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2023-09-26 16:15:03
共1条回复
里论外几

(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要自觉投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之中。(3分)

(2)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要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的主体作用。(3分)

(3)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对待外来文化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4分)

(4)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既要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4分)

(注:如果学生答到文化创新的内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内容形式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促进文化的全面繁荣,酌情给分。)

试题分析: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意义深远的文化强国时期。从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主体;文化继承、文化发展与文化创新关系的角度分析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措施。

相关推荐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文有没有?

昨天(10月18号)刚闭会,过几天才全国发行呢!
2023-09-09 14:24:503

深化体制改革是指什么?

总体上说,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做得比较多,推进地比较迅速(也有人认为是激进),迅速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所谓的改革进入攻坚区,就是指经济体制改革到了一定程度,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后者,因种种因素,不容易推进。细言之,在经济体制改革的领域内,又有住房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医疗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当然还有社会体制改革的说法,但这一说法不准确。深化体制改革这句话在各个领域基本都是适用的,因为改革没有止境,今天适应的制度可能明天又不适应新的社会变革了,因此,改革必须持续推进,不断深化
2023-09-09 14:25:152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所阐述的深化六大领域改革的内容和现实意义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容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  改革开放是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三十五年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锐意推进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不断扩大开放,决心之大、变革之深、影响之广前所未有,成就举世瞩目。  改革开放最主要的成果是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和有力保障。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解放思想永无止境,改革开放永无止境。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2023-09-09 14:25:25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达到的四个目标是什么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2,形成与我 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提高中华文化际影响力。3,坚持文化传承创新,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4,著眼提高民主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已更大力度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要给分哦····希望能帮到你
2023-09-09 14:25:512

结合十八大怎样理解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以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中心环节,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完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推动政府部门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推动党政部门与其所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进一步理顺关系。建立党委和政府监管国有文化资产的管理机构,实行管人管事管资产管导向相统一。  健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体制机制。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违法犯罪防范和打击等工作联动机制,健全网络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形成正面引导和依法管理相结合的网络舆论工作格局。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严格新闻工作者职业资格制度,重视新型媒介运用和管理,规范传播秩序。  (2)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优胜劣汰,促进文化资源在全国范围内流动。继续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加快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推动文化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兼并重组,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  鼓励非公有制文化企业发展,降低社会资本进入门槛,允许参与对外出版、网络出版,允许以控股形式参与国有影视制作机构、文艺院团改制经营。支持各种形式小微文化企业发展。  在坚持出版权、播出权特许经营前提下,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建立多层次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鼓励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文化资源相结合。完善文化经济政策,扩大政府文化资助和文化采购,加强版权保护。健全文化产品评价体系,改革评奖制度,推出更多文化精品。  (3)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统筹服务设施网络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建立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文化需求有效对接。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设施,建设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建立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绩效考核机制。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吸纳有关方面代表、专业人士、各界群众参与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鼓励社会力量、社会资本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培育文化非营利组织。  (4)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扩大对外文化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和对外话语体系建设,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理顺内宣外宣体制,支持重点媒体面向国内国际发展。培育外向型文化企业,支持文化企业到境外开拓市场。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孔子学院和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  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2023-09-09 14:26:00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及如何做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中央宣传部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办公室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从2003年6月起开始试点,2006年起由试点转向全面推开,目前正处于攻坚阶段。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并不断取得成效,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方兴未艾,呈现快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战略意义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六大作出的战略部署。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提出: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这是党中央继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卫生体制改革之后作出的又一项关系全局的重大决策。党中央作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的科学判断、当今世界文化发展趋势的全面把握以及对我国基本国情和战略任务的深刻分析,其战略意义极为深远。(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我们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七大更加突出了加强文化建设的极端重要性,提出要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党中央提出的战略目标,就要全面准确地把握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加快文化发展。从国际上看,当今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和影响显著提高,我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在国际上的影响日益扩大。同时要看到,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没有改变。目前,我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与我国国际地位不相适应,与我国五千年文明积淀的丰厚文化资源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加快文化发展步伐,使我国尽快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发展强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切实维护我国文化主权和意识形态安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从国内来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经营性文化产业作为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集中体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发展潜力大,是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调整经济结构和繁荣文化市场的着力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日益凸现。越来越多的优秀文化产品,对于陶冶人们的情操,增强全社会精神力量,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要看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不高,还不能很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没有充分发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其在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方面的功能。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切实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从文化建设自身发展来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同时要看到,文化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健全、活力还不强,与全社会快速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与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与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新要求不相适应,与现代科技和传播手段迅猛发展和广泛运用的新形势不相适应。这就迫切要求我们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二)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不仅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指导方针。文化建设要破解文化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开创文化发展的新局面,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明确新的历史条件下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等根本问题,使文化建设的各项工作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奋斗目标。1.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2.文化发展方向。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3.文化发展目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4.文化发展动力。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坚持改革创新和科技进步,破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5.文化发展思路。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型文化产业,一手努力构建覆盖城乡、惠及全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手壮大文化产业、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市场,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文化全面协调健康发展。6.文化发展格局。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积极吸引民营资本、海外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引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7.文化发展战略。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8.文化发展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明确要始终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二、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和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文化建设,最根本的是紧紧抓住文化发展这个主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破解文化发展难题,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推动文化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通过加快文化自身发展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一)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相混淆,政府统包统揽,应该由政府主导的公益性文化事业长期投入不足,应该由市场主导的经营性文化产业长期依赖政府,因而束缚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党的十六大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们明确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基本思路,就是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两轮驱动,两翼齐飞,推动文化建设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1.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是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保障人民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读书看报、进行公共文化鉴赏、参与大众文化活动等基本文化权益。公益性文化事业坚持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原则,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以基层为重点,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创新文化服务方式。以政府为主导,就是政府要切实履行在文化领域的公共服务职能,把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以公共财政为支撑,就是主要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持公益性文化单位,建设基本文化设施,购买文化产品用于公共文化服务。以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为骨干,就是要积极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陈列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向全社会免费开放,提高公益性文化单位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效益。以基层为重点,就是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切实提高基层文化服务能力,满足基层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就是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积极引导社会力量以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就是引入竞争机制,对重要公共文化产品、重大公共文化项目和公益性文化活动,采取建立基金、政府招标、定向资助等手段,进一步增强公共文化服务的活力。2.壮大经营性文化产业。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其显著特点是市场在文化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发展文化产业,关键是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着力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骨干文化企业,鼓励引导有条件的国有和非公有制文化企业面向资本市场融资,实现低成本扩张,打造一批战略投资者,带动全行业改革发展。主要途径是实施重大文化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形成若干文化产业密集区,使文化产业占国民经济比重明显提高、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最终要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以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文化对外开放格局。(二)文化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破解影响和制约文化发展的难题,根本出路在于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的原则,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当前,要在以下四个关键环节的改革上下功夫:1.重塑市场主体。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就是要加快推进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转制和国有文化企业的改制,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使之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2.完善市场体系。就是要打破按行政区划和行政级次以及按部门分配文化资源的传统体制,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加快建立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3.改善宏观管理。就是要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产品生产经营机制,增强宏观调控能力。4.转变政府职能。就是按照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制政府和廉洁政府的要求,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动文化行政管理部门逐步实现由办文化为主向管文化为主转变,由管微观向管宏观转变,由主要面向直属单位转为面向全社会,履行好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的职能。三、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和重点任务加快推动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并对国有文化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使之成为合格的市场主体,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也是文化体制改革极为重要的一项重点任务,又是衡量文化体制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一)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整体转制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包括整体转制和剥离转制两种类型。整体转制主要包括图书出版和发行、电影、文艺演出、非时政类报刊等领域,剥离转制主要是指新闻媒体的经营性部分。1.图书出版。全国共有图书出版社579家(含39家副牌社),按照隶属关系或主管部门划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中央各部门各单位所属出版社,除人民出版社、民族出版社、中国盲文出版社和中国藏学出版社保留事业体制外,其他出版社在2010年底前全部转制为企业。二是地方所属出版社的整体转制走在了文化体制改革前列,预计2009年底前全国完成转制任务。三是高等院校所属出版社,预计2009年底前全部完成。四是军队所属出版社改革方案将由总政治部另行制定。此外,由图书出版社主办的非时政类报刊,一般随出版社转制而转制。音像、电子等出版社也被列为整体转制范围。2.图书发行。我国图书发行的主渠道是具有70多年历史的新华书店系统,特别是教材发行主要由新华书店承担。新华书店在所有制性质上属于国有,在组织形态上则事业和企业两种形式都有。文化体制改革以来,新华书店整体转制进展顺利,全国绝大多数都已经完成转制,20多个省(区、市)组建了省级新华发行集团公司,上海、四川的新华发行集团公司已上市,安徽新华发行集团公司已进入上市程序。3.电影。电影包括制片、发行和放映三个环节。过去,电影生产一般由电影制片厂完成,电影的发行和放映由各级电影公司完成。同图书出版社相比,电影属于全行业整体转制的范围,即无论是电影制片厂,还是电影公司,都要转制为企业。目前,在电影生产环节推动转制的力度较大。在2003年文化体制改革以前,部分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公司已经转制,如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和中国电影公司等一起组建为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在文化体制改革过程中,一些电影制片厂和电影公司完成转制,如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等整体转制组建了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目前,尚有10多家地方所属电影制片厂尚未转制,要求在2009年底前全部完成。此外,地方所属(省、市、县三级)电影公司中,在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地区的,2010年底前也要完成整体转制。4.文艺演出与中介。主要包括文艺院团和演出公司两种类型。作为文艺演出的中介机构,各级演出公司都要整体转制为企业。而文艺院团则要分类改革。全国共有国有文艺院团2000余家,目前已确定歌舞、杂技、曲艺等市场发育比较成熟的院团,要率先进行整体转制,条件尚不成熟的要采取措施积极为转制创造条件。各省(区、市)和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等中心城市,2009年底前要至少完成一家文艺院团的整体转制,同时,各省(区、市)还要确定一到两家县级文艺院团进行改革试点。5.非时政类报刊。我国报纸和期刊(简称报刊)类别众多、数量很大。截至2008年底,全国报纸有1943种、期刊9821种。报刊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且较为复杂。总的思路是分类改革、先易后难、分步实施。优先纳入整体转制范围的主要有以下三类:一是已经在工商部门进行企业法人登记的,二是由国有企业主管主办或参与主办的,三是由经营性出版社主管主办或参与主办的。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非时政类报刊整体转制的步伐会加快。(二)新闻媒体改革主要是将指新闻媒体中的广告、印刷、发行、传输网络部分,以及影视剧等节目制作与销售机构,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党报党刊的剥离转制。党报党刊是指从中央到省(区、市)、市等各级党组织的机关报和机关刊。党报党刊的剥离转制主要是把党报党刊的发行、印刷、广告等经营性资产和业务从事业体制中剥离出来转制为企业。重点是推动党报党刊的发行体制改革,在大城市可把报刊发行资源整合起来,走集约化、专业化的路子,降低发行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2.电台电视台非时政类节目的制播分离。截至2008年底,全国共有地市级以上广播电台257座、电视台277座,全年共播出广播节目1162.97万小时、电视节目1495.34万小时。此外,全国共开办县级广播电视台1969座。电台电视台的制播分离改革主要是指电台电视台将影视剧、娱乐、体育等非时政类节目制作分离出来,组建面向市场、开展公平竞争的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公司,引进国有战略投资者,培育一批国有控股的广播电视节目提供商,改变广播电视节目自制自播、内部循环的老路子,推动广播电视非时政类节目制作走专业化、产业化、市场化的新路子。3.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剥离与整合。截至2008年底,全国收音机、电视机的社会拥有量分别为5亿台和4亿台,有线电视用户1.64亿户,居世界首位,有线电视网络总里程320.47万公里。在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建设初期,大都实行“台网合一”的体制,即由电台电视台投资兴建网络。按照“台网分离”的改革思路,各省(区、市)正在推动以省为单位的广播电视传输网络的剥离与整合。目前,全国除西藏外的30个省(区、市)中,已有1/3省份完成或基本完成剥离与整合,1/3省份已开展剥离与整合,进入省级整合的有线电视用户约7000万左右。(三)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是推动依法行政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转变政府职能、完善宏观管理体制的重要举措。主要任务是对现有的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等有关行政执法队伍进行调整归并,组建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机构,实行统一执法。与此相衔接,要按照有利于促进文化繁荣发展、有利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有利于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的要求,整合有关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组建新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机构。2004年,根据中央的统一部署,先行改革的9个试点地区已经实施了这项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效,扭转了长期存在的职能交叉、多头执法和管理缺位等问题,加强了执法力量,提升了执法水平,有力地推动了政府职能的转变。根据要求,新开展文化体制改革的试点地区,要在2009年底前完成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任务。
2023-09-09 14:26:081

我国为什么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1: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格局中作用越来越突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可促进我国文化市场,文化产业的进一步繁荣。 2: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影响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深化改革可促进我国综合国力和竞争力。3:文化塑造人生、先进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深化改革创造更多的文化产品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2023-09-09 14:26:183

浙江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体包括哪些?

浙江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具体包括: 要加大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调整资源配置,逐步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鼓励捐赠和赞助等各项政策,拓宽渠道,引导社会资金以多种方式投入文化公益事业。加大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逐步解决农村文化产品和服务相对缺乏的问题。完善城市社区文化设施,加强文物保护,扶持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老少边穷地区建设和改造文化服务网络。新闻媒体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始终确保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 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要合理配置文化资源,解决国有文化资产结构失衡、效益不高、闲置浪费问题,科学规划和配置公益性文化事业资源、报刊及广播电视资源,促进文化资源配置向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倾斜。要大力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培育和建设一批出版、电子音像、影视和动漫制作、演艺、会展、文化产品分销等产业基地。重点培育发展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支持和鼓励大型国有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实行跨地区、跨行业兼并重组,鼓励同一地区的媒体下属经营性公司之间互相参股。支持中小型文化单位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产业群。要大力推进文化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鼓励和支持非公有资本以多种形式进入政策许可的文化产业领域,逐步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 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要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打破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重点培育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演出娱乐、影视剧等文化产品市场。推行知识产权代理、市场开发、市场调查、信息提供、法律咨询等专业化、社会化服务。
2023-09-09 14:26:26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

【答案】:A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根本任务是繁荣文化市场.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文化产业基地和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群建设,培育文化产业骨干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在改革中贯彻“创新主体、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方针,调动社会力量,在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因此A选项符合题意。
2023-09-09 14:26:341

为什么要推进文化创新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为了社会和谐
2023-09-09 14:26:442

中央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是在哪一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是在2006年。《意见》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地位和作用。必须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高度,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注入强大动力。
2023-09-09 14:26:521

我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是()。

【答案】:B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文化 体制改革的目标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治理 体制,富有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 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B项正确。
2023-09-09 14:27:141

如何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和经济优势

  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当务之急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情况愈益突出。一方面,文化事业总体实力不强,结构不合理,机制不健全,受市场分割和地方保护主义影响,不少文化企事业单位缺乏活力和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和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文化领域一些深层次问题和体制性障碍日益凸显出来。解决这些长期积累的问题,惟一的出路在于改革。《决定》指出:要“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革除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性障碍。”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加强和改革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主要是管方向、管干部、管领导班子建设、管重大事项决定。进一步转变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能,实行政企、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实现由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健全文化行业组织,增强服务功能和自律功能,提高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深化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改革,积极培育富有活力和竞争力的微观组织。  第二,以增加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要增加国家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在城市,要加大对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群艺馆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群众就近、经济和有选择地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在农村,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要大力扶持党和国家重要的新闻媒体和社会科学研究机构,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和艺术院团,扶持对重要文化遗产和优秀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要深化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坚持在发展中搞活,在搞活中发展,不断提高为群众服务的水平。  第三,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以改革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为重点,培育市场主体,面向群众、面向市场进行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一批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国有和国家控股的文化企业。要对文化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以骨干文化企业为龙头,以资产为纽带,推进集团化建设,打造一批有活力、有实力、有竞争力的微观主体,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第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要按照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进一步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加强文化市场法制建设,统一文化市场管理规则,实行统一的综合行政执法,严厉打击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进一步整顿文化市场秩序。  第五,健全对外文化交流机制。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有步骤、有选择地扩大对外开放。探索建立吸收国外优秀文化和先进技术,抵制腐朽文化,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重点扶持一批文化企事业单位,做大做强一批对外文化交流的文化品牌,鼓励具有民族特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参与国际文化市场竞争,扩大文化产品出口份额,使我国文化产品更多地进入国际市场,让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
2023-09-09 14:27:271

十八大提出如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是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  三是要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  四是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 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2023-09-09 14:27:492

体制改革包括哪些

法律分析:包括了政治体制、经济体制、文化体制、生态体制、社会体制和党的建设体制等。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23-09-09 14:28:031

如何实现全面深化改革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23-09-09 14:28:141

如何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事业,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基本方针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人们树立起崇高理想和信念,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激发主人翁的创造热情和社会责任感,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3)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于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创新,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需要文化,文化更需要人民。文化创作的最深厚的源泉,存在于亿万人民的生活实践之中.
2023-09-09 14:28:251

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我去,看来是济大的
2023-09-09 14:28:478

如何构建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建设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一)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建设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把广大人民团结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深入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壮大主流思想舆论。(二)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营造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社会氛围,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推动学雷锋活动、学习宣传道德模范常态化。(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和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引导群众在文化建设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开展“扫黄打非”,抵制低俗现象。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四)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工程和文化项目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构建和发展现代传播体系,提高传播能力。增强国有公益性文化单位活力,完善经营性文化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繁荣文化市场。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营造有利于高素质文化人才大量涌现、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造就一批名家大师和民族文化代表人物,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2023-09-09 14:29:031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23-09-09 14:29:111

在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如何协调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济性文化事业的关系?

  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处理好“软实力”与“硬任务”的关系。当今时代,经济与文化相互融合,密不可分。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文化发展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源泉。因此,必须转变重经济发展轻文化建设的观念,破除文化建设是“软任务”的思想误区,认识到文化是国家的软实力,发展文化也是硬任务、硬道理。  ——树立文化的协调发展观念,处理好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两个轮子”的关系。文化的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两手抓”,既要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在改革中既坚持正确方向,又坚持市场取向。通过改革,达到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目标,使二者统一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中。  ——树立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观念,处理好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社会效益第一,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经营性文化产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讲求社会效益,公益性文化事业在着眼于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应当讲求成本核算。  ——建设文化领域的宏观管理体制,处理好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政府对文化领域的管理主要体现在政策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宏观方面。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重点是增加投入、转变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全面引入竞争机制;对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培育市场主体,制定和健全与文化体制改革相配套的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2023-09-09 14:29:231

怎样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

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有哪些
2023-09-09 14:29:312

加快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什么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一定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不管怎么改,文化是一定要为人民服务。文化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有所不同,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利润占有很大比例,讲求产出效益。而对于文化体制改革来说,利润不是最主要的,如何为人民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的文化需求才是需要首要考虑的因素。要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将能推向市场,该推向市场的,交由市场来决定。在为人民服务的同时,优化文化市场体系结构。
2023-09-09 14:30:022

我国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意义是什么?

有学者指出,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只有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才能形成富有生机活力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从四个方面提出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途径。一是体制机制创新;二是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三是环境创新;四是人才队伍建设。 有学者指出,文化体制改革是作为文化产业的制度性因素而存在的。文化体制改革是文化产业的一项制度安排,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制度保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产业发展要遵循其内在的理论边界。而文化体制改革创新将是多重路径的选择,包括理论创新路径:文化产业政策理论的全面创新;渐进式改革路径:存量改革与增量改革并举;意识形态路径:建立全新的意识形态管理制度;规制路径:文化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建构,以此来实现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这对把握我国文化体制的重心颇为重要。 有学者认为,当前文化体制改革也是一场深刻的革命。确保这场革命取得预期成果,一是必须创新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要寻求文化体制改革在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就必须建立新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文化管理理论,为文化制度创新提供理论支持与合法性依据。二是必须转变党对意识形态的管理方式,为全面推进国家文化制度建设创造新的政治文明架构。党对意识形态管理方式的转变,在其终极意义上是关系到能否保证党的长期执政的大问题。 有学者提出,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当务之急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并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逐步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管理体制;第二,以增加投入、增强活力、改善服务为重点,抓好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改革和发展;第三,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为重点,抓好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改革和发展;第四,健全文化市场体系,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第五,健全对外文化交流机制。这些建议让我们更加明确了改革的基本思路,增强了我们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有学者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和具体措施。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根本途径是充分发挥市场体制对文化生产、管理、经营、传播活动的积极作用,为文化的生产和创新消除体制性障碍,做出能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的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从而为文化创新和繁荣提供制度保障,为社会经济政治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具体的做法主要可概括为两点:其一,对国家政治文化事业、公共文化事业及其他各项国家重点文化事业的生产经营、管理、传播活动而言,“建立和完善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各项事业自身发展规律相适应的现代事业制度”,使国家政治文化生产主体、公共文化生产主体和其他各项重点文化生产主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党的领导下,依法设立,依法经营,不以营利为目的,拥有独立资产,面向社会自主提供准公共产品。其二,将其他绝大多数国家文化事业单位逐步推向市场,使其实现企业化、产业化、民营化、社会化和市场化,使文化企业成为具有内部激励约束机制,权、责、利平衡的自主活动主体,成为富有积极性和创造性、富有生机活力的为社会提供文化产品服务的文化企业。这些措施,对于进一步扎实做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笔者注意到几种现象:一是对文化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者相对来说比较集中。可以分为党政部门的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学术界特别是高等院校的研究人员与研究机构这两个群体。二是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上,既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是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与文化产业、文化体制等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性研究;文化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研究;文化体制与文化体制改革的历史研究等等。三是目前学术界大多数研究者的研究观点还是比较一致的,研究成果在文化体制改革的重大方向性问题上基本上没有大的分歧,比如在改革的原因、改革的目标、改革要坚持的原则等方面的意见基本上是统一的。这一方面说明国内对于改革的一系列方向性问题是高度一致的,这当然有利于对改革的顺利进行,但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当前在改革问题上还没有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观点认识单一化容易使我们的改革在重大问题上出现失误,而且由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特殊性,一旦出现大的失误很可能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通过以上概括可以看出,近年来,虽然学术界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研究逐渐多了起来,但研究大多限于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深入研究相对较少,应用型研究比较薄弱,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比较缺乏,而且多数研究成果侧重于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这与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不过,同时也应看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写出了思路开阔、较有深度的著作,这对我国文化体制的改革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更多的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出现。
2023-09-09 14:30:111

你是怎么写的呢?《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体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决定学习体会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在实践 最近教育学院学生第一党支部召开了一次特殊的民主生活会,集体学习了中共中央第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通过集体学习讨论,我了解到关于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一些内容,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亮点之一就是突出了文化在推动我国经济建设、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主要包括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产业化改革;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内容。通过专家的解读分析,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我许多感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的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上学年我们党支部已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学习、讨论。但是,体系只能是理论领域的表述,如果普通大众记不住,如果照着念都容易念乱,怎么可能将理论变成举手投足的自觉行动。理论要想进入实践领域就必须要有实践的形态。我觉得,与其坐而论道,喋喋不休,不如脚踏实地从一些最基本的价值观做起来,身体力行才是我们对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最好的学习与贯彻。这就不仅需要广大党员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身体力行,而且需要开展形式多样、群众广泛参与的实践活动,更需要全体社会成员从身边事情做起,从我做起,重在实际行动建设,贵在持之以恒践行。人民群众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体,蕴藏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巨大热情和创造活力,围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用人民群众熟悉的事例、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真正为人们所接受、所认同。社区是人民群众的集合地,社区文化是人民群众进行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社区文化建设水平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现代化程度和一个民族文化教育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决定》指出:要提高社区文化建设水平。大力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繁荣社区文化,促进我国社区文化建设向更高质量、更高水平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河北省邯郸市开展的以政府为主导的群众性文化建设、以文化活动推动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邯郸市复兴区在政府的支持下创建了多个兴趣协会,“这些兴趣协会成为当地道德建设进社区的一个有效载体。居民兴趣协会是邯郸市复兴区为建设和谐文明社区而创建的一种居民自愿参与,以个人兴趣爱好为切入点、自娱自乐的社区综合活动形式。由于内容丰富、健康向上,几乎所有的居民都能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文化娱乐项目。”该社区剪纸协会会长闫飞说,“居民反映很好,在社区,和谐居民文化活动、邻里沟通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起到非常好的作用。”正是在政府主导下成立的这种兴趣协会为居民们提供了一种健康向上文化活动的平台,促进了居民的互助和谐,公民道德建设也正是从这一点一滴的小事中逐步得到了完善,“我们每周举办两次剪纸活动,使大家身心愉悦,也陶冶了情操,提高了自身的素质。比如,过去邻里之间有不说话的,通过协会活动促进了和谐,由原来的不说话,变成了现在的好邻居。” 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在实践中深化人们对理论的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党员,更应该在实际行动中做好表率,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贡献一丝力量。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ww.5ykj.com/Article/zjbgxxth/94697.htm
2023-09-09 14:30:211

《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心得体会

我们党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制定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路线,这就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这条基本路线来之不易,必须长期坚持,不能动摇。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就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筹方面的展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要既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们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坚持和完善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保证国民经济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就是要坚持和完善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发展民主,键全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建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这就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坚持 为人民冈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弃放、百家争呜的方针。
2023-09-09 14:30:291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改革
2023-09-09 14:30:383

如何深化国有文化单位改革

一、要做到科学界定文化单位的性质和功能,制定不同层次单位符合其发展需要的改革措施文化的复杂性质直接决定了文化单位的多层次性,对事关主流舆论引导的电台、电视台、主要报社等,应充分重视其特殊地位,加强其对社会的影响力,帮助其发展,实行有助于吸收社会资金的合作有效途径,在扩大其经营规模同时对其工作领域、目标做出长期规划,对于不适宜转企改制的单位,要继续加大投入国家保障力度,使其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失去其原有的优势地位或失去明确的导向方向,在文化导向上始终居于领导地位,使国家的文化发展可以始终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推进一般国有文艺院团、非时政类报刊社、新闻网站转企改制。文化单位要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紧跟时代脉搏,最便捷的方式就是投入市场的自身发展中。对部分文化事业单位进行转企改制是促进其寻求新的发展道路的最佳契机。改革前大多数文化事业单位发展迟缓,思想僵化,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严重,经费上除“等”、“靠”、“要”以外别无他法,文艺工作者端的都是铁饭碗,既缺乏主动创作的激情,也没有与社会脱节的危机感,而在总体布局上,我国的文化单位在传统上于行政管理体制严格对应,所有制结构单一,在人事制度上,没有正常的人员流动和淘汰机制,机构臃肿,使转企改制成为势在必行的事业。二、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的重点工程文化事业单位改革的主要任务首先是更好的实现文化事业的公益属性,确立鲜明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各项文化工作中加强对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在探索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同时牢牢抓住社会公益效益;其次要强化文化事业单位的服务功能,将原有的管理机制转变为服务机制,使文化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展现,与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都建立良好的联系,成为服务型新型机制的重要一环;最后,文化事业改革还要突出增强发展活力,改变文化事业长期以来发展缓慢,缺乏创新的历史问题,各个文化事业单位要从各个方面入手,鼓励或刺激各种资源投入文化产业的发展的大潮流,由发掘基层潜力促进文化事业单位全面的蓬勃发展。三、考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是否运行有效文化事业是否能够落到实处?最基本的是考察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有效,这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有益于人民的最直接体现。首先,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有创新的必要性。虽然我们长期以来始终重视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建设,并且在不同历史时期都有较为突出的成果,使人民得到了中国有史以来最佳的文化服务,但随着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原有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必然无法满足客观需要。其次,当前我们拥有良好的自己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的多方面条件:其一,马克思主义始终能为创新机制的工作指引明确方向;其二,社会对文化事业的普遍重视使其具有丰富的物质、人力资源;其三,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能够为我国提供大量的借鉴;其四,改革开放前期的成果为下一步创新机制打好了坚实的基础。所以,今天我们谈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机制是有充分的条件的,具有极高的可行性。对于一般性的文化事业单位,前一改革阶段中已经对于一部分普通的公有制文化单位进行了企业化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其重新迸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对于一些必须仍然保证其事业单位地位的文化单位,也可以借鉴已改革的文化经营单位的先进经验,比如有计划有条件地吸引一部分社会资源,既可以是资金,也可以是信息、专利、技术等其它生产要素;在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广泛地参与各种社会活动,既可以增加文化事业的公共服务力度,又能解决一些单位的资金问题,减轻中央和地方的财政负担;调整内部人员岗位中不适应增强本单位活力和文化事业整体发展的因素等。总之,文化事业单位可以而且必须加快推行企业化管理,这是大多数普通文化事业单位的最佳选择。
2023-09-09 14:31:011

【建设文化强国 传递文化薪火】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⑴只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才能促进社会全面进步,才能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2分)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能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2分)⑵①不科学的。②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必须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因为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③但是科技进步与创新是增强综合国力的决定因素。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分)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战略任务。这无论对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巩固党执政的思想文化基础,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还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推动形成良好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重大。第一问从经济与文化各自的重要性作答。第二问首先判断本题有几个辨别观点,然后逐一辨别,肯定正确成分,改正错误并说明理由。
2023-09-09 14:31:091

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

①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在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中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建设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建设,可以为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3分)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能促进我国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3分)③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能提升我国文化竞争力。④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更好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3分)(如果回答,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提升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和精神动力智力支持。相关内容可酌情给分,但总分不超过12分) 本题考查文化的作用知识点。文化的作用可从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对人的作用两大方面分析。文化对社会的作用可从文化的实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的关系。文化对人的作用从优秀文化能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决定的理论依据。
2023-09-09 14:31:16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保证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 A.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   B.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

A
2023-09-09 14:31:242

为什么要文化改革

法律分析: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采取不同的体制,可以更好地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可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能为广大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 有利于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更好保障,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二十四条 国家通过普及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通过在城乡不同范围的群众中制定和执行各种守则、公约,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倡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公德,在人民中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共产主义的教育,进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他的腐朽思想。
2023-09-09 14:31:331

什么是文化改革

  1)2010年5月,为期4天的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再次超额完成任务,总成交额达1088.56亿元,比上届增加207.87亿元,同比增长23.6%;文化产品出口交易额114.06亿元,比上届增长30.12%。文博会也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文化产业“第一展”。深圳文博会的红火,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正向纵深发展,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努力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2)党的十六大第一次将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和经营性的文化产业区分开来,并强调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加强,这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国转企改制的国有文艺院团总数达228家,仅2010年新增数即达106家,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实现重大突破,演艺领域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龙头演艺企业逐渐形成。  目前,全国30个省级国有新华书店系统已全面完成转制。截至2009年7月,全国580家图书出版社中,有308家已完成或完善转制工作。全国已有上千种经营性报刊完成转制。据悉,到2011年年底前,所有非时政类报刊将基本完成转制任务。  (3)2009年,天津、内蒙古、宁夏等16家国有电影制片厂完成转制改革,成立了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集团化、股份制有限公司,与已经成立的中影、上影、长影、西影、峨影、珠影等集团公司形成了中国国有电影制片企业的集团军。  (4)中央芭蕾舞团实行全员聘任制、年薪制,对贡献突出、能力优秀的人员给予不同级别的“优秀表现奖励”“长期服务奖励”,极大地增强了院团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上  海交响乐团探索实行理事会制、面向全球招聘人才、建立艺术总监聘用制等,为更好地利用社会资源、面向市场提供了制度保障。  (5)我国国情中有一种介乎于公益性文化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之间的特殊情况。这主要指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艺术院团,包括国家直属院团和昆曲、京剧等重点保护的剧种,以及交响乐、芭蕾舞等需要逐步培育市场的高雅艺术。对于这种艺术院团,应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6)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文化产业已成为一些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既能与当代高新技术密切结合,也对“增量”资金需求巨大、需要进行规模经营,从而迅速实现规模扩张和高速发展。在这一形势下,现代文化产业需要也易于采取股份制的组织形式。因此,文化界专家认为,转企改制的下一步,将是进行股份制改造。  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核心企业——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今年1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交易,成为全国发行业主板首发上市第一股。皖新传媒此次发行股票1.1亿股,募集资金近13亿元。上市首日,公司市值突破160亿元,一跃成为公司市值全国第二的文化企业。  作为安徽省最大的文化企业,也是我国中部地区最大的出版物发行企业,皖新传媒前身——安徽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底在全国文化企业中率先提出股份制改造、三项制度改革、整体改制上市“三步并作一步走”战略。  “成功上市并不意味着终点,而只是发展的新起点。”安徽新华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志敏踌躇满志。  (7)深圳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就有着自己的优势和特色:把现代文化产业看作一种复合型的新兴产业,将科技、创意、商业模式等交融整合为一体,创新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发挥高科技实力强大、金融业发达、旅游业兴旺的优势,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高新技术,为深圳文化产业插上翅膀。在高科技土壤上孕育而出的“文化+科技”,成为深圳文化产业发展的基本特色和基本路径,提高了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和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让文化以更快的速度、更新的内容、更活的形式、更广的受众得以传播,抢占经济制高点。腾讯、华强等一批以高新技术为依托、以数字内容为主体、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的高成长型文化科技型企业迅速崛起,在金融海啸中逆风飞扬。  与此同时,“文化+旅游”日益蓬勃,“文化+金融”优势凸显,拥有极强竞争优势和抗风险能力的深圳文化企业,成为我国参与国际文化竞争的市场先锋。  “深圳市的‘科技文化",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中颇具特点。”中宣部改革办主任张晓虎说,新型的文化建设和文化创新离不开科技的支撑,文化和科技的融合极大提高了深圳高端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高科技产业也需要创新文化引领,经济繁荣要有文化支撑,社会发展更要靠文化进步。“文化与科技的完美结合,成就了深圳文化产业的辉煌,其经验和道路值得推广、借鉴。”  【核心观点】  (1)文化系统内部,应该积极推动演艺领域所有制结构调整,积极扶持民营院团发展,民营院团成为基层演出市场重要力量。同时,中宜教育戴老师认为,文化体制改革不能“一刀切”,针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经营性文化单位,必须“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循序渐进、逐步推开”,采取不同的改革路径。不仅“经营性文化单位”要改革,其他的“公益性文化单位”,虽然不搞创收,也要转换内部机制,通过劳动人事制度、收入分配制度等改革,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2)当前,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存在的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归根到底就是没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以解决。传统文化体制对文化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日益凸显,活力不强、动力不足成为文化发展的主要问题,不树立新的文化发展理念、不破除体制机制弊端,我国文化发展就会失去生机活力。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不坚持以人为本,不从群众需要出发,文化产品就会出现“政府是投资主体、领导是基本观众、评奖是主要目的、仓库是最终归宿”的现象。因此,中宜教育戴斌老师认为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应该把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科学发展作为主题,把加快文化体制机制的创新作为重点,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长期以来,制约文化发展的体制弊端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的性质相混淆,事业的职能和企业的功能相混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这个体制弊端,一方面通过政府主导、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方面通过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进程中,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两个轮子,始终坚持双轮驱动,两翼齐飞,就能够既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又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  (4)从国际来看,文化已经成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戴斌老师认为,未来围绕综合国力的全方位竞争将更趋激烈,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将更加明显,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将更加尖锐复杂。与此同时,文化产业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日益成为各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日益成为国际经济竞争和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具有更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更加强烈的改革发展意识,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培育文化这一朝阳产业,着力文化建设,在现代信息化条件下抢占文化传播的主导权;振兴文化产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争取未来竞争的主动权,努力提高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切实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5)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变革,人类文明的每一次进步,无不镌刻着文化发展的烙印。作为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又一次涉及全局的深刻变革,文化体制改革事关重大。我们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改革,不断开创社会主义文化百花盛开、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2023-09-09 14:31:431

根据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论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意义

够深的命题,高手
2023-09-09 14:31:513

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什么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  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23-09-09 14:31:591

简述全面深化改革须围绕哪些方面展开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23-09-09 14:32:211

如何深化改革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更加注重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23-09-09 14:32:311

2011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

(1)哲学属于思想文化的范畴,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校园生活中健康的文化现象如: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举行升国旗、唱国歌仪式,张贴英模画像和励志性宣传标语等。(2)①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是客观的、有条件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建设,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②唯物辩证法认为,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整体由部分构成,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要求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个整体目标的实现。(3)“略”(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如:①多阅读健康有益的书籍,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哲学依据: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或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②从平时的小事做起,培养自己良好的道德素养。哲学依据: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积极做好量的积累。)
2023-09-09 14:32:391

如何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意义和目标任务

深化改革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既得利益者垄断资源,不愿改革,摸着石头了不愿过河,所以要改革,进入市场化,目标任务是市场化进一步开放
2023-09-09 14:32:504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什么共同推进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2023-09-09 14:33:093

十三五规划对于文化建设有哪些新提法,新思路和新路径

会尽快客
2023-09-09 14:33:292

求文化体制改革方案或是广播电视总台改革方案!

哈哈,得了两分
2023-09-09 14:33:4011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把经济效益放在首位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过程中,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把握文化产业发展特点规律和资源要素条件,完善文化产业规划和政策,优化产业布局,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文化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文化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使人才、资本、技术、信息等文化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激发各类文化市场主体活力。完善文化市场法规体系,加强文化市场监督管理,健全基础管理、内容管理、行业管理以及网络管理等工作联动机制。推动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进一步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壮大各类文化市场主体。要突出企业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加强分类指导,促进协同创新,推动市场主体规模持续扩大、整体实力不断提升。培育新型文化业态。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推动文化产业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融合发展,培育数字出版、数字艺术、数字创意等新型文化业态,不断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四个坚持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积累方针原则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当前我国的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异常严峻复杂,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准确把握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新动向、新特点,确保我国的文化始终沿着社会主义方向阔步前进。2、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是我们党实现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价值取向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在全社会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3、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是我们党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工作导向以文化的繁荣发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促进中华民族在精神上强起来,为文化强国建设奠定坚实基础,进而在世界舞台上高扬社会主义文化旗帜。4、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指向进一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各类文化市场主体发展壮大,大力促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有效满足人民美好精神文化生活需要。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为文化产业加快发展和经济提升提供新动能、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
2023-09-09 14:34:03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坚持六个“紧紧围绕”是什么?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发展。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和文化生产经营机制,建立健全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执政方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2023-09-09 14:34:181

管理者应该如何提高决策能力?

决策能力对管理者,尤其是中高层管理者非常重要,提高决策能力大体应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克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指个体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常常受到群体对社会的认识和态度的左右。从众行为者的意识深处考虑的是自己的行为能否为大众所接受,追寻的是一种安全感。从众行为者认为群体的规范、他人的行为是正确的时候,就会表现出遵从;当他认为群体的规范、他人的行为并不合适,而自己又没有勇气反抗时,就会被动地表现为依从。从众心理重的人容易接受暗示,他们依赖性强,无主见,人云亦云,容易迷信权威和名人,常说违心的话,办违心的事。决策能力强的人,能摆脱从众心理的束缚,作到思想解放、冲破世俗,不拘常规、大胆探索,因此他们能独具慧眼,发现一般人不能发现的问题,捕捉到更多的成才机遇。(2)增强自信心。拥有自信心是具有决策能力者明显的心理特征。没有自信就没有决策。增强自信心首先要有迎难而上的胆量。温斯顿?邱吉尔就说过:"一个人绝对不可在遇到危险的威胁时,背过身去试图逃避。若是这样做,只会使危险加倍。但是如果立刻面对它毫不退缩,危险便会减半。决不要逃避任何事物,决不!"其次要变被动思维为积极思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平时善动脑筋,关键时自然敢作决定。再次要培养自己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跳出个人的小天地,如此你的自信才能坚实可靠。另外平时交往注意选择那些有自信心、敢作敢为的人,时间长了,看得多了,你必然会受到积极的影响。(3)决策勿求十全十美,注意把握大局。做事务求十全十美,不想有任何挫折或失误,那只能作茧自缚。如能识大体,把握大局,权衡出利弊得失,当机立断,才能尽快达到自己理想目标。持之以恒,你的决策能力和水平就会很快提高。
2023-09-09 14:29:511

唐诗三百首全集之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原文】 《积雨辋川庄作》 作者: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注解】 1、空林:疏林。 2、烟火迟:因久雨林野润湿,故烟火缓升。 3、藜(lí):一种可食的野菜。这里指蔬菜。 4、黍(shǔ):谷物名,古时为主食。 5、饷:送饭食到田头。 6、东ue291:指东边田地上的农人。ue291饷东菑(zī):给在东边田里干活的人送饭。菑:已经开垦了一年的田,指初耕的田地。   漠漠:形容广阔无际。   阴阴:幽暗的样子。 7、夏木:高大的树木,犹乔木。夏:大。 8、啭(zhuàn):小鸟婉转的鸣叫。鸟的宛转啼声。 9、黄鹂:黄莺。 10、山中句:意谓深居山中,望着槿花的开落以修养宁静之性。槿(jǐn):植物名。落叶灌木,其花朝开夕谢。古人常以此物悟人生枯荣无常之理。其花早开晚谢。故以此悟人生荣枯无常之理。 11、清斋:这里是素食的意思。 12、露葵:经霜的葵菜。葵为古代重要蔬菜,有“百菜之主”之称。此诗也是他晚年生活的自我写照。 13、野老:指作者自己。争席罢:指自己要隐退山林,与世无争。 14、“海鸥”句:古时海上有好鸥者,每日到海上从鸥鸟游。其父曰:“吾闻鸥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再往海上,鸥鸟飞舞而不下。这里借海鸥喻人事。【韵译】 久雨不停,林野潮湿烟火难升;烧好饭菜,送给村东耕耘的人。 水田广漠,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浓荫,传来黄鹂宛啭啼声。 山中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松下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 村夫野老,已经与我没有隔阂;海鸥疑心,为何不信飞舞不停。【翻译】   因为积雨日久,林中无风而且湿润,故而做饭的炊烟升起时显得有些缓慢。烧好的粗茶淡饭是送给村东耕耘的人。广阔平坦的水田上一行白鹭掠空而飞;夏日幽静清凉的树林中传来黄鹂宛啭啼声。我在山中修身养性,观赏朝槿晨开晚谢;在松下吃着素食,和露折葵不沾荤腥。我已和村里的那些相处的很随便,没有什么隔阂;淳朴农民为什么还要猜疑呢?【评析】 ue771ue771诗意在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叙述隐退后闲适生活。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炊烟缓升;农家早炊,饷田野食,怡然自乐的农村生活。颔联写自然景色: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和唱,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避尘世的幽居生活。末联连用两典:一是《庄子u2022寓言》载的阳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说明诗人与村夫野老打成一片了。二是《列子u2022皇帝篇》载: ue771ue771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来只与他相游。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去,他再到海边时,鸥鸟都在天上飞舞、不肯停下。说明心术不正,就破坏了他与鸥鸟的关系。两典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ue771ue771这首诗唐人李肇《国史补》说王维:“维有诗名,然好取人文章佳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李嘉佑诗也。”据传李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句,但李集中无此。明人胡应麟《诗薮u2022内篇》说:“摩诘盛唐,嘉佑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佑用摩诘诗。”李与王同时而稍晚,谁袭谁诗,难以说清。宋人叶梦得《石林诗话》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佑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彩数倍。“王维诗中的意境,显然要比嘉佑的来得开阔,深邃,色彩更为明朗。【讲解】   辋川庄,在今陕西蓝田终南山中,是王维隐居之地。《旧唐书。王维传》记载:“维兄弟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荤血,晚年长斋,不衣文彩。”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描写,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首联写田家生活,是诗人山上静观所见:正是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空气潮润,静谧的丛林上空,炊烟缓缓升起来,山下农家正烧火做饭呢。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菑──东面田头,男人们一清早就去那里劳作了。诗人视野所及,先写空林烟火,一个“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再写农家早炊、饷田以至田头野餐,展现一系列人物的活动画面,秩序井然而富有生活气息,使人想见农妇田夫那怡然自乐的心情。   颔联写自然景色,同样是诗人静观所得:“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看吧,广漠空蒙、布满积水的平畴上,白鹭翩翩起飞,意态是那样闲静潇洒;听啊,远近高低,蔚然深秀的密林中,黄鹂互相唱和,歌喉是那样甜美快活。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只选了形态和习性迥然不同的黄鹂、白鹭,联系着它们各自的背景加以描绘: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在视觉上自有色彩浓淡的差异;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则取动态,一则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画意盎然。所谓“诗中有画”,这便是很好的例证。   唐人李肇因见李嘉祐集中有“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的诗句,便讥笑王维“好取人文章嘉句”(《国史补》卷上);明人胡应麟力辟其说:“摩诘盛唐,嘉祐中唐,安得前人预偷来者?此正嘉祐用摩诘诗。”(《诗薮。内编》卷五)按,嘉祐与摩诘同时而稍晚,谁袭用谁的诗句,这很难说;然而,从艺术上看,两人诗句还是有高下的。宋人叶梦得说:“此两句好处,正在添‘漠漠"‘阴阴"四字,此乃摩诘为嘉祐点化,以自见其妙。如李光弼将郭子仪军,一号令之,精采数倍。”(《石林诗话》卷上)“漠漠”有广阔意,“阴阴”有幽深意,“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比之“水田”和“夏木”,画面就显得开阔而深邃,富有境界感,渲染了积雨天气空蒙迷茫的色调和气氛。   如果说,首联所写农家无虑的劳动生活已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欣羡之情,那么,面对这黄鹂、白鹭的自由自在的飞鸣,诗人自会更加陶醉不已。而且这两联中,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并不是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对于“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的王维来说,置身于这世外桃源般的辋川山庄,真可谓得其所哉了,这不能不使他感到无穷的乐趣。下面两联就是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的。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这情调,在一般世人看来,未免过分孤寂寡淡了吧?然而早已厌倦尘世喧嚣的诗人,却从中领略到极大的兴味,比起那纷纷扰扰、尔虞我诈的名利场,何啻天壤云泥!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谓。诗人快慰地宣称:我早已去机心,绝俗念,随缘任遇,于人无碍,与世无争了,还有谁会无端地猜忌我呢?庶几乎可以免除尘世烦恼,悠悠然耽于山林之乐了。《庄子。杂篇。寓言》载:杨朱去从老子学道,路上旅舍主人欢迎他,客人都给他让座;学成归来,旅客们却不再让座,而与他“争席”,说明杨朱已得自然之道,与人们没有隔膜了。《列子。黄帝篇》载:海上有人与鸥鸟相亲近,互不猜疑。一天,父亲要他把海鸥捉回家来,他又到海滨时,海鸥便飞得远远的,心术不正破坏了他和海鸥的亲密关系。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用,一反用,两相结合,抒写诗人澹泊自然的心境,而这种心境,正是上联所写“清斋”“习静”的结果。   这首七律,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从前有人把它推为全唐七律的压卷,说成“空古准今”的极至,固然是出于封建士大夫的偏嗜;而有人认为“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赞赏这首诗的深邃意境和超迈风格,艺术见解还是不错的。(参看赵殿成笺注《王右丞集》卷十)【讲解】   这首诗是王维在隐居辋川蓝田期间所作。 在这首七律中,诗人把自己幽雅清淡的隐居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结合起来,创造了一种情景交融、物我相惬的境界,可以说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代表作。   首联:“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描写了一幅怡然自乐的田家生活画卷。“烟火”,炊烟,“迟”,不仅写出了连日的雨天使得树枝与空气都极为潮湿,柴禾不易燃烧,同时也形象地表现出在这样潮湿的空气中烟气不能直上天空,只能迂回漂移的状态。后一句写山中农妇正忙着蒸藜煮黍,为在东边田里劳作的男人送饭,这也正是烟火的来由。短短两句诗,既写出了秋天常有的天气,又巧妙地把这种天气和农事活动结合起来,让读者于仿佛亲临现场,营造了一种近乎真实的氛围。也只有只有内心宠辱不惊的人才能把普通的景物写出这样的韵致。   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这两句写雨后初晴时的自然景致。茫茫水田里里稻子生机勃勃,绿意盎然;雪白的白鹭在稻田里飞起飞落,意态悠闲;山中林木在烟雨中苍翠欲滴;金黄的黄鹂在树林中呼朋引伴,互相唱和。碧绿、雪白、浓翠、金黄,如此美的色彩搭配只能出自既是诗人又为画家的王维笔下。不仅如此,王维还为这美丽的画面配上了黄鹂动听的歌声,将雨中的辋川点染得更加生机盎然。这两句诗色彩明丽,画意浓郁,后世有人将之与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一道评为“极尽写物之工”。   农家生活无虑,黄鹂、白鹭自由自在——诗人所描写的人物活动也好,自然景色也好,都不是对客观事物的简单摹拟,而是经过了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这些在诗人欣赏的目光中欣然呈现的景致,与诗人悠闲自适的人生追求和审美情趣发生了强烈的共鸣,它们既是诗人置身其中的现实环境,更是诗人闲静淡泊的内心世界的外在表现。   需要指出的是,唐代李肇认为王维这两句诗时套袭了唐代另一位诗人李嘉祐的“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二句诗,他在《唐国史补》中说:“王维有诗名,然好窃取人文章佳句。”此说后来一直争论不休,未有定论。我的看法是,无论这两句诗是否是王维盗取他人的,这两句诗有了漠漠阴阴两词,把平凡得有些呆板的“水田白鹭飞,夏木啭黄鹂”点化成气韵生动,形象鲜明,绕有情致的千古名句,显示了王维高超的点字艺术。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朝槿”,即木槿,因其花朝开暮落,故称朝槿,古人常以它象征人生无常。“清斋”,吃素。“露葵”,一种野菜,霜露时最鲜美,故称露葵。《旧唐书.王维传》说王维“居家蔬食,不茹荤血”在这里得到了印证。这两句写诗人静静地坐在空山之中,观木槿花迅速凋谢而苦思冥想,体悟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习养心性,在松树下采摘带露的绿葵,素食清斋,保持身心之净。诗人也正是在这种日积月累的思考中得道入佛,彻底远离了世俗红尘。   尾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称,“争席”即争夺座位。这里运用了《庄子·杂篇·寓言》和《列子·皇帝篇》里的两个典故,一正一反,把自己处世心态和对人世间一些现象的讥讽隐含其中,末尾以“海鸥何事更相疑”来表露自己没有丝毫争夺名禄的想法,抒发自己淡泊的心志。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写诗人静观所见,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形象鲜明,韵味清远,将诗人那种亲近自然,耽于山水之乐,与世无争,与人无碍,无欲无求的人生态度展示了出来,代表了王维山水田园诗的主要特点。后世有人称“淡雅幽寂,莫过右丞《积雨》”,还有人将之推为唐诗七律的压卷之作。这样的评价不一定完全恰当,但也足见此诗清远、淡穆之风所产生的巨大影响。【赏析】   情景相生,物我交融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赏析   江苏 谢石   王维是唐代的诗人,同时又是的画家。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王维对后世影响的是田园诗。王维的田园诗常以淡雅的笔触传达出清丽丰润的美感,创造出浑然一体的意境,让人感悟到不可言喻的内在生命的存在。创作于晚年隐居期间的《积雨辋川庄作》,就是这样的一首情景相生、物我交融的精品。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全诗形象鲜明,兴味深远,诗人将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与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紧密结合,创造了一个物我相惬、情景交融的意境,表现了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前两联写山上静观所见,描写怡然自乐的田家生活,展示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连雨时节,天阴地湿,炊烟缓升;农家早炊,饷田野食,怡然自乐;广漠平畴,白鹭翩飞;深山密林,黄鹂和鸣。积雨后的辋川田园,真是画意盎然。农家无虑的劳动生活怎能不引起诗人的浓厚兴趣和无限欣羡,白鹭、黄鹂自由自在的飞鸣,又怎能不令诗人陶醉不已?“一切景语皆情语”。辋川的人物活动、自然景色,无不经过了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浓郁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鲜明的个性。   后两联抒写诗人隐居山林的禅寂生活之乐。颈联描绘诗人独处空山之中、松林之下,观木槿,食露葵,远离尘嚣的幽居生活情景。尾联连用两典,表达自己消尽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耽于山林的悠然情怀。用阳子居学道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的典故,说明诗人已与村夫野老融成一体。用海上鸥人因心术不正破坏了与鸥的和谐关系的典故,说明自己回归自然的心灵境界。这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一反,抒写了诗人淡泊的心志。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作为画家,王维追求着诗画交融的艺术境界。诗人写空林烟火,着一“迟”字,不仅把阴雨天的炊烟写得十分真切传神,而且透露了诗人闲散安逸的心境。写辋川之夏,百鸟飞鸣,诗人运用了绘画上强烈对比的设色法:雪白的白鹭,金黄的黄鹂,一取其行,一取其声;“漠漠”的水田,“阴阴”的夏木,描绘出一片广漠明净的淡彩,一片葱郁深沉的浓绿,使背景更显空蒙迷茫。这种强烈的色调对比,构成视觉上色彩浓淡的差异,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夏日的绿荫与绿荫之外的水田之间那种鲜明的分界,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界幽深。   后代诗家称王维为“诗佛”。王维的田园诗常常借对大自然物象的细腻描写,传达出深邃的宗教体验。“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这在世人的眼中未免太过孤寂寡淡的情调,到了诗人笔下却变得蕴涵着深沉的禅意:远离了尘世的喧嚣,远离了名利的争斗,回归自然,回归原始的真我。透过诗句,扑面而来的是淡雅,宁静,幽寂,带着一点孤独,更多的却是诗人洋溢着的惬意。这种以禅入诗的手法,营造了冲淡空灵的艺术境界,而禅理与静谧的绘画美的融合,更使这类田园诗达到了情景相生、物我交融的艺术极至。难怪司空图说他“不着一字,尽得风流”了。   附:《积雨辋川庄作》鉴赏题   1.前人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试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为例,说说他画出了怎样的意境。   2.《积雨辋川庄作》是王维田园诗的一首代表作。谈谈这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3.下列对《积雨辋川庄作》的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首联和颔联对人物活动、自然景色的描写,都不是客观描述,而是经过诗人心灵的感应和过滤,染上了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了诗人的个性。   B、颈联写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木槿而悟人生短暂,采露葵以供清斋素食,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和清苦。   C、尾联连用两个充满老庄色彩的典故,一正一反,抒写了诗人淡泊自然的心境,表达了诗人消尽俗念、随缘任遇、与世无争、耽于山林的悠然情怀。   D、这首诗运用了以禅入诗的手法,将禅理禅趣与静谧的绘画美紧密结合在一起,营造了冲淡空灵的艺术境界,于山水美景之外,更有一层深邃的意境。   4.下列诗句都出自王维作品,都属于山水田园诗的一项是( )   1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2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3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4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5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7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8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A、1258 B、1357   C、2468 D、3467   参考答案:   1.白鹭飞行,黄鹂鸣啭,一取动态,一取声音;漠漠,形容水田广布,视野苍茫;阴阴,描状夏木茂密,境界幽深。两种景象互相映衬,互相配合,把积雨天气的辋川山野写得开阔而深邃,画意盎然,境界幽深。   2.这首诗通过对辋川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和幽雅清淡的禅寂生活的描写,表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脱离尘俗的闲情逸致。   3.B(“表现了隐居生活的孤寂寡淡和清苦”不当)   4.B(24是边塞诗,6是乡愁诗)【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o jie)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王维生前,人们就认为他是“当代诗匠,又精禅理。”(苑咸《酬王维序》),死后更是得到了“诗佛”的称号。王维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的家庭里,根据王维写的《请施庄为寺表》云:“亡母故博陵县君崔氏,师事大照禅师三十余年,褐衣蔬食,持戒安禅,乐住山林,志求寂静。”王维从小就受到了母亲的熏陶,同时,根据《王右丞集注》卷二五,有一篇《大荐福寺大德道光禅师塔铭》,文中述及了诗人同当代名僧道光禅师的关系时说:“维十年座下."可见王维确实也与佛家因缘不浅,其晚年更是过着僧侣般的生活。据《旧唐书》记载:“在京师,长斋,不衣文俯伏受教,欲以毫末度量虚空,无有是处,志其舍利所在而已。”采,日饭十数名僧,以玄谈为乐,斋中无所有,惟茶铛药臼,经案绳床而已。退朝之后,焚香独坐,以禅颂为事。”此时的王维俨然是一僧侣了。   王维青少年时期即赋于文学才华。开元九年(721年) 中进士第,为大乐丞。因故谪济州司仓参军。后归至长安。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张九龄为中书令。王维被擢为右拾遗。其时作有《献始兴公》诗,称颂张九龄反对植党营私和滥施爵赏的政治主张,体现了他当时要求有所作为的心情。二十四年 (736)张九龄罢相。次年贬荆州长史。李林甫任中书令,这是玄宗时期政治由较为清明到日趋黑暗的转折点。王维对张九龄被贬,感到非常沮丧,但他并未就此退出官场。开元二十五年,曾奉使赴河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幕,后又以殿中侍御史知南选,天宝中,王维的官职逐渐升迁。安史乱前,官至给事中,他一方面对当时的官场感到厌倦和担心,但另一方面却又恋栈怀禄,不能决然离去。于是随俗浮沉,长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这一诗派是陶渊明、谢灵运、谢朓的后继者,这一诗派的诗人以擅长描绘山水田园风光而著称,在艺术风格上也比较接近,通过描绘幽静的景色,借以反映其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因而被称为“山水田园诗派”。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影响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英汉对照】 积雨辋川庄作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 蒸藜炊黍饷东灾。 漠漠水田飞白鹭, 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 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海鸥何事更相疑?IN MY LODGE AT WANG CHUAN AFTER A LONG RAIN Wang Wei The woods have stored the rain, and slow comes the smoke As rice is cooked on faggots and carried to the fields; Over the quiet marsh-land flies a white egret, And mango-birds are singing in the full summer trees.... I have learned to watch in peace the mountain morningglories, To eat split dewy sunflower-seeds under a bough of pine, To yield the post of honour to any boor at all.... Why should I frighten sea gulls, even with a thought?
2023-09-09 14:29:541

奥尔夫音乐是什么意思?

奥尔夫音乐是一位德国的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先生创造的一种教学方法。而这种教学方法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教授方法,把音乐课变得有趣、让每个人都能变成音乐家,他用语言、身体的律动、戏剧、舞蹈等方式让复杂的音乐内含在不经意间传达给每一个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教育理念上强调人类性、原本性、实践性、艺术性、系统性、挖掘人潜在的音乐性。在教学内容上从朗诵、声势、节奏、歌唱、形体、读谱、作曲、乐器、欣赏、戏剧等诸方面进行训练。拓展资料:在教学形式上 通过元素的、原本的、综合的、探索的、即兴的、创造的等各种手段实现其教育理念。音乐教育必需是通过自己实际唱、奏来体验音乐并表现音乐感受。体验与尝试,在这里意味一切。奥尔夫教学法提供了具有创新的、独特的,充分考虑发展个性的、高度重视创造力培养的学习氛围,提供了帮助孩子体验和表现音乐的方法。特别是: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音乐,创造感受体验音乐的方式;引导孩子自己去创造,对音乐感受及再现音乐的方法。 参考来源: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2023-09-09 14:29:571

营销与行销的区别?

我不用术语来回答,就用口语来说 这样你会更能够理解!营销讲究的是策略的基础上去销售,保证产品的质量 也就是产品从生产到市场 到售后服务 是一条龙, 说白了就是 分为 策划和推销。简单说 推销就是行销,之白的说: 行销是营销中的一部分。(行销的目的只是把产品卖掉 不会考虑整体是否赢利,只要能够按照公司的规定销售出去就可以,更不会考虑市场需要什么。市场需要什么产品?那就是大的方面了——营销)
2023-09-09 14:29:488

超级计算机有什么作用呢?

超级计算机也被常称为超算或高性能计算机。它是一种具有超高运算速度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计算机系统,能够完成大规模科学计算和复杂工程仿真等任务。超级计算机通常由数千、数万甚至数十万个处理器组成,运用高效的并行计算算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处理和分析各类数据信息,支撑着当今工业、科学和军事领域中众多的关键应用和基础研究。超级计算机在各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应用,尤其在科学、工程以及金融行业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在科学研究方面,超级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帮助科学家模拟并预测自然界中的复杂现象,例如天气预测、地震预测、天体物理学等。在工程行业,超级计算机的应用也非常广泛,如模拟飞机、汽车等复杂系统,可以帮助工程师提高产品设计及开发效率,减少试验试错成本,同时可以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在金融行业,超级计算机的应用也日益广泛,如高频交易、投资决策分析等。相较于普通计算机,超级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和处理能力都具有极大的优势。它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计算技术和算法,例如多线程计算、向量计算、分布式计算等等。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极大地提高超级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和计算效率,能够处理大规模的、复杂的科学计算和工业问题。但是,超级计算机在可靠性、能耗优化、成本管理等方面也面临着各种挑战。总而言之,超级计算机作为一种重要的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科学、工程、金融等领域研究与应用的重要支撑。未来,超级计算机技术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它将继续推动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
2023-09-09 14:29:461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利于弊

不知道你这个是考试题目还是就自己问问的 如果是考试题目 上面这位的字数够了我个人建议:在城市中优点:如果你有足够的资本(金钱资本、自身价值资本)的话 去城市里发展会是很好的,这样有利益为社会发展做点贡献,也可以巩固你自己的资本 在城市的缺点:(1)如果自己不是那样有太多的资本,在城市中生存压力就比较大,无论是一个房子还是有个小孩 都给你的生活加上了重重的背负, (2) 城市中环境 空气 等各个生活指数都很差,不利于长寿。而且社会也很复杂。就跟电影里演的差不多(很多我自己遇到过)(3)压抑的环境会让所有人都疲惫不开。这也会影响你的情绪和环境 甚至被他们所感染。在农村优点:(1)如果自己没有那么多的资本,在农村里实现一个小我 既轻松 又安稳 还能合家团聚(2)生活压力不会太大,环境空气也很好,(3)以后自己的孩子也会有生存在一个纯洁 干净的环境中成长。在农村的缺点:(1)可能你会觉得自己的见识或者是所闻所遇 没有你的那些朋友多。 (2)我不会觉得孩子的教育比城市中孩子差,因为我们看看现在城市中小孩的压力多大,多痛苦,一点大的小孩子就早熟或者是有的受不了 自杀的 太多了!以上纯属于个人看法,只是建议
2023-09-09 14:29: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