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辞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典籍》里的中国楚辞有哪些?

《典籍里的中国》楚辞:1、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2、后皇嘉树,橘徕服兮。3、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因此后世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赋体赋体文学出于“楚辞”。这里的“楚辞”指屈原开创的文学形式,包括《楚辞》之前的就流行于世、有可能未进入《楚辞》的楚辞体作品。赋体的形成前人有多说,从大的方面上讲,它与《诗经》传统、战国诸子文风、纵横家排比论辩的气势不无关系,然而最重要、最直接的渊源则是“楚辞”。从句型上看,赋体文有的全部或大部运用骚体句,如枚乘《七发》等;有的大量运用散句的散体赋,如之后宋代苏轼《前赤壁赋》等。从题材上和描写手法看,赋体文的主要题材是约定俗成的,构思方法有规可循,这种类型化倾向来自前代的模仿,由于《楚辞》提供最典丽优雅的榜样。

典籍里的中国楚辞

《典籍里的中国》当代读书人撒贝宁老师带我们一起读了《楚辞》,让我们重新回看历史,以历史为鉴,了解我们伟大的祖国。屈原的家乡秭归,是中国的诗歌之乡,脐橙之乡。《橘颂》给当地文化打下了很深的烙印。“后皇嘉树,橘徕服之。受命不迁,生南国兮。深固难徙,更壹志兮。”太喜欢反复提到的这几句,用橘子作为象征意象的贯穿始终。从屈原和楚怀王幼时相识相知,立志就像是橘树一样,永远不会离开自己的国家。总是觉得对方的橘子更甜,总是会觉得为了这一口橘子,又或者是说从幼时的志向,便是胸怀天下,立志四方。现实总不会按照最理想的轨道前行,一腔热血也或许往往只有落空的结局。想要改革,想要合纵联盟一致抗秦,在面对强大的对手,天大的诱惑时,不是所有人都会都会矢志不渝,都会初心不变。有人撤退,有人沉默,有人退缩。联盟溃散,国家放弃,威仪尽失,改革失败。太多贵族利益的牵扯,太多不满声音的出现,太多现实因素的考量,屈原想要实现的种种计策,终究是失败了,流放,独处,修订。他固然是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方向,明白自己的目标,可这样的一个国家,这样动乱的一个时代,并不足以承担起他所有的愿望,不可能成就他所有的理想。那么浪漫的一个人,那么理想的一个人,不断与先贤对话参悟了太多道理却没办法一一实践的那个人,能够选择的,似乎也就只剩下追随彭咸大夫的步伐,沉溺江水,永远栖息在楚国的江水之中。如果有选择的机会,或许,他还是会选择做那样一个扎根南国的橘树,还是会选择沉没汨罗江之中。

汉赋和楚辞的比较:异同点

汉赋重铺陈,辞藻华丽,多为颂圣之作,著名的汉赋家及作品有司马相如《上林赋》《子虚赋》《乌有赋》,张衡《二都赋》等。楚辞是屈原根据楚国民歌创造的一种诗歌形式,句中多带有“兮”字,想象瑰丽,篇幅较汉赋较短,有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橘颂》等。宋玉,刘向也是著名的楚辞诗人。

汉代楚辞批评的三个阶段

创立期、发展期、巅峰期。1、第一阶段为西汉前期楚辞学的创立期。此期以司马迁为代表,包括贾谊、刘安、刘向等人,主要成就为第一部楚辞专集和第一篇屈原传记的面世。2、第二阶段为西汉后期至东汉前期楚辞学的发展期。此期以杨雄、班固为代表,主要成就为提出了与刘向、司马迁等人在评述屈原观点的不同看法。3、第三阶段为东汉后期楚辞学的巅峰期。此期楚辞学趋于成熟,主要体现在楚辞注解和评论的全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