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

2023-05-19 13:31:16
共1条回复
wio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乌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孥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见余,大喜日:“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日:“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湖心亭看雪翻译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湖心亭看雪翻译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情的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相关推荐

湖心亭看雪翻译及注释

【原文】:湖心亭看雪崇祯(chóng zhēn)五年①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②矣,余挐(ráo)③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④,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sōng hàng dàng)⑤,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⑥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⑦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⑧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注释】:  热门转贴最新转贴好友的转贴我的转贴.如何转贴? 问题反馈 ①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②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8点左右。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的大约2小时。③挐:通“桡”,撑(船),划(船)。一作“拏”。④拥毳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用皮毛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⑤雾凇沆砀:形容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⑥焉得,哪能。更、还。⑦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小白玉酒杯。⑧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翻译】: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湖畔。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以后(大约八点以后),我撑着一只小船,穿着毛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空、云朵、山峦和湖水,上上下下一片白色。湖面上倒映着的影子,只有(隐约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以及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像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喝了了三大杯就告别了。(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古代旧时对士人的尊称)痴迷,还有和相公一样痴迷的人呢!”
2022-12-31 13:09:541

湖心亭看雪翻译 译文是什么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叙事小品,明王朝灭亡后所写,是作者把自己对故国往事的怀念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山水之中而创作的小品文。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湖心亭看雪赏析 《湖心亭看雪》先写出游的时间和情景,再写作者划船进入湖心亭的所见,接着写到了湖心亭作者与游人一起在亭内喝酒的情形,最后写乘船归来与船夫的交流。全文描绘了作者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张岱在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即写于他避居剡溪山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这是张岱小品散文中极具代表性的一篇。全文只一百五十九字,堪称字字珠玑。此文篇幅虽小,意境却阔大表达的情绪也异常幽远,从此也可以见出小品文的审美意趣。全文笔墨精炼,文笔清秀,表现力强,不足两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 此文除了在情绪的传达上朦胧幽深外,在写作手法上也极富艺术感染力。首先,文章围绕西湖大雪赏雪所见亭中所遇这一线索展开,逐层递进又峰回路转;其次,描写景物时充分吸取了中国写意山水画的手法,不追求局部的细腻而注重全局的生动与传神,不求多而求简,追求以少胜多、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022-12-31 13:10:081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了。
2022-12-31 13:10:163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是什么?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连续下了三天大雪,西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 的冰花,白 茫茫一片,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上下都是白色的。湖上(比较清晰的) 人影罢了。到了亭子上,( 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面对面地坐着,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的 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他们回答)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低声的念叨着:“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向您一样痴的人呢!” 加油啊
2022-12-31 13:10:274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醉情于世俗的闲情雅致
2022-12-31 13:10:443

湖心亭看雪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及试题答案一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   C.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   D.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描写雪景与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境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的情景。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是日更定矣   B.上下一白/强饮三大白而别   C.余挐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____________和游湖人的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B.文章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C.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议论。   D.文章叙事时的情绪变化是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   《湖心亭看雪》阅读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第一个绝是停止,止歇的意思,第二个绝是隔绝的,封闭的的意思。B项第一个是是这的意思,第二个是是表判断的动词。C项第一个其是他们的的意思,第二个其是难道的意思。D项两个一都是全的意思。   2.(1) 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2)(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4.D 解析:正面描写错,应是侧面描写。   (二)   1.D 解析:A项第一个更是还的意思,第二个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B项第一个白是白色的的意思,第二个白是酒杯的意思。C项第一个余是我的意思,第二个余是多余的的意思。D项两个焉都是哪里的意思。   2.(1)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2)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3.奇景 雅趣   4.C 解析:不是重在议论,而是重在抒情。   《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及试题答案二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 )定 拥毳( )衣 崇祯( ) 雾凇( )   砀沆(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对坐 强( )饮   {ɡēnɡ cu zhēn sōnɡ hnɡ dnɡ jiè zhān qiánɡ}   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拿一小船 ④拥毳衣炉火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⑥雾凇沆砀   ⑦焉得更有此人 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⑨客此 ⑩及下船   (①完了,结束 ②消失 ③撑,划 ④鸟兽的细毛 ⑤独自 ⑥水汽凝成的冰花 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哪能 ⑧指酒杯 ⑨客居 ⑩等到)   3.填空。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作者 张岱字 宗子,号陶庵 , 明末清初 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4.用文中词语填空。   (1)看雪的时间:凌晨   (2)看雪的地点:湖心亭   (3)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   (4)看雪的氛围: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   (5)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   (6)看到的雪景:白茫茫一片   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余挐一小舟( ) ②雾凇沆砀 ( )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 ④客此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上下一白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①上下一白 ②及下船   C.①是日更定矣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千山鸟飞绝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高雅的情调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舟子就用痴字来形容作者,说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参考答案:   1.①通桡,撑(船)。②白气弥漫的样子。③尽力 ④客居   2. D   3.①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 一样痴的人呢!   4.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明主题,突出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表现了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独、超凡脱俗的独特个性。   三、阅读   5.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明思宗朱由检 怀念故国的深情   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7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8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9.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10.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1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1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这样写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生气与魅力。   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14.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不多余。因为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是看雪行动的延伸。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
2022-12-31 13:10:551

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下了好几天的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2022-12-31 13:11:003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知识

1. 湖心亭看雪 的文言知识归纳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矣,余挐④一小舟,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⑨”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⑩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⑩①。及下船,舟子⑩②喃喃⑩③曰:“莫说相公⑩④痴,更⑩⑤有痴⑩⑥似相公者。” ②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8点左右。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的大约2小时。 ④挐:通“桡”,撑(船),划(船)。一作“拏”。 ⑤拥毳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用皮毛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沆砀:形容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 ⑦一白:全白。 ⑧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⑨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⑩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小白玉酒杯。 ⑩①客此:在此地客居。 ⑩②舟子:船夫。 ⑩③喃:象声词。 ⑩④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⑩⑤更:还。 ⑩⑥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晚上八点左右)后,我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撑着船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有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点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里,有两个人铺好了毛毡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在烧酒,酒炉里的水烧得滚沸(烧酒时,应用炉子灌些水再把酒壶放在里面用火煮)。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快地喝了三大杯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下船的时候,船夫小声说到:“不要说相公您痴情于这雪景,还有像您一样对这雪景痴情的人呢!” 2.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理解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 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 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 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 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3. 文言文全解湖心亭看雪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余挐 一作:余拏)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 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 (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注释1、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2、俱:都。 3、绝:消失。4、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定,开始。5、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 6、拏:通“桡”,撑(船)。7、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 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 8、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 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曾巩《冬夜即事》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9、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 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 10、惟:只有。11、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 一,数词。痕,痕迹。 12、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 13、而已:罢了。14、毡:毛毯。 15、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 更,还。16、拉:邀请。 17、强(qiǎ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 一说,高兴地,兴奋地。18、大白:大酒杯。 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19、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 在此地客居。20、及:等到。 21、舟子:船夫。22、喃喃:低声嘟哝。 23、莫:不要。24、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 25、更:还。26、痴似:痴于,痴过。 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文言现象词类活用1.大雪三日 大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2.是金陵人,客此。 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3.拥毳衣炉火 炉火:名词活用作动词,带着炉火。4.与余舟一芥 芥:小草,这里名词活用作状语,像小草一样的微小。 古今异义1. 余住西湖 余:古义:我。(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 2.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古义:名词,古代罚酒用的酒杯。(例如:余强饮三大白而别)今义:白色。 3.是日更定矣。 是:古义:这。 今义:判断词(与“非”相对)一词多义是:1.是日更定:这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判断动词,是更:1.是日更定: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音gēng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还,音gèng白:1.上下一白:白色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古时罚酒用的,泛指酒杯。大:1.见余大喜:非常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大余:1.余住西湖:我,指作者2.江干上下十余里间:多通假字挐:通“桡”,撑(船)、划。 4. 《湖心亭看雪》中的文言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 前几天刚上完这篇课文,不明白LZ说的文言句式到底是什么东西= =词类活用也不是本课重点、、起码我们老师在上这节课的时候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这两点都是一带而过,根本不用记通假字只有“余【rao】一小舟”的“【rao】”(尤其这个字用出入法打不出来= =)通“桡”这个语文书上应该是直接有注释的古今异义是我自己理解总结的,不一定完全正确是日更定矣 【是】古:这 今:表解释、分类拥毳衣炉火 【拥】古:穿、穿着 今:表所有或一种动作上下一白 【一】古:全、都 今:表数量大喜曰 【大】古:非常、很 今:形容词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更】古:还 今:更加,表递进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古:尽力、痛快 今:勉强、强迫词类活用老师就真的连提都没提了╮(╯▽╰)╭自认智商没高到可以自己找出来的词类活用百分百正确……所以就不误人子弟乱写了咳&。 5. 湖心亭看雪中的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古今异义 《湖心亭看雪》文言积累一词多义1.余 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剩下的,多余的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列子·汤问》)2.强 竭力、尽力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大、强盛 秦任商君,国以富强.(《盐铁论·非鞅》)词类活用是金陵人,客此.“客”,原义为“客人”,此处为“做客”.“客此”即“客居于此”,名词作动词.古今异义余 古义:我 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的特殊句式1.更有痴似相公者状语后置.“更有痴似相公者”,原顺序为“更有似相公痴者”,“似相公”是修饰“痴”的状语结构.2.大雪三日定语后置.原义为“下了三天大雪”,全句省略了动词“雨”或“下”,“大雪”是全句的宾语,理当前置,现在却放于定语“三日”之后,所以说是定语前置.重点句子(1) 写湖心亭景色的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透出了由湖心亭观雪之壮观景色,“两三粒”映出了天地之浩瀚.(2) 点明主旨的句子: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6.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翻译】 湖 心 亭 看 雪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2022-12-31 13:11:111

湖心亭看雪翻译及作者介绍

《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 湖心亭看雪 【作者】张岱 【朝代】明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作者介绍 张岱(1597~1679年),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明末清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文学家。寓居杭州。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精于茶艺鉴赏,明亡后不仕,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披发入山”著书以终。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琅嬛文集》《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等。
2022-12-31 13:11:161

吴欣亭看雪翻译文言文

1. 胡心亭看雪的翻译 湖心亭看雪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下了三天的雪,湖中人、鸟和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大约八点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一片洁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草叶一样,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在那儿,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痴情赏雪的)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酒后告别。我问他们的姓名,(他们回答)说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我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痴,还有像相公一样痴的人!” 希望我的回答 对你有所帮助 如有疑问 请在线交谈 祝你:天天开心 心想事成 O(∩_∩)O 。 2. 文言文《胡心亭看雪》必考的句子 (二)、基础知识 1、余拏.一小船( ) 2、雾凇沆砀。.(sōng hàng dàng) 3、拥毳.衣炉火(cuì) 4、余舟一芥. (jiâ) 5、更.有此人 (gâng) 6、三大白. (bái) (三)、用原文回答问题 1.作者写看雪的时间、地点、天气状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文中具体描写雪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________,________!” 1.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 (1)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翻译句子: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3.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翻译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4. 《看雪》丁立梅的,要原文 看雪(丁立梅)阅读今年的冬天,雪来得勤。 三五朋友,得闲了便相邀,赏雪去?我说,不,是看雪去。我以为,“赏”太隆重了,是大观园内,宝玉和一群贵族小姐们,披了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聚在雪地里拥炉作诗,旁边的美女耸肩瓶里,一枝红梅开得艳艳。 这场景,绮丽得有些过分了,最终落得曲终人散两不见。寻常人,还是看雪的好,抬眼是看,低头亦是看,路边可看,桥头亦可看,随意又自在。 曾听过一首与雪有关的曲子,叫《踏雪寻梅》的。邓丽君唱过,但我还是喜欢听一群孩子合唱的。 童稚的声音,晶莹得雪花儿似的,充满情趣。“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把桥过/铃儿响叮当/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真是一幅绝妙的雪景图,却又是鲜活的。 一场大雪后,天放晴了,积雪在阳光下,闪着钻石一样的光芒。一人骑驴看雪,何等悠闲。 他遇桥而过,桥那边的雪地里,有梅可折。一路的铃铛声,惊醒了睡着的雪了。 刘长卿有首写雪的诗,也入得画的,可用眼久久地看,看出尘世的万般好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空旷的洁净。一场大雪,搓棉扯絮般地飘着,已飘了一整天了,白了苍山白了小屋。 小屋的男主人,狩猎去了,他顶着风雪晚归。肩上扛着的长矛上,应该挑着一两只野兔,算是丰收了。 他咯吱咯吱踩着积雪,放眼处,都是雪啊,一片白茫茫。却在白茫茫里,远远望见,一豆灯光,如暗夜里的一颗星。 那是守候着他的女人,没睡呢。他知道,她会给他端上一碗热热的汤。 他的心里,是怎样一暖,脚步不由得加快。 近了,近了,褐色的柴门,在白雪地里,变得显眼极了。 还有那卧着的大黄狗,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它老远就欢叫着迎上去。柴门“吱哑”一声开了,屋内的人儿,已站到门口,笑吟吟道,回来了?然后接过他的长矛和猎物去,一边帮他拍打着身上的积雪。 一个世界的冰寒,被搅动出一团的温馨来。 我想起乡下的母亲,雪落得紧的那会儿,她一定也站在家门口看雪的。 家门口长一棵枣树,还是我们小时在家栽的,很有些年纪了。每年秋季都挂枣,枣儿成熟了,母亲会捡大的,留着,等我们回家吃。 这时节,枣树的叶应该全落光了,繁密的枝条上,却有千朵万朵雪花开。母亲看的不是这个,母亲看的是不远处的田野,那里,洁白的雪,白糖似的,覆着一些植物,麦子啥的,来年可就大丰收了。 瑞雪兆丰年啊。 5. 《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 崇祯五年②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③矣,余挐④一小舟,拥毳衣炉火⑤,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⑥,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⑦。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⑧,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⑨”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⑩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⑩①。及下船,舟子⑩②喃喃⑩③曰:“莫说相公⑩④痴,更⑩⑤有痴⑩⑥似相公者。” ②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③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8点左右。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的大约2小时。 ④挐:通“桡”,撑(船),划(船)。一作“拏”。 ⑤拥毳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毳衣,用皮毛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⑥雾凇沆砀:形容雪夜寒气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沆,形容大水 ⑦一白:全白。 ⑧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⑨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⑩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小白玉酒杯。 ⑩①客此:在此地客居。 ⑩②舟子:船夫。 ⑩③喃:象声词。 ⑩④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⑩⑤更:还。 ⑩⑥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译文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晚上八点左右)后,我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撑着船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有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点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里,有两个人铺好了毛毡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在烧酒,酒炉里的水烧得滚沸(烧酒时,应用炉子灌些水再把酒壶放在里面用火煮)。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快地喝了三大杯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下船的时候,船夫小声说到:“不要说相公您痴情于这雪景,还有像您一样对这雪景痴情的人呢!” 6. 《看雪》丁立梅的,要原文 看雪(丁立梅)阅读今年的冬天,雪来得勤。 三五朋友,得闲了便相邀,赏雪去?我说,不,是看雪去。我以为,“赏”太隆重了,是大观园内,宝玉和一群贵族小姐们,披了大红猩猩毡与羽毛缎斗篷,聚在雪地里拥炉作诗,旁边的美女耸肩瓶里,一枝红梅开得艳艳。 这场景,绮丽得有些过分了,最终落得曲终人散两不见。寻常人,还是看雪的好,抬眼是看,低头亦是看,路边可看,桥头亦可看,随意又自在。 曾听过一首与雪有关的曲子,叫《踏雪寻梅》的。邓丽君唱过,但我还是喜欢听一群孩子合唱的。 童稚的声音,晶莹得雪花儿似的,充满情趣。“雪霁天晴朗/腊梅处处香/骑驴把桥过/铃儿响叮当/好花采得瓶供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真是一幅绝妙的雪景图,却又是鲜活的。 一场大雪后,天放晴了,积雪在阳光下,闪着钻石一样的光芒。一人骑驴看雪,何等悠闲。 他遇桥而过,桥那边的雪地里,有梅可折。一路的铃铛声,惊醒了睡着的雪了。 刘长卿有首写雪的诗,也入得画的,可用眼久久地看,看出尘世的万般好来。“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空旷的洁净。一场大雪,搓棉扯絮般地飘着,已飘了一整天了,白了苍山白了小屋。 小屋的男主人,狩猎去了,他顶着风雪晚归。肩上扛着的长矛上,应该挑着一两只野兔,算是丰收了。 他咯吱咯吱踩着积雪,放眼处,都是雪啊,一片白茫茫。却在白茫茫里,远远望见,一豆灯光,如暗夜里的一颗星。 那是守候着他的女人,没睡呢。他知道,她会给他端上一碗热热的汤。 他的心里,是怎样一暖,脚步不由得加快。 近了,近了,褐色的柴门,在白雪地里,变得显眼极了。 还有那卧着的大黄狗,听到主人的脚步声,它老远就欢叫着迎上去。柴门“吱哑”一声开了,屋内的人儿,已站到门口,笑吟吟道,回来了?然后接过他的长矛和猎物去,一边帮他拍打着身上的积雪。 一个世界的冰寒,被搅动出一团的温馨来。 我想起乡下的母亲,雪落得紧的那会儿,她一定也站在家门口看雪的。 家门口长一棵枣树,还是我们小时在家栽的,很有些年纪了。每年秋季都挂枣,枣儿成熟了,母亲会捡大的,留着,等我们回家吃。 这时节,枣树的叶应该全落光了,繁密的枝条上,却有千朵万朵雪花开。母亲看的不是这个,母亲看的是不远处的田野,那里,洁白的雪,白糖似的,覆着一些植物,麦子啥的,来年可就大丰收了。 瑞雪兆丰年啊。 7. 求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上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我一同饮酒。我痛饮几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姓氏,得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了船,船夫嘟嚷到:“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8.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 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也都消失了。这一天出更以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痕迹,一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9. 《湖心亭看雪》翻译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接连下了三天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也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痕迹,一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他们问我的姓名,我说我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你痴迷山水,还有像你一样痴迷山水的人啊。” 注释: 1.更(gēng)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 2.挐(ráo):通“桡”,撑(船)。 3.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 4.雾凇(sōng)沆(hàng)砀(dàng):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5.一白:全白。 6.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 7.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 8.强(qiǎng):尽力 9.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10.客此:在此地客居。 11.舟子:船夫。 12.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通假字 拏:同“桡”,撑(船) 词类活用 1. 大雪:名词作动词,下大雪。 2.客此: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 3.炉火:名词作动词,带着炉火。 4.一芥:名词作状语,像一根小草般微小。 古今异义 1.余:古义:我。(例:余住西湖)今义:剩下。 2.白:名词,酒杯。今义:白色。
2022-12-31 13:11:221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朗读

1. 八年级上册古文《湖心亭看雪》翻译 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几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晚上八点左右,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云、山、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上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我一同饮酒。我痛饮几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姓氏,得知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了船,船夫嘟嚷到:“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在网上找的哈~~~希望对你有帮助~~ 2.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翻译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3. 【湖心亭看雪(文言文)翻译】 湖 心 亭 看 雪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4. 湖心亭看雪断句《湖心亭看雪》怎么断句,就是在原来的基础上,朗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惊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是重度,是断句。 5. 八年级上册古文《湖心亭看雪》翻译 《湖心亭看雪》是明朝张岱的代表作。 作者出身官僚家庭,一生未做官。他继“公安”“竟陵”两派之后,以清淡天真之笔,写国破家亡之痛,寓情于境,意趣深远,是晚明散文作家中成就较高的“殿军”。 《湖心亭看雪》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表达他幽远脱俗的闲情雅致。 原文 崇祯五年⑵十二月,余住西湖。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⑶矣,余挐(ráo)⑷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⑸,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⑺。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⑻,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zhān)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⑼”拉余同饮。 余强(qiǎng)⑽饮三大白⑾而别,问其姓氏⑿,是金陵(líng)人,客此⒀。及下船,舟子喃喃⒁曰:“莫说相公⒂痴,更(gèng)⒃有痴⒄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 下了好几天的大雪,湖中没有人的说话声也没有鸟叫声。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 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飘在湖中的芥叶一样,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在那儿,一个小书童烧着火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的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痴情赏雪的)的人。” 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力地喝了三大杯告别。 我问他们的姓名,(他们回答)说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我到达自己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先生一样痴的人!” 注释: 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 原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入山著书以终。 著有《 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嬛文集》《三不朽图赞》《夜航船》《白洋潮》等绝代文学名著。 2.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 崇祯,明思宗朱由检年号(1628-1644)。 3.是日更定:是:代词,这。 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更,古代夜间计时,一夜分为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 4.挐(ráo)今作“桡”,撑〔船〕。一作“拏” 5.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皮毛衣,带着火炉乘船。 毳衣,用毛皮制成的衣服。毳,鸟兽的细毛。 6.雾凇沆砀:形容冰花一片弥漫。雾凇,云、水气;雾是从天空下罩湖面的云气,凇是从湖面上蒸发的水汽,雾凇,水汽凝成的冰花。 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沆,形容大水。 7.一白:全白。 (一:全;都) 8.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 9.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 更,还。 10.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这里指酒杯。 11.客此:在此地客居。 12.舟子:船夫 13.喃:象声词 14.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15.更:还 16.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 17.俱:都 18.而已:罢了 19.强(qiang三声)饮:尽力地喝;强:竭力、尽力。勉强喝下 20.姓氏:姓名 21.绝:消失,停止 22.雾凇:水凝成的冰花。 23.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24 莫:不要 25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1. 是日更“定” 古代夜间计时单位 2.余“挐”一小舟 通“桡”,撑(船)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哪能 4.是金陵人,“客”此 客居 翻译句子 湖上影子,为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两三粒人影罢了。 Question:“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试分析其中妙处。 answer:意境是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银白世界 通假字 1.余挐一小舟:挐(ráo)通 “桡” ,撑(船)。一作”拏“。 一词多义: 1.是:是日更定(这,指第三天) 是金陵人(表判断) 2.一: 一白(全) 长堤一痕(数量词) 3.更:是日更定矣(古代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2小时) 更有痴似相公者(比,更加,进步) 4.白:一白(白色) 强饮三大白而别(这里指酒杯) 古今异义 1.余:古义:我 例:余住西湖 今义:剩下的 文章主题: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一开始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 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赏析:。 6. 湖心亭看雪应该用什么感情来朗读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这里可以是平白直抒的语气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 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想象一下你看到这样的景色,强烈的对比形成的反差,你会有怎么样的感慨呢?就用那种语气。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知音难遇啊,想象一下你遇到知音的激动,与欢喜,就是这种语气。 其实我觉得,你能理解主人公的感情变化,你就可以念好的了
2022-12-31 13:11:271

是日更定矣余擎一小舟拥簇一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翻译成现代汉语

4.(1) 这一天,初更以后,我撑了一条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去湖心亭看雪。 ⑵冰花一片弥漫,天空、浓云、远山、湖水,上下全都白茫茫。 ⑶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像您一样痴迷的人!
2022-12-31 13:11:351

是日更定矣,余絮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的意思

晚上8点钟左右,我划着一条小船,穿着皮大衣,带着火炉,我一个人到湖心亭看雪。
2022-12-31 13:11:403

湖心亭看雪翻译全文及创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湖心亭看雪 作者:张岱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创作背景 《湖心亭看雪》是张岱收录在回忆录《陶庵梦忆》中的一篇,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张岱在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即写于他避居剡溪山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主题 通过写湖心亭赏雪遇到知己的事,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心境和淡淡的愁绪。突出了作者遗世独立、卓然不群的高雅情趣。表达了作者遇到知己的喜悦与分别时的惋惜,体现出作者的故国之思,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同时也寄托人生渺茫的慨叹。
2022-12-31 13:11:511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混为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的一道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我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2022-12-31 13:11:571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

On December in the fifth year of Chongzhen, I lived by the Xizi Lake. Three days of snowing vanished any sign of either animals or human beings in the lake. After the evening clock striking, I rent a boat to visit the pavilion in the center of the Lake, wearing a fur coat with no companion. Demeter must be desperate for her Persephone. Her tear was frozen everywhere: from the hanging heaven, to the supporting cloud, to the surrounding mountain, and to the lake. The whole view was painted with pure white. Only a few pieces of shadow could be seen mirrored in the Lake, the dam"s as a stroke of a pen, the pavilion"s, a dot, and the boat"s, the smallest letter, with our shadow like points of it. After being on shore, I saw two men sitting against each other on felt carpets, one young servant boiling alcohol for them. Spotting me, they were surprised and happy, saying:"How can here comes one more!" They invited me to join, and I pushed myself three bottom-ups. While waving to them, I asked who are they. They told me that they are travellers from Jinling. Finishing my journey, I left the boat for home, hearing the boat driver murmuring:"I thought my client is already crazy, but there exist the even crazier!"
2022-12-31 13:12:335

《湖心亭看雪》张岱的,翻译

2022-12-31 13:12:542

湖心亭看雪翻译

翻译: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创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记叙了作者自己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体现了作者的故国之思,也反映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的品质以及远离世俗,孤芳自赏的情怀,并寄托了人生渺茫的慨叹。
2022-12-31 13:13:011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杭州西湖。下了好几天的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初更以后,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飘在湖中的芥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面对面坐在那儿,一个小书童烧着火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湖中还会有这样痴情赏雪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尽最大力地喝了三大杯告别。问他们的姓名,(他们回答)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我到达自己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2022-12-31 13:13:104

湖心亭看雪

  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翻译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及试题答案一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B.是日更定矣/斯是陋室   C.问其姓氏/其真无马邪   D.上下一白/而或长烟一空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描写雪景与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意境相同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中绝字妙在从听觉写出大雪后一片寂静,湖山封冻,人、鸟都不敢外出,连空气仿佛也冻结了的情景。   B.痴与课文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C.作者写作本文时,明朝已经灭亡,可是他仍然用明朝的年号,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   D.作者以舟子的喃喃之语来收束全文,画龙点睛,深化意境。对此迷人雪境,痴情人不止我一个,这也是一种巧妙的正面描写。   (二)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是日更定矣   B.上下一白/强饮三大白而别   C.余挐一小舟/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   D.湖中焉得更有此人/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写出了雪后西湖的____________和游湖人的____________。   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   B.文章结尾引用舟子的话包含了对痴字的称赞,同时以天涯遇知音的愉悦化解了心中淡淡的愁绪。   C.湖心亭巧遇虽是叙事,但重在议论。   D.文章叙事时的情绪变化是一波三折,但是都与看雪有关,是看雪行动的延伸。   《湖心亭看雪》阅读参考答案   1.D 解析:A项第一个绝是停止,止歇的意思,第二个绝是隔绝的,封闭的的意思。B项第一个是是这的意思,第二个是是表判断的动词。C项第一个其是他们的的意思,第二个其是难道的意思。D项两个一都是全的意思。   2.(1) 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   (2)(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3.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4.D 解析:正面描写错,应是侧面描写。   (二)   1.D 解析:A项第一个更是还的意思,第二个更是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B项第一个白是白色的的意思,第二个白是酒杯的意思。C项第一个余是我的意思,第二个余是多余的的意思。D项两个焉都是哪里的意思。   2.(1) 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2)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   3.奇景 雅趣   4.C 解析:不是重在议论,而是重在抒情。   《湖心亭看雪》全文翻译及试题答案二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字词注音。   更( )定 拥毳( )衣 崇祯( ) 雾凇( )   砀沆( )( ) 与余舟一芥( ) 铺毡( )对坐 强( )饮   {ɡēnɡ cu zhēn sōnɡ hnɡ dnɡ jiè zhān qiánɡ}   2.解释下列加粗字的含义。   ①更定 ②湖中人鸟声俱绝   ③余拿一小船 ④拥毳衣炉火   ⑤独往湖心亭看雪 ⑥雾凇沆砀   ⑦焉得更有此人 ⑧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⑨客此 ⑩及下船   (①完了,结束 ②消失 ③撑,划 ④鸟兽的细毛 ⑤独自 ⑥水汽凝成的冰花 白汽弥漫的样子 ⑦哪能 ⑧指酒杯 ⑨客居 ⑩等到)   3.填空。   本文选自《.陶庵梦忆 》,作者 张岱字 宗子,号陶庵 , 明末清初 山阴人,明亡后不仕。   4.用文中词语填空。   (1)看雪的时间:凌晨   (2)看雪的地点:湖心亭   (3)看雪的人物:我及在湖心亭上碰到的两人   (4)看雪的氛围:寂静、空旷、混沌、孤独的氛围   (5)看雪的方式:划一小船独往   (6)看到的雪景:白茫茫一片   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①余挐一小舟( ) ②雾凇沆砀 ( )   ③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 ) ④客此 ( )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上下一白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B.①上下一白 ②及下船   C.①是日更定矣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D.①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千山鸟飞绝   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②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4.高雅的情调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舟子就用痴字来形容作者,说说这个痴字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参考答案:   1.①通桡,撑(船)。②白气弥漫的样子。③尽力 ④客居   2. D   3.①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②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您 一样痴的人呢!   4.作者借舟子的一个痴字点明主题,突出了作者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雅情雅致,表现了作者钟情山水、淡泊孤独、超凡脱俗的独特个性。   三、阅读   5.作者写作此文时,清朝已建立二三十年,但作者仍采用明朝的年号,你能说出其中有何深意吗?.明思宗朱由检 怀念故国的深情   6.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写出了什么意境?此句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路无行人,天无飞鸟,天寒地冻,万籁俱寂的意境。作用:为下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作铺垫。   7独往湖心亭看雪一句中独字有什么表达作用?   .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不同凡响),为下文作伏笔。   8天与云与山与水连用三个与字写出了什么景象?   .显示了天空、云层,山峦湖水混濛一片,举目皆白的景象。   9.强饮三大白而别拉余同饮两句中强和拉二字表现出人物什么感情?.强表现作者的喜悦和豪爽心情;拉表现客人的喜悦心情。   10.文中引用舟子的话有何用意?   .衬托作者深夜偶遇知音的惊喜心情,表明作者不虚此行,深夜赏雪,收获颇大,印象极深。   11.痴与课文第一段哪句话相呼应?写出作者什么心情?.与开头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12.作者写雪景,为什么要着力去写堤、亭、舟、人?这样写不但丰富了文章的内涵,而且绘景写人,相映成趣,西湖的雪景因为有了人的活动,更具生气与魅力。   13.结合全文来看,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特点?   .以记叙开头,以议论结尾,借景抒情,情景交融,静中有动,寂中有声。   14.写赏雪,却写到亭上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多余吗?为什么?不多余。因为写湖心亭上两个金陵人对坐饮酒、余被邀勉力喝三杯的情景,为文章开出另一境界,给人以一种欣逢知己的惊喜。是看雪行动的延伸。能够真实地体现作者喜极而悲的情绪变化。
2022-12-31 13:13:231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是什么?

enjoy snow in HUXIN pavilion
2022-12-31 13:13:287

湖心亭看雪简短翻译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2022-12-31 13:14:021

湖心亭看雪翻译简短 湖心亭看雪原文

1、《湖心亭看雪》简短翻译 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 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侍童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2、原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022-12-31 13:14:071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

湖心亭看雪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日,湖中游人全无,连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天初更时分,我撑着一叶小舟,裹着细毛皮衣,围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有闲情逸致的人!”于是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注释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崇祯,是明思宗朱由检的年号(1628-1644)。俱:都。绝:消失。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停止,结束。余:第一人称代词,我 。拏:通“桡”,撑(船)。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从天上下罩湖面的云气。凇,从湖面蒸发的水汽。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曾巩《冬夜即事诗》自注:“齐寒甚,夜气如雾,凝于水上,旦视如雪,日出飘满阶庭,齐人谓之雾凇。上下一白:上上下下全白。一白,全白。一,全或都,一概。惟:只有。长堤一痕:形容西湖长堤在雪中只隐隐露出一道痕迹。堤,沿河或沿海的防水建筑物。这里指苏堤。一,数词。痕,痕迹。一芥:一棵小草。芥,小草,比喻轻微纤细的事物;(像小草一样微小)。而已:罢了。毡:毛毯。焉得更有此人:意思是:想不到还会有这样的人。焉得,哪能。更,还。拉:邀请。强(qiǎ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一说,高兴地,兴奋地。大白:大酒杯。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客此:客,做客,名词作动词。在此地客居。及:等到。舟子:船夫。喃喃:低声嘟哝。莫:不要。相公:原意是对宰相的尊称,后转为对年轻人的敬称及对士人的尊称。更:还。痴似:痴于,痴过。痴,特有的感受,来展示他钟情山水,淡泊孤寂的独特个性,本文为痴迷的意思。
2022-12-31 13:14:131

湖心亭看雪的翻译

零度空间大航海时代厚度和as运动会公车私用法国都很少医
2022-12-31 13:14:182

《湖心亭看雪》翻译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1. 重点字词大集中⑴读准下列的加点字音更(ɡēnɡ)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ɡ) 沆砀(hànɡdànɡ) 一芥(jiè) 铺毡(zhān) 喃喃(nán)⑵辨析词义余住西湖(代词,我) 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此指酒杯)余 白 不遗余力(剩下来的,多出来的) 上下一白 (白色)⑶解释词语喃喃(nán) 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更定:更,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两小时。定,完了,结束。余拿一小船:撑、划。客此:名词用作动词,客居。雾凇沆砀:冰花一片弥漫。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相公:旧时对士人的尊称。2.背景资料全搜索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侨寓杭州。其家自曾祖以来,均为显宦。他早年过着精舍骏马,鲜衣美食,斗鸡放鹰,弹琴吟诗的贵公子生活。喜游山水,通晓音乐戏剧,一生未曾仕宦。明亡后,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从事著述。著有《石匮书》《史阙》《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琅园集》《快园道古》《夜航船》等。其小品文多回忆个人经历的生活琐事。同时也是对晚明社会文化风俗的出色评述。其中表现出对乡土和故园的怀念,也流露出不少伤感情绪。描写细腻生动,风格流丽清新,极富诗情画意。在晚明小品中独树一帜(《明清名家小品精华》第583页)。张岱的小品散文题材较广,风景名胜,世情风俗,戏曲技艺,直至古董玩具等等,无所不记。这些作品不但记录了他实际的生活经历,同时也反映了明末的某些生活侧面,内容比较充实。《湖心亭看雪》是一篇小品文。《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回忆录《陶庵梦忆》,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雪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祯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西湖经历三天大雪后,人声鸟声俱绝,空阔的雪景使天地间呈现出一股肃杀的冷寂来。而作者偏偏选择此时去赏雪,可见他此时的心态及与众不同的情趣。作者善用对比手法,大与小、冷与热、孤独与知己,对比鲜明,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
2022-12-31 13:14:271

湖心亭看雪中写雪景的句子的翻译

写景句子: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翻译: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湖心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
2022-12-31 13:14:321

湖心亭看雪 袁宗道的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凌晨后,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湖心亭像一个墨点,我的小舟像一片芥叶,舟中的人影像两三个米粒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有两个人已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还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勉强喝下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您痴迷,还有比您更痴迷的人呢!”
2022-12-31 13:14:381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带拼音

湖心亭看雪原文及翻译带拼音如下:翻译:崇祯五年(公元1632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边。大雪接连下了多天,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我撑着一叶小舟,穿着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面上)冰花一片弥漫,天和云和山和水,天光湖色全是白皑皑的。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到了湖心亭上,看见有两个人铺好毡子,相对而坐,一个小孩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他们)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了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拼音:1、是日更(gēng)定:是,代词,这。更定:指初更以后。晚上八点左右。定,开始。2、拏:通“桡”,撑(船)。3、拥毳(cuì)衣炉火: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毳衣:细毛皮衣。毳:鸟兽的细毛。4、强(qiǎng)饮:尽情喝。强,尽力,勉力,竭力。
2022-12-31 13:14:431

湖心亭看雪翻译加注释加写作背景

百度一下 就知道了呢
2022-12-31 13:14:553

《湖心亭看雪》 重点字词翻译 重点句子翻译

自己去看书呀
2022-12-31 13:15:103

湖心亭看雪翻译 焉和更 是日更(gēng)定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焉:__ 更:__

更:是日更定矣(古代的计时单位,一夜分五更,每更约2小时) 焉得:哪能。更:还。译文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湖畔。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这一天初更以后(大约八点以后),我撑着一只小船,穿着毛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空、云朵、山峦和湖水,上上下下一片白色。湖面上倒映着的影子,只有(隐约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以及舟中的两三个人影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像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杯就告别了。(我)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不要说相公(古代旧时对士人的尊称)痴,还有和相公一样痴的人呢!”
2022-12-31 13:15:211

八年级上册古文《湖心亭看雪》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一道淡淡的痕迹,湖心亭是一片白中的一点,和我的船像一片漂在湖中的草叶,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芥子,唯此而已。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了湖心亭上,已经有两个人铺着毡席,对坐在那儿,一个小仆人烧着酒炉,炉上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赏雪的痴情人!”拉着我一同喝酒。我勉强喝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名,原是金陵人在此地作客。我走上自己船的时候,替我驾船的人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先生痴,还有像你一样痴的人。”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2022-12-31 13:15:263

((湖心亭看雪))原文与翻译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余拏一小船,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居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全都消失了.  这一天初更以后(大约八点以后),我撑着一只小船,穿着细毛皮衣,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欣赏雪景.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全白了.湖心湖上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人罢了.  到了湖心亭上,有两个人铺着毡席,相对而坐,一个小书童正在烧酒,酒炉中的酒正在沸腾.(那两个人)看见我,十分惊喜地说:“想不到在湖中还能遇见你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便拉着我一同喝酒.我痛饮了三大杯就告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  等到下船的时候,船夫喃喃自语地说:“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比相公您更痴的人!”
2022-12-31 13:15:391

tremendous和enormous区别

这两个单词都是用来形容巨大的,但是enormous暗示大的超出了一般的尺寸,tremendous指体积或程度巨大,大得吓人。large侧重于面积、范围、容量、数量等方面。 tremendous双语例句 1、A tremendous amount of work has gone into the project. 大量的工作已投入到这项工程。 2、He"ll do very well ─ he has tremendous drive. 他会干得很出色的——他干劲冲天。 3、Although the team lost, they played with tremendous spirit. 尽管输了,但队员表现得极为勇猛。 4、The building makes a tremendous visual impact. 这栋建筑物给人以极其深刻的视觉印象。 5、There was tremendous applause when the curtain came down. 幕落时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enormous双语例句 1、His death left an enormous gap in my life. 他去世给我的生活留下巨大的空白。 2、The project implies an enormous investment in training. 这个项目需要在培训方面做巨大的投资。 3、The Channel Tunnel has enormous symbolic significance for a united Europe. 英吉利海峡隧道对于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具有重大的象征意义。 4、We seem to have collected an enormous number of boxes. 我们似乎无意中积存了大量的盒子。 5、The problems facing the President are enormous. 总统面临的问题是巨大的。
2022-12-31 13:09:281

bring的意思是什么

带来
2022-12-31 13:09:298

路字加偏旁组词

露:露珠、露水鹭:鹭鸶
2022-12-31 13:09:293

iphone5s AAE文件无法删除怎么办

是因为,你手机编辑过照片,然后,他就会把原先的照片保存下来,并用.aee格式文件,让这个照片隐藏。而只在手机相册里显示你编辑后的照片。你编辑照片后,还可以把他恢复成原来的样子,就是这个原因。
2022-12-31 13:09:323

enormous 和immense的区别

共同意思是“大的”。enormous指“大”到令人吃惊、甚至不相称的程度,也常形容抽象事物的严肃性、迫切性; immense不强调重量,只强调体积、数量或程度等超过一般标准;Long ago enormous animals lived on the earth. 很久以前,地球上生活着巨大的动物。They plunged into their work with immense zeal. 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工作。
2022-12-31 13:09:351

英语He"s enormous怎么翻译?

he"s enormous翻译为“他身材魁梧”。重点词汇释义enormous巨大的;庞大的;极大的英 [ɪˈnɔːməs]美 [ɪˈnɔːrməs]举例:1.Right now he"s under enormous stress.现在他正处于巨大的压力下。2.Asset good health is a great asset he"s an enormous asset to the team.他是队里的骨干。健康就是莫大的财富。3.He"s an enormous asset to the team.他是队里的骨干。4.When he is felicitous, he hears there"s enormous roaring from the deep cliff.正在庆幸的时候,他听到断崖深处传来巨大的吼声。5.She recoiled in horror at the sight of an enormous spider.看到一只巨大的蜘蛛,她吓得直退。6.The domino effect if one train is cancelled is enormous.如果一班火车被取消,其连锁反应将是巨大的。
2022-12-31 13:09:4012

aae文件怎么批量改成jpg

渲染的时候可以选择图片序列
2022-12-31 13:09:431

求助!aae1.dll删不掉!!病毒!!!

装个瑞星卡卡打开里面的进程管理结束加载有你说的.dll进程....一般为exeplorer.exe iexeplorer.exe ......然后按Ctrl+Alt+Del打开任务管理器运行WINRAR在C盘查找你说的aae1.dll然后点删除............一般病毒都可用这办法...
2022-12-31 13:09:493

iphone5s照片连电脑变aae文件

第一步:插上数据线,打开itunes工具,出现图二界面。第二步:点击影片图标,然后点击文件菜单,选择将文件添加到资料库。第三步:选择影片和音乐后会将已经同步添加的资源显示出来,接着下一步开始添加新影片、音乐。第四步:选择“文件-将文件添加到资料库”,或者也可以是整个影音文件夹添加至资料库,然后选中电脑上要添加的文件或文件夹。第五步:点击打开,确认后,点击itunes工具上的同步按钮,数据就会自动同步到你的苹果5s手机上。希望可以帮到你,谢谢
2022-12-31 13:09:251

enormous怎么读

enormous 英 [ɪ"nɔːməs]    美 [ɪ"nɔːrməs]  副词: enormously 名词: enormousnessadj.巨大的;庞大的
2022-12-31 13:09:231

请帮我翻译一下!拜托了!

你下载个金山快译翻一下
2022-12-31 13:09:2212

齐桓晋文之事翻译 文言文的齐桓晋文之事的译文

1、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 2、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 3、(齐宣王)说:“德行怎么样,才可以称王呢?” 4、(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 5、(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 6、(孟子)说:“可以。” 7、(齐宣王)说:“从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8、(孟子)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 9、(齐宣王)说:“有这事。” 10、(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 11、(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 12、(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 13、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 14、(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 15、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想不出是为什么。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和王道仁政合拍的原因,是什么呢?” 16、(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 17、(齐宣王)说:“不相信。” 18、(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 19、(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 20、(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向老者折腰行鞠躬礼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作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 21、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 22、(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 23、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 24、(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 25、(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 26、(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 27、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 28、(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 29、(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 30、(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 31、(齐宣王)说:“楚国会胜。” 32、(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 33、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 34、(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致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2022-12-31 13:09:171

路字加偏旁组词?

露 裸露 锋芒毕露 披露 暴露 风餐露宿 泄露 甘露 透露 袒露 露骨 崭露头角 流露潞 潞琴 罢潞 汾潞 潞涿君 潞氏 潞病 潞佛子 璐 宝璐 连璐 琏璐 赛璐珞 赛璐玢 蕗 菎蕗簬 筚簬篮缕 箘簬 箟簬 鏴 鏴元素鹭 鹭鸶 白鹭 鸥鹭盟 鸥鹭忘机 振鹭 鹓鹭 鹭羽 鹭鹚
2022-12-31 13:09:172

嵌入式工程师有比较权威的资格认证吗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嵌入式程师认证证书》,办理请加QQ2855633325
2022-12-31 13:09:143

“路”字跟哪个字容易混淆

和这几个容易混淆:硌、络、_、骆、跪、跻、_。路”的近义词是:途,道。路:读音lù基本解释1. 道,往来通行的地方 :道~。公~。水~。陆~。~途。~程。~人(行路的人,喻不相干的人)。狭~相逢。2. 思想或行动的方向、途径 :思~。生~。出~。~子。~数(shù)。3. 方面,地区 :外~货。各~人马。4. 种类 :一~货色。5. 大,正 :“厥声载~”。~门(宫室最内的正门)。~车(古代帝王及诸侯贵族所乘的车)。~舆(古代君主所乘的车)。~寝(古代君主处理政事的宫室)。6. 车 :筚~。乘~。7. 姓。关于路的成语 :十字路口、一路平安、视同陌路、穷途末路、走投无路、一路顺风、投石问路、狭路相逢、车到山前必有路、穷家富路、峰回路转、天无绝人之路、桥归桥,路归路、眼观四路,耳听八方、荜路蓝缕、一路货色、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带路字的歇后语:1.白灰店里买眼药 ———— 找错了门(比喻门路不对)。2.百里长的公路不用拐弯 ———— 太直了。3.半路上碰见劫道的 ———— 凶多吉少。4.半路上出家 ———— 从头学起。5.半路上丢算盘 ———— 失算了。6.半路上留客人 ———— 嘴上热情。7.半路上留客 ———— 嘴上热情;嘴上热闹。8.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 ———— 突如其来:措手不及。9.半路上杀出个杨排风 ———— 好厉害的丫头。10.半路天小差 ———— 有始无终。11.背靠背走路 ———— 各奔东西。12.背靠悬崖 ———— 没退路了。13.背起棺材过黄河 ———— 连后路都准备好了。 14.背着哈哈镜走路 ———— 不怕后人见笑。15.鼻梁上推小车 ———— 走投(头)无路。16.鼻子上推小车 ———— 走投(头)无路。17.笔端的大马路 ———— 正直公道。 
2022-12-31 13:09:101

齐桓晋文之事的译文

齐宣王问(孟子)说:“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可以讲给我听听吗?”孟子回答说:“孔子这些人中没有讲述齐桓公、晋文公的事情的人,因此后世没有流传。我没有听说过这事。(如果)不能不说,那么还是说说行王道的事吧!”(齐宣王)说:“要有什么样的德行,才可以称王于天下呢?”(孟子)说:“使人民安定才能称王,没有人可以抵御他。”(齐宣王)说:“像我这样的人,能够保全百姓吗?”(孟子)说:“可以。”(齐宣王)说:“从哪知道我可以呢?”(孟子)说:“我听胡龁说(我从胡龁那听说):‘您坐在大殿上,有个人牵牛从殿下走过。您看见这个人,问道:‘牛(牵)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说:‘准备用它(的血)来涂在钟上行祭。"您说:‘放了它!我不忍看到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那人问)道:‘那么既然这样,(需要)废弃祭钟的仪式吗?"你说:‘怎么可以废除呢?用羊来换它吧。"不知道有没有这件事?”(齐宣王)说:“有这事。”(孟子)说:“这样的心就足以称王于天下了。百姓都认为大王吝啬(一头牛)。(但是)诚然我知道您是出于于心不忍(的缘故)。”(齐宣王)说:“是的。的确有这样(对我误解)的百姓。齐国虽然土地狭小,我怎么至于吝啬一头牛?就是因为不忍看它那恐惧战栗的样子,就这样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因此用羊去换它。”(孟子)说:“您不要对百姓认为您是吝啬的感到奇怪。以小(的动物)换下大(的动物),他们怎么知道您的想法呢?您如果痛惜它没有罪过却要走向死亡的地方,那么牛和羊又有什么区别呢?”齐宣王笑着说:“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想法呢?(我也说不清楚),我(的确)不是(因为)吝啬钱财才以羊换掉牛的,(这么看来)老百姓说我吝啬是理所应当的了。”(孟子)说:“没有关系,这是体现了仁爱之道,(原因在于您)看到了牛而没看到羊。有道德的人对于飞禽走兽:看见它活着,便不忍心看它死;听到它(哀鸣)的声音,便不忍心吃它的肉。因此君子不接近厨房。”齐宣王高兴了,说:“《诗经》说:‘别人有什么心思,我能揣测到。"说的就是先生您这样的人啊。我这样做了,回头再去想它,却不知道自己是出于什么想法。先生您说的这些,对于我的心真是有所触动啊!这种心之所以符合王道的原因,是什么呢?”(孟子)说:“(假如)有人报告大王说:‘我的力气足以举起三千斤,却不能够举起一根羽毛;(我的)眼力足以看清鸟兽秋天新生细毛的末梢,却看不到整车的柴草。"那么,大王您相信吗?”(齐宣王)说:“不相信。”(孟子说:)“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及禽兽,而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功德,却是为什么呢?这样看来,举不起一根羽毛,是不用力气的缘故;看不见整车的柴草,是不用目力的缘故;老百姓没有受到爱护,是不肯布施恩德的缘故。所以,大王您不能以王道统一天下,是不肯干,而不是不能干。”(齐宣王)说:“不肯干与不能干在表现上怎样区别?”(孟子)说:“(用胳膊)挟着泰山去跳过渤海,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确实是做不到。为长辈按摩肢体,告诉别人说:‘我做不到。"这是不肯做,而不是不能做。大王所以不能统一天下,不属于(用胳膊)挟泰山去跳过渤海这一类的事;大王不能统一天下,属于对长辈按摩肢体一类的事。尊敬自己的老人,进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的老人;爱护自己的孩子,进而推广到爱护别人家的孩子。(照此理去做)要统一天下如同在手掌上转动东西那么容易了。《诗经》说:‘(做国君的)给自己的妻子和子女做好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说的就是把这样的心推广到他人身上罢了。所以,推广恩德足以安抚四海百姓,不推广恩德连妻子儿女都安抚不了。古代圣人大大超过别人的原因,没别的,善于推广他们的好行为罢了。如今(您的)恩德足以推广到禽兽身上,老百姓却得不到您的好处,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用秤称,才能知道轻重;用尺量,才能知道长短,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心更是这样。大王,您请思量一下吧!还是说(大王)您发动战争,使将士冒生命的危险,与各诸侯国结怨,这样心里才痛快么?”齐宣王说:“不是的,我怎么会这样做才痛快呢?我是打算用这办法求得我最想要的东西罢了。”(孟子)说:“您最想要的东西是什么,(我)可以听听吗?”齐宣王只是笑却不说话。(孟子)说:“是因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够吃呢?又轻又暖的衣服不够穿呢?还是因为美女不够看呢?美妙的音乐不够听呢?左右受宠爱的大臣不够用呢?(这些)您的大臣们都能充分地提供给大王,难道大王真是为了这些吗?”(齐宣王)说:“不是,我不是为了这些。”(孟子)说:“那么,大王所最想得到的东西便可知道了:是想开拓疆土,使秦国、楚国来朝见,统治整个中原地区,安抚四方的少数民族。(但是)以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就像爬到树上却要抓鱼一样。”齐宣王说:“真的像(你说的)这么严重吗?”(孟子)说:“恐怕比这还严重。爬到树上去抓鱼,虽然抓不到鱼,却没有什么后祸;假使用这样的做法,去谋求这样的理想,又尽心尽力地去干,结果必然有灾祸。”(齐宣王)说:“(这是什么道理)可以让我听听吗?”(孟子)说:“(如果)邹国和楚国打仗,那您认为谁胜呢?”(齐宣王)说:“楚国会胜。”(孟子)说:“那么,小国本来不可以与大国为敌,人少的国家本来不可以与人多的国家为敌,弱国本来不可以与强国为敌。天下的土地,纵横各一千多里的(国家)有九个,齐国的土地总算起来也只有其中的一份。以一份力量去降服八份,这与邹国和楚国打仗有什么不同呢?还是回到根本上来吧。(如果)您现在发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当官的都想到您的朝廷来做官,种田的都想到您的田野来耕作,做生意的都要(把货物)存放在大王的集市上,旅行的人都想在大王的道路上出入,各国那些憎恨他们君主的人都想跑来向您申诉。如果像这样,谁还能抵挡您呢?”齐宣王说:“我糊涂,不能懂得这个道理。希望先生您帮助我(实现)我的愿望。明确的指教我,我虽然不聪慧,请(让我)试一试。”(孟子)说:“没有长久可以维持生活的产业而常有善心,只有有志之士才能做到,至于老百姓,没有固定的产业,因而就没有长久不变的心。如果没有长久不变的善心,(就会)不服从约束、犯上作乱,没有不做的了。等到(他们)犯了罪,随后用刑法去处罚他们,这样做是陷害人民。哪有仁爱的君主掌权,却可以做这种陷害百姓的事呢?所以英明的君主规定老百姓的产业,一定使他们上能赡养父母,下能养活妻子儿女;年成好时能丰衣足食,年成不好也不至于饿死。这样之后督促他们做好事。所以老百姓跟随国君走就容易了。如今,规定人民的产业,上不能赡养父母,下不能养活妻子儿女,好年景也总是生活在困苦之中,坏年景免不了要饿死。这样,只把自己从死亡中救出来,恐怕还不够,哪里还顾得上讲求礼义呢?大王真想施行仁政,为什么不回到根本上来呢?(给每家)五亩地的住宅,种上桑树,(那么)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上丝织的衣服了;鸡、小猪、狗、大猪这些家畜,不要失去(喂养繁殖的)时节,七十岁的人就可以有肉吃了;一百亩的田地,不要(因劳役)耽误了农时,八口人的家庭就可以不挨饿了;重视学校的教育,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重兄长的道理叮咛他们,头发斑白的老人便不会再背着、顶着东西在路上走了。老年人穿丝衣服吃上肉,老百姓不挨饿受冻,如果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那是没有的(事情)。”
2022-12-31 13:0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