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主要人物有谁?

2023-10-05 05:12:29
TAG: 人物
共3条回复
大鱼炖火锅

爱德华·格里那凡(邓肯号、玛考姆府的主人)

海伦夫人(格里那凡的妻子)

约翰·孟格尔(邓肯号船长)

麦克那布斯(少校)

汤姆·奥斯丁(邓肯号大副)

哈利·格兰特(大不列颠号船长)

玛丽·格兰特(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罗伯特·格兰特(格兰特船长的儿子)

雅克·巴加内尔(地理学家)

汤姆·艾尔通(大不列颠号的水手)

穆拉迪、威尔逊(邓肯号的水手)

S笔记
格里那凡爵士,哈利·格兰特,格里那凡夫妇,麦克那布斯少校,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玛丽和罗伯特以及以粗心大意著称的地理学家雅克·巴加内尔
看一看吧,希望能帮助你。
牛云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主要人物有: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海伦夫人、麦克那布斯少校、水手艾尔顿、格兰特船长、巴加内尔地理学家、孟格尔船长以及奥斯丁这充分值得信赖的老水手。

相关推荐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了什么内容?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是通过格兰特船长的精神来体现苏格兰儿女的雄心壮志以及他们永不言败的精神,从本质上来看,凡尔纳通过这部小说塑造了苏格兰人民敢于拼撑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从苏格兰当时的国情和国家局势来看,苏格兰人民需要为祖国去寻找一处完全属于苏格兰的移民区,使祖国能够在欧洲寻得一处独立的移民区,让苏格兰人民获得独立和解放。通过展现一路上苏格兰人民的骁勇善战、不畏艰险,体现了凡尔纳反对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的进步思想。扩展资料十九世纪最后的二十五年,人们对科学幻想非常着迷,这与这一时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儒勒·凡尔纳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写出了大量科幻题材的传世之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就是其中一部。该书创作于1865~1866年,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下,从苏格兰当时的国情和国家局势来看,苏格兰人民需要为祖国去寻找一处完全属于苏格兰的移民区,使祖国能够在欧洲寻得一处独立的移民区,让苏格兰人民获得独立和解放。当时的世界格局正是处于反殖民斗争和争取奴隶解放的重要时期。1956年,中国翻译家、教授范希衡翻译《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被选为教育部《大纲》新课标中学生语文课外必读书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2023-09-11 16:40:21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内容简介(100字以内)

IJKL我整理的55本国外名著,TXT格式,中英两个版本都有,都挺好看的,你提到的这本里面有的,既读了名著,对提高英语也挺有帮助的,百度网盘发给你吧,希望能对你有用 MNOP
2023-09-11 16:40:509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什么内容?

这部小说的故事是描写游船“邓肯号”船主格里那凡得到两年前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请求英国政府派谴船只去寻找。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直是歧视的,竟拒绝了他的请求。格里那凡对英国政府的态度颇为愤慨,毅然决定自行组织旅行队,亲自去完成这一事业。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谴责了贫困、失业可人压迫人的现象,对殖民制度提出了控诉,对那些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表示了同情。这部小说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之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
2023-09-11 16:41:552

《格兰特船长的女儿》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28888888888
2023-09-11 16:42:208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作者是谁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内容是什么

1、《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作者:儒勒·凡尔纳。 2、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写于1865~1866年,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一部,全书共3卷70章。 3、小说故事发生在1864年,讲述了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 4、整部小说跌宕起伏,情节引人入胜,同时具有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的特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着读者,展现了苏格兰民族的精神。
2023-09-11 16:42:43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内容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内容是什么

1、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内容:这部小说的故事是描写游船“邓肯号”船主格里那凡得到两年前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请求英国政府派谴船只去寻找。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直是歧视的,竟拒绝了他的请求。格里那凡对英国政府的态度颇为愤慨,毅然决定自行组织旅行队,亲自去完成这一事业。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2、《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谴责了贫困、失业可人压迫人的现象,对殖民制度提出了控诉,对那些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表示了同情。这部小说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之一。
2023-09-11 16:42:511

《格林兰特船长的儿女》梗概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是邓肯号游船的船主,他从海上的漂流物里获得了一份文件,从中得知两年前在海上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尚在人间,于是毅然带着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等人,驾驶着自己的游船“邓肯号”去寻找和营救。  他们到达南美后横穿美洲大陆,最后发现船长的遇难地点是在澳大利亚海岸。他们乘船到达澳大利亚后,遇见了船长原来的水手艾尔通,上了这个海盗头子的当,又横穿澳洲大陆,被土人俘获后陷入绝境。  他们逃脱后重新回到了“邓肯号”,并且见到了被俘的艾尔顿,与他协商:让他说出事实,不把他交给英国警方,让他在一个孤岛上自生自灭。于是选择了在太平洋里荒凉的塔博尔岛上,不料在岛上巧遇格兰特船长,于是一起胜利地回到了苏格兰。  本书还描写了人们在大自然里的种种奇遇,其中有地震,有飓风,有狼群;有几百头牛一起陷入泥潭,滔滔的洪水使平原变成海洋;有他们逃离被闪电击中的大树,又碰上潜伏在水里的鳄鱼;真可谓千难万险,扣人心弦。  更为动人的是,格兰特船长为了反对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奴役,到太平洋里去为苏格兰侨民寻找移民的岛屿而遇难,而格雷那万爵士则为了救他的同胞而不惜一切。他们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体现了凡尔纳反对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的进步思想,显示出维护社会正义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补充: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很佩服凡尔纳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当你读这本小说时仿佛你也深入其中,你会为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兴奋或着急。他们是多么勇敢与乐于助人啊……一个从鲨鱼肚中发现的漂流瓶让他们走上这条艰苦的冒险之路,换位想一想,如果是你经历这样的情况呢?你会不会推辞道:“嗨,这已经是老事了,信纸都被海水给侵蚀了,说不定人都已经了,我们还为什么要卖力去就一个生未卜的人呢?”我承认,如果是我,我也不一定会像这群勇敢的人们,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而放弃一切踏上这条旅程。这是一种精神,虽然这个故事是作者虚构的,但每一个故事的灵魂都是要告诉人们一些我们知道,但不一定能够办到的精神……   格兰特船长会得救吗?这群勇敢的志者会遇到危险吗?大家会不会中途放弃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未知……而我们的人生,不也是等待着一个一个未知的成功与失败的到来吗……
2023-09-11 16:43:01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人物简介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是邓肯号游船的船主,他从海上的漂流物里获得了一份文件,从中得知两年前在海上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尚在人间,于是毅然带着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等人,驾驶着自己的游船去寻找和营救。他们到达南美后横穿美洲大陆,最后发现船长的遇难地点是在澳大利亚海岸。他们乘船到达澳大利亚后,遇见了船长原来的水手艾尔顿,上了这个海盗头子的当,又横穿澳洲大陆,被土人俘获后陷入绝境。他们逃脱后决定把艾尔顿丢弃在太平洋里荒凉的塔博尔岛上,不料在岛上巧遇格兰特船长,于是一起胜利地回到了苏格兰。本书还描写了人们在大自然里的种种奇遇,其中有地震,有飓风,有狼群;有几百头牛一起陷入泥潭,滔滔的洪水使平原变成海洋;有他们逃离被闪电击中的大树,又碰上潜伏在水里的鳄鱼;真可谓千难万险,扣人心弦。更为动人的是,格兰特船长为了反对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奴役,到太平洋里去为苏格兰侨民寻找移民的岛屿而遇难,而格雷那万爵士则为了救他的同胞而不惜一切。他们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体现了凡尔纳反对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的进步思想,显示出维护社会正义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一个满腹激情与神秘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拾获的“天平鱼”(是一种海中极凶猛的鲨鱼)腹中那神秘的漂流瓶,是失事船只的求救信还是航海者无聊时写的打油诗?是信!是三章分别用英文,法文和德文写的求救信,这三张被海水侵蚀得残缺不全的求救信引起了航海者们极大的探索兴趣。他们分别把信上所能看清的词汇翻译了出来,然后汇集成一种语言连猜带想的把这封求救信填补全了,是的,的确是一封求救信!是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他在一个纬度37.11"的地方被印第安人逮捕。机智的格里那凡爵士,慈祥温柔的海伦夫人,深沉稳中的麦克那布斯少校,粗心大意却精通地理学的巴加内尔地理学家,还有格兰特船长两个坚强的儿女:坚毅刚强的格兰特小姐和勇敢的小罗伯尔,精通航线的孟格尔船长以及奥斯丁这充分值得信赖的老水手。他们乘坐着邓肯号,走向拯救格兰特船长的冒险之路.......
2023-09-11 16:43:113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一部科幻小说,主要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主要讲述了主角带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寻找船长的故事。
2023-09-11 16:43:194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写作背景是什么?应该如何进评价?

这本书的写作背景是19世纪最后的25年,当时人们对科学非常的着迷,我觉得这本书还是非常不错的。
2023-09-11 16:44:004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主要内容

在19世纪,驾着能使八面风的帆船周游世界的船长,是传奇式的英雄。格兰特船长就是这样的一位英雄,可这位英雄却失踪了。英雄的儿女也是英雄,他们在“邓肯”号船主和一位地理学家的帮助下,开始了寻找父亲的冒险历程。他们跨过大西洋,穿过南美大陆,又走遍了大洋洲……他们几乎被父亲的仇人害死,还险些被土著人吃掉……好在九死一生之后,他们还是找到了被困在荒岛上的父亲。在这个过程中,寻找父亲的儿女们自己也长大了,女儿找到了爱情,儿子也开始了自己的事业。
2023-09-11 16:44:3212

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是很多朋友喜欢的作品,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查看。   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凡尔纳三部曲中的第一部,生动刻画了善良的格里那凡爵士。格里那凡爵士在一天捕鲨鱼时,发现一个藏有信封的瓶子,并找到了两年前格兰特船长失踪的线索。在遭到英国政府拒绝后,海伦夫人决定出海寻找,并带上了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女儿,在途中,他们不知遇到了多少困难:印度洋的怒涛,他们用海豹油化险为夷;草原上的红狼,小罗伯特引火上身;艾尔通的叛变,被奥斯丁的机智识破;黑夜间的洪水,塔卡夫勇救大家;更可怕的是成为了食人部落的俘虏,在死亡的恐惧下,罗伯特和巴加内尔巧设计划,救出大家……当然也遇到了不少好人:塔卡夫引路救人;巴加内尔上错船却帮上了大忙,破了信,救了人……   格里那凡爵士一行,坚强、勇敢,最终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我们就应该学习这种坚强、勇敢。看,我们的红军,跋山涉水,经过11个省,1 8座大山,24条大河,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红色之路。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牺牲了多少战士,但,后面的红军没有吓跑,勇往直前;岷山千里皑皑白雪,路上冻死了多少个战士,但,后面的红军没有吓跑,勇往直前……瞧,黄继光壮士在弹雨中,匍匐前进,坚持用自己生命的最后力气,爬到敌人的火力点,”轰“,黄继光用手雷砸了敌人的半边火力点,在生命之火快燃尽时,他为了激励战士们,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我正缺少这种勇敢。现在的家庭,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在家里都是小公主、小王子。那天夜里,爸爸叫我去倒垃圾顺便拿张报纸,我胆战心惊地了门,晚风一吹,草木摆动,我吓的将垃圾一扔,飞快地跑去拿了报纸,一口气跑到家门口,飞也似的转身关了门,大呼了一口气。我是该勇敢点,哪怕是在学习上,我遇到了稍难一点的题目,就退缩了。将它搁下来,而不是继续思考下去。我想,我以后一定要学习格里那凡爵士,在慌张时冷静下来;我以后一定要学习小罗伯特,在别人争执中思考,牺牲自己;我以后一定要学习孟格尔船长,在死亡的恐惧下,寄托对生的希望;我以后一定要学习巴加内尔,在快吓昏的情况下,巧设妙计,摆脱困难;我以后一定要学习奥斯丁,随机应变,机智聪明;我以后一定要学习格兰特船长,怀着信念,终于等来了格里那凡爵士一行……   勇敢是成功的金钥匙,只有得到了它,你才能走向成功!   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2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写了: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航海捕鲨时,发现了一只藏在鱼腹中的香槟酒瓶,并从中得到了两年前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向英国政府提出前往营救却因为英国政府瞧不起苏格兰人,而遭到了英国的拒绝。爵士一行人决定亲自出海寻找。一路上,他们经过智利、阿根廷、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格里那凡爵士一行在翻越安第斯山的过程中,遭遇了一场地震,从山上滚落山坡,幸免于难。而格兰特船长的儿子小罗伯特在滚落的过程中,则被一只硕大凶残的兀鹰抓上了天空,命危在旦夕。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路过的一位土著人神奇的一枪击中了那只硕大凶残的兀鹰,那只兀爪子抓着小罗伯特坠落河岸,小罗伯特在大家的努力下又回到了格里那凡爵士的怀抱里。他们又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路。而现在,一名初中生的我,依然能在柔和的月光看见父亲严厉要求我时的身影,父亲提出的每一点,我都会照做。严厉,也是亲情的一种。我总能梦见我缓缓走过亲情的桥梁,走向满是亲情的彼岸,而我看见,父亲正站在岸边,微笑地向我招手。在一座庄园里流窜犯艾尔通骗取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的信任,加入寻找格兰特船长以行人的团队,驾驶牛车指挥车队驶往目的地。蓄谋已久的艾尔通心中已策划着一场阴谋,在后面的行程中他与其他流窜犯暗中窜通,不断制造事端,多次使格里那凡爵士等人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   最后他们终于在太平洋上的一座荒岛上找到了失踪两年的格兰特船长。格兰特船长一家也终于团圆了。在后来的日子里小罗伯特接下了格兰特船长的航海事业。而流窜犯艾尔通则被格里那凡爵士留在了荒岛。   这片文章告我们只要自已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你的人生目标是一定能实现的,有志者事竟成!   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3   俗话说得好:”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个暑假里,读点好书可不能少,我要补充一些有关知识的食物。多读点书,增长了一些知识,可以让你那丰富的内涵比漂亮的容颜更能让人经久不忘。《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就是一本极好的名著,它的内容生动有趣,人物栩栩如生,而且这还是一部我们大家都喜爱的冒险小说。   这本《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作者是法国的儒勒·凡尔纳。他一生写过八十部小说,发表过好几部科普读物。他所写的故事极富魅力,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他又是一位预言家,他在作品中提前半个世纪、甚至一世纪就预想到某些极其令人惊异的科学发现。可以说这个大师在冥冥之中还关注着我们现今的科学发展。想必大家都看过《海底两万里》吧,这本书就是懦勒·凡尔纳写的,它和《格兰特的船长》、《神秘岛》被共称为三部曲。懦勒·凡尔纳笔下的主人公都是一些天才的发明家、能干的工程师和勇敢的航海家,他通过这些人,希望能够体现出当时的知识分子的优秀品质,体现出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与资产阶级的投机钻营、贪赃枉法之人的不同之处。我走进了大自然,仿佛也走进了我的心境,里边仿佛是宁静的,但也仿佛是喧闹的。这是我的生命长河吗?我喜欢大自然,因为它给了我“生”的源泉,是美好的!无暇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述了邓肯号游船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带着格兰特的一双儿女去营救格兰特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在游玩时捡到了一个漂流瓶,里面写了两年前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他请求英国政府派船前往营救,但英国政府拒绝了他的请求。于是,格里那凡爵士毅然决定亲自组织营救队,与夫人海伦一起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乘坐邓肯号游船出海寻找格兰特船长。一路上,他们遇到了重重艰辛、困难,但他们仍不泄气,凭借无以伦比的毅力和勇敢,克服了千难万险,逃出了红狼、盗贼和吃人族的手心中。他们环绕地球整整一周,最后终于在太平洋中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格里那凡爵士他们虽然在一路上遇到了许多令人想不到的事,但是谁都没有说过一句泄气的话,谁都没有唉声叹气,谁也没有放弃那一丝丝的希望。虽然巴加内尔曾多次解读错这几封信上的意思,但是大家依然抱着希望;虽然他们在晚上受到红狼的袭击,但是就连最小的罗伯特都没有一丝的胆怯;虽然他们险些进入吃人族的口中,但是他们依旧抱着”不找到人不回家“的信念。   懦勒·凡尔纳在其作品中,谴责了贫困、失业和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丑恶现象,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抨击和控诉,对那些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表现了深切的同情,但书中也有对土著人的描述总带有一中轻蔑和歧视的态度,而且还对新西兰土著部落吃人肉的现象有所渲染。   这部小说值得大家好好的看一看,仔细地品一品,它可以激发人们的斗志,培养勇敢的精神,勇于克服困难,不畏艰难险阻,与此同时,还可以丰富我们的科学知识。快来读一读吧!   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4   这次我看的书叫做《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的是”邓肯号“上的船员们,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去寻找的船长,因为错误的理解,所以在途中遇到地震、洪水、风暴、凶狠的毛利人和一个阴谋,但他们克服种种磨难,最后成功的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最终顺利返航。   在遇到了凶猛的洪水后,大家都躲到了树上,原以为会平安无事,谁知到一场闪电却引起了一场大火,大树在雷电中着火,加之水上鳄鱼横行,更是难上加难,但是最后大家都安全了,我悬在嗓子眼的心终于落了下来。   在困难面前几乎要放弃的时候总有一扇通往成功的大门,使你一鼓作气,迈向成功。当大家被土人围攻的时候,还是巴加内尔救了大家,是因为他在写信的时候注意到了一个细节那就是看到了《澳大利亚暨新西兰报》拯救了这支队伍。   看看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他们为了营救格兰特船长,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前进,惊涛骇浪,暴风骤雨考验着他们。他们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与生命搏击,与毅力较量,最后终于在一个荒岛上找到了船长。   这都是信念的魅力,只要每个人的心里都想着成功,没有什么做不到,要坚信团结就是力量,团结的力量可以使原本势单力薄的他们一步步走向成功!!   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5   暑假期间,我读了法国着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笔下的着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这本书主要写的是: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哈利·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寻找。可英国政府一直很歧视苏格兰人,拒绝了爵士的请求。于是,格里那凡爵士毅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旅行队,亲自带队去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任务。他带着格兰特的儿女,沿着南纬37度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终于在一个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这本书里所讲的故事,虽然不是真实的但总能告诉我们一些道理。它要告诉我们的道理就是: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毅力,坚持到底是一定能够收获些什么的。   大家对林肯一定很熟悉吧?对,他就是美国第16任总统。但是他的创业之路却是十分坎坷。1832年,林肯失业了,他下定决心要当政治家。可是他竞选失败了。在一年里遭受两次打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痛苦的。接着,林肯着手自己开办企业,可一年不到,这家企业又倒闭了。在以后的17年间,他不得不为偿还企业倒闭时所欠的债务而到处奔波。林肯没有放弃,他也没有说:“要是失败会怎样?”1846年,他又一次参加竞选国会议员,最后终于当选了。   这是林肯的故事,而在生活中毅力也是必不可少的。你想一想,当你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却因为一些外界的原因而放弃了,这是多么可惜啊,也许,成功就在我们的眼前。有一次,老师给我们留了一个作业:观察并记录一颗绿豆芽发芽的过程。于是,我便种起了绿豆,并每天坚持观察记录,把这份观察记录写的十分详细,交给老师看后,得到了老师的赞扬。我非常高兴。   坚持与毅力促使着我们走向成功的未来。
2023-09-11 16:45:12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主要内容是:描写游船“邓肯号”船主格里那凡得到两年前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请求英国政府派谴船只去寻找。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直是歧视的,竟拒绝了他的请求。格里那凡对英国政府的态度颇为愤慨,毅然决定自行组织旅行队,亲自去完成这一事业。《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团结就是力量,格里纳尔文和他的队友们之所以能一次次化险为夷,是因为他们团结一心,同心协力地与困难作斗争。”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再有能耐,手大捂不过天,要独自去办一件大事,恐怕也很难办到。这时就需要朋友们的帮助,众人一条心,再大的艰难险阻也要向我们低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格里纳尔文爵士是一个有毅力、从不轻易放弃的人。不能因为某件事难做而放弃,越难办到的事情,我们越应该坚持下去,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就一定能够如愿以偿。
2023-09-11 16:45:20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内容简介

小说故事发生于1864年7月26日,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驾驶邓肯号游船在海上航行,他们在一只鲨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一份被海水侵蚀的残缺的文件。经过分析,这是1862年为英格兰人寻找新移民地的大不列颠号失事后,船长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文件。因英国政府拒绝派遣船员去寻找,爵士决定偕同妻子海伦、表兄麦克纳布斯少校、船长约翰、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尔以及船员们,驾驶邓肯号去搜寻格兰特船长。巴黎地理学会秘书雅克因为粗心搭错了船,成了船上的新成员。邓肯号经过大西洋、马德加群岛、加那利群岛、佛得角、麦哲伦海峡、不伦瑞克半岛、波拉尔角、塔尔卡那诺港,没有发现大不列颠号的踪迹。雅克提醒大家,文件有可能是从美洲大陆某条河流投下的。于是,爵士、少校、雅克、罗伯尔和三个水手开始了横穿美洲大陆的探险。这次探险,他们经历了火山喷发、地震、干渴、暴雨、洪水、雷火、被狼群攻击、鳄鱼包围等。后来雅克提出大不列颠号应该是在澳大利亚,根据这一想法,邓肯号从大西洋出发,到达百奴衣角。在百奴衣角一个庄园主家里,他们遇见了大不列颠号的水手长艾尔通,此人声称格兰特船长应该是在澳大利亚大陆。于是,一行人再次兵分两路,爵士、少校、地理学家、船长、海伦夫人、玛丽和两个水手横穿澳大利亚大陆,邓肯号则在墨尔本海域接应。后来爵士等人发现艾尔通其实是土匪头子,他撒了谎,格兰特船长不在澳大利亚大陆,且艾尔通打算抢劫邓肯号去做海盗。而地理学家雅克在替爵士给邓肯号大副写信时,把“澳大利亚”写成了“新西兰”,拿着信打算抢劫邓肯号的艾尔通成了俘虏。爵士等人摆脱了土匪的威胁后,决定搭一艘货船到墨尔本,然后回欧洲。货船在中途遇风搁浅,大家做了一个木筏,漂流到了新西兰岛,落入野蛮的毛利人手中,险些被杀死。爵士等人逃脱后,和邓肯号重逢。因为没有找到格兰特船长,大家失望地返回欧洲。途中,把艾尔通流放到一个无人小岛玛丽亚泰勒萨上,结果,却在岛上意外地发现了格兰特船长。最后明白该岛的法语名是“达抱岛”,求救文件中的这个单词被海水腐蚀了。最终,所有人员都成功返回苏格兰,约翰·孟格尔和玛丽·格兰特在古老的圣孟哥教堂里结婚;麦克那布斯少校的表妹阿若贝拉小姐爱上了雅克·巴加内尔,两人举行了婚礼;格兰特船长重回祖国后,全苏格兰人都庆祝他,他的儿子罗伯尔后来和他一样做了海员,并且在哥利纳帆爵士的支持下,为实现在太平洋建立一个苏格兰移民区的计划而努力。
2023-09-11 16:45:452

科幻作品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GHIJ我整理的55本国外名著,TXT格式,中英两个版本都有,都挺好看的,你提到的这本里面有的,既读了名著,对提高英语也挺有帮助的,百度网盘发给你吧,希望能对你有用 KLMN
2023-09-11 16:46:001

科幻作品格兰特船长的女儿

《世界科幻经典珍藏: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凡尔纳的著名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写于1867年小说描写的是游轮“邓肯"号”正存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海峡,进行其处女航,船主格早那凡爵士发现有一条鲨鱼尾随其后。水手们捕杀了鲨鱼后,发现鲨鱼腹中有一个窟封瓶,瓶中装有三封残破不全的求救信,分别用英文、法文、德文书写,此信署名为英格兰探险家格兰特船长,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获悉此事后,当即赶往格里那凡爵士府上。由于英国政府拒绝派船前往营救,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和海伦夫人便决定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乘坐“邓肯号”去寻找格兰特船长他们穿越了南美洲大草原,走遍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路上,他们克服了千难万险,以无比英勇顽强的精神,终于在太平洋上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2023-09-11 16:46:08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简介及详细资料

内容简介 小说故事发生于1864年7月26日,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驾驶邓肯号游船在海上航行,他们在一只鲨鱼的肚子里发现了一份被海水侵蚀的残缺的档案。经过分析,这是1862年为英格兰人寻找新移民地的大不列颠号失事后,船长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档案。因英国 *** 拒绝派遣船员去寻找,爵士决定偕同妻子海伦、表兄麦克纳布斯少校、船长约翰、格兰特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尔以及船员们,驾驶邓肯号去搜寻格兰特船长。巴黎地理学会秘书雅克因为粗心搭错了船,成了船上的新成员。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邓肯号经过大西洋、马德加群岛、加那利群岛、维德角、麦哲伦海峡、不伦瑞克半岛、波拉尔角、塔尔卡那诺港,没有发现大不列颠号的踪迹。雅克提醒大家,档案有可能是从美洲大陆某条河流投下的。于是,爵士、少校、雅克、罗伯尔和三个水手开始了横穿美洲大陆的探险。这次探险,他们经历了火山喷发、地震、干渴、暴雨、洪水、雷火、被狼群攻击、鳄鱼包围等。 后来雅克提出大不列颠号应该是在澳大利亚,根据这一想法,邓肯号从大西洋出发,到达百奴衣角。在百奴衣角一个庄园主家里,他们遇见了大不列颠号的水手长艾尔通,此人声称格兰特船长应该是在澳大利亚大陆。于是,一行人再次兵分两路,爵士、少校、地理学家、船长、海伦夫人、玛丽和两个水手横穿澳大利亚大陆,邓肯号则在墨尔本海域接应。 后来爵士等人发现艾尔通其实是土匪头子,他撒了谎,格兰特船长不在澳大利亚大陆,且艾尔通打算抢劫邓肯号去做海盗。而地理学家雅克在替爵士给邓肯号大副写信时,把"澳大利亚"写成了"纽西兰",拿着信打算抢劫邓肯号的艾尔通成了俘虏。爵士等人摆脱了土匪的威胁后,决定搭一艘货船到墨尔本,然后回欧洲。货船在中途遇风搁浅,大家做了一个木筏,漂流到了纽西兰岛,落入野蛮的毛利人手中,险些被杀死。爵士等人逃脱后,和邓肯号重逢。 因为没有找到格兰特船长,大家失望地返回欧洲。途中,把艾尔通流放到一个无人小岛玛丽亚泰勒萨上,结果,却在岛上意外地发现了格兰特船长。最后明白该岛的法语名是"达抱岛",求救档案中的这个单词被海水腐蚀了。 最终,所有人员都成功返回苏格兰,约翰·孟格尔和玛丽·格兰特在古老的圣孟哥教堂里结婚;麦克那布斯少校的表妹阿若贝拉小姐爱上了雅克·巴加内尔,两人举行了婚礼;格兰特船长重回祖国后,全苏格兰人都庆祝他,他的儿子罗伯尔后来和他一样做了海员,并且在哥利纳帆爵士的支持下,为实现在太平洋建立一个苏格兰移民区的计画而努力。 作品目录 第一卷 第一章 双髻鲨 第十章 南纬37°线 第十九章 红狼 第二章 三封信件 第十一章 横穿智利 第二十章 阿根廷平原 第三章 玛考姆府 第十二章 在一万二千英尺高空 第二十一章 独立堡 第四章 格里那凡夫人的建议 第十三章 从高低岩儿下来 第二十二章 洪水 第五章 邓肯号起航 第十四章 若有天助的一枪 第二十三章 过著鸟儿的生活 第六章 六号舱房的乘客 第十五章 巴加内尔的西班牙语 第二十四章 依然过著鸟儿的生活 第七章 巴加内尔的来龙去脉 第十六章 科罗拉多河 第二十五章 水火夹攻 第八章 邓肯号上又添了一位侠肝义胆的人 第十七章 草原 第二十六章 大西洋 第九章 麦哲伦海峡 第十八章 探寻蓄水场 第二卷 第一章 回到船上 第九章 维多利亚省 第十七章 百万富翁做了畜牧主 第二章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 第十章 维买拉河 第十八章 澳洲的阿尔卑斯山 第三章 阿姆斯特丹岛 第十一章 柏克与斯图亚特 第十九章 惊人的事变 第四章 巴加内尔和麦克那布斯打赌 第十二章 由墨尔本到散达斯特的铁路 第二十章 ALAND-ZEALAND 第五章 印度洋的怒涛 第十三章 地理课得过第一奖 第二十一章 四天的焦急 第六章 百奴衣角 第十四章 亚历山大山的金矿 第二十二章 艾登城 第七章 艾尔通 第十五章 澳大利亚纽西兰日报 第八章 到内陆去 第十六章 少校坚持那些是猴子 第三卷 第一章 麦加利号 第九章 往北三十英里 第十七章 为什么邓肯号会到纽西兰的东海岸来 第二章 纽西兰的历史 第十章 民族之江 第十八章 是艾尔通呢?还是彭·觉斯呢? 第三章 纽西兰岛上的大屠杀 第十一章 道波湖 第十九章 交换条件 第四章 暗礁 第十二章 一个毛利酋长的葬礼 第二十章 夜半呼声 第五章 临时水手 第十三章 最后关头 第二十一章 达抱岛 第六章 谈吃人的风俗 第十四章 禁山 第二十二章 巴加内尔最后一次的粗心大意 第七章 到了原应该逃避的地方 第十五章 巴加内尔的妙计 第八章 这地方的当前局势 第十六章 前后夹攻 创作背景 十九世纪最后的二十五年,人们对科学幻想非常着迷,这与这一时期的物理、化学、生物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密切相关。儒勒·凡尔纳在这一时代背景之下,写出了大量科幻题材的传世之作,《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就是其中一部。 该书创作于1865~1866年,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背景下 ,从苏格兰当时的国情和国家局势来看,苏格兰人民需要为祖国去寻找一处完全属于苏格兰的移民区,使祖国能够在欧洲寻得一处独立的移民区,让苏格兰人民获得独立和解放。当时的世界格局正是处于反殖民斗争和争取奴隶解放的重要时期。 人物介绍 格里那凡爵士 游轮"邓肯号"的主人,是一个富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苏格兰人。他发现来自海上的求救信后积极组织营救行动,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凭借爱心、勇敢、坚持以及与同伴的合作救回了遇难者--格兰特船长。 海伦夫人 海伦夫人是格里那凡爵士的妻子。她热情善良,善解人意,坚定地支持爵士启用"邓肯号"援救格兰特船长。在救援途中,她不惧艰险,不怕吃苦,与爵士相依相扶,最终圆满完成了任务,也实现了自己的航海梦想。 麦克那布斯少校 格里那凡爵士的表兄,沉着、理智,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具备一个军人应有的优秀素质,同时外冷内热,内心有着无尽的热情。 哈利·格兰特 失事船只不列颠尼亚号上落难的船长,最终被格里那凡爵士等人找到并获救。 玛丽·格兰特 哈利·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小罗伯尔的姐姐。她自幼便母亲去世,父亲格兰特船长在海上遇难后,她便坚强地、毅然地担当起照顾弟弟小罗伯尔的重任。 罗伯尔·格兰特 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罗伯尔年龄虽小,还有些冲动,但在援救父亲的途中,他坚强、勇敢,主动牺牲自己来掩护同伴。在大家的帮助下,他不但寻回了父亲,还成了一名无畏的男子汉。 雅克·巴加内尔 法国学者,同时以学识渊博和粗心大意而著名的地理学家。他因上错船而成为爵士他们中的一员,途中因粗心而犯了不少错误,同时也凭自己的学识与热情给予了同伴很多帮助,是一个颇富喜剧性的人物。 约翰·孟格尔 邓肯号船长,是一个航海高手,他刚满三十岁,表情严肃,既勇敢又善良。他是在格里那凡家里长大的。格里那凡家里把他抚养成人,并把他培养成一名优秀的水手。 艾尔通 曾经是格兰特船长船上的水手长,因叛变而被船长驱逐,之后加入流犯,成为匪首,狡猾而残忍,曾阴谋用诡计夺取爵士的"邓肯号",却因巴加内尔的一个错误而失败,之后主动要求爵士将其抛在一个荒岛上。 作品鉴赏 作品主题 小说将幻想与现实、梦想与科学紧密联系起来,体现出了作者的幻想精神和人类渴望自由翱翔的梦想,同时小说还与当时的科学发现紧密相连,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小说体现了探险精神。勇气、拼搏是航海士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和品质,从探险的角度来说,整部小说跌宕起伏。寻找船长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危机和威胁的过程,随时都可能会付出生命,但是小说却展现出了勇敢的探险精神,这是一种不屈服于现实困境的精神,敢于冲破一切苦难,带着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决心开始探险之旅。 整部小说展现了苏格兰民族的精神,是对一个敢于冒险和探险的民族的肯定,凡尔纳虽然是一个法国作家,但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苏格兰人民的精神,无论是从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从小说情节的发展来看,苏格兰的民族精神都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小说中,凡尔纳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且在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勇敢和顽强的精神正是苏格兰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小说的题目《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从深层意义来看,也代表着当时继承了格兰特的苏格兰精神的苏格兰人。 在思想内涵上,《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是通过格兰特船长的精神来体现苏格兰儿女的雄心壮志以及他们永不言败的精神,从本质上来看,凡尔纳通过这部小说塑造了苏格兰人民敢于拼撑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从苏格兰当时的国情和国家局势来看,苏格兰人民需要为祖国去寻找一处完全属于苏格兰的移民区,使祖国能够在欧洲寻得一处独立的移民区,让苏格兰人民获得独立和解放。通过展现一路上苏格兰人民的骁勇善战、不畏艰险,体现了凡尔纳反对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的进步思想。 小说谴责了贫困、失业和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丑恶现象。凡尔纳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和权利,反对屈辱的奴隶制度,强调了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塑造,尊重人格,崇尚人性。殖民地的人民备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人民的尊严被践踏,凡尔纳在这部小说申明显地体现出了其反对殖民压迫的思想,显示出了维护社会正义的思想认识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小说对于剥削和压迫现象予以了强烈的谴责和批评控诉,凡尔纳对贫苦人民的遭遇表示了最深切的同情,因此希望借此小说的拼搏精神来鼓励更多被压迫的人起来反抗,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而斗争。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整部小说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著读者,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深入的探讨来激发读者的信心和勇气,将一种勇于克服苦难和艰难险阻的态度传递给读者。小说的另一层思想精神内涵告诉我们要坚持人间真惰,保持人性的本真,更好地突出人的性格品质。人间真情的流露和展现表现在:一路上一行人的相互帮助搁互信任以及相互支持,单凭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在浩瀚的海洋上驰骋的,需要团队共同努力,因此不能脱离群体独立存在,应该坚持人间真惰,相信人类的基本本质。 艺术特色 凡尔纳用他的奇思妙想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奇妙的冒险世界,整部小说跌宕起伏,情节引人入胜,整部小说充满著 *** 和神秘色彩,同时具有了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的特征。 其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惊险的故事、曲折的情节、清新的文笔,更在于作者大胆而新奇的想像力,神奇而又富有科学性。 人物性格是体现一部文学作品创作内涵以及文学思想的重要因素,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作者营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剧中人物,并且用细腻的笔触,采用语言刻画、细节描写、外貌刻画等展现丰富的小说人物特征。格里那凡爵士答应出海救助格兰特船长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之后在航海过程中,几次险境他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果断顺利脱离险境,他的机智果敢在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海伦夫人是邓肯号上的重要妇女形象,她温柔慈祥,对于航行于大海的人来说,海伦夫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是重要的精神支撑。麦克那布斯少校是随行的人中的重要角色,他深沉稳重,相比较别的年轻人更加具有魄力和勇气。雅克·巴加内尔是一个常犯迷糊的地理学家,一路上因为他的马虎错误不断,不过也因为将澳大利亚写成了纽西兰,反而让全体成员获救。小说中还塑造了格兰特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坚强勇敢,为了找寻父亲不断地努力着,在一路上懂得感恩,坚毅刚强,勇敢顽强。 作品影响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一部。 1956年,中国翻译家、教授范希衡翻译《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被选为教育部《大纲》新课标中学生语文课外必读书目。 1962年11月14日,该小说由罗伯特·史蒂文森执导改编的美国电影《天涯历险记》(又名《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上映,讲述一位出航很久的船长传言已经遭到船难丧生,但船长的女儿与弟弟不相信,展开他们寻遍天涯的旅程,历经万劫终于在澳洲找到了父亲。 1996年,该小说由Donovan Scott执导改编的电影《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上映。 作品评价 中国翻译家、作家、教授范希衡:"当你读这本小说时仿佛你也深入其中,你会为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兴奋或着急。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而放弃一切踏上这条旅程。这是一种精神,虽然这个故事是作者虚构的,但每一个故事的灵魂都是要告诉人们一些我们知道,但不一定能够办到的精神。" 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陈筱卿:"小说同时谴责了贫困、失业和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丑恶现象,对殖民主义进行了抨击和控诉,对那些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这部小说值得大家拨冗一读,它可以激发人的斗志,培养勇于克服困难、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与此同时,迂可以丰富读者们的科学知识。该书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譬如。对土著人的描写总带有一种轻蔑和歧视的态度,而且还对纽西兰土著部落吃人肉的现象有所渲染。这是作者的思想受其时代的限制所产生的结果,读者们在阅读时应加以注意。" 网路作家董江波《〈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缘何成为科幻大家凡尔纳的代表作》:"这是凡尔纳写实探险作品中最为出彩的,所记录的事实,除纽西兰土著食人事件外,其他的均比较符合史实。反映了航海大潮变迁和时代发展下世界各民族的变迁。尤其是苏格兰人强烈的以民族自由和人民自由为本的精神,令人动容,而全书又围绕着营救格兰特船长展开,直到最后一刻救出船长,符合探险小说的引人入胜特征。" 湖南理工学院张岳庭博士:凡尔纳在书中对土著人抢掠成性、野蛮凶残等描述,从人道主义出发,对土著人的无人道进行了鞭挞。但凡尔纳的观点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实际上他站在西方人立场上对土著人所作的描写,只是在为西方殖民的合理性寻找理据罢了。 作者简介 儒勒·凡尔纳 儒勒·凡尔纳(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19世纪法国作家,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 凡尔纳1828年生于法国南特,1848年赴巴黎学习法律,1863年长篇小说《气球上的五星期》正式发售,一举成名,此后便开始从事写作。其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代表作为凡尔纳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环游地球》等。1905年3月24日,凡尔纳于亚眠逝世。
2023-09-11 16:46:16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故事简介是什么

WXYZ我整理的55本国外名著,TXT格式,中英两个版本都有,都挺好看的,你提到的这本里面有的,既读了名著,对提高英语也挺有帮助的,百度网盘发给你吧,希望能对你有用 ABCD
2023-09-11 16:46:382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注主要内容400字

GHIJ我整理的55本国外名著,TXT格式,中英两个版本都有,都挺好看的,你提到的这本里面有的,既读了名著,对提高英语也挺有帮助的,百度网盘发给你吧,希望能对你有用 KLMN
2023-09-11 16:46:481

电影版《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简介

新船邓肯号在试航时捕到一条鲨鱼,水手们在鲨鱼肚子里发现一只漂流瓶,瓶中的信件因受海水的浸泡而模糊不清。根据残存的字迹可以推测出,这是一个名叫格兰特的船长发出的求救信,他被困在南纬37线的某个地方。船主格伦纳凡为营救格兰特多方求助未果,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玛丽和罗伯特的请求下,毅然决定驾自己的邓肯号出航寻找。同行的除了玛丽和罗伯特外,还有格伦纳凡的夫人海伦娜、好友麦克那布斯上校和法国地理学家帕加内尔等人。他们找遍了南纬37度的所有陆地,登高山,爬冰川,过沼泽,遇到过地震、洪水和野兽,最后还同匪徒进行殊死的斗争,终于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2023-09-11 16:47:042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主要内容

分类: 文化/艺术 >> 文学 解析: 这部小说的故事是描写游船“邓肯号”船主格里那凡得到两年前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请求英国 *** 派谴船只去寻找。英国 *** 对苏格兰人一直是歧视的,竟拒绝了他的请求。格里那凡对英国 *** 的态度颇为愤慨,毅然决定自行组织旅行队,亲自去完成这一事业。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谴责了贫困、失业可人压迫人的现象,对殖民制度提出了控诉,对那些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表示了同情。这部小说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之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和《神秘岛》)。
2023-09-11 16:47:13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是哪国小说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写于1865~1866年,是法国科幻小说家 儒勒·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一部,全书共3卷70章。小说故事发生在1864年,讲述了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 整部小说跌宕起伏,情节引人入胜,同时具有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的特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着读者,展现了苏格兰民族的精神。 作品名称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外文名称Les Enfants du capitaine Grant作品别名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创作年代1865~1866 文学体裁长篇小说不喜勿喷(我是反喷子党 不是原创)
2023-09-11 16:47:21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人物形象

小说将幻想与现实、梦想与科学紧密联系起来,体现出了作者的幻想精神和人类渴望自由翱翔的梦想,同时小说还与当时的科学发现紧密相连,具有充分的科学依据。 小说体现了探险精神。勇气、拼搏是航海士们必须具备的基本精神和品质,从探险的角度来说,整部小说跌宕起伏。寻找船长的过程是一个充满危机和威胁的过程,随时都可能会付出生命,但是小说却展现出了勇敢的探险精神,这是一种不屈服于现实困境的精神,敢于冲破一切苦难,带着勇往直前的信心和决心开始探险之旅。整部小说展现了苏格兰民族的精神,是对一个敢于冒险和探险的民族的肯定,凡尔纳虽然是一个法国作家,但是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苏格兰人民的精神,无论是从人物性格的刻画,还是从小说情节的发展来看,苏格兰的民族精神都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小说中,凡尔纳塑造了一批鲜活的人物形象,并且在他们身上展现出的勇敢和顽强的精神正是苏格兰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小说的题目《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从深层意义来看,也代表着当时继承了格兰特的苏格兰精神的苏格兰人。 在思想内涵上,《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是通过格兰特船长的精神来体现苏格兰儿女的雄心壮志以及他们永不言败的精神,从本质上来看,凡尔纳通过这部小说塑造了苏格兰人民敢于拼撑的精神和顽强的斗志。从苏格兰当时的国情和国家局势来看,苏格兰人民需要为祖国去寻找一处完全属于苏格兰的移民区,使祖国能够在欧洲寻得一处独立的移民区,让苏格兰人民获得独立和解放。通过展现一路上苏格兰人民的骁勇善战、不畏艰险,体现了凡尔纳反对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的进步思想。小说谴责了贫困、失业和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丑恶现象。凡尔纳的思想具有明显的先进性,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和权利,反对屈辱的奴隶制度,强调了对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塑造,尊重人格,崇尚人性。殖民地的人民备受帝国主义的压迫,人民的尊严被践踏,凡尔纳在这部小说申明显地体现出了其反对殖民压迫的思想,显示出了维护社会正义的思想认识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小说对于剥削和压迫现象予以了强烈的谴责和批评控诉,凡尔纳对贫苦人民的遭遇表示了最深切的同情,因此希望借此小说的拼搏精神来鼓励更多被压迫的人起来反抗,为争取自己的权利和自由而斗争。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整部小说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着读者,作者希望通过这样一些深入的探讨来激发读者的信心和勇气,将一种勇于克服苦难和艰难险阻的态度传递给读者。小说的另一层思想精神内涵告诉我们要坚持人间真惰,保持人性的本真,更好地突出人的性格品质。人间真情的流露和展现表现在:一路上一行人的相互帮助搁互信任以及相互支持,单凭个人的能力是难以在浩瀚的海洋上驰骋的,需要团队共同努力,因此不能脱离群体独立存在,应该坚持人间真惰,相信人类的基本本质。 凡尔纳用他的奇思妙想为读者构筑了一个奇妙的冒险世界,整部小说跌宕起伏,情节引人入胜,整部小说充满着激情和神秘色彩,同时具有了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的特征。 其作品的成功不仅在于惊险的故事、曲折的情节、清新的文笔,更在于作者大胆而新奇的想象力,神奇而又富有科学性。 人物性格是体现一部文学作品创作内涵以及文学思想的重要因素,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中,作者营造了一个个鲜活的剧中人物,并且用细腻的笔触,采用语言刻画、细节描写、外貌刻画等展现丰富的小说人物特征。格里那凡爵士答应出海救助格兰特船长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善良的人,之后在航海过程中,几次险境他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勇敢和果断顺利脱离险境,他的机智果敢在小说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海伦夫人是邓肯号上的重要妇女形象,她温柔慈祥,对于航行于大海的人来说,海伦夫人无微不至的关怀是重要的精神支撑。麦克那布斯少校是随行的人中的重要角色,他深沉稳重,相比较别的年轻人更加具有魄力和勇气。雅克·巴加内尔是一个常犯迷糊的地理学家,一路上因为他的马虎错误不断,不过也因为将澳大利亚写成了新西兰,反而让全体成员获救。小说中还塑造了格兰特两个可爱的孩子,他们坚强勇敢,为了找寻父亲不断地努力着,在一路上懂得感恩,坚毅刚强,勇敢顽强。
2023-09-11 16:47:29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作者是谁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内容是什么

1、《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作者:儒勒·凡尔纳。 2、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写于1865~1866年,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一部,全书共3卷70章。 3、小说故事发生在1864年,讲述了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 4、整部小说跌宕起伏,情节引人入胜,同时具有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的特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着读者,展现了苏格兰民族的精神。
2023-09-11 16:47:50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作者简介

凡尔纳
2023-09-11 16:48:14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但是读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精选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1   19世纪能驾帆船周游世界的船长是真正的英雄。格兰特船长是不列颠尼亚号的船长,他航海经验丰富,高大强壮,慈祥温和,他就是那样的人,为了反对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奴役,1862年到太平洋去为苏格兰人民寻找移民的岛屿,不幸遇难。   格里那凡爵士偶然看见了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便毅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救援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开着自己的船去寻找和营救格兰特船长。他们球绕着地球一周,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危险,最终他们克服了千难万险,成功地救出了格兰特船长,胜利地返回了苏格兰。   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会了我们遇到挫折不要知难而退,一定要勇往直前,知难而进,而且遇到困难有时候不要硬闯,应该巧妙地化解,这使我们不仅解决了困难,自己还没有被伤害,这本书同时蕴含了天文、地理、历史等多方面的知识,又描写了各地景色的壮观,还有他们遇到的危险中的惊险,让我们体会到当时的情景,佩服他们的胆识与勇气以及为求生而暴发出的力量。同时我也很敬佩船长的为他人着想的精神,这一点值得我们学习。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2   在著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笔下,我了解到这样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那一年,英国游轮”邓肯号“在海上航行时,船员们捕获了一条大鲨鱼,船主格里纳尔文爵士在鱼肚中发现了一封用玻璃瓶装着的文件,原来是遇难船只”不列颠尼亚号“的求救信,船长格兰特下落不明。为了寻找格兰特船长,格里纳尔文一行人根据信中所说的疑似地点,先后到过巴塔哥尼亚、澳大利亚、新西兰。他们遭遇地震、受袭红狼、洪水脱险、甚至被凶残的食人族俘虏。不过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一次又一次地化险为夷。但是,寻找格兰特船长的希望已十分渺茫。就在大家几乎要放弃时,突然,眼前出现了一座小岛,岛上有三个英国人在向他们呼救。这正是格兰特船长和他的两名水手。   这个故事就是著名小说《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在故事中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年仅12岁的罗伯尔和14岁的`玛丽,他们年纪虽小,却有着不惧艰险的精神。在寻找父亲的过程中,他们始终表现的英勇无比,爱父之情战胜了恐惧之心。罗伯尔甚至凭着自己的聪明机智,两次救了队友的性命。我们要学习罗伯尔这种不畏艰险的精神。   团结就是力量,格里纳尔文和他的队友们之所以能一次次化险为夷,是因为他们团结一心,同心协力地与困难作斗争。”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人再有能耐,手大捂不过天,要独自去办一件大事,恐怕也很难办到。这时就需要朋友们的帮助,众人一条心,再大的艰难险阻也要向我们低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格里纳尔文爵士是一个有毅力、从不轻易放弃的人。我们不能因为某件事难做而放弃,越难办到的事情,我们越应该坚持下去,有坚定不移的决心,就一定能够如愿以偿。   我们要勇敢地面对困难,不能被它打倒,而要将它克服。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3   本书讲述了格里那凡爵士,从鲨鱼肚子中捡到一个漂流瓶,里面有个三张被海水侵蚀得残缺不全的分别有英文法文,德文书写的文字。   航海者们分别把三张纸上能看清的词语翻译出来,然后连蒙带猜的有一种语言将这些文字补全,原来这是一封求救信!是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在两年前发出的求救信,他被印第安人抓住,生死不明。求救信引起了航海者们极大的探险兴趣和蕴藏在心底中的英雄主义情结。于是格里纳凡爵士和他年轻美丽的夫人海伦、麦克那布斯少校、地理学家巴加内尔教授以及极为优秀的海员,带上了格兰特船长两个坚强勇敢的孩子,玛丽。格兰特和罗伯特。格兰特,乘坐者邓肯号帆船,踏上寻找、解救格兰特船长的冒险之旅。   这本书中的其中一章——“从高低岩下来”,让我十分感动,讲述了格里纳凡爵士一行人攀爬了山顶下来过程中大家不慎坠落。等所有人站起来,结果发现罗伯特不见了,大家心中都十分着急,感觉找不到罗伯特是自己的错误。罗伯特到底在哪里呢?大家都不知道当大家询问罗伯特在谁身边时?其中一个人说在我的左边他掉了下去。于是大家找了又找,已经接近绝望时,看到了天空上有一只兀鹰,大家把它打下来以后发现了兀鹰爪子上抓着罗伯特,大家万分激动。   通过这个故事我感受到了格里纳凡爵士这一行人的善良虽然不是自己的孩子但是这是他们当中的一员也是为了找到他的父亲,所以他们才渴望找到罗伯特,我要学习他们的善良。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4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了:游轮“邓肯”号在海上进行其处女航时,遭遇一条鲨鱼尾随。水手们发现鲨鱼的腹中有一个密封瓶,内有三封残破不全的求救信,写信人为苏格兰探险家格兰特船长。   在英国政府拒绝营救后,格里那凡爵士与夫人海伦一起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去寻找格兰特船长,这一行人沿着南纬三十七度环绕地球一周,他们以非凡的毅力和勇气,经历了无数坎坷与挫折,战胜了千难万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成功救出了格兰特船长。   老师说,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多多少少会遇到挫折,遇到困难,这都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也许困难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实质都是相同的。   一个人想战胜困难并不是取决于困难有多大,而是取决于你对待困难的态度。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不能被吓倒,要坚定自己的信念,去面对和克服困难。文中的罗伯尔和格兰特小姐,面对那么大的挑战,他们没有退缩,加上自己的智慧,成功地救出了自己的父亲,支撑这一切的,无疑就是——勇气。   我们要向文中的主人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 精神。我会在今后的生活中,勇敢地迎接困难与挑战,相信自己一定会成功的。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5   这个暑假,我读了法国著名作家儒尔·凡尔纳写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将各种科学知识和感人至深的亲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让我手不释卷,并产生了丰富的想象力。   这本书描写了格兰特船长遇难后,他的儿女在“邓肯号”船主和地理学家的帮助下,历经千难万险寻找父亲的过程。他们沿37度线,穿过南美平原、澳新大陆,一路含辛茹苦,终于在太平洋的一座荒岛上找到了船长。   我认为他们能够找到船长有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勇气。勇敢是一个有作为的人必备的素质。海上无数次遇险,南美洲的地震带,活火山,排山倒海般的大洪水,吃人肉的毛利人······这一道道难关,都被一队不惧困难的勇敢者通通闯过。他们知难而进,克服了一个个困难。这中间,勇气是必不可少的。   另一个因素,是知识。人的勇气和智慧,主要来源于渊博的知识。无论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文学作品中,有作为的人都具有多方面的知识。在这本书中,如果只有格里那凡的大游船,而没有精通地里的巴加内尔,也没有航海经验丰富的约翰,找到格兰特船长会很困难。例如,三种文字的求救信,需要外语知识;制造火山爆发以便脱险,需要地理知识;海面刮起飓风,稳定船身需要航海经验。知识一次次帮助这一行人战胜困难。   这本书带给我很大的震撼,我会向书中人物学习,做一个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知识渊博的人。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6   读一本好书,犹如沐浴和煦的春风,令人神清气爽;读一本好书,犹如聆听智者的教诲,令人茅塞顿开;读一本好书,犹如品尝一本香醇的咖啡,令人回无穷。我爱读书,最近我又读了一本儒勒·凡尔纳写的《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他的故事情节特别吸引人,让我读得爱不释手。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格里那凡爵士意外地在鲨鱼肚子中找到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后,义无反顾地同众人一起踏上无数未知的旅程。在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中,爵士一行人经历过地震,遭遇过洪水,但每一次都死里逃生。他们曾被阴险狡猾的匪徒算计,甚至曾沦为土著人的奴隶,但最后都化险为夷,并且在一座小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和他的两名船员。   我非常喜爱这本书,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作者利用他们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路线详细的描写出南美洲、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当地的风景和风土人情。另一个是歌颂了格里那凡的善良、勇敢、不放弃希望的那种精神——这不就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种精神吗?不仅如此,在旅途中,爵士一行人遇见了地理学家、草原牧人、山村军人……当这些人听说了爵士一行人的目的后,无一例外地给予他们帮助,尽管他们素不相识。   这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告诉我们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做事时的机智勇敢和沉着冷静,没有团结的意识和行为,就不会尝到收获的喜悦!感谢本书的作者凡尔纳和他笔下栩栩如生的人物,感谢他们给我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   其实我们身边也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助人为乐,努力奉献!
2023-09-11 16:48:36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讲的是甚么故事啊?

这部小说描写了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悠然的机会而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哈里·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寻找。可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直很歧视,竟拒绝了爵士的请求。格里那凡爵士对英国的这种态度感到异常气愤,于是他依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旅行队,亲自带队去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任务。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沿着南纬37度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小说中,最令人敬畏的是格里那凡爵士无比的毅力和他那克服困难的勇气。也正是文中所体现出的坚强的毅力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清朝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所言足以看出毅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小说中的故事,让我对毅力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不禁让我想起那些站在运动场上,站在领奖台上的长跑冠军,使我对他们有了百倍的敬意。也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偏偏敬佩的是长跑冠军呢?很简单,因为在我眼中,他们不仅是长跑的冠军,长跑的强者,更适于小说中格里那凡爵士一样,都是人生竞技场上的强者!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如长跑,从长跑中我们不但可以感悟人生,更能享受人生。 你别小看了开始起跑的那一两圈,别以为那是多么轻松、舒坦,它关系着你以后的跑速,这正如我们小时侯养成的习惯,好的,将来终生受益,坏的,必然抱憾终生。 中间的那几圈,有点吃力了。脚上像灌了铅似的,每跨越一步,都在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意志,望望前面还有那么几圈,此时,在你后面的人渐渐追了上来,或者超越了你,这正如我们人生中所遇到的挫折,许多人不堪一击,一头躲进了“避风港”,躲进了“蜗牛壳”,不理世事,难怪有人会说:“我活得太累了……”从此,他们原谅了自己,不再拼搏,不再奋斗,可他们却殊不知,从此,生活抛弃了他们,幸福之神也不见光顾。 最难熬,最辛苦的要数人生的最后几圈,也就是冲刺的那几圈。那时,人的题宁以超越了极限,唯一支持他们得知有必胜的信念。这使得他们,非但没有松懈下来,而且,凭着一股顽强的毅力,惊人的毅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全国人民的骄傲! 再回过头来,看看小说中的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他们为了营救格兰特船长,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前进,惊涛骇浪,暴风骤雨考验着他们。他们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与生命搏击,与毅力较量,最后终于在一个荒岛上找到了船长。 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值得人们颂扬。
2023-09-11 16:49:05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每一章的概括

你好新船邓肯号在试航时捕到一条鲨鱼,水手们在鲨鱼肚子里发现一只漂流瓶,瓶中的信件因受海水的浸泡而模糊不清。根据残存的字迹可以推测出,这是一个名叫格兰特的船长发出的求救信,他被困在南纬37线的某个地方。船主格伦纳凡为营救格兰特多方求助未果,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玛丽和罗伯特的请求下,毅然决定驾自己的邓肯号出航寻找。同行的除了玛丽和罗伯特外,还有格伦纳凡的夫人海伦娜、好友麦克那布斯上校和法国地理学家帕加内尔等人。他们找遍了南纬37度的所有陆地,登高山,爬冰川,过沼泽,遇到过地震、洪水和野兽,最后还同匪徒进行殊死的斗争,终于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别的太多可以自己去看下满意请采纳
2023-09-11 16:49:16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故事发生在哪一年?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贵族格雷那万爵士是邓肯号游船的船主,他从海上的漂流物里获得了一份文件,从中得知两年前在海上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尚在人间,于是毅然带着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等人,驾驶着自己的游船去寻找和营救。他们到达南美后横穿美洲大陆,最后发现船长的遇难地点是在澳大利亚海岸。他们乘船到达澳大利亚后,遇见了船长原来的水手艾尔顿,上了这个海盗头子的当,又横穿澳洲大陆,被土人俘获后陷入绝境。他们逃脱后决定把艾尔顿丢弃在太平洋里荒凉的塔博尔岛上,不料在岛上巧遇格兰特船长,于是一起胜利地回到了苏格兰。本书还描写了人们在大自然里的种种奇遇,其中有地震,有飓风,有狼群;有几百头牛一起陷入泥潭,滔滔的洪水使平原变成海洋;有他们逃离被闪电击中的大树,又碰上潜伏在水里的鳄鱼;真可谓千难万险,扣人心弦。更为动人的是,格兰特船长为了反对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奴役,到太平洋里去为苏格兰侨民寻找移民的岛屿而遇难,而格雷那万爵士则为了救他的同胞而不惜一切。他们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体现了凡尔纳反对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的进步思想,显示出维护社会正义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一个满腹激情与神秘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拾获的“天平鱼”(是一种海中极凶猛的鲨鱼)腹中那神秘的漂流瓶,是失事船只的求救信还是航海者无聊时写的打油诗?是信!是三章分别用英文,法文和德文写的求救信,这三张被海水侵蚀得残缺不全的求救信引起了航海者们极大的探索兴趣。他们分别把信上所能看清的词汇翻译了出来,然后汇集成一种语言连猜带想的把这封求救信填补全了,是的,的确是一封求救信!是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他在一个纬度37.11"的地方被印第安人逮捕。机智的格里那凡爵士,慈祥温柔的海伦夫人,深沉稳中的麦克那布斯少校,粗心大意却精通地理学的巴加内尔地理学家,还有格兰特船长两个坚强的儿女:坚毅刚强的格兰特小姐和勇敢的小罗伯尔,精通航线的孟格尔船长以及奥斯丁这充分值得信赖的老水手。他们乘坐着邓肯号,走向拯救格兰特船长的冒险之路……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很佩服凡尔纳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当你读这本小说时仿佛你也深入其中,你会为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兴奋或着急。他们是多么勇敢与乐于助人啊……一个从鲨鱼肚中发现的漂流瓶让他们走上这条艰苦的冒险之路,换位想一想,如果是你经历这样的情况呢?你会不会推辞道:“嗨,这已经是老事了,信纸都被海水给侵蚀了,说不定人都已经死了,我们还为什么要卖力去就一个生死未卜的人呢?”我承认,如果是我,我也不一定会像这群勇敢的人们,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而放弃一切踏上这条旅程。这是一种精神,虽然这个故事是作者虚构的,但每一个故事的灵魂都是要告诉人们一些我们知道,但不一定能够办到的精神…… 格兰特船长会得救吗?这群勇敢的志者会遇到危险吗?大家会不会中途放弃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未知……而我们的人生,不也是等待着一个一个未知的成功与失败的到来吗……
2023-09-11 16:49:251

【格兰特船长的女儿】读书笔记,急。

你自己写吧!O(∩_∩)O~!
2023-09-11 16:49:342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内容

1、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内容:这部小说的故事是描写游船“邓肯号”船主格里那凡得到两年前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请求英国政府派谴船只去寻找。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直是歧视的,竟拒绝了他的请求。格里那凡对英国政府的态度颇为愤慨,毅然决定自行组织旅行队,亲自去完成这一事业。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贯澳洲内地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敢,战胜了无数艰险,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2、《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谴责了贫困、失业可人压迫人的现象,对殖民制度提出了控诉,对那些为自由而斗争的人民表示了同情。这部小说是凡尔纳著名的三部曲之一。
2023-09-11 16:49:42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和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有没有联系

关系不大吧至少在海底两万里里没这个人但毕竟是三部曲嘛看看也无妨
2023-09-11 16:49:512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故事梗概

STUV我整理的55本国外名著,TXT格式,中英两个版本都有,都挺好看的,你提到的这本里面有的,既读了名著,对提高英语也挺有帮助的,百度网盘发给你吧,希望能对你有用 WXYZ
2023-09-11 16:50:003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作者是谁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内容是什么

1、《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作者:儒勒·凡尔纳。2、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写于1865~1866年,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儒勒·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一部,全书共3卷70章。3、小说故事发生在1864年,讲述了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次偶然当中,得到了两年前遇险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的线索。为了搭救落难的格兰特船长,格里那凡爵士自行组织旅行队,带着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起踏上了寻找格兰特船长的旅程。4、整部小说跌宕起伏,情节引人入胜,同时具有科幻小说和探险小说的特征,以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感染着读者,展现了苏格兰民族的精神。
2023-09-11 16:50:081

格兰特船长和他的儿女们读后感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书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对爸爸深深的爱对我震撼很深.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苏格兰航海家哈利.格兰特海事遇难两年后的某天,“邓肯”号的船长格里那凡爵士偶然发现了哈利·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格里那凡爵士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去寻找格兰特船长,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无数艰险.他们这一行人沿着南纬三十七度环绕地球一周,经历了无数坎坷与挫折,战胜了千难万险,最后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成功救出了格兰特船长和两名船员.  这本书中讲述了许多勇敢而聪明的人,他们不怕困难,拥有信心.哥利纳帆爵士坚定的信念令我佩服,他相信一定会找到格兰特船长.格兰特船长的儿子和女儿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们与我们一样还都是孩子,但当他们面对困难的险境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在逆境面前,他们没有被打倒,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他们经住了考验,成功了,他们的精神鼓舞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勇敢的人.  老师经常说,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多多少少会遇到挫折,遇到困难,这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所必须经历的.也许困难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实质都是相同的.一个人想战胜困难不是取决于困难有多大,有多难,而是取决于你对困难的态度.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不可以低头,不可以被吓倒,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勇气,相信自己,成功已离你并不远,想想文中的罗伯尔和格兰特小姐,以他们的年龄,面对那么大的挑战,他们没有退缩,加上自己的智慧,他们成功了,他们救出了自己的父亲,支撑这一切的,无疑就是两个字---勇气.  读了他们的故事,我将会信心倍增,在今后的生活中,勇敢地迎接困难与挑战,树立坚定的信念,坚信自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成功,一定不可以做一个懦弱的人,不可以做一个生活的弱者,那样只会不断的放大困难,让困难把我们打倒,成功将会越来越远.我要向文中的主人公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做一个勇敢的人,生活学习中的强者.
2023-09-11 16:50:413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英文简介

THE three books gathered under the title "In Search of the Castaways" occupied much of Verne"s attention during the three years following 1865. The characters used in these books were afterwards reintroduced in "The Mysterious Island," which was in its turn a sequel to "Twenty Thousand Leagues Under the Sea." Thus this entire set of books form a united series upon which Verne worked intermittently during ten years. "In Search of the Castaways," which has also been published as "The Children of Captain Grant" and as "A Voyage Around the World," is perhaps most interesting in connection with the last of these titles. It is our author"s first distinctly geographical romance. By an ingenious device he sets before the rescuers a search which compels their circumnavigation of the globe around a certain parallel of the southern hemisphere. Thus they cross in turn through South America, Australia and New Zealand, besides visiting minor islands. The three great regions form the sub-titles of the three books which compose the story. In each region the rescuers meet with adventures characteristic of the land. They encounter Indians in America; bushrangers in Australia; and Maoris in New Zealand. The passage of the searching party gives ground,--one is almost tempted to say, excuse,--for a close and careful description of each country and of its inhabitants, step by step. Even the lesser incidents of the story are employed to emphasise the distinctive features of each land. The explorers are almost frozen on the heights of the Andes, and almost drowned in the floods of the Patagonian Pampas. An avalanche sweeps some of them away; a condor carries off a lad. In Australia they are stopped by jungles and by quagmires; they hunt kangaroos. In New Zealand they take refuge amid hot sulphur springs and in a house "tabooed"; they escape by starting a volcano into eruption. Here then are fancy and extravagance mixed with truth and information. Verne has done a vast and useful work in stimulating the interest not only of Frenchmen but of all civilised nations, with regard to the lesser known regions of our globe. He has broadened knowledge and guided study. During the years following 1865 he even, for a time, deserted his favorite field of labor, fiction, and devoted himself to a popular semi-scientific book, now superseded by later works, entitled "The Illustrated Geography of France and her Colonies." Verne has perhaps had a larger share than any other single individual in causing the ever-increasing yearly tide of international travel. And because with mutual knowledge among the nations comes mutual understanding and appreciation, mutual brotherhood; hence Jules Verne was one of the first and greatest of those teachers who are now leading us toward International Peace.
2023-09-11 16:51:40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读书随笔350字

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贵族格雷那万爵士是邓肯号游船的船主.他从海上的漂流物里获得一份文件,从中得知两年前在海上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尚在人间,于是便毅然带着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等人驾驶自己的游船云寻找营救.他们到达南美洲并横穿美洲大陆,竟然发现船长遇难地点其实在澳大利亚海岸.他们又经过千辛万苦到达澳大利亚后,遇见船长原来的水手艾尔顿,上了这个海盗头子的当,在穿越澳洲大陆时,被土人俘获陷入绝境.接下来险象丛生,奇遇不断,他们逃脱后决定把艾尔顿丢弃在太平洋荒凉的塔博尔岛上,不断在岛上巧遇格兰特船长,于是一起胜利回到故乡苏格兰.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一至十四章读后感 这是一个满腹激情与神秘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拾获的“天平鱼”(是一种海中极凶猛的鲨鱼)腹中那神秘的漂流瓶,是失事船只的求救信还是航海者无聊时写的打油诗?是信!是三章分别用英文,法文和德文写的求救信,这三张被海水侵蚀得残缺不全的求救信引起了航海者们极大的探索兴趣。他们分别把信上所能看清的词汇翻译了出来,然后汇集成一种语言连猜带想的把这封求救信填补全了,是的,的确是一封求救信!是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他在一个纬度37.11"的地方被印第安人逮捕。机智的格里那凡爵士,慈祥温柔的海伦夫人,深沉稳中的麦克那布斯少校,粗心大意却精通地理学的巴加内尔地理学家,还有格兰特船长两个坚强的儿女:坚毅刚强的格兰特小姐和勇敢的小罗伯尔,精通航线的孟格尔船长以及奥斯丁这充分值得信赖的老水手。他们乘坐着邓肯号,走向拯救格兰特船长的冒险之路…… 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很佩服凡尔纳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当你读这本小说时仿佛你也深入其中,你会为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兴奋或着急。他们是多么勇敢与乐于助人啊……一个从鲨鱼肚中发现的漂流瓶让他们走上这条艰苦的冒险之路,换位想一想,如果是你经历这样的情况呢?你会不会推辞道:“嗨,这已经是老事了,信纸都被海水给侵蚀了,说不定人都已经死了,我们还为什么要卖力去就一个生死未卜的人呢?”我承认,如果是我,我也不一定会像这群勇敢的人们,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而放弃一切踏上这条旅程。这是一种精神,虽然这个故事是作者虚构的,但每一个故事的灵魂都是要告诉人们一些我们知道,但不一定能够办到的精神…… 格兰特船长会得救吗?这群勇敢的志者会遇到危险吗?大家会不会中途放弃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未知……而我们的人生,不也是等待着一个一个未知的成功与失败的到来吗……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之读后感—— 长跑·毅力·人生 暑假期间,我有幸拜读了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笔下的著名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中的第一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这部小说描写了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悠然的机会而到了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哈里·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寻找。可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直很歧视,竟拒绝了爵士的请求。格里那凡爵士对英国的这种态度感到异常气愤,于是他依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旅行队,亲自带队去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任务。他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沿着南纬37度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经历了无数的艰难险阻,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小说中,最令人敬畏的是格里那凡爵士无比的毅力和他那克服困难的勇气。也正是文中所体现出的坚强的毅力震撼着读者的心灵。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清朝著名书画家郑板桥所言足以看出毅力对于成功的重要性。 小说中的故事,让我对毅力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领会,不禁让我想起那些站在运动场上,站在领奖台上的长跑冠军,使我对他们有了百倍的敬意。也许有人会问:你为什么偏偏敬佩的是长跑冠军呢?很简单,因为在我眼中,他们不仅是长跑的冠军,长跑的强者,更适于小说中格里那凡爵士一样,都是人生竞技场上的强者! 其实,我们的人生就如长跑,从长跑中我们不但可以感悟人生,更能享受人生。 你别小看了开始起跑的那一两圈,别以为那是多么轻松、舒坦,它关系着你以后的跑速,这正如我们小时侯养成的习惯,好的,将来终生受益,坏的,必然抱憾终生。 中间的那几圈,有点吃力了。脚上像灌了铅似的,每跨越一步,都在考验一个人的毅力和意志,望望前面还有那么几圈,此时,在你后面的人渐渐追了上来,或者超越了你,这正如我们人生中所遇到的挫折,许多人不堪一击,一头躲进了“避风港”,躲进了“蜗牛壳”,不理世事,难怪有人会说:“我活得太累了……”从此,他们原谅了自己,不再拼搏,不再奋斗,可他们却殊不知,从此,生活抛弃了他们,幸福之神也不见光顾。 最难熬,最辛苦的要数人生的最后几圈,也就是冲刺的那几圈。那时,人的题宁以超越了极限,唯一支持他们得知有必胜的信念。这使得他们,非但没有松懈下来,而且,凭着一股顽强的毅力,惊人的毅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成为全国人民的骄傲! 再回过头来,看看小说中的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他们为了营救格兰特船长,在茫茫无际的大海上前进,惊涛骇浪,暴风骤雨考验着他们。他们全然不顾自己的生命,与生命搏击,与毅力较量,最后终于在一个荒岛上找到了船长。 这个故事一直流传至今,值得人们颂扬。
2023-09-11 16:51:49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好词好句摘抄有哪些?

好词:忠心耿耿、柔情似水、牵肠挂肚、汹涌澎湃、忐忑不安、斩钉截铁、不苟言笑、眉飞色舞好句:1、澎湃的波浪拍打着起伏曲折的海岸,金黄色的沙滩上满是原始生物的小贝壳。2、如果尼摩船长老是居住在他所选择的海洋中,但愿所有仇恨都在这颗倔强的心中平息!但愿他这个高明的学者继续做和平的探工作!3、他们虽然在这怒吼的暴风中飘荡,还是平安无事。他们被风抛来抛去,吹得团团乱转,却丝毫不觉得自己在滚动,也不觉得怎样颠簸。4、他们的目光没法透过吊篮下面的浓雾。阴云环抱着他们。他们分辨不清是白天还是黑夜。当时他们悬浮在高空中,周围一片昏暗,既看不见地上的反光,也听不到地上的人声,连海洋的澎湃声也传不到他们的耳朵里。只有当急骤下降的时候,他们才意识到会有惨遭灭的危险。5、阿龙纳斯目睹这场惨景,对尼摩船长极端厌恶:“虽然他从别的方面可能受过很大的痛苦,但他没有权利来做这样残酷的报复。”阿龙纳斯在船上听到了尼摩船长的最后几句话:“全能的上帝!够了!够了!”
2023-09-11 16:51:561

中格兰特船长是怎样遇难的?怎样获救的?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是邓肯号游船的船主,他从海上的漂流物里获得了一份文件,从中得知两年前在海上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尚在人间,于是毅然带着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等人,驾驶着自己的游船去寻找和营救。 他们到达南美后横穿美洲大陆,最后发现船长的遇难地点是在澳大利亚海岸。他们乘船到达澳大利亚后,遇见了船长原来的水手艾尔顿,上了这个海盗头子的当,又横穿澳洲大陆,被土人俘获后陷入绝境。 他们逃脱后决定把艾尔顿丢弃在太平洋里荒凉的塔博尔岛上,不料在岛上巧遇格兰特船长,于是一起胜利地回到了苏格兰。 本书还描写了人们在大自然里的种种奇遇,其中有地震,有飓风,有狼群;有几百头牛一起陷入泥潭,滔滔的洪水使平原变成海洋;有他们逃离被闪电击中的大树,又碰上潜伏在水里的鳄鱼;真可谓千难万险,扣人心弦。 更为动人的是,格兰特船长为了反对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奴役,到太平洋里去为苏格兰侨民寻找移民的岛屿而遇难,而格雷那万爵士则为了救他的同胞而不惜一切。他们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体现了凡尔纳反对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的进步思想,显示出维护社会正义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 这是一个满腹激情与神秘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拾获的“天平鱼”(是一种海中极凶猛的鲨鱼)腹中那神秘的漂流瓶,是失事船只的求救信还是航海者无聊时写的打油诗?是信!是三章分别用英文,法文和德文写的求救信,这三张被海水侵蚀得残缺不全的求救信引起了航海者们极大的探索兴趣。他们分别把信上所能看清的词汇翻译了出来,然后汇集成一种语言连猜带想的把这封求救信填补全了,是的,的确是一封求救信!是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他在一个纬度37.11"的地方被印第安人逮捕。机智的格里那凡爵士,慈祥温柔的海伦夫人,深沉稳中的麦克那布斯少校,粗心大意却精通地理学的巴加内尔地理学家,还有格兰特船长两个坚强的儿女:坚毅刚强的格兰特小姐和勇敢的小罗伯尔,精通航线的孟格尔船长以及奥斯丁这充分值得信赖的老水手。他们乘坐着邓肯号,走向拯救格兰特船长的冒险之路……
2023-09-11 16:52:211

《格兰特船长的女儿》,《海底两万里》,《神秘岛》,有何联系(关于情节) 慢慢总结,越详细越好

。。。
2023-09-11 16:52:303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仿写?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们》一至十四章仿写这是一个满腹激情与神秘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拾获的“天平鱼”(是一种海中极凶猛的鲨鱼)腹中那神秘的漂流瓶,是失事船只的求救信还是航海者无聊时写的打油诗?是信!是三章分别用英文,法文和德文写的求救信,这三张被海水侵蚀得残缺不全的求救信引起了航海者们极大的探索兴趣。他们分别把信上所能看清的词汇翻译了出来,然后汇集成一种语言连猜带想的把这封求救信填补全了,是的,的确是一封求救信!是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他在一个纬度37.11"的地方被印第安人逮捕。机智的格里那凡爵士,慈祥温柔的海伦夫人,深沉稳中的麦克那布斯少校,粗心大意却精通地理学的巴加内尔地理学家,还有格兰特船长两个坚强的儿女:坚毅刚强的格兰特小姐和勇敢的小罗伯尔,精通航线的孟格尔船长以及奥斯丁这充分值得信赖的老水手。他们乘坐着邓肯号,走向拯救格兰特船长的冒险之路……这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我很佩服凡尔纳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知识,当你读这本小说时仿佛你也深入其中,你会为他们的一举一动感到兴奋或着急。他们是多么勇敢与乐于助人啊……一个从鲨鱼肚中发现的漂流瓶让他们走上这条艰苦的冒险之路,换位想一想,如果是你经历这样的情况呢?你会不会推辞道:“嗨,这已经是老事了,信纸都被海水给侵蚀了,说不定人都已经死了,我们还为什么要卖力去就一个生死未卜的人呢?”我承认,如果是我,我也不一定会像这群勇敢的人们,为了一个素不相识的人而放弃一切踏上这条旅程。这是一种精神,虽然这个故事是作者虚构的,但每一个故事的灵魂都是要告诉人们一些我们知道,但不一定能够办到的精神……格兰特船长会得救吗?这群勇敢的志者会遇到危险吗?大家会不会中途放弃呢?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未知……而我们的人生,不也是等待着一个一个未知的成功与失败的到来吗……
2023-09-11 16:52:53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主要内容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的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贵族格里那凡爵士是邓肯号游船的船主,他从海上的漂流物里获得了一份文件,从中得知两年前在海上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格兰特船长尚在人间,于是毅然带着船长的女儿玛丽和儿子罗伯特等人,驾驶着自己的游船去寻找和营救。他们到达南美后横穿美洲大陆,最后发现船长的遇难地点是在澳大利亚海岸。他们乘船到达澳大利亚后,遇见了船长原来的水手艾尔顿,上了这个海盗头子的当,又横穿澳洲大陆,被土人俘获后陷入绝境。他们逃脱后决定把艾尔顿丢弃在太平洋里荒凉的塔博尔岛上,不料在岛上巧遇格兰特船长,于是一起胜利地回到了苏格兰。本书还描写了人们在大自然里的种种奇遇,其中有地震,有飓风,有狼群;有几百头牛一起陷入泥潭,滔滔的洪水使平原变成海洋;有他们逃离被闪电击中的大树,又碰上潜伏在水里的鳄鱼;真可谓千难万险,扣人心弦。更为动人的是,格兰特船长为了反对英格兰对苏格兰的奴役,到太平洋里去为苏格兰侨民寻找移民的岛屿而遇难,而格雷那万爵士则为了救他的同胞而不惜一切。他们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体现了凡尔纳反对奴隶制和殖民主义的进步思想,显示出维护社会正义的高尚品质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这是一个满腹激情与神秘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拾获的“天平鱼”(是一种海中极凶猛的鲨鱼)腹中那神秘的漂流瓶,是失事船只的求救信还是航海者无聊时写的打油诗?是信!是三章分别用英文,法文和德文写的求救信,这三张被海水侵蚀得残缺不全的求救信引起了航海者们极大的探索兴趣。他们分别把信上所能看清的词汇翻译了出来,然后汇集成一种语言连猜带想的把这封求救信填补全了,是的,的确是一封求救信!是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他在一个纬度37.11"的地方被印第安人逮捕。机智的格里那凡爵士,慈祥温柔的海伦夫人,深沉稳中的麦克那布斯少校,粗心大意却精通地理学的巴加内尔地理学家,还有格兰特船长两个坚强的儿女:坚毅刚强的格兰特小姐和勇敢的小罗伯尔,精通航线的孟格尔船长以及奥斯丁这充分值得信赖的老水手。他们乘坐着邓肯号,走向拯救格兰特船长的冒险之路……
2023-09-11 16:53:03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谁背叛了格兰特船长?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最后是大富背叛了格兰特船长
2023-09-11 16:53:122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一书的主要内容用几句话描写

主人公收到了一个漂流瓶
2023-09-11 16:53:314

格兰特的女儿中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遇到了哪些困难?

故事发生在1864年。苏格兰籍游船“邓肯”号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得到两年前因海事遇难失踪的苏格兰航海家哈利·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请求英国政府派遣船队去寻找。可英国政府对苏格兰人一向歧视,竟然拒绝了爵士的请求。格里那凡爵士感到非常气愤,于是他毅然组织了一支小型救援队,由格里那凡夫妇,麦克那布斯少校,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玛丽和罗伯特以及以粗心大意著称的地理学家雅克·巴加内尔(巴加内尔原是要去印度科考,结果上错了船,便留下和大家一起寻找格兰特船长)组成,亲自带队去完成寻找格兰特船长的任务。他们沿着南纬37度线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横贯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由于对文件的错误解释,他们一路上遇到了无数艰险:地震、洪水、风暴、凶狠的毛利人和一个阴谋。但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1862年5月30日,秘鲁卡亚俄,三桅船不列颠尼亚号,船长哈利·格兰特;1862年6月27日,南太平洋玛丽亚泰勒萨岛,不列颠尼亚号触毁,8天后丢出漂流瓶求救。1864年7月26日,邓肯号试航,克莱德湾,北爱尔兰与苏格兰之间的北海峡海面,漂流瓶;1864年8月25日凌晨3点,格拉斯哥港,邓肯号启程,格里那凡爵士及海伦夫人、玛丽·格兰特和罗伯特·格兰特、麦克那布斯少校、以及全体船员:船长门格尔,大副汤姆·奥斯丁,司务长奥比内先生和太太,全部水手;突然出现一个“不速之客”,法国地理学家巴加内尔;8月30日,望见了马德拉群岛;9月3日,邓肯号行驶在佛得角群岛之间;9月7日,一阵北风把邓肯号送过了赤道线,进入了南半球;9月15日,邓肯号越过冬至线,船头转向那著名的麦哲伦海峡的入口;9月25日,邓肯号航行到与麦哲伦海峡同纬度的地方;海峡的正确长度不过700公里,到处是深水,最大吨位的船只,就是靠岸航行都可以。海底平坦,淡水站林立,内河很多,盛产鱼类,森林里也充满了猎品,安全而便利的停泊站到处都有。在海峡内要航行36小时。环绕着不伦瑞克半岛航行;经过圣尼古拉湾口;绕过佛罗瓦德角;绕过波拉尔角;8天后,驶入塔尔卡瓦诺湾,最后停泊在塔尔卡瓦诺港,这时它离开克莱德湾那多雾的海面已经42天了。(10月7日)。10月14日,邓肯号在哥莲德角与圣安托尼角之间巡航;格里那凡爵士,旅行路线图1[1]麦克那布斯上校,巴加内尔,小罗伯特,及三个水手大副汤姆·奥斯丁、水手威尔逊和穆拉地,一行七人。预计线路:先从智利海岸鲁美那角与卡内罗湾之间37充线的一端从发,穿过阿罗加尼亚首都后,就由安杜谷火山南面的小道横断那条高低岩儿,然后溜下这一带延绵的山坡,渡过内乌康河和科罗拉多河,到达判帕草原区,经过盐湖、瓜米尼河、塔巴尔康山(布宜诺斯艾利斯少边界),越过边界,爬上坦秋尔山,直到大西洋岸边的马达那斯角。安达斯山高低岩儿,地震,小罗伯特短暂失踪,兀鹰把他抓起来,被一当地土著巴塔戈尼亚人“塔卡夫”一枪救下。10月22日,塔卡夫正式成为这一队旅客的向导。走出高低岩,进入草原地带。10月26日晚,赶到科罗拉多河畔过夜。10月28日晚,人马歇在一个大湖——兰昆湖岸上。10月29日开始 ,行进在阿根廷“判帕区”,开始遭受到干旱。盐湖已干涸。然后格里那凡爵士、小罗伯特随塔卡夫先行到瓜米尼河探路找水。夜晚在河边遭遇狼群。罗伯尔独自骑走塔卡夫的宝马带走狼群,救了大家,也与另一队人马汇合。11月3日晚,歇在判帕区的尽头,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边界。第二天早晨跨过阿根廷平原区与草原区的分界线。11月6日,到达坦狄尔村“独立堡”。这时,原来以为的“线索”,中断。独立堡到大西洋的240公里路上,遭遇可怕的洪水,在一棵“翁比”树栖生,此树大约有30多米高,浓荫覆盖着周围约120平方公里的面积。暴风雨中,闪电击中大树,树端着火,下面洪水中又有鳄鱼。接着飓风又将整棵树连根拔起,顺水漂去,如此却幸运“着陆”获救。11月12日,到达大西洋岸。11月13日与邓肯号汇合,与塔卡夫道别。循着一条直线横穿南美洲的旅行就这样结束了。重踏征途。由哥连德角出发,绕过透利斯探达昆雅岛,好望角。12月6日到达阿姆斯特丹岛,继续向东航行,12月14日凌晨开始遭遇海上风暴,由于船长门格尔的机智果断,幸运脱险。12月20日到达百奴衣角。上岛在一农庄遇到不列颠尼亚号上的“遇旅行路线图2[2]难船员”艾尔通。然后由艾尔通作向导,横贯澳大利亚37度纬线大陆。一路上澳大利亚大陆的风土人情慢慢展现在读者面前:澳大利亚土人小孩子的地理学知识,黄金之乡移民的混乱悲惨生活,土著人的奇特生活以及土人妇女的悲惨命运,两个“坐地人”青年的盛情款待,等等。谁知这个艾尔通却是流犯头子——乔·伊万斯(一译“彭·觉斯”),意欲夺取邓肯号作为海盗船。这一队旅客,包括格里那凡爵士及夫人海伦、玛丽及弟弟罗伯特、麦克那布斯上校、地理学家巴加内尔、船长门格尔,以及三位水手共十人,被艾尔通带到一处沼泽地,前面又是水流湍急的大河斯诺威河,牛马一路被艾尔通慢慢毒死,此时牛车又陷入沼泽地,人马过不得河,甚至爵士还被揭穿假面的艾尔通打伤,遭遇实在艰险。这时(1月14日)爵士授权巴加内尔写求救信给邓肯号,变更汇合地点。但此信却被强盗头子抢夺。时间到了1865年1月21日,河面水位开始下降时,渡河成功。接下来小心翼翼狼狈不堪地步行5天到了德勒吉特城,然后乘邮车到吐福湾——他们认为求救信中约定的汇合地点。但此时邓肯号却开到了求救信所指定的另一处地点,去向不明。格里那凡爵士担心邓肯号已成了一艘海盗船。这时,一行人只得作好回欧洲的打算,他们包了一艘开往新西兰北岛都城奥克兰的船“麦加利号”,准备再搭半岛邮船公司的船回欧洲。1月27日上船,谁知此船却在靠进新西兰海岸线时遭遇风暴,在一处旅行路线图3[3]无人海滩搁浅,被当地土人俘获。由此“领略”了一番新西兰土著人的“风俗习惯”,差一点被当作殉葬品杀害。多亏了机智的小罗伯尔和沉着老练的巴加内尔,才得以逃脱。又经历了一番新西兰的特殊地貌,最后逃到海边,却又遇到“前有狼后有虎”的境况。危急时分,他们很幸运地坐进了一只小艇向大海逃命,但后面的土著人的独木舟以更快的速度追来,此时喜出望外地看见前面有一艘大船,哪知却是“以为成了海盗船的邓肯号”,就在船长门格尔(一译“孟格尔”)决定破釜沉舟的一刹那,发现邓肯号还是他们的邓肯号。那个流犯头子“水手艾尔通”被大副奥斯丁关押在船上。格里那凡决定将艾尔通流放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去,并打算放弃寻找格兰特船长。就在那天夜里,两个孩子凭着与父亲间神奇的感应听到了父亲的呼喊。最终,大伙儿幸运而神奇地找到了格兰特船长,并将艾尔通流放于此岛。那天是3月8日。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3月18日,返航,望见了美洲海岸。第二天停泊在塔尔卡瓦落湾里,这时,历时5个月,邓肯号严格循着南纬37度线环绕了地球一周(3月20日)。5月9日,在离开塔尔卡瓦落湾50天之后,回到了玛考姆府爵士家里。
2023-09-11 16:53:42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好句好词和读后感,摘抄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书中格兰特船长的儿女对爸爸深深的爱对我震撼很深。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这本书主要讲述了苏格兰航海家哈利.格兰特海事遇难两年后的某天,“邓肯”号的船长格里那凡爵士偶然发现了哈利·格兰特发出的求救漂流瓶。格里那凡爵士带着格兰特船长的一双儿女去寻找格兰特船长,一路上他们以无比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无数艰险。他们这一行人沿着南纬三十七度环绕地球一周,经历了无数坎坷与挫折,战胜了千难万险,最后终于在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成功救出了格兰特船长和两名船员。  这本书中讲述了许多勇敢而聪明的人,他们不怕困难,拥有信心。哥利纳帆爵士坚定的信念令我佩服,他相信一定会找到格兰特船长。格兰特船长的儿子和女儿更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他们与我们一样还都是孩子,但当他们面对困难的险境时所表现出来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深深地打动了我,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 在逆境面前,他们没有被打倒,而是选择了勇敢面对,他们经住了考验,成功了,他们的精神鼓舞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勇敢的人。  老师经常说,在我们每个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多多少少会遇到挫折,遇到困难,这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所必须经历的。也许困难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实质都是相同的。一个人想战胜困难不是取决于困难有多大,有多难,而是取决于你对困难的态度。所以当我们遇到困难时,一定不可以低头,不可以被吓倒,坚定自己的信念,坚定自己的勇气,相信自己,成功已离你并不远,想想文中的罗伯尔和格兰特小姐,以他们的年龄,面对那么大的挑战,他们没有退缩,加上自己的智慧,他们成功了,他们救出了自己的父亲,支撑这一切的,无疑就是两个字---勇气。  读了他们的故事,我将会信心倍增,在今后的生活中,勇敢地迎接困难与挑战,树立坚定的信念,坚信自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成功,一定不可以做一个懦弱的人,不可以做一个生活的弱者,那样只会不断的放大困难,让困难把我们打倒,成功将会越来越远。我要向文中的主人公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不怕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做一个勇敢的人,生活学习中的强者。
2023-09-11 16:53:501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每一章节主要讲的内容

新船邓肯号在试航时捕到一条鲨鱼,水手们在鲨鱼肚子里发现一只漂流瓶,瓶中的信件因受海水的浸泡而模糊不清。根据残存的字迹可以推测出,这是一个名叫格兰特的船长发出的求救信,他被困在南纬37线的某个地方。船主格伦纳凡为营救格兰特多方求助未果,在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玛丽和罗伯特的请求下,毅然决定驾自己的邓肯号出航寻找。同行的除了玛丽和罗伯特外,还有格伦纳凡的夫人海伦娜、好友麦克那布斯上校和法国地理学家帕加内尔等人。他们找遍了南纬37度的所有陆地,登高山,爬冰川,过沼泽,遇到过地震、洪水和野兽,最后还同匪徒进行殊死的斗争,终于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
2023-09-11 16:53:592

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好词好句

好词:忠心耿耿、柔情似水、牵肠挂肚、汹涌澎湃、忐忑不安、 斩钉截铁、不苟言笑、眉飞色舞、口若悬河、心胸狭隘、 故弄玄虚、前仰后合、背井离乡、乐善好施、根深蒂固、 沉思默想、欢呼雀跃、化为乌有、络绎不绝、泰然处之好句:那鲨鱼虽远在五十码以外,但却立即闻到了腊肉那诱人的香味,只见它如离弦之箭一般地冲了过来。霎时间,它便游到游轮附近。只见它那灰黑的双鳍在猛烈地击打着海水,尾鳍则在保持着身体的平衡,径直地直冲那块腊肉而去。它那两只突出的大眼睛,闪出贪婪的光芒。 格里那凡爵士家底殷实,一向乐善好施,仗义疏财,而且,他的仁爱之心远远超过其慷慨大度,因为慷慨是有限度的,而仁爱却是无限的。 格里那凡爵士和海伦夫人在四周环绕着高地的那片原始而美丽的大自然中幸福地生活着。他们漫步在湖边枫树和栗树的浓阴之中,耳听着湖岸上有人在唱着古老的战歌,遥望着峡谷里苏格兰人的古建筑群,体悟到苏格兰历史之厚重,光荣感油然而生。内容:游轮“邓肯号”正在爱尔兰和英格兰之间的海峡上进行其处女航。船主格里那凡爵士突然在一条鲨鱼的腹中发现了三封破残不全的求救信,信系英格兰探险家格兰特船长所写。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知道后要求政府派船去营救,但遭到政府拒绝后,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和海伦夫人便决定带着他们乘坐“邓肯号”去 营救船长。他们穿越了南美洲大草原,走遍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绕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们克服了千难万险,以无必英勇顽强的精神,终于在太平洋上的一个荒岛上找到了格兰特船长。感受:战胜困难不仅要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也需要信心与勇气。只有这样,才会走向成功。
2023-09-11 16:54:081

海洋三部曲是哪三部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2023-09-11 16:54:195

读了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收获50字

484585555655555555555558887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122221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2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023-09-11 16:55: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