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riers / 阅读 / 详情

为什么越稀越电离,为什么越弱越水解??这两个可不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如果不能,该怎么解释

2023-08-23 10:28:58
共3条回复
贝贝

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

首先要了解勒夏特列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主要内容为: 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那么通俗的讲就是,在化学平衡的条件下,比如一个条件发生突变,那么反应将会向可以减弱这种条件突变的方向反应。

所以说当加入水时,水中的粒子被稀释,那么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会向减弱粒子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通俗的讲就是产生更多的离子来减少这种变化,因此促进了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因为电离会使溶液中的这种粒子数增多。

扩展资料

勒夏特列原理使用

1、浓度变化,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行。减少某一生成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行。反应速率及产率也会因为对外界因素系统的影响而改变。

2、温度改变,升高反应温度,则反应向着减少热量的方向进行,即放热反应逆向进行,吸热反应正向进行;降低温度,则反应向着生成热量的方向的进行,即放热反应正向进行,吸热反应逆向进行。

3、压力改变,压力同样仍是朝消除改变平衡因素的方向进行反应。增加某一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气态生成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之亦然。

4、催化影响,仅改变反应进行的速率,并不影响平衡的改变,即对正逆反应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勒夏特列原理

可可

当然可以的。

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化学平衡总是像着减弱变化的方向移动。

所以说当加入水时,溶液中粒子的浓度降低(水自身浓度不变),所以化学平衡向减弱粒子浓度减小的方向移动,换言之就是生成更多的离子来减少这种变化,因此促进了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因为电离后粒子数增多。

coco

弱电解质的电离和弱离子的水解离不开水,水的比例越大,越容易电离。弱电解质越弱,其酸性或碱性就越弱,越弱分子越稳定,其对应的弱离子在盐溶液中就越容易水解成相应的弱酸或弱碱。不是平衡移动问题。所以不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不懂可以继续!

相关推荐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什么?

这个是无机化学化学动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定理——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这个原理可以表达为:“把平衡状态的某一因素加以改变之后,将使平衡状态向抵消原来因素改变的效果的方向移动。” 换句话说,如果把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体系置于一个压力增加的环境中,这个体系就会尽量缩小体积,重新达到平衡。由于这个缘故,这时压力就不会增加得象本来应该增加的那样多。又例如,如果把这个体系置于一个会正常增加温度的环境里,这个体系就会发生某种变化,额外吸收一部分热量。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1.浓度: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生成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之亦然。2.压强:增加某一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气态生成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之亦然。3.温度:升高反应温度,则反应向着减少热量的方向进行,即放热反应逆向进行,吸热反应正向进行;降低温度,则反应向着生成热量的方向的进行,即放热反应正向进行,吸热反应逆向进行。4.催化剂:仅改变反应进行的速度,不影响平衡的改变,即对正逆反应的影响程度是一样的
2023-08-15 13:53:221

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

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会向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3、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 4、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移动。 定义:化学平衡移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如果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了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 这叫做化学平衡移动。
2023-08-15 13:53:361

化学反应平衡移动原理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指,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该原理最初由勒夏特列与1888年提出,是关于平衡移动判断与多种平衡问题的解决方法的基本原理,也是高中化学平衡最重要的原理之一。对比: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会向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化学平衡移动影响条件:(一)在反应速率(v)-时间(t)图象中,在保持平衡的某时刻t1改变某一条件前后,V正、V逆的变化有两种:  V正、V逆同时突变——温度、压强、催化剂的影响  V正、V逆之一渐变——一种成分浓度的改变对于可逆反应:mA(g)+nB(g)u21ccpc(g)+qD(g) ΔH<0
2023-08-15 13:53:451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什么?

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状态都是气态,恒温恒容条件下,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都是向正向移动的。你的困惑应该在,这是一个扩体积反应。如果这是一个缩体积反应或者反应前后体积不变,那么你可能会毫不犹豫地觉得平衡正向移动。我们说,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改变上述条件对于扩体积反映来说,存在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趋势,但是这种因为反应非常微弱,不足以改变整体的正向反应的大局,可能产生的影响是降低了正向反应的速度,慢一些达到再次反应的平衡之类的。举一个生活中类似的例子,不知道你有没有被烫的东西烫到手的经历。医生告诉我们,被热的东西烫到手后,要用冷水冲洗,这样可以缓解疼痛,防止伤势扩散。但是处理过后你依旧发现手上起了泡,摸起来还是挺疼的。用冷水冲洗就像勒夏特列原理一样,可能会使起泡的面积变小一点,但是不能改变你被烫伤的事实。这是我在回答时兴起想到的例子,仅供参考。希望能回答你的疑问。
2023-08-15 13:53:581

平衡移动原理?怎么移动?

勒夏特里原理在化学平衡移动上的应用一:原理在化学平衡上的应用1.当增加反应物浓度时,平衡就向能减少反应物浓度的方向(即向右)移动;同理,减少生成物的浓度时,平衡就向能增加生成物浓度的方向(即向右)移动.2.当增加压力时,平衡就向能减小压力(即减少气体分子数目)的方向移动;当减低压力时,平衡就向能增大压力(即增加气体分子数目)的方向移动.3.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就向能降低温度(即吸热)的方向移动;当降低温度时,平衡就向能升高温度(即放热)的方向移动.二:勒夏特里原理的适用条件勒夏特里原理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它对于所有的动态平衡(包括物理平衡)都是适用的.但必须注意,它只能应用在已经达到平衡的体系,对于未达到平衡的体系是不能应用的.
2023-08-15 13:54:081

化学-平衡移动详解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有浓度、压强和温度三种。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有气体参加、有气体生成而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指增大气体体积使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例如:在反应N2O4(g)---2NO2(g)中,假定开始时N2O4的浓度为1mol/L,NO2的浓度为2mol/L,化学平衡常数K=2^2/1=4;体积减半(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后,N2O4的浓度变为2mol/L,NO2的浓度变为4mol/L,化学平衡常数K变为4^2/2=8,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了,所以就要向减少反应产物(NO2)的方向反应,即有更多的NO2反应为N2O4,减少了气体体积,压强渐渐与初始状态接近.注意: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能影响平衡.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勒夏特列原理(LeChatelier"sprinciple)即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说明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即百分组成)可用勒夏特列原理定性地说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利用化学平衡的概念,对比化学平衡常数K和J大小,可以判断系统中的反应混合物是否达到平衡,以及平衡将向哪个方向移动。即:J〉K,平衡向左移动;J〈K,平衡向右移动;J=K,达到平衡状态。这一关系式被称为化学平衡的质量判据,是与上面的能量判据相对应的。为便于记忆,可缩写为:JK自然,我们作此判断时假设反应不存在动力学的障碍。若系统的动力学性质不明,以上判断仅为反应方向的预测。
2023-08-15 13:54:161

化学平衡的移动的 原因~ 高手解释下 ~

勒夏特列+平衡常数
2023-08-15 13:54:265

急!!!化学平衡怎么移动?

1.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注意: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影响平衡.2.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3.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023-08-15 13:54:554

平衡移动原理不是向浓度减少的移动吗?

总之它就是和你对着干,你变大它就变小,你变小它就变大。但只能削弱这种改变,无法变回原来的程度。
2023-08-15 13:55:102

什么是平衡移动原理?举几个例子。

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改变平衡的一个外界条件,平衡将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可逆反应2SO2(g)+O2(g)2SO3(g),△H=-Q(Q>0),增大压强,平衡将向着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也就是说平衡向着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
2023-08-15 13:55:213

化学平衡移动.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对于气体而言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不考虑固体哈
2023-08-15 13:55:292

化学平衡的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
2023-08-15 13:55:383

讲解一下化学中平衡移动的问题?

楼上回答得很好啊!!
2023-08-15 13:55:462

为什么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

增大压强会使得化学反应向减少压强的反向进行,即气体体积减少的方向移动。勒夏特列原理(又称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主要内容为: 在一个已经达到平衡的反应中,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浓度),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扩展资料压力改变压力同样仍是朝消除改变平衡因素的方向进行反应。增加某一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气态生成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之亦然。以著名的哈伯法制氨反应为例:N2(g) + 3H2(g) u21cc 2NH3(g) 反应的左边和右边的系数不一样,所以当平衡后压力突然增加,反应会朝向气体系数和气体体积较小的方向进行。在此例中也就是朝向增加NH3的方向进行。反之如果平衡后压力突然减小,反应会朝向气体系数和气体体积较大的方向进行,故每两分子NH3将会分解成一分子N2和三分子H2。但是当气体反应物和气体生成物的系数和相同时系统平衡则不受外界的压力改变而变。如一氧化碳与水在高温下反应形成二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CO(g) + H2O(g) u21cc CO2(g) + H2(g) 不论外部压力如何改变,将不会影响平衡的移动。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勒夏特列原理
2023-08-15 13:57:041

为什么V正>V逆平衡正向移动?怎样叫平衡移动?

正向移动是指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的条件只有温度 浓度 压强,而催化剂只是提高了活化分子在体系中的百分比,只是改变了化学反应的速率,且改变速率不是单向的,而是既增大了正反应速率又增大了逆反应速率,所以宏观表现上平衡不移动. 平衡移动的标志有很多,比如在反应 氢气+碘→碘化氢 反应中,前后系数相等,所以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则平衡时体系内密度不变,那么体系内密度改变了就可以做为平衡移动的一个标志. 温度降低改变了,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必向放热方向移动,反之则向吸热方向.反应物浓度升高了,则向正方向移动,降低了则向逆方向移动.而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反应速率,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量是相同的,所以此时平衡不移动.
2023-08-15 13:57:171

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

本章重要考点及题型:①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②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③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④相同平衡状态的建立;⑤化学平衡移动图象的处理;⑥有关化学平衡的简单计算。一、平均反应速率的计算同一化学反应在同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反应速率用不同的物质表示时数值往往不同,但存在如下关系:各物质的平均反应速率之比 =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系数之比 = 各物质的变化浓度之比 = 各物质的变化的物质的量之比。二、外因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影响对于同一反应,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下列条件之一: ⒈浓度 (鼠标移至图象显示答案) 增大反应物浓度 减小反应物浓度 增大生成物浓度 减小生成物浓度规律:⑴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参阅速率-时间图象) ⑵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⑶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物质的量不影响反应速率,不会引起化学平衡的移动。⒊压强:对于气体反应,有: (鼠标移至图象显示答案) 增大压强 减小压强规律:⑴增大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减小压强,正逆反应速率均减小。其中气体体积减小方向速率(V减)改变程度大。 ⑵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方向移动。【注意】⑴改变压强的实质是改变参加反应气体物质的浓度,故压强与参加反应的固体或液体物质的反应速率无关。 ⑵对于化学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气体的系数和相等的反应以及平衡混合物都是固体或液体的反应,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三、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化学平衡状态有两大特征:①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②平衡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只要任具其一即可说明已达平衡状态。因此,判断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关键是看是否具备上述基本特征。
2023-08-15 13:57:261

化学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有浓度、压强和温度三个.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有气体参加、有气体生成而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指增大气体体积使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注意: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能影响平衡.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勒夏特列原理,即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另外,平衡向正向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反应物的转化率增加.
2023-08-15 13:57:361

压强是如何改变化学反应平衡的移动的

本质是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来改变反应速率,从而使V正不等于V逆,从而改变平衡,如果改变压强不改变浓度(如在恒容容器中加入惰性气体)不改变平衡
2023-08-15 13:57:463

化学平衡

1.反应物的浓度:(气体、溶液)浓度大的那边为反应主导方向。。。2.温度:和吸热和放热反应有关。。。升温趋向吸热反应,降温趋向放热反应3.反应的压强:只和气体有关。。即反应方程式等号两边的气体系数之和不等时才有影响。。加压即减少体积,反应趋向系数和较少的那边。。。减压即增加体积,反应趋向系数和较大的那边。。。。一般1、3和固体无关。。。。考题常在这设问的。。。例如:3。系数和只算气体不算固体的
2023-08-15 13:57:563

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升高温度平衡移动方向向左?

已达到平衡的反应,反应条件改变时,平衡混合物里各组成物质的百分含量也就会改变而达到新的平衡状态叫化学平衡移动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浓度、压强和温度三个。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注意: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能影响平衡.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说明: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即百分组成)可用勒沙特列原理定性地说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2023-08-15 13:58:061

影响化学平衡移动因素是什么

温度。含量。压强
2023-08-15 13:58:175

平衡移动原理平衡将向着能够什么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故答案为:浓度、温度、压强等;减弱.
2023-08-15 13:58:331

影响化学反应平衡移动的因素有哪些?这些条件适用范围各是什么?

温度,反应物浓度,压强等
2023-08-15 13:58:422

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化学平衡怎样移动?

向着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恒温恒压下,通入惰性气体,会使容器中气体体积增大,,参与反应的气体物质的量不变,但是容器体积变大,势必导致压强变小,所以要向着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判断化学平衡移动主要用勒夏特列原理,其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改变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浓度改变: 增加某一反应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行。减少某一生成物的浓度,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浓度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进行。反应速率及产率也会因为对外界因素系统的影响而改变。温度改变: 升高反应温度,则反应向着减少热量的方向进行,即放热反应逆向进行,吸热反应正向进行;降低温度,则反应向着生成热量的方向的进行,即放热反应正向进行,吸热反应逆向进行。压力改变: 压力同样仍是朝消除改变平衡因素的方向进行反应。增加某一气态反应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减少此反应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减少某一气态生成物的压强,则反应向着增加此生成物压强的方向进行,即反应向正方向进行。反之亦然。 惰性气体(也叫稀有气体)的影响:影响压力的因素若是因为加了惰性气体(即稀有气体)如果生成物为气体,且反应前后体积变化,此时相当于减少了浓度,反应继续正向进行。
2023-08-15 13:59:021

化学平衡移动试题(带解析)

(2008全国II卷13题)在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反应CO2(g)+H2(g)=CO(g)+H2O(g)进行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实验起始时放入容器内各组分的物质的量见下表物质的量CO2H2COH2O甲amolamol0mol0mol乙2amolamol0mol0mol丙0mol0molamolamol丁amol0molamolamol上述四种情况达到平衡后,n(CO)的大小顺序是A.乙=丁>丙=甲B乙>丁>甲>丙C.丁>乙>丙=甲D.丁>丙>乙>甲解析:等效平衡问题。基本思路是,⑴利用“归一”原则,把丙和丁两组中产物的量按照方程式的计量数化归为反应物的量;⑵相同温度和压强下,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等的反应,只要初始加入量成比例,就属于等效平衡。依据这个原则进行判断甲和丙为等效平衡,乙和丁伟等效平衡;⑶乙和丁两组实验中,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是甲和丙两组实验中二氧化碳物质的量的2倍,而氢气的量保持不变,乙和丁两组实验所建立的平衡相当于在甲和丙两组实验基础上,向体系中分别加入amolCO2,根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知,增大反应物的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CO物质的量增大。故选择A。(2008广东卷8题).将H2(g)和Br2(g)充入恒容密闭容器,恒温下发生反应H2(g)+Br2(g)2HBr(g)g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a;若初始条件相同,绝热下进行上述反应,平衡时Br2(g)的转化率为b。a与b的关系是A.a>bB.a=bC.a<bD.无法确定答案A解释: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前者恒温,后者相对前者,温度升高。使平衡向左移动,从而使Br2的转化率降低。所以b<a.(2008广东卷24.题)(12分)科学家一直致力研究常温、常压下“人工围氮”的新方法。曾有实验报道:在常温、常压、学照条件下,N2在催化剂(掺有少量Fe2O3的TiO2)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的主要产物为NH3。进一步研究NH3生成量与温度的关系,部分实验数据见下表(光照、N2压力1.0×105Pa、反应时间3h):T/K303313323353NH3生成量/(10-6mol)4.85.96.02.0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N2(g)+3H2O(1)=2NH3(g)+O2(g)ΔH=+765.2kJu2022mol-1回答下列问题:(1)请在答题卡的坐标图中画出上述反应在有催化剂与无催化剂两种情况下反应过程中体系能量变化示意图,并进行必要标注。(2)与目前广泛使用的工业合成氨方法相比,该方法中固氮反应速率慢。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    。(3)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设在容积为2.0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60molN2(g)和1.60molH2(g),.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时,NH3的物质的量分数(NH2的物质的量与反应体系中总的物质的量之比)为。计算①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②该条件下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24.答案(1)画图略,要点:1.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但对这各反应前后能量变化并不产生任何影响。2.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反应物的总能量要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2)请提出可提高其反应速率且增大NH3生成量的建议:升高温度,增大反应物N2的浓度,不断移出生成物脱离反应体系。解释: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从而增大NH3生成量,升高温度也能提高反应速率;增大反应N2浓度,加快反应速率,并使化学平衡向右移动;不断移出生成物脱离反应体系,使平衡向右移动,增大NH3生成量。(3)①该条件下N2的平衡转化率:66.7%②该条件下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为0.005解释:由三行式法计算可知,起始时,c(N2)=0.3mol/l.平衡时,c(N2)=0.1mol/l;c(H2)=0.2mol/l;c(NH3)=0.4mol/l。①所以N2的平衡转化率=(0.3-0.1)/0.3*100%=66.7%②反应2NH3(g)====N2(g)+3H2(g)的平衡常数K=c(N2)*c(H2)^3/c(NH3)^2=0.005
2023-08-15 13:59:122

怎样理解化学平衡向正方向或向逆方向

1.明确移动的含意。若反应物浓度增加,或生成物浓度减小,即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若生成物浓度增大,或反应物浓度减小,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2.明确跟什么时刻比。不是跟原平衡比,而是跟改变条件的时刻比。如:合成氨反应,达到平衡后,降低氨的浓度,平衡移动,达到新平衡时,氨的浓度比原平衡低,但跟改变条件时比,氨的浓度增大了。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3.也可以看改变条件时的速率,哪个方向大,即向哪个方向移动。如正反应大于逆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逆反应大于正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若正反应等于逆反应,平衡不移动。
2023-08-15 13:59:202

【速度求答案啊!谢谢!】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其他平衡。

(1)左 水中有气泡 (2)Fe3++3H2O↹Fe(oH)3+H+ CaCO3+H+=Ca2++CO2↑+H2OFe3++3H2O↹Fe(oH)3↓+H+ 平衡向右移动(3)混浊逐渐消失,溶液产生气体 NH4Cl溶液电解出的氢离子与Mg(OH)2电解出的氢氧根结合生成H2O,分别破坏了两种溶质在液体中的电解平衡
2023-08-15 13:59:282

化学平衡移动在什么条件下向什么方向移动?正逆方向是什么?

首先浓度变化会破坏平衡,提高浓度的向低浓度移动,有气体参与气压也会影响通常压力增高的向等式两边物质压力降低的方向移动,有些反应吸热或者放热,这时候改变温度也破坏平衡
2023-08-15 13:59:362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是改变平衡常数。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主要是改变平衡常数,因为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响放热反应方向进行。ΔH>0,正反应是放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ΔH<0,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勒沙特列原理(平衡移动原理)就是以上三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即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换句话理解:如果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就向减小反应物浓度的方向移动,所以平衡正向移动;如果增加压强,平衡向压强减小的方向移动,也就是反应中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催化剂,催化剂影响的是化学反应的速率,即能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时所需的时间,但不能改变化学平衡状态(即百分组成),也就是不影响化学平衡移动。
2023-08-15 13:59:461

这个怎么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

NH3·H2O ←→ NH4+ + OH-开始的浓度 C 0 0结束的浓度 C-x x x查电离平衡常数表得到 Kb=1.8×10^-5根据离子积 Kb=[NH4+][OH-]/[NH3]=1.8×10^-5其中[NH4+]=[OH-]= x mol/L x^2/(C-x)=1.8×10^-5由于C>>x, 近似计算时C-x=Cx^2=1.8×10^-5*C将C1=0.1,代入求出x=OH-=1.34*10^-3; 电离度=x/C*100%=1.34%将C2=0.01代入求出x=OH-=4.24*10^-4 电离度=x/C*100%=4.24%[H+]=Kw/[OH-]pH=-lg[H+]代数据入上两个式子后,就得出你给出题目上数据了。氨水越稀,平衡向右移动,电离程度越大,是电离度增大,而不是OH-浓度增大, 因OH-浓度低了,PH的值就更小了。
2023-08-15 14:00:021

实验中有哪些因素能使配位平衡发生移动?

1.中心原子(离子)的浓度改变;2.配位剂的浓度改变。影响因素有其中包括: 沉淀剂、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度等因素
2023-08-15 14:00:123

化学平衡移动的原理

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或温度等,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增大压强,化学平衡向系数减小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平衡会向系数增大的方向移动; 3.升高温度,平衡向着吸热反应的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的方向移动;4.催化剂不改变平衡移动。 定义:化学平衡移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如果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了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 这叫做化学平衡移动。
2023-08-15 14:01:211

关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有大量水是为了使得SbCl3尽量参加反应,后期加少量氨水是中和生成物HCl,,加速反应
2023-08-15 14:01:404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什么?

化学平衡移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如果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了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 这叫做化学平衡移动。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具体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温度改变升高反应温度,则反应向着减少热量的方向进行,即放热反应逆向进行,吸热反应正向进行;降低温度,则反应向着生成热量的方向的进行,即放热反应正向进行,吸热反应逆向进行。在判断温度对于平衡的影响时,应当把能量变化视为参加反应的物质之一。例如,如果反应是吸热反应,即ΔH>0时,热量被视为反应物,置于方程式左边;反之,当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时,热量被视为反应物,置于方程式右边。在放热反应中,温度的增加会导致平衡常数K的值减小;反之,吸热反应的K值随温度增加而增加。
2023-08-15 14:02:421

平衡移动原理?怎么移动?

勒夏特里原理在化学平衡移动上的应用 一:原理在化学平衡上的应用 1. 当增加反应物浓度时,平衡就向能减少反应物浓度的方向(即向右)移动;同理,减少生成物的浓度时,平衡就向能增加生成物浓度的方向(即向右)移动. 2. 当增加压力时,平衡就向能减小压力(即减少气体分子数目)的方向移动;当减低压力时,平衡就向能增大压力(即增加气体分子数目)的方向移动. 3. 当升高温度时,平衡就向能降低温度(即吸热)的方向移动;当降低温度时,平衡就向能升高温度(即放热)的方向移动. 二:勒夏特里原理的适用条件 勒夏特里原理是一条普遍的规律,它对于所有的动态平衡(包括物理平衡)都是适用的.但必须注意,它只能应用在已经达到平衡的体系,对于未达到平衡的体系是不能应用的.求采纳
2023-08-15 14:03:561

温度升高时化学平衡怎样移动?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无论是正逆反应反应速率都会加快,假如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则平衡将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平衡将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023-08-15 14:04:112

减小压强,平衡向哪边移动

一个直接结论:压强增大 平衡向化学计量数之和小的方向移动 同理压强减小 平衡向化学计量数之和大的一侧移动
2023-08-15 14:04:303

化学平衡移动的含义

  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含义: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勒沙特列原理”,由法国化学家勒夏特列于1888年发现,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   比如一个可逆反应中,当增加反应物的浓度时,平衡要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平衡的移动使得增加的反应物浓度又会逐步减少;但这种减弱不可能消除增加反应物浓度对这种反应物本身的影响,与旧的平衡体系中这种反应物的浓度相比而言,还是增加了。
2023-08-15 14:05:521

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是怎么样的,请从浓度,压强,温度分别说明

三种实则为一种,都为浓度对化学平衡产生直接作用。只有当温度、压强改变了浓度的时候,化学平衡才移动。可追问,不过较长,汗啊。
2023-08-15 14:06:154

关于化学平衡移动中如何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有浓度、压强和温度三个. 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有气体参加、有气体生成而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指增大气体体积使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例如:在反应N2O4(g)---2NO2(g)中,假定开始时N2O4的浓度为1mol/L,NO2的浓度为2mol/L,K=2^2/1=4;体积减半(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后,N2O4的浓度变为2mol/L,NO2的浓度变为4mol/L,K变为4^2/2=8,K增大了,所以就要向减少反应产物(NO2)的方向反应,即有更多的NO2反应为N2O4,减少了气体体积,压强渐渐与初始状态接近. 注意: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能影响平衡. 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 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勒夏特列原理,即平衡移动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说明: 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即百分组成) 可用勒夏特列原理定性地说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 利用化学平衡的概念,对比K和J大小,可以判断系统中的反应混合物是否达到平衡,以及平衡将向哪个方向移动.即:J 〉K,平衡向左移动;J〈 K,平衡向右移动;J = K,达到平衡状态.这一关系式被称为化学平衡的质量判据,是与上面的能量判据相对应的.为便于记忆,可缩写为:J K
2023-08-15 14:06:291

平衡移动原理是吕·查得理提出的?不是勒夏特列吗?到底是谁哇?

是同一个人~翻译的方法不同而已
2023-08-15 14:06:583

吕查德里原理是什么?

法国化学家吕·查德里1888年提出了平衡移动原理,称吕·查德里原理。该原理表述为:如果对一个平衡体系施加外力,平衡将沿着减少此外力的方向移动。这个原理可以表达为:“把平衡状态的某一因素加以改变之后,将使平衡状态向抵消原来因素改变的效果的方向移动。”换句话说,如果把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体系置于一个压力来会增加的环境中,这个体系就会尽量缩小体积,重新达到平衡。由于这个缘故,这时压力就不会增加得象本来应该增加的那样多。又例如,如果把这个体系置于一个会正常增加温度的环境里,这个体系就会发生某种变化,额外吸收一部分热量。因此,温度的升高也不会象预计的那样大。这是一个包括对古尔贝格和瓦格宣布的著名的质量作用定律在内的非常概括的说法,并且它也很符合吉布斯的化学热力学原理。化学平衡移动简介:化学平衡移动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个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以后,如果反应条件(如温度、压强,以及参加反应的化学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改变了,原来的平衡就会被破坏,平衡混合物里各组分的百分含量也随着改变,从而在新的条件下达到新的平衡,这叫做化学平衡移动。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化学平衡移动
2023-08-15 14:07:071

化学平衡在什么情况下将发生移动

一般和温度压强浓度有关!具体要看反应
2023-08-15 14:07:263

关于化学平衡移动中如何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有浓度、压强和温度三个。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有气体参加、有气体生成而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指增大气体体积使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例如:在反应N2O4(g)---2NO2(g)中,假定开始时N2O4的浓度为1mol/L,NO2的浓度为2mol/L,K=2^2/1=4;体积减半(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后,N2O4的浓度变为2mol/L,NO2的浓度变为4mol/L,K变为4^2/2=8,K增大了,所以就要向减少反应产物(NO2)的方向反应,即有更多的NO2反应为N2O4,减少了气体体积,压强渐渐与初始状态接近.注意: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能影响平衡.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勒夏特列原理,即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说明: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即百分组成)可用勒夏特列原理定性地说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利用化学平衡的概念,对比K和J大小,可以判断系统中的反应混合物是否达到平衡,以及平衡将向哪个方向移动。即:J〉K,平衡向左移动;J〈K,平衡向右移动;J=K,达到平衡状态。这一关系式被称为化学平衡的质量判据,是与上面的能量判据相对应的。为便于记忆,可缩写为:JK
2023-08-15 14:07:361

怎么判断平衡移动中浓度,压强等对移动方向的影响

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只有有浓度、压强和温度三个.1.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减小反应物浓度或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2.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有气体参加、有气体生成而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指增大气体体积使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例如:在反应N2O4(g)---2NO2(g)中,假定开始时N2O4的浓度为1mol/L,NO2的浓度为2mol/L,K=2^2/1=4;体积减半(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后,N2O4的浓度变为2mol/L,NO2的浓度变为4mol/L,K变为4^2/2=8,K增大了,所以就要向减少反应产物(NO2)的方向反应,即有更多的NO2反应为N2O4,减少了气体体积,压强渐渐与初始状态接近.注意: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能影响平衡.3.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勒夏特列原理,即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2023-08-15 14:07:551

【高一化学】化学平衡的体积分数变化问题

SO2体积分数降低平衡正向移动你可以把体积分数用物质的量分数代替思考这两个是一样的
2023-08-15 14:08:065

化学平衡移动的勒夏特列原理的得出

在有气体参加、有气体生成而且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变化的反应中,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压强(指压缩气体体积使压强增大),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方向移动;减小压强(指增大气体体积使压强减小),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 例如:在反应(g)---2(g)中,假定开始时N2O4的浓度为1mol/L,NO2的浓度为2mol/L,化学平衡常数K=2^2/1=4;体积减半(压强变为原来的2倍)后,N2O4的浓度变为2mol/L,NO2的浓度变为4mol/L,化学平衡常数K变为4^2/2=8,化学平衡常数K增大了,所以就要向减少反应产物(NO2)的方向反应,即有更多的NO2反应为N2O4,减少了气体体积,压强渐渐与初始状态接近.注意:恒容时,充入不反应的气体如稀有气体导致的压强增大不能影响平衡. 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以上三种因素综合起来就得到了勒夏特列原理(Le Chatelier"s principle)即平衡移动原理: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平衡就向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催化剂只能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即百分组成)可用勒夏特列原理定性地说明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增加反应物浓度或减小生成物浓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增加生成物浓度或减小反应物浓度,平衡向反应物方向移动。利用化学平衡的概念,对比化学平衡常数K和J大小,可以判断系统中的反应混合物是否达到平衡,以及平衡将向哪个方向移动。即:J 〉K,平衡向左移动;J〈 K,平衡向右移动;J = K,达到平衡状态。这一关系式被称为化学平衡的质量判据,是与上面的能量判据相对应的。为便于记忆,可缩写为:J K自然,我们作此判断时假设反应不存在动力学的障碍。若系统的动力学性质不明,以上判断仅为反应方向的预测。
2023-08-15 14:08:251

化学平衡移动的问题

催化剂可以使物质的反应速率变快或变慢,而化学平衡移动是指反应的方向,所以加入催化剂平衡不移动。 平衡移动的标志是正向速率=逆向速率 如果是在已平衡的体系改变温度,浓度将改变平衡方向。
2023-08-15 14:08:405

恒容下,增大压强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怎么理解

减小压强,平衡会向削弱变化的方向移动。1、减小压强必然会引起温度或体积变化。2、体积不变,则压强减小温度降低,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3、温度不变,压强减小体积变大,平衡向气体总体积增大方向移动。4、勒夏特列原理又名化学平衡移动原理,是一个定性预测化学平衡点的原理,其内容为: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化学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5、压强增大,平衡移动的方向应使得反应后压强减小,恒容条件下,物质的量减小压强减小。所以增大压强反应向着体积减小移动。6、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增大反应体系压强,平衡将向着体系压强减小方向进行;减小反应体系压强,平衡将向着体系压强增大方向进行。体系总压强增大但平衡也不发生移动。
2023-08-15 14:08:561

醋酸溶液中加入冰醋酸,电离平衡怎么移动

稀释促进电离,指的是其电离度变大,但是电离度和平衡移动毫无关系,请你搞清楚这一点.我换一个例子,2NH3=N2+3H2平衡时充入NH3,平衡正向移动,NH3转化率降低.但平衡时扩大体积,平衡同样正向移动,而NH3转化率升高.这就好比你的醋酸溶液,稀释那麼就是扩大体积的情况,平衡正向移动,HAc转化率提高即电离度变大.而如果加入HAc,就相当於前面举NH3的第一种情况,正向移动,但HAc转化率减小即电离度变小.两种改变平衡方式不同,根本不可同日而语.
2023-08-15 14:09: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