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样维护生物安全?

2023-10-07 17:56:57
共2条回复
max笔记

日常生活中我们维护生物安全要做到:

1、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这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内容。要充分认识生物安全立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立法确立维护生物安全的基础性制度,突出风险防范,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依法划定生物技术发展边界,保障和促进生物技术健康发展。

2、风险预防原则,它是绝大多数国家普遍采用的生物安全监管原则,是首要原则,是成本最低也是最为有效的管理原则。

3、科学证据原则,它是对风险预防原则的合理制衡,以防止风险预防原则的滥用。

4、分级管理原则,它是根据生物安全威胁程度不同而采取的区别管理对策。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1、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并借鉴发达国家治理经验,尽快出台国家生物安全发展规划,加快生物安全战略布局,加快建立全国范围的、完善的监测与预警系统;要加强健全生物安全监管制度,实现发展与管控相协调。

2、要加强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提升生物威胁应对能力;要推动生物安全法律政策的健全和实施,保障生物科技健康发展。

左迁

不吃野生动物,减少环境污染。

相关推荐

生物安全名词解释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生物安全主要内容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外物种入侵、生物恐怖袭击、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生物遗传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流失。广义上: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狭义上:生物安全是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扩展资料:基因工程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如今世界各国对基因工程研究及其产品的应用已有了高度的重视,实际上就是涉及“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安全性,简单说,就是生物体对人体及生态系统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对人和生态系统是否还依然安全。虽然有众多争议,基因工程的发展仍然日新月异,在有些国家,基因工程农产品已经上市,我国也很快会有基因工程农产品上市。应该说,只要完善基因工程操作和适当的法律法规,就能把基因工程的危险降至最小(如果有的话),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2023-09-12 14:53:031

生物安全的概念及内容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具体内容主要包括:1. 转基因生物安全:指对转基因生物进行风险评估、控制和管理的过程。2. 人体健康安全:指防止微生物、寄生虫和昆虫等生物病原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3. 生物技术安全:指对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进行安全管理,以防止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4. 实验室安全:指实验室工作人员在进行生物实验时,必须遵守的实验室规定和操作规程,以确保实验过程的安全。5. 生态环境安全:指防止生物技术的开发和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为了保障生物安全,我国制定了《生物安全法》,并于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此外,《“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也提到了要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
2023-09-12 14:53:262

生物安全指的是什么

生物安全指的是: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也指人工栽培植物逃逸造成野生植物的基因污染,以及外来物种造成本地物种基因污染或灭绝。生物安全风险来源是近些年,随着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和前沿生物技术的发展,涉及生物安全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外来物种入侵、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及生物安全构成重大威胁。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门安全的重要内容。因此,要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切实筑牢国家生物安全屏障,具体防控措施分为以下几类:1、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2、研究、开发、应用生物技术。3、保障实验室生物安全。4、保障我国生物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的安全。5、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6、应对微生物耐药。7、防范生物恐怖袭击,生物武器威胁。
2023-09-12 14:53:351

什么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指在生物技术研究、应用及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商品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能会危及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性问题。它也指人工栽培植物逃逸造成野生植物的基因污染,以及外来物种造成本地物种基因污染或灭绝。生物安全是人的健康、动植物健康、生态环境健康三者安全统一的概念,其风险来源包括遗传修饰生物(如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外来有害生物的引进和扩散,各种传染病、害虫、真菌、细菌、线虫、病毒和杂草等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另外,生物安全也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2023-09-12 14:54:023

什么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三条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生物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危害生物安全的行为;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对公众健康、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造成危害的风险程度,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类。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风险分类标准及名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2023-09-12 14:54:131

生物安全是指

生物安全是指保护人类和生物系统免受生物威胁和危害的一系列措施和实践。它涉及预防、监测、控制和应对生物风险,以确保生物资源、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安全。生物安全的关键方面包括防止生物恶意利用、遏制疾病传播、确保生物技术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维护生物多样性。这需要建立强大的监测系统、制定适当的法律和政策、推动国际合作以及加强公众意识和教育。维护生物安全是保障人类福祉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2023-09-12 14:54:221

生物安全是什么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生物安全法。这部法律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在这个定义中,与生物有关的因素是生物安全问题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全的客体。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效应。与生物有关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技术。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由微生物特别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如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
2023-09-12 14:54:301

什么是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所谓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基因工程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世界各国对基因工程研究及其产品的应用已有了高度的重视,实际上就是涉及“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安全性就是生物体对人体及生态系统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对人和生态系统是否还依然安全。
2023-09-12 14:54:381

生物安全包括哪三方面

生物安全是指预防、控制和应对生物威胁的综合性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预防和监测:生物安全的核心是预防病原体的扩散和入侵。这包括加强边境检查、实施早期预警系统、建立生物安全实验室、监测和追踪疫情等。预防和监测的关键是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生物威胁。2. 控制和应对:一旦发生生物威胁,需要迅速采取控制和应对措施,以减少损害和传播。这包括采取隔离措施、制定紧急应对计划、开展疫苗研发和生产、提供有效的医疗救治、宣传和教育公众等。3. 国际合作:生物安全是全球性的挑战,需要国际合作来加强防控能力和信息共享。国际合作包括加强国际间的信息交流、合作研究、技术援助和资金支持,共同应对跨国界的生物安全威胁。
2023-09-12 14:54:491

生物安全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生物安全指的是保护人类和动植物健康,维护生物多样性的过程。在不断的科技和技术进步中,生物安全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重要议题。以下是生物安全的几个方面:预防和控制疫情爆发生物安全包括预防和控制疫情爆发。在全球范围内,各国政府、卫生组织和研究机构一直致力于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爆发。这意味着需要投入更多的财政和人力资源,尤其是重症传染病(如SARS、禽流感等)的研究和防控。遏制基因编辑技术滥用风险随着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基因编辑技术已经成为生物安全领域的一个重要议题。研究和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的时候,需要注意可能产生的风险,避免滥用使得科技的应用被恶意利用,产生意外的疾病和生物问题。控制外来物种入侵外来入侵物种是生物入侵领域的专业用语,指的是在原生生物群体中不存在的生物入侵。外来物种会破坏生态环境和生态平衡。对于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和控制是生态保护和生物安全的必要环节。加强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转基因食品是生物安全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对于食品生产企业来说,应该坚持诚信经营,标注食品产品的基因改造情况,以确保消费者的知情权,保障社会公众的健康权益。加速遗传资源保护的进程遗传资源保护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自然资源、野生动植物的遗传资源,重视对这些资源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同时,也可以促进新一轮农业技术革命的发展,发掘和利用新的资源。作为生物安全的一部分,保护遗传资源至关重要。加强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各国已经加强制定生物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要求企业、科研机构等各方主体要有基本的生物安全意识,确保生物实验和生物技术的合法合规使用。同时,国家需要不断完善法规,建立健全相应的法律执行机制,才能更好地保障生物安全。总结生物安全涉及众多方面,从防范疫情、遏制基因编辑技术滥用、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等方面入手,加强转基因食品标识管理,加速遗传资源保护的进程,进一步完善生物安全法律法规的制定与执行,才能更好地保障生物安全,维护全球生态平衡和人民生命与健康安全。
2023-09-12 14:54:581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三条,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生物安全学说意义虽然有众多争议,基因工程的发展仍然日新月异,在有些国家,基因工程农产品已经上市,我国也很快会有基因工程农产品上市。应该说,只要完善基因工程操作和适当的法律法规,就能把基因工程的危险降至最小(如果有的话),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2023-09-12 14:55:191

生物安全包括什么

  生物安全包括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等等。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生物安全性是指生物体对人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对人是否还依然安全。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
2023-09-12 14:55:361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三条,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生物安全学说意义虽然有众多争议,基因工程的发展仍然日新月异,在有些国家,基因工程农产品已经上市,我国也很快会有基因工程农产品上市。应该说,只要完善基因工程操作和适当的法律法规,就能把基因工程的危险降至最小(如果有的话),更好地为人类造福。
2023-09-12 14:55:442

生物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所谓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2023-09-12 14:56:093

生物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所谓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生物安全包括对实验人员、实验室,乃至环境保护的要求。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根据操作不同危险度等级微生物所需的实验室设计特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及操作程序,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可以分为基础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和最高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2023-09-12 14:56:2110

生物安全范畴包括哪些

生物安全范畴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恐怖袭击、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生物遗传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流失,也是实验室生物安全中一级防护屏障中最基本的安全防护设备。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生物安全法。这部法律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2022年5月,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已列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
2023-09-12 14:56:481

生物安全包括

生物安全包括一系列措施和政策,旨在预防、控制和应对生物危害和威胁,保护人类、动植物和环境的健康与安全。这些措施涉及实验室安全、生物材料的安全管理、传染病控制、生物恐怖主义的防范、农业生物安全等方面。
2023-09-12 14:57:061

什么是生物安全?

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除了对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恐慌之外,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带到了地狱之门。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对SARS的所有猜测,都直接和人们日益关注的全球问题相关联: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对生物危害的检测、评价、监测、防范和治理的科学技术体系,是研究各种生物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技术、工程设计和设备等,防止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实验室和环境受到具有潜在传染性的物质和生物毒害物质的危害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生物安全问题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传染病的巨大危害 传染病包括人、动物、植物传染病,尤其是人类传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问题,传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国,传染病仍然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另外肝炎、结核、流感等传染病每年仍在全国部分地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或暴发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 20世纪整个国际社会为禁止生物武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进入21世纪,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却已大大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仍在继续研制和发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以美国“炭疽事件”为标志的生物恐怖对国际安全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是首位分离出冠状病毒,并发现冠状病毒变种是SARS病原的学者。SARS病毒属于RNA病毒,这种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与其他病毒基因进行重组,进而变成为新病毒。而且许多实验结果也显示,以这改变方式产生的新病毒,毒性会比亲代病毒更强。许多动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又很容易出现变种,极具危险性。因此,袁国勇认为SARS病毒很有潜质,成为除了天花以外制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正如目前广受关注的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后对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等都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体细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讲,外来物种的入侵、生物资源的流失有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转基因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大威胁。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较其他理化实验室或其他各类实验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个人以及与其接触的周围环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安全与和平的大命题。近年来,特别是美国“炭疽感染事件”后,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文件,见诸于各类媒体。SARS的全球流行无疑会使全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并将其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 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 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 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辩题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列举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坏处,因为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着坏处的话,那么对方就很可能抓住这一点攻击你们:对方辩友,你们总是列举科技的种种坏处,似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难,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人类还要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你对于辩题的理解,这个理解的精髓在于:我们为什么要找出科技给人带来的坏处。这才是你方观点的关键,为什么呢?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砸烂愚昧和落后,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这个时候我们强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灾难正是为了这把双刃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类而不是相反。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因为对于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够使得科技始终在人类的掌握之下不会反过来祸害人类。 观点确立之后,一些必要的例子自然是要有的,其实例子很好举: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另外还有层出不穷的核事故,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最有名(具体数据请你自己上网搜索),化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们的火药和炸药也伤害了数千万计的人类同胞。我们的化学合成技术是的我们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现在我们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扰,被化学污染所毒害,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化学粘结剂,还有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是的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们已经能够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了,可是这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是在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总之,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弊端危险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以上这个回答是我在回答“科技给人带来的坏处”时的回答。这两个辩题基本相通,不知道你的这个辩题是不是描述的准确,如果是准确的话,这个的关键点还是如何来看待科技的弊端?是不是有弊端我们就不发展了,或者说为了避免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弊端我们宁可退回原始社会。这当然不对,所以我们发现并揭露科技的弊端是为了扮演一个理性批评者的角色,比如有人发现了佛里昂对臭氧层的害处并没有使人类停止使用电冰箱而是采用了其它的冷媒。人类发现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之后,并没有停止使用相关的燃料,但是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来限制温室气体得排放。同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你方的观点就是一个理性得批评者,正是因为一个个理性得批评者才使得人类一次又一次从自我毁灭中得以幸存。这就是你们的立论点。人类的发展总是需要一部分人扮演批评者得角色,而言论自由得核心就是保证那些批评者德自由,保障人类获得不同意见的权力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力拔山河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
2023-09-12 14:57:161

解释一下生物安全的定义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2023-09-12 14:57:382

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所谓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所能造成的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生物技术或基因工程产品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吃的转基因食品、氨基酸﹑维生素、药物,穿的转基因棉花,用的各种各样的基因工程酶制剂﹑增稠剂﹑有机酸﹑乳化剂,表面活化剂﹑食用色素﹑食用香精及调味料、合成靛蓝、限制性内切酶等都无不渗透着基因工程的作用。基因工程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目前世界各国对基因工程研究及其产品的应用已有了高度的重视,实际上就是涉及“生物安全性”问题。生物安全性,简单说,就是生物体对人体及生态系统是否安全,一般特指生物体经过基因工程改造后对人和生态系统是否还依然安全。
2023-09-12 14:57:491

什么是生物安全?

1.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与其所生存自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每一物种的消失,必然会减少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恶化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限制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2.生物入侵。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给当地生物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而这种危害常常是灾难性的。3.转基因生物。人类为了自身的生活并获得足够的食物,大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目前人类栽培、养殖的生物和基因,出现了转基因生物。这对于一个地区和全球生态系统是福是祸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就存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地球上的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进化,各自拥有区别于其他物种生物并且相对稳定的遗传物质基础——基因。在自然规律下,交叉繁殖只会在相同的物种之内发生,使得物种的变化速度相对缓慢。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基因技术的进步对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种群也带来了基因杂交、漂移、变异的风险。大量的转基因生物形成了特殊的生命形式,以超过自然进化千百万倍的速度介入到自然界中来。这是否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危害,还不得而知。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可能造成农作物品种单一化,形成害虫害草的抗药性,威胁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遗传。转基因生物还可能导致野生生物种类资源缺失,并极有可能使变异后的基因或转基因通过生态和遗传渠道影响整个地球的生物和生存环境。
2023-09-12 14:58:021

生物安全坚持什么原则

法律分析:生物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三条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
2023-09-12 14:58:111

生物安全属于什么安全

生物安全属于非传统安全。生物安全是在生物技术研究、应用及生物技术产品研究、开发、商品化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可能会危及生物多样性、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安全性问题。也指人工栽培植物逃逸造成野生植物的基因污染,以及外来物种造成本地物种基因污染或灭绝。生物安全在我们的周围无处不在,它与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都密切相关。生物安全在农业领域中,指遗传修饰生物(如转基因作物)对人体及生态系统造成的安全性问题。在生态领域中,指外来有害生物的引进和扩散,各种传染病、害虫、真菌、细菌、线虫、病毒和杂草等。除此之外,生物安全还包括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实验室生物安全、微生物耐药性、生物恐怖袭击等。生物安全是人的健康、动植物健康、生态环境健康三者安全统一的概念。生物安全风险来源:近些年,随着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和前沿生物技术的发展,涉及生物安全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外来物种入侵、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问题日益凸显,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及生物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2023-09-12 14:58:211

属于生物安全的范畴有哪些

  生物安全的范畴就是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与威胁。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   生物安全问题引起国际上的广泛注意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1985年由UNEP、WHO、UNIDO及FAO联合组成了一个非正式的关于生物技术安全的特设工作小组,开始关注生物安全问题。
2023-09-12 14:58:421

生物安全四级的病毒是什么样的

一、生物安全等级一所有特性都已清楚的病原体,不会导致研究人员患病。例如犬传染性肝炎病毒、杆状病毒、豚鼠疱疹病毒、松鼠猴疱疹病毒、金黄地鼠白血病病毒等。二、生物安全等级二传染力中等的病原体,与一些常见人类疾病相关,有潜在的危险性。例如甲肝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人偏肺病毒等。三、生物安全等级三传染力高、发病可致命的病原体,需要专业防护。例如SARS冠状病毒、MERS冠状病毒、新冠病毒、艾滋病毒、西尼罗河脑炎病毒、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等。四、生物安全等级四传染力高、发病高概率致命或大量特性还不清楚的病原体,需要高规格的防护。目前还没有管用的疫苗或治疗方法。例如阿根廷出血热病毒、刚果出血热病毒、埃博拉病毒、瓜纳瑞托病毒、动物感染的汉坦病毒、B疱疹病毒、亨德拉病毒等。
2023-09-12 14:59:431

什么是生物安全及其目标

生物安全(biosafety)/ 生物技术安全 狭义: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的潜在危害。 广义: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转基因产品、生物技术、天然生物因子等)对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目标:保护环境和人类的安全,维持生物多样性
2023-09-12 15:00:111

为解决好生物安全问题,我们人人有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好哪几?

为解决好生物安全问题,我们人人有责,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做好哪几?社会
2023-09-12 15:00:224

实验室生物安全都包括哪些内容?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室防护设施、个人防护装备、物品管理体系、相关仪器设备等生物安全是指避免危险生物因子造成实验室人员伤害。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几大功能模块为:1、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模块包括系统的公告管理,用户管理,数据字典。2、实验教学管理:实验教学管理是指对老师教学过程的整体管理,包括对教学计划,教学资源上传,文档,学生数据报表,成绩的管理。扩展资料:建设方式:实验室最重要的就是仪器设备、耗材和教学,实验室管理系统必须包括这三个方面的管理。所以实验室管理系统的功能模块必须包含这几个方面:1、仪器设备管理模块;2、耗材(低值品)管理模块;3、教学管理模块。其中教学管理模块可加入实验室预约,以及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及实验数据处理等实验前必须确定的熟悉的知识的再次回顾温习等功能。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验室管理系统
2023-09-12 15:01:091

猪场应该怎么做好生物安全体系?

内部生物安全,猪群单向流动,批次化或者全进全出模式,消毒计划,舍内舍外消毒流程,不同人员的工作服颜色标识,便于区分,防止交叉,猪舍单元式在圈舍建设上也要让猪舍设计符合猪的生长发育,比如说圈舍地面要有一定的斜度,容易清扫避免粪便长期的停留。而且圈舍要有一定的通风口,能够及时换气,保持清洁的空气。尽量谢绝参观活动,必须时参观者应与工作人员进场一样对待。会客要有离开生产场所的专用会客间。重视电工、木工、水管工等工作人员的管理,不让他们与猪群接触。疾病感染几乎是所有养猪生产者的近忧远虑,与猪场规模的大小毫无关系,疾病暴发后甚至可以摧毁一个猪场。所以,作为养猪者,一定要知道猪病是如何在猪场蔓延的今年受猪瘟影响,大量小养殖户抗风险能力低,直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养猪场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否则会亏损严重。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进猪舍须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死猪及分娩的死胎,胎衣应装入不漏水的容器送到无害化处理场处理或在指定地点焚烧后深埋。人或者物质从生活区到生产区 ,中间也要设置小消毒池,人要换生产区的服装或者防护服,一次性手套、口罩、帽等,换生产区的靴子前。物资用生理盐水纱布对货物外表面进行全面涂抹,纱布放入自封袋编号。频率:对于物资进入每周入一批,每批检测。必须在换衣间危险区穿一次性套靴拉大猪的车和去场外拉种猪的车在进入公司前进行一次严格消毒,然后进入每条生产线时再进行一次消毒。
2023-09-12 15:01:252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内容包括哪些?

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1、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内容包括安全设备、个体防护装置和措施(一级防护),实验室的特殊设计和建设要求(耳机防护),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化的操作程序及规程。2、应将每一特定实验室从立项、建设到使用维护的全过程中有关生物安全防护综合措施的内容编入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必须设有专职的生物安全负责人。3、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根据不同的微生物和防护要求分为四个生物安全防护级别。扩展资料:实验室生物安全防护的操作规程包括:1、本标准针对不同等级的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所规定的安全操作规程,包括标准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特殊的安全操作规程,必须在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明列并加以执行。2、针对不同的微生物及其毒素应补充规定相应的特殊安全操作规程,也应在各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手册中明列并加以执行。
2023-09-12 15:01:351

生物安全包括哪几个方面

生物安全的范畴主要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恐怖袭击、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生物遗传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流失。人们基于生物技术发展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广义上: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狭义上:生物安全是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
2023-09-12 15:02:121

什么是生物安全,其主要内容包括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以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2023-09-12 15:02:222

生物安全包括哪些方面

  生物安全包括对实验人员、实验室,乃至环境保护的要求。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根据操作不同危险度等级微生物所需的实验室设计特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及操作程序,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可以分为基础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和最高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2023-09-12 15:02:361

什么叫生物安全?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三条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生物安全。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危害生物安全的行为;接到举报的部门应当及时依法处理。《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三十六条国家对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实行分类管理。根据对公众健康、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造成危害的风险程度,将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分为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三类。生物技术研究、开发活动风险分类标准及名录由国务院科学技术、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等主管部门根据职责分工,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调整并公布。
2023-09-12 15:02:451

环评师辅导:生物安全的定义

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与威胁。研究和监测表明,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负责影响。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在这个定义中,与生物有关的因素是生物安全问题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全的客体。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外在表现(或称效应)。 与生物有关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技术: 1、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由微生物特别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如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 2、转基因生物。主要包括转基因动物、转基因植物和转基因微生物。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3、生物技术。人们在利用生物技术造福人类的同时,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如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技术等),特别是生物技术的滥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个重大的安全问题。 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危害。 增加目标害虫的抗性:研究表明,第三代、四代害虫已对转基因抗虫作物产生抗怀。因此,转基因抗虫作和的大规模种植,有可能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药害。此外,目标害虫还可能转移到其他作物上进行危害。 杂草化:转基因植物通过传粉进行基因转移,可能将一些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或对环境胁迫具有耐性的基因转移给野生近缘各或杂草。如果杂草获得转基因生物体的抗逆性状,将会变成超级杂草,从而严重威胁其他作物的正常生长和生存。 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可以使动物、植物、微生物甚至人的基因进行相互转移,转基因生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界、门的概念,具有普通物种不具备的优势特征,若释放到环境,会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破坏原有自然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转基因生物通过基因漂移,会破坏野生和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此外,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必将大幅度提高除草剂的使用量,从而加重环境污染的程度并使农田生物多样性丧失。 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和影响:转基因活生物体及其产品作为食品进入市场,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例如,转入的生长激素类基因就有可能对人体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转基因生物体中使用的抗生素标记基因,如果进入人体,也可能使人体对很多抗生素产生抗性。由于人体内生物化学变化的复杂性,有些影响,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表现和监测出来。 目前,国内有代表性的生物安全定义有以下三种: 第一,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与威胁。 第二,生物安全是指生命科学领域特别是现代生物技术,在研究、开发、应用及产业化过程中,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不利影响。 第三,生物安全是特指致病微生物的实验室安全防护与管理,其主要目的是防止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或意外泄漏导致环境污染和社区人群感染。 很显然,以上三种定义都是对生物安全某个方面的概述和界定,都不是全面的生物安全定义。在以上三个定义中以定义一使用最多,影响,以至于将生物安全等同于生物物种或生物资源的安全。尽管该定义强调了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但定义中生物安全的主体是生物技术和转基因生物,客体是生态环境及人民健康,而不仅仅是生物多样性的安全问题。 对生物安全的片面理解可能主要源于对《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的不当认识。实际上,该议定书是生物安全领域有关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不利影响的“卡塔赫纳议定书”。换言之,它只是生物安全领域有关某一问题的单项议定书,而不是关于生物安全所有问题的议定书。把《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简称为《生物安全议定书》可能是不妥当的。
2023-09-12 15:02:531

生物安全监管包括

生物安全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和生物技术的进步,生物安全已成为一个涉及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和社会等诸多领域的世界性安全与发展的基本问题。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生物安全,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战略,作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战略制高点。生物安全的内容主要有:危险性病原物与人类健康、外来有害生物与生物多样性、转基因生物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防恐等。 扩展资料:1.生物安全监管的每一项内容都可扩展为一个宏大的课题,如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生物武器的控制、外来生物入侵、重大突发性疾病的防控等。2.质量与生物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要有明确的目的及规范的管理,有效的制约和高效的机制, 能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有机整体。3.在病原微生物实验室进行的检测工作的质量管理作为单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有关生物安全方面的特殊要求包括:实验室准入,操作规范, 个人防护、 健康监护、 消毒效果评估, 菌毒种保管, 废弃物处理和意外处置、 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等各项生物安全规章制度应编入单位实验室质量体系文件;质量与生物安全管理体系必须确定总负责人, 明确管理部门, 检测部门、 保障部门、 部门职责、 相互关系以及各部门负责人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生物安全管理委员会, 4.要建立生物安全监督员和内审员队伍, 定期进行生物安全督促检查;要求各部门执行本单位编制的实验室质量与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并按文件规定的程序开展各项管理活动, 维持体系的运行和改进。
2023-09-12 15:03:051

生物安全是什么问题?

人类跨入21世纪,世界发生了多少惊人的变化。在人们为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欣喜之余,又经历了更好的不安甚至灾难。除了对高科技特别是生物科技的发展所带来的恐慌之外,战争和疾病似乎直接将人类带到了地狱之门。 2003年SARS的流行,包括对SARS的所有猜测,都直接和人们日益关注的全球问题相关联:生物安全。生物安全是对生物危害的检测、评价、监测、防范和治理的科学技术体系,是研究各种生物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应用已有的理论知识,技术、工程设计和设备等,防止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实验室和环境受到具有潜在传染性的物质和生物毒害物质的危害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生物安全问题至少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传染病的巨大危害 传染病包括人、动物、植物传染病,尤其是人类传染病是最重要的生物安全问题,传染病仍是全球死亡病因的首位,在我国,传染病仍然严重威胁人民健康和国家安全。SARS的流行是一个强有力的证明。另外肝炎、结核、流感等传染病每年仍在全国部分地区、世界部分国家和地区流行或暴发 生物武器和生物恐怖的潜在威胁 20世纪整个国际社会为禁止生物武器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进入21世纪,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却已大大增加,一些国家和地区可能仍在继续研制和发展生物武器,另外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增加了生物武器的潜在威胁,以美国“炭疽事件”为标志的生物恐怖对国际安全已经构成了现实威胁。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是首位分离出冠状病毒,并发现冠状病毒变种是SARS病原的学者。SARS病毒属于RNA病毒,这种病毒的特性就是很容易与其他病毒基因进行重组,进而变成为新病毒。而且许多实验结果也显示,以这改变方式产生的新病毒,毒性会比亲代病毒更强。许多动物身上都可以找到冠状病毒,而这种病毒又很容易出现变种,极具危险性。因此,袁国勇认为SARS病毒很有潜质,成为除了天花以外制作生化武器的病原。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 生物技术的负面作用主要表现为:一是人们在开发利用生物技术时,有可能出现意想不到的安全问题。正如目前广受关注的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环境释放后对生物多样性所构成的危害。此外,基因工程药物、疫苗,转基因食品,基因治疗等都可能存在类似问题。生物技术的误用以及生物技术的非道德应用也可能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体细胞克隆人的研究使是突出一例。 生物资源及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 从生物安全的角度来讲,外来物种的入侵、生物资源的流失有可能给国家利益造成巨大损害。转基因生物体环境释放对生物多样性带来很大威胁。 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 较其他理化实验室或其他各类实验室而言,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是一个特殊的实验室,在其中工作的每一个人以及与其接触的周围环境,都存在很高的患有感染性疾病或影响身体健康的危险。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 目前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家、整个世界政治、经济、安全与和平的大命题。近年来,特别是美国“炭疽感染事件”后,生物安全问题备受国内外关注,生物安全术语也经常见诸于政府或非政府组织文件,见诸于各类媒体。SARS的全球流行无疑会使全世界各国更加关注生物安全问题,并将其作为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塑料的用量 与日俱增。1996年,我国的塑料包装用量达243万吨,年平均增长率超过 20%,特别是城市、主要交通沿线、旅游景点的垃圾中塑料废弃物迅速增加。 据调查,北京的生活垃圾年产量已达300万吨,其中废塑料约占3%,年增 长率达48%。沿海地区城市的垃圾中塑料成分更高,达8-10%。这些废 塑料在垃圾中占的比例若以体积计算,已达三分之一以上,而且大大增加了 垃圾处理的难度和费用。 由于废塑料几百年都难以降解,若丢弃在自然环境中,会给蚊子、苍蝇和 细菌提供生存繁育的温床;若埋藏在地下,则容易污染地下水,妨碍植物根 系生长,破坏土壤品质,影响作物收成;若用火焚烧处理,将产生多种有毒气 体。“白色污染”已成为当前危害我国社会环境的一大公害,严重阻碍了我国 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这个辩题我觉得最重要的不是列举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种种坏处,因为如果你的眼睛只是盯着坏处的话,那么对方就很可能抓住这一点攻击你们:对方辩友,你们总是列举科技的种种坏处,似乎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的只有灾难,那为什么我们现在还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为什么人类还要继续发展科学技术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关键就在于你对于辩题的理解,这个理解的精髓在于:我们为什么要找出科技给人带来的坏处。这才是你方观点的关键,为什么呢?记得有这么一句话:科技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能够砸烂愚昧和落后,另一方面也可能带给人类无尽的灾难。这个时候我们强调科技给人类带来的痛苦与灾难正是为了这把双刃剑能够最大程度发挥它的正面作用造福人类而不是相反。所谓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因为对于科技理性而全面的思考才能够使得科技始终在人类的掌握之下不会反过来祸害人类。 观点确立之后,一些必要的例子自然是要有的,其实例子很好举:原子物理理论的发展是的人类掌握了核能技术但是也带来了广岛和长琦的核灾难,带来了人类五十年的“恐怖的和平”,人类第一次具有了自己毁灭自己的能力。另外还有层出不穷的核事故,以苏联的切尔诺贝利最有名(具体数据请你自己上网搜索),化学的发展使得我们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改造自然的能力,但是我们的火药和炸药也伤害了数千万计的人类同胞。我们的化学合成技术是的我们造出了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东西,可现在我们也被白色垃圾所困扰,被化学污染所毒害,为什么我们国家现在有那么多的小孩罹患白血病,很重要的因素就是家庭装修中使用的化学粘结剂,还有破坏臭氧层的氟利昂。石油勘探技术的发展是的人类前进的步伐大大加快我们已经能够以超过音速的速度飞行了,可是这也带来了太多的战争太多的纷扰,也使得地球开始感冒发烧。生物技术的发展使得我们具备了以前由上帝垄断的创造生命的权力,可是在这也带来了伦理的紊乱。总之,科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相应的弊端危险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这些负面影响否则我们人类可能最终会毁灭于自己的手中。 以上这个回答是我在回答“科技给人带来的坏处”时的回答。这两个辩题基本相通,不知道你的这个辩题是不是描述的准确,如果是准确的话,这个的关键点还是如何来看待科技的弊端?是不是有弊端我们就不发展了,或者说为了避免科学发展所带来的弊端我们宁可退回原始社会。这当然不对,所以我们发现并揭露科技的弊端是为了扮演一个理性批评者的角色,比如有人发现了佛里昂对臭氧层的害处并没有使人类停止使用电冰箱而是采用了其它的冷媒。人类发现二氧化碳会产生温室效应之后,并没有停止使用相关的燃料,但是签署了《京都议定书》来限制温室气体得排放。同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所以,你方的观点就是一个理性得批评者,正是因为一个个理性得批评者才使得人类一次又一次从自我毁灭中得以幸存。这就是你们的立论点。人类的发展总是需要一部分人扮演批评者得角色,而言论自由得核心就是保证那些批评者德自由,保障人类获得不同意见的权力人类身体素质大不如前.随着科技发展,气车,火车,飞机等各种交通工具的出现使人类的日常生活发生了重大改变,人类已经不再总是依赖自己的两条腿,因而现在的人类的身体素质和以前相比已经是不能相提并论.以前项羽"力拔山河气盖兮"在当今的社会已经是不可能再出现.而这种情况继续发展下去则有可能使人的四肢萎缩,使人类出现一个新的形态
2023-09-12 15:03:131

生物安全范畴有哪些

  生物安全范畴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恐怖袭击、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生物遗传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流失,也是实验室生物安全中一级防护屏障中最基本的安全防护设备。   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
2023-09-12 15:03:211

生物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与威胁。研究和监测表明,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危害。   (2)增加目标害虫的抗性。研究表明,第三代、四代害虫已对转基因抗虫作物产生抗性。因此,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大规模种植,有可能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此外,目标害虫还可能转移到其他作物上进行危害。   (3)杂草化。转基因植物通过传粉进行基因转移,可能将一些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或对环境胁迫具有耐性的基因转移给野生近缘种或杂草。如果杂草获得转基因生物体的抗逆性状,将会变成超级杂草,从而严重威胁其他作物的正常生长和生存。   (4)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可以使动物、植物、微生物甚至人的基因进行相互转移,转基因生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界、门的概念,具有普通物种不具备的优势特征,若释放到环境,会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破坏原有自然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转基因生物通过基因漂移,会破坏野生和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此外,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必将大幅度提高除草剂的使用量,从而加重环境污染的程度以及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5)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和影响。转基因活生物体及其产品作为食品进入市场,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例如,转入的生长激素类基因就有可能对人体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转基因生物体中使用的抗生素标记基因,如果进入人体,也可能使人体对很多抗生素产生抗性。由于人体内生物化学变化的复杂性,有些影响还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表现和监测出来。
2023-09-12 15:03:322

“生物安全”的定义是什么?

生物安全的定义: 广义: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它是指与生物有关的各种因素对国家社会、经济、人民健康及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危害或潜在风险。在这个定义中,与生物有关的因素是生物安全问题的主体,社会、经济、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是承载生物安全的客体。现实危害或潜在风险是生物安全的效应。 与生物有关的因素主要有,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转基因生物和生物技术: 1、自然界天然的生物因子:主要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由微生物特别是致病性微生物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如生物武器、生物恐怖、重大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等,是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重要和最现实的生物安全问题,和我们医护人员也密切相关,我们今天只就这个方面展开讨论。 2、转基因生物:随着生物技术的广泛应用,转基因生物安全问题正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3、生物技术:特别是生物技术的滥用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以及社会、经济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已经成为国际社会一个重大的安全问题。 狭义:生物安全是生物性的传染媒介通过直接感染或间接破坏环境而导致对人类、动物或者植物的真实或者潜在的危险。比如微生物学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微生物实验室管理上的疏漏和意外事故不仅可以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的感染,也可造成环境污染和大面积人群感染。西方国家一直认为,1979年,前苏联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城炭疽病暴发流行,是由于生物战剂泄漏所导致的突发疫情。据称,前苏联国防部微生物与病毒研究所炭疽芽孢干粉制剂车间的加压系统爆炸,约10公斤芽孢粉剂泄漏,造成1000多人发病,几百人死亡。国内外实验室意外感染的事故并不少见,严重者不得不宰杀成千上万只实验动物,甚至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死亡。管理愈不规范,防护条件愈差,发生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就愈大。 小结:我们可以看到安全、平安是相对于危险而言的一种状态——没有危险、不受威胁、不出事故的状态。因此,生物安全与生物危害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防范和控制了生物危害,也就维护了生物安全。因而,通过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藉以维护国家社会、经济及人民健康、生态环境安全是生物安全的根本任务。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必须通过技术和管理两种手段,一般而言,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的技术(也可称为“生物安全技术”),应属于生命科学的范畴,而防范和控制生物危害的管理活动则是生物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对于我们医院而言,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加强防范和控制及加强生物安全的管理是保证生物安全的主要内容。
2023-09-12 15:04:032

生物安全范畴包括哪些

生物安全的范畴主要包括实验室生物安全、外来物种入侵、生物恐怖袭击、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生物遗传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流失。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基于生物技术发展有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人们提出了生物安全的概念。2020年10月17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生物安全法。这部法律自2021年4月15日起施行。2022年5月,加快建设生物安全保障体系,已列入《“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生物技术或基因工程产品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如吃的转基因食品、氨基酸_维生素、药物,穿的转基因棉花,用的各种各样的基因工程酶制剂_增稠剂_有机酸_乳化剂,表面活化剂_食用色素_食用香精及调味料、合成靛蓝、限制性内切酶等都无不渗透着基因工程的作用。
2023-09-12 15:04:201

怎么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

合理布局各功能区(生产区、管理 区、病鸽隔离区),避免相互干扰和引起疾病传播。鸽场内部道 路建设要严格区分清洁走道和污染走道。尽量密封排污管道。使用机械刮粪收集鸽粪时粪池要设计成密封的,以避免污染物外流 且有利于粪便无害化处理。鸽舍的地面和墙壁要能耐受高压水的冲洗,要建设良好的防鼠、防虫和防鸟的安全措施。现代化的鸽 舍是全封闭式的,能控温控湿、纵向通风、机械除粪、自动消毒等。首先是人的问题,更强调人的因素、人的主动性,强 调人对整个养鸦生产环境的控制,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单个鹤及鸽群的管理与控制;同时强调对人员的管理。
2023-09-12 15:04:283

养鸡场做好生物安全的几点措施

鸡场环境的卫生情况可直接影响鸡群的健康,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应是养鸡场的基础工作。另外,养鸡场应制定严格的消毒制度,鸡场消毒是控制和消灭病原微生物传播的有效措施。严格来说,生产区应一周消毒一次,工作区和周围环境两周彻底消毒一次,尤其是疫病高发期,一定要做到这个频次的消毒。除了生存环境之外,设备及用具、车辆、进出人员也要进行消毒,鸡场应制定合理的管理制度,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能在发生疫病的时候才要开始防治,而是要在疫病到来之前就要提前防控。注意事项:一般合格的养鸡场应将生产区、管销区、生活区严格分开,对于生产区应尽可能根据不同的功能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互相独立并距离较远的小区或分场。根据地势和主风向合理安排各个功能区的位置,保持鸡舍干燥以及良好的通风性能,各功能区之间应设立屏障和进出门岗。严格区分场内、外道路及场内净道和污道,避免交叉感染。
2023-09-12 15:05:032

生物安全范畴包括哪些

  生物安全范畴包括实验人员、实验室,环境保护。生物安全一般是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   生物是指具有动能的生命体,也是一个物体的集合。而个体生物指的是生物体,与非生物相对。其元素包括: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具有生存能力和繁殖能力的有生命的物体以及由它(或它们)通过繁殖产生的有生命的后代。
2023-09-12 15:05:261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生物安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答案】:C第一步,本题考查生物安全法知识并选错误项。第二步,根据《生物安全法》第十五条第一款,国家建立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制度。国家生物安全工作协调机制应当根据风险监测的数据、资料等信息,定期组织开展生物安全风险调查评估。C项错误。
2023-09-12 15:05:361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什么原则

法律分析: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三条 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生物安全应当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风险预防、分类管理、协同配合的原则。
2023-09-12 15:06:001

生物安全包括哪些内容

生物安全是指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转基因生物的跨国越境转移可能会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各类转基因活生物体释放到环境中可能对生物多样性构成潜在风险与威胁。研究和监测表明,转基因生物可能对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多方面的负面影响。目前国际社会关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转基因生物对非目标生物的影响。抗虫和抗病类转基因植物,除对害虫和病菌致毒外,对环境中的许多有益生物也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和危害。   (2)增加目标害虫的抗性。研究表明,第三代、四代害虫已对转基因抗虫作物产生抗性。因此,转基因抗虫作物的大规模种植,有可能需要喷洒更多的农药,将会对农田和自然生态环境造成更大的危害。此外,目标害虫还可能转移到其他作物上进行危害。   (3)杂草化。转基因植物通过传粉进行基因转移,可能将一些抗虫、抗病、抗除草剂或对环境胁迫具有耐性的基因转移给野生近缘种或杂草。如果杂草获得转基因生物体的抗逆性状,将会变成超级杂草,从而严重威胁其他作物的正常生长和生存。   (4)对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的影响。由于可以使动物、植物、微生物甚至人的基因进行相互转移,转基因生物已经突破了传统的界、门的概念,具有普通物种不具备的优势特征,若释放到环境,会改变物种间的竞争关系,破坏原有自然生态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转基因生物通过基因漂移,会破坏野生和野生近缘种的遗传多样性。此外,种植耐除草剂转基因作物,必将大幅度提高除草剂的使用量,从而加重环境污染的程度以及农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5)对人体健康的威胁和影响。转基因活生物体及其产品作为食品进入市场,可能对人体产生某些毒理作用和过敏反应。例如,转入的生长激素类基因就有可能对人体生长发育产生重大影响;转基因生物体中使用的抗生素标记基因,如果进入人体,也可能使人体对很多抗生素产生抗性。由于人体内生物化学变化的复杂性,有些影响还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表现和监测出来。
2023-09-12 15:06:231

生物安全监管包括什么

法律分析: 生物安全监管主要包括组织和管理、管理责任、预防措施、实验室材料管理、废物处置、应急措施、事故报告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生物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国共产党对国家生物安全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国家生物安全领导体制,加强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第二条 本法所称生物安全,是指国家有效防范和应对危险生物因子及相关因素威胁,生物技术能够稳定健康发展,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态系统相对处于没有危险和不受威胁的状态,生物领域具备维护国家安全和持续发展的能力。从事下列活动,适用本法:(一)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动植物疫情;(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四)人类遗传资源与生物资源安全管理;(五)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六)应对微生物耐药;(七)防范生物恐怖袭击与防御生物武器威胁;(八)其他与生物安全相关的活动。
2023-09-12 15:07:101

生物安全实验室的安全水平

基础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水平 这种类的适用于已经确定不会对于成年人立即造成任何疾病或是对于实验人员及实验室的人员造成最小的危险(美国疾病管制局,1997).这类的实验室可以处理较多种类的普通病原体,例如犬传染性肝炎、 非感染性的埃西里氏大肠杆菌,以及对于非传染性的病菌与组织进行培养。 在这个水平中需要的防范问题的生物危害性的措施是微乎其微的,手套和一些面部防护。不像其他种类的特殊实验室,这类的实验室并不一定需和大众交通分隔出来,而在这类实验室中仅需要再开放实验台上依循微生物学操作技术规范(GMT)即可。在一般情况下,被污染的材料都留在开放(但分别注明)废弃物容器。除此之外,这类型的实验后洗净程序与我们在许多方面对现代日常生活对于微生物的预防措施皆相同(例如:用抗菌肥皂洗涤一个人的手,以消毒剂清洗实验室的所有暴露表面等)类似。实验室环境中使用的所有细胞和/或细菌所使用的所有材料都必须经过高压釜的灭菌消毒处理。实验室人员在实验室中进行的程序中必须经由普通微生物学或相关科学训练的科学家监督且必须事先训练之。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这类实验室与生物安全级别1水平类似但其的病原体为中度对于人员和环境具有潜在危险。这类实验室较能处理较多种的病菌适,且该病菌仅造成轻微的疾病给人类,或者是难以在实验室环境中的气溶胶中生存。适合它的病原体包括各种细菌和病毒但仅造成轻微的疾病给人类,或者是难以余实验室环境中的气溶胶存活,如艰难梭菌、大部分的衣原体门、A;B与C型肝炎、 A型流感、莱姆病、沙门氏菌、腮腺炎病毒, 痳疹病毒、艾滋病毒,羊搔痒症, 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与VRSA. BSL-2 BSL-1不同之处在于:实验人员与处理病原体人员需为特定培训和高级培训的科学家实验时限制特定人士的出入采取极端的防治污染物品预防措施; 在生物安全柜或其他物理遏制设备进行可以创建在可能造成传染性气融胶或喷雾被制造时必须在二级生物安全柜进行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该级别适用于临床、诊断、教学、科研、或生产药物设施,这类实验室专门处理本地或外来的病原体且这些病原体可能会借由吸入而导致严重的或潜在的致命疾病。这些病原体包括各种细菌,寄生虫和病毒可能导致人类严重的致命性疾病,但目前已经有治疗法包含 炭疽杆菌、 结核杆菌、 利什曼原虫、 鹦鹉热衣原体, 西尼罗河病毒, 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 东部马脑炎病毒, SARS冠状病毒、 伤寒杆菌、 贝纳氏立克次体、 裂谷热病毒、 立克次氏体 与 黄热病毒.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在对于致病性和潜在的致命或致病性病原体的具体培训,且必须被对于此方面有经验之适任科学家之监督。这被认为是中性或暖区(neutral or warm zone)。所有涉及感染性材料的操作过程是在生物安全柜,专门设计的通风柜 ,或备有其他物理抑制装置/穿着适当的个人防护衣物和设备的人员进行。该实验室具有特殊的工程和设计特点。 虽然上述配备是被公认为必须设施,然而,一些现有的设施可能没有所有的设施都符合生物安全3级(例如:双门进入区和密封零渗透力配备(sealed penetrations))建议。在这种情况下,在可供接受的安全水平下进行例行程序的行为(例如:涉及鉴定病原体与人传播的诊断程序、分类,药物过敏试验等),可在生物安全2级(P2)设施中实施,提供实验室里过滤后的废气排放到室外,实验室的通风平衡提供定向气流进入室内,工作正在进行时限制进入实验室的人士,严格遵循推荐的标准微生物的实践与特别的做法,并配有生物安全3级安全设备。但实施这一生物安全水平3建议修改的决定只能由实验室主任进行之。最高防护实验室—— 四级生物安全研究水平此级别需要处理危险且未知的病原体且该病原体可能造成经由气溶胶传播之病原体或造成高度个人风险,且该病原体至今仍无任何已知的疫苗或治疗法,如阿根廷出血热与刚果出血热 、 埃博拉病毒 , 马尔堡病毒 , 拉萨热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 天花 ,以及其他各种出血性疾病。当处理这类生物危害病原体时必须且具强制性地使用独立供氧的正压防护衣。生物实验室的四个出入口将配置多个淋浴设备、真空室与紫外线光室,及其他旨在摧毁所有的生物危害的痕迹安全防范措施。多个气密锁将被广泛应用并被电子保护以防止在同一时间打开两个门。所有的空气和水的服务,将和来自生物安全4级(或P4)实验室将进行类似的消毒程序,以消除意外释放的可能性。 当一个病原体被怀疑或可能有抗药性时都必须在BSL-4实验室进行处理,直到有足够的数据得到确认必须在此规格实验室持续工作,或移交至一个较低水平的实验室。 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对于他们在处理极其危险的传染性有具体和深入的培训并且理解的标准和特殊的措施、抑制配备与设计特色。他们将会受到受过训练与实地处理这些病原体的合格科学家的监督且实验室的出入受到实验室主管的严格控制。该工厂是在一个单独的建筑物或在控制区域内的建筑物,且与该区域内其他建筑物完全隔离。且该实验室必须建立防止污染的协议经常使用负加压设被并准备或采用一个特定设备操作手册,如此一来即使实验室受到损害,会严重抑制透过气溶胶传播之病原体的爆发,而工作领域内的所有活动只限于III级生物安全柜,或II级生物安全柜一且只有配有生命支持系统与正压通风的人才能使用。
2023-09-12 15:07:211

生物安全包括哪三方面

生物安全包括对实验人员、实验室,乃至环境保护的要求。生物安全一般指由现代生物技术开发和应用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威胁,及对其所采取的一系列有效预防和控制措施。根据操作不同危险度等级微生物所需的实验室设计特点、建筑构造、防护设施、仪器、操作以及操作程序,实验室的生物安全水平可以分为基础实验室一级生物安全水平、基础实验室二级生物安全水平、防护实验室三级生物安全水平和最高防护实验室四级生物安全水平。
2023-09-12 15:07: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