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的危害 什么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的危害是什么

2023-10-08 01:40:11
共1条回复
马老四

1、生物入侵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 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

2、生物入侵的危害:适当的引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一国的生态安全。此种意义上的物种引进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入侵”。由此,这种对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即被称为“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入侵种”不同于“外来物种”,它特指的是有害的外来物种,如前面提到的“凤眼莲”“松材线虫”“大米草”等,其范畴小于“外来物种”;而“外来物种入侵”也不同于“外来物种引进”,它特指的是入侵种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从原生地传播到入侵地,并损害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甚至危及人类健康,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及生存灾难的过程。

相关推荐

什么是生物入侵?

随着人类交通的便利,越来越多的外国动物进入我国。如果我们不加以重视,就会影响我们的生态环境,引起广泛关注。南京海关所属金陵海关在检查来函时发现,一封邮件中有6个塑料瓶,里面装着活甲虫、湿木屑和营养素。鉴定出6只日本甲虫,其中4只雌性,2只雄性。有一些塑料瓶,里面装着湿木屑和营养素。每个瓶子里装着一只活甲虫。这群日本大黑桃甲虫比普通甲虫略大。它们非常强壮,长约8厘米。它们可能是在邮寄前经过仔细挑选的。如果日本大黑桃甲虫进入我国野外,成为入侵对象,将给当地生态环境带来破坏,扰乱食物链。甲虫主要产于日本。它又大又有攻击性。海关提示,作为外来物种,活的昆虫可能会引起生物入侵。禁止携带、邮寄进境。它是一种夜间活动的昆虫,栖息在阔叶林中多汁的壳斗科树木上。物种入侵,又称生物入侵,是指生物体从原生境通过自然或人为方式侵入另一个新环境。对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和人类健康造成损害的过程。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乃至人类健康和社会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甲虫吃成虫的汁液、蜂蜜、幼虫腐烂的食物、植物的叶子和汁液,喜欢吃甜食。尽量喂些高糖食物,很有攻击性。大多数成虫是夜间活动和趋光的,但也有白天的种类。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区域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乃至人类健康和社会活动都有一定的影响。一些外来物种入侵农田和牧草,造成农作物、森林和牧草减产和经济损失。马铃薯甲虫可以导致马铃薯减产30%-60%,甚至没有收获。此外,检疫、预防和根除也将付出巨大代价。
2023-09-12 21:06:382

什么是生物入侵

这是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许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来到异国他乡的它们,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了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因被其挤压纷纷凋零甚至灭绝。这就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人们也许陌生,然而,一提起口蹄疫、疯牛病,甚至艾滋病,人们却并不陌生,其实这些都是生物入侵的一种。以往人们常常提到的一些动植物,某些地方来说,也都是入侵生物,如牵牛花、水葫芦、地中海潜蝇、飞机草、马缨丹、银鱼,等等。生物入侵分有意和无意两种。随着物种的引进,这些外来移民一方面可能造福人类,一方面也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乃至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除了疯牛病、口蹄疫,古今中外由于有害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和农业生物的安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沉痛的。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已对中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公布了《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共16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2023-09-12 21:08:111

生物入侵是自然灾害吗?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对生态系统、栖境、物种、人类健康带来威胁的外来种。外来入侵种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入侵的原因可以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生物入侵的原因可分为人为原因和自然原因两种,因此生物入侵属自然因素是不全面的,而且经过统计发现,人为原因是生物入侵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引起的生物入侵,主要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如紫茎泽兰,薇甘菊以及美洲斑潜蝇都是靠自然因素而入侵中国的
2023-09-12 21:08:391

生物入侵是指什么的现象

生物入侵,指的是一种生物种群进入另一种生态系统并且对该生态系统的平衡和该生物系统的原有生物物种造成了威胁的现象。生物入侵的危害生物入侵会造成原有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在新的生态系统中,入侵物种会对原有生物种造成威胁,这会导致原有物种数量下降、甚至灭绝。生物入侵还会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再生能力,甚至会对人类生产生活造成重大影响。生物入侵的原因生物入侵通常是由于人类活动的干预导致的。比如:国际贸易、旅游、种植业、造林业等活动都会带来生物物种的跨越,这些新物种往往能在新的生态系统中扎根生长。预防和控制生物入侵的措施对于生物入侵,预防和控制是非常重要的。比如,建立生物安全体系,加强在线监测,控制不法活动的扩散,限制有害物种的运输和贸易等都可以有效地降低生物入侵的危害。此外,加强法律和行业监管也是非常必要的。政府要加强巡查,查处非法贸易和非法种植等行为,以保护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人类健康。生物入侵是对生态系统的一个重大威胁,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责任,保护我们共同的家园。
2023-09-12 21:09:331

什么是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2023-09-12 21:09:433

生物入侵指什么?举出几个例子;有什么危害?它的传播有哪些特点?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特点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例子:此外,美国曾经引进葛藤,葛藤不仅有极强的生长力,而且可以改善土壤环境。1930年从美国再从日本引进后,使许多被破坏的农地和沙坡变成草木繁盛的肥沃土地,被人誉为“大地的医生”。50年代中期,全美繁衍葛藤近万棵。然而,葛藤向野兽一样“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短短二十年间,便从大地的医生沦为全美通缉的绿怪,亚拉巴马州政府宣布葛藤成为非法移民。   此外,澳大利亚的“兔灾”,地中海的“毒藻”,美国五大湖的“斑马贻贝”,夏威夷的“蛙声”以及入侵我国的“紫茎泽兰”、“大米草”、“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克氏螯虾”、“美国白蛾”等等外来物种入侵的事例举不胜举。由于缺少自然天敌的制约,这些外来入侵者不仅破坏食物链,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而且还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外来物种入侵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
2023-09-12 21:10:021

生物入侵原因

入侵种往往有强大的繁殖与传播能力,通常入侵种利用这种特性在低密度的情况下迅速扩大种群,在新栖息地建立新的种群。1.侵入地的特性也为生物入侵创造条件研究认为,具有相对较少本地种的生境(某一生物生活的环境空间)、干旱环境、盐沼和高山生境,沙地或高低不平的土壤生境、片断化生境、河岸生境易被入侵。2.环境变化也是导致外来生物入侵的重要因素如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延缓草原群落演替的过程,为外来种进入该群落提供了更多机会;降水量的增加将使外来物种能够侵入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等。二、生物入侵的途径生物入侵的途径主要有自然入侵、人为引入,人为引入还可以分为无意引进和有意引进。1.自然入侵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2.无意引进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3.有意引进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需要,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
2023-09-12 21:10:131

大量生物的入侵会造成什么后果?

■第一,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第二,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第三,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第四,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生物入侵:1、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 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1]2、或定义为: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3、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叫作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1]。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引种:1、外来物种引进是与生物入侵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任何生物物种,总是先形成于某一特定地点,随后通过迁移或引入,逐渐适应迁移地或引入地的自然生存环境并逐渐扩大其生存范围,这一过程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引进(简称引种)。2、正确的引种会增加引种地区生物的多样性,也会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如美国于20世纪初从中国引种大豆,其种植面积从6000多万亩增加到4亿多亩,美国已成为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出口国。就中国而言,早在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返回后,中国历史便揭开了引进外来物种的一页,苜蓿、葡萄、蚕豆、胡萝卜、豌豆、石榴、核桃等物种便开始源源不断地沿着丝绸之路被引进到了中原地区,而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芒果、槟榔、无花果、番木瓜、夹竹桃、油棕、桉树等物种也非中国原产,也是历经好几百年陆续被引入中国的重要物种。3、相反,不适当的引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一国的生态安全。此种意义上的物种引进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入侵”。由此,这种对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即被称为“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4、“入侵种”不同于“外来物种”,它特指的是有害的外来物种,如前面提到的“凤眼莲”“松材线虫”“大米草”等,其范畴小于“3外来物种”;而“外来物种入侵”也不同于“外来物种引进”,它特指的是入侵种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从原生地传播到入侵地,并损害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甚至危及人类健康,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及生存灾难的过程。入侵原因:1、学术界对外来种入侵发生的原因并不清楚,大致可以分两个方面来讨论。一是从入侵者的角度分析,二是从被入侵的生态系统去考察。生物入侵要经历传播、定居、生长繁衍几个阶段。外来物种通过人们的活动,被有意或无意地带到以前没有生存过的地方。一部分成功地扎下了根开始生长,而有些就因“水土不服”等原因落得个“出师未捷身先死”。建立了根据地的物种渐渐适应了当地的环境,慢慢地开始利用其自身的优势不断扩大占领区,有效利用资源,排斥和驱逐本地物种。[3]2、一般说来入侵性强的物种都具有一些相应的特征,例如:繁殖能力强,植物能产生大量的种子,动物则产卵量大或产仔量大,这样不仅提高其后代存活的绝对数量,也提高了其传播的几率,在入侵的第一个阶段就占有了优势。为了解释这些现象,科学家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假说:生态位空缺假说、生物因子失控假说、群落物种丰富度假说、以及迁入前后干扰假说。[3]3、生态位空缺假说的意思是说,在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中,每一个岗位上都已经有了一个物种,就像俗话说的“一个萝卜一个坑”,这样外来的“萝卜”就没有地方去了,因此入侵也就不会发生了。如果某个地方少了一个“萝卜”,而恰好外来的萝卜正好适合这个坑,那么入侵也就发生了。[3]4、生物因子失控假说的中心思想是,外来入侵种在新区域得以生存和繁殖,不是因为入侵种本身具有的特性所致,而是由于它们偶然到达了不具备天敌或其它生物限制的新环境,因而快速扩散造成灾害。也就是说外来生物之所以在其原产地没有什么危害,是因为在原产地有天敌或其它的生物因素限制了它的灾难性爆发,而在被入侵地恰恰少了这些讨厌的克星,于是这些外来者不失时机地为所欲为了。该假说是解释外来种成功入侵最直接的假说,并促使人们在入侵种原产地去寻找其天敌以进行生物控制。[3]参考资料百度知道:https:/zhidao.baidu.com
2023-09-12 21:10:241

生物入侵的意思是什么?

外来物种入侵也称外来生物入侵。人类的活动总是有意无意地把一个地方的生物引到另一个地方,这些生物快速生长繁衍,往往危害到后者的生产和生活。外来物种入侵在生物多样性、经济等方面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在很多国家和地区,外来物种的危害已经达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生态环境遭到重创。
2023-09-12 21:10:521

生物入侵现象有哪些?具体表现,原因

很多。
2023-09-12 21:11:043

生物入侵的原因

由于人类的运输活动,使其他地方的动植物通过这些运输活动在某地落地生存,由于在本地的生态系统中,没有天敌,使这些动植物疯狂的生长繁殖,抢占了本土动植物的生存资源,使大量的本土动植物丧失生存资源,引发生态失衡的严重后果,这就是生物入侵,所以要进行海关检查等一系列入境检查,防止生物入侵。
2023-09-12 21:11:131

简述生物入侵的一般过程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目录入侵案例基本信息入侵原因入侵情势入侵渠道经济损失严重后果展开入侵案例基本信息入侵原因入侵情势入侵渠道经济损失严重后果展开编辑本段入侵案例  首先,外来物种包括:  入侵微生物:主要是指对农作物、林木及经济鱼虾类带来危害的病原微生物,未包括人类和家畜疾病。  入侵植物:主要是指在农业、林业、湿地、草原、淡水、海洋等不同生态系统中带来危害与威胁的有害植物,如草本、藤本、灌木、藻类等植物及部分有明显危害性的乔木。  入侵动物:主要是指对农林牧渔业生产带来危害的有害昆虫、螨、鱼、两栖爬行类等。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德国小蠊,原产于德国,故称“德国小蠊”。因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在商品流通运输的过程中输入中国,由于其体态与美洲大蠊极为相似,个体的大小如美洲大蠊四分之一,属蟑螂的一个品种。小蠊的繁殖速度比一般蟑螂要快数千倍,经半个月左右其幼卵即可长成成虫,群体数量比一般蟑螂多几倍乃至几千倍。小蠊的生活习性与一般蟑螂相似,喜在宾馆、酒店的中西厨房、酒吧、餐厅、包房等场所活动。它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与蟑螂类似,主要是它们在活动其间将许多有害物质及病菌等传播到人们的食品及用具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德国小蠊是室内蟑螂中最小的一种,体长在15毫米以下。成虫为棕黄色。在前胸背板上有两条平行的褐色纵纹。德国小蠊一年能经历4-5个世代。德国小蠊卵鞘一直拖在雌虫的尾端,直至孵出若虫才脱落。若虫因此随母体到处扩散。若虫经5—7次蜕皮后成为成虫,若虫期为30-56天。德国小蠊正式大规模入驻中国有近二十年的时间,已经从开始的少数大城市蔓延到几乎中小城市甚至小集镇和农村地区,据国家疾控中心相关资料显示,一只雌性德国小蠊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万只后代。随着防治用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德国小蠊已经具备了极强的抗药性,多数杀虫剂对其无效。因德国小蠊的存在和难以防治,导致目前蟑螂已取代老鼠成为四害之首! 德国小蠊随着国家、地区间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密切,随着全球环境不稳定因素的不断增多,一切没有硝烟的生态战争——“生物入侵”正在全世界范围悄悄打响,其造成的生态灾难正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及全球的生态安全。
2023-09-12 21:11:241

生物入侵的危害有哪些?

其实每一个地方的生态系统都是平衡的,这都是长期发展而形成的规律,一旦一个新物种出现的话就会造成一些无法逆转的危害,造成生物之间的系统的紊乱。那么生物入侵的危害有哪些呢? 1、 经济损失:中国是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几乎随处可见这些外来生物入侵者制造的麻烦。2001~2003年,调查发现,全国共有283种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对经济和环境造成的损失约1200亿元,而现在损失已经高达2000亿元。 2、 物种灭绝:外来有害生物侵入适宜生长的新区后,其种群会迅速繁殖,并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安全。由于缺少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3、 破坏生态:外来物种入侵,会对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4、 威胁健康:如40年前传入中国的豚草,其花粉导致的"枯草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每到花粉飘散的7~9月,体质过敏者便会发生哮喘,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甚至由于导致其它并发症的产生而死亡。 关于生物入侵的危害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里了。
2023-09-12 21:11:351

生物入侵的概念?生物入侵的基本过程有哪些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 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自然入侵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如紫茎泽兰,薇甘菊以及美洲斑潜蝇都是靠自然因素而入侵中国的。无意引进这种引进方式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如“松材线虫”就是中国贸易商在进口设备时随着木材制的包装箱带进来的。航行在世界海域的海轮,其数百万吨的压舱水的释放也成为水生生物无意引进的一种主要渠道。此外,入境旅客携带的果蔬肉类甚至旅客的鞋底,可能都会成为外来生物无意入侵的渠道。有意引进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需要,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如20世纪初,新西兰从中国引种猕猴桃,美国从中国引种大豆等。但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世界各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如大米草、水花生、福寿螺等。这些入侵种由于被改变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全世界大多数的有害生物都是通过这种渠道而被引入世界各国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合作及他国的立法实践 外来物种入侵作为一种全球范围的生态家现象已逐渐成为导致牺牲多样性丧失、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根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球濒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共有10954种,全球鱼类的1/3,哺乳类的、鸟类的、爬行类的1/4,都已高度濒危,如果照此速度发展到2100年,地球上1/3到2/3的植物、动物以及其他有机体将消失,这些物种大规模死亡的现象和6500万年前恐龙的消亡差不多。如此严峻的形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意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挡外来物种的肆意入侵,而积极的国际合作才能更有效地解除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危胁。
2023-09-12 21:11:451

外来生物和外来生物入侵有何区别与联系

外来生物是指所有并非本地原有的生物,包括各种由其他地区引入的植物、动物。但生物的生存、繁衍必须与环境相适应。对于大部分生物而言,忽然改变的新环境很难适应,因此无法成功存活、繁殖。同时如果一次进入的该生物数量太少,也无法完成繁殖的要求,无法构成扩张的种群。有一些生物对新环境较能适应,成功地构建了新的种群。但如果这个生物在获得食物或营养、占据栖息地、躲避天敌等多个方面优于本地物种(甚至直接捕食本地的其他生物),对本地的原有生态系统造成明显破坏,这就成了生物入侵。简言之,生物入侵都是由外来生物引起的。但外来生物大多因不能适应环境而死亡,只有少量的存活、繁殖,甚至构成入侵。
2023-09-12 21:11:551

生物入侵有哪些危害,入侵的方式是什么?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如何?

第一,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第二,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第三,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第四,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方式:无意引进,有意引进。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 近几年来, 我国遭受生物入侵这一现象在各地时有发生, 水葫芦、大米草、食人鲳等入侵物种的泛滥已是不争的事实。本课题将在探讨生物入侵的现状、原因、方式、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对生物入侵的对策。 我国一直是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危害的国家之一,辽阔的地域和多种气候类型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入侵物种都可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目前我国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如森林、农田、水域、湿地、草地、城市居民区等,都可以看到入侵物种。2003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国科学院公布的《中国第一批外来物种名单》中有紫茎泽兰、微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护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蠧、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共16种。实际上现已入侵的物种有数百种,有些在适宜的生态和气候条件下,疯狂生长,引起生态灾害频繁爆发。目前对我国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巨大破坏,带来严重损失的物种较多,如棉花枯黄萎化病从美国入侵以来,现已发生270×104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104t;美洲斑潜蝇1994年入侵海南、广东,现已蔓延到全国,发生面积已超过100×104 hm2,,每年防治费就超过415亿元;加拿大一枝花自2003年首次在浙江出现以来,现已蔓延到11个市;松树线虫已逼近黄山、西湖;松突园蚧、湿地松粉蚧的危害仍在扩大;园林害虫蔗扁蛾的危害逐年加重,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微甘菊在局部地区已暴发成灾;水葫芦在云南滇池、浙江、福建等地的危害仍十分严重;大米草在东南沿海局部地区对当地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尚未有效治理。此外,我国还从国外引进里大量的农作物和畜禽水产品种,这些外来物种在促进我国农业发展的同时,也使某些本地物种面临着逐渐被外来物种所取代。甚至处于频危与灭绝状态。当前我国约10%的地方畜牧品种处于濒临状态,已灭绝的占约3%
2023-09-12 21:12:061

生物入侵对我国生物多样性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一,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物的多样性,并加速物种的灭绝。 生物的多样性是包括所有的植物、动物、微生物种和它们的遗传信息和生物体与生存环境一起集合形成的不同等级的复杂系统。我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尽力维护本国生物的多样性。而外来物种入侵却是威胁生物多样性的头号敌人,入侵种被引入异地后,由于其新生环境缺乏能制约其繁殖的自然天敌及其他制约因素,其后果便是迅速蔓延,大量扩张,形成优势种群,并与当地物种竞争有限的食物资源和空间资源,直接导致当地物种的退化,甚至被灭绝。 第二,外来物种入侵会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外来物种入侵,会对植物土壤的水分及其他营养成份,以及生物群落的结构稳定性及遗传多样性等方面造成影响,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如引自澳大利亚而入侵我国海南岛和 雷州半岛许多林场的外来物种薇甘菊,由于这种植物能大量吸收土壤水分从而造成土壤极其干燥,对水土保持十分不利。此外,薇甘菊还能分泌化学物质抑制其他植物的生长,曾一度严重影响整个林场的生产与发展。 第三,外来物种入侵会因其可能携带的病原微生物而对其他生物的生存甚至对人类健康构成直接威胁。如40年前传入我国的豚草,其花粉导致的“枯草热”会对人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每到花粉飘散的7—9月,体质过敏者便会发生哮喘,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甚至由于导致其它并发症的产生而死亡。 第四,外来物种入还会给受害各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彻底根治已入侵成功的外来物种是相当困难的,实际上,仅仅是用于控制其蔓延的治理费用就相当昂贵。我国每年因打捞水葫芦的费用就多达5—10亿元,由于水葫芦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也接近100亿元。 外来植物入侵,不仅在经济上对我国产生了惊人的直接损失,同时在环境方面,由于它们引起的生态系统平衡破坏,生物多样性丧失,对农业环境的破坏而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无法估量,有些外来物种具有入侵性,对生态系统、生境或物种造成不同程度的威胁,可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生物多样性的下降,甚至是物种的灭绝,常常导致重大的环境、经济、健康和社会问题,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到人类的生活。在全球范围内,外来物种入侵是继生境破坏之后的严重影响生物多样性的第二大威胁因素,而对岛屿而言,外来物种入侵是岛屿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最重要因素。同时,自然生境、生态系统和土地的退化增加了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为外来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更好的机会。此外,外来生物导致本地生物物种的灭绝、生物多样性减少以及由于改变环境景观带来的美学价值的丧失。
2023-09-12 21:12:191

怎样才能有效遏制生物入侵的现象。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 到另一个新的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或定义为: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叫作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一般而言,一国主动引进加以培养、种植养殖,以便丰富国人餐桌或用于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等,不归类为生物入侵。“不是本国主动引进,对本土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才能称为生物入侵”。入侵渠道自然入侵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如紫茎泽兰,薇甘菊以及美洲斑潜蝇都是靠自然因素而入侵中国的。无意引进这种引进方式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如“松材线虫”就是中国贸易商在进口设备时随着木材制的包装箱带进来的。航行在世界海域的海轮,其数百万吨的压舱水的释放也成为水生生物无意引进的一种主要渠道。此外,入境旅客携带的果蔬肉类甚至旅客的鞋底,可能都会成为外来生物无意入侵的渠道。有意引进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需要,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如20世纪初,新西兰从中国引种猕猴桃,美国从中国引种大豆等。但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世界各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如大米草、水花生、福寿螺等。这些入侵种由于被改变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全世界大多数的有害生物都是通过这种渠道而被引入世界各国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合作及他国的立法实践 外来物种入侵作为一种全球范围的生态家现象已逐渐成为导致牺牲多样性丧失、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根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球濒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共有10954种,全球鱼类的1/3,哺乳类的、鸟类的、爬行类的1/4,都已高度濒危,如果照此速度发展到2100年,地球上1/3到2/3的植物、动物以及其他有机体将消失,这些物种大规模死亡的现象和6500万年前恐龙的消亡差不多。如此严峻的形势,使得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意识到单靠一国的力量根本无法阻挡外来物种的肆意入侵,而积极的国际合作才能更有效地解除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危胁。中国情势入侵情势已有400多种外来物种“全面”入侵中国,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有威胁的外来生物中,入侵中国的物种有50余种,其中11种主要外来生物每年给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570亿元。中国已成为外来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10年来,新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至少有20余种,平均每年新增约2种,外来生物入侵呈现出传入数量增多、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的趋势。中国已知的外来入侵物种至少包括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其中水葫芦、水花生、紫茎泽兰、大米草、薇甘菊等8种入侵植物给农林业带来了严重危害,而危害最严重的害虫则有14种,包括美国白蛾、松材线虫、马铃薯甲虫、牛蛙等。防治措施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在这一点上,美国的做法值得借鉴。在1999年以前,美国也没有设立专门机构领导防治外来物种的入侵工作,但日益严重的入侵危机和坚决的反入侵的决心促成了美国入侵物种理事会的诞生,而此理事会的主要职责则是与不同级别、不同地区、不同种类的各个部门、机构、单位进行积极协作,并对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计划的执行进行监督。具体到中国,应成立包括检疫、环保、海洋、农业、林业、贸易、科研机构等各部门在内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此机构应从国家利益,而不是部门利益出发,全面综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在外来物种引进之前,应由农业或林业或海洋管理部门会同科研机构进行引进风险评估,由环保部门作出环境评价,再由检疫部门进行严格的口岸把关,多方协调行动共同高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完善风险评估制度要阻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首要的工作就是防御,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就是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地区将危害性较大的生物坚决拒之门外。该评价系统根据待引进物种的有关信息、生物学特征、繁殖和传播方式以及气候参数等情况,设计49个问题,通过问卷的方式回答每个问题,再对每一问题的回答给出得分,将所有问题的得分相加,根据最终的得分与标准值的比较来决定是否引进该物种。一般包括三种结果:一是允许该物种进口;二是不允许该物种进口;三是需要对这一植物进行更多的评价。通过这样一种杂草风险评价系统可以表明生态系统受引进物种影响的可能性的大小,从而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一些危害生态系统的杂草被引进。中国长期以来对于有意引进的外来物种仅仅是由检疫部门根据检疫目录进行病虫害及疫种的一般性检疫,如果外来物中本身没有病虫害,或本身不是疫虫、疫草,则一般却可以安全过关。因此,对于首次引进或短期内不能发现其危害性的有害生物,没有对其进行科学的风险评估,导致一大批有害生物堂而皇之地被引进中国。这个问题已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2000年12月1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的《进境植物和植物产品风险分析管理规定》(2003年2月1日施行)设专章规定了“风险评估”制度,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采用定性、定量或两者结合的立法开展风险评估制度。跟踪监测某一外来生物品种被引进后,如果不继续跟踪监测,则一旦此种生物被事实证明为有害生物或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而逐渐转化为有害生物后,对一国来讲,就等与放弃了在其蔓延初期就将其彻底根除的机会,面临的很可能就是一场严重的生态灾害。首先应建立引进物种的档案分类制度,对其进入中国的时间、地点都作详细登记;其次应定期对其生长繁殖情况进行监测,掌握其生存发展动态,建立对外来物种的跟踪监测制度。一旦发现问题,就能及时解决。既不会对中国生态安全造成威胁,也无须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治理。综合治理对于已经入侵的有害物种,要通过综合治理制度,确保可持续的控制与管理技术体系的建立。外来有害物种一旦侵入,要彻底根治难度很大。因此,必须通过生物方法、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的综合运用,发挥各种治理方法的优势,达到对外来入侵物种的最佳治理效果。国际法规外来物种入侵作为全球性问题已经引起世界各国和国际组织的广泛关注,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国际海事组织(IMO)等国际组织已制定了关于如何引进外来物种、如何预防、消除、控制外来物种入侵等各方面的指南等技术性文件。而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也先后建立了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各种技术准则及指南,并进行了相应的立法,努力加强该国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御能力及综合治理能力。1982年~1988年,众多科学家开始在环境问题科学委员会(SCOPE)的组织下就外来物种入侵的本质开展讨论。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上,与会各国签署了“国际生物多样性公约”(包括中国),这是有关生物安全的一个最重要的全球性公约。对于外来物种的入侵,《公约》第8条明确规定:“必须预防和控制外来入侵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同时《公约》还要求每一缔约国应直接或要求其管辖下提供《公约》所规定生物体的任何自然人和法人,将该缔约国在处理这种生物体方面有关使用和安全的任何现有资料以及有关该生物体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的任何现有资料,提供给将要引进这些生物的缔约国。此外,与控制外来物种密切相关的两个国际规则:SPS协议(即《关于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协议》)以及TBT协议(即《贸易技术壁垒协议》)也都明确规定,在有充分科学依据的情况下为保护生产安全和国家安全,可以设置一些技术壁垒,以阻止有害生物的入侵。事实上,对于抵御海洋外来生物的入侵早在1982年的《联合国海洋公约》里已明确规定,各国必须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以防止、减少和控制由于故意或偶然在海洋环境某一特定部分引进外来的新的物种致使海洋环境可能发生重大和有害的变化。总的来看,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目前已通过了40多项国际公约、协议和指南,且有许多协议正在制定中。虽然许多公约在一定程度上还缺乏约束力,虽然各国在检疫标准的制定上还存在着一些差距和矛盾,但这些文件仍在一定范围内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国际海事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也正在更加积极致力于加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合作。美国和澳大利亚对于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立法举措值得借鉴。作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物种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美国政府早在90年代初期就展开了相应的立法工作。199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非本地物种法》,旨在对美国航运实践进行研究以帮助掌握如何引进外来物种以及如何防止有害物种的引进。当1999年1月首届海洋生物入侵国际会议在美国马萨诸塞特理工学院如期举行后,总统克林顿签发总统命令,成立由各部门代表组成的入侵种理事会,该理事会必须与联邦、州、有关科学家、大学、航运业、环境机构和农场组织等不同单位共同合作,相互协助,开展工作,抵御外来入侵种。澳大利亚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其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如何防治对农业、林业造成严重影响的220多种有害杂草;二是如何解除通过轮船压舱水携带的海洋外来物种入侵的威胁。基于此,1996年,澳大利亚首先从总体上制定了《澳大利亚生物多样性保护国家策略》,旨在通过制定各种环境影响评价计划以及建立防治有害外来物种的生物学和其他方法,最大限度地减小外来物种引进的风险。1997年《国家杂草策略》(1999年最新修订)由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环境与保护委员会、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农业与资源管理委员会以及澳大利亚林业部共同发布。《国家杂草策略》主要规定了外来杂草管理的3个目标,并明确了政府、社区、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各自的义务、责任,最终提出相应的行动策略。此外,针对杂草的引进,澳大利亚还建立了一套杂草风险评价系统(WRA),通过问题和评分标准的制定,对将有意引进的外来植物进行风险评价。为了防治海洋有害物种的入侵,澳大利亚检疫与检验局在1991年发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强制执行的有关压舱水的规范性文件——《压舱水指南》(1999年最新修订),要求对所有进入澳大利亚水域的船只必须服从强制的压舱水管理。此外,关于压舱水的排放、报告和检疫方面的问题在此文件中也行出了详细规定。
2023-09-12 21:12:303

中国常见的外来生物入侵生物种类及危害?????

美国白点大蚊子、菟丝子
2023-09-12 21:13:012

中国生物入侵的种类(急)

水葫芦
2023-09-12 21:13:184

海洋生物怎样入侵?

海洋生物入侵是指非本地海洋物种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从原分布海域进入本地海域(进化史上不曾分布)的地理扩张过程。外来海洋生物一旦入侵到新的适宜生存的区域中,就可能发生不可控制的“雪崩式”大量繁殖,疯狂地掠夺当地生物的食大米草物,造成有害寄生虫和病原体的大面积迅猛繁殖,使生物多样性减少,而且使系统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等功能受到影响,严重者会导致整个生态系统的崩溃。外来海洋生物的入侵降低了区域生物的独特性,打破了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的地理隔离。大米草目前,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合会公布的世界上100种最危险的外来生物物种中已有一半入侵到中国。大米草就是对中国造成越来越严重的生物入侵危害的新案例。20世纪60~80年代,福建省分别从英、美等国引入大米草时的初衷是抵御风浪和保滩护岸,但因其密集生长,抗逆性与繁殖力极强,原先生长红树林、海草的地方被挤占,儒艮及鱼、贝、虾、蟹等生物失去栖息环境,导致滩涂生态失衡、航道淤塞、海洋生物窒息致死,因而被称为“害人草”。现在大米草已经传播到北起辽宁锦西,南至广西合浦的100多个县市的沿海滩涂,以及黄河三角洲、渤海湾等处,严重威胁我国海岸生态安全。滨海湿地滨海湿地是一种特殊的湿地类型。海滨湿地我国的学者陆健健将其定义为陆缘为含60%以上湿生植物的植被区,水缘为海平面以下6米的近海区域,包括江河流域中自然的或人工的、咸水的或淡水的所有富水区域(枯水期水深2米以上的水域除外),不论区域内的水是流动的还是静止的、间歇的还是永久的。简言之,滨海湿地是指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水域及其沿岸浸湿地带。滨海湿地处于海陆交错地带的边缘区域,受海洋和陆地双重作用。其复杂的动力机制造成了复杂多样的滨海湿地类型,包括永久性浅海水域、河口水域、海草床、珊瑚礁、岩石性海岸、沙滩砾石与卵石滩、滩涂、盐沼、潮间带森林湿地、咸水或碱水渭湖、海岸淡水湖和海滨岩溶洞穴水系等。滨海湿地除了具有湿地的普遍功能,如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抗旱、降解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外,还具有许多独特功能,包括:减弱海流对海岸的侵蚀;防止海水入侵,减轻海水倒灌导致的土壤盐渍化;形成海景、海滩等独特的旅游资源;为洄游鱼类提供生长繁殖所需的环境等。海洋缺氧区海洋缺氧区又称为海洋低氧区,是指海水中缺氧,海洋生物难以生存的区域。丰富的有机物和稳定的水体环境是形成缺氧区的必要条件。海水中有机物含量过高,其氧化分解会消耗大量的溶解氧。海水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大气和光合作用,透光层以下水体中氧的供应主要依赖表层水体的移流和扩散作用,当有温跃层存在时,上下水体交换不畅从而阻断表层海水和下层海水进行氧气交换,这时就会出现缺氧区。海洋氧含量的垂直分布图在我国,每年八~九月,长江口海区的氧含量最低。但每当台风来临,氧含量趋于正常,台风过后,氧含量又回到低谷状态,这是因为台风等风暴潮会影响水体的结构,打乱原有的稳定的温盐跃层,水体交换频繁,氧含量得到迅速补充。所以,低氧区大都出现在稳定的水体中,常受大风浪影响的海域一般不会存在低氧区。近年来,随着海洋有机污染的加重,海洋缺氧区的面积逐年扩大。缺氧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化程度高、人口密集城市的海岸地区、近海岸河口区域以及部分海湾。缺氧区面积的逐年扩大,严重威胁着海洋生物的生存,影响海洋生物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危害海洋生物多样性,进而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海洋自净能力海洋自净能力是指海洋通过其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自然地逐渐降低乃至消失的能力。净化速度一般表示为浓度下降率或与污染物有关参数的变化率。海洋自净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自然变化过程,按其发生机理可分为:物理净化、化学净化和生物净化。三种过程相互影响、同时发生或相互交错进行。海洋自净能力已不堪重负物理净化主要发生于河口和内湾。径流带入的污染物受海水稀释,污染物不断向外海扩散,一些杂质被吸附在固态物体上,另一些沉淀在水底,具有挥发性的污染物还可以逐渐气化,这都使水体不断净化。净化速度主要取决于水平流动和湍流扩散等物理过程的快慢。化学净化主要是污染物在海水中发生氧化还原、化合分解、吸附凝聚、交换和络合等化学反应转变成无害物质甚至消失。如有机污染物经氧化还原作用最终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汞、镉、铬、铜等金属离子在海水酸碱度和盐度变化影响下,离子价态可发生改变,从而改变毒性或由胶体物质吸附凝聚共同沉淀于海底。生物净化是通过微生物和藻类等生物代谢作用,将污染物质降解或转化成低毒或无毒物质。例如,将甲基汞转化为金属汞,将石油烃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由于海洋辽阔,自净能力也大,人们一直把它看成是天然的最大净化池而任意倾废或排污,但海洋的自净能力并不是没有限制的。为了合理利用海洋环境自净功能,保护和改善海洋环境,研究和掌握海洋环境自净机理,是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一项重要任务。海洋钻孔生物海洋钻孔生物是能够穿凿海洋中的木船、木竹建筑、红树、岩石、珊瑚礁以及贝壳等物体的海生生物。海洋钻孔生物能穿凿岩石它们钻孔的目的有的是为了填饱肚子,有的是为了躲避其他动物的侵害。海洋中会钻孔的动物有海绵动物、环节动物的多毛类、软体动物的双壳类、节肢动物的甲壳类、苔藓动物和棘皮动物的一些种类,其中以双壳类和甲壳类最为重要,危害也最大。海绵类中的穿贝海绵、多毛类中的某些才女虫和一些苔藓动物经常穿凿扇贝、牡蛎等经济贝类,使其生长受到影响。棘皮动物中的球海胆等能用坚硬的棘穿凿珊瑚礁等。软体动物中的住石蛤、钻岩蛤、石蛏等以及海笋科中的许多种类都能穿凿岩石、珊瑚礁和贝壳等。软体动物双壳类的船蛆科、甲壳类中的蛀木水虱等穿凿木材并以木材为饵料,会严重破坏木船和海港、码头的木、竹设施。海洋钻孔生物中研究最多的是船蛆科生物,一共有60多种,中国沿海已发现10多种。海洋钻孔生物长期地在木、竹中生活,它们的贝壳已经退化,仅剩下很小一部分包裹在身体前面,成为钻洞的工具。船蛆、马特海笋、蛀木水虱和光背团水虱等4类代表性物种在我国沿海最为常见。防除海洋钻孔生物的方法有:船只定期上岸,用手工清除污物、用淡水冲洗;用烟熏火烤,烤干后表面涂刷配制石灰水;船在海中航行一段时间后,再到江河淡水中航行一段时间;用铅包覆木船的船底;船体涂刷防污漆;焦油压入木材等。入海河口生态系统河口是地球上海水和淡水交汇和混合的、介于陆海两类生态系统之间的交界地带。河口生态系统是河口环境生物群落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构成的自然系统,具有相对稳定功能并能自我调控。就入海河口而言,它是一个半封闭的海岸水体,与海洋自由沟通,海水在其中被陆域来水所冲淡。河口生态系统根据动力条件和地貌形态的差异,一般把河口分为河流近口段、河口段和口外海滨。河流近口段以河流特性为主,口外海滨以海洋特性为主,河口段的河流因素和海洋因素则强弱交替地相互作用,有其独特的性质。河口的主要特征之一是盐度的变化,涨潮时盐度增高,退潮时盐度降低;雨季时盐度近似于淡水,干季时近似于海水。因为冬季河水较海水冷而夏季较海水暖,所以河口区温度变动较沿海和外海大。河口的水中含有一定量的泥沙,透明度比外海水域低。河口的底层往往被泥沙覆盖,底泥中含有丰富的、主要来自沿潮线以上的植物等的有机碎屑。这些植物主要由温带区沼泽草地的水草和芦苇或热带区的红树组成。河口动物主要来自海洋,许多浅海种类,即生活在大陆架浅水域的种类,在洄游入海前把河口作为索饵场。
2023-09-12 21:13:351

生物入侵者实例。快!

水葫芦,资料自己找
2023-09-12 21:13:4713

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有哪些

生物多样性包括3层意思: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入侵发生后,因为它的繁殖和扩散能力强,且一般没有天敌,因此它比当地原有生物有更强的竞争能力,争夺了更多的资源,从而造成其它物种死亡.所呈现出的现像是:入侵生生改变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性;其它的物种更加单一化,数量也大量降低,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降低.这些方面都说明了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是消极的,使当地多样性降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随之降低了.
2023-09-12 21:14:161

生物入侵者事例 要简短

德国小蠊,原产于德国,故称“德国小蠊”。因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在商品流通运输的过程中输入我国,由于其体态与蟑螂极为相似,个体的大小如一般蟑螂四分之一,属蟑螂的一个品种。 小蠊的繁殖速度比一般蟑螂要快数千倍,经半个月左右其幼卵即可长成成虫,群体数量比一般蟑螂多几倍乃至几千倍。小蠊的生活习性与一般蟑螂相似,喜在宾馆、酒店的中西厨房、酒吧、餐厅、包房等场所活动。它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与蟑螂类似,主要是它们在活动其间将许多有害物质及病菌等传播到人们的食品及用具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德国小蠊正式大规模入驻中国有近二十年的时间,已经从开始的少数大城市蔓延到几乎中小城市甚至小集镇和农村地区,据国家疾控中心相关资料显示,一只雌性德国小蠊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万只后代。随着防治用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德国小蠊已经具备了极强的抗药性,多数杀虫剂对其无效。因德国小蠊的存在和难以防治,导致目前蟑螂已取代老鼠成为四害之首! 德国小蠊 随着国家、地区间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密切,随着全球环境不稳定因素的不断增多,一切没有硝烟的生态战争——“生物入侵”正在全世界范围悄悄打响,其造成的生态灾难正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及全球的生态安全。
2023-09-12 21:14:254

面对生物入侵采取什么措施

  1、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构:   具体到我国,应成立包括检疫、环保、海洋、农业、林业、贸易、科研机构等各部门在内的统一协调管理机构。此机构应从国家利益,而不是部门利益出发,全面综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   在外来物种引进之前,应由农业或林业或海洋管理部门会同科研机构进行引进风险评估,由环保部门作出环境评价,再由检疫部门进行严格的口岸把关,多方协调行动共同高效开展外来物种的防治工作。   2、完善风险评估制度:   要阻止外来物种的入侵,首要的工作就是防御,外来物种风险评估制度就是力争在第一时间,第一地区将危害性较大的生物坚决拒之门外。
2023-09-12 21:14:351

面对生物入侵者青少年需要采取什么措施

青少年需要好好读书。
2023-09-12 21:14:462

生物入侵的重要案例

2014年9月9日至12日,美国亚洲鲤专家Jim Garvey和他的同伴们,受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中国部之邀,组团来中国寻找解决亚洲鲤泛滥的方法。多年来,TNC一直致力解决长江生态及鱼类资源恢复和亚洲鲤问题。 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8种亚洲本土鱼类,在美国被统称为亚洲鲤鱼。它们在进入美国的部分水系后,生长迅速,甚至对当地生态造成巨大威胁,体重近30公斤的亚洲鲤跃出水面,这一中国长江上也难得的景观,在美国密西西比河却极为常见。 亚洲鲤在美国的情况很复杂。最早进入美国的是一种在欧洲和亚洲很常见的鲤鱼(吃昆虫为生),在19世纪被引进。1963年,草鱼(另一种吃水生植物的鱼)被带入美国,成功控制了水生植物的疯长。19世纪70年代,吃水螺和蚌类的黑鲤鱼,以及胖头鱼和银鲤鱼被带入美国。它们都很好地存活下来了。 鲤鱼大概被引入美国30年后,当它们流入伊利诺伊河时,美国民众才意识到亚洲鲤的存在。直到美国人发现鲤鱼威胁着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五大湖区域时,民众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并要求政府采取手段治理。但亚洲鲤的数量在伊利诺伊河中已经十分密集了,美国本土及国际媒体也有大量的报道。 一般鲤鱼习惯于在湖泊和河流的底部觅食,这样会造成水质浑浊,降低水域质量,胖头鱼和银鲤鱼会改变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的聚集,这样会对本土鱼类产生很坏的影响,同时黑鲤鱼也可能使贝类濒临灭绝。 亚洲鲤是在1998年,那时它们“入侵”了密苏里河,银鲤鱼会跳出水面,撞击到渔夫。为保护当地生态,美国政府于2009年底曾大规模捕杀亚洲鲤,清理了芝加哥地区接近五大湖的一小部分水域,那里离鲤鱼密集的下游地区有上百公里远。那次行动造成了一小部分胖头鱼及数以千计的本土鱼类死亡,这也促使美国政府不再使用毒素的方式来控制亚洲鲤鱼的数量。 2010到2014年,美国政府投资了将近1亿美元在控制鲤鱼数量的研究上。在五大湖的支流伊利诺伊河建立了巨大的电网来驱赶鱼类,避免它们向两个水域连接处移动。 2012年5月,中美绿色合作伙伴关系框架中增加了“密西西比河-长江”绿色合作伙伴项目,在这个关注大河流域的生态合作项目中,有一个内容就是把中国对淡水鱼类的科研、管理经验带到美国,为密西西比河亚洲鲤的治理提供指导和帮助。
2023-09-12 21:15:071

有关生物入侵方面的心得体会,,700-800字,,速求。

“生物入侵”所引发的生态危机 一种生物从原产地迁入到另一地,这种生物被称为外来物种。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的过程。在人类历史上,人类通过文化交流,把外来种(如玉米、红薯、马铃薯等)从其起源地传播到世界各地,从而丰富了人们的食物品种和各地区的农业生产类型。所以,在一定意义上说,每个地区的农业发展史可以说是农业生产类型、农业品种在不断地吸收外来种、不断地更新换代的过程。现代社会,随着贸易、旅游的发展,大容量、快速先进的交通工具的普遍采用,越来越多的物种在全球范围扩散,外来种问题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特别是中国加入WTO自国外的有害物种对中国的威胁也大大增加。有些人认为,生物入侵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问题。然而大多数的学者认为,生物入侵是无意的引入和传播发展起来。由于其有广泛的适应性、极强的繁殖能力,不仅对“入侵领地”的生物多样性构成威胁,破坏生态平衡,甚至给人类社会、环境造成巨大的损失。 一、生物入侵的危害 1.生物入侵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如果一个外来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因素制约,那么它很可能无节制地繁衍,种群快速扩大,发展成为当地新的优势种,对入侵地的其他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水葫芦也叫水浮莲、凤眼莲、水荷花等。它为多年生水生杂草,通常自由漂浮在水面,叶片丛生,叶柄呈海绵葫芦体,具有无性和有性两种繁殖方式。在适宜条件下,5天就能繁殖一个新植株,一支花絮大约能结300粒种子,成熟种子在水中可存活5年~20年。适宜条件下,沿河岸波动线萌发生长。水葫芦原产南美洲委内瑞拉,约在20世纪30年代作为观赏植物传入我国。后来又作为猪食饲料(其实毫无营养价值可言,因其大部分为水,其余则为纤维素)和防治重金属污染物而广为种植,由于它的过度繁殖,现已蔓延成灾成了令人头痛的恶性杂草。由于水葫芦作崇,造成昆明滇池水域面积缩小,原产滇池中的其他十几种水生植物相继灭绝,水生动物从68种下降到30种左右。据报道,长江、汉江也遭遇到这种绿色入侵,湖北汉川一些水域甚至出现了水草锁河的现象。黄浦江、苏州河、宁波市的一些河道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危害。水葫芦大量生长繁殖后,形成单一优势物种,致使其他水生植物减少甚至消灭;它不仅能降低光线对水体的穿透能力,影响水底生物的生长,还能降低水中ph溶解氧的浓度,并增加水中CO2的浓度,降低水产品产量。紫茎泽兰原产墨西哥,虽有一个好听的名字,但却是一种有毒的草本植物,所以人们又叫它臭草,它有着厚厚的、毛绒绒的绿叶,开着像蒲公英一样的小花,有很强的生命力。在原产地有它的天敌,故在一个生态系统里能够同其他物种较和平地相处。紫茎泽兰于20世纪80年代经东南亚进入我国云南,几年之内向北蔓延到四川等省。仅云南省受害面积就达2500万公顷。由于一开始人们忽略了它的入侵,对这种异国的野草并没有太多地注意,所以短短几年之内,紫茎泽兰就漫山遍野的长起来,所到之处原有的物种均被“排挤出局”。如一片草场一旦有了紫茎泽兰,阳光、水分、肥料都是它的了,其他草都消失了。 2.生物入侵对社会、经济的危害生物入侵在对入侵地的其他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的威胁的同时,也直接造成社会危害、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乃至生命。如豚草,原产北美,传入我国(主要在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后,不仅危害农牧业,其花粉还对人类健康有害,是引起“花粉过敏症”的致病原,能引起人的过敏性鼻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水葫芦大量生长繁殖后覆盖水面,堵塞河道,影响河运,阻碍排灌;在汛期阻碍水流,增大洪水水位,严重影响防洪发电。牛羊吃了紫茎泽兰很快掉毛、生病,母羊怀不上胎,并接二连三地死去。据四川省凉山州统计,仅1996年一年就减产6万头羊,畜牧业损失2100万元。紫茎泽兰进入香蕉林,香蕉林树矮果少;进入花椒林、桑树林,花椒和蚕茧当年就减产8%。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有毒有害物种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我国,造成了极大的危害。除水葫芦、紫茎泽兰、豚草外,还有入侵广东的微甘菊,沿海省区引进的大米草等的蔓延,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地步。另外,像稻水象甲、美洲斑潜蝇、马铃薯甲虫、非洲大蜗牛等农业害虫入侵近年来也相当严重。外来物种一旦入侵成功,要彻底根除相当困难,代价费用极为昂贵,仅每年对美洲斑潜蝇一项的防治费用,我国就要花掉45万亿元。上述生物入侵的例子告诉我们:人类千万不要盲目地破坏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相互作用后形成的生态平衡,因为一个物种无论是灭绝或过量繁殖,都会危及与它相关的几十个物种的生存,进而造成生态平衡的失调、造成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 二、防止生物入侵的途径 防止生物入侵,最方便廉价的方法是从源头着手,采取优先选择的措施。一些可能有潜在影响的外来种,尚未经过科学研究证实,决不轻易让其进入,如果引入也应有预防的措施,要考虑其得益是否超过其实际和潜在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引入到一些孤立的栖息地和生态系统中,例如岛屿、湖泊等。我国农业部有关人士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中国首先要加强对有毒有害物种的研究,要研究在国际农产品贸易中重要有害物种传入的可能性,如截获难易程度、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国外分布状况、国内适宜生长的范围等。在此研究的基础上,要对重要的有害物种建立数据库,为拒入的有害物种提供决策依据。此外,要从生物多样性安全的角度加强边境检疫和控制,依法拦截和阻止已知的或可能对本地生物多样性有不利影响的外来种引入。如我国举办的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为严防危险性有害生物随参展物传入,检疫人员运用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来阻止生物入侵。万一出现无意的引入,应立即采取快速有效的行动来根除和控制。主要措施有生物防治、化学防治、人工机械防治的方法。人工打捞和机械铲除不但耗资巨大,且在某些自然条件下难以实施。大量施用化学药剂,不但成本高,还使入侵生物产生抗药性,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生物防治是一条经济有效的途径,是从入侵生物原产地引进有效的天敌防治入侵生物,但外来天敌的引进与释放也涉及安全性问题,也是新种侵入问题。 所以,必须从地理的角度,即用系统的、综合的方法来对付入侵种。如果一些物种一时还不宜采用根治方法,则应采用控制的方法,以抑制入侵者种群的发展,减轻其所引起的危害。
2023-09-12 21:15:241

外来生物入侵的例子

外来生物入侵的例子如下:亚洲鲤鱼亚洲鲤鱼产于东南亚,包括草鱼、青鱼、鳙鱼、鲤鱼、鲢鱼等8种鱼。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解决淡水水藻泛滥问题而从中国引进。由于亚洲鲤鱼繁殖能力强,缺少天敌且美国人不爱吃,很快便泛滥成灾危害到当地生态系统,从2009年开始美国政府开始捕杀亚洲鲤鱼,但效果一直不理想。2. 舌头鱼舌头鱼又叫黑鱼、乌鱼、财鱼等是我国名贵淡水鱼,2002年被美国的钓鱼爱好者偶然在鱼塘发现,这是舌头鱼首次在美国被发现,与亚洲鲤鱼一样,在美国也成了影响严重的入侵物种之一,不过与亚洲鲤鱼入侵不同的是,舌头鱼是因为养鱼爱好者在鱼塘放养造成的。3. 葛根多年生的豆科类草质藤本植物,根茎叶均可做药材用在我国全身是宝而在美国却成了头疼的入侵物种。1876年美国人引进葛根用作装饰自己的庭院,后来又因其耐寒耐旱保持水土,变大面积推广种植。由于美国气候非常适合葛根生长,所以葛根在美国一发不可收拾,破坏了大量农田与森林。4. 野兔以前的澳大利亚本没有野兔,但如今让他们谈兔色变。1859年墨尔本动物园从英国带来24只兔子,给人观赏。但后来由于动物园发生火灾,兔子逃逸到草原上,从此灾难便开始降临,由于在澳大利亚兔子没有天敌,而且那里饲草丰美,兔子大量繁殖,数量激增,不仅造成了牧草损失还造成水土流失。
2023-09-12 21:15:321

外来生物入侵的现状

到目前为止,国内尚没有外来入侵动植物种类的系统报道,据有关文献查证,目前已知我国至少有300种入侵植物、40种入侵动物、11种入侵微生物。与外来入侵动植物相比,我国对外来微生物种类的调查更为少见。目前对农业危害较大的外来微生物或病害有11种。目前,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每年以0.1%~1.1%的速率在急剧减少。这种生物多样性的极度锐减,除了人类大规模开垦土地导致自然生境快速丧失外,它的另一个主要因素就是生物入侵。随着全球化、商业和旅游的增长以及对自由贸易的重视,有意或无意地为物种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数千年来,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作为天然屏障,为特有物种和生态系统提供了进化所必须的隔离环境。然而,在短短数百年间,全球各种力量结合在一起,使这些阻隔失去效用,外来物种横越千里,到达新的生境,成为外来入侵。外来入侵种不仅威胁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引起物种的消失与灭绝,而且瓦解生态系统的功能,降低人们基本生命支持系统的健康水平,受入侵物种影响的国家和地区将付出巨大的生态和经济代价。入侵物种形成广泛的生物污染,危及土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并影响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尤其是近年来,为防止水土流失,治理沙丘以及重建生态系统而开展了大规模的退耕还林工程,有的地区过度盲目地引进了大量生长区短,易于管理,更能适应环境的外来物种,然而,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这种盲目地引进是要付出代价的,它们正在逐渐排挤。取代当地物种,并且不断扩大到自然和半自然地区,并影响到那里生态系统的种类和功能,进而引起当地居民,自然资源保护者,水源管理者和其他相关人员的矛盾。人类及其经济和非经济活动是外来种入侵的主要动因,特别最近500年加速了生境丧失和物种灭绝的速率,对生态系统构成了严重的胁迫,这种破坏是长期的、持久的。
2023-09-12 21:16:171

外来入侵物种的主要危害有哪些

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2023-09-12 21:16:343

生物入侵造成生态失衡的例子

美国5大湖鲤鱼实践。
2023-09-12 21:16:463

你在生活中发现过哪些生物入侵者的现象

水葫芦,巴西龟!
2023-09-12 21:16:583

生物入侵的实例

水葫芦,美国白蛾
2023-09-12 21:17:103

什么是生物入侵

就是别的地方的生物到了另一个地方,那个地方没有这种生物的天敌,然后这种生物就繁殖成灾
2023-09-12 21:17:324

生物入侵有哪些危害,入侵的方式是什么

生物入侵的危害及入侵方式如下:一、生物入侵的危害适当的引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一国的生态安全。此种意义上的物种引进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入侵”。由此,这种对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即被称为“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入侵种”不同于“外来物种”,它特指的是有害的外来物种,如前面提到的“凤眼莲”“松材线虫”“大米草”等,其范畴小于“外来物种”;而“外来物种入侵”也不同于“外来物种引进”,它特指的是入侵种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从原生地传播到入侵地,并损害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甚至危及人类健康,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及生存灾难的过程。二、生物入侵方式1.自然入侵这种入侵不是人为原因引起的,而是通过风媒、水体流动或由昆虫、鸟类的传带,使得植物种子或动物幼虫、卵或微生物发生自然迁移而造成生物危害所引起的外来物种的入侵。如紫茎泽兰,薇甘菊以及美洲斑潜蝇都是靠自然因素而入侵中国的。2.无意引进这种引进方式虽然是人为引进的,但在主观上并没有引进的意图,而是伴随着进出口贸易,海轮或入境旅游在无意间被引入的。如“松材线虫”就是中国贸易商在进口设备时随着木材制的包装箱带进来的。航行在世界海域的海轮,其数百万吨的压舱水的释放也成为水生生物无意引进的一种主要渠道。此外,入境旅客携带的果蔬肉类甚至旅客的鞋底,可能都会成为外来生物无意入侵的渠道。3.有意引进这是外来生物入侵的最主要的渠道,世界各国出于发展农业、林业和渔业的需要,往往会有意识引进优良的动植物品种。如20世纪初,新西兰从中国引种猕猴桃,美国从中国引种大豆等。但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风险评估制度,世界各国在引进优良品种的同时也引进了大量的有害生物,如大米草、水花生、福寿螺等。这些入侵种由于被改变了物种的生存环境和食物链,在缺乏天敌制约的情况下泛滥成灾。全世界大多数的有害生物都是通过这种渠道而被引入世界各国的。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国际合作及他国的立法实践 外来物种入侵作为一种全球范围的生态家现象已逐渐成为导致牺牲多样性丧失、物种灭绝的重要原因。根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提供的数据,目前全球濒临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共有10954种,全球鱼类的1/3,哺乳类的、鸟类的、爬行类的1/4,都已高度濒危,如果照此速度发展到2100年,地球上1/3到2/3的植物、动物以及其他有机体将消失,这些物种大规模死亡的现象和6500万年前恐龙的消亡差不多。
2023-09-12 21:17:521

什么是生物入侵?

就是由本不属于这个地方的外来生物所造成的破坏,比如从外国引进的植物如水萍造成的破坏使太湖的水生物链严重失调。这就是生物入侵
2023-09-12 21:18:017

什么是生物入侵?

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过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从而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经济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生物入侵的物种相对于本地物种而言,都是外来生物或物种。一般外来种对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既有正面的影响,也有负面的影响。据统计,大约有10%的外来种被引入到新的生态系统后可以不依靠直接的人为干预而自行繁殖成为归化种;归化种常常只是建立自然种群,不一定形成入侵,只有其中大约10%能够造成生物灾害,成为外来入侵种。
2023-09-12 21:18:203

生物入侵的例子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入侵案例】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德国小蠊,原产于德国,故称“德国小蠊”.因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在商品流通运输的过程中输入我国,由于其体态与蟑螂极为相似,个体的大小如一般蟑螂成虫的四分之一,属蟑螂的一个品种. 小蠊的繁殖速度比一般蟑螂要快数千倍,经半个月左右其幼卵即可长成成虫,群体数量比一般蟑螂多几倍乃至几千倍.小蠊的生活习性与一般蟑螂相似,喜在宾馆、酒店的中西厨房、酒吧、餐厅、包房等场所活动.它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与蟑螂类似,主要是它们在活动其间将许多有害物质及病菌等传播到人们的食品及用具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德国小蠊在室内蟑螂中最小的一种,体长在15毫米以下.成虫为棕黄色.在前胸背板上有两条平行的褐色纵纹. 德国小蠊一年能经历4-5个世代. 德国小蠊卵鞘一直拖在雌虫的尾端,直至孵出若虫才脱落.若虫因此随母体到处扩散. 若虫经5—7次蜕皮后成为成虫,若虫期为30-56天. 德国小蠊正式大规模入驻中国有近二十年的时间,已经从开始的少数大城市蔓延到几乎中小城市甚至小集镇和农村地区,据国家疾控中心相关资料显示,一只雌性德国小蠊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万只后代.随着防治用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德国小蠊已经具备了极强的抗药性,多数杀虫剂对其无效.因德国小蠊的存在和难以防治,导致目前蟑螂已取代老鼠成为四害之首! 随着国家、地区间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密切,随着全球环境不稳定因素的不断增多,一切没有硝烟的生态战争——“生物入侵”正在全世界范围悄悄打响,其造成的生态灾难正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及全球的生态安全. 被喻为“紫色恶魔”的凤眼莲(Bichhornia crassipes即中国人俗称的“水葫芦”)在全世界水域的肆虐繁殖即是外来物种入侵最典型的一个例子.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风眼莲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 此外,澳大利亚的“兔灾”,地中海的“毒藻”,美国五大湖的“斑马贻贝”,夏威夷的“蛙声”以及入侵我国的“紫茎泽兰”、“大米草”、“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克氏螯虾”、“美国白蛾”等等外来物种入侵的事例举不胜举.由于缺少自然天敌的制约,这些外来入侵者不仅破坏食物链,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而且还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外来物种入侵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
2023-09-12 21:18:301

生物入侵有哪些?

水葫芦,德国小蠊,小龙虾,凤眼莲,葛藤,美国白蛾等具体的你可以去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9004.htm)看
2023-09-12 21:18:424

生物入侵的例子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这些生物被叫做外来物种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即在其自然分布范围以外或在没有直接或间接引入或人类照顾之下而不能存在)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入侵案例】 德国小蠊(Blattella germanica) 德国小蠊,原产于德国,故称“德国小蠊”.因国际间的贸易往来,在商品流通运输的过程中输入我国,由于其体态与蟑螂极为相似,个体的大小如一般蟑螂成虫的四分之一,属蟑螂的一个品种. 小蠊的繁殖速度比一般蟑螂要快数千倍,经半个月左右其幼卵即可长成成虫,群体数量比一般蟑螂多几倍乃至几千倍.小蠊的生活习性与一般蟑螂相似,喜在宾馆、酒店的中西厨房、酒吧、餐厅、包房等场所活动.它对人们造成的危害与蟑螂类似,主要是它们在活动其间将许多有害物质及病菌等传播到人们的食品及用具中,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危害. 德国小蠊在室内蟑螂中最小的一种,体长在15毫米以下.成虫为棕黄色.在前胸背板上有两条平行的褐色纵纹. 德国小蠊一年能经历4-5个世代. 德国小蠊卵鞘一直拖在雌虫的尾端,直至孵出若虫才脱落.若虫因此随母体到处扩散. 若虫经5—7次蜕皮后成为成虫,若虫期为30-56天. 德国小蠊正式大规模入驻中国有近二十年的时间,已经从开始的少数大城市蔓延到几乎中小城市甚至小集镇和农村地区,据国家疾控中心相关资料显示,一只雌性德国小蠊一年最多可以繁殖出一百万只后代.随着防治用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德国小蠊已经具备了极强的抗药性,多数杀虫剂对其无效.因德国小蠊的存在和难以防治,导致目前蟑螂已取代老鼠成为四害之首! 随着国家、地区间经济、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密切,随着全球环境不稳定因素的不断增多,一切没有硝烟的生态战争——“生物入侵”正在全世界范围悄悄打响,其造成的生态灾难正严重威胁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及全球的生态安全. 被喻为“紫色恶魔”的凤眼莲(Bichhornia crassipes即中国人俗称的“水葫芦”)在全世界水域的肆虐繁殖即是外来物种入侵最典型的一个例子.1884年,原产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风眼莲被送到了美国新奥尔良的博览会上,来自世界各国的人见其花朵艳丽无比,便将其作为观赏植物带回了各自的国家,殊不知繁殖能力极强的凤眼莲便从此成为各国大伤脑筋的头号有害植物.在非洲,凤眼莲遍布尼罗河;在泰国,凤眼莲布满湄南河;而美国南部沿墨西哥湾内陆河流水道,也被密密层层的凤眼莲堵得水泄不通,不仅导致船只无法通行,还导致鱼虾绝迹,河水臭气熏天;而我国的云南滇池,也曾因为水葫芦疯狂蔓延而被专家指称患上了“生态癌症”. 此外,澳大利亚的“兔灾”,地中海的“毒藻”,美国五大湖的“斑马贻贝”,夏威夷的“蛙声”以及入侵我国的“紫茎泽兰”、“大米草”、“松材线虫”,“加拿大一枝黄花”、“克氏螯虾”、“美国白蛾”等等外来物种入侵的事例举不胜举.由于缺少自然天敌的制约,这些外来入侵者不仅破坏食物链,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而且还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据国际自然资源保护联盟(IUCN)的报告,外来物种入侵给全球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超过4000亿美元.
2023-09-12 21:18:531

生物入侵为什么会严重破坏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

这个外界生物物种的入侵,当然会严重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的。
2023-09-12 21:19:051

生物入侵者是指什么?

生物入侵者时达成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目的的。,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成为“生物入侵者”。他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因为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会无限制的繁殖,造成当地原有生态系统失衡,甚至造成原有物种灭绝
2023-09-12 21:19:242

生物入侵的引种

外来物种引进是与生物入侵密切联系的一个概念。任何生物物种,总是先形成于某一特定地点,随后通过迁移或引入,逐渐适应迁移地或引入地的自然生存环境并逐渐扩大其生存范围,这一过程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引进(简称引种)。正确的引种会增加引种地区生物的多样性,也会极大丰富人们的物质生活,如美国于20世纪初从中国引种大豆,其种植面积从6000多万亩增加到4亿多亩,美国已成为大豆的最大生产国、出口国。就中国而言,早在公元前126年张骞出使西域返回后,中国历史便揭开了引进外来物种的一页,苜蓿、葡萄、蚕豆、胡萝卜、豌豆、石榴、核桃等物种便开始源源不断地沿着丝绸之路被引进到了中原地区,而玉米、花生、甘薯、马铃薯、芒果、槟榔、无花果、番木瓜、夹竹桃、油棕、桉树等物种也非中国原产,也是历经好几百年陆续被引入中国的重要物种。相反,不适当的引种则会使得缺乏自然天敌的外来物种迅速繁殖,并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进而导致生态失衡及其他本地物种的减少和灭绝,严重危及一国的生态安全。此种意义上的物种引进即被称为“外来物种的入侵”。由此,这种对等地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外来物种即被称为“入侵种”(invasive species)。“入侵种”不同于“外来物种”,它特指的是有害的外来物种,如前面提到的“凤眼莲”“松材线虫”“大米草”等,其范畴小于“外来物种”;而“外来物种入侵”也不同于“外来物种引进”,它特指的是入侵种经自然或人为的途径,从原生地传播到入侵地,并损害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甚至危及人类健康,从而造成经济损失及生存灾难的过程。 代表生物  西尼罗河病毒火蚁沙枣非洲蜜蜂葛藤褐色树蛇斑马贻贝水葫芦千屈菜亚洲蚌尼罗河鲈鱼短尾黄鼠狼河狸乳浆大戟盐杉野山羊
2023-09-12 21:19:331

生物入侵原因

首先,就是外地物种,因为某些原因(人或者迁徙性动物所为)被带到了其它群落中,并且开始繁衍。有一部分因为缺少天敌或者自身条件优越,没有被淘汰,就成为入侵种。一般说来入侵性强的物种都具有一些相应的特征,例如:繁殖能力强,植物能产生大量的种子,动物则产卵量大或产仔量大,这样不仅提高其后代存活的绝对数量,也提高了其传播的几率,在入侵的第一个阶段就占有了优势。而且,由于它们偶然到达了不具备天敌或其它生物限制的新环境,而且会先经过时滞来调养自身种群,所以它们一旦开始繁殖,往往是爆发性的。
2023-09-12 21:20:031

关于"生物入侵者"的事例

薇甘菊入侵
2023-09-12 21:20:143

生物入侵的定义是什么?

这是一些翻山越岭、远涉重洋的“生物移民”,也许是一种细菌、一种植物或者一种动物。来到异国他乡的它们,由于失去了天敌的制衡获得了广阔的生存空间,生长迅速,占据了湖泊、陆地,而“土著生物”则因被其挤压纷纷凋零甚至灭绝。这就是生物入侵。生物入侵人们也许陌生,然而,一提起口蹄疫、疯牛病,甚至艾滋病,人们却并不陌生,其实这些都是生物入侵的一种。以往人们常常提到的一些动植物,某些地方来说,也都是入侵生物,如牵牛花、水葫芦、地中海潜蝇、飞机草、马缨丹、银鱼,等等。生物入侵分有意和无意两种。随着物种的引进,这些外来移民一方面可能造福人类,一方面也可能给当地生态环境乃至经济发展造成一定影响。除了疯牛病、口蹄疫,古今中外由于有害生物危害人类健康和农业生物的安全,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十分沉痛的。近年来,外来入侵物种已对中国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同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防治外来物种入侵,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障国家环境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环保总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公布了《中国第一批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共16种,分别为紫茎泽兰、薇甘菊、空心莲子草、豚草、毒麦、互花米草、飞机草,凤眼莲(水葫芦)、假高粱、蔗扁蛾、湿地松粉蚧、强大小蠹、美国白蛾、非洲大蜗牛、福寿螺、牛蛙。
2023-09-12 21:20:251

生态入侵与生物入侵的具体区别是什么?还是它二者是等价的?

  生态入侵与生物入侵不一样,生物与生态就不一样。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成为野生状态,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对于特定的生态系统与栖境来说,任何非本地的物种都叫作外来物种(alien species) 。外来物种是指那些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入侵物种具有生态适应能力强,繁殖能力强,传播能力强等特点;被入侵生态系统具有足够的可利用资源,缺乏自然控制机制,人类进入的频率高等特点。外来物种的“外来”是以生态系统来定义的。  一般而言,一国主动引进加以培养、种植养殖,以便丰富国人餐桌或用于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等,不归类为生物入侵。“不是本国主动引进,对本土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才能称为生物入侵”。  生态入侵就像沙漠化一样是整个生态系统遭到了入侵。  生态入侵是指人类有意或无意地把某种生物带进新的地区,倘若当地适于其生存和繁衍,它的种群数量便开始增加,分布区也会逐渐扩大,这就是生态入侵。此过程有时会产生严重后果。如欧兔进入澳洲后,由于没有天敌制约,很快就在草原上大量繁殖,它们与牛羊争夺饲料,使草场大片荒芜后,借助粘液瘤病毒感染,才控制住其种群增长。因此,对引进新种应持慎重态度,要考虑生态入侵的后果。
2023-09-12 21:20:341

阅读相关读物,摘录一则生物入侵者的事例,并简要谈谈你对生物入侵者的认识

呜口召集了吗丁啉
2023-09-12 21:21:034

《生物入侵者》的原文!

当你在路边草地或自家庭院里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时,你肯定不会感到惊讶。但在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们看来,这或许不是件寻常小事。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它们不仅会破坏某个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而且还可能给人类社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在人类文明的早期,陆路和航海技术尚不发达,自然界中的生态平衡并没有受到太大的破坏。在自然条件下,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可能随风飘荡几千米后才会落地,如果各种条件适合,它会在那里生根、发芽、成长;山间溪水中的鱼虾可能随着水流游到大江大河中安家落户……凡此种种,都是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条件下缓慢进行的,时间和空间跨度都非常有限,因此不会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失衡。如果一种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殖。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软体动物)被一艘货物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岛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殖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许多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将“生物入侵者”的增多归罪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事实上许多“生物入侵者”正是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达到“偷渡”的目的的。以目前全球新鲜水果和蔬菜贸易为例,许多昆虫和昆虫的卵附着在这些货物上,其中包括危害极大的害虫,如地中海果蝇等。尽管各国海关动植物检疫中心对这些害虫严加防范,但由于进出口货物数量极大,很难保证没有漏网之“虫”。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近年来,由于引进五彩斑斓的观赏鱼而给某些地区带来霍乱病源的消息时常见诸报端。一些产自他乡的宠物,如蛇、蜥蜴、山猫等,往往会因主人的疏忽或被遗弃而逃出,为害一方。一些生物学家指出,一旦某种“生物入侵者”在新的环境中站稳脚跟并大规模繁殖,其数量将很难控制。即使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面对那些适应能力和繁殖能力极强的动植物,人们仍将束手无策。生物学和生态学界的一些学者主张人类不应该过多地干预生物物种的迁移过程,因为失衡是暂时的,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物竞天择的法则。“生物入侵者”并不是都能够生存下来,能够生存下来的就是强者,即使生态系统中的强者也同样受到该系统中各种因素的制约,不可能为所欲为,因此,自然界的平衡最终会得以实现。然而更多的学者则持反对意见,他们认为自然调节的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如果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许多本土物种将难逃绝种厄运,自然界的物种多样性将受到严重破坏。另外,“生物入侵者”给人类社会造成的经济损失是惊人的。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开始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例如,美国众议院已于1996年通过了一项议案,要求各有关机构加强对有可能夹带外来物种的交通工具的监控,为此,美国政府正在酝酿一个跨部门的监控计划。
2023-09-12 21:2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