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zberg

阅读 / 问答 / 标签

Ghyben-Herzberg 公式

图7.1 海岸带静水条件下潜水含水层咸淡水界面示意图如图7.1所示,假设海岸带咸水和淡水处于静水平衡状态,这时地下水不流动,在海岸没有淡水出口,咸淡水界面在海岸处与潜水面相交。在海岸带有一垂直线BF分别与地面、潜水面、平均海平面和咸淡水界面相交于F、E、D和B点。据图7.1中咸淡水界面上任意点B点的压力平衡关系可知,在B点处单位水平面积淡水水柱(从E点到B点)和咸水水柱(从D点到B点)应保持平衡,可以建立如下关系:地下水科学专论式中:M为咸淡水界面B点在平均海平面之下的深度;hf为潜水面E点相对于平均海平面的高度;ρs和ρf分别为咸水和淡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常数。由式(7.1)得地下水科学专论式(7.2)称为Ghyben-Herzberg公式,是由Ghyben于1889年和Herzberg于1901年分别独立提出的。Ghyben-Herzberg公式给出了在静水平衡条件下根据潜水面估算得到的咸淡水界面距平均海平面的深度。在一般情况下,有ρf=1.0g/cm3和ρs=1.025g/cm3,则式(7.2)成为地下水科学专论式(7.4)表明,在同一垂直线上,咸淡水界面上的一点距平均海平面深度是潜水面距平均海平面高度的40倍,或者说海平面之上潜水位为1m时对应的咸淡水界面位于海平面之下40m处,或者说潜水面升高(或下降)1m时咸淡水界面下降(或升高)40m,也可以说咸淡水界面的坡度是潜水面坡度的40倍。Ghyben-Herzberg公式在满足静水平衡的条件下是正确的,但是静水平衡的条件在实际海岸带地下水系统中是不存在的。Bear(1979)指出了用Ghyben-Herzberg公式估算实际海岸带的咸淡水界面的深度是偏小的,越靠近海岸其误差越明显。另外Ghyben-Herzberg公式描述的咸淡水界面在海岸没有淡水出口,这与实际海岸带的情形不相符。尽管如此,Ghyben-Herzberg公式仍被广泛应用于估算咸淡水界面的位置和进行海岸带水动力的分析及计算,尤其是在区域性研究中仍不失为一种简便的方法。

Frederick 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在哪里提出的,在线等,速度

1956年,赫茨伯格、莫斯纳和施耐德曼对二百名工程师、会计师进行了调查访问。访问主要有两次:第一次回想当他们觉得工作最满意的时候,是哪些因素导致他们的满意以及将这些因素排序,而且这种工作满意是否使得他们的工作绩效提高;第二次回想当他们觉得工作最满意的时候,是哪些因素导致他们的满意以及将这些因素排序,而且这种工作满意是否使得他们的工作绩效提高。根据调查结果他发现,使职工感到满意的都是属于工作本身或工作内容方面的,主要有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使职工感到不满的,都是属于工作环境或工作关系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公司政策、管理措施这些导致不效率的因素,还有技术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他把前者叫做激励因素,后者叫做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简述赫茨伯格(F.Herzberg)的双因素理论。

【答案】:①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双因素包括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②保健因素指的是公司政策、行政管理、监督系统、薪金制度和工作环境等。他认为这些因素对满足员工需要所起的作用只能保持人的积极性,还没有起着激励作用,只能预防人们对工作环境发生不满。③激励因素包括工作富有成就感、职务上有责任感、工作本身的挑战性、对未来发展的展望等。激励因素的改变能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