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怎样解释格物致知精神词语注音

2023-10-06 06:53:41
共1条回复
黑桃云

【格物】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推究。

【致知】

  求知,得到知识。致,获得。

 

【正心】

  使心地端正。儒家提出的一种修养方法。

 

【修身】

  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指陶冶身心,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

  整齐家政。使家庭整齐有序。

 

【治国】

  使社会秩序安定。治,社会秩序安定。

 

【平天下】

  使天下太平安定。

 

【袖手旁观】

  比喻置身世外,不加过问的冷淡态度,本课指不作任何探究实验的消极观察。

 

【清谈】

  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彷徨】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自然科学】

  研究自然界各种物质和现象的科学。它包括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等。

 

【人文科学】

  即社会科学,研究各种社会现象的科学。它包括政治经济学、法律学、文艺学等。

 

【一帆风顺】

  船挂满帆,顺水行驶。比喻非常顺利,没有阻碍。

 

【诚意】

  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抽象】

  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诚意】

  使心地诚恳。儒家提倡的一种修养方法。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

  推广延伸到全国各地,流传千秋万代。

请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敬请及时采纳,

~如果你认可我的回答,请及时点击【采纳为满意回答】按钮

~~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评价点【满意】即可。

~你的采纳是我前进的动力

~~O(∩_∩)O,记得好评和采纳,互相帮助

相关推荐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题目含义

抱有探究事物的好奇心。“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四个词组合在一起,是指一种思想、观念或者理念,强调人们应该具备好奇心、审视客观事物的能力,逐步认识世界和自己,从而在不断地探索中获得真知。“应有”指的是应当具备或者应当具有的。“格物”指的是对物体进行分析、观察、研究、探究,找出内在规律。“致知”则强调通过格物,探究事物规律,提高认识水平和思维层次。“精神”则是指这种探寻真知的思想理念或态度。
2023-09-12 09:05:10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语境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典型的中国话,这句话出自《大学》,是儒家经典之一。所谓“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和研究自然界的事物,来认识世界和探究其中的道理。这个概念在中国文化中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与儒家思想密切相关。在现代语境下,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强调的是一种探究事物本质、追求真理的品质和态度。它鼓励人们从实际出发,通过实践和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智慧素质。这种精神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现代科学、技术和教育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023-09-12 09:05:18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观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尽了苦头,所以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论来源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023-09-12 09:05:261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主要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内容:全文先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而后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接着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然后作者指出中国学生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的事实,并以个人的经验为证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最后作者呼吁年轻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赏析《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全文是一篇议论文,围绕着“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进行论述的。文章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节选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023-09-12 09:05:41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主要内容概括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
2023-09-12 09:05:50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特点是什么?

"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强调通过对自然和人类社会事物的观察和研究,以及自身的反思和修养,来获得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其应有的精神特点主要包括:探求真理的精神:格物致知的核心是追求真理,而非满足于表面的现象或者形式。因此,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应该具备严谨的思维、勤于思考和探索的品质。明辨是非的能力:在探求真理的过程中,需要具备明辨是非的能力,即能够区分真假、善恶、美丑等。这需要有一种清晰的认知和判断力,以及坚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自我反省和修养:格物致知强调要从自身开始,通过对自身的反省和修养,才能更好地认知外部世界。因此,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应该具备虚心谦逊、自我反省和不断进取的品质。实践和应用的能力:格物致知并不是一种纯理论的学问,而是要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用于指导自己的行动和生活。因此,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应该具备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能够将所获得的知识和智慧转化为实际的作用。终身学习和不断进取的态度:在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是一种终身的学问。具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人应该具备持续学习和不断进取的心态,始终对外部世界保持关注和好奇心,并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修养品质。
2023-09-12 09:06:06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思路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思路如下:1、了解世界:首先,要有一种宽容开放的思维,了解世界、人类、自然和社会的本质和规律,探索事物背后的真谛,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经验或固定观念而扭曲事实。2、思考问题:其次,需要有一种质疑和批判的思维方式,能够深入问题,非常有意识地审视各种想法和观点,辨别是非,评价真伪,而不是封闭固执地接受别人的意见。3、实践应用:同时,也需要一种行动和实践导向的思维方式,能够积极地去实践所学所思,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探索更深刻的问题,不断改进自己的思维和行动方式。4、建立信任:此外,还需要建立基于信任和尊重的思维方式,与他人保持开放、理解和包容的态度,以构建合作和信任关系为基础,来共同探讨解决复杂问题。5、求取真知:最后,在格物致知的思维方式中,要有坚定的追求真理的信仰和理念,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层次,发现更深刻的真理,提高个人和社会的智慧水平。6、分析问题:在思考问题时需要学会分析各种信息,将其分类整理,并分别加以考虑与分析。7、质疑观点:接下来需要有质疑观点的意识和勇气,尤其是那些旧观念和经验,来审视其真伪,并对其进行挑战,以开阔自己的思路。8、联想思维:联想思维是常用的创造性思维方法。它的本质是通过将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寻找共同处,从而创作出一种新的思想,然后再将这种思想应用到实际中去。9、实践能力:对于学到的知识和思路要有实际的运用能力,将所学知识和经验落地实施,从而获得更为实际的体验和理解。10、自我增强: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的做法进行评价和反思,并从中归纳总结出一些通用规则,来指导今后的行动。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释义“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念。其中,“格物”意为用心去察看、观察事物,而“致知”意为通过观察事物,致使认识和理解。因此,“格物致知”大致可以理解为“通过对外在事物的观察和研究,来获得对内在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在儒家思想中,“格物致知”被认为是一种探求真理和追求智慧的基本方法。通过察看外在的事物,理解事物内在的规律和本质,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以达到求知、求真、求实、求本的境界。“格物致知”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理念之一,强调通过观察、思考、探索和实践,从外在的事物中获取对内在事物的认知和理解,不断提升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
2023-09-12 09:06:14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点是:一个人要想真正地理解世界、认识自我,必须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进行深入的观察和分析,通过切身实践得到真知实在的体验,从而达到认识真理、领悟智慧的目的。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最早出现于《论语》“学而篇”,被古代儒家强调,认为人应该不断地与外部世界交互、学习、实践,通过积累经验,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认识和思辨能力。此外“致知”则强调寻求真知、认识本质,只有真正认识到事物本质,才能够正确地对待事物、处理问题,同时也能够领悟到世界的本质和价值,实现人生的价值与意义。这种精神不仅适用于哲学领域,也适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如科学、艺术、医学等等。只有在不断的实践中追求真理、探索本质,才能够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中国传统思想中重要的思想精髓之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强调的不仅是学者或哲学家的个人修养,也是全社会发展进步的关键。在现代社会中,科技发展、文化融合和知识创新,要求更多人能够具备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在处理问题时深入思考、独立思考,用创新思维和实践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也具有现实意义,在工程师、教师、医生等职业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例如,工程师在开发新产品前必须要了解材料和工艺支持;教师在研发新的教学方法时必须先深入研究教育界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推出改革和创新性的方案。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释义"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哲学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概念,代表着一种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字面意思是“通过观察物体来进行知识的探究和理解”。其含义可以理解为通过思考事物、研究万物,认识自然规律、理解知识,探求真理和智慧。这个术语最早由杨朱提出,成为儒家学派的重要理论之一。“格物致知”是一种追求知识和智慧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在对世界事物进行深入和全面地思考和研究的过程中,如实记录并分析实验结果和过程,探求事物的那些细节,理解物质的本质规律。这种思想精髓在唐代尤其是唐代百科全书的编辑里得到全面的呈现,对整个官场文化和知识圈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至今仍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3-09-12 09:06:43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讲了什么,讲给谁听,为什么要讲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讲了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及其意义,讲给青年学生听,为了促进大家的优秀发展。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2023-09-12 09:07:22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文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丁肇中原文节选:我非常荣幸地接受《了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囚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适当也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扩展资料此文论述王阳明格竹的故事,观点与丁肇中先生相似,可以为佐证。现节选与本课相关部分。科学初到中国的时候,没有相当的译名,当时的学者就译做“格致”。格致是“格物致知”的缩写。大学里有一句“致知在格物”,但没有说明“格物是什么或是怎样做。到了宋朝,许多哲学家都下过“格物”的解说,后来竟有六七十家的不同解说。其中最有势力的一个解说是程子(程颐)朱子(朱熹)合作的??程子朱了确实有了科学的目标、范围、方法。何以他们不能建立中国的科学时代呢?他们失败的大原因,是因为中国的学者向来就没有动手动脚去玩弄自然界实物的遗风。明朝有个理学家王阳明(王守仁),他曾讥笑程子朱子的格物方法。他说:“即物穷理是走不通的路。我们曾实地试验过来。有一天,一位姓钱的朋友想实行格物,我叫他去格庭前的竹子。钱先生坐在竹子边,格了三天三夜,格不出道理来。我就自己去试试,一连格了七天,也格不也道理来。我们只好叹口气,说,圣贤是做不成的了,因为我们没有那么大的精力去格物!”王阳明这段话最可以表示中国的士大夫从来没有研究自然的风气,从来没有实验科学的方法,所以虽然有“格物致知”的理想,终不能实行“即物穷理”,终不能建立科学。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023-09-12 09:08:02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听众的反应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听众的反应如下:接纳不同观点:格物致知精神强调的是用心去发现和理解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墨守成规、抱有偏见。因此,面对听众反应时,演讲者应该保持开放的态度,接纳不同的观点和意见,不要过于执着于自己的观点。如果听众有疑虑或质疑,演讲者可以进行适当的解释和说明,让听众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在解释时,要尽可能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难以理解的概念。格物致知强调的是通过探索和思考,不断深化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演讲者可以利用听众的反应,推动讨论和交流,共同探索问题的本质和答案。在引导讨论时,要尊重每个人的观点和意见,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总结。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讲的演讲口吻应该是深沉、严谨、思考性强的。演讲者应该以平静的语调,清晰的语言,引导听众思考问题的本质,探究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达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认识人生的目的。同时,演讲者应该注重逻辑性和说服力,通过严密的论证和生动的例子,让听众深刻理解格物致知的重要性和价值。
2023-09-12 09:08:09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谁?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丁肇中。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家。1959年,丁肇中在密歇根大学毕业。1974年,已是博士的丁肇中设立了三个实验室,其中一个在纽约的布鲁克黑文实验室。1974年8月,他和研究人员发现了新的粒子,并命名为“丁粒子”,这一发现被国际高能物理界称为“物理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1974年10月18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向他颁发了诺贝尔物理奖。主要成就1、发现反氘原子核。2、跨越二十年的一系列实验,测试量子电动力学之正确性,证实了电子,缈子,及涛子为直径不超过10厘米的点粒子。3、精确测量矢量粒子之轻子衰变的相位及分支比,为夸克模型提供重要的证据。4、研究光子产生矢量介子之机制,并证实光子与矢量介子间的相似性。5、在CERN的ISR研究双缈子事例,测量矢量介子的Scaling性质及产生机制。6、发现胶子喷流。7、在正负电子对撞机PETRA上研究胶子的性质。
2023-09-12 09:08:33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

原话为“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收录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修改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课文原文,希望大家喜欢。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 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附注:本文一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同时还被选入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13课(2011年版)等。在语文出版社中,本文开头还有“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这一段话,其他几处也有改动。据语文出版社中所写,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知识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肇zhào 嘹liào望 彷徨páng huáng 2、解释下列词语。 (1) 格物致知;穷究事物的原理和法则,而总结出理性的知识。 (2)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3) 不知所措: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4)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3、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 (2) 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3)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2、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几于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3、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三、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1、《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丁肇中,是美国的物理学家。 2、“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部书。 拓展 1.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 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进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应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其见解可谓高屋建瓴,一针见血;劝说语重心长。它对我国学生是一剂良药,每个人读后都会终身受益。 2.作者说:“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试举出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即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例如,为了驳倒亚里士多德的下跌速度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的观点,伽利略在意大利比萨斜塔同时抛下两个物料相同、重量不同的物体,证明不同重量的物体在空气中自由降落时,重量与下降速度无关,不同重量的物体以同样速度落地。
2023-09-12 09:08:55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标准答案:“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023-09-12 09:09:06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段落层次划分

1~2段。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3~11段,针对论题进行回答分析,该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1层3~5段。,分析了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 第2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3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 第3部分第12段,解决问题。
2023-09-12 09:09:15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各段段意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即实验)。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层(11~12段):指出中国学生偏于理论,轻视实验,偏于抽象思维,不爱动手的弱点,恰恰缺少实验精神,并举“我”的例子加以证明。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提出希望。
2023-09-12 09:09:264

语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赏析

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下面和我一起来看语文课文《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赏析,希望有所帮助! 一、全文结构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2):提出问题──什么是“格物”和“致知”。 第二部分(3~12):分析问题──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和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真正格物致知精神在学术研究和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的重要性。 二、全文的写法及语言特点 本文是丁肇中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1、扣题开谈,适时立论。 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2、思路清晰,说理缜密。 这篇文章在论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过程中,先论述传统儒家对格物致知精神的不科学态度,接着阐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含义,逐层深入,有很强的说服力。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一气呵成。 3、风格朴实,方法灵活。 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⑴引经据典。 本文引用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材料,显示出作者一定的传统文化修养。如,文章开头就引用了《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条目,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 ⑵正反举例。 作者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具体见下表: 列举事例阐述道理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的“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国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正面事例。 这样,用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显得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⑶运用对比。 为了证明观点的需要,文章某些地方还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如第2、3段,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现代学术的基础是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有力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
2023-09-12 09:10:10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证思路

如何学习自然科学?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2023-09-12 09:10:204

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知识点

.阅读课文,归纳本文结构(重点1的解决)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深层探究课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抢答或齐答)(难点的解决) (1)实际上,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这么重要,“格物致知”中国词究竟是上面意思? 明确: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明确: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道理(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四、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重点2的解决) 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 A.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B. 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C.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2023-09-12 09:10:57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文欣赏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向大家谈谈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个名词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没有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先让我谈谈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树,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它需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由此我们可以了解,为什么基本知识上的突破是不常有的事情。我们也可以了解,为什么历史上学术的进展只靠很少数的人关键性的发现。在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地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部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100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做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附注:本文一选入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语文教科书,同时还被选入语文出版社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13课(2011年版)等。 在语文出版社中,本文开头还有 “我非常荣幸地接受《瞭望》周刊授予我“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这一段话,其他几处也有改动。据语文出版社中所写,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接受特别荣誉奖时发表的演讲。
2023-09-12 09:11:05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分段概括段意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分段概括段意:第一部分(1~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即实验)。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第1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第2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3层(11~12段):指出中国学生偏于理论,轻视实验,偏于抽象思维,不爱动手的弱点,恰恰缺少实验精神,并举“我”的例子加以证明。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格物致知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青年学生提出希望。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
2023-09-12 09:11:21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论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023-09-12 09:11:45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分论点是什么?

本文是作者一个报告中的一部分,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是一致的.但是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于是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以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为例,说明王阳明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这是儒家传统的看法决定的.  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考试的成绩很好,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常常不知所措.二是作者以“个人的经验为证”,由于受传统教育的影响,误以为靠埋头读书能应付一切,结果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这就更加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也说明了重视实验精神的重要性.  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一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结尾提出了对中国一代人的希望.
2023-09-12 09:11:53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怎样才能做到格物致知

1、多年来,我在学校里接触到不少中国学生,因此,我想借这个机会谈谈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品味: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提出了他的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全文就是围绕着这个论题进行论述的。 2、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 品味:这一段揭示出中国传统教育的目的,这个目的与丁教授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不一样。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也就是通过实验得到知识。 3、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哲学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有一天,王阳明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经验告诉我们,这种观点是不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品味:这两段文字举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证明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证明“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4、我是研究科学的人,所以重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品味:这两段文字是后面几段的总说,说明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在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才能得到。 5、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探测。比如,我们要知道竹子的性质,就要特别栽种竹子,以研究它生长的过程,要把叶子切下来拿到显微镜下去观察,绝不是袖手旁观就可以得到知识的。 品味:这一段说明实验的过程应该是积极的探测。举研究竹子的例子证明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动手栽种、研究生长过程、科学的观察。 6、实验不是毫无选择地测量,它需要有细致具体的计划。特别重要的,是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以作为整个探索过程的向导。至于这目标怎样选定,就要靠实验者的判断力和灵感。一个成功的实验需要的是眼光、勇气和毅力。 品味:这一段讲的是实验的过程不是毫无选择的测量,而是需要细致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适当的目标。并讲了对选定目标、完成目标的要求。 7、时至今天,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因为这个文化背景,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得近一百分,但是在研究工作中需要拿主意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 品味:这一段是说,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是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功课成绩很好而不会做研究。这里指出了中国学生的短处及产生的不良后果。 8、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品味:这一句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不但……而且……”揭示了两部分之间的递进关系。 9、在这方面,我有个人的经验为证。我是受传统教育长大的。到美国大学念物理的时候,起先以为只要很“用功”,什么都遵照老师的指导,就可以一帆风顺了,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一开始做研究便马上发现不能光靠教师,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当时因为事先没有准备,不知吃了多少苦。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惟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品味:这一段举了自己由于受传统教育不知吃了多少苦头的事例证明光“用功”埋头读书,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证明受传统教育的中国学生有“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践,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的弱点。 10、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品味:这是文章的最后一句话,得出结论,向青年人提出“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的要求。
2023-09-12 09:12:011

八年级下 1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课文论述的话题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是我班老师的答案)
2023-09-12 09:12:123

为什么需要格物致知的精神?

心诚则灵,似有神助。人有人性,物有物性。了知物性,人性显出。
2023-09-12 09:12:31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句子赏析

1、引经据典.本文引用了一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材料,显示出作者一定的传统文化修养.如,文章开头就引用了《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条目,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2、正反举例.作者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反面事例,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正面事例,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3、运用对比.为了证明观点的需要,文章某些地方还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如第2、3段,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现代学术的基础是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从而有力地指出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
2023-09-12 09:12:571

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

我理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是要自己放手去做,在实践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再进行改进,让自己变得更加的完美。
2023-09-12 09:13:135

12如何分析《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文章结构

南京第五十四中学 张晓愉有人说中国的孩子“高分低能”,“会读书不会研究”,缺乏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问题出在哪里呢?丁肇中教授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给了我们极大的启发。议论文常见的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引论————本论————结论一、引论部分:议论文开头一般鲜明地提出中心论点。课文第1段,概括交代讲演内容:学习自二、本论部分,常按一定的逻辑顺序展开: 是本论部分论述“应有格物致知精神”。1、“格物致知”的出处和意义。2、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致知及其原因。3、实验精神(真正的格物致知)在科学上的重要性。分论点之间的关系:并列式:就是围绕中心从同一个角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递进式:分论点之间在逻辑上是层进关系。如本“格物致知”精神?拥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对照式:王阳明“格”院子里的竹子的反面例子和正确的实验精神对照,得出结论。三、结论部分,在文章的结尾部分或者得出综合性结论,或者提出前瞻性希望等。课文第13段得出结论:希望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023-09-12 09:13:28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论点?请举例说明

事例论证,对比论证和道理论证
2023-09-12 09:13:383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第13段如何分层;结构清晰!速求!

一、熟读课文,思考一下,有些同学高分低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怎样学习才能适应现在的世界环境呢? 此题意在引导同学理解课文内容,并能联系实际思考一些问题. 有些同学之所以高分低能,是由于在传统教育的背景下,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因此考试得高分,一开始搞研究或者需要动手时,就不知所措了. 我们只有转变观念,对格物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实验精神真正变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说出来与同学们交流.然后说说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此题意在帮助同学联系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一步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一问.让学生随意说他们各自有趣的经历,可以互相交流,彼此启发. 第二问.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是:第一,寻求真理的惟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像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三、课文说:“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论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讨论一下,为什么“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并把你的看法写成片段作文.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并能写一点心得笔记,读写能力都能有所提高. “研究人文科学”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因为人文科学思想也是从实践中产生的.毛泽东同志早就说过,人的正确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实践中来的. “在个人行动上”为什么也要重视实验精神呢?个人行动不是盲目的行动,总要有一定的思想、一定的理念指导.这思想、这理念,也“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定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那就要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判断力. 关于这个练习,应该引导学生各抒己见.
2023-09-12 09:13:48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病?

九年级语文上第14课简单地说:格物致知,是程朱理学求理的方法。要求“理”,就需要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格物致知是诚意,正心的前提,诚意正心则是修身的前提,也就是说,做人首先要修身,使自己符合“理”的要求,对治家,能够使家庭和睦,大到治国,平天下。 总之,这是儒家给每个人立的规矩。 修己安人,可以顾名思义。修己,是修身,使自己的行为,言论符合“礼”,符合自己的身份,举止得体;安人,使别人能够安心和睦相处,讲求和谐下面是我自己打的希望采纳: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应是1。通过接触事物和实地试验不断获取新知识2.如果缺少,我们只能从书上获得,不能适应世界总而言之就是缺少实践
2023-09-12 09:13:56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1,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2,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3,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023-09-12 09:14:06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1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2.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3.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 . 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
2023-09-12 09:14:16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中什么是格物致知

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物理的学科,已失佚,源于《礼记u2027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是因,致知是果。格物的意思就是割除物欲,致知意思就是通达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格物致知的意思就是,物欲割除的越彻底越干净,就越容易获得通达宇宙万法的真是智慧,就越容易明了宇宙万法的终极真相。《礼记·大学》原文里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终、始即是因、果),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物格而后知至”(事物被区格辨别而智慧才能获得),“……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 由此可见,“格”是指分析明辨。 因此,“格物致知”是指辨明事物的轻重、先后、因果、善恶等诸方面,以指导自己的言行思考。“格物致知”:《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探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2023-09-12 09:14:262

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是什么?

就是题目。。。
2023-09-12 09:14:497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原文

就是上面那篇
2023-09-12 09:15:374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讲了什么内容啊?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讲了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及其意义,讲给青年学生听,为了促进大家的优秀发展。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2023-09-12 09:15:53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已失佚,源于《礼记u2027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扩展资料“格物致知”包含“实事求是”精神,但是其内涵远比“实事求是”丰富。现今流行观点与朱熹观点的差异,乃是在关于“致知”的解释。朱熹所谓的“知”是知性─包含了智慧、心得感悟与知识─而现代流行观点的“知”仅指知识,这种观念变异可能是于现今社会流行唯物论观点所产生的影响。原文节选: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2023-09-12 09:16:222

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全文内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内容:全文先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而后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接着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然后作者指出中国学生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的事实,并以个人的经验为证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最后作者呼吁年轻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赏析《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全文是一篇议论文,围绕着“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进行论述的。文章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节选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023-09-12 09:16:461

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发行的第六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尽了苦头,所以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扩展资料这篇文章可以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论题,“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第二部分(第2~12段):论述论题,这部分是文章的主体,可分为两层:(1)第一层(第2~5段):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病。(2)第二层(第6~12段):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第三部分(第13段):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023-09-12 09:16:541

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内容是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内容:全文先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而后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接着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然后作者指出中国学生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的事实,并以个人的经验为证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最后作者呼吁年轻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赏析《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全文是一篇议论文,围绕着“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进行论述的。文章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节选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023-09-12 09:17:22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中心论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中心论点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乃儒家专门研究事物道理的一个理论。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格物致知”就是通过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实地的探察就是所谓的实验。作者是一位美籍华裔物理学家,深受传统教育的影响,也因此在学习和科研中吃尽了苦头,所以特地写了这篇文章告诫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
2023-09-12 09:17:32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讲了什么?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讲了什么是格物致知精神,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及其意义,讲给青年学生听,为了促进大家的优秀发展。在中国传统教育里,最重要的书是“四书”。“四书”之一的《大学》里这样说:一个人教育的出发点是“格物”和“致知”。就是说,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用这两个词语描写现代学术发展是再恰当也没有的了。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的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但是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这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大学》本身就说,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因为这样,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便被埋没了。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阐述了实验的过程和要求:实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实验要有小心具体的计划,要有一个目标作为探索过程的向导。作者以探察竹子的性质为例,说明要得到关于竹子的知识,只有靠科学实验,消极观察、袖手旁观是无济于事的。
2023-09-12 09:17:39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事实论据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论据:事实论据:1、王阳明格竹。2、中国留学生高分低能现象。3、作者在美国学物理时遇到的困难。道理论据:第12自然段:格物致知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及意义。论证:引用论证。引《大学》里的句子。举例论证:王阳明格竹。中国留学生高分低能。作者在美国学物理时遇到的苦难。正反对比论证:王阳明格竹和第8段中科学的研究竹子的方法。
2023-09-12 09:18:20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旨是什么?

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的报告中的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作者先阐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作者解释“四书”中“格物”和“致知”的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这与现代学术的基础实地探察,即实验,恰恰是一致的。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重申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得到,而不是由自我探讨就可求到的。接着,作者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一是中国学生大都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重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最后,得出结论:“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研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都不可缺少;二是应付世界环境也不可缺少。扩展资料:这篇文章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众所周知,我国基础教育的优点是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缺点是忽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中,这个缺点甚至可以说是致命伤,它使我们的学生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因而影响到民族的振兴和国家的前途。当然,这个缺点也不是哪一天突然形成的,它有久远的文化背景,并与当前的考试体制有关。要克服这个缺点,任重而道远。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023-09-12 09:18:29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的话解释

“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怎么解释? 就是天下同行,可以传承的。正心就是找到自己的位置
2023-09-12 09:18:392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文章概括100字

这篇文章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的经验教训,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精辟地阐明了中国学生怎样学习自然科学的问题。高屋建瓴,一针见血,语重心长,对我国学生不啻是当头棒喝,每个人都由此终身受益。原话为“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收录至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时修改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同时也收入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1991年10月18日,《瞭望》周刊为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征文颁奖大会,丁先生便以《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进行演讲。扩展资料:理论来源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u2027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此段。但《大学》文中只有此段提及「格物致知」,却未在其后作出任何解释,也未有任何先秦古籍使用过「格物」与「致知」这两个词汇而可供参照意涵,遂使「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成为儒学思想的难解之谜。《现代汉语词典》2005年发行的第五版将“格物致知”解释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
2023-09-12 09:18:481

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是什么?

明格物致知精神在今天的重要性,而后揭示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作者】:丁肇中先生【身份】: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作者简介】: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以与自己中文姓氏“丁”类似的英文字母“J”将那种新粒子命名为“J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荣誉】: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并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88年被意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学奖。【理论来源】:格物致知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源于《礼记u2027大学》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论述的『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2023-09-12 09:19:051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内容?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主要内容:全文先提出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而后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接着作者从科学发展历史的角度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然后作者指出中国学生偏重于理论而轻视实验的事实,并以个人的经验为证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最后作者呼吁年轻学生要有格物致知精神。《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赏析《应有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作者是美籍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全文是一篇议论文,围绕着“中国学生应该怎样学习自然科学”进行论述的。文章首先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然后分析科学上的实验精神的重要性,接着指出“王阳明的思想还在继续支配着一些中国读书人的头脑”,深刻地揭露了传统教育的弊病。《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节选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是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在今天一般的教育里,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不管研究科学,研究人文学,或者在个人行动上,我们都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现在世界和社会的环境变化得很快。世界上不同文化的交流也越来越密切。我们不能盲目地接受过去认为的真理,也不能等待“学术权威”的指示。我们要自己有判断力。在环境激变的今天,我们应该重新体会到几千年前经书里说的格物致知真正的意义。这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袖手旁观,而是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探索。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地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2023-09-12 09:1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