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图所示英语怎么说

问题一:如图所示,求英文翻译!谢谢知道的来。 10分 Gelingen 我喜欢这个美丽的世界 那是一个好的惊喜 写 我喜欢一个美丽而和平的世界 覆盖 光荣的人 那是一个好的惊喜 2002 问题二:“如图所示”的英文 as shown in the figure 才是正确的。 但是如果想说确切的图例, 就应该这样说 as show郸 in Figure 6-3 (注意:Figure 6-3 前没有定冠词the) 问题三:图示(发图所示)用英文怎么说 呵呵!我刚考完! 摩托要考E照! A,B,C,都是开汽车用的! D:三轮摩托 E:两轮摩托 F:轻便摩托! 养路费1年170RMB!我开的春兰虎125,月耗油100RMB! 上市区摩托牌照大概要4000RMB的竟标费!有效期10年! 问题四:如图所示,用英语表达下列数词。 seven and three fifth

“如图所示”的英文

asshowninthefigure才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想说确切的图例,就应该这样说asshowninFigure6-3(注意:Figure6-3前没有定冠词the)

如图所示是静电除尘的原理示意图,A为金属管,B为金属丝,在A、B之间辊上高电压,使B附近的空气分子被强

1、对①②选项:管内接通静电高压时,管内存在强电场,它使空气电离而产生阴离子和阳离子.负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向正极移动时,碰到烟尘微粒使它带负电.所以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丝B接负极.故①正确,②错误.2、对③④选项:虽然烟气中含有固体小微粒,但是烟气的密度比空气轻,所以烟气在空气中是向上飘的,故C为烟气的进气口,D为排气口.故③正确,④错误.故选:A.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利用的物理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 飞艇B. 直升飞机C. &nb...

A、飞艇升空时受到浮力和重力作用(不考虑空气阻力),浮力大于重力,气球加速上升,浮力等于重力时,匀速上升或停止在空中,浮力小于重力时,气球下降.热气球升空是利用了浮力知识;B、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在运转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空气产生了一个对螺旋桨的向上的压力差,这就是使直升飞机上升的力;C、热气球就是利用它们在空气中的浮力来工作的;只有当它们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才可以升空.D、由于钢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水中,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小金属块的重力,所以用钢铁制成的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用钢铁制成的轮船是空心的,与同质量的金属块相比,在水面上轮船能够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所以轮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A、C、D都是利用浮力的原理,B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选B.

直流电铃原理图如图所示.当电路接通时,弹簧片上的衔铁受到电磁铁的吸引,使附着的小锤敲响铃铛发出声音

不能,电铃是利用电磁铁在接通与切断电流时能够控制其磁性有无的特点制成的.如果换成永磁铁,当弹簧片上的衔铁受到永磁铁的吸引,使小锤敲响铃铛发出一次声音后,由于永磁铁磁性不消失,衔铁保持不动,小锤不会再敲击铃铛,便不能再发出声音.

请问各位html大神,如何将如图所示的导航栏设置透明度?我只学了html和css,请教各位有简单的

直接在代码里用RGBA(0,0,0,(这里是透明度0-1))

机械~求画出如图所示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见图

机械基础~求画出如图所示机构的机构运动简图

见图

如图所示,abcd四个电阻,阻值不同,会有电流流过电流表吗

这是惠斯通电桥

如图所示,有谁懂用MSP430驱动此步进电机的,希望解释一下接线应该怎么接,又是怎样控制它转动的。

MSP430需要3.3V供电,而这块板子(猜测一下是L298N,驱动直流电机或步进电机用的)的控制信号要加5V才能用,这里就涉及到一个电平转换问题了。工作原理:430IO输出低电平,光电耦合器521的左边导通,右侧接收到光,也导通,此是521的3脚输出高电平,经过一个反相器74HC04(非门)转换成低电平0V。这样的电路需要有4路。当430输出高电平时,光电耦合器左右侧都截止,521的3脚输出低电平,经非门后变成5V高电平。控制转动的话,你要看电机说明书和298N使用说明了,298N的IN1——IN4是控制信号输入端,可以用来控制电机的转动。

抽水机是利用____________来抽水的,如图所示为活塞式水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完成下列填空。甲图:提起

大气压;A;B;关闭;A;A;流出;大气压;圆筒

抽水机是利用______来抽水的,如图所示为活塞式水泵的工作原理示意图,请完成下列填空.甲图:提起活塞时

(1)活塞式水泵和离心式水泵都是利用大气压原理工作的;(2)活塞式水泵工作过程如下:①提起活塞时,阀门A关闭,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B,进入圆筒;②压下活塞时,阀门B关闭,活塞下面的水推开阀门A,涌入活塞上面;③再提起活塞时,阀门A关闭,它上面的水从出水管流出,大气压迫使水推开阀门B,水就进入圆筒.故答案为:大气压;甲图:A、B;乙图:关闭、A;丙图:A、流出、大气压、圆筒.

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已知海水中含Na + 、Cl - 、Ca 2

C 试题分析:A.A膜是阴离子交换膜。错误。B.通电后,海水中阴离子往正电荷较多的阳极a电极处运动.错误。C.通电后,由于放电能力H + >Mg 2+ >Ca 2+ ,所以H + 在阴极b电极上放电:2H + +2e - =H 2 ↑.产生无色气体,由于破坏了附近的水的电离平衡,在该区域c(OH - )增大,会发生反应:Mg 2+ +2OH - =Mg(OH) 2 ↓所以溶液中还出现白色沉淀。正确。D.通电后,由于在溶液中的放电能力Cl - >SO .所以在阳极发生反应:2Cl - —2e - =Cl 2 ↑。错误。

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

(1)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自由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自由通过,隔膜A和阳极相连,阳极是阴离子放电,所以隔膜A是阴离子交换膜,故答案为:阴;(2)依据电解原理,电解过程中阴离子移向阳极,故答案为:阳极a极;(3)通电后,a电极为阳极,阳极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其电极反应为:2Cl--2e-═Cl2↑;故答案为:2Cl--2e-=Cl2↑;(3)通电后,b电极为阴极,阴极区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和钙离子,镁离子形成沉淀,故答案为: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用正弦定理)如图所示,xpy为直角支架,杆xp,绳ao均水平,绳bo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

答案是A啊、 怎么做的我也不知道 一起discuss

电渗析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较好的海水淡化技术,其原理如图所示.其中具有选择性的阴离子交换膜和阳

(1)海水中含有海水中含较多Mg2+和Ca2+等阳离子,电解时阴极附近生成氢氧根离子,导致氢氧根离子和钙镁离子反应生成Mg(OH)2、Ca(OH)2等沉淀从而堵塞阳离子交换膜,从而抑制离子通过,导致电渗析法失败,故答案为:海水中含较多Mg2+和Ca2+等阳离子,电解时会产生Mg(OH)2、Ca(OH)2等沉淀从而堵塞阳离子交换膜;(2)在电渗析法淡化海水示意图中阴离子移向阳极,阳离子移向阴极,①室离子浓度变小,②室离子浓度不大,离子浓度大的为浓水,所以浓水在B处排出,淡水在A处排出,故答案为:淡水.

电渗析法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膜进行海水淡化的方法,其原理如图所示.已知海水中含Na+、Cl-、Ca2+、Mg2+、

(1)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自由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自由通过,隔膜A和阳极相连,阳极是阴离子放电,所以隔膜A是阴离子交换膜,故答案为:阴;(2)通电后,a电极为阳极,阳极是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其电极反应为:2Cl--2e-═Cl2↑;故答案为:2Cl--2e-=Cl2↑;(3)通电后,b电极为阴极,阴极区是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和钙离子,镁离子形成沉淀,故答案为:产生无色气体,溶液中出现少量白色沉淀.

如图所示,xpy为直角支架,杆xp、绳ao均水平,绳bo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如果在竖直平面内使支架沿顺时

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G、绳ao的拉力Fa、绳bo的拉力Fb,作出Fa、Fb的合力,由平衡条件得知,此合力保持不变.在转动过程中,作出四个不同位置力的合成图如图,由图看出,Fa先增大后减小,Fb逐渐减小,Fb最终变为零;故AC错误,BD正确.故选:BD

如图所示,xpy为直角支架,杆xp、绳ao均水平,绳bo与水平方向夹角为60°.如果在竖直平面内使支架沿顺时

以结点O为研究对象,分析受力情况:重力G、绳ao的拉力F a 、绳bo的拉力F b ,作出F a 、F b 的合力,由平衡条件得知,此合力保持不变.在转动过程中,作出四个不同位置力的合成图如图,由图看出,F a 先增大后减小,F b 逐渐减小,F b 最终变为零.故A错误,BCD正确.本题选错误的,故选A

如图所示,函数y=mx+m的图象可能是 [ ] A. B. C. D

D

如图所示为Lc振荡电路的振荡过程图.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正在减小B.振荡

(1)根据安培定则判断可知,电路中振荡电流的方向为逆时针,电容器上板带正电,电容器处于放电状态,电场能减小,磁场能增大.A、电场能减小,电容器两端的电压正在减小.故A正确.B、C磁场能增大,振荡电流正在增大.故B错误,C正确.D、电容器正在放电,电路中的电场能在减小.故D错误.故选AC(2)①波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是一个波长,若波速向右,由于3T<t2-t1<4T,根据波形平移法得到:波传播的距离是△x=3λ+38λ=3×8m+3m=27m,波速为v=△x△t=270.5m/s=54m/s②若波速左,由于3T<t2-t1<4T,根据波形平移法得到:波传播的距离是△x=3λ+58λ=3×8m+5m=29m,波速为v=△x△t=58m/s.③若波速大小为74m/s,波在(t2-t1)时间内传播的距离为△x=v△t=74×0.5m=37m=4λ+58λ,根据波形的平移法可知,波速方向向左.故答案为:(1)AC;(2)(1)若波速向右,波速为54m/s.(2)若波速左,波速是58m/s.(3)若波速大小为74m/s,波速方向向左.

如图所示是LC振荡电路及其中产生的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电流的正方向规定为顺时针方向,则在t1到t2

t1到t2时间内,电流为负且增大,即逆时针增大,说明该过程是放电的过程,且负电荷正由下极板向上极板移动,由此可知上极板带正电,且其所带正电荷量逐渐减小.所以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错误.故选:B

如图所示是LC振荡电路及其中产生的振荡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电流的正方向规定为顺时针方向,则在t 1 到

t 1 到t 2 时间内,电流为负且增大,即逆时针增大,说明该过程是放电的过程,且负电荷正由下极板向上极板移动,由此可知上极板带正电,且其所带正电荷量逐渐减小.所以选项B正确,其他选项错误.故选:B

如图所示的是人眼球的成像原理图,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当物体在很远的地方时,物

解:(1)看远处的物体时,入射光线几乎平行,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上;但看近处的物体时,如图所示,入射光线比较发散,若晶状体的焦距不变,则像会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若想看清近处的物体,就应该增大晶状体的会聚功能,即使晶状体的焦距变小.(2)人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的、缩小的实像.所以照相机与人眼球的成像原理是一样的.故答案为:后;变小;照相机.

锂空气电池是一种新型的二次电池,其放电时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电池放电时

D 本题考查了电化学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电化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正极的反应式为O 2 +4e - +2H 2 O===4OH - ,A项错误;电池充电时,阴极发生还原反应,B项错误;有机电解液不能用稀盐酸代替,因为金属锂与稀盐酸能发生反应,C项错误。

如图所示是光电管使用的原理图.当频率为的可见光照射到阴极K上时,电流表中有电流通过,则

你的图画的正确,当P在B端时光电管与AB并联,当P在A端时就被短路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望采纳

如图所示,∠AOP=∠BOP=15°,PC ∥ OA,PD⊥OA,若PC=10,则PD等于______

过点P作PM⊥OB于M.∵PC ∥ OA,∴∠COP=∠CPO=∠POD=15°,∴∠BCP=30°,∴PM= 1 2 PC=5.∵PD=PM,∴PD=5.故填5.

如图所示为某种质谱仪的工作原理示意图.此质谱仪由以下几部分构成:粒子源N;P、Q间的加速电场;静电分

直线加速过程,根据动能定理,有: qU= 1 2 m v 2 ①电场中偏转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qE=m v 2 R ②磁场中偏转过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qvB=m v 2 r ③A、由①②解得:v= 2qU m ④R= 2U E ⑤由⑤式,只要满足R= 2U E ,所有粒子都可以在弧形电场区通过;由④式,比荷不同的粒子从小孔S进入磁场的粒子速度大小一定不同,故A错误;B、由①式,从小孔S进入磁场的粒子动能为qU,故不同电量的粒子的动能不同,故B错误;C、由③④解得:r= 1 B 2mU q ,打到胶片上同一点的粒子的比荷一定相等;由④式,比荷相同,故粒子的速度相同,故C正确;D、由③④解得:r= 1 B 2mU q ,故打到胶片上位置距离O点越远的粒子,比荷越小,故D错误;故选:C.

如图所示为质谱仪的原理图.利用这种质谱仪可以对氢元素进行测量.氢元素的各种同位素,从容器 A 下方的

A 试题分析:根据 得, .比荷最大的是氕,最小的是氚,所以进入磁场速度从大到小的顺序是氕、氘、氚.故A正确、B错误.进入偏转磁场有 , ,氕比荷最大的,轨道半径最小,c对应的是氕,氚比荷最小,则轨道半径最大,a对应的是氚.故C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根据 可求出速度,知道速度与比荷有关,以及知道根据 可求出轨道半径与比荷有关.

如图所示为质谱仪的原理图.利用这种质谱仪可以对氢元素进行测量.氢元素的各种同位素,从容器A下方的小

A、粒子在电场中被加速,由动能定理得;qU=12mv2-0,粒子进入磁场时的速度大小v=2qUm,由于氕氘氚的电荷量q相等、加速电压U相等、m氕<m氘<m氚,则它们的速度关系为:v氕>v氘>v氚,故A正确,B错误;C、粒子进入磁场后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v2R,粒子轨道半径R=mvqB=1B2mUq,由于氕氘氚的电荷量q相等、磁感应强度B相等、加速电压U相等、m氕<m氘<m氚,则R氕<R氘<R氚,a、b、c分别对应:氚、氘、氕,故CD错误;故选:A.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能够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能够说

近视:是眼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之前。远视:是平行光束经过调节放松的眼球折射后成像于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当眼球的屈光力不足或其眼轴长度不足时就产生远视。近视和远视都属于屈光不正的一种,常用的矫正屈光不正的方法有:一、及时改正不良的用眼习惯。一旦发现视力下降的时候,一定要查找主要原因,并及时改正不良用眼习惯。只有及时改正坏习惯,才可以阻止视力继续下降的通道。所以,这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二、要合理安排作息劳逸结合。在改正不良用眼习惯的基础上,一定要合理安排作息,做到劳逸结合。要合理的进行安排作息,做到劳逸结合,以确保有充足的睡眠时间,同时也防止了长时间用眼,可以阻止视力继续变差。三、要适当的参加体育运动。适当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加快眼球周围的血液循环速度,从而提高眼肌的调节灵活度。特别是在参加球类等运动时,视线会随着远近不同距离的目标跟踪运动,可防止视力继续变差。四、要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日常膳食虽说每天以谷类食物为主,还是要补充蔬菜和水果,做到蛋白质、糖、脂肪三大类营养素合理分配。少吃甜食,多吃紫色的食物。五、及时的补充视力营养素,增强眼睛的抗疲劳能力,改善屈光不正。这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建议服用乐睛视力营养素,温水冲服,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孩子的屈光不正会逐渐矫正,年龄越小,越容易恢复。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有的说明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像原理,有的给出了近视眼或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下列判断正

远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小,会聚能力减弱,即折光能力减弱,像呈在视网膜的后方,应佩戴会聚透镜,使光线提前会聚.因此图①能够说明远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③给出了远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是晶状体曲度变大,会聚能力增强,即折光能力增强,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发散透镜,使光线推迟会聚.因此图②能够说明近视眼的成像原理,图④给出了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综上分析,只有选项a正确.故选a.

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利用的物理原理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  )A.热气球B.直升飞机C.飞艇D.轮

A、热气球升空时受到浮力和重力作用(不考虑空气阻力),浮力大于重力,气球加速上升,浮力等于重力时,匀速上升或停止在空中,浮力小于重力时,气球下降.热气球升空是利用了浮力知识;B、直升飞机的螺旋桨在运转时,上方空气流速快,压强小,下方空气流速慢,压强大,于是空气产生了一个对螺旋桨的向上的压力差,这就是使直升飞机上升的力;C、飞艇就是利用它们在空气中的浮力来工作的;只有当它们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才可以升空.D、由于钢铁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在水中,用钢铁材料制成的金属块排开水的重力小金属块的重力,所以用钢铁制成的金属块在水中会下沉;用钢铁制成的轮船是空心的,与同质量的金属块相比,在水面上轮船能够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轮船所受的重力;所以轮船能够漂浮在水面上; A、C、D都是利用浮力的原理,B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故选B.

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片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设备,其中应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是(  )A. 电磁起重机

A、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磁铁的磁性来搬运铁质货物的,故A错误;B、扬声器是把电信号转换成声信号的一种装置,故B错误;C、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而运动的理论制成的,不合题意,故C错误;D、在风力发电过程中,消耗了风能,产生了电能,故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将风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D正确.故选D.

如图所示的几种与电和磁有关的器件,工作时应用了电磁感应原理的是(  )A. 风力发电机B. 电风

A、风力发电机时利用电磁感应现象原理制成的,符合题意;B、电风扇主要部件是电动机,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原理工作的,不符合题意;C、电饭锅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原理制成的,不符合题意;D、电磁起重机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来工作的,不符合题意.故选A.

如图所示是电磁部分的几个重要实验,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A.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而运动,

A、闭合开关,导线中有电流通过时,它就会运动起来,即说明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即是电动机的制作原理,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研究时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不符合题意;C、研究的是通电线圈在磁场中受力转动,是电动机的原理,不符合题意;D、闭合开关,电磁铁产生磁性,吸引小铁钉,即该现象说明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着磁场,是电磁起重机的原理,故该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D.

如图所示:柳叶刀是哪个国家的啊?

柳叶刀是英国的医学杂志。它创刊于1823年,由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主办,柳叶刀编辑部编辑出版。

(2013?大港区二模)如图所示是热管原理示意图,管内衬有一层叫吸液芯的多孔材料,里面装有酒精或其它液

(1)热管内的液体在高温下,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过程,汽化吸热;(2)温度降低时,这些水蒸气又遇冷变成液体,属于液化过程,液化放热.故选A.

如图所示,反应电动机工作原理的实验装置是(  )A.B.C.D

A、图中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不符合题意;B、当闭合开关后,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是电动机的原理,符合题意;C、当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检流计的指针会发生偏转,说明会产生感应电流,这是电磁感应现象,是发电机的原理,不符合题意;D、当转动线圈时,电路中就会产生电流,即是利用的电磁感应现象,即是发电机的原理,不符合题意.故选B.

如图所示,关于甲、乙、丙、丁四幅实验装置图说法如下①甲实验说明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

甲是电磁感应现象实验装置,是发电机的原理;正确;乙是奥斯特实验装置,说明通电导线的周围存在磁场;错误;丙是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实验;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错误;丁,此装置有电源,是研究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实验;正确.故选D.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其中能说明电动机工作原理的是(  

D 试题分析:A、此实验探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它是发电机的原理,不符合题意;B、此实验是奥斯特实验,说明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不符合题意;C、此实验探究的是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不符合题意;D、此实验探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械,它在工作时要消耗电能,因此解题时观察图形中有无电源是此题的解题关键.

如图所示,是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图,结合这张图,你能说出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吗

由图可知,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和水的对流与循环把水加热.故答案为:补给水箱中的水流经吸热板,吸收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内能,使水温升高变成热水流入储水箱,待用户使用.

如图所示,是一个太阳能热水器的原理图,结合这张图,你能说出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吗

由图可知,太阳能热水器利用太阳辐射的能量和水的对流与循环把水加热.故答案为:补给水箱中的水流经吸热板,吸收由太阳能转化而来的内能,使水温升高变成热水流入储水箱,待用户使用.

喷墨打印机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墨盒可以发出墨汁液滴,此液滴经过带电室时被带上负电,带电多少由

液滴以速度v0进入电场后,在v0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垂直于v0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在这个方向上的位移为y1,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t1,有a=Fm=Eqm=Uqdm,y1=12at12,t1=L1v0,液滴射出电场瞬间的垂直于v0方向速度为v,则v=at1,液滴射出电场后的运动时间为t2,有t2=L2v0液滴射出电场后在垂直于v0方向的位移为y2=vt2,液滴打到纸上的点距原入射方向的距离为y,则y=y1+y2,由以上各式可得y=UqL1dmv02(12L1+L2),对上式整理并代入数据得q=1.25×10-13C.答:这个液滴通过带电室后所带的电量q=1.25×10-13C.

喷墨打印机的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墨盒可以发出墨汁液滴,此液滴经过带电室时被带上负电,带电多少由

q="1." 3×10 -13 C(或1.25×10 -13 C). 液滴以速度v 0 进入电场后,在v 0 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垂直于v 0 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设其加速度为a,在这个方向上的位移为y 1 ,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为t 1 ,有 ,液滴射出电场瞬间的垂直于v 0 方向速度为v,则v= at 1 ,液滴射出电场后的运动时间为t 2 ,有 液滴射出电场后在垂直于v 0 方向的位移为y 2 =vt 2 ,液滴打到纸上的点距原入射方向的距离为y,则y=y 1 +y 2 ,由以上各式可得 ,对上式整理并代入数据得q="1." 3×10 -13 C(或1.25×10 -13 C).

试用叠加原理求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压U和电流I

电路如图2-2所示,试用叠加原理求电压u和电流i 。 用叠加原理求解带受控源电路的方法。

双缝干涉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其中,滤光片的作用是______,单缝的作用是______,双缝的作用是______;实

想问楼上的,什么叫线光源?

如图所示是利用双缝干涉测定绿光波长的实验装置,滤光片的作用是______,单缝的作用是______,如果用绿光

滤光片的作用是使入射光变成单色光,单缝的作用是使入射光变成线光源,双缝的作用是形成相干光源.实验中需调整光源、单缝、双缝、屏、遮光筒达到共轴.根据△x=Ldλ,A、如果增大单缝到双缝间的距离,△x将不变,A错误;B、如果增大双缝之间的距离d,△x将减小,故B错误;C、如果增大双缝到光屏之间的距离L,△x将增大,C正确;D、如果减小双缝的每条缝的宽度,而不改变双缝间的距离,△x将不变.故选:C.故答案为:使入射光变为单色光;使入射光变成线光源;C.

如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

空气从小孔喷出吸管上方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吸管下方还受到大气压的作用,液体在大气压作用下升高而喷出. 故答案为:减小;大气压.

如图所示是喷雾器的原理示意图,当空气从小孔飞速流出时,小孔附近空气的______较大,压强较______,容器

由于小孔喷出的快速气流使细管的上端开口处形成了一个低压区,此处压强小于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压强.水就在容器内液面上方气体的这个较大压强的作用下,沿着细管上升到上端开口处,受气流的冲击,被喷成雾状.故答案为:流速;小;大.

如图所示,五个固态继电器一边接五个电磁阀,一边接plc,请问固态继电器作用和原理是什么?

就是继电器的一种而已 起通断作用

李翔同学在山上找到了一块坚硬的石块,他仅用直尺这一测量工具测出了石块的密度。装置如图所示,主要实验

(1)杠杆的平衡条件(2)ADCB(3)2.5×10 3 kg/m 3 (填“2.5g/cm 3 )。

(2012?闸北区一模)在“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实验操作如图所示,某同学填写的实验报告(部分)

实验目的:用实验来定量研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之间的关系.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金属块、细线、量筒和适量的水等.实验步骤:1.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并记下金属块的重G.2.在量筒中盛适量的水,记下水面示数V1.3.将金属块完全浸没在量筒中记下此时水面示数V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示,则F浮=G-F示,4.量筒液面的两次示数差(V2-V1)为排开液体的体积V排,排开水的重力G排=ρ水V排g=ρ水(V2-V1)g,5.比较F浮与G排的大小得出结论.故答案为:定量;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重力;弹簧测力计;排开液体的体积.

如图所示是有关浮力的小实验:(1)在薄塑料袋中装满水并扎紧.用弹簧测力计将它提起后静止.由右图可知

(1)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N,每一个小格代表0.1N,示数是4.6N,即物体的重力是4.6N.水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水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水的密度不变,水对物体的浮力增大,重力=拉力+浮力,物体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减小.当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0N,根据重力=拉力+浮力,塑料袋中水重不变,拉力为0N,浮力为4.6N.(2)装满水的薄塑料袋完全浸没在水中,受到的浮力是4.6N;装满水的塑料袋,完全浸没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和塑料袋中水的体积相同,重力相同,也是4.6N,浮力和排开的水重相同,阿基米德原理得到验证.(3)阿基米德原理不但适合于液体,同样适用于气体,此实验不能证明浸在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气体的重力故答案为:(1)4.6;小;大;0;4.6.(2)实验表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减小了4.6N,说明袋中的水受到的浮力大小为4.6N;当水袋完全浸入水中时,它排开的水的体积与袋中水的体积相等,所以它排开的水的重力也是4.6N.所以说“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即阿基米德原理是正确的.(3)不能.因为阿基米德原理对气体也适用,而此实验不足以说明“浸在气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它排开气体的重力.”

关于有关浮力的探究:(1)如图所示是“探究同一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图.实验

(1)①图甲和图乙,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相同的,水的密度大于酒精的密度,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F1<F2,说明物体浸入水中受到的浮力大,所以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②图乙和图丙,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越大,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F2>F3,说明浸入的液体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所以液体密度相同时,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③图丙和图丁,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液体的密度相同,物体在不同深度,弹簧测力计测得的拉力F3=F4,说明物体受到的浮力相同,所以浮力大小跟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无关.(2)①由图A知,烧杯中没有倒满水不能充当溢水杯.所以错误之处是烧杯中没有倒满水.②经分析,正确的实验步骤是:AEDBC.③FD-FB是物体浸入液体时受到的浮力,FC-FE是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如果FD-FB=FC-FE时,物体浸入液体受到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阿基米德原理就成立.故答案为:(1)①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相同时,液体密度越大,浮力越大;②液体密度相同时,浸在液体中的体积越大,浮力越大;③浮力与浸没的深度无关.(2)①A中水没有装满;②DEABC(B,C在最后,前面A,D,E顺序无关);③FD-FB=FC-FE.

如图所示为阿基米德原理实验示意图.(1)请按实验合理操作的先后次序,写出每一步骤的字母及内容.第一

(1)合理的实验步骤为:第一步是图B,内容是测空小桶的重力.第二步是图C,内容是测物体的重力.第三步是图A,内容是测物体的浮力,收集物体排出的水.第四步是图D,内容是测小桶和水的重力.(2)由实验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答:(1)B,测空小桶的重力;C,测物体的重力;A,测物体的浮力;D,测小桶和水的重力,收集物体排出的水;(2)物体受到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

某同学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1)实验的合理步骤是:______.(2)将图中

第一问其实需要根据第二问来作答,从第二问中了解到,并没有转移液体这一操作,所以D图中实际测的是A图中小桶和水的质量,所以(1)CBDA或者BCAD(2)物体重 4物体浸入液体时弹簧秤的示数3小桶重0.5小桶和液体总重1.5(3)1(4)1(5)物体浸在液体中的浮力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

小林同学在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实验过程如图所示.(1)根据A、B两步可知物体在水中受到的

(1)由甲丁两图可知,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G-F示=4N-1N=3N;(2)根据C、D两步可知物体排开水重为1.5N;F浮≠G排水,B图中水未加满,物体排开的水没有全进入小烧杯内,排开水的重偏小;(3)为了减小实验误差,要先测量出空桶重.故较合理的步骤应为DABC;故答案为:(1)3;(2)B步骤溢水杯中的水未加满;(3)DABC.

某同学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如图所示,完成下列各题。 (1)实验的合理步骤是:_____________。(2

(1)BACD;(2)4,3,0.5 ,1.5;(3)1; (4)1; (5)浸入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有如图所示的四个步骤.(1)正确的实验顺序应是______ (填字母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过程是: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的重力;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固体的重力;③在溢水杯中盛满水,将固体慢慢浸入水中,同时使溢出的水流入小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桶和溢出的水的总重力.即正确的实验步骤是①④③②,故选B.(2)图示③④实验步骤利用称重法求浮力F浮=F4-F3,由①②两实验步骤可求出物体排出的水受到的重力,F排=F2-F1,二者的结果是相等的,故得:F4-F3=F2-F1,即:F浮=G排,故B正确;故选(1)B;(2)B.

某同学做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如图所示:(1)实验的合理步骤是(填序号)______.(2)写出实验得出的

(1)先测出物体的重,然后将物体浸没在溢水杯中,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根据F浮=G-F示得出受到的浮力,接着测出空小桶的重力,将溢水杯溢出的水倒入小桶,测出小桶和水的总重力;(2)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故答案为:(1)(b)、(a)、(c)、(d);(2)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实验:研究液体流速和压强的关系:(1)如图所示,打开自来水龙头使水流过图中玻璃管,玻璃管A、B、C三处

(2)∵hA=hC>hB,根据P=ρgh,∴pA=pC>pB(3)由于一定时间内流过A、B、C三处的流量是相等的,而B处的水管较细,所以B处的流速一定比A、B两处的流速大.根据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可判断B处压强小.(4)根据流体流速与压强的关系,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在流速小的地方压强大较小.所以在液体中流速较大的位置,压强较小.(5)两船中间水流速较船外侧水流速快,所以船中间压强较船两侧压强小,在外侧压强作用下,将两船压在一起.故(2)(3)(4)分别填:PA=PC>PB;小;较小.(5)答:两船相撞的原因是:两船中间水流速较船外侧水流速快,所以船中间压强较船两侧压强小,在外侧压强作用下,将两船压在一起.

(2014?绵阳)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

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构成的,且平面镜是成正立等大的虚像,故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镜面反射原理.由平面镜成像特点,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可知,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 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故答案为:镜面反射;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   &

反射;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潜望镜是由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构成的,平面镜是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所以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人眼看到平面镜中的虚像是物体反射经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所以看到虚像的位置在进入人眼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上,即眼睛与平面镜2水平连线的直线上,也就是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

如图所示,下列电器的原理与动圈式话筒的原理相同的是(  ) A.电动机 B.发电机 C.电磁铁 D.

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C和D选项中的电磁铁和电铃是利用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的磁场的原理制成的.故选B

如图所示,下列电器的原理与动圈式话筒的原理相同的是(  )A.电动机B.发电机C.电磁铁D.电

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A、电动机是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运动的原理制成的;B、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C和D选项中的电磁铁和电铃是利用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的磁场的原理制成的.故选B

如图所示为法拉第圆盘发电机示意图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高中物理:如图所示为法拉第圆盘发电原理图,画紫线部分的公式是怎推导出来的?谢谢!

虽然知道需求曲线自然产生于消费者选择理论得到了证实,但需求曲线的推导本身并不是提出消费者行为的理论。仅仅确定人们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并不需要一个严格的分析框架。但是,消费者选择理论是极其有用的。正如我们在下一节要说明的,我们可以用这种理论更深人地探讨决定家庭行为的因素。即问即答 画出百事可乐和比萨饼的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说明当比萨饼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与消费者最优会发生什么变动。用你的图形把这种变动分为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四种应用我们已经建立了消费者选择的基本理论,现在可以用它说明四个关于经济如何运行的问题。但是,由于每个问题都涉及家庭决策,所以,我们可以用我们刚刚提出的消费者行为模式解决这些问题。所有的需求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吗?一般来说,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人们购买量减少。第四章把这种正常行为称为需求规律。这个规律表现为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但是,就经济理论而言,需求曲线有时也会向右上方倾斜。换句话说,消费者有时会违背需求规律,并在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购买更多。为了说明这种情况可以发生,请看图21-12。在这个例子中,消费者购买两种物品——肉和土豆。最初消费者预算约束线是从A到B的直线。最优点是C。当土豆价格上升时,预算约束线向内移动,现在是从A到D的一条直线。现在最优点是E。要注意的是,土豆价格上升使消费者购买了更多的土豆。

如图所示,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  )A.三角形的稳定性B.两

一扇窗户打开后,用窗钩AB可将其固定,这里所运用的几何原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故选:A.

(8分)在“家电下乡”活动中,小明家买了一只WSJ-60型号电热壶,其铭牌标志如图所示.现将一满壶20℃的

(1)水吸收的热量Q=cm(t-t 0 )=4.2×10 3 J/kg?℃×0.5kg×(100℃-20℃)=1.68×10 5 J.答:水吸收的热量是1.68×10 5 J.(2)电热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R= =60.5Ω.答:电热壶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60.5Ω.(3)电热壶的效率η= ,所以电热壶消耗的电能为: 答:烧开一满壶水所需的时间为300s(4)由于用电高峰期用户用电量比较大、电压偏小,造成实际电功率小于额定功率,所以烧水用时长故答案为:实际电功率小于额定功率.点评:本题考查电阻的计算,消耗电能的计算,水吸收热量的问题,电热壶的效率,以及节能问题.

有一种WSJ-60型号的新电热壶,其铭牌标志如图所示。现将一满壶20℃的水在额定电压下烧开需时5min,已知外

(1)1.68×10 5 J(2)2.4×10 5 J(3)70% 水吸收的热量可由热量公式Q 吸 =C 水 m△t求出;烧开一满壶水所消耗的电能可由W=Pt直接求出.该电热水壶烧水时的效率可由η=Q 吸 /W 求出.(1)C 水 =4.2×10 3 J/(kg?℃),V=500ml=5×10 -4 m 3 ,△t=100℃-20℃=80℃,ρ 水 =1.0×10 3 kg/m 3 据m=ρV得:m 水 =1.0×10 3 kg/m 3 ×5×10 -4 m 3 =0.5kg水吸收的热量为:Q 吸 =C 水 m△t=4.2×10 3 J/(kg?℃)×0.5kg×80℃=1.68×10 5 J(2)P=800W,t=5min=300s据P=W/t得:W=Pt=800W×300s=2.4×10 5 J(3)电热水壶烧水时的效率为:η=Q 吸 /W =1.68×10 5 J /2.4×10 5 J =70%

有一种WSJ-60型号电热壶,其铭牌标志如图所示.现将一满壶20℃的水在额定电压下烧开需时5min,已知外界气

(1)由铭牌知:v=500ml=500×10-6m3,m=ρV=1.0×103kg/m3×500×10-6m3=0.5kg;Q吸=cm(t-t0)=4.2×103J/(kg?℃)×0.5kg×(100℃-20℃)=1.68×105J;(2)电热壶在额定电压下工作5min消耗电能:W电=Pt=800W×300s=2.4×105J;η=Q吸W电×100%=1.68×105J2.4×105J×100%=70%;(3)由题意可知都是烧开一满壶20℃的水,则在实际电压下消耗的电能等于在额定电压下消耗的电能:W实=W额,即:U2实Rt实=U2额Rt额,∴U实=U额×t额t实=300s363s×220V=200V;答:(1)水吸收的热量是1.68×105J;(2)电热水壶的效率是70%;(3)当时的实际电压是200V.

如图所示为自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的火箭的v-t图线.(1)若△JKL的面积等于△LMN的面积,这表示什么意义?(

(1)v-t图线时间轴之间的面积表示位移的大小,△JKL的面积与△LMN面积相等表示上升与下降的距离相等,火箭总位移为零.(2)K点所对应的时间为火箭燃烧完毕的瞬间,直线JK为燃烧期内的速度图线,其斜率表示燃烧期内加速度的大小,故有:a=103?010?0=100(米/秒2).(3)火箭燃烧完毕瞬间的高度为:h=12×10×103=5500(米)(4)火箭燃烧完毕后加速度为:a′=0?103110?10=?10(米/秒2)(5)L点所对应的时间表示火箭到达最高点的时刻,最大高度与△JKL的面积大小相等,故有:H=12×110×103=55000(米)答:(1)若△JKL的面积等于△LMN的面积,这表示火箭总位移为零;(2)火箭燃烧期内加速度大小为100m/s2;(3)火箭燃烧完毕瞬间的高度是5500m;(4)火箭燃烧完毕后加速度大小是10m/s2;(5)火箭上升的最大高度是55000m.

如图所示 E=12V,R1=R2=R3=R4,Uab=10V。 若将理想电压源除去后Uab等于多少

设 R=R1=R2=R3=R4应用叠加定理到图a),Uab=E/4 + iR/2 + iR/2,10=3 +iR,iR=7应用叠加定理到除去E後的图b),Uab=iR/2 + iR/2=iR=7v。

(2014?江都市一模)如图所示,将装有水的小瓶瓶口向______(上/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的水面上,将大

“浮沉子”的原理: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松开手,小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由此可知装有水的小瓶瓶口应向下放置大塑料瓶的水面上;在小瓶中放入的水要适量,水过少了,使小瓶子的重心偏上,会导致手捏大瓶时,小瓶可能不能沉入水中.故答案为:下;手捏大瓶时,小瓶可能不能沉入水中.

(2014?江都市一模)如图所示,将装有水的小瓶瓶口向______(上/下),使其漂浮在大塑料瓶的水面上,将大

“浮沉子”的原理:挤压大塑料瓶,瓶内空气被压缩,将压强传递给水,水被压入小瓶中,将瓶体中的空气压缩,这时浮沉子里进入一些水,它的重力增加,大于它受到的浮力,就向下沉.松开手,小瓶内水面上的空气体积增大,压强减小,浮沉子里面被压缩的空气把水压出来,此时浮沉子的重力小于它所受的浮力,因此它就向上浮.由此可知装有水的小瓶瓶口应向下放置大塑料瓶的水面上;在小瓶中放入的水要适量,水过少了,使小瓶子的重心偏上,会导致手捏大瓶时,小瓶可能不能沉入水中.故答案为:下;手捏大瓶时,小瓶可能不能沉入水中.

如图所示,闭合开关,电灯不亮,用试电笔(也称测电笔)接触D点时氖管发光,接触E点时不发光,说明D、E

首先,测电笔的原理是和大地构成通路,也就是有电流经过电笔和人体。产生电流则是由于有电压差,并处于闭合电路。(1)如果是短路,那么E点的电压为220V,测电笔应该发光(2)都发光说明这一整段都是220V,也就是说这一整段都是火线,所以说是零线断路描述可能有点问题,但大概意思是这样

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ABCD是菱形,ADNM是矩形,平面ADNM⊥平面ABCD,P为DN的中点. (1)求证:B

(1)见解析(2)E为AB的中点时,有AP∥平面NEC (1)证明:联结AC,因为四边形ABCD是菱形,所以AC⊥BD.又四边形ADNM是矩形,平面ADNM⊥平面ABCD,平面ADNM∩平面ABCD=AD,AM⊥AD,所以AM⊥平面ABCD.因为BD平面ABCD,所以AM⊥BD.因为AC∩AM=A,所以BD⊥平面MAC.又MC平面MAC,所以BD⊥MC.(2)当E为AB的中点时,有AP∥平面NEC.取NC的中点S,联结PS,SE. 因为PS∥DC∥AE,PS=AE= DC,所以四边形APSE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P∥SE.又SE?平面NEC,AP?平面NEC,所以AP∥平面NEC.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

当小球C靠近小球A时,旋转小角度,因此通过微小放大,能比较准确的测出转动角度.同时体现了控制变量法,即控制了电荷量,去研究库仑力与间距的关系.故选:AC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为库仑扭秤,细银丝的下端悬挂一根绝缘棒,棒的一端是一个带电的金属小球A,另一端有

AC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