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教育

阅读 / 问答 / 标签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吗?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是中文核心期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杂志社1983年创刊。1992年以来,连续四届被评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1998年11月中国工程院成立教育委员会,决定将本刊作为会刊;是我国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性权威学术期刊。从2005年起,增加页码、扩大版面,敏锐的触角、创新的理念、优质的稿源,及时、全面、深入地反映我国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进程和研究成果,受到了高教界和工程界的广泛好评。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论文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方案研究论文    摘要: 近年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出现新的特征,一是国际化,国内众多高校纷纷投入到各类国际教育专业认证过程中;二是大众化,特点是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有了显著提高;三是教育与产业的结合更加紧密,培养更多面向我国工业转型期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通过合理设计培养方案,促进人才培养,取得显著效果。    关键词: 产学合作;专业认证;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在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的大背景下,普通工科类本科院校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中体现新的思路,改变过去“以知识传授为主、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输出为导向”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以工程教育认证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实施,落实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制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一、培养方案设计总体思路   培养具有国际标准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必须遵守以《华盛顿协议》为基准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并以此为标准作为培养方案的设计依据。通过专业认证,将明确工程教育专业的标准和基本要求,改善教学条件,促进教师队伍的建设和专业化发展;促进科学规范的教学质量管理和监控体系的建立。通过专业认证,可促进高等工程教育的国际交流,提升工程技术人员的国际竞争力。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要求   我院现有机械工程、工业工程、材料科学与技术和汽车服务工程四个本科专业。为稳步提高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水平,适应工程师教育国际化趋势,学院把机械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作为目标,以此带动全院教育教学改革。按照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标准来规划实施人才培养过程,就是要遵守工程教育认证通用标准和机械类专业补充标准。以机械工程专业为例,在培养方案设计中必须既考虑人才培养的国际标准,又考虑专业特色;既考虑学科知识体系,又考虑学生能力构成;既考虑专业培养目标,又考虑结果导向,坚持教学过程与学习效果的考查,更注重学习效果;既考虑理论教育,又重视实践能力培养、行业企业参与教学过程等。   2.培养方案的总体设计思路   新版培养方案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要求,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设置课程体系。特别是按照《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专业补充标准》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实践环节、毕业设计(论文)六类课程提出基本要求。在分类基础上实现: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两者合计至少占总学分30%,专业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10%,纯集中实践环节占总学分近30%。按照标准要求,对原培养方案中未设置,但认证标准规定需设置的课程进行了补充。2015年版培养方案的课程体系框架如下图所示。    二、产学结合促进实践能力培养   1.扩大产学合作   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为出发点,扩大产学合作。实现产学结合的关键是校外合作基地的建设。没有长期稳定的学生校外实践基地,产学合作就是无源之水,更谈不上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我院结合北京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在现有的一个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和四个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的基础上,开发建立新的院级和校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并与SMC(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地铁等合作建立订单班,实施订单培养的方式培养实用型人才。不断拓宽现有的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在实践教学、学生竞赛、教学资源共建、合作研发、就业等方面的全方位功能,扩大产学合作成果。校外集中实践环节全部在企业进行,校内课程实践除部分课程实验外,普遍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建立实践课程项目库,项目内容多由企业课题转化而来。   2.课程资源建设   我院围绕北京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与SMC(中国)有限公司等企业密切合作,除集中实践环节大量采用企业案例外,还进一步优化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鼓励专业核心课程由行业产业名师与专业教师共同完成。进行核心课程配套教材建设,编制产学合作特色教材,教材的编写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在教材内容上体现应用性和实用性,有利于“项目与行为引导式”教学方法的实施,深入挖掘企业实际工程案例,建设专业核心课程和课程设计的实践项目库。    三、基于OBE的培养方案实施保障   OBE是基于学习结果的工程教育模式,在理念上,OBE是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教育哲学;在实践上,OBE是一种聚焦于学生受教育后获得什么能力和能够做什么的培养模式;在方法上,OBE要求一切教育活动、教育过程和课程设计都是围绕实现预期的学习结果来开展。OBE以专业人才培养作为实施的着力点,按照泰勒的`课程理论具体包括四个阶段。一是选择教育目标,重点明确专业定位和特色。要建立专业培养标准并尽可能地把专业学生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细化,同时可以测评,要用学生的展现来表现知识和能力。二是设计教育经验,重点设计专业培养方案。以达到专业培养标准所规定的学生学习结果为目标,保证专业培养标准所规定的学习效果得到明确的落实,即学习目标的可追溯性。三是组织教育经验,重点探索与改革教、学、考各环节的具体实施手段。每个教学环节都有明确的知识、能力培养任务,教学改革和创新以实现培养任务为依据,为实现不同目标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四是评价教育计划,重点对教学过程、教学效果进行评估与持续改进。要把过程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创新考核形式,加大实践内容在考核中的比例,让学生明确目标,促进自我培养。本文就北京联合大学机电学院围绕北京市产业定位调整和生源结构变化,在构建适应社会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所做的一些探索和实践工作进行了总结。围绕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培养具有国际实质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在培养方案总体设计,微观课程,保障体系等各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对机械类专业从传统的以制造过程为中心转变为以创新创造为中心,从面向生产过程到面向生产性服务,以培养面向机电、汽车行业和高技术装备服务业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取得了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建成,赵林惠,唐井武.产学结合促进人才培养新模式[J].教育与职业,2012(11).   [2]贾卫平.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应用型机械类人才工程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5(01).   [3]王虹.构建校企合作新模式,服务铁路跨越式发展[J].教育与职业,2006(36). ;

建筑材料工程教育专业课程有哪些

建筑材料工程教育专业简介 该专业主要讲述建筑材料工程相关知识,学习建筑材料的选材,应用,工艺设计,检测等知识,从而适应社会需求。 建筑材料工程教育专业课程 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及原理、中外建筑历史、建筑结构与建筑力学、建筑构造、普通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通论、教学论、德育原理、教育社会学、教育统计测量评价、教育哲学等。 建筑材料工程教育专业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到政府建设管理部门、施工和房地产企业、各建设单位、工程咨询、造价、监理、招投标等中介机构从事工程技术经济管理工作;可报考国家施工员、造价员、注册造价工程师、注册建造工程师、注册监理工程师等执业资格;也可以通过“专升本”到本科院校继续深造。 建筑材料工程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与要求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能在中高等职业教育部门从事教育教学以及从事建筑材料的生产与设计、建筑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管理,以及新材料新工艺研究与开发工作的高级技术人才。 u2022 培养要求 培养具有建筑材料工程的理论基础,掌握建筑材料成分结构与性能的基本规律,熟悉水泥及制品的生产工艺及理论,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具有工艺设计、工程设计、检测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建筑材料工程教育专业所需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了解当代科学技术的主要方向和应用前景; 2.掌握工程力学的基本理论; 3.掌握水泥及制品的性能与生产工艺; 4.掌握建筑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汁方面的基本知识; 5.掌握有关工程检测、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方面的基本技术知识; 6.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7.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 8.了解建筑材料的主要法规、规范; 9.具有工艺设计、工程设计、检测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

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现状如何?

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规模一直保持在30%~40%的份额,1999年之后,高校实施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扩大招生政策,其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2]因此,直面经济建设的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始终以扎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受到国内外青睐。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已发展到1 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本专科工科在校生和当年新招生占大学生总数的1/3左右,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最大。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工科在校生无论绝对数还是比重均为第一。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2 358所,其中绝大多数院校开设有工学专业,工学专业布点数占普通高等教育设置专业总数的34%以上,并呈现出比例逐年略有增长的趋势[3]。大学生就业方面,本科各学科门类中,工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2009-2011年连续三年达到90%以上;2009-2010年工学专业毕业生工作半年后平均月收入连续两年保持在第二位,2011年为第一位[4]。  从近几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招生总数与工学招生人数的绝对值来看,均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高校招生总数由1994年的40万余人增长到2009年的300万余人,工学招生数由1994年的18万余人增长到2009年的100万余人。工程教育绝对规模发展之快,一是1999年之前,其规模的扩大更多是依赖于通过新增专业点实现的;二是1999年之后更多是依赖于现有专业点扩大招生规模来实现的,且扩张速度与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相吻合[5]。从相对数值看,工学招生数占总招生数的比重呈现了明显下降趋势,由1994年的45.72%下降到了2009年的31.39%,降低了14.33个百分点。这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层次结构变化有关,有研究者在分析工学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及博士在校生占全部工学在校生的百分比发现,专科在校生所占百分比的急剧增加和本科在校生所占百分比的减少,到2005年工学专科生在校生数量已经超过了工学本科在校生的数量[5]。这种变化是符合市场经济对各类工程人才需要的,工程教育相对规模总体上与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相当,说明工程教育相对规模的发展是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表1。  数据来源: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94年至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看,最根本的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国家实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反观我国实情,我们总有这样的数字让我们难以平静。比如核心技术,我们的手机出口量占全球近八成,却换不来1%的利润――这是不拥有关键技术的苦果。比如自主品牌方面,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60%以上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99%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0.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0.5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的平均水平[6]。  跨越和创新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尤其要有大批高端科技人才提供支持。2002-2006年,在世界一流科学家中,我国有112人入选,仅占总数的4.2%,是美国的1/10。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下属1 566个主要二级组织担任领导职务的9 073名科学家中,我国仅有206人,只占2.3%,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1人,在二级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24人。目前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仅10 000人左右[7]。这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当下,我们要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变革工程教育理念,围绕工程教育理论和产业需要,借鉴合作教育、工程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新视角,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二、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据报载,我国有210万名工程师,大学生中有35%的学生学工科,“现役”和“后备”工程师的数量目前都排名世界第一。但在瑞士洛桑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在参加排名的55个国家中却排在了第48位。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工程师有54万人,中国只有16万人,还不到全国工程师总数的1/10;而印度符合全球化需求的工程师超过总数的70%。与“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工程师数量下降形成反差的是,创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中国需要的科技工程人员数量却是日本的3.68倍[8]。另外,在我国现有的160万年轻工程师中,大约只有16万人适合在外企工作。我国工科大学的毕业生只有10%可以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而印度是25%,比利时的数字在75%以上[9]。这说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虽有很大发展,但整体的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指标与世界水平相距甚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有最新研究表明,2010-2020年期间,确保科技进步年均增长率在4.53%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增长率和物质资本投资率都保持持续稳定的前提下,60%的目标能够实现[10]。但要真正把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目前的39%提高到60%以上,关键还是要依靠大批的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高校责无旁贷,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刻不容缓。   现行工程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表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及其总体思路等方面与国家战略需要结合不够紧密,主要是工程教育的教学体系长期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来划分和安排,缺乏适应现代工程特点的变化。基础课甚至相当部分专业基础课是按照科学教育的理念组织的,主要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不是按照工程的需要加以重组。专业课也主要是讲技术、讲分析,以还原论为基础,缺乏工程的系统思维和综合思维,在学科定义、设计理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方面,都有待于根据工程的特点予以矫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一些国外引入的新理念尚未充分普及,大多数学校还谈不上创造性的应用,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内容的更新重组大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11]。见图1。  图1 现行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是人才培养制度单一,具体体现在培养结构、层次体系不够完善,传统学科相对齐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不足,与新兴产业崛起,经济结构转型,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内部优化升级的发展趋势还存在较大距离,缺乏快速调整机制。见表2。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从表2可看出,以信息、机械、土建、运输、轻工、化工为代表的传统工程专业培养规模一直高居各类工程专业前列,相应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能源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先发展产业的专业结构尚未形成。层次结构中,多层次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清晰。以往过于重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忽视发展专科,导致总体上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不强。虽然近几年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推动和引导人才队伍建设,但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依然存在,我国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劳动者中占仅24.4%,这一指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2],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这种结构性矛盾,也使得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现象并存。  三是人才培养平台薄弱。主要在教学平台、创新实践平台、校园文化平台方面支持欠缺。在教学方面,主要是研究型、数字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国际化教学等方面平台支撑有限。在创新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课内课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国内国外结合等方面不够紧密。尤其是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训练欠缺,使得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方面知识的了解,以及参与现代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在校园文化方面,主要还没有真正形成“敢为人先,鼓励成功,协作创新,允许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例如,我们提倡追求真理和不怕失败的精神,但却在评价制度中充斥着急功近利;我们希望能够启迪学生智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却在教学管理制度中设置了很多扼杀学生主动性的限制[13]。因而出现了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不会提问”成为中国大学的短板[14],以及211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互动最差的现象[15]。这种情况不改变,大学将难以担当社会责任。  四是社会创新氛围和环境欠缺。统计显示,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要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0.4%。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开始江河日下[16]。在儒家正统思想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时代,人的本性被压抑,人们的创造活力被压制。时至今日,其负面影响还时隐时现于当今社会的各方面,有形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虽然新时代需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但由于受中庸之道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枪打出头鸟”、“沉默是金”等不只是老调重弹,很多情况下还确实有经验教训。因此,人们只会趋利避害,朝着最不会出错也最不可能有所创新的方向走去。虽然新时代需要“容错”的风气,但中国人习惯要求人才成为道德和功业上的完人,而天才通常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也会饱受无数的酸甜苦辣,人们往往是在不加理解的基础上,想当然地对成功者赋予过多的道德苛求,对失败者缺少的是必要的包容或援手。虽然创新需要超越功利的追求,但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基因中,深深烙有实用主义的印迹,重手段而非重价值,重结果而非重探索。当不能立即带来实用价值时,创新往往被轻易抛弃。  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  (一)工程教育的国际化  就任何一个工程而言,它都具体流动性的特点,比如工程本身的全球流动与组合,工程人才所面对的全球服务,以及知识与技术的流动。所以,工程教育应当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查建中教授针对当今工程教育改革战略问题,提出要尽快加速工程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加拿大萨斯喀温大学的Chris Wang教授指出,全球化的工程教育需要扩大学生交流,需要建立一个国际化的全球工程教育联盟,这将有利于各国研究制定工程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17]。我国许多高校已与世界一些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科技合作,派遣骨干教师到国外访问,参加学术会议,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和企业家来校讲学,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另外,注重吸引国外高水平的科技人员较长时间地参与学校学科及实验室建设。总之,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工程教育,已经成为国内许多高校的共同选择。  (二)工程教育的社会化  近年来,我国政府及高校大力倡导和推动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与生产、科研部门的结合,发挥社会各界在办学和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工程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涵也日益丰富与拓宽,且以科研为纽带的教育、生产、科研三结合在工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日益广泛与深入[18]。目前,工程教育正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军-地合作,国内外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探索。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精神的推动下,国内大学主动联盟加力推动协同创新,这一举措,为全面提升工程人才质量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为造就詹天佑、茅以升式的我国21世纪的工程大师和巨匠奠定了基础,也是工程教育主动迎接挑战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工程教育的综合性  由于工程领域问题的复杂性,它往往要和一个系统相连,比如说物流、运输、环境等,都不是一个单单的具体工程,这些工程系统都与环境相连,仅仅依靠传统的工程学科知识很难回答和解释新的工程问题,需要其他学科领域和学者共同参与对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多学科和跨学科工程教育必然成为当今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各地高校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在工业工程专业中,有的院校设置了加工制造、管理与经济、人环工程等教学内容。多学科交叉方面,如系统工程、物流工程与技术、社会工程学等大学科交叉专业的产生也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另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的交缘与综合也成为当下人们注重的教育理念,它对培养21世纪的现代工程师起到了重要影响。如,清华大学工科学生选修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已占总学分的1/4左右[19]。  (四)工程教育的多样性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类别,如有普通高等工程教育、成人高等工程教育等;二是发展定位,如有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综合型大学等。见图2。  图2 工程教育发展定位类型  就应用型大学而言,主要从事工程教育,其发展定位有的是偏重于研究型,有的则偏重于应用型,应用型如果发展得很好,可以很知名,成为一流大学;同样,研究型也可以发展的很知名,成为一流大学。还有的高校可以按复合型发展,如图中间的很多辐射线。目前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允许每个专业在呈现出的辐射线上作出任何选择,但是自身的实际必须满足最低质量门槛,否则就不合格,只要达到这个最低质量门槛就可以发挥多样性。教育部正在有关高校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可以看作是高于工程专业的认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越过最低质量门槛之后其发展可以有多样,这也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之要求:“要克服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分类发展,特色办学”。这种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要求,实际是倡导高校要走特色发展之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沿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您认为中国的工程教育发展现状如何?

近年来,一系列与工程教育密不可分的重大工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我国的工程教育也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教育发展道路。 一、从规模大到实力强:工程教育的创新与突破由于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以来,工程教育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布局和未来需求导向、从服务满足产业发展转向服务满足与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并重,已经成为各类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共识。更加注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工程师。 从2001年到2023年,我国工科本科生在校人数从157.4万增长到644.0万,增幅4.1倍;工科研究生招生人数从6.3万增长到41.9万,增长了6.7倍。在数以千万计的工程科技人才进入各行各业的同时,自主培养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深地探测总师等大国工程领军人物,产出了大量战略高技术研究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2022年,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所高校和中国航天科工、中国宝武钢铁等8家企业聚焦国家急需关键领域,开始试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对此,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薄拯表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融入了企业担当‘出题人"的角色,让企业与高校一起出力,为国家人才紧缺的地域和单位培养人才,例如中西部、国防军工单位、大型央企国企等,让其尽早在未来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实施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方式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核心特征,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面向智慧能源、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与南方电网、中国电科等企业实施联合培养;聚焦到区域智能联网汽车产业,从重庆长安、赛力斯等企业挖掘实际问题和工程需求,支持所有学生进驻实验室开展跨学科研究与实践。 面向全球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卓越工程师培养呈现出全方位布局与特色化探索并重的特点。 新工科建设以来,“天大方案”“成电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工科‘Π型"方案”等创新探索不断涌现;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创新实践推动工程教育再深化、再出发,中国工程教育培养体系既全方位布局,又特色化探索。2019、2020年,天津大学相继发布了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1.0和2.0,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新工科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项目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最后一环,是检验项目式教学成效的重要载体。”据新工科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夏淑倩介绍,2023年,天津大学批准立项了32个跨学科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群,覆盖17个学院,吸引了193名教师、314名学生参与。郑州大学聚焦国家战略和河南省关键产业发展急需,布局了集成电路、超硬材料、智能感知等特色行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培养战略紧缺和新兴产业领域卓越工程师。 面向未来前瞻布局才能从源头上破解“卡脖子”问题,目前,首批建设的12所未来技术学院已有两年的探索实践。前不久,东南大学依托未来技术学院设立了全国首个“未来机器人”本科专业,通过整合学校一流资源构建全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面向未来机器人领域培养创新领军人才。调研发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没有设置明确的学科或专业,为了真正面向未来科技创新领域培养人才,学院大胆破除学科边界和学科思维,探索构建了以未来空天领域重大问题为牵引、以项目为驱动的“STEPbySTEP”课程-项目双螺旋培养体系。从课程和项目入手,探索出交叉融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STEPbySTEP”培养体系就是以课程和项目为人才培养基本单元,打破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开展“新生探索-进阶探究-高阶挑战”项目的同时,选择需要修读的课程,自主建构起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调研发现,课程和项目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心,并呈现出课程与项目互促、融合的趋势,这就破解了以往工程教育课程与项目独立、学科交叉不足,对学生能力培养支撑度不够的困境。 类似的,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探索建立了“多学科融合、产教深度融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同步培养的新模式;经过大一通识教育和达芬奇挑战营,适合新模式的学生在大二修读设计思维与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工程基础、模拟电路系统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5门课程,通过每门课程的小项目学习知识点,再通过融合5门课程的综合项目系统掌握知识;到大三,再开始做与企业对接的综合项目、选修感兴趣的专业课程。这一模式下,学生压力一般不小,但当学生洋溢着笑容向调研团队展示项目成果的时候,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也自然展现了出来,这一模式荣获了2023年“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先锋案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产教脱节的关键问题。 不同高校和企业推动产教融合实践不尽相同。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与企业在项目制培养、校企课程建设、校企导师选聘、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立足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发展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深度融合,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发现,产教深度融合,不等于校企合作。破解产教脱节的关键问题,须调动校企两个积极性,推进工程实践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是重中之重。为此,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通过组建校企导师组开展联合培养,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招生、共同选题、成果共享;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则与中国信科集团等企业共建工程师技术中心,使学生在真环境中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科研、产出真成果。二、既要攀高峰又要补短板:当前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产教脱节是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工程教育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目标、内容、机制和师资等方面。人才培养规格不能适应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能力要求。 新时代的卓越工程师应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 01当前,人才培养中“理科化”倾向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科逻辑”导致工程人才培养和生产实践结合不紧,缺少开展工程实践的真实育人环境,课程体系侧重理论课程教学,学生学业评价以考试成绩和研究论文为导向,对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维的培养不足。 02另一方面,学生解决工程复杂问题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多学科交叉、多技术渗透、多领域融合是未来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的趋向,但是学科专业“条块分割”,真项目、真课题“练兵场”缺乏,学科制度设计和院系组织壁垒打破有阻力,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创新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某大型企业教育研究院院长表示,目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有些差距,他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专业界限越来越模糊,需要跨专业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横向人才"。但是大学按照学科划分,且越分越细,工程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偏学术性的,不适合产业对工程人才的需要。在职业素养方面,有些学生学得非常好,但是跟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不足。”教学内容不能满足未来工程实践需求。 未来工程实践对工程教育内容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目前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进一步完善。当前,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缺少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系统把握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前瞻布局,缺少面向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而设置的课程教学内容,无法有效支撑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此外,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解决工程问题、推动技术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无法应对未来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复杂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培养‘招来就用"的工程师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苏州某企业负责人表示。常州某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李某表示,“我们希望招到实践经验丰富现实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但从招聘的情况来看,部分毕业生画出来的图纸天马行空,尺寸和精度不合理,不符合加工工艺,加工的师傅都看不懂。”培养机制不能遵循工程教育多主体协同的规律工程教育具有跨界性,产教融合是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必由之路。调研发现: 01一方面,高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仍未完全调动起来,企业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高校在制度供给方面存在不足,导师队伍在选拔、引进培育、评聘考核等方面体制机制不健全,高校教师前往企业顶岗挂职积极性不高;02另一方面,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产教融合的相关财政金融、人事、土地和产业政策不完善,多主体参与和支持方案缺乏。薄拯表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高校和企业内部部门间协同提出新要求。学校的科研院、研究生院、工程师学院、地方合作处等部门应协同为企业服务;企业内部的组织人事部门、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也需要整合需求与院校对接。导师队伍尚未达到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要求。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具有多学科交叉、工程创新能力强、工程经验丰富、结构多元的“双导师”团队。但是,高校导师队伍整体在工程实践经历与技术创新、多学科视野与融会贯通、应对新技术发展开展数字化教育教学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企业导师队伍尚未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一流工程教育教学团队仍未形成。从个体来看,高校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工程科学研究能力有待提升;企业导师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有待加强;校企导师在工程实践性和创新性、理论知识前沿性上尚未形成优势互补的育人格局。某地方应用型工程类院校负责人坦言,不仅仅学生缺乏技能素质的训练,甚至部分老师也没有出过“象牙塔”。 三、工程教育强国之路该如何走调研组分析认为,探究破解产教脱节关键问题,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和引领性,将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抓手和重点。构建多元融合、开放灵活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变革人才培养组织模式,推动工程教育从“学科交叉”走向“学科会聚”大力推动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打破院系组织壁垒,赋予更多自主权;深化现代书院制、学科交叉培养平台、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注重工程实践与科学基础的结合,工科内部学科专业的交叉、工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工程师。二是创新工程教育模式,提升未来工程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工程教育中融合人文精神培育。把工程哲学、工程史学、工程伦理学、工程美学等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工程教育通识课程体系;以项目教学为引领改造课堂教学形态,重点培养学生系统思维、技术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既是工程“制造者”又是工程“发现者”;以课程地图和模块化课程群建设为抓手,加强课程间衔接与协同,构建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开放性实践、毕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以竞赛促教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将创新创业大赛、科技竞赛和技术技能大赛等大赛内容和标准引入教学,在大赛中锻炼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优化师资队伍评价制度,加快建设“双师双导”工程教育师资团队“双师双导”工程教育师资团队包含“既会教又会做”的“双师型”教师,也是“既有企业工程师,又有高校教师”组成的“双导师”团队。评价是改革的指挥棒,引导和鼓励高校建立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工程教育师资评价体系;在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名师评审中,强化教师的行业产业实践背景和工程实践经历;在高校工科教师遴选、评聘、考核与晋升中对工程实际经验提出要求;重视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实际贡献度的考察,加大对一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成果的评价权重;完善选聘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互聘互认。 强化多主体协同,构建政产学研融合的工程教育生态圈一是扩大政策与资源供给,夯实多方协同育人的制度性基础将关于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税、土地、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到实处,如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投入视为企业研发投入,给予税前加计扣除等税收减免及政策倾斜;出台针对科技园、人才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支持政策和奖励性政策,设立产教融合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领域产教深度融合;完善集聚社会资源协同育人的法规政策,如加快“大学生实习条例”的出台,立法保障实习实践实训经费与权益。二是构筑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吸纳各方利益主体参与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联合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共建工程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基地,引入资金、人才、技术、设备和平台深化协同合作关系。推动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开放式工程教育范式调研组认为,应以信息技术为抓手主动变革教学范式,遵循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工程教育学规律,利用计算机和数据资源设计情景化、交互式的工程实践虚拟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积极探索基于慕课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修习校企联合打造慕课+企业现场项目实践”形式实现混合式工程教育;搭建国际工程教育在线平台,在深入挖掘国内高校优质工程课程的基础上,引进全球性、区域性一流高校工程教育优质资源,打造高质量的国际工程教育在线平台;加快制定线上课程的质量标准体系,相关部门及高校进行严格监管和实时跟踪反馈。内外结合,构建工程教育治理支持与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多方投入为主的工程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应建立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内的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明确落实主体,用好激励政策。如政府发放实习券,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购买企业实习岗位;行业协会将企业所缴纳部分会费用于工程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项培训经费,发放给提供工程教育的企业;对参与工程教育的企业给予贷款优惠和优先贷款,促进企业参与工程教育;中央财政可以通过奖励性或杠杆性财政手段,鼓励地方财政的投入。二是推动工程教育学科建设针对工科教育占高等教育的三分之一,但研究的机构和人员相对较少,不能与当前工程教育规模相匹配的问题。未来,应在试点独立设置“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基础上,推动“工程教育学”学科从制度化的建制形态进一步落实到院校实际行动层面;此外,要在工科类院校增加工程教育研究机构;还应在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中,增加工程教育课题数量和比例。

我国工程教育现状怎么样?

最新版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10月16日正式发布。其中《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工程教育主动“转型升级”,变革发展,建成了层次分明、类型多样、专业齐全、区域匹配的世界最大工程教育供给体系。数据显示,中国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稳居世界首位,数量比紧随其后的俄罗斯、美国等国高出3-5倍。报告中特别指出,2016年6月,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权威互认协议——《华 盛 顿协议》正式成员,中国工程教育在内涵发展方面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从国际标准和规则的跟随者变成参与者、制定者,人才培养质量获得国际权威机构认可。2015年,中国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与俄罗斯联邦国家公共认证中心签订了《合作备忘录》和《开展中俄联合认证的合作协议》,揭开了用中国专家、中国标准、中国模式对国外高等教育进行认证的序幕,标志着中国模式和质量标准开始走向国际舞台。通过对2011年-2015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394个专业的数据统计分析显示,我国工科学生生源稳定,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高级职称专任教师占比近70%,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已经超70%;具有工程经历的青年教师占比上升较快,加强了高校与行业企业联系。报告对1000多所高校近5年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300多个工科专业的自评报告和认证报告,以及《中国制造2025》未来10年工程教育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比较后认为,目前工科毕业生供给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专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工科毕业生供给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行业需求,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对接有待进一步增强。

什么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学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专业认证的作用和好处1、可以指导高考学生和家长选报已通过认证的专业点;2、通过认证的专业可提高国内同行的竞争力,以招收更多优秀学生入学;3、可以帮助高校专业点建立健全高效的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教学管理体系;4、开展专业认证工作,有助于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5、吸引企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密切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的适应性。

如今,工程教育的现状如何呢?

近年来,一系列与工程教育密不可分的重大工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我国的工程教育也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教育发展道路。陕西科技大学现代仪器分析中心数据监测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观测记录实验数据。陕西科技大学供图从规模大到实力强:工程教育的创新与突破由于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以来,工程教育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布局和未来需求导向、从服务满足产业发展转向服务满足与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并重,已经成为各类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共识。更加注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工程师。从2001年到2021年,我国工科本科生在校人数从157.4万增长到644.0万,增幅4.1倍;工科研究生招生人数从6.3万增长到41.9万,增长了6.7倍。在数以千万计的工程科技人才进入各行各业的同时,自主培养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深地探测总师等大国工程领军人物,产出了大量战略高技术研究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2022年,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所高校和中国航天科工、中国宝武钢铁等8家企业聚焦国家急需关键领域,开始试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对此,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薄拯表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融入了企业担当‘出题人"的角色,让企业与高校一起出力,为国家人才紧缺的地域和单位培养人才,例如中西部、国防军工单位、大型央企国企等,让其尽早在未来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实施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方式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核心特征,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面向智慧能源、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与南方电网、中国电科等企业实施联合培养;聚焦到区域智能联网汽车产业,从重庆长安、赛力斯等企业挖掘实际问题和工程需求,支持所有学生进驻实验室开展跨学科研究与实践。清华大学学生在进行焊接操作。清华大学供图面向全球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卓越工程师培养呈现出全方位布局与特色化探索并重的特点。新工科建设以来,“天大方案”“成电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工科‘Π型"方案”等创新探索不断涌现;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创新实践推动工程教育再深化、再出发,中国工程教育培养体系既全方位布局,又特色化探索。2019、2020年,天津大学相继发布了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1.0和2.0,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新工科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项目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最后一环,是检验项目式教学成效的重要载体。”据新工科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夏淑倩介绍,2023年,天津大学批准立项了32个跨学科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群,覆盖17个学院,吸引了193名教师、314名学生参与。郑州大学聚焦国家战略和河南省关键产业发展急需,布局了集成电路、超硬材料、智能感知等特色行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培养战略紧缺和新兴产业领域卓越工程师。面向未来前瞻布局才能从源头上破解“卡脖子”问题,目前,首批建设的12所未来技术学院已有两年的探索实践。前不久,东南大学依托未来技术学院设立了全国首个“未来机器人”本科专业,通过整合学校一流资源构建全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面向未来机器人领域培养创新领军人才。调研发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没有设置明确的学科或专业,为了真正面向未来科技创新领域培养人才,学院大胆破除学科边界和学科思维,探索构建了以未来空天领域重大问题为牵引、以项目为驱动的“STEP by STEP”课程-项目双螺旋培养体系。从课程和项目入手,探索出交叉融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STEP by STEP”培养体系就是以课程和项目为人才培养基本单元,打破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开展“新生探索-进阶探究-高阶挑战”项目的同时,选择需要修读的课程,自主建构起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调研发现,课程和项目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心,并呈现出课程与项目互促、融合的趋势,这就破解了以往工程教育课程与项目独立、学科交叉不足,对学生能力培养支撑度不够的困境。类似的,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探索建立了“多学科融合、产教深度融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同步培养的新模式;经过大一通识教育和达芬奇挑战营,适合新模式的学生在大二修读设计思维与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工程基础、模拟电路系统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5门课程,通过每门课程的小项目学习知识点,再通过融合5门课程的综合项目系统掌握知识;到大三,再开始做与企业对接的综合项目、选修感兴趣的专业课程。这一模式下,学生压力一般不小,但当学生洋溢着笑容向调研团队展示项目成果的时候,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也自然展现了出来,这一模式荣获了2023年“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先锋案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产教脱节的关键问题。不同高校和企业推动产教融合实践不尽相同。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与企业在项目制培养、校企课程建设、校企导师选聘、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立足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发展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深度融合,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发现,产教深度融合,不等于校企合作。破解产教脱节的关键问题,须调动校企两个积极性,推进工程实践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是重中之重。为此,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通过组建校企导师组开展联合培养,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招生、共同选题、成果共享;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则与中国信科集团等企业共建工程师技术中心,使学生在真环境中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科研、产出真成果。既要攀高峰又要补短板:当前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产教脱节是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工程教育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目标、内容、机制和师资等方面。人才培养规格不能适应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能力要求。新时代的卓越工程师应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当前,人才培养中“理科化”倾向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科逻辑”导致工程人才培养和生产实践结合不紧,缺少开展工程实践的真实育人环境,课程体系侧重理论课程教学,学生学业评价以考试成绩和研究论文为导向,对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维的培养不足。另一方面,学生解决工程复杂问题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多学科交叉、多技术渗透、多领域融合是未来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的趋向,但是学科专业“条块分割”,真项目、真课题“练兵场”缺乏,学科制度设计和院系组织壁垒打破有阻力,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创新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某大型企业教育研究院院长表示,目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有些差距,他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专业界限越来越模糊,需要跨专业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横向人才"。但是大学按照学科划分,且越分越细,工程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偏学术性的,不适合产业对工程人才的需要。在职业素养方面,有些学生学得非常好,但是跟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不足。”教学内容不能满足未来工程实践需求。未来工程实践对工程教育内容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目前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进一步完善。当前,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缺少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系统把握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前瞻布局,缺少面向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而设置的课程教学内容,无法有效支撑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此外,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解决工程问题、推动技术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无法应对未来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复杂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培养‘招来就用"的工程师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苏州某企业负责人表示。常州某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李某表示,“我们希望招到实践经验丰富现实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但从招聘的情况来看,部分毕业生画出来的图纸天马行空,尺寸和精度不合理,不符合加工工艺,加工的师傅都看不懂。”培养机制不能遵循工程教育多主体协同的规律。工程教育具有跨界性,产教融合是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必由之路。调研发现:一方面,高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仍未完全调动起来,企业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高校在制度供给方面存在不足,导师队伍在选拔、引进培育、评聘考核等方面体制机制不健全,高校教师前往企业顶岗挂职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产教融合的相关财政金融、人事、土地和产业政策不完善,多主体参与和支持方案缺乏。薄拯表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高校和企业内部部门间协同提出新要求。学校的科研院、研究生院、工程师学院、地方合作处等部门应协同为企业服务;企业内部的组织人事部门、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也需要整合需求与院校对接。导师队伍尚未达到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要求。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具有多学科交叉、工程创新能力强、工程经验丰富、结构多元的“双导师”团队。但是,高校导师队伍整体在工程实践经历与技术创新、多学科视野与融会贯通、应对新技术发展开展数字化教育教学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企业导师队伍尚未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一流工程教育教学团队仍未形成。从个体来看,高校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工程科学研究能力有待提升;企业导师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有待加强;校企导师在工程实践性和创新性、理论知识前沿性上尚未形成优势互补的育人格局。某地方应用型工程类院校负责人坦言,不仅仅学生缺乏技能素质的训练,甚至部分老师也没有出过“象牙塔”。工程教育强国之路该如何走调研组分析认为,探究破解产教脱节关键问题,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和引领性,将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抓手和重点。构建多元融合、开放灵活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变革人才培养组织模式,推动工程教育从“学科交叉”走向“学科会聚”。大力推动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打破院系组织壁垒,赋予更多自主权;深化现代书院制、学科交叉培养平台、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注重工程实践与科学基础的结合,工科内部学科专业的交叉、工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工程师。二是创新工程教育模式,提升未来工程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工程教育中融合人文精神培育。把工程哲学、工程史学、工程伦理学、工程美学等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工程教育通识课程体系;以项目教学为引领改造课堂教学形态,重点培养学生系统思维、技术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既是工程“制造者”又是工程“发现者”;以课程地图和模块化课程群建设为抓手,加强课程间衔接与协同,构建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开放性实践、毕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以竞赛促教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将创新创业大赛、科技竞赛和技术技能大赛等大赛内容和标准引入教学,在大赛中锻炼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优化师资队伍评价制度,加快建设“双师双导”工程教育师资团队。“双师双导”工程教育师资团队包含“既会教又会做”的“双师型”教师,也是“既有企业工程师,又有高校教师”组成的“双导师”团队。评价是改革的指挥棒,引导和鼓励高校建立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工程教育师资评价体系;在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名师评审中,强化教师的行业产业实践背景和工程实践经历;在高校工科教师遴选、评聘、考核与晋升中对工程实际经验提出要求;重视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实际贡献度的考察,加大对一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成果的评价权重;完善选聘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互聘互认。强化多主体协同,构建政产学研融合的工程教育生态圈。一是扩大政策与资源供给,夯实多方协同育人的制度性基础。将关于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税、土地、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到实处,如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投入视为企业研发投入,给予税前加计扣除等税收减免及政策倾斜;出台针对科技园、人

工程教育学是什么?

我国的工科教育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科教育体系之一。工程教育学是以工程人才内涵特征、社会需求、成长规律、教育培养和教学学术等工程教育现象和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融合教育学、工学、管理学、社会学、学习科学等多学科视野、知识和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工程教育规律,持续改进和完善工程教育制度、模式、环境、教学和评价等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工程教育学是随着传统工程学科的发展、新生工程学科的产生、新兴工程学科的出现等,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体系。作为独立的交叉学科,工程教育学与教育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不同高校设置工程教育学学科的目的各有不同,但作为多学科交叉和不断发展的工程教育学学科,其具体作用和实际价值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培养具备工程、教育和管理等多学科背景,掌握工程教育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胜任工程教育学研究、教学、管理和咨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简称“研究型工程教育教师”;二是研究工程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和完善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教育体系;三是研究和深刻把握工程教育本质内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从而形成系统的支撑工程教育的理论体系;四是探讨和研究工程教育办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教学规律,以指导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工程教育实践;五是为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制造强国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卓越工程人才提供理念、方案和路径;六是在某一工程学科坚实的学科背景下,培养掌握教育学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技能的专业化(或称“师范化”)工科教师。当然,我国的工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校和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一些工科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困难,缺乏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科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快速变化的技术和产业环境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具备更新、适应和创新的能力,但目前的工科教育体系仍然较为保守,未能及时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因此,高校应从学科发展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出发,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聚焦在研究方向、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1.确定工程教育学学科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首先必须确定的,关系到后续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的开展。高校工程教育学学科研究方向的确定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国家需求原则、本校优势原则和学科发展原则。国家需求原则强调的是研究方向必须满足国家当前和未来在工程教育发展上的需求,具体而言,就是必须聚焦我国工程教育当前和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涉及基本理论、政策措施、治理体系、卓越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前沿进展、未来工程教育等方面。本校优势原则强调的是研究方向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本校在工程教育领域的研究基础、积累、特色和优势,这是避免研究方向简单趋同化、研究方向多而不聚焦,发挥高校各自优势的有效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研究成果在满足国家需求的前提下有底蕴、有深度、有特色、有创新。学科发展原则强调要从满足学科发展需要的角度综合考虑研究方向,一方面要注重支撑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研究方向,使其研究成果能够成为学科发展的基石;另一方面要考虑各研究方向之间的联系,应该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各研究方向的叠加能够取得1+1>2的效果。2.加强工程教育学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工程教育学的多学科交叉性,需要超越教育学的人文属性,融入工学的技术属性和管理学的人文属性。因此,工程教育学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既可以通过引进和培养具有工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个体教师,也可以通过整合校内工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师资,还可以与国内外工程教育领域的专家合作。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根据学科建设目标定位,结合师资队伍的现状,一方面引进学科发展需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知名学者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者;另一方面借助校内外平台,在职培养青年骨干学者。在校内师资共享方面,发挥本校工学、理学及人文社会等多学科的综合优势,通过合作研究、学术交流、跨院系联合指导、不同院系双聘、成立跨学科的工程教育学院系等方式,加强工程教育学学科组织与校内工科等相关院系教师的合作,实现工程教育师资校内共享。在国际专家合作方面,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和论坛、共同申请政府项目、合作开展研究、聘请兼职教授、联合培养博士生等方式,加强与国际工程教育学术组织、著名工科院校、知名工程教育专家的合作,与校内师资队伍形成优势互补。在兼职教师聘请方面,充分利用本校与学术界、产业界和利益相关者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聘请国内高校工程教育学者、行业企业在工程教育领域有建树的专家担任工程教育学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工程教育学学科的建设。3.深入开展工程教育学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学的科学研究的根本在于探究工程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而指导工程教育实践,其作用主要有三:一是在理论层面以知识形态构建和完善系统、完整、逻辑的学科知识体系;二是为工程教育学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内容提供充分的素材;三是作为工程教育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方式。因此,需要得到学科建设高校的高度重视。学科建设高校工程教育研究重点的确定应该在既定的研究方向上,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科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中选择并细化:工程教育学基本理论、同类型高校的工程人才培养、工程教育政策与治理、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国际工程教育前沿进展、未来工程教育发展等。工程教育研究的主体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类。教师主持承担源于校内外纵横向各类工程教育领域的科研项目,在包括学生在内的研究团队的分工合作下完成项目;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以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为目的完成学位论文选题确定的研究任务,学生的研究选题往往是教师所主持项目的子课题。4.提升工程教育学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工程教育学学科人才培养的类型有两类:第一类是研究型工程教育教师;第二类是专业化工科教师。研究型工程教育教师培养强调具备工程、教育和管理等多学科背景,掌握工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胜任工程教育学研究、教学、管理及咨询等工作;专业化工科教师培养强调在具有某一工程学科坚实理论与实践的背景下,掌握教育学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技能,胜任该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基于目标定位的差异,这两类人才培养在生源要求、培养重点、课程选修和学位论文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研究型工程教育教师培养对生源学科背景的要求强调具备工程、教育或管理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培养重点在提升工程教育学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课程选修上要根据学生现有学科背景和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需要,选修欠缺学科的相关课程;学位论文选题应该聚焦在应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国内外工程教育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专业化工科教师培养对生源学科背景的要求强调已获得某一工程学科学位,具备工科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培养重点在提升工科教育教学能力,实现工科教师的专业化;课程选修的重点在教育学相关的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技能等;学位论文选题应该主要聚焦在如何应用教育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提升工科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等。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背景是指什么

工程背景的意思就是拟立项建设的项目或者工程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和该立项建设的重大意义。包括工程项目的历史背景,政策是否支持,是否有发展前途,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一般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面都有的。

工程教育认证三大理念

工程教育认证主要倡导三个基本理念:(1)学生中心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培养目标和全体学生毕业要求的达成进行资源配置和教学安排,并将学生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专业评价的重要参考依据。(2)产出导向理念。强调专业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以学生接受教育后所取得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并对照毕业生核心能力和要求,评价专业教育的有效性。 (3)持续改进理念。强调专业必须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和持续改进机制,能持续跟踪改进效果并用于推动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工程教育实验班是什么意思

工程教育实验班是河北专有说法,业内称高职本科班,由石家庄铁道大学、河北科技大学、华北理工大学(原河北联合大学)三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与石家庄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邢台职业技术学院(邢台军需)、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合办。这是本科二批次录取,在四所高职院校入学,学期四年,均为工科。修业合格,颁发三所本科院校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与本一证无异,没有本硕连读6年政策!河北科技大学本科工程教育实验班是河北省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项目,以探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注重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增强学生对职业岗位及社会的适应能力。学校与河北科技大学联合举办本科工程教育实验班,实验班办学地点设在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招生计划编列在本科二批,为理工、文史类计划,面向河北省招生。学生修业合格,颁发河北科技大学毕业证书。

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含金量

百分之80。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含金量还是很高的,这是由国家认可的协会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可协会颁发,行业也是认可所以含金量较高。

工程教育的介绍

《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可供工程教育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工程专业教师参考。

大学生中进行工程教育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如何进行?(请详细点,谢谢)

面对开放的国际环境,要培养具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具有开创性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没有书本知识不行,但只懂得书本知识同样不行。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落实到今天的高等工程教育,就是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是理论知识与普通劳动、教学实验、研究项目、工程训练、工业训练和社会调研等六个方面的高度结合。在学生的整体培养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好地体现这六个方面的实践培养环节,学生就可以脱离象牙之塔式的教育,而达到今天新型的教育目标。  为了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我国的基础教育也正在深化改革。初中已经引入劳动技术课程,高中已开始引入通用技术课程。但是,这些改革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成熟。教育部对上述改革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更得力的措施。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国家的技术基本教育,它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全部学生。但是,要有效地实施我国的国家技术基本教育,必须尽快着手解决教材、师资、实验环节和工业实践环节等一系列问题,而社会企业的积极参与正是解决问题途径之一。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把国家、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的整体资源充分调动和运用起来,建成一个完整的工程教育体系,并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有可能加速促成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迅速地走向繁荣富强。

工程教育论文

在分析了现行工程教育模式的不足后,论文 对国际化的 CDI 高等工程教育模式的发展和 O 先进性做了介绍,并对国内工程教育采用并 执行 CDI 高等工程教育模式进行了可行性分 O 析,最后对这一培养模式在通信工程专业改 革中的应用做了具体介绍. 关键词 工程教育;CDI 高等工程教育模式;通信工 O 程专业;专业建设统的土,机,电,化,管( 工业工程)及其 衍生的若干工程分支领域为对象的工程教 育计划, 还提供计算机科学,生物技术,环 境科学等相关新兴学科的教育计划.现行 的工程教育不仅要加强管理,系统思维和 团队协同合作与交流, 职业道德和法律, 创 造性工作和工程设计等能力培养方面的规 划统筹, 还要把工程教育置身于全球经济背 景中进行系统规划.2 .国际化的 C O 高等工程教育模 DI 式CDI 工程教育模式是近年来国际工 O 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00 从20 年起, 麻省 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前沿大 学组成的跨国研究获得 K nu t and A i lce W a lnbe g le r 基金会近 20 00万美元巨额资 助, 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 创立了 CDI O 工 程教育理念, 并成立了以CDI O 命名的国际 合作组织. CDIO 代表构思( Concei ,设计 ve) ( e i n) D sg ,实现( pl en t 和运作 Im em ) (p r t ) O e a e,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 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 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CDI 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 O 分为工程基础知识, 个人能力, 人际团队能 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 大纲要求以综 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 定目标. O 的理念不仅继承和发展了欧 CDI 美 2 多年来工程教育改革的理念, 0 更重要 的是系统地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能力培 养,全面实施以及检验测评的 1 条标准. 2 瑞典国家高教署( dih N atonal Swe s i A e fr H ih e dua ton)05 g ncy o g r E c 2 i 20年采 用这1 2条标准对本国10 0 个工程学位计划 进行评估, 结果表明, 新标准比原标准适应 面更宽, 更利于提高质量, 尤为重要的是新 标准为工程教育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了基础. 迄今为止, 已有几十所世界著名大学加入了 CDI 组织, O 其机械系和航空航天系,电子 系全面采用 CDI 工程教育理念和教学大 O 纲, 取得了良好效果, CDI 模式培养的 按 O 学生深受社会与企业欢迎.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竞 争的一个主要特征,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 展, 对人才, 特别是专业工程技术人才以及 其他专业性及技术服务行业人才形成了一 个通用的标准, 因此, 在这样快速发展的全 球竞争环境下, 一个国家的工程教育无法完 全孤立地发展, 必须融入全球经济和社会的 循环中去.1 .现行工程教育模式的不足我国现行的工程教育模式脱胎于前苏 联的专业教育, 该模式与现代工业实践对高 级工程人才的要求不相适应, 其存在的问题 主要有以下几点: () 1 教育学术化 当前工程教育却把自己委身于科学教 育, 走学术化的道路.在课程设置上技术性 和实践性的内容继续削减, 而学术性和理论 性的内容不断增加. () 2 重理论轻实践 学科教育与工业实践脱节是我国当前 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有报告显 示, 20 年毕业的约 6 万工程类毕业 我国 05 0 生中不足 1%的人能适应国际化公司的工 0 作,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在于我国当前 的工程教育重理论轻实践, 学生接受到项目 和团队工作的实际训练较少. (3 )专业设置口径窄 长期以来, 专业的定向型培养体制及学 生重授课轻自学的思想造成了学生的知识 面窄, 专业口径狭窄使得学生的学习能力, 自主性和创造性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培养 出来的学生缺乏很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4 )工程教育缺乏系统规划 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大门类,工程" " 是一个范围广阔的主修领域, 除了提供以传3 .工科专业采用 C O 高等工程教 DI 育模式的可行性(1 )与现行培养目标的一致性如我校的办学指导思想是:弘扬沂蒙 精神, 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借鉴国内外 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管理运行机制,认 真落实 "以学生为中心" 的办学理念, 积极 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高校的建设和发 展模式,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理论知 识扎实,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强的高 素质应用型人才. 通过对CDI 标准体系的分析, O 其教育 目标是: 让工程师可以带领团队,成功地进行 工程系统的概念, 设计, 执行和运作, 旨在 创造一个新的整合性教育;在技术基础上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工作知识,教育工程师 成为新产品或新系统创造和执行过程中的 领导者,给研究者们灌输对自己工作重要 性和策略价值的认知. 从目标分析上我们可以看到,在创新 精神, 面向企业服务, 以人为本的培养目标 上,我们现行的培养目标和体系完全可以 向 CDI 的标准靠拢. O O (2 )CDI 体系的国际先进性 为了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CDI O 国际组织动用大量的教育专家制定 了一整套全面的,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实 施计划和教学大纲, 以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和 框架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3 )具有实践可操作性 在CDI O 的教育理念中, 各层次素质的 培养是融于总体培养框架之内, 以团队项目 为纽带综合地进行培养和发展, 这不同于以 往按单门课程的要求简单地进行整合. CDI O 的教学大纲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技能, 系统项目工程能力, 适应团队合作以 及系统开发环境的能力, 这与培养世界工程 师的目标是相一致的.由于该新模式中部 分教学大纲的编制直接与波音公司对工程 师素质要求和 A E T / C20 的要求相对 B E 00 应,所以 CDI 工程教育模式的实践将会 O 取得显著的效果,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 O 体系的全面系统性 4 CDI ) 最能反映这一特点的是 CDI 教学大 O 纲, 它是以能力培养为目标, 列出了现代工 程师所必备的各个层次的素质要求.这种 能力培养涵盖了四大类, 它们分别为理论知 识, 个人的职业技能和职业道德, 人际交流 以及项目的构思,设计,实现和运作能力, 其中这四类能力又可具体化为 1 组能力, 7 再细化为 7 条技能, 3 力求以科学的培养模 式全面系统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5 )具有普遍适应性 国外以M I 为代表的几十所世界著名 T 大学加入了 CDI 组织,采用该体系的标 O 准.20 年初, 06 汕头大学工学院成为中国第 一个 CDI 国际合作组织成员; 2 0 年 1 O 07 1 月, O 国际合作组织会议在汕头大学举 CDI 行, 汕头大学工学院所有专业20年的培养 06 计划是根据CDI

什么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截至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工科毕业生数达到2876668人,本科工科在校生数达到4953334人,本科工科专业布点数达到15733个,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工程教育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对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

工程教什么是工程教育,谈谈你对工程教育的看法!

工程教育可能主要是培养未来工程师的教育吧,教育内容上可能是工程类的课程为主,工程教育的专业也是非常的广的,最后可能是授予工学的学位吧,不知道对不对。

工程教育研究生就业方向及前景怎么样?

(一)工程管理硕士培养的是产业化的领袖,解决的是工程中的管理问题,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工程管理的应用领域迅速扩大,毕业前景非常不错。  (二)作为一个新兴的交叉学科,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生毕业后可以从事的岗位众多,领域广泛,除了传统的企业工程经理、政府经济管理部门或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建筑施工企业、工程建设监理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工程咨询公司等工作,还可以从事危机、紧急和风险管理、软件工程和信息系统管理、环境和能源管理、AI人工智能、大数据与商业分析等。

什么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什么是双一流建设?

1、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2、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简称“双一流”建设。

工程教育的定义怎么样?

A.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背景是指什么 工程背景的意思就是拟立项建设的项目或者工程的历史情况、现实环境和该立项建设的重大意义。 包括工程项目的历史背景,政策是否支持,是否有发展前途,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一般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前面都有的。 B. 工程教育实验班是什么 是和企业联合办学的班级,本硕连读6年,实际上老师告诉我们是有可能博也可以的,今年是第三届,所以一些东西还在研究。 另外,前三年本科,第四年在工厂实习,第五年回校学习,第六年也是企业。平时一些奖励什么的都有优先。 老师都是一个专业里面差不多最好的来教的,这个看专业的重点区分。 差不多这样吧 C. 工程教育和技术教育科学教育的区别 研究技术本科教育的复内制涵问题,主要是厘清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教育人才培养上的差别。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传统上,本科院校根据开设的主体专业不同主要有文、理、工、农、医、法等类型。其中以理科见长的高校和相关专业主要培养科学研究型人才,主要进行科学教育。 D. 我国现在主要的工程教育模式和cdio模式的区别在哪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 ,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 ,让学生以主动的、 实践的、 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 个人能力、 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大纲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目标。 E. 全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什么 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是针对高等教育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一种合格评价。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强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但有别于学生是消费者的理念。把学生视作消费者或者是顾客,往往使学生更加关注“我得到了什么”,关注经济投入和学习投入后谋得的职位和薪酬的等价性,使学生的学习极富功利色彩,教育的价值和意义都面临挑战,高校人才培养工作也因此陷入两难境地,教师教学工作也越来越无所适从。 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突出强调的学生学习成果,却是聚焦于学生“应该得到什么”。在各国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都明确列出毕业生的基本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要求。 拓展资料: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教育体系中"三分天下有其一"。截至2013年,我国普通高校工科毕业生数达到2876668人,本科工科在校生数达到4953334人,本科工科专业布点数达到15733个,总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工程教育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对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F. 我国工程教育现状怎么样 最新版中国高等教育系列质量报告10月16日正式发布。其中《中国工程教育质量报告》指出,“十二五”期间,中国工程教育主动“转型升级”,变革发展,建成了层次分明、类型多样、专业齐全、区域匹配的世界最大工程教育供给体系。数据显示,中国普通高校工科专业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稳居世界首位,数量比紧随其后的俄罗斯、美国等国高出3-5倍。 报告对1000多所高校近5年的教学基本状态数据、300多个工科专业的自评报告和认证报告,以及《中国制造2025》未来10年工程教育人才需求进行分析比较后认为,目前工科毕业生供给结构性过剩与短缺并存,专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工科毕业生供给不能完全满足企业和行业需求,人才培养链与国家创新链、产业链对接有待进一步增强。 G. 工程教育有那些 书 名: 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工程教育 作者:雷庆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年01月 ISBN: 9787811246032 开本: 16开 定价: 70.00 元 《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收集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过去十多年间在工程教育领域发表的具有代表性的论文,共计53篇。全书分为6个专题,分别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工程教育改革、工程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工程教育课程改革、产学合作教育与工程教育的实践环节、工程硕士培养和继续工程教育、工科大学生学习指导和工程伦理教育。这些专题是我国工程教育界长期关注的问题,有些研究虽然时间较早,但仍有其现实意义。同时,从书中也可看出我国工程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可供工程教育研究人员、管理人员和工程专业教师参考。 图书目录编辑本段 第一篇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工程教育改革 面向21世纪,深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继续推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对策研究 适应国家创新体系要求,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张志英张彦通试论中国工业结构调整与升级中的高等工程教育 未来时代人的精神道德价值与高等工程教育的责任 面向工程实践,正确认识高等工程人才的素质培养 立足岗位,突出能力,构筑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新体系 关于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探讨 发挥特色,合理定位 工程教育改革要有紧迫感 适应科学综合化发展的国外高等工程教育改革 中美K12工程教育及其与高等工程教育衔接的比较研究 第二篇 工程教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目标 科学技术发展与面向产品对象的工科学科建设 我国航空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设置的历史变迁 建立工程专业教学新体系 从教育计划的变化看建国后十七年“航空工程”的教育改革 关于专业教学计划制订中的几个认识问题 高等工程教育教学计划设计依据和原则的探讨 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基于内容分析法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研究 浅析社会对工程技术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化与高等学校 工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高等院校工业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国内外比较研究 第三篇 工程教育课程改革 高等工业学校本科课程的分类和建设 我国工程本科课程改革刍议 课程综合化: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亟待解决的问题 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 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 MIT航空航天系的课程改革 “BUS”模式: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的改革与实践 以设计为主线、三维为核心的工程图学教学改革——现代 工程设计图形学(MEDG)教学研究与实践 第四篇 产学合作教育与工程教育的实践环节 关于合作教育 开展产学合作教育是深入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 试论中国合作教育的实质、形式和条件 关于教学、科研、生产相结合的理论、机制、途径和形式的思考 应当注意区分认识性实习和生产性实习 工程实践项目:回归工程之本义 递进式工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创建与实践 工程实践教学课程的创立与实践 第五篇 工程硕士培养和继续工程教育 关于我国工程硕士培养现状的调查报告 我国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若干问题分析 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看工程硕士教育 工程硕士培养中有关问题的探讨 美国工程硕士教育模式观略 工程硕士与工学博士、硕士统筹培养的探索与研究 航空工程领域工程硕士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建筑企业的继续工程教育 工程硕士的招生管理 校企合作推进继续工程教育 第六篇 工科大学生学习指导和工程伦理教育 珀瑞的智力发展模型与现代工程教育 关于理工科大学生学习方法的调查研究 关于理工科大学新生基础学习现状的调查研究 在学习中创造,在创造中学习——谈学习指导课中的创造教育 学习指导课的教学改革与研究 略论工程伦理及工程类大学生的道德教育 H. 大学生中进行工程教育应该包含哪些内容,如何进行(请详细点,谢谢) 面对开放的国际环境,要培养具有较深厚的理论知识、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良好的综合素质,以及具有开创性和国际竞争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员,没有书本知识不行,但只懂得书本知识同样不行。从培养人才的角度,有一句老话说得好,就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落实到今天的高等工程教育,就是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结合;是理论知识与普通劳动、教学实验、研究项目、工程训练、工业训练和社会调研等六个方面的高度结合。在学生的整体培养过程中,如果能够很好地体现这六个方面的实践培养环节,学生就可以脱离象牙之塔式的教育,而达到今天新型的教育目标。为了培养创造性的人才,我国的基础教育也正在深化改革。初中已经引入劳动技术课程,高中已开始引入通用技术课程。但是,这些改革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并没有成熟。教育部对上述改革应给予更多的关注,采取更得力的措施。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开始实施国家的技术基本教育,它涵盖了从幼儿园到十二年级的全部学生。但是,要有效地实施我国的国家技术基本教育,必须尽快着手解决教材、师资、实验环节和工业实践环节等一系列问题,而社会企业的积极参与正是解决问题途径之一。我们应尽最大的努力,把国家、学校、社会、教师和学生的整体资源充分调动和运用起来,建成一个完整的工程教育体系,并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有可能加速促成整个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迅速地走向繁荣富强。 I. 谈谈你对工程教育的理解 建筑工程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较高教育理论素养和较强教育实际工作能力的中、高等职业院校师资、教育科学研究单位研究人员、各级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育工作者。 通过本专业的学习,学生将具备以下几方面的能力: 1、具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有关工程检测、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方面的基本技术; 4、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5、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规范; 6、具有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掌握管理科学、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7、 熟悉我国有关教育的制度、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初步具备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素养。

建筑工程教育专业学什么

建筑工程教育专业学什么  建筑工程教育专业学什么?   快车教育,某名企人力资源总监曾先生表示,建筑工程教育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技术与管理工作,也能参与一般建筑工程的材料试验工作,能担任施工工长或预算员、质量员、材料员、技术员工作同时也可以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和管理工作。  那么建筑工程教育专业好不好?下面让快车教育我为各位看官总结一下建筑工程教育专业的主要课程、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情况吧!   一、建筑工程教育专业主要课程:   房屋建筑学、建筑施工技术、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材料、施工组织与管理、建筑定额与预算、建筑制图、建筑工程测量、房屋修缮与改造、建筑设备、建筑力学、建筑工程监理、教育学、心理学等。   二、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掌握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岩土力学的基本理论;   2、掌握工程规划与选型、工程材料、结构分析与设计、地基处理方面的基本知识;   3、掌握有关工程检测、工程测量、施工技术与组织管理方面的基本技术;   4、具有工程制图、计算机应用、主要测试和仪器使用的基本能力;   5、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包括外语)查询资料、获取信息的初步能力,了解土木工程主要法规、规范;   6、具有工程设计、试验、施工、管理和研究的初步能力。掌握管理科学、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7、 熟悉我国有关教育的制度、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并初步具备管理人员和教师的素养。   以上是关于大学本科专业建筑工程教育专业学什么的分析情况,更多高考专业建筑工程教育专业分析资讯敬请关注快车教育职业规划频道。

什么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证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是针对高等教育本科工程类专业开展的一种合格评价。基本特点:(1)学校自愿申请参与认证;(2)第三方非盈利机构组织实施;(3)是合格性评估、认证;(4)以质量保证和提升为指导思想;(5)以学生为本。基本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并非部分优秀学生)、以学生学习产出为导向(学生学到什么)、强调合格评价与质量持续改进。

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有什么好处

工程教育认证对学生的好处有通过认证的专业具有很高公信力,教学质量有保障,方便于学生选择专业就读。通过认证的专业就已经得到了国际认可,学生获得了申请国际专业的资格,有利于进一步出国深造。学生具备了专业核心的能力、专业的技能较强,容易适应社会需求。工程教育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师资队伍配备、办学条件配置等都围绕学生毕业能力达成这一核心任务展开,并强调建立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和文化以保证专业教育质量和专业教育活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作用:1、可以指导高考学生和家长选报已通过认证的专业点。2、通过认证的专业可提高国内同行的竞争力,以招收更多优秀学生入学。3、可以帮助高校专业点建立健全高效的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教学管理体系。4、展专业认证工作,有助于促进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加强工程实践教育,进一步提高工程教育的质量。5、吸引企业界的广泛参与,进一步加强工程教育与产业界的联系,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产业的适应性。6、更重要的是可促进我国工程教育参与国际交流,实现国际间本科工程教育的学位互认,将来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学生可在相关的国家或地区,按照职业工程师的要求,取得工程师执业资格,从而为工程类学生走向世界提供具有国际互认质量标准的“通行证”。

工程教育的核心是什么

工程教育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认证理念。工程教育认证简介:工程教育认证是指专业认证机构针对高等教育机构开设的工程类专业教育实施的专门性认证,由专门职业或行业协会(联合会)、专业学会会同该领域的教育专家和相关行业企业专家一起进行,旨在为相关工程技术人才进入工业界从业提供预备教育质量保证。工程教育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认工科专业毕业生达到行业认可的既定质量标准要求,是一种以培养目标和毕业出口要求为导向的合格性评价。专业认证有别于院校评估。院校评估是对高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评价,而专业认证则立足于高度专门化的职业资格制度。职业资格制度要求从业者必须接受过完整、规范的专业教育和训练,具有一定的从业实践经历,能够通过相应资格考试等等。专业认证正是对未来从业者所受专业教育的规范性和有效性的综合评价,从而为其未来从业提供基本的质量担保。显然,专业认证的核心理念必然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因为未来从业者——学生的学习成果是证明专业教育有效性最为有力和直接的证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亦然。

中国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如何?

一、高等工程教育发展现状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培养规模一直保持在30%~40%的份额,1999年之后,高校实施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扩大招生政策,其教育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保障。”[2]因此,直面经济建设的工程类专业毕业生始终以扎实的基础,良好的素质受到国内外青睐。截止2010年,我国开设工科专业的本科高校已发展到1 003所,占本科高校总数的90%;本专科工科在校生和当年新招生占大学生总数的1/3左右,在高等教育中所占比重最大。与世界各国相比,中国工科在校生无论绝对数还是比重均为第一。2011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有2 358所,其中绝大多数院校开设有工学专业,工学专业布点数占普通高等教育设置专业总数的34%以上,并呈现出比例逐年略有增长的趋势[3]。大学生就业方面,本科各学科门类中,工学毕业生就业率最高,2009-2011年连续三年达到90%以上;2009-2010年工学专业毕业生工作半年后平均月收入连续两年保持在第二位,2011年为第一位[4]。  从近几年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招生总数与工学招生人数的绝对值来看,均呈现出逐年增长趋势,高校招生总数由1994年的40万余人增长到2009年的300万余人,工学招生数由1994年的18万余人增长到2009年的100万余人。工程教育绝对规模发展之快,一是1999年之前,其规模的扩大更多是依赖于通过新增专业点实现的;二是1999年之后更多是依赖于现有专业点扩大招生规模来实现的,且扩张速度与整个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速度相吻合[5]。从相对数值看,工学招生数占总招生数的比重呈现了明显下降趋势,由1994年的45.72%下降到了2009年的31.39%,降低了14.33个百分点。这与高等工程教育的层次结构变化有关,有研究者在分析工学专科生、本科生、硕士及博士在校生占全部工学在校生的百分比发现,专科在校生所占百分比的急剧增加和本科在校生所占百分比的减少,到2005年工学专科生在校生数量已经超过了工学本科在校生的数量[5]。这种变化是符合市场经济对各类工程人才需要的,工程教育相对规模总体上与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相当,说明工程教育相对规模的发展是较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见表1。  数据来源:北京人民出版社出版的1994年至2010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  从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看,最根本的就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国家实施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反观我国实情,我们总有这样的数字让我们难以平静。比如核心技术,我们的手机出口量占全球近八成,却换不来1%的利润――这是不拥有关键技术的苦果。比如自主品牌方面,2005年的一项调查显示,我国60%以上的企业没有自主品牌,99%的企业从未申请过专利,大中型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0.71%,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只有0.56%,大大低于发达国家5%的平均水平[6]。  跨越和创新发展的根本在于人才,尤其要有大批高端科技人才提供支持。2002-2006年,在世界一流科学家中,我国有112人入选,仅占总数的4.2%,是美国的1/10。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下属1 566个主要二级组织担任领导职务的9 073名科学家中,我国仅有206人,只占2.3%,其中在一级科学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1人,在二级组织中担任主席的仅24人。目前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仅10 000人左右[7]。这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当下,我们要立足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变革工程教育理念,围绕工程教育理论和产业需要,借鉴合作教育、工程教育的国际经验及其新视角,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创新,以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对多样化人才的需求。  二、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据报载,我国有210万名工程师,大学生中有35%的学生学工科,“现役”和“后备”工程师的数量目前都排名世界第一。但在瑞士洛桑发布的《世界竞争力报告》中,中国合格工程师的数量和总体质量,在参加排名的55个国家中却排在了第48位。据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最新数据,美国“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工程师有54万人,中国只有16万人,还不到全国工程师总数的1/10;而印度符合全球化需求的工程师超过总数的70%。与“适合全球化要求”的工程师数量下降形成反差的是,创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中国需要的科技工程人员数量却是日本的3.68倍[8]。另外,在我国现有的160万年轻工程师中,大约只有16万人适合在外企工作。我国工科大学的毕业生只有10%可以达到跨国公司的用人标准,而印度是25%,比利时的数字在75%以上[9]。这说明,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虽有很大发展,但整体的工程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等指标与世界水平相距甚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提出,“到2020年力争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0%以上”,有最新研究表明,2010-2020年期间,确保科技进步年均增长率在4.53%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在国民经济增长率和物质资本投资率都保持持续稳定的前提下,60%的目标能够实现[10]。但要真正把科技进步贡献率从目前的39%提高到60%以上,关键还是要依靠大批的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人才,高校责无旁贷,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刻不容缓。   现行工程教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教育思想观念陈旧。表现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顶层设计、教育理念、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及其总体思路等方面与国家战略需要结合不够紧密,主要是工程教育的教学体系长期按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老三段来划分和安排,缺乏适应现代工程特点的变化。基础课甚至相当部分专业基础课是按照科学教育的理念组织的,主要考虑学科体系的完整性,而不是按照工程的需要加以重组。专业课也主要是讲技术、讲分析,以还原论为基础,缺乏工程的系统思维和综合思维,在学科定义、设计理念、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方面,都有待于根据工程的特点予以矫正,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一些国外引入的新理念尚未充分普及,大多数学校还谈不上创造性的应用,课程体系改革和课程内容的更新重组大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11]。见图1。  图1 现行工程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是人才培养制度单一,具体体现在培养结构、层次体系不够完善,传统学科相对齐全,交叉学科、新兴学科发展不足,与新兴产业崛起,经济结构转型,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内部优化升级的发展趋势还存在较大距离,缺乏快速调整机制。见表2。  数据来源: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9),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从表2可看出,以信息、机械、土建、运输、轻工、化工为代表的传统工程专业培养规模一直高居各类工程专业前列,相应于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能源工业、现代服务业等优先发展产业的专业结构尚未形成。层次结构中,多层次工程教育的培养目标不够清晰。以往过于重视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忽视发展专科,导致总体上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切性不强。虽然近几年政府采取了积极措施推动和引导人才队伍建设,但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依然存在,我国高技能人才在技能劳动者中占仅24.4%,这一指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平均水平[12],特别是在制造、加工、建筑、能源、环保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这种结构性矛盾,也使得人才短缺与人才浪费现象并存。  三是人才培养平台薄弱。主要在教学平台、创新实践平台、校园文化平台方面支持欠缺。在教学方面,主要是研究型、数字化教学、个性化教学、国际化教学等方面平台支撑有限。在创新实践方面,主要表现为课内课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校内校外结合,国内国外结合等方面不够紧密。尤其是工科学生工程实践训练欠缺,使得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不强,缺乏对现代工程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社会方面知识的了解,以及参与现代工程的领导、决策、协调、控制的初步能力和管理素质。在校园文化方面,主要还没有真正形成“敢为人先,鼓励成功,协作创新,允许失败”的创新文化氛围。例如,我们提倡追求真理和不怕失败的精神,但却在评价制度中充斥着急功近利;我们希望能够启迪学生智慧,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但却在教学管理制度中设置了很多扼杀学生主动性的限制[13]。因而出现了教师依然是课堂的主导者,“不会提问”成为中国大学的短板[14],以及211院校的教师和学生互动最差的现象[15]。这种情况不改变,大学将难以担当社会责任。  四是社会创新氛围和环境欠缺。统计显示,从公元6世纪到17世纪初,在世界重要科技成果中,中国所占的比例一直在54%以上,而到了19世纪,剧降为0.4%。17世纪中叶之后,中国的科学技术就开始江河日下[16]。在儒家正统思想逐步走向制度化的时代,人的本性被压抑,人们的创造活力被压制。时至今日,其负面影响还时隐时现于当今社会的各方面,有形无形地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虽然新时代需要“敢为天下先”的精神,但由于受中庸之道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枪打出头鸟”、“沉默是金”等不只是老调重弹,很多情况下还确实有经验教训。因此,人们只会趋利避害,朝着最不会出错也最不可能有所创新的方向走去。虽然新时代需要“容错”的风气,但中国人习惯要求人才成为道德和功业上的完人,而天才通常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完美,也会饱受无数的酸甜苦辣,人们往往是在不加理解的基础上,想当然地对成功者赋予过多的道德苛求,对失败者缺少的是必要的包容或援手。虽然创新需要超越功利的追求,但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基因中,深深烙有实用主义的印迹,重手段而非重价值,重结果而非重探索。当不能立即带来实用价值时,创新往往被轻易抛弃。  三、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新趋势  (一)工程教育的国际化  就任何一个工程而言,它都具体流动性的特点,比如工程本身的全球流动与组合,工程人才所面对的全球服务,以及知识与技术的流动。所以,工程教育应当是一个国际性的话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查建中教授针对当今工程教育改革战略问题,提出要尽快加速工程教育国际化的进程。加拿大萨斯喀温大学的Chris Wang教授指出,全球化的工程教育需要扩大学生交流,需要建立一个国际化的全球工程教育联盟,这将有利于各国研究制定工程教育战略和行动计划[17]。我国许多高校已与世界一些著名大学、研究机构及大型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双边交流与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学术交流、科技合作,派遣骨干教师到国外访问,参加学术会议,邀请国际著名学者和企业家来校讲学,积极举办国际学术会议。另外,注重吸引国外高水平的科技人员较长时间地参与学校学科及实验室建设。总之,用国际视野来把握和发展工程教育,已经成为国内许多高校的共同选择。  (二)工程教育的社会化  近年来,我国政府及高校大力倡导和推动高校与社会的联系,与生产、科研部门的结合,发挥社会各界在办学和培养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同时,工程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内涵也日益丰富与拓宽,且以科研为纽带的教育、生产、科研三结合在工程教育教学实践中的运用日益广泛与深入[18]。目前,工程教育正在面向社会开放办学,积极开展校-企合作,校-地合作,军-地合作,国内外合作培养人才的实践探索。在《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精神的推动下,国内大学主动联盟加力推动协同创新,这一举措,为全面提升工程人才质量开辟了广阔的途径,为造就詹天佑、茅以升式的我国21世纪的工程大师和巨匠奠定了基础,也是工程教育主动迎接挑战的重要战略选择。   (三)工程教育的综合性  由于工程领域问题的复杂性,它往往要和一个系统相连,比如说物流、运输、环境等,都不是一个单单的具体工程,这些工程系统都与环境相连,仅仅依靠传统的工程学科知识很难回答和解释新的工程问题,需要其他学科领域和学者共同参与对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多学科和跨学科工程教育必然成为当今工程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各地高校已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如在工业工程专业中,有的院校设置了加工制造、管理与经济、人环工程等教学内容。多学科交叉方面,如系统工程、物流工程与技术、社会工程学等大学科交叉专业的产生也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另外,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与工程教育的交缘与综合也成为当下人们注重的教育理念,它对培养21世纪的现代工程师起到了重要影响。如,清华大学工科学生选修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学分已占总学分的1/4左右[19]。  (四)工程教育的多样性  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类别,如有普通高等工程教育、成人高等工程教育等;二是发展定位,如有研究型大学、应用型大学、综合型大学等。见图2。  图2 工程教育发展定位类型  就应用型大学而言,主要从事工程教育,其发展定位有的是偏重于研究型,有的则偏重于应用型,应用型如果发展得很好,可以很知名,成为一流大学;同样,研究型也可以发展的很知名,成为一流大学。还有的高校可以按复合型发展,如图中间的很多辐射线。目前我国的工程教育认证,允许每个专业在呈现出的辐射线上作出任何选择,但是自身的实际必须满足最低质量门槛,否则就不合格,只要达到这个最低质量门槛就可以发挥多样性。教育部正在有关高校实施的“卓越工程师计划”可以看作是高于工程专业的认证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说,越过最低质量门槛之后其发展可以有多样,这也正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之要求:“要克服高等教育同质化倾向,分类发展,特色办学”。这种多样化、个性化、特色化的要求,实际是倡导高校要走特色发展之路,促使我国高等教育沿着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工程教育学是做什么的

我国的工科教育发展在过去几十年里取得了巨大的进步,成为全球最大的工科教育体系之一。工程教育学是以工程人才内涵特征、社会需求、成长规律、教育培养和教学学术等工程教育现象和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融合教育学、工学、管理学、社 会 学、学习科学等多学科视野、知识和方法,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探索工程教育规律,持续改进和完善工程教 育制度、模式、环境、教学和评价等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工程教育学是随着传统工程学科的发展、新生工程学科的产生、新兴工程学科的出现等,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体系。作为独立的交叉学科,工程教育学与教育学、工学、管理学等学科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虽然不同高校设置工程教育学学科的目的各有不同,但作为多学科交叉和不断发展的工程教育学学科,其具体作用和实际价值主要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培养具备工程、教育和管理等多学科背景,掌握工程教育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胜任工程教育学研究、教学、管理和咨询工作的高层次人才,简称“研究型工程教育教师”;二是研究工程教育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和完善满足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工程教育体系;三是研究和深刻把握工程教育本质内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从而形成系统的支撑工程教育的理论体系;四是探讨和研究工程教育办学规律、人才培养规律和教学规律,以指导各种类型和层次的工程教育实践;五是为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实施、制造强国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的卓越工程人才提供理念、方案和路径;六是在某一工程学科坚实的学科背景下,培养掌握教育学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技能的专业化(或称“师范化”)工科教师。当然,我国的工科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校和教师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这导致了一些工科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面临困难,缺乏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工科教育与产业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的脱节。快速变化的技术和产业环境要求工程技术人员具备更新、适应和创新的能力,但目前的工科教育体系仍然较为保守,未能及时跟上产业发展的步伐。因此,高校应从学科发展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出发,工程教育学学科建设的重点应该聚焦在研究方向、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1.确定工程教育学学科的研究方向研究方向是学科建设首先必须确定的,关系到后续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工作的开展。高校工程教育学学科研究方向的确定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国家需求原则、本校优势原则和学科发展原则。国家需求原则强调的是研究方向必须满足国家当前和未来在工程教育发展上的需求,具体而言,就是必须聚焦我国工程教育当前和未来发展可能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涉及基本理论、政策措施、治理体系、卓越人才培养、教育教学、前沿进展、未来工程教育等方面。本校优势原则强调的是研究方向的确定必须充分考虑本校在工程教育领域的研究基础、积累、特色和优势,这是避免研究方向简单趋同化、研究方向多而不聚焦,发挥高校各自优势的有效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使得研究成果在满足国家需求的前提下有底蕴、有深度、有特色、有创新。学科发展原则强调要从满足学科发展需要的角度综合考虑研究方向,一方面要注重支撑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研究方向,使其研究成果能够成为学科发展的基石;另一方面要考虑各研究方向之间的联系,应该具有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各研究方向的叠加能够取得1+1>2的效果。2.加强工程教育学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建设的根本,工程教育学的多学科交叉性,需要超越教育学的人文属性,融入工学的技术属性和管理学的人文属性。因此,工程教育学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既可以通过引进和培养具有工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背景的个体教师,也可以通过整合校内工学、教育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师资,还可以与国内外工程教育领域的专家合作。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根据学科建设目标定位,结合师资队伍的现状,一方面引进学科发展需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知名学者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青年学者;另一方面借助校内外平台,在职培养青年骨干学者。在校内师资共享方面,发挥本校工学、理学及人文社会等多学科的综合优势,通过合作研究、学术交流、跨院系联合指导、不同院系双聘、成立跨学科的工程教育学院系等方式,加强工程教育学学科组织与校内工科等相关院系教师的合作,实现工程教育师资校内共享。在国际专家合作方面,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和论坛、共同申请政府项目、合作开展研究、聘请兼职教授、联合培养博士生等方式,加强与国际工程教育学术组织、著名工科院校、知名工程教育专家的合作,与校内师资队伍形成优势互补。在兼职教师聘请方面,充分利用本校与学术界、产业界和利益相关者的学术联系和合作关系,聘请国内高校工程教育学者、行业企业在工程教育领域有建树的专家担任工程教育学研究生兼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工程教育学学科的建设。3.深入开展工程教育学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工程教育学的科学研究的根本在于探究工程教育的本质属性,进而指导工程教育实践,其作用主要有三:一是在理论层面以知识形态构建和完善系统、完整、逻辑的学科知识体系;二是为工程教育学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内容提供充分的素材;三是作为工程教育学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和主要方式。因此,需要得到学科建设高校的高度重视。学科建设高校工程教育研究重点的确定应该在既定的研究方向上,结合本校实际和学科发展需要,从以下几方面中选择并细化:工程教育学基本理论、同类型高校的工程人才培养、工程教育政策与治理、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国际工程教育前沿进展、未来工程教育发展等。工程教育研究的主体可以分为教师和学生两类。教师主持承担源于校内外纵横向各类工程教育领域的科研项目,在包括学生在内的研究团队的分工合作下完成项目;学生在导师指导下以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为目的完成学位论文选题确定的研究任务,学生的研究选题往往是教师所主持项目的子课题。4.提升工程教育学学科人才培养质量人才培养是学科建设的核心,工程教育学学科人才培养的类型有两类:第一类是研究型工程教育教师;第二类是专业化工科教师。研究型工程教育教师培养强调具备工程、教育和管理等多学科背景,掌握工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教学方法,胜任工程教育学研究、教学、管理及咨询等工作;专业化工科教师培养强调在具有某一工程学科坚实理论与实践的背景下,掌握教育学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技能,胜任该工程学科的人才培养工作。基于目标定位的差异,这两类人才培养在生源要求、培养重点、课程选修和学位论文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研究型工程教育教师培养对生源学科背景的要求强调具备工程、教育或管理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经历;培养重点在提升工程教育学的研究、教学和管理能力;课程选修上要根据学生现有学科背景和开展学位论文研究的需要,选修欠缺学科的相关课程;学位论文选题应该聚焦在应用多学科知识研究国内外工程教育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专业化工科教师培养对生源学科背景的要求强调已获得某一工程学科学位,具备工科教师教育的学术性;培养重点在提升工科教育教学能力,实现工科教师的专业化;课程选修的重点在教育学相关的课程,包括教育学原理、教育基本理论、教学方法和技能等;学位论文选题应该主要聚焦在如何应用教育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提升工科教育教学效果和质量等。

工程教育的发展道路是怎样的?

近年来,一系列与工程教育密不可分的重大工程,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与此同时,我国的工程教育也逐步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工程教育发展道路。 一、从规模大到实力强:工程教育的创新与突破由于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作用,新时代以来,工程教育发展思路更加清晰:从学科导向转向产业布局和未来需求导向、从服务满足产业发展转向服务满足与支撑引领产业发展并重,已经成为各类高校工程教育改革的共识。更加注重面向国家重大战略,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工程师。 从2001年到2023年,我国工科本科生在校人数从157.4万增长到644.0万,增幅4.1倍;工科研究生招生人数从6.3万增长到41.9万,增长了6.7倍。在数以千万计的工程科技人才进入各行各业的同时,自主培养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深地探测总师等大国工程领军人物,产出了大量战略高技术研究成果,为我国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2022年,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10所高校和中国航天科工、中国宝武钢铁等8家企业聚焦国家急需关键领域,开始试点建设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 对此,浙江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薄拯表示,“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建设,融入了企业担当‘出题人"的角色,让企业与高校一起出力,为国家人才紧缺的地域和单位培养人才,例如中西部、国防军工单位、大型央企国企等,让其尽早在未来产业链中占据核心地位。”实施校企深度融合的办学方式是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的核心特征,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面向智慧能源、工业母机等关键领域,与南方电网、中国电科等企业实施联合培养;聚焦到区域智能联网汽车产业,从重庆长安、赛力斯等企业挖掘实际问题和工程需求,支持所有学生进驻实验室开展跨学科研究与实践。 面向全球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系,卓越工程师培养呈现出全方位布局与特色化探索并重的特点。 新工科建设以来,“天大方案”“成电方案”“哈尔滨工业大学新工科‘Π型"方案”等创新探索不断涌现;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创新实践推动工程教育再深化、再出发,中国工程教育培养体系既全方位布局,又特色化探索。2019、2020年,天津大学相继发布了新工科建设“天大方案”1.0和2.0,从顶层设计到具体落实探索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新工科毕业设计研究与实践项目是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最后一环,是检验项目式教学成效的重要载体。”据新工科创新中心办公室主任、天津大学教务处副处长夏淑倩介绍,2023年,天津大学批准立项了32个跨学科新工科毕业设计项目群,覆盖17个学院,吸引了193名教师、314名学生参与。郑州大学聚焦国家战略和河南省关键产业发展急需,布局了集成电路、超硬材料、智能感知等特色行业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培养战略紧缺和新兴产业领域卓越工程师。 面向未来前瞻布局才能从源头上破解“卡脖子”问题,目前,首批建设的12所未来技术学院已有两年的探索实践。前不久,东南大学依托未来技术学院设立了全国首个“未来机器人”本科专业,通过整合学校一流资源构建全新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面向未来机器人领域培养创新领军人才。调研发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没有设置明确的学科或专业,为了真正面向未来科技创新领域培养人才,学院大胆破除学科边界和学科思维,探索构建了以未来空天领域重大问题为牵引、以项目为驱动的“STEPbySTEP”课程-项目双螺旋培养体系。从课程和项目入手,探索出交叉融合的卓越工程师培养新模式。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未来空天技术学院“STEPbySTEP”培养体系就是以课程和项目为人才培养基本单元,打破建立在学科基础之上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开展“新生探索-进阶探究-高阶挑战”项目的同时,选择需要修读的课程,自主建构起个性化的知识体系和能力体系。 调研发现,课程和项目是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改革的重心,并呈现出课程与项目互促、融合的趋势,这就破解了以往工程教育课程与项目独立、学科交叉不足,对学生能力培养支撑度不够的困境。 类似的,南方科技大学系统设计与智能制造学院探索建立了“多学科融合、产教深度融合、专业化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同步培养的新模式;经过大一通识教育和达芬奇挑战营,适合新模式的学生在大二修读设计思维与工程、机械设计与制造、材料工程基础、模拟电路系统设计和快速成型技术5门课程,通过每门课程的小项目学习知识点,再通过融合5门课程的综合项目系统掌握知识;到大三,再开始做与企业对接的综合项目、选修感兴趣的专业课程。这一模式下,学生压力一般不小,但当学生洋溢着笑容向调研团队展示项目成果的时候,培养模式改革的效果也自然展现了出来,这一模式荣获了2023年“中国工程教育改革先锋案例”。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着力破解产教脱节的关键问题。 不同高校和企业推动产教融合实践不尽相同。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与企业在项目制培养、校企课程建设、校企导师选聘、创新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共同发力;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立足推动科技创新、技术发展和卓越工程师培养深度融合,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企业高质量发展。调研发现,产教深度融合,不等于校企合作。破解产教脱节的关键问题,须调动校企两个积极性,推进工程实践和人才培养有机结合、建立产教融合长效机制是重中之重。为此,重庆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通过组建校企导师组开展联合培养,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共同招生、共同选题、成果共享;华中科技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则与中国信科集团等企业共建工程师技术中心,使学生在真环境中研究真问题、开展真科研、产出真成果。二、既要攀高峰又要补短板:当前工程教育面临的挑战产教脱节是新时代、新发展格局下工程教育面临的最具挑战性的问题之一,具体表现在目标、内容、机制和师资等方面。人才培养规格不能适应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能力要求。 新时代的卓越工程师应具有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工程复杂问题的能力。 01当前,人才培养中“理科化”倾向使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不足,“学科逻辑”导致工程人才培养和生产实践结合不紧,缺少开展工程实践的真实育人环境,课程体系侧重理论课程教学,学生学业评价以考试成绩和研究论文为导向,对工程实践能力、系统思维的培养不足。 02另一方面,学生解决工程复杂问题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培养不足。多学科交叉、多技术渗透、多领域融合是未来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的趋向,但是学科专业“条块分割”,真项目、真课题“练兵场”缺乏,学科制度设计和院系组织壁垒打破有阻力,多学科交叉融合、集成创新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尚未形成。某大型企业教育研究院院长表示,目前学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需求有些差距,他说,“随着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专业界限越来越模糊,需要跨专业培养复合型、创新型的‘横向人才"。但是大学按照学科划分,且越分越细,工程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还是偏学术性的,不适合产业对工程人才的需要。在职业素养方面,有些学生学得非常好,但是跟人沟通、合作的能力不足。”教学内容不能满足未来工程实践需求。 未来工程实践对工程教育内容提出了新要求,但是目前工程教育的教学内容需进一步完善。当前,人才培养体系设计缺少对未来产业发展方向的系统把握和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卡脖子”问题的前瞻布局,缺少面向未来新技术和新产业发展而设置的课程教学内容,无法有效支撑创新型领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此外,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多领域知识解决工程问题、推动技术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和以问题为导向、以项目为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无法应对未来工程实践和科技创新复杂性、不确定性的特征。“培养‘招来就用"的工程师是一种理想的状态。”苏州某企业负责人表示。常州某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副总经理李某表示,“我们希望招到实践经验丰富现实和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但从招聘的情况来看,部分毕业生画出来的图纸天马行空,尺寸和精度不合理,不符合加工工艺,加工的师傅都看不懂。”培养机制不能遵循工程教育多主体协同的规律工程教育具有跨界性,产教融合是培养工程科技人才的必由之路。调研发现: 01一方面,高校和企业两个主体的积极性仍未完全调动起来,企业存在“上热中温下凉”的现象,高校在制度供给方面存在不足,导师队伍在选拔、引进培育、评聘考核等方面体制机制不健全,高校教师前往企业顶岗挂职积极性不高;02另一方面,产教融合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产教融合的相关财政金融、人事、土地和产业政策不完善,多主体参与和支持方案缺乏。薄拯表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对高校和企业内部部门间协同提出新要求。学校的科研院、研究生院、工程师学院、地方合作处等部门应协同为企业服务;企业内部的组织人事部门、研发部门和生产部门也需要整合需求与院校对接。导师队伍尚未达到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要求。 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培养需要具有多学科交叉、工程创新能力强、工程经验丰富、结构多元的“双导师”团队。但是,高校导师队伍整体在工程实践经历与技术创新、多学科视野与融会贯通、应对新技术发展开展数字化教育教学等方面仍有待提升,企业导师队伍尚未深度参与到人才培养全过程中,一流工程教育教学团队仍未形成。从个体来看,高校导师的工程实践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工程科学研究能力有待提升;企业导师专业理论水平、教育教学能力有待加强;校企导师在工程实践性和创新性、理论知识前沿性上尚未形成优势互补的育人格局。某地方应用型工程类院校负责人坦言,不仅仅学生缺乏技能素质的训练,甚至部分老师也没有出过“象牙塔”。 三、工程教育强国之路该如何走调研组分析认为,探究破解产教脱节关键问题,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强化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需求的适应性和引领性,将工程教育作为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抓手和重点。构建多元融合、开放灵活的工程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变革人才培养组织模式,推动工程教育从“学科交叉”走向“学科会聚”大力推动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打破院系组织壁垒,赋予更多自主权;深化现代书院制、学科交叉培养平台、学科专业集群建设,注重工程实践与科学基础的结合,工科内部学科专业的交叉、工科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工程师。二是创新工程教育模式,提升未来工程师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工程教育中融合人文精神培育。把工程哲学、工程史学、工程伦理学、工程美学等具有人文性质的学科纳入“专业”课程体系,优化工程教育通识课程体系;以项目教学为引领改造课堂教学形态,重点培养学生系统思维、技术创新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既是工程“制造者”又是工程“发现者”;以课程地图和模块化课程群建设为抓手,加强课程间衔接与协同,构建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开放性实践、毕业实习实践和毕业设计等多维度实践教学体系;优化以竞赛促教学的人才培养方式,将创新创业大赛、科技竞赛和技术技能大赛等大赛内容和标准引入教学,在大赛中锻炼学生工程素养和实践能力。优化师资队伍评价制度,加快建设“双师双导”工程教育师资团队“双师双导”工程教育师资团队包含“既会教又会做”的“双师型”教师,也是“既有企业工程师,又有高校教师”组成的“双导师”团队。评价是改革的指挥棒,引导和鼓励高校建立以工程实践能力为导向的工程教育师资评价体系;在国家级、省部级教学名师评审中,强化教师的行业产业实践背景和工程实践经历;在高校工科教师遴选、评聘、考核与晋升中对工程实际经验提出要求;重视对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实际贡献度的考察,加大对一流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成果的评价权重;完善选聘考核评价机制,推动高校教师和企业人员互聘互认。 强化多主体协同,构建政产学研融合的工程教育生态圈一是扩大政策与资源供给,夯实多方协同育人的制度性基础将关于教育、科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税、土地、金融、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落到实处,如对深度参与产教融合的科研院所、行业企业在工程教育方面的投入视为企业研发投入,给予税前加计扣除等税收减免及政策倾斜;出台针对科技园、人才孵化基地、大学生创新创业等支持政策和奖励性政策,设立产教融合专项资金,支持重点领域产教深度融合;完善集聚社会资源协同育人的法规政策,如加快“大学生实习条例”的出台,立法保障实习实践实训经费与权益。二是构筑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实践平台吸纳各方利益主体参与工程科技人才培养,联合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和行业组织共建工程教学、科研、实验、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等基地,引入资金、人才、技术、设备和平台深化协同合作关系。推动工程教育数字化转型升级,打造全生命周期的开放式工程教育范式调研组认为,应以信息技术为抓手主动变革教学范式,遵循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工程教育学规律,利用计算机和数据资源设计情景化、交互式的工程实践虚拟平台,推进信息技术与工程教育模式的深度融合与创新;积极探索基于慕课的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学生通过“修习校企联合打造慕课+企业现场项目实践”形式实现混合式工程教育;搭建国际工程教育在线平台,在深入挖掘国内高校优质工程课程的基础上,引进全球性、区域性一流高校工程教育优质资源,打造高质量的国际工程教育在线平台;加快制定线上课程的质量标准体系,相关部门及高校进行严格监管和实时跟踪反馈。内外结合,构建工程教育治理支持与服务体系一是建立多方投入为主的工程教育经费分担机制应建立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和科研机构在内的人才培养成本分担机制,明确落实主体,用好激励政策。如政府发放实习券,通过“用脚投票”的方式购买企业实习岗位;行业协会将企业所缴纳部分会费用于工程教育和职业教育专项培训经费,发放给提供工程教育的企业;对参与工程教育的企业给予贷款优惠和优先贷款,促进企业参与工程教育;中央财政可以通过奖励性或杠杆性财政手段,鼓励地方财政的投入。二是推动工程教育学科建设针对工科教育占高等教育的三分之一,但研究的机构和人员相对较少,不能与当前工程教育规模相匹配的问题。未来,应在试点独立设置“工程教育学”二级学科的基础上,推动“工程教育学”学科从制度化的建制形态进一步落实到院校实际行动层面;此外,要在工科类院校增加工程教育研究机构;还应在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和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中,增加工程教育课题数量和比例。

什么是工程教育??

同问????

建设工程教育网和环球网校哪个好

这个其实都差不多吧 去年考的时候我哪个也没用 一样过了。当然了 有个视频资料的话肯定是有效果的 但是这个效果也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上学的时候老师当你面教 不也是那么多没学好的么 。要我说 想过的话 必须要下功夫,一建没有教材外的东西 那就几本书 书过上两遍 然后重点去做配套的那个复习题集 一直不断的做 在做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掌握欠缺或者没有掌握的地方 再去看书 快到考试了 买一些卷子去做 其实做卷子 你每次都及格 考试的时候也就差不离了

马工程教育学原理

这本书是教育专业研究生教材,主编是马工程。这本书多数作者这些年来一直是从事有关课程的教授或做过有关专题报告的学者。在一定程序上体现了他们对有关问题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成果。本书的结构是由编者首先提出来的,征求过有关专家的意见。而后邀请多年来一直讲授有关专题的教授和学者撰写了有关题目。本书不求结构完善,更难做到全面深入;只求结构大致完整,并能对其中的某些问题做些理论概括或对某些问题有所突破。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是本书作者共同遵守的原则。但个别学术观点不强求一致。根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尊重学者各自的见解,文责自负。除可供教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使用外,也可作为教育专业本科生、中小学教师、高校教师、教育行政干部及其他对教育理论有兴趣的同志学习教育理论的参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