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词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高适的边塞诗词

1、《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2、《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  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  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  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  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  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  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  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3、《塞上》  东出卢龙塞,浩然客思孤。  亭堠列万里,汉兵犹备胡。  边尘涨北溟,虏骑正南驱。  转斗岂长策,和亲非远图。  惟昔李将军,按节出皇都。  总戎扫大漠,一战擒单于。  常怀感激心,愿效纵横谟。  倚剑欲谁语,关河空郁纡。  4、《蓟门行五首》  (一)  蓟门逢古老,独立思氛氲。  一身既零丁,头鬓白纷纷。  勋庸今已矣,不识霍将军。  (二)  汉家能用武,开拓穷异域。  戍卒厌糠核,降胡饱衣食。  关亭试一望,吾欲泪沾臆。  (三)  边城十一月,雨雪乱霏霏。  元戎号令严,人马亦轻肥。  羌胡无尽日,征战几时归。  (四)  幽州多骑射,结发重横行。  一朝事将军,出入有声名。  纷纷猎秋草,相向角弓鸣。  (五)  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5、《效古赠崔二》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  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  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  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  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  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  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  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  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  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  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  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  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6、《钜鹿赠李少府》  李侯虽薄宦,时誉何籍籍。  骏马常借人,黄金每留客。  投壶华馆静,纵酒凉风夕。  即此遇神仙,吾欣知损益。  7、《东平留赠狄司马(曾与田安西充判官)》  古人无宿诺,兹道以为难。  万里赴知己,一言诚可叹。  马蹄经月窟,剑术指楼兰。  地出北庭尽,城临西海寒。  森然瞻武库,则是弄儒翰。  入幕绾银绶,乘轺兼铁冠。  练兵日精锐,杀敌无遗残。  献捷见天子,论功俘可汗。  激昂丹墀下,顾盼青云端。  谁谓纵横策,翻为权势干。  将军既坎壈,使者亦辛酸。  耿介挹三事,羁离从一官。  知君不得意,他日会鹏抟。  8、《过卢明府有赠》  良吏不易得,古人今可传。  静然本诸己,以此知其贤。  我行挹高风,羡尔兼少年。  胸怀豁清夜,史汉如流泉。  明日复行春,逶迤出郊坛。  登高见百里,桑野郁芊芊。  时平俯鹊巢,岁熟多人烟。  奸猾唯闭户,逃亡归种田。  回轩自郭南,老幼满马前。  皆贺蚕农至,而无徭役牵。  君观黎庶心,抚之诚万全。  何幸逢大道,愿言烹小鲜。  能奏明廷主,一试武城弦。  9、《单父逢邓司仓覆仓库,因而有赠》  邦牧今坐啸,群贤趋纪纲。  四人忽不扰,耕者遥相望。  粲粲府中妙,授词如履霜。  炎炎伏热时,草木无晶光。  匹马度睢水,清风何激扬。  校缗阅帑藏,发廪欣斯箱。  邂逅得相逢,欢言至夕阳。  开襟自公馀,载酒登琴堂。  举杯挹山川,寓目穷毫芒。  白鸟向田尽,青蝉归路长。  醉中不惜别,况乃正游梁。  10、《蓟门不遇王之涣、郭密之,因以留赠》  适远登蓟丘,兹晨独搔屑。  贤交不可见,吾愿终难说。  迢递千里游,羁离十年别。  才华仰清兴,功业嗟芳节。  旷荡阻云海,萧条带风雪。  逢时事多谬,失路心弥折。  行矣勿重陈,怀君但愁绝。  11、《寄孟五少府》  秋气落穷巷,离忧兼暮蝉。  后时已如此,高兴亦徒然。  知君念淹泊,忆我屡周旋。  征路见来雁,归人悲远天。  平生感千里,相望在贞坚。  12、《和贺兰判官望北海作》  圣代务平典,輶轩推上才。  迢遥溟海际,旷望沧波开。  四牡未遑息,三山安在哉。  巨鳌不可钓,高浪何崔嵬。  湛湛朝百谷,茫茫连九垓。  挹流纳广大,观异增迟回。  日出见鱼目,月圆知蚌胎。  迹非想像到,心以精灵猜。  远色带孤屿,虚声涵殷雷。  风行越裳贡,水遏天吴灾。  揽辔隼将击,忘机鸥复来。  缘情韵骚雅,独立遗尘埃。  吏道竟殊用,翰林仍忝陪。  长鸣谢知己,所愧非龙媒。  13、《和崔二少府登楚丘城作》  故人亦不遇,异县久栖托。  辛勤失路意,感叹登楼作。  清晨眺原野,独立穷寥廓。  云散芒砀山,水还睢阳郭。  绕梁即襟带,封卫多漂泊。  事古悲城池,年丰爱墟落。  相逢俱未展,携手空萧索。  何意千里心,仍求百金诺。  公侯皆我辈,动用在谋略。  圣心思贤才,朅来刈葵藿。  14、《酬司空璲少府》  飘飖未得意,感激与谁论。  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  江山满词赋,札翰起凉温。  吾见风雅作,人知德业尊。  惊飙荡万木,秋气屯高原。  燕赵何苍茫,鸿雁来翩翻。  此时与君别,握手欲无言。  15、《酬李少府》  出塞魂屡惊,怀贤意难说。  谁知吾道间,乃在客中别。  日夕捧琼瑶,相思无休歇。  伊人虽薄宦,举代推高节。  述作凌江山,声华满冰雪。  一登蓟丘上,四顾何惨烈。  来雁无尽时,边风正骚屑。  将从崖谷遁,且与沉浮绝。  君若登青云,余当投魏阙。  16、《酬裴秀才》  男儿贵得意,何必相知早。  飘荡与物永,蹉跎觉年老。  长卿无产业,季子惭妻嫂。  此事难重陈,未于众人道。  17、《酬陆少府》  朝临淇水岸,还望卫人邑。  别意在山阿,征途背原隰。  萧萧前村口,唯见转蓬入。  水渚人去迟,霜天雁飞急。  固应不远别,所与路未及。  欲济川上舟,相思空伫立。  18、《酬马八效古见赠》  深崖无绿竹,秀色徒氛氲。  时代种桃李,无人顾此君。  奈何冰雪操,尚与蒿莱群。  愿托灵仙子,一声吹入云。  19、《酬鸿胪裴主簿雨后睢阳北楼见赠之作(一作王昌龄诗)》  暮霞照新晴,归云犹相逐。  有怀晨昏暇,相见登眺目。  问礼侍彤襜,题诗访茅屋。  高楼多古今,陈事满陵谷。  地久微子封,台馀孝王筑。  裴回顾霄汉,豁达俯川陆。  远水对秋城,长天向乔木。  公门何清净,列戟森已肃。  不叹携手稀,恒思着鞭速。  终当拂羽翰,轻举随鸿鹄。

说一说你喜欢的边塞诗词

我喜欢的边塞诗词如下: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2、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3、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4、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纳兰性德《长相思·山一程》5、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6、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7、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李白《关山月》8、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9、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10、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11、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12、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13、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14、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15、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求集合边塞诗词的著作

《唐代边塞诗研究》

边塞诗词带赏析五篇

【 #诗词鉴赏# 导语】边塞诗中的戍边士卒是边塞战争的见证人,他们在战争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也就是对整个边塞战争最为真实的反映。下面是 考 网整理的边塞诗词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1.边塞诗词带赏析   柳中庸《征人怨》赏析   岁岁金河复玉关[1],朝朝马策与刀环[2]。   三春白雪归青冢[3],万里黄河绕黑山[4]。   [1]金河:又称黑河,流经内蒙中部,入黄河。唐时有金河县。故址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阳关在其东南,均为古时通西域要道。   [2]策:马鞭。   [3]青冢:王昭君墓。传说塞外草白。昭君墓常见草色青青,故称。   [4]黑山:又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呼和浩特附近。   【赏析】   柳中庸,名淡,以字行。中唐河东人,宗元同族。御史并之弟。与弟中行,皆有文名。今存诗十三首。   边塞诗盛于唐代,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表现戎马征戍,有的描绘异域风光。有的为征夫写恨,也有的代思妇拟言。边塞的好题材,在盛唐差不多已经写完。盛唐以后,写边塞诗是不能不费一点心思了。   柳中庸这首《征人怨》,乍看题目。觉得有些熟烂。然而。诗人却不落窠臼。此诗虽亦写怨,却非关征人回首、佳人断肠之类。首句并列两个地名“金河”、“玉关”,二者用“复”字关联,次句出以“马策”、“刀环”,中间用“与”字连接,各有一个时间副词,一说“岁岁”,一日“朝朝”。“金河”、“玉关”都是征战之地,在此意念上,二者绝无分别。“马策”、“刀环”虽为两个事物,却是共同说明马不歇鞍,人不解甲的内涵。“金河”和“玉关”、“马策”与“刀环”相比并。以其重复表现生活的单调,“复”字和“与”字流露一种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感,换成今天的说法,即:不是金河就是玉关,整天价手不离马策与刀环。而“岁岁”则把这种厌倦之感以时间的无限延伸极大地加重了,就是说,这种生涯无休无止。“朝朝”又把令人烦厌的重复行为的频率推到极致。教人难以忍受。诗人巧妙地利用诗句的蝉联偶对的特点,使此种情绪得到最充分的表达。“马策与刀环”对应“金河复玉关”,“朝朝”对应“岁岁”,音节增加一倍,意蕴上则产生相生互补的效果。从而诗的构思更显得细密周匝。   三、四两句是诗意的加深和扩展。“三春白雪”对塞外的环境特点稍作烘托,颇含悲凉之意;全句着重点则是落脚的三个字:“归青冢”。“青冢”所在,其时虽属唐辖境,但毕竟为胡域,诗人说“归青冢”(大约唐军无事时在这一带休整),由这个“归”字,即可知征人无还乡之期。“青冢”在这里似也有一种象征意味;难道说我们这些征人也如王昭君一样,将长留塞外么?结句说行军、转战。如果说前二句从时间写征人的感受、情绪,那么,后两句则从空间张大视角,青冢——黄河——黑山,给人以山高水长的距离感。诗人既以“万里黄河”展示地域之广阔,复以“绕黑山”状征途之回转曲折。“绕”是绕来绕去,不同于单线征程,走过不再回头。这个字,同前面的“金河”、“玉关”、“马策”、“刀环”的重复,单调感一脉相承。诗的前半写征戍无止期,后半则写征途无尽头,结构上也恰好对称,而于字句间透着“欲归无计”的渺茫。   此诗似乎从总体上暗示给读者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这是人的生活么?远在一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过这一类哀怨:“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汉末古诗中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其怨甚深。前者是对戕害人性的统治者的反抗的呼声,后者则是血泪的控诉。   这首诗妙在:写怨而不著一字怨语,毫无迹象可求。诗人布局之巧妙,手法之高明,气象之开阔,格调之雄浑。足以同王昌龄的作品相匹敌。 2.边塞诗词带赏析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鉴赏:   这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跌宕起伏地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闷无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复杂的感情跃然活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绝唱,然而在久戍边关的军士眼中,又是使人厌倦而单调的景象。天天都是那连绵不断的乱山、长城,白天与“大漠”、“落日”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铁衣”的荒野。即使军中作乐,通宵尽欢,乐声嘹亮,也难以消除军士们积郁内心的惆怅。   “琵琶起舞换新声”。琵琶不断奏出新的曲调,随着旋律的变化,人们翩翩起舞。琵琶是富于边地色彩的乐器,而军中作乐,离不开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这些乐器,对戍边者来说,带有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易唤起战士们强烈的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给人以新的感受,带来新的欢乐吧?然而“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二字,转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旧”与上句的“新”二字相承应,意味无穷。“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诗意的波折,造成抑扬顿挫的音情,尤显出“意调的酸楚”,边愁的深重。征戍者离乡背井,因此,“别情”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而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呵!《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二字,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颇深。   “撩乱边愁听不尽”。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澜,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景中含情,更惨”,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优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一个渺茫而悲凉的境界。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后,到此却汇成一湾深沉的流水,荡漾回旋。“秋月照长城”,为全篇情感之凝结处。这时离情入景,奇想层出,使诗情得以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被誉为“诗之最上乘也”,除音情曲折外,也得益于这绝处生姿的一笔。   仅二十八字的绝句,却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画面,而且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新的声,旧的情,撩乱的旋律,婆娑的舞姿,天上的秋月,脚下的长城。   既有动作,又有声响,还有那色彩斑斓的边塞景色,这一切,都交织在边将士卒们复杂的、撩乱的、萧索的、延绵无尽的离情思乡之感中了。   清人云:“前者(指《从军行》其一)以海风为景,以羌笛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为事,以秋月为景,景在事后。当观其变调。”乃此绝句之特色也。无怪乎明代诗评家将王昌龄的七绝称为“神品”。 3.边塞诗词带赏析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鉴赏: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诗歌一开始是两句实景描写:塞外西北,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布满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信息,牧马晚归的情景还意味着,这就是胡马北还,边境战火平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战争危险消失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那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思是何处吹奏《梅花落》?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意义相近,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境界动人。   将“梅花落”拆开,又构成一种虚景,似乎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搭配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师也难以画出的。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意味。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当时正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中写道:   “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因为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才能感而不伤。 4.边塞诗词带赏析   塞下曲六首(其一)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鉴赏:   《塞下曲》出于汉乐府《出塞》《入塞》等曲(属《横吹曲》),为唐代新乐府题,内容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此诗从“天山雪”开始,点明“塞下”,渲染边地苦寒。“五月”在内地属盛暑,而天山尚有“雪”。   但这里的雪已不是飞雪,而是积雪。虽然没有满空飘舞的雪花(“无花”),却只觉寒气逼人。仲夏五月“无花”尚且如此,其余三时(尤其冬季)可想而知其严寒。这两句是举轻而见重,举隅而反三,语淡意浑。   同时,“无花”双关不见花开之意,这层意思紧启三句“笛中闻折柳”。“折柳”即《折杨柳》曲的省称。   这句表面看是写边地闻笛,言外之意指眼前无柳可折,“折柳”之事只能于“笛中闻”。花明柳暗乃春天的象征,“无花”兼无柳,也就是“春色未曾看”了。   这四句“一气直下,不就羁缚”(沈德潜《说诗啐语》),措语自然,语意委婉含蓄,不拘格律,如古诗之开篇,前人未具此格。   五六句紧承前意,突出军旅生活的紧张。古代行军鸣金击鼓,以整齐步伐,节止进退。写出“金鼓”,则烘托出紧张气氛,军纪严肃可知。只言“晓战”,则整日之行军、战斗也不言而喻。晚上只能抱着马鞍打盹儿,更见军中生活之紧张。本来,宵眠枕玉鞍也许更合军中习惯,不言“枕”而言“抱”,一字之易,紧张状态尤为突出,似乎一当报警,“抱鞍”者就可翻身上马,奋勇出击。起四句写“五月”以概四时;此二句则只就一“晓”一“宵”写来,并   不铺叙全日生活。全篇只此二句作对仗,严整的形式适与严肃之内容配合,增强了表达效果。   以上六句全写边塞生活之艰苦,末二句却陡转。   这里用了西汉傅介子的故事。由于楼兰(西域国名)王贪财,屡杀前往西域的汉使,傅介子受霍光派遣出使西域,计斩楼兰王,为国立功。此诗末二句借此表达了边塞将士的爱国激情:“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愿字与“直为”,语气慷慨激昂,足以振起全篇。这结尾的雄劲有力,得益于前六句的反面烘托。   没有那样一个艰苦的背景,则不足以显如此卓绝之精神。“总为末二语作前六句”(王夫之),全诗突破以联为单位起承转合的常式,而改为前四句起,五六句承末二句转合的形式,这首诗苍凉雄浑而豪放。不但篇法独造,对仗亦不拘常格,“于律体中以飞动票姚之势,运旷远奇逸之思”(姚鼐),自是五律别调佳作。 5.边塞诗词带赏析   军城早秋   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鉴赏:   安史之乱后,吐蕃的侵犯成为干扰唐帝国的重要外因。广德元年(763)十月,吐蕃贵族武装乘唐军忙于收拾安史之乱残局之际,大举东侵,竟连破泾邠二州,攻占唐都长安达十三天。此次进犯被唐军击退之后,他们又从与四川交界的南路向唐王朝发动进攻,在同年十二月,又连破松、维、保三州及云山二新城。   广德二年春,严武接替高适,再度出任剑南节度使。   刚一到任,他就狠抓军队的训练,当年秋天,就一鼓作气,击破吐蕃七万余人的精锐部,先后收复了当狗、盐川二城。这首诗就是他击破吐蕃入侵的纪实。   头两句“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开门见山,点出了诗人登城的时令、地点。“昨夜秋风”,是指秋季刚到,从而紧扣诗题中的“早秋”二字。诗人观察入微,从“风”的细微变化中确切地掌握秋天到来的信息,说明了他对时局的密切关注,对敌人动向的明察秋毫。对于古代地处中国边疆的游牧民族来说,秋高马肥,秋风一起,就是他们入侵内地的有利季节。因此,“昨夜秋风”一到军城,诗人就深夜难眠,他乘着月光登上城楼,放眼远眺,“朔云”、“边月”、岷山,尽收眼底。边关的初秋之夜,阴云冷月,山野惨白,整个夜景都弥漫着一股沉重的肃杀之气,给人一种无形的压抑感。次句中的一个“满”字,将阴沉肃穆、硝烟密布的战前气氛烘托得更加浓重。总之,头两句是写景,但景中有人、有情,细致入微地表现了主将在战斗前夕的宁静中细心观察敏捷思索的心灵侧面。   诗的后两句“更催飞将迫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是主将兼诗人所发布的战斗命令——将士们一定要再接再励,乘胜追击敌人,彻底歼灭他们,不要让敌人一人一马逃回敌营去!“更催”、“莫遣”二词,语势斩截,有振雷走霆之力,表现了主将果断刚毅的气魄和胜利在握的必胜信心,洋溢着边防将士保疆卫国的奋发激昂的爱国热情。   这首诗歌大胆地采用了开阖跳跃的笔法来写景抒情,增加了诗的信息容量。前一二句写景,但景中寓情,点明主将已迅速、准确掌握了敌情,从而表明他在军事行动之前,就已经知己知彼,掌握了军事上的主动权,因此,稳操胜券就不是鲁莽匹夫的妄语了。有如此坚实的思想作铺垫,三四两句的腾跃、抒情,就显得既轻捷,又与上文有内在的承继性,令人感到自然可信、豪气倍增。

求边塞诗词,短的,4句的,还要有全诗的解释 3首

塞下曲,唐卢纶,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古代边塞诗词有哪些名句

陆游——《关山月》和戎诏下十五年,将军不战空临边。朱门沉沉按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戎楼刁斗催落月,三十从军今白发。笛里谁知壮志心,沙头空照征人骨。中原干戈古亦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破阵子 为陈同父赋壮语以寄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过零丁洋 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经典边塞诗词鉴赏带赏析

【 #诗词鉴赏# 导语】边塞诗中的戍边士卒是边塞战争的见证人,他们在战争过程中所见、所闻、所思也就是对整个边塞战争最为真实的反映。下面是 无 整理的边塞诗词赏析,一起来看看吧。 1.边塞诗词鉴赏带赏析   柳中庸《征人怨》赏析   岁岁金河复玉关[1],朝朝马策与刀环[2]。   三春白雪归青冢[3],万里黄河绕黑山[4]。   [1]金河:又称黑河,流经内蒙中部,入黄河。唐时有金河县。故址在今内蒙呼和浩特市南。玉关,即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北,阳关在其东南,均为古时通西域要道。   [2]策:马鞭。   [3]青冢:王昭君墓。传说塞外草白。昭君墓常见草色青青,故称。   [4]黑山:又名杀虎山。在今内蒙呼和浩特附近。   【赏析】   柳中庸,名淡,以字行。中唐河东人,宗元同族。御史并之弟。与弟中行,皆有文名。今存诗十三首。   边塞诗盛于唐代,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有的表现戎马征戍,有的描绘异域风光。有的为征夫写恨,也有的代思妇拟言。边塞的好题材,在盛唐差不多已经写完。盛唐以后,写边塞诗是不能不费一点心思了。   柳中庸这首《征人怨》,乍看题目。觉得有些熟烂。然而。诗人却不落窠臼。此诗虽亦写怨,却非关征人回首、佳人断肠之类。首句并列两个地名“金河”、“玉关”,二者用“复”字关联,次句出以“马策”、“刀环”,中间用“与”字连接,各有一个时间副词,一说“岁岁”,一日“朝朝”。“金河”、“玉关”都是征战之地,在此意念上,二者绝无分别。“马策”、“刀环”虽为两个事物,却是共同说明马不歇鞍,人不解甲的内涵。“金河”和“玉关”、“马策”与“刀环”相比并。以其重复表现生活的单调,“复”字和“与”字流露一种无可奈何的厌倦之感,换成今天的说法,即:不是金河就是玉关,整天价手不离马策与刀环。而“岁岁”则把这种厌倦之感以时间的无限延伸极大地加重了,就是说,这种生涯无休无止。“朝朝”又把令人烦厌的重复行为的频率推到极致。教人难以忍受。诗人巧妙地利用诗句的蝉联偶对的特点,使此种情绪得到最充分的表达。“马策与刀环”对应“金河复玉关”,“朝朝”对应“岁岁”,音节增加一倍,意蕴上则产生相生互补的效果。从而诗的构思更显得细密周匝。   三、四两句是诗意的加深和扩展。“三春白雪”对塞外的环境特点稍作烘托,颇含悲凉之意;全句着重点则是落脚的三个字:“归青冢”。“青冢”所在,其时虽属唐辖境,但毕竟为胡域,诗人说“归青冢”(大约唐军无事时在这一带休整),由这个“归”字,即可知征人无还乡之期。“青冢”在这里似也有一种象征意味;难道说我们这些征人也如王昭君一样,将长留塞外么?结句说行军、转战。如果说前二句从时间写征人的感受、情绪,那么,后两句则从空间张大视角,青冢——黄河——黑山,给人以山高水长的距离感。诗人既以“万里黄河”展示地域之广阔,复以“绕黑山”状征途之回转曲折。“绕”是绕来绕去,不同于单线征程,走过不再回头。这个字,同前面的“金河”、“玉关”、“马策”、“刀环”的重复,单调感一脉相承。诗的前半写征戍无止期,后半则写征途无尽头,结构上也恰好对称,而于字句间透着“欲归无计”的渺茫。   此诗似乎从总体上暗示给读者这样一个问题:难道这是人的生活么?远在一千年前的西周时期,就有过这一类哀怨:“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独为匪民!”(《诗经·小雅·何草不黄》)汉末古诗中所谓“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其怨甚深。前者是对戕害人性的统治者的反抗的呼声,后者则是血泪的控诉。   这首诗妙在:写怨而不著一字怨语,毫无迹象可求。诗人布局之巧妙,手法之高明,气象之开阔,格调之雄浑。足以同王昌龄的作品相匹敌。 2.边塞诗词鉴赏带赏析   从军行七首(其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鉴赏:   这是一首格调沉郁的边塞诗。   此诗只抓住边塞军旅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军中饮宴一个镜头,跌宕起伏地表现出当时边塞军士生活的枯燥乏味和思想的苦闷无聊,也使征戍者的深沉、复杂的感情跃然活现。“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令人陶醉的千古绝唱,然而在久戍边关的军士眼中,又是使人厌倦而单调的景象。天天都是那连绵不断的乱山、长城,白天与“大漠”、“落日”为伴,晚上又是“寒光照铁衣”的荒野。即使军中作乐,通宵尽欢,乐声嘹亮,也难以消除军士们积郁内心的惆怅。   “琵琶起舞换新声”。琵琶不断奏出新的曲调,随着旋律的变化,人们翩翩起舞。琵琶是富于边地色彩的乐器,而军中作乐,离不开胡琴、羌笛和琵琶的伴奏,这些乐器,对戍边者来说,带有异域的情调和征战的音律,易唤起战士们强烈的感触。既然是“换新声”,应该给人以新的感受,带来新的欢乐吧?然而“总是关山旧别情”。“总是”二字,转折得有力,巧妙。此句的“旧”与上句的“新”二字相承应,意味无穷。“新声”与“旧别情”互相影射,形成诗意的波折,造成抑扬顿挫的音情,尤显出“意调的酸楚”,边愁的深重。征戍者离乡背井,因此,“别情”是军中最普遍、最深沉的感情。尽管曲调花样翻新,而唤起的“总是”人们的离愁别绪呵!《乐府古题要解》云:“《关山月》,伤离也。”句中“关山”二字,双关《关山月》曲调,含意颇深。   “撩乱边愁听不尽”。尽管撩起了纷乱的边愁,却总也听不尽。这是诗中又一次波澜,又一次音情的抑扬。“听不尽”三字,含蓄有致,感情复杂,意味深长,只要边患未除,就依然弹下去,听下去,所以“边愁”既是思归的哀愁,又何尝不含有更多的意味呢?   “高高秋月照长城”既是写景,又是抒情。诗人轻轻宕开一笔,“景中含情,更惨”,以景结情。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的场面之后,忽然出现一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对此,你会生出什么感想?是无限的乡愁?是立功边塞的雄心和对于现实的优怨?也许,还应加上对于祖国山川风物的深沉的爱,等等。   一个渺茫而悲凉的境界。在前三句中的感情细流一波三折地发展后,到此却汇成一湾深沉的流水,荡漾回旋。“秋月照长城”,为全篇情感之凝结处。这时离情入景,奇想层出,使诗情得以升华。正因为情不可尽,诗人“以不尽尽之”,“思入微茫,似脱实粘”,将征戍者复杂的内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感情表达得入木三分。此诗被誉为“诗之最上乘也”,除音情曲折外,也得益于这绝处生姿的一笔。   仅二十八字的绝句,却展现了一幅广阔而生动的画面,而且包含极其丰富的内涵。新的声,旧的情,撩乱的旋律,婆娑的舞姿,天上的秋月,脚下的长城。   既有动作,又有声响,还有那色彩斑斓的边塞景色,这一切,都交织在边将士卒们复杂的、撩乱的、萧索的、延绵无尽的离情思乡之感中了。   清人云:“前者(指《从军行》其一)以海风为景,以羌笛为事,景在事前。此首以琵琶为事,以秋月为景,景在事后。当观其变调。”乃此绝句之特色也。无怪乎明代诗评家将王昌龄的七绝称为“神品”。 3.边塞诗词鉴赏带赏析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鉴赏: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诗歌一开始是两句实景描写:塞外西北,冰雪消融,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天空布满明月的清辉..开篇就造成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这与“雪净”、“牧马”等字大有关系。那大地解冻的春的信息,牧马晚归的情景还意味着,这就是胡马北还,边境战火平息,于是“雪净”也有了几分象征战争危险消失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在如此苍茫而又清澄的夜境里,不知那座戍楼吹起了羌笛,那是熟悉的《梅花落》曲调啊。“梅花何处落”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思是何处吹奏《梅花落》?诗的三四句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意义相近,是说风传笛曲,一夜之间声满关山,境界动人。   将“梅花落”拆开,又构成一种虚景,似乎风吹的不是笛声而是落梅的花瓣,它们四处飘散,一夜之中洒满关山。这虚景又恰与雪净月明的实景搭配和谐,虚实交错,构成美妙阔远的意境,这境界是任何高明的画师也难以画出的。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意味。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当时正在哥舒翰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中写道:   “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正是因为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种豪情,笔下的诗才能感而不伤。

边塞诗词

边塞诗词: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前出塞》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3、《塞下曲》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4、《从军行》唐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5、《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6、《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8、《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边塞诗词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塞下曲六首(选一) 李 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塞 下 曲(二首) 卢 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稜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凉 州 词 王 翰 蒲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前出塞九首(选一) 杜 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边塞诗词五首简单的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见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向襄阳向洛阳。

边塞诗词

边塞诗词 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前出塞》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3、《塞下曲》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4、《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5、《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6、《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7、《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8、《逢入京使》 唐岑参 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9、《蓟中作》 唐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 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10、《营州歌》 唐高适 营州少年厌原野,孤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魏晋陈琳 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 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 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 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 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 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 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 善待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 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 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 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12、《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13、《代出自蓟北门行》 宋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14、《渡河北》 南北朝王褒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15、《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 16、《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17、《出塞》 隋薛道衡 高秋白露团。上将出长安。 尘沙塞下暗。风月陇头寒。 转蓬随马足。 飞霜落剑端。凝云迷代郡。 流水冻桑干。烽微桔槔远。 桥峻辘轳难。 从军多恶少。召募尽材官。 伏堤时卧鼓。疑兵乍解鞍。 柳城擒冒顿。 长坂纳呼韩。受降今更筑。 燕然已重刊。还嗤傅介子。 辛苦刺楼兰。 18、《饮马长城窟行》 隋杨广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 万里何所行,横漠筑长城。 岂合小子智,先圣之所营。 树兹万世策,安此亿兆生。 讵敢惮焦思,高枕于上京。 北河见武节,千里卷戎旌。 山川互出没,原野穷超忽。 撞金止行阵,鸣鼓兴士卒。 千乘万旗动,饮马长城窟。 秋昏塞外云,雾暗关山月。 缘严驿马上,乘空烽火发。 借问长城侯,单于入朝谒。 浊气静天山,晨光照高阙。 释兵仍振旅,要荒事万举。 饮至告言旋,功归清庙前。 19、《登单于台》 唐张蠙 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20、《幽州夜饮》 唐张说 凉风吹夜雨,萧瑟动寒林。 正有高堂宴,能忘迟暮心?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 不作边城将,谁知恩遇深! 21、《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去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侵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边塞诗句 边塞诗句 1、《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2、《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5、《塞下曲六首(选一)》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6、《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7、《前出塞九首(选一)》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8、《军城早秋》 唐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9、《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0、《塞下曲(二首)》 唐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11、《征人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12、《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胭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3、《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4、《己亥岁》 唐曹松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 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15、《横吹曲辞出塞》 唐张籍 秋塞雪初下,将军远出师。 分营长记火,放马不收旗。 月冷边帐湿,沙昏夜探迟。 征人皆白首,谁见灭胡时。 16、《塞上曲》 唐裴说 极目望空阔,马羸程又赊。 月生方见树,风定始无沙。 楚水辞鱼窟,燕山到雁家。 如斯名利役,争不老天涯。 17、《塞下曲四首》 唐裴说 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矜夸紫骝好。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奉诏甘泉宫,总征天下兵。 朝廷备礼出,郡国豫郊迎。 纷纷几万人,去者无全生。 臣愿节宫厩,分以赐边城。 边头何惨惨,已葬霍将军。 部曲皆相吊,燕南代北闻。 功勋多被黜,兵马亦寻分。 更遣黄龙戍,唯当哭塞云。 18、《横吹曲辞出塞》 唐王之涣 黄砂直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光不度玉门关。 19、《塞上》 唐司空图 万里隋城在,三边虏气衰。 沙填孤障角,烧断故关碑。 马色经寒惨,雕声带晚悲。 将军正闲暇,留客换歌辞。 20、《塞上曲》 唐常建 翩翩云中使,来问太原卒。 百战苦不归,刀头怨明月。 塞云随阵落,寒日傍城没。 城下有寡妻,哀哀哭枯骨。 边塞诗的大全 1、《塞下曲》 唐·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家具广告语 2、《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关于自信的名人名言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4、《古从军行》 唐·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5、《从军行·其四》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6、《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7、《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烽戍断无烟。 8、《碛中作》 唐·岑参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9、《燕歌行》 唐·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十分赐颜色。 枞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筋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飘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10、《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前出塞九首·其六》 唐·杜甫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 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 12、《代出自蓟北门行》 南北朝·鲍照 羽檄起边亭,烽火入咸阳。 征师屯广武,分兵救朔方。 严秋筋竿劲,虏阵精且强。 天子按剑怒,使者遥相望。 雁行缘石径,鱼贯度飞梁。 箫鼓流汉思,旌甲被胡霜。 疾风冲塞起,沙砾自飘扬。 马毛缩如蝟,角弓不可张。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投躯报明主,身死为国殇。 13、《征怨》 唐·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4、《塞下曲》 唐·许浑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15、《夜上受降城闻笛》 唐·李益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16、《望蓟门》 唐·祖咏 燕台一望客心惊,笳鼓喧喧汉将营。 万里寒光生积雪,三边曙色动危旌。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 少小虽非投笔吏,论功还欲请长缨。 更多: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立刻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泽国江山入战图,生民何计乐樵苏。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立刻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爱国诗 从军行(选一)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出塞(选一)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少年行(选一)唐·王维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唐·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和张仆射塞下曲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少年行(选一)唐·令狐楚 弓背霞明剑照霜,秋风走马出成阳,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牡丹宋·陈与义 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示儿宋·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州桥宋·范成大 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 初入淮河(选一)宋·杨万里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何必桑干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题临安邸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安军宋·文天祥 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出岭谁同出?归乡如此归!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饥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至正改元辛巳寒食日示弟搜话子侄元·虞集 江山信美非吾土,飘泊栖迟近百年。山舍墓田同水曲,不堪梦觉听啼鹃。 题郑所南兰元·倪瓒 秋风兰蕙化为茅!南国凄凉气已消。只有所南心不改,泪泉和墨写《离骚》。 望阙台明·戚继光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立刻作明·戚继光 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立刻行。 榆河晓发明·谢榛 朝晖开众山,遥见居庸关。云出三边外,风生万马间。 征尘何日静,古戍几人闲。忽忆弃繻者,空惭旅鬓斑。 漫感清·龚自珍 绝域从军计惘然,东南幽恨满词笺。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 己亥杂诗(选一)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渡易水明·陈子龙 并刀昨夜匣中鸣,燕赵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怜无处送荆卿。 海上(选一)清·顾炎武 日入空山海气侵,秋光千里自登临。十年天地干戈老,四海苍生痛哭深。 水涌神山来白鸟,云浮仙阙见黄金。此中何处无人世,只恐难酬壮士心。 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清·郑成功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师一万气吞吴。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秣陵清·屈大均 牛首开天阙,龙岗抱帝宫。六朝春草里,万井落花中。 访旧乌衣少,听歌玉树空。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边塞诗句有哪些 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起来看看边塞诗句,欢迎读者参考!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二首》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五首·其一》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 /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李白《关山月》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四首》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李益《塞下曲》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杜甫《月夜忆舍弟》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古从军行》 万里中原烽火北,一尊浊酒戍楼东。——张孝祥《浣溪沙·霜日明霄水蘸空》 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许浑《塞下曲》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李益《从军北征》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传闻一战百神愁,两岸强兵过未休。——曹松《己亥岁二首·僖宗广明元年》 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李白《从军行》 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奴出玉关。——徐锡麟《出塞》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张敬忠《边词》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人怨 / 征怨》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王翰《凉州词二首》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戎昱《塞下曲·其六》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岑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陈羽《从军行》 今为羌笛出塞声,使我三军泪如雨。——李颀《古意》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李益《从军北征》 行多有病住无粮,万里还乡未到乡。——卢纶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王维《使至塞上》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李白《塞下曲六首·其一》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 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纳兰性德《采桑子·九日》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严武《军城早秋》 沙场烽火连胡月,海畔云山拥蓟城。——祖咏《望蓟门》 不知马骨伤寒水,惟见龙城起暮云。——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儿缺宝刀。——马戴《出塞词》 汉将归来虏塞空,旌旗初下玉关东。——戎昱《塞下曲》 军中宜剑舞,塞上重笳音。——张说《幽州夜饮》 岸雨过城头,黄鹂上戍楼。——岑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

边塞诗词

边塞诗词: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前出塞》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立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3、《塞下曲》唐杜甫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杀人亦有限,列国自有疆。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4、《从军行》唐 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5、《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6、《雁门太守行》唐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7、《夜上受降城闻笛》唐李益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8、《逢入京使》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古典边塞诗词《出塞》

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唐】马戴金带连环束战袍,马头冲雪过临洮。 卷旗夜劫单于帐,乱斫胡兵缺宝刀。出塞【清】徐锡麟   军歌应唱大刀环, 誓灭胡奴出玉关。 只解沙场为国死, 何须马革裹尸还。这几个应该是著名的出塞诗,满意请及时采纳,谢谢!

边塞诗词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sàn)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qīn)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李白: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古来征战几人回。 塞下曲 [唐]卢纶 (一)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二)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陇西行 (唐)王维 十里一走马。 五里一扬鞭。 都护军书至。 匈奴围酒泉。 关山正飞雪。 烽戍断无烟。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春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进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 狐裘蒙茸猎城下。 虏酒千钟不醉人, 胡儿十岁能骑马。 陇西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 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 犹是深闺梦里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作者: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 王昌龄 古 从 军 行 李颀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萄入汉家。 从 军 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关 山 月 李 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边塞诗词反映了哪些内容?

边塞诗词反映: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可以抒发渴望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豪情;可以状写戍边将士的乡愁、家中思妇的离恨;可以表现塞外戍边生活的单调艰辛、连年征战的残酷;可以宣泄对黩武开边的不满、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情;可以惊叹描摹边地绝域的奇异风光和民风民俗。而诗中流露的也可能是矛盾的复杂的情感:慷慨从军与久戍思乡的无奈;卫国激情与艰苦生活的冲突;献身为国与痛恨庸将无能的悲慨。

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词

【 #诗词鉴赏# 导语】岑参诗词的题材涉及到述志、赠答、山水、行旅各方面,而以边塞诗写得最出色。岑参两度出塞,写了七十多首边塞诗。下面 就给大家分享下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词,欢迎阅读! 唐代诗人岑参的边塞诗词   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2、《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3、《碛中作》   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   今夜不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   4、《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   侧闻阴山胡儿语,西头热海水如煮。   海上众鸟不敢飞,中有鲤鱼长且肥。   岸旁青草长不歇,空中白雪遥旋灭。   蒸沙烁石燃虏云,沸浪炎波煎汉月。   阴火潜烧天地炉,何事偏烘西一隅?   势吞月窟侵太白,气连赤坂通单于。   送君一醉天山郭,正见夕阳海边落。   柏台霜威寒逼人,热海炎气为之薄。   5、《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   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   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   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军行戈相拨,   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   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   车师西门伫献捷。   6、《火山云歌送别》   火山突兀赤亭口,火山五月火云厚。   火云满山凝未开,飞鸟千里不敢来。   平明乍逐胡风断,薄暮浑随塞雨回。   缭绕斜吞铁关树,氛氲半掩交河戍。   迢迢征路火山东,山上孤云随马去。   7、《首秋轮台》   异域阴山外,孤城雪海边。   秋来唯有雁,夏尽不闻蝉。   雨拂毡墙湿,风摇毳幕羶。   轮台万里地,无事历三年。   8、《玉门关盖将军歌》   盖将军,真丈夫。   行年三十执金吾,身长七尺颇有须。   玉门关城迥且孤,黄沙万里白草枯。   南邻犬戎北接胡,将军到来备不虞。   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   暖屋绣帘红地炉,织成壁衣花氍毹。   灯前侍婢泻玉壶,金铛乱点野酡酥。   紫绂金章左右趋,问着只是苍头奴。   美人一双闲且都,朱唇翠眉映明矑。   清歌一曲世所无,今日喜闻凤将雏。   可怜绝胜秦罗敷,使君五马谩踟蹰。   野草绣窠紫罗襦,红牙缕马对樗蒱。   玉盘纤手撒作卢,众中夸道不曾输。   枥上昂昂皆骏驹,桃花叱拨价最殊。   骑将猎向城南隅,腊日射杀千年狐。   我来塞外按边储,为君取醉酒剩沽。   醉争酒盏相喧呼,忽忆咸阳旧酒徒。    扩展阅读:岑参的诗词生涯   岑参早期诗歌多为写景、抒怀及赠答之作。山水诗风格清丽俊逸,颇近何逊,但语奇体峻,意境新奇;感伤不遇,嗟叹贫贱的忧愤情绪也较浓。如《感遇》、《精卫》、《暮秋山行》、《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等。六年边塞生活,使岑参的诗境界空前开阔,造意新奇的特色进一步发展,雄奇瑰丽的浪漫色彩成为他边塞诗的基调。他既热情歌颂了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揭示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火山云,天山雪,热海蒸腾,瀚海奇寒,狂风卷石,黄沙入天等异域风光,也均融入其诗。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走马川行》、《轮台歌》。此外,他还写了边塞风俗和各民族的友好相处以及将士的思乡之情和苦乐不均,大大开拓了边塞诗的创作题材和艺术境界。   岑参晚年诗歌感时伤乱,渐趋消沉。入蜀后,山水诗中添奇壮特色,但隐逸思想在诗中也有了发展。   岑参是唐代的边塞诗人。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的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他充满激情地歌颂了边防将士的战斗精神,如《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写了将士们勇往直前、转战沙场雪海的壮烈场面。“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将士们奋不顾身,充满了忠勇爱国的精神。又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诗人描绘将士们在风雪中紧张的战前行军:“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岑参也揭露了军营生活中苦乐不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