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体系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构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

构建我国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需要统筹规划、技术支持和综合治理,以下是构建该体系的关键步骤和要点:1、统筹规划制定全面的信息安全策略和规划,明确政府部门信息安全的目标、原则和重点。确保信息安全工作与整体政务信息化发展相协调,提高安全防护水平。2、技术支持采用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和产品,包括网络安全设备、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等,为电子政务系统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安全保护。同时,加强研发和应用自主可控的安全技术和产品,减少对外部技术的依赖性。3、综合治理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体制,包括安全组织架构、安全责任制和安全管理流程。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建立安全监测和响应机制,及时发现和应对安全威胁和事件。4、风险评估和管理定期进行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潜在的安全风险,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重点关注重要数据和系统的安全,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备份、加密、权限控制等,确保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5、合作与协调加强政府部门之间、政府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共同应对信息安全挑战。建立信息共享和协同机制,加强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保护,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国网络安全威胁。构建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体系的关键技术和措施:1、强化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采用多因素身份认证、智能卡等技术,确保用户身份的真实性和权限的合法性。通过访问控制策略和权限管理,限制用户对敏感数据和系统资源的访问权限。2、加强数据加密和传输安全使用强密码算法和加密技术,对重要数据进行加密保护,确保数据在传输和存储过程中的安全性。采用安全传输协议(如HTTPS)和虚拟专用网络(VPN)等技术,保障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3、建立安全监测和事件响应机制部署入侵检测系统(IDS)和入侵防御系统(IPS),实时监测和防护网络中的安全威胁。建立安全事件响应团队,及时应对安全事件和应急情况,进行事件溯源和取证,防止事件扩大和重复发生。4、加强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通过定期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政府工作人员和系统用户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加强对常见安全威胁和攻击手段的宣传和防范,减少安全漏洞的出现。5、加强安全审计和监管建立安全审计机制,对关键系统和业务进行安全审计,发现和修复潜在的安全漏洞。加强对电子政务系统的监管,确保系统安全性和合规性。

为什么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

要健全国家安全体系筑牢国家安全人民防线的原因:1、这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选择。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制度优势显著,经济长期向好,社会大局稳定,国家安全总体形势是好的。但同时也要看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面临复杂多变的安全和发展环境,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因素明显增多,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2、这是保障人民幸福安康的重要举措。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以人民安全为宗旨,明确回答了国家安全“为了谁”的问题,指出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是国家安全的最终受益者。3、这是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发挥我们党和国家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的客观需要。维护国家安全,既要依靠专门机关,采取专门措施和手段开展工作,又要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什么叫生物安全体系

虽然药物和疫苗一直以来都对治疗疾病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目前普遍认为它们并不是最有效的减少疾病损失的措施。现代养殖场需要全面、全方位地考虑,如果环境被病原微生物污染严重而得不到控制,良好的饲养管理措施不能严格执行,那么单纯依靠药物和疫苗并不能有效地保护鸽群。鸽群只有处在良好的环境中时,疫苗和药物才能发挥其有效作用。构建生物安全体系在硬件和软件上必须都要下工夫,凡是与鸽群相接触的人和物都是实施生物安全需要控制的对象,包括鸽舍、鸽、人员、饲料、饮水等方方面面,所以在做好硬件规划设计和建设基础上,需要制定严格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确保生物安全体系达到效果。硬件主要是鸽场所在环境和鸽舍建设、鸽场选址和布局建设要科学规划,尽量远离其他养殖场和散养户,远离大的湖泊、水道、候鸟迁徙路径和公路。合理布局各功能区(生产区、管理区、病鸽隔离区),避免相互干扰和引起疾病传播。鸽场内部道路建设要严格区分清洁走道和污染走道。尽量密封排污管道。使用机械刮粪收集鸽粪时粪池要设计成密封的,以避免污染物外流且有利于粪便无害化处理。鸽舍的地面和墙壁要能耐受高压水的冲洗,要建设良好的防鼠、防虫和防鸟的安全措施。现代化的鸽舍是全封闭式的,能控温控湿、纵向通风、机械除粪、自动消毒等。软件首先是人的问题,更强调人的因素、人的主动性,强调人对整个养鸽生产环境的控制,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单个鸽及鸽群的管理与控制;同时强调对人员的管理,这些人员包括场主、管理人员、一线工人、服务人员、运输人员、邻居、合同工、来访者及其他相关人员,必须加强培训使每个人认识到生物安全的重要性,使他们认识到生物安全是预防疾病、减少疾病危害的有效手段。其次是制定各项规章制度,主要包括消毒池管理制度、人员进出的规章制度、鸽舍内清洁卫生消毒制度、车辆消毒制度、工具消毒制度、垫料消毒制度、病鸽隔离制度和病死鸽无害化处理制度等,鸽场员工应主动、认真执行制定的规章制度。第三是加强饲养管理,尽量避免不同品种的鸽混合饲养,尽可能采用“全进全出”饲养模式,控制饲养密度,供应营养均衡的全价饲料,避免饲喂霉变或有毒素的饲料,减少或避免各项应激因素。生物安全体系分3个层次(图1-1):图1-1生物安全层次(1)总体性生物安全为最基本层次,是整个疾病预防与控制计划的基础。包括场地选择、操作区域及不同鸽品种的隔离、生物密度的降低和野生鸟类的驱除。(2)结构性生物安全为第二层次,包括鸽场布局、鸽舍构造、辅助系统或设施(如清洁走道、污染走道、给排水系统、消毒设备、散装料槽等)的建置。这一层次出现问题时,往往都来不及纠正。(3)作业性生物安全为第三层次,包括日常管理程序和具体操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作出相应的调整。合理制定和严格执行相关制度和规程,从而确保作业的安全,是对管理者及所有人员切实的基本要求。生物安全体系归纳来说,科学选址是基础,合理布局是前提,清洁卫生是根本,完善管理是保证,有效消毒是关键,确切免疫是核心,科学用药是补充。

怎么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

合理布局各功能区(生产区、管理 区、病鸽隔离区),避免相互干扰和引起疾病传播。鸽场内部道 路建设要严格区分清洁走道和污染走道。尽量密封排污管道。使用机械刮粪收集鸽粪时粪池要设计成密封的,以避免污染物外流 且有利于粪便无害化处理。鸽舍的地面和墙壁要能耐受高压水的冲洗,要建设良好的防鼠、防虫和防鸟的安全措施。现代化的鸽 舍是全封闭式的,能控温控湿、纵向通风、机械除粪、自动消毒等。首先是人的问题,更强调人的因素、人的主动性,强 调人对整个养鸦生产环境的控制,而不仅仅局限于对单个鹤及鸽群的管理与控制;同时强调对人员的管理。

猪场应该怎么做好生物安全体系?

内部生物安全,猪群单向流动,批次化或者全进全出模式,消毒计划,舍内舍外消毒流程,不同人员的工作服颜色标识,便于区分,防止交叉,猪舍单元式在圈舍建设上也要让猪舍设计符合猪的生长发育,比如说圈舍地面要有一定的斜度,容易清扫避免粪便长期的停留。而且圈舍要有一定的通风口,能够及时换气,保持清洁的空气。尽量谢绝参观活动,必须时参观者应与工作人员进场一样对待。会客要有离开生产场所的专用会客间。重视电工、木工、水管工等工作人员的管理,不让他们与猪群接触。疾病感染几乎是所有养猪生产者的近忧远虑,与猪场规模的大小毫无关系,疾病暴发后甚至可以摧毁一个猪场。所以,作为养猪者,一定要知道猪病是如何在猪场蔓延的今年受猪瘟影响,大量小养殖户抗风险能力低,直到现在还没恢复过来,养猪场一定要做好安全管理,否则会亏损严重。生产线每栋猪舍门口、产房各单元门口设消毒池、盆,并定期更换消毒液,保持有效浓度。进猪舍须脚踏消毒池、手浸消毒盆;死猪及分娩的死胎,胎衣应装入不漏水的容器送到无害化处理场处理或在指定地点焚烧后深埋。人或者物质从生活区到生产区 ,中间也要设置小消毒池,人要换生产区的服装或者防护服,一次性手套、口罩、帽等,换生产区的靴子前。物资用生理盐水纱布对货物外表面进行全面涂抹,纱布放入自封袋编号。频率:对于物资进入每周入一批,每批检测。必须在换衣间危险区穿一次性套靴拉大猪的车和去场外拉种猪的车在进入公司前进行一次严格消毒,然后进入每条生产线时再进行一次消毒。

应用安全体系建设之路

只要提到应用安全,总是离不开一个概念——sdl建设,但是在大部分互联网公司并没有看到过哪家SDL做的好的,SDL强调安全流程,从业务需求的提出就介入进去,在整个业务的研发周期中,每一块都有相应的安全方法、安全制度来指导,安全作为业务的一个属性加入进去,SDL在过程中实施的是对业务的卡点、考核。 这块主要是对流程进行梳理,把安全与项目研发流程相结合形成项目的安全开发管控流程,安全贯穿到整个项目研发流程中,包括前期的需求分析,安全设计、代码编写、代码上线部署、测试环境测试、正式环境上线运行等,可以认为此时走传统的SDL流程。 这里有个问题,若是业务量增长的话对于人力成本是巨大的,这里很多公司就结合DevSecOps理念来解决一部分人手不足的问题,这个框架讲研发、运维、安全作为一个团队来对业务的安全负责,安全不单是安全团队的怎样,成了业务中每个人的责任。下面简要说下DevSecOps理念及落地实施。 对于DevSecOps的落地来说,这个只是个框架,是个方法论,具体的技术实施呢,都知道是将Sec融入到Dev和Ops的里面,对于怎么融入、怎样结合到起来,就需要根据不同公司的不同特点来定了。 对于安全来说,主要的任务就是保护公司的业务不会被外界入侵,不会被外界攻击,攻击能及时发现切断。 DevSecOps框架需要建设不同的安全体系,需要不断优化和完善对于的体系来覆盖框架的不同阶段。对于在真正的实施过程中,大部分公司都可能涉及到以下不同的能力建设,在具体落地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简单总结为几个能力建设:主动发现的能力、被动发现的能力、业务管控的能力、安全运营的能力。 主动发现的能力简单来说是能主动发现业务中的安全问题、安全漏洞、安全风险,业界中比较常用的技术有黑盒扫描、白盒扫描、安全评估与测试以及红蓝对抗。 这个是每个公司都会有的,也是初期重点建设的一块,有采用商业扫描工具:awvs、appscan等,也有采用自研方式进行。 这里不说商业的扫描工具,对于互联网公司,大部分都会采用自研扫描工具的方式进行,简单说下自研扫描器里面涉及到的一些需要重点考虑的地方: 白盒的话在互联网公司除了几个大厂有自研的引擎外,据了解都是采用了商业的工具,在具体的落地过程中也调研了不少白盒扫描工具:checkmarx、coverity、codeql、sonarqube。 checkmarx和coverity都有sonarqube的插件在,都可以作为sonar的一个引擎来工作,对于sonar来说,很多互联网公司都基于这个做代码质量的扫描,这个其实给做白盒能力有了很大的便利性。 checkmarx对于web来说效果比coverity要好些,并且对于用户的使用体验和操作都是比较不错,将checkmarx插件集成到sonar里面,这样业务不需要单独集成checkmarx,而是只需要按照以前的流程集成sonar就可加入安全扫描的能力。 但是有一点需要考虑,对于安全结果来说业务很多时候不知道是不是误报还是真实的安全风险,这就需要安全人员介入到流程里面,对代码扫描的结果进行审核,确定是漏洞的提交给业务,不是漏洞的直接忽略处理,这样前期需要大量的人工参与,需要不断优化规则,不断调整策略减少误报。前期可以通过对结果的分析可以将一些误报率较高的规则下掉,只留高威胁级别的规则在,保证人工在每天是可以覆盖的住流程的 后期的话由于sonar是带有api接口的,可以基于sonar包装一层,构建安全自己的代码扫描平台,可以提供api接入到CI中,可以将漏洞审核与漏洞管理平台打通,可以通过平台调整规则、新加规则等。这样在整个CI中,sonar+代码扫描平台两个,业务只要关心sonar上面的代码质量问题,安全只要登入代码扫描平台审核白盒扫描出来的漏洞即可。 这里涉及到一个白盒里面的子项目:白盒扫描插件,这个作为白盒检测,更加进行了左移,在业务编写代码的时候就直接进行扫描。可以基于:https://github.com/alibaba/p3c 来包装一层来做 还有一个白盒的子项目:第三方组件的漏洞发现,这个做起来可以通过采购商业软件来实现,比如Blackduck或者xray,对业务是透明的,只要安全人员控制好流程和策略。 红蓝对抗是一种能更深层次发现安全问题和安全风险的方式。每过一段时间组织一次蓝队行动,对着一个核心目标不限手段、不限方式地进行攻击,以获取核心目标为目的。可以更好地发现整个业务体系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安全风险点,帮助红队进行安全优化及建设,红蓝对抗在安全进行中一定程度后可以考虑重点进行建设,对于整个风险的发现和推动是巨大的。 被动发现安全风险的能力,可以采用的技术有:安全监控、蜜罐 监控可以分为两类:未发现风险的监控、风险之中的监控,风险之后的溯源 为了发现风险的监控,可以提前杜绝掉风险的发生,比如前面说的,若是资产梳理是没有问题的,可以每天将业务新增的资产进行扫描查看,比如:新上的域名是一个管理系统,他没有走内部的安全流程,就存在问题,直接要求整改。新上的域名、服务器直接进行扫描器的扫描,可以第一时间发现是否存在漏洞。 发生风险的时候的监控: - 攻击流量监控 :这个就是有很多扫描器、很多测试的数据的特征进行流量监控,监控到了直接报警,也可结合SOC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利用WAF进行自动化封IP等防御措施,这样将内部各个防御能力打通,实现自动化编排,后期流量日志采用大数据建模方式来发现未特征化的攻击。 - DNS监控: 对于很多命令执行、SQL注入、SSRF等漏洞的探测大部分是通过DNS来的,内部系统发起DNS请求是可以在内部DNS服务器上捕捉到的,这样将DNS日志监控起来,初始先制定一些黑名单,观察是否有机器对外发现这些恶意DNS请求了,对这些机器进行分析,就有可能发现未知的存在的安全风险。 - SQL执行日志监控: 对于sql注入的发现还是比较有用的,SQL注入通常会有一些注入特征在,只要匹配到这些特征,就可以发现某个业务在遭受sql注入的攻击 除此之外,对外界代码仓库、文档仓库的监控也是属于监控体系的,包括GitHub监控、百度网盘监控等等,这个github好说,很多开源的工具系统存在,将业务的关键信息加入到监控中即可,对于百度网盘之类的监控就不太好做了。 这个也是发现攻击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不单可以发现外部使用到的poc、密码字典等等信息,也能发现一些未知的攻击方式和APT行为存在 业务管控能力,比较通用的是WAF,为啥把WAF能力放在安全管控上面,WAF是可以做到哪些ip能访问,哪些ip不能访问,哪些路径能访问,哪些路径不能访问到的,说起来也是对业务的访问做的管理。WAF有很多成熟的商业产品在用,也可以自研,自研的话前期是基于正则匹配来做的,通过匹配对应的参数位置上的参数值是否包含有关键字来做。后期的话要想准确性高、误报率小的话还是需要机器学习和语义分析来做。 现在对于业务管控比较热门的零信任体系的建设,比较常见的是安全网关的模式,有空说下零信任的一些内容,现阶段知识还不深,就不说了,再深入研究研究看。 提到安全运营,很多人的脑袋想到的都是举办些安全活动,打打杂之类的工作,在笔者看来,一个企业的安全运营能力才真正能体现出该企业的安全能力,安全运营是推动SDL流程不断优化、不断完善的动力,是为DevSecOps规划建设指明道路和方向的。 技术要是没有了运营,是无法进行后续的优化和改进的,运营没有了技术,是虚的空的,无法落地的,安全运营包括了外部运营、内部运营,不同的运营又可划分为非技术运营、技术运营两种 外部运营里面的非技术运营,主要包括了安全品牌的建设、宣传等,主要是提供公司在业界的影响力,这样可以更好的吸引外部的安全研究者为我们服务,更好的吸引外界安全人员以外部视角参与到公司的安全建设中来 外部的技术运营: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外部的比赛、大会等,发表技术文章等,以技术能力展现出来,这样在行业中展示出公司的技术实力。 内部非技术运营:汇总每个能力方面的数据做分析,将各个能力的结果通过数据化的方式展示出来,一方面可以给老板看到能力的建设进展情况,也能使大家了解到自己做的工作的成果 具体的落地可采用:数据大屏的方式来展示出来,通过soc平台完成。 内部技术运营:通过非技术运营出来的结果反哺各个能力建设,通过内部、外部发现的安全问题,优化各个能力的建设,补充不足之处,推动流程优化和DevSecOps建设方向。 具体落地:主要是需要运营人员对每一部分的能力建设比较了解,通过看问题能发现更深层面的东西,然后对每个结果进行安全能力上面的推动。

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国家战略安全体系。(论文)

这年头骗子太多,实在不放心可以去找国涛期刊。1.专题型论文。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2.论辩型论文。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包括什么

一、 需求与安全 信息——信息是资源,信息是财富。信息化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综合技术水平,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从全球范围来看,发展信息技术和发展信息产业也是当今竞争的一个制高点。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焦点集中在网络技术,开放系统,小型化,多媒体这四大技术上。 安全——internet的发展将会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带来巨大推动和冲击。但同时,internet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由于internet强调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其采用的tcp/ip、snmp等技术的安全性很弱,本身并不为用户提供高度的安全保护,internet自身是一个开放系统,因此是一个不设防的网络空间。随着internet网上用户的日益增加,网上的犯罪行为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 内部泄密 内部工作人员将内部保密信息通过e-mail发送出去或用ftp的方式送出去。 “黑客”入侵 “黑客”入侵是指黑客通过非法连接、非授权访问、非法得到服务、病毒等方式直接攻入内部网,对其进行侵扰。这可直接破坏重要系统、文件、数据,造成系统崩溃、瘫痪,重要文件与数据被窃取或丢失等严重后果。 电子谍报 外部人员通过业务流分析、窃取,获得内部重要情报。这种攻击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些日常社会交往获取有用信息,从而利用这些有用信息进行攻击。如通过窃听别人的谈话,通过看被攻击对象的公报等获取一些完整或不完整的有用信息,再进行攻击。 途中侵扰 外部人员在外部线路上进行信息篡改、销毁、欺骗、假冒。 差错、误操作与疏漏及自然灾害等。 信息战——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大部分来源于上述原因。对于某些组织,其威胁可能有所变化。全球范围 内的竞争兴起,将我们带入了信息战时代。 现代文明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但也更易遭受信息战。信息战是对以下方面数据的蓄意攻击: 机密性和占有性 完整性和真实性 可用性与占用性 信息战将危及个体、团体;政府部门和机构;国家和国家联盟组织。信息战是延伸进和经过cyberspace进行的战争新形式。 如果有必要的话,也要考虑到信息战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一些外国政府和有组织的恐怖分子、间谍可能利用“信息战”技术来破坏指挥和控制系统、公用交换网和其它国防部依靠的系统和网络以达到破坏军事行动的目的。造成灾难性损失的可能性极大。从防御角度出发,不仅要考虑把安全策略制定好,而且也要考虑到信息基础设施应有必要的保护和恢复机制。 经费——是否投资和投资力度 信息系统是指社会赖以对信息进行管理、控制及应用的计算机与网络。其信息受损或丢失的后果将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 在管理中常常视安全为一种保障措施,它是必要的,但又令人讨厌。保障措施被认为是一种开支而非一种投资。相反地,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系统安全可以防止灾难。因此它应是一种投资,而不仅仅是为恢复所付出的代价。 二、 风险评估 建网定位的原则: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个人利益。 信息安全的级别: 1.最高级为安全不用 2.秘密级:绝密,机密,秘密 3.内部 4.公开 建网的安全策略,应以建网定位的原则和信息安全级别选择的基础上制定。 网络安全策略是网络安全计划的说明,是设计和构造网络的安全性,以防御来自内部和外部入侵者的行动 计划及阻止网上泄密的行动计划。 保险是对费用和风险的一种均衡。首先,要清楚了解你的系统对你的价值有多大,信息值须从两方面考虑:它有多关键,它有多敏感。其次,你还须测定或者经常的猜测面临威胁的概率,才有可能合理地制定安全策略和进程。 风险分析法可分为两类:定量风险分析和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是建立在事件的测量和统计的基础上,形成概率模型。定量风险分析最难的部分是评估概率。我们不知道事件何时发生,我们不知道这些攻击的代价有多大或存在多少攻击;我们不知道外部人员造成的人为威胁的比重为多少。最近,利用适当的概率分布,应用monte carlo(蒙特卡罗)仿真技术进行模块风险分析。但实用性不强,较多的使用定性风险。 风险分析关心的是信息受到威胁、信息对外的暴露程度、信息的重要性及敏感度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一般可将风险分析列成一个矩阵: 将以上权重组合,即: 得分 = ( 威胁 × 透明 ) + ( 重要性 × 敏感度 ) = ( 3 × 3 ) + ( 5 × 3) = 24 根据风险分析矩阵可得出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网络安全策略开发必须从详尽分析敏感性和关键性上开始。风险分析,在信息战时代,人为因素也使风险分析变得更难了。 三、体系结构 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来分析网络的安全,根据制定的安全策略,确定合理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网络划分: 1、公用网 2、专用网: (1)保密网 (2)内部网 建网的原则: 从原则上考虑:例如选取国家利益。 从安全级别上:1,最高级为安全不用,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取的。2,3,4 全部要考虑。 因此按保密网、内部网和公用网或按专用网和公用网来建设,采用在物理上绝对分开,各自独立的体系结构。 四、公用网 举例说明(仅供参考),建网初期的原则: 1、任何内部及涉密信息不准上网。 2、以外用为主,获取最新相关的科技资料,跟踪前沿科技。 3、只开发e-mail,ftp,www功能,而telnet,bbs不开发,telnet特殊需要的经批准给予临时支持。说明一下,建网时,www功能还没有正常使用。 4、拨号上网严格控制,除领导,院士,专家外,一般不批准。原因是,拨号上网的随意性和方便性使得网络安全较难控制。 5、网络用户严格经领导、保密办及网络部三个部门审批上网。 6、单位上网机器与办公机器截然分开,定期检查。 7、签定上网保证书,确定是否非政治,非保密,非黄毒信息的上网,是否侵犯知识产权,是否严格守法。 8、对上网信息的内容进行审查、审批手续。 为了使更多的科技人员及其他需要的人员上网,采用逐步分阶段实施,在安全设施配齐后,再全面开放。 五、公用网络安全设施的考虑 1. 信息稽查:从国家利益考虑,对信息内容进行审查、审批手续。 信息截获,稽查后,再传输是最好的办法。由于机器速度慢,决定了不可能实时地进行信息交流,因而难于实时稽查。 信息复制再分析是可行的办法。把信件及文件复制下来,再按涉密等关键词组检索进行检查,防止无意识泄密时有据可查。起到威慑作用和取证作用。 2. 防火墙:常规的安全设施。 3. 网络安全漏洞检查:各种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都存在安全漏洞,起到堵和防的两种作用。 4. 信息代理: (1)主要从保密上考虑。如果一站点的某一重要信息,被某一单位多人次的访问,按概率分析,是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是否暴露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2)可以提高信息的交换速度。 (3)可以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 5. 入侵网络的安全检查设施,应该有。但是,由于事件和手法的多样性、随机性,难度很大,目前还不具备,只能使用常规办法,加上人员的分析。 六、 专用网络及单机安全设施的考虑,重点是保密网 1,专用屏蔽机房; 2,低信息辐射泄露网络; 3,低信息辐射泄露单机。 七、安全设备的选择原则 不能让外国人给我们守大门 1、按先进国家的经验,考虑不安全因素,网络接口设备选用本国的,不使用外国货。 2、网络安全设施使用国产品。 3、自行开发。 网络的拓扑结构:重要的是确定信息安全边界 1、一般结构:外部区、公共服务区、内部区。 2、考虑国家利益的结构:外部区、公共服务区、内部区及稽查系统和代理服务器定位。 3、重点考虑拨号上网的安全问题:远程访问服务器,放置在什么位置上,能满足安全的需求。 八、 技术和管理同时并举 为了从技术上保证网络的安全性,除对自身面临的威胁进行风险评估外,还应决定所需要的安全服务种类,并选择相应的安全机制,集成先进的安全技术。 归纳起来,考虑网络安全策略时,大致有以下步骤: 明确安全问题:明确目前和近期、远期的网络应用和需求; 进行风险分析,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决定投资力度; 制定网络安全策略; 主管安全部门审核; 制定网络安全方案,选择适当的网络安全设备,确定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按实际使用情况,检查和完善网络安全方案。

什么是CA安全体系,CA认证体系,C A 分别代表什么

什么是CA安全体系,CA认证体系,C A 分别代表什么 什么是ca ca(certification authority)是以构建在公钥基础设施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基础之上的产生和确定数字证书的第三方可信机构(trusted third party),其主要进行身份证书的发放,并按设计者制定的策略,管理电子证书的正常使用。ca具有权威性、可信赖性及公正性,承担著公钥体系中公钥的合法性检验的责任。ca为每个使用公开金钥的使用者发放一个数字证书,数字证书的作用是证明证书中列出的使用者合法拥有证书中列出的公开金钥。ca的数字签名使得攻击者不能伪造和篡改证书,ca还负责吊销证书并发布证书吊销列表(crl),并负责产生、分配和管理所有网上实体所需的数字证书,因此,它是安全电子政务的核心环节。 ca认证体系的组成 ca认证体系由以下几个部门组成:一是ca,负责产生和确定使用者实体的数字证书。二是稽核授权部门,简称ra(registry authority),它负责对证书的申请者进行资格审查,并决定是否同意给申请者发放证书。同时,承担因稽核错误而引起的、为不满足资格的人发放了证书而引起的一切后果,它应由能够承担这些责任的机构担任。三是证书操作部门,证书操作部门cp(certification processor)为已被授权的申请者制作、发放和管理证书,并承担因操作运营错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包括失密和为没有获得授权的人发放了证书等,它可由ra自己担任,也可委托给第三方担任。四是金钥管理部门(km),负责产生实体的加金钥对,并对其解密私钥提供托管服务。五是证书储存地(dir),包括网上所有的证书目录。 在ca认证体系中,各组成部分彼此之间的认证关系一般如下: (1)使用者与ra之间:使用者请求ra进行稽核,使用者应该将自己的身份资讯提交给ra,ra对使用者的身份进行稽核后,要安全地将该资讯转发给ca。 (2)ra与ca之间:ra应该以一种安全可靠的方式把使用者的身份识别资讯传送给ca。ca通过安全可行的方式将使用者的数字证书传送给ra或直接送给使用者。 (3)使用者与dir之间:使用者可以在dir中查询、撤销证书列表和数字证书。 (4)dir与ca之间:ca将自己产生的数字证书直接传送给目录dir,并把它们登记在目录中,在目录中登记数字证书要求使用者鉴别和访问控制。 (5)使用者与km之间:km接受使用者委托,代表使用者生成加密金钥对;使用者所持证书的加密金钥必须委托金钥管理中心生成;使用者可以申请解密私钥恢复服务;km应该为使用者提供解密私钥的恢复服务。使用者的解密私钥必须统一在金钥管理中心托管。 (6)ca与km之间:这二者之间的通讯必须是保密、安全的。要求它们之间用通讯证书来保证安全性。通讯证书是认证机关与金钥管理中心、上级或下级认证机关进行通讯时使用的计算机装置证书。这些专用的计算机装置必须申请并安装认证机构所释出的专用通讯证书,同时,还必须安装金钥管理中心、上级或下级认证机构专用通讯计算机装置所持有的通讯金钥证书和认证机构的根证书。 认证体系的职责 从上述论述中,可以总结出,ca至少担负著以下几项具体的职责: (1)验证并标识公开金钥资讯提交认证的实体的身份; (2)确保用于产生数字证书的非对称金钥对的质量; (3)保证认证过程和用于签名公开金钥资讯的私有金钥的安全; (4)确保两个不同的实体未被赋予相同的身份,以便把它们区别开来; (5)管理包含于公开金钥资讯中的证书材料资讯,例如数字证书序列号、认证机构标识等; (6)维护并发布撤销证书列表; (7)指定并检查证书的有效期; (8)通知在公开金钥资讯中标识的实体,数字证书已经发布; (9)记录数字证书产生过程的所有步骤。 ca安全认证体系的功能 ca安全认证体系的主要功能包括:签发数字证书、管理下级稽核注册机构、接受下级稽核注册机构的业务申请、维护和管理所有证书目录服务、向金钥管理中心申请金钥、实体鉴别金钥器的管理,等等。 CA金融体系就是金融系统的CA认证. 希望对你有用! 什么是认证体系? 什么是认证? “认证”一词的英文愿意是一种出具证明档案的行动。ISO/IEC指南2中关于“认证”的定义是:“第三方依据程式对产品、过程或服务符合规定的要求给予书面保证(合格证书)”。 举例来说,对第一方(供方或卖方)生产的产品甲,第二方(需方或买方)无法判定其品质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来判定。第三方既要对第一方负责,又要对第二方负责,不偏不倚,出具的证明要能获得双方的信任,这样的活动就叫做“认证”。 这就是说,第三方的认证活动必须公开、公正、公平,才能有效。这就要求第三方必须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信,必须独立于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须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没有经济上的利害关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关系,或者有维护双方权益的义务和责任,才能获得双方的充分信任。 以比较常见的是质量认证为例: 质量体系认证是认证的一种型别。质量体系认证具有以下特征: 1、认证的物件是质量体系,更准确地说,是企业质量体系中影响持续按需方的要求提 *** 品或服务的能力的某些要素,即质量保证能力。 2、实行质量体系认证的基础是必须有关于质量体系的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1987年3月释出的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系列标准(2000年修订为第三版),为各国开展质量体系认证提供了基础。申请认证的企业应以系统标准为指导,建立适用的质量体系;认证机构则按系列标准中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要求进行检查评定。 3、鉴定质量体系是否符合标准要求的方法是质量体系稽核。由认证机构派注册稽核员对申请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检查评定,提交稽核报告,提出稽核结论。 4、证明取得质量体系认证资格的方式是质量体系认证证书和体系认证标记。证书和标记只证明该企业的质量体系符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不证明该企业生产的任何产品符合产品标准。因此,质量体系认证的证书和标记都不能用于产品,不能使人产生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规定要求的误解。 5、质量体系认证是第三方从事的活动。第三方是指独立于第一方(供方)和第二方(需方)之外的一方,他与第一方和第二方既无行政上的隶属关系,又无经济上的利害关系。强调体系认证要由第三方实施,是为了确保认证活动的公正性。 什么是PICC认证体系? PICC一般指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PICC P&C,简称“中国人保”,下同)是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保监会批准,于2003年7月由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亚洲最大的财产保险公司,注册资本122.5598亿元。其前身是1949年10月20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批准成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世界500强企业。中国人保财险是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PICC)旗下标志性主业,在国内外同业市场享有卓著声誉。2003年11月6日,公司在香港联交所成功挂牌上市,成为中国内地大型国有金融企业海外上市“第一股”。凭借综合实力,中国人保财险相继成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保险合作伙伴,为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提供全面的保险保障服务。 什么是ISO认证体系? ISO是国际标准化组织的缩写代号,按照其释出的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组织的体系档案(包括手册、程式档案、作业档案、记录等一整套档案记录)并实施,之后由独立的第三方认证机构进行稽核验收合格,颁发认证证书就是iso体系认证。常见的有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 企业建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为: l 树立企业形象 通过建立和完善国际质量体系,强化、规范企业管理,在巨集观上树立优良企业形象,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建立具有自身特点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形象。 l 增强客户信心,扩大市场分额 向客户和社会证明贵企业具有生产合格优质产品和提供优良服务的能力,让客户满意放心。负责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的认证机构都是经过国家认可机构认可的权威机构,对企业的品质的稽核是非常严格,因此,对于企业内部来说,可按照经过国际标准化的体系进行管理,真正达到法治化、科学化的要求,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服务的优质率,迅速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于企业外部来说,顾客熟悉企业依据国际标准实施管理,拿到ISO9001品质体系认证证书,并且有认证机构的严格稽核和长期监督,就可以确信该企业是能够稳定的生产合格产品和服务乃至优秀产品的信得过企业,扩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l 改善现有管理 贵企业的资源(决策、管理、技术、作业层)ISO9001的制度下加以梳理和完善,弥补管理上缺陷和遗漏,建立合理有效的组织机构,明确各部门职权,以提高管理水平。 l 加强质控,降低成本 通过生产服务流程质控点的控制,加强内部整核,降低人为的损失,改善内部管理,减少管理失误,达到降低实物成本机会,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l 销售管理 通过合同评审程式和人力资源控制、考核程式,加强对市场及时常销售的管理,提升市场效益。 总之,一个一流的质量管理系统会带给企业更为经济的设计、生产、销售及行政管理,亦即反应在上升的销售量,较高的客户满意度,增加的收益及关键的竞争力之上的全面性提高。 么是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nbsp;ISO通过它的2856个技术机构开展技术活动。其中技术委员会(简称TC)共185个,分技术委员会(简称SC)共611个,工作组(WG)2022个,特别工作组38个。nbsp;ISO的2856个技术机构技术活动的成果(产品)是“国际标准”。ISO现已制定出国际标准共10300多个,主要涉及各行各业各种产品(包括服务产品、知识产品等)的技术规范。nbsp;ISO制定出来的国际标准除了有规范的名称之外,还有编号,编号的格式是:ISO+标准号+[杠+分标准号]+冒号+释出年号(方括号中的内容可有可无),例如:ISO8402:1987、ISO9000-1:1994等,分别是某一个标准的编号。nbsp;但是,“ISO9000”不是指一个标准,而是一族标准的统称。根据ISO9000-1:1994的定义:“‘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nbsp;什么叫TC176呢?TC176即ISO中第176个技术委员会,它成立于1980年,全称是“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1987年又更名为“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专门负责制定品质管理和品质保证技术的标准。nbsp;TC176最早制定的一个标准是ISO8402:1986,名为《品质-术语》,于1986年6月15日正式释出。1987年3月,ISO又正式释出了ISO9000:1987、ISO9001:1987、ISO9002:1987、ISO9003:1987、ISO9004:1987共5个国际标准,与ISO8402:1986一起统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nbsp;此后,TC176又于1990年释出了一个标准,1991年释出了三个标准,1992年释出了一个标准,1993年释出了五个标准;1994年没有另外发布标准,但是对前述“ISO9000系列标准”统一作了修改,分别改为ISO8402:1994、ISO9000-1:1994、ISO9001:1994、ISO9002:1994、ISO9003:1994、ISO9004-1:1994,并把TC176制定的标准定义为“ISO9000族”。1995年,TC176又释出了一个标准,编号是ISO10013:1995。至今,ISO9000族一共有17个标准,详见附录A。nbsp;对于上述标准,作为专家应该通晓,作为企业,只需选用如下三个标准之一:nbsp;1.ISO9001:1994《品质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品质保证模式》;nbsp;2.ISO9002:1994《品质体系生产、安装和服务的品质保证模式》;nbsp;3.ISO9003:1994《品质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品质保证模式》。nbsp;ISO9000标准介绍nbsp;近几年,全国各地正在大力推行IS09000族标准,开展以S09000族标准为基础的质量体系咨询和认证。国务院《质量振兴纲》的布,更引起广大企业和质量工作者对IS09000族标准的关心和重视。nbsp;根据IS09000—1给出的定义,IS09000族是指“由ISO/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所有国际标准”。那么由ISO/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的标准目前有多?众不一。准确的说法应该是:由ISO/TC176技术委员会制定并已由ISO(国标准化组织)正式颁布的国际标准有19项,ISO/TC176技术委员会正定还未经ISO颁布的国际标准有7项。对ISO已正式颁布的IS09000族19项际标准,我国已全部将其等同转化为我国国家标准。其他还处在标准草案阶段的7项国际标准,我国也正在跟踪研究,一旦正式颁布,我国将及时将其等同转化为国家准。nbsp;正式颁布的IS09000族标准nbsp;(1)GB/T65831994(idtIS08402: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nbsp;(2)GB/T19000.1-1994(idtlS09000-1: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准第1部分选择和使用指南。nbsp;(3)GB/19000.2-1994(idtIS09000-2:1993)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二部分GB/T19001、GB/T19002和GB/T19003实施通用指南。nbsp;(4)GB/T19000.3—1994(idtlS09000-3:1994)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第3部分GB/T19001在软体开发、供应和维护中的使用 什么是ISTQB Certified Tester认证体系? 大致是这样的: 一、关于国际软体测试工程师认证专案 ISTQB (International Sofare Testing Qualification Board) 国际软体测试资质认证委员会是国际唯一全面权威的软体测试资质认证机构,主要负责制订和推广国际通用资质认证框架,即“国际软体测试资质认证委员会推广的软体测试工程师认证”( ISTQB Certified Tester ) 专案。该专案由ISTQB授权国家的分支机构组织本国的软体测试工程师的认证,并接受ISTQB质量监控,合格后颁发全球通用的软体测试工程师资格证书。 ISTQB现有包括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在内的近40多个成员国 ISTQB作为一个开放性的组织,诚挚欢迎企业和个人成为其成员来共同推广国际通用的软体测试资质认证标准,规范软体测试体系。ISTQB规范中国软体测试行业,提高中国软体测试行业的水平,通过市场调研、资讯交流、咨询培训、评估认证、智慧财产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推动中国软体测试行业的发展,做好为ISTQB会员的服务工作,面向全行业,发挥 *** 与企事业单位之间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为中国的测试行业提供一个新测试方法、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的交流平台,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积极推进国际通用软体培训和认证体系,建成规范的高阶培训和认证平台,推动国际软体测试人才流动和技术交流,使中国软体 测试行业与国际接轨。 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软体测试基础、测试与软体开发生命周期、静态测试技术、测试设计技术、单元测试、整合测试、系统测试、软体测试管理、功能(黑盒)测试工具、效能测试工具、白盒测试工具、实际案例分析等。 四:ISTQB认证体系介绍 ISTQB认证体系介绍: ·基础级 ·1个考试模组 (基于24课时的专业培训基础) ·软体测试术语和基本原理,测试技术和常用工具。 ·高阶 ·通过基础级认证 + 3年以上软体测试企业工作经验 ·3个模组考试 ·软体测试技术纵深与拓展,包括测试管理,高阶测试分析,高阶测试技术三个模组。培训者可根据需要,兴趣或者职业发展方向选择一个或多个模组。2014年以后,必须通过三个模组才算通过高阶。 ·专家级 ·通过2/3以上高阶认证模组 + 5年以上软体测试企业工作经验 ·软体测试专家领域纵深与拓展,如 Test Management Security Test Test Process Improvement 什么是ISO9001:2000认证体系? 我是学这个的 你说的ISO9001:2000是《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它属于ISO9000族。2000指的是2000年版。 ISO9000族可以帮助组织建立、实施并有效的执行质量管理体系,它不受具体行业和经济部门的限制,可广泛适用于各种型别和规模的组织。 质量管理的原则是:以客户为焦点、领导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管理的系统方法、持续改进、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与供方互利的关系。这八大原则,在进行认证的时候要时刻贯彻这八大原则。 我在这里完全给你讲清楚是不太可能的,你还要多看看这方面的书。 什么是iso90000认证体系 ISO9000是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所属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ISO/TC176工作委员会制定并颁布的关于质量管理体系的族标准的统称。 ISO9000族标准中有用于指导各国企业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并获取外部认证的标准(ISO9001:2000),有用于指导企业自身强化质量管理的标准(ISO9004),有用于统一各国质量术语的标准(ISO8402),也有用于规范质量稽核的标准(ISO10011)等等,所有这些标准构成了一个相对严密的标准系列,对质量管理界带来深远的意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包含哪三大体系

“五大体系”:  一是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质量标准体系。为规范农产品生产标准,围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按照建立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标准化生产体系的要求,先后在全市制定推广了42种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2种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35种出口农产品良好农业操作规范(GAP),在生产、加工、贮藏、流通等环节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农产品标准已覆盖粮油、果品、蔬菜、食用菌、畜产品和水产品等多个领域,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标准体系。  二是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积极组织实施“绿卡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市发改委与财政、农业、海洋与渔业、畜牧、林业部门联合下发了《烟台市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优先发展水果、海珍品、蔬菜、食用菌、生猪、奶牛等16种优势农产品,通过增加财政投入、减免税费和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加大了对优势农产品产区和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烟台苹果和大樱桃产业发展规划》和《关于开展农业产业化百强龙头企业创建活动的意见》,连续四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资金,用于烟台苹果、大樱桃、莱阳梨等优质果品的基地建设;每年安排500万元贷款贴息资金,对百强龙头企业建设标准化基地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的意见》,用4年的时间,在果品、蔬菜、水产、畜牧等优势产业建设60个特色品牌农产品基地。农业标准化基地,全面推行统一环境质量、统一生产技术、统一农资供应、统一监测方法、统一产品标识等“五统一”操作规程。在全市形成了莱阳、海阳的蔬菜,栖霞、招远、龙口的果品,蓬莱、长岛、莱州、开发区的水产养殖,福山、芝罘的大樱桃,牟平、栖霞的食用菌,莱州的种子、花卉等一批特色产业带和优质农产品基地。  三是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检测体系。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开发及认证工作力度。全市累计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产品达到481个,其中,绿色食品188个,无公害农产品293个,有机食品2个。烟台苹果、龙口粉丝、烟台葡萄酒和烟台大樱桃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莱阳梨、海阳白黄瓜、烟台苹果和烟台大樱桃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为加强农产品质量检测,先后投资8500多万元建立了4个市级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8个县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站),重点支持46个省级龙头企业设立了质检中心,20个较大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了农产品速测检测点。龙大集团投资3000多万元建立的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2004年4月通过了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CNAL)认可,能够对550多种农药残留、60种抗生素、23种添加剂、5种重金属、11种微生物等指标进行精密检测。2008年1月又投资62万美元,从美国引进最先进的药残检测设备LC/MS/MS,使龙大的药残检测项目、检测方法始终与日本最新标准同步。  四是建立农业投入品监管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投入品是关键。2009年市政府发布实施了《烟台市农药经营使用监督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大力推进农资连锁经营、农技农资结合、协会服务、企业直销、龙头企业带动等农业投入品有效服务模式,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莱阳市以配送中心为平台,设立农资连锁超市,在企业、村庄设立连锁专供点,实行“统一进货、统一配送、统一价格、统一服务”的服务模式,有效地提升了放心农资的配送能力和水平。目前,全市化肥、农药集中配送率分别达到85%和80%以上。  五是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市委、市政府要求,利用三年的时间,建立健全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目前,全市已有烟台市和3个县市区经编委批准,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或办公室),8个县市区成立了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机构设置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执法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分别设置;一种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执法机构、检验检测机构合署办公,实行一个机构三块牌子。结合产业特点和乡镇机构改革,在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增加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责,实行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与农技综合服务站一个机构两块牌子。2008年4月,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2009年市政府又把“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与改革,完善公益性职能经费保障机制,完善乡镇或区域性农业技术推广公共服务机构,逐步建立村级服务站点”写进了烟发〔2009〕1号文件,明确规定每个村至少设立一名技术员,三年完成。目前全市共有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133个,在编人员1800多人。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包含哪三大体系?

1、建立和完善农业生产质量标准体系。为规范农产品生产标准,围绕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按照建立与国际通行标准接轨的标准化生产体系的要求,先后在全市制定推广了42种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规程。2、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体系。积极组织实施“绿卡行动计划”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基地建设。3、建立农产品质量认证和检测体系。加大了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开发及认证工作力度。全市累计通过农产品质量认证的产品达到481个,其中,绿色食品188个,无公害农产品293个,有机食品2个。扩展资料:1、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经国务院批准,农业部从2001年4月启动“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率先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深圳四个城市进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于2002年7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着重强调三个方面的推进措施:一是强化生产过程管理,即强化生产基地建设,净化产地环境,严格农业投入品管理,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二是推行市场准入制,即建立检测制度,推广速测技术,创建专销网点,实施标志管理,推行追溯和承诺制度;三是完善保障体系,即加强法制建设,健全标准体系,完善检验检测体系,加快认证体系建设,加强技术研究与推广,建立信息网络,加强宣传培训。2、CAC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制定的被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食品安全标准。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创建的,其宗旨在于保护消费者健康,促进食品贸易公平开展,协调所有食品标准的制定工作。CAC拥有165个成员国,中国是成员国之一。3、例行监测制度: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制度是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重要措施之一,2001年从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四个试点城市的蔬菜农药残留和生猪“瘦肉精”污染定点监测工作开始实施,进而逐步扩展到全国37个城市全年5次的蔬菜农残、16个城市畜产品污染和5个城市水产品中药物污染定点监测。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包含哪三大体系?

一是发展绿色化。也就是以绿色发展为指引,增加效率效益,消除原有污染不断强化农产品产地环境治理和农业投入品监管,逐步构建生态修复补偿机制,为现代农业发展营造安全优美的生态环境。二是标准化。没有标准化的生产,就难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实施农业标准化战略,以农产品为单元,以生产过程为主线,健全完善贯穿农产品产地环境、生产过程、收储运销全链条的质量标准体系,做到有标可依、有标必依,违规必追责。三是市场化。质量安全问题,最终还要靠市场来解决,要围绕市场需求,不断提升农产品质量档次,将品牌打造、宣传推介、市场营销以及“互联网+”有机结合,逐步构建形成优质优价的市场引导机制。

生态安全体系讲了些什么呢?

生态安全本质上是围绕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之间和谐统一。它既是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体系。具体来说,生态安全是一个由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和系统安全3方面组成的动态安全体系。考虑经济和社会因素对生态安全体系的影响,经济安全就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动力和出发点,而生物安全、环境安全则构成了生态安全的基石。生物安全1.生物多样性的消失。地球上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以及与其所生存自然环境间的相互作用,形成了地球上丰富的生物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由于食物链的作用,地球上每消失一种植物,往往有10~30种依附于这种植物的动物和微生物也随之消失。每一物种的消失,必然减少自然和人类适应变化条件的选择余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恶化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环境,而且限制了人类和其他生物生存和发展机会的选择,甚至严重威胁人类和其他生物的生存与发展。2.生物入侵。前面我们已经讲过生物入侵是指外来物种给当地生物和环境造成的危害,而这种危害常常是灾难性的。3.转基因生物。人类为了自身的生活并获得足够的食物,大量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来改造目前人类栽培、养殖的生物和基因,出现了转基因生物,这对于一个地区和全球生态系统是福是祸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因此就存在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地球上的生物经过千百万年的演变进化,各自拥有区别于其他物种生物并且相对稳定的遗传物质基础——基因。在自然规律下,交叉繁殖只会在相同的物种之内发生,使得物种的变化速度相对缓慢。现代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在给人类带来巨大利益的同时,基因技术的进步对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种群也带来了基因杂交、漂移、变异的风险。大量的转基因生物形成了特殊的生命形式,以超过自然进化千百万倍的速度介入到自然界中来。这是否会打破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从而导致对环境的危害?不得而知。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的潜在威胁可能造成农作物品种单一化、形成害虫害草的抗药性,威胁生物多样性及其生物遗传。转基因生物还可能导致野生生物种类资源缺失,并极有可能使变异后的基因或转基因通过生态和遗传渠道影响整个地球的生物和生存环境。环境安全在现代化的工业生产和农业生产过程中,诸如工业“三废”、化肥、农药等物质对人类生存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环境危害,加上人类的生活方式和大量消耗能源,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和区域性的酸雨等,通过食物链以及物质和能量的流动转移,所有这些问题会在生物、环境中积累,最终在生态系统安全方面爆发和体现,从而威胁到整个地球。生态系统安全生态系统安全主要受人类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及其动态的影响。大量案例研究表明,土地利用与覆盖变化是在自然的生物物理条件与人类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下,在不同时空尺度上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景观变化。其中气候变化、水文条件的变化、土地使用制度的变化、经济体制的变化、技术进步的变化、人类社会行为的变化是引起土地利用及其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

信息安全体系结构中主要包括

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由技术体系、管理体系和组织机构体系组成,三个层面缺一不可。信息安全技术体系包括物理安全技术、系统安全技术、网络安全技术、应用安全技术和管理安全性。OSI将整个通信功能划分为7个层次,分别是: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常见的安全机制包括防护机制、检测机制与恢复机制三大类。1、五大类安全服务:鉴别服务、访问控制服务、数据机密性服务、数据完整性服务和抗否认性服务。2、八大类安全机制包括括加密机制、数据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数据完整性机制、认证机制、业务流填充机制、路由控制机制、公正机制。3、OSI安全服务与安全机制的关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关系密切、不可分割,安全服务利于一种或多种安全机制进行反击。如下图所示:

分析设计某单位的安全体系建设,需要应用哪些信息安全技术,并进行说明。

可以参照等级保护,从物理环境、网络环境、主机环境、应用环境、数据环境、备份恢复和管理体系几方面考虑;重点在网络和应用部分希望你能满意!

信息安全体系的目录

第1部分基础篇第1章信息安全概论1.1信息安全的发展1.1.1信息化的发展历程1.1.2信息安全的发展历程1.2信息安全的内涵1.2.1信息安全的定义1.2.2信息安全的术语1.2.3信息安全的属性1.2.4信息安全的原则1.3信息安全的脆弱性与威胁1.3.1信息安全的脆弱性分析1.3.2信息安全的威胁与分类1.3.3专用网络上的主要安全威胁小结思考题第2章信息安全的整体性原理2.1整体信息安全的基本原理2.1.1系统的含义2.1.2整体性原理2.2信息安全的整体结构2.2.1信息系统的构成要素2.2.2信息安全的构成要素小结思考题第2部分技术篇第3章信息安全技术要素3.1物理安全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定位3.1.1物理安全的定位3.1.2物理安全的基本要素3.1.3物理安全的基本内容3.2密码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定位3.2.1密码技术的定位3.2.2密码技术的基本原理3.2.3密码技术的应用3.3身份鉴别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其定位3.3.1身份认证的定位3.3.2身份认证的实现3.4访问控制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其定位3.4.1访问控制技术的定位3.4.2访问控制的基本内容3.4.3访问控制的模型3.4.4访问控制的实现3.5恶意代码防范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定位3.5.1恶意代码防范技术的定位3.5.2恶意代码的分类与工作原理3.5.3恶意代码的防范技术3.6风险分析技术的基本内容及定位3.6.1风险分析技术的定位3.6.2风险分析的基本内容3.6.3安全扫描技术小结思考题第4章信息安全子系统4.1安全操作系统4.1.1安全操作系统的地位和作用4.1.2安全操作系统的发展4.1.3安全操作系统的基本内容4.2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4.2.1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地位和作用4.2.2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发展4.2.3安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内容4.3安全网络系统4.3.1安全网络系统的地位和作用4.3.2实用安全协议4.3.3防火墙系统4.3.4VPN系统4.3.5安全隔离系统4.4信息安全检测系统4.4.1信息安全检测系统的地位和作用4.4.2信息安全检测的发展4.4.3入侵检测系统4.4.4信息内容检测系统小结思考题第5章信息安全技术体系5.1信息安全的分层技术保护框架5.2信息安全的分域技术保护框架5.2.1局域计算环境安全5.2.2边界安全与信息交换5.2.3网络传输安全5.2.4支撑基础设施5.3信息安全的等级技术保护框架5.4信息安全的过程技术保护框架5.4.1信息系统的安全工程5.4.2信息安全的动态过程保护5.5典型信息安全技术保障框架小结思考题第3部分管理篇第6章信息安全管理概述6.1管理的基本问题6.1.1管理的概念及特点6.1.2管理的基本手段6.1.3管理的组织结构6.2管理的质量控制6.3信息安全管理概述6.3.1信息安全管理的概念6.3.2信息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小结思考题第7章信息安全风险管理7.1风险管理概述7.1.1风险的基本内容7.1.2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7.2风险分析的方法7.2.1定性分析方法7.2.2定量分析方法7.3风险管理7.3.1管理的过程7.3.2管理的角色7.3.3管理的工具小结思考题第8章信息安全管理体系8.1国家层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8.1.1国家层面的组织管理8.1.2国家层面的管理制度8.1.3国家层面的人员管理8.1.4国家层面的监督与检查8.2信息系统层面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8.2.1信息系统层面的组织机构8.2.2信息系统层面的管理制度8.2.3信息系统层面的人员管理8.2.4信息系统层面的监督检查8.3信息安全等级保护8.3.1等级保护的基本思路8.3.2等级保护的标准体系8.3.3等级保护的法律保障小结思考题第4部分评估篇第9章信息安全评估9.1信息安全评估的基本概念9.2信息安全评估的发展9.3典型信息安全评估标准9.3.1TCSEC标准9.3.2ITSEC标准9.3.3CC标准小结思考题第10章信息系统的安全性评估10.1概述10.2信息系统安全性评估的方法10.3信息系统安全性评估的方式10.4信息系统安全性评估的手段10.5信息系统安全性评估的过程小结思考题参考文献……

请问安全体系是什么体系

1、安全体系,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安全管理的一整套体系,体系包括硬件软件方面。软件方面涉及到思想,制度,教育,组织,管理;硬件包括安全投入,设备,设备技术,运行维护等等。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安全、高效运行。 2、全球有许多知名的企业都建立了符合自己行业特征的的安全管理体系,来实现安全管理运营。其中比较成熟的公司有杜邦公司,其安全管理分为风险控制(工艺风险)与文化建设(行为安全)两个大方面。 3、行业里比较广泛使用是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其可以细化为个关键要素,每个要素都有细化的标准/规程与最佳实践,而且只有当个要素有机互动,共同作用时,整个系统才能得以有效运作。 更多关于安全体系是什么体系,进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ee4d301615834709.html?zd查看更多内容

安全体系的定义

1、安全体系,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安全管理的一整套体系,体系包括硬件软件方面。软件方面涉及到思想,制度,教育,组织,管理;硬件包括安全投入,设备,设备技术,运行维护等等。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安全、高效运行。2、全球有许多知名的企业都建立了符合自己行业特征的的安全管理体系,来实现安全管理运营。其中比较成熟的公司有杜邦公司,其安全管理分为风险控制(工艺风险)与文化建设(行为安全)两个大方面。3、行业里比较广泛使用是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其可以细化为个关键要素,每个要素都有细化的标准/规程与最佳实践,而且只有当个要素有机互动,共同作用时,整个系统才能得以有效运作。

安全体系文件都包括哪些

《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等。煤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考核评分标准》、《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员工不安全行为管理手册》、《管理制度汇编》、《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其中《管理手册》为第一层次文件、《程序文件》为第二层次文件,《考核评分标准》、《管理制度汇编》、《风险管理手册》、《风险管理标准与管理措施》为第三层次文件,而《员工不安全行为控制与管理手册》和《本质安全文化建设实施手册》的内容则涵盖了各自的方针、目标、控制程序、制度等,从文件的层次结构上,它们纵跨三个层次。扩展资料:安全体系的相关要求规定:1、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与适宜的;必要时对文件进行评审与更新,并再次审批;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2、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应文件的有关版本;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分发。3、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安全体系是什么体系 安全体系的定义

1、安全体系,顾名思义就是基于安全管理的一整套体系,体系包括硬件软件方面。软件方面涉及到思想,制度,教育,组织,管理;硬件包括安全投入,设备,设备技术,运行维护等等。构建安全管理体系的最终目的就是实现企业安全、高效运行。 2、全球有许多知名的企业都建立了符合自己行业特征的的安全管理体系,来实现安全管理运营。其中比较成熟的公司有杜邦公司,其安全管理分为风险控制(工艺风险)与文化建设(行为安全)两个大方面。 3、行业里比较广泛使用是杜邦安全管理体系,其可以细化为个关键要素,每个要素都有细化的标准/规程与最佳实践,而且只有当个要素有机互动,共同作用时,整个系统才能得以有效运作。

构建电子政务系统安全体系的原则有哪些

摘要:自从电子政务被引入中国后,关于电子政务的研究蓬勃发展,各类专著不断问世。与此同时,各机关各部门争相建立电子政务系统,但基本是“各自为政”,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由此而产生了许多问题。许多部门单位间的软硬件系统缺乏信息系统的兼容性, 如硬件系统缺乏接口, 或者接口制式不一, 软件系统各自为政, 重复设计, 互不通用, 信息资源建设各搞一套, 结构格式混乱, 有些本来可以共享的数据却不可以共享。这样一哄而起的电子政务建设, 造成了“信息孤岛”现象大量存在,拉大了数字鸿沟, 妨碍了信息资源建设的共享和共建,浪费大量的国家资源。因而,关于中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构建是势在必行。 关键词:电子政务 标准体系 构建 法律法规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的信息化建设进入了飞速的发展时期,从世界排名的后几位的水平已达到目前的领先水平。目前,中国的电子政务已经全面启动和实施, 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电子政务是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系统工程, 它能否有效、顺利地运行, 关键在于建立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可以说,“标准和规范是保证各种不同电子政系统互连、互通、互操作的基本前提, 是维系电子政务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石”[1]。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不仅需要技术的标准化, 而且需要管理的标准化,同时还需要法律法规的约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有效、全面地推进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的建立,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电子政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才能使电子政务朝着有序、安全、稳定的方向发展。鉴于目前中国电子政务的建设情况,因此,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电子政务构建的标准。 一、中国电子政务的标准化体系 标准化建设是一个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面考虑的系统构架,因此必须统筹全局,全面规划,既要全面建设又要突出重点,创造一个总的指导方针,正确把握中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建设的任务和方向。标准化体系模型主要可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从技术标准方面考虑可分为: 基础设施标准、应用基础标准、应用支撑技术标准、信息安全标准; 从管理方面可分为: 管理标准和评价标准。同时, 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二者不是完全割裂的, 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我们在做好技术标准的同时要兼顾管理方面的标准化建设。 1.基础设施标准 基础设施建设是电子政务实现的首要技术条件,它是政府办公通信的主要载体, 它的标准化是整个技术标准化的硬件基础, 主要包括: 网络通信设施标准化, 计算机硬件平台标准化,政府办公环境质量标准化。基础设施的标准, 既要满足网络的需求, 又符合中国的国情, 因而选择适当的计算机硬件是必要的。它主要包括计算机CPU、内存、外存、显示器及附属设备如打印机、传真机、扫描仪等, 而对服务器的硬件则采用较高的标准, 注意软硬件的兼容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政府办公环境质量标准化主要是指工作人员在办公过程中应当具备的外环境和内环境。内环境主要是指政府办公场所应当具备的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办公日常设备的配备情况, 能够处理一般政务活动的能力, 同时要有抵御灾害的应急设备, 不仅要有严格的质量要求, 还要有数量上的要求。外环境是指政府网络建设类型的拓扑结构, 办公的规模大小, 所处的场所适合结构化布线的标准以及适应“三网融合”等。 2. 应用基础技术标准 应用基础建立在基础设施之上, 是电子政务应用的前提条件, 它的标准化关系整个网络是否顺利畅通,数据的传输是否有效和正常传送, 它涉及一系列国际上通用的标准, 是网络运行的主要技术保障。“应用基础标准主要有: 网络传输协议标准, 网络交换技术标准, 数据存储传输技术标准, 政府网站模式标准。网络传输协议标准是国际上针对广域网和局域网的数据传输形成的一系列标准, 如因特网上的TCP/IP 协议标准、Http、Ftp 等相关标准。不同的组网方式, 传输模式也会有千差万别, 尤其是局域网协议标准, 不同部门、不同地区应用的局域网其要求自然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组建政府网络时应该达成认识,以便更好地实现网络互连。网络传输技术主要是针对异种网络平台实现数据转换和传输的技术, 网络交换和互连使得不同规模的网络都能够共享信息资源, 实现数据的正常传递。”[2]因此在网络互连必须要符合标准、遵行标准, 这样他们之间的连通就大大缩短了“数字鸿沟”带来的差距, 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共建提供支撑。“政府网站模式标准是指政府在管理和服务过程表现出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电子政务应用模式分为G- G( 政府—政府) 、G- B( 政府—企业) 、G- C( 政府—公民) 三种服务模式。”[3]根据电子政务的应用模式, 在网络意义上又可将电子政务分为业务内网、业务专网、外网及与他们相联的公共信息资源网或因特网, 三者既联系又保持必要的隔离, 这样政府可以利用网络做到既尽其所能的服务, 又能保障电子政务信息的安全性, 值得推广。 3.应用支撑技术标准 应用支撑技术是建立在一系列应用基础协议标准的基础之上的, 它是电子政务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之间的过渡平台, 为政府办公应用平台提供技术支持。由于现有的技术水平的现状, 我们在支撑技术上的开发还远远不够, 在系统软件和许多应用软件没有自主知识产权。“但是基于实现信息网络的各方面要求, 对支撑技术相关方面达成一致标准是必要的。”[4]应用支撑技术平台主要包括: 操作系统平台、应用系统平台。操作系统平台包括网络操作系统和单机操作系统。网络操作系统是网络用户和计算机网络的接口,它管理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 为用户提供文件共享、打印共享等各种网络服务及电子邮件、WWW等专项服务, 任何一种网络操作系统都不可能支持所有连网的硬件。基于此有必要在网络操作系统方面达成与相关硬件兼容的标准, 摆脱信息封锁。应用系统平台应用系统是用户直接进行操作的软件, 它包括数据库平台、服务器软件、办公应用软件、电子政务系统软件等。在软件配置上以需求为导向, 不盲目求大求新, 力求达到最优性能/价格比。在研究开发应用系统模块时应形成共识, 在软件开发的安全, 面向对象可行性及易操作性方面能够形成一致共识, 各级政府机构提供一个基于国际互连的信息交互与应用平台, 通过营造一个真正快捷、共享、安全的政务工作环境, 建立“一站式”的政府服务系统, 最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4.信息安全标准 对电子政务而言,“ 信息安全问题由于它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性而显得特别重要, 我们要给予充分的考虑和重视。”[5]对电子政务网络信息安全要考虑其充分性、整体性、有效性和适应性原则。信息安全标准分为: 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标准和信息安全运行管理标准。信息安全技术管理标准是最低标准, 它是一项极其重要而又复杂的工作。最低标准应该建立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如采用网络安全控制和网络监控,专用的网络防火墙, 采用数据加密技术等标准。同时, 建立国家级的安全配套机制是必要的, 如组建国家级密钥管理机制, 建立由第三方认证的密钥认证机构, 负责密钥的分发、管理和维护工作, 制定网络产品的安全测试标准等。信息安全运行管理标准: 政府工作标准化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安全问题, 就是安全管理本身的标准建设。 二、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 对电子政务来说, 它将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法制的作用。同样, 标准化建设也以法律作为支撑。从现有法律建设成就来看, 中国有关信息化及电子政务的法规依然很少。目前,在中国的具体的法律保障体系中, 对信息论证、加密技术、电子支付、电子印章的合法性还亟待进一步解决, 而在网络安全、信息保密、权限管理及责任监督方面都需要法律来完善, 确定其要求, 制定合理的标准, 进一步完善法律对电子政务的规范作用。“发展电子政务, 立法要先行, 立法要从有利于信息技术发展, 有利于电子政务有效开展, 有利于解决电子政务中急需的问题出发, 制定电子政务信息技术规范, 制定相应的管理法律法规, 对政府信息网络的建设、管理、维护、内容和形式的规范进行必要的约束, 对政府信息网络的规范、安全运行及电子政务公共设施的安全都要有立法作为坚强后盾。”[6] 三、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模型的构建 (一) 建立总体标准, 作好整体规划是重中之重。“电子政务是一项系统化工程, 推动政府信息化的建设, 关键在于搞好整体规划,制定统一的标准。”[7]中国虽然在搞好规划方面做出过一些具体规划, 但是至今没有制定出政府信息化的中长期规划, 特别是关于统一的技术标准。这样就制约了电子政务的良性发展, 使得电子政务出现地区不平衡、部门不平衡、管理体制“条块化”、网络基础建设不完善、信息陈旧、信息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等问题。 中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必须加速进行, 总体标准应遵循以下要求: (1) 以统一化作为电子政务标准化的基本实现方式。 (2) 尽可能采用国际标准。 (3) 抓住重点,尽快集中指定若干最具基础性的标准。 (4) 标准要具有发展性和延续性, 在技术导向方面具有前瞻性。 中国是有多个各级各地政府机构管辖, 各地信息化水平迥异,各级政府部门在区域管理上存在相对自由性, 因而必须在“关键环节上加以全面规划, 在各省、各部门之间形成统一的思想, 特别是在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网络通信设施, 政府网站及计算机软硬指标等方面达成一致要求, 保证各地区、部门间在未来信息化建设中的协调性和可用性。”[8]标准化的建设必然要建立在已有的标准之上且与之相适应,后有标准不能和已有标准冲突, 因而在建设的过程中就必须突出重点, 采用基础技术标准优先的策略, 从总体上把握标准化的建设规划。所以, 政府部门应做好长远规划, 要用全局的眼光看待电子政务标准化建设。 电子政务标准体系是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的核心,也是电子政务总体设计的重要内容,它将各个业务环节有机地连接起来,并为彼此间的协同工作提供技术准则。因而在未来的电子政务建设当中,必须对中国电子政务体系的构建标准进行严格的把关,来不得半点马虎。 参考资料: [1] 怀进鹏, 林宁, 吴志刚. 我国的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J]. 信息技术与标准化 , 2006,(09) [2] 胡涵景.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体系结构的研究[J]. 中国标准化 , 2003,(04) [3] 王选. 推进电子政务标准化进程[J]. 数码世界 , 2005,(19) [4] 李青元, 孙晓利. 电子政务标准解读及对电子政务中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标准的思考[J]. 电子政务 , 2006,(11) [5] 闫俐. 电子政务的规范化与标准化问题研究[J]. 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 2006,(03) [6] 吴志刚. 我国电子政务标准化工作概况[J]. 中国传媒科技 , 2005,(01) [7] 李广乾. 电子政务的标准与知识产权[J]. 电子政务 , 2004,(04) [8] 陆敬筠, 邵锡军. 电子政务标准化技术[J]. 电子政务 , 2005,(Z5)

简述电子商务安全体系的构成。

电子商务系统的安全重点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1)系统安全性:指系统的稳定性和抗攻击能力,以及在受到攻击或系统出现软、硬件故障后的系统恢复能力。(2)数据安全性:是指保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和使用权限的可控制性等。数据安全性包含以下几个方面:①数据的机密性。任何人不能看到其无权看到的信息;其中,比普通加密方式更进一步的是,任何人都不能看到或修改其行政管理概念上的权限无权获得的数据(数据加密),这将更符合实际的要求。②数据的完整性。对发出的数据只有完整到达,才能被完全确认,否则数据不能被认可。③不可抵赖性。对任何人已经发出的信息,能够根据信息本身确定数据只能由该人发出,并能确定发出时间等重要信息。

企业为什么要建设网络安全体系

企业在日常运营活动中,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比如入侵导致网页被篡改、用户资料被拖库、服务器完整性被破坏、服务器不可用、公司技术秘密泄露等问题。 如果公司的网站担心遭遇入侵,就更需要加强安全防御,保护业务的安全运行,不仅是防止被入侵,也能保护用户隐私,防止用户资料被拖库。 企业该如何加强安全防御呢? 这就需要企业在安全防御方面,建立基本的IT安全基础设施,支撑业务的正常有序开展,不受安全入侵事件破坏或窃密,提供不间断的高可用服务。这些安全基础设施和基本安全服务就像公共安全领域的公安局和派出所,维持基本的安全环境,不能任由黑客出入或者员工泄密而不管不问。 信息安全建设要有的放矢,避免万里长城式的全面防御 如果公司商业竞争激烈,网页上涉及到支付入口、后台涉及到用户信息等,那么企业不仅需要有内在的安全防御,保护核心的信息资产不被当前或潜在的竞争对手窃取,进行针对性防御,还需要做好安全外显,让登陆网页的用户放心,让用户感觉到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安全的,从而提供品牌美誉度和用户粘性,并进一步扩大市场、提高销售额。 如果企业需要通过某种安全认证,以此证明公司在保护客户信息方面的能力,也可以通过官网的第三方认证、可信域名认证等方式,向客户传递权威认证。 在企业的经营过程中,有的业务会经常遭遇欺诈,或者业务逻辑被恶意利用,导致业务损失,如被恶意注册批量账号(参与运营活动领取补贴)、重复支付、短信接口被冒用等,企业则需要特别的加强网站安全的监测和防护,定期排查可能存在的风险,改进业务安全。 由此可见,对于企业而已,无论是主动或被动,都有建立网络安全体系的需求,来保护我们的业务正常开展。 构信网(公信.中国)旗下产品企信易是基于构信网(公信.中国)海量信息的权威核验能力,在识别网站所有者与企业经营主体一致性的前提下,展示网站主体企业的信用信息和网站浏览环境,同时导入构信网(公信.中国)的权威认证,提升网站信任度。 网络空间的信用与安全是虚拟 社会 化环境可持续发展的保证,企信易为网站提供全面安全保障,实时安全监测,全站漏洞扫描及篡改检测,防止攻击,保障数据安全,全方位帮助企业打好网络安全与数据安全基础,做好风险控制!

质量控制体系和安全体系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合作和交流,对供方质量体系的审核已逐渐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合作的需求。世界各国先后发布了一些关于质量管理体系及审核的标准。但由于各国实施的标准不一致,给国际贸易带来了障碍,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国际化成为当时世界各国的迫切需求。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79年成立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TC176),负责制定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1986年,ISO发布了ISO8402《质量-术语》标准,1987年发布了ISO9000《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选择和使用指南》、ISO9001《质量体系-设计开发、生产、安装和服务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2《质量体系-生产和安装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3《质量体系-最终检验和试验的质量保证模式》、ISO9004《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指南》等6项标准,通称为ISO9000系列标准。 ISO9000系列标准的颁布,使各国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活动统一在ISO9000族标准的基础上。标准总结了工业发达国家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统一了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的术语和概念,并对推动组织的质量管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消除贸易壁垒,提高产品质量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得到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采用。迄今为止,它已被全世界一百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等同采用为国家标准,并广泛用于工业、经济和政府的管理领域,有五十多个国家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制度,世界各国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注册的互认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互认制度也 在广泛范围内得以建立和实施。 为了使1987版的ISO9000系列标准更加协调和完善,ISO/TC176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技术委员会于1990年决定对标准进行修订,提出了《90年代国际质量标准的实施策略》(国际通称《2000年展望》),其目标是:“要让全世界都接受和使用ISO9000族标准;为了提高组织的运作能力,提供有效的方法;增进国际贸易、促进全球的繁荣和发展;使任何机构和个人可以有信心从世界各地得到任何期望的产品以及将自己的产品顺利销售到世界各地。”按此目标,标准分两阶段修改。.第一阶段修改称之为“有限修改”,即1994版的ISO9000标准。第二阶段修改是在总统结构和技术内容上作较大的全新修改,即2000版ISO9000族标准。 2000版ISO9000族标准包括以下一组密切相关的质量管理体系核心标准: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 -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SO9004《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 -ISO19011《质量和(或)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2000版ISO9001族标准取代了1994版ISO9001、9002、9003三个标准,成为用于审核和第三方认证的唯一标准。 我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已将2000版ISO9000族标准等同采用为中国的国家标准,其标准编号及与ISO标准的对应关系分别为: GB/T1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 基础和术语》(idt ISO9000:2000) GB/T1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 (idt ISO9001:2000) GB/T19004-2000《质量管理体系 业绩改进指南》(idt ISO9004:2000) 2000版ISO9000族标准的特点: 1. 标准可适用于所有产品类别、不同规模和各种类型的组织,并可根据实际需要删减某些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 采用了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强调了过程的联系和相互作用,逻辑性更强,相关性更好; 3. 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是组织其他管理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便于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容; 4. 更注重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持续改进,减少了对形成文件的程序的强调性要求; 5. 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和质量管理体系业绩改进指南这两个标准,作为协调一致的标准使用。 2000版ISO9000标准更加强调了顾客满意及监视和测量的重要性,促进了质量管理原则在各类组织中的应用,满足了使用者对标准应更通俗易懂的要求,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和指南标准的一致性。2000版标准反映了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以及“变革”和“创新”这一21世纪企业经营的主题。 ISO9000族标准是世界上许多经济发达国家质量管理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具有通用性和指导性。实施ISO9000族标准,可以促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和完善,对促进国际经济贸易活动、消除贸易技术壁垒、提高组织的管理水平都能起到良好的作用。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的需求与安全

信息──信息是资源,信息是财富。信息化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综合技术水平,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从全球范围来看,发展信息技术和发展信息产业也是当今竞争的一个制高点。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焦点集中在网络技术,开放系统,小型化,多媒体这四大技术上。安全──internet的发展将会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带来巨大推动和冲击。但同时,internet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由于internet强调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其采用的tcp/ip、snmp等技术的安全性很弱,本身并不为用户提供高度的安全保护,internet自身是一个开放系统,因此是一个不设防的网络空间。随着internet网上用户的日益增加,网上的犯罪行为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 内部工作人员将内部保密信息通过e-mail发送出去或用ftp的方式送出去。“黑客”入侵“黑客”入侵是指黑客通过非法连接、非授权访问、非法得到服务、病毒等方式直接攻入内部网,对其进行侵扰。这可直接破坏重要系统、文件、数据,造成系统崩溃、瘫痪,重要文件与数据被窃取或丢失等严重后果。 外部人员在外部线路上进行信息篡改、销毁、欺骗、假冒。差错、误操作与疏漏及自然灾害等。信息战──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大部分来源于上述原因。对于某些组织,其威胁可能有所变化。全球范围 内的竞争兴起,将我们带入了信息战时代。现代文明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但也更易遭受信息战。信息战是对以下方面数据的蓄意攻击:机密性和占有性完整性和真实性可用性与占用性信息战将危及个体、团体;政府部门和机构;国家和国家联盟组织。信息战是延伸进和经过cyberspace进行的战争新形式。如果有必要的话,也要考虑到信息战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一些外国政府和有组织的恐怖分子、间谍可能利用“信息战”技术来破坏指挥和控制系统、公用交换网和其它国防部依靠的系统和网络以达到破坏军事行动的目的。造成灾难性损失的可能性极大。从防御角度出发,不仅要考虑把安全策略制定好,而且也要考虑到信息基础设施应有必要的保护和恢复机制。经费──是否投资和投资力度信息系统是指社会赖以对信息进行管理、控制及应用的计算机与网络。其信息受损或丢失的后果将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在管理中常常视安全为一种保障措施,它是必要的,但又令人讨厌。保障措施被认为是一种开支而非一种投资。相反地,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系统安全可以防止灾难。因此它应是一种投资,而不仅仅是为恢复所付出的代价。

强调要从什么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

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这个论述丰富了国家安全体系的内容要素,完善了国家安全体系的顶层设计,同时也为维护国家生物安全明确了路径。公共卫生安全是生物安全的一部分,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就是把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公共卫生安全事件上升到生物安全、国家安全的高度;把防控重大新发突发传染病与应用生物技术安全、实验室生物安全、生物资源和人类遗传资源的安全、防范外来物种入侵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生物恐怖袭击、防御生物武器威胁等安全内容融合为有机整体,提升国家安全治理的能力和水平。总书记提出“生物安全”理念,并将其纳入国家安全体系,不仅是对社会关切的回应,而且对提高民众的国家安全认知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扩展资料:明确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将有助于形成维护国家生物安全的政策、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安全法治和国家安全治理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我们初步构建了国家安全体系主体框架。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必将推动对中国公共卫生安全体系的进一步反思和改进,特别是要在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领导指挥体系、重大疫情救治体系、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国家储备体系、应急物资采购供应体系等方面积极作为;逐步构建生物安全领导(决策)体系、生物安全组织协调体系、生物安全风险防控体系、生物安全监督体系和生物安全法治体系等,不断完善生物安全治理体系,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参考资料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意味着什么

公共安全体系不包括

公共安全体系不包括反恐工作体系。公共安全包含信息安全,食品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公众出行规律安全、避难者行为安全,人员疏散的场地安全、建筑安全、城市生命线安全,恶意和非恶意的人身安全和人员疏散等。公共场所是供大众使用或服务大众的活动场所,包括宾馆饭店、影剧院、学校、KTV、大型商场、超市、体育场馆、公交车站、码头、候机大厅、大型集会、演出活动等人员较为密集的场所。公共场所由于人员众多,一旦发生某些小的事故,就容易引起较大的危害,应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交通运输风险提示:(1)保持安全车速。在公路上行驶,车速不要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速度,要时刻保持安全车速,拒绝超速行驶。(2)保持安全距离。驾车行驶时要时刻保持车辆纵向与横向的安全距离,谨慎驾驶,避免交通伤害。外出安全风险提示:外出时,驾车或乘坐客车、火车、轮船等各类交通工具,不要携带汽油、柴油、酒精、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危险品进站上车,不得在车内吸烟或使用明火。一旦发生火灾,请用安全锤或坚硬的物品击碎车窗玻璃有序逃生。

为什么建立食品安全体系很难?

没有难不难,看你有没有良心和信心。

计算机网络安全体系结构包括什么

一、 需求与安全 信息——信息是资源,信息是财富。信息化的程度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单位综合技术水平,综合能力的主要标志。从全球范围来看,发展信息技术和发展信息产业也是当今竞争的一个制高点。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焦点集中在网络技术,开放系统,小型化,多媒体这四大技术上。 安全——internet的发展将会对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带来巨大推动和冲击。但同时,internet在全世界迅速发展也引起了一系列问题。由于internet强调它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其采用的tcp/ip、snmp等技术的安全性很弱,本身并不为用户提供高度的安全保护,internet自身是一个开放系统,因此是一个不设防的网络空间。随着internet网上用户的日益增加,网上的犯罪行为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对信息安全的威胁主要包括: 内部泄密 内部工作人员将内部保密信息通过e-mail发送出去或用ftp的方式送出去。 “黑客”入侵 “黑客”入侵是指黑客通过非法连接、非授权访问、非法得到服务、病毒等方式直接攻入内部网,对其进行侵扰。这可直接破坏重要系统、文件、数据,造成系统崩溃、瘫痪,重要文件与数据被窃取或丢失等严重后果。 电子谍报 外部人员通过业务流分析、窃取,获得内部重要情报。这种攻击方式主要是通过一些日常社会交往获取有用信息,从而利用这些有用信息进行攻击。如通过窃听别人的谈话,通过看被攻击对象的公报等获取一些完整或不完整的有用信息,再进行攻击。 途中侵扰 外部人员在外部线路上进行信息篡改、销毁、欺骗、假冒。 差错、误操作与疏漏及自然灾害等。 信息战——信息系统面临的威胁大部分来源于上述原因。对于某些组织,其威胁可能有所变化。全球范围 内的竞争兴起,将我们带入了信息战时代。 现代文明越来越依赖于信息系统,但也更易遭受信息战。信息战是对以下方面数据的蓄意攻击: 机密性和占有性 完整性和真实性 可用性与占用性 信息战将危及个体、团体;政府部门和机构;国家和国家联盟组织。信息战是延伸进和经过cyberspace进行的战争新形式。 如果有必要的话,也要考虑到信息战对网络安全的威胁。一些外国政府和有组织的恐怖分子、间谍可能利用“信息战”技术来破坏指挥和控制系统、公用交换网和其它国防部依靠的系统和网络以达到破坏军事行动的目的。造成灾难性损失的可能性极大。从防御角度出发,不仅要考虑把安全策略制定好,而且也要考虑到信息基础设施应有必要的保护和恢复机制。 经费——是否投资和投资力度 信息系统是指社会赖以对信息进行管理、控制及应用的计算机与网络。其信息受损或丢失的后果将影响到社会各个方面。 在管理中常常视安全为一种保障措施,它是必要的,但又令人讨厌。保障措施被认为是一种开支而非一种投资。相反地,基于这样一个前提,即系统安全可以防止灾难。因此它应是一种投资,而不仅仅是为恢复所付出的代价。 二、 风险评估 建网定位的原则:国家利益,企业利益,个人利益。 信息安全的级别: 1.最高级为安全不用 2.秘密级:绝密,机密,秘密 3.内部 4.公开 建网的安全策略,应以建网定位的原则和信息安全级别选择的基础上制定。 网络安全策略是网络安全计划的说明,是设计和构造网络的安全性,以防御来自内部和外部入侵者的行动 计划及阻止网上泄密的行动计划。 保险是对费用和风险的一种均衡。首先,要清楚了解你的系统对你的价值有多大,信息值须从两方面考虑:它有多关键,它有多敏感。其次,你还须测定或者经常的猜测面临威胁的概率,才有可能合理地制定安全策略和进程。 风险分析法可分为两类:定量风险分析和定性风险分析。定量风险分析是建立在事件的测量和统计的基础上,形成概率模型。定量风险分析最难的部分是评估概率。我们不知道事件何时发生,我们不知道这些攻击的代价有多大或存在多少攻击;我们不知道外部人员造成的人为威胁的比重为多少。最近,利用适当的概率分布,应用monte carlo(蒙特卡罗)仿真技术进行模块风险分析。但实用性不强,较多的使用定性风险。 风险分析关心的是信息受到威胁、信息对外的暴露程度、信息的重要性及敏感度等因素,根据这些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一般可将风险分析列成一个矩阵: 将以上权重组合,即: 得分 = ( 威胁 × 透明 ) + ( 重要性 × 敏感度 ) = ( 3 × 3 ) + ( 5 × 3) = 24 根据风险分析矩阵可得出风险等级为中风险。 网络安全策略开发必须从详尽分析敏感性和关键性上开始。风险分析,在信息战时代,人为因素也使风险分析变得更难了。 三、体系结构 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方法来分析网络的安全,根据制定的安全策略,确定合理的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网络划分: 1、公用网 2、专用网: (1)保密网 (2)内部网 建网的原则: 从原则上考虑:例如选取国家利益。 从安全级别上:1,最高级为安全不用,无论如何都是不可取的。2,3,4 全部要考虑。 因此按保密网、内部网和公用网或按专用网和公用网来建设,采用在物理上绝对分开,各自独立的体系结构。 四、公用网 举例说明(仅供参考),建网初期的原则: 1、任何内部及涉密信息不准上网。 2、以外用为主,获取最新相关的科技资料,跟踪前沿科技。 3、只开发e-mail,ftp,www功能,而telnet,bbs不开发,telnet特殊需要的经批准给予临时支持。说明一下,建网时,www功能还没有正常使用。 4、拨号上网严格控制,除领导,院士,专家外,一般不批准。原因是,拨号上网的随意性和方便性使得网络安全较难控制。 5、网络用户严格经领导、保密办及网络部三个部门审批上网。 6、单位上网机器与办公机器截然分开,定期检查。 7、签定上网保证书,确定是否非政治,非保密,非黄毒信息的上网,是否侵犯知识产权,是否严格守法。 8、对上网信息的内容进行审查、审批手续。 为了使更多的科技人员及其他需要的人员上网,采用逐步分阶段实施,在安全设施配齐后,再全面开放。 五、公用网络安全设施的考虑 1. 信息稽查:从国家利益考虑,对信息内容进行审查、审批手续。 信息截获,稽查后,再传输是最好的办法。由于机器速度慢,决定了不可能实时地进行信息交流,因而难于实时稽查。 信息复制再分析是可行的办法。把信件及文件复制下来,再按涉密等关键词组检索进行检查,防止无意识泄密时有据可查。起到威慑作用和取证作用。 2. 防火墙:常规的安全设施。 3. 网络安全漏洞检查:各种设备、操作系统、应用软件都存在安全漏洞,起到堵和防的两种作用。 4. 信息代理: (1)主要从保密上考虑。如果一站点的某一重要信息,被某一单位多人次的访问,按概率分析,是有必然的联系,因此是否暴露自己所从事的事业。 (2)可以提高信息的交换速度。 (3)可以解决ip地址不足的问题。 5. 入侵网络的安全检查设施,应该有。但是,由于事件和手法的多样性、随机性,难度很大,目前还不具备,只能使用常规办法,加上人员的分析。 六、 专用网络及单机安全设施的考虑,重点是保密网 1,专用屏蔽机房; 2,低信息辐射泄露网络; 3,低信息辐射泄露单机。 七、安全设备的选择原则 不能让外国人给我们守大门 1、按先进国家的经验,考虑不安全因素,网络接口设备选用本国的,不使用外国货。 2、网络安全设施使用国产品。 3、自行开发。 网络的拓扑结构:重要的是确定信息安全边界 1、一般结构:外部区、公共服务区、内部区。 2、考虑国家利益的结构:外部区、公共服务区、内部区及稽查系统和代理服务器定位。 3、重点考虑拨号上网的安全问题:远程访问服务器,放置在什么位置上,能满足安全的需求。 八、 技术和管理同时并举 为了从技术上保证网络的安全性,除对自身面临的威胁进行风险评估外,还应决定所需要的安全服务种类,并选择相应的安全机制,集成先进的安全技术。 归纳起来,考虑网络安全策略时,大致有以下步骤: 明确安全问题:明确目前和近期、远期的网络应用和需求; 进行风险分析,形成风险评估报告,决定投资力度; 制定网络安全策略; 主管安全部门审核; 制定网络安全方案,选择适当的网络安全设备,确定网络安全体系结构; 按实际使用情况,检查和完善网络安全方案。

万字干货|新规下,车企如何建设数据安全体系?

随着智能网联化、数字化发展,汽车数据安全和网络风险防范成为行业密切关注的难题。汽车传统的物理边界被打破,出现了大量的云上服务,比如车联网、自动驾驶技术、OTA等等,相应的,汽车产生的数据也越来越多。相关数据显示,一辆智能网联汽车每天大概会产生 10TB 的数据,这些数据包含驾驶人员的出行轨迹、驾乘习惯、车内语音图像等个人信息,也包含车辆实时收集到的地图数据等。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的颁布实施,对数据的合规分类收集和使用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同时,也有汽车品牌近来遭受到网络黑客攻击,造成不小的损失和安全风险。如何平衡数据使用的合规与高效,并在全面上云的背景下构筑扎实的安全防线,成为整个行业密切关注的话题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此此背景下,腾讯智慧出行与汽车之心联合策划了「行者有云」系列沙龙第二期——《车企上云,如何构筑云上安全防线?》,聚焦汽车数据的合规使用和安全防范问题,加速车企构建在数据网络安全领域的竞争力。本期沙龙邀请到上海帆一尚行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总监、上汽腾讯网络安全联合实验室负责人陈宁,腾讯安全策略发展中心总经理吕一平,共同探讨车企数据安全防护建设和未来趋势发展并发表了独到精辟的见解。以下为沙龙对话实录: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行者有云”系列沙龙,本期我们讨论的话题是“车企数据上云,如何构筑云上安全防线”,我们将围绕数据安全和风险防御问题讨论。车企在系列新规背景下,将采用怎样的新手段、新模式来保证数据的合理开发利用,并有效防范潜在风险。非常有幸我们请到了两位嘉宾和我们一起分享讨论。一位是上海帆一尚行科技有限公司网络安全总监、上汽腾讯网络安全实验室联合负责人陈宁;另一位是腾讯安全策略发展中心总经理吕一平。在智能化网联化大变革下,一辆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越来越多,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颁布实施,企业在使用处理数据的时候,要遵守哪些行为准则?陈宁:在《个网法》讲得比较细致针对《个人信息保护法》有8类处理原则,大概总结:第一,对于用户个人信息数据的授权,信息处理,告诉用户要收集个人信息,个人隐私数据要进行处理。第二,处理过程中要注意处理流程,要保护和保密。第三,数据收集,要符合相关的规定。对于汽车来说,有《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定得比较明确,这和《个网法》有相互呼应的关系,上面有《数据安全法》,以此为由展开。吕一平:还有一点,去年下半年国家集中出台了比如《个人隐私信息保护》,及《数据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同时面向汽车行业,汽车行业本身属于关键信息基础设施行业,针对“关基”(关键信息基础)行业也有一些相应的针对基础安全和数据安全的要求。所以,这也是需要汽车行业各位同仁需要考虑的问题。主持人:如果针对整个汽车数据来说,我们有什么样的分类界定?陈宁:现在最关键的第一步是,汽车数据不可避免要收集。汽车联网以后,很多服务云化后,为了对汽车的一些服务以及汽车这状态甚至说自动驾驶,这天然需要搜集很多数据,所以说数据搜集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我们觉得对于汽车数据搜集,首先真正的明确怎样服务搜集数据,如果说要做自动驾驶相关的,那么最少应该搜集什么样的数据,尽可能的还是少搜。不要说不做分类,不做区分一概搜集上来后面处理,这是不合法不合情的,这是第一个按照服务的细分来分。第二,数据的共享和流动,这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现在很多服务在云上之后,不仅是主机厂要收集数据,很多合作伙伴,比如车上应用需要第三方的数据,我们要把数据给他,数据在流通的过程中以什么样的合法合规方式流通,以及我如何对它授权,如何对它约束,这要处理好。最后,敏感数据的收集,现在汽车厂有大量的传感器、摄像头,对于用户的面部轮廓,关键设施和关键单位的识别、存储,是否要做相关的模糊化处理或透明处理,这也比较关键。吕一平:我主要做补充,从汽车行业数据来讲,不仅要保护数据,要脱敏,尽量按照服务手续收集数据。基于很大的前提是,收集数据时要进行分类分型,针对不同的类型利用手段去保护数据。汽车行业有几大数据比较重要:1、汽车研发过程中的车辆状态,这些数据传统一直做收集,这方面更多是车企自用,甚至从数据保护角度来讲是比较容易实现的,因为汽车公司内部流转数据。2、和用户相关的隐私数据,国家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要做到保护和保密。针对不同的使用场景我们应该如何给到数据,需要通过分类分级的方法做明确的界定,并有对应的使用要求和规则。3、从技术进入到其他行业带来新的需求,比如传感器受地理位置数据,高清地图数据,这是相当敏感的数据领域,这会涉及到国家安全部分,车企需要非常关注这类问题。去年国家重点关注了一家海外车企这方面的问题,所以这也值得汽车行业重点关注的信息。主持人:随着一系列的新规的出台,从车企角度来讲,在主动防范上有哪些变化?陈宁:有很多,结合各方数据安全规定,首先,按照上位法《网安法》来讲车企相关车辆应用服务,肯定要通过等保测评。第二,通过等保,配套相关的网络安全或者数据安全,配套的防范措施和防范的管理体系建立起来。第三,提出明确要求,用户上车默认情况不收集数据。如果要收集数据要告诉用户,清晰地告诉用户要收集一些数据,且收集哪些数据。第四,在收集数据状态中让用户知道我们正在收集你的数据,用户有地方说不希望收集数据,屏蔽它。第五,尽量在车里将敏感的数据轮廓化和清晰化去掉,模糊化。尽量不要通过数据清楚地定义出一个人,这样方便处理。再往后,数据共享方面,该企业一开始只做商业合作,后面可能有一些约束,同时很重要的是按照《数据安全法》和汽车相关规定,每年12月25日左右要上报数据安全报告。中国汽车品牌开始向海外发展,根据规定要求要对相关的监管部门进行报备,并且在企业数据安全方面写清楚,今年发生过几次数据向境外输出,以及经过相关评审,这些情况要说清楚。企业不仅仅是义务合规,还要满足国家战略需要。主持人:在上述规定的使用数据和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数据如何反哺研发,开发相应的车联网服务?陈宁:这挑战很大。主持人:要实现两者的平衡?陈宁:对,基于我服务的内容收集相关数据,这是做到平衡的关键。如果只是判断车的自动驾驶,只收一些和路况相关的信息,就不要收多余的信息,尽量精简收集内容,比如只是采集一些路边的图象,车内的信息就不要收。现在有汽车保险,主要是根据用户的驾驶习惯收集车辆数据,收集一般驾驶者的驾驶习惯就不要收集个人信息,这样才能合法合情,又能反哺到业务。第二,做分析时,流通方面尽量做到应用和数据分开,举个典型的例子,现在自动驾驶数据的安全屋,可能确实采集了很多数据,经过合理处理之后放在数据模型箱里,我们做的事情是将计算模型放进去,用数据计算完之后最后拿出来是模型计算结果或者是模型存储的算法,而不是数据本身,这不合理。在模型足够成熟之后,这些数据可能销毁掉或者撤掉,这可以比较好达成平衡。这需要付出很多努力。吕一平:我们在去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数据安全相关规定时我们非常关注,因为互联网有大量数据,很多互联网业务都在线上。我们自己在推进数据安全保护方面做了很完整的展开,从产品的设计上,比如数据收集的最小化,包括用户知情角度,数据使用需要用户充分知悉并且充分授权,然后才能进行相应使用。另外,应用和数据相应分离,腾讯在《数据安全法》出台前两三年已经做这方面的工作。特别是在不应该使用不合理数据提供下如何规避掉,我们在内部进行了工作。腾讯可以给汽车行业做一些交流和传递的工作,帮助行业更好地理解如何做数据安全建立。主持人:对于外资或者合资车企来说,《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相关规定对他们的影响是否更大?陈宁:相对会大一点,但大体上差不多。首先是对于敏感信息的定义,对外资企业来说风险一样。另外,用户的存储、流动也是一样。对于外企挑战最大的是数据不能出境,最大变化是跨境的问题。由于《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定义上,外资也要跟随国家相关规定,可能要对自己做出规范。但大方向比较好,主要是促进问题。主持人:腾讯和外资车企在这些领域是否有一些合作?吕一平:其实外资车企面临,在中国市场如何满足国家合规性要求和规定,现在有一些海外业务在推进。不管欧洲还是美国地区,相应的个人信息隐私保护和合规,及数据使用的要求可能都有相应的要求。所以在欧洲和美国,中国企业属于外资,其实大家遇到的挑战一样。对于车企来讲,不管是合资还是外资品牌,都要考虑如何满足本地的个人隐私保护和数据安全合规使用的要求,这其实是基本需要做到的工作。从腾讯角度来讲,腾讯在汽车行业定位一直是数字化助手的角色。我们不仅和合资和外资的车企,和上汽也在数据安全方面有很多交流,我们一起研究如何将数据安全保护的工作做好。相对来讲,这个领域比较新,比如网络安全、基础的安全建设方面,中国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和建设,但数据安全对大家来说是一个新课题。随着车企联网和相应技术不断落地的情况下,数据量会非常大,而且数据的集中度也不一定这么高。如何将数据安全保护工作做好是很有挑战的课题。先要从汽车数据的分类分级开始,以此作为基础再去延伸,根据不同级别和类别的数据进行相应保护措施,对应有技术的部分。陈宁:关键是立法,以前没有明确上位法,2016年有上位法出来之后,车企必须要符合法律。主持人:除了数据合规收集和处理,也不能忽略的是汽车智能度越高,面临潜在被攻击的风险也越来越高,我们也出现过车子被攻击的案例。这样的场景在汽车中,是真的能实现的吗?在车联网中真的会有这样的风险吗?陈宁:汽车传统的物理边界被打破了,大量的云上服务,大家可以用手机跟车进行互动。汽车拥抱了数字化,但拥抱了数字化的福利和变革也拥抱了数字化的风险,最典型的是云上服务,比如远程车控、OTA等等,被不法分子利用之后,远程的车辆造成一些群体性的影响。另外,手机APP,手机上有蓝牙,APP设计或者接口不严谨,可能出现批量控制用户APP,可以随意开走任何一辆车。另外车联网在车上暴露大屏、智能驾驶舱等等,这些是数字化东西,数字化的东西多少有软件的问题会被人利用。1月份德国的小孩才19岁,利用了特斯拉的第三方的软件的漏洞同时控制不同国家的车辆。数字化是大量的软件大量的应用,人设计的东西总有一些问题。主持人:吕总,之前设计的科恩实验室破解了特斯拉和宝马,反响很大,为什么做这样的实验?吕一平:我们不是定义成“黑客”,我们定义为“白帽”,我们希望能改善各类产品和网络的安全性,为之努力的一群专业技术研究团队。当时为什么关注特斯拉和宝马?我们在2016年看到了比较大的趋势,汽车行业“四化”,对我们来讲比较关心是网联化和智能化,汽车联网了,汽车的自动驾驶的能力,这和数字化结合程度非常高,当享受数字化福利的时候,肯定会面临新技术引入带来的风险。汽车行业本身对安全非常关注的行业,那个安全叫“safety”,当时汽车行业更多关注safety的部分,对security部分理解不那么强。Security能对safety造成的影响理解不是很充分,当时我们选了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车企,一是原生数字化,即网联、智能化、新能源化的特斯拉。另外是传统的从互联网非智能化到智能化的标杆,宝马在全球保有量非常高,我们做了相应的研究。的确发现了网络安全问题,不仅对虚拟世界造成影响,对实际的行驶安全、人身安全,放大一点是公共安全。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团队,我们发现问题之后第一时间和特斯拉和宝马做了相应的沟通,并且在没有第三方参与情况下,全部将数据暴露给他们,他们修复之后一起联合对外做发声的工作,做发声的工作目的是帮助行业更好地理解,在未来数字化的时代安全有重要的影响,也是让它回归到汽车行业对security的关注。主持人:现阶段网络安全技术处于什么样的水平?吕一平:中国网络安全技术能力非常出色,我们可以代表国际领先水平。对汽车行业来讲,汽车进入到数字化时代才开始逐步关注网络安全部分,所以起步相对晚一些。但我们看到很明显的趋势,即国内的各大OEM都在积极地布局网络安全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团队的建设,比如陈宁博士带领的上汽实验室,4年前成立起来有专职的安全的人员,也有专项的安全能力的建设,逐步形成了上汽进入比较相对安全网络体系,这是比较好的例子。国内其他OEM厂商也在实践同样的工作,专业团队和专业能力建设在不断地前进。主持人:在已经有潜在风险存在的前提下,车企可以做哪些方案防御外部的攻击,尤其是来自恶意的攻击。陈宁:我现在在上汽帆一尚行,现在的防御从云管边端一层层防下来,传统云驱动安全内容全部适用,不管从边界的应用防火墙、APS到里面的防护,再到探视感知,我们对车辆相关的服务做保护。通道方面,主要是从云端到车端的通讯链路用加密方法进行加密,确保我们链路不会被截断或者被中间人截取掉。同时对车之间相关传输的信息做加密,保证安全性和唯一性。车上现在dirty端和clean端,前者是指暴露在外面,可以触手可及的大屏,这些最明显。在它投产之前不管做技术还是流程,设计方面从风险评估、安全设置、投产运营,对于产品的零件或者整车做一系列的测试研发,然后交付。交付之后有相关的防御措施,比如网关或者IDPS等等,通过它将车辆相关的模块或者相关的服务隔开,确保车辆在行使过程中,关键通信和关键指令不会被人恶意篡改。主持人:具体什么情况会用到安全网关,对车企研发来讲是否刚需?陈宁:随着智能网联化和电动化之后,网关已经是标准选配,相当于是一道防火墙,阻挡了相关请求。现在很难说硬件和软件哪一项技术更重要,随着零件集成度高了之后,对硬件芯片依赖层次更高,芯片越好,表示应用软件的复杂度或者功能会越好。当然,从网关模块的必要性来看不排除现在也有把网关做到相当重要的零部件,保证零件模块之间也有防火墙,这是所谓预控的思路。主持人:随着我们对数据合规、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对车企来说是否意味着要更多投入?陈宁:肯定要增加投入,因为国家立法,现在不是讲人情,而是讲法,肯定要增加投入。吕一平:对,从我的角度来看,汽车行业是对安全关注度非常高的行业。在过去二三十年里,车企在功能安全方面和研发的投入和体系建设非常完备,功能安全成为了汽车质量管理体系很重要的关注点。随着这两年数字化带来网络安全风险和挑战,这方面还是需要加强和加大投入。我个人希望网络安全逐步进入到汽车质量管理体系,成为它的一部分。在网络安全方面的投入更加成为研发投入的必要。陈宁:这种投入可能并不是额外的投入。吕一平:没错。陈宁:就像security和safety,security引发了safety的问题,所以这些投入不是凭空多出来的投入,而是为了保证车辆质量投入必要的研发资金,从行业发展来说,这方面的投入必不可少。主持人:刚刚两位嘉宾的分享我们也意识到数据安全的重要性,从意识到重要性,到车企打造完善的网络安全体系我们大概要经历一个什么样过程?陈宁:这个过程很漫长,需要时间积累。对大部分汽车企业来说数字化是相对新的东西,就我前面提到,数字化有很多新的东西,也有很多风险,需要消化。具体到车上,汽车厂特别关注数据安全,但是我觉得数据安全只是大的安全里的一个内容,想做好数据安全要打好很多所谓的低阶工作,比如云上安全、技术架构安全,很多相关的网络安全建设先跟上去,比如云上的边界防护、安全的监测、网络安全的漏洞或者网络安全响应的能力,这些都需要时间打磨。技术完全落地,这其实和汽车的有些概念不太完全一样,因为对汽车来说,比如汽车某一个功能可能做不好的情况下换一个零件,或者买一个方案测试下可以用。但网络安全本身和汽车所谓的功能安全有一点点不一样,它的边界相对模糊,没有绝对的安全,也没有绝对的攻不破的堡垒,这注定了需要很多时间去打磨和完善。现在汽车行业慢慢向网络安全转,很多功能要求是为了safety服务,但security也要慢慢理解safety的东西,对于主机厂来说,到底造成了什么样的影响,对safety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东西,那么需要具体化,比如影响到车辆驾驶有很多safety,如果影响了数据安全,可能和safety没有关系,而完全和security挂钩,所以融合需要时间。同时在技术方面也需要时间去匹配,比如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安全企业也需要时间更好地了解车辆技术,车辆技术天生需要注重安全,有些内容可以重合,比如个人隐私方面可以高度重合。除了技术因素之外很重要的是人的因素,中国现在网络安全的每年高校输送毕业生大概是十来万,但去年缺口是非常大,人才缺口越来越大,涉及到汽车网络安全的人才缺口更大。所以我们需要时间找到这样的人,或者培养这样的团队,让他们适应到环境中,贡献自己,将更好的技术能力赋能上去。同时,以前汽车卖出去之后,使命基本上结束了,除非维修或者维保,不再关注车辆本身。但是,电动化和网络化之后,车辆出去进入到一个新阶段,称之为车辆运营阶段。因为要关注车辆的自动驾驶的状态,关注用户驾驶习惯或者用户车辆的状态,这些数据和状态都需要专业的人,实时地提供所谓的监控或者服务或者异地响应,并不是买了一套工具,如果这么简单的话找腾讯买一套工具摆在这里就万事无忧了。但并不是如此,优秀的工具需要优秀的人才或者优秀的团队使用,成熟的团队人力因素很重要。吕一平:刚才陈宁博士提到今天主要议题是如何做好数据安全底座,造坚固的城墙底座没有做好的话,数据安全基本上是做不好的事情,的确需要周期。国家在出台安全合规性要求越来越快,能给车企应对的时间非常紧张。所以在这个情况下,怎么样能快速地将能力建立起来很重要,但目前看到一个挑战是,对汽车行业来讲,在数字化投入部分,在网络安全投入只有2%到3%左右,而对于金融行业经历了二十年的IT能力建设,目前网络安全投入大概8%到10%。所以,投入加大可以加速能力建设。所以,我们非常建议汽车行业投入,要考虑到时间窗口并不太长,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风险。第二,关于人才能力建设和人才梯队建设来看,我们看到这点,每年国家能够通过高校体制培养出来的人才和行业真正需求有很大的差距,而且当出现严重失衡的情况下;人才有更大溢价能力,看到信息安全专业水平不断地上来,这是供求关系失衡造成的问题。所以人才引入和培养是很大的过程,这是长周期的过程,但在市场上我们从外围观察,汽车行业传统的新生代的体系是否可以支撑数字化时代下的需求。这是很大的挑战,也是车企需要思考的问题,如何快速成为数字化公司,在数字化体系下对人才引入的政策更加灵活,人才薪酬待遇更加灵活,汽车行业在数字化时代所需要的新型人才和新型能力,这和投入相关,这个过程不会那么快。所以这需要汽车行业思考的重点。陈宁:逐步发展的速度不能满足现在国家政策或者国家监管的要求了,因为从2016年“网安法”(《网络安全法》)发布之后,中间两

什么是食品安全体系?具体包括哪些

质量管理体系(QualityManagementSystem,QMS)通常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目标以及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等活动。实现质量管理的方针目标,有效地开展各项质量管理活动,必须建立相应的管理体系,这个体系就叫质量管理体系。指企业内部建立的、为保证产品质量或质量目标所必需的、系统的质量活动。它根据企业特点选用若干体系要素加以组合,加强从设计研制、生产、检验、销售、使用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并予制度化、标准化,成为企业内部质量工作的要求和活动程序。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是指与食品链相关的组织(包括生产、加工、包装、运输、销售的企业和团体)以GMP和SSOP为基础,以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HACCP体系及其应用准则》(即食品安全控制体系)为核心,融入组织所需的管理要素,将消费者食用安全为关注焦点的管理体制和行为。

什么是iso2200:2005食品安全体系

ISO22000:2005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于2005年9月1日正式发布。该标准由ISO的来自食品行业的专家,通过与食品法典委员会、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紧密合作而产生。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全世界人们对食品安全卫生的日益关注,生产、制造、操作和供应食品的组织逐渐认识到,顾客越来越希望这些组织具备和提供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有能力控制食品安全危害和那些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ISO22000:2005提供了全球食品行业接受的统一标准,旨在保证全球的安全食品供应。它是一个适合于所有食品加工企业的国际标准,ISO22000的使用范围覆盖了食品链全过程,即种植、养殖、初级加工、生产制造、分销,一直到消费者使用,其中也包括餐饮。另外,与食品生产密切相关的行业也可以采用这个标准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如杀虫剂、兽药、食品添加剂、储运、食品设备、食品清洁服务、食品包装材料等,在欧美等国家,越来越多的法规和消费者要求将ISO22000体系的要求变为市场的准入要求。目前,运用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原理对食品生产、加工过程进行管理是国际上公认的对食品安全控制最有效的方法。经过ISO22000管理体系的培训和文件体系的建立,理解了国际通行的食品安全管理要求,在认证实施的过程中加强安全意识,引入内部审核的运行监督机制,强化了企业餐饮服务环节的监控管理,使对食品安全的管理更加规范和有效。近年来,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将ISO22000管理体系运用于餐饮安全的卫生管理中,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过去的2008年奥运会证明,餐饮管理引入ISO22000管理体系,是确保餐饮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

企业安全体系有哪些内容

按建立安全标准化体系的要求,安全生产标准化包含安全目标、组织机构和人员、安全责任体系、安全生产投入、法律法规与安全管理制度、队伍建设、生产设备设施、科技创新与信息化、作业管理、隐患排查和治理、危险源辨识与风险控制、职业健康、安全文化、应急救援、事故的报告和调查处理、绩效评定和持续改进16个方面。EHSISO14001或者OHSAS18001,一般包括:1、制度体系2、组织体系3、文化体系4、目标及责任体系5、教育体系6、监督保障体系7、风险控制体系8、应急管理体系9、评价体系等内容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与质量管理体系的关系

三标一体

职业健康安全体系

什么是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背景下,国内的组织必须建立与国际惯例接轨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第三方认证取得市场准入的通行证。鉴于此,国家经贸委了发了《关于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试行标准的通知》(国经贸安全[1999]447号)和《关于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工作的通知》(国经贸安全[1999]983号),这将有效地推动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工作向科学化、标准化方向发展,使组织管理模式符合国际惯例,提高组织在国内外市场的综合竞争力。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套标准体系,它表达了一种对组织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管理的思想和规范,也给出了按照这种思想进行管理的一整套做法和程序。这种体系是科学的、有效的、可行的,而且与组织的其它活动及整体的管理是相容的。因此,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是一种从总体上对组织的职业健康安全进行科学和规范化控制的战略与方法。这一管理体系为组织如何抓职业健康安全工作,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它不局限于个别的隐患或职业危害,也不局限于单—的标准,而是从系统的、战略的和机制的角度,为组织建立起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机制、程序及组织⑶夷芄煌ü中慕欢系赝晟坪吞岣摺R虼耍⒅耙到】蛋踩芾硖逑担⒉灰馕蹲抛橹鼻暗闹耙到】蛋踩纯鼍痛锏搅艘桓龊芨叩谋曜蓟蛘卟怀鑫侍猓撬担细竦匕凑照庖惶装旆üぷ鳎榭鼍突嵋徊揭徊降馗纳啤R虼酥耙到】蛋踩芾硖逑凳强蒲У摹⒖刹僮鞯摹?/SPAN> 开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工作,应与预防事故及预防职业危害的各个方面联系起来,由独立的工作变成整体的工作。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对组织进行整体的安全评估或者危险因素的辨识,这样就可以把目前呈分散趋势的特种设备的安全检查、作业环境的安全卫生检查等等,统一纳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内来开展,这无疑将会全面地促进组织的各项工作。组织通过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1.可以提高组织的安全管理和综合管理水平,促进组织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现代化;2.可以提高职工的安全素质、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使员工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防范安全健康风险,减少因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因此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提高组织的经济效益;3.可以通过提高安全生产水平改善政府——组织——员工(以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提高组织的信誉、形象和凝聚力;4.可以为组织在国际生产经营活动中吸引投资者和合作伙伴创造条件;增强组织在国内外市场中的竞争力;促进组织的安全管理与国际接轨,消除贸易壁垒,是组织的第三张通行证。

国家安全体系包括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还有什么

法律分析:国家安全体系包括,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军事、文化、社会安全。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 》第三条 国家安全工作应当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维护各领域国家安全,构建国家安全体系,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煤矿本质安全体系?

1国内外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  现代安全管理的发展过程可分为经验管理-制度管理-预控管理3个阶段。预控管理是安全管理的最后阶段,也是安全管理的最高阶段。其基本原理是运用风险管理的技术,采用技术和管理综合措施,以管理潜在危险源来控制事故,从而实现“一切意外均可避免”、“一切风险皆可控制”的风险管理目标。  目前,国际上较为成熟的风险预控安全管理方法较多,如由南非国家职业安全协会(NOSA)安全管理体系发展而来的管理方法、南非安瑞康国际风险管理顾问有限公司(IRCA)的风险管理方法、美国的万全管理体系发展而来的安全管理方法及国际上通行的职业健康安(OSHMS)管理体系。这些风险预控管理方法体系都采用基于风险的预控管理方法,各有其优缺点。  我国煤矿长期以来也积累了一些管理经验和好的做法,如安全质量标准化、安全系统评价、安全管理的五要素等。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与国际接轨,我国许多煤矿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安全管理方法,对煤矿企业安全管理的整体水平提高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要从根本上改善我国煤矿安全生产的现状,实现煤矿生产的本质安全,还需要结合中国国情,在分析中国煤矿安全生产现状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安全管理方法,充分吸收国内外各种管理体系的优越性,融合创新出一套具有我国特色的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  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内容、特点及意义  2.1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意义  长期以来,煤矿企业被认为是高危行业,发生事故是必然的,不发生事故是偶然的。这种观念不仅存在于煤矿行业之外的人士头脑中,也存在于部分煤矿从业人员心中,对于煤矿的安全生产极为不利。通过建立和推广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对于改善煤矿传统观念,提高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追求有着重要意义。  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是建立在对煤炭工业现状和发展趋势进行深入分析、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的,既是科学发展观在安全生产工作、煤矿安全领域的具体运用,也是煤炭工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既是积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是把握工业化进程中安全生产的规律,推动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的重要步骤。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是本质安全型人员、本质安全型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和配套的实施保障措施,这正是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的体现。推广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就是推动安全生产“五要素”落实到位的具体实施。  建立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是保证煤炭企业具有持续、有力竞争力的必须措施。煤炭企业必须实现本质安全,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经济上,安全状况直接决定着煤矿企业的生死存亡,煤矿企业不论其经营规模大小,经济效益好坏,都经不起事故的折磨,只有减少甚至杜绝和种事故,才能创造宽松的安全环境,更好地保证企业的健康稳定。  2.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内容、特点  2.2.1煤炭本质安全管理的内容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以危险源辨识管理与事故分析为基础,以人、机、环境系统协调为着眼点,从本质安全型人员、机器设备系统的本质安全、本质安全型环境、安全管理四个方面消除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各种因素,整个实施过程以安全信息与经营管理系统为实施支撑平台,最终实现煤矿生产本质安全。它与传统安全管理的根本区别在于:不是靠经验和个人的主观判断,而是通过综合分析与评价,按矿井各类事故发生规律进行主动治理,即变被动的事故分析与事故处理为主动的事故预测和安全评价;把事故消灭在发生之前。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主动的超前管理,其实质是本质安全化。  煤矿本质安全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构成:煤矿安全生产风险分析系统,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基础;本质安全型人员、本质安全型机器设备、本质安全型环境、配套的实施保障措施,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具有故障诊断功能的经营管理信息系统,这是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支撑平台。  2.2.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基本特点  从总体出发,实现人、机、环境、制度的协调统一,实行系统安全管理;以风险管理为主导,对系统进行预先安全分析与评价,是一种先知先觉的主动管理,是全体员工的主动参与和自觉执行,是系统的自我检测与完善。  3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建设应注意的几个要点  3.1加强煤矿本质安全理论的研究  “本质安全”在煤矿安全管理中的运用,是煤矿安全管理的崭新理念,属安全管理高层次的文化范畴。目前我国在煤矿本质安全理论方面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对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内涵尚不清晰,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标准还没有形成。因而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煤矿本质安全理论方面的研究,积极借鉴吸收国外矿山的先进管理经验及其他行业的成熟管理体系,如南非NOSA、石油化工行业的健康安全环保(HSE)体系等,结合我国煤炭行业多年积累的一些好的方法,研究适合在我国煤矿推行使用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建立相应的考核标准和内容。  3.2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实施的内在基础  本质安全不仅指使用本质安全型设备,更重要的是将系统中的人、机、环境的安全上升到本质安全的高度,保证人,机和作业环境的品质达到最佳的匹配,同时要培育科学的安全文化,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强调人的安全文化素质是本质安全的根本,推行本质安全的进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本质安全是一个新的安全文化理念,是对原有安全文化理念的升华。科学技术只有发展到一定高度才能实现系统的本质安全,经济技术只有发展到一定规模和高度才有条件和必要实现系统的本质安全。  目前我国各类煤矿水平参差不齐,既有像兖矿、神华集团这样的现代化矿业集团公司,也有开采工艺较为原始落后的乡镇地方煤矿。因而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推行需要逐步的开展,先以技术和管理等综合水平较高的现代化矿井为试点,进行初步探索。实行本质安全管理系统的矿井应在安全理念、安全机制、安全责任及科技水平方面都能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安全理念是企业创建本质安全的先导,是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先进科学的管理理念将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鼓舞和激励职工积极向上;消极陈旧的管理理念,将会误导或挫伤职工的积极性。推行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对企业的安全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必须树立新的安全理念。  安全机制是创建本质安全的保证。要实现安全生产,搞好现场安全管理,必须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安全责任落实是创建本质安全的关键。制定科学的管理办法,形成完善的机制后,更重要的是把管理和机制落到实处。要真正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管理和机制无法落实的问题,必须围绕落实责任核心,以严格落实保证安全。本质安全管理系统要求煤矿各级管理人员必须牢固树立“管理贵在到位”的思想,着力建设以“严抓落实”为核心的行为保障系统。科技进步是创建本质安全的根本。通过科技兴安,实现煤矿设备、作业环境人员防护的本质安全。  3.3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实施的外部保障条件  实施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系统,还需要如下外部条件:一是建立与之配套的煤矿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体系,明确和完善国家、地方政府安全监察和监管职责与权限,严格落实责任,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对煤矿实施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促进煤矿企业实现本质安全化管理。二是要研究适应煤矿本质安全管理的监察和监管方式与手段,创新安全监察手段,提高监察执法的权威性,实现煤矿安全监察由事后处理型向事前预防型的转变。三是健全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对不符合煤矿实现本质安全生产要求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为如何实现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提供法律依据,使煤矿安全监察监管机构能够有法可依,提升现行技术标准的法律地位,强化技术标准的权威。四是制定本质安全管理的相关政策及完善相应的支撑保障体系,通过政策治本,管理强化,实现煤矿企业的本质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