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的功能?

2023-10-01 22:34:19
TAG: 计算机
共1条回复
北境漫步

功能:

1、资源共享:凡是入网用户均能享受网络中各个计算机系统的全部或部分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最本质的功能。

2、提高性能: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可通过网络相互成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它的任务就可由其他的计算机代为完成,这样可以避免在单机情况下,一台计算机发生故障引起整个系统瘫痪的现象,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而当网络中的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网络又可以将新的任务交给较空闲的计算机完成,均衡负载,从而提高了每台计算机的可用性。

3、分布处理:通过算法将大型的综合性问题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同时进行处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网络资源,就近快速地进行处理。

网络传播

扩展资料

优势:

1、信息多元化:网络信息中运用了flash、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而是通过组合的应用配以精彩的内容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感观刺激和互动参与的欲望。网络信息涉及到了游戏、时尚、服饰、汽车、音乐、体育、影视等多个行业,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冲击。

2、表现形式立体化:网络新闻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新闻传播内容、形式、结构及便于阅读等方面,都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收到了较强的立体化的新闻传播效果。给广大读者提供更为方便、更加快捷的信息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网上读者。

3、传播互动化: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和社会意义的集中所在。互动式传播内含着天然的民主亲和力与自由召唤力,从而构成了对现有传媒的致命冲击,构成了对传统意识的日趋迫切的反叛与否定。

劣势:

1、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围绕网络短信的兴起也出现不少问题,一些内容低俗不堪的网络短信和新的恶作剧方式随之产生。

2、即时交流工具是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却不是对个人发展有利的,虽然可以满足一个人的爱好需求,可以满足一个人对交往需求的满足,但是却也对此人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筐,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

3、利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网络传播属于“全通道”型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传播效率低下。有不少的人沉迷于电脑的虚幻世界,甚至对于现实世界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样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网络传播

相关推荐

网络传播的定义是什么?

1、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网络传播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2、网络电话网络电话又称为IP电话,它是通过互联网协定(Internet Protocol,IP)来进行语音传送的。网络电话将声音通过网关(gateway)转换为数据讯号,并被压缩成数据包(packet),然后才从互联网传送出去,接收端收到数据包时,网关会将它解压缩,重新转成声音给另一方聆听。3、网络硬盘“网络硬盘”是一块专属的存储空间,用户通过上网登录网站的方式,可方便上传、下载文件,而独特的分享、分组功能更突破了传统存储的概念。 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网络硬盘”产品具有直观预览、四级共享、分组管理、稳定安全的四大特点。4、网络金融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是指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实现的金融活动,包括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5、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的一种网络教和学的服务,这种服务体现于用数字化技术传递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扩展资料:一、网络四要素:1、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2、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3、网络软件支持。4、实现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二、网络的意义:1、电路或电路中的一部分。2、流量网络(Flow Network)也可以简称为网络(Network)。3、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图,表示研究诸对象及其相互联系。4、比喻性的泛化的意义,如“人际关系网络”、“信息交流网络”等,这种意义下,常说成“网”。5、一般指“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狭义的含义即因特网。6、抽象意义上的网络。比如城市网络、交通网络、交际网络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网络
2023-09-10 12:58:001

网络传播有什么优缺点?

优点:受众群体很具体。缺点:受众群体不广泛,面窄优点一:快速响应互联网络这个媒体的响应速度是其他媒体所不能比的,观点、信息能够在你提交的这一瞬间,发布到全球。优点二:其他媒体参考源网络时代,其他媒体的记者、编辑已经不再停留在采访写作的层次上了,会用一定的时间从网络上获取新闻、信息。优点三: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第一点中已经说过,网络信息能够在瞬间发布,并可在全球浏览;从覆盖面的角度,远远大于其他单一媒体。缺点一:“度”的把握较难这一点中不仅是对信息的把握,也需要对受众的心理进行研究,危机爆发时,受众一般都持有“挑剌”的心理和特点,从什么角度、采取什么手段,能够获得受众的认可也是非常重要的。缺点二:局限性
2023-09-10 12:58:312

网络传播现象有哪些

1、病毒式传播:病毒式传播是指一条内容在网络上迅速传播,类似于病毒的传播方式。2、挑战和挑衅现象:网络上出现的各种挑战和挑衅现象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参与。这些挑战可以是涉及特定行为或技能的挑战,也可以是涉及特定观点或立场的挑战。这些现象通常通过社交媒体和视频分享平台传播。3、谣言和假新闻传播:网络上谣言和假新闻的传播是一个常见的现象。不准确、夸张或误导性的信息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尤其是在社交媒体上。这些信息引起公众的关注和担忧,影响舆论和观点。4、社交媒体影响力:社交媒体平台对个人和机构的影响力不断增加。一些网络红人、意见领袖和名人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粉丝,观点和行为会对社会舆论产生影响。5、网络迷因:网络迷因是指在网络上广为传播和模仿的文化符号、图片、短视频或文字等。具有幽默、讽刺或引人共鸣的特点,并通过社交媒体平台迅速传播和分享。6、爆炸性传播:某些内容或事件在网络上迅速引发广泛的讨论和共享,形成爆炸性传播。这种现象发生在突发事件、热门话题或引人注目的内容上。
2023-09-10 12:58:481

网络传播的特点及与传统媒体的关系。

【答案】:网络传播的特点主要有:(1)传播与更新速度快;(2)信息量大、内容丰富;(3)范围广;(4)检索方便;(5)易复制;(6)多媒体、超文本;(7)交互性;(8)低成本、高效益;(9)能够方便迅速地对读者状况进行精确的定量分析与掌握。对于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关系,学者们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消亡论”。当传统媒体即广播、电视、报纸在大力宣传因特网时,并不知道他们在培养自己的掘墓人。第二种是“平衡论”。即认为网络传播不会消灭传统媒体,它确实会带来一种强大的冲击力,但冲击过后,会与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成一种新的平衡,就像广播冲击报纸,而最终不能代替报纸一样。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报纸之间的相互平衡是以单向性传播为共同基础的,它们之间的区别只在于是单向传播文本、声音还是图像,因此它们之间很容易获得平衡,谁也代替不了谁。网络媒体自身还处于在婴幼儿时期,对传统媒体这个“妈妈”还有着这样那样的依附关系。譬如新闻源、人力、资金等。传统媒体的政治属性决定了其在履行必要的政治义务的前提下,拥有主导新闻的政治优势权力。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媒体形态的丰富、主流传统媒体相对商业网络媒体而言就越能优先占有重要的政治、经济新闻信息资源。此外,传统媒体完备的新闻采编结构、丰富的专业人才资源和广泛的通联网络,是商业网络媒体所不能比的。现阶段,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并存与合作的关系,让人更加确信传统媒体不会消亡。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作为整体的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的合作;第二个层面是个别的新闻网站与传统媒体机构的合作。
2023-09-10 12:58:571

网络传播模式有哪些

  网络传播模式主要的广告形式有图片、文字、视频、音频。模式有直接在网站投放广告位、软文营销、情感营销、电影植入广告、病毒营销、邮件营销等。近几年,网络传播手段,主要包括:网络媒体、聊天软件、电子邮件、博客、搜索引擎、微博等多种应用形式。
2023-09-10 12:59:101

网络传播主要有哪些形式?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目的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络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络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⑴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⑵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⑶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⑷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
2023-09-10 12:59:231

网络传播有哪些功能?

网络传播具有以下几种功能:1. 信息传递:网络传播可以迅速传递各种形式的信息,包括文字、图像、音频和视频等。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分享和获取各种信息。2. 反馈与互动:网络传播不仅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还可以实现双向交流和互动。用户可以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方式对信息进行反馈,从而促进信息的交流和共享。3. 社交交互:社交媒体等网络平台提供了人们进行社交交互的渠道。通过网络传播,人们可以建立社交网络、加入群组、分享生活点滴,促进社交关系的建立和维护。4. 媒体传播:互联网上的新闻、博客、视频等媒体形式可以通过网络传播广泛传播信息,影响公众的观点和态度。网络传播改变了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式,使每个人都有机会参与媒体内容的创作和传播。5. 商业推广:网络传播为商业推广提供了全新的渠道。通过互联网广告、电子商务等方式,企业可以更好地推广产品和服务,并与消费者进行直接的沟通和交易。6. 文化传承与创新:网络传播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人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并传播各种文化产品,如音乐、电影、文学作品等。同时,网络也为个人提供了展示和创作自己文化产品的平台。
2023-09-10 12:59:442

简述网络传播的新变化

当代网络传播的新变化包括但不限于:1、信息多元化:网络信息中运用了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这些技术不像网络上单一的形式那样,而是通过组合的应用配以精彩的内容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感观刺激和互动参与的欲望,这是单一的技术表现形式所不能比拟的,也是网络信息对读者的吸引力所在。2、表现形式立体化:网络新闻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先进的传输技术,在新闻传播内容、形式、结构及便于阅读等方面,都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收到了较强的立体化的新闻传播效果。3、传播互动化: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和社会意义的集中所在。报纸、广播、电视作为本世纪内的主体传媒,恰恰在这方面相形见绌。网络传播的劣势仍存:1、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利用网络给手机发送短信息已经成为当下网络一族的时尚。内容丰富的节日问候、脉脉情话、开心笑话以及开机画面往往让接受者心情愉快。然而围绕网络短信的兴起也出现不少问题,一些内容低俗不堪的网络短信和新的恶作剧方式随之产生。2、网络传播和以往媒体不同的是,它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传播者处于一个极端隐蔽的地位,仅靠个人手段是无法在整个庞大的网络世界中找到恶意传播者的,这就无疑很大程度上刺激了人们在网上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的欲望。从这一点上面来看,整个网络为虚假信息所充斥也就无足为怪了。3、利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网络传播属于“全通道”型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传播效率低下。所谓浪费时间不讨好。希望随着网络传播文化的发展,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4、网络传播在向人们展示外面的五彩世界时,却将人们封锁的电脑的旁边,许多原来内向的人因为上网而变的开朗、外向,善于和人交际,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沉迷于电脑的虚幻世界,甚至对于现实世界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样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5、即时交流工具是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却不是对个人发展有利的,因为在网上的各个即时通讯工具,都有一个很热门的功能就是“群分”功能,即就是,有同一话题或者志同道合的人们形成的小团体,在这儿,人们围绕共同的话题来展开讨论,这无疑为专业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经常上这样的地方,虽然可以满足一个人的爱好需求,可以满足一个人对交往需求的满足,但是却也对此人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筐,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网络传播
2023-09-10 13:00:041

网络传播的主要特征

网络信息传播的特点有:传播知识的数字化、传播的互动性、传播的快捷性、信息的大容量、检索的便利性、媒体的综合性、信息的再生性、传播的开放性、传播的选择性。网络是信息传输、接收、共享的虚拟平台,它用物理链路将各个孤立的工作站或主机道相连在一起,组成数据链路,从而达到资源共享和通信的目的。网络会借助文字阅读、图片查看、影音播放、下载传输、游戏聊天等软件工具从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等方面给用户提供服务。具有多点性、连结性、交互性和快速性等特点。现代社会,网络已经内是人们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将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自治计算机系统容互相连接起来,按照共同的网络协议,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系统。但现在和人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是计算机网络,一般人对网络的理解都是关于计算机网络。
2023-09-10 13:00:271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不包括什么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不包括人内传播。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有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及大众传播。人内传播也称内向传播、内在传播或自我传播,是个人接受信息并在人体内部进行信息处理的活动。人际传播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新的信息传播系统。人际传播的形式可以是两个人面对面的直接传播,也可以是以媒体为中介的间接传播。群体传播是群体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行为。表现为一定数量的人按照一定的聚合方式,在一定的场所进行信息交流。
2023-09-10 13:00:351

网络传播和传统的大众传播的区别

网络传播和实体书传播的区别吧
2023-09-10 13:00:453

如何利用网络传播正能量?

网络一方面为传播信息、学习知识、宣传党的理论和方针政策发挥了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也使舆论生态变得复杂多样,网上一些不实消息、不健康内容、不负责任的言论等时有出现。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网络环境,利用网络集聚和传递“正能量”,形成文明上网、科学用网、依法管网的良好局面。 网络传递正能量需要广大网民共努力如何利用网络传递正能量 .当今世界网络日益畅行,各种通讯社交软件逐渐流行和推广,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随着发生改变。人们越来越多地从网络了解信息、获取知识。无法避免,负面消极的信息会和正面积极的信息一同在网络上传播。如今人们生活生存压力渐增,若没有适当的宣泄方式,网络的自由言论就会让很多媒体和信息交流平台成为泄愤、“吐槽”的场所,充满负向、阴暗的情绪。更有一些投机取巧的人,利用网络制造谣言、煽动人心,或是进行不法的商业活动。网络的这些负向影响让我们不得不谨慎以对,让本该广泛传递的积极阳光和正能量被我们处于谨慎和抗拒。身处互联网的世界里,每一个人都可能会以网民的身份参与其中。网民作为网络传播的主要参与者,提高网民们的道德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网民们一方面要善用网络的传播效果,支持和推动各种社会事件的解决,发挥网络传播的社会正能量作用,推进社会的稳定发展,另一方面要有明辩意识,对于虚假信息、不良信息和有害言论,要坚决抵制,尽显公民责任。
2023-09-10 13:01:032

网络是靠什么传播的?

光纤
2023-09-10 13:01:353

网络传播的方式有哪些?

媒体网络,有线无线电视、电台,利用有线、无线通信网络定向定时发布声像信息。如广播、电视、直播等。网站建设,利用现代internet网络,嵌入搜索引擎,按用户权限主动点击、点播观看些文字、图片、声像等信息。同时兼电子邮箱,BBS、博客研讨,等等功能。辐射互动网络,利用现代internet网络,按用户权限自主建立网络的通信。如MSN、QQ、微信、互动网络直播 及各类App等。网络资源共享,通过用户权限,可以自主发布、资源共享,使每个用户共享权限内所有资源。如百度网盘、阿里云、腾讯云、迅雷云等等。
2023-09-10 13:01:474

网络传播媒介的优缺点有哪些

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娱乐、看新闻、交友等,网络与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然而网络在带给人们各种便利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作用。  (一)网络传播的优势:  1.信息多元化:  网络信息中运用了flash、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这些技术不像网络上单一的flash、视频、音频等形式那样,而是通过组合的应用配以精彩的内容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感观刺激和互动参与的欲望,这是单一的技术表现形式所不能比拟的,也是网络信息对读者的吸引力所在。而正是基于此,网络聚集了庞大的用户群体,让用户在阅读内容、感受网络的感观刺激。网络信息涉及到了游戏、时尚、服饰、汽车、音乐、体育、影视等多个行业,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冲击。网上不仅可以平等地发布信息,还可以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报纸可以通过座谈的形式开展讨论,电视也有了话题节目供观众现场摆擂台,但这些讨论一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参加,二不是随时可以参加,三不时所有话题都可以讨论,四还不能完全给参与者以“言者无罪”的保证。然而,关于这个世界的所有话题,用户都可以在电子论坛里找到,并随时参与发表意见。如新闻组作为因特网上个人向新闻服务器投递电子函件的集合,可以随时把网民的文章或贴子向世界范围公布。在电子公告板上,用户则可以就不同的主题下贴帖子,参加讨论。更关键的,这种参与是匿名性质的,即没有任何人知道用户的身份和个人资料,成为网上论坛极其活跃和可以畅所欲言的根本原因。至于可以进行实时讨论的聊天室的功能,就更是传统传媒所望尘莫及的了。聊天室的性质也是匿名的。在聊天室里,每人都可以有一个化名,一群人就象入坐酒巴一样,七嘴八舌,各抒己见。──性,在中国是不可以公开讨论的,但通过Usenet,你不难发现许多谈性而不用色变的场所。  2.表现形式立体化:  网络新闻以互联网为基础,借助先进的传输技术,在新闻传播内容、形式、结构及便于阅读等方面,都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收到了较强的立体化的新闻传播效果。  与传统新闻传播相比,网络新闻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新闻信息量及阅读空间,它一方面通过内容安排、结构选择等方式,使新闻报道达到了"最佳状态",便于读者获得立体认识,更清晰更深刻地了解新闻;另一方面,读者的意见或态度可及时反馈给传播者,读者与传播者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动关系,从而使新闻的立体传播效果,在网络传播的环境下,得到了更为深刻的演绎。  网络新闻顺应信息时代读者获取信息的心理,改变了传统媒体多年不变的新闻传播方式,把新闻展示方式变得更加立体化和层次化。这的确是新闻传播媒体的一个伟大进步。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网络速度的不断加快,作为其直接产物的网络新闻,将以其立体化传播模式的独特的魅力,给广大读者提供更为方便、更加快捷的信息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网上读者。  3.传播互动化:  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和社会意义的集中所在。报纸、广播、电视作为本世纪内的主体传媒,恰恰在这方面相形见绌。双向互动式传播具有三个重要特征:信息的传者不再享有信息特权,与受众一道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交流伙伴;网络用户不仅可以平等地发布信息,还可以平等地开展讨论与争论;舆论监督功能在网络振荡中不断放大,具有无比的威慑力量。互动式传播内含着天然的民主亲和力与自由召唤力,从而构成了对现有传媒的致命冲击,构成了对传统意识的日趋迫切的反叛与否定。  (二)网络传播的劣势:  1.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经常上网获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统的知识.利用网络给手机发送短信息已经成为当下网络一族的时尚。内容丰富的节日问候、脉脉情话、开心笑话以及开机画面往往让接受者心情愉快。然而围绕网络短信的兴起也出现不少问题,一些内容低俗不堪的网络短信和新的恶作剧方式随之产生。  2.网络传播和以往媒体不同的是,它具有很大的隐蔽性,传播者处于一个极端隐蔽的地位,仅靠个人手段是无法在整个庞大的网络世界中找到恶意传播这的,这就无疑很大程度上刺激了,刺激了人们在网上恶意传播虚假信息的的欲望。从这一点上面来看,现在整个网络为虚假信息所充斥也就无足为怪了。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使网络传播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且更为严重的是,现在网络上面充斥着许多色情、暴力的东西,而在许多地方,网络对未成年人是全开放的,没有丝毫保护意识,这样也就形成了许多家长反对小孩上网的局面,极端的不利于网络传播的健康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恶化了网络传播的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3.利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网络传播属于“全通道”型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传播效率低下。所谓浪费时间不讨好。希望随着网络传播文化的发展,这种情况会有所好转。  4.网络传播在向人们展示外面的五彩世界时,却将人们封锁的电脑的旁边,许多原来内向的人因为上网而变的开朗、外向,善于和人交际,但是也有不少的人沉迷于电脑的虚幻世界,甚至对于现实世界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样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5.即时交流工具是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却不是对个人发展有利的,因为现在在网上的各个即时通讯工具,都有一个很热门的功能就是“群分”功能,即就是,有同一话题或者志同道合的人们形成的小团体,在这儿,人们围绕共同的话题来展开讨论,这无疑为专业研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但是经常上这样的地方,虽然可以满足一个人的爱好需求,可以满足一个人对交往需求的满足,但是却也对此人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筐,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  (三)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应对?  从我们身边说起:  第一、上瘾问题。大多人上网的目的是为了聊天和玩游戏。漫无目的的聊天在时间上很难控制,游戏的兴趣持久性,很容易造成上网成瘾性。  第二、不健康网站问题。互联网上有一些宣传黄色、暴力等内容的网站,还有一些政治上反动的网站。经常浏览黄色和暴力内容的网站容易使一个人的性格扭曲,严重者会出现人格分裂和精神变态。  第三、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问题。青少年自控能力比较差,又不善于取舍,沉湎于网上浏览而荒废学业的可能性是很大的。不少的中学生成了小"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痴迷于"网吧"、"聊天室"不能自拔。不仅耽误了学习,甚至犯罪。在生理上中学生正处于快速发育时间,若过长时间与电脑相处,不仅眼睛超负荷运转,危害视力;也使得脊椎变形,身体的健康也受到威胁。  第四、思维能力问题。人的心理状态是在环境与人相互影响中形成的,人的思维是一种内在的交谈,人的经验、词汇、语言等共同形成了人的逻辑思维方式。长时间地与电脑打交道,容易使他们形成的基本思维与电脑的符号式思维相同,零碎的符号式机械思维代替了人的逻辑思维能力。  最后要说的是,提高网络安全系数,杜绝犯罪分子的袭击,提高网络的过滤水平,将一些不健康的网站过滤掉等等,但是这样并不是以为人类在着件事情上面便可以不作为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很大程度上有人的因素在里面,因此,我们也要作出我们应该做的,比如说,加强对网吧的监管工作,严禁未成年人进入不该进入的地方。  相信只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努力,终究会还网络一片蓝天,网络传播也会迎来新的前景
2023-09-10 13:01:583

网络传播的基本形态有哪些?

网络营销传播活动就是宣传网站、提高品牌忠诚力的营销手段。它具有与传统传播方式截然不同的本质特征:⑴互动性;⑵即时性;⑶个性化;⑷传播成本费用低;⑸权利平等性;⑹多元性。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⑴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⑵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⑶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⑷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代发轫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2023-09-10 13:02:191

什么是网上病毒传播途径

计算机病毒传播方式除传统的软盘、U盘和盗版光盘传播外,目前主要是通过因特网传播。就当前的病毒特点分析,传播途径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网络传播,一种是通过硬件设备传播。首先,我们来看看网络传播的途径和解决方案。 网络传播,又分为因特网传播和局域网传播两种。网络信息时代,因特网和局域网已经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成为了社会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因特网,已经越来越多地被用于获取信息、发送和接收文件、接收和发布新的消息以及下载文件和程序。随着因特网的高速发展,计算机病毒也走上了高速传播之路,已经成为计算机病毒的第一传播途径。 一、因特网传播: Internet既方便又快捷,不仅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而且降低运作成本,逐步被人们所接受并得到广泛的使用。商务来往的电子邮件,还有浏览网页、下载软件、即时通讯软件、网络游戏等等,都是通过互联网这一媒介进行。如此频繁的使用率,注定备受病毒的“青睐”。 通过电子邮件传播: 在电脑和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商务联通更多使用电子邮件传递,病毒也随之找到了载体,最常见的是通过Internet交换Word格式的文档。由于Internet使用的广泛,其传播速度相当神速。电子邮件携带病毒、木马及其他恶意程序,会导致收件者的计算机被黑客入侵。email协议的新闻组、文件服务器、FTP下载和BBS文件区也是病毒传播的主要形式。经常有病毒制造者上传带毒文件到FTP和BBS上,通常是使用群发到不同组,很多病毒伪装成一些软件的新版本,甚至是杀毒软件。很多病毒流行都是依靠这种方式同时使上千台计算机染毒。 BBS是由计算机爱好者自发组织的通讯站点,因为上站容易、投资少,因此深受大众用户的喜爱,用户可以在BBS上进行文件交换(包括自由软件、游戏、自编程序)。由于BBS站一般没有严格的安全管理,亦无任何限制,这样就给一些病毒程序编写者提供了传播病毒的场所。各城市BBS站间通过中心站间进行传送,传播面较广。随着BBS在国内的普及,给病毒的传播又增加了新的介质。 专家提示:培养良好的安全意识。对来历不明的陌生邮件及附件不要轻易打开,即使是亲朋好友的邮件也要倍加小心。 通过浏览网页和下载软件传播: 很多网友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在浏览过某网页之后,IE标题便被修改了,并且每次打开IE都被迫登陆某一固定网站,有的还被禁止恢复还原,这便是恶意代码在作怪。当你的IE被修改,注册表不能打开了,开机后IE疯狂地打开窗口,被强制安装了一些不想安装的软件,甚至可能当你访问了某个网页时,而自己的硬盘却被格式化……那么很不幸,你肯定是中了恶意网站或恶意软件的毒了。 当您浏览一些不健康网站或误入一些黑客站点,访问这些站点的同时或单击其中某些链接或下载软件时,便会自动在您的浏览器或系统中安装上某种间谍程序。这些间谍程序便可让您的浏览器不定时地访问其站点,或者截获您的私人信息并发送给他人。 “屏蔽恶意网站”功能,使用内置默认和自由添加两个方式确定恶意网站列表,识别恶意网站地址,有效封杀通过恶意网站进行感染的病毒和木马。同时,随着光华反病毒软件的每日自动升级,恶意网站列表将不断更新,所以不必担心列表中的网站数量有限。 “绿色上网功能”,可以屏蔽上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恶意组件,免受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的打扰真正实现您自由自在的网络游弋。 拒绝恶意软件:在光华反病毒软件中点击菜单“工具→插件→绿色上网”,打开绿色上网插件窗口。同样,针对不同类型的恶意软件,光华为我们进行了详细的分类,有国内、国外、聊天、安全、游戏等等。我们在相应的分类上点选自己想屏蔽的组件,即可屏蔽上网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恶意组件,免受间谍软件、广告软件的打扰。 “关闭IE广告窗口”即可禁止某些网站的弹出广告,让你用IE上网时更加省心。 提示:不要随便登陆那些很诱惑人的小网站,因为这些网站很可能有网络陷阱。不要轻易下载小网站的软件与程序,下载的软件需先进行安全检查,确认无安全无病毒后再安装使用,确保您的计算机始终处于安全的环境下。 通过即时通讯软件传播: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enger,简称IM)软件可以说是目前我国上网用户使用率最高的软件,它已经从原来纯娱乐休闲工具变成生活工作的必备利器。由于用户数量众多,再加上即时通讯软件本身的安全缺陷,例如内建有联系人清单,使得病毒可以方便地获取传播目标,这些特性都能被病毒利用来传播自身,导致其成为病毒的攻击目标。事实上,臭名昭著、造成上百亿美元损失的求职信(Worm.Klez)病毒就是第一个可以通过ICQ进行传播的恶性蠕虫,它可以遍历本地ICQ中的联络人清单来传播自身。而更多的对即时通讯软件形成安全隐患的病毒还正在陆续发现中,并有愈演愈烈的态势。截至目前,通过QQ来进行传播的病毒已达上百种。 P2P,即对等互联网络技术(点对点网络技术),它让用户可以直接连接到其它用户的计算机,进行文件共享与交换。每天全球有成千上万的网民在通过P2P软件交换资源、共享文件。由于这是一种新兴的技术,还很不完善,因此,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不经过中继服务器,使用起来更加随意,所以许多病毒制造者开始编写依赖于P2P技术的病毒。 提示: 在聊天时收到好友发过来的可疑信息时,千万不要随意点击,应当首先确定是否真的是好友所发。要防范通过IRC传播的病毒,还需注意不要随意从陌生的站点下载可疑文件并执行,而且轻易不要在IRC频道内接收别的用户发送的文件,以免计算机受到损害。 通过网络游戏传播: 网络游戏已经成为目前网络活动的主体之一,更多的人选择进入游戏来缓解生活的压力,实现自我价值,可以说,网络游戏已经成了一部分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网络游戏中最重要的就是装备、道具这类虚拟物品了,这类虚拟物品会随着时间的积累而成为一种有真实价值的东西,因此出现了针对这些虚拟物品的交易,从而出现了偷盗虚拟物品的现象。一些用户要想非法得到用户的虚拟物品,就必须得到用户的游戏帐号信息,因此,目前网络游戏的安全问题主要就是游戏盗号问题。由于网络游戏要通过电脑并连接到网络上才能运行,偷盗玩家游戏账号、密码最行之有效的武器莫过于特洛伊木马(Trojan horse),专门偷窃网游账号和密码的木马也层出不穷,这种攻击性武器无论是菜鸟级的黑客,还是研究网络安全的高手,都视为最爱。 二、局域网传播 局域网是由相互连接的一组计算机组成的,这是数据共享和相互协作的需要。组成网络的每一台计算机都能连接到其他计算机,数据也能从一台计算机发送到其他计算机上。如果发送的数据感染了计算机病毒,接收方的计算机将自动被感染,因此,有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感染整个网络中的计算机。局域网络技术的应用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同时也为计算机病毒的迅速传播铺平了道路。同时,由于系统漏洞所产生的安全隐患也会使病毒在局域网中传播。 三、 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传播 此种传播方式,是通过不可移动的计算机硬件设备进行病毒传播,其中计算机的专用集成电路芯片(ASIC)和硬盘为病毒的重要传播媒介。通过ASIC传播的病毒极为少见,但是,其破坏力却极强,一旦遭受病毒侵害将会直接导致计算机硬件的损坏,检测、查杀此类病毒的手段还需进一步的提高。 硬盘是计算机数据的主要存储介质,因此也是计算机病毒感染的重灾区。硬盘传播计算机病毒的途径是:硬盘向软盘上复制带毒文件、带毒情况下格式化软盘、向光盘上刻录带毒文件、硬盘之间的数据复制,以及将带毒文件发送至其它地方等。 专家提示:定期使用正版杀毒软件查杀病毒非常重要。 四、 通过移动存储设备传播 更多的计算机病毒逐步转为利用移动存储设备进行传播。移动存储设备包括我们常见的软盘、磁带、光盘、移动硬盘、U盘(含数码相机、MP3等)、ZIP和JAZ磁盘,后两者仅仅是存储容量比较大的特殊磁盘。软盘主要是携带方便,早期在网络还不普及时,软盘是使用广泛、移动频繁的存储介质,因此也成了计算机病毒寄生“温床”。光盘的存储容量大,所以大多数软件都刻录在光盘上,以便互相传递;同时,盗版光盘上的软件和游戏及非法拷贝也是目前传播计算机病毒主要途径。随着大容量可移动存储设备如Zip盘、可擦写光盘、磁光盘(MO)等的普遍使用,这些存储介质也将成为计算机病毒寄生的场所。 随着时代的发展,移动硬盘、U盘等移动设备也成为了新攻击目标。而U盘因其超大空间的存储量,逐步成为了使用最广泛、最频繁的存储介质,为计算机病毒寄生的提供更宽裕的空间。目前,U盘病毒逐步的增加,使得U盘成为第二大病毒传播途径。 专家提示:在学校里的公用机房、网吧等特定公共场所使用U盘(闪存)等移动设备的用户要特别谨慎小心,以防感染木马,造成自己的信息失密并被窃取。 五、无线设备传播 目前,这种传播途径随着手机功能性的开放和增值服务的拓展,已经成为有必要加以防范的一种病毒传播途径。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通过彩信、上网浏览与下载到手机中的程序越来越多,不可避免的会对手机安全产生隐患,手机病毒会成为新一轮电脑病毒危害的“源头”。手机、特别是智能手机和3G网络发展的同时,手机病毒的传播速度和危害程度也与日俱增。通过无线传播的趋势很有可能将会发展成为第二大病毒传播媒介,并很有可能与网络传播造成同等的危害。 专家提示:使用手机上网功能时,应尽量以浏览信息为主,尽可能的减少从网上下载信息和文件,即便是有这方面的需求,也最好从一些正规网站上下载。收到带有病毒的短信或邮件立即删除,键盘被锁死应立即取下电池,然后重新开机进行删除。可先用光华反病毒软件手机版查杀病毒,如仍旧不能恢复正常的,请及时将手机送厂维修,避免病毒二次传播。 病毒的种类繁多,特性不一,只要掌握了其流通传播方式,便不难进行监控和查杀。
2023-09-10 13:02:281

网络传播的优缺点

优点:1.通讯便利,使全世界成为地球村. 2.促进商贸经济发展. 3.信息咨询便利,经济生活咨询必需品. 4.便于文化传播交流,和文化一体化. 5.总的来说,是社会生活实用工具.缺点: 1.便于反动言论发布. 2.给非法黄色、诈骗等活动便利. 3.数据安全隐忧. 4.青少年教育隐忧.
2023-09-10 13:02:391

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就业前景

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就业前景不错。新闻学专业一直是属于比较热门的专业,未来几年我国的新闻传播业将会快速蓬勃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较大,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1、高校教师因为新闻传播学既具有理论的成分,又很实务,因此就业的前景也非常广阔,其属新兴学科正处于迅速发展之中,极缺高校教师,因此研究生毕业后即可进入高校教书,或者科研咨询机构进行理论研究。2、网络编辑当互联网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大部分网络新闻人员不再由技术人员充当,而是需要更多具有一定的相关专业背景或从业经验的人员去从事。3、线下刊物编辑网络信息也有到达率不足的问题,于是很多网站在发展壮大后都开始创办线下刊物。采编的要求是具备记者的敏锐、编辑的统筹策划能力、广告人的商业嗅觉,最好还要有旅游、培训、房产、装潢建材、餐饮娱乐行业等工作经验。4、企业刊物编辑、记者出于发展的需要,现在很多企业都会办一些不定期的刊物,这里也是传媒人才的用武之地。新闻传播类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系统的新闻学、传播学、广告学相关理论知识与技能、宽广的文化与科学知识,熟悉我国新闻、宣传政策法规。能在广播电视、新闻、出版与宣传部门、网络传播、广告部门、广告公司、市场调查及信息咨询行业。或者企事业单位从事编辑、记者、节目主持、广告经营管理、广告策划创意和设计制作、市场营销策划及市场调查分析、媒介策划、信息采编、内容设计与制作等工作的高级复合型专门人才。
2023-09-10 13:02:501

什么是网络新闻与传播学?

网络新闻与传播学的学习内容: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习的主干课程有:文案写作、新闻采访写作、网络视频编辑与制作、网络信息采集与编辑、摄影与摄像、网站建设与营运、新媒体(微信、微博)运营、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网络营销。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新闻传播理论,精通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具备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能、有良好的文案撰写能力以及新媒体编辑、策划、运营能力,胜任中小企业、网络媒体、新闻机构、互联网公司等单位的网络编辑传播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奥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就业方向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在新闻传播类企业从事网站文案策划员、网络内容编辑员、媒体公关、媒体文员、媒体助理等; 国家宣传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网站编辑助理、网站记者助理、信息审核员、信息录入员等职位。主要面向现代网络和传统的新闻传播行业,可在网站、媒体传播、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相关单位工作或在国家宣传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网络媒体、文秘、新媒体推广运营、文案编排等相关工作。就业前景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当下的新兴学科,它与信息科学一文一理,覆盖了从信息传播内容到信息传播技术的完整体系,构成了当今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特别是令世人瞩目的大众传播领域,形成了以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传播平台,平面媒体、广播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相互促进的专业学科群。如果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广泛。
2023-09-10 13:03:051

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介绍

明天就是高考分数公布的日子啦,今天又来给大家科普报专业的相关知识啦~专业简介网络新闻与传播主要研究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规律及相关知识,使学生系统掌握网络新闻传播技能,尤其是新媒体运营策划、舆情监测、危机公关、活动推广等能力以及平面、视频、网页、H5等新媒体设计技能,从事新闻采编、网络运营与推广、媒体设计与制作等相关工作。学习课程数字资源检索与分析、网页设计与制作、网络新闻采编、网络写作、网络音视频处理、网络信息编辑、网络宣传与策划等。就业方向新闻传播类企业:网站文案策划员、网络内容编辑员、媒体公关、媒体文员、媒体助理等; 国家宣传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网站编辑助理、网站记者助理、信息审核员、信息录入员。
2023-09-10 13:03:301

网络媒体都有哪些特点?

(1)共享性,即电脑网络具有连接网上的任何用户,使之共享网上信息资源的基本性能。(2)互动性,由于这一特征,网络传播活动中的反馈环节大大加强。(3)传播方式的兼容性,既可用于人际传播,又可用于群体和组织传播,更可用于大众传播。(4)开放性,网络上大量的信息内容是对所有网络用户公开或对所有专门付费索取特定的信息服务的网络用户公开的。(5)从理论上讲,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可成为信息提供者,并且传受双方的身份可不断互换。(6)信息接收时间由用户自己掌控,信息接收行为与传递行为不必同步。
2023-09-10 13:04:202

网络传播的名词解释

网络传播是一种以多媒体为终端、以光纤为通道,将所有的个人和组织都联结在一起并能与“个人化”受众进行互动沟通的信息交流形式。
2023-09-10 13:04:301

互联网与新媒体的关系

网络与新媒体方向比网络传播方向的涉及面更广,新媒体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桌面视窗、移动电视、数字电视、网络、触摸媒体等。因此,涵盖了网络传播。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一切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及传播与人和社会的关系的学问,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简言之,传播学是研究人类如何运用符号进行社会信息交流的学科。传播学又称传学、传意学等。 新闻传播学下属的二级学科。
2023-09-10 13:04:541

【网络视听问题】《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区别是什么?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和《互联网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的区别是什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首先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是文化部门办理,该资质主要是网络音乐和网络直播内容,传播视听许可证节目许可证主要要讲的是网络视听许可证,广电总局主管,该资质是目前只能是国企资质办理。那具体内容可以参考下面文章。关于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网络视听许可证是经批准设立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或依法享有互联网新闻发布资格的网站可以申请开办信息网络传播新闻类视听节目业务的许可证。《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由广电总局按照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的业务类别、接收终端、传输网络等项目分类核发。网络视听经营服务,是指制作、编辑、集成并通过互联网向公众提供视音频节目,以及为他人提供上载传播视听节目服务的活动。从事网络视听经营服务,应当取得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颁发的《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未按照本规定取得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颁发的《许可证》或履行备案手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网络视听经营服务。网络视听经营服务业务指导目录由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制定。申请网络视听许可证的条件根据《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管理规定》第八条,申请从事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的,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法人资格,为国有独资或国有控股单位,且在申请之日前三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2.有健全节目安全传播管理制度和安全保护技术措施;3.有与其业务相适应并符合国家规定的视听节目资源;4.有与其业务相适应的技术能力、网络资源;5.有与其业务相适应的专业人员,且主要出资者和经营者在申请之日前三年内无违法违规记录6.技术方案符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7.符合国务院广播电影电视主管部门确定的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总体规划、布局和业务指导目录;8.符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条件。国有控股单位包括多家国有资本股东股份之和绝对控股的企业和国有资本相对控股企业(非公有资本股东之间不能具有关联关系),不包括外资入股的企业。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材料(一)申请报告,内容应包括:业务类别(自办节目、转播、集成等)、播出标识(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的专用标识)、传播方式(频道播出、点播、下载定制、轮播、数据广播等)、传播网络、传播载体、传播范围、接收终端、节目类别、集成内容等;(二)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申请表;(三)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的内容规划、技术方案、运营方案、管理制度;(四)向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监控信号的监控方案;(五)人员、设备、场所的证明材料;(六)申办机构的基本情况及开展业务有关的证明(网站注册文件、广播电台、电视台许可证、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从事登载新闻业务许可文件等);(七)公司章程、营业执照、验资证明(申请人为企业的)。申请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办理的流程1、申请单位向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提交申请,并报送纸质材料;2、省级新闻出版广电行政部门在收到材料日起20天内提出初审意见,并报送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审批;3、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收到申请回执初审意见后,在40日内作出许可或者不许可决定,不批准将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企业(其中专家审核要20日);4、批准申请的,将颁发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并公示。
2023-09-10 13:05:053

仅是网络传播的大众传播功能

简述网络传播的大众传播功能?简述网络传播的大众传播功能?1个回答1252阅读枇杷园丁2021-12-26关注大众传播的功能有如下四个:1、赋予人们、和社会活动以一定的社会地位:美国社会学家P.F.拉扎斯菲尔德和R.K.默顿认为,大众传播可使社会和人合法化,树立威望,获得突出的地位,相反也可使他们失去威望。2、社会控制的中介作用:大众传播是上层社会控制与广大会员之间的中介领域。它可以宣传和澄清某些公共道德和社会规范,获得广泛的知识和社会认可,也可以使受到社会的谴责。3、模拟社会环境:李普曼认为报纸的新闻和知识,即“头脑中的图像”,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环境作用。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以电视为主体的大众传媒对生活的冲击和渗透,使人们提出了信息环境及其现代人性特征的变化问题。4、监视环境,守望社会:大众传播媒体拥有非常发达的科技手段,是社会的公器,应为最广大的利益服务,采集新闻素材,进行新闻报道,关注的就是新事实、新问题、新变化、新动向、新兆头、新端倪。
2023-09-10 13:05:221

简述网络媒体的发展特点

一、即时性即时性是网络新闻传播时效性强的形象表述。上世纪末,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就不断创造了发稿时效第一的记录。如:1999年5月8日清晨 5点50分(北京时间),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导弹袭击。国内新闻网站中第一个对此作出反应的是人民网。该网站 9点25分发布了使馆被炸的第一篇报道;11点55分发布电话采访人民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的现场目击,报道光明日报记者许杏虎、朱颖已殉职。中央电视台在12点的《新闻30分》中加以报道,新华社在午后才向新闻媒体发稿。近几年来,滚动快讯让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进一步体现。随着网络图文直播、音频直播和视频直播的出现,网络新闻的即时性日臻完美。网络媒体为凸现新闻时效性,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有时甚至将新闻电头的时间精确到分钟。即使是日常新闻报道,新闻内容页面一般都标注了精确到秒钟的发布时间,一些新闻列表的每个标题后也标注发布时间。二、海量性网络媒体可实行全天24小时发稿,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站和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实行全天候发稿已有近10年时间。网络媒体的每日发稿量(包括条数和篇幅)远远大于传统媒体,如新浪网仅新闻频道首页的新闻链接总量就高达80 0 多条,各栏目还源源不断地滚动播出新闻,发稿量可见一斑。点击打开任何一条网络新闻网页,呈现给读者的除该新闻的内容之外,还有关键词、相关新闻和新闻专题等链接,广为集纳追踪报道和相关信息,全面报道事件始末,极大地丰富了新闻外延和背景资料,让读者充分享受新闻盛筵。除非人为清理或服务器在没有备份的情况下遭到破坏,理论上网络媒体所发稿件将以数字形式长期保存在资料存储容量巨大的服务器上。在这种意义上,网络媒体简直就是一个浩瀚的新闻数据库。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海量性,还体现在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及易复制、易存储等特点。谷歌、百度等专业搜索引擎及一些网站自有的检索工具,使网上查找新闻变得十分便捷。读者可以通过拷贝粘贴、下载、收藏、打印网页等方式复制、存储所需资料。三、全球性网络媒体的传播范围远远大于报纸、广播和电视,是全球性的。“网络传播无国界”,网络传播空间理论上没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不采取特别的技术措施对境内外个别有害网站实施封锁(事实上通过代理服务器可突破封锁),世界上任何一个网站登载的内容,都有可能供全球网民访问、浏览和下载。同样,世界上任何一个具备上网条件的地方,均可轻松浏览全球网站。1998年,美国独立检察官斯塔尔的“克林顿性丑闻”调查报告首先通过互联网公诸于世,著名网站Yahoo!、AOL等以最快时间转载,长达 4个多小时的克林顿供证录像视频在互联网上随后播出,斯塔尔报告的主要内容通过电子邮件广为传播,这一案例成为世界新闻传播史上史无前例的“第一次”。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全球性,在使一些网络媒体“走出国门”的同时,使一些目标受众为特定语种读者的网络媒体提升了全球影响力。如香港的星岛环球网、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等中文网站,纷纷跃入全球华人的视野范围内。四、互动性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是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互动性又称交互性,包含“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体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是网络媒体的特性和优势。网络论坛、讨论区、留言板、聊天室、电子邮件、ICQ及MSN等即时通讯软件等,吸引着大量网民积极参与传播信息、评论新闻、讨论新闻话题等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网络新闻传播的社会影响力。1999年5月9日,人民网开通“强烈抗议北约暴行BBS论坛”,不久改版为“强国论坛”,截至目前,已有482004人注册为该论坛用户,同时在线浏览人数最高达到209211人。近年来,网络论坛在“刘涌案”、“孙志刚事件”、“宝马撞人案”以及“虐猫女事件”等几起社会新闻事件上,发出了强大的声音,产生了巨大影响。五、多媒体性网络所拥有的一大特性是多媒体性,它使网络媒体有能力在技术上实现多媒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性是指互联网络运用数字技术,兼容报纸、广播和电视多种媒体的传播手段,全面刺激受众的多种感官。网络传播采取文字、图片、音频、视频、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了报道手段,使新闻更为直观、形象、生动,增加了新闻的现场感和冲击力。由于传统媒体只能实现单媒体传播,受众选择了什么媒体,就只能选择这个媒体所具有的传播方式,所以报纸、电视和广播一直处于一种“三分天下”的格局之中,彼此不能涵盖,而网络媒体集文本、声音、图像等传播形式于一体,这就打破了传统媒体之间的界限,使网络媒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不再有现实生活中传统媒体三足鼎立的势力划分。六、新媒体特性网络媒体既具有大众传播的优势,又兼具小(窄)众化、分众化传播的特点,通过强大的信息技术正把不同的媒体形态融合,体现了媒体变革最明显的特征。近年来,互联网融合报纸运作模式产生了网络报纸。随着网络流媒体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融合电台技术产生了网络电台,融合电视技术产生了网络电视台,融合移动通讯技术产生了网络/手机短信、手机网站,变革编辑理念和模式产生了博客,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异彩纷呈。根据香港互联网交易中心的纪录显示,2006年世界杯赛事期间,网上流量最高是午夜,到约凌晨五点流量便急剧下降,粗略估计,每晚约有三、四万部计算机上网看世界杯。湖南卫视节目《超级女声》连续两年不停地以P2P技术直播,上海文广传媒除了IPTV外,也广泛使用P2P技术。
2023-09-10 13:05:321

中国网络大众传播的六个阶段

个体的物质性传播、语言传播、文字传播、初级电子技术传播、数字网络传播、电子传播。中国网络大众传播的六个阶段分别为:1、以口耳、体态为媒介的个体的物质性的单一传播。2、以语言为媒介的群体性传播。3、以文字为媒介的面向大众传播时期。4、以近代科学技术——初级电子技术为媒介的立体传播阶段。5、以现代科学技术——数字网络为媒介的大众传播时代。6、电子传播时代。现在的传播环境自然是以网络传播为主。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既给我们创造了全新的人的生活环境,也创造了全新的传播学研究的环境,颠覆了传统的传播学研究成果。
2023-09-10 13:05:421

网络传播的优势有哪些?

信息多元化,表现形式立体化,传播的互动化
2023-09-10 13:05:522

网络传播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分类: 社会民生 解析: 网络传播对社会文化的负面影响 信息化发展正在形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场集文化整合、经济竞争、利益冲突为一炉的社会变迁和文化革命,使我们的社会和文化面临着新的矛盾和挑战。 3.1 网络成为舆论和思想控制的工具 媒体既能影响人们思考什么,也能影响人们怎样思考。媒体按一定的价值观和公共政策目标或意识形态导向,在对外部世界报道时进行取舍、加工、整理,并赋予它们以一定的意义结构和认知框架而后予以传播,这种对世界的诠释方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环境和事件的认知和判断。网络传播中,从 *** 到主管机构到网络服务提供商再到各个具体的参与机构和个人,他们自始至终按照各自的标准筛选和推出符合其价值观的内容以及表述、传播方式,例如目前普遍利用的内容推送、筛选和强化技术与规范,就是少数公司团体和个人根据一定社会的主流价值设计制订和推行的,其中当然体现了这些阶层和团体的意志;各国 *** 为保障自身的信息安全和利益,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控制实现把关“封杀”某些网站;通过扶持重点网站以贯彻自己的意图;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本国的网络信息传播在全球信息传播中的地位;在微观层面上通过对内容的选择、网站结构页面设计以及推送技术,把符合自己的价值观并认为是重要的信息传播给受众。由此我们可以看到,网络世界并不是一个自由天空,尽管网络受众有更多自由选择的权利,但仍然无法摆脱思想和传播处于受控的状态。3.2 网络信息霸权的突现 从全球信息网络传输的角度来分析,据统计,美国互联网用户居世界第一,占全球用户的54.7%,第二位是日本,以下是英、加、德。发展中国家网络用户占全球的比重不足20%。将近90%的数据库都集中在美国。这种网络分布和资源分布的不平衡,导致国际间的信息获取、占有和利益分配中的不平等问题更为突出。互联网在跨国界的信息交流中虽然大大降低了不同国家、民族和信仰的人们进行交流的限制,但严重失衡的网络发展致使国与国之间信息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传统文化因信息化发展的滞后意味着他们要更多地接受外来的信息,尤其是西方国家的媒体和信息的影响。互联网协会主席唐u2022西斯说道:“如果美国 *** 想要拿出一项计划在全球传播美国式资本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的话,那么互联网就是它最好的传播方式”。由此,以美国等强势国家试图推行网络霸权的意图可见一斑。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u2022托夫勒指出“谁掌握了信息,控制了网络,谁就将拥有世界”。世界已经离开了暴力和金钱控制的时代,权力正在向信息拥有者手中转移。 3.3 网络文化的侵略与控制 文化的输出与科技的垄断使发达国家在全球化时代利用网络进行文化渗透和政治渗透的可能性与破坏性日益增大,并形成一种信息网络文化的侵略与控制现象。由于网络文化背景之后,渗透着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利益的影响,在知识经济、网络环境支撑的全球化时代,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兼备经济、军事和网络大国的地位,借助于网络上强大的语言文化优势、信息资源优势、网络传播优势,通过创造一种所谓全球文化经验,将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别国,以文化上的一致性压制文化上的差异性,削弱了单个民族国家的文化凝聚力,造成了与全球化相联系的文化趋同现象,这种文化趋同带有浓厚的泯灭文化多样性的文化殖民主义色彩。比尔u2022盖茨曾一语道破天机:“信息高速公路将打破国界,并可能推动一种世界文化的发展,或至少推动一种文化活动、文化价值的共享”。所谓的“世界文化”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只能是西方文化,尤其是以美国为中心的文化。 3.4 信息泛滥的社会影响 由于信息生产和传播技术的革命,特别是全球信息网络的沟通和媒介文化的泛滥,所有的国家和地区正在经受着网络、媒体文化和流行文化的影响。信息环境的污染主要表现为信息过载、重复、失实和误导。信息的生产量不正常地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人类和社会能够进行处理和利用的限度,不仅不能帮助人们消除不确定性,反而增加了人们的不安全感而成为负担,更带来难以估量的浪费。低质信息和大量误导、失实信息通过现代通信技术极容易地不断繁衍,不断加速、无节制地、广泛地向社会传播,使人们处于低劣的、无关甚至有害的信息包围之中。西方的价值观念,社会落后意识和文化垃圾,正在成为主宰文化取向的重要因素,社会文化环境受到严重污染。
2023-09-10 13:06:021

关于网络舆论的法律法规

法律主观:你好,网络侵权的法律法规内容如下:第一条人民法院审理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在依法行使裁量权时,应当兼顾权利人、网络服务提供者和社会公众的利益。第二条本规定所称信息网络,包括以计算机、电视机、固定电话机、移动电话机等电子设备为终端的计算机互联网、广播电视网、固定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信息网络,以及向公众开放的局域网络。第三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未经许可,通过信息网络提供权利人享有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通过上传到网络服务器、设置共享文件或者利用文件分享软件等方式,将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置于信息网络中,使公众能够在个人选定的时间和地点以下载、浏览或者其他方式获得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实施了前款规定的提供行为。第四条有证据证明网络服务提供者与他人以分工合作等方式共同提供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构成共同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其仅提供自动接入、自动传输、信息存储空间、搜索、链接、文件分享技术等网络服务,主张其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五条网络服务提供者以提供网页快照、缩略图等方式实质替代其他网络服务提供者向公众提供相关作品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提供行为。前款规定的提供行为不影响相关作品的正常使用,且未不合理损害权利人对该作品的合法权益,网络服务提供者主张其未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第六条原告有初步证据证明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了相关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但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其仅提供网络服务,且无过错的,人民法院不应认定为构成侵权。第七条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提供网络服务时教唆或者帮助网络用户实施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判令其承担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以言语、推介技术支持、奖励积分等方式诱导、鼓励网络用户实施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教唆侵权行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明知或者应知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未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或者提供技术支持等帮助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构成帮助侵权行为。第八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过错,确定其是否承担教唆、帮助侵权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过错包括对于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明知或者应知。网络服务提供者未对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主动进行审查的,人民法院不应据此认定其具有过错。网络服务提供者能够证明已采取合理、有效的技术措施,仍难以发现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不具有过错。第九条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具体事实是否明显,综合考虑以下因素,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构成应知:(一)基于网络服务提供者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及其引发侵权的可能性大小,应当具备的管理信息的能力;(二)传播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类型、知名度及侵权信息的明显程度;(三)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主动对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进行了选择、编辑、修改、推荐等;(四)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积极采取了预防侵权的合理措施;(五)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设置便捷程序接收侵权通知并及时对侵权通知作出合理的反应;(六)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针对同一网络用户的重复侵权行为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七)其他相关因素。第十条网络服务提供者在提供网络服务时,对热播影视作品等以设置榜单、目录、索引、描述性段落、内容简介等方式进行推荐,且公众可以在其网页上直接以下载、浏览或者其他方式获得的,人民法院可以认定其应知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第十一条网络服务提供者从网络用户提供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中直接获得经济利益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对该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的行为负有较高的注意义务。网络服务提供者针对特定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投放广告获取收益,或者获取与其传播的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存在其他特定联系的经济利益,应当认定为前款规定的直接获得经济利益。网络服务提供者因提供网络服务而收取一般性广告费、服务费等,不属于本款规定的情形。第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认定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的网络服务提供者应知网络用户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一)将热播影视作品等置于首页或者其他主要页面等能够为网络服务提供者明显感知的位置的;(二)对热播影视作品等的主题、内容主动进行选择、编辑、整理、推荐,或者为其设立专门的排行榜的;(三)其他可以明显感知相关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为未经许可提供,仍未采取合理措施的情形。第十三条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权利人以书信、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提交的通知,未及时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其明知相关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行为。第十四条人民法院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的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是否及时,应当根据权利人提交通知的形式,通知的准确程度,采取措施的难易程度,网络服务的性质,所涉作品、表演、录音录像制品的类型、知名度、数量等因素综合判断。第十五条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均难以确定或者在境外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第十六条本规定施行之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计算机网络著作权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21〕11号)同时废止。本规定施行之后尚未终审的侵害信息网络传播权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本规定。本规定施行前已经终审,当事人申请再审或者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不适用本规定。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六条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
2023-09-10 13:06:121

网络传播包括哪些方面?

1、网络传播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网络传播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2、网络电话网络电话又称为IP电话,它是通过互联网协定(Internet Protocol,IP)来进行语音传送的。网络电话将声音通过网关(gateway)转换为数据讯号,并被压缩成数据包(packet),然后才从互联网传送出去,接收端收到数据包时,网关会将它解压缩,重新转成声音给另一方聆听。3、网络硬盘“网络硬盘”是一块专属的存储空间,用户通过上网登录网站的方式,可方便上传、下载文件,而独特的分享、分组功能更突破了传统存储的概念。 与其他同类产品相比,“网络硬盘”产品具有直观预览、四级共享、分组管理、稳定安全的四大特点。4、网络金融网络金融,又称电子金融(e-finance),是指在国际互联网(Internet)上实现的金融活动,包括网络金融机构、网络金融交易、网络金融市场和网络金融监管等方面。5、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指的是在网络环境下,以现代教育思想和学习理念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的各种教育功能和丰富的网络教育资源优势,向教育者和学习者提供的一种网络教和学的服务,这种服务体现于用数字化技术传递内容.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非面授教育活动。扩展资料:一、网络四要素:1、通信线路和通信设备。2、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3、网络软件支持。4、实现数据通信与资源共享。二、网络的意义:1、电路或电路中的一部分。2、流量网络(Flow Network)也可以简称为网络(Network)。3、由节点和连线构成的图,表示研究诸对象及其相互联系。4、比喻性的泛化的意义,如“人际关系网络”、“信息交流网络”等,这种意义下,常说成“网”。5、一般指“三网”: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狭义的含义即因特网。6、抽象意义上的网络。比如城市网络、交通网络、交际网络等。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网络
2023-09-10 13:06:471

网络传播包括哪些?

1.即时通信。目前的微博、微信都是一种即时通信媒介,所以互联网传播工作里很大一部分都是围绕社交开展的。根据传播目标设计话题,然后在微博、微信、论坛、SNS网站等各种社交媒体中去传播话题,吸引讨论。这类传播工作一般归纳到公关工作中。2.搜索引擎。这部分主要是做关键词优化和购买。在推广时间段,针对推广的对象,向搜索引擎购买关键词排名,争取在搜索时尽力靠前。3.网络新闻。这里实际上可以分为两部分:(1)制造新闻,是话题炒作的一种,话题炒作的最高境界就是变成新闻,从一个话题到新闻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制造新闻是传统公关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向媒体约稿或发稿;(2)新闻媒体投放广告,如在新浪、搜狐或者网易客户端时都会看到各类广告。因为新闻频道或媒介受关注度高,而且属于全国性的媒体,只要费用允许,投放的曝光度较高。总结一下,公关话题、搜索引擎优化以及互联网媒体投放(新闻媒体)都是比较主流的互联网传播和投放方式。4.视频。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络视频用户规模达4.39亿,视频广告投放也是互联网投放很重要的一个渠道。现在视频广告投放的方式也很多样,最主要的是贴片广告(也就是影片开始观看环节插入的视频或静态广告)。5.电商。电商渠道的广告投放最主要是和产品销售渠道紧密相连,更多是一种双方合作方式,广告投放与销售密不可分。
2023-09-10 13:07:032

什么是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学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发布信息,不仅发布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 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发布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代发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 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从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跨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成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 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zhǒng@①、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2023-09-10 13:07:241

网络传播有什么功能?

1. 信息传递:网络传播是一种高效、快速的信息传递方式。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实时获取各种信息,包括新闻、娱乐、教育、科技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资讯。2. 沟通交流:网络传播极大地改变了人们之间的沟通交流方式。通过电子邮件、即时通讯工具、社交媒体等,人们可以方便地与远在他处的朋友、家人、同事进行交流,促进了社会联系和人际关系的发展。3. 资源共享:网络传播使得信息、知识和文化资源更容易被共享。人们可以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习各种课程,通过视频、音频、图像等媒体形式分享自己的作品和创意,促进了人类的智力共享和创新。4. 影响舆论:网络传播成为了影响舆论和公众意见的重要渠道。通过社交媒体、博客、论坛等平台,人们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与他人进行讨论和辩论。这种开放的交流环境有助于推动社会进步和民主发展。5. 商业拓展:网络传播为商业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机遇。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可以在线销售产品和服务,拓展市场、提高销售额;同时,网络广告、推广等手段也为企业推广品牌和产品提供了更广泛的渠道。网络传播在信息传递、沟通交流、资源共享、舆论影响和商业拓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功能和作用,对个人、社会和经济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2023-09-10 13:07:442

如何理解网络时代的传播过程?结合你身边的实例来思考

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目的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络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络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营销传播活动就是宣传网站、提高品牌忠诚力的营销手段。它具有与传统传播方式截然不同的本质特征:⑴互动性;⑵即时性;⑶个性化;⑷传播成本费用低;⑸权利平等性;⑹多元性。它整合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公共关系和个人体验、口碑与流行文化、雇员与氛围之类的泛元素,提供了一套与众多利害关系人互动沟通的独特方法。一个成功的营销传播过程,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⒈网络传播应选择一种有效的途径加以执行。 这是指传统途径和网络途径。传统途径无非是指报纸、杂志、电视、广播、户外广告、POP、交通工具等,传播的内容一定要集中在消费者的兴趣上,对网站最重要的内容和消费者最感兴趣的内容一定要交待清楚。网络途径是指搜索引擎登录、发布软文、网络论坛和新闻组、广告交换登录、友情链接登录等等。⒉网络传播应通过一种简明的方式来表达。 再好的传播主张若无法准确表达,则无法传播。若传播过程失真,则表明方式选择不对。⒊网络传播技能必须一致。 整合营销传播之所以对营销有重大意义,就在于传播得以整合。传播技能的整合是网络整合营销最简单、也最经常的一种运用。它是指将各种传播方式有机地组合运用,用同一种策略、同一种节奏,作用于消费者的各种感观,达到同一种信息的有效传达。⒋网络传播主张必须持久执行。 如果一个传播主张朝令夕改,消费者就会对你的网站形象和品牌产生认知错乱。大凡做得好的网站品牌,其传播主张往往比较稳定,使消费者有一种稳定感和自豪感,从而形成品牌忠诚。⒌网络传播主张应将自己的品牌与竞争者的品牌加以区别。 内容与服务同质化现象愈来愈普遍、愈来愈严重。由此直接导致的结果便是,各网站的内容、服务大都势均力敌。对于消费者而言,各品牌同类网站都差不多。内容与服务的质量、功能、包装等等,都是可以被竞争者仿效、抄袭,甚至超越的。那么,还有什么可以区别于同类、令消费者情有独钟的法宝呢?那就是网站的品牌和品牌形象。惟有品牌价值存在于消费者中,无法替代。而网站品牌形象的建立及品牌价值的转换只有依赖于传播。⒍网络了解消费者行为。 网络营销传播的核心内容和最主要部分就是了解消费者行为。但在现实中,网络营销人员常常把注意力集中在传播工具与计划上,反而忽略了他们所要服务的真正对象。加强互动性,是了解消费者行为的最有效方式,运用得好,可收立竿见影之效。
2023-09-10 13:08:101

信息如何在互联网上传播

一、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信息传播 回顾人类传播史,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起着历史性杠杆作用。信息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带来了信息传播的大革命,每一次革命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推动着人类的文明不断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技术强而有力地改变着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面貌,信息技术集中反映的标志就是信息传播方式的变革。人类的信息传播迄今可分为5个阶段(口头传播阶段、文字传播阶段、印刷传播阶段、电子传播阶段、网络传播阶段),前一个阶段向后一阶段的跃升无不以信息技术的革命性进步为前提。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网络传播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所有这些,都期待着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因此,建立网络传播学的理论体系,并加快培养网络传播方面的人才,以加快中国网络传播业的发展,是一件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 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难以合理解释网络传播现象,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网络传播的出现和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广度和深度,打破了以往人类多种信息传播形式的界限,它既可以实现面对面传播,又可以实现点对点传播。当信息面对多个上网用户传播时,网络传播可谓大众传播工具,而个别独立的上网用户之间的交流可谓点对点的人际传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这种全新的、特殊的传播方式使传统的大众传播理论面临挑战。 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网络传播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网络传播兼有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优势,又突破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局限。 网络传播具有人际传播的交互性,受众可以直接迅速地反馈信息,发表意见。同时,网络传播中,受众接受信息时有很大的自由选择度,可以主动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同时,网络传播突破了人际传播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局限,在总体上,是一种多对多的网状传播模式。 在传播学研究中,考察和分析各种制度和制度因素在大众传播活动中的作用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这种研究称为“控制研究”。它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考察外部制度对传媒机构及其活动的控制和影响,二是考察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活动的制约。 对于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体来说,社会控制不难实施。国家和政府通过规定大众传播体制,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来保障媒介活动为国家制度、意识形态以及各种国家目标的实现服务。包括对媒体的活动进行法制和行政的管理,对媒体的创办进行审批登记;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内容的传播;分配传播资源等等。 对于无边无际的网络世界而言,这种实实在在的社会控制几乎无法做到。由于网络传播容量的无限性,物质载体的无形性,仅从技术上来看,要想控制网络传播都是不可能的。每天,互联网上都会有成百成千的新网站出现,要想控制住每一个网站对信息的传播完全是空想。国家无法对其进行审批登记,也无法用经济力量对其进行控制(建立一个网站的资金非常之少),甚至想要限制或禁止某些信息的传播,都不可能完全做到。社会控制,对于网络来说,显得十分苍白无力。 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沙漏式”传播模式下,记者和编辑站在“把关人”的岗位上,控制着新闻信息的生产与传播,决定着从四面八方涌来的新闻的命运:让哪些新闻通过这个狭窄的“漏口”传播出去;哪些新闻不能传播,就地“封藏”。不仅如引,他们还担负着“议程设置”的职责,即将某信息放在何版面(节目)位置刊播、设计多大版面(节目时间)刊播、以什么方式组织报道,等等。 在网络时代,受众拥有前所未有的权力:不仅可以自由选取自己感兴趣的信息,而且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布信息;信息的重要与否,不再完全由传播者决定,而是可以由受众自己决定。尽管在许多场合下,例如知名的新闻类网站,对网络新闻仍然有编辑权,仍然有网络记者和网络编辑在充当“把关人”角色,但是,由于受众享有极大的选择权和主动权,新闻传播者的地位受到削弱,权力在向受众倾斜。所有这一切都将使社会控制趋向弱化。 在网络传播中,受众可以对信息进行自由选择,包括选择信息内容和信息的接收形式以及接收时间和顺序。网上媒体采用多媒体技术向网上发布信息,不仅发布关于该信息的文本,还能显示图像、声音,供受众自由选用。在信息的编排上,网上媒体除少数重大新闻事件采取同步传播外,对大多数信息采取异步传播,将各种信息散布在网上,并随时更新,让受者去“点播”,使受者可以随时在网上按自己喜爱的顺序浏览或下载新闻信息。 在网络传播中,有条件的受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信息的生产和传播过程中去,成为名副其实的传者。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与新闻传播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进行直接的双向交流。由于网络新闻传播较之传统新闻媒体的传播属性上所具有的种种差异,因而在互联网的新闻传播领域,以往一些传统的新闻理论与新闻实践的界线正在变得模糊以至消失: 一是新闻传播的区域界线。新闻信息一经上网,在空间上立即可以覆盖全球,成为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的信息。 二是发布信息的时间界线。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可以按照不同的时间梯度发布信息,即时更新、日更新、周更新、月更新会并存于一个新闻网站中。以往新闻传媒特别是报刊媒体的刊期界线,在网际信息传播中已经开始消失。 三是各类传媒信息传播方式的界线。网络新闻传播可以同时调动文字、图片、声音和影像手段,增强传播效应,同时,还可以在网上运行各种内容丰富的信息数据库。以往报刊、广播和电视各种新闻传播媒体独有的优势,在网际新闻传播中已经开始融为一体,加之传统媒体未曾拥有过的信息传播优势,网络新闻媒体已经将这一切化合成一种人类历史上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 总之,网络传播对传统的传播理论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使传统的传播理论面临挑战,造成社会控制的弱化,传播效果研究面临新课题,从而使得网络传播学的建立成为必要。 三、什么是网络传播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 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那么何谓网络传播?ue004 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 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四、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我们刚才界定了网络传播学中的网络传播定义,它明白无误地确立了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人类网络传播活动。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传播学亦称“传学”,研究人类一切信息传播行为和传播过程发生、发展规律及其同人和社会关系的一门新兴学科。传播学研究传播的概念和本质,信息与对象交互作用的规律,信息的产生与获得、加工与传递、效能与反映,各种符号系统的形成及其在传播中的作用,各种传播媒介本身的地位和作用,传播与社会各领域、各系统的关系等。传播学将传播分为四个层次:(1)人的内向传播。如自言自语,触景生情,自我进行信息交流。(2)人际传播。即个人与个人之间符号交流的行为。(3)组织传播。即团体成员之间或团体之间的符号交流行为。(4)大众传播。即以印刷或电子为媒介,有目的的面向许多人的符号交流行为。20世纪30年代发韧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到西欧和日本,并逐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重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门设立了国际传播问题研究委员会,定期交流各国学者对传播学的研究成果。网络传播是一种基于网络的信息双向交流。信息其实就是一种不确定性的减少或消除。网络传播学是以人类的网络传播活动为研究对象的。作为人类网络传播内容的信息,能够使人类减少或消除不确定性。 网络传播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的方式,影响着人类知识的组织、传递和获取,对人类的文化和政府的政策带来深刻的影响。传播作为联系信息生产、积累和获取的中心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网络传播作为信息交流、传播的一种重要渠道,使信息得以广泛散发、吸收和利用。网络传播在人类的信息流通过程中将占有重要的地位,信息技术与手段的变革将对人类信息流通活动的方式产生深刻的影响。 五、网络传播学的学科属性 我们认为,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理由主要有以下两条。 1.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我们可以认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因为,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无疑是一种社会现象。虽然,网络传播学的研究中要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但是,这改变不了网络传播学的社会科学性质。 2.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我们由此也可以断定网络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 六、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 网络传播学的相关学科主要有:传播学、政治学、社会学、心理学、新闻学、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等。 网络传播学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是传播学的子学科。而在网络传播活动中涉及到大量的政治问题,例如国际政治斗争往往会在网络传播中充分得以体现,如一些西方国家利用互联网进行政治颠覆活动。网络传播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网络传播活动,而人类网络传播活动是一种社会现象,在研究中要运用到社会学的原理和方法。网络传播活动是人的活动,研究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理论研究网络传播者和受众的心理活动。网络传播过程中要涉及到经济投入、产出问题,要运用经济学原理研究低成本高收益。网络传播学是计算机技术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大量的技术问题。 七、网络传播学的研究现状与前瞻 进入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快速扩张,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地缘文化的概念,形成了虚拟的以信息为主的跨国界、垮文化、跨语言的全新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国内外学术界立刻形成了对互联网的评介、研究的热潮,新闻传播学者亦对互联网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的变革性影响给予了充分关注。 按照美国传播学者的定义,一种媒体使用的人数达到全国人口的五分之一,才能被称为大众传媒。在美国,达到5000万人使用的界限标准的大众传媒,广播用了38年,电视用了13年,有线电视用了10年,而互联网只用了5年。到1998年底,美国的网络用户已达6200万。因此,互联网作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之后的第四大传播媒体的概念被提出。从1995年起,国内的报刊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纷纷在网上建立网站。在这一背景下,新闻传播学者开始将互联网研究的重点放在了其网络作用方面。 1997年10月16日—17日,中国报刊月报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央视调查咨询公司在北京联合主办了“全国电子报刊经营现状与发展趋势研讨会”。3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出席了这次会议。这是中国网络新闻媒体进行的第一次网络信息传播领域的理论研讨会议。由于当时中国新闻媒体上网者很少,只有人民日报网络版、华声报电子版等少数中国新闻机构在会上作了介绍性发言,会议邀请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主管给中国新闻界介绍他们的经验和体会。1999年7月1—2日,中国记协在杭州主持召开了"99全国网络新闻媒体理论研讨会。50余家中国新闻机构网络版的负责人出席了这次会议。30多家新闻机构向大会提交了论文。10多家新闻机构的代表在会议上发言,与会代表从近年来各自的网络新闻传播实践出发,广泛交流了对网络信息传播各个领域的看法。 1.国外的研究 国外不少代表性的相关著作在国内外形成很大影响,而且这些著作大多被翻译成中文。其中包括尼葛洛庞蒂的《数字化生存》(胡泳等译,海南出版社1996年12月出版)、比尔·盖茨的《未来之路》(辜正坤主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1月出版)、《未来时速:数字神经系统与商务新思维》(蒋显ue000NFDA1ue002、姜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4月出版)、埃瑟·戴森的《2.0版数字化时代的生活设计》(胡泳、范海燕译,海南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尼尔·巴雷特的《数字化犯罪》(郝海洋译,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唐·泰普斯科特的《数字化成长——网络世代的崛起》(陈晓开、袁世佩译,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查克·马丁的《数字化经济》(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等。 这些译著虽然并不能被看作是网络传播学的著作,只能说是相关著作,但是它们打开了国内各界人士的眼界,促使中国人关注正在来临的信息时代、网络时代、数字时代。其中《数字化生存》一书1998年被《新周刊》第53期评为《20年来最有影响的20本书》之一。 2.国内著作 国内学者近年来,撰写了多种评介信息高速公路和互联网的专著。如胡泳、范海燕合著的《网络为王》(海南出版社1997年1月出版),是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的著作。紧随其后出版的是罗伊撰写的《无网不胜》(兵器工业出版社1997年9月出版)。郭良主编的《网络文化丛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年12月出版)由8位年轻学者执笔,共7本著作组成,力图用中国人的视角,从文化的角度考察网络。作为中国学者为网络时代立言的原创著作,继续推出的有萧琛撰写的《全球网络经济》(华夏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陈炎撰写的《Internet改变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严耕主编的《透视网络时代丛书》(北京出版社1999年1月出版)、姜奇平主编的《数字论坛丛书》(海洋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刘吉和金吾伦的《千年警醒:信息化与知识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明安香的《信息高速公路与大众传播》(华夏出版社1999年2月)等。 3.网络传播研究状况 网络传播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外新闻传播学者的一个新领域。近年来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得到拓展,甚至连研究本身都与网络紧密结合,包括从网上获取资料、网上采访、网上调查等等。 新闻传播学者和直接从事网络传播的新闻传播者撰写的大量文章和论文,可分为以下方面:探讨网络传播对大众传播理论的影响,探讨网络传播与传统新闻传媒的关系,探讨新闻媒体网站的建设与经营,对国外网络传播法规的评介,对新闻从业人员使用网络状况的调查,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总起来看,对网络传播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现阶段描述性的,对策性的,解释性的成果为多。 4.网络传播学研究前瞻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网络传播业的蓬勃发展,为网络传播学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同时,国外相关研究成果也通过各种形式,尤其是互联网,传入中国,扩展了网络传播学研究者的视野。网络传播业的发展,促使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筹划如何培养网络新闻学或网络传播学的高级专门人才,激励新闻传播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和研究机构对网络传播学的原理方法作深入的研究。可以预计网络传播学在21世纪必然会掀起一个新的研究热潮。
2023-09-10 13:08:211

什么是网络传播

有这门专业吗?传播啥?病毒?小说?歌曲?征婚?知名度?千年密方?反动言论?
2023-09-10 13:08:332

网络传播有什么样的功能?

功能:1、资源共享:凡是入网用户均能享受网络中各个计算机系统的全部或部分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为最本质的功能。2、提高性能: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可通过网络相互成为后备机。一旦某台计算机出现故障,它的任务就可由其他的计算机代为完成,这样可以避免在单机情况下,一台计算机发生故障引起整个系统瘫痪的现象,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而当网络中的某台计算机负担过重时,网络又可以将新的任务交给较空闲的计算机完成,均衡负载,从而提高了每台计算机的可用性。3、分布处理:通过算法将大型的综合性问题交给不同的计算机同时进行处理。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合理选择网络资源,就近快速地进行处理。扩展资料:优势:1、信息多元化:网络信息中运用了flash、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技术,而是通过组合的应用配以精彩的内容给读者带来了强烈的感观刺激和互动参与的欲望。网络信息涉及到了游戏、时尚、服饰、汽车、音乐、体育、影视等多个行业,给受众带来强烈的冲击。2、表现形式立体化:网络新闻以互联网为基础,在新闻传播内容、形式、结构及便于阅读等方面,都很好地发挥了新闻宣传的舆论导向作用,收到了较强的立体化的新闻传播效果。给广大读者提供更为方便、更加快捷的信息服务,吸引越来越多的网上读者。3、传播互动化:信息传播的双向互动,是网络传播的本质特征和社会意义的集中所在。互动式传播内含着天然的民主亲和力与自由召唤力,从而构成了对现有传媒的致命冲击,构成了对传统意识的日趋迫切的反叛与否定。劣势:1、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围绕网络短信的兴起也出现不少问题,一些内容低俗不堪的网络短信和新的恶作剧方式随之产生。2、即时交流工具是网络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即时通讯工具的使用却不是对个人发展有利的,虽然可以满足一个人的爱好需求,可以满足一个人对交往需求的满足,但是却也对此人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筐,不利于他的全面发展。3、利用传播学理论分析,网络传播属于“全通道”型的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传播效率低下。有不少的人沉迷于电脑的虚幻世界,甚至对于现实世界产生了一种厌恶感,这样对于一个人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而且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对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网络传播
2023-09-10 13:08:401

网络传播学的简介

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那么何谓网络传播?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我们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2023-09-10 13:09:051

网络的传播有哪些方式?

网络色情的传播方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概括为六类:1.色情图片:这是网上最常见、也是最猖獗的色情传播方式。这些色情图片是网络上人们接触到的最多的、刺激最强的色情内容。一些中小学生除正常的使用网络技术、信息外,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浏览这类色情图片。这类色情图片对人的感官刺激非常明显。2.色情文字:一些网站或网页以大量的露骨的性描述作为主要的内容。这些内容在成年人看来,都会眼红耳热。而且这类以色情文字为主要内容的网站,在设计网页方面非常老道,网站上的内容、文件下载起来非常方便。3.色情录像:随着多媒体尤其是视音频技术的发展,色情录像成为网络色情传播的重要方式。这些色情录像以数字化压缩的方式将动态画面和声音以数百倍的效率压缩到很小的存储字节,可以方便地从网上直接在线播放或下载后以离线的方式播放。4.网上色情交流:这种网上色情交流对一些中小学生可能更具有吸引力。主要在于这种交流具有很高的参与性、不可预知性及神秘性。网上色情交流的场所主要是以性爱话题为主的网上聊天室或新闻组。在国内很多的网站(包括一些个人网站),不管是有名还是无名的,都可以发现以性爱为主题的聊天室。所聊的内容充斥着性的挑逗与肮脏的性交易。5.网上色情广告:这种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网络推销色情产品。如各种与性生活有关的产品以及传统形式上的录像带、影碟、光盘等。目前国内一些网站就打着“健康”的旗号,在网站上兜售这类色情产品。6.色情电子邮件:一些色情图片、文字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对用户进行侵入与骚扰。如果说前面五种传播方式是中小学生自主行为的话,色情电子邮件则完全是网络色情制造者、传播者对网络用户的恶意侵害。
2023-09-10 13:09:351

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网络传播的差异

hgjhj
2023-09-10 13:09:462

网络传播是否属于大众传播,理由。

属于的,大众传播的定义里面已经包含了网络传播。大众传播(Mass Communication)是社会媒介组织通过文字(报纸、杂志、书籍)、电波(广播、电视)、电影、电子网络等大众传播媒介,向社会大众公开地传递自己用各种手段复制的信息的社会实践活动的全过程。网络传播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目的的传播形式。网络传播融合了大众传播(单向)和人际传播(双向)的信息传播特征,在总体上形成一种散布型网状传播结构,在这种传播结构中,任何一个网结都能够生产、发布信息,所有网结生产、发布的信息都能够以非线性方式流入网络之中。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有学者认为“网络传播”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新传播途径和方式,是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综合来说,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2023-09-10 13:09:581

网络传播有哪些特点?

网站传播特点:技术上相对复杂性;特定网站中传播主体的单一性和高控制权;传播受众的相对不确定性;可互动性。
2023-09-10 13:10:083

网络新闻与传播学的学习内容有哪些?

网络新闻与传播学的学习内容: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习的主干课程有:文案写作、新闻采访写作、网络视频编辑与制作、网络信息采集与编辑、摄影与摄像、网站建设与营运、新媒体(微信、微博)运营、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网络营销。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新闻传播理论,精通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具备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能、有良好的文案撰写能力以及新媒体编辑、策划、运营能力,胜任中小企业、网络媒体、新闻机构、互联网公司等单位的网络编辑传播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奥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就业方向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在新闻传播类企业从事网站文案策划员、网络内容编辑员、媒体公关、媒体文员、媒体助理等; 国家宣传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网站编辑助理、网站记者助理、信息审核员、信息录入员等职位。主要面向现代网络和传统的新闻传播行业,可在网站、媒体传播、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相关单位工作或在国家宣传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网络媒体、文秘、新媒体推广运营、文案编排等相关工作。就业前景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当下的新兴学科,它与信息科学一文一理,覆盖了从信息传播内容到信息传播技术的完整体系,构成了当今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特别是令世人瞩目的大众传播领域,形成了以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传播平台,平面媒体、广播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相互促进的专业学科群。如果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广泛。
2023-09-10 13:10:161

网络是通过什么传递信息的

进入因特网的电脑都遵循着一个称为TCP/IP的传递信息的规则。在发送信息时,先把信息分成一个个的小包,在小包上标明要接收信息的计算机的“门牌号码”,即IP地址。然后由网络中的称做路由器的“指挥官”,根据“门牌号码”确定这些信息小包传送的路径。当信息小包传送到接收的计算机后,小包合并成原来信息的模样,这样就完成了信息的传递。什么是网络传播,这是关系到网络传播学的任务和研究对象的首要问题。在回答什么是网络传播之前,首先需要研讨什么是传播。许多学者对于传播作过种种描述和解释,有的把它说成是“信息共享”,有的把它说成是“劝服影响”,也有的把它说成是“刺激反应”,还有人认为,传播是人类传递或交流信息的社会性行为;等等。郭庆光教授在其新著《传播学教程》中认为:“所谓传播,即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那么何谓网络传播?中国现代媒体委员会常务副主任诗兰认为,网络传播有三个基本的特点:全球性、交互性、超文本链接方式。因此,其给网络传播下的定义是: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国际新闻界》2000年第6期第49页)。有学者认为“网络传播”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之外的新传播途径和方式,是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1])。综合来说,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网络传播的读者人数巨大,可以通过互联网高速传播。
2023-09-10 13:11:051

网络新闻与传播就业方向

网络新闻与传播就业方向:1.新闻媒体:可以在新闻机构、报纸、杂志、电视台、广播台等媒体从事新闻采编、编辑、记者、播音主持等工作。2.在线媒体与自媒体:可以在网络新闻门户、新媒体公司、自媒体平台等从事内容策划、编辑、运营、推广等工作,负责网络新闻的发布和传播。3.公关与传媒机构:可以在公关公司、传媒机构、广告公司等从事公关活动、媒体策划、传媒管理等工作,负责企业品牌宣传和形象塑造。4.社交媒体与社交网络:可以在社交媒体平台、社交网络公司从事社交媒体运营、社群管理、内容管理等工作,负责社交媒体的用户增长和社群建设。5.数字营销与市场推广:可以在数字营销公司、广告公司、市场推广部门从事市场调研、品牌推广、内容营销等工作,负责利用网络媒体进行产品或服务的推广。6.网络舆情分析与危机公关:可以在舆情监测公司、公关公司、咨询公司从事舆情分析、危机公关、舆情管理等工作,负责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和应对。拓展补充:1.专业定义网络新闻与传播主要研究网络新闻传播的发展规律及相关知识,使学生系统掌握网络新闻传播技能,尤其是新媒体运营策划、舆情监测、危机公关、活动推广等能力以及平面、视频、网页、H5等新媒体设计技能,从事新闻采编、网络运营与推广、媒体设计与制作等相关工作。2.课程体系《新闻采访与写作》、《演讲与口才》、《音视频编辑技术》、《网络新闻与编辑实务》、《Photoshop图像处理》、《Flash》、《网页设计》、《办公自动化》、《中文速录》、《新闻采访与写作实训》、《演讲与口才实训》、《音视频编辑实训》、《网络新闻与编辑实务实训》、《办公自动化实训》、《顶岗实习》。
2023-09-10 13:11:141

网络媒体具有哪些特点?

互联网被称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三大传统媒体之后的"第四媒体"。基于互联网的网络媒体集三大传统媒体的诸多优势为一体,是跨媒体的数字化媒体。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主要有:一海量性:网络媒体可实行全天24小时发稿,人民网、新华网等新闻网站和新浪网、搜狐网等门户网站实行全天候发稿已有近10年时间。网络媒体新闻传播的海量性,还体现在具有强大的检索功能及易复制、易存储等特点。谷歌、百度等专业搜索引擎及一些网站自有的检索工具,使网上查找新闻变得十分便捷。读者可以通过拷贝粘贴、下载、收藏、打印网页等方式复制、存储所需资料。二:即时性:即时性是网络新闻传播时效性强的形象表述。上世纪末,网络媒体对突发事件的报道,就不断创造了发稿时效第一的记录。近几年来,滚动快讯让网络新闻传播的时效性进一步体现。随着网络图文直播、音频直播和视频直播的出现,网络新闻的即时性日臻完美。网络媒体为体现新闻时效性,对突发事件的报道有时甚至将新闻电头的时间精确到分钟。3、 全球性:网络媒体的传播范围远远大于报纸、广播和电视,是全球性的。"网络传播无国界",网络传播空间理论上没有国家和地区的限制。4、 互动性:网络媒体新闻传播是媒体与受众、受众之间的多向性、互动性传播。互动性又称交互性,包含"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传播方式,体现了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传播方式,是网络媒体的特性和优势。五:多媒体性:网络所拥有的一大特性是多媒体性,它使网络媒体有能力在技术上实现多媒体传播。网络传播的多媒体性是指互联网络运用数字技术,兼容报纸、广播和电视多种媒体的传播手段,全面刺激受众的多种感官。
2023-09-10 13:12:271

网络新闻与传播学是学习什么的啊?

网络新闻与传播学的学习内容: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习的主干课程有:文案写作、新闻采访写作、网络视频编辑与制作、网络信息采集与编辑、摄影与摄像、网站建设与营运、新媒体(微信、微博)运营、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网络营销。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新闻传播理论,精通微信、微博等各类新媒体平台,具备网络与新媒体传播技能、有良好的文案撰写能力以及新媒体编辑、策划、运营能力,胜任中小企业、网络媒体、新闻机构、互联网公司等单位的网络编辑传播工作岗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奥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就业方向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在新闻传播类企业从事网站文案策划员、网络内容编辑员、媒体公关、媒体文员、媒体助理等; 国家宣传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网站编辑助理、网站记者助理、信息审核员、信息录入员等职位。主要面向现代网络和传统的新闻传播行业,可在网站、媒体传播、广播电台、电视台等相关单位工作或在国家宣传管理机构、企事业单位从事新闻、宣传、网络媒体、文秘、新媒体推广运营、文案编排等相关工作。就业前景网络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当下的新兴学科,它与信息科学一文一理,覆盖了从信息传播内容到信息传播技术的完整体系,构成了当今信息社会的主旋律,特别是令世人瞩目的大众传播领域,形成了以传播理论为基础,以电子信息技术为传播平台,平面媒体、广播影视媒体、网络媒体相互促进的专业学科群。如果有较强的新闻敏感性和新闻写作能力,熟悉电视节目制作流程和电视表现手法,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文字功底,这类新闻学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前景非常广泛。
2023-09-10 13:12:341

网络传播方式有哪些

大致分为:1、网络媒体(全国性综合,地方区域,行业垂直媒体)2、网络社区(BBS,网络论坛)3、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搜搜,搜狗)4、网络博客微博,5、视频分享网站6、社交网站(博客圈,社交圈)7、IM(即时通信工具)8、数字阅读9、电子邮件。。。。
2023-09-10 13:13: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