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胜利的原因?并引起你怎样的感想和震撼?

2023-10-05 09:22:25
共3条回复
瑞瑞爱吃桃

大哥,要我们写88字,你才给50分好像少了点吧!呵呵

这次发生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能不能战胜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是对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严峻考验。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害,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迎难而上,顽强奋战,最大程度地抢救了被困群众,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损失。目前,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初步安排,灾后恢复重建正在逐步展开。抗震救灾斗争取得的重大阶段性胜利,显示了党和人民的伟大力量,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谱写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英雄凯歌。

抗震救灾斗争能够迅速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党的坚强领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各级党委快速反应、果断决策、有力指挥,充分发挥了领导核心作用。地震发生后,党中央立即作出部署,迅速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把抗震救灾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我们建立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紧急调集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民兵预备役人员、公安民警和医疗卫生人员、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等各方面力量赶赴灾区,向灾区运送大批救灾物资,开展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受灾地区各级党委坚决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在第一时间成立抗震救灾指挥部,在第一时间带领灾区干部群众奋力开展抗震救灾。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的迅速反应、坚强领导、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展现了强有力的总体指挥能力、群众动员能力、资源调配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使人民群众深切感受到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坚定决心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极大鼓舞和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参加抗震救灾的基层党组织紧急动员、迅速行动、有力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在地动山摇的危急关头,广大基层党组织高高举起党的旗帜,自觉担当抗震救灾重任,组建各类“党员突击队”、“党员抢险队”,形成了一个个坚强战斗堡垒。广大基层党组织组织党员群众认真排查每一处倒塌房屋、尽力搜救每一个被困人员,创造了无数生命奇迹;全力组织救治受伤人员,全力展开卫生防疫,全力防范次生灾害,想方设法安排好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化解了无数群众的痛苦;带领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勇敢站起来,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在应对这场特大灾难的考验中,广大基层党组织向世人展示了压不垮的战斗堡垒的光辉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高度赞誉。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参加抗震救灾的各级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充分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在严峻考验面前,奋战在灾区一线的各级干部以身作则、冲锋在前,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战线,成为灾区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所有灾区特别是灾情最严重的地方、受灾群众最集中的地方、抗震救灾困难最大的地方,都能看到干部的身影、听到干部的声音。各级干部在危难关头率先垂范、无私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广大党员群众抗震救灾作出了表率、树立了榜样。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参加抗震救灾的广大共产党员舍生忘死、无私无畏、勇往直前,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广大共产党员在危难时刻做到了豁得出来、冲得上去。许多党员刚刚从废墟中爬出来,就带着满身伤痛去抢救受伤群众;许多党员把生的希望留给群众,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用鲜血和生命保卫群众安全;许多党员强忍失去亲人的悲痛,舍小家、顾大家,以非凡的坚强意志投身抗震救灾。广大共产党员的英勇行为集中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彰显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同心同德、和衷共济、共渡难关,充分发扬了全国一盘棋的大团结大协作精神。“灾难无情、人间有爱”,“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地震灾害发生后响彻在中国大地上的最强音。全国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想灾区之所想、急灾区之所急,视灾区群众为亲人,视支援灾区为己任,迅速组织和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广泛开展送温暖、献爱心活动。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引领和带动下,从城市到乡村、从厂矿到部队、从街道到学校,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全民族风雨同舟、生死与共的强大合力。

抗震救灾斗争直接检验了我们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直接检验了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广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实践再一次有力地证明,中华民族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历经曲折而愈挫愈勇,饱受磨难而自强不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团结各方渡难关;中国共产党具有强大的战斗力,能够应对各种风险考验、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具有鲜明的先进性,对党充满忠诚,对人民充满感情,对事业充满责任。

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是在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英模群体和先进人物的杰出代表。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向这次受到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学习,把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培育和体现出来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精神长期坚持下去、不断发扬光大,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扎实的工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同志们!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展示出了十分崇高的精神。这就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体现了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在特大灾难面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以灾情为最高命令、以救灾为神圣使命,紧急行动,守望相助,倾力支持,无私奉献,凝聚起抗震救灾的强大合力,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体现了中国人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的英勇气概。面对极其惨烈的灾难,面对极其严重的困难,广大军民临危不惧、奋不顾身、舍生忘死,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展现了中国人民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超人勇气,体现了中国人民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大无畏精神。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体现了对人民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重。广大军民把人的生命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坚持只要有一点生还可能就要作出百倍努力,最大限度地抢救了人民生命;坚持依靠科学、运用科学,把科技的力量与顽强的斗争紧密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攻克道道难题,化解种种风险,使科技成为战胜地震灾害的强有力支撑。

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要发展,一个民族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仅要通过发愤图强积累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且要通过艰苦奋斗形成强大的精神力量。中华民族历来具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撑,是我国各民族世世代代自强不息、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我们不断开辟新征程、开创新未来的不竭精神动力。

抗震救灾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大力宣传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使之转化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办好奥运、建设祖国的实际行动,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力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同志们!

多难兴邦,多难砺党。联系87年来党的建设的实践,总结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抗震救灾斗争中的表现和作用,从中可以得到许多重要启示。

第一,必须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始终把教育全党坚定不移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追求和强大精神支柱,对理想信念坚贞不渝是我们党的强大政治优势。有了正确而坚定的理想信念,广大共产党员就能够自觉地、满腔热情地为党和人民事业而奋斗。在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在生死考验面前威武不屈、英勇无畏,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矢志不移。在和平建设时期,许多共产党员为党和人民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也是因为有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的激励。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广大共产党员大灾面前不低头、大难面前不弯腰,始终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奋战在最前线,充分显示了理想信念的强大力量。事实再一次说明,只要广大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坚定,并把这种坚定性体现到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而奋斗的实践上,体现到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上,体现到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的行动上,我们党就一定能够带领人民经受住各种风浪的考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

第二,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核心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是党的全部价值所在。我们党87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奋斗史。浴血奋战推翻三座大山,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党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大于一切,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庄严使命。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各级党委和政府把以人为本作为最高准则,把挽救人的生命作为重中之重,再次生动诠释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人民群众说,世间有真情,人间有大爱。中国共产党人最博大的爱就是爱人民,最深切的爱也是爱人民,最真挚的爱还是爱人民。事实再一次说明,只要始终做到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我们就一定能够获得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永远立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不败之地。

第三,必须坚持在实践中培养造就干部,始终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重点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关键是要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服务人民群众、应对突发事件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平常抓得紧,关键时刻才用得上。这次特大地震灾害,成为对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的一场特殊考试。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勇挑重担、敢于负责,表现了很强的领导和组织能力,为抗震救灾斗争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事实再一次说明,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引导和推动领导干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在丰富生动的实践中学习学习再学习、提高提高再提高,在攻坚克难、应对复杂局面的磨练中锻炼成长,我们就一定能够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

第四,必须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始终把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抓好基层、打好基础,是我们党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的重要法宝。这些年来,我们党按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的基本思路,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使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在这场抗震救灾斗争中,灾区以及参加抗震救灾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群众发自肺腑地说:“只要党组织在,我们就感到有希望、有依靠、有信心。”这是人民对基层党组织的最高评价。事实再一次说明,只要我们一以贯之地坚持抓基层、打基础,形成分布广泛、完善严密、坚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把广大党员紧紧团结在党的旗帜下,把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到党组织周围,我们就一定能够不断提高全国各族人民的组织程度,形成开发自然、改造社会、战胜灾害、建设祖国的强大力量。

第五,必须坚持共产党员的党员意识,始终把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党员意识是共产党员的立身之本,是党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的重要前提,必须把增强党员意识作为执政党建设带有根本性的问题来抓,坚持教育、管理、服务并重,教育引导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遵守组织纪律、争当先锋模范,永葆先进性。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哪里灾情最重,哪里群众最需要,哪里就有共产党员;广大党员踊跃缴纳“特殊党费”,支援抗震救灾;许多群众受党组织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感召,在抗震救灾一线宣誓入党。事实再一次说明,只要坚持不懈地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只要全党同志自觉加强自我教育、自我提高,我们就一定能够把广大党员的先进性最大限度地激发出来、把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创造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伟业。

同志们!

当前,抗震救灾工作进入安置受灾群众和恢复重建阶段,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进入关键时期,北京奥运会开幕在即,形势逼人,任务艰巨。各级党委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一手抓抗震救灾工作、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在各项工作中更好地发挥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我们要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要把学习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摆在加强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强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首要位置,帮助广大党员特别是党的各级干部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自觉用这一理论体系指导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改造,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按照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部署,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在有关地区、部门和单位进行试点。要及时总结试点工作,为全面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供指导。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中央统一部署组织好、开展好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推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符合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促进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真正做到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地震灾区各试点单位要把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最具体的实践,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实际行动和成效检验试点工作成效。

我们要坚持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基层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把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要认真总结和运用抗震救灾斗争中强化党组织功能、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经验,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要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各级党组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坚持正确用人导向,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原则选拔干部,把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经受住考验、表现突出的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要把应对突发事件、重大灾害的实践作为生动教材,显着增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在抗震救灾斗争中,灾区不少基层党员、干部遇难,不少基层党组织遭受严重损失。各级党委要统筹当地干部人才资源,抽调优秀干部和人才充实班子、充实一线、充实基层,确保参加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各级领导班子坚强有力、有效运转。各级党组织要格外关心和爱护灾区基层党员、干部,理解他们的心情,关爱他们的健康,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做好工作。要积极开展党内帮扶活动,组织非受灾地区党组织与受灾地区党组织结对,重点帮扶受灾严重地区的党组织和困难群众。承担对口支援任务地区的党组织要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积极为灾区提供支援,帮助灾区群众早日恢复生产、重建家园。

我们要在全党大力发扬抗震救灾的优良作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党的优良作风凝聚党心民心。要把抗震救灾斗争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作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的生动教材,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继承优良传统、牢记根本宗旨、心系人民群众,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要总结和运用抗震救灾斗争中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的成功经验,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提高团结带领群众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实际能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扎扎实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要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教育和监督,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使党员领导干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做到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人。要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和物品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于抗震救灾、用于受灾群众。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在87年的风雨历程中团结带领人民战胜了无数惊涛骇浪、克服了无数艰难险阻,开创了党和人民事业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全党同志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进取、埋头苦干,切实做好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各项工作,切实做好北京奥运会筹办各项工作,切实做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各项工作,为夺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康康map

这里面全了

要删减一下!!引用中央文件 没人敢说你不对!!

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10月8日)

胡锦涛

同志们,朋友们: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坚决战胜这场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是对中国人民意志、勇气、力量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重大检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工作,奋勇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就是要全面总结抗震救灾工作,表彰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受到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向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医疗卫生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和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抗震救灾的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向踊跃为灾区提供援助的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抗震救灾期间,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驻华使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一些国际机构、外资企业以及国际友好人士,积极提供救援物资、捐助救灾资金、派遣救援队和医疗队,以各种方式向中国人民表达真诚同情、提供宝贵支持。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此时此刻,我们特别要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表达深切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

我提议,全体起立,为他们默哀。

同志们、朋友们!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84017名群众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其中1万多名重伤员被快速转送全国20个省区市375家医院。我们千方百计安置受灾群众生活,1510万名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881万名灾区困难群众得到救助,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开始前全面复课开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切切实实做到了让灾区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我们全力抢修交通、电力、通信、广电、水利、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及时处理和化解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切实做好余震监测、气象服务、科技支撑、煤电油运保障等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公布灾情,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积极组织资金拨付和物资供应,并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及时有效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我们加强政策扶持,全力抓好灾区生产恢复工作,灾区工业、农业、旅游业等恢复取得重大进展。我们科学开展评估和规划工作,及时制定有关条例、指导意见和规划,中央财政建立专项基金,组织实施对口支援,依法有序实施灾后恢复重建。目前,各项恢复重建工作全面推进,灾区人民正在勇敢地走向新生活。

中国人民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壮丽诗篇。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在震后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建立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紧急调集大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精心部署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及时推动灾后恢复重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发扬全国一盘棋思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在调集人员、支援物资、收治伤员、安置移民、建造临时和过渡住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19个省市党委和政府积极落实中央部署,义不容辞地支援灾区恢复重建。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生动展现了危难时刻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能力,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山崩地裂的危急关头,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带领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勇敢站立起来,沉着冷静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各级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组织群众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想方设法安置受灾群众,带领群众抓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广大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做到了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守望相助,全力开展自救互救。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多少人瞬间作出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抉择,多少父母用双臂为孩子撑起生命的天空,多少老师用身躯为学生挡住死神的威胁,多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奋不顾身地奋战在第一线。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有的在废墟下唱起嘹亮的歌曲,有的机智地搜救同学,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可贵的爱心。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凭着这样的顽强意志,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业绩。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4万6千名人民子弟兵,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承担起抗震救灾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勇于突进震中地带,敢于跨越生死界线,克服千难万险,进入千村万户,为灾区人民带去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勇气。7万5千名民兵预备役人员自觉行动,成为解救受灾群众、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公路运输、油料保障、电力抢修、恢复生产等方面的重要突击力量。广大消防特勤、特警、边防等公安救援队伍和公安民警恪尽职守,全力救助群众,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力保障灾后恢复重建,为金色盾牌增添了新的光彩。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在抗震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全国各族人民忧心如焚、戮力同心、生死与共。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加油、中国加油,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最强音。多少人自发从天南地北赶赴灾区做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多少人自发前往遍布全国的献血点争先恐后无偿献血,多少人自发为灾区慷慨解囊,多少共产党员自发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发扬救死扶伤精神,夜以继日地抢救生命、严防疫情,完成了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生命抢救和伤员转运。广大新闻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及时传递党中央的声音,深入报道抗震救灾进展情况,生动展现广大军民的英雄事迹,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地震、气象、交通、电力、通信、广电、水利、供水、供气以及其他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密切协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抗震救灾斗争提供了有力精神鼓舞。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厂矿、从机关到基层、从街道到学校,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全民族风雨同舟的强大合力。

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用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坚韧努力战胜了磨难、经受住了考验,向历史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力量,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必将激励灾区人民排除万难重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必将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同志们、朋友们!

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众人同心就有其利断金的力量,风雨同舟就有所向披靡的信心。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凝结成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生命共同体。这种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的人民和民族在生与死、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中的本色反映,是中华民族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内在力量,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坚强是战胜磨难的利器,勇气是创造奇迹的支撑。在极其惨烈的灾难突袭而来之际,广大军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生死较量不战栗,千难万险不放弃,顽强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生存极限,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这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勇气,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勇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在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中,我们和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在全国哀悼日里,13亿人共同为不幸遇难的同胞默哀,体现出全民族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我们坚持把科技的力量与顽强的抗争紧密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这种对生命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崇,是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也从中收获了许多极其宝贵的启示。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进一步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坚定信念。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披荆斩棘向前发展。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是振兴中华最深厚的力量。在我国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种种磨难都没有打断中华文明的顽强发展进程,千难万险都没有磨灭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正是紧紧依靠人民,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就一定能够依靠人民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和集中起来的无穷智慧,万众一心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人民军队是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在同地震灾害的搏斗中,人民子弟兵用忠诚和血肉之躯又一次在人民心中筑起了巍然屹立的不朽丰碑,又一次向世人昭示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人民军队诞生81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建立了卓越功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全面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人民军队始终成为人民共和国的忠实保卫者和建设者。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事实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是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13亿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我们党成立87年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作出了最大牺牲,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理论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不断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基业。

抗震救灾使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最温馨,人民群众最可敬,人民子弟兵最可爱,中国共产党人最贴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显著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永远坚持。

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以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勇战胜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础。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

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抗震救灾斗争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全面检阅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社会繁荣进步,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和社会基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发展是硬道理。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更加牢固的物质基础。

我们要进一步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当前,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要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尊重规律,贯彻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争取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美好新家园,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要坚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毫不松懈地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妥善安排孤儿、孤老、孤残生活,实施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优先恢复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当前,要抓紧解决好受灾群众安全过冬问题。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灾区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并不断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个省市要积极为灾区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援,受援地区干部群众要苦干实干、自立自强。要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用于受灾群众。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要加快完善防灾减灾各项法规和综合性配套政策,强化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意识和职责,加快构建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防灾减灾预案体系,增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要强化城乡防灾能力建设,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水平,增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对各类灾害的风险监控、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措施。要强化对自然灾害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普及,全面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技能和灾害救助能力。要加强防灾减灾领域信息管理、宣传教育、专业培训、科技研发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国外防灾减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同有关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要认真总结抗震救灾的成功经验,形成综合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大力建设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健全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体系,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快捷有序的防疫防护和医疗救治措施,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分析系统,管理完善的对口支援、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等社会动员机制,符合国情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体系。通过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和方式建设,显著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大军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昂扬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效。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要把抗震救灾斗争培育和弘扬的好思想、好作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始终把教育全党坚定不移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要始终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始终把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到抓基层、打基础一刻不放松,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到党组织周围。要始终把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遵守组织纪律、争当先锋模范。各级党组织要格外关心和爱护灾区基层党员、干部,理解他们的心情,体谅他们的困难,关爱他们的健康,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做好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同志们、朋友们!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自然界运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开发利用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基本国情,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为人民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规律性的东西往往要通过现象的不断往复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更明确地被人们认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锲而不舍地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能力,就一定能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一定能够做到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

同志们、朋友们!

我们以坚如磐石的团结和一往无前的拼搏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共同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共同为我们伟大的民族加油,共同为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加油,万众一心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奋勇前进!

左迁

1.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我们坚持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

3.充分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4.全国人民发扬伟大民族精神,伟大的民族精神始终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5.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关心救助南方灾区体现了关爱,尊重,理解,友善,体现了互助互谅,扶贫济困的中华传统美德。

6.在抗震救灾中,我们的人民军队再次展现了它“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英雄本色,成为抗震救灾的中坚力量。

相关推荐

抗震救灾精神的内涵

1、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互助精神。这一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民族品格,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凝聚力。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各级政府、各族人民、各界人士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发挥互助精神,发挥全国“一盘棋”的大团结精神,汇聚成为强大的力量,为夺取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提供了重要保证。2、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这一气概内蕴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强不息的基因,承继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革命传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英雄气概。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人民子弟兵紧急出动,灾区群众自救互助,谱写了一曲曲舍生忘死、自强奋进的赞歌。3、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理性思维和务实作风。这一思维和作风体现为人民至上的信念,敢于担当的作风,无私付出的行动。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党和政府始终把保障受灾群众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放在首位,尽最大努力挽救生命,尽快安置好受灾群众。同时,也体现为抗震救灾全过程的科学决策、科学指挥和科学技术应用。在灾后重建中,以“科学重建、民生优先”作为核心和亮点,注重因势利导和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科学重建、转型、跨越、发展之路。
2023-09-11 19:50:301

汶川地震能体现中国人的什么精神

国家有难,舍我其谁!人民遭灾,我不上谁上!为了灾民早一刻摆脱灾情煎熬,为了在断壁残垣中拯救更多生命,你们再次发扬了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再次演绎了载入史册、已凝聚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的“九八抗洪精神”。 13日10时,成都军区抗震救灾联合指挥部里,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世明对着电话大声命令:“带上精干人员,不惜一切代价向汶川进发!” 电话那头传来某集团军军长许勇嘶哑的声音。几个小时前,这位将军率领一支30人的先遣队,冒着余震频频、山体滑坡的危险,于大雨中突入这次地震的中心汶川县映秀镇,并已经救出300名伤员。 “解放军到了,人心就定了!”“解放军来了,我们有救了!”被解放军官兵从断壁残垣中救出来的受灾民众,来不及擦去身上的血污喜极而泣…… 开进、开进,徒步开进!开进、开进,摩托化开进!开进、开进、铁路机动开进!开进、开进、空运空投伞降机降开进!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披荆斩棘、无所畏惧,因为解放军只有一个信念:早一秒到达灾区,就能多拯救一条性命!谁是最可爱的人,已尽在不言中。 截至昨晚10时,以成都为中心,解放军各军兵种紧急投入抗震救灾的第一梯队约3万官兵,已在方圆300公里的重灾区争分夺秒救人,所有的重灾区均已被解放军抗震救灾部队覆盖。2万后续官兵正昼夜兼程向灾区集结。除此之外,另有5万包括海军陆战旅、二炮导弹旅在内的抗震救灾官兵正采取不同方式向灾区开来。“未来数天内,投入抗震救灾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将达到10万人。”(温总理语) 尽管桥毁路损,尽管大雨滂沱,尽管给养与补给一时难以到位,可透过央视直播画面,先期到达的解放军官兵不计条件、不顾安危、不怕牺牲、义无反顾的身影,全国人民真切感受着、感慨着:你们———最值得人民尊敬的你们,特别听指挥,特别肯吃苦,特别能承受,特别能战斗!国难当头,你们不愧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国家有难,舍我其谁!人民遭灾,我不上谁上!为了灾民早一刻摆脱灾情煎熬,为了在断壁残垣中拯救更多生命,你们再次发扬了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再次演绎了载入史册、已凝聚为中华民族宝贵精神的“九八抗洪精神”。 什么叫真正的人民军队,什么是危难时刻最可信赖的人———对今天的年轻人,没有比较,也许认知还不是那么清晰。 拿“九八”抗洪比,拿今春抗雪灾比,是作纵向对比,有人(譬如部分年轻的网民)还不那么信服,还存有些许疑虑。那就让我们对中美军队在抗灾中的表现作个横向对比: 2005年飓风卡特里娜疯狂袭击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新奥尔良市,千万灾民望眼欲穿,可美国大兵和国民警卫队的表现又如何呢?直升机象征性投几个沙包就以天太暗为由拉倒了,至于兴师动众驶来的两栖登陆舰,只能算是为新奥尔良的灾民壮胆来了。新奥尔良市警察局长沃伦·利雷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愤怒地表示:“灾难发生后,我们对联邦政府充满期待,可在灾难发生后的头三天时间里,我们什么也没有得到。在灾难发生48小时后,第一批国民警卫队分乘40辆装甲车开进新奥尔良,然而,令我们震惊的是,他们抵达目的地后所做的第一桩事居然是找地方睡觉和打牌!在整整72个小时里,我们没有得到他们的任何帮助。我现在终于明白,我们为什么打不赢伊拉克战争了。” 有比较才能分高下。解放军在人民危难时刻敢顶、敢扛的战斗能力,只是广大读者所能直接感受到的能力。相对隐蔽的另一种战斗能力是招之即来的“快速反应”能力,包括指挥调度能力,集结投送能力,后勤保障能力,信息通畅能力等等识者所知,救大灾犹如打大仗、硬仗,解放军汶川亮相,其能力和战斗意志,直接检验新时期中国军队由传统向现代转型之进步,展示和印证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之阶段性成果。强兵佑国,解放军能力之强,民众未必人人感同身受,但我们的“对手”一定深切感受到了并不断感受着…… 打虎亲兄弟、上阵子弟兵。汶川、茂县、绵竹、都江堰……千万解放军官兵,人民关注你们,感谢你们,你们用血肉之躯铸就的“零八”抗震救灾壮举,将再次铸就中华民族无所畏惧、百折不挠的英雄史诗。总有一种力量让人泪流满面,这一次,还是解放军。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
2023-09-11 19:50:425

抗灾救灾精神的介绍

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民族团结、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患难与共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还有,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
2023-09-11 19:51:161

汶川抗震精神及意义

汶川抗震精神有指挥得当,冷静思考,众志成城,万众一心。 在这次突如其来的特大灾难面前,党中央、国务院沉着应对,科学决策。科学指挥,科学施救。中华儿女也迅速凝聚一心,展开了感天动地的抗震救灾斗争。这场抗震救灾工作,赢得了世界的普遍赞誉,也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启迪和思考。 意义如下。 表现出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在汶川抗震救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是抗震,在一切自然灾害面前,科技都是抗灾、防灾、减灾的强大武器,是变“历史灾难”为“历史进步”的重要“补偿”手段。改革开放造就的综合国力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改革开放使中国与世界先进文明共存。 集中体现了中国现代的国家管理能力,体现了科技的巨大威力,依靠科技的力量把地震带来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把抢救生命的可能性推到最高限度,把灾后重建做到最理想的程度。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2023-09-11 19:51:321

抗震救灾的基本信息

抗震救灾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时,专门来到金山寺村一个简易防震棚,看望正在老师辅导下复习功课的孩子们。胡锦涛鼓励孩子们:“在这次地震当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勇敢,很坚强,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一定会继续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努力,向党,向祖国,向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胡锦涛还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下十六个大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写完,胡锦涛领着孩子们一起大声朗诵。 虽然是简单的十六个字,却意味深长。体现了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历次困难面前没有倒下的原因!根据胡总书记的讲话,提炼抗震救灾精神则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抗震救灾的精神是这一切高贵美好的品格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它使我们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抗震救灾演习:是指平时在全民中普及和开展演练,进行必要的自救和他救训练。内容包括:家庭、学校、医院、单位和各种公共场所,确认室内室外相对安全地带,配备室内应急自救简易安全箱。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 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局承担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工作。 必要时,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指挥和协调全国抗震救灾工在地震灾区成立现场指挥机构,在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机构的领导下开展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抗震救灾指挥部负责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本行政区域的抗震救灾工作。地方有关部门和单位、当地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组织等,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抗震救灾工 作。
2023-09-11 19:51:471

形容人们抗震救灾的精神的四字词

众志成城见义勇为奋起前行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争分夺秒千钧一发首当其冲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风雨兼程归心似箭废寝忘食身先士卒临危不惧稳如泰山只争朝夕
2023-09-11 19:52:031

抗震救灾精神的感悟有哪些?

且不言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抗击天灾人祸,最终走向胜利的历程,仅以当代中国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的大无畏意志,便是艰难困苦中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襄未来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它更成了中华民族精神力量的永恒来源。像512汶川特大地震、420芦山地震等抗震之众志成城的场景,以及灾后万众一心的重建历程,都凝结和形成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它也自然而然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闪耀于“中国精神”的王冠之巅,激励着中国人民鼓起风帆、面向未来。灾难亦有时,痛苦也会慢慢湮灭,但自然与历史的周期率,仍可能规律性的发生。像自然灾害,有时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甚至,一些人为灾害,也可能因我们的记忆抹去过快而再次发生。因此,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特别是那些让我们战胜千难万苦的经验、意志与精神,更是我们应永远记取的珍宝,它是我们纵观古今、连接未来必不少的链条和支柱。像汶川等抗震与重建的过程,不仅是一场中国人民战天斗地的物质重建过程,它更是一场精神家园的精耕深构历程。当我们的艺术工作者,能真正深入重建的灾区,从环境的改变,前后的对比;灾区人民心灵创伤的抚慰和无畏前行中,就能从中感受到国人感恩深如海、爱心无远弗界的伟大。
2023-09-11 19:52:241

抗震救灾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什么精神?

抗震救灾体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 王新建 5.1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震憾着世界,苍天无情人有情,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同样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地震发生后,在当中央的领导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以最快的速度抢救生命,以最大的限度减少损失,在艰难险阻面前,解放军官兵、志愿者、灾区人民、全国人民手牵手、肩并肩、心心相印战斗在抗震救灾第一线和不同的岗位,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不断凝聚、迸发,抗震救灾勇士的大爱精神和奉献精神感动着我们,他们的英雄事迹催人泪下。7月18日下午我们公司也集体收看了《信阳市直机关抗震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电教片,在报告会上信阳奔赴一线的勇士们同样是不惧艰难险阻,有着钢铁般的意志,以他们惊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赞歌。 英雄们的事迹、精神在激励着我们,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得失不能放弃呢?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在震撼着我们,我们该如何行动呢?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在工作面前多一份责任,在困难面前多一份勇气,在同志面前前多一些宽容,在成绩面前多一点谦虚,在弱者面前多一点帮助,在迅猛发展的时代面前多一点学习,在我们共同握手为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多一份贡献。
2023-09-11 19:52:381

抗震救灾精神的感悟有哪些?

抗震救灾的精神感悟有:一场大地震降临,昔日的美好校园,成了今天的废墟;昔日朗朗的书声,成了今天难言的悲泣;昔日活泼的童真,成了今天瓦砾下的阴魂。这难言的悲惨让我的生命经受了一次洗礼,心灵受到了震撼,再一次认识到了教师的伟大。就在地震发生的刹那间:绵阳市汉旺镇小学的吴忠仁老师一边高吼“同学们快跑!”一边死死撑住已经变形的门框,催促同学们从身边冲出;德阳市东汽中学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趴在桌子上,护住桌下的4个孩子;汶川映秀镇小学张米亚老师跪扑在废墟中,双臂紧紧搂住两个学生;还有绵阳平武县南坝小学杜正香老师,卧到在瓦砾中,头朝着门的方向,双手各拉着一个孩子,胸还护着3个幼小的生命------这些普普通通、默默无闻的教师,在生死关头以自己的行动成就了不朽的永恒,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的诗篇。目前,抗震救灾,重建家园仍在继续。救死扶伤的同时,精神粮食显得尤为重要,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也正为此努力。我们要始终坚信在这些英雄少年的精神鼓舞下,一切困难都是暂时的,一切不幸都将成为历史。且让全球华夏儿女齐心一致共奋进。发生地震需要注意的地方1、不要惊慌地奔出室外,先暂时躲在体积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2、一次强震后不应安心下来,要准备应付余震的发生。3、震后先将大火扑灭,尽量步行到避震所,携带物应减至最少。4、尽快与家人、亲友取得联系,尽可能帮助别人联系朋友和亲人。
2023-09-11 19:52:461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有哪些意义

试题答案:(1)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2)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竞争力的要求,也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023-09-11 19:53:041

抗震救灾精神手抄报内容

抗震救灾精神手抄报内容如下: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灾害损失日趋严重。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全国防灾减灾日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的大地害,这场大地雪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十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川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品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地震分类地震分类——根据震动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天然地震——指自然界发生的地震现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试验等人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动;脉动——由于大气活动、海浪冲击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层的经常性微动。狭义而言,人们平时所说的地震是指能够形成灾害的天然地震。自救方法在教室:迅速的躲避在课桌下,等待震动过去再撤离到安全地方。在平房:可根据情况充分利用12秒钟时间跑出室外,来不及跑的可迅速躲在坚固的桌下、床下、家具旁及紧挨墙根处,趴在地下,闭目,用鼻子呼吸,使用座垫、被 盖等什物保护头部等要害部位,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挡呛入的灰尘。
2023-09-11 19:53:161

大学生如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 5月12日,北京时间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强烈地震。地震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无数同胞失去家园甚至是生命,我们曾经在痛苦中煎熬,我们曾经在悲伤与泪水中度过了日日夜夜。房屋倒了,亲人离去了,然而灾区的同胞们并没有倒下,他们送走亲人,拭去泪水,重建家园。来自世界各地的抗震救灾的力量凝聚在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战胜灾难。  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的精神,是我们国家在困难面前没有倒下的原因,它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激励我们战胜了灾难。大学生更应该继续发扬抗震救灾精神,用这种伟大的精神力量激励自己,不断前进,超越自我,为国家,为社会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为自己的人生增光添彩。  大学生要发扬抗震救灾精神,首先必须正确认识这一精神。  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形成了抗震救灾精神, 6月30日下午,胡锦涛总书记出席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他将抗震救灾精神精辟地概括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据中新社6月30日电)这一精神就此得到了科学定性。它是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从此耸立在神州大地,并还将因为后续的灾民安置和恢复重建工作而被添砖加瓦。  自强不息精神是我们战胜一切灾害的强大精神支柱。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的英雄气概。解放军和武警官兵用行动诠释了这种精神。十几万解放军和武警官兵在地震后的第一时间,紧急动员,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昼夜兼程,赶到灾区。他们不顾个人安危,顽强地在废墟中搜救每一名幸存者。国难当头,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广大灾区人民,面对灾难不屈不挠,自救互救,患难与共,自强不息,赢得了全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敬重。彭州市公安局最坚强的警花蒋敏在爷爷、奶奶、母亲、女儿等10位亲人全部遇难的情形下,强忍悲痛,坚持战斗在第一线。在经历巨大的灾难后,朴实的灾区人们从悲痛中解脱出来,清理废墟,搭起帐篷,下地抢收油菜、下田插秧,毅然投入到重建家园中去。在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过程中,他们依靠自己的能力解决困难,接受援助而不依赖援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物质条件的改善,年轻一代很少遭遇挫折和苦难,这就造成当代大学生的自强自立意识淡化、依赖思想严重、心理素质脆弱、艰苦奋斗精神不足。大学生肩负着社会和历史的重任,树立自强不息的意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立者强,自强者胜。大学生应有与时俱进、昂扬向上的开拓意识,热爱生活,刻苦学习。也许,今天我们过着安逸的生活,不用为生计奔波劳碌,但必须明白,这一切并不真正属于我们自己。我们应该珍惜国家、社会、家庭赋予我们的一切,自立自强,积极乐观地生活、学习,积累知识,锻炼本领,为我们将来步入社会做好准备。正确对待成长道路上的失败、挫折,激励自己在逆境中坚强,不退缩,依靠自己解决困难。我们必须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幸福生活,依靠自己的力量开创未来。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c73ac640100c1s7.html) - 大学生如何发扬抗震救灾精神_洛雨晴缘_新浪博客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力量,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强大动力。在这次抗震救灾斗争中,这一伟大精神深深融进中华儿女的血脉里,体现在中华儿女的行动中。灾难面前,中华儿女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地震发生之后,社会各界立即捐款捐物,支援抗震救灾工作。战斗在第一线的"我们的四川"救灾志愿队中,有学生,有老师,有自由职业者,有公司老总、白领。他们用自己汗水换来的工资在无私地组织救援。他们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丰厚的资金, 他们或许是成百上千志愿者当中,最微不足道的,但是他们有的一颗为了救灾不顾一切的心,在他们身上我们读到了众志成城。  全国各地的大学生也投入到了这场斗争中。在灾情发生后,他们纷纷组织起来以各种方式来支持和慰问灾区人民。有的自发组织或者配合学校进行募捐活动,有的组织义捐义卖的活动,有的组织各种形式的哀悼和祈祷活动。在那些日子,大学里洋溢着奉献的热潮,大学生们尽情地释放他们对祖国、对自己同胞的无私爱。  大学生是充满激情与智慧的一代,充满爱国主义的一代,将来要担当建设国家的重任,更要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 抗震救灾的实践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团结起来,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凝聚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力量,我们要有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气魄。大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加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的理想信念。不仅如此,还应从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小事做起。学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主动关心同学,与人和睦相处。同学之间,互帮互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要热爱集体,积极参与集体活动,增强集体荣誉感。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得到最好的诠释。中华儿女的坚强与勇敢令人肃然起敬。46岁的龚天秀是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一位普通的妇女。12日地震后,她被坍塌的农行宿舍楼掩埋。73个小时里,她为了自救,用砖头砸烂自己小腿喝血求生。被消防官兵发现后,因为右腿被水泥板压住,且空间狭小,消防官兵无法施救,她要来锯子和剪刀,自己锯掉小腿,剪断筋肉,爬出废墟。  百折不挠的精神让平凡的人在与死神的角逐中胜出,当代的大学生应视之为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继续发扬这种精神,面对困难,不畏惧,不退缩,奋勇前进。“百折不挠”仅仅四个字,却承载了无法计算的重量。大学生要对未来有有信心,要有勇气与毅力。心中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要知道自己前进的方向,因为这样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在已经逝去的那些岁月中,大学生们像被襁褓庇护的婴孩,没有经历太多的大风大浪,大起大落,今后的人生会经历多少艰难险阻,多少困苦与磨砺,我们无法预知,道路绝不会是坦坦荡荡的。在遇到在挫折的时候,最怕一蹶不振。所以我们要有一颗乐观、从容的心,要坚强面对失败,勇敢地接受挑战,追寻心中的目标,绝不轻言放弃,要用坚强的意志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与困难做斗争。记住自己的目标与方向,带着希望上路,一路披荆斩棘,用我们的行动践行百折不挠的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还包括以人为本,尊重科学。这一次无论是抗震救灾指导精神,还是具体的行动都体现了一种人本思想。珍视人的生命,不顾一切与死神抗争,责任、关怀、爱心展现得淋漓尽致。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奔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给灾区人民带去无限的温情。人们尊重科学,使抗震救灾各项工作进行得紧张有序。  以人为本一种的高尚精神。作为有思想、有智慧的大学生应该将这种思想深深根植于心中。我们要有健康美丽的心灵,用善与美的眼光看世界,自尊自爱,也要尊重他人,用一种悲天悯人的情怀洞察社会,体味人生。我们可以随时给我们的亲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一个善意的微笑,一个友好的眼神传递关爱,用爱温暖人心。  尊重科学是千百年来,早已被证明的一个毋庸置疑的真理。科学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正在享受着科学带来的种种便利的大学生们绝不会质疑科学的力量,我们相信科学、尊重科学、热爱科学。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科学让我们受益,而现在我们应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夯实基础,使自己学有所成。更要有远见卓识和挑战精神,刻苦专研,不断创新,以便将来投身于科学事业,让人类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现在,我们距离五月十二日那个苦难的日子越来越远了,灾后重建工作有序进行,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不仅是对过去的一种缅怀,也是对未来的一种激励。大学生要继续发扬抗震救灾精神,更加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团结奋斗的理想信念。  精神若水,需要汹涌澎湃,也需要细水长流。于是,人们开始逐渐关注:在抗震救灾中,中国人爆发出来的那种充满着大爱的崇高精神和“地动山摇,意志不动摇”的大无畏精神,能不能持续下去?  大灾中的大爱是无法磨灭的,爱的接力定会继续。但社会矛盾比救灾时或许会有所上升。这是难免的,看不到这一点也不是唯物主义的态度。因为原有的社会矛盾有的在救灾时被融化了,有的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矛盾被淹没未必是好事,妥善处理才是进步。“矛盾——解决——进步——再矛盾——再解决——再进步”,这才是中国人应有的逻辑。那么,灾后有哪些维系大爱和大无畏的有利因素和制度保证,关键是“三看”——  一看在抗震救灾中所深化了的以人为本的理念能不能持续。这次抗震救灾中,全国义举撼天,感动世界。方方面面向灾区伸出援助之手,都可以说是在以灾民为本,是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集中体现。同时,人是社会化的动物,人是社会的人。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互为因果。在社会以人为本的同时,人也应当以社会为本。而十三亿中国人民人人心系灾民,捐款捐物,施以大爱,恰恰表明社会责任的意识在一刻得到升华,正是彰显了人以社会为本的大义。  二看在抗震救灾中所形成的对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全面认识能不能持续地巩固下去。自然界是变化的。地震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自然现象,是地球的正常活动,无所谓利与害。是利是害,是我们以人的立场划分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决定了人要爱护自然;人是从自然界分化出来的,就决定了人站到了自然界的对立面,有征服自然的权利和义务。这次抗震抗灾坚持了两点论,把保护自然与征服自然高度统一起来了,既是对抗自然,又是按自然规律征服自然。  三看在抗震救灾中所实行的体制配套改革能不能持续地巩固下去。抗灾的实践再一次解放了思想。在报道上,一改以往统发稿的做法。全球数百媒体纷至沓来,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大提高了能见度。从这一个月的宣传效果看,其威力决非统发稿所能比拟。在援助上,我们接受了国内外各种方式的支援。不论是政府的,还是社团的,亦或是私人的,也不管捐赠者是怎么想的,来者一律以礼相待。值得注意的是,有些省市社团的捐款为省市政府捐款的好多倍。这就告诉我们:不妨把社会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国家的“第三部门”的高度来认识。再看学界,学者的思想在被地震震得一天比一天活跃。灾害科学在普及中提高,社会心理学正在成为显学,还有学者提出建立一门自然心理学,更有人提出尽早颁布中国自己的灾害法……所有这些都将是一个新的契机。  每一次灾难都是对于民族精神的砥砺和激扬,这一次,于长歌当哭中,我们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一个民族精神的无比丰厚。中国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能不能传承好抗震救灾精神,关键就取决于我们当下的选择。而在这点上,我们有信心有决心
2023-09-11 19:53:411

抗震救灾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之间是什么关系

抗震救灾精神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具体化的认知与体现。抗震救灾精神即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2023-09-11 19:53:491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手抄报内容

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手抄报内容如下:多难兴邦、忧患砺党。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先后发生过邢台地震、云南通海地震、唐山大地震、汶川特大地震、青海玉树地震、四川芦山地震和四川九寨沟地震等多次地震灾害。位于四川盆地西北边缘的龙门山地区,是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之间的过渡带,地质环境极为脆弱,地震灾害多发。自公元638年至2007年,龙门山地区曾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15次。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位于龙门山中段的四川省汶川县突发里氏8.0级特大地震。顷刻间,山崩地裂,烟尘弥天,万人罹难。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灾害损失最重、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布的数据,截至2008年9月25日,汶川特大地震共计造成69227人遇难、17923人失踪、4625.6万人受灾;地震致使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创;地震引起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质灾害种类繁多、破坏巨大。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组织开展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的生命,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最终取得了抗震救灾斗争的伟大胜利。
2023-09-11 19:53:571

唐山大地震的抗震精神

它属于唐山,属于中国,属于全人类。一座城市的毁灭是可怕的,而人的精神崩溃更是可怕。无数事例证明,每遇重大天灾人祸,家园被毁或痛失亲人,有的人会消极沉沦,陷入强烈的悲痛无法自拔。中外历史上多次大地震之后都发生过严重次生灾害,其主要原因就是灾民精神世界的崩溃,引起社会动乱的发生。然而,唐山人在灾难面前所凝结出来的“公而忘私,患难与共,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抗震精神,是震时及震后建设中支撑、激励、鼓舞和引导唐山人民最终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的精神力量。在党和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在全国军民的无私援助下,唐山依靠这种精神支撑,以最快的速度恢复了灾区生产生活,震后不到一周,数十万群众衣食、饮水得到解决;震后不到一个月,灾区供电、供水、交通、电信等生命线工程初步恢复;震后第一个冬天,灾民全部住进了简易房;震后一年多,工农业生产得到全面恢复;震后头10年,唐山人民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夺取了抗震救灾、重建家园的巨大胜利;又一个10年,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全面振兴;第三个10年,跨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的新阶段。唐山地震30年纪念日前夕,唐山人对抗震精神进行了理论上的升华。市委党校副研究员康继祥说:“地震灾难的惨痛可以遗忘,但抗震精神要世世代代传下去。”在唐山街头采访,人们对“唐山精神”耳熟能详。因为“公而忘私”是群体与个人之间的道德准则;“患难与共”是人与人之间的人本主义原则;“百折不挠”要解决的是战胜地震灾害过程中目标和现实的矛盾;“勇往直前”则体现着唐山人在艰难困苦面前的一种勇敢进取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综合体现了唐山人的气概、气势、胆略、魄力和道德风貌。正是在这种精神指引和鼓励下,唐山人医治了地震造成的创伤,重新建造了新唐山,唐山也当之无愧成为中国第一个被联合国授予“人居荣誉奖”和“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唐山抗震精神是唐山人民以及全国军民在抗震斗争中用鲜血、生命和艰苦卓绝的斗争,共同铸造的民族之魂。正如唐山人民所经受的痛苦与磨难,不仅属于唐山属于中国,更属于全人类。唐山地震:让人类更深刻地认识地球。距离唐山北部青龙县城却没有人员伤亡地球是人类栖身之地,而地震是对人类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因而人类在征服地震灾害的征程上不断地探索着。唐山大地震给全世界的地震研究者们提供了一个痛苦但又极具价值的天然“实验场”。30年来,世界各国的地震工作者络绎不绝地来到唐山,研究地震孕育和发生的规律,从而为战胜地震灾害提供理论、方法、依据和指导。1975年我国曾成功预报、预防了海城7级以上地震,这令我国乃至全世界的地震工作者们倍感欣喜,然而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使人们再次领教了地震这个“恶魔”的神秘莫测。在唐山大地震面前,科学家们更加深刻认识了地震的极端复杂性,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数十年致力于地震研究的专家许绍燮指出,在探索地震和地震预报征途上,将会遇到许多“想不到”的现象,而每领悟和破译一个“想不到”现象,就在地震和地震预报的征途上前进了一步。地震工作者们把诸如唐山等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地方作为实例,作为重中之重的研究对象,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并依靠日益发展的高新技术,力图从中找出制服地震“恶魔”的武器。经过多年努力,科学家已取得了一定成绩,一位地震专家分析了21世纪世界上对地震研究的进展后说,在高新技术介入下,不仅在解决“上天易,入地难”问题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而且也使人类有可能像观测气象卫星云图一样,研究地壳的运动变形。
2023-09-11 19:54:321

从抗雪灾到抗震救灾,我们感受到了哪些精神力量

做人要厚道~不能光在那里喊~要掏出自己的腰包 哪怕舍不得一个字-------------捐!!!!
2023-09-11 19:54:485

不屈的抗灾精神有哪些方面?

大家团结一致,发挥团队精神
2023-09-11 19:55:035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怎样的中华民族精神

①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一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②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力量,是中华民族之魂。在抗震救灾中,全国各族人民弘扬这一民族精神,团结一致,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抗震救灾的胜利。
2023-09-11 19:55:191

抗震救灾精神对于救灾人民战胜地震灾害,重建家园有什么意义

这是一种精神食粮。人不是光在物质上改善了就行了,还有一种精神力量支持着,让人们从灾害带来的阴影中走出来,也就是一种心理上的疗伤吧,心理的伤好了,心才可以想一些美好的东西,才能有信心去重建家园。
2023-09-11 19:55:272

汶川大地震举国抗震救灾中彰显了哪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品质

以人为本
2023-09-11 19:55:373

征求一篇关于抗震救灾精神的论文

汶川大地震紧紧揪着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民的心。人们关注震区每一个村落的灾情,人们期待每一片废墟下生命的搜寻,人们企盼每一个受伤人员的及时救治……海内外中华儿女都紧急行动起来,投入到旷世罕见的生命大营救,投入到风雨兼程的千里大驰援,投入到感天动地的爱心大奉献。 这次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之大,波及之广,营救之难,均超过了唐山大地震。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共同抗击天灾。十多万解放军、武警、公安、消防官兵奋战在抗震救灾的第一线,大批抢险救援队伍加紧抢修受损设施,各省区市医疗救护队伍全力救治伤员,中央各部门、各省区市及社会各界组织大批救灾物资源源不断运往灾区,无数普通群众组成的志愿者大军活跃在抗震救灾的现场。此时此刻,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战胜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必须举全国之力。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共克时艰的力量所在。九八抗洪、抗击非典、战胜特大雪灾,我们都胜利地走过来了。这场抗震救灾,我们依然在戮力同心,同舟共济,形成强大合力。从政府到民间,从军队到地方,从单位到个人,都发扬了军民团结、干群团结、党群团结的优势,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救援体系,保证了救援人员和救灾物资的运送,使救援工作迅速取得进展,让受灾群众得到妥善安置。无数撼人心魄、感人肺腑的场面,构成了社会主义大团结大协作的动人画卷。“我们都是汶川人!”“我们与你们在一起!”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都是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到处都是捐款捐物奉献爱心的长长队伍。从中央领导到广大群众,从企业家到普通员工,从海外华侨到港澳台同胞,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天真活泼的孩子,人们莫不慷慨解囊争相捐款,莫不尽己所能出一份力。国际友人这样感叹:“难以置信,这些人民没有抱怨,只是将自己的注意力集中于救济工作。13亿人同样如此,……你能在世界别的地方找到这样的13亿人么?” 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各行各业、社会各界,还在继续向灾区提供援助,爱心捐款捐物数额还在直线上升。全体中华儿女的大力支援,凝结着骨肉同胞的深情厚谊,极大地增强了全体军民夺取抗震救灾胜利的信心和力量。天摇地动,摧不垮万众一心的钢铁意志;桥断路绝,斩不断心心相系的骨肉情深。抗震救灾,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一次洗礼,是对我们民族团结的一次检验,是对我们民族力量的一次凝聚。我们深信,抗震救灾的胜利,一定属于伟大的中国人民。
2023-09-11 19:55:471

2008年“5.12"汶川大地震中铸就的抗震救灾精神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和最深厚的道德元素是什么?谢谢

最核心的价值理念是 以人为本 ,最深厚的道德元素是 友爱互助 ,最根本的力量源泉是 自强不息 ,最鲜明的时代特色是 科学理性
2023-09-11 19:55:551

“抗震救灾”精神为主题的“人性光辉,大爱无言”作文(300字)2篇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有人的出人,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亿万人民及海外侨胞纷纷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表达自己对灾区人民的援助和支持。至今,中国红十字会已接收到来自社会各界捐赠的款物价值超过1.2亿元;海外华商通过国务院侨办向地震灾区捐款6850万元,中华民族扶危济困、乐施善举的传统美德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解读。 而“有一分能耐使一分能耐”、“有一份力出一份力”,更是成为普通百姓支援灾区人民的朴实行动。成都市民自发排着长队,深夜踊跃献血,献血队伍长达数百米。为满足市民献爱心的需要,相关部门临时设立了无数个献血点;而在武汉出现了地震中感人一幕,上百人“尾随”孕妇从楼道慢慢撤离,真切地体现了对生命的敬重;在网络上,无数情真意切的祈愿帖子传递着无数同胞情感,手机中接连不断的慰问信息始终温暖着灾区人民的心。 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有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抗灾精神,我们就一定能够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因为,我们今天都是汶川人。
2023-09-11 19:56:061

抗震救灾斗争能够迅速取得重大阶段性胜利的原因分析并简述抗震救灾精神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

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008年10月8日) 胡锦涛 同志们,朋友们: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发生了震惊世界的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受灾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社会发展蒙受了巨大损失。坚决战胜这场灾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是对中国人民意志、勇气、力量的严峻考验,也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和先进性的重大检验。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迎难而上,迅速展开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工作,奋勇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谱写了感天动地的英雄凯歌。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就是要全面总结抗震救灾工作,表彰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学习他们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向受到表彰的抗震救灾英雄集体和抗震救灾模范,向在抗震救灾第一线英勇奋战的广大干部群众,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医疗卫生工作者、新闻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和志愿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大力支持抗震救灾的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干部群众,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以及社会各界,向踊跃为灾区提供援助的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以及海外华侨华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抗震救灾期间,许多国家的领导人、政府、政党、社会团体和驻华使馆,联合国有关组织和一些国际机构、外资企业以及国际友好人士,积极提供救援物资、捐助救灾资金、派遣救援队和医疗队,以各种方式向中国人民表达真诚同情、提供宝贵支持。在这里,我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 此时此刻,我们特别要向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向在地震灾害中不幸罹难的同胞们,表达深切的思念和沉痛的哀悼! 我提议,全体起立,为他们默哀。 同志们、朋友们! 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震级达里氏8级,最大烈度达11度,余震3万多次,涉及四川、甘肃、陕西、重庆等10个省区市417个县(市、区)、4667个乡(镇)、48810个村庄。灾区总面积约50万平方公里、受灾群众4625万多人,其中极重灾区、重灾区面积13万平方公里,造成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需要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1510万人,房屋大量倒塌损坏,基础设施大面积损毁,工农业生产遭受重大损失,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直接经济损失8451亿多元,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灾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我们组织开展了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最大限度地挽救了受灾群众生命,最大限度地减低了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坚持把抢救人的生命摆在第一位,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尽百倍努力,84017名群众被从废墟中抢救出来,149万名被困群众得到解救,430多万名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其中1万多名重伤员被快速转送全国20个省区市375家医院。我们千方百计安置受灾群众生活,1510万名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妥善安排,881万名灾区困难群众得到救助,中小学校在新学期开始前全面复课开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切切实实做到了让灾区人民有饭吃、有衣穿、有干净水喝、有住处、有病能及时得到医治。我们全力抢修交通、电力、通信、广电、水利、供水、供气等基础设施,及时处理和化解堰塞湖等次生灾害,切实做好余震监测、气象服务、科技支撑、煤电油运保障等各项工作,及时准确公布灾情,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创造了有利条件。我们积极组织资金拨付和物资供应,并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抗震救灾资金物资及时有效用于灾区和受灾群众。我们加强政策扶持,全力抓好灾区生产恢复工作,灾区工业、农业、旅游业等恢复取得重大进展。我们科学开展评估和规划工作,及时制定有关条例、指导意见和规划,中央财政建立专项基金,组织实施对口支援,依法有序实施灾后恢复重建。目前,各项恢复重建工作全面推进,灾区人民正在勇敢地走向新生活。 中国人民以无所畏惧的英雄气概、团结一致的强大力量、可歌可泣的伟大壮举,书写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新的壮丽诗篇。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始终与灾区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党中央总揽全局、审时度势,在震后第一时间就把抗震救灾确定为全党全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周密组织、科学调度,建立上下贯通、军地协调、全民动员、区域协作的工作机制,迅速组织各方救援力量赶赴灾区,紧急调集大批救灾物资运往灾区,精心部署受灾群众安置工作,及时推动灾后恢复重建,举全国之力抗震救灾。各地区各部门大力发扬全国一盘棋思想,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一切为了灾区,全力支援灾区,在调集人员、支援物资、收治伤员、安置移民、建造临时和过渡住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19个省市党委和政府积极落实中央部署,义不容辞地支援灾区恢复重建。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理念,生动展现了危难时刻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和指挥能力,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勇气和信心。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紧急动员、迅速行动,充分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在山崩地裂的危急关头,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处变不惊、指挥若定,带领群众化悲痛为力量、从废墟上勇敢站立起来,沉着冷静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各级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组织群众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想方设法安置受灾群众,带领群众抓紧恢复生产、重建家园。广大共产党员舍生忘死、勇往直前,做到了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展现了新时期共产党人的光辉形象。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守望相助,全力开展自救互救。在千钧一发的生死关头,多少人瞬间作出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死的威胁留给自己的抉择,多少父母用双臂为孩子撑起生命的天空,多少老师用身躯为学生挡住死神的威胁,多少干部舍小家为大家、奋不顾身地奋战在第一线。我们可爱的孩子们,有的在废墟下唱起嘹亮的歌曲,有的机智地搜救同学,表现出非凡的勇气和可贵的爱心。灾区各级党委和政府、广大干部群众凭着这样的顽强意志,在满目疮痍的土地上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感人业绩。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民兵预备役人员和公安民警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发挥了主力军和突击队作用。14万6千名人民子弟兵,心系灾区人民安危,肩负党和人民期望,从高级将领到普通士兵,发扬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连续作战的战斗作风,承担起抗震救灾最紧急、最艰难、最危险的任务。英雄的人民子弟兵勇于突进震中地带,敢于跨越生死界线,克服千难万险,进入千村万户,为灾区人民带去生命的希望和生活的勇气。7万5千名民兵预备役人员自觉行动,成为解救受灾群众、医疗救护、卫生防疫、公路运输、油料保障、电力抢修、恢复生产等方面的重要突击力量。广大消防特勤、特警、边防等公安救援队伍和公安民警恪尽职守,全力救助群众,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全力保障灾后恢复重建,为金色盾牌增添了新的光彩。 面对特大地震灾害,全国人民心系灾区、情系灾区,形成了齐心协力抗击灾害的磅礴力量。在抗震抢险的日日夜夜里,全国各族人民忧心如焚、戮力同心、生死与共。灾难无情、人间有爱,汶川加油、中国加油,成为响彻中华大地的最强音。多少人自发从天南地北赶赴灾区做默默奉献的志愿者,多少人自发前往遍布全国的献血点争先恐后无偿献血,多少人自发为灾区慷慨解囊,多少共产党员自发向党组织交纳特殊党费。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发扬救死扶伤精神,夜以继日地抢救生命、严防疫情,完成了非战争状态下最大规模的生命抢救和伤员转运。广大新闻工作者冒着生命危险深入一线,及时传递党中央的声音,深入报道抗震救灾进展情况,生动展现广大军民的英雄事迹,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强大舆论支持。地震、气象、交通、电力、通信、广电、水利、供水、供气以及其他战线的广大科技工作者、工程建设者密切协作,为抗震救灾提供了有力支持。广大文艺工作者热情讴歌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为抗震救灾斗争提供了有力精神鼓舞。从城市到乡村、从部队到厂矿、从机关到基层、从街道到学校,规模空前的生命大营救,历经险阻的千里大驰援,处处涌动的爱心大奉献,共克时艰的社会主义大协作,汇聚成全民族风雨同舟的强大合力。 这场特大地震灾害,既是人世间的一场重大磨难,也是前进中的一场重大考验。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用坚定信念、坚强意志、坚韧努力战胜了磨难、经受住了考验,向历史交出了一份合格答卷。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展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人民军队的伟大力量,展现了13亿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进一步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必将激励灾区人民排除万难重建家园、创造美好生活,必将鼓舞全国各族人民满怀信心地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同志们、朋友们! 在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团结奋斗的民族品格。众人同心就有其利断金的力量,风雨同舟就有所向披靡的信心。在特大地震灾害面前,举国上下患难与共,前方后方同心协力,海内海外和衷共济,凝结成坚如磐石、牢不可破的生命共同体。这种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的人民和民族在生与死、血与火的严峻考验中的本色反映,是中华民族从历史深处走来的内在力量,显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不畏艰险、百折不挠,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敢于胜利的民族品格。坚强是战胜磨难的利器,勇气是创造奇迹的支撑。在极其惨烈的灾难突袭而来之际,广大军民泰山压顶不弯腰,生死较量不战栗,千难万险不放弃,顽强挑战体力极限、精神极限、生存极限,哪里灾情危急就向哪里冲去,哪里有生死考验就向哪里挺进,哪里有受灾群众就向哪里集结。这种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任何困难所压倒的勇气,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信念愈坚、饱尝艰辛而斗志更强,勇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精神支柱。 在同特大地震灾害的艰苦搏斗中,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科学,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关爱生命、崇尚理性的民族品格。人的生命高于一切、先于一切、重于一切。在抗震救灾的全过程中,我们和时间赛跑、同死神抗争,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珍爱生命、保护人民的本质。在全国哀悼日里,13亿人共同为不幸遇难的同胞默哀,体现出全民族对人的生命的尊重。我们坚持把科技的力量与顽强的抗争紧密结合起来,既充分发挥人的能动精神,又充分发挥科技的重要作用。这种对生命的高度关爱、对科学的高度尊崇,是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代发展同步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推动力量。 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总是在历史进步中不断得到丰富、在灾难考验中不断得到升华。伟大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我们党和军队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 同志们、朋友们! 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我们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抗击特大自然灾害的宝贵经验,也从中收获了许多极其宝贵的启示。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社会主义中国具有强大发展活力。这场抗震救灾斗争充分显示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新纪元,改革开放使社会主义在中国进一步焕发出蓬勃的生机活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出美好的发展前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人民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和坚定信念。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我们就一定能够继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披荆斩棘向前发展。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人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真正动力。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归根到底是人民的胜利。人民是历史创造者,是振兴中华最深厚的力量。在我国几千年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种种磨难都没有打断中华文明的顽强发展进程,千难万险都没有磨灭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奋斗意志。正是紧紧依靠人民,我们才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我们就一定能够依靠人民团结起来的巨大力量和集中起来的无穷智慧,万众一心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人民军队是保卫人民的钢铁长城。在同地震灾害的搏斗中,人民子弟兵用忠诚和血肉之躯又一次在人民心中筑起了巍然屹立的不朽丰碑,又一次向世人昭示我们的人民军队不愧为人民的子弟兵。人民军队诞生81年来,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捍卫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建立了卓越功勋。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军事理论为指导,大力弘扬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的优良传统,全面推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不断提高履行新世纪新阶段军队历史使命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使人民军队始终成为人民共和国的忠实保卫者和建设者。 ━━抗震救灾斗争再一次证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事实告诉人们,中国共产党是能够应对各种风险、驾驭各种复杂局面、具有强大战斗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愧为13亿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我们党成立87年来,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团结带领各族人民为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不懈奋斗,作出了最大牺牲,赢得了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要我们坚持科学理论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不断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我们就一定能够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不断创造中华民族发展壮大的历史基业。 抗震救灾使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社会主义祖国大家庭最温馨,人民群众最可敬,人民子弟兵最可爱,中国共产党人最贴心。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显著政治优势,我们必须倍加珍惜、永远坚持。 同志们、朋友们! 今年以来,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勇战胜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特大地震灾害,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胜利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奠定了新的重要基础。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地把继续解放思想落实到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描绘的宏伟蓝图而团结奋斗。 我们要进一步推进改革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抗震救灾斗争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全面检阅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社会繁荣进步,为抗震救灾提供了坚实物质保障和社会基础。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继续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发展是硬道理。要继续坚持不懈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打下更加牢固的物质基础。 我们要进一步抓好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大力支持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当前,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十分繁重。要全面落实党和国家关于灾后恢复重建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尊重规律,贯彻统筹兼顾、分类指导,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争取最大效益和最好效果,努力建设人民安居乐业、城乡共同繁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幸福美好新家园,实现家家有房住、户户有就业、人人有保障、设施有提高、经济有发展、生态有改善的目标。要坚持以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毫不松懈地安排好群众基本生活,妥善安排孤儿、孤老、孤残生活,实施多种形式的就业援助,优先恢复群众基本生活条件和公共服务设施,尽快恢复生产条件。当前,要抓紧解决好受灾群众安全过冬问题。要把灾后恢复重建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扶贫开发紧密结合起来,与主体功能区建设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紧密结合起来,与促进灾区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并不断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承担对口支援任务的各个省市要积极为灾区提供各种形式的支援,受援地区干部群众要苦干实干、自立自强。要加强对抗震救灾资金和物资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救灾款物真正用于灾后恢复重建、用于受灾群众。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防灾减灾工作,显著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果的必然要求。要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灾减灾并重、治标治本兼顾、政府社会协同,全面提高全社会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抵御能力。要加快完善防灾减灾各项法规和综合性配套政策,强化各级政府防灾减灾意识和职责,加快构建覆盖各地区各行业各单位的防灾减灾预案体系,增强防灾减灾力量资源整合和协调配合。要强化城乡防灾能力建设,提升防灾减灾科技水平,增强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加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对各类灾害的风险监控、应急处置、灾害救助、恢复重建等防灾减灾措施。要强化对自然灾害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知识普及,全面提高全社会风险防范意识、技能和灾害救助能力。要加强防灾减灾领域信息管理、宣传教育、专业培训、科技研发及国际人道主义援助等方面的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借鉴国外防灾减灾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建立健全同有关国际机构和各国政府在防灾减灾领域的合作机制,充分发挥我国在国际防灾减灾领域的重要作用。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应急管理能力建设,大力提高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要认真总结抗震救灾的成功经验,形成综合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工作机制,提高各级党委和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要大力建设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救援队伍,健全保障有力的应急物资储备和救援体系,长效规范的应急保障资金投入和拨付制度,快捷有序的防疫防护和医疗救治措施,及时准确的信息发布、舆论引导、舆情分析系统,管理完善的对口支援、社会捐赠、志愿服务等社会动员机制,符合国情的巨灾保险和再保险体系。通过全方位推进应急管理体制和方式建设,显著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切实巩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广大军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来的昂扬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效。要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要把抗震救灾斗争培育和弘扬的好思想、好作风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生动教材,引导人们进一步坚定对改革开放的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要继续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要始终把教育全党坚定不移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奋斗作为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地为实现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而奋斗,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真正做到关键时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冲得上去。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做到心中装着人民、工作依靠人民、一切为了人民。要始终把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推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提高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增强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要始终把增强基层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作为党的建设的基础工程,做到抓基层、打基础一刻不放松,把广大人民群众紧紧凝聚到党组织周围。要始终把保持和发展党员的先进性作为党的建设的永恒主题,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遵守组织纪律、争当先锋模范。各级党组织要格外关心和爱护灾区基层党员、干部,理解他们的心情,体谅他们的困难,关爱他们的健康,满腔热情地帮助他们做好工作。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坚持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带头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人民利益为重、以人民期盼为念,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做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同志们、朋友们! 人类是大自然的一员,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中不断认识自然,在顺应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自然,在同自然的和谐相处中发展自己,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永恒主题。自然界运动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开发利用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尊重自然、按自然规律办事。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磨难,同时又促使人类更加自觉地去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进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正如恩格斯所说,“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一个善于从自然灾害中总结和汲取经验教训的民族,必定是日益坚强和不可战胜的。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我们要深刻认识这一基本国情,更加自觉地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加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为人民生活、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服务。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是一个永不停息的过程,规律性的东西往往要通过现象的不断往复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更明确地被人们认知。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锲而不舍地探索和认识自然规律,坚持按自然规律办事,不断增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能力,就一定能够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就一定能够做到让人类更好地适应自然、让自然更好地造福人类。 同志们、朋友们! 我们以坚如磐石的团结和一往无前的拼搏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事实再一次告诉我们,团结就是力量,拼搏才能胜利。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共同为我们伟大的祖国加油,共同为我们伟大的民族加油,共同为我们伟大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加油,万众一心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奋勇前进! 参考资料:
2023-09-11 19:56:171

铁人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 载人航天精神 抗击非典精神 抗震救灾精神 的内涵?

两弹一星”最初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卫星。“两弹”中的一弹是原子弹,后来演变为原子弹和氢弹的合称;另一弹是指导弹。“一星”则是人造地球卫星。 50年代中期,刚刚诞生的新中国百废待举,面对国际上严峻的核讹诈形势和军备竞赛的发展趋势,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毅然作出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战略决策。1956年,研制导弹、原子弹被列入我国的1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仅用4年时间,1960年我国就成功地发射了第一枚自主研制的导弹。1964年,我国研制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又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1970年,我国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上天。从此之后,我国的国防科技工业不断发展壮大,先后掌握了中子弹设计技术和核武器小型化技术,研制和发射了各种型号的战略战术导弹和运载火箭,潜艇水下发射成功,发射多颗返回式卫星、地球同步轨道及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两弹一星”不仅为我们建立战略导弹部队提供了装备技术保障,增强了我军在高技术条件下的防御能力和作战能力,而且带动了我国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经济建设和科技进步。“两弹一星”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中国人民挺直腰杆站起来的重要标志,极大地鼓舞了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的斗志,增强了民族凝聚力,激发了振兴中华的爱国热情。正如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的那样:“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两弹一星”事业的巨大成功,有赖于党中央的英明决策和各方面的有力支持,是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的生动体现。但是,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优势和条件,都要通过参与这一事业的所有人员特别是他们中的功臣来实现。“两弹一星”功臣们的作用极其重要,功臣们的业绩彪炳史册,功臣们的精神光耀千古,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我们要学习功臣们的爱国主义精神。他们中的许多人都在国外学有所成,拥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为了投身于新中国的建设事业,冲破重重障碍和阻力,毅然回到祖国。几十年中,他们为了祖国和人民的最高利益,默默无闻,艰苦奋斗,以其惊人的智慧和高昂的爱国主义精神创造着人间奇迹。“中华民族不欺侮别人,也绝不受别人欺侮”,是他们的坚定信念。爱国主义是他们创造、开拓的动力,也是他们克服一切困难的精神支柱。 为了替未来的科教兴国政策铺路,确定未来政策主轴,中国于1999年成立50周年时,由中共中央、 国务院及中央军委制作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授予或追授给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等23位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
2023-09-11 19:56:372

大学生如何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帮助灾区的人民,我们应该积极参与与弘扬为灾区人民献爱心的活动和精神,为他们捐款,捐衣物,和献血,同时鼓励他们要顽强奋斗,我们应该配合党组织和学校各单位组织,积极发动抗震救灾,向广大中国人民弘扬我们团结的力量、坚定的信心、无畏的勇气!打胜抗震救灾这场硬仗,需要科学的指挥、顽强的拼搏、超常的付出
2023-09-11 19:56:451

为什么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是以改革创新的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彰显?

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抗震救灾的伟大实践,处处可见时代造就的开放意识、世界眼光……其中最为突出的,当数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汶川大地震,让人领受了自然的威力,也看到了科技的发展、文明的进步。当通信中断,“风云”、“资源”、“北斗”、“遥感”等15颗卫星,成了抗震救灾的“千里眼”;当道路阻隔,中国自行研制的运输机、直升机、通用飞机等,成了抗震救灾的“千里马”…… 尊重科学,运用科学。在科学精神的烛照下,才有了“与时间死神赛跑”的勇气,才有了“将损失降到最低”的底气,才有了被困群众的转危为安、堰塞湖的化险为夷、灾后重建的科学谋划。严峻考验中,尊重科学成为民族进步的标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以富有时代特点的创造,为民族精神注入新的内涵。
2023-09-11 19:57:271

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属于什么

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属于民族精神。这里的两种精神都是属于民族精神的范畴。它们都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突出表现,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也是支撑我们在新时代行稳致远的不竭动力。名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基本内涵有两个层面,一是相对于民族和民族社会的物质实质存在而言,指称民族的精神存在。民族的精神存在包括它现存的精神面貌,主要表现为人类心理的不同层面及其积淀之上,因此,它与民族心理的涵义是相互沟通的。二是民族精神的狭义使用,特指以既定民族和民族社会为背景的民族性格和民族文化中正面和富于肯定性价值的部分,它是对民族文化之优秀遗产的心理继承,是民族和民族社会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2023-09-11 19:57:341

民族精神和内涵和意义是什么?抗震救灾和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在该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历史长河中逐步发展,为该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接受的思想意识、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品格风范和文化传统的总和。它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能够使人心凝聚、精神振奋,使一个民族成为有强大生命力和凝聚力的民族。尤其在当今世界,民族精神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重要尺度,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是维护一个民族稳定和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抗震救灾斗争有力证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激励人们战胜困难、发奋进取的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根治于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开拓前进的精神旗帜。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世纪新阶段的生动体现,充分展示了当代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丰富了新时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涵,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注入了新的动力。抗震救灾精神是我们在抗震救灾中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动力,也是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力量源泉。北京奥运会的举办体现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魅力;体现了中国人民蓬勃向上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国民主进步、文明开放的形象。
2023-09-11 19:57:501

高中哲学: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辩证唯物论什么道理

主观能动反作用于客观规律
2023-09-11 19:57:592

(12分) 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抗震救灾精神。 2008年在我们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

(1)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综合素质,凝聚动员民族力量,展示民族形象,不断提高综合国力;抵制腐朽思想文化的影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2)①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抗震救灾精神集中体现和进一步发展了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青年学生必须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哟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②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正确价值观是人生的向导。抗震救灾精神体现了从高理想和科学价值的追求,青年学生在人生道路上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对他人和社会的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抗震救灾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形成的。青年学生要在党的领导下,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积极参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个人和社会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设问指向性明确,第一问考察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第二问限定答题范围是历史唯物主义,可从社会意识、理想、人生价值等角度分析。
2023-09-11 19:58:081

抗震救灾精神具体的含义是什么?

首先,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同时,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还有,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
2023-09-11 19:58:521

中国人民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包括哪些内容?谈谈自己的理解,简要点

在这次灾难中,也有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在形成,在凝固,在升华,在感动着苍生万物,这种精神是“98抗洪”、抗击“非典”、抗击南方冰雪精神的延续与升华,是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时期的再次集中呈现。它,就是“抗震救灾精神”。 首先,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勤劳勇敢、不畏艰难、敢于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同时,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患难与共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还有,抗震救灾精神再次体现了中华民族仁民爱物、物与同胞的人道主义精神,放射出感天动地的人性光芒。 怎么办? 党和国家: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保持党的先进性;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灾区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灾后重建。 新闻媒体:加强对抗震救灾的舆论宣传,营造团结互助、抗震救灾的社会氛围;宣传抗震救灾中涌现出来的先进人物,增强民族凝聚力和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宣传党和政府抗震救灾方针政策,鼓舞全国人民抗震救灾的坚强决心。 公民: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弘扬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 灾区人民:自立自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恢复生产。 中学生:珍惜学习机会,努力学习;捐款捐物奉献爱心;勇于承担责任,增强责任意识;珍爱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让人生更有意义;树立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远大志向,做自立自强少年;学习在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能,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精神,立志奉献社会
2023-09-11 19:59:021

抗震救灾精神的提出

胡锦涛同志在抗震救灾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和社会各界大力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调集大批人力、物力、财力支援灾区抗震救灾,向灾区人民送温暖、献爱心,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伟大民族精神。2008年5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陕西省汉中市,看望慰问受灾群众和救灾人员时,专门来到金山寺村一个简易防震棚,看望正在老师辅导下复习功课的孩子们。胡锦涛鼓励孩子们:“在这次地震当中,同学们都表现得很勇敢,很坚强,从你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灾区的希望,祖国的未来!相信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当中,一定会继续做到自强不息,奋发努力,向党,向祖国,向人民交出一份优异的答卷。”胡锦涛还拿起粉笔在小黑板上写下十六个大字,“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写完,胡锦涛领着孩子们一起大声朗诵。 虽然是简单的十六个字,却意味深长。体现了中华民族抗震救灾的精神!这也是我们国家在历次困难面前没有倒下的原因!根据胡总书记的讲话,提炼抗震救灾精神则是: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同舟共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抗震救灾的精神是这一切高贵美好的品格在共同抗击自然灾害的殊死搏斗中所形成的交汇点,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的交汇点,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交汇点,革命英雄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交汇点。它使我们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时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一次伟大升华。
2023-09-11 19:59:231

中国人民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包括哪些内容?

救巴基斯坦
2023-09-11 19:59:462

形容人们抗震救灾的精神的四字词

众志成城见义勇为奋起前行齐心协力同舟共济争分夺秒千钧一发首当其冲大义凛然视死如归风雨兼程归心似箭废寝忘食身先士卒临危不惧稳如泰山只争朝夕
2023-09-11 19:59:571

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看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抗震救灾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升华  第一,抗震救灾精神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也是抗震救灾精神的理性所依。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坚持用发展着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在抗震救灾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成为强大思想武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等理论进一步丰富深化,特别是极大弘扬了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  第二,抗震救灾精神坚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信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当代中国动员、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也是抗震救灾精神的方向所指。我们党一贯重视理想信念教育,此次抗震救灾所表现出来的高度团结一致,同舟共济的局面,印证了我国长期以来理想信念教育的巨大作用,也印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人民心中坚不可摧的地位。人们更深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夺取抗震救灾最后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三,抗震救灾精神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相辅相成、相互交融,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也是抗震救灾精神的活力所在。中华民族精神既是源远流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而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内涵,使时代精神不断融入民族精神,实现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有机统一。  第四,抗震救灾精神深化了公民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价值认同。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实现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也是抗震救灾精神的境界所系。在抗震救灾中,社会主义荣辱观成为公共行为准则,牺牲奉献的精神得到普遍张扬。【详细】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永放光芒  抗震救灾精神意义重大  抗震救灾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有机融合的伟大结晶。  抗震救灾精神是党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写照。  抗震救灾精神是以人为本理念同科学精神的和谐统一。  抗震救灾精神作用巨大  抗震救灾精神是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大动力。  抗震救灾精神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强大动力。  抗震救灾精神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化解各种风险的强大动力。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  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与推进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紧密结合起来。  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与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紧密结合起来。  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起来。  把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与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紧密结合起来。【详细】※抗震救灾彰显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在抗震救灾中凝聚和升华  ※抗震救灾伟大精神—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丰碑※民族精神丰碑的支柱、基石、材料是什么?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彰显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能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地震发生后,党中央立即作出部署,迅速成立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并创造性地把指挥部设在灾区,把抗震救灾作为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  坚持以人为本的执政观念,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地震灾害中,人民的生命得到及时抢救,受灾群众生存条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仅得到了体现,也彰显了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党和人民非但没有退缩,反而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从容、自信投入到抗震救灾的洪流中去,众志成城,充分体现并极大地弘扬了民族精神。
2023-09-11 20:00:311

歌颂抗震救灾精神成语

永不放弃!!!!!!
2023-09-11 20:00:414

抗震救灾英雄事迹(详细)

谭千秋,男, 2008年5月12日,四川绵竹发生强烈地震。在地震中,东汽中学一栋教学楼顷刻坍塌。当时,谭千秋校友正在这栋教学楼的教室里上课。危急时刻,他用双臂将四名高二一班的学生紧紧地掩护在身下。 13日晚上,当人们从废墟中将他扒出来时,他的双臂还张开着,趴在课桌上,手臂上伤痕累累,后脑袋被楼板砸得凹了下去,献出了年仅51岁的生命,而四名学生则在他的保护下成功获救。 袁文婷系2001届自贡师专教育专业的学生,爸爸去世早,和妈妈相依为命。 她是那种看上去就能够给人深刻印象的人,因为实在太瘦弱了。灾难发生时,教室里的很多孩子都吓得呆坐着,不知所措。但是她用柔弱的双手一次次地把自己的学生从三楼抱下了一楼,当她最后一次冲上三楼的时候,楼房完全垮塌了…… 前日下午,崇州怀远中学教学楼发生垮塌事件,在突如其来的灾害面前,该校700多名师生绝大多数顺利脱险,但该校英语老师吴忠红却永远离开了他爱的学生——地震袭来,学生从楼梯口蜂拥而下,这位老师引着孩子疏散时,听到有学生掉队,他义无返顾从三楼返回四楼,这时楼体突然垮塌,这位老师和几名孩子被吞噬…… 楼梯口,拯救学生 虽然昨日学校停课,但一群孩子和他们的父母还是来到怀远中学,为离去的英语老师吴忠红和几名学生默哀。看着面前倒塌半边的教学楼,他们的心情像天气一样凄冷。 副校长李宏成折腾了一整夜,他和很多男老师都冲上第一线,不少老师的手在扒土时被磨破了。李宏成说,这栋四层教学楼有12个班,下午1点50分就开始上课,就在第一节课快要结束时,突然,地面开始摇晃,孩子们的尖叫声划破校园原有的宁静。李宏成说,大楼摇晃了约1分钟时,中间裂开一条长长的缝,楼体裂成两半,而裂缝正好在其中一个楼梯边。“这是孩子的生命楼梯啊。大部分孩子在老师的带领下,从两个楼梯撤离到地面。”李宏成和该校高校长冒着生命危险,跑近楼梯口接应跑下来的孩子。1个、2个、3个……李宏成说,当时他们的脑子全懵了,但嘴里却在数着学生的人数。 返回时,楼梯垮塌 当时,吴忠红老师正在四楼给初一五班上英语。该班的男学生小斌(化名)描述了当时的情景:教室突然晃动起来,他和同学都吓得尖叫,“同学们,不要慌,什么都不要带,跟着我往下跑!”吴老师挥着手,示意全班同学跟着他往外跑。当时楼梯口挤成一团,初一五班的绝大部分学生跟在吴老师后面。突然,后面的同学喊了一声:“教室里还有两名同学……”“吴老师显得很紧张,马上折转身,我们已经到三楼楼梯口了,结果他又往四楼上跑,我们跑到楼下,上面的房子就轰的垮了,吴老师不见了……”小斌哽咽着说。 残砖中,他牺牲了 李校长说,因为师生有组织的撤离,绝大多数师生安全返回地面,只有5名师生被埋在废墟里。 接到报警后,崇州市政府主要领导率领武警、公安、消防、卫生等部门赶到现场,展开搜寻工作。搜救进行了整整一夜,昨日早上6点过,救援人员才从垮塌的残砖中找到吴忠红,他已经永远停止了呼吸。 吴老师的妻子宋代群在得知丈夫的噩耗后,极度悲痛说不出话来。昨晚,她在儿子吴楠的搀扶下,从临时搭建的帐篷里走出来与记者见面。失去丈夫的她,面容憔悴,始终啜泣着。吴楠也站在一旁默默地流着泪。站在废墟前,母子俩无法掩饰内心的悲痛,望着吴老师遇难的废墟失声痛哭。“爸爸一直希望我考一所好的大学……”正在读高二的吴楠哭着说,“以后我要加倍努力,不辜负爸爸的希望!”据学校一位老师称,宋代群是一名下岗工人,患病多年,吴楠在怀远中学念高二,记者了解到,吴忠红老师今年45岁,已在教学战线工作了28年。 北川教师刘宁:地震来临救出学生却永远失去女儿 新华社记者刘大江、冯昌勇、黄堃 5月14日7时30分,这是令北川县第一中学教师刘宁永远悲恸的时刻:念初三的女儿终于从水泥断块下被“掏”出来,但却永远离开了他。这个外表粗犷的坚强汉子,在睹见女儿遗体的一刹那,突然情绪失控,放声大哭。悲怆之情,令包括记者在内的周围人潸然泪下。 这个在5月12日大地震中失去女儿的教师,却在地震发生时刻,机智勇敢地保护了自己班上59名学生,使他们安全脱险。 刘宁是北川县第一中学初一六班班主任。地震发生的时刻,刘宁正带领自己59名学生在县委礼堂参加“五四”青年庆祝会。“礼堂突然在晃动,而且越晃越厉害。”经验丰富的刘宁马上意识到发生了地震。他招呼同学们不要乱跑。“县委礼堂的椅子离地较高,我叫学生立即就地蹲进结实的铁椅子下面,千万不要乱动”刘宁说。 正是刘宁老师在关键时刻的冷静,全班59名同学中只有两个受了轻伤。 当时的情形是,礼堂发生部分坍塌,沉重坚硬的横梁和砖头水泥雨点般向下砸,“学生们躲在椅子下面,牢固结实的铁椅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保护作用。”刘宁回忆说。 初一六班一名学生心有余悸地向记者描述当时场面:我蹲在椅子下面,听见屋顶垮塌掉下来的横梁砖头砸在铁椅子上面发出的砰砰声,非常害怕,护在我身上的铁椅子每被砸一下,我的心都要剧烈地抖一下,“我好害怕铁椅子被砸穿哦”,几分钟之后,屋顶坍塌的重物终于停止向下砸。地震暂时过去了。 就这样,59名学生奇迹般得救了。但刘宁老师在救援学生时,双手被坚硬的水泥划得鲜血淋漓。 刘宁说,我们跑出县委礼堂时,发现整座县城几乎被夷为平地,往日的高楼现在成了一个巨大的水泥瓦砾垃圾场。到处是呻吟的声音,满目是被砸倒在地的人群。“学校肯定也出事了,我们赶紧往学校方向跑。” 跑回学校时,刘宁惊呆了。两座教学楼垮塌,其中一座被地震完全“粉碎”。刘宁说,要知道,这个校区有2600多名学生。后来刘宁才得知,被压在废墟下面的学生有1000名左右。 刘宁的宝贝女儿刘怡,在北川县第一中学念书,她当时也被压在废墟下面。 幸存下来的教职员工投入紧张的救援工作之中。刘宁在抢救其他学生的同时,每次经过女儿被困的废墟时,感觉一阵阵巨大心痛袭来。女儿被压在巨大的水泥板下面,由于缺乏大型吊车机械,暂时还无法救援。 女儿刘怡所在的初三一班,在二楼,地震发生后,她被压在课桌下面。“据同样困在里面的同学喊话,女儿还活着,只是脚受了伤。”刘宁说,但形势很快发生变化。由于这两天余震不断,女儿被困的空间已经被新塌下来的东西挤占,可爱的女儿永远回不来了。 地震真情:幼儿园老师舍身为孩子挡垮塌的水泥板 人民网·天津视窗5月14日电:四川绵竹市遵道镇是本次汶川地震受灾较为严重的乡镇之一,当地80%农房垮塌,目前已造成400余人死亡,被埋人数目前尚无法统计。13日,记者深入遵道镇采访,发现了3名在抗震救灾中的普通人物,他们用微薄的力量体现着生命的尊严与伟大。 用身体挡水泥板 孩子获救老师牺牲 汶川地震发生后,遵道镇欢欢幼儿园发生整体垮塌,而此时80多名孩子正在午睡,除园长在外出差,5名老师都在园内。此次地震共造成50多名小孩和3名老师死亡,目前仍有两名老师在医院抢救,一名孩子生死不明。 地震发生后,孩子家长很快就聚集在幼儿园废墟周围,不停地呼喊着孩子的名字,开始孩子们还能在废墟中发出微弱的回应,但随着时间一秒一秒地逝去,回应声越来越弱。家长们也只能无奈地坐在废墟边上,焦急地等待着救援队伍到来。 幼儿园园长李娟回忆起瞿万容老师被救援队发现的情形,泣不成声。“当时瞿老师扑在地上,用后背牢牢地挡住了垮塌的水泥板,怀里还紧紧抱着一名小孩。小孩获救了,但瞿老师永远离开了我们。” 在幼儿园废墟里,记者看到孩子们使用的小枕头、小盖被,还有散落的一只只小鞋。人们不愿再去想像当时的慌乱与无助,但正因为有了像瞿老师一样的平凡人,才让更多孩子得救。 私人诊所医生 拿出全部药品救人 在遵道镇,记者见到了28岁的韩先成,鼻梁上架一副眼镜,一副文质彬彬的样子。就是他,在地震发生后,第一时间把自己私人诊所里的急救药品拿了出来,为成功救治伤者争取了更多时间。 作为一名服务农民的私人诊所医生,韩先成3年前曾是当地乡镇卫生院的医生。地震发生后,没有人来动员,更没有人来要求,韩先成马上赶到镇政府主动请战。 在韩先成帮助下,一些逃脱灾难但伤势不轻的村民及时得到了初步救治,伤口得到清理、骨折处得到包扎。从12日下午到13日中午,韩先成已一天没有合眼。韩先成说:“伤者太多,有100多名,已用尽我药店里库存的全部急救药品,只剩下一点感冒药了。”其实我能做的很多乡村医生都能做,只是他们的店铺垮塌,药品被压碎了。如果我店里的存药更多,如果其他店铺的药品没有被压碎,将有更多人被救。” 为了孩子遗体的尊严 老板冒险搬来布料 当救援队将欢欢幼儿园废墟上一块块砖瓦清理开时,当一具具孩子的遗体被挖掘出来时,大家都不愿再去多看一眼那一张张曾经天真的笑脸变成了现在的模样。 在当地经营布料生意的贺思萍,当时也在救援现场,她亲戚的一名孩子被困在废墟中。孩子的遗体被一具具抬出,但却无法及时找到为孩子遮盖的塑料布、棉布。 此时余震未了,楼房随时都有继续垮塌的危险,贺思萍二话没说,冒着生命危险一口气冲上店铺二楼,为救援队搬来了一匹红色呢子布。平凡的她为无辜的孩子保住了最后的尊严. 温总理,我们的好总理。在灾后几小时之内就踏上了开往四川的飞机。胡主席在灾后几小时内就作出批示。全军开始奔赴四川灾区。全国人民自觉的开始动员。不需要太多的语言,我们都是兄弟姐妹!!!!无论多大的灾难我们都在一起! 灾区现场的视频和相片冲击着我们的心灵,泪水不止一次的流淌。看到温总理看望孤儿时哽咽的声音。听到他在飞机上指示军队不管有多大代价,必须进城。当他知道彭州被困的10万群众危险!!!彭州被困的10万群众危险时,在电话里大喊,我不管你们怎么样,我只要这10万群众脱险,这是命令。说完他把电话摔了。我们的总理就是这样的爱护他的人民。总理说;我就一句话,是人民在养你们,你们自己看着办。
2023-09-11 20:01:183

女排精神,航天精神源于

1,航天精神内涵,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921工程实施的指导思想,它也是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九八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的光荣传承,是我们党,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全国人民认真学习和大力弘扬。2,女排精神内涵,女排精神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女排精神是中国女排的历史遗产,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夺得五连冠之后的经验总结,女排精神很好地诠释了,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遵法,团结友好,坚强拼搏,的中华体育精神
2023-09-11 20:01:279

有关抗震救灾《英雄少年》的读后感

5月12日,得知四川汶川地区发生8.0级地震后,我便一直关注着抗震救灾的最新报道。几天来,我一直被各种各样的感动包围着,心潮久久难以平静。直至今日,我的眼前还依然浮现出这样一幅幅鲜活的画面。 ……有一位教师,他张开双臂趴在课桌上,身下死死地护着四个学生,四个学生都得救了,而他却遇难了! ……还有一位老师,在地震的那一刻,用自己的身体顶住坠下的楼板,拼死护住孩子,学生跑了出去,而她自己被埋在了里面! ……有几位医生,他们的孩子还被埋在学校的废墟中,而他们自己却在抢救着伤员! ……有位老人,在房檐倒下的瞬间把未满周岁的外孙丢出了窗外。孩子获救后,媒体在短期内没能找到孩子的父母,愿意收养孩子的人却来了满满一屋子! ……在一个教学楼的废墟上,为防止发生再次坍塌,指挥员命令抢险人员马上撤出时,刚从废墟中救出一个孩子的战士跪下哭道:“让我再去救一个!我还能再救一个!” ……在成都开往都江堰灾区的高速公路上,数百辆出租车开着应急灯、急速地行使。没有命令!没有强迫!这些自发的司机们放下手中红火的生意,要尽自己的力量来救灾! 前方动人的故事还有多少,我不知道。我知道的是当看到那一张张惨不忍睹的照片、当同胞的生命受到威胁时,我们血脉相连的国人们的凝聚力促使我们在瞬间紧紧地拥抱在了一起! 灾难考验着我们,同时也是在检验着我们。在这危难时刻,国人的行动便是我们国民意志、国民素质、国人品德的最好见证!且看后方那汹涌澎湃而来的动人热潮!!! ……抗震救灾义演现场,捐款箱前围满了人! ……广大人民群众自发到当地的慈善机构捐款,在这些人中,有坐轮椅来的,也有盲人!读着每一篇报道、每一条消息,我心中都无比沉痛。我为灾区人民的巨大损失深感悲痛,为全国人民大力支援灾区、奉献爱心,特别是在《捐赠快报》栏目中看到开封日报社全体职工为灾区人民捐款的报道后,心中更是感叹不已: 是的,无论多大的困难,除以13亿,也会变成很小的;无论再小的捐献,乘以13亿,就会变成巨大的帮助。灾难无情人有情,当你在寻找奇迹时,奇迹也在寻找你,四川同胞们,不要哭,我们永远和你们在一起,在不久的将来,你们一定会重新拥有一个更美丽的家园!
2023-09-11 20:01:513

感恩文明 坚强奋进 从悲壮走向豪迈

感谢母亲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首诗不但说明了母亲对儿女的恩情,还歌颂了母亲的伟大。 在孩提时代,妈妈是我的主宰:饭是妈妈喂的,衣服是妈妈教我怎么穿的,名字是妈妈教我写的……妈妈是万能的,是伟大的。 我一天天地在长大,但不知道为什么,母亲那亲切的笑容已不再多见,取而代之地常常是严厉的面孔。每天陪伴我的只有书桌、台灯和数不清的习题。"难道母亲不爱我了吗?"我一次一次地冒出这个念头,又一次次地将之否认。想起小时候,母亲教我写字,背诗,寒冬里给我洗衣服,在酷暑为我整理房间……我八岁那年的一天,半夜两点钟,外面是瓢泼大雨、电闪雷鸣。我突然发起了高烧,爸爸不在家,母亲看着我,又望望窗外,仔细给我披上雨衣,毅然背起我向医院跑去。我伏在母亲背上,清晰地听到了母亲急促的喘息声。我的心快要碎了,我说:"妈妈,我下来自己走吧!"母亲毅然答道:"那怎么行呢?你发着高烧,怎么能在雨里走?把雨衣披严,千万别淋着了。"我的眼睛不禁湿润了。雨大路滑,母亲一歪,险些摔倒,站稳后,她急切地问我:"没事吧?"我说:"没事!"母亲长舒了口气,如释重负地说:"那就好,那就好。"就这样,母亲深一脚、浅一脚地把我背到了医院。 因为我身子弱,所以妈妈总想法子烧我喜欢吃的菜,给我增加营养。色香味俱全的红烧狮子头、又酥又嫩的糖醋排骨、香辣诱人的辣子鸡;妈妈还会做香糯可口的八宝饭、腊八粥……很多同学吃过妈妈烧的菜,他们都羡慕我有一个很会烧菜的好妈妈,这使我很骄傲。妈妈非常勤劳:一下班她不休息,就开始做饭;吃完饭后,又忙里忙外地做家务。我去帮妈妈做家务,妈妈总是问我:“你的功课做完了没有?”只有我做完了功课,妈妈才让我帮她做家务。 妈妈有一个小小的“缺点”,就是爱“唠叨”。比如:今年全国音乐考级报名时,我报考的是古筝业余六级。因为级别高,所以每天都要练两个小时古筝。有一天,我应贪玩没有弹琴。妈妈知道后,很生气,就开始“唠叨”了:“你为什么不弹琴?今年考的是六级,不再是二级了,该多用点时间来弹琴。弹了琴再出去玩不更好吗?……”听了妈妈的话,我再也不贪玩了。经过努力,我终于取得了古筝六级的证书,妈妈脸上的笑容别提有多灿烂。 妈妈“唠叨”事情多得数不清,有时是我贪玩引起的,有时是我字写得不端正引起的,有时是我考试成绩不够理想引起的……但我从内心里感谢妈妈的“唠叨”,因为有了这份“唠叨”,才有了今天的我。 妈妈对我无微不至的关怀,就像春天的阳光给小草的恩情一样,我永远也报答不了这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母爱!
2023-09-11 20:01:592

1、不同的历史时期涌现出激励人们顽强拼搏的各种精神,这些精神共同核心是什么? 2、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继

亲爱的楼主您好。这些精神共同的核心是坚持。我们作为青少年我们应该继承历史时期人们的顽强拼搏的精神,把她们的精神发扬光大。我们要坚持、有恒心、有毅力。
2023-09-11 20:02:102

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奋力夺取抗震救灾斗争全面胜利。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C 试题分析: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因为这种精神是正确的社会意识,其积极的推动作用,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点评:该题所有选项本身说法都正确,学生要准确解读材料内容做出正确判断,题意较容易把握,难度一般。
2023-09-11 20:02:301

关于小学生传承红色基因的简短内容是什么

1、红色基因的内容是红色,象征光明,凝聚力量,引领未来。2、瑞金、井冈山、遵义、延源安、西柏坡,无一例外地因为“红色”而典藏了历史。3、“红色基因”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内核。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4、吃苦耐劳、勇往直前、永不服输、敢于胜利、爱党爱军。介绍“红色基因”孕育了永放光芒的抗洪抢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北京奥运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坚强自立、坚持梦想、勇往直前。面对敌对势力的阻挠诋毁,面对自然灾害的汹涌来袭,我们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用勤劳和智慧、用坚定与执着,写下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国故事”。
2023-09-11 20:02:401

汶川地震中的救灾官兵的英雄事迹

昆明消防指挥学校举行纪念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一周年活动 中广网昆明5月12日消息(记者贾宜超) 在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昆明消防指挥学校举行纪念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一周年活动,哀悼在地震中遇难的同胞,缅怀抗震救灾中英勇献身的英雄们,宣传学习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全体人员向“5.12”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默哀 在昆明消防指挥学校的学员中,有些是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而保送学习的抗震救灾英雄,在他们心里无时不牵挂着灾区,牵挂着灾区群众,学员李小磊就是其中的一位。在汶川地震中,李小磊和战友们连续奋战十余个昼夜,成功救出遇险群众百余人,映秀镇11岁小女孩尚婷就是李小磊在地震中救出的幸存者。地震使小尚婷两腿膝下截肢,右手食指截肢,颅底骨折造成左眼失明,李小磊心里一直牵挂着在四川的尚婷。参观“纪念‘5.12"地震一周年图片展” 今年春节刚过,李小磊便从江苏来到了四川,这次是李小磊与尚婷的第三次见面。李小磊告诉记者,这次与去年赴川救灾时的心情大不一样,一路上看到灾区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重建家园,生活正逐渐步入正轨,他打心眼儿里高兴。 在昆明消防指挥学校学习期间,李小磊时常给小尚婷写信、打电话,鼓励她要勇敢地面对,乐观地生活。李小磊说,下一个假期他打算再去四川看看,去看看尚婷。
2023-09-11 20:02:511

近代以来的中华民族精神是什么?

  民族精神是民族特质的凝聚和集中表现,是一个民族漫长经历的历史积淀和升华,它渗透到民族的整个机体里,贯穿在民族的全部历史长河中。民族精神不是抽象的存在物,而是民族的宗教、伦理、风俗、科学、艺术等具体内容的共同特质和标记。中华大地,民族众多,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为中华文明的继承与弘扬奉献了自己的智慧、心力和汗水。现在中国的56个民族,都是古代民族在中国历史的大环境中,经过长期的相互吸收、演化、发展而形成的。中国各民族在长期共同创造中华的伟业中,共同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   从遥远的古代起,我国各族人民就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了紧密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各民族在共创中华过程中的贡献,主要通过族体上的相互吸纳、对中国边疆的共同开拓、经济上的开发和相互促进、对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体现出来;在近代历史上,边疆地区的各少数民族更是在反对侵略、保卫中华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中国革命的各历史阶段都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华民族精神,正是随着我国各民族共创中华伟大事业的发展深入而日益发展和逐渐形成的,是中国各民族共创中华的伟大实践在各民族精神生活中的集中反映。   中华民族精神是由中国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渗透在其血脉、贯穿其悠久历史、熔铸在灿烂文化及光荣革命传统之中的性格特征和意志品质,是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从发展阶段及其形态上看,中华民族精神大致经历了古典民族精神、近现代民族精神、当代民族精神几个阶段。古典民族精神反映的是各民族自然经济、宗法社会条件下道德至上、贵和求稳的守成精神;近现代民族精神体现的是各民族在内忧外患挤压下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的革命精神;当代民族精神表现为经济全球化和改革开放背景下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开拓创新精神。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看,爱国团结、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博大宽和、兼容并蓄、勤奋睿智、刚健有为、坚忍不拔等等,都是贯穿古典、现代、当代民族精神的基本精神,主要集中体现为以下几方面:
2023-09-11 20:03:001

灾后重建,四川从被撞走向豪迈,灾民发扬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桂花村派男女村民共15人刀山外采购建房

不用二次一元方程也可
2023-09-11 20:03:194

搜集中国人民在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团结互助的故事

没有
2023-09-11 20:03:306

有一部反映5.12汶川地震的电影是什么啊?

震撼世界的七日吧?
2023-09-11 20:04: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