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丙烯

阅读 / 问答 / 标签

jpp聚丙烯工艺和st聚丙烯工艺的区别

聚丙烯一般分为三种: 1.均聚物 2.无规共聚物 3.嵌段共聚物。 共聚单体术语通常与乙烯一起使用。将乙丙橡胶或 EPDM 添加到聚丙烯均聚物(热固性聚合物)中时,可提高其低温冲击强度 (LTIS)。随着无规聚合的乙烯单体应用于聚丙烯均聚物,聚合物的结晶度降低,熔点降低,聚合物变得更加透明。聚丙烯可分为: 1.无规聚丙烯,表示为PP-at。 2.共规聚丙烯,表示为PP-st。 3.等规聚丙烯,表示为PP-it。 甲基(-CH3)在无规聚丙烯中排列均匀,在间规聚丙烯中交替排列,在等规聚丙烯中均匀排列。这影响了材料的结晶度(非晶态或半晶态)和热性能。另一方面,无规聚丙烯是无定形的,缺乏规律性,使其难以结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载体凝固条件

1、聚丙烯酰胺凝胶的凝结是化学过程,其中的丙烯酰胺单体通过化学反应聚合成高聚物,化学反应的特点就是温度越高,反应速度越快。2、琼脂糖凝胶凝结是物理过程,其中的琼脂糖长链在整个过程中没有变化,有所变化的是氢键等次级键的结合情况.温度越低,氢键结合越牢固。

聚丙烯酰胺红外光谱

用胶体滴定法测试聚丙烯酰胺的阳离子度,用胶体反滴定法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滴定法测试聚丙烯酰胺的阴离子度,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自制的聚丙烯酰胺进行官能团分析,并对常温条件下,pH值、指示剂用量、滴定速度以及聚合物残留乳化剂对离子度测定的影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当采用胶体滴定法测试阳离子度,pH=2-3,滴定速度约为25μL/s时,测试结果准确;而对阴离子聚丙烯酰胺,当采用反滴定法测定阴离子度时,在pH=9~10,滴定速度约为25μL/s时,测试结果准确;当采用溴代十六烷基吡啶滴定法时,只有在阴离子度大于30%时才可以准确测出样品的阴离子度

化工厂:气化,净化,合成甲醇,pe(聚乙烯),pp(聚丙烯),MTO.这些岗位哪个轻松些?

坐办公室最轻松。

航空餐具是用ps材料还是pp材料做的? 用这两种材料分别有什么区别呢? ps聚苯乙烯就是塑料 pp聚丙烯

好像是PS材料做的吧 这个我也不太了解哦 我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大学园路这边住的 这有个叫冠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好像有做这种餐具电话是027-59880825 你可以打过去问一下 我只知道这么多啦

为什么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小分子先出来?不适合凝胶过滤一样都是分子筛原理吗?看过你以前的回答 谢谢啦

凝胶层析的固定相是惰性的珠状凝胶颗粒,凝胶颗粒的内部具有立体网状结构,形成很多孔穴。当含有不同分子大小的组分的样品进入凝胶层析柱后,各个组分就向固定相的孔穴内扩散,组分的扩散程度取决于孔穴的大小和组分分子大小。比孔穴孔径大的分子不能扩散到孔穴内部,完全被排阻在孔外,只能在凝胶颗粒外的空间随流动相向下流动,它们经历的流程短,流动速度快,所以首先流出;而较小的分子则可以完全渗透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经历的流程长,流动速度慢,所以最后流出;分子越大的组分越先流出,分子越小的组分越后流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是通过凝胶颗粒内部的孔穴保留小分子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是通过三维网状结构分离,所以小分子先出,大分子比较慢出。不一样的原理

为什么分离DNA电泳用琼脂糖凝胶代替聚丙烯酰胺?

一定要看到dna吗?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可以分离那么小的片段的。不过marker的话,我就不知道用什么了。。。50bpladder?好像有这种marker诶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异同?

DNA电泳一般使用的都是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DNA骨架本身的负电荷。聚丙烯酰氨(PAGE)凝胶电泳用于蛋白质与寡糖核苷酸的分离。电泳的驱动力靠与蛋白质结合的SDS上所携带的负电荷。蛋白质电泳(一般指SDS-PAGE)根据蛋白分子量亚基的不同而分离蛋白。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电荷因素可以忽视。所以相同点就是样品都是带负电荷的,从负极向正极移动,移动的距离都和样品的分子量有关。而且这两个电泳体系可以互相交换使用。进行大分子蛋白质电泳时,可以考虑换用琼脂糖凝胶,因为该体系孔径大。相反,如果需要精确到各位数碱基的DNA电泳也可以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因为使用该系统可以将相差一个碱基的两条DNA链分开。不同点首先是样品不同。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其次是结果的观察方法不同。DNA电泳普遍使用EB做染料,在紫外灯下观察;而蛋白电泳使用的考马斯亮蓝染色,还需要经过脱色步骤,不过观察起来比较简单。还有就是胶体系的差别,DNA电泳通常是一胶跑到底,而蛋白质电泳则会有分离胶和浓缩胶之区别。电泳中样品移动的本质确实是样品所携带的电荷。但是,区分这些条带直接可以用分子量而无需使用电荷数,是因为这些样品的电荷/分子量比都是恒定的了。以DNA分子为例,它在电泳中的移动是靠其骨架中磷酸所携带的负电荷来实现的,而这个磷酸分子又是每一个核苷酸中都有的,所以DNA分子所携带的负电荷数是由其核苷酸总数决定的。而且,DNA分子中核苷酸的组成动辄成百上千,在如此大的分子量面前,讨论单个核苷酸之间分子量的差别就显得毫无意义。这样,DNA分子中负电荷的量就可以用DNA的分子量来代替,反过来,DNA的分子量也就可以用DNA分子所携带的电荷来代替(一句话,DNA分子的电荷/分子量比是恒定的)。这在蛋白电泳中(特别是SDS-PAGE中)是一样的。在SDS-PAGE中,SDS将蛋白质变性成直线分子并紧密包裹于其上,使得其所携带的电荷与蛋白分子量成了一定的比例,剩下的就和核酸电泳一样了。至于为什么核酸的横着跑,蛋白竖着跑,个人认为最大的问题是蛋白制胶的过程导致的。蛋白制胶由于使用了两种不同的凝胶系统,所以需要一个水平的分界面。这个分界面在配胶的过程中是依靠异丙醇在重力作用下的压力下形成的。所以,一并就竖着跑了~~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区别

DNA电泳一般使用的都是琼脂糖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DNA骨架本身的负电荷。 蛋白质电泳(一般指SDS-PAGE)一般使用的都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电泳的驱动力靠与蛋白质结合的SDS上所携带的负电荷。 所以相同点就是样品都是带负电荷的,从负极向正极移动,移动的距离都和样品的分子量有关。而且这两个电泳体系可以互相交换使用。进行大分子蛋白质电泳时,可以考虑换用琼脂糖凝胶,因为该体系孔径大。相反,如果需要精确到各位数碱基的DNA电泳也可以使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系统,因为使用该系统可以将相差一个碱基的两条DNA链分开。 不同点首先是样品不同。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其次是结果的观察方法不同。DNA电泳普遍使用EB做染料,在紫外灯下观察;而蛋白电泳使用的考马斯亮蓝染色,还需要经过脱色步骤,不过观察起来比较简单。还有就是胶体系的差别,DNA电泳通常是一胶跑到底,而蛋白质电泳则会有分离胶和浓缩胶之区别。 电泳中样品移动的本质确实是样品所携带的电荷。但是,区分这些条带直接可以用分子量而无需使用电荷数,是因为这些样品的电荷/分子量比都是恒定的了。以DNA分子为例,它在电泳中的移动是靠其骨架中磷酸所携带的负电荷来实现的,而这个磷酸分子又是每一个核苷酸中都有的,所以DNA分子所携带的负电荷数是由其核苷酸总数决定的。而且,DNA分子中核苷酸的组成动辄成百上千,在如此大的分子量面前,讨论单个核苷酸之间分子量的差别就显得毫无意义。这样,DNA分子中负电荷的量就可以用DNA的分子量来代替,反过来,DNA的分子量也就可以用DNA分子所携带的电荷来代替(一句话,DNA分子的电荷/分子量比是恒定的)。 这在蛋白电泳中(特别是SDS-PAGE中)是一样的。在SDS-PAGE中,SDS将蛋白质变性成直线分子并紧密包裹于其上,使得其所携带的电荷与蛋白分子量成了一定的比例,剩下的就和核酸电泳一样了。

总结比较醋酸纤维薄膜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

纸电泳,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淀粉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凝胶层析方法分离蛋白质的异同点。

凝胶层析的固定相是惰性的珠状凝胶颗粒,凝胶颗粒的内部具有立体网状结构,形成很多孔穴。当含有不同分子大小的组分的样品进入凝胶层析柱后,各个组分就向固定相的孔穴内扩散,组分的扩散程度取决于孔穴的大小和组分分子大小。比孔穴孔径大的分子不能扩散到孔穴内部,完全被排阻在孔外,只能在凝胶颗粒外的空间随流动相向下流动,它们经历的流程短,流动速度快,所以首先流出;而较小的分子则可以完全渗透进入凝胶颗粒内部,经历的流程长,流动速度慢,所以最后流出;分子越大的组分越先流出,分子越小的组分越后流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不是通过凝胶颗粒内部的孔穴保留小分子的,聚丙烯酰胺凝胶是通过三维网状结构分离,所以小分子先出,大分子比较慢出。

凝胶色谱法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对比

凝胶色谱法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对比如下:1、凝胶色谱法用来分离和提纯蛋白质SDS凝胶电泳法主要是检验蛋白质的纯度。2、凝胶色谱法又称分子排阻色谱法。分离依据是目的物分子量的大小。主要用于高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级分析以及相对分子质量分布测试。凝胶电泳的原理比较简单。当一种分子被放置在电场当中时,它们就会以一定的速度移向适当的电极,这种电泳分子在电场作用下的迁移速度,叫做电泳的迁移率。它同电场的强度和电泳分子本身所携带的净电荷数成正比。也就是说,电场强度越大、电泳分子所携带的净电荷数量越多,其迁移的速度也就越快,反之则较慢。

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

通常第一维电泳是等电聚焦,在细管中(φ1~3 mm)中加入含有两性电解质、8M的脲以及非离子型去污剂的聚丙烯酰胺凝胶进行等电聚焦,变性的蛋白质根据其等电点的不同进行分离。而后将凝胶从管中取出,用含有SDS的缓冲液处理30 min,使SDS与蛋白质充分结合。将处理过的凝胶条放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浓缩胶上,加入丙烯酰胺溶液或熔化的琼脂糖溶液使其固定并与浓缩胶连接。在第二维电泳过程中,结合SDS的蛋白质从等电聚焦凝胶中进入SDS-聚丙烯酰胺凝胶,在浓缩胶中被浓缩,在分离胶中依据其分子量大小被分离。这样各个蛋白质根据等电点和分子量的不同而被分离、分布在二维图谱上。细胞提取液的二维电泳可以分辨出1000~2000个蛋白质,有些报道可以分辨出5000~10000个斑点,这与细胞中可能存在的蛋白质数量接近。由于二维电泳具有很高的分辨率,它可以直接从细胞提取液中检测某个蛋白。例如将某个蛋白质的mRNA转入到青蛙的卵母细胞中,通过对转入和未转入细胞的提取液的二维电泳图谱的比较,转入mRNA的细胞提取液的二维电泳图谱中应存在一个特殊的蛋白质斑点,这样就可以直接检测mRNA的翻译结果。二维电泳是一项很需要技术并且很辛苦的工作。目前已有一些计算机控制的系统可以直接记录并比较复杂的二维电泳图谱。目前所应用的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体系原理是根据蛋白质的两个一级属性,即等电点和相对分子质量的特异性,将蛋白质混合物在电荷(采用等电聚焦方式)和相对分子质量两个方向上进行分离。蛋白质混合物在第一维方向上的分离是利用蛋白质等电点的不同在大孔凝胶中将蛋白质分离开,这一过程被称作等电聚焦。蛋白质是两性分子,根据环境PH值的不同分别带正电、负电或零电荷,在ph高于具等电点的位置时,蛋白质带负电,反之带正电。在电场作用下,蛋白质分子会分别向正极或负极漂移,当达到与其等电点相同的ph位置时,蛋白质不带电,就不在发生漂移。根据此原理,开始的等电聚焦在凝胶中预先由小分子载体两性电解质形成ph梯度。载体两性电解质是一些可溶性的两性小分子,它们在其PI附近有很高的缓冲能力。当电压加在载体两性电解质混合物之间时,最高PI值的分子(带正电荷最多的分子)移向阴极,最低 PI值的分子(带负电荷最多的分子)移向阳极,其余分子将根据其PI值在两个极值之问分散,形成一个连续的ph梯度;当蛋白质迁移与其等电点相同的ph值位置时,带电状态达到平衡,不再迁移,结果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分了得到分离。蛋白质带电状念取决于其二级结构,因此,没有完全去除二级结构的蛋白质,就可能会产生连续分布的带电状态各异的同一蛋白质的各种构象,从而在2一DE胶上产生条纹现象而降低分辨率。因此,要达到最好的分辨率,蛋白质必须充分变性,如在9mol/L尿素和7mol/L二硫苏糖醇(DTT)条件下变性。蛋白质混合物存第二维方向上的分离是按照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进行分离。蛋白质是带电的生物大分子,在第二维方向按其相对分子质量分离时,为了消除电荷的干扰,需要采用SDS对蛋白质进行变性处理。我们在2一DE谱上所看到的是不完整的蛋白质亚基分子,而SDS是一种强离子去污剂,作为变性剂与助溶性试剂,可以断裂分子内与分子间的氢键或其他非共价键,使分子变性,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结构与三级结构;同时,强还原试剂巯基乙醇和二硫苏糖醇能使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二硫键断裂。在样品和凝胶中加入SDS和还原剂后,蛋白质分子被解聚成它的多肽链。解聚后的氨基酸侧链与SDS充分结合形成带负电荷的蛋白质一SDS胶束,所带的电荷大大超过了蛋白质分了原有的电荷,这就消除了不同分子之间原有的电荷差异。因此这种胶束在SDS-PAGE中的电泳迁移率不受蛋白质原有电荷的影响,而主要取决于蛋白质或亚基的大小。 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后的蛋白质点经显色后才能被鉴定。二维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显色是一个重要的步骤,常用的非放射性染色方法中最灵敏的为银染法,其灵敏度可达到l ng甚罕更低;其次是荧光染色以及铜染、锌咪唑负性染色、考马斯亮蓝染色等,后者染色灵敏度为50-100ng。由于银染凝胶的质谱鉴定较难,附着在凝胶基质上的肽片段胶内提取效率较低,因此,大多实验室用银染寻找差异蛋门质点,再加大上样量,进行考马斯亮蓝染色,结合胶内酶切提取鉴定蛋白质。

分子筛层析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皆可用于测定蛋白质分子量,其原理有何差异?各自特点和适用范围

分子筛层析,又称凝胶层析、排阻凝胶层析、凝胶过滤,利用凝胶把物质按分子大小不同进行分离的 一种方法。由于被分离物质的分子大小(直径)和形状不同,洗脱时,大分子物质由于直径大于凝 胶网孔而不能进入凝胶内部,只能沿着凝胶颗粒间的孔隙,随溶剂向下移动,因此流程短,首先流 出层析柱,而小分子物质,由于直径小于凝胶网孔,能自由进入胶粒网孔,使之洗脱时流程增长, 移动速度变慢而后流出层析柱。 可用于测定氨基酸,脱盐和浓缩,分离提纯生物大分子,除去热源物质 SDS-PAGE,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是当SDS 与蛋白质结合后,蛋白质分子即带有大量的负 电荷,并远远超过了其原来的电荷,从而使天然蛋白质分子间的电荷差别就降低乃至消除了,与此 同时蛋白质在 SDS 作用下结构变得松散,形状趋向一致,所以各种 SDS-蛋白质复合物在电泳时产生的脉动率差异,就反映了分子量的大小。 可用于测PH 值和蛋白质的亚基数。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什么作用?

作用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是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它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蛋白质在电泳中保持完整的状态,蛋白在其中依三种因素分开:蛋白大小,形状和电荷。在电场的作用下,带电粒子能在聚丙烯凝胶中迁移,其迁移速度与带电粒子的大小、构型和所带的电荷有关。十二烷基磺酸钠(SDS)能与蛋白质的结合,改变蛋白质原有的构象,使其变成近似于雪茄烟形的长椭圆棒,其短轴长度一样,而长轴与分子量大小成正比。SDS-PGAE简介原理:将蛋白质溶液与SDS(十二烷基硫酸钠)混合,SDS为界面活性剂会破坏蛋白质的二级结构使其变性,并包覆变性蛋白质,使其带有一致的负电荷(大约每两个氨基酸一个SDS)和一致的形状(长条形)。如果没有SDS使其负电荷一致,可能会使有相近分子量的蛋白质。分布于不同的位置,此种电泳法为原态胶体电泳(Native-PAGE)。进行电泳时,分子量较小的较容易落下,相反的分子量较大的则卡在起点附近。虽然较大的电压可以缩短实验的时间,却会得到较模糊的结果,因此实验长达数个小时。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SDS-PGAE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上有何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用的蛋白质不做任何变性处理。SDS-PAGE中的SDS是十二烷基磺酸钠,是蛋白质变性剂,SDS能拆散蛋白质的折叠结构,然后沿伸展的多肽链的表面吸附。使肽链带净负电荷,蛋白质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仅与蛋白质颗粒大小有关。聚丙烯酰氨(PAGE)凝胶电泳用于蛋白质与寡糖核苷酸的分离。电泳的驱动力靠与蛋白质结合的SDS上所携带的负电荷。蛋白质电泳(一般指SDS-PAGE)根据蛋白分子量亚基的不同而分离蛋白。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电荷因素可以忽视。扩展资料: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区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形成密度相同的短棒状复合物,不同分子量的蛋白质形成的复合物的长度不同,其长度与蛋白质分子量呈正相关,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原理是什么?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英语:polyacrylamidegel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作用:用于分离蛋白质和寡核苷酸。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和交联剂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过硫酸铵(ap),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用下,聚合交联向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区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电泳的过程中,蛋白质能够保持完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sds-page仅根据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不同就可以分开蛋白质。该技术最初由shapiro于1967年建立,他们发现在样品介质和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sds即十二烷基硫酸钠)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忽略电荷因素)。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因此,各种蛋白质sds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只是棒长的函数。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由于sdspage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如果被鉴定的蛋白质样品很纯,只含有一种具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含有相同分子量亚基的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那么sds—page后,就只出现一条蛋白质区带。sds—page可分为圆盘状和垂直板状、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本实验采用垂直板状不连续系统。所谓“不连续”是指电泳体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缓冲液、ph和凝胶孔径等所组成。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电泳原理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和交联剂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过硫酸铵(AP),N,N,N",N" 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用下,聚合交联向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区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因此,各种蛋白质 SDS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只是分子量的函数。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由于SDS PAGE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如果被鉴定的蛋白质样品很纯,只含有一种具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含有相同分子量亚基的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那么 SDS—PAGE后,就只出现一条蛋白质区带。SDS—PAGE可分为圆盘状和垂直板状、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本实验采用垂直板状不连续系统。所谓“不连续”是指电泳体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缓冲液、pH和凝胶孔径等所组成。

sds-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染料迁移距离怎么看

第一页,共65页。一、什么是SDS?十二烷基硫酸钠(sodiumdodecylsulfate,SDS)是一种阴离子去污剂。它在水溶液中以单体(monomer)和分子团(micellae)第二页,共65页。SDS的作用破坏蛋白质分子之间以及其他物质分子之间的非共价键,使蛋白质变性而改变原有的构象,保证蛋白质分子与SDS充分结合而形成带负电荷第三页,共65页。二、SDS-PAGE的基本原理(一)蛋白质分子的解聚样品介质和聚丙烯酰胺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

聚丙烯凝胶电泳的原理及优点?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用琼脂糖作支持介质的一种电泳方法。其分析原理与其他支持物电泳的最主要区别是:它兼有“分子筛”和“电泳”的双重作用。   琼脂糖凝胶具有网络结构,物质分子通过时会受到阻力,大分子物质在涌动时受到的阻力大,因此在凝胶电泳中,带电颗粒的分离不仅取决于净电荷的性质和数量,而且还取决于分子大小,这就大大提高了分辨能力。但由于其孔径相当大,对大多数蛋白质来说其分子筛效应微不足道,现广泛应用于核酸的研究中。   蛋白质和核酸会根据pH不同带有不同电荷,在电场中受力大小不同,因此跑的速度不同,根据这个原理可将其分开。电泳缓冲液的pH在6~9之间,离子强度0.02~0.05为最适。常用1%的琼脂糖作为电泳支持物。琼脂糖凝胶约可区分相差100bp的DNA片段,其分辨率虽比聚丙烯酰胺凝胶低,但它制备容易,分离范围广。普通琼脂糖凝胶分离DNA的范围为0.2-20kb,利用脉冲电泳,可分离高达10^7bp的DNA片段。 操作流程  准备干净的配胶板和电泳槽   注意DNA酶污染的仪器可能会降解DNA,造成条带信号弱、模糊甚至缺失的现象。 选择电泳方法  一般的核酸检测只需要琼脂糖凝胶电泳就可以;如果需要分辨率高的电泳,特别是只有几个bp的差别应该选择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用普通电泳不合适的巨大DNA链应该使用脉冲凝胶电泳。注意巨大的DNA链用普通电泳可能跑不出胶孔导致缺带。 正确选择凝胶浓度  对于琼脂糖凝胶电泳,浓度通常在0.5~2%之间,低浓度的用来进行大片段核酸的电泳,高浓度的用来进行小片段分析。低浓度胶易碎,小心操作和使用质量好的琼脂糖是解决办法。注意高浓度的胶可能使分子大小相近的DNA带不易分辨,造成条带缺失现象。 适合的电泳缓冲液  常用的缓冲液有TAE和TBE,而TBE比TAE有着更好的缓冲能力。电泳时使用新制的缓冲液可以明显提高电泳效果。注意电泳缓冲液多次使用后,离子强度降低,pH值上升,缓冲性能下降,可能使DNA电泳产生条带模糊和不规则的DNA带迁移的现象。 电泳的合适电压和温度  电泳时电压不应该超过20V/cm,电泳温度应该低于30℃,对于巨大的DNA电泳,温度应该低于15℃。注意如果电泳时电压和温度过高,可能导致出现条带模糊和不规则的DNA带迁移的现象。特别是电压太大可能导致小片段跑出胶而出现缺带现象 DNA样品的纯度和状态  是电压太大可能导致小片段跑出胶而出现缺带现象DNA样品的纯度和状态注意样品中含盐量太高和含杂质蛋白均可以产生条带模糊和条带缺失的现象。乙醇沉淀可以去除多余的盐,用酚可以去除蛋白。注意变性的DNA样品可能导致条带模糊和缺失,也可能出现不规则的DNA条带迁移。在上样前不要对DNA样品加热,用20mM NaCl缓冲液稀释可以防止DNA变性。 DNA的上样  正确的DNA上样量是条带清晰的保证。注意太多的DNA上样量可能导致DNA带型模糊,而太小的DNA上样量则导致带信号弱甚至缺失。TIANGEN公司DNA分子量标准每次上样6ul即可得到清晰均匀的条带。 Marker的选择  DNA电泳一定要使用DNA Marker或已知大小的正对照DNA来估计DNA片段大小。Marker应该选择在目标片段大小附近ladder较密的,这样对目标片段大小的估计才比较准确。TIANGEN公司的DNA Marker条带清晰,亮度均匀,质量稳定,是您实验的首选。需要注意的是Marker的电泳同样也要符合DNA电泳的操作标准。如果选择λDNA/HindIII或者λDNA/EcoRI的酶切Marker,需要预先65℃加热5min,冰上冷却后使用。从而避免HindIII或EcoRI酶切造成的粘性接头导致的片段连接不规则或条带信号弱等现象。 凝胶的染色和观察  实验室常用的核酸染色剂是溴化乙啶(EB),染色效果好,操作方便,但是稳定性差,具有毒性。而其他系列例如SYBR Green,GelRed,虽然毒性小,但价格昂贵。TIANGEN公司的GeneGreen相比则是性价比高的低毒替代染料,其灵敏度比传统EB染料高10倍以上。注意观察凝胶时应根据染料不同使用合适的光源和激发波长,如果激发波长不对,条带则不易观察,出现条带模糊的现象。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原理上有何不同?

最大的不同是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用的蛋白质不做任何变性处理SDS-PAGE中的SDS是十二烷基磺酸钠,是蛋白质变性剂,SDS能拆散蛋白质的折叠结构,然后沿伸展的多肽链的表面吸附。使肽链带净负电荷,蛋白质在电场中的泳动速度仅与蛋白质颗粒大小有关。

怎么化验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

凝胶色谱很容易测。。。看看高分子物理的书吧。。。

100吨耐磷酸储罐用聚丙烯还是聚乙烯材质好 85%磷酸,温度10-100℃

聚丙烯 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 简称:PP, 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有等规物、无规物和间规物三种构型,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高达167℃,耐热,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0.90g/cm3,是最轻的通用塑料.耐腐蚀,抗张强度30MPa,强度、刚性和透明性都比聚乙烯好.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和添加抗氧剂予以克服. 特点: 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度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 .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 生产方法: ①淤浆法.在稀释剂(如己烷)中聚合,是最早工业化、也是迄今生产量最大的方法.②液相本体法.在70℃和3MPa的条件下,在液体丙烯中聚合.③气相法.在丙烯呈气态条件下聚合.后两种方法不使用稀释剂,流程短,能耗低.液相本体法现已显示出后来居上的优势. 成型特性: 1.结晶料,吸湿性小,易发生融体破裂,长期与热金属接触易分解. 2.流动性好,但收缩范围及收缩值大,易发生缩孔.凹痕,变形. 3.冷却速度快,浇注系统及冷却系统应缓慢散热,并注意控制成型温度.料温低温高压时容易取向,模具温度低于50度时,塑件不光滑,易产生熔接不良,流痕,90度以上易发生翘曲变形 4.塑料壁厚须均匀,避免缺胶,尖角,以防应力集中. 用途 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在塑料制品中包装材料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据统计,世界用于包装领域的塑料约占塑料总消费量的35%.我国包装用塑料发展迅速,产量从1980年的19万t迅速增至2003年的465万t,预计2005年将超过550万t,2010年超过700万t,2015年超过900万t,约占全国包装总产量的13%以上. 从产品上看,包装用薄膜约占包装用塑料总量的50%以上.我国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是PP树脂消费量最大的领域之一,2003年我国有BOPP生产企业86家(123条生产线),总生产能力约140万t/a,2004年达到200万t/a(138条生产线),产量将突破100万t.近年来,国内企业注重提升产品竞争力,先后引进了一批先进的BOPP生产设备,生产的薄膜宽度可达8.3m,线速度高达400~500m/min,如浙江大东南集团引进德国布鲁克纳6万t/a生产线;国风集团投资2亿元引进3.5万t/a生产线(目前亚洲第1条、世界第4条10m宽的BOPP设备);常州武进金氏集团引进德国2万t/a五层共挤高强超薄BOPP生产线;福建现代集团引进2.5万t/a生产线;宝硕集团计划引进10万t/a生产线等.按我国现有的BOPP薄膜生产能力换算,每年对PP树脂的需求量近200万t,因此应重视开发BOPP薄膜用高线速、延伸性、透明性好的PP专用料,包括配套用的乙、丙共聚物,以适应新引进的BOPP薄膜设备. 汽车用改性聚丙烯 2003年,我国汽车产量为440多万辆,已位居世界第四,同比增长36.6%.据美国ESM WerWide报道:“2008年中国汽车产量将超过600万辆,2015将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位”. 汽车工业的发展离不开汽车塑料化的进程,目前我国工程塑料的自给率不足16%.据中国工程塑料协会预测,2005年我国工程塑料需求增长率为15%,2010年约为10%,需求量将从2000年的44万t增长到2010年的140万t.我国汽车制造业对工程塑料需求量增长迅速,到2010年总用量将达到94万t(以塑料用量占汽车重量的5%~10%计). PP用于汽车工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但因其模量和耐热性较低,冲击强度较差,因此不能直接用作汽车配件,轿车中使用的均为改性PP产品,其耐热性可由80℃提高到145℃~150℃,并能承受高温750~1000h后不老化,不龟裂.据报道,日本丰田公司推出的新一代具有高取向结晶性的聚丙烯HEHCPP产品,可以作为汽车仪表板、保险杠,比以TPO为原料生产的同类产品成本降低30%,改性PP用作汽车配件具有十分广阔的开发前景. 家用电器用聚丙烯 近几年我国家用电器产业发展迅速,品种多,产量大.2003年我国电冰箱产量为1850万台,空调器4200万台,洗衣机1700万台,微波炉3500万台.据“2004~2006年中国城市家庭影院市场研究咨询报告”显示,预计未来3年内我国家庭影院系统市场规模将达到690万台.另外,各种小家电也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这对改性PP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商机.目前,我国一些塑料原料厂商已经开发出洗衣机专用料如PP 1947系列、K7726系列等,受到了洗衣机制造厂商的欢迎.因此,在未来几年内应加大开发家用电器PP专用料的力度,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 管材用聚丙烯. 2003年全国塑料管材总产量突破180万t,同比增长23%.早期,PP管材主要用作农用输水管,但是由于早期产品性能还存在一些问题(抗冲击强度、耐老化性能较差),市场未能打开.随着上海塑料建材厂首家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采用进口PP-R料生产的输送冷、热水用的管材得到市场认可后,目前已有不少厂家建设PP-R管材生产线,价格也由投产初期的2万~3万元/t不断回落,但PP-R管材在塑料管材市场上的占有率仍然很低.据反映,目前国产PP-R料与进口料比较还有一定差距,质量有待改进和提高.据报道,目前韩国开发出一种耐高压给水管用无规共聚聚丙烯PP-R 112新牌号,使用该牌号生产的管材可在20℃和11.2MPa的超高压状态下使用50年. 塑料管材是我国化学建材推广应用的重点产品之一,建设部曾于2001年发出“关于加强共聚聚丙烯(PP-R、PP-B)管材生产管理和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从原料、加工、质量以至管材使用、安装等工作,要严格把好PP管材质量关,以利更好地做好我国PP管材的生产、应用、推广工作. 高透明聚丙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带来在文化、娱乐、食品、医疗、材料、居室装饰等各个方面不同变化的要求与提高,市场中很多物品越来越多地使用透明材料.因此,开发透明PP专用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尤其需要透明性高、流动性好,成型快的PP专用料,以便设计加工成人们喜爱的PP制品.透明PP比普通PP、PVC、PET、PS更具特色,有更多优点和开发前景. 近几年,国外透明PP市场增长很快,如韩国LG将透明PP作为PET替代品推向市场;德国某些公司用透明PP替代PVC;美国透明PP制品的增长速度高出普通PP制品7%~9%;日本近几年PP成核透明剂的年用量约为2000t,若以添加量0.25%推算,日本透明PP料的年产量可达80万t以上.据日本理化株式会社介绍,日本透明PP专用料用于微波炊具及家具两方面的消费量最大.预计,2005年国外市场对透明PP专用料需求量约为500万~550万t.目前国内透明PP专用料与国外差距较大,透明PP树脂及其制品的生产、应用仍有待加强. 聚乙烯 聚氯乙烯 聚苯乙烯 聚丙烯 有什么区别聚乙烯 PE 未着色时呈乳白色半透明,蜡状;用手摸制品有滑腻的感觉,柔而韧;稍能伸长.一般低密度聚乙烯较软,透明度较好;高密度聚乙烯较硬. 常见制品:手提袋、水管、油桶、饮料瓶(钙奶瓶)、日常用品等. 聚丙烯 PP 未着色时呈白色半透明,蜡状;比聚乙烯轻.透明度也较聚乙烯好,比聚乙烯刚硬. 常见制品:盆、桶、家具、薄膜、编织袋、瓶盖、汽车保险杠等. 聚苯乙烯PS 在未着色时透明.制品落地或敲打,有金属似的清脆声,光泽和透明很好,类似于玻璃,性脆易断裂,用手指甲可以在制品表面划出痕迹.改性聚苯乙烯为不透明. 常见制品:文具、杯子、食品容器、家电外壳、电气配件等 聚氯乙烯 PVC 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苯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透明度很好,强度和韧性优于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不易破碎. 聚乙烯 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 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但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化学与机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聚乙烯的性质因品种而异,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和密度.采用不同的生产方法可得不同密度(0.91~0.96g/cm3)的产物.聚乙烯可用一般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见塑料加工)加工.用途十分广泛,主要用来制造薄膜、容器、管道、单丝、电线电缆、日用品等,并可作为电视、雷达等的高频绝缘材料.随着石油化工的发展,聚乙烯生产得到迅速发展,产量约占塑料总产量的1/4.1983年世界聚乙烯总生产能力为24.65Mt,在建装置能力为3.16Mt. 聚合压力大小:高压、中压、低压; 聚合实施方法: 淤浆法、溶液法 、气相法 ; 产品密度大小:高密度、中密度、低密度、线性低密度; 产品分子量:低分子量、普通分子量、超高分子量. 生产方法 分为高压法、低压法、中压法三种.高压法用来生产低密度聚乙烯,这种方法开发得早,用此法生产的聚乙烯至今约占聚乙烯总产量的2/3,但随着生产技术和催化剂的发展,其增长速度已大大落后于低压法.低压法就其实施方法来说,有淤浆法、溶液法和气相法.淤浆法主要用于生产高密度聚乙烯,而溶液法和气相法不仅可以生产高密度聚乙烯,还可通过加共聚单体,生产中、低密度聚乙烯,也称为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近年来,各种低压法工艺发展很快.中压法仅菲利浦公司至今仍在采用,生产的主要是高密度聚乙烯. 聚乙烯特性 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70~-100℃),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能优良;但聚乙烯对于环境应力(化学与机械作用)是很敏感的,耐热老化性差. 聚乙烯的性质因品种而异,主要取决于分子结构和密度. 聚乙烯的种类 (1) LDPE:低密度聚乙烯、高压聚乙烯 (2) LLDPE:线形低密度聚乙烯 (3) MDPE:中密度聚乙烯、双峰树脂 (4) HDPE:高密度聚乙烯、低压聚乙烯 (5) 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6)改性聚乙烯:CPE、交联聚乙烯(PEX) (7)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共聚物(塑料)、EVA、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其它烯烃(如辛烯POE、环烯烃)的共聚物、乙烯-不饱和酯共聚物(EAA、 EMAA 、EEA、EMA、EMMA、EMAH) 分子量达到3,000,000-6,000,000的线性聚乙烯称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强度非常高,可以用来做防弹衣. 主要方法: 液相法(又分为溶液法和淤浆法)和气相法(物料在反应器中的相态类型).我国主要采用齐格勒催化剂的淤浆法. 条件与过程描述:纯度99%以上的乙烯在催化剂四氯化钛和一氯二乙基铝存在下,在压力0.1-0.5MPa和温度65-75℃的汽油中聚合得到HDPE的淤浆.经醇解破坏残余的催化剂、中和、水洗,并回收汽油和未聚合的乙烯,经干燥、造粒得到产品. 化学名称:聚乙烯 英文名称:Polyethylene(简称PE) 比重:0.94-0.96克/立方厘米 成型收缩率:1.5-3.6% 成型温度:140-220℃ 特点:耐腐蚀性,电绝缘性(尤其高频绝缘性)优良,可以氯化,化学交联、辐照交联改性,可用玻璃纤维增强.低压聚乙烯的熔点,刚性,硬度和强度较高,吸水性小,有良好的电性能和耐辐射性;高压聚乙烯的柔软性,伸长率,冲击强度和渗透性较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冲击强度高,耐疲劳,耐磨. 低压聚乙烯适于制作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高压聚乙烯适于制作薄膜等;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适于制作减震,耐磨及传动零件. 成型特性: 1.结晶料,吸湿小,不须充分干燥,流动性极好流动性对压力敏感,成型时宜用高压注射,料温均匀,填充速度快,保压充分.不宜用直接浇口,以防收缩不均,内应力增大.注意选择浇口位置,防止产生缩孔和变形. 2.收缩范围和收缩值大,方向性明显,易变形翘曲.冷却速度宜慢,模具设冷料穴,并有冷却系统. 3.加热时间不宜过长,否则会发生分解. 4.软质塑件有较浅的侧凹槽时,可强行脱模. 5.可能发生融体破裂,不宜与有机溶剂接触,以防开裂 聚乙烯产品介绍 1.1产品类别 聚乙烯(PE)是通用合成树脂中产量最大的品种,主要包括低密度聚乙烯(LDPE)、线型低密度聚乙烯(LLDPE)、高密度聚乙烯(HDPE)及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产品. 1.2聚乙烯物理性能 聚乙烯为白色蜡状半透明材料,柔而韧,比水轻,无毒,具有优越的介电性能.易燃烧且离火后继续燃烧.透水率低,对有机蒸汽透过率则较大.聚乙烯的透明度随结晶度增加而下降在一定结晶度下,透明度随分子量增大而提高.高密度聚乙烯熔点范围为132-135oC,低密度聚乙烯熔点较低(112oC)且范围宽. 常温下不溶于任何已知溶剂中,70oC以上可少量溶解于甲苯、乙酸戊酯、三率乙烯 等溶剂中 1.3聚乙烯化学性能 聚乙烯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室温下耐盐酸、氢氟酸、磷酸、甲酸、胺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各种化学物质,硝酸和硫酸对聚乙烯有较强的破坏作用.聚乙烯容易光氧化、热氧化、臭氧分解,在紫外线作用下容易发生降解,碳黑对聚乙烯有优异的光屏蔽作用.受辐射后可发生交联、断链、形成不饱和基团等反映. 1.4各类聚乙烯产品用途 高压聚乙烯:一半以上用于薄膜制品,其次是管材、注射成型制品、电线包裹层等 中低、压聚乙烯:以注射成型制品及中空制品为主. 超高压聚乙烯:由于超高分子聚乙烯优异的综合性能,可作为工程塑料使用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以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原理,。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英语: polyacrylamide gelelectrophoresis,简称PAGE) 作用:用于分离蛋白质和寡核苷酸。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丙烯酰胺(简称Acr)和交联剂N,N"一亚甲基双丙烯酰胺(简称Bis)在催化剂过硫酸铵(AP),N,N,N",N" 四甲基乙二胺(TEMED)作用下,聚合交联向成的具有网状立体结构的凝胶,并以此为支持物进行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根据不同蛋白质分子所带电荷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的不同所产生的不同迁移率将蛋白质分离成若干条区带,如果分离纯化的样品中只含有同一种蛋白质,蛋白质样品电泳后,就应只分离出一条区带。聚丙烯酰胺凝胶为网状结构,具有分子筛效应。它有两种形式: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Native-PAGE)及SDS-聚丙烯酰胺凝胶(SDS-PAGE);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在电泳的过程中,蛋白质能够保持完整状态,并依据蛋白质的分子量大小、蛋白质的形状及其所附带的电荷量而逐渐呈梯度分开。SDS-PAGE仅根据蛋白质亚基分子量的不同就可以分开蛋白质。该技术最初由shapiro于1967年建立,他们发现在样品介质和丙烯酰胺凝胶中加入离子去污剂和强还原剂(SDS即十二烷基硫酸钠)后,蛋白质亚基的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量的大小(可以忽略电荷因素)。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打断蛋白质的氢键和疏水键,并按一定的比例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复合物,使蛋白质带负电荷的量远远超过其本身原有的电荷,掩盖了各种蛋白分子间天然的电荷差异。因此,各种蛋白质 SDS复合物在电泳时的迁移率,不再受原有电荷和分子形状的影响,只是棒长的函数。这种电泳方法称为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简称SDS—PAGE)。由于SDS PAGE可设法将电泳时蛋白质电荷差异这一因素除去或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因此常用来鉴定蛋白质分离样品的纯化程度,如果被鉴定的蛋白质样品很纯,只含有一种具三级结构的蛋白质或含有相同分子量亚基的具四级结构的蛋白质,那么 SDS—PAGE后,就只出现一条蛋白质区带。SDS—PAGE可分为圆盘状和垂直板状、连续系统和不连续系统。本实验采用垂直板状不连续系统。所谓“不连续”是指电泳体系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缓冲液、pH和凝胶孔径等所组成。

茂金属聚丙烯

前面这位哥们写了这么多估计你也看不懂,还是我也说下吧.茂金属催化产品的最大特点是产品分子量分布范围小.体现在性能方面,具有更低的热封温度,更高的断裂拉伸率,拉伸强度,优良的耐穿刺性及落标冲机性能.吹塑的时候最好加一定配比的普通材料,这样可以增强材料的可加工性,而各方面性能下降也不大.

丙烯和聚丙烯是一样的东西吗?如果不是,他们有什么区别啊?

不一样,丙烯是CH2=CH-CH3聚丙烯是丙烯的高聚体聚丙烯(PP)作为热塑塑料聚合物在塑料领域内有十分广泛的应用,因所用催化剂和聚合工艺不同,所得聚合物性能,用途也不同。PP有很多有用的性能,但还缺乏固有的韧性,特别是在低于其玻璃化温度的条件下。然而,通过添加冲击改性剂,可以提高其抗冲击性能。 1. PP均聚物 聚丙烯(PP)作为热塑塑料聚合物于1957年开始商品化生产,是有规立构聚合物中的第一个。其历史意义更体现在,它一直是增长最快的主要热塑性塑料,2004年它的全国总产量达到300万吨。它在热塑性塑料领域内有十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纤维和长丝、薄膜挤压、注塑加工等方面。 1.1 化学和性质 PP是在金属有机有规立构催化剂(Ziegler-Natta型),如δ-TiCl3-(C2H5)2AlCl或TiCl3-(C2H5)3Al(效率300~900克聚丙烯/克TiCl3)作用下,使丙烯单体在控制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合成的。因所用催化剂和聚合工艺不同,所得聚合物的分子结构有三种不同类型的立体化学结构,数量也不一样。这三种结构是指等规聚合物、间规聚合物和无规聚合物。在等规聚丙烯(最常见的商品形式)中,甲基原子团都处在聚合物骨架的同一侧,这一结构很容易形成结晶态。等规形式的结晶性赋予它良好的抗溶剂和抗热性能。在前十年期间所用的催化剂技术使非等规异构体的生成达到最少程度,消除了对无价值的无规组分进行分离的必要性,简化了生产步骤。生产聚丙烯的工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气相法;一种是液体丙烯淤浆法。此外,还有一些老式淤浆工艺装置在运行,它们采用一种液态饱和烃作为反应介质。 比较而言,高密度和低密度聚乙烯都有较高的密度,相当低的熔点和较低的弯曲模量即刚度。这些性能差异导致了最终用途不同。刚度和易定向性使聚丙烯均聚物适合制作各种纤维和用于延展带,而它们较高的耐热性使它们能用于制作硬的高压容器和器具及汽车的模塑部件。 影响聚丙烯均聚物的加工性能和物理性能的主要因素包括:分子量(通常用流速表示);分子量分布(简称MWD);有规立构性和助剂。聚丙烯平均分子量范围从约200 000到 600 000。分子量分布通常用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与数均分子量()的比值表示, 。该式又称为多分散性指数。 一个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对它的加工性能和最终使用性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这是因为熔融态的聚丙烯对剪切敏感,即当施加的压力升高时,其表观粘度降低。分子量分布范围宽的聚丙烯比分布窄的更对剪切敏感,因而具有宽范围分子量分布的材料在注塑过程中更易于加工。某些特定的用途,特别是纤维,则要求窄范围的分子量分布。分子量分布与催化剂体系和聚合反应工艺都有关系。常用过氧化物在反应器后面的挤压过程进行化学裂解,使分子量分布范围变窄。这一过程称为控制流变学(CR)过程。 与聚乙烯相比较,等规聚丙烯其独特的分子结构及螺旋状晶体导致其分子链更易受光和热而氧化降解。在通常的加工和最终使用条件下,聚丙烯要经受无规的断链作用,导致分子量降低和流速升高。所有的商品级聚丙烯都含有稳定剂,以便在加工时保护材料,提供令人满意的最终使用性能。对于特别的用途,除了加抗氧剂和紫外线抑制剂外,还须加其它添加剂。例如:在薄膜配方中加入润滑剂和防粘剂,以减少摩擦系数并防止薄膜自身粘连。在包装材料中添加抗静电以消除静电荷。为了提高透明度或缩短模型周期,则需用成核剂。均聚物树脂通常按流速和最终用途分类。流速取决于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两者。某些特殊用途要求流速高达400分克/分钟,而普通商品均聚物的流速则在0.5-50分克/分钟的范围以内。流速通常是确定加工特性最主要的因素。 1.2 加工和应用 聚丙烯极好的流动性能和宽范围的流速,以及其它独特的聚合物特性相结合,使它具有优异的加工性能。较低的流速能满足挤压带、带状长丝和单丝等的加工要求,还能使成品有抗张强度和低延伸性,同时保持足够的横向完整性,使卷丝机导向装置上的劈裂和粉尘飞扬的情况达到最低程度。为了抵消它们特有的低横向强度和断裂倾向(原纤化),定向程度更高的薄膜到纤维产品,如:粗纤度纺织品、细绳和绳子,通常要求流速在7~20的范围内。含有发泡剂的装饰带条产品是由流速接近于10的聚丙烯挤压而成的,这样才能使熔体强度和定向能力达到适当的均衡。这种聚合物经中等程度的定向,能产生光滑的类似缎于一样的表面效果,产品有足够的横向强度可以延缓断裂。非织布和多丝产品的挤压需要一种低粘度、自由流动的材料,因此,流速极高的聚丙烯用于这些用途。 浇铸PP薄膜大量用于绘图艺术品方面。另外,薄膜可以双轴取向和热变定,使具有极好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应用于各种性能层合材料和包装材料方面。使用管式水冷激工艺可以把PP加工成共挤出吹制薄膜以及单层薄膜。热成型用的挤塑片材要求使用低流速配方的材料,使具有足够的熔体强度。当使用PP挤塑型材时,较低的流速加工性能总是要好些。型材挤压通常限于较小的截面以便能用水急冷保证产品具有足够的韧度。PP还可以挤塑成管状产品,如饮料吸管和饮用水管。PP在线缆涂层方面也有用途。 在用量方面仅次于挤塑的注塑加工很适应聚丙烯的特性。PP良好的流动性能和强韧机械特性,被利用来生产许多种不同类型的具有内在的强韧机械性能的产品。良好的加工性能与极好的抗应力断裂性能产生了优良的模塑成型的密封罩。一般而言,低流速配方材料用于生产厚壁产品和那些要求韧性的产品。高流速的材料用于生产薄壁部件和要求快速加工的产品。 1.3 市场 PP均聚物可使用各种加工工艺,生产范围很宽的产品。 挤塑制品是消耗PP的最大市场,而纺织纤维和单丝又是其中最大的部分。长期以来,PP一直是制造纤维的主要原料,这是因为它的着色能力、耐磨损、耐化学品性能以及有利的经济条件。定向和非定向薄膜占据挤塑制品市场的第二大份额,并且是继续保持增长的领域。 接下来,注塑品是PP均聚物的第二大市场,包括容器、密封器、汽车方面的应用、家庭用品、玩具及其它许多消费品和工业方面的最终用途。许多吹塑容器选用聚丙烯,是因为它的良好的隔潮性能和足够的清沏度。鉴于对未来塑料制品的新需求,PP均聚物将继续保持增长。良好的经济方面的条件、良好的机械性能以及重量轻、着色能力强和易于加工等特性,将使PP继续成为本世纪众多应用领域的首选材料。 2.抗冲击型PP共聚物 PP有很多有用的性能,但还缺乏固有的韧性,特别是在低于其玻璃化温度的条件下.然而,通过添加冲击改性剂,可以提高其抗冲击性能。传统改良性为弹性体,通常为乙丙橡胶。普遍认为,遍布于半结晶态聚丙烯基体内的橡胶粒子,能在界面上形成许多应力集中点,防止局部形变,和断裂扩展。抗冲击改性剂一直是在共混时添加进去的,最近,弹性体组分的现场合成已经具有商业重要性。而且,正在宣传用一种新系列的冲击改性剂来代替乙丙橡胶,即Flexomer聚烯烃、Exact塑弹体和Insite聚合物。这些都是烯烃聚合物,它们填补了极低密度聚乙烯和传统乙丙弹性体之间的空白。 2.1 化学和性能 等规PP均聚物,是在Ziegler-Natta催化剂体系催化下,由丙烯聚合而成的。乙丙橡胶组分在一系列反应器中合成的,或是预先购买,然后在挤压机内与PP均聚物共混。生成的抗冲击聚丙烯经粒化后出售。现场生产的抗冲击PP共聚物,可以通过选用合适的催化剂组成及反应器条件,来精确地控制其重要的性能。催化剂组成和反应器条件决定基体树脂的结晶度、橡胶组分的组成和数量及总体分子量分布。 抗冲击PP是最轻的热塑性塑料之一,其密度低于1,每磅产品的价格低于PET、PBT、高抗冲击聚苯乙烯和ABS。按比容计,抗冲击PP的单位体积成本低于上述那些树脂和聚氯乙烯(PVC)。仅有HDPE在这方面堪与匹敌。抗冲击型PP通常在适中的温度下加工,范围为350~550°F。抗冲击聚丙烯共聚物具有广谱的熔体流动速率,通常范围为从小于1到约30。具有最高熔体流动速率的树脂,通常是由熔体流动速率较低的材料“减粘裂化”制得。也就是对从反应器出来后的材料进行一步反应,降低平均分子量,从而制得熔体流速更高的产品。抗冲击聚丙烯共聚物对化学品和环境应力断裂有很高的抵抗力。经处理后,材料可具备优良的悬臂梁式冲击强度和较低的加纳尔冲击性能。悬臂梁式冲击强度范围在0.5到大于15英尺·磅/英寸;在-40°F下,加纳尔冲击强度范围为15到300英寸·磅以上。 橡胶组分为聚丙烯提供了冲击强度,却使抗冲击聚丙烯相对于均聚物而言,降低了刚度和热变形温度。加填料的抗冲击聚丙烯共聚物能够忍受更高的温度而不变形。填料一般为玻璃纤维。云母、滑石和碳酸钙。这些聚合物的最终用户应该知道对每一种规格的产品,在不同的熔化强度、熔体流速、刚度和热变形温度之间需作出权衡。 2.2 用途 抗冲击聚丙烯的主要商业用途是用在汽车、家用品、器具中的注塑件。它的抗冲击能力、低密度、着色能力和加工性能使它成为理想的材料。具有较高熔体流速的中等抗冲击树脂品级有较高的流动性能,这个特点在注塑大型部件如:汽车面板时特别有用。 高抗冲击能力具有较低熔体流速的树脂(一般小于2),可以转化成抗穿刺性极好的薄膜,这种薄膜的抗冲击能力和耐蒸汽杀菌能力,适合做一次性医疗废品袋。挤压片材可以用热成型法加工成大而厚的部件,如:汽车工业中的护板和汽车车尾行李箱衬里。弹性体组分改良聚丙烯抗冲击性能的机理,在材料受冲击时,可诱导应力白化。大多数用途是以弹性组分在聚丙烯基体中的分散度为基础的。基于与此相反的概念,正在开发新型的保险杠。其结果是形成了一个分子复合结构。 注释 聚丙烯 丙烯的聚合物 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缩写PP均聚物 由一种单体聚合而成的聚合物称为均聚物。 高分子 高分子就是那些分子量特别大的物质。常见的分子,我们称它们为小分子,一般由几个或几十个原子组成,分子量也在几十到几百之间。如水分子的分子量为18、二氧化硫的分子量是44。高分子则不同,它的分子量至少要大于1万。高分子物质的分子一般由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个原子组成,它的分子量也就是几万、几十万、甚至以亿来计算。高分子的“高”就是指它的分子量高。 聚合物 高分子分为天然高分子和人工合成高分子,天然橡胶,棉花等都属于天然高分子。人工合成高分子主要包括:化学纤维、合成橡胶和合成树脂(塑料),也称为三大合成材料。此外,大多数涂料和粘合剂的主要成分也是人工合成高分子。人工合成高分子又被称为聚合物(Polymer)。 如:聚丙烯、聚乙烯等。 共聚物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单体或单体与聚合物间进行的聚合称为共聚,共聚得到的产物即为共聚物。分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无规共聚物、有规共聚物等。

聚丙烯和PP聚丙烯有什么不一样?

怎样使pp再硬一点呢

聚丙烯和PP聚丙烯有什么不同

说的都是一个东西,没什么不同

聚丙烯分类是什么塑料品

可塑性塑料

聚丙烯是塑料吗?

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有等规物、无规物和间规物三种构型,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高达167℃,耐热,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0.90g/cm3,是最轻的通用塑料。耐腐蚀,抗张强度30MPa,强度、刚性和透明性都比聚乙烯好。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和添加抗氧剂予以克服。

聚丙烯是什么,做什么用

http://baike.baidu.com/view/49047.htm

聚丙烯的外文翻译

Polypropylene (PP), also known as polypropene, is a thermoplastic polymer used in a wide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including packaging and labeling, textiles (e.g., ropes, thermal underwear and carpets), stationery, plastic parts and reusable containers of various types, laboratory equipment, loudspeakers, automotive components, and polymer banknotes. An addition polymer made from the monomer propylene, it is rugged and unusually resistant to many chemical solvents, bases and acids.In 2008, the global market for polypropylene had a volume of 45.1 million tonnes, which led to a turnover of about $65 billion (~ u20ac47.4 billion).[1]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澳大利亚的钱币也使用聚丙烯制作。Most commercial polypropylene is isotactic and has an intermediate level of crystallinity between that of low-density polyethylene (LDPE) and high-density polyethylene (HDPE). Polypropylene is normally tough and flexible, especially when copolymerized with ethylene. This allows polypropylene to be used as an engineering plastic, competing with materials such as ABS. Polypropylene is reasonably economical, and can be made translucent when uncolored but is not as readily made transparent as polystyrene, acrylic, or certain other plastics. It is often opaque or colored using pigments. Polypropylene has good resistance to fatigue.The melting of polypropylene occurs as a range, so a melting point is determined by finding the highest temperature of a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chart. Perfectly isotactic PP has a melting point of 171 °C (340 °F). Commercial isotactic PP has a melting point that ranges from 160 to 166 °C (320 to 331 °F), depending on atactic material and crystallinity. Syndiotactic PP with a crystallinity of 30% has a melting point of 130 °C (266 °F).[2]The melt flow rate (MFR) or melt flow index (MFI) is a measure of molecular weight of polypropylene. The measure helps to determine how easily the molten raw material will flow during processing. Polypropylene with higher MFR will fill the plastic mold more easily during the injection or blow-molding production process. As the melt flow increases, however, some physical properties, like impact strength, will decrease.There are three general types of polypropylene: homopolymer, random copolymer, and block copolymer. The comonomer is typically used with ethylene. Ethylene-propylene rubber or EPDM added to polypropylene homopolymer increases its low temperature impact strength. Randomly polymerized ethylene monomer added to polypropylene homopolymer decreases the polymer crystallinity and makes the polymer more transparent.[edit]DegradationPolypropylene is liable to chain degradation from exposure to heat and UV radiation such as that present in sunlight. Oxidation usually occurs at the tertiary carbon atom present in every repeat unit. A free radical is formed here, and then reacts further with oxygen, followed by chain scission to yield aldehydes and carboxylic acids. In external applications, it shows up as a network of fine cracks and crazes that become deeper and more severe with time of exposure.For external applications, UV-absorbing additives must be used. Carbon black also provides some protection from UV attack. The polymer can also be oxidized at high temperatures, a common problem during molding operations. Anti-oxidants are normally added to prevent polymer degradation.[edit]HistoryPropylene was first polymerized to a crystalline isotactic polymer by Giulio Natta as well as by the German chemist Karl Rehn in March 1954.[3] This pioneering discovery led to large-scale commercial production of isotactic polypropylene by the Italian firm Montecatini from 1957 onwards.[4] 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 was also first synthesized by Italian Nobel Prize w

聚丙烯PP的结构与性能知多少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isotactic polypropylene)、无规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和间规聚丙烯(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三种。甲基排列在分子主链的同一侧称等规聚丙烯,若甲基无秩序的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无规聚丙烯,当甲基交替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间规聚丙烯。一般工业生产的聚丙烯树脂中,等规结构含量约为95%,其余为无规或间规聚丙烯。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可高达167℃。耐热、耐腐蚀,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小,是最轻的通用塑料。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予以克服。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变形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冲击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通常在1~100。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型的抗冲强度比均聚型的要高。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6~2.0%。聚丙烯具有许多优良特性:1、相对密度小,仅为0.89-0.91,是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2、良好的力学性能,除耐冲击性外,其他力学性能均比聚乙烯好,成型加工性能好。3、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连续使用温度可达110-120℃。4、化学性能好,几乎不吸水,与绝大多数化学药品不反应。5、质地纯净,无毒性。6、电绝缘性好。7、聚丙烯制品的透明性比高密度聚乙烯制品的透明性好。它有很多优点但也有缺点:1、制品耐寒性差,低温冲击强度低。2、制品在使用中易受光、热和氧的作用而老化。3、着色性不好。4、易燃烧。5、韧性不好,静电度高,染色性、印刷性和黏合性差。

聚丙烯分子的结构式???

如图

聚丙烯是什么材料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系白色蜡状材料,外观透明而轻。其密度为0.89~0.91g/cm3,易燃,熔点165℃,在155℃左右软化,使用温度范围为-30~140℃,在80℃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能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分解。聚丙烯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isotactic polypropylene)、无规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和间规聚丙烯(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三种。它广泛应用于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的生产,也用于食品、药品的包装。聚丙烯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包括包装材料和标签,纺织品等。

聚丙烯防水卷材和聚乙烯防水卷材的区别

聚乙烯(polyethylene ,简称PE)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在工业上,也包括乙烯与少量α-烯烃的共聚物。聚乙烯无臭,无毒,手感似蜡,具有优良的耐低温性能(最低使用温度可达-100~-70°C),化学稳定性好,能耐大多数酸碱的侵蚀(不耐具有氧化性质的酸)。常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吸水性小,电绝缘性优良。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isotactic polypropylene)、无规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和间规聚丙烯(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三种。

请教"聚乙烯塑料粒子"和"聚丙烯塑料粒子"英文怎么说?

聚乙烯塑料粒子:Polyethylene (PE) 聚丙烯塑料粒子:Polypropylene(PP)在所有外国文献中我们只能看见上述两种拼写。

pp聚丙烯是什么材料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isotactic polypropylene)、无规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和间规聚丙烯(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三种。甲基排列在分子主链的同一侧称等规聚丙烯,若甲基无秩序的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无规聚丙烯,当甲基交替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间规聚丙烯。一般工业生产的聚丙烯树脂中,等规结构含量约为95%,其余为无规或间规聚丙烯。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可高达167℃。耐热、耐腐蚀,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小,是最轻的通用塑料。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予以克服。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变形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冲击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通常在1~100。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型的抗冲强度比均聚型的要高。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6~2.0%。

聚乙烯,聚丙烯的英文名字叫什么?

化学名称:聚乙烯英文名称:Polyethylene(简称PE)化学名称:聚丙烯英文名称:Polypropylene(简称PP)

聚丙烯电容、CBB电容、薄膜电容、聚乙烯电容的区别?

陶瓷电容器可分为高频磁介电容和低频磁介电容两种。高频磁介电容器电气性能优良,可与聚丙烯膜媲美,它具有体积小,稳定性搞,高频特性好,损耗低灯优点,但器电容量范围窄。低频磁介电容器只要优点是价格低,体积小,已实现表面安装,广泛应用与直流、低频电路中,其缺点是稳定性差,损耗大,抗脉冲能力差,可靠性不高,在高性能要求的电路中应免于使用。聚酯膜电容稳定性好,损耗小,抗脉冲能力强,可靠性高,已实现表面贴装,可实现金属化,具有自愈特性,可替代陶瓷电容,在高性能要求的电路中广泛应用,其缺点是价格高,体积大。聚丙烯膜电容器性能极为接近理想电容器,可实现金属化,具有自愈特性,特别适合应用与高频、高压、高稳定、高脉冲以及交流场合,缺点是体积大,价格高。薄膜电容这我推荐JEC智旭电子,品质管控、环境外部影响、工程专业度等都做得很到位。

聚丙烯是什么材料对人体有害吗

聚丙烯本身是无毒的,对人体也无害。聚丙烯是一种热性塑料,无毒、无味,具有较强的耐冲击性。可在1℃的沸水中浸泡不变形、不损伤,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针对聚丙烯在低温下的抗冲击性能差、耐候性不佳、表面装饰性差以及在电、磁、光、热、燃烧等方面的功能性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对聚丙烯加以改性,成为当前塑料加工发展最为活跃的,取得成果最为丰盛的领域。

什么是均聚PP-聚丙烯?

PP是聚丙烯的缩写,聚丙烯就是丙烯的均聚物,也就是说,均聚PP-聚丙烯,是将一个意思重复三遍的错误说法

pp是什么材料?和聚丙烯一样吗?

聚丙烯(Polypropylene,简称PP)

聚丙烯是什么材料

聚丙烯是什么材料?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聚丙烯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聚丙烯的化学稳定性很好,除能被浓硫酸、浓硝酸侵蚀外,对其它各种化学试剂都比较稳定,同时它的化学稳定性随结晶度的增加还有所提高,所以聚丙烯适合制作各种化工管道和配件,防腐蚀效果良好。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聚丙烯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等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自行车、零件、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产,也用于食品、药品包装。今天的分享就是这些,希望能帮助大家。

聚丙烯是什么材料???!!!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

聚丙烯与聚乙烯哪个好?

我只对混凝土防水渗漏水修复有研究,呵呵,这问题要另请高明才行!

你知道哪些PP(聚丙烯)的知识?

u200du200d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无规聚丙烯和间规聚丙烯三种。由醋酸乙烯在醋酸存在下聚合而成,聚合度以250~600为宜,聚合完成后,树脂中残存的微量催化剂(通常为过氧化物)、单体和(或)溶剂经真空干燥、蒸汽汽提、洗涤或联合处理法除去。在醋酸的存在下,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醋酸乙烯进行本体聚合;或以聚乙烯醇为分散剂,在溶剂中于70~90℃下进行溶液聚合2~6h(聚合度控制在250~600为宜),即得产品。u200du200d

聚丙烯是什么材料对人体有害吗

聚丙烯是丙烯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本身对人体无害。系白色蜡状材料,外观透明而轻。密度为0.89~0.91克/平方厘米,易燃,熔点165摄氏度,在155摄氏度左右软化,使用温度范围为零下30~140摄氏度。在80摄氏度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能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分解。聚丙烯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等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自行车、零件、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产,也用于食品、药品包装。

聚丙烯是否对人体有害?

聚丙烯本身是没有害的。但是有时候为了应对某些需要会对聚丙烯进行改性,改性pp用的助剂就说不好有没有害了。就像牛奶本身是没有毒的,但是三鹿的就是有毒的一样。

什么是聚丙烯

塑料颗粒。

聚笨乙烯和聚丙烯有什么区别,那个比较好点!

各有各的好处,不能简单的来比较,毕竟是两种不同种类的塑料,具体还要看你用在什么地方。聚丙烯就是PP,他的主要优点是环保、价格低、结构简单等等。在实际应用中很广泛,例如容器、家电、汽车等等,特别是在外壳方面应用比较多。聚苯乙烯就是PS,他的主要优点是强度高、在要求强度的情况下性价比不错。在实际应用中不如PP广泛,但是也很多,例如大型机电、家电、汽车等方面。具体涉及到价格方面,正常来说应该是PS贵些,但是因为PP和PS本身就有很多种,例如共聚、均聚、是否有回料、是否改性等等,所以价格不能简单来比较,就算是最原始的原料实际上也是有不同种类的。涉及到性能方面,如果两者非要比较的话,PP比PS要环保,因为PS含有苯环么,而且PP由于价格低廉,所以研发力度大,应用要广,但是PS的力学性能比PP要好,以上都是简单的宏观的来说,实际还要看具体情况,希望回答对LZ有帮助。

聚丙烯的使用温度

pe:成型温度:140-220℃pp:干燥处理:如果储存适当则不需要干燥处理。  熔化温度:220~275℃,注意不要超过275℃。  模具温度:40~80℃,建议使用50℃。结晶程度主要由模具温度决定。  注射压力:可大到1800bar。pt是什么材料?是否可以解决您的问题?

聚乙烯与聚丙烯的区别?

聚乙烯PE和聚丙烯PP的区分一般用燃烧的方法:PE燃烧时,是蓝色黄顶,发出石腊味,燃燃比较快。PP燃烧时,也是蓝色黄顶,但发出油渣味,燃烧比较慢。低压生产的PE,是高密度HDPE,密度为0.94-0.965g/cm3,颜色白色,较高的刚性和韧性,优良的机械强度和耐热性,主要用于各种压力管、注塑制品等的生产。高压生产的PE,是低密度LDPE,密度为0.910-0.925g/cm3,颜色半透明,熔点低,质地柔软,主要用于农膜、重包装膜等的生产。所以LDPE与HDPE是很好分的,一个半透明,易撕裂,一个白色,有一定刚性。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

看看有什么不同-[CH2-CH2-CH2]-n.

聚丙烯塑料有毒吗

看怎么用。

谁知道聚丙烯的燃点

275度以上

聚乙烯与聚丙烯的区别?

1、来源不同聚乙烯是乙烯经聚合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无规聚丙烯和间规聚丙烯三种。2、性质不同聚乙烯不如聚丙烯耐热。聚乙烯为典型的热塑性塑料,是无臭、无味、无毒的可燃性白色粉末。聚乙烯有优异的化学稳定性,室温下耐盐酸、氢氟酸、磷酸、甲酸、胺类、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各种化学物质腐蚀,但硝酸和硫酸对聚乙烯有较强的破坏作用。聚丙烯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可高达167℃。耐热、耐腐蚀,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3、应用不同聚乙烯常用于薄膜制品、管材、注射成型制品、电线包裹层、以注射成型制品及中空制品、工程塑料。聚丙烯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常见的酸、碱等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聚丙烯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聚乙烯

有谁知道丙纶和聚丙烯的关系?

我来回答最简单最直接的答案:聚丙烯是炼油厂提炼出来的石油附属品,而丙纶我们一般称它为丙纶纱,规格有300D、450D、600D、900D等,它是由聚丙烯经高温并且加入色母或色粉做出来的产品,它的颜色主要由色母或色粉控制。丙纶我都用了十几年了。

聚丙烯PP是塑料还是树脂?

塑料

聚丙烯的结构是什么?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是CH3-CH=CH2。聚丙烯的单体为丙烯,结构简式为:CH3-CH=CH2,丙烯发生加聚反应,双键断开,相连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聚丙烯是无色、无味、无毒的白色蜡状颗粒材料,外观似聚乙烯,但比聚乙烯更透明、更轻,相对密度为0.89~0.91,是最轻的塑料品种。聚丙烯的应用聚丙烯具有耐化学性、耐热性、电绝缘性、高强度机械性能和良好的高耐磨加工性能等,这使得聚丙烯自问世以来,便迅速在机械、汽车、电子电器、建筑、纺织、包装、农林渔业和食品工业等。众多领域得到广泛的开发应用,近年来,随着我国包装、电子、汽车等工业的快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工业的发展。而且因为其具有可塑性,聚丙烯材料正逐步替代木制产品,高强度韧性和高耐磨性能已逐步取代金属的机械功能。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聚丙烯

聚丙烯对人体有害吗 聚丙烯有什么优缺点

1、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不会中毒。 聚丙烯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且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常见的酸、碱等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 2、优点: (1)相对密度小,仅为0.89-0.91,是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 (2)良好的力学性能,除耐冲击性外,其他力学性能均比聚乙烯好,成型加工性能好。 (3)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连续使用温度可达110-120℃。 (4)化学性能好,几乎不吸水,与绝大多数化学药品不反应。 (5)质地纯净,无毒性。 (6)电绝缘性好。 (7)聚丙烯制品的透明性比高密度聚乙烯制品的透明性好。 3、聚丙烯的缺点: (1)制品耐寒性差,低温冲击强度低。 (2)制品在使用中易受光、热和氧的作用而老化。 (3)着色性不好。 (4)易燃烧。 (5)韧性不好,静电度高,染色性、印刷性和黏合性差。

聚丙烯材质有什么特点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特点:无毒、无味,密度小,强度、刚度、硬度耐热性均优于低压聚乙烯,可在100℃左右使用。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且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常见的酸、碱等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

聚丙烯颗粒是什么

颗粒状的聚丙烯。

丙烯烃=丙烯=聚丙烯????

There is no such thing called 丙烯烃 as 烃 is a series of similar pounds (homologous series). We can have 烯烃 and this series include ethene propene (丙烯烃) butene and so on. 丙烯烃 is propene as mentioned above. Poly-propene (聚丙烯) is a number of propene (丙烯) polymerized together. Therefore propene (丙烯) is different from Poly-propene (聚丙烯). 丙烯烃不等于丙烯但丙烯等于 。 聚丙烯只是多个丙烯组成 2007-10-13 15:06:47 补充: sor 丙烯烃不等于丙烯但丙烯等于聚丙烯 丙烯烃not=丙烯not=聚丙烯 参考: ss

聚丙烯的用途有哪些?

聚丙烯是五大通用塑料之首,在生活中有许多的用途。

聚丙烯是什么物理性质

聚丙烯是大类,根据具体用途 物理性质也不同

聚丙烯的鉴定

通过红外光谱(FTIR)方法可以很容易鉴定出是否为聚丙烯,以及区分出均聚、共聚和无规聚丙烯。日常最简单的辨别方法是在无色火焰(例如打火机,酒精灯)上燃烧,样品会持续燃烧,有烟,火焰呈现黄色,并带有热机油的味道。

聚酯、聚乙烯、聚丙烯的区别

聚乙烯 PE  未着色时呈乳白色半透明,蜡状;用手摸制品有滑腻的感觉,柔而韧;稍能伸长。一般低密度聚乙烯较软,透明度较好;高密度聚乙烯较硬。   常见制品:手提袋、水管、油桶、饮料瓶(钙奶瓶)、日常用品等。聚丙烯 PP  未着色时呈白色半透明,蜡状;比聚乙烯轻。透明度也较聚乙烯好,比聚乙烯刚硬。PP的染色在一般注塑机上只能用色母料。在华美达机上有加强混炼作用的独立塑化元件,也可以用色粉染色。户外使用的制品,一般使用UV稳定剂和碳黑填充。再生料的使用比例不要超过15%,否则会引起强度下降和分解变色。PP注塑加工前一般不需特别的干燥处理。 改性填充物通常有玻璃纤维、矿物填料、热塑性橡胶等。   常见制品:盆、桶、家具、薄膜、编织袋、瓶盖、汽车保险杠等。聚苯乙烯PS  在未着色时透明。制品落地或敲打,有金属似的清脆声,光泽和透明很好,类似于玻璃,性脆易断裂,用手指甲可以在制品表面划出痕迹。改性聚苯乙烯为不透明。   常见制品:文具、杯子、食品容器、家电外壳、电气配件等聚氯乙烯 PVC  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苯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透明度很好,强度和韧性优于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不易破碎。   常见制品:常为瓶类制品如可乐、矿泉水瓶等。

聚丙烯跟聚乙烯有什么区别啊?

聚乙烯薄膜与聚丙烯薄膜都是先进行配料再经过挤塑,吹塑工艺制作而成的薄膜,实际上,他们都可以用于食品及日用品的包装,但根据自身性质,也有不同之处。通常聚乙烯薄膜的耐低温性能优异,因此在食品包装中,常做冷冻食品,保鲜食品的包装。而聚丙烯薄膜具有高耐热性,因此聚丙烯吹塑而成的CPP膜往往可以制作蒸煮袋及其它可消毒,杀菌的包装。一般来讲,聚丙烯薄膜较乙烯薄膜透明度较好,因此高档服饰包装,精品食品包装大多数采用聚丙烯薄膜。希望能帮到你,谢谢。

聚丙烯塑料有毒吗?

  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中,每个人每天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都要和塑料袋打交道,塑料袋已经成为了都市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不得不承认塑料袋的确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捷。但同时也有很多人担心塑料袋是否会给我们的健康带来一些安全隐患,因此接下来就赶快一起来看看聚丙烯塑料有毒吗?    聚丙烯树脂本身无毒  一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的塑料袋都是用聚丙烯树脂来合成的,从本质上来说聚丙烯树脂是没有毒的,但在制作成塑料袋的时候会添加一些增塑剂以及稳定剂,还有抗氧化剂的,通过专业的塑化条件处理之后就可以加工成为塑料袋,留心观察的朋友们就会发现我国目前很多食品的塑料袋都是用聚丙烯来制作而成的,正是由于聚丙烯这种材料本身是无毒无味的,从聚丙烯的物理性能来看,它其实是一种无味无毒无臭的聚合物,其形状为白色的结晶。    聚丙烯塑料袋详细解析  生活中很多人都担心用聚丙烯制成的塑料袋是有毒的,其实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正如上述所说的聚丙烯这种树脂本身就是无毒无味的,因此将其制作加工成为食品塑料但是完全合乎规范的,并且由于其材料自身的特性决定了,聚丙烯塑料袋既可以制作成为耐低温的塑料容器,又可以制作成为耐高温的塑料容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时候是很普遍的。    安全的聚丙烯塑料袋  通过相关的实验研究就会发现,用聚丙烯这种树脂所制作而成的塑料袋,由于聚丙烯本身就具有超常的饱和直链烷烃,所以从化学的角度上来说,聚丙烯的稳定性是非常不错的,而生物活性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在一些致畸以及致癌,或者慢性试验中都没有看到有毒性现象,这也就从科学角度验证了聚丙烯塑料袋是比较安全的,可以满足人们正常的生活需求。  相信在看了上面的介绍之后朋友们就可以放心的使用聚丙烯塑料制品,大部分的食用器皿都是用聚丙烯塑料制作而成的。在正常的日常生活中的使用过程是不会产生毒性的,因此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用聚丙烯塑料来包装食品材料等,朋友们也不用担心其会对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聚乙烯和聚丙烯有什么区别

聚乙烯 PE 未着色时呈乳白色半透明,蜡状;用手摸制品有滑腻的感觉,柔而韧;稍能伸长。一般低密度聚乙烯较软,透明度较好;高密度聚乙烯较硬。 常见制品:手提袋、水管、油桶、饮料瓶(钙奶瓶)、日常用品等。 聚丙烯 PP 未着色时呈白色半透明,蜡状;比聚乙烯轻。透明度也较聚乙烯好,比聚乙烯刚硬。 常见制品:盆、桶、家具、薄膜、编织袋、瓶盖、汽车保险杠等。 聚苯乙烯PS 在未着色时透明。制品落地或敲打,有金属似的清脆声,光泽和透明很好,类似于玻璃,性脆易断裂,用手指甲可以在制品表面划出痕迹。改性聚苯乙烯为不透明。 常见制品:文具、杯子、食品容器、家电外壳、电气配件等 聚氯乙烯 PVC 本色为微黄色半透明状,有光泽。透明度胜于聚乙烯、聚苯烯,差于聚苯乙烯,随助剂用量不同,分为软、硬聚氯乙烯,软制品柔而韧,手感粘,硬制品的硬度高于低密度聚乙烯,而低于聚丙烯,在屈折处会出现白化现象。 常见制品:板材、管材、鞋底、玩具、门窗、电线外皮、文具等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 透明度很好,强度和韧性优于聚苯乙烯和聚氯乙烯,不易破碎。 常见制品:常为瓶类制品如可乐、矿泉水瓶等 聚乙烯废弃物 聚乙烯是塑料中产量最大、用途极广的热塑性塑料,它是由乙烯聚合而成,是部分结晶材料,可用一般热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加工。聚乙烯可分为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三大类。 高密度聚乙烯的密度一般高于0.94g/,而低密度聚乙烯和线型低密度聚乙烯的密度在0.91~0.94g/cm之间。废旧聚乙烯薄膜主要来源有两方面: 1.薄膜生产中产生的边角料、残次品等。这些废料清洁,品种明确,可粉碎压缩后直接送入挤出机造粒,回收过程较简单。 2.来自化学工业、电气工业、食品与消费品工业等废弃薄膜。这些废膜均已被污染,有的已着色并印有商标,有的还含有砂子、木屑或碎纸等杂质。 聚乙烯由于价廉易得、成型方便,所以其制品应用范围很广,但用得最多的还是包装制品,估计在60%以上。高密度聚乙烯主要用于包装用膜和瓶类、中空容器上;低密度聚乙烯的最主要用途是包装用膜和农用膜;线型低密度聚乙烯主要用于薄膜、膜塑件、管材以及电线电缆上。 聚氯乙烯废弃物 聚氯乙烯历史上曾经是使用量最大的塑料,现在某些领域上以被聚乙烯、PET所代替,但仍然在大量使用,其消耗量仅次于聚乙烯和聚丙烯。聚氯乙烯制品形式十分丰富,可分为硬聚氯乙烯、软聚氯乙烯、聚氯乙烯糊三大类。硬聚氯乙烯主要用于管材、门窗型材、片材等挤出产品,以及管接头、电气零件等注塑件和挤出吹型的瓶类产品,它们约占聚氯乙烯65%以上的消耗。软聚氯乙烯主要用于压延片、汽车内饰品、手袋、薄膜、标签、电线电缆、医用制品等。聚氯乙烯糊约占聚氯乙烯制品的10%,主要用产品有搪塑制品等。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废弃物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称有机玻璃。PMMA具有其他塑料所没有的独特性能:极好的透明度(接近于玻璃);韧性、耐化学性、耐候性都很好。因而已大量用于汽车、医疗器械、室内游泳池等地方,随着汽车等相关工业的发展,PMMA的用量也越来越大。PMMA产品主要有三类:浇铸或挤出法制得的片材;已含有改性剂、颜料等助剂的特定产品;油漆和涂料。 聚苯乙烯废弃物 聚苯乙烯是苯乙烯的均聚物,是一种热塑性通用塑料,产量仅次于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的应用范围很广。可大致分为以下四方面: 通用聚苯乙烯:产品大量日用制品以及家电、计算机、医疗等透明制品上。 高抗冲聚苯乙烯:大大提高了其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产品广泛用于电气配件、家电外壳、食品容器等。 挤出发泡聚苯乙烯片材及其热成型制品:厚的板材主要用于作绝热、隔音、防震材料。热成型制品则大量用于食品包装以及快餐食品容器。 可发性聚苯乙烯泡沫制品:产品用于电器的防震包装,建筑、冷冻等行业的绝热材料。 前二类聚苯乙烯制品使用寿命长,废弃厚可用常规的回收方法回收,故对环境的压力也较小。而后二类聚苯乙烯制品则多属于一次性包装,体积大,消耗量大,如不处理而直接废弃,会对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人们常说的“白色污染”中很大一部分内容即是泡沫聚苯乙烯。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废弃物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是对对苯二甲酸或二甲基对聚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酯的缩聚物,是一种线型热塑性塑料。PET通常是一种结晶型塑料,但在瓶、薄膜产品中,为了其高度透明,可用特殊的工艺条件使之成为无定型塑料。 PET由于性能优良,成本低,用途非常广。根据其制品形式,可分为四类:聚酯纤维、薄膜、工程注塑件、瓶类。PET瓶由于质轻不碎、能耗低等优势,替代了一些传统的包装材料,大量应用在食品、饮料、化妆品等领域,特别是饮料瓶,PET已占绝对优势。饮料瓶都是一次性使用,所以废弃量极大。 PET瓶的回收技术在国外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美国、德国等国家回收率现已达80%以上。不仅如此,为方便回收,这些国家还专门制订了一些地方性法规,对PET瓶的废弃、收集、使用、设计制造了强制性的规定。 废旧塑料来源简单分类[/B] 塑料,尤其是热塑性塑料,在合成、成型加工、流通与消费等每一个环节都会产生废料或废弃制品,统称为“塑料废弃物”,其中绝大多数产生于消费使用过程中,而且尤以包装材料、农膜及一次性药品的废弃量最大。 废旧塑料的产生: 1.树脂生产中产生的废料; 2.成型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 3.配混和再生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 4.二次加工中产生的废料; 5.工业消费后塑料废料; 这类废旧废料来源广,使用情况复杂,必须经过处理才能回收再用。这类废弃物包括: 1)化学工业中使用过的袋、桶等; 2)纺织工业中的容器、废人造纤维丝等; 3)家电行业中的包装材料、泡沫防震垫等; 4)建筑行业中的建材、管材等; 5)灌装工业中的收缩膜、拉伸膜等; 6)食品加工业中的周转箱、蛋托等; 7)农业中的地膜、大棚膜、化肥袋等; 8)渔业中的鱼网、浮球等; 9)报废车辆上拆卸下来的保险杠、燃油箱、蓄电池箱等。 6.生活消费后的废旧塑料

聚丙烯是什么材料对人体有害吗

丙烯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无害。系白色蜡状材料,外观透明而轻。密度为0.89~0.91克/平方厘米,易燃,在80摄氏度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能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分解。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等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自行车、零件、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产。 聚丙烯是丙烯加聚反应而成的聚合物,本身对人体无害。系白色蜡状材料,外观透明而轻。密度为0.89~0.91克/平方厘米,易燃,熔点165摄氏度,在155摄氏度左右软化,使用温度范围为零下30~140摄氏度。在80摄氏度以下能耐酸、碱、盐液及多种有机溶剂的腐蚀,能在高温和氧化作用下分解。聚丙烯广泛应用于服装、毛毯等纤维制品、医疗器械、汽车、自行车、零件、输送管道、化工容器等生产,也用于食品、药品包装。

聚丙烯是什么,用途主要在什么地方?谢谢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isotactic polypropylene)、无规聚丙烯(atactic polypropylene)和间规聚丙烯(syndiotactic polypropylene)三种。甲基排列在分子主链的同一侧称等规聚丙烯,若甲基无秩序的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无规聚丙烯,当甲基交替排列在分子主链的两侧称间规聚丙烯。一般工业生产的聚丙烯树脂中,等规结构含量约为95%,其余为无规或间规聚丙烯。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可高达167℃。耐热、耐腐蚀,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密度小,是最轻的通用塑料。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予以克服。共聚物型的PP材料有较低的热变形温度(100℃)、低透明度、低光泽度、低刚性,但是有更强的抗冲击强度,PP的冲击强度随着乙烯含量的增加而增大。PP的维卡软化温度为150℃。由于结晶度较高,这种材料的表面刚度和抗划痕特性很好。PP不存在环境应力开裂问题。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通常在1~100。低MFR的PP材料抗冲击特性较好但延展强度较低。对于相同MFR的材料,共聚型的抗冲强度比均聚型的要高。由于结晶,PP的收缩率相当高,一般为1.6~2.0%。

聚丙烯对人体有害吗

聚丙烯本身是无毒的,对人体也无害。聚丙烯是一种热性塑料,无毒、无味,具有较强的耐冲击性。可在1℃的沸水中浸泡不变形、不损伤,常见的酸、碱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针对聚丙烯在低温下的抗冲击性能差、耐候性不佳、表面装饰性差以及在电、磁、光、热、燃烧等方面的功能性与实际需要的差距,对聚丙烯加以改性,成为当前塑料加工发展最为活跃的,取得成果最为丰盛的领域。

聚丙烯有毒吗?

没有

聚丙烯是什么?塑料?

聚丙烯是用石油炼制时的副产品丙烯,经过精炼的丙烯单体,在触媒的催化下进行聚合反应,再从聚合物中分离而得。分子量为10~50万,密度很小,是已知塑料中最小的;无毒、无味,透明度高,机械性能、表面强度,抗摩擦性、抗化学腐蚀性、防潮性均很好;在室温以上时抗冲击值大,但耐低温冲击值小;它易带静电,印刷性能欠佳。聚丙烯的原料来源广泛,价格便宜,性能适应性广。广泛用于食品工业中。多用作制造薄膜、复合薄膜,有良好的透明性和表面光泽,能耐120度的温度;可制成包装箱,吹塑成塑料瓶,添加某些填料可制成某些机器零件等。

聚丙烯有毒吗?

聚丙烯酰胺本身基本无毒,因为它在进入人体后,绝大部分在短期内排出体外,很少被消化道吸收入。多数商品也不刺激皮肤,只有某些水解体可能有残余碱,当反复、长期接触时会有刺激性。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认为,PAM及其水解体是低毒或无毒的。PAM的毒性来自残留的丙烯酰胺单体和生产过程 夹带的有毒金属。丙烯酰胺为神经性致毒剂,对神经系统有损伤作用,中毒后表性出肌体无力,运动失调等症状。因此各国卫生部门均有规定聚丙烯酰胺工业产品中残留的丙烯酰胺含量,一般为0.5%---0.05%。应用于水的一般净化处理时,丙烯酰胺含量0.2%以下,用于直接饮用水处理时,需在0.05%以下。国际健康卫生组织1985年出生的聚丙烯酰胺标准指出:PAM中残留AM量控制在0.05%以下并控制用量时,处理后水中的含量将低于0.25ug/L,符合大多数国家的饮用水标准。目前欧美主要国家一般规定,饮用水处理及食品用PAM中残留AM含量在0.05%以下,并控制PAM用量。 某些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情况就复杂得多,这是因为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引入的氨基类等基团,其毒性往往数十至数百倍地高于阴离子型和非离子型,他们的慢性毒性正进一步研究中。 对应用于饮用水处理的絮凝聚,应使用食品级的产品为合适。在《给水排水标准规范实施手册》水处理标准中,明确规定聚丙烯酰胺使用的非经常使用下0.1mg/L,在经常使用下<0.1mg/L。在水处理工艺助凝应用中,其使用量可取上述标准值为最大投加量,选购食品级质优、低残值的聚丙烯酰胺产品,则可保证饮用水的卫生安全。如某水厂使用聚丙烯酰胺助凝,最大投加量为0.09mg/L,使用的是化工部广州聚丙烯酰胺工程中心的食品级、滤池出水和出厂自来水均无发现有丙烯酰胺单体。故认为仅要能控制好使用产品的质量和投加量,则采用聚丙烯酰胺助凝工艺,对饮用水卫生而言是安全的。

聚丙烯能溶于丙酮吗需要什么溶解条件

聚丙烯不能溶于丙酮。 聚丙烯、聚乙烯之类的塑料,酒精与丙酮等带极性的均溶解不了它们。即使苯、甲苯等非极性溶剂常温下也能装在这些材料的瓶里。一般而言,加热时低密度聚丙烯比高密度聚丙烯更容易溶解在有机溶剂里,有机溶剂最好用非极性的,比如苯、四氯化碳等等。 聚丙烯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具有较高的耐冲击性,机械性质强韧,抗多种有机溶剂和酸碱腐蚀。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 主要用途:主要用于各种长、短丙纶纤维的生产,用于生产聚丙烯编织袋、打包袋、注塑制品等用于生产电器、电讯、灯饰、照明设备及电视机的阻燃零部件。存储方法:密闭,阴凉干燥处保存,确保有良好的通风。

聚丙烯是什么材料干什么用的

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按甲基排列位置分为等规聚丙烯、无规聚丙烯、和间规聚丙烯三种。 聚丙烯是一种半结晶的热塑性塑料。在工业界有广泛的应用,是平常常见的高分子材料之一。澳大利亚的钱币也使用聚丙烯制作。 用途: 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和高频绝缘性且不受湿度影响,但低温时变脆,不耐磨、易老化。适于制作一般机械零件、耐腐蚀零件和绝缘零件。常见的酸、碱等有机溶剂对它几乎不起作用,可用于食具。

聚丙烯是不是有毒呢?

聚丙烯是塑料。聚丙烯是五大通用塑料之一,也是目前家用塑料制品中最常用的一种塑料,像家用的塑料盆、桶、垃圾篓、杯之类的基本上都是聚丙烯也就是PP做的。聚丙烯是由丙烯聚合而制得的一种热塑性树脂。有等规物、无规物和间规物三种构型,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高达167℃,耐热,制品可用蒸汽消毒是其突出优点。耐腐蚀,抗张强度30MPa,强度、刚性和透明性都比聚乙烯好。缺点是耐低温冲击性差,较易老化,但可分别通过改性和添加抗氧剂予以克服。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