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lactic acid bacteria是什么意思,乳酸菌翻译

2023-05-19 14:26:43
共1条回复
wio

lactic acid bacteria

[英][ˈlæktɪk ˈæsid bækˈtiəriə][美][ˈlæktɪk ˈæsɪd bækˈtɪriə]

乳酸菌;

例句:

1.

It was only the yogurt or cultured milk products with lactic acid bacteria.

就系得酸奶酪同酸奶制品有乳酸菌架咋。

2.

Sourdough bread is a fermented bread which contains lactic acid bacteria and so doesfermented soy.

酵母面包是一种发酵了的面包,它含有乳酸菌,发酵大豆中也含有乳酸菌

相关推荐

bacteria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bacteria中文翻译细菌
2023-01-01 03:41:183

bacteria的复数是什么?

首先,bacteria是复数形式。bacteria已经是复数了,单数是bacterium,此类词还有data,单数的datum一般不用。1、特殊变化,具体记忆:man-men,womam-women,child-children.2、单、复数同行:鱼:fish,羊:sheep,鹿:deer,中国人:Chinese,日本人:Japanese。扩展资料英语上名词按可数与否可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可数名词按数目又可分为单数名词和复数名词两类。(注:不可数名词没有复数形式如water(水)。)单数名词主要用来表示“一个”东西的概念。数量大于“1”就应用复数名词来描述。名词作定语一般用单数.
2023-01-01 03:41:281

bacteria是可数还是不可数?

bacteria 本身就是可数名词 bacterium 的复数形式,当然也算是可数名词,意思是“细菌”。
2023-01-01 03:41:371

“细菌”英文翻译

细菌:bacteria
2023-01-01 03:41:454

bacteria 这个英语单词怎么

bacteria谐音:柏客特瑞啊bacteria英 [bækˈtɪəriə] 美 [bækˈtɪriə]n.细菌
2023-01-01 03:42:024

bacteria可数吗

bacteria已经是复数了,单数是bacterium(一般很少用,因为研究单个细菌没意义),此类词还有data,单数的datum一般不用。
2023-01-01 03:42:152

bacteria 与germs 有什么区别

bacteria是病毒,不一定有害。而germ是细菌,一定会让你生病。
2023-01-01 03:42:232

bacteria和germ的区别? 请不要复制词典的内容!最好给出一些例子来,

Germ,microbe,bacterium,bacillus,virus: Though not strict synonyms,are comparable because all denote organisms invisible to the naked eye,including organisms that are the causative agents of various diseases. Germ and microbe are the ordinary nonscientific names for such an organism and especially for one that causes disease. Bacteria,the plural of bacterium and the form commonly in general use,is often employed as the equivalent of designation of a large group of prokaryotic microbes which are found widely distributed in water,air,soil,living things,and dead organic matter,which have structural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distinguishing them from other unicellular microorganisms (as protozoans),and only some of which are instrumental in producing disease in man,animals,and plants.In addition to the pathogenic or disease-causing bacteria there are the saprophytic bacteria which live upon dead or decaying organic matter and which,for the most part,are beneficial in their effects which include many natural chemical processes (as fermentation,oxidation,and nitrification). From Merriam-Webster"s Dictionary of synonyms
2023-01-01 03:42:312

bacteria 这英语单词用中文谐音怎么念

Bacteria is everywhere. We had better to keep away from it. Firstly, harmful bacteria may cause illness to human health. Thus, we need to wash our hands frequently,especially wash hands before dinner and after going out from the toilet. Secondly, it is necessary to wash fruits and vegetables.
2023-01-01 03:42:413

细菌用英语怎么说

[微] bacterium (pl. bacteria) germ fungus (pl. fungi)
2023-01-01 03:42:524

bacteria可数吗

bacteria 复数, bacterium 单数。data 复数, datum 单数。以上是拉丁语的单复数变化。
2023-01-01 03:43:083

bacteria是可数还是不可数?

much
2023-01-01 03:43:183

bacteria是可数还是不可数

bacteria不可数
2023-01-01 03:43:282

bacteria和bacterium有什么区别

bacterium 是单数,bacteria是复数.bacterium [bæk"tɪərɪəm] n. [微] 细菌;杆菌属
2023-01-01 03:43:361

germ and bacteria的详细区别

germ是俗语,生活里常用,学术上一般不用,包扩细菌(bacteria),病毒(virus),fungi,等等。bacteria很正式的,一般见于文献和比较正式的文章中,连不学生物的美国人也搞不太懂是什么东西,和virus有什么区别。还有一个词bug,有时候也指致病的微生物。比如I"ve caught a bug. 是说我感冒的意思。参考:http://kidshealth.org/kid/talk/qa/germs.html
2023-01-01 03:43:413

下面这句话中,表语“bacteria”为名词复数形式,为什么系动词用单数“is”?

在这里,it is…… that……是强调句,这是强调句的句型,is的使用与中间的成分无关aqui te amo。
2023-01-01 03:43:554

什么是细菌

细菌的结构是什么?
2023-01-01 03:44:107

what is bacteria?

Bacteria can live in anywhere unless there is something stoped it.Usually,because of the defendment of the plant itself, bacteria can not live in plant"s body, but whe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nts and bacteria turned to peace, such as accrete, or plants can not protect itself, bacteria will live in it. This form of living is just like bacteria live in animals, it will hardly hurt plants and cause desease. First, kill the cells of plant, then eat it, then throw out the rest. The only thing we can see is the appearance of plant changed.
2023-01-01 03:44:362

细菌是什么?

细菌(英文:germs;学名:bacteria)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2023-01-01 03:44:446

aerobic bacteria是什么意思

细菌
2023-01-01 03:45:074

细菌是从那里来的?

细菌已经生存数亿年,比人类古老的多。
2023-01-01 03:45:263

germ and bacteria的详细区别 严禁抄袭

germ [dʒə:m] n.微生物,原始生物;细菌(尤指病原菌,病菌),都是指有害细菌. 注意,germ 不包括病毒,病毒是virus.病毒和细菌是两回事. germ 还有 胚芽,萌芽的意思,还可以做动词:萌生,萌芽. bacteria [bæk"tɪərɪə] n.专指细菌,没有别的意思.如:lactic acid bacteria 乳酸菌 pathogenic bacteria 致病菌;病原菌 等等. germ和bacteria的区别就是前者都是指有害的细菌,而后者包括所有有益的细菌和有害的细菌.
2023-01-01 03:45:372

向细菌这个单词bacteria一样变复数为bacterium的单词还有那些

有啊,以ium结尾的名词,其复数形式变为ia的,有不少呢:如:medium media 媒介stadium stadia 体育场datum data 数据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点击我回答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2023-01-01 03:45:461

细菌由蛋白质和什么组成

细菌由蛋白质没什么关系的细菌通常像植物和真菌一样,具有细胞壁,但其组成不同,为肽聚糖。细菌(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它们多数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器,比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由于这些特征,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另一类是古菌(Archaea)。或者本类群称作真细菌(Eubacteria),而另一类为古细菌(Archaebacteria))。与原核生物相反,具有更复杂细胞结构的生物被称为真核生物(Eukaryota或Eukarya)。
2023-01-01 03:45:521

livebacteria什么意思

live -活着的,adjbacteria-细菌,n活着的细菌(群)
2023-01-01 03:45:582

germ and bacteria的详细区别

germ:.微生物,细菌,病菌;(某事的)萌芽 bacterium:细菌指细菌时最常用的是bacterium,他的复数形式bacteria更常用,germ虽偶尔指细菌但更多是指病菌
2023-01-01 03:46:063

向细菌这个单词bacteria一样变复数为bacterium的单词还有那些

有啊,以ium结尾的名词,其复数形式变为ia的,有不少呢:如:mediummedia媒介stadiumstadia体育场datumdata数据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点击我回答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2023-01-01 03:46:181

bacteria后面跟is还是are

首先,bacteria是复数形式,所以我们看B和D. 其次,这句话很明显是一般现在时,所以选B
2023-01-01 03:46:241

这是什么细菌?

这是哪里拍的,应该是真菌,细菌肉眼是看不到的
2023-01-01 03:46:302

aerobic bacteria是什么意思

aerobic bacteria英[eəˈrəʊbɪk bækˈtiəriə]美[ɛˈrobɪk bækˈtɪriə]释义需氧菌; 需氧[好气]细菌; 需气细菌网络好气性细菌; 好氧细菌,需氧细菌; 嗜氧细菌1Objective To establish a quality analysis method for the compound chlorhexidine gargle, and study its inhibitory effect of anti-oral aerobic bacteria in vitro.目的建立复方洗必泰漱口液质量分析方法,并考察其对口腔中常见需氧菌的体外抑菌作用
2023-01-01 03:46:392

cocktail of bacteria 是什么意思

cocktail of bacteria鸡尾酒的细菌重点词汇bacteria细菌(bacterium的名词复数)
2023-01-01 03:46:511

bact/alert是什么意思

  bact  abbr.bacteria (复数)细菌; bacterium (单数)细菌; bacteriology 细菌学; bacteriological 细菌学的;  [网络]细菌; 细菌计数; 最佳可行控制技术  ---  alert英 [əˈlɜ:t] 美 [əˈlɜ:rt]  adj.警觉的,警惕的,注意的; 思维敏捷的; 活泼的;  n.警报; 警戒状态;  vt.向…报警;  [网络]警告框; 机灵; 警告对话框;  [例句]He had been spotted by an alert neighbour.  一个警觉的邻居发现了他。  [其他]第三人称单数:alerts 复数:alerts 现在分词:alerting 过去式:alerted 过去分词:alerted 形近词: exert inert
2023-01-01 03:46:571

生物可分为哪几类?

生物——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生物(又称生物体)是有生命的个体. 生物最重要和基本的特征在于生物进行新陈代谢.所有生物一定会具备合成代谢以及分解代谢这是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方面,是生命现象的基础. 生命的起源和生命各个分支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一般而言生物分为两大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分为两个域:细菌域( Domain Bacteria )和古细菌域( Domain Archaea ),这两个域相互之间的关系并不比他们和真核生物的关系更为接近.在进化史的研究上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间一直缺乏联系.真核生物的两个细胞器:叶绿体和线粒体被普遍认为是由内生细菌(endosymbiotic bacteria)演化而来. 对生物的分类叫做系统学(systematics)或分类学(taxonomy),这种分类应该反映不同生物体间的进化树关系(evolutionary tree).分类学把生物划分为不同的群,而系统学试图寻找生物之间的关系.占主导地位的分类法是林奈氏分类系统(Linnaean),它包括一个属名和种加词.关于如何为生物命名的原则有很多国际协议,例如《国际植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Botanical Nomenclature,简称ICBN)、《国际动物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Zoological Nomenclature,简称ICZN)以及《国际细菌命名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Nomenclature of Bacteria,简称ICNB).第四版的生物命名法规(BioCode)草案在1997年出版,它试图在三个领域标准化命名,但现在还没有被正式采纳.《国际病毒命名和分类法规》(International Code of Virus Classification and Nomenclature,简称ICVCN)是不属于生物命名法规的. 传统上,生物被划分为五界,它是由Sahn等于1949年提出的: 原核生物界 -- 原生生物界 -- 真菌界 -- 植物界 -- 动物界 Copeland提出过四界说: 菌界(细菌和蓝藻) -- 原生生物界 -- 植物界 -- 动物界 也有人使用三域说.这种分类方法反映了细胞是否有核以及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差异. 古细菌 -- 真细菌 -- 真核生物
2023-01-01 03:47:031

什么东西比细菌还要小?

细菌的卵子
2023-01-01 03:47:0915

syntrophic acetate-oxidizing bacteria是什么意思

syntrophic acetate-oxidizing bacteria乙酸氧化细菌bacterian.细菌(bacterium的名词复数)syntrophic acetate-oxidizing乙酸氧化
2023-01-01 03:48:011

MDR bacteria是什么意思

多重耐药菌MDR是multi-drug resistance的缩写,意思是多向性抗药、耐药bacteria是细菌MDR bacteria是指能对3种以上不同类抗菌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细菌
2023-01-01 03:48:071

古生菌(包括结构特征,分类,对人类的贡献)

[编辑]历史 古细菌这个概念是1977年由Carl Woese和George Fox提出的,原因是它们在16SrRNA的系统发生树上和其它原核生物的区别。这两组原核生物起初被定为古细菌(Archaebacteria)和真细菌(Eubacteria)两个界或亚界。Woese认为它们是两支根本不同的生物,於是重新命名其为古菌(Archaea)和细菌(Bacteria),这两支和真核生物(Eukarya)一起构成了生物的三域系统。 [编辑]古菌、细菌和真核生物 在细胞结构和代谢上,古菌在很多方面接近其它原核生物。然而在基因转录这两个分子生物学的中心过程上,它们并不明显表现出细菌的特徵,反而非常接近真核生物。比如,古菌的转译使用真核的启动和延伸因子,且转译过程需要真核生物中的TATA框结合蛋白和TFIIB。 古菌还具有一些其它特徵。与大多数细菌不同,它们只有一层细胞膜而缺少肽聚糖细胞壁。而且,绝大多数细菌和真核生物的细胞膜中的脂类主要由甘油酯组成,而古菌的膜脂由甘油醚构成。这些区别也许是对超高温环境的适应。古菌鞭毛的成分和形成过程也与细菌不同。 Image:PhylogeneticTree.jpg 基於rRNA序列的系统发生树,显示了可明显区别的三支:细菌(Bacteria)、古菌(Archaea)和真核生物(Eukarya)[编辑]生境 很多古菌是生存在极端环境中的。一些生存在极高的温度(经常100℃以上)下,比如间歇泉或者海底黑烟囱中。还有的生存在很冷的环境或者高盐、强酸或强碱性的水中。然而也有些古菌是嗜中性的,能够在沼泽、废水和土壤中被发现。很多产甲烷的古菌生存在动物的消化道中,如反刍动物、白蚁或者人类。古菌通常对其它生物无害,且未知有致病古菌。 [编辑]形态 单个古菌细胞直径在0.1到15微米之间,有一些种类形成细胞团簇或者纤维,长度可达200微米。它们可有各种形状,如球形、杆形、螺旋形、叶状或方形。它们具有多种代谢类型。值得注意的是,盐杆菌可以利用光能制造ATP,尽管古菌不能像其他利用光能的生物一样利用电子链传导实现光合作用。 [编辑]进化和分类 从rRNA进化树上,古菌分为两类,泉古菌(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Euryarchaeota)。另外未确定的两类分别由某些环境样品和2002年由Karl Stetter发现的奇特的物种纳古菌(Nanoarchaeum equitans)构成。 Woese认为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各代表了一支具有简单遗传机制的远祖生物的后代。这个假说反映在了“古菌”的名称中(希腊语archae为“古代的”)。随后他正式称这三支为三个域,各由几个界组成。这种分类后来非常流行,但远组生物这种思想本身并未被普遍接受。一些生物学家认为古菌和真核生物产生於特化的细菌。 古菌和真核生物的关系仍然是个重要问题。除掉上面所提到的相似性,很多其他遗传树也将二者并在一起。在一些树中真核生物离广古菌比离泉古菌更近,但生物膜化学的结论相反。然而,在一些细菌,(如栖热袍菌)中发现了和古菌类似的基因,使这些关系变得复杂起来。一些人认为真核生物起源於一个古菌和细菌的融合,二者分别成为细胞核和细胞质。这解释了很多基因上的相似性,但在解释细胞结构上存在困难。 目前有22个古菌基因组已经完全结束了测序,另外15个的测序工作正在进行中。[1] [编辑]参见古菌分类表 [编辑]补充20世纪70年代,卡尔·乌斯(Carl Woese)博士率先研究了原核生物的进化关系。他没有按常规靠细菌的形态和生物化学特性来研究,而是靠分析由DNA序列决定的另一类核酸---核糖核酸(RNA)的序列分析来确定这些微生物的亲缘关系。我们知道,DNA是通过指导蛋白质合成来表达它决定某个生物个体遗传特征的,其中必须通过一个形成相应RNA的过程。并且蛋白质的合成必须在一种叫做核糖核蛋白体的结构上进行。因此细胞中最重要的成分是核糖核蛋白体,它是细胞中一种大而复杂的分子,它的功能是把DNA的信息转变成化学产物。核糖核蛋白体的主要成分是RNA,RNA和DNA分子非常相似,组成它的分子也有自己的序列。 由于核糖核蛋白体对生物表达功能是如此重要,所以它不会轻易发生改变,因为核糖核蛋白体序列中的任何改变都可能使核糖核蛋白体不能行使它为细胞构建新的蛋白质的职责,那么这个生物个体就不可能存在。因此我们可以说,核糖核蛋白体是十分保守的,它在数亿万年中都尽可能维持稳定,没有什么改变,即使改变也是十分缓慢而且非常谨慎。这种缓慢的分子进化速率使核糖核蛋白体RNA的序列成为一个破译细菌进化之谜的材料。乌斯通过比较许多细菌、动物、植物中核糖核蛋白体的RNA序列,根据它们的相似程度排出了这些生物的亲缘关系。 乌斯和他的同事们研究细菌的核糖核蛋白体中RNA序列时,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微小生物都是亲戚。他们发现原来我们以为同是细菌的大肠杆菌和能产生甲烷的微生物在亲缘关系上竟是那么不相干。它们的RNA序列和一般细菌的差别一点也不比与鱼或花的差别小。产甲烷的微生物在微生物世界是个异类,因为它们会被氧气杀死,会产生一些在其它生物中找不到的酶类,因此他们把产生甲烷的这类微生物称为第三类生物。后来又发现还有一些核糖核蛋白体RNA序列和产甲烷菌相似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能够在盐里生长,或者可以在接近沸腾的温泉中生长。而我们知道,早期的地球大气中没有氧气,而含有大量氨气和甲烷,可能还非常热。在这样的条件下植物和动物无法生存,对这些微生物却非常合适。在这种异常地球条件下,只有这些奇异的生物可以存活,进化并在早期地球上占统治地位,这些微生物很可能就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命。 因此,乌斯把这类第三生物定名为古生菌(Archaea),成为和细菌域、真核生物域并驾齐驱的三大类生物之一。他们开始还没有如此大胆,只是称为古细菌(Archaebacteria),后来他们感到这个名词很可能使人误解是一般细菌的同类,显不出它们的独特性,所以干脆把“bacteria”后缀去掉了。这就是古生菌一词的来由。 [编辑]补充古菌的发现 人们对古菌的兴趣并非始于1970年代。古菌一些奇特的生活习性和与此相关的潜在生物技术开发前景,长期以来一直吸引着许多人的注意。古菌常被发现生活于各种极端自然环境下,如大洋底部的高压热溢口、热泉、盐碱湖等。事实上,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古菌代表着生命的极限,确定了生物圈的范围。例如,一种叫做热网菌(Pyrodictium)的古菌能够在高达113℃的温度下生长。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高生物生长温度。近年来,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人们发现,古菌还广泛分布于各种自然环境中,土壤、海水、沼泽地中均生活着古菌。 目前,可在实验室培养的古菌主要包括三大类:产甲烷菌、极端嗜热菌和极端嗜盐菌。产甲烷菌生活于富含有机质且严格无氧的环境中,如沼泽地、水稻田、反刍动物的反刍胃等,参与地球上的碳素循环,负责甲烷的生物合成;极端嗜盐菌生活于盐湖、盐田及盐腌制品表面,它能够在盐饱和环境中生长,而当盐浓度低于10%时则不能生长;极端嗜热菌通常分布于含硫或硫化物的陆相或水相地质热点,如含硫的热泉、泥潭、海底热溢口等,绝大多数极端嗜热菌严格厌氧,在获得能量时完成硫的转化。 尽管生活习性大相径庭,古菌的各个类群却有共同的、有别于其他生物的细胞学及生物化学特征。例如,古菌细胞膜含由分枝碳氢链与D型磷酸甘油,以醚键相连接而成的脂类,而细菌及真核生物细胞膜则含由不分枝脂肪酸与L型磷酸甘油,以酯键相连接而成的脂类。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而古菌细胞壁不含肽聚糖。 有趣的是,虽然与细菌相似,古菌染色体DNA呈闭合环状,基因也组织成操纵子(操纵子为原核生物基因表达和调控的基本结构单位,生物活性相关的基因常以操纵子的结构形式协调基因表达的开启和关闭),但在DNA复制、转录、翻译等方面,古菌却具有明显的真核特征:采用非甲酰化甲硫氨酰tRNA作为起始tRNA,启动子、转录因子、DNA聚合酶、RNA聚合酶等均与真核生物的相似。 比较生物化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古菌与细菌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与两者表现在系统发育学方面亲缘关系的疏远是一致的。 二分法和三域学说 地球上究竟有几种生命形式?当亚里士多德建立生物学时,他用二分法则将生物分为动物和植物。显微镜的诞生使人们发现了肉眼看不见的细菌。细菌在细胞结构上与动植物的最根本差别是,动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遗传物质DNA主要储存于此,而细菌则没有细胞核,DNA游离于细胞质中。由于动物与植物的差别小于它们与细菌的差别,沙东(E. Chatton)于1937年提出了生物界新的二分法则,即生物分为含细胞核的真核生物和不含细胞核的原核生物。动植物属于真核生物,而细菌属于原核生物。 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以后,生物学家便开始建立基于进化关系而非表型相似性的分类系统,即所谓系统发育分类系统。可是,由于缺乏化石记录,这种分类方法长期未能有效运用于原核生物的分类。1970年代,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伍斯终于在这方面获得了意义重大的突破。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每种生物细胞中的信息分子(核酸和蛋白质)的序列均不断发生着突变。许多信息分子序列变化的产生在时间上是随机的,进化速率相对恒定,即具有时钟特性。因此,物种间的亲缘关系可以用它们共有的某个具有时钟特性的基因或其产物(如蛋白质)在序列上的差别来定量描述。这些基因或其产物便成了记录生物进化历程的分子记时器(chronometer)。显然,这种记录生物系统发育历程的分子记时器应该广泛分布于所有生物之中。基于这一考虑,伍斯选择了一种名为小亚基核糖体核酸(SSU rRNA)的分子,作为分子记时器。这种分子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机器——核糖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蛋白质合成又是几乎所有生物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把SSU rRNA分子作为分子记时器是合适的。 在比较了来自不同原核及真核生物的SSU rRNA序列的相似性后,伍斯发现原先被认为是细菌的甲烷球菌代表着一种既不同于真核生物,也不同于细菌的生命形式。考虑到甲烷球菌的生活环境可能与生命诞生时地球上的自然环境相似,伍斯将这类生物称为古细菌。据此,伍斯于1977年提出,生物可分为三大类群,即真核生物、真细菌和古细菌。基于SSU rRNA分析结果的泛系统发育(进化)树随后诞生了。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进化树上的第一次分叉产生了真细菌的一支和古细菌/真核生物的一支,古细菌和真核生物的分叉发生在后。换句话说,古细菌比真细菌更接近真核生物。 据此,1990年伍斯提出了三域分类学说:生物分为真核生物、真细菌和古细菌三域,域被定义为高于界的分类单位。为突出古细菌与真细菌的区别,伍斯将古细菌更名为古菌。真细菌改称细菌。三域学说使古菌获得了与真核生物和细菌等同的分类学地位。 自诞生之日起,伍斯的三域学说便遭到部分人,特别是微生物学领域外的人反对。反对者坚持认为:原核与真核的区分是生物界最根本的、具有进化意义的分类法则;与具有丰富多样性表型的真核生物相比,古菌与细菌的差异远没有大到需要改变二分法则的程度。但在詹氏甲烷球菌基因组序列测定完成前的近20年中,采用多种分子记时器进行的系统发育学研究一再证明,古菌是一种独特的生命形式。 三域学说的第一个基因组学证据 尽管对古菌已有了上述认识,当人们第一次面对詹氏甲烷球菌的全基因组序列时,还是大吃了一惊。詹氏甲烷球菌共有1738个基因,其中人们从未见过的基因竟占了56%!相比之下,在这之前完成测序的流感嗜血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和生殖道枝原体(Mycoplasma genitalium)基因组中未知基因仅占20%左右。于是人们终于在基因组水平上认识到,古菌是一种崭新的生命形式。 更有趣的是,詹氏甲烷球菌基因组中占总数44%的那些功能或多或少已经知道的基因似乎勾勒出了古菌与另两类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古菌在产能、细胞分裂、代谢等方面与细菌相近,而在转录、翻译和复制方面则与真核生物类似。换言之,一个生活在大洋底部热溢口处的、习性古怪的微生物,在遗传信息传递方面竟有着与人(而不是与人的消化道中细菌)相似的基因!在赞叹生命奇妙的同时,许多人开始欢呼三域学说的最终确立。美国《科学》周刊在把詹氏甲烷球菌基因组序列测定工作列为1996年度重大科学突破之一时宣称,这一成果使围绕三域学说的争论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对伍斯进化树的新挑战 就在古菌的悬念似乎行将消失时,接踵而来的新发现却使人们重新陷入困惑之中。各类完整的微生物基因组序列一个接一个出现在人们轻点鼠标便可查阅的数据库中,在已发表的18种生物基因组序列中,古菌的占了4个。采用更灵敏的方法对这些基因组(包括詹氏甲烷球菌基因组)进行分析,得到了令人吃惊的结果:詹氏甲烷球菌基因组中只有30%(不是先前估计的半数以上)的基因编码目前未知的功能,这与细菌基因组相近。古菌的神秘性和独特性因此减少了许多。 对三域学说更为不利的是,在詹氏甲烷球菌的那些可以推测功能的基因产物(蛋白质)中,44%具有细菌蛋白特征,只有13%的像真核生物的蛋白质。在另一个古菌,嗜热碱甲烷杆菌(Methanobacterium thermoaotutrophicum)的基因组中也有类似情况。因此,从基因组比较的数字上看,古菌与细菌间的差异远小于古菌与真核生物间的差异,不足以说服三域学说的反对者。 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利用同一生物中不同基因对该物种进行系统发育学定位常常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最近,一种能在接近沸点温度下生长的细菌(Aquifex aeolicus)的基因组序列测定完成。对该菌的几个基因进行的系统发育学研究表明:如果用参与细胞分裂调控的蛋白质FtsY作为分子记时器,该菌与伍斯进化树上位于细菌分枝的一个土壤细菌——枯草芽孢杆菌相近;如果以一种参与色氨酸合成的酶为准,该菌应属于古菌;而当比较该菌和其他生物的合成胞苷三磷酸(DNA的基本结构单位之一)的酶时,竟发现古菌不再形成独立的一群。看来不同的基因似乎在诉说不同的进化故事。那么,古菌还能是独特的、统一的生命形式吗? 属于真核生物的啤酒酵母基因组序列测定完成后,三域学说遇到了更大危机。酵母细胞核基因中,与细菌基因有亲缘关系的比与古菌有亲缘关系的多一倍。有人还对在三种生命形式中都存在的34个蛋白质家族进行了分析,发现其中17个家族来源于细菌,只有8个显示出古菌与真核生物的亲缘关系。 如果伍斯进化树正确、古菌与真核生物在进化历程中的分歧晚于两者与细菌的分歧的话,那么怎样才能解释上面这些结果呢? 根据细胞进化研究中流行的内共生假说,真核细胞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的产生源于细菌与原真核生物在进化早期建立的内共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真核细胞提供稳定的微环境,内共生体(细菌)则提供能量,久而久之,内共生体演变为细胞器。真核生物细胞核中一部分源于细菌的基因可能来自线粒体,这些为数不多的基因通常编码重新运回线粒体的蛋白质分子。可是,现在发现许多源于细菌的核基因编码那些在细胞质、而不是线粒体中起作用的蛋白质。那么,这些基因从何而来呢?显然,内共生假说已不足以挽救伍斯进化树。 不过,伍斯进化树也不会轻易倒下,支撑它的假说依然很多。最近,有人提出了新版的“基因水平转移”假说。根据这个假说,基因组的杂合组成是进化过程中不同谱系间发生基因转移造成的。一种生物可以采用包括吞食等方式获得另一种、亲缘关系也许很远的生物的基因。伍斯推测,始祖生物在演化形成细菌、古菌和真核生物三大谱系前,生活于可以相互交换基因的“公社”中,来自这个“史前公社”的生物可能获得了不同的基因遗产。这一切使得进化树难以枝杈分明。不过,伍斯相信,基于SSU rRNA的进化树在总体上是正确的,三种生命形式是存在的。 争 论 在 继 续 三年前詹氏甲烷球菌基因组序列的发表,似乎预示着一场延续了20多年的、关于地球上到底有几种生命形式的争论的终结。古菌似乎被认定为生命的第三种形式。如今,仅仅过了三年,即使最乐观的人都无法预料伍斯进化树的命运。这场仍在继续的争论中,尽管古菌的分类地位遭到质疑,但古菌这一生命形式的独特性依然得到不同程度的肯定。 目前,古菌研究正在世界范围内升温,这不仅因为古菌中蕴藏着远多于另两类生物的、未知的生物学过程和功能,以及有助于阐明生物进化规律的线索,而且因为古菌有着不可估量的生物技术开发前景。古菌已经一次又一次让人们吃惊,可以肯定,在未来的岁月中,这群独特的生物将继续向人们展示生命的无穷奥秘。
2023-01-01 03:48:131

地球外有细菌吗?

有,在土星的第6颗卫星上有少量的细菌.
2023-01-01 03:48:193

bacteria 和 virus 区别

前者细菌,后者病毒,你应该知道了吧
2023-01-01 03:48:313

请告诉我germ and bacteria的详细区别

germ 是一般人的说法 bacteria是 医学名词 是microbes 微生物的一类,其他有virus 病毒,fungus 霉菌 spirochettes 螺旋菌等等
2023-01-01 03:48:421

bacteria什么意思中文翻译

bacteria 英[bækˈtɪəriə] 美[bækˈtɪriə] n. 细菌(bacterium的名词复数); [网络] 细菌域; 细菌; 菌; [例句]Chlorine is added to kill bacteria.加氯是为了杀死细菌。[其他] 形近词: bacterid bacterim bacterin
2023-01-01 03:48:511

bacteria是可数还是不可数? much or many

可数名词,用many bacteria已经是复数了,单数是bacterium,因为研究单个细菌没有意义,所以几乎不用bacterium.就像另一个词data一样,一般我们都用data,已经是复数了,单数datum几乎不用.
2023-01-01 03:48:561

细菌是单细胞生物吗

是的,细菌(英文:germs;学名:bacteria)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
2023-01-01 03:49:026

细菌有几纳米?

光镜放大几百至一千倍以μm作为测量大小单位。不同种类的细菌大小不一,同一种细菌也因菌龄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差异。但一般而言,测量细菌是以微米(um)为单位的。(1m = 1,000,000um)美国威斯康星研究小组选择的细菌是5纳米长、0.8纳米宽的蕈状杆菌(BacillusMycoide)。
2023-01-01 03:49:312

什么是细菌?什么是致病菌?

细菌(英文:germs;学名:bacteria)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nuclear region)(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生菌(archaea)两大类群.人们通常所说的即为狭义的细菌,狭义的细菌为原核微生物的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致病菌(Pathogenic bacteria ) 能引起疾病的微生物称为病原微生物或致病菌.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螺旋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真菌及放线菌等.一般所说的致病菌指的是病原微生物中的细菌.细菌的致病性与其毒力、侵入数量及侵入门户有关.虽然绝大多数细菌是无害甚至有益的,但是相当大一部分可以致病.条件致病菌只在特定条件下致病,如有伤口可以允许细菌进入血液,或者免疫力降低时.
2023-01-01 03:49:401

bacteria和bacterium有什么区别?

bacterium 是单数, bacteria是复数.
2023-01-01 03:49:461

aerobic bacteria是什么意思

aerobic bacteria的意思aerobic bacteria [英][eəˈrəʊbɪk bækˈtiəriə][美][ɛˈrobɪk bækˈtɪriə]需氧[好气]细菌; 需气细菌; 需氧菌; 例句:双语英语1.When the tide is out, bacteria that use oxygen, called aerobic bacteria, can breathe and flourish. 当潮汐退却时,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我们物为好氧菌可以呼吸繁殖。2.Gas production of soy sauce was caused by aerobic bacteria. Summer is the rush season for soy sauce spoilage since bacteria grow and reproduce well. 酱油产气是由产气菌引起的,夏季是产气菌生长繁殖的旺盛期,酱油更容易发生产气现象。3.For instance, motile aerobic bacteria are positively aerotactic, whereas motile obigate anaerobic bacteria are negatively aerotactic. 例如能动的需氧细菌表现出正的趋氧性,然而能动的厌氧细菌则表现出负的趋氧性。4.Inside, a waterless toilet uses aerobic bacteria to break down waste within a period of six months 六个月内,房子内部的无水卫生间完全采用需氧菌来分解所有废物。5.From a farmland which used organophosphate pesticide-omethoate as insecticide frequently, we gathered soil in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 from the collection soil, isoloated the aerobic bacteria that can degradate organohosphate pesticide-omethoate. 从常施用有机磷农药氧乐果为杀虫剂的农田生态系统中,在春、夏、秋、冬四季中各采集土壤,从采集到的土样中分离出能够降解有机磷农药氧乐果的好氧细菌。如果您有什么疑问和不解之处,欢迎追问我!!!如果您认可我的答案,请采纳。您的采纳,是我答题的动力,O(∩_∩)O谢谢
2023-01-01 03:49:521

细菌有哪些特点

  细菌(英文:germs;学名:bacteria)隶属生物学一类,是一类形状细短,结构简单,多以二分裂方式进行繁殖的原核生物,是在自然界分布最广、个体数量最多的有机体,是大自然物质循环的主要参与者。细菌主要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等部分构成,有的细菌还有夹膜、鞭毛、菌毛等特殊结构。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5μm之间。可根据形状分为三类,即:球菌、杆菌和螺旋菌(包括弧形菌)。 还有一种利用细菌的生活方式来分类,即可分为三大类:腐生生活、寄生生活及自养生存。细菌的发现者:英国人罗伯特·虎克。   细菌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属于细菌域。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一类,据估计,其总数约有 5×10的三十次方个。细菌的个体非常小,目前已知最小的细菌只有0.2微米长,因此大多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它们。细菌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膜状胞器,例如粒线体和叶绿体。基于这些特征,细菌属于原核生物(Prokaryota)。原核生物中还有另一类生物称做古细菌(Archaea),是科学家依据演化关系而另辟的类别。为了区别,本类生物也被称做真细菌(Eubacteria)。   细菌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著与其他生物共生。人体身上也带有相当多的细菌。据估计,人体内及表皮上的细菌细胞总数约是人体细胞总数的十倍。此外,也有部分种类分布在极端的环境中,例如温泉,甚至是放射性废弃物中,它们被归类为嗜极生物,其中最著名的种类之一是海栖热袍菌(Thermotoga maritima),科学家是在意大利的一座海底火山中发现这种细菌的。然而,细菌的种类是如此之多,科学家研究过并命名的种类只占其中的小部份。细菌域下所有门中,只有约一半包含能在实验室培养的种类。   细菌的营养方式有自营及异营,其中异营的腐生细菌是生态系中重要的分解者,使碳循环能顺利进行。部分细菌会进行固氮作用,使氮元素得以转换为生物能利用的形式。   分类地位   域: 细菌域 Bacteria   门:   产水菌门 Aquificae   热袍菌门 Thermotogae   热脱硫杆菌门 Thermodesulfobacteria   异常球菌-栖热菌门 Deinococcus-Thermus   产金菌门 Chrysiogenetes   绿弯菌门 Chloroflexi   热微菌门 Thermomicrobia   硝化螺旋菌门 Nitrospirae   脱铁杆菌门 Deferribacteres   蓝藻门 Cyanobacteria   绿菌门 Chlorobi   变形菌门 Proteobacteria   厚壁菌门 Firmicutes   放线菌门 Actinobacteria   浮霉菌门 Planctomycetes   衣原体门 Chlamydiae   螺旋体门 Spirochaetes   纤维杆菌门 Fibrobacteres   酸杆菌门 Acidobacteria   拟杆菌门 Bacteroidetes   黄杆菌门 Flavobacteria   鞘脂杆菌门 Sphingobacteria   梭杆菌门 Fusobacteria   疣微菌门 Verrucomicrobia   网团菌门 Dictyoglomi   芽单胞菌门 Gemmatimonadetes   研究历史   细菌这个名词最初由德国科学家埃伦伯格(Christian Gottfried Ehrenberg, 1795-1876)在1828年提出,用来指代某种细菌。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βακτηριον,意为“小棍子”。   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Ernst Haeckel, 1834-1919)建议使用“原生生物”,包括所有单细胞生物(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   1878年,法国外科医生塞迪悦(Charles Emmanuel Sedillot, 1804-1883)提出“微生物”来描述细菌细胞或者更普遍的用来指微小生物体。   因为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用肉眼无法看见,需要用显微镜来观察。1683年,列文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 1632–1723)最先使用自己设计的单透镜显微镜观察到了细菌,大概放大200倍。路易·巴斯德(Louis Pasteur, 1822-1895)和罗伯特·科赫(Robert Koch, 1843-1910)指出细菌可导致疾病。   形态结构   杆菌,球菌,螺旋菌,弧菌的形态各不相同,但主要都是由以下结构组成。   (一)细胞壁   细胞壁厚度因细菌不同而异,一般为15-30nm。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由N-乙酰葡糖胺和N-乙酰胞壁酸构成双糖单元,以β(1-4)糖苷键连接成大分子。N-乙酰胞壁酸分子上有四肽侧链,相邻聚糖纤维之间的短肽通过肽桥(革兰氏阳性菌)或肽键(革兰氏阴性菌)桥接起来,形成了肽聚糖片层,像胶合板一样,粘合成多层。   肽聚糖中的多糖链在各物种中都一样,而横向短肽链却有种间差异。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厚约20~80nm,有15-50层肽聚糖片层,每层厚1nm,含20-40%的磷壁酸(teichoic acid),有的还具有少量蛋白质。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厚约10nm,仅2-3层肽聚糖,其他成分较为复杂,由外向内依次为脂多糖、细菌外膜和脂蛋白。此外,外膜与细胞之间还有间隙。   肽聚糖是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凡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质,都有抑菌或杀菌作用。如溶菌酶是N-乙酰胞壁酸酶,青霉素抑制转肽酶的活性,抑制肽桥形成。   细菌细胞壁的功能包括:保持细胞外形;抑制机械和渗透损伤(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能耐受20kg/cm2的压力);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侵入宿主);防止大分子入侵;协助细胞运动和分裂。   脱壁的细胞称为细菌原生质体(bacterial protoplast)或球状体(spheroplast,因脱壁不完全),脱壁后的细菌原生质体,生存和活动能力大大降低。   (二)细胞膜   是典型的单位膜结构,厚约8~10nm,外侧紧贴细胞壁,某些革兰氏阴性菌还具有细胞外膜。通常不形成内膜系统,除核糖体外,没有其它类似真核细胞的细胞器,呼吸和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链位于细胞膜上。某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蓝细菌和紫细菌),质膜内褶形成结合有色素的内膜,与捕光反应有关。某些革兰氏阳性细菌质膜内褶形成小管状结构,称为中膜体(mesosome)或间体(图3-11),中膜体扩大了细胞膜的表面积,提高了代谢效率,有拟线粒体(Chondroid)之称,此外还可能与DNA的复制有关。   (三)细胞质与核质体   细菌和其它原核生物一样,没有核膜,DNA集中在细胞质中的低电子密度区,称核区或核质体(nuclear body)。细菌一般具有1-4个核质体,多的可达20余个。核质体是环状的双链DNA分子,所含的遗传信息量可编码2000~3000种蛋白质,空间构建十分精简,没有内含子。由于没有核膜,因此DNA的复制、RNA的转录与蛋白的质合成可同时进行,而不像真核细胞那样这些生化反应在时间和空间上是严格分隔开来的。   每个细菌细胞约含5000~50000个核糖体,部分附着在细胞膜内侧,大部分游离于细胞质中。细菌核糖体的沉降系数为70S,由大亚单位(50S)与小亚单位(30S)组成,大亚单位含有23SrRNA,5SrRNA与30多种蛋白质,小亚单位含有16SrRNA与20多种蛋白质。30S的小亚单位对四环素与链霉素很敏感,50S的大亚单位对红霉素与氯霉素很敏感。   细菌核区DNA以外的,可进行自主复制的遗传因子,称为质粒(plasmid)。质粒是裸露的环状双链DNA分子,所含遗传信息量为2~200个基因,能进行自我复制,有时能整合到核DNA中去。质粒DNA在遗传工程研究中很重要,常用作基因重组与基因转移的载体。   胞质颗粒是细胞质中的颗粒,起暂时贮存营养物质的作用,包括多糖、脂类、多磷酸盐等。   (四)其他结构   许多细菌的最外表还覆盖着一层多糖类物质,边界明显的称为荚膜(capsule),如肺炎球菌,边界不明显的称为粘液层(slime layer),如葡萄球菌。荚膜对细菌的生存具有重要意义,细菌不仅可利用荚膜抵御不良环境;保护自身不受白细胞吞噬;而且能有选择地粘附到特定细胞的表面上,表现出对靶细胞的专一攻击能力。例如,伤寒沙门杆菌能专一性地侵犯肠道淋巴组织。细菌荚膜的纤丝还能把细菌分泌的消化酶贮存起来,以备攻击靶细胞之用。   鞭毛是某些细菌的运动器官,由一种称为鞭毛蛋白(flagellin)的弹性蛋白构成,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生物的鞭毛。细菌可以通过调整鞭毛旋转的方向(顺和逆时针)来改变运动状态。   菌毛是在某些细菌表面存在着一种比鞭毛更细、更短而直硬的丝状物,须用电镜观察。特点是:细、短、直、硬、多,菌毛与细菌运动无关,根据形态、结构和功能,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前者与细菌吸附和侵染宿主有关,后者为中空管子,与传递遗传物质有关。   种类   细菌可以按照不同的方式分类。细菌具有不同的形状。大部分细菌是如下三类:杆菌是棒状;球菌是球形(例如链球菌或葡萄球菌);螺旋菌是螺旋形。另一类,弧菌,是逗号形。   细菌的结构十分简单,原核生物,没有膜结构的细胞器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但是有细胞壁。根据细胞壁的组成成分,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革兰氏”来源于丹麦细菌学家革兰(Hans Christian Gram),他发明了革兰氏染色。   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多糖形成的荚膜,形成了一层遮盖物或包膜。荚膜可以帮助细菌在干旱季节处于休眠状态,并能储存食物和处理废物。   细菌的分类的变化根本上反应了发展史思想的变化,许多种类甚至经常改变或改名。最近随着基因测序,基因组学,生物信息学和计算生物学的发展,细菌学被放到了一个合适的位置。   最初除了蓝细菌外(它完全没有被归为细菌,而是归为蓝绿藻),其他细菌被认为是一类真菌。随着它们的特殊的原核细胞结构被发现,这明显不同于其他生物(它们都是真核生物),导致细菌归为一个单独的种类,在不同时期被称为原核生物,细菌,原核生物界。一般认为真核生物来源于原核生物。   通过研究rRNA序列,美国微生物学家伍兹(Carl Woese)于1976年提出,原核生物包含两个大的类群。他将其称为真细菌(Eubacteria)和古细菌(Archaebacteria),后来被改名为细菌(Bacteria)和古菌(Archaea)。伍兹指出,这两类细菌与真核细胞是由一个原始的生物分别起源的不同的种类。研究者已经抛弃了这个模型,但是三域系统获得了普遍的认同。这样,细菌就可以被分为几个界,而在其他体系中被认为是一个界。它们通常被认为是一个单源的群体,但是这种方法仍有争议。   古细菌   古细菌(archaeobacteria) (又可叫做古生菌或者古菌)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菌,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内膜系统;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和真核细胞的相似、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此外还具有既不同于原核细胞也不同于真核细胞的特征,如:细胞膜中的脂类是不可皂化的;细胞壁不含肽聚糖,有的以蛋白质为主,有的含杂多糖,有的类似于肽聚糖,但都不含胞壁酸、D型氨基酸和二氨基庚二酸。   繁殖   细菌可以以无性或者遗传重组两种方式繁殖,最主要的方式是以二分裂法这种无性繁殖的方式:一个细菌细胞细胞壁横向分裂,形成两个子代细胞。并且单个细胞也会通过如下几种方式发生遗传变异:突变(细胞自身的遗传密码发生随机改变),转化(无修饰的DNA从一个细菌转移到溶液中另一个细菌中),转染(病毒的或细菌的DNA,或者两者的DNA,通过噬菌体转移到另一个细菌中),细菌接合(一个细菌的DNA通过两细菌间形成的特殊的蛋白质结构,接合菌毛,转移到另一个细菌)。细菌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获得DNA,然后进行分裂,将重组的基因组传给后代。许多细菌都含有包含染色体外DNA的质粒。   处于有利环境中时,细菌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集合体,例如菌簇。   细菌以二分裂的方式繁殖,某些细菌处于不利的环境,或耗尽营养时,形成内生孢子,又称芽孢,是对不良环境有强抵抗力的休眠体,由于芽胞在细菌细胞内形成,故常称为内生孢子。   芽孢的生命力非常顽强,有些湖底沉积土中的芽抱杆菌经500-1000年后仍有活力,肉毒梭菌的芽孢在pH 7.0时能耐受100℃煮沸5-9.5小时。芽孢由内及外有以下几部分组成:   1.芽孢原生质(spore protoplast,核心core):含浓缩的原生质。   2.内膜(inner membrane):由原来繁殖型细菌的细胞膜形成,包围芽孢原生质。   3.芽孢壁(spore wall):由繁殖型细菌的肽聚糖组成,包围内膜。发芽后成为细菌的细胞壁。   4.皮质(cortex):是芽孢包膜中最厚的一层,由肽聚糖组成,但结构不同于细胞壁的肽聚糖,交联少,多糖支架中为胞壁酐而不是胞壁酸,四肽侧链由L-Ala组成。   5.外膜(outer membrane):也是由细菌细胞膜形成的。   6.外壳(coat):芽孢壳,质地坚韧致密,由类角蛋白组成(keratinlike protein),含有大量二硫键,具疏水性特征。   7.外壁(exosporium):芽孢外衣,是芽孢的最外层,由脂蛋白及碳水化合物(糖类)组成,结构疏松。   代谢   细菌具有许多不同的代谢方式。一些细菌只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它们的碳源,被称作自养生物。那些通过光合作用从光中获取能量的,称为光合自养生物。那些依靠氧化化合物中获取能量的,称为化能自养生物。另外一些细菌依靠有机物形式的碳作为碳源,称为异养生物。   光合自养菌包括蓝细菌,它是已知的最古老的生物,可能在制造地球大气的氧气中起了重要作用。其他的光合细菌进行一些不制造氧气的过程。包括绿硫细菌,绿非硫细菌,紫硫细菌,紫非硫细菌和太阳杆菌。   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包括氮,硫,磷,维生素和金属元素,例如钠,钾,钙,镁,铁,锌和钴。   根据它们对氧气的反应,大部分细菌可以被分为以下三类:一些只能在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生长,称为需氧菌;另一些只能在没有氧气存在的情况下生长,称为厌氧菌;还有一些无论有氧无氧都能生长,称为兼性厌氧菌。细菌也能在人类认为是极端的环境中旺盛得生长,这类生物被称为极端微生物。一些细菌存在于温泉中,被称为嗜热细菌;另一些居住在高盐湖中,称为喜盐微生物;还有一些存在于酸性或碱性环境中,被称为嗜酸细菌和嗜碱细菌;另有一些存在于阿尔卑斯山冰川中,被称为嗜冷细菌。   运动   运动型细菌可以依靠鞭毛,细菌滑行或改变浮力来四处移动。另一类细菌,螺旋体,具有一些类似鞭毛的结构,称为轴丝,连接周质的两细胞膜。当他们移动时,身体呈现扭曲的螺旋型。螺旋菌则不具轴丝,但其具有鞭毛。   细菌鞭毛以不同方式排布。细菌一端可以有单独的极鞭毛,或者一丛鞭毛。周毛菌表面具有分散的鞭毛。   运动型细菌可以被特定刺激吸引或驱逐,这个行为称作趋性,例如,趋化性,趋光性,趋机械性。在一种特殊的细菌,粘细菌中,个体细菌互相吸引,聚集成团,形成子实体。   用途与危害   细菌对环境,人类和动物既有用处又有危害。一些细菌成为病原体,导致了破伤风、伤寒、肺炎、梅毒、霍乱和肺结核。在植物中,细菌导致叶斑病、火疫病和萎蔫。感染方式包括接触、空气传播、食物、水和带菌微生物。病原体可以用抗菌素处理,抗菌素分为杀菌型和抑菌型。   细菌通常与酵母菌及其他种类的真菌一起用于酦酵食物,例如在醋的传统制造过程中,就是利用空气中的醋酸菌(Acetobacter)使酒转变成醋。其他利用细菌制造的食品还有奶酪、泡菜、酱油、醋、酒、优格等。细菌也能够分泌多种抗生素,例如链霉素即是由链霉菌(Steptomyces)所分泌的。   细菌能降解多种有机化合物的能力也常被用来清除污染,称做生物复育(bioremediation )。举例来说,科学家利用嗜甲烷菌(methanotroph)来分解美国佐治亚州的三氯乙烯和四氯乙烯污染。   细菌也对人类活动有很大的影响。一方面,细菌是许多疾病的病原体,包括肺结核、淋病、炭疽病、梅毒、鼠疫、砂眼等疾病都是由细菌所引发。然而,人类也时常利用细菌,例如奶酪及优格的制作、部分抗生素的制造、废水的处理等,都与细菌有关。在生物科技领域中,细菌有也著广泛的运用。   [一]细菌发电   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人类的时代。说起细菌发电,可以追溯到1910年,英国植物学家利用铂作为电极放进大肠杆菌的培养液里,成功地制造出世界上第一个细菌电池。1984年,美国科学家设计出一种太空飞船使用的细菌电池,其电极的活性物质是宇航员的尿液和活细菌。不过,那时的细菌电池放电效率较低。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细菌发电才有了重大突破,英国化学家让细菌在电池组里分解分子,以释放电子向阳极运动产生电能。其方法是,在糖液中添加某些诸如染料之类的芳香族化合物作为稀释液,来提高生物系统输送电子的能力。在细菌发电期间,还要往电池里不断地充气,用以搅拌细菌培养液和氧化物质的混和物。据计算,利用这种细菌电池,每100克糖可获得1352930库仑的电能,其效率可达40%,远远高于现在使用的电池的效率,而且还有10%的潜力可挖掘。只要不断地往电池里添入糖就可获得2安培电流,且能持续数月之久。   利用细菌发电原理,还可以建立细菌发电站。在10米见方的立方体盛器里充满细菌培养液,就可建立一个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站,每小时的耗糖量为200千克,发电成本是高了一些,但这是一种不会污染环境的"绿色"电站,更何况技术发展后,完全可以用诸如锯末、秸秆、落叶等废弃的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   现在,各发达国家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美国设计出一种综合细菌电池,是由电池里的单细胞藻类首先利用太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日本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制糖浆中,让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而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由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英国则发明出一种以甲醇为电池液,以醇脱氢酶铂金为电极的细菌电池。   而且现在,各种不同的细菌电池相继问世。例如有一种综合细菌电池,先由电池里的单细胞藻类利用日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糖,然后再让细菌利用这些糖来发电。还有一种细菌电池则是将两种细菌放入电池的特制糖浆中,让一种细菌吞食糖浆产生醋酸和有机酸,再让另一种细菌将这些酸类转化成氢气,利用氢气进入磷酸燃料电池发电。   人们还惊奇地发现,细菌还具有捕捉太阳能并把它直接转化成电能的"特异功能"。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死海和大盐湖里找到一种嗜盐杆菌,它们含有一种紫色素,在把所接受的大约10%的阳光转化成化学物质时,即可产生电荷。科学家们利用它们制造出一个小型实验性太阳能细菌电池,结果证明是可以用嗜盐性细菌来发电的,用盐代替糖,其成本就大大降低了。由此可见,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不是遥远的设想,而是不久的现实。   [二]细菌益肠胃   身体大肠内的细菌靠分解小肠内部的废弃物生活。这些东西由于不可消化,人体系统拒绝处理它们。这些细菌自己装备有一系列的酶和新陈代谢的通道。这样,它们能够继续把遗留的有机化合物进行分解。它们中的大多数的工作都是分解植物中的碳水化合物。大肠内部大部分的细菌是厌氧性的细菌,意思就是它们在没有氧气的状态下生活。它们不是呼出和呼入氧气,而是通过把大分子的碳水化合物分解成为小的脂肪酸分子和二氧化碳来获得能量。这一过程称为“发酵”。   一些脂肪酸通过大肠的肠壁被重新吸收,这会给我们提供额外的能源。剩余的脂肪酸帮助细菌迅速生长。其速度之快可以使它们在每20分钟内繁殖一次。因为它们合成的一些维生素B和维生素K比它们需要的多,所以它们非常慷慨地把多余的维生素供应给它们这个群体中其他的生物,也提供给你——它们的宿主。尽管你不能自己生产这些维生素,但你可以依靠这些对你非常友好的细菌来源源不断供应给你。   科学家们刚刚开始明白这一集体中不同的细菌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它们同人这个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这是一个动态的系统,随着宿主在饮食结构和年龄上的变化,这一系统也做出相应的调整。你一出生就开始在体内汇集你所选择的细菌的种类。当你的饮食结构从母乳变为牛奶,又变成不同的固体食物时,你的体内又会有新的细菌来占据主导地位了。   积聚在大肠壁上的细菌是经历过艰难旅程后的幸存者。从口腔开始经过小肠,他们受到消化酶和强酸的袭击。那些在完成旅行后而安然无恙的细菌在到达时会遇到更多的障碍。要想生长,它们必须同已经住在那里的细菌争夺空间和营养。幸运的是,这些“友好的”细菌能够非常熟练地把自己粘贴到大肠壁上任何可利用的地方。这些友好的细菌中的一些可以产生酸和被称为“细菌素”的抗菌化合物。这些细菌素可以帮助抵御那些令人讨厌的细菌的侵袭。   那些友好的细菌能够控制更危险的细菌的数量,增加人们对“前生命期”食物的兴趣。这种食物含有培养菌,酸奶就是其中的一种。在你喝下一瓶酸奶的时候,检查一下标签,看一看哪种细菌将会成为你体内的下一批客人。   培养   常用的细菌培养基   配方一 牛肉膏琼脂培养基   牛肉膏0.3克 ,蛋白胨1.0克,氯化钠 0.5克,琼脂 1.5克,   水 1000毫升   在烧杯内加水100毫升,放入牛肉膏、蛋白胨和氯化钠,用蜡笔在烧杯外作上记号后,放在火上加热。待烧杯内各组分溶解后,加入琼脂,不断搅拌以免粘底。等琼脂完全溶解后补足失水,用10%盐酸或10%的氢氧化钠调整pH值到7.2~7.6,分装在各个试管里,加棉花塞,用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   配方二 马铃薯培养基   取新鲜牛心(除去脂肪和血管)250克,用刀细细剁成肉末后,加入500毫升蒸馏水和5克蛋白胨。在烧杯上做好记号,煮沸,转用文火炖2小时。过滤,滤出的肉末干燥处理,滤液pH值调到7.5左右。每支试管内加入10毫升肉汤和少量碎末状的干牛心,灭菌,备用。   配方三 根瘤菌培养基   葡萄糖 10克 磷酸氢二钾 0.5克   碳酸钙 3克 硫酸镁 0.2克   酵母粉 0.4克 琼脂 20克   水 1000毫升 1%结晶紫溶液 1毫升   先把琼脂加水煮沸溶解,然后分别加入其他组分,搅拌使溶解后,分装,灭菌,备用
2023-01-01 03:50:021

细菌有几纳米?

细菌(Bacteria)是生物的主要类群之一.它们多数只能在显微镜下看到,一般是单细胞,细胞结构简单,缺乏细胞核、细胞骨架以及细胞器,比如线粒体和叶绿体.由于这些特征,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原核生物的另一类是古菌(Archaea).或者本类群称作真细菌(Eubacteria),而另一类为古细菌(Archaebacteria)).与原核生物相反,具有更复杂细胞结构的生物被称为真核生物(Eukaryota 或 Eukarya). 细菌是所有生物中数量最多的.它们广泛分布于土壤和水中,或者与其它生物共生.很多病原体是细菌.细菌非常小,通常大小只有0.5到5.0微米,尽管有一些直径可达0.75毫米(硫珠菌(Thiomargarita)).细菌通常像植物和真菌一样,具有细胞壁,但其组成不同,为肽聚糖.很多细菌利用鞭毛运动,其结构也与其它生物不同. 付:单个古菌细胞直径在0.1到15微米之间,有一些种类形成细胞团簇或者纤维,长度可达200微米.它们可有各种形状,如球形、杆形、螺旋形、叶状或方形.它们具有多种代谢类型.值得注意的是,盐杆菌可以利用光能制造ATP,尽管古菌不能像其他利用光能的生物一样利用电子链传导实现光合作用.
2023-01-01 03:50:081

细菌的英文,细菌的翻译,怎么用英语翻译细菌,细菌用

bacteria
2023-01-01 03:5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