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晋代皇甫谧编撰了什么书

2023-10-05 10:04:32
TAG: 编撰
共1条回复
可乐

晋代皇甫谧编撰的书有《针灸甲乙经》、《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

皇甫谧(215年—282年),幼名静,字士安,自号玄晏先生。安定郡朝那县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义马市)。三国西晋时期学者、医学家、史学家,东汉名将皇甫嵩曾孙。

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除此之外,他还编撰了《历代帝王世纪》、《高士传》、《逸士传》、《列女传》、《元晏先生集》等书,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负有盛名。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并被誉为针灸鼻祖。挚虞、张轨等都为其门生。

《针灸甲乙经》主要内容

《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

采用分部和按经分类法,厘定了腧穴,详述了各部穴位的适应证和禁忌、针刺深度与灸的壮数,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联系实际的针灸学专著。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皇甫谧

相关推荐

《针灸甲乙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1 拼音 《zhēn jiǔ jiǎ yǐ jīng 》 2 概述 《针灸甲乙经》系针灸学著作。10卷。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魏·甘露4年)左右,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本书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即《黄帝明堂经》)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原书以天干编次,内容主论医学理论和针灸之法,故名《针灸甲乙经》。本书内容前六卷主要是脏腑、经络、俞穴、诊法与病机,后六卷主要是各种病症及针灸法。卷1论脏腑阴阳、官能、十二原、十二经水、营卫、精气、津液、血脉、五色、阴阳二十五人等;卷2论十二经脉络脉、奇经、脉度、标本、根结、经筋及骨度、肠度等 ;卷3按头面、躯干及四肢分别记述周身腧穴名称与位置;卷4论经脉循行及主病、病形、脉诊及三部九候;卷5论针灸禁忌及各种刺法;卷6论脏腑虚实、生病、传变、寿天、耐痛、形气盛衰;卷7论六经伤寒热病、狂、厥、痓、疟诸病症;卷8论五脏寒热、积聚、胀瘕、浮肿诸病症;卷9论头痛、心痛、欬逆以及脾胃、大肠、小肠、肾、膀胱、三焦诸病;卷10论痹、风、痿、饮诸病症; 卷11论癎、狂、尸厥、霍乱等杂病及痈疽、浸淫病症;卷12论五宫咽喉病、瘤瘿、妇人及小儿病。
2023-09-11 20:30:111

针灸甲乙经的介绍

《针灸甲乙经》是古代汉医著作之一,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
2023-09-11 20:33:311

《针灸甲乙学》一书主要记载了哪些内容?

三国之后的魏晋时期,西晋医学家皇甫谧搜求古典医籍,遥宗古人妙术,除著有《依诸方撰》等之外,主要有《针灸甲乙经》12卷,作为第一部针灸学专著流传后世,在我国医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针灸甲乙经》是一部汇编性著作,它是根据《黄帝内经u2022素问》、《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3部书的内容编纂而成的。皇甫谧认为“三部同归,文多重复,错互非一”,于是“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至为十二卷”。主要目的则在于便于学习,便于应用。《针灸甲乙经》的128篇内容可大致分为两大类:第一类论述人的生理功能、人体经脉、骨度、肠度及胃肠所受、俞穴主治、诊法、针道、生理病理等;第二类则为临床治疗部分,包括内外妇儿各科,尤以内科为重点。
2023-09-11 20:33:471

《针灸甲乙经》是根据什么编纂而成的?

《针灸甲乙经》是一部汇编性著作,它是根据《素问》、《针经》(即《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部书的内容编纂而成的。皇甫谧认为“三部同归,文多重复,错互非一”,于是“撰集三部,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至为十二卷”。目的则在于便于学习,便于应用。拿现存的《内经》对照来看,皇甫谧在编纂《甲乙经》时是下了一番选材和整理功夫的。《内经》的主要内容,几乎都被本书选录,所以本书虽为针灸专著,但实际上把中医的基本理论都包括在内了。
2023-09-11 20:33:551

现存最早的针灸学史著是?

现存的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是古代汉医著作之一,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
2023-09-11 20:34:061

针灸甲乙经的历史价值

由于《针灸甲乙经》的内容大体取材于《黄帝内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很多研究者就从文献学的角度去论说该书的价值。如有的介绍就说:“《甲乙经》的著成,对于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医家在阅读时,一般不必再对三部原著的有关部分加以研读,而只需研读《甲乙经》,即可有精要的理解,大大地便利针灸学的学习过程,同时,它又具有重要的文献学的价值,如《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原书早佚,借助《甲乙经》得以保存大部分精华内容。”的确,它有着非常重要的文献价值,不少古代研究成果之保存。而且还可以利用它来校勘医学古籍。例如《黄帝内经》由于历代传抄而出现错误、断简蠹残所致的阙漏,后人主要靠《针灸甲乙经》来对此进行校勘。然而与文献价值相比,更显重要的是它的医学价值———把以经脉学说为主体的针灸学理论与腧穴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了。这种结合大大推进了针灸治疗理论和技术的提高。而且综合各家,在许多方面都有突进。《素问》和《灵枢》中腧穴的发展尚处于十分有限的境地。两书实际所举穴位不过160个左右,而且不少只有部位还无命名。而《甲乙经》使中国针灸穴位总数达到654 穴。这些进步也得益于他所处的时代医学取得的进步。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战乱以及饥荒、疾疫危害着人民的生命,使医学发展十分显著,尤其是中医外科医术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华佗就是当时著名的医生,对针灸治疗有很大贡献。其医术精良, 常常针到病除。由于魏晋南北朝整个中医学和外科医术水平的提高,人体解剖的事例也随之产生。人体解剖对进一步准确弄清人体的生理构造,经脉穴道提供了可能。我们现在能见到的就有三例人体解剖的记载。当时不仅名医倍出,而且著书立说之风也很盛行。医学著作略有百余种。不仅整理前说,而且多有创新。皇甫谧十分注意吸收这些同辈人的成果。如对王叔和整理《伤寒杂病论》,皇甫谧在《甲乙经》序言里评述:“撰次仲景,选论甚精。”王叔和还著有《脉经》一书,对诊断技术有深刻研究。皇甫谧由于自身多病,对实践更为重视。为了探求寒食散的医疗作用,还亲自服食。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里面对寒食散有一定研究介绍。这也给他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这种痛苦使他想拿刀自杀。但他还是坚持“凡此诸救,皆吾所亲,更也试之,不借问他人也”。对前人和时人研究成果的积极吸收和重视实践的态度使此书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它一问世,就在中外针灸学发展史上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国内,它一直是学习中医尤其是学习针灸学的必修课本,唐代太医署定为学生的必修科目。而且在唐代、宋代官方的医学教育中,也明确规定其为医学校学习必修课,并设针博士、针助教、针师等进行授课和据以指导临床实习。宋、金、元、明、清重要针灸学著作大都是在该书的基础上加以发挥而成。被尊为药圣的孙思邈说:“凡欲为大医,必须读《素问》、《甲乙》等诸部经方。”武侠小说中一再提到的宋代针灸铜人都是以此为主要依据。本书传到国外后,同样受到高度重视。日本《大宝律令》明确规定《甲乙经》为学习中医的必修课本。国外已有英文译本、法文译本。当然《甲乙经》也有很多不足,如重技术轻理论。这也是当时的一个普遍现象。有学者认为是佛教逻辑的传入,使中国医学向技术和方剂方面靠拢。但我认为解释为战乱时期对实用医学的需求增大更为合理一些。而且重实用也是中国科技的一个特点。《甲乙经》至今还被广泛地运用于临床。使今人获益匪浅。张氏从中发掘出治疗癫痫病的方法。王春辉用其法治疗痹证,疗效显著。《针灸甲乙经》成书后,为历代医学家、针灸学家所重视,传抄者颇多,自北宋校正医书局校正后始成今之传本。在国内现仅存若干明刊本,日本珍藏有我国宋刊本。现国内所收藏者有明刊本之后历代刊刻出版者计约20种。该书有多种版本,所载卷数不一,有作10卷、13卷的,多数作12卷。现存的最早版本是明代的《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2023-09-11 20:34:181

针灸甲乙经中 “足阳明多血气,刺深六分,留十呼。足少阳少血气,刺深四分,留五呼。”是什么意思?

2023-09-11 20:34:342

《针灸甲乙经》适合针灸疗法的疾病和症状有哪些?

《针灸甲乙经》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适合针灸治疗的疾病和症状等共计800多种。例如该书所分述的热病、头痛、痓、疟、黄疸、寒热病、脾胃病、癫、狂、霍乱、喉痹、耳目口齿病、妇人病等,也基本上达到了条分缕析,内容比较丰富,使学习者易于掌握的治疗学水平。
2023-09-11 20:34:441

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针灸甲乙经》是古代汉族医学著作之一,为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腧穴学相结合的一部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晋皇甫谧(215-282年)编撰于魏甘露四年(259年),共10卷,南北朝时期改为12卷本。《针灸甲乙经》医经著作。原名《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皇甫谧撰于259年左右。共十卷,后改编为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本书是将《素问》、《针经》(即《灵枢》古名)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三书分类合编而成。因此它较之<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更为丰富。主要论述脏腑经络、脉诊理论、腧穴部位、针灸法及禁忌、病因病理及各类疾病的证候、针灸取穴等。是我国现存最早、内容较完整的一部针灸著作,也是研究《黄帝内经》古传本的重要文献。本书对古代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在针灸学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文献学角度来说,《甲乙经》可以校正《素问》、《灵枢》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错误。现存明刻本、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校勘本。
2023-09-11 20:34:531

《针灸甲乙经》所载的经穴名是()

《针灸甲乙经》所载的经穴名是() A.341个 B.354个 C.349个 D.361个 正确答案:C
2023-09-11 20:35:011

哪本书对针灸最有用

世界最早的针灸专书——《针灸甲乙经》 公元256年,晋代医学家皇甫谧,克服疾病缠身的重重困难,系统地总结了晋以前历代针灸学的经验,写出了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 皇甫谧出身在富裕家庭,到他这一代已破落,家贫如洗。 从小父母早亡,寄养在婶婶家中,但他仍没有改变富贵家庭出身的破落子弟样子。 一向好吃懒做,不耐艰苦,成天游手好闲,直到20岁还是目不识丁,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后来经过婶婶的开导和老师的教育后,才发奋读书。 正当他战胜了安闲逸乐的诱惑,感到生活有意义的时候,突然患了风痹病:半边身子象针刺似地难受,有时痛得起不了身,请了几个医生都认为难治此病。 他读了《内经》、《针经》、《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医书后,就在自己身上扎针,有些穴位刺不到就叫儿子进针。 就这样,靠针刺、拔火罐、 *** ,治好了自己的风痹病。 从此,他更努力钻研,决心效法古人整理针灸典籍,要把有用的医术继承下来。 他叫儿子、学生一起工作。 东汉以后,由于战争频繁,许多竹简都已散失,抄本也残缺不全,皇甫谧把各书中点滴的针灸资料都集中起来,逐条加以核对分折,并结合自己经验决定舍取。 当时,晋武帝闻其名而诏他当皇太子的老师。 他为了完成大业,辞掉了高官厚禄,并在婉言辞呈上向皇帝提出借书的要求。 皇上为了表示自己是"礼贤下士",居然送给他一批书。 皇甫谧十分高兴,抓紧时间攻读,又补充了不少针灸资料。 有时天气不好,风痹病复发,不能执笔,他就躺在床上口述,让学生和儿子记录。 经过几年辛劳,终于在他42岁时,写下了世界历史上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 这本书共12卷,128篇,书中对人体穴位进行了科学分类,并补充了许多古书中没有记载或没有名称的穴位,确定了349个针灸穴位。 对每个穴位的治疗作用、禁忌证、操作方法,书中都作了详细介绍,还保存了大量过去散失掉的资料。 这本书对我国针灸学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成为后世针灸学著作的典范。 公元5世纪,《针灸甲乙经》流传到日本、朝鲜。 公元7世纪,日本也设立针灸科,用《针灸甲乙经》做教材。 所以这本书不只是我国最早最系统的针灸专著,而且在国际医学交流中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2023-09-11 20:35:081

甲乙经的古籍简介

《甲乙经》介绍在现存目录学著作中,最早注明《甲乙经》为“皇甫谧撰者,系成书于后晋时期的《旧唐书经籍志》。但实际上,早在隋唐时期医家杨上善、杨玄操已明确指出本书为皇甫谧所撰。根据《甲乙经》原文序文判断,该书成书于魏甘露年间 (公元256-259年) 该书全称为《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后人称引多用简称,如《黄帝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甲乙针经》、《甲乙经》、《甲乙》等。现存《甲乙经》刊本最早者,为明代万历29年 (公元1601年) 刊《古今医统正脉全书》中所收之《甲乙经》,目前的通行本均以该本为祖本。此外,目前尚藏有正统本、明蓝格本二种抄本。
2023-09-11 20:35:291

针灸甲乙经白话精解的图书目录

卷第一精神五脏第一五脏变腧第二五脏六腑阴阳表里第三五脏五官第四五脏大小六腑应候第五十二原第六十二经水第七四海第八气息周身五十营四时日分漏刻第九营气第十营卫三焦第十一阴阳清浊精气津液血脉第十二津液五别第十三奇邪血络第十四五色第十五阴阳二十五人形性血气不同第十六卷第二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上十二经脉络脉支别第一下奇经八脉第二脉度第三十二经标本第四经脉根结第五经筋第六骨度肠度肠胃所受第七卷第三头直鼻中发际旁行至头维凡七穴第一头直鼻中入发际一寸循督脉却行至风府凡八穴第二头直侠督脉各一寸五分却行至玉枕凡十穴第三头直目上入发际五分却行至脑空凡十穴第四头缘耳上却行至完骨凡十二穴第五头自发际中央旁行凡五穴第六背自第一椎循督脉下行至脊骶凡十一穴第七背自第一椎两旁侠脊各一寸五分下至节凡四十二穴第八背自第二椎两旁侠脊各三寸下行至二十~椎下两旁侠脊凡二十六穴第九面凡三十九穴第十耳前后凡二十穴第十一颈凡十七穴第十二肩凡二十八穴第十三胸自天突循任脉下行至中庭凡七穴第十四胸自输府侠任脉两旁各二寸下行至步廊凡十二穴第十五胸自气户侠输府两旁各二寸下行至乳根凡十二穴第十六胸自云门侠气户两旁各二寸下行至食窦凡十二穴第十七一腋胁下凡八穴第十八腹自鸠尾循任脉下行至会阴凡十五穴第十九腹自幽门侠巨阙两旁各半寸循冲脉下行至横骨凡二十二穴第二十腹自不容侠幽门两旁各一寸五分至气冲凡二十四穴第二十一腹自期门上直两乳侠不容两旁各一寸五分下行至冲门凡十四穴第二十二腹自章门下行至居■凡十二穴第二十三手太阴及臂凡一十八穴第二十四手厥阴心主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五手少阴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六手阳明及臂凡二十八穴第二十七手少阳及臂凡二十四穴第二十八手太阳及臂凡一十六穴第二十九足太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足厥阴及股凡二十二穴第三十一足少阴及股并阴跷阴维凡二十穴第三十二足阳明及股凡三十穴第三十三足少阳及股并阳维四穴凡二十八穴第三十四足太阳及股并阳跷六穴凡三十四穴第三十五卷第四经脉第一上经脉第一中经脉第一下病形脉诊第二上病形脉诊第二下三部九候第三卷第五针灸禁忌第一上针灸禁忌第一下九针九变十二节五刺五邪第二缪刺第三针道第四针道终始第五针道自然逆顺第六针道外揣纵舍第七卷第六八正八虚八风大论第一逆顺病本末方宜形志大论第二五脏六腑虚实大论第三阴阳清浊顺治逆乱大论第四四时贼风邪气大论第五内外形诊老壮肥瘦病旦慧夜甚大论第六阴阳大论第七正邪袭内生梦大论第八五味所宜五脏生病大论第九五脏传病大论第十寿夭形诊病候耐痛不耐痛大论第十一形气盛衰大论第十二卷第七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上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中六经受病发伤寒热病第一下足阳明脉病发热狂走第二阴衰发热厥阳衰发寒厥第三太阳中风感于寒湿发痓第四阴阳相移发三疟第五卷第八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上五脏传病发寒热第一下经络受病人肠胃五脏积发伏梁息 肥气痞气奔豚第二五脏六腑胀第三水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第四肾风发风水面肘肿第五卷第九大寒内薄骨髓阳逆发头痛第一(颔项痛附)寒气客于五脏六腑发卒心痛胸痹心疝三虫第二邪在肺五脏六腑受病发咳逆上气第三肝受病及卫气留积发胸胁满痛第四邪在心胆及诸脏腑发悲恐太息口苦不乐及惊第五脾受病发四肢不用第六脾胃大肠受病发腹胀满肠中鸣短气第七肾小肠受病发腹胀腰痛引背少腹控睾第八三焦膀胱受病发少腹肿不得小便第九三焦约内闭发不得大小便第十足厥阴脉动喜怒不时发 疝遗溺癃第十一足太阳脉动发下部痔脱肛第十二卷第十阴受病发痹第一上阴受病发痹第一下阳受病发风第二上阳受病发风第二下八虚受病发拘挛第三热在五脏发痿第四手太阴阳明太阳少阳脉动发肩背痛肩前臑皆痛肩似拔第五水浆不消发饮第六卷第十一胸中寒发脉代第阳厥大惊发狂痫第二阳脉下坠阴脉上争发尸厥第三气乱于肠胃发霍乱吐下第四足太阴厥脉病发溏泄下痢第五五气溢发消渴黄瘴第六动作失度内外伤发崩中淤血呕血唾血第七邪气聚于下脘发内痈第八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上寒气客于经络之中发痈疽风成发厉浸淫第九下一卷第十二欠哕唏振寒噫嚏亸泣出太息羡下耳鸣啮舌善忘善饥第一寒气客于厌发喑不能言第二目不得眠不得视及多卧卧不安不得偃卧肉苛诸息有音及喘第三足太阳阳明手少阳脉动发目病第四手太阳少阳脉动发耳病第五手足阳明脉动发口齿病第六血溢发衄第七(鼻鼽息肉著附)手足阳明少阳脉动发喉痹咽痛第八气有所结发瘤瘿第九妇人杂病第十小儿杂病第十一
2023-09-11 20:36:031

皇甫谧是怎么写出针灸学《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的?

皇甫谧于是把古代著名的三部医学著作,即《素问》、《针经》和《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收集起来,加以综合比较,“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并结合自己的临证经验,终于写出了一部为后世针灸学树立了规范的巨著《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也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
2023-09-11 20:36:211

针灸发展史三大里程碑的著作是什么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针法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把针具(通常指毫针)按照一定的角度刺入患者体内,运用捻转与提插等针刺手法来对人体特定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刺入点称为人体腧穴,简称穴位。根据最新针灸学教材统计,人体共有361个正经穴位。灸法是以预制的灸炷或灸草在体表一定的穴位上烧灼、熏熨,利用热的刺激来预防和治疗疾病。通常以艾草最为常用,故而称为艾灸,另有隔药灸、柳条灸、灯芯灸、桑枝灸等方法。如今人们生活中也经常用到的多是艾条灸。针灸由“针”和“灸”构成,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汉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汉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2023-09-11 20:36:323

古代名医故事?

  正所谓医生父母心,医生用他们的技术挽救了一条条生命。下面是我为大家准备的,希望大家喜欢!    一   扁鹊,其真实姓名是秦越人,又号卢医。据人考证,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四O七年***,卒于赧王五年***公元前三一O年***。他为什么被称为“扁鹊”呢?这是他的绰号。绰号的由来可能与《禽经》中“灵鹊兆喜”的说法有关。因为医生治病救人,走到哪里,就为那里带去安康,如同翩翩飞翔的喜鹊,飞到哪里,就给那里带来喜讯。因此,古人习惯把那些医术高明的医生称为扁鹊。秦越人在长期医疗实践中,刻苦钻研,努力总结前人的经验,大胆创新,成为一个学识渊博,医术高明的医生。他走南闯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获得人民普遍的崇敬和欢迎。于是,人们也尊敬地把他称为扁鹊。   扁鹊善于运用四诊,尤其是脉诊和望诊来诊断疾病。《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记述了与他有关的两个医案:一个是用脉诊的方法诊断赵子简的病,一个是用望诊的方法诊断齐桓侯的病。   有一次,他到了晋国***今山西、河北、河南一带***,正碰到了晋国卿相赵简子由于“专国事”,用脑过度,突然昏倒,已五天不省人事了。大夫***官名***们十分害怕,急忙召扁鹊诊治。扁鹊按了脉,从房里出来。有人尾随着探问病情,显得很焦急。扁鹊沉静地对他说:“病人的脉搏照常跳动,你不必大惊小怪!不出三日,他就会康复的。”果然过了两天半,赵简子就醒过来了。准确地用切脉诊病是扁鹊的首创。著名历史学家司马迁高度赞扬说:“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近代历史学家范文澜也说:扁鹊“是切脉治病的创始人”。   二   华佗,字元化,又名敷,约生于公元2世纪初,死于建安十三年***208***以前,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他是东汉杰出的医学家,尤其擅长外科麻醉手术。   华佗年轻时曾游学徐州,“兼通数经,晓养性之术”,但多次谢绝朝廷命他做官司的征召。他长期坚持在民间行医,走遍了包括安徽、山东、江苏、河南等省的许多地方,深为百姓敬仰和爱戴。晚年华佗被曹操征召到许昌,为其治疗头风病。由于华佗不愿作为曹操的侍医,便托故告假归家,并数次拒绝重返许昌,终为曹操所杀害。   华佗临死前,曾将所著医籍交狱吏收藏,但“吏畏法不敢受”。华佗无奈,只得“索火烧之”。因此,华佗的著作未曾得以流传。现存《中藏经》一书,传说为华佗所作。并有自称为华佗外甥的邓处中为该书作序,说此书是从华佗寝室遗藏中获得。经考证,并非华佗手笔。至于《华佗神医秘传》和《华佗神方》均系伪作。华佗弟子吴普著有《吴普本草》;李当之著有《李当之药录》;樊阿喜针灸。这三个弟子均成为有名望的医家。   华佗在公元 2世纪发明麻醉剂——“麻沸散”,是世界医学史上一个伟大的创举。他用“麻沸散”做全身麻醉,进行开腹手术。据《后汉书?华佗传》记载:“若疾发结于内,针药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无所觉,因刳破腹背,抽割积聚。若在肠胃,则断截湔洗,除去疾秽,既可缝合,傅以神膏,四五日创愈,一月间皆平复。”他是世界上第一个用全身麻醉做手术的人,比西方发明麻药早1600多年。   华佗主张运动以治疗疾病。据《三国志》记载,华佗曾对他的弟子吴普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之不朽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经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他坚持体操运动是强身之本,认识到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回圈,加快新陈代谢,并用自己创造的五禽戏治病:“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著粉,身体轻松便,腹中欲食。”   三   皇甫谧出生于公元215年,东汉时***朝那***今甘肃灵台***一个贫苦的农舍中。初取名静,后改谧,字士安。年轻时拜乡里著名的学者席坦为师,数年以后,他已成为一个远近闻名的学者。他认为,不求名利才会无损于生命;不追求富贵,才能获得深厚的道行。因此,尽管郡守曾请他出仕,举荐他为孝廉,相国也征召他去做官,他都拒绝了。他甘心一生玩味经典册籍,为将知识传播他人而著书立说,为后世立言。他40岁时,不幸得了风症,半身麻木,右腿肌肉萎缩,服寒食散又药物中毒,身发热,寒冬时尚须袒露身服食冰雪,夏天则更烦闷不堪,并伴有咳嗽、喘、浮肿和四肢酸重,时刻处于病危之中。疾病的折磨考验了他的意志,求生的欲望又促使他研读医学典籍,而针灸治疗风症的效果使他更对针灸学感兴趣,于是他广泛研读针灸文献,终于成了一位针灸大家。   当时医学经典著作颇多,但经络胞穴并不统一。于是他把当时风行的《黄帝针经》、《素问》及《明堂孔穴针灸治要》叁部书进行了比较研究“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词,除其重,论其精要”,著成《黄帝部针灸甲乙经》10卷,。又称《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约完成于公元259年。南北朝时改为12卷本。原书以天干编次,主论医学理论和针灸之法,故以《针灸甲乙经》命名。《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而较完整的针灸学著作。前部分阐明脏腑、经络、脑穴、诊法病;后部分论述各病证及针灸法。它是中国晋代以前针灸学成就的总结性文献。
2023-09-11 20:36:401

古代有那些医书

中国自古医学著作到齐了 上面是书目名称 下面是详解 望采纳一、《脉经》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七篇,为西晋·王叔和编撰。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脉经》开宗明义指出“脉理精微,其体难辩”,“在心易了,指下唯明”,《脉经》正是针对这些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的。 《脉经》虽然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就陆续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这里,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十三世纪~十四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旧唐书》载《脉经》二卷,但到宋初本书已濒于湮没。至宋林亿等校正医书时,发现此书,予以删繁补缺。今存版本较早的有天历三年广勤书堂刻本。其后历明清诸代,直至现代,各种刻本、排印本等等,计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如清守山阁丛书本较有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有商著印书馆铅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影印本。 二、《针灸甲乙经》 全名有时也称《黄帝甲乙经》(《隋书·经籍志》)、《黄帝三部针灸经》(《新唐书,艺文志》等),现一般通称《针灸甲乙经》。各书所载卷数不一,今本多取其自序所述的十二卷。 今本《针灸甲乙经》全书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其内容系撷取《素问》、《铖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灸治要》这三部书的有关部分的精华,予以整理重编。 卷一至卷六,依次叙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精神魂魄、精气津液及肢体五官与脏腑功能的关系等;其次是人体经脉、经筋等经络系统的循环路线、骨度肠度及肠胃所受;再次是人体俞穴,依身体部位分部叙述其位置,主治,书中计叙述俞穴348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299个)而不是如其所说的365穴,这些穴位是按头、面、项、胸、腹、臂、股等部位排列的;很便于寻检。每一穴均有针刺的深度、灸灼的壮数,再次叙述诊法、重点介绍脉诊的内容。尤其是三部九候;其后介绍针道,针灸禁忌,包括禁穴;最后介绍了病理及生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进行阐释。 临床部分也是六卷,依次介绍内科(包括伤寒热病、中风、杂病)、五官科、妇科、儿科等病症的针灸治疗,其中内科共43篇,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五脏病、六腑病、经脉病及五官病等,外科有三篇,主要论述痈疽,至于妇科及儿科,各有一篇各论述20种及10种该科病症。 《针灸甲乙经》的著成,对于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宋、公元6~8世纪,中、朝、日之教学均规定为教授学生的必修课;宋、金、元、明、清重要针灸学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本书的基础上的发挥。国外早已有本书英译本,对国外针灸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三、《肘后备急方》 本书原名《肘后救卒》,计三卷,东晋葛洪所著。今本《肘后备急方》共八卷,其内容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病证的简便疗法,包括内服方剂、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实用的内容。这部书虽号“肘后”,但却包含相当多宝贵的医学史料实用的方剂方法,有不少医学史上的重要发明发现,对今天的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他所描绘的“虏疮”即天花,是外界传入,并非我国固有,具有重要的医学史价值。 书中还提到射工、沙虱、马鼻疽等多种传染病,论者认为所谓射工是对一种血吸虫病的得病描述。而沙虱所描述的是恙虫病,山有人认为这是血吸虫病的得病过程。更可宝贵的是书中还指出这种沙虱钻入皮肉后。如果以针挑取虫子,正如疥虫,著爪上映光方见行动也。这可证明当时已经认识疥虫,它用疥虫的大小,检得方法来比喻沙虱,十分恰当。总之,《肘后备急方》一书,对古代几种传染病作了细致的描述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肘后备急方》中专有一节讨论“猘犬所咬毒”的处理。书中首先认识到猘犬(亦即狂犬)咬人的严重性,指出其潜伏朗和病程经过。提出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计约二十种,其中有“仍杀咬犬,取脑傅之,便不复发”之法。这方法的宝贵之处在于它是以该狂犬的脑组织来敷贴伤口以预防狂犬病之发作,是一种免疫治疗的思想萌芽。狂犬病毒原是亲神经组织的病毒,在狂犬的脑组织中大量繁殖。用这种组织来治疗狂犬病,如果说是在“以毒攻毒”的思想的影响下提出的,它也符合现代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肘后备急方》虽然都是一些简便易得的治疗方法,而这一部著作及其所宣扬的治疗思想,似乎与一向认为正统的“辩证论治”的思想不相协调,因而使一些后代“正统”医家认为不足轻重,甚至不值一提,不能登大雅之堂。然而,正是这些简便易得的治疗方法、方剂中涵有宝贵精华,应予以重视。如以青蒿治疗疟疾“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也是长期经验积累所得的珍贵结论。现代研究证明,青蒿中含有抗疟作用十分明显的青蒿素,是一种不耐热的化学成分,因而虽然中药一般都用煎剂,葛洪强调要生服其汁。青蒿素的分离研究导致了现代抗疟史上的一大重要发现,(青蒿抗疟的研究,载《中国中医研究院三十年论文选》,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又如书中有关脚弱病的记述,可以认为是最早的脚气病的历史,尤其是心脏型脚气病的描述以及含有足够的维生素乙来治疗脚气病等。 四、《名医别录》 原书早佚,但其有关内容仍可从后世的《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中窥知。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内容,365种系陶弘景录自《名医别录》。 《名医别录》原书的收药数目,应该在730种以上,因为这一数目是陶弘景在编录成二部独立的著作时筛选出来的,当时可能摒弃了一部分主观上认为不用的药物。从药物的分类方法来看,仍然是《本草经》那种三品分类法,即按药物的治疗作用粗分上、中、下三品,同时在每一品之下,又粗略地将植物、矿物、动物等类药大致做了归类。 对每一种药,本书都载有其正名、性味、主治、别名(或一名)、用法、用量、药物形态、产地采集炮制法及七情畏恶等项目。这基本上与《本草经》是相同的。在《名医别录》中,个别药味之后己附有方剂,如说”露蜂房,合乱发、蛇皮三味合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二,治诸恶疽、附骨痈,根在脏腑,历节肿出,丁肿恶脉诸毒皆差,”这是本草著作中最早附有方剂的体例,为后世本草附方开创一个良好的实用开端。此外,《名医别录》中记载的药物主治功效,有一些已经超过《本草经》,如桂可发汗,百部根可止咳等等,都是《本经》所无,故此书对于研究汉魏六朝的本草学有较重要的实用价值。 五、《本草经集注》 梁陶弘景撰,是根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的内容各365种,共730种编撰而成,也是本时期本草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本草经集注》存有两种残卷,一是出土于敦煌石窟的残卷,一是出土于吐鲁番的残卷。 敦煌本残卷只存一卷,也即“序录”部分,原卷长十七米,正背两面均书写。1908年日本人桔瑞超及吉川小一郎受龙谷光瑞之命,在中亚细亚进行探险时,由敦煌携往日本。此卷正面及背面小部分为其他文献内容,背面有720行属《本草经集注》的序录,但缺卷首。据文字内容最末两行写有“开元六年九月十一日尉迟卢麟于都写本草一卷。辰时写了记”的记录,罗振玉氏认为此段文字与原文书法不同而认为应是六朝时的作品。此残卷1955年群联出版社有影印本。 吐鲁番出土的残卷为一28.5×27厘米的残片,卷上只有燕屎、天鼠屎的全文,及豚卵后半部的注文,还有鼹(鼠泉)的前部正文,应是《本草经集注》中兽类药的部份内容。 此两件一在日本龙谷大学(一说在英国伦敦博物馆),一在德国普鲁士学院。 六、《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据说是晋末的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专著,又称《神仙遗论》。据《隋书·经籍志》所载为十卷,今本则只存五卷,后刘涓子后人传与北齐龚庆宣而传世,原书又你《痈疽方》,经龚庆宣整理后,成今本《刘涓子鬼遗方》。 有关外科痈疽方面的认识,魏晋以后,服石之风渐盛,痈疽的发病率大增。客观上要求提高对痈疽病的认识和改进治疗,《鬼遗方》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基本上是一部痈疽证的专著。此外,还涉及金疮、瘀血、外伤治疗,包括止痛止血,取出箭镞等等,全书计载方140余首,其中治疗金疮外伤跌仆的方子共计34首;对痈疽的辨证论冶,尤其详尽,可称为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外症痈疽及金疮方面的专著。 书中对痈与疽首先从病机和症象方面作了明确的鉴别,对痈疽等证的辨脓,已经十分精细。除辨别成脓与否以外,还特别指出发病部位与愈后的关系,说明严重痈疽症引发全身性感染的预后严重。 《鬼遗方》在治疗痈疽外证、石发中毒,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它是根据痈疽的不同情况而给予辨证治疗提出了许多解毒的治疗方法。如对钟乳石中毒,书中用“雄鸡肘上血一合,将铁粉汤一茶碗调服之”。又如丹砂发,书中用“黑铅、黄芪、防风、伏龙肝各半两,水一升,煎半茶碗去滓服之”。 《刘涓子鬼遗方》代表着我国南北朝时期外科的发展水平。 本书现存最早版本为北京图书馆所藏之宋代刻本,新疆吐鲁番曾出土本书残卷二页。清代也有若干刻本,人民卫主出版社1956年出版仿宋刻影印本。 七、《小品方》 《小品方》又称《经方小品》,是本时期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陈延之,生平失考。据学者考证约著成于公元五世纪下半叶之南朝宋齐间。 《小品方》,其具体内容在宋代已佚,1985年从日本尊经阁文库《图书分类目录》医学部中发现此书残卷,其内容包括序、总目及卷一,使《小品方》恢复其全貌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了。根据总目得知,全书共十二卷,除卷首有序文、全书参考书目,全书日录外,其内容为:第一卷包括用药合药法、调三焦诸方27首及治胸痹等八种病证诸方,从第二卷至第五卷为治疗各种杂病方,第六卷为治伤寒温热病方,第七、八卷分别为女子众病及少小百病方,第九卷治服石诸证方,第十卷为外科疮疡折伤等方,第十一卷为本草,第十二卷则为灸法要穴。 《小品方》内容丰富,可谓唐以前的一部包罗广泛的小百科全书,在当时具有相当影响,被视为与《伤寒沦》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经典作品。同时又是一部门径书,所谓“童幼始学治病者,亦应先习此《小品》,以为入门”。正由于此,在本书散佚之前,影响极大,唐太医署规定《小品方》为学生心修课程。后来仿效唐制的日本的《大宝律令》及《延熹式》十分重视把本书作为教科书,要求学习时间长达300天,《千金方》、《外台秘要》以及《医心方》所引该书不少佚文中有不少独创性的治疗方法。如《外台》引书卷十所载的既简易而又是科学的测定井冢内有否毒气的方法,是防止中毒的有效措施。又如《医心方》所引的“疗自缢方”,其方法极为详尽,较张仲景《今匮要略》中所述者,已有所发展。 《小品方》自宋末后,就已亡佚,其佚文散见于后世增补之《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及《诸病源侯论》,此外,日本的《医心方》及朝鲜的《东医宝鉴》也录有一些佚文。近代在日本发现本书的残卷。现有辑佚本,于1983年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 公元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 《黄帝内经》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先秦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共计216卷,但绝大部分已经失传,而《内经》是仅存者。《黄帝内经》包括现存的《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其成书时期一向有争议。它并非一人一时之手笔,大约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而成。中医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两者在《内经》中均有充分反映,尤以整体观念最为突出。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三卷(也有分五卷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均不详。此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 《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著作,成书于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不久,由于战乱原著散失,后人分别搜集其中的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整理成两部书,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它成书以后,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公元265-960年(晋-五代) 这一时期,有不少医家从事《内经》的整理和注释工作。最早进行此项工作的,为齐梁间的全元起,他注释《皇帝素问》八卷,书名《素问训解》。此书到南宋时失传。 隋唐时期,杨上善又将《内经》分类编纂和注解,编成《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是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 注释《素问》影响较大的,是中唐时期的王冰。他历时十二年,于762年撰成《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 《脉经》作者王叔和,成书于魏晋。《内经》《难经》均有关于诊脉法的阐述,王叔和搜集有关脉法的资料,采集各家之说,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脉经》十卷。 《诸病源候论》于公元610年由巢元方等人编撰。全书共50卷,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该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对疾病记载的广泛和详细,对病源的认识。 《肘后救卒方》晋代葛洪著,他先著成《金匮药方》100卷,因篇幅浩繁,不便携带,将其中救急、多见、简要实用的部分,摘要编成《肘后救卒方》3卷。《肘后救卒方》现存8卷,书中突出之点是对某些传染病的认识,达到很高的水平。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唐代孙思邈著。孙思邈十分重视医家的医德。孙思邈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但尊古却不拘泥。他很重视妇科、儿科疾病的诊治,《千金要方》首列妇人方3卷,少儿婴孺方2卷。 《外台秘要》是唐代王焘著作。全书40卷,分1104门,是唐代另一部规模巨大的综合性医籍。内容包括有今天的内、外、骨、妇产、小儿、传染病、皮肤、五官、畜疾等科的证治。本书主要选辑东汉到唐的很多方书而成。临床各科编排较为合理,先论后方,次序井然。重视急性传染病,伤寒、温病、疟疾等,所占篇幅较大,说明对传染病具有相当知识。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著,成书于256-282年,为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全书分12卷128篇。书中叙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重点介绍腧穴总数、厘定部位,详细介绍了针灸操作方法,并把各种适应证按照临证需要排列出来。此书影响久远,其他一些著名的针灸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此书的基础上发挥而成的。此书也较早传到国外。 《刘涓子鬼遗方》南齐人龚庆宣著,约成书于475-502年之间,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内容,载金疮、痈疽、疮疖、疥癣及其他皮肤疾患,有内外治处方140多个。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隋唐蔺道人著,约成书于841-846年。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很有学科价值的伤科专书。它反映了隋唐时期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水平已相当先进。书中载40余方,为伤科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元960-1368年(宋-元) 《太平圣惠方》是宋廷编著的大型方书之一。共100卷,分1670门,载方16834首,广泛地收集宋以前方书及当时民间验方,内容颇为丰富。对方剂、药物、病证、病理都进行了论述。 《圣惠选方》,成书于1046年,由何希彭节选《太平圣惠方》中的精要部分,编辑而成。作为教本应用了数百年,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宋朝诏令太医裴宗元等人将官药局所收医方加以校订,编成《和剂局方》。全书共5卷,分21门,载方297首。后来《和剂局方》经多次增补,内容日益丰富,1151年,经许洪,定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全国,为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时全书10卷,附《用药指南》3卷,分诸风、伤寒、诸气等14门,载方788首。 《圣济总录》:北宋末年,政府组织医家广泛收集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历时7年(1111-1117年)编成此书。共200卷,达200万字,分60余门,方近2万首,前代方书几乎全部被囊括。 《济生方》宋代严用和著于1253年,是严氏五十余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全书10卷,分80门,载方400首。原书已佚。 《三阴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言著,全书15卷,分180门,载方1500余首,有方有论,论后附方,使读者易于洞晓病因,论因求治,在传播方剂学上也有贡献。 金代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2卷,《宣明论方》15卷,《伤寒直格方》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卷。可靠而价值较大的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与《宣明论方》二书。 金代张元素著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等。 金代张从正著《儒门事亲》。 金代李杲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 元代王好古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 元代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注》、《伤寒辨疑》等。 公元1368-1840年(明-清·鸦片战争前) 《本草发挥》1384年徐用诚编撰。 《救荒本草》1406年朱骕编撰,它既是15世纪初我国一部药、食两用的植物学著作,也是一部植物学图谱。 《滇南本草》约1476年,兰茂编撰。 《本草集要》1492年,王纶编撰。 《本草纲要》1578年,李时珍著,共52卷。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证治准绳》1602-1608年,王肯堂著,全书以证治为主,每证引经据典,结合己见论述,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议论持中,选方较精。 《寿世保元》1615年,龚廷贤著,共10卷。 《外科正宗》1617年,陈实功编著,此书主要是作者对其外科理论和经验的总结,书中尚有外科疾病插图若干。 《瘟疫论》1642年,吴有性著。该书创立“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提出了伟大创见,对传染病方面有独到见解。 《温热论》叶桂著。书中总结了温热病的理论和经验,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湿热条辨》薛雪著,此书对湿热病的病因、证侯、发展变化特点及其诊治法则,以条文形式作简要阐述,其中还注明作者自己的见解,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1765-1802年,赵学敏著。载药921种,其中有716种是《本草纲目》所未收载或叙述不详者。
2023-09-11 20:36:501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针灸甲乙经》是我国最早的针灸学著作。()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2023-09-11 20:36:581

十四经络穴位之十四

十四、督脉穴位定位1.长强:在尾骨端下,当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针灸甲乙经》:在脊骶端。2.腰俞:在骶部,当后正中线上,适对骶管裂孔。《针灸甲乙经》:在第二十一椎节下间。3.腰阳关: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4腰椎棘突下凹陷中。《素问》王冰注:在第十六椎节下间。4.命门: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十四椎节下间。5.悬枢:在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腰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十三椎节下间。6.脊中: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十一椎节下间。7.中枢: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0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素问》王冰注:在第十椎节下间。8.筋缩: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9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九椎节下间。9.至阳: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7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七椎节下间。10.灵台: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6胸椎棘突下凹陷中。《素问》王冰注:在第六椎节下间。11.神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五椎节下间。12.身柱: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三椎节下间。13.陶道:在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1胸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大椎节下间。14.大椎:在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针灸甲乙经》:在第一椎上陷者中。15.哑门: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针灸甲乙经》:在项后发际宛宛中。16.风府: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针灸甲乙经》:在项上入发际一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其肉立下。17.脑户:在头部,后发际正中直上2.5寸,风府上1.5寸,枕外隆凸的上缘凹陷处。《针灸甲乙经》:在枕骨上,强间后一寸五分。18.强间: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4寸(脑户上1.5寸)。《针灸甲乙经》:在后顶后一寸五分。19.后顶:在头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5.5寸(脑户上3寸)。《针灸甲乙经》:在百会后一寸五分,枕骨上。20.百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针灸甲乙经》:在前顶后一寸五分,顶中央旋毛中,陷可容指。21.前顶: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3.6寸(百会前1.5寸)。《针灸甲乙经》:在囟会后一寸五分,骨间陷者中。22.囟会: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2寸(百会前3寸)。《针灸甲乙经》:在上星后一寸,骨间陷者中。23.上星: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针灸甲乙经》:在颅上,直鼻中央,入发际一寸陷者中,可容豆。24.神庭:在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针灸甲乙经》:在发际,直鼻。25.素髎:在面部,当鼻尖的正中央。《针灸甲乙经》:在鼻柱上端。26.水沟:在面部,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针灸甲乙经》:在鼻柱下人中。27.兑端:在面部,当上唇的尖端,人中沟下端的皮肤与唇的移行部。《针灸甲乙经》:在唇上端。28.龈交:在上唇内,唇系带与上齿龈的相接处。《针灸甲乙经》:在唇内齿上龈缝中。
2023-09-11 20:37:061

在《针灸甲乙经》卷一里,五脏变腧第二里有这么一段描述:“五脏主冬

是春发,夏长,秋萧杀,冬藏。这也是内经和周易的理论。腑主疏泄,脏主收藏,又是在冬季。针灸理论,春夏浅刺,秋冬深刺,希望帮到你。
2023-09-11 20:37:141

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是

《针灸甲乙经》。针灸学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探讨运用针灸防治疾病规律的一门学科,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是《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西晋·皇甫谧撰,12卷,128篇,成书于公元282年。前六卷论述基础理论,后六卷记录各种疾病的临床治疗,包括病因、病机、症状、诊断、取穴、治法和预后等。
2023-09-11 20:37:331

我国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中医针灸学专著,是我国中医针灸学发展史上系统总结针灸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开山之作、奠基之作,在世界中医针灸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大意义。《针灸甲乙经》又称《黄帝甲乙经》《黄帝三部针经》《黄帝针灸甲乙经》,由西晋皇甫谧所撰,共12卷,128篇。
2023-09-11 20:37:411

中国古代针灸三圣是谁

孔子,老子,墨子三圣有图片吗?
2023-09-11 20:37:535

我国最早的针灸书什么

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针灸甲乙经》.这本书共12卷,128篇,书中对人体穴位进行了科学分类,并补充了许多古书中没有记载或没有名称的穴位,确定了349个针灸穴位。对每个穴位的治疗作用、禁忌证、操作方法,书中都作了详细介绍,还保存了大量过去散失掉的资料。这本书对我国针灸学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促进了针灸学的发展,成为后世针灸学著作的典范。参考资料: http://www.daoyi.com/tcm/html/200009/15000000335510.html
2023-09-11 20:38:321

针灸意外:禁针禁灸穴的古藉记载

我国针灸古籍首次明确提出禁针禁灸穴的为《针灸甲乙经》,在《针灸甲乙经?针灸禁忌第一(下)》中,共载有禁针穴13穴,分别为:神庭、上关、颅息、人迎、云门、脐中、伏兔、三阳络、复溜、承筋、然谷、乳中、鸠尾。其中,颅息、复溜、然谷三穴,属相对禁忌,要求“刺无见多血”;余穴则属绝对禁忌:“禁不可刺”。除此之外,在各经穴项下又有所补充,如石门“女子不可剌灸”、手五里“禁不可刺”、缺盆“刺太深令人逆息”等。另载禁灸穴24穴,分别为:头维、承光、脑户、风池、哑门、下关、耳门、人迎、丝竹空、承泣脊中、白环俞、乳中、石门、、气冲、渊液、经渠、鸠尾、阴市、(膝)阳关、天府、伏兔、地五会、瘛脉。其中,耳门,“耳中有脓,禁区不可灸”;下关,“耳中有干扌适,禁不可灸”;石门,“女子禁不可灸”,属相对禁忌。余穴均为“禁不可灸。”但,该书各经穴项下所载,略有出入,如耳门、瘛脉二穴,可灸三壮;而五处、心俞、素髎三穴列为禁穴。   明代《针灸大成?卷四》所载禁针穴歌介绍绝对禁针穴22个:脑户、聪(囟)会、神庭、玉枕、络却、承灵、颅息、承泣、神道、灵台、膻中、水分、神阙、会阴、横骨、气冲、箕门、手五里、三阳络、青灵。   另有一些穴位则是有条件禁忌和部位禁忌:“孕妇不宜针合谷,三阴交内亦通论;石门针灸应须忌,女子终身孕不成。外有云门并鸠尾,缺盆主客深晕生;肩井深时亦晕倒,急补三里人还平。刺中五脏胆皆死,冲阳血出投幽冥,海泉颧髎*上,脊间中髓伛偻形;手鱼腹陷阴股内,膝膑筋会及肾经;腋股之下各三寸,目眶关节皆通评”。   清代《针灸逢源》一书,绝对禁针穴又增加:角孙、急脉、会宗、乳中、犊鼻五穴。这样绝对禁针穴达到26穴。   另载有禁灸穴歌,介绍禁灸穴达45个之多,分别为:哑门、风府、天柱、承光、临泣、头维、丝竹空、攒竹、睛明、素髎、禾髎、迎香、颧髎、下关、人迎、天牖、天府、周荣、渊液、乳中、鸠尾、腹哀、肩贞、阳池、 中冲、少商、鱼际、经渠、地五会、阳关、脊中、隐白、漏谷、阴陵泉、条口、犊鼻、阴市、伏兔、髀关、申脉、委中、殷门、承扶、白环俞、心俞。   至清代,《针灸逢源》载脑户、耳门。禁灸穴总计为47穴。
2023-09-11 20:38:391

我国现存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

《针灸甲乙经》。《针灸甲乙经》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也是我们现在知道的最早将针灸学理论与相结合的一部著作。距离今天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针灸甲乙经》对古代针灸疗法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整理,在针灸学的发展上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023-09-11 20:38:481

谁知道现存的最早的针灸学专著是哪一部?

皇甫谧《针灸甲乙经》!
2023-09-11 20:38:592

肩臂痔痛郄穴温溜

郄穴 概述 温溜 为 手阳明大肠经 郄穴,郄穴是经脉在四肢部经气深聚的部位,具有治疗本经循行部位及所属脏腑急性病症的作用。 郄穴在四肢部十二正经、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每经一个郄穴,合称十六郄穴。各经的郄穴分别是: 手太阴肺经—孔最、手厥阴心包经—郄门、手少阴心经—阴郄、 手阳明大肠经—温溜 、手少阳三焦经—会宗、手太阳小肠经—养老、足太阴脾经—地机、足厥阴肝经—中都、足少阴肾经—水泉、足阳明胃经—梁丘、足少阳胆经—外丘、足太阳膀胱经—金门、阴维脉—筑宾、阳维脉—阳交、阴跷脉—交信、阳跷脉—跗阳。 温溜 Wēnliú LI7 出处 《针灸甲乙经》:“温溜,—名逆注,一名蛇头,手阳明郄,在腕后少士五寸,大士六寸,刺入三分,灸三壮。” 别名 温溜穴的别名大致有三种: “逆注”出自《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等书从之。 “蛇头”出自《针灸甲乙经》,《外台秘要》等书从之。《经穴纂要》:“此穴在握手时见有分肉,如蛇头之形,故又名为蛇头。” “池头”出自《针灸聚英》,《类经图翼》等书从之。 位置: 屈肘,温溜在前臂背面桡侧, 当阳 溪与 曲池 连线上,腕 横纹 上5寸。 归经: 手阳明大肠经 功效: 清邪 热、理肠胃 局部解剖: 皮肤 皮下组织 桡侧腕长伸肌腱 桡侧腕短伸肌 穴性及主治 温溜。温者,温利之气;溜,含停流之意。阳明经气至此而逆注,故名温溜,其别逆注之义,自在其中。又一说:温,和暖也;溜,流动也,本穴之气不驰不亢,由偏历安顺行来,具有和畅温通之意。观其所治病证为一切寒湿停滞之证,则知其有温热散通之力也,又治肠鸣、哕噫,则知其有决溜通畅之力也,故名温溜。 因手阳明大肠经之阳热经气在此聚集,故为手阳明大肠经之郄穴,其所具有散发大肠经气血热,向大肠经的天部提供气血。又如《针经节要》所言:“阳明常多血多气”,所以温溜穴不仅具有本经所主治肠鸣哕噫、头面肩痛疼痛等诸证外,擅治肠道血证,如结肠溃疡、痔疾便血等证。 温溜穴的临床应用主要体现在治疗肠道病变的疾病,如结肠黑变、痔痛等。具体如下: 1 治疗结肠病变 刘氏等报道用拟补气运肠汤加减方(生黄芪 90g,白术 50g,厚朴 30g,枳实 50g,当归 30g,晚蚕砂 20g,炒皂角子 20g,桑椹 50g)配合用黄芪注射液和当归注射液混合液穴位注射温溜、足三里、腰眼穴治疗结肠黑变病,取得了满意疗效。结果:本组 50 例患者,痊愈 16 例,显效 20 例,好转 5 例,无效 9 例,总有效率为 82%。 2 治疗痔痛 丁氏报道根据其治痔经验,在痔痛剧烈时,取大肠经郄穴温溜合长强、百会、肾俞、大肠俞、气海、膀胱俞、三阴交等穴治疗内痔、脱肛,收到较满意的效果。 其他痛症 温溜穴之气不弛不亢,由偏历安顺行来,此穴具有温经发汗、疏风散寒之功,温而不热,通而不湍,主治头痛,面肿,咽喉疼痛,肠鸣,腹痛,肘臂酸痛 温溜穴针入皮肤,在头静脉的后方经皮下筋膜,穿前臂筋膜,进桡侧腕长伸肌腱,达桡侧腕短伸肌腱,直抵桡骨骨膜。以上二肌(腱)由桡神经深支支配。可以看出温溜穴位于桡侧腕长伸肌腱及桡侧腕短伸肌腱之间,可以看成为手阳明之筋“聚”之处。桡神经由第5 8对颈神经和第1对胸神经的前支进入后束发出而形成。这对温溜穴治疗颈项痛,肩痛,肩不举直接的证明。是通过外周的刺激,影响到中枢,这与手阳明经筋系统的走向极为相似。 1、颈椎病 邱少瑛用辨经取穴,温溜、会宗、养老配悬钟加常规取穴大椎、天柱、后溪、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改善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庄子齐,陈戈等采用电针颈夹脊、会宗、养老、温溜穴配合TDP照射患侧颈肩部治疗气滞血瘀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能较好的减轻患者疼痛,改善其生活质量。 2、 肩周炎 栾继萍针刺郄穴治疗肩周炎,根据疼痛的部位,选出相应经脉的郄穴: 若肩前痛选手太阴肺经孔最穴; 若肩中痛选手阳明大肠经温溜穴; 若肩后侧痛选手太阳小肠经养老穴; 若肩关节周围疼痛,几个“郄穴”同时选用,针尖对准穴位向肩部斜刺1.2 1.5寸,要求针下得气向肩部放射时,嘱咐患者活动上肢、作上举、内旋、后伸动作;病情轻者,几分钟内疼痛自行缓解甚或不痛。病情重者,疼痛亦有缓解,再配合肩髑、巨骨、臂膈等局部常用穴,接通电源,留针20min,5天1疗程;对照组选肩部常用穴肩前、肩贞、肩謦、臂膈、曲池等,针刺得气后,接通电源,留针20min,每日1次,5次为1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的疗效、疗程与对照组有其显著差异;针刺郄穴可缩短肩周炎治疗疗程,大幅提高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3、头痛 吴思平,熊嘉轩用电针手足三阳经郄穴法治疗无先兆型管性头痛,取穴:双侧温溜、会宗、养老、梁丘、外丘、金门,治疗两月后总有效率为86.7。 其他研究: 按摩 养生 经常手凉、 手心 冒 冷汗 的人可多揉此温溜穴,有一定驱寒作用。 同名不同穴 温溜为经外奇穴名。出《 针灸真髓 》,治下齿痛。 经外奇穴:温溜穴位于前臂伸侧桡侧线上,腕横纹上2寸。左右计2穴 附:阴经郄穴口决 多善于止血 手太阴肺经找孔最,足太阴脾经寻地机 手少阴心经点阴郄,足少阴肾经为水泉 手厥阴心包经是郄门,足厥阴肝经按中都 阴维之脉揉筑宾,阴跷之脉在交信 阳经郗穴口决 多善于止痛 手阳明大肠寻温溜 ,足阳明胃经是梁丘 手太阳小肠找养老,足太阳膀胱得金门 手少阳三焦点会宗,足少阳胆经按外丘 阳维之脉在阳交,阳跷之脉揉跗阳
2023-09-11 20:39:081

古代名医及其著作有哪些

针灸之祖———黄帝 传说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领袖.现存《内经》即系托名黄帝与歧伯、雷公等讨论医学的著作.此书对针刺的记载和论述特别详细.脉学倡导者———扁鹊 姓秦,名越人,战国渤海郡郑(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尸厥已死,而治之复生;齐桓侯未病,而知其后五日不起,名闻天下.《史记·战国策》推崇其为脉学倡导者.外科之祖———华佗 华佗又名敷,字无化,后汉末沛国(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对“肠胃积聚”等病,饮麻沸散,须臾便知醉,肠洗浣,缝腹摩膏,施行腹部手术.医圣———张仲景 名机,汉末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相传曾任长沙太守,当时伤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伤寒杂病论》总结了汉代300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对祖国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预防医学的倡导者———葛洪 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朝丹阳句容(今属江苏)人.著有《肘后备急方》,书中最早记载一些传染病如天花、恙虫病症候及诊治.“天行发斑疮”是世界上最早有关天花的记载.药王———孙思邈 唐朝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曾治愈唐太宗皇太后头痛病,宫廷要留他做御医,他谎称采“长生不老药”献给皇上,偷跑了.监视他的人谎报采药时摔死,太宗封他为药王.儿科之祖———钱乙 字仲阳,北宋郓州(今山东东平)人.著《小儿药证直诀》,以脏腑病理学说立论,根据其虚实寒热而立法处方,比较系统地作出了辨证论治的范例.法医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文著.药圣———李时珍 字东壁,号频湖,明朝蕲州(今湖北蕲春)人.长期上山采药,深入民间,参考历代医书800余种,经27年艰苦劳动,著成《本草纲目》,所载药物共1758种.《医宗金鉴》总修官———吴谦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县人.乾隆时为太医院院判.《医宗金鉴》是清代御制钦定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90卷,是我国综合性中医医书最完善简要的一种.
2023-09-11 20:39:183

关梁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金门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关梁穴的定位 10 关梁穴的取法 11 关梁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关梁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关梁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关梁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关梁 1 拼音 guān liáng 2 英文参考 Jīnmén BL63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关梁为经穴别名,即金门[1]。出《针灸甲乙经》。《针灸聚英》作梁关。 穴位 金门 汉语拼音 Jingmen 罗马拼音 Chinmen 美国英译名 Golden Gat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63 日本 63 法 国 莫兰特氏 V63 富耶氏 德国 B63 英国 B63 美国 BI63 金门为经穴名(Jīnmén BL63)[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关梁(《针灸甲乙经》)、金阙(《杨敬斋针灸全书》)、梁关(《针灸聚英》)。属足太阳膀胱经[2]。金门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郄穴,阳维脉所别属[2][3]。金是水所从出,门即门户,此穴为太阳之郄,为寒水所生之门,故名金门[2]。金门穴主治头项,腰尻,下肢等疾患:如腰膝酸痛,下肢不遂,历节痛风,外踝红肿,头风,牙痛,耳聋,项强,肩背痛,尸厥,癫痫,惊风,暴疝,疟疾,霍乱转筋,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痹痛,头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眩晕,腰膝痛,外踝痛,现代又多用金门穴治疗小儿抽搐,耳鸣耳聋,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关节炎,踝扭伤,足底痛,疝气等。 4 金门穴的别名 关梁(《针灸甲乙经》),金阙(《杨敬斋针灸全书》),梁关(《针灸聚英》)。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尸厥暴死,金门主之。 6 穴名解 金是水所从出,门即门户,此穴为太阳之郄,为寒水所生之门,故名金门[2]。 金,为五行肺金之一,有肃杀之气,又兵象也。门,人所出入之处。本穴与金生水有关。肺为水之上源,肺气清肃,膀胱之水气方可通调。金门者,肺金之气下通膀胱之门户,能助膀胱之气化也。对风木病有效,金可克木,所主多筋抽搐风木之病,意为熄风利水之门户也。此穴在申脉穴前下方,骰骨外侧凹陷中,为足太阳之郄穴,阳维脉所别属之门,太阳经至此,临于垂末,将与少阴之气交接,犹时届九秋,阳利之气受遏,金风肃起,遏化阴和之气也。一变而为萧瑟之阴,故曰“金门”。[4] 7 特异性 金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郄穴,阳维脉所别属[2][3]。 金门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与阳维脉的交会穴[5]。 8 所属部位 足部[6] 9 关梁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金门穴在足外侧,当外踝前缘直下,骰骨下缘处[3]。 金门穴位于足背,外踝前缘直下,第五跖骨粗隆后方,骰骨下缘凹陷中,正坐或仰卧取之[2]。 金门穴位于足外踝前下方,当骰骨外侧凹陷处[7]。 金门穴在足太阳膀胱经中的位置 金门穴在足部的位置 金门穴在足部的位置 金门穴在足部的位置(肌肉) 金门穴在足部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10 关梁穴的取法 正坐垂足着地或俯卧位,在申脉前下方,当骰骨外侧凹陷处取穴。 金门穴位于足背,外踝前缘直下,第五跖骨粗隆后方,骰骨下缘凹陷中,正坐或仰卧取之[2]。 垂足着地或仰卧位,申脉穴前下方0.5寸,骰骨外侧凹陷中取穴[8]。 11 关梁穴穴位解剖 金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小趾展肌、跟骨膜。皮肤坚厚致密,由足背外侧皮神经分布。皮下筋膜有致密的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形成。致密的结缔组织形成纤维束,连于皮肤与足底深筋膜。足底深筋膜外侧厚于内侧,覆盖于小趾展肌表面。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足底筋膜的外侧,在腓骨长、短肌腱的下方,达跟骨和骰骨之间,刺入足底外侧的小趾展肌,该肌由足底外侧动脉伴行的足底外侧神经支配。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腓骨长肌腱及小趾展肌[2]。 皮肤→皮下组织→小趾展肌[9]。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足背外侧皮神经分支和小隐静脉属支分布;深层有足底外侧神经和动脉的分支分布[9]。 布有足背外侧皮神经,深层为足底外侧神经;并有足底外侧动、静脉通过[7]。 12 关梁穴的功效与作用 金门穴具有安神开窍,通经活络的功效。 金门穴有安神志、舒筋脉的作用[2]。 金门穴系足太阳膀胱经之郄穴,阳维脉之所生,有清热散风之功。主治癫狂,痫证,小儿惊风,腰痛,外踝痛,下肢痹痛。其所治症,为霍乱转筋、癫痫、尸厥、膝髓酸,兼取申脉可治头风、头痛,均取金之肃令之力也。所治与太白略同,太白亦金气也。[4] 13 关梁穴主治病证 金门穴主治头项,腰尻,下肢等疾患:如腰膝酸痛,下肢不遂,历节痛风,外踝红肿,头风,牙痛,耳聋,项强,肩背痛,尸厥,癫痫,惊风,暴疝,疟疾,霍乱转筋,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痹痛,头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眩晕,腰膝痛,外踝痛,现代又多用金门穴治疗小儿抽搐,耳鸣耳聋,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膝关节炎,踝扭伤,足底痛,疝气等。 金门穴主治头项、腰尻、下肢等疾患:如腰膝酸痛、下肢不遂、历节痛风、外踝红肿、头风、牙痛、耳聋、项强、肩背痛、尸厥、癫痫、惊风、暴疝、疟疾、霍乱转筋等[2]。 金门穴主治癫痫、小儿惊风、腰痛、下肢痹痛[9]。 金门穴主治头痛,耳聋;腰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8]。 金门穴主治头痛,眩晕,癫痫,腰膝痛,外踝痛,下肢痹痛等[7]。 现代又多用金门穴治疗小儿抽搐、耳鸣耳聋、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2]。 1.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癫痫,小儿惊风,头痛; 2. 其它:膝关节炎, 踝扭伤,足底痛,疝气。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3~0.5寸[8][9][7][2],局部有酸胀感[8],可向足背放散[8]。 14.2 灸法 可灸[2][8][9]。 艾炷灸3~5壮;或艾条灸5~10分钟[7]。 艾炷灸3~5壮,艾条温灸5~10分钟。 15 关梁穴的配伍 金门配人中、中冲,有醒神镇惊开窍的作用,主治癫痫,惊风。 金门配大椎、申脉、水沟、百会,治癫痫[8]。 金门配合谷、太冲、百会,治急性头痛[8]。 金门配环跳、委中、阳陵泉、昆仑,治下肢痿痹[8]。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尸厥暴死、霍乱转筋。 《针灸甲乙经》:小儿马痫,仆参及金门主之。 《针灸大成》:主霍乱转筋,尸厥癫痫,暴疝,膝胻酸,身战不能久立,小儿张口摇头,身反折。 《外台秘要》:主尸厥暴死,霍乱转筋,癫疾不呕沫,马痫。 《席弘赋》:但患伤寒两耳聋,金门听会疾如风。
2023-09-11 20:39:501

华佗的著作是哪几本书

根据公开资料,没有找到华佗的著作信息。
2023-09-11 20:40:002

针灸经典著作有那些,最少三种

如果你不知道那里有,就去百度文库找
2023-09-11 20:40:147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应试题及答案

2017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应试题及答案   应试题一:   1.现存最早、最系统的针灸学专著是   A.《足臂十一脉灸经》   B.《阴阳十一脉灸经》   C.《灵枢经》   D.《针灸甲乙经》   E.《明堂孔穴针灸治要》   2.《针灸甲乙经》的作者是哪位医家   A.皇甫谧   B.孙思邈   C.葛洪   D.王焘   E.王唯一   3.我国第一个针灸铜人铸造于哪个朝代   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   E.清朝   3   B   4.《针灸大成》的作者是哪位医家   A.王焘   B.滑伯仁   C.杨继州   D.汪机   E.李时珍   4   C   5.明代哪一本针灸著作,是继《内经》、《甲乙经》之后对针灸学的又一次总结   A.《针灸大成》   B.《针灸大全》   C.《卫生针灸玄机秘要》   D.《针灸聚英发挥》   E.《奇经八脉考》   5   A   6.中国针灸是哪个世纪传到欧洲   A.公元5世纪   B.公元6世纪   C.公元8世纪   D.公元16世纪   E.公元17世纪   6   E   7.《针灸甲乙经》中所载的腧穴有   A.365个   B.349个   C.361个   D.160个   E.354个   7   B   应试题二:   1.取头、面、胸、腹部腧穴最适宜选用   A.仰卧位   B.伏卧位   C.侧卧位   D.伏俯坐位   E.侧伏坐位   1   A   2.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最适宜选用   A.仰卧位   B.侧卧位   C.仰靠坐位   D.俯伏坐位   E.侧伏坐位   2   D   3.针刺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选用的进针方法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以上都不是   3   C   4.针刺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最适宜采用的进针方法   A.指切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舒张进针法   D.提捏进针法   E.以上均可以   4   D   5.针刺胸椎、腰椎棘突下穴位   A.平刺   B.直刺   C.斜刺   D.向上斜刺   E.向下斜刺   5   D   6.在四肢上,治痰效果最好的是   A.足三里   B.丰隆   C.曲池   D.手三里   E.承山   6   B   7.下列哪种方法不是进针手法   A.单手进针法   B.夹持进针法   C.提捏进针法   D.舒张进针法   E.飞针   7   E   8.下列何穴不宜施灸   A.命门   B.足三里   C.脾俞   D.睛明   E.关元   8   D   9.容易断针的部位是   A.针尖   B.针身   C.针根   D.针柄   E.针尾   9   C   10.下列哪种疾病在针刺治疗时,适宜增加留针时间   A.外感发热   B.急性周围性面瘫   C.目赤肿痛   D.三叉神经痛   E.风疹   10   D   11.灸法具有哪些治疗作用   A.温通经络、行气活血   B.祛湿逐寒、消肿散结   C.回阳救逆   D.防病保健   E.以上均有   11   E   12.治疗因感受寒邪而致的呕吐、腹痛、腹泻,常选用   A.隔姜灸   B.隔蒜灸   C.隔盐灸   D.隔附子饼灸   E.癜痕灸   12   A   13.被蝎、蜂蛰伤后,宜选用   A.艾炷灸   B.隔盐灸   C.温和灸   D.隔蒜灸   E.隔附子饼灸   13   D   14.下列哪种疾病,首选刺血拔罐法   A.咽喉肿痛   B.泻泄   C.咳嗽   D.丹毒   E.牙痛   14   D   15.对高热抽搐患者,可选用   A.大椎穴拔罐   B.曲池穴拔罐   C.背部闪罐   D.背部走罐   E.以上都不是   15   E   16.以下哪种疾病不适宜用三棱针放血治疗   A.高热   B.中风闭症   C.急性咽喉肿痛   D.中风脱症   E.目赤肿痛   16   D   17.下列哪种疾病不适于用皮内针治疗   A.头痛   B.便秘   C.高血压病   D.膝关节痛   E.胃痛   17   D ;
2023-09-11 20:40:431

体脉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瘈脉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所属部位 8 体脉穴的定位 9 体脉穴的取法 10 体脉穴穴位解剖 10.1 层次解剖 10.2 穴区神经、血管 11 体脉穴的功效与作用 12 体脉穴主治病证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13.2 灸法 14 体脉穴的配伍 15 文献摘要 16 体脉穴研究进展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体脉 1 拼音 tǐ mài 2 英文参考 Chìmài TE18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体脉为经穴别名,即瘈脉[1]。见《经穴汇解》。 穴位 瘈脉 汉语拼音 Chimai 罗马拼音 Chimai 美国英译名 Crazy Vessel 各 国 代 号 中国 TE18 日本 18 法 国 莫兰特氏 TR18 富耶氏 德国 3E18 英国 T18 美国 TB18 瘈脉为经穴名(Chìmài TE18)[2]。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资脉(《针灸甲乙经》),索脉(《医学纲目》),体脉(《经穴汇解》)。属手少阳三焦经[2]。瘈即瘈疭,脉指络脉,此穴在耳后,布有络脉,善治瘈疭,故名瘈脉[2]。瘈脉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风,血管性头痛,耳痛,耳鸣,目睛不明,急性结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头痛,耳聋,小儿惊风,目视不明,瘛疭,惊恐,失眠,呕吐,痢疾,泄泻,瘈疭,视物不清等。 4 瘈脉穴的别名 资脉(《针灸甲乙经》),索脉(《医学纲目》),体脉(《经穴汇解》)。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瘈脉,一名资脉,在耳本后鸡足青络脉。刺出血如豆许。 6 穴名解 瘈即瘈疭,脉指络脉,此穴在耳后,布有络脉,善治瘈疭,故名瘈脉[2]。 瘈,瘛疭。脉,指筋脉及耳后的青脉。穴当耳后青筋络脉处。《黄帝内经素问·玉机真藏论》云:“筋脉相引而急,病名曰瘈。”俗称抽风。按瘈为痫类,小儿多患之。本穴在耳后“青筋”动脉处。人在惊风癫痫症发,或三焦火盛时,则此“筋脉”色变青紫,连及全耳灼热,即狂热之表现也,故名此青筋处,为瘈脉穴。《黄帝内经灵枢·五邪》:“取耳间青脉以去其掣。”[3] 7 所属部位 耳[4] 8 体脉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瘈脉穴在头部,耳后乳突中央,当角孙至翳风之间,沿耳轮连线的中、下三分之一的交点处[5]。 瘈脉穴位于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侧伏取穴[2]。 瘈脉穴位于颞骨乳突中央,当翳风穴与角孙穴沿耳翼连线的中、下1/3交点处[6]。 瘈脉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瘈脉穴在耳部的位置 瘈脉穴在耳部的位置 瘈脉穴在耳部的位置(肌肉) 瘈脉穴在耳部的位置(骨骼) 9 体脉穴的取法 瘈脉穴位于头部,乳突中央,角孙与翳风沿耳轮弧形连线的上2/3与下1/3的交点处。侧伏取穴[2]。 正坐或侧伏,于耳后发际与外耳道口平齐处取穴。 正坐或侧伏,当耳后发际与外耳道口平齐处取穴[7]。 10 体脉穴穴位解剖 瘈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有耳后动、静脉。为耳大神经的耳后分支处。皮肝由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分布。皮下组织后,除颈丛的耳大神经的分布外,还有耳后动、静脉经过。针由皮肤穿皮下筋膜,该处无深筋膜,所以直入耳后肌,该肌由面神经的耳后支支配。 10.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2]。 皮肤→皮下组织→耳后肌[8]。 10.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耳大神经分布;深层有面神经肌支和耳后动脉分布[8]。 布有耳大神经的耳后支和耳后动、静脉[6]。 11 体脉穴的功效与作用 瘈脉穴有通窍止痛,清热解惊作用[2]。 瘈脉穴具有熄风解痉,活络通窍的功效。 瘈脉穴主治小儿癫痫,有清热散风之功。《论疾诊尺》:“婴儿病,耳间青脉起者掣痛。”小儿患惊痫时,此处青筋特显。《针灸大成》经穴歌:“天牖,翳风,瘈脉青。”是古人对此穴,以青筋为特征也,刺之多效。[3] 12 体脉穴主治病证 瘈脉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风,血管性头痛,耳痛,耳鸣,目睛不明,急性结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头痛,耳聋,小儿惊风,目视不明,瘛疭,惊恐,失眠,呕吐,痢疾,泄泻,瘈疭,视物不清等。 瘈脉穴主要用于耳、目和神志疾患等:如头风、血管性头痛、耳痛、耳鸣、目睛不明、急性结膜炎、小儿惊痫、瘈疭及呕吐泻痢等[2]。 瘈脉穴主治头痛、耳鸣、耳聋、小儿惊风[8]。 瘈脉穴主治耳聋,耳鸣,目视不明,头痛;小儿惊痫,瘛疭,惊恐,失眠;呕吐,痢疾,泄泻[7]。 瘈脉穴主治耳鸣,耳聋,头痛,小儿惊痫,瘈疭等[6]。 头面五官科疾病:耳聋耳鸣,视物不清。 消化系统疾病:呕吐泄泻。 神经系统疾病:小儿惊痫,惊恐,瘈疭。 其他疾病:头痛等。 13 刺灸法 13.1 刺法 —般沿皮刺0.3~0.5寸[2][6]。 平刺0.3~0.5寸[9][8],局部有酸胀感[9]。 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9][8][2]。 13.2 灸法 可灸[2][9]。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6]。 艾炷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或用灯草灸。 14 体脉穴的配伍 瘈脉穴配完谷、率谷、外关治偏头痛[2]。 瘈脉穴配完骨治头风、耳后痛[2]。 瘈脉穴配长强或神道、颅息治小儿惊痫[2]。 瘈脉配听会、耳门、翳风,治耳鸣、耳聋[7]。 瘈脉配合谷、太冲,治小儿惊痫[7]。 瘈脉配头维、风池,治偏头痛[7]。 瘈脉配听会、耳门,有清热聪耳的作用,主治耳鸣耳聋。 瘈脉配头维、印堂,有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头痛。 瘈脉配长强、大椎、太冲,有熄风解痉的作用,主治小儿惊风。 15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小儿痫痉,呕吐,泄注,惊恐,失精,瞻视不明,眵u407e,瘈脉及长强主之。 《针灸甲乙经》:小儿惊痫,瘈脉、长强。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风耳鸣,小儿惊痫,瘈疭呕吐,泄痢无时。 《针灸资生经》:头风耳后痛,瘈脉、完骨。 《类经图翼》:主治头风耳鸣。 《针灸大成》:主头风耳鸣,小儿惊痫瘛疭,呕吐,泄痢无时,惊恐,眵u407e,目睛不明。 16 体脉穴研究进展
2023-09-11 20:40:561

古代医学作品

一、《脉经》 《脉经》全书共十卷,九十七篇,为西晋17B7王叔和编撰。这是我国医学史上现存第一部有关脉学的专书,是公元三世纪以前我国有关脉学知识的一次总结。《脉经》开宗明义指出“脉理精微,其体难辩”,“在心易了,指下唯明”,《脉经》正是针对这些难点来进行编撰总结的。 《脉经》虽然是一部综合前代脉学成就的著作,但由于它篇幅简练、集中,便于学习,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如唐代太医署就把它做为必修课程,日本古代医学教育仿唐制,当然也不例外。该书著成后,就陆续传到我国西藏地区,对藏医学的相关学科起着重大的影响。通过这里,中国脉学又传入印度,并辗转传入阿拉伯国家,对西欧脉学的发展也有所影响。如:古波斯(伊朗)由拉17B7阿17B7阿尔哈姆丹(1247~1318)编写的一部波斯文的医学百科全书《伊儿汗的中国科学宝藏》(十三世纪~十四世纪初)一书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脉学方面的内容也与《脉经》相似。中世纪阿拉伯医圣阿维森纳(980~1037)的《医典》中有关脉学的内容,也多大同小异,可见《脉经》在国内外医学发展史上影响之深远。 《旧唐书》载《脉经》二卷,但到宋初本书已濒于湮没。至宋林亿等校正医书时,发现此书,予以删繁补缺。今存版本较早的有天历三年广勤书堂刻本。其后历明清诸代,直至现代,各种刻本、排印本等等,计有数十种之多。其中如清守山阁丛书本较有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有商著印书馆铅印本,人民卫生出版社、上海卫生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影印本。 二、《针灸甲乙经》 全名有时也称《黄帝甲乙经》(《隋书17B7经籍志》)、《黄帝三部针灸经》(《新唐书,艺文志》等),现一般通称《针灸甲乙经》。各书所载卷数不一,今本多取其自序所述的十二卷。 今本《针灸甲乙经》全书十二卷,一百二十八篇,其内容系撷取《素问》、《铖经》(即《灵枢》和《明堂孔穴灸治要》这三部书的有关部分的精华,予以整理重编。 卷一至卷六,依次叙述人体的生理功能,包括五脏六腑、营卫气血、精神魂魄、精气津液及肢体五官与脏腑功能的关系等;其次是人体经脉、经筋等经络系统的循环路线、骨度肠度及肠胃所受;再次是人体俞穴,依身体部位分部叙述其位置,主治,书中计叙述俞穴348个(其中单穴49个;双穴299个)而不是如其所说的365穴,这些穴位是按头、面、项、胸、腹、臂、股等部位排列的;很便于寻检。每一穴均有针刺的深度、灸灼的壮数,再次叙述诊法、重点介绍脉诊的内容。尤其是三部九候;其后介绍针道,针灸禁忌,包括禁穴;最后介绍了病理及生理方面的一些问题,并以阴阳五行学说为纲进行阐释。 临床部分也是六卷,依次介绍内科(包括伤寒热病、中风、杂病)、五官科、妇科、儿科等病症的针灸治疗,其中内科共43篇,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五脏病、六腑病、经脉病及五官病等,外科有三篇,主要论述痈疽,至于妇科及儿科,各有一篇各论述20种及10种该科病症。 《针灸甲乙经》的著成,对于我国针灸学的发展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宋、公元6~8世纪,中、朝、日之教学均规定为教授学生的必修课;宋、金、元、明、清重要针灸学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本书的基础上的发挥。国外早已有本书英译本,对国外针灸学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影响。 三、《肘后备急方》 本书原名《肘后救卒》,计三卷,东晋葛洪所著。今本《肘后备急方》共八卷,其内容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病证的简便疗法,包括内服方剂、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实用的内容。这部书虽号“肘后”,但却包含相当多宝贵的医学史料实用的方剂方法,有不少医学史上的重要发明发现,对今天的医疗实践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他所描绘的“虏疮”即天花,是外界传入,并非我国固有,具有重要的医学史价值。 书中还提到射工、沙虱、马鼻疽等多种传染病,论者认为所谓射工是对一种血吸虫病的得病描述。而沙虱所描述的是恙虫病,山有人认为这是血吸虫病的得病过程。更可宝贵的是书中还指出这种沙虱钻入皮肉后。如果以针挑取虫子,正如疥虫,著爪上映光方见行动也。这可证明当时已经认识疥虫,它用疥虫的大小,检得方法来比喻沙虱,十分恰当。总之,《肘后备急方》一书,对古代几种传染病作了细致的描述在世界传染病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肘后备急方》中专有一节讨论“猘犬所咬毒”的处理。书中首先认识到猘犬(亦即狂犬)咬人的严重性,指出其潜伏朗和病程经过。提出治疗狂犬病的方法计约二十种,其中有“仍杀咬犬,取脑傅之,便不复发”之法。这方法的宝贵之处在于它是以该狂犬的脑组织来敷贴伤口以预防狂犬病之发作,是一种免疫治疗的思想萌芽。狂犬病毒原是亲神经组织的病毒,在狂犬的脑组织中大量繁殖。用这种组织来治疗狂犬病,如果说是在“以毒攻毒”的思想的影响下提出的,它也符合现代免疫治疗的基本原理。 《肘后备急方》虽然都是一些简便易得的治疗方法,而这一部著作及其所宣扬的治疗思想,似乎与一向认为正统的“辩证论治”的思想不相协调,因而使一些后代“正统”医家认为不足轻重,甚至不值一提,不能登大雅之堂。然而,正是这些简便易得的治疗方法、方剂中涵有宝贵精华,应予以重视。如以青蒿治疗疟疾“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这也是长期经验积累所得的珍贵结论。现代研究证明,青蒿中含有抗疟作用十分明显的青蒿素,是一种不耐热的化学成分,因而虽然中药一般都用煎剂,葛洪强调要生服其汁。青蒿素的分离研究导致了现代抗疟史上的一大重要发现,(青蒿抗疟的研究,载《中国中医研究院三十年论文选》,中医古籍出版社,1985)。又如书中有关脚弱病的记述,可以认为是最早的脚气病的历史,尤其是心脏型脚气病的描述以及含有足够的维生素乙来治疗脚气病等。 四、《名医别录》 原书早佚,但其有关内容仍可从后世的《大观本草》、《政和本草》中窥知。陶弘景《本草经集注》的内容,365种系陶弘景录自《名医别录》。 《名医别录》原书的收药数目,应该在730种以上,因为这一数目是陶弘景在编录成二部独立的著作时筛选出来的,当时可能摒弃了一部分主观上认为不用的药物。从药物的分类方法来看,仍然是《本草经》那种三品分类法,即按药物的治疗作用粗分上、中、下三品,同时在每一品之下,又粗略地将植物、矿物、动物等类药大致做了归类。 对每一种药,本书都载有其正名、性味、主治、别名(或一名)、用法、用量、药物形态、产地采集炮制法及七情畏恶等项目。这基本上与《本草经》是相同的。在《名医别录》中,个别药味之后己附有方剂,如说”露蜂房,合乱发、蛇皮三味合烧灰,酒服方寸匕,日二,治诸恶疽、附骨痈,根在脏腑,历节肿出,丁肿恶脉诸毒皆差,”这是本草著作中最早附有方剂的体例,为后世本草附方开创一个良好的实用开端。此外,《名医别录》中记载的药物主治功效,有一些已经超过《本草经》,如桂可发汗,百部根可止咳等等,都是《本经》所无,故此书对于研究汉魏六朝的本草学有较重要的实用价值。 五、《本草经集注》 梁陶弘景撰,是根据《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的内容各365种,共730种编撰而成,也是本时期本草发展史上的一项重大成就。《本草经集注》存有两种残卷,一是出土于敦煌石窟的残卷,一是出土于吐鲁番的残卷。 敦煌本残卷只存一卷,也即“序录”部分,原卷长十七米,正背两面均书写。1908年日本人桔瑞超及吉川小一郎受龙谷光瑞之命,在中亚细亚进行探险时,由敦煌携往日本。此卷正面及背面小部分为其他文献内容,背面有720行属《本草经集注》的序录,但缺卷首。据文字内容最末两行写有“开元六年九月十一日尉迟卢麟于都写本草一卷。辰时写了记”的记录,罗振玉氏认为此段文字与原文书法不同而认为应是六朝时的作品。此残卷1955年群联出版社有影印本。 吐鲁番出土的残卷为一28.5179727厘米的残片,卷上只有燕屎、天鼠屎的全文,及豚卵后半部的注文,还有鼹(鼠泉)的前部正文,应是《本草经集注》中兽类药的部份内容。 此两件一在日本龙谷大学(一说在英国伦敦博物馆),一在德国普鲁士学院。 六、《刘涓子鬼遗方》 《刘涓子鬼遗方》据说是晋末的刘涓子在丹阳郊外巧遇“黄父鬼”时所遗留的一部外科方面的专著,又称《神仙遗论》。据《隋书17B7经籍志》所载为十卷,今本则只存五卷,后刘涓子后人传与北齐龚庆宣而传世,原书又你《痈疽方》,经龚庆宣整理后,成今本《刘涓子鬼遗方》。 有关外科痈疽方面的认识,魏晋以后,服石之风渐盛,痈疽的发病率大增。客观上要求提高对痈疽病的认识和改进治疗,《鬼遗方》正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基本上是一部痈疽证的专著。此外,还涉及金疮、瘀血、外伤治疗,包括止痛止血,取出箭镞等等,全书计载方140余首,其中治疗金疮外伤跌仆的方子共计34首;对痈疽的辨证论冶,尤其详尽,可称为现存我国最早的一部外症痈疽及金疮方面的专著。 书中对痈与疽首先从病机和症象方面作了明确的鉴别,对痈疽等证的辨脓,已经十分精细。除辨别成脓与否以外,还特别指出发病部位与愈后的关系,说明严重痈疽症引发全身性感染的预后严重。 《鬼遗方》在治疗痈疽外证、石发中毒,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它是根据痈疽的不同情况而给予辨证治疗提出了许多解毒的治疗方法。如对钟乳石中毒,书中用“雄鸡肘上血一合,将铁粉汤一茶碗调服之”。又如丹砂发,书中用“黑铅、黄芪、防风、伏龙肝各半两,水一升,煎半茶碗去滓服之”。 《刘涓子鬼遗方》代表着我国南北朝时期外科的发展水平。 本书现存最早版本为北京图书馆所藏之宋代刻本,新疆吐鲁番曾出土本书残卷二页。清代也有若干刻本,人民卫主出版社1956年出版仿宋刻影印本。 七、《小品方》 《小品方》又称《经方小品》,是本时期一部重要著作。作者陈延之,生平失考。据学者考证约著成于公元五世纪下半叶之南朝宋齐间。 《小品方》,其具体内容在宋代已佚,1985年从日本尊经阁文库《图书分类目录》医学部中发现此书残卷,其内容包括序、总目及卷一,使《小品方》恢复其全貌的可能性大大加强了。根据总目得知,全书共十二卷,除卷首有序文、全书参考书目,全书日录外,其内容为:第一卷包括用药合药法、调三焦诸方27首及治胸痹等八种病证诸方,从第二卷至第五卷为治疗各种杂病方,第六卷为治伤寒温热病方,第七、八卷分别为女子众病及少小百病方,第九卷治服石诸证方,第十卷为外科疮疡折伤等方,第十一卷为本草,第十二卷则为灸法要穴。 《小品方》内容丰富,可谓唐以前的一部包罗广泛的小百科全书,在当时具有相当影响,被视为与《伤寒沦》具有同样重要意义的经典作品。同时又是一部门径书,所谓“童幼始学治病者,亦应先习此《小品》,以为入门”。正由于此,在本书散佚之前,影响极大,唐太医署规定《小品方》为学生心修课程。后来仿效唐制的日本的《大宝律令》及《延熹式》十分重视把本书作为教科书,要求学习时间长达300天,《千金方》、《外台秘要》以及《医心方》所引该书不少佚文中有不少独创性的治疗方法。如《外台》引书卷十所载的既简易而又是科学的测定井冢内有否毒气的方法,是防止中毒的有效措施。又如《医心方》所引的“疗自缢方”,其方法极为详尽,较张仲景《今匮要略》中所述者,已有所发展。 《小品方》自宋末后,就已亡佚,其佚文散见于后世增补之《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及《诸病源侯论》,此外,日本的《医心方》及朝鲜的《东医宝鉴》也录有一些佚文。近代在日本发现本书的残卷。现有辑佚本,于1983年由天津科技出版社出版。 参考资料:中华医学研究 古代医学著作发展 公元475-公元265年(战国-三国) 《黄帝内经》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先秦医学发展的必然结果。据《汉书17B7艺文志》记载,当时有医经七家,共计216卷,但绝大部分已经失传,而《内经》是仅存者。《黄帝内经》包括现存的《素问》和《灵枢》两个部分,其成书时期一向有争议。它并非一人一时之手笔,大约是战国至秦汉时期,许多医家进行搜集、整理、综合而成。中医学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辨证论治,两者在《内经》中均有充分反映,尤以整体观念最为突出。 《难经》,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三卷(也有分五卷的),作者及成书年代均不详。此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故又称《八十一难》。 《伤寒杂病论》为张仲景著作,成书于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问世以后不久,由于战乱原著散失,后人分别搜集其中的伤寒部分和杂病部分,整理成两部书,即《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伤寒杂病论》是我国医学发展史上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它成书以后,一直指导着后世医家的临床实践。 公元265-960年(晋-五代) 这一时期,有不少医家从事《内经》的整理和注释工作。最早进行此项工作的,为齐梁间的全元起,他注释《皇帝素问》八卷,书名《素问训解》。此书到南宋时失传。 隋唐时期,杨上善又将《内经》分类编纂和注解,编成《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是现存最早的《内经》注本。 注释《素问》影响较大的,是中唐时期的王冰。他历时十二年,于762年撰成《注黄帝素问》二十四卷。 《脉经》作者王叔和,成书于魏晋。《内经》《难经》均有关于诊脉法的阐述,王叔和搜集有关脉法的资料,采集各家之说,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著成《脉经》十卷。 《诸病源候论》于公元610年由巢元方等人编撰。全书共50卷,分67门,论述了1739种病候。该书最大的贡献在于对疾病记载的广泛和详细,对病源的认识。 《肘后救卒方》晋代葛洪著,他先著成《金匮药方》100卷,因篇幅浩繁,不便携带,将其中救急、多见、简要实用的部分,摘要编成《肘后救卒方》3卷。《肘后救卒方》现存8卷,书中突出之点是对某些传染病的认识,达到很高的水平。 《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为唐代孙思邈著。孙思邈十分重视医家的医德。孙思邈重视前人的宝贵经验,但尊古却不拘泥。他很重视妇科、儿科疾病的诊治,《千金要方》首列妇人方3卷,少儿婴孺方2卷。 《外台秘要》是唐代王焘著作。全书40卷,分1104门,是唐代另一部规模巨大的综合性医籍。内容包括有今天的内、外、骨、妇产、小儿、传染病、皮肤、五官、畜疾等科的证治。本书主要选辑东汉到唐的很多方书而成。临床各科编排较为合理,先论后方,次序井然。重视急性传染病,伤寒、温病、疟疾等,所占篇幅较大,说明对传染病具有相当知识。 《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著,成书于256-282年,为现存最早的针灸专书。全书分12卷128篇。书中叙述了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重点介绍腧穴总数、厘定部位,详细介绍了针灸操作方法,并把各种适应证按照临证需要排列出来。此书影响久远,其他一些著名的针灸著作,基本上都是在此书的基础上发挥而成的。此书也较早传到国外。 《刘涓子鬼遗方》南齐人龚庆宣著,约成书于475-502年之间,是现存最早的外科专书。主要内容,载金疮、痈疽、疮疖、疥癣及其他皮肤疾患,有内外治处方140多个。 《仙授理伤续断秘方》隋唐蔺道人著,约成书于841-846年。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很有学科价值的伤科专书。它反映了隋唐时期治疗骨伤科疾病的水平已相当先进。书中载40余方,为伤科用药奠定了理论基础。 公元960-1368年(宋-元) 《太平圣惠方》是宋廷编著的大型方书之一。共100卷,分1670门,载方16834首,广泛地收集宋以前方书及当时民间验方,内容颇为丰富。对方剂、药物、病证、病理都进行了论述。 《圣惠选方》,成书于1046年,由何希彭节选《太平圣惠方》中的精要部分,编辑而成。作为教本应用了数百年,对后世方剂学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宋朝诏令太医裴宗元等人将官药局所收医方加以校订,编成《和剂局方》。全书共5卷,分21门,载方297首。后来《和剂局方》经多次增补,内容日益丰富,1151年,经许洪,定名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全国,为世界最早的国家药局方之一。《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颁行时全书10卷,附《用药指南》3卷,分诸风、伤寒、诸气等14门,载方788首。 《圣济总录》:北宋末年,政府组织医家广泛收集历代方书及民间方药,历时7年(1111-1117年)编成此书。共200卷,达200万字,分60余门,方近2万首,前代方书几乎全部被囊括。 《济生方》宋代严用和著于1253年,是严氏五十余年临床经验的总结,全书10卷,分80门,载方400首。原书已佚。 《三阴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言著,全书15卷,分180门,载方1500余首,有方有论,论后附方,使读者易于洞晓病因,论因求治,在传播方剂学上也有贡献。 金代刘完素著有《素问玄机原病式》2卷,《宣明论方》15卷,《伤寒直格方》3卷,《伤寒标本心法类萃》2卷。可靠而价值较大的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与《宣明论方》二书。 金代张元素著有《医学启源》、《珍珠囊》、《脏腑标本虚实用药式》等。 金代张从正著《儒门事亲》。 金代李杲著《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 元代王好古著有《阴证略例》、《医垒元戎》、《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 元代朱震亨著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本草衍义补注》、《伤寒辨疑》等。 公元1368-1840年(明-清17B7鸦片战争前) 《本草发挥》1384年徐用诚编撰。 《救荒本草》1406年朱骕编撰,它既是15世纪初我国一部药、食两用的植物学著作,也是一部植物学图谱。 《滇南本草》约1476年,兰茂编撰。 《本草集要》1492年,王纶编撰。 《本草纲要》1578年,李时珍著,共52卷。李时珍还著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 《证治准绳》1602-1608年,王肯堂著,全书以证治为主,每证引经据典,结合己见论述,内容丰富,条理清楚,议论持中,选方较精。 《寿世保元》1615年,龚廷贤著,共10卷。 《外科正宗》1617年,陈实功编著,此书主要是作者对其外科理论和经验的总结,书中尚有外科疾病插图若干。 《瘟疫论》1642年,吴有性著。该书创立“戾气”学说,对温病病因提出了伟大创见,对传染病方面有独到见解。 《温热论》叶桂著。书中总结了温热病的理论和经验,在温病学说的发展上,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为温病学说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湿热条辨》薛雪著,此书对湿热病的病因、证侯、发展变化特点及其诊治法则,以条文形式作简要阐述,其中还注明作者自己的见解,对温病学的发展有一定贡献。 《本草纲目拾遗》1765-1802年,赵学敏著。载药921种,其中有716种是《本草纲目》所未收载或叙述不详者。
2023-09-11 20:41:561

羊矢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人体部位名·羊矢 5 经外奇穴名·羊矢 5.1 羊矢穴的定位 5.2 羊矢穴主治病证 5.3 刺灸法 6 经穴别名·羊矢 6.1 气冲穴的别名·羊矢 6.1.1 羊矢的别名 6.1.2 特异性 6.1.3 出处 6.1.4 穴名解 6.1.5 所属部位 6.1.6 气冲穴的定位 6.1.7 气冲穴的取法 6.1.8 气冲穴穴位解剖 6.1.8.1 层次解剖 6.1.8.2 穴区神经、血管 6.1.9 气冲穴的功效与作用 6.1.10 气冲穴主治病证 6.1.11 刺灸法 6.1.11.1 刺法 6.1.11.2 灸法 6.1.12 气冲穴的配伍 6.1.13 文献摘要 6.1.14 研究进展 6.2 急脉的别名·羊矢 6.2.1 急脉穴的别名 6.2.2 出处 6.2.3 穴名解 6.2.4 所属部位 6.2.5 急脉穴的定位 6.2.6 急脉穴的取法 6.2.7 急脉穴穴位解剖 6.2.7.1 层次解剖 6.2.7.2 穴区神经、血管 6.2.8 急脉穴的功效与作用 6.2.9 急脉穴主治病证 6.2.10 刺灸法 6.2.10.1 刺法 6.2.10.2 灸法 6.2.11 急脉穴的配伍 6.2.12 文献摘要 6.2.13 急脉穴研究进展 6.2.13.1 治疗肠痉挛 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羊矢 1 拼音 yáng shǐ 2 英文参考 Qìchōng ST30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羊矢:1.人体部位名;2.经外奇穴名;3.经穴别名。 4 人体部位名·羊矢 羊矢为人体部位名[1]。《针灸甲乙经》:“阴廉,在羊矢下。”指位于腹股沟下方的淋巴结,形如羊屎,故名[1]。 5 经外奇穴名·羊矢 羊矢为经外奇穴名[2][1]。出《备急千金要方》。位于腹股沟淋巴结处[1]。主治瘿瘤,气攻两胁,疝气偏坠等[1]。 《备急千金要方》:“瘿瘤……胸堂、羊矢,灸一百壮”。 5.1 羊矢穴的定位 位于腹股沟淋巴结处[1]。 定位缺如[2]。 《医学入门》定于“气冲下一寸”[2]。 《类经图翼》定于“会阴旁三寸,股内横纹中,按皮肉间有核如羊矢。可刺三分,灸七壮”[2]。 近代《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定位于“股内横纹中,鼠蹊内端与耻骨上缘之交点”处[2]。 《针灸经外奇 *** 谱》则谓在“耻骨结节之高点处”[2]。 5.2 羊矢穴主治病证 主治瘿瘤,气攻两胁,疝气偏坠等[1]。 5.3 刺灸法 斜刺深0.2~0.3寸,可灸[1]。 《备急千金要方》:“瘿瘤……胸堂、羊矢,灸一百壮”。 《类经图翼》:“可刺三分,灸七壮。” 6 经穴别名·羊矢 6.1 气冲穴的别名·羊矢 羊矢为经穴别名,即气冲[1]。见《针灸学》(南京)。 穴位 气冲 汉语拼音 Qichong 罗马拼音 Chichung 美国英译名 Rushing Energy 各 国 代 号 中国 ST30 日本 30 法 国 莫兰特氏 E30 富耶氏 E30 德国 M30 英国 S30 美国 St30 气冲为经穴名(Qìchōng ST30)[3]。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出《针灸甲乙经》。别名气街(《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羊矢(《针灸学》(南京))。属足阳明胃经[3]。气冲是足阳明胃经、冲脉的交会穴,是冲脉的起点。气指经气,冲指冲要,穴在气街部位,当冲脉起始部,为经气之要道,故名气冲[3]。主治少腹痛,疝气,腹股沟疼痛,偏坠,睾丸肿痛,小便淋沥,遗精,阳痿,小腹满痛,腰痛控睾,睾丸炎, *** 中痛,阴肿,奔豚, *** 肿痛,淋沥,癃闭,月经不调,带下,难产,崩漏,经闭,不孕,胞衣不下,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腹痛,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等。 6.1.1 羊矢的别名 气街(《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羊矢(《针灸学》(南京))。 6.1.2 特异性 足阳明胃经、冲脉的交会穴。 6.1.3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下挟脐,入气街中。《针灸甲乙经》:气冲,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 6.1.4 穴名解 气指经气,冲指冲要,穴在气街部位,当冲脉起始部,为经气之要道,故名气冲[3]。 气,此处指下腹阻胀之气。冲,指冲动、上冲,亦有交通要道之义。本穴居归来穴之下,为腹气出入冲要,故名“气冲”。《内经》称为“气街”。《黄帝内经灵枢·街气》:“胸气有街,腹气有街,头气有街,胫气有街。”《内经·动输》载:“四街者,气之径路也。”此穴在鼠鼷部的股动脉搏动处,属“四街”之一,为气血运行的重要通道。[4] 人当呼气时,腹气由归来下降:吸气时,腹气由本穴上冲,与归来成橐龠之用。归来居本穴之上,其作用为镇坠下降,本穴居归来之下,其作用为擎举上冲,故名“气冲”。[4] 冲脉起于本穴,故名之[4]。 6.1.5 所属部位 下腹[5] 6.1.6 气冲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气冲在腹股沟稍上方,当脐中下5寸,距前正中线2寸[6][7]。 气冲位于腹部,脐下5寸旁开2寸处(《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王冰注)[8]。 一说气冲“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8]。 气冲在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仰卧取穴[3]。 气冲穴位置,《针灸甲乙经》载:“在归来下,鼠鼷上一寸,动脉应手。”《备急千金要方》谓:“在归来下一寸,鼠鼷上一寸。”《黄帝内经素问·刺热篇》王冰注谓:“在腹脐下横骨两端鼠鼷上同身寸之一寸动脉应手。”其与腹正中线距离有2寸(《针灸甲乙经》)和3寸(《针灸资生经》)二说[8]。今从《针灸甲乙经》和《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定位[8]。 气冲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气冲穴的位置 气冲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气冲穴的位置(肌肉) 气冲穴的位置(内脏) 6.1.7 气冲穴的取法 仰卧位,在天枢穴下5寸,曲骨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气冲在腹股沟区,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动脉搏动处。仰卧取穴[3]。 仰卧位,当耻骨联合上缘中点、中线旁开2寸处,动脉搏动处取穴[9]。 6.1.8 气冲穴穴位解剖 气冲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壁层)。皮肤由髂腹下神经的皮支分布。在皮下筋膜内的脂性层和膜性层之间,除有上述皮神经外,还有腹壁浅动、静脉。针经血管内侧,穿腹外斜肌腱膜,进经腹内斜肌和腹横肌,或经该二肌下缘,刺入腹股沟管的内容(男性为精索,女性为子宫圆韧带)。该处为腹前下壁薄弱部分。 6.1.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腹内斜肌→腹横肌[3]。 皮肤→皮下组织→腹外斜肌腱膜→弓状缘[7]。 6.1.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腹壁浅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腹壁下动脉经过;内下方有精索(男)或子宫圆韧带(女)经过[7]。 布有髂腹股沟神经;并有腹壁浅动、静脉通过,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8]。 6.1.9 气冲穴的功效与作用 调经血,舒宗筋,理气止痛。 气冲有舒宗筋、理厥气、调膀胱、和营血的作用[3]。 《黄帝内经灵枢·海论》载有:“胃为水谷之海,其俞上在气街,下至三里。”此穴在气街之处,为气之出路,言其下行冲过肝脾二经,方达三里:同时又与冲脉并行,主治疝气奔豚、妊娠子气上冲攻心。本穴能治呃逆,呃逆不止,即气上冲也,治之最效。[4] 6.1.10 气冲穴主治病证 气冲穴主治少腹痛,疝气,腹股沟疼痛,偏坠,睾丸肿痛,小便淋沥,遗精,阳痿,小腹满痛,腰痛控睾,睾丸炎, *** 中痛,阴肿,奔豚, *** 肿痛,淋沥,癃闭,月经不调,带下,难产,崩漏,经闭,不孕,胞衣不下,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腹痛,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等。 气冲穴主治少腹痛、疝气、腹股沟疼痛[7]。 气冲主治疝气,偏坠,睾丸肿痛,小便淋沥,月经不调,带下,难产,遗精,阳痿等[8]。 气冲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小腹满痛、腰痛控睾、奔豚、疝气、 *** 肿痛、阳痿、淋沥、癃闭、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经闭、不孕、难产、胞衣不下等。 现代又多用气冲治疗附件炎、子宫内膜炎、睾丸炎等[3]。 气冲穴主治月经不调,不孕,阳痿, *** 中痛,阴肿,睾丸痛;腹痛,疝气[9]。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泌尿系感染,前列腺炎,睾丸炎,疝气; 妇产科系统疾病:痛经,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不孕症。 6.1.11 刺灸法 气冲穴所处位置,男子约当精索、女子约为子宫圆韧带处,且靠近动脉,故宜慎刺少灸[3]。 6.1.11.1 刺法 直刺0.8~1.2寸[7]。 一般直刺0.5~1.0寸[3][8][9],局部重胀[9]。 向外阴方向斜刺1~2寸,局部有酸胀感并向生殖器扩散[9]。 注意:针刺不宜过深[9]。 6.1.11.2 灸法 艾条灸5~10分钟[8]。 艾炷灸3~5壮;艾卷灸5~10分钟[3]。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6.1.12 气冲穴的配伍 气冲配曲泉、太冲,有温经理气的作用,治疝气[9]。 气冲配三阴交、关元,治妇科病证[9]。 6.1.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刺气街,中脉,备不出为肿鼠仆。 《黄帝内经灵枢·杂病》:腹痛,刺脐左右动脉,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气街,已刺按之,立已。 《针灸甲乙经》:腰痛控睾,小腹及股,卒俯不得仰,刺气街。脱肛,下利气街主之。妇人无子及少腹痛,刺气冲主之。 《备急千金要方》:主腹中满热,淋闭不得尿。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炷如大麦,禁不可针。 6.1.14 研究进展 据报道,选用双侧外陵透气冲、三阴交,切口旁针麻,用于输卵管结扎术[3]。 6.2 急脉的别名·羊矢 羊矢为经穴别名,即急脉[10]。见《医学入门》。 穴位 急脉 汉语拼音 Jimai 罗马拼音 Chimai 美国英译名 Rapid Puls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LR12 日本 12 法 国 莫兰特氏 F12 富耶氏 F12 德国 LE12 英国 liv12 美国 Li12 急脉为经穴名(Jímài LR12)[11]。出《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属足厥阴肝经[11]。急即急促,脉即经脉、动脉,此穴在大腿根部内侧,局部动脉(股动脉)急促应手,故名急脉[11]。急脉穴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少腹疼痛,疝气偏坠,茎中痛,阴挺,股内侧痛,疝气,小腹痛,少腹痛,月经不调, *** 痛,腿痛,睾丸痛,外阴肿痛,现代又用急脉穴治疗睾丸炎,鞘膜积液,子宫下垂,子宫脱垂,睾丸鞘膜积液, *** 肿痛等。 6.2.1 急脉穴的别名 羊矢(《医学入门》)。 6.2.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冲脉气所发者二十二穴……厥 *** 中急脉各一。 6.2.3 穴名解 急即急促,脉即经脉、动脉,此穴在大腿根部内侧,局部动脉(股动脉)急促应手,故名急脉[11]。 急,指拘急、急促,有紧之义,冲动曰急。脉,《黄帝内经灵枢·决气》:“塑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穴在腹股沟动脉搏动应手处,《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注谓:“肝经有急脉,在 *** 中之上,行小腹下,引阴丸,寒则为疼,其脉甚急。故曰急脉。”能舒前阴及下腹筋脉拘急诸病,故名。[4] 急脉与阴廉同一穴底,其实则一穴也。急脉在筋核上方,阴廉在筋核下方,后人强分之耳。核下有脉,其动滑促,因名急脉。[4] 6.2.4 所属部位 腹[12] 6.2.5 急脉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急脉穴在耻骨结节的外侧,当气冲外下方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前正中线旁开2.5寸[6]。 急脉穴位于腹股沟区,横平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5寸,仰卧取穴[11]。 急脉穴位于耻骨联合下缘旁开2.5寸,当腹股沟处[13]。 急脉穴在足厥阴肝经的位置 急脉穴在腹部的位置 急脉穴在腹部的位置[11] 急脉穴在腹部的位置 急脉穴在腹部的位置(肌肉) 急脉穴在腹部的位置(骨骼、神经血管) 6.2.6 急脉穴的取法 急脉穴位于腹股沟区,横平耻骨联合上缘,前正中线旁开2.5寸。仰卧取穴[11]。 仰卧位,先取耻骨联合下缘,再于其旁开25寸处取穴。 仰卧位,于耻骨联合下缘旁开2.5寸,腹股沟股动脉搏动处取穴[14]。 6.2.7 急脉穴穴位解剖 急脉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耻骨肌、短收肌。皮肤由生殖股神经的股支分布。股三角位于大腿前内侧,由缝匠肌、长收肌和腹股沟韧带围成,其三角的前壁为阔筋膜覆盖,后壁由髂腰肌、耻骨肌及长收肌组成。三角内由外向外排列有股神经、股静脉、股动脉及股管,还有血管神经的分支、淋巴结和结缔组织。股动脉的体表投影标志是:当屈髋并稍外展外旋大腿时,由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至股骨内收肌结节,作一连线,该线的上三分之二即是。股深动脉在腹股沟韧速写上方起于股动脉后壁。 6.2.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耻骨肌→闭孔外肌[11]。 皮肤→皮下组织→耻骨肌→闭孔外肌[15]。 6.2.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股神经前皮支、髂腹股沟神经和腹壁浅静脉分布;深层有股神经肌支、闭孔神经肌支和 *** 外动脉、闭孔动脉分布;下内侧有闭孔神经干经过,下外侧有股动、静脉干经过. 布有髂腹股沟神经,深层下方为闭孔神经的前支;并有 *** 外动、静脉的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的耻骨支通过,外方为股静脉[13]。 6.2.8 急脉穴的功效与作用 急脉穴具有疏理肝胆,通调下焦的功效。 急脉穴有理下焦、止疝痛的作用[11]。 急脉穴有调肝止痛、理气导疝之功,主治少腹痛,疝气,睾丸痛[4]。 6.2.9 急脉穴主治病证 急脉穴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少腹疼痛,疝气偏坠,茎中痛,阴挺,股内侧痛,疝气,小腹痛,少腹痛,月经不调, *** 痛,腿痛,睾丸痛,外阴肿痛,现代又用急脉穴治疗睾丸炎,鞘膜积液,子宫下垂,子宫脱垂,睾丸鞘膜积液, *** 肿痛等。 急脉穴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少腹疼痛,疝气偏坠、茎中痛、阴挺、股内侧痛等[11]。 急脉穴主治疝气、小腹痛、阴挺[15][15]。 急脉穴主治少腹痛,月经不调,阴挺,疝气, *** 痛,腿痛等[13]。 急脉穴主治少腹痛,疝气,睾丸痛[4]。 急脉穴主治 *** 痛,外阴肿痛;阴挺;少腹痛;疝气[14]。 现代又多用急脉穴治疗睾丸炎、鞘膜积液、子宫下垂等[11]。 生殖系统疾病:子宫脱垂,疝气,睾丸鞘膜积液, *** 肿痛。 6.2.10 刺灸法 6.2.10.1 刺法 避开动脉[14][15][13],直刺0.5~0.8寸[14][15][13],局部有酸胀感[14],或扩散至外 *** [14]。 一般直刺0.5~1.0寸,避开动脉[11]。 急脉乃厥阴之大络,为睾丸之系带,治癫疝可灸之,不可刺[4]。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谓:“可灸而不可刺。”。 注意:针刺时须避开股支、静脉。 6.2.10.2 灸法 可灸[11][14]。 艾条灸5~10分钟[13]。《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谓:“可灸而不可刺。”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6.2.11 急脉穴的配伍 急脉配太冲、曲泉,有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主治疝气。 急脉配太冲、中封、曲泉,治疝气[14]。 急脉配关元、归来,有理气止痛的作用,主治少腹痛。 急脉配气海、关元、归来,治少腹痛[14]。 6.2.12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王冰注:按之隐指坚然,甚按则痛引上下也,其左者中寒,则上引少腹,下引阴丸,善为痛,为少腹急中寒,此两脉皆厥阴之大络通行其中,故日厥阴急脉,即睾之系也,可灸而不可刺,病疝,少腹痛,即可灸。 《备急千金要方》:妇人胞下垂注,阴下脱,灸侠玉泉三寸,随年壮三报。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6.2.13 急脉穴研究进展 6.2.13.1 治疗肠痉挛
2023-09-11 20:42:041

倪海厦:学中医当从学针灸开始 针灸易学难精,一起从头开始吧

学中医最好的办法就是从学习针灸开始。这个倪海厦教授在梁冬的节目中也提到过 。这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经络穴位学习后实践太方便了,都无需购买药材。记得还在中医大学读书的时候,每次回老家,都有不少乡亲们过来找我针灸解决一些问题,我只需要带着针包即可,无需其它。当然,对于当时没有把握的疾病,我还是会请他们去医院找我认识的医生,我假期自己去找在当地中医院医生去学习,还认识了不少当地的中医,其中不乏理论实践都相当扎实的。 从本篇开始,我们一点点来认识经络,穴位, 并逐步介绍经络循行以及穴位主治疾病的相关知识,如能系统学完所有内容,即使不能当医生给人看病,自己一些小毛病也能有一些自我调养的手段了。首先,我们先了解下针灸经络的发展吧! 经络穴位目前追溯到的最早的记录就是 《黄帝内经》 了,《黄帝内经》分为两本,一本叫《素问》,讲的是 养生 以及一些中医的基础理论;另一本叫《灵枢》,讲经络穴位以及针灸的一些基础知识,所以《灵枢》也被后人称为是《针经》。《灵枢》共有九卷,八十一篇。成书于战国时期,目前普遍认为其不是一个人写成的,而是众医智慧的合集。就在这短短的八十一篇里,讲了九针以及针刺方法,经络穴位系统,四时诸病的针刺方法,针灸补泻以及脏腑疾病的诊断治疗,如望诊,脉诊等,还讲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可以说是针灸经络的奠基书籍。但是《黄帝内经u2022灵枢》对于穴位的记载并未完全成形,所载穴位也不全面,直到后世的《针灸甲乙经》出现。 《针灸甲乙经》 是西晋皇普谧所著,从战国带西晋中间经历很多演变,篇幅问题,我们忽略不计,因为《针灸甲乙经》可以说是承前启后,将前人的认识充分总结,并有了质的飞跃。本书共有12卷,128篇。其中前六卷介绍针灸经络穴位的基础理论,相当于现代的《经络腧穴学》,后六卷则详细介绍各种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诊断治疗,相当于现代的《针灸治疗学》。《针灸甲乙经》是第一部将理论知识用于临床实践的针灸学专著,其内容详尽,甚至将针灸穴位的适应症和禁忌症、艾灸的壮数都有了。 此后针灸随着时代变迁,逐渐发展到唐代,一个叫孙思邈的人出现了,孙思邈虽被称为“药王”,但是他的成就可不止于药 。他在针灸方面的成就也不可忽视。他除了著名的《千金方》以外,还著有《明堂针灸图》,他主张“良医之道,必先诊脉处方,次即针灸,内外相扶,病必当愈”。他是第一个发明手指比量法取穴的医家,让简易取穴更方便。他提出的“阿是穴”,到现在都是很重要的取穴方法。他第一个提出针灸效验奇穴,在经络之外,找到了许多疾病的效穴。他第一个提出保健灸法,并提出医生要会针灸,针药兼用治疗疾病。孙思邈十三鬼穴相信了解中医的人也都知道,对于古代一些比较邪的疾病,尤其表现在神志,精神方面的,古代人不懂,责之于鬼神,所以有鬼穴之称,但是这不代表它到现代没用了,孙思邈十三鬼穴目前被诸多临床医家用于治疗神志,精神疾病。我宁肯相信他真的活了140岁,要不然如何做出如此多的成就来。 针灸发展史上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人物,他就是明代的杨继洲,他有一本书叫《针灸大成》 ,也是总结前人针灸经验集大成者,该书共有10卷,记载了明以前的针灸穴位以及前人的针灸论著,还收录有数十篇针灸歌诀,子午流注,五输穴,灵龟八法,十四经络,五脏六腑,奇经八脉,以及各种疾病的针灸治疗以及禁忌症,各家针灸方法及言论,杨继洲本人的针灸医案。还有一本《小儿按摩经》,是最早的小儿推拿学专著,原书丢失,靠杨继洲的《针灸大成》得以流传下来。 以上几本书, 《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针灸大成》,都是各个时代针灸发展的起承转折点,也是学习针灸最推荐的几本书籍。 这就完了吗?不!针灸可是两种治疗,针和灸,本篇我们主要介绍了经络穴位和针刺,灸法还没说呢!篇幅问题,就到这里,感兴趣的可以跟我一起,详细地学习针灸经络穴位的相关知识,用张仲景的话来说,“虽不能尽愈诸病”,也能“上疗君亲,下救贫困,中保长生”。 我是杏林,一个爱好钻研的小中医。系统学习针灸经络穴位知识,我们下期再会!
2023-09-11 20:42:231

针灸古书有哪些?

很多啊 有针灸甲乙经 灵枢 针灸大成 有很多 这些是古籍 现在我朋友给我说过有一针疗法 你可以去看看 但这都比较专业 你不要乱来哦
2023-09-11 20:42:344

上管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上脘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上管穴的定位 10 上管穴的取法 11 上管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上管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上管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上管穴的配伍 16 文献摘要 17 上管穴研究进展 17.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18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上管 1 拼音 shàng guǎn 2 英文参考 Shangwan Upper Epigastrium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Shàngwǎn CV13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上管为经穴别名,即上脘[1]。出《脉经》[1]、《备急千金要方》[2]。 穴位 上脘 汉语拼音 Shangwan 罗马拼音 Shangwan 美国英译名 Upper Epigastrium 各 国 代 号 中国 CV13 日本 13 法 国 莫兰特氏 VC13 富耶氏 VC13 德国 KG13 英国 Cv13 美国 Co13 上脘为经穴名(Shàngwǎn CV13,RN13)[3][4]。出《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脉经》名上管;别名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胃脘(《针灸资生经》)、上纪(《针灸大全》)。属任脉[3]。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3][1]。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3]。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黄疸,吞酸,食不化,纳呆,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胃下垂,食管痉挛,咳嗽痰多,积聚,虚痨吐血,隔肌痉挛,肠炎等。 4 上脘穴的别名 上管(《脉经》、《备急千金要方》) 胃管(《针灸聚英》、《肘后备急方》) 胃脘(《针灸资生经》) 上纪(《针灸大全》)。 5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四时气》:饮食不下,隔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针灸甲乙经》:上脘,在巨阙下一寸五分,去蔽骨三寸。 6 穴名解 上即上方,脘即胃脘,此穴当胃脘上部,故名上脘[3]。 上,与下对言。脘,脘同管,指胃府。此穴在脐上5寸,居中、下脘之上,正当胃上口处,内应贲门,相对于下脘及中脘而言,故名上脘。[5] 7 特异性 上脘是足阳明胃经、手太阳小肠经、任脉的交会穴[3][1]。 8 所属部位 上腹[6] 9 上管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上脘穴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5寸[7]。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3]。 上脘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上5寸[1]。 上脘穴在任脉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肌肉) 上脘穴在上腹部的位置(内脏) 10 上管穴的取法 在脐上5寸,腹中线上,仰卧取穴。 上脘穴位于上腹部,脐中上5寸,前正中线上。仰卧取穴[3]。 仰卧位,胸剑联合至脐中连线的上3/8与下5/8的交点处取穴;或于中脘穴直上1寸取穴[8]。 11 上管穴穴位解剖 上脘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浅层主要布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前皮支和腹壁浅静脉的属支。深层主要有有第七胸神经前支的分支。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壁腹膜[3]。 皮肤→皮下组织→腹白线→腹横筋膜[9]。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和腹壁上动脉分布;再深层可及腹腔[9]。 布有第七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1]。 12 上管穴的功效与作用 上脘穴具有和胃降逆、化痰宁神的功效。 上脘穴有调理脾胃,疏肝宁神作用[3]。 上脘穴系任脉、胃经和小肠经之会穴,有和中降逆、清热化痰之功,主治满闷、吐逆诸症,盖以本穴接近贲门也。[5] 13 上管穴主治病证 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胃脘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黄疸,吞酸,食不化,纳呆,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胃下垂,食管痉挛,咳嗽痰多,积聚,虚痨吐血,隔肌痉挛,肠炎等。 上脘穴主要用于脾胃及神志疾患:如胃痛、腹胀、反胃、呕吐、呃逆、急慢性胃炎、胃扩张、胃痉挛、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肠鸣泄泻、癫、狂、痫症及黄疸等[3]。 上脘穴主治胃痛、呕吐、呃逆、腹胀、癫痫[9]。 上脘穴主治胃脘痛,呃逆,呕吐,吞酸,食不化,纳呆,腹胀,腹痛,虚劳吐血,肠鸣,泄泻,痢疾;咳嗽,痰多;癫痫,惊悸,失眠;胸痛,心中烦热,黄疸,奔豚,头晕,目眩,卒心痛,中风[8]。 上脘穴主治胃痛,呃逆,呕吐,反胃,癫痫,以及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下垂,食管痉挛等[1]。 治反胃,呕吐,食不化,胃痛,纳呆,腹胀腹痛,咳嗽痰多,积聚,黄疸,虚痨吐血。胃炎,胃扩张,隔肌痉挛,肠炎。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0.5~1寸[8][3],局部有酸胀感[8],可扩散至上腹部[8]。 直刺1~1.5寸[1][4]。 注意: 若肝、脾大,其边缘在本穴处或以下者,禁刺[8]。 其边缘不在本穴处者,禁斜刺[8]。 本穴不能用提插法或粗针,以免造成胃肠穿孔或化脓性腹膜炎[8]。 针后慎勿饱食[8]。 孕妇慎用[3]。 14.2 灸法 可灸[3][8][4]。 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1]。 《类经图翼》:孕妇不可灸。 15 上管穴的配伍 上脘穴配巨阙、内关治急性胃痛,呕吐,呃逆[3]。 上脘穴配内关、手三里、足三里治急性胃炎[3]。 上脘配中脘,有行气止痛,健胃消食的作用,主治胃脘疼痛,饮食不化。 上脘配丰隆,有理气止痛,清热化痰的作用,主治心痛呕吐,伤寒吐蛔。 上脘配神门,有清热化痰,宁心安神的作用,主治发狂奔走,失眠烦躁。 上脘配神门,治发狂奔走[8]。 上脘配不容、大陵,治呕血[8]。 上脘配丰隆,治心痛、呕吐[8]。 上脘配足三里、章门、阴谷、关元、期门、行间、脾俞、悬钟、承满,治鼓胀[8]。 上脘配三焦俞,治胃胀食不化[8]。 16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任脉、足阳明、手太阳之会。 《针灸甲乙经》:头眩痛,身热,汗不出,上脘主之。心痛,有三虫,多涎,不得反侧,上脘主之。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抑而下之。寒中伤饱,食饮不化,五脏膜满胀,心腹胸胁支满胀,则生百病,上脘主之。心下有膈,呕血,上脘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心中热烦,奔豚气胀不能食,霍乱吐利,身热汗不出,三焦多涎,心风惊悸,心痛不可忍,伏梁气状如覆杯,针人八分,先补后泻之,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其疾立愈,灸亦良,日可灸二七壮至一百壮。 《针灸大成》:主腹中雷鸣相逐,食不化,腹疗刺痛,霍乱吐利,腹痛,身热,汗不出,反胃呕吐,食不下,腹胀气满,心忪惊悸,时呕血,痰多吐涎,奔豚,伏梁,二虫,卒心痛,风痫,热病,马黄黄疸,积聚坚大如盘,虚劳吐血,五毒疰不能食。 《玉龙歌》:九种心痛及脾疼,上脘穴内用神针,若还脾败中脘补,两针神效免灾侵。 《普济》:针入八分,先补后泻,神验。如风痫热病,宜先泻后补,立愈。 17 上管穴研究进展 17.1 对胃肠功能的影响 针刺上脘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可使症状减轻,促进溃疡愈合,对胃酸分泌也有一定影响[8]。 现代研究证明,针刺上脘、中脘、内关等穴,在X线下观察,可解除膈肌痉挛,加速食管蠕动[5]。
2023-09-11 20:42:521

鬼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穴名冠“鬼”诸穴的统称·鬼穴 5 经穴别名·鬼穴 5.1 风府穴的别名 5.2 出处 5.3 穴名解 5.4 特异性 5.5 所属部位 5.6 风府穴的定位 5.7 风府穴的取法 5.8 风府穴穴位解剖 5.8.1 层次解剖 5.8.2 穴区神经、血管 5.9 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5.10 风府穴主治病证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5.11.2 灸法 5.12 风府穴的配伍 5.13 文献摘要 5.14 风府穴研究进展 5.14.1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5.14.2 对血压的影响 5.14.3 调整胃功能 5.14.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5.14.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鬼穴 1 拼音 guǐ xué 2 英文参考 thirteen evil acupoint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Fēngfǔ GV16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 鬼穴:1.穴名冠“鬼”诸穴的统称;2.经穴别名。 4 穴名冠“鬼”诸穴的统称·鬼穴 鬼穴是指穴名冠“鬼”诸穴的统称。或指“十三鬼穴”。[1] 十三鬼穴是指治疗精神疾患的十三个经验效穴。出《备急千金要方》。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古人认为精神失常多因鬼邪作祟所致,故把能治疗这类病证的穴位称作“鬼穴”。即人中(鬼宫)、少商(鬼信)、隐白(鬼垒)、大陵(鬼心)、申脉(鬼路)、风府(鬼枕)、颊车(鬼床)、承浆(鬼市)、劳宫(鬼窟)、上星(鬼堂)、男子的阴下缝穴或女子的玉门头穴(鬼藏)、曲池(鬼腿)、舌下中缝穴(鬼封)。但《针灸聚英》所载的《宋·徐秋夫鬼病十三穴歌》与此有所出入,少申脉、上星、曲池、阴下缝穴和玉门头穴,增神庭、乳中、阳陵泉、行间[2]。 5 经穴别名·鬼穴 鬼穴为经穴别名,即风府[1]。出《备急千金要方》。 穴位 风府 汉语拼音 Fengfu 罗马拼音 Fengfu 美国英译名 Windy Prefectur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V16 日本 16 法 国 莫兰特氏 VG15 富耶氏 IVG15 德国 LG15 英国 Gv16 美国 Go16 风府为经穴名(Fēngfǔ GV16)[3]。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别名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属督脉[3]。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3]。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3]。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5.1 风府穴的别名 舌本(《针灸甲乙经》),鬼穴(《备急千金要方》),鬼枕(《备急千金要方》),曹溪(《本事方》),惺惺(《画墁录》),鬼林(《针灸学》(南京))。 5.2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大风颈项痛,刺风府。 5.3 穴名解 风即风邪,府即聚集处,此穴在枕下,可治风邪之为病,常是风邪聚集的部位,故名风府[3]。 5.4 特异性 风府是阳维脉、督脉的交会穴[3]。 5.5 所属部位 后头[4] 5.6 风府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风府穴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的凹陷中[5]。 风府穴位于项正中线,入后发际1寸,当枕骨粗隆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6]。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3]。 风府穴在督脉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肌肉) 风府穴在后头部的位置(骨骼) 5.7 风府穴的取法 正坐,头微前倾,于后正中线上,后发际直上1寸处取穴。 风府穴位于颈后区,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中。正坐,头微前倾取穴[3]。 正坐,头微前倾,当枕外粗隆直下,于后发际正中上1寸凹陷处取穴[7]。 5.8 风府穴穴位解剖 风府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之间,颈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浅层布有枕大神经和第三枕神经的分支及枕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深层有枕下神经的分支。 5.8.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左右斜方肌腱之间→项韧带(左右头半棘肌之间)→左右头后大、小直肌之间[3]。 皮肤→皮下组织→项韧带→棘间韧带→黄韧带[8]。 5.8.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第3颈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动脉分布;深层有枕大神经和枕动脉分布;再深层可穿透被膜,损伤脊髓[8]。 布有第三枕神经与枕大神经分支,枕动脉分支[6]。 5.9 风府穴的功效与作用 风府穴具有散风熄风、通关开窍的功效。 风府穴有祛风邪、利机关、清神志作用[3]。 风府穴是督脉、足太阳、阳维脉之交会穴,临床擅长治内风、外风。对外感风寒引起的头痛项强、背痛,或外感风热所致的头面五官诸疾,均可疏风解表以治之。[9] 风府穴为十三鬼穴之一,名鬼枕,意谓本穴具有醒脑开窍、熄风宁神的作用,故可治疗肝风内动,上扰神明之癫狂、痫证、中风。[9] 风府穴为风邪聚结之处,又乃风邪侵袭人体之门户,故以祛风而擅长,临床可以治疗内风、外风等多种病证[9]。 风府穴为足太阳经、阳维脉、督脉之会穴,有清热散风,化痰开窍之功[10]。 后脑与颈项最容易受风邪之侵犯,而其间之诸风穴(风府、风池、风门、翳风、秉风等)也为治疗风邪所必须。[10] 5.10 风府穴主治病证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精神分裂症,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头痛,项强,眩晕,失音,癫狂,中风,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聋哑,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颈项强急,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等。 风府穴主要用于治疗外感,神志以及头项、口鼻等部位病症:如流行性感冒;神经性头痛、颈项强痛、目眩、鼻塞、鼻衄、咽喉肿痛、暴瘖、中风舌急难言及癔病、精神分裂症、癫痫、脑萎缩、延髓麻痹、高血压等[3]。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眩晕、咽喉肿痛、失音、癫狂、中风[8]。 风府穴主治癫狂,痫证,癔症;中风不语,舌缓不收,目痛,鼻衄,鼻塞,聋哑,咽喉肿痛,头痛;项强,背痛;呕吐,黄疸,下肢诸疾,半身不遂等[7]。 风府穴主治头痛,项强,目眩,鼻衄,咽喉肿痛,中风不语,以及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性头痛,流行性感冒等[6]。 治舌急不语,咽喉肿痛。失音,头痛,眩晕,颈项强急,中风癫狂, 。神经性头痛,颈项部神经、肌肉疼痛,感冒,癔病。 5.11 刺灸法 5.11.1 刺法 直刺0.5~1寸[6]。 直刺或向下斜刺0.5~1寸[8]。 针尖向下颌方向缓慢刺入0.5~1寸[3][7],深度应根据患者颈围的粗细掌握[7],一旦出现肢体麻电感应立即退针[7],不可再行提插 *** [7]。 注意: 禁深刺[6]。 针尖不可向上,以免刺入枕骨大孔,误伤延髓[3]。 不可深刺,以免伤及深部延髓[8]。 由于针尖向上深刺易入枕骨大孔,因此,针刺时以针尖朝向口与鼻尖方向较为安全。本穴深刺时一般有两个阻力感,第一个阻力感来自项韧带,然后是落空感,第二个阻力感是硬脊膜。操作时要特别注意针尖不要穿过硬脊膜,以防刺伤延髓。[7] 5.11.2 灸法 可灸[7]。 不灸[3]。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此穴禁灸,诸风穴多忌灸,以火入风穴则走窜愈烈也。犹炉灶之火,得风则旺也,慎之为要。[10] 5.12 风府穴的配伍 风府穴配风门、风池、列缺、合谷、复溜治风寒感冒[3]。 风府穴配后溪治后头痛[3]。 风府穴配阳谷治目妄视、狂走[3]。 风府配风市,有疏风通络的作用,主治寒 伤肌肤经络。 风府配肺俞、太冲、丰隆,有理气解郁的作用,主治狂躁奔走,烦乱欲死。 风府配风池、水沟、太冲、合谷,治小儿惊风[7]。 风府配大椎、本神、身柱、腰奇,治癫痫[7]。 风府配百会、太阳、风池、昆仑,治头痛[7]。 风府配承浆、天柱,治头项强痛[7]。 风府配哑门、廉泉,治中风舌缓、暴喑不语[7]。 5.13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风从外入,令人振寒,汗出头痛,身重恶寒,治在风府,调其阴阳,不足则补,有余则泻。大风,颈项痛,刺风府,风府在上椎。 《伤寒论》: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针灸甲乙经》:足不仁,刺风府。头痛项急,不得倾倒,目眩,鼻不得喘息,舌急难言,刺风府主之。狂易多言不休,及狂走欲自杀,及目妄见,刺风府。暴喑不能言,喉嗌痛,刺风府。 《针灸甲乙经》:督脉、阳维之会。 《针灸聚英》:项后入发际1寸,大筋内宛宛中,疾言其肉立起,言休立下。 《针灸资生经》:风府者,伤寒所自起,壮人以毛裹之,南人怯弱者,亦以帛护其项。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禁不可灸,不幸使人失喑。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头痛,颈急不得回顾,目眩,鼻衄,喉咽痛,狂走,目妄视。 《扁鹊心书》:但此穴入针,人即昏倒,其法向右耳入三寸,则不伤大筋而无晕,乃千金妙法也。 《针灸大成》:主中风,舌缓不语,振寒汗出,身重恶寒,头痛,项急不得回顾,偏风半身不遂,鼻衄,咽喉肿痛,伤寒狂走欲自杀,目妄视。头中百病,马黄黄疽。 《肘后歌》:腿脚有疾风府寻。 5.14 风府穴研究进展 5.14.1 对凝血机制的影响 针刺风府、哑门,观察其对脑出血患者血液凝固与纤溶系统的影响。经两个月治疗后,测得血凝固程度降低,纤溶时间显著缩短。说明针刺风府、哑门有促进血浆纤溶系统活性增强、使纤维蛋白原含量减少的作用,有利于脑出血部位血块的溶解、吸收。[7] 5.14.2 对血压的影响 风府对垂体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针刺家兔“风府”,发现连续针刺5次(每日1次),在末次针后3h,脑皮质、肝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均增强。连续针刺7次后3h,皮质下组织和肾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亦出现增高。[7] 5.14.3 调整胃功能 针刺风府穴,对胃功能有良性调整作用[3]。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低者升高[7]。 5.14.4 增强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 针刺动物风府,脑皮质、肝、肾和腓肠肌的琥珀酸脱氢酶活性增强[10]。 5.14.5 引起皮层、皮层下结构、肝、肾及腓肠肌组织化学改变
2023-09-11 20:43:011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华佗烧青囊书一事?

有火烧青囊书一事。相传华佗入狱后,监狱中有个狱卒,姓吴,人们称他为“吴押狱”。他敬重华佗的为人,每天拿酒食给华佗吃。华佗非常感激,告诉他说:“我快死了,遗憾的是我的那本《青囊书》还没有传到世上。现在你的深情厚意,无可报答;我写一封书信,你可派人送到我家,取来《青囊书》赠给你,这样你就可以继承我的医术了。吴押狱非常高兴地说:“我如果得了这本书,就不干这个差使了,去医治天下病人,使先生的医德继续流传。”华佗当即写了书信交给吴押狱。吴押狱到了金城,拿到了《青囊书》,回到狱中,华佗检看后就把书赠给了吴押狱。吴押狱拿回家藏起来。十天之后,华佗死在了狱中。吴押狱买棺葬了华佗,辞了差役回家,想拿出《青囊书》学习,却见他的妻子正在那里焚烧那本医书。吴押狱大吃一惊,连忙抢夺过来,可是全书已被烧毁,只剩得最后一两页。吴押狱非常生气,怒骂他的妻子。他的妻子说:“纵然学得与华佗一般神妙的医术,又能怎样?最后像华先生一样死在大牢之中,要他何用!”吴押狱唯有连连叹气。因此《青囊书》没有流传下来,后世所传的一些阉鸡、猪的小医术,正是烧剩下的一两页中所记载的。扩展资料:华佗经过几十年的医疗实践,熟练地掌握了养生、方药、针灸和手术等治疗手段。他在针灸方面的造诣不亚于他在外科手术方面的造诣,后汉书也有华佗针灸神技的记载:“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据说华佗写过一本《枕中灸刺经》,《隋书·经籍志》记有“华佗枕中灸刺经”一卷,已失传。《医心方》所引《华佗针灸经》可能是该书的佚文。但不能说,他的针灸技术因此就完全失传了,因为他有几个有学生,如以针灸出名的樊阿。在看看皇甫谧是何许人也。皇甫谧(mì)(公元215年—282年),字士安,安定人,后徙居新安(今河南新安县)。华佗死后8年他出生,他是三国时期医学大师。其著作《针灸甲乙经》是我国第一部针灸学的专著(按流传下来的针灸方面的书说,华佗的“枕中灸刺经”失传,如不失传,华佗的书应该第一),在医学史和文学史上都享有盛名。《针灸甲乙经》在针灸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学术地位,皇甫谧被誉为“针灸鼻祖”。因此有人认为皇甫谧一定间接看过华佗针灸方面的书籍,或者得到过华佗针灸的传承,然后把针灸技术发扬光大,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成为针灸鼻祖。或许,皇甫谧可能得到华佗的徒弟樊阿的传授。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青囊书
2023-09-11 20:43:131

ufeff对《伤寒论讲义》的几点看法(上)

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教材,供中医类专业用《伤寒论讲义》(梅国强教授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存在—些值得商榷的学术问题。今摘出其中部分商榷如下。 张仲景当未曾参考《神农本草经》 该讲义说「从战国至东汉时期,中医药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出现了一批著名医家,产生了《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等一系列重要医学著作,此为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奠定了坚实基础。故《伤寒杂病论集》云:『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并说「《伤寒论》的学术渊源主要根植于《内经》、《难经》、《阴阳大论》等基本理论。药学理论及方剂运用,则得益于《神农本草经》、《胎胪药录》及《汤液经》等」。 「胎胪药录」四字作为一个书名似有不妥。「胎胪」是一书名,为「妇产科」内容,「药录」二字为一书名,指「本草」。而并《平脉》、《辨证》当为「并平脉辨证」,这是张仲景自己经验,并「平其脉」、「辨其证」也。「汤液」—词,首见于《素问·汤液醪醴论篇》,指「米汤」。不知何时候转为「药液」的,又是怎么「转」的,而供人们写成了《汤液经》之书的?至于《神农本草经》,其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张仲景生活在东汉末年,亦未曾见过《神农本草经》之书。《神农本草经》乃三国之后作品。 现就《神农本草经》自身文化内容结合当时社会情况考察之。 1、矿物药列在全书「上、中、下三品」之首,这是当时「服石之风」盛行的反映,魏晋士大夫阶级颇多「服石」者,如何晏等等。 2、战国末期燕齐—带方士流传过程中演变为「神仙家」,逐渐为道教所接受,故书中充斥了很多「不老」、「延年」、「轻身」、「神仙」等词汇。 3、避讳。在《黄帝内经》一书里,除「七篇大论」(包括「遗篇」共九篇)为三国作品外,其余篇章在必要时多用「癃」而不用「淋」(不避东汉殇帝刘隆讳),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二书,则全用「淋」而不用「癃」(避东汉殇帝刘隆讳)。至三国时期,又不避「刘隆」讳而「淋」、「癃」同用。如《神农本草经》卷二载:「石龙子……主五癃结邪气,破石淋」,卷三载:「石蚕……主五癃,破石淋」,皆是其例, 4、「痓」字的出现。《神农本草经》卷—说:独活主「痫痓」,发髲「疗小儿痫,大人痓」,麝香主「痫痓」,牛黄主「热盛狂痓」,石蜜主「诸惊痓」。卷三说:鼠妇主「痫痓」。考《尔雅》、《说文》皆无「痓」字,而「痓」字首见于张揖之《广雅》。《广雅·释诂》卷三下说:「痓,恶也。」《玉篇·疒部》亦说:「痓,充至切,恶也。」是 「痓」字从「疒」而训「恶」,其义当为「恶病」。而《备急干金要方》卷五上第三说「夫痫,小儿之恶病也」,故「痓」与「痫」连用为「痫痓」。其「痫痓」— 词,亦见于《针灸甲乙经》卷四第—下,彼说「心脉满大,痫痓筋挛,肝脉小急,痫痓筋挛」。至于「疠」在古代虽也称为恶病,然「痓」从不与「疠」连用,是 「痓」与「疠」无关也。 可见《神农本草经》晚出于张仲景时代,张仲景不可能看到《神农本草经》。张仲景撰写《伤寒杂病论》时所参考书目自己就列得很清楚,是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并未说看过《汤液经》和《神农本草经》,注解时不能说张仲景用了这两书。 「坐」当作「责」解 讲义对经文第48条「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句,抄录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两句放在教材上,不加自己对关键字「坐」注释,语意模糊。 考《仓颉篇》卷下说:「坐,罪也」,郝懿行义疏:「罪,古罪字,《说文》云:『罪,犯法也。』《墨子·经上篇》云:『罪,犯禁也。』犯禁为罪,加之刑罚亦为罪。」《广韵·去声·三十九过》说「坐,被罪」,即加之以罪也。在我国古籍上,每有如此用「坐」者,如《脉经》卷八第十五说:「伤于津液,便如烂瓜,亦如豚脑,但坐发汗故也。」《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侯·消渴候》说:「其病变多发痈疽,此坐热气留于经络不引,血气壅涩,故成痈脓。」《汉书·楚元王传》说:「夏候胜坐诽谤系狱三年,免为庶人。」《后汉书·五行四》说:「又邓皇后小人,性行不恒,苟有颜色,立以为后,后卒坐执左道废,以忧死。」皆是其例。坐,罪也。罪,责也。坐、罪、责三字声转可通也。此条「其人躁烦,不知痛处,怎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而「脉涩」,但责之以汗出不彻,故当更发其汗而病愈。 不可把「痉」和「瘛痓」二病混同 讲义说:「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之「痓」字为误,当据《脉经》、《玉函经》之文校正作「痉」。此说极是。以仲景时尚未创出「痓」字也。然接着又引《正字通》说:「五痉之总名,其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痓」。把「痉」和「瘛痓」二病混为同一,不妥。 考《说文·疒部》说:「痉,彊急也,从疒,巠声。」《玉篇·疒部》说:「痉,渠并切,风强病也。」强与彊同。《灵枢·热病》说:「风痉,身反折,先取足太阳及膕中及血络出血。」《伤寒论·辨痓湿暍病篇》说:「伤寒所致,太阳痓湿暍三种,宜应别论,以为与伤寒相似,故此见之。」成无己注:「痓当作痉,传写之误也。痓者恶也,非强也。……痉谓骨痉而不随,痉者强也。《千金》以强直为痉,《经》曰『颈项强急,口噤,背反张者痉』,即是观之,痓为痉字明矣。」是 「痉」乃以「瘛痓」者,《说文·疒部》说:「瘛,小儿瘛疭病也,从疒,恝声。」《伤寒论·辨太阳病篇》说:「剧则为惊瘸,时瘛疭。」瘛,同瘛。《素问·大苛论》说:「心脉满大,痫瘛筋挛。」《针灸甲乙经》载此文作「心脉满大,痫痓筋挛」,则「痓」与「瘛」义通,《神农本草经》卷—说:「发髲……疗小儿痫,大人痓」,杨上善《太素·经筋》说:「在小儿称痫,在大人则称癫」,癫,是「癫痫」之「癫」,与「痓」字义通。是「瘛疭间发」为「瘛痓」之临床特征也。这就造成了项背强急,难以屈伸的痉病和卒然仆地、四肢瘛疭的癫痫分而不清。 再者,讲义在「[词解]2」中说:「痓」字《脉经》、《玉函经》均作痉,可从。」然查遍手头上「清·光绪癸巳景苏园校刊大字本《脉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年9月据光绪癸巳景苏园复宋本影印出版《脉经》、商务出版社1954年12月重印本《脉经》」、「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福州市《脉经校释》本」,皆作「痓」,诸本无一作「痉」者。只有《玉函经》作「痉」,也应该写出书的全名《金匮玉函经》才是对的。为了避免误会,更要写明《张仲景金匮玉函经》,因为唐代杜光庭亦撰有一部称作《金匮玉函经》的医学著作。
2023-09-11 20:43:571

八髎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八髎的取法 4 特效 *** 5 上髎 5.1 八髎穴的定位 5.2 取法 5.3 穴位解剖 5.4 功效与作用 5.5 主治病症 5.6 刺灸法 5.6.1 刺法 5.6.2 灸法 5.7 配伍 5.8 文献摘要 6 次髎 6.1 八髎穴的定位 6.2 取法 6.3 穴位解剖 6.4 功效与作用 6.5 主治病症 6.6 刺灸法 6.6.1 刺法 6.6.2 灸法 6.7 配伍 6.8 实验研究 6.9 文献摘要 7 中髎 7.1 八髎穴的定位 7.2 取法 7.3 穴位解剖 7.4 功效与作用 7.5 主治病症 7.6 刺灸法 7.6.1 刺法 7.6.2 灸法 7.7 配伍 7.8 文献摘要 8 下髎 8.1 八髎穴的定位 8.2 取法 8.3 穴位解剖 8.4 功效与作用 8.5 主治病症 8.6 刺灸法 8.6.1 刺法 8.6.2 灸法 8.7 配伍 8.8 文献摘要 9 参考资料 1 拼音 bā liáo 2 概述 八髎即经穴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之合称[1]。具体部位相当于骶骨上的四对骶后孔,左右共八穴,故名[1]。《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八髎在腰尻分间。” 3 八髎的取法 快速取穴:俯卧,术者用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按骶骨第1~4假棘突上,然后向外侧移行约1横指,有凹陷处取之。四指位置即为上醪、次髎、中髎、下髎[2]。 4 特效 *** 在八髎附近找到痛点按揉,或每天擦热八髎穴,可治生殖系统方面的疾病[2]。 5 上髎 穴位 上髎 汉语拼音 Shangliao 罗马拼音 Shangliao 美国英译名 Superior Bon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31 日本 31 法 国 莫兰特氏 V31 富耶氏 V31 德国 B31 英国 B31 美国 BI31 上髎为经穴名(Shàngliáo BL31)[3]。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3]、《针灸甲乙经》[4]。属足太阳膀胱经[3]。上髎是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的交会穴[3]。上为下之对,髎即骨隙,四对骶后孔为八谬穴所在,本穴位居第一,故名上髎[3]。 5.1 八髎穴的定位 上髎穴在骶部,当髂后上棘与后正中线之间,适对第一骶后孔处[5]。 上髎穴位于骶部,在第一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与骶正中线之中点[4]。 上髎穴位于骶区,正对第一骶后孔中,俯卧取穴[3]。 [3] 5.2 取法 俯卧位,在第一骶后孔处取穴。 上髎穴位于骶区,正对第一骶后孔中。俯卧取穴。[3] 5.3 穴位解剖 上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第一骶后孔。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为第一骶神经后支通过处。皮肤由第一、二骶神经的外侧支臀中皮神经分布。左右第一骶后孔间距39.7~40.1毫米和第二骶后孔的纵距为16.7~18.5毫米,并距髂后上棘上缘一横指。在活体骶后孔和骶前孔倾斜约60度。骶管内,有骶神经的前、后根及固定脊髓下端的终丝等,前者经相应的骶前、后孔离开骶管,后者附着在尾骨的背面。两者形成马尾一部分,外包有和脊髓相延的硬脊膜、蛛网膜和软脊膜。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胸腰筋膜浅层→竖脊肌→第一骶后孔[3]。 布有第一骶神经后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4]。 5.4 功效与作用 调理下焦,通经活络。 上髎穴有理下焦、健腰膝的作用。[3] 5.5 主治病症 上髎穴主治少腹腰腿等疾患:如腰膝冷痛、痉瘗反折、下肢痿痹、历节痛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中痒痛、不孕症、遗精、阳痿、淋证、尿闭、热病汗不出、呃逆、反胃等[3]。 现代又多用上髎穴治睾丸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盆腔炎、腰神经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3]。 上髎穴主治腰骶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大小便不利,下肢痿痹等[4]。 1. 妇产科系统疾病:月经不调,子宫脱垂,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卵巢炎; 2. 运动系统疾病:腰痛,腰骶关节炎,膝关节炎; 3. 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小儿麻痹后遗症; 4. 其它:外阴湿疹,痔疮,睾丸炎,便秘,尿潴留等。 5. 本穴可用于催产,引产。 5.6 刺灸法 5.6.1 刺法 一般直刺1~1.5寸[3][4]。 直刺0.8~1寸,局部酸胀。 5.6.2 灸法 可灸[3]。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4]。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5.7 配伍 上髎穴配气海、血海,有调经止带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带下。 5.8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女子绝子,阴挺出,不禁白沥。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腰膝冷痛。 《针灸大成》:主小便不利。 6 次髎 穴位 次髎 汉语拼音 Ciliao 罗马拼音 Tzuliao 美国英译名 Secondary Bon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31 日本 31 法 国 莫兰特氏 V31 富耶氏 V31 德国 B31 英国 B31 美国 BI31 次髎为经穴名(Cìliáo BL32)[6]。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6]、《针灸甲乙经》[7]。属足太阳膀胱经[6]。次即第二,谬即骨隙,四对骶后孔为八髎所在,本穴位居第二,故名次髎[6]。 6.1 八髎穴的定位 次髎穴在骶部,当髂后上棘内下方,适对第二骶后孔处[5]。 次髎穴位于骶区,正对第二骶后孔中。俯卧取穴[6]。 次髎穴位于骶部,在第二骶后孔中,约当髂后上棘下与骶正中线之中点[7]。 [6] 6.2 取法 俯卧位,在第二骶后孔处取穴。 次髎穴位于骶区,正对第二骶后孔中。俯卧取穴[6]。 6.3 穴位解剖 次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第二骶后孔。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为第二骶神经后支通过处。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为第二骶神经后支通过处。皮肤由第一、二、三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臀中皮神经分布。左右两侧第二骶后孔之间距为33毫米和第三骶后孔的纵距为15.2~16.2毫,米在活体,第二骶后孔和骶前孔的倾向约65度。个体略有不同。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竖脊肌→第二骶后孔[6]。 布有第二骶神经后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7]。 6.4 功效与作用 补益下焦,强腰利湿。 次髎穴有理下焦、健腰膝的作用[6]。 6.5 主治病症 次髎穴同上髎穴,为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常用穴。 次髎穴主治少腹、前阴、腰骶等疾患:如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不孕、遗精、阳痿、疝气、癃淋、衄血、呕吐、肠鸣泄泻、背寒、腰脊痛、下肢不仁等[6]。 现代又多用次髎穴治疗阴痒、子宫脱垂、盆腔炎、卵巢炎、子宫内膜炎、睾丸炎、骶髂关节炎、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并可作催产、引产之用[6]。 次髎穴主治腰骶疼痛,月经不调,赤白带下,阴挺,痛经,疝气,下肢痿痹,以及坐骨神经痛,盆腔炎,并可用于催产,引产等[7]。 6.6 刺灸法 6.6.1 刺法 一般直刺1.0~1.5寸[6]。 直刺1~1.5寸[7]。 1.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骶部; 2.直刺2寸左右,使小腹内有热感,用以治疗经带诸疾; 3.直刺2寸左右,使针感向会 *** 放散,以治疗遗精,阳痿; 4.直刺2寸左右,使针感向尾骶部放散,以治疗肛肠疾患。 6.6.2 灸法 可灸[6]。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7]。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6.7 配伍 次髎配关元、三阴交,有调理下焦,活血调经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带下。 次髎配商丘,涌泉,有健脾补肾,暖胞宫的作用,主治痛经不孕。 6.8 实验研究 取腰俞、次谬穴组针麻开展下腹部全子宫切除术,对解决镇痛不全,内脏牵拉反应,肌紧张等方面问题,有较明显的效果[6]。 6.9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脊腰背寒。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小便赤淋。 《针灸大成》:主妇人赤白带下。 7 中髎 穴位 中髎 汉语拼音 Zhongliao 罗马拼音 Chungliao 美国英译名 Middle Bon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34 日本 34 法 国 莫兰特氏 V34 富耶氏 德国 B34 英国 B34 美国 BI34 中髎为经穴名(Zhōngliáo BL33)[8]。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属足太阳膀胱经[8]。中即中间,髎即骨隙,四对骶后孔为八髎穴所在,本穴居中部,故名中髎[8]。 7.1 八髎穴的定位 中髎穴在骶部,当次髎下内方,适对第三骶后孔处[5]。 中髎穴位于第三骶后孔中,约当中膂俞与骶正中线之中点[9]。 中髎穴位于骶区,正对第三骶后孔中。俯卧取穴[8]。 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7.2 取法 俯卧位,在第三骶后孔处取穴。 中髎穴位于骶区,正对第三骶后孔中。俯卧取穴[8]。 7.3 穴位解剖 中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第三骶后孔。有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为第三骶神经后支通过处。皮肤由第一、二、三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臀中皮神经分布。左右第三对骶后孔间距为29毫米,与第四对骶后孔纵距是12.7~13毫米,第三骶后孔,在活体,与第三骶前孔倾斜为70度。个体也有差别。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竖脊肌[8]。 布有第三骶神经后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9]。 7.4 功效与作用 补益下焦,强腰利湿。 中髎穴有理下焦,健腰膝的作用[8]。 7.5 主治病症 中髎穴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滞产,便秘,腰骶疼痛,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9]。 中髎穴主治二阴、少腹等疾患:如小便淋沥、癃闭、呕吐、腹胀、泄泻、痢疾、大便难、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痛经、阴痒、不孕、遗精、阳痿、五劳七损、腰膝冷痛、痴呆等[8]。 现代又多用中髎穴治疗尿潴留、肠炎、睾丸炎、卵巢炎、盆腔炎、子宫脱垂、坐骨神经痛、骶髂关节炎、下肢瘫痪等;并可作催产、引产之用[8]。 7.6 刺灸法 7.6.1 刺法 一般直刺1.0~1.5寸[8]。 直刺1~1.5寸[9]。 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外阴及下肢放散。 7.6.2 灸法 可灸[8]。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9]。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7.7 配伍 中髎配殷门、承山,有舒筋活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腰痛,下肢瘫痪。 中髎配关元俞、三阴交,有调经清热利湿的作用,主治月经不调,赤白带下。 中髎配合谷、足三里,有理气和胃调肠的作用,主治腹胀,便秘。 7.8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腰尻中寒。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小便淋涩。 《针灸大成》:月事不调。 8 下髎 穴位 下髎 汉语拼音 Xiaoliao 罗马拼音 Hsialiao 美国英译名 Inferior Bone 各 国 代 号 中国 BL34 日本 34 法 国 莫兰特氏 V34 富耶氏 德国 B34 英国 B34 美国 BI34 下髎为经穴名(Xialiao BL34)[10]。出《黄帝内经素问·骨空论》。属足太阳膀胱经。下为上之对,髎即骨隙,四对骶后孔为八髎穴所在,本穴位居最下,故名下髎[10]。 8.1 八髎穴的定位 下髎穴在骶部,当中髎下内方,适对第四骶后孔处[5]。 下髎穴位于骶部,在第四骶后孔中,约当白环俞与骶正中线之中点[11]。 下髎穴下髎位于骶区,正对第4骶后孔中,俯卧取穴[10]。 下髎[10] 8.2 取法 下髎位于骶区,正对第4骶后孔中,俯卧取穴[10]。 下髎穴位于骶部,在第四骶后孔中,约当白环俞与骶正中线之中点[11]。 8.3 穴位解剖 下髎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骶棘肌、第四骶后孔。有臀下动、静脉分支。为第四骶神经后支通过处。皮肤由第一、二、三骶神经后孔与相应的骶前孔基本上在一个平面上。 层次解剖: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竖脊肌[10]。 布有第四骶神经后支和臀下动、静脉分支[11]。 8.4 功效与作用 补益下焦,强腰利湿。 下髎穴有理下焦,强腰膝的作用。[10] 8.5 主治病症 下髎穴主治二阴、少腹疾患:如腹痛、肠鸣、泄痢、尿血、尿闭、淋证、月经不调、痛经、阴中痒痛、带下、腰骶痛等[10]。 现代又多用下髎穴治疗睾丸炎、卵巢炎、盆腔炎、子宫内膜炎、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等[10]。 下髎穴主治少腹疼痛,肠鸣泄痢、大便下血,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疝痛、阴痒、腰骶痛、下肢瘫痪;以及坐骨神经痛等[11]。 8.6 刺灸法 8.6.1 刺法 —般直刺1.0~1.5寸[10]。 直刺1~1.5寸[11]。 直刺0.8~1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外生殖器放散。 8.6.2 灸法 可灸[10]。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1]。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温灸10~15分钟。 8.7 配伍 下髎配风市、昆仑,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的作用,主治腰痛,下肢痿痹。 下髎配筑宾、太溪,有补肾调经,和血止血的作用,主治痛经崩漏。 8.8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肠鸣泄注。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治腰痛不得转侧。
2023-09-11 20:44:051

液门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经穴名·液门 4.1 出处 4.2 穴名解 4.3 特异性 4.4 所属部位 4.5 液门穴的定位 4.6 液门穴的取法 4.7 液门穴穴位解剖 4.7.1 层次解剖 4.7.2 穴区神经、血管 4.8 液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4.9 液门穴主治病证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4.10.2 灸法 4.11 液门穴的配伍 4.12 特效 *** 4.13 文献摘要 5 经穴别名·液门 5.1 大巨·液门 5.1.1 液门的别名 5.1.2 出处 5.1.3 穴名解 5.1.4 所属部位 5.1.5 大巨穴的定位 5.1.6 取法 5.1.7 穴位解剖 5.1.7.1 层次解剖 5.1.7.2 穴区神经、血管 5.1.8 大巨穴的功效与作用 5.1.9 主治病症 5.1.10 配伍 5.1.11 刺灸法 5.1.11.1 刺法 5.1.11.2 灸法 5.1.12 文献摘要 5.1.13 研究进展 5.2 渊腋·液门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液门 1 拼音 yè mén 2 英文参考 Yèmén TE2 [中国针灸学词典] Dàjù ST27 [中国针灸学词典] Yuānyè GB22 [中国针灸学词典] yèmé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TE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J2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液门:1.经穴名;2.经穴别名。[1] 4 经穴名·液门 穴位 液门 汉语拼音 Yemen 罗马拼音 Yehmen 美国英译名 SecretionDoor 各 国 代 号 中国 TE2 日本 2 法 国 莫兰特氏 TR2 富耶氏 德国 3E2 英国 T2 美国 TB2 液门为经穴名(Yèmén TE2)[1]。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针灸甲乙经》作腋门,《备急千金要方》作掖门[2]。属手少阳三焦经[1]。液门是手少阳三焦经的荥穴,五行属水[1][3]。液即水液,门即门户,此穴为本经荥穴,属水,有通调水道之功,犹如水气出入之门户,故名液门[1]。液门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如头痛,热病汗不出,疟疾,耳鸣,耳聋,耳痛,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痛及手背红肿疼痛,目赤,喉痹,手臂痛,呼吸气短,善惊妄言,眩晕,面赤,泪出,目赤肿痛而涩,牙痛,咽肿,手背红肿,五指拘挛,寒热,发热,咽喉肿痛,指臂挛痛,咽喉炎,耳疾,齿银炎,角膜白斑,前臂肌痉挛或疼痛,手背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精神疾患等。 4.1 出处 《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三焦者,上合手少阳,出于关冲……溜于液门,液门,小指次指之间也,为荥。 4.2 穴名解 液即水液,门即门户,此穴为本经荥穴,属水,有通调水道之功,犹如水气出入之门户,故名液门[1]。 液,指水液,水之精。《黄帝内经灵枢·五癃津液别篇》载:“水谷入于胃……津液各走其道,故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为其津,其流而不行者为液。”意指津之浊而不流者;通掖,《说文》:“掖,臂下也。”《淮南子·谬称》:“王子闾张掖而受刃。”《史记·商君传》:“干羊之皮,不如一狐之掖。”《汉书·高后纪》:“入未央宫掖门。”颜注:“掖门,非正门,而在两旁,若人之臂掖也。”《天文志》:“左右掖门,掖门内六星。”门,为出入之处。液门,在《针灸甲乙经》及《千金翼方》中称“腋门”,在《备急千金要方》中称“掖门”。《要方·卷八·诸风门》谓:“掖门在掖下攒毛中一寸,名太阴阳,一名掖间,灸五十壮,主风。”是又另一“掖门”。掖同腋。《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腋下三寸。”本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荥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脉属三焦,穴为水性,荥者小水,脉气由此始发,转入于海,因名液门。穴能主液所生病与腋部诸病也。[4] 4.3 特异性 液门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五输穴之之荥穴,五行属水。 4.4 所属部位 指间[5] 4.5 液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液门穴在手背部,当第4、5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处[3]。 液门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微握拳取穴[1]。 液门穴位于手背侧第四、五指缝间,当指掌关节前方赤白肉际处[2]。 液门穴在手少阳三焦经的位置 液门穴在指间的位置 液门穴在指间的位置 液门穴在指间的位置(肌肉) 液门穴在指间的位置(骨骼) 4.6 液门穴的取法 微握拳,掌心向下,于第四、五指间缝纹端,即赤白肉际处取穴。 液门穴位于手背,第四、五指间,指蹼缘上方赤白肉际凹陷中。微握拳取穴[1]。 微握拳,拳心向下,于第4、5指间缝纹端,当赤白肉际处取穴[6]。 快速取穴:抬臂俯掌,手背部第4、第5指指缝间掌指关节前可触及一凹陷处即是液门穴[7]。 4.7 液门穴穴位解剖 液门穴下为皮肤、皮下筋膜、手背深膜、骨间背侧肌。有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分布著尺神经手背支。手背皮薄,有毛及皮脂腺,富有弹性。该穴皮肤由尺神经的指背神经分布。在皮下筋膜内,手背浅静脉非常丰富,互相吻合成网状。手的血液回流是以手背静脉为主。手背的浅淋巴管与浅静脉伴行,手掌远侧的浅淋巴管网,经指蹼处也汇入手背的浅淋巴管。在手背,伸指肌腱之间有腱束相连,称腱联合。伸指时,使其动作协同而相互牵拉,尤以中、环、小指的腱联合更为明显。针由皮肤、皮下筋膜,穿手背深筋,经伸肌腱第三与四根腱之间的腱联合,达深层尺神经支配的骨间肌。 4.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第四与第五指近节指骨基底部之间→第四骨间背侧肌和第四蚓状肌[1]。 皮肤→皮下组织[8]。 4.7.2 穴区神经、血管 有指背神经(尺神经分支)和掌背动脉分布[8]。 布有尺神经的手背支和来自尺动脉的指背动脉[2]。 4.8 液门穴的功效与作用 液门穴有清热散风、聪耳明目作用[1]。 液门穴具有清头目,利三焦,通络止痛的功效。 液门穴为手少阳三焦经之荥穴,“荥主身热”,“荥输治外经”,故本穴多用于三焦热盛等头面五官病及相关的实热性疾病[9]。 液门穴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之功,治咽痛、目清、耳聋、齿痛、寒热、狂疾,及伤津而致干燥之症,均可取之[4]。 液门穴又治臂痛手背肿等症,均宜泻法[4]。 有医者治一战汗未出者,其人抖擞 *** ,家人惊惧,夤夜扣门,延请求治。医一针甫下合谷,汗立出而战立止。由此观之,液门生津则可,若谓其针下生津,或即利合谷而得汗之类也,适逢其欲汗未汗之会耳。三焦为决渎之官,液门穴为手少阳经之荥穴,功能除烦热,存津液,通调水道,故为治疗液所生病之门户。[4] 4.9 液门穴主治病证 液门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如头痛,热病汗不出,疟疾,耳鸣,耳聋,耳痛,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痛及手背红肿疼痛,目赤,喉痹,手臂痛,呼吸气短,善惊妄言,眩晕,面赤,泪出,目赤肿痛而涩,牙痛,咽肿,手背红肿,五指拘挛,寒热,发热,咽喉肿痛,指臂挛痛,咽喉炎,耳疾,齿银炎,角膜白斑,前臂肌痉挛或疼痛,手背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精神疾患等。 液门穴主要用于外感热病,头面五官疾患等:如头痛、热病汗不出、疟疾、耳鸣、耳聋、耳痛、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体炎、齿龈痛及手背红肿疼痛等[1]。 液门穴主治头痛、目赤、耳聋、耳鸣、喉痹、疟疾、手臂痛[8]。 液门穴主治呼吸气短,善惊妄言;头痛,眩晕,面赤,泪出,目赤肿痛而涩,耳聋,耳鸣,耳痛,牙痛,咽肿,喉痹;手臂痛,手背红肿,五指拘挛;疟疾,寒热,热病汗不出[6]。 液门穴主治头痛,发热,目赤,耳鸣,耳聋,咽喉肿痛,指臂挛痛等[2]。 1、头面部病症:头痛、咽喉炎、耳疾、齿银炎、角膜白斑等。 2、其他病症:疟疾、前臂肌痉挛或疼痛,手背痛,颈椎病,肩关节周围炎,精神疾患等。 4.10 刺灸法 4.10.1 刺法 直刺0.3~0.5寸[8][6][2][1],局部有胀痛感[6],可扩散至手背[6];针尖略向上(手腕部),不断运针,针感可沿着三焦经脉循行向上到肘部[6]。 4.10.2 灸法 可灸[1][6]。 艾炷灸3壮;或艾条灸5~10分钟[2]。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510分钟。 4.11 液门穴的配伍 液门穴配风池、太阳、率谷治偏头痛[1]。 液门穴配鱼际、尺泽治扁桃体炎[1]。 液门穴配中渚治手背红肿疼痛[1]。 液门配听宫、听会,治耳鸣、耳聋[6]。 液门配侠溪、丘墟、光明,治狂疾[6]。 液门配鱼际、少商,治咽喉肿痛[6]。 液门配中渚、阳池,有通经活络的作用,主治手背痛。 液门配鱼际,有清利咽喉的作用,主治喉痹。 液门配外关、听宫,有清头目,利三焦的作用,主治耳鸣,头痛。 4.12 特效 *** 每天早晚用拇指指腹按揉液门穴200次左右,可缓解头痛、目眩、咽喉肿痛、眼睛赤涩、龋齿等病症[7]。 4.13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疟,项痛,因忽暴逆,液门主之。风寒热,液门主之。胆眩寒厥,手臂痛,善惊,妄言,面赤,泣出,液门主之。下齿龋,则上齿痛,液门主之。狂疾,液门主之。 《针灸大成》:主惊悸妄言,咽外肿,寒厥,手臂痛不能自上下,痃疟寒热,目赤涩,头痛,暴得耳聋,齿龈痛。 《备急千金要方》:主手臂痛。 《医宗金鉴》:主治咽喉红肿,牙龈痛,手臂红肿,耳暴聋,不得眠等证。 5 经穴别名·液门 液门为经穴别名[1]。 5.1 大巨·液门 液门即大巨[1]。见《医心方》。 穴位 大巨 汉语拼音 Daju 罗马拼音 Tachu 美国英译名 Super Great 各 国 代 号 中国 ST27 日本 27 法 国 莫兰特氏 E27 富耶氏 E27 德国 M27 英国 S27 美国 St27 大巨为经穴名(Dàjù ST27)[10]。出《针灸甲乙经》。别名腋门、液门、掖门。属足阳明胃经。大为小之对,巨即巨大,穴在腹部最大隆起处,故名大巨[10]。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精,早泄,睾丸炎,阳萎,惊悸不眠,疝气,肾气冲心,阳痿,便秘,偏枯,四肢不用,惊悸不寐,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腹痛,腹泻,阑尾炎,肠炎,尿道炎,失眠等,是腹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5.1.1 液门的别名 液门(《医心方》),掖门(《外台秘要》),腋门(《针灸甲乙经》)。 5.1.2 出处 《针灸甲乙经》:大巨,一名腋门,在长溪下二寸,足阳明脉气所发。 5.1.3 穴名解 大为小之对,巨即巨大,穴在腹部最大隆起处,故名大巨[10]。 大,饱满充实之意。巨,同钜,富也。大巨者,像腹壁之丰满光泽,而内容又复钜富也。本穴适当腹部隆起最高大处,内应小肠及膀胱部位,其所包裹者至为丰富珍贵,有如巨大之仓库,小肠属手太阳经,膀胱属足太阳经,二经俱称巨阳。古太与大通,故本穴命名取“大巨”,以其功用在两太阳经也。其主治为小腹胀满及小便不利,故名为“大巨”。[4] 5.1.4 所属部位 下腹[11] 5.1.5 大巨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大巨在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距前正中线2寸[3][12]。 大巨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10]。 大巨位于脐下2寸,旁开2寸处[13]。一说“去腹中行当各三寸”(《针灸资生经》)[13]。 大巨穴在足阳明胃经中的位置 大巨穴的位置 大巨穴的位置(足阳明胃经) 大巨穴的位置(肌肉) 大巨穴的位置(内脏) 5.1.6 取法 仰卧位,在天枢下2寸,石门穴(任脉)旁开2寸处取穴。 大巨位于下腹部,当脐中下2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处,仰卧取穴[10]。 仰卧位,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上2/5与下3/5交点,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14]。 5.1.7 穴位解剖 大巨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层、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层、腹横筋膜、腹膜下筋膜、(腹膜壁层)。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分布著第十一肋间神经。皮肤由第10、11、12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分布。腹直肌鞘包裹腹直肌,可分为前层和后层。前层由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前叶形成,后层由腹内斜肌后叶和腹横肌腱组成。在脐下4.5厘米处,后层的鞘转移至前层,以加强鞘的前壁,而该处以下的腹直肌鞘后层缺少,由于腱膜的中断,下缘形成一弓状游离缘,称半环线。半环线以下的腹直肌后面,仅为增厚的腹横筋膜(腹内筋膜的一部分)。穴位下相对应的器官是大网膜、小肠。 5.1.7.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10]。 皮肤→皮下组织→腹直肌鞘前壁→腹直肌→腹直肌鞘后壁[12]。 5.1.7.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肋间神经前皮支和腹壁浅动、静脉分布;深层有肋间神经、动脉和腹壁下动脉分布[12]。 布有第十一肋间神经;并有第十一肋间动、静脉分支通过,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13]。 5.1.8 大巨穴的功效与作用 大巨有调肠胃,固肾气的作用。 大巨有理气益肾作用[10]。 大巨有理气和血作用,主治小腹胀满及小便不利[4]。 5.1.9 主治病症 大巨穴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精,早泄,睾丸炎,阳萎,惊悸不眠,疝气,肾气冲心,阳痿,便秘,偏枯,四肢不用,惊悸不寐,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腹痛,腹泻,阑尾炎,肠炎,尿道炎,失眠等,是腹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大巨穴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遗精、早泄、惊悸不眠、疝气[12]。 大巨主治少腹、前阴等疾患:如小腹胀满、肾气冲心、小便不利、遗精、阳痿、早泄、疝气、便秘、偏枯、四肢不用、惊悸不寐等[10]。 现代又多用大巨治疗腹直肌痉挛、肠梗阻、膀胱炎、尿潴留等[10]。 大巨主治腹痛,腹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遗精,阳痿,早泄等[13]。 大巨穴主治遗精,早泄,阳痿;小便不利;小腹胀满,疝气[14]。 大巨是腹部手术针麻常用穴之一。 消化系统疾病:阑尾炎,肠炎,肠梗阻,便秘,腹痛; 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尿潴留,膀胱炎,尿道炎,睾丸炎,遗精,阳萎,疝气; 其它:失眠。 5.1.10 配伍 大巨配天枢、足三里,治肠梗阻[14]。 大巨配中极、膀胱俞,治膀胱炎、尿潴留[14]。 大巨配天枢、三阴交,治腹痛[14]。 大巨配关元、急脉,治遗精、早泄[14]。 5.1.11 刺灸法 5.1.11.1 刺法 直刺0.8~1.2寸[12]。 一般直刺0.5~1.O寸[10]。 直刺1~1.5寸[13],局部酸胀,针感向下放散[14]。 5.1.11.2 灸法 艾炷灸5~7壮,温灸10~15分钟[10]。 艾炷灸3~7壮;或艾条灸5~15分钟[13]。 艾炷灸或温针灸3~5壮,艾条灸10~20分钟。 5.1.12 文献摘要 《针灸甲乙经》:偏枯,四肢不用,善惊。 《类经图翼》:烦渴,惊悸不眠。 《外台秘要》:主腹满痛,善烦,u3fd7疝,偏枯,四肢不用,善惊。 《针灸大成》:主小腹胀满,烦渴,小便难,u3fc9疝,偏枯,四肢不收,惊悸不眠卧。 《备急千金要方》:主疝偏枯。阴交、气海、大巨主惊不得卧。 5.1.13 研究进展 大巨穴向下透刺加626电针麻仪,对1549例腹式输卵管结扎术的镇痛优良率为98.4%。优点是手术时具有剖腹层次清楚,牵拉反应轻,术中呕吐少,术后恢复快。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5.2 渊腋·液门 液门即渊腋[1]。见《针灸学》(南京)。
2023-09-11 20:44:151

张仲景真的存在吗,为何《三国志》、《后汉书》中均无记载?

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学,“中医”尽管被许多人诟病缺乏科学论证,但其关于许多药材药性的记载与阐述,以及调养滋补的理念却至今仍然具备极高价值。提到中医的代表人物,或许很多人都会想到春秋时期的神医扁鹊、唐代“药王”孙思邈、明代编写《本草纲目》的“药圣”李时珍,以及东汉末年的“外科圣手”华佗、“医圣”张仲景。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华佗、张仲景大致处于同一时代,在后世也都拥有崇高的地位,但前者的生平事迹被《三国志·方技传》、《后汉书·方术列传》这样的官修史籍所记载,而后者却并没有被史书立传记载。那么,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什么,难道张仲景其实并不存在吗? 正如上文所说,不管是《三国志》还是《后汉书》都对华佗有许多记载,而张仲景则完全没有在这两部官修史书中留下任何痕迹。不过,不被史书记载并不代表没有证据能够证明他的存在。举例来说,西晋名医皇甫谧就在我国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针灸甲乙经》和《释劝论》中两次提到了张仲景。 为《针灸甲乙经》作序时,他写道: “汉有华佗、张仲景,华佗奇方异治,施世者多,仲景论广伊尹《汤液》为数十卷,用之多验。” 而在被《晋书》收录的《释劝论》中,他则表示: “华佗存精于独识,仲景垂妙于定方。” 考虑到皇甫谧在医学界的地位,以及他所处的年代距离华、张二人很近,其言论应当是比较权威和真实可信的。 皇甫谧将张仲景与华佗相提并论,不但证明了其客观存在,还说明他确实医术高超。从中还可以得到的信息是,华佗见解独到,能够运用奇特的方式治愈疾病;而张仲景则通过研究相传是由商朝开国元勋伊尹所著的《汤液经法》建立了一套得到广泛应用的理论,为各种疾病提供了解决的药方。 如今人们提到张仲景时,往往会想到其代表作品《伤寒杂病论》,但这部著作其实早在东汉末年便因为保存不善而佚失了。和皇甫谧同为西晋著名医学家的王叔和曾担任太医令,他四处搜集《伤寒杂病论》原本,但只找到其中关于伤寒的部分,编成了十卷《伤寒论》。直到北宋时期,以博学闻名的翰林学士王洙偶然间在宫中找到了三卷已经被蠹虫蛀蚀的书简,其中内容便是张仲景创作的《金匮玉函要略方》。 经过比对,王洙发现《金匮玉函要略方》其实就是《伤寒杂病论》的节略版,其中第一卷对应伤寒部分,而第二卷、第三卷则是失传已久的杂病、方剂、妇科病部分。经过众多宋朝学者的一番校勘,共二十五篇的《金匮要略方论》,简称《金匮要略》正式刊行,并一直流传到今日。 值得一提的是,张仲景的研究成果曾以“张仲景方”、“张仲景药方”之名被《隋书》、《旧唐书》、《新唐书》简略记载。不过,尽管作品广泛流传,名声也随之四处传扬,但尴尬的是张仲景始终缺乏个人传记,其生平事迹一直鲜为人知。对此,唐朝史学家刘知几发表过自己的看法,他在《史通》中批判道: “若元则、仲景,时才重于许、洛……而陈寿《国志》、王隐《晋史》,广列诸传,而遗此不编。此亦网漏吞舟,过为迂阔者。” 所幸,同样是在唐代,医学家甘伯宗为一百二十位古今名医立传,编成了《名医传》。尽管此书现已佚失,但宋代名医林亿在《伤寒论序》中曾引述其中记载道: “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精微过其师,所著论,其言精而奥,其法简而详,非浅闻寡见者所能及。” 到了清代,对张仲景理论研究颇深的医学家陆懋修不满《后汉书》不为其立传的行为,干脆在自己的《世补斋医书》中专门写了一篇《补后汉书·张机传》,倒也颇为有趣。总之,有着如此众多的证据作为支撑,张仲景显然是真实存在的,只是没有被当时的史料所记载罢了。 至于张仲景不见于史书记载的原因,或许是相比于治疗方式奇特,且曾经医治过曹操、陈登等大人物,又被曹操亲自下令处死的华佗,他的一生实在有些过于平淡。尽管其医术高超,作品产生的影响巨大,但在当时的人看来,他最高不过官至长沙太守,一生又没有和什么大人物有过交集,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记录于史册的经历。
2023-09-11 20:44:231

出身儒家,因饱受病痛折磨写下史学奇书的针灸鼻祖是谁?

说起针灸学的发展史,就不得不提针灸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皇甫谧。皇甫谧是西晋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是《针灸甲乙经》的作者,现代中医的针灸学就是在他这本名著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皇甫谧堪称是针灸学的鼻祖。而这位医学大师之所以能完成这本医学著作,最直接的原因竟是为了治疗自己。一、终身不仕皇甫谧出生于安定朝那皇甫氏,东汉名将皇甫规、三国率先出场的大将皇甫嵩都是其先辈。到了皇甫谧这一代,家道中落,将门之子没有了往昔的风采,皇甫谧的父亲皇甫叔侯仅仅举孝廉入仕,皇甫谧出生后即过继给叔父。皇甫谧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少年皇甫谧是个十足的熊孩子,从小就跟着一帮小伙伴调皮捣蛋,二十来岁还天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完全没有表现出后来的勤奋,甚至有人觉得这是个傻子。这让疼爱他的叔母任氏十分痛心。一次皇甫谧摘了几个瓜果送给任氏,表达孝心,结果任氏十分不高兴:你也是二十的人了,还天天不上路子,完全是个没有教养的无赖嘛。几个瓜果怎能抚慰我,你应该改掉陋习,好好学习啊。任氏对着皇甫谧哭诉流涕,皇甫谧羞愧感悟,从此突然一发不可收拾,成为儒家大师。皇甫谧开始进入第二个人生阶段——手不释卷。“躬自稼穑,带经而农”、“得风痹疾,犹手不辍卷”,顿悟的皇甫谧开始自己开挂的人生,连种田、风痹的时候都在看书,也因此他有了一个外号——“书淫”,他也由一个不务正业的少年成长为“沉静寡欲”的学者。皇甫谧数十年如一日的学习,终于成为魏晋一代文坛巨匠,但却终生未仕。皇甫谧生于东汉、长于魏晋,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名士多难善终,许多人都因为政治原因被杀或被贬谪,想要善始善终就必须远离政治纷争,这就是皇甫谧终生不仕的原因。走上正道从良后,身边就有人劝他多交游建立人脉,皇甫谧的回答是:种种田、读读书多好,何必争名逐利、非要当官呢? 皇甫谧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皇甫谧的表兄弟梁柳当上了城阳太守,很多人劝皇甫谧为他饯行,皇甫谧的回答是:他布衣的时候我就没和他这么客气过,现在才去巴结他,那是巴结城阳太守还是巴结梁柳啊,于是坚持不去。曹魏后期,朝廷征召38名山林隐士入朝为官,皇甫谧也在征召之列,但他严词拒绝,而其他37人全部应召,后来也都封爵拜侯。西晋初年,晋武帝司马炎“下诏敦逼不已”,就是要皇甫谧出来当官,皇甫谧仍然拒绝。一年后,司马炎再次征召皇甫谧,这次他不仅称病不起,反而向司马炎借了一车书,表明自己隐居读书的心志。之后司马炎屡次征其为太子中庶子、著作郎、司隶校尉功曹,皇甫谧一概拒绝,直到与公元282年病死,皇甫谧都从未出仕。不结交权贵、不搅进政治纷争,只是安安静静的读书著作,这就是皇甫谧的的“书淫”人生。也因此,皇甫谧著述良多,后人称其“考晋时著书之富,无若皇甫谧者”。二、一代大师首先皇甫谧是一个文学家、史学家。为了拒绝当权者的征召,皇甫谧写了很多文章来表明心迹,比如著名的《玄守论》、《释劝论》、《笃终论》,三论中提出了坚守内心之道以及进步的丧葬观念。他一生著作丰富,其中最著名的是《帝王世纪》。此书上起三皇、下至汉魏,不仅记述了历代帝王事迹,而且对古代农业生产、国土面积、人口消长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为后人研究社会经济做了大量工作,因此本书在唐宋以前很受重视,可惜已经失传。皇甫谧的文学思想对后世影响十分巨大,西晋大名鼎鼎的名臣张轨、挚虞、左思、李密等人都受过他教诲。其次,皇甫谧是哲学家。皇甫谧编撰乐《周易解》,讨论天地万物的原始,吸收谶纬学说,将自己的人生观、天地观、国家观、民族观融入其中,主张隐逸不仕、国家民族大一统。最后,皇甫谧是现代针灸学鼻祖。皇甫谧本人身体并不好,“久婴笃疾,躯半不仁,右脚偏小”,后来更是“浮气流肿,四肢酸重”,被病魔折磨得十分痛苦,不得不依靠服食五石散减缓病痛,甚至想过自杀来逃避。最后皇甫谧在困厄中奋起,在前人《灵枢》、《素问》等医学著作的基础上写出了《针灸甲乙经》。此书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是医学经典,内容囊括内、外、妇、儿诸学科,以及对各种施针原则祥加解释,将先人研究的一百多个穴位增加到349个,既医疗自身之病痛,又救治世人之顽疾,是当之无愧的中华文化瑰宝。当然,皇甫谧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学著作和《针灸甲乙经》,更有他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坚韧和坚守内心准则的精神,这些都是更是值得后人学习的。
2023-09-11 20:44:311

中医必读的名著

中医必读的名著   中医必读的名著有哪些?你们知道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医必读的名著,希望能帮到大家!   中医必读的名著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在以黄帝、岐伯、雷公对话、问答的形式阐述病机病理的同时,主张不治已病,而治未病,同时主张养生、摄生、益寿、延年。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它是研究人的生理学、病理学、诊断学、治疗原则和药物学的医学巨著。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等。介绍及论证了从生活习惯干预到心理干预、从经络原理到经络治病术、从疾病的诊断治疗以及相关人体解剖、生理病理到使用药物原则及注意事项等内容,内容广博,被誉为综合性百科全书。   网友评论: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学中医者该好好阅读。   《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国汉族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是上古,先秦,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   网友评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读医书不能脱离成书的时代背景。   《伤寒论》   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他在《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确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是一部理、法、方、药俱备的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经典。   网友评论:仲景先师的毕生巨著,它出现就是中医学发展的最高成就。面对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我们理所应当,也该抱着真正求学的心态来钻研祖先们留下来的医术,继续将它们传承和发扬,而不是一味地否定。   《难经》   《难经》是中医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学习中医学、掌握传统理论真谛的必读之书。它成书于西汉末年。全书以问答释疑的形式讨论了八十一个问题。所述以基础理论为主,并对《内经》中某些重要问题进行了阐发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但由于其成书较早,文字古奥,语句艰深,极难使中医初学者理解掌握。   网友评论:其成书较早,文字古奥,语句艰深,极难使中医初学者理解掌握。跟着老师听了一遍,可能有些东西还需要沉淀才可以感受到!   《金匮要略》   撰于3世纪初。为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亿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网友评论:学医者必须精读深思者也。   《医学三字经》   清代大医学家陈修园先生所著医学启蒙之作,以《内经》、仲景之书为根本,言简意赅,通俗而不离经旨。由此入门习医,可以不入歧途。我以为,此书不仅初学必读,而且是诊家必备,时时研习,常有心得。以诗赞之:医学启蒙三字经,清源正本圣心明。升堂捷径修园指,理法得来可顺行。   网友评论:精简,初学者实用,推荐使用,医理写的很好。   《濒湖脉诀》   明代李时珍为纠正五代高阳生《脉诀》之误,汲取其父李言闻《四诊发明》中有关脉学内容,并参以诸家学说及自己的临证经验编撰而成。该书分两部分,前半部分主要论述了浮、沉、迟、数等27种脉象。其中同类异脉的鉴别和各脉主病均编成七言歌诀,便于读者背诵,后半部分为李言闻根据宋代崔嘉彦的《紫虚脉诀》加以删补而成,全面论述了脉象机理、诊脉法、五脏平脉、辨脉提纲、各种病脉体状、脉象主病等问题。原书语言简练,易诵易记,适合广大医者及中医爱好者学习参考。   网友评论:结合着经络的书籍看,还真不错,描述清晰易懂!   《四圣心源》   《四圣心源》十卷,清·黄元御撰。他将《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经典著作之精髓,融会贯通于一体,提出了“一气周流,土枢四象”的理论体系,辨证   治疗,尤重中气。黄氏自谓其说远承先圣之心,故将其撰书留世,命名为《四圣心源》。《四圣心源》阐述的一气周流体系,从天人合一的角度,将理论与临床完美结合,可以执简驭繁,帮助后学更好地领悟中医的真谛。   全书文辞工美,医理圆周,前述理论,后列诸病,是一部颇具特色的综合性中医专著,适合各级中医业者阅读参考。   网友评论:原来经典离我如此之近,阅读和理解的感受如此之亲切,仿佛有先师耳提面命,带着没有任何中医基础知识的懵懂,摸索四圣心源里面的珠宝、玉石,好书,要精读! 中医智库网整理的电子版本,制作堪称精美,不妨一看。   《脉经》   《脉经》是我国现存第一部流传于世的脉学经典著作,对后世脉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全书共1O卷,98篇,成书于公元3世纪中叶。由西晋著名中医学家王叔和精选《内经》、《难经》以及张仲景、华佗等汉魏著名医家有关脉论精华.结合自己的临证体会以及当代临证经验编撰而成。该书集晋以前脉学之大成,对中医脉学理论进行全面梳理.发展并构建了中医脉学体系,   网友评论:中医四诊中“望闻问切”,切脉虽然放在最后,却是最考功力的。诸位请想   想,单凭手指在腕部皮肤上的触感,竟能定出十八般脉相来,不下点苦功是做不到的。   《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类集《素问》、《灵枢》之论,总结出诸疾之病因、病机、治则、复采《明堂》腧穴、针法、灸法、乃贯通三部中医经典之理论与实践于一书,分12卷,成为最早的,最权威的针灸学经典著作,故全名为《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该书不仅是《素问》、《灵枢》的最早传本,还是《黄帝明堂经》的惟一完整传本,具有极高的文献价值。。   网友评论:选本需谨慎,中医智库的版本反复校勘,内容准确,并增加导读与穴名索引,便于读者理解和检索。   《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是清·吴瑭(鞠通)所著,为明清医学中温热学派的名著之一。全书共6卷。卷首引证《内经》经文,冠以原病篇。前三卷据金·刘河间“三焦分治”的方法,系统地把温病分上、中、下三焦三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病源和证治。卷四为杂说,讨论有关温病的"学理,卷五为“解产难”,卷六为“解儿难”,都是结合温病的理论来讨论产后调   治以及小儿惊风、痘症等。由于《温病条辨》所有论据和治疗方法,都是明清以来医家的实践经验,颇切实用;《温病条辨》中所创制的一些方剂如“桑菊饮”和“银翘散”等至今仍为中医所广泛应用,因此,《温病条辨》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特别是研究温热病所不可少的参考书。   网友评论:相信诸位朋友家庭常备药中应该有一味“银翘片”,或者与之相似的“板蓝根冲剂”。这些都是感冒常用药,在风寒发热初起时,喝上一两包,往往立刻见效。“银翘散”这味药的地位上升,起源于《温病条款》。吴鞠通极推崇这个方子,认为它可以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温病条款》里的许多方子,都在“银翘散”的基础加减而来。可以说银翘散之于《温病条辨》犹如桂枝汤之于《伤寒论》。   《医宗必读》   《医宗必读》为明末著名医家李中梓所著。全书共10卷。卷1为医论和图说。医论以介绍医学源流、指导学医门径为主;图说部分根据《内经》列述人体骨度部分及脏腑、生理等。卷2提纲挈领地阐析中医的脉学、诊法。卷3-4为本草征要,以《本草纲目》为主,精选常用药物400余概括主治功效,并采诸爱学说、参以已见予以阐释。卷5-10介绍以内科杂病为主的30余种病证的病机和治疗,并附医案。本次整理以明崇祯址年丁丑(1637)刻本为底本,经过精心校勘而成。书前撰有导读,书后附有方剂索引、药名索引、便于读者查阅。   网友评论:中医入门必读综合性医书。   《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原本共190多万字。52卷。它共收集品物1892种。其中植物1094种。动物443种。矿物161种。其他194种。收录药方11096个。绘制了插图1110幅。该书以部为纲、以类为目。再以类为纲、以药为目,又在每种药物之下。以药名为纲、以八项分析为目。集几千年食物、药物的种植、收采、调制及医养功效之大成。 网友评论:大爱李时珍伯伯,我爱死你的著作。   《诸病源候论》   《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本稿选择善本作为底本,并参考多种校本,进行校勘、注释,并撰写导读,供中医从业人士、爱好者和学生参考使用。《诸病源候论》50卷,共分70门,载录内外妇儿诸科1739种病候,叙述了各种病候的病因、病理与证候。   网友评论:外台,千金载方病机大抵遵循此书。不读此书,千金方,外台很多组方思路根本无法理解。   《医学衷中参西录》   《医学衷中参西录》为清末民国初中西医汇通代表医家张锡纯所著。影响颇大。其于临床的主要贡献,是在中西医汇通思想基础上充分发挥生石膏治疗热病的功效,创“升陷汤”治大气下陷。在治疗急证、防治霍乱等方面,有所建树,医界称其为“执全国医坛之牛耳者”。前七期30卷于1918~1934年陆续刊行。其中前三期合编为医方,按治阴虚劳热、治喘息、治消渴、治淋浊等证候分34类,收录奇效验方180余首;第四期为中西药物讲义,介绍中药80余味,常用西药近50味;第五期为医论医话;第六期为医案,栽虚劳喘嗽、血病、肢体疼痛等临床验案百余则;第七期为伤寒论讲义,系张氏去世后,其子张荫潮整理遗稿后付梓而成,并附温病遗方8首;第八期为其孙张铭勋1957年所献张氏未出版的遗稿。此书是张锡纯一生临床经验的总结,不仅内容丰富,且独树一帜,中西结合,大胆创新,在医林中影响颇深,   网友评论:近代医书第一可法之书。   《备急千金要方》   我国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的代表性著作,被誉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临床医学百科全书,在中国医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历代医家奉为研习医学的必读书。全书共30卷,汇集了晋唐以前大量医药学资料。内容包括医德、医学教育、治则、诊断、处方用药、妇、儿、五官、内、外、急救各科诸病证治,及食疗养生、房中、脉法、针灸孔穴等,记载了丰富而宝贵的医药学经验与文献资料,迄今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对于今后医学的发展,是一份可供深入挖掘的宝藏。   网友评论:思邈先生以“千金”二字来作为书名。思邈先生不仅依此常常提醒自己,也希望别的人在学医或者从医的时候可以更好运用自己的知识,从而避免一些错误。所以这部书里,他根据自己个人丰富的从医经历而提出的关于诊治的要诀,针灸的方法,以及养生的方法等内容,都描述得非常详尽,是部很好的入门书籍。   《肘后备急方》   《肘后备急方》,东晋著名医家葛洪撰,是我国现存较早、实用价值较高的一部方书。全书共八卷,所论疾病包括急性传染病、各脏器急慢性疾患以及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眼科等病证。每病皆论及病候,略记病因,审明治法,依法立方,据方配药,并兼以针灸。用方药简易得,价廉而效;针灸不言腧穴,只言分寸,明了实用,因此实用价值颇高。   网友评论:非常实用,学医者应该深入研究。   《临证指南医案》   《临证指南医案》共十卷。卷一至卷八以内科杂病医案为主,兼收外科及五官科医案,卷九和卷十分别为妇科医案和儿科医案。全书序列八十九门,述证八十六种,每门以病证为标目,序列其经治医案,言简意赅,切中肯綮,于学术多有所体悟,于后学启迪甚多。每门之末附有论述该门证治大要的附论一篇,系由叶氏门人分别执笔撰写而成。反映了叶天士辨证精细、立法妥帖、处方中肯、用药灵活的学术特点。   网友评论:书中治案大多切于临床实用,其中有关温热病医案的载述甚至成为后世医家编写温病专著的蓝本。   《汤头歌诀》   古人治病,药有君臣,方有奇偶,剂有大小,此汤头所由来也。此乃清朝名医汪昂所撰的方剂学著作,其内容简明扼要、音韵工整。   网友评论:便于中医初学者习诵,流传较广的方剂学著作。   《药性赋》   常用中药按药性分寒、热、温、平四类,用韵语编写成赋体,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诵读记忆。尤其是对药性概括精辟,一经铭记在心,受用终生,颇受历代读者喜爱,传沿至今,长盛不衰。   网友评论:概括了各种药的药性,口诀通顺。简了。作为记忆区分药性很好的书 ,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书。 ;
2023-09-11 20:45:051

环跳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环跳穴的别名 5 出处 6 穴名解 7 特异性 8 所属部位 9 环跳穴的定位 10 环跳穴的取法 11 环跳穴穴位解剖 11.1 层次解剖 11.2 穴区神经、血管 12 环跳穴的功效与作用 13 环跳穴主治病证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14.2 灸法 15 环跳穴的配伍 16 特效 *** 17 文献摘要 18 环跳穴研究进展 18.1 治疗腰腿痛 18.2 治疗坐骨神经痛 18.3 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18.4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18.5 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的影响 18.6 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灶局部皮肤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性的影响 18.7 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灶局部皮肤组织IL1β、IL1ra mRNA表达的影响 18.8 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组织中乙酰胆堿酯酶的影响 18.9 对实验性坐骨神经根压迫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单胺递质的影响 18.10 治疗带下病 18.11 调整胃液分泌功能 18.12 调整甲状腺功能 18.13 抗炎作用 19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环跳 1 拼音 huán tiào 2 英文参考 Huántiào GB30 [中国针灸学词典] huántiào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3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GB30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穴位 环跳 汉语拼音 Huantiao 罗马拼音 Huantiao 美国英译名 Circular Jump 各 国 代 号 中国 GB30 日本 30 法 国 莫兰特氏 VB29 富耶氏 VB30 德国 G30 英国 G30 美国 GB30 环跳为经穴名(Huántiào GB30)[1]。出《针灸甲乙经》。《备急千金要方》作镮铫。别名枢中(《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髀厌(《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冰注),髀枢(《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张志聪注),膑骨(《针灸大全》),髋骨(《针方六集》),分中(《针方六集·神照集》),环谷(《针灸学》(南京))。属足少阳胆经[1]。环跳是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1][2]。回阳九针穴之一[1]。环即环曲,跳即跳跃,此穴在臀部,当下肢环曲呈跳跃式时取穴,故名环跳[1]。环跳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胫酸痛,冷风湿痹,风疹,水肿,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腰胯腿痛,现代又用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髋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湿疹,腰腿痹痛,脚气,感冒,神经衰弱等。 4 环跳穴的别名 镮铫(《备急千金要方》),枢中(《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髀厌(《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王冰注),髀枢(《黄帝内经素问·气府论》张志聪注),膑骨(《针灸大全》),髋骨(《针方六集》),分中(《针方六集·神照集》),环谷(《针灸学》(南京))。 5 出处 《针灸甲乙经》:环跳,在髀枢中,侧卧伸下足屈上足取之。 6 穴名解 环即环曲,跳即跳跃,此穴在臀部,当下肢环曲呈跳跃式时取穴,故名环跳[1]。 环,弯曲,有圈之义。同锣,锣为手镯。跳,跃起。必须弯身环腿方可便于跳跃,指取穴时之 *** 及其能治环而难跳之腿病而言。环,环腿难伸,不能跳跃,为腿病的必然之象。此为治腿病之要穴。且在取此穴时必须侧卧,屈上腿、伸下腿,穴处即出现凹陷,也与环跳之象相符。穴在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骨裂孔连线之外1/3与内2/3交界处,股骨嵌接之处,侧卧取之,膝微屈,腿微抬,此穴乃现。每见人当跳跃时,必先蹲身屈其胯膝,穴当髀枢,人患腿部风痹则不能伸屈跳跃,针此疾去可使其人跳跃如常,因名环跳。治半身不遂、腰胯痛、偏风、脚气等症。[3] 7 特异性 环跳是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的交会穴[1][2]。 8 所属部位 股关节[4] 9 环跳穴的定位 标准定位:环跳穴在股外侧部,侧卧屈股,当肌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处[5]。 环跳穴位于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侧卧,伸下腿,屈上腿取穴[1]。 环跳穴位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中1/3交点处,侧卧屈股取穴[2]。 环跳穴在足少阳胆经的位置 环跳穴在股关节部的位置 环跳穴在股关节部的位置[2] 环跳穴在股关节部的位置 环跳穴在股关节部的位置(肌肉) 环跳穴在股关节部的位置(骨骼) 10 环跳穴的取法 侧卧屈股位,在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骨裂孔的连线上,外1/3与中1/3的交点处取穴。 环跳穴位于臀区,股骨大转子最凸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侧卧,伸下腿,屈上腿取穴[1]。 侧卧屈股,呈单腿跳跃状(伸下腿,上腿屈髋、屈膝),于股骨大转子最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取穴[6]。 快速取穴:侧卧上腿弯曲,拇指横纹按在股骨大转头上,拇指指向脊柱,指尖所在凹陷处即是环跳穴[7]。 11 环跳穴穴位解剖 环跳穴下为皮肤、皮下组织、臀肌筋膜、臀大肌、坐骨神经、闭孔内肌(腱)与上下孖肌。皮肤由髂腹下神经的外侧支和臀上皮神经的双重分布。皮下筋膜发达,富有纤维和脂肪组织,臀部的后下部有肥厚而致密脂肪形成脂肪垫。在臀大肌深面,坐骨神经由骨盆出闭孔内肌上方的梨状肌下孔。该点的体表定位在骨客后上棘与坐骨结节连线的中点;向下则投影在坐骨结节与股骨大转子连线中点稍内侧。坐骨神经的内侧有股后皮神经、臀下神经,血管及 *** 神经、血管等。神经下方的闭孔内肌腱及其上下方的上下肌均由骶丛的肌支支配。 11.1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坐骨神经→股方肌[1]。 皮肤→皮下组织→臀大肌[8]。 11.2 穴区神经、血管 浅层有臀下皮神经、髂腹下神经、臀上皮神经和股外侧皮神经分布;深层有坐骨神经干经过,并有臀下神经和臀下动脉分布[8]。 布有臀下皮神经,臀下神经;深部正当坐骨神经;其内侧为臀下动、静脉[2]。 12 环跳穴的功效与作用 环跳穴具有祛风化湿,强健腰膝的功效。 环跳穴有疏经通络、强腰益肾、驱风散寒的作用[1]。 环跳穴为足少阳、足太阳经交会穴,足太阳经分布于腰、臀及下肢的后面,足少阳经脉分布于髂部和下肢的外侧面。在经脉病候上,足太阳经“主筋所生病”,足少阳经“主骨所生病”,筋和骨关系着人体的运动功能,且本穴居髋部,为下肢运动之枢纽,故环跳穴是治疗腰胯部和下肢疼痛、痿痹、不遂的主穴。[9] 环跳穴具有较强的通经活络、祛风散寒、宣痹止痛之功,另有强健腰膝筋骨之效[9]。 环跳穴系胆与膀胱经之会穴,是利腰腿、通经络的常用穴[3]。 13 环跳穴主治病证 环跳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胫酸痛,冷风湿痹,风疹,水肿,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腰胯腿痛,现代又用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髋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湿疹,腰腿痹痛,脚气,感冒,神经衰弱等。 环跳穴主治腰腿、下肢等疾患:如腰胯疼痛、下肢不遂、膝胫酸痛、冷风湿痹、风疹、水肿等[1]。 环跳穴主治腰胯疼痛、半身不遂、下肢痿痹[8]。 环跳穴主治经脉病:下肢痿痹,半身不遂,腰胯腿痛。 现代又多用环跳穴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髋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炎等[1]。 现代常用于治疗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风疹、湿疹等[9]。 环跳穴主治腰腿痹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风疹,脚气;以及坐骨神经痛,髋关节疾患等[2]。 1.运动系统疾病:坐骨神经痛,下肢麻痹,脑血管病后遗症,腰腿痛,髋关节及周围软组织疾病,脚气; 2.其它:感冒,神经衰弱,风疹,湿疹。 14 刺灸法 14.1 刺法 直刺2~3寸[6][8][2][1],局部有胀重感[6],或有触电感向下肢远端放散[6](沿股后或外侧、胭窝、腓侧、腓肠肌、足底、足趾传导[1]),有时针感至外生殖器[1]。 1.针尖略向下方斜刺2.0~3.0寸,局部酸胀,有麻电感向下肢放散,以治疗坐骨神经及下肢疾患; 2.针尖斜向外生殖器及少腹方向刺2.0~3.0寸,麻胀感可达外生殖器,治疗外生殖器及少腹疾患; 3.针尖向髋关节直刺2.0~2.5寸,局部酸胀感,治疗髋关节疾患。 注意:环跳穴深部有坐骨神经主干,故针刺时不宜进行反复多次的大幅度提插补泻,以免造成神经损伤[6]。 14.2 灸法 可灸[1][6][8]。 艾炷灸5~10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图84)[2]。 艾炷灸或温针灸5~7壮,艾条灸10~20分钟。 15 环跳穴的配伍 环跳配殷门、阳陵泉、委中、昆仑,有疏通经络,活血止痛的作用, 治坐骨神经痛。 环跳配居髎、委中、悬钟,有祛风除温散寒的作用,主治风寒湿痹证。 环跳配风池、曲池,有祛风活血止痒的作用,主治遍身风疹。 环跳配承扶、殷门、阳陵泉、委中、昆仑,治坐骨神经痛[6]。 环跳配腰阳关、居髎、风市、阳陵泉、委中、悬钟,治下肢风寒湿痹证[6]。 环跳配风池、曲池、血海、三阴交、合谷、膈俞,治遍身风疹[6]。 16 特效 *** 常用拇指指端用力揉按环跳穴,每次1~3分钟,可防治下肢痿痹、膝关节痛等下肢疾病[7]。 17 文献摘要 《黄帝内经素问》:王注:足少阳、太阳二脉之会。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留于枢中痛,髀不可举,刺枢中,以毫针,寒则久留针。以月死生为数,立已。 《针灸甲乙经》:腰胁相引痛急,髀筋瘛胫痛不可屈伸,痹不仁,环跳主之。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冷风湿痹,风疹,偏风半身不遂,腰胯痛不得转侧。 《针灸大成》:主冷风湿痹不仁,风疹遍身,半身不遂,腰胯痛蹇,膝不得转侧伸缩。 《医宗金鉴》:主治腰、胯、股、膝中受风寒湿气,筋挛疼痛。 《长桑君天星秘诀歌》:冷风湿痹针何处,先取环跳次阳陵。 《玉龙歌》:环跳能治腿股风,居髎二穴认真攻,委中毒血更出尽,愈见医科神圣功。 《杂病穴法歌》:脚连胁腋痛难当,环跳阳陵泉内杵,冷风湿痹针环跳,阳陵三里烧针尾。 18 环跳穴研究进展 18.1 治疗腰腿痛 主穴取环跳。配穴取腰夹脊、腰俞、委中、足三里、阿是穴、承山、悬钟。常用穴每次必取,配穴随证而用。每次选4~6穴,常规消毒后针刺。环跳宜深刺,在其外下方1寸再进一针,针尖微斜向环跳,两针形成一夹角,捻转提插配合,使针感放射至腿足;其余腧穴的针感也要求能向远端放射。得气后留针30~60 min,剧痛时可适当延长。每隔5~10 min行针一次,平补平泻,针感迟钝者手法可稍重。每日或隔日针刺1次,10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中间休息3d。共治疗24例,痊愈18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为100%。[6] 针刺环跳穴,治疗腰痛100例,效果良好。 18.2 治疗坐骨神经痛 主穴取环跳、委中。疼痛向小腿外侧及外踝前放射者,配阳陵泉、悬钟;疼痛向下肢后侧放射者,配秩边、承山、昆仑;疼痛向足背或胫骨内侧放射者,配患侧髀关、足三里、解溪;继发性坐骨神经痛,即由邻近组织结构病变如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关节病等引起者,配双侧肾俞、大肠俞、秩边。环跳针刺2~2.5寸,行提插泻法,以麻电感传至足趾部3次为度;委中直刺1~1.5寸,行提插泻法,致下肢抽动、麻电感传至足趾部3次为度,不留针;其余各穴均行平补平泻法。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共治疗168例,治愈106例,显效27例,好转24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93.5%。[6] 18.3 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 患者侧卧位,健侧下肢在下呈伸直位,患侧下肢在上呈屈髋屈膝位,臀部放平,并尽量放松患侧踝关节。医者位于其身后,屈曲右肘,以右肘尺骨鹰嘴抵住患侧环跳,施以揉运5 min,再逐渐加大揉运之力,至局部酸、胀、痛、麻感觉明显时,嘱患者主动活动踝关节,治疗时间为15~20 min,每日治疗1次,6次为一疗程。共治疗50例,痊愈40例,好转10例,总有效率为100%。[6] 18.4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主穴取腰突(经验穴),在患侧腰椎棘突旁1.5至3寸之间压痛点处。足少阳经部位疼痛者,配环跳、风市、悬钟、足三里、阳陵泉、丘墟;足太阳经部位疼痛者,配秩边、殷门、承山、委中、昆仑。腰突常规消毒后,用87 mm圆利针呈60°~75°角向脊柱外上方斜刺,深60~75 mm,当针下有韧带样阻力时即停止进针,施提插泻法约30 s,使局部有酸、胀、热感并向下肢远端放射,退针至皮下,再直刺留针;环跳采用齐刺法,用圆利针先直刺l针,并于左右两旁各1寸处斜刺2针,3针齐刺,刺入深度达坐骨神经干,使针感如触电样传至足跟或足趾部。秩边用圆利针直刺75~120 mm,使针感向下肢足跟部放射;其余配穴均用毫针以常规针刺手法进针,得气后施平补平泻法。将电针治疗仪正负两极接于腰突、环跳(或秩边)上,每日1次,留针30 min,10次为一疗程。休息2d,继续下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共治疗58例,临床治愈35例,好转2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6%。[6] 18.5 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背根神经节和脊髓谷氨酸和天冬氨酸含量的影响 将SD大鼠随机分成对照、模型、假模型、电针、假电针5组,每组10只。制备坐骨神经分支损伤(SNI)模型。于造模前1日,造模次日,第4、7、9、15日,测定大鼠自由状态下损伤侧机械和热痛阈。第9日开始,电针组(2 Hz,起始1 mA,每10 min增加1 mA,共30 min)和假电针组(插针不通电)分别取“环跳”和“委中”进行干预,每日1次,共7d。第15日收集样品,用邻苯二甲醛(OPA)柱前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兴奋性氨基酸(EAAS)神经递质含量。结果:电针可显著使SNI模型大鼠的机械痛阈下降(P<0.01);假电针也有显著效果(P<0.05),但与电针仍有差异(P<0.05)。模型组脊髓微透析液中EAAs显著增加(P<0.01);经电针或假电针干预后,透析液中谷氨酸( Glu)显著减少(P<0.01),电针引起的变化大于假电针(P<0.01)。模型组脊髓组织匀浆中Glu含量显著增多(P<0.01),电针可显著降低之(P<0.01),假电针也有类似作用(P<0.05)。脊髓组织匀浆中天冬氨酸(Asp)含量的变化及电针、假电针干预后的结果与Glu类似。结论:电针对神经病理性疼痛 SNI模型有显著镇痛作用,该作用与电针显著抑制脊髓背角EAAS神经递质的释放密切相关。[6] 18.6 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灶局部皮肤组织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性的影响 将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炎症组、腧穴电针组、非腧穴电针组及对侧腧穴电针组。采用完全弗氏佐剂制备关节炎模型。对腧穴、非腧穴及对侧腧穴电针组大鼠隔日针刺,腧穴为“环跳”、“阳陵泉”,非腧穴为两穴旁开5 mm处。观察背屈踝关节疼痛试验评分、足部肿胀程度,以及关节炎大鼠踝关节周围皮肤及皮下组织GDNF阳性细胞免疫反应性。结果:炎症组大鼠注射足出现了明显的痛觉过敏和局部肿胀,同时外周局部组织GDNF表达增加。电针患侧、对侧腧穴可以显著缓解疼痛,加速炎症足肿胀的恢复,并显著降低炎症侧踝关节真皮层及皮下浅层组织GDNF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和阳性面积百分比;而非腧穴电针对照组没有显著疗效。结论:电针可以调控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炎性痛病灶局部皮肤组织GDNF的表达,从而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腧穴与非腧穴之间存在作用的差异。[6] 18.7 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灶局部皮肤组织IL1β、IL1ra mRNA表达的影响 将完全弗氏佐剂50μL注入SD大鼠左后肢外踝关节皮下造成单侧佐剂性关节炎疼痛模型。电针“环跳”、“阳陵泉”( *** 参数为0.5~1.5 V,4~16 Hz,30 min),应用跖、背屈关节评分连续观察大鼠7d内痛反应曲线,应用苏木精伊红(HE)组织化学染色方法观察病灶局部皮肤组织炎性病理反应,应用 RTPCR技术检测IL1β、IL1ra mRNA表达情况。结果:电针可明显减少炎症痛大鼠的疼痛评分,抑制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病灶局部炎性病理反应,并抑制病灶局部皮肤组织IL1β mRNA表达,促进IL1ra mRNA表达,使IL1ra/IL1β比值上升(P<0.01)。结论:电针可能通过调节炎症灶局部致炎细胞因子及抗炎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从根本上解除局部病灶免疫细胞的激活状态,达到扶正祛邪、平衡阴阳的调控作用,从外周途径缓解疼痛。[6] 18.8 对家兔坐骨神经损伤后脊髓组织中乙酰胆堿酯酶的影响 造模成功后第2日开始治疗,选取“环跳”、“委中”,常规消毒后,用1寸毫针,左手拇指或示指切按腧穴,右手将针直刺入穴内1~2 cm,行针至针下有沉紧感后,接电针治疗仪,负极接“委中”,正极接“环跳”,采用疏密波 *** ,强度以针刺部位肌肉出现轻微抽动为度,留针20 min,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休息2d,开始下一疗程。结果:电针治疗3周后,电针治疗组AChE强阳性细胞数高于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 *** 可增加坐骨神经损伤后AChE的表达。[6] 18.9 对实验性坐骨神经根压迫模型大鼠脑组织中单胺递质的影响 大鼠造模后第3日开始电针治疗,每日1次,每次15 min。取穴:双侧腰4、腰6“夹脊”,患侧“环跳”、“阳陵泉”。进针深度约1 cm,轻提插捻转后,针柄接电针治疗仪。给予连续波,频率2 Hz,电流强度以大鼠腰肌及后肢轻度抖动为度。结果表明,针刺后7~14 d产生镇痛效应时,大鼠脑组织内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增高,但后者与针刺干预无关,可能与造模有关。随着电针治疗后神经根损伤的修复、疼痛的减轻,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逐渐下降至正常,提示电针可以通过对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和良性调节作用,有效地参与镇痛及神经损伤的修复,促进神经功能的康复。[6] 人体体表面积计算器 BMI指数计算及评价 女性安全期计算器 预产期计算器 孕期体重增长正常值 孕期用药安全性分级(FDA) 五行八字 成人血压评价 体温水平评价 糖尿病饮食建议 临床生化常用单位换算 基础代谢率计算 补钠计算器 补铁计算器 处方常用拉丁文缩写速查 药代动力学常用符号速查 有效血浆渗透压计算器 乙醇摄入量计算器 医学百科,马上计算! 18.10 治疗带下病 针刺环跳穴治疗白带,用强 *** 手法,若行针时针感能达到足跟,则能提高治疗效果。 18.11 调整胃液分泌功能 针刺环跳穴可使胃酸及胃蛋白酶高者降低,使低者升高。 18.12 调整甲状腺功能 有实验报道 用甲状腺粉或硫氧嘧啶分别造成小白鼠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后,电针环跳穴,能调整甲状腺功能。 18.13 抗炎作用
2023-09-11 20:46:011

干部考察本人要参加吗

干部考察本人要参加。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参加考察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政策,了解更多的情况,有助于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为将来进行更好的工作打下基础。
2023-09-11 20:38:121

隔音符号的词语

  标注方式:   隔音符号用“"”表示。当a、o、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连写在任何一个音节后面时,将隔音符号标在音节开头字母ɑ、o、e的左上方。   例如:   fan"an翻案 fang"an方案   sheng"ou生藕 ming"e名额   xi"an西安 ku"ai酷爱   yu"e余额 pi"ao皮袄   wei"e巍峨 mian‘ao棉袄   yin"an阴暗 ji‘ang激昂   符号类型:   一种是和前边以n、ng收尾的音节相连,如果不用符号隔开,前一音节最后一个字母n、g会 被误认成后一种音节的声母。“翻案”(fan"an)会被念成“发难”(fanan),“档案” (dang"an)会被念成“单杆”(dangan)。   另一种是和前边以i、u、ü收尾的音节相连,如果不用符号隔开,两个音节常常被误认成一 个音节。“西安”(xi"an)会被念成“先”(xian),“酷爱”(ku"ai)会被念成“快”( kuai),“余额”(yu"e)会被念成“月”(yue)。   再一种是和i、u、ü以外的其他元音收尾的音节相连,不用符号隔开,虽不至于被误读成一 个音节,但元音相连,视觉上难以产生清晰的印象,给阅读带来困难。例如huaao(“花袄 ”)。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汉语拼音方案》规定了隔音符号的用法。
2023-09-11 20:38: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