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姜太公钓鱼的歇后语是什么?

2023-10-02 22:35:17
共10条回复
北有云溪

姜太公钓鱼的歇后语是愿者上钩。

姜子牙钓鱼的方法很奇特:鱼竿短,鱼线长,用直钩,没鱼饵,钓竿不放进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来到河边,看到姜子牙用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像您这样钓鱼,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子牙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招揽人才,他断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栋梁之才。

姜子牙钓鱼

扩展资料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商末周初兵学奠基人。

垂钓于渭水之滨,遇见西伯侯姬昌,拜为“太师”(武官名),尊称太公望,成为首席智囊,辅佐姬昌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尊为“师尚父”,成为周国军事统帅,人称姜尚。

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姜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辅佐执政周公旦,平定内乱,开疆扩土,建立成康之治。周康王六年,卒于镐京,长子姜伋嗣位。

后世推崇备至,历代皇帝和文史典籍尊为兵家鼻祖、武圣、百家宗师。唐肃宗时期,追封为武成王,设立武庙祭祀。宋真宗时期,追谥昭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子牙

S笔记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太公钓鱼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子牙钓鱼

慧慧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 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 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 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 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 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 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 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 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 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 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 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 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 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 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问题补充:《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直钩钓 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钓来!"”后以“太公钓鱼,原者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这是故事。歇后语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小教板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出处】:晋·苻朗《苻子·方外》:“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

【释义】:姜太公:姜尚,字子牙,西周初年帮助武王伐纣的功臣。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

cloudcone

歇后语: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释义:相传,姜子牙在渭水河边垂钓用的是直钩,有人见到就问:这个钩是直的怎么能钓得上鱼来?姜太公答曰:唯愿者上钩。

gitcloud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陶小凡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LuckySXyd

姜太公钓鱼,罚款十元。司马光砸缸,罚款二十。

贝贝

姜太公钓鱼一,愿者上钩。

clou

离水三寸,愿者上钩。

相关推荐

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钓的是谁?

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钓的是周文王。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人物介绍周文王姬昌(约前1152年―约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周武王之父。又称周侯、西伯、姬伯,周原甲骨文作周方伯。周文王五十年(约前1056年),驾崩,享寿九十七岁,葬于毕原(西周王陵位于今陕西岐山县凤凰山南麓)。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称帝,自称为姬昌后代,追尊周文王为始祖文皇帝。
2023-09-10 18:28:361

姜子牙钓鱼地点是哪里

宝鸡市伐鱼河谷。为周初名臣姜太公隐居垂钓、周文王访贤与之相遇复的地方。传说中姜太公当年垂钓跪坐的痕迹犹存,与《水经注》记载相符。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百傅之命,下界帮助周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周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周文王赏识。于是在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伐鱼河,也称_溪河,古称_溪,属黄河支流渭河南岸(右岸)支流。即传说姜太公垂钓之的河流。伐鱼河源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原宝鸡县)天王镇境内秦岭北麓青峰山北侧。由西南流向东北,于_溪镇苇家湾北注入渭河。
2023-09-10 18:28:541

电视剧《封神榜》中,为什么姜子牙要直钩钓鱼?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其实也是为了暗示周文王,就是说自己并不会刻意的引诱什么
2023-09-10 18:29:0411

姜子牙钓鱼渭河上,孔夫子陈蔡曾断粮什么意思

就是圣人也有不如意的时候.
2023-09-10 18:29:475

姜子牙在渭水河边用直钓钓鱼,最后等来了什么?

姜子牙在渭水河边用直钓钓鱼,最后等来了姬昌。然后就开始帮助他去讨伐商纣王。
2023-09-10 18:30:332

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钓的是谁?

周文王。商朝末年,纣王无道,和宠姬妲已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却不管人民的死活,还动用残酷的刑罚来镇压反抗的民众。纣的残暴行为,加速了商朝的灭亡。而这时西部的一个部落却正在一天天兴盛起来,这就是周。周文王姬昌在领地内施仁政,爱人民,善待有才能的人,所以,一些有才能的人都来投奔他。当时,有位年近八十却怀才不遇的有识之士名叫姜尚,大家都称他为姜太公,隐居在陕西渭水边,那里正好是周文王的领地。他听说文王是一个有德的明主,就希望能得到他的重用。于是,姜太公每天拿着一根鱼裘到渭水边钓鱼。一般人钓鱼,用的是弯钩,上面吊着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姜太公的钓钩却是直的,上面什么也没有挂,也不把鱼钩沉到水里,而是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地举着钓裘,一边自言自语道:“鱼儿呀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许多路过的人看到姜太公这样钓鱼都觉得很奇怪,议论纷纷。姜太公直钩钓鱼的事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便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姜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米来胡闹!”周文王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姜太公来。可是姜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周文王这才意识到,这个钓鱼的人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斋戒三天,沐浴更衣后,带着厚礼,驾着一辆华丽的马车,亲自来到渭水河边,恭敬地向姜太公施礼,请姜太公做军师帮他安邦定国。姜太公见周文王诚心诚意来请自己,站起身来,躬身还礼,然后拿着那根鱼裘,跟周文王上车走了。后来,姜太公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后来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成语运用成文用法“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比喻甘愿去做可能吃亏上当的事。该成语在句中可作宾语、分句,也可独立成句。也说“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运用示例明·叶良表《分金记·狂徒夺节》:“自古道得好,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不愿,怎强得也?”清·邗上蒙人《风月梦》第十回:“我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贾老爷若是爱厚我,我就不留他,他也不走;若是不爱厚我,我就再留他些,他也不在这里。”
2023-09-10 18:30:461

姜子牙钓鱼为什么不用鱼饵,他有何居心?

因为他不是真的在钓鱼,他钓鱼只是做做样子。
2023-09-10 18:31:0110

姜子牙在哪里钓鱼

姜子牙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道士和军事家,他有很多传奇故事,其中一则是他在哪里钓鱼的故事。据传,姜子牙在商朝时期曾担任周武王的军师,帮助周武王推翻了商朝的暴政。在周武王成为帝王后,他感慨道:“我能够成为帝王,都是因为姜子牙的帮助。”后来,姜子牙隐居在陕西省周至县的渭水之滨,过着隐居的生活。有一天,他在渭水边钓鱼,不料鱼竿一动,他竟然钓起了一块玉石,上面刻有“天下太平”四个字。姜子牙领悟到这是上天赐予他的启示,他应该再次投身于国家大事,帮助周武王巩固周朝的统治。于是他便再次投入到政治和军事的事业中,为周朝的发展和太平时代的实现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至于姜子牙具体在哪里钓鱼,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根据传说,他是在渭水边钓鱼得到了启示,因此在陕西省周至县的渭水边,有人建造了一座姜子牙钓鱼台,供人们纪念姜子牙的传说和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总之,姜子牙钓鱼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传说,更是一个象征。它告诉我们,无论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还是在大事的决策中,我们都应该保持警醒和敏感,随时准备接受命运赐予的启示,为自己和社会创造更好的未来。
2023-09-10 18:31:571

姜子牙在哪条河钓鱼

渭河,是黄河的第一大支流,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的鸟鼠山,由陕西省潼关汇入黄河。
2023-09-10 18:32:082

姜子牙钓鱼故事

姜子牙尊称姜太公,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享有盛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畏佐周武王伐纣灭商。他是今卫辉市太公泉人。 传说姜子牙青年时期生活穷困潦倒,其妻马氏常数叨他命不好,没本事,卖肉肉臭,卖面被风刮。姜子牙心烦,就弄跟竹竿绑上丝线,跑到离家不远的河边,钓起鱼来。傍晚时,姜子牙扛着钓鱼竿回家了。马氏正等着吃姜子牙钓的鱼,一看他空手而归,气得拿起锅碗瓢勺走了。闹得姜子牙饭也没吃成,饿着肚子去睡觉了。 第二天,姜子牙去钓鱼,还是空手而归。马氏骂过后,拿起鱼竿就要折,一看鱼钩是直的,这下可恼坏了马氏,指着姜子牙斥道:“谁钓鱼用个直钩钓呢?第三天,姜妇牙刚坐下垂钓,一个渔翁赶来给他讲钓鱼的门道 。他告诉姜子牙,人有人路,鸟有鸟途,鱼有鱼道。鱼竿、鱼钩、鱼线和鱼线和鱼漂都 要精心选 择。像你这样,啥鱼食也不弄,光想直钩钓鱼,那不成了怪事了。渔翁讲了半天,姜子牙竟无动于衷,漫 不经心地说:”我就直钩钓鱼,听天由命,愿者上钩。” 太阳偏西了,鱼翁提着满满一篓鱼乐哈哈地走了。姜子牙依着大柳树,眼半睁半闭着,嘴里不停地喃喃着:“钓钓钓,钓钓钓,大鱼不到小鱼到,宁在直中取,不在直中取,不在曲中要。”突然,丝线动了一下。姜子牙呼地坐起来,只见丝线向下一沉,鱼竿随之一动,他把鱼竿随之一动,他把鱼竿向上猛一挑,钩上来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姜。 鱼子牙回到家,见马氏正床上躺着。当她看到姜子牙钓了条大鲤鱼,一轱辘爬起来,接过鲤鱼,眉开眼笑地拿起刀子,把鱼肚剖开,“啊----书!马氏地声惊叫,姜子牙忙过来看个究竟。只见鱼膛里没有肠肚,只有一本书。他把书拿出来,见封面上写着“扶周剪商之道”六个字,书内写的则是筏纣灭商用兵之计,治国之策,阴阳八卦。姜子牙如获至宝,捧着书就读起来。 马氏稳了稳神,想去拾掇那鲤鱼,只见它翻过身不翼而飞了,地上只留下一滩水迹。马氏傻望着那水迹,心中似有所悟,知道这是天意。从此,马氏再也不和姜牙吵闹了。 姜子牙得了天书,起早贪黑地又读又记,融会贯通,学会了用兵之道、布阵之法,懂得了很多道理,最后扶周灭商,实现了他的政治抱负。
2023-09-10 18:32:211

姜子牙姜太公钓鱼的故事

  姜子牙又叫姜太公,是商朝末年的人物。也被称为姜太公。那你知道姜太公 钓鱼 的 故事 吗?下面是我为你 收集 整理的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姜太公钓鱼的故事   姜太公钓鱼这个 历史 性的 传说 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商朝纣王暴虐,天天都沉溺于酒池肉林中,只知道饮酒作乐与美人嬉戏。纣王将天命都给用完了,将人间搅的大乱。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父元始天尊之命,下界帮助周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年纪过于大了、虽然周文王有心推翻暴政但是自己又和文王没有交情,要获得周文王的赏识是有些困难的。于是姜子牙想出一招,就在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钓鱼,只是这个鱼钓的是用了没有鱼饵的鱼钩,不仅如此这个鱼钩还是个直的。大家都知道的常识是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的钩子来钓鱼,并没有用到鱼饵这种东西,但是奇怪的是他又钓到了很多鱼。   周文王见到了这番情景,觉得这是位奇人,周文王上前想与他结交。在与姜太公交谈之后发现这真是位大有用之才,就将他招入旗下,拜他为师在姜太公的教导下学习了治国的知识。最后在姜子牙的帮助下他的儿子周武王终于夺得了 天下 ,率领了三万大军打败了商军,在周武王的统治下建立了周朝。也正是在这时就有了这句俗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姜子牙娶妻的故事   传说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到了六七十岁还没有娶妻,成了标准的老大难,大龄剩男,这样下去可不行啊,他自己非常着急,心想自己毕竟也是贵族之后啊,没有后代怎么行呢。   这事传开之后,大家都知道了他的心思,周围的人也替他着急,正好有人说邻村有个大龄剩女马氏,还是黄花大闺女,也没有结婚,于是就热心的撮合他俩,一开始姜太公还不太愿意,嫌马氏是个黄脸婆了,谁不愿娶个妙龄美女啊,可是姜太公那时候又穷又老,能女人有嫁给他就不错了。于是就这么不情不愿的结婚了,婚后姜太公成天就知道在家读书游玩,根本不帮忙做家务,不仅在家吃闲饭,而且还不会挣钱,学不会做生意,马氏跟着他过着清贫的日子,时间一长,心中不免有了埋怨。   随着姜子牙整天在家待着,马氏越来越看不顺眼,夫妻俩经常吵架,家里弄得鸡飞狗跳的,姜太公不会吵架,对马氏这个泼妇无可奈何,日子过得很烦恼。直到有一天马氏终于忍受不了离家出走了,姜子牙又成为孤家寡人了。其实这个马氏非常倒霉,身边有个十分的潜力股却不知道,姜子牙后来硬是用一根鱼竿把周文王钓了起来,成为了高高在上的周朝军师。这时候没骨气的马氏看到姜子牙富贵了,又去找他,这样嫌贫爱富的人,姜子牙当然不会接纳她了,马氏只好上吊自杀了。   姜子牙和筷子的故事   从古至今流传着不少关于姜子牙的趣事,其中一个就是姜子牙跟筷子的故事,传说姜子牙前期生活实在是贫困,家里常常揭不开锅,他老婆为了能够离开他,就生了坏心眼想把他害了,然后另嫁他人。   有一天姜子牙回到家中,拿着一个空的鱼篓,毫无疑问,他又没有钓着鱼,他的老婆很是生气,但是面上却笑着说:“你辛苦一天了,感觉到饿了吧,快点过来,我给你做了好多肉,你快吃吧。”姜子牙闻着肉香食指大动,正准备用手去抓肉,这时候从外面飞进来一只小鸟,用嘴啄他的手背,姜子牙意味小鸟也饿了,便给它一点,但是小鸟不吃,还是用嘴啄姜子牙手背。   姜子牙心里一动,难道是说这个肉吃不得,于是他又试了一遍,果然小鸟还是啄他手背。他心想这是一只神鸟,于是借着追鸟的名义跑了出去,一直追到一个没有人的山坡,小鸟停在了树枝上,对他说:“你不要用手抓肉,我的脚下有两根细丝,你用它吃肉。”姜子牙听了指点后取了细丝回家,刚用细丝碰到肉,便冒出一股青烟,姜子牙大惊大怒,对老婆说:“原来肉有毒!”姜子牙老婆矢口否认,但是姜子牙举着肉要他老婆试试,他老婆脸都吓白了,急忙躲闪。   姜子牙明白这神鸟送的细丝可以检测出世间的毒物,于是便贴身 收藏 ,每次吃饭的时候都用细丝,这就是后来筷子的由来。用筷子吃饭的习俗也就流传了下来。猜你喜欢: 1. 简短的历史神话故事 2. 周文王请姜子牙出山的故事 3. 中国筷子的传说故事 4. 传统的钓鱼饵料有哪些 5. 姜子牙钓鱼的地方
2023-09-10 18:32:281

姜子牙已经七十多岁,为何还有闲情逸致在河边钓鱼?

因为姜子牙并不是真的在河边钓鱼,而是在等候刚好来这里打猎的姬昌,姜子牙一早就打听好了姬昌是个可以跟随的主公,于是有意凑成这个机缘。
2023-09-10 18:32:384

姜子牙为什么直钩钓鱼?

姜太公直钩钓鱼,愿者上钩,其意不在钓鱼,而在做人。 姜子牙通过直钩钓鱼,向别人显示他的做人的三个风格和态度。 第一个是“不弯”;第一个是“不藏”;第三个是“不求”。 直钩为“不弯”,不上鱼饵为“不藏”,愿者上钩为“不求”。 做人正直,是为“不弯”;做人坦荡,是为“不藏”;做人无私欲,是为“不求”。 因为仁者德人,所以正直;因为仁者敬人,所以坦荡;因为仁者爱人,所以无私欲。 智为德之下,仁为德之首,有德必有仁,所以仁爱的人必定是有道德的人。 大德如智,大智同德,有大道德的人其实等同于有大智慧的人。 可见,姜子牙通过直钩钓鱼,就让人知道了他做人的智慧,真的是了不得的大智慧的人。 做人做到姜子牙这种层次,那就是君子和圣人了,但是普通人不懂,只有周文王懂了,也算英雄识英雄吧。 周文王再通过和姜子牙进行语言的沟通,发现姜子牙的确有非人之能,知道了姜子牙是大德大智之人,于是大喜,请姜子牙出山做了宰相。
2023-09-10 18:33:201

姜子牙喜欢钓鱼的原因是不是他用直钩钓到鱼了?

一个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问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出处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释义“姜太公”,即西周初的姜尚,又称姜子牙。姜太公用直钩不挂鱼饵垂钓,愿意上钩的鱼,就自己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 故事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国之栋梁,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2023-09-10 18:33:291

姜公钓鱼的梗概

有一个歇后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问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这个故事包含了三层含义:1)鱼,你愿意被我钓;2)鱼,我想钓你;3)鱼,我想钓你,你也愿意被我钓。
2023-09-10 18:33:401

什么钓鱼成语神话故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成语故事如下:商纣王在位期间,有个人名叫姜尚,字子牙。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精通兵法战略,胸怀壮志凌云。他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做官没 成功。姜子牙听说西伯侯姬昌招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 迢迢来到西歧。到达西歧后,他没有前去毛遂自荐,而是辗转来到渭水 北岸住下。此后,他每天在渭水垂钓,等待姬昌的到来。姜子牙钓鱼的方法很奇特:鱼竿短,鱼线长,用直钩,没鱼饵,钓竿不放进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来到河边,看到姜子牙用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像您这样钓鱼,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子牙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招揽人才,他断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栋梁之才。于是,他斋食三日,沐浴更衣,带着厚礼,亲自前往聘请姜子牙。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兴邦立国,后又辅助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姜子牙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
2023-09-10 18:33:481

姜太公钓鱼在哪个地方

姜太公钓鱼在宝鸡市伐鱼河谷。中国钓鱼始祖之乡——姜太公钓鱼台位于宝鸡市陈仓区天王镇境内,南依秦岭,北望渭水,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距西安150公里,宝鸡市30公里。二级旅游专线与西宝高速公路、西宝南线相连,交通十分便利。景区内人文古迹闻名海内外,名贯古今的“姜子牙钓鱼、周文王访贤”的历史典故就发生在这里。汉代立祠,兴盛唐时的殿堂祠庙随山就势,气势宏伟。巨大如丘的“钓磺灵矶”石,跪痕犹存、被称为中国第一钓台的姜子牙“跪石”及粗需三人合抱的四棵“唐柏”更为这内涵深厚的人文古迹锦上添花,给人以知识的熏陶和历史的感悟。钓鱼台特色钓鱼台景区自然景色非常迷人,河光山色相映争辉。区内峰峦叠嶂,飞流激柱,柏山做屏,芳草为毯,森林茂密,红叶尽染。尤为独特的是绵延10余公里的溪峡谷,奇石云集,碧潭相连,小桥幽径,栈道悬空,竹林葱郁,瀑布如练,鸟飞鱼跃,山花烂漫,集奇、险、幽、秀为一体。谷内一山巅,形如一幅巨大的姜太公石雕。
2023-09-10 18:34:191

姜子牙钓鱼台的故事。

姜太公又称姜尚,字子牙,东海上人。他是周倾商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和西周的开国元勋,是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和政治家,被称为“周师齐祖”“百家宗师”,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姜尚出身低微,前半生可以说是漂泊不定、困顿不堪,但是他却满腹经纶、壮志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磻溪(今陕西宝鸡市陈仓区磻溪镇)住了下来。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圣明君主的到来。姜尚的钓法奇特,短干长线,线系竹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人才,得知年已古稀的姜尚很有才干,他斋食三日,沐浴整衣,抬着聘礼,亲自前往磻溪应聘,并封姜尚为相。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帮助姬昌之子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朝。自己也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姜子牙钓出的可谓是一条“王候大鱼”。成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1] ”便源于此。
2023-09-10 18:34:371

姜太公钓鱼有什么道理 姜太公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姜太公钓鱼》告诉我们要使别人臣服自己,首先必须提升自己,使自己具有很强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有才能的人来相助。  商周时期,商纣王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父之命,下界帮助周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周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周文王赏识,于是在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周文王看见后,觉得这是奇人,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于是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周文王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2023-09-10 18:34:451

姜子牙钓鱼的地方

  姜太公 钓鱼 愿者上钩,那么姜子牙到底是怎么样钓到周文王的呢,他钓鱼的地点是在哪里呢?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姜子牙钓鱼的地点,欢迎大家阅读。   姜子牙钓鱼的地点   姜子牙曾经住在渭水附近,在他没有得到周文王重用的时候就曾经在这里住过,开过酒馆卖过肉。   为了能够引起周文王的注意,他在周文王经过的地方,也就是溪旁垂钓,他钓鱼跟别人不一样,别人钓鱼的时候都是用蚯蚓等鱼饵,但是姜太公跟别人钓鱼钓的不一样。   一种说法是姜子牙没有在溪边钓鱼,而是在山路上钓鱼。还有一种说法是姜子牙在溪边钓鱼,但是鱼线不全部放在水里,而是将鱼饵离水面还有好几厘米距离。他一边高举着鱼竿,一边自言自语,鱼儿鱼儿,你要是想上钩的话,就自己上来吧。   别人都认为他是一个很愚蠢的人,经常有一个打柴的樵夫从旁边经过,然后他看到姜太公这样不放鱼饵。于是便对他说,老先生你这样,就是再花个百年时间,也钓不到鱼。姜子牙笑了笑,举起鱼竿对樵夫说:“其实啊,我不是为了钓鱼,而是为了钓到人。”姜太公这套方法很快就传了出去,传到了周文王耳朵里,他便叫一个士兵请姜子牙过来。但是姜子牙不理睬,周文王换了一个官来请,也不行,姜子牙自言自语:“小鱼小虾我不要。”之后姬昌才知道周文王等的是自己,于是吃了三天素食,带着厚礼去请姜太公,姜太公看到他有诚心,才追随他而去。   姜子牙的真实性    历史 上到底有没有姜子牙这号人物呢,当然是有的。姜子牙本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道教人物,出生在贵族世家,祖上有封地,赐姓吕,因此姜子牙又被称为吕尚。姜子牙出生在山东省,从小就展现出与众不同,极其聪慧,并且能够未卜先知,预测将要发生的大事。   他是西周的开国大将,为西周的创建立下汗马功劳。是一个韬略、 军事 、 政治 多方面于一体的人才。同时纵横百家,被称为百家宗师。   他早先贫困潦倒,生活的惨惨淡淡,做生意做的几乎倾家荡产,可见做生意上他没有什么头脑,毕竟人家专长不在于经商,古人对于商人的看法很鄙视,信奉的是走仕途,但是当时战乱,想走正常途径对于姜子牙来说太艰难,他为了避免战乱躲到了山上修习道教,一直到了七十多岁才下山寄宿在朋友家里,并在别人的介绍之下娶了隔壁村的老处女马氏。但是他生活的太潦倒,妻子常常奚落他,后来还离开了他。后来姜子牙在商纣王手下当了一个小官,但是纣王荒淫,大兴土木,建摘星楼,奴役百姓,他预言商纣王必败,商朝的气数将尽。我不忍看到百姓在水火之中,你随着我去西岐。但是他老婆不同意,觉得他没本事,做个小官也做不好,就不愿跟他走,姜子牙只好只身前往西岐。   姜子牙的师傅   在《封神榜》中,姜子牙的师父是:昆仑山玉虚宫阐教教主元始天尊。十二岁上昆仑山,七十二岁下山,学艺六十年。历史上的姜子牙是没有师傅的。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太公是齐国的缔造者,周文王倾商武王克殷的首席谋主、最高军事统帅与西周的开国元勋,齐 文化 的创始人,亦是中国古代的一位影响久远的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道、法、兵、纵横诸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   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未年人相传姜子牙的先祖本是个贵族在舜帝时作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所以又称吕尚。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后,家境已经败落了,成了普通了贫民,所以姜子牙年轻的时候干过宰牛卖肉的屠夫,也开过酒店卖过酒,聊补无米之炊。但姜子牙人穷志不短 无论宰牛也好,还是做生意也好,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 地理 、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期望能有一天为国家施展才华。   生于公元前1156死于公元前1017年寿至139岁,先后辅佐了六位周王,因是齐国始祖而称“太公望”,俗称姜太公。东海海滨人。西周初年,被周文王封为“太师”(武官名),被尊为“师尚父”,辅佐文王,与谋“翦商”。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因功封于齐,成为周代齐国的始祖。他是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   姜子牙家道中落,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 清明 ,人心安定,国势日强, 天下 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后来姜子牙到了西岐之后在渭水边上安顿下来了,但是后来他钓到了一条鱼,并且在鱼肚子里面发现了一本兵书,遇到了周文王,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 猜你感 兴趣 : 1. 姜太公钓鱼的典故 2. 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的原因 3. 姜子牙是真实存在的人物吗 4. 姜子牙的简介
2023-09-10 18:34:551

小说《封神演义》中,哪位著名的人物用直的鱼钩钓鱼?? 是不是姜太公?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023-09-10 18:35:182

姜子牙钓鱼的传说?

  这个故事的名字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关于这个故事的解释如下: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 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2023-09-10 18:35:292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他钓了多少年的鱼?

掉了200多年了吧 我一眼就看出他不是人!
2023-09-10 18:35:372

未卜先知姜太公的故事?

姜子牙钓鱼的故事在商纣王时期,有个叫姜尚的人,字子牙。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精通兵法战略,胸怀大志。姜子牙出身低微,却满腹经纶、壮志凌云,深信自己能干一番事业。听说西伯姬昌尊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投奔西歧。但是来到西歧后,他不是迫不及待地前去毛遂自荐,而是来到渭水北岸的住了下来。此后,他每日垂钓于渭水之上,等待姬昌的到来。姜尚的钓法奇特,短干长线,线系竹钩,不用诱饵之食,钓杆也不垂到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并且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姜尚钓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看到姜子牙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嘲讽道:“像你这样钓鱼,别说三年,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尚说:“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曲中取鱼不是大丈夫所为,我宁愿在直中取,而不向曲中求。我的鱼钩不是为了钓鱼,而是要钓王与侯。”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招揽人才,他断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栋梁之才。于是,他斋食三日,沐浴更 衣,带着厚礼,亲自前往聘请姜子牙。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兴邦立国,后 又辅助周武理发灭掉了触。姜子牙被赋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
2023-09-10 18:36:435

简单写出姜子牙钓鱼的内容

姜子牙钓鱼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汉族历史传说故事。商纣王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隐居在渭水,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周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拜为丞相。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周武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这就是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来历。(事详见明代神话小说《封神演义》)。
2023-09-10 18:37:171

姜子牙在哪里钓鱼

姜子牙在哪里钓鱼如下:姜子牙在渭河钓鱼。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源于甘肃省,流经陕西省。姜太公垂钓的地方就是陕西的宝鸡市的渭水河,在那渭水河畔还留有姜子牙垂钓的钓鱼台。渭水沿岸还留有许多与姜子牙有关系的相关的地名和其他命名,如:太公庙、尚庄、子牙坡等等。史料记载姜子牙差不多五十六岁左右就开始在溪边垂钓,一直到七十二岁还在直钩钓鱼遇到周文王,这样一算有16年的钓鱼史。扩展资料:姜太公果然是栋梁之才,他做了周文王的国相,帮助周文王整顿政治和军事,对内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征服个部族,开拓疆土,削弱商朝的力量。周文王在姜尚的辅佐下,先后打败了大戎、密须得部族,征服了嗜、阁等小国,并且吞并了从属于商朝的崇国,在崇国的地盘上营建了一个丰城,把都城从岐山南边的周原迁到了丰城。到周文王晚年的时候,周的疆土大大扩充,西边收复了周祖的老家,现在陕西、甘肃一带地方,东北进展到现在山西的黎城附近,东边到达现在河南沁阳一带,逼近了殷纣王的都城朝歌,南边把势力扩充到了长江、汉水、汝水流域。据说周文王已经控制了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二,为灭商奠定了可靠了基础。
2023-09-10 18:37:431

姜子牙在渭水河边用直钓钓鱼,最后等来了什么?

姜子牙在渭水河边用直钓钓鱼,最后等来了姬昌。姜子牙需要的是一个贤明的君主,是一个能赏识他,敢于放权,能让他大干一番的君主。所谓愿者上钩,便是姜子牙在告诉姬昌,愿意聘他为相,便要全心全意的相信他。这便是愿者上钩,千金难买我愿意。正是因为姜子牙用直钩钓鱼,然后引起了樵夫武吉的注意。武吉嘲笑了姜子牙一番,而姜子牙告诉他今天进城会打死人。后来武吉果然打死了人。但通过与姜子牙一番交流,让武吉知道了他是世外高人,在母亲提议下,武吉来找姜子牙救命,并拜他为师。如果没有武吉,便引不来姬昌,也无法让姬昌通过算卦感受到姜子牙的强大。扩展资料:姜太公钓鱼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023-09-10 18:38:161

姜子牙在哪条河钓鱼

姜子牙在渭河钓鱼。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源于甘肃省,流经陕西省。姜太公垂钓的地方就是陕西的宝鸡市的渭水河,在那渭水河畔还留有姜子牙垂钓的钓鱼台。渭水沿岸还留有许多与姜子牙有关系的相关的地名和其他命名,如:太公庙、尚庄、子牙坡等等。史料记载姜子牙差不多五十六岁左右就开始在溪边垂钓,一直到七十二岁还在直钩钓鱼遇到周文王,这样一算有16年的钓鱼史。扩展资料:姜太公果然是栋梁之才,他做了周文王的国相,帮助周文王整顿政治和军事,对内发展生产,使人民安居乐业;对外征服个部族,开拓疆土,削弱商朝的力量。周文王在姜尚的辅佐下,先后打败了大戎、密须得部族,征服了嗜、阁等小国,并且吞并了从属于商朝的崇国,在崇国的地盘上营建了一个丰城,把都城从岐山南边的周原迁到了丰城。到周文王晚年的时候,周的疆土大大扩充,西边收复了周祖的老家,现在陕西、甘肃一带地方,东北进展到现在山西的黎城附近,东边到达现在河南沁阳一带,逼近了殷纣王的都城朝歌,南边把势力扩充到了长江、汉水、汝水流域。据说周文王已经控制了当时天下的三分之二,为灭商奠定了可靠了基础。
2023-09-10 18:38:321

姜子牙直钩钓鱼是真吗

姜子牙直钩钓鱼是真的,是一个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说的是这样来一个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自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2023-09-10 18:38:471

关于历史人物姜子牙的歇后语 姜子牙卖面歇后

琵琶精进了姜子牙的算命馆 ———— 一眼就看穿;琵琶精进姜子牙的算命馆 ———— 一眼就看穿 姜子牙一生 ———— 七死三灾 姜子牙算卦 ———— 好准 姜子牙取媳妇 ———— 老来喜 姜子牙卖笊篱 ———— 没捞着啥 姜子牙卖面 ———— 折了本;折本买卖;赔了本钱;蚀了本 姜子牙卖灰面 ———— 倒担回家;倒霉;倒担归家 姜子牙买面 ———— 折了本 姜子牙开算命铺 ———— 生意兴隆 姜子牙开算命店 ———— 买卖兴隆 姜子牙开酒馆 ———— 卖不出去自己吃 姜子牙开酒饭馆 ———— 卖不出去自己吃;鬼都不上门 姜子牙开饭馆 ———— 鬼都不上门 姜子牙火烧琵琶精 ———— 现了原形 姜子牙封神 ———— 自己没有份 姜子牙钓鱼 ———— 怪刁;怪钓;愿者上钩;稳坐钓鱼台 姜子牙的媳妇儿 ———— 扫秫星 姜子牙担着笊篱进城 ———— 没人买你的货 姜子牙穿马褂 ———— 老一套 姜子牙唱渔鼓 ———— 老调子;尽是老调 姜子牙搬家 ———— 访贤;房闲 姜太公做买卖 ———— 样样赔本;样样贴本 姜太公坐窗台 ———— 没位 姜太公作买卖 ———— 样样赔 姜太公直钩钓鱼 ———— 愿者上钩 姜太公在此 ———— 百无禁忌;哪有你的位置;没你的位置;诸神退位;百煞潜藏;诸神归位 姜太公使机变 ———— 不钓鱼儿只钓贤 姜太公娶媳妇 ———— 老来喜 姜太公卖面刮大风 ———— 倒霉事都赶到一起了 姜太公卖面 ———— 倒担归家;捣蛋归家;倒霉透了;走倒运的哩 姜太公卖粉 ———— 越卖越穷 姜太公卖白面 ———— 运败时衰 姜太公里坐骑 ———— 四不像 姜太公讲故事 ———— 神聊 姜太公钩鱼 ———— 愿者上钩 姜太公封神 ———— 没有自己的位置;自己没有份;姜太公钓钩 ———— 直的 姜太公吊鱼 ———— 愿者上钩 姜太公的坐下骑 ———— 四不像 姜太公的坐骑 ———— 四不像 姜太公的驴子 ———— 四不象 姜太公的老婆 ———— 丧门吊客 姜太公的钓鱼钩 ———— 直来直去 姜太公背封神榜 ———— 替别人忙一场 姜太公八十遇文王 ———— 时来运转 属姜子牙的 ———— 能掐会算 姜子牙娶媳妇 ———— 老来喜 姜子牙开算命馆 ———— 买卖兴隆 姜子牙的坐骑 ———— 四不像 姜太公坐主席台 ———— 资格老 姜太公算卦 ———— 好准啊 姜太公说相声 ———— 神聊 姜太公钓鱼 ———— 愿者上钩 姜太公钓王八 ———— 愿者伸脖子 姜太公的眼镜没镜片 ———— 老框框
2023-09-10 18:39:322

姜太公钓鱼钓的是谁呢?

商纣王在位期间,有个人名叫姜尚,字子牙。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精通兵法战略,胸怀壮志凌云。他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做官没 成功。姜子牙听说西伯侯姬昌招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 迢迢来到西歧。到达西歧后,他没有前去毛遂自荐,而是辗转来到渭水 北岸住下。此后,他每天在渭水垂钓,等待姬昌的到来。姜子牙钓鱼的方法很奇特:鱼竿短,鱼线长,用直钩,没鱼惧,钓 竿不放进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太公钓 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来到河边,看到姜子牙用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像您这样钓鱼,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子牙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 与侯。”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招揽人才,他断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栋梁之才。于是,他斋食三日,沐浴更 衣,带着厚礼,亲自前往聘请姜子牙。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兴邦立国,后 又辅助周武理发灭掉了触。姜子牙被赋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这里的鱼不是真正的鱼 指的是周文王姬昌
2023-09-10 18:39:421

姜太公钓鱼内容简介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2023-09-10 18:39:513

姜子牙钓鱼说明什么道理?

  有一个歇后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问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这个故事包含了三层含义:1)鱼,你愿意被我钓;2)鱼,我想钓你;3)鱼,我想钓你,你也愿意被我钓。   先看第一层含义,鱼,你愿意被我钓。因为你不是一般的鱼,因为你知道我是姜子牙。我,姜子牙是个神仙。你小鱼儿被我钓上来,以后就能跟我混,或者借着我的法力你能上天。你知道神仙是不随便吃荤的,就算要吃,也不会吃你这条凡鱼。 你不是条笨鱼,而是条聪明的鱼。我不需要多么主动地去找鱼饵和鱼钩,你都会来咬钩被我钓上来。你是自己想被钓,不是我逼你的,更不是我诱惑的,是你自愿的。这就叫做愿者上钩。这也是这个歇后语的第一层、最基本,但也是最不透彻的含义。
2023-09-10 18:40:001

姜太公当年在哪里垂钓

位于宝鸡市伐鱼河谷,为周初名臣姜太公隐居垂钓、周文王访贤与之相遇的地方。传说中姜太公当年垂钓跪坐的痕迹犹存,与《水经注》记载相符。谷内还有璜石、文王庙、太公庙、三清庙等古迹名胜。这里山清水幽、古柏参天,近来年又建水库一座,大坝雄峙,流瀑飞泻,蔚为壮观。钓鱼台三国时称箕谷,亦是古代关中通往巴蜀的孔道之一。史载公元228年春诸葛亮一出祁山“使赵云、邓芝为疑兵,据箕谷,关中大震”。是三国时著名的战场。扩展资料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姜太公钓鱼台
2023-09-10 18:40:081

姜子牙喜欢钓鱼的原因是不是他用直钩钓到鱼了?

一个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说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商纣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一河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大家知道,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钓到了很多鱼。问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古代人对奇人都很尊敬的),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统治,建立了周朝。 出处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释义“姜太公”,即西周初的姜尚,又称姜子牙。姜太公用直钩不挂鱼饵垂钓,愿意上钩的鱼,就自己上钩。比喻心甘情愿地中别人设下的圈套。 故事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国之栋梁,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2023-09-10 18:40:291

姜子牙是在哪个故事?

封神榜...
2023-09-10 18:40:416

“姜子牙钓鱼—稳坐钓鱼台”是什么意思?

喻指遇事沉着,处变不惊。稳坐钓鱼台【词语】:稳坐钓鱼台【注音】:wěn zuò diào yú tái【释义】:指不管外界有何变化,只照老规矩办事。非常镇静,沉得住气,稳居于自己的位置上。【例句】:你看,像你这样稳坐钓鱼台,沉住气的人,可是真不多呀!《人民文学》1976年第6期:“他现在是‘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单等撒网下钩了。”
2023-09-10 18:41:042

姜子牙为什么直钩钓鱼?

姜子牙本意不在钓鱼,而是等他的伯乐周文王
2023-09-10 18:41:402

有一句成语叫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你知道这位太公的名字叫什么,他是哪个朝代的人?

叫姜尚 齐国
2023-09-10 18:42:0412

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表达了什么?

姜子牙钓鱼,愿者上钩表达了心甘情愿的与对方合作,也有做贬义说自愿钻入别人的圈套。姜太公用直钩钓鱼的故事,在后世的很多典籍中都有记载。可以说,姜太公用直钩钓鱼,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次非常成功的自我宣传包装案例。姜太公通过这种方式,成功地当上了周文王的座上宾,进入了周文王的核心领导层。小故事我们现在说“钓鱼”,那是一种休闲娱乐方式。尤其是一些修身养性的人,喜欢以“钓鱼”的方式来打发时间。但是古代是不一样的。在古代,“钓鱼”是一种重要的生产方式,他和狩猎、采集、种植等等一样,是生产方式的一种。可以说,在普通老百姓那里,“钓鱼”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不过,在奴隶主诸侯那里,“钓鱼”就不仅仅是生产方式,它还具有特别的含义。在奴隶主诸侯们看来,“钓鱼”其实是“钓江山”的意思,是争夺天下。所以,当姜太公在渭水边上用“钓鱼”的时候,他实际上是在告诉周文王,他有帮助周文王“争夺天下”的策略。这也就是周文王为什么要去请姜太公的重要原因。因为他知道,姜太公有争夺天下的策略,而他恰好在争夺天下的问题上束手无策。
2023-09-10 18:42:301

姜子牙为何以直钩钓鱼?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我认为姜太公直钩钓鱼不过是一种噱头,吸引人注意罢了。
2023-09-10 18:42:485

姜子牙钓鱼钓的是什么```

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释义“太公”,即周初的姜尚,又称姜子牙。姜太公用支钩不挂鱼 饵钓鱼,愿意上钓的鱼,就自己上钓。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圈套。 故事 太公姓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 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 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 己的注意,建立功业。 太公常在番的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 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 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 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 己上钩吧!” 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 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的!” 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 为了钓到王与侯!” 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 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 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 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 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 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位贤才,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 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 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
2023-09-10 18:44:021

姜子牙在渭水河边用什么钓鱼?

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
2023-09-10 18:44:136

姜太公在哪里钓鱼?

姜太公钓鱼处位于太公泉镇前太公泉村西南隅,距离太公庙仅有约100米。拓展补充:姜太公钓鱼是发生于商周时期的历史传说故事。商纣王暴虐,周文王决心推翻暴政。太公姜子牙受师傅之命,下界帮助文王。但姜子牙觉得自己半百之龄、又和文王没有交情,很难获得文王赏识。于是在文王回都途中,在河的一边,用没有鱼饵的直钩钓鱼。鱼钩是弯的,但是姜子牙却用直钩(那其实也不能叫钩了)、不用鱼饵。文王见到了,觉得这是奇人,于是主动跟他交谈,发现这真是个大有用之才,招入帐下。后来姜子牙帮助文王和他的儿子推翻商纣王统治,建立了周朝。歇后语: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名尚,又名吕尚,是辅佐周文王、周武王灭商的功臣。他在没有得到文王重用的时候,隐居在陕西渭水边一个地方。那里是周族领袖姬昌(即周文王)统治的地区,他希望能引起姬昌对自己的注意,建立功业。姜太公钓鱼太公常溪旁垂铃。一般人钓鱼,都是用弯钩,上面接着有香味的饵食,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诱骗鱼儿上钩。但太公的钓钩是直的,上面不挂鱼饵,也不沉到水里,并且离水面三尺高。他一边高高举起钓竿,一边自言自语道:“不想活的鱼儿呀,你们愿意的话,就自己上钩吧!”一天,有个打柴的来到溪边,见太公用不放鱼饵的直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老先生,像你这样钓鱼,再钓100年也钓不到一条鱼的!”太公举了举钓竿,说:“对你说实话吧!‘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到王与侯!”奇特的钓鱼方法太公奇特的钓鱼方法,终于传到了姬昌那里。姬昌知道后,派一名士兵去叫他来。但太公并不理睬这个士兵,只顾自己钓鱼,并自言自语道:“钓啊,钓啊,鱼儿不上钩,虾儿来胡闹!”姬昌听了士兵的禀报后,改派一名官员去请太公来。可是太公依然不答理,边钓边说:“钓啊,钓啊,大鱼不上钩,小鱼别胡闹!”姬昌这才意识到,这个钓者必是国之栋梁,要亲自去请他才对。于是他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换了衣服,带着厚礼,前往番溪去聘请太公。太公见他诚心诚意来聘请自己,便答应为他效力。 后来,姜尚辅佐文王,兴邦立国,还帮助文王的儿子武王姬发, 灭掉了商朝,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
2023-09-10 18:44:291

传说姜子牙桥上直钩钓鱼是不是真的?

假的
2023-09-10 18:44:529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意思是什么?

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典故出自晋·苻朗《苻子·方外》,文载:“太公涓钓于隐溪,五十有六年矣,而未尝得一鱼。鲁连闻之,往而观其钓焉。太公涓跪石隐崖,不饵而钓,仰咏俛吟,及暮而释竿。”今多比喻心甘情愿的落入别人的谋划。类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成语故事商纣王在位期间,有个人名叫姜尚,字子牙。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精通兵法战略,胸怀壮志凌云。他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做官没成功。姜子牙听说西伯侯姬昌招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迢迢来到西歧。到达西歧后,他没有前去毛遂自荐,而是辗转来到渭水北岸住下。此后,他每天在渭水垂钓,等待姬昌的到来。姜子牙钓鱼的方法很奇特:鱼竿短,鱼线长,用直钩,没鱼饵,钓竿不放进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一个叫武吉的樵夫来到河边,看到姜子牙用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像您这样钓鱼,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姜子牙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招揽人才,他断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栋梁之才。于是,他斋食三日,沐浴更衣,带着厚礼,亲自前往聘请姜子牙。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兴邦立国,后又辅助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姜子牙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
2023-09-10 18:45:101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钓的是谁

周文王。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姬姓,名昌,岐周(今陕西岐山县)人。周朝奠基者,周太王之孙,季历之子。中国历史上的一代明君。其父死后,继承西伯侯之位,故称西伯昌。在位四十二年后,正式称王,史称周文王。 在位期间,克明德慎罚,勤于政事,重视农业生产。礼贤下士,广罗人才,拜姜尚为军师,制定军国大计,收服虞国和芮国,攻灭黎国(今山西长治市)、邘国(今河南沁阳市)等国,使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建都丰京(今陕西西安市),为武王伐纣灭商奠定基础;演绎《周易》,创立周礼,得到后世儒家所推崇,孔子称为“三代之英”。周文王五十年,驾崩,享寿九十七岁,葬于毕原(西周王陵位于今陕西岐山县凤凰山南麓)。 公元前1046年,嫡次子周武王姬发灭商建周 ,追谥姬昌为文王。
2023-09-10 18:45:401

姜子牙为什么用直钩钓鱼?

为引起注意啊
2023-09-10 18:45:5414

你知道姜子牙钓鱼的成语故事吗后来人们用它比喻什么

  姜子牙钓鱼的成语故事是指“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人们用它比喻比喻心甘情愿地上当,心甘情愿的落入别人的谋划。类似的故事有“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好好听故事网】或【金苗论坛】睡前故事的成语故事里面有很多中国古代成语典故,mp3版,支持电脑或手机在线连续播放,希望对你有帮助。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成语故事如下:  商纣王在位期间,有个人名叫姜尚,字子牙。他饱读诗书,满腹经纶,精通兵法战略,胸怀壮志凌云。他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做官没 成功。  姜子牙听说西伯侯姬昌招贤纳士、广施仁政,年逾七旬的他便千里 迢迢来到西歧。到达西歧后,他没有前去毛遂自荐,而是辗转来到渭水 北岸住下。此后,他每天在渭水垂钓,等待姬昌的到来。  姜子牙钓鱼的方法很奇特:鱼竿短,鱼线长,用直钩,没鱼饵,钓竿不放进水里,离水面有三尺高。他一边钓鱼一边自言自语:“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一个叫武吉的樵夫来到河边,看到姜子牙用不挂鱼饵的直鱼钩在水面上钓鱼,便对他说:“像您这样钓鱼,就是一百年也钓不到一条鱼。”  姜子牙说:“你不知道个中缘由,我不是为了钓到鱼,而是为了钓王与侯。”  后来,他果然钓到了周文王姬昌。姬昌兴周伐纣,迫切需要招揽人才,他断定年逾古稀的姜子牙是栋梁之才。  于是,他斋食三日,沐浴更衣,带着厚礼,亲自前往聘请姜子牙。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兴邦立国,后又辅助周武王姬发灭掉了商。姜子牙被武王封于齐地,实现了建功立业的愿望。
2023-09-10 18:46:541

姜子牙钓鱼—稳坐钓鱼台这个歇后语的意思是什么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2023-09-10 18:47: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