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咏柳 古诗的诗意

2023-10-09 02:35:08
TAG: 古诗 咏柳
共3条回复
豆豆staR

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因此《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

曾巩的《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炖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可乐

贺知章的《咏柳》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北有云溪

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

杨柳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也是读者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

“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读者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

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

相关推荐

曾巩《咏柳》古诗原文意思赏析

  古诗《咏柳》   作者:曾巩    原文: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2023-09-13 18:43:581

咏柳的全诗译文

咏柳的全诗译文如下:《咏柳》曾巩 〔宋代〕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译文及注释: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绿了。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注释: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咏柳⑴【唐】 贺知章碧玉⑵妆⑶成一树⑷高,万条垂下绿丝绦⑸。不知细叶谁裁⑹出,二月⑺春风似剪刀。【注释】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⑶ 妆:装饰,打扮。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片状物体分成若干部分。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仲春时节。⑻ 似:好像,如同。【译文】柳树像碧玉装扮成的美女一样,千万枝柳条像她那绿色的丝带。知道这细嫩的柳叶是谁剪裁的吗?就是那象剪刀的二月春风啊!【题解】这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柳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赏析】诗的前三句都是描写柳树的。首句“碧玉妆成一树高”是写整体,说高高的柳树像是碧玉妆饰成。用“碧玉”形容柳树的翠绿晶莹,突出它的颜色美。第二句“万条垂下绿丝绦”是写柳枝,说下垂披拂的柳枝犹如丝带万千条,突出它的轻柔美。第三句“不知细叶谁裁出”是写柳叶,突出柳叶精巧细致的形态美。三句诗分写柳树的各部位,句句有特点。而第三句又与第四句构成一个设问句。“不知细叶谁裁出?”——自问;“二月春风似剪刀。”——自答。这样一问一答,就由柳树巧妙地过渡到春风。说裁出这些细巧的柳叶,当然也能裁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它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的创造力的象征。这首诗就是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
2023-09-13 18:44:071

曾巩咏柳古诗带拼音版 意思及赏析

曾巩咏柳古诗带拼音版 yǒng liǔ 咏柳 sòng dài:zēng gǒng 宋代:曾巩 luàn tiáo yóu wèi biàn chū huáng , yǐ dé dōng fēng shì biàn kuáng 。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扩展资料   jiě bǎ fēi huā méng rì yuè , bù zhī tiān dì yǒu qīng shuāng 。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曾巩咏柳古诗的意思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绿了。   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注释   倚:仗恃,依靠。   狂:猖狂。   解把:解得,懂得。   飞花:柳絮。   2、曾巩咏柳古诗赏析   赏析   《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   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   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2023-09-13 18:44:421

咏柳宋曾巩带拼音的全诗译文

咏柳宋曾巩带拼音的全诗译文如下:1、中文咏柳-宋曾巩柳丝飘飘洒东风,不觉春光已团聚。林间流水新萌动,花下鸟声远嫋嫋。曲水人家千万载,斜阳帘幕自婵娟。若教世上无离别,何事江南独见伤。2、拼音Yǒng Liǔ - Sòng Zēng GǒngLiǔ sī piāo piāo sǎ dōng fēng, bù jué chūn guāng yǐ tuán jù.Lín jiān liú shuǐ xīn méng dòng, huā xià niǎo shēng yuǎn niǎo.Qū shuǐ rén jiā qiān wàn zǎi, xié yáng lián mù zì chán juān.Ruò jiāo shì shàng wú lí bié, hé shì jiāngnán dú jiàn shāng.拓展资料:《咏柳》这首诗表达了对春天以及生命的喜悦和感叹,同时也包含了对别离和离别之苦的思念之情。首先,诗中描述了春天的景象,柳丝在东风中飘动,春光团聚。这描绘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的景象,让人感受到春天的喜悦和活力。其次,诗中提到了林间流水的新萌动和花下鸟声的远嫋嫋,进一步呈现了大自然的生机勃勃和活跃的场景,增添了诗中的愉悦氛围。然而,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离别之苦。诗人提到了有千百年间曲水人家,但夕阳下的帘幕自婵娟,这暗示了人事已非,时光已逝,留下了分别和离别的伤感。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表达离别之痛,传递了生命的喜悦和无常,以及对时光流逝中无法避免的离别之伤的思考和感慨。
2023-09-13 18:44:551

曾巩的咏柳古诗

曾巩《咏柳》赏析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作者介绍】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所写七言绝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说明】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人。【解释】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逐显示出作者对柳的喜爱,留恋,依便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2023-09-13 18:45:211

曾巩的诗词《咏柳》赏析

【 #诗词鉴赏# 导语】《咏柳》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下面就和 一起来了解下曾巩的诗词《咏柳》,欢迎阅读!   《咏柳》   宋u2022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赏析】   诗题为“咏柳”,实为讽柳,这也算是此诗的标新立异之处。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两句写凌乱的柳枝。柳枝在贺知章的笔下是垂下的“绿丝绦”,是非常美丽的形象。在曾巩的笔下,柳条是讨人厌的,它的枝条凌乱不堪,而且无生机可言;不仅如此,它还是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首二句,作者抓住了柳条的特色,并使之人格化,丑恶化。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两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意思是说,柳树试图想用柳絮把天日遮住,殊不知到人间还有清霜降临的时候,到那个时候,不正是柳叶凋零之时吗?这两句依旧紧扣柳树的特点,以柳絮纷飞来比喻势利小人妄图蒙天蔽日的行径;以天地间的清霜喻指人间正气;以清霜摧残柳叶的自然现象暗写邪不压正的真理。咏柳而讽世,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扩展阅读:曾巩的简介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诗*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代表作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40卷、《外集》10卷。   曾巩以散文著称,师从欧阳修门下,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自然淳朴,自成一家。   曾巩生于1019年,1057年中进士后,先任太平州司法参军,1060年经欧阳修举荐,分别任过馆阁校、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在京九年,一直从事古籍整理工作。后经本人要求,先后任越州通判,知齐、襄、洪、福、明、毫诸州。任地方长官十二年。一心为民,所到之处,都关心和帮助解决人民疾苦。他在任齐州太守时,有一周姓豪族,横行乡里,欺压百姓,官吏不敢过问,曾巩到任后,将周家首恶“取置于法”,解人民之忧。齐州地势低洼,常遭水患,他倡修水利,对内外水位进行彻底治理,修渠道、筑水厅,既解决了城内水患,又有利于农业生产,美化环境。他为百姓干了很多好事。在他离任后,当地人在大明湖畔建了座“南丰祠”来纪念他。在知襄州时,他发现前任遗留下来的一宗案件,冤情严重,经他评审,原罪释放了在押的一百多人。在知洪州时,正遇洪州发生瘟疫,他迅速采取措施,使各县镇备好药物,及时送到患者手中,对患病不能自理的百姓,由官府收养,提供官宿和医药,有效地控制了疫情,把许多人从死亡线上解救出来。在知福州时,发现官府果园占地很大,与民争利,曾巩下令取消官府这项收入,让利于民。1080年,曾巩奉命在沧州任职,路过汴京时,神宗听取了曾巩对财政的看法,觉得他很有才能,将其留在京城,在三班院供职。1082年,曾巩任中书舍人,1083年病逝。    扩展阅读:曾巩的成就   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重要骨干,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文风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为时人及后辈所师范。王安石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认为:“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朱熹也推崇他“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其诗文曾被选译成英文,在国外发行。   曾巩还十分重视兴教劝学,培养人才。在抚州居所侧建有“兴鲁书院”,并亲自定学规、执教席,推动抚州学风。在南丰“子固公园”,有曾巩幼时读书处——读书岩、曾文定公祠、仰风亭、思贤堂,县博物馆亦建在其内。南昌市有一条子固路,也是后人为纪念这位先贤而命名的。   曾巩的一生,成就很多。尤其是在文学创作上,尤为突出。他积极参与欧阳修诗*新运动。他散文内容广泛,义理精深,节奏舒缓,感情醇厚,气质内潜;主题明确,说理有条不紊;精于炼句,语言净洁,尤善用排比句、对偶句。《宋史·曾巩传》称他为文章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本原《六经》,斟酌于司马迁、韩愈,一时工作文词者,鲜能过也,又称其文“纡除而不烦,简奥而不悔,卓然自成一家”。《宋史·曾巩传》还称他“性孝友,父亡,奉继母益至,抚四弟、九妹于委废单弱之中。宦学昏嫁,一出其力”,既是一个奉父母以德的孝子,又是一个兼顾弟妹于艰难之时的好兄长。   
2023-09-13 18:45:291

咏柳曾巩的意思及赏析

咏柳曾巩的意思及赏析如下:《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①倚--仗恃,倚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②解把-- 解得,懂得。飞花--柳絮。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北宋的曾巩。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曾巩,1019年9月30日即天禧三年八月二十九出生,1083年4月30日即元丰六年四月十一逝世,字子固,江西抚州南丰人[1]出生于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2023-09-13 18:45:361

咏柳曾巩拼音版

咏柳曾巩拼音版如下:咏柳,yǒng liǔ,柳絮几时到王家,青荫五少全初彩。(liǔ xù jǐ shí dào wáng jiā。qīng yīn wǔ shǎo quán chū cǎi。)外心一丝心一断,被雨人家骑子。(wài xīn yī sī xīn yī duàn,bèi yǔ rén jiā qí zǐ。)远树七重湖晼开,根成常金人有。(yuǎn shù qī chóng hú huǐ kāi,gēn chéng cháng jīn rén yǒu。)争谜浸浸尝无益,反青天正转西。(zhēng mì jìn jìn cháng wú yì,fǎn qīng tiān zhèng zhuǎn xī。)《咏柳》是宋代文学家曾巩创作的一首诗描绘柳絮飘落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的一种禅思境界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中的柳絮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常。柳絮飘落到王家,代表生命的来到和离去无法预测和控制,而青荫和五少初现的色彩则表达了生命的初生和充满活力的状态。诗中也提到了雨水打湿柳絮,被人骑乘的情景,暗示了世俗的干扰和纷扰,以及生命中的起伏和变化。咏柳文言文翻译柳絮何时飘落到王家,绿荫下五棵嫩柳初现颜色。外在的心情一丝断裂,被雨水沾湿,由人骑乘。远处的树木七次折弯湖波开放,其根扎得牢固,成为常绿,使人赞美。为争解谜而苦思沉浸,尝无益处,而天将转变为晴朗,西方渐露。最后一句“反青天正转西”,表明了作者对生命和世事的深刻洞察和超脱,将生命与天空颜色的变化相对应,意味着着眼于更远大的视角和境界。诗中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思考,以及对人生变化与不变的洞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心境恬静的禅意。
2023-09-13 18:46:071

《咏柳》(曾巩)注音版

曾巩: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你不识字喔~?还注音版、、
2023-09-13 18:46:448

宋代曾巩咏柳的诗意

1、《咏柳》诗意  《咏柳》,旨在托物言志,引人深思,千古绝唱也。其一、二句描写凌乱柳枝,虽“未变初黄”, 方吐新芽,却凭借春风吹拂而乱舞狂飘。诗中巧用比拟之修辞手法,抨击、嘲讽、蔑视其“乱条”,即所谓趋炎附势,得志一时之小人。其三、四句描写飞花(柳絮)既飘忽摇摆,亦妄图遮天蔽日。殊不知秋季清霜降临,岂不枯萎凋零乎?!2、原文《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3、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 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降临、柳叶飘零的时候。
2023-09-13 18:47:091

咏柳曾巩拼音版古诗

咏柳曾巩拼音版古诗如下:《咏柳》;luàntiáoyóuwèibiànchūhuáng,yǐdédōngfēngshìbiànkuáng。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jiěbǎfēihuāméngrìyuè,bùzhītiāndìyǒuqīngshuāng。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反而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成了绿色。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2023-09-13 18:47:311

《咏柳》的诗句?

1、《咏柳》唐朝·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2、《咏柳》宋朝·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2023-09-13 18:47:391

咏柳 曾巩 赏析题目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解释】 ①倚--仗恃,倚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 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字面意思】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作者介绍】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儿童时代的曾巩,就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白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其弟曾肇在《亡兄行状》中称其“生而警敏,不类童子”,而且记忆力超群,“读书数万言,脱口辄诵”。嘉祐二年(1057年),39岁的他才考取了进士,被任命为太平州司法参军,踏上了仕途。翌年,奉召回京,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69年)先后在齐、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颇有政声。元丰三年(1080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曾巩在政治舞台上的表现并不算是很出色,他的更大贡献在于学术思想和文学事业上。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总是以“仁”为怀,“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齐州杂诗序》)。由于他思想有一定局限性,因此,对王安石变法有些不同看法。他认为法愈密,则弊愈多。但是曾巩也不主张死守成法,他对在位者的因循苟且表示不满,提出“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道者,所以立本也,不可不一”(《战国策目录序》)的观点。主张在不失先王意旨的前提下,对法制作必要的改革。在行动上,他能够维护新法,在齐州为官时,能力行保甲之法,使州人安居乐业。曾巩的散文创作成就很高,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他师承司马迁、韩愈和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把欧阳修的“事信、言文”观点推广到史传文学和碑铭文字上。他在《南齐书目录序》中说:“古之所谓良史者,其明必足以周万事之理,其道必足以适天下之用,其智必足以通难显之情,然后其任可得而称也。”他强调只有“蓄道德能文章者”,才足以发难显之情,写“明道”之文。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宋史》本传说他“立言于欧阳修、王安石间,纡徐而不烦,简奥而不晦,卓然自成一家”。他的议论性散文,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援古事以证辩,论得失而重理,语言婉曲流畅,节奏舒缓不迫,可与欧阳修的《朋党论》媲美。他的记叙性散文,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著名的《墨池记》和《越州赵公救灾记》熔记事、议论、抒情于一炉,深刻有力,通情达理。他的书、序和铭也是很好的散文。《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叙事委婉深沉,语言简洁凝练,结构十分严谨。《战国策目录序》论辩人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当西昆体盛行时,他和欧阳修等人的散文,一揖雕琢堆砌之风,专趋平易自然。王安石曾赞叹说:“曾子文章世稀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赠曾子固》)。苏轼也说:“醉翁门下士,杂从难为贤;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曾巩也擅长写诗,有400余首传世。其诗或雄浑瑰伟,或委婉超逸,无不含义深刻,妙趣横生。《迫租》描绘了“今岁九夏旱,赤日万里灼”,“计虽卖强壮,势不旭弱”的惨状,发出“暴吏体宜除,浮费义可削”的呼声,与王安石的《兼并》诗有异曲同工之妙。绝句《西楼》、《城南》,清新隽永,具有王安石晚年诗作的风致。他的咏物诗多数富有新意,如《咏柳》诗:“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以柳树隐喻奸臣和邪恶势力,形象逼真,寓意深刻,别开生面。曾巩的诗作,格调超逸,字句清新,但有些也存在宋诗言文言理的通病,又为其文名所掩,故不甚为人们所注意。曾巩一生整理古籍、编校史书,也很有成就。《战国策》、《说苑》、《列女传》、《李太白集》和《陈书》等都曾经过他的校勘。《战国策》和《说苑》两书,多亏他访求采录,才免于散失。他每校一书,必撰序文,借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曾巩好藏书,珍藏古籍达20000多册;收集篆刻500卷,名为《金石录》。曾巩治学严谨,每力学以求之,深思以索之,使知其要,识其微,故能“上下驰骋,愈出而愈工”。其弟曾肇,说他的文章“一落纸,为人传去,不旬月而周天下,学士大夫手抄口诵,惟恐得之晚也”(曾肇《亡兄行状》,见《元丰类稿》卷末)。曾巩培养了一批名儒,陈师道、王无咎、曾肇和曾布受业于他。《宋元学案》云:“陈无己(师道)好学苦志.以文谒曾子固,子固为点去百十字,文约而义意加备,无己大服。” 曾巩的文章对后世的影响也很大。南宋朱熹“爱其词严而理正,居尝诵习”。明代唐宋派散文家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方苞、刘大槐、姚鼐和钱鲁斯等人都把他的文章奉为圭臬。《明史·王慎中传》载:“慎中为文,初主秦汉,谓东京之下无可取,已司欧、曾作文之法,乃尽焚旧作,一意师仿,尤得力于曾巩;顺之初不服,久亦变而从之。” 曾巩一生著述丰富,有《元丰类稿》50卷、《续元丰类稿》 40卷、《外集》10卷流行于世。另外,他还著有《卫道录》、《大学稽中传》、《礼经类编》、《杂职》、《宋朝政要策》、《诗经教考》等等。宋朝南渡后,《续稿》、《外集》散佚不传,今仅存《元丰类稿》 50卷。又世传《隆平集》30卷旧题曾巩撰,前人考订系出于伪托。 【说明】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赏析】“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炖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2023-09-13 18:47:541

曾巩和石延年的《咏柳》在描写柳时有什么异同点?

曾巩的诗全文如下: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石延年诗如下:天下风流无绿杨,一春生意别离乡。柔根恐是离肠结,未折长条先断肠。这两首诗都是把柳树人格化,但曾巩对柳树是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而石诗则是根据柳枝柔软绵长的特点,来表达离别时复杂的离情别绪。
2023-09-13 18:48:021

咏柳曾巩原文及翻译

《咏柳》作者:贺知章——朝代:唐代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译文:如同碧玉装扮成的高高的柳树,长长的柳条柔嫩轻盈,像千万条绿色的丝带低垂着,在春风中婆娑起舞。这一片 片纤细柔美的柳叶,是谁精心裁剪出来的呢?就是这早春二月的风,温暖和煦,恰似神奇灵巧的剪刀,裁剪出了一丝丝柳叶,装点出锦绣大地。作者简介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越州永兴(今浙江杭州萧山区)人。唐代诗人、书法家。少时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开元中,张说为丽正殿修书使,奏请知章入书院,同撰《六典》及《文纂》。后接太常少卿,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改授工部侍郎。俄迁秘书监。他为人旷达不羁,好酒,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尤纵。天宝初,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以下咸就执别。建千秋观以隐居其内,未几卒,年八十六。肃宗赠礼部尚书。
2023-09-13 18:48:111

古诗咏柳

咏柳还有什么古诗
2023-09-13 18:48:4012

求《咏柳》的翻译(成白话文),要是宋朝诗人曾巩的!!!快

曾巩《咏柳》赏析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作者介绍】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所写七言绝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说明】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解释】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2023-09-13 18:49:061

曾巩的《咏柳》表现了什么态度

曾巩的《咏柳》则运用的是拟人化的手法,把柳树比作朝廷中的奸臣,描绘出了他们得意时的形态:“柳絮漫飞,蒙蔽日月”,这跟奸臣施展伎俩蒙蔽皇上是相通的。其一、二句描写凌乱柳枝,虽“未变初黄”, 方吐新芽,却凭借春风吹拂而乱舞狂飘。诗中巧用比拟之修辞手法,抨击、嘲讽、蔑视其“乱条”,即所谓趋炎附势,得志一时之小人。其三、四句描写飞花(柳絮)既飘忽摇摆,亦妄图遮天蔽日。岂不知秋天的清霜能令柳枝枯萎,廓清澄宇。此即本诗的寓意。小人得势是有依仗的,朝中的小人得势是依仗皇上,狐假虎威,张狂至极,而柳枝是依仗春风,因此引起诗人的联想。曾巩身处北宋中叶,际此民族、社会矛盾趋于尖锐复杂之时。虽纵有满意腹经纶,亦未能力挽狂澜。且眼观世风日下,人情刻薄;又目睹封建官吏,互相倾轧。争名夺利人,乃蝇营狗苟;忧国忧民者,则其志难伸。故而以诗抒情,以物明理,鞭笞一种现象。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咏柳 曾巩 北宋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2023-09-13 18:49:141

咏柳意思及赏析

曾巩《咏柳》赏析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作者介绍】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所写七言绝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说明】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解释】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注释⑴ 柳:柳树,落叶乔木或灌木,叶子狭长,种类很多。本诗描写的是垂柳。⑵ 碧玉:碧绿色的玉。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嫩绿的柳叶。⑶ 妆成:装饰,打扮。⑷ 一树:满树。一,满,全。在中国古典诗词和文章中,数量词在使用中并不一定表示确切的数量。下一句的“万”,就是表示很多的意思。⑸ 绦:用丝编成的绳带。丝绦:形容一丝丝像丝带般的柳条。⑹ 裁:裁剪,用刀或剪子把物体分成若干部分。⑺ 二月:农历二月,正是初春时节。⑻ 似:好像,如同,似乎导读此诗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诗中洋溢着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拟和比喻新奇贴切是此诗的成功之处。《唐诗笺注》云:"赋物入妙,语意温柔。"这是一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写杨柳,该从哪儿着笔呢?毫无疑问,它的形象美是在于那曼长披拂的枝条。一年一度,它长出了嫩绿的新叶,丝丝下垂,在春风吹拂中,有着一种迷人的意态。这是谁都能欣赏的。古典诗词中,借用这种形象美来形容、比拟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我们所经常看到的。这诗别出新意,翻转过来。“碧玉妆成一树高”,一开始,杨柳就化身为美人而出现:“万条垂下绿丝绦”,这千条万缕的垂丝,也随之而变成了她的裙带。上句的“高”字,衬托出美人婷婷袅袅的风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纤腰在风中款摆。诗中没有“杨柳”和“腰支”字样,然而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树化身的美人,却给写活了。《南史》说刘悛之为益州刺史,献蜀柳数株,“条甚长,状若丝缕。”齐武帝把这些杨柳种植在太昌云和殿前,玩赏不置,说它“风流可爱”。这里把柳条说成“绿丝绦”,可能是暗用这个关于杨柳的著名典故。但这是化用,看不出一点痕迹的。“碧玉妆成”引出了“绿丝绦”,“绿丝绦”引出了“谁裁出”,最后,那视之无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风”,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绘了出来。这“剪刀”裁制出嫩绿鲜红的花花草草,给大地换上了新妆,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给予人们美的启示。从“碧玉妆成”到“剪刀”,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艺术构思一系列的过程。诗歌里所出现的一连串的形象,是一环紧扣一环的。也许有人会怀疑:我国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为什么单单要用碧玉来比呢?我想,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碧玉这名字和柳的颜色有关,“碧”和下句的“绿”是互相生发、互为补充的。二是碧玉这个人在人们头脑中永远留下年轻的印象。提起碧玉,人们就会联想到“碧玉破瓜时”这首广泛流传的《碧玉歌》,还有“碧玉小家女”(肖绎《采莲赋》)之类的诗句。碧玉在古代文学作品里,几乎成了年轻貌美的女子的泛称。用碧玉来比柳,人们就会想象到这美人还未到丰容盛鬋的年华;这柳也还是早春稚柳,没有到密叶藏鸦的时候;和下文的“细叶”“二月春风”又是有联系的。古诗今译像碧玉一样打扮成的高高柳树,千条万缕的柳枝都垂下了绿色的丝条。不知道这细细的柳叶是谁裁剪出来的,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恰似剪刀。名句赏析——“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深深地抓着了垂柳的特征,在诗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树干,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风姿,下垂的柳条,就像她裙摆上的丝带。在这里,柳就是人,人就是柳,两者之间仿佛没有什么截然的分别。而且“碧玉”也有双关的意义。既在字面上与柳树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轻貌美的少女,与下面的“二月春风”恰相呼应——这是早春的垂柳,还未到夏秋之际亭亭如盖、树荫清圆的时候。然而,更妙的以下两句:“不知细叶谁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贺知章之前,有谁想过春风像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由无形化为有形,它显示了春风的神奇灵巧,并使《咏柳》成为咏物诗的典范之作。
2023-09-13 18:49:231

咏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您写得太好了我能写吗?
2023-09-13 18:49:3412

贺知章的《咏柳》与曾巩的《咏柳》抒情方式分别是什么?

贺知章的《咏柳》歌咏的是绿柳,但实际上歌颂的是春风.曾巩的《咏柳》是哲理诗,借柳鞭挞了得志便猖狂的小人.贺知章的《咏柳》主要通过对柳的枝叶形态的生动描写表现思想感情,也即用的是借景抒情的手法;而曾巩的《咏柳》则用的是托物言志的手法,诗人借柳来抨击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2023-09-13 18:50:191

咏柳作者曾凡。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诗词?

《咏柳》是北宋曾巩(不是曾凡)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咏柳》宋代: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注释  注释  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  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  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
2023-09-13 18:50:282

咏怀曾巩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实寓意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2023-09-13 18:50:351

咏柳诗句

1、絮己为萍风卷叶,空凄切。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2、往年同在鸾桥上,见倚朱阑咏柳绵。韩偓《寒食日重游李氏园亭有怀》 3、烟柳青青叶已齐,半帘红日小莺啼。玉栖人静悲横笛,惟有东风吹向西。潘氏《咏柳》 4、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5、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王建《华清宫前柳》 6、垂阴满上路,结草早知春。花絮时随鸟,风枝屡拂尘。欲散依依采,时要歌吹人。萧纲《咏柳诗》 7、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苏轼《洞仙歌咏柳》 8、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苏轼《洞仙歌咏柳》 9、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吴融《咏柳》 10、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郑谷《柳》 11、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李商隐《赠柳》 12、绊惹春风别有情,世间谁敢斗轻盈。楚王江畔无端种,饿损纤腰学不成。唐彦谦《垂柳》 13、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杨巨源《折杨柳》 14、尽飘零、游冶章台客。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15、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金色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16、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苏轼《洞仙歌咏柳》 17、塞外无春色,上林柳已黄。枝影侵云暗,叶彩乱星光。陌头藏戏鸟,楼上掩新妆。攀折思为赠,心期别路长。王瑳《折杨柳》 18、此地曾居住,今来宛似归。可怜汾上柳,相见也依依。岑参《题平阳郡汾桥边柳树》 19、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白居易《青门柳》 20、柳汀斜对野人窗,零落衰条傍晓江。正是霜风飘断处,寒鸥惊起一双双。陆龟蒙《冬柳》 21、春到枝枝是绿丝,秋来叶叶是愁眉。灞桥何限经行者,不记寻花击马时。王克功《咏柳》 22、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苏轼《洞仙歌咏柳》 23、栖鸦流水点秋光,爱此萧疏树几行。不与行人绾离别,赋成谢女雪飞香。纪映淮《秦淮竹枝》 24、往事思量一晌空,飞絮无情,依旧烟笼。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25、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韩偓《咏柳》 26、袅袅古堤边,青青一树烟。若为丝不断,留取系郎船。雍裕之《江边柳》 27、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李商隐《巴江柳》 28、亚夫营畔柳濛濛,隋主堤边四路通。攀折赠君还有意,翠眉轻嫩怕春风。汪遵《杨柳》 29、含烟摇曳水西头,青眼才开惯惹愁。别恨丝丝消不得,断肠人倚夕阳楼。王钧《春柳》 30、红板桥空,溅裙人去,依旧晓风残月。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31、万紫千红锦织成,一宵风雨尽飘零。争如杨柳全春色,不管春归色自青。潘玙《爱柳》 32、野驿逢春,荒城傍晚,对语寒乌。才见摇金,又惊飞雪,几日萧疏。沈谦《柳梢青咏柳寄妓》 33、长条莫轻折,苏小恨、倩他说。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34、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韩偓《咏柳》 35、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曾巩《咏柳》 36、风外挂帘夸软甚,雨中盘砌奈长何。一般草木缘何事,听唱骊驹尔最多。文同《咏柳风外挂帘夸软甚》 37、自从彭泽先生后,翠叶芳条祇自春。詹雄《咏柳》 38、杨柳搀春不耐秋,十分憔悴尽风流。水边沙际风烟冷,收拾残阳合暮愁。赵达夫《柳》 39、杨柳半垂空,袅袅上春中。枝疏董泽箭,叶碎楚臣弓。色映长河水,花飞高树风。莫言限宫掖,不闭长杨宫。张正见《折杨柳》 40、无数灞陵桥畔。离人泪染。一生空自管销魂,只赢得、腰肢软。叶小鸾《洛阳春咏柳》 41、金沟御水自西东,昨岁陈宫,今岁隋宫。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42、风情渐老见春羞,到处消魂感旧游。多谢长条似相识,强垂烟态拂人头。李煜《柳枝》 43、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柳枝词》 44、二月芳堤媚,轻风漾碧丝。行人莫系马,恐有断肠诗。王永积《洛社八景其八柳岸烟莎》 45、袅袅河堤树,依依魏主营。江陵有旧曲,洛下作新声。妾对长杨苑,君登高柳城。春还应共见,荡子太无情。徐陵《折杨柳》 46、晓带轻烟间杏花,晚凝深翠拂平沙。长条别有风流处,密映钱塘苏小家。寇准《柳》 47、一撮娇黄染不成,藏鸦未稳早藏莺。行人自谓伤离别,枉折无情赠有情。薛美《咏柳》 48、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李商隐《谑柳》 49、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 50、一树斜阳蝉更咽,曾绾灞陵离别。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51、高楼十载别,杨柳擢丝枝。摘叶惊开驶,攀条恨久离。年年阻音息,月月减容仪。春来谁不望,相思君自知。刘邈《折杨柳》 52、无限伤心夕照中,故国凄凉,剩粉余红。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53、天下风流无绿杨,一春生意别离乡。柔根恐是离肠结,未折长条先断肠。石延年《咏柳》 54、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杨万里《新柳》 55、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李商隐《柳下暗记》 56、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苏轼《洞仙歌咏柳》 57、柳色溪头相照深,诗翁收拾寄清吟。晚风吹散千丝缕,巧系游人夜夜心。彭汝砺《咏柳》 58、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李商隐《柳》 59、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 60、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叶叶自开春。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汉南应老尽,霸上远愁人。杜甫《柳边》 61、无风才到地,有风还满空。缘渠偏似雪,莫近鬓毛生。雍裕之《柳絮》 62、三眠未歇,乍到秋时节。纳兰性德《淡黄柳咏柳》 63、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韩偓《咏柳》 64、全欺芳蕙晚,似妒寒梅疾。撩乱发青条,春风来几日。司空曙《新柳》 65、长条短叶翠濛濛,才过西风,又过东风。夏完淳《一剪梅咏柳》 66、细柳生堂北,长风发雁门。秋霜常振叶,春露讵濡根。朝作离蝉宇,暮成宿鸟园。不为君所爱,摧折当何言。吴均《咏柳诗》 67、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
2023-09-13 18:50:431

曾巩的诗

曾巩的诗如下:1、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绿了。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2、城南。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译文:春雨迅猛,池塘水满,遥望群山,高低不齐,东边西侧,山路崎岖。热热闹闹地开了一阵的桃花和李花,此刻已开过时了,只见眼前春草萋萋,碧绿一片。3、甘露寺多景楼。欲收嘉景此楼中,徙倚阑干四望通。云乱水光浮紫翠,天含山气入青红。一川钟呗淮南月,万里帆樯海餐风。老去衣衿尘土在,只将心目羡冥鸿。译文:想观赏美景来到这多景楼中,栏杆边徘徊,极目长空。波光摇乱云影浮着紫色翠色,满含山气的天空染得时青时红。一川钟声佛唱融入淮南月色,万里船帆桅樯乘着海外清风。年老了衣服上仍旧风尘扑扑,心里真羡慕那暮色中的飞鸿。4、西楼。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译文:海上滔天的巨浪,像云彩般高涨,涌过去了,又急急退了回来;强劲的北风刮着,夹杂着数声轰雷。我站在楼上把四面的帘子高高挂起,然后静静地躺下,欣赏着暴雨,欣赏着雨中重峦叠岫的风采。
2023-09-13 18:51:051

李商隐的柳和曾巩的咏柳还有贺知章的咏柳艺术方法的异同。 急急急

李商隐的《柳》和曾巩的《咏柳》思想感情的不同(1)李诗重在抒情,以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秋日之柳的零落憔悴,表现对秋柳也是对自己的悲叹之情;曾诗重在议论,表达了对倚势猖狂、得志一时的小人的憎恶之情。(“悲叹之情”、“憎恶之情”) (2)“逐”字用拟人手法,本来是东风吹动柳枝,用一“逐”字,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形象更加生动可爱,表现了柳枝的蓬勃生气。(手法,效果);“倚”字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地突出了小人得志、倚势猖狂的丑态。(手法,效果)贺知章的《咏柳》抓住了柳树枝的轻盈、纤细、柔美的特点,由此想到了美人苗条的身段,婀娜的腰身。曾巩的《咏柳》则抓住了柳树枝随风乱舞的猖狂的特点,由此想到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2023-09-13 18:51:201

曾巩的《咏柳》的写作背景和白居易的《杨柳枝词》的写作背景

曾巩《咏柳》: 诗中前两句的“乱条”和动词“倚”“狂”都透露出作者对柳的反感。后两句中,柳树将飞絮遮盖了天地,不知道天地之间还有清寒的霜露。作者讽刺了柳以及和柳一样倚仗权贵、得志猖狂的人。而与之同时出现的相关意象——“东风”“日月”“清霜”也应予以重视。此处“东风”是柳所依仗的权贵的化身。 “清霜”是遏制柳的正义公理的象征。至于“日月”,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用来代表君主、代表圣明。因此在分析托物言志类诗歌时,要在关注中心意象的同时注意相关意象群。正是在这个特定语境之中,在与群体意象的相互关联之中,作者才能在中心意象上灌注其所要寄托的情感。如“柳”,我们通常将之视为美好的化身,但根据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不同,其意象的深层含义也不同。只有建立在整体感知、把握意象间关联的基础上,诗歌鉴赏才能做到深入透彻。 白居易《杨柳枝词》: 此诗前两句写柳的风姿可爱,后两句发抒感慨,是一首咏物言志的七绝。 诗中写的是春日的垂柳。最能表现垂柳特色的,是它的枝条,此诗亦即于此着笔。首句写枝条之盛,舞姿之美。“春风千万枝”,是说春风吹拂,千丝万缕的柳枝,随风起舞。一树而千万枝,可见柳之繁茂。次句极写柳枝之秀色夺目,柔嫩多姿。春风和煦,柳枝绽出细叶嫩芽,望去一片嫩黄;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荡,比丝缕还要柔软。“金色”、“丝”,比譬形象,写尽早春新柳又嫩又软之娇态。此句上承春风,写的仍是风中情景,风中之柳,才更能显出枝条之软。句中叠用两个“于”字,接连比况,更加突出了“软”和“嫩”,而且使节奏轻快流动,与诗中欣喜赞美之情非常协调。这两句把垂柳之生机横溢,秀色照人,轻盈袅娜,写得极生动。《唐宋诗醇》称此诗“风致翩翩”,确是中肯之论。 这样美好的一株垂柳,照理应当受到人们的赞赏,为人珍爱;但诗人笔锋一转,写的却是它荒凉冷落的处境。诗于第三句才交代垂柳生长之地,有意给人以突兀之感,在诗意转折处加重特写,强调垂柳之不得其地。“西角”为背阳阴寒之地,“荒园”为无人所到之处,生长在这样的场所,垂柳再好,又有谁来一顾呢?只好终日寂寞了。反过来说,那些不如此柳的,因为生得其地,却备受称赞,为人爱惜。诗人对垂柳表达了深深的惋惜。这里的孤寂落寞,同前两句所写的动人风姿,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而对比越是鲜明,越是突出了感叹的强烈。 这首咏物诗,抒发了对永丰柳的痛惜之情,实际上就是对当时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感慨。白居易生活的时期,由于朋党斗争激烈,不少有才能的人都受到排挤。诗人自己,也为避朋党倾轧,自请外放,长期远离京城。此诗所写,亦当含有诗人自己的身世感慨在内。 此诗将咏物和寓意熔在一起,不着一丝痕迹。全诗明白晓畅,有如民歌,加以描写生动传神,当时就“遍流京都”。后来苏轼写《洞仙歌》词咏柳,有“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之句,隐括此诗,读来仍然令人有无限低回之感,足见其艺术力量感人至深了。
2023-09-13 18:51:291

曾巩的《咏柳》是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贺知章的《咏柳》是借咏柳赞春天,不言春之美好而言柳之婀娜,以柳之可爱衬托春之妖娆
2023-09-13 18:51:371

咏柳中的东风是什么意思?

《咏柳》北宋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咏柳》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东风,指适合猖狂的小人逞志的条件。
2023-09-13 18:51:451

《咏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赞美柳树,进而赞美春天,讴歌春的无限创造力,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无限热爱。
2023-09-13 18:52:248

曾巩其人和他的《咏柳》

曾巩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八大家中,曾巩不是最光辉灿烂的,他的名气虽然没有其他人那么高,但“他的光芒是自己发出的”。 曾巩他立朝刚毅,公忠谋国,坚守士节,心系民生;他清正廉洁,纤介不取,躬耕陇亩,自动减薪;他复兴儒学,挽救文运,独喜读书,重视教育;他开办义庄,赒济贫民,母慈子孝,兄友弟恭。曾巩的人品值得称道。 一、曾巩其人 1. 自幼聪颖。 曾巩生于1019年(天禧三年),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江西)人。曾巩祖上世代为学者,祖父曾致尧作过尚书户部郎中,父亲曾易占为太常博士。 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非常强,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与兄长曾晔一道,勤学苦读,自幼就表现出良好的天赋。十二岁时,曾尝试写作《六论》,提笔立成,文辞很有气魄。 2. 清廉为官。 1057年中进士后,先任太平州司法参军,1060年经欧阳修举荐,历任太平州司法参军、馆阁校勘、集贤校理兼判官告院,在京九年,一直从事古籍整理工作。后经本人要求,先后任越州通判,知齐、襄、洪、福、明、亳诸州。 曾巩任地方长官十二年,一心为民,所到之处,都关心和帮助解决人民疾苦。他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在他离任后,当地人在大明湖畔建了座“南丰祠”来纪念他。 3. 神宗赏识。 1080年,曾巩奉命在沧州任职,路过汴京时,神宗听取了曾巩对财政的看法,觉得他很有才能,将其 留在京城,在三班院供职。1082年,曾巩任中书舍人,1083年病逝。 4. 同代评价 曾巩是欧阳修最欣赏的弟子,当时文坛对曾巩评价很高,但也有些小人诽谤曾巩。 意思是说曾巩的文章无人能比,像天上的星斗,陆地上的江海一样。虽然现在曾巩虽被小人诽谤、轻视,不幸死去,但日后曾巩将会像汉代的班固和扬雄一样青史留名,千古光耀!给予曾巩极高的评价。 ……意思是说,在欧阳修的门下有许多水平很高的门生,但曾巩是最高的,他这朵花一绽放,其它的就花就没法看了。 二、曾巩在文学上的成就 1.文以明道 曾巩是北宋诗文之革新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宋代新古文运动的骨干。接受了欧阳修在古文创作上的主张,他在古文理论方面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主张“文以明道”。 他的散文大都是“明道”之作,文风以“古雅、平正、冲和”见称。其文风则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古雅本正,温厚典雅,章法严谨,长于说理。 曾巩的散文按文体分为三大类,记叙性散文、议论性散文和写景议理散文。 1)记叙性散文, 记事翔实而有情致,论理切题而又生动。例如《寄欧阳舍人书》和《上福州执政书》历来被誉为书简范文。 2)议论性散文 ,剖析微言,阐明疑义,卓然自立,分析辨难,不露锋芒。例如:《战国策目录序》论辩人理,气势磅礴,极为时人所推崇。茅坤曰:“大旨与《新序》相近,有根本,有法度。”(《唐宋八大家文钞·南丰文钞》四)王道思云:“何等谨严,而雍容敦博之气宛然。”(姚鼐《古文辞类纂》九引) 3 )写景议理散文 ,既写景,又议理,融记事、议论、抒情于一体。例如:《道山亭记》、《墨池记》,深刻有力,通情达理。 曾巩的文章按内容分为:人事杂记类、工程营造类、寺院记和学记类等。其中,人事杂记类所占篇数最多,最能表现出曾巩散文的特点。 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元丰类稿》和《隆平集》传世,从他传世的文集来看,他的兴趣主要在于史传、策论一类的应用文。尤其是他从事史书编纂工作多年,对史传碑志的写作较有研究。对他有关应用文的理论进行研究和总结,对现代应用文的发展有指导意义。 2.以诗抒怀 曾巩能文,亦能诗。存诗400余首,其诗特点是自然质朴,雄浑超逸,字句清新,含义深刻。他的各体诗中以七绝的成就最高,如《西楼》、《城南》、《咏柳》等都是写景抒情的佳作。 曾巩的诗分为三类,纪实诗、咏史诗和离别诗。 1 )纪实诗。 曾巩的纪实诗继承和发扬了唐代杜甫现实主义诗歌文学传统,以反映社会现实、关注民间疾苦、揭弊政、评国事为主要内容,表现了他关注民生、济世兴邦的儒家思想。 例如:在《追租》中,“山下穷割剥”一句,写出了饥荒之年农民还要被层层盘剥的悲惨境遇,抨击地方官吏。有力地增强了文学在中国古代政治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2)咏史诗。 中国古代文人雅士多偏好以咏史来借古讽今和抒发情怀。曾巩的诗歌也经常以缅怀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事件来表情达意。 例如在《扬颜》一诗中,曾巩敬慕扬雄的立言不朽和颜回的立德不朽,以两人执著求道精神激励自己进业修德。诗文以历史讽喻现实,以史谏言北宋统治者革。体现了救民济世的儒家仁义思想。 3)离别诗 。离别愁绪是古代诗人借诗所抒之情当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怀。在《曾巩集》中有100余首诗歌蕴含离别之情。曾巩看望身在滁州的欧阳修返回时,离愁别绪顿生,对欧阳修的才学与人品大加赞赏。离别诗也是曾巩本人各个重要人生阶段与思想状态的真实记录。 3.儒学体系 曾巩的思想属儒学体系,他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认为只要按照“中庸之道”虚心自省、正诚修身就能认识世界和主宰世界。在政治上他反对兼并政策,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他在任地方官时,以“仁”为怀。 三、曾巩《咏柳》表现的意境 1. 原诗 2. 涵义 曾巩的《咏柳》这首诗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不是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而是有其深刻的社会涵义。 诗的表面意思是:杂乱无章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倚仗着东风狂飞乱舞,它的柳絮铺天盖地,漫天飞舞,想要遮住日月,但它不知道天地之间还会有秋霜。 诗人抓住了柳树枝随风飘荡的特点,用拟人化的写法,生动地描绘了柳树枝在风中狂舞的状态。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柳树形象的描绘,深刻地体会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形象。 诗的前三句是写小人得志的猖狂状态,他们张牙舞爪,肆意妄为,妄图一手遮天。第四句中“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蠢、可笑加以贬斥与嘲讽,他们不知秋季到来时,天地间还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这些“柳树”们就要被冻的枯萎凋零。 3. 意境 意境,是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且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简单地说,意境就是文艺作品借助形象传达出的意蕴和境界。 在曾巩的这首诗《咏柳》中,意境在于情景交融,作者不露锋芒,看似在写初春柳树的景象,实则是将哲理蕴含在借物之中,寓意深刻,令人深思。抒发了作者讽刺倚仗权势,得志便猖狂的邪恶势力。“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在全诗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为是诗人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令人警醒。 4. 比较 我们再来看一下同贺知章的同题《咏柳》。 这一首诗真正歌颂大自然的诗。作者也是通过对柳树的生动描绘,赞美了春天带来的勃勃生机。诗的前两句把柳树刚刚长出的嫩叶比作是碧玉,把千条万缕的柳条比作绿丝带,形象地描绘了柳树枝条细柔、修长、摇摆于风之中的迷人姿态。“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把乍暖还寒的二月春风比喻成剪刀,让读者看到了春风的神奇和灵巧,春风是大自然的缔造者。作者想象力丰富,构思精巧,表达了诗人对柳树、春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两首同题诗,可以鲜明地看出,一首是讽刺,一首是歌颂,一首是对社会丑恶现象的鞭笞,一首是对大自然欣欣向荣景色的赞美。曾巩的这首诗有他为官中得罪了小人,让他看到人性的丑陋,因此发出感叹。 总之,曾巩的这首《咏柳》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现实,让读者看到奸佞小人倚仗权势的的嘴脸,同时曾巩点醒这些人,不要太猖狂,早晚会得到报应的。 ()
2023-09-13 18:53:471

曾巩《咏柳》的“解把飞花蒙日月”解字怎么读

jiu011b
2023-09-13 18:53:563

都说曾巩的《咏柳》写得好,到底有何出彩之处?

因为曾巩用柳条形容无恶不作、仗势欺人的小人,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腐败,整首诗引人深思,寓意深刻,值得学习。
2023-09-13 18:54:063

《咏柳》全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热爱春天
2023-09-13 18:56:365

《咏柳》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023-09-13 18:57:029

贺知章的《咏柳》与曾巩的《咏柳》捉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贺知章的《咏柳》运用比喻的手法,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姻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曾巩的《咏柳》运用拟人的手法,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贺诗中碧玉是乐府所写的一位妙龄女郎,这里以此比喻高高的树干。丝绦即丝带,这里以翠绿的丝带喻写纷披下垂的柳条。贺诗中三、四句设问作答,谁裁出,似剪刀,其意思是春风像碧玉手中的剪刀,剪出了千万条的柳叶。曾诗中初黄指柳枝初吐嫩芽, 呈浅黄色。乱、倚、狂表达了诗人愤怒、憎恶、嘲讽的感情色彩。贺诗用梳妆打扮的碧玉少女为喻,描写了早春二月的垂柳。又以春风像少女纤纤素手中的利剪为喻,写出春风下柳芽萌发。这样写使诗的后两句与前两句紧密联系起来。可以说想象出奇,描写生动。曾诗一反托物寄兴、言志抒怀之常格,以所咏之柳比喻某些政治小丑得意忘形、猖獗一时的丑态;告诉人们那些得志小人以蒙骗手段为非作歹,总有一天失势遭殃,受到惩罚。与传统咏柳诗相比,可以说是反其意而用之的别调。两首诗同为咏物诗,构思均与传统咏物诗相异。贺诗咏柳而不抒离别思乡感伤之事,曾诗咏柳而不颂柳,却反其意以喻小人,进行贬斥、嘲讽。贺诗的作者喜悦、赞赏柳;曾诗的作者贬斥、嘲讽柳。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由此联想到: 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反复无常的小人。
2023-09-13 18:57:451

曾巩咏柳这首诗抓住了柳的什么特征

抓住柳的迎风便舞的张扬,给了柳一种张狂与无知的姿态。顺便翻译一下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柳枝尚嫩,有枝无叶,却凭着一点东风在天空中肆意飞扬,自以为天空之中尽是它的柳絮,洋洋而自得,却毫不知晓,三春去后,寒秋来时,天地之间,会有让一切清冷,让一切清澈,让一切水落石出的白霜。赏析吗,大致就是讽刺小人(可能是讽刺谁吧,懒得百度了)得志,洋洋自得,不修功绩,培植党羽,自以为自己依仗皇恩,只手遮天,但是……作者:嘿嘿,小崽子,听说过天道好轮回,我去天牢帮你铺床等着你呦…………好像大学表达就下去很多,大致就是这样了
2023-09-13 18:58:111

咏柳两首诗的作者对柳各持什么态度?

贺知章的《咏柳》,由“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可以看出作者对柳的赞美;而曾巩的《咏柳》,是把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体现了作者对柳树明显的嘲讽和蔑视.
2023-09-13 18:58:202

咏柳的资料

介绍最有名的2首。《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她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咏柳 - 曾巩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2023-09-13 18:58:291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唐朝曾巩《咏柳》全文翻译赏析)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出自唐朝诗人曾巩的《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赏析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炖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2023-09-13 18:58:491

曾巩写的咏柳的诗意

咏柳宋代: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译文: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便飞快的变绿了。只懂得用它的飞絮蒙住日月,却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注释: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2023-09-13 18:58:571

曾巩的咏柳古诗

曾巩《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说明】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赏析】“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炖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2023-09-13 18:59:071

曾巩咏柳古诗意思解释

曾巩咏柳古诗意思解释: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赏析】“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炖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咏柳》是一首托物言志之作,作者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的曾巩。曾巩少即见长于文章,他的文风,雍容平易,不露锋芒,而曲尽事理。他的一些咏物诗寓意很深,如这首《咏柳》,就把春天的柳树比拟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借以讽刺邪恶势力。诗的前两句是说:当春天刚到来的时候,零乱的柳条还没来得及转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它就倚仗着东风吹拂而飘忽摇摆,气势更加猖狂。诗刚开头即语带嘲讽、蔑视,它描写“乱条”如何倚仗权势,张牙舞爪,逞性妄为,实际上是在为全诗主旨作准备,亦即古人所谓“蓄势”。蓄足了气势,则必然有力地得出颠扑不破的结论,于是后两句水到渠成,警语立出:那些柳条只会使柳絮飞上半天,企图遮蔽日月的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天地间还将有一场又一场的严寒霜冻,到那时它就要枯萎凋零了。“不知天地有清霜”一句为全诗的画龙点睛之笔,它对那些得志一时的小人提出了严正的警告,振聋发聩,促人警醒。
2023-09-13 18:59:151

翻译古诗曾巩(咏柳)的赏析怎么写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⑴。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⑵。  注释译文  【注释】  ⑴“乱条”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倚:仗恃,倚靠。狂:猖狂。  ⑵“解把”两句: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  【译文】  杂乱的柳枝条还没有变黄,在东风的吹动下狂扭乱舞。把它的飞絮想蒙住日月,但不知天地之间还有秋霜。  作品鉴赏  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正是“且莫深育只浅黄”的新柳。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而是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此诗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2023-09-13 18:59:501

咏柳每句古诗的意思

1. 关于咏柳的古诗句 关于咏柳的古诗句 1. 关于咏柳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咏柳的诗句如下: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杨柳枝》 【唐】白居易 依依袅袅复青春,勾引春风无限情。 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 《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七言绝句。 这首咏物诗写的是早春二月的杨柳。诗中借柳树歌咏春风,把春风比作剪刀,说它是美的创造者,赞美她裁出了春天。 诗句译文如下: 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轻柔的柳枝垂下来,就像万条轻轻飘动的绿色丝带。 这细细的嫩叶是谁的巧手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那二月里温暖的春风,它就像一把灵巧的剪刀。 2. 关于咏柳的诗句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柳 【唐】方干 摇曳惹风吹,临堤软胜丝。 态浓谁为识,力弱自难持。 学舞枝翻袖,呈妆叶展眉。 如何一攀折,怀友又题诗。 柳 【唐】韩偓 一笼金线拂弯桥,几被儿童损细腰。 无奈灵和标格在,春来依旧褭长条。 柳 【唐】韩琮 折柳歌中得翠条,远移金殿种青霄。 上阳宫女含声送,不忿先归舞细腰。 柳 【唐】韩溉 雪尽青门弄影微,暖风迟日早莺归。 如凭细叶留春色,须把长条系落晖。 彭泽有情还郁郁,隋堤无主自依依。 世间惹恨偏饶此,可是行人折赠稀。 咏柳 【唐】韩偓 褭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柳 【唐】李峤 杨柳郁氤氲,金堤总翠氛。 庭前花类雪,楼际叶如云。 列宿分龙影,芳池写凤文。 短箫何以奏,攀折为思君。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 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 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 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一何遥。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题柳 【唐】李中 折向离亭畔,春光满手生。 群花岂无艳,柔质自多情。 夹岸笼溪月,兼风撼野莺。 隋堤三月暮,飞絮想纵横。 柳 【唐】罗隐 一簇青烟锁玉楼,半垂阑畔半垂沟。 明年更有新条在,绕乱春风卒未休。 柳 【唐】慕幽 今古凭君一赠行,几回折尽复重生。 五株斜傍渊明宅,千树低垂太尉营。 临水带烟藏翡翠,倚风兼雨宿流莺。 隋皇堤畔依依在,曾惹当时歌吹声。 柳 【唐】裴说 高拂危楼低拂尘,灞桥攀折一何频。 思量却是无情树,不解迎人只送人。 咏柳 【唐】吴融 自与莺为地,不教花作媒。 细应和雨断,轻只爱风裁。 好拂锦步障,莫遮铜雀台。 灞陵千万树,日暮别离回。 柳 【唐】徐夤 漠漠金条引线微,年年先翠报春归。 解笼飞霭延芳景,不逐乱花飘夕晖。 啼鸟噪蝉堪怅望,舞烟摇水自因依。 五株名显陶家后,见说辞荣种者稀。 咏柳 【唐】薛逢 弱植惊风急自伤,暮来翻遣思悠扬。 曾飘紫陌随高下,敢拂朱阑竞短长。 萦砌乍飞还乍舞,扑池如雪又如霜。 莫令岐路频攀折,渐拟垂阴到画堂。 庭柳 【唐】姚系 袅袅柳杨枝,当轩杂佩垂。 交阴总共密,分条各自宜。 因依似永久,揽结更伤离。 爱此阳春色,秋风莫遽吹。 柳 【唐】张旭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柳 【唐】郑谷 半烟半雨江桥畔,映杏映桃山路中。 会得离人无限意,千丝万絮惹春风。 3. 关于咏柳的诗句 1.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雄《寒食》) 2.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3.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4.渭城朝雨悒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8.红酥手,黄滕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 9.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 10.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1.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曹操:《观沧海》)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3.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贾岛:《题李凝幽居》) 4.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5.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崔颢:《黄鹤楼》) 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8.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9.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u2022秋思》) 10.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4. 咏柳的诗句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长安新柳 【唐】陈光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临川见新柳 【唐】崔橹 不见江头三四日,桥边杨柳老金丝。 岸南岸北往来渡,带雨带烟深浅枝。 何处故乡牵梦想,两回他国见荣衰。 汀洲草色亦如此,愁杀远人人不知。 柳 【唐】崔橹 风慢日迟迟,拖烟拂水时。 惹将千万恨,系在短长枝。 骨软张郎瘦,腰轻楚女饥。 故园归未得,多少断肠思。 题柳 【唐】狄焕 天南与天北,此处影婆娑。 翠色折不尽,离情生更多。 雨余笼灞岸,烟暝夹隋河。 自有佳名在,秦松继得么。 5. 咏柳的古诗 青门柳 【唐】白居易 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为近都门多送别,长条折尽减春风。 新柳 【唐】杜牧 无力摇风晓色新,细腰争妒看来频。 绿荫未覆长堤水,金穗先迎上苑春。 几处伤心怀远路,一枝和雨送行尘。 东门门外多离别,愁杀朝朝暮暮人。 柳绝句 【唐】杜牧 数树新开翠影齐,倚风情态被春迷。 依依故国樊川恨,半掩村桥半拂溪。 垂柳 【唐】李商隐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 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 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柳 【唐】李商隐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希望你能满意!!。 6. 《咏柳》的诗句 咏柳(唐代贺知章七言绝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咏柳(北宋曾巩诗作)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咏柳》是北宋曾巩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是继盛唐时期著名诗人贺知章咏柳诗之后,描写春柳的力作。 但和贺知章的咏柳有一定区别。贺知章的咏柳用了拟人、物的手法,写活了柳和风,曾巩的咏柳则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咏柳(南北朝沈约诗作)轻阴拂建章,夹道连未央。因风结复解,沾露柔且长。 楚妃思欲绝,班女泪成行。流人未应去,为此归故乡。 《咏柳》是南北朝沈约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诗中以柳为象征物,表达“结复解”、“柔且长”的离别情绪。 咏柳(南宋王十朋诗作)东君于此最钟情,妆点村村入画屏。向我无言眉自展,与人非故眼犹青。 萦牵别恨丝千尺,断送春光絮一亭。叶底黄鹂音更好,隔溪烟雨醉时听。 《咏柳》是南宋王十朋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咏柳诗,全从所咏对象着笔,咏的乃是春柳。 咏柳(南北朝萧纲诗作)垂阴满上路,结草早知春。花絮时随乌,风枝屡拂尘。 欲散依依采,时要歌吹人。《咏柳》是南北朝萧纲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全诗既写出了柳树的生机勃勃,婀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3623163娜多姿,令人喜爱,亦给人惜别哀怨之感。咏柳(唐代韩偓诗作)袅雨拖风不自持,全身无力向人垂。 玉纤折得遥相赠,便似观音手里时。咏柳。 7. 贺知章的《咏柳》的诗句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载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这首《咏柳》诗,形象的描摹出柳的美姿,点出了柳迎春的特点。 柳树可分为垂柳和旱柳。垂柳又叫杨柳,为落叶乔木。 旱柳百姓叫它河柳,是落叶灌木。柳可以进行无性繁殖.以须根生长为主,许许多多的须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伸向四面八方,紧紧地拥抱大地,为主干提供丰富的营养。 主干通常在2-3米处就长出分枝。光滑柔软的枝条状若丝涤,纷纷下垂。 柳叶是单叶互生,叶片狭长,形如少女之黛眉 ,“芙蓉如面柳如眉”是人们极为熟悉的诗句。 自古以来,诗人常以杨柳为写春的主要题材。 写春景曰“万树垂杨”,写春色曰“陌头杨柳”,或竟称春天为“柳条春”。 柳树发芽早,落叶迟。 早春二月,它已鹅黄着枝,轻罗笼烟,初绽的嫩芽象少女朦胧的睡眼。当你走近它时,伸手摸一摸,就会感到她似发丝的柳条是多么柔软。 “柳絮飞时花满城”的六月,天涯海角随处可见柳絮那飘忽不定的倩影。它们大概在寻找自己扎根落户的归宿吧!柳树落叶极晚,当萧瑟的秋风无情地劫掠大批的黄叶时,柳树却依然枝叶婆娑,绿意融融。 柳树的绿又有它独特的魅力。那淡淡的似雾的翠绿,使人有清新超俗之感。 当你置身于浓浓绿意之中,即使心情不好,也会顿扫心中抑郁烦闷之情。 柳树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易种易活。 谁不知道“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诗句呢? 柳不仅以绰约风姿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炎炎夏日为人们创造一个清凉世界。柳条可以编制各种工艺品和生活用品,如:箩筐、篱笆、帽子等。 柳叶有一种淡淡的涩味,然而咬一口又觉得很甜。柳芽嫩叶可做风味独特的茶或菜。 柳树可谓粉身碎骨为人类了。垂柳耐水性强,生长速度快,因此,被广泛用以美化环境等。 我国古代已大量植柳。 自古,柳就与诗歌结下了不解之缘。 柳树以它特有的温柔、轻盈、婆娑的婀娜风姿,为历代文人所喜爱,成为吟咏对象。人们咏柳爱柳,并以此来寄托自己的感情。 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爱柳成癖,在宅前种下了五株柳树,人称“五柳先生”。柳便成为品行高洁的象征。 柳树栽种历史悠久,它的适应性极强,大江南北,随处可见绿柳成荫。因此,我们应大量地栽柳、护柳,让绿色永挂枝头,以美好的姿态去迎接每个春天的开始! 点评: 本文由唐代诗人贺知章的《咏柳》诗引出“柳”,较自然。 作者不仅能摹其形,而且能传其神。先介绍了柳的种类,然后介绍柳的外形,最后介绍其功用。 对柳的介绍,有直接的描写,也有资料的引用,既有说明性的文字,也有作者的议论和抒情。读之能使人对“柳”这一树种有清晰的了解。 文章语言细腻、优美,用大量修辞手法,形象的写出了柳风姿绰约的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最后,发出“我们应大量植柳、护柳”的号召,极具感染力。 8. 关于咏柳的诗句有哪些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志南《绝句》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陆游《钗头凤·红酥手》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韦庄《台城》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 ——张仲素《春闺思》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秦观《如梦令·春景》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唤客尝。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佚名《采薇》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高鼎《村居》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 柳枝词》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韩翃《寒食 / 寒食日即事》柳絮风轻,梨花雨细。 ——谢逸《踏莎行·柳絮风轻》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9. 《咏柳》诗句诗人 1、《咏柳》诗句如下: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2、《咏柳》是盛唐诗人贺知章写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字季真,自号四明狂客,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市)人。证圣进士,入丽正殿书院修书,参加撰写《六典》和《文纂》。 后迁礼部侍郎,累迁秘书监,因而人称“贺监”。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 唐天宝三年(744)告老还乡为道士。贺知章与张若虚、张旭、包融齐名,被称为“吴中四士”。 《全唐诗》存诗十九首。其写景之作,清新通俗,无意求工而有新意。
2023-09-13 18:59:591

《咏柳》写作背景

曾巩《咏柳》赏析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作者介绍】曾巩(1019-1083),字子固,建昌南丰(今属江西省。宋仁宗时官至中书舍人。他是北宋散文家,诗也写得有特色。所写七言绝句,不乏清新可喜的好作品。【说明】这首诗把柳絮飞花的景色写得十分生动。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似乎整个世界都是它的了。抓住了事物的特色。使之性格化了人。【解释】①倚--仗恃,依靠。狂--猖狂。这两句形容柳树在春天绿得很快:柳条似乎还没有发黄,但趁着东风吹暖,一下子便飞快地变绿了。②解把--解得,懂得。飞花--柳絮。③这两句的意思是:不要只看到柳絮飞扬,遮天蔽日,要知道还有清霜临降、柳叶飘零的时候啊!逐显示出作者对柳的喜爱,留恋,依便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2023-09-13 19:00:191

咏柳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咏柳》描绘了春天万物复苏,柳树发芽的景象。全诗通过对春天柳树的描写,歌颂了春天的美丽景色,赞美了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勃勃生机。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赏析   诗的前两句连用两个新美的喻象,描绘出了春柳的勃勃生气,葱翠袅娜;后两句更别出心裁地把春风比喻为“剪刀”,将视之无形不可捉摸的“春风”形象地表现出来,不仅立意新奇,而且饱含韵味。    关于柳树的诗词   1、《咏柳》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2、《新柳》   宋·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2023-09-13 19:00:281

曾巩的《咏柳》这首诗描绘了什么季节的什么景致?

咏柳 宋 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解析:“未变初黄”,准确地点出了早春季节,此时柳树枝上刚吐新芽。 第一、二句写凌乱柳枝凭借东风狂飘乱舞,第四句以“不知”一词,对柳树的愚蛮可笑加以嘲讽。 诗中把柳树人格化的写法,以及诗人对柳树的明显的贬抑与嘲讽,使这首诗不是纯粹地吟咏大自然中的柳树。 咏柳而讽世,针对的是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 将状物与哲理交融,含义深长,令人深思。
2023-09-13 19:00:362

贺知章的咏柳和曾巩的咏柳有什么不同

贺知章的《咏柳》歌咏的是绿柳,但实际上歌颂的是春风.曾巩的《咏柳》是哲理诗,借柳鞭挞了得志便猖狂的小人.
2023-09-13 19:01:032

曾巩的《咏柳》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咏柳用了拟人的手法,借柳讽刺那些势利小人。
2023-09-13 19: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