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介绍一下贾平凹的生平

在七、八年以前,评价贾平凹书法的人绝大多数是和其有交往的、不喑书法三昧的作家、诗人、记者,如雷抒雁、孙见喜、胡耀辉等,这些人跑龙套、摇旗子、抬轿子的文章,使世人知道了贾平凹还会写毛笔字。贾平凹依靠在文学上享有的大名,写的字慢慢有了市场。就如“第一任贾办主任”何丹萌在《贾平凹透视》一书中所说:“就包括他(贾平凹)的毛笔字,如果不是因为文学作品使他出了名,谁也不花钱去买他那字的。” 又说:“但严格意义上讲,还属于名人字,人们买字,主要是买他的名气。其次才是书法。”随着大、小报刊吹捧文章的增多,贾平凹的字价随之上涨。但在这一时期,书法界对贾平凹字的评价几近于失语状态。近年来,贾平凹约一些书画界的名家、大名家为自己的书画撰写评论文章,其目的是要将自己的“名人字”提升为“高品位的书法”,将自己由一个书法爱好者提升为“高品位的书法家”。所以,书画界的一些名家也加入到评论贾平凹书画的队伍中来了,这些人所作的评论文章多为丧失学术立场、混淆视听的溢美之词。如果说那些不懂书法的作家、诗人、记者是“目盲”,那么这些书画名家对贾平凹毫无根基、错字频出的书法以及毫无根基的绘画倍加褒扬,真可谓是“心盲”了。其原因何在?原因是:互相抬轿、投桃报李。比如陈传席,贾平凹在2003年给陈传席的一本薄书(不到300个页码)《悔晚斋臆语》写了一篇评论,倍加赞扬:“这是一本真正称得上才子的书。它得意,元气淋漓,爆发有力,控制得当,在平常里悟出的是常人悟不到的东西,又能有常人不可有的说法。可谓:远想出宏域,高步超常伦。不禁感慨:鸟中有凤凰,鱼中有鲸鱼,鲸鱼在海中游着,我们仅看到的是鲸鱼的背鳍,而正因为海洋中有着鲸身,这背鳍才为此而与众不同。”后来在中华书局出《悔晚斋臆语》增补修订版时,陈传席将贾平凹这篇吹喇叭的文章作为《后记》。2004年,贾平凹给陈传席寄画约稿,陈传席就写了一篇《一超直入如来境》,刊登在《中国艺术报·画苑·中国书画家》专刊上。文中说:“贾平凹的书法浑厚逋峭,一派西北气象,比当代很多著名书法家好得多。”“贾平凹的画生拙、古淡、高逸,而且浑厚、朴实、大气,金冬心之后,画界无此格也。今之画人,无此天才也。”连贾平凹看了都说:“说得太高了,我有些浑身出汗了。”陈的言论,引起了一场“贾平凹是不是画界天才”的争议风波,在网上引得网民们“板砖”纷纷。再如朱以撒,其散文常在贾平凹主编的《美文》杂志刊登,贾平凹2004年约朱以撒撰写评论文章,朱以撒写了一篇《大精神与小技巧》刊登在当年的《福建艺术》上,文中曰:“真是无技者无畏,大精神驾驭了小技巧。”然后,贾平凹送其一幅字,内容为:“大道撒缰”。再如杨吉平在《感觉贾平凹书画》一文中,竟然劝贾平凹万勿临帖,放弃基本功训练,免得像其他书法家那样因临帖、练基本功出现创作障碍。王为国在《稳健平实厚重洒脱——贾平凹的书法艺术》一文中说:“20世纪,中国出现了几位既是文学家又是书法家的双重身份的艺术家,一是伟大的作家鲁迅,第二位是著名作家周而复,再就是当今的著名的作家贾平凹。”那么,我只问一句:“郭沫若在哪里?”更为离奇的是,2007年12月12日,《贾平凹书画展》暨《贾平凹书画》首发式在西安举行,西安美术学院副教授陈国勇在开幕式上的讲话中说:“中华5000年出了两个艺术奇才,一个是苏东坡,另外一个就是贾平凹。贾平凹的作品无论是从品味还是高度上,都和苏轼站在了一个对等的位置。”此言一出,立刻引起了在场多名嘉宾的哄笑。身为副教授的陈国勇,胡乱吹捧到了没有边际、信口雌黄的程度,真是令人叹为观止。这些教授、书画名家视书坛、画坛为名利场,颠倒黑白,指鹿为马,胡乱折腾,折腾得乌烟瘴气,折腾得天昏地暗,真不知折腾到何日方止。

贾平凹是哪里人呢?

贾平凹是陕西省商洛市人。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作家,受儒道释的影响较多,他自己将之融入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体悟中。贾平凹将儒家文化伦理观念的核心“仁义”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还将家庭伦理道德与人物的日常行为、思想自然贴合。贾平凹人物评价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

贾平凹是哪里人呢

贾平凹是陕西省商洛市人。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作家,受儒道释的影响较多,他自己将之融入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体悟中。贾平凹将儒家文化伦理观念的核心“仁义”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还将家庭伦理道德与人物的日常行为、思想自然贴合。贾平凹人物评价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

贾平凹个人资料简介 贾平凹有哪些作品

1、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 2、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浮躁》。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商州》。1988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1995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夜》。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土门》。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1998年,出版长篇小说《高老庄》。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怀念狼》。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病相报告》。2003年,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秦腔》。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高兴》;同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古炉》。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老生》。2018年4月,出版长篇小说《山本》;同年,当选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20年9月,出版了长篇小说《暂坐》和《酱豆》。

贾平凹被称为什么?

贾平凹被称作“鬼才”,他的作品语言表达细致悠长,幽默搞笑、俏皮,想像力出现异常丰富多彩,人物形象丰腴,有血有肉,可以把乡村鸡零狗碎的琐碎叙述得十分具备现实感,令人亲临其境。而且,对当代意识出现异常比较敏感,即使写以往的一切人跟事,也可以把当代人的情绪和观念围绕进来,提升了时期局限性。贾平凹,1952年生在陕西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现代作家,1978年凭着《满月儿》得到第一届全国各地出色小小说奖,1982年发布著作《鬼城》《二月杏》。2008年凭着《秦腔》得到第7届矛盾文学奖,凭着《古炉》得到施耐庵文学奖,贾平凹是在我国当代文坛寥寥无几的文学类天才,被称作天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极具反叛性,创新精神和普遍危害的文学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到世界文学史册的不可多得的知名作家之一。西北大学专家教授费秉勋:“我第一次看到贾平凹印像是,看不出来他的年纪,看见他长的有点儿怪异,和一般人有点儿不一样。也有人说:"贾平凹为人处事胆子小,拿行笔胆子大,啥都敢写,啥都敢说"贾平凹自己说:“我还是更融入搞文艺创作,对于这一著作他人爱不爱,谁喜爱就来买,不太喜欢就不必买”。贾平凹的创作,既传统式又当代,既写实性又宽广,语言表达秀外惠中、憨厚老实,心里却波澜万丈。他的《秦腔》,以精准的叙述,细密的关键点,取得成功地仿照了一种日常日常生活的本色情况,并对转变中的乡土中国所遭遇的分歧、茫然,进行了充斥着赤子情结的技术性和讲解。他书中的喧闹,藏着悲伤,繁华的身后,是一片孤寂,也许,牢固的事物都化为乌有以后,大家所面临的也只能是很大的沉默无言。《秦腔》这声喂叹,是当代文学作品创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一时代的鲜活真实写照。

贾平凹读音到底读wa还是ao

贾平凹的凹为读wa的原因:1、贾平凹小时候叫平娃,后改名同音平凹,有克服困难的意思。2、贾平凹老家是陕西地区,那里的方言凹读作wa,为了照顾他的家乡人民而延续凹的读音。

你知道贾平凹的作品有哪些吗?

贾平凹作品如下:1、长篇小说有:《废都》、《白夜》、《土门》、《妊娠》、《怀念狼》、《病相报告》、《高老庄》、《浮躁》、《商州》、《秦腔》等。2、中短篇小说集有:《野火集》、《小月前本》、《姊妹本纪》、《早晨的歌》、《腊月·正月》、《兵娃》、《山地笔记》、《天狗》、《故里》等。3、散文集有:《心迹》、《天气》、《贾平凹灵性散文》、《万物有灵》、《自在独行》等。贾平凹的写作特点及风格:贾平凹的小说在思想内容上大多都是描写现实的,如《浮躁》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土门》讲述了一个村庄城市化的过程,对城市当中腐朽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的保守心态进行了双重批判。语言有自然、平易、质朴、清新、含蓄、简炼、幽默、玄幽、怪拙和空灵的特点。其中,“玄”是奥秘,“幽”是深藏,“怪”是奇异,“拙”是熟涩、朴讷而大巧若拙,“空”是多意而有想象的空间,“灵”是流动、意境和神来之笔。

贾平凹是一个怎样的作家?

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1973年,发表作品《一双袜子》。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从事文学编辑工作。1988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1995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夜》。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土门》。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2016年12月,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3月22日,被澳门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创作特点:贾平凹的小说在思想内容上大多都是描写现实的,如《浮躁》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土门》讲述了一个村庄城市化的过程,对城市当中腐朽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的保守心态进行了双重批判。贾平凹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作家,受儒道释的影响较多,他自己将之融入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体悟中。贾平凹将儒家文化伦理观念的核心“仁义”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还将家庭伦理道德与人物的日常行为、思想自然贴合。贾平凹的小说还常用道家的眼光来阐述哲理,给读者描绘了一个个新奇别致的艺术世界。如《古堡》中的麝,《远山野情》中太岁的象征,《山坳》中的狐狸,《浮躁》中金狗出生时的预兆、金狗胸前墨针的“看山狗”图像、金狗与小水的名讳等,都暗含《周易》文化的密码,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哲理意蕴。贾平凹对土地有着很深的情结,他在小说中反复张扬的主题之一就是土地是农民的生命,是农民的生存支柱。如大部分他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如才才、山山、仁厚村人都是以土地为生的忠厚农民,他们在土地上精心耕耘,精心收获。金狗离开了乡土,最后又回到了乡土,土地情结是他斩不断的根。作为商州文化传承者与人文精神开拓者,贾平凹在很大程度上因袭着对土地的深沉感情。

贾平凹的主要作品有哪些?

贾平凹的作品分为:1、长篇小说;2、中短篇小说集;3、散文集。 1、长篇小说有:《废都》、《白夜》、《土门》、《《妊娠》、《怀念狼》、《病相报告》、《高老庄》、《浮躁》、《商州》、《秦腔》等。 2、中短篇小说集有:《野火集》、《小月前本》、《姊妹本纪》、《早晨的歌》、《腊月&正月》、《兵娃》、《山地笔记》、《天狗》、《故里》等。 3、散文集有:《心迹》、《天气》、《邻家少妇》、《贾平凹灵性散文》、《万物有灵》、《自在独行》等。 1974年首次发表作品出版后,获多次奖项,并被翻译出版为英语、法语等30余种语种。

贾平凹简介

贾平凹简介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1952年出生,陕西丹凤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西安市作家协会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 术荣誉奖”。

贾平凹的简介

贾平凹(wā),原名贾平娃,中国当代著名作家。1952年出生,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人,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小说集《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中国当代著名作家,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市作协名誉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等。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1987年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最近获得由法国文化交流部颁发的“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秦腔》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作品《我不是个好儿子》、《月迹》、《落叶》入选中学教材。2010年11月15日,第五届“中国作家富豪榜”重磅发布!贾平凹荣登作家富豪榜第25位,引发广泛关注。

贾平凹多少岁

70周岁。贾平凹(jiǎpíngwā),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陕西省作协主席。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浮躁》。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商州》。1988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5]。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

贾平凹的早期作品有哪些?

贾平凹,1952年出生于陕西丹凤县棣花镇,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延河》 《美文》杂志主编。出版作品有《贾平凹文集》24卷,代表作有《废都》 《秦腔》 《古炉》 《高兴》 《带灯》 《老生》 《极花》 《山本》等长篇小说16部。中短篇小说《黒氏》 《美穴地》 《五魁》及散文《丑石》 《商州三录》 《天气》等。

关于贾平凹的资料

1、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全国人大代表。2、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3、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贾平凹的代表作品是?

贾平凹第七届茅盾文学奖长篇小说《秦腔》评价: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他的《秦腔》,以精微的叙事,绵密的细节,成功地仿写了一种日常生活的本真状态,并对变化中的乡土中国所面临的矛盾、迷茫,做了充满赤子情怀的记述和解读。他笔下的喧嚣,藏着哀伤,热闹的背后,是一片寂寥,或许,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之后,我们所面对的只能是巨大的沉默。《秦腔》这声喂叹,是当代小说写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个大时代的生动写照。

贾平凹现在在哪里

陕西省。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在陕西省担任作协主席。

贾平凹结过几次婚

在谈到家庭问题时,任正非回应网易科技:结过两次婚,有三个子女。对于婚姻问题,任正非一直很低调。但也不免有各种传闻,网上曾报道任正非结过三次婚。对此,任正非表示,结过两次婚,有三个子女。任正非有三个孩子:我们熟知的孟晚舟为他的大女儿。在谈到与自己孩子的关系时,任正非表示“我这辈子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小孩,创业时太忙,与她们沟通时间少,我年轻时公司处于生存的垂死挣扎中,经常几个月很少与小孩有往来,我亏欠她们。”但是任正非表示,孩子们对自己要求很高,很努力。“比如小女儿小时候每个星期要跳15个小时的舞蹈,大学时做作业做到凌晨两点,甚至四五点钟。”任正非提到。)

贾平凹的人生格言

 1.睡在哪里不都是睡在夜里。 ——贾平凹 《废都》  2.心上有个人,才能活下去。 ——贾平凹 《病相笔记》  3.只有弱者才喜欢群居,所以才有芸芸众生。 ——贾平凹  4.上帝到底存不存在,上帝知道。 ——贾平凹  5.你没当过领导,但你得学会被领导。 ——贾平凹  6.善或许得不到回报,但可以找到安慰。 ——贾平凹 《带灯》  7.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朦胧的月夜响起。 ——贾平凹

贾平凹被誉为什么?

贾平凹被国外人士誉为中国大陆文坛的“独行侠”。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1952年2月21日出生。 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现为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美文》杂志主编。贾平凹的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俄语、越语、日语、韩语等多种语言在世界二十多个国家传播。国际上获得的大奖主要有,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浮躁》1987)、法国费米娜文学奖(《废都》1997)、法兰西共和国文学艺术荣誉奖(2003)等;国内获得第一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满月儿》1978)、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腊月正月》1984)、第一届全国优秀散文(集)奖(《爱的踪迹》1989)、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2005)以及第四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5)、世界华文长篇小说红楼梦奖(《秦腔》2006)、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秦腔》2008)等。 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家和文学奇才,是一位当代中国最具叛逆性、最富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具有世界意义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中国和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贾平凹的散文有哪些

贾平凹的散文有《月迹》、《爱的踪迹》、《心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坐佛》、《朋友》。贾平凹的散文内容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 贾平凹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在贾平凹的《丑石》、《静虚村记》、《夜游龙潭记》等篇中,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艺术特质。贾平凹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贾平凹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贾平凹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

贾平凹简介代表作品

1、贾平凹著有小说集《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长篇小说《商州》、州河》、《浮躁》、《废都》、《白夜》,自传体长篇《我是农民》等。散文集月迹》、《心迹》、《爱的踪迹》、《贾平凹散文自选集》、诗集《空白》以及《平文论集》等。2、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3、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浮躁》。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商州》。1988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1995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夜》。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土门》。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1998年,出版长篇小说《高老庄》。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怀念狼》。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病相报告》。2003年,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秦腔》。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高兴》;同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古炉》。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老生》。2018年4月,出版长篇小说《山本》;同年,当选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20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暂坐》和《酱豆》。

贾平凹的书籍有哪些

1.读书示小妹生日书 [贾平凹] 2.静虚村记 [贾平凹] 3.风雨 [贾平凹] 4.废都 [贾平凹] 5.闲人 [贾平凹] 6.钓者 [贾平凹] 7.怀念狼 [贾平凹] 8.秃顶 [贾平凹] 9.贾平凹:老西安 [贾平凹] 10.说舍得(节选): 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 [贾平凹] 11.匪事 [贾平凹] 12.邻家少妇: 贾平凹散文精华 [贾平凹] 13.流行哲理小品(中国卷) [贾平凹] 14.贾平凹散文随笔集:邻家少妇 [贾平凹] 15.贾平凹散文精华:邻家少妇 [贾平凹] 16.寡妇 [贾平凹] 17.猎手 [贾平凹] 18.贾平凹:浮躁 [贾平凹] 19.佛事 [贾平凹] 20.贾平凹长篇封山之作:秦腔 [贾平凹] 21.贾平凹散文集:朋友 [贾平凹] 22.对月 [贾平凹] 23.贾平凹语画 [贾平凹] 24.贾平凹:怀念狼 [贾平凹] 25.秦腔 [贾平凹] 26.贾平凹最珍视的自传:我是农民 [贾平凹] 27.说舍得:中国人的文化与生活 [贾平凹] 28.序两篇 [贾平凹] 29.寡妇(太白山记之一) [贾平凹] 30.猎手(太白山记之三) [贾平凹] 31.为了母亲的微笑 [贾平凹、毕淑敏、肖复兴、尹世霖等]鲁迅《风筝》等8篇退出贾平凹《风雨》等8篇入选新旧教材都沿用30篇课文体例,8篇从教材中“消失”的课文是:沈复的《童趣》、流沙河的《理想》、《短文两篇》(张晓风的《行道树》、周素珊的《第一次真好》)、周国平的《人生寓言》(《白兔和月亮》和《落难的王子》)、玛丽·居里的《我的信念》、梁衡的《夏感》、蒲松龄的《山市》、鲁迅的《风筝》。新增的8篇课文为: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魏巍的《我的老师》、丘吉尔的《我的早年生活》、马及时的《王几何》、贾平凹的《风雨》、选自《礼记》的《虽有佳肴》、纪昀的《河中石兽》、吴承恩的《小圣施威降大圣》。课文选择更有故事性趣味性谈到教材“变脸”,西安市教科所副所长贾玲说,目前国家实行一个科目教材“一纲多本”,同一科目的教材版本较多,本次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调整,是根据2011年课标要求进行的,主要体现义务教育段对语文科目教学的新要求,初一教材调整可能是最大的,课文选择上更有故事性、趣味性,易于同年龄段学生理解学习。一些传统的篇目临时被“移出”初一课本,可能会在高年级的课本中出现。人教版教材在西安中学中使用最为普遍。陕西师范大学附中语文教师朱琳说,新教材更注重学生对文章理解能力的培养,比如说,亲情主题中,去除了鲁迅的《风筝》,放入了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学生由于缺少生活阅历,又不了解时代背景,很难充分理解《风筝》的含义,如果安排到高年级课本中,可能效果更好,而新换的《秋天的怀念》与学生距离更近,更容易理解。而魏巍的《我的老师》以前曾在中学课本中出现,后来调整中消失,这次又因适合“学习生活”的单元要求,再次回归。新课本注重学生自主阅读与思考,强调教师的引领作用,增加了语音、文字、词汇、文体、文学方面的知识。新增当代作家文章让学生涉猎范围更广朱老师说,新教材单元设计进行了微调,增加了单独的写作板块,形成了阅读加写作加综合性学习的新模式。课文选择上,增加了贾平凹的《风雨》等当代作家的文章,让学生涉猎范围更加扩大。不同版本教材吸纳当代作家文章已经不是新鲜事,比如早年贾平凹的《丑石》,余秋雨及莫言的作品都进入过不同版本的语文教材,本次贾平凹的《风雨》在第三单元自然美景中出现,就是因为它是一篇契合单元主题要求,语言优美的写景散文。

贾平凹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1、秦腔《秦腔》是贾平凹的第12部长篇小说。《秦腔》初版于2005年4月,荣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内容涉及其家乡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的故事。作品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采用“密实的流年式的书写方式”,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和对社会转型期农村现状的思考。书中大部分人和事都有原型。贾平凹称“我要以它为故乡竖一块碑”。2、废都《废都》是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1993年首次发表。小说写的是80年代我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小说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个,属“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小说较多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是该小说值得注意的一个艺术特点。该书由于大量的性描写在国内遭禁16年,却在外国赢得声誉,1997年贾平凹凭《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被禁16年之后,《废都》2009年再度出版,并与《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三部》。3、古炉《古炉》:一个人,一个村庄,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段不可回避的历史。贾平凹首次直逼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国最大历史运动。《古炉》虽然写的是少年时代的记忆,但贾平凹的这部作品不是回忆录,也不是自传,而是小说。他采取的是写实的方法,极力让古炉那个自古以来就烧陶瓷的村子有声有色、有气味、有温度。4、浮躁《浮躁》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虚。《浮躁》是作者“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贾平凹在文坛的实力派地位。小说里的主人公金狗,历经了务农、参军、复员回乡、州报记者、辞职跑河上运输几个人生的大起落,小一号商州的芸芸具象便随着他的生活际遇而渐次展开。那是上个世纪最后10多年间一幅真实的社会画卷。5、商州《商州》承载了贾平凹太多的情感。以他的直觉来看,“‘文明"的省城应该注入商州地面上的一种力,或许可以称做是‘野蛮"的一种东西”。但同时也惋惜着,“商州虽好,也不是久留之地了”。他对城市和乡村相交织的复杂感情,深入到了《商州》感人肺腑的爱情中。

贾平凹是哪个朝代人,作品有哪些

您好,贾平凹是现代作家,著作有《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希望您能采纳

贾平凹的资料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当代作家,全国人大代表。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扩展资料首先,贾平凹长篇小说在叙述态度和审美理想上主要体现为对自然的追求。这一特点,表现在作品中就是对小说叙述者或叙事人的隐藏,故事情节的淡化以至生活对故事的置换,和具体叙述时力图做到自然呈现、不用人力等。贾平凹长篇小说叙事的这一特点,缘于贾平凹深受中国道家哲学和美学思想,古代说话艺术和明清时期的世情小说,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新写实”小说创作潮流等的影响。贾平凹在小说叙述上对自然的追求,自有它的文学价值和意义,但同时也带来一定的缺点和问题。其次,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可称作意象小说或意象主义小说,但对意象的营造也只是其叙事特色的一个重要侧面。贾平凹在其长篇小说中创造了大量的自然意象,人、事意象和社会、文化和民俗意象。其意象创造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一部作品中的意象往往有主次之分,主要意象多含隐喻、象征之义;二是从前到后来看,贾平凹长篇小说的意象营造从局部走向了整体;三是意象营造往往走向了象征,成为象征性意象。贾平凹在其长篇小说中进行意象营造,有他的创新之处和一定的原因,也给艺术上带来了一些问题。再次,贾平凹的长篇小说描写了各种各样的神秘现象,具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这一特点的形成,与贾平凹自身的生长环境和生活经历有关,也与贾平凹对中外文学优秀传统如我国志怪小说、拉美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等的学习和借鉴有关。当然,这也是贾平凹小说创作比较自觉的艺术追求的结果。贾平凹长篇小说中的神秘色彩或神秘主义倾向,确实给作品带来了比较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但相应地也带来了一定的缺陷和问题。最后,贾平凹的长篇小说大部分都属于“进入型”小说,由此而体现了它在情节结构上的显著特色。从空间上说,“进入型”小说情节结构上的进入—离去,总是联系着两块在传统上是对立的空间地域:城和乡。贾平凹在作品中对城乡二元世界和两种文化进行了强烈的比照,并给予了持久的深刻的思考。从时间上说,“进入型”小说中所谓的进入者的一进一离,不仅联系了城乡两个空间区域,而且沟通了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间状态。作品中实际所描写的时间的封闭性、短暂性与所暗示的时间的开放性、永恒性直接构成了一种寓言,一种关于人生的寓言,这寓言也许是说人生在于过程,漂泊是一种宿命。由此从以上时空两个维度出发,可以把贾平凹长篇小说结构的整体特点概括为:人在城乡之间漂泊。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贾平凹

贾平凹的解释

贾平凹的解释贾平凹(1953- ) : 作家。陕西丹凤人。西北大学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长安》杂志编辑、西安市文联副主席。著有短篇小说《 满月 儿》,长篇小说《商州》,中篇小说《天狗》,短篇小说集《早晨的歌》及散文集《爱的踪迹》、《商州散记》等。 词语分解 贾的解释 贾 (贾) ǎ 姓。 部首 :贝。

大家知道贾平凹是谁吗?

当代作家…

贾平凹的作品都有哪些呢?

贾平凹的作品有:《观我》、《梅花》、《古炉》、《姊妹本纪》、《听来的故事》、《远山野情》、《小月前本》、《晚唱》、《秦腔》、《老生》、《浮躁》、《怀念狼》、《早晨的歌》、《逛山》、《制造声音》等等。贾平凹的本名叫做贾平娃,他是我国当代的杰出作家,他的文学成就最主要就是体现在小说创作上面,但是在散文方面也有着一定的成就。贾平凹的散文作品十分讲求情操所致,自然为文。浓浓的诗情画意也是他散文作品当中的一大特点。贾平凹的小说作品非常注重对于自然意象的营造,神秘神秘现象的描绘也使得他的小说作品当中往往会含有一种神秘主义色彩倾向,这也就为他的作品添加上了一些独特的艺术魅力。在小说叙述上对自然的追求,让贾平凹的小说作品当中具体叙述时做到了自然呈现。扩展资料:贾平凹是陕西人,当代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贾平凹的代表作有哪些 贾平凹的代表作介绍

1、贾平凹的代表作有:《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老生》等。 2、《商州》:《商州》向读者讲述了80年代初期的乡村生活,民风淳朴,人们自得其乐,是作者剖析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生活变革的一面镜子。小说的主人公刘成和珍子是两个平凡的年轻人,他们单纯善良,因互相吸引而相爱。但因为珍子的美丽及她复杂的家庭背景,她总是生活在一些不怀好意的后生的骚扰中。秃子长相丑陋,但他心中却深深爱着珍子。他一直反对刘成对珍子的爱情,甚至以拐带妇女的罪名报警去抓刘成。但当他带着警察“抓捕”刘成那一刻,却是以二人生命的消逝来见证了他们生生死死的爱情。最后,悔悟的乡亲秃子采用冥婚的方式成全了他们的爱情。 3、《浮躁》:《浮躁》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虚。《浮躁》是作者“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贾平凹在文坛的实力派地位。正如后来的《废都》及《秦腔》一样,该书已经出版即引起轰动,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4、《废都》:《废都》是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1993年首次发表。小说写的是80年代我国西北一个大城市里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故事。小说主人公叫庄之蝶,是西京城四大文化名人之一,也是四大名人中最有能耐的一个,属“西京文坛上数一数二的顶尖人物”。小说中有大量的“性”描写,故而引起较多的争议。小说还较多地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是该小说值得注意的一个艺术特点。该书由于大量的性描写在国内遭禁16年,却在外国赢得声誉,1997年贾平凹凭《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被禁16年之后,《废都》2009年再度出版,并与《浮躁》、《秦腔》组成《贾平凹三部》。 5、《白夜》:《白夜》是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以一个叫夜郎的小人物的生活来展开。书中描写了90年代城市变化中的小市民的生存境遇,有为了权力争夺的官场小人物,有为了生存而相互斗争的兄妹情,有为了城市生活在城市中挣扎的外来者。描绘的市井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顽疾,无一例外地在欲望与理性所钩织的迷网中挣扎,呈现出一种病态。亲情的缺失、手足的相残,官场的钩心斗角,爱情的幻灭……他们是一群生活在浮躁的城市中并为它逐渐同化的人们。 6、《老生》:《老生》是作家贾平凹创作的长篇小说,《老生》以古籍《山海经》引入,以一位唱阴歌的老艺人的视角,记录了陕西南部一个小村庄百年间发生的故事。《老生》以百年孤独的中国为背景,也终究难掩贾平凹文观世宇的精神气概,故事发生在陕西南部的山村里,从二十世纪初一直写到今天,是现代中国的成长缩影。

贾平凹原名是什么?

原名是贾平娃。

贾平凹的名字怎么读?

“贾平凹”的读音是jiǎ píng wā。[ āo ]:低于周围(跟“凸”相对):~地。~凸不平。地板~下去一块。[ wā ]:同“洼”(用于地名):茹~(在河南)。万家~(在云南)。碾子~(在陕西)。贾平凹创作出版的作品有很多,其中以《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六部作品为代表作,贾平凹先生依然在继续创作,未来还有更好更多的作品出版。扩展资料:贾平凹曾在自己的自传中说过,他名字最后一个字发wa,贾平凹的原名叫作贾平娃,这样读主要跟陕西方言有关。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平凹

贾平凹简介

老大 你去百度一搜不久一大堆?

贾平凹的作品有哪些?

贾平凹作品如下:1、长篇小说有:《废都》、《白夜》、《土门》、《妊娠》、《怀念狼》、《病相报告》、《高老庄》、《浮躁》、《商州》、《秦腔》等。2、中短篇小说集有:《野火集》、《小月前本》、《姊妹本纪》、《早晨的歌》、《腊月·正月》、《兵娃》、《山地笔记》、《天狗》、《故里》等。3、散文集有:《心迹》、《天气》、《贾平凹灵性散文》、《万物有灵》、《自在独行》等。贾平凹的写作特点及风格:贾平凹的小说在思想内容上大多都是描写现实的,如《浮躁》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土门》讲述了一个村庄城市化的过程,对城市当中腐朽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的保守心态进行了双重批判。语言有自然、平易、质朴、清新、含蓄、简炼、幽默、玄幽、怪拙和空灵的特点。其中,“玄”是奥秘,“幽”是深藏,“怪”是奇异,“拙”是熟涩、朴讷而大巧若拙,“空”是多意而有想象的空间,“灵”是流动、意境和神来之笔。

贾平凹的个人简介

  贾平凹,当代作家,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下面是我为你整理的贾平凹的个人简介,希望对你有用!   贾平凹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   贾平凹人物经历   1952年出生,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人,现居住陕西省西安市。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   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从事过几年文学编辑工作,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   新时期伊始,文学界普遍还在“救救孩子”的呼喊中抚摸伤痛、控诉罪恶时,贾平凹却以一个山地青年天真的眼睛发现了爱和美。他的《满月儿》、《果林里》宛如林中月下吹奏着一支清新动人的柳笛,因而引起评论界的注意。   1982年后就职西安市文联,专职作家,从事专业创作。任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人大代表。   继《山地笔记》之后,贾平凹的一些探索性作品如《鬼城》、《二月杏》等在1982-1983年引起争鸣,1984年关注改革的商州系列又引起评论界的积极反响。   1985年是贾平凹创作颇丰的一年。同时,思想解放与改革开放的良好环境也使文艺研究的观念热、方法热渐成高潮。西方文艺思潮的大量输入与引鉴,各种自然学科、人文学科的交叉与整合,都促进了研究理论方法的更新、主体思维空间的开阔。   1990年代,贾平凹的小说创作开始从对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层面的关注转入生命本体层面的思考与探求。   1992年创刊《美文》。   1993年《废都》创作完成之后,倔强的贾平凹并未消沉下去。《白夜》、《土门》、《高老庄》、《怀念狼》是他基于现实生活而创作的小说作品。   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   2005年,获得鲁迅文学奖。   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   2012年,获得朱自清散文奖 。   2013年中德作家论坛开启首日,贾平凹分享了他的故事。贾平凹说,磁铁只对螺丝帽、铁钉起作用,不对石头、木块起作用,文学也同样。“我从来没有考虑过读者,越考虑,书越卖不动。”   2015年,获得首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   2016年12月,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3月22日,澳门大学向中国作协副主席贾平凹颁授了荣誉博士学位,表彰其在推动当代汉语文学发展方面所做出的卓越贡献。   贾平凹创作特色   贾平凹的散文内容宽泛,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的情绪变化、偶然感悟的哲理等等皆可入文。贾平凹于传统的散文写作中,取了个大突破——凡对社会、人生的独特体察、个人内心情绪(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某些哲理等,都呈现文中。在他文中,不难发现贾平凹的赤子之心,于现今复杂的社会里的确难寻。而且,贾平凹对美感的追求,于字里行间清晰易见。   他常用轻淡的笔墨,再现实生活中人们习以为常的又经常忽视的景象,但却能引人入胜。在他的《丑石》、《静虚村记》、《夜游龙潭记》等篇中,可以清楚地发现这一艺术特质。他的散文,浓的如酒般醇厚绵长,淡的如溪水清纯透明。在一种古朴而又平淡的氛围中,贾平凹道出他对生命、历史、宇宙的深深思索,使他散文具有一种深邃的哲思。

贾平凹小说的特点

1、历史感强,能够以细微的历史现象体现大的社会。2、具有浓厚的西北地方风情,能够体现西北地区(关中地区)语言,风俗,人群性格等特点。3、具有很强的批判性,对国民性的批判、讽刺十分深刻,有很强的现实性。4、在布局上又明显受中国传统章回体小说影响的痕迹,擅长以点带面,不断扩大故事的脉络。5、贾平凹的风格:语言有自然、平易、质朴、清新、含蓄、简炼、幽默、玄幽、怪拙和空灵的特点。其中,“玄”是奥秘,“幽”是深藏,“怪”是奇异,“拙”是熟涩、朴讷而大巧若拙,“空”是多意而有想象的空间,“灵”是流动、意境和神来之笔。

贾平凹代表作有哪些?

贾平凹,原名贾平娃.陕西丹凤人.代表作:《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秦腔》等

贾平凹作品有哪些?

《商州》《逛山》《兵娃》《姐妹本纪》《早晨的歌》《油月亮》《白夜》《土门》《山地笔记》《腊月·正月》《小月前本》《天狗》《高老庄》《州河》《黑氏》《怀念狼》《新时期文学名著丛书.贾平凹卷》《故里》《匪事》《酒》《病相报告》《秦腔》《高兴》《情劫》《丑石》《祭父》《好读书》《静虚记》《贾平凹自选集》《古炉》《带灯》《泉》《太阳路》《商州散记》《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地平线》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发表作品《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获得施耐庵文学奖。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贾平凹的作品有哪些?

贾平凹的作品分为:1、长篇小说;2、中短篇小说集;3、散文集。 1、长篇小说有:《废都》、《白夜》、《土门》、《《妊娠》、《怀念狼》、《病相报告》、《高老庄》、《浮躁》、《商州》、《秦腔》等。 2、中短篇小说集有:《野火集》、《小月前本》、《姊妹本纪》、《早晨的歌》、《腊月&正月》、《兵娃》、《山地笔记》、《天狗》、《故里》等。 3、散文集有:《心迹》、《天气》、《邻家少妇》、《贾平凹灵性散文》、《万物有灵》、《自在独行》等。 1974年首次发表作品出版后,获多次奖项,并被翻译出版为英语、法语等30余种语种。

贾平凹怎么读?

贾平凹,这几个字的读音是:“jiǎ píng wā”,贾平凹之所以读“贾平wa”,原因也有两个,一个是因为贾平凹自己这么读,他曾写过文章说过自己的名字来源,小时候母亲叫他“平娃”,他长大后写成“平凹”,读音还是按照“平娃”读。贾平凹这么读当然也是有依据的,因为“凹”字在地名上确实可以读“wa”,比如山西省长治市平顺县太行山上有一个景区就叫“张家凹”,云南省宜良县则有一个村子叫“万家凹”,旁边有个景区叫“万家凹生态公园”,在这些地方,“凹”都读“wa”音。“贾平凹”怎么读2009年曾有人在网站上向教育部询问“凹”字的正确读音,教育部网站编辑在回复中回答道:“凹”字读“ao”,如“凹陷”,在某些地名中读“wa”。因此,贾平凹读“贾平wa”不仅尊重了作家本人的意愿,读音也是有章可循的,并不属于贾平凹本人凭空造读音。在文学历史上,和贾平凹名字读音有相似争论的还有史学大家、古典文学大家陈寅恪,相信绝大多数人看到他的名字都会读“陈寅ke”,但陈寅恪本人、亲属、助手以及很多朋友如季羡林等人都读“陈寅que”,于是陈寅恪的名字到底该怎么读也成了一个历史及文学话题。

贾平凹是谁?

贾平凹被称作“鬼才”,他的作品语言表达细致悠长,幽默搞笑、俏皮,想像力出现异常丰富多彩,人物形象丰腴,有血有肉,可以把乡村鸡零狗碎的琐碎叙述得十分具备现实感,令人亲临其境。而且,对当代意识出现异常比较敏感,即使写以往的一切人跟事,也可以把当代人的情绪和观念围绕进来,提升了时期局限性。贾平凹,1952年生在陕西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现代作家,1978年凭着《满月儿》得到第一届全国各地出色小小说奖,1982年发布著作《鬼城》《二月杏》。2008年凭着《秦腔》得到第7届矛盾文学奖,凭着《古炉》得到施耐庵文学奖,贾平凹是在我国当代文坛寥寥无几的文学类天才,被称作天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极具反叛性,创新精神和普遍危害的文学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到世界文学史册的不可多得的知名作家之一。西北大学专家教授费秉勋:“我第一次看到贾平凹印像是,看不出来他的年纪,看见他长的有点儿怪异,和一般人有点儿不一样。也有人说:"贾平凹为人处事胆子小,拿行笔胆子大,啥都敢写,啥都敢说"贾平凹自己说:“我还是更融入搞文艺创作,对于这一著作他人爱不爱,谁喜爱就来买,不太喜欢就不必买”。贾平凹的创作,既传统式又当代,既写实性又宽广,语言表达秀外惠中、憨厚老实,心里却波澜万丈。他的《秦腔》,以精准的叙述,细密的关键点,取得成功地仿照了一种日常日常生活的本色情况,并对转变中的乡土中国所遭遇的分歧、茫然,进行了充斥着赤子情结的技术性和讲解。他书中的喧闹,藏着悲伤,繁华的身后,是一片孤寂,也许,牢固的事物都化为乌有以后,大家所面临的也只能是很大的沉默无言。《秦腔》这声喂叹,是当代文学作品创作的一记重音,也是这一时代的鲜活真实写照。

贾平凹的名字怎么读,是什么意思?

“贾平凹”的读音是jiǎ píng wā。[ āo ]:低于周围(跟“凸”相对):~地。~凸不平。地板~下去一块。[ wā ]:同“洼”(用于地名):茹~(在河南)。万家~(在云南)。碾子~(在陕西)。贾平凹创作出版的作品有很多,其中以《商州》、《浮躁》、《废都》、《白夜》、《秦腔》、《古炉》六部作品为代表作,贾平凹先生依然在继续创作,未来还有更好更多的作品出版。扩展资料:贾平凹曾在自己的自传中说过,他名字最后一个字发wa,贾平凹的原名叫作贾平娃,这样读主要跟陕西方言有关。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78年凭借《满月儿》,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2年发表作品《鬼城》《二月杏》。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创作《废都》。2003年,先后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凭借《古炉》 ,获得施耐庵文学奖。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贾平凹

贾平凹介绍

1、贾平凹拼音:[jiǎpíngwā]。2、贾平凹,1952年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著名文学家。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现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西安市文联主席、《延河》《美文》杂志主编。

贾平凹的诗集有哪些?

贾平凹女儿的诗:一、《郎朗》晴晴喊妹妹在我床上拉屎呢等我们跑去郎朗已经镇定自若地手捏一块屎从床上下来了那样子像一个归来的王二、《倒叙时光》石楠,是有脾气的树它不像法国梧桐或是白皮松把自己长成一根惊堂木也不像金桂会开出一把把折扇它是压住天空的镇尺每日只盼流云它的花处处是闲笔却处处有鸟儿停顿闲来无事可做捡拾风穿过它留下的只言片语三、《秘境》午时的阳光是药师佛檀香在打坐头上的雪在一点点融化一切都在光影中绽放我们,撕开北方与南方的封条:一切正是时候,总有布满箴言的影子觊觎我们的容身之处身边的白水晶压着记忆的线条我们全身发烫,看着纸上的瞳孔一步步靠近四面八方新鲜的风吹着转世的《诗经》四、《田野》掌纹里下起了雨冲刷掉所有交叉的虚线背后的油菜花还在这个季节使用着各种标点符号麦田捉住了一只乌鸦连同那棵一无所依的梧桐在四月里苦行雨还在从远山上飘来我坐在石堰上看了又看我的掌纹五、《没有一场可哭的雨》我把你这些话当作簪子,绾一个好看的飞天髻,当着漫天的晚霞藏在风里藏在:月光写给大地的信里而信埋在你的怀里他的泪水比乐器还要亢奋当一个女孩爱上一匹马的时候她从此爱上了这个世界此时,一片树叶的倒影正安静地落在另一片树叶上它们睡得那么酣甜就连风也不能把它们分开这多么像草原上,马儿们相互把头靠在对方身上才可以酣睡

贾平凹散文集有哪些

贾平凹散文集有哪些如下:《兵娃》、《姐妹本纪》、《山地笔》、《野火集》、《商州散记》、《小月前本》、《腊月.正月》、《天狗》、《晚唱》、《贾平凹获奖中篇小说集》、《贾平凹自选集》。他的《腊月.正月》获中国作协第3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满月》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他于1988年获美国飞马文学奖。1997年获法国女评外国文学奖。贾平凹小说描写新时期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富于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明自然。扩展资料:2018首届北京大学王默人-周安仪世界华文文学奖《极花》,2012第二届朱自清散文奖,2011施耐庵文学奖《古炉》,2008第七届茅盾文学奖《秦腔》,2006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2005第三届鲁迅文学奖《贾平凹长篇散文精选》,1997法国费米娜外国文学奖《废都》。1989全国优秀散文奖《爱的踪迹》,1987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浮躁》,1984中国作协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腊月·正月》,1978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满月儿》。

贾平凹是谁?

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1973年,发表作品《一双袜子》。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从事文学编辑工作。1988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1995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夜》。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土门》。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 。2016年12月,任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 。2017年3月22日,被澳门大学颁授荣誉博士学位。创作特点:贾平凹的小说在思想内容上大多都是描写现实的,如《浮躁》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土门》讲述了一个村庄城市化的过程,对城市当中腐朽的生存方式和乡村的保守心态进行了双重批判。贾平凹是一个比较传统的作家,受儒道释的影响较多,他自己将之融入对人生、对社会的独特体悟中。贾平凹将儒家文化伦理观念的核心“仁义”融入自己的作品中,还将家庭伦理道德与人物的日常行为、思想自然贴合。贾平凹的小说还常用道家的眼光来阐述哲理,给读者描绘了一个个新奇别致的艺术世界。如《古堡》中的麝,《远山野情》中太岁的象征,《山坳》中的狐狸,《浮躁》中金狗出生时的预兆、金狗胸前墨针的“看山狗”图像、金狗与小水的名讳等,都暗含《周易》文化的密码,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和哲理意蕴。贾平凹对土地有着很深的情结,他在小说中反复张扬的主题之一就是土地是农民的生命,是农民的生存支柱。如大部分他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如才才、山山、仁厚村人都是以土地为生的忠厚农民,他们在土地上精心耕耘,精心收获。金狗离开了乡土,最后又回到了乡土,土地情结是他斩不断的根。作为商州文化传承者与人文精神开拓者,贾平凹在很大程度上因袭着对土地的深沉感情。

贾平凹的著名作品

废都,暂坐,秦腔等等

贾平凹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贾平凹出版作品有《贾平凹文集》24卷,代表作有《废都》《秦腔》《古炉》《高兴》《带灯》《老生》《极花》《山本》等长篇小说16部。贾平凹人物简介贾平凹,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1973年,发表作品《一双袜子》。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毕业后任陕西人民出版社文艺编辑、《长安》文学月刊编辑,从事文学编辑工作。贾平凹的作品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浮躁》。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商州》。1988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1995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夜》。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土门》。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1998年,出版长篇小说《高老庄》。2000年,出版长篇小说《怀念狼》。2002年,出版长篇小说《病相报告》。2003年,担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文学院院长。2005年,出版长篇小说《秦腔》。2007年,出版长篇小说《高兴》;同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2011年,出版长篇小说《古炉》。2014年,出版长篇小说《老生》。2018年4月,出版长篇小说《山本》;同年,当选西咸新区作家协会名誉主席。2019年9月23日,长篇小说《秦腔》入选“新中国70年70部长篇小说典藏”。2020年9月,出版长篇小说《暂坐》和《酱豆》。1、《商州》《商州》向读者讲述了80年代初期的乡村生活,民风淳朴,人们自得其乐,是作者剖析中国社会的历史发展和生活变革的一面镜子。小说的主人公刘成和珍子是两个平凡的年轻人,他们单纯善良,因互相吸引而相爱。但因为珍子的美丽及她复杂的家庭背景,她总是生活在一些不怀好意的后生的骚扰中。秃子长相丑陋,但他心中却深深爱着珍子。他一直反对刘成对珍子的爱情,甚至以拐带妇女的罪名报警去抓刘成。但当他带着警察“抓捕”刘成那一刻,却是以二人生命的消逝来见证了他们生生死死的爱情。最后,悔悟的乡亲秃子采用冥婚的方式成全了他们的爱情。2、《浮躁》《浮躁》以农村青年金狗与小水之间的感情经历为主线,描写了改革开放初始阶段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整个社会的浮躁状态和浮躁表面之下的空虚。《浮躁》是作者“商州系列”的第一部,奠定了贾平凹在文坛的实力派地位。正如后来的《废都》及《秦腔》一样,该书已经出版即引起轰动,并获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

贾平凹读音

贾平凹读音jiǎ píng wā。本名贾平娃,1952年2月21日出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中国当代作家,中国作协副主席, 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主任。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82年起,从事专业创作。1986年,出版长篇小说《浮躁》。1987年,出版长篇小说《商州》。1988年,凭借《浮躁》获得第八届美孚飞马文学奖铜奖。1992年,创刊《美文》。1993年,出版长篇小说《废都》。1995年,出版长篇小说《白夜》。1996年,出版长篇小说《土门》。1997年,凭借《废都》获得法国费米娜文学奖。人物评价:贾平凹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贾平凹的写作,既传统又现代,既写实又高远,语言朴拙、憨厚,内心却波澜万丈。贾平凹的小说描写新时期的西北农村。特别是改革开放后的变革,视野开阔,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涵,富有地域风土特色,格调清新、隽永、自然。

贾平凹散文集佳句赏析

1.《贾平凹散文集》好词好句 我们是蚂蚁的上帝,我们又是上帝的蚂蚁。 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上帝知道。 没能力还钱的人是没人借钱的。 富不一定贵,贵不一定富,如果能把知识转化为钱,就宝贵双全了。 这个世上原本就是爱情故事非常多,而爱情很少。 瓜熟了蒂不落也得落,水到了没渠也流成了渠。 你没当过领导,但你得学会被领导。 女人的眼光是雪亮的,她知道一个没有钱的男人是不值钱的。 真正的爱如空气一样,你每天都在呼吸,你却感觉不到你在呼吸。 不敢表白,是因为喜欢得还不够。 才子已半老 佳人犹徐娘 2.贾平凹作品赏析优美语句 1、原来和文字沾上边的孩子从来都是不快乐的,他们的快乐象贪玩的小孩,游荡到天光,游荡到天光却还不肯回来。 2、守口如瓶吧!对任何不能预见的结果。 3、我就像现在一样看着你微笑,沉默,得意,失落,于是我跟着你开心也跟着你难过,只是我一直站在现在而你却永远停留过去。 4、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 5、富不一定贵,贵不一定富,如果能把知识转化为钱,就宝贵双全了。 6、有箍盆子箍桶的,没有箍人的。经典语句 7、歌声形成的空间,任凭年华来去自由,所以依然保护着的人的容颜不曾改和一场庞大而没有落幕的恨。 8、在这个忧伤而明媚的三月,我从我单薄的青春里打马而过,穿过紫堇,穿过木棉,穿过时隐时现的悲喜和无常。 9、上帝到底存在不存在,上帝知道。 10、你给我一滴眼泪,我就看到了你心中全部的海洋 3.贾平凹的《溪流》的佳句赏析 这是作者为自己的小说集写的序文,一篇优美的抒怀散文。其最显著的特色是物我两融,处处写山溪,处处写“我”,把“我”和山溪勾联在一起相提并论。山溪的成长,也是“我”的成长,“我”文字的成长。山溪与“我”在生命的姿态上统一--不断向前。 作者写出了溪流具有的形象特征:不怕艰辛,执著追求,勇于探索,真诚奉献。作者如此详细地描写溪流,是给读者展示溪流的品质,展示溪流强大的生命力,让人们感受溪流不断奋进,勇于探索的精神。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溪流的描绘,揭示了生命由生成到壮大再到奉献的一般规律,歌颂了溪流不怕艰辛、执著追求、勇于探索、真诚奉献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蓬勃向上、不断进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文中对于山溪的直接描写以时间为序,从小溪的过去写起,写小溪的现在,也想象了它的未来。多处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而又富含底蕴,形象而又蕴涵情思。 4.贾平凹风雨句子赏析 【赏析】 《风雨》是贾平凹初期的作品,却显示了作家敏锐,精细入微,且充满想象的艺术感受能力和丰富、独到的艺术表现能力。《风雨》在描摹意象上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贴切的比喻。写“树林子像一块发面团”, “鼓”了“陷”,“陷”了“鼓”,实写风的时强时弱;而这样写,风又给了读者想象的“游刃有余”,即风与树林嬉戏的情趣与美感。 汉乐府《古歌》云:“秋风萧萧愁杀人。出亦愁,入亦愁。座中何人,谁不怀忧?”贾平凹先生于1982年秋写于宝鸡的这篇《风雨》,正是秋风秋雨瑟瑟而来的精彩写照。 全文,从“树林子”起笔,以一个简短的比喻开头,把冷风骤雨中的树林子比作一块面团。北方入秋时节的树林子满目黄绿,浓郁劲美,与和好了的面团哪有一点可比?但是,在贾先生笔下,在特定的环境下,它们竟然那么贴切的融合在一起,“四面都在鼓,鼓了就陷,陷了再鼓;接着就向一边倒,漫地而行的;呼地又腾上来了,飘忽不能固定;猛地又扑向另一边去,再也扯不断,忽大忽小,忽聚忽散;已经完全没有方向了。”文中这一块面团,仿佛就是陕西厨师手中的面团,有劲道,有身骨,能屈能伸,能扁能方,跃上落下,随力而形变,随变而越有生命,就像这秋风中的树林子,自然的风力摇役着它,令其左拉右扯,狂乱而不自持,但是没有了方向的树林子就此拔去了根基,失去了生命吗?没有,自然的威力下再渺小的生命也要奋力一搏,风到我倒,风止我直,顺应,适应,以柔制刚,生生不息。文中,这一开头大段的细致描写,用了一长串的动词,可以说写的惊心动魄,直奔主题,仿佛直接把我们送到了一场疾风面前,一起天旋地转。很有力,很有视觉感,冲击感。 第二段,化整为零,从描写树林全貌,落笔到具体的垂柳、杨叶、芦苇,垂柳表形,杨叶着色,芦苇摹声,充分调动读者的感觉去细细的体会风雨来袭的场面。然后,笔锋一转,写到断了牵绳的羊,这只受到惊吓的可怜生物,先是“跑”,接着“撑”,“撞”,“跌”,直至“失去”了颜色。此时“冲”出门寻羊的红杉女孩,像是一个鲜活的惊叹号突的“冲”到了读者面前,比之前句“白的颜色”,冲击力甚强,看来有“失”也有“得”啊,该段后半句“两步远”与“长时间”两组词汇的对比,也令人寻味,让人如同身临其境,浮想翩翩。 之后的几个段落,又分别描写了葡萄蔓、苍蝇、鸟、废纸、猫、瓦片、浮萍、鱼儿,最后一段视线由室外回到家庭,写到了老头和孩子们,与风雨中无法自主的植物,惊恐万状的鸟畜不同,孩子们天性活泼,看一切都是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他们全都趴着门缝,惊喜的放出一只只纸船。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总算有了温暖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上书闭目回味了。这是笔者的高明之处,文章写实,但不会写得沉郁,文字刚劲,却不失细腻,比喻新颖,又充满生活的味道,让每个读者都能领略文章的精妙与传神。 更精彩的是,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风雨。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像电影里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来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所以,文章描写“风雨”,尽管文中无“风雨”二字,但作者无处不在描写着风雨,风雨的形、声、神、韵,无不惟妙惟肖。品味此文,仿佛令读者置身于狂风暴雨的环境中。高明的手法,生动的描写,令人拍案叫绝,给人以淋漓的美感享受。 5.贾平凹的《溪流》的佳句赏析 本文是作者为自己的小说集写的序文。这也是一篇优美的抒怀散文。其最显著的特色是物我两融,处处写山溪,处处写“我”,把“我”和山溪勾联在一起相提并论。山溪的成长,也是“我”的成长,“我”文字的成长。山溪与“我”在生命的姿态上统一--不断向前。 作者写出了溪流具有的形象特征:不怕艰辛,执著追求,勇于探索,真诚奉献。作者如此详细地描写溪流,是给读者展示溪流的品质,展示溪流强大的生命力,让人们感受溪流不断奋进,勇于探索的精神。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溪流的描绘,揭示了生命由生成到壮大再到奉献的一般规律,歌颂了溪流不怕艰辛、执著追求、勇于探索、真诚奉献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蓬勃向上、不断进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文中对于山溪的直接描写以时间为序,从小溪。本文是作者为自己的小说集写的序文。这也是一篇憨顶封雇莩概凤谁脯京优美的抒怀散文。其最显著的特色是物我两融,处处写山溪,处处写“我”,把“我”和山溪勾联在一起相提并论。山溪的成长,也是“我”的成长,“我”文字的成长。山溪与“我”在生命的姿态上统一--不断向前。 作者写出了溪流具有的形象特征:不怕艰辛,执著追求,勇于探索,真诚奉献。作者如此详细地描写溪流,是给读者展示溪流的品质,展示溪流强大的生命力,让人们感受溪流不断奋进,勇于探索的精神。 作者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对溪流的描绘,揭示了生命由生成到壮大再到奉献的一般规律,歌颂了溪流不怕艰辛、执著追求、勇于探索、真诚奉献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蓬勃向上、不断进取的积极的人生态度。 文中对于山溪的直接描写以时间为序,从小溪的过去写起,写小溪的现在,也想象了它的未来。多处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而又富含底蕴,形象而又蕴涵情思。 (ps:复制来的) 6.贾平凹散文秦腔赏析 贾平凹作品-秦腔赏析 1,《秦腔》有史诗般庞大的规模和厚重的质地,决心以这本书为故乡树起一块碑子,贾平凹用文字还原和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是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作的“挽歌”。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 《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书中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同时加入了作者对当今社会转型期农村各种新情况的思考和关注。当代乡村变革的脉象,传统民间文化的挽歌!谁主盛衰:天、地、人相互对质;忍观沉浮:命、动、势彼此角力!魔幻笔触出入三界,畸形情恋动魄惊心,四稿增删倾毕生心血,一朝成书慰半世乡情! 《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书中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同时加入了作者对当今社会转型期农村各种新情况的思考和关注。 《秦腔》并非写戏台上唱的秦腔,而是以凝重的笔触,讲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新时期农民的生存状态,解读中国农村20年历史。 《秦腔》是一部“反史诗的乡土史诗”,有史诗般庞大的规模和厚重的质地。贾平凹用文字还原和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是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作的“挽歌”。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 贾平凹说:“如果你慢慢去读,能理解我的迷茫和辛酸。” 又: 正如贾平凹自己所说的:“散文是易于表现情绪的”。他的散文中充溢着的真情体现为一种独特的主题精神,表现为一种生命的冲创力。读他的《秦腔》实际上是在鉴赏一块民族历史的活化石,当我们从《秦腔》里得知,这调门原是有着与生长白杨、苦楝、紫槐的秦川广漠的地理同构的旋律,内化着秦川公牛的力度,融合着秦川农民的生活节奏的时候,我们怎能不岁随着作者慨叹:“这秦腔原来是秦川的天籁、地籁、人籁的共鸣啊!”我们又怎能不进一步拓宽了对本民族历史的认识视野并感受它的清新气息呢?是呀,“秦人自古是大苦大乐之民众,他们的家乡交响乐除了大喊大叫的秦腔还能有别的吗? 贾平凹的散文里,有深切的同情,有由衷的的礼赞,有尖锐的批评,有无情的揭露,总而言之,他的散文有着急风暴雨般的和爆炸式的力量消耗,有着激烈的情绪的宣泄,有着失落已久的时代的声音。 2《秦腔》有史诗般庞大的规模和厚重的质地,决心以这本书为故乡树起一块碑子,贾平凹用文字还原和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是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作的“挽歌”。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 《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书中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同时加入了作者对当今社会转型期农村各种新情况的思考和关注。当代乡村变革的脉象,传统民间文化的挽歌!谁主盛衰:天、地、人相互对质;忍观沉浮:命、动、势彼此角力!魔幻笔触出入三界,畸形情恋动魄惊心,四稿增删倾毕生心血,一朝成书慰半世乡情! 《秦腔》以一个陕南村镇为焦点,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中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和传统格局的巨大而深刻的变化,被称为“一卷中国当代乡村的史诗”。书中写到了中国农村生活20年来变化中的种种问题,比如为什么有大量农民离开农村,农民如何一步步从土地上消失等等,同时加入了作者对当今社会转型期农村各种新情况的思考和关注。 《秦腔》并非写戏台上唱的秦腔,而是以凝重的笔触,讲述了农民与土地的关系、新时期农民的生存状态,解读中国农村20年历史。 《秦腔》是一部“反史诗的乡土史诗”,有史诗般庞大的规模和厚重的质地。贾平凹用文字还原和营造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是对将要成为绝唱的农村生活作的“挽歌”。是对传统乡土的一种“回归与告别的双重姿态”。 贾平凹说:“如果你慢慢去读,能理解我的迷茫和辛酸。” 网上找的,你看下合适不? 7.贾平凹散文奕人赏析 贾平凹散文的内容广阔,色彩艳丽,从写一看内容和风格,可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情感片来描述一个特定的情绪为主,如“大萧条之夜”就是代表; S型II是现场写生,写各种场景为主,如“荆徐村记”,“黄土高坡”;第三类是人物素描,粗线条勾勒的主角,如“摸鱼捉鳖人”“在米脂”等;第四类是作文,生活的综合理论和评论的世界形势,比如“男人病”,“牌可打”等;最后一个是风光片,描绘风俗,描述玩物,如“陕西小吃一知半解录”,“玩物明”等。 贾平凹传统的散文创作,有一个大的突破 - 在社会生活中了解独特的,个人内心的感受(爱与恨),或偶尔感悟到的一些理念,等等,都是介绍文字。分享诚实,不事张扬,不高调的个性等,也是他的方式来赢得读者之一。在他的文字,很难找到贾平凹的圣诞老人,在当今复杂的社会中真的很难找到。此外,贾平凹对美的追求,在线条清晰易之间看到的。他关心的不仅玩得尽兴,也想向大家介绍这种审美和实用的路径给读者。 贾平凹在他的最新小说“高老庄”后记,从正宗的师傅说:我失去了我的第一读者的一部分,他们让我伤心的离开而高兴。 “这是实话,是明摆着的事实;老贾说,”我必须改变我的读者,征服他们,吸引他们。 “这可能仍然是真实的,那么对我来说,我更愿意相信:贾平凹所花费的征服力已经不能吸引我,但我还是会被他的读者,但在某种程度上实际上看一次考虑。最有才华,最有特色的作家有多大一步步的执着 - 也许作为一个英雄末路,就像残酷的喜悦美人迟暮。

谁知道 小说家毕飞宇 贾平凹 沈从文的代表作品 及所表达的中心思想啊?

毕飞宇:《平原》这本小说自然也被看成毕飞宇的转型之作。和此前的中篇小说一样,《平原》关注的仍然是农村题材,描写的也仍然是上个世纪70年代,而从思想倾向上看,《平原》同样依然保持着对现实的强烈介入感,小说中“带菌者”的象征提法更是直接指向现实。从这个意义看,所谓转型,只是就小说的规模而言,《平原》在毕飞宇的创作中表现出来的延续性要大于标志性。贾平凹:《秦腔》小说通过一个叫清风街的地方近二十年来的演变和街上芸芸众生的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生动地表现了中国社会的历史转型给农村带来的震荡和变化。沈从文:《边城》是沈从文(现代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京派小说代表人物)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地区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生动的乡土风情吸引了众多海内外的读者,也奠定了《边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特殊地位。

贾平凹《月鉴》经典散文赏析

月鉴 近些月来,我的脾气越发坏了,回到家里,常常阴沉着脸,要不就对妻无名状地发火。妻先是忍耐,末了终觉委屈,便和我闹起来,骂我有了异心。这般吵闹一场,我就不免一番后悔,但却总又不能改掉今天夜里,我们又闹开了,结果妻照样歪在一旁抹泪,我只有大声喘着粗气,吸那卷烟,慢慢便觉得无地可容;拉开门,悄悄往村前的草坝子里去了。 “你就不是个人!”妻撵在门口,恨恨地还在骂我。 我没有还口,只是独独地走去,觉得妻骂的是对的:我怎么总要在她面前发脾气呢?她性情极温顺,我是太不知轻重的了。结婚三年来,我的蜜月期的温存哪儿去了?明明知道自己已无理,却还这样行为,弄到如此模样,活该我不是一个人了呢! 巷道是窄窄的,有几声狗咬,顺石板一块一块走,又弯弯曲曲挪过田间小埂,草坝子就在眼前了。草很高,全是野苇子,冬天的寒冷,使它们已经失去了生命,却并没有倒伏,坚硬得有灌木般的性质了。月亮正要出来,就在草坝的那边,一个偌大的半圆。那是半团均匀的嫩黄,嫩得似乎能掐出水来,洁净净的,没一点儿晕辉;草坝子上却浮起了一层黄亮,竟使人疑心:这月亮从黄草里生出来,才染得这般颜色了。 我定定地看着月亮,竭力想把那烦恼忘却,月亮却倏忽间是玫瑰色的粉红了。似乎要努力从草丛中跃起,却是那么的艰难,草丛在牵制着,已经拉成一个圆锥形状;终在我眨眼的工夫,一下子跳出一尺来高。草坝子上,现在是一层淡淡的使人伤感的橘红,而且那淡还在继续,最后淡得没了色彩,月亮全然一个透明的净片,莽草也像柔水一样的平和温柔了。 海上的日出,我是见过的,大河的落日,我也是见过的,但是,那场面全没有这草坝上的月升优美。我竟有了惊异:漠漠的天空有了这月亮,天空这般充实;草坝有了这月的光辉,草坝显得十分丰满;我后悔今日才深深懂得了这夜,这夜里的月亮。 我闭上眼睛,慢慢地闭上了,感受那月光爬过我的头发,爬过我的睫毛,月脚儿轻盈,使我气儿也不敢出的,身骨儿一时酥酥地痒……睁开眼来,我便全然迷迷离离了:在我的身上,有什么斑斑驳驳地动,在我的脚下,也有了袅袅娜娜的东西了。回过头来,身后原来是柳、草,阴影匝匝铺了一地,层次那样分明,浓淡那样清楚……不知什么时候,有了风,草面在大幅度地波动,满世界价潮起泠泠声。音韵长极了,也远极了,夜色愈加神秘,我差不多要化鹤而登仙去了呢。 脚步儿牵着我往草坝中走去了,像喝醉了酒,醺醺的。终于支持不住,软坐在那草丛里。月亮照着我,波动的草一会儿埋住我的头,一会儿又露出我的脸。那蒿草原来并不是水似的平和,茫茫的却是无数的弧形的线条呢。线条先是一条一条的,愈远愈深密,当那波动到来的时候,那是一道道细微的银坎儿,极快地从远处推来,眨眼间埋没了我的头顶。蓦地,一只夜鸟在响亮地叫着,从天边斜着翅膀飞来,一个黑影儿掠过我的脸面,它还在叫着,飞着,似乎在欣赏和追逐自己那草波上的倩影呢,接着就对着月亮又是一叫,飞得无踪无迹了。 这鸟儿一定在感谢月亮,使它看见了自己的影子吗? 我侧起头来,突然想到:在这坝里,有了月亮,世界上的万物便显出了存在,如果没有了这轮月亮,那会是多么可怕的黑暗啊! 月亮该是大地间的一面镜子了呢。 一个人影突然在我前边不远处出现,样子斜斜的,那么单薄,也正仰头看着月亮,而且有了一声长长的喟叹。这是谁呢?世上难道还有和我一样烦恼的人到这里来吗?那纤小身腰的线条,那高高隆起的发髻,我立即惊慌不已了:她不就是我妻子吗? 可怜的妻,她竟也到这里来了!天呀,如今看来,我真不配做人了,我害得她夜里不得安宁?!唉,一切苦闷应该归我,为什么要牵连她呢?她应该是幸福的,应该是快乐的,可她却也来了呢! 我向她走去。我们在水坝深处相遇了。 “你怎么也来了?”我说。 “我来清静。”她淡淡地说。 “……都是我不好,惹你生气了。” “你好!我生你什么气了?” “我向你求饶,以后再不这样了……” “这话你讲过多少次了?” “你还不饶恕我吗?” 妻却呜呜地哭了。 “你在外边,又说又笑,回到家来,就没个笑脸儿……” “我哪有那么多笑脸?” “你总是发脾气,拿着我出气……” 妻委屈得说不下去,捂了脸,从草丛里斜斜地走了。她走了,把我留给夜里,把我的影子留给了我。风已经住了,潜伏在蒿草根下去了消失在坝子外的沙滩上去了。月亮还在照着,照得霜潮起来,在草叶上,茎秆上,先是一点一点地闪亮,再就凝结成一层,冷冷的,泛着灰白的光。 无穷无尽的悲凉陡然袭上我的心头了。唉,我该怎样恨我的脾气呢,恨我的阴脸呢,我担心我会永远这样下去,总有一天,妻会离弃了我,我在不可自拔的境况下堕落下去,死亡下去了呢。 我检点起我自己了:是我对妻有了二心了吗?没有的,一丝一毫也不曾有的,我对妻是忠忠的,是爱爱的,世上没有第二个像我这样的专诚的了。 我不觉又该怨起妻了呢,她是不理解我的啊:我在外,老是有看不惯的事,但我不能去正义,只是憋着,还得笑笑的,回到家里,在亲人面前,我还再这么憋着气吗?还再这么笑吗? 我记起一位哲人的话了:夫妻是互相的镜子。是的,妻确实是我的镜子了,在这面镜子里,我虽然近乎于残忍,但我的人的本性才表现了出来;离开了妻,我才不是人了,是弯曲的人,是人的躯壳啊! 月亮还在草坝上照着,霜越潮越重了,那草的茎上,叶上,沉重得垂下去了,光亮地异样的晶莹,幽幽地,荡起一股凉森。我觉得衣衫有些单薄,踽踽地要往回走了。 走出了草丛,又站在了那株柳下,看斑斑驳驳的树影印在地上,不用晃动,每一条枝,每一片叶,都看得清晰。我想,画家画树,枝条交错,叶片翻动,那么生动,那么气韵,一定是照着这影子画就的了;亏得月的镜子,把一切纷纷乱乱都理得多么明白! 啊,妻就是我的镜子吗?妻就是我的月亮吗? 我大口地呼吸着,将草坝的气息蓄满了心胸,张开了双臂,似乎要拥抱这轮中天月了。我深深地祝福这天地之间有了这明白的月亮,我祝福在我的生活里有了这亲爱的妻子! 我很快地向家里走去了,我要立即见到我的妻,检讨我的粗鲁,但我要向她大声地说: “我是人呢,我发现我还是人呢,我要做人,我要永远做人,在妻前,在月下,在任何地方,都要作为一个人而活下去!” 【导读】 人月相融,以月鉴人 《礼记》中说:“大明生于东,月生于西。”大明即太阳,代表男性,意味着阳刚、强壮和力量;月亮代表女性,意味着温柔、温馨、婉约和缠绵。自古以来,文人雅客多为月亮的温婉高洁、纯净无瑕所倾倒,留下数多千古绝唱。本文作者也不例外,全文写了作者在现实中烦躁、苦闷、积郁的心情因为月亮的升起,月辉的倾洒而心境平和,并在皎洁的月光中以月鉴人,悟出平凡生活的真谛的事情。同时,虚实结合、象征手法的使用又让人与月、情与景,相扣相融,相得益彰。 月亮是贯穿全文事情发展及情感变化的重要意象。散文开端,作者实写了“看月”前自己生气烦躁却又无地自容的苦闷心情,“无名状的火气烧得夫妻双方扭头散场。而后踽踽独行的”,“我”遇到了正要出来的月亮,这个在寒冷冬天的窄窄巷道里,从草坝子上升起的月亮无意间就成了“我”心绪情感的对应物,和“我”紧密联系在一起了。这个被草丛牵制着的偌大的“半圆”仿佛就是“我”极度压抑的情感,在压抑沉闷中又渴望纯净与温柔。月亮极力挣脱却愈显滞重,艰难地升起倏地窜出,那伤感的橘红仿若是浴血重生后留下的淡淡血迹,最后成就了这一个平和温柔、透明净片似的月亮,也成就了一个开始在自然中懂得夜、懂得月的“我”。 月亮既静又净,在这样一个澄澈透明、温馨绰约的氛围中,失意烦躁烟消云散,“我闭上眼睛,慢慢地闭上,感受那月光爬过我的头发,爬过我的睫毛,月脚儿轻盈……”,这里作者的笔法由实入虚,通过月亮将自己的心灵完全沉浸在大自然的律动里,感受月光的抚动,仿若羽化登仙,进而领悟到自然的深刻意蕴,悟出“月亮该是大地间的一面镜子”的奥秘。 在这样的奥秘中,作者又由虚到实,引入妻子的到来,“可怜的妻她竟也来到了这里”,心理独白引出自己多次失态的缘由,悔恨疲惫的心绪溢于言表。妻的委屈、我的悲凉都化作“冷冷的、泛着灰白的光”的月亮,映着我的影子,寂寞而又空旷。 霜潮渐重,“我”的思绪再次由实入虚。在清辉月韵下显现出生动清晰印迹的枝条叶片,这不就是在妻子面前毫无顾忌、不加掩饰的我吗?作者在这里用月光来观照自己的躯体和灵魂,在月光的神韵和光彩下,反思平息,发出“离了妻,自己是弯曲的人,是人的躯壳”的心声,“夫妻是互相的镜子”,妻就是我的月亮,就是我的镜子,在这面镜子中检点自己,否定了在世人面前的那个伪饰的“我”,肯定了在妻子面前坦荡率直的“我”,发出“在任何一个地方都要作为一个人活下去”的呼喊。 全文的月,是纯净、高洁、光明的象征。在这样的月下,作者的情得到了舒缓,灵魂得到了净化,人月相融,以月鉴人。

贾平凹《走三边》经典散文赏析

走三边 往陕北远行,三千里路,云升云降,月圆月缺,旅途是辛苦的。过了金锁关,山便显得愈小,羊便见得更多,风头一日比似一日强硬,一日比似一日的思亲情绪全然涌上心头了。当黄昏里,一个人独独地走在沟壑梁上,东来西往的风扯锯般地吹,当月在中天,只身儿卧在小店床上听柴扉外蛐蛐儿忽鸣忽噤,便要翻那本边塞古诗,以为知音,是体会得最深最深的了。但我仍继续北上。三边,这是个多么逗人情思的神秘的地方啊。我知道,愈是好地方,愈是不容易去得,愈是去的人少了,愈值得去一趟呢。 穿过延安,车进入榆林地区,两天里,在沟底里钻,七拐八拐的,光看见那黄天冷漠,黄山发呆,车像是一只小爬虫儿,似乎永远也不可能钻出这黄的颜色了。第三天,偶尔看见山头上有了树,是绿的,或者是黄的,或者是红的,高高地衬在云天,像天地间突然涌出了一轮太阳,像战地上蓦地打起了一发信号弹,猜想水土异地,三边该是到了,但车又走了半天,还不肯停。杨树倒是多起来,陕南的杨树长在河边,这里的杨树却高高在上,这便称奇。九月天里,树叶全都泛黄,黄得又不纯,透了红的,属黄红,透了绿的,属黄绿,天生的颜色,天工的浓淡,这又是奇了。且那山的幅度明显大起来,沟却深极深极,三两步的宽窄,一直二十丈三十丈地下去,底里就是一指宽的水条子,亮亮的。路边偶尔就有人家了,独户一院,三户一簇,前墙单薄,山墙单薄,顶上微斜,不砖不瓦,用泥抹了,活脱脱一个个放大的火柴匣子呢。路边的土壁,用镢头一下下挖成,表面再凿成鱼鳞的纹,“人”字形的纹,全然发黑,纹里生苔,千年万年而不倒了。有村子就有饭店,除了羊肉还是羊肉,常瞧见有人捧着一个煮熟的羊头,啃得嘴上是油,脸上是油。老头子披了羊皮袄袄,摇摇晃晃,提一副羊肠子,沿沟畔下到河边去洗,三四丈长的下水玩意儿在胳膊上像框线一样打着结。五只六只的肥狗竟无聊得围了车子撒欢,汪汪叫,四山一片空音。 三边还没到吗?山头变得更小了,也更矮了,末了就缓缓平伏了像瘫了软了下去。几天几夜的山的压抑,使人几乎缩小了许多,猛一出山,车在路上快得蹦跶,人在车上也乐得蹦跳,但很快风大起来,沾身就起一层鸡皮疙瘩。这是个什么地方呢?这么开阔,天看不到边地看不到沿,一满黄沙;这儿,那儿,起落着无数的小洼小包,可以说是哗啦铺下的一张大毯,并未实确,似乎往包上踩踩,包就下去,洼就起来了。草很少,树更没有,天和地是一个颜色,并行向前延伸着是两张黏合的胶布,车的行驶才将它们分开。路端端的,却软得厉害,风一过,就蹿一条尘烟,远远看去,如燃起了一条长长的导火索。只是风沙旋转着往车上打,关了车窗,仍听见沙石在玻璃上叮叮咣咣作响。 到了定边,天已擦黑,城外三里,便进了绿的世界,要不是赶驴人提醒,谁能想到这不是树林子而是县城呢?于是得知,在这三边,有一丛树,便有一户人家,有一片树,便是一个村庄,有一座树林,就该是镇子或者县城了:原来天和地平行,树和人同长,这便是三边的特点了林子里的路,已铺了柏油,无风无沙,落叶满地,在路边的沙窝子里积着堆儿,扫柴人一抓一把,动作犹如舞蹈。两边渐渐有了屋舍,虽也是火柴匣子的形状,但毕竟清洁可爱,门窗直对屋顶,更为讲究,格棂漆蓝,贴纸黄、红、绿、白,上有窗花,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千姿百态。窗子是房子的眼,透眼一看,主人的家景、主人的心境便楚楚了然了。街道出奇地宽,家家院落大能做球场,这使善于拥挤的大城市的人如何能想象,假设有盲人来到这里,用不着探路棍儿,也不会撞了壁的。从街面往每一条巷道望去,青瓦瓦一色,再一留神,才发现全县城每一块地面,沙土全不 *** ,一律被青砖铺了。正是这些有根系之树,这些有重量之砖,才在沙原上镇守住了这个县城吗?街上路灯已亮,人走动得极多,几天来很少见到人影,原来人都集中到这儿了吧。男人差不多都戴了卫生帽,脸是黑的,帽是白的,黑白反衬;女人却全束着长发,瘦脸光洁,发是黑的,脸是白的,也是黑白反衬,似乎这里一切都十分安逸、平静。外地人一来,立即就被所有人发觉了,女人们全要妩媚而大胆地瞅着,在灯影下指指点点地议论,你刚一注意,便噤了口舌,才一掉头,就又嘎然大笑。茫茫边塞,漠漠沙原,竟有这么个城,城里有城墙,有门洞,有钟楼,有鼓楼,城里的人又水色,又风雅,爽而不野,媚而不俗,一时使外人如进了天上仙地、温柔之乡,竟忘了去投宿,也不卸行囊,便沿街乐而漫游了。 走到十字街心,人头攒涌,路塞而不能前行,原来一家戏院正散了戏,问声:“什么戏?”答曰:“秦腔。”一句秦腔,备感亲切,一时大梦初醒,才知这里并非异地,走来走去,还在陕西。我有一癖性,大凡到了一地,总喜欢听听本地戏文,因为本地戏剧最易于表现当地风土人情。但听听别的戏文,仅仅是了解罢了,秦腔却使我立即缩短了陌地陌人的距离。便当街立着,与他人攀谈,三边人竟男音雄而有禅,女音秀而有骨,三言两语,熟若知己。说话间,见无数只狗沿街窜钻,吓得不敢走动,旁有解释说:这里家家养狗,体肥性凶,但一般却不伤人;晚上主人看戏,狗尾随而来,故街上到处可见了。 我先到西南郊的白于山区去,河流下切的河槽上、陡崖上,砂岩露出,这便是整个三边出石头的地方了。除此以外,到处是黄土、黄土,除了黄土还是黄土。站在沟壑处,便见山峰连续,站在坡上,却原来一切都被洪水切裂了,一眼望去, *** 的丘峰,混混的、沌沌的,重叠交错。千沟万壑又显得支离破碎,分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地面,这便是有了涧、川、塬、梁、峁、岔、坪、台吗?正是这残存的塬、台、梁上,高粱火红,糜子金黄。此时正逢收获,可惜这里不比关中平原,庄稼茂密如森林,农民是跑着收割,收一把,夹在肘下,跑一垄,肘下夹一捆,广种薄收,偌大一块地,末了在地中只堆起五堆六堆,这便是好年景了呢再往南走,那山更有了特点,多是土山戴沙,其气脉从沙迹而来,势颇平缓,亦有负石而出的,其势则峻急了。但那石头已不是坚硬的青色而是赤褐,脚踢便松散,像未烧熟的砖坯。那人家就沿沟而居,掏室穴处,或在石崖、河底凿出石板架屋代瓦。衣裤穿那羊皮,烧柴山上砍蒿,饮水却到崖畔上去,那里是一个一个小窟,小如灯盏一般,水自盏出,渊渊声如鼓,水虽不大,聚潭清澈可见底,味甘纯如露,最宜于烹茶,冬饮能暖肚,夏喝而祛暑。更有趣的是山壁上多有打儿窝:窝小小的,高高在上,立崖下往上丢石,石进之求子辄应。我在那里住了一夜,主人十分好客,做了荞面疙瘩,熬了羊肉腥汤,彻夜一家老少盘脚坐炕,喝酒儿,唱曲儿。天明要走,特去那打儿窝丢石,可连丢五次未中,主人倒很难堪,不住地替我安慰,我虽求儿不至,但以此而乐,已是十二分的满足了。告别主人回返,行至十里,正是腹饥口渴,忽听哪儿有唢呐,声声远韵。循声寻去,沟洼有了人家娶亲,新人正拜堂,院中十二支唢呐吹天吹地。见我路过,一哇声喊着,邀到上席,说是省城客人,正好添喜,于是主人敬酒,新郎敬酒,新娘敬酒,每敬必三杯,杯杯底干。 走了丘壑地,又上牧草滩。这里比不得前日的艰辛,一马平川,便租得自行车,终日走乡串村落得自在。早上,草原日出,比海上日出更为可观,直奔红日驶去,偶一侧头,便见蜿蜒长城,长城那边沙丘连绵免不了感叹:难得一道长城,昔日挡敌寇,今日拒风沙。间或还会遇见一些河流的,但都可怜见的,流程短,又愈流愈小,末了就积水于穴洼不涸者为湖,涸了的为坑。车上稍走个神儿,就骑进草里,车倒了,人也倒了,软软的不疼。站起来,草没了膝盖,远远看着有了羊群,白云似的飘,却忽然不见了,等到风起,草木倒伏,那羊群又复出现。羊是百十头,头羊领着,时而散开,时而集中。我觉得好玩,便去捉那长角头羊耍玩,只说羊是世上最温顺的动物,没想竟发怒起来,直向我抵。牧童叫要就地睡倒,我照办了,那头羊倒以为我已死,便昂首得意而去。问牧童:这里的羊这么凶恶?他冲我一笑,只是领我又走了一段,遇见另一群羊,一声吆喝,两群羊就肃然对阵,头羊出场,怒目而视,良久,几乎同时各自后退十多米远,猛地冲去,砰,两头相撞,角也折了,皮也破了,仍争斗不已。我不禁胆战心惊,庆幸刚才装死,要不哪是羊的对手呢?这么得了教训,再遇见羊,不敢妄动。但有一日,又看见好大两群羊在那里啃草,却无论不见牧羊人。正要呼叫,远远飘来嘻嘻笑声,左右看时,前边的一丛沙柳,无风而摇得厉害,便见有了两个人影,一个蓝衣,一个红衣,相依相偎。我知道这是一对恋人了,爱情最忌外人,就悄然退走,走出二里地,终忍不住回头一望,那少男少女已经分开,各站在白云似的羊群中,招手对笑,接着就对唱起来了: 大红果果剥皮皮, 大家都说我和你, 其实咱们没有那回事, 好人担了个赖名誉。 道是无情却有情。爱情是这么热烈,又是这么纯朴。遥想那大城市中的公园,一张石凳紧坐三对恋人,话不敢高说,笑不敢放纵,那情、那景,如何有这里的浪漫情趣呢?我一时激动,使劲蹬动车子,骑到了莽草中的一个平坝子上,坝子上草是浅了,但绿却来得嫩,花也开得艳,实在是一个天然的大足球场,又想起大城市为了办足球场,移土填面,松地植草,原来是那么的可怜而可笑了。越想越乐,车如奔马,似乎觉得自行车前轮如日,后轮如月,威威乎、当当乎,该是世上见识最广、气派最大的人物了。 但是,乐极生悲,天近黄昏,竟迷了方向,又一时风声大作。草木皆伏,我大声呼喊,嘴一张,风便灌满,喊声连自己也听不到。惊恐之际,蓦地远处有了灯光,落魂失魄地赶去,果然有了人家。进去讨了吃喝,一打问,这里竟是盐场。盐场?我反复问了几句,主人讲,这里的盐场可大了,年产几十万吨,况且类似这么大的盐场,三边共有十多处,他们这一带人,人人会捞盐,每年二三月开捞,至八九月止,如今捞盐时令已过,他们就放牧,或是采甘草。说着,就送我一捆甘草,其茎粗,其根长,为我从未见过,嚼之,甜赛甘蔗。其中有一种叫“铁心甘草”的,全株竟是朱红,折之,质坚如木,也还有一种叫“大榔头”的,直径甚至达一寸五分,一株便一斤三两。这一夜真可谓乐极生悲,又否极泰来,虽然未能去看看那盐场,但得了甘草,又得了知识,美哉乐哉天明要走,主人又杀了羔羊,这羔羊十四五斤,浑身雪白,顺着将毛儿用手一撮,四指不见头,吹吹,其毛根根九道曲弯。这就是中外有名的“二毛皮”了,此等皮毛,以往只听说过,至今见到,爱不释手,实想买一张,又难以开口,但却开了口福,羔羊肉鲜美异常,大海碗的羊肉泡馍馍,一连吃过三碗,生日忘了,命儿忘了,心想神仙日子,也莫过如此了。 在安边待了几日,就新结识了几位伙伴,他们视我如兄弟,主动提出做我的向导,要往北边沙漠里去走走。“一定要去看看,那又是另一个世界呢!”兴趣撩拨,就三人越过了长城,徒步北行。沙地上行走委实更艰难了,太阳曝热,阳光反射在地上,白花花的,直刺得眼睛发疼脚下越走越沉,正应了走一步退半步之说,立时浑身就汗水淋淋。沙丘皆是东西坐向,带状排列,望之如海中浪涛,其波峰波谷,起起伏伏似有了节奏。每一沙碛,低者三米,高者八米十米不限,沙细如面,掬之便从指缝流漏。沙丘过去,又是成片的盐碱地,树木是不长的,只可怜巴巴生些盐蒿。一棵蒿守住一抔土,渐渐便成了一个小包,均匀得像种的蔬菜。再往后却又是沙丘,但已经植了树:水柳、红柳、小叶杨沙枣。生态竟是这么平衡:沙盖了盐碱,树又守住了流沙。 再往沙地深处去,已不知走了多少里,树林子便越发密了。叶子全金黄了,透过金黄色过去,便看见里边又是白亮亮的沙丘。谁知刚刚走了二十分钟,前边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湖!伙伴们才哄地笑了,笑得诡谑,也笑得得意。便去捡柴舀水,做起野餐来。我兀自到湖边去看,湖水没源无口,我不知这沙地里水是从哪儿来的,又怎么没在沙中漏掉。掬一口尝尝,甘甜清凉,立时腋下津津生风。静观水面,就有了唼喋鱼声,但湖水绿得沉重,终未看见那鱼的模样。倏忽又有了啾啾鸟鸣,才醒悟这一整天来,还未见过鸟影,原来沙地的鸟全快活在水边树丛中了。忽然,那鸟惊起,满天撒了黑点,瞬间无影无踪,才是四只五只鹞子飞来,黑色影子一般地四处出击。我不禁恨起这些鹞子了,无论到什么地方,有良善,就必然要有了凶恶呢?一个人再往湖后沙丘上爬去,那里有几株沙枣,枣子成熟,用脚一蹬树,枣子就哗哗落下,并不红的,有沙一样的颜色,吃之,没汁,质如栗子,嚼嚼方酸味隐隐显有了。大多的沙丘已经被固定,圆墩墩的,压了道道沙柳,那沙纹便像女人头上的发罩,均匀地网着。 三天过后,我们又信步走到一个镇落里,这个镇落显得很大,有回民,有汉民,分两片屋舍:一处汉民,建筑分散中但有联络,一处回民,建筑对仗里却见变化。伙伴讲,再往北去不远,还有蒙民哩。汉、回见得多了,蒙民还未见过,我便想改日往北边去,夜里在镇中小学借宿,和一老教师说起蒙民,那老教师原来在那北边干过事,给我一个手抄本,上有关于蒙俗的描述,那上边记载极多,现在依稀记得这么一段: 三边地区蒙民,性刚强而心巧,专事畜牧,羊只尚少,马牛最多。当地亦产盐,每三二人驱牛数头,鞍驮其盐,载布帐锅碗往来。昼意干糇,晚就道旁,有水草处卸鞍驮,撑帐支锅,取野薪自炊,其牛纵食原野,人披裘轮卧起,以犬护之,不花一钱。汉民亦有效之。 读此书,方知三边地域竟是这么广大,民族竟是这么亲善,在远离省城,更远离京都的边塞,保持了这般宝地,多么令人感慨啊!但是,就在我们动身去蒙民居住的区域的时候,意外又得到消息:这个镇子在两日之后,便是汉、回、蒙一年一度的盛大交易会,便只好暂时取消北上计划,只好把蒙区访问作成千般儿万般儿美好的想象罢了。 交易会,其场面可谓之热闹,有北京王府井的拥挤,却比王府井更气势,有上海南京路的嘈杂,却比南京路更疯野。那一排一摆小吃,荞面拉条,豆面丢片,黄米干饭,羊肉粉汤,酸、辣、煎,五味俱全;那菜市上一筐一车,二尺长的白菜,淡黄的萝卜,乌紫的土豆,半人高的青葱六色尽有;那农具市上的铜的挂铃、铁的镢、钢的锨,叮、咣、铿、锵,七音齐响。还有那骡马市上,千头万头高脚牲口,黄乎乎、黑压压偌大一片,蒙民在这里最为荣耀,骡马全头戴红缨,脖系铃铛,背披红毡,人声喧嚣,骡马鸣叫,气浪浮动得几里外便可听见。在羊肉市上,近乎一里长的木架上,羊肉整条挂着。更有买卖活羊的,卖主用两只腿夹住羊头,大声与买主议价。汉、回、蒙民都似乎极富有,买肉就买整条,买果就买整筐。末了就都拥进那菜馆酒馆,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直要闹到月上中天方散。第二天坐车要离开,车已开动,有几个蒙民却挡住了车头,要我下来,我不知何事,倒吓了一跳。他们竟是从怀中掏出一瓶“西凤”,他们不服,特赶来要我喝。我哈哈一笑,感其豪爽,当场喝下两口,他们叫好,称我“朋友”,几番握手,互留地址,方放车通行。 半个月匆匆过去了,临走前两天,正好是阴历八月十五,夜里在长城根下一个村子吃了月饼、香梨,喝了花茶、葡萄酒,看了一阵房东大娘剪的窗花,兴致还未尽,便同房东的小儿子一起登长城望高。月光下,沙海泛亮,草原迷离,高高低低的长城,从脚下一头伸向天的东头一头伸向天的西头,这伟大的建筑,从远古的时候,一坐落在这里,沙再没有埋住,风再没有刮走,它给了沙漠之骨,沙漠也给了它雄壮。如今烽火台没有了狼烟传递,但每一座台下,都住了人家,牛羊互往,亲戚走动。生者,在这沙漠上添着活气;死了,隆起沙堆,又生起一堆绿色。一道长城,是连接千家万户的一条线,流动着不屈不挠的生命和新型的人与人关系的情感。玩到天明,晨曦里看见天地相接的地方柳树林子长得好茂,那树都是树干粗壮,一人多高,就截了顶,聚出密密的嫩枝,枝形呈圆,叶子全红了,像无数偌大的灯笼高高举着,似乎这天之光明,完全是这些灯笼照耀的。树林子前面,端端一柱白烟长上来了,走近去,是放蜂人燃的。这里还能放蜂,犹如春天里一个童话!相坐攀谈,放蜂人来自江南,年年都来,来数月方去,他说,外人以为三边无色无香,其实那是错了。“你瞧,绿的沙柳,红的盐蒿,粉的牛儿草,白的盐,黄的沙,这三边的土地是最有五颜六色,是最有香有甜的。”尝尝那蜜,果然上品,荔枝蜜没有它香醇,槐花蜜没有它味长。 告辞了放蜂人,突然之间,几天来混混沌沌的思想,沉淀的沉淀了,清亮的清亮了,一时觉得有角度来做我的文章了。往回边走边构思,眼光偏又盯住了一片一片不知名的荆棘,开着丸子一般大的白绒花团,顺枝而上的,如挂纸钱串,就地而生的,又如围起的花环。哦,我明白了,这类花的开放,是对三边荒凉的送葬吗?是对三边的富有和美丽的礼赞吗?天黑回到村子,房东已为我准备好了送别酒菜,菜饱酒足,席上拉起了二胡。二胡的清韵,又勾起了我思亲的幽情,仰望在上明月,不知今夜亲人们如何思念着我,可他们哪会知道今夕我在这里是这么欢乐啊!一时情起,书下一信,告诉说:明日我又要继续往北而去,只盼望什么时候了,我要和我的亲人、更多的朋友能一块再走走三边,那该又是何等美事呢。 【导读】 景美、人美、情美 《走三边》这篇散文比较长,因为它带给作者太多惊喜,可以写的东西太多。作者甚至说,“我要和我的亲人、更多的朋友能一块再走走三边,那该又是何等美事呢。” 好事是多磨的,好景也不会轻易看到,作者怀着期待的心情,但是三边一直未出现,连读者都跟着着急。文章开头讲旅途中的辛苦、思乡,颇有古诗词中羁旅乡愁的味道。然而,转念一想,三边是个多么逗人情思的神秘地方,就立刻有了前行的动力。这里也给读者留下悬念:三边究竟是什么地方,能抵消过思乡的情绪?行程继续,沿途的景色发生了明显变化,以为三边应该到了,可还是没有到。心情有些失落,沿途的景色感觉越来越糟糕。终于,历经了数日的旅途劳顿,某天天已擦黑,到了三边的地界。读到这里,不由想起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的呼唤“千呼万唤始出来”。 三边果然是一个逗人情思的地方,它的刚出场亮相就把作者惊呆了,也让读者痴迷了。“有一丛树,便有一户人家,有一片树,便是一个村庄,有一座树林,就该是镇子或者县城了:原来天和地平行,树和人同长,这便是三边的特点了。”再来看看县城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致:路是柏油路,没有沙尘,落叶满地。路两边的屋舍清洁可爱,贴着各种颜色、各种形状的窗花,格外显眼。街道宽敞,院落能做球场,就算是盲人走路不用盲杖,也不会碰壁。每一条巷道都是青瓦瓦一色,每一块地面都被青砖覆盖。这才明白,在这广袤的沙原之地,三边人勤植树勤铺砖,以此来抗御那些飞沙走石,以此来镇守黄土高坡上的家园三边人的男人黑脸戴着白帽,女人白脸束着黑发,简洁的黑白色调这里的一切看起来是那么安逸、平静,真可谓黄土高坡上的桃花源对比起未到达三边时,路遇的颠簸坎坷,漫天黄土,呼呼的风沙,此刻如同进入“天上仙地、温柔之乡,竟忘了去投宿,也不卸行囊,便沿街乐而漫游了”。走在县城的十字街头,人头攒涌,原来是一家戏院散戏唱的恰是作者情有独钟的秦腔,立刻与三边人攀谈起来。三言两语只觉得三边人男音雄而有禅,女音秀而有骨。读到这里,真觉得上天太偏爱三边的人了,把最好的都给了他们。 逛完了县城,作者又到西南郊的白于山区,那是三边出石头的地方,多是丘壑地貌。让作者颇觉有趣的有两处。一处是崖畔上的一个个小窟,那是人们汲水的地方,水虽不大,但是味甘,适合烹茶,冬饮暖肚,夏饮祛暑。另一处是山壁上的打儿窝,据说往里丢石,石进求子辄应。作者在此处游览时,格外领受到三边人的热情好客。 走过了丘壑地,作者又上了牧草滩。牧草滩地势平缓,作者便租一辆自行车,自由自在,颇有策马奔腾之感。观日出、看长城,一路骑,一路看,与自然接近,与历史重逢,人的感叹未免多起来。在这牧草滩,作者也遇到两件趣事。一是逗弄温顺的羊,谁知羊发起怒来,怒不可遏,牧童叫“我”就地睡倒,装死,才逃过惊险。二是遇见一对恋人,但是“我”明白,爱情是最忌外人的,便悄然退走。然而,那一幅纯美的画面让作者感叹。桃花源中的一对青年男女爱得那么纯朴,又那么热烈,这是城市中的恋人无福体会的。贾平凹的另一篇散文《在米脂》中也有相似的画面。 刚刚见证了爱情的纯美,天近黄昏,竟然迷路了。好在三边人民热情,循着灯光找到人家,一切都不用担心了,三边人会好吃好喝地招待你。这迷路的一夜,虽然有过害怕恐慌,但是接着就是满满的收获。尝过甜蜜的甘草,吃过鲜美的羔羊肉,见识过中外有名的“二毛皮”。在三边的生活就是这样惊喜不断。 阅读至此,我们觉得作者走三边的所见所闻已经非常富足了,可以说是不虚此行。三边的景美、人美、民情美也已经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但是,这趟行程远远没有结束。三边就像一个等待人们不断发现、不断走近的宝藏,只要你愿意继续往前行,它就会呈现连绵不断的景致。在新结识的几位伙伴的“撩拨”下,作者开始往北边沙漠里走走,看看另一个世界。在沙漠里行走,异常辛苦,走过一段沙丘,来到一块盐碱地,越过盐碱地,又是沙丘,但上面有植被。作者感慨:生态竟是这么平衡,沙盖住了盐碱,树守住了流沙。这何尝不是给我们的一个启示,守护生态平衡。正如之前历经辛苦之后就会有惊喜一样,继续前行居然见到一汪清澈湖水。这片湖在茫茫沙地中存在得太神奇,就好像是上帝经过这里,俯视茫茫沙地,心疼至极,落下的一滴泪。 又继续走了三天,来到一个有回民、有汉民的镇子。听同行的伙伴讲,再往前走,还有蒙民。不禁联系起以前读过的一段关于蒙俗的描述。感慨三边地域如此广阔,民族如此亲善。在两天后的汉、回、蒙交易会,作者目睹了交易会的热闹盛况,气势超过北京王府井和上海的南京路。比交易会上让人目不暇接的商品更有气势的是那些可爱的汉民、回民、蒙民,买卖豪爽。 这趟三边之旅走了有半个月,临走之际恰好是中秋节。中秋节本该和家人一起赏月吃月饼,作者在异地,却没有思乡的心情,与文章开头的思乡构成对比。在三边,作者的心被美景、美人、美情填得满满的,哪里还有想家的空间?就这长城根下村落里的中秋节,月饼、香茶、花茶、葡萄酒、窗花,登长城望高,辽阔的宇宙空间,深邃的历史时间,此刻统统凝固,任由作者去驰骋胸怀。第二天,巧遇放蜂人,作者又感慨“这里还能放蜂,犹如春天里一个童话”。其实,这半个月来,作者不断遇见的何止这一个童话,三边就是一个带有陕北特色的童话世界。 成人一旦“误入”童话世界,总不会轻易就走出来。作者本该返程,可又书下一信,告诉家人,继续北上。盼望着有机会带着亲朋好友再走趟三边,这个愿望与其说是弥补家人,不如说是再给自己一个重游的机会。结尾很精巧,作者不愿再赘述对三边的情感,或者再生动的语言也无法传达自己对三边的情感,作者只是许下美好的愿望。

贾平凹的纪实文学作品有什么

我是农民、老西安、西路上、观看二〇〇二年世界杯足球赛

贾平凹:谈文学创作

文学创作就是人学的创作,文学是人类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元素。64岁的作家贾平凹关于自己的写作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说:“讲文学如同讲禅宗,有些东西可以说出来,有些东西说不出来,一说出来就错了,就不是那个意思。就像人走路一样,作为人,生下来慢慢就自己会走路了,但是如果你给他讲怎么走路,要先迈出左腿的时候伸出来右胳膊,然后把左腿收回又收回右胳膊,再迈出右腿把左胳膊再伸出去,这个人就不知道怎么走路了。所以很多东西是不能讲的。严格来讲,文学写作是最没有辅导性的。” 关于文学的创作,贾平凹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了自己的对于文学的理解与写作。 文学被边缘化,但不会消亡 随着时代的不断变化,新媒体的不断来袭,文学的地位在不断的变化,纯粹的文学在不断的衰减,被置于文学的边缘化,新闻和其他要素的占有,使得人们对文学的兴趣开始不断的减少,但它会始终存在,而且还会时刻反映社会的现实问题,有些问题一直存在,却不能解决,这就是文学存在的意义,它反映的是人类的存在的意义。 他说:“文学被边缘化,但并不是有些人担心的文学就要消亡了,实际情况是爱好文学的人越来越多,各地都有不同层次的文学活动和规模大小不一的文学讲堂。为什么说它消亡不了,因为文学是人与生俱来的东西,是人的一种本能,就和人的各种欲望一样,你吃饭上顿吃了下顿还想吃,昨天吃了今天还想吃,从来没有厌烦。至于从事文学的人,写作的人,他能不能写出作品,能不能写出好的作品,那又是另外一回事情。正由于文学是与人与生俱来的,每个人都有潜质和本能,这个人能不能成功,成功与否,区别只在于这种潜质和本能的大或者小,以及后天的环境和他本身的修养优劣决定的。” 贾平凹在谈到对于文学的热爱,也是从年轻时候开始的,因为喜爱使得自己的时间大部分都花在了这上面,他生活的那个时代,对于知识的渴求是又很强的欲望的,和他在一起的那些文学爱好者,大多数都成了作家,因为那个时代在精神上的诉求是很少的,对于故事是很有吸引力,那是一个纯文学的时代,那个时代出现了一批的作家,也出现了很多的优秀作品。 那个时候我们条件特别差,但是热情特别高,也不梦想在各单位当什么科长、处长,那个时候很年轻也不急着谈恋爱,一心只是想着文学,一见面就是谈文学,要么就是写东西。那个时候写东西就像小母鸡下蛋一样,焦躁不安,叫声连天,生下来还是一个小蛋,而且蛋皮上还带着血。从那个时候一路走过来,走到今天,回想起来有喜悦有悲苦,写出来作品就像莲开放一样喜悦,遇到了挫败就特别悲苦,这种悲苦是说不出来的。他说到:“人的一生确实太短,根本做不了多少事情,即便是像我这样的人,大学一毕业就从事文学工作,我也是一路摸着石头过河,才稍稍懂得一点小说怎么写、散文怎么写的时候我就老了,没有了以往的那种精力和激情。我记得年轻的时候整夜不睡觉,一篇散文基本上是一个小时就可以写完,那个时候文思泉涌,现在老了,现在最多写上两个小时,写一下就看看厨房里有没有什么吃的,就坚持不下来,精力和激情就大大消退了。” 文学最基本的东西是什么?就是写什么和怎么写的问题。“写什么”,主要是关乎他的胆识和趣味,“怎么写”关乎他的聪明和技巧,这两者都重要,而且是反复的,就像按水中的葫芦一样,按下这个,那个又上来,这阵子强调这个,过阵子又强调那个。在目前,当社会在追逐权力和金钱,在消费和娱乐,矛盾激化、问题成堆,如陈年蜘蛛网,动哪儿都往下掉灰尘,这个时候我们强调怎么写,但更应该强调写什么。A:在关于写什么的选择上,要明确以下几点 1、 要建立自己的文学观 写作首先要建立自己的文学观,一个好的方法是学习经典名著和大作家,通过研究大作家的思维、观念,再去思考自己对社会和生命的看法,建立起自己文学观。 如果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学观,人云亦云,写作必然没有灵魂,也必然没有自己的色彩和声音。 2、要学会选择题材。贾平凹老师的观点是,不要听到或看到一个故事,勾起了兴趣就去写。要先去琢磨这个故事有没有意义,表达的是个人的意识还是集体的意识。如果你写一个人的故事,这个人的命运发展和时代的命运在某一个点交集了,那么你写的虽然是个人的故事,但也写出了社会的、时代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一个伟大的故事。为此,写作者要十分关注社会,去了解和研究社会,找到有同感的题材。 3、要特别注意细节的观察。文学是记忆的,生活是关系的,文学要写的是记忆中的生活,要写出生活中的关系,深入了解生活就是深入了解关系。要把关系写的完整、形象、生动,就需要细节。没有细节一切就等于零。细节来源于写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在你和我不一样、我和他不一样的复杂性中,既要有造物主的眼光,又要有芸芸众生的眼光,你才能观察到每一个你的独特性。 B:关于怎么写,就是一种思考和方法论 的事情 文学需要天赋,也需要方法论。他提到自己的创作经历,说过这样一段话: “每个人开始写作的时候都是先看了某一部作品,产生了自己写作的欲望,不知道大家是不是这样,起码我是这样。开始搞写作完全是爱好和兴趣,只是说写作时间长了,写到一定程度以后你才会产生责任感、使命感,你才会发现文学的坐标其实一直都在那里。一个省有一个省的坐标,一个国家有一个国家的坐标,国际有国际的坐标,你才明白它并不容易。这就像男女谈恋爱、结婚、过日子是一样的,开头完全是一种爱好,完全是喜欢爱,后面就要承担很多责任。” “我们学习中外名著或者是我们敬仰的大作家,为什么?文学是起起伏伏的历史,一种观念一种写法兴起,从兴起走向没落,这时候必然就有人出来,有了新的观念,新的写法,这些人就是大师,就是大作家,就是开宗立派的。” 我们要研究的是这些人在想了些什么,这些人在做了些什么,怎么就有了这些想法,怎么就能有了这些做法。中外很多大作家,你可以具体的研究,读作品、评论、专著,你总能摸清很多作家的路数和写作规律,你们可以借鉴和学习很多东西,当然这个世界上也有很多作家你是没有办法学习的,你根本学不了,不说外国的,不说现在的,就说古人,有的你就没有办法掌握他的写作规律。或许这是一种天意,上天在每个时期都会派一些人下来指导人类的,如同盖房子一样,必须要有几个柱子几个梁的。在写作方法上,贾平凹老师提到了语言、节奏和耐烦三个词,这是很关键的几个方法。 在语言上,一个人的呼吸如何,他的语言就如何。你说怎么呼吸的,你就会说什么样的话。有些人的脾气坏,往往容易走捷径,他的呼吸就会跟着他走,在说话时,就容易急眼,不爱听别人怎么说。 小说就是正常的跟人说话的腔调,你给读者说一件事,首先把事情说清楚、说准确,然后想办法说的有趣,这就是好的语言,用很简单、很明白、很准确、很有趣的话表达出特定时空里的那个人、那件事、那个物的情绪。语言还跟一个人的道德、情怀、品行有关。 写作要有节奏。节奏就是气息、气息就是呼吸,身体健康时,呼吸均匀,身体有病时,呼吸就乱。节奏在写作中非常重要,尤其是写长篇小说。写作也是一个体力活,需要规律的生活和强有力的体魄做后盾,作家村上春树每天早上四点写作,一天写4000多字,天天保持如此。作家郑渊洁也是早上四点起床后,写作,八点前完成自己每天的写作计划。这都是对写作的一种节奏,要控制好这种节奏,就要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最后一点,就是要对写作有耐心,耐烦,耐得住寂寞。不要因为一次写不好就不写了,要保持对写写的耐心,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作品开头写的很好,到后面就乱了,就是因为节奏不好,写作者开始就不耐烦了。 贾平凹说: “世上很多的事情都是看你能不能耐住烦,耐住烦了你就成功了”。 写作与我们的生活一样,都要耐得住烦,不烦就是有耐心。

路遥、陈忠实、贾平凹等都是陕西本土作家,为什么说陕西容易出人才?

路遥、贾平凹与陈忠实都是出身贫苦的农家子弟,这不仅意味着在题材意义上构成他们作品内容的相似性,同时更意味着其终生难以彻底剪断乡村文化的脐带。但是,由于地域文化、家庭环境时代风貌与个人经历的区别,在创作心理上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路遥出生于陕北清涧,陕北既贫瘠又神奇,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这块因被割裂而异象突出的地壳板块上,中原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共同铸造了该地区人们特殊的心理气质与性格,既善良又骠悍,既诚挚又豪放,既笃重又侠勇,在这块黄土厚垒、沟壑纵横的土地上,自古以来就盈荡着质朴的民风和豪爽的气概、充满着英雄血和美人泪,在保守和开 拓的矛盾的交搏中,施行着创造性的进取和变革。

陕西三大家贾平凹是什么位置?与路遥、陈忠实有何不同?

风格不同,题材不同。

贾平凹、路遥、陈忠实,陕西文学界三巨头,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更高?

贾平凹、路遥、陈忠实,陕西文学界三巨头,谁在文学方面的造诣更高?路遥是陕北的代表,陈忠实是关中平原的代表,而贾平凹是陕南的代表。他们的作品覆盖了整个陕西农村的生活状态,是便宜乡土文学的集大成者!路遥的文字干净,单纯,最适合的阅读人群是高中阶段的少年。理想而又清高,说不清道不明的少年情绪和倔强倨傲,有一定生活阅历后会觉得单薄,《在困难的日子里》、《平凡的世界》都有这种感觉;贾平凹的文字过于直白和赤裸,犹如一个脱光的中年美妇,性感而油腻,《废都》《秦腔》故事性差了一些;陈忠实先生的作品只看过《白鹿原》,并且是反复的看了好多遍。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悟。有些人物从喜欢到反感,再到后来的理解,总有人和它同《百年孤独》相比,但因文化的不同,个人更喜欢陈老的《白鹿原》。平凡的世界看完基本没被感动到,可能真和时代有关系,这部书应该算是特定时代造就的佳作,没啥大的缺点。多说一句里面的大哥孙少安拿的就是爽文男主的剧本。但白鹿原真不一样,虽然写的是清末到建国那一时间段的农村故事,真能看进去,感觉那些人物就是真实存在的,基本每个都有血有肉,一部史诗作品。闹饥荒吃人那段,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想起来我就浑身冒冷汗;朱先生带着几位老书生抗日至今也觉得震撼;兆海死后回乡带的那几十撮倭寇的头发、被活埋的灵灵儿都是让人肝肠寸断的情节。无论怎么说,《白鹿原》在我心中的地位没有任何一部文学作品可以与之媲美。老先生在创作手记中写道:“这个人就是这个原,这个原就是这个人。”

贾平凹写的一棵小桃树中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Me toovgcgcgcgcgcgcgcgcy

2。贾平凹在《秦腔》中说,八百里秦川农民视为生命“五大要素”的,除秦腔外,还有( )

辣子、酒。。。。。

贾樟柯和贾平凹的关系

贾樟柯和贾平凹的关系是合作关系。贾平凹是当代作家,贾樟柯是导演。两人合作过多部作品,如纪录片一个村庄的文学,电影一直游到海水变蓝等。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