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retro-aldol

2023-06-17 02:05:56
共2条回复
左迁

逆羟醛缩合反应,或者叫羟醛缩合逆反应。

snjk

加装醛

相关推荐

aldol缩合反应是什么?

Aldol缩合反应亦称作羟醛缩合反应,是指一个烯醇离子和羰基化合物缩合而形成一个β-羟基羰基化合物,有时又接着脱水给出一个共轭烯酮的反应。一个简单的实例是一个烯醇化合物对一个醛(Aldehyde)加成而给出一个醇(Alcohol),所以称为Aldol缩合反应。反应机理羟醛缩合从机理上讲,是碳负离子对羰基碳的亲核加成。醛或酮分子中的羰基结构使α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具有较大的活性,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羰基氧原子质子化,增强了羰基的诱导作用促进α氢解离生成烯醇。酸催化的反应机理: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α碳原子失去氢原子形成碳负离子共振杂化物,达到平衡后生成烯醇盐。碱催化的反应机理:烯醇盐紧接着与另一分子醛或酮的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形成新的碳碳单键,得到β羟基醛或酮。由于α氢原子比较活泼,含有α氢原子的β羟基醛或酮容易失去一分子水形成具有更加稳定共轭双键结构的α,β不饱和醛或酮。
2023-06-16 20:26:361

Aldol反应的介绍

Aldol反应(Aldol Reaction)即羟醛缩合/醇醛缩合反应。具有α-H的醛,在碱催化下生成碳负离子,然后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对醛酮进行亲核加成,生成β-羟基醛,β-羟基醛受热脱水成不饱和醛。在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α-氢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这个反应叫做羟醛缩合或醇醛缩合。通过醇醛缩合,可以在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碳键,并增长碳链。分子间的羟醛缩合经常被用来合成一些β-羟基化合物,如1,3-丙二醇、l,3-丁二醇和新戊二醇等。其可作为进一步生产香料、药物等多聚物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等高聚物的单体;缩合脱水产物α,β-不饱和醛氧化得到相应的可广泛用作精细化工生产原料的羧酸,如2,2-二羟甲基丙酸可用作水性氨脂扩链剂以及制备聚酯、光敏树脂和液晶,2-甲基-2-戊烯酸是具有水果香味的食用香料,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和其它日化香精产业;此外,α,β-不饱和醛完全氢化时得到饱和伯醛,可用作溶剂或制造洗涤剂、增塑剂。
2023-06-16 20:26:511

aldol缩合反应

aldol缩合反应如下:羟醛缩合反应是指醛、酮、羧酸、酯等活性α含有氢原子化合物,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羰基化合物进行亲核加成,得到α-羟基醛或酸。醛、酮、羧酸、酯等α在具有氢原子化合物中,由于羰基的吸电子诱导作用以及碳氧双键和α碳上碳氢σ键之间的σ-π超共轭效应,使得α碳上氢上的电子云密度较低,具有较强的酸性和活性。羟醛缩合反应既可以在酸催化下反应,也可以在碱催化下反应。在酸催化下,羰基转变成烯醇式,然后烯醇对质子化的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得到质子化β-羟基化合物。由于α氢同时受到两个官能团的影响,其化学性质是活性的,α、β-不饱和醛、酮或酯可以通过质子转移和消除获得。在碱性催化剂存在下,首先生成烯醇阴离子,然后发生烯醇阴离子与羰基的亲核加成,加成产物从溶剂中取出质子生成β-羟基化合物。羟醛缩合反应可分为自身缩合和交叉缩合。自身缩合可以是分子间的,也可以是分子内的。醛之间的自缩合平衡常数很大,因此反应可以顺利进行,反应条件温和,因此可以用于合成特定的醛。酮分子之间的自缩合平衡常数非常小,因此有必要采用特殊的方法将反应推向正确的方向,例如添加催化剂、强碱环境或使用索氏提取器分离产物。一般来说,这类反应的产率低,应用也不多。
2023-06-16 20:27:041

立体化学dr什么意思?aldol 是什么反应

dr是diasteromeric excess,就是非手性异构体过量,是多的异构体减去少的异构体的量然后除以总量。aldol是aldhyde和alcohol两个词的缩写拼出来的,就是羟醛缩合反应。
2023-06-16 20:27:411

什么是aldol反应

请选择我为正确答案
2023-06-16 20:27:504

Aldol反应的常用的催化剂

常用的酸性催化剂有(VO)2P2O7、α-VOPO4、铌酸和MFI沸石等。在酸性催化剂的阳离子活性中心醛羰基活化形成烯醇正碳离子从而发生缩合反应。羟醛缩合反应中经常采用的碱性催化剂,其包括碱性化合物(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氢盐、碳酸盐和羧酸盐)、有机胺类化合物以及阴离子交换树脂等。羟醛缩合反应所选用的碱性催化剂,可以是弱碱(如碳酸钠、碳酸氢钠、醋酸钠),也可以是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化钠、醇钠等)。前者一般用于活性较大的醛之间的缩合,产物多为β 羟基化合物;后者则用于活性较小、空间位阻大的醛或酮之间的缩合,且反应多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进行。酸碱催化剂同时具有酸性碱性活性中心,如一些二元氧化物或者水滑石等,适用于气相羟醛缩合反应,也可用于液相羟醛缩合反应,近年来随着其相关研究的发展,酸 碱催化剂在羟醛缩合反应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Ai在用各种氧化物催化气相羟醛缩合反应的研究过程中,发现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是由催化剂的酸碱平衡所决定的,认为羟醛缩合反应主要是由碱性活性中心催化的,同时需要有酸性活性中心促进缩合反应的进行。但是如果催化剂中所含酸性氧化物比例过高,会降低催化剂的碱性,导致催化剂失活,如何合理选择酸碱活性中心的数目比例是应用两性催化剂的关键。 一)脱毒剂(Purification agent)  1.活性炭脱硫剂(Active carbon desulfurizer)  2.加氢转化脱硫催化剂(Hydrodesulfurization Catalyst )  3.氧化锌脱硫剂(Zinc oxide sulfur absorbent )  4.脱氯剂(Dechlorinate agent )  5.转化吸收脱硫剂(Converted-absoubed desulfurizer )  a.氧化铁脱硫剂(Iron ozide desulfurizer)  b.铁锰脱硫剂(Iron -Nanganese oxide desulfurizer)  c.羰基硫水解催化剂(Carbonyl Sulfide hydrolysis )  6.脱氧剂(Deoxidezer )  7.脱砷剂(Hydrodearsenic Catalyst)  二)转化催化剂(Reforming Catalyst)  1.天然气一段转化催化剂(Nature gas primary reforming catalyst)  2.二段转化催化剂(Secondary reforming catalyst)  3.炼厂气转化催化剂(Refinery gas steam reforming catalyst)  4.轻油转化催化剂(Naphtha steam reforming catalyst)  三)变换催化剂(CO shift catalyst)  1.中温变换催化剂(High temperature CO shift catalyst)  2.低温变换催化剂(Low temperature CO shift catalyst)  3.宽温耐硫变换催化剂(Sulfur tolerant shift catalyst )  四)甲烷化催化剂(Methanation catalyst)  1.甲烷化催化剂(Methanation Catalyst)  2.城市煤气甲烷化催化剂(Town gas methanation Catalyst)  五)氨合成催化剂(Ammonia synthesis Catayst)  1.氨合成催化剂(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  2.低温氨合成催化剂(Low temperatuer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  3.氨分解催化剂(Ammonia decomposition catalyst)  六)甲醇催化剂(Methanol Catalyst)  1.高压甲醇合成催化剂(High pressure methanol synthesiscatalyst)  2.联醇催化剂(Combined methanol synthesis catalyst)  3.低压甲醇合成催化剂(Low pressure methanol synthesis catalyst)  4.燃料甲醇合成催化剂(Fuel methanol synthesis catalyst)  5.低碳混合醇合成催化剂(mixture of lower alcohols synthesiscatalyst)七)制酸催化剂(Acid manufacture catalyst)  1.硫酸生产用钒催化剂(Vanudium catalyst for manufacture of sulfuric acid )  2.硝酸生产用铂网催化剂(Platinum ganze catalyst for manufacture  3.非铂氨氧化催化剂(Non-platinum catalyst for ammonia oxidation)  4.铂捕集网(platinum catch gamze )  5.硝酸尾气处理催化剂(Treated catalyst for tail gas from nitric acid plant)
2023-06-16 20:27:591

Aldol反应的羟醛缩合反应的分类

羟醛缩合反应可分为自身缩合和交叉缩合。自身缩合可以是分子间的,也可以是分子内的。醛分子间的自身缩合平衡常数较大,故反应可顺利进行,反应条件也较温和,故可用于合成特定的醛。酮分子间的自身缩合平衡常数很小,故需要采用特殊的方法是反应向右推动,如加入催化剂、强碱环境,或是用索氏提取器分离产物。一般来说,此类反应的产率较低,应用不多。当分子内既有羰基又有烯醇负离子时,可发生分子内的羟醛缩合反应,得到关环产物。特别是合成五、六元环时,反应顺利,产率较高。该反应被广泛用于制备α,β-不饱和环酮。有机合成中应用最多的是交叉羟醛缩合,即利用两个不同的醛或酮进行混合羟醛缩合反应,可得到α,β-不饱和醛酮。如果两反应物都有活泼的α氢,将得到四种混合产物,若产物难以分离,这就没有多大的利用价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般是使其中一种不含有活泼的α氢。另外当发生的是不对称的羟醛缩合反应时,一般有两种反应进行定向缩合。一种是将底物酮转变成烯醇的形式进行反烯醇负离子应,如Mukaiyama反应,即三甲基氯硅烷与烯醇形成硅醚,把烯醇的双键固定,分离后再与醛或酮反应。或者用LDA将不对称酮大部分转变成动力学控制的烯醇负离子,再用三甲基氯硅烷分离。另一种是有机小分子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催化剂的选择至关重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大大提高反应的选择性。对于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根据其所具有的酸碱活性中心,可分为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酸碱催化剂。除了醛酮外,其他含有活泼α氢的化合物也能形成碳负离子,从而与醛酮的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如:Perkin反应,即在碱性催化剂的作用下,芳香醛与酸酐在相应的羧酸钠(钾)盐存在下生成α,β-不饱和芳香酸。如:Knoevenagel反应和Darzen反应。
2023-06-16 20:28:141

甲醛丙醛稀碱溶液反应得主要产物

会发生羟醛缩合反应(也称aldol反应) ,这反应在实际工业应用中,只会采取两种同样的醛类进行反应,否则副产物多且难分离。但强行回答甲醛和丙醛在稀碱溶液反应的主要产物,那就是 CH3-C(CH2OH)2-CHO ,甲醛过量下再继而生成 CH3-C(CH2OH)3
2023-06-16 20:28:281

aldol缩合反应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羟醛缩合反应是指含有活性α氢原子的化合物如醛、酮、羧酸和酯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得到α-羟基醛或酸。有α氢原子的化合物如醛、酮、羧酸和酯分子中,由于羰基的吸电子诱导作用以及碳氧双键和α碳上碳氢σ键之间的σ-π超共轭效应,使得α碳上氢上的电子云密度较低,具有较强的酸性和活性。
2023-06-16 20:28:481

有机化学 这个反应物的活泼亚甲基在哪里啊?能写下是怎么反应步骤吗?

第一步,在醇钠的作用下,烯醇化(图中为了简单化,用碳负离子表示)。第二步,与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发生Michael加成产物。第三步,Michael加成产物再发生aldol反应。理论上,aldol反应可以发生在羰基的两边亚甲基的α-H上,一个是形成四元环、另一个形成六元环,从环的稳定性、张力等考虑(实际如此),其选择性只能发生在形成六元环的α-H上。中和后纯化可得产物。最后一步反应实际上是加成消除机理。
2023-06-16 20:28:571

有机化学中retro-aldol是什么意思?

aldolreaction醇醛缩合反应;retroaldolreaction反醇醛缩合反应
2023-06-16 20:29:112

请问同样是对醛酮的亲核加成,为什么有的羰基最后还是羰基,有的却变为羟基?到底哪些变羰基哪些变羟基?

有,也没有这个反应叫aldol reaction比较经典的是苯甲醛和丙酮,生成这种反应的机理是:羰基旁的碳上的氢是酸性的,在强碱情况下会脱,形成烯醇, 然后烯醇作亲核进攻另一个羰基。在上面的反应里,苯甲醛没有酸性的氢可以,所以它只能被进攻,被进攻的形成羟基,进攻的还是羧基,但是羟基在没有手性催化剂的情况下r比s1:1在两个不对称且不相同的两个酮作aldol反应,不看立体的话有四种不同产物,看立体的话就有有八种这种反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被控制,但不是很好,有很多化学家在研究反应中羟基的手性,这就是一个大课题了,更不要说其他的了
2023-06-16 20:29:191

αβ不饱和酮和环己酮反应

环己酮和甲基烯基酮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后再进行分子内aldol缩合反应给出六元环的α,β-不饱和酮这种反应被称为Robinson增环反应(罗宾森增环反应),这是一种重要的构筑六元环的反应,由著名化学家罗伯特·罗宾森发明,在萜类化合物的人工合成中有很重要的意义。从现代有机合成的观点来看,Robinson增环反应实际上是一种串联反应,它是由一个Michael加成反应和分子内Aldol缩合反应串联而成。
2023-06-16 20:29:321

【求助】羟醛缩合反应一般用什么作催化剂

在稀酸或稀碱催化下(通常为稀碱),一分子醛(或酮)的α-氢原子加到另一分子醛(或酮)的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上,生成α-羟基醛(或酮),这个增长碳链的反应称为Aldol缩合反应。碱:弱碱(如Na3PO4、NaOAc、Na2CO3、K2CO3、NaHCO3),强碱(如NaOH、KOH、NaOEt、NaH、NaNH2)
2023-06-16 20:29:411

丙醛与HCN反应得到什么有什么作用?

丙醛和氢氰酸,丙醛分子中有醛基另一端是乙基,醛基中羰基是碳氢双键,一个δ键一个π键,可以起加成反应CH₃CH₂CHO+HCN=CH₃CH₂CH(OH)CN
2023-06-16 20:29:502

醇醛缩合的简介

具有α-H的醛,在稀碱催化下生成碳负离子,然后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对醛酮进行亲核加成,生成β-羟基醛,β-羟基醛受热脱水成不饱和醛。在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α-氢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这个反应叫做羟醛缩合或醇醛缩合(aldol condensation)。通过醇醛缩合,可以在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碳键,并增长碳链。
2023-06-16 20:29:591

醛醛缩合反应是怎样的

CH3CH2OH+CH3CHO=CH3CH2OCH(CH3)(OH) 加成反应
2023-06-16 20:30:153

醛醛缩合反应是怎样的

拜托,醛和醛的缩合反应撤到乙醇上干嘛。乙醇可以和乙醛反应生成半缩醛和缩醛,但是那个不叫醛醛缩合醛和醛的缩合反应又称Aldol缩合,是在碱性条件下乙醛被拔除α-H,生成烯醇负离子然后对另外一份子醛的羰基进行亲核进攻。简单的示意图给你看一下,进一步的机理如果想知道可以M我乙醛双分子缩合生成3-羟基丁醛
2023-06-16 20:30:371

羟醛缩合反应原理是什么?

在酸催化条件下,反应机理的起始步骤是羰基在酸-催化下异构化为烯醇。酸还通过质子化活化另一分子羰基,使其具有高度亲电性。烯醇在α-碳原子上具亲核性,能进攻质子化的羰基化合物,而后去质子化形成羟醛。通常最后还会继续脱水得到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若催化剂是温和的碱,如氢氧根离子或醇负离子,则羟醛反应可通过形成共振-稳定的烯醇负离子而亲核进攻另一分子羰基化合物。其产物为羟醛产物的醇盐,而后自身脱水得到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2023-06-16 20:30:593

【求助】羟醛缩合反应一般用什么作催化剂

在稀酸或稀碱催化下(通常为稀碱),一分子醛(或酮)的α-氢原子加到另一分子醛(或酮)的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上,生成α-羟基醛(或酮),这个增长碳链的反应称为Aldol缩合反应。碱:弱碱(如Na3PO4、NaOAc、Na2CO3、K2CO3、NaHCO3),强碱(如NaOH、KOH、NaOEt、NaH、NaNH2)
2023-06-16 20:31:331

苯甲醛和乙醛反应怎样断键?

C6H5-CHO+CH3CHO=C6H5-CH=CHCHO+H2O
2023-06-16 20:31:435

丙醛与稀氢氧化钠水溶液作用将生成什么

生成缩醛
2023-06-16 20:33:012

醛醛加成 谁能讲讲断的是什么键.反应机理?

就是aldol缩合,一分子醛烯醇化,在酸催化成烯醇,在碱催化成烯醇负离子,进攻另一分子醛羰基,短一个π键,成一个sigma键.
2023-06-16 20:33:101

肉桂醛能发生缩聚反应么

不会发生Aldol缩合反应,因为Aldol缩合要求醛必须含有α-H,这个α-H必须是sp3杂化的碳上的氢。肉桂醛的α-H是在双键碳上的,所以无法被碱拔除。所以一般不能发生Aldol缩合但是醛基可以发生的其他缩合反应,肉桂醛都可以发生。比如和锌试剂发生Reformasky反应。或者和格氏试剂发生缩合同时肉桂醛是一个α-β不饱和醛,可以发生Michael加成反应
2023-06-16 20:33:171

l脯氨酸催化下对硝基苯甲醛与丙酮的产物

脯氨酸催化下,对硝基苯甲醛和丙酮发生aldol缩合反应,生成具有光学活性的β-羟基酮产物,并通过谱学方法和比旋光度的测定进行表征
2023-06-16 20:33:252

丙酮在邻苯二甲酸的存在下,是否发生脱水缩合反应?

分类: 理工学科 问题描述: 若反应,是微弱还是其它 ? 解析: 丙酮在酸性以及碱性环境下都可能发生自身缩合。因此可能会丙酮在邻苯二甲酸的存在下发生Aldol缩合反应,但是反应程度比较微弱,生成物少。
2023-06-16 20:33:321

彭以元的科研成果

获得三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一个国际合作项目资助。共完成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如下:Ⅰ.已完成的省科委下达的技术重点项目1. 2004 年负责完成江西省重点攻关项目:织物整理剂——有机氟硅乳液的研制2. 1998-2000年负责完成江西省重点攻关项目: KBM802及巯基改性硅油的研制3. 1996 –1997年负责完成江西省重点项目: 硅偶联剂KBM602、KBM603的合成4. 1995~1996年负责完成省计委扶贫项目:黄麻纤维板材及其制品的研制5. 1993~1994年负责完成江西省一级重点项目:氨基改性硅油的研制6. 1992~1993年参与并完成两项新药物中间体的研制:脒基硫脲和1,3-二氯丙酮的小试研制和工业化中试生产7. 1990~1991年参与完成江西省重点攻关项目:高温硫化硅橡胶的研制,该项目获江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Ⅱ.已完成的基础研究项目1. 2008年完NIH(国家卫生局)开放基金项目:脑蛋白凝聚机理、诊断及其成像剂研究2. 2007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绿色溶剂中氨基酸及多肽催化不对称直接催化aldol类反应3. 2004年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水相及胶束中氨基酸及多肽直接催化aldol类反应4. 2004年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水相中氨基酸催化aldol 反应研究5. 2001~2003负责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机硅树脂支持的合成反应6. 1997~1998年负责完成江西省青年基金项目:新型氮氧自由基的结构与性能研究。Ⅲ.正在负责的在研项目1.负责江西省重点工业攻关项目:有机硅氟攻性材料的研制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神经退化疾病中的α-synuclein淀粉蛋白质小分子探针的研究3.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α-synuclein淀粉蛋白质小分子探针合成4.9省教委教改课题: 础化学实验一体化课程改革及教材建设研究项目资助通知;
2023-06-16 20:34:181

苯甲醛和丙醛在稀NaOH反应产物

发生的羟醛综合反应,生成:C6H5-C=CH(CH3)CHO。不可能发生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因为丙醛的α碳位上有氢,只有没有氢的如苯甲醛,才可以发生歧化反应,反应如果加热,则羟基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醛。丙醛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两分子发生Aldol缩合反应(羟醛缩合),氢氧化钠本身不参加反应,是提供碱性环境,便于丙醛醛基临位上的氢(即α-H)脱去。反应生成β-羟基酮。扩展资料: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接触。在氮气中操作处置。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苯甲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丙醛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氢氧化钠
2023-06-16 20:34:491

用于手性催化的有机小分子有哪些?

分类: 教育/科学 >> 科学技术 解析: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a.脯氨酸及其类似物 b.金鸡纳-生物碱 c.肽及其类似化合物d.多原子中心Lewis碱 e.其他有机小分子 1912年,生物碱催化羟氰合成(Bredig),得到中等的对映选择性 1960s,生物碱催化羟氰合成(Pracejus),对映选择性得到很大提高 1970s ,脯氨酸催化分子内aldol 反应(Hajos 和 Wiechert) 2000,脯氨酸催化分子间直接Aldol反应 96% 以上的对映选择性(List) 2000- Asymmetric anocatalysis 得到迅猛发展 引 言 Asymmetric anocatalysis 催化作用机理 共价键合 a. 亲核作用 b. 亲电作用 2. 非共价作用 相转移形式 a. 生物碱类 b. C2-对称相转移催化剂 手性孔穴 a. 环糊精和杯芳烃 b. 分子印模 引 言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脯 氨 酸 及 其 类 似 物(I) 脯 氨 酸 及 其 类 似 物(II)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脯氨酸催化Aldol 反应(I) A. Northrup, D.W. C. MacMillan, J.Am.Chem.Soc.2002, 124, 6798 – 6799.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脯氨酸催化Aldol 反应(II) A. CWrdova, W. Notz, C. F. Barbas III, Chem.Commun.2002, 3024 – 3025.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脯氨酸催化Aldol 反应(III) A. Bogevig, N. Kumaragurubaran, K. A. Jensen, Chem.Commun.2002, 620 – 621. 脯氨酸催化Mannich 反应(I) W. Zhuang, S. Saaby, K. A. Jensen, Angew.Chem.Int.Ed. 2004, 43, 4476 – 4478.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脯氨酸催化Mannich 反应(II) B. List, P. Pojarliev, W. T. Biller, H. J. Martin, J.Am.Chem.Soc.2002,124, 827 – 833.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脯氨酸催化 -Amination 反应 P. Merino, T. Tejero, Angew.Chem.Int.Ed.2004, 43, 2995 – 2997.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脯氨酸参与催化的烯胺反应机理 合适的pKa 有B酸中心 TS中形成氢键 脯氨酸类似物催化Aldol 反应 A. CWrdova, C. F. Barbas III, Tetrahedron Lett.2002, 43, 7749 –7752.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脯氨酸类似物催化Michael-Aldol反应 N. Halland, P. S. Aburel, K. A. Jensen, Angew.Chem.Int.Ed.2004, 43, 1272 – 1277.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脯氨酸类似物催化1,4-Addition反应 S. P. Brown, N. C. Goodwin, D. W. C. MacMillan, J.Am.Chem.Soc.2003, 125, 1192 – 1194.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N. A. Paras, D.W. CMacMillan, J.Am.Chem.Soc.2002, 124, 7894 – 7895. . 脯氨酸类似物催化烯丙基取代反应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脯氨酸类似物催化Michael加成反应 N. Halland, P. S. Aburel, K. A. Jensen, Angew.Chem.Int.Ed. 2003, 42, 661 – 665.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脯氨酸类似物催化环氧化反应 V. K. Aggarwal, C. Lopin, F. Sandrinelli, J.Am.Chem.Soc.2003, 125, 7596 – 7601.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金鸡纳-生物碱催化Aldol反应 G. S. Cortez, R. L. Tennyson, D. Romo, J.Am.Chem.Soc. 2001, 123, 7945 – 7946.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金鸡纳-生物碱催化质子化反应 L. M.-A. Rogers, J. Rouden, L. Lete, M.-C. Lasne, Tetrahedron Lett.2003, 44, 3047 – 3050.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金鸡纳-生物碱催化酮的三氟甲烷化反应 S. Caron, Nga M. Do, P. Arpin, A. LarivTe, Synthesis 2003, 1693 – 1698.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A. Armstrong, J. N. Scutt, Org. Lett.2003, 5, 2331 – 2334. 金鸡纳-生物碱催化烯丙基取代反应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肽催化Aldol反应 H. J. Martin, B. List, Synlett 2003, 1901 – 1902.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肽-脯氨酸催化Baylis-Hillman反应 J. E. Imbriglio, M. M. Va *** inder, S. J. Miller, Org.Lett.2003, 5, 3741 – 3743.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肽催化动力学拆分 N. Papaioannou, C. A. Evans, J. T. Blank, S. J. Miller, Org.Lett.2001, 3, 2879 – 2882.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肽催化1,4-Addition反应 T. E. Horstmann, D. J. Guerin, S. J. Miller, Angew.Chem.Int.Ed.2000, 39, 3635 – 3638.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A. G.Wenzel, M. P. Lalonde, E. N. Jacobsen, Synlett 2003, 1919 – 1922. 肽类似物催化Strecker反应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手性磷酰胺催化烯炳基取代反应 S. E. Denmark, J. Fu, J.Am.Chem.Soc.2001, 123, 9488 – 9489.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手性吡啶N- Oxides催化烯炳基取代反应 A. V. Malkov,M. Orsini,D. Pernazza, K.W. Muir, V. Langer, P. Meghani, P. Kocovsky , Org. Lett.2002, 4, 1047 – 1049.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手性硫化物催化烯炳基取代反应 S. Kobayashi, C. Ogawa, H. Konishi, M. Sugiura, J.Am.Chem.Soc. 2003, 125, 6610 – 6611.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其 他 有 机 小 分 子 叶立德,内鎓盐:环氧化反应,氮杂丙烷反应,环丙烷反应 卡宾:Benzoin 缩合,Stetter 反应; 手性氧化物:环氧化反应 手性Brosted酸:aza-Henry 反应,Diels-Alder 反应; N-螺联芳衍生物:烯丙基取代反应,Michael加成,酯化反应 等等…… 有机小分子催化不对称有机合成 Asymmetric anocatalysis 已经引起科学界和工业界的极大兴趣 权威杂志连续评述 DSM公司已将此用于手性药物合成 展 望 Seminar II 但是,人们对asymmetric anocatalysis的认识刚刚开始 反应底物的普适性; 100% 的选择性,100% 的活性; 更多地进入金属有机催化的领域(氢化反应); 多相化及其相关理论; 设计更大更复杂的有机分子,发现新反应和理论. 相关领域和自动,高通量筛选技术以及计算机化学的发展为这领域注入无穷的生机.
2023-06-16 20:35:121

有机化学合成过程

第一个反应,第一步是aldol反应;第二步是Grignard试剂共轭加成(混合物,1,4-加成为主)。第二个反应,如果一定要小于三个碳,第一步用乙酰氯,不用乙酐;第二步先制备Horner–Wadsworth–Emmons试剂(甲醇+三氯化磷+氯(溴)乙酸乙酯),发生Horner–Wadsworth–Emmons反应后,再催化氢化。
2023-06-16 20:35:201

2羟基查尔酮制备反应的机理

查尔酮的合成之欧阳法创编具有C=C-C=O 结构的查耳酮化合物,和两端的 苯环形成一个大的 π键。当受到光波的照射后,电子 在一定方向上发生移动,产生超极化效应;此时的 π 2021.03.09 2021.03.09 欧阳法创编 电子趋于离域,往往表现出较大的非线性......查尔酮的合成具有C=C-C=O 结构的查耳酮化合物,和两端的苯环形成一个大的π键。当受到光 波的照射后,电子在一定方向上发生移动,产生超极化效应;此时的π电子趋于离域, 往往表现出较大的非线性光学效应。因而,这一类的化合物在非线性光学材料......查尔酮的合成剖析2006年蒋新宇[23]等报道了以聚乙二醇(PEG)为相转移催化剂进行了苯甲醛与 苯乙酮的克莱森·施密特缩合反应,在较优化的合成条件下,查耳酮产率可达80%。 1.4 绿色合成 2006年段宏昌[24]等报道了以苯甲醛衍生物和苯乙酮为原料,弱碱碳......查尔酮的制备与研究除此 之外,查尔酮还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以用于香料和药物等精细化学 品的合成。所以,查尔酮在多个领域都有自己的重要作用,查尔酮的研究与开发 已经成为了必然。 查尔酮别名又叫做查耳酮、1,3-二苯基丙烯酮,苯乙烯基苯基......开题报告查尔酮合成Sebti等[15]报道苯甲醛与苯乙酮在甲醇中,以锻制的硝酸钠或者硝酸锂 于室温催化反应 16—48h,缩合得到相应的反式查尔酮,收率 70%—98%。芳环 有推电子基时,反应减慢。 金属盐催化合成法制备简单,提纯方便,且可反复使用,缺点是......查尔酮类化合物制备方法的探究毕业论文查尔酮是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其化学结构为1,3-二苯基丙烯酮,它是一种存在 于甘草、红花等药用植物中的天然化合物。因此具有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活性、抗寄生虫 病、抗病毒等,是一类研究价值很高的化合物,所以其制备方法备受关注。...药物合成(2021整理)为什么? 实验二 查耳酮的制备 一、目的要求 了解 Aldol 缩合反响的机理、特点及反响条件。 二、实验原理 CHO + COCH3 NaOH -H2O H C C CO H 三、原料规格及配比 苯甲醛:Benzaldehyde,[100-52-7],C7H6O,FW ,mp -26o,bp......羟醛缩合合成查尔酮2007 年董秋静等发表了以苯甲醛和苯乙酮衍生物为原料, 在氢氧化钠乙 醇水溶液中, 室温下制备了一系列的查尔酮衍生物的论文。方法简单, 操作容易, 后处理方便, 收率在 60% ~ 90%之间, 特别适合于羟基查尔酮的合成。 研磨法 5......
2023-06-16 20:35:281

求助糠醛加氢催化制糠醇催化剂的催化原理

ML28-1 杯芳烃化合物合及其氟化反应相转移催化作用ML28-2 高效液相色谱离硝基甲苯同异构体ML28-3 甲烷部氧化反应密度泛函研究ML28-4 硝基吡啶衍物结构及其光化研究ML28-5 酰胺衍PO配体参与Suzuki偶联反应及其机合应用ML28-6 磺酰亚胺新型加反应研究ML28-7 纯水相Reformatsky反应研究ML28-8 合邻位氨基醇化合物绿色新反应ML28-9 恶二唑类双偶氮化合物合与光电性能研究ML28-10 CO气相催化偶联制草酸二乙酯宏观力研究ML28-11 三芳胺类空穴传输材料及其间体合研究ML28-12 光敏磷脂探针合、表征光化性质研究ML28-13 脱氢丙氨酸衍物合及其Michael加反应研究ML28-14 5-(4-硝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亲核反应研究ML28-15 醇烯合异丙醚研究ML28-16 手性螺硼酸酯催化前手性亚胺称硼烷原反应研究ML28-17 甾类及相关化合物结构与物性关系研究ML28-18 金属酞菁衍物合与其非线性光性能研究ML28-19 新型手性氨基烷基酚合及其称诱导ML28-20 水滑石类化合物催化尿素醇解合机碳酸酯研究ML28-21 膜催化氧化丁烷制顺酐ML28-22 甲醇选择性催化氧化制早酸甲酯催化剂研制与反应机理研究ML28-23 甲酸甲酯水解制甲酸及其力研究ML28-24 催化甲苯与甲醇侧链烷基化反应制取苯乙烯乙苯研究ML28-25 烯胺与芳基重氮乙酸酯新反应研究 ML28-26 核酸、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及毛细管电泳电化发光应用ML28-27 H-磷酸酯合苄基膦酸肽衍物应用ML28-28 微波辐射三价锰离促进2-取代苯并噻唑合研究ML28-29 铜酞菁—苝二酰亚胺体系光电转换特性研究ML28-30 新型膦配体合及烯烃氢甲酰化反应研究ML28-31 肼与羰基化合物反应及其机理研究ML28-32 离液体条件杂环化合物合研究ML28-33 超声波辐射、离液体及溶剂合技术机化反应应用研究ML28-34 机含氮催化剂设计、合及称反应应用ML28-35 金属参与称机化反应研究ML28-36 黄酮及噻唑类衍物合研究ML28-37 钐试剂产卡宾新及其机合应用ML28-38 琥珀酸酯类内给电体化合物合与性能研究ML28-39 3-甲基-4-芳基-5-(2-吡啶基)-124-三唑铜(II)配合物合、晶体结构及表征ML28-40 直接合二甲基二氯硅烷实验研究ML28-41 性条件傅氏烷基化反应初步探索IIβ-溴代醚新合初步探索ML28-42 几种氧化苦参jian类似物合ML28-43 环丙烷环丙烯类化合物合研究ML28-44 基于甜菜碱超设计与研究ML28-45 新型C2轴称缩醛化合物合研究ML28-46 环状酰亚胺光化性质研究及消毒剂溴氯甘脲制备ML28-47 蛋白质吸附力模拟ML28-48 富硫功能化合物设计与合ML28-49 ABEEM-σπ模型Diels-Alder反应应用ML28-50 快速确定丙氨酸-α-肽构象稳定性新ML28-51 SmI2催化合含氮杂环化合物研究及负载化稀土催化剂探索ML28-52 新型金属卟啉化合物合及用作NO供体研究ML28-53 磁性微球载体合及其酶固定化研究ML28-54 甾体—核苷缀合物合及其性质研究ML28-55 非键作用库仑模型预测甘氨酸-α-肽构象稳定性ML28-56 酸基机-机杂化材料合结构表征ML28-57 5-芳基-2-呋喃甲醛-N-芳氧乙酰腙类化合物合、表征及物性研究ML28-58 氟喹诺酮类化合物合、表征及其物性研究ML28-59 手性机催化剂催化Baylis-Hillman反应直接称Aldol反应ML28-60 核铁配合物通水解途径识别蛋白质a螺旋ML28-61 种简洁获取结构参数及应用ML28-62 水杨酸甲酯与硝酸钇反应性研究及其应用ML28-63 脯氨酸及其衍物催化丙酮与醛称直接羟醛缩合反应量化研究ML28-64 新型荧光材料合及其发光性能研究ML28-65 枸橼酸西非间体1-甲基-3-丙基-4-硝基吡唑-5-羧酸合研究ML28-66 具物性含硅混合二烃基锡化合物研究ML28-67 直接合三乙氧基硅烷研究ML28-68 具物性含硅混合三烃基锡化合物研究ML28-69 氧钒机配合物合及其水机污染物氧化降解催化性能研究ML28-70 查耳酮化合物合与晶体化研究ML28-71 二唑衍物合研究ML28-72 2-噻吩甲酸-2,2"-联吡啶二元、三元稀土配合物合、表征及光致发光ML28-73 3",5"-二硫代脱氧核苷合及其聚合性质研究ML28-74 β-烷硫基丁醇丁硫醇类化合物及其衍物合研究ML28-75 新型功能性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合与研究ML28-76 5-取代吲哚衍物结构性能量化研究ML28-77 新型水溶性手性胺膦配体合芳香酮称转移氢化应用ML28-78 豆离蛋白接枝改性及其溶液行研究ML28-79 N-(4-乙烯基苄基)-1-氮杂苯并-34-冠-11合其自由基聚合反应研究ML28-80 稀土固体超强酸催化合酰基二茂铁ML28-81 硒(硫)杂环化合物与金属离合与表征ML28-82 新型二阶非线性光发色团设计、合与性能研究ML28-83 △~4-烯-3-酮结构甾体选择性脱氢△~(46)-二烯-3-酮结构研究ML28-84 苯基苯甲酸稀土二元、三元配合物合、表征及荧光性能研究ML28-85 D-π-A共轭结构机设计合及理论研究ML28-86 羧酸酯步嵌入式烷氧基化反应研究ML28-87 内电荷转移化合物溶液及超微粒散体系光性质研究ML28-88 手性氨基烷基酚合ML28-89 酪氨酸酶模拟及酚选择性邻羟化反应研究ML28-90 单膜自组装结构与性质研究ML28-91 氯苯三价阳离离解势能面理论研究ML28-92 香豆素类化合物合与晶体化研究ML28-93 离液体合及离液体称直接羟醛缩合反应研究ML28-94 五元含氮杂环化合物合研究ML28-95 ONOO~-胰岛素硝化些素硝化影响体外研究ML28-96 酶解肽级序列析与反应程建模及结构变化初探ML28-97 系列二茂铁二取代物合表征ML28-98 N2O4-N2O5-HNO3析相平衡及硝化环氧丙烷研究ML28-99 光催化甲烷二氧化碳直接合乙酸研究ML28-100 N-取代-4-哌啶酮衍物合研究ML28-101 电自旋标记青蛋白特征析ML28-102 材料蛋白质含量测定及蛋白质模体析ML28-103 具同取代基偶氮芳烃化合物合及其性能研究ML28-104 非光气合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ML28-105 邻苯二甲酸溶解度测定及其神经网络模拟ML28-106 甲壳糖衍物合及其应用研究ML28-107 吲哚类化合物色谱容量构致关系ab initio研究ML28-108 全氯代富勒烯碎片亲核取代反应初探ML28-109 自催化重组藻胆蛋白结构与功能关系ML28-110 二茂铁衍硫膦配体合及喹啉称氢化应用ML28-111 离交换电色谱纯化蛋白质研究ML28-112 氨基酸五配位磷化合物合、反应机理及其性质研究ML28-113 手性二茂铁配体合及其碳—碳键形反应应用研究ML28-114 水溶性氨基卟啉磺酸卟啉合研究ML28-115 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二甲苯制备甲基苯甲酸苯二甲酸ML28-116 简单金属卟啉催化空气氧化环烷环酮制备二酸选择性研究ML28-117 四苯基卟啉锌掺杂8-羟基喹啉铝与四苯基联苯二胺电致发光性能研究ML28-118 降解聚乳酸/羟基磷灰石机机杂化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ML28-119 豆离蛋白接枝改性及应用研究ML28-120 谷氨酸丙氨酸Al2O3吸附热缩合机理研究ML28-121 压非热平衡等离体用于甲烷转化研究ML28-122 纳米管/纳米粒杂化海藻酸凝胶固定化醇脱氢酶ML28-123 蛋白质晶体界面吸附力模拟ML28-124 微乳条件氨肟化反应探索性研究ML28-125 微波辅助串联WittigDiels-Alder反应研究ML28-126 谷氨酸丙氨酸Al2O3吸附热缩合机理研究ML28-127 3-乙基-4-苯基-5-(2-吡啶基)-124-三唑配合物合、晶体结构及表征ML28-128 水相‘锅"Wittig反应研究手性PO-配体合及其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应用ML28-129 具物性124-恶二唑类衍物合研究ML28-130 树枝状复合二氧化硅载体合及其脂肪酶固定化研究ML28-131 PhSeCF2TMS合及转化ML28-132 离液体脂肪酶催化(±)-薄荷醇拆研究ML28-133 脂肪胺取代蒽醌衍物及其前体化合物合ML28-134 萘酰亚胺类氧化氮荧光探针设计、合及光谱研究ML28-135 微波条件哌啶催化合取代2-氨基-2-苯并吡喃研究ML28-136 镍催化机硼酸与αβ-饱羰基化合物共轭加反应研究ML28-137 茚满二酮类光致变色化合物制备与表征ML28-138 新型手性螺环缩醛(酮)化合物合ML28-139 芳醛合及凝胶设计及合ML28-140 固定化酶柱与固定化菌体柱耦联—高效拆乙酰-DL-蛋氨酸ML28-141 苯酚草酸二甲酯酯交换反应产品减压歧化反应研究ML28-142 机物临界性质定量构性研究ML28-143 3-噻吩丙二酸合及卤代芳烃亲核取代反应ML28-144 αβ-二芳基丙烯腈类发光材料合及发光性质研究ML28-145 L-乳醛参与Wittig及Wittig-Horner反应立体选择性研究ML28-146 亚砜催化剂酰亚胺氯氯化剂醇氯代反应初步研究ML28-147 功能性离液合及机反应应用ML28-148 DMSO催化三聚氯氰转化苄醇苄氯新反应初步研究ML28-149 气相色谱研究β-二酮酯化合物互变异构ML28-150 二元烃混合物热极限测定与研究ML28-151 芳杂环取代咪唑化合物合及洛汾碱类氧化物化发光性能测定ML28-152 卤代苯基取代咪唑衍物合及其荧光性能研究ML28-153 取代并四苯衍物合及其应用ML28-154 苯乙炔基取代杂环及稠环化合物合ML28-155 吸收光谱机发光材料研发材料应用ML28-156 水相‘锅"Wittig反应研究手性PO-配体合及其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应用ML28-157 苯并噻吩-3-甲醛合研究ML28-158 微波辅助串联WittigDiels-Alder反应研究ML28-159 超声辐射渡金属参与药物合反应研究ML28-160 呋喃酮关键间体—34-二羟基-25-二酮合研究ML28-161 树枝状复合二氧化硅载体合及其脂肪酶固定化研究ML28-162 吡咯双希夫碱及其配合物制备与表征ML28-163 负载型Lewis酸催化剂制备及催化合26-二甲基萘研究ML28-164 PhSeCF2TMS合及转化ML28-165 纳米管/纳米粒杂化海藻酸凝胶固定化醇脱氢酶ML28-166 取代β-CD衍物合及其苯环类客体识别ML28-167 取代_CD衍物合及其苯环类客体识别ML28-168 柿皮类胡萝卜素化合物离鉴定及稳定性研究ML28-169 毛细管电泳研究致癌物3-氯-12-丙二醇ML28-170 超临界水氧化苯酚体系力模拟ML28-171 甲烷丙烷氧芳构化反应研究ML28-172 2-取代咪唑配合物合、晶体结构及表征ML28-173 气相色谱研究β-二酮酯化合物互变异构ML28-174 DMSO催化三聚氯氰转化苄醇苄氯新反应初步研究ML28-175 二元烃混合物热极限测定与研究ML28-176 氨基酸羟基化合物溶液热力研究ML28-177 印迹膜离水溶液苯丙氨酸异构体研究ML28-178 杯[4]芳烃酯合及性条件醇酯化反应研究ML28-179 亚砜催化剂酰亚胺氯氯化剂醇氯代反应初步研究ML28-180 双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合及自组装研究ML28-181 由芳基甲基酮合应半缩水合物新ML28-182 取代芳烃选择性卤代反应研究ML28-183 吡啶脲基化合物合、识别及配位化研究ML28-184 丙烯(氨)氧化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研究ML28-185 嘧啶苄胺二苯醚类先导结构发现氢化铝锂驱邻位嘧啶参与苯甲酰胺原重排反应机理研究ML28-186 酰化酶催化Markovnikov加与氮杂环衍物合ML28-187 组反应合嗪及噻嗪类化合物研究ML28-188 脂肪酶构象刻录及催化能力考察ML28-189 L-乳醛参与Wittig及Wittig-Horner反应立体选择性研究ML28-190 烯基铟化合物与高碘盐偶联反应研究及其机合应用ML28-191 αβ-二芳基丙烯腈类发光材料合及发光性质研究ML28-192 邻甲苯胺电转移机理及组协同效应研究ML28-193 负载型非晶态Ni-B及Ni-B-Mo合金催化剂催化糠醛液相加氢制糠醇研究ML28-194 含吡啶环套索冠醚及配合物合与性能研究ML28-195 芳烃侧链氧选择性氧化反应研究ML28-196 组复合氧化物异丁烯制甲基丙烯醛氧化反应催化性能研究ML28-197 孔甲酸盐[M3(HCOO)6]及其客体包合物合、结构性质ML28-198 纳米修饰电极制备及其应用于蛋白质电化研究ML28-199 于几种蛋白质模型焓相互作用研究ML28-200 氨基酸、酰胺、羟基醇化合物相互作用热力研究
2023-06-16 20:35:371

由乙醇合成232羟基丁醛的过程?

乙醇用氧化铜加热催化氧化成乙醛,碱催化Aldol缩合得到β-羟基丁醛,脱水得到2-丁烯醛,与氯气加成得到2,3-二氯丁醛,再水解得到2,3-二羟基丁醛。
2023-06-16 20:35:561

Aldol反应的羟醛缩合反应的机理

羟醛缩合反应是指含有活性α氢原子的化合物如醛、酮、羧酸和酯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得到α-羟基醛或酸。有α氢原子的化合物如醛、酮、羧酸和酯分子中,由于羰基的吸电子诱导作用以及碳氧双键和α碳上碳氢σ键之间的σ-π超共轭效应,使得α碳上氢上的电子云密度较低,具有较强的酸性和活性。羟醛缩合反应既可以在酸催化下反应,也可以在碱催化下反应。在酸催化下,羰基转变成烯醇式,然后烯醇对质子化的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得到质子化的β-羟基化合物。由于α氢同时受两个官能团的影响,其化学性质活泼,在经质子转移、消除可得α,β-不饱和醛酮或酸酯。在碱性催化剂下,首先生成烯醇负离子,然后烯醇负离子再对羰基发生亲核加成,加成产物再从溶剂中夺取一个质子生成β-羟基化合物。得到的β-羟基化合物在碱作用下可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酮或酸酯。故羟醛缩合从机理上讲,是碳负离子对羰基碳的亲核加成。烯醇负离子具有两位反应性能,一种是碳负离子进行亲核加成,另一种是氧负离子进行亲核加成。一般来说,碳负离子的亲核性能强,氧负离子的碱性强,故在亲核反应是,主要是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去进攻。
2023-06-16 20:36:221

羟醛缩合反应是什么?

羟醛缩合也叫做醇醛缩合,是指具有α-H的醛或酮,在酸或者碱催化下与另一分子的醛或酮进行亲核加成,生成β-羟基醛或者β-羟基酮,β-羟基醛或者β-羟基酮可以受热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或酮。通过醇醛缩合,可以在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碳键,并增长碳链。羟醛缩合反应历程,以乙醛为例说明如下:第一步,碱与乙醛中的α-氢结合,形成一个烯醇负离子或负碳离子:第二步是这个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立即进攻另一个乙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一个中间负离子(烷氧负离子)。第三步,烷氧负离子与水作用得到羟醛和OH。羟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的地位和意义:羟醛结构单元存在于许多分子(包括天然产物和合成分子)中。例如,通过羟醛反应大规模合成的日用化学品季戊四醇[16]及心脏病药物阿托伐他汀。羟醛反应之所以应用广泛是因为它将两个相对简单的分子结合成一个较复杂的分子,通过形成两个新的手性中心(于羟醛产物的α-碳原子上,在下述分子式当中标注)增加了分子复杂性。现代化学方法学不仅可以做到羟醛反应的高收率,而且能够控制反应产物的相对和绝对立体化学构型。这种选择性合成特定的立体异构体非常重要,因为不同的立体化学异构体可能具有完全不同的化学或生物特性。如手性羟醛单元在聚酮化合物中较常见,聚酮是一种在生物有机体中发现的分子。在大自然中,聚酮通过酶进行多重克莱森缩合反应。这些反应产生的1,3-二羰基化合物可衍生出各式各样有趣的结构,其中一些具有强效的生物活性,如强效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抗癌药物盘皮海绵内酯及抗真菌药物两性霉素B。尽管这些化合物中许多曾经认为几乎不可能被合成,但羟醛反应方法学使之变为可能,且在许多合成中成为关键步骤。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羟醛反应;百度百科-羟醛缩合
2023-06-16 20:37:031

羟醛反应的介绍

羟醛反应(英语:Aldol reaction)是有机化学中形成碳-碳键的重要反应之一。它是指:具有α氢原子的醛或酮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烯醇负离子,再与另一分子羰基化合物发生加成反应,并形成β-羟基羰基化合物的一类有机化学反应。该反应由查尔斯·阿道夫·武兹和亚历山大·波菲里耶维奇·鲍罗丁于1872年分别独立发现,反应连接了两个羰基化合物(最初反应使用醛)来合成新的β-羟基酮化合物。此类产物称作“羟醛”(Aldol),取自醇羟基的“羟”(ol)字和醛类化合物的“醛”(ald)字形成的名称。
2023-06-16 20:37:401

羟醛缩合详细资料大全

具有α-H的醛或酮,在碱催化下生成碳负离子,然后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对醛或酮进行亲核加成,生成β-羟基醛,β-羟基醛受热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或酮。在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α-氢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这个反应叫做羟醛缩合或醇醛缩合。通过醇醛缩合,可以在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碳键,并增长碳链。 基本介绍 中文名 :羟醛缩合 外文名 :Aldol Reaction 别称 :缩合反应 套用学科 :有机化学 适用领域范围 :化学反应 反应催化剂 :酸/碱性催化剂等 简介,反应历程,反应机理,反应催化剂,有机化学中的套用,其他反应, 简介 具有α-H的醛,在稀碱催化下生成碳负离子,然后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对醛酮进行亲核加成,生成β-羟基醛,β-羟基醛受热脱水成不饱和醛。 羟醛缩合 在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α-氢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这个反应叫做羟醛缩合或醇醛缩合(aldol condensation)。通过醇醛缩合,可以在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碳键,并增长碳链。 反应历程 羟醛缩合反应历程,以乙醛为例说明如下: 第一步,碱与乙醛中的α-氢结合,形成一个烯醇负离子或负碳离子: 第二步是这个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立即进攻另一个乙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一个中间负离子(烷氧负离子)。 第三步,烷氧负离子与水作用得到羟醛和OH。 稀酸也能使醛生成羟醛,但反应历程不同。酸催化时,首先因质子的作用增强了碳氧双键的极化,使它变成烯醇式,随后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羟醛。 生成物分子中的α-氢原子同时被羰基和β-碳上羟基所活化,因此只需稍微受热或酸的作用即发生分子内脱水而生成,α,β-不饱和醛。 凡是α-碳上有氢原子的β-羟基醛、酮都容易失去一分子水。这是因为α-氢比较活泼,并且失水后的生成物具有共轭双键,因此比较稳定。 除乙醛外,由其他醛所得到的羟醛缩合产物,都是在α-碳原子上带有支链的羟醛或烯醛。羟醛缩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的用途,它可以用来增长碳链,并能产生支链。 反应机理 羟醛缩合从机理上讲,是碳负离子对羰基碳的亲核加成。醛或酮分子中的羰基结构使α 碳原子上的氢原子具有较大的活性,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羰基氧原子质子化,增强了羰基的诱导作用促进α 氢解离生成烯醇。 酸催化的反应机理: 在碱性催化剂作用下α 碳原子失去氢原子形成碳负离子共振杂化物,达到平衡后生成烯醇盐。 碱催化的反应机理: 烯醇盐紧接着与另一分子醛或酮的羰基进行亲核加成,形成新的碳 碳单键,得到β 羟基醛或酮。由于α 氢原子比较活泼,含有α 氢原子的β 羟基醛或酮容易失去一分子水形成具有更加稳定共轭双键结构的α,β 不饱和醛或酮。 酸催化的脱水机理: 碱催化的脱水机理: 反应催化剂 对于两种不同醛或酮间的交叉缩合,由于非催化过程副反应多,导致选择性不高。需通过催化过程使得目的产物的选择性达到工业套用的要求。对于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根据其所具有的酸碱活性中心,可分为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酸碱催化剂。 1、酸性催化剂 常用的酸性催化剂有(VO)2P207、铌酸和MFI沸石等。在酸性催化剂的阳离子活性中心(Brnsted中心或Lewis中心),醛羰基活化形成烯醇正碳离子从而发生缩合反应。酸催化的烯醇 酮平衡可表示为已有的研究发现,催化剂表面酸性活性中心的种类、数目和分布都会影响其催化性能,适宜的酸强度能有效促进气相羟醛缩合反应过程中正碳离子的形成,提高反应活性。 Tanner等使用(VO)2P2P7和α VOHPO4的磷酸钒氧化物作催化剂,对丙酮的自缩合、丙酮与甲醛的交叉缩合进行了研究,表明对于该反应磷酸钒催化剂的酸性活性中心具有较好的催化能力,羰基结构基团在其表面迅速完成了质子化和亲核加成的反应过程。 Paulis等使用铌酸(Nb2o5·nH2O)作为催化剂,进行丙酮气相羟醛缩合反应,发现反应产物种类与催化剂酸性中心的的酸强度和酸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铌酸催化剂表面的bRnsted酸性中心酸强度较强,在催化缩醛和缩酮的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Dumitriu等将具有不同酸性的MFI沸石用于低碳醛的气相羟醛缩合反应,通过改变催化剂中Si与Fe3+的比例,调节Brnsted酸性中心的酸强度和酸度,结果发现表面酸强度的增强,可以促进低碳醛气相羟醛缩合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转化率。 2、碱性催化剂 羟醛缩合反应中经常采用的碱性催化剂,其包括碱性化合物(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氢盐、碳酸盐和羧酸盐)、有机胺类化合物以及阴离子交换树脂等。实际工业套用中,羟醛缩合反应所选用的碱性催化剂,可以是弱碱(如碳酸钠、碳酸氢钠、醋酸钠),也可以是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化钠、醇钠等)。前者一般用于活性较大的醛之间的缩合,产物多为β-羟基化合物;后者则用于活性较小、空间位阻大的醛或酮之间的缩合,且反应多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进行。 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常用于羟醛缩合制备羟基醛的反应中,得到的产物经过加氢纯化可以得到二元醇乃至多元醇,例如乙醛自缩合得到的3-羟基丁醛的反应,选择苛性钠水溶液作为催化剂,粗产品催化加氢可得到1,3-丁二醇。同样的,甲醛和丁醛交叉缩合生成2,2-二羟甲基丁醛,选择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作为催化剂可以减少副反应,提高反应选择性。 Lopez等分别采用NaBEA、KF/矾土和La2O3固体催化剂,对苯甲醛和苯乙酮的羟醛缩合反应中催化剂失活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苯甲酸会大大降低反应过程中质子氢的转移速率,而胺的加入对其速率影响较小,因此认为催化剂的碱性活性中心能够有效催化反应,而催化剂的失活也与碱性活性中心的损耗相关。有机胺类化合物是羟醛缩合反应中广泛套用的另一类碱性催化剂。例如甲醛和异丁醛缩合生成羟基新戊醛的反应,多使用三乙胺作为缩合催化剂,缩合产物经氢化得到新戊二醇。甲醛和正丁醛在三乙胺催化作用下缩合然后氢化,则生成高纯度的羟甲基丙烷。专利报导了一种有机胺盐类缩合催化剂,用于羟醛缩合制1,3-丙二醇的过程。 阴离子交换树脂是新兴的碱性催化剂。传统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如nAOH、KOH)作为催化剂,存在催化剂难于回收,容易腐蚀设备,生成液需要中和分离,反应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等缺点,而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保持催化活性的基础上克服了上述缺点,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 工业上2,2 二羟甲基丙酸的生产主要以甲醛、丙醛为原料,在无机碱或有机碱催化作用下,经羟醛缩合反应生成2,2 二羟甲基丙醛,再用过氧化氢氧化得到。最新研究表明,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选用矽烷化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反应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球状催化剂比表面的大小、活性基团的多少、吸附脱附速度的快慢等。催化剂以固体形式存在,避免了用碱液作催化剂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保证了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 工业上合成2-甲基-2-戊烯醛也普遍使用NaOH水溶液作催化剂,产率在80%左右,但是NaOH水溶液会腐蚀实验设备且产物不易分离。唐斯萍等研究了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丙醛双分子缩合制备2-甲基-2-戊烯醛的新工艺,目标产物2-甲基-2-戊烯醛的产率可以达到93.54%。 国内也有不少关于阴离子交换树脂套用于羟醛缩合反应的报导。欧植泽等通过试验筛选出三丁胺胺化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合成苄叉丙酮,在最佳化反应条件下,苄叉丙酮的收率可达98%,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胡微等选择强碱性苯乙烯系季铵型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用丙酮与甲醛缩合制得乙酰乙醇,再在草酸存在下脱水得到甲基乙烯酮。石秀敏等研制筛选出适合于催化蒸馏法制二丙酮醇的新型阴离子催化剂,即大孔型强碱性苯乙烯阴离子树脂,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都很高。 有机化学中的套用 羟醛缩合反应是一个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它在有机合成中有着广泛的套用。羟醛缩合反应是指含有活性α氢原子的化合物如醛、酮、羧酸和酯等,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与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得到α-羟基醛酮或酸,或进一步脱水得到α,β-不饱和醛酮或酸酯的反应。① 分子间的羟醛缩合经常被用来合成一些β-羟基化合物,如1,3-丙二醇、1,3-丁二醇和新戊二醇等。其可作为进一步生产香料、药物等多聚物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等高聚物的单体;缩合脱水产物α,β-不饱和醛氧化得到相应的可广泛用作精细化工生产原料的羧酸,如2,2-二羟甲基丙酸可用作水性氨脂扩链剂以及制备聚酯、光敏树脂和液晶,2-甲基-2-戊烯酸是具有水果香味的食用香料,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和其它日化香精产业;此外,α,β-不饱和醛完全氢化时得到饱和伯醛,可用作溶剂或制造洗涤剂、增塑剂。 其他反应 具有α-氢的酮在稀碱作用下,虽然也能起这类缩合反应,但由于电子效应、空间效应的影响,反应难以进行,如用普通方法操作,基本上得不到产物。一般需要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例如:丙酮在碱的存在下,可以先生成二丙酮醇,但在平衡体系中,产率很低。如果能使产物在生成后,立即脱离碱催化剂,也就是使产物脱离平衡体系,最后就可使更多的丙酮转化为二丙酮醇,产率可达70%~80%。二丙酮醇在碘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失水后可生成α,β-不饱和酮。 交叉羟醛缩合:在不同的醛、酮分子间进行的缩合反应称为交叉羟醛缩合。如果所用的醛、酮都具有α-氢原子,则反应后可生成四种产物,实际得到的总是复杂的混合物,没有实用价值。一些不带α-氢原子的醛、酮不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如HCHO、RCCHO、ArCHO、RCCOCR、ArCOAr、ArCOCR等),可它们能够同带有α-氢原子的醛、酮发生交叉羟醛缩合,其中主要是苯甲醛和甲醛的反应。并且产物种类减少,可以主要得到一种缩合产物,产率也较高。反应完成之后的产物中,必然是原来带有α-氢原子的醛基被保留。在反应时始终保持不含α-氢原子的甲醛过量,便能得单一产物。 克莱森-斯密特缩合:(Claisen-Schmidt)芳香醛与含有α-氢原子的醛、酮在碱催化下所发生的羟醛缩合反应,脱水得到产率很高的α,β-不饱和醛、酮,这一类型的反应,叫做克莱森-斯密特(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在碱催化下,苯甲醛也可以和含有α-氢原子的脂肪酮或芳香酮发生缩合。另外,还有些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例如丙二酸、丙二酸二甲酯、α-硝基乙酸乙酯等,都能与醛、酮发生类似于羟醛缩合的反应。主要原因均是强吸电子集团对于α-H的活化,使之易成为氢离子而脱离,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二乙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套用也与之有关。
2023-06-16 20:37:531

丙醛与氢氧化钠反应

丙醛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两分子发生Aldol缩合反应(羟醛缩合),氢氧化钠本身不参加反应,是提供碱性环境,便于丙醛醛基临位上的氢(即α-H)脱去。反应生成β-羟基酮。方程式如下图:补充:1.不可能发生歧化反应(Cannizzaro反应),因为丙醛的α碳位上有氢,只有没有氢的如苯甲醛,才可以发生歧化反应。2.反应如果加热,则羟基易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醛。
2023-06-16 20:38:013

羟醛缩合碱性条件下在取代基少的位置脱氢吗

羟醛缩合碱性条件下在取代基少的位置脱氢。
2023-06-16 20:38:204

丁醛和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现象

丁醛和碘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现象是Aldol缩合反应(羟醛缩合)。丙醛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两分子发生Aldol缩合反应(羟醛缩合),氢氧化钠本身不参加反应,是提供碱性环境,便于丙醛醛基临位上的氢(即α-H)脱去。反应生成β-羟基酮。
2023-06-16 20:38:341

【求助】羟醛缩合反应一般用什么作催化剂

在稀酸或稀碱催化下(通常为稀碱),一分子醛(或酮)的α-氢原子加到另一分子醛(或酮)的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上,生成α-羟基醛(或酮),这个增长碳链的反应称为Aldol缩合反应. 碱:弱碱(如Na3PO4、NaOAc、Na2CO3、K2CO3、NaHCO3),强碱(如NaOH、KOH、NaOEt、NaH、NaNH2)
2023-06-16 20:38:531

醇醛缩合详细资料大全

醇醛缩合反应即羟醛缩合反应。具有α-H的醛或酮,在碱催化下生成碳负离子,然后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对醛或酮进行亲核加成,生成β-羟基醛,β-羟基醛受热脱水生成α-β不饱和醛或酮。在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α-氢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这个反应叫做羟醛缩合或醇醛缩合。通过醇醛缩合,可以在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碳键,并增长碳链。 简介,反应历程,反应催化剂,套用, 简介 具有α-H的醛,在稀碱催化下生成碳负离子,然后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对醛酮进行亲核加成,生成β-羟基醛,β-羟基醛受热脱水成不饱和醛。 在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α-氢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这个反应叫做羟醛缩合或醇醛缩合(aldol condensation)。通过醇醛缩合,可以在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碳键,并增长碳链。 反应历程 羟醛缩合反应历程,以乙醛为例说明如下: 第一步,碱与乙醛中的α-氢结合,形成一个烯醇负离子或负碳离子: 第二步是这个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立即进攻另一个乙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一个中间负离子(烷氧负离子)。 第三步,烷氧负离子与水作用得到羟醛和OH。 稀酸也能使醛生成羟醛,但反应历程不同。酸催化时,首先因质子的作用增强了碳氧双键的极化,使它变成烯醇式,随后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羟醛。 生成物分子中的α-氢原子同时被羰基和β-碳上羟基所活化,因此只需稍微受热或酸的作用即发生分子内脱水而生成,α,β-不饱和醛。 凡是α-碳上有氢原子的β-羟基醛、酮都容易失去一分子水。这是因为α-氢比较活泼,并且失水后的生成物具有共轭双键,因此比较稳定。 除乙醛外,由其他醛所得到的羟醛缩合产物,都是在α-碳原子上带有支链的羟醛或烯醛。羟醛缩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的用途,它可以用来增长碳链,并能产生支链。 反应催化剂 对于两种不同醛或酮间的交叉缩合,由于非催化过程副反应多,导致选择性不高。需通过催化过程使得目的产物的选择性达到工业套用的要求。对于反应所使用的催化剂,根据其所具有的酸碱活性中心,可分为酸性催化剂、碱性催化剂、酸碱催化剂。 1、酸性催化剂 常用的酸性催化剂有(VO)2P207、α VOHPO4、铌酸和MFI沸石等。在酸性催化剂的阳离子活性中心(Brnsted中心或Lewis中心),醛羰基活化形成烯醇正碳离子从而发生缩合反应。酸催化的烯醇 酮平衡可表示为已有的研究发现,催化剂表面酸性活性中心的种类、数目和分布都会影响其催化性能,适宜的酸强度能有效促进气相羟醛缩合反应过程中正碳离子的形成,提高反应活性。 Tanner等使用(VO)2P2P7和α VOHPO4的磷酸钒氧化物作催化剂,对丙酮的自缩合、丙酮与甲醛的交叉缩合进行了研究,表明对于该反应磷酸钒催化剂的酸性活性中心具有较好的催化能力,羰基结构基团在其表面迅速完成了质子化和亲核加成的反应过程。 Paulis等使用铌酸(Nb2o5·nH2O)作为催化剂,进行丙酮气相羟醛缩合反应,发现反应产物种类与催化剂酸性中心的的酸强度和酸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铌酸催化剂表面的bR nsted酸性中心酸强度较强,在催化缩醛和缩酮的反应中,具有很好的催化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Dumitriu等将具有不同酸性的MFI沸石用于低碳醛的气相羟醛缩合反应,通过改变催化剂中Si Fe3+的比例,调节Br nsted酸性中心的酸强度和酸度,结果发现表面酸强度的增强,可以促进低碳醛气相羟醛缩合反应的进行,提高反应转化率。 2、碱性催化剂 羟醛缩合反应中经常采用的碱性催化剂,其包括碱性化合物(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碳酸氢盐、碳酸盐和羧酸盐)、有机胺类化合物以及阴离子交换树脂等。实际工业套用中,羟醛缩合反应所选用的碱性催化剂,可以是弱碱(如碳酸钠、碳酸氢钠、醋酸钠),也可以是强碱(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钙、氢化钠、醇钠等)。前者一般用于活性较大的醛之间的缩合,产物多为β 羟基化合物;后者则用于活性较小、空间位阻大的醛或酮之间的缩合,且反应多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进行。 碱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常用于羟醛缩合制备羟基醛的反应中,得到的产物经过加氢纯化可以得到二元醇乃至多元醇,例如乙醛自缩合得到的3 羟基丁醛的反应,选择苛性钠水溶液作为催化剂,粗产品催化加氢可得到1,3 丁二醇。同样的,甲醛和丁醛交叉缩合生成2,2 二羟甲基丁醛,选择碳酸钠和氢氧化钠混合溶液作为催化剂可以减少副反应,提高反应选择性。 Lopez等分别采用NaBEA、KF/矾土和La2O3固体催化剂,对苯甲醛和苯乙酮的羟醛缩合反应中催化剂失活机理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反应过程中产生的苯甲酸会大大降低反应过程中质子氢的转移速率,而胺的加入对其速率影响较小,因此认为催化剂的碱性活性中心能够有效催化反应,而催化剂的失活也与碱性活性中心的损耗相关。有机胺类化合物是羟醛缩合反应中广泛套用的另一类碱性催化剂。例如甲醛和异丁醛缩合生成羟基新戊醛的反应,多使用三乙胺作为缩合催化剂,缩合产物经氢化得到新戊二醇。甲醛和正丁醛在三乙胺催化作用下缩合然后氢化,则生成高纯度的羟甲基丙烷。专利[9]报导了一种有机胺盐类缩合催化剂,用于羟醛缩合制1,3 丙二醇的过程。 阴离子交换树脂是新兴的碱性催化剂。传统的碱金属氢氧化物溶液(如nAOH、KOH)作为催化剂,存在催化剂难于回收,容易腐蚀设备,生成液需要中和分离,反应工艺复杂、生产周期长等缺点,而阴离子交换树脂在保持催化活性的基础上克服了上述缺点,得到越来越多研究人员的关注。 工业上2,2 二羟甲基丙酸的生产主要以甲醛、丙醛为原料,在无机碱或有机碱催化作用下,经羟醛缩合反应生成2,2 二羟甲基丙醛,再用H2O2氧化得到。最新研究表明,在固定床反应器中,选用矽烷化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反应效果的好坏取决于球状催化剂比表面的大小、活性基团的多少、吸附脱附速度的快慢等[。催化剂以固体形式存在,避免了用碱液作催化剂的一系列问题,同时也保证了反应转化率和选择性。 工业上合成2 甲基 2 戊烯醛也普遍使用NaOH水溶液作催化剂,产率在80%左右,但是NaOH水溶液会腐蚀实验设备且产物不易分离。唐斯萍等研究了以阴离子交换树脂作催化剂,丙醛双分子缩合制备2 甲基 2 戊烯醛的新工艺,目标产物2 甲基 2 戊烯醛的产率可以达到93 54%。 国内也有不少关于阴离子交换树脂套用于羟醛缩合反应的报导。欧植泽等通过试验筛选出三丁胺胺化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催化合成苄叉丙酮,在最佳化反应条件下,苄叉丙酮的收率可达98%,且催化剂可重复使用。胡微等选择强碱性苯乙烯系季铵型离子交换树脂作为催化剂,用丙酮与甲醛缩合制得乙酰乙醇,再在草酸存在下脱水得到甲基乙烯酮。石秀敏等[14]研制筛选出适合于催化蒸馏法制二丙酮醇的新型阴离子催化剂,即大孔型强碱性苯乙烯阴离子树脂,催化活性和选择性都很高。 套用 羟醛缩合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反应。分子间的羟醛缩合经常被用来合成一些β-羟基化合物,如1,3-丙二醇、l,3-丁二醇和新戊二醇等。其可作为进一步生产香料、药物等多聚物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和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等高聚物的单体;缩合脱水产物α,β-不饱和醛氧化得到相应的可广泛用作精细化工生产原料的羧酸,如2,2-二羟甲基丙酸可用作水性氨脂扩链剂以及制备聚酯、光敏树脂和液晶,2-甲基-2-戊烯酸是具有水果香味的食用香料,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和其它日化香精产业;此外,α,β-不饱和醛完全氢化时得到饱和伯醛,可用作溶剂或制造洗涤剂、增塑剂。
2023-06-16 20:39:011

羟醛缩合是什么反应类型?

从本质上来说是异裂反应,或者说是离子型反应,从机理上来说就是缩合反应。具有α-H的醛,在稀碱催化下生成碳负离子,然后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对醛酮进行亲核加成,生成β-羟基醛,β-羟基醛受热脱水成不饱和醛。在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α-氢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这个反应叫做羟醛缩合或醇醛缩合(aldol condensation)。通过醇醛缩合,可以在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碳键,并增长碳链。羟醛缩合反应历程,以乙醛为例说明如下:第一步,碱与乙醛中的α-氢结合,形成一个烯醇负离子或负碳离子。第二步是这个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立即进攻另一个乙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一个中间负离子(烷氧负离子)。第三步,烷氧负离子与水作用得到羟醛和OH。
2023-06-16 20:39:081

丙醛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什么

丙醛在氢氧化钠的作用下,两分子发生Aldol缩合反应(羟醛缩合),氢氧化钠本身不参加反应,是提供碱性环境,便于丙醛醛基临位上的氢(即α-H)脱去.反应生成β-羟基酮.方程式如下图:
2023-06-16 20:39:231

醛醛加成 谁能讲讲断的是什么键.反应机理?

就是aldol缩合,一分子醛烯醇化,在酸催化成烯醇,在碱催化成烯醇负离子,进攻另一分子醛羰基,短一个π键,成一个sigma键.
2023-06-16 20:39:361

甲醛能否发生羟醛缩合反应,为什么?

羟醛缩合 具有α-H的醛,在碱催化下生成碳负离子,然后碳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对醛酮进行亲核加成,生成β-羟基醛,β-羟基醛受热脱水成不饱和醛。 在稀碱或稀酸的作用下,两分子的醛或酮可以互相作用,其中一个醛(或酮)分子中的α-氢加到另一个醛(或酮)分子的羰基氧原子上,其余部分加到羰基碳原子上,生成一分子β-羟基醛或一分子β-羟基酮。这个反应叫做羟醛缩合或醇醛缩合(aldolcondensation)。通过醇醛缩合,可以在分子中形成新的碳碳键,并增长碳链。 羟醛缩合反应历程,以乙醛为例说明如下: 第一步,碱与乙醛中的α-氢结合,形成一个烯醇负离子或负碳离子: 第二步是这个负离子作为亲核试剂,立即进攻另一个乙醛分子中的羰基碳原子,发生加成反应后生成一个中间负离子(烷氧负离子)。 第三步,烷氧负离子与水作用得到羟醛和OH。 稀酸也能使醛生成羟醛,但反应历程不同。酸催化时,首先因质子的作用增强了碳氧双键的极化,使它变成烯醇式,随后发生加成反应得到羟醛。 生成物分子中的α-氢原子同时被羰基和β-碳上羟基所活化,因此只需稍微受热或酸的作用即发生分子内脱水而生成,α,β-不饱和醛。 凡是α-碳上有氢原子的β-羟基醛、酮都容易失去一分子水。这是因为α-氢比较活泼,并且失水后的生成物具有共轭双键,因此比较稳定。 除乙醛外,由其他醛所得到的羟醛缩合产物,都是在α-碳原子上带有支链的羟醛或烯醛。羟醛缩合反应在有机合成上有重要的用途,它可以用来增长碳链,并能产生支链。 具有α-氢的酮在稀碱作用下,虽然也能起这类缩合反应,但由于电子效应、空间效应的影响,反应难以进行,如用普通方法操作,基本上得不到产物。一般需要在比较特殊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例如:丙酮在碱的存在下,可以先生成二丙酮醇,但在平衡体系中,产率很低。如果能使产物在生成后,立即脱离碱催化剂,也就是使产物脱离平衡体系,最后就可使更多的丙酮转化为二丙酮醇,产率可达70%~80%。二丙酮醇在碘的催化作用下,受热失水后可生成α,β-不饱和酮。 在不同的醛、酮分子间进行的缩合反应称为交叉羟醛缩合。如果所用的醛、酮都具有α-氢原子,则反应后可生成四种产物,实际得到的总是复杂的混合物,没有实用价值。一些不带α-氢原子的醛、酮不发生羟醛缩合反应(如HCHO、RCCHO、ArCHO、RCCOCR、ArCOAr、ArCOCR等),可它们能够同带有α-氢原子的醛、酮发生交叉羟醛缩合,其中主要是苯甲醛和甲醛的反应。并且产物种类减少,可以主要得到一种缩合产物,产率也较高。反应完成之后的产物中,必然是原来带有α-氢原子的醛基被保留。在反应时始终保持不含α-氢原子的甲醛过量,便能得单一产物。芳香醛与含有α-氢原子的醛、酮在碱催化下所发生的羟醛缩合反应,脱水得到产率很高的α,β-不饱和醛、酮,这一类型的反应,叫做克莱森-斯密特(Claisen-Schmidt)缩合反应。在碱催化下,苯甲醛也可以和含有α-氢原子的脂肪酮或芳香酮发生缩合。另外,还有些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例如丙二酸、丙二酸二甲酯、α-硝基乙酸乙酯等,都能与醛、酮发生类似于羟醛缩
2023-06-16 20:39:431

苯甲醛的羟醛缩合反应是怎样进行的?生成什么?

这个不是苯甲醛,苯甲醛没有α-H,不能发生羟醛缩合反应。
2023-06-16 20:39:532

松香芹醇与醛的反应生成什么

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在这个反应中,松香芹醇和醛先经过aldol加成反应生成羟基醛中间体,然后再通过失去水分子形成α,β-不饱和羰基化合物,这种反应在生物体内广泛存在,例如在糖代谢途径中就有多次出现。
2023-06-16 20:40:001

高中有机化学推断醛与醛反应原理?

可发生氧化反应变成羧酸,可发生还原反应变成醇。可发生银镜反应,还可以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这俩也是醛基具有还原性而发生的反应,是醛的特征反应。甲醛还可以与苯酚缩聚为酚醛树酯,与尿素反应生成尿醛树酯,高中涉及到的差不多就这些了
2023-06-16 20:40:442

药明康德经典译丛有哪些书?

Alder 烯反应Aldol 缩合反应Algar-Flynn-Oyamada 反应Allan-Robinson 反应Arndt-Eistert 同系增碳反应Baeyer-Villiger 氧化反应Baker-Venkataraman 重排反应Bamford-Stevens 反应Barbier 偶联反应Bartoli 吲哚合成反应Barton 自由基脱羧反应Barton- McCombie 去氧反应Barton 亚硝酸酯光解反应Batcho-Leimgruber 吲哚合成反应Baylis-Hillman 反应Beckman 重排反应反常的Beckman 重排反应Benzilic(二苯乙醇酸)重排Benzoin(苯偶姻)缩合反应Bergman 环化反应Biginelli 嘧啶酮合成反应Birch 还原反应Bischler-Mohlau 吲哚合成反应Bischler-Napieralski 反应Blaise 反应Blum-Ittah 氮丙啶合成反应Boekelheide 反应Boger 吡啶合成反应Borch 还原氨化反应Borsche-Drechsel 环化反应Boulton-Katritzky 重排反应Bouveault 醛合成反应Bouveault-Blanc 还原反应Bradsher 反应Brook 重排反应Brown 硼氢化反应Bucherer 咔唑合成反应Bucherer 反应Bucherer-Bergs 反应Büchner 扩环反应Buchwald-Hartwig 氨基化反应Burgess 脱水剂Burke 硼酸酯Cadiot-Chodkiewitz 偶联反应Camps 喹啉合成反应Cannizarro 反应Carroll 重排反应Castro-Stephens 偶联反应Chan 还原反应Chan-Lam C―X 键偶联反应Chapman 重排反应Chichibabin 吡啶合成反应Chugaev 反应Ciamician-Dennstedt 重排反应Claisen 缩合反应Claisen 异*唑合成Claisen 重排反应对位Claisen 重排反应反常Claisen 重排反应Eschenmoser-Claisen (酰胺缩酮)重排反应Ireland-Claisen (硅烯酮缩酮)重排反应Johnson-Claisen (原酸酯)重排反应Clemmensen 还原反应Combes 喹啉合成反应Conrad-Limpach 反应Cope 消除反应Cope 重排反应氧负离子Cope 重排反应含氧Cope 重排反应硅氧基Cope 重排反应Corey-Bakshi-Shibata (CBS)试剂Corey-Chaykovsky 反应Corey-Fuchs 反应Corey-Kim 氧化反应Corey-Nicolaou 大环内酯化反应Corey-Seebach 反应Corey-Winter 烯烃合成反应Criegee 邻二醇裂解反应Criegee 臭氧化反应机理Curtius 重排反应Dakin 氧化反应Dakin-West 反应Darzens 缩合反应Delepine 胺合成反应De Mayo 反应Demyanov 重排反应Tiffeneau- Demyanov 重排反应Dess-Martin 超碘酸酯氧化反应Dieckmann 缩合反应Diels-Alder 反应反转电子要求的Diels-Alder 反应杂原子Diels-Alder 反应Dienone-Phenol (二烯酮-酚)重排反应Di-π-(二-π-)甲烷重排反应Doebner 喹啉合成反应Doebner-von Miller 反应Dorz 反应Dowd-Beckwith 扩环反应Dudley 试剂Erlenmeyer-Plochl *唑酮合成反应Eschenmoser 盐Eschenmoser-Tanabe 碎片化反应Eschweiler-Clarke 胺还原烷基化反应Evans aldol 反应Favorskii 重排反应似Favorskii 重排反应Feist-Benary 呋喃合成反应Ferrier 碳环化反应Ferrier 烯糖烯丙基重排反应Fiesselman 噻吩合成反应Fischer 吲哚合成反应Fischer *唑合成反应Fleming-Kumada 氧化反应Tamao-Kumada 氧化反应Friedel-Crafts 反应Friedel-Crafts 酰基化反应Friedel-Crafts 烷基化反应Friedlander 喹啉合成反应Fries 重排反应Fukuyama 胺合成反应Fukuyama 还原反应Gabriel 反应Ing-Monske 程序Gabriel-Colman 重排反应Gassman 吲哚合成反应Gatermann-Koch 反应Gewald 氨基噻吩合成Glaser 偶联反应Eglinton 偶联反应Gomberg-Bachmann 反应Gould-Jacobs 反应Grignard 反应Grob 碎片化反应Guareschi-Thorpe 缩合反应Hajos-Weichert 反应Haller-Bauer 反应Hantzsch 二氢吡啶合成反应Hantzsch 吡咯合成反应Heck 反应杂芳基Heck 反应Hegedus 吲哚合成反应Hell-Volhard-Zelinsky 反应Henry 硝基化合物的aldol反应Hinsberg 噻吩衍生物合成反应Hiyama 交叉偶联反应Hofmann 重排反应Hofmann-Loeffler-Freytag 反应Horner-Wadsworth-Emmons 反应Houben-Hoesch 反应Hunsdiecker-Borodin 反应Jacobsen-Katsuki 环氧化反应Japp-Klingemann 腙合成反应Jones 氧化反应Jones 氧化反应Collin-Sarett 氧化反应PCC 氧化反应PDC 氧化反应Julia-Kocieneski 烯基化反应Julia-Lythgoe 烯基化反应Kahne 苷化反应Knoevenagel 缩合反应Knorr 吡唑合成反应Koch-Haaf 羰基化反应Koenig-Knorr 苷化反应Kostanecki 反应Krohnke 吡啶合成反应Kumada 交叉偶联反应Lawesson 试剂Leuckart-Wallach 反应Lossen 重排反应McFadyen-Stevens 反应McMurry 偶联反应Mannich 反应Martin 硫烷脱水剂Masamune-Roush 反应Meerwein 盐Meerwein-Ponndorf-Verley 还原反应Meisenheimer 配合物[1,2]-Meisenheimer 重排反应[2,3]-Meisenheimer 重排反应Meyers *唑啉方法Meyers-Schuster 重排反应Michael 加成反应Michaelis-Arbuzov 膦酸酯合成反应Midland 还原反应Minisci 反应Mislow-Evans 重排反应Mitsnobu 反应Miyaura 硼基化反应Moffatt 氧化反应Morgan-Walls 反应Pictet-Hubert 反应Mori-Ban 吲哚合成反应Mukaiyama aldol 反应Mukaiyama Michael 加成反应Mukaiyama 试剂Myers-Saito 环化反应Nazarov 环化反应Neber 重排反应Nef 反应Negishi 交叉偶联反应Nenitzescu 吲哚合成反应Newman-Kwart 反应Nicholas 反应Nicholas IBX 脱氢反应Noyori 不对称氢化反应Nozaki-Hiyama-Kishi 反应Nysted 试剂Oppenauer 氧化反应Overman 重排反应Paal 噻吩合成反应Paal-Knorr 呋喃合成反应Paal-Knorr 吡咯合成反应Parham 环化反应Passerini 反应Paterno-Buchi 反应Pauson-Khand 反应Payne 重排反应Pechmann 香豆素合成反应Perkin 反应Petasis 反应Petasis 试剂Peterson 烯基化反应Pictet-Gams 异喹啉合成反应Pictet-Spengler 四氢异喹啉合成反应Pinacol(频呐醇)重排Pinner 反应Polonovski 反应Polonovski-Potier 重排反应Pomeranz-Fritsch 反应Schlittler-Muller 修正Prevost trans- 双羟化反应Prins 反应Pschorr 环化反应Pummerer 重排反应Ramburg-Backlund 反应Reformatsky 反应Regitz 重氮化物合成反应Reimer-Tiemann 反应Reissert 反应Reissert 吲哚合成反应Ring-closing metathesis (RCM,闭环复分解反应)Ritter 反应Robinson 增环反应Robinson-Gabriel 合成反应Robinson-Schopf 反应Rosenmund 还原反应Rubottom 氧化反应Rupe 重排反应Saegusa 氧化反应Sakurai 烯丙基化反应Sandmeyer 反应Schiemann 反应Schmidt 重排反应Schmidt 三氯酰亚胺苷化反应Shapiro 反应Sharpless 不对称羟胺化反应Sharpless 不对称双羟化反应Sharpless 不对称环氧化反应Sharpless 烯烃合成反应Simmons-Smith 反应Skraup 喹啉合成反应Smiles 重排反应Truce-Smile 重排反应Sommelet 反应Sommelet-Hauser 重排反应Sonogashira 反应Staudinger 烯酮环加成反应Staudinger 还原反应Stetter 反应Still-Gennari 磷酸酯反应Stille 偶联反应Stille-Kelly 反应Stobbe 缩合反应Strecker 氨基酸合成反应Suzuki-Miyaura 偶联反应Swern 氧化反应Takai 反应Tebbe 试剂TEMPO 氧化反应Thorpe-Ziegler 反应Tsuji-Trost 反应Ugi 反应Ullmann 偶联反应van Leusen *唑合成反应Vilsmeier-Haack 反应Vinylcyclopropane-cyclopentene (烯基环丙烷-环戊烯)重排反应von Braun 反应Wacker 氧化反应Wagner-Meerwein 重排反应Weiss-Cook 反应Wharton 碎裂化反应White 试剂Willgerodt-Kindler 反应Wittig 反应Wittig 反应的Schlosser修正程序[1,2]- Wittig 重排反应[2,3]- Wittig 重排反应Wohl-Ziegler 反应Wolff 重排反应Wolff-Kishner 还原反应Woodward cis- 双羟化反应Yamaguchi 酯化反应Zincke 取代吡啶盐的合成
2023-06-16 20:4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