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重点考点(五篇)

2023-09-26 21:38:13
共1条回复
snjk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精选必考点总结5篇1

1.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理解

n(B)在公式c(B)=中V(B)

(1)溶质是用物质的量表示而不是质量表示;体积表示溶液的体积,而不表示溶剂的体积,并且体积单位为L。

(2)带结晶水的物质溶于水后,溶质是不含结晶水的化合物,溶剂中的水包括结晶水。

(3)从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中取出任意体积的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不变,但随溶液体积的变化溶质的物质的量不同。

(4)气体溶于一定体积的水中,溶液的体积不等于溶剂的体积而应根据溶液密度和溶液质量求算。

(5)若浓溶液稀释或浓度差别较大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的总体积比原来的体积之和小。

2.辨析比较

物质的量浓度与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

(1)按所配溶液的体积选择合适规格的容量瓶

选择容量瓶必须指明规格,其规格应与所配溶液的体积相等。如果不等,应选择略大于此体积的容量瓶,如配制500mL1mol·L—1的NaCl溶液应选择500mL容量瓶,若需要480mL上述溶液,因无480mL容量瓶,也选择500mL容量瓶,配500mL溶液所需溶质的物质的量应按配制500mL溶液计算。

(2)容量瓶使用前一定要检验是否漏液

方法是:向容量瓶中注入少量水,塞紧玻璃塞,用手指按住瓶塞,另一只手按住瓶底倒转容量瓶,一段时间后观察瓶塞处是否有液体渗出,若无液体渗出,将其放正,把玻璃塞旋转180°,再倒转观察。

(3)不能将固体或浓溶液直接在容量瓶中溶解或稀释,容量瓶不能作反应器,不能加热,也不能久贮溶液。

(4)配制好的溶液应及时转移到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精选必考点总结5篇2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2、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3、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24、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5、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26、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7、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精选必考点总结5篇3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精选必考点总结5篇4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注意点实例

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5)利用物质的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序号原物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主要操作方法

1N2O2灼热的铜丝网用固体转化气体

2CO2H2SCuSO4溶液洗气

3COCO2NaOH溶液洗气

4CO2CO灼热CuO用固体转化气体

5CO2HCI饱和的NaHCO3洗气

6H2SHCI饱和的NaHS洗气

7SO2HCI饱和的NaHSO3洗气

8CI2HCI饱和的食盐水洗气

9CO2SO2饱和的NaHCO3洗气

10炭粉MnO2浓盐酸(需加热)过滤

11MnO2C————————加热灼烧

12炭粉CuO稀酸(如稀盐酸)过滤

13AI2O3Fe2O3NaOH(过量),CO2过滤

14Fe2O3AI2O3NaOH溶液过滤

15AI2O3SiO2盐酸`氨水过滤

16SiO2ZnOHCI溶液过滤,

17BaSO4BaCO3HCI或稀H2SO4过滤

18NaHCO3溶液Na2CO3CO2加酸转化法

19NaCI溶液NaHCO3HCI加酸转化法

20FeCI3溶液FeCI2CI2加氧化剂转化法

21FeCI3溶液CuCI2Fe、CI2过滤

22FeCI2溶液FeCI3Fe加还原剂转化法

23CuOFe(磁铁)吸附

24Fe(OH)3胶体FeCI3蒸馏水渗析

25CuSFeS稀盐酸过滤

26I2晶体NaCI————————加热升华

27NaCI晶体NH4CL————————加热分解

28KNO3晶体NaCI蒸馏水重结晶。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精选必考点总结5篇5

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①种类多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易分解,易燃烧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甲烷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1).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整理大全 (2).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3).银行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月工作总结范文(五篇) (4).大学生党史知识竞赛活动总结范文 (5).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 (6).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归纳大全 (7).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总结大全 (8).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归纳总结 (9).学校交通安全知识宣传内容活动总结(三篇) (10).高一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梳理

相关推荐

高一化学学什么内容?

高中化学第一册主要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碱金属、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卤素、元素周期律、氧族元素、碳族元素。高中第二册主要学习-氮族元素、化学平衡、溶液的电离平衡、pH、几种重要的金属(铝、镁)、盐类的水解、有机物、糖、蛋白质。高中第三册主要学习-晶体的分类、胶体、化学反应的本质、热化学能量变化、电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化学计算。扩展资料: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Ag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1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1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中化学
2023-09-09 18:14:581

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总结 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下面是我给大家带来的 高一化学 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以供大家参考! 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 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 方法 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或g..mol-1(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Vm=22.4L/mol 高一化学知识点小结大全 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 2Fe+3Cl2===(点燃)2FeCl3 Cu+Cl2===(点燃)CuCl2 Cl2+H2===(点燃)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 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合大全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相关 文章 : ★ 高一化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高一必修一化学必考实验知识点总结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人教版 ★ 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 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 ★ 高中化学必备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2023-09-09 18:15:171

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大全

化学考试靠的是平时积累的过程,多做练习可以培养做题的手感,可以积累更多解题技巧。高中 高一化学 知识点大全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大全,欢迎查阅! 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 一、重点聚集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2.离子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4.分散系胶体 二、知识网络 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 方法 ,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分类常用的方法是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化学变化的分类 根据不同标准可以将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①根据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②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将化学反应分为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③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2.电解质和离子反应 (1)电解质的相关概念 ①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是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够导电的化合物。 ②电离:电离是指电解质在水溶液中产生自由移动的离子的过程。 ③酸、碱、盐是常见的电解质 酸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为H+的电解质;碱是指在水溶液中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为OH-的电解质;盐电离时产生的离子为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或铵根离子。 (2)离子反应 ①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称为离子反应。 ②复分解反应实质上是两种电解质在溶液中相互交换离子的反应。 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有气体生成和有水生成。只要具备这三个条件中的一个,复分解反应就可以发生。 ③在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离子间发生电子转移的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3)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是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离子方程式更能显示反应的实质。通常一个离子方程式不仅能表示某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能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一般依照“写、拆、删、查”四个步骤。一个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必须能够反映化学变化的客观事实,遵循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如果是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得、失电子的总数还必须相等。 3.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和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是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化学反应,它的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某些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剂和还原剂 反应中,得到电子(或电子对偏向),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物是氧化剂;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物是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还原剂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升失氧还原剂降得还氧化剂” (3)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总数必定相等,化合价升高、降低的总数也必定相等。 4.分散系、胶体的性质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 ①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②胶体的特性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带电粒子使自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因此胶体还具有介稳性以及电泳现象。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 一、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俗名 学名 化学式 金刚石、石墨 C 酒精 乙醇 C2H5OH 熟石灰、消石灰 氢氧化钙 Ca(OH)2 生石灰 氧化钙 CaO 醋酸(熔点16.6℃,固态称为冰醋酸) 乙酸 CH3COOH 木酒精、木醇 甲醇 CH3OH 干冰 固态CO2 CO2 铜绿、孔雀石 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 胆矾、蓝矾 硫酸铜晶体 CuSO4·5H2O 氢硫酸 H2S 亚硫酸 H2SO3 盐镪水(工业名称) 氢氯酸、盐酸 HCl 水银 汞 Hg 纯碱、苏打、面碱 碳酸钠 Na2CO3 纯碱晶体 碳酸钠晶体 Na2CO3·10H2O 酸式碳酸钠、小苏打 碳酸氢钠 NaHCO3 苛性钠、火碱、烧碱 氢氧化钠 NaOH 毒盐、硝盐(工业名称) 亚硝酸钠 NaNO2 氨水 一水合氨 NH3·H2O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 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 (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 (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两性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大全相关 文章 : ★ 高中高一化学知识点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化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 高中化学知识点大全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 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公式大全 ★ 高一化学知识点汇总
2023-09-09 18:15:281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每到快要期末了,学习要学会对知点的归纳,高一的化学也不例外。下面是我整理了高一化学知识点的归纳,供你参考。   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面板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面板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溼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分离的物质 应注意的事项 应用举例 过滤 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 一贴、二低、三靠 如粗盐的提纯   蒸馏 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 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 如石油的蒸馏   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 开启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开启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 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   蒸发和结晶 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 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三、离子检验   三.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四.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 = 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 n =N/NA   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 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六、气体摩尔体积   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 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 = 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 CB = nB/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 2主要操作   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 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 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 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 能否通过滤纸 有否丁达尔效应 例项 溶液 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 能 没有 NaCl、蔗糖溶液   胶体 在1—100之间 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 能 有 FeOH3胶体 浊液 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 不能 没有 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型别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示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 碳酸氢钠 俗名 纯碱或苏打 小苏打 色态 白色晶体 细小白色晶体   五、水溶性 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 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 较稳定,受热难分解 受热易分解 2NaHCO3 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 CO32—+H+ H CO3— H CO3—+H+ CO2↑+H2O H CO3—+H+ 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 Na2CO3+CaOH2 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 NaHCO3+NaOH Na2CO3+H2O 反应实质:H CO3—+OH- 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 Na2CO3+CO2+H2O 2NaHCO3 CO32—+H2O+CO2 H 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 CaCl2+Na2CO3 CaCO3↓+2NaCl Ca2++CO32— 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 玻璃、造纸、制皁、洗涤 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矽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矽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 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矽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矽称为矽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矽,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矽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 == SiF4 ↑+2H2O SiO2+CaO ===高温 CaSiO3 SiO2+2NaOH == 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矽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矽酸应用可溶性矽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矽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 == H2SiO3↓+2NaCl 矽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矽酸盐   矽酸盐是由矽、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 、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矽酸钠Na2SiO3 :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 常用矽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四、矽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矽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电晶体及晶片、光电池、   五、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 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 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 *** 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 浓 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 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 ===点燃 2NaCl 2Fe+3Cl2===点燃 2FeCl3 Cu+Cl2===点燃 CuCl2 Cl2+H2 ===点燃 2HCl 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 == HCl+HClO 2HClO ===光照 2HCl+O2 ↑   1体积的水溶解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 Cl2+2NaOH=NaCl+NaClO+H2O ,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七、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硝酸银溶液,并用稀硝酸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 == AgCl ↓+HNO3 NaCl+AgNO3 == AgCl ↓+NaNO3   Na2CO3+2AgNO3 ==Ag2CO?3 ↓+2NaNO3 Ag2CO?3+2HNO3 == 2AgNO3+CO2 ↑+H2O Cl-+Ag+ == AgCl ↓ 八、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 ===点燃 SO2   物理性质:无色、 *** 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水和SO2   SO2+H2O H2SO3 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 连线。   九、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 ========高温或放电 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 2NO+O2 == 2NO2 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 *** 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 3 NO2+H2O == 2HNO3+NO 这是工业制硝酸的方法。   十、大气污染   SO2 、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 从燃料燃烧入手。 ② 从立法管理入手。 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   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 2SO2+O2 2SO3 SO3+H2O= H2SO4   十一、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 C12H22O11 ======浓H2SO4 12C+11H2O放热 2 H2SO4 浓+C CO2 ↑+2H2O+SO2 ↑ 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2 H2SO4 浓+Cu CuSO4+2H2O+SO2 ↑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 ,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   十二、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液体,易挥发,沸点较低,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一般酸的通性,浓硝酸和稀硝酸都是强氧化剂。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4HNO3浓+Cu == CuNO32+2NO2 ↑+4H2O 8HNO3稀+3Cu 3CuNO32+2NO ↑+4H2O   反应条件不同,硝酸被还原得到的产物不同,可以有以下产   物:N+4O2,HN+3O2,N+2O,N+12O,N02, N-3H3△硫酸和硝酸: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钝化某些金属如铁和铝使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保护膜,隔绝内层金属与酸,阻止反应进一步发生。因此,铁铝容器可以盛装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硝酸和硫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实验室必备的重要试剂。可用于制化肥、农药、炸药、染料、盐类等。硫酸还用于精炼石油、金属加工前的酸洗及制取各种挥发性酸。   十三、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 *** 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 NH3?H2O NH4++OH- 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 ===△ NH3 ↑+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 *** 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 == NH4Cl 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硝酸、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 NH3 ↑+HCl ↑   NH4HCO3 NH3 ↑+H2O ↑+CO2 ↑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4NO3+NaOH Na NO3+H2O+NH3 ↑ 2NH4Cl+CaOH2 CaCl2+2H2O+2NH3 ↑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2023-09-09 18:15:381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 #高一# 导语】高中化学,它需要大家掌握的知识点非常多,因此我们全面学会归纳总结有利于提高复习的效率。 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一   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HCl=H++Cl-HNO3=H++NO3-   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XX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XX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HSO4、NaHCO3   KCl==K++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   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2.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二   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3.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三   1、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   CH4:以碳原子为中心,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   ①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同系物:   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   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4.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四   几个分解反应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通电2H2↑+O2↑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加热2CuO+H2O+CO2↑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2KCl+3O2↑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加热K2MnO4+MnO2+O2↑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H2O+CO2↑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高温CaO+CO2↑ 5.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五   氨气及铵盐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XX、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NH4ClNH3↑+HCl↑   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NH4NO3+NaOHNaNO3+H2O+NH3↑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6.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笔记 篇六   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2023-09-09 18:15:461

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 #高一# 导语】高一的化学必修一是给你学习化学打好基础和兴趣的,学好化学科目要系统的记忆和学习。 无 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一   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XX银溶液,并用稀XX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XX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这是工业制XX的方法。 2.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二   一、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二、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   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3.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三   乙烯C2H4   1、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4.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四   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5.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五   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6.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总结 篇六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2Cu+O2加热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4Al+3O2点燃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S+O2点燃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O2点燃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O2点燃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O2点燃2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2O2点燃CO2+2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3O2点燃2CO2+3H2O
2023-09-09 18:15:541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 篇1   第一篇:《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一、元素周期表   ★熟记等式: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元素周期表的编排原则:   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   ②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排成一个横行——周期;   ③把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从上到下排成纵行——族   2、如何精确表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口诀:三短三长一不全;七主七副零八族   熟记:三个短周期,第一和第七主族和零族的元素符号和名称   3、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判断依据:   ①元素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跟水或酸起反应置换出氢的难易;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氢氧化物的碱性强弱; 置换反应。   ②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依据:   单质与氢气生成气态氢化物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强弱; 置换反应。   4、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①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A == Z+ N   ②同位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称同位素。(同一元素的各种同位素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相同)   二、 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 =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 ——→ 逐渐减弱   三、化学键   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才是共价化合物。   NaOH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H4Cl中含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Na2O2中含非极性共价键与离子键,H2O2中含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 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练习]   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B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C.铝与稀盐酸 D.H2与O2的燃烧反应   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二、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电能   (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计原电池。④金属的防腐。   四、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   1、化学反应的速率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 =   ①单位:mol/(L?s)或mol/(L?min)   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   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   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   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   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   (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① 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   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   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 本文来自学优高考网end#质是有颜色的)   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 zC,x+y≠z )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 篇2   1.钠的物理性质:   (1)白: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   (2)轻:密度小,(Na)=0.97g/c3,比水的密度小;   (3)低:熔点和沸点低,熔点97.81℃,沸点882.9℃;   (4)小:硬度小,可以用小刀切割;   (5)导:钠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2.钠的化学性质:   (1)钠与水的反应:2Na+2H2O==2NaOH+H2↑   (2)钠与氧气的反应: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白色固体)   钠在空气中加热或点燃:2Na+O2 Na2O2(淡黄色固体)   3.钠的保存及用途   (1)钠的保存:钠很容易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起反应,因此,在实验室中,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里,由于(Na)>(煤油),钠沉在煤油下面,将钠与氧气和水隔绝。   (2)钠的用途:   ①钠钾合金(室温下呈液态),用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②制备Na2O2。   ③作为强还原剂制备某些稀有金属。   氧化钠与过氧化钠的性质比较   名 称氧化钠过氧化钠   化学式Na2ONa2O2   颜色状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   与H2O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   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   生成条件在常温时,钠与O2反应燃烧或加热时,钠与O2反应   用途——呼吸面罩、潜水艇的供氧剂,漂白剂
2023-09-09 18:16:041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

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教学要让学生从书本走向生活,书本知识的学习和在生活实践中学习并不是完全对立的, 高一化学 知识点归纳大全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欢迎查阅!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化学结构 1、半径 ① 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 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 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 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最高正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 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 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 方法 ① 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 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 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 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 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 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 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 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 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 ①符合事实 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 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 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 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 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常见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 高一化学必背知识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 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 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 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 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 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 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 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相关 文章 : ★ 高一化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 ★ 高一化学主要知识点汇总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 高一化学的常见知识点归纳 ★ 高一化学重点知识点公式大全 ★ 高一化学知识点汇总 ★ 高一化学必背必考知识点归纳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2023-09-09 18:16:221

高一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高一化学知识点如下: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1、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2、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3、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4、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1、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2、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3、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1、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2、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四、物质的分类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五、离子反应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2023-09-09 18:16:291

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

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正是化学打基础的时候,那么相关的知识点又有什么呢?下面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欢迎大家浏览。   化学高一知识点总结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检验类型鉴别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鉴定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推断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检验方法①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②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③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④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u2192现象u2192结论u2192原理(写方程式)   ① 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检验方法   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氯气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   氯化氢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硫化氢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一氧化氮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一氧化碳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②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9) Fe3+ 能与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 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 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 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7)S2- 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 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 CO2气体。   (10)PO43-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11)NO3- 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 ;
2023-09-09 18:17:011

高一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高一化学知识点有: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3、熔沸点、状态:①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②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③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④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⑤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⑥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⑦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⑧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⑨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⑩易液化的气体:NH3、Cl2,NH3可用作致冷剂。4、溶解性①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②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③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④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⑤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⑥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⑦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5、密度①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②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③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④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2023-09-09 18:17:171

高一化学课程

Ⅰ 高一学习的课程是什么 就是学到必修几 【高一第一学期】九门科目课程安排: 一、中英数三门主科 1、语文:必修一、必修二 2、数学:必修一、必修二 3、英语:必修一、必修二 二、文综与理综的课程安排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第一学期只学习必修一就可以了。 (1)高一化学课程扩展阅读: 高中阶段教育在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使学生的人格得到健康发展,为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主要目标如下: (1)道德教育: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爱中国 *** ,是为国家富强、人民富裕、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遵纪守法、文明处事的习惯。 (2)智育:让学生在初中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尤其是玩中国的基础,数学,外语,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专长,追求新知识与热情,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3)体育:掌握基本知识、技能和技能的锻炼,学习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逐步养成有意识的锻炼的习惯,以便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一个健康的身体和从事身体活动所需的生活和生产,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Ⅱ 高一有哪些课程 语文:几篇文言文,诗词和现代文,积累一些字词,成语,学会修改病句 数学: *** ,函数(包括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还有初中是就接触过的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不等式等等 英语:单词和语法,定语从句 物理:牛顿力学,动量等等 化学;学习一些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内容及排布规律 政治:经济常识,政治常识 历史:高中的课程大部分在初中时都已学过,只是研究深度加大了 地理:自然地理(最难学的一部分,包括地球公转,自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气候等等)和一部分人文地理(城市,人口,工业,农业) Ⅲ 高一有哪几门课程 高一: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体育、音乐 高二(文):数学、语文、英语、政治、地理、历史、物理、化学、生物、体育 高二(理):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体育 高三(文):语文、数学、英语、历史、地理、政治 高三(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 (3)高一化学课程扩展阅读 高中一般学制为三年制,即高一、高二、高三。我国的高中教育指初中以后高中阶段的教育,包括:普通高中、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中级技工学校等,属于高中教育的范畴。我国的高中教育为非义务教育,学生就读须交纳必要学费与其它费用。自2009年开始国家已经针对部分贫困地区进行高中免学费政策。 我国普通高中的教育体系还在不断完善、改革。由最初的全国各地大统一发展到文理科的出现,接着给予部分省市自主开展高中课程改革,给予有能力的出版社出版高质量的高中教材,打破了曾经人教版教材一枝独秀的局面,后来选修课的出现使高中展现出新的活力。 Ⅳ 高一化学怎么学习 要注意化学的科目特点,就是知识有一定的连贯性和特殊性。 你的MATH可能下一学期还可以从回头开始好好学,可化学答就不行,一环断了就不好接啊! 学化学 1、找大的规律 2、记特殊的物质、性质…… 这样会比较好,还有,要注意总结,比如就说制氧气都有那种药品,什么仪器?…… 要把老师讲的东西 下来,举一反三,一定要化成自己的东西 像第一章 氧化还原,可能开始学起来比较吃力,多做题就好了,不要气馁 上高一都有一个适应阶段,只要一直坚持着,就会取得好成绩的哦 还有,就是老生常谈的东西了,预习,认真听讲,下课复习,小结…… 可是,真的有用哦 Ⅳ 高一化学的课程是什么 必修一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专化 第三章 金属及属其化合物 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必修二 第一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二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三章 有机化合物 第四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以上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教材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 必修 电子书 //pep.cn/gzhx/gzhxjs/ghbx1/bx1kb/ //pep.cn/gzhx/gzhxjs/ghbx2/bx2kb/ 假期在家看看,可以提前预习。祝你进步!! Ⅵ 高一都包括哪些课程啊 高中一年级所设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此三门是文科和理科的公共专基础课,高考必属考科目。而政治、历史、地理则是文科必修科目,也是文科高考必考科目。物理、化学、生物则是理科必修科目,高考必考科目。 而选修课在高一并不实行,只有辅助课程,比如体育和实验课等。 (6)高一化学课程扩展阅读: 我国普通高中的教育体系日益在不断完善,并且也在不断的改革。由最初的全国各地大统一发展到文理科的出现,接着给予部分省市自主开展高中课程改革。 此外,我国 *** 给予有能力的出版社出版高质量的高中教材,打破了曾经人教版教材一枝独秀的局面,后来选修课的出现使高中展现出新的活力。 Ⅶ 高一学习的课程有哪些 语文:几篇文言文,诗词和现代文,积累一些字词,成语,学会修改病句。 数学: *** ,函数(包括指数函数,对数函数还有初中是就接触过的二次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立体几何,不等式等等 英语:单词和语法,定语从句 物理:牛顿力学,动量等等 化学;学习一些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内容及排布规律 政治:经济常识,政治常识 历史:高中的课程大部分在初中时都已学过,只是研究深度加大了 地理:自然地理(最难学的一部分,包括地球公转,自转,岩石圈,水圈,大气圈,气候等等)和一部分人文地理(城市,人口,工业,农业) Ⅷ 高一化学怎么学,是不是太难了 一、学习方法 1、课前预习不能少 想要学好化学,提高化学成绩,预习是少不了的。预习时遇到的疑难点,而自己又一时解决不了的,就把他们标记起来,这样在听课时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另外,也可以通过参考书来解决问题,提高自己的自学能力。 2、课上认真听讲 我们在高中的学习大体上还是重视由老师牵引着学习,老师能教给我们很多经验,毕竟人家学习化学并且教授化学的时间远比我们多得多,他们在教授过程中对书本知识,对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把握,远比我们好的多。 3、课后复习 在每次化学课后,不要急于去做别的事情,而是要利用几分钟的时间来静静的思考课上的基本内容。另外,知识总是会有一个遗忘的过程,这样课后一定要及时安排复习,将知识尽最大的努力归自己所有。 4、抓基础知识 想要学好任何一门学科都要掌握好基础知识,化学的学习也是一样,基础知识一定要牢固。化学的基本概念、理论和规律是学好化学的关键。另外,化学的学习都是分模块的,但是各模块之间还是有联系的,所以想要提高化学成绩还是要正确的处理化学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化学学科的特点之一是概念较多,而考查对概念的理解也是高考的热点。所以,要进一步理解化学中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尤其是容易混淆的概念更要挖掘。既要理解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更要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例如: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和同分异构体;共价键、离子键、、化学键;无机反应类型和有机反应类型等。 7、重方法,提高速度和效率 守恒法、查量法、平均法、极限法、图像法、转化法等是化学计算中经常考查的内容之一。可以这样来理解,高中试题中的计算题。绝大部分是重在考查同学的化学思维,而不是单纯地考查计算能力。所以,同学们要经常总结归纳,多尝试用简单、快捷的方法,只有掌握了这些方法,才会大大提高你的解题速度和效率。 8、规范答题 有一些考生在平时不注意养成规范的习惯,总想到了高考再注意。殊不知 到了高考会更紧张。这种由于不规范引起的失分既普遍存在,同时也是对考生致命的打击。生化组参加过高考阅卷的老师做了统计,因为不规范而失分的同学大有人在,而且他们中的很多人还是化学基础相当不错的,或是元素符号书写不规范,或是科学术语错误等。而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在平时养成良好的习惯。所以,强烈建议同学务必从现在起就高度重视这一问题。 9、多进行总结 我们学习任何科目都是需要经常的总结,化学是一样,我们要知道这阶段化学主要学习了什么,哪些是自己会的,哪些是不会的,知道这些,我们能够更好的去学习化学。在总结的同时,要我们还可一把自己不熟练的知识点再看一遍,我们的化学成绩才能更快的提高。 Ⅸ 高一化学必修一是一个学期还是一年的课程 一学期的!我刚学完高一! Ⅹ 怎样讲好高一的化学课程 因为初中化学的难度小,题型单一,新高一的学生可能会觉得化专学容易。 对于此属,不妨上来就给他们一个下马威,就是让他们尝试一下高中的内容,比如说把高中的试题先让他们做一下,当然最好不要评分,这样既不会打击他们,也让他们体会到了化学的难度。其次,化学最重要的就是实验,最好让学生多多参与,来培养他们的乐趣。最后,不妨让他们进行总结,比如说把有联系的总结到一起,来增强他们的记忆。对于老师来说,我相信学生们都喜欢幽默的,能和学生打成一片的老师,所以不妨多讲一讲生活中或影视剧中关于化学的趣事。
2023-09-09 18:17:401

高一化学知识点有哪些?

1、易燃易爆试剂应单独保存,防置在远离电源和火源的地方。2、酒精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烫伤用药棉浸75%-95%的酒精轻涂伤处;眼睛的化学灼伤应立即用大量水清洗,边洗边眨眼睛。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清洗。3、做关于有毒气体产生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4、防暴沸的方法是在液体中加入碎瓷片或沸石。5、过滤是把难溶固体和水分离的方法;蒸发是把易挥发液体分离出来,一般都是为了浓缩结晶溶质。
2023-09-09 18:17:492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1   1、Na放置在空气中:4Na+O2=2Na2O   2、Na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Na和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离子方程式+—4、过氧化钠(Na2O2)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6、NaHCO3加热:2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7、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HCO3+HCl=NaCl+H2O+CO2↑ —+8、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离子方程式 CO2—+ 认识本质(分步反应过程如下):   9、氢氧化钠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2NaOH+ CO2= Na2CO3 + H2O   10、氢氧化钠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2NaOH+ CO2= Na2CO   3 + H2O 和 Na2CO3 + H2O+ CO2= 2NaHCO3   总反应:NaOH+ CO2= NaHCO3   11、Al与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离子方程式 2Al+2OH-—   12、Al与HCl溶液反应方程式:2Al+6HCl=2AlCl3+3H2↑+3+13、Al2O3与稀HCl反应的方程式:Al2O3+6HCl = 2AlCl3+3H2O 离子方程式 Al+3+   14、Al2O3与NaOH溶液反应的方程式:Al2O3+2NaOH = 2NaAlO2+H2O ——   15、AlCl3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3OH- = Al(OH)3↓   16、Al(OH)3与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Al(OH)3+NaOH = NaAlO2+2H2O ——   17、AlCl3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3++4OH- = AlO2-+2H2O   18、Al(OH)3与稀H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l(OH)3+3HCl =AlCl3+ 3H2O 离子方程式:Al(OH)+3+19、AlCl3与过量氨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AlCl3+3NH3.H2O = Al(OH)3↓+3NH4Cl 3+.+   20、NaAlO2通入少量二氧化碳:2NaAlO2+CO2 +3H2O=Na2CO3+2Al(OH)3↓   21、NaAlO2通入足量二氧化碳:NaAlO2+CO2 +2H2O=NaHCO3+Al(OH)3↓   22、Al(OH)3受热分解方程式:2Al(OH)3 加热 Al2   O3+3H2O   23、铁与水蒸气高温:3Fe+4H2O(g) 高温Fe3O4+4H2↑   24、氧化亚铁与稀盐酸反应:FeO+2HCl = FeCl2+H2O 离子方程式: FeO+2H+2+   25、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Fe2O3+6HCl = 2FeCl3+3H2O +3+   27、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离子方程式: Fe3+ —28、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露置的方程式:4Fe(OH)2+O2+2H2O = 4Fe(OH)3   29、铁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FeCl3 + Fe = 3FeCl2 离子方程式:Fe + 2Fe3+ 2+   铜粉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u+2FeCl3=2FeCl2+CuCl2   30、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FeCl2 + Cl2 = 2FeCl3 离子方程式:2Fe2+3+-   30、氯化亚铁溶液中通入氯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FeCl2 + Cl2 = 2FeCl3 2+   3+- 31、氢氧化铁胶体的制备:FeCl3 + 3H2O加热 2Fe(OH)3(胶体)+ 3HCl   2与HF反应:SiO2+4HF=SiF4↑+2H2O 32、SiO2与NaOH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2—33、SiO223-   34、Na2SiO3与盐酸反应:Na2SiO3+2HCl=2NaCl+H2SO3↓   35、Na2SiO3与少量二氧化碳反应:Na2SiO3+CO2 +H2O = H2SiO3↓+ Na2CO3   36、Na2SiO3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Na2SiO3+2CO2 +2H2O = H2SiO3↓+   2NaHCO3   37、氯气和钠反应:Cl2+2Na点燃   38、氯气和铁反应:3Cl2+2Fe点燃2FeCl3   39、氯气和铜反应: Cl2+Cu点燃 CuCl2   40、氯气和氢气反应:Cl2+H2 点燃2HCl   41、氯气通入水中:Cl2+H2O=HClO+HCl   离子方程式   4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多余的氯气:Cl2+2NaOH=NaCl+NaClO+H2O 离子方程式———   43、氯气通入石灰乳中制漂粉精: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漂的漂白原理:Ca(ClO)2+H2O+ CO2=2 HClO+ CaCO3   44、次氯酸见光分解 2HClO2↑   45 、硫单质与氧气反应:S+O2高温2 46、二氧化硫溶于水:SO2+H2OH2SO3   47、氢氧化钠与少量二氧化硫:SO2(少量)+ 2 NaOH = Na2SO3 + H2O—2—   48、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硫:SO2 (过量) + NaOH = NaHSO3 ——49、二氧化硫与氧化钠:SO2 + Na2O = Na2SO3   50、碳酸钠与少量二氧化硫: SO2(少量)+ Na2CO3 = Na2SO3 + CO2 2— 2—51、二氧化硫与氧气:2SO2+O2 2SO3(条件:加热、催化剂)   52、二氧化硫与氧化剂氯气的反应:SO2 + Cl2 + 2H2O = H2SO4 + 2HCl (其中Cl2可以用Br2、I2替换)离子方程式:SO+2--★SO2也可以与高锰酸钾和氯化铁FeCl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53、SO3与水的反应:SO3+H2O=H2SO4   54、SO3与Ca(OH)2反应:SO3+Ca(OH)2=CaSO4+H2O   55、SO3与CaO反应:SO3+CaO=CaSO4   56、氮气与氧气化合:N2+O2放电2NO   57、NO与空气接触:2NO+O2=2NO2   58、NO2溶于水:3NO2+2H2O=2HNO3+NO   59、NO2与O2混合通入水中:4NO2+O2+2H2O=4HNO3   60、NO与O2混合通入水中:4NO+3O2+2H2O=4HNO3   61、氮气与氢气化合(工业合成氨):N2+3H22NH3   (高温,高压,催化剂) 催化剂   氨的催化氧化: 4NH3+5 O2= 加热 4NO+6H2O   62、氨气与水:NH3+H2ONH3﹒H2O   63、加热浓氨水NH3﹒H2O 加热NH3↑ +H2O   64、氨气与浓盐酸空中生烟:NH3+HCl=NH4Cl   65、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加热3↑+CO2↑+H2O   66、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加热NH3↑+HCl↑   67、实验室用固体和固体混合加热制氨气:   2NH4Cl+Ca(OH)2 2 +2NH3↑+2H2O   68、金属铜与浓硫酸混合加热:Cu+2H2SO4(浓) 4+SO2↑+2H2O   69、铁少量:2Fe+6H2SO4(浓)加热Fe2(SO4)3+3SO2↑+6H2O   铁过量:Fe+2H2SO44+SO2↑+2H2O   70、木炭与浓硫酸混合加热:C+2H2SO4(浓) 2↑+2SO2↑+2H2O   71、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2+72、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2+加热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2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2H2O + SO2↑ -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 + H2O↑ + 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 2H2O + 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 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纯)+ 4HCl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3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   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   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   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3)氧化还原法(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6)离子交换法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   (1)H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2+   (3)Ba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3+   (5)Al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4+   (7)NH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2+   (8)Fe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 (9) Fe3+ 能与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   ③ 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   (1)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   (2)Cl-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3)Br-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I-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   (5)SO42- 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   (6)SO32-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 2-   (7)S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   (8)CO32-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   (9)HCO3- 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 CO2气体。 3-   (10)PO4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
2023-09-09 18:18:161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

在学习上,我们也有一些告诫的 句子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也是强调学习的重要性。就是希望,我们明白学习的好处,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快乐学习,用学到的知识、 经验 和技术迎接挑战。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一化学 知识点梳理,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1 1、化学变化:生成了 其它 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2、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3、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24、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5、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26、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7、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2 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 单质 非金属:S、O、N 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 氧化物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 氧化物:Al2O3等 纯盐氧化物:CO、NO等 净含氧酸:HNO3、H2SO4等 物按酸根分 无氧酸:HCl 强酸:HNO3、H2SO4、HCl 酸按强弱分 弱酸:H2CO3、HClO、CH3COOH 化一元酸:HCl、HNO3 合按电离出的H+数分二元酸:H2SO4、H2SO3 物多元酸:H3PO4 强碱:NaOH、Ba(OH)2 物按强弱分 质弱碱:NH3?H2O、Fe(OH)3 碱 一元碱:NaOH、 按电离出的HO-数分二元碱:Ba(OH)2 多元碱:Fe(OH)3 正盐:Na2CO3 盐酸式盐:NaHCO3 碱式盐:Cu2(OH)2CO3 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 合乳浊液:油水混合物 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 二、分散系相关概念 1.分散系: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所形成的混合物,统称为分散系。 2.分散质:分散系中分散成粒子的物质。 3.分散剂:分散质分散在其中的物质。 4、分散系的分类: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如果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来分类,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分散质粒子直径小于1nm的分散系叫溶液,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而分散质粒子直径大于100nm的分散系叫做浊液。 下面比较几种分散系的不同: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分散质的直径<1nm(粒子直径小于10-9m)1nm-100nm(粒子直径在10-9~10-7m)>100nm(粒子直径大于10-7m) 分散质粒子单个小分子或离子许多小分子集合体或高分子巨大数目的分子集合体 三、胶体 1、胶体的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9~10-7m之间的分散系。 2、胶体的分类: ①.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的状况分类: 如:胶体胶粒是由许多等小分子聚集一起形成的微粒,其直径在1nm~100nm之间,这样的胶体叫粒子胶体。又如:淀粉属高分子化合物,其单个分子的直径在1nm~100nm范围之内,这样的胶体叫分子胶体。 ②.根据分散剂的状态划分: 如:烟、云、雾等的分散剂为气体,这样的胶体叫做气溶胶;AgI溶胶、溶胶、溶胶,其分散剂为水,分散剂为液体的胶体叫做液溶胶;有色玻璃、烟水晶均以固体为分散剂,这样的胶体叫做固溶胶。 3、胶体的制备 A.物理 方法 ①机械法:利用机械磨碎法将固体颗粒直接磨成胶粒的大小 ②溶解法:利用高分子化合物分散在合适的溶剂中形成胶体,如蛋白质溶于水,淀粉溶于水、聚乙烯熔于某有机溶剂等。 B.化学方法 ①水解促进法:FeCl3+3H2O(沸)=(胶体)+3HCl ②复分解反应法:KI+AgNO3=AgI(胶体)+KNO3Na2SiO3+2HCl=H2S增大胶粒之间的碰撞机会。如蛋思考:若上述两种反应物的量均为大量,则可观察到什么现象?如何表达对应的两个反应方程式?提示:KI+AgNO3=AgI↓+KNO3(黄色↓)Na2SiO3+2HCl=H2SiO3↓+2NaCl(白色↓) 4、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②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③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说明:A、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胶粒带电的原因: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而胶体中胶粒的表面积大,因而具备吸附能力。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有的则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采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 B、在此要熟悉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胶体、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2S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特殊: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C、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 D、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 胶体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可分为粒子胶体(如胶体,AgI胶体等)和分子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习惯仍称其溶液,其实分散质微粒直径已达胶体范围),只有粒子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故可产生电泳现象。整个胶体仍呈电中性,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的是胶粒而非胶体。 ④聚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有时胶体在凝聚时,会连同分散剂一道凝结成冻状物质,这种冻状物质叫凝胶。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1)胶粒小,可被溶剂分子冲击不停地运动,不易下沉或上浮(2)胶粒带同性电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而不下沉或上浮 胶体凝聚的方法: (1)加入电解质:电解质电离出的阴、阳离子与胶粒所带的电荷发生电性中和,使胶粒间的排斥力下降,胶粒相互结合,导致颗粒直径>10-7m,从而沉降。 能力:离子电荷数,离子半径 阳离子使带负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Al3+>Fe3+>H+>Mg2+>Na+ 阴离子使带正电荷胶粒的胶体凝聚的能力顺序为:SO42->NO3->Cl- (2)加入带异性电荷胶粒的胶体:(3)加热、光照或射线等:加热可加快胶粒运动速率,增大胶粒之间的碰撞机会。如蛋白质溶液加热,较长时间光照都可使其凝聚甚至变性。 5、胶体的应用 胶体的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科研等方面有着重要用途,如常见的有: ①盐卤点豆腐:将盐卤()或石膏()溶液加入豆浆中,使豆腐中的蛋白质和水等物质一起凝聚形成凝胶。 ②肥皂的制取分离③明矾、溶液净水④FeCl3溶液用于伤口止血⑤江河入海口形成的沙洲⑥水泥硬化⑦冶金厂大量烟尘用高压电除去⑧土壤胶体中离子的吸附和交换过程,保肥作用 ⑨硅胶的制备:含水4%的叫硅胶 ⑩用同一钢笔灌不同牌号墨水易发生堵塞 四、离子反应 1、电离(ionization)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HCl=H++Cl-HNO3=H++NO3- 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硝酸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硝酸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那碱还有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HSO4、NaHCO3 KCl==K++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 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小结〕注意:1、HCO3-、OH-、SO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小结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4)、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5)、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6)、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的区别: 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的导电都是指本身,而不是说只要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能导电就是电解质。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6、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对比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物质结构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完全部分 溶液时微粒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 导电性强弱 物质类别实例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 8、离子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写(基础)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关键)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第三步:删(途径) 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第四步:查(保证)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1.非电解质、弱电解质、难溶于水的物质,气体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出现,均写成化学式或分式。2.固体间的反应,即使是电解质,也写成化学式或分子式。 3.氧化物在反应物中、生成物中均写成化学式或分子式。4.浓H2SO4作为反应物和固体反应时,浓H2SO4写成化学式.5金属、非金属单质,无论在反应物、生成物中均写成化学式。微溶物作为反应物时,处于澄清溶液中时写成离子形式;处于浊液或固体时写成化学式。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3 1.阿伏加德罗常数NA 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mol1,而不是纯数。 不能误认为NA就是6.02×1023。 例如:1molO2中约含有个6.02×10氧分子 242molC中约含有1.204×10个碳原子 231molH2SO4中约含有6.02×10硫酸分子 23+23-1.5molNaOH中约含有9.03×10个Na和9.03×10个OH; 23n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 由以上举例可以得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微粒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式?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如果用n表示物质的量,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n·NA,由此可以推知n=N/NANA=N/n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 (3)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 (4)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或转移液体时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均应重新配制。 (5)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塞摇匀后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蒸馏水。 (6)称量NaOH等易潮解和强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若稀释浓H2SO4,需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再缓缓加入浓H2SO4,并用玻璃棒搅拌。 高一化学知识点梳理相关 文章 : ★ 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 高一化学知识点重点总结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梳理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归纳 ★ 高一化学主要知识点汇总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整理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2020 ★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2023-09-09 18:18:261

高一化学必背的有哪些

把几个重要的元素背了就差不多了。化学这东西没天赋就好好背吧。
2023-09-09 18:18:381

高一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

【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根据自己的条件,以及高中阶段学科知识交叉多、综合性强,以及考查的知识和思维触点广的特点,找寻一套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考 网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   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XX、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4NO3+NaOHNaNO3+H2O+NH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2.高一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   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   (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   (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XX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3.高一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XX氧化物(Al2O3)、XX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XX氧化物或XXX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4.高一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   化学平衡的移动   1、概念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化学平衡状态的转化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   5、勒夏特列原理   定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C、P或T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原理适用的范围:已达平衡的体系、所有的平衡状态(如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和只限于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勒夏特列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解释:外界条件改变使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对这种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抵消这种改变,也就是说:外界因素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占主要方面。 5.高一年级化学重点知识点   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①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推导   同T、p、V,n1=n2,N1=N2   同T、p,V1/V2=n1/n2=N1/N2   同n、p,V1/V2=T1/T2   同n、T,p1/p2=V2/V1   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变形式pM=ρRT推导   同T、p,ρ1/ρ2=M1/M2   ③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变形式pV=mRT/M推导   同T、p、V,m1/m2=M1/M2   同T、p、m,V1/V2=M2/M1   同T、V、m,p1/p2=M2/M1
2023-09-09 18:18:471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模块I主要知识及化学方程式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 2. 基本程序: 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 二、 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 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 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 三、 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 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 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 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 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 四、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 1. 物质的量n(mol)= N/N(A) 2. 物质的量n(mol)= m/M 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 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 五、 胶体: 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 2. 胶体性质: ① 丁达尔现象 ② 聚沉 ③ 电泳 ④ 布朗运动 3. 胶体提纯:渗析 六、 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 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 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 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 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 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 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 七、 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八、 铁及其化合物性质 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 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 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 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 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 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 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 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 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 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 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 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 九、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61H2O NH361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十、 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 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 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 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 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 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 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 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 9.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 10. 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 十一、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 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 4. 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 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② 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 ③ 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④ 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十二、 Cl-、Br-、I-离子鉴别: 1. 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 2. 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 十三、 常见物质俗名 ①苏打、纯碱:Na2CO3;②小苏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绿矾:FeSO461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胆矾:CuSO4615H2O;⑨石膏:CaSO4612H2O;⑩明矾:KAl(SO4)26112H2O 十四、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 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 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 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 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 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 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61H2O=Al(OH)3↓+3NH4+ 十五、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2023-09-09 18:18:591

求高一化学的重点知识

高一化学知识总结必修一一、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1. 基本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类法、比较法2. 基本程序:第三步:用比较的方法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推论,概括出结论。二、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 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2. 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3. 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4.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5. 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6. 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7. 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8. 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三、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 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2.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2Fe+3Cl2点燃===2FeCl33. 制取漂白粉(氯气能通入石灰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4. 氯气与水的反应:Cl2+H2O=HClO+HCl5. 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NaClO+CO2+H2O=NaHCO3+HClO6. 次氯酸钙在空气中变质:Ca(ClO)2+CO2+H2O=CaCO3↓+2HClO四、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物理量关系1. 物质的量n(mol)= N/N(A)2. 物质的量n(mol)= m/M3. 标准状况下气体物质的量n(mol)= V/V(m)4. 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n(mol)=cV五、胶体:1. 定义:分散质粒子直径介于1~100nm之间的分散系。2. 胶体性质:① 丁达尔现象② 聚沉③ 电泳④ 布朗运动3. 胶体提纯:渗析六、电解质和非电解质1. 定义:①条件:水溶液或熔融状态;②性质:能否导电;③物质类别:化合物。2. 强电解质:强酸、强碱、大多数盐;弱电解质:弱酸、弱碱、水等。3.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4. 离子反应、离子共存问题:下列离子不能共存在同一溶液中:① 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如Ba2+与SO42-;Ag+与Cl-等② 生成气体或易挥发物质:如H+与CO32-、HCO3-、SO32-、S2-等;OH-与NH4+等。③ 生成难电离的物质(弱电解质)④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MnO4-与I-;H+、NO3-与Fe2+等七、氧化还原反应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3.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八、铁及其化合物性质1. Fe2+及Fe3+离子的检验:① Fe2+的检验:(浅绿色溶液)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继而变灰绿色,最后变红褐色。b) 加KSCN溶液,不显红色,再滴加氯水,溶液显红色。② Fe3+的检验:(黄色溶液)a) 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b) 加KSCN溶液,溶液显红色。2. 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① 铁与盐酸的反应:Fe+2HCl=FeCl2+H2↑② 铁与硫酸铜反应(湿法炼铜):Fe+CuSO4=FeSO4+Cu③ 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加氯水:(除去氯化铁中的氯化亚铁杂质)3FeCl2+Cl2=2FeCl3④ 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2+O2+2H2O=4Fe(OH)3⑤ 在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Fe=3FeCl2⑥ 铜与氯化铁反应(用氯化铁腐蚀铜电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⑦ 少量锌与氯化铁反应:Zn+2FeCl3=2FeCl2+ZnCl2⑧ 足量锌与氯化铁反应:3Zn+2FeCl3=2Fe+3ZnCl2九、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① N2+O2放电===2NO② 2NO+O2=2NO2③ 3NO2+H2O=2HNO3+NO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3. 氨的实验室制法: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② 装置:与制O2相同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④ 检验方法: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u2022H2O NH3u2022H2O NH4++OH-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十、硫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 铁与硫蒸气反应:Fe+S△==FeS2. 铜与硫蒸气反应:2Cu+S△==Cu2S3. 硫与浓硫酸反应:S+2H2SO4(浓)△==3SO2↑+2H2O4. 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5. 铜与浓硫酸反应:Cu+2H2SO4△==CuSO4+SO2↑+2H2O6. 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2SO2+O2 2SO37. 二氧化硫与氯水的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8. 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SO2+2NaOH=Na2SO3+H2O9. 硫化氢在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SO2+2H2O10. 硫化氢在不充足的氧气中燃烧:2H2S+O2点燃===2S+2H2O十一、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2. 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3. 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4. 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5. 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① 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② 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③ 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④ 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十二、 Cl-、Br-、I-离子鉴别:1. 分别滴加AgNO3和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的为Cl-;产生浅黄色沉淀的为Br-;产生黄色沉淀的为I-2. 分别滴加氯水,再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振荡,下层溶液为无色的是Cl-;下层溶液为橙红色的为Br-;下层溶液为紫红色的为I-。十三、常见物质俗名①苏打、纯碱:Na2CO3;②小苏打:NaHCO3;③熟石灰:Ca(OH)2;④生石灰:CaO;⑤绿矾:FeSO4u20227H2O;⑥硫磺:S;⑦大理石、石灰石主要成分:CaCO3;⑧胆矾:CuSO4u20225H2O;⑨石膏:CaSO4u20222H2O;⑩明矾:KAl(SO4)2u202212H2O十四、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 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2. 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3. 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4. 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5. 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6. 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7. 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8. 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u2022H2O=Al(OH)3↓+3NH4+十五、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继续追问: 来自手机问问 我要的是必修二的补充回答:必修2全册基本内容梳理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一、原子结构:如: 的质子数与质量数,中子数,电子数之间的关系:1、数量关系: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2、电性关系:原子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阳离子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阴离子 核外电子数=核内质子数+电荷数3、质量关系: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二、 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周期序数=电子层数ue003七个周期(1、2、3短周期;4、5、6长周期;7不完全周期)主族元素的族序数=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ue003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2、元素周期律(1)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a. 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置换氢的难易或与氢化合的难易及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b.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或酸性强弱 c. 单质的还原性或氧化性的强弱(注意:单质与相应离子的性质的变化规律相反) (2)元素性质随周期和族的变化规律 a.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变弱 b.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c.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d. 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3)第三周期元素的变化规律和碱金属族和卤族元素的变化规律(包括物理、化学性质) (4)微粒半径大小的比较规律:a. 原子与原子 b. 原子与其离子 c.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3、元素周期律的应用(重难点)(1)“位,构,性”三者之间的关系 a.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b. 原子结构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c. 以位置推测原子结构和元素性质 (2) 预测新元素及其性质三、化学键1、离子键:A. 相关概念:B. 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强碱、典型金属氧化物 C. 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AB, A2B,AB2, NaOH,Na2O2,NH4Cl,O22-,NH4+) 2、共价键:A. 相关概念:B. 共价化合物:只有非金属的化合物(除了铵盐) C. 共价化合物形成过程的电子式的表示(NH3,CH4,CO2,HClO,H2O2)D 极性键与非极性键 3、化学键的概念和化学反应的本质:化学反应与能量一、化学能与热能 1、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 2、化学反应吸收能量或放出能量的决定因素: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a. 吸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b. 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3、化学反应的一大特征:化学反应的过程中总是伴随着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变化4、常见的放热反应: A. 所有燃烧反应;B. 中和反应;C. 大多数化合反应;D. 活泼金属跟水或酸反应E. 物质的缓慢氧化 5、常见的吸热反应:A. 大多数分解反应; 氯化铵与八水合氢氧化钡的反应。6、中和热: A. 概念: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H2O(液态)时所释放的热量。B、中和热测定实验。二、化学能与电能 1、原电池: (1)_概念:(2) 工作原理: a. 负极:失电子(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b. 正极:得电子(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关键是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形成原电池。 a.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导体作电极 b. 电极均插入同一电解质溶液 c. 两电极相连(直接或间接)形成闭合回路 (4)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a. 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较活泼的金属),金属化合价升高 b. 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较不活泼的金属、石墨等):元素化合价降低 (5)金属活泼性的判断: a. 金属活动性顺序表 b. 原电池的负极(电子流出的电极,质量减少的电极)的金属更活泼 ; c. 原电池的正极(电子流入的电极,质量不变或增加的电极,冒气泡的电极)为较不活泼金属 (6)原电池的电极反应:a. 负极反应:X-ne=Xn-;b. 正极反应:溶液中的阳离子得电子的还原反应2、原电池的设计:根据电池反应设计原电池:(三部分+导线) A. 负极为失电子的金属(即化合价升高的物质) B. 正极为比负极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 C. 电解质溶液含有反应中得电子的阳离子(即化合价降低的物质)3、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1)不纯的金属(或合金)在电解质溶液中的腐蚀,关键形成了原电池,加速了金属腐蚀 (2)金属腐蚀的防护: a. 改变金属内部组成结构,可以增强金属耐腐蚀的能力。如:不锈钢。 b. 在金属表面覆盖一层保护层,以断绝金属与外界物质接触,达到耐腐蚀的效果。(油脂、油漆、搪瓷、塑料、电镀金属、氧化成致密的氧化膜) c. 电化学保护法:牺牲活泼金属保护法,外加电流保护法4、发展中的化学电源 (1)干电池(锌锰电池) a. 负极:Zn -2e - = Zn 2+ b. 参与正极反应的是MnO2和NH4+ (2)充电电池 a. 铅蓄电池:铅蓄电池充电和放电的总化学方程式 放电时电极反应: 负极:Pb + SO42--2e-=PbSO4 正极:PbO2 + 4H+ + SO42- + 2e-= PbSO4 + 2H2Ob. 氢氧燃料电池:它是一种高效、不污染环境的发电装置。它的电极材料一般为活性电极,具有很强的催化活性,如铂电极,活性炭电极等。 总反应:2H2 + O2=2H2O 电极反应为(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 负极:2H2 + 4OH- - 4e- → 4H2O 正极:O2 + 2H2O + 4e- → 4OH-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 一、化学反应速率 (1)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2)计算 a. 简单计算 b. 已知物质的量n的变化或者质量m的变化,转化成物质的量浓度c的变化后再求反应速率v c. 化学反应速率之比 = 化学计量数之比,据此计算: 已知反应方程和某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求另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 已知反应中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或△C之比,求反应方程。 d. 比较不同条件下同一反应的反应速率 关键:找同一参照物,比较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即把其他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1)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反应物自身的性质(内因) (2)外因: a. 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b. 升高温度(任何反应,无论吸热还是放热),加快反应速率 c. 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 d. 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e. 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f. 光、反应物的状态、溶剂等 三、化学反应的限度 1、可逆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2、绝大多数化学反应都有可逆性,只是不同的化学反应的限度不同;相同的化学反应,不同的条件下其限度也可能不同 a. 化学反应限度的概念: 一定条件下, 当一个可逆反应进行到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表面上静止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状态称为化学平衡状态,简称化学平衡,这就是可逆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 b. 化学平衡的曲线: c. 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消耗A的速率=生成A的速率d. 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否达到平衡: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不再改变;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 不再发生变化;条件变,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发生变化。化学平衡的特点:逆、等、动、定、变、同。3、化学平衡移动原因:v正≠ v逆 v正> v逆 正向 v正.< v逆 逆向浓度: 其他条件不变, 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正向移动 反之压强: 其他条件不变,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 反之…温度: 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反之…催化剂: 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但平衡的移动无影响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将向着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发生移动。有机化合物[甲烷]一、甲烷的元素组成与分子结构:CH4 正四面体二、甲烷的物理性质三、甲烷的化学性质1、甲烷的氧化反应实验现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甲烷的取代反应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甲烷分子里的四个氢原子逐步被氯原子取代反应能生成一系列甲烷的氯取代物和氯化氢。
2023-09-09 18:19:241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一# 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1.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氧化物,Al(OH)3为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CO32—+H+HCO3—   HCO3—+H+CO2↑+H2O   HCO3—+H+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CO32—+H2O+CO2H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2.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3.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一、电解饱和食盐水   (1)阳极连结电源的阴极连结电源的   (2)阳极产物是阴极产物是   (3)阳极产物鉴别方法是   阴极产物鉴别方法是   (4)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酚酞试液,则极附近先。   (5)阳极一般用制作;阴极一般用制作。   (6)电解反应方程式:   (7)电子从电源的极流向电解池的极;又从电解池的.极流向电源的极。   二、物质的量   1、定义:物质中所含一定数目“微粒集体”的多少物理量   微粒集体:0.012Kg12C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约为6.02x1023)   2、单位及符号:用“n”表示物质的量,单位:摩尔,用“mol”表示   3、用物质的量表示物质时,必须用化学符号表示1molO   4、阿伏伽德罗常数   1mol任何粒子所含的粒子数,约6.02x1023   符号:NA单位:mol-1   “粒子集体”的微粒数=12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目=1mol的微粒数=阿伏伽德罗常值≈6.02x1023个   n=N∕NA   三、摩尔质量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当物质用摩尔为单位时,可定义为:1mol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2、表示符号:M表示摩尔质量单位:g∕mol   3、摩尔质量的数值;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相同,但意义不同。   4、摩尔质量、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之间的关系   N∕NA=n=m∕M 4.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1、氧化还原反应的类型:   (1)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2CuO+C=2Cu+CO2SiO2+2C=Si+2CO   2Mg+CO2=2MgO+C2Al+Fe2O3=2Fe+Al2O3   2Na+2H2O=2NaOH+H2↑2Al+6H+=2Al3++3H2↑   2Br-+Cl2=Br2+2Cl–Fe+Cu2+=Fe2++Cu   (2)化合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2CO+O2=2CO23Mg+N2=Mg3N2   2SO2+O2=2SO32FeCl2+Cl2=2FeCl3   (3)分解反应(一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   4HNO3(浓)=4NO2↑+O2↑+2H2O2HClO=2HCl+O2↑   2KClO3=2KCl+3O2↑   (4)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3Cu+8HNO3=3Cu(NO3)2+2NO↑+4H2O   Cu+2H2SO4(浓)=CuSO4+SO2↑+2H2O   (5)自身氧化还原反应:(歧化反应)   Cl2+H2O=HCl+HClO3S+6OH-=2S2-+SO32-+3H2O   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6)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归中反应)   2H2S+SO2=3S+3H2O   5Cl–+ClO3-+6H+=3Cl2↑+3H2O   (7)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不止一种的氧化还原反应:   2KNO3+S+3C=K2S+N2↑+3CO2↑   2KMnO4=K2MnO4+MnO2+O2↑   2、氧化还原反应分析:   (1)找四物: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2)分析四物中亮的关系:特别是歧化反应、归中反应、部分氧化还原反应   (3)电子转移的量与反应物或产物的关系 5.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   一、硅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五、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六、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也能与非金属反应:   2Na+Cl2===(点燃)2NaCl2Fe+3Cl2===(点燃)2FeCl3Cu+Cl2===(点燃)CuCl2   Cl2+H2===(点燃)2HCl现象: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大量白雾。   燃烧不一定有氧气参加,物质并不是只有在氧气中才可以燃烧。燃烧的本质是剧烈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有发光放热的剧烈化学反应都称为燃烧。   Cl2的用途:   ①自来水杀菌消毒Cl2+H2O==HCl+HClO2HClO===(光照)2HCl+O2↑   1体积的水溶解   2体积的氯气形成的溶液为氯水,为浅黄绿色。   其中次氯酸HClO有强氧化性和漂泊性,起主要的消毒漂白作用。次氯酸有弱酸性,不稳定,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久置氯水会失效。   ②制漂白液、漂白粉和漂粉精   制漂白液Cl2+2NaOH=NaCl+NaClO+H2O,其有效成分NaClO比HClO稳定多,可长期存放制漂白粉(有效氯35%)和漂粉精(充分反应有效氯70%)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③与有机物反应,是重要的化学工业物质。   ④用于提纯Si、Ge、Ti等半导体和钛   ⑤有机化工:合成塑料、橡胶、人造纤维、农药、染料和药品
2023-09-09 18:19:361

高一化学公式都有哪些

化学方程式总结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Na2CO3=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Na2CO3=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6NH3u2022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Na2SiO3+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CaCl2 +Ca(ClO)2+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H2O + CO2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Cu(NO3)2+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u2022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离子方程式 1、氢氧化铁溶于硝酸 2、氢氧化钾与硫酸中和 3、金属铁溶于稀硫酸 4、碳酸钠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5、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 6、氢氧化钡溶液和氯化镁溶液混合 7、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钾溶液混合 8、用盐酸除铁锈 9、硫酸铁溶液和氢氧化钾溶液混合 10、金属铝溶于硫酸 Fe(OH)3+3H+===Fe3+ +3H2O OH-+H+==H2O Fe+2H+==Fe2+ +H2 CO32- + 2H+===H2O+CO2 Cu2+ + SO42- +Ba2+ +2OH-====BaSO4+Cu(OH)2 Mg2+ + 2OH- ===Mg(OH)2 Ba2+ + SO42- ==BaSO4 Fe2O3+6H+===2Fe3+ + 3H2O Fe3+ + 3OH- ===Fe(OH)3 2Al+6H+==2Al3+ +3H2
2023-09-09 18:19:441

高一学生应该如何学习化学?

高一化学是高中化学的打基础阶段,需要好好学习。其中在一开始就与初中化学完全不同,高中化学第一次把“物质的量”这一重要的物理概念引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物质的量浓度,这些概念需要大量做题来巩固理解,因为整个高中三年的只是都是基于此的,所有的计算都离不开这个。接下来,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甚至在高考中都占有很大的比例。例子方程式的书写要尤其注意,按照“写、改、删、查”的步骤一步一步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如何进行时重点,系数配平也是经常要考的内容之一。高中化学对几个重要的金属做了介绍,其中铝、铁、钠及其化合物是重点,也是高一重点学习的内容。特别是铝,化合价变化非常灵活,考试题出题角度多变,一定要完全掌握,多做总结。高中化学还对几个重要的非金属做了介绍,碳、氮是重点。其中碳是有机物的主要组成之一,氮也是非常常见的元素,化合物很多,例如氨气的转化相关的方程式就需要仔细记忆。说了这么多,其实高中化学的重点还是在记忆和做题。加油!如果对你有帮助,希望你点赞给我鼓励哦~u200du200du200du200d
2023-09-09 18:20:022

高一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注意点 实例固+液 蒸发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 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 ①不断搅拌;②最后用余热加热;③液体不超过容积2/3 NaCl(H2O)固+固 结晶 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分开 NaCl(NaNO3) 升华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华物分开 酒精灯 I2(NaCl)固+液 过滤 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 漏斗、烧杯 ①一角、二低、三碰;②沉淀要洗涤;③定量实验要“无损” NaCl(CaCO3)液+液 萃取 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质分离出来 分液漏斗 ①先查漏;②对萃取剂的要求;③使漏斗内外大气相通;④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从溴水中提取Br2 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 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 蒸馏 分离沸点不同混合溶液 蒸馏烧瓶、冷凝管、温度计、牛角管 ①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②冷凝水从下口通入;③加碎瓷片 乙醇和水、I2和CCl4 渗析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 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淀粉与NaCl 盐析 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 烧杯 用固体盐或浓溶液 蛋白质溶液、硬脂酸钠和甘油气+气 洗气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2(HCl) 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形管 常用冰水 NO2(N2O4)i、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ii、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iv、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2和SiO2的混合物。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 (3)氧化还原法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序号 原物 所含杂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1 N2 O2 灼热的铜丝网 用固体转化气体2 CO2 H2S CuSO4溶液 洗气3 CO CO2 NaOH溶液 洗气4 CO2 CO 灼热CuO 用固体转化气体5 CO2 HCI 饱和的NaHCO3 洗气6 H2S HCI 饱和的NaHS 洗气7 SO2 HCI 饱和的NaHSO3 洗气8 CI2 HCI 饱和的食盐水 洗气9 CO2 SO2 饱和的NaHCO3 洗气10 炭粉 MnO2 浓盐酸(需加热) 过滤11 MnO2 C -------- 加热灼烧12 炭粉 CuO 稀酸(如稀盐酸) 过滤13 AI2O3 Fe2O3 NaOH(过量),CO2 过滤14 Fe2O3 AI2O3 NaOH溶液 过滤15 AI2O3 SiO2 盐酸`氨水 过滤16 SiO2 ZnO HCI溶液 过滤,17 BaSO4 BaCO3 HCI或稀H2SO4 过滤18 NaHCO3溶液 Na2CO3 CO2 加酸转化法19 NaCI溶液 NaHCO3 HCI 加酸转化法20 FeCI3溶液 FeCI2 CI2 加氧化剂转化法21 FeCI3溶液 CuCI2 Fe 、CI2 过滤22 FeCI2溶液 FeCI3 Fe 加还原剂转化法23 CuO Fe (磁铁) 吸附24 Fe(OH)3胶体 FeCI3 蒸馏水 渗析25 CuS FeS 稀盐酸 过滤26 I2晶体 NaCI -------- 加热升华27 NaCI晶体 NH4CL -------- 加热分解28 KNO3晶体 NaCI 蒸馏水 重结晶.3、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检验类型 鉴别 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鉴定 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推断 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检验方法 ① 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② 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③ 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④ 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方程式)① 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氢气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氧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氯气 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氯化氢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二氧化硫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硫化氢 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氨气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二氧化氮 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一氧化氮 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二氧化碳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一氧化碳 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②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2)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Mg2+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5)Al3+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6)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7)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8)Fe2+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2Fe2++Cl2=2Fe3++2Cl-(9) Fe3+ 能与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10)Cu2+ 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③ 几种重要的阴离子的检验(1)OH- 能使无色酚酞、紫色石蕊、橙色的甲基橙等指示剂分别变为红色、蓝色、黄色。(2)Cl-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的AgCl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能溶于氨水,生成[Ag(NH3)2]+。(3)Br-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淡黄色AgBr沉淀,不溶于稀硝酸。(4)I- 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黄色AgI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也能与氯水反应,生成I2,使淀粉溶液变蓝。(5)SO42- 能与含Ba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4沉淀,不溶于硝酸。(6)SO32- 浓溶液能与强酸反应,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该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该沉淀溶于盐酸,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SO2气体。(7)S2- 能与Pb(NO3)2溶液反应,生成黑色的PbS沉淀。(8)CO32- 能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BaCO3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或盐酸),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CO2气体。(9)HCO3- 取含HCO3-盐溶液煮沸,放出无色无味CO2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或向HCO3-盐酸溶液里加入稀MgSO4溶液,无现象,加热煮沸,有白色沉淀 MgCO3生成,同时放出 CO2气体。(10)PO43- 含磷酸根的中性溶液,能与AgNO3反应,生成黄色Ag3PO4沉淀,该沉淀溶于硝酸。(11)NO3- 浓溶液或晶体中加入铜片、浓硫酸加热,放出红棕色气体。二、常见事故的处理事故 处理方法酒精及其它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 立即用湿布扑盖钠、磷等失火 迅速用砂覆盖少量酸(或碱)滴到桌上 立即用湿布擦净,再用水冲洗较多量酸(或碱)流到桌上 立即用适量NaHCO3溶液(或稀HAC)作用,后用水冲洗酸沾到皮肤或衣物上 先用抹布擦试,后用水冲洗,再用NaHCO3稀溶液冲洗碱液沾到皮肤上 先用较多水冲洗,再用硼酸溶液洗酸、碱溅在眼中 立即用水反复冲洗,并不断眨眼苯酚沾到皮肤上 用酒精擦洗后用水冲洗白磷沾到皮肤上 用CuSO4溶液洗伤口,后用稀KMnO4溶液湿敷溴滴到皮肤上 应立即擦去,再用稀酒精等无毒有机溶济洗去,后涂硼酸、凡士林误食重金属盐 应立即口服蛋清或生牛奶汞滴落在桌上或地上 应立即撒上硫粉三、化学计量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 符号n 单位 摩尔 符号 mol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用NA表示。 约为6.02x1023微粒与物质的量 公式:n= 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 用M表示 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公式:n= 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 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 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体积与物质的量公式:n= 标准状况下 ,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 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符号CB 单位:mol/l公式:CB=nB/V nB=CB×V V=nB/CB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⑥ 溶液的配置 (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 (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 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把容量瓶盖紧,再振荡摇匀。5、过滤 过滤是除去溶液里混有不溶于溶剂的杂质的方法。过滤时应注意:①一贴:将滤纸折叠好放入漏斗,加少量蒸馏水润湿,使滤纸紧贴漏斗内壁。②二低:滤纸边缘应略低于漏斗边缘,加入漏斗中液体的液面应略低于滤纸的边缘。③三靠: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烧杯的夹嘴应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的底端应和过滤器有三层滤纸处轻轻接触;漏斗颈的末端应与接受器的内壁相接触,例如用过滤法除去粗食盐中少量的泥沙。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一、物质的分类 金属:Na、Mg、Al单质非金属:S、O、N酸性氧化物:SO3、SO2、P2O5等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Na2O、CaO、Fe2O3氧化物:Al2O3等纯 盐氧化物:CO、NO等净 含氧酸:HNO3、H2SO4等物 按酸根分无氧酸:HCl强酸:HNO3、H2SO4 、HCl酸 按强弱分弱酸:H2CO3、HClO、CH3COOH化 一元酸:HCl、HNO3合 按电离出的H+数分 二元酸:H2SO4、H2SO3物 多元酸:H3PO4强碱:NaOH、Ba(OH)2物 按强弱分质 弱碱:NH3u2022H2O、Fe(OH)3碱 一元碱:NaOH、按电离出的HO-数分 二元碱:Ba(OH)2多元碱:Fe(OH)3正盐:Na2CO3盐 酸式盐:NaHCO3碱式盐:Cu2(OH)2CO3溶液:NaCl溶液、稀H2SO4等 混 悬浊液:泥水混合物等合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物 胶体:Fe(OH)3胶体、淀粉溶液、烟、雾、有色玻璃等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物理通性:常温下,金属一般为银白色晶体(汞常温下为液体),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二、金属的化学性质: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在自然界多数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物质 Na Al Fe保存 煤油(或石蜡油)中 直接在试剂瓶中即可 直接在试剂瓶中化性 常温下氧化成Na2O:4Na + O2 = 2Na2O点燃生成Na2O22Na + O2 == Na2O2常温下生成致密氧化膜:4Al + 3O2 = 2Al2O3致密氧化膜使铝耐腐蚀。纯氧中可燃,生成氧化铝:4Al + 3O2 == 2Al2O3潮湿空气中易受腐蚀:铁锈:主要成分Fe2O3纯氧中点燃生成:3Fe+2O2 == Fe3O4与 O2 与Cl2 2Na+Cl2 == 2NaCl 2Al+3Cl2 == 2AlCl3 2Fe+3Cl2== 2FeCl3与S 常温下即可反应:2Na + S = Na2S 加热时才能反应:2Al + 3S == Al2S3 加热只能生成亚铁盐:Fe + S == FeS与水 常温与冷水剧烈反应:2Na+2H2O=2NaOH+H2↑ 去膜后与热水反应:2Al+6H2O==2Al(OH)3↓+3H2↑ 常温下纯铁不与水反应。加热时才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 == Fe3O4+4H2与 酸溶 液 2Na+2HCl=2NaCl+H2↑ 2Al+6HCl==2AlCl3+ 3H2↑ Fe+2HCl=FeCl2+H2↑与 碱 溶 液 ---------------------- 2Al+2NaOH+2H2O=2NaAlO2+3H2↑ ---------------------与 盐溶 液 与硫酸铜溶液:2Na+2H2O+CuSO4=Cu(OH)2↓+Na2SO4+H2↑与氯化铁溶液:6Na+6H2O+2FeCl3=2Fe(OH)3↓+6NaCl+3H2↑ 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 置换出较不活泼的金属单质与 氧化 物 ---------------------- 镁条引燃时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 --------------------- 金属活泼性逐渐减弱三、金属化合物的性质:1、氧化物 Na2O Na2O2 Al2O3 Fe2O3性质 碱性氧化物 非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 白色固体 赤红色固体与水反应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 ----------------与酸溶液 Na2O+2HCl=2NaCl+H2O(溶液无色) 2Na2O2+4HCl=4NaCl+2H2O+O2↑ Al2O3+6HCl=2AlCl3+3H2O Fe2O3+6HCl=2FeCl3+3H2O(溶液黄色)与碱溶液 ---------------- ---------------- Al2O3+2NaOH=2NaAlO2+H2O ----------------其他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 ----------------2、氢氧化物化性 NaOH Al(OH)3 Fe(OH)2 Fe(OH)3属性 碱性氢氧化物 两性氢氧化物 碱性氢氧化物 碱性氢氧化物与酸溶液 NaOH+HCl=NaCl+H2O Al(OH)3+3HCl=AlCl3+3H2O Fe(OH)2+2HCl=FeCl2+2H2O Fe(OH)3+3HCl=FeCl3+3H2O与碱溶液---------------- Al(OH)3+NaOH=NaAlO2+2H2O ---------------- ----------------稳定性 稳定 2Al(OH)3==Al2O3+3H2O 4Fe(OH)2+O2+2H2O=4Fe(OH)3 2Fe(OH)3==Fe2O3+3H2O其他 2NaOH+CO2 =Na2CO3+H2ONaOH+CO2(过量)=NaHCO3 ---------------- ---------------- ----------------制备 金属钠与水即可 铝盐溶液与过量浓氨水 亚铁盐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液面下) 铁盐溶液滴加氢氧化钠溶液3、盐 Na2CO3 NaHCO3溶解度 较大 较小溶液碱性 使酚酞变红,溶液呈碱性。 使酚酞变淡粉色,溶液呈较弱的碱性。与酸 反应迅速Na2CO3+2HCl=2NaCl+2H2O+CO2↑ 反应更迅速NaHCO3+HCl=NaCl+H2O+CO2↑与碱 -------------------------------- NaHCO3+NaOH=Na2CO3+H2O稳定性 稳定,加热不分解。 固体NaHCO3 :2NaHCO3 == Na2CO3+H2O+CO2↑相互转化 Na2CO3溶液中通入大量CO2Na2CO3+H2O+CO2 = 2NaHCO3 固体NaHCO3 :2NaHCO3 == Na2CO3+H2O+CO2↑其他 溶液中:Na2CO3+Ca(OH)2 = 2NaOH+CaCO3↓ 溶液中:NaHCO3+Ca(OH)2 = NaOH+CaCO3↓+H2O用途 工业原料等 中和胃酸、制糕点等金属离子检验:焰色反应呈黄色 FeCl2 FeCl3颜色 浅绿色 黄色与碱溶液 FeCl2+2NaOH = Fe(OH)2↓+2NaCl FeCl3+3NaOH= Fe(OH)3↓+3NaCl相互转化 2FeCl2+Cl2 = 2FeCl3 2FeBr2+Br2 = 2FeBr3主要表现: 性(还原性) 2FeCl3+Fe = 3FeCl2 2FeBr3+Fe = 3FeBr2表现: 性(氧化性)检验 遇KSCN不显血红色,加入氯水后显红色 遇KSCN显血红色用途 净水剂等 印刷线路板等四、金属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1、铝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⑩NaAlO2+HCl+H2O=Al(OH)3↓+NaCl2、铁及其重要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3、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转化,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附:1、焰色反应:用于在火焰上呈现特殊颜色的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的检验。锂 钠 钾 钙 锶 钡 铜紫红色 黄色 紫色 砖红色 洋红色 黄绿色 蓝绿色注:观察钾焰色反应时,应透过蓝色钴玻璃,以便滤去杂质钠的黄光。2、碳酸钠、碳酸氢钠:Na2CO3又叫纯碱,俗称苏打。无水碳酸钠是白色粉末。NaHCO3俗称小苏打,也叫酸式碳酸钠。它是白色粉末,在水中的溶解度比碳酸钠略小,水溶液呈微碱性,固体碳酸氢钠受热即分解。NaHCO3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也用于制灭火剂、焙粉或清凉饮料等方面的原料,在橡胶工业中作发泡剂。将碳酸钠溶液或结晶碳酸钠吸收CO2可制得碳酸氢钠。3、氧化铝、氢氧化铝 (1)Al2O3俗名矾土,是一种难熔又不溶于水的白色粉末。它的熔点、沸点都高于2000度。(2)氢氧化铝是典型的两性氢氧化物,它既能溶于强酸生成铝盐溶液,又能溶于强碱生成偏铝酸盐溶液。氢氧化铝可用来制备铝盐,作吸附剂等的原料。氢氧化铝凝胶有中和胃酸和保护溃疡面的作用,可用于治疗胃和十二指肠溃疡、胃酸过多等。10、合金:第四章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本章知识结构框架二、本章知识结构梳理(一) 硅及其化合物1、二氧化硅和二氧化碳比较 二氧化硅 二氧化碳类别 酸性氧化物 _酸性氧化物晶体结构 原子晶体 分子晶体熔沸点 高 低与水反应方程式 不反应 CO2+H2O H2CO3与酸反应方程式 SiO2 + 4HF==SiF4↑+2H2O 不反应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iO2+2NaOH == Na2SiO3+H2O 少:2NaOH+CO2==Na2CO3+H2O 过:NaOH+CO2==NaHCO3 与CaO反应方程式 SiO2+CaO CaSiO3 CaO+CO2==CaCO3 存在状态 水晶、玛瑙、石英、硅石、沙子 人和动物排放2、硅以及硅的化合物的用途物质 用途硅单质 半导体材料、光电池(计算器、人造卫星、登月车、探测器)SiO2 饰物、仪器、光导纤维、玻璃硅酸钠 矿物胶SiC 砂纸、砂轮的磨料(二) 氯1、液氯、新制的氯水和久置的氯水比较 液氯 新制氯水 久置氯水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 混合物颜色 黄绿色 黄绿色 无色成分 Cl2 Cl2、H2O、HClO、H+、Cl―、ClO―、极少量的为OH― H+、Cl―、H2O、极少量的OH―稀盐酸性质 氧化性 氧化性、酸性、漂白性 酸性2、氯气的性质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 2Na+Cl2 2NaCl与金属铁反应方程式 2Fe+3Cl2 2FeCl3与金属铜反应方程式 Cu+Cl2 CuCl2与氢气反应方程式 H2+Cl2 2HCl;H2+Cl2 2HCl与水反应方程式 H2O +Cl2 ==HCl+HClO制漂白液反应方程式 Cl2+2NaOH==NaCl+NaClO+H2O制漂白粉反应方程式 2Cl2 +2Ca(OH)2==CaCl2 +Ca(ClO)2 +2H2O实验室制法 MnO2+4HCl(浓) MnCl2 +Cl2 ↑+2H2O氯离子的检验试剂以及反应方程式 AgNO3溶液Ag++Cl―==AgCl(三) 硫、氮1、二氧化硫的性质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密度 毒性 黄绿色 比空气___大___ 有毒化学性质 酸性 与水反应方程式 SO2+H2O H2SO3 与烧碱反应方程式 SO2+2NaOH==Na2SO3 +H2O Na2SO3+SO2+H2O==2NaHSO3 SO2+NaOH==NaHSO3 漂白性 漂白原理:由于它能跟某些有色物质生成:无色物质 曾学过的具有漂白性的物质 吸附漂白:活性炭氧化漂白:HClO、O3、Na2O2 还原性 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2SO2 + O2 === 2SO3 与氯水反应方程式 SO2 + Cl2 +2H2O == H2SO4+2HCl 氧化性 与硫化氢反应方程式 SO2+2H2S == 3S↓+2H2O 2、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性质 浓硫酸 浓硝酸相同点 与Cu反应 Cu+2H2SO4(浓) CuSO4+ SO2 ↑+2H2O Cu+4HNO3 (浓)==Cu(NO3)2 +2NO2 ↑+2H2O 3Cu+8HNO3(稀) == 3Cu(NO3)2 +2NO↑+4H2O 与木炭反应 C + 2H2SO4(浓) CO2↑+2SO2↑+2H2O  C+4HNO3(浓) CO2↑+4NO2↑+2H2O 与铁铝反应 发生钝化现象,所以可以用铁制或铝制容器来存放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异同点 ① 吸水 性——干燥剂②脱水性——蔗糖变黑 王水:浓硝酸和浓盐酸(__1__:3___)3、氨气、氨水与铵盐的性质氨气的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 密度 水溶性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比空气__小___ 易溶(1:_700_)可以形成喷泉,水溶液呈_碱_性。氨气的化学性质 与水反应方程式 NH3+H2O NH3u2022H2O NH4++OH― 与盐酸反应方程式 NH3 + HCl == NH4Cl 实验室制法 Ca(OH)2+2NH4Cl CaCl2 +2NH3 ↑+2H2O氨水成分 NNH3 、NH3u2022H2O 、H2O 、NH4+、OH―、极少量的H+ 铵盐 物理性质:铵盐都是_无色_色晶体,____能_____溶于水 化学性质 氯化铵分解反应方程式 NH4Cl NH3 + HCl 碳酸氢铵分解反应方程式 NH4HCO3 NH3 ↑+ H2O +CO2 ↑
2023-09-09 18:20:551

高一化学方程式

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 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NH4HCO3ΔNH3↑+ H2O +CO2↑ 白色固体消失、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碳酸氢铵长期暴露空气中会消失 Zn+H2SO4=Zn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锌粒逐渐溶解 实验室制备氢气 Fe+H2SO4=Fe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Mg+H2SO4 =MgSO4+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2Al+3H2SO4=Al2(SO4)3+3H2↑ 有大量气泡产生、金属颗粒逐渐溶解 Fe2O3+3H2 Δ 2Fe+3H2O 红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Fe3O4+4H2 Δ3Fe+4H2O 黑色逐渐变为银白色、试管壁有液体 冶炼金属、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WO3+3H2Δ W +3H2O 冶炼金属钨、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MoO3+3H2 ΔMo +3H2O 冶炼金属钼、利用氢气的还原性 2Na+Cl2Δ或点燃2NaCl 剧烈燃烧、黄色火焰 离子化合物的形成、 H2+Cl2 点燃或光照 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瓶口白雾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制备盐酸 CuSO4+2NaOH=Cu(OH)2↓+Na2SO4 蓝色沉淀生成、上部为澄清溶液 质量守恒定律实验 2C +O2点燃2CO 煤炉中常见反应、空气污染物之一、煤气中毒原因 2C O+O2点燃2CO2 蓝色火焰 煤气燃烧 C + CuO 高温2Cu+ CO2↑ 黑色逐渐变为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2Fe2O3+3C 高温4Fe+ 3CO2↑ 冶炼金属 Fe3O4+2C高温3Fe + 2CO2↑ 冶炼金属 C + CO2 高温2CO CO2 + H2O = H2CO3 碳酸使石蕊变红 证明碳酸的酸性 H2CO3 ΔCO2↑+ H2O 石蕊红色褪去 Ca(OH)2+CO2= CaCO3↓+ H2O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应用CO2检验和石灰浆粉刷墙壁 CaCO3+H2O+CO2 = Ca(HCO3)2 白色沉淀逐渐溶解 溶洞的形成,石头的风化 Ca(HCO3)2Δ CaCO3↓+H2O+CO2↑ 白色沉淀、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水垢形成.钟乳石的形成 2NaHCO3ΔNa2CO3+H2O+CO2↑ 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小苏打蒸馒头 CaCO3 高温 CaO+ CO2↑ 工业制备二氧化碳和生石灰 CaCO3+2HCl=CaCl2+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除水垢 Na2CO3+H2SO4=Na2SO4+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2HCl=2NaCl+ 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泡沫灭火器原理 MgCO3+2HCl=MgCl2+H2O+CO2↑ 固体逐渐溶解、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uO +COΔ Cu + CO2 黑色逐渐变红色,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冶炼金属 Fe2O3+3CO高温 2Fe+3CO2 冶炼金属原理 Fe3O4+4CO高温 3Fe+4CO2 冶炼金属原理 WO3+3CO高温 W+3CO2 冶炼金属原理 CH3COOH+NaOH=CH3COONa+H2O 2CH3OH+3O2点燃2CO2+4H2O 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蓝色火焰、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放热 酒精的燃烧 Fe+CuSO4=Cu+FeSO4 银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湿法炼铜、镀铜 Mg+FeSO4= Fe+ MgSO4 溶液由浅绿色变为无色 Cu+Hg(NO3)2=Hg+ Cu (NO3)2 Cu+2AgNO3=2Ag+ Cu(NO3)2 红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 镀银 Zn+CuSO4= Cu+ZnSO4 青白色金属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物质 镀铜 Fe2O3+6HCl=2FeCl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6HCl=2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2O+2HCl=2NaCl+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Cl=CuCl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Cl=Zn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Cl=Mg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Cl=CaCl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Cl=NaCl+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2HCl=CuCl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Cl=MgCl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Cl=AlCl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胃舒平治疗胃酸过多 Fe(OH)3+3HCl=FeCl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Ca(OH)2+2HCl=CaCl2+2H2O HCl+AgNO3= AgCl↓+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Cl—的原理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铁锈溶解、溶液呈黄色 铁器除锈 Al2O3+3H2SO4= 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H2SO4=CuSO4+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H2SO4=Zn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H2SO4=MgSO4+H2O 白色固体溶解 2NaOH+H2SO4=Na2SO4+2H2O Cu(OH)2+H2SO4=CuSO4+2H2O 蓝色固体溶解 Ca(OH)2+H2SO4=CaSO4+2H2O Mg(OH)2+H2SO4=MgSO4+2H2O 白色固体溶解 2Al(OH)3+3H2SO4=Al2(SO4)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2Fe(OH)3+3H2SO4=Fe2(SO4)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Ba(OH)2+ H2SO4=BaSO4↓+2H2O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Cl2+ H2SO4=BaSO4↓+2HCl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Ba(NO3)2+H2SO4=BaSO4↓+2HNO3 生成白色沉淀、不溶解于稀硝酸 检验SO42—的原理 Na2O+2HNO3=2NaNO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uO+2HNO3=Cu(NO3)2+H2O 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 ZnO+2HNO3=Zn(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MgO+2HNO3=Mg(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2HNO3=Ca(NO3)2+ H2O 白色固体溶解 NaOH+HNO3=NaNO3+ H2O Cu(OH)2+2HNO3=Cu(NO3)2+2H2O 蓝色固体溶解 Mg(OH)2+2HNO3=Mg(NO3)2+2H2O 白色固体溶解 Al(OH)3+3HNO3=Al(NO3)3+3H2O 白色固体溶解 Ca(OH)2+2HNO3=Ca(NO3)2+2H2O Fe(OH)3+3HNO3=Fe(NO3)3+3H2O 红褐色沉淀溶解、溶液呈黄色 3NaOH + H3PO4=3H2O + Na3PO4 3NH3+H3PO4=(NH4)3PO4 2NaOH+CO2=Na2CO3+ H2O 吸收CO、O2、H2中的CO2、 2NaOH+SO2=Na2SO3+ H2O 2NaOH+SO3=Na2SO4+ H2O 处理硫酸工厂的尾气(SO2) FeCl3+3NaOH=Fe(OH)3↓+3NaCl 溶液黄色褪去、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AlCl3+3NaOH=Al(OH)3↓+3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2NaOH = Mg(OH)2↓+2NaCl CuCl2+2NaOH = Cu(OH)2↓+2NaCl 溶液蓝色褪去、有蓝色沉淀生成 CaO+ H2O = Ca(OH)2 白色块状固体变为粉末、 生石灰制备石灰浆 Ca(OH)2+SO2=CaSO3↓+ H2O 有白色沉淀生成 初中一般不用 Ca(OH)2+Na2CO3=C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工业制烧碱、实验室制少量烧碱 Ba(OH)2+Na2CO3=BaCO3↓+2Na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OH)2+K2CO3=CaCO3↓ +2KOH 有白色沉淀生成 CuSO4+5H2O= CuSO4?H2O 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 CuSO4?H2OΔ CuSO4+5H2O 白色粉末变为蓝色 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AgNO3+NaCl = AgCl↓+Na NO3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氯化物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氯离子 BaCl2 + Na2SO4 = BaSO4↓+2NaCl 白色不溶解于稀硝酸的沉淀(其他硫酸盐类似反应) 应用于检验硫酸根离子 CaCl2+Na2CO3= CaCO3↓+2NaCl 有白色沉淀生成 MgCl2+Ba(OH)2=BaCl2+Mg(OH)2↓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CO3+2HCl=CaCl2+H2O+CO2 ↑ MgCO3+2HCl= MgCl2+H2O+ CO2 ↑ NH4NO3+NaOH=NaNO3+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应用于检验溶液中的铵根离子 NH4Cl+ KOH= KCl+NH3↑+H2O 生成使湿润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2023-09-09 18:21:062

所有高一化学方程式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9077424.html?fr=qrl3
2023-09-09 18:21:223

高一化学概念

自己看书哦!这个每个人总结的不一样,课堂很重要
2023-09-09 18:22:021

高一,化学

如图所示。
2023-09-09 18:22:142

高一化学方程式大全

留个邮箱发给你
2023-09-09 18:22:323

高一化学必修一化学方程式

F2 + H2 === 2HF2F2 +2H2O===4HF+O2
2023-09-09 18:22:444

高一重要化学方程式有哪些

这里有高1所有化学方程式一、氧化还原反应及其能量变化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Fe2O3+3CO=2Fe+3CO22.氢气还原氧化铜: CuO+H2=Δ=Cu+H2O3.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3.水蒸气与炭反应:H2O+C=高温=[H2+CO](水煤气)4.钠与氯气反应:2Na+Cl2=点燃=2NaCl5.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Ba(OH)2.8H20+2NH4Cl=BaCl2+NH3↑+10H20 二、碱金属1.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3.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4.氧化钠与水反应: Na2O+H20=2NaOH5.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Na2O+CO2=Na2CO3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三、物质的量-----------------------无--------------------------- 四、卤素1.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3Cl2=点燃=2FeCl32.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Cl2=点燃=CuCl23.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Cl2=点燃=2NaCl4.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HClO5.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光照=2HCl+O2↑6.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NaOH=NaCl+NaClO+H2O7.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8.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H2O+CO2=CaCO3↓+2HClO 五、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1.镁与热水反应:Mg+2H2O=△=Mg(OH)2+H2↑2.镁与盐酸反应:Mg+2HCl=MgCl2+H2↑3.铝与盐酸反应:2Al+6HCl=2AlCl3+3H2↑4.铝与氢氧化钠反应;2Al+2NaOH+2H2O=2NaOH+3H2↑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7.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8.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NaAlO2 + 2H2O9.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61H2O = 2Al(OH)3↓ + 3(NH3)2SO410.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Al2O3 + 3H2O 六、氧族元素 环境保护1.硫与氢气反应:S+H2=△=H2S2.铁与硫在加热条件下反应:Fe+S=△=FeS3.氧气与臭氧的转化;2O3=3O2 3O2=放电=2O34.过氧化氢中加入二氧化锰制取氧气:2H2O2=MnO2=2H2O+O2↑5.硫化氢受热生成氢气与硫:H2S=△=H2+S6.硫化氢在氧气中燃烧:2H2S+3O2=点燃=2H2O+2SO2(足量)2H2S+O2=点燃=2H2O+2S7.实验室制取硫化氢:FeS+2HCl=FeCl2+H2S↑ 或FeS+H2SO4=FeSO4+H2S↑8.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SO2+H2O←→H2SO3(←→表示可逆反应) 9.三氧化硫的制取:2SO2+O2←催化剂→△2SO310.三氧化硫溶于水生成硫酸:SO3+H2O=H2SO411.二氧化硫在氯水中生成硫酸和盐酸:SO2+Cl2+2H2O=H2SO4+2HCl12.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SO2+2H2S=3S↓+2H2O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Na2SO3+H2SO4(浓)=Na2SO4+SO2↑+H2O14.浓H2SO4对蔗糖的脱水性C12H22O11→H2SO4(浓)→12C+11H2O15.浓H2SO4与碳反应:C+2H2SO4(浓)=CO2↑+2SO2↑+2H2O16.铜与浓H2SO4反应;Cu+2H2SO4(浓)=CuSO4+SO2↑+2H2O 七、碳族元素 无机非金属材料1.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2F2=SiF42.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3.硅单质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4.硅单质与氧气反应:Si+O2=高温(△)=SiO25.硅单质与氯气反应:Si+2Cl2=高温=SiCl46.硅单质与氧气反应:Si+2H2=高温=SiH47.二氧化硅与碳反应;SiO2+2C=高温=Si+2CO↑8.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9.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10.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11.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12.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13.制玻璃的二个主要化学方程式; Na2CO3+SiO2=高温=Na2SiO3+CO2↑CaCO3+SiO2=高温=CaSiO3+CO2↑
2023-09-09 18:22:541

初中和高一所有的化学方程式

高一化学化学方程式集锦1、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SiO2是一种酸性氧化物,只溶于碱中的强碱)2、SiO2 + CaCO3 == CaSiO3+CO2↑3、SiO2 + Na2CO3 == Na2SiO3+CO2↑4、SiO2 + 2C == Si + 2CO↑ (工业制粗Si)5、SiO2 + CaO == CaSiO36、SiO2 + 4HF== SiF4↑+ 2H2O(SiO2只溶于酸中的HF)7、Si + 2NaOH + 4H2O == Na2SiO3 + 2H2↑+ 3H2O 或 Si + 2NaOH + H2O == Na2SiO3 + 2H2↑【Si只溶于碱中的强碱】8、Si + 4HF== SiF4↑+ 2H2↑(常温下,SiO2只溶于酸中的HF)9、Si + 2F2 == SiF4 (常温下,Si只与气体中的F2反应)10、Na2SiO3 + CO2 (少量) + H2O == H2SiO3↓ + Na2CO311、Na2SiO3 + 2CO2 (过量) + 2H2O == H2SiO3↓ + 2NaHCO312、H2SiO3 SiO2 + H2O13.Cl2与Fe反应:3Cl2 + 2Fe 2FeCl3 (棕褐色烟)(常温下不反应,只有Fe3+)14.Cl2与NaOH溶液: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15.Cl2与KBr溶液:Cl2 + 2KBr == 2KCl + Br2 16. 2HClO ==== 2HCl+O2↑ (说明HClO不稳定)17.Cl2与FeCl2溶液:Cl2 + 2FeCl2 == 2FeCl318.少量Cl2与FeBr2溶液:3Cl2 + 6FeBr2== 2FeCl3 + 4FeBr3(Fe2+还原性大于Br-)19.过量Cl2与FeBr2溶液:3Cl2 + 2FeBr2== 2FeCl3 + 2Br220.MnO2与浓HCl反应:MnO2 + 4HCl(浓)== MnCl2 + Cl2↑+ 2H2O 21.KMnO4溶液与浓HCl反应:2KMnO4 + 16HCl(浓)=2KCl+ 2MnCl2 + 5Cl2↑+8H2O22.KClO3与浓HCl反应:KClO3+6HCl(浓)=KCl+3Cl2↑+3H2O (转移的电子数为5)23. Cl2 + 2Na == 2NaCl (白色的烟) Cl2 + H2 == 2HCl (苍白色的雾)24. Cl2与H2O反应:Cl2 +H2O = HCl + HClO ;离子方程式:Cl2 + H2O = H+ + Cl- + HClO 25.2Cl2 + 2Ca(OH)2= CaCl2 + Ca(ClO)2 + 2H2O (漂白粉的制备)26. Ca(ClO)2 + CO2 + H2O=CaCO3↓+ 2HClO(漂白粉的漂白原理,也说明碳酸大于次氯酸)27、2F2 + 2H2O = 4HF + O2 (在暗处都能反应,说明F2的氧化性极强)28、3S + 6KOH == 2K2S + K2SO3 + 3H2O 【n(氧化剂):n(还原剂)=2:1】29、S + Fe FeS S + 2Cu Cu2S (S与金属反应,生成的亚态金属,证明了S的氧化性比O2弱,比氯气更弱)30、S + O2 SO2 (无论O2少量还是过量,产物都是SO2) 31、2H2S(气体) + O2 (少量) 2S + 2H2O 2H2S(气体) + 3O2 (足量) 2SO2 + 2H2O32、2H2S(溶液)+ O2 = 2S↓ + 2H2O 2H2SO3 + O2 = 2H2SO4 (故氢硫酸与亚硫酸在空气中都易因被氧化而变质)33、SO2 + H2O H2SO3 2SO2 + O2== 2SO3 (都为可逆反应)34、SO2 (少量) + 2NaOH == Na2SO3 + H2O SO2(足量) + NaOH == NaHSO3 35、SO2 + 2H2S == 3S↓+ 2H2O (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为2:1)36、Cl2 + SO2 + 2H2O=2HCl + H2SO4 (溴水、碘水也可以)37、SO2 + NaHCO3 === NaHSO3 + CO2 (此反应可除去CO2中的SO2气体)38、注意:SO2通入到BaCl2溶液中,不会生成沉淀,但如果继续加入硝酸或NaOH溶液则会出现白色沉淀(前者的沉淀为BaSO4,后者的沉淀为BaSO3)39、2NH3??H2O + SO2 (少量)== (NH4)2SO3 + H2O NH3??H2O + SO2 (过量)== NH4HSO340、2H+ + SO32- === H2O + SO2↑ H+ + HSO3- === H2O + SO2↑41、OH- + HSO3- === H2O + SO32- 42、Cu+2H2SO4(浓) CuSO4+SO2↑+2H2O43、C + 2浓H2SO4 CO2↑+ 2SO2↑+ 2H2O44. N2 + 3H2 2NH3 (工业合成氨)45. N2 + O2 === 2NO 2NO + O2 === 2NO2 46. 3NO2 + H2O = 2HNO3 + NO △V=247. N2 + 3Mg Mg3N2 Mg3N2 + 6H2O ==3 Mg(OH)2 ↓ + 2NH3↑48. NH3 + HCl(气体)==NH4Cl (固体) (现象:白烟)49. 4NH3 + 5O2 4NO + 6H2O (氨的催化氧化)50. 4NH3 + 3O2(纯氧) 2N2 + 6H2O51. NH4Cl NH3↑+ HCl↑52. NH4HCO3 NH3↑ + H2O + CO2↑53. (NH4)2CO3 2NH3↑ +H2O↑+CO2↑54. 2NH4Cl + Ca(OH)2 2H2O + 2NH3↑+ CaCl2 55. 3Cu+8HNO3(稀) = 3Cu(NO3)2+2NO↑+4H2O(只有2份HNO3被还原)56. Cu+4HNO3(浓) = Cu(NO3)2+2NO2↑+2H2O(只有2份HNO3被还原)57. 4HNO3====4NO2↑+O2↑+2H2O (所以硝酸常显黄色)58. 4NO + 3O2 + 2H2O == 4HNO359. 4NO2 + O2 + 2H2O == 4HNO3
2023-09-09 18:23:053

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一# 导语】高一新生要作好充分思想准备,以自信、宽容的心态,尽快融入集体,适应新同学、适应新校园环境、适应与初中迥异的纪律制度。记住:是你主动地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适应你。因为你走向社会参加工作也得适应社会。以下内容是 为你整理的《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你不负时光,努力向前,加油! 1.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2.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XX银溶液,并用稀XX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回XX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一氧化氮在自然界形成条件为高温或放电:N2+O2========(高温或放电)2NO,生成的一氧化氮很不稳定,在常温下遇氧气即化合生成二氧化氮:2NO+O2==2NO2一氧化氮的介绍:无色气体,是空气中的污染物,少量NO可以治疗心血管疾病。   二氧化氮的介绍:红棕色气体、刺激性气味、有毒、易液化、易溶于水,并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这是工业制XX的方法。   大气污染   SO2、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从燃料燃烧入手。   ②从立法管理入手。   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   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   (2SO2+O22SO3SO3+H2O=H2SO4)   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C12H22O11======(浓H2SO4)12C+11H2O放热   2H2SO4(浓)+CCO2↑+2H2O+SO2↑   还能氧化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但不放出氢气。   2H2SO4(浓)+CuCuSO4+2H2O+SO2↑   稀硫酸:与活泼金属反应放出H2,使酸碱指示剂紫色石蕊变红,与某些盐反应,与碱性氧化物反应,与碱中和 3.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XX氧化物,Al(OH)3为XX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Na2CO3和NaHCO3比较   碳酸钠碳酸氢钠   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   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   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   2NaHCO3Na2CO3+CO2↑+H2O   与酸反应CO32—+H+HCO3—   HCO3—+H+CO2↑+H2O   HCO3—+H+CO2↑+H2O   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   与碱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   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   反应实质:HCO3—+OH-H2O+CO32—   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   CO32—+H2O+CO2HCO3—   不反应   与盐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Ca2++CO32—CaCO3↓   不反应   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   转化关系   五、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4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   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4.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5.高一下册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一、熟悉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危险化学品标志,如酒精、汽油——易燃液体;   浓H2SO4、NaOH(酸碱)——腐蚀品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分离的方法:   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   (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   (2)步骤:   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   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   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   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   (1)Na2CO3在BaCl2之后;   (2)盐酸放最后。   3、蒸馏装置注意事项:   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   ②温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   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   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   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三、离子的检验:   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Ba2++SO42-=BaSO4↓   ②Cl-(用AgNO3溶液、稀XX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XX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XX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Ag++Cl-=AgCl↓。   ③CO32-:(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2023-09-09 18:23:131

高一化学公式

具体点。。。
2023-09-09 18:23:255

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教案

【 #高一# 导语】高中学习容量大,不但要掌握目前的知识,还要把高中的知识与初中的知识溶为一体才能学好。在读书、听课、研习、总结这四个环节都比初中的学习有更高的要求。 高一频道为莘莘学子整理了《高一年级化学必修二教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篇一】   一、教学背景   (一)课标分析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教学内容的基本要求是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一些有机化合物的重要知识;并不特别要求去追求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迁移。   (二)教材分析   《甲烷》内容选择于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2)第三章第一节,这一节是学生在中学阶段第一次接触有机物结构和性质的有关内容,有机化学是化学学科的重要分支,烃是一切有机物的主体,而甲烷作为烷烃的第一个最简单的分子,学生对它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到今后对各种有机物的理解,因此本节内容对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有机物的学习方法有重要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初中化学就介绍了甲烷的燃烧反应和一些主要的用途,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也介绍了部分物质结构的知识,为学好本节内容提供了前提条件。   本节课将主要介绍以甲烷为代表的烃的分子结构、性质和主要用途,以及它们的性质与分子结构的关系,让学生掌握好甲烷这一节的知识,能为学生学习烃及烃的衍生物等有机内容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甲烷的存在、物理性质、用途。   2.掌握甲烷分子的化学式、电子式、结构式、空间构型。   3.掌握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稳定、取代反应、氧化反应、高温分解)。   4.理解取代反应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模型、观看甲烷发生取代反应的多媒体模拟反应历程,增强学生对甲烷分子空间构型这类抽象的知识的理解,提高空间思维能力。   2.在重点掌握甲烷化学性质的过程中,逐渐理解“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并学会迁移运用。   3.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初步学会化学中对有机物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4.通过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和总结实验结论来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化学微观世界分子结构的立体美。   2.通过学生合作进行模型制作明确甲烷分子的空间构型,欣赏天然气应用的图片,观赏甲烷和氯气反应机理的动画以及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设计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力求形成长久稳定的化学学习动机以及探究新知的欲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形成严谨、有序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   4.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了解甲烷对于人类日常生活及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形成环保意识及关心能源、社会问题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甲烷的分子组成、结构特征、主要化学性质(燃烧反应和取代反应);   (二)教学难点:甲烷分子的空间立体结构、取代反应的概念和实质。   四、教学策略和手段:   (一)教学策略:以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模拟实验和学生讨论为主,教师串联讲解为辅的启发式教学。   1.采用图文并茂的多媒体展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层层推进;   2.创设问题情境,吸引学生有意注意;   3.通过展示模拟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对比、分析、讨论、归纳。   (二)教学手段:PPT等多媒体课件、黑板。   五、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讨论、讲解、练习   六、教学过程:   【引入】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化学的一大模块——无机化学,从今天开始,我们将进入化学另一个模块——有机化学的学习。   【讲述】有机化学主要是研究一些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与制备的学科,那么什么又是有机化合物呢?其实,有机化合物就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简称有机物。有机化合物有两个基本特点:数量众多,分布极广。但由于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及其盐等与无机化合物的性质与结构相似,所以把他们归入了无机化合物之列。   【提问】有机化合物中是否只含有碳元素吗?   【讲述】答案是否定的,顾名思义,化合物自然是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的纯净物,有机化合物不只是含有碳元素,它还含有氢、氧、氮、硫、磷、卤素等。其中仅含有碳、氢元素的有机化合物叫做烃。   【过渡】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最简单的烃,也是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板书】一、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分子结构   【引入】我们都知道我们国家正在实施一项重大的能源工程——“西气东输”工程。   【提问】大家知道“西气东输”工程里面的气指的是什么吗?   【学生回答】天然气   【讲述】很好,这项工程主要是将新疆、甘肃等地丰富的天然气资源,通过管道东输到长江三角洲,最终到达上海的一项巨大工程。由于天然气是一种高效、低耗、污染小的清洁能源,所以我们国家才不惜重金把它从新疆那么遥远的地方引过来。天然气它的主要成分了就是甲烷,其实自然界中甲烷不只单单存在于天然气中,在沼气、油田气和煤矿坑道气中甲烷也是他们的主要成分。   【PPT展示】【板书】1、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板书】2、分子结构   【过渡】通过我们在初中的学习,我们知道甲烷的分子式为CH4,根据我们第一章所学化学键的知识写出甲烷的电子式。   【PPT展示】【板书】(1)、甲烷的电子式   如果我们将电子式中的一对共用电子用一条短线表示,得到的式子叫结构式。   【板书】结构式:将电子式中的一对共用电子用一条短线表示,得到的式子。   那么甲烷用结构式来表示的话我们就可以把它表示成这个样子   【PPT展示】【板书】(2)、甲烷的结构式   【提问】我们知道了甲烷的分子式和结构式,那么甲烷分子的结构到底是不是和它的结构式一样呢?   【实践】下面我们就动起手来,利用我们手上的橡皮泥和牙签,搭建出你想象中的甲烷的空间结构。   搭建出来后想一下以下两个问题:   【PPT展示】1、如果我们用一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一个氢原子,有几种可能?   2、如果我们用两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两个氢原子,又有几种可能?   找几个同学问一下他们做出来的模型的空间几何结构。   【讲述】通过我们科学家精确的实验测定发现,如果我们用两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两个氢原子,其结果只有一种空间结构,那现在甲烷它的空间结构该是那一种呢?你们动手做一下,用两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两个氢原子,其结构只有一种,看看应该是哪一种结构。   【学生回答】正四面体   【PPT展示】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球棍模型及比例模型。   【讲述】很好,如果我们用两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两个氢原子,其结果只有一种空间结构的话,那么甲烷的空间结构肯定就是正四面体了;如果它是一个平面正方形或者四棱锥的空间结构,那么用两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两个氢原子相邻和相对肯定是两种不同的结构,如果我们用两个X原子替代甲烷分子其中的两个氢原子,其结果只有一种空间结构的话,那么甲烷的空间结构肯定就是正四面体。在这种结构中,每个C-H与C-H都是等价的,且他们之间的夹角也就是键角为109?28"。   【过渡】好,看完了甲烷的结构,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甲烷的性质。   【板书】二、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   【讲述】【PPT展示】通常情况下,甲烷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为0.717g/L(标准状况),极难溶于水。   【过渡】这些就是甲烷的一些物理性质,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化学性质。   我们常说结构决定性质,那么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决定了它有那些化学性质呢?   【板书】2、化学性质   (1)、稳定性   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决定了甲烷通常情况下是比较稳定的,如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板书】【PPT展示】与强酸、强碱和强氧化剂等一般不发生化学反应。   【讲述】甲烷的稳定性是由它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稳定结构决定的。   【过渡】但任何物质的稳定性都是相对的,而它的变化是绝对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一旦外部条件发生变化,甲烷也能发生反应。比如在特定条件下甲烷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可以燃烧和发生取代反应等。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下甲烷的燃烧反应。   【板书】(2)、甲烷的氧化反应——燃烧反应   【讲述】甲烷是一种优良的气体燃料,通常情况下1mol甲烷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水和CO2,放出890kJ的热量,火焰呈淡蓝色。   【板书】CH4(g)+2O2(g)CO2(g)+2H2O(l)   下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1资料卡片并思考以下两个问题:   (1)怎么检验甲烷燃烧生成的产物?   甲烷燃烧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可以通过将干燥烧杯罩在甲烷的火焰上,之后倒转烧杯迅速倒入澄清石灰水来检验。   (2)点燃甲烷前应有什么操作?   【总结归纳】点燃甲烷前应该验纯,这就提醒我们,在使用任何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进行验纯,否则他们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的比例的时候就会发生爆炸。   【提问】如果你发现你家里面使用的煤气或天然气发生泄漏的话,你将怎么进行查漏呢?   【讲述】我们应该先打开门窗,让可燃性气体在室内的浓度,同时关闭煤气或天然气的总阀门,并且要到户外去打电话进行求救,切勿触动任何电器开关(如开、关灯)、在室内使用电话或手机、使用火柴或打火机、按动邻居的门铃、开启任何煤气用具,直至漏气情况得到控制。   那么我们该怎么来检验这两种物质呢?   【过渡】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甲烷的另一个重要的化学性质   【板书】(3)、甲烷的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讲述】甲烷在通常情况下不与强氧化剂反应,但在特定的条件下甲烷是可以与一些氧化剂发生反应的。如在光照的条件下就可以与氯气发生反应。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甲烷与氯气反应的视屏。   【提问】在这个实验视屏你看到了些什么现象?   【总结】色变浅、水上升、出油滴。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呢,这是因为甲烷与氯气发生反应生成了能溶于水的氯化氢与不溶于水的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等油状液体。其生成一氯甲烷的化学方程式为:   【板书】   【讲述】在上述反应中生成的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不是直接一次性完成的,而它们是一个连锁的反应,反应中生成的一氯甲烷又可与氯气进一步反应,依次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二氯甲烷、三氯甲烷(氯仿)、四氯甲烷(四氯化碳——是一种很好的灭火剂),注意:有机反应方程式用“→”,不用“=”。   【讲述】仿照生成一氯甲烷化学方程式,尝试写出一氯甲烷与氯气进一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讲述】在常温下,一氯甲烷是气体,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和四氯甲烷是液体。   【讲述】在上述反应中甲烷分子中的4个H原子逐一被Cl原子所代替生成了4种四种不同的取代物,像这种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板书】取代反应: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讲述】甲烷在光照下除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以外,还能与其它气态卤素单质发生反应,它与氟气的反应更容易,与溴蒸气的反应更困难,与碘蒸气几乎不反应。但甲烷不能与氯水、溴水等反应,使氯水、溴水等褪色。   【提问与思考】1、在甲烷与氯气的取代反应中那种生成物最多?2、取代反应与置换反应有何区别?   【PPT展示】【小结】   1、甲烷分子的结构特点;说明“甲烷分子是正四面体结构”最基本的实验事实是什么?   2、甲烷主要存在于那些物质中,有什么样的物理性质   3、甲烷的化学性质有哪些?   4、什么是取代反应?它与置换反应有什么区别?   [课堂小结]甲烷的化学性质通常情况下比较稳定,但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燃烧反应、取代反应。它主要取决于甲烷稳定的正四面体结构。取代反应是甲烷的特征反应。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本P65课后习题1、2、3、5、6   2、查阅资料,从反应形式、反应条件、反应的方向和可逆性等几个方面比较取代反应和我们学习过的置换反应有什么区别?   八、板书设计: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一、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及其分子结构   1、甲烷在自然界中的存在   2、分子结构   二、甲烷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稳定性   (2)甲烷的氧化反应——燃烧反应   CH4(g)+2O2(g)CO2(g)+2H2O(l)   (3)甲烷的取代反应(特征反应)   取代反应的概念: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叫取代反应。   氯气与甲烷的取代反应方程式: 【篇二】   【教材版本】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能与热能。   【课标分析】   知道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教材从化学键入手,说明化学健与能量的密切联系,揭示了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原因,然后分析了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能量储存与吸、放热的关系,为后面“质量守恒、能量守恒”奠定基础。第二部分,教材通过三个实验说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主要表现为热量的形式,引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术语。第三部分,教材为了开阔学生的科学视野,图文并茂的说明了生物体内生命活动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能源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使学生在更广阔的背景下认识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认识化学技术在其中的重大,甚至关键的作用。   通过化学能与热能的学习,学生将对化学在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和开发新能源中的作用与贡献有初步认识;初步树立起科学的能源观;这将增进学生对化学科学的兴趣与情感,体会化学学习的价值。   【学情分析】   学习者是高中一年级学生,通过在初中的学习,他们对化学反应伴随能量变化这一现象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概念。在这堂课中他们要初步明确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什么,就是要求他们要从感性认识升级为较为理性的认识,这就要求他们要有化学键的概念,而在上一章他们刚刚学习过,所以接受本堂课的内容对他们来说就显得比较轻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之间的关系;   2、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吸放热反应的概念,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过程与方法:   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挥和提出有探究价值的化学问题,质疑、思考,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善于与人合作,具有团队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反思提高的能力;   2、有参与化学活动的热情,将化学能与热能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树立正确的能源观;   【教学重点】   用化学键、物质总能量大小、物质稳定性来解释和判断吸、放热反应。   【教学难点】   实验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理性思考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的深层微观本质。
2023-09-09 18:23:431

高一化学知识点,要全面

收拾
2023-09-09 18:24:104

高一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1.高一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元素周期律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   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2.高一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一、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   1、构成有机物的最不可缺少的元素是碳,硅是构成岩石和矿物的基本元素。   2、SiO2是由Si和O按1:2的比例所组成的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是光纤的基本原料。   3、凡是立体网状结构的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SiC、SiO2等)都具有熔点高、硬度大的物理性质,且一般溶剂中都不溶解。   4、SiO2和强碱、氢氟酸都能反应。前者解释碱溶液不能盛在玻璃塞试剂瓶中;后者解释雕刻玻璃的原因。   5、硅酸是用水玻璃加盐酸得到的凝胶,离子方程式为SiO32-+2H+=H2SiO3。凝胶加热后的多孔状物质叫硅胶,能做干燥剂和催化剂载体。   6、正长石KAlSi3O8写成氧化物的形式为K2O?Al2O3?6SiO2   7、晶体硅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还可以制造光电池和芯片。   二、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   1、氯气是黄绿色气体,实验室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MnO2+4H++2Cl-Mn2++Cl2↑+2H2O,这里MnO2是氧化剂,Cl2是氧化产物。   2、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一定含有HCl和水蒸气,必须先通过饱和食盐水溶液再通过浓硫酸,就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氯气。   3、铁和Cl2反应方程式为2Fe+3Cl22FeCl3,H2点燃后放入Cl2中,现象是:安静燃烧,苍白色火焰,瓶口有白雾,这是工业制盐酸的主反应。   4、Cl2溶于水发生反应为Cl2+H2O=HCl+HClO,氯水呈黄绿色是因为含Cl2,具有漂白杀菌作用是因为含有次氯酸,久置的氯水会变成稀盐酸。   5、氯水通入紫色石蕊试液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制漂白液,有效成分为NaClO,通入Ca(OH)2中可生成漂白粉或漂粉精。   6、检验溶液中的Cl-,需用到的试剂是,AgNO3溶液和稀HNO3。   三、硫和氮的氧化物   1、硫单质俗称硫黄,易溶于CS2,所以可用于洗去试管内壁上沾的单质硫。   2、SO2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易溶于水生成亚硫酸,方程式为SO2+H2OH2SO3,该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可使品红溶液褪色,所以亚硫酸溶液有酸性也有漂白性。   3、鉴定SO2气体主要用品红溶液,现象是品红褪色,加热后又恢复红色。   4、SO2和CO2混合气必先通过品红溶液(褪色),再通过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变浅),最后再通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可同时证明二者都存在。   5、SO2具有氧化性的方程为:2H2S+SO2=3S↓+2H2O,与Cl2、H2O反应失去漂白性的方程为Cl2+SO2+2H2O=2HCl+H2SO4。   6、SO3标况下为无色晶体,遇水放出大量热,生成硫酸。   7、久置浓XX显黄色是因为含有分解生成的NO2;工业浓盐酸显黄色是因为含有Fe3+。保存浓XX方法是在棕色瓶中,放在冷暗处;紫色石蕊溶液滴入浓XX现象是先变红后褪色,滴入稀XX现象是溶液只变红。 3.高一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1.物质的组成   从宏观的角度看,物质由元素组成;从微观的角度看,原子,分子,离子等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物质组成的判断依据有:   (1)根据有无固定的组成或有无固定的熔沸点可判断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其中:油脂,高分子化合物,玻璃态物质及含有同种元素的不同同素异形体的物质均属于混合物。   (2)对于化合物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离子晶体是由阴阳离子构成的;分子晶体是由分子构成的;原子晶体是由原子构成的。   (3)对于单质也可根据晶体类型判断:金属单质是由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原子晶体,分子晶体分别由原子,分子构成。   2.物质的分类   (1)分类是研究物质化学性质的基本方法之一,物质分类的依据有多种,同一种物质可能分别属于不同的物质类别。   (2)物质的分类依据不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法,特别是氧化物的分类是物质分类的难点,要掌握此类知识,关键是明确其分类方法。   氧化物的分类比较复杂,判断氧化物所属类别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CrO3是酸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和NO2等。   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Na2O2为过氧化物(又称为盐型氧化物),Pb3O4和Fe3O4为混合型氧化物(一种复杂氧化物),Al2O3和ZnO为XX氧化物,Mn2O7为酸性氧化物。   ③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如SiO2.MgO) 4.高一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要点诠释:很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其火焰会呈现特殊的颜色,在化学上叫做焰色反应.它表现的是某种金属元素的性质,借此可检验某些金属元素.   操作步骤:   (1)干烧:把焊在玻璃棒上的铂丝(或用光洁无锈的铁丝)放在酒精灯外焰里灼烧,至与原来的火焰颜色相同为止.   (2)蘸烧:用铂丝(或铁丝)蘸取Na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3)洗烧:将铂丝(或铁丝)用盐酸洗净后,在外焰上灼烧至没有颜色.   (4)蘸烧:用铂丝(或铁丝)蘸取K2CO3溶液,在外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说明:   ①火源用喷灯、煤气灯,因其火焰焰色更浅.而酒精灯火焰往往略带黄色.   ②焰色反应前,应将铂丝(或铁丝)灼烧到无色.也可先用盐酸清洗,再灼烧到无色.   ③做钾的焰色反应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片进行观察,以吸收黄色,排除钠盐的干扰.   实验现象(焰色反应的焰色):钠——黄色;钾——紫色;钙——砖红色;锶——洋红色;铜——绿色;锂——红色;钡——黄绿色. 5.高一上册化学知识点总结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XX、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2023-09-09 18:24:201

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1、概念   可逆反应中旧化学平衡的破坏、新化学平衡的建立,由原平衡状态向新化学平衡状态的转化过程,称为化学平衡的移动。   2、化学平衡移动与化学反应速率的关系   (1)v正>v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v正=v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不发生平衡移动。   (3)v正   3、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   4、“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①恒温、恒容条件   原平衡体系   体系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   ②恒温、恒压条件   原平衡体系   容器容积增大,各反应气体的分压减小―→体系中各组分的浓度同倍数减小   5、勒夏特列原理   定义: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C、P或T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原理适用的范围:已达平衡的体系、所有的平衡状态(如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和只限于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   勒夏特列原理中“减弱这种改变”的解释:外界条件改变使平衡发生移动的结果,是减弱对这种条件的改变,而不是抵消这种改变,也就是说:外界因素对平衡体系的影响占主要方面。 2.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   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对比C   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   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温)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   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Na2SiO3+2HCl==H2SiO3↓+2NaCl   硅胶多孔疏松,可作干燥剂,催化剂的载体。   四、硅酸盐   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五、硅单质   与碳相似,有晶体和无定形两种。晶体硅结构类似于金刚石,有金属光泽的灰黑色固体,熔点高(1410℃),硬度大,较脆,常温下化学性质不活泼。是良好的半导体,应用:半导体晶体管及芯片、光电池、   六、氯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ⅦA族,原子结构:容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氯离子Cl—,为典型的非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 3.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   ①符合事实   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   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   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   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常见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 4.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氨气的性质: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密度小于空气、极易溶于水(且快)1:700体积比。   溶于水发生以下反应使水溶液呈碱性:NH3+H2ONH3?H2ONH4++OH-可作红色喷泉实验。生成的一水合氨NH3?H2O是一种弱碱,很不稳定,会分解,受热更不稳定:NH3H2O===(△)NH3↑+H2O   浓氨水易挥发除氨气,有刺激难闻的气味。   氨气能跟酸反应生成铵盐:NH3+HCl==NH4Cl(晶体)   氨是重要的化工产品,氮肥工业、有机合成工业及制造XX、铵盐和纯碱都离不开它。氨气容易液化为液氨,液氨气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因此还可以用作制冷剂。   铵盐的性质:易溶于水(很多化肥都是铵盐),受热易分解,放出氨气:   NH4ClNH3↑+HCl↑NH4HCO3NH3↑+H2O↑+CO2↑   可以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干燥铵盐与和碱固体混合加热)   NH4NO3+NaOHNaNO3+H2O+NH3↑   2NH4Cl+Ca(OH)2CaCl2+2H2O+2NH3↑   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是否收集满。 5.高一化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键型离子键共价键   概念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离子键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   成键方式通过得失电子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形成共用电子对达到稳定结构   成键粒子阴、阳离子原子   成键元素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特殊:NH4Cl、NH4NO3等铵盐只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含有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   离子化合物: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合物。(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共价化合物: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只有共价键)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与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的不同点:   (1)电荷: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需标出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电荷;而表示共价键形成的物质的结构不能标电荷。   (2)[](方括号):离子键形成的物质中的阴离子需用方括号括起来,而共价键形成的物质中不能用方括号。
2023-09-09 18:24:301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许多不顺心的事,但古人说得好--吃一堑,长一智。多了一次失败,就多了一次教训;多了一次挫折,就多了一次 经验 。没有失败和挫折的人,是永远不会成功的。以下是我给大家整理的 高一化学 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1 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3、所有烃、酯、一氯烷烃的密度都小于水;一溴烷烃、多卤代烃、硝基化合物的密度都大于水。 4、能使溴水反应褪色的有机物有:烯烃、炔烃、苯酚、醛、含不饱和碳碳键(碳碳双键、碳碳叁键)的有机物。能使溴水萃取褪色的有:苯、苯的同系物(甲苯)、ccl4、氯仿、液态烷烃等。 5、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有机物: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醇类、醛类、含不饱和碳碳键的有机物、酚类(苯酚)。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 6、碳原子个数相同时互为同分异构体的不同类物质:烯烃和环烷烃、炔烃和二烯烃、饱和一元醇和醚、饱和一元醛和酮、饱和一元羧酸和酯、芳香醇和酚、硝基化合物和氨基酸。 7、无同分异构体的有机物是:烷烃:ch4、c2h6、c3h8;烯烃:c2h4;炔烃:c2h2;氯代烃:ch3cl、ch2cl2、chcl3、ccl4、c2h5cl;醇:ch4o;醛:ch2o、c2h4o;酸:ch2o2。 8、属于取代反应范畴的有:卤代、硝化、磺化、酯化、水解、分子间脱水(如:乙醇分子间脱水)等。 9、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物质:烯烃、炔烃、苯及其同系物、醛、酮、不饱和羧酸(ch2=chcooh)及其酯(ch3ch=chcooch3)、油酸甘油酯等。 10、能发生水解的物质:金属碳化物(cac2)、卤代烃(ch3ch2br)、醇钠(ch3ch2ona)、酚钠(c6h5ona)、羧酸盐(ch3coona)、酯类(ch3cooch2ch3)、二糖(c12h22o11)(蔗糖、麦芽糖、纤维二糖、乳糖)、多糖(淀粉、纤维素)((c6h10o5)n)、蛋白质(酶)、油脂(硬脂酸甘油酯、油酸甘油酯)等。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 基本概念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两性氧化物(Al2O3)、两性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两性氧化物或两性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3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 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 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 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 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 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 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 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 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 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 、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 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_h2o = 2al(oh)3↓ + 3(nh3) 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 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解: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 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 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 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 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 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 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 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解: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 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 、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 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 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解:nh3/_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 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解:nh4hco3 △ nh3↑ + h2o↑ + co2↑ 5 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 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 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 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si o3 +2h2↑ 67、硅单质的实验室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 电炉 si + 2co (石英沙)(焦碳 ) (粗硅)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非金属单质(f2 ,cl2 , o2 , s, n2 , p , c , si) 1, 氧化性: f2 + h2 === 2hf f2 +xe(过量)===xef2 2f2(过量)+xe===xef4 nf2 +2m===2mfn (表示大部分金属) 2f2 +2h2o===4hf+o2 2f2 +2naoh===2naf+of2 +h2o f2 +2nacl===2naf+cl2 f2 +2nabr===2naf+br2 f2+2nai ===2naf+i2 f2 +cl2 (等体积)===2clf 3f2 (过量)+cl2===2clf3 7f2(过量)+i2 ===2if7 cl2 +h2 ===2hcl 3cl2 +2p===2pcl3 cl2 +pcl3 ===pcl5 cl2 +2na===2nacl 3cl2 +2fe===2fecl3 cl2 +2fecl2 ===2fecl3 cl2+cu===cucl2 2cl2+2nabr===2nacl+br2 cl2 +2nai ===2nacl+i2 5cl2+i2+6h2o===2hio3+10hcl cl2 +na2s===2nacl+s cl2 +h2s===2hcl+s cl2+so2 +2h2o===h2so4 +2hcl cl2 +h2o2 ===2hcl+o2 2o2 +3fe===fe3o4 o2+k===ko2 s+h2===h2s 2s+c===cs2 s+fe===fes s+2cu===cu2s 3s+2al===al2s3 s+zn===zns n2+3h2===2nh3 n2+3mg===mg3n2 n2+3ca===ca3n2 n2+3ba===ba3n2 n2+6na===2na3n n2+6k===2k3n n2+6rb===2rb3n p2+6h2===4ph3 p+3na===na3p 2p+3zn===zn3p2 2.还原性 s+o2===so2 s+o2===so2 s+6hno3(浓)===h2so4+6no2+2h2o 3s+4 hno3(稀)===3so2+4no+2h2o n2+o2===2no 4p+5o2===p4o10(常写成p2o5) 2p+3x2===2px3 (x表示f2,cl2,br2) px3+x2===px5 p4+20hno3(浓)===4h3po4+20no2+4h2o c+2f2===cf4 c+2cl2===ccl4 2c+o2(少量)===2co c+o2(足量)===co2 c+co2===2co c+h2o===co+h2(生成水煤气) 2c+sio2===si+2co(制得粗硅) si(粗)+2cl===sicl4 (sicl4+2h2===si(纯)+4hcl) si(粉)+o2===sio2 si+c===sic(金刚砂) si+2naoh+h2o===na2sio3+2h2 3,(碱中)歧化 cl2+h2o===hcl+hclo (加酸抑制歧化,加碱或光照促进歧化) cl2+2naoh===nacl+naclo+h2o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3cl2+6koh(热,浓)===5kcl+kclo3+3h2o 3s+6naoh===2na2s+na2so3+3h2o 4p+3koh(浓)+3h2o===ph3+3kh2po2 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o4 3c+cao===cac2+co 3c+sio2===sic+2co 二,金属单质(na,mg,al,fe)的还原性 2na+h2===2nah 4na+o2===2na2o 2na2o+o2===2na2o2 2na+o2===na2o2 2na+s===na2s(爆炸) 2na+2h2o===2naoh+h2 2na+2nh3===2nanh2+h2 4na+ticl4(熔融)===4nacl+ti mg+cl2===mgcl2 mg+br2===mgbr2 2mg+o2===2mgo mg+s===mgs mg+2h2o===mg(oh)2+h2 2mg+ticl4(熔融)===ti+2mgcl2 mg+2rbcl===mgcl2+2rb 2mg+co2===2mgo+c 2mg+sio2===2mgo+si mg+h2s===mgs+h2 mg+h2so4===mgso4+h2 2al+3cl2===2alcl3 4al+3o2===2al2o3(钝化) 4al(hg)+3o2+2xh2o===2(al2o3.xh2o)+4hg 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相关 文章 :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第一章) ★ 高中化学必修一基础知识点2020总结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详细解析 ★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归纳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汇总,复习必备神器! ★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整理
2023-09-09 18:24:401

高一化学学什么知识?

高中化学第一册主要学习-氧化还原反应、碱金属、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的浓度、卤素、元素周期律、氧族元素、碳族元素。高中第二册主要学习-氮族元素、化学平衡、溶液的电离平衡、pH、几种重要的金属(铝、镁)、盐类的水解、有机物、糖、蛋白质。高中第三册主要学习-晶体的分类、胶体、化学反应的本质、热化学能量变化、电解、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化学计算。扩展资料: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1、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2、单质与水反应最剧烈的非金属元素是F3、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最强的元素是Cl4、其单质是最易液化的气体的元素是Cl5、其氢化物沸点最高的非金属元素是O6、其单质是最轻的金属元素是Li7、常温下其单质呈液态的非金属元素是Br8、熔点最小的金属是Hg9、其气态氢化物最易溶于水的元素是N10、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Ag高中化学必考知识点归纳1、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H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3、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Fe4、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C5、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K7、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O9、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10、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11、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高中化学
2023-09-09 18:24:481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许多同学在复习高一必修一化学时,因为之前没有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归纳,导致复习时的效果不明显。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1、离子检验   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   Cl-,AgNO3、稀HNO3,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   SO42-,稀HCl、BaCl2,白色沉淀,SO42-+Ba2+=BaSO4↓   2、除杂   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3、化学实验安全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4、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   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5、金属活动性: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6、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7、Al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8、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   9、硅酸盐是由硅、氧、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总称,分布广,结构复杂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溶于水。(Na2SiO3、K2SiO3除外)最典型的代表是硅酸钠Na2SiO3:可溶,其水溶液称作水玻璃和泡花碱,可作肥皂填料、木材防火剂和黏胶剂。常用硅酸盐产品:玻璃、陶瓷、水泥。   10、氯气   物理性质:黄绿色气体,有刺激性气味、可溶于水、加压和降温条件下可变为液态(液氯)和固态。   制法:MnO2+4HCl(浓)=MnCl2+2H2O+Cl2   闻法: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氯气进入鼻孔。   化学性质:很活泼,有毒,有氧化性,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盐)。   11、SO2、NO2溶于雨水形成酸雨。防治措施:   ①从燃料燃烧入手。   ②从立法管理入手。   ③从能源利用和开发入手。   ④从废气回收利用,化害为利入手。   (2SO2+O22SO3SO3+H2O=H2SO4)   12、硫酸   物理性质:无色粘稠油状液体,不挥发,沸点高,密度比水大。   化学性质: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吸水性和强氧化性。是强氧化剂。   1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① 写:写出化学方程式   ② 拆:将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改写成离子形式,其它以化学式形式出现。   下列情况不拆:难溶物质、难电离物质(弱酸、弱碱、水等)、氧化物、HCO3-等。   ③ 删:将反应前后没有变化的离子符号删去。   ④ 查:检查元素是否守恒、电荷是否守恒。   14、氧化还原反应   1. (某元素)降价——得到电子——被还原——作氧化剂——产物为还原产物   2. (某元素)升价——失去电子——被氧化——作还原剂——产物为氧化产物   15、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   16、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   17、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高一化学的答题方法   1、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巧用,解题核心思想是化学反应中质量守恒。   2、其次是掌握方程或方程组法技巧,根据质量守恒和比例关系,依据题设条件设立未知数,列方程或方程组求解,是化学计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题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计算技能。   3、保持卷面整洁书写工整,语音表述简洁明确、条理清晰。   4、书写化学方程式时,分清符号再做题。
2023-09-09 18:25:011

高一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

【 #高一# 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无 为各位同学整理了《高一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1.高一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一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   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常见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 2.高一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二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常见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3.高一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三   氯离子的检验   使用XX银溶液,并用稀XX排除干扰离子(CO32-、SO32-)   HCl+AgNO3==AgCl↓+HNO3   NaCl+AgNO3==AgCl↓+NaNO3   Na2CO3+2AgNO3==Ag2CO?3↓+2NaNO3   Ag2CO?3+2HNO3==2AgNO3+CO2↑+H2O   Cl-+Ag+==AgCl↓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XX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4.高一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四   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XX,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XX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XX,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XX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XX,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5.高一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五   一、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也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   ②氧气的浓度不同,现象也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③氧气的浓度不同,反应程度也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三、元素周期表的规律:   ①同一周期中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从左至右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   ②同一族中的元素核外电子数相同、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从上至下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层数依次递增。 6.高一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归纳 篇六   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检验类型鉴别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鉴定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推断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检验方法   ①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②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③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④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方程式)
2023-09-09 18:25:111

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金属+酸→盐+H2↑中:   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物质的检验   (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红,则证明H+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如果蓝色试纸变红,则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小于7,则证明H+的存在。   (2)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XX,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Ag+的存在。   (3)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石蕊试液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如果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酚酞试液变红,则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干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对照,便可知道溶液的pH,如果pH大于7,则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XX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XX,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Cl-的存在。   (5)硫酸盐或硫酸(SO42-)的检验。   将少量氯化钡溶液或XX钡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振荡,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少量的稀XX,如果沉淀不消失,则证明SO42-的存在。 2.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   如:AB=A+B   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AC+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   如:AB+CD=AD+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注:2H2O2===2H2O+O2↑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反应的前后,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变)   21、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22、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23、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如:HCl==H++Cl-   HNO3==H++NO3-   H2SO4==2H++SO42-   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OH==K++OH-   NaOH==Na++OH-   Ba(OH)2==Ba2++2OH-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如:KNO3==K++NO3-   Na2SO4==2Na++SO42-   BaCl2==Ba2++2Cl-   24、酸性氧化物(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25、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26、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27、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   ①可燃物;   ②氧气(或空气);   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3.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   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二、离子反应   1、常见的电解质指酸、碱、盐、水和金属氧化物,它们在溶于水或熔融时都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从而可以导电。   2、非电解质指电解质以外的化合物(如非金属氧化物,氮化物、有机物等);单质和溶液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3、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有电解质参与的反应叫离子反应。   4、强酸(HCl、H2SO4、HNO3)、强碱(NaOH、KOH、Ba(OH)2)和大多数盐(NaCl、BaSO4、Na2CO3、NaHSO4)溶于水都完全电离,所以电离方程式中间用“==”。   5、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叫离子方程式。   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基础上可以把强酸、强碱、可溶性盐写成离子方程式,其他不能写成离子形式。   6、复分解反应进行的条件是至少有沉淀、气体和水之一生成。   7、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主要含   ①符合事实   ②满足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得失电子守恒)   ③拆分正确(强酸、强碱、可溶盐可拆)   ④配比正确(量的多少比例不同)。   8、常见不能大量共存的离子:   ①发生复分解反应(沉淀、气体、水或难电离的酸或碱生成)   ②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4-、ClO-、H++NO3-、Fe3+与S2-、HS-、SO32-、Fe2+、I-)   ③络合反应(Fe3+、Fe2+与SCN-)   ④注意隐含条件的限制(颜色、酸碱性等)。   三、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有电子的转移,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有化合价的升降。   2、失去电子(偏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是还原剂;升价后生成氧化产物。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偏向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是氧化剂;降价后生成还原产物,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3、常见氧化剂有:Cl2、O2、浓H2SO4、HNO3、KMnO4(H+)、H2O2、ClO-、FeCl3等,   常见还原剂有:Al、Zn、Fe;C、H2、CO、SO2、H2S;SO32-、S2-、I-、Fe2+等   4、氧化还原强弱判断法   ①知反应方向就知道“一组强弱”   ②金属或非金属单质越活泼对应的离子越不活泼(即金属离子氧化性越弱、非金属离子还原性越弱)   ③浓度、温度、氧化或还原程度等也可以判断(越容易氧化或还原则对应能力越强)。 4.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物质的分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   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   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   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   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   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   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   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   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   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   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   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   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   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 5.高一化学上册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与盐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   2.铝与强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   3.铝在空气中氧化:4Al+3O2==2Al2O3   4.氧化铝与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5.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2O3+2NaOH+3H2O=2Na[Al(OH)4]   6.氢氧化铝与强酸反应:Al(OH)3+3HCl=AlCl3+3H2O   7.氢氧化铝与强碱反应:Al(OH)3+NaOH=Na[Al(OH)4]   8.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沉淀:Al3++3NH3?H2O=Al(OH)3↓+3NH4+   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5.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2023-09-09 18:25:191

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 #高一# 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考 网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1.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检验类型鉴别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鉴定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物质。   推断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检验方法   ①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②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③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④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方程式) 2.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1、电离(ionization)   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解离成自由离子的过程。   酸、碱、盐的水溶液可以导电,说明他们可以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不仅如此,酸、碱、盐等在熔融状态下也能电离而导电,于是我们依据这个性质把能够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统称为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   H2SO4=2H++SO42-HCl=H++Cl-HNO3=H++NO3-   硫酸在水中电离生成了两个氢离子和一个硫酸根离子。盐酸,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氯离子。XX则电离出一个氢离子和一个XX根离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我们就称之为酸。从电离的角度,我们可以对酸的本质有一个新的认识。那碱还有盐又应怎么来定义呢?   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碱。   电离时生成的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阴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书写下列物质的电离方程式:KCl、NaHSO4、NaHCO3   KCl==K++Cl―NaHSO4==Na++H++SO42―NaHCO3==Na++HCO3―   这里大家要特别注意,碳酸是一种弱酸,弱酸的酸式盐如碳酸氢钠在水溶液中主要是电离出钠离子还有碳酸氢根离子;而硫酸是强酸,其酸式盐就在水中则完全电离出钠离子,氢离子还有硫酸根离子。   〔小结〕注意:1、HCO3-、OH-、SO42-等原子团不能拆开   2、HSO4―在水溶液中拆开写,在熔融状态下不拆开写。   3、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①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如酸、碱、盐等。   ②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如蔗糖、酒精等。   小结   (1)、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   (2)、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4)、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5)、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6)、化合物,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4、电解质与电解质溶液的区别:   电解质是纯净物,电解质溶液是混合物。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的导电都是指本身,而不是说只要在水溶液或者是熔化能导电就是电解质。   5、强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全部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6、弱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只有一部分分子电离成离子的电解质。   强、弱电解质对比   强电解质弱电解质   物质结构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电离程度完全部分   溶液时微粒水合离子分子、水合离子   导电性强弱   物质类别实例大多数盐类、强酸、强碱弱酸、弱碱、水   7、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第一步:写(基础)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第二步:拆(关键)把易溶、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形式(难溶、难电离的以及气体等仍用化学式表示)   第三步:删(途径)   删去两边不参加反应的离子第四步:查(保证)检查(质量守恒、电荷守恒) 3.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胶体的性质:   ①丁达尔效应——丁达尔效应是粒子对光散射作用的结果,是一种物理现象。丁达尔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胶体微粒直径大小恰当,当光照射胶粒上时,胶粒将光从各个方面全部反射,胶粒即成一小光源(这一现象叫光的散射),故可明显地看到由无数小光源形成的光亮“通路”。当光照在比较大或小的颗粒或微粒上则无此现象,只发生反射或将光全部吸收的现象,而以溶液和浊液无丁达尔现象,所以丁达尔效应常用于鉴别胶体和其他分散系。   ②布朗运动——在胶体中,由于胶粒在各个方向所受的力不能相互平衡而产生的无规则的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是胶体稳定的原因之一。   ③电泳——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的微粒在分散剂里向阴极(或阳极)作定向移动的现象。胶体具有稳定性的重要原因是同一种胶粒带有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另外,胶粒在分散力作用下作不停的无规则运动,使其受重力的影响有较大减弱,两者都使其不易聚集,从而使胶体较稳定。   说明:   A、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但胶体都是电中性的。胶粒带电的原因:胶体中单个胶粒的体积小,因而胶体中胶粒的表面积大,因而具备吸附能力。有的胶体中的胶粒吸附溶液中的阳离子而带正电;有的则吸附阴离子而带负电胶体的提纯,可采用渗析法来提纯胶体。使分子或离子通过半透膜从胶体里分离出去的操作方法叫渗析法。其原理是胶体粒子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分子和离子可以透过半透膜。但胶体粒子可以透过滤纸,故不能用滤纸提纯胶体。   B、在此要熟悉常见胶体的胶粒所带电性,便于判断和分析一些实际问题。   带正电的胶粒胶体:金属氢氧化物如、胶体、金属氧化物。   带负电的胶粒胶体: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As2S3胶体、硅酸胶体、土壤胶体   特殊:AgI胶粒随着AgNO3和KI相对量不同,而可带正电或负电。若KI过量,则AgI胶粒吸附较多I-而带负电;若AgNO3过量,则因吸附较多Ag+而带正电。当然,胶体中胶粒带电的电荷种类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   C、同种胶体的胶粒带相同的电荷。   D、固溶胶不发生电泳现象。凡是胶粒带电荷的液溶胶,通常都可发生电泳现象。气溶胶在高压电的条件也能发生电泳现象。   胶体根据分散质微粒组成可分为粒子胶体(如胶体,AgI胶体等)和分子胶体[如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习惯仍称其溶液,其实分散质微粒直径已达胶体范围),只有粒子胶体的胶粒带电荷,故可产生电泳现象。整个胶体仍呈电中性,所以在外电场作用下作定向移动的是胶粒而非胶体。   ④聚沉——胶体分散系中,分散系微粒相互聚集而下沉的现象称为胶体的聚沉。能促使溶胶聚沉的外因有加电解质(酸、碱及盐)、加热、溶胶浓度增大、加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等。有时胶体在凝聚时,会连同分散剂一道凝结成冻状物质,这种冻状物质叫凝胶。   胶体稳定存在的原因:   (1)胶粒小,可被溶剂分子冲击不停地运动,不易下沉或上浮   (2)胶粒带同性电荷,同性排斥,不易聚大,因而不下沉或上浮 4.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基本概念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XX氧化物(Al2O3)、XX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XX氧化物或XX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5.高一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   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   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   C、置换反应(A+BC=AC+B)   D、复分解反应(AB+CD=AD+CB)   (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   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   (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   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   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   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   B、非氧化还原反应   2、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书写方法:   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   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   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   (3)、离子共存问题   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   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O32-,HCO3-,SO32-,OH-和NH4+等   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2023-09-09 18:25:411

高一化学知识点

以上即可
2023-09-09 18:25:544

高一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1.高一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物质的分类   1、常见的物质分类法是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   2、混合物按分散系大小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三种,中间大小分散质直径大小为1nm—100nm之间,这种分散系处于介稳状态,胶粒带电荷是该分散系较稳定的主要原因。   3、浊液用静置观察法先鉴别出来,溶液和胶体用丁达尔现象鉴别。当光束通过胶体时,垂直方向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形成的。   4、胶体粒子能通过滤纸,不能通过半透膜,所以用半透膜可以分离提纯出胶体,这种方法叫做渗析。   5、在25ml沸水中滴加5—6滴FeCl3饱和溶液,煮沸至红褐色,即制得Fe(OH)3胶体溶液。该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向阴极移动,从而该极颜色变深,另一极颜色变浅,这种现象叫做电泳。 2.高一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分散系、胶体的性质   (1)分散系   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做分散系。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分散剂。当分散剂是水或其他液体时,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可以把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2)胶体和胶体的特性   ①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称为胶体。胶体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稳定性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属于介稳体系。   ②胶体的特性   胶体的丁达尔效应:当光束通过胶体时,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光的“通路”,这种现象叫做丁达尔效应。溶液没有丁达尔效应,根据分散系是否有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分溶液和胶体。   胶体粒子具有较强的吸附性,可以吸附分散系的带电粒子使自身带正电荷(或负电荷),因此胶体还具有介稳性以及电泳现象。 3.高一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二氧化硫   (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与H2O化合生成H2SO3,SO2+H2O=H2SO3)   (2)化学性质:   ①具有酸性氧化物通性   ②还原性:SO2+Cl2+2H2O=H2SO4+2HCl2SO2+O2=2SO3   ③弱氧化性:SO2+2H2S=3S+2H2O   ④漂白性:SO3可使品红褪色(可逆,加热又恢复红色)   (3)二氧化硫的污染   ①SO2是污染大气的主要有害物质之一,直接危害是引起呼吸道疾病。   ②形成酸雨pH<5、6,破坏农作物、森林、草原、使土壤酸性增强等等。   ③含SO2的工业废气必须经过净化处理才能排放到空气中。 4.高一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包括IA、IVA、VA、VIA、VIIA族、稀有气体元素、1~20号元素及Zn、Fe、Cu、Hg、Ag、Pt、Au等。   2.物理变化中分子不变,化学变化中原子不变,分子要改变。常见的物理变化:蒸馏、分馏、焰色反应、胶体的性质(丁达尔现象、电泳、胶体的凝聚、渗析、布朗运动)、吸附、蛋白质的盐析、蒸发、分离、萃取分液、溶解除杂(酒精溶解碘)等。   常见的化学变化:化合、分解、电解质溶液导电、蛋白质变性、干馏、电解、金属的腐蚀、风化、硫化、钝化、裂化、裂解、显色反应、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碱去油污、明矾净水、结晶水合物失水、浓硫酸脱水等。(注:浓硫酸使胆矾失水是化学变化,干燥气体为物理变化)   3.理解原子量(相对原子量)、分子量(相对分子量)、摩尔质量、质量数的涵义及关系。   4.纯净物有固定熔沸点,冰水混和、H2与D2混和、水与重水混和、结晶水合物为纯净物。   混合物没有固定熔沸点,如玻璃、石油、铝热剂、溶液、悬浊液、乳浊液、胶体、高分子化合物、漂白粉、漂粉精、天然油脂、碱石灰、王水、同素异形体组成的物质(O2与O3)、同分异构体组成的物质C5H12等。   5.掌握化学反应分类的特征及常见反应:   a.从物质的组成形式: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b.从有无电子转移:氧化还原反应或非氧化还原反应c.从反应的微粒:离子反应或分子反应   d.从反应进行程度和方向:可逆反应或不可逆反应e.从反应的热效应:吸热反应或放热反应   6.同素异形体一定是单质,同素异形体之间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红磷和白磷、O2和O3、金刚石和石墨及C60等为同素异形体,H2和D2不是同素异形体,H2O和D2O也不是同素异形体。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为化学变化,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7.同位素一定是同种元素,不同种原子,同位素之间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基本相同。   8.同系物、同分异构是指由分子构成的化合物之间的关系。   9.强氧化性酸(浓H2SO4、浓HNO3、稀HNO3、HClO)、还原性酸(H2S、H2SO3)、XX氧化物(Al2O3)、XX氢氧化物[Al(OH)3]、过氧化物(Na2O2)、酸式盐(NaHCO3、NaHSO4)   10.酸的强弱关系:(强)HClO4、HCl(HBr、HI)、H2SO4、HNO3>(中强):H2SO3、H3PO4>(弱):CH3COOH>H2CO3>H2S>HClO>C6H5OH>H2SiO3   11.与水反应可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只生成酸的氧化物"才能定义为酸性氧化物   12.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的物质是XX氧化物或XX氢氧化物,如SiO2能同时与HF/NaOH反应,但它是酸性氧化物   13.甲酸根离子应为HCOO-而不是COOH-   14.离子晶体都是离子化合物,分子晶体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分子晶体许多是单质   15.同温同压,同质量的两种气体体积之比等于两种气体密度的反比 5.高一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1、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CH4(g)+2O2(g)→CO2(g)+2H2O(l)   取代反应CH4+Cl2(g)→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2、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   乙烯C2H4(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2C2H4+3O2→2CO2+2H2O   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nCH2=CH2→[CH2-CH2]n(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氧化反应2C6H6+15O2→12CO2+6H2O   取代反应溴代反应+Br2→-Br+HBr   硝化反应+HNO3→-NO2+H2O 6.高一化学上学期知识点整理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加热试管中碳酸氢铵: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试管上有液滴生成。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热。   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加热试管中的硫酸铜晶体: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粉末,且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钠在氯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生成白色固体。   点燃纯净的氯气,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内壁有液滴生成。   向含有C1-的溶液中滴加用XX酸化的XX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XX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将Cl2通入无色KI溶液中,溶液中有褐色的物质产生。   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
2023-09-09 18:26:041

高一年级上学期化学知识点

【 #高一# 导语】进入高中后,很多新生有这样的心理落差,比自己成绩优秀的大有人在,很少有人注意到自己的存在,心理因此失衡,这是正常心理,但是应尽快进入学习状态。 高一频道为正在努力学习的你整理了《高一年级上学期化学知识点》,希望对你有帮助! 1.高一年级上学期化学知识点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bacl2+na2so4=baso4↓+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cacl2+na2co3=caco3↓+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2cuo+c高温2cu+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fe+cuso4=feso4+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na2co3=caco3↓+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o2=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   10、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4h2o(g)=f3o4+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2naoh+2h2o=2naalo2+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h2o=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6hcl=2fecl3+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6hcl=2alcl3+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2naoh=2naalo2+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3naoh=fe(oh)3↓+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2naoh=fe(oh)2↓+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2h2o+o2=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解:2fe(oh)3△fe2o3+3h2o↑ 2.高一年级上学期化学知识点   二氧化硫   制法(形成):硫黄或含硫的燃料燃烧得到(硫俗称硫磺,是黄色粉末)   S+O2===(点燃)SO2   物理性质:无色、刺激性气味、容易液化,易溶于水(1:40体积比)   化学性质:有毒,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H2SO3,形成的溶液酸性,有漂白作用,遇热会变回原来颜色。这是因为H2SO3不稳定,会分解XX和SO2   SO2+H2OH2SO3因此这个化合和分解的过程可以同时进行,为可逆反应。   可逆反应——在同一条件下,既可以往正反应方向发生,又可以向逆反应方向发生的化学反应称作可逆反应,用可逆箭头符号连接。 3.高一年级上学期化学知识点   乙烯C2H4   1、乙烯的制法: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CH2=CH2+Br2→CH2BrCH2Br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4.高一年级上学期化学知识点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把含有6、02×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摩尔质量(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g/mol或g、mol—1   (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5.高一年级上学期化学知识点   离子反应   (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酸、碱、盐都是电解质。非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注意:   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2023-09-09 18:26:161

高一化学必修一

自己去网上找,好多啊
2023-09-09 18:26:424

高一化学方程式(全部)

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 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 67、硅单质的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1、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BaCl2 + Na2SO4 = BaSO4↓+ 2NaCl 2、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CaCl2 + Na2CO3 = CaCO3↓ + 2NaCl 3、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4、木炭还原氧化铜: 2CuO + C 高温 2Cu + CO2↑ 5、铁片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Fe + CuSO4 = FeSO4 + Cu 6、氯化钙与碳酸钠溶液反应:CaCl2 + Na2CO3 = CaCO3↓+ 2NaCl 7、钠在空气中燃烧:2Na + O2 △ Na2O2 钠与氧气反应:4Na + O2 = 2Na2O 8、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 + 2H2O = 4NaOH + O2↑ 9、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0、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11、铁与水蒸气反应:3Fe + 4H2O(g) = F3O4 + 4H2↑ 12、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2Al + 2NaOH + 2H2O = 2NaAlO2 + 3H2↑ 13、氧化钙与水反应:CaO + H2O = Ca(OH)2 14、氧化铁与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15、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2O3 + 6HCl = 2AlCl3 + 3H2O 16、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2O3 + 2NaOH = 2NaAlO2 + H2O 17、氯化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Cl3 + 3NaOH = Fe(OH)3↓+ 3NaCl 18、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FeSO4 + 2NaOH = Fe(OH)2↓+ Na2SO4 19、氢氧化亚铁被氧化成氢氧化铁:4Fe(OH)2 + 2H2O + O2 = 4Fe(OH)3 20、氢氧化铁加热分2Fe(OH)3 △ Fe2O3 + 3H2O↑ 21、实验室制取氢氧化铝:Al2(SO4)3 + 6NH3"H2O = 2Al(OH)3↓ + 3(NH3)2SO4 22、氢氧化铝与盐酸反应:Al(OH)3 + 3HCl = AlCl3 + 3H2O 23、氢氧化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Al(OH)3 + NaOH = NaAlO2 + 2H2O 24、氢氧化铝加热分2Al(OH)3 △ Al2O3 + 3H2O 25、三氯化铁溶液与铁粉反应:2FeCl3 + Fe = 3FeCl2 26、氯化亚铁中通入氯气:2FeCl2 + Cl2 = 2FeCl3 27、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 + 4HF = SiF4 + 2H2O 硅单质与氢氟酸反应:Si + 4HF = SiF4 + 2H2↑ 28、二氧化硅与氧化钙高温反应:SiO2 + CaO 高温 CaSiO3 29、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SiO2 + 2NaOH = Na2SiO3 + H2O 30、往硅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SiO3 + CO2 + H2O = Na2CO3 + H2SiO3↓ 31、硅酸钠与盐酸反应:Na2SiO3 + 2HCl = 2NaCl + H2SiO3↓ 32、氯气与金属铁反应:2Fe + 3Cl2 点燃 2FeCl3 33、氯气与金属铜反应:Cu + Cl2 点燃 CuCl2 34、氯气与金属钠反应:2Na + Cl2 点燃 2NaCl 35、氯气与水反应:Cl2 + H2O = HCl + HClO 36、次氯酸光照分2HClO 光照 2HCl + O2↑ 37、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38、氯气与消石灰反应: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39、盐酸与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40、漂白粉长期置露在空气中:Ca(ClO)2 + H2O + CO2 = CaCO3↓ + 2HClO 41、二氧化硫与水反应:SO2 + H2O ≈ H2SO3 42、氮气与氧气在放电下反应:N2 + O2 放电 2NO 43、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2NO + O2 = 2NO2 44、二氧化氮与水反应:3NO2 + H2O = 2HNO3 + NO 45、二氧化硫与氧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2SO2 + O2 催化剂 2SO3 46、三氧化硫与水反应:SO3 + H2O = H2SO4 47、浓硫酸与铜反应:Cu + 2H2SO4(浓) △ CuSO4 + 2H2O + SO2↑ 48、浓硫酸与木炭反应:C + 2H2SO4(浓) △ CO2 ↑+ 2SO2↑ + 2H2O 49、浓硝酸与铜反应:Cu + 4HNO3(浓) = Cu(NO3)2 + 2H2O + 2NO2↑ 50、稀硝酸与铜反应:3Cu + 8HNO3(稀) △ 3Cu(NO3)2 + 4H2O + 2NO↑ 51、氨水受热分NH3"H2O △ NH3↑ + H2O 52、氨气与氯化氢反应:NH3 + HCl = NH4Cl 53、氯化铵受热分NH4Cl △ NH3↑ + HCl↑ 54、碳酸氢氨受热分NH4HCO3 △ NH3↑ + H2O↑ + CO2↑ 55、硝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NO3 + NaOH △ NH3↑ + NaNO3 + H2O 56、氨气的实验室制取:2NH4Cl + Ca(OH)2 △ CaCl2 + 2H2O + 2NH3↑ 57、氯气与氢气反应:Cl2 + H2 点燃 2HCl 58、硫酸铵与氢氧化钠反应:(NH4)2SO4 + 2NaOH △ 2NH3↑ + Na2SO4 + 2H2O 59、SO2 + CaO = CaSO3 60、SO2 + 2NaOH = Na2SO3 + H2O 61、SO2 + Ca(OH)2 = CaSO3↓ + H2O 62、SO2 + Cl2 + 2H2O = 2HCl + H2SO4 63、SO2 + 2H2S = 3S + 2H2O 64、NO、NO2的回收:NO2 + NO + 2NaOH = 2NaNO2 + H2O 65、Si + 2F 2 = SiF4 66、Si + 2NaOH + H2O = Na2SiO3 +2H2↑ 67、硅单质的制法:粗硅的制取:SiO2 + 2C 高温电炉 Si + 2CO 粗硅转变为纯硅:Si(粗) + 2Cl2 △ SiCl4 SiCl4 + 2H2 高温 Si(纯)+ 4HCl
2023-09-09 18:26:491

高一下学期化学知识总结

第一单元 卤 素 第一节 氯气 一、氯原子结构: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由于氯原子最外层有____个电子,容易___(得或失)___个电子而形面8个电子稳定结构,因此氯元素是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二、氯元素的性质 1、 氯气是____色有_____气味的气体,___毒,可溶于水,密度比空气__。 2、 氯气的化学性质:点燃 与金属反应 2Na + Cl2===2NaCl (___色烟) 点燃 Cu +Cl2===CuCl2 (_______色烟) 点燃H2+Cl2===2HCl (_______色火焰)或光照 与非金属反应 2P+3Cl2===2PCl3 PCl3+Cl2===PCl5 (________色烟雾) Cl2+H2O===HCl+HClO(有强氧化性的弱酸,漂白性) 与化合物反应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漂白粉,有效成份是____)Ca(ClO)2+CO2+H2O==CaCO3↓+2HClO(这个反应证明HClO是弱酸的事实) Cl2+2NaOH====NaCl+NaClO+H2O 氯气的用途:消毒、制盐酸、漂白粉、农药等 AgBr用作感光片AgI用作人工降雨 练习:指出以上反应中氧化剂和还原剂,并用单线或双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 三、氯气的制法 1、 药品:浓盐酸和二氧化锰 2、 原理:MnO2+4HCl===MnCl2+2H2O+Cl2↑ (求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当有2mol氯气生成时,有_____HCl被氧化,有___mol电子转移) 3、 装置类型:固+液―― 4、 收集方法:用___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5、 检验:使湿润的KI淀粉试纸 变 蓝(思考其原因是什么 6、 余气处理:多余的氯气通入____溶液中处理吸收,以免污染环境。 第二节 氯化氢 一、氯化氢的性质 1、物理性质:是一种___色有____气味的氯体,___溶于水(1 :500 体积比)密度比空气大。 2、化学性质:HCl 溶于水即得盐酸,盐酸是一种强酸,具有挥发性和腐蚀性。 3、氯化氢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食盐(NaCl)和浓H2SO4 原理:用高沸点(或难挥发性)酸制低沸点酸(或易挥发性)(与制硝酸的原理相同)微热 NaCl+H2SO4=====NaHSO4+HCl↑ 强热 总式:2NaCl+H2SO4====Na2SO4+2HCl↑NaCl+NaHSO4====Na2SO4+HCl↑ (上述说明了条件不生成物不同,要注意反应条件) 装置类型:固+液――收集方法:用向上排空法收集 检验:用 湿润的蓝色石蕊 试纸 余气处理:将多余的气体通入 水 中即可 第四节 卤族元素 1、 原子结构特征: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均为7个电子,由于电子层数不同,原子半径不,从F――I原子半径依次增大,因此原子核对最外层的电子的吸引能力依次减弱,从外界获得电子的能力依次减弱,单质的氧化性减弱。 2、 卤素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的比较(详见课本24面页) 物理性质的递变规律:从F2→I2,颜色由浅到深,状态由气到液到固,熔沸点和密度都逐渐增大,水溶性逐渐减小。 3、 卤素单质化学性质比较(详见课本28页) 相似性:均能与H2发生反应生成相应卤化氢,卤化氢均能溶于水,形成无氧酸。 暗 光 H2+F2===2HF H2+Cl2===2HCl 加热 持加热 H2+Br2===2HBr H2+I2====2HI 均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氢卤酸和次卤酸(氟除外) 2F2+2H2O==4HF+O2 X2+H2O====HX+HXO (X表示Cl Br I) 递变性:与氢反应的条件不同,生成的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不同, HF>HCl>HBr>HI,无氧酸的酸性不同,HI>HBr>HCl>HF.。与水反应的程度不同,从F2 → I2逐渐减弱。注意:萃取和分液的概念 1、 在溴水中加入四氯碳振荡静置有何现象?(分层,下层橙红色上层无色 2、 在碘水中加入煤油振荡静置有何现象?(分层,上层紫红色,下层无色) 卤离子的鉴别:加入HNO3酸化的硝酸银溶液, Cl-:得白色沉淀。 Ag+ + Cl- ===AgCl↓ Br-:得淡黄色沉淀 Ag+ + Br- ====AgBr↓ I: 得黄色沉淀 Ag+ + I- ====AgI↓ 第三章 硫 硫 酸 一、硫的物性 淡黄色的晶体,质脆,不溶于水,微溶于酒精,易溶于二硫化碳 二、硫的化学性质 1、 与金属的反应 2Cu+S===Cu2S(黑色不溶于水) Fe+S=====FeS(黑色不溶于水) (多价金属与硫单质反应,生成低价金属硫化物) 2、 与非金属的反应 点燃 S+O2=====SO2 S+H2=====H2S 第二节 硫的氢化物和氧化物 一、硫的氢化物―――硫化氢 1、 硫化氢的的理性质 H2S是一种具有臭鸡蛋气味、无色、有剧毒的气体,能溶于水,常温常压1体积水能溶解2.6体积的硫化氢。 2、 硫化氢的化学性质:热不稳定性 H2S====H2+S 点燃 可燃性 2H2S+3O2===2H2O+2SO2 (完全燃烧)(火焰淡蓝色) 2H2S+O2===2H2O+2S (不完全燃烧) 还原性 SO2+2H2S=2H2O+3S 3、 氢硫酸 硫化氢的水溶液是一中弱酸,叫氢硫酸,具有酸的通性和还原性。 二、硫的氧化物 1、 物理性质: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易溶于水,常温常压1体积水可溶解40体积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是一种没有颜色易挥发的晶体,熔沸点低。 2、 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是一种酸性氧化物,与水直接化合生成亚硫酸,是亚硫酸的酸酐,二氧化硫具有漂白作用,可以使品红溶液腿色,但漂白不稳定。 SO2+H2O ==== H2SO3 (这是一个可逆反应,H2SO3是一种弱酸,不稳定,容易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硫。) 3、 二氧化硫的制法 Na2SO3+H2SO4===Na2SO4+H2O+SO2↑ 第三节 硫酸的工业制法――接触法 一、方法和原料 方法:接触法 原料:黄铁矿(主要成份是FeS2)、空气、水和浓硫酸 二、反应原理和生产过程 步骤 主要反应 主要设备 点燃 二氧化硫制取和净化 4FeS2+11O2===2Fe2O3+8SO2 沸腾炉 二氧化硫氧化成三氧化硫 2SO2+O2===2SO3 接触室 三氧化硫氧吸收硫酸生成 SO3+H2O=H2SO4 吸收塔 思考:1、为什么制得二氧化硫时要净化?(为了防止催化剂中毒) 2、为什么吸收三氧化硫时用浓硫酸作吸收剂而不用水呢?(用水吸收时易形酸雾,吸收速度慢,不利于吸收,而用浓硫酸吸收时不形成酸雾且吸收干净,速度快。) 第四节 硫酸 硫酸盐 一、浓硫酸的物理性质 98.3%的硫酸是无色粘稠的液体,密度是1.84g/mL,难挥发,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二、浓硫酸的特性 脱水性 与蔗糖等有机物的炭化 吸水性―用作干燥剂 强氧化性 2H2SO4(浓)+Cu===CuSO4+2H2O+SO2↑(此反应表现H2SO4(浓)具有氧化性又有酸性) H2SO4(浓)+C=CO2↑+H2O+2SO2↑(此反应只表现H2SO4(浓)的氧化性) 注:H2SO4(浓)可使铁、铝发钝化,故H2SO4(浓)可铁或铝容器贮存 四、 硫酸盐 1、硫酸钙CaSO4 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用作绷带、制模型等) 2、硫酸锌ZnSO4 皓矾ZnSO4.7H2O(作收敛剂、防腐剂、媒染剂 ) 3、硫酸钡BaSO4,天然的叫重晶石,作X射线透视肠胃内服药剂,俗称钡餐。 4、 CuSO4.5H2O, 蓝矾或胆矾,FeSO4.7H2O,绿矾 五、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先加盐酸酸化后加氯化钡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则证明有硫酸根离子存在。 第六节 氧族元素 一、氧族元素的名称和符号:氧(O) 硫(S) 硒(Se) 碲(Te) 钋(Po) 二、原子结构特点 相同点:最外层都有6个电子; 不同点:核电荷数不同,电子层数不同,原子半径不同 三、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详见课本91页) 1、 从O→Po单质的熔点、沸点、密度都是逐渐升高或增大 2、 从O→Po金属性渐强,非金属性渐弱。 3、 与氢化合通式:H2R,气体氢化物从H2O→H2Se的稳定性渐弱 4.与氧化合生成RO2型或RO3型的氧化物,都是酸酐,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渐弱。 硫的用途:制硫酸、黑火药、农药、橡胶制品、硫磺软膏 SO2用于杀菌消毒、漂白 第四章 碱金属 第一节 钠 一、碱金属 :锂、钠、钾、铷、铯、钫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都只有一个电子,由于它们的氧化物溶解于水都是强碱,所以称这一族元素叫做碱金属。 二、钠的物理性质:钠质软,呈银白色,密度比水小,熔点低,是热和电的良导体。 三、钠的化学性质 1、 与非金属反应 4Na+O2====2Na2O (Na2O不稳定) 2Na+O2====Na2O2 (Na2O2稳定) 2Na+Cl2===2NaCl 2Na+S====Na2S ( 发生爆炸) 2、与化合物反应 2Na+2H2O====2NaOH+H2↑(现象及原因:钠浮于水面,因钠密度比水小;熔成小球,因钠熔点低;小球游动发出吱吱声,因有氢气产生;加入酚酞溶液变红,因有碱生成) Na与CuSO4溶液的反应 首先是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 然后是2NaOH+ CuSO4===Cu(OH)2↓+Na2SO4(有蓝色沉淀) 注:少量的钠应放在煤油中保存,大量的应用蜡封保存。 第二节 钠的化合物 一、钠的氧化物(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Na2O+H2O===2NaOH (Na2O是碱性氧化物) 2 Na2O2+2H2O===4NaOH+O2↑ ( 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Na2O2是强氧化剂,可以用来漂白) 2Na2O2+2CO2=2Na2CO3+O2↑(在呼吸面具或潜水艇里可用作供氧剂 二、钠的其它重要化合物1、硫酸钠 芒硝(Na2SO4.10H2O) 用作缓泻剂 2、碳酸钠 Na2CO3 用作洗涤剂 3、碳酸氢钠 NaHCO3 作发孝粉和治胃酸过多 注: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比较 水溶性:Na2CO3 比NaHCO3大 与HCl反应速度NaHCO3 比Na2CO3快 热稳定性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不易分解 2 NaHCO3=Na2CO3+H2O+CO2↑(常用此法除杂) 第三节 碱金属元素 一、物理性质(详见课本107页) 银白色,柔软,从Li→Cs熔沸点降低 二、性质递变规律Li Na K Rb Cs 原子半径渐大,失电子渐易,还原性渐强,与水反应越来越剧烈,生成的碱的碱性渐强。 三、焰色反应 1、 定义:多种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火焰呈特殊的颜色 2、 用品:铂丝、酒精灯、试剂 3、 操作:灼烧→蘸取试剂→放在火焰上观察火焰颜色→盐酸洗净→灼烧。注:焰色反应可用来鉴别物质 记住:钠――黄色 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 第六章 氮和磷 第一节 氮族元素 一、周期表里第VA族元素氮(N)、磷(P)、砷(As)、锑(Sb)铋(Bi)称为氮族元素。 二、氮族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外电子,主要化合价有+5(最高价)和-3价(最低价) 三、氮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详见课本166页) 1、密度:由小到大 熔沸点:由低到高 2、 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同期的氧族和卤族元素弱,比同周期碳族强。 3、 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渐弱,碱性渐强。 第二节 氮 气 一、物理性质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获得的氮气的方法主要是分离液态空气。 二、氮气分子结构与化学性质 1、 写出氮气的电子式和结构式,分析其化学性质稳定的原因。 2、 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可以跟H2、O2、金属等物质发生反应 高温压 放电 N2+3H2===2NH3 N2+O2===2NO 催化剂 点燃 N2+3Mg====Mg3N2 三、氮的氧化物 1、氮的价态有+1、+2、+3、+4、+5,能形成这五种价态的氧化物:N2O (笑气)、NO、 N2O3 NO2 N2O4 N2O5 3、 NO在常温常压下极易被氧化,与空气接触即被氧化成NO2 2NO +O2 = 2NO2 无色不溶于水 红棕色溶于水与水反应 4、 NO2的性质 自身相互化合成N2O4 2NO2====N2O4(无色) 3NO2+H2O====2HNO3+NO↑(NO2在此反应中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 四、氮的固定 将空气中的游离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两种。请各举两例。 第三节 氨 铵盐 一、氨分子的结构 写出氨分子的分子式_____电子式、_____、结构式________,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怎样的呢?(三角锥形) 二、氨的性质、制法 1、 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 2、 化学性质: 与水的作用:(氨溶于水即得氨水)NH3+H2O====NH3.H2O====NH4++OH- NH3.H2O===== NH3↑+H2O 与酸的作用 : NH3+HCl=== NH4Cl NH3+HNO3=== NH4NO3 2NH3+H2SO4=== (NH4)2SO4 3、制法:2NH4Cl+Ca(OH)2====CaCl2+2NH3↑+H2O 三、氨 盐 1、 氨盐是离子化合物,都易溶于水,受热都能分解,如 NH4Cl=== NH3↑+HCl↑ 2、 与碱反应生成NH3 NH4++OH-=== NH3↑+H2O 3、 NH4+的检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第四节 硝 酸 一、硝酸的性质 1、 物理性质:纯净的硝酸是无色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98%以上的硝酸叫发烟硝酸。 2、 化学性质:不稳定性,见光或受热分解 4HNO3 ===2H2O+4NO2↑+O2↑ (思考:硝酸应怎样保存?) 氧化性:①硝酸几乎能氧化所有的金属(除金和铂外),金属被氧化为高价,生成硝酸盐。如Cu+4HNO3(浓)===Cu(NO3)2+2NO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表现硝酸有酸性又有氧化性) ②能氧化大多数非金属,如 C+4HNO3 ===CO2↑+4NO2↑+2H2O(只表现硝酸的氧化性) ③在常温与铁和铝发生钝化 ④ 1体积的浓硝酸与3体积的浓盐酸的混合酸叫做“王水”,“王水”的氧化性相当强,可以氧化金和铂 二、硝酸的工业制法 1氨的氧化 催化剂 4NH3+5O2====4NO+6H2O 2、硝酸的生成 2NO+O2=2NO2 3NO2+H2O=2HNO3+NO 注: 尾气处理:用碱液吸叫尾气中氮的氧化物 要得到96%以上的浓硝酸可用硝酸镁(或浓硫酸)作吸水剂。 第六节 磷 磷酸 一、白磷与红磷性质比较 色态 溶解性 毒性 着火点 红磷 红棕色粉末 水中、CS2中均不溶 无 较高2400C 白磷白色(或淡黄)蜡状固体 不溶于水但溶于CS2 有毒 低400C 二、磷酸(纯净的磷酸为无色的晶体) 冷水 P2O5+H2O====2HPO3 (偏磷酸,有毒) 热水 P2O5+3H2O====2H3PO4 (磷酸,无毒,是中强酸,具有酸的通性) 注: 区分同位素与同素异形体的概念,常见互为同素异形体的物质有 红磷 与白磷 氧气和溴氧 金刚石和石墨 白磷的分子结构有何特点?(四面体结构P4)应怎样保存?(水中保存)
2023-09-09 18:27:111

求高一的60个化学方程式

高中全化合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4、氢气在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5、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6、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7、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8、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9、二氧化碳通过灼热碳层: C + CO2 高温 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CO2 + H2O === 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13、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O 14、钠在氯气中燃烧:2Na + Cl2点燃 2NaCl 分解反应 15、实验室用双氧水制氧气:2H2O2 MnO2 2H2O+ O2↑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8、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9、高温煅烧石灰石(二氧化碳工业制法):CaCO3 高温 CaO + CO2↑ 置换反应 20、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21、锌和稀硫酸反应(实验室制氢气):Zn + H2SO4 == ZnSO4 + H2↑ 22、镁和稀盐酸反应:Mg+ 2HCl === MgCl2 + H2↑ 23、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4、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5、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26、水蒸气通过灼热碳层:H2O + C 高温 H2 + CO 27、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其他 28、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29、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30、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31、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32、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33、二氧化碳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Ca(OH)2 + CO2 ==== CaCO3 ↓+ H2O 34、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除去二氧化碳):2NaOH + CO2 ==== Na2CO3 + H2O 35、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36、碳酸钠与浓盐酸反应(泡沫灭火器的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 镁在空气中燃烧:2Mg + O2 点燃 2MgO 2. 铁在氧气中燃烧:3Fe + 2O2 点燃 Fe3O4 3. 铜在空气中受热:2Cu + O2 加热 2CuO 4. 铝在空气中燃烧:4Al + 3O2 点燃 2Al2O3 5.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 + O2 点燃 2H2O 6.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 + 5O2 点燃 2P2O5 7.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 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2C + O2 点燃 2CO (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 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2CO + O2 点燃 2CO2 11. 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2O2 点燃 CO2 + 2H2O 12. 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3O2 点燃 2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2H2O 通电 2H2↑+ O2 ↑ 14. 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 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 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 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 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 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 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 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 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 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 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 -------- 盐 + 氢气 (置换反应) 26.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 ------- 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 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 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3)碱性氧化物 +酸 -------- 盐 + 水 37. 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 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 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 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 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 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 -------- 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 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 (5)酸 + 碱 -------- 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 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 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 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 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 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 (6)酸 + 盐 -------- 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 (7)碱 + 盐 -------- 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 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 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 (8)盐 + 盐 ----- 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化学方程式 反应现象 应用 2Mg+O2点燃或Δ2MgO 剧烈燃烧.耀眼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放热.产生大量白烟 白色信号弹 2Hg+O2点燃或Δ2HgO 银白液体、生成红色固体 拉瓦锡实验 2Cu+O2点燃或Δ2CuO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4Al+3O2点燃或Δ2Al2O3 银白金属变为白色固体 3Fe+2O2点燃Fe3O4 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热 4Fe + 3O2高温2Fe2O3 C+O2 点燃CO2 剧烈燃烧、白光、放热、使石灰水变浑浊 S+O2 点燃SO2 剧烈燃烧、放热、刺激味气体、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蓝紫色火焰 2H2+O2 点燃2H2O 淡蓝火焰、放热、生成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高能燃料 4P+5O2 点燃2P2O5 剧烈燃烧、大量白烟、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证明空气中氧气含量 CH4+2O2点燃2H2O+CO2 蓝色火焰、放热、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甲烷和天然气的燃烧 2C2H2+5O2点燃2H2O+4CO2 蓝色火焰、放热、黑烟、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和使无水CuSO4变蓝的液体(水) 氧炔焰、焊接切割金属 2KClO3MnO2 Δ2KCl +3O2↑ 生成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KMnO4Δ K2MnO4+MnO2+O2↑ 紫色变为黑色、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实验室制备氧气 2HgOΔ2Hg+O2↑ 红色变为银白、生成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气体 拉瓦锡实验 2H2O通电2H2↑+O2↑ 水通电分解为氢气和氧气 电解水 Cu2(OH)2CO3Δ2CuO+H2O+CO2↑ 绿色变黑色、试管壁有液体、使石灰水变浑浊气体 铜绿加热
2023-09-09 18:27: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