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课反思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自相矛盾》磨课反思

这是一周内第三次讲《自相矛盾》了,这次是根据教研员周三的评课进行修改后的教学设计。 讲完之后,整体感觉不错。尤其是创设三种不同的情境讲故事的环节,感觉特别棒,因为情境不同,孩子们讲述的角度不同,到从他们的讲述中可以判断出:《自相矛盾》这个故事他们已经掌握了!不得不说教研员就是教研员,专家就是专家。这次讲,整个思路更加清晰流畅,将“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悟,在悟种读。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1.通读的环节还有些欠扎实,读得形式应该更丰富一些,尤其是学生反复读错的地方,一定不能轻易放过,要重点讲,要让所有学生都不正确。读的形势可以在家多样一些,可以开火车读,一人一句,参与面广。 2.三个重点词“誉”“弗”“立”出现的太突兀,王老师说听课时感觉有点走过场,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可以以“质疑”的形式出现,先让学生自己提出不懂的字词,如果学生提不出来,老师可以向学生提出来。 3.拓展阅读《矛和盾的集合》这一环节,学生说启示或者感受的时候说不到点子上。这个时候老师该如何去启发学生引导学生? 4.要有过渡语,而且过渡语不能太生硬, 以上是教学设计上还需要改进的地方。除此。我自身还有很多地方要改进。 1.表情太严肃,不能随课堂进度和故事的变化而改变。 老师的动作表情等都应当与课堂内容融为一体,推动课堂走向高潮。这一点我真的很欠缺,总是拘谨放不开。这一点在今后的常态课中一定要有意识地改进。老师自己放开了,不拘束了,学生也就不无聊不会注意力不集中了。 2.过渡语不自然,每一个环节之间的过渡很生硬,感觉就是为了跳到下一个环节。 3.掌控学生的能力欠缺。主要表现为不能人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或者听不出学生发言存在的漏洞,不能根据学生的发言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而是生硬地过渡到自己预设好的环节。如张老师所说,我现在把控教材的能力很强,但是驾驭学生的能力不行,这是我的缺点,也是我的短板。这块短板必须补齐! 接下来的重点就是补短板,必须要克服自身存在的不足,勇毅前行!

国培磨课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什么样的教学反思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国培磨课反思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国培期间申宣成和于龙两位老师的讲座,有异曲同工之妙。他们都提到了要研究例。申宣成博士提出要研究优质,特别是名家的。于龙博士则强调研究自己的,要把每一节作为一项研究去做。   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看的.更远,所以名家的一定要看,但不是模仿。世间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更不会有相同的堂。即使是同样的教案,不同的老师上,也会是不同的风格。即使是同样的老师讲同一节,不同的学生也会呈现不同的精彩。所以无需模仿,一定要保持自己特有的教学风格。看名家的,不只是看他怎样讲这一节,更要分析他为什么要这样讲这一节。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从而真正的学到东西。   如果带有一定的研究目的去上,那么堂就没有成败之说。无论结果如何只要及时记录、反思、分析,便是硕果。   月6日是我的磨第一站xx小学,月7日第二站赵x小学。连续两天的授,不管他人如何评价,自认为结果在我的意料之中。堂朴实简单,学生学有所获的,足以。   在给xx五年级的孩子上完后,同行的一位同事问我:“堂上是不是都急出汗了?”我莞尔一笑说:“没有,我不着急。这在我的意料之中。”在xx小学的授情况是,只有两三个孩子回答问题积极,大部分孩子显得拘谨,不够活跃,和前一天见面时大为不同。估计是孩子们没有经历过这么多老师听的情形。还好,我在堂上是饱含激情的,语言是亲切、自然、流畅的,自认为还算得体恰当。在我耐心地引导下,按时完成了教学任务。只是,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有些不当。   7号的xx之行有些出乎我的意料了。因为xx没有多媒体,就没有做。6号晚上我加班做了,并根据需要改动了教案。所以和教案都记得不熟。堂语言就显得不够精炼,不够严谨了。   但是,像这样只要用心就能避免的问题,是没有必要耿耿于怀的。就像区教研室张振海老师说的那样,此次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授老师独立设计教案的能力。如果是模仿抄袭他人,背得再熟,上得再好,也没有用。所以,我更关注实质性的问题。例如,教案还需要怎样修改?如何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突然惊讶于自己的如此平和的心态了。若是以前,或许我会自责好几天。但是那天下以后,我却能笑着说自己越讲越倒退了。并立刻进行反思,写下了堂上的几处失误,评时毫无保留地跟听老师们做了交流。   以研究者的姿态走进堂,走进名家堂,更应该走进自己的堂。作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跳出堂看自己,那是一种别样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