟》中也说:“儒者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弦《诗三百》,诵《诗三百》”,可以歌唱、舞蹈、弦奏、吟诵,正说明《诗经》具有综合艺术的特征。《楚辞·离骚》的末节、《九章》中《涉江》、《哀郢》、《抽思》、《怀沙》等篇以及《招魂》的末节都有“乱曰”,“乱”既是内容的总结,也是标识音乐的末章。《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神巫歌基础上的创作,祭神巫歌是表演巫舞所唱的歌,其中每篇并无“乱曰”,但末篇《礼魂》就是《九歌》前十篇通用的乱辞。由此可见,楚辞也具有诗乐舞相融合的特点。明确综合性的特点,研读文学便要紧密结合时代文化背景,力避盲人摸象。   第三是实用性。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动荡、大变革、大改组的形势,文学普遍具有实用性,或为具体社会问题而发,如《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判断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如史传散文的定是非,决嫌疑;或旨在揭示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如诸子百家为拯救社会而各陈己见;或自怨而生,抨击现实政治,如屈原之作《离骚》。   第四是随意性。   随意性指作家不受局限,放言无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文字产生以前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自然是尽人脑所能想,尽人口所能言。产生文字的殷商时代也无所束缚,尽管对天神无限崇拜,还是有武乙之辈敢于射天。周代崇尚礼制,思想有所束缚,然而《诗经》中的民歌用朴实的语言抒发真实的情感,饥者歌食,劳者歌事,对大人君子作无情的嘲讽,对男女爱情作坦率的表白。经过筛选润色的《诗经》尚有真实感,可以想见未能入选的诗歌更是实话实说。先秦无人模拟《诗经》,蕴酿二、三百年之后,楚辞以全新的面貌上诗坛。后人每以《诗经》为比照评论《离骚》,或认为《离骚》兼   具国风、小雅之长,或认为屈原露才扬己、怨刺其上、强非其人,不同于《诗经》;或认为屈原独依诗人之义,依托五经以立义;刘勰的《文心雕龙·辨骚》分剖四事同于风雅,四事异乎经典,算是一种折衷的总结。以同于《诗经》为褒,以异于《诗经》作贬,是囿于汉代作家尊经学重模拟的怪圈,而忽视了先秦作家的随意性。屈原是最有个性的诗人,《离骚》是最有个性的诗篇,宣泄自己的满腔愤懑,一吐为快,他完全没有也不必“徵圣宗经”。东周时代,天子的权威日益下降,逐渐名存实亡,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分裂的政治局面为思想的活跃和言论的自由创造了客观条件。儒家有传播仁义道德的自由,道家就有蔑弃仁义道德的自由,纵横家也有以利害关系取代仁义道德的自由。面对旧制度的日益式微,旧秩序的日益破坏,兼并战争的日益频繁,诸子百家的治世良方形成各种独立的思想体系。为了更有效地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人们竞相探寻最为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最为美妙的语言技巧,从而形成各自特有的审美情趣。   创始性、综合性、实用性、随意性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先秦文学的基本特点。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光辉起点,跨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早期封建社会三种社会形态,经历了从坯胎萌芽到生长成熟的漫长过程,直到周代蔚为大观。《诗经》和《楚辞》耸立起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座巍峨的高峰,史传和诸子奠定了中国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中国文学史上的历次诗文革新运动,无不以先秦诗文作为师法的楷模和品评的标准,缘于先秦文学自身的特点。 第一是创始性。   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光辉灿烂的第一页,文学伴随着原始社会人们的劳动、祭祀、婚姻等日常生活而产生,并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至周代而蔚为大观。诗歌、散文、辞赋等文学形式一应俱全,散文中史传散文、诸子散文和应用散文已有明确的分界。史传散文的记言记事由分离到融合,产生了文诰、编年、国别、谱牒等多种体例。诸子散文由简短的语录体发展为论辩文,进而形成专题论文,完成了论说文的体制。应用文中包括典、谟、训、诰、誓、命以及书信、盟誓、祝文、祝辞、箴、诔、铭文等各种文体。先秦诸子多元化的思想各成体系,彼此渗透,形成中国古代思想史以百家争鸣为开端的特点,并辐射其他各种文体形式之中。先秦散文的记言、叙事、写人以及议论、抒情等,由自然到自觉,手法逐渐成熟。诗歌开中国抒情诗之端,《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要流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从经学角度来说,先秦时代是出产“元典”的时代,儒、道及其他各种思想流派的原始经典都出自这一时代;从文学艺术的起源、文学体裁的产生、思想体系的形成、艺术手法的探索、文学流派的开创等各个方面来看,先秦文学都具有创始性的意义。这种创始性充分体现了先秦时代的作家所特有的开拓精神和丰富的想象力,注重独立思考,勇于标新立异,恰与后世辗转模拟、东施效颦的风气形成强烈的对比。 第二是综合性。   先秦时代文史哲不分离,诗乐舞相融合。文学是泛指包括政治、哲学、历史、文学等在内的一切学术。《论语·先进》说孔门弟子子游和子夏长于文学,“文学”便是泛指古代文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中说:“宣王喜文学游说之士”,其中文学之士著书立说,游说之士摇唇鼓舌。先秦文献中,史传散文记史解经,却不乏哲理思辨,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诸子散文传经布道,客观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议论说理多具象化,采用寓言、比喻、白描、夸张、铺排等多种文学手法;《诗经》和《楚辞》本是文学创作,却具有一定程度的史料价值和思辨色彩。这些文献对于研究先秦时代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文学等都具有同样重要的价值。先秦时代的诗歌、音乐和舞蹈密不可分,从原始歌谣到《诗经》、《楚辞》都是如此。《吕氏春秋·古乐》中记载的“葛天氏之乐”,有舞蹈道具和动作的描述,乐章的章名概括了诗歌的内容,显然是诗乐舞的综合表演。《诗经》作品大多重章叠句,原本是适应音乐和舞蹈反复表演的需要。《墨子·公孟》中也说:“儒者歌《诗三百》,舞《诗三百》,弦《诗三百》,诵《诗三百》”,可以歌唱、舞蹈、弦奏、吟诵,正说明《诗经》具有综合艺术的特征。《楚辞·离骚》的末节、《九章》中《涉江》、《哀郢》、《抽思》、《怀沙》等篇以及《招魂》的末节都有“乱曰”,“乱”既是内容的总结,也是标识音乐的末章。《九歌》是屈原在民间祭神巫歌基础上的创作,祭神巫歌是表演巫舞所唱的歌,其中每篇并无“乱曰”,但末篇《礼魂》就是《九歌》前十篇通用的乱辞。由此可见,楚辞也具有诗乐舞相融合的特点。明确综合性的特点,研读文学便要紧密结合时代文化背景,力避盲人摸象。 第三是实用性。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出现大动荡、大变革、大改组的形势,文学普遍具有实用性,或为具体社会问题而发,如《诗经》民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或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判断历史人物的是非曲直,为现实社会提供借鉴,如史传散文的定是非,决嫌疑;或旨在揭示和解决实际社会问题,如诸子百家为拯救社会而各陈己见;或自怨而生,抨击现实政治,如屈原之作《离骚》。 第四是随意性。   随意性指作家不受局限,放言无忌,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文字产生以前的原始歌谣和神话传说自然是尽人脑所能想,尽人口所能言。产生文字的殷商时代也无所束缚,尽管对天神无限崇拜,还是有武乙之辈敢于射天。周代崇尚礼制,思想有所束缚,然而《诗经》中的民歌用朴实的语言抒发真实的情感,饥者歌食,劳者歌事,对大人君子作无情的嘲讽,对男女爱情作坦率的表白。经过筛选润色的《诗经》尚有真实感,可以想见未能入选的诗歌更是实话实说。先秦无人模拟《诗经》,蕴酿二、三百年之后,楚辞以全新的面貌上诗坛。后人每以《诗经》为比照评论《离骚》,或认为《离骚》兼    具国风、小雅之长,或认为屈原露才扬己、怨刺其上、强非其人,不同于《诗经》;或认为屈原独依诗人之义,依托五经以立义;刘勰的《文心雕龙·辨骚》分剖四事同于风雅,四事异乎经典,算是一种折衷的总结。以同于《诗经》为褒,以异于《诗经》作贬,是囿于汉代作家尊经学重模拟的怪圈,而忽视了先秦作家的随意性。屈原是最有个性的诗人,《离骚》是最有个性的诗篇,宣泄自己的满腔愤懑,一吐为快,他完全没有也不必“徵圣宗经”。东周时代,天子的权威日益下降,逐渐名存实亡,诸侯异政,百家异说,分裂的政治局面为思想的活跃和言论的自由创造了客观条件。儒家有传播仁义道德的自由,道家就有蔑弃仁义道德的自由,纵横家也有以利害关系取代仁义道德的自由。面对旧制度的日益式微,旧秩序的日益破坏,兼并战争的日益频繁,诸子百家的治世良方形成各种独立的思想体系。为了更有效地传播自己的思想观念,人们竞相探寻最为合适的表达方式和最为美妙的语言技巧,从而形成各自特有的审美情趣。   创始性、综合性、实用性、随意性彼此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先秦文学的基本特点。   《诗经》和《楚辞》分别开创了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主要流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2023-09-09 10:51:261

先秦诸子散文有哪些?

先秦诸子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墨子》、《孟子》等。1、《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2、《国语》它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左丘明所撰。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左传》为西汉刘歆的伪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3、《战国策》它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4、《论语》它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5、《墨子》它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扩展资料:先秦散文的地位先秦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秦汉以后,《左传》的文章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唐宋以来的古文家,都非常推崇《左传》,并把它作为学习对象。韩愈《进学解》说他“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古代作品中,就包括《左传》。宋人把《左传》与《史记》、韩文、杜诗相提并论,同作为文学范本。情韵丰富的《左传》散文,也深为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所推崇。对《国语》语言艺术的赞誉,历来甚多。柳宗元尽管曾作《非国语》批评《国语》的某些思想,但在其“序”中还是认为“其文深闳杰异”,其为文即以《国语》为法。汉初散文,尚有战国遗风,贾谊,邹阳等西汉前期散文家的作品中,更是可以明显看出《战国策》文风的余绪。这种影响持续不断,在苏洵、苏轼等后代作家的散文中,还可以体味到先秦叙事散文的神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秦散文
2023-09-09 10:51:331

先秦散文主要包括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两种。

我国有着光辉灿烂的文化典籍和古老丰富的历史文献,散文的传统悠久而丰厚。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散文是一种仅次于诗歌的主要文学形式。先秦散文可以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有《尚书》、《春秋》、《国语》、《左传》、《战国策》等。《尚书》亦称《书》或《书经》,是殷商的典册,它实际上是一本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内容收载的主要是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政治文献。其中追述传说中虞、夏时代的《尧典》、《皋陶谟》、《禹贡》、《洪范》等,是由后来的儒家学者补充进去的。在甲骨文与钟鼎文之外,它是中国最古老的散文。由于时代相隔久远,它的文辞简古,读来估屈聋牙,很不易懂。现在流传的《春秋》,则是经孔子修订过的鲁国编年史记,它提纲絮领,微言大义,极为简略,其文学价值不及《尚书》。古代最初记载帝王言行和历史事件的是史官。东汉班固说:“古之王者,世有史官,君举必书,所以慎言行,昭法式也。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这种记言、语录,就成为后代语录体散文的始祖。记事,就成为历史散文的始祖。随着社会的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书写物质条件的改善与史学的发展,就出现了《国语》、《左传》、《战国策》这样几部历史散文,它们在记叙的生动、描写的形象、议论的深刻方面大大超过了《尚书》和《春秋》的表现力。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代变化急建,社会矛盾错纵复杂,无论是政治斗争的曲折变幻,人事更替,成败兴亡,还是天时地利,人心向背,这些都要求人们进行及时的总结和估价,历史散文就是应这种时代需要而产生、发展起来的。这些历史散文,对后世文学影响最大的,要推《左传》与《战国策》。诸子散文作为记录学者的学术思想的著作,它们反映了春秋战国时代多方面的文化成就。比较优秀的为《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书。散文的产生和发展,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未有文字之前,早有口头诗歌,而散文产生于有文字之后。生产力发展了,才有书写工具,如竹、帛、绢、笔之类。随着社会上手工业的发展,文化工具有了改进,书写日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才为长篇大论的散文和有组织、有系统的散文著作提供了物质条件。先秦诸子是当时新兴阶层的“士”,他们多凭借自己的学术和游说,向统治者献计献策。而各诸侯列国,为维护自己的统治,也招徕贤能之士为其自身利益服务。于是掌握各种知识的士阶层,在阶级斗争和社会斗争的要求下,纷纷登上了政治舞台。他们进可以取相卿,退可以著书立说,成为当时的显赫力量。“士”阶层的流品很杂,其中著书立说者主要为学士,如儒、墨、道、法各派的孔子、墨子、孟子、老子、庄子、苟子等。这是些具有各种不同倾向的思想家,他们标志着整个时代的学术造诣和文化水平。这些学士各立门户,聚徒论道,到处游说,著书立说,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孕育和发展着的各种矛盾斗争,在哲学和思想上就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活跃的学术局面。这些争论是复杂的、剧烈的、崭新的。当他们要系统、细致、深入地表达自己意见时,原来的四言二拍的诗歌形式就远远不敷需要了,就采用了新的宜于说理的不受拘束的散文形式。可见,散文形式的发展,是社会生活斗争促成的,是时代的需要,是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历史赋予文学的新的使命。诸子散文风貌各异,墨子注重说理的辟(譬喻)、伴(衬托)、援(引证)、推(推理)等方法,他的文章富有很强的逻辑性。孟子讲究文章的气势,他的文章锋芒毕露,气势逼人。庄子说自己为文有三种方法,“以卮言为曼衍,以重言为真,以寓言为广”(《天下》)。卮言是合于自然的无成见之言,为夸张、推衍手法;寓言是寄托寓意的故事,借以推广其道理;重言是假托要人之言,以示其真实可靠。这些,正是《庄子》散文富有浪漫主义气息的原因所在。其他诸子散文,也各树其帜,独具特色,在我国散文发展史上呈现出百花争艳、璀灿夺目的壮丽景象。
2023-09-09 10:51:471

先秦诸子散文特点其代表作有哪些?

文明。马儿穿行在山路上菊花已微黄,任由马匹自由地行走兴致悠长。千万的山谷回荡着声响静听夜,看数座山峰在夕阳下默默无语。棠梨的落叶红得好似胭脂一般,香气扑鼻的荞麦花啊洁白如雪。是什么让我在吟诗时忽觉惆怅,原来乡村小桥像极了我的家乡!注释⑴信马:骑着马随意行走。野兴:指陶醉于山林美景,怡然自得的乐趣。⑵晚籁:指秋声。籁,大自然的声响。⑶棠梨:杜梨,又名白梨、白棠。落叶乔木,木质优良,叶含红色。⑷荞麦:一年生草本植物,秋季开白色小花,果实呈黑红色三棱状。⑸原树:原野上的树。原,原野。创作背景宋太宗淳化二年(991),王禹偁得罪了宋太宗,贬官商州,任商州团练副使。在王禹偁的“商山五百五十日”里,曾写下二百余首诗,占其全部诗作的三分之一,许多艺术水平较高的诗都作于此时。王禹偁的代表作《村行》便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作于淳化三年。
2023-09-09 10:52:422

先秦历史散文的种类有哪些?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 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1)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1) 45857 2009-4-8 22:48:31 113.132.202.* 举报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 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
2023-09-09 10:52:531

什么是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战国中叶为第二个发展阶段,以《孟子》和《庄子》为代表。《孟子》是对话体论辩 文,《庄子》接近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发展阶段,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 先秦诸子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总之,先秦诸子散文无论思想性还是艺术性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3-09-09 10:53:031

先秦散文的特点是什么?

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1、在思想内容上,先秦诸子散文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势。2、在文风上,先秦诸子散文各具个性和风格。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朴明快、善于类推,《孟子》气势恢宏、辞锋雄辩,《庄子》汪洋恣肆、文思奇幻,《荀子》浑厚缜密、比喻繁富,《韩非子》严峻峭拔、论辩透辟。3、在语言上,先秦诸子散文都都善用比兴,深于取象。如《庄子》“寓言十九”,引物连类,取象之深厚,为诸子之最。4、在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此外,先秦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叙述,颇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提供了营养。先秦散文是中国散文的发轫。主要保存在《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包括《左传》、《国语》等先秦叙事散文和《论语》、《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先秦时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还不分明。当时的散文,只能说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但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产生过很大影响,因而被视为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扩展资料:先秦散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散文,一类是诸子散文。一般地说,历史散文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由于先秦时期纯文学散文尚未出现,而历史著作中的文字叙事、写人非常生动、形象,语言也富于文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先秦的历史散文可以说是文学性较强的散文。先秦的历史散文,文学性不强的《尚书》、《春秋》可以不论,而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其代表。《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之并存的还有齐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仿照《春秋》用鲁国国君的世次编年,是一部自成体系的独立完整的历史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据说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全书近二十万字,全面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秦散文
2023-09-09 10:53:102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经过哪几个阶段?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末、战国初,代表作有《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代表作是《孟子》和《庄子》,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代表作是《荀子》和《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纵恣,代表着春秋战国时代各个阶段的理论文。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先秦诸子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首先是儒家学派的孔孟思想,其次是道家学派的老庄思想。这两派思想在过去学者文人的头脑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常起着不同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一般说,儒家的入世精神是积极的,但维护封建秩序的说教却有不良的影响;道家对待现实的态度是消极的,但不肯同统治阶级合作,不肯同流合污的“清高”思想,在一定历史时期也有一些好影响。就诗家来看,接受前者的影响的,其艺术风格多表现为现实主义;接受后者的影响的,其艺术风格多表现为浪漫主义。杜甫和李白就代表着这两种不同的影响和作风。
2023-09-09 10:53:241

先秦诸子散文的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代表《尚书》《春秋》第二阶段代表《左传》《国语》第三阶段《战国策》
2023-09-09 10:54:067

先秦历史散文的种类有哪些?

先秦时代的散文主要有史传和诸子两大类别。 历史散文是记载历史事实的史书,它要求如实地记载真实的历史事件,不允许采取文学创作的方法进行虚构。在我国古代,史籍非常发达,其中有许多著名的名书,如《史记》、《资治通鉴》等。这些史籍,有的记载的年代跨度大,有的记载的内容庞杂,因此,在编写的过程中,总是按一定的体例加以编排。一般来说,根据编排的线索,可以将史书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如果在编写中是以国家为单位来分别记叙的,称国别体;根据编排的年代跨度情况,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2023-09-09 10:55:113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可概括为几个阶段?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约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春秋末、战国初,代表作有《论语》和《墨子》,前者为纯语录体散文,后者则语录体中杂有质朴的议论文。第二阶段是战国中期,代表作是《孟子》和《庄子》,前者基本上还是语录体,但已有显著发展,形成了对话式的论辩文;后者已由对话体向论点集中的专题论文过渡,除少数几篇外,几乎完全突破了语录的形式而发展为专题议论文。第三阶段是战国后期,代表作是《荀子》和《韩非子》,在先秦散文中都已经发展到议论文的最高阶段。它们的篇幅由短而长,风格由简朴而开拓、纵恣,代表着春秋战国时代各个阶段的理论文。扩展资料先秦诸子散文的影响先秦诸子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首先是儒家学派的孔孟思想,其次是道家学派的老庄思想。这两派思想在过去学者文人的头脑中,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常起着不同的积极或消极作用。一般说,儒家的入世精神是积极的,但维护封建秩序的说教却有不良的影响;道家对待现实的态度是消极的,但不肯同统治阶级合作,不肯同流合污的“清高”思想,在一定历史时期也有一些好影响。就诗家来看,接受前者的影响的,其艺术风格多表现为现实主义;接受后者的影响的,其艺术风格多表现为浪漫主义。杜甫和李白就代表着这两种不同的影响和作风。先秦诸子散文对后世散文发展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如汉初政论家贾谊、晁错等的政论文都是从荀卿、韩非及战国其他法家的议论文发展出来的。例如贾谊的《陈政事疏》、晁错的《论贵粟》、《论募民徒塞下》等疏,分析问题,切中时弊。而贾谊的论事,指陈利害,激切锋利,淋漓酣畅,风格尤近韩非。《论语》一书虽后人亦有摹仿,如扬雄的《法言》,王通的《中说》,但对文学则影响不大。魏晋以后,老庄子学大盛于世,影响于我国学术思想和文学方面更大,嵇康有《养生》、《声无哀乐》、《难张辽叔自然好学》、《释私》等论,阮籍有《通易》、《通老》、《达庄》三论及《大人先生传》,纵谈名理,大畅玄风。而《达庄论》、《大人先生传》都用辞赋问答体裁,发挥老庄思想;语言形象,声韵和谐,是我国理论散文的进一步发展。东晋时,玄言诗风独盛,孙绰、许询、桓玄、庾阐诸人之作“皆平典似《道德论》”,固不必说,就是齐梁间的文论、书札,理精语隽,为当时文坛树立爽朗的新风格,形成南朝散文的特色,也未尝不是受老庄思想及文风的影响。唐宋以来的古文家对先秦诸子散文的爱好和学习也是很多的。著名的古文家韩愈曾以“庄”、“骚”并称,尤推崇孟子为“醇乎醇”,荀子则“大醇而小疵”。他力排佛老,就是继承孟子辟杨墨的战斗精神。其文如《原道》、《与孟尚书书》、《送王秀才序》等篇,精神面貌都接近《孟子》。《答李翊书》论为文以学养并提,实由孟子知言养气之说而来。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秦散文
2023-09-09 10:55:191

先秦诸子散文主要有 等.

先秦诸子散文 先秦诸子十家: 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 《论语》 《孟子》 《荀子》 《老子》 《庄子》 《韩非子》 《墨子》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 春秋末期:《论语》《墨子》 语录体为主 战国中期:《孟子》 《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战国末期:《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 第一阶段:《论语》 《墨子》 语录体为主 《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有孔子弟子所记.语言接近口语(师生谈话录),没有过多修饰. 《墨子》:此书也是墨子弟子所记.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 第二阶段:《孟子》 《庄子》 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孟子》:实则仍为语录体,但《孟子》是当场纪录,作者就是孟子.是一本集体著作,其中大量采取对话,双方都有所辩驳,大大促进了散文向论文体发展. 《庄子》: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论辩,对答,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 第三阶段:《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 《荀子》:其文多长篇大论,大抵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韩非子》:其散文特点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1,摆脱了语录体,成为专题论著. 2,不是一个学派的集体著注,而是一个学者的个人论文集
2023-09-09 10:55:351

为什么先秦诸子散文兴盛?

先秦诸子散文兴盛的原因我们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来阐述。一、经济方面:春秋末年,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同时带动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各诸侯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贪欲横流,掠夺征战不止,一些有志之识出谋划策,贡献思想,希望通过此方式解决社会不良问题。二、政治方面:春秋以后,周天子实际上逐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力形成了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的局面。而野心勃勃的诸侯也愿意听取世人的说辞,以借鉴和采用形成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促进了诸子散文的繁荣。同时上古自有著史的传统,至战国期间社会空前繁荣,有空前动荡需要认真总结历史,汲取实践。三、文化方面:私学纷纷兴起,因此诞生了平民士人群体。逐渐形成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环境。
2023-09-09 10:55:431

先秦散文名篇佳作

先秦bai诸子散文诸子百家是先秦至汉du初各个学派的总称,诸子即指各家zhi的代表人物,亦指他们的代dao表作;百家即指各学派。《汉书·艺文志》作者根据刘歆的《七略》一书,把儒家经典列入〈六艺略〉中,在〈诸子略〉中,又把先秦至汉初各学派分为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十家。同时,还著录各家著作,「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小说家先秦九流十家之一,乃采集民间传说议论,借以考察民情风俗。《汉书·艺文志》云:「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涂说者之所造也。」杂家战国末期的综合学派。因「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综」(《汉书.艺文志》及颜师古注)而得名。秦相吕不韦聚集门客编着的《吕氏春秋》,是一部典型的杂家著作集。农家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因注重农业生产而得名。此派出自上古管理农业生产的官吏。他们认为农业是衣食之本,应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记有许行其人,「为神农之言」,提出贤者应「与民并耕而食,饔飨而治」,表现了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此派对农业生产技术和经验也注意记录和总结。《吕氏春秋》中的〈上农〉、〈任地〉、〈辩土〉、〈审时〉等篇,被认为是研究先秦农家的重要资料。纵横家中国战国时以纵横捭阖之策游说诸侯,从事政治、外交活动的谋士。列为诸子百家之一。主要代表人物是苏秦、张仪等。战国时南与北合为纵,西与东连为横,苏秦力主燕、赵、韩、魏、齐、楚合纵以拒秦,张仪则力破合纵,连横六国分别事秦,纵横家由此得名。他们的活动对于战国时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战国策》对其活动有大量记载。据《汉书·艺文志》记载,纵横家曾有著作「十六家百七篇」。名家名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从事论辩名(名称、概念)实(事实、实在)为主要学术活动而被后人称为名家。当时人则称为「辩者」、「察士」或「刑(形)名家」。代表人物为惠施和公孙龙。
2023-09-09 10:55:523

什么是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名词解释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一般地说,历史散文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由于先秦时期纯文学散文尚未出现,而历史著作中的文字叙事、写人非常生动、形象,语言也富于文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先秦的历史散文可以说是文学性较强的散文。历史散文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诸子散文春秋之末,王权衰落,诸侯崛起,天下纷争。与之相应,官失其守,礼崩乐坏,士阶层蔚然勃兴,私学兴起,私家著述相继出现。到战国时,百家争鸣,诸子横议,著书立说,蔚为风尚。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文章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先秦诸子具有鲜明的特点。思想上,它们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势。文风上,诸子各具个性和风格。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朴明快、善于类推,《孟子》气势恢宏、辞锋雄辩,《庄子》汪洋恣肆、文思奇幻,《荀子》浑厚缜密、比喻繁富,《韩非子》严峻峭拔、论辩透辟。语言上,它们都善用比兴,深于取象。如《庄子》“寓言十九”,引物连类,取象之深厚,为诸子之最。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此外,先秦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叙述,颇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提供了营养。先秦诸子散文,在思想和创作上,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
2023-09-09 10:56:162

先秦的诸子散文中有哪些著名篇章?

先秦诸子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论语》、《墨子》、《孟子》等。1、《左传》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的左丘明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是中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同时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该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68(鲁哀公二十七年)。2、《国语》它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著作。左丘明所撰。宋代以来,包括康有为在内的多位学者怀疑《左传》为西汉刘歆的伪作。该著作记录范围为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国语》中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3、《战国策》它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4、《论语》它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5、《墨子》它是战国百家中墨家的经典。提倡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涉及哲学、逻辑学、军事学、工程学、力学、几何学、光学,先秦的科学技术成就大都依赖《墨子》以传。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宋朝多散佚。至清代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文章由小及大、连类比譬、逐层推理,典型如《非攻》。语言质朴无华,造句遣词口语化。扩展资料:先秦散文的地位先秦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秦汉以后,《左传》的文章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唐宋以来的古文家,都非常推崇《左传》,并把它作为学习对象。韩愈《进学解》说他“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古代作品中,就包括《左传》。宋人把《左传》与《史记》、韩文、杜诗相提并论,同作为文学范本。情韵丰富的《左传》散文,也深为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所推崇。对《国语》语言艺术的赞誉,历来甚多。柳宗元尽管曾作《非国语》批评《国语》的某些思想,但在其“序”中还是认为“其文深闳杰异”,其为文即以《国语》为法。汉初散文,尚有战国遗风,贾谊,邹阳等西汉前期散文家的作品中,更是可以明显看出《战国策》文风的余绪。这种影响持续不断,在苏洵、苏轼等后代作家的散文中,还可以体味到先秦叙事散文的神韵。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秦散文
2023-09-09 10:56:551

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历程

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1年12月15日10:09 来源:中国文学史  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 影响后世的创作风格 提供了丰 富的文学语言范式  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中国 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先秦说理散文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儒、道为 代表的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确定了作家的人格理想,作品的审美风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之一。  先秦说理散文是我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 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章学诚认为,“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 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说战 国时文章已变尽,未必符合实际,但后世的所有文体都能在战国散文中找到先例或萌芽则是无疑的。先秦说理散文不仅标志着说量议论文体的成熟,而且也包孕 了寓言、小说等因素。  先秦散文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早期的语录体和对话体,虽不是我国说理文 体制的主流,但后代不乏类似之作。从扬雄模拟《论语》而作的《法言》,到后 代的佛教语录和理学家语录,都与《论语》一脉相承,而以问答的形式进行论辩,在后代说理议论文中,也不乏其例。成熟于战国后期的专论体说理文,更是我国 说理文的主要模式,不仅在体制上,而且在说理方法上,都对后代说理文有深远 影响。  先秦说理文主要是哲理散文和政论散文,但无论是表述对自然和人生的理性 认识,还是阐发政治主张和学术观点,都不仅依靠逻辑推理和抽象思辨来完成, 还灌注了浓烈的情感,运用了生动的感性形象。先秦说理散文中,寄寓深刻的寓言、譬喻,常有抒情因素。这种形象性和抒情性,使先秦说理散文自身具有了文 学意味,对后代散文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不仅后代哲理政论文受其影响, 颇有文学因素,而且,后代以描写抒情为主的文学散文也由此而孕生。  先秦说理散文中大量的寓言,本是为说理而存在,但由于其自身深厚的意蕴 和生动形象的艺术特征,所以能够脱离说理文字而独立,由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成为一种文学样式。其中的优秀之作,对我国古代小说的形成,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先秦说理散文中,以对话的方式描写人物,也为后世小说提供了可 资借鉴的艺术经验。  先秦说理散文大都分析透彻,议论纵横,而不同的作品,又各具特色,风格 各异,直接影响了后世作家的创作风格。在后代许多文学巨匠的作品中,都可以 看到不同风格的先秦说理文的影子。《孟子》之文深得唐宋古文家的推崇,他们的创作,亦深受孟子文的影响。“韩文出于《孟子》”,“东坡文亦《孟子》”, “王介甫文取法孟、韩”。(均见刘熙载《艺概·文概》)韩愈、苏轼等人的文 章气势磅礴,显然与孟子文章有密切关系。苏洵曾自评其文得“孟、韩之温淳” (苏洵《上田枢密书》)。庄子散文独特的艺术风格,在不同时期的中国文学创 作中都有所体现。魏晋南北朝时期游仙诗、玄言诗、山水田园诗都和庄子思想及 庄子散文艺术有渊源关系。从曹植的《髑髅赋》、阮籍的《大人先生传》之类文章中,都可以明显看出《庄子》的文风。唐代诗人中,李白超拔的想象力,豪放 飘逸、意象奇特、大胆夸张的诗风,与《庄子》有一脉相承的关系。宋代文学家 中,苏轼最得《庄子》散文的神韵,刘熙载以为苏轼诗“出于《庄》者十之八九”。(《艺概·诗概》)岂止是诗,东坡的文和赋,也多从《庄子》来。古代小说戏 曲创作也深受《庄子》散文艺术风格的启示。从具有浪漫幻想色彩的《牡丹亭》、 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红楼梦》中,都可以看到《庄子》散文艺术精神的灵动表现。《荀子》和《韩非子》在文学史上的影响,较《孟子》、《庄子》稍逊。 但在贾谊、晁错、刘禹锡、王安石等人的创作中,也不乏荀文的风格。《韩非子》 在先秦说理散文发展史上,处于集大成的地位,后代说理散文在体式上大都不能出其范围。其散文风格,在后代许多作家的议论文中,也有表现,如柳宗元、王 安石等人的文章,都是学习韩文的。  孔、孟、庄、荀、韩非等先秦诸子都是语言大师,先秦说理散文在语言艺术 上的高度成功,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为我国文学语言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举凡 后世常用的语言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排比、对偶等,在先秦说理文中,都已有成熟表现,直接影响了后世的语言修辞。后世文学中或平实质朴,或华丽雕 琢,或婉约隽永,或放纵恣肆的语言风格,在先秦说理文中都已可见端倪。而先 秦说理散文,还为后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的词汇和丰富的成语,其中有不少至今仍活在现代语言之中。
2023-09-09 10:57:161

先秦散文包括两大类,一是历史散文,一是诸子散文。()

先秦散文包括两大类,一是历史散文,一是诸子散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23-09-09 10:57:271

《先秦散文·庄子·马蹄》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庄子·马蹄》原文鉴赏 马,蹄可以履霜雪①,毛可以御风寒。龁草饮水②,翘足而陆③,此马之真性也。虽有义台路寝④,无所用之。及至伯乐⑤,曰:“我善治马⑥。”烧之⑦,剔之⑧,刻之⑨,烙之⑩,连之以羁馽(11),编之以皂栈(12),马之死者十二三矣(13)。饥之(14),渴之,驰之,骤之(15),整之(16),齐之(17),前有橛饰之患(18),而后有鞭筴之威(19),而马之死者已过半矣。陶者曰(20):“我善治埴(21),圆者中规(22),方者中矩。”匠人曰(23):“我善治木,曲者中钩(24),直者应绳。”夫埴木之性,岂欲中规矩钩绳哉?然且世世称之曰(25):“伯乐善治马而陶匠善治埴木。”此亦治天下者之过也。 吾意善治天下者不然(26)。彼民有常性(27),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28);一而不党(29),命曰天放(30)。故至德之世(31),其行填填(32),其视颠颠(33)。当是时也,山无蹊隧(34),泽无舟梁(35);万物群生(36),连属其乡(37);禽兽成群,草木遂长(38)。是故禽兽可系羁而游,鸟鹊之巢可攀援而窥(39)。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40),族与万物并(41),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42),其德不离(43);同乎无欲(44)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465)。及至圣人(47),蹩躠为仁(48),踶跂为义(49),而天下始疑矣(50);澶漫为乐(51),摘僻为礼(52)。而天下始分矣(53)。故纯朴不残(54),熟为牺尊(55)!白玉不毁(36),孰为圭璋(57)!道德不废(58),安取仁义(59)!性情不离(60),安用礼乐!五色不乱(61),孰为文采!五声不乱(62),孰应六律!夫残朴以为器(63),工匠之罪也;毁道德以为仁义(64),圣人之过也。 夫马,陆居则食草饮水,喜则交颈相靡(65),怒则分背相踶(66)。马知已此矣(67)。夫加之以衡扼(68),齐之以月题(69),而马知介倪闉扼鸷曼诡衔窍辔(70)。故马之知而态至盗者(71),伯乐之罪也。 夫赫胥氏之时(72),民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73),鼓腹而游(74),民能以此矣。及至圣人,屈折礼乐以匡天下之形(75),县跂仁义以慰天下之心(76),而民乃始跂踶好知,争归于利,不可止也。此亦圣人之过也。 【注释】 ①履:踩,踏。 ②龁(he音禾):咬,嚼。 ③翘:举起,扬起;陆,一作跬,跳跃。 ④义台路寝:高台大殿;义,章炳麟《庄子解故》认为“巍”的假借字;巍,高;路,大;寝,内堂。⑤伯乐:姓孙,名阳,字伯乐,秦穆公时著名的善识马、驯马的人。⑥治:治理,这里指驯马。 ⑦烧:用烙铁灼马。 ⑧剔,剪修马毛。 ⑨刻:刻削马蹄甲。 ⑩烙(luo音落):在马身上烙印记。 (11)连:连接;羁,笼头;馽(zhi音执),即絷,绊结马蹄的绳索。 (12)编:编排;皂(zao音灶),通槽,马槽;栈,马棚。 (13)十二三:十分之二、三。 (14)饥:使……饥。 (15)骤:使马狂奔。 (16)整:指训练马,使之行动整齐。 (17)齐:指用衡扼镳辔等使数匹马行动一致,如以四匹马驾车等。 (18)橛:衔于马口中的横木;饰,戴在马笼头上的装饰物。(19)鞭:马鞭,皮制的称鞭,竹制的称鞭。 (20)陶者:制作陶器的人。 (21)埴(zhi音执):可烧作陶器的粘性土。 (22)中(zhong音众):符合。 (23)匠人:指木匠。 (24)钩、绳:木匠所用取曲、取直的工具;应(ying音硬),适合。 (25)称:赞扬,称颂。 (26)意:认为。 (27)常性:自然、永恒的本性。 (28)同德:人类共同的本性。 (29)一:情性纯一;党,偏私,偏爱。 (30)命曰:称做;天放,纯任自然。 (31)至德之世:人类本性最纯朴的社会,即作者的理想之世。 (32)填填:步履安然舒缓的样子,形容人们的自由、舒畅。 (33)颠颠:视线专一的样子。形容人们的纯朴、别无企求。 (34)蹊:小径;隧(sui音岁),山中挖凿的通道。 (35)泽:聚水的洼地,这里指江河湖泊;舟,船;梁,桥。 (36)万物:指包括人在内的宇宙间的所有东西。 (37)连属:混居。 (38)遂长:成长。 (39)援:攀附;窥:看。 (40)同:混同。 (41)族:聚集;并,相处一起。 (42)无知:指不用智巧。 (43)德:指纯朴的本性;离,离开,引申为丧失。 (44)无欲:指没有贪欲。 (45)素朴:纯真,朴实。 (46)得:得到;这里引申为不失。 (47)圣人:这里指儒家完美的理想人物,与《胠箧》中“圣人不死,大盗不止”的“圣人”同,而不同于《逍遥游》中“圣人无名”的“圣人”。 (48)蹩躠(bie xie音别屑):跛足而用力强行的样子。 (49)踶跂(zhi qi音至企):使劲抬脚跟向上,形容费心尽力的样子。 (50)疑:迷惑。 (51)澶(chan音禅)漫:放纵。 (52)摘僻:烦琐,拘泥;礼,指束缚人的礼制。 (53)天下始分:指人心分离,离开人的本性。 (54)纯朴:天然的木材;残,剖开,这里指加工。 (66)牺尊:刻有牛首图形的酒杯。 (56)毁:毁坏,这里指琢玉。 (57)圭璋:玉器,上锐下方曰圭,半圭曰璋。 (58)道德:指人类纯朴的本性。 (59)仁义:指人所设立的道德标准。 (60)离:分离。 (61)五色:青、黄、赤、白、黑,这里指天然的颜色;乱,破坏。 (62)五声:又称五音,指宫、商、角、徵、羽,这里指天然的声音。 (63)残朴:使完整的木头残破;朴,未经加工的木材。 (64)毁道德:毁坏人天然的本性。 (65)靡(mo音膜):通摩,摩擦,接触。 (66)分背:背对着背;踶,同踢。 (67)知:通智;已,止。 (68)衡:车辕前端的横木,用以缚轭;扼,通轭,套在马的颈部的一种人字形曲木。 (69)齐:装饰;月题,马额上的装饰物,如月形,又叫当颅。 (70)介倪:折毁车輗;倪,借为輗,輗,车辕与车衡相接处;一说介倪为侧目而视;闉扼,形容马企图弯着脖子从轭中逃脱;闉,曲;扼,即轭;鸷曼,马抗击车盖;鸷,抵;曼,借为幔,车盖;诡衔,形容马诡诈地想吐出勒子;衔,指 *** 子;窃辔(pei音配),暗地里咬嚼马缰绳;辔,马缰绳。 (71)知:通智;而,与;态,行为。 (72)赫胥氏:传说中的上古帝王。 (73)含哺:口中含着食物;哺,食物;熙,同嬉,嬉戏。(74)鼓腹:鼓着肚子,形容吃得很饱;游,遨游。 (75)屈折:犹矫揉造作;匡,匡正,这里指约束;形,形体,这里指行为。 (76)县跂:形容尽心竭力的样子;县,同悬,高高挂起;跂,抬起脚跟。 【今译】 马,蹄可以践踏霜雪,毛可以抵御风寒。吃草饮水,翘足跳跃,这是马真正的本性。即便有高台大殿,对于马也并没有用处。等到伯乐出现,说:“我善于驯马。”于是用烙铁灼马,用剪修理马毛,用刀刻削马蹄,在马身上烙上印记,用笼头、绳索把马拴连在一起,编入马棚。这样,马便死去十分之二、三了。然后让马挨饿、受渴、让马快跑、狂奔,训练它们,使之行动整齐。前有口嚼,镳缨的祸患,后面有马鞭、竹筴的威胁,这样,马便死去大半了。陶匠说:“我善于陶冶粘土,使它们圆的合于规,方的合于矩。”木匠说:“我善于做木器,使它们弯的合于钩,直的合于绳。”粘土、木材的本性,难道是想去合乎圆规、方矩、弯钩、直绳吗?然而世世代代都称颂他们说:“伯乐善于驯马,陶匠、木匠善于陶冶粘土、制作木器。”这也和治理天下的过错一样呀! 我认为善于治理天下的人不是这样。人民有自然、永恒的本性,他们织而衣,耕耘而食,这是人类共同的本性。他们性情纯一,没有偏私,这就叫做自然。所以人类本性最纯朴的盛德之世,人们的步履安然舒缓,目光纯朴专一,别无企求。在那个时候,山中没有路径与控凿的通道,江河湖泊中也没有舟船桥梁;万物一起共同生活,比邻而居。禽兽众多,草木茂盛生长。所以禽兽可以用绳子牵着到处遨游,鸟鹊的巢而可以攀援上去窥望。在盛德的时代里,人与禽兽混同而居,与万物聚集相处,何从知道有什么君子、小人之别呢!大家都不用智巧,保持着自己纯朴的本性;大家都没有贪欲,这就是人类纯真朴实的本色;纯朴真实,人的本性便不会丧失。等到圣人出现,用力推行仁,费心尽力推行义,天下才开始了迷惑、混乱;圣人致力于乐,使人们心意放纵,情感奔驰;圣人致力于烦琐之礼,人心才离开人的本性。所以,天然的木材不被雕刻,怎么会有酒器!白玉不被毁坏,怎么会有玉器!人类纯朴的道德不被废弃,怎么会有仁义!人类的自然本性不被丢弃,怎么会有礼乐!天然的颜色不遭破坏,怎么会有文采!天然的声音不遭破坏,又怎么会合出六律!残破天然的木材来做器具,这是工匠的罪过;毁坏人天然的本性而求仁义,这是圣人的过错。 马,生活在陆地则吃草饮水,高兴时交颈相摩,发怒时背对背相踢。马的智慧仅止于此。给马加上了车衡颈扼,装上了额前的佩饰,马就懂得了折毁车輗、逃脱车轭、抗击车盖、吐出 *** 、暗地里咬断缰绳。所以马的智力和行为达到了象盗贼一样的地步,这是伯乐的罪过。 在上古帝王赫胥氏的时代,人民安居而不知作为,悠游而不知去往何方,口里含着食物嬉戏,鼓着肚子四处游玩,人民能如此安然适性地生活。等到圣人出现,造出礼乐制度来约束天下人的行为,标榜仁义来安慰天下人的心,而人民才千方百计地竞相好智,争相逐利,不可阻制,这是圣人的过错。 【集评】 宋·褚伯秀《南华真经义海纂微》:“此篇首尾形容马之情性、喜怒,曲尽其态。”明·孙矿《南华真经》:“(第一段)前伯乐一事语繁,此陶、匠二事语却简。又总用两语收,详略相错,是步骤法。”: 清·林云铭《庄子因》:“(第一段)描写治马情形,备极逼真,忽插陶、匠一段伴题,便觉文势纡曲,此有意为文者也。” 又:“(第二段)写出太古景象,千古在目,令人神往。” 又:“其中之体物类情,笔笔生动。” 清·宣颖《南华经解》:“(第一段)上文自称善治,此又人共称为善治,活画出世人以声附声,毫末致察。” 又:“(第二段)历证其言之不谬,前用牺樽、圭璋,后用文采六律,将仁义礼乐夹在中间,荡漾活泛。” 又:“(第四段)前意已尽,又借马与人、伯乐与圣人,作排段双收,与起处‘马"字一喻,若有意若无意,为映带之文。” 又:“前后用譬喻,错落洗发,如雨后青山最为醒露。” 清·陆树芝《庄子雪》:“(第一段)以马喻,就中忽又插入埴、木二喻,然后并合正意。变化纵横,是古文笔力绝人处。” 又:“(第三段)再以马喻,又进一步说,言马之知,初至于饮食喜怒,卒乃至能为盗,皆由伯乐治之而失其性也,妙喻无穷。” 又:“按此篇庄文之尤近人者,西汉文字多祖之,而字法、句法,要非秦汉以下所有也。至其巨篇奥旨,则固别成一经矣。” 清·刘凤苞《南华雪心编》:“(第一段)陡落治天下,与三者全无分别。” 又:“(第三段)以仁义治民,民至盗,仁义以为利。‘诡"、‘窃”二字,如铸鼎燃犀。” 又:“开手陡下三喻,用笔如风驰雨骤,飘乎非常。三个‘善治",从伯乐、陶、匠口中,写得踌躇满志,神情意态,栩栩如生,与下面仁义礼乐四项病根,针锋相对,而喻意只归重治马。陶、匠二层,原是足上治马意,借来添作波澜,行文乃为尽致。看他开手取喻治马,连用两折,叠叠归罪伯乐,随手带出埴木,却止用一折,轻轻抹煞陶匠,文法错综变化,修短浓纤,各臻其妙。下文两个‘善治",又从旁面极力一扬,文势盘旋飞舞,如生龙活虎,不可羁靡。然后落到‘治天下"句,轻飘一丝,早已逗出下意,趁手捩转关窍,擒住正文,神回气合,筋节通灵。随提‘民之常性"与前幅‘马之真性"及‘埴、木真性",两‘性,字,互相映发,妙绪环生。‘至德之世",分作两段,信手写来,各有意境。上段是浑沦气象,下段是运化精神,均用韵语,顿宕鼓舞而出之,一片跂慕深心,溢于言外。……‘残朴以为器",虽承本文喻意说下,亦暗映前面陶、匠一层,思周藻密,极有匠心,特云汉天章,寻不出针线痕迹耳。‘毁道德"句,透出仁义病根,使人惊心动魄,只申言仁义之弊,而不及礼乐,礼乐不过随手带叙,即可随手抹去也。末幅只将伯乐、圣人,两两对勘,便已收足全篇,并不及陶、匠一语,以陶、匠原系陪衬伯乐,此间便无须纠缠矣。喻意正意,均各追进一层。” 又:“《马蹄》、《秋水》,乃南华绝妙文心,须玩其操纵离合、起伏顿挫之奇。此篇开手一喻,即腾跃奋迅而来,写出马之真姓。……‘残朴以为器",残之小者也,工匠犹不能辞其罪。‘毁道德以为仁义",毁之大者也,圣人又乌能辞其过哉!一路夹叙夹议,恣肆汪洋,如万顷惊涛,忽起忽落,真有排天浴日之奇。至此已归结正文,后两段乃其余波耳。再将伯乐、圣人,对写一番,与前幅配合均匀,格局极为完密,而正意、喻意萦回荡漾,在有意无意之间,微云河汉,疏雨梧桐,可以想其逸致矣。” 【总案】 本篇主要抨击仁义礼乐对人性的扭曲、残害,阐述反朴归真、无为自化的思想。作者认为,统治者利用种种刑罚治理天下,就象伯乐治马一样,“烧”、“剔”、“刻”、“烙”、“驰”、“骤”、“整”、“齐”,使人们“前有橛饰之患,而后有鞭策之威”,直接扭曲、残害了人们纯朴的自然真性。从对现实世界的强烈不满出发,作者又以抒情的笔触,描绘了至德之世人们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安居乐业的社会图景,流露出对自然放任、纯朴天真的人性的憧憬。 作者对理想之世的向往与歌颂,一般被认为是鼓吹复古倒退。但从文中描写的人们‘织而衣,耕而食”、“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来看,应该说,作者的理想社会,更接近于人人自食其力、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乌托邦”式的乐园。这里的至德之世、赫胥氏之时,表达了小生产阶层的愿望。晋人陶渊明所憧憬的“世外桃园”,就直接受到作者的影响。 本篇字里行间充溢着强烈的感情,气势博大,辞锋犀利,笔力纵横。运用比喻,往往能信手拈来,自然精妙。行文波澜起伏,具有散文诗般的魅力。在体裁上,此篇已成为比较成熟的政治议论文。文章观点明晰,逻辑性强,不再以寓言与大段议论性文字交织在一起。这说明,作者已经注意到了文体的相对统一性和完整性。
2023-09-09 10:57:371

先秦散文有什么特点?

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1、在思想内容上,先秦诸子散文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势。2、在文风上,先秦诸子散文各具个性和风格。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朴明快、善于类推,《孟子》气势恢宏、辞锋雄辩,《庄子》汪洋恣肆、文思奇幻,《荀子》浑厚缜密、比喻繁富,《韩非子》严峻峭拔、论辩透辟。3、在语言上,先秦诸子散文都都善用比兴,深于取象。如《庄子》“寓言十九”,引物连类,取象之深厚,为诸子之最。4、在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此外,先秦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叙述,颇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提供了营养。先秦散文是中国散文的发轫。主要保存在《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包括《左传》、《国语》等先秦叙事散文和《论语》、《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先秦时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还不分明。当时的散文,只能说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但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产生过很大影响,因而被视为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扩展资料:先秦散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散文,一类是诸子散文。一般地说,历史散文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由于先秦时期纯文学散文尚未出现,而历史著作中的文字叙事、写人非常生动、形象,语言也富于文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先秦的历史散文可以说是文学性较强的散文。先秦的历史散文,文学性不强的《尚书》、《春秋》可以不论,而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其代表。《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之并存的还有齐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仿照《春秋》用鲁国国君的世次编年,是一部自成体系的独立完整的历史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据说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全书近二十万字,全面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秦散文
2023-09-09 10:57:481

先秦叙事散文发展的三个阶段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大致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夏到春秋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此期史官分司,言、事不混,如《尚书》记言,《春秋》记事,文字古朴简洁。第二阶段从春秋末到战国初期,代表作是《左传》和《国语》,此时的创作,既记言又记事,言事相融,篇幅加长,内容祥赡,记事曲折,写人生动,富于文采。第三阶段是战国中后期,以《战国策》为代表,它采取国别体,吸取《左传》、《国语》的创作技巧并加以发展...
2023-09-09 10:58:033

《先秦散文·庄子·达生(节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庄子·达生(节选)》原文鉴赏 仲尼适楚①,出于林中②,见佝偻者承蜩③,犹掇之也④。仲尼曰:“子巧乎⑤,有道邪⑥?”曰:“我有道也。五六月累丸二而不坠⑦,则失者锱铢⑧;累三而不坠,则失者十一⑨;累五而不坠,犹摄之也。吾处身也⑩,若厥株拘(11),吾执臂也(12),若槁木之枝(13),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吾不反不侧(14),不以万物易蜩之翼(15),何为而不得!”孔子谓弟子曰:“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其佝偻丈人之谓乎(26)!” 【注释】 ①适:到。 ②出:经过。 ③佝偻:驼背老人;承蜩,以长竿取蜩;蜩,蝉。 ④掇:拾取。 ⑤巧:技术纯熟。⑥道:方法,窍门。 ⑦五六日:指练习承蜩所用的时间;累丸二,在竹竿顶端叠放两个小球;累,叠放。 ⑧失者:逃脱的蝉;锱铢(zi zhu音姿珠),古代重量单位,六铢为一锱,四锱为一两;这里形容数量极少。⑨十一:十分之一。 ⑩处身:指承蜩时身体摆出的姿势。 (11)厥(jue音绝):通橛,断木;株,露出地面的树根,拘,弯曲的木头。 (12)执臂:举起胳膊。 (13)槁木:枯木。 (14)反:转,侧,向一边倾斜。(15)易:改变,转换。 (16)其:大概,表示推测的语气。 【今译】 仲尼到楚国去,经过一片树林,看见一位驼背老人用竹竿粘蝉就象用手拾东西一样容易。仲尼说:“您真巧啊,有什么窍门吗?”老人说:“我有窍门啊。我用五、六个月的时间练习在竹竿上叠放两个小球而不掉下去,蝉就很少跑掉了;叠放三个小球而不掉下去,十只蝉最多跑掉一只;叠放五个小球而不掉下去,粘蝉就象拾东西一样了。我站着就象一截树桩,拿竿的手臂就象一根干树枝,尽管天地那么大,世上万物那么多,而我的心里只想着蝉的翅膀,我不转身,不倾身,不因万物分散我对蝉的注意力。这怎么能捉不到蝉呢!”孔子对学生说:“用心专一,就会达到神妙的境界。说的大概就是这位驼背老人吧。” 【集评】 明·孙矿《南华真经》:“是小文字,然却工妙,章句字法俱精。” 清·刘凤苞《南华雪心编》:“写丈人俱作踌躇满志之言,引成语赞叹作结,点出‘志"字、‘神"字,水到渠成。通幅纯是喻意.而正意已了然言下矣。” 【总案】 作者以佝偻丈人承蜩为喻,说明要排除一切外界干扰,保持内心统一,“若厥株拘”、“若槁木之枝”,方可达到养生的目的。 本节以极其精炼的语言,勾画出“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佝偻丈人的形象,同时,也可使人从中悟出熟能生巧的道理。 祝宗人元端以临牢笑①,说彘曰②:“汝奚恶死③?吾将三月豢汝④,十日戒⑤,三日齐⑥,藉白茅⑦,加汝肩尻乎雕俎之上⑧,则汝为之乎?”为彘谋,曰:“不如食以糠糟而错之牢荚之中⑨;”自为谋,则苟生有轩冕之尊⑩,死得于腺楯之上、聚偻之中则为之(11)。为彘谋则去之(12), 自为谋则取之,所异彘者何也?” 【注释】 ①祝宗人:指祭祀官;祝,祝史;宗人,掌管祭祀的官;无端,祭祀穿的衣冠;临,靠近;牢笑,猪圈。· ②说彘:劝说猪;说(shui音税),劝说,彘(zhi音智),猪。 ③恶死:指怕死;恶(wu音务),厌恶。 ④豢(huan音涣):喂养。 ⑤戒:斋戒。 ⑥齐(zhai音斋):通斋,指祭祀官不吃荤腥。 ⑦藉:铺垫。 ⑧尻:臀部;雕俎,雕有花纹的祭器。 ⑨错:通措,放置,这里是生活的意思。⑩轩冕之尊:指高官厚禄。 (11)腞(zhuan音篆)楯(xun音旬):雕刻花纹的柩车;聚偻,有彩饰的棺椁。 (12)去:抛弃;之,指上文白茅、雕俎。 【今译】 祭祀官穿着端庄的黑色礼服走近猪圈,劝说猪道:“你何必怕死呢?我将在三个月里用精良的饲料喂你,为你作十日斋戒,我自己十日也不食荤腥。祭祀时,为你铺上洁净的白茅草作垫子,把你的肩与臀部盛在雕有花纹的精美祭器上,这样你总该愿意了吧。”作为猪替自己打算,说:“不如吃着糟糠,养在猪圈之中”;作为人替自己打算.只要活着有荣华富贵的高位,死后能够放在有雕刻的柩车和有彩饰的棺椁中,就会去干。作为猪替自己考虑时,就抛弃白茅、雕俎;人替自己打算,则贪图轩冕、腞楯、聚偻, 人与猪的不同是什么呢? 【集评】 宋·刘辰翁《评点庄子》;“语意曲折、恳到,玄端、说彘皆奇事也。” 清·吴世尚《庄子解》:“庄子之文,每以结语作起语,此即更以问语作结语,令人反已自思,不觉哑然失笑,潸然出涕,奇而又奇。” 清·刘凤苞《南华雪心编》:“此段极写沉溺富贵一等人,娱其生而忘其害。为彘谋,则宁辞祝宗之豢养,而不厌糟糠;自为谋,则贪取轩冕之尊荣,而甘蹈刑戮。两两相形,真不知何以用情颠倒至此也。龟不愿留骨于庙堂之上,而曳尾泥涂,庄子以之自喻。彘不愿加身于雕俎之间,而栖形牢笑,庄子以之醒世。梦梦者,迷而不悟,又庄子所大悲也。收句极冷峭,茫茫苦海中,安得此宝筏慈航,渡出迷津邪。” 【总案】 本节以嘲弄、冷峭的笔独,讥刺了那些为贪取轩冕之尊,而甘愿置身于庙堂之上的营营苟苟之徒,反映了作者决不为官的清高和对荣华富贵的蔑视。同时,仅此几笔,也勾画出祝宗人伪善、令人憎恶的面孔,表现出作者对人情世故的深刻认识。 桓公田于泽①,管仲御②,见鬼焉。公抚管仲之手曰③:“仲父何见④?”对曰:“臣无所见。”公反⑤,诶治为病⑥,数日不出。齐士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则自伤,鬼恶能伤公!夫忿渣之气⑦,散而不反,则为不足;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桓公曰:“然则有鬼乎?”曰:“有。沈有履⑧,灶有髻⑨,户内之烦壤⑩,雷霆处之(11);东北方之下者,倍阿鲑“ ue65c”跃之(12),西北方之下者,则泆阳处之(13)。水有罔象(14),丘有峷(15),山有夔(16),野有彷徨(17),泽有委蛇(18)。”公曰:“请问,委蛇之状若何?”皇子曰:“委蛇,其大如毂(19),其长如辕(20),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21),则捧其首而立,见之者殆乎霸(22)。”桓公“ ue7b0”然而笑曰(23):“此寡人之所见者也。”于是正衣冠与之坐(24),不终日而不知病之去也(25)。” 【注释】 ①桓公:即齐桓公小白,春秋时齐国君主;田,通畋,打猎;泽,野泽地。 ②管仲:即管夷吾,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桓公时曾为相;御,驾车。 ③抚:执,握。 ④仲父:桓公对管仲的尊称。 ⑤反:同返。 ⑥诶诒(xi yi音希夷):因神志不清而发呓语。 ⑦忿:愤急;滀,原指水停聚,引申为蓄积。 ⑧沈:水与污泥积聚之处;履,鬼神名。 ⑨髻:灶神,传说状如美女,身着赤衣。 ⑩烦壤:粪土聚积处。 (11)雷霆:鬼神名;处之,住在那里。 (12)倍阿鲑蠪:鬼神名,传说位于屋内东北墙下,跳起来的样子象小孩,长一尺四寸,黑衣赤帻,带剑持戟。 (13)泆阳:鬼神名,即《国语·周语》中的夷平,豹头马尾,一说狗头马尾。 (14)罔象:水神名,传说状如小儿,赤黑色,赤爪,大耳,长臂。 (15)峷:鬼神名,传说状如狗,有角,文身五采。 (16)夔:神名,见《秋水篇》注。 (17)彷徨:亦作方皇,鬼神名,传说状如蛇,两头,有五采之文。 (18)委蛇:鬼神名,其状见下文所释。 (19)毂:车轮中心的圆木,与车辐一端相接,其中有套轴的部件。 (20)辕:车辕,与车轴连接的两根长木,用于驾马。 (21)雷车:一种行走时声如雷鸣的车。 (22)殆:近。郸 (23)“辴”(chan音产)然:喜笑颜开的样子。 (24)正衣冠:整理好衣帽;冠,帽子。 (25)病之去:指病愈。 【今译】 齐桓公在野泽中打猎,管仲驾车,桓公忽然见到了鬼。桓公握着管仲的手说:“仲文,你看见什么了吗?”,管仲回答说:“我没有看见什么。”桓公回去后,便生病了,因神志不清而发呓语,多日没有出门。齐国士人中有位叫皇子告敖的说:“您是自己伤害自己,鬼怎么能伤害您呢!愤急之气郁结于内,精气去而不返,就会使身虚气弱;如果郁结在人体的上部降不下来,则使人容易发怒;如果郁积在人体的下部上不来,则使人容易忘事;如果郁积在人的心中,就要生病。”桓公说:“那么,真的有鬼吗?”皇子告敖说:“有。水与污泥积聚之处,有鬼名叫履,灶有神名听髻,门户内粪土聚积处有鬼,雷霆就住在那里,屋内东北墙下面,倍阿鲑蠪神在那儿跳跃,屋内西北墙的下面,泆阳神便住在那里。水中的神听罔象,丘陵中的神叫峷,山中的神叫夔,田野里的神叫彷徨,野泽中的神叫委蛇。”桓公说:“请问,委蛇的形状是怎样的?”皇子告敖说:“委蛇,它有车毂大小,长如车辕,身穿紫衣,头戴朱冠。它作为神,最厌恶雷车的声音,一听到雷车之声便捧着头站在那里,见到它的人将要成为霸主。”桓公高兴地笑着说:“这正是我听见到的神。”于是.桓公整理好衣冠与皇子告敖坐在一起谈话,不到一天,病便不知不觉地好了。 【集评】 明·孙矿《南华真经》:“章法错综,有色怒。” 清·林云铭《庄子因》:“桓公所见,未必即是此物,是英雄欺人鼓动人心处,安知白鱼赤乌,斩蛇渡水之事,非造作出来。陈胜狐鸣帛书,亦即此意,勿以成败论英雄也。” 清·刘凤苞《南华雪心编》:“此段借证桓公之病,以明养生之道,在守气而全神。……‘公则自伤"二语,说透病源,包括一篇无鬼论,随手拈出‘气"字,妙解入微。……此节纯从反面托出养生之义,至精至微。……以下又承桓公之问,索性著实见鬼一层,迎机开导。与桓公谈玄,不足以生其悟;与桓公说鬼,乃足以释其疑,信手写来,只觉宇宙空虚之处,皆鬼神之流动、充满。无象而若接其象,无声而若传其声,怪怪奇奇,分出如许种类,指出如许地名,郑侨以后,亦无此精核也。末写委蛇之状,说到‘见之者殆乎霸",明知好大喜功,神驰六台,乃是桓公病根,以‘霸"字极力歆动,正如枚乘《七发》至广陵观涛,而其病霍然顿失也。前幅理蕴精深,后幅文情诡谲,疏密相间,奇正相生,极惨淡经营之致。” 【总案】 桓公见鬼一节,说明精神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作者认为,精神可以使人死,也可以使人生,因而,养生首先要注重精神的修养,不以外物动心,更不能伤神。 本节的艺术成就,突出地表现在细腻的心理刻画上。皇子告敖对齐桓公想称霸的心理洞悉入微,于是利用“见鬼”大作文章,开始时单刀直入,直称有鬼。一旦桓公入彀,则又千曲百折,引而不发,最后才一语中的,说出桓公的“病根”。作者写桓公见鬼,写有病,写医治无效,写说鬼治病,写桓公听说见委蛇者“殆乎霸”,不终日而病愈,一步步深入,丝丝入扣,看似不着桓公心理一笔,却又笔笔触在桓公心上。把一个先忧虑成疾、继而又释然得意的人物形象活泼泼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孔子观于吕梁①,县水三十仞②,流沫四十里③,鼋鼍鱼鳖之所不能游也④。见一丈夫游之⑤,以为有苦而欲死也⑥,使弟子并流而拯之⑦。数百步而出,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⑧。孔子从而问焉⑨,曰:“吾以子为鬼,察子则人也⑩。请问,蹈水有道乎?”曰:“亡(11),吾无道。吾始乎故(12),长乎性(13),成乎命(14)。与齐俱入(15),与汩偕出(16),从水之道而不为私焉(17)。此吾所以蹈之也。”孔子曰:“何谓始乎故,长乎性,成乎命?”曰:“吾生于陵而安于陵(18),故也;长于水而安于水,性也;不知吾所以然而然,命也。” 【注释】 ①吕梁:水名,一说在今山西河津县北面的龙门;一说在今江苏铜山县。 ②县(xuan音悬):同悬。 ③流沫:激流奔驰时溅起的泡沫,这里渲染水流又大又急。 ④鼋(yuan音元):雄性的大鳖;鼍(tuo音驼),一种鳄鱼,俗称“猪婆龙”。 ⑤丈夫:古代对男子的称呼。 ⑥苦:痛苦。 ⑦并流:沿着河,顺流;拯,救。 ⑧被发:披散着头发;被,同披;塘下,堤岸之下。 ⑨从:跟随。 ⑩察:细看,观察。 (11)亡(wu音无):同无,没有。 (12)故:故常,天性。 (13)长:长大,成长;性,习性。 (14)成:学成;命,指自然之理。 (15)齐:通脐,形容漩涡象人的肚脐一样。 (16)汩(gu音古):向上涌起的水流。 (17)私:私意,这里指自己的主观意志。 (18)陵:丘陵。 【今译】 孔子在吕梁游览观赏,吕梁的瀑布从高达三十仞的地方直泻而下,溅起的泡沫达四十里之远,鼋、鼍、鱼、鳖这些水族动物都不能在这里浮游,却见到一个男子游于其中,孔子以为他有什么痛苦的事而欲寻短见,就派遣自己的弟子顺流而下去救他。那男子游到几百步之外露出了水面,披着头发唱着歌,在堤岸下悠然自得地游起来。孔子跟上前去同道:“我以为你是鬼,仔细看看你却是人。请问,游水有什么秘诀吗?”那男子回答说:“没有,我游水没有什么秘诀。最初是出于天性,成长过程中出于习性,能有所成就是在于顺应了自然。我游水时能随着漩涡的水流潜入水底,又能随首漩涡的涌流露出水面,顺应着水的规律而绝不由着自己的意志,这就是我游水的道理啊。”孔子问道:“什么叫作最初是出于天性,成长过程是出于习性,能有所成就是在于顺应了自然呢?”那男子答道:“我生于丘陵之地则适应于丘陵之地的生活,这就叫出自天性;在水边长大则适应于水边的生活,这就叫出自习性;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却又这样做了,就叫作顺应自然。” 【集评】 明·杨慎《庄子解》:“此即游记之祖。” 清·林云铭《庄子因》:“于行险中发出一个居易学问,大奇!大奇!。” 清·胡文英《庄子独见》:“承蜩有道,蹈水无道,纵横说来,头头皆是。” 清·刘风苞《南华雪心编》:“出水后游于堤岸之下,且行且歌,意致甚暇。” 又:“此段亦是借喻神全则物不能伤意。从水之道而不为私,即孟子所谓顺水之性,而行其所无事也。‘始乎故"者,居陵而与水相习,习于水,忘其为陵也。 ‘长乎性"者,积久而与水相安,安于水,并忘其为水也;‘成乎命"者,安于陵而不知其所以然,安于水而亦不知其所以然也。三层托出正意,有飞花滚雪之姿。” 【总案】 这一节的主旨在于说明人如果一切顺应自然,就能在险恶的环境中安然相处,不会受到任何损伤,反映了作者崇尚自然的人生观。 在艺术上,作者塑造了一个技艺高超而又潇洒的游水丈夫形象。作者首先借助夸张的手法,尽情渲染水势的汹涌,而“丈夫”却出没于其中,自然引出了孔子的忧虑,造成一种屏息揪心的紧迫感,然后则大笔一收,转为闲逸、悠然的抒情式描写,写游水丈夫“被发行歌而游于塘下”的自如、潇洒。这种言此意彼、层层烘托的写法,使人物形象由于对比、陪衬的作用而愈加鲜明。 梓庆削木为滹鐻①,鐻成,见者惊犹鬼神。鲁侯见而问焉,曰:“子何术以为焉②?”对曰:“臣,工人,何术之有!虽然,有一焉 。臣将为鐻,未尝敢以耗气也③,必齐以静心④,齐三日,而不敢怀庆赏爵禄⑤;齐五日,不敢怀非誉巧拙⑥,齐七日,辄然忘吾有四支形体也⑦。当是时也,无公朝⑧,其巧专而外骨消⑨。然后入山林,观天性形躯⑩,至矣鐻(11),然后成见鐻(12),然后加手焉(13),不然则已((14)。则以天合天(15),器之所以疑神者(16),其是与!” 【注释】 ①梓庆:鲁国著名的巧匠;梓,木匠;庆,人名;削木,用刀刻削木头; 鐻(ju音锯),悬挂钟、馨等乐器的木架,常雕为鸟兽等图形。 ②术:技术,这里指非人工的技术,意为法术;焉,此,指鐻上的图形。 ③耗气:损耗精神。 ④齐(zhai音斋):同斋,斋戒,排除杂念;静心,使心宁静。 ⑤庆赏:受人庆贺赏赐。 ⑥非:指别人的非议;誉,指别人的称赞;巧、拙,指别人认为鐻的精巧与笨拙。⑦辄(zhe音哲)然:一动不动的样子;枝,同肢,肢体。 ⑧公朝:朝廷。 ⑨巧专:专心于雕刻的技巧;外骨,外界的干扰;骨,滑的假借字,乱。 ⑩天性:指鸟、兽在没有外界干扰时的天然情性;形躯,指鸟兽的形貌躯体。 (11)至矣:指得到了鸟兽的自然形状;至,得到。(12)成见鐻:指心中浮现出一个鐻的形象;见,同现,显示,显现。 (13)加手:动手制作。 (14)不然:不这样,指达到“成见鐻”的境界;已,止。 (15)以天合天:前一个“天”,指心中浮现出的鸟兽形象,因为它是从自然中观察得来的,合于自然,故曰“天”;后一个“天”,指自然界中的鸟兽形象。 (16)器:指制作出的鐻;疑神,怀疑是出于神工,呼应前面“犹鬼神”句。 【今译】 梓庆刻削木头做鐻,鐻做成后,看见的人都惊讶它有如出自鬼斧神工。鲁国国君见鐻后问梓庆说:“你用什么法术做成的呢?”梓庆回答说:“我不过是一个工人,那里有什么法术呢”不过,我还是有一点可以说说的。我将要制作鐻的时候,从来不敢分散一点精神,一定通过斋戒,排除杂念,使心宁静下来,斋戒三天,心里就不敢存有希望别人庆贺赏赐的念头;斋戒五天,就全然不敢把别人的毁誉、评议放在心上;斋戒七天,就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连自己的四肢形体都统统忘掉了。到了这个时候,心里再没有这是为了朝廷制作鐻的想法,只是专心于雕刻的技巧,外界的一切干扰都消除了,然后我才进入山林观察鸟兽的天然情形与外在形态,并得之于心,这时,一个精良的鐻的形态已存在于我的心中了。到这时,我再开始动手制作,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我就不做。做,就要使心中的鸟兽形象与天然的鸟兽形象相符合。我做成的鐻之所以被人怀疑有鬼斧神工,大概就是这个缘故吧。” 【集评】 清·宣颖《南华经解》:“用数‘然后,字揣摹,神采如画。” 清·胡文英《庄子独见》:“连下两‘然后"字,忽用‘不然"截住,急流遏石,爽籁披枝,文境可想。” 【总案】 “梓庆为鐻”的中心思想,仍在于说明养生之道的关键在于排除一切外在干扰,顺应自然。但是,这个思想并非以抽象的论辩形式表述出来,而是通过寓言故事,通过人物形象、对话显现出来,实现了论述目的与形象的统一。同时,这则寓言还在客观上讲述了艺术创作中的构思与实践过程,告诫人们,艺术创作是不能怀有功名利禄之心的,惟其如此,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2023-09-09 10:58:111

先秦历史散文对后世的影响

先秦的历史散文对后世历史家和古文家的写作有极其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叙事文的影响。 叙事散文在我国过去的历史著作中占有极高的地位,但它的渊源则远在先秦。 司马迁作《史记》本是想要上继《春秋》的,不仅采用《尚书》和大量地采用《左传》、《战国策》的史料,而且汲取它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例如《赵世家》极似《左传》,平原君、魏公子等列传又极似《战国策》。 《春秋》的褒贬是非以及《左传》直书无隐的精神,一直为司马迁以来的"良史"所继承,成为过去史家撰着的原则。 从司马迁起,史家之有论赞,也是受了《左传》的启示。 《左传》的作者常常通过"君子"或他人的口来表示自己的观点以及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批评,这对过去统治阶级来说,也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汉初政论家贾谊、晁错之文尚有战国纵横余习。 而唐宋以来著名的古文家和历史家几乎没有不爱好并学习先秦的历史散文的。 他们的叙事文和传记文,无论在语言上、表现方法上,很多受了先秦历史散文的影响。 例如韩愈的《平淮西碑》就是模仿《尚书》。 他虽然说左氏浮夸,而《董公行状》的辞令则又和《左传》的风格极为接近。 柳宗元在所谓"圣人之道"上是曾非难过《国语》的,但在文章上却不得不承认它"深闳杰异",并且还说?文当"参之《国语》以博其趣"(《答韦中立论师道书》),又说稍采取《左氏》、《国语》之辞(《报袁君陈秀才书》)。 至于《战国策》一书影响于苏洵、苏轼父子的议论文尤为显著。 苏洵的《权书》、《衡论》及其它史论,苏轼的《策略》、《策别》、《策断》、《志林》诸论及其它策论、上书,论人论事,都在学习《战国策》中获得丰富的有益的经验。
2023-09-09 10:58:381

先秦诸子散文有什么特点?

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1、在思想内容上,先秦诸子散文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势。2、在文风上,先秦诸子散文各具个性和风格。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朴明快、善于类推,《孟子》气势恢宏、辞锋雄辩,《庄子》汪洋恣肆、文思奇幻,《荀子》浑厚缜密、比喻繁富,《韩非子》严峻峭拔、论辩透辟。3、在语言上,先秦诸子散文都都善用比兴,深于取象。如《庄子》“寓言十九”,引物连类,取象之深厚,为诸子之最。4、在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此外,先秦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叙述,颇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提供了营养。先秦散文是中国散文的发轫。主要保存在《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包括《左传》、《国语》等先秦叙事散文和《论语》、《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先秦时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还不分明。当时的散文,只能说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但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产生过很大影响,因而被视为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扩展资料:先秦散文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历史散文,一类是诸子散文。一般地说,历史散文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由于先秦时期纯文学散文尚未出现,而历史著作中的文字叙事、写人非常生动、形象,语言也富于文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先秦的历史散文可以说是文学性较强的散文。先秦的历史散文,文学性不强的《尚书》、《春秋》可以不论,而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其代表。《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之并存的还有齐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仿照《春秋》用鲁国国君的世次编年,是一部自成体系的独立完整的历史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据说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全书近二十万字,全面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先秦散文
2023-09-09 10:59:071

先秦历史散文的种类有哪些?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 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1)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1) 45857 2009-4-8 22:48:31 113.132.202.* 举报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 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
2023-09-09 10:59:291

先秦历史散文的种类有哪些?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 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 展开其他相似回答 (1) 隐藏其他相似回答 (1) 45857 2009-4-8 22:48:31 113.132.202.* 举报 先秦散文主要可分为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就大体情况而言,历史散文主要是叙事的,诸子散文主要是说理的。历史散文有《春秋》《左传》《战国策》《国语》等。《春秋》是孔子编订的战国最早的一部编年史。记叙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至哀公十四年(前480)这242年间的各国大事,孔子还按照他自己的观点对那些事件作了一些评断,选择了他认为恰当的字来暗寓褒贬之意,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微言大义”。《左传》仿照其体例,顺着隐、桓、庄、闵、僖、文、宣、成、襄、昭、定、哀12个鲁国君主的序次进行记载,全书30卷,详细记叙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外交、社会事件以及某些代表人物的活动。从文学角度来看,它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创造了多样的精密的篇章结构和富有魅力的文学语言,生动描绘了一系列人物形象,尤其擅长以委曲尽致的笔调来写复杂的战争事件。如写齐鲁长勺之战、晋楚城濮之战,秦晋肴阝之战、晋楚必阝之战,均是情节紧张而极富戏剧性,成为后世叙事散文的典范。《战国策》亦称《国策》,传为战国时期各国史官或策士辑录。西汉时,经刘向整理,编为33篇。主要记叙了当时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间有传记、故事、论辩、书信,反映了当时各国间尖锐而复杂的政治斗争,是先秦继《春秋》《左传》之后又一部著名历史散文。在艺术创作上,较之《左传》又有发展,常在复杂的政治事件中生动描绘人物言行,刻画出不少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写出不少情节曲折的故事。如《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入秦》《触詟说赵太后》、《苏秦始将连横》等均为脍炙为口的名篇。此书尤重语言艺术,大量运用了夸张、比喻。排比等艺术手法,并杂以寓言故事,呈现出一种“敷张扬厉”“辩丽恣肆”的鲜明特色。《国语》共21卷,据说为左丘明所作。这部书有重点地记叙了各国历史中若干事件。文字朴实平易,特点在长于记言,同时也善于描写人物神态。 诸子散文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期是春秋末年和战国初年,主要作品中,《论语》是语录体,《老子》多用韵,它们都词约义丰,《墨子》开始向组织结构严密的论说文形式发展。二期是战国中叶,主要作品有《孟子》、《庄子》,它们的文辞比前一个时期繁富,说理也畅达。三期是战国末期,主要作品有《荀子》、《韩非子》等。诸子散文中有代表性的文章均逻辑谨严,分析深入、文辞绚丽,达到了很高成就。诸子散文中有些文字一是以表现人物性格、描写人物行为见长,使人读了如见其人的音容笑貌。《论语》《孟子》中这类文字较多,《墨子》里的《公输》也属这类。如《论语》里写孔子门徒子路,写出了他的直率、鲁莽、刚烈的性格;写颜渊写出了他沉默好学和安贫乐道。《论语》中形象性地句子也很多,如“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雕也”“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等。二是多采用含义深刻的寓言故事形象地阐明理论。《庄子》在这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庄子》中有所谓“寓言”“重言”“卮言”。庄周认为世人都“沉浊”,不可以“庄语”,故以“谬悠之说,荒唐之言,无端崖之词”的“寓言”“重言”来表达他的思想。寓言包括一些神话式的幻想故事和通常说的寓言;重言是引证一些历史故事和古人的话;卮言是抽象的理论。《庄子》艺术上的成就首先在于它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和浓郁的诗意。如《逍遥游》开头写“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它一开头就说天地的广大,写鲲鹏的任意变化遨游。写出了一个十分开阔的意境。在艺术上,后世许多诗人和散文家都爱学习《庄子》的风格和技巧。它那些想象丰富的寓言和重言给后世文学家无穷启发。三是重在抽象分析。同时也富有文采,如《荀子》《韩非子》。《荀子》中的《劝学》《天论》《性恶》善以说理见长,议论风生,沉着浑厚;《韩非子》中的《五蠹》《孤愤》《说难》均风格峻峭犀利,论理精细周密。它们都给后世散文以重要影响。
2023-09-09 10:59:491

先秦历史散文的种类有哪些?

类别:先秦时代的散文主要有史传和诸子两大类别。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形式:国别、编年、纪传三种形式。 国别体:通过各国史事个别独立地排列载述,以完成对某一历史进程的叙述。国别体史书有《国语》和《战国策》。《国语》是以记言为主,兼及记事;《战国策》是以记事为主。 编年体:即以时间为经,以事件为纬来叙写史实。它的优点是线索清楚、背景明确、系统性较好;不足是不便于集中而广泛地描写人物。《春秋》《左传》和《资治通鉴》都是编年体。 纪传体:即以人物为中心叙写历史,为司马迁所独创。古代官方编辑的“二十四史”用的都是纪传体。
2023-09-09 11:00:081

先秦历史散文产生的原因

动荡年代是主因
2023-09-09 11:00:332

《先秦两汉散文专题》论述题

最佳答案检举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它包括秦朝及秦朝之前的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则为本人的著作。汉赋汉赋是在汉代涌现出的一种有韵的散文,它的特点是散韵结合,专事铺叙。从赋的形式上看,在于“铺采擒丈”;从赋的内容上说,侧重“体物写志”。汉赋的内容可分为5类:一是渲染宫殿城市;二是描写帝王游猎;三是叙述旅行经历;四是抒发不遇之情;五是杂谈禽兽草木。而以前二者为汉赋之代表。汉赋在结构上,一般都有三部分,即序、本文和被称作“乱”或“讯”的结尾。汉赋写法上大多以丰辞缛藻、穷极声貌来大肆铺陈,为汉帝国的强大或统治者的文治武功高唱赞歌,只在结尾处略带几笔,微露讽谏之意。汉赋分为大赋和小赋。大赋又叫散体大赋,规模巨大,结构恢宏,气势磅礴,语汇华丽,往往是成千上万言的长篇巨制。西汉时的贾谊、枚乘、司马相如、扬雄,东汉时的班固、张衡等,都是大赋的行家、小赋扬弃了大赋篇幅冗长、辞藻堆砌、舍本逐末、缺乏情感的缺陷,在保留汉赋基本文采的基础上,创造出篇幅较小、文采清丽、讥讽时事、抒情咏物的短篇小赋,赵壹、蔡邕、祢衡等都是小赋的高手。汉赋形成于汉初。贾谊首开汉赋先风,其代表作为《吊屈原赋》和《鵩鸟赋》。真正创立汉赋体制的是汉初辞赋大家枚乘。《七发》是枚乘的代表作,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在汉武、宣、元、成帝时代,汉赋达到全盛期。这一时期成就了名望最大、在汉赋史上占有“赋圣”地位的司马相如。司马相如作赋29篇,现仅存《子虚》、《上林》、《大人》、《长门》、《美人》、《哀二世》6赋。其中,他的《天子游猎赋》包括《子虚赋》和《上林赋》两篇,代表了汉大赋的最高成就。司马相如在两赋中基本规定了汉大赋的模式:先是连篇累牍地堆砌辞藻,极尽夸张美饰之能事,最后以淫乐足以亡国,仁义必然兴邦的讽谏作为结尾,铸成“劝百讽一”的体制。自西汉末期至东汉中期,汉赋基本定型,后辈汉赋作者无法超越前人,故模拟之风大盛,汉赋进入模拟期。这时的汉赋作者以扬雄、班固为最著名。从东汉中期至末年,汉赋进入转变期,即朝着接近现实的方向转化。张衡的《归田赋》,抨击社会政治,表现不满倾向,初步奠定小赋基础。蔡邕的《述行赋》使之成为汉赋第二大家。他的赋作内容深刻,用词得当,鞭笞了社会的丑恶,对人民的疾苦表示出同情和关怀。汉赋至魏晋定型于小赋,至南北朝演化成骈赋,至唐宋转变为律赋与文赋。汉代的赋。赋是一种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文学体裁,讲究文采、韵节,通过“铺采■文”以“体物写志”。最早以赋名篇的是战国时赵人荀况,但汉人常把赋和辞连用,称为辞赋。这是由于汉赋多模仿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汉人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收为一集,名曰《楚辞》。辞赋连用,表示汉赋和《楚辞》之间的继承关系。由于汉代上层统治集团的提倡,赋的创作盛极一时。据班固《两都赋序》记载,在成帝之世,“论而录之,盖奏御者千有余篇”,加上西汉末和东汉的作品,数量当更为可观。初期的汉赋如贾谊的《吊屈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等,其形式同《楚辞》没有什么区别。景帝时枚乘作《七发》,开创了一种进一步散体化、以铺张为能事的新赋体。经过司马相如等著名赋家的发扬光大,新体赋在武帝以后繁荣起来,成为汉赋的主流。新体的汉赋一般又可分为大赋和小赋两类。从内容上看,大赋多是铺叙夸耀都城、宫殿、苑囿之盛和帝王大规模行猎的场景,旨在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迎合统治者好大喜功、追求享乐的心理,而在篇末寓讽谏之意。主要作品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扬雄的《长杨赋》、《羽猎赋》,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东京赋》、《西京赋》等。这些大赋写得富丽堂皇,很有气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统一的汉帝国的声威和上升时期封建统治阶级既穷奢极欲又发扬蹈厉的风貌。但大赋为达到形式上的华美恢宏,往往夸张浮饰又大量堆砌词藻,喜用冷字僻词以炫博争奇,兼之后期的大赋多摹拟而少创新,行文板滞,这些都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小赋篇幅较短,或抒情述志,或借物寓言,内容比较广泛,风格比较清新,主要流行于东汉。著名作品有张衡的《归田赋》、赵壹的《刺世疾邪赋》、祢衡的《鹦鹉赋》等。汉赋在流传过程中多有散佚,现存作品包括某些残篇在内,共约二百多篇,分别收录在《史记》、《汉书》、《后汉书》、《文选》等书中。赋是汉代最流行的文体。在两汉400年间,一般文人多致力于这种文体的写作,因而盛极一时,后世往往把它看成是汉代文学的代表。 赋的产生和发展 赋作为一种文体,早在战国时代后期便已经产生了。最早写作赋体作品并以赋名篇的可能是荀子。据《汉书u2022艺文志》载,荀子有赋10篇(现存《礼》、《知》、《云》、《蚕》、《箴》5篇),是用通俗“隐语”铺写五种事物。旧传楚国宋玉也有赋体作品,如《风赋》、《高唐赋》、《神女赋》等,辞藻华美,且有讽谏用意,较之荀赋,似与汉赋更为接近,但或疑为后人伪托,尚无定论。从现存荀赋来看,这时赋体还属萌芽状态。赋体的进一步发展,当受到战国后期纵横家的散文和新兴文体楚辞的巨大影响。赋体的主要特点,是铺陈写物,“不歌而诵”,接近于散文,但在发展中它吸收了楚辞的某些特点——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手法,因而丰富了自己的体制。正由于赋体的发展与楚辞有着密切关系,所以汉代往往把辞赋连称,西汉初年的所谓“骚体赋”,确实与楚辞相当接近,颇难加以明显的区分。 汉赋的形成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汉初的赋家,继承楚辞的余绪,这时流行的主要是所谓“骚体赋”,其后则逐渐演变为有独立特征的所谓散体大赋,这是汉赋的主体,也是汉赋最兴盛的阶段;东汉中叶以后,散体大赋逐渐衰微,抒情、言志的小赋开始兴起。汉赋的这种发展变化过程,与汉代社会状况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唐诗唐代(公元618-907年)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 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尽管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但许多诗篇还是为我们所广为流传。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唐代的古体诗,基本上有五言和七言两种。近体诗也有两种,一种叫做绝句,一种叫做律诗。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基本上有这样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是丰富多彩、推陈出新的。它不仅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的传统,并且大大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不仅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很大的缺陷。其代表人物有“初唐四杰”的王勃、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骆宾王(《鹅鹅鹅》);“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其句子长短不齐,便于抒发感情。宋词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婉约派的代表人物:南唐后主李煜(〈菩萨蛮〉)、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一剪梅〉)等,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辛弃疾(〈破阵子〉)、岳飞等 元曲原本来自所谓的“蕃曲”、“胡乐”,首先在民间流传,被称为“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 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但虽有定格,又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元曲将传统诗词、民歌和方言俗语揉为一体,形成了诙谐、洒脱、率真的艺术风格,对词体的创新和发展带来极为重要的影响。代表人物即代表作: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等。明、清小说明清是中国小说史上的繁荣时期。从明代始,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充分显示出其社会作用和文学价值,打破了正统诗文的垅断,在文学史上,取得与唐诗、宋词、元曲并列的地位。清代则是中国古典小说盛极而衰并向近现代小说转变的时期。 小说是伴随城市商业经济的繁荣而发展起来的。宋代前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了都市的繁荣,为民间说唱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场所和观众,不断扩大的市民阶层对文化娱乐的需求又大大地刺激了这种发展,从而产生出新的文学样式——话本。话本是说话人所用的底本,有讲史、小说、公案、灵怪等不同家数,已初具小说规模,在以后的流传过程中又不断加入新的创作,逐渐成熟。明代经济的发展和印刷业的发达,为小说脱离民间口头创作进入文人书面创作,提供了物质条件。明代中叶,白话小说作为成熟的文学样式正式登上文坛。代表性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等。
2023-09-09 11:01:311

先秦诸子散文兴盛的原因

散文兴盛的原因主要是诸侯分裂,名尊周室实各独立、学术空气自由、士阶层的兴起等方面的原因
2023-09-09 11:01:416

《先秦散文·“鹖”冠子·博选》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鹖”冠子·博选》原文鉴赏 王斧非一世之器者①,厚德隆俊也②。道凡四稽③: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四曰命④。权人有五至⑤:一曰伯己⑥,二曰什己⑦,三曰若己,四曰厮役⑧,五曰徒隶。所谓天者,物理情也⑨;所谓地者,常弗去者也⑩;所谓人者,恶死乐生者也;所谓命者,靡不在君者也(11)。君也者,端神明者也(12);神明者,以人为本者也;人者,以圣贤为本者也;圣贤者,以博选为本者也;博选者,以五至为本者也。故北面而事之(13),则伯己者至;先趋而后息,先问而后默(14),则什己者至;人趋己趋,则若己者至。凭几据杖,指麾而使(15),则厮役者至;乐嗟苦咄(16),则徒隶之人至矣。故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亡主与徒处。故德万人者谓之隽(17),德千人者谓之豪,德百人者谓之英。德音者(18),所谓声也(19)。未闻音出而响过其声者也(20)。贵者有知,富者有财,贫者有身。信符不合(21),事举不成(22)。不死不生,不断不成。计功而赏,权德而言(23)。王斧在此,孰能使营(24)? 【注释】 ①王斧:指法制。 ②厚德隆俊:厚待有德者,崇尚俊杰。 ③稽:考核、稽考。 ④命:命令、法令。 ⑥权人:权衡人材。 ⑥伯己:百倍于己。伯同“百”。 ⑦什己:十倍于己。⑧厮役:供支使奔走者。 ⑨物理情:疑当作“物理人情”。 ⑩常弗去:地不动,故常驻而不消失。 (11)靡:无。 (12)端神明:无为而尊,端若神明。 (13)北面而事:古代礼节,尊贵者之位面向南,卑贱者之位面朝北。事:事奉、侍候。 (14)默:不语。 (15)指麾:意同“指挥”。使:支使。 (16)嗟:表示呼唤的语气词。咄(duo):表示呵叱的语气词。 (17)德万人:道德品质在万人之上。隽:俊杰。 (18)德音:美好的声誉。 (19)声:指声誉、名声。 (20)响:回音。声:声音。 (21)信符:印信、符节。 (22)事举:举事、办事。 (23)权德:权衡其品德。言:发表意见。 (24)惑:乱。 【今译】 法制当中并非某一时期临时措施者,就在于优厚有德者和尊崇俊杰。治道肓四点必考察: 一曰天,二曰地,三曰人,四曰命令。权衡人材有所谓“五至”:一、才能百倍于己者。二、十倍于己者,三、与自己相似者,四、供支使的办事者,五、奴隶之人。所谓天,其特点就是体现物理人情;所谓地,其特点就是常驻而不消失;所谓人,其特点就是好生而恶死;所谓命令,其特点就是一切无不为君主所掌握。为君者,端重有如神明;而神明,应以人为基本;人则以圣贤为基本;圣贤则以广泛选拔人材为基本;广泛选拔人材则以“五至”为基本。所以,能像对待尊贵者屈己下士,则百倍于己的人材就来了;先人而趋,后人而息,先人而问,后人而默,则十倍于己的人材就来了;人家去干什么,自己也去干什么,则与自己差不多的人材就来了;凭靠桌几,据着拐杖,指挥安排勤杂人等,这样对待人材,则一般供支使的办事人员就来了;高兴时吆喝,烦恼时叱骂,这样对待人材,那些只配当奴仆的人就来了。所以,古代帝者与人材相处如待师傅,古代王者与人材相处如待朋友,亡国之君与人材相处如对待奴仆。所以,道德在万人之上者叫做俊杰,道德在千人之上者叫做豪杰,道德在百人之上者叫作英杰。所谓德音,也就是人的声誉。没有听说音响发出之后其回音能大过声音的。贵人有知识,富人有财产,穷人有体力。符节如不相合,事情就办不成。没有死,就没有生,没有断缺,就没有完满。按其功劳而授赏,权衡其品德而发表意见给予评价。法制的要点就在于此,作到这样,有谁能使王者惑乱胡涂呢? 【集评】 明·杨慎:“首篇联属精绝,为六国竞士首唱。” 明·王凤洲;“文章须要说得拈筋刻骨,方是奇思绝人。此论深入物理,曲尽事情,最有跌宕处,三复便得之。” 明·汤义仍:“此篇以王斧为眼目,以四稽五至为股法,以君为主宰,以人与圣贤为血脉,而统归于选贤为本,据古师臣者帝,友臣者王,见帝王必资于师保之夹辅,而德音布于天壤,论极正大,可为策学要诀。”(以上均见明·归有光《诸子汇函》卷七) 明·焦竑:“把常理说来,有不求奇而奇处,而文字递下,有一泻千里之势。”(《历子品粹》卷八) 明·王宇:“四稽、五至之说,语工《洪范》,而理夺漆园。” 明·朱养纯:“笔意高妙,当是《国策》以上文字,郭隗似祖此言?”(以上见《鹗冠子评注》) 明·王永启: “章法跌逸,绝似《逍遥游》。”(《十三子全书·“鹖”冠子》) 明·王慎中:“文字奇崛,笔力雄健。”(《二十九子品汇释评》) 【总案】 这是一篇关于人才学的重要文章。中心思想是提倡广泛地选拔人才——即题旨“博选”。而博选的基本要求就是统治者必须尊重人才——即“厚德隆俊”。强调指出,统治者对待人才态度之高下,恰与所得人材之高下成正比。其中“伯己”、“什己”、“若己”及“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亡国与徒处”等语,是当时名言。又见于《战国策》、《吕氏春秋》、《荀子》、马王堆帛书《称》篇以及贾谊《新语》、《韩诗外传》。可见战国秦汉之际传播甚广。后来又得到韩愈等人的称赞。 文章推理严密,章法井然。先提出“四稽”、“五至”为纲,然后逐句解说,逐次分析,有条不紊。如剥笋抽丝,使论证愈来愈充分,立旨愈来愈鲜明。除排比整饬的散句之外,篇末又缀以四言韵语,具有格言警句性质。给人铿锵有力,余味无穷之感。
2023-09-09 11:02:161

先秦散文详细资料大全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散文蓬勃发展的阶段,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散文著作,这就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先秦散文。先秦散文分为两种,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包括《左传》、《国语》、《战国策》等历史著作;后者是儒、墨、道、法等学派的文章,其中如《论语》 《墨子》《孟子》等,是孔丘、墨翟、孟轲的弟子对其师言行的记录,《庄子》《荀子》《韩非子》 等则为本人的著作。 古代中国是散文大国,也是出现这种文体最早的国家。后代散文源于先秦散文,它对后世散文的发展影响极为深远。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先秦散文 外文名 :Prose in the Pre-Qin 盛行时代 :春秋战国时期 分类 :历史散文、诸子散文 代表作 :《左传》、《国语》、《论语》等 简介,分类,历史散文,诸子散文,发展历程,甲骨文,铭文,筮辞,形成,文风,地位,影响,文体,文风,表现手法,其他, 简介 中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商朝的甲骨卜辞中,已经出现不少完整的句子。西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有的长达三、五百字,记录贵族事功、诉讼原委或赏赐情由等等,记叙的内容已经相当丰富。这些可以看作是古代散文的雏形。 先秦地图 先秦散文是中国散文的发轫。主要保存在《尚书》、《春秋》、《左传》、《国语》和《战国策》中。包括《左传》、《国语》等先秦叙事散文和《论语》、《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先秦时期,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还不分明。当时的散文,只能说是与韵文相对的一种文体,基本上是哲学、政治、伦理、历史方面的论说文和记叙文,但由于它们具有较强的文学性,在中国文学的发展中产生过很大影响,因而被视为先秦文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先秦散文分为两大类 : 一类是 历史散文 ,一类是 诸子散文 。 一般地说,历史散文并不属于文学的范畴。由于先秦时期纯文学散文尚未出现,而历史著作中的文字叙事、写人非常生动、形象,语言也富于文采,对后世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先秦的历史散文可以说是文学性较强的散文。先秦的历史散文,文学性不强的《尚书》、《春秋》可以不论,而以《左传》、《国语》、《战国策》为其代表。《左传》也称《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与之并存的还有齐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鲁人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左传》仿照《春秋》用鲁国国君的世次编年,是一部自成体系的独立完整的历史著作。成书于战国初期,据说作者是鲁国史官左丘明,全书近二十万字,全面记载了春秋时代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等多方面的活动。 历史散文 历史散文分为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国别体。史书又分为通史和断代史。 我国的史官建制很早,按周代的制度,有大史、小史、左史、右史等职位。《汉书·艺文志》记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事为《春秋》,言为《尚书》”《尚书》记载了商周君王对臣民发布的各种政令,文辞简练。《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记事严谨,语言精炼。 应该说真正具有文学价值的历史著作,产生于春秋战国时代,《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是其代表。 《先秦历史故事》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是用历史事实来解释《春秋》的著作,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春秋》是概括的记述历史,而《左传》则详细的记载事件本末细节,此书丰富多彩,叙述了春秋时期各诸侯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情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 《左传》擅长战争描写,它不仅把纷繁复杂的战争有条理的叙述出来,并且从大处着眼,通过人物对话,写出战争的性质,决定胜败的因素等内容。《曹刿论战》和《秦晋肴之战》等篇,都写得非常出色。 《国语》是战国时代出现的一种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和诸侯各国的大事。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远不及《左传》,然而它有的叙事比《左传》更鲜明生动,如写“厉王弭谤”和“勾践复国”的文字。 《战国策》记述的基本上是战国时期谋臣纵横捭阖的谋略和辞说,它的文风是剧谈雄辩,书中还刻画了许多生动的人物形象。例如写唐且出使秦国,唐且与秦王谈起“布衣之怒”,秦王轻淡的说,布衣之怒不过“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唐且慷慨陈词:“此庸夫之怒,非士之怒。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说完,拔剑而起,这一番慷慨豪壮的言辞,打掉了秦王不可一世的凌人盛气。 《战国策》中的纵横家辩士,还擅长运用寓言进行说理、论证,象狐假虎威、画蛇添足等成语故事,都出自《战国策》。 《左传》和《战国策》对后世的散文家有着深刻影响 。司马迁的《史记》,曾经大量采用这两书的材料,并汲取了它们的写作技巧和语言风格。汉代贾谊、晁错等人的政论文章,其雄辩风格得之于这两书也很多。历代史书的编撰,以至唐宋散文家的记叙文,在语言和表现方法上,也都受到先秦散文的影响。 诸子散文 春秋之末,王权衰落,诸侯崛起,天下纷争。与之相应,官失其守,礼崩乐坏,士阶层蔚然勃兴,私学兴起,私家著述相继出现。到战国时,百家争鸣,诸子横议,著书立说,蔚为风尚。据《汉书·艺文志》载,当时主要诸子有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家十家。先秦诸子指的就是这一时期诸子百家阐述各自对自然对社会不同观点和主张的哲理性著作。 先秦诸子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春秋末、战国初为第一阶段,代表作有《论语》、《墨子》,文章多为语录体,或为简明的议论短章;战国中期为第二阶段,代表作是《孟子》、《庄子》,文章逐渐由语录体发展为对话式论辩文与专题论文;战国后期为第三个阶段,《荀子》、《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其文章基本上都是宏篇巨制的专题论文,完善了论说文的体制。 先秦诸子具有鲜明的特点。思想上,它们都坚持独立思考,各抒己见,放言无惮。如孔子提倡仁义礼乐,墨子主张兼爱尚贤,庄子主张自然无为,韩非子则大倡法术势。文风上,诸子各具个性和风格。如《论语》简括平易、迂徐含蓄,《墨子》质朴明快、善于类推,《孟子》气势恢宏、辞锋雄辩,《庄子》汪洋恣肆、文思奇幻,《荀子》浑厚缜密、比喻繁富,《韩非子》严峻峭拔、论辩透辟。语言上,它们都善用比兴,深于取象。如《庄子》“寓言十九”,引物连类,取象之深厚,为诸子之最。文体发展上,先秦诸子散文首先确立了论说文的体制。从语录体的有观点无论证,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分、逻辑严密、结构完整的专题论说文,显示了我国论说文发展的大致风貌。此外,先秦诸子散文中一些故事叙述,颇类小说,为后世的叙事文学提供了营养。 先秦诸子散文,在思想和创作上,对我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各方面等都产生了极为深远影响。 发展历程 中国散文文学形成的历史,从没有文字到有文字,从片言只语到成段成章,再到中心明确、结构谨严的篇章,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 甲骨文 中国散文的最早源头,可以追溯到甲骨卜辞。殷代是一个神权统治的时代,统治者借用神的力量来加强他们对奴隶及臣民的控制。当时的文化,基本上是神权统治的工具,被巫祝所垄断。殷代甲骨文,基本上都是殷代王室占卜的记录。他们把卜问的时间及祭祀、天时、年成、田猎、征战、商王的起居、疾病等内容刻在龟甲或兽骨上,以便日后检验。这些卜辞,一般包括序辞(占卜的时间和占卜者的名字)、命辞(占卜的问题)、占辞(对卜兆的解说)、验辞(事实与预卜是否符合)等部分。也有少量非卜辞的记载,上面记录了狩猎与战争的史实以及有关甲骨整治、收藏等情况。这些记事,只是为了备忘,加上刻写的困难,所以力求简单概括,大多是些零散的句子,较长的记事刻辞如“小臣墙刻辞”,补足其残文,估计原文字数超过150字。就中能够完整明白地表达意思的已属上乘,能够略具篇章规模的更为少见,所以它还只是记事散文的萌芽。 铭文 商周盛行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的风气。铜器铭文,也称金文,已发现有铭文的商周青铜器估计近万件。商代铜器铭文很简单,一般仅用一至五、六个字记作器者之名、所纪念的先人庙号等。商代晚期出现了较长的铭文,但也没有超过50字的,内容多数是因接受赏赐而作纪念先人的祭器以示荣宠的记录,在表现技巧上,与同时的商代甲骨文相似。到西周,铜器铭文达到全盛,篇幅加长,二、三百字的颇为多见,西周晚期的毛公鼎则长达498字;内容也大为丰富,除了较常见的记载周王的任命、赏赐及记功表德外,还有记诉讼、土地交易、勘定田界等较特殊的记事铭文,正如《墨子·鲁问》中说的:“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世子孙。”许多周代的铜器铭文是有韵的,且喜欢用整齐的四字句,有的铭文还具有比较浓厚的文学气息。但因铜器铭文的篇幅受限制,内容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叙事部分大都直陈其事,很少修饰,又有不少颂扬求福的套语,因此其文学价值一般不如流传下来的同时代的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 筮辞 周人卜与筮并用,但多用蓍筮。把占筮过的事和结果记下来,以便年终复查占验多少,这些记录,叫做筮辞。占筮者把收集到的旧筮辞编辑成书,以作占筮的参考。《周易》就是这样的一部占筮用书。《周易》中所记的旧筮辞也象卜辞一样,大多片言只语。经过编辑者的选择、加工,编成六十四卦,每卦分为六爻。卦有卦辞,爻有爻辞。多数的卦都有中心、有层次,卦爻辞中用韵的约占三分之一,部分近似民歌,有些描写细致,运用比喻、起兴、衬托等表情达意的手法,颇为生动形象,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西周时期的写作水平。因为是占筮之书,所记的内容显得驳杂零乱,其中又 *** 了不少贞兆辞,衔接成章的并不多,只能说它还处在散文正在形成的阶段。 形成 真正标志著中国古代散文已经形成的,应该是《尚书》。《尚书》主要载录了殷商、西周时期的典、谟、誓、命、训、诰,以及东周作品,是上古的一部官方历史文献。卜辞与《周易》是巫官之作,《尚书》是史官之作;前者记录的是对神的祈祷与所谓神的启示,后者记录的是王公的言辞与政令。 现存的《尚书》已几经聚散,真伪杂糅。《盘庚》三篇是盘庚迁都于殷的三次训话。但全文中心突出,议中夹叙,有生动的比喻,富于感 *** 彩,从中可见盘庚的胸怀、胆略与神情。它与《周书》中写周公告诫周成王的《无逸》等篇,可算是较早的、比较完整的论说文。较早而又比较完整的记叙文,则可以《周书》中的《顾命》为代表。《顾命》记叙周成王之死和周康王即位的经过,先记成王临终时对大臣们的遗嘱,接着记述康王即位的仪式,最后是召公和诸侯们对康王的告诫和康王的答词,记叙具体而有层次。《尚书》之后,散文分别向着偏重于论说的诸子散文和偏重于记述的历史散文两方面发展。 文风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竞作,九流并起。”各种思想流派的代表人物纷纷著书立说,宣传自己的社会政治主张。诸子的文章,各具风采。 《古文观止》 《论语》 是孔子的弟子记述孔子言行的著作。《论语》风格是语言简练,含义深远,雍容和顺。其中许多形象化的语言,往往包含着深远的社会和道德含义。例如,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既是对松柏的礼赞,又是对一种坚强人格的称颂,形象与哲理交融在一起。 《 墨子 》 一书,语言质朴,但有很强的逻辑性,善于运用具体事例来说明道理,又经常从具体问题的争论中作出概括性的总结。例如,《非攻》篇中说:“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人桃李,众闻则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此何也?以亏人自利也。”以下又从盗窃别人鸡狗说到,侵略他人国家,指出这些行为的本质都是“亏人自利”的不义之举。这样的由小及大,层层推进,既是演说,又是比喻,论证明白而严谨。 《孟子》 散文的特点是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端锋芒显露。例如,《孟子·梁惠王下》中记述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孟子对齐宣王所问“齐恒晋文之事”避而不言,却引齐王谈论王道。在对话中,孟子经常连连发问,步步紧逼。他的雄辩锋芒,有时竟使得“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的文章还善用比喻。他在谈及不能和不为的区别时说:“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他所用的比喻常常是多样的,有时整段用,有时全篇用。就象“鱼,我所欲也”,就是层层深入,运用曲折的比喻揭出所论主旨。 先秦诸子 《庄子》 :在先秦思想中,庄子的思想具有一种虚无主义色彩。在先秦散文中,《庄子》是最具风格的。大量的采用虚构的寓言故事,来说明思想论点,这是《庄子》的一大特色,《庄子》想像神奇,在古代散文中独树一帜。《庄子》寓言丰富,并且很多出自作者自创。这些寓言也不是简单的比喻,而是有着奇幻斑斓的色彩。像写河伯看到“秋水将至,百川灌河”的景象,便“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当他来到北海,看到大海的浩瀚天际,这才感到天外有天,自己的沾沾自喜是笑的。接着通过与河伯的对话,又道出宇宙之大,大海在其中也是渺小的等的道理,既是寓言,又有壮阔的景物描写,充满著浪漫主义色彩。还有,写诸侯间的战争时说:有两个国家,一个建在蜗牛的左角,一个建在蜗牛的右角,“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旬有五日可返”象这样的奇幻的想像,在《庄子》中还很多。 《韩非子》 的文章注重论述,论事证理切中要害而又精辟深刻。在先秦诸子中,韩非子的分析力最强。有一篇写亡国的理由,竟写了47条之多。他的文章中也大量引用寓言故事和历史知识,我们今天还在运用的成语,如守株待兔、买椟还珠等,都出自《韩非子》。 先秦诸子散文风格多样,或气势磅礴,或雄辩锐利,或浪漫奇幻,对我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地位 先秦散文在散文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左传》、《国语》、《战国策》等,成为后世散文写作的楷模。秦汉以后,《左传》的文章一直为人们所喜爱,尤其是唐宋以来的古文家,都非常推崇《左传》,并把它作为学习对象。韩愈《进学解》说他“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古代作品中,就包括《左传》。宋人把《左传》与《史记》、韩文、杜诗相提并论,同作为文学范本。情韵丰富的《左传》散文,也深为清代桐城派散文家所推崇。对《国语》语言艺术的赞誉,历来甚多。 《先秦散文》 柳宗元尽管曾作《非国语》批评《国语》的某些思想,但在其“序”中还是认为“其文深闳杰异”,其为文即以《国语》为法。汉初散文,尚有战国遗风,贾谊,邹阳等西汉前期散文家的作品中,更是可以明显看出《战国策》文风的余绪。这种影响持续不断,在苏洵、苏轼等后代作家的散文中,还可以体味到先秦叙事散文的神韵。《战国策》的文章,对汉赋的产生也起过促进作用。汉赋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扬厉的风格,都可以看出对《战国策》的借鉴。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思想的深邃,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源泉。先秦说理散文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儒、道为代表的先秦说理散文,以其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文化意蕴,确定了作家的人格理想,作品的审美风范,成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基石之一。 先秦说理散文是中国散文创作的典范,它以成熟的说理文体制,形象化的说理方式,丰富多彩的创作风格和语言艺术,影响了后世的文学创作。 章学诚认为,“周衰文弊,六艺道息,而诸子争鸣。盖至战国而文章之变尽,至战国而著述之事专,至战国而后世文体备。”(《文史通义·诗教上》)说战国时文章已变尽,未必符合实际,但后世的所有文体都能在战国散文中找到先例或萌芽则是无疑的。先秦说理散文不仅标志著说量议论文体的成熟,而且也包孕了寓言、小说等因素。 影响 先秦散文虽然不是纯文学的著作,但它们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文体 后世各种文体的滥觞,多见于先秦。在刘勰《文心雕龙》文体论诸篇中,常追本溯源直到先秦。先秦时期的论说及史传各体都为后世所直接继承。此外,《论语》“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章、《晏子春秋》“晏子使楚”章等,类于轶事;《左传》、《列子》好奇,载及鬼神,近乎志怪;子、史中的寓言故事以及《穆天子传》、《燕丹子》,可以称之为小说萌芽;而《战国策》铺陈扬厉,《庄子·说剑》与宋玉《对楚王问》增设主客问答,更可以看出汉赋的渊源。 礼乐文化 文风 刘师培《论文杂记》说:“中国文学至周末而臻极盛,《庄》、《列》之深远,苏、张之纵横,《韩非》之排奡,《荀》、《吕》之平易,皆为后世文章之祖。”确实,先秦各家的散文风格,从不同方面滋养著后代作者。 表现手法 “《春秋》笔法”、“《左传》义法”,曾被推崇为文之准绳。唐宋古文运动以诸经、诸子为旗帜,标举“文统”,莫不导源于先秦。因此,先秦散文与《诗经》、《楚辞》一起成为中国文学的基石。 其他 此外,先秦散文还为后代小说、戏曲创作提供了不少题材。
2023-09-09 11:02:251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分为几个时期?各有哪些代表作品

先秦历史散文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我国最早的历史散文集,是我国记言文字之祖。《春秋》据传为孔子所作,开启了私人著史的先例,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尚书》和《春秋》为我国史书提供了记言记事文的不同体例。  第二个时期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前者是以记事为主的编年史,后者是以记言为主的国别史。《左传》和《国语》分从记言、记事两方面将《尚书》、《春秋》的文字简约古奥变为繁富通畅,这样就使先秦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成熟的阶段。  第三个时期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是一部国别史,其横肆的文风,雄隽华赡的文采,标志着先秦历史散文的语言运用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2023-09-09 11:02:371

语录体的先秦诸子散文有哪些

先秦诸子散文发展三阶段: 春秋末期:《论语》《墨子》 语录体为主 战国中期:《孟子》 《庄子》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战国末期:《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 第一阶段:《论语》 《墨子》 语录体为主 《论语》:主要是记孔子言行的书,有孔子弟子所记.语言接近口语(师生谈话录),没有过多修饰. 《墨子》:此书也是墨子弟子所记.文章质朴,较少文采,但逻辑性强,善于运用具体事例说理,是说理文的一大进步. 第二阶段:《孟子》 《庄子》 语录体向专题论文发展 《孟子》:实则仍为语录体,但《孟子》是当场纪录,作者就是孟子.是一本集体著作,其中大量采取对话,双方都有所辩驳,大大促进了散文向论文体发展. 《庄子》: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论辩,对答,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 第三阶段:《荀子》 《韩非子》专题论文 《荀子》:其文多长篇大论,大抵论点明确,层次清楚,句法整练,词汇丰富. 《韩非子》:其散文特点锋芒锐利,议论透辟,推证事理,切中要害 1,摆脱了语录体,成为专题论著. 2,不是一个学派的集体著注,而是一个学者的个人论文集. 3,不是以驳论文为主,而是以正面论述为主.
2023-09-09 11:02:461

下列属于先秦历史散文的有? A.《春秋》 B.《尚书》 C.《孔子》 D.《左转》

D. 《左转》 《左传》又称为《春秋左氏传》,古人列为十三经之一,地位较重要.相传为鲁史官左丘明所作,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历史著作
2023-09-09 11:02:541

《先秦散文·墨子·节用中》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墨子·节用中》原文鉴赏 子墨子言曰:古者明王圣人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彼其爱民谨忠,利民谨厚,忠信相连,又示之以利,是以终身不餍,殁世而不卷①。古者明王圣人,其所以王天下正诸侯者,此也。是故古者圣王制为节用之法,曰: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②,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曰:凡足以奉给民用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古者圣王制为饮食之法,曰:足以充虚继气,强股肱,耳目聪明则止,不极五味之调,芬香之和,不致远国珍怪异物。何以知其然?古者尧治天下,南抚交趾③,北降幽都④,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逮至其厚爱,黍稷不二,羹胾不重⑤,饭于土簋⑥,啜于土形⑦,斗以酌⑧。俯仰周旋威仪之礼⑨,圣王弗为。古者圣王制为衣服之法,曰:冬服绀緅之衣⑩,轻且暖;夏服絺绤之衣(11@,轻且清,则止。诸加费,不加于民利者,圣王弗为。古者圣人为猛禽狡兽,暴人害民,于是教民以兵行,日带剑,为刺则入。击则断,旁击而不折,此剑之利也。甲为衣则轻且利,动则兵且从(12),此甲之利也。车为服重致远,乘之则安,引之则利。安以不伤人,利以速至。此车之利也。古者圣王,为大川广谷之不可济,于是利为舟楫(13),足以将之则止。虽上者三公诸侯至,舟楫不易,津入不饰。此舟之利也。古者圣王制为节葬之法,曰:衣三领,足以朽肉;棺三寸,足以朽骸。窟穴深不通于泉(14),气不发泄(15),则止。死者既葬,生者毋久丧用哀。古者人之始生,未有宫室之时,因陵丘掘穴而处焉,圣王虑之,以为窟穴,曰冬可以辟风寒;逮夏,下润湿,上熏蒸(16),恐伤民之气,于是作为宫室而利。然则为宫室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曰:其旁可以幸(17)风寒,上可以幸雪霜雨露,其中蠲洁(18),可以祭祀,宫墙足以为男女之别,则止。诸加费,不加民利者。圣王弗为。 【注释】 ①卷:同倦,疲倦。 ②轮车:指制轮造车的工匠。鞼匏:音kui pao (匮袍),指制作皮革用品的工匠。 ③交趾:南方的国家,即现在的越南。 ④降:当是“际”之误:际,接续。幽都:即幽州,在今山西省北部地区。 ⑤羹胾不重:指尧生活节俭,饮食简单。羹,肉汤; 胾(zi音自),肉。 ⑥土簋:土制成的陶器,作盛饭用。 ⑦啜:饮。形:是一种饮具。土形就是土烧制而成的瓦器。 ⑧斗以酌:酌,即勺,舀酒器。斗,作动词,舀取的意思。 ⑨俯仰:指低头行礼和抬头受礼。 ⑩绀:gan音赣,以帛染成深青透红的颜色。鲰:(zou音邹):以帛染成近似雀头的颜色。 (11)绤之衣:(chi x i音痴细)。指葛布做成的衣服,织得精细的为,织得粗的为绤。 (12)兵:当是“弁”字之误,弁通变。变且从,指屈伸自如。 (13)利为舟楫:应为“制为舟楫”。隶书“制”或写作“”,与“利”形近而误(从王念孙说)。 (14)窟穴:埋棺材的坑穴。 (15)气不发泄:气,原作流,疑误。按《节葬下》:“气无发泄于上”。是“流”当为“气”之误,今据以改(据毕沅说)。 (16)熏蒸:指太阳烤晒,室内闷热如熏如蒸。 (17)圉:通“御”,抵挡。 (18)蠲洁:清洁。蠲,(juan音娟)洁。 【今译】 墨子说:古代的明王圣人,他们之所以能做天下的帝王,做诸侯的首领,是因为他们非常忠实地爱护人民,非常丰厚地为人民谋利,非但忠实信义,而且使人民看到有利可图,所以人民对于圣王,终身都不会感到厌恶,至死都不会感到厌倦。古代的明王圣人,他们之所以能做天下的帝王,做诸侯的首领,原因就在于此。因此古代的圣王制订出节约用度的法令说:天下各行各业的工匠,举如制造轮车的、制作皮件的、烧制陶器的、冶铸五金的、当木匠的,使他们各自从事所专长的技艺。还说:凡事只要已足够供给民用就适可而止,各种徒增费用,对民生不能带来什么好处的事,圣王就不做。古代的圣王,制订出饮食的法规说:饮食但求能够充实饥肠,增添气力,强壮四肢,使耳聪目明,不讲求各种美味的烹调和气味芳香的食品,不罗致远域的珍馐异馔。根据什么知道是这样的呢?古时候尧治理天下,南边安抚交趾,北边接近幽都,他的势力东西边到达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地方,没有谁不归服的。至于他自身所享用的:粮食不同时吃两种,肉和汤不同时吃两样,用瓦器盛饭,用瓦盆饮水,用木勺子斟酒喝。俯仰周旋等繁琐的礼节,圣王是不做的。古时候圣王制定出穿衣服的法规,说:冬天穿深颜色的衣服,取其轻暖;夏天穿葛布做的衣裳,取其凉爽。仅此而已。各种徒增费用,对民生不能带来什么益处的事,圣王就不做。古时候圣人因为有凶猛的禽兽伤害人民,于是教导人民带着武器行走,平日带着剑,出剑刺击就能刺入野兽的躯体,挥剑斫击必能斩断,即使向旁边砍劈也不致折断,这就是剑的好处。以铠甲作戎装,又轻又便利,活动时屈伸自如,这就是甲的好处。车子用来载驮重物到达远方,乘在车子上很安稳,驾驭车子很便利。安稳就不伤人,便利就可以迅速到达,这是车子的好处。古代的圣王,因为大河宽谷不能通过,于是制造了船只,但求能够渡河而巳。虽然是三公诸侯等尊贵的人来了,船桨不用更换,摆渡的船工也不用打扮。这就是船的好处。古时候的圣王,制定了简化丧葬的法规说:葬死者只用三套衣服,但求死者的躯体易于腐烂;棺木厚三寸,但求死者的骸骨易于腐朽;墓穴的深度不达到有泉水的地方,但求臭气不致散发出来而已。死者既以下葬,生者不要长久地服丧哀恸。古时候,在人类刚刚产生,还没有房屋的时候,依傍着山丘挖洞穴居住。圣王为此而忧虑,以为挖洞穴居住,虽说冬天可以避风寒;但到了夏季,地下潮湿,上面暑热熏蒸,恐怕会损害人们的健康,于是建造了房屋,使居住得到改善。那么建造房屋的做法如何呢?墨子说:房屋的四周可以抵御风寒,屋顶可以承受雪霜雨露,室内清洁,可以祭礼,房屋的垣壁足以分隔男女,使之有别,这样就可以了。各种徒增费用,对民生没有增添益处的事,圣王是不做的。 【总案】 “节用”是墨子的基本生活观念之一,是在与儒家的论辩中提出来的。《节用》共三篇,下篇有目无文。本篇是中篇。墨子针对儒家的繁文缛节铺张浪费,提倡节用。墨子认为,古代的明王圣人,只为人民谋利,他们的生活都是十分节俭的。因此他主张,在饮食、穿戴、武装、车船、葬礼、宫室等方面都要讲求实用,反对奢侈。墨家的这种主张,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的愿望。在写法上,全篇贯之以“圣王”的经验和风范。一开始就强调古代的“明王圣人”只图奉献,不讲享受。在这个基础上,假借“圣王”名义托出“节用之法”:原则是凡事足够供人民用就适可而止,对民生无利的事就不做。有了这个原则,再一一针对与民生关系最密切的几项要事加以申说。作为重点,首先讲了饮食,定出饮食的限度,并举出人人敬爱的尧帝的生活作例证:尧治天下辛苦备至,饮食却极为简单,“饭于土簋,啜于土形”。尧的作风当然有权威性、典范性。接下去,再逐项讲服装、剑甲、舟车、葬礼、宫室应以什么限度为标准,就有了相当的说服力。
2023-09-09 11:03:011

先秦散文走向成熟的标志及三个阶段 字数越多越好

先秦散文的主要形式,是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历史散文是在史官文化传统的基础上渐进产生并成熟起来的.历史散文的发展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以《尚书》和《春秋》为代表.《尚书》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在中国古代散文史上具有奠基的意义.此外,《逸周书》也是一部类似《尚书》的史籍.孔子编着的《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断代史,是编年体史书之祖,其体例和「笔法」对后世散文都产生了经典式的影响.二书体现了早期历史散文的特征.   (2)第二阶段,以《左传》和《国语》为代表.《左传》是中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也是先秦历史散文中思想性和艺术性最为突出的著作.《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由各国的史料汇集而成.二书标志着历史散文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3)第三阶段,以《战国策》为代表.《战国策》也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叙的是战国时期谋臣策士们的言行.在语言艺术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诸子散文是在先秦理性精神觉醒的背景下和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中形成并繁荣起来的.诸子散文的发展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春秋战国之交以《论语》、《老子》为代表,以简短的不成文的语录体或格言体为主要形式.其中《论语》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 .全书没有完整的体系和篇章结构;风格温文尔雅、雍容和顺;语言简明深刻、语约义丰,往往在一两句话里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人生经验,不少成为常用的成语或格言.   二、战国中叶,以《孟子》、《墨子》、《庄子》为代表,以富有文学性的对话体为主要形式.其中《孟子》以善辩著称,多带驳论性质.其论辩,高屋建瓴,锐气逼人,机锋百出,喷薄有力,往往有一种“其锋不可犯”的气势,使对方理屈词穷,无以置辩.《孟子》虽尚未脱离语录体,但无论从篇章结构,还是文采言辞来说,都较之《论语》有了很大发展.《墨子》成书略晚于《孟子》,在形式上仍属记言,但已不是只言片语而是首尾完整、富有逻辑性的论文了.它质朴无华,以逻辑严密著称.《庄子》虽然也未完全脱离对话论辩的形式,但已实现了向专题论文的转化.它行文汪洋恣肆,想象奇特,寓说理于形象之中,极富于文学色彩.   三、战国末期,以《荀子》、《韩非子》为代表.它们已完全摆脱了以驳论为主的对话体,成为讲究逻辑、注重修辞的学者个人的论文集,以正面论说为主.其中《荀子》可称为长篇专题学术论文集.它论点突出,比喻繁富,注重修辞,表现出高度的组织和驾驭文字的能力和技巧.《韩非子》多为长篇议论文,有立论,有驳论,峻峭挺拔,切中要害,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2023-09-09 11:03:101

《先秦散文·国语·秦侵晋止惠公于秦》原文鉴赏

《先秦散文·国语·秦侵晋止惠公于秦》原文鉴赏 六年①,秦岁定②,帅师侵晋,至于韩③。公谓庆郑曰④:“秦寇深矣,奈何?”庆郑曰:“君深其怨,能浅其寇乎?非郑之所知也,君其讯射也⑤。”公曰:“舅所病也⑥。” 卜右⑦,庆郑吉。公曰:“郑也不逊。”以家仆徒为右⑧,步扬御戎⑨;梁由靡御韩简⑩,虢射为右(11), 以承公。 公御秦师,令韩简视师,曰:“师少于我,斗士众。”公曰:“何故?”简曰:“以君之出也处己(12),入也烦己,饥食其籴,三施而无报,故来。今又击之,秦莫不愠,晋莫不怠,斗士是故众。”公曰:“然。今我不击,归必狃(13)。一夫不可狃,而况国乎!”公令韩简挑战,曰:昔君之惠也,寡人未之敢忘。寡人有众,能合之弗能离也。君若还,寡人之愿也。君若不还,寡人将无所避。”穆公衡雕戈出见使者,曰:“昔君之未入,寡人之忧也。君入而列未成(14),寡人未敢忘。今君既定而列成,君其整列,寡人将亲见。” 客还,公孙枝进谏曰(15):“昔君之不纳公子重耳而纳晋君,是君之不置德而置服也。置而不遂,击而不胜,其若为诸侯笑何?君盍待之乎?”穆公曰:“然。昔吾之不纳公子重耳而纳晋君,是吾不置德而置服也。然公子重耳实不肯,吾又奚言哉?杀其内主,背其外赂,彼塞我施,若无天乎?若云有天,吾必胜之。”君揖大夫就车,君鼓而进之。晋师溃,戎马泞而止。公号庆郑曰:“载我!”庆郑曰:“忘善而背德,又废吉卜,何我之载?郑之车不足以辱君避也!”梁由靡御韩简,辂秦公(16),将止之,庆郑曰:“释来救君!”亦不克救,遂止于秦。 穆公归,至于王城(17),合大夫而谋曰:“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之,与复之,孰利?”公子絷曰(18):“杀之利。逐之恐构诸侯,以归则国家多慝,复之则君臣合作,恐为君忧,不若杀之。”公孙枝曰:“不可。耻大国之士于中原,又杀其君以重之,子思报父之仇, 臣思报君之仇。虽微秦国,天下孰弗患?”公子絷曰:“吾岂将徒杀之?吾将以公子重耳代之。晋君之无道莫不闻,公子重耳之仁莫不知。战胜大国,武也。杀无道而立有道,仁也。胜无后害,智也。”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女,无乃不可乎?若不可,必为诸侯笑。战而取笑诸侯,不可谓武。杀其弟而立其兄,兄德我而忘其亲,不可谓仁。若弗忘,是再施不遂也,不可谓智。”君曰:“然则若何?”公孙枝曰:“不若以归,以要晋国之成(19),复其君而质其嫡子,使父子代处秦,国可以无害。”是故归惠公而质子圉(20),秦始知河东之政。(21) 【注释】 ①六年:晋惠公六年,公元前645年。 ②岁定:谷物丰收。秦国曾闹饥荒,向晋国借粮,晋国不允。 ③韩:晋国的韩原,今陕西韩城县西南。 ④公:晋惠公,公元前650年——公元前599年在位。庆郑:晋大夫。 ⑤射:虢射,晋大夫。 ⑥舅:诸侯对异姓大夫的称呼。病:短。 ⑦右:指惠公所在兵车之右。古代兵车上主帅居中,驾车者居左,辅佐主帅的人居右。 ⑧家卜徒:晋大夫。 ⑨步扬:晋大夫。 ⑩梁由靡:晋大夫。 (11)韩简:晋国卿士。 (12)已:秦国人自称。 (13)狃(niu音扭):熟习,这里有轻视的意思。 (14)列:君位。 (15)公孙枝:秦国的公孙子桑。 (16)辂(ya音亚):通“迓”,迎接。 (17)王城:秦国地名,今陕西朝邑县东。 (18)公子絷(zhi音执):秦公子子显。 (19)成:和好。 (20)子圉:晋惠公嫡子。(21)河东:晋惠公原来答应给秦国的河东五城,今山西省境内黄河以东地区。 【今译】 晋惠公六年,秦国的粮食丰收了,秦穆公率领军队侵入晋国,进军到韩原。晋惠公对大夫庆郑说:“秦国的侵略军深入我们的国土了,怎么办?”庆郑说:“您使秦国同我们结下了深怨,能使他们侵入的浅吗?这事不是象我这样的人能知道的,您还是问虢射吧。”晋惠公说:“虢射不擅长这方面的事。”占卜谁来做晋惠公所乘兵车的副手,结果是庆郑吉利。晋惠公说;“庆郑不谦逊。”就让家仆徒做他的车右,步扬给他驾驶战车;让梁由靡给韩简驾车,虢射做副手,作为晋惠公兵车的副车。 晋惠公率军阻挡秦军,命令韩简先察看一下两军的阵势。韩简回来报告说:“秦国的军队比我们少,但勇士多。”晋惠公说:“为什么?”韩简说:“因为您当初逃亡时依靠过秦国,回国为君也是麻烦秦国帮的忙,晋国缺粮时他们又给过粮食,这三种恩惠我们都没回报,所以他们才来侵犯。如今又要同他们打仗,因此秦国的士兵没有不气愤的,晋国士兵没有不懈怠的,所以秦军的勇士才多。”晋惠公说:“是这样。但是现在我们不同秦军作战就撤回去,一定会被他们轻视。一个人尚且不能被轻视,何况一个国家呢!”晋惠公命令韩简去挑战,让他对秦穆公说:“当初您的恩惠,我都没敢忘。我的军队,既然已经集合起来了,就不能再散开。您如果能撤回去,这是我的愿望。您如果不撤,我就没办法避免这场战争了,只能打一仗。”秦穆公手里横执着雕花的战戟出来见韩简,说:“当初晋君逃亡国外,还没回国为君的时候,我替他忧虑过。他回到国内但君位未稳时,我不敢忘记他的困难。如今你们国君已经巩固了地位,而且一切就绪,让你们国君做好准备,我要亲自会会他。” 晋国的使者韩简回去了,公孙枝上前劝谏秦穆公说:“当初您不结纳公子重耳却结纳晋惠公,这是您不立有德的人为君,而是立服从我们支配的人。立他又不到底,与他作战要是再打不赢,会惹得天下诸侯来笑话我们,那可怎么办?您何不等着他们国家内部出现变乱呢?”秦穆公说:“你说得对。当初我不结纳公子重耳却结纳晋惠公,确实是我不立有德的人为君却立服从自己的人。但是公子重耳坚持不肯做晋国的国君,我又能说什么呢?晋惠公杀了国内主政的大夫里克,对外又违背了许诺给我们的河东五城,他还不肯救我国的饥荒,虽然我们一再施惠于他,难道就没有天理了吗?如果天理还在,我一定能够战胜他。”秦穆公让大夫们都登上战车,他亲自击鼓进军。晋惠公的军队溃败了,他坐的兵车陷在泥泞中,拉车的马不能前进。晋惠公呼唤庆郑说:“拉上我!”庆郑说:“你忘恩负义,又不按卦卜的吉象去做,现在为什么让我拉你呢?我的车不够格屈尊你来躲避!”这时,梁由靡给韩简驾驶的兵车,迎面拦住了秦穆公,眼看就要俘获他了,庆郑说:“放了他,赶快来救国君!”这也没能救下晋惠公,晋惠公就被秦国俘获了。 秦穆公搬师回朝,走到秦国的王城时,召集大夫们商量说:“杀了晋惠公还是把他驱逐出去,或是带他回国,或者把他送回晋国去,哪种方式对我们更有利?”公子絷说:“杀了他有利。驱逐他恐怕他会联合诸侯,与秦国结仇,带他回国会给我们的国家带来很多问题,恢复他的君位,他们君臣合作起来报这次的仇恨,恐怕会成为您的优患,不如杀了他。”公孙枝说:“不行。使中原大国晋国的卿士、大夫们蒙受战败之耻,再杀了他们的国君增加这种羞耻,那会使儿子总想替父报仇,臣子总想替君报仇。对于这种情况,岂只秦国要受到威胁,天下诸侯谁不以此为优?”公子絷说:“我岂止想杀了他就完事了?我想要用公子重耳代替他。晋国国君的无道没人不清楚,公子重耳的仁也无人不晓得。战胜大国,这是武。杀了无道的人而立有道的人为君,这是仁。战胜晋国之后另立晋君,可以免去后患,这是智。”公孙枝说:“使一个国家的士人都蒙受耻辱,又说我让有道的君主来治理你们,这可能不行吧?如果不行的话,一定会被诸侯们嘲笑。打了仗,又让诸侯嘲笑,不能称之为武。杀了他的弟弟却立他的哥哥做国君,哥哥要是因感激我们而忘了他的亲人被我们杀了,就不能说是仁。如果为兄的没忘杀弟之仇,仍然会再次使我们的打算落空,就不能说是智。”秦穆公说:“如果这样的话,那该怎么办呢?”公孙枝说:“不如带他回秦国,借此促使晋国向我们求和,我们便送回他们的君主而以晋君的嫡亲儿子作为人质,让他们父子交替着留在秦国,就能对我们的国家无害。”因此,秦穆公把晋惠公带回秦国,以此使他的儿子子圉作为人质。从此秦国才开始管理河东五城的政事。 【总案】 《国语》写战争的目的,不在于记述战争本身,而是以此来评价战斗双方的是非曲直,并借此来写历史人物。对于秦穆公和晋惠公谁是谁非,文中没有一句作者的直接评价。作者的倾向性,是通过对双方战斗的经过及前因后果的记述,在记事中流露出来的。比如,它写战争的原因是晋惠公“三施而无报”;战斗中“秦莫不愠,晋莫不怠”,诸如此类的描述,清楚地表现了对秦穆公的同情和对晋惠公的憎恶。“寓褒贬”的方式,是《国语》之前的历史散文《尚书》和《春秋》的主要特征之一,《国语》因其记言叙事的细致、形象,而使之臻于完美。 本文在记述战争的时候,也注意以细节描写和人物的语言来形象化地塑造人物。“衡雕戈出见使者”,表现了秦穆公的威风;“若有天,吾必胜之”,表现了秦穆公的自信;“鼓而进之”,表现了秦穆公的勇敢。问计被拒,讪讪自语“舅所病也”,描写了晋惠公的自讨没趣;明知晋军不勇,却坚持开战,写出了晋惠公的刚愎自用;“戎马泞而止”,“号庆郑曰:‘载我"!”描述了晋惠公的狼狈不堪。晋大夫庆郑的几段话,也体现出他爱憎分明、耿直倔强 、疾恶如仇的性格特征。
2023-09-09 11:03:181

先秦诸子散文的特点

先秦诸子散文最具浪漫色彩的是什么
2023-09-09 11:03:3010

捐款感谢信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感谢信在生活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在写作上,感谢信具有一定的要求。你所见过的感谢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捐款感谢信9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捐款感谢信 篇1   敬爱的xx—x:   您好!   我叫xx—x,1994年8月出生于xx县复兴镇糖厂村,这一次能获得您的帮助,我内心非常地高兴,因为您的帮助使我有了重新上学的机会,借此机会我和我的家人对您的帮助表示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出生于一个极为普通的农民家庭,由于受这种环境的影响,我从小立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改变现在的家庭状况,在过去的一年里,通过老师的耐心教导和同学们的帮助,和我个人的拼搏和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自上学以来,除了学习上带来的压力外,还有更多的是来自家庭经济上的 迫给我带来了无形的压力。作为一名学生,在经济上我仍处于弱势群体中的一员。一年的中学生活,每天除了学习以外,经济上的压力是我考虑最多的问题。每当我想到这些事情的时候我的心情就会非常的低落,老师和同学就会充当我心灵上的支柱,他们开导我,安慰我,鼓励我,让我在生活的现实中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挑战自我。   这此非常荣幸得到您的帮助,对于我个人而言,它缓解了我对经济上的思想压力,因为我可以用资助金来支付我下一学年的部分学习和生活费用。而对于我的家庭而言,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的家庭经济负担。使我能够抛弃思想的包袱,全心的去投入到学习当中,取得了更加优异的成绩。最主要的是让我真切的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关系。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在我的背后有许多的人在关心着我,支持着我。这不但是对我经济上的帮助,还是对我精神上的帮助。我想,这也将会成为我在今后更加不懈奋斗,拼搏的动力。   现在,我还是一个学生,我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回报社会上对我的帮助。我想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全心实意的做一名成绩优异、品行端优的学生,以此做为我对社会、对学校、对老师和同学们的回报。今后,我会像您关心我一样去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同学,让他们知道,其实在当你们遇到困难的时候,在你的背后有许多关心和爱护你的人和你站在一起。   此时此刻,我唯一能用语言来表达的就是感谢,感谢您对我的关心,爱护我成长的校、院领导和老师们,感谢生活上给过帮助我的同学们。但更要感谢的是您对我的莫大帮助,在您爱的手臂下,在您爱的庇护下,我的心灵受到了健康的成长。请您一定要相信我,今天我受到您的帮助,我一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会把这份爱变成将来对祖国、对社会上最好的回报。   感谢您!真心地感谢您!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日 捐款感谢信 篇2   xxx年x月x日x日,本省安康,xx,商洛等地连降大雨。部分地区洪水泛滥。洪水给灾区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9月10日,校工会紧急召开部门工会主席会议,传达学校关于抗洪赈灾,捐款捐物地通知精神,部署募捐工作。号召各分会组织教职工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人民抗洪救灾,渡过难关,重建家园。   会后,全校各分会立即行动起来,在很短地时间内组织教职工分别在东校区,医学校区和财经校区等三个募捐点进行募捐活动。共收到捐款585777.06元,衣裤24226件,棉被450床,鞋524双,文具类3656件,方便面十箱[500包]。各募捐点地工作人员对所捐衣物进行了仔细地分类打包。并于9月26日分两批送往xx和华县灾区。xx市民政局救灾办公室对我校所作地赈灾工作表示感谢,并回致了感谢信,感谢我校广大教职工对灾区人民捐款地一片爱心。   校工会 捐款感谢信 篇3   偶然上网,为单位发一个捐款感谢信范文,发现竟然是这样千篇一律,譬如生病受捐感谢信,一律是“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候却什么什么的”,感叹之余,细心收集了十四则各类感谢信,供大家参考,为保护个人隐私,隐去了文中涉及的真实人名和单位名。   感谢信的特点与写作要求(简) 感谢信修改   1.治病捐款感谢信   尊敬的xx实验中学的全体师生、员工:   您们好!   您们的捐款我们如数收到,您们的爱心我们也如数收到!我们全家感谢您们!感谢您们伸出的仁爱之手,让xx同学增添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   感谢您们伸出的博爱之手,让我们全家感受到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友情与真爱!感谢您们伸出的关爱之手,让我们看到了实验中学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未来!感谢您们伸出的真爱之手,让我们体验到了和谐社会里大家庭的温暖与牵挂!在您们的帮助下,xx同学已经在北京解放军总院住院治疗。xx同学被确诊为低分化式肝癌,也就是肝癌里最严重的一种,属于肝癌晚期,虽然多次经过专家会诊和治疗,但xx同学的病情仍不断恶化,癌细胞转移到了肺部,他本人虽然还不知道病情,但已表现出肝痛、乏力、头晕等不良症状,身体每况愈下。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虽然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但我们在孩子面前还要强装笑脸,不论怎样,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为孩子治疗,让孩子过好每一天!   孩子的成长倾注了父母所有的心血,寄托了父母所有的希望,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重新走进课堂,和同学们在一起享受阳光、享受快乐。然而,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可叹生命在病魔面前是那样苍白无力!   我们真挚地希望全体同学能够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陶冶情操,为学习提供旺盛的精力。   祝全体同学健康快乐!学习快乐!   祝实验中学领导健康快乐!事业有成!   祝实验中学老师、员工健康快乐!笑口常开!   祝实验中学年年岁岁年年硕果累累!   此致,   敬礼!   2.生病接受捐款感谢信   可敬的叔叔、阿姨、各位同学们:   我和你们天各一方,相见无期,你们却把微薄的收入,甚至把你们的助学金、生活费,或者靠卖几个字画的钱寄给了我。而你们当中甚至本人就有残疾,没有经济收入,而要用你们宝贵的.血来挽救我??近来我的脑海中经常出现你们的身影。有年迈的老人,有可爱的军人,有可敬的老师,还有很多我不相识的人??我无法具体描绘你们的形象,但你们的高尚品格,助人为乐的精神将永存于我心中,永存于我家乡父老的心中??   唯一遗憾的是我不能面见答谢各位。在此请接受用你们的爱心挽救的人的深深谢意,愿你们的爱的春风暖遍祖国,充满世界。   为了不辜负你们的一片爱心和良好祝愿,我将继续我的学业,继续我的事业,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献给关心我的远方的各位朋友们。愿我们的心永远相通。   ***   ×年×月×日   3.玉树捐款感谢信   地震无情,人有情;心手相牵,爱心递   支持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爱心捐款   感谢信   20xx年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截至4月20日10时,玉树地震遇难人数为20xx人,失踪193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全国各族人民对青海玉树地震遇难同胞深切哀悼。两年前的“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国际窗帘城广大商户和从业人员纷纷慷慨解囊、踊跃捐款共26000元,通过中国红字会总会汇往四川地震灾区人民,给灾难中的同胞带去了废墟中重建家园的勇气和力量!他们的爱心永远铭记在每一个人心里。今天,我们同样希望玉树地震灾区人民的命运将因你和我的一点爱心而发生改变!在市场倡议下,我们全体商户和从业人员再次积极行动,像关注“5.12”地震灾难一样,向灾区人民伸出援助之   手,踊跃捐款,总经理凌姚敏先生带头捐款人民币3000元,市场管理人员500、200、100??纷纷捐献,市场商户主动到办公室和募捐现场捐款,路过的工人小兄弟也掏出身上仅有的几块钱郑重放进捐款箱,爱心捐款的热情越来越高,方仕国际窗帘城的每一滴爱心甘露,都一起汇入爱的海洋,并将由我们将每一个人的爱心通过中国红十字会送到了灾区人民的手中,推进全民救灾抗灾,帮助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在此,谨代表灾区同胞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灾区人民感谢您的爱心善举,全国人民感谢您!你们的爱心永远留存在方仕国际窗帘城的发展史册,永远铭记在每一个人心里!   再次向所有爱心人士表示感谢,感谢您对青海玉树抗震救灾的支持,我们代表灾区人民再次感谢您!   **国际窗帘城   20xx年4月21日 捐款感谢信 篇4   爱心助学感谢信   尊敬的张华琳先生、申应琦先生、杨晓然女士:   您好!衷心感谢您对我们学校的关心和对我们困难学生热情相助!   您捐赠的1000元助学金已经收到,我们已经转交两个孩子的爷爷闫虽何,助学金将用于资助闫俊平和闫俊枝两个孤儿的学习、生活。两个孩子收到助学金后非常感动,说感谢好心的叔叔阿姨,表示一定会更加努力学习。我们也教育他们要常怀感恩之心,长大成才后回报社会,将这种爱心传递下去。   新平小学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新平堡镇新平堡村,是一所全日制六年制小学,在校学生318名,教职工33名,教学设备齐全,环境优美,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欢迎各位领导、朋友前来指导工作!   恭祝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捐款感谢信 篇5   最最亲爱的同学 阁下:   你好!   壬辰仲夏,暑热炎炎中,得两日清爽。吾侪同窗,汇申城谭山,成廿年一聚。期间,吾众畅叙别后甘苦,倾离情,述聚悦,风生谈笑间,为廿年学谊再续华章!八位师尊亦拨冗与会,尤为感动。师生欢聚济济,语热情,话洋溢,其乐融融,幸哉快哉!   二十年前之菊月,余五十学子,云集信阳师院,此乃人生之造化,时代之集成。浮云一别,流水数载,忆往昔:师院的尊长,令我们肃然起敬!母校的教室,让我们梦绕魂牵;那儿的一草一木,让我们流连忘返,往时的一分一秒,让我们体味悠长!“同学一场,缘份一生”, 我们的同窗学缘经二十年时光之磨蚀而更加谊真意深。十八载的分别若梦,二十年的牵挂情长——今天,我们如愿圆了多年的梦想。由衷的激动、兴奋之余,我们更多的是感谢、感恩: 首先我们要感谢你!二十年过去,我们一直拥有着同样的情感:怀想、牵挂、思念、祝福!已近中年,我们愈发期盼同学重聚。正因为有着这首传唱二十年而不衰之歌谣,我们的心因之而更近,我们的愿因之而更烈——这是聚会根之所在!生活中君有家事的羁绊、工作的拖累,平时亦难得暇日,但君想办法,运动匠心,付献精力;调时间,奋力联络,倾洒热情!此聚能够完满成行,是你、是你与大家共同努力、支持、参与的结果!你的积极参与,使我们觉得,我们的每一个电话,每一条短信,每一句“来吧、来吧”,都是值得的!我们更为你的激情无限而倍感欣慰,为你的倾情融入而增无穷力量,更为你的鼎力助推而信心满怀!因此,这里请允许我们向老同学你致以最衷心的感谢和最温馨的祝福!祝你在今后的岁月里心情越来越好,生活越来越顺,路越走越宽广,工作越干越起劲!   然月有圆有缺,君因家事绕身,或因工作缘故,未能与会。君扼腕中依然身牵大家,来信来电捎问候之意,言祝贺之情;我们这边欢声笑语、觥筹交错,君抛却遗憾,奉上祝愿之果蔬,实乃感人至深!因此我们更要感谢你!感谢你为聚会做了大量的工作!感谢你的祝福与问候!感谢你心中同学情深满,兄姊情久远!这里,我们再次向你致以最良好的祝愿!愿君永远开心快乐,幸福平安!其次我们要感谢你的爱人!半年以来,从提议到运作,从筹备到实施,君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也因此冲淡了你与家人的温睦氛围;你把家务等等都推给了爱人,悠悠万事皆放下,乐此不疲,甘心操持。是你家尊敬的领导的热心赞成助推了我们这次聚会的成行,是你家首长的善解人意使得你能把最大的热情倾献于大家!这里谨向你的亲密爱人致以我们大家最崇高的敬意和最诚挚的感谢!祝你们和睦恩爱,相敬如宾,携手华丽一生!   也感谢所有热心襄助的陌生朋友们! 他们虽与我们素不相识,但在我们联系大家的过程中给予了无私的帮助,在我们聚会的筹划中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在我们聚会时辛勤地布臵会场,端茶倒水,做好接待,所有这些都言让我们倍受感动。那份热情,我们永远感念!那份挚诚,我们久久不能忘怀!他们的善念、善行永远感染、激励着我们!相信我们在今后的生活中也会传承他们的善爱,让乐助之火绵延不熄,以作为回馈他们的最美好的的谢意!愿好人一生平安!   同时也请允许感谢我们自己!感谢我们的积极与勇气,主动而为,乐此不疲感谢我们的筹备团队,不辞辛劳,着力策划!!感谢我们的执着与努力,不舍不弃!感谢我们的相互牵挂祝福,地不老天不荒!感谢我们有情重义,同窗之情依然深沉饱满!感谢我们心中一直有爱,愈久弥坚!   谢谢你,谢谢大家!谢谢我们自己!   亲爱的同学,十八年前我们同窗两载也许彼此交往不多;二十年后我们再次相聚,也许不能   脱口叫出每一个同学的名字,但当年的模样依然记忆犹新。大家的神情,让我们看到了那份穿越二十年的友情!在那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尽情挥洒人生的感悟,一起找回那流逝的青春,校园里再次隽留我们的爽声乐语和跃足动迹!同窗两年时光不长,我们一样筑起了坚不可摧的友谊之城;相聚两天时间太短,我们一样架构起绚烂多姿的靓丽之虹,请相信,我们会守住这份珍贵:让友谊之花怒放!让同窗之树常青!   亲爱的同学,这次聚会是一个契机,也是一个新的开始。“流水不因石而阻,友谊不因远而疏”,今后无论路有多远,无论时隔多久,我们都会不断地加强联络!无论是暂时失意亦或是事业辉煌,无论是人生平凡亦或是政要富商;无论是舒适闲暇亦或是紧张繁忙,都请把同学之情悉心收藏。无论是在为事业而奋斗,还是在为家庭而奔波,都请不要忘记:品尝成功时,请别忘了告诉老同学,让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喜悦!伤神纠结时,也请别忘了告诉老同学,让我们一起面对生活中的风风雨雨!亲爱的同学,今日的相聚已成为我们美好而久长的回忆。从此,秋天的收获,冬日的暖阳,节日的祝福,便是我们打个招呼,发个信息,上网聊聊的永恒话题!今秋,我们一同分享这份最纯美的甘泉,倘佯友谊的海洋!今后,我们一同为同学喝彩,为自己加油!   让我们共同为人生的多彩与辉煌而不懈努力奋斗!   让我们共同期待再一次的重逢!   也愿我们的子侄们:   长江后浪皆精英,青出于蓝树奇勋。   接力齐抒前辈谊,携手共绘新愿景!   信阳师院 班同学二十年聚会筹备组    捐款感谢信 篇6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   衷心感谢你们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我校XXX同学是不幸的,在人生最灿烂的时候却与病魔羁绊前行;但她又是幸运的,因为有我校广大师生最纯洁的爱心在伴她同行。XXX出生在一个农村家庭,在被查出患上白血病,急需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但在其因家境贫寒,无力承担巨额医疗费用而一筹莫展的时候,是我们大家,我们所有关爱她的老师同学给了她新的希望——生命的希望。你们的善行义举极大的鼓舞了在病榻上与病魔争斗的XXX同学,也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我们相信,有大家的祝福、关爱与帮助,XXX同学会创造出生命的奇迹。   今年10月,机电与信息分院08级学生马少江被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对于并不富裕的这个家庭而言绝对是个沉重的打击,在他的人生、在他校园生活最灿烂的日子里他却在与病魔努力相抗着,他是不幸的,但他也是幸运的,正当马少江一家为了巨额医药费而忧愁时,各分院在我们机电与信息分院的倡议下,都积极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   在学院领导的关心下,各分院都尽自己所能支持我们机电与信息学院团委学生会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募捐倡议活动。这犹如冬日里最灿烂的一缕阳光,照亮了我们每个纺院学子的心怀,那如波涛汹涌般的爱的暖流久久地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涤荡。你们的善行义举极大地鼓舞了在病榻上与病魔搏斗的他,也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我们相信有大家的关爱和祝福他一定会创造生命的奇迹!   至上星期发出倡议到12月21日,已收到纺织分院7173.7元,商学院7080元,易斯戴学院6485元,明州学院1833.9元,各分院团委学生会送来爱心时,都纷纷表示希望能将他们最真挚的祝福带给马少江同学,谢谢,再次衷心的感谢你们。   我们感谢所有捐献善款的老师同学们,感谢你们的爱心捐助,是你们给了xx重新拥有生命和美好人生的希望!在此,我们谨代表xx同学及其家人向所有奉献爱心的人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谢谢你们!   此致 敬礼! xxx 20xx年xx月xx日 捐款感谢信 篇7   尊敬的xx实验中学的全体师生、员工: 您们好!   您们的捐款我们如数收到,您们的爱心我们也如数收到!我们全家感谢您们! 感谢您们伸出的仁爱之手,   让xx同学增添了战胜病魔的勇气和力量!   感谢您们伸出的博爱之手,   让我们全家感受到了全体师生、员工的友情与真爱!   感谢您们伸出的关爱之手,   让我们看到了实验中学那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未来!   感谢您们伸出的真爱之手,   让我们体验到了和谐社会里大家庭的温暖与牵挂!   在您们的帮助下,xx同学已经在北京解放军总院住院治疗。xx同学被确诊为低分化式肝癌,也就是肝癌里最严重的一种,属于肝癌晚期,虽然多次经过专家会诊和治疗,但xx同学的病情仍不断恶化,癌细胞转移到了肺部,他本人虽然还不知道病情,但已表现出肝痛、乏力、头晕等不良症状,身体每况愈下。作为孩子的父母,我们虽然难以接受这个现实,但我们在孩子面前还要强装笑脸,不论怎样,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也要为孩子治疗,让孩子过好每一天!   孩子的成长倾注了父母所有的心血,寄托了父母所有的希望,我们多么希望孩子能重新走进课堂,和同学们在一起享受阳光、享受快乐。然而,一切都将成为过去,可叹生命在病魔面前是那样苍白无力!我们真挚地希望全体同学能够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有益于身体健康的活动,陶冶情操,为学习提供旺盛的精力。   祝全体同学健康快乐!学习快乐!   祝实验中学领导健康快乐!事业有成!   祝实验中学老师、员工健康快乐!笑口常开!   祝实验中学年年岁岁岁岁年年硕果累累!   此致,   敬礼! 捐款感谢信 篇8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朋友们、同事们:   你们好!首先我想表达我最诚挚的谢意和最真挚的感激之情!   20年的10月18日,对我来说是个阴暗的日子。17日晚总公司领导电话通知18日去科技馆开会,18日开完会准备坐车回家时,突然被后面飞驰而过的摩托车抢走我的包,把我摔倒在地,昏迷不醒。当时非常感谢公司好心的同事刘锦、肖成斌将昏迷中的我送到医院,留朱志保在那报警。非常感谢朱生太太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对我的照顾,并且鼎力帮助办理入院相关手续!那时的我一直在昏迷中,连朱生太太都没有见过。感谢公司领导付总和何红军,还有很多朋友和同事给予的帮助和照顾! 感谢我们公司全体同事的爱心捐款,衷心感谢你们的慷慨解囊和无私帮助,让我的心里充满了感激和温暖。   真的非常感谢你们!同时很感谢我们麻城同乡会,有张会长和很多自己还没有见过面的老乡捐款,买了水果去看望我,真的非常感谢!是付贵学告诉他们的,当他们去探望我时,让我感到很意外,很感动,心里感觉很温暖!在自己遇难时,有这么多人的无私奉献和关怀,真的让我非常感动!当时昏迷过去的我什么都不知道,直到手术后脑袋才清醒过来。非常感谢在我住院期前去探望我的同事们和朋友们,感谢他们一次次地给我关心、照顾、安慰!   特别感谢……等人!和得知我手术后的两天可以吃粥,还特地熬粥过去亲自喂我吃,就像我的亲姐姐一样,真的非常感谢她们的细心呵护!多次安慰我,让我有勇气去面对明年的第二次脑部修复手术!真的非常感谢! 不仅是同事,也像亲人,也是好朋友,我会永远记得你们!谢谢!衷心地道一声:谢谢!   此致 敬礼!   某某某   日期: 年 月 日
2023-09-09 11: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