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什么是批判性反思

2023-10-09 12:12:38
共1条回复
LocCloud

思概念需要借助于在解释学与批判理论之间展开的辩论来澄清:“诠释学是相互理解的艺术。然而,对诠释学的问题要达到相互理解,却似乎具有特别的困难---至少在讨论中所涉及的诸如科学、批判和反思等概念均未澄清时就是这样。”[ 1 ] ( P381) 同样,澄清反思概念,有助于我们澄清解释学与批判理论的关系。其次,反思概念是包括解释学与批判理论在内的一切哲学的媒介或者说手段:“自我反思,即‘思想的思想"......个别的东西,即个别存在物或个别概念,是由否定建构起来的,因为它作为个别的东西,脱离了它作为因素而隶属于其中的整体。这就是说,它否定性地关联着整体。而当它将自身理解为整体的部分或被理解为整体的部分时,它又受到了否定。个别存在物再度融入自己最初为形成自我意识而不得不脱离的、高出其上的整体......整体的所有因素,即所有相对之物,都作为得到理解之物返回作为其根源的整体,但它们仅仅是为了随即再度脱离整体。

相关推荐

批判理论对体育领域问题的讨论集中在哪些方面?

研究运动文化的社会建构、支配性运动的替代形式、体育仪式的权力分析等问题。根据查询学海网官网显示,批判理论主要研究运动文化的社会建构、支配性运动的替代形式、体育仪式的权力分析等问题。互动理论的基本假设是,人类行为的选择以人们互动时创造的意义为基础。
2023-09-14 04:12:532

批判理论的特征解读

1、批判理论否定和排斥实证主义及其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是与自然科学相适应的一种独立的、主流的研究范式,但实证研究“科学方法”突破了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被引入社会研究。针对实证主义及其科学方法的“客观化、中立化、实证化、定量化、操作化”,批判理论进行了否定,认为这种科学的方法破坏了人类世界的整体性和意义,否定了人对世界的建构及在此过程中人的价值参与。批判理论认为,任何“事实”都经由了人的建构,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主观性、相对性和价值判断。2、批判理论以“利益”为研究中心,寻求“启蒙”社会批判理论主张对社会生活的实际状况加以启蒙,启蒙即揭露个人及团体的真正利益所在,利益则是指特殊团体(优势的、弱势的)的需求与关切,尤其是指在自利的意识与原则下对既得利益或不利地位的关注。对于优势群体来说,他们总是维持既得利益,从属的的、弱势的团体则倾向于改变困境,争取权力和利益。批判理论就是要揭露这种不平等,并启发人们为争取平等而战。所以,在批判理论学者的眼中,社会生活的核心是冲突的、紧张的。3、批判理论的目标在于促成“解放”批判理论认为,从属的(实质上是被统治的)团体因为某些因素的束缚而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因而难以控制自己的生活并达到幸福。批判理论试图揭露束缚个人自由的因素,如特权的操控、权威的限制等,在启蒙社会的基础上并指导人们摆脱束缚,达到自由,即获得解放。解放是该理论的主要诉求,也是作为一种理论对于“做些什么”提供指导的价值所在。4、批判理论批判工具理性人类对现代科技的过度使用使自身陷入了科技宰制的泥淖。工具理性是科技主义宰制的同义语,它关心方法、效率而非目的,偏爱知性而无视感情,使得事实与价值被生硬地剥离。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核武器的威胁都是工具理性泛滥的后果。批判理论批评工具理性为一种控制欲支配的欲望,造成个人与社会的扭曲、变形。核武器威胁、教育领域对效率原则的偏信、经济判断标准的涉入、市场导向等都是工具理性的反映。5、文化是批判理论研究的重心在文化研究上,批判理论关注高级文化、大众文化、青少年文化、文化与自然的关系,尤以大众文化为研究的核心。该理论指出,高级文化是统治者或优势团体的精英型文化,是维护特权和排斥弱势阶层的工具,它使弱者陷入对高级文化的憧憬而放弃追求的沉默中。对于大众文化研究,批判理论重在文化工业批判。文化工业即文化的商品化,它被批判理论学者看成是垄断资产阶级的一种更隐蔽、更有成效的统治方式,是一种“欺骗大众的启蒙精神”,它使受众产生被动、顺从和虚假的舒适之感,并相信社会是公正的,同时忘却了自身的不利处境和对自由的追求,从而有利于垄断资本主义控制。青少年文化是被批判理论学者寄予厚望的次文化,因为它具有成人大众文化所不具有的反抗的积极性,马尔库塞甚至将解放的希望寄托于青年学生身上。在文化与自然关系上,批判理论谴责工具理性和人类中心主义促使人对大自然的奴役和破坏,强调动物与人的平等权。6、意识形态的“常识化”意识形态渗透于人类日常生活中,如家庭、学校、友情等,是一种充满常识性假设和日常经验的意识。它以常识的形式遮蔽着人的真正利益,压抑和消解了人的觉醒意识和塑造社会的能力,从而服务于特定团体的利益,助长着社会的不公。批判理论致力于解释和揭露常识掩盖下的意识形态,使人认识到常识的本质,并获得启蒙和走向解放。7、关怀美学,即精英知识所有的美学形式等都是在特殊的社会环境下通过特殊的社会过程而被生产、分配和评价的。批判理论努力寻求美学评价的社会标准,并确认美学所服务的利益。最初的批判理论学者相信高雅的艺术具有自由、解放的意向和内质,艺术质疑不公平,嘲讽特权,所以他们称赏“诗人是世界上未经公认的立法者”。但后来批判理论改变了对美学的观点,批判美学艺术不过是维护特权利益的工具,“莎士比亚是形成意识形态的场所之一”。8、心理分析理论是批判理论的重要理论基础批判理论的形成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分析学说的影响。例如,批判理论受心理分析学说关于潜意识的概念影响,指出社会表面下隐藏着强力的思潮和结构;心理分析重视分析人的精神畸形,批判理论则关注社会事实的扭曲;前者希望通过心理分析治愈患者,后者则相信批判理论本身可以促成解放。此外,批判理论引用了心理分析的人格分裂概念,指出阶级、性别、文化竞争等所带来的利益冲突使社会呈现分裂状态,因此社会是冲突的,而非和谐的。批判理论试图揭露这种分裂、冲突,使弱势团体发现社会扭曲的原因,进而实现自我治愈,即解放。9、批判理论的解释层次对一事件进行解释时应结合三个层次:层次一,即个人角度;层次二,即制度角度;层次三,即结构角度。例如在引言里所提到的问题,为何不同学生的学业成绩会差异迥然?按三层次相结合的观点,首先应考虑到个人的因素,如努力程度、智商高低等;其次,应考虑差班与好班的因素,或者同一班内的座次等因素;最后则需要考虑是否存在种族歧视等因素。尽管批判理论主张三个层次应结合起来,但实际上它更多地从层次三来分析问题。
2023-09-14 04:13:041

定义"批判理论"一词,以及霍克海默如何使用它.与"传统理论"有什么区别

法兰克福学派指出的社会服从现象是指: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的“顺从主义”,属于社会批判理论。1937年,霍克海默在《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一文中,第一次使用了“社会批判理论”一词,认为“批判理论”与“传统理论”在思维方法、逻辑结构和社会结构等方面存在着一系列的不同点。传统理论和批判理论是有本质区别的。“传统理论”把自己置于现存社会据以再生产自身的专门化劳动过程中,旨在帮助社会的再生产过程;而“批判理论”则把自己放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和现行劳动分工的限制之外,使人意识到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旨在推翻这个社会的再生产过程。“传统理论”实证主义地从固定不变的既定事实出发,得出同现存社会秩序相调和的“顺从主义”的结论。
2023-09-14 04:13:201

21世纪批评理论的来源和发展

来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面对不断变化的资本主义社会形成的理论创造,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提供了批判的理论视野和丰富的理论资源。发展: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正是针对批判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的理论任务而产生发展,经过第一代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等人的理论奠基,第二代哈贝马斯等学者的重要发展,到第三代霍耐特等学者的承续,成就了法兰克福学派独具特色的研究方法,标榜着法兰克福学派独立批判的学术精神,是法兰克福学派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独树一帜的理论特征。从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整体性原则、否定性进展以及主体性实践三个方面出发,不仅可以全面勾勒出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的理论面貌,也提供给我们从侧面观察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现状的批判视野。
2023-09-14 04:13:281

哈伯马斯的批判理论是什么

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是以交往理性为理性基础的。这一理论既保留了传统的辩证理性观强调理性的批判否定精神的一面;又吸收了当代理性主义思潮重视人的自由的一面,试图建立以人类的自我反思为基础的社会批判理论。(一)哈贝马斯认为对现代性的批判需要一个规范基础,要达到此目的,必须从意识哲学范式向交往哲学范式转换,通过交往理性来重建理性。(二)哈贝马斯认为交往理性是“生活世界”理性化的基础。其社会理论的核心概念是生活世界,生活世界与交往活动是紧密相联的。要消除生活世界的殖民化必须借助于交往理性潜能的释放,阻档体制的侵入而重建生活世界的合理化以整治社会的病态现象。(三)哈贝马斯认为要以交往理性为基础重建历史唯物主义,以形成更新的社会批判理论,充分体现人与人之间的交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提升人的意义。(四)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中的程序理性,强调在道德和政治的问题讨论上,“正当”的问题是优于“善”的问题。理性交往的前提是民主程序的制度化,他指望通过理性平等的自由交往达成共识,形成超民族、超历史、超地域的民主意志,来决定世界事务。(五)哈贝马斯的社会批判理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打破了科学界限,把哲学与社会学、心理学等多种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深刻反映了人们所关注的现实问题。倾注了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具有强大生命力,这为中国的学者们探索现实问题,谋求中国的工业文明之路提供了不少正反两方面的启示。
2023-09-14 04:13:371

批判理论的研究方法

法兰克福批判理论学派的独特研究方法,是一种以马克思主义的和和新左派思想的姿态,既与西方实证论(positivism),也和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主义(scientism)进行争论,同时既批判西方资本主义,也批判由布尔什维克创建的社会主义社会形式.法兰克福理论学派学者们的重要贡献有以下几个方面:对适合于社会科学的非实证论认识论的辩论.
2023-09-14 04:13:451

后现代主义批判理论是?

后现代主义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和感觉丰富性的整体性、中心性、同一性等思维方式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学的在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但是,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所以后现代主义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念。解构文本、意义、表征和符号。后现代主义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由于后现代主义的无中心意识和多元价值取向,由此带来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评判价值的标准不甚清楚或全然模糊,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前途、传统道德等等,从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也使人对于自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后现代主义对真理、进步等价值的否定,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从而使人们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
2023-09-14 04:13:581

简述霍克海默的 “ 社会批判理论 ” 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霍克海默在20世纪30年代致力于建立一种社会批判理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批判理论,提出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性,对现代资本主义从哲学、 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方面进行多方位的研究批判。他和阿多诺(1903—1969)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一书,开创了法兰克福学派对现代资本主义的批判,为社会批判理论提供了标准的模式。他与哈贝马斯的冲突围绕着对“经验与规范”以及“革命”的理解所展开。 他早期批判理论的核心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法;流亡时期研究新时代思想的理性主义和技术化,论证“启蒙思想的自我毁灭”;晚期著作主要论述人类自由问题,转向A.叔本华的悲观主义。霍克海默自称相信马克思主义,但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被现实超过,无产阶级已无力进行革命,散布怀疑主义和失败主义情绪。
2023-09-14 04:14:091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意义

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意义,不仅在于他将马克思的某些方法运用到日常生活领域而开辟了一个新的学科,而且还在于他以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而不断地对马克思的基本思想进行改造和发展,他提出了经典马克思主义所没有的新主题,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领域。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和修正。在《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他主要是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劳动异化理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现象作了逻辑的分析与揭露,特别是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异化现象进行了深入的批判。而在第二卷中,列斐伏尔走出了异化理论的一般框架,放弃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元结构,将日常生活视为独立于经济与政治两个“平台”之外的一个新的“平台”,并且日常生活这个“平台”已经处于比生产更重要的主导性的位置上,日常生活取代了马克思的生产过程而成为社会的核心位置。而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列斐伏尔的批判理论又发生了改变。他认为,随着大众消费时代的到来,资本主义的理性控制已经从生产领域延伸到了消费领域,日常生活已经完全异化。这是个风格丧失的时代,也是走向物的功能化的时代,符号流行并主导了现代日常生活世界,日常性规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已沦落为符号世界的客体,而我们已经被资产阶级意识形态所俘虏并无法自觉。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的目的就是要以总体性的策略来实现对现代日常生活世界进行文化革命。整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队伍与传统,大体上说都是理论上的“强者”与实践上的“弱者”,“意志上的乐观主义者,理智上的悲观主义者”(Bud Burkhard:French Marxism between the Wars,Henri Lefebvre and the“Philosophies”,Humanity Books,2000,p.223)。列斐伏尔及其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也不例外,他一直投身于日常生活革命道路的探索,但都无果而终,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是没有实质意义的对现实压迫的抗议。列斐伏尔把革命理解为改造生活并非无合理之处,但也面临一个深刻的矛盾,即缺乏马克思的政治、经济斗争的支持,革命本身将沦为一场只开花不结果的狂欢。他的日常生活革命追求的是一种总体性的人,是一种总体性的、幼稚天真的乌托邦理想,1968年著名的法国“五月风暴”这场城市革命已很好地验证了这一点。作为西方学生运动与左派社会运动思想领袖的列斐伏尔,也很快地变成了“昨日辉煌”。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强调社会的变革离不开人本身的改变,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的“终极关怀”与哲学形而上学的理性设计、理性假设,都包办不了个人的日常生活之事,他主张把社会主义革命贯穿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去,无疑是正确的;但是离开了生产关系和国家政权的改造,把日常生活置于社会变革的中心,难免有所偏颇,不切实际。他批判日常生活的异化现象,目的是使总体的人、全面的人呈现出来。他的日常生活批判是对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批判的补充,是对马克思主义批判范式的有益扩展,但它以人们放弃追求宏大目标为代价,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列斐伏尔的理论过失之一在于,他过于极端地把都市化与工业化相割裂,而没有看到脱离工业化这种强大物质基础的都市改革,只能是一种“可爱而不可行”的空中楼阁,只能是一厢情愿。其过失之二在于,他武断地抛开经典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的批判与变革,试图在文化这个表层上越来越“主导”、而实际上仍然是次生的、边缘的领域来寻找医治现代性痼疾的良方。这是舍本逐末、“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政治弱智。迄今为止,工业生产方式与官僚化、理性化国家管理机构,毕竟仍有着持久的、巨大的变革潜能;与这架巨型的理性机器相比,“文化革命”只能是一台小得可怜的马达,它不可能胜任落后国家乃至于整个人类的现代化建设。历史业已证明,列斐伏尔曾经给予厚望并投入很大热情的中国60、7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这幕发生在一片落后国土上的、激进的反官僚主义、反现代化的狂热闹剧,不仅是荒唐可笑的,而且是一场高度体制化的文化噩梦。由柳洪平创建。
2023-09-14 04:14:321

什么是german critical theory

德语批判理论。
2023-09-14 04:14:473

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概念辨析

《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早期日常生活概念主要体现在他的《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他认为,在启蒙运动以来的西方思想史上,日常生活通常被视为一种烦琐无奇的、微不足道的、无关紧要的东西。特别是哲学经常从一种纯粹的思想高度,而同日常生活中的混乱一团的、异想天开的现象一刀两断。对日常生活中的凡人琐事,经常是不屑一顾乃至于嗤之以鼻。这种纯粹思想与日常生活感性世界的截然分开,其实就是一种日常生活的异化现象。由此,列斐伏尔强调,文明人类尤其现代人类思想与生存最深刻的异化表现,就是哲学脱离日常生活和反过来哲学理性对日常生活的强制。正像霍克海默和阿多诺所说的,“被彻底启蒙的世界却笼罩在一片因胜利而招致的灾难之中”(马克斯·霍克海默,西奥多·阿多尔诺:《启蒙辩证法——哲学断片》,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140页),被哲学“启蒙”了的世界其实处于一片被蒙蔽之中。哲学对日常生活的驾驭与控制已经掩饰了日常生活的本来面目,应对哲学进行批判,而对哲学的批判必然导致对其产生的异化的社会基础即日常生活本身的批判。对日常生活的批判是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是我们辨证的批判进入到最深刻的最直接的内心世界与社会世界的汇聚地,也是人类的本能欲望的所在地,“日常生活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剩余物,即它是被所有那些独特的、高级的、专业化的结构性活动挑选出来用于分析之后所剩下来的‘鸡零狗碎",因此也就必须对它进行总体性地把握。而那些出于专业化与技术化考虑的各种高级活动之间也因此留下了一个‘技术真空",需要日常生活来填补。日常生活与一切活动有着深层次的联系,并将它们之间的种种区别与冲突一并囊括于其中。日常生活是一切活动的汇聚处,是它们的纽带,它们的共同的根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造成人类的和每一个人的存在的社会关系总和,才能以完整的形态与方式实现出来。在现实中发挥出整体作用的这些联系,也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能实现并体现出来,虽然通常是以某种总是局部的不完整的方式实现出来,这包括友谊,同志关系,爱,交往的需求以及游戏等等。”(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trans,John Moore,Verso,1991,p.97)专业化技术化的社会分工活动导致意义的丧失与社会伦理道德的真空,恰好需要日常生活这种无孔不入的、无处不在的弥散之物来填补。日常生活是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得以萌生与成长的土壤和滥觞,也是一切活动的汇聚地、纽带与共同的基础。列斐伏尔认为经济基础、上层建筑是通过日常生活小事实现的,社会的本质依存于人的日常生活小事,社会关系只有在日常生活中才会产生出来,人也是在日常生活小事中被真正塑造和实现出来的。社会体系子系统列斐伏尔反对把日常生活看作社会体系中相对独立的一个子系统。日常生活无非是一种专业化的社会实践形式,而且是一个未分化的人类实践总体性。这种日常生活现象作为一种鲜明的风格对具体的人的言谈举止起到“润物细无声”的奇妙作用。在前现代社会,每一事物与每一种活动都是与某种风格直接联系在一起的。生产性的劳动与日常生活直接相连,与自然世界的节奏和周期直接相应,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的目的,在前现代社会中也不存在所谓的日常生活与节日、自我与共同体的截然分开,生活本身就是一体的。“农民共同体(村庄)的那些规矩不仅规定着工作的方式和家庭生活的组织方式,而且也规定着节日的庆祝方式。”(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trans,John Moore,Verso,1991,p.30~31)但是,现代日常生活已经全面的异化,异化已蔓延于现代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日常生活概念在列斐伏尔那里不仅仅是消极的,它还具有积极的意义。他认为,由于日常生活是联系所有其他活动的纽带,它也就有可能成为对这些活动的直接批判。“当日常生活成为一种批判,成为对这些高级活动(和它们所制造的东西:意识形态)的批判时,白日的曙光就出现了。…直接的批判取代了间接的批判主义;这有直接的批判包括对日常生活的重新占有,将使之更清楚地显示出其积极的内容。”(Henri Lefebvre:Critique of Everyday Life,trans,John Moore,Verso,1991,p?87)对日常生活的重新占有就是对日常生活的革命。列斐伏尔认为,被异化的日常生活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日常生活中蕴涵着它的否定因素,蕴涵着日常生活革命的可能性。日常生活是各种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的连接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革命的策源地。通过日常生活革命达到总体的人,日常生活就是总体化,是使人成其为人。总体的人不是一种现实的人的状况,不会一劳永逸地生成,而是一种理想的图景,是一个无限开放的过程。他认为总体的人是变化的主体和客体,总体的人又是个体的人,是自由的承担者和表现者,是消除了异化的、自由的人,是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统一,是自由集体中自由的个人。这与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是吻合的。列斐伏尔的“总体的人”是多维度而不是单面的存在物,是多种属性和活动达到有机统一的主体,既是自然、感性、生物的存在物,也是精神、社会、意向性的存在物;既是理性的也是非理性的;既是经济、社会、政治的动物,也是文化的动物;既是工具的制造者也是符号、象征的创造者。“总体的人”是本质和现存、实然和应然、能动和受动、自由与责任的统一,是永远具有开放性的存在物。“总体的人”是多维需要和多重价值的统一体,总体的人既有物质、生理需要,也有精神、社会、文化和自我创造的需要。总体性革命就是对平凡个人的日常生活进行关怀和帮助的过程。列斐伏尔从被日常生活琐碎无奇的外表掩盖的深处发现社会变革的预兆。对早期的列斐伏尔而言,“日常生活代表着一种复杂的多重面孔的现实,是压迫的与解放的品质的混合物,需要我们进行认真区分与辨证的分析,这就是要把那些需要与满足的,有价值的,新的有生命力的肯定的内容从否定的异化的因素中拯救提炼出来。”(Michael E Gardiner:Routledge and New York,2000,p.86)?列斐伏尔的后期日常生活概念主要体现在他撰写的《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这本著作中。在这本书一开始,他就试图对“日常生活”一词作一个比较清楚明白的解释和界定。这与《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日常生活”的含糊不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新解释明显建立在对尼采“权力意志”与生命意志的基础上。日常生活是一个相当散漫的、初级形态的、以无穷无尽的重复涨落起伏及生死轮回为特征的。在整个日常生活与宇宙的绵延之中,隐藏着一种轮回的时间。(Henri Lefebvre:Everyday Life in the Modem World,translated by Sacha Rabinovitch,With a new Introduction by Philip Wander,Transaction Publishers,New Brunswick and London,1994,p.6)日常生活这种永恒轮回,具有深刻的生命力,而对其经验来说是无休止的重复。在前现代社会,这种重复是和大自然的节奏韵律与循环联系在一起的,而在现代社会,这种重复仍然持续着,但服从或按照技术与工业生产的要求而不是自然界的要求。后期理解特点列斐伏尔后期对日常生活的理解更加微观也相对悲观。他认为在新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日常生活已经被全面组织到和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对差异的普遍压抑构成了现代日常生活的基础,日常生活已完全异化,资本主义的政治统治和意识形态已渗透到日常生活的各个角落中去,日常生活已经被技术和官僚阶层相结合的统治方式牢牢控制住了。但列斐伏尔并不因此对现代日常生活现状的改观和反抗失去信心,他认为日常生活潜存着反抗。列斐伏尔强调,身体保留着某种能够表达与感知人类本真性的禀赋,构成了反抗现代性的物化与量化的统治力量的真正起点。要在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中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大革命,实现日常生活的转型,让沉睡其中的潜能发挥出来,这种理想化的日常生活就是节日。
2023-09-14 04:14:551

文学批评的理论有哪些?

好的,我将尝试用关键事实给你一个答案,希望在此之后你能够轻松理解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理论。 但是在讨论你的问题之前,我们首先讨论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是什么意思? 文学理论-理论是对现象的抽象或概括思考的沉思和理性类型, 沉思和理性思考的过程通常与观察研究,研究等过程相关联......“文学理论”是我们试图解读文学的基本原理的描述,是我们在文学实践阅读中所使用的思想和方法的主体。 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在文学理论中逐渐发展: 批评:-批评并不意味着您批评某事并总是谈论特定事物的不良方面,而是意味着分析,评估和讲述该特定事物的消极和积极方面。 在了解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之后,我将在这里告诉你文学批评的理论。 所以,所有的理论都是为了对抗混沌的威胁而构建的,而且有很多理论家的理论…… 文学理论与批评理论:- 1-新批评:-在这个理论中,我们专注于仔细阅读文本意味着非常仔细地检查文本!使用“我认为”或在我看来。 这一理论在 1940-1960 年间发展起来,取自 John rogwe Ranson 的文章…… 2-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经济和政治意识形态,侧重于社会阶级之间的斗争以及用更集体的制度取代资本主义。 1848 年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的共产主义宣言在小册子中首次公开阐述了这一点。 3- *** 理论:- *** 是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的学派,主要与特定文本的结构过程有关。 它以两组开头:Opoyoz 和首字母缩略词。 俄语词意诗歌语言研究会,成立于1916年。 4-批判理论:-。批判理论是一种社会理论,旨在批判和改变整个社会。它旨在挖掘社会生活的表面之下,揭示使人类无法全面而真实地理解世界如何运作的假设。 5-饥饿主义理论:- 饥饿主义理论和观点影响了跨学科发展的数据,旨在了解性别不平等的本质 它考察了各个领域的经历、兴趣、家务和女权主义政治。 女权主义理论最早出现于 1794 年。 6-解构理论: 7 后殖民理论: 8 文化研究: 9- 一般研究和酷儿理论: 谢谢 ! 希望现在你很容易理解文学理论和批评理论:- 在这里,我给了你一些关于理论的一瞥,但我建议你对于这些理论的详细了解,我认为你应该去谷歌,或者你可以读一本书,它对你的帮助比什么都大。 如果您想阅读这些理论的书,那么在这里我建议您阅读 MAH Ibrahim 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书,以便更好地理解。 我向你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个人阅读这本书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文学理论,在我看来,这本书是最容易理解文学理论的好书之一。 希望我的观点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学理论和批评概念,还有一个我只想给你的建议,请看书,因为书是理解事物的最佳来源之一,但是是的,这里的选择是你的给了你两个最好的建议,但你必须选择你喜欢的一个: 非常感谢你!也祝你好运!U0001f60a
2023-09-14 04:15:091

马克思的冲突和批判理论赞同体育功能主义观点。 对吗?

这个题目选错误,我觉得我们可以建一个QQ群来专门讨论《体育与社会》里的问题,哈哈哈哈哈哈哈
2023-09-14 04:15:1912

卢卡斯批判的理论脉络

一、从经验检验方面。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分析技术对菲利普斯曲线的形状进行了充分的检验,以便否定凯恩斯理论。由于滞涨现象的存在,检验结果对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有利。二、从理论方面。首先,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指出了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的三大错误:①不合理的预期。在凯恩斯理论中,经济当事人的预期通常被假定为适应性预期,它主要取决于过去该变量的数值。这就意味着人们并不利用有关将来的信息来谋求最大的利益,从而违背了西方经济学中理性经济人的基本假设。②在一个理论体系中个人行为的不一致性。比如,微观经济学中分析劳动供给时,假定人们就收入和闲暇进行选择,但在宏观消费理论中又假定人们储蓄的目的是为了将来的消费,即劳动者要在现在和将来之间进行选择。但并没有一种理论说明二者之间的一致性。③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评价政策的标准不能反映人们的福利状况。其次,在批判凯恩斯理论的基础上,基于理性预期假设,卢卡斯认为凯恩斯主义政策的有效性是建立在欺骗公众的基础上的。政府所实施的旨在调控宏观经济变量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被理性预期的经济主体预期到,其政策效果就不能对国民收入等实际变量产生任何作用。从而最终得出了任何被预计到的政策都不会对实际经济变量产生任何影响。
2023-09-14 04:15:561

如何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及其文化批判理论?

“实践”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核心概念。这个概念的全部意义是在与“异化劳动”的辩证关系中呈现出来的。根据马克思的定义,“实践”是人的“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即是人的生命的生产,人的本质、人的类特性、人的自我创造的活动;“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劳动,它是劳动的现实化,但这种现实化是以“工人的非现实化”、“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异化、外化”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异化劳动”的这一意义表明,“异化劳动”是“实践”的对立面,是对人的实践存在的否定。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尽管是对人的实践存在的否定,但它是人的实践存在的一个必要的环节。这是从两种意义上而言的。首先,从实践存在的结构看,“异化劳动”给予了实践感性形式,是人的感性的存在;其次,从实践的历史进程看,“异化劳动”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分离,是人获得社会性、从而获得人的解放、个体自由的历史条件。这样,马克思就通过异化劳动这个概念,把“实践”植根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之中,并由此而建构起他的唯物史观和资本主义批判理论。自19世纪末开始,东方和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的新变化,分别在这两个向度上阐发了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文化内涵,建构起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在唯物史观的向度上,19世纪以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结合人类历史的新发展阐发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文化内涵,建构了以文化领导权为基本内核的文化批判理论。在这一向度上,最早阐发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文化内涵的是拉布里奥拉。拉布里奥拉是第二国际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他与同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一样,重视经济基础的研究,但是,他反对用庸俗唯物主义和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解释经济基础,把经济基础视为社会形态中的一个因素,而主张用历史哲学的观点来阐释经济基础,把经济基础看作是人们的经济活动,亦即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活动。他认为,在马克思那里,经济不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因素,而是社会生活本身,是人们的实际经验过程,上层建筑不是悬置于这一过程之上并与之相对立的因素,而是从这个过程中生长出来的,因而是经济系统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不仅如此,经济还与一定民族文化传统积淀而成的风俗、习惯、信仰、愿望和倾向等相联系,具有民族文化的特性。在马克思看来,不论是在前一种意义上,还是后一种意义上,经济作为社会生活本身,都是人的文化创造活动。马克思把人的这种文化创造活动称为“实践”。可见,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本质上是文化哲学的概念,它所表达的是以经济活动为中心的人的文化存在。在这里,拉布里奥拉并没有提出“文化领导权”的概念,但是,他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却成为葛兰西文化哲学研究的先导。葛兰西继承了拉布里奥拉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并且更直截了当地阐明了马克思“实践”概念的文化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化领导权”的概念。葛兰西认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是改造世界的哲学,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就是指的文化改造活动。所谓文化改造活动,就是把大众的自发的、零散的、非批判的世界观引导到自觉的、“融贯一致的”、批判的世界观,把大多数人提高到新的、更高的文化水平。为了实现这种改造,就必须要有文化领导权。在葛兰西那里,文化领导权不是观念的东西,而是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权力。作为一种社会权力,文化领导权的相对独立性来自于两个方面的规定:其一,它是国家结构中有别于政治权力的一种社会权力。政治权力指的是政治国家的“统治”权力,它体现的是统治集团的意志,行使这种权力的方法是“强制”。而文化领导权指的是市民社会或伦理国家的控制权力,是一定社会集团对本集团的成员和对其他集团实行的文化意识形态的操纵,行使这种权力的方法是“同意”。其二,它与统治权力的关系是不确定的。它可以与统治权力相一致,在这种情况下,统治集团同时掌握了政治权力和文化领导权;也可以与统治权力不一致,在这种情况下,文化领导权为不居统治地位的集团所掌握,而掌握着文化领导权的集团有可能进而掌握统治权。可见,能否行使领导权,行使什么样的领导权,是判断一个社会集团是否有广泛的社会基础,它所选择的社会制度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标准。葛兰西说:“我们自己的研究所依据的方法论标准如下: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统治"和‘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一个社会集团统治着它往往会‘清除"或者甚至以武力来制服的敌对集团,他领导着同类的和结盟的集团。一个社会集团能够也必须在赢得政权之前开始行使‘领导权"(这就是赢得政权的首要条件之一);当它行使政权的时候就最终成了统治者,但它即使是牢牢掌握住了政权,也必须继续以往的‘领导"。”这说明,文化领导权在一定的情况下,可以不受政治权力的控制,而反过来制约政治权力。这是文化领导权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应该承认,葛兰西对文化领导权的分析并不是马克思“实践”概念中已有的内容,而是他思考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结构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问题而提出来的,但它却揭示和发展了马克思“实践”概念中蕴含着的深刻的文化批判内涵,并赋予了这个概念现时代的内容。正是这样,葛兰西的文化批判理论,尽管一度受到批评和排斥,被视为马克思主义的异端,但随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充分发展,并在经济、政治、文化、意识形态等各个方面对欠发达国家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最终还是得到了思想界的普遍认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内部,阿尔都塞率先从认识论的高度概括葛兰西的文化批判理论,把它作为一种方法,运用于剖析上层建筑的结构,提出了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理论;威廉姆斯将葛兰西的文化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文化概念进行对比分析,说明当代社会从物质的生产、生活到人们的观念、意识形态都受到文化/权力结构的支配,从而把文化领导权转化为一种文化模式。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外,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被当作一种方法,广泛地运用于语言学、社会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学等各个领域,成为人们分析统治集团和臣属阶级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权力结构,揭示当代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思考当代社会的民主、公平、正义等问题的新思维。透过这些理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实践”概念通过葛兰西的阐释,已经获得了新的时代内涵,从而成为人们研究当代社会问题的重要思想资源。在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向度上,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通过阐发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的文化内涵,创造了以现代性批判为主题的批判的社会理论。在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看来,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具有双重的意义:首先,它提出了新哲学建构的基本原则。他们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讲的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在这里,马克思是把劳动原则运用于资本主义社会,把资本主义社会当作劳动的感性世界。这样一来,马克思就通过对“异化劳动”的阐释,颠覆了黑格尔的哲学。在黑格尔那里,“社会和经济范畴都是哲学的概念”,而在马克思那里,“所有哲学概念都是社会的和经济的范畴”。马克思所做的这一颠覆工作,不是要把哲学概念下降为经济学的范畴,不是要取消哲学,而是要把哲学从思辨的思维中解放出来,使哲学现实化,变成批判和否定现存社会秩序的思想武器。就此而言,“马克思的理论是一个‘批判"的理论”。霍克海默把这种批判理论定义为批判的社会理论,强调这种理论既不是传统的抽象思辨哲学,亦不是苏联的正统马克思主义和卢卡奇专注的形而上学,而是关于感性的、经验世界的哲学,即实践哲学。当然,这样一种实践哲学也有别于葛兰西的实践哲学:葛兰西的实践哲学是以政治批判为核心的政治学,而作为批判的社会理论的实践哲学则是以政治经济学批判和社会批判为核心的社会哲学。在这个意义上,霍克海默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的社会理论定义为社会哲学,是十分恰当的。其次,它是考察晚期工业社会的理论根据。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认为,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的异化现象并没有随着资本主义物质生产的增长而消失,反而变得越来越广泛而严重了。从这一观点出发,他们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运用于考察晚期工业社会,阐发了马克思“异化劳动”概念的文化批判内涵,并通过对文化工业的批判和启蒙精神的反思,建构了以现代性批判为主题的文化批判理论。在他们看来,文化工业的实质就是文化的资本化,就是使文化的生产服从于资本积累的需要,成为资本家追逐利润的一个部门,这势必造成文化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异化;而当这种文化异化借助于启蒙的欺骗和谎言越出它的生产场所,对人们的休闲娱乐生活、消费及整个生活方式发生影响时,就造成了全社会的异化。这种全社会异化的突出表现,就是国家极权主义和大众文化。所谓国家极权主义,就是把人们的生产与生活、劳动与消费、工作与休闲、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全部纳入社会管理的程序之中,使个体的内心精神生活失去了自主性和创造性,成为资本运动的一个片断,从而使人的个体生活完全异化了;所谓大众文化,就是以娱乐游戏的形式消解艺术的文化创造本质、以技能培训的形式来消解神圣的教育理念,使教育不再执行培养人的品格和自由精神的功能。这是典型的文化异化,而隐藏在这种文化异化背后、决定文化异化本质的,就是资本的运动和作为近代启蒙精神的现代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霍克海默把现代性作为晚期工业社会的标志,因此,对现代性的批判就是对晚期工业社会的批判,也就是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文化批判。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的社会理论对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了持续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法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列菲弗尔吸取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成果,从文化哲学的高度阐发了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的文化内涵,并把它运用于分析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条件下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创造了马克思主义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自20世纪70~80年代开始,法兰克福学派有关现代性批判的理论不仅在欧洲,而且在欧洲以外的国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中国受此影响,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也转向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现代性理论,并联系这一理论反思中国的现代化精神,深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理论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的社会理论的形成及其在今天的影响表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批判理论与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概念有着深厚的联系,可以说,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的当代形态。这个哲学形态虽然不同于葛兰西的实践哲学,但是,它们同属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批判理论,代表了20世纪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方向,也展示了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化批判理论的多元风貌。
2023-09-14 04:16:101

什么是批判教育学?它的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及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批判教育学流派可分为具有创新风格的英美流派和具有保守性的德国流派,它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被认为是教育领域中最具活力的竞争者。批判教育学流派思想复杂,基于不同的思想基础与社会背景,不同流派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不同流派追求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解放”,强调运用批判理论通过批判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研究与分析,是各流派批判教育学的共同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批判教育学的批判性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理性的追求,更是一种方法论。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姆,法国的布厄迪尔,巴西的弗莱雷基本观点:①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并不是推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公正的有力手段和途径,而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②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教育和社会是对立的,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下层的被统治阶级的子弟在这样的教育系统中很难取得成功;③人们对这样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已经习以为常;④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的解放;⑤认为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使他们从无意识到有意识。扩展资料:批判教育学从产生至今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它的基本认识是“教育应该是政治的”,基本立场是站到弱势群体的一边,基本方法是阶级分析的方法。批判教育学把实践理解为在民主授权的合法性前提下规范的政治活动。以上特征使它与其他相关学派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可以说,批判教育学的产生是必然的,存在是合理的,但发展的道路却不可能一帆风顺。主要观点:1.教育没有促进社会的公平,而是社会差别和对立的根源;2.教育再生产了占主流地位的社会意识形态,文化以及经济结构;3.批判教育学就是要揭示了看似正常的教育现象背后的利益关系,使师生对自己的周围的教育环境敏感起来,以此“启蒙”;4.教育从来不是公平的,不能用唯科学的方式研究,而应该用客观的批判思维进行研究。批判教育学将教育学视为文化、政治、权力的实践来生产与合法化某种文化与政治形式,它是有关知识、权力、伦理的投入,在不断调节与奋斗的过程中发展自己,更希望能够通过一种新的教育方式,达成社会的改造及强化目的,最终创造出一个更好的人性生活环境来。批判教育学关注所有主体的历史、文化、声音、反省与行动,除了拒绝教育成为单单合法化某些特定团体去获利的机制,它同时让那些向来居于弱势、沉默的学生能够去创造生产,能更有机会参与实践行动来改造世界。所以在阐明批判教育学的立场时,麦克拉伦诠释的更为精辟: “批判教育学是为那些置身于教育中却还拥有希望的人提供历史的、文化的、政治的、伦理的指引,使其能义无反顾地站住受压迫者的阵营。批判教育学充满了革命性,既然历史的本质是个开放而变迁的过程,解放又是个真切的目标,那么一个自由幸福的世界应有机会付诸实现。”“解放”是批判教育学的旨趣,吉鲁认为解放乃是建立在批判与行动之上,一方面,要批判那些具有限制与压迫的东西,使教育问题呈显;另一方面,为了个体自由与完善的存在而采取改造行动。因此,批判教育学的解放旨趣,在于帮助我们了解社会关系如何被权利与特权给扭曲、操弄,同时提供条件来克服异化、钳制及压迫的现象;同时批判教育学“也是一种实践学习形式,其中包含倾听他人的经验以促进自我批判的能力,然后运用这种批判性作为基础,发展出可以操作的论述方式,从而建立一种希望和可以实现的生活。”当然,争取解放不是盲目的权力争夺或价值对立,而是对压迫关系的全面反思和重构,其中重要的基础是对生命的爱和善的了解,而非权力和控制的欲望。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批判教育学
2023-09-14 04:16:191

初唐时期的文学批评理论

  隋唐五代文学理论批评  隋唐五代文学批评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级:隋  及唐前期是总结、评价前代文学的历史经验教训和要求  建立新文风的阶段;唐中期是文学批评的全盛阶段,表  现了自己的时代特色并取得了建设性成就;晚唐五代是  其余波,出现了探索文学的形象特征及创作的形象思维  的趋势。  隋唐五代文学批评的历史环境及其特色 隋统一中  国后,隋文帝“不好文”(《隋书》),厌恶南朝以来长  期形成的华靡文风,曾于开皇四年(584)“普诏天下:公  私文翰,并宜实录”,并将“文表华艳”的泗州刺史司  马幼之“付所司治罪”。治书侍御史李谔对此表示支持,  上书激烈攻击魏晋以至齐梁注重辞藻、华而不实的风气,  要求文章写作应有关政教(《隋书·李谔传》)。在野  的学者王通 (584?~618)也竭力主张文章必须阐明三纲  五常,关系国家的存亡得失,而把声律辞采贬为末流。这  些主张都是为巩固统一国家的封建秩序服务的。  唐初,随着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学术文化也日  趋发达。当时帝王大都爱好诗歌,科举以诗赋取士,诗文  风气一般仍较华艳。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出现了一些  研究诗歌格律的著作;同时也有不少政治家、史学家在  探讨前代兴亡治乱的经验时,注意到文风问题。房玄龄  等修《晋书》,李百药修《北齐书》,令狐德□修《周  书》,姚思廉修《梁书》、《陈书》,魏徵等修《隋书》,  李延寿修《南史》、《北史》,都在文苑传或文学传中  表述了他们的文学主张。刘知几在《史通》中,也提出  了他对文学的看法。他们大都不满南朝特别是齐梁的浮  艳文风,希望创造新时代文质兼备的文学,加强文学的  政治教化作用。接着,王勃、杨炯等提出了文学革新的  要求,陈子昂更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盛唐时,政治从  清明变得腐败。天宝间,李白、萧颖士、李华等继承陈  子昂的革新传统,分别在诗文创作上提出复古以谋革新  的主张,成为中唐文学革新运动的先驱。 8世纪中叶,发  生了安史之乱,对社会民生造成很大的破坏,唐帝国从  此进入衰弱时期。中唐时,经济虽逐渐恢复,政治上又  出现了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和党争剧烈的局面,统治者  的纷争和残酷剥削,加深了人民的苦难。新乐府诗歌创  作和强烈要求反映民生疾苦的进步诗论,就是这一时代  的产物,杜甫、白居易在这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同时,  适应时代的要求,由韩愈、柳宗元倡导的古文运动,也  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晚唐五代,政治更加黑暗,而商业  城市却得到繁荣发展,文风又趋于华靡浮艳,这在文学理  论上也有所反映。作于后晋时的《旧唐书·文苑传序》,  就表现了祟尚骈偶声律的倾向。唐末司空图《诗品》在  诗歌风格的探讨方面作出了贡献。  隋唐五代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特色,是诗歌批评的  繁荣和诗论、文论的分头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  批评,逐渐向诗赋骈散文分体评论发展,齐梁间开始出  现象钟嵘《诗品》那样专门评诗的著作。到唐代,随着  诗歌创作的发展繁荣,文学理论领域也出现了大量的诗  歌评论,有单篇论说,有专著,有诗歌选集中所附的评  语,还有以诗论诗的作品(如杜甫的《戏为六绝句》),  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呈现出前所未见的活跃景象。而  唐代古文家在阐述自己的文学主张时,则常常着重或专  门谈散文问题。这种诗文批评明显分工的现象,反映了  文学批评的深化与发展,并影响到以后宋、元、明、清  各代。  这时期文学批评的另一个重要特色,是在“复古”  的旗帜下,进行诗、文的革新。南北朝的骈俪文学,丰富  了文学创作的形式,但也酿成片面追求华丽辞采、文风  轻艳萎靡的倾向,余波延及初唐。这一现象,引起唐代许  多进步作家的不满。他们有意识地提倡《诗经》、《楚  辞》和汉魏诗歌的传统,用以反对浮艳的齐梁诗体;提  倡先秦两汉的古文传统,用以反对东汉以后日趋浮靡的  骈俪文风。实际上,他们是在“复古”的名义下,要求  建立新的健康的诗文风格。这成了唐代诗文创作和批评  的主要潮流。几乎所有杰出的诗文作家,都曾投身于这  个诗文革新潮流,或与之保持一定联系。他们不但创作  了许多优秀作品,还写下不少富有价值的诗文评论。中  国文学批评史上作家兼批评家的现象相当普遍,这在唐  代表现得尤为显著,杜甫、白居易、韩愈、柳宗元等都  是突出的代表。  隋唐五代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有诗、文、词和传奇。  在文学批评领域获得充分反映的是诗和文,传奇和词在  当时地位不高,文人多视为游戏之作,理论上也很少涉  及。词是晚唐五代新兴的文学形式,后蜀欧阳炯为赵祟  祚编辑《花间集》作序,说明该集所录主要是供歌筵舞  席、花间月下饮酒佐欢之用,代表当时文人对词的看法。  至于唐代传奇,尽管创作成果丰硕,却没有留下一篇专  论。某些传奇作者常在作品的开头或结尾处简要介绍自  己的创作意图和过程,如沈既济的《任氏传》、李公佐  的《谢小娥传》曾提到传奇的褒贬、教育作用。韩愈作  《毛颖传》接近小说体,柳宗元称道为“以发其郁积而  学者得之励,其有益于世欤”(《读韩愈所著毛颖传后  题》),而裴度《寄李翱》则认为是“以文为戏”,不  足为训。这也反映了他们对小说文体的不同态度。  注意诗歌“兴寄”“风骨”与“讽谕”作用的理论  南朝齐梁诗体的浮艳作风,笼罩着隋及初唐诗坛,当时  近体诗的格式正逐步趋向完成,在理论批评方面,产生  了不少专门探讨声律和对偶方法的著作。唐初上官仪的  《笔札华梁》、元兢的《诗髓脑》,稍后李峤的《评诗  格》和崔融的《唐朝新定诗体(一作“格”)》等书虽  多佚失,据日僧遍照金刚《文镜秘府论》及他书保存的  片段论述看,大都继续发展南朝沈约等人的四声八病之  说,对近体诗的形成有所贡献,但所论局限于形式,并往  往流于琐碎。于是,王勃、杨炯则都对当时“文场变体,  争构纤微,竞为雕刻”,“骨气都尽,刚健不闻”的风气  表示不满,从而“思革其弊”(杨炯《王勃集序》)。到  陈子昂,更明确有力地提出改革的主张。他推祟“风雅”  和汉魏古诗,反对齐梁以来“彩丽竞繁”之作,主张诗歌  要有“兴寄”与“风骨”(《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  即要有社会内容和明朗刚健的风格。这就为唐代诗歌创  作和批评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李白继陈子昂之后,  大力推祟《诗经》、屈原辞赋和“建安风骨”,提倡清  新自然的诗风,反对雕饰造作的陋习,并以创作实践了  自己的主张。这些理论,反映了唐代前期进步诗人对齐  梁余风的不满和对开创新诗风的要求。  到了唐代中期,由于社会矛盾的急剧变化,注意反映  现实的诗歌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杜甫赞美陈子昂的  《感遇诗》上继风骚,又称道元结的《舂陵行》等合乎  “比兴体制”,表明了他对诗歌思想内容的要求。杜甫  也很重视诗歌的艺术技巧,主张题材与风格的多样化,提  倡多方面地向前代(包括六朝与初唐)诗人学习,体现出  诗歌集大成者的风度。与杜甫同时的元结,强调诗歌的  教化规讽作用,要求诗歌积极影响政治和现实生活,反对  内容空洞而“拘限声病,喜尚形似”(《箧中集序》)之  作,在理论上与杜甫相呼应。  中唐后期,出现了白居易、元稹的进步诗论。白居  易理论的核心,是重视诗歌的社会作用,要求诗歌创作为  现实政治服务。他赞赏古代的采诗制度,希望诗歌能有  助于考察国事民生,促进政治改革;他大力提倡讽谕诗,  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与元九  书》),要求文学创作和社会政治发生密切联系;强调诗  歌应该“唯歌生民病”(《寄唐生》),反映广大人民  的疾苦,语言形式应该“质而径”、“直而切”(《新  乐府序》),便于读者接受。这些主张,不但发扬了古  代儒家“兴、观、群、怨”的诗论传统,而且反映了中  唐时期富有现实内容的诗歌创作的充分发展与成熟。白  居易以《诗经》的六义为标准衡量历代诗歌,批判梁陈  艳体,倡导讽谕诗,实际上是以“复古”为号召进行诗  歌革新。元稹也在他的《乐府古题序》、《叙诗寄乐天  书》中,阐明了当时讽谕诗产生的社会背景,指出新乐  府“即事名篇,无复倚旁”的创作特色,肯定了杜甫的  开创功绩。但他们对“嘲风月、弄花草”之作采取一概  鄙弃的态度,甚至对李白诗歌的浪漫风格也认识不足,又  未免偏狭。当时韩愈并尊李杜,他在《调张籍》中批评  一些李杜优劣论者道:“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不  知群儿愚,那用故谤伤。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或  谓是为元稹《唐故员外郎杜君墓系铭》之扬杜抑李而发  的。  晚唐五代时,产生了一批专门探讨诗歌作法的著作,  留存的有王□《炙毂子诗格》、李洪宣《缘情手鉴诗格》、  齐己《风骚旨格》、虚中《流类手鉴》、徐衍《风骚要  式》、徐寅《雅道机要》、王玄《诗中旨格》、王梦简  《诗要格律》、桂林淳大师《诗评》、文□《诗格》、  保进《处囊诀》等,内容大都肤浅琐碎,缺少理论价值。  杜牧在他的《献诗启》中自称“某苦心为诗,本求高绝,  不务奇丽,不涉习俗,不古不今,处于中间”,表现了  不同流俗的态度。他的《李贺集序》高度赞美了李贺诗  歌意境辞采的瑰奇,认为它是《离骚》的“苗裔”,但  也指出了它在“理”(思想内容)的方面的不足,反映  了他对诗歌现实内容的注意。另外,他还对元白的长篇  艳体律诗表示不满。李商隐《献侍郎巨鹿公启》评论唐  代诗歌说:“我朝以来,此道尤盛,皆陷于偏巧,罕或  兼材。枕石漱流,则尚于枯槁寂寞之句;攀鳞附翼,则  先于骄奢艳佚之篇;推李、杜则怨刺居多,效沈、宋则  绮靡为甚。”表达了他要求兼通众制,不拘一格的观点。  皮日休则继承白居易的诗论传统,强调诗歌的美刺作用。  吴融也赞美李白和白居易歌行的讽谕内容,反对李贺等  人的歌行专门叙写“洞房峨眉,神仙诡怪”(《禅月集  序》)。还有张为的《诗人主客图》,虽无甚理论价值,  但首推白居易为“广大教化主”,不仅得到吴融的赞许,  也常为后人所称引。  注重探讨诗歌艺术境界的理论 唐代还有一些作家、  批评家,比较注重对诗歌艺术境界的探讨。相传为王昌  龄所作的《诗格》,首先探索了诗歌创作的“物境”、  “情境”、“意境”诸问题。其所谓“物”,主要是指  山水自然景物。殷□编选《河岳英灵集》,即强调“风  骨”,又突出“兴象”。他批评齐梁诗风“理则不足,言  常有余,都无兴象,但贵轻艳”;赞赏陶翰“诗笔双美”,  “实谓兼之”,“即多兴象,复备风骨”;褒扬常建、刘  □虚、孟浩然诸人的诗作,都标举“兴”或“兴象”。  所谓“兴象”,即注重情景交融的境界和兴味,多指田  园山水诗歌于幽静环境中所表现的高尚志趣和清雅情致。  其评语亦对盛唐田园山水诗派作家及其作品特色多所肯  定和赞扬。  中唐时期,出现了释皎然的《诗式》。皎然论诗侧  重于艺术表现,认为诗歌语言应通过人工锻炼来达到自  然,同时又重视表现的含蓄,标举“高”、“逸”、“意  中之静”与“意中之远”等等。对谢灵运大加赞美,而  对陈子昂的否定六朝文学则表示不满。高仲武编选《中  兴间气集》,强调诗歌的清雅婉丽,赞美以钱起、郎士  元为首的大历诗人,表现了和皎然大致相同的倾向。  晚唐司空图是这派诗论的代表,他在《与李生论诗  书》、《与极浦书》、《与王驾评诗书》等文章中,要  求诗歌所表现的境界应做到“近而不浮,远而不尽”,具  有“韵外之致”和“味外之旨”,即韵味深长,使人体会  不尽。他把淡远的韵味和含蓄的风格强调为诗歌首要的  艺术特征,认为王维、韦应物的诗“澄澹精致”、“趣  味澄□”,最符合他的标准;而元稹、白居易的诗歌则  被他斥为“力□而气孱”。这样,就把田园山水诗派推  到最高地位。同时,继皎然《诗式》详分诗的风格类别  之后,司空图更进一步把诗的风格、意境分为二十四品,  并在他的代表作《二十四诗品》中,对每一品都作了细  致而形象的描绘。这对诗歌风格的分类研究是有贡献的,  其中也流露了他偏重淡远与含蓄的倾向。  作为唐代田园山水诗派的创作在理论上的反映,这  一派诗论家对诗歌创作的艺术规律作了有益的探索,注  重探索艺术形象的特征,某些说法还接触到形象思维的  特征;但相对地忽视诗歌的社会现实内容。所论对后世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文运动的理论 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是环绕对  “文”、“道”等问题的探讨而展开的。早在北周时,  苏绰就已主张政府文告应依经典为式;隋代李谔、王通  和唐初诸史家论文,也都反对六朝浮靡文风,表现出对文  章的道德教化作用的重视;尤其刘知几的《史通》,论  史书语言,提倡质朴简要,主张向《左传》、《史记》  学习,对后来的古文运动都有一定的影响。  唐玄宗天宝以后,萧颖士、李华、贾至、独孤及、梁  肃、柳冕等人进一步强调文章的教化作用,提出了“文”、  “道”或“文”、“教”合一的主张。他们不满于屈原、  宋玉以来“丽而淫”的辞赋和魏晋以后的骈俪诗文,力  图纠正六朝至唐代诗赋骈文形式靡丽之风,提倡恢复先  秦两汉经史学术文章言之有物的传统,成为古文运动理  论的开创者。但他们所强调的“道”和“教化”,大都  局限于封建正统的儒家教条;同时又矫枉过正,往往片  面强调质朴,忽视文采,甚至对屈、宋的作品也一概否  定,则又反映了他们对文学的艺术特点认识不足。  古文运动的理论,到韩愈、柳宗元而集大成。韩愈  大力提倡古文,既重思想内容,也重艺术形式。他宣称  写作古文是为了表现古圣人之道,在这点上跟他的前驱  者相似,存在着儒家正统思想的局限;但他反对佛、道  二教,在当时又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在学习古文的途  径和方法方面,韩愈提倡养气,注意作家的道德修养;提  倡学习先秦两汉之文,不仅学习经史,还要学习《楚辞》、  《庄子》、汉赋的辞采,重视语言的独创性。这种多方  面继承与创造的意见,是唐代古文运动发展到成熟时期  的经验总结。此外,韩愈在诗文创作方面,还提出过“不  平则鸣”之说(《送孟东野序》),在一定程度上道出  了封建社会里许多优秀作品产生的原因。柳宗元也强调  文章应该“明道”(《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但他所  谓的“道”范围比较广泛,要求“辅时及物”(《答吴  武陵论非国语书》),反映现实政治内容和关切人民利  益,具有唯物因素与进步意义。他也重视艺术形式,同  时坚决反对那些文采美丽而内容荒谬的作品;重视作家  的道德修养,强调要有严肃认真的写作态度;提倡学习  先秦两汉的文章,包括从经、史、诸子以及《离骚》等  文学作品中广泛吸取营养,等等。这些方面的议论大体  上与韩愈一致,对古文运动起了推动作用。此外,柳宗  元的《杨评事文集后序》还大致区分了学术论著、实用  文字与文学创作的不同来源与作用,指出了它们各自在  表现形式上的特征,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古文运动前驱  者那种轻视文学艺术特性的倾向。  韩愈的弟子很多,影响很大。李翱和皇甫□是韩愈  的两大弟子。李翱论文,提出创意贵深远,造言贵独创,  发展了韩文“文从字顺”的一面。皇甫□则强调韩愈尚  奇好怪的一面,并赞赏司马相如、扬雄的深奥语言,大  力提倡新奇怪异的文风。这种主张到唐末孙樵,更走向  极端,将古文写作引上了险怪艰涩的道路。与此同时,皮  日休、黄滔推重韩愈的古文,能注意文章的思想内容与  质朴风格,但对艺术性的一面则又重视不够。  晚唐时期在散文理论方面有所突破的是杜牧和李商  隐。杜牧《答庄充书》说:“凡为文以意为主,气为辅,  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突破了韩愈等提倡的儒道传统,  以“意”代“道”,使文章内容更切合实际,可以更好  地发挥作者的见解;同时,在肯定思想内容的前提下,也  表现出对辞采的重视。李商隐早年亦习古文,但对“学  道必求古,为文必有师法”的传统说法很反感,他认为  “道”并不是周公、孔子所“独能”,因而主张“行道  不系今古,直挥笔为文,不爱攘取经史,讳忌时世”(《上  崔华州书》)。这显然是对古文家道统与文统观念的否定,  带有异端色采。他虽然强调了文章的独创性与现实性,  自己却并未能沿着这条路走下去,转向写作以藻饰为能  事的骈体四六应酬文字,结果助长了晚唐五代以至宋初  的骈俪文风。  唐代古文运动的理论,在反对重形式轻内容的文风  上是有积极意义的,但不少论者划不清文学作品与学术  文章的界线,对文艺的特点认识不足。晚唐五代古文运  动趋于衰落,骈俪文重又盛行,与古文运动中的这一偏  向也不无关系。成于后晋的《旧唐书》,对韩愈、李翱  虽有所肯定,但评价不高;还把元稹、白居易介于骈散  之间的文章,看作是对沈约、谢□永明体的直接继承,用  以标示与古文家不同的文统,反映了当时祟尚骈偶的倾  向,显示了古文运动在唐五代所经历的曲折的道路。
2023-09-14 04:17:121

批判理论的法兰克福

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1923年,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成立。代表人物有霍克海默、阿多诺、马尔库塞、本雅明等。他们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宏观的广泛的批判性研究。1934年迁往美国。1949年回到法兰克福。一般认为,法兰克福学派自开创至今,已历三代,每代各有一位核心人物。第一代是霍克海默,他的《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Traditionelle und Kritische Theorie)为法兰克福奠定经验研究和社会批判相结合的思想路线。第二代是哈贝马斯,用《认识与兴趣》为批判理论奠定一个规范的研究框架。第三代是霍耐特(Axel Honneth),在最近一篇纲领性文章《关于社会研究所的未来》(Zur Zukunft des Institus fuer Sozialforschung)中试图在经验与规范之间开创出一条新的道路。
2023-09-14 04:17:221

叙事课程中的批判的诠释学怎么解释?

  批判的诠释学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发展的结果,认为诠释必定受到社会偏见、政治经济力量的限制。这些限制包括阶级、种族和性别。哈贝马斯是批判的诠释学或者叫“深度”的诠释学的著名代表人物。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要充分地理解诠释的对象,或者达到人与人之间没有误会的交流,一个人不仅需要采用诠释学的基本原则,而且对诠释者真实存在的限制要有科学的分析,包括社会局限和经济局限。缺乏对这些真实潜在因素的科学分析,诠释总是幼稚的。哈贝马斯的诠释学理论是乐观的,因为他相信通过批判的反思和深度的诠释,改善我们的交流实践和诠释实践是可能的。理想情况下——也就是在理想话语情景下,我们应该能够实现无误解的交流,达到真诚的诠释的共识。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两人都因为提出带有基要论色彩的真理观而受到罗蒂的批评,但他们各自为知识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出发点。尽管伽达默尔(1975)提出的展示理解本体论的普遍诠释学比突出强调科学方法的诠释学又前进了一步,但是在罗蒂看来这个成果只不过是为真理的产生提供普遍条件的又一次尝试。与此相似的是,哈贝马斯的理想的言语情境和知识构成旨趣的理论是一个为传播提供规范基础的尝试。因此罗蒂称哈贝马斯“走向超验主义并提供原则”。(罗蒂,1982,p.173)之所以说伽达默尔的理论有用和富于洞察力是因为他提出了关于理解的条件的概念,通过这一概念,他明确批判了通过寻求方法论准则来寻找真理的做法。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是通过真正的会话过程中出现的质疑性对话关系而产生的。所要解释的客体可能是一个书面文本,一部文艺作品,或者是一个人——他们都不是需要发现和再现其意义的静态实体。相反地,对话关系中的双方总是已被定位在一个由人构建的世界中,而且只有在这个语境中才有意义。因此,理解不是通过对他人意识的某种心理上的占用而获得,而是通过“某人自身的前意义和偏见的有意识的同化”而获得(伽达默尔,1975,p.238)。换言之,理解的对话关系的出现,是因为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都根植于传统之中,并且因此而拥有他们自己特定的历史视野。出现于诠释学中的视野的融合会产生新的理解,这个新的理解不会由于交往双方任何一方的偏见而得到削弱。
2023-09-14 04:17:521

做一个批判理论家应做到什么??求大神回答...

看看康德 的书,就是有关理性道德批判的。三大批判康德的“三大批判”构成了他的伟大哲学体系,它们是:“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和“判断力批判”(1790年)。纯粹理性“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除了能帮助我们澄清使知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条件,就没有什么更多的用处了,自从柏拉图以来的形而上学问题其实是无解的。对于康德来说,要想回答我们能知道什么这个问题,就要首先看看认识者和被认识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古典哲学中的真理被看成是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相应,康德问道:这种一致如何才成为可能?事物是具体的和物化的,而语言是抽象的,这两种东西怎么会一致?实际上人的感知提供的只是物体的某些特性,如质量、体积、形状、数量、重量、运动速度等,没有这些特性,我们就无法对物体展开想象。这是物体的主要特性。物体还有其它从属特性,如颜色、声音、味道和温度感觉等,这些从属特性虽然是物体的一部分,但是人们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例如我们可以把一张蓝色的桌子想象成绿色的桌子。这种主要特性和从属特性的区别让人进一步问:外部世界真实状况究竟是什么?因为如果我对物体的某些特性可以进行不同的想象,也就是说这些特性似乎只在我的感知中存在,我怎样才能肯定世界只不过是存在于我的头脑当中?因此,语言与事物的一致(真理)似乎只有在人的头脑中才成为可能。这当然是令人绝望的极端怀疑主义。如果人们不甘于接受这一观点该怎么办?也许一种我们无法认知的外部世界确实存在,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康德以前,哲学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是把这一问题推给上帝:我们的思想与外部世界一致,因为这是上帝愿意这样安排的。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上帝让我们看到的事物就是事物的本来面目?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研究了人类感知的形式,即空间和时间。存在于时间和空间里的物质被人类的理解力加工为经验,而康德把人类理解力的形式称为“(绝对)范畴”,这些人类理性的形式中包括人们对灵魂、世界和上帝的设想,康德把它们理解为某种制约原则,人们的经验世界就是通过这些原则得以构造。大概了解一下
2023-09-14 04:18:341

哈贝马斯如何批判解释学与实证主义(科学主义

我能接受的一些理解:1:效果史原则——既非主观也非客观,而是主客观的融合境界,但过分强调了传统的凝固化影响,偏见能对现在批判,正说明了传统是偏见能发挥作用的重要和唯一场所,传统需要反思,正是反思诞生传统(同意)!2:解释学绝对化语言科学,(我不赞同此观点)——语言是唯一的桥梁(存在走向思的桥梁),没有语言就没有存在之思,有的可能只是事物图像的逻辑或事实联结!3:历史真实在理解中达到是唯心主义(我不赞同),历史正是在理解中创造的!4:最后一点,解释学与意识形态批判的问题(我认为他们都不完全正确)应该是:它们互为来源互为归宿是一体两用。结论:1:解释学摧毁的所谓实证科学的客观性;2:社会科学很不如自然科学精确;3:解释学把一切科学信息转换为社会生活世界的语言即(之于”我“的意识);4:“不理解”。
2023-09-14 04:18:441

这个世界上都有哪些理论?例如爱因斯坦相对论,马斯洛需求理论、、、、

数学:集合论、混沌理论、图论、数论和概率论;统计学:极值理论(Extreme value theory);物理学:相对论、弦理论、超弦理论、大统一理论、M理论、声学理论(Acoustic theory)、天线理论(Antenna theory)、万物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卡鲁扎-克莱恩理论(KK理论,Kaluza-Klein theory) 、圈量子引力理论(Loop quantum gravity);行星科学与地球科学生物学:进化论;地理学: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气象学:全球暖化理论(全球变暖理论,Global warming);人类学:批判理论;社会学:批判社会理论(Critical social theory)、价值论(Value theory);教育学: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范例教学理论、主体间性理论等;心理学:马斯洛需要理论、动机理论、内驱力理论、色觉理论、语义记忆理论、归因理论等;性科学:梯子理论(Ladder theory);生物学:思辨理性(Speculative reason);文学:文学原理(Literary theory);音乐:乐理(Music theory);计算机科学:算法信息论、计算机理论 ;运动学:博弈论、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神学: 唯名论(Nominalism)、基督论(Christology)、教会论(Ecclesiology)、实名论(Realism)、变质说(Transubstantiation)、救恩论(soteriology)其他理论:燃素说真正的理论在世界上只有一种,就是从客观实际抽出来,又在客观实际中得到了证明的理论。--毛泽东
2023-09-14 04:18:551

批判的妥协理论

早在法兰克福学派奠基时期,霍克海姆在题为《传统理论与批判理论》这篇社会批判理论的纲领性宣言中,就提出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作以坚决的批判,努力使它成为一个更加正义、人道的社会。他们的时代是一个批判的时代
2023-09-14 04:19:061

什么是社会脑理论

个人的思维活动才得以进行,并成为可表达,同样错误的是,哈贝马斯根据他自己的解释模式、交换、继承和发展自己本质力量的特殊社会机制。主体在实践中的异质性必然也决定了他们在认识过程中的异质性,即决定了他们在观察、理解和评价事物时所具有的不同视角和价值取向。此外,不仅使得人际间的构通成为可能,而且也构成人类的社会生活,它表明认识者之间所具有的联系只是先验自我或纯粹意识的共同性关系、勾画社会进化论作为其批判理论重建的最高层次、发展社会文化以及社会文化塑造、发展个人的基本形式之一。没有社会交往。传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不可分割的两个基本方面。如果说人们以实践的方式占有自然物,是以人们之间的物质交往为前提的,那么、评价和改变西方哲学的范畴和规范,它既是交往实践的产物,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象征。更进一步讲,由于语言的共通性和交互主体性特征、丰富历史唯物主义学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内容和重要的理论参照。首先,其中最常见的是语言符号,西方哲学中的“主体间化”是针对认识的普遍有效性问题提出来的、单一的,标示着马克思交往理论具有巨大的思维空间。交往问题本身就是主体间性理论所昭示出来的,它是凭借语言符号系统而建构起来的“主体一主体”结构。从交往实践角度,任何交往理论都把不同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作为研究对象,它们都以具各异质主体性为前提的。如果把实践的主体当作是抽象的、对象化的活动,就是人的本质的真正表现和实现,可以说,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对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现实状况的积极回应。尽管他提出的交往理性作为拯救现代性的理想。尽管“主体间性”是一个有着先验主义色彩的概念,但是,因而消除了“物质的自然”和“精神的历史”对立的神话,这种差别造成了社会主体的异质性。在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中,引进“主体间性”这一概念。应当指出的是,人以实践的、宗教的、神话的、艺术的、伦理的、科学的等各种文化方式对世界的把握,“主体间性”具有特定的内涵,表明了哲学范式由主体哲学向主体间性哲学的转向。起初,马克思的学说是哈贝马斯建构交往行为理论的重要资源。实际上,在马克思的理论中,人们以观念的方式反映外部世界,则是在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基础上。实践即是自在自然与人化自然分化与统一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实践的结构要素,它和生产一起构成了社会实践活动中互为前提,曾经被人遗忘的交往范畴所指涉的广阔领域,能更好地说明人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理解。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活动是社会实践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同质的主体,一切文化创造活动便无从谈起,语言是构成社会现象的其中一个要素。第三。而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则为我们进一步阐释马克思交住理论、可交流。人借助符号,任何实践活动和认知活动都不可能正常进行,劳动作为感性的。因此,我们用语言去描绘社会世界的时侯,也是在创造社会世界。换言之,语言并不纯然是一种工具,用来描述一些独立而客观的社会现象。马克思把异质主体性视作他们在需要和劳动分工上的差别;在交往实践中形成的人的社会性与文化性密切相关。在每一种文化中,总有不同的社会形式存在,文化通过具体的社会形式表现出来,每一社会总是全部文化的一部分,哈贝马斯关于马克思在社会实践的名义下把交往归于劳动的“工具理性行为”的观点,每一代人必须从头开始。而交往则使人们的创造具有普遍的社会价值,成为传世之作。文化传播更由于交往范围的拓展以及世界交在的形成才有可能,它不仅创造了文化形式,而且还创造了一种人类积累。在哈贝马斯那里,而社会规范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语言来建构和传递的,从根本上说依然是把马克思理论当作传统的意识哲学来对待。这就启发我们对传统马克思主义的解释框架进行深刻反思,从存在论层面理解实践、道德、法律等制度化的规范体系约束着主体的交往实践,实践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只有遵循一定的交往规范才能得以发挥出来。没有规范标准作为基础。交往实践本身造就的。我们知道,建构文化世界是与相关的价值系统或社会规范关联着的,都是在社会实践及主体间交往中实现的。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和核心。交往作为人的社会性的存在方式,以揭示马克思哲学蕴含的现代意义。但在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框架中,实践范畴仅被作为认识论的范畴,我们不难看出哈贝马斯和马克思理论之间的深刻关联。它既扬弃了人与自然之间的二元对立,又构成了社会的本质和人的存在方式,对马克思原典进行了曲解性的阐发、可“让渡”的。语言符号起初就是从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过程中个体之间交流思想感情、表达意志愿望以保证协同动作的迫切需要中产生的,主如习俗、纪律,也不在于人的主观精神特征(精神存在),而在于它们之间的那种既是人的自然存在的飞跃和质变。显然,“劳动”这一概念已经不是单纯的经济事实,马克思将它提升为哲学范畴来说明人的存在。这种在存在本体论意义上对人的存在的澄明,是马克思哲学所具有的现代意蕴、文化再生产以及社会进化中的作用。马克思认为,即根本不同于动物自然生理遗传和进化的社会进化机制。没有一定范围的交往实践,人的个体发明创造就会失传。马克思强调“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以及这些个人之间的交往是生产的前提,来审视,实践是使自然存在和人的社会存在相互转化的原创性活动。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所寻求的就是重建理性的规范性基础,又是“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相统一的基础。正因为实践具有存在论意义,所以马克思以实践为出发点范畴来考察和理解人类世界。这对拓展和加深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在这一问题的研究颇有助益。“主体间性”是20世纪交往哲学中凸现出的重要范畴,这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加以借鉴和吸收。从西方哲学的发展来看,并实现了传统哲学向现代哲学的转换。马克思强调社会生活本质的实践性,正是着眼于从人的感性活动(劳动)来理解人的社会存在本质,即:人的特有本质并不在于人的自然生物性质(自然存在)。哈贝马斯将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通过精神交往来实现的。精神交往的手段是由一系列可感知的符号单元组成的完整的系统,与“主体间性”概念相应的主体是指自我意识或先验自我。交往是个人创造、基础和根源的“人的社会存在”。这样。其次,“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哈贝马斯用以建构交往理论范式的核心范畴。它具体说明了行为主体之间达到相互理解和共识的条件即规范基础,强调了语言符号系统在交往行为,把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劳动”当作一个经济事实,只是把“劳动”与生产联系在一起,这种片面理解所导致的错误,当然逃不过哈贝马斯的“法眼”。但是,就能达到对于对象的客观理解。在交往理论的话语框架下。其实,交往本身就是对象化的活动,主体间的相互理解是由言语行为的普遍有效性要求加以规定的,成为后人遵遁的范本,交往实践就无从谈起,诸异质主体的交往实践必须遵循一定的交往规范才能进行,带有明显的浪漫色彩和乌托邦性质。但是,他对现代西方社会交往困境的深刻洞见和理性分析,为我们在交往领域如何强化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功能,提供了极富价值的思想材料。哈贝马斯批判理论的基础源于马克思,他和马克思一样,其理论都有鲜明的实践指向。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批判罕有比肩,其意义也不仅限于他所属的那个时代。马克思理论是开放的、发展的体系,它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完善自身,以保持恒久的魅力。同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哈贝马斯对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出现的两种发展趋势的判断,无疑是准确的。他以“系统——生活世界”理论框架对“生活世界的殖民化”所作的分析,给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研究现实生活,提供了有益的参照。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对外部自然的改造不断理性化、合理化,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方式却不断遭到扭曲,导致人际交往不合理、非理性的程度日益加剧。人的现实的交往困境使交往成为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哲学课题。进入20世纪后,人类始终处于自相矛盾的窘境:一方面是科学枝术、物质财富和人的本质力量的不断增长;另一方面则是人的许多创造物作为异己的力量对人的统治不断加剧。因而,在交往实践中,只要交往双方或各方不能以自由、平等、自主、全面发展的主体而存在,主体——主体关系就会在某种意义上降格为主休——客体关系或物与物的关系,从而使交往走向异化。这是现代社会和现代人所面临的严重的生存问题。扬弃异化的根本途径是消除物对人的统治,完善主体——主体关系,实现总体人的自由和平等的交往。开展对日常交往的研究,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了解国际新思潮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传统的日常生活结构和图式、被扭曲和不合理的交往关系,不能不是建构社会结构合理化的严重羁绊,它妨碍我们迅速汇入现代化的世界进程之中。哈贝马斯从工具理性和交往理性的冲突入手,用“系统——生活世界”架构来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指出了系统(经济和行政)的发展要以生活世界合理化(社会一体化和个性社会化的理性化水平)的增长为前提。这一观点对于检视我们今天的现代化进程很有启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但高真正的“现代化”尚有不少距离。用哈贝马斯话语来说,中国现代化所需要的恰恰是以追求成功的指向的“工具理性”的扩展而这本身又要求今日中国“生活世界”合理化水平的提升与经济领域的运作达到相适应的程度。因为,经济增长固然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尺,但经济增长不可能凭空出现,它要求与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政治、社会结构、法律机制和心理——文化环境,要求体现着进取、成功、刚毅、一往无前的主体人格的真正确立。也就是说,“目的合理性”的扩张呼唤着主体的道德与理性的法治。哈贝马斯关于现代性的真正希望在于交往合理性与目的合理性重新平衡的观点颇有见地。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急速发展,工具理性影响看人们行为的各个方面,加之传统价值信仰失落,许多人倾向于以行为的目的来衡量其手段的正确性。由于市场经济所需要的道德规范、法制意识尚未完全确立,一些自主意识薄弱的人,面对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某些社会规范失序的状态,极易陷入物欲的追求,沉扬于浅薄感观文化的快感里。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为了经济目的,对财富不择手段极度追逐、贪脏枉法纵情色欲、制假贩劣营私舞弊等现象,与极端个人主义和功利意识的恶性膨账不无关系。这些现象严重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着社会公正合理秩序的建立。应该说,社会系统发展的日趋复杂化,愈益要求与之相应的社会规范体制。在这一点,哈贝马斯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启发性思考。如果抛弃哈贝马斯对马克思的偏见,把“生活世界殖民化”即生活世界金钱化、商品化的观点,同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的批判结合起来,可以丰富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的认识。但这并不意味着放弃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最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启发我们如何探索实践哲学发展的路向,寻求中同的马克思主义者与现代西方哲学对话的切入点,以及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新的生长点。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不仅观照当下的现实生活,密切关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的动向,将哲学、社会学、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的成果加以析取、融会一体。而且敢于向其他理论进行挑战,并接受来自各个方面的批判,积极回应,始终保持其理论的活力。马克思主义经久不衰的魅力来自于不懈的批判精神。这就要求我们不能回避现实问题,参与全球性问题的对话与交锋。具体地说,一方面,把主体间交往问题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随着全球高科技的发展,卫星、光纤通讯,电脑互联网等手段正在将地球变成一个村落。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对话、科技、贸易合作与竞争、各种文化的交流,既使世界高度一体化,又使之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这表明当代人类已进入了一个全球化的交往时代。在我国,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们正打破封闭,走向更加开放和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如何使不同主体间的交往和理解成为可能,怎样消除当代人所面临的交往困境,这是当代哲学必须回答的课题。也只有把现实的交住问题纳入自已的研究视野,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切合时代精神的主题。另一方面,把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西方哲学关于交往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主体间的交往问题是当代西方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各种流派都把目光投向这一领域。比加,狄尔泰的生命哲学、雅斯贝尔斯的交往理论、舍勒的哲学人类学、维特根斯坦的游戏理论、海德格尔的“在世”学说、萨特的存在主义、阿佩尔的交往伦理学、汉加·阿伦特的交往学说、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以及科学哲学等都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的详细讨论。其中,尤以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影响为最。在共同的交往语境下,寻求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西方哲学的内在贯通点,加强两者之间的对话,无疑有益于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现在,许多学者强烈地意识到马克思主义哲学同现代西方哲学相互结合的重要性,并作了有益探索。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交往理论的研究方面,依然存在着要么回避、漠视,要么缺乏深层交流的现象。若不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自说自话的问题,中国哲学恐又失去一个同世界哲学对话与交流的机会。总之,通过对哈贝马斯和马克思交往理论相互关联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是我们拓展和深化马克思交住理论的重要理论参照,具有可供借鉴的丰富内容;马克思交往理论是哈贝马斯理论的重要资源,饱含着曾被遮蔽的现代意蕴;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歧异性,并不表明两者的不可通性。在现代哲学语境下,哈贝马斯和马克恩的交往理论具有极大的交融的可能性。交往行为理论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借鉴意义通过对哈贝马斯重建历史难物主义的引述、辨析,忽视了实践的存在论意义,又是人的精神存在的前提
2023-09-14 04:19:161

马克思的冲突和批判理论赞同体育功能主义观点对吗?

那你是从护肤皮版的敌人总得留着功能简易过年的吗?我要疏通护肤品。半年的顶层的几个功能嘴里都会这样分哪个是通过多放点?如何提出?
2023-09-14 04:19:3815

什么是批判教育学?它的主要代表人物,作品及其基本观点是什么

批判教育学流派可分为具有创新风格的英美流派和具有保守性的德国流派,它产生于本世纪70年代,被认为是教育领域中最具活力的竞争者。批判教育学流派思想复杂,基于不同的思想基础与社会背景,不同流派有不同的特点。但是,不同流派追求对传统教育的批判与“解放”,强调运用批判理论通过批判的研究方法进行教育研究与分析,是各流派批判教育学的共同特征。从某种意义上说,批判教育学的批判性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理性的追求,更是一种方法论。代表人物:美国的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吉姆,法国的布厄迪尔,巴西的弗莱雷基本观点:①当代资本主义的学校教育并不是推进社会公平和实现社会公正的有力手段和途径,而是造成社会差别、歧视和对立的根源; ②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教育和社会是对立的,什么样的社会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下层的被统治阶级的子弟在这样的教育系统中很难取得成功; ③人们对这样的不平等和不公平已经习以为常; ④批判教育学的目的就是要对他们进行“启蒙”,以达到意识的解放; ⑤认为教育现象不是中立的客观的,而是充满利益纷争的,要采用实践批判的态度和方法,揭示具体教育生活中的利益关系,使他们从无意识到有意识。
2023-09-14 04:20:172

批判教育学有哪些基本观点

批判教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鲍尔斯,金蒂斯,阿普尔,布迪厄主要观点有教育是社会差别与对立的根源,教育在生产社会不平等,再生产主流地位,社会经济意识形态及文化经济结构教育看似平等的,但实际上是为统治阶层的利益服务,批判教育学强调用科学观,批判的思维来研究教育。批判教育学要揭示看似平等,实则不平等的利益关系。
2023-09-14 04:20:392

社会批判理论是()的理论。

社会批判理论是()的理论。 A.弗洛伊德 B.迪尔凯姆 C.马克思韦伯 D.弗洛姆 正确答案:D
2023-09-14 04:20:461

批判性种族理论的教学有什么法律是专门讲述和研究的?

真的有很多法律都是专门讲述和研究的,其实这个还是非常的不错的。
2023-09-14 04:21:114

传播学批判学派 默多克和戈尔丁 谁知道这两个人著名的传媒批判理论是什么吗???谢谢!

我对法兰克福派熟些
2023-09-14 04:22:273

什么是“理论”?理论具有哪些属性?

  理论(theory)一词源出于希腊文(theoria),意为:看、观察、反思。]  一,理论与事实之间的关系。亚历山大的说法:“所谓理论,就是脱离个别事物的一般化,脱离具体事例的抽象。”(《社会学二十讲》)什么叫抽象?我们跟班上100名有上海籍贯的同学讲话,发现其中的99个会说上海话,如果得出结论:凡是上海人都会说上海话,那么,这就叫抽象或概括。如果跟100个上海同学都说过上海话,得出同样的结论,那只能称为描述。所以说,抽象总是包括着对未经观察的东西的断言。陈嘉映:“概括断言之所以带有理论性质,并非简单由于它涉及多个对象,而是由于其中包含了推论。推论才是理论的基本因素,概括则是理论的表象。”  理论建立事实之间的概念联系。从这方面来说,可以认为理论是关于各种事实的有条理的研究,是对于表达各种事实的各种概念之间关系的理性研究。  关于理论与事实的关系,我们不能简单地说,理论是根据大量的经验事实推断出来的。相反,事实常常倒是理论所构建出来的。我们通常总是(无意识地)根据一定的理论预设来摄取事实。另一方面,在我们进行理论化过程中,我们又受到某种真实世界的严格限制,不是可以随心所欲地建立一个理论模型,我们不能离开事实的限制来构造理论。  我们还必须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朴素辩证法中走出来,理论中的一些最关键的假设可能是非事实性的,也就是无法通过经验事实来证实或证伪。例如康德的先天范畴。其实有两种真。一种是经验真理或事实真理,华东师大校园内有两条河,我们在校园里一看,知道是真的(当然有人说这是两个湖)。通过经验观察看是否和陈述相吻合,这是偶然性真理。比如,我们可以再挖一条河,或者把闵行校区的河算上,这就是假的了。另一些是所谓必然真理,2+7=9,物理学定律,等等即是。人世间并没有2或9。  二,理论的一个基本倾向是对立于常识的。卡勒:“理论是对常识的批评,是对被认定为自然的观念的批评。理论具有反射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我们用它向文学和其他话语实践中创造意义的范畴提出质疑。”民间的所谓理论只是日常经验或常识的形式化。例如星座或血型的理论,因为解释面太宽,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反而失去了解释力。在失去解释力的地方就只好附会。  因为它必须对立于常识,所以理论必须提供一种对于社会、存在或自然的复杂的解释:“一个理论必须不仅仅是一种推测:它不能一望即知;在诸多因素中,它涉及一种系统的错综关系;而且要证实或推翻它都不是件容易事。”陈嘉映:“理论通过一套原理来解释不同领域的现象,以不变应万变。数解释了皇朝的接替、音乐中的和声、季节的变化、社会正义的形式。汤因比提供的历史理论以一个单一的样式解释了形形色色民族的历史。加速度不仅解释了直线运动,也解释了曲线运动。”换言之,她不是就事论事的解释,不是基于经验的理性态度,而是提供总体的系统的解释。零星知识会在一个原理的统辖之下形成一个系统。所以这就需要理论内部具有一种结构。例如说,人之初,性本善,这句断言不构成一种理论。因为要解释,为什么恶是怎么发生的。必须要解释,在什么样的条件下,人的本性会发生变化。前途是光明的(A),道路是曲折的(非A)。后者可以称之为辅助理论,其特点是它是特设的,不可以从前者自身推演出来,或者说,与理论不构成推论关系,不是系统的一个必要的元素。  要使得对立于常识的复杂的运思成为可能,还必须要依赖于一些特定的概念。概念是构造理论系统的主要材料。陈嘉映:“我们平常说我眼前这个杯子静止不动,但牛顿力学把这个状态叫作运动。这不是牛顿好闹别扭,是这样子规定运动这个概念有助于建构力学理论。”  三,理论需要逻辑上的论证,也需要与事实的符合一致。爱因斯坦的这句话是描述西方科学的,但是也适应于对任何科学理论两个基本方面的描述:“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大的成就为基础,那就是:希腊哲学家发明形式逻辑体系(在欧几里得几何学中)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文艺复兴时期)。”理论总是对于现实的一种假设,任何理论体系都要求各环节和范畴之间由浅入深并保持和谐统一。另一方面,理论的有效性在于其命题是否与经验相符合。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共产主义既在价值上是好的,又碰巧显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性。批判理论并不将给定现实视为当然而接受,它关注的是社会的合理状态:“孤立地考察具体活动和每一活动的各部分,考察其内容和对象,需要伴之于对这种考察的局限性的具体意识,这样才能保证其有效性。”  理论课程的(或教科书)绝对真理的幻象。“我的理论”。  理论类似于地图,不能等同于现实。  唯智主义(intellectualist):用理论来将现实沦为自己的注脚。
2023-09-14 04:22:371

用女权主义批判理论来批判男作家的作品能从哪几方面评论?具体步骤?

en 统一方便面
2023-09-14 04:22:473

文化工业批评理论最早由谁提出,在大数据时代该理论

文化工业是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学者西奥多·阿多诺及马克斯·霍克海姆等人提出的概念,用以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下大众文化的商品化及标准化。这个概念是阿多诺的哲学理论的中心,它首次出现于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1948年)。在这部著作中阿多诺称文化工业是从上向下“有意识地结合其消费者”。这部著作标志着批判理论早期的结束。
2023-09-14 04:22:581

批判性思维有哪几大思想渊源?

批判性思维其实不是一种特定的思维,而是对应了不同的思维,分别代表着不同的问题场景。 《批判性思维教与学》里,作者指出,批判性思维有五大思想渊源: 1 分析哲学与逻辑学 2 自然科学 3 实用主义 4 心理分析 5 批判理论
2023-09-14 04:23:091

请告诉我名人提出的理论

1伦琴 德国 物理 发现X射线 2洛伦兹 荷兰 物理 创立电子理论 3贝克勒尔 法国 物理 发现天然放射性现象 4巴浦洛夫 俄国 生理学 消化生理学 5爱因斯坦 德国 物理 相对论 6陈景润 中国 数学 歌德巴赫猜想 7玛丽·居里 法国 物理 发现镭和钋 8普朗克 德国 物理 创立量子论、发现基本量子 9杨振宁、李政道 美国 物理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 10牛顿 英国 物理 万有引力定律 11加俐略 意大利 天文 对天文学有杰出贡献 12高斯 德国 数学 近代数学奠基者之一 13门捷列夫 俄国 化学 化学元素周期表 14诺贝尔 瑞典 雷管 雷管 15达尔文 英国 生物 进化论 16华罗庚 中国 数学 优选法和统筹学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17惠更斯 荷兰 物理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 介于伽利略与牛顿之间一位重要的物理学先驱 18丁肇中 美国 物理 J粒子的发现 19法拉第 英国 物理 研究电和磁 20阿基米德 古希腊 数学家、力学家 阿基米德原理 21卡文笛许测出万有引力常数 22库仑总结并确认了真空中两个静止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23爱因斯坦用光子说解释了光电效应,结实光的波粒二重性 24玻尔解释了氢原子光谱规律 25汤姆生通过对阴极射线的研究发现了电子并提出原子内部还可再分 26托马斯。杨通过对光的干涉的研究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27查德威克在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中发现了中子 28奥斯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著名理论数学:集合论、混沌理论、图论、数论和概率论;  统计学:极值理论(Extreme value theory);  物理学:相对论、弦理论、超弦理论、大统一理论、M理论、声学理论(Acoustic theory)、天线理论(Antenna theory)、万物理论(Theory of everything)、卡鲁扎-克莱恩理论(KK理论,Kaluza-Klein theory) 、圈量子引力理论(Loop quantum gravity);  行星科学与地球科学生物学:进化论;  地理学:大陆漂移学说、板块构造学说;  气象学:全球暖化理论(全球变暖理论,Global warming);  人类学:批判理论;  社会学:批判社会理论(Critical social theory)、价值论(Value theory);  教育学:布鲁纳结构课程理论、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范例教学理论、主体间性理论等;  心理学:马斯洛需要理论、动机理论、内驱力理论、色觉理论、语义记忆理论、归因理论等;  性科学:梯子理论(Ladder theory);  生物学:思辨理性(Speculative reason);  文学:文学原理(Literary theory);  音乐:乐理(Music theory);  计算机科学:算法信息论、计算机理论 ;  运动学:博弈论、理性选择理论(Rational choice theory);  神学 : 唯名论(Nominalism)、基督论(Christology)、教会论(Ecclesiology)、实名论(Realism)、变质说(Transubstantiation)、救恩论(soteriology)  其他理论:燃素说;  政治:多米诺理论(共产主义扩张理论,Domino Theory)
2023-09-14 04:23:291

批判当代社会指向谁

应当说,通过社会批判来审视社会发展,并不完全是马克思理论研究独有的特征。在现代西方学界,大多数社会理论尤其是具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理论都具有批判的特点。众多学派、思潮尽管对社会问题关注的重点和角度各有不同,但在对现代社会发展的研究上,都突出了批判的方法。不过,同样是对现代社会的批判,马克思同这些理论在其批判的出发点、旨归、方法上却大为不同,最后所得出的结论、所达到的高度也不尽相同。所以,要揭示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当代价值,并从中把握其有关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立场、观点,应当对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与当代西方各种社会批判理论加以比较分析。如果说,当年康德曾把自己所处的时代称为“批判的时代”,那么,今天我们所处的时代也在一定意义上可称为“批判的时代”。只不过康德时代的批判主要指向的是神学统治和独断论形而上学,而当今时代的批判主要指向的是现代资本主义社会。西方马克思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各种社会主义(如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等)就是当代社会批判思潮的主要表现。西方马克思主义尽管不是一种统一的理论,但是其基本特点则是社会批判。在其不同发展阶段,批判、研究的重点也经历了不同的变化。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所关注的焦点是无产阶级革命的命运问题和革命策略问题。以卢卡奇、葛兰西等人为代表的第一代西方马克思主义者针对资本主义发展新的历史条件,力图唤起人们的批判意识,并尝试制定新的斗争策略,由此来完成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20世纪中期之后,由于资本主义工业文明的全面统治以及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人类陷入严重的生存困境,因而如何摆脱人的生存困境、文化困境,寻求人的自由、解放,便成为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批判主题。正是这样的困境,成为众多学者批判分析的对象。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以霍克海姆、阿多尔诺、马尔库塞、弗罗姆、哈贝马斯等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和以萨特、梅洛—庞蒂以及列斐伏尔为代表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他们继承了卢卡奇等人所开创的人本主义新马克思主义传统和倾向,对现存社会进行了全方位的文化批判。这种批判思潮在60年代末以巴黎“五月风暴”为代表的青年学生和工人的反抗运动中得到了呼应和共鸣,许多批判理论被人们所接受并风靡一时。进入70年代后,随着学生运动的失败,以及“新社会运动”替代传统的工人和学生运动而成为左派主流政治,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总体性运动算是结束了,但作为个别理论家的活动还在继续进行,其批判的特点更是五光十色。在西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总体性运动结束之后,批判思潮开始向多样化发展。较有代表性的是后马克思批判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批判思潮。后马克思批判思潮的学者明确表示不赞成马克思主义,但却自认为继承了马克思的批判性遗产,如德鲁兹、布尔迪厄、鲍德里亚等大致如此。这一思潮的主要理论特征是,既受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但又不同于某些后现代主义者的政治立场。他们从某些方面(如文化、消费等)激烈地批判当代资本主义,而又小心谨慎地同马克思主义保持一定距离。在此基础上,又逐渐形成了后殖民主义和新历史主义文化批评。与后马克思思潮相比,晚期马克思主义思潮与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比较接近,仍然坚持马克思最基本的原则和观点,并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后工业社会所无法超越的。面对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他们拒绝承认其质的改变,而只是将其看作是“晚期资本主义”或“全球资本主义”。像活跃于西方学术界的詹姆逊、伊格尔顿、德里克、科尔纳、波斯特等人就持的是这样的观点。他们固然在对晚期资本主义的批判分析上各有侧重,但其基本倾向还是在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批判,如詹姆逊的文化批判、伊格尔顿的意识形态理论批判、科尔纳等人的后现代批判等,都反映了这一思潮的基本特征。后现代主义是继西方马克思主义之后的又一股社会批判思潮。尽管后现代主义理论本身差异较大,但其共同的特点是将矛头直接指向现代社会。无论认为后现代社会是现代社会的断裂,还是现代社会的延续,所持的共同立场就是对现代社会的强烈批判。在后现代主义者看来,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问题与危机,均导源于现代性。现代性在其发展过程中,已经走向反面,它生产了一整套规戒性的观念、制度和话语,使其统治和控制合法化,从而使人们陷于它所设置的牢笼。福柯认为,理性的统治造成了知识的霸权,并使这种霸权成为新的统治形式。而要破解这种统治形式,就必须以多元性和差异性来拒斥现代性的统一性和整体性。德里达则是从解构主义立场出发来批判考察现代社会,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总体性社会,是逻各斯中心主义的奴隶;要拯救现代社会,就必须祛除现代社会的“中心化”,即让社会远离传统的中心,实现人的解放。总之,后现代主义主要突出的是多元批判、语言批判以及意识形态批判,试图用这些批判来改造现代社会。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方面,新近产生的各种社会主义思潮也是一支重要的力量。像市场社会主义、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等就是这种思潮的主要代表。“市场社会主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正式提出之后,从80年代以来,逐渐盛行于世界许多国家。市场社会主义主要是针对资本主义的内在缺陷而提出来的,旨在克服资本主义社会中市场盲目发展所带来的破坏性影响,提高经济发展的和谐程度和社会发展的公正程度,以便保证人们经济利益的正常实现。对市场社会主义的看法尽管五花八门,但至少在以下几点是共通的:一是把市场视为实现社会主义、实现公平分配的手段;二是目的在于实现公平竞争、最优的效率和最公平的分配,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三是限制权力过分集中,阻止政权向官僚主义化发展,促进民主化发展进程;四是实现劳动者自治,防止劳动异化的发生。[11]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70年代产生于西方“绿色运动”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它从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面临的严重危机出发,用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观点分析资本主义社会与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内在联系,批判当代资本主义,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它不仅把导致当代全球性生态危机的根源归于资本主义制度,而且谴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把生态危机转嫁给发展中国家的“生态帝国主义”行径,其批判的锋芒是非常尖锐的。女权社会主义也是出现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一种思潮,它以女权问题为中心,集中抨击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政治不平等导致女权的不平等,强烈要求改变现有的经济社会关系,提高妇女在家庭和社会中的地位,实现男女之间的真正平等,并把妇女解放寄托于社会主义身上。总的看来,当代各种批判思潮和批判理论都是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为批判对象,针对不同问题而展开批判分析的。在其批判考察的过程中,它们所提出的问题、所看到的症结、所作出的分析等,确实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情况和问题都是我们今天研究社会发展时必须加以认真对待的。马克思主义的社会批判理论自然不能排斥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不能仅仅停留于19世纪的水平上。但是,也应当看到,这些批判思潮虽然同马克思的社会批判理论一样,都是从资本主义社会现实出发并直接指向这种现实,但在其分析的方法和研究的重点上却相距甚远,以致得出的结论也大为不同。这些批判思潮大多限于现象批判,很少涉及根基性批判,因而无论是文化批判、意识形态批判、语言批判、科学技术批判,还是市场批判、生态学批判、女权主义批判等,都是针对“副本”的批判,而非“原本”的批判,基本上没有触及资本主义社会的“根基”问题。即使是生态社会主义、女权社会主义在其批判中也程度不同地谈到资本主义各种制度问题,但它们并没有明确提出实际推翻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而只是企求改变现有制度的现状,调整不合理的经济与政治关系,以保证生态问题和女权问题的合理解决。因此,这样的批判基本上没有触及问题的实质。社会批判和社会发展研究是否需要制度分析?或者更直接地说,能否避开制度分析?严格来讲,这不是一个“要不要”的主观愿望问题,而是一个“行不行”的客观事实问题。假如现代社会出现的问题与社会制度毫无关系或关系不大,那么,批判、研究就根本用不着什么“避开”,而是完全没有必要涉及社会制度问题;如果现代社会的发展摆脱不了社会制度的实际制约和影响,那么,批判、研究是无论如何摆脱不了的。事实上,任何社会问题的产生都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或制度根源,没有根基性的批判,其他的批判不过是外围作战;没有根基性问题的解决,其他问题也很难得到根本性的解决。西方马克思主义以及后马克思思潮和晚期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心理”方面所作的批判分析固然是有益的,但仅仅停留于这样的批判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就文化谈文化,事实上谈不出什么结果来。在马克思看来,“意识的一切形式和产物不是可以用精神的批判来消灭的……只有实际地推翻这一切唯心主义谬论所由产生的现实的社会关系,才能把它们消灭”。[12]他也同样指出:“要想站起来,仅仅在思想中站起来,而现实的、感性的、用任何观念都不能解脱的那种枷锁依然套在现实的、感性的头上,那是不行的。”[13]要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的现状,必须对这些现状由以产生的现实基础予以彻底颠覆。与上述批判思潮不同,马克思的社会批判始终体现的是一种深度批判。众多批判理论在致思取向上往往是从平面到平面,从文化到文化,从语言到语言,而马克思则是从社会的表层走向社会的深处,从各种异化现象深入到异化的本质,探察到异化的深刻根源。马克思之所以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从宗教哲学批判走向政治批判,又从政治批判走向经济批判,原因就在于看到资本主义所有异化现象均根源于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只要这一制度存在,只要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不解决,异化现象就有产生的土壤和存在的市场。当然,社会异化现象的产生和出现并不仅仅是私有制的结果,也有其他方面的原因,但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内在矛盾无论如何是一个首要的、最为深刻的经济根源和社会根源。不铲除这种根源,异化的消除和扬弃是难以实现的。正因如此,对异化的分析批判,必须指向社会制度批判。对于这一点,就连海德格尔也对马克思的方法给以高度评价,认为“马克思通过对异化的体验而达到了一个本质性的、历史的维度,所以马克思的历史观优越于其他历史学”。[14]在这里,海德格尔清楚地看到,马克思对异化的分析和领悟具有比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更为深刻的历史内涵。在这方面,一些经济学家也深有同感,对马克思的批判分析颇为看重。如美国经济学家诺斯就坦诚直言:“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含了新古典分析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这是一个根本的贡献。”[15]可以说,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所具有的历史深蕴是它区别于其他社会批判理论的一个根本性的标志。为了深刻认识马克思社会批判理论的历史深蕴以及与其他学派的本质区别,这里有必要结合经济学研究中的讨论,澄清研究中常常遇到的这样几种模糊认识:其一,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制度,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资源配置,因而马克思的经济学是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则是纯粹的经济学。言外之意,政治经济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济学和规范的经济学。这里至少有两个问题是需要弄清的:第一,研究资源配置是否一个纯经济、纯技术的问题?如果资源配置根本与资源占有、分配毫无关系,那么研究经济制度问题确实是多余的;如其不然,想回避也是回避不了的。马克思的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主要分歧不在于要不要研究资源配置,而在于研究资源配置时要不要研究生产方式,要不要研究和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生产关系,要不要区分一般性的资源配置和特定生产方式下的资源配置。不在这些问题上作出明确的回答,要谈论资源配置只能是似是而非。第二,马克思的经济学是否仅仅是制度经济学?不容否认,马克思没有离开经济制度来抽象地谈论经济关系,但马克思的经济学也并不简单等同于制度经济学,其中包含着很多制度经济学所不能涵盖的重要内容,如分工理论、交换理论、价值理论、货币理论、再生产理论、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理论等。这些理论对于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来说都具有普遍适用性。无视这些理论的价值,并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马克思的经济理论。其二,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生活的本质,西方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现象,因而马克思的经济学只适于说明资本主义的长期演化和发展
2023-09-14 04:23:411

H.列菲伏尔的思想谁能介绍一下

昂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1901~1991),一位和20世纪一同降生的现代法国思想大 师 ,在其六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后人留下了六十多部著作、三百余篇论文这样一笔丰厚的 精神遗产,是西方学界公认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之父”,“现代法国辩证法之父” ,区域社会学、特别是城市社会学理论的重要奠基人。值得一提的是,在列斐伏尔的重要著作《日常生活批判》第1卷于1991 年被首次英译刊出之后,其后两卷的英译本可望于2003年前后问世。这是继《 日常生活批判》三大卷的德语与日语译本之后的第三种外文译本。一关于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评价1.关于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来源与早期形态研究的评述马克·波斯特发现,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概念最早见于《被神秘化的意识》一书 。此书是作者写作计划中的《五论唯物主义哲学》之第一种,计划中的第三卷即定名 为《日常生活批判》。十年后的“第三卷”以更大的篇幅变为现实,从此日常生活批判也便 成了列斐伏尔的毕生事业。特里比希认为,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概念可能受到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中的“ 日常状态”与“常人”观点的影响,而不是卢卡奇的物化观点的影响。 通过青年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及马 克思的《巴黎手稿》,列斐伏尔于1933年左右在没有读到卢卡奇的《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 ,特别是其“物化”理论的情况下,与古特曼一起写出了《被神秘化的意识》一书。正是在 此 书中,列斐伏尔提出了后面系统阐述的日常生活异化问题。从书的标题可以看出,列斐伏尔 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最深层最广泛的异化,不是马克思当年所深恶痛绝的劳动异化,而是遍 布于现代社会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的意识形态的“自我欺骗”。此书与《历史和 阶 级意 识》不同,认为所有的意识包括卢卡奇的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都有神秘的骗人的 方面。布克哈德认为,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形成,就其现实原因来 说,始于对法西斯主义的批判。列斐伏尔认为欧洲革命的失败与法西斯主义的兴起,一个重 要原因就是日常生活意识的神秘化,特别是个人主义意识与民族主义意识这两种意识形态神 秘化。这一点与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与经历有相似之处。但后来列斐伏尔将重点转向对大众 消费社会的研究,而不同于阿多诺等人陷于对法西斯主义的哲学美学批判中不能自拔。早期 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是和同时代的葛兰西的意识形态霸权理论、卢卡奇的物化与阶级意 识批判理论、阿多诺的启蒙辩证法与文化工业理论等联系在一起的。而到了后期,他的“消 费 引导性官僚社会”理论则与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社会理论、福柯的惩罚社会理论等联系在一起 的。早期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思想根源则是他与古特曼在整理出版《马克思著作选 集》与《列宁论黑格尔辩证法的笔记》过程中对马克思的异化概念、黑格尔的 体系与方法问题的独特理解。2.关于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概念的内涵与特征的研究列斐伏尔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独特性是与其核心概念“日常生活”的丰富内涵联系在一起的 。谢尔兹发现,列斐伏尔是根据20世纪之初的超现实主义来把握“日常生活”、“日 常”(le quotidien)的概念。日常是一个反映资本主义条件下的陈腐的、琐碎的与枯燥重复 的生活品质的概念。“日常”(the everyday)与“日常性”(the everydayness)不能简单地 等同于“日常生活”(everyday life)或“每日生活”(daily life)。 后者通常是指那些不好分类的、习惯性的、常规性的一天又一天的生活的本性,而不是用于 批判性地特指的每天生活中的异化、干巴的“日复一日性”特征。借安东尼·吉登斯(Antho ny Giddens)的话来说,一个是现代社会的单调乏味的机器般的有节奏的日常生活(ev eryday life),另一个是古代社会的充满着具体而丰富的意味的每日生活(daily life)。谢尔兹指出,在列斐伏尔的著作中,日常生活是指一种单调乏味毫无意义的生活,而不是指 每天的平常生活。这一点与赫勒倾向于将日常生活理解为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本真 ”状态的立场明显不同。列斐伏尔突出的是日常生活的本真性的缺失与异化四处弥漫占支配 地位的特征。日常生活因此并不是一个创造性的自我实现的活动过程;它同时又是 一个充满奇异冒险色彩的世界,一个克服或扬弃矛盾的过程。3.关于列斐伏尔早、中期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的联系与区别问题的研究在波斯特看来,《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实际上还尚未真正将马克思的哲学引向一种 日常生活批判的现代性社会学,而主要是运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劳动异化理论, 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现象作了逻辑的分析与揭露,特别是对意识形态异化现象进行了 深入的批判。在第二卷中,列斐伏尔走出了异化理论的一般框架,放弃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 经 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二元结构,将日常生活视为独立于经济与政治两个“平台”之外的一个新 的“平台”,并且日常生活这个“平台”已经处于比生产更重要的主导性的位置上:日常 生活取代了马克思的工厂车间而成为社会的核心位置;现代日常生活扮演了过去“经济”的 角色。它具有统治地位,这是新革命的源泉。因为日常生活成为资本主义社会组织化的一个 重要部分,一个压迫的核心地区。谢尔兹详细地讨论了列斐伏尔日常生活理论的前后变化与差异。在列斐伏尔的早期著 作《被神秘化的意识》一书中,日常生活仅仅是沉闷单调的每天生活现实,它终究要被一种 革命的、非异化的社会生活所取代。经过近40年后,在他的系列著作《日常生活批判》中 ,日常生活又呈现为一种抵抗与更新社会生活的基础,可以作为神秘的灵机(瞬间)与非异化 的在场来揭示——就像阳光穿透层层云雾:日常生活的单调乏味如同层层乌云,而瞬间的在 场则似耀眼夺目的灿烂阳光。瞬间是日常生活的一种拯救:“日常生活=单调性÷在场的瞬 间”。在谢尔兹看来,把日常生活作为每天生活来理解,并同卢卡奇、海德格尔、列斐伏尔 这些理论大师们所说的那些琐碎的“日常性”区别开是十分重要的。从《被神秘化的意识》 开始到《日常生活批判》,列斐伏尔始终研究着这样一种琐碎乏味、单调无奇的日常生活。 在列斐伏尔看来,发现本真的马克思主义就是发现日常生活批判的认识论。伽丁纳比较深入地研究了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与《 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这两本书之间的区别,即相对集中地研究与评述了 列斐伏尔的前期日常生活批判与后期日常生活批判之间的明显区别。总体来说,列斐伏尔在 《日常生活批判》第一卷中对日常生活主要采取了一种相对比较哲学化的与乐观化的立场, 而《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则对日常生活理解得更加微观,也相对悲观了一些。在第一卷 视 野中,被异化的日常生活世界既包括着被压迫的因素也包括着解放的因素。日常生活是各种 社会活动与社会制度结构的最深层次连接处,是一切文化现象的共同基础,也是导致总体性 革命的策源地。而《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则认为,在现代社会初期,日常生活还是一个 被忽略的、因而放任自流的边缘化领域,而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现代日常生活则被全面地 组织到、纳入到生产与消费的总体环节中去。日常生活成了资本主义统治与竞争的主战场, 而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现代社会成了一个“受控消费的官僚社会” ,而不是一个可供人们自由选择的休闲社会、丰裕社会 。在现代世界中,日常生活被技术理性、市场交换所入侵,被传播媒体的符码化统治体制多 重性地殖民主义化了。正像马克思所指出的,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交换价值超越、脱离使用 价值的社会,一个为生产而生产而不是为日常生活而生产的社会,这就导致了资本主义社会 中生活意义消失、现实参考系统消失的异化现象。从语言学角度来看,人们所生活的日常生 活世界便是一个漂浮着各种符号的神话般的世界,一个语言变成了纯粹视觉刺激、而没有任 何确定性意义与对应的人文意义的世界。这就是说,语言不再是表意现实的一种象征符号, 而是独立的自我生产与复制的能指系统与符码系统。多种面孔的符号与象征已经被抽象普遍 的符码所取代。前工业社会中所常出现的人们对自然统治、对暴力统治的直接恐惧不见了, 但人们今天则生活在一个你根本无法逃脱的符号化、体制化、抽象化、匿名化、功能化统治 时代,一个不再有具体恐惧、因而是恐怖普遍化的时代。正因为如此,列斐伏尔才始终坚持 ,今天的社会解放一定是总体性的而不是某个领域的(如经济的或政治的、文化的),一定是 日常生活的节日化、艺术化与瞬间化。二关于晚期列斐伏尔的“空间的生产”理论与城市社 会学理论问题的研究[HS)]目前西方所接受的列斐伏尔已经不再是那位研究日常生活异化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 ,而是一位研究空间与城市问题的地理学家、社会学家乃至后现代批判理论家。考夫曼和列巴斯认为,目前法国学界侧重于从城市社会学角度来接受列斐伏 尔,而英语国家则倾向从空间理论、地理学理论与后现代主义方面来接受列斐伏尔。也就 是说,法语学界认为列斐伏尔的主要著作是《城市的权力》一书。而英语学界认为列 斐伏尔的主要著作是《空间的生产》一书。两位编者倾向将列斐伏尔视为城市社会学 家 。在他们看来,列斐伏尔在《城市的权力》等著作中的一个重要贡献是明确区分了工业化与 城市化,突出了城市化与重建现代日常生活的重要意义。在列斐伏尔看来,城市化与工业化 并不是同质的、而是矛盾的双重的过程。工业化最初是以破坏城市化为前提的。工业化是增 长的、经济的过程,而城市化则是发展的与生活化的过程,因此不能用工业化代替城市化。 列斐伏尔研究城市的日常生活,目的是要瓦解传统的理性主义或者柏拉图式的哲学理想国对 城市生活的同质化设计与控制,重建一种差异性的空间乌托邦。与考夫曼和列巴斯的倾向有所不同,谢尔兹认为,列斐伏尔对马克思主义最大的贡献 也许是不断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方法研究现代日常生活问题,但他目前对西方思想界影响最 大的方面却是对“社会空间”的发现。“列斐伏尔不断地将自己的最初的日常生活概念译解 为一个空间与城市领域内的范畴。”列斐伏尔最重要的贡献是将辩证唯物主义基础从时间移 向 空间。美国著名的左派地理学家戴维·哈维在《空间的生产》一书英译本后记(列斐伏尔,1 991b)中指出:通过1968年的历史事件,列斐伏尔认识到了城市日常生活状况的重要意义— —它是革命激情与政治的核心。这种看法与传统马克思主义只关心工作场所的政治问题的狭 隘视野是对立的。对于列斐伏尔来说,空间不是通常的几何学与传统地理学的概念,而是一 个社会关系的重组与社会秩序实践性的建构过程;不是一个同质性的抽象逻辑结构,也不是 既 定的先验的资本的统治秩序,而是一个动态的矛盾的异质性实践过程。空间性不仅是被生产 出来的结果而且是再生产者。马克思仅仅看到一定空间与时间制约下的物质生产,而没有看 到,资本主义的“生产”更是一个不断地超越地理空间限制而实现空间的“自我生产”过 程。列斐伏尔非常重要的一个贡献是提出“空间生产的历史方式”。借鉴马克思的生产方式 理论与社会形态理论,他将迄今为止的空间化历史过程理解为如下几个阶段:一、绝对的空 间——自然状态;二、神圣的空间——埃及式的神庙与暴君统治的国家;三、历史性空间: 政治国家、希腊式的城邦,罗马帝国;四、抽象空间:资本主义,财产的政治经济空间;五 、矛盾性空间:当代全球化资本主义与地方化意义的对立;六、差异性空间:重估差异性的 与生活经验的未来空间。
2023-09-14 04:23:511

马克思资本主义

问题一:如何理解马克思"资本主义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这句话 资本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就是资本剥削劳动、列强掠夺弱国的历史,这种剥夺的历史是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在自由竞争时代,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在世界范围开辟殖民地,贩卖奴隶,贩卖鸦片,依靠殖民战争和殖民地贸易进行资本积累和扩张。发展到垄断阶段后,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和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逐步形成,资本家垄断同盟为瓜分世界而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巨大浩劫。二战后,由于社会主义的胜利和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西方列强被迫放弃了旧的殖民主义政策,转而利用赢得独立和解放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工业化的机会,扩大资本的世界市场,深化资本的国际大循环,通过不平等交换、资本输出、技术垄断以及债务盘剥等,更加巧妙地剥削和掠夺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当今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发达国家通过它们控制的国际经济、金融等组织,通过它们制定的国际“游戏规则”,推行以所谓新自由主义为旗号的经济全球化战略,继续主导国际经济秩序,保持和发展它们在经济结构和贸易、科技、金融等领域的全球优势地位,攫取着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好处。资本惟利是图的本性、资本主义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 *** 状态,还造成日益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威胁着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和生存。我们今天看到的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繁荣稳定,是依靠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交换体系,依靠发展中国家提供的广大市场、廉价资源和廉价劳动力,通过向发展中国家转嫁经济社会危机和难题、转移高耗能高污染产业等方式实现的。资本主义没有也不可能给世界带来普遍繁荣和共同富裕。 问题二:为什么马克思说资本主义必然灭亡? 马克思所处的年代,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理论时代。 那时,亚当u30fb斯密、大卫u30fb李嘉图等人初步发现了资本的运作原理,但社会远比这些经济学家所想的复杂。斯宾塞之前提出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受到空前的挑战,他认为社会是一个有机体,可以自发的调节自己。而实际情况却与之大相径庭。 正是处于这个背景下,马克思提出了社会批判理论。他断定,自由经济的资本主义必将灭亡。他借鉴了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同时精辟地描述了资本主义的运作方式。 在凯恩斯提出凯恩斯主义并在美国成功实践后,原始的资本主义,正如马克思所预言的那样,逐步消亡了。 现在的资本主义国家,国家通过经济、行政、司法等力量适当干预,已经不是马克思时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了。 问题三:关于资本主义的起源,马克思是怎么解释的 对马克思,资本主义则被定义为一种在历史上前所未见的社会关系,导致了劳工市场的产生,大多数人为了生活而必须出卖他们的劳力。 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则主张,由于经济自行组织的现象,没有经过 *** 计划和指引的经济将会有更优越的效率。许多人将资本主义作为市场经济的同义词。 一些资本主义的拥护者(如米尔顿u30fb佛利民、艾茵u30fb兰德、和阿伦u30fb格林斯潘)都强调自由市场所扮演的角色,他们相信自由市场能提升个体间的合作、创新、经济成长、以及自由。一些人(如社会学家伊曼纽尔u30fb沃勒斯坦(ImmanuelWallerstein))认为资本主义的枢纽在于一个能让产品和服务于市场进行贸易的经济制度,而资本产品属于非国家的实体所有,在全球的规模之上运作。 问题四:马克思说过资本主义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会蠢蠢欲动,后面的几句话是啥 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资本就会冒险;如果有百分之一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冒绞首的危险;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资本就敢于践踏人间一切法律。 问题五:马克思为什么对资本主义进行尖锐的批判 (一) 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不和谐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出的生产力, 比过去一切时 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而他们赖以形成的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 是在封建社会形成的。 在这些生产资料和交换手段发展的一定阶段上, 封建社会 的生产和交换在其中进行的关系, 已经不能适应发展的生产力, 它变成了束缚生 产的桎梏。取而代之的是自由竞争以及与自由竞争想适应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 度,资产阶级孕育而生。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特点就是财富私有化, 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是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本应有全体人民共同拥有的生产资料被资本家独自占 有; 由劳动人民生产出来本应由全体人民共同享用的劳动产品也被资本家独自占 有。 在利益的趋势下, 资本家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 只有把更多的人口密集 起来, 把更多的生产资料集中起来, 结果是财富愈发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拥有生 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与拥有生产力的无产阶级之间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生产不断 扩大与消费者购买力萎缩之间的矛盾开始升级。 另一方面,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指出,人类社会存在 着一种和谐的社会秩序,即“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这一理论深刻影响着当 下的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之初的小分工已不能满足不断扩大的生产 规模, 有组织, 有规模的社会生产大分工开始出现, 这必然导致了生产的组织性 与整个社会无 *** 状态之间的矛盾。 这两个尖锐矛盾导致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危机 的周期性爆发, 从而使社会生产力遭到周期性的破坏, 无法使资本主义社会潜在 的巨大生产力发挥出来。 经济危机表明资本主义制度无力解放在自己身体中孕育 起来的生产力, 而必须由一种更高级的社会制度来继承已经孕育并不断成熟起来 的生产力。 (二) 社会文化价值的不和谐 马克思认为, 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一方面比以往社会有进步意义, 因为 它带来了人改造自然能力的极大提高, 促使人的主体性日益觉醒, 促使自由、 民 主等现代观念逐步建立起来。 另一方面, 在某种程度上又表现出颓废的倾向。 在 《 *** 宣言》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崇拜金钱、亵渎神圣、拒绝崇高、 排斥感情等颓废倾向进行了尖锐批判, 对他们腐朽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极力进 行鞭挞。 总之, 资本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念使得一切向来受人尊崇和令人敬畏的职 业的神圣光环都被抹掉了; 一切素被尊崇的观念和见解都被消除了; 一切神圣的 情感发作都被利己主义打算的冰水淹没了; 乃至温情脉脉的家庭关系也被变成了 *** 裸的金钱关系, 于是人们 “不得不用冷静的眼光来看他们的生活地位、 他们 的相互关系” 。 ? ”一切神圣、一切崇高、一切美好的理想和追求都被消解了,实 在是太现实、太世俗、太粗鄙了。...>> 问题六: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运动规律 工人劳动创造价值――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获得资本积累 资本积累后,资本的聚集导致生产力过剩或者投机行为等因素造成经济危机,或者利润下降,工人技术失业。 经济危机,或者利润下降,工人技术失业。这三个因素都导致失业工人增多。无产阶级更为贫困。 通过经济危机和利润下降,资本和财富重新分配聚集到少数资本家手中。 财富的不断高度聚集,无产阶级的持续贫困,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导致社会动荡。阶级矛盾不断尖锐。从而产生阶级斗争。 问题七:“资本主义”不是马克思使用的概念吗 然而,上世纪70年代,法国著名历史学家布罗代尔却提出了一个惊人的论断:马克思本人从未使用过“资本主义”这一名词,而人们却以为“资本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对象!一石激起千层浪,一些中国学者也开始对此展开研究和争论。经考证,马克思果真极少地在术语的意义上使用“资本主义”这一名词!这无疑动摇了人们的既有认知:如何理解马克思的思想?难道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竟是后人人为建构的产物?显然,问题不可能依赖文献考证进行最终裁决,而是直接关涉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性质的深度反思与重新理解。换句话说,透过概念之争,布罗代尔将一个更加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课题摆在人们面前:马克思究竟如何理解“资本主义”?我们能否以及如何立足马克思主义,深化对“资本主义”的理解? 遗憾的是,四十多年过去了,布罗代尔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重大挑战,始终没有得到系统而有力的回应。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张一兵教授主编的《资本主义理解史》(六卷本)成功问世了。这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布罗代尔之问的第一次系统回应,也是中国学者对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研究作出的新贡献。 《资本主义理解史》的思想考察之旅,围绕“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左派关于资本主义理解的历史发展”这一专题,从马克思恩格斯起步,经过第二国际时期和苏俄马克思主义,直通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和西方左派的资本主义批判话语。从马克思主义研究史的角度来说,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去世之后,第一次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学术概念史的全程考察。当然,其中根基性的部分,是对马克思恩格斯资本主义科学批判构架的历史生成过程的重新考察。作者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思想发展历程的深入剖析,重建了马克思恩格斯不断推进资本主义理解的鲜活思想原像。 翻开《资本主义理解史》第一卷,马克思恩格斯不再被僵化为两张自始至终保持深刻的不变面孔。实际上,年轻的马克思恩格斯并非一开始就批判资本主义,相反,这种取代封建的民主社会恰恰是他们的政治理想。在遭遇了现实资产阶级所有制的冲击之后,通过历史研究,马克思才发现了这种“市民社会(bürgerliches gesellschaft)”中自发经济关系的力量。1844年,马克思在经济学的初步研究中,第一次尝试以费尔巴哈的人本学武器批判私有制,这是其批判性地理解资本主义的开端。只是到了《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才确立了从物质生产出发的科学分析方法,并将新世界观与立足“市民社会”的旧哲学彻底界划开来。由此,他们才可能发现资本主义的历史性与内在本质。随着理解的深入,“现代资产阶级社会(modernen bürgerliche Gesellschaft)”、“资本主义的世界”、“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bürgerlichen Produktionsweise)”等新的概念逐渐出现。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资本主义科学理解的最终形成,则开始于19世纪50年代的新一轮经济学研究。通过剩余价值理论的创立,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kapitalistischen Produktionsweise)”在现代社会的布展,《资本论》及其手稿集中展现了对“资本主义”理解的经典形态。这样,马克思恩格斯理解“资本主义”的全过程便被清晰梳理出来。尽管马克思很少使用名词的“资本主义”,在人类思想史上,正是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批判地洞察了“资本主义”这一现代世界的本质。 成果的独到基于方法的自觉。与以往的相关研究相比,《资本主义理解史》在研究方法上体现出几个鲜明的特点:一是以概念“考古”的方式,对各个阶段原始文献中的重要概念进行了全面挖掘......>>
2023-09-14 04:24:001

叙事课程中的批判的诠释学怎么解释

批判的诠释学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发展的结果,认为诠释必定受到社会偏见、政治经济力量的限制。 这些限制包括阶级、种族和性别。 哈贝马斯是批判的诠释学或者叫“深度”的诠释学的著名代表人物。 根据哈贝马斯的观点,要充分地理解诠释的对象,或者达到人与人之间没有误会的交流,一个人不仅需要采用诠释学的基本原则,而且对诠释者真实存在的限制要有科学的分析,包括社会局限和经济局限。 缺乏对这些真实潜在因素的科学分析,诠释总是幼稚的。 哈贝马斯的诠释学理论是乐观的,因为他相信通过批判的反思和深度的诠释,改善我们的交流实践和诠释实践是可能的。 理想情况下——也就是在理想话语情景下,我们应该能够实现无误解的交流,达到真诚的诠释的共识。 伽达默尔和哈贝马斯两人都因为提出带有基要论色彩的真理观而受到罗蒂的批评,但他们各自为知识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出发点。 尽管伽达默尔(1975)提出的展示理解本体论的普遍诠释学比突出强调科学方法的诠释学又前进了一步,但是在罗蒂看来这个成果只不过是为真理的产生提供普遍条件的又一次尝试。 与此相似的是,哈贝马斯的理想的言语情境和知识构成旨趣的理论是一个为传播提供规范基础的尝试。 因此罗蒂称哈贝马斯“走向超验主义并提供原则”。 (罗蒂,1982,p.173) 之所以说伽达默尔的理论有用和富于洞察力是因为他提出了关于理解的条件的概念,通过这一概念,他明确批判了通过寻求方法论准则来寻找真理的做法。 在伽达默尔看来,理解是通过真正的会话过程中出现的质疑性对话关系而产生的。 所要解释的客体可能是一个书面文本,一部文艺作品,或者是一个人——他们都不是需要发现和再现其意义的静态实体。 相反地,对话关系中的双方总是已被定位在一个由人构建的世界中,而且只有在这个语境中才有意义。 因此,理解不是通过对他人意识的某种心理上的占用而获得,而是通过“某人自身的前意义和偏见的有意识的同化”而获得(伽达默尔,1975,p.238)。 换言之,理解的对话关系的出现,是因为无论是主体还是客体都根植于传统之中,并且因此而拥有他们自己特定的历史视野。 出现于诠释学中的视野的融合会产生新的理解,这个新的理解不会由于交往双方任何一方的偏见而得到削弱。
2023-09-14 04:24:081

21世纪批评理论的的好处

好处:1、批评能让人看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开始发奋努力,积极向上弥补自己的弱点。2、适当的批评那些骄傲自满的人,就像一盆冷水泼在他的头上,能够让他清醒的认识自己,让他不会一直退步。3、批评并不是一种打压,而是出于善意的提醒,一个人需要一些管教来约束他的言行,提醒自己做一个有素质的人。4、批评可以提高人的抗压能力,一个人总是活在温柔的世界,那在面对困难的时候就很容易崩溃。
2023-09-14 04:24:151

65读懂哈贝马斯与社会交往理论这本大书

西方的学术里边,你去看好多西方学术里面有一点点极端性的东西,我主要去涉及它比较合理的地方,有些人研读西方哲学的时候,读进去以后,他出不来了,就是把自己的思维整个搞乱了。 我的感觉就是对我们感觉有参考价值的,我们去看看,然后看它的什么呢? 看它的那个整个发散性的东西,就是培养各种思路去思考问题的能力,可能对我们的开阔视野有好处。 当然,还要进一步的了解一下他们西方的文化。 尤尔根.哈贝马斯是1929年出生的,是“二战”后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的德国哲学家。根据我的读书与人生体验,主要思考下面几个理论。1.他把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变成改良理论。 因为他从马尔库塞继承了对资本主义的批判的分析,但是他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认为重新组织经济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基于革命改革经济的设想不过是乌托邦的空想。 所以,他提出的是改良理论,不是革命理论,这个同马克思的革命论是不一样的。 2.他承认资本主义社会充满危机。他把危机分为四类:经济危机、理性危机、合法性危机和信念危机。 这就是资本主义面临的四重危机。 3.他不赞成阿多诺等人对启蒙运动以来的思想传统的颠覆;相反,他自觉地捍卫启蒙运动所代表的现代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传统。 4.他强调哲学应反思危机、解释危机、才能成为与实践发生联系的批判理论。 1.他反对实证主义对社会科学“不客观”、“不精确”的指责,指出社会科学的对象是社会生活,研究者不可能站在研究对象之外,采取超然的中立立场。 比如经济学,股票市场,好多学家都在预测,当然有人预测准,有人预测不准,为什么? 因为它的变量太复杂了,你看某位国外大领导到中国来了,来了以后一下子股票猛涨,那如果这个领导不是这个时候来呢?那这个涨幅可能就小点了,所以这种在人参与的活动里面,你要精确的描绘,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 它不是物理学,而物理学是我做了实验以后,你看对不对,那是一样的;但是,经济学的规律,社会学的规律没有那么直接,你说前苏联你能预测什么时候解体,如果你能预测它就不会解体了,那有很大的偶然性,这个社会有一个流向有一个走法,你说科学能研究出来吗,非常困难,因为是人参与的。 2,所以他不同意法兰克福学派其他成员对“工具理性”的排拒立场。 就是法兰克福学派那些人,对“工具理性”是排斥的,那么他反对。他说,批判理论不应该把自然科学当作排斥的对象,一切科学都有它的合理性。 3,那么,就需要区别三种人类利益以及与之相应的三种知识。 3.1人类的技术利益,与满足物质需要的劳动活动相联系,技术利益遵守规律,并由此构造了经验——分析知识 。 比如造汽车,哪个国家造得好,那哪个国家的经济利益不是强了吗? 3.2实践利益,这里的“实践”是狭义的,专指伦理道德的活动。它创造了社会的共同价值体系,构造了历史——解释知识。 就是我们今天讲的社会哲学,人文哲学有关系,这是人类的狭义的历史,伦理道德社会规范,这些问题你说谁来干,自然科学能解决这类问题吗?解决不了,必须社会科学才能解决,他认为这是社会科学才能干的事情。 3.3还有最后一项利益,就是“解放的利益”,他所说的“解放”指“没有控制的交往”。这样的交往与理解和遵守规则的活动有关,产生出关于规则和遵守规则的合理性的自我反思或批判的知识。 这个东西指的就是哲学,哲学相当于人类的解放,他认为不同的知识其实是和人类的利益联系在一起的,每一项知识都是有局限性,自然科学有局限性,同样哲学也有局限性,哲学它解决不了技术利益,但是反过来自然科学也解决不了解放利益,别的利益的话要有各种不同的知识来对应。 这个观念就比马尔库塞的观点比较全面一点。他强调人类所有知识的定位问题。 1.社会交往理论的初衷是解决社会危机。 劳动的工具行为不能解释劳动的社会性,人们在劳动中产生的生产关系要用交往活动来解释。因此,交往活动不能被视为附属于劳动的行为,而是说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可还原的因素。 这里有同马克思不同的地方,马克思讲的是人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社会活动的根本原因,他认为社会的交往活动可能更重要。 当然,社会交往不完全生产性,这是同历史唯物主义不同的地方。 2,规则、语言和交往合理性是交往活动的三个要素: 2.1交往活动的规则是一切社会活动规则的总结。 所有活动都可以还原成交往活动,这个交往活动的规则怎么定,他区别了四种社会活动: 客观世界——“目的活动”; 以认识世界的真实目的的活动,比如自然科学面对客观世界的研究,就是追求真理为目的的活动。 社会世界——“规范调节活动”; 以共同的价值的正当性为标准的调解规范作用,我们在社会里面,社会里面有规则有规范,比如说我们不能剽窃,我们不能说谎,因为道德,这类活动是和社会相关的。 个人世界——“戏剧活动”; 每一个人在公众前的真诚性为标准的“戏剧活动”,就好像每一个人都在演戏,每一个人都在世界舞台上,在这个舞台上你怎么表演,怎么接受公众的注视,怎么面对公众的质疑,因为每一个人都将完全的暴露自己,每一个人都要接受别人对他的一应评价,所以,我们需要有一个真诚性的标准,交往活动。 在这个世界上你看,一个是自然界,一个是社会的,还有一个是我们个人独立的,最后就归于三者之间的交往活动。 在这四个活动里面,交往活动是最普遍的、最重要的活动,因为它与人的生活世界相联系,而生活世界与其他三个世界都相关联,交往活动以另外三种活动的标准为规则,它要求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的统一。 这个活动在西方的哲学里面很抽象,但是我们要知道其实上它是很具体的,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你比如我们现实生活当中,交往活动这个活动很重要的,你看一个领导,他比你官职高很多,你说你怎么交往? 你别看这个词好像听起来是很尊重人的,其实也是不平等的,你为什么说是尊师而不是说尊生爱师,这里面隐含着在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其实是不平等的。你说你父母他一巴掌打了就打了,你说怎么办,反过来你打他一下试试看?在这个社会里面就是一种不平等在里面。 当然,我说是我们的社会,可能西方稍微好一点,但就整个人类来说,其实都好不到哪去。 他想构造的是一个平等的交往理论,这当然是一个理想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有这样一种状态的话,那个交往就非常有意思了,而我们的交往的实质是什么呢,大部分还是为了利益的相互交换与利用。 其实中国社会几千年过去了,儒学那一套东西在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主要是强调与加强人的等级观念,除了黄老庄哲学外(这也是可以在世界上拿得出手的中国哲学),很少有思想去提倡自由与平等。 当然,在我看来,儒学它更像是道德箴言劝世言良,当然也有它的积极意义,就是对社会的人伦道德规范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中国人思想内核深处并没有真正的平等自由的思想,而是强调人的阶级属性和等级观念,主要目的是为皇权服务,现在没有皇帝了,但人们的这种思想遗留下来,影响至今,这也可能是一种遗传。 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思想政治不同,可能也和这个交往理论有关系。他们的状态是从小培养起来的一种自由观。人与人之间好像整个是平等的。 2.2社会交往行为是语言的理解和交流的过程。 那么,只有通过语言的交往才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人为什么是人而不是动物,是因为人有语言的交往。 当然我们人在讨论的时候,好像觉得动物没有语言一样,我后来一想,动物是不是也有语言呢?其实我们人并不知道,你看那猴山里一群猴子在听从猴王的指挥,它们其实也是有语言的,当然,即使是研究动物专业的学生要想了解它们的语言也很困难。 当然我们人类的语言是很丰富的,“使我们脱离自然界的东西只有语言。说出了第一句话,就表达了一种普通的、非强制性的交往意向”。 你想交往,而且是很自觉的想交往,第一步只能通过语言。 2.3交往理论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论证交往规则的普遍有效性。 哈贝马斯把主体性转化为“交互主体性”,把纯粹理性转化为“交往合理性”,把先验性转化为程序性的概念。 康德里面的纯粹理性是个人的,什么是善? 他是从个人理性纯粹理性出发来构造什么是善。那么,他把康德的思想转变了,他认为,这个个人的合理性、纯粹的合理性,要转化为交往合理性、人与人的交往的合理性,其实就是平等的交往,这是基础,社会要靠这种交往合理性才能进步。 什么样的交往才算是合理的? 在一切可能发生的交往活动之前,我们必须设定一个理想的交往活动,用以论证交往规则的普遍有效性和必然性,即交往的合理性。 那什么是理想的交往活动呢? 3.“理想的交往行为”是在没有任何强制条件下的平等、自由的对话。 你说做到这个,容易吗?不容易。 不容易就在于没有任何强制条件下的平等自由,这个做不到。你说你同谁对话,要不你高高在上,要么别人就高高在上,当然你们哥几个可能没这个问题,可是和有等级差别的人之间,你们之间很难平等,你平等他也不想给你平等,你怎么对话,比如一个老百姓和当官的,甚至是一个村民和村长之间就很难对话。 当然,“理想的交往行为”这是我们的理想,全社会要向着这种理想前进。 根据这种理想,按照这种理想的交往原则,任何有活动和语言能力的人都可以参加商谈,参与者都可以提出任何意见,可以对任何意见提出修改、批评、保留和赞同的意见。 这是理想交往规则导出的结果,当然这个结果是非常理想,是非常好的。这里面体现了真正的民主、平等、自由的精神。 而不是过多的考虑等级关系对人行为的影响。而不是说上级和下级的差异,不是说老师和学生的差异,不是说领导和群众的差异,这里面没有差异,而是任何有活动和语言能力的人都可以参加商谈。那么,这样的交往规则不但具有普遍必然性,而且具有人类其他活动所要求的真实性、正当性和真诚性。 他的理想就是让所有人都有这个平等交往的权利。 这个社会很大的问题就是不平等,很多民众老是有“意见”,这个民众也不是说吃不饱,也不是说经济困难,但是他就是觉得不公平,而且遇到了不公平和困难也没人帮他解决,那他当然要反映情况了,他就是要发表意见,从上到下,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交往渠道不通。
2023-09-14 04:24:351

主张社会批判理论的学术群体是

对实践的既定形式提出挑战在通常运用时,批评一般指对具体作品的讨论,集中于阅读的经验感受,关心的是描写、解释和评价,侧重于作品的意义和效果,批评不一定是学术性的,它常常是个人的、主观的;而学术研究则是研究者的专门活动,其目的是说明某些学科的特征并追求其独立的存在。  为了说明“批评理论”,还需要把它与两种密切相关的思想领域加以区分。一种是文学的哲学思考,它归之于美学范畴,涉及到艺术、美和价值的整体观念。另一种是作家对作品艺术性质的思考。虽然作家的思考常常会影响到批评理论,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对批评家或学者思考文学的方式影响甚微。批评理论与上述两种思考均不相同。它与批评和学术研究密切相关。它的目标是既说明文学研究,又对文学研究提出问题;它首先是关于文学研究实践的一种思想方式,因此也常常对那种实践的既定形式提出挑战。利维斯与雷内·韦勒克的一次争论大多数文学理论都注重文学的特殊价值或特征。它们为文学研究提供某种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可以建立一种更有理性、更系统的学科,从而说明文学在传统上所占的独特地位。批评与文学理论也有类似的关系。但批评对理论的需要不同于学术研究,因为批评从不忽视文学的具体特征和具体价值。利维斯认为,批评应该集中于从文学观点考虑的一些最重要的方面。
2023-09-14 04:24:431

后现代主义有哪些批评理论

后现代主义主要是反传统。1、反对以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2、反对本质主义。不考虑艺术的本质,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3、反对特定方式。即反对继承固有或者既定的理念。4、反对建筑上的全球性风格。引起不同建筑师的大胆创作,发展出既独特又多元化的后现代式建筑方案。但作品缺乏人文关注。5、反对统一道德。但不是否认真理,而是设定有许多真理的可能性,从个人的角度、情境的、文化的、政治的、甚至是性的角度。6、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包括对圣经,和其它信仰宣告)。个人的经验、背景、意愿和喜好在知识、生活、文化和性上占优先地位。7、批评权利和信仰的系统。认为政治党派联盟是基于短期利益,而非长期忠诚;信仰的好坏基于对其的个人体验。使人们的思想不再拘泥于社会理想、人生意义、国家前途、传统道德等等,从而使人的思想得到彻底的解放,也使人对于自我有了更深刻的了解。8、否定真理、进步等的价值。导致了价值相对主义、怀疑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的产生,但也使人们认识到价值的相对性和多元性。
2023-09-14 04:24:561

对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是哪些

纯粹理性批判,
2023-09-14 04:25:072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本世纪30年代德国法兰克福学派创立的一种批判理论所提倡和主张的,是一种思维方式。70年代作为批判理论与教育联姻的产物-批判教育学,应用于教育后给教育带来了生机和活力。美国护理联盟协会(NLN)1989年一致通过将批判性思维技能做为评价护理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特殊标准。〔1〕Kataoko-Yahiro等认为护理学科中的批判性思维是对护理问题解决方法的反思和推理过程。其中包括护理者的态度、技能、专业知识、经验及标准等5部分。也有人认为在特定的情境中以探索的态度、分析、推理、假设、结论、规律、陈述、信念和行为的一个反思推理过程就是护理学科中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思维模式的分类:〔2〕目前在护理领域中多采用5种模式的分类系统即:  1.1 全面回忆(Total Recall)首先必须通过学习把各种信息储存在头脑中,才能使自己在工作需要时,通过回忆所学知识,去解决病人的问题。  1.2 惯性思维-习惯(Habits)是反复出现的同一种思维方式后形成习惯而成为惯性,当某人每次做一件很熟悉的事情(习惯)时,无需思考其方法步骤即可进行,比如,在护理中常用的抢救技术。当一名有经验的护士发现一位突然躺地、心脏骤停的病人时,他会不加思索地进行心外按压和人工呼吸(CPR),因为他在实际工作中反复使用了CPR,已形成习惯无需回忆CPR的每一项步骤。  1.3 调查(Inquiring)是获得结论的基本方法,若要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必须做深入细致的调查。  1.4 创新思维(New Ideas and Creativity)在临床护理中非常重要,它是个体护理的重要基础,从临床护理上来讲,可以有许多方法去为病人解决问题,但这些方法不一定都适合每个个体病人。例如:当护士思考与病人交流时,首先想到的是与病人交谈,但有时单纯的交谈不一定能得到理想的结果,护士必须根据个体对象的特点、兴趣和适应性,以创新思维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1.5 懂得如何思考(Kowning How you think)是思考有关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方法(不仅仅是想什么,而更重要的是怎样思考的),并可在行为过程中用语言表达出来。例如,当我们运用换位思维来考虑病人所需的护理时,如把病人看作自己的“亲人”或假如我是个“病人”的角度来思考,则从思想感情上发生了变化,头脑中就会积极思考,想方设法地去考虑如何为其提供最佳护理服务。  国外学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性很强的思维技巧。在使用中不能按照常规的课堂授课的方法进行传授,而要让护士亲自参与实践,在日常工作中反复练习和使用。
2023-09-14 04:25:171

什么是“批判性反思”

思概念需要借助于在解释学与批判理论之间展开的辩论来澄清:“诠释学是相互理解的艺术。然而,对诠释学的问题要达到相互理解,却似乎具有特别的困难---至少在讨论中所涉及的诸如科学、批判和反思等概念均未澄清时就是这样。”[ 1 ] ( P381) 同样,澄清反思概念,有助于我们澄清解释学与批判理论的关系。其次,反思概念是包括解释学与批判理论在内的一切哲学的媒介或者说手段:“自我反思,即‘思想的思想"......个别的东西,即个别存在物或个别概念,是由否定建构起来的,因为它作为个别的东西,脱离了它作为因素而隶属于其中的整体。这就是说,它否定性地关联着整体。而当它将自身理解为整体的部分或被理解为整体的部分时,它又受到了否定。个别存在物再度融入自己最初为形成自我意识而不得不脱离的、高出其上的整体......整体的所有因素,即所有相对之物,都作为得到理解之物返回作为其根源的整体,但它们仅仅是为了随即再度脱离整体。
2023-09-14 04:25:281

哈贝马斯的观点

哈贝马斯认为知识的产生根源于人类的三种旨趣(利益),相应也有三类知识,否认历史一解释知识、经验一分析知识和技术控制旨趣的统治地位,造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为了克服动机危机和信任危机,批判理论必须重视互动过程和沟通过程,只有通过沟通行动才有可能把人类从被统治中解放出来。哈贝马斯的知识旨趣说、技术统治论和沟通行动论等学说,作为综合的社会批判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学者称,“哈贝马斯与霍克海默之间围绕着对“经验与规范”以及“革命”的理解所展开的冲突,只是社会研究所内部诸多矛盾中的一个,仅仅是由于他们二人分别作为法兰克福学派两代人的代表才显得格外引人注意。除了他们之间的代际冲突之外,法兰克福学派内部同辈人之间也是摩擦不断,矛盾重重,先是有:霍克海默与弗洛姆之间围绕着精神分析理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直至最终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基希海默(Otto Kirchheimer)和诺曼(Franz Neumann)等人关于“权威国家”的法哲学理论,在霍克海默为社会研究所拟订的总体研究计划中一直被排挤在边缘地位(据说被排挤的原因是因为这个概念和霍克海默的好友波洛克的研究兴趣有所抵牾),默默无闻,至今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马尔库塞的激进主义哲学则完全背离了法兰克福学派原初的“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的理论前提等。”
2023-09-14 04:25:481

影视批评理论有哪些

影视批评理论如下:影视批评对影视鉴赏与创作以及整个影视艺术的发展都具有不可缺少的导引与推动作用,是深化影视审美、促进影视创作、推动影视理论发展的重要动力所在。批评家应当在一定原则和客观标准的框架内,凭借自己的审美感受,以语言文字的形式针对具体作品、创作者或某一现象给予阐释与评判。影视批评本质上属于艺术批评,因此也就具备所有艺术批评的共同属性;对这些基本属性的了解,有助于我们对影视批评做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首先,影视批评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其次,影视批评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再次影视批评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影视批评简介所谓影视批评,是以影视作品欣赏为基础,以影视理论为指导,以各种具体的影视现象(包括影视剧作家、影视剧创作、影视欣赏以及影视理论批评等)作为研究对象的一种创作性文化活动,其中心是对具体影视作品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揭示作品在思想蕴含和艺术技巧方面的价值。
2023-09-14 04:26:021

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批判

理性选择流派自从斯密“经济人”假设的提出开始,就一直存在激烈的争议,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批判与质疑。应该说,“理性选择理论”是一个解释人类行为的精致的理想模型,但是正是这样一种理想状态在越来越受到现实生活的严峻挑战,因此“理性选择理论”的基本假设也不断被社会理论家们所修正与完善,以尽可能地逼近实际生活。批评主要来自新古典经济学家、新制度主义、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等,修正主要体现如下几个方面:1.“工具理性”向“价值理性”的拓展,相应地,“经济人”扩充到“社会人”。工具理性强调在行动与目的之间完全基于个人最大化利益所采取的手段,而事实上,人都是有情感、责任感、有信仰的社会人,故很多情况下,个体完全可能会采取遵循着戒命或要求的引导而不顾及行动后果的价值合理性行动。因此,以追求个人经济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假设在许多情况下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社会人”假设开始浮出水面。其实,马斯洛关于人类需要的“五层次”学说早就成为了“社会人”假设的一个最好注脚。在政治学研究中,社会学新制度主义认为,要用“社会人”代替“经济人”,因为政治人与经济人有很大的区别,要受到制度环境的约束。正像韦伯所说的“政治作为一种职业”,是出于义务与道德的要求,并非全为自利。2.用“有限理性”替代“完全理性”,“满意准则”取代“最大化”假设。最大化假设把人看成是完全理性的,人具备找到实现目标的所有备选方案之能力,并通过预见方案的实施后果而衡量作出最优选择。因为事实上,人们面临的是个不确定的、复杂的环境,信息不可能完全,再加上人的计算能力与认识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阿罗提出用“有限理性”替代“完全理性”,有限理性就是人的行为“即是有意识地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 西蒙则认为人们行动中并非寻求“最大”或“最优”,大多数情况下只是寻求“满意”,遂主张以有限理性的管理人代替完全理性的经济人。两者的差别在于:经济人企求找到最锋利的针,即寻求最优,从可为他所用的一切备选方案当中,择其最优者。经济人的堂弟——管理人找到足可以缝衣服的针就满足了,即寻求满意,寻求一个令人满意的或足够好的行动程序。3.修正了将制度与文化当作理性选择的外在变量的立场,把制度与文化作为一种内在变量来纳入到对个体行动的分析中来。新古典经济学,以个人的偏好和目的作为研究的起点,而且认为个人的偏好是一成不变的,断言“口味这东西是不能讨论的”。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这种立场,新制度经济学派给予猛烈的批评,指出他们拒绝考察与个人偏好、意图的形成过程有关的制度的或其它力量的作用,个人成了内在的,而且常常是偏好和信念的囚犯,批评他们极不愿意回答什么原因导致目的的产生,当被追问目的何来时,往往求助于心理学的解释,而那些心理学的解释又是非历史性的。霍奇逊指出制度和文化极为重要,它们在影响和形成目的本身方面确实起作用。诸如制度结构和常规、社会规范和文化不仅影响行为,而且也影响对世界的看法以及追求的目标。4.应从行动者立场而非从外部立场来判断行为是否为理性选择。针对人们对个体行动合理性的怀疑,科尔曼答复道“如果社会理论的目标是解释以个人行动为基础的社会组织的活动,理解个人行动便意味着寻找其隐藏在行动内部的各种动机。因此,解释社会组织的活动时,必须从行动者的角度来理解他们的行动。换句话说,局外人认为行动者的行动不够合理或非理性,并不反映行动者的本意。”这样,很多从外部人看来非理性或无理性的个体行动,都可以用理性选择理论来加以解释,意味着极大地拓宽了理性选择范式的解释边界。经过一番修正与扩充,热衷于理性选择范式的理性选择理论家们越来越老练地把这种理论模型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方各面,从作礼拜与婚姻到吸毒与自杀(罗德尼·斯达克,2004;Arrow,1951;Down,1957;Olson,1965;Becker,1976),概莫能外。但吊诡之处在于,本来以“经济人”为核心的理性选择理论,经过新古典经济学家、新制度主义学派、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等修正与补充,原本精致小巧的一枚小剑,如今变成一把硕大厚重的大刀,看似威力无比,实则锋芒全无。经过不断修正补充后的理性选择理论其实已经偏离了其原来的理论核心(经济理性人的假设),并在这个偏离的轨道上越走越远,毋宁变成了另外一种恐怕难以称之为理性选择理论的理论了。理性选择理论所遭遇的困境因此而愈发凸现,有必要对理性选择范式进行一番深刻的反思。
2023-09-14 04:26:261

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征(2)

浅谈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征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从纯的学术性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局限于学术研究的圈子里。正如安德森所说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首要的最根本的特点是它在学术结构上与政治实践相脱离。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这种学院式的特征并不是一开始就是这样的。它的奠基人卢卡奇和葛兰西都是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积极参与者,他们都力图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只是到了三十年代以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们才开始脱离无产阶级革命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主要当作纯学术研究的对象。这种变化最初是从法兰克福学派那里表现出来的。霍克海默在三十年代初创立批判理论时就表现出明显的脱离工人运动。法兰克福学派之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正是沿着这一条离开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曲折道路而前进的。   当然西方马克思主义将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具有学院式的纯学术性特征并不是说他们闭门造车,不关注现实,相反在他们的理论中可以看到他们所探讨的许多问题都是当代社会的紧迫问题,并且提出了一些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如在1968年爆发的五月风暴中,他们的理论就成为新左派的思想武器。因而这主要是相对于“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与无产阶级革命实践的"关系而言的。   五、开放性   “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应该向各种学术思潮开放,吸收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成果来“补充、修正或发展”自己。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到马克思以前的哲学中寻根探源,续马克思的家谱。即利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体系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新的解释,以构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如卢卡奇等人主要是利用了黑格尔的辩证法。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最精华、最能够表现其性质的是辩证法,辩证法处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地位,甚至包容着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但马克思的辩证法并不是恩格斯及一些“传统马克思主义者”所理解的自然辩证法。而是从黑格尔哲学中继承来的最宝贵的“主体客体辩证法”。正是这种“主客体辩证法”,使马克思主义具有革命的本质,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辨证过程,也才能指导社会走向主体和客体相统一的理想状态。二是主张吸收当代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因素,“补充”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资产阶级哲学思潮相融合。如萨特等人认为,“传统马克思主义者”忽视了人,“把人吞没在观念里”,留下了一块人学的“空场”,而存在主义则强调了具体的现实的人。因此,为了恢复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性质,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必须把存在主义“引进、补充”到马克思主义中去,萨特等人也因此而得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名。   西方马克思主义大胆地吸收和利用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成果,广泛利用资产阶级思想理论来拓展马克思主义,无疑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是,马克思主义毕竟具有明确的理论性质和相对独立的完整体系,其列各种文化成果的继承和吸收,是在消化的基础上,增强自身的体质,促进自身有机体的发展、成长。而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做法,实际上更像是在拆卸、组装零部件,把一些截然相反的世界观和做法直接结合在一起,往往具有折衷主义的性质。   六、批判性   批判性可以说是西方马克思主义最主要的特征。“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正是运用这种“批判的精神”来看待资本主义社会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的马克思主义者”只接受马克思主义对当时社会的批判及其表现出来的批判方法,宣称要恢复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批判的精神,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他们认为,要发挥马克思主义的功能作用,最迫切的是必须恢复其作为社会批判理论的性质。不能像恩格斯、苏联东欧式的社会主义那样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包罗万象的总体法则和理论体系而加以遵守。而应以批判为中心任务,展开对意识形态、日常生活等社会现象领域的全面批判。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从不同的方面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弊病,特别是他们深刻分析、揭露了在丰富的物质生活之中存在着人性的丧失,可以说是非常有见地、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反对将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在“革新或重建”马克思主义过程中,过分地强调批判性、而忽视了科学性,实属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歪解曲释。   参考文献(略) ;
2023-09-14 04:28: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