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释道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儒释道与河洛文化的关系

儒释道与河洛文化的关系密切。河洛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文化,是数千年来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儒学、道学和佛学等思想流派都源起或发展于河洛地区。在河洛地区的文化中,我们可以看到儒学的创始人孔子、道学的创始人老子、佛教的传入中国的初始形态,以及儒、道、释三家融合的痕迹。具体来说,儒家文化的影响力在河洛地区表现得非常显著。儒家思想影响和塑造了中国传统文化,成为社会秩序和个人行为的准则。在河洛地区,儒家的经典被广泛传播和研究,儒家学者在这里享有崇高的声誉。同时,道家思想也在河洛地区扎根发芽,老子在洛阳久居,他是东周王室的柱下史,即管理图书的官吏,这使他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和阅读图书,从而丰富了他的思想和学说。他的思想也对河洛地区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另外,佛教最初传入中国时,也是在洛阳落脚。白马寺被称为中国第一古刹,千百年来一直以祖庭、释源的身份在佛教中居于超然的地位。这也体现了河洛地区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综上所述,儒释道与河洛文化之间存在着长期而深刻的联系。儒学、道学和佛学的思想流派不仅在河洛地区起源和发展,而且它们的传播和影响也塑造了河洛地区的文化面貌,形成了独特的河洛文化。

儒释道文化精髓

一、文化主旨儒家文化:进取文化;道家文化:规律文化;佛家文化:奉献文化。二、做人标准儒家文化:仁、义、礼、智、信;道家文化:领悟道、修养德、求自 然、守本分、淡名利;佛家文化:诸恶莫做、众善奉行、遵 守十戒、心灵安定、运用 智慧。三、人生观儒家文化:积极进取、建功立业;道家文化:顺其自然、自我完善;佛家文化:慈爱众生、无私奉献。四、世界观儒家文化:世界是展现才华的舞台;道家文化: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境界;佛家文化:相由心生,世界就在自己心中;一念之差,便可创 造地狱、极乐。五、价值观儒家文化:在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价值;道家文化:以完善的自我带动和谐的社会;佛家文化:在为他人献爱心、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六、哲学倾向儒家文化:入世哲学;道家文化:出世哲学;佛家文化: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七、物质食粮对精神食粮的比喻儒家文化:主食(如米饭、馒头等),不吃就会饿;道家文化:副食(如各种炒菜、汤羹等),不吃没滋味;佛家文化:水果(如:苹果、香蕉等),不吃不甜蜜。

三教九流中儒释道三教和儒道佛三家有什么不同?

儒家思想是中国自汉以来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经济、政治的要求,以此它一直作为官方哲学居于领导地位。  儒家最早产生于春秋末年,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一个思想流派。因此我们一般所称的“儒释道三教”的“儒教”主要是指儒家思想教化而言的,决不能把儒家也看成是宗教。   产生于印度的佛教,由于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它在许多方面都与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佛教不仅非常懂得“入乡随俗”的重要性,而且它本身也具有适应环境的内在机制,因此,在它传入中国以后,就以“随机”、“方便”为理论依据,十分注意与中土原有的思想文化相适应。人们常说,佛教自传入始,就开始了一个不断中国化的过程。从思想理论上看,佛教的中国化很大程度上就是佛教的道化和儒化,而外来佛教的道化和儒化最早主要是通过佛经的翻译表现出来的。 道教则是中国土地上自生的宗教,它正式创始于东汉末年,其思想渊源则可追溯到战国时期的神仙方术思想,乃至上古时代的民间巫术等。道教追求长生不死成神仙,佛教企求无生永灭、超脱生死入涅槃。   儒家讲的是入世主义,宣扬治平之道,即所谓正心,诚意、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道,重视的是现实社会的治理,而不去追求佛、道两教那样虚无飘渺的彼岸世界,以此儒家与佛道两教在根本理论上就发生了冲突。佛教宣扬人生一切皆苦、现实世界一切皆空的苦空二谛学说,主张勘破红尘,超脱尘世,出家修行,落发为僧,这就与儒家所宣扬的伦理纲常、忠孝之道,直接发生了矛盾。因此佛教一传入中国,就受到了儒家的抵制与排斥,佛教在我国整个封建社会中的发展进程,始终伴随着与儒家之间的斗争。儒道之间虽说也存在着根本理论上的矛盾,但道教毕竟是我国土生的宗教,它是在我国封建社会的文化氛围中产生的,因此在道教教义中早就开始容纳了儒家的政治伦理学说,从而大大地调和了儒道两者之间的思想冲突,以此在我国思想史上,儒道之间虽说有斗争,但远不如儒佛之间斗争那样激烈。   当然儒家与佛道两教除了有矛盾之外,又有着互相影响、互相吸取、取长补短、共同发挥社会作用的一致的方面。儒家是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统治阶级维护封建秩序的主要工具,佛道两教则是其有力的助手与补充。前者从积极的入世主义出发来建设、治理和巩固封建社会;后者则从消极的出世主义出发来缓解社会的矛盾,以维护封建社会的秩序。它们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维护着古老的中华帝国。这就决定了它们三者之间具有统一性的深刻的社会基础。   道教大力吸收了儒家政治伦理学说,作为自己的教义教规。佛教则尽量把自己的教义说成是不违背儒家思想,同时也步道教的后尘,吸取儒家的名教学说,以便使自己的思想与儒家思想相融合、相调和。而儒家学说过去一向偏重于政治伦理的说教,缺乏深邃的哲学思想。在这方面,佛道两教,尤其是佛教,具有着丰富的深刻的哲学思想,因此儒家为了丰富自己的哲学,在批评佛道两教的同时,也充分地吸取了它们中对自己有用的哲学思想资料,以充实和发展自己的哲学思想体系。宋明时期的理学,就是这方面的突出代表。所以我们常把理学视作为“三教合流”的产物,这确是有理由的。   从历史上来考察,在思想领域里,儒佛斗争主要围绕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而展开:佛教的出世主义与儒家的纲常名教之争   佛教讲出家修行,这就与儒家名教忠君孝父之道发生了矛盾。早在佛教初传的汉代,据《理惑论》所记:“问曰:‘《孝经》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今沙门剃头,何其违圣人之语,不合孝子之道也。"”这类的指责是从儒家孝道出发的,认为佛教落发出家绝弃后嗣违背儒家孝道。   至于佛教宣扬出家修行脱离尘世,不再致礼王者的思想,则直接与儒家的忠君之道冲突,以至在东晋时代儒佛之间引起了一场沙门应不应致敬王者的大辩论。当时桓玄等人,力主沙门应敬王者,应遵守儒家的礼教。高僧慧远为了维护佛教的尊严与教义,则著《沙门不敬王者论》一文,以回答桓玄等人对佛教的挑战。慧远认为佛教有在家与出家之别:“在家奉法,则是顺化之民, 故有天属之爱,奉主之礼”;“出家皆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变俗则服章不得与世典同礼,遁世则宜高尚其迹”,因此不应致敬王者。然而慧远认为这并不违背儒家的忠孝之道,“如令一夫全德(即指一个人获得正果),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虽不处王侯之位,亦已协契皇极,在宥生民矣”。所以说佛教虽“内乖天属之重,而不违其孝;外阙奉主之恭,而不失其敬”。佛教与儒家之间的夷夏之争   儒家思想是中土华夏民族自己的思想,而佛教是外来宗教,因此儒家学派指责佛教为夷狄之教,只适合于夷狄地区,而不适合于中土华夏。这一争论最早也发端于汉代。《理惑论》记载说:“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孟子讥陈相更学许由之术,曰:‘吾闻用夏变夷,未闻用夷变夏者也。"吾子弱冠学尧舜周孔之道,而今舍之,更学夷狄之术(即指佛教),不已惑乎?”这就是儒学家用夷夏之分来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