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关于孟子,荀子,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孟子是主张"民为贵君为轻,"荀子主张人之初性本恶,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经典教育名言

1.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2.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3.言出于己,不可塞也;行发于身,不可掩也。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6.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 7.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8.匿病者不得良医。 9.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10.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 11.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 12.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 13.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 14.至廉而威。 15.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 16.众少成多,积小致拒,故圣人莫不以掩致明,以微致显。 17.性比于禾,善比于米;米出禾中,而禾未可全为米也;善出性中,而性末石全为善也。 18.治乱兴废在于己。 19.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 20.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21.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 22.百乱之源,皆出嫌疑。 23.仁者所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24.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25.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26.教化立而奸那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好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27.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28.天之道,有序而时,有度而节。循天之道以养其身,谓之道也。 29.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30.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 31.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32.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33.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 34.圣人为天下兴利也。 35.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36.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37.善为师者 人生大全,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38.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 39.命者天之令也,性者生之质也,情者人之欲也。 40.事在勉强而矣,勉强求学则见闻广而智力明,勉强修养,则德日起而大有功。董仲舒的名言汇总 1. 仁者所爱人类也,智者所以除其害也。 2. 名生于真,非其真弗以为名。 3. 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天人之际,合而为一。 4. 师帅不贤,则主德不宣,恩泽不流。 5. 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 6. 气之清者为精,人之清者为贤,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7. 大富则骄,大贫则忧。 8. 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 9. 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 10. 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 11.性者,天质之朴也;善者,王教之化也。 12.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13.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14. 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15. 百乱之源,皆出嫌疑。 16. 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17. 圣人为天下兴利也。 18. 身之有性情也,若天之有阴阳也。 19. 至廉而威。 20. 欲审曲直,莫如引绳,欲审是非,莫如引名。 21. 匿病者不得良医。 22. 治乱兴废在于己。 23. 善为师者,既美其道,有慎其行。 24. 质朴之谓性,性非教化不成。 25. 事在勉强而矣,勉强求学则见闻广而智力明,勉强修养,则德日起而大有功。 26. 常玉不琢,不成文章;君子不学,不成其德。 27. 承天意以从事,任德教而不任刑。 28. 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29. 天人合一,君权神授。 30. 教化立而奸那皆止者,其堤防完也;教化废而好邪并出,刑罚不能胜者,其堤防坏也。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经典“教育”名言 经典教育名言 1、凡是儿童自己能够理解和感受的一切,都应当让他们自己去理解和感受。不过,教师知道应当朝哪个方向引导儿童:对于他们的思想,有些加以支持和发展,而有些则机智地予以抵销当学生离开了作品的思想内容,陷入一些细节的时候就需要这样做。 前苏联教育家 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 2、如果学生不能筹划他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自然不是和教师、同学隔绝,而是和他们合作进行),自己寻找出路,他就即使他能背出一些正确的答案,百分之百正确,他还是学不到什么。 美国教育家 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 3、你在任何时候也不要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 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励志名言网 )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 4、总之,必使学生得学之乐,而耐学之苦,才是正轨。若一任学生趋乐避苦,这是哄骗小孩子的糖果子,决不是造就人才的教育。 《陶行知全集》 5、教学必须符合人的天性及其发展的规律。这是任何教学的首要的、最高的规律。只教给学生以最本质的、最主要的东西,才能切切实实地掌 握这种教材,使它不可磨灭地铭记在学生的记忆里。 第斯多惠:《德国教师教育指南》 6、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教学生学有什么意思呢?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一方面要先生负指导的责任,一方面要学生负学习的责任,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陶行知:《教学合一》 7、导师应该记住,他的工作不是要把世界上可以知道的东西全部交给学生,而是使得学生爱好知识, 尊重知识,在使学生采用正当的方法去求知,去改进他自己。 英国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 8、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 卢梭:《爱弥尔》 9、最好的教育是能使教育者本身不断感到自己是多余的. 凯兴斯泰纳 10、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时开始。 (英)罗素 11、我们生来是软弱的,所以我们需要力量;我们生来是一无所有的,所以我们需要帮助;我们生来是愚昧的,所以需要判断的能力。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与我们。 卢梭 12、不好的教师是给学生传授真理,好的教师是使学生找寻真理。在第一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上而下进行的;在第二种情况下,运动是由下而上进行的。前者是学生由顶峰开始,努力走向基础;后者是从基础开始,学生站在基础上面,然后进到终点,升到顶峰。 [德]阿第斯多惠 13、我一千次地确信,没有一条富有诗意的感情和美的清泉,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全面智力的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 14、遵循自然,跟着它给你画出的道路前进。(励志名言网 )它在继续不断地锻炼孩子;它用各种各样的考验来磨砺他们的性情;它教他们从小就知道什么是烦恼和痛苦。 卢梭 15、儿童需要管教和指导,这是真的,但是如果他们无时不刻和处处事事都在管教和指导之下,是不大可能学会自制和自我指导的。 林格伦 16、一味地挖苦、贬低,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反对父母,反对学校,或者反对整个世界。 布鲁诺 17、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 18、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 马卡连柯教育经典名言 1、教师的加法是增加桥粱,教师的减法是减少荒凉。 2、双手扶持千木茂,慈怀灌注万花稠。 3、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 4、我将用我的爱心去浇灌幼嫩的幼苗,愿这些幼苗在老师的关心下快乐的成长。 5、走下讲台给学生讲课。 6、用我们的爱关心每一个幼儿。 7、小鸟展翅看大鸟,学生成长靠老师。 8、面对孩子,有爱才会有责任感,有责任感才会始终付出爱的行动。 9、我敢说我们日常所见的人中,他们之所以或好或坏,或有用或无用,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人类之所以千差万别,便是由于教育之故。 10、给孩子一个多姿多彩的童年,让他们在一页页翻飞的书页间起飞。 11、新的一天是新的起点,不断小结不断提高,无限创造。 12、只要你的心是向善的,总有一天能感动人;只要你的心是火热的,总有一天能成功。 13、在教育中,一切都应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只有人格才能形成性格。 14、教师的荣幸是跟世界上最充满希望的人在打交道,所以要引导他们把希望变成现实。 15、知识本身没有告诉人怎样运用它,运用的方法乃在书本之外。这是一门技艺,不经实验就不能学到。 16、俯首甘为孺子牛,挥蹄勇做千里马。 17、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18、在群众教学中,要尽可能多地要求每个孩子,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每个孩子,让每个孩子对自我都有信心。 19、蜡烛选择其物固能光芒四射。 20、教师务必十分谨慎,务必对他的所作所为负完全职责。 21、愿乘风破万里浪,甘面壁谈十年书。 22、教育难,难就在回到常识。 23、教育能培养出人才,也能压抑人才,所以教育者要时时处处谨慎从事。 24、教师就是要敬业爱生。 25、启迪心灵,教书育人,培养自信,树立自尊,关爱童心,奉献青春。 26、只有在学生心灵里播下爱的种子,才能收获有爱心的学生。 27、消除隔阂的密码是真诚,亲近心灵的力量是爱与谅解。 28、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29、不爱云,不爱月,也不好星星,教师只是要尽可能到达教育的最优化,伴随明天的太阳冉冉升起。 30、每个孩子犹如一本装着密码的耐人寻味的书,我愿用我全部的爱与智慧去开启、去解读,在解度,在解读中获取人生价值。 31、用快乐的音符,启迪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拥有一个真善美的小世界。 32、每天我都微笑着向快乐出发,因为前方有需要我传播快乐的人。 33、让我走进童心世界,和孩子们一起成长。 34、教学是发现,是分享,是成长,是兴奋和爱。 35、轻负担,高效率,教给学生有用的东西。 36、爱心献给孩子,诚心送给家长,信心留给自我。 37、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工作。 38、问号是打开任何科学大门的钥匙,要想走进这扇大门,只有在不倦的劳动中才能找到这把钥匙。 39、对待学生要像春天般的温暖。 40、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 41、习惯是人生之基,而基础水平决定人的发展水平。大量事实证明,习惯决定一个人的成败,也可以导致事业的成败,最根本的教育就是养成教育。 42、用千百倍的耕耘,换来桃李满园香。 43、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 44、在过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应该尽可能地尊重他们。 45、扬黄牛精神,做平凡工作。 46、教师要用心去爱,去教育学生。 47、您的工作在今朝,却建设着祖国的明天;您的教学在课堂,成就却是在祖国的四面八方。 48、在所有一切有益于人类的事业中,首要的一件是教育人的事业。 49、语文教学应该充满情趣。只有情趣盎然的课堂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情趣盎然的氛围才能引领学生进入语文的自由王国。 50、教师如果对学生没有热情,决不能成为好教师。但是教师对于学生的爱是一种带有严格要求的爱。 51、念人之善、扬人之长、量人之难、帮人之过。十年树木,百年育人。 52、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53、学生没有教师,就象生活没有阳光。 54、学生的需求,我们不懈的追求。 55、成功的教育,不在于教会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你在学生心中播下一颗怎样的种子。 56、养成教育是管一辈的教育,是教给少年儿童终身受益的东西,它与素质教育紧密相关。 57、宽容别人等于善待自己。 58、把爱播洒进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59、赢得学生内心的尊敬和思念,是教师最大的幸福。 60、教师之所以伟大,在于他(她)永远消耗自己,照亮别人。 61、让每个孩子快乐的成长,让每个孩子接受到平等的关注和关爱,让每个孩子拥有自主大胆探索的空间是我工作的信条。 62、教师面对的孩子都是最终要独立的成人。 63、德高为师,身正为范。 64、除了俯下身子,我们又能如何接受辉煌;除了无声的润物,我们又能如何解释春雨。 65、让学生微笑着面对每一条起跑线,自信的冲向美好的人生目标。 66、你想营造一个愉快、和谐、轻松的育人环境吗?那么请你学会宽容,学会服务,学会微笑,学会赞扬吧。 67、甘为学生进步的阶梯。 68、选择了一份事业,就选择了一份追求,我们应当全身心地投入,去圆自己的一个梦。 69、给孩子一缕阳光,孩子会给你一个太阳!用心,用爱,努力做到最好! 70、教师要以东风化雨之情,春泥护花之意,培育人类的花朵,绘制灿烂的春天。 71、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和才。 72、教师是心灵塑造的最佳工程师。 73、在过多地要求孩子的同时,也就应尽可能地尊重他们。 74、我努力上好每节课,就算不是每个人都认真学习,但哪怕还有一个人,我都要把我的赞扬和鼓励传递给他。 75、营造爱的氛围,播散爱的种子,结出爱的果子,释放爱的能量,让孩子们栖居在爱意浓浓的家园里。 76、关爱童心、欣赏童趣。 77、每一位有自尊的老师都会让学生自尊心有发挥的机会。 78、良好的师德风范必须心中有学生有学生立场。 79、帮师生排忧解难乐做有心人,为尚文增光添彩争当好园丁。 80、学生是琴键,只要音准律谐,能否弹奏出美妙的乐曲就看老师这双巧手了。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董仲舒经典教育名言》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 教育正能量经典句子 专题。

孔子提出过“天人合一”的思想吗?不是西汉董仲舒提出的吗?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董仲舒天人合一的主要内容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关系:其中“天人互泰”是“天人合一”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天人互泰》

董仲舒主张的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指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董仲舒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在汉武帝元光元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扩展资料: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文景盛世。但在景帝时代出现了吴楚七国之乱。统一的国家将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景帝时任博士的董仲舒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要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董仲舒从儒学经传中寻找统一的理由,他从《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统"。董仲舒就根据《公羊春秋》的记载,提出了"大一统"论。他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人合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仲舒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指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董仲舒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在汉武帝元光元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扩展资料: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文景盛世。但在景帝时代出现了吴楚七国之乱。统一的国家将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景帝时任博士的董仲舒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要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董仲舒从儒学经传中寻找统一的理由,他从《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统"。董仲舒就根据《公羊春秋》的记载,提出了"大一统"论。他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人合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仲舒

董仲舒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什么意思?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指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对这个概念而言,董仲舒之所以重要是因为他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战国以前的儒家只言阴阳而不论五行。而董仲舒将阴阳、五行学说合流并用,董仲舒一般还被看作是儒门解易的第一人,其代表作为《春秋繁露》。在汉武帝元光元年,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为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二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扩展资料:在儒家来看,天是道德观念和原则的本原,人心中天赋地具有道德原则,这种天人合一乃是一种自然的,但不自觉的合一。但由于人类后天受到各种名利、欲望的蒙蔽,不能发现自己心中的道德原则。人类修行的目的,便是去除外界欲望的蒙蔽,“求其放心”,达到一种自觉地履行道德原则的境界,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七十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汉初实行黄老之学,无为而治。经济发展很快,出现了文景盛世。但在景帝时代出现了吴楚七国之乱。统一的国家将面临着分裂的危险。景帝时任博士的董仲舒认为,重要的问题是要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董仲舒从儒学经传中寻找统一的理由,他从《公羊春秋》中找到了"大一统"。董仲舒就根据《公羊春秋》的记载,提出了"大一统"论。他在《天人三策》中说:"《春秋》所主张的大一统,是天地的常理,适合古今任何时代的道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人合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仲舒

如何理解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思想?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这个或许大家说的都对;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经过深圳风水大师,八字与风水密码破译者,六柱风水掌门人张睿老师多年研究与实践证明,天人合一的“天”真正指的是宇宙环境的风水能量;天人合一的“人”,指的就是人体内环境过风水。什么是天人合一?百度百科认为,“天人合一”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天指天空,也指天道,还指自然大道,道家道教所说的天,多指自然、天道。天人合一,多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也指天人相合相应。什么是天人合一?深圳风水大师,易医学双科大师,八字与风水密码破译者,六柱风水掌门人张睿老师的研究成果表明,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更是一种客观存在。人生的旅程就必将要面临两次的人天人合一。人生的第一次的天人合一就是出生----人的出生就是生命在遗传与变异的矛盾运动中,在天地阴阳气化规律制约下,与时间保持动态同步的体现。之所以如此,利用干支符号表达的人的出生时间才有可能演绎人的命运;人生的第二次的天人合一,就是出生以后,到生命结束的全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保持动态的“天人合一”的过程。生命的运程如果能保持相对的天人合一,那么人生就是顺畅的,比如升官发财什么的;如果没有达到天人合一的起码要求,也没有通过人体内环境结合风水外环境进行双向调理,那么就有可能发生伤病灾,比如破财,官灾等。天人合一首席大师张睿老师认为,这里的“天”就是指宇宙风水的能量,“人”就是指人体内环境风水。阴阳宅风水是辅助天人合一的重要内容,也就是说,如果遇到了不能天人合一的情况,就可以根据人体内环境结合风水外环境进行双向调理。张睿老师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董仲舒的“天人合一”是什么意思

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关系:其中“天人互泰”是“天人合一”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它是指天与人、人与自然彼此保持安定太平、和谐美好的常态关系。——《天人互泰》

董仲舒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当今道德教育有何影响

董仲舒提出的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对当今道德教育有何影响如下:董仲舒提出了“三纲五常”的德育内容,其中德育的原则和方法有:1、确立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句话是董仲舒对这一原则的总概括。董仲舒要求人们心正意诚,提倡封建国家利益原则的追求应高于个人对利益的追求。2、“以咐氏汪仁安人,以义正我”:仁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珍惜和热爱的基础上的,体现的是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权利的尊重。义是为封建国家的利益而确立的准则,凸显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尊重他人的价值和权利,这实际上是对儒家强调主体道德自觉精神的继承和发展。3、“必核枝仁且智”:道德教育必须做到“仁”与“智”的统一。他突出强调了道德修养中情感与认知的统一。4、“强勉行道”:努力地进行道德修养,德性就能日益显著,取得良好的成效。强调品行的积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道德教育,为封建统治者提供了桎梏人民的精神枷锁,影响深远。他在道德观念上强调“义”,提出:“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实际上维护了封建统治者的利益。董仲舒提出内容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衡仔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董仲舒改造后的新儒学与传统儒学的异同?

从思想内涵来看,汉儒将阴阳家、黄老之学、法家的思想纳入自己的理论体系,发展与改造了传统儒学; 从与当政者的关系而言,传统儒学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的社会政治秩序;汉儒则退而求其次,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从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

《董仲舒》唐诗鉴赏

董仲舒 罗隐 灾变儒生不合闻, 谩将刀笔指乾坤。 偶然留得阴阳术, 闭却南门又北门。 罗隐诗鉴赏 这首诗是批评董仲舒的天人合一论 。董仲舒在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里说 :“灾者,天谴也;异 者,天之威也。谴之而不知,乃畏之以威 。”想用天 的灾异来压制皇权,要皇帝有所戒惧,不要为非作歹。 他在《贤良策对一》里说 :“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 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董仲舒这样说,在限 制皇权方面有一定作用,不宜完全否决。作者认为儒生不应该讲灾变来压皇权,泛泛地用文字来指说天地的灾变为谴责君主。在封建社会里,没有力量来限制君主的胡作非为,董仲舒用灾异来告戒君主,是有它的积极性的 ,虽然君主也可以把灾异归到大臣身上, 来打击大臣。作者这样说,实际上是在巩固皇权,反对臣下用灾异来限制皇权 。谩:通慢,泛说的意思。 下联 :“偶然留得阴阳术 ,闭却南门又北门。” 《汉书·董仲舒传》:“仲舒治国(侯国),以《春秋》灾异之变,推阴阳所以错行,故求雨闭诸阳,纵诸阴,其止雨反是。(师古曰:“谓若闭南门,禁举火,及开北门 ,水洒人之类是也 。”)行之一国,未尝不得所欲 。”这里说,董仲舒认为天旱或多雨,是阴阳失调 所造成的。认为雨是阴,旱是阳 ;求雨要把阳关闭, 放开阴。因为南门是阳,所以要关闭,北门是阴,所以要开。火是阳,所以禁止举火。水是阴,所以用水洒人。这里指斥他用调整阴阳的方法来求雨,把南门关闭。到了雨水过多时,又关闭北门来开南门。这样指斥他的行为可笑是对的.。 董仲舒这种阴阳术,《 董仲舒传 》里作了揭露: “先是辽东高庙、长陵高园殿灾。仲舒居家,推说其意,草稿未上。主父偃候仲舒,私见,嫉之,窃其书而奏焉。上召视诸儒 。仲舒弟子吕步舒不知其师书, 以为大愚,于是下仲舒吏,当死。诏赦之。仲舒遂不敢复言灾异。这里讲他言灾异碰壁,从此不敢再讲灾异,这是揭露他讲阴阳术的荒谬。但班固也说 :“掇 其切当世、施朝廷者若干篇。”认为他的《贤良对策》借灾异来限制君主胡作非为部分,还是加以留存,载在传里。这样的看法,比罗隐开头的话高明。 就诗说,后两句点出董仲舒的阴阳术,是“闭却南门又北门 。”只把具体的做法写出来 ,不加评论,让读者自己去评判,而可笑之意自见,这是高明的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