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2023-05-19 14:17:22
共1条回复
wpBeta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

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lóu)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yú)?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五柳”为号。(他)性情闲静,很少说话,不羡慕功名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计较;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生性喜欢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朋友知道他这样的情况,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醉了就回去,竟不会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常写文章自我消遣,稍微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他)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所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是无怀氏的百姓吗?(他)是葛天氏的百姓吗?

相关推荐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如下: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因为他的住宅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贫穷常常不能得到满足。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风雨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原文: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译文: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2023-01-01 00:10:401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陶渊明如下:【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1],箪瓢屡空[2],晏如也[3]。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有言[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5]。其言兹若人之俦乎[6]?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7]?【翻译】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他所住的房屋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性格恬淡宁静,沉默少言,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只求理解其中精华,并不着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释,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记了吃饭。他生性嗜酒,但因为家里穷,不能经常得到。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就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所期望是一醉方休,等到喝醉了就告辞回家,从不拘泥于去留。他简陋的居室里只有空空荡荡的四面墙壁,不能遮蔽风雨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锅瓢碗盏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他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文章中很能表达出自己的志趣。他忘记了世俗的得失,愿意就这样直到老死。赞语说:黔娄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为富贵而奔波劳碌。他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样的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赋诗,以娱悦自己的心志,他是无怀氏时候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候的人
2023-01-01 00:11:041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注释 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哪里人。许,处所。2.详:知道。3.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5.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6.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会:体会、领会。7.欣然:高兴的样子。8.嗜:喜好。9.亲旧:亲戚朋友。旧,这里指旧交,旧友。10.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11.或:有时。12.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zhe),就。13.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14.既:已经。15.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zēng)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16.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堵,墙壁。萧然,空寂的样子。17.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18.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ao),饮水用具。屡:经常。19.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20.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21.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22.黔(qian)娄: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23.戚戚:忧愁的样子。24.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25.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26.兹:这。27.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28.俦(chou):辈,同类。29.觞(shāng):酒杯。30.以乐其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以,用来。31.无怀氏:与下面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五柳先生传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以:(1)因以为号焉 以:把。以为,以之为。(2)以此自终 以:凭借。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之: 代词,他(2)葛天氏之民欤 之:助词,的3.言:(1)闲静少言 言: 说,说话(动词)(2)黔娄之妻有言 言:言语,话(名词)4.如:(1)晏如也 如:……的样子(2)亲旧知其如此 如:像5.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其:句首语气词,表推测(2)亲旧知其如此 其:代词,指五柳先生 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确指出的意思。2.亲旧知其如:古:<名>旧交,旧友 。今:<形>过去的,过时的。3.不求甚解: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4.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今:或者。5.赞曰: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称赞,赞美。6.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古:处所。今:允许,许可。7.造饮辄尽:古:往,到。今:制造。8.颇示己志:古:稍微。今:很; 相当地。 词类活用 1.详:亦不详其姓字 (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2.亲旧:亲旧知其如此( 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3.乐:以乐其志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对......感到快乐)4.酒: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典故运用   宅边有五柳树:从「榆柳阴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  好读书: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所以又写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性嗜酒:「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箪瓢屡空: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黔娄:战国时齐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二十四孝图·黔娄·尝粪忧心:庾黔娄,南齐高士,任孱陵县令。赴任不满十天,忽觉心惊流汗,预感家中有事,当即辞官返乡。回到家中,知父亲已病重两日。医生嘱咐说:「要知道病情吉凶,只要尝一尝病人粪便的味道,味苦就好。」黔娄于是就去尝父亲的粪便,发现味甜,内心十分忧虑,夜里跪拜北斗星,乞求以身代父去死。几天后父亲死去,黔娄安葬了父亲,并守制三年。 五柳先生传主旨归纳   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抒发了陶渊明的志趣。文中描述了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率真自然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五柳先生传赏析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正文。第二部分是赞语。   正文部分又可分为四小节。第一节自开头至「因以为号焉」,交代「五柳先生」号的由来,开篇点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五柳先生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五柳先生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他看中五柳树的原因也许五柳先生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第二节自「闲补少言」至「欣然忘食」,写五柳先生的禀性志趣。接着写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五柳先生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五柳先生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五柳先生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荣利,五柳先生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五柳先生没有志趣。但这一节主要是写其「好读书」而善读书。但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就与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有关。五柳先生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表明了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和那个时代的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三节自「性嗜洒」至「不吝情去留」,写「五柳先生」的饮酒嗜好。作者强调他的嗜洒是出于天性,而非门阀之士的放荡纵酒,自我麻醉。但嗜洒与家贫又是矛盾的,他不慕荣利,不能摆脱贫困,便「不能常得」到酒。这说明他不因嗜酒而失节。至于亲友请他吃酒,他却毫无拘束,一去即饮,一醉方休,又反映了他的坦率与认真,并没有当时所谓名士的虚伪与矫情。饮酒是他在那种时代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四节自「环堵萧然」至「以此自终」,写「五柳先生」的安贫与着文。他虽然居室破漏,衣食不足,但却安然自得。这正是他安贫乐道的表现。而「常著文章自娱」,不入尘网,则是他读书「每有会意」的结果。并且,「忘怀得失」又是他「不慕荣利」的性格使然。这些既与前文相照应,又收束了全篇。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第二部分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陶渊明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既表达了他对上古社会淳朴风尚的向往之情,又说明他是一位有着美好现想的隐士。同时也是对世风日卜的黑暗现实的针砭与嘲飒。 五柳先生传创作背景   对于《五柳先生传》的写作年份一般有作于少年和作于晚年两种说法。   王瑶根据萧统的《陶渊明传》的叙述认为,《五柳先生传》作于太元十七年(392年)陶渊明为江州祭酒以前。魏正申在《陶渊明探稿》中曾提到:「他在二十八写下的《五柳先生传》中,表示了自己的从文志愿。」如果这说少年时所作的话,那么这便不是自传了,有可能是陶渊明在年少时对生活的构想,表明志向,规划未来。   可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可见陶渊明笔下五柳先生穷困潦倒,家境贫寒。如此情境不似为自己规划未来,所以有研究者认为文章创作于晚年时期。 清代 学者林云铭指出文中赞语中「无怀氏」「葛天氏」 传达了安贫乐道的情怀和不为官的态度,可以推测这是陶渊明辞官后所作。 诗词作品: 五柳先生传 诗词作者:【 魏晋 】 陶渊明 诗词归类: 【初中文言文】、【古文观止】、【赞美】、【写人】、【传记】
2023-01-01 00:11:161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实为陶渊明自传。文章突出了作者不随世俗,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人格的向往与坚持,使得文章显得与众不同,读来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陶渊明平淡自然的境界。下面是我整理的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五柳先生传全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全文翻译: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五柳先生传对照翻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
2023-01-01 00:11:221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文言文翻译

  陶渊明(352或365年—427年),字元亮,又名潜,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参军、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最末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八十多天便弃职而去,从此归隐田园。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下面是我为你带来的《五柳先生传》原文及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24),以乐(25)其志(26)。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注音】   嗜 shì 辄 zhé 吝 lìn 褐 hè 箪 dān 黔 qián 俦 chóu 赋 fù 瓢 piáo 蔽bì 屡 lǚ 晏yàn 戚 qī 兹 zī 欤 yú 觞 shāng 汲 jí颇 pō   【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舍不得离开(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与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与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晏:安然 如:……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心志。   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非常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与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非常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   【点评】   这篇传的写法非常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   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虽然贫困,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饮酒赋诗,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这几句也与前面“传”的部分相呼应。赞语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结束,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的淳朴时代,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两句话用或然语气表示肯定,尤为妙绝,使全篇神韵飘然而远。   【扩展】   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并且有5棵。   2.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所以又写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黔(qián)娄   战国时齐国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明白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有的人   今:或者   6.因以为号焉   古: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认为,作为   7.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8.颇示己志:   古:略微   今:非常   《五柳先生传》教学反思   《五柳先生传》是一篇文言文自读课文,在课文翻译上不要求做逐字逐句解释,只求意译。在课文内容的理解上主要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以及人物精神境界的体会。   基于以上要求,我把课文放手让学生自己处理。   文言文的读是很重要的,读通、读懂是一个循序的过程,我让学生听读、自由读、朗读、适时点评,在读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掌握了文章的语言特点,多用否定句,而且句式整齐,有的同学更己通晓了文意,这样,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就轻车熟路了。   学生在理解课文中,提出了一系列难懂的问题,有的问题同学们通过思考能迎刃而解,而在人物形象的理解上不易懂。我引导学生从具体事件上分析人物,“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在读书中得到的是精神愉悦;“性嗜酒”“期在必醉”写他率真放达,“环堵萧然,晏如也”他安贫乐道,“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他自得其乐,淡泊名利,对平平淡淡生活细节的叙述,生动地刻画了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   为了更深刻地认识人物性格,理解人物精神风貌,我想到了多媒体,在这课的资源中,有一段视频,作者在东篱下采菊,悠然自适的情形,我让同学们观看,品味人物的精神境界,我由此又想到了一句话并告诉同学们:是真名世自风流,作者有才学而不拘礼法,活得自然,活得洒脱。   本课学生不仅学会从课文本身理解人物,也体会到这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是赞是否,同学看法不一,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再想到当今社会,我不知不觉对学生的人生观进行着一些渗透。   学生需要开扩的视野,需要有对生活的认识和思考,这是我在教学本课的一点粗浅认识。
2023-01-01 00:11:281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1.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亦不详其姓字〔2〕。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6〕,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7〕,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8〕,不蔽风日,短褐穿结〔9〕,箪瓢屡空〔10〕,晏如也〔1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12〕:黔娄之妻有言〔13〕:“不戚戚于贫贱〔14〕,不汲汲于富贵〔15〕。”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6〕?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17〕?葛天氏之民欤?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 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 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注释】〔1〕何许人:何处人。 也可解作何等样人。〔2〕姓字:姓名。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3〕号:古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别号。 〔4〕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5〕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 〔6〕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7〕造:去、到。 〔8〕环堵(dǔ赌):房屋四壁。堵,墙壁。 〔9〕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 结,缝补。〔10〕箪(dān丹):盛饭的圆形竹器。 瓢(piáo嫖):舀水的葫芦。〔11〕晏如:安然自得。 〔12〕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被传人的评论。〔13〕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 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14〕戚戚:忧虑的样子。〔15〕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 〔16〕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 指五柳先生。若人。 2.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五柳先生传”的原文和翻译,谁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lóu)之妻有言:“不戚(qì)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 先生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性格)闲适沉静且少言寡语,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他)天性特别爱好喝酒,但因家贫而不能常得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来招呼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便回家,竟不会(假装)舍不得。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不能遮蔽寒风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乘饭的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空如也,(可是)先生都泰然处之,安然自若的样子。经常写文章为乐,(从文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的东西放在心上,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上古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希望帮到你 3. 五柳先生传原文译文注音词解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24),以乐(25)其志(26).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注音 嗜 shì 辄 zhé 吝 lìn 褐 hè 箪 dān 黔 qián 俦 chóu 赋 fù 瓢 piáo 蔽bì 屡 lǚ 晏yàn 戚 qī 兹 zī 欤 yú 觞 shāng 汲 jí 颇 pō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心志. 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点评 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 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虽然贫困,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饮酒赋诗,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这几句也和前面“传”的部分相呼应.赞语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结束,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的淳朴时代,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两句话用或然语气表示肯定,尤为。 4.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 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 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 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 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 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亲~你好!````(^__^)````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天天开心!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有其他问题请另发或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下面的【采纳为满意回答】或者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点击【评价】,谢谢!你的好评是我前进的动力!! 你的采纳也会给你带去财富值的。(祝你事事顺心)==================================================================。 5.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翻译: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于是就用“五柳”作为自己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但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喝酒。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就叫他来一起喝酒。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离开,竟没有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碗和饮水的工具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稍微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与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确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他也许是无怀氏时期治理下的人吧?也许是葛天氏时期遗留下来的人吧? 6. 《五柳先生传》原文和翻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表字。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不能遮蔽风和太阳;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我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向。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有人称赞道: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 7.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逐句翻译(一句原文跟一句翻译)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12)(lìn)情去留。 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17)。 赞(18)曰:黔(qián)娄(lóu)(19)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0)。” 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21)?衔(xián)觞(shāng)赋诗(22),以乐其志。无怀氏(23).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原文注解 ⒈【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于是,就。 以,把。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⒌【会意】心意相通,领会其意。会,体会,领会。 ⒍【嗜】特别喜爱指对酒的喜爱。 ⒎【亲旧】亲戚朋友。 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到,往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 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 期,期望。 12.【曾不吝(lìn)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 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 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的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 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自若 17.【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18.【赞】传记后面的评论性文字。 19.【黔(qia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0.【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名利。】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21.【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2.【衔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23.【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醇厚朴实。 以上为本文注解。本段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和字。 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先生闲适安静且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富贵。 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爱好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 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期望一定喝醉。(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我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向。 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有人称赞道: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也或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8. 《五柳先生传》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 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 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 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 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说过:“不因为处境贫贱而终日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这话大概就是说五柳先生那样的人物吗吧?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注释〔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何等样人。 〔2〕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3〕号:古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别号。〔4〕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 〔5〕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6〕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7〕造:去、到。〔8〕环堵(dǔ赌):房屋四壁。 堵,墙壁。〔9〕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 穿,破。结,缝补。 〔10〕箪(dān丹):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嫖):舀水的葫芦。 〔11〕晏如:安然自得。〔12〕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被传人的评论。 〔13〕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 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14〕戚戚:忧虑的样子。 〔15〕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16〕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 兹:此。指五柳先生。 若人 (17)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 焉,语气助词。(18)亲旧:亲戚朋友。 亲,亲戚。旧,这里只旧交、旧友。 (19)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 辄,就。 9.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亦不详其姓字〔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6〕,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7〕,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8〕,不蔽风日,短褐穿结〔9〕,箪瓢屡空〔10〕,晏如也〔1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12〕:黔娄之妻有言〔13〕:“不戚戚于贫贱〔14〕,不汲汲于富贵〔15〕。”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6〕?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17〕?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注释】 〔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何等样人。〔2〕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3〕号:古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别号。〔4〕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5〕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6〕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7〕造:去、到。〔8〕环堵(dǔ赌):房屋四壁。堵,墙壁。〔9〕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10〕箪(dān丹):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嫖):舀水的葫芦。〔11〕晏如:安然自得。〔12〕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被传人的评论。〔13〕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14〕戚戚:忧虑的样子。〔15〕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16〕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指五柳先生。若人
2023-01-01 00:11:341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他喜欢读书,只求领会书的大概意思,而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特别喜欢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席请他喝。一喝酒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挡狂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平时难以吃饱,可是他却总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常以写文章自娱自乐,文章稍微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得失都不放在心上,用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报定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这是上古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远古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主要内容: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2023-01-01 00:11:4811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2.【亦】也。   3.【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于是,因此。以,把,用。为,作为。以为,以之为(用这个作为)。焉,语气助词。   5.【闲静】安静。   6.【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7.【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今意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8.【嗜】特别喜欢,爱好。   9.【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10.【或】有时。   11.【造】往,到。   12.【造饮辄(zhé)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辄,就。   13.【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4.【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5.【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6.【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 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7.【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8.【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9.【颇】 稍稍。    20.【忘怀】忘记。   21.【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2.【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本文中可直接翻译为“赞”。   23.【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4.【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5.【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兹与若同义,这。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6.【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衔,拿着。   27.【以】连接词。   28.【志】:志向。志气   29.【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2023-01-01 00:12:3414

五柳先生传翻译及赏析

  《五柳先生传》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抒发了陶渊明的志趣。本内容由我跟大家分享五柳先生传翻译及赏析,欢迎大家学习与借鉴!   五柳先生传原文:   魏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注释   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哪里人。许,处所。   2.详:知道。   3.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5.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6.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会:体会、领会。   7.欣然:高兴的样子。   8.嗜:喜好。   9.亲旧:亲戚朋友。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10.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1.或:有时。   12.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zhé),就。   13.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4.既:已经。   15.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zēng)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   16.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堵,墙壁。萧然,空寂的样子。   17.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18.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饮水用具。屡:经常。   19.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20.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1.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22.黔(qián)娄: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23.戚戚:忧愁的样子。   24.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   25.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   26.兹:这。   27.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28.俦(chóu):辈,同类。   29.觞(shāng):酒杯。   30.以乐其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以,用来。   31.无怀氏:与下面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赏析   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正文。第二部分是赞语。   正文部分又可分为四小节。第一节自开头至“因以为号焉”,交代“五柳先生”号的由来,开篇点题。“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五柳先生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五柳先生是一位隐士。“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五柳先生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本就无关紧要。但他看中五柳树的原因也许五柳先生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五柳先生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以五柳为号也就显示了五柳先生的性格。   第二节自“闲补少言”至“欣然忘食”,写五柳先生的禀性志趣。接着写五柳先生的生活、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这是五柳先生最突出的地方。闲静少言是五柳先生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五柳先生的真实面貌。因为不追求荣利,五柳先生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用不着喋喋不休。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五柳先生没有志趣。但这一节主要是写其“好读书”而善读书。但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求甚解就与五柳先生的“不慕荣利”有关。五柳先生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表明了五柳先生是一位有知识的人,和那个时代的社会对他的限制和迫害。   第三节自“性嗜洒”至“不吝情去留”,写“五柳先生”的饮酒嗜好。作者强调他的嗜洒是出于天性,而非门阀之士的放荡纵酒,自我麻醉。但嗜洒与家贫又是矛盾的,他不慕荣利,不能摆脱贫困,便“不能常得”到酒。这说明他不因嗜酒而失节。至于亲友请他吃酒,他却毫无拘束,一去即饮,一醉方休,又反映了他的坦率与认真,并没有当时所谓名士的虚伪与矫情。饮酒是他在那种时代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第四节自“环堵萧然”至“以此自终”,写“五柳先生”的安贫与著文。他虽然居室破漏,衣食不足,但却安然自得。这正是他安贫乐道的表现。而“常著文章自娱”,不入尘网,则是他读书“每有会意”的结果。并且,“忘怀得失”又是他“不慕荣利”的性格使然。这些既与前文相照应,又收束了全篇。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第二部分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这个赞语的实质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这两句话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和优点。陶渊明正是通过五柳先生“颇示己志”,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文章最后有两句设问的话:“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既表达了他对上古社会淳朴风尚的向往之情,又说明他是一位有着美好现想的隐士。同时也是对世风日卜的黑暗现实的针砭与嘲飒。
2023-01-01 00:13:211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课文翻译

  陶渊明是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下面是我整理的五柳先生传文言文课文翻译,欢迎来参考!    五柳先生传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24),以乐(25)其志(26)。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注音   嗜 shì 辄 zhé 吝 lìn 褐 hè 箪 dān 黔 qián 俦 chóu 赋 fù   瓢 piáo 蔽bì 屡 lǚ 晏yàn 戚 qī 兹 zī 欤 yú 觞 shāng 汲 jí   颇 pō    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此时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此时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此时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此时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心志。   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此时据说在那个时代,此时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此时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此时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此时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此时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此时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
2023-01-01 00:13:401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

  导语:《五柳先生传》通过对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抒发了陶渊明的志趣。下面是文言文的译文欢迎参考!   五柳先生传   魏晋: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2023-01-01 00:13:451

五柳先生传翻译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 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翻译先生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性格)闲适沉静且少言寡语,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不过分在字句的研究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他)天性特别爱好喝酒,但因家贫而不能常得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呼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便回家,竟不会(假装)舍不得。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不能遮蔽寒风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空如也,(可是)先生都泰然处之,安然自若的样子。经常写文章为乐,(从文中)略微显示了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的东西放在心上,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上古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语言解释(1)选自《陶渊明集》  (2)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3)亦:也  (4)不详:不知道。详:清楚的知道。  〔5〕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于是,就。以为:把……当作。焉,语气助词,相当与“唉”。号,别号)  (6)闲:闲淡  (7)静:安静  〔8)不慕荣利:不爱慕功名利禄(慕,爱慕;荣利,功名利禄)  (9)好:喜欢  (10)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11)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意:书中的旨意。  (12)性:生性,生来就。  (13)嗜:特别喜欢,酷爱。  (11)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老朋友。  (12) 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3)或:有时  (14)置酒:摆酒。  (15)招之:邀请他。   (16)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到……去。辄,就。  〔17〕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希望。  (18)既:……之后  〔19〕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20〕环堵(dǔ)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四周墙壁,指房屋。萧然:凄凉、破败的样子。  〔21〕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上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衣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穿、洞。结、补丁、  (22)晏(yàn)如:安然自乐的样子。晏,平静,安逸。如,……的样子。   (23)箪(dān)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24〕自娱:自娱自乐。  (25)颇:稍微。   (26) 忘怀:不放在心上,忘记。  (26) 以:不译(对此词解释尚有争议)。  (27)自终:自己过完一生。终,终了,结束。   (28)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译为“赞言中说”或不译。  〔29〕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30〕戚戚:忧虑的样子。  〔31〕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32)兹:大概。  (33)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34)俦:辈,同类。  (35)酣觞:喝酒喝得很愉快,陶醉其中。酣,指饮酒而乐,觞,酒杯。一说作“衔觞”,一说作“酣觞自得,赋诗乐志”。  (38)以乐其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乐,使……快乐。志,心意,志向。   (39) 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2023-01-01 00:13:512

五柳先生传翻译

垃圾 这都不知道 切
2023-01-01 00:14:0014

谁有五柳先生传翻译

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和字。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先生闲适安静且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富贵。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爱好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期望一定喝醉。(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我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向。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有人称赞道: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也或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2023-01-01 00:14:467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存争议[1] )。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是如何呢?本文是我整理的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资料,仅供参考。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原文   五柳先生传   作者: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诗(24),以乐(25)其志(26)。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心志。   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 ; 有的人   今:或者   6. 因以为号焉   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认为,作为   7.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8.颇示己志:   古:略微   今:很   一词多义   1.以:1、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   2、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   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   3.言:1、闲静少言 【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   4.如:1、晏如也 【......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像】   5.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左右】   6.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7.志:1、以乐其志 【志趣,志向】   2、处处志之【标记】   重点虚词   1 以 因以为号焉 "用",助词   2 因 因以为号焉 表顺承,"就"   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字表判断 翻译成 是   词类活用   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为动用法,为……感到快乐.   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先生喜欢读书,但不刻意追求字句的解释。   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译文: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   缺少主语: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因以为号。(省略“之”字,应为“因以(之)为号”。译文: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2、倒装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3、疑问句:   无怀氏之民欤?(一般疑问式)   4、判断句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意思是: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5、流传下来的成语: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2023-01-01 00:15:121

《五柳先生传》全文及鉴赏

《五柳先生传》,着重刻画五柳先生的精神,不是无谓的。显然是颂扬这种精神和这样的生活态度,也显然是以这种精神和态度睥睨世俗。yuwenmi我整理了相关范文,欢迎欣赏与借鉴。 《五柳先生传》全文 作者:陶渊明 (魏晋)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 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 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 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白话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于是就用“五柳”作为自己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但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喝酒。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就叫他来一起喝酒。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离开,竟没有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碗和饮水的工具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稍微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与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确定的志向而感到快乐,他也许是无怀氏时期治理下的人吧?也许是葛天氏时期遗留下来的人吧? 【赏析】 《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就是作者的自画像,这是读本文首先应该把握的。陶渊明的一生虽然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从同时代的人起就把他称为“幽居者”,但他却是一个有壮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 在《杂诗》里,他自言“少壮时”,“猛志逸四海”。《饮酒》诗中又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对年近四十仍然功业无成,颇为感慨。中年几度出仕,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又加上性情耿介,不会圆滑,难免不惹祸患,便毅然归田。他把田园看做是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在这里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浊世。他的可贵处就在于守志安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五柳先生传》正是托名五柳先生刻画出这样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全文不长,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都在一百七八十字之间。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勾画人物,却能做到形象丰满,性格鲜明,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艺术功力。开篇四句是对人物身份的交待。起得飘忽,也起得风趣。但不要轻轻看过,以为只是作者的趣笔,实则其中隐含深意。“许”做“处所”解,“何许人”即“何地人”。古人是重视地望的,姓氏前常要冠以家世籍贯,如琅琊王氏、陈郡谢氏之类,在两晋门阀制度下尤其如此。而五柳先生却不知何地人,可见他不在流俗观念之中。古人又是重声名的,有所谓立德、立功、立言之说,希图能够声名不朽,而先生却连姓氏名字也不清楚,竟指宅旁五柳而为号,可见他又出于流俗观念之外。这几笔不仅把隐姓埋名、深藏避世的意思说足,而且突出显示了五柳先生的不俗,一上来便使“高人”之气笼罩全篇。语极平淡,味极深醇,这就是苏东坡评陶诗所说的“似癯实腴”的境界。 四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读书适意,醉酒陶情,安贫乐道,著文娱志。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勾画,一个坚守节操、不随流俗的“高人”形象便立起来了,活起来了。选材极精,造语极简,意足笔止,风神宛然。古人说文章作到好处,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陶文够得上这样的标准。文章最后还有一段“赞”。“赞”是历史传记的一种体式,缀于传文之末。 《文心雕龙》说:“赞者,明也,助也。”据郑振铎先生的解释,传文中记事有未完备之处,在“赞”中补足,即所谓“助”之义;传文中褒贬之意没有说尽,在“赞”中讲透,即所谓“明”之义。所以“赞”不是赞美,而是对史传正文的记事和褒贬做进一步的补充和阐发。本文利用这一体式,进一步揭示五柳先生的精神和展拓文章的境界。
2023-01-01 00:15:201

文言文无柳先生传

1. 文言文《五柳先生传》 [编辑本段]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dān)瓢屡空。 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 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 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 亲旧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 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吧?”。 2.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全文翻译加分析 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五柳”为号。(他)性情闲静,很少说话,不羡慕功名利禄。 (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计较;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生性喜欢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 亲戚朋友知道他这样的情况,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醉了就回去,竟不会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挡不住寒风与烈日。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 (他)常写文章自我消遣,稍微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他)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所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他)是无怀氏的百姓吗?(他)是葛天氏的百姓吗?主要内容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 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总体概括 五柳先生 性格: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常著文章自娱。 生活: 家贫不能常得酒, 短褐穿结箪瓢空。 环堵萧然乐著文, 志怀得失以此终。 志趣 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 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宅边有五柳树;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不”字为一篇眼目 ——九“不”: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恬淡自足)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胸襟开阔,意存高远) “家贫不能常得”( 开朗乐观) “不蔽风日”(开朗乐观) “曾不吝情去留”(耿直率真) 课文研讨 一、整体感知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 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文章在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 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 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钱先生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 (见“有关资料”《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王夫之《思问录》评论说:“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糅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二、问题研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 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 3. 帮忙翻译一下文言文《五柳先生传》 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真实姓名和表字。 他的宅子旁边有五棵柳树。(他)因此凭借(柳树)作为自己的别号。 (他)喜爱悠闲和安静,平时很少说话;也不贪慕荣华富贵。(他)很喜欢读书,但是,不是咬文嚼字地牵强附会;每当有了什么深刻的体会,(于是就)欣欣然忘记了吃饭。 (他)生性喜爱喝酒,但是家计贫穷,不能够一直有酒喝。(他的)亲朋好友知道(他)这样,有的人就安排酒宴招待他。 (他)去造访的时候就喝个痛快,(每次)都期望(自己)喝醉。等到他喝醉了就与人家告辞,竟然一点都不领人家关心他去留的情。 (他在自己的家里)看到周围的墙都已经破旧,不能够遮挡狂风和烈日。粗布衣服穿的时候需要打结,家中的瓢瓢罐罐都是空的。 就是这样平静!曾经写文章自我娱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忘记以前的得与失,凭借这个结束自己。 我认为:“黔娄曾经说过:‘不对贫穷表示忧郁,不对富贵表示渴求。"这话不正象那些(淳朴)的人们!(他们)拿着酒器吟诗,用来表达他的志向,(就象)上古时代无怀氏和梆天氏的子民。” 4.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全文翻译加分析 《五柳先生传》翻译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他喜欢读书,只求领会书的大概意思,而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 他特别喜欢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席请他喝。 一喝酒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挡狂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平时难以吃饱,可是他却总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 常以写文章自娱自乐,文章稍微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得失都不放在心上,用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报定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这是上古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远古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 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 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 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 (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 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 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 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 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 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 (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 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 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 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 5. 【急求八下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和《马说》的停顿(全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6.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从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解释 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与表字。宅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 他安安静静不爱说话,也不贪慕荣华利禄。他爱读书,从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他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便高兴的忘记了吃饭。 他生性喜欢喝酒,因家境贫穷而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朋友知道他这样的情况,有时就置办酒食来邀请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他醉了就回去,竟不会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挡不住寒风与烈日。 粗布短上衣上打着补丁;饭篮和水瓢里常常是空的,但他还是安然自若。他常写文章自我消遣,稍微流露出自己的志趣。 不将得失放在心上,凭借这过完一生。 赞说: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对于贫贱不忧虑悲伤,对于荣华功名不匆忙追求。 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所抱定的志向感到无比快乐。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呢?还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呢?。 7.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 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 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 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 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 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 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亲~你好!````(^__^)````很高兴为您解答,祝你学习进步,身体健康,家庭和谐,天天开心!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有其他问题请另发或点击向我求助,答题不易,请谅解.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请点击下面的【采纳为满意回答】或者手机提问的朋友在客户端右上角点击【评价】,谢谢!你的好评是我前进的动力!! 你的采纳也会给你带去财富值的。(祝你事事顺心)==================================================================。 8.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五柳先生传”的原文和翻译,谁有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空,晏(yàn)如也。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lóu)之妻有言:“不戚(qì)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 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先生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作为(自己的)号了。 (先生性格)闲适沉静且少言寡语,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 (他)天性特别爱好喝酒,但因家贫而不能常得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来招呼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喝醉了便回家,竟不会(假装)舍不得。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不能遮蔽寒风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乘饭的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空如也,(可是)先生都泰然处之,安然自若的样子。 经常写文章为乐,(从文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的东西放在心上,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上古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希望帮到你。
2023-01-01 00:15:261

《五柳先生传》课文原文

  《五柳先生传》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自传文。在文中作者表明其三大志趣,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五柳先生传》课文原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柳先生传   作者: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   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   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   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   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赏析   古代人物传记通例,开篇先叙传主之姓名籍贯。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亦循此例,却有意同读者开了一个大玩笑: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传主生于何时,长于何地,何姓何名,概莫能知,这位五柳先生简直是天外来客。唯一与传主身份产生联系的,只是宅旁有五柳树而已!   沈约《宋书·隐逸传》引《五柳先生传》且评之曰,陶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陶宅之旁广种柳树,可视为实录,此有陶诗为证。《归园田居》: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拟古》: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然作为一篇自况之文,五柳这一自然景观仅仅是陶渊明因以为号的触发点,却完全不能解释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的根本原因。钱钟书先生于《管锥篇》中指出: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陶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正是针对世俗有感而发,意欲破除此种卖声名、夸门第之社会风气。   魏晋时代,门阀制度盛行。曹魏制订的九品官人法赋予了世家大族政治上的特权。朝廷于州郡设立中正,评定士人之品。中正由世家大族名流充任,同宗士人理所当然获得高品位。而品位之高下又直接与官职起点之高低挂钩。于是,世家大族累世公卿,高爵显位代代相因,形成一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贱族的局面。这种制度,延续到陶渊明生活的东晋时代达到鼎盛,以致高门华族,有世及之荣,庶姓族人,无寸进之路(赵翼《二十二史札记》)。终东晋之世,朝廷权力一直掌握在王、庾、桓、谢四大家族手中,成为门阀制度高峰期的显著标志。   上层如此,士流趋鹜。族姓阀阅既成为进入仕途的根本条件,世家士子,视门第作铁饭碗,郡望作护身符,族谱作通行证,至于德、才二字,则完全退居次要地位。于是整个社会弥散着一种重门阀轻才德的社会风气。士人竞以姓望所出,邑里相矜(刘知己《史通·邑里》),以炫耀祖宗荣光、托庇死人余辉为荣,成了一种社会流行病。   对这一世人司空见惯的现象,陶渊明冷眼观之十分不满。世与我而相违(《归去来兮辞》)这种不趋流俗的个性,注定了陶渊明与门阀之风的不调和。自传文《五柳先生传》中,郡望、门第、宗谱一概阙如,看似不合常规,其实是对时风世俗的反拨。自号五柳先生,是对门阀制度的一种揶揄,对世族名士的一种调侃。陶渊明以不知何许人嘲弄了郡望之尊崇,以不详其姓字嘲弄了门第之高贵,以宅边五柳树嘲弄了地位之显赫,以不慕荣利嘲弄了官爵之矜夸可以说,陶渊明借以自况的五柳先生形象,完全是针对东晋门阀制度的崇尚自塑的,是陶渊明遗世独立清高绝俗的个性的一种外在表现。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五柳先生之名一出,知名晋宋并享誉后世,王、庚、桓、谢四大豪门虽然煊赫一时,而今安在哉!   当然,陶渊明不是天外来客,虽非名门望族,其家族渊源本也可作自我夸饰。其曾祖陶侃为晋大司马,祖父陶茂任武昌太守,父亲陶敏担任过中低级官吏而后归隐。陶渊明在《命子》《赠长沙公》《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等诗文中列举过这些事实。陶渊明的自述宗谱和士流的自我矜夸是不可相提并论的。陶渊明以辞官归隐的实际行动表现了自己的人生理念和人格价值,而五柳先生这一称谓,正明确地表明了诗人与世俗观念的彻底决裂。   《五柳先生传》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本文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阳柴桑人,东晋著名诗人。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   二、重点字词注音及解释。   1、注音。   (1)好读书(hào) (2)性嗜酒(shì) (3)造饮辄尽(zhé) (4)吝情(lìn)(5)短褐(hè) (6)箪瓢屡空(dān) (7)黔娄(qián) (8)俦乎(chóu)(9)衔觞赋诗(shāng) (10)民欤(yú)   2、解释。   (1)何许:何处,哪里。 许,处所。   (2)不详:不知道。   (3)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4)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领会。 会,体会、领会。   (5)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6)或:有时。   (7)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就。   (8)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9)曾不吝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预期。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0)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   (11)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屡空,经常是空的。   (12)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13)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14)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15)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16)俦,辈,同类。   (17)觞,酒杯。   3、古今异义词。   ①造饮辄尽 【造】 古:往、到。 今:常用于“制造”、“创造”等。   ②赞曰 【赞】 古: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今:常用于“赞美”、“夸赞”等。   4、一词多义。   (1)以:①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 ②以此自终 (介词,凭借)   (2)之:①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 ②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   (3)言:①闲静少言(说,说话) ②黔娄之妻有言(话,言语)   (4)其:①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语气词,表示揣测“大概”) ②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5)如:①晏如也(......的`样子) ②亲旧知其如此(像)   5、流传下来的成语及名句。   (1)不求甚解:原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褒)   现多指学习不认真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贬)   (2)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意思: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   三、重点句子翻译。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3、好读书,不求甚解:他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   4、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   5、衔觞赋诗,以乐其志: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   四、理解背诵。   1、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是: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2、文中引用前人之言,赞扬五柳先生的高洁人格并且与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不汲汲于富贵。   3、“不求甚解”一词按现在的理解带有贬义,为什么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   答:因为五柳先生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下功夫;这与他“不慕荣利”的追求有关,读书是为求知的满足,精神的享受。   4、怎样理解“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惜去留”?   答:不和别人虚情客套。这说明了五柳先生不但嗜酒,而且不拘小节,性情豪爽,把世俗世礼节置之脑后,是一位独立于世的高风亮节之人。   5、(1)交代五柳先生性格的句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交代五柳先生生活的句子: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3)交代五柳先生志趣的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期在必醉;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6、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7、对“五柳先生”的评价: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自画像。他不慕荣利,厌恶官场的追名逐利,不与黑暗势力同流合污是值得肯定的。可令另一方面他逃避现实,隐居起来,不去撞击社会矛盾的思想是消极的。
2023-01-01 00:15:351

五柳先生传翻译

五柳先生传作家作品:  陶渊明 又名潜,字元亮,东晋田园诗人,世称靖节先生,别号五柳先生 代表作《桃花源记》《饮酒》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zēng )不吝(lì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lǚ)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 (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衔(xián)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解词 ⒈何许何:哪里,何处 2.不详不知道 3.因:因此 4.以为:用这个作为 5.慕:羡慕 6.好:喜欢 7.甚解:了解的很透彻 8.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9.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10.嗜:特别喜好。 11.亲旧:亲戚朋友 12.或:有时。 13.置酒:摆酒 14.期:期望 15.既:已经 16.曾不:竟不 17.吝情:舍不得 18.去留:去,离开 19.堵:墙 20.萧然:空寂 21.蔽:遮蔽 22.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23.穿结:指上衣有洞的补丁 24.屡:经常 25.晏如: 安然自若的样子 26.颇示:稍微显露 27.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28.戚戚:忧愁的样子 29.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30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31. 俦:辈,同类 32. 觞:酒杯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名字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作为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地连饭都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酒,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把酒喝尽,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屋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上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然自若,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了自己的一生,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句话看,他应该也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传文,五柳先生:介绍,别号,性格,爱好,生活状况  赞文:赞扬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重点句子:1.表明隐者心境的句子: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精神愉悦的句子:好读书,不求甚解    3.率真放达的句子:性嗜酒、期在必醉    4.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句子: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    5.表明志趣的句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6.五柳先生的性格特点:不慕荣利、安贫乐道 7.籍贯姓字: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8.思想性格:闲静少言,不慕荣利(曾不吝去留,忘怀得失)9.志趣爱好:好读书,不求甚解(性嗜酒,常著文章自娱)10.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淡泊名利,率真旷达,安贫乐道,自得其乐一. 如何理解“好读书”而“不求甚解” 答:这是他不追求名利,只求精神上的满足与享受的体现 二. 他“嗜酒如命”是否颓废消极 答:寄情于酒,这是使他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也是他率真旷达体现三. 作者如此喜欢“著文章”却只是“自娱”说明什么答:这是他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体现。与世人的追逐名利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四.五柳先生的三大爱好反映他怎么样的精神品质答:第一大爱好-----好读书第二大爱好-----饮酒第三大爱好------写文章最后一段“赞”有什么作用答: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称扬,传赞一体互为补充,是人物个性更为鲜明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章找出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一. 1.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2.不慕荣利 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淡泊宁静,恬淡自足)二. 不求甚解------胸襟开阔,意存高远三. 1.家贫不能常得 2.不蔽风日(开朗乐观)四. 曾不吝情去留----耿直率真否定句的作用:作者言:“不”正突出了他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的人格和坚强,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是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2023-01-01 00:15:416

陶渊明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陶渊明,字元亮。或云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也。曾祖侃,晋大司马。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家贫亲老,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道济谓曰:“贤者处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对曰:“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道济馈以粱肉,麾而去之。后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公田悉令吏种秫,曰:“吾常得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征著作郎,不就。江州刺史王弘欲识之,不能致也。渊明尝往庐山弘命渊明故人庞通之赍酒具于半道栗里要之渊明有脚疾使一门生二儿舆篮舆既至欣然便共饮酌。俄顷弘至,亦无迕也。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后为始安郡,经过浔阳,日造渊明饮焉。每往,必酣饮致醉。弘欲邀延之坐,弥日不得。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尝九月九日无酒,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弘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贵贱造之者,有酒辄设。渊明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其真率如此。郡将尝候之,值其酿熟,取头上葛巾漉酒,漉毕,还复著之。其妻翟氏亦能安勤苦,与其同志。自以曾祖晋世宰辅,耻复屈身后代。自宋高祖王业渐隆,不复肯仕。元嘉四年,将复征命,会卒,时年六十三。世号靖节先生。译文:陶渊明,字元亮。有人说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人。他的曾祖父陶侃,曾做过晋国的大司马。陶渊明自少时便有很高的志趣,而且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很好,聪颖洒脱,卓尔不群,任性率真,清高自负。曾经著《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当时看过的人都认为是他的真实写照。因为家庭贫穷,亲人年迈,陶渊明不得不出仕做了江州祭酒。因为不能忍受官吏的职责约束,不久就自己解职回家了。州郡征召他做主簿,他不去上任。(陶渊明)亲自耕作,种田自给,于是得了瘦弱的疾病(饿得又瘦又病)。江州刺史檀道济前去探望他,(他)僵卧在床贫困挨饿好几天了。檀道济对他说:“我听说贤人处世,天下无道就归隐山林,有道就出来做官。如今你生在开明盛世,为什么像这样使自己受苦?”陶渊明回答:“我怎么敢奢望成为贤人,只不过是志向达不到啊。”檀道济送给他粮食和肉,他却挥手叫檀道济离开。后来陶渊明做过镇军、建威参军。他曾对自己的亲友说:“我姑且暂时去弹奏那弦歌(指做文官),为将来隐居生活做准备,可以吗?”当政者听说后,就让他去做彭泽县令。公家的田地全叫下属种秫(高粱),说:“我只要常常能醉于酒就知足了。”妻子和子女坚持请求种粳米(粮食),于是下令二顷五十亩的田地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到了年末,恰逢州郡派遣督邮来视察,县吏请示陶渊明说:“您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去拜见他。”陶渊明长叹说:“我怎么能为了五斗米的俸禄而去向乡里小儿低头弯腰!”当天就解下官印辞去官职,写下了《归去来兮辞》。义熙末年,朝廷征召陶渊明为著作郎,不去就职。江州刺史王弘想结识他,却不能使他前来(指叫陶渊明来他府上)。陶渊明曾经去庐山游玩,王弘让陶渊明的朋友庞通之准备了酒具,在半路栗里(地名)邀请他。陶渊明的脚有病,让一个门生和二小僮抬着竹轿,到了以后,欣然和庞通之一同饮酒。过了一会儿,王弘来了,陶渊明也没有抵触的情绪。先前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和陶渊明交情深厚,后来他做了始安郡的太守,经过浔阳的时候,常常到陶渊明的住所饮酒。每次去,都要畅饮直到喝醉。王弘想邀请颜延之赴宴,却整天都找不到。颜延之临调走的时候,留下两万文钱给陶渊明补贴家用,陶渊明却派人全送去酒家,以便日后能方便地买酒喝。曾经九月九日没有酒,陶渊明走出宅边,在菊丛中坐着,过了很久,采了满手菊花。正好赶上王弘送酒来,随即就喝,喝醉才回去。陶渊明不懂音律,但是却收藏了一张无弦琴,每次喝酒喝得尽兴,就弹拨无弦琴寄托心意。来拜访的人不论贵贱,只要有酒就招待他们。陶渊明如果先喝醉,就告诉客人:“我喝醉了要睡觉,你可以先回去了。”他的天真直率达到这种地步。郡将(官职名)曾经来拜访他,正赶上他酿的酒糟熟了,陶渊明就取下头上的葛巾漉酒,漉完,又把头巾扎在头上。陶渊明的妻子翟氏也能安于勤苦的清贫生活,和陶渊明志趣相同。(陶渊明)自认为曾祖父是晋朝的宰相,以自己降低身份为后一个朝代做官为耻辱。自从宋高祖的基业渐渐兴盛,陶渊明再不愿意做官。元嘉四年,将要接受朝廷征聘,恰好去世了,时年六十三岁。死后世人称他为“靖节先生”。文学思想陶渊明是中古时代的大思想家。他的文学思想是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对真的理解,既注重历史与生活的真实,更注重思想情感和襟怀抱负的真实,是较完美的艺术真实。同时,他对自然的理解也表现其文学思想的独特性。他不言教化、不事雕凿,注重情感的自由抒发,注重诗文的自然天成,这是一种非常高的境界。然而,无论是提倡艺术真实,还是推崇文学的自然,都是为了酣畅淋离地表现人生。这是陶渊明文学思想的灵魂。陶渊明对社会人事的虚伪黑暗有极清醒的认识,因而他的隐逸不是消极的逃避现实,而是具有深刻的批判社会现实的积极意义。当他在漫长的隐居生活中陷入饥寒交迫的困境时,尽管也彷徨过,动摇过,但最终还是没有向现实屈服,宁固穷终生也要坚守清节。据说郡官派督邮来见他,县吏就叫他穿好衣冠迎接。他叹息说:“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从此,不为五斗米折腰传为佳谈。陶渊明喜欢喝酒,“寄酒为迹”抒发自己不愿和腐朽的统治集团同流合污的心愿,表现出诗人恬淡旷远的襟怀、孤傲高洁的品格,也正是因为如此它的作品才虽平淡质朴却诗意盎然。
2023-01-01 00:16:031

五柳先生传所有字词翻译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12)(lìn)情去留。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17)。 赞(18)曰:黔(qián)娄(lóu)(19)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0)。”其言兹(zi)若人之俦(chóu)乎(21)?衔(xián)觞(shāng)赋诗(22),以乐其志。无怀氏(23).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注释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于是,就。以,把。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⒌【会意】心意相通,领会其意。会,体会,领会。 ⒍【嗜】特别喜爱指对酒的喜爱。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到,往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不吝(lìn)情去留】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的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自若 17.【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18.【赞】传记后面的评论性文字。 19.【黔(qia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0.【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名利。】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21.【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2.【衔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23.【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醇厚朴实。以上为本文注解。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和字。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先生闲适安静且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富贵。喜欢读书,但只求领会要旨;每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爱好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期望一定喝醉。(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 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我娱乐,稍微表露出自己的志向。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有人称赞道: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也或是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2023-01-01 00:16:166

五柳先生传翻译赏析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宏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析:《五柳先生传》总评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大家,诗歌独开一派,散文造诣也很高。  北宋欧阳修便对他很倾倒,曾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一篇而已。”其实不只《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记》以及《五柳先生传》等,也都是好文章。  南朝人沈约和萧统距陶渊明年代不算很远,都说陶渊明写《五柳先生传》是用以“自况”,当时人视为“实录”。这话是有道理的。《五柳先生传》所写,都可以从史传和本集有关作者的记事中得到印证。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五柳先生传》就是作者的自画像,这是读本文首先应该把握的。  陶渊明的一生虽然主要是在田园中度过的,从同时代的人起就把他称为“幽居者”,但他却是一个有壮志和用世之心的人物。  在《杂诗》里,他自言“少壮时”,“猛志逸四海”。《饮酒》诗中又说“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对年近四十仍然功业无成,颇为感慨。  中年几度出仕,只使他感到“志意多所耻”,又加上性情耿介,不会圆滑,难免不惹祸患,便毅然归田。他把田园看做是与腐朽现实对立的一片净土,在这里带着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怡然自得地生活,傲彼浊世。他的可贵处就在于守志安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五柳先生传》正是托名五柳先生刻画出这样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人物形象。  全文不长,不同版本文字略有出入,但都在一百七八十字之间。在这样简短的篇幅里勾画人物,却能做到形象丰满,性格鲜明,不能不佩服作者的艺术功力。
2023-01-01 00:16:383

五柳先生这篇文言文的现代文翻译

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译文及注释作者:佚名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五柳先生)喜欢读书,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因为家里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会留恋着而不肯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不住寒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得。(五柳先生)常常以写作文章当娱乐,很显示自己的志趣。不把得失放在心上,用这种心态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感到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趣而快乐,不知道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
2023-01-01 00:16:511

《五柳先生传》《马说》《送东阳马生序》《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的全文及重要字词翻译

百度百科
2023-01-01 00:16:562

五柳先生传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从这话看来,他该是五柳先生一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2023-01-01 00:17:042

关于五柳先生传的几个翻译

尽 尽兴
2023-01-01 00:17:162

...翻译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原名敦实,避英宗旧讳而改名。作为我国宋明理学的开山祖师,其哲学思想、伦理思想得到我国学术界的重视和挖掘,而其心理学思想至今仍无人问津。事实上,如同我国历史上的许多思想家一样,周敦颐也对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如他论述“心性义理”的观点、关于“得刑以治,肃之以刑”的司法心理思想和实践,以及他关于形神关系的揭示、为圣的方法与道德修养的论述,都闪耀着心理学思想的光辉。周敦颐作为打破理学家所谓孔孟而后道统中绝千年幽暗的理学开山祖师,深入研究他的心理学思想,对于开掘我国宋明理学时期的心理学思想遗产,继承我国的优秀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周敦颐(公元1017―1073年),原名淳实,因建濂溪书堂于庐山之麓,学者称之为“濂溪先生”。北宋湖南道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周敦颐的著作收在《周敦颐集》(中华书局1990年版),其主要著作《太极图说》和《通书》等篇,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他的心理学思想。 一、“性命合一”的心理发生观 心理发生论是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在于揭示心理的属性和来源。在周敦颐的心理学思想中,也注意到心理学中的这个重要问题。周敦颐提出“理性命”三范畴,从本体论上把性和命联系起来,从而来解决“人是什么”这个理学的中心问题,也就是解决人的本质、本性与自我、心理等问题。所谓理,周敦颐虽然没有作全面论述,但他提出了在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上值得重视的问题:在他的宇宙生成论中,他提出无极太极和二气五行范畴,实际上讲了精神同物质的关系,具有本体论的特征。所谓性,是指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本性,虽然在理学家那里主要被归结为人的道德本性或道德性,但他们也承认,人具有生物、生理等自然本性,是人所受于天者。心性是不可分的。心,一是指主体自身内在的道德本能或情感意识,即所谓“义理之心”、“本心”或“良心”,但也有直接指人的认识器官及其知觉、思虑等认识、心理功能及作用的涵义,即人之所以为人而异于万物,在于人禀五行之“秀”而为万物之“灵”,这个“灵”处就在于“心”。而“命”则是指天所赋于人者,代表客观必然性。周敦颐在心理发生论上有“性命合一”的思想,即认为心之体即性之理,心的本体存在由其知觉作用而表现,体用性情是完全合一的,“命”之客观必然性与“性”之内在性在人身上得到了统一。 周敦颐认为,人性的构成本质上是阴气和阳气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交合。他说:“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人性又有善恶之分,有刚、善、柔、恶、中五品之分,他指出:“性者,刚柔善恶,中而已矣。刚善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恶,为猛、为隘、为强梁;柔善为慈、为顺、为巽;恶,为懦弱、为无断,为邪妄。惟中也者,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故圣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恶,自至其中而止矣”〔1〕,“刚善刚恶,柔亦如之, 中焉止矣”〔2〕。这是对我国古代心理学思想中性三品说的发展。所谓刚、柔、善、恶、中,并不是并列的,而是刚、柔与善、恶相结合,形成为刚善、刚恶、柔善、柔恶,再加上中,形成五品。刚与善相结合为刚善,刚善之性“为义、为直、为断、为严毅、为干固”;刚与恶相结合为刚恶;刚恶之性“为猛、为隘、为强梁”;柔与善相结合为柔善,柔善之性“为慈、为顺、为巽”;柔与恶相结合为柔恶,柔恶之性“为懦弱、为无断、为邪妄”。这样,周敦颐从人性的刚、柔、善、恶几个重要规定出发,论述了刚善、柔善、刚恶与柔恶几种主要的人性心理品质类型。但刚、柔、善、恶都不是最高的,最高的是中,“惟中者也,和也,中节也,天下之达道也,圣人之事也。”宋明思想家喋喋不休地谈论“中”这个问题,未发之中,已发之中,如此等等,都是从周敦颐的性论而来的。 周敦颐认为,易是性命之源,也是人的心理之源。易者,据朱熹解释,为交错代换之名。天地之间,阴谋交错,为性命所出之源。但同时,他又认为:“二气五行,化生万物,五殊二实,二本则一。是万为一,一实万分。万一各正,小大有定。”〔3〕,就是说宇宙万物生生不穷,但本质上都是一气所演化,即“是万为一”。五行各有特殊的质(五殊),二气也各有内实(二实),但二气的根本是“一”(二本则一)。“一”指“太极”,太极元气演化出二气五行,一气表现为各自差别的万物,这就是“一实万分”、“人性五品”即由此而来,人们不同的心理特质与心理状态也由此而来,万物与一道各有自己的标准,“万一各正”,“各一其性”〔4〕,天地间的一切不论小的还是大的, 各有自己的命定(小大有定)。性命由二气(阴阳二气)交错产生,而阴阴交错则是由抽象的“一”产生的。万物出于一,一分而为万物,万物各有自己的命定。
2023-01-01 00:17:284

五柳先生传中重点字词的翻译 急! 五分钟之内!

会,体会、领会。  意,指书中的旨意。  辄,就。  期,期望。  萧,冷清  戚戚,忧愁的样子。  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旧,旧交,旧友  详,形容词用作动词,知道。  乐,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快乐  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补充: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体会。会,体会、领会。意,指书中的旨意。)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辄,就。期,期望。)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冷清的样子,说明作者居住环境的简陋。)  4.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安然自若的样子。)  5.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戚戚,忧愁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
2023-01-01 00:17:433

《晋书·陶潜传》原文及翻译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下面是我整理的《晋书·陶潜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晋书·陶潜传》原文: 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祖茂,武昌太守。潜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曰:“先生不知何许人,不详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性嗜酒,而家贫不能恒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招之,造饮必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 以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州召主簿,不就,躬耕自资,遂抱羸疾。复为镇军、建威参军,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妻子固请种粳。乃使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遣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义熙二年,解印去县,乃赋《归去来兮辞》。其辞曰: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希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来迎,稚子侯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觚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而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而流憩,时翘首而遐观。云无心而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其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遗,复驾言兮焉求!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农人告余以春暮,将有事乎西畴。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晨以孤往,或植杖而芸秄,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而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顷之,征著作郎,不就。既绝州郡觐谒,其乡亲张野及周旋人羊松龄、宠遵等或有酒要之,或要之共至酒坐,虽不识主人,亦欣然无忤,酣醉便反。未尝有所造诣,所之唯至田舍及庐山游观而已。 刺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后自造焉。潜称疾不见,既而语人云:“我性不狎世,因疾守闲,幸非洁志慕声,岂敢以王公纡轸为荣邪!夫谬以不贤,此刘公干所以招谤君子,其罪不细也。”弘每令人候之,密知当往庐山,乃遣其故人庞通之等赍酒,先于半道要之。潜既遇酒,便引酌野亭,欣然忘进。弘乃出与相见,遂欢宴穷日。潜无履,弘顾左右为之造履。左右请履度,潜便于坐申脚令度焉。弘要之还州,问其所乘,答云:“素有脚疾,向乘蓝舆,亦足自反。”乃令一门生二儿共轝之至州,而言笑赏适,不觉其有羡于华轩也。弘后欲见,辄于林泽间候之。至于酒米乏绝,亦时相赡。 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又不营生业,家务悉委之儿仆。未尝有喜愠之色,惟遇酒则饮,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尝言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以宋元嘉中卒,时年六十三,所有文集并行于世。 史臣曰:君子之行殊途,显晦之谓也。出则允厘庶政,以道济时;处则振拔嚣埃,以卑自牧。详求厥义,其来夐矣。公和之居窟室,裳唯编草,诫叔夜而凝神鉴;威辇之处丛祠,衣无全帛,对子荆而陈贞则:并灭景而弗追,柳禽、尚平之流亚。夏统远迩称其孝友,宗党高其谅直,歌《小海》之曲。则伍胥犹存;固贞石之心,则公闾尤愧,时幸洛滨之观,信乎兹言。宋纤幼怀远操,清规映拔,杨宣颂其画象,马岌叹其人龙,玄虚之号,实期为美。余之数子,或移病而去官,或著论而矫俗,或箕踞而对时人,或弋钓而栖衡泌,含和隐璞,乘道匿辉,不屈其志,激清风于来叶者矣。 赞曰:厚秩招累,修名顺欲。确乎群士,超然绝俗。养粹岩阿,销声林曲。激贪止竞,永垂高躅。 《晋书·陶潜传》译文: 陶潜,字元亮,是大司马陶侃的曾孙。祖父陶茂,曾任武昌太守。他少年时心怀高尚,知识渊博善于做文章,洒脱大方不拘谨,自得于真性情,被乡里邻居所看重。曾经作《五柳先生传》来形容自己:“先生不知道是什么人,不知道姓名,房子旁边有五棵柳树,所以以此为号。清闲安静少说话,不爱慕虚荣实利。喜欢读书,却不去穷根究底的解释,一旦对书的内容有所感悟,就高兴得忘了吃饭。本性爱喝酒,可是家里穷不能经常得到。亲朋故旧知道这样,有时就置办酒招他过来,他去饮酒一定会喝完,目的是一定要醉。醉以后回去,一点也不收敛情绪。家里四壁空空,不能遮阳挡雨,旧衣衫十分破烂,盛饭的容器经常空着,也不在意。经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能显示自己的志向,不计较得失,用这来结束自己一生。”他的自序是这样,当世人说是实录。 偃兆因为他亲人年迈家里贫穷,任用他为州祭酒。他不能忍受官吏这个职务,没几天就自己回家了。州里聘用他为主簿,不去,自己种田来养活自己,于是得了瘦弱的病。又做镇军、建威参军,对亲戚朋友说:“想做个文官,来挣些补贴家用的钱(意译)。”管这些事的人听说了,任用他 为彭泽令。在县里,公田全部命令种秫谷(可酿酒),说:“让我一直醉酒就够了。”妻子和孩子坚持请求种粳米。于是命令 一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米。向来简朴自爱,不谄媚长官。郡里派遣督邮到他的县,他的下属说应该束上带子(穿正装)见督邮,陶潜叹息说:“我不能为五斗米(这些俸禄)弯腰(丧失尊严),小心谨慎的为乡下的小人做事啊!”义熙二年,将印绶交还离开了彭泽县,于是作了《归去来兮辞》。辞是这样写的: 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船在水面轻轻地飘荡着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刚刚看见了自家的房子,一边高兴,一边奔跑。童仆欢喜地前来迎接,幼儿迎候在家门。庭院小路虽将荒芜,却喜园中松菊还存。我拉着幼儿走进内室,屋里摆着盛满酒的酒樽。拿过酒壶酒杯来自斟自饮,看看院子里的树木,觉得很愉快。靠着南窗寄托着我的傲世情怀,深知住在小屋里反而容易安适。天天在园子里散步自成乐趣,尽管设有园门却常常闭关。拄着手杖或漫步或悠闲地随处休息,不时地抬起头来向远处看看。云烟自然而然地从山洞飘出,鸟儿飞倦了也知道回还。日光渐暗太阳将快要下山,我抚摸着孤松而流连忘返。 回去吧,让我同外界断绝交游。既然世俗与我乖违相悖,我还驾车出游有什么可求?亲戚间说说知心话儿叫人心情欢悦,抚琴读书可藉以解闷消愁。农人们告诉我春天已经来临,我将要到西边去耕耘田亩。有时坐着有布篷的小车,有时划着一只小船。既探寻幽深曲折的山沟,也经过道路崎岖的小丘。树木长得欣欣向荣,泉水开始涓涓奔流。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季节,感叹我的一生将要结束。 算了吧!身体寄托在天地间还能有多少时候(活在世上还能有多久)?为什么不随心所欲,听凭自然地生死?为什么心神不定啊,想要到哪里去?企求富贵不是我的心愿,修仙成神是没有希望的。爱惜美好的时光,独自外出。有时扶着拐杖除草培苗。登上东边的高冈,放声呼啸。面对清清的流水吟诵诗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 在夏天的月夜,得空闲时,高卧在北窗之下,清风突然扑面而来,感觉自己象羲皇。陶潜不懂音乐,但却备有一张琴,琴没有五音,每逢朋友在一起喝酒,就抚琴和着琴音说:"只要懂得琴中的真意所在,何必要劳烦琴弦发出声音呢。" 陶潜宋元嘉年中去世,享年六十三岁,文集流传于世。
2023-01-01 00:17:541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在学习中,我们最不陌生的就是文言文了吧?现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文言文,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篇1   《与朱元思书》吴均   原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欲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文:   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小船)随着江流飘行,时而偏东,时而偏西。从富阳到桐庐一百来里(的水路上),奇山异水,独一无二。 水都是苍青色,千丈之深的地方也能看到底,水底的游鱼和细小的石子也能看得清清楚楚。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江两岸的高山上,全都生长着苍翠的树,透出一派寒意。(重重叠叠的)山峦各仗着自己的地势争相向上,仿佛要互比高远,看谁爬得最高,伸得最远,由此而形成无数的山峰。(山间)的泉水冲击着岩石,发出泠泠的响声;美丽的鸟儿彼此嘤嘤地叫着,十分和谐。蝉不停地叫着,猿不停地啼着。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利禄的心;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务的人就会流连忘返。树枝纵横交错挡住了上面的天空,虽在白昼,林间仍显得昏暗;在枝条稀疏的地方,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篇2   《马说》韩愈   原文: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翻译:   世上有了伯乐,然后才会有千里马。千里马是经常有的,可是伯乐却不经常有。因此,即使是很名贵的马,也只能在仆役的手下受到屈辱,(跟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能获得“千里马”的称号。   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或许能吃下一石粮食,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所以)这样的马,即使有日行千里的本领,却吃不饱,力气不足,它的才能和美好的素质也就表现不出来。想要跟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鞭策它不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又不足以便宜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听它嘶叫却不懂得它的意思,反而拿着鞭子站在它跟前说:“天下没有千里马!”唉!难道果真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篇3   原文: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翻译:   我小时就爱好读书。家里穷,没有办法得到书,就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天气特别冷的时候,砚池里的墨水结成坚冰,手指不能屈伸,也不敢放松。抄写完毕,赶快把书送还,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成年以后,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捧着经书向同乡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德高望重,向他求教的学生挤满了屋子,他从不把言辞和表情放温和些。我站在旁边侍候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向他请教;有时遇到他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等到他高兴了,就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深冬季节,刮着猛烈的寒风,踏着几尺深的积雪,脚上的皮肤冻裂了还不知道。到了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服侍的人拿来热水给我洗手洗脚,用被子给我盖上,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客舍里,每天只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可以享受。跟我住在一起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红缨装饰成的缀着珠宝的帽子,腰上系着白玉环,左边佩着刀,右边挂着香袋,浑身光彩照耀,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棉袄,旧衣衫,生活在他们当中,一点不羡慕他们,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我求学时的勤奋和艰苦大概就是这样。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篇4   《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用它做了自己的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了吃。/他有嗜酒的天性,因为家里穷,所以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叫他来喝。/他一来就要把酒喝光,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去,并不装模作样,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遮不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面打了很多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安之若素。/经常写文章来消遣时光,从文中也稍微透露出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从这句话看,他应该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吟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葛天氏治下的百姓吧?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篇5   《马说》韩愈   一、作者作品:   韩愈唐朝文学家。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   二、“说”的特点:可以说明事物,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   三、重点字词解释。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妄。   《陋室铭》刘禹锡(唐)   一、作者: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字梦得。《秋词》、《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二、“铭”的特点: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本文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   三、解释加点字。   有龙则灵无丝竹之乱耳可以调素琴惟吾德馨有仙则名无案牍之劳形:案牍劳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原文及翻译 篇6   三峡   在三峡七百里中,两岸山连着山,完全没有空缺之处。层层叠叠的山岩峰峦,遮蔽了天空,挡住了日光。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到了夏天,大水漫上两岸丘陵,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水路都被隔断。有时皇帝有诏令必须急速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动身,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的路程,即使骑着骏马驾着长风,也不像这么迅速。   春冬季节,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深潭,倒映着两岸山色。极为陡峭的山峰上,生长着许多怪异的柏树。大小瀑布,在那里飞射冲刷。江水清澈,树木繁盛,群山峻峭,碧草丰茂,确实有很多趣味。   每逢雨后初晴或霜天清晨,树林山涧冷落而萧瑟,常有高大的猿猴在长鸣,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厉。回声在空旷的山谷中传播,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渔民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右溪记   在道州城西边一百余步的地方,有一条小溪。它向南流几十步远,与营溪汇合。溪水到达两岸,全都是怪石,有的倾斜,有的凹陷,极不规则,不能用语言来形容。清澈的溪流冲击到岩石,便激起旋涡和腾空的浪花有的激荡倾注。岸边还有美树奇竹,垂下的荫影相互遮蔽。这条溪水如果在空旷的山野,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如果在人烟稠密的地方,就可以作为游览的胜地,爱静者休憩的地方。可是自从道州成为州治以来,却无人欣赏和喜爱它;我在溪水旁徘徊,为此而感到怅然若失!于是进行疏通挖掘荒废之地,使它变成亭台、屋宇,;又种植上了松树、桂树,还铺种了岸边香草,来增益它优美的景致。因为溪水在州城之右,便命名它为“右溪”。现在把这些文字刻在石上,以明白地告诉后来的游者。   答谢中书书   山河的俊美,自古以来,人们共同评说。高峻的山峰,耸入云霄;清流的江流明澈见底,两岸的石壁,在日光下交相辉映,五彩斑斓。青葱树林,翠绿篁竹,一年四季不断。拂晓的薄雾刚散,山间猿猴鸟雀,互鸣迭唱。傍晚,夕阳快要西坠,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腾跃。这里实在是人间的天堂!自谢灵运以后,再没有人能全身投入欣赏这奇妙景观了。   小石潭记   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步,隔着竹子听到了流水声,如同佩环叮咚作响,心中喜爱这声音。砍伐竹子开辟道路,一个小潭呈现在眼前。潭水极其清冷,整块的石头构成潭底,靠近岸边,石底翻卷着冒出水面,大的成为潭中的小高地、小岛屿,小的像是一块块高低不平的岩石。岸上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相互遮蔽、缠绕,摇曳、低垂,枝条长短不齐,在轻风中飘拂摆动。   潭中的鱼差不多有百十条,都好象在空中移动无所依凭。阳光直透潭底,鱼影陈布在潭底石上,痴呆呆地一动也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轻快地来来往往,好像与游者一起嬉戏。   向潭西南方望去,溪岸像北斗星一样曲折,溪水在曲折的溪身中像蛇一样蜿蜒游动,一明一暗,忽隐忽现。两岸的形势像犬牙一般参差交错,不能探知水的源头。   坐在潭边,四周竹丛树木环绕围合,冷寂空静,了无人迹,凄清伤神,寒凉刺骨,使人感到忧伤冷寂、幽暗深邃。由于这里的境界过于清凉,不能久留,于是作记而离去。   同游的人有吴武陵、龚古、弟弟宗玄。随从一起来的还有崔家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恕己,一个叫奉壹。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1083)十月十二日晚上,(我)解衣想睡觉。(此时)月色透过门窗射进室内。我高兴地起身在散步。想到没有与自己一同行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怀民也没有入睡,我们一同漫步在承天寺的庭院中。庭中洒满月光,如同积满清水,晶莹而清凉。水中交错着藻和荇菜,这是月光照射竹子和柏树投下的影子。哪一夜没有月亮,哪一处没有竹柏?只是缺乏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来欣赏罢了。   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大雪三天,湖中人鸟声都已断绝。这天更定之后,我划着一条小船,披裹着皮袍,升起了炉火,独自往湖心亭看雪。天地都笼罩在迷迷蒙蒙的大雾和冰雪之中,天空和浮云和山峦和湖水,上下一片白色。湖上的影子只有长长的白堤一道痕迹,湖心亭一个点点,和我的船如一片草叶,船上的人如两三点颗粒,此外再没别的了。来到湖心亭上,那里有两个人铺上毛毡相对而坐,一个小童点起酒炉,酒正好烧沸。见了我,他们十分高兴地说:“湖上怎么还有这样的人!”拉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杯而与他们作别。询问他们的姓名,都是金陵人,客居杭州。及至回到船上,船夫小声嘟哝着说:“不要说先生您是痴迷人,还有比您更痴迷的。”   满井游记   北京一带气候寒冷,花朝节过后,冬天余下的寒气还很厉害。冷风时常刮起,刮起就飞沙走石。拘束在一室之中,想出去不可得。每次冒风疾行,不到百步就(被迫)返回。   二十二日天气略微暖和,偕同几个朋友出东直门,到满井。高大的柳树夹立堤旁,肥沃的土地有些湿润,一望空旷开阔,(觉得自己)好像是逃脱笼子的天鹅。这时河的冰面刚刚融化,水光才闪烁发亮,像鱼鳞似的浪纹一层一层,清澈得可以看到河底,亮晶晶的,好像明镜刚打开,清冷的光辉突然从镜匣中射出来一样。山峦被晴天融化的积雪洗过,纯净新鲜,好像刚擦过一样;娇艳明媚,(又)像美丽的少女洗了脸刚梳好的发髻一样。柳条将要舒展却还没有舒展,柔软的梢头在风中飘荡,麦苗破土而出,短小如兽颈上的毛,才一寸左右。游人虽然还不算多,(但)用泉水煮茶喝的,拿着酒杯唱歌的,身着艳装骑驴的,也时时能看到。风力虽然还很强,但走路就汗流浃背。举凡(那些)在沙滩上晒太阳的鸟,浮到水面上吸水的鱼,都悠然自得,羽毛鳞鳍当中都透出喜悦的气息。(我这)才知道郊野之外未尝没有春天,可住在城里的人(却)不知道啊。   大概说是不能因为游玩而耽误公事的,流连忘返在山石草木之间的,只这个官儿罢了。而此地正好离我近,我将从现在开始出游,怎能没有记录?(这是)万历二十七年二月啊。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席卷大地,白草被刮得折断了,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飞撒大雪。忽然好像一夜春风吹来,千树万树洁白的梨花斗艳盛开。雪花飘散进入珠帘,沾湿了罗幕,穿上狐裘不感觉到温暖,织锦做成的被子也觉得单薄。连将军和都护都拉不开弓,都觉得铁衣太寒冷,难以穿上。在大沙漠上纵横交错着百丈厚的坚冰,愁云暗淡无光,在万里长空凝聚着。在军中主帅所居的营帐里摆设酒宴,给回去的客人饯行,胡琴琵琶与羌笛奏出了热烈欢快的乐曲。傍晚在辕门外,纷纷大雪飘落,红旗被冰雪冻硬,强劲的北风也不能让它飘动。在轮台东门外送您离去,离去的时候大雪铺满了天山的道路。山岭迂回,道路曲折,看不见您的身影,雪地上只留下马走过的蹄印。
2023-01-01 00:17:591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一、五柳先生传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二、五柳先生传翻译: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作品赏析:此文在艺术上也颇具特色。首先,立意新奇,剪裁得当。《五柳先生传》是自况之作,目的是托空寄意。所以既不能太虚,也不能太实。太虚,扑朔迷离,则失之晦涩;太实,笔笔写真,看即破,则索然无昧。开头说:“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知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不仅立意新颖。而且诙谐有趣。最后用“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两个问句结尾,含蓄蕴借,余味无夯。全文围绕“不慕荣利”这一主题,写了读书、饮酒、安贫、著文等四件事,详略得当,落笔有致。其次,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艺术形象。作者对“五柳先生”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不仅把他的志趣、情操充分地表现出来,而且对他的居室、衣着等外在形象也进行了必要的勾勒,塑造了一个居陋室,着破衣的隐者形象。正因为如此,“五柳先生”的艺术形象曾引起后世许多诗人的神往,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在《寄韦南陵冰余江上乘兴访之遇寻颜尚书笑有此赠》诗中曾说:“梦见五柳枝,已堪挂马鞭。何日到彭泽,长歌陶令前。”第三,此传行文简洁,绝无虚词矜誉。一篇寄托诗人平生理想与志趣的传记,在一般人写来,免不了要洋洋洒洒地作长篇大沦,但作者抓住足以表现人物本质的主要事件,仅仅用了一百七十三个字,就概括无遗。其用笔之经济,实在堪称精炼。
2023-01-01 00:18:281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五柳先生传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五柳先生传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五柳先生传翻译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他喜欢读书,只求领会书的大概意思,而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特别喜欢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席请他喝。一喝酒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挡狂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平时难以吃饱,可是他却总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常以写文章自娱自乐,文章稍微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得失都不放在心上,用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报定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这是上古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远古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
2023-01-01 00:18:391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他喜欢读书,只求领会书的大概意思,而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特别喜欢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席请他喝。一喝酒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挡狂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平时难以吃饱,可是他却总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常以写文章自娱自乐,文章稍微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得失都不放在心上,用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报定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这是上古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远古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主要内容: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2023-01-01 00:18:4511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亦不详其姓字〔2〕。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6〕,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7〕,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8〕,不蔽风日,短褐穿结〔9〕,箪瓢屡空〔10〕,晏如也〔1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12〕:黔娄之妻有言〔13〕:“不戚戚于贫贱〔14〕,不汲汲于富贵〔15〕。”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6〕?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17〕?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注释】 〔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何等样人。〔2〕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3〕号:古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别号。〔4〕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5〕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6〕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7〕造:去、到。〔8〕环堵(dǔ赌):房屋四壁。堵,墙壁。〔9〕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10〕箪(dān丹):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嫖):舀水的葫芦。〔11〕晏如:安然自得。〔12〕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被传人的评论。〔13〕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14〕戚戚:忧虑的样子。〔15〕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16〕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指五柳先生。若人
2023-01-01 00:19:278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逐句翻译(一句原文跟一句翻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这位先生不知道是哪里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和字。他的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了。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爱荣华利禄。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不过分追求字词解释,每当有所领会,就开心得忘了吃饭。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天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置备酒来招待他。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醉后就向主人告辞,竟不舍不得离开。环堵萧然,不蔽风日;——他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都无法遮挡风和太阳。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穿的粗布短衣打了补丁,连箪瓢都经常是空的,而他却能安然自若。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他不把得失放在心上,只愿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说:“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这话说的大概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满足自己的志趣。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2023-01-01 00:19:553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更符合规范
2023-01-01 00:20:0814

《五柳先生传》的文言文翻译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下面是我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参考!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    点评   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   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虽然贫困,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饮酒赋诗,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这几句也和前面“传”的部分相呼应。赞语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结束,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的淳朴时代,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两句话用或然语气表示肯定,尤为妙绝,使全篇神韵飘然而远。
2023-01-01 00:20:561

《五柳先生传》注释及译文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在文中表明其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写文章,塑造了一个真实的自我,表现了卓然不群的高尚品格,透露出强烈的人格个性之美。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五柳先生传》注释及译文,欢迎阅读。   《五柳先生传》   作者: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黔娄(21)(qián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诗(24),以乐(25)其志(26)。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注音   嗜shì辄zhé吝lìn褐hè箪dān黔qián俦chóu赋fù   瓢piáo蔽bì屡lǚ晏yàn戚qī兹zī欤yú觞shāng汲jí   颇pō   【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晏:安然如:……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心志。   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   点评   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   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虽然贫困,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饮酒赋诗,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这几句也和前面“传”的部分相呼应。赞语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结束,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的淳朴时代,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两句话用或然语气表示肯定,尤为妙绝,使全篇神韵飘然而远。   扩展   1.宅边有五柳树   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并且有5棵。   2.好读书   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所以又写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   3.性嗜酒   “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   4.箪瓢屡空   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   5.黔(qián)娄   战国时齐国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古今异义   1.每有会意   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   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   古:旧交,旧友   今:过去的,过时的   3.好读书,不求甚解   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   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   4.造饮辄尽   古:到,往   今:制造   5.或置酒而招之   古:有时;有的人   今:或者   6.因以为号焉   古:以之为,把(它)当作   今:认为,作为   7.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   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   今:夸奖,夸赞   8.颇示己志:   古:略微   今:很   一词多义   1.以:1、因以为号焉【介词,把、用】   2、以此自终【凭借或连词,不翻译】   2.之:1、或置酒而招之【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助词,的】   3.言:1、闲静少言【说,说话】   2、黔娄之妻有言【言语,话】   4.如:1、晏如也【......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像】   5.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处所、地方】   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表示约数,左右】   6.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   7.志:1、以乐其志【志趣,志向】   2、处处志之【标记】   重点虚词   1以因以为号焉"用",助词   2因因以为号焉表顺承,"就"   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字表判断翻译成是   词类活用   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   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   3.以乐其志:为动用法,为……感到快乐.   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   特殊句式   1、省略句:   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先生喜欢读书,但不刻意追求字句的解释。   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译文: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缺少主语: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因以为号。(省略“之”字,应为“因以(之)为号”。译文: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   2、倒装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3、疑问句:   无怀氏之民欤?(一般疑问式)   4、判断句式: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意思是: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   5、流传下来的成语:   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023-01-01 00:21:011

五柳先生传初中文言文翻译

  五柳先生这一假想人物的描述来用以自况的文章,抒发了陶渊明的志趣。文中描述了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率真自然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下面是我整理的五柳先生传初中文言文翻译,欢迎来参考!    五柳先生传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译文   不知道五柳先生是什么地方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这个作为号了。他安安静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他生性喜爱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摆了酒席叫他去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就回家,竟然说走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遮挡不住严寒和烈日,粗布短衣上打满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饮水的水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还是安然自得。常常写文章来自娱自乐,也稍微透露出他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放在心上,从此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这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因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的快乐。不知道他是无怀氏时代的人呢?还是葛天氏时代的人呢?    注释   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哪里人。许,处所。   2.详:知道。   3.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4.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5.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探究。   6.会意:指对书中的有所体会。会:体会、领会。   7.欣然:高兴的样子。   8.嗜:喜好。   9.亲旧:亲戚朋友。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10.如此:像这样,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11.或:有时。   12.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zhé),就。   13.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4.既:已经。   15.曾不吝情去留:五柳先生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曾(zēng)不,竟不。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离开。   16.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dǔ):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堵,墙壁。萧然,空寂的样子。   17.短褐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个补丁。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18.箪瓢屡空: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dān),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饮水用具。屡:经常。   19.晏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20.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1.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22.黔(qián)娄:战国时期齐稷下先生,齐国有名的隐士和著名的道家学,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23.戚戚:忧愁的样子。   24.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心情急切的样子。   25.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   26.兹:这。   27.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   28.俦(chóu):辈,同类。   29.觞(shāng):酒杯。   30.以乐其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感到快乐。以,用来。   31.无怀氏:与下面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参考资料:   1、李景强.《古代散文鉴赏辞典》:农村读物出版社,1987   2、人教版八下语文课文《五柳先生传》.人民教育出版社[引用日期2014-03-2]   3、张永刚 等.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与作品选(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01   4、陶渊明 著 刘继才 编.陶渊明诗文译释: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6:283-287   5、陶渊明 著 逮钦立 校注.陶渊明集:中华书局,1979    文言现象    一词多义   1.以:(1)因以为号焉 以:把。以为,以之为。   (2)以此自终 以:凭借。   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之: 代词,他   (2)葛天氏之民欤 之:助词,的   3.言:(1)闲静少言 言: 说,说话(动词)   (2)黔娄之妻有言 言:言语,话(名词)   4.如:(1)晏如也 如:……的样子   (2)亲旧知其如此 如:像   5.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其:句首语气词,表推测   (2)亲旧知其如此 其:代词,指五柳先生
2023-01-01 00:21:071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翻译?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曾著五柳先生把自己的
2023-01-01 00:21:124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亦不详 其姓字,祥得意思

。。。。。。。。。。清楚。。。。。。。。。。。。。
2023-01-01 00:21:302

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及分析

  导语:《五柳先生传》采用白描手法,塑造了生动的“五柳先生”的艺术形象,行文简洁,绝无虚词矜誉。以下是我为大家分享的五柳先生传文言文翻译及分析欢迎借鉴!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   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24),以乐(25)其志(26)。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注音】   嗜 shì 辄 zhé 吝 lìn 褐 hè 箪 dān 黔 qián 俦 chóu 赋 fù 瓢 piáo 蔽bì 屡 lǚ 晏yàn 戚 qī 兹 zī 欤 yú 觞 shāng 汲 jí颇 pō    【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   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   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   ⒏【或】有时。   ⒐【造】往,到。   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   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   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   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   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   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   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   17.【颇】"稍微",或“十分"   18.【忘怀】忘记。   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   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   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   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   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   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衔,含着   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   26.【志】:心志。   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    【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    【点评】   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   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虽然贫困,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饮酒赋诗,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这几句也和前面“传”的部分相呼应。赞语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结束,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的淳朴时代,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两句话用或然语气表示肯定,尤为妙绝,使全篇神韵飘然而远。
2023-01-01 00:21:381

五柳先生传全文及注音和翻译。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24),以乐(25)其志(26).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注音嗜 shì 辄 zhé 吝 lìn 褐 hè 箪 dān 黔 qián 俦 chóu 赋 fù瓢 piáo 蔽bì 屡 lǚ 晏yàn 戚 qī 兹 zī 欤 yú 觞 shāng 汲 jí颇 pō注释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⒍【嗜】喜好.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⒏【或】有时.⒐【造】往,到.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17.【颇】"稍微",或“十分"18.【忘怀】忘记.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衔,含着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26.【志】:心志.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点评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虽然贫困,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饮酒赋诗,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这几句也和前面“传”的部分相呼应.赞语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结束,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的淳朴时代,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两句话用或然语气表示肯定,尤为妙绝,使全篇神韵飘然而远.扩展1.宅边有五柳树从“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归园田居·其一》) 的诗句可知陶宅边确实有柳树.并且有5棵.2.好读书陶渊明读书是在完成耕种之后,从“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读〈山海经〉》)可以看出.又常与友邻讨论,所以又写道:“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移居》第一首)3.性嗜酒“春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和郭主簿》),“盥濯息檐下,斗酒散襟颜”(《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杂诗·其二》),“欢言酌春酒,摘我园中蔬”(《读〈山海经〉》),真乃“篇篇有酒”,其嗜酒之甚可以想见.4.箪瓢屡空这是五柳先生以颜回自况,颜回箪瓢屡空而“不改其乐”,说明他安贫乐道.五柳先生亦当如此.陶渊明亦常“箪瓢屡空”,如“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乞食》),就是写他由于乏食不得不外出借贷的情况.5.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人.鲁恭公曾遣使者致礼,赐粟三千钟,想聘他任宰相,他坚辞不受.齐王又派人送去黄金百斤,聘他为卿,他也不接受.死时衣不蔽体.其妻亦有贤德.“黔娄有言”,一本作“黔娄之妻有言”.陶渊明在《咏贫士》中曾写道:“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古今异义1.每有会意古: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今:指领会别人没有明白的意思2.亲旧知其如此古:旧交,旧友今:过去的,过时的3.好读书,不求甚解古: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今: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含贬义)4.造饮辄尽古:到,往今:制造5.或置酒而招之古:有时 ; 有的人今:或者6. 因以为号焉古: 以之为,把(它)当作今:认为,作为7.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古: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传主的评论.今:夸奖,夸赞8.颇示己志:古:略微今:很一词多义1.以:1、因以为号焉 【介词,把、用 】2、以此自终 【凭借 或连词,不翻译】2.之:1、或置酒而招之 【代词,他】2、葛天氏之民欤 【助词,的】3.言:1、闲静少言 【说,说话】2、黔娄之妻有言 【言语,话】4.如:1、晏如也 【.的样子】2、亲旧知其如此 【像】5.许: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处所、地方】2、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表示约数,左右】6.其:1、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句首语气词,表推测】2、亲旧知其如此【代词,他】7.志:1、以乐其志 【志趣,志向】2、处处志之【标记】重点虚词1 以 因以为号焉 "用",助词2 因 因以为号焉 表顺承,"就"3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字表判断 翻译成 是词类活用1.亦不详其姓字:形容词用作动词,详细的知道.2.亲旧知其如此:形容词用作名词,亲戚朋友.3.以乐其志:为动用法,为……感到快乐.4.性嗜酒:名词用作动词,喝酒特殊句式1、省略句:好读书,不求甚解.(省略主语,应为五柳先生好读书,不求甚解)译文:先生喜欢读书,但不刻意追求字句的解释.因以为号焉.(介词“以”后省略宾语“之”,应为:因以之为号焉)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缺少主语,应为“(先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译文:先生生性喜欢喝酒,家中贫穷不能经常有酒喝. )缺少主语: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因以为号.(省略“之”字,应为“因以(之)为号”.译文:于是就把“五柳”作为号了.)2、倒装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状语“于贫贱”“于富贵”后置,应是:不于贫贱戚戚,不于富贵汲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应为“不知先生何许人也”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3、疑问句:无怀氏之民欤?(一般疑问式)4、判断句式: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也”表判断.意思是:五柳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的人)5、流传下来的成语:不求甚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023-01-01 00:21:446

五柳先生传翻译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2023-01-01 00:22:061

求八年级下册《五柳先生传》的翻译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2023-01-01 00:22:1212

文言文五柳先生传翻译及注音

1. 五柳先生传全文及注音和翻译 原文 先生不知何许(1)人也,亦不详(2)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6)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7)知其如此,或(8)置酒而招之;造(9)饮辄(zhé)尽(10),期在必醉(11).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12).环堵萧然(13),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14),箪(dān)瓢(piáo)屡(lǚ)空(15),晏(yàn)如(16)也.常著文章自娱,颇(pō)(17)示己志.忘怀得失(18),以此自终(19).赞(20)曰:黔娄(21)(qián lóu)之妻有言:“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22)其言兹(zī)若人之俦(chóu)乎(23)?衔(xián)觞(shāng)赋(24),以乐(25)其志(26).无怀氏(27).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注音 嗜 shì 辄 zhé 吝 lìn 褐 hè 箪 dān 黔 qián 俦 chóu 赋 fù 瓢 piáo 蔽bì 屡 lǚ 晏yàn 戚 qī 兹 zī 欤 yú 觞 shāng 汲 jí 颇 pō 注释 ⒈【何许】何处,哪里.许,处所 ⒉【不详】不知道. 详,详细地知道 ⒊【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因,因此,就.以,把,用.为,作为.焉,语气助词 ⒋【不求甚解】这里指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甚,深入,过分.⒌【会意】指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会,体会,领会 ⒍【嗜】喜好.⒎【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指旧交,旧友.⒏【或】有时.⒐【造】往,到.10.【辄(zhé)尽】就喝个尽兴.辄,就.11.【期在必醉】希望一定喝醉.期,期望.12.【曾(zēng)不吝(lìn)情去留】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意思是五柳先生的态度率真,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 曾不,竟不.曾,用在“不”前,加强否定语气.吝情,舍不得.去留,意思是去,离开.13.【环堵萧然】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环堵,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萧然,空寂的样子.14.【短褐(hè)穿结】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短褐,用粗麻布做成的短上衣.穿结,指衣服上有洞和补丁.15.【箪(dān)瓢(piáo)屡空】箪和瓢时常是空的(形容贫困,难以吃饱.)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瓢,饮水用具.屡空,经常是空的.16.【晏(yàn)如】安然自若的样子. 晏:安然 如:……的样子17.【颇】"稍微",或“十分"18.【忘怀】忘记.19.【自终】过完自己的一生.20.【赞】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今义称赞、赞美.21.【黔(qián)娄】战国时齐国的隐士.22.【不戚(qī)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戚戚,忧虑的样子.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于,介词,由于、因为,的意思23.【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若人,此人,指五柳先生.俦,辈,同类.24.【衔(xián)觞(shāng)赋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觞,酒杯. 衔,含着25.【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乐.26.【志】:心志.27.【无怀氏】:跟下文的“葛天氏”都是传说中的上古帝王.据说在那个时代,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足,社会风气淳厚朴实.译文 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房子旁边种着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他安安静静的,很少说话,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只求领会要旨,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天性喜欢喝酒,但家境贫寒而不能常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此嗜好,有时摆了酒席来招待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五柳先生(只要)喝醉了就回家去,竟没有舍不得离开. 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蔽住风和阳光;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经常是空的,但他依然安然自若.经常以写文章来自娱自乐,很是能表达自己的志趣.不把自己得失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赞语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就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志向感到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或葛天氏的时候的百姓吧?点评 这篇传的写法很特别.正式给人立传,总要说这个人叫什么名字,是什么地方人.但陶渊明笔下的主人公,既不知其名姓,也不知其来历,这就使人觉得高深莫测,有点“神龙见首不见尾”,富于传奇色彩.因为他的宅边有五棵柳树,大家都叫他“五柳先生”,于是他也便把这作为自己的雅号.本文赞语,用“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的话来赞扬五柳先生,说“其言兹若人之俦乎”,意谓大概这两句话说的就是五柳先生这类人吧,也就是说五柳先生是黔娄一类人物.两句话非常精炼地概括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特征,使古今两个人物相映生辉.下面“衔觞赋诗”几句,用记述与抒情再补一笔,人物的精神面貌更加突出,像是在画面上真的活动起来.虽然贫困,并不妨碍他心境的悠闲,饮酒赋诗,自有不可多得的乐趣.这几句也和前面“传”的部分相呼应.赞语以“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结束,说五柳先生虽生活在后世,但他的精神却徜徉于上古帝王无怀氏、葛天氏的淳朴时代,则其为人行事之超然绝俗也就不足为怪了.两句话用或然语气表示肯定,尤为妙绝,使全篇。 2. 五柳先生传全文及注音和翻译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因而就以“五柳”为号。性情闲静,说话不多,不羡慕名利。好读书,不钻牛角尖;每有会意之处,便高兴得忘了吃饭。好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或老朋友知道他这样,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只要一去总是喝光,约定必醉方休,要去就去要留就留,从不掩饰自己的感情。家里四壁空荡荡的,挡不住风雨也遮不住太阳。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心里很坦然。常写文章娱乐自己,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完全忘怀了,并坚守这原则直到死去。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她就是说这一类人吧!醉酒赋诗,以娱乐自己的心志。是无怀氏之民吗?是葛天氏之民吗? 3. 《五柳先生传》的译文及注释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说过:“不因为处境贫贱而终日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就是说五柳先生那样的人物吗吧?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注释 〔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何等样人。 〔2〕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3〕号:古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别号。 〔4〕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 〔5〕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 〔6〕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7〕造:去、到。 〔8〕环堵(dǔ赌):房屋四壁。堵,墙壁。 〔9〕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10〕箪(dān丹):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嫖):舀水的葫芦。 〔11〕晏如:安然自得。 〔12〕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被传人的评论。 〔13〕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14〕戚戚:忧虑的样子。 〔15〕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 〔16〕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指五柳先生。若人 (17)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18)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只旧交、旧友。 (19)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就。 4.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zēng)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他喜欢读书,只求领会书的大概意思,而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特别喜欢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席请他喝。一喝酒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挡狂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平时难以吃饱,可是他却总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常以写文章自娱自乐,文章稍微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得失都不放在心上,用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报定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这是上古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远古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 5.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1〕,亦不详其姓字〔2〕。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3〕。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4〕;每有会意〔5〕,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6〕,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7〕,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8〕,不蔽风日,短褐穿结〔9〕,箪瓢屡空〔10〕,晏如也〔11〕。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12〕:黔娄之妻有言〔13〕:“不戚戚于贫贱〔14〕,不汲汲于富贵〔15〕。” 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6〕?酣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17〕?葛天氏之民欤?译文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 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 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 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钉,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 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述说自己的丈夫:“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注释】〔1〕何许人:何处人。 也可解作何等样人。〔2〕姓字:姓名。 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3〕号:古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别号。 〔4〕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5〕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 〔6〕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7〕造:去、到。 〔8〕环堵(dǔ赌):房屋四壁。堵,墙壁。 〔9〕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 结,缝补。〔10〕箪(dān丹):盛饭的圆形竹器。 瓢(piáo嫖):舀水的葫芦。〔11〕晏如:安然自得。 〔12〕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被传人的评论。〔13〕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 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14〕戚戚:忧虑的样子。〔15〕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 〔16〕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 指五柳先生。若人。 6. 《五柳先生传》字词翻译 译文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不好言谈,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得到。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前去饮酒时总是开怀畅饮,直到大醉方休;醉后就向主人告辞,从不以去留为意。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丁,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这样说过:“不因为处境贫贱而终日忧心忡忡,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就是说五柳先生那样的人物吗吧?饮酒赋诗,满足自己的志趣,这不是成了生活在无怀氏、葛天氏时代里的人了吗? 注释 〔1〕何许人:何处人。也可解作何等样人。 〔2〕姓字:姓名。古代男子二十而冠,冠后另立别名称字。 〔3〕号:古人除名、字之外,还有别号。 〔4〕不求甚解:指对所读的书只求理解精神,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解释。 〔5〕有会意:指对书中的意义有所体会。 〔6〕如此:指上文所说的“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7〕造:去、到。 〔8〕环堵(dǔ赌):房屋四壁。堵,墙壁。 〔9〕短褐:粗布短衣,穿结:指衣服破烂。穿,破。结,缝补。 〔10〕箪(dān丹):盛饭的圆形竹器。瓢(piáo嫖):舀水的葫芦。 〔11〕晏如:安然自得。 〔12〕赞:古人常用于传记体文章的结尾处,表示作传人对被传人的评论。 〔13〕黔(qián前)娄:春秋时鲁国人,无意仕进,屡次辞去诸侯聘请。他死后,曾子前去吊丧,黔娄的妻子称赞黔娄“甘天下之淡味,安天下之卑位,不戚戚于贫贱,不忻忻于富贵。求仁而得仁,求义而得义。” 〔14〕戚戚:忧虑的样子。 〔15〕汲汲:极力营求的样子。 〔16〕极其言:推究她所说的话。兹:此。指五柳先生。若人 (17)因以为号焉:就以此为号。以为,以之为。焉,语气助词。 (18)亲旧:亲戚朋友。亲,亲戚。旧,这里只旧交、旧友。 (19)造饮辄尽:去喝酒就喝个尽兴。造,往、到。辄,就 7. 五柳先生传原文及翻译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céng)不吝(lìn)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piáo)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lóu)之妻有言:“不戚(qì)戚于贫贱,不汲(jí)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 先生不知道是哪个地方的人,也不知道他的姓名和字。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把它作为(自己的)号了。(先生性格)闲适沉静且少言寡语,不羡慕荣华利禄。爱好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他)天性特别爱好喝酒,但因家贫而不能常得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有这种嗜好,有时摆了酒来招呼他;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喝醉了便回家,竟不会(假装)舍不得。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不能遮蔽寒风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乘饭的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空如也,(可是)先生都泰然处之,安然自若的样子。经常写文章为乐,(从文中)充分显示了自己的志趣。他从不把得失的东西放在心上,凭这些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大概是无怀氏时候的百姓,或者是上古葛天氏时候的百姓吧?
2023-01-01 00:22:561

五柳先生传翻译

!
2023-01-01 00:23:024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全文翻译加分析

译文  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和字。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五柳”为号。(他)性情闲静,很少说话,不羡慕功名利禄。(他)喜欢读书,不在一字一句上过分计较;每当对书中的内容有所领会,便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生性喜欢喝酒,可惜家境贫穷不能常常得到。亲戚朋友知道他这样的情况,有时就准备了酒邀请他来喝;(他)去喝酒就喝个尽兴,希望一定喝醉。(他)醉了就回去,竟不会舍不得离开。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的,挡不住寒风与烈日。短短的粗麻布衣服破破烂烂的,缝缀补绽着;常常没有吃的没有喝的,但还是安然自若的样子。(他)常写文章自我消遣,稍微显示了自己的志趣。得失一点也不放在心上,就这样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曰:黔娄的妻子有这样的话: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他)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所抱定的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他)是无怀氏的百姓吗?(他)是葛天氏的百姓吗?主要内容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  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总体概括   五柳先生  性格: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常著文章自娱。  生活:  家贫不能常得酒,  短褐穿结箪瓢空。  环堵萧然乐著文,  志怀得失以此终。  志趣  读书: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饮酒:性嗜酒,期在必醉。  写文章:常著文章自娱。  1、“五柳先生”的字号来源于宅边有五柳树;  2、“五柳先生”最突出的性格特征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3、“五柳先生”的三大志趣好读书.性嗜酒.常著文章;  4、“五柳先生”的生活境况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不”字为一篇眼目  ——九“不”: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淡泊宁静)  “不慕荣利”(恬淡自足)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恬淡自足)  “不求甚解”(胸襟开阔,意存高远)  “家贫不能常得”( 开朗乐观)  “不蔽风日”(开朗乐观)  “曾不吝情去留”(耿直率真) 课文研讨   一、整体感知  本文是作者托言为五柳先生写的传记,实为自传,沈约《宋书·隐逸传》和萧统的《陶渊明传》都认为是“实录”。从传中写五柳先生的志趣爱好及思想性格等来看,与陶渊明其他诗文中表现的性格相同,自传说是可信的。文章从思想性格、爱好、生活状况等方面塑造了一位独立于世俗之外的隐士形象,赞美了他安贫乐道的精神。  文章在讲述了“五柳先生”这个名号的来历之后,便以一句“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接着作者便开始讲述自己在隐居生活中的乐趣:“好读书,不求甚解”展现了一个在读书中得到精神愉悦的五柳先生;“性嗜酒”“期在必醉”展示了一个率真放达的五柳先生;“环堵萧然”“晏如也”,描绘了一个安贫乐道的五柳先生;“常著文章自娱”“忘怀得失”描述了一个自得其乐、淡泊名利的五柳先生。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处于贫困之中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了出来。文末的赞中称五柳先生好像是上古的无怀氏、葛天氏之民,是对他高洁人格的再度赞扬。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正如钱钟书所说:“‘不"字为一篇眼目。”“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氏”。钱先生说:“岂作自传而并不晓己之姓名籍贯哉?正激于世之卖声名、夸门第者而破除之尔。”(见“有关资料”《钱钟书论〈五柳先生传〉》)下文的“不慕荣利”“不求甚解”“家贫不能常得”“曾不吝情去留”“不蔽风日”“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等,王夫之《思问录》评论说:“言无者,激于言有者而破除之也。”正是因为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糅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二、问题研究  1.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五柳先生的性格、生活和志趣?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点出了五柳先生的隐者心境。这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地方。他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  通过这种种叙述,把一个虽然贫困,却悠闲自适的隐士形象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2.陶渊明“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呢?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3.“赞”语中哪句话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谈谈你对五柳先生“不慕荣利”的看法?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汲汲于富贵”。
2023-01-01 00:23:161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五柳先生传》全文翻译加分析

《五柳先生传》翻译 原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hào)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shì)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zhé)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hè)穿结,箪(dān)瓢屡空,晏(yàn)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qián)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chóu)乎?衔觞(shāng)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yú)?葛天氏之民欤(yú)? 译文:五柳先生不知道是哪里的人,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字号。因为住宅旁边有五棵柳树,就以此为号。闲适沉静,很少说话,不贪图荣华富贵。他喜欢读书,只求领会书的大概意思,而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忘了吃饭。他特别喜欢喝酒,家里穷,经常没有酒喝。亲戚朋友知道他这种情况,有时摆了酒席请他喝。一喝酒就要喝得尽兴,希望一定喝醉。来了就喝酒,喝完就走。简陋的居室里空空荡荡,不能遮挡狂风和烈日。粗布短衣上面打了许多补丁,平时难以吃饱,可是他却总是一副安然自若的样子。常以写文章自娱自乐,文章稍微显示出自己的志趣。得失都不放在心上,用这样的方式过完自己的一生。 赞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过:‘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这话大概说的是五柳先生一类的人吧?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为自己的报定志向而感到无比快乐。这是上古无怀氏时候的百姓?还是远古葛天氏统治下的百姓?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一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年幼时,家庭衰微,八岁丧父,十二岁母病逝,与母妹三人度日。孤儿寡母,多在外祖父孟嘉家里生活。孟嘉是当代名士,“行不苟合,年无夸矜,未尝有喜愠之容。好酣酒,逾多不乱;至于忘怀得意,傍若无人。”(《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渊明“存心处世,颇多追仿其外祖辈者。”(逮钦立语)日后,他的个性、修养,都很有外祖父的遗风。外祖父家里藏书多,给他提供了阅读古籍和了解历史的条件,在学者以《庄》《老》为宗而黜《六经》的两晋时代,他不仅像一般的士大夫那样学了《老子》《庄子》,而且还学了儒家的《六经》和文、史以及神话之类的“异书”。时代思潮和家庭环境的影响,使他接受了儒家和道家两种不同的思想,培养了“猛志逸四海”和“性本爱丘山”的两种不同的志趣。  陶渊明少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的大志,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感到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晋书陶潜传》)他辞职回家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作属吏。这时,桓玄正控制着长江中上游,窥伺着篡夺东晋政权的时机,他当然不肯与桓玄同流,做这个野心家的心腹。他在诗中写道:“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对仕桓玄有悔恨之意。“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滋?”(《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对俯仰由人的宦途生活,发出了深长的叹息。隆安五年冬天,他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元年(402年)正月,桓玄举兵与朝廷对抗,攻入建康,夺取东晋军政大权。元兴二年,桓玄在建康公开篡夺了帝位,改国为楚,把安帝幽禁在浔阳。他在家乡躬耕自资,闭户高吟:“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表示对桓玄称帝之事,不屑一谈。元兴三年,建军武将军、下邳太守刘裕联合刘毅、何无忌等官吏,自京口(今江苏镇江)起兵讨桓平叛。桓玄兵败西走,把幽禁在浔阳的安帝带到江陵。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参军。(一说陶渊明是在刘裕攻下建康后投入其幕下)。当刘裕讨伐桓玄率兵东下时,他仿效田畴效忠东汉王朝乔装驰驱的故事,乔装私行,冒险到达建康,把桓玄挟持安帝到江陵的始末,驰报刘裕,实现了他对篡夺者抚争的意愿。他高兴极了,写诗明志:“四十无闻,斯不足畏,脂我名车,策我名骥。千里虽遥,孰敢不至!”(《荣木》第四章)刘裕打入建康后,作风也颇有不平凡的地方,东晋王朝的政治长期以来存在“百司废弛”的积重难返的腐化现象。经过刘裕的“以身范物”(以身作则),先以威禁(预先下威严的禁令)的整顿,“内外百官,皆肃然奉职,风俗顿改“。其性格、才干、功绩,颇有与陶侃相似的地方,曾一度对他产生好感。但是入幕不久,看到刘裕为了剪除异己,杀害了讨伐桓玄有功的刁逵全家和无罪的王愉父子。并且凭着私情,把众人认为应该杀的桓玄心腹人物王谥任为录尚书事领扬州刺史这样的重要的官职。这些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在《始作镇军参军经曲经阿曲伯》这首诗中写道:“目倦山川异,心念山泽居”“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紧接着就辞职隐居,于义熙元年(405年)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三月,他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着去职了。同年秋,叔父陶逵介绍他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邮至,属吏说:“当束带迎之。”他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几折腰。”遂授印去职。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最后、赋《归去来兮辞》,表明与上层统治阶级决裂,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决心。   陶渊明辞官归里,过着“躬耕自资”的生活。夫人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乐贱,“夫耕于前,妻锄于后”,共同劳动,维持生活,与劳动人民日益接近,息息相关。归田之初,生活尚可。“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满堂前。”渊明爱菊,宅边遍植菊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杂诗》)至今脍炙人口。他性嗜酒,饮必醉。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他先醉。便对客人说:“我醉欲眠卿可去。”义熙四年,住地上京(今星子县城西城玉京山麓)失火,迁至栗里(今星子温泉栗里陶村),生活较为困难。如逢丰收,还可以“欢会酌春酒,摘我园中蔬”。如遇灾年,则“夏日抱长饥,寒夜列被眠”。义熙末年,有一个老农清晨叩门,带酒与他同饮,劝他出仕:“褴褛屋檐下,未足为高栖。一世皆尚同(是非不分),愿君汩其泥(指同流合污)。”他回答:“深感老父言,禀气寡所谐。纤辔(回车)诚可学,违已讵非迷?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饮酒》)用“和而不同”的语气,谢绝了老农的劝告。他的晚年,生活愈来愈贫困,有的朋友主动送钱周济他。有时,他也不免上门请求借贷。他的老朋友颜延之,于刘宋少帝景平元年(423年)任始安郡太守,经过浔阳,每天都到他家饮酒。临走时,留下两万钱,他全部送到酒家,陆续饮酒。不过,他之求贷或接受周济,是有原则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这时,他又病又饿好些天,起不了床。檀道济劝他:“贤者在世,天下无道则隐,有道则至。今子(你)生文明之世,奈何自苦如此?”他说:“潜也何敢望贤,志不及也。”檀道济馈以梁肉,被他挥而去之。他辞官回乡二十二年一直过着贫困的田园生活,而固穷守节的志趣,老而益坚。元嘉四年(427年)九月中旬神志还清醒的时候,给自己写了《挽歌诗》三首,在第三首诗中末两句说:“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表明他对死亡看得那样平淡自然。  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陶渊明现存文章有辞赋3篇、韵文5篇、散文4篇,共计12篇。辞赋中的《闲情赋》是仿张衡《定情赋》和蔡邕《静情赋》而作。内容是铺写对爱情的梦幻,没有什么意义。《感士不遇赋》是仿董仲舒《士不遇赋》和司马迁《悲士不遇赋》而作,内容是抒发门阀制度下有志难骋的满腔愤懑;《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辞官归隐之际与上流社会公开决裂的政治宣言。文章以绝大篇幅写了他脱离官场的无限喜悦,想象归隐田园后的无限乐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文章将叙事、议论、抒情巧妙地融为一体、创造出生动自然、引人入胜的艺术境界;语言自然朴实,洗尽铅华,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韵文有《扇上画赞》、《读史述》九章、《祭程氏妹文》、《祭从弟敬远文》、《自祭文》;散文有《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又称《孟嘉别传》,是为外祖孟嘉写的传记;此外还有《五柳先生传》、《桃花源记》、《与子俨等疏》等。总的来说,陶文数量和成就都不及陶诗。  陶渊明的作品感情真挚,朴素自然,有时流露出逃避现实,乐天知命的老庄思想,有“田园诗人”之称。主要内容: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  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  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语调的轻微变化  第一段: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写、陈述——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风貌)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2023-01-01 00:23:233

五柳先生传的翻译速求

这位先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人,也弄不清他的姓名。他的住宅旁边植有五棵柳树,因此就用“五柳”作为他的别号了。五柳先生安闲沉静,很少说话,也不羡慕荣华利禄。喜欢读书,但不执着于对一字一句的琐细解释;每当读书有所领悟的时候,就会高兴得忘了吃饭。(五柳先生)生性嗜好喝酒,但因为家贫就不能经常喝酒。亲朋好友知道他这种境况,有时备酒招待他。他去喝酒,他总是一醉方休,喝醉了就离开,从来不有意留下。他的住室四壁空空荡荡,破旧得连风和太阳都无法遮挡,穿的粗布短衣打满了补丁,饮食简陋而且经常短缺,而他却能安然自得。常常以写诗作文章当娱乐,稍微抒发自己的志趣。他能够忘掉世俗的得失,只愿这样度过自己的一生。赞赏他说:黔娄的妻子曾经说:“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忧心忡忡,不为了追求富贵而到处奔走钻营。”推究她所说的话,五柳先生不就是黔娄那样的人物吗?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满足自己的志趣,他也许是无怀氏时期的人吧?他也许是葛天氏时期的人吧?
2023-01-01 00:2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