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2023-05-20 03:32:09
共1条回复
阿啵呲嘚

S=(上底+下底)×高÷2

梯形是上下两条边平行的四边形状,你按照一个对角线可以把它分成两个高相同的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底乘以高除以2”,所以梯形就是:“上底乘以高除以2”+“下底乘以高除以2”=“上底加下底乘以高除以2”

另一个公式:“中位线×高”,其中“中位线”是(上底+下底)除以2。

直角梯形是指有一个直角的梯形。梯形两腰既不相等也不平行,两底平行,但不相等,一个腰上的两角都是直角。

相关推荐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啥?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上底加下底 乘以高 除以2” 梯形是上下两条边平行的四边形状,你按照一个对角线可以把它分成两个高相同的三角形,三角形面积公式是“底乘以高除以2”,所以梯形就是:“上底 乘以高 除以2”+“下底 乘以高 除以2”=“上底加下底 乘以高 除以2”
2023-02-04 13:29:491

梯形的面积公式

  S梯形=(上底+下底)×高÷2
2023-02-04 13:32:182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啥

(上底+下底)×高÷2
2023-02-04 13:34:213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2023-02-04 13:38:113

梯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先采纳谢谢
2023-02-04 13:39:159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有但对角线必须垂直哦若梯形ABCD的上底为AD,下底为BC,过点A作AE⊥BC交BC于E,则①S梯形ABCD=(AD+BC)×AE÷2...设ABCD,AB为直角边,连接AB,CD的中点E,F连接EF.则②S梯形ABCD=EF×AB若梯形ABCD,连接对角线AC,BD,当AC⊥BD时则③AC×BD÷2,即AC²/2=BD²/2初一的应该都会吧!如果不懂的话,你就当没有吧,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1/2...S梯形=(α+b)h×1/2α指上底,b指下底,h指高
2023-02-04 13:42:275

梯形 的面积,表面积,体积公式是什么?

梯形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表面面积=1/2X(上底+下底)X高 梯形的体积=(上底+下底)×高÷2×总长度
2023-02-04 13:43:101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2023-02-04 13:45:561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有但对角线必须垂直哦若梯形ABCD的上底为AD,下底为BC,过点A作AE⊥BC交BC于E,则①S梯形ABCD=(AD+BC)×AE÷2...设ABCD,AB为直角边,连接AB,CD的中点E,F连接EF.则②S梯形ABCD=EF×AB若梯形ABCD,连接对角线AC,BD,当AC⊥BD时则③AC×BD÷2,即AC²/2=BD²/2初一的应该都会吧!如果不懂的话,你就当没有吧,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1/2...S梯形=(α+b)h×1/2α指上底,b指下底,h指高
2023-02-04 13:46:175

梯形 面积公式

上底加下底乘高除以2
2023-02-04 13:47:004

梯形面积公式

求梯形面积有很多种方法,最基础的方法就是(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为S=(a+c)×h÷2,可以得到h=2S÷(a+c);也可以为:a=2s÷h-c;也可以成:c=2s÷h-a。另外还可以用中位线×高得到梯形的面积,用字母表示:L·h。L为梯形中位线,h为梯形的高。如果梯形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特殊情况下可以用对角线×对角线÷2得到所求梯形的面积。三种方法的使用要根据具体情况合理使用。希望能帮助到你。
2023-02-04 13:49:241

梯形面积公式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用字母表示:S=(a+c)*h/2。梯形是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边:较长的一条底边叫下底,较短的一条底边叫上底;另外两边叫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梯形的高。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叫直角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叫等腰梯形。
2023-02-04 13:50:061

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 用字母表示:S=(a+c)×h÷2。变形:h=2S÷(a+c);变形2:a=2s÷h-c;变形3:c=2s÷h-a。公式中a,c分别为梯形上下底,h为梯形的高,S为梯形的面积。通俗表示为:(上底+下底)×高÷2扩展资料:梯形的性质1、梯形的上下两底平行;2、梯形的中位线(两腰中点相连的线叫做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上下底和的一半。3、等腰梯形对角线相等。
2023-02-04 13:50:472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上底+下底)×高÷2
2023-02-04 13:54:162

梯形面积公式有几个?

1、梯形的面积公式:(上底+下底)×高÷22、梯形的面积公式: 中位线×高3、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梯形面积为:对角线×对角线÷2
2023-02-04 13:54:372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有但对角线必须垂直哦若梯形ABCD的上底为AD,下底为BC,过点A作AE⊥BC交BC于E,则①S梯形ABCD=(AD+BC)×AE÷2...设ABCD,AB为直角边,连接AB,CD的中点E,F连接EF.则②S梯形ABCD=EF×AB若梯形ABCD,连接对角线AC,BD,当AC⊥BD时则③AC×BD÷2,即AC²/2=BD²/2初一的应该都会吧!如果不懂的话,你就当没有吧,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1/2...S梯形=(α+b)h×1/2α指上底,b指下底,h指高
2023-02-04 13:55:405

梯形面积计算公式

有但对角线必须垂直哦若梯形ABCD的上底为AD,下底为BC,过点A作AE⊥BC交BC于E,则①S梯形ABCD=(AD+BC)×AE÷2...设直角梯形ABCD,AB为直角边,连接AB,CD的中点E,F连接EF.则②S梯形ABCD=EF×AB若梯形ABCD,连接对角线AC,BD,当AC⊥BD时则③AC×BD÷2,即AC²/2=BD²/2初一的应该都会吧!如果不懂的话,你就当没有吧,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1/2...S梯形=(α+b)h×1/2α指上底,b指下底,h指高
2023-02-04 13:56:225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为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或是S=ab(注:a、b、分别为长、宽,s=面积)。长方形也叫矩形,是一种平面图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也定义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四条边长度都相等的特殊长方形。
2023-02-04 13:58:321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形面积公式 面积=×宽形3m宽2m则面积3*2=6m²①两条对角线相等;②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且相等;④四个角都是直角;⑤有2条对称轴(正方形有4条)。⑥ 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⑦将矩形面积平均分成两部分的直线必经过中心对称点。⑧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2023-02-04 13:59:132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你好,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宽。如果用S表示面积,a、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则面积S=ab
2023-02-04 14:00:404

长方形面积公式是什么?

长×宽 = 面积1、长方形简介:在几何中,长方形(又称矩形)定义为四个内角相等的四边形,即是说所有内角均为直角。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矩形两条相对的边等长,也就是说矩形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矩形的一个特例,它的四个边都是等长的。同时,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2、定义:第一种:长方形长的那条边叫长,短的那条边叫宽。第二种:和水平面同方向的叫做长,反之就叫做宽。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对的.3、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注:a、b、分别为长、宽,s=面积)4、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或 C=2a+2b。(C表示周长,a表示长,b表示宽)
2023-02-04 14:03:331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长×宽 = 面积1、长方形简介:在几何中,长方形(又称矩形)定义为四个内角相等的四边形,即是说所有内角均为直角。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矩形两条相对的边等长,也就是说矩形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矩形的一个特例,它的四个边都是等长的。同时,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2、定义:第一种:长方形长的那条边叫长,短的那条边叫宽。第二种:和水平面同方向的叫做长,反之就叫做宽。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对的.3、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注:a、b、分别为长、宽,s=面积)4、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或 C=2a+2b。(C表示周长,a表示长,b表示宽)
2023-02-04 14:04:571

长方形的表面积公式是什么?

长方形表面积=长方形表面积公式:S=2(ab+bc+ac),其中a为长,b为宽,c为高,即:表面积=2乘以(长乘宽+宽乘高+长乘高)
2023-02-04 14:06:212

长方形的表面积公式是

长方形的表面积公式。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S=a*b(a=长,b=宽)。②长方形没有表面积公式,只有面积公式;长方体才有表面积公式。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为S长方体=(ab+bc+ca)*2,也等于2ab+2bc+2ca。面积和表面积的区别。面积的定义指:物体占据的空间是二维空间时,所占空间的大小。表面积的定义是: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表面积是三维物体的二维表面上的模拟物。面积和表面积,笔者个人觉得大家可以简单看成一个面和多个面。一个面的是面积,多个面的则是表面积。表面积等于每个面的面积相加的结果。长方形也叫矩形,是一种平面图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也定义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四条边长度都相等的特殊长方形。长方体(又称矩体)是底面为长方形的直四棱柱(或上、下底面为矩形的直平行六面体)。其由六个面组成的,相对的面面积相等,可能有两个面(可能四个面是长方形,也可能是六个面都是长方形)是正方形
2023-02-04 14:06:422

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什么?

长×宽 = 面积1、长方形简介:在几何中,长方形(又称矩形)定义为四个内角相等的四边形,即是说所有内角均为直角。从这个定义可以得出矩形两条相对的边等长,也就是说矩形是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矩形的一个特例,它的四个边都是等长的。同时,正方形既是长方形,也是菱形。2、定义:第一种:长方形长的那条边叫长,短的那条边叫宽。第二种:和水平面同方向的叫做长,反之就叫做宽。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对的.3、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长×宽S=ab(注:a、b、分别为长、宽,s=面积)4、长方形周长公式:C=2(a+b)或 C=2a+2b。(C表示周长,a表示长,b表示宽)
2023-02-04 14:08:051

长方形面积怎么算?

长方形面积公式:S=ab。1、长方形长的那条边叫长,短的那条边叫宽。2、和水平面同zhi方向的叫做dao长,反之就叫做宽。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对的,长的为长,短的为宽。若S为正方形的面积,a为正方形的边长则:S=a²。扩展资料:相关判定1、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3、邻边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长方形。4、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长方形。5、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长方形。
2023-02-04 14:08:471

长方形面积公式

您好: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长方形面积=长×宽)周长公式:c=2(a+b)或者c=2a+2b。(长方形周长=2×(长+宽))希望可以帮到您吧
2023-02-04 14:10:101

长方形的面积怎么算?

长方形的年纪是长方形的边长度乘以长方形的边宽度,所得的乘积即是长方形的面积。
2023-02-04 14:11:132

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怎么算?

长方形的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说明如下。1,长方形面积=长×宽。2,长方形周长=(长+宽)×2。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和周长公式,长方形也叫作矩形,是平面图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长与宽的定义,长方形长的那条边叫长,短的那条边叫宽。和水平面同方向的叫作长,反之就叫做宽。长方形的长和宽是相对的,不能绝对的说“长比宽长”,但习惯地讲,长的为长,短的为宽。长方形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作长方形。也定义为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同时,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除了理解意义外,还可以从单位来区分。周长是长度,单位用长度单位,不带平方。面积则要用面积单位,带平方。只有单位相同的量才可以相加减,同样以厘米为例,“长+宽”单位仍然是厘米,“厘米×厘米”表示两个厘米相乘就变成了“平方厘米”,所以说“长×宽”只能是面积公式。所以,小朋友在学习时单位也是很重要的。
2023-02-04 14:11:541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

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是:S=ab(a,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S表示长方形的面积)
2023-02-04 14:12:381

“二”怎么读?

二拼音:[èr]------>四声 [释义] 1.数名:一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贰”代). 2.双,比:独一无~. 3.两样,别的:~话.不~价.
2023-02-04 14:15:061

二是啥意思

陕西方言  1、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分不清场合,掂不来轻重,说话不过大脑,做事不想后果。如“二怂,二锤子”。例:那个人二得很!  2、形容自己听到惊人且不能理解的言论时的心理状况,如“我二了”。  3、形容某方面比较强悍,带有戏谑。例:那家伙踢球二得很。东北方言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愚笨,口语中拥有独特的语意。保定方言  贬意词。常用用于形容人愚笨,弱智的意思。现在多用于彼此取笑的意思(有很大的玩笑成分)。  例:  1、数学课上,老师问:“题都做了没有,答案是什么?”同学:“二!”老师:“我看你才‘二"呢!这题都能算错,你说你有多‘二"吧!”  2、二百五的延伸意思,表示,我不知道、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晓得
2023-02-04 14:16:082

古代汉语中“二”和“贰”有什么区别?

“二”本意就是数词,也可作形容词表示“两样的,不专一的”。“贰”本意是名词,代表“副”的意思,比如:贰佐(州县官的副)。在记账时作为“二”的大写,以防作假。还可以做动词,表示“一分为二,背离,辅佐”等意义。
2023-02-04 14:16:291

二"的来历是什么??

二[èr ㄦˋ] [《广韵》而至切,去至,日。] 大写:贰 “贰”的今字。 1.数词。一加一所得。《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宋 沈括 《梦溪笔谈·技艺》:“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 鲁迅 《呐喊·狂人日记》:“因大笑,出示日记二册,谓可见当日病状,不妨献诸旧友。” 2.序数。第二。《墨子·七患》:“城郭沟池不可守,而治宫室,一患也;适国至境,四邻莫救,二患也。”唐 韩愈 《春雪》诗:“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巴金 《探索集·春蚕》:“我写作一不为吃饭,二不为出名。” 3.副。与“正”相对。同“ 贰”。《礼记·坊记》:“君子有君不谋仕,唯卜之日称二君。” 郑玄 注:“卜之日,谓君有故而为之卜也。二当为贰。唯卜之时,辞得曰:君之贰,某尔。” 4.再次;两次。《南齐书·礼志上》:“醴则唯一而已,故醴辞无二。”《宋史·吴璘传》:“此 孙膑 三驷之法,一败而二胜也。” 5.倍;加倍。《史记·高祖本纪》:“秦 ,形胜之国,带河 山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 秦 得百二焉。” 司马贞 索隐引 虞喜 云:“百二者,得百之二。言诸侯持戟百万, 秦 地险固,一倍於天下,故云得百二焉,言倍之也,盖言 秦 兵当二百万也。‘齐 得十二"亦如之。” 顾炎武 《日知录·史记注》:“古人谓倍为二。‘秦 得百二",言百倍也;‘齐 得十二",言十倍也。”《韩诗外传》卷四:“夫上堂之礼,君行一,臣行二。今君行疾,臣敢不趋乎?今君授币也卑,臣敢不跪乎?” 6.并列。《史记·淮阴侯列传》:“此所谓功无二於天下,而略不世出者也。”汉 司马相如 《封禅文》:“德侔往初,功无与二。”《宋史·杨存中传》:“ 杨存中 唯命东西,忠无与二,朕之 郭子仪 也。” 7.两样;不同。《荀子·富国》:“故曰上一则下一矣,上二则下二矣。”宋 张世南 《游宦纪闻》卷三:“每先期输直,不二价,而人无异辞。”清 顾炎武 《与人书四》:“《诗》三百篇即古人之韵谱。经之与韵,本无二也。” 8.谓分成两样。《高子遗书·语十九》:“ 朱子 正欲一之,反谓其二之,惑之不可解久矣。” 9.怀疑;不确定。《吕氏春秋·应言》:“视昂 如身,是重臣也;令二,轻臣也。” 高诱 注:“二,疑也。臣见疑则不重矣。”《后汉书·齐武王縯传》:“将军 张昂 拔劒击地曰:‘疑事无功。今日之议,不得有二。"”宋 宋祁 《宋景文杂说》卷下:“任贤而二,五尧 不治。” 10.二心;不遵从。 唐 陈子昂 《上军国机要事》:“若纵怀二,奸乱必渐。”宋 范仲淹 《祠风师酬提刑赵学士见贻》诗:“先王制礼经,祠为国大事,孟春祭风师,刺史敢有二?” 11.哲学用语。我国古代思想家用以指阴、阳或天、地等范畴。《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河上公 注:“一生阴与阳也。”汉 刘向 《说苑·辨物》:“夫占变之道二而已矣。二者,阴阳之数也。”《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公之生也,诞授命世;体三才之茂,践得二之机。” 李善 注引《易》:“‘有天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两之。” 12.古人认为偶数属阴,因以“二”指地数之始,或指卦中的阴爻(--),或指臣道等。《易·系辞上》:“天一,地二。” 孔颖达 疏:“此言天地阴阳自然奇偶之数也。”《汉书·律历志上》:“地之数始於二,终於三十。”《后汉书·杨震传》:“《易》曰:‘无攸遂在中馈"” 李贤 注引 汉 郑玄 曰:“二为阴爻。”明 张居正 《辛未会试程策》:“二,言所为;五,不言所为。二,臣道也,以任事为忠;五,君道也,以任人为大。二胜其任,则五可无为。” [编辑本段]方言中的“二” 陕西方言 1.常用于形容一个人分不清场合,掂不来轻重,说话不过大脑,做事不想后果。如“二怂,二锤子”。例:那个人二得很! 2.形容自己听到惊人且不能理解的言论时的心理状况,如“我二了”。 3.形容某方面比较强悍,带有戏谑。例:1.那家伙踢球二得很。 东北方言 常用于形容人或事物愚笨,口语中拥有独特的语意。 天津方言 贬意词。常用用于形容人愚笨,弱智的意思。现在多用于彼此取笑的意思(有很大的玩笑成分)。 例:1、数学课上,老师问:“题都做了没有,答案是什么?”同学:“二!”老师:“我看你才‘二"呢!,这题都能算错,你说你有多‘二"吧!” 2、二百五的延伸意思,表示,我不知道、不明白、不理解、不清楚、不晓得。 【er】 二 twain;two; 两; 二 èr (1) (会意。古文字二用两横画表示,是原始记数符号) (2) 一加一的和 [two] 二,地之数也。从耦一,会意。古文又从弋。――《说文》 因二以济民行。――《易·系辞》。虞注:“谓乾与坤也。后世官书以贰为之,为防奸易。” 赐也闻一以知二。――《论语·公冶长》 大父未死而有二十五孙。――《韩非子·五蠹》 (3) 又如:二加四得六;总数为二;二府(大肠和小肠;二太爷);二形(男女两性);二难(指难兄难弟,即蔡、宋两御史);二仪(两仪。指天地、阴阳);二纪(二十四年。一纪为十二年);二氏(释教与道教);二军(汉代禁卫军之南军和北军);二南(原指《诗经》中的《周南》与《召南》借指淑女与君子相配);二星(银子二钱。星,秤杆上的记数点);二天(再嫁;嫁二夫) (4) 百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十时对二十的省称 [twenty]。如:一百二 (5) 千位数后接着整数二百时对二百的省称 [two hundred]。如:八千二 (6) 万位数后接着整数二千时对二千的省称 [two thousand]。如:四万二 (7) 排列顺序中第二位的 [second]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杜甫《石壕吏》 (8) 又如:二手(副手,二把手);二尹(知县副职县丞的别称);二舍(二公子,二少爷。舍:舍人。原为官名,后用以称显贵人家子弟);二甲(殿试的第二等);二门(指大门内的一道总门) 二 èr (1) 两样;有区别 [different]。如:二屋里(另住一处。比喻说话岔了道);二价(异议) (2) 不专一;不忠诚 [be double-minded;disloyal]。如:有二心;二四(放肆,胡作非为);二三(三心二意) 二把刀 èrbǎdāo (1) [方] (2) [smattering]∶对某知识或技艺不精通 (3) [smatterer]∶一知半解或技术上凑凑合合的人 二把手 èrbǎshǒu [the second chief] 指一个地区、单位等的排在第二位的负责人 二百五 èrbǎiwǔ [stupid person] 俗语。常指傻头傻脑,不很懂事,而又倔强莽撞的人 二遍苦 èrbiànkǔ [suffer second persecution] 第二次或又一次吃苦 二部制 èrbùzhì [tow-shift system] 中小学把学生分两部分轮流在校上课的教学组织形式 二茬罪 èrcházuì [suffer second persecution] 再次受罪
2023-02-04 14:16:551

高一诱导公式

高一常用诱导公式sin(-a)=-sin(a),cos(-a)=cos(a),sin(2-a)=cos(a),cos(2-a)=sin(a),sin(2+a)=cos(a),cos(2+a)=-sin(a),sin(-a)=sin(a)。诱导公式是指三角函数中,利用周期性将角度比较大的三角函数,转换为角度比较小的三角函数的公式。
2023-02-04 13:23:561

诱导公式怎么背?

先背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再理解首先把α看成是锐角,所谓的奇数偶数是π/2的系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若是奇数,要变名,也就是sin变成cos,举个例子sin(π/2-α)=cosα 这里π/2的系数是1,奇数,所以等号右边要变名成为cosα.然后决定是cosα还是-cosα,也就是符号看象限.当你把α看成锐角的时候,-α在第四象限,[π/2-α]这个角应该在第一象限。第一象限角的sin值应该是正数也就是等号左边的sin(π/2-α)的值是正的,所以右边的得数也要是正的,α是被看成锐角的,cosα是正的,所以sin(π/2-α)=cosα。下面是16个常用的诱导公式 sin(90°-α)= cosα        sin(90°+α)= cosαcos(90°-α)= sinα        cos(90°+α)= - sinαsin(270°-α)= - cosα     sin(270°+α)= - cosαcos(270°-α)= - sinα     cos(270°+α)= sinαsin(180°-α)= sinα       sin(180°+α)= - sinαcos(180°-α)= - cosα     cos(180°+α)= - cosαsin(360°-α)= - sinα     sin(360°+α)= sinαcos(360°-α)= cosα       cos(360°+α)= cosα观察上面这些诱导公式。(1)这些公式左边为90°的1,2,3,4倍再加(或减)α的和(或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右边有时是α的正弦,有时是α的余弦。它们有时一致有时相反。其中的规律为“奇变偶不变”例如: cos(270°-α)= - sinα  中, 270°是90°的3(奇数)倍所以cos变为sin,即奇变。又如,sin(180°+α)= - sinα 中, 180°是90°的2(偶数)倍所以sin还是sin,即偶不变。请你自己再任意找一个试试。(2)公式右边有时是正,有时是负.其中的规律为“符号看象限”。例如: cos(270°-α)= - sinα  中, 视α为锐角,270°-α是第三象限角,第三象限角的余弦为负,所以等式右边有负号。
2023-02-04 13:22:071

诱导公式

2023-02-04 13:21:461

tan诱导公式是什么?

tan诱导公式如下:tan(2π+α)=tanαtan(-α) =-tanαtan(2π-α)=-tanαtan(π-α) =-tanαtan(π+α) =tanαtan(α+β) =(tanα+tanβ)/(1-tanα×tanβ)tan(α-β) =(tanα-tanβ)/(1+tanα×tanβ)tan(π/2+α)=-cotαtan(π/2-α)=cotα相关信息:由于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它并不具有单值函数意义上的反函数。三角函数在复数中有较为重要的应用。在物理学中,三角函数也是常用的工具。在Rt△ABC中,如果锐角A确定,那么角A的对边与邻边的比值随之确定,这个比叫做角A的正切,记作tanA。
2023-02-04 13:21:051

诱导公式。。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六公式)  公式一:   sin(-α) = -sinα  cos(-α) = cosα  tan (-α)=-tanα  公式二: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公式三:  sin(π/2+α) = cosα  cos(π/2+α) = -sinα  公式四: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公式五:  sin(π+α) = -sinα  cos(π+α) = -cosα  公式六:  tanA= sinA/cosA  tan(π/2+α)=-cotα  tan(π/2-α)=cotα  tan(π-α)=-tanα  tan(π+α)=tanα  诱导公式 记背诀窍: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
2023-02-04 13:20:031

高中数学诱导公式

常用的高中数学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公式一: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k∈Z)cos(2kπ+α)=cosα(k∈Z)tan(2kπ+α)=tanα(k∈Z)cot(2kπ+α)=cotα(k∈Z)公式二: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三:任意角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α)=-sinαcos(-α)=cosαtan(-α)=-tanα cot(-α)=-cotα公式四:利用公式二和公式三可以得到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α)=sinαcos(π-α)=-cosαtan(π-α)=-tanαcot(π-α)=-cotα公式五:利用公式一和公式三可以得到2π-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2π-α)=-sinαcos(2π-α)=costan(2π-α)=-tanαcot(2π-α)=-cotα公式六:π/2±α及3π/2±α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sin(π/2+α)=cosαcos(π/2+α)=-sinαtan(π/2+α)=-cotαcot(π/2+α)=-tanα
2023-02-04 13:19:011

cos(a+ b)的诱导公式是什么?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tan(α-β)=(tanα-tanβ)/(1+tanαta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sin(α+β)=sinαcosβ+cosαsinβsin(α-β)=sinαcosβ -cosαsinβ扩展资料诱导公式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意义:k×π/2±a(k∈z)的三角函数值(1)当k为偶数时,等于α的同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2)当k为奇数时,等于α的异名三角函数值,前面加上一个把α看作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奇变偶不变:其中的奇偶是指π/2的奇偶数倍,变与不变是指三角函数名称的变化,若变,则是正弦变余弦,正切变余切。符号看象限:根据角的范围以及三角函数在哪个象限的正负,来判断新三角函数的符号。
2023-02-04 13:18:391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是什么?

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由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可知:cos(α-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cosβ+sinα·sinβ∴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扩展资料常用的诱导公式有以下几组:1、sinα^2+cosα^2=12、sinα/cosα=tanα3、tanα=1/cotα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sin(2kπ+α)=sinαcos(2kπ+α)=cosαtan(2kπ+α)=tanαcot(2kπ+α)=cotα
2023-02-04 13:17:361

诱导公式有什么规律?

先背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再理解首先把α看成是锐角,所谓的奇数偶数是π/2的系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若是奇数,要变名,也就是sin变成cos,举个例子sin(π/2-α)=cosα 这里π/2的系数是1,奇数,所以等号右边要变名成为cosα.然后决定是cosα还是-cosα,也就是符号看象限.当你把α看成锐角的时候,-α在第四象限,[π/2-α]这个角应该在第一象限。第一象限角的sin值应该是正数也就是等号左边的sin(π/2-α)的值是正的,所以右边的得数也要是正的,α是被看成锐角的,cosα是正的,所以sin(π/2-α)=cosα。下面是16个常用的诱导公式 sin(90°-α)= cosα        sin(90°+α)= cosαcos(90°-α)= sinα        cos(90°+α)= - sinαsin(270°-α)= - cosα     sin(270°+α)= - cosαcos(270°-α)= - sinα     cos(270°+α)= sinαsin(180°-α)= sinα       sin(180°+α)= - sinαcos(180°-α)= - cosα     cos(180°+α)= - cosαsin(360°-α)= - sinα     sin(360°+α)= sinαcos(360°-α)= cosα       cos(360°+α)= cosα观察上面这些诱导公式。(1)这些公式左边为90°的1,2,3,4倍再加(或减)α的和(或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右边有时是α的正弦,有时是α的余弦。它们有时一致有时相反。其中的规律为“奇变偶不变”例如: cos(270°-α)= - sinα  中, 270°是90°的3(奇数)倍所以cos变为sin,即奇变。又如,sin(180°+α)= - sinα 中, 180°是90°的2(偶数)倍所以sin还是sin,即偶不变。请你自己再任意找一个试试。(2)公式右边有时是正,有时是负.其中的规律为“符号看象限”。例如: cos(270°-α)= - sinα  中, 视α为锐角,270°-α是第三象限角,第三象限角的余弦为负,所以等式右边有负号。
2023-02-04 13:16:551

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有哪些?

2023-02-04 13:15:111

诱导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先背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再理解首先把α看成是锐角,所谓的奇数偶数是π/2的系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若是奇数,要变名,也就是sin变成cos,举个例子sin(π/2-α)=cosα 这里π/2的系数是1,奇数,所以等号右边要变名成为cosα.然后决定是cosα还是-cosα,也就是符号看象限.当你把α看成锐角的时候,-α在第四象限,[π/2-α]这个角应该在第一象限。第一象限角的sin值应该是正数也就是等号左边的sin(π/2-α)的值是正的,所以右边的得数也要是正的,α是被看成锐角的,cosα是正的,所以sin(π/2-α)=cosα。下面是16个常用的诱导公式 sin(90°-α)= cosα        sin(90°+α)= cosαcos(90°-α)= sinα        cos(90°+α)= - sinαsin(270°-α)= - cosα     sin(270°+α)= - cosαcos(270°-α)= - sinα     cos(270°+α)= sinαsin(180°-α)= sinα       sin(180°+α)= - sinαcos(180°-α)= - cosα     cos(180°+α)= - cosαsin(360°-α)= - sinα     sin(360°+α)= sinαcos(360°-α)= cosα       cos(360°+α)= cosα观察上面这些诱导公式。(1)这些公式左边为90°的1,2,3,4倍再加(或减)α的和(或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右边有时是α的正弦,有时是α的余弦。它们有时一致有时相反。其中的规律为“奇变偶不变”例如: cos(270°-α)= - sinα  中, 270°是90°的3(奇数)倍所以cos变为sin,即奇变。又如,sin(180°+α)= - sinα 中, 180°是90°的2(偶数)倍所以sin还是sin,即偶不变。请你自己再任意找一个试试。(2)公式右边有时是正,有时是负.其中的规律为“符号看象限”。例如: cos(270°-α)= - sinα  中, 视α为锐角,270°-α是第三象限角,第三象限角的余弦为负,所以等式右边有负号。
2023-02-04 13:14:291

高中诱导公式

公式一: 设α为任意角,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的值相等: sin(2kπ+α)=sinα (k∈Z) cos(2kπ+α)=cosα (k∈Z) tan(2kπ+α)=tanα (k∈Z) cot(2kπ+α)=cotα (k∈Z) 公式二: 设α为任意角,π+α的三角函数值与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π+α)=-sinα cos(π+α)=-cosα tan(π+α)=tanα cot(π+α)=cotα 公式三: 任意角α与 -α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sin(-α)=-sinα cos(-α)=cosα tan(-α)=-tanα cot(-α)=-cotα
2023-02-04 13:13:271

诱导公式有哪些?

先背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再理解首先把α看成是锐角,所谓的奇数偶数是π/2的系数。请点击输入图片描述若是奇数,要变名,也就是sin变成cos,举个例子sin(π/2-α)=cosα 这里π/2的系数是1,奇数,所以等号右边要变名成为cosα.然后决定是cosα还是-cosα,也就是符号看象限.当你把α看成锐角的时候,-α在第四象限,[π/2-α]这个角应该在第一象限。第一象限角的sin值应该是正数也就是等号左边的sin(π/2-α)的值是正的,所以右边的得数也要是正的,α是被看成锐角的,cosα是正的,所以sin(π/2-α)=cosα。下面是16个常用的诱导公式 sin(90°-α)= cosα        sin(90°+α)= cosαcos(90°-α)= sinα        cos(90°+α)= - sinαsin(270°-α)= - cosα     sin(270°+α)= - cosαcos(270°-α)= - sinα     cos(270°+α)= sinαsin(180°-α)= sinα       sin(180°+α)= - sinαcos(180°-α)= - cosα     cos(180°+α)= - cosαsin(360°-α)= - sinα     sin(360°+α)= sinαcos(360°-α)= cosα       cos(360°+α)= cosα观察上面这些诱导公式。(1)这些公式左边为90°的1,2,3,4倍再加(或减)α的和(或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右边有时是α的正弦,有时是α的余弦。它们有时一致有时相反。其中的规律为“奇变偶不变”例如: cos(270°-α)= - sinα  中, 270°是90°的3(奇数)倍所以cos变为sin,即奇变。又如,sin(180°+α)= - sinα 中, 180°是90°的2(偶数)倍所以sin还是sin,即偶不变。请你自己再任意找一个试试。(2)公式右边有时是正,有时是负.其中的规律为“符号看象限”。例如: cos(270°-α)= - sinα  中, 视α为锐角,270°-α是第三象限角,第三象限角的余弦为负,所以等式右边有负号。
2023-02-04 13:11:391

何为诱导公式

诱导公式是指三角函数中将角度比较大的三角函数利用角的周期性,转换为角度比较小的三角函数的公式。 诱导公式有六组共54个。
2023-02-04 13:10:361

怎么用诱导公式化简?

实什么诱导公式公式总结起来就一句话: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就行,这里的奇变偶不变的意思是,当你进行转化时,若加减的角是90度的奇数倍,就变,sin变cos,cos变sin,tan变1/tan,1/tan变tan,而符号看象限就是把你原来的未知角看成是锐角(无论它会是多少,正值看成正锐角,负值看成负锐角),然后从坐标系中看,加减完角后终边在哪,如果原函数是sin,那么终边在一二象限为正值,在三四象限为负值,如果原函数是cos,那么终边在一四象限为正值,在二三象限为负值,如果原函数是tan,那么终边在一三象限为正值,在二四象限为负值.这里的正负说的是变化后的函数的正负.
2023-02-04 13:07:131

高中数学 诱导公式

1.sin(π-α)=sinα,sin(π+α)=-sinα,sin(3π/2-α)=-cosα,sin(3π/2+α)=-cosα 则sin163°=sin(180°-17°)=sin17°, sin223°=sin(180°+43°)=-sin43°, sin253°=sin(270°-17°)=-cos17°, sin313°=sin(270°+43°)=-cos43° 所以,sin163°sin223°+sin253°sin313°=-sin17°sin43°+cos17°cos43° =cos(43°-17°)=cos26° 2.因为α,β是锐角,所以0<α,β<π/2,则0<α+β<π,所以sinα,sin(α+β)都>0 由sin2α+cos2α=1可知,sinα=3/5,sin(α+β)=27/65 所以,cosβ=cos(α+β-α)=cos(α+β)cosα+sin(α+β)sinβ=17/325 3.根据2中分析可知,0<α,β<π/2,则0<α+β<π 因为sinx在(0,π)上没有单调性,而cosx在(0,π)有单调性,因此可以通过求cos(α-β)来确定α-β 因为0<α,β<π/2,根据sin2α+cos2α=1可得,cosα=2根号5/5,sinβ=3根号10/10 则cos(α-β)=cosαcosβ+sinαsinβ=根号2/2 所以,α-β=π/4 4.记sinα-sinβ=-1/2为等式(1),记cosα-cosβ=1/2为等式(2)(1)2+(2)2可得,sin2α+cos2α+sin2β+cos2β-2(cosαcosβ+sinαsinβ)=1/2 即2-2(cosαcosβ+sinαsinβ)=1/2 所以,cosαcosβ+sinαsinβ=3/4,即cos(α-β)=3/4 因为α,β∈(0,π/2),所以-π/2<α-β<π/2 而sinα-sinβ=-1/2<0,则sinα<sinβ,根据y=sinx在x∈(0,π/2)上单调递增可知,α<β 所以,-π/2<α-β<0 ∴sin(α-β)=-根号[1-cos2(α-β)]=-根号7/4 5.sin2A=2sinAcosA=2/3 则(sinA+cosA)2=sin2A+cos2A+2sinAcosA=1+2·2/3=7/3 所以,sinA+cosA=±根号21/3 6.已知cos2θ=根号二/3,则sin四次方θ+cos四次方θ的值为____ 因为cos2θ=根号2/3,所以sin22θ=1-cos22θ=7/9 sin^4θ+cos^4θ=(sin2θ+cos2θ)2-2sin2θcos2θ=1-1/2(2sinθcosθ)2=1-1/2sin22θ=1-1/2·7/9=11/18
2023-02-04 13:04: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