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可靠性有哪些?

2023-10-09 14:44:48
共1条回复
gitcloud

 可靠性是网络信息系统能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特性。可靠性是系统安全的最基于要求之一,是所有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目标。网络信息系统的可靠性测度主要有三种:抗毁性、生存性和有效性。 x0dx0ax0dx0a  抗毁性是指系统在人为破坏下的可靠性。比如,部分线路或节点失效后,系统是否仍然能够提供一定程度的服务。增强抗毁性可以有效地避免因各种灾害(战争、地震等)造成的大面积瘫痪事件。 x0dx0ax0dx0a  生存性是在随机破坏下系统的可靠性。生存性主要反映随机性破坏和网络拓扑结构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这里,随机性破坏是指系统部件因为自然老化等造成的自然失效。 x0dx0ax0dx0a  有效性是一种基于业务性能的可靠性。有效性主要反映在网络信息系统的部件失效情况下,满足业务性能要求的程度。比如,网络部件失效虽然没有引起连接性故障,但是却造成质量指标下降、平均延时增加、线路阻塞等现象。 x0dx0ax0dx0a  可靠性主要表现在硬件可靠性、软件可靠性、人员可靠性、环境可靠性等方面。硬件可靠性最为直观和常见。软件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程序成功运行的概率。人员可靠性是指人员成功地完成工作或任务的概率。人员可靠性在整个系统可靠性中扮演重要角色,因为系统失效的大部分原因是人为差错造成的。人的行为要受到生理和心理的影响,受到其技术熟练程度、责任心和品德等素质方面的影响。因此,人员的教育、培养、训练和管理以及合理的人机界面是提高可靠性的重要方面。环境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环境内,保证网络成功运行的概率。这里的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和电磁环境。

相关推荐

可靠性的定义

可靠性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正常运行的概率。通俗地说,可靠性就是指一个系统或产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出现故障的程度。可靠性通常用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来衡量,即平均无故障时间。MTBF越长,表示该系统或产品越可靠。可靠性与安全性密切相关,因为一个不可靠的系统或产品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提高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为了提高可靠性,需要进行充分的测试和验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消除潜在的故障点和缺陷。
2023-09-14 07:07:451

可靠性的解释可靠性的解释是什么

可靠性的词语解释是:可靠性kěkàoxìng。(1)真实可信方面的性能特点。可靠性的词语解释是:可靠性kěkàoxìng。(1)真实可信方面的性能特点。结构是:可(半包围结构)靠(上下结构)性(左右结构)。拼音是:kěkàoxìng。注音是:ㄎㄜˇㄎㄠ_ㄒ一ㄥ_。词性是:名词。可靠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关于可靠性的单词IRDSdependablity关于可靠性的成语求亲靠友六亲无靠苟全性命恶性循环冰山难靠投亲靠友本性难移卖身投靠佛性禅心靠天吃饭关于可靠性的词语苟全性命佛性禅心恶性循环靠天吃饭投亲靠友六亲无靠求亲靠友本性难移卖身投靠关于可靠性的造句1、更大的不可靠性,意味着你需要雇用更多的这类管理员。2、自治服务例行程序的这些类型增加了你的产品的可靠性,耐久性,和运行持续时间,甚至如果程序缺陷复制品的条件是未知的。3、优化系统数据传输模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使其更好地为流域梯级水库群的优化调度服务。4、但的设计理念,以及其承载网络的不可靠性,为的大规模应用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5、这同轴开关的设计从根本上实现最大的可靠性和性能。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可靠性的详细信息
2023-09-14 07:08:051

可靠性的意思可靠性的意思是什么

可靠性的词语解释是:可靠性kěkàoxìng。(1)真实可信方面的性能特点。可靠性的词语解释是:可靠性kěkàoxìng。(1)真实可信方面的性能特点。拼音是:kěkàoxìng。注音是:ㄎㄜˇㄎㄠ_ㄒ一ㄥ_。词性是:名词。结构是:可(半包围结构)靠(上下结构)性(左右结构)。可靠性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关于可靠性的单词dependablityIRDS关于可靠性的成语苟全性命靠天吃饭六亲无靠冰山难靠卖身投靠投亲靠友本性难移佛性禅心求亲靠友恶性循环关于可靠性的词语投亲靠友卖身投靠苟全性命靠天吃饭佛性禅心恶性循环六亲无靠求亲靠友本性难移关于可靠性的造句1、这同轴开关的设计从根本上实现最大的可靠性和性能。2、然后对影响气动肌肉橡胶管强度与可靠性的因素进行定性分析。3、优化系统数据传输模式,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使其更好地为流域梯级水库群的优化调度服务。4、更大的不可靠性,意味着你需要雇用更多的这类管理员。5、电动执行机构主要优点是驱动源方便,但价格高,可靠性、防水防爆不如气动执行机构,所以应优先选用气动式。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可靠性的详细信息
2023-09-14 07:08:131

可靠性是指

可靠性是指真实可信方面的性能特点。可靠性定义:可靠性定义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度量指标包括:1、可靠度可靠度是可靠性的量化指标,即系统或产品在规定条件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可靠度是时间的函数,常用R(t)表示,称为可靠度函数。2、故障率(失效率)指工作到t时刻尚未发生故障的产品,在该时刻后单位时间内发生故障的概率。故障率也是时间的函数,称为故障率函数。3、平均寿命(或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对非维修产品称平均寿命,对于维修产品来说,称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或平均故障间隔时间。4、维修度维修度是指维修产品发生故障后,在规定条件(备件贮备、维修工具、维修方法及维修技术水平等)和规定时间内能修复的概率,它是维修时间τ的函数,称为维修度函数。可靠性的区分及提高措施:1、可靠性的狭义与广义区分狭义的可靠性是产品在使用期间没有发生故障的性质。广义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而这种满意程度或信赖程度是从主观上来判定的。2、提高可靠性的具体措施机械传动系统力求结构简单、传动链短、零件数少、调节环节少、连接可靠,设法提高系统中最低可靠度的零部件的可靠度。尽量选择可靠度高的标准件。对紧固件应采取防松措施,以增加其可靠度,手动操作装置应有联锁装置,以防误操作。结构布置要便于检查和维修,合理规定设备维修周期,必要时增加备用系统,在关键设备或关键部位,设置状态监测系统或装置,设置过载保护装置和自动停机装置。
2023-09-14 07:08:211

可靠性是什么意思

问题一:可靠性是什么意思呢? 可靠性,即relibility 可靠性是指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通常可通过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间隔等来评价产品的可靠性。 可用性是指在某个考察时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或时间占有率期望值。考察时间为指定瞬间,则称瞬时可用性;考察时间为指定时段,则称时段可用性;考察时间为连续使用期间的任一时刻,则称固有可用性。它是衡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后实际使用的效能,是设备或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维护支持性的综合特性。 问题二:可靠性是什么意思?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可通过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间隔等来评价产品的可靠性。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问题三:可靠性是什么意思? 产品、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 这里的产品可以泛指任何系统、设备和元器件。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 - - 请采纳 问题四:可靠性什么意思 产品可靠性 可靠性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狭义的可靠性是产品在使用期间没有发生故障的性质。 2、广义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而这种满意程度或信赖程度是从主观上来判定的。 问题五:可靠性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提问太笼统了,对于产品来说,可靠性是产品性能得以发挥的保证,是产品的重要质量指标! 问题六:可靠性理论指的是什么? 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涉及产品、规定条件、规定时间、规定功能和能力5个因素。其中,规定时间是可靠性定义的核心,规定时间的长短随着产品对象不同和使用目的不同而异。因此,讨论可靠性时必须事先规定任务时间。规定条件是指使用产品的环境条件、使用和保障条件(如负荷条件和工作方式等)。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条件;负荷条件包括工作电压、电流和机械应力等;工作方式包括连续工作方式和间断工作方式。规定条件对产品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同一产品的可靠性也可能会不一样。因此,讨论可靠性时一定要明确规定工作条件。规定功能是对产品故障规定判断的依据,常用产品的各种性能指标来描述产品的功能。能力是各种可靠性指标,这些指标是对可靠性的定量描述,以便说明产品可靠性的程度。常用的可靠性指标有“可靠度”、“平均寿命”和“失效率”等。 可靠性理论涉及面很广,需要从科研、设计、试验、制造、运输、贮存直到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施。基本内容如表4-1所示。 产品的质量指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包含了可靠性指标,然而产品的可靠性的研究又是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一切质量活动除了要保证产品的性能和经济性、安全性外,更重要的是保证产品稳定可靠。企业应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环境下开展相应的可靠性活动。 问题七:什么汽车可靠性? 通常配置简单高科技设备少得车可靠性比较高,豪华车 *** 高科技一矗价格高昂但是小毛病任然不少。丰田的越野车 fj酷路泽 可靠性就比较高,(故障率相对较低)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这款车非常简单,没什么先进设备。而路虎系列故障率就要高些,因为路虎的高科技设备比较多。 问题八:通信中可靠性和安全性是什么意思 通信中的可靠性是指通信不能中断,传输不能出错,安全性是指传输的信息不能被轻易获取和破译。不知我的理解对不对。 问题九:质量可靠性和保证体系是什么意思 可靠性是保障质量的前提,没有可靠性就谈不上质量。 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系统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是指企业为生产出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满足质量监督和认证工作的要求,建立的必需的全部的有计划的系统的企业活动。它包括对外向用户提供必要保证质量的技术和管理“证据”,这种证据,虽然往往是以书面的质量保证文件形式提供的,但它是以现实的内部的质量保证活动作为坚实后盾的,即表明该产品或服务是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中完成的,具有足够的管理和技术上的保证能力。 在合同环境中,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单位取得建设单位信任的手段,使人们确信某产品或某项服务能满足给定的质量要求。 问题十:什么是产品的可靠性? 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可靠性包含了耐久性、可维修性、设计可靠性三大要素。 耐久性:产品使用无故障性或使用寿命长就是耐久性。例如,当空间探测卫星发射后,人们希望它能无故障的长时间工作,否则,它的存在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但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任何产品不可能100%的不会发生故障。 可维修性:当产品发生故障后,能够很快很容易的通过维护或维修排除故障,就是可维修性。象自行车、电脑等都是容易维修的,而且维修成本也不高,很快的能够排除故障,这些都是事后维护或者维修。而象飞机、汽车都是价格很高而且非常注重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这一般通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来大大延长它的使用寿命,这是预防维修。产品的可维修性与产品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即与设计可靠性有关。 设计可靠性:这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由于人――机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人在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差错和操作使用环境的这种因素影响,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产品的易使用性和易操作性,这就是设计可靠性。一般来说,产品的越容易操作,发生人为失误或其他问题造成的故障和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发生了故障或者安全性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和预防措施就非常重要。例如汽车发生了碰撞后,有气囊保护。
2023-09-14 07:08:501

什么是可靠性?

问题一:什么是可靠性? 在你有不同的事物面前他的可靠性都是不一样的呀!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一般所说的“可靠性”指的是“可信赖的”或“可信任的”。我们说一个人是可靠的,就是说这个人是说得到做得到的人,而一个不可靠的人是一个不一定能说得到做得到的人,是否能做到要取决于这个人的意志、才能和机会。同样,一台仪器设备,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就能工作,则说它是可靠的;而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有时工作,有时不工作,则称它是不可靠的。问题二:什么汽车可靠性? 通常配置简单高科技设备少得车可靠性比较高,豪华车 *** 高科技一矗价格高昂但是小毛病任然不少。丰田的越野车 fj酷路泽 可靠性就比较高,(故障率相对较低)直接原因就是因为这款车非常简单,没什么先进设备。而路虎系列故障率就要高些,因为路虎的高科技设备比较多。 问题三:可靠性是什么意思呢? 可靠性,即relibility 可靠性是指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通常可通过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间隔等来评价产品的可靠性。 可用性是指在某个考察时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或时间占有率期望值。考察时间为指定瞬间,则称瞬时可用性;考察时间为指定时段,则称时段可用性;考察时间为连续使用期间的任一时刻,则称固有可用性。它是衡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后实际使用的效能,是设备或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维护支持性的综合特性。问题四:什么是产品的可靠性? 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可靠性包含了耐久性、可维修性、设计可靠性三大要素。 耐久性:产品使用无故障性或使用寿命长就是耐久性。例如,当空间探测卫星发射后,人们希望它能无故障的长时间工作,否则,它的存在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但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任何产品不可能100%的不会发生故障。 可维修性:当产品发生故障后,能够很快很容易的通过维护或维修排除故障,就是可维修性。象自行车、电脑等都是容易维修的,而且维修成本也不高,很快的能够排除故障,这些都是事后维护或者维修。而象飞机、汽车都是价格很高而且非常注重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这一般通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来大大延长它的使用寿命,这是预防维修。产品的可维修性与产品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即与设计可靠性有关。 设计可靠性:这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由于人――机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人在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差错和操作使用环境的这种因素影响,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产品的易使用性和易操作性,这就是设计可靠性。一般来说,产品的越容易操作,发生人为失误或其他问题造成的故障和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发生了故障或者安全性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和预防措施就非常重要。例如汽车发生了碰撞后,有气囊保护。问题五:什么是电信级可靠性? 电信的服务费虽然很贵,但是其网络和电话信号都是全国首屈一指的稳定流畅,很少发生故障。所以一旦出现电信级可靠性就是指这个信号非常的稳定,故障率非常的低。电信级的可靠性在信号传输领域就类似于“顶级高手档次”的意思 问题六:可靠性是什么意思?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可通过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间隔等来评价产品的可靠性。 希望高顿网校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问题七:可靠性理论指的是什么? 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涉及产品、规定条件、规定时间、规定功能和能力5个因素。其中,规定时间是可靠性定义的核心,规定时间的长短随着产品对象不同和使用目的不同而异。因此,讨论可靠性时必须事先规定任务时间。规定条件是指使用产品的环境条件、使用和保障条件(如负荷条件和工作方式等)。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条件;负荷条件包括工作电压、电流和机械应力等;工作方式包括连续工作方式和间断工作方式。规定条件对产品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同一产品的可靠性也可能会不一样。因此,讨论可靠性时一定要明确规定工作条件。规定功能是对产品故障规定判断的依据,常用产品的各种性能指标来描述产品的功能。能力是各种可靠性指标,这些指标是对可靠性的定量描述,以便说明产品可靠性的程度。常用的可靠性指标有“可靠度”、“平均寿命”和“失效率”等。 可靠性理论涉及面很广,需要从科研、设计、试验、制造、运输、贮存直到使用和维护等方面进行研究和实施。基本内容如表4-1所示。 产品的质量指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包含了可靠性指标,然而产品的可靠性的研究又是质量管理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一切质量活动除了要保证产品的性能和经济性、安全性外,更重要的是保证产品稳定可靠。企业应在不同时期、不同的环境下开展相应的可靠性活动。 问题八:可靠性是什么意思? 产品、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 这里的产品可以泛指任何系统、设备和元器件。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 - - 请采纳问题九:可靠性什么意思 产品可靠性 可靠性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1、狭义的可靠性是产品在使用期间没有发生故障的性质。 2、广义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而这种满意程度或信赖程度是从主观上来判定的。
2023-09-14 07:09:001

可靠性包括

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它涉及产品、规定条件、规定时间、规定功能和能力5个因素。其中,规定时间是可靠性定义的核心,规定时间的长短随着产品对象不同和使用目的不同而异。对一个产品来说,如果规定的任务时间很短,它可能是可靠的;若规定的任务时间很长,它就可能不可靠了。因此,讨论可靠性时必须事先规定任务时间。规定条件是指使用产品的环境条件、使用和保障条件(如负荷条件和工作方式等)。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噪声、振动等条件;负荷条件包括工作电压、电流和机械应力等;工作方式包括连续工作方式和间断工作方式。规定条件对产品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在不同的使用条件下,同一产品的可靠性也可能会不一样。因此,讨论可靠性时一定要明确规定工作条件。规定功能是对产品故障规定判断的依据,常用产品的各种性能指标来描述产品的功能。经试验,如果产品的各项规定的性能指标都已达到,则认为该产品完成了规定功能,否则称该产品不具有规定功能。能力是各种可靠性指标,这些指标是对可靠性的定量描述,以便说明产品可靠性的程度。常用的可靠性指标有“可靠度”、“平均寿命”和“失效率”等。
2023-09-14 07:09:092

什么是可靠性?

产品、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意义1)高可靠性产品才能满足现代技术和生产的需要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特点之一是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是由许多零部件组成,生产线上一台设备出了故障,则会导致整条线停产,这就要求组成线上的产品要有高可靠性,上边提到的Appolo宇宙飞船正是由于高可靠性,才一举顺利完成登月计划。现代生产技术发展的另一特点设备结构复杂化,组成设备的零件多,其中一个零件发生故障会导致整机失效。如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就是因为火箭助推器内橡胶密封圈因温度低而失效,导致航天飞机爆炸和七名宇航员遇难及重大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只有高可靠性产品才能满足现代技术和生产的需要。2)高可靠性产品可获得高的经济效益提高产品可靠性可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如美国西屋公司为提高某产品的可靠性,曾作了一次全面审查,结果是所得经济效益是为提高可靠性所花费用的100倍。另外,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提高了还可大大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1961年美国国防部预算中至少有25%用于维修费用。苏联过去有资料统计,在产品寿命期内下列产品的维修费用与购置费用之比为:飞机为5倍,汽车为6倍,机床为8倍,军事装置为10倍,可见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会大大降低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3)高可靠性产品,才有高的竞争能力只有产品可靠性提高了,才能提高产品的信誉,增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力。日本的汽车曾一度因可靠性差,在美国造成大量退货,几乎失去了美国市场。日本总结了经验,提高了汽车可靠性水平,因此使日本汽车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很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现又面临加入WTO,挑战是严峻的。我们面临的是世界发达国家的竞争,如果我们的产品有高的可靠性,那就能打入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从而获得巨大经济效益,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相反,则会被别国挤出市场,甚至失去部分国内市场,由此可见生产高可靠性的产品的重要性实施:一、制定可靠性工作计划二、执行可靠性测试三、可靠性增长
2023-09-14 07:09:191

什么是可靠性

  产品、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  这里的产品可以泛指任何系统、设备和元器件。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可靠性包含了耐久性、可维修性、设计可靠性三大要素。
2023-09-14 07:09:315

计算机安全属性中的可靠性是指什么

计算机安全属性中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计算机安全就是保护计算机硬件、软件、数据不因偶然的或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计算机安全通常包含如下属性:可用性、可靠性、完整性、保密性、不可抵赖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等其他属性。可用性:就是指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能访问资源与得到服务。可靠性:就是指系统在规定条件下与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完整性:就是指信息不被偶然或蓄意地删除、修改、伪造、乱序、重放、插入等破坏。保密性:就是指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经授权的实体。不可抵赖性:就是指通信双方对其收、发过的信息均不可抵赖,也称不可否认性。可控性:对信息的传播及内容具有控制能力。可审性:就是指系统内所发生的与安全有关的操作均有说明性记录可查。
2023-09-14 07:09:482

计算机安全属性中的可靠性是指什么

计算机安全属性中的可靠性是指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计算机的安全属性包括:保密性、完整性、不可抵赖性、可靠性还有计算机存储数据的安全,计算机硬件安全。计算机安全中最重要的是存储数据的安全,其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计算机病毒、非法访问、计算机电磁辐射、硬件损坏等。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对外部环境有一定的要求,即计算机周围的环境应尽量保持清洁、温度和湿度应该合适、电压稳定,以保证计算机硬件可靠的运行。计算机安全的另外一项技术就是加固技术,经过加固技术生产的计算机防震、防水、防化学腐蚀,可以使计算机在野外全天候运行。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进步,各种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速而又崭新的时代,计算机已经从功能单一、体积较大发展到了功能复杂、体积微小、资源网络化等。计算机的未来充满了变数,性能的大幅度提高是不可置疑的,而实现性能的飞跃却有多种途径。不过性能的大幅提升并不是计算机发展的唯一路线,计算机的发展还应当变得越来越人性化,同时也要注重环保等等。计算机从出现至今,经历了机器语言、程序语言、简单操作系统和Linux、Macos、BSD、Windows等现代操作系统四代,运行速度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第四代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经达到几十亿次每秒。计算机也由原来的仅供军事科研使用发展到人人拥有,计算机强大的应用功能,产生了巨大的市场需要,未来计算机性能应向着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巨型化的方向发展。
2023-09-14 07:10:231

什么是结构的可靠性?可靠性包括哪些内容?

结构的可靠性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时间(设计基准期,一般取50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正常设计、正常施工、正常使用和正常维护)下,完成预定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的能力。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2023-09-14 07:10:421

可靠性是什么意思呢?

可靠性,即relibility可靠性是指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通常可通过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间隔等来评价产品的可靠性。可用性是指在某个考察时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或时间占有率期望值。考察时间为指定瞬间,则称瞬时可用性;考察时间为指定时段,则称时段可用性;考察时间为连续使用期间的任一时刻,则称固有可用性。它是衡量设备在投入使用后实际使用的效能,是设备或系统的可靠性、可维护性和维护支持性的综合特性。
2023-09-14 07:10:531

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区别

可靠性的量化指标是周期内系统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可用性的量化指标是周期内系统无故障运行的总时间。一般提高可靠性的同时,也同时提高了可用性。
2023-09-14 07:11:044

设备可靠性是什么意思

设备可靠性是什么意思 设备可靠性是什么意思?设备的可靠性对于所有设备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指标。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设备可靠性是什么意思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设备可靠性是什么意思1 是指系统、设备或零部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设备可靠性分析 为保证设备的长时间无故障运行而进行的分析处理过程,这就是设备的可靠性分析。设备的可靠性差会导致设备发生故障的概率很大。 所谓可靠性,是指设备机能在时间上的稳定性程度,或者说在一定时间内,不发生问题的程度(概率)。 设备性能 当固有可靠性低或使用可靠性低,或这两种可靠性都低时,设备就有可能发生故障。对故障采取对策,重要的是对故障原因在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上进行识别。当固有可靠性提高时,提高使用可靠性就比较容易;而当固有可靠性低时,要提高使用可靠性就十分困难。因此,从根本上讲,要防止故障的发生,最有效的对策就是注意设备固有可靠性的形成,即重视设备的设计、制造、安装和调试全过程。 设备可靠性是什么意思2 机械设备可靠性指标有哪三个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则的条件下和规则的时刻内,完结规则功用的能力。任何产品不论是机械、电子,还是机电一体化 产品都有必定的可靠性,产品的可靠性与实验、规划和产品的保护有着很大的联系。衡量可靠性的指标很多。 机械设备可靠性指标 1、可靠度R(t),即产品在规则条件下、规则时刻内完结规则功用的概率,亦称平均无故障时刻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 2、平均维修时刻MTTR是指产品从发现故障到康复规则功用所需求的时刻; 3、失效率λ(t),是指产品在规则的使用条件下使用到时刻t后,产品失效的概率。 产品的可靠性改变一般都有必定的规律,其特征曲线形状像浴盆,通常称之为“浴盆曲线”。在实验和规划初期,因为产品规划制造中的错误、软件不完善以及元器件筛选不够等原因此形成早期失效率高;通过批改规划、改进工艺、老化元器件、以及整机试验等,使产品进入安稳的偶然失效期;使用一般时刻后,因为器件耗费、整机老化以及保护等原因,产品进入了耗费失效期。这就是可靠性特征曲线呈“浴盆曲线”型的原因。衡量一个电子产品、尤其是工业类产品很常用的是MTBF,也就是平均无故障时刻。 设备可靠性是什么意思3 什么是系统可靠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机器、技术装备、交通工具和探索工具越来越复杂。这些机器和设备等的可靠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我们把这种可靠性称为系统可靠性。系统愈复杂,若可靠性达不到较高的指标要求,则系统出故障的可能性愈大、造成的损失也愈大。这些损失可能是经济上的"、信誉上的,甚至是造成生命安全或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譬如导航系统的不可靠或工作失误可导致飞机坠毁;飞机在着陆时,其控制系统如不能将飞机的滑翔轮子可靠地弹出,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现代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当然也应包括可靠性。但是如果处理不当,系统可靠性没有得到足够保证,那么它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试设想一下,假如在一次重要选举当中,采用计算机统计投票结果,却由计算机失误而打乱了进程,选出一个不该当选的领导人来,将是多么可笑。因此愈是走向现代化,愈要注意可靠性。 因此,人们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和改善系统可靠性。没有可靠性作基础的系统只能是空中楼阁。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一方面要提高构成系统的各元件本身的可靠性,如:要提高飞机的可靠性,首先要提高发动机、控制系统、导航系统等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要提高系统承受误操作的可靠性。例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出尽风头,它不仅能准确可靠地在空中击毁敌方导弹,而且在没有发现目标时,将在空中自行销毁,不造成损失。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要从系统的设计着手。要使系统的元器件工作在正常状态下,没有过载超负荷等现象的发生,并且要有一定的裕度。也可以采用冗余贮备,使系统即使有个别元器件或设备出现故障仍能正常工作,譬如大型客机拥有四个发动机,中型客机拥有两个发动机。也就是说有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有另一个设备顶替它工作。当然冗余设备有可能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但是如果设计得合理,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使系统的可靠性有很大的提高,是完全值得的。
2023-09-14 07:11:261

什么是产品可靠性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产品的预期寿命内,完成规定功能达到设计目的的能力。由于产品故障停机会影响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已不满足于一般的功能与性能的保证,产品是否可靠、是否好修、维护保养费高不高、寿命长不长等都对用户的购买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宁可花较高的价钱去买质量好、可靠性有保障的产品是用户的消费趋向。事实证明,无论哪个国家,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产品的国际地位、声誉及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日本甚至把可靠性当作“国家兴旺”的大事来抓。[1]产品、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这里的产品可以泛指任何系统、设备和元器件。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规定条件”包括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例如同一型号的汽车在高速公路和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其可靠性的表现就不大一样,要谈论产品的可靠性必须指明规定的条件是什么。“规定时间”是指产品规定了的任务时间;随着产品任务时间的增加,产品出现故障的概率将增加,而产品的可靠性将是下降的。因此,谈论产品的可靠性离不开规定的任务时间。例如,一辆汽车在在刚刚开出厂子,和用了5年后相比,它出故障的概率显然小了很多。“规定功能”是指产品规定了的必须具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所要求产品功能的多少和其技术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可靠性指标的高低。例如,电风扇的主要功能有转叶,摇头,定时,那么规定的功能是三者都要,还是仅需要转叶能转能够吹风,所得出的可靠性指标是大不一样的。可靠性的评价可以使用概率指标或时间指标,这些指标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失效前时间、有效度等。典型的失效率曲线是浴盆曲线,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早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减形式,即新产品失效率很高,但经过磨合期,失效率会迅速下降。偶然失效期的失效率为一个平稳值,意味着产品进入了一个稳定的使用期。耗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增形式,即产品进入老年期,失效率呈递增状态,产品需要更新。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可以是:对元器件进行筛选;对元器件降额使用,使用容错法设计(使用冗余技术),使用故障诊断技术等。可靠性主要包括电路可靠性及元器件的选型有必要时用一定仪器检测。
2023-09-14 07:11:461

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哪三个方面?

结构的可靠性:(1)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例如,厂房结构平时受自重、吊车、风和积雪等荷载作用时,均应坚固不坏,而在遇到强烈地震、爆炸等偶然事件时,容许有局部的损伤,但应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而不发生倒塌。(2)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吊车梁变形过大会使吊车无法正常运行,水池出现裂缝便不能蓄水等,都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的控制。(3)耐久性。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例如,不致因混凝土的老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而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结构可靠性的两个层次结构可靠性理论分为结构元部件可靠性理论和结构系统可靠性理论两个层次。1、结构元部件可靠性理论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20年代,50年代前后开始引起广泛关注。2、结构系统可靠性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主要数学基础是概率论、随机过程理论、决策论、博弈论和组合数学,主要计算手段是有限元法、边界元法和随机网络分析技术。结构系统可靠性理论中的系统有两个含义:第一,系统是由结构单元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关系的组台体。第二,系统失效有明确的演化历程,失效过程中系统的拓扑结构将发生明确的变化。附加第二条限制性条款的原因是,对于随机结构系统,如果在整个分析过程中假定其拓扑结构不发生演化的话,则其可靠性分析和元件的可靠性分析之问没有本质的区别。
2023-09-14 07:11:541

可用性可靠性,别再傻傻分不清

可靠性和可用性,看起来像,其实完全两回事。 先看官方定义:可用性是产品在任意随机时刻需要和开始执行任务时,处于可工作或可使用状态的程度,其概率就是可用度。可靠性是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其概率就是可靠度。 有点绕,老是记不住对吧?说白话解释一下: 可靠性是 用的时候一直能用 ,怎么评价可靠?就是不容易坏(故障)嘛。 可用性是 想用的时候随时能用 ,怎么评价可用?要么就是不容易坏,要么就是坏了马上就修好,无缝链接不耽误事嘛。 但是呢,你设计我来用, 使用方 和 制造方 的感受常常是不同的。于是这两性衍生出了合同指标和使用指标。 合同指标是一种理想条件。只跟怎么设计用什么造有关,真材实料才能造的可靠;使用指标是现实条件。和怎么造怎么用都有关,再好的东西,不按规矩瞎用也是容易坏的。 可靠性分基本可靠性和任务可靠性 基本可靠性,造出来就这样了,只要有一个地方坏了,那就是坏了。所以呢,基本可靠性模型必须是个 串行的 。他就跟制造方怎么设计制造有关,常作为合同指标。可靠性好就是不容易坏嘛,假定设备不是好就是坏,在可靠性参数中,一般选择MTBF-平均故障间隔时间。就是多久坏一次,这个时间越长说明可靠性水平越好。 问题来了。所有设备都有MTBF吗? 可不是的哦,只有能修好的设备才用MTBF来衡量可靠性指标。 那不能修好的呢,就变成了能用多久?坏了就该扔嘛,也就是MTTF-平均寿命间隔时间。 举个栗子,电路板是能修的,给他分点MTBF没错。纯结构件的,坏了就换新的,咱甭硬给它分指标了…… 再啰嗦一下基本可靠性其实是硬件可靠性和软件可靠性的综合,可是软件可靠性一般来说是很高(难算)的,不容易坏。所以工程上分配和预计的时候基本就只看硬件,已经简化了,但是,别只统计元器件的失效数据,焊点接插件也要考虑考虑嘛。 任务可靠性,只要能用就不算坏。所以呢,任务可靠性跟设备功能有关。其模型可以是并联、表决或者混合的,设计的时候搞点备份,这个坏了还有那个,就能大大提高任务可靠性水平。 基本可靠性高任务可靠性肯定也高。不过也是蛮悲伤的,反过来就不一定成立了。提高任务可靠性,最有效措施就是增加冗余和备份,但备份多了成本就大,不仅如此,器件多了基本可靠性还差了,更悲伤的是增加备份以后结构变复杂了,维修性和测试性也受影响。 那么如何提高任务可靠性? 最简单的办法,好好的写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啊。 最直接的办法,努力提高软件可靠性啊。 可用度分固有可用度和使用可用度 固有可用度,属合同指标,反应设计水平,坏了就修好。只跟可靠性和维修性水平有关。简单粗暴的说就是没故障的时间和总时间之比,总时间就是没坏的时间加修的时间。经常用到下面这个公式: 弱弱的提醒,其实这个公式只适用于可以修的且连续工作的设备。有的设备有寿命或使用次数,要定检要校准,维修还要分预防性的还是修复性的,情况很复杂的话就不要不分析就乱套用…… 使用可用度呢,用户就关心这个,就是能工作的时间与总时间之比。不仅要考虑多久会坏,还要想坏了多久能找人修?修多久能修好?提一个指标能够至少考察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三性水平。 注意:论证的时候提这个,签合同的时候一般就转化合同指标。因为这玩意涉及到方方面面,评价起来老费劲的。提了容易回答难。 ps:此处懒得放公式了,放了怕套错…… 考核方法和指标一对一,使用指标和合同指标考核方法不一样。 系统一般提可用度。默认是固有可用度。也有提使用、运行、瞬时、可达等等的可用度,那就别硬套了哈…… 设备一般提可靠性指标。最常见MTBF,不过也有目标值、检验值、设计值、预计值、上限值、下限值等等各种都是不一样啊不一样…… 先说说最低可接受值和规定值吧。规定值高于最低可接受值。 最低可接受值是指导检验的。是验收底线不可突破,做试验的时候你要回答。 规定值呢,是指导设计的。是可靠性分配的基础,预计的底线。 可靠性指标一般用可靠性鉴定试验来考核,特点是费用贵时间长效果好。没钱或者没时间可以用加速试验方案。在不成了外场用使用数据来进行点估计或者区间估计来评估也是可以的。 可用性指标呢,可以结合内外场试验数据评价,也可以由用户试用后综合评述。 大概就是这样,能分清楚了吗?
2023-09-14 07:12:121

系统的可靠性 名词解释

系统可靠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机器、技术装备、交通工具和探索工具越来越复杂。这些机器和设备等的可靠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我们把这种可靠性称为系统可靠性。系统愈复杂,若可靠性达不到较高的指标要求,则系统出故障的可能性愈大、造成的损失也愈大。这些损失可能是经济上的、信誉上的,甚至是造成生命安全或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譬如导航系统的不可靠或工作失误可导致飞机坠毁;飞机在着陆时,其控制系统如不能将飞机的滑翔轮子可靠地弹出,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现代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当然也应包括可靠性。但是如果处理不当,系统可靠性没有得到足够保证,那么它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试设想一下,假如在一次重要选举当中,采用计算机统计投票结果,却由计算机失误而打乱了进程,选出一个不该当选的领导人来,将是多么可笑。因此愈是走向现代化,愈要注意可靠性。 因此,人们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和改善系统可靠性。没有可靠性作基础的系统只能是空中楼阁。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一方面要提高构成系统的各元件本身的可靠性,如:要提高飞机的可靠性,首先要提高发动机、控制系统、导航系统等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要提高系统承受误操作的可靠性。例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出尽风头,它不仅能准确可靠地在空中击毁敌方导弹,而且在没有发现目标时,将在空中自行销毁,不造成损失。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要从系统的设计着手。要使系统的元器件工作在正常状态下,没有过载超负荷等现象的发生,并且要有一定的裕度。也可以采用冗余贮备,使系统即使有个别元器件或设备出现故障仍能正常工作,譬如大型客机拥有四个发动机,中型客机拥有两个发动机。也就是说有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有另一个设备顶替它工作。当然冗余设备有可能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但是如果设计得合理,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使系统的可靠性有很大的提高,是完全值得的。
2023-09-14 07:12:222

可靠性试验按性质可分为哪四类

可靠性试验按性质可分为四类是:环境类、机械类、寿命类、表面处理。具体如下:(1)可靠性环境试验。该项试验包括的项目较多,主要有:①气候条件,如温度、湿度、气压、风雪、盐雾、腐蚀性气体等,②机械条件,如振动、冲击、离心、碰撞、跌落、失重、噪声、冲击波等,③辐射条件,如太阳辐射,核辐射等。(2)寿命试验。寿命试验是可靠性试验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通过这种试验,可以了解产品工作的寿命特征、失效规律,并算出产品失效率和平均寿命等可靠性指标。产品的寿命试验,按时间长短又可分为长期寿命试验和加速寿命试验。(3)特殊试验。特殊试验就是用特殊的仪器对继电器进行试验和检查。这种试验不仅在可靠性试验中应用,而且在可靠性筛选试验中用得较多。如x射线检查、红外线检查、氦质谱检漏、放射性示踪检漏等。(4)现场使用试验。现场试验的环境条件就是产品使用的实际条件。现场试验时样品可以多些、时间可长些。通过这项试验可以获得实用的统计数据,为改进和提高产品质量提供较准确的依据。拓展资料如下:可靠性试验,是指通过试验测定和验证产品的可靠性。研究在有限的样本、时间和使用费用下,找出产品薄弱环节。可靠性试验是为了解、评价、分析和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而进行的各种试验的总称。
2023-09-14 07:12:501

结构的可靠性包括

结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结构可靠度: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要求。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其定义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可靠度。其“规定的时间”是指设计使用年限;“规定的条件”是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的使用条件,不包括人为的过失影响;“预定的功能”则是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的能力(即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适用性);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耐久性)。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结构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概率p↓s,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失效概率P↓f,p↓f=1-Ps,用以度量结构构件可靠度是用可靠指标β,它与失效概率p↓f的关系为p↓f=ψ(-β)。根据对正常设计与施工的建筑结构可靠度水平的校正结果,并考虑到长期的使用经验和经济后果后,《统一标准》给出构件强度的统-β值:对于安全等级为I级(重要)的构件,延性破坏的,β=3.7;脆性破坏的,β=4.2。对于安全等级为II级(一般)的构件,延性破坏的,β=3.2;脆性破坏的,β=3.7。对于安全等级为III级(次要)的构件,延性破坏的,β=2.7;脆性破坏的,β=3.2。以上这些目标可靠度指标值是在静力荷载条件下采用,对于含有动力荷载的组合作用情况,其目标可靠度一般比上述值低,大约在1~2之间。
2023-09-14 07:13:321

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区别

可用性和可靠性的区别如下:一、本质的不同可用性是在某个考察时间,系统能够正常运行的概率或时间占有率期望值。考察时间为指定瞬间,则称瞬时可用性;考察时间为指定时段,则称时段可用性;考察时间为连续使用期间的任一时刻,则称固有可用性。而可靠性通常是指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二、含义的不同可用性不仅是涉及到界面的设计,也涉及到整个系统的技术水平。可用性是通过人因素反映的,通过用户操作各种任务去评价的。环境期间因素必须被考虑在内,在各个不同领域,评价的参数和指标是不同的,不存在一个普遍适用的评价标准。另外,有关可靠性高可靠性产品才能满足现代技术和生产的需要、高可靠性产品可获得高的经济效益、高可靠性产品,才有高的竞争能力。扩展资料:产品可靠性又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其中,固有可靠性通过设计、制造的过程来保证,很大程度上受设计者和制造者的影响。而使用可靠性依赖于产品的使用环境,操作的正确性,保养与维修的合理性,所以它很大程度上受使用者的影响。可靠性的评价可以使用概率指标或时间指标,这些指标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失效前时间、有效度等。典型的失效率曲线是浴盆曲线,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可用性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产品可靠性
2023-09-14 07:13:531

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区别与联系

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区别与联系 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区别与联系,稳定性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通常稳定性是指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随时间不变化的能力。以下是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区别与联系 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区别与联系1 有些人认为一台设备稳定性就是设备可靠性,这种看法有失偏颇。 区别: 就拿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来说吧,它的稳定性能指的是设备在运行阶段,能够一直持续、稳定、平稳、平衡的状态的。 而可靠性是指生活污水处理设备或整个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靠性高意味着故障率低、寿命长、售后服务和维修成本低。 同时可靠性是评价设备创新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与国外发达国家产品和技术相比,国产科学仪器设备虽然技术指标差距不大,但可靠性方面和国外产品差距很大。 关系 :可靠性是通过稳定性提现出来的,是建立在稳定性的基础上。都是一个设备赢得用户认同和信任度的一个指标,所以很多的时候,大家都将其看作是信任度和设备好坏的指标。 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区别与联系2 1、机床精度稳定性技术 规定工作期间内保持机床所要求精度称精度稳定性机床精度稳定性主要取 决于机床本身设计制造、装配磨损同与使用维护密切关系机床产程设 计制造技术、装配技术、设备维护技术及关键部件选用与机床精度稳定性密切相关使用程精度衰退 2、机床靠性技术 机床靠性指机床规定条件规定间内完规定功能能力机床靠性高意味 着故障率低、寿命、售服务维修本低提高机床靠性提高机床整体性能技术关键 打比要求加工100件机床加工完100件检测发现数精度合格说明精度稳定性加工50件坏说明靠性概意思,组桩祖着租住 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区别与联系组桩祖着租住 设备稳定性和可靠性的区别与联系3 稳定性是指“测量仪器保持其计量特性随时间恒定的能力。 通常稳定性是指测量仪器的计量特性随时间不变化的能力。若稳定性不是对时间而言,而是对其他量而言,则应该明确说明。稳定性可以进行定量的表征,主要是确定计量特性随时间变化的关系。自动控制系统的种类很多,完成的功能也千差万别,有的用来控制温度的变化,有的却要跟踪飞机的飞行轨迹。但是所有系统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才能够正常地工作,也就是要满足稳定性的要求。 仪器测量 通常可以用以下两种方式:用计量特性变化某个规定的量所需经过的时间,或用计量特性经过规定的时间所发生的变化量来进行定量表示。例如:对于标准电池,对其长期稳定性(电动势的年变化幅度、和短期稳定性(3~5天内电动势变化幅度、均有明确的要求;如量块尺寸的稳定性,以其规定的长度每年允许的最大变化量(微米/年、来进行考核,上述稳定性指标均是划分准确度等级的重要依据。 对于测量仪器,尤其是基准、测量标准或某些实物量具,稳定性是重要的计量性能之一,示值的稳定是保证量值准确的基础。测量仪器产生不稳定的因素很多,主要原因是元器件的老化、零部件的磨损、以及使用、贮存、维护工作不仔细等所致。测量仪器进行的周期检定或校准,就是对其稳定性的一种考核。稳定性也是科学合理地确定检定周期的重要依据之一。 [1] 示例 什么叫稳定性呢?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稳定性的概念。一个钢球分别放在不同的两个木块上,A图放在木块的顶部,B图放在木块的底部。如果对钢球施加一个力,使钢球离开原来的位置。A图的钢球就会向下滑落,不会再回到原来的位置。而B图的钢球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会在木块的底部做来回的滚动运动,当时间足够长时,小球最终还是要回到原来的位置。我们说A图的情况就是不稳定的,而B图的情况就是稳定的。 上面给出的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系统,通过它我们对于稳定性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稳定性可以这样定义:当一个实际的系统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时就相当于小球在木块上放置的状态一样、如果受到外来作用的影响时相当于上例中对小球施加的力、,系统经过一个过渡过程仍然能够回到原来的平衡状态,我们称这个系统就是稳定的,否则称系统不稳定。一个控制系统要想能够实现所要求的控制功能就必须是稳定的。在实际的应用系统中,由于系统中存在储能元件,并且每个元件都存在惯性。这样当给定系统的输入时,输出量一般会在期望的输出量之间摆动。此时系统会从外界吸收能量。对于稳定的系统振荡是减幅的,而对于不稳定的系统,振荡是增幅的振荡。前者会平衡于一个状态,后者却会不断增大直到系统被损坏。 判别 既然稳定性很重要,那么怎么才能知道系统是否稳定呢?控制学家们给我们提出了很多系统稳定与否的`判定定理。这些定理都是基于系统的数学模型,根据数学模型的形式,经过一定的计算就能够得出稳定与否的结论,这些定理中比较有名的有:劳斯判据、赫尔维茨判据、李亚谱若夫三个定理。这些稳定性的判别方法分别适合于不同的数学模型,前两者主要是通过判断系统的特征值是否小于零来判定系统是否稳定,后者主要是通过考察系统能量是否衰减来判定稳定性。 当然系统的稳定性只是对系统的一个基本要求,一个令人满意的控制系统必须还要满足许多别的指标,例如过渡时间、超调量、稳态误差、调节时间等。一个好的系统往往是这些方面的综合考虑的结果。 机械设备可靠性指标 1、可靠度Rt、,即产品在规则条件下、规则时刻内完结规则功用的概率,亦称平均无故障时刻MTBF(meantimebetweenfailure); 2、平均维修时刻MTTR是指产品从发现故障到康复规则功用所需求的时刻; 3、失效率λt、,是指产品在规则的使用条件下使用到时刻t后,产品失效的概率。 产品的可靠性改变一般都有必定的规律,其特征曲线形状像浴盆,通常称之为“浴盆曲线”。在实验和规划初期,因为产品规划制造中的错误、软件不完善以及元器件筛选不够等原因此形成早期失效率高;通过批改规划、改进工艺、老化元器件、以及整机试验等,使产品进入安稳的偶然失效期;使用一般时刻后,因为器件耗费、整机老化以及保护等原因,产品进入了耗费失效期。这就是可靠性特征曲线呈“浴盆曲线”型的原因。衡量一个电子产品、尤其是工业类产品很常用的是MTBF,也就是平均无故障时刻。
2023-09-14 07:14:031

计算机的可靠性用什么来表示

正确运行用下列四个标准来判断:①程序不为故障所破坏或停止;②结果不包括由故障所引起的错误;③执行时间不超过一定的限度;④程序运行在允许的领域内。与计算机系统可靠性密切相关的还有系统的可维性和可用性。可维性是指系统可维修的状况,通常用平均修复时间MTRF来表征。可用性就是计算机系统的使用效率,并以系统在任意时刻能正确运行的概率来表示
2023-09-14 07:14:184

什么是可靠性方案?建立可靠性方案有什么意义

就是比较靠谱的计划或者规划。
2023-09-14 07:14:363

产品可靠性的衡量指标有哪六种?

产品可靠性的衡量指标有 可靠度、失效度、故障概率密度、故障率、平均寿命与可靠寿命、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六种。望采纳,谢谢!!!!
2023-09-14 07:14:471

如何理解会计信息的可靠性要求?

可靠性要求:企业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为依据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如实反映符合确认和计量要求的各项会计要素及其他相关信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内容完整。可靠性属于会计信息必备的一个要求,当信息没有重要错误或偏向,并且能够如实反映其拟反映或该反映的情况供使用者作依据时,信息就具备了可靠性。只有会计信息是可靠的,企业才能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报告,否则只会误导投资者和民众,造成损失。
2023-09-14 07:15:514

稳定性和可靠性有什么区别?

稳定性和可靠性是两个与产品或系统性能相关的重要概念。它们有以下区别:1. 定义:稳定性指的是系统或产品能够保持稳定运行的能力,即在各种条件下保持正常工作,不发生意外故障或系统崩溃。可靠性则指的是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内能够按照既定功能和性能要求正常工作的能力,即系统或产品的预期性能和功能能够持续可信地得到满足。2. 产生原因: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系统、产品或服务在各种波动和变化下的性能和工作状态。可靠性则是由系统、产品或服务的设计、制造、组装、操作和维护等因素共同决定。3. 衡量方法:稳定性通常通过对系统、产品或服务的运行记录进行分析,观察其在不同条件下的表现和维持稳定状态的能力。可靠性则可以通过可靠性测试、MTBF(平均无故障时间)等统计方法来进行量化评估。4. 目标:稳定性的目标是确保系统或产品能够在不同条件下保持稳定运行,减少意外故障的发生,提高用户满意度。可靠性的目标是确保系统或产品能够根据既定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在指定的时间和条件下持续达到预期的目标。总体而言,稳定性关注系统或产品的持续稳定运行能力,而可靠性关注系统或产品能够按照要求可靠地完成其既定功能和性能要求。稳定性是可靠性的一部分,它们在确保产品或系统正常运行方面起着互补的作用。
2023-09-14 07:16:191

结构可靠性是指

结构的可靠性:(1)安全性。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结构应能承受可能出现的各种荷载作用和变形而不发生破坏;在偶然事件发生后,结构仍能保持必要的整体稳定性。例如,厂房结构平时受自重、吊车、风和积雪等荷载作用时,均应坚固不坏,而在遇到强烈地震、爆炸等偶然事件时,容许有局部的损伤,但应保持结构的整体稳定而不发生倒塌。(2)适用性。在正常使用时,结构应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如吊车梁变形过大会使吊车无法正常运行,水池出现裂缝便不能蓄水等,都影响正常使用,需要对变形、裂缝等进行必要的控制。(3)耐久性。在正常维护的条件下,结构应能在预计的使用年限内满足各项功能要求,也即应具有足够的耐久性。例如,不致因混凝土的老化、腐蚀或钢筋的锈蚀等而影响结构的使用寿命。
2023-09-14 07:16:281

设备的可靠性是什么?

是指系统、设备或零部件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2023-09-14 07:16:541

结构可靠性的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些方面 结构可靠性的简介

1、结构可靠性一般指结构可靠度,结构可靠度指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工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是工程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 2、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要求。 3、由于影响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存在着不定性,如荷载、材料性能等的变异,计算模型的不完善,制作质量的差异等,而且这些影响因素是随机的,因而工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只能用概率度量。结构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概率;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失效概率。工程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力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将失效概率限制在人们实践所能接受的适当程度上。失效概率愈小,可靠度愈大,两者是互补的。
2023-09-14 07:17:021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

1983年美国IEEE计算机学会对“软件可靠性”作出了明确定义,此后该定义被美国标准化研究所接受为国家标准,1989年我国也接受该定义为国家标准。该定义包括两方面的含义:(1)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2)在规定的时间周期内,在所述条件下程序执行所要求的功能的能力;其中的概率是系统输入和系统使用的函数,也是软件中存在的故障的函数,系统输入将确定是否会遇到已存在的故障(如果故障存在的话)。
2023-09-14 07:17:221

车辆的可靠度是什么?

可靠度: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2023-09-14 07:17:392

可靠性有什么意义啊?

产品、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意义1)高可靠性产品才能满足现代技术和生产的需要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特点之一是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是由许多零部件组成,生产线上一台设备出了故障,则会导致整条线停产,这就要求组成线上的产品要有高可靠性,上边提到的Appolo宇宙飞船正是由于高可靠性,才一举顺利完成登月计划。现代生产技术发展的另一特点设备结构复杂化,组成设备的零件多,其中一个零件发生故障会导致整机失效。如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就是因为火箭助推器内橡胶密封圈因温度低而失效,导致航天飞机爆炸和七名宇航员遇难及重大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只有高可靠性产品才能满足现代技术和生产的需要。2)高可靠性产品可获得高的经济效益提高产品可靠性可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如美国西屋公司为提高某产品的可靠性,曾作了一次全面审查,结果是所得经济效益是为提高可靠性所花费用的100倍。另外,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提高了还可大大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1961年美国国防部预算中至少有25%用于维修费用。苏联过去有资料统计,在产品寿命期内下列产品的维修费用与购置费用之比为:飞机为5倍,汽车为6倍,机床为8倍,军事装置为10倍,可见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会大大降低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3)高可靠性产品,才有高的竞争能力只有产品可靠性提高了,才能提高产品的信誉,增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力。日本的汽车曾一度因可靠性差,在美国造成大量退货,几乎失去了美国市场。日本总结了经验,提高了汽车可靠性水平,因此使日本汽车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很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现又面临加入WTO,挑战是严峻的。我们面临的是世界发达国家的竞争,如果我们的产品有高的可靠性,那就能打入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从而获得巨大经济效益,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相反,则会被别国挤出市场,甚至失去部分国内市场,由此可见生产高可靠性的产品的重要性实施:一、制定可靠性工作计划二、执行可靠性测试三、可靠性增长
2023-09-14 07:18:171

什么是产品的可靠性?

可靠性主要包括电路可靠性及元器件的选型有必要时用一定仪器检测
2023-09-14 07:18:284

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的区别

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的区别 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的区别。可靠性对于所有产品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我已经为大家搜集和整理好了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的区别的相关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的区别1 固有可靠性:产品在设计、制造过程中赋予的固有属性– 产品的开发者可以控制。 使用可靠性:产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表现出的可靠性– 除固有可靠性的影响因素外,还要考虑安装、操作使用、维修保障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是反映电子元器件可靠性的两个重要方面 1、固有可靠性 电子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是设计进去的,制造出来的,它是针对构成电子元器件的原材料性能及制成后在工作过程中所受应力情况,在设计阶段所赋予,在制造过程加以保证得到的。电子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十分重要,它直接关系到电子设备、整机、系统的使用性能,影响着电子设备、整机、系统的可靠性,特别是当前电子元器件在电子设备、整机、系统中的分量明显增加和作用凸现的情况下,电子元器件的固有可靠性尤其受到重视。 2、使用可靠性 使用可靠性是指电子元器件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出的可靠性。影响电子元器件使用可靠性的因素有很多,如自然环境因素、电子元器件本身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条件,还包括电子元器件使用单位合理选用电子元器件、正确使用电子元器件等方面。如果使用不当就会降低电子元器件的可靠性,甚至引起失效。所以,合理选用和正确使用电子元器件是提高其使用可靠性的重要一环。 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的区别2 可靠性和可用性区别简介 可用性(Availability)是关于系统可供使用时间的描述,以丢失的时间为驱动(Be Driven By Lost Time)。可靠性(Reliability)是关于系统无失效时间间隔的描述,以发生的失效个数为驱动(Be Driven By Number of Failure)。两者都用百分数的形式来表示。 在一般情况下,可用性不等于可靠性,只有在没有宕机和失效发生的理想状态下,两者才是一样的。 可用性 可用性最简单的表示形式是: A = Uptime / ( Uptime + Downtime ) 如果我们要讨论一年的可用性,公式的分母就必须至少是8760小时。固有可用性从设计的角度来看待可用性: Ai = MTBF / ( MTBF + MTTR ) 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 MTTR,mean time to repair 或者 Ai = MTTF / ( MTTF + MTTR ) MTTF,mean time to fail MTTR,mean time to replace 从上述公式可以看出。如果平均失效间隔时间(MTBF,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或平均失效前时间(MTTF,mean time to fail)远大于平均修复时间(MTTR,mean time to repair)或者平均恢复时间(MTTR,mean time to replace),那么可用性将很高。同样的,如果平均修复时间或平均恢复时间很小,那么可用性将很高。如果可靠性下降(比如MTTF变小),那么就需要提高可维护性(比如减小MTTR)才能达到同样的可用性。当然对于一定的可用性,可靠性增长了,可维护性也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所以我们可以在可靠性和可维护性之间做出平衡,来达到同样的可用性,但是这两个约束条件必须同步改进。 如果系统操作中没有人为疏忽的"发生,Ai 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最大的可用性了。 在实际环境中,我们采用使用可用性公式。使用可用性公式考虑了人为影响的因素。 A0 = MTBM/ ( MTBM + MDT ) 平均维护间隔时间(MTBM,mean time between maintenance)包括所有纠正的和预防行为的时间(相比 MTBF 只关心失效发生时的维护更切合实际应用)。平均宕机时间(MDT,mean down time)包括所有跟宕机有关的纠正维护(CM,corrective maintenance)时间,MDT中包括了: (1)修复失效过程中如路途、材料等方面造成的延迟时间(相比 MTTR 只关注失效修复时间更切合实际应用) (2)为了防止宕机等失效而做的预防性维护操作(PM,preventive maintenance)时间因为在实际操作中总会有一些人为的延迟和疏忽。因此基于以上两点,A0 在数值上比 Ai 要小,但更接近系统实际的可用性。 下面是一个不同可用性的系统在一年中由于失效而产生的不可工作的时间的例子。具体数据见最后附件(1 年 = 365天*24小时 = 8760 小时,可用性 A = Uptime / ( Uptime + Downtime )): 可靠性 可靠性最简单的表达式可以用指数分布来表示。它表述了随机失效。 R = e^[-(λ*t)] = e^[-(t/Θ)] 其中: t = 运行时间Mission Time (1天,1 周,1月,1年等,可根据要求确定) λ = 失效率 Failure Rate Θ = 1/λ = Mean Time To Failure 或 Mean Time Between Failures 注意,可靠性必须以任务时间作为一个参数去计算结果,当你在听取某产品的可靠性宣传时优要关注,如果时间很短,则不合理。当你置疑失效模式,更要关注指数分布的表达式,因为: (1)利用指数分布估算可靠性并不需要太多的信息作为输入 (2)它可以充分代表由多种失效模式和机制组成的复杂系统 (3)你几乎可以不必跟他人解释其复杂性。 当MTTF 或 MTBF 或 MTBM与运行时间(Mission Timw)相比比较长时,你可用可靠性(Reliability)去度量(如不发生失效的可能性);当MTTF 或 MTBF 或 MTBM跟运行时间相比比较短时,你可用不可靠性(Unreliability)去度量(如发生失效的可能性)。 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的区别3 什么是产品可靠性 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规定时间产品的预期寿命内,完成规定功能达到设计目的的能力。由于产品故障停机会影响生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已不满足于一般的功能与性能的保证,产品是否可靠、是否好修、维护保养费高不高、寿命长不长等都对用户的购买心理产生重要影响,宁可花较高的价钱去买质量好、可靠性有保障的产品是用户的消费趋向。事实证明,无论哪个国家,产品的先进性、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产品的国际地位、声誉及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日本甚至把可靠性当作“国家兴旺”的大事来抓。 产品、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 这里的产品可以泛指任何系统、设备和元器件。产品可靠性定义的要素是三个“规定”:“规定条件”、“规定时间”和“规定功能”。 “规定条件”包括使用时的环境条件和工作条件;例如同一型号的汽车在高速公路和在崎岖的山路上行驶,其可靠性的表现就不大一样,要谈论产品的可靠性必须指明规定的条件是什么。 “规定时间”是指产品规定了的任务时间;随着产品任务时间的增加,产品出现故障的概率将增加,而产品的可靠性将是下降的。因此,谈论产品的可靠性离不开规定的任务时间。例如,一辆汽车在在刚刚开出厂子,和用了5年后相比,它出故障的概率显然小了很多。 “规定功能”是指产品规定了的必须具备的功能及其技术指标。所要求产品功能的多少和其技术指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产品可靠性指标的高低。例如,电风扇的主要功能有转叶,摇头,定时,那么规定的功能是三者都要,还是仅需要转叶能转能够吹风,所得出的可靠性指标是大不一样的。 可靠性的评价可以使用概率指标或时间指标,这些指标有: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平均失效前时间、有效度等。典型的失效率曲线是浴盆曲线,其分为三个阶段:早期失效期、偶然失效期、耗损失效期。早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减形式,即新产品失效率很高,但经过磨合期,失效率会迅速下降。偶然失效期的失效率为一个平稳值,意味着产品进入了一个稳定的使用期。耗损失效期的失效率为递增形式,即产品进入老年期,失效率呈递增状态,产品需要更新。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可以是:对元器件进行筛选;对元器件降额使用,使用容错法设计(使用冗余技术),使用故障诊断技术等。可靠性主要包括电路可靠性及元器件的选型有必要时用一定仪器检测。
2023-09-14 07:18:451

可靠性指的是什么?

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  在我国CMA管理会计中指信息的这种质量:能确保信息在合理范围内没有差错和偏见,且如实反映了其意图反映的情况。  元件、产品、系统在一定时间内、在一定条件下无故障地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或可能性。可通过可靠度、失效率、平均无故障间隔等来评价产品的可靠性。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  再次感谢您的提问,更多财会问题欢迎提交给高顿企业知道。    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2023-09-14 07:18:531

什么是系统可靠性?

系统可靠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的机器、技术装备、交通工具和探索工具越来越复杂。这些机器和设备等的可靠性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我们把这种可靠性称为系统可靠性。系统愈复杂,若可靠性达不到较高的指标要求,则系统出故障的可能性愈大、造成的损失也愈大。这些损失可能是经济上的、信誉上的,甚至是造成生命安全或更严重的灾难性后果。譬如导航系统的不可靠或工作失误可导致飞机坠毁;飞机在着陆时,其控制系统如不能将飞机的滑翔轮子可靠地弹出,后果将是不可想象的。 现代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当然也应包括可靠性。但是如果处理不当,系统可靠性没有得到足够保证,那么它也会带来严重的影响。试设想一下,假如在一次重要选举当中,采用计算机统计投票结果,却由计算机失误而打乱了进程,选出一个不该当选的领导人来,将是多么可笑。因此愈是走向现代化,愈要注意可靠性。 因此,人们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必须在各个方面提高和改善系统可靠性。没有可靠性作基础的系统只能是空中楼阁。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一方面要提高构成系统的各元件本身的可靠性,如:要提高飞机的可靠性,首先要提高发动机、控制系统、导航系统等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还要提高系统承受误操作的可靠性。例如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出尽风头,它不仅能准确可靠地在空中击毁敌方导弹,而且在没有发现目标时,将在空中自行销毁,不造成损失。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要从系统的设计着手。要使系统的元器件工作在正常状态下,没有过载超负荷等现象的发生,并且要有一定的裕度。也可以采用冗余贮备,使系统即使有个别元器件或设备出现故障仍能正常工作,譬如大型客机拥有四个发动机,中型客机拥有两个发动机。也就是说有一个设备出现故障,有另一个设备顶替它工作。当然冗余设备有可能增加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但是如果设计得合理,在成本增加不多的情况下,使系统的可靠性有很大的提高,是完全值得的。
2023-09-14 07:19:031

产品可靠性的简介

根据国家标准GB-6583的规定,环境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产品在设计、应用过程中,不断经受自身及外界气候环境及机械环境的影响,而仍需要能够正常工作,这就需要用试验设备对其进行验证,这个验证基本分为研发试验、试产试验、量产抽检三个部分。一般所说的“可靠性”指的是“可信赖的”或“可信任的”。我们说一个人是可靠的,就是说这个人是说得到做得到的人,而一个不可靠的人是一个不一定能说得到做得到的人,是否能做到要取决于这个人的意志、才能和机会。同样,一台仪器设备,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就能工作,则说它是可靠的;而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有时工作,有时不工作,则称它是不可靠的。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简单的说,狭义的“可靠性”是产品在使用期间没有发生故障的性质。例如一次性注射器,在使用的时间内没有发生故障,就认为是可靠的;再如某些一旦发生故障就不能再次使用的产品,日光灯管就是这类型的产品,一般损坏了只能更换新的。从广义上讲,“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而这种满意程度或信赖程度是从主观上来判定的。为了对产品可靠性做出具体和定量的判断,可将产品可靠性可以定义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元器件(产品)、设备或者系统稳定完成功能的程度或性质。例如,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当某个零件发生了故障,经过修理后仍然能够继续驾驶。产品实际使用的可靠性叫做工作可靠性。工作可靠性又可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是产品设计制造者必须确立的可靠性,即按照可靠性规划,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选用,经过设计、制造、试验,直到产品出产的各个阶段所确立的可靠性。使用可靠性是指已生产的产品,经过包装、运输、储存、安装、使用、维修等因素影响的可靠性。
2023-09-14 07:19:131

产品功能与可靠性的关系?

一般所说的“可靠性”指的是“可信赖的”或“可信任的”。我们说一个人是可靠的,就是说这个人是说得到做得到的人,而一个不可靠的人是一个不一定能说得到做得到的人,是否能做到要取决于这个人的意志、才能和机会。同样,一台仪器设备,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就能工作,则说它是可靠的;而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有时工作,有时不工作,则称它是不可靠的。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简单的说,狭义的“可靠性”是产品在使用期间没有发生故障的性质。例如一次性注射器,在使用的时间内没有发生故障,就认为是可靠的;再如某些一旦发生故障就不能再次使用的产品,日光灯管就是这类型的产品,一般损坏了只能更换新的。从广义上讲,“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而这种满意程度或信赖程度是从主观上来判定的。为了对产品可靠性做出具体和定量的判断,可将产品可靠性可以定义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元器件(产品)、设备或者系统稳定完成功能的程度或性质。例如,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当某个零件发生了故障,经过修理后仍然能够继续驾驶。产品实际使用的可靠性叫做工作可靠性。工作可靠性又可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是产品设计制造者必须确立的可靠性,即按照可靠性规划,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选用,经过设计、制造、试验,直到产品出产的各个阶段所确立的可靠性。使用可靠性是指已生产的产品,经过包装、运输、储存、安装、使用、维修等因素影响的可靠性。
2023-09-14 07:19:321

产品可靠性的意义。如何提高产品可靠性。

根据国家标准GB-6583的规定,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  一般所说的“可靠性”指的是“可信赖的”或“可信任的”。我们说一个人是可靠的,就是说这个人是说得到做得到的人,而一个不可靠的人是一个不一定能说得到做得到的人,是否能做到要取决于这个人的意志、才能和机会。同样,一台仪器设备,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就能工作,则说它是可靠的;而当人们要求它工作时,它有时工作,有时不工作,则称它是不可靠的。  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      简单的说,狭义的“可靠性”是产品在使用期间没有发生故障的性质。例如一次性注射器,在使用的时间内没有发生故障,就认为是可靠的;再如某些一旦发生故障就不能再次使用的产品,日光灯管就是这类型的产品,一般损坏了只能更换新的。  从广义上讲,“可靠性”是指使用者对产品的满意程度或对企业的信赖程度。而这种满意程度或信赖程度是从主观上来判定的。为了对产品可靠性做出具体和定量的判断,可将产品可靠性可以定义为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元器件(产品)、设备或者系统稳定完成功能的程度或性质。例如,汽车在使用过程中,当某个零件发生了故障,经过修理后仍然能够继续驾驶。  产品实际使用的可靠性叫做工作可靠性。工作可靠性又可分为固有可靠性和使用可靠性。固有可靠性是产品设计制造者必须确立的可靠性,即按照可靠性规划,从原材料和零部件的选用,经过设计、制造、试验,直到产品出产的各个阶段所确立的可靠性。使用可靠性是指已生产的产品,经过包装、运输、储存、安装、使用、维修等因素影响的可靠性。
2023-09-14 07:19:434

质量可靠性和保证体系是什么意思

可靠性是保障质量的前提,没有可靠性就谈不上质量。质量保证体系是企业内部的一种系统的技术和管理手段,是指企业为生产出符合合同要求的产品,满足质量监督和认证工作的要求,建立的必需的全部的有计划的系统的企业活动。它包括对外向用户提供必要保证质量的技术和管理“证据”,这种证据,虽然往往是以书面的质量保证文件形式提供的,但它是以现实的内部的质量保证活动作为坚实后盾的,即表明该产品或服务是在严格的质量管理中完成的,具有足够的管理和技术上的保证能力。在合同环境中,质量保证体系是施工单位取得建设单位信任的手段,使人们确信某产品或某项服务能满足给定的质量要求。
2023-09-14 07:20:061

可靠性在企业中的重要性?

产品、系统在规定的条件下,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称为可靠性。意义1)高可靠性产品才能满足现代技术和生产的需要现代生产技术的发展特点之一是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条自动化生产线是由许多零部件组成,生产线上一台设备出了故障,则会导致整条线停产,这就要求组成线上的产品要有高可靠性,上边提到的Appolo宇宙飞船正是由于高可靠性,才一举顺利完成登月计划。现代生产技术发展的另一特点设备结构复杂化,组成设备的零件多,其中一个零件发生故障会导致整机失效。如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就是因为火箭助推器内橡胶密封圈因温度低而失效,导致航天飞机爆炸和七名宇航员遇难及重大经济损失。由此可见,只有高可靠性产品才能满足现代技术和生产的需要。2)高可靠性产品可获得高的经济效益提高产品可靠性可获得很高的经济效益。如美国西屋公司为提高某产品的可靠性,曾作了一次全面审查,结果是所得经济效益是为提高可靠性所花费用的100倍。另外,产品的可靠性水平提高了还可大大减少设备的维修费用。1961年美国国防部预算中至少有25%用于维修费用。苏联过去有资料统计,在产品寿命期内下列产品的维修费用与购置费用之比为:飞机为5倍,汽车为6倍,机床为8倍,军事装置为10倍,可见提高产品可靠性水平会大大降低维修费用,从而提高经济效益。3)高可靠性产品,才有高的竞争能力只有产品可靠性提高了,才能提高产品的信誉,增强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能力。日本的汽车曾一度因可靠性差,在美国造成大量退货,几乎失去了美国市场。日本总结了经验,提高了汽车可靠性水平,因此使日本汽车在世界市场上竞争力很强。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国策,现又面临加入WTO,挑战是严峻的。我们面临的是世界发达国家的竞争,如果我们的产品有高的可靠性,那就能打入激烈竞争的世界市场,从而获得巨大经济效益,促进民族工业的发展;相反,则会被别国挤出市场,甚至失去部分国内市场,由此可见生产高可靠性的产品的重要性实施:一、制定可靠性工作计划二、执行可靠性测试三、可靠性增长
2023-09-14 07:20:141

什么是结构的可靠度?结构的可靠度与结构的可靠性之间有什么关系?

什么是结构的可靠度?结构的可靠度与结构的可靠性之间有什么关系?解答如下:什么是结构的可靠度?结构的可靠度是指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结构的可靠度与结构的可靠性之间有什么关系?这个规定的时间为设计基准期,即50年;规定的条件为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条件, 即不包括错误设讣、错误施工和违反原来规定的使用情况;预定功能是指结构的安全性、适 用性。结构的可幕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结构可靠性的定义:在规定的时间和条件下,工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是工程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工程结构可靠性,是指在规定时间和条件下,工程结构具有的满足预期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等功能的能力。由于影响可靠性的各种因素存在着不定性,如荷载、材料性能等的变异,计算模型的不完善,制作质量的差异等,而且这些影响因素是随机的,因而工程结构完成预定功能的能力只能用概率度量。结构能够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概率;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失效概率。工程结构设计的目的,就是力求最佳的经济效益,将失效概率限制在人们实践所能接受的适当程度上。失效概率愈小,可靠度愈大,两者是互补的。安全,适用,耐久。
2023-09-14 07:20:211

系统的可靠性 名词解释

系统可靠性一般是指在规定的时间内和规定的工况下,系统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概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系统的组成越来越复杂,随之产生的系统可靠性问题也日益突出。系统越复杂,意味着其承载的信息量越大,重要性越高、功能越强、适用范围也就越广,一旦失效所造成的损失也是巨大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如何快速、有效、准确地对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与分析,正确估计系统的实际性能,减轻系统风险是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扩展资料:系统可靠性分析的发展趋势概况为如下几点:1、复杂网络是复杂系统的抽象,现实中几乎所有的复杂系统都可以用网络模型来描述其内部结构关系,因此基于系统的网络特性,将其转化为网络模型,利用网络研究系统可靠性,尤其是复杂机电一体化的系统是未来可靠性发展方向。2、系统网络模型的构建。针对某一系统,如何选取节点和连接边,构建能够表征系统拓扑结构的网络模型是不仅是基于网络研究系统可靠性的基础,同时也是研究重点之一。3、现有基于网络的复杂系统可靠性研究大多是对系统拓扑结构可靠性的分析,部件的可靠性属性均未考虑。因此,在系统拓扑网络模型的基础上,用来表征组成系统的各组份相互关系的拓扑结构和用来表征系统组份的节点可靠性属性/功能可靠性属性来构建评价系统可靠性的测度指标进而研究系统的可靠性,在国内尚属空白,但却是研究复杂系统可靠性的新思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系统可靠性
2023-09-14 07:20:461

什么是产品的可靠性?

根据国家标准GB-6583的规定,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的能力。对产品而言,可靠性越高就越好。可靠性高的产品,可以长时间正常工作(这正是所有消费者需要得到的);从专业术语上来说,就是产品的可靠性越高,产品可以无故障工作的时间就越长。可靠性包含了耐久性、可维修性、设计可靠性三大要素。  耐久性:产品使用无故障性或使用寿命长就是耐久性。例如,当空间探测卫星发射后,人们希望它能无故障的长时间工作,否则,它的存在就没有太多的意义了,但从某一个角度来说,任何产品不可能100%的不会发生故障。  可维修性:当产品发生故障后,能够很快很容易的通过维护或维修排除故障,就是可维修性。象自行车、电脑等都是容易维修的,而且维修成本也不高,很快的能够排除故障,这些都是事后维护或者维修。而象飞机、汽车都是价格很高而且非常注重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这一般通过日常的维护和保养,来大大延长它的使用寿命,这是预防维修。产品的可维修性与产品的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即与设计可靠性有关。  设计可靠性:这是决定产品质量的关键,由于人——机系统的复杂性,以及人在操作中可能存在的差错和操作使用环境的这种因素影响,发生错误的可能性依然存在,所以设计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产品的易使用性和易操作性,这就是设计可靠性。一般来说,产品的越容易操作,发生人为失误或其他问题造成的故障和安全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小;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如果发生了故障或者安全性问题,采取必要的措施和预防措施就非常重要。例如汽车发生了碰撞后,有气囊保护。
2023-09-14 07:21:021

可靠性设计的出发点是什么?

可靠
2023-09-14 07:21:276

结构的可靠性是指

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概括称为结构的可靠性。结构可靠度建筑结构的可靠性包括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三项要求。结构可靠度是结构可靠性的概率度量,其定义是: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结构可靠度。其“规定的时间”是指设计使用年限;“规定的条件”是指正常设计、正常施工和正常的使用条件,不包括人为的过失影响;“预定的功能”则是能承受在正常施工和正常使用时可能出现的各种作用的能力(即安全性);在正常使用时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即适用性);在正常维护下具有足够的耐久性能(耐久性)。在偶然事件发生时及发生后,仍能保持必需的整体稳定性。结构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可靠概率p↓s,结构不能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称为失效概率P↓f,p↓f=1-Ps,用以度量结构构件可靠度是用可靠指标β,它与失效概率p↓f的关系为p↓f=ψ(-β)。根据对正常设计与施工的建筑结构可靠度水平的校正结果,并考虑到长期的使用经验和经济后果后,《统一标准》给出构件强度的统-β值:对于安全等级为I级(重要)的构件,延性破坏的,β=3.7;脆性破坏的,β=4.2。对于安全等级为II级(一般)的构件,延性破坏的,β=3.2;脆性破坏的,β=3.7。对于安全等级为III级(次要)的构件,延性破坏的,β=2.7;脆性破坏的,β=3.2。以上这些目标可靠度指标值是在静力荷载条件下采用,对于含有动力荷载的组合作用情况,其目标可靠度一般比上述值低,大约在1~2之间。
2023-09-14 07:21:441

可靠性试验有哪些项目?

有环境可靠性试验,如:1. 高温2. 低温3. 恒定湿热4. 热冷冲击5. 盐雾6. 防水7. 防尘8. 紫外线9. 振动10. 冲击11. 跌落12. 霉菌13. ...此外还有一些较为专业的测试项目,如:MTBF预测,高加速老化测试,元器件寿命或失效模式评估,DFMEA等等
2023-09-14 07:22:061

有效性和可靠性区别

可靠性决定了有效性。没有可靠性,更谈不是有效性测量的误差,影响质量测量的错误,影响成败
2023-09-14 07:22: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