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夏特列原理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化学平衡移动的勒夏特列原理的得出

在有气体参加、有气体生成而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指增大气体体积使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例如:在反应(g)---2(g)中,假定开始时N2O4的浓度为1mol/L,NO2的浓度为2mol/L,化学平衡常数K=2^2/1=4;体积减半(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后,N2O4的浓度变为2mol/L,NO2的浓度变为4mol/L,化学平衡常数K变为4^2/2=8,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了,所以就要向减少反应产物(NO2)的方向反应,即有更多的NO2反应为N2O4,减少了气体体积,压强渐渐与初始状态接近.注意: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能影响平衡.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即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即百分组成)可用勒夏特列原理定性地说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利用化学平衡的概念,对比化学平衡常数K和J大小,可以判断系统中的反应混合物是否达到平衡,以及平衡将向哪个方向移动。即:J 〉K,平衡向左移动;J〈 K,平衡向右移动;J = K,达到平衡状态。这一关系式被称为化学平衡的质量判据,是与上面的能量判据相对应的。为便于记忆,可缩写为:J K自然,我们作此判断时假设反应不存在动力学的障碍。若系统的动力学性质不明,以上判断仅为反应方向的预测。

为什么越稀越电离,为什么越弱越水解??这两个可不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如果不能,该怎么解释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弱离子的水解离不开水,水的比例越大,越容易电离。弱电解质越弱,其酸性或碱性就越弱,越弱分子越稳定,其对应的弱离子在盐溶液中就越容易水解成相应的弱酸或弱碱。不是平衡移动问题。所以不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不懂可以继续!

水的比热容和勒夏特列原理有关吗?

水的比热容大与其电离性质和勒夏特列原理没有直接关系。水的比热容之所以较大,是由于其分子结构和氢键的存在。比热容是指单位质量的物质在温度变化下吸收或释放的热量。对于水来说,其比热容较大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因素:氢键:水分子是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组成的,分子间通过氢键相互连接。氢键是一种弱的化学键,但在水中由于大量的氢键存在,导致水分子之间有较强的相互吸引力。这样,当水分子受热时,需要克服氢键的相互作用,使得水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从而增加了比热容。多面性:水分子是一个高度极性的分子,具有很强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由于水分子的多面性,它能够与其他分子形成多种氢键和范德华力相互作用,从而在吸收或释放热量时需要克服更多的相互作用,使得比热容增加。水的电离性质(作为弱电解质)与其比热容之间没有直接联系。水在电离时,会发生水的自离化反应,形成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但这些离子在水中的含量较小,相对于水分子的数量来说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水的电离性质不会对水的比热容产生显著影响。总结起来,水的比热容较大主要是由于其分子间氢键的存在和多面性,而与其电离性质和勒夏特列原理无直接关系。

楞次定律和勒夏特列原理的关系

您好:楞次定律: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的方向,总是使得它所激发的磁场来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也可以这么理解:感应磁场削弱原磁场的变化。) 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以抗衡该改变。(平衡倾向削弱改变。) 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的系统,当出现改变时,倾向于削弱这种改变。简单说就是稳态倾向于稳定。再者可以这么形容我的想法:一个稳定的系统都是保守的,不希望改变。 用一个简陋的方法证明:稳定系统存在;如果稳定系统不倾向维持稳定,就不会出现稳定。所以稳态倾向于稳定。 显然可以用熵理论来解释(熵理论现在还不完备,存一定疑问,不过这个疑问是建立在对人类怀疑的基础上,个人以为,若对人类的理性有充分的信心,那么)熵,一般是指一个体系的混乱程度。首先是在热力学里被提出来的,后来被香农演绎到信息论中,之后社会学,文学等等都不同程度受到“熵”这个概念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一个体系的平衡状态即稳定状态就是其熵值最大的状态,如果被打破的话,或者撤销外界作用,改体系会自动进化到熵最大的状态,热力学第二定律就是这个的反映:热量不可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即热量不可能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引起其他变化; 同样的,以这个观点看“楞次定律与勒夏特列原理”,两者都是外界试图干涉一个封闭的系统,而引起的系统的抵抗罢了,削弱改变无非是向更无序或者说“逆人类之序”的方向进行,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找不到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反例,这说明,我们人类的秩序某种层面上和宇宙的秩序是相矛盾的(这个说起来就麻烦了,中国古代的老子就认为我们人类是在退化,而不是进化,因为我们自以为发展进步的地方,未必是宇宙其余地方所前进的地方,但是人类又是宇宙的一份子,(这个建立在宇宙存在的前提下),这种矛盾似乎在人类诞生之日起就存在,therfore,《圣经》上说智慧之果是罪恶的)。哲学上未必有统一的意见,但是在科学上迟早会被归结为一个原理的,“熵”的概念是很有希望的一种。参考资料:http://www.guokr.com/question/126369/希望我的回答帮得到您,来自【百度懂你】团队,满意请采纳噢~O(∩_∩)O~

勒夏特列原理和楞次定律共同说明了什么?

还有惯性定律,都是一回事,就是不想改变自己原来的状态,外界改变了这个状态,他会反抗这个改变。

关于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跪拜求解

此处注意:k只是针对某一个状态下地平衡值。状态一变(包括压强、温度)则k也会相应的发生改变。理解b是正确的,这里注意k的定义哈。-----------大科学,谢谢采纳

勒夏特列原理的人物简介

勒夏特列(1850-1936),1850年10月8日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化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从事跟化学有关的事业和企业,当时法国许多知名化学家是他家的座上客。因此,他从小就受化学家们的熏陶,中学时代他特别爱好化学实验,一有空便到祖父开设的水泥厂实验室做化学实验。187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巴黎工业大学,1887年获博士学位,随即升为化学教授,1907年还兼任法国矿业部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任法国武装部长,1919年退休。勒夏特列是一位精力旺盛的法国科学家,他研究过水泥的煅烧和凝固、陶器和玻璃器皿的退火、磨蚀剂的制造以及燃烧、玻璃和炸药的发展等问题。勒夏特列一生发现、发明众多,最主要的成就是发现了平衡原理,即勒夏特列原理。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而且适用于一切平衡体系,如物理、生理甚至社会上各种平衡系统。此外,勒夏特列还发明了热电偶和光学高温计,高温计可顺利地测定3000℃以上的高温。他还发明了乙炔氧焰发生器,迄今还用于金属的切割和焊接。勒夏特列特别感兴趣的是科学和工业之间的关系,以及怎样从化学反应中得到最高的产率。他因于1888年发现了“勒夏特列原理”而闻名于世界。勒夏特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时,法兰西处于危急中,他担任了武装部长的职务,为保卫祖国而战斗。

勒夏特列原理的实例

特列原理又名“平衡移动原理”、“勒下忒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在一个平衡体系中,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总是要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压强时,平衡总是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比如在N2+3H2 =2NH3这个可逆反应中,达到一个平衡后,对这个体系进行加压,比如压强增加为原来的两倍,这时旧的平衡要被打破,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即在本反应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时,增加的压强即被减弱,不再是原平衡的两倍,但这种增加的压强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也不是与原平衡相同,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

化学平衡里的勒夏特列原理是什么?还有物理里的楞次定律是什么?它们为什么相似?

又称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楞次定律:感应电流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楞次定律还可表述为:感应电流的效果总是反抗引起感应电流的原因。其实没啥相似的,一个是从一种平衡到另一个平衡,一个是保持惯性,阻碍变化。

化学平衡移动的勒夏特列原理的深度解释

压力有分压和总压两个含义。故压力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应分为组分气体分压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和系统总压对平衡的影响两个方面来讨论。上面我们讨论的浓度对平衡的影响完全适用于分压对平衡的影响,因为由理想气体方程可导出p=cRT的变式,说明分压与浓度是成正比的,而总压对平衡是否有影响,须看反应前后气体分子的总数是否变化。为加深理解这一关系,我们可以利用分压pi与总压p的关系式——xip=pi——将分压平衡常数表达式作适当变形如下:Kp= ∏pivi= ∏(xip)vi=p∑v·∏xivi定义∏xivi≡Jx ,上式可改为:Kp= Jx·p∑v这表明:在一定温度时,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不变,∑vi=0,则Jx·p0=Jx=Kp ,Jx是一个常数,表明平衡不会随系统总压的改变而发生改变;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总数有变化,∑vi≠0,Jx的变化就与p∑v的变化有关:若∑vi 〉0,即反应后气体分子总数增加,总压p增大时,p∑v的值将变大,由于Jx·p∑v是一个常数,Jx就应变小;以及∑vi 〈 0,p增大以及p减小平衡移动的方向。例如,对于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vi 〈 0,增大总压,平衡向右移动。下表是按方程式计量系数配比的氮气和氢气反应合成氨的体积分数受系统总压影响的热力学计算结果:总压对反应N2(g)+3H2(g)〈==〉2NH3(g)的影响(200℃,[N2]:[H2]=1:3)总压p/pΘ 10,501,003,006,001,000NH3的体积分数φ(NH3)/% 50.7 74.4 81.5 90.0 95.4 98.3 勒夏特列原理定性地概括了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下面我们给出定量计算的方程。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主要是改变平衡常数,因为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温度变化引起气体体积的变化的效应应当归如上一小节进行讨论)。由 △rGmΘ=-RT㏑KΘ;△rGmΘ=△rHmΘ-T△rSmΘ得 -RT㏑KΘ=△rHmΘ-T△rSmΘ△rHmΘRT△rSmΘR㏑KΘ= -设T1下平衡常数为K1,T2下平衡常数为K2,且T1 〉T2,记住我们假设焓变和熵变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我们可得到:△rSmΘ(298K)R△rHmΘ(298K)RT1㏑K1Θ≈ -△rSmΘ(298K)R△rHmΘ(298K)RT2㏑K2Θ≈ -用后式减前式即得:K2ΘK1Θ-△rHmΘ(298K)勒夏特列:RT1–T2T1T2㏑≈或K2ΘK1Θ△rHmΘ(298K)RT2–T1T1T2㏑≈此式表明,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与反应的焓变的正负号是有关的,对于吸热反应,反应焓为正值,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对于放热反应,反应焓为负值,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下面是两个具体反应的例子:从热力学数据表中可查获,氮气和氧气化合为NO的反应N2(g)+O2(g)〈==〉2NO(g)的焓变为180kJ/mol(298K),是一个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增大:反应温度/℃ 1538 2404平衡常数 0.86×10-4 64×10-4相反,合成氨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N2(g)+3H2(g)〈==〉2NH3(g)的焓变为-92.22 kJ/mol(298K),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T/K 473 573 673 773 873 973KΘ 4.4×10-2 4.9×10-3 1.9×10-4 1.6×10-5 2.8×10-6 4.8×10-7在讨论温度与平衡常数的关系时,常常会引起初学者的如下疑惑:由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的一般式△GΘ=△HΘ-T△SΘ可见,对于放热熵增大反应,△HΘ是负值,-T△SΘ也是负值,随温度升高,T△SΘ增大,将导致反应的-△GΘ增大,这不是意味着反应向右进行的趋势增大吗?而放热反应的平衡常数随温度升高下降,这不是意味着反应向右进行的趋势减小吗?两者岂不是矛盾了吗?需知:△GΘ和KΘ各自的意义是不同的。一个反应的-△GΘ越大,表明当反应系统中各物质都处于热力学标准状态下时,平衡点是否更靠近产物一方,或者说反应是否更彻底,而后者却是KΘ的物理意义。由-△GΘ=RT㏑KΘ,当温度升高,-△GΘ、T、KΘ同时在变化,-△GΘ和KΘ的变化不一定成正相关性,由此可以看 出:放热熵增大反应,温度升高,-△GΘ变大,KΘ变小放热熵减小反应,温度升高,-△GΘ变小,KΘ变小吸热熵增大反应,温度升高,-△GΘ变大,KΘ变大吸热熵减小反应,温度升高,-△GΘ变小,KΘ变大△GΘ只能判断系统中各物质均处于标准状态时反应的方向,用它来判断一个在标态下的反应能否发生。而要判断反应物变成产物在理论上最高转化率多大,反应才会停止(达到平衡),只能用KΘ来判断

请问关于勒夏特列原理

1 改变压强不一定是改变体积,可以保持体积不变通入不反应的气体,这种方法对平衡无影响;如果通入的是是反应物或者生成物就要用勒下特咧原理中的物质的量变花来解释,而是通过改变气体体积达到改变压强,这样才能用勒下特咧原理中的体积原理。2 A,B:根据等效平衡原理,在温度压强不变下,将已平衡的的反应物和 生成物成倍增加或者减少不能使平衡移动,因为平衡常数K不变。 因为温度不变,所以平衡常数K不变,所以可以根据K值的大小来判定平衡是否移动,达到平衡时,A、B和C的物质的量分别为4mol、2mol和4mol,K=4^2/(4^2*2^1)=0.5 均增加1后K"=5^2/(5^2*3^1)=1/3 K"小于K 所以平衡向右移动 均减小1后K"=3^2/(3^2*1^1)=1 K"大宇K 所以平衡向左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并用以解释为什么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

勒夏特列原理即改变环境的条件,达到平衡的可逆反应向减弱这一改变的方向进行。温度升高,按照勒夏特列原理,反应应该向降低温度的方向进行,即向吸热方向进行。

勒夏特列原理即平衡移动原理是什么(要详细描述怎样平衡)

是勒夏特列原理 又名“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在一个平衡体系中,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总是要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压强时,平衡总是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比如在N2+3H2 2NH3这个可逆反应中,达到一个平衡后,对这个体系进行加压,比如压强增加为原来的两倍,这时旧的平衡要被打破,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即在本反应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时,增加的压强即被减弱,不再是原平衡的两倍,但这种增加的压强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也不是与原平衡相同,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

打开碳酸饮料有气体能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不能吧,二氧化碳在瓶子里是以碳酸的形式存在,当瓶子打开才分解,跟那个定义不副吧。、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平衡移动原理”、“勒下忒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在一个平衡体系中,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总是要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

勒夏特列原理

1 不矛盾 对于气体而言 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2 压强变大 则反应要向减小压强一方进行即是分子数间少一方进行

如何理解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又叫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会向着能够减弱改变这个方向移动, 如果升高温度,要想降低温度,只能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才能使温度降下了,如果增加反应物的浓度,要想把反应物的浓度降下来,只能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才能把反应物的浓度降下来,如果增大压强,要想把压强降下来,只能向气体体积小的方向进行才能把压强降下来, 反应物转化率等于反应物变化的量除以总的量 乘以百分之百; 注:反应前是四个体积,反应后是两个体积, 因为平衡向正向进行,反应物的变化量增多,而N2的总量没有变化,所以反应物转化率增大。

勒夏特列原理举例

特列原理又名“平衡移动原理”、“勒下忒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在一个平衡体系中,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总是要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压强时,平衡总是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比如在N2+3H2 =2NH3这个可逆反应中,达到一个平衡后,对这个体系进行加压,比如压强增加为原来的两倍,这时旧的平衡要被打破,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即在本反应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时,增加的压强即被减弱,不再是原平衡的两倍,但这种增加的压强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也不是与原平衡相同,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

勒夏特列原理

C是错的,选B高温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B中,打开瓶盖,压强减小,平衡向生成CO2的方向移动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B

求勒夏特列原理详解

 勒沙特列原理是涉及平衡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原理。几乎所有的平衡移动的问题都可以用勒沙特列原理来解释和判断。正确应用的前提是熟练地掌握原理的本质和内涵,以及熟知各种情况。  一.原理: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二.内涵:1)浓度: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生成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之亦然。  2)压强:增加某一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气态生成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之亦然。  3)温度:升高反应温度,则反应向着减少热量的方向进行,即放热反应逆向进行,吸热反应正向进行;降低温度,则反应向着生成热量的方向的进行,即放热反应正向进行,吸热反应逆向进行。  4)催化剂:仅改变反应进行的速度,不影响平衡的改变,即对正逆反应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通常出现的一些情形都在勒沙特列原理的范围之内。因此,当我们遇到涉及平衡移动的问题时,只要正确运用勒沙特列原理来分析,都可以得出合适的答案的。

勒夏特列原理的概述

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 主要内容为: 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压强时,平衡总是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比如在N2+3H2 u21cc2NH3这个可逆反应中,达到一个平衡后,对这个体系进行加压,比如压强增加为原来的两倍,这时旧的平衡要被打破,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即在本反应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时,增加的压强即被减弱,不再是原平衡的两倍,但这种增加的压强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也不是与原平衡相同,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可以使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转化率达到或接近理论值,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并无实效的方案(如高炉加碳的方案),其应用非常广泛。

勒夏特列原理是什么意思?求解释

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又名“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内容为:化 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压强时,平衡总是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比如在N2+3H2 =2NH3这个可逆反应中,达到一个平衡后,对这个体系进行加压,比如压强增加为原来的两倍,这时旧的平衡要被打破,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即在本反应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时,增加的压强即被减弱,不再是原平衡的两倍,但这种增加的压强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也不是与原平衡相同,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可以使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转化率达到或接近理论值,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并无实效的方案(如高炉加碳的方案),其应用非常广泛。

勒夏特列原理不能解释的两种情况是什么?

勒夏特列原理不能解释的两种情况是:非可逆反应和同时改变两个影响平衡的条件的可逆反应。夏特列原理:“在可逆反应中,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会向着减弱这个改变的方向移动”。可以看出其适用范围,一是可逆反应,其次是只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因此,非可逆反应,以及同时改变两个影响平衡的条件的可逆反应,都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来给予解释和分析。勒夏特列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具体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是啥意思

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又名“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内容为:化 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压强时,平衡总是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比如在N2+3H2 =2NH3这个可逆反应中,达到一个平衡后,对这个体系进行加压,比如压强增加为原来的两倍,这时旧的平衡要被打破,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即在本反应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时,增加的压强即被减弱,不再是原平衡的两倍,但这种增加的压强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也不是与原平衡相同,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可以使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转化率达到或接近理论值,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并无实效的方案(如高炉加碳的方案),其应用非常广泛。

勒夏特列原理

当然一样

勒夏特列原理是什么时候学的

高二下学期。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具体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是高二下学期的内容。

勒夏特列原理口诀

减弱,不抵消。因为勒夏特列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具体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勒夏特列原理应用之温度改变:升高反应温度,则反应向着减少热量的方向进行,即放热反应逆向进行,吸热反应正向进行;降低温度,则反应向着生成热量的方向的进行,即放热反应正向进行,吸热反应逆向进行。在判断温度对于平衡的影响时,应当把能量变化视为参加反应的物质之一。例如,如果反应是吸热反应,即ΔH>0时,热量被视为反应物,置于方程式左边;反之,当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时,热量被视为反应物,置于方程式右边。在放热反应中,温度的增加会导致平衡常数K的值减小;反之,吸热反应的K值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什么是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平衡移动原理”、“勒下忒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在一个平衡体系中,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总是要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

说说你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深刻点的

(1)原理内容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温度,压强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对于一般情况来说,减弱变化并不能使变化消失,仅仅是减弱)。 (2)原理适用的范围 已达平衡的体系(如溶解平衡,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于未达平衡的体系,如对于一个刚从反应物开始进行的气相可逆反应来说,增大压强,反应总是朝着正反应方向进行的,由于未达平衡,也就无所谓平衡移动,所以不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3)适用的条件 只限于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件同时改变时,如果这些条件对平衡移动的方向影响不一致,则需要分析哪一个条件变化是影响平衡移动的决定因素. 1850年10月8日勒夏特列出生于巴黎的一个化学世家。他的祖父和父亲都从事跟化学有关的事业和企业,当时法国许多知名化学家是他家的座上客。因此,他从小就受化学家们的熏陶,中学时代他特别爱好化学实验,一有空便到祖父开设的水泥厂实验室做化学实验。1875年,他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巴黎工业大学,1887年获博士学位,随即升为化学教授,1907年还兼任法国矿业部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出任法国武装部长,1919年退休。 勒夏特列一生发现、发明众多,最主要的成就是发现了平衡原理,即勒夏特例原理“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一原理不仅适用于化学平衡,而且适用于一切平衡体系,如物理、生理甚至社会上各种平衡系统。此外,勒夏特列还发明了热电偶和光学高温计,高温计可顺利地测定3000℃以上的高温。他还发明了乙炔氧焰发生器,迄今还用于金属的切割和焊接。 勒夏特列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化学家,还是一位杰出的爱国者。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时,法兰西处于危急中,他勇敢地担任起武装部长的职务,为保卫祖国而战斗。

勒夏特列原理是什么时候学的

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主要内容为: 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 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压强时,平衡总是向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比如在N2+3H2 ?2NH3这个可逆反应中,达到一个平衡后,对这个体系进行加压,比如压强增加为原来的两倍,这时旧的平衡要被打破,平衡向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即在本反应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时,增加的压强即被减弱,不再是原平衡的两倍,但这种增加的压强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也不是与原平衡相同,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 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可以使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转化率达到或接近理论值,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并无实效的方案(如高炉加碳的方案),其应用非常广泛。

勒夏特列原理

CO2跑出来

勒夏特列原理通俗解释,原话看不懂,详解

熊孩子定理就是你妈在你打游戏的时候叫你吃饭,你不去,你妈把你网线拔了还海扁一顿。在饭桌上平时吃五碗饭的你只吃了四碗表示最后的倔强。你是吃少了,但无法改变你吃饭的事实楼主可以类比一下

勒夏特列原理通俗解释是什么?

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平衡移动原理”、“勒下忒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简介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在一个平衡体系中,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总是要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

勒夏特列原理怎么理解

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主要内容为: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具体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怎么理解?

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具体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浓度改变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行。减少某一生成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行。反应速率及产率也会因为对外界因素系统的影响而改变。

勒夏特列原理是什么?

主要的要义是“减弱,不抵消”

勒夏特列原理是什么?

一.原理: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二.内涵:1)浓度: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生成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之亦然。2)压强:增加某一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气态生成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之亦然。3)温度:升高反应温度,则反应向着减少热量的方向进行,即放热反应逆向进行,吸热反应正向进行;降低温度,则反应向着生成热量的方向的进行,即放热反应正向进行,吸热反应逆向进行。4)催化剂:仅改变反应进行的速度,不影响平衡的改变,即对正逆反应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

对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原话是: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这就是著名的勒夏特列原理。你就是想啊,当条件改变了后,我能怎样移动这个平衡使得能减弱这个条件的影响;例如,我增加反应物的浓度,而当我把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时就能减弱这种效果

勒夏特列原理,本人不太懂,能不能举个简单的例子

简单的说,就是对着干,就象是青春期的叛逆心理,跟家长、跟老师、跟学校对着干,但胳膊拧不过大腿,所以只能减弱不能超过——例如,外界条件是降温,平衡移动的方向就是升温的方向,但最终温度还是比降温之前要低。

名词解释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 主要内容为: 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压强时,平衡总是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比如在N2+3H2 u21cc2NH3这个可逆反应中,达到一个平衡后,对这个体系进行加压,比如压强增加为原来的两倍,这时旧的平衡要被打破,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即在本反应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时,增加的压强即被减弱,不再是原平衡的两倍,但这种增加的压强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也不是与原平衡相同,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可以使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转化率达到或接近理论值,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并无实效的方案(如高炉加碳的方案),其应用非常广泛。

化学中勒夏特列原理的理解

在高中化学中,当一个反应为可逆。你升高什么么他就像减少的方向进行。比如一个反应正向是放热,你升高温度他就向吸热的方向进行,也就是反方向。还有压强也是的,这些在热化学方程式那也有介绍。

勒夏特列原理

A啦、、、、、、、、、只是利用Cl2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小的特点。。

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大概可以理解为,任何反应都有保持现在反应状态的“惯性”,所以当温度上升时,为了保持原来的反应状态,就要使温度下降一点,这样才能回到原来的状态,所以吸热反应要快一点,才能吸收更多的热量,使温度“下降”,但由于温度的确上升了,分子运动加剧,两个反应速率肯定都会上升的。同理,温度下降时,要升温,放热反应减小就要少一点,这样可以使温度“上升”,但是温度也确实下降了,分子运动减弱,反应都会变慢的。明白了吗?

勒夏特列原理

就相当于弹簧一样,它具有抵抗力。而在实际中很多都有抵抗力,或者说是反作用力,只是有的不明显有的明显,对于化学反应也一样,改变影响平衡的某个条件,平衡就会移动,假设向正向移动,没有这种反作用力的影响,平衡移动程度为A,若算上这种影响,则平衡移动程度为B,这里A绝对大于B,也就是向消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勒夏特列原理的通俗认识,也可把它看做反应不能百分之百完全进行。

下列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将氯化铁溶液加热蒸干最终得不到氯化铁固体B.钢铁在潮湿

A.氯化铁为强酸弱碱盐,水解呈酸性且为吸热过程,加热促进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盐酸,盐酸挥发,得到氢氧化铁,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是因为形成电化学腐蚀,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故B选;C.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故C不选;D.醋酸为弱电解质,加水促进电离,则将1mL pH=3的醋酸溶液加水稀释至100 mL,测得其pH<5,与勒夏特列原理有关,故D不选.故选:B.

高中化学:有一种题是“下列事实能(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怎么做

化学其实很简单,楼上说的很对!

勒夏特列原理是怎么推出来的?

这是实验后总结出来的

勒夏特列原理只减弱不消除

可以这么解释:在改变条件的瞬间,反应会根据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瞬间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是一种逆向的趋势,所以只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反应的进行,却不能阻止反应的进行,所以在此情况下,反应进行到平衡所需的时间会变长. 就按你举的例子来说:压强的增加并不一定会引起反应的变化.有个前提条件——压强的变化要引起浓度的变化,才可改变反应的趋势.LZ给出的题境中,说明了容器是恒容,也就是V固定,所以压强不管怎么增都不会引起浓度的变化.所以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是不会改变的.所以反应趋势仍然向右.

勒夏特列原理只用于化学反应吗?物理作用适应吗?

勒夏特列原理是一个化学原理,用于化学反应也是有条件的,只适用于具有平衡的化学反应,不是平衡反应的化学反应也不适用。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于物理作用。

勒夏特列原理怎么理解举例,勒夏特列原理怎么理解压强

1.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主要内容为: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 3.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具体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化学:什么是勒夏特列原理?

这个在百度百科里有详解条目比较多,自己去看看吧

勒夏特列原理

只要是涉及平衡的问题,自然其前提就是反应本身是可逆的,否则谈何“平衡”。至于平衡正向移动和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是同一种含义的两种表述,其本质是没有区别的。勒夏特列原理其实很好理解,其中心就是两个字:“逆反”。“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看起来有点难懂,其实你就想啊,假如我增加了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就要想办法反抗这种增加,也就是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把加来的反应物想办法转化走;要是减少了反应物,平衡就想把减少的补回来,平衡就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把生成物变回反应物。总之,你想干什么,平衡就想办法跟你“对着干”,这不是很“逆反”吗?呵呵,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物理学过楞次定律的话,也会发现它们的原理其实很像。

[紧急求助]勒夏特列原理内容?

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是指在一个平衡体系中,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总是要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压强时,平衡总是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比如在n23h2=2nh3这个可逆反应中,达到一个平衡后,对这个体系进行加压,比如压强增加为原来的两倍,这时旧的平衡要被打破,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即在本反应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时,增加的压强即被减弱,不再是原平衡的两倍,但这种增加的压强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也不是与原平衡相同,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

勒夏特列原理

1.勒沙特列原理是指在一个平衡体系中,若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总是要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因此可以这样想(并不准确)升高温度时,反应要阻止温度升高,因而平衡向吸收热量方向移动2.仅考虑容器变化而不考虑因容器变化而引起的温度的变化的话,由于反应两侧气体系数和相等,平衡不改变,CO2和CO的物质的量不变,浓度降低,质量不变。若考虑容器变大导致温度降低的话,反应向放热方向移动,但由于反应物质的量的变化小于空间变化的影响,导致两种气体的浓度均下降,CO2质量增加,CO质量减少。如果是高中阶段的话,一般都会说明是否是隔热的容器,并且一般不需要考虑容器体积变化时温度的影响。

勒夏特列原理,求解释。

1.制备乙酸乙酯过程中,蒸出乙酸乙酯,减少了产物的量,使其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进行,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2。保存FeSO4溶液时,加入铁钉,是为了避免空气氧化亚铁离子到三价铁离子,因为三价铁离子和铁会发生反应,生成亚铁离子,亚铁离子和铁钉之间没有任何平衡关系,所以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3实验室用排水法收集氯气时,氯气溶液水会电离出氯离子和次氯酸根离子,当用饱和食盐水时,体系中有大量氯离子,就减少了氯气的电离,可以用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勒夏特列原理是用来解释平衡体系移动的问题,只有涉及到平衡体系才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否则不可以。

什么是勒夏特列原理?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某一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浓度:增反应物浓度或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移动;减反应物浓度或增生成物浓度, 平衡逆移动. (2)温度: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降温,平衡向放热反应方向移动. (3)压强: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小的方向移动; 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大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能缩短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勒夏特列原理是什么 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1. 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化学平衡运动原理,是法国化学家勒夏忒列于1888年发现的。它是化学平衡点的定性预测原理。它的具体内容是:如果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力、温度等)发生变化,化学平衡就会被破坏,并向削弱这种变化的方向移动。 2. 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可以使一些工业生产过程的转化率达到或接近理论值,也可以避免一些无效的方案(如高炉加碳方案),这是目前广泛使用的。

勒夏特列原理是什么 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1、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具体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可以使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转化率达到或接近理论值,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并无实效的方案(如高炉加碳的方案),其应用非常广泛。

勒夏特列原理内容是什么?

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各种版本教材对这个原理的表述大同小异。高中化学人教版《化学反应原理》(2007年2月第3版)中关于勒夏特列原理的描述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是一条经验规律,可以很方便地分析平衡移动方向问题,大多数情况下也可以半定量判断平衡移动的结果,即“减弱”。应用勒夏特列原理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因为操作简便而在高中化学中经常使用,但使用时一定要注意适用范围、准确理解,否则很容易得出错误结论。勒夏特列原理是涉及平衡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原理。几乎所有的平衡移动的问题都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和判断。正确应用的前提是熟练地掌握原理的本质和内涵,以及熟知各种情况。

名词解释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LeChatelier"sprinciple)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主要内容为: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压强时,平衡总是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比如在N2+3H2u21cc2NH3这个可逆反应中,达到一个平衡后,对这个体系进行加压,比如压强增加为原来的两倍,这时旧的平衡要被打破,平衡向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即在本反应中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建立新的平衡时,增加的压强即被减弱,不再是原平衡的两倍,但这种增加的压强不可能完全被消除,也不是与原平衡相同,而是处于这两者之间。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可以使某些工业生产过程的转化率达到或接近理论值,同时也可以避免一些并无实效的方案(如高炉加碳的方案),其应用非常广泛。

勒夏特列原理是什么?

勒夏特列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具体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扩展资料勒夏特列原理是涉及平衡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原理。几乎所有的平衡移动的问题都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和判断。正确应用的前提是熟练地掌握原理的本质和内涵,以及熟知各种情况。升高反应温度,则反应向着减少热量的方向进行,即放热反应逆向进行,吸热反应正向进行;降低温度,则反应向着生成热量的方向的进行,即放热反应正向进行,吸热反应逆向进行。压力同样仍是朝消除改变平衡因素的方向进行反应。增加某一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勒夏特列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内容

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具体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1、浓度: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生成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之亦然。2、压强:增加某一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气态生成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之亦然。3、温度:升高反应温度,则反应向着减少热量的方向进行,即放热反应逆向进行,吸热反应正向进行;降低温度,则反应向着生成热量的方向的进行,即放热反应正向进行,吸热反应逆向进行。4、催化剂:仅改变反应进行的速度,不影响平衡的改变,即对正逆反应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关于勒夏特列亨利·勒夏特列 (1850年10月8日~1936年9月17日),法国化学家。他研究过水泥的煅烧和凝固、陶器和玻璃器皿的退火、磨蚀剂的制造以及燃料、玻璃和炸药的发展等问题。从他研究的内容也可看出他对科学和工业之间的关系特别感兴趣,以及怎样从化学反应中得到最高的产率。勒夏特列还发明了热电偶和光学高温计,高温计可顺利地测定3000℃以上的高温。此外,他对乙炔气的研究,致使他发明了氧炔焰发生器,迄今还用于金属的切割和焊接。

关于勒夏特列原理的适用情况

走出勒夏特列原理的误区浓度、压强、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可以概括为平衡移动原理,又称之为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平衡就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该原理是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的重要依据,适用于所有的动态平衡,如:化学平衡、电离平衡、溶解平衡等。然而,有的学生在解题过程中用勒夏特列原理却得出错误的结论,究其原因,是因为没有真正理解勒夏特列原理,陷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误区。现举例说明:1.改变条件却没有改变平衡例1:某密闭容器,放入一定量的SO2、O2,发生反应2SO2+O2 2SO3(正反应放热),在达到平衡后,采取下列措施可以使得平衡向右移动的为( )A.通如N2 B.升温 C.减少体积 D.加入SO3易错选:A错选原因:A选项中通入氮气之后,因为是密闭容器,所以容器内的压强增大,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平衡向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向右移动。错选分析:在影响平衡的条件中,压强改变平衡是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浓度来改变的,通入氮气后,反应物的浓度并没有改变,所以平衡不移动。勒夏特列原理是在平衡移动的成立,平衡不移动,勒夏特列原理就不适用。而勒夏特列原理只适用于改变条件能导致平衡移动的反应。正确选项:B[总结]: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后,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通入不参加反应的气体,如:N2 、稀有气体等,平衡并没有移动,此时就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2.只有一种反应物例2:在恒温时,一固定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 N2O4(g)(正反应放热),达到平衡后,若分别单独改变下列条件,重新达到平衡后,能使平衡混合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的是( )A.通入Ne B.通入NO2 C.通入N2O4 D.降低温度 易错选:B错选原因:通入NO2 后,NO2的体积分数增大,由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但是不能消除这种改变,故NO2的体积分数最终还是增大的,所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小。错误分析:在2NO2(g) N2O4(g)的反应中,反应物只有一种,即:NO2再通入NO2后,相当于压强变大,平衡向右移动,NO2的体积分数最终会变小,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变大。[总结]:在多种反应物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之后,加入其中的一种反应物,重新达到平衡后,可以使得其他反应物的转化率升高,而本身的转化率降低,本身的体积分数变大。但是只有一种反应物的平衡要区别对待。正确选项:A 编辑本段勒夏特列原理相关应用 勒夏特列原理是涉及平衡问题中最重要的一个原理。几乎所有的平衡移动的问题都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来解释和判断。正确应用的前提是熟练地掌握原理的本质和内涵,以及熟知各种情况。一.原理: 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二.内涵: 1)浓度: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生成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反方向进行。反之亦然。 2)压强:增加某一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气态生成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逆方向进行。反之亦然。 3)温度:升高反应温度,则反应向着减少热量的方向进行,即放热反应逆向进行,吸热反应正向进行;降低温度,则反应向着生成热量的方向的进行,即放热反应正向进行,吸热反应逆向进行。 4)催化剂:仅改变反应进行的速度,不影响平衡的改变,即对正逆反应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 从以上的分析可知:通常出现的一些情形都在勒夏特列原理的范围之内。因此,当我们遇到涉及平衡移动的问题时,只要正确运用勒夏特列原理来分析,都可以得出合适的答案的。三.补充: 勒夏特列原理的英文表述: Every system in stable chemical equilibrium submitted to the influence of an exterior force which tends to cause variation either in it s temperature or condensation ( pressure , concent ration , number of molecules in the unit of volume) ,in it s totality or only in some of it s part s , can undergo only those interior modifications change of temperature ,or of condensation ,of a sign cont rary to that resulting f rom the exterior force. 此表述可翻译如下: 任何稳定化学平衡系统承受外力的影响,无论整体地还是仅仅部分地导致其温度或压缩度(压强、浓度、单位体积的分子数) 发生改变,若它们单独发生的话,系统将只作内在的纠正,使温度或压缩度发生变化,该变化与外力引起的改变是相反的。主要知识点 -------------------------------------------------------------------------------------------------------------------------------------- 1. 知识点: (1)可逆反应 化学平衡的概念 (2)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动、等、定、变 (3)勒沙特列原理 2. 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 (1) 同一物质的v正=v逆≠0; (2) 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3) 相关物理量不再随反应时间的改变而改变。 3. 平衡移动方向的判断:v正>v逆正向移动;v正<v逆逆向移动; v正=v逆不移动 4. 等效平衡 (1)恒温恒容条件下的可逆反应,①若新平衡与原平衡投料相等即原子守恒,则新平衡与原平衡等效;②若该可逆反应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则投料比相等,平衡亦等效。 (2)恒温恒压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投料比相等,平衡等效。 (3)采用极端分析法判断投料或投料比是否相等。 5. 解图像题思路 (1)看清图像:一看纵横坐标意义;二看曲线变化趋势;三看起点、折点、终点;四看相关量的关系。 (2)联想规律,准确推断。通过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挖掘图像中蕴含的化学意义。仔细分析,得出正确结论。 勒沙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一个条件,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含义:(1)若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移动的结果应使反应物的浓度减小,即只能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2)若增大平衡体系的压强,平衡移动的结果应使体系的压强减小,即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 (3)若升高温度,平衡移动的结果应使体系的温度降低,即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 (4)若加水稀释,溶液中的平衡体系应向微粒数目增加方向移动.例如: CH3COOH=CH3COO (-) +H (+) 加水后,单位体积内平衡体系中的总微粒数目减少,平衡应向微粒数目增加方向移动,即向电离方向移动,所以温度一定时,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盐类水解平衡亦如此. (5)原理中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减弱"是指不能消除这种改变的全部影响.例如: N2+3H2=2NH3+Q 1)当压强由200大气压增至400大气压,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会使达到新平衡时压强小于400大气压,但不可能低于200大气压,即新平衡时体系压强200<P<400大气压. 2)当温度由100°C升高至200°C时,平衡向吸热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使温度低于200°C,但应高于100°C. 勒沙特列原理的应用: (1)将Cl2通入饱和食盐水中,试解释: 1)在饱和食盐水中溶解度降低的原因; 2)有晶体析出的原因. 解: 1)Cl2为非极性分子,在水中加NaCl增强溶液的极性,故Cl2溶解度降低; 又因为Cl2+H2O=HCl+HClO平衡,增大[Cl-],平衡向逆向移动,有利于Cl2逸出. 2)饱和食盐水中存在平衡NaCl(固)=Na(+)+Cl(-),Cl2和水反应生成HCl,增大Cl-浓度,使NaCl的溶解平衡向逆向移动,故有晶体析出. (2) 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A和B发生下列反应A(固)+2B(气)=C(气)-Q...(Q>0),在一定条件下达到下列平衡.若升高温度,则达到平衡后混合气体的( ) A.平均式量增大 B.平均式量减小 C.密度增大 D.密度减小 解: 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增大,总物质的量减小,所以平均式量增大;又因为体积不能变,所以混合气体的密度增大,选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