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法院判决拘役三个月,判决书多长时间能送到看守所

2023-10-10 16:28:47
共1条回复
max笔记

法院判决拘役三个月,判决书多长时间能送到看守所

一般都会在三个月期满前送到,因为拘役时间很短,法院不敢拖拉。如果刑期将满判决书还没有送达,可以要求看守所通知驻所检察出催文给法院,也可以直接向驻所检察反映。

被判处拘役的罪犯,交付执行时在押的,第一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判决、裁定生效后十日内,将判决书、裁定书、起诉书副本、自诉状影印件、执行通知书、结案登记表送达看守所,由公安机关将罪犯交付执行。

罪犯需要收押执行刑罚,而判决、裁定生效前未被羁押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生效的判决书、裁定书将罪犯送交看守所羁押,并依照前述规定办理执行手续

法院判决拘役三个月,判决书多长时间能送到看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法院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判决书应当同时送达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当事人在看守所的,法院应当将判决书送到看守所,嫁给被告人,由被告人亲自签收判决书。

法院判决执行书多久送到看守所

法院应当在判决书生效后十日内将执行通知书送达给看守所。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三条规定: 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法院判决书多长时间送到原被告手中?

其中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送达传票、通知书和其他诉讼档案应当交给收件人本人;如果本人不在,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员代收。

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的时候,送达人可以邀请他的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档案留在他的住处,在送达证上记明拒绝的事由、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签名,即视为已经送达。

民事判决书能够确知受送达人下落的情况,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即称留置送达。 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 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可以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法院判决后多长时间能去看守所看人

一般监狱每月的接见日期是提早规定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到达监狱的日期,只要没有错过或非常接近接见日期,狱方会及时安排服刑人员以通讯或拨打亲情电话的方式,通知家属参加当月的接见活动。

按照《监狱法》规定结合实际各监狱制定接见时间,在服刑人员收监后五日内监狱传送家属通知书,通知书中有相关的规定内容。

《监狱法》第二十条 罪犯收监后,监狱应当通知罪犯家属。通知书应当自收监之日起五日内发出。

第四十八条 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

判决完了即已经定罪栽量刑完毕了,就可以去看守所申请探视了。一般看守所或监狱是提倡亲人或朋友去探望的,这样有利于罪犯的改造服法与心理矫正。

寻衅滋事法院判决书多长时间生效

一审判决有15天的上诉期,在上诉期内双方当事人均未上诉的,判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法院判决书多长时间不申请执行即失效?

两年之内。

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需注意:

  1. 法律判决书不会失效,过了时限申请启动强制执行程式受限。

  2. 如果2年内没有申请执行,不是不可以申请执行,如果对方以已过申请执行时效为抗辩,那法院就不会强制执行了。

  3. 法院终止执行会出终止执行的裁定书,如有收到终止执行的裁定书的,可以整理好所有材料去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法院判决后犯人多长时间从看守所去监狱服刑

有,刑事诉讼法中"执行″部分明确规定,上诉期过后一月内送交监狱执行刑罚。

相关推荐

法院判决书是什么

法律主观:法院判决书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对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作出裁判的法律文书。判决书一般应包括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法院认定的事实和理由、依据;以及判决结果等内容。法律客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2023-09-14 15:49:391

法院判决文书在哪里查

法律主观:查法院判决书,可以采取以下方式:一、民事案件可以在全国民事诉讼案件网上,凭相关案件信息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进行查询;二、打开最高人民法院诉讼网,查询号和身份证号码进行当事人登录,进行民事诉讼案件查询;三、行政案件,登录法院相关官方网站,可以查询案件信息,需要输入案号,当事人信息。也可以通过法院传票获知相关起诉信息。四、刑事案件在侦查阶段,为了不妨碍案件侦破无法查询。判决完毕后,可以法律客观:《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五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 (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 (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 (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 (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 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第一百五十九条 公众可以查阅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内容除外。
2023-09-14 15:49:471

法院的判决书丢了怎么办

法院的判决书丢了的解决方法如下:1、尽快联系法院:应该尽快联系原审法院,并向法院说明情况,询问是否能够重新开具一份判决书。2、补办手续:如果法院同意重新开具一份判决书,需要按照法院的要求,提交相关材料进行补办手续。3、寻找复印件:如果无法重新开具判决书,可以尝试在其他渠道寻找复印件,例如在法院的档案室、当地司法档案馆等地方查询。如果能够找到复印件,可以作为相关诉讼案件的证据使用。收判决书需要满足以下条件:1、案件已经审理完毕并作出判决:只有当案件已经审理完毕,并且法院已经作出了判决,才能收到判决书;2、当事人的身份证明:当事人需要提供身份证明材料,以便法院确认当事人身份;3、取得判决书的授权:如代理律师需要提供代理授权书,以便法院确认代理人身份;4、填写领取判决书申请表:当事人需要填写领取判决书申请表,注明自己的个人信息和申请领取的判决书信息。综上所述,判决书是法院依法作出判决的书面记录,具有很高的法律效力。如果判决书丢失,可能会影响您的权益和利益,因此应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同时,在处理过程中,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己的行为合法合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九条 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复制本案有关材料的范围和办法由最高人民法院规定。 当事人必须依法行使诉讼权利,遵守诉讼秩序,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书、裁定书和调解书。
2023-09-14 15:49:561

法院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法院开庭后判决书下来时间如下:1、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判决一般自立案后三个月内下达;2、适用普通程序的一般立案后六个月内下达,有特殊情况的经过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3、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庭审准备的内容包括:1、传唤当事人,通知其他诉讼参与人出庭参加诉讼。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出庭通知书送达其他诉讼参与人,传票和通知书应当写明案由、开庭的时间和地点,以确保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为参加庭审做好准备。2、对公开审理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开庭3日前公告当事人的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公告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张贴,巡回审理的可以在案发地或其他相关的地点张贴。其目的是加强新闻媒体和社会公众对人民法院审判活动的了解和监督,确保案件审理的公正和效益。3、查明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正式开庭审理之前,由书记员查明原告、被告、第三人、诉讼代理人、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等是否到庭,并向审判长报告。同时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全体诉讼参与人和旁听人员必须遵守。法院判决书生效时间是:1、民事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2、刑事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0日内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3、行政判决书。一审判决为收到判决书15日如不上诉,自动生效。二审判决做出即为生效。判决书的制作,在形式上应当具备规范性、创新性、公开性、法律性和准确性的特点:1、规范性。为了提高诉讼文书的质量,最高法院制定了规范、标准且实用的各类司法判决的文书样式。2、要求标点符号规范,即遵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制定的《标点符号用法》的规定。3、要求数字规范,即按照《关于出版物上数字用法的试行规定》的规定和司法文书的特点,正确使用汉字和数字。《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一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四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2023-09-14 15:50:061

拿判决书去法院哪个部门领取

法院判决书可以直接去法院相关部门领取,也可以由法院对其进行送达。法官一般会通过电话通知当事人去法院取判决书或者使用一种特殊的特快专递邮寄。法院专递来给当事人送达,前提是当事人以前去过法院,并在法院亲自签名留下了送达地址。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则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法官电话通知当事人去法院取判决书;法院使用一种特殊的特快专递:法院专递来给当事人送达。前提是当事人以前去过法院,并在法院亲自签名留下了送达地址。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第六条 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2023-09-14 15:50:321

法院给的判决书是一式两份吗

法律分析:法院判决书一式几份根据以下几点: 1、法院作出的判决书等法律文书,每位当事人送达一份,当事人委托代理人的,也可以送达给代理人一份。 2、法院判决书是确定当事人权利义务的法律文书,法院判决书应当送达给所有参与诉讼的当事人。对于当事人的委托代理人,法院可以一并送达。每人送达数量为一份。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2023-09-14 15:50:391

法院判决书是什么意思

法律分析:判决书,法律术语,就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二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2023-09-14 15:50:471

法院判决书那里能查询的到?

有以下几种办法可以查询到判决书:一、带上本人身份证自己到判决法院,找法院工作人员查询。二、委托律师作为你的代理人,律师直接到法院查询判决结果。三、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进行查询,步骤如下:1.浏览器打开网址http://wenshu.court.gov.cn/Index进入中国裁判文书网,如下图:2.在下图红框处输入案由、关键字、法院、当事人、律师其中任何一项,点击“搜索”按钮进行查询,如下图:3.例如,搜索“阳江 劳动”,相关的判决书会以列表的形式展现在当前网页,越是精准的关键词,越能快速查找到你的判决书,如下图:扩展资料:人民法院受理执行案件应符合下列条件:(1)申请或移送执行的法律文书已经生效;(2)申请执行人是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3)申请执行人在法定期限内提出申请;(4)申请执行的法律文书有给付内容,且执行标的和被执行人明确;(5)义务人在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期限内未履行义务;(6)属于受申请执行的人民法院管辖。申请执行,应向人民法院提交下列文件和证件:(1)申请执行书。申请执行书中应当写明申请执行的理由、事项、执行标的,以及申请执行人所了解的被执行人的财产状况。申请执行人书写申请执行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接待人员对口头申请应当制作笔录,由申请执行人签字或盖章。(2)生效法律文书副本。(3)申请执行人的身份证明。公民个人申请的,应当出示居民身份证;法人申请人,应当提交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和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其他组织申请的,应当提交营业执照副本和主要负责人身份证明。(4)继承人或权利承受人申请执行的,应当提交继承或承受权利的证明文件。(5)其他应当提交的文件或证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法院执行案件
2023-09-14 15:50:551

法院的判决书能够网上查询到吗

法院的判决书可以在专门的网上查询。网上查看法院判决结果的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中国裁判文书网;2、输入想要检索的案由、关键词、法院、当事人、律师等;3、按关键词、案由、法院层级、时间等筛选查询想要的具体内容。涉及国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但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确有必要公开的除外、离婚诉讼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的等情形,不应在互联网公布。1.判决公开与否不影响判决效力。2.网上公开有时间差。3.对方可能向法院申请不公开,法院可能许可。法院判决书多久下达需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和诉讼程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当庭宣判的,应当判决后5日内送达判决书;民事案件,10日内送达判决书。择日宣判的,宣判后立即送达判决书。审判监督程序的的民事判决书,亦称再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本院或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和调解协议,发现确有错误,或者根据当事人符合法定条件的再申请,或者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后,就诉讼那个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重新确认处理的书面决定。特别程序的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第十五章的规定,审理特殊类型的案件,就某种法律事实是否存在或者某种权利的实际状态如何依法作出确认的书面决定。按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的特点是:第一,都不具有民事权益争议的内容;第二,起诉人或申请人都不要求追究民事责任。法律依据:《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三条 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一)刑事、民事、行政判决书;(二)刑事、民事、行政、执行裁定书;(三)支付令;(四)刑事、民事、行政、执行驳回申诉通知书;(五)国家赔偿决定书;(六)强制医疗决定书或者驳回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书;(七)刑罚执行与变更决定书;(八)对妨害诉讼行为、执行行为作出的拘留、罚款决定书,提前解除拘留决定书,因对不服拘留、罚款等制裁决定申请复议而作出的复议决定书;(九)行政调解书、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书;(十)其他有中止、终结诉讼程序作用或者对当事人实体权益有影响、对当事人程序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裁判文书。第八条 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时,应当对下列人员的姓名进行隐名处理:(一)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中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二)刑事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三)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2023-09-14 15:51:221

法院裁定书和判决书的区别

简单回答就是,判决书是对实体的处理!裁定是对程序的处理!
2023-09-14 15:51:449

怎么查判决书

法律分析: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一般的法院生效判决书都能查到的。当事人可以携带身份证去当地法院查询,不是当事人需要委托律师一起去当地法院查询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网上查询的步骤:1.百度搜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或者当地的法院的官网,点击进入。2.在搜索款输入对应案件的关键词、法院名称、当事人或者律师名称,点击搜索。3.点击搜索后,会出现想要查询的判决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第二百五十四条 人民法院采取本法第二百四十二条、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百四十四条规定的执行措施后,被执行人仍不能偿还债务的,应当继续履行义务。债权人发现被执行人有其他财产的,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2023-09-14 15:52:561

可以查别人的官司的判决书吗?

中国裁判文书网上有一部分上网判决,输入基本信息是可以查到的。您查阅的记录对方是不知道的。
2023-09-14 15:53:1812

法院判决后对方多久给钱

法律分析:法院判决书下来后,仅是从法律上确定了你的权利,至于多长时间能拿到赔偿金要看对方的经济状况、法院的执行情况等具体情况的,如果是自动履行比较快,不履行的可以申请法院执行一般需要3个月。1.可以要求对方履行法院生效文书,如果对方拒不履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收到民事判决书后,15日内未上诉即生效,具体来讲,比如你今天拿到判决书,从明天算起第1天,过完15日上诉期后,判决即生效。你可以问下发判决的法官或书记员,对方的判决书何时送达的,送达后也是经过15日生效;3.判决书一般要签字,但如果当事人拿到判决书后,拒绝签收,法院会留置送达(即把判决书留下,走人)留置送达的,送达人员会在送达回证上注明的,这个你可以在案卷中查到。如果是邮寄送达的,以邮件回执为准。4.如果对方不签字,参见第3条关于留置送达的说明,如果对方跑了,你和法院都找不到他了,则法院会以公告的形式送达判决书,也就是登报,但你需要预付公告费。(强制执行的时候你可以要求把垫付的公告费一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 第一条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2023-09-14 15:54:331

中国裁判文书网能查到所有的判决书吗

法律分析: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一般的法院生效判决书都能查到的。当事人可以携带身份证去当地法院查询,不是当事人需要委托律师一起去当地法院查询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也可以网上查询。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二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判决结果和作出该判决的理由。判决书内容包括:(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二)判决认定的事实和理由、适用的法律和理由;(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2023-09-14 15:54:411

法院没有判决休庭后多长时间下达判决书?

法院没有判决休庭后多长时间下达判决书? 看法院适用程式,一审,简易程式的,3个月内结案。普通程式的,一般6个月内结案,但院长批准的,可延长6个月,还须延长的,须上一级法院批准。自立案时起算。二审:一般自立案后3个月内结案。 判决书的概念: 判决书,法律术语,是指法院根据判决写成的文书。是法律界常用的一种应用写作文体,包括民事判决书、刑事判决书、行政判决书和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 最高人民法院释出新规:法院生效的判决书从2014年1月1日起在网际网路全面公布,除涉及国家机密、个人隐私、未成年犯罪以及不宜“晒”的4类判决书外,公众均可随时查阅。 离婚休庭多长时间拿判决书 一个月左右 法院多长时间下判决书 盗窃案件,如果案情比较简单,公安侦查机关侦查完移交检察院,检察院会在一个月内审查起诉,然后送交法院起诉,简易程式,法院会在20天内判决,普通程式是1个半月。但是这说的是一般程式,如果检察院认为案件证据不足,需要退回补充侦查或补充证据材料的,可能会延长时间,法院认为案件存疑的,也会退回补充侦查。如果案件是简单的,证据充分的,估计是在一个半月左右判决。 法院判决书下达后多长时间内生效 正常情况下,收到判决书的15天之内不上诉,第16天以后就生效了。 但是,如果法院向双方当事人送达判决书不是同一天,以最后一名当事人收到判决书为准。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四十四条 可以上诉的判决书、裁定书不能同时送达双方当事人的,上诉期从各自收到判决书、裁定书之日计算。 如果是民事诉讼,一审判决后,当事人在十五日内未上诉的,判决即生效;二审判在法院宣判送达判决书后即生效; 如果是刑事诉讼,一审判决后,当事人在十日内未上诉的,判决即生效;二审判决的法院宣判后即生效。 法院判决离婚,多长时间拿到判决书 见: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传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判决书下达后有效期多长时间 根据法律规定,被告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即判决送达后在上诉期限内不提出上诉的,判决依法生效;如果提出上诉,由二审人民法按照刑事诉讼程式依法审理,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判决一经送达即可生效。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九条 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 第二百三十二条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阶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最高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的审理期限,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 第二百三十三条 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 民事官司庭审后多长时间下达判决书 按楼上的说法民事案件一般程式六个月内结案,简易程式三个月内结案。 延期审判是用在做鉴定啊,提取证人什么的程式性问题里的,跟你的这个问题没有关系。 法律规定的时间在这里,你的如果是普通程式,还没到期,就耐性等点吧。他只要在6个月内办完就成。 而在实践中,法院拖时间是经常有的事情。我曾经待过的法院经常是7个月9个月办完的案件,拿铅笔一改成6个月就好了。有律师的话可以去催一下。。 法院判决书下达后,法院执行还需要多长时间 需要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 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第二百三十九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规定的每次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2023-09-14 15:54:491

如何查询人民法院判决书

1、打开电脑,登陆最高人民法院诉讼网。2、使用身份证号码进行当事人登录。3、输入案号,即可查到人民法院的判决书。
2023-09-14 15:55:051

判决书还款期限一般是多久

判决指定的履行期限一般为限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第二日起十日内履行完毕,期限由法官自由裁量,七日内、十五日内、三十日内都有可能,要看判决内容规定的最终期限。有的也可以自判决后立即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当时开始履行。【法律分析】合同纠纷法院判决书下来,债务人仍然没有偿还债务的话,可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在十五日内没有偿还债务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同时可以将其纳入失信执行人名单中。判决书一般会列明债务偿还的期限,比如在判决生效后,三日内支付等字样,如对方在期限内没有支付的,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因此关键是确定判决生效的日期,这个可以找主审法官确定。民事借款纠纷案判决之日后,被告方应该在判决生效后而不是在宣判后立即执行法院的还款。一般法院判多久还钱还款时间是需要原被告互相协商的。当然,如果被告有能力还款,就应该立刻还款。债务人必须偿还债务是肯定的,但目前社会上债务得不到偿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无力偿还,另一种是有能力而拒不偿还,而民法典对此也仅作了上述原则性规定。【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一十六条 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债权人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债务人发出支付令;申请不成立的,裁定予以驳回。债务人应当自收到支付令之日起十五日内清偿债务,或者向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债务人在前款规定的期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第二百三十六条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2023-09-14 15:55:151

法院下判决书的程序是什么

法律分析:法院下判决书的程序如下:开庭以后审判员需要进行合议,需要向审判委员会,法院内部审查案件的一个组织,通常由分管审判业务的副院长和一些法庭庭长等人组成汇报。简易程序案件审理期限是3个月,普通程序是6个月。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 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2023-09-14 15:55:441

拿判决书去法院哪个部门领取

法院判决书可以直接去法院相关部门领取,也可以由法院对其进行送达。法官一般会通过电话通知当事人去法院取判决书或者使用一种特殊的特快专递邮寄。法院专递来给当事人送达,前提是当事人以前去过法院,并在法院亲自签名留下了送达地址。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则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法官电话通知当事人去法院取判决书;法院使用一种特殊的特快专递:法院专递来给当事人送达。前提是当事人以前去过法院,并在法院亲自签名留下了送达地址。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别规定的以外,都适用本法。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本法。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第八十五条 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 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第四条 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第五条 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023-09-14 15:56:301

民事判决书对征信会产生影响吗

判决后,不履行判决书中的义务,会被列为失信人名单
2023-09-14 15:57:255

我拿到了法院的判决书,接下来该怎么办

详读最后一段。
2023-09-14 15:57:414

法院判决书下来了但是找不到被告人怎么办

可以申请强制执行。
2023-09-14 15:57:5211

法院判决后对方多久给钱

法律分析:法院判决书下来后,仅是从法律上确定了你的权利,至于多长时间能拿到赔偿金要看对方的经济状况、法院的执行情况等具体情况的,如果是自动履行比较快,不履行的可以申请法院执行一般需要3个月。1.可以要求对方履行法院生效文书,如果对方拒不履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收到民事判决书后,15日内未上诉即生效,具体来讲,比如你今天拿到判决书,从明天算起第1天,过完15日上诉期后,判决即生效。你可以问下发判决的法官或书记员,对方的判决书何时送达的,送达后也是经过15日生效;3.判决书一般要签字,但如果当事人拿到判决书后,拒绝签收,法院会留置送达(即把判决书留下,走人)留置送达的,送达人员会在送达回证上注明的,这个你可以在案卷中查到。如果是邮寄送达的,以邮件回执为准。4.如果对方不签字,参见第3条关于留置送达的说明,如果对方跑了,你和法院都找不到他了,则法院会以公告的形式送达判决书,也就是登报,但你需要预付公告费。(强制执行的时候你可以要求把垫付的公告费一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二十六条 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 第一条 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2023-09-14 15:58:241

法院的判决书一定要当事人签收之后才生效吗

送达的方式有很多种 不一定要签收
2023-09-14 15:58:334

去法院领取判决书流程

法院在下达判决书后,应该根据收送达人情况的不同,给予送达。如果当事人亲自到法院取判决,只要携带能够证明自己身份的有效证件即可。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一、判决书下来多久能拿到钱?  法院判决书下来后,仅是从法律上确定了你的权利,至于多长时间能拿到赔偿金要看对方的经济状况、法院的执行情况等具体情况的,如果是自动履行比较快,不履行的可以申请法院执行一般需要3个月。  (一)可以要求对方履行法院生效文书,如果对方拒不履行,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收到民事判决书后,15日内未上诉即生效,具体来讲,比如你今天拿到判决书,从明天算起第1天,过完15日上诉期后,判决即生效。你可以问下发判决的法官或书记员,对方的判决书何时送达的,送达后也是经过15日生效;  (三)判决书一般要签字,但如果当事人拿到判决书后,拒绝签收,法院会留置送达(即把判决书留下,走人)留置送达的,送达人员会在送达回证上注明的,这个你可以在案卷中查到。如果是邮寄送达的,以邮件回执为准。  (四)如果对方不签字,参见第3条关于留置送达的说明,如果对方跑了,你和法院都找不到他了,则法院会以公告的形式送达判决书,也就是登报,但你需要预付公告费。(强制执行的时候你可以要求把垫付的公告费一并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2023-09-14 15:58:551

我想请问一下,二审判决书什么时候开始生效,要多长时间才能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二审判决即生效。强制执行得到对方履行期结束。具体解析:申请法院强制执行需要交纳申请费,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申请执行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当事人应当交纳申请费。具体的收费标准如下: 1.没有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过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1.5%交纳;超过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过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
2023-09-14 15:59:055

离婚判决书能在网上查到吗

一般都是要到婚姻登记部门查询的,因为男女双方在办理离婚登记的时候,发证地的民政局已经将离婚协议等内容备案了,因此查询也就要去颁发离婚证所在地的民政局去查。到当地民政局去问一下便可,离婚证不能随便查询,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去离婚登记地所在的民政局查询他人的离婚证信息的,能查离婚证信息的只能是当事人本人或是当事人本人的利害关系人。结婚离婚的信息属于个人隐私,我国目前还无法在网上查到。也就是说,离婚证的编码及离婚证真假现在是无法在网上查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规定,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2023-09-14 15:59:272

判决书下来,被告人联系不上怎么办?

1、法院会将判决书邮寄到她的联系地址、交给与她同住的人或公告送达判决书,公告的时间为60日。取得判决书后,申请强制执行程序。即使无法联系到对方,也不影响法院执行。2、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时,会依法查询贷款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3、贷款人名下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而又拒绝履行法院的生效判决,则有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并被限制高消费及出入境,甚至有可能会被司法拘留。4、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取得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的方法:1、申请人从自身处挖掘申请人和被执行人双方签订的合同、往来函件、传真、以及经济往来过程中,了解到的被执行人的办公地点,或者住所所在地,联系方式、动产不动产及各种收益、债权、银行帐号等基本情况、财产保全的情况以及证明材料。除了从被执行人自身着手外,了解被执行人的配偶情况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夫妻具有共同财产,可以追加对方配偶为被执行人。通过了解对方配偶的姓名、有无固定工作单位以及收入情况,都是必要的准备工作。而且申请执行人应该明白举证不能的后果,申请执行人若不能证明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人民法院会以被执行人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为由中止执行。2、通过案外人报告或悬赏举报申请执行人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方法,从和被执行人有关联的第三方打探其债权情况。 申请执行人还可以申请悬赏执行。3、从被执行人处取得(1)从互联网等公开信息渠道获取。通过搜索引擎非常容易就能获取被申请执行公司开设的网站、微网站、微博、公众帐号等,再通过这些宣传渠道中了解被申请人执行人公司的地址、联系方式以及其他财务信息。(2)想法套取。想方设法获得与被申请人执行人有业务往来的,或者属于被申请执行人的其他银行账号。(3)安排“线人”进入被执行人单位。(4)跟踪被执行人出纳,发现其帐户上有钱的开户行。(5)关注被执行人门前经常停放车辆。(6)搜索被执行人单位或家庭住址附近的银行。
2023-09-14 15:59:397

一般案件结案多久后才能拿判决书

一、民事诉讼结案后多久可以拿到判决书法院判决分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当庭宣判的,法院会在十日内下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法院在宣判当天就可以拿到判决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二、法院判决书下来多久执行对于刑事案件一般是比较严重的,在经过了法院的审判之后就会过一个生效的缓冲期间,过了生效期就会着手执行了。判决书下达后有十天的生效期,如果十天内没有上诉,那么判决书已经生效。按照看守所做法,一般一个月统一执行一到两次,所以,执行的时间应该在半个月到一个月。《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执行程序是我国刑事诉讼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刑事诉讼程序的最后阶段。与一般诉讼执行程序相比较有以下特点:(1)执行的主体是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还包括法律授权的其他机关如监狱等。(2)执行的依据是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3)执行的内容主要有两部分:其一,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所确定的内容付诸实施而进行的活动;其二,是处理执行过程中的刑罚变更等问题而进行的活动。(4)执行的原则具有强制性和及时性。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罪犯被交付执行刑罚的时候,应当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在判决生效后十日以内将有关的法律文书送达公安机关、监狱或者其他执行机关。
2023-09-14 16:00:025

收到法院的文书后该怎么处理?

准备材料积极应诉,如果你认为没有这回事,对方起诉错了,直接向法官说明。
2023-09-14 16:00:3315

判决书是给犯人还是家属?法院会给判决书原件么?

犯人本人。原件。
2023-09-14 16:01:168

法院判决以后对方没钱赔偿怎么办?

2023-09-14 16:01:4112

★为什么在法院开庭公告看到案件但是找不到判决书

开庭公告只是关于案件进展的公告。如果当事想了解案件的判决结果,可以直接登录中国裁判文书网进行查询。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 》第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一)刑事、民事、行政判决书;(二)刑事、民事、行政、执行裁定书;(三)支付令;(四)刑事、民事、行政、执行驳回申诉通知书;(五)国家赔偿决定书;(六)强制医疗决定书或者驳回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书;(七)刑罚执行与变更决定书;(八)对妨害诉讼行为、执行行为作出的拘留、罚款决定书,提前解除拘留决定书,因对不服拘留、罚款等制裁决定申请复议而作出的复议决定书;(九)行政调解书、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书;(十)其他有中止、终结诉讼程序作用或者对当事人实体权益有影响、对当事人程序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裁判文书。
2023-09-14 16:02:231

法院的判决书多久可以下来

一、法院的判决书多久可以下来1、法院的判决书可在三个月或者六个月内下来。民事案件适用简易程序的判决,一般自立案后三个月内下达;适用普通程序的一般立案后六个月内下达,有特殊情况的经过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刑事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二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六十一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二、民事判决书包括哪几种1、第一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亦称一审民事判决书,它是人民法院代表国家行使审判权,对受理的民事案件和经济纠纷案件,按照第一审普通程序或简易程序审理终结后,依照国家的民事法律、法规或经济法律、法规,就解决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书面文书处理决定;2、第二审程序的民事判决书,亦称二审民事判决书,它是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民事判决对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民事判决提起上诉的民事案件,或经济纠纷案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第二审程序进行审理后,依法作出维持或者改变一审民事判决的书面处理决定;3、审判监督程序的的民事判决书,亦称再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本院或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和调解协议,发现确有错误,或者根据当事人符合法定条件的再申请,或者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后,就诉讼那个当事人之间的权力义务关系,作出重新确认处理的书面决定。
2023-09-14 16:02:321

判决书下来后续程序

法院判决书下来以后,第一步要做的是等上诉期,一般情况下,有哪一方不服的都可以在十五天的上诉期提起上诉。如果上诉期过了之后,各方当事人均未上诉,则判决生效,具有给付义务的案件会进入履行期,在此期间,负有履行义务的一方要及时履行相关义务。一、判决书下来应该1、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均未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判决下发的15天之后,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2、一审判决下发后的15天内,如双方或一方对该民事判决提起上诉,则二审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该民事判决书已经生效,此时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二、判决书下来后执行流程:1、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2、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3、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4、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5、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6、强制被申请执行人迁出房屋或者退出土地。7、强制执行法律文书指定的行为。8、强制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和支付迟延履行金。9、强制办理有关财产权证照转移手续。三、领取法院判决书注意:1、判决书需要向当事人送达,所谓送达,即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将诉讼文件送交诉讼参与人、有关机关和单位的诉讼活动。2、其中,通知你本人去领取属于直接送达,你需要携带身份证原件,如果是委托他人代为领取,则需要出具你的委托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五十五条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依法不准上诉或者超过上诉期没有上诉的判决、裁定,是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 第一百六十四条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2023-09-14 16:02:431

去法院打印判决书需要带什么材料

法律分析:法院判决书依法主动发送给当事人。个人有需求,已改提出书面申请,核准后方可打印。若是复印判决书:如果是本人复印,能够复印的材料很有限,一般是诉讼费的发票丢失,此时携带本人的身份证、判决书或裁定书各一份复印件即可。如果是判决书或裁定书,直接叫书记员再给一份即可。如果是有委托律师。1、当事人的授权委托书2、律所的介绍信(原件)3、律师执业证复印件4、能证明自己能复印法院资料的相关证明材料(法院的立案登记通知书、判决书、裁定书等)5、除2外,其余材料均可以复印一份,以备法院存档。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三十八条 判决书应当写明:(一)案由、诉讼请求、争议的事实和理由;(二)判决认定的事实、理由和适用的法律依据;(三)判决结果和诉讼费用的负担;(四)上诉期间和上诉的法院。判决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2023-09-14 16:03:081

法院让取判决书是不是没事了

法律分析:不去拿不影响判决结果的,并且还会影响到上诉。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 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
2023-09-14 16:03:151

法院判决通知书是什么

法律分析: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 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必须告知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前不得另行结婚。第一百八十二条 人民法院受理选民资格案件后,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审理时,起诉人、选举委员会的代表和有关公民必须参加。人民法院的判决书,应当在选举日前送达选举委员会和起诉人,并通知有关公民。
2023-09-14 16:03:231

法院的判决书能够网上查询到吗

法院的判决书可以在专门的网上查询。网上查看法院判决结果的具体步骤如下:1、打开中国裁判文书网;2、输入想要检索的案由、关键词、法院、当事人、律师等;3、按关键词、案由、法院层级、时间等筛选查询想要的具体内容。涉及国家秘密、未成年人犯罪、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确认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的,但为保护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他人合法权益确有必要公开的除外、离婚诉讼或者涉及未成年子女抚养、监护的等情形,不应在互联网公布。1.判决公开与否不影响判决效力。2.网上公开有时间差。3.对方可能向法院申请不公开,法院可能许可。法院判决书多久下达需要根据案件的性质和诉讼程序来确定,一般情况下刑事案件,当庭宣判的,应当判决后5日内送达判决书;民事案件,10日内送达判决书。择日宣判的,宣判后立即送达判决书。审判监督程序的的民事判决书,亦称再审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对本院或上级人民法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和调解协议,发现确有错误,或者根据当事人符合法定条件的再申请,或者根据人民检察院的抗诉,依照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后,就诉讼那个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作出重新确认处理的书面决定。特别程序的民事判决书,是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第十五章的规定,审理特殊类型的案件,就某种法律事实是否存在或者某种权利的实际状态如何依法作出确认的书面决定。按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的特点是:第一,都不具有民事权益争议的内容;第二,起诉人或申请人都不要求追究民事责任。法律依据:《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三条 人民法院作出的下列裁判文书应当在互联网公布:(一)刑事、民事、行政判决书;(二)刑事、民事、行政、执行裁定书;(三)支付令;(四)刑事、民事、行政、执行驳回申诉通知书;(五)国家赔偿决定书;(六)强制医疗决定书或者驳回强制医疗申请的决定书;(七)刑罚执行与变更决定书;(八)对妨害诉讼行为、执行行为作出的拘留、罚款决定书,提前解除拘留决定书,因对不服拘留、罚款等制裁决定申请复议而作出的复议决定书;(九)行政调解书、民事公益诉讼调解书;(十)其他有中止、终结诉讼程序作用或者对当事人实体权益有影响、对当事人程序权益有重大影响的裁判文书。第八条 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时,应当对下列人员的姓名进行隐名处理:(一)婚姻家庭、继承纠纷案件中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二)刑事案件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证人、鉴定人;(三)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2023-09-14 16:03:311

法院送判决书是先给原告还是先给被告

在规定时间内,一同送过去
2023-09-14 16:03:414

法院通知拿判决书流程

法律分析:本人去法院拿判决书需要携带身份证原件。自被告知之日起三日内,在法院的正常工作时间去拿即可。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法院一般送达判决书采取的办法有六种: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公告送达。一般在15日内送达,送达后生效,送达签字后7日内可上诉。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三条 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
2023-09-14 16:04:031

法院判决书是什么样的(图片)

[2006]X法刑初字第1号 被告人徐X,男,XXXX年X月X日生(16周岁),男,汉族,XX省XX市人,初中文化,无业,家住......,XXXX年X月X日被逮捕,现在押于XXX市看守所. 被告人徐X盗窃一案,由XX市人民检察院于XXXX年X月X日向本院提起公诉.并指派检察员XXX出庭支持公诉.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庭,因被告人系未成年人,依法指定XX兄弟律师为其担任辩护人,经不公开开庭审理,现已审查终结. XX检察院指控,被告人徐X多次盗窃,价值7000多元,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应依法以盗窃罪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向本院提交了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等证据予以证实. 经审理查明,被告人徐某先后多次入室盗窃,价值7000多元.上述事实有公诉机关提供的证据证实,并经当庭质证,本院予以采信. 公诉人在公诉意见中指出,被告人系未成年人,处理上应教育为主,惩罚不辅.应依法从轻处罚.但属多次且系入室盗窃,赃款物被挥霍,未能退赔,可酌情从重处罚,公诉意见与本案事实和法律相符,本院予以采纳. 被告人徐X对起诉书指控的盗窃事实无异议,但辩解所得赃款招待朋友花掉了,非自己一人花掉的。本院认为,其辩解不影响本案定罪,相反,如此大额赃款,对一名未成年人用赃款招待朋友,实属挥霍。辩护人的辩护意见是:1.系未成年人;2.认罪态度较好;3.系初次犯罪.综上,建议从轻得罚.其辩护意见与事实基本相符,量刑时予以考虑.但辩护意见不是本案的全部量刑情节,本院量刑应考虑本案的全部情节. 本院认为,被告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多次入室盗窃作案,价值7000余元,属数额较大,其行为已构成盗窃罪,公诉机关指控罪名成立.据此,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64条,第17第第1款、第3款之规定,判决如下: 被告人徐X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六个月,并处罚金7000元。 (刑期自XXXX年X月X日起至XXXX年X月X日止,罚金在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缴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收到本判决书后次日起十日内,提出上诉,上诉至XX市中级人民法院,书面上诉的,提交上诉状三份,正本1份,副本2份。 审判长XXX 审判员... 审判员... 书记员... XXXX年X月X日
2023-09-14 16:04:141

如何查询判决书

法律分析:当事人可以携带身份证去当地法院查询,不是当事人需要委托律师一起去当地法院查询人民法院的判决书,网上查询的步骤:1.百度搜索中国裁判文书网或者当地的法院的官网,点击进入。 2.在搜索款输入对应案件的关键词、法院名称、当事人或者律师名称,点击搜索。 3.点击搜索后,会出现想要查询的判决书。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的规定》第一条 人民法院在互联网公布裁判文书,应当依法、全面、及时、规范。第二条 中国裁判文书网是全国法院公布裁判文书的统一平台。各级人民法院在本院政务网站及司法公开平台设置中国裁判文书网的链接。
2023-09-14 16:04:232

拿到判决书后的正确处理方式

拿到法院判决书后如果对法院判决结果没有异议的,就按判决结果执行,如果有异议的可以上诉。无论是否认可这个判决,都应该填写法院的送达回证及宣判笔录。送达回证只是法院送达判决书的一个凭证,并不会对实体权利产生影响,并不是说填写了送达回证就代表认可了该判决书。如果对判决书有意见,可以当场记载在宣判笔录上。同时填写送达回证的时候一定要记好日期,因为从填写送达回证的次日起就开始计算上诉期了。当事人、利害关系人认为执行行为违反法律规定的,可以向负责执行的人民法院提出书面异议。当事人、利害关系人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15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撤销或者改正;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利害关系人对裁定不服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一个月。
2023-09-14 16:04:341

法院的判决书下来是马上执行吗?

法院的判决书下来是马上执行吗?, 判决书下来可以马上执行吗 判决书生效后就可以申请执行,一审判决是判决书下来后15天双方均无上诉,就生效,二审的判决,判决书下来后就已经生效。 1、判决申请执行的实际上是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限有关系,根据我国民诉法规定 :第二百一十五条 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2、根据民诉法的规定,实际上仅仅规定了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可以说对于法院什么时间内执行完毕是没有要求的。 3、对于对方逃避执行的行为,你可以申请法院追究对方刑事责任,法律依据是民诉法第一百零二条 4、最后,对于对方仅有的一套住房是不能申请强制执行的,但是如果对方有其他财产的情况下完全有可能冻结其资金或者其他财产拍卖后履行判决。综上,建议你还是关注对方动向,有必要时候聘请律师向法院申请执行 法院的判决书15日内执行 法院的一审判决书送达15日后,各方当事人无异议的,判决书生效。 法院的一审裁定书送达10日后,各方当事人无异议的,裁定书生效。 前几年法院的判决书,判决书的内容现在能执行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民法通则第一百四十条规定的“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产生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 (一)当事人一方直接向对方当事人送交主张权利文书,对方当事人在文书上签字、盖章或者虽未签字、盖章但能够以其他方式证明该文书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二)当事人一方以传送信件或者资料电文方式主张权利,信件或者资料电文到达或者应当到达对方当事人的; (三)当事人一方为金融机构,依照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从对方当事人账户中扣收欠款本息的; (四)当事人一方下落不明,对方当事人在国家级或者下落不明的当事人一方住所地的省级有影响的媒体上刊登具有主张权利内容的公告的,但法律和司法解释另有特别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前款第(一)项情形中,对方当事人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签收人可以是其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负责收发信件的部门或者被授权主体;对方当事人为自然人的,签收人可以是自然人本人、同住的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亲属或者被授权主体。 诉讼时效的中止必须是因法定事由而发生。这些法定事由包括两大类:一是不可抗力,如自然灾害、军事行动等,都是当事人无法预见和克服的客观情况;二是其他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情况。 其他阻碍 (一)权利被侵害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定代理人死亡、丧失代理权、丧失行为能力; (二)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三)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无法主张权利; (四)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主张权利的客观情形。[2] 不小心将法院的判决书丢了,怎么办,没判决书执行厅还会执行吗 法院处理的每个案件都是有档案储存的,如果你的判决书不小心丢了也没关系,你可以自己带上身份证或委托律师到法院档案室去查阅、影印法院案卷中的判决书,在影印件上盖上法院档案室的章后,所影印的判决书与判决书原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法院判决书下来,原告申请执行,法院的执行程式是什么? 既然二审判决生效,那么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至于法院采取什么样的强制措施,得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首先,法院会先向被告下达履行判决通知书,通知被告在多少日内履行判决书上的义务,逾期不履行将采取强制措施。 其次,如果在通知书期满后被告不自动履行,那么根据判决确定的履行义务条件,根据不同的情况法院采取不同的办法。 如果是金钱给付,那么法院会查询被告人的银行账户,看是否有存款。可以要求被告人所在单位不得支付其工资,要向法院支付工资;可以向被告人的债务人要求其向法院履行还款义务等。 如果是行为,并且是可以代为执行的话,那么法院可以采取代执行的方式,代替被告履行,然后产生的费用由被告承担。 如果是不得代替的行为,那么法院会向相关职能部门发出协助执行通知书。比如,向房产部门要求不得为其办理买卖手续等。 不过,这仅是公平情况下法院会采取的一些办法。如果被告比较有势力,他至少会拖,在拖的时间内把自己的财产全部转移走,让法院无法查询。 因此,个人觉得在执行过程中,如果你没有很强有力的法院支援的话,你还是和被告和解为好,让步一部分,这样,你至少可以得到一些。否则,可以一点也得不到。 法院的判决书下来了,被告不执行怎么办 法院判决书生效后,被告人不执行的。原告需要写申请执行书,到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法院的判决书下来我不执行法院会怎么处理 强制执行。如果你对法院的判决有异议,可以提申请再审,法院执行部门强制执行前会通知一下你,告知情况,如果不愿意主动执行,就会强制执行。有经济能力的话,最好是去履行法院的判决。 还望采纳,谢谢。 1、法院的生效判决必须执行。 2、如未在法院生效判决确定的期限内履行义务,需要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利息为日万分之一点七五),同时,胜诉一方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法院强制执行时,可以冻结、扣划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变卖房屋、车辆等贵重财产。另外,可以对拒不履行判决的人采取罚款、拘留等强制措施。
2023-09-14 16:04:411

怎么查询法院判决结果

查询步骤如下:1、打开中国裁判文书网;2、在下方可以选择案件类型,根据需要的查询的判决书类型选择;3、选择案件类型后,在高级检索框里面输入案由、关键词、法院、当事人、律师;4、输入检索关键字以后,点击右侧的搜索,就可以查询到法院判决书了。
2023-09-14 16:04:492

目前我国旅游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哪些

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一条 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组织到境外的游览、度假、休闲等形式的旅游活动以及为旅游活动提供相关服务的经营活动,适用本法。第三条 国家发展旅游事业,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依法保护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的权利。第四条 旅游业发展应当遵循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国家鼓励各类市场主体在有效保护旅游资源的前提下,依法合理利用旅游资源。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游览场所应当体现公益性质。第五条 国家倡导健康、文明、环保的旅游方式,支持和鼓励各类社会机构开展旅游公益宣传,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第六条 国家建立健全旅游服务标准和市场规则,禁止行业垄断[5]和地区垄断。旅游经营者应当诚信经营,公平竞争,承担社会责任,为旅游者提供安全、健康、卫生、方便的旅游服务。第七条 国务院建立健全旅游综合协调机制,对旅游业发展进行综合协调。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旅游工作的组织和领导,明确相关部门或者机构,对本行政区域的旅游业发展和监督管理进行统筹协调。第八条 依法成立的旅游行业组织,实行自律管理。[3]第二章 旅游者第九条 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第十条 旅游者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得到尊重。第十一条 残疾人、老年人、未成年人等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依照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享受便利和优惠。第十二条 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请求救助和保护的权利。旅游者人身、财产受到侵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第十三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第十四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或者在解决纠纷时,不得损害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干扰他人的旅游活动,不得损害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第十五条 旅游者购买、接受旅游服务时,应当向旅游经营者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旅游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以及有关部门、机构或者旅游经营者采取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应当予以配合。旅游者违反安全警示规定,或者对国家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暂时限制旅游活动的措施、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不予配合的,依法承担相应责任。第十六条 出境旅游者不得在境外非法滞留,随团出境的旅游者不得擅自分团、脱团。入境旅游者不得在境内非法滞留,随团入境的旅游者不得擅自分团、脱团。[3]第三章 旅游规划和促进第十七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旅游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6]人民政府以及旅游资源丰富的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要求,组织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对跨行政区域且适宜进行整体利用的旅游资源进行利用时,应当由上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或者由相关地方人民政府协商编制统一的旅游发展规划。第十八条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包括旅游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要求和措施,以及旅游产品开发、旅游服务质量提升、旅游文化建设、旅游形象推广、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要求和促进措施等内容。根据旅游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编制重点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专项规划,对特定区域内的旅游项目、设施和服务功能配套提出专门要求。第十九条 旅游发展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以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规划相衔接。第二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应当充分考虑相关旅游项目、设施的空间布局和建设用地要求。规划和建设交通、通信、供水、供电、环保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应当兼顾旅游业发展的需要。第二十一条 对自然资源和文物等人文资源进行旅游利用,必须严格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符合资源、生态保护和文物安全的要求,尊重和维护当地传统文化和习俗,维护资源的区域整体性、文化代表性和地域特殊性,并考虑军事设施保护的需要。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资源保护和旅游利用状况的监督检查。第二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对本级政府编制的旅游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向社会公布。第二十三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制定并组织实施有利于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产业政策,推进旅游休闲体系建设,采取措施推动区域旅游合作,鼓励跨区域旅游线路和产品开发,促进旅游与工业、农业、商业、文化、卫生、体育、科教等领域的融合,扶持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旅游业发展。第二十四条 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安排资金,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公共服务和旅游形象推广。第二十五条 国家制定并实施旅游形象推广战略。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统筹组织国家旅游形象的境外推广工作,建立旅游形象推广机构和网络,开展旅游国际合作与交流。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筹组织本地的旅游形象推广工作。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需要建立旅游公共信息和咨询平台,无偿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景区、线路、交通、气象、住宿、安全、医疗急救等必要信息和咨询服务。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根据需要在交通枢纽、商业中心和旅游者集中场所设置旅游咨询中心,在景区和通往主要景区的道路设置旅游指示标识。旅游资源丰富的设区的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建立旅游客运专线或者游客中转站,为旅游者在城市及周边旅游提供服务。第二十七条 国家鼓励和支持发展旅游职业教育和培训,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3]第四章 旅游经营第二十八条 设立旅行社,招徕、组织、接待旅游者,为其提供旅游服务,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取得旅游主管部门的许可,依法办理工商登记:(一)有固定的经营场所;(二)有必要的营业设施;(三)有符合规定的注册资本;(四)有必要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导游;(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二十九条 旅行社可以经营下列业务:(一)境内旅游;(二)出境旅游;(三)边境旅游;(四)入境旅游;(五)其他旅游业务。旅行社经营前款第二项和第三项业务,应当取得相应的业务经营许可,具体条件由国务院规定。第三十条 旅行社不得出租、出借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第三十一条 旅行社应当按照规定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用于旅游者权益损害赔偿和垫付旅游者人身安全遇有危险时紧急救助的费用。第三十二条 旅行社为招徕、组织旅游者发布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旅游者。第三十三条 旅行社及其从业人员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安排参观或者参与违反我国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项目或者活动。第三十四条 旅行社组织旅游活动应当向合格的供应商订购产品和服务。第三十五条 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旅游者,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安排另行付费旅游项目。但是,经双方协商一致或者旅游者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旅游者行程安排的除外。发生违反前两款规定情形的,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结束后三十日内,要求旅行社为其办理退货并先行垫付退货货款,或者退还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的费用。第三十六条 旅行社组织团队出境旅游或者组织、接待团队入境旅游,应当按照规定安排领队或者导游全程陪同。第三十七条 参加导游资格考试成绩合格,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或者在相关旅游行业组织注册的人员,可以申请取得导游证。第三十八条 旅行社应当与其聘用的导游依法订立劳动合同、支付劳动报酬、缴纳社会保险费用。旅行社临时聘用导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应当全额向导游支付本法第六十条第三款规定的导游服务费用。旅行社安排导游为团队旅游提供服务的,不得要求导游垫付或者向导游收取任何费用。第三十九条 取得导游证,具有相应的学历、语言能力和旅游从业经历,并与旅行社订立劳动合同的人员,可以申请取得领队证。第四十条 导游和领队为旅游者提供服务必须接受旅行社委派,不得私自承揽导游和领队业务。第四十一条 导游和领队从事业务活动,应当佩戴导游证、领队证,遵守职业道德,尊重旅游者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向旅游者告知和解释旅游文明行为规范,引导旅游者健康、文明旅游,劝阻旅游者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导游和领队应当严格执行旅游行程安排,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或者中止服务活动,不得向旅游者索取小费,不得诱导、欺骗、强迫或者变相强迫旅游者购物或者参加另行付费旅游项目。第四十二条 景区开放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并听取旅游主管部门的意见:(一)有必要的旅游配套服务和辅助设施;(二)有必要的安全设施及制度,经过安全风险评估,满足安全条件;(三)有必要的环境保护设施和生态保护措施;(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第四十三条 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的门票以及景区内的游览场所、交通工具等另行收费项目,实行政府定价或者政府指导价,严格控制价格上涨。拟收费或者提高价格的,应当举行听证会,征求旅游者、经营者和有关方面的意见,论证其必要性、可行性。利用公共资源建设的景区,不得通过增加另行收费项目等方式变相涨价;另行收费项目已收回投资成本的,应当相应降低价格或者取消收费。公益性的城市公园、博物馆、纪念馆等,除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珍贵文物收藏单位外,应当逐步免费开放。第四十四条 景区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门票价格、另行收费项目的价格及团体收费价格。景区提高门票价格应当提前六个月公布。将不同景区的门票或者同一景区内不同游览场所的门票合并出售的,合并后的价格不得高于各单项门票的价格之和,且旅游者有权选择购买其中的单项票。景区内的核心游览项目因故暂停向旅游者开放或者停止提供服务的,应当公示并相应减少收费。第四十五条 景区接待旅游者不得超过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景区应当公布景区主管部门核定的最大承载量,制定和实施旅游者流量控制方案,并可以采取门票预约等方式,对景区接待旅游者的数量进行控制。旅游者数量可能达到最大承载量时,景区应当提前公告并同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景区和当地人民政府应当及时采取疏导、分流等措施。第四十六条 城镇和乡村居民利用自有住宅或者其他条件依法从事旅游经营,其管理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第四十七条 经营高空、高速、水上、潜水、探险等高风险旅游项目,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经营许可。第四十八条 通过网络经营旅行社业务的,应当依法取得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并在其网站主页的显著位置标明其业务经营许可证信息。发布旅游经营信息的网站,应当保证其信息真实、准确。第四十九条 为旅游者提供交通、住宿、餐饮、娱乐等服务的经营者,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要求,按照合同约定履行义务。第五十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旅游经营者取得相关质量标准等级的,其设施和服务不得低于相应标准;未取得质量标准等级的,不得使用相关质量等级的称谓和标识。第五十一条 旅游经营者销售、购买商品或者服务,不得给予或者收受贿赂。第五十二条 旅游经营者对其在经营活动中知悉的旅游者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第五十三条 从事道路旅游客运的经营者应当遵守道路客运安全管理的各项制度,并在车辆显著位置明示道路旅游客运专用标识,在车厢内显著位置公示经营者和驾驶人信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监督电话等事项。第五十四条 景区、住宿经营者将其部分经营项目或者场地交由他人从事住宿、餐饮、购物、游览、娱乐、旅游交通等经营的,应当对实际经营者的经营行为给旅游者造成的损害承担连带责任。第五十五条 旅游经营者组织、接待出入境旅游,发现旅游者从事违法活动或者有违反本法第十六条规定情形的,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旅游主管部门或者我国驻外机构报告。第五十六条 国家根据旅游活动的风险程度,对旅行社、住宿、旅游交通以及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高风险旅游项目等经营者实施责任保险制度。[3]第五章 旅游服务合同第五十七条 旅行社组织和安排旅游活动,应当与旅游者订立合同。第五十八条 包价旅游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包括下列内容:(一)旅行社、旅游者的基本信息;(二)旅游行程安排;(三)旅游团成团的最低人数;(四)交通、住宿、餐饮等旅游服务安排和标准;(五)游览、娱乐等项目的具体内容和时间;(六)自由活动时间安排;(七)旅游费用及其交纳的期限和方式;(八)违约责任和解决纠纷的方式;(九)法律、法规规定和双方约定的其他事项。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详细说明前款第二项至第八项所载内容。第五十九条 旅行社应当在旅游行程开始前向旅游者提供旅游行程单。旅游行程单是包价旅游合同的组成部分。第六十条 旅行社委托其他旅行社代理销售包价旅游产品并与旅游者订立包价旅游合同的,应当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载明委托社和代理社的基本信息。旅行社依照本法规定将包价旅游合同中的接待业务委托给地接社履行的,应当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载明地接社的基本信息。安排导游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应当在包价旅游合同中载明导游服务费用。第六十一条 旅行社应当提示参加团队旅游的旅游者按照规定投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第六十二条 订立包价旅游合同时,旅行社应当向旅游者告知下列事项:(一)旅游者不适合参加旅游活动的情形;(二)旅游活动中的安全注意事项;(三)旅行社依法可以减免责任的信息;(四)旅游者应当注意的旅游目的地相关法律、法规和风俗习惯、宗教禁忌,依照中国法律不宜参加的活动等;(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应当告知的事项。在包价旅游合同履行中,遇有前款规定事项的,旅行社也应当告知旅游者。第六十三条 旅行社招徕旅游者组团旅游,因未达到约定人数不能出团的,组团社可以解除合同。但是,境内旅游应当至少提前七日通知旅游者,出境旅游应当至少提前三十日通知旅游者。因未达到约定人数不能出团的,组团社经征得旅游者书面同意,可以委托其他旅行社履行合同。组团社对旅游者承担责任,受委托的旅行社对组团社承担责任。旅游者不同意的,可以解除合同。因未达到约定的成团人数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向旅游者退还已收取的全部费用。第六十四条 旅游行程开始前,旅游者可以将包价旅游合同中自身的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人,旅行社没有正当理由的不得拒绝,因此增加的费用由旅游者和第三人承担。第六十五条 旅游行程结束前,旅游者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第六十六条 旅游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旅行社可以解除合同:(一)患有传染病等疾病,可能危害其他旅游者健康和安全的;(二)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且不同意交有关部门处理的;(三)从事违法或者违反社会公德的活动的;(四)从事严重影响其他旅游者权益的活动,且不听劝阻、不能制止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因前款规定情形解除合同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必要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给旅行社造成损失的,旅游者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六十七条 因不可抗力或者旅行社、履行辅助人已尽合理注意义务仍不能避免的事件,影响旅游行程的,按照下列情形处理:(一)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旅行社和旅游者均可以解除合同。合同不能完全履行的,旅行社经向旅游者作出说明,可以在合理范围内变更合同;旅游者不同意变更的,可以解除合同。(二)合同解除的,组团社应当在扣除已向地接社或者履行辅助人支付且不可退还的费用后,将余款退还旅游者;合同变更的,因此增加的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减少的费用退还旅游者。(三)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旅行社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因此支出的费用,由旅行社与旅游者分担。(四)造成旅游者滞留的,旅行社应当采取相应的安置措施。因此增加的食宿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增加的返程费用,由旅行社与旅游者分担。第六十八条 旅游行程中解除合同的,旅行社应当协助旅游者返回出发地或者旅游者指定的合理地点。由于旅行社或者履行辅助人的原因导致合同解除的,返程费用由旅行社承担。第六十九条 旅行社应当按照包价旅游合同的约定履行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旅游行程安排。经旅游者同意,旅行社将包价旅游合同中的接待业务委托给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地接社履行的,应当与地接社订立书面委托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向地接社提供与旅游者订立的包价旅游合同的副本,并向地接社支付不低于接待和服务成本的费用。地接社应当按照包价旅游合同和委托合同提供服务。第七十条 旅行社不履行包价旅游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依法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旅行社具备履行条件,经旅游者要求仍拒绝履行合同,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滞留等严重后果的,旅游者还可以要求旅行社支付旅游费用1倍以上3倍以下的赔偿金。由于旅游者自身原因导致包价旅游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按照约定履行,或者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旅行社不承担责任。在旅游者自行安排活动期间,旅行社未尽到安全提示、救助义务的,应当对旅游者的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承担相应责任。第七十一条 由于地接社、履行辅助人的原因导致违约的,由组团社承担责任;组团社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地接社、履行辅助人追偿。由于地接社、履行辅助人的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旅游者可以要求地接社、履行辅助人承担赔偿责任,也可以要求组团社承担赔偿责任;组团社承担责任后可以向地接社、履行辅助人追偿。但是,由于公共交通经营者的原因造成旅游者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由公共交通经营者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旅行社应当协助旅游者向公共交通经营者索赔。第七十二条 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或者在解决纠纷时,损害旅行社、履行辅助人、旅游从业人员或者其他旅游者的合法权益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第七十三条 旅行社根据旅游者的具体要求安排旅游行程,与旅游者订立包价旅游合同的,旅游者请求变更旅游行程安排,因此增加的费用由旅游者承担,减少的费用退还旅游者。第七十四条 旅行社接受旅游者的委托,为其代订交通、住宿、餐饮、游览、娱乐等旅游服务,收取代办费用的,应当亲自处理委托事务。因旅行社的过错给旅游者造成损失的,旅行社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旅行社接受旅游者的委托,为其提供旅游行程设计、旅游信息咨询等服务的,应当保证设计合理、可行,信息及时、准确。第七十五条 住宿经营者应当按照旅游服务合同的约定为团队旅游者提供住宿服务。住宿经营者未能按照旅游服务合同提供服务的,应当为旅游者提供不低于原定标准的住宿服务,因此增加的费用由住宿经营者承担;但由于不可抗力、政府因公共利益需要采取措施造成不能提供服务的,住宿经营者应当协助安排旅游者住宿。第六章 旅游安全第七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一负责旅游安全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履行旅游安全监管职责。第七十七条 国家建立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制度。旅游目的地安全风险提示的级别划分和实施程序,由国务院旅游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将旅游安全作为突发事件监测和评估的重要内容。第七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依法将旅游应急管理纳入政府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应急预案,建立旅游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突发事件发生后,当地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机构应当采取措施开展救援,并协助旅游者返回出发地或者旅游者指定的合理地点。第七十九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件,制定旅游者安全保护制度和应急预案。旅游经营者应当对直接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从业人员开展经常性应急救助技能培训,对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进行安全检验、监测和评估,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危害发生。旅游经营者组织、接待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等旅游者,应当采取相应的安全保障措施。第八十条 旅游经营者应当就旅游活动中的下列事项,以明示的方式事先向旅游者作出说明或者警示:(一)正确使用相关设施、设备的方法;(二)必要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措施;(三)未向旅游者开放的经营、服务场所和设施、设备;(四)不适宜参加相关活动的群体;(五)可能危及旅游者人身、财产安全的其他情形。第八十一条 突发事件或者旅游安全事故发生后,旅游经营者应当立即采取必要的救助和处置措施,依法履行报告义务,并对旅游者作出妥善安排。第八十二条 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权请求旅游经营者、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及时救助。中国出境旅游者在境外陷于困境时,有权请求我国驻当地机构在其职责范围内给予协助和保护。旅游者接受相关组织或者机构的救助后,应当支付应由个人承担的费用。
2023-09-14 15:54:573

拼音歌26个字母歌

英语字母表26个读音歌:A B C D E F GH I J K L M NO P Q R S TU V W X Y ZX Y Z Now you seeI can say my ABC简介:英文字母歌又称字母歌或ABC歌,是世界上多个采用拉丁字母作书写文字的国家所通用学习字母时经常唱的歌。歌词很简单,就是26个英文字母按顺序唱出来。这首歌通常都会在幼儿园时被老师所教授,作为学习英语的启蒙课程。
2023-09-14 15:54:591

优秀毕业生有什么好处

优秀毕业生有什么好处   优秀毕业生有什么好处,每一届的优秀毕业生作为毕业班中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必须具备好的品质以及优异的学习成绩,以下分享优秀毕业生有什么好处?下面就来看看吧!   优秀毕业生有什么好处1    优秀毕业生简介   优秀毕业生作为毕业班中最优秀的一批学生,必须具备好的品质以及优异的学习成绩才能获得这个称号。    优秀毕业生的好处   以浙江省为例,毕业班中被推荐为省级优秀毕业生的学生均为“三位一体”学生,在浙工大,大一期末,“三位一体”学生已比统招录取学生略胜一筹。   也就是说,省级优秀毕业生都是纳入“三位一体”,在招生中有优势。   在浙江省高考中,根据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规定,不论应届生、往届生,只要符合浙江省当年高考报考条件以及试点高校自主确定公布的条件和规则的高中毕业生,均可报名参加。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的报名和高校测试是开放的,由学生自主报名,可以兼报多所高校。   也就是说,只要是省级优秀毕业生,都尤其是“三位一体”的学生,在高考中不管是应届生还是往届生,选择高校可以自主报名,而且还不限制高校的选择,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报名。    扩展资料:   以浙江省为例,省级优秀毕业生均为“三位一体”学生,在高考报名中,有相当多的优势。   但是学生也需参加相应批次的高考志愿填报,并在高考相应批次提前阶段录取,也就是提前批志愿。   省教育考试院按试点高校试点专业的录取批次,将符合所报考高校招生章程中公布的录取条件的入围学生进行投档,由高校决定是否录取。   由省统一在高考录取时进行。   已录取的学生,其他院校不再录取;如未被“三位一体”录取,可以继续第一批或者第二批的投档,不影响其他院校的录取。   也就是说,如果是省级优秀毕业生,如果没有被录取,还可以继续投第一批货第二批的投档,选择性多。   优秀毕业生和优秀毕业论文哪个好?   优秀毕业生好。因为优秀毕业生也包含了她的论文,论文也是评判它是否是一个优秀毕业生的标准。   优秀毕业生有什么好处2   要问大学优秀毕业生的含金量高不高,其实这事儿不能一概而论。   笼统地说,如果一名毕业生能够拿到学校的优秀毕业生证书和称号,那肯定比没有要好。   但你要说通过一个优秀毕业生称号和证书能够在继续求学或者求职的过程中获得多少光环加持,那还得综合看很多因素。   因为我没有与高校研究生录取等相关的工作经历,优秀毕业生对继续求学的意义就不讨论。   主要从优秀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的作用来讨论它的含金量。    01如果毕业学校比较好,优秀毕业生的含金量还是比较足的   其实整个教育体系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选拔考试下来,能够进入好的大学的学生,从整体上来讲,各方面综合素质更好的比例肯定是更大的。   而如果在毕业时,又经过校方的评估,选出一批最优秀的学生授予“优秀毕业生”的称号,那么综合素质比较好的概率就更高了。   说到底,企业之所以在招聘时更青睐名校的、高学历的求职者,说得不友好一点,不就是偷懒或者对自己甄别人才的标准和方法不自信吗?   才会寄希望于通过这样一个低成本做概率更大的事情的方法招聘人才。   当面对一个好学校毕业的优秀毕业生时,招聘到一名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优秀人才的概率进一步提升了,当然会优先考虑。    02“优秀毕业生”的称号也只是一个敲门砖,只能增加简历通过机会   用人单位不会简单地凭借一个“优秀毕业生”的称号就草率地做出录用一名应届毕业生的`决定。   说白了,“优秀毕业生”的价值,其实跟更高的学历差不多,是一块好的敲门砖,它能够让你在一大堆同质化非常严重的应届生简历里被筛出来,获得面试的机会。   但到了面试环节,“优秀毕业生”带来的光环效应基本上就不再起作用了。   能不能通过公司的笔试?在面试环节中,基本的专业基础知识是否牢固、是否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沟通表达、团队合作精神等综合通用素质如何、包括学习能力在内的发展潜质方面表现如何?   所有这些,只有都能够通过公司一系列甄选流程的考验,才能够最终获得offer。   也就是说,如果你这个“优秀毕业生”拿得名副其实,那么,它就是锦上添花的一件事;   但如果一名在校生,觉得拿到“优秀毕业生”就是一种获得更好工作的象征和宝藏,全部心力都花在如何拿到这个荣誉上,而不去他是努力全方面提升自己,那就本末倒置,甚至适得其反了。    03大学优秀毕业生只会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里有用,之后对求职的影响几乎为零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前面两点提到的好处和影响都只是针对应届毕业生找第一份工作来说的。   等到有了工作经验之后,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重点看的就是之前的工作到底做过什么、会做什么,以及在之前工作中的业绩表现。   比如,如果你在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中,被评为了年度优秀员工,又或者多次被评为月度、季度优秀员工,那么这个含金量,对于用人单位来说,是远高于学习时代的“优秀毕业生”的。   毕竟,有的学校,“优秀毕业生”也搞通货膨胀,只要没有明显问题的学生,都能拿到这个称号;   另一方面,“优秀毕业生”的评比标准,更多还是站在学校教学的立场,是按照一个学生的标准来评比的,而公司需要的,是一个优秀的“员工”,这两者之间还是有一些很明显的差别。   所以,即便真的被评为了“优秀毕业生”,有一定工作经验后写简历,基本上不会有人把这一项写在简历上了。
2023-09-14 15:54:521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的思考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的思考【1】   【摘 要】对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进行思考,通过将正在处理的纠纷案例运用在角色扮演的情景教学中,让学生实时参与到处理案子的进展中来,激起学生为解决真实的问题而自主学习法律的兴趣,从而构建独特的教学模式,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关键词】旅游政策与法规 课程教学 纠纷案例 角色扮演 情景教学   旅游政策与法规是旅游专业一门专业核心课程,特别是投诉旅行社纠纷的问题,涉及面广、复杂,往往涉及组团社、地接社、酒店、运输企业、景区、导游服务、餐饮服务等,涉及多部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行业规章制度。   但职业学校的大部分学生文化基础薄弱,普遍觉得法律法规及政策枯燥乏味难以理解,提不起兴趣。   而且学生理解授课内容并不难,但面对具体问题时,难以应用学过的知识来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为此,央视《今日说法》的演绎手法令笔者思考,设想可否在教学中,将教材中按章节编排的若干大块法律法规知识和纠纷案例重新编排整合,根据纠纷案例适用的法律法规分别归成几大学习任务模块,通过情景教学方式,让学生以双方当事人、法官的角色视角来学法、析案、用法、判案,达到提高学生(扮演当事人双方)对相关法律的学习兴趣?这完全是可行的。   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激起扮演行政执法人员或法官的学生树立起用法律为纠纷双方解决的问题的责任感。   具体说来,从正在处理的纠纷案例入手展开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有以下七个课程环节:   一、教师提交案例模块   笔者此次打破通常提交已有定论的案例给学生,将笔者正在代理的一个组团社A社的纠纷案子提交学生,学生们兴趣大增,简况如下:   组团社 A社于2012年8月31日收到某市旅游局[2012]第XXX号旅游投诉电话记录传真件,反映客人龚先生等3人提出的三条投诉事项:   第一,投诉组团社A社未亲自履约,私自“卖团”交由第三方(地接社B社)执行。   龚先生等3人认为A社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及《旅行社条例》及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涉嫌合同欺诈,要求双倍退回旅游团费1200元。   第二,投诉地接社B社在线路游览安排时对其有歧视,未能将他们3人和其他客人一视同仁。   龚先生等3人认为B社违法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相关规定,涉嫌歧视消费者,要求B社赔礼道歉,赔偿3人精神抚慰金各300元,A社负连带责任。   第三,投诉地接社B社安排的酒店早餐标准未达到合同的约定星级酒店标准,违反了与组团社A社所签旅游合同对餐饮的约定,要求A社或B社双倍赔偿餐费。   某市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所依据国家旅游局颁布的《旅游投诉暂行规定》要求被投诉者组团社A社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做出书面答复。   二、学生自主选择角色扮演,领受任务   笔者告诉学生,组团社A社经过3天和消费者3人代表龚先生商谈无果,现将投诉案子书面委托笔者代理处理。   目前还剩余27天,笔者决定将全班学生分成3大组,各组学生经过认真阅读旅游局转来的龚先生等3人的投诉状,根据兴趣,各自选择代表旅行社A、投诉者、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所3个角色,领受任务,分别提出自己诉求的法律根据(旅行社A、投诉者),或裁决的法律依据(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所)   三、教师先行指导、学生带任务自主学习   学生法律基础薄弱,不知如何下手。   笔者先行指导,指出该投诉主要涉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合同法》、《旅行社条例》、《导游人员管理条例》及实施细则等,请学生带任务先自主学习。   达到让学生在大脑里先有基本法律知识及概念。   而扮演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所的这组学生还需学习《旅游投诉暂行规定》。   四、当事人维权的法律依据   该课程是一周4节课,但笔者每周只能用其中2节课来上,4周也是只有8节课的时间。   3组学生兴趣盎然,努力想在以上几部法律法规当中找到支持自己诉求的条款,分别摘录部分条款下来作为维权的依据。   初步达到笔者使用该教学模式的目的,即让绝大部分学生发自内心的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而学法律,在大脑里先有基本法律知识及概念。   笔者每周都和投诉者代表龚先生联系,将初步商谈的进展、矛盾焦点、双方使用法律依据的认识都实时如实在上课时告诉学生。   然后笔者先听3个模拟组的基本看法,以及对3个投诉事项进行法律适用的分析,逐条引导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即民事纠纷无非违约类纠纷和侵权类纠纷。   在签署旅游合同的情况下,如产生纠纷两类,尊重及遵守合同的约定是双方维权的重要法律手段及依据。   基于此,学生的思路开始清晰起来,初步分析出客人龚先生等3人提出的三条投诉事项哪些属于违约,哪些属于侵权。   笔者趁热打铁,告诉学生,根据我国《民法通则》,对某事的民事纠纷的诉求,当事者只能在违约和侵权之间二选一,请同学们认真细看龚先生等3人提出的三条投诉事项中,是否存在同时提出违约和侵权的诉求,如有,请3方角色扮演的学生指出来,法律只能满足其投诉对方违约和侵权之一的诉求。   经过指导,扮演龚先生的学生觉得以侵权告组团社A社划算,而扮演组团社A社的学生觉得以合同部分违约对维护自己划算,而扮演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所的这组学生也在思考如何选择适用法律来公正公平的处理,因为旅游行政机关可以有3个处理选项,分别是指导纠纷双方之间签署:A.和解协议;B.旅游行政机关调解纠纷双方签署调解协议;C.行政裁决。   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很难一下子在一大堆法律条文中学到的,经过点拨,学生们豁然开朗,视野开阔起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也清晰了。   学生们经过用法律的博弈,慢慢有一种学以致用的自豪感和学习的成就感。   平时见面,喜欢问笔者:“事情进展如何,对方有何反应,我们的思路和适用法律条文对吗?”学生们积极的求知欲为上下一节课打下了好学求知的学习氛围。   五、析案及判案   经过3周的实时跟踪事情动态的发展,角色扮演的学生们在笔者的指导下,以当事人的心态,学法、析案、用法,期望最大限度的维护自己的权益。   扮演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所的学生们,你们是以一种准法官的身份来断案,笔者提醒到:“法律则是人类自己造出来的条条框框,其释义与运用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正更需体现在程序方面”。   首先要让另外两组学生充分表达理由后,才能做初步的行政裁决。   为此,扮演旅游局旅游质量监督所的学生们认为:客人以侵权投诉A社,是适用法律不当,而且事实并非客人单方面描述,经过对合同约定及旅游行程单的安排的审阅,认为是客人违约在先,导致A社无法满足其过分要求。   客人抓住地接社B社导游的不恰当言辞引发争吵,导致客人投诉,以解心中怨气。   初步认定,纠纷双方最好和解,旅行社A社毕竟是组团社,和客人签有合同,虽未违约也未有实质性侵权,但地接社B社的导游服务态度及言辞不当,使得客人感到未得到尊重,引发客人不满而投诉。   学生们决定:旅行社A社负连带责任,应首先向客人赔礼道歉,并要求B社做出对导游的处分(旅行社内部停止其带团一个月)并通过A社也向客人赔礼道歉。   最后事实结局:经过笔者和旅游质量监督所对客人大半个月的法理情的宣讲,客人也意识到自己的不妥,最终接受与旅行社A社签署和解协议。   一个月后,课堂模拟与现实结果基本一致,学生高兴不已,有一种能学以致用的自豪感。   六、对学生的评价标准   一种教学模式使用的效果,主要看学习者是否能理解、明白其中的基本原理,具备运用原理能处理基本简单的问题,也就是岗位技能。   文科类的法律服务岗位能力和理工科类以动手为主的岗位操作能力的评价模式是完全不同的。   因为评价旅游专业学生的法律服务岗位能力,主要看学生是否掌握涉及旅游法律法规的基本常识,是否能使用一些常用的法律法规常识来解决一些基本的问题以及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程序,知晓相应的具有管辖权的行政管理机关等即可。   旅游行业属于服务业,旅游专业属于文科类,如果学生能达到以上基本处理问题的能力,已经难能可贵,毕竟他们不是法律专业的学生。   笔者认为,一种让学习者易于接受的教学模式并能让他(她)从学习中感到有趣的经历是教师终身努力的方向。   七、共同反思   笔者引导学生对此次的角色扮演实景教学模式给大家带来哪些认识和值得的反思。   有学生提出,客人在此次投诉中,要求过分,小题大做,有过度维权的现象。   笔者很高兴学生能说出“过度维权”这个词。   笔者然后进一步问:为什么近年来,在旅游市场上,特别是每年的旅游“黄金周”,在全国一些热点旅游城市及热点旅游景区,当一些问题出现后,部分客人不理智的过度维权时有发生?“原因是复杂的,首先,维权过度源于维权成本过高。   主要表现在:维权所需的检测费、诉讼费等费用偏高;维权程序复杂繁琐,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维权机关相互之间缺乏协调联动导致效力低;法律规定不完备导致维权的机会成本和风险较高。”也有学生认为,此次客人选择向旅游质量监督所投诉,方向是对的,但诉求确实过高,不排除客人确实由于法律常识缺乏,或者个人道德修养欠缺以此“狮子大开口”,或者是为了导游不礼貌的几句话要求旅行社赔礼道歉以求得尊重u2026u2026   当然,大多数学生也注意到:通常情况下,随着社会及媒体对法律的宣传,客人的法律意识也逐步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提高了维权意识。   但伴随维权过度现象也屡屡出现,是整个社会值得思考的问题。   笔者通过将正在处理的纠纷案例运用在角色扮演的情景教学中,让学生实时参与到处理案子中来,有临场感和现实感,激起学生为解决真实的问题而自主学习法律的兴趣。   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该案例给大家的启示,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即对一件事要有自己的看法,不盲从,不随大流,会辨别真伪,达到开拓学生视野,促使学生学会举一反三、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案例给自己的认识及触动,这才是教师实施任何教学模式和手段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朱伟一.走过法律[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   [2]邝俊凌.消费者过度维权现象的法律思考[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11)   高职专业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2】   《旅游政策与法规》是旅游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也是全国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行业从业人员应具备的旅游法律法规知识,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从而具有理解、判断与实际解决旅游法律问题的能力,依法做好旅游管理与服务工作。   本课程教学内容较为复杂且抽象,包括合同法律制度、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导游人员管理法规制度、旅游饭店管理法规制度等。   对于非法律专业学生来说,这些抽象的法律规范往往较为枯燥、难懂,如果在教学中单纯以理论为中心来强调法律知识点,容易造成“教师满堂灌、学生满堂输”的现象,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因此为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必要对本课程的教学进行探讨,下面分而述之。   1 课程设置   1.1 在课程设置时间上   大多数高职院校将《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安排在第二学期开设。   之所以在时间上做此安排,主要考虑到有利于学生参加考证。   因为导游资格考试时间是在每年11月,在考证之前系统讲述过本课程,无疑有利于提高考证通过率。   相反,如果课程安排在第三学期开设,那么距离考证仅有两个月时间,课程教学安排就会很紧张。   如果课程再往后开设,对学生来说,意味着在校期间将失去一次考证机会。   这一点大部分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都会考虑到。   1.2 在课程设置先后顺序上   《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具有综合性、应用性的"特点,其教学内容涉及法学、旅游管理等学科。   鉴于此,在开设本课程之前,需要学生对法学基础理论和旅游专业知识有基本的了解。   考虑到专业的原因,大多数高职院校在开设本课程之前都会开设一些旅游专业课,如旅游学概论、旅行社经营管理等。   但在教学中存在的困境是,学生连一些基本的法律术语都不清楚,只是把抽象的法律规范记忆下来。   在此期间,如果没有相关课程过渡,直接让学生学习本课程,普遍都会觉得抽象、枯燥,导致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   虽然高职非法律类专业学生在入学的第一学期都会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该课程主要偏重思想道德修养,讲授法律基础知识的学时安排非常有限。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笔者建议在课程设置上将经济法安排在本课程之前。   通过经济法课程学习,学生对民法、合同法等基本法律制度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这将为接下来本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2 教材选用   2.1 突出培养目标   笔者认为在课程教材的选取上,首先应突出培养目标。   高职专业培养目标具有特殊性,其主要培养应用性、实践性人才。   目前高职院校提倡“双证书”的教学模式,即学生不仅要获得学历证书,还要获得国家劳动人事部门认定的职业资格证书。   因此,建议在选取本课程教材时应以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材为主。   2.2 应注重教材的新颖性   《旅游政策与法规》具有时代性的特点,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法规建设步伐也会进一步加快。   以旅行社行业的立法为例,从1985年国务院颁布我国第一部旅游行业的行政法规《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到1996年《旅行社管理条例》,再到2009年《旅行社条例》。   再如2011年2月1日起施行《旅行社责任保险管理办法》等。   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有相当多的新法颁布或旧法被修订,这是历史的必然。   笔者认为《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教学内容应反映旅游行业的最新立法,因此教师应运用自己的专业判断能力,尽可能为学生选取最新教材。   但是教材往往具有滞后性的特点,作为教师应及时掌握所授课程的最新知识和发展动态,努力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接触到的是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而不是废止的旧法。   3 教学方法及手段   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来进行选择。   毋庸置疑,恰当的教学方法及手段将有利于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和掌握。   笔者认为适合《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3.1 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   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变成学生的能力,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实践中比较成功的。   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是指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指导下,采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虚拟案例,充当法律职业角色,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要使案例教学在本课程中真正发挥实效,案例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尽可能选择典型和仿真的案例。   对学生来说,每参加一次案例就相当于情景再现,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次很好的锻炼。   其次,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或自行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6~7人,男女同学搭配。   通过分组讨论案例,得出小组讨论意见。   再次,在课堂上交流小组讨论意见,由小组代表陈述每组形成的最后观点。   最后,在分组讨论和小组之间交流观点后,教师应及时总结。   总结除了给出案例答案外,还应指出案例所涉及的法律关键问题以及案例分析的难点与思路。   通过案例教学与小组讨论,不仅可以将抽象的法律条文、原则具体化,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2 课堂讲授与课后辅导相结合   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知识的时间是有限的,而课后辅导则是课堂讲授在时间上的延伸。   课后辅导是教学过程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首先,教师每节课所讲的知识,学生不可能全部一听就懂、一讲就会。   在旅游政策与法规教学过程中,时常有同学反映上课时候听懂了,但是课后做相关练习时就会问题百出。   这时教师应及时辅导,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掌握相关知识点。   如果说课堂讲授是抛砖引玉,那么课后辅导则是精心雕刻。   其次,课后辅导的形式可以是多样化的。   在教学之余,教师还结合教学开展一些科研工作,可以课后吸收一些主动愿意参与科研的学生,让其参与科研工作。   通过参与科研,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拓展课程教学内容。   再次,还可以课后聘请专家学者、企业经理人介绍学科相关进展。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自主上网学习、查资料来解决疑问,培养学生上网学习、查找资料的能力。   3.3 多媒体教学法   在教学手段上,尽可能采用多媒体来讲解。   传统的教学手段是教师在讲台上边讲边板书,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多媒体教学有着多方面的优点。   首先,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包含文字、图形、动画、视频、音频等信息,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其学习兴趣。   其次,通过多媒体教学,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向学生传递大量的信息,增加讲授的内容,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而且多媒体的艺术性还有助于增加课程知识的亲和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当然,这需要学校管理部门为改善教师的教学环境提供必要的硬件支持。   4 考试方法   4.1 考试题型   期末考试采取闭卷答题的形式。   由于《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是导游资格考试的必考科目之一,如果本课程在导游资格考试中没有通过,意味着将不能取得导游资格证,将无法从事导游工作。   所以为提高本专业课在资格考试中的通过率,笔者认为本课程的考试题型可以参照导游资格考试真题的题型,采取判断题、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三种形式(判断题40题,占20%,单选题80题,占40%,多选题40题,占40%)。   教师应注意平时积累,可以建立相关的章、节试题库,在平时可以加强基础训练。   在考试内容上也应当侧重于职业资格考试的重点章节,如旅行社管理法规制度、导游人员法规管理制度、出入境管理法规制度等。   4.2 考试成绩   关于旅游政策与法规课程的成绩,笔者采取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综合考评的方法。   平时成绩主要依据课堂出勤、课堂提问以及在案例教学中的参与情况给出;可以增加期中考试环节,并依据期中考试卷面成绩给出期中成绩,期中考试的题型依旧参照导游资格考试真题的题型及比例;期末成绩则依据期末考试给出。   三者所占总评成绩的分值可由任课教师给出。   笔者通常规定平时成绩占30%、期中考试成绩占30%、期末成绩占40%。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旅游政策与法规》作为高职旅游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和导游资格考试必考的科目,在课程设置和教材选用上都应突出职业培养目标。   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教学手段及方式上可以突破传统的讲授方法,采用案例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   高素质的应用型、外向型人才是高职院校明确的培养目标,因此在《旅游政策与法规》以及其他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方面,我们还应继续不断地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开发出新的教学模式。
2023-09-14 15:54: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