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蒋干盗书 歇后语

2023-10-04 15:33:53
共2条回复
snjk

蒋干盗书百——上了大当

蒋干盗书

  

成语信息

  

解释: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度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问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答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专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属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皮皮

歇后语:蒋干盗书

蒋干盗书

————

上了大当

更多关于盗书的歇后语如下:

蒋干盗书

————

上了大当

圣人盗书

————

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蒋斡盗书

————

只顾欢喜,忘了中计

相关推荐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是什么意思

应该是猴把,人才能看书啊。
2023-09-11 05:11:564

蒋干盗书打一歇后语的答案

  歇后语不仅有趣,而且背后还蕴藏了深刻的哲理,很适合孩子学习。那么你知道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蒋干盗书 ———— 上了大当   拓展摘抄   盗马贼挂佛珠 ———— 假正经;假装正经   盗马贼披袈裟 ———— 嫁祸于人   盗墓贼作案 ———— 捣鬼   见了强盗喊爸爸 ———— 认贼作父   蒋干盗书 ———— 上了大当   老鼠偷秤砣 ———— 倒贴盗铁   老鼠盗葫芦 ———— 大头在后面;大的在后头   老子偷瓜儿盗果,老子杀人儿放火 ———— 辈更比一辈坏   面具店里失盗 ———— 丢脸   庙堂里失盗 ———— 神不知鬼不觉   强盗打灯笼 ———— 明火执仗   强盗的面孔 ———— 贼眉鼠眼   强盗发善心 ———— 难上加难;难得一回   强盗过后安弓箭 ———— 没用处;没得用   强盗敲门 ———— 来者不善   强盗杀死赵公元帅财神 ———— 谋财害命   强盗上了云头星 ———— 偷天换日   强盗伸手 ———— 偷偷摸摸   强盗偷石磙 ———— 笨贼   拓展精选   盗劫化子 ———— 太绝情   窦儿敦盗马 ———— 嫁祸于人   窦尔敦盗御马 ———— 嫁祸于人;艺高胆大   广泉寺的和尚 ———— 奸、淫、邪、盗   耗子盗洞 ———— 一个劲儿往前钻;走后门   耗子看粮仓 ———— 监守自盗   耗子偷秤砣 ———— 力不能及;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倒贴;盗铁   耗子钻烘炉 ———— 倒贴;盗铁   侯成盗马 ———— 两无功   猴子看果园 ———— 监守自盗;求之不得;越看越少;越看越光;自食其果   狐狸掌鸡济 ———— 监守自盗   狐狸掌鸡厩 ———— 监守自盗   蒋斡盗书 ———— 只顾欢喜,忘了中计   进门发现家被盗 ———— 傻眼了   孔子盗银 ———— 绝不可能   李鬼劫路 ———— 欺世盗名;盗名欺世   龙狗守鸡屋 ———— 自守自盗   马大哈被盗 ———— 贼走关门   强盗扮君子 ———— 不象;不相称;装不像   强盗扮书生 ———— 改面不改心;冒充斯文   强盗唱歌 ———— 贼腔   拓展推荐   强盗做梦 ———— 想着偷   强盗的钱财 ———— 来路不明   强盗救火 ———— 趁火打劫   强盗照镜子 ———— 贼头贼脑   强盗的欲望 ———— 填不满   强盗拍照片 ———— 贼相难看;贼头贼脑   强盗碰著贼爷爷 ———— 黑吃黑   杀人越货的强盗 ———— 凶相毕露   圣人盗书 ———— 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孙大圣管蟠桃园 ———— 监守自盗   县太爷盗金库 ———— 财迷心窍;财迷   小偷碰见盗贼 ———— 恶人遇恶人   行盗遇火灾 ———— 趁火打劫   掩耳盗铃 ———— 自欺欺人;自己哄自己   养个孩子学响马旧称劫路的强盗 ———— 有失家教   贼娃子进铁匠铺 ———— 倒贴盗铁   做贼盗黄连 ———— 自讨苦吃   做贼的老婆当 *** ———— 男盗女娼   白素贞盗灵芝草 ———— 舍命不舍夫   白素贞盗仙草 ———— 舍命不舍夫   打起脸来做强盗 ———— 不顾脸
2023-09-11 05:12:281

蒋干盗书。什么意思??

偷书不算偷
2023-09-11 05:12:453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解释—生肖)

兔子[兔子],龟兔赛跑﹉
2023-09-11 05:12:533

蒋干盗书,跃马过澶溪的故事出自我国古典名著

“蒋干盗书”“跃马过澶溪”的故事出自我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
2023-09-11 05:13:112

蒋干盗书歇后语下一句

  1、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2、“蒋干盗书”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   3、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   4、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2023-09-11 05:13:191

蒋干盗书选自( )朝( )写的《 》

蒋干盗书选自元末明初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
2023-09-11 05:13:261

京剧中,蒋干盗书时,周瑜摆下的宴会被称为什么?

京剧中,蒋干盗书时,周瑜摆下的宴会被称为什么? 正确答案:群英会 《群英会》是依据《三国演义》第45回“……群英会蒋干中计”改编的传统京剧,故事叙述:曹操谋士蒋干,与周瑜故交,请求过江劝降。周瑜将计就计,盛会隆重宴请诸将和挚友,号称“群英会”。席间歌舞欢庆,相邀蒋干共眠,旋即详装酒醉,暗将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书信置于案头。蒋干劝降不果,万般无奈,趁周瑜“熟睡”之际,翻阅文案,“偶遇”此信,大为惊恐,连夜返回江北,告知曹操。曹操即刻斩了蔡、张两人。周瑜暗喜曹操中计,除去了谙熟水战的将领。
2023-09-11 05:13:451

蒋干盗书是怎么回事?

从前有个叫蒋干的人给曹操打工而曹操想攻打东吴这孩子不知天高地厚的说可以去劝降周瑜因为他们一起玩泥巴长大的然后他就去了没劝成半夜他偷偷看周瑜的“机密文件”发现曹操手下的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是二五仔(当然是反间计-_-!)然后他就偷走了这个“机密”周瑜就这样除掉了2个心腹大患
2023-09-11 05:13:546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指十二生肖中的哪一肖?

亥猪
2023-09-11 05:14:128

蒋干盗书周瑜做了哪三件事迷惑蒋干

在“蒋干盗书”中,周瑜做了三件事迷惑蒋干:请蒋干喝酒,然后假装自己喝醉了,邀请蒋干同床而卧。准备好假的书信,让蒋干盗取。假装和江左的探子对话,让蒋干听到“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的内容。三件事后,蒋干彻底相信蔡瑁张允投奔了周瑜。
2023-09-11 05:14:291

蒋干盗书主要内容

赤壁大战前夕,蒋干被曹操派去做说客,周瑜闭口不谈战事,只讲少时2人趣闻,后又装喝醉,与蒋干同床,故意让蒋干偷走假降书,后来曹操杀了蔡瑁张允,后毒死蒋干```
2023-09-11 05:14:392

东汉名士:蒋干,以才辩见称,有“蒋干盗书”典故传于世

人物生平 《三国志·周瑜传》裴注引《江表传》描述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赤壁之战前,曹操知道周瑜年少有美才,而蒋干的故乡九江郡与周瑜的故乡庐江郡相邻,且蒋干是周瑜少时的同窗好友,于是派蒋干去见周瑜,希望能劝说周瑜离开孙权投奔自己。周瑜接见蒋干,向蒋干说:“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蒋干说:“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周瑜说:“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然后和蒋干一同进食。三天后周瑜邀请蒋干叁观军营,宴饮时还请侍者展示服饰珍玩,并向蒋干说:“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蒋干笑着但始终没有说话。但是回去后向曹操称赞周瑜雅量之高不是言辞所能形容,即是劝其放弃招降的念头。 艺术形象 历史上的蒋干很少为人所知,蒋干这个人物经过《三国演义》大大的演绎之后,倒成了一号非常有名的人物。 《三国演义》中的蒋干,字子翼,三国时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演义》描述赤壁之战前蒋干充当曹操之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而当时,不想周瑜正担心蔡瑁和张允帮助曹军训练好水军,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诱导他盗走假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以反间计除去了这二人。后却自以为立功,成为笑柄。 赤壁之战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群雄纷争的局面,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对于这场战争,当时很多人都想不到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接着又趁势夺取荆州的一代枭雄曹操竟败于黄口孺子周郎之手。 曹操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蒋干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二过江东大有关系。 曹操所带的北方之兵不习水战,幸得荆州降将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此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之法,周瑜一直视为心腹之患,久欲除之而难以下手。恰巧自报奋勇说降周瑜的蒋干过江来了。周瑜略施小计,让蒋干盗得蔡张二人写给他的密信,致使曹操错杀了二将。然而周郎破曹还是心有余而力不足,避难江东的庞统虽想出了连环计,但如何让庞统平安过江,又如何使曹操不生疑窦?正在周瑜为此发愁的时候,蒋干又来了。是他把庞统引见给曹操,曹操轻信了名士庞统献的连环计,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蒋干两次过江,两次中计。不仅葬送了曹魏的83万人马,连曹操本人也差点命丧黄泉。难怪后人评价蒋干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 其实蒋干不是没有学问。他和周瑜自幼同窗受业,琴棋书法无所不能,四书五经也早已烂熟于心。他也不是没有胆量,在两军对垒,周瑜杀了曹魏使臣的刀光剑影之中主动请缨,驾一叶扁舟去说降统兵数万的东吴大都督。特别是第二次过江,面对恶语相加而又心胸狭窄东吴统帅,他置生死于度外,据理力争。然而,他确实是个狗屁不通的蠢才,是个两脚书橱式的笨蛋。虽有一肚子学问,却一点也没用到点子上,只能干些别人瞌睡来了,他赶紧送个枕头的蠢事,最后葬送了他为之效忠的曹魏军队。 由此看来一个人有学问是一回事,会不会办事又是一回事。西汉大将军卫青和霍去病虽然出身卑贱又没什么学问,却成了击败匈奴的一代名将。而有着一肚子学问的蒋干却干一件事坏一件事,成为后人谈笑的资料。 惊心动魄的赤壁之战虽早已被滚滚东去的长江水吞没了,但蒋干式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绝迹。这种人可能是学富五车的大学问家,会发表各种评论,更会引经据典的高谈阔论,但遇到具体问题不仅拿不出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甚至连一件很小的事都办砸了。对这种只会说不会干、关键时刻迷迷糊糊分不清是非的蠢才,最好的办法还让他到第一线摔打磨练一番,在实践中学点真本领,成为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 在台湾恶搞偶像剧《终极三国》中,蒋干由张皓明饰演。 轶事典故 歇后语: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箭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一员大将,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群英会!真是—同窗契友会‘群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乘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直喝得酩酊大醉。 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事后曹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中计 《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三国演义》。 设计、用计、中计是情节的主线。 全文共10段,分五部分。虽是节选,但结构完整、主线突出: 1—3段 开端 周瑜决定除蔡、张。 4—6段 发展 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迷敌人。 7—8段 *** 周瑜假装泄秘密,蒋干上钩盗密信。 9段 结尾 曹操中计杀蔡、张。 10段 尾声 周瑜闻讯庆计成。 曹操率兵东指。东吴都督周瑜在接到曹操的挑战信后,即毁书斩使,以表白抵抗的决心。于是引发了曹操与东吴在三江口的一番交战。周瑜打了胜仗,但他仍能谨慎从事,进行调查研究,连夜暗窥曹营。周瑜发现曹操水军的指挥官是从刘表手下归降曹操的蔡瑁、张允,这两人“深得水军之妙”,是东吴破曹的主要障碍,周瑜就产生了“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的打算。曹操正在为破东吴无策发愁时,忽有曹营中的幕僚蒋干出来自荐, 说愿意去东吴说服周瑜前来归降,而且表示保证能完成任务。周瑜听说老同学蒋干来访,就决定利用施行反间之计。周瑜先在大会群英的宴席上,定下了“但叙朋友交情”,不提“军旅之事”的规矩,封住蒋干的口。进而周瑜又向蒋干显示江东英杰云集,“兵精粮足”的实力,炫耀自己“遇知己之主”,受到信任重用的地位。断绝蒋干说降的念头。在夜间,周瑜与蒋干“抵足而眠”,佯装酒醉酣睡,诱使蒋干偷走一封伪造蔡瑁、张允投降东吴的书信,还安排了“江北有人到此”来暗联络的情节给蒋干看,让蒋干对书信确信无疑。蒋干原为没有完成说降周瑜的使命发愁,幸亏得了这份重要“情报”,就连夜溜回曹营去报功。曹操看了这封信大怒,喝令杀了蔡、张二将。周瑜的反间计终于获得成功。 原文 却说周瑜送了玄德,回至寨中,鲁肃入问曰:“公既诱玄德至此,为何又不下手?”瑜曰:“关云长,世之虎将也,与玄德行坐相随,吾若下手,他必来害我。”肃愕然。忽报曹操遣使送书至。瑜唤入。使者呈上书看时,封面上判云:“汉大丞相付周都督开拆。”瑜大怒,更不开看,将书扯碎,掷于地下,喝斩来使。肃曰:“两国相争,不斩来使。瑜曰:“斩使以 *** !”遂斩使者,将首级付从人持回。随令甘宁为先锋,韩当为左翼,蒋钦为右翼。瑜自部领诸将接应。来日四更造饭,五更开船,鸣鼓呐喊而进。 却说曹操知周瑜毁书斩使,大怒,便唤蔡瑁、张允等一班荆州降将为前部,操自为后军,催督战船,到三江口。早见东吴船只,蔽江而来。为首一员大将,坐在船头上大呼曰:“吾乃甘宁也!谁敢来与我决战?”蔡瑁令弟蔡肚敖。两船将近,甘宁拈弓搭箭,望蔡渡淅矗应弦而倒。宁驱船大进,万弩齐发。曹军不能抵当。右边蒋钦,左边韩当,直冲入曹军队中。曹军大半是青、徐之兵,素不习水战,大江面上,战船一摆,早立脚不住。甘宁等三路战船,纵横水面。周瑜又催船助战。曹军中箭着炮者,不计其数,从巳时直杀到未时。周瑜虽得利,只恐寡不敌众,遂下令鸣金,收住船只。 曹军败回。操登旱寨,再整军士,唤蔡瑁、张允责之曰:“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蔡瑁曰:“荆州水军,久不操练;青、徐之军,又素不习水战。故尔致败。今当先立水寨,令青、徐军在中,荆州军在外,每日教习精熟,方可用之。”操曰:“汝既为水军都督,可以便宜从事,何必禀我!”于是张、蔡二人,自去训练水军。沿江一带分二十四座水门,以大船居于外为城郭,小船居于内,可通往来,至晚点上灯火,照得天心水面通红。旱寨三百余里,烟火不绝。 影视剧中蒋干形象 却说周瑜得胜回寨,犒赏三军,一面差人到吴侯处报捷。当夜瑜登高观望,只见西边火光接天。左右告曰:“此皆北军灯火之光也。”瑜亦心惊。次日,瑜欲亲往探看曹军水寨,乃命收拾楼船一只,带着鼓东,随行健将数员,各带强弓硬弩,一齐上船迤逦前进。至操寨边,瑜命下了G石,楼船上鼓乐齐奏。瑜暗窥他水寨,大惊曰:“此深得水军之妙也!”问:“水军都督是谁?”左右曰:“蔡瑁、张允。”瑜思曰:“二人久居江东,谙习水战,吾必设计先除此二人,然后可以破曹。”正窥看间,早有曹军飞报曹操,说:“周瑜偷看吾寨。”操命纵船擒捉。瑜见水寨中旗号动,急教收起G石,两边四下一齐轮转橹棹,望江面上如飞而去。比及曹寨中船出时,周瑜的楼船已离了十数里远,追之不及,回报曹操。 操问众将曰:“昨日输了一阵,挫动锐气;今又被他深窥吾寨。吾当作何计破之?”言未毕,忽帐下一人出曰:“某自幼与周郎同窗交契,愿凭三寸不烂之舌,往江东说此人来降。”曹操大喜,视之,乃九江人,姓蒋,名干,字子翼,现为帐下幕宾。操问曰:“子翼与周公瑾相厚乎?”干曰:“丞相放心。干到江左,必要成功。”操问:“要将何物去?”干曰:“只消一童随往,二仆驾舟,其余不用。”操甚喜,置酒与蒋干送行。 干葛巾布袍,驾一只小舟,径到周瑜寨中,命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遂与众将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众皆应命而去。瑜整衣冠,引从者数百,皆锦衣花帽,前后簇拥而出。蒋干引一青衣小童,昂然而来。瑜拜迎之。干曰:“公瑾别来无恙!”瑜曰:“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耶?”干愕然曰:“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奈何疑我作说客也?”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干曰:“足下待故人如此,便请告退。”瑜笑而挽其臂曰:“吾但恐兄为曹氏作说客耳。既无此心,何速去也?”遂同入帐。 叙礼毕,坐定,即传令悉召江左英杰与子翼相见。须臾,文官武将,各穿锦衣;帐下偏裨将校,都披银铠:分两行而入。瑜都教相见毕,就列于两傍而坐。大张筵席,奏军中得胜之乐,轮换行酒。瑜告众官曰:“此吾同窗契友也。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家说客。公等勿疑。”遂解佩剑付太史慈曰:“公可佩我剑作监酒:今日宴饮,但叙朋友交情;如有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者,即斩之!”太史慈应诺,按剑坐于席上。蒋干惊愕,不敢多言。周瑜曰:“吾自领军以来,滴酒不饮;今日见了故人,又无疑忌,当饮一醉。”说罢,大笑畅饮。座上觥筹交错。饮至半醋,瑜携干手,同步出帐外。左右军士,皆全装惯带,持戈执戟而立。瑜曰:“吾之军士,颇雄壮否?”干曰:“真熊虎之士也,”瑜又引干到帐后一望,粮草堆如山积。瑜曰:“吾之粮草,颇足备否?”干曰:“兵精粮足,名不虚传。”瑜佯醉大笑曰:“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望有今日。”干曰:“以吾兄高才,实不为过。”瑜执干手曰:“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假使苏秦、张仪、陆贾、郦生复出,口似悬河,舌如利刃,安能动我心哉!”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 瑜复携干入帐,会诸将再饮;因指诸将曰:“此皆江东之英杰。今日此会,可名群英会。”饮至天晚,点上灯烛,瑜自起舞剑作歌。歌曰:“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歇罢,满座欢笑。 至夜深,干辞曰:“不胜酒力矣。”瑜命撤席,诸将辞出。瑜曰:“久不与子翼同榻,今宵抵足而眠。”于是佯作大醉之状,携干入帐共寝。瑜和衣卧倒,呕吐狼藉。蒋干如何睡得着?伏枕听时,军中鼓打二更,起视残灯尚明。看周瑜时,鼻息如雷。干见帐内桌上,堆着一卷文书,乃起床偷视之,却都是往来书信。内有一封,上写“蔡瑁张允谨封。”干大惊,暗读之。书略曰:“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于势耳。今已赚北军困于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于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覆。”干思曰:“原来蔡瑁、张允结连东吴!”遂将书暗藏于衣内。再欲检看他书时,床上周瑜翻身,干急灭灯就寝。瑜口内含糊曰:“子翼,我数日之内,教你看操贼之首!”干勉强应之。瑜又曰:“子翼,且住!……教你看操贼之首!……”及干问之,瑜又睡着。干伏于床上,将近四更,只听得有人入帐唤曰:“都督醒否?”周瑜梦中做忽觉之状,故问那人曰:“床上睡着何人?”答曰:“都督请子翼同寝,何故忘却?”瑜懊悔曰:“吾平日未尝饮醉;昨日醉后失事,不知可曾说甚言语?”那人曰:“江北有人到此。”瑜喝:“低声!”便唤:“子翼。”蒋干只装睡着。瑜潜出帐。干窃听之,只闻有人在外曰:“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后面言语颇低,听不真实。少顷,瑜入帐,又唤:“子翼。”蒋干只是不应,蒙头假睡。瑜亦解衣就寝。 干寻思:“周瑜是个精细人,天明寻书不见,必然害我。”睡至五更,干起唤周瑜;瑜却睡着。干戴上巾帻,潜步出帐,唤了小童,径出辕门。军士问:“先生那里去?”干曰:“吾在此恐误都督事,权且告别。”军士亦不阻当。干下船,飞棹回见曹操。操问:“子翼干事若何?”干曰:“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操怒曰:“事又不济,反为所笑!”干曰:“虽不能说周瑜,却与丞相打听得一件事。乞退左右。” 干取出书信,将上项事逐一说与曹操。操大怒曰:“二贼如此无礼耶!”即便唤蔡瑁、张允到帐下。操曰:“我欲使汝二人进兵。”瑁曰:“军尚未曾练熟,不可轻进。”操怒曰:“军若练熟,吾首级献于周郎矣!”蔡、张二人不知其意,惊慌不能回答。操喝武士推出斩之。须臾,献头帐下,操方省悟曰:“吾中计矣!”后人有诗叹曰:“曹操奸雄不可当,一时诡计中周郎。蔡张卖主求生计,谁料今朝剑下亡!”众将见杀了张、蔡二人,入问其故。操虽心知中计,却不肯认错,乃谓众将曰:“二人怠慢军法,吾故斩之。”众皆嗟呀不已。 操于众将内选毛d、于禁为水军都督,以代蔡、张二人之职。细作探知,报过江东。周瑜大喜曰:“吾所患者,此二人耳。今既剿除,吾无忧矣。”肃曰:“都督用兵如此,何愁曹贼不破乎!”瑜曰:“吾料诸将不知此计,独有诸葛亮识见胜我,想此谋亦不能瞒也。子敬试以言挑之,看他知也不知,便当回报。”正是:还将反间成功事,去试从旁冷眼人。
2023-09-11 05:14:531

三江口曹操兵败,群英会蒋干盗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江口曹操兵败后,派蒋干到东吴劝降,周瑜借机骗蒋干盗取书信,引诱曹操杀了蔡瑁、张允,选不熟水战的毛介、于禁二人任水军都督。
2023-09-11 05:15:041

蒋干盗书歇后语

  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群众在生活实践中所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下面是我帮大家整理的蒋干盗书歇后语,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蒋干盗书歇后语:   上了大当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知识拓展:   名称:蒋干盗书   拼音:jiǎng gàn dào shū   解释: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事例:~的故事不能忘。   用法:作宾语、定语;指中计   成语故事: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起因】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经过】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群英会!真是—同窗契友会‘群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乘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直喝得酩酊大醉。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计谋应用:   皇太极进兵中原,遭到明将袁崇焕的阻挡。皇太极来硬的不行,来软的也不行,正愁没机会突破袁崇焕这一关时,恰巧手下人抓了个明朝太监,皇太极便想起蒋干盗书的故事。于是他安排一个将军当周瑜,和这个太监同住,半夜里故意和别人讲袁崇焕如何如何。那个太监装睡,就做了偷听的蒋干,然后不费劲儿地逃回京城向崇祯皇帝报告。崇祯一听就火了,把袁崇焕召回京城抓起来,后来定了个谋反罪给杀了。乍一看,这是典型的“蒋干盗书”,可细一琢磨,里面却又充满疑惑。按说,《三国演义》是汉人妇孺皆知的小说,可为啥满人用计,汉人却上当呢?说起来,这是一个重视程度问题,当时的明人根本没把小说当回事儿,而在清人那里却成了一部兵书,被人研究个透,使上其中的一两条计策也就不奇怪了。   一个太监的"话为什么能胜过手握重兵的将军?书中的蒋干起码还有个书面证据,这里就凭一张嘴让皇帝相信,足见这个“蒋干”的厉害。其实不然,反间计的成功是有很多因素组成的,崇祯皇帝和曹操一样是个多疑的人,手握重兵的袁崇焕本来就让皇帝不放心,只要有人一捣鼓使坏,自然假的也会成真了。   当然,这种谁聪明谁傻的因素还是次要的,重要的是社会形态的影响。明王朝是一个宦官当权的朝代,像什么刘瑾、魏忠贤等太监一族的权倾朝野,和皇帝信任是分不开的。宁信太监不信大将,处于这种传承已久宦官受宠的大背景下,崇祯皇帝也不例外,皇太极实施的反间计是崇祯宠信宦官的必然结果,也是对明王朝太监地位的一种真实写照。   一个计策的成功,需要有各种因素配合,更要靠社会背景决定。“蒋干盗书”也不完全是袁崇焕致死的原因,毕竟那是一次偶然行为,明王朝奸臣当道、领导昏庸,气数已尽才是主因。其实,不管做什么,努力不一定好用,得到领导信任那才是真的。
2023-09-11 05:15:111

蒋干盗书猜一生肖?

这是三国里面的故事,我猜是猴
2023-09-11 05:15:219

蒋干盗书 周瑜用的什么计策?

反间计 希望对你有帮助
2023-09-11 05:15:441

蒋干盗书打一歇后语的答案

   歇后语 不仅有趣,而且背后还蕴藏了深刻的哲理,很适合孩子学习。那么蒋干盗书打一歇后语的答案你知道吗?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蒋干盗书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蒋干盗书打一歇后语的答案   蒋干盗书 ———— 上了大当   蒋干盗书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拓展摘抄   盗马贼挂佛珠 ———— 假正经;假装正经   盗马贼披袈裟 ———— 嫁祸于人   盗墓贼作案 ———— 捣鬼   见了强盗喊爸爸 ———— 认贼作父   蒋干盗书 ———— 上了大当   老鼠偷秤砣 ———— 倒贴(盗铁)   老鼠盗葫芦 ———— 大头在后面;大的在后头   老子偷瓜儿盗果,老子杀人儿放火 ———— 辈更比一辈坏   面具店里失盗 ———— 丢脸   庙堂里失盗 ———— 神不知鬼不觉   强盗打灯笼 ———— 明火执仗   强盗的面孔 ———— 贼眉鼠眼   强盗发善心 ———— 难上加难;难得一回   强盗过后安弓箭 ———— 没用处;没得用   强盗敲门 ———— 来者不善   强盗杀死赵公元帅(财神) ———— 谋财害命   强盗上了云头星 ———— 偷天换日   强盗伸手 ———— 偷偷摸摸   强盗偷石磙 ———— 笨贼   蒋干盗书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拓展精选   盗劫化子 ———— 太绝情   窦儿敦盗马 ———— 嫁祸于人   窦尔敦盗御马 ———— 嫁祸于人;艺高胆大   广泉寺的和尚 ———— 奸、淫、邪、盗   耗子盗洞 ———— 一个劲儿往前钻;走后门   耗子看粮仓 ———— 监守自盗   耗子偷秤砣 ———— 力不能及;力不从心;心有余而力不足;倒贴;盗铁   耗子钻烘炉 ———— 倒贴;盗铁   侯成盗马 ———— 两无功   猴子看果园 ———— 监守自盗;求之不得;越看越少;越看越光;自食其果   狐狸掌鸡济 ———— 监守自盗   狐狸掌鸡厩 ———— 监守自盗   蒋斡盗书 ———— 只顾欢喜,忘了中计   进门发现家被盗 ———— 傻眼了   孔子盗银 ———— 绝不可能   李鬼劫路 ———— 欺世盗名;盗名欺世   龙狗守鸡屋 ———— 自守自盗   马大哈被盗 ———— 贼走关门   强盗扮君子 ———— 不象;不相称;装不像   强盗扮书生 ———— 改面不改心;冒充斯文   强盗 唱歌 ———— 贼腔   蒋干盗书打一歇后语的答案拓展推荐   强盗做梦 ———— 想着偷   强盗的钱财 ———— 来路不明   强盗救火 ———— 趁火打劫   强盗照镜子 ———— 贼头贼脑   强盗的欲望 ———— 填不满   强盗拍照片 ———— 贼相难看;贼头贼脑   强盗碰着贼爷爷 ———— 黑吃黑   杀人越货的强盗 ———— 凶相毕露   圣人盗书 ———— 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孙大圣管蟠桃园 ———— 监守自盗   县太爷盗金库 ———— 财迷心窍;财迷   小偷碰见盗贼 ———— 恶人遇恶人   行盗遇火灾 ———— 趁火打劫   掩耳盗铃 ———— 自欺欺人;自己哄自己   养个孩子学响马(旧称劫路的强盗) ———— 有失家教   贼娃子进铁匠铺 ———— 倒贴(盗铁)   做贼盗黄连 ———— 自讨苦吃   做贼的老婆当妓女 ———— 男盗女娼   白素贞盗灵芝草 ———— 舍命不舍夫   白素贞盗仙草 ———— 舍命不舍夫   打起脸来做强盗 ———— 不顾脸 蒋干盗书打一歇后语的答案相关 文章 : 1. 蒋干盗书打一成语的答案 2. 蒋干盗书歇后语的答案 3. 打水不关水龙头歇后语的答案 4. 关公开凤眼歇后语的答案 5. 关帝庙求子歇后语的答案 6. 曹操用人歇后语的答案 7. 出自名著的歇后语 中国名著的歇后语
2023-09-11 05:16:031

脑筋急转弯:问:(蒋干盗书)答(上了大当)求解什么生肖

应该是亥猪吧!
2023-09-11 05:16:113

关于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诸葛亮招亲——才重于貌  曹操败走华客道——不出所料  张飞抓耪子——大眼瞪小眼  
2023-09-11 05:16:2215

三国演义中三江口曹操兵败军群英会蒋干盗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发生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
2023-09-11 05:16:501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解释—生肖)

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典故:赤壁之战前,蒋干向曹操说,他和周瑜是同学,愿意去说服周瑜.曹操同意了之后,蒋干就去长江对岸.结果周瑜高明,不但让蒋干没有机会说出劝降的话来,还安排计策,让蒋干以为曹操麾下降将r原荆州刘表手下的蔡瑁张允暗中勾搭周瑜,于是把所谓的证据7蔡瑁张允私通周瑜的书信盗走bfj让曹操斩了蔡瑁张允.395
2023-09-11 05:17:042

蒋干盗书是什么意思 蒋干盗书的出处

1、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2、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发生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3、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4、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2023-09-11 05:18:011

歇后语 蒋干盗书 的下一句是什么?有4个选择

聪明反被聪明误
2023-09-11 05:18:134

蒋干盗书故事内容 蒋干盗书介绍

1、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发生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2、蒋干是九江人,当时为曹操的幕宾。汉九江与周瑜老家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同属扬州,所以蒋干自称跟周瑜是同州里的老乡,两人并有过交往。这可能是曹操派遣他去游说周瑜的一个原因。再是蒋干这人很有口才,《江表传》称其有仪容,以才辩见称,在江、淮之间独一无二。曹操手下人才济济,独挑选蒋干去游说周瑜,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只是没能如愿。
2023-09-11 05:18:331

蒋干盗书故事内容 蒋干盗书介绍

1、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发生在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2、蒋干是九江人,当时为曹操的幕宾。汉九江与周瑜老家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同属扬州,所以蒋干自称跟周瑜是同州里的老乡,两人并有过交往。这可能是曹操派遣他去游说周瑜的一个原因。再是蒋干这人很有口才,《江表传》称其有仪容,以才辩见称,在江、淮之间独一无二。曹操手下人才济济,独挑选蒋干去游说周瑜,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只是没能如愿。
2023-09-11 05:18:461

蒋干盗书的故事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起因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经过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群英会!真是—同窗契友会‘群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乘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直喝得酩酊大醉。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周瑜的计谋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将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2023-09-11 05:18:531

“蒋干盗书”是什么故事?

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箭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一员大将,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群英会!真是—同窗契友会‘群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乘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直喝得酩酊大醉。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2023-09-11 05:19:032

蒋干盗书起因经过结果讲的是什么?

周瑜想除掉曹军训练军的蔡瑁、张允
2023-09-11 05:19:264

蒋干盗书的经过

蒋干盗书的经过   蒋干盗书的经过,在演义故事中,蒋干是一个被周瑜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小丑,但是在正史中,他却并非那样,他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人物,当时名望很高的名士,更是出色的辩论家,可见他有着不俗的实力。   蒋干盗书的经过1   赤壁之战前夕,曹操亲帅八十多万大军与东吴军队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一场大战即将拉开序幕。   战前,曹操先给周瑜下了一道降书,周瑜见书,撕得粉碎。周瑜的老同学蒋干在曹操手下当谋士,见此情况他自告奋勇去东吴劝降周瑜。 曹操知晓后非常高兴,亲自办酒宴为蒋干送行。当蒋干来到周瑜营帐时,周瑜早已知道来者何意。他便将计就计设盛宴款待蒋干,并故意说今日不谈两方的`事让其无从开口。   酒过三巡,周瑜假装喝醉与蒋干回自己营帐后鼾声大睡。而蒋干则趁周瑜熟睡时翻找他的文书。 不一会儿,蒋干便翻到了曹军水师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这时,周瑜突然说要取曹操首级的梦话,吓得蒋干匆忙收起降书装睡。直至清晨,蒋干趁机逃回曹营。曹操看见降书后,立马斩杀了蔡瑁、张允。周瑜利用蒋干盗书成功斩杀曹操手下两员大将。结果,赤壁一战曹军大败。   后来,蒋干盗书成了反间计的典型案例。   蒋干盗书的经过2   蒋干,字子翼,汉末三国时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历史上的蒋干是当时的名士,而罗贯中在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则将蒋干刻画成了被周瑜所愚弄的小丑形象。   《三国志》描述蒋干“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三国志·江表传》)。初曹操知道周瑜年少有美才,派蒋干去见周瑜,希望能说动周瑜,周瑜接见蒋干,向蒋干说:“子翼良苦,远涉江湖为曹氏作说客邪?”蒋干说:“吾与足下州里,中间别隔,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并观雅规,而云说客,无乃逆诈乎?”周瑜说:“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然后和蒋干一同进食。   三天后周瑜邀请蒋干叁观军营,宴饮时还请侍者展示服饰珍玩,并向蒋干说:“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蒋干笑着但始终没有说话。蒋干回去后向曹操称赞周瑜雅量之高不是言辞所能形容。   《三国演义》描述赤壁之战前蒋干充当曹操之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而当时,不想周瑜正担心蔡瑁和张允帮助曹军训练好水军,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诱导他盗走假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以反间计除去了这二人。后却自以为立功。成为笑柄。死于193年赤壁之战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群雄纷争的局面,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   对于这场战争,当时很多人都想不到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接着又趁势夺取荆州的一代枭雄曹操竟败于黄口孺子周郎之手。 曹操失败的原因固然很多,但与蒋干这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腐儒二过江东大有关系。
2023-09-11 05:19:331

蒋干盗书的成语解释及相关资料

  ”蒋干盗书“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那关于这个成语大家又了解多少呢?下面是我整理搜集的关于蒋干盗书的成语解释及相关资料,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蒋干盗书的故事   曹操给周瑜下了一道降书,周瑜见书,撕得粉碎。周瑜的老同学蒋干在曹操手下当谋士,他自告奋勇去东吴劝降周瑜。这天,周瑜和部下商议破曹计策,有人报告蒋干来了。周瑜一听,就知道蒋干来作说客,眉头一皱,向部下说出了自己的妙计,然后笑着出帐迎客。周瑜挽着蒋干的手进帐,并设宴招待。待众将到齐后,周瑜对大家说:"这是我的老朋友,虽然从曹操那里来,但不是来当说客的,大家不要怀疑。"宴毕,周瑜假装喝醉,挽蒋干同榻休息,不一会,周瑜佯装睡着。蒋干轻轻起身,翻看周瑜的案卷,得知曹军中的蔡瑁、张允二将军给周瑜写了降书,大为吃惊,急忙藏起降书,轻轻躺回床上,假装睡着。后半夜,有人进帐叫醒周瑜说:"曹营有人来了,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周瑜听罢,躺下又睡。蒋干偷偷起来,径直出营,过江把信交给曹操。曹操大怒,杀了蔡瑁,张允。消息传到东吴,周瑜哈哈大笑说:"我所担心的就是这两个人,现在我什么都不怕了。"事后,曹操醒悟,知道中了周瑜的反间计。   蒋干盗书   常用   jiǎng gàn dào shū   【成语释义】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主谓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中计   【产生年代】   当代成语   成语例句   蒋干盗书的故事不能忘   网络英语释义   1. The Scuba Diver 2. JGDS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箭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蒋干盗书的典故   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起因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经过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群英会!真是—同窗契友会‘群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乘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直喝得酩酊大醉。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周瑜的计谋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将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蒋干这个人   蒋干是九江人,当时为曹操的幕宾。汉九江与周瑜老家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同属扬州,所以蒋干自称跟周瑜是同州里的老乡,两人并有过交往。这可能是曹操派遣他去游说周瑜的一个原因。再是蒋干这人很有口才,《江表传》称其有仪容,以才辩见称,在江、淮之间独一无二。曹操手下人才济济,独挑选蒋干去游说周瑜,是下了一番苦心的,只是没能如愿。   相关的史料   蒋干游说周瑜的基本史实就是这样,问题在于蒋干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见周瑜的,《江表传》没有明确记载,于是出现了三种说法。   一说在赤壁之战后。《资治通鉴》将此事记载为建安十四(公元209年)年冬十二月,即公元210年之初。此时的周瑜,已攻下江陵,屯据南郡,领东吴南郡太守。所以,蒋干游说周瑜,就是周瑜在荆州之时。一些书籍也按《资治通鉴》的记载将此事放在周瑜领南郡太守之时,如《诸葛亮评传》(柳春藩着,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7月出版)。此书叙说,赤壁之战后,曹操在政治上采取分化瓦解敌人的策略,于是派周瑜故旧九江人蒋干去见周瑜进行策反,结果被周瑜拒绝。一说在赤壁之战前。如刘逸生《三国小札》所说。刘先生认为司马光《资治通鉴》把蒋干游说周瑜这件事放在建安十四年冬,是不合理的。因为这时周瑜已立下大功,成为东吴第一号人物,绝不是曹操一个说客能打动的,曹操也不至于在赤壁大败之后向周瑜劝说归降。果真如此,曹操便真是个大傻瓜了。这是刘逸生先生的看法。再就是《三国演义》所说,蒋干游说周瑜是在赤壁大战之时。这跟《江表传》的记载显然相违,只是小说家移花接木的艺术手法而已。《三国演义》写赤壁之战时 “群英会蒋干中计”这段文字,源于元代的《三国志平话》,也不全是罗贯中的发明创造。罗贯中只是对《平话》作了一番加工改造,使故事既生动传神,又显得合理。《平话》里的蒋干是个仙长,曹操拜其为师,派他去游说周瑜,结果反中了周瑜之计。《演义》把仙长、拜师这些去掉了,又对故事精心修饰,使“群英会蒋干中计” 这个回目花团锦簇,十分好看,而蒋干也就成了书卷气十足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小丑式人物,如戏剧《群英会》中所表演的那样。
2023-09-11 05:19:411

成语典故之蒋干盗书

成语典故之蒋干盗书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起因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经过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群英会!真是—同窗契友会‘群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乘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直喝得酩酊大醉。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周瑜的"计谋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将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
2023-09-11 05:19:591

蒋干盗书的主要内容

  1、《蒋干盗书》的主要内容:   曹操亲率百万大军,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曹操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曹操斩了蔡瑁、张允。   2、《蒋干盗书》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3、《蒋干盗书》起因: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2023-09-11 05:20:071

蒋干盗书的故事概括

  赤壁大战前夕,曹操和周瑜双方剑拔弩张,这时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因为他和周瑜是同窗。结果周瑜设计让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被盗的书主要写了什么?   蒋干盗书,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盗走的书的内容是:“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於势耳。今已赚北军困於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於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覆。”大意是:我们投降曹操,图的不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而是被形势所逼。如今我们已经把北军(北方来的,自然是曹军)骗到寨中困了起来,只要方便动手,我们即刻就可以把曹操老贼的人头送到您面前(“麾下”敬辞,称将帅)。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传来喜讯的。您可千万别怀疑我们啊!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2023-09-11 05:20:141

蒋干盗书的歇后语

蒋干盗书的歇后语是——上当受骗
2023-09-11 05:20:405

蒋干盗书歇后语下一句

蒋干盗书歇后语下一句是上了大当。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三国演义的历史背景:《三国演义》中的蒋干,字子翼,三国时期的人物,九江(治今安徽寿县)人。《演义》描述赤壁之战前蒋干充当曹操之说客,企图劝说周瑜投降。而当时,不想周瑜正担心蔡瑁和张允帮助曹军训练好水军,将计就计,摆下“群英会”,诱导他盗走假的张、蔡二人的“投降书”,以反间计除去了这二人。后却自以为立功,成为笑柄。赤壁之战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群雄纷争的局面,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对于这场战争,当时很多人都想不到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大败袁绍,接着又趁势夺取荆州的一代枭雄曹操竟败于黄口孺子周郎之手。正在周瑜为此发愁的时候,蒋干又来了。是他把庞统引见给曹操,曹操轻信了名士庞统献的连环计,导致了战争的失败。
2023-09-11 05:20:571

蒋干盗书的起因是什么?

蒋干盗书,汉语成语,拼音是jiǎng gàn dào shū,意思是比喻上当受骗,出自《三国演义》。那么蒋干盗书的起因是什么呢? 蒋干盗书的起因是什么 1、起因: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2、背景: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3、结果: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将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以上就是给各位带来的关于蒋干盗书的起因是什么的全部内容了。
2023-09-11 05:21:121

“蒋干盗书”盗书是什么意思

书,信;盗书,偷信。
2023-09-11 05:21:239

蒋干盗书的故事概括 蒋干盗书是三国演义第几回

  赤壁大战前夕,曹操和周瑜双方剑拔弩张,这时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因为他和周瑜是同窗。结果周瑜设计让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被盗的书主要写了什么?   蒋干盗书,这个故事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三江口曹操折兵 群英会蒋干中计。   盗走的书的内容是:“某等降曹,非图仕禄,迫於势耳。今已赚北军困於寨中,但得其便,即将操贼之首,献於麾下。早晚人到,便有关报。幸勿见疑。先此敬覆。”大意是:我们投降曹操,图的不是功名利禄荣华富,而是被形势所逼。如今我们已经把北军(北方来的,自然是曹军)骗到寨中困了起来,只要方便动手,我们即刻就可以把曹操老贼的人头送到您面前(“麾下”敬辞,称将帅)。过不了多久就会有人传来喜讯的。您可千万别怀疑我们啊!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成书后有嘉靖壬午本等多个版本传于世,到了明末清初,毛宗岗对《三国演义》整顿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
2023-09-11 05:22:031

歇后语“蒋干盗书”下一句是什么?

聪明反被聪明误。出处:原出于小说《三国演义》释义:意思一般来说是盗有所得,但因蒋干盗书中了离间计反而有重大损失,甚至比偷鸡不成蚀把米还重,因此说上了大当。造句:做人也不能太聪明,有句俗话说得好,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2023-09-11 05:22:221

蒋干盗书的介绍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2023-09-11 05:22:321

歇后语蒋干盗书

导语:歇后语蒋干盗书是什么意思?歇后语蒋干盗书的下一句是什么?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蒋干盗书的歇后语解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歇后语: 蒋干盗书   答案: 上了大当   解释: 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歇后语故事: (1)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2)起因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3)经过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羣英会!真是—同窗契友会‘羣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乘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直喝得酩酊大醉。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4)计谋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将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这幅画上,正是蒋干盗书的情景。   更多关于书的歇后语: 独眼龙看书——侧目而视 独眼龙看书——斜视 井底下看书——学问不浅 马背上看书——走着瞧 瞎子看书——观点不明 小学生看书——念念不忘 盲人读书——瞎摸
2023-09-11 05:22:451

蒋干盗书是什么意思

蒋干盗书成语典故共2个含义蒋干盗书,成语典故。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中文名蒋干盗书发生时间三国时期故事主角蒋干,周瑜,曹操故事寓意形容中了别人的反间计90%的人还看了蒋干盗书歇后语下一句蒋干盗书一一歇后语蒋干盗书指的是什么蒋干盗书打一歇后语故事说明背景曹操像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起因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加载更多
2023-09-11 05:22:543

蒋干盗书选自《三国演义》,哪一章节?

曹操率领一百万军队,驻扎在长江北岸,打算渡江直奔东吴。东吴都城周瑜也率领军队渡江与曹军对峙,双方拔剑相向。曹操的谋士蒋干从小就和周瑜一起学习,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制定了一个计划,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扩展资料:故事来源:《群英会蒋干中计》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作者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号湖海散人,山西太原人。一说钱塘(即浙江杭州人)。相传为施耐庵的学生。著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三遂平妖传》、《残唐五代史演义》等。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群英会蒋干中计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蒋干盗书
2023-09-11 05:23:021

蒋干盗书起因是什么?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2023-09-11 05:23:432

蒋干盗书的主要内容

1、《蒋干盗书》的主要内容: 曹操亲率百万大军,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曹操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曹操斩了蔡瑁、张允。 2、《蒋干盗书》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3、《蒋干盗书》起因: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2023-09-11 05:23:501

谁告诉我蒋干盗书的故事和其寓意?

 蒋干盗书  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时期。   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箭拔弩张,准备大战一场。   蒋干,字子翼,是曹操手下的谋士。他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免得大动干戈。曹操闻知大喜,亲自置酒为蒋干送行。   这天,周瑜正在帐中议事,部下传报“故人蒋干相访”。周瑜闻讯,已经猜出蒋干来意,他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连忙吩咐众将依计而行,随后带着众人亲出帐门迎接。二人相见,寒暄一番,周瑜挽着蒋干手臂同入大帐,设盛宴款待蒋干,请文武官员都来作陪。席上,周瑜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命他掌剑监酒,吩咐道:“蒋干和我是同窗契友,虽从江北到此,却不是曹操的说客,诸位不要心疑。今日宴席之上,只准共叙朋友旧交,有人提起两家战事,即席斩首!”蒋干听了,面色如土,哪敢多言!周瑜又对蒋干说道:“我自领兵以来,滴酒不饮,今日故友相会,正是:江上遇良友,军中会故知。定要喝它个一醉方休!”说罢,传令奏起军中得胜之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周瑜举杯祝酒道:“在座各位,都是江东豪杰,今日之会,可称作群英会!真是—同窗契友会‘群英",江东豪杰逞威风!”随后,乘着酒兴,起身舞剑作歌:“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直喝得酩酊大醉。   宴罢,蒋干扶着周瑜回到帐中,周瑜说道:“很久没和子翼兄共寝,今夜要同榻而眠。”说着,朦朦胧胧地睡去。蒋干心中有事,想起在曹操面前曾经夸下海口,不知回去如何交代,听听外面鼓打二更,哪里还睡得着?他见周瑜鼾声如雷,便摸到桌前,拿起一叠文书偷看起来。正翻着,忽见里面有一封书信,细看却是曹操的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看罢,大吃一惊,慌忙把信藏在衣内。再要翻其它文书,却听周瑜梦中呓语:“子翼,我数日之内,定叫你看曹操首级!”蒋干口中含糊答应着,连忙吹了灯,匆匆睡下。   清晨,有人入帐叫醒周瑜,说道:“江北有人来……”周瑜急忙止住他,看看蒋干,蒋干只装熟睡。周瑜和那人轻轻走出帐外,又听那人低声说道:“蔡瑁、张允说,现在还不能下手……”声音越来越低。蒋干心中着急,可又不敢乱动。不一会儿,周瑜回来躺下睡了。蒋干怕惊动周瑜,等周瑜睡熟,偷偷地爬起来,径直走出军营,守营军士也不阻拦。他来到江边,寻着小船,飞一般驰过长江,回见曹操。   其实,这一切都是周瑜定下的反间计。他知道曹军中只有蔡、张二将精通水战,便设下此计,想借曹操之手杀掉这两个人。曹操果真上了当,斩了蔡瑁、张允。等到众人蔡瑁,张允的头送上时,曹操才省悟过来,已经晚了,只好另换了两个水军都督。结果,赤壁一战,曹操水军一败涂地。   这幅画上,正是蒋干盗书的情景。  歇后语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成语解释  名称  蒋干盗书  拼音  jiǎng gàn dào shū  解释  蒋干:《三国演义》中的人物。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事例  ~的故事不能忘。  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中计
2023-09-11 05:23:581

蒋干盗书歇后语

上了大当。歇后语蒋干盗书——上了大当,解释:蒋干盗去书信回到曹营杀自己大将,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
2023-09-11 05:24:161

将干盗书释义?

呵呵人家呵呵
2023-09-11 05:24:254

蒋干盗书---上了大当猜一生肖?

害主。生肖亥猪!如果我的答案有帮助到你。希望五星采纳一下寂寞为你解答。
2023-09-11 05:24: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