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怎样理解生态文明理念

2023-10-06 06:58:46
共1条回复
cloudcone

面对我国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和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高度,增强生态危机意识,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

  (一)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

  人类在创造和享受现代文明的同时,也饱尝了高增长带来的苦果:能源紧张、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灾害频发.这些,促使人们重新思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重新思考人类行为的准则.

  (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我们党对自然规律及人与自然关系再认识的重要成果

  我们党一直高度重视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与我们党一贯倡导和追求的理念一脉相承的,是对我们党关于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新概括、再升华.生态文明观念逐步树立,全民资源节约和环保意识增强.

  (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

  尽管近年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但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一是资源约束趋紧;二是环境污染严重,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三是生态系统退化,全国水土流失严重.这些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因为我国人口众多、资源短缺、环境容量有限、生态脆弱,加之我国发展很快,发达国家几百年逐步显露的问题,在我国被压缩到几十年集中显现.另一方面是我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没有根本转变,生态文明的理念没有牢固树立,生态不文明的做法还很普遍.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关推荐

生态文明6个理念

生态文明6个理念如下:1.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2. 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3. 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4. 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5. 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6. 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2023-09-12 09:18:292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树立什么的生态文明理念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含义顺应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有力保障,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有效维护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经济建设能在良性循环下,源源不断地获得资源环境的有效供给,实现可持续发展。站在促进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对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具体遵循,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理念,完善了决策坐标,规范了实践行为。
2023-09-12 09:18:391

生态文明的理念是

这种文明的理念是关注生态环境和重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生态文明是一个新的发展理念,其核心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生态文明的理念是关注生态环境、重视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以及维护生态平衡和生态安全,同时注重人类的发展和福利。
2023-09-12 09:19:001

必须树立什么的生态文明理念?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马克思的生态文明理念:马克思在描绘共产主义时指出:“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生态文明作为文明新阶段,是自然的人化和人的自然化在新的高度上的辩证统一,是恢复自然的活力,肯定自然的价值,从而真正地实现人的价值,达到自然史和人类史相统一的有效途径,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所在。
2023-09-12 09:19:121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什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扩展资料:十八大的会议要点1、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科学发展观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2、小康社会目标: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番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0一0年翻一番。4、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2023-09-12 09:19:291

什么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理念?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不是单纯地、消极被动地顺应自然,而是积极主动、自觉的适应自然,人不是自然的奴隶,自然也不是人的奴隶,两者是兄弟朋友关系;二是文明的新境界。生态文明是不同于传统农业文明和近代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如果把农业文比作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三是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态。
2023-09-12 09:19:481

建设生态文明要树立什么样的理念

我们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生态文明理念,是对生态文明本质特征的认知,是人的思维的价值取向,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因此,我们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真正让生态文明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生态文明建设不仅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也关系政治和社会建设,必须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发展必须是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平衡好发展和保护的关系,按照主体功能定位控制开发强度,调整空间结构。历史进程:实现发展与保护的内在统一、相互促进,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清新空气、清洁水源、美丽山川、肥沃土地、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生存必需的生态环境,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保护森林、草原、河流、湖泊、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自然牛态是有价值的,保护自然就是增值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过程,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就应得到合理回报和经济补偿。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把握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的平衡点推动发展,人口规模、产业结构、增长速度不能超出当地水土资源承载能力和环境容量。
2023-09-12 09:19:561

大学生应树立什么生态文明理念?

1、大学生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和生态伦理。必须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2、大学生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和本质特征,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 3、在思想上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制定各项经济社会政策、编制各类规划、推动各项工作都必须遵循这一国策和方针。 4、在工作生活中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2023-09-12 09:20:251

生态文明的核心和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培育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生态实践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 生态文明发展注意事项 建设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而是克服工业文明弊端,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道路的过程。 由于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和经济规模,即使采用各种末端治理措施,也难以避免严重的环境影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需要大规模开发和使用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实现对自然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战略布局,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经之路。
2023-09-12 09:20:331

建设美丽中国,应树立怎样的生态理念?

建设美丽中国,应树立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的生态理念。树立更加符合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观,这是生态文明建设对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的基本要求。就如西北地区开发未利用地时要注意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一样,全国各地在制订各类涉及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和实施具体开发利用行为前,应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原则,充分考虑当地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承载能力。认真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科学确定开发规模与程度,配套实施有力的环境防治措施,切实保护现有生态环境不受大的破坏。扩展资料:建立健全规划引导体系。尽快编制实施具有综合性、基础性、战略性和约束性的国土空间规划,对国土空间组织、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国土综合整治和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统筹安排。同时,根据生态文明建设新要求,加强和改进土地规划、矿产规划及土地整治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实施,引导各类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行为科学展开。
2023-09-12 09:20:523

怎样理解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
2023-09-12 09:21:232

为什么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在经济发展中,我们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我们必须摈弃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2023-09-12 09:21:311

党的十八大提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是什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23-09-12 09:21:402

十八大党章提出的生态文明理念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ufeff
2023-09-12 09:21:591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的主要内容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的主要内容: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个总体要求的核心和实质,“就是要建设以资源节约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扩展资料: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从现实国情看,我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人均可利用资源相对匮乏,资源分布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这决定了我们不能延续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在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决不可对生态环境保护掉以轻心。面对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迫切需要,必须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从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看,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短板依然存在,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很多发展中的复杂问题都与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解决这些挑战和难题,要求我们充分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艰巨性,真正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既不能沉醉于已经取得的成就而裹足不前,也不能无视困难而急于求成,而应积极稳妥走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步,加快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艰巨性
2023-09-12 09:22:071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是什么 生态文明理念符合我国那些

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培育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生态实践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经济外部性和公平性问题,在全社会树立一种生态有价、资源有偿的理念,建立一套完善的核算体系和补偿制度。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符合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可缓解能源紧张,减轻环境压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使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是维护中华民族和人类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战略布局,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必经之路。
2023-09-12 09:22:331

如何加强生态文明观念?

1、加强生态文明观念的宣传,影响和带动周围群众和社会公众积极了解生态文明的基本内涵、历史背景、发展阶段、建设要求。2、大学生广泛开展绿色环保、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加强生态文明理念的学习,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锻炼能力,将生态文明建设自然而然地融合和体现在实践中。3、发挥自身优势,在生态文明基本理念、主要内涵、建设方式等方面不断加以完善和创新,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网络作为公共空间:人们有发表言论的自由与权利,但言论要遵循社会文明的规则,做到网络言论要文明道德、遵守社会公德和秩序、恪守法律法规底线和价值观念等,切不可让谩骂、恶语相向、发泄私愤当道霸权,建设网络生态文明,让网络世界充满善意、暖意和正能量。
2023-09-12 09:22:411

树立生态文明观念的核心是什么

1.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是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2.以培育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林业生态实践为建设生态文明社会提供了环境基础、物质保障和文化支撑3.建设生态文明要着力解决好生态建设中的经济外部性和公平性问题,在全社会树立一种生态有价、资源有偿的理念,建立一套完善的核算体系和补偿制度
2023-09-12 09:23:112

如何正确认识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观?

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全面战略部署,其中最显著的亮点有三个:一是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的总布局;二是明确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就是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三是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现实路径,就是“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保(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建(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这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理念的重要升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顶层设计的科学完善,意义重大而深远。 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生态文明作为人类文明的基础,延续了人类社会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血脉,承载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建设成果,贯穿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生态文明之所以摆上如此重要地位,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和重大的现实意义。人类自从进入工业文明以来,在创造辉煌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承受的资源危机、生态灾难、环境危机,以致发展不能持续,民生不能有效改善,人类的生存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境界,是正在积极推动、逐步形成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态。以生态文明取代工业文明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这是全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克服危机的明智之举。 多年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建设生态文明,注重节约资源,注重产业结构的调整,注重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部署。5年来,举国上下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推进上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全国近半数的省份积极开展了生态省(区、市)创建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喜人。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生态文明建设任重而道远,需要下大力气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很有远见、很有深意的重大战略举措。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 选择这样一个宏大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就是针对我国面临的生态环境状况。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制约越来越明显,环境状况总体恶化趋势没有根本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自然灾害频发。 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就是要尽快消除生态环境危机,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建设天蓝、地绿、水净为主要标志的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转方式、调结构、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制度 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应当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两型社会”、搞好制度建设。 第一,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源头上抓起。在我国现阶段的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比重始终没有突破50%。第二产业消耗了全国70%的能源资源,而重化工又消耗了这70%中的70%。加上一些地方和行业“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生产方式,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机。所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 第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搞好“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既是生态文明的本质特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两者是一个有机整体:资源节约了,有利于环境友好;环境友好的社会,资源的产出率一定是高的。所以我们必须节水、节地、节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大力保护和治理生态环境,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 第三,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一要改革干部考评制度,坚决摒弃以GDP论英雄的考核标准,代之以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考评标准,也就是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的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要完善资源环境经济政策,健全并严格执行资源环境法律法规。三要强化公民生态道德教育,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生态道德文化水平,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如今,我们已经取得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初步成效。可以预见,未来的中国,在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征程上,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2023-09-12 09:23:291

生态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是

生态文明核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生态文明核心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生态文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既追求人与生态的和谐,也追求人与人的和谐,而且人与人的和谐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
2023-09-12 09:23:5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2023-09-12 09:24:084

怎样实施可持续发展,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国家:企业:文明:

(一)实现指导思想的转变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目标,必须实现指导思想上的转变。要实现从数字减排到以质量改善为纲的转变,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的转变,从末端治理到全过程管理和风险防控的转变,从单纯考虑生态环境治理到与节能减排、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产业结构调整等结合起来转变。要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基本要求。发展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保护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两者同等重要。要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基本理念。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给自然留下休养生息、恢复元气的空间,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态文明建设千头万绪,要分清轻重缓急,确定解决问题的路线图。要一手抓当前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大气、水和土壤等污染问题以及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争取早见成效;一手抓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全面系统地统筹推进。要设定不可逾越的底线,防止出现生态环境不可逆恶化和人民群众健康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资源和能源消耗要设定上限,污染物排放要设定上限,生态环境质量要设定红线。(二)加强顶层设计顶层设计对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影响生态文明建设的因素也越来越复杂、积累的深层次矛盾问题越来越多,如何避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从源头上化解积弊,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在战略层面上必须要有“顶层设计”。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通过顶层设计,形成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和五位一体建设的法律法规体系、管理体制和政策体系。要对政府和市场做更加准确的定位,要避免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要减少政府行为的盲目性,降低生态文明建设的风险与成本。近期,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做好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向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应加强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的结合,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创建等活动。当然,“顶层设计”也需要有自下而上的动力,要通过社会各个利益群体的互动,让地方、社会及各个利益相关方都参与进来,使顶层设计更能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提高城镇化的集约智能绿色低碳水平我国人口众多而平原较少,要根据我国国土空间多样性、非均衡性、脆弱性特征,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区域发展政策,合理控制开发强度,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落实《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以主体功能区为依据,实行差别化的产业准入、环保标准等,加快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要通过采取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以及绩效评价制度等,扩大生态绿色空间。城镇是消耗能源资源、排放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主体,要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全过程,从编制规划到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各方面,都要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形成功能定位明晰、产业布局合理、体现区位优势特色、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城镇化格局。(四)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资源环境问题是与经济发展方式相伴随的,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排放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必然结果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只有实现生产方式的变革,才能从根本上缓解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减少资源消耗过度和污染排放问题。要推行绿色循环低碳的生产方式,推动各行各业按照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要求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转变,工业生产要彻底抛弃高投入、高污染的粗放式增长模式,持续推动节能减排。农业生产要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降低水、土地、农药、化肥的投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是现阶段推进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措施之一。要大力发展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提高其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要抑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要调整能源消费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节能环保产业可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物质技术基础和产业支撑,也可提供绿色就业机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空间很大。据测算,“十二五”期间,我国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节能潜力超过4亿吨标准煤,可带动上万亿元投资。环保投资需求高达3.4万亿元。促进资源循环利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有效途径。要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围绕提高资源产出率,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优先”的原则,坚持政府推动、企业实施、公众参与相结合,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构建循环型产业体系,推动资源再生利用产业化,促进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上加强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排放。除工业企业外,还应实施全方位的清洁生产,包括农业以及服务业。(五)实现生活方式的变革实现生活方式的变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人的消费方式不但会对资源环境产生直接影响,同时也会通过消费需求间接影响生产方式。因此,实现生活方式的变革意义十分重大。要大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营造良好的舆论和社会氛围,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使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成为主流价值观。落实党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要求,在衣食住行游等各方面,加快向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转变,反对各种形式的奢侈浪费、讲排场、摆阔气等行为。运用价格等多种手段鼓励购买绿色低碳产品,使用环保可循环利用产品,减少使用一次性用品,限制过度包装。(六)建立完善的生态文明法律法规体系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实施最严密的法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导向修改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清理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冲突或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法规或条文,加快完善生态环境、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方面保护和管理的法律制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污染防治、核安全等法律法规。解决法律之间相互冲突、脱节、重复、罚则偏软等问题,增强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在完善法律法规时,要侧重解决几个关键问题:(1)明确执法机关的责任,在出现问题时,知道由哪些部门和哪些人负责,该怎么做,做不好的后果是什么;(2)强化、细化程序性规定,减小地方自由裁量权;(3)完善行政执法与司法的衔接;(4)出现问题时,除了惩罚相关单位,还要追究其法人和责任人的责任;(5)要强化对服务业和消费领域环境问题的规范,增加相应的条款,特别是要把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引入环保法律。(七)推行以绩效考核改革为核心的体制改革,加强政策支持建立科学规范的绩效考核制度,是确保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目标的重要基础和制度保障。要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将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纳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考核体系,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坚决追究其责任。为使得这一新的绩效考核体系发挥其作用,需要在有关的法律法规和三定方案中给出详细的规范,使之成为一个可操作的绩效考核体系,这一体系包括绩效考核指标、监测监督办法、实施程序、奖惩措施等内容。要根据不同区域主体功能定位、不同部门的责任定位,实行差别化的评价考核制度。近年来,结合节能减排工作,我国已经形成了一些目标责任要求。应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建立更完整的生态文明绩效考核制度提供帮助。要针对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新特点,提出全面的体制改革方案,强化节能减排综合协调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支撑作用,强化政策合力。要加快推进区域联防联控,建立健全区域总量控制、重大项目区域会商、区域联合执法或异地交叉执法、区域环境信息共享及公开等制度。要健全市场机制和经济政策。加强税收体制的绿色改革,除传统的收入筹集性税外,增加具有资源、环境调节作用的税收的比例,以实现税收中性条件下的税收绿色化,形成有利于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税收体系。改革消费税,将目前尚未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不符合节能、低碳、环保要求的产品纳入消费税征税范围,抑制其消费。改革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加对利用节能、低碳、环保类原料的优惠。改革资源税,提高稀缺性、高污染和高能耗矿产的资源税税负,并适当增加资源税目,增强其对资源环境的调节作用。要鼓励绿色信贷,发展环保产业创投基金,完善市政公共事业债券。增加基本环境公共服务,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在价格政策方面,要研究提出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措施,包括差别化电价、水价等政策措施及具体的推进方案。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体制,促进生态环境外部成本内部化。(八)确定合理的投入水平,提高投入效率由于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底子不厚,财力不强,技术水平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在这种情况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确定合理的投入水平,提高投入效率。环保投入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环保投入通常是指用于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投入,一个重要指标是该项投入占当年GDP的百分比。从发达国家的情况看,这些国家由于已经基本完成了现代化过程,其环保投入大体占GDP的1.5-2.5%左右。但在这些国家快速发展时期,环保投入占GDP的百分比曾经比较高,例如日本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曾达到4%的高点。而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但由于财力有限,目前环保投入占GDP的百分比一般都在1%以下。就中国的情况来看,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和财力的增长,环保投入增长较快。据统计,我国环保投入占GDP的比重,从“七五”期间的0.7%上升到“八五”期间的0.8%,“九五”期间首次突破1%,2005年达到1.3%,2008年又上升到1.49%,“十一五”期间平均为1.45%左右。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环保投入要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5%以上才能有效地控制住污染,达到3.0%才能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考虑到我国目前生态文明建设欠账较多,我国环保投入在“十二五”期间应达到2.5%左右,“十三五”和“十四五”期间应再有所提高,“十五五”期间再回落至2.5%左右。在这种投入力度下,我国有望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取得生态文明建设的较大突破,使生态环境状况得到显著改善。除了直接的环保投入,生态文明建设还包括节能、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发展绿色产业等领域的其他活动。这些方面的资金投入边界比较模糊,不易界定,但这些活动可同时取得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是实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较小。因此,应根据生态文明建设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建设的要求,在可能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投入。除加大投入力度之外,还要提高投入效率,通过集中实施一批重大项目以及强化监测和运行管理,集中解决情况严重、影响面广、影响持久的问题。为了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长效机制,除了以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措施外,还需要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进行思考,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深入探索。例如:如何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其他四个建设的深度融合;生态文明程度以及生态文明建设投入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有哪些,程度有多大;如何确定和实施生态红线以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如何建立和实施生态责任追究制度;生态文明建设不同阶段的标志是什么,实现生态文明的标志是什么;工业文明之后的生态文明时代,如何让中国走在世界的前列,等等。
2023-09-12 09:24:321

生态文明的内涵是什么?

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天人互泰”生态文明:生态,是指生物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状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合乎客观规律和人类进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文明形式的一个新阶段,是人与自然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它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并要树立科学和正确的生态观念,约束自身的行为,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否则必遭大自然的惩罚。其理念构思,运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以博大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为人类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好画卷。天人互泰: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它将人与天的互动作思考,着重探讨“互泰”思想及“因果”循环,在科技文明时代的背景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唤醒人的道德良知,积极应对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破解面临的难题和困惑。其理念构思,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主义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一脉赓续。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好愿景,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拓宽了理论视野、提供了精神力量。生态文明、天人互泰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生态系统只有保持着平衡和稳定状态,人类社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永续发展。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等。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诚然,人类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相关,生态系统如出现恶化、甚至崩溃,人类一切文明将成泡影。而当代的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与“天人互泰”,正是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充分体现,它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维和伦理意识,立足全球与未来,必将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新动力。(文/啠囦)
2023-09-12 09:25:352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要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23-09-12 09:25:431

怎样理解生态文明理念

好好学习 天天向上
2023-09-12 09:25:585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树立怎样的生态文明理念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的总体原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体现出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我们党在认真反思和深刻总结过去发展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的有力反拨,对工业文明种种弊端的坚决扬弃,对未来中国发展路径的明确校正.昭示出我们党力求通过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跨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要素.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在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完备的生态系统,为当代和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有力保障.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有效维护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经济建设能在良性循环下,源源不断地获得资源环境的有效供给,实现可持续发展.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美丽中国,不仅要有健康的发展模式、丰富的物质成果,更要有先进的思想理念、优美的自然环境.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让我们的物质生产与自然协调,生活空间与自然融合,道德素养与自然融洽,行为方式与自然和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站在促进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对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具体遵循,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理念,完善了决策坐标,规范了实践行为.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我们在发展理念上,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对等互惠的思想.尊重自然,是科学发展的理念要求.人是自然之子,在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对自然保持必要的尊重.我们的发展,既不能走向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更不能肆无忌惮地把自己凌驾在自然之上.要始终以平视的眼光、敬重的姿态,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使我们的发展能和自然相互惠益、相互和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我们在发展决策上,要坚决恪守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的方针.顺应自然,是科学发展的决策原则.传统的工业文明在先进科技和强大资本的驱动下,对自然进行毫无节制的攫取甚至掠夺,违背自然演化规律对资源无序开发利用,罔顾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经济建设和城市扩张,使我们在急功近利中与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猝然遭遇.历史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发展决策中把自然规律作为认真衡量的要素,主动遵循、积极契合.可放则放,宜收则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我们在发展实践上,要坚定秉持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准则.重经济轻环境、重增长轻保护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利益换取经济增长,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得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污染治理,结果增长所得远远不抵治理付出,短期的经济发展成为暂时的繁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要在发展的行为过程中,坚守保护环境的准则,通过保护环境,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不竭的动力.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努力推动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的贯彻落实,必将推动在全社会形成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的良好风尚,必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社会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必将推动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
2023-09-12 09:26:311

什么是生态文明理念?

树立生态文明理念,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体现了新的价值取向。在经济发展中,我们比较注重遵循经济规律,但对自然规律尊重不够,一些地区不顾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肆意开发,对自然造成伤害,削弱了可持续发展能力。要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的,人类不是自然的奴隶,人类也不是自然的上帝。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中,人类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人类的行为方式应该符合自然规律。我们必须摈弃错误的思维方式和做法,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都要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2023-09-12 09:26:421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树立生态文明的理念是什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23-09-12 09:27:022

生态文明的含义和内容是什么?

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天人互泰”生态文明:生态,是指生物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状态。文明,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历史进程中,积累下来的合乎客观规律和人类进步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是人类文明形式的一个新阶段,是人与自然环境辩证统一的关系,它要求人类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必须尊重和爱护自然,并要树立科学和正确的生态观念,约束自身的行为,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否则必遭大自然的惩罚。其理念构思,运用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凝聚了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强调人的自觉与自律,以博大的情怀和长远的眼光,为人类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好画卷。天人互泰: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即天人和谐共生关系。它将人与天的互动作思考,着重探讨“互泰”思想及“因果”循环,在科技文明时代的背景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唤醒人的道德良知,积极应对生存发展中所面临的一切,破解面临的难题和困惑。其理念构思,据于易理、源于哲理、循于公理、合于义理,是传承、守正、创新、包容的统一,是主义马克思哲学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理念,是在“天人合一”基础上的一脉赓续。它以创新的科学方法和基本要领,不离老祖宗的根和魂,从分析人对自然的认知和改造出发,描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美好愿景,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关系的一般规律,为生态文明的构建,拓宽了理论视野、提供了精神力量。生态文明、天人互泰是人类一切文明的基础,生态系统只有保持着平衡和稳定状态,人类社会才能实现良性发展、永续发展。当今,人类生存与发展正面临着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是全人类的共同挑战……等。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已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危机。因此,人类未来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全球亟待解决的共同难题。诚然,人类文明的兴衰与自然环境的好坏直接相关,生态系统如出现恶化、甚至崩溃,人类一切文明将成泡影。而当代的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生态文明”与“天人互泰”,正是时代特征和时代精神的充分体现,它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思维和伦理意识,立足全球与未来,必将为人类发展进步注入新动力。(文/啠囦)
2023-09-12 09:27:572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应树立怎样的生态文明理念

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的总体原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体现出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我们党在认真反思和深刻总结过去发展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的有力反拨,对工业文明种种弊端的坚决扬弃,对未来中国发展路径的明确校正.昭示出我们党力求通过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跨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要素.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在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完备的生态系统,为当代和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有力保障.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有效维护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经济建设能在良性循环下,源源不断地获得资源环境的有效供给,实现可持续发展.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美丽中国,不仅要有健康的发展模式、丰富的物质成果,更要有先进的思想理念、优美的自然环境.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让我们的物质生产与自然协调,生活空间与自然融合,道德素养与自然融洽,行为方式与自然和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站在促进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对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具体遵循,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理念,完善了决策坐标,规范了实践行为.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我们在发展理念上,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对等互惠的思想.尊重自然,是科学发展的理念要求.人是自然之子,在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对自然保持必要的尊重.我们的发展,既不能走向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更不能肆无忌惮地把自己凌驾在自然之上.要始终以平视的眼光、敬重的姿态,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使我们的发展能和自然相互惠益、相互和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我们在发展决策上,要坚决恪守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的方针.顺应自然,是科学发展的决策原则.传统的工业文明在先进科技和强大资本的驱动下,对自然进行毫无节制的攫取甚至掠夺,违背自然演化规律对资源无序开发利用,罔顾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经济建设和城市扩张,使我们在急功近利中与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猝然遭遇.历史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发展决策中把自然规律作为认真衡量的要素,主动遵循、积极契合.可放则放,宜收则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我们在发展实践上,要坚定秉持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准则.重经济轻环境、重增长轻保护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利益换取经济增长,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得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污染治理,结果增长所得远远不抵治理付出,短期的经济发展成为暂时的繁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要在发展的行为过程中,坚守保护环境的准则,通过保护环境,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不竭的动力.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努力推动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的贯彻落实,必将推动在全社会形成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的良好风尚,必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社会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必将推动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
2023-09-12 09:28:081

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的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要树立()的理念。 A.顺应自然 B.依赖自然 C.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 正确答案:C
2023-09-12 09:28:301

从经济、生态、社会等多个方面谈谈:生态文明作为新提出的文明形式,有何意义?

生态文明作为新提出来的文明形式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可以让经济持续发展,让生态蓬勃发展,让社会能够继续嗯可持续的进行发展。
2023-09-12 09:28:412

如何牢固树立正确的生态文明?

1、要树立正确的平等观。人类与自然界不是征服与被征服、索取与被索取的关系,而是互利共生、和谐共存的有机整体。中国传统文化讲的“天人合一”,马克思说的“自然天生为人,人天生为自然”,闪烁着跨越时空的人类智慧之光,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说到了极致。2、要树立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地球只有一个,“资源有限,取之有度”,如果不节约资源,适必有资源枯竭的时候,因此,一定要加强资源的循环利用,着力发展循环经济。3、要树立节约的消费观。工业文明时期,人们以为更多的消费就是对经济发展更大的贡献,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著名经济学家布朗认为,“自愿地简化生活或许比其他任何伦理更能协调个人、社会、经济以及环境的各种需求,可缓和争夺稀少资源而产生的国际冲突。”4、要大力发展生态环保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要加强植被和水土保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发展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从而始终把绿色、生态、环保理念贯穿到农业发展的全过程;着力发展生态工业。要严把市场准入关,坚决控制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审批,坚决不搞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一定要严格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旅游资源,特别要提倡发展农业观光旅游,把农业和旅游业结合起来,发挥旅游资源的作用,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5、要着力倡导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包含5个“R”:Reduce-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evaluat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us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cycle-垃圾分类,循环回收:Rescue wildlife-救助物种,保护自然。崇尚绿色生活方式主要应做到以下几点:营造绿色生活方式的舆论氛围,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让人们懂得生态文明、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绿色生活方式的真正含义,引导人们自觉树立以“绿色、自然、和谐、绿色生活方式的消费习惯;提倡使用清洁能源。提倡节约用水和水资源的二次使用;养成日常生活垃圾分拣处理;提倡使用生态建筑、生态建材;倡导生态旅游,使用绿色食品、再循环食品,不食用野生动植物;提倡使用公共交通,骑自行车和徒步等等。只有这样,才能让绿色消费、生态消费成为全社会的一种习惯、一种时尚。6、要强化环保制度的实施。目前包括生态补偿的法律制度、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国民环境教育制度等等在内的环保制度,已经初步建立,但要真正贯彻落实环保制度,关键是要落实好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因为领导干部环保政绩考核制度是通过绿色GDP指标体系来强化官员的正确政绩观,把生态政绩作为考察干部政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它要求各级领导干部树立和坚持科学发展观,不仅关注经济指标,更要关注社会指标、资源指标和环境指标。那种认为多修几个广场、多盖几幢标志性建筑、抓好城市夜景亮化就是所谓政绩的观念已经过时了。强化环保制度的实施,就要求做到:凡是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产品一律淘汰;凡是不符合环保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新建;凡是超标或超总量控制指标排污的工业企业一律停产治理;凡是未完成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的地区一律实行“区域限批”;凡是破坏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一律受到严惩。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担负着重要责任,应当是生态的代言人、环境的代言人,从而克服单纯追求GDP增长的的政绩观,实现“多赢”,真正担负起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职能。
2023-09-12 09:29:001

生态文明是一种发展理念怎么理解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即工业文明之后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是以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社会形态。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吸收十八大成果的定义是: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
2023-09-12 09:29:121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是什么 生态文明理念符合我国那些基本国策和战略的要求

生态文明理念的核心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2023-09-12 09:29:256

18大提出的生态文明概念是什么

目标: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内容: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23-09-12 09:30:431

怎样理解生态文明理念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这一论断,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科学判断,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历史上,在生产力相对低下时,人类曾崇拜自然、畏惧自然.近代以来,随着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幅提高,人类开始轻视自然、藐视自然,甚至以征服者、占有者的姿态面对自然,为满足自身需要向大自然不断索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反思过去,正视现实,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尊重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人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就要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均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人类对自然应怀敬畏之心,决不能凌驾其上;就要深刻认识到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均有其独特价值,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类应该尊重一切生命.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一方面要科学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规律,减少因为无知而违背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要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因为明知故犯而违背自然规律.像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之类的做法,大都是因为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自然规律,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必须通过制度加以约束.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自然供给人类生存发展所需,人类也理应对自然担负责任,这个责任就是保护自然.保护自然也是确保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保护自然,首先要改变人类的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次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再次要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
2023-09-12 09:31:081

从个人对生态理念的理解

“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的这一论断,是基于对人与自然关系深刻反思的科学判断,对于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界的一切创造、一切存在和一切生命.历史上,在生产力相对低下时,人类曾崇拜自然、畏惧自然.近代以来,随着改造自然能力的大幅提高,人类开始轻视自然、藐视自然,甚至以征服者、占有者的姿态面对自然,为满足自身需要向大自然不断索取,使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遭受严重破坏,环境污染、生态危机日益严重.反思过去,正视现实,只有尊重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相处的科学态度.尊重自然,就要深刻认识到人只是自然界的一分子,人属于自然,而不是自然属于人;就要深刻认识到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人类生活所需要的一切均直接或间接来自自然,人类对自然应怀敬畏之心,决不能凌驾其上;就要深刻认识到一切物种均有生命,均有其独特价值,均是自然大家族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人类应该尊重一切生命.  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的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不以伟大的自然规律为依据的人类计划,只会带来灾难.”包括人类在内的自然界是一个完整有机的生态系统,具有自身运动、变化和发展的内在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实践活动只有适应自然规律,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一方面要科学认识大自然中的各种规律,减少因为无知而违背自然规律;另一方面要以制度约束人的行为,防止因为明知故犯而违背自然规律.像涸泽而渔、焚林而猎、杀鸡取卵之类的做法,大都是因为急功近利和个人贪欲而违背自然规律,这种明知故犯的行为必须通过制度加以约束.  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自然供给人类生存发展所需,人类也理应对自然担负责任,这个责任就是保护自然.保护自然也是确保人类社会永续发展的迫切要求.保护自然,首先要改变人类的发展方式,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其次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再次要加强环境保护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理念党的十八大报告创造性地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这一理念高屋建瓴、内涵丰富,为我们指明了建设生态文明必须遵循的总体原则,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升华,体现出我们党对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我们党在认真反思和深刻总结过去发展中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传统粗放式发展方式的有力反拨,对工业文明种种弊端的坚决扬弃,对未来中国发展路径的明确校正.昭示出我们党力求通过调整和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实现发展方式的根本跨越,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全面和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改善民生的迫切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的自然环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进一步提高生活水平的基本要素.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在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发展的同时,保持良好的环境和完备的生态系统,为当代和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经济发展离不开资源环境等生产要素的有力保障.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有效维护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平衡,使经济建设能在良性循环下,源源不断地获得资源环境的有效供给,实现可持续发展.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顺应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根本要求.美丽中国,不仅要有健康的发展模式、丰富的物质成果,更要有先进的思想理念、优美的自然环境.只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让我们的物质生产与自然协调,生活空间与自然融合,道德素养与自然融洽,行为方式与自然和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一生态文明理念的确立,是站在促进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高度,对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基本要求、统筹兼顾根本方法的具体遵循,进一步丰富了发展理念,完善了决策坐标,规范了实践行为.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我们在发展理念上,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对等互惠的思想.尊重自然,是科学发展的理念要求.人是自然之子,在寻求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要对自然保持必要的尊重.我们的发展,既不能走向人与自然的尖锐对立,更不能肆无忌惮地把自己凌驾在自然之上.要始终以平视的眼光、敬重的姿态,考量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存在和发展的权利,使我们的发展能和自然相互惠益、相互和谐.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我们在发展决策上,要坚决恪守遵循和顺应自然规律的方针.顺应自然,是科学发展的决策原则.传统的工业文明在先进科技和强大资本的驱动下,对自然进行毫无节制的攫取甚至掠夺,违背自然演化规律对资源无序开发利用,罔顾环境承载能力进行经济建设和城市扩张,使我们在急功近利中与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猝然遭遇.历史的深刻教训告诉我们,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在发展决策中把自然规律作为认真衡量的要素,主动遵循、积极契合.可放则放,宜收则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要求我们在发展实践上,要坚定秉持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准则.重经济轻环境、重增长轻保护的“先污染后治理”发展模式,给我们带来了惨痛的教训,一些地方以牺牲环境利益换取经济增长,导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得不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污染治理,结果增长所得远远不抵治理付出,短期的经济发展成为暂时的繁荣.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就要在发展的行为过程中,坚守保护环境的准则,通过保护环境,为我们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不竭的动力.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对环保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下,积极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努力推动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手段,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  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的贯彻落实,必将推动在全社会形成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的良好风尚,必将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社会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必将推动实现天蓝、地绿、水净的建设美丽中国目标.
2023-09-12 09:31:181

下列不属于生态文明理念的是( )。

【答案】:D本题考查的是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炉自然的理念。
2023-09-12 09:31:271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方针?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方针有:1.节约优先2.保护优先3.自然恢复为主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23-09-12 09:31:361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理念是什么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2023-09-12 09:31:472

钗头凤 唐婉 原文翻译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钗头凤·红酥手》是宋代文学家陆游的词作。译文如下: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春风多么可恶,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满杯酒像是一杯忧愁的情绪,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错,错,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地消瘦。泪水洗尽脸上的胭脂红,又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永远相爱的誓言还在,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莫,莫,莫!赏析: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己的笔墨,上片由追昔到抚今,而以“东风恶”转捩;过片回到现实,以“春如旧”与上片“满城春色”句相呼应,以“桃花落,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句相照应,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搜狗问问)
2023-09-12 09:27:491

苯基溴化镁试剂与甲酸乙酯和甲醛化合物作用反应式??产物是什么?

PhMgBr+HCOOC2H5-->PhCH(OH)Ph 就是二苯甲醇;PhMgBr+HCH-->PhCH2OH 产物是苯甲醇。 反应条件分两步,第一步是在乙醚中进行,第二步是酸化水解。
2023-09-12 09:27:511

初一 角的度量 (说明理由) 5分之3直角=() 22.5度=()平角

你好!5分之3直角=(2.4)22.5度=(0.3)平角5分之3直角=3/5*90°=54°=2.4*22.5°5分之3直角=3/5*90°=54°=54/180平角=0.3平角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望采纳。
2023-09-12 09:27:531

草原天路堵车怎么规划路线?

6月1日这个好消息,草原路就要对外开放了!周末自驾游还有一个好地方。草原天路一般有两路,主要分为东西两路。但是草原天路是一个没有管辖权的旅游景点,人多的时候会堵车!尤其是在北京。草原天路以野狐岭分为天路东线和天路西线。草原路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北县。从010到1010,天禄东线全长97.8公里,不休息要开两个半小时。一般时间紧张的徒步爱好者会选择前往东线(如下图)。1、天路东线天路西线全长32.8公里,不休息开车一小时十分钟。(如下图所示)2、天路西线天禄东线从哪个口天禄:a、从野狐岭入口到天空路,路线:走张世高速(S10)到野狐岭收费站下车。(注:7、8月旺季特别拥堵)野狐岭入口附近有野狐岭军事要塞,有中都草原景区。输入如下所示的导航文本。移动导航输入文本地图b、从花皮岭口到天堂路,路线:走张承高速(首都绕城高速G95)到花皮岭收费站下车。花皮岭附近的天禄路,被徒步者普遍认为是非常漂亮的一段。附近有花皮岭景区、天路大本营游乐区、塔纳谷。而且堵车也不容易。去中都草原也很方便。输入导航文本,如下所示。移动导航输入文本地图C.住在花皮岭附近的驴友推荐龙客栈,干净卫生,饭菜可口。老板老实,客栈对面是连绵不断的山。爬上山去呼吸高氧纯净的空气,看日出日落,其他的山在天空下都显得矮小.一定要提前预订,旺季很容易订不到房。客栈附近有加油站,不用担心货源。输入导航文本,如下所示。3、路线选择回北京,肯定大堵车。推荐一条更好的路线。出发:北京-赤城温泉-花批岭-绿柳庄园回来:绿色庄园-野狐岭-东方花园-小镇边城-北京
2023-09-12 09:27:561

求死亡通知单结局.最后文成宇的尸体被谁偷走了?

没看小说只看剧
2023-09-12 09:27:569

如何规划我们的登山路线

登山路线的规划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曾经走过的熟悉路线,这种情况只需要事先根据自己最近的身体状态,来做出一个距离和时间的规划即可,即最近体能好,就走的距离长一些,时间久一些,而最近体能一般,就适当距离短一些,时间短一些,亦或者根据当天当时的情况,随意溜达,但要注意,若未有露营计划的应在日落两小时前下山即可;而对未知或有部分路线不熟悉的路线,则就需要对你找到的参考导航轨迹,根据自己能力,做出重新修正和调整。 同样距离的山路,要比平路多消耗两到三倍,甚至更多的体能,这个变化会随着坡度和个人体能的变化,而出现不规律的非线性的变化,缓坡约是两倍左右,陡坡在三倍以上,刚开始接触登山的人,其体能的消耗会更多,而这个体能消耗的变化,会随着你多次锻炼以后,有小幅下降,但是因为你体能的不断提升,你会感觉爬的越来越轻松,越能观赏到更多的美景,从而享受到更多的爬山乐趣。 而在日常登山活动中,人眼对坡度的认知误差远远大于距离误差,而未经锻炼和修正的眼晴,常常会将看见的坡度值夸大了约一倍左右,下面是一些关于实际坡度值的区分描述,供大家在登山中规划路线时,做出一个对比和参考。 缓坡,陡坡,大陡坡的区分,山上成熟的山路一般在10到15度(即垂直高度与水平距离之比约1/6到1/4,下同)之间,这是为缓坡,容易通过,10度(约1/6)以下大多数人感觉较轻松;到18度(约1/3)为陡坡,较费力;27度(约1/2)以上为大陡坡,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非常费力了。角度值的计算方法是在等高线地图上测量得到两点间的垂直高度和水平距离,用三角函数arctan(垂直高度÷水平高度)计算得出角度坡度值。 每个人,因体能和经验的不同,可以通过的最大坡度是不同的,通过记忆回顾和在等高线地图上分析自己的历史轨迹,得到自己的体能可以通过的最大陡坡,舒适坡度,这个数值在一定时间内是稳定的,但随着自己体能和能力的提升,一段时间后会有提高,当同一路程,自己感觉明显轻松后,再次分析,得到新的最大可通过坡度数值,而这个坡度值将做为一个变量,来规划和修正你的登山路径。 对于不熟悉的路线,可以从各种不同网站和与他人分享的方法,得到尽量多的沿途轨迹,同时搜集一些周边轨迹,以备下撤路线的规划选择。将得到的各个轨迹在等高线地图上,进行显示分析,选择出一条各段坡度自己都可以通过的轨迹,若之后仍感觉轨迹中经过的某一段坡度对自己有难度时,这时从等高线地图上新建规划出一条较缓坡度的轨迹,保存。一般在等高线图上,等高线密集,坡陡,越疏远则越缓和,在图上还会有一些凸起的变化,从高处向低处凸起的是山脊或山楞,从低处向高处凸起的是山谷,绿色或其它深色区域为高大乔木,可舒服通过,白色或其他浅色区域为低矮灌木丛,会有枝剐刺扎的情况。然后在卫星图上察看此新建的轨迹是否是山路,若不是,则察看是否有不可通过的断崖,大石,水流等,若有则再次选择绕行,将这段新建轨迹加以修正后保存。卫星图的判读方法一般可通过局部放大来实现,或者截屏后用修图软件来放大和提高清晰度。若有多段需要修正的,重复上面的方法,继续分析新建修正,直至轨迹结束。对自己越容易的轨迹,需要修改的地方就会越少。最后通过拆分合并得到一条新轨迹,作为自己将要登山的轨迹使用。 另外在熟悉的山友中得到的轨迹,需要修改的地方会很少,幸运时也有可能不需要修改。 若找不到可以借鉴的轨迹,也可以根据自己可通过的坡度,先直接在等高线地图上新建轨迹,然后在卫星图上修正保存。 总之,轨迹在登山起到是一个辅助参考,给出一个路径和方向的导引,登山时以实际的山路为准,因为民用地图和GPS的准确度的原因,时常会出现一些地图中没有陡坡断崖或其他未知情况,这时我们应结合自己的体能以及经验和应对意外的能力,来决定是按原导航轨迹走,还是就近选择缓坡绕行,同时,注重自己的感觉,若出现犹豫是上还是不上的时候,应该选择不上,因为犹豫是你的身心已经做出了一个判断,你的能力不足以充分面对的前方情况,所以信心不足,所以犹豫,所以为了自身安全,请缓坡绕行。 最后,我们在日常生中多做一些其它的体能锻练,来提高体能的储备,多学习一些爬山相关的知识与能力,登山中体能以及其它能力经验的储备,要大于将要面对情况,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应对各种意外情况,安全出门,平安回家,我们才能有能力一次一次的享受爬山的乐趣。
2023-09-12 09:27:481

我想和朋友家的电脑能资源文件共享,该怎么做?

搞个交叉线连接就可以了啊!!呵呵
2023-09-12 09:27:466

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

问题一: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用符号什么表示 角的度量单位是“度”,符号是“°”,例如“30度”表示为30° 问题二:角的度量单位之间的换算进制是多少 角度是60进制.也就是说,1度=60分.1分=60秒. 12°5 = 11°60"5 11°60"5 - 2°55" = 9°5"5" ------------------ 12°退一度出来变成11°60".减一度加60分,本身的角度没有变,但是呢,变的容易让我们运算了. 所有 12°5 = 11°60"5 然后度相减,分相减,秒相减.11°减去9°等于2°,60"减去55"等于5",5减去0还是5. 所以结果就是 2°5"5 问题三:角的度量单位是1度,记作( ) 角的度量单位是1度,记作( 1°)
2023-09-12 09:27:451

镇江旅游攻略一日游最佳线路

镇江旅游攻略一日游最佳线路是:九里风景区(季河桥—季子像—季子庙—九里沸泉)—柳茹村(柳茹古巷道—贡氏宗祠—眭氏节孝坊)—庄湖湿地公园。镇江,古称京口、润州、南徐,是江苏省辖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区城市,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江苏省西南部,西衔南京,南靠常州,北邻扬州。截至2018年,全市下辖3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镇江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春秋时称为“朱方”,战国时改称“谷阳”,秦朝时称“丹徒”,三国时为“京口”,南朝宋在京口设“南徐州”,隋统一后改置“润州”,镇江之名自北宋至今,民国时期为江苏省省会。自然资源1、植物资源镇江市木本树种有74科183属394种和变种,自然植被分为针叶林、落叶阔叶林、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草丛和水生植被等7个类型,栽培植被则包括大田作物、蔬菜作物、经济林、果园和绿化等5个类型。2、动物资源镇江市常见主要动物分为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两大类,无脊椎动物有原生动物、多孔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等,脊椎动物有鱼类、两栖类、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动物,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白鱀豚、白鲟、鹳、丹顶鹤、大鸮、中华鲟等。3、矿产资源镇江市发现的金属矿产有铁、铜、铅、锌、钼、钨、金、银、铼及镉等10余种,矿床(点)47处。非金属矿产有白云石、石灰石、大理石、膨润土、珍珠岩、沸石、耐火黏土、硅石、型砂及红柱石等,化工非金属矿产有硫铁矿、岩盐、泥炭、磷及含钾岩石等。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镇江
2023-09-12 09:27: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