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证研究

阅读 / 问答 / 标签

理论与实证研究_ESL写作分级教学中典型性理论的实证研究

  摘 要:ESL是非母语英语教学。文本深层的语义,除了表现为文本表层的措词、连贯和多样性方面,还受到语义典型性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影响。本文采用应用语言学的统计方法,在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的环境下,对ESL写作分级教学中典型性理论的实施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上下义关系 写作技能 统计分析      ESL(English as a Second Language)是非母语英语教学,代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我国普通高校的大学英语就是一种典型的ESL教学。在ESL教学过程中,写作是检验学生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的一种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有鉴于此,本次实证调查在ESL写作教学中进行。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自20世纪80年代起步以来历经二十多年,在各级教育部门的指导与有力支持下,通过广大大学英语教师的努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分级教学是参照学生的测试成绩,将学生分为快、中、慢班组织教学,其宗旨是在不降低教学要求的同时,力求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让优秀人才尽快脱颖而出,从而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   写作是一种重要的语言技能,能够反映学生的积极词汇能力,其过程大致有审题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三个阶段。在大多数情况下,有经验的学生无论在构思阶段(如常用的头脑风暴法),还是在遣词造句阶段,都会使用不同层次的词汇。   本文对四川高校2789名大学一年级非英语专业的学生的作文采用实验性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目的是探讨在大学英语分级教学的大背景下,学生典型性理论知识与其写作技能之间的关系,判断“恰当的英语典型性理论知识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这一假设是否成立,并且考察英语典型性理论知识对不同级别学生的写作有什么不同的影响。为了验证这一假设,本文采用统计方法,通过随机抽样取得样本后分析学生作文成绩变化规律。    一、ESL写作理论的认知语言学基础   ESL写作理论认为,优秀的作文一般具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准确的措词和词汇。语言的准确性是写作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信息的准确传输;第二,连贯、逻辑的通畅达意。写作时,句与句之要注意适当使用连接成分,会使行文通顺。同时还应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使文章整体顺畅,语篇连贯;第三,英语与汉语一样,有着丰富的一词多义现象,因此也就有着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需要我们在学习时进行积累和准确把握,以便在写作时能准确地使用,灵活地运用。   笔者认为,除了文本表层的措词、连贯和多样性方面,在文本深层的认知语义上,更多地还会受到语义典型性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影响。   典型性理论基本思想是:客观世界中的不同范畴都有其典型成员,很难为范畴找到一个根本的区别性特征。如果我们让字母表示语义属性,那么以下五个概念可以表示一个简单的家族相似性结构:AB-BC-CD-DE-EA。Labov对一些日常范畴如furniture(家具)、desk(书桌)、chair(椅子)和sofa(沙发)等进行了研究,调查人们对家具的典型性判断。Rosch等人对典型形状的范畴化所做的心理语言学研究也证明:范畴实际上是围绕典型来建立的,典型是认知上的参照点,在许多自然范畴里,有些成员(exemplar)比其他成员更能代表该范畴,即更典型。如:更知鸟(robin)比企鹅更能代表鸟类。   与典型性理论关系密切的是基本层次范畴理论。人们早就认识到在英语的整个词汇系统里,每个词的地位并不完全相等。有的词使用范围广,频率高,而有些词则使用率很低。这些差异会影响到词语在整个词汇体系中的地位。在现实世界里,事物被划分为不同的范畴,而同一事物又同时隶属于多个范畴,构成范畴的不同等级。范畴系统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呈金字塔状的层次性,位于塔尖的范畴高度概括、相对抽象,而愈向下的范畴层次则愈为具体。在这些抽象度不同、细节性有异的范畴层次中,有一个中间层次在人们的心里占有特别显著(salient)的地位,在此层面上人们观察区分事物最容易、最直观。Rosch等把此等级范畴定义为“基本层次范畴(basic level category)”。Ungerer & Schmid(2006)认为:认知范畴根据其“完形,属性,结构,功能,语言形式等”各方面不同因素可大体分为三个层次:基本层次范畴(basic level categories),上位范畴(superordinate categories)和下位范畴(subordinate categories)。而基本层次范畴在认知习得上具有优先性,是人们进行大部分思维活动的一个基础层次。      二、课题概况与实验设计   1、研究目的   本次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下不同类别学生写作水平相当的两组平行班进行的对比研究来验证笔者提出的“语义典型性理论在四个级别学生中的写作是否有不同的影响”假设,从而有效提高写作教学水平,改善英语学习者产出能力较为薄弱的现状。   2、研究对象   研究的受试对象是来自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西华大学和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入学的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大学生。这些学生来自不同的院校,所学专业也各不相同,这从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所收集数据的全面性与客观性。涉及共2789名学生。学生在入校时参加学校组织的英语摸底考试。每位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和英语摸底考试分别占60%、40%,计算出的成绩作为分级依据,分为A、B、C、D类英语教学班。研究样本是这2789名学生的作文。   3、研究方法与过程   本实验充分利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该系统有《综合教程》和《听说教程》两个模块,每个模块分为4册,与传统的课堂教学同步运行。每位学生用自己的账号和密码登录系统后,可以调用《综合教程》或《听说教程》模块进行学习,也可以进入“社区交流”的“导师辅导区”与教师交流。每班的“导师辅导区”只有本班的学生才能够进入,通过发表帖子和回复帖子的形式发布信息和讨论问题。   实验设计方面,我们分别对A类8个班、B类10个班、C类30个班、D类12个班进行随机抽样,分为实验组(标记为A1、B1、C1、D1)和对比组(标记为A2、B2、C2、D2)。在期中,利用“新理念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系统”的“导师辅导区”对实验组发布“语义典型性和基本层次范畴理论”的内容,要求实验组看后回复帖子,并在规定时间内写作文。而对比组无法看到内容,只是被要求写同样的作文。教师对这篇作文只进行常规的批改和评讲。在期末,实验组和对比组在30分钟内写一篇不少于120字的命题作文。然后根据国家考委会所定四、六级评分标准,由十位教师对100份作文进行评阅,以作文15分为满分判出成绩。      三、统计过程与数据分析   我们的统计结果如下:   A类学生:实验组为12.7,对比组为11.6,绝对差异为1.1,相对差异为9.482%;   B类学生:实验组为11.4,对比组为10,绝对差异为1.4,相对差异为14%;   C类学生:实验组为10.1,对比组为7.7,绝对差异为2.4,相对差异为31.168%;   D类学生:实验组为6.9,对比组为5.6,绝对差异为1.3,相对差异为23.214%。   以上数据显示,四个级别中对比组和实验组绝对差异值:C级最高,B级其次。各组的相对差异值(efficiency rate):C级最高,D级其次。这说明,C级实验组分数提高最大,B级实验组其次。C级实验组提高最明显,D级实验组其次。   由于样本较小,应用T检验来计算平均值的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limits),结果为:   样本A1:12.02至13.38;样本A2:10.52至12.68   样本B1:10.43至12.37;样本B2:9.25至10.75   样本C1:9.12至11.08;样本C2:6.74至8.66   样本D1:5.92至7.88;样本D2:4.91至6.29   考虑到A级和B级对比组的成绩已经比较高了: A2=11.6; B2=10,因此他们的提高幅度相对较小;而C级对比组的成绩比较低: C2=7.7,因此提高幅度较大。而且,提高后的分数( C1=10.1)也不是非常高。D级学生(主要是专科和艺体类)虽然提高幅度为第二高,但由于其对比组分数为5.6,因此,实验组的分数只提高了1.3,但该级学生的提高空间很大( D1=6.9)。      四、讨论与结语   本文采用应用语言学的统计方法,证明了“恰当的英语上下意义语言知识会提高学生的写作技能”这一假设是成立的。上下义理论对四个级别学生中的写作有不同的影响:分数上看,C类学生提高最大,B类学生其次;C、D类学生有相当大的提高空间。   本研究对于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背景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有一定的启示。首先,四个类别学生对上下义理论知识的反映是不同的,因此,要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针对不同类别的学生,在不同时期介绍一些上下义理论知识。当然,不同地区和学校的学生会有不同的水平,其最佳的教学时期要根据各个学校的统计数据和历史数据来确定。   本研究还有一定的科研意义:虽然抽样范围是西南地区的几所高校,在区域上较具代表性,但难以概括中国大学生的总体情况。因此,该研究领域是非常广阔的,而且此类研究的区域比较研究也将是非常有意义的。我们相信,在大学英语实行分级教学的大环境下,针对如何有效提高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写作技能这一现实情况,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将会得出更多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参考文献:   [1]马乐文.大学英语薄弱院校实行英语分级教学模式的构想.教育与职业,2006,12(35).   [2]Labov,William.The boundaries of words and their meaning.In C.J.N. Bailey,Roger W. Shuy.(eds.).New Ways of Analyzing Variation in English.Washington 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73.   [3]E. Rosch and C. B. Mervis.Family resemblances:Studies i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ategories.Cognitive Psychology,1975,7:573-605.   [4]Rosch,E.Principles of categorization.In E. Rosch and B. B. Lloyd (eds). Cognition and Categorization.Hillsdale:Lawrence Erlbaum,1978.   [5]F. Ungerer,H.J. Schmid.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Longman,2006.□

求毕业论文基于质量优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证研究的案例

以下是一些基于质量优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实证研究案例,供您参考:基于质量优化的混凝土浇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证研究:以某高层住宅为例。该研究通过对混凝土浇筑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制定了基于质量优化的项目管理方案,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和验证。基于质量优化的建筑装饰装修工程项目管理实证研究:以某商业综合体为例。该研究通过对建筑装饰装修质量问题的分析,结合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制定了基于质量优化的项目管理方案,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和验证。基于质量优化的建筑安装工程项目管理实证研究:以某医院为例。该研究通过对建筑安装质量问题的分析,结合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制定了基于质量优化的项目管理方案,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和验证。基于质量优化的建筑结构工程项目管理实证研究:以某办公楼为例。该研究通过对建筑结构质量问题的分析,结合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制定了基于质量优化的项目管理方案,并在实际工程中进行了应用和验证。这些案例可以作为您毕业论文中基于质量优化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实证研究的参考,具体选择哪一个取决于您的研究方向和实际情况。

文本研究算是实证研究吗

文本研究算是实证研究。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是通过观察获取经验,再将经验归纳为理论。与之对应的另一种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normative research),规范研究从某些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演绎得到理论。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规范研究采用的是演绎法(deduction),侧重逻辑而脱离现实,往往用来提出纯理论。实证研究采用归纳法(induction),侧重经验贴近现实,用来验证已有理论或由观察总结新理论。举个例子,A由已知的几条几何公理为基础进行逻辑推演得到了勾股定理。B则四处考察,收集沿途所见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数据,发现所有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平方的和都等于斜边的平方,于是归纳得到勾股定理。两者的结论是一样的,只不过A靠的是理性,B靠的是经验。

“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用英语怎么说?

规范研究Normativeresearch实证研究EmpiricalStudy

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1、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坏”做出判断。规范分析的首要任务是针对经济运行的目标提出一个最优化解,也就是效率与公平两大经济目标。2、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扩展资料: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就叫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谈话两种。须注意:一是目标明确。二是讲究方式。三是注意利用“居家优势”。四是尽量做到言简意赅。)3、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心理特点的方法。(问卷测试,操作测验和投射测验)4、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5、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一定的刺激以引发其某种心理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规范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证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证研究法

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1、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坏”做出判断。规范分析的首要任务是针对经济运行的目标提出一个最优化解,也就是效率与公平两大经济目标。2、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扩展资料: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就叫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谈话两种。须注意:一是目标明确。二是讲究方式。三是注意利用“居家优势”。四是尽量做到言简意赅。)3、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心理特点的方法。(问卷测试,操作测验和投射测验)4、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5、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一定的刺激以引发其某种心理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规范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证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证研究法

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1、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坏”做出判断。规范分析的首要任务是针对经济运行的目标提出一个最优化解,也就是效率与公平两大经济目标。2、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扩展资料: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就叫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谈话两种。须注意:一是目标明确。二是讲究方式。三是注意利用“居家优势”。四是尽量做到言简意赅。)3、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心理特点的方法。(问卷测试,操作测验和投射测验)4、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5、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一定的刺激以引发其某种心理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规范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证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证研究法

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区别(实证研究法是什么)

1.相同点:两者都是会计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或经济理论对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结果及产生这一结果的制度或政策进行评判,回答经济行为人的行为应该是什么的分析方法。 2.不同点:两者研究的着重点不同,规范研究是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于问题作处好或坏的判断,实证研究是研究是什么的问题。 3.两者研究的方法不同,规范研究方法不可以定量只能定性,实证可以通过定量来研究。

什么是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

1、规范研究:是关于经济目标、经济结果、经济决策、经济制度的合意性的研究,它解决经济过程中“应该是怎样”的问题,旨在对各种经济问题的“好”、“坏”做出判断。规范分析的首要任务是针对经济运行的目标提出一个最优化解,也就是效率与公平两大经济目标。2、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扩展资料: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就叫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谈话两种。须注意:一是目标明确。二是讲究方式。三是注意利用“居家优势”。四是尽量做到言简意赅。)3、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心理特点的方法。(问卷测试,操作测验和投射测验)4、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5、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一定的刺激以引发其某种心理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规范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证研究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实证研究法

规范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的异同

相同点: 1、两者都是会计理论研究的一般方法,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念或经济理论对经济行为人的行为结果及产生这一结果的制度或政策进行评判,回答经济行为人的行为应该是什么的分析方法。 不同点: 1、两者研究的着重点不同,规范研究是研究应该是什么的问题,对于问题作处好或坏的判断,实证研究是研究是什么的问题。 2、两者研究的方法不同,规范研究方法不可以定量只能定性,实证可以通过定量来研究。 3、两者研究的过程不同,实证分析法侧重研究经济体系如何运行,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之间的区别

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之间的区别在于研究方向不同、分析方法不同。1、研究方向不同。实证分析研究的是“是什么”,是对事实的客观反映,不加入价值判断。实证分析重在用统计数据、模型等分析。如:物价指数是多少,是实证分析。规范分析研究的是“怎么样”,加入了价值的判断。规范分析重在逻辑推理、论述道理。如:是否应该征收房产税、是规范分析。2、分析方法不同。实证分析是指超越一切价值判断,从某个可以证实的前提出发,来分析人的经济活动。分析问题具有客观性,得出的结论可以通过经验事实进行验证。分析方法有: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静态均衡分析、比较静态均衡分析、动态均衡分析。规范分析是指根据一定的价值判断为基础,提出某些分析处理经济问题的标准,树立经济理论的前提,作为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并研究如何才能符合这些标准。是对经济行为或政策手段的后果加以优劣好坏评判的研究方法。实证研究的特征:1、数理实证研究、数理实证研究比较适合研究较为复杂的问题。社会经济制度之间存在着极为复杂的相互作用机制,而运用数学计量工具可以将有关影响因素予以固定,从而把握复杂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消除变量内生性、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问题。2、案例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可以分为单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积累不同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形成对于问题的实感,也可以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资料,从现实获取灵感源泉。尽管实证研究方法在三农研究中得到了较为普遍的应用,但对于实证研究的错误理解导致了伪实证和形式实证在三农研究中大行其道。所谓伪实证,也就是研究者用理论预设或价值偏好来剪裁经验事实的做法,它本质上是以实证研究为标榜的非科学方法。

审计实证研究硕士论文

审计实证研究硕士论文   我国的法律环境和证券市场的发展程度与西方国家存在着巨大差异,在此情况下,适合于西方经济条件下的审计师选择信号传递理论在中国是否依然成立,目前尚缺乏充分的证据,我国关于此方面的研究也很少。以下是审计实证研究硕士论文,欢迎阅读。   审计实证研究硕士论文1   摘 要:随着实证思想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渗透和贯彻,实证审计学的研究将会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重视。我们要理解审计,必须把它放入现实中,并观察审计是怎么运行的。解析运行中的各种现象,是需要审计事实(审计主体行为的集合)的,而审计事实的取得要通过收集各种资料并对资料进行 分析 。这就需要借鉴实证法了。本文把审计风险与实证法相结合来对审计风险相关 内容 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审计风险;重要性   实证审计理论研究内容涉及若干个课题。笔者仅就作为 现代 审计理论的一项重要研究成果———审计风险的实证研究做一探讨。这个课题的研究包括三个大的方面:对重要性概念的实证研究;建立分析审计风险的模型;确定重要性概念的内容。   一、对重要性概念的实证研究   审计重要性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开展的范围、审计检查的内容、采用的审计 方法 和必须实施的工作步骤,直接决定着审计工作质量的高低。因此,对重要性概念的认识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方面的研究可以采用实证的方法:   1.市场研究。即研究公开财务信息对股票价格的 影响 。根据市场对某项财务信息的反映来确定它是否重要。但是在市场研究中,我们不能肯定市场反应来自某种特定的信息,因此要设计有控制的实验来调查某一财务信息变量的市场反应,从而确定其重要性。   2.实验研究。实验通过使用假想的数据,了解实验对象针对这些数据的相应对策,这些变量是根据诸如净收入的百分比、事项性质、流动资产的百分比、盈利趋势等来安排的。实验对象可以是审计师、财务人员和一般百姓,这样可通过对统一财务变量进行不同的数据实验来确定该财务变量的重要界限,而且还可以发现在 社会 中哪些事项是相对重要的。   3.对审计实务的描述性研究。主要是对 会计 师事务所的实务指南的描述,以及法院对一些自身建立的判决结果。研究证明,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是具有重要性的定量化依据的。美国学者Lee在1984年的一项研究中描述了30个大的英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程序中有关重要性的内容,结果仅7个没有。   二、建立分析审计风险的模型   《独立审计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将审计风险定义为:“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随着审计风险影响范围的扩大,审计风险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前者一般是指会计师事务所承担的 法律 责任以及遭受损失的可能性,而后者是指审计行业因审计风险而可能遭受的损失,一般表现为因审计失败而引起的中介市场份额的减少或业务范围的受限。本文要讨论的是狭义的审计风险。因而建立的模型是 目前 审计职业界普遍使用的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1983年提出的审计风险模型,该模型认为审计风险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和检查风险三要素组成,由于审计过程中三要素的存在,未能揭示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漏报给审计关系人造成客观损失,其可能性(审计风险)用P表示。P=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审计主体总是希望将P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并以此估计检查风险。如果审计主体高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若再主观上将检查风险控制在一个较低水平,会产生误拒风险,这时必须扩大审计范围,增加审计程序,来尽量降低检查风险;反之,若低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而主观上又将检查风险控制在一个较高水平,将产生误受风险和道德风险,可能发生在审计过程中未查出重大错报和漏报,或有意减少审计程序和审计成本,此时审计人员应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将审计风险降到可接受水平。根据上述模型,审计主体在确定可接受的审计风险时,首先要评估固有风险、控制风险,在此基础上推算可接受的检查风险。   审计风险能直观反映审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可能产生的后果。但在 应用 该模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模型可以扩展;(二)模型并不唯一;(三)模型可以定量、定性或定量定性结合使用;(四)模型具有主观性。   三、确定重要性概念的内容   在市场 经济 环境中,审计人员面临的信息资料多如牛毛,在成本———效益的原则下,支出和时间是非常重要的,审计人员总会把记忆力集中在重要的经济业务、会计事项甚至舞弊和差错等方面,而不会与鸡毛蒜皮的事纠缠不休。为此,人们提出了重要性概念,并对它加以规范和补充。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IASC)对重要性的定义是:“如果信息的错报或漏报会影响使用者根据会计报表采取的经济决策,信息就具有重要性。”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对重要性的定义是:“一项会计信息的错报或漏报是重要的,旨在特定环境下,一个理性的人依赖该信息所做的决策可能因为这一错报或漏报得以变化或修正。”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对重要性的定义是:“重要性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等会计资料中出现错报或漏报的严重程度,这一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判断或决策。”由此可见,各国对重要性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也就是说,可以这样来定义重要性:信息的错报或漏报可能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者的决策即为重要性。   在审计过程中,需要运用重要性概念的情形有二:   ①是在确定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重要性被看作审计所允许的可能或潜在的未发现错误或漏报的程度,即审计人员在运用审计程序以检查 会计 报表的错报或漏报是所允许的误差范围。   ②是在评价审计结果时,重要性被看作是某一错报或漏报(或汇总的错报或漏报)是否 影响 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和决策的标志。而且,在实际工作中对重要性作初步判断时要结合以往的审计经验,并同时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企业 规模及特定的环境。企业规模的大小对重要性的判断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规模大的企业,重要性的绝对数较大,相对数较小;反之,其绝对数较小,相对数较大。同样,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的环境也会影响重要性的判断。如某一金额对某个企业会计报表来说是重要的,而对另一个企业来说就可能是不重要的。而且,对某一特定企业来说,重要性还会因时间的不同而有所改变。   2.有关法规对财务会计的要求。财务会计法规越来越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以断绝企业粉饰财务报告的路子。如果有新的财务会计法规需要企业去实施,那么这些法规的目的无外是为了真实反应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当有关法规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特别的要求,或者企业存在可由管理当局自主决定处理的会计事项时,审计人员应从严确定审计重要性水平。   3.审计项目。对于不同的审计项目,要有不同的重要性标准。审计人员应对数额高、波动幅度大、会计报表使用者比较关心的项目,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   4.错误的.性质。如果错误的性质严重,即使错误的金额较小,也应看作是重要的错误。例如,现金短缺800元,如果短缺是由于盘点差错引起的,则属于不重要错误;如果短缺是由于出纳监守自盗引起的,则属于重要错误了。因为故意的错误说明管理不善,而管理不善往往隐含着更严重的 问题 。可能引起严重后果的错误,是要看作重要错误的。   5.会计报表各项目的性质及相互关系。会计报表项目的重要程度是有差别的。一般而言,会计报表使用者更关心流动性较高的项目,审计人员应对此从严制定重要性水平,由于会计报表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因此在制定重要性水平时,必须考虑这种相互联系。   6.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的评估结果。由于被审计单位建立的内部控制存在固有的限制,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必须注意内部控制对审计的影响。如果内部控制比较健全,可依赖程度高,可以将重要性水平定得高一些,以节省审计成本;反之,应把审计重要性水平定得低一些,以保证审计的质量。由于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呈反方向关系,如果审计风险评估为高水平,则意味着重要性水平较低,此时应收集较多的审计证据,以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   [1]葛家澍等著。会计大典。第十卷,1999年。   [2]石爱中等著。审计 研究 ,2002年。   [3]罗伯特。K.莫茨(美国)等著。审计 理论 结构,1990年。   [4]财政部。审计,2004年。   审计实证研究硕士论文2   审计费用的研究在国外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Simunic(1980)首次构建了审计收费定价模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了1977年美国377家上市公司的包括审计费用在内的数据,考察了可能影响审计收费的10大因素,发现上市公司的资产规模是决定审计收费的最重要因素,虽然我国对于审计费用的研究起步较晚,但也涌现出许多成果,大部分都集中于影响因素的研究。本文的目的就是以 Simunic 模型为基础,建立一个检验我国上市公司审计收费影响因素的回归模型,并据此对我国审计收费影响因素及其含义进行判断和分析。   一、研究假设和模型设计   (一)研究假设   根据上文的文献回顾,学者们大都认为被审计单位的规模是影响审计费用的最主要因素,在美国,公司规模对审计收费的解释力度可以达到50%以上,这种影响力在我国市场中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上市公司的规模越大,其经纪业务和会计事项就越多,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也会更加复杂,其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也可能越高,注册会计师需要相应地增加内部控制测试范围和实质性测试范围,这必然会导致审计工作量的增加和审计费用的提高。据此,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被审计的上市公司规模与审计费用正相关。   审计风险一直被认为是影响审计费用的重要因素。审计风险越高,会计师事务所发表审计意见后面临的被证监会和证券交易所处罚的可能性就越大,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就越大,审计费用也就越高,   本文选取了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比率、资本负债率、净资产收益率等作为审计风险的衡量指标。其中,我们预测存货周转率与应收账款周转率与审计费用负相关,因为存货与应收装款愈多,注册会计师进行盘点和函证的工作量越大,占用的审计资源就越多,审计的复杂程度更高,审计风险也会相应增加。同时,我们预测流动比率、资本负债率与审计费用负相关,两者越高,公司的偿债能力越强,偿债压力越小,审计风险也就较小,审计费用相应较低。净资产收益率与审计费用负相关,以为该指标越低说明公司面临的管制风险越大,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越大,审计风险增加,审计费用就相应的增加。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2:在其他条件相同的前提下,聘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审计费用相对较高。   二、研究样本与实证结果   (一)研究样本   本文以公布2007年至2010年年度财务报告的深沪两地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总体,数据来自于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数据分析软件为SPSS。为了确保研究的意义和精确性,在选择2007年至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时,我们进行了如下剔除:   1.为了体现数据的连续性和完整性,剔除了披露不规范、不完整的上市公司数据(例如未披露审计费用)   2.剔除了从CCER经济金融数据库收集不到的有关审计和财务数据的上市公司。   3.为了体现一般审计费用规律,剔除了被ST、PT的上市公司。   4.剔除了金融类上市公司。   根据以上标准,我们共筛选出4748组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数据。   (二)实证结果   1.描述性统计   a.存在多个众数。显示最小值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审计费用的均值较大,而标准差为0.073,说明取对数后的审计费用在各上市公司之间的差距较大;总资产取对数后均值为21.548,数值也很大,说明我国上市公司的规模较大;ROE的均值较小,但极大值8.935,极小值-8.944,可见ROE在我国上市公司间的差距比较明显,我国上市公司的盈利水平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在我们分析的所有数据中,获得标准无保留意见的财务报告占79%,说明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都得到了注册会计师的肯定;而聘用“四大”作为审计事务所的上市公司只占到5%,说明大部分上市公司为了以较低的审计费用获得令自己满意的审计意见,通常会聘请“四大”以外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其进行审计。   2.相关性分析。我们选择了与审计费用相关的八个变量就他们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程度进行研究,列示了各变量之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及其显著性,其中剔除了Big4与Opinion两个品质型变量。   3.主成分分析。我们将数量型数据进行标准化,利用SPSS对上述8个解释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对于初始特征值,前五个变量的累积解释程度达到了93.067%,而进行旋转后的变量成分解释程度有所降低,但是前五个变量仍然能够达到87.561%。旋转成分矩阵的结果并不十分理想,不能筛选出我们需要的数据。   三、研究结论及不足   本文对影响审计费用的因素进行了初步探讨,通过上面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上市公司规模、审计风险、审计会计师事务所以及审计报告意见是影响审计费用的主要因素,他们对审计费用的决定作用不容忽视,其中上市公司规模和审计事务所的作用更加明显。“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收费相比我国国内的其他会计师事务所而言要高很多,这不利于我国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   结束语:同时,本文在研究中也存在一些局限性:第一,本文并未考虑审计事务所变更和上市公司子公司数量对审计费用的影响。以前的学者上市公司子公司数量会影响审计复杂程度,从而影响审计费用。本文认为,审计的复杂程度可以通过上市公司规模或者周转率等财务指标衡量,因此未进行考虑;第二,没有考虑上市公司行业在审计费用方面的区别。这些因素可能对本文的研究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 ;

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 案例分析与实证研究的特点 区别 步骤 方法 写论文用

  简单的用白话说,  案例分析是感性的,它是通过实际事例,分析问题、通过现象看本质,再解决问题、得到推广到其他案例上后的一般解决方法。通过特殊事例寻求共同性,来下结论。它的特点是与实际相结合,可操作性大。但逻辑上不够严谨,理论支持不足。  实证研究是理性的,它是通过反复实验、论证,得到结论。它的特点是逻辑严谨。但很可能脱离实际,可操作性比着案例分析来的小。  一般来说需要两种方法相结合来分析问题,这样能够通过理论框架得到理论支持,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案例分析就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或通过对某一教学情境的描述或录像回放,引导教师对这个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校本研究方法。  案例分析是专业技术学习和业务培训中的重要内容。在现代管理原理与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对一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是促进学习和提高教学的有效方法。  "实证研究" 英文对照  empirical research; empirical study;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  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实证性研究的产生: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门(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开了实证主义运动的序幕,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实证主义思潮。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就叫观察法。  (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  (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  (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谈话两种。须注意:一是目标明确。二是讲究方式。三是注意利用“居家优势”。四是尽量做到言简意赅。)  (3)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心理特点的方法。  (问卷测试,操作测验和投射测验)  (4)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  (5)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一定的刺激以引发其某种心理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目前社会科学实证研究中的都有哪些方法和新发展

对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借此机会,整理了下之前零散的笔记并搜集了一些新的资料,当做是一次复习和沉淀。社会科学因果推断中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就是:相关不等于因果(也被称为内生性问题)。也就是说,A与B相关,并不能说A导致B。也有可能是B导致A,或者A与B之外的第三个变量C既影响A也影响B,从而导致A与B的共同变化。有一个有趣的例子,即雪糕的销量和淹死的人呈显著正相关,即雪糕销量越高,淹死的人就越多。但我们不能断言说雪糕销量导致人们被淹死。事实上,这是由于二者都发生在夏天造成的。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有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从数据收集出发,通过一定的研究程序来进行因果推断,如实验法,但社会科学中的很多主题和领域没法使用实验法,这就引出了第二种类型:从数据分析出发,通过一定的统计方法来推断因果(主要针对调查数据)。实验法(experimental method)实验法是社会科学尤其是心理学研究中进行因果推断的重要方法。大部分心理学研究都会选择实验法,因为它能帮助研究得出因果结论。在心理学研究中,实验法甚至被称作解释因果关系的唯一方法。在这种方法中,研究者会将实验参与者随机分配到不同情境中(通常是一个实验组和一个控制组),并确保这些情境除了自变量(研究者认为会对人们的行为产生影响的变量)之外,其他的条件完全一致。这样,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不同情境下因变量的差异是由自变量造成的。为了更为直观地理解,这里介绍一个社会心理学当中的经典实验:最简群体范式(tajfel et al., 1971; billing tajfel, 1973)。在tajfel的实验里,实验参与者是被随机分配到两个不同的群体中(随机分配是控制混淆变量的重要手段,即保证不同情境下除了自变量之外其他条件完全一致)。在一个实验中划分的依据是他们声称的艺术偏好:Klee的画和Kandinsky的画,更喜欢哪个?在另一个实验中,通过投硬币来把实验参与者划分到两个群体中。每组成员实际上从没有见过彼此,也没有见过对方组的成员,所以两组里的人都不认识,没有任何形成内群体或外群体刻板印象的基础,这也是“最简群体”这一名称的由来。最后,tajfel和他的同事让群体成员在内群体和外群体间分配奖励(最多15分)。结果发现,分给自己组的明显多于对方组的。这被称为“最简群体范式”。

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的区别

历史研究法实证研究法比较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的区别答案如下:区别一这块坚硬的石头像宝石,区别二坚硬无比,价值连城。

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思路总结

1、定量分析,有经验支持和实证检验; 2、在获得截面数据的同时也要有一定的时间纵深,建立标准化的研究模型,构建稳健的评价指标体系; 3、评价方法选取方面,主观评价法有TOPSIS法、层次分析法、云模型法和整数规划模型等,客观评价法有熵权法、相关回归、因子分析和数据包络法等; 4、相对于截面模型和时间序列模型只考虑单一维度的影响,面板数据兼具横截面和时间两个维度,可以解决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单独不能解决的问题; 5、面板数据模型可以有效解决对象间不可观察的个体差异或者“异质性”导致的遗漏变量问题,同时面板样本容量大幅增加,与横截面相比,会明显提高估计的精确度。竞争力评价相关研究思路: 先构建指标体系(选取合适的评价指标,具有客观性以及横向和纵向可比性的关键指标;评价方法给指标赋权值;形成算法;进行评价;数据分析;模型设定;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

  长期以来企业一直被认为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目标和宗旨的一个经济实体企业。而且多数学者都认为企业承担企业社会责任必然会带来利益的流出,会增加企业经营成本,从而给企业绩效带来负面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的支出可能会增强企业内部员工的凝聚力提高企业公众形象和社会信誉,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回报。   企业社会责任对于大多数中国公司是一个全新的概念,我国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大多数还停留在定性的论述上,仅仅从伦理的角度来说明企业实施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研究中国市场环境下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将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和对理论的补充。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绩效研究将为我国管理者进行社会责任实践提供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帮助非股东群体与忽视社会利益相关群体的公司决策作斗争,体现了此研究的学术价值。总之,企业社会责任与公司财务绩效研究不仅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研究具有学术价值,而且对于在中国实践和发展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分析   1.企业社会责任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的关系,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成本与收益两方面决定。表面看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与企业的经济利益是相矛盾的,但是我们认为,企业的经济利益与其社会利益是一致的,不能将两者视为相悖的。社会责任的承担固然会给企业增加一定的经营成本,然而,我们更应该看到的是,社会责任的履行也会为企业带来直接或间接、短期或长期的收益。   2.企业财务绩效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分析   (1)良好的财务绩效对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   企业良好的财务绩效也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必要条件,如果企业不追求合理利润,社会资源就不能得到最优配置,也就是说,合理的利润是资源最优配置的前提条件。另外,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时,企业要继续生存必须获得为了弥补风险和承担未来的责任而需要的最低限度的利润率。再者,权利与义务的对等原则是企业应当不应当承担社会责任的基本原则,如果一个企业承担了不应当承担或者不可能承担的社会责任,跨越了自身的权限和能力就会引起新的社会问题,这也是对社会不负责任的。   不难理解,一个企业必须获得承担它造成影响所需要的能力,但在那些不是由它自己造成的影响产生的社会责任领域,其责任的承担受其自身能力的限制,企业应承担那些自己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   (2)企业财务亏损对其承担社会责任的影响   我们已经知道,企业良好的财务绩效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相应地,当企业的财务绩效较差时,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因此下降,那么,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积极性也会受到影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状况也会因此受到影响。典型的例子就是当企业的经营实力较差时,企业除承担实际基本责任以外,就难以承担捐赠这一责任,正如乔治·斯蒂纳和约翰·斯蒂纳所说的那样,“一个企业的赢利是企业承担自愿社会责任的前提条件,一个企业赢利越多,承担的社会责任就能越多,利润是社会责任产生的前提。相反,一个正处于经营困难时期的企业有可能削减它的社会项目,这就使得社会责任是否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赢利增加变得更为模糊不清”。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企业经营亏损并不能作为企业不去承担社会责任的借口,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企业都要遵纪守法、注重环保、节约资源、提高产品质量、保障员工基本权益等基本责任,在遵守基本道义的同时,根据企业的经营实力把握好社会责任的度,根据企业长远的发展利益,处理好小善和大善、一时之善和长远之善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关系的实证分析   1.样本的选取   目前,国内自愿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大多缺乏独立的第三方机构专业统计分析国内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信息,而企业的年度报告一般都通过第三方机构的审计,数据的公正性和客观性可以得到很好的保证,因此本文测评企业社会责任和财务绩效的数据都来源于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   本文选取样本时考虑到极端值对统计结果的影响,我们剔除了企业业绩过差的ST和PT公司以及被注册会计师出具过非标准保留意见、拒绝表示意见、否定意见等审计意见的上市公司。由于国内投资者主要关注的还是A股上市公司,因此本文选取的只是沪市A股的上市公司。按照以上样本选取的要求。我们总共选择了59家制造行业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的A股上市公司2009年的年报数据进行分析。本文的数据来源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数据库(CCER)。   我们根据上市公司2010年年报中是否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依据,引进虚拟变量x作为衡量企业社会责任的变量。在这里,我们假设在年报中披露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比未披露的上市公司更好地承担了企业社会责任。若企业在年报中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则x取1,若未披露,则x取0。   我们选取上市公司年报中的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衡量企业财务绩效的指标。该指标反映企业总资产能够获得利润的能力,即反映企业资产的综合利用效果,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的资产利用效果越好,整个企业的活动能力越强,经营管理能力越高,从而带给企业良好的财务绩效。   2.变量的设计   因变量:目前公司绩效的主要计量指标分为两大类,包括财务绩效指标和市场绩效指标。本文采用总资产收益率(ROA)作为衡量企业绩效的指标。   自变量: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评价指标,在中国还没有统一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据Catroll对企业社会责任的四个层次划分,考虑到变量指标的可量化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本文从企业微观层面来衡量社会绩效,设计了企业对国家政府贡献率、企业对员工贡献率、企业对债权人贡献率和企业对股东贡献率这四个因变量。控制变量:考虑企业所在不同的行业规模大小,本文采用公司规模(公司总资产)为控制变量,因为公司规模与公司绩效紧密联系。又因为企业的资产负债结构会明显影响企业绩效,故也把企业资产负债率(AD)做为控制变量。

会计实证研究方法的主要步骤和程序是什么?

一、实证会计研究的方法 实证会计研究所采用的方法是实证法。实证法是解释和预测客观现象的方法,它要以确实的证据,反映或检验客观存在的现象,其哲学基础是证伪主义。 证伪主义的创立者是英国著名的科学哲学家卡尔·波普尔。波普尔的科学方法论的核心是反归纳原理,以及建立在反归纳原理基础上的经验证伪原则。波普尔认为,过去的多次重复既不能证明未来的必然重复,也不能保证未来的可能重复,因此归纳推理既不可能得出必然知识,也不可能得出或然知识。波普尔的证伪原则是以"逻辑不对称。原则为基础的,即用数量极大的个别不能证实一般,而用数量极少的个别却能证伪一般。波普尔认为科学知识或理论是不能用经验来"证实"的,只能"证伪";一个"证实"『能证实一个经验事实,而一个"证伪"却能证伪整个理论。由于证伪主义彻底否定了归纳法,故实证方法论的推理方法只能是演绎法,并且主要是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的前提不是公理而是假说,是以假说为出发点进行逻辑推导,从而得出一系列个别结论的方法。假说演绎法的基本特点是,由于演绎推理的结论没有超出其前提范围,前提和结论之间是一种必然的关系,属于必真推理的范畴,盯假说为真,则结论亦真。在假说演绎法下,证伪的具体对象是根据假说进行逻辑推理所得出的预测结论,而非假说本身。 一般认为,实证法包括下述方法: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利用现有资料(如报刊、官方统计资料和数据库等)、资本市场研究、预测能力、比率分析、实验室研究、建立模型、模拟法、小组讨论和实地试验等。在假说检验过程中,又要涉及到许多数理统计方法。 二、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 实证研究方法主要采用假说演绎法。假说演绎法的过程可描述为:提出假说(猜想),然后进行逻辑推理,导出具体需要或关心的结论,最后进行实证检验,予以证实或证伪;若被证实则暂时接受结论,若证伪再进行新一轮的演绎过程。实证会计研究的过程具体来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确立研究课题。会计中存在大量可作实证研究的课题,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受何因素影响,公司为何采用某一信息披露策略,公司信息披露策略的选择和变更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及对管理人员、投资者、信贷者和职员的影响,选择和变更会计方法的制约因素,会计方法的选择和变更对企业、企业股票价格、投资者和管理人员的影响,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矛盾及其产生的原因,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差别等等。 选择和确定实证会计研究课题,通常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①课题是否对政府、会计准则制定者、公司决策和管理者、信贷者及投资者有政策意义;②课题是否对其他会计研究人员有意义,即是否具有学术价值;③是否有合适的理论来指导实证研究;④该项研究所需证据是否能取得;⑤是否有适当的数量方法来分析数据和测试假设。 2、进行文献评述。研究者应根据所研究的课题寻找相关的基本理论,并对已有的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进行检索和评述。通过这一主要环节,了解有关问题的研究状况和发展,如所涉及的理论、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研究结果、研究特点和缺陷、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可能性等等。 从提出理论假设。实证会计研究中,直接对理论加以实证是困难的,因此一般的做法是根据理论作出合乎逻辑的预测,然后对它们加以检验,这种预测就是假设。如经济学中的代理理论认为,委托人和代理人均是理性的最大利益追求者,因此,代理人会将其自身利益置于委托人利益之前。据此,我们可就企业会计方法选择和信息披露作如下假设:第一、公司管理人员选择有利于本身利益的会计方法;第二、公司管理人员不披露或者有意粉饰于己不利的财务信息。 提出假设需注意如下凡点:①假设中的概念必须清晰明了;②假设应保持一种中立态度;③假设应明确表明它预测的是什么;④假设的提出要考虑到相应的验证技术;⑤假设应能与一种现有理论相联系。 4、搜集数据资料。假设提出以后,研究者就应考虑如何搜集数据资料。收集数据资料前,需将假设具体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即:①对假设中的概念予以严格定义,使之转化为可以计量的变量;②确定变量的计量方法;③检查计量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由于实证会计研究要求通过数据资料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因此应尽可能采用科学的方法,从被研究对象的总体中采集数量足够的、有代表性的数据资料。数据资料采集的方法有: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利用现有资料、实验模拟、建立模型等。 5、检验理论假设。假设检验,最能体现实证会计研究的特色。一般是在提出需要验证的假设(动机假设)的同时,再从反面提出一个虚假设。假设检验存在着两类错误:第一类是弃真错误,即虚假设为真却被拒绝的错误;第二类是取伪错误,即虚假设为假却被接受的错误。一般而言,研究者在进行测试前,要确立需承担多大风险来声明动机假设的真伪和拒绝虚假设,亦即需确立一个显著性水平。通常人们取其值为0.05或0.01,即有95%或99%的把握确信动机假设为真。如果检验结果表明经验事实并未证伪虚假设,则意味着动机假设未能得到确证,不可能被接受。如果检验结果表明经验事实证伪了虚假设,则意味着动机假设已得到确证,可被接受,并可用以解释和预测会计现象。 检验假设的方法多种多样,具体选用何种方法,需要考虑许多因素,包括假设涉及的变量数目、变量类型、统计数为平均数还是方差数、研究的是变量间的差异还是联系以及对总体的分布是否作出假设等。 6、分析研究结果。证实或否定假设并不等于实证会计研究过程的结束。研究者还应对其研究结果加以分析。这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将研究结果反馈到作为该项研究的基础的理论体系中去,说明假设的证实或否定对现有理论的意义,指出现有理论的正确性或者重建和修正的必要性,并提出实际的思路和做法;②讨论研究结果的实际政策意义,包括对会计准则制定者、公司管理人员、,会、投资者、信贷者及政府等的意义;③讨论进一步研究的余地,如披露其研究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以便他人借鉴或在此基础上作进一步研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更多合乎逻辑的理论假设,为新的研究提供基础等。

实证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

研究报告的基本结构(以一般性实证研究为例)一、问题的提出(一)课题研究的背景(二)课题研究的意义(三)课题研究的现状二、课题研究的设计(一)课题(有关概念)的界定(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三)课题研究的内容(四)课题研究的假设(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分阶段略写)四、课题研究的成果分析(主体;含成果描述与成效简述)五、课题研究的反思

质性研究与访谈法、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调查研究、实证研究的区别是什么呀

定性调研指从定性的角度,以小样本为基础,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科学抽象、理论分析、概念认识等,而不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测定。定量调研主要是对一定量的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封闭式问卷访问,然后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计算机的录入、整理和分析,并撰写报告的方法。李克特量表还是一种高效的量表,能够通过二级指标评分加总的方式,得到具有定距尺度的一级指标综合数值,充分地满足社会调查研究计量分析和实证研究对于数据量表尺度精确程度的要求

实证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区别

使用方法的不同。实证分析可以采用统计学的多元回归以及其他方法进行大样本检验,而数据分析可以用简单的统计方法进行描述分析,都是采用大样本进行数据挖掘,但使用方法的不同。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

下列不属于实证研究方法的是?

比较研究方法是对事物进行对比,不属于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在价值中立(价值祛除)的条件下,以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为基础来建立和检验知识性命题的各种方法的总称。所谓价值中立,指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不可以用自己特定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好恶来影响资料和结论的取舍,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扩展资料:实证研究(empirical research)是通过观察获取经验,再将经验归纳为理论。与之对应的另一种研究方法是规范研究(normative research),规范研究从某些假设出发,通过逻辑演绎得到理论。两者的主要区别是:规范研究采用的是演绎法(deduction),侧重逻辑而脱离现实,往往用来提出纯理论。实证研究采用归纳法(induction),侧重经验贴近现实,用来验证已有理论或由观察总结新理论。举个例子,A由已知的几条几何公理为基础进行逻辑推演得到了勾股定理。B则四处考察,收集沿途所见直角三角形三边长度数据,发现所有直角三角形直角边平方的和都等于斜边的平方,于是归纳得到勾股定理。两者的结论是一样的,只不过A靠的是理性,B靠的是经验。

思辨研究、实证研究和经验研究三者的区别是什么?

关于严格意义上的实证研究,如果细说下来,必然涉及到孔德的实证主义、维也纳学派的逻辑实证主义、逻辑经验主义等。限于时间,这里不做赘述,直接切入主题。在我看来,所谓社会科学的实证研究,不是一个方法,也未必是一个范式,而是一种带有理论探究的研究取向。首先,所有实证研究起于外在的观察经验,由观察生成问题,这里的问题是来自经验与现实,而不是文本文献。在问题形成后,建立一系列因果推断,即理论假设,然后是变量关系推断,以及通过确凿的经验和事实去证实与证伪,最终形成一种带有普遍性的理论解释。实证研究非常强调逻辑性,主要是演绎推理。实证研究有一个比较理想的预期,它推崇自然科学的研究理路,强调研究结论的普适性,即所谓通则,形成一般性的理论,建立起一种存在因果关联的理论模型。其研究过程与结论带有脱域性,即不受研究者及其所在情境的限制。另外,强调价值与情感无涉,所有历史、文化以及个人阅历、价值和立场都是被剔除在外的。最终是要形成一种确定性的知识或者是理论,其结论具有可重复性和可检验性。其数据与信息的获得采取的是一种远距离观察方式,严守主客二分。数据与信息获取方法与来源非常多,可以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数据,统计数据、文本(编码),如此等等。

什么是"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区别是什么

实证性研究:假设有两个人正在讨论最低工资法,这是你听到的两种表述:甲: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乙:应该提高最低工资现在不管你是否同意这两种表述,应该注意的是,甲和乙想要做的事情是不同的。甲的说法像一个科学家:他作出了一种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表述。乙的说法象一个决策者,他作出了他想要如何改变世界的表述。一般说来,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如甲的表述,是实证的。他们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表述。第二种类型,如乙的表述,是规范的。规范表述是命令性的,他们作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表述。实证和规范的主要差别是我们如何判断他们的正确性。从原则上说,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实证表述。上面几段是经济学书上的解释。当然我是复制别人的。我个人认为:实证分析就是用实际的、带有普遍性的例子证明一个事物是按照什么规律运行着的;而规范分析则则是通过公理、定理逐渐证明事物应该按照什么规律运行着,但没有或者偏离、正要偏离轨道的运行着。计量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说白了就是运用计量方法,对事物过去的数据进行的一种分析,既然是过去的数据,那就说明肯定用的是普遍的例子而且是实际的例子,所以计量经济学本身就是实证分析的一种方法,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分析都应该被认为是实证分析。研究方法不断完善这是指用来指导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的方法由规范性研究逐渐发展为分析式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所谓规范性研究是指从价值的角度去探讨问题

实证研究的步骤和程序分别是什么

实证研究的一般步骤是: 1、进行调查,或案例研究,访谈,实验; 2、将通过调查,或案例研究,访谈,实验等途径获得的数据资料做系统整理和计量分析; 3、概括和归纳计量分析的结果; 4、以逻辑和数学方法得出研究结论; 5、做出理论上的诠释,建立理论模型; 6、检验研究命题或理论模型,接受或修改甚至推翻原假设。 实证研究的程序是: 1、确立研究课题; 2、进行文献评述; 3、搜集数据资料; 4、检验理论假设; 5、分析研究结果。

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有何区别?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区别有以下几点。1、定义的角度不同。实证研究是相对于规范研究而言,是指利用已有数据对过去经验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是以解释某一案例的方式来获取我们自身所需要的信息。例研究可以用到实证研究这一方法工具。2、研究方法不同。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实地研究的一种。研究者选择一个或几个场景为对象,系统地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地研究,用以探讨某一现象在实际生活环境下的状况。3、起源不同。案例研究乃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创始。1870年,兰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法律教育正面临巨大的压力。其一是传统的教学法受到全面反对;其二是法律文献急剧增长,这种增长首先是因为法律本身具有发展性,其次是在承认判例为法律的渊源之一的美国表现尤为明显。兰德尔认为,“法律条文的意义在几个世纪以来的案例中得以扩展。这种发展大体上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案例来追寻。”由此揭开了案例法的序幕实证研究的产生: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门(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开了实证主义运动的序幕,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实证主义思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实证研究百度百科_案例研究法

教育心理学研究方法中有理论研究方法、描述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区别,详细介绍如下:一、含义不同:1、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2、理论研究可以分为单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积累不同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形成对于问题的实感,也可以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资料,从现实获取灵感源泉。二、原则不同:1、理论研究主要遵循演绎原则,实证探讨主要遵循归纳原则。受此认识的影响,不少研究者在理论探索中经常有意无意忽略归纳法的作用。这种认识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归纳法是这两种研究共同采用的基础方法。它们之间的基本区别,不在于方法上前者使用演绎后者使用归纳,而在于研究对象的规模及其把握程度尤其由此导致的研究结论的确定性。2、实证研究是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和理论研究有什么区别吗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区别,详细介绍如下:一、含义不同:1、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2、理论研究可以分为单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积累不同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形成对于问题的实感,也可以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资料,从现实获取灵感源泉。二、原则不同:1、理论研究主要遵循演绎原则,实证探讨主要遵循归纳原则。受此认识的影响,不少研究者在理论探索中经常有意无意忽略归纳法的作用。这种认识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归纳法是这两种研究共同采用的基础方法。它们之间的基本区别,不在于方法上前者使用演绎后者使用归纳,而在于研究对象的规模及其把握程度尤其由此导致的研究结论的确定性。2、实证研究是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的具体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是在价值中立(价值祛除)的条件下,以对经验事实的观察为基础来建立和检验知识性命题的各种方法的总称。所谓价值中立,指的是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不可以用自己特定的价值标准和主观好恶来影响资料和结论的取舍,从而保证研究的客观性。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就叫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谈话两种。须注意:一是目标明确。二是讲究方式。三是注意利用“居家优势”。四是尽量做到言简意赅。)(3)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心理特点的方法。(问卷测试,操作测验和投射测验)(4)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5)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一定的刺激以引发其某种心理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实证研究的方法有哪些?

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蒐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它综合运用历史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蒐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调查法中最常用的是问卷调查法,它是以书面提出问题的方式蒐集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即调查者就调查项目编制成表式,分发或邮寄给有关人员,请示填写答案,然后回收整理、统计和研究。 观察法观察法是指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研究提纲或观察表,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被研究对象,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科学的观察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系统性和可重复性。在科学实验和调查研究中,观察法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作用:①扩大人们的感性认识。②启发人们的思维。③导致新的发现。 实验法 实验法是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联系的一种科研方法。其主要特点是:第一、主动变革性。观察与调查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第二、控制性。科学实验要求根据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第三,因果性。实验以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子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其作用有:①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②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③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④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实证研究法 实证研究法是科学实践研究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利用科学仪器和设备,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有目的有步骤地操纵,根据观察、记录、测定与此相伴随的现象的变化来确定条件与现象之间的因果关系的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说明各种自变量与某一个因变量的关系。 定量分析法 在科学研究中,通过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以便更加科学地揭示规律,把握本质,理清关系,预测事物的发展趋势。 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 跨学科研究法 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综合研究的方法,也称“交叉研究法”。科学发展运动的规律表明,科学在高度分化中又高度综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世界上有2000多种学科,而学科分化的趋势还在加剧,但同时各学科间的联系愈来愈紧密,在语言、方法和某些概念方面,有日益统一化的趋势。 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认定研究对象中的某一特定对象,加以调查分析,弄清其特点及其形成过程的一种研究方法。个案研究有三种基本类型:(1)个人调查,即对组织中的某一个人进行调查研究;(2)团体调查,即对某个组织或团体进行调查研究;(3)问题调查,即对某个现象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的实证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1)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就叫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2)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谈话两种。须注意:一是目标明确。二是讲究方式。三是注意利用“居家优势”。四是尽量做到言简意赅。)(3)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心理特点的方法。(问卷测试,操作测验和投射测验)(4)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5)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一定的 *** 以引发其某种心理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管理的实证研究方法常用的有哪些 管理的实证研究方法常用的有: 数理实证研究 案例实证研究 经济学研究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实证研究,另一种是什么?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与实证研究相对的是规范研究。 所谓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是现代经济学的两个重要分支,是学术界对因研究方法的不同而对经济学的一种划分。追朔西方经济哲学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这种划分并不是一个新的论调,只是在我国的影响范围的扩大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在中国的八九十年代比较流行的是规范经济学,而现在占主流地位的是实证经济学。两者在中国的争论还没有达到在西方的激烈程度。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二者之间的区别应趋从于西方哲学关于对感性认识论和理性认识论的争辩。可以说从西方哲学的构建之初就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两重看法: 感性认识论者认为只有历史归纳法才是研究社会科学的唯一有效路径,他们这一观点是建立在对理性认识论者的关于科学理性可以解决人类发展中的一切难题的批判之上,经验主义者认为科学研究只能从人类的认识经验中寻找答案,所谓的事实后面的本质问题是不存的,或者即使存在,凭借人类有限的认识能力也不能为人类所了解和利用,人类只能认识经验以内的东西,至于超出经验的东西不属于社会科学研究的范围,而应该交给哲学家去研究。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论,感性认识论者只相信经验的东西,强烈反对用逻辑和思辨的方法研究社会科学问题,。 与此相反,理性主义者对人类的认识能力推崇备工,认为人类可以凭借自己高超的思辨和逻辑推理能力来解决现实中的任何问题,可以发现社会科学领域的任何规律性的东西,不断强调人类要剥去感性认识虚假的外衣,用理性来审视一切,用理性来重估一切价值判断,这一认识方法甚至在西方哲学领域产生过重大影响。他们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不可能像自然科学一样能够在实验室里面模仿现实世界,进而建立模型来进行仿真,而只有凭借科学家的理性思维通过建立一整套严密的逻辑规则,运用数学的方法建构起一个个严谨的数学模型,从而把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可以直观的认识的问题,或采用局部均衡或采用整体均衡的方法进行求解.理性主义者只相信经过人类的理性加工过的东西,不相信感性的东西,从而把理性推上了至高无上的宝座. 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正是基於哲学上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从而形成了两个不同的历史学派,前者反对后者把经济学的研究建立在几个简单的不合现实的基本假设之上,认识他们脱离了人类的实践活动,这种批判方法正抓住了规范经济学的理论硬核,给与了致命一击,他们还反对逻辑推演的方法,强调历史归纳法的绝对地位.而后者反对前者只注重经验的东西,不能深入到事物内部去把握事物的本质,他们说归纳的东西只能说明过去的事实,而不能对未来做出预测和帮助.不能从纷繁丛杂的事物中抓住影响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他们强调人类理性认识的绝对地位. 另外二者在进行理论构架过程中所使用的语言和理论结构也有很大不同,这些都是次要的问题. 对二者联系的讨论应建立在唯物辩证法的思想之上,实证的分析方法是获得资料的有效手段,使人类获得真理性认识的起点,但还需要人类对这些感性材料做出取舍,从中提升出对研究有用的东西,并充分发挥人类的认识能力,挖掘出事物的真正的本质,从而形成真理性的认识,用来指导实践.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曾做做这方面的尝试,试图把二者联系起来,如威廉.配第,马克思,亚当.斯密,凯恩斯等都做出来很大贡献. 参考资料:百度知道 实证研究法的特点 (二)实证研究法的特点:1.实证研究法的目的在于认识客观事实,研究现象自身的运动规律及内在逻辑。2.实证研究法对研究的现象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客观性,并根据经验和事实进行检验。(三)实证研究法的步骤: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因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蒐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2.设定假设条件。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行为是有其特征所决定,试图把所有复杂因素都包括进去,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为此,必须对某一理论所使用的条件进行设定。当然,假设的条件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问题,必须正确设定假设条件。3.提出理论假说。假说是对于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过证明的结论。假说对研究对象现象的经验性概括和总结,但还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4.验证。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检验包括应用假说对现象的运动发展进行预测。(四)相关概念:规范研究方法 实证分析步骤 实证分析方法:实证的分析工具 实证分析要运用一系列的分析工具,诸如个量分析与总量分析、均衡分析与非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逻辑演绎与经验归纳、经济模型以及理性人的假定等等。我们这里着重介绍在经济学中应用最多而在前面又未曾有过说明的均衡分析、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经济模型。 先找一篇同类型的实证论文,模仿著写, 数据要改,图要重新画形势变一下,企业资料要换。 大学毕业季,很多同学都写不好论文。写不好论文,不仅影响成绩,也影响毕业。所以,我在此分享一点经验给同学们。 分析论文题目。大家在选定一个论文题目之后,一定要分析论文题目的写作重点,分清主次。 收集材料,写读书笔记。当大家分析过论文的主要写作方向后,大家要开始收集与论文相关的论文材料。把自己找到与所选论文相关的材料记到读书笔记上,以备将来写论文的时候作为参考。 国内外研究现状。大家要将论文中的主要研究目的找出来。然后寻找分析国内外对此题目的分析与研究。 列举大纲。结合论文题目。开始列举大纲。先解释论文中相关的知识点。然后写当前的研究现状,接着写某题目的问题与不足,再写针对该问题的对策。注意,问题和对策要相对应。论文中要列举事例、添加数据、分析的图片等等。 开始写论文。按照大纲开始写论文,但是要在必要的地方加上过渡段。然后是论文的脚注,引用、参考资料、结论等。 最后,大家把排版做好。未尽事宜,请大家斧正。祝大家把论文写得更优秀。 特别需要注意: 注意,问题和对策要相对应。 必要的地方加上过渡段 在经济学论文中,经常会出现实证分析,那么什么是实证分析呢?实证分析也可称为经验分析,目的在于用事实来支持论文所提出的观点或证明某一种理论,具体包括两种分析方法,一是统计分析,其中案例分析是其中的特例(样本只有一个),二是回归分析。那么毕业论文撰写实证分析都有哪些呢? 对于某一种的观点,只要举出一个例子来证实就可以了(暂时可以被接受),而如果验证的结果是事实与理论不符,应分析其可能的原因:①事实与理论不对应,该理论本来就不是解释这种现象的;②理论不正确,只要一个反例就可否定一个理论(用事实来证伪),没有反例的理论被认为是暂时可以接受的假说;③理论提出的背景与我国当前的现实不一致,要分析不一致的地方,然后改进理论,或提出改变现实的政策建议。 与理论分析相比,实证分析应成为写作、选题的重点。因为理论创新很难,而实证分析则可以且能够体现论文写作过程中付出的工作量,使论文可较易通过。毕业论文(尤其是学士、硕士毕业论文)应以实证分析为主,实证分析的内容可包括:ue004 1、案例的调查、分析,可包括:具有一定创新意义的案例分析,如果该案例可以否定一个理论,或者说明这个理论在某个领域不适用;具有现实意义的社会调查,如当前有关“三农”问题的调查;在一个新的领域内做的调查,别人没有做过或很少做过,如结合自身情况对大学生借贷状况进行的调查。ue004 2、发现一个证据,可以证明别人已经提出的但尚未被人证明过的理论,如林毅夫(2000,p.261~295)的文章“食物的供应量、食物获取权与中国1959~1961年的饥荒”,是第一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Sen的理论(“食物获取权的被剥夺是饥荒发生的最根本原因”)的论文,属于实证分析中的创新。 3、用大样本的数据来验证一种理论,或用一种新的方法验证一种理论或观点,虽然他人曾经用过同样的数据,但自己使用的数据更多、周期更长(如利用每年都在增长的股市数据)、论证更有......>> 怎样才能成为一个爱讲话的人呢! 没事就像一只苍蝇一样,哦,对不起,是一群苍蝇,嗡嗡嗡~~~唧唧歪歪个没完没了 什么叫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 实证主义所推崇的基本原则是科学结论的客观性和普遍性,强调知识必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的经验事实上,通过经验观察的数据和实验研究的手段来揭示一般结论,并且要求这种结论在同一条件下具有可证性。根据以上原则,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什么是规范性研究,什么是实证性研究? 实证性研究:假设有两个人正在讨论最低工资法,这是你听到的两种表述: 甲:最低工资法引起了失业 乙:应该提高最低工资 现在不管你是否同意这两种表述,应该注意的是,甲和乙想要做的事情是不同的。甲的说法像一个科学家:他作出了一种关于世界如何运行的表述。乙的说法象一个决策者,他作出了他想要如何改变世界的表述。 一般说来,关于世界的表述有两种类型。一种类型,如甲的表述,是实证的。他们做出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表述。第二种类型,如乙的表述,是规范的。规范表述是命令性的,他们作出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表述。 实证和规范的主要差别是我们如何判断他们的正确性。从原则上说,我们可以通过检验证据而确认或否定实证表述。 上面几段是经济学书上的解释。当然我是复制别人的。 我个人认为:实证分析就是用实际的、带有普遍性的例子证明一个事物是按照什么规律运行着的;而规范分析则则是通过公理、定理逐渐证明事物应该按照什么规律运行着,但没有或者偏离、正要偏离轨道的运行着。 计量经济学中的实证分析说白了就是运用计量方法,对事物过去的数据进行的一种分析,既然是过去的数据,那就说明肯定用的是普遍的例子而且是实际的例子,所以计量经济学本身就是实证分析的一种方法,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的分析都应该被认为是偿证分析。 研究方法不断完善这是指用来指导主体性教育思想研究的方法由规范性研究逐渐发展为分析式研究与规范性研究相结合.所谓规范性研究是指从价值的角度去探讨问题

实证研究和案例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区别有以下几点。1、定义的角度不同。实证研究是相对于规范研究而言,是指利用已有数据对过去经验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是以解释某一案例的方式来获取我们自身所需要的信息。例研究可以用到实证研究这一方法工具。2、研究方法不同。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实地研究的一种。研究者选择一个或几个场景为对象,系统地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地研究,用以探讨某一现象在实际生活环境下的状况。3、起源不同。案例研究乃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创始。1870年,兰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法律教育正面临巨大的压力。其一是传统的教学法受到全面反对;其二是法律文献急剧增长,这种增长首先是因为法律本身具有发展性,其次是在承认判例为法律的渊源之一的美国表现尤为明显。兰德尔认为,“法律条文的意义在几个世纪以来的案例中得以扩展。这种发展大体上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案例来追寻。”由此揭开了案例法的序幕实证研究的产生: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门(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开了实证主义运动的序幕,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实证主义思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实证研究百度百科_案例研究法

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区别是什么?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区别,详细介绍如下:一、含义不同:1、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2、理论研究可以分为单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积累不同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形成对于问题的实感,也可以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资料,从现实获取灵感源泉。二、原则不同:1、理论研究主要遵循演绎原则,实证探讨主要遵循归纳原则。受此认识的影响,不少研究者在理论探索中经常有意无意忽略归纳法的作用。这种认识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归纳法是这两种研究共同采用的基础方法。它们之间的基本区别,不在于方法上前者使用演绎后者使用归纳,而在于研究对象的规模及其把握程度尤其由此导致的研究结论的确定性。2、实证研究是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案例研究与实证研究的区别在哪里?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区别有以下几点。1、定义的角度不同。实证研究是相对于规范研究而言,是指利用已有数据对过去经验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是以解释某一案例的方式来获取我们自身所需要的信息。例研究可以用到实证研究这一方法工具。2、研究方法不同。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实地研究的一种。研究者选择一个或几个场景为对象,系统地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地研究,用以探讨某一现象在实际生活环境下的状况。3、起源不同。案例研究乃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创始。1870年,兰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法律教育正面临巨大的压力。其一是传统的教学法受到全面反对;其二是法律文献急剧增长,这种增长首先是因为法律本身具有发展性,其次是在承认判例为法律的渊源之一的美国表现尤为明显。兰德尔认为,“法律条文的意义在几个世纪以来的案例中得以扩展。这种发展大体上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案例来追寻。”由此揭开了案例法的序幕实证研究的产生: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门(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开了实证主义运动的序幕,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实证主义思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实证研究百度百科_案例研究法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学弟学妹们,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一、观察法研究者直接观察他人的行为,并把观察结果按时间顺序系统地记录下来,这种研究方法就叫观察法。(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参与观察与非参与观察)二、谈话法谈话法是研究者通过与对象面对面的交谈,在口头信息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对象心理状态的方法。分为有组织与无组织谈话两种。须注意:1、目标明确。2、讲究方式。3、注意利用“居家优势”。4、尽量做到言简意赅。三、测验法是指通过各种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对被试者进行测验,以评定和了解被试者心理特点的方法。(问卷测试,操作测验和投射测验)四、个案法对某一个体、群体或组织在较长时间里连续进行调查、了解、收集全面的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种方法称为个案法(个案研究)。五、实验法研究者在严密控制的环境条件下有目的地给被试者一定的刺激以引发其某种心理反应,并加以研究的方法称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两种)

怎么样区别和实证研究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区别,详细介绍如下:一、含义不同:1、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2、理论研究可以分为单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积累不同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形成对于问题的实感,也可以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资料,从现实获取灵感源泉。二、原则不同:1、理论研究主要遵循演绎原则,实证探讨主要遵循归纳原则。受此认识的影响,不少研究者在理论探索中经常有意无意忽略归纳法的作用。这种认识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归纳法是这两种研究共同采用的基础方法。它们之间的基本区别,不在于方法上前者使用演绎后者使用归纳,而在于研究对象的规模及其把握程度尤其由此导致的研究结论的确定性。2、实证研究是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方法包括哪些 实证研究方法介绍

1、实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谈话法、测验法、个案法、实验法; 2、其中,实证研究方法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实证研究方法是指利用数量分析技术,分析和确定有关因素间相互作用方式和数量关系的研究方法,广义的实证研究方法以实践为研究起点,认为经验是科学的基础。

实证研究的步骤

实证研究的步骤如下(1)确定所要研究的对象。分析研究对象的构成因素、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因素,搜集并分类相关的事实资料。(2)设定假设条件。在研究的过程中,研究对象的行为是有其特征所决定,试图把所有复杂因素都包括进去,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为此,必须对某一理论所使用的条件进行设定。当然,假设的条件有一些是不现实的,但没有假设条件则无法进行科学研究。运用实证研究法研究问题,必须正确设定假设条件。(3)提出理论假说。假说是对于现象进行客观研究所得出的暂时性结论,也就是未经过证明的结论。假说对研究对象现象的经验性概括和总结,但还不能说明它是否能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4)验证。在不同条件和不同时间对假说进行检验,用事实检验其正确与否。检验包括应用假说对现象的运动发展进行预测。实证研究法是认识客观现象,向人们提供实在、有用、确定、精确的知识的研究方法,其重点是研究现象本身“是什么”的问题。实证研究法试图超越或排斥价值判断,只揭示客观现象的内在构成因素及因素的普遍联系,归纳概括现象的本质及其运行规律。知识拓展典型研究的基本结论,涉及到结果所得出的变量的分布规律与相互关系是否与研究人员的期望值相一致,数据分析结果是否支持研究人员提出的要讨论的假设。对此,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再作一遍的结果,可能仍能得出预想的结论。即是说,重作一遍研究后,结论的可重复性会提高对客观现象解释的可信度,而且会使研究结果更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实证研究是什么意思

实证的解释(1) [warrant]∶ 实际 的证明;确凿的验证 提供 实证 知识 (2) [confirm;verify]∶证实 他 终于 以宝贵的 生命 ,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 先生 的说和做》 详细解释 (1).确实的证据。 《宋书· 范晔 传》 :“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 :“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 《二刻拍案惊奇》 卷四:“今见了两生告词, 虽然 明知其事必实,却是词中没个实证,乱行不得。” 郭沫若 《 中国 古代 社会 研究 》 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艺术是 生活 的附庸,我们就经文自身更可以找出一个实证。” (2).实际证明;实际 印证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 :“以禅喻诗,莫此 亲切 ,是自家实证实悟者。” 明 李贽 《答邓明府书》 :“此余之实证实得处也,而皆自於好察迩言得之。” 李大钊 《桑西门的历史观》 三:“吾人关于宇宙的知识,曾已达到或且现方达到一个在各 局部 已 不是 推测的而是实证的阶段。” 词语分解 实的解释 实 (实) í 充满:实心。 充实 。虚实。 符合 客观 情况,真,真诚: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 实事求是 。名实相符。 植物结的果:果实。开花 结实 。 富足 :殷 证的解释 证 (证) è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 凭据, 帮助 断定事理的 东西 :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 笔画数:; 部首 :讠; 笔顺编

什么是"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区别是什么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区别有以下几点。1、定义的角度不同。实证研究是相对于规范研究而言,是指利用已有数据对过去经验状态的一种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是以解释某一案例的方式来获取我们自身所需要的信息。例研究可以用到实证研究这一方法工具。2、研究方法不同。实证性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大量的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法是实地研究的一种。研究者选择一个或几个场景为对象,系统地收集数据和资料,进行深入地研究,用以探讨某一现象在实际生活环境下的状况。3、起源不同。案例研究乃由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创始。1870年,兰德尔出任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时,法律教育正面临巨大的压力。其一是传统的教学法受到全面反对;其二是法律文献急剧增长,这种增长首先是因为法律本身具有发展性,其次是在承认判例为法律的渊源之一的美国表现尤为明显。兰德尔认为,“法律条文的意义在几个世纪以来的案例中得以扩展。这种发展大体上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案例来追寻。”由此揭开了案例法的序幕实证研究的产生:作为一种研究范式,产生于培根的经验哲学和牛顿——伽利略的自然科学研究。法国哲学家孔多塞(1743-1794)、圣西门(1760-1825)、孔德(1798-1857)倡导将自然科学实证的精神贯彻于社会现象研究之中。他们主张从经验入手,采用程序化、操作化和定量分析的手段,使社会现象的研究达到精细化和准确化的水平。孔德1830到1842年《实证哲学教程》六卷本的出版,揭开了实证主义运动的序幕,在西方哲学史上形成实证主义思潮。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实证研究百度百科_案例研究法

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

实证研究的基本步骤是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设计研究、收集数据、数据分析、结论和讨论。第一步:确定研究问题和目的实证论文需要有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和目的。这个研究问题和目的应当基于对现有研究的分析和对研究领域的理解。第二步:设计研究在设计实证研究时,你需要思考如何采集数据、如何构建样本、如何控制变量、如何收集测量工具等。实证研究的设计需要考虑内部效度、外部效度、可靠性、信度以及实用性等问题。第三步:收集数据能够采集多种类型的数据,包括问卷调查、实验、观察、深度访谈、档案、统计数据以及文献等。数据收集需要详细记录数据来源、收集方法、数据处理以及数据验证等过程。第四步:数据分析针对收集的数据开展数据分析。数据的分析需要使用统计学方法,例如描述统计、卡方检验、回归分析等。需要注意的是,数据分析的过程需要根据研究问题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数据分析方法。第五步:结论和讨论在结论和讨论环节,实验者需要综合数据分析结果解答研究问题以及验证研究的假设。需要表述总体结论以及具体的发现。并且在讨论环节之中,概括总结这项研究的主要发现,分析研究应该在哪一个方面继续。实证论文撰写的注意事项:1、准确的语言表达在撰写实证论文过程中,需要刻意地思考如何使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观点、结论和发现。这并不意味着需要使用艰深和难以理解的词汇或句式。相反,对于有些概念,尤其是特定术语需要不仅要准确,而且要简洁明了地表达。2、精细的数据处理用于研究的数据应该是准确、完整以及精细处理过的。并且数据处理的过程应该详细地记录在实证论文中,包括基本特征、样本选择和处理、变量的处理以及数据缺失处理等等。3、详细的研究设计撰写实证论文时需要具备完备的研究设计过程,当然如果实现的是通用化的实证论文也可以跳过,因为通用化的实证论文的研究设计是通用的。实证论文的研究过程需要基于较高质量的研究文献。在选择文献的时候,应该优先选择有关实证研究的高质量刊物上的文献。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区别

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区别,详细介绍如下:一、含义不同:1、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2、理论研究可以分为单个案研究和多个案研究。个案研究不仅有助于积累不同广泛而深入的个案资料,形成对于问题的实感,也可以为调查者获得第一手资料,从现实获取灵感源泉。二、原则不同:1、理论研究主要遵循演绎原则,实证探讨主要遵循归纳原则。受此认识的影响,不少研究者在理论探索中经常有意无意忽略归纳法的作用。这种认识与这种做法是错误的。归纳法是这两种研究共同采用的基础方法。它们之间的基本区别,不在于方法上前者使用演绎后者使用归纳,而在于研究对象的规模及其把握程度尤其由此导致的研究结论的确定性。2、实证研究是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请举例说明实证研究是什么

实证研究指研究者亲自收集观察资料,为提出理论假设或检验理论假设而展开的研究。实证研究具有鲜明的直接经验特征。实证研究方法包括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 例如:在农村经济领域,上世纪80年代杜润生先生领导下的中央农村政策研究室针对农业和农村做了许多极具针对性的研究,不仅取得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甚至直接推动了中国农村改革进程。近年来,赵树凯对于乡村治理、白南生对于农民工问题、于建嵘对于农村社会冲突、贺雪峰对于乡村治理、肖唐镖针对南方农村的宗族问题所做的一些深入研究,均堪称三农研究领域实证研

实证研究有哪三种

实证研究是一种基于观察和数据的科学研究方法,旨在通过验证和测试假设来得出客观的结论。实证研究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描述性研究:通过描述和解释现象、事件或群体特征,提供对问题的全面了解。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描述和总结事实,而不涉及因果关系的解释。2.相关性研究:该类型的研究旨在确定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它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确定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但不能确定因果关系。3.因果性研究:这种研究设计旨在确定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产生的因果关系。它涉及对因果关系进行实验性或观察性的探究,以确定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

实证研究是什么意思

实证的解释 (1) [warrant]∶ 实际 的证明;确凿的验证 提供 实证 知识 (2) [confirm;verify]∶证实 他 终于 以宝贵的 生命 ,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 先生 的说和做》 详细解释 (1).确实的证据。 《宋书· 范晔 传》 :“言之皆有实证,非为空谈。”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庐江水》 :“斯耳传之谈,非实证也。” 《二刻拍案惊奇》 卷四:“今见了两生告词, 虽然 明知其事必实,却是词中没个实证,乱行不得。” 郭沫若 《 中国 古代 社会 研究 》 第一篇第一章第三节:“艺术是 生活 的附庸,我们就经文自身更可以找出一个实证。” (2).实际证明;实际 印证 。 宋 严羽 《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 :“以禅喻诗,莫此 亲切 ,是自家实证实悟者。” 明 李贽 《答邓明府书》 :“此余之实证实得处也,而皆自於好察迩言得之。” 李大钊 《桑西门的历史观》 三:“吾人关于宇宙的知识,曾已达到或且现方达到一个在各 局部 已 不是 推测的而是实证的阶段。” 词语分解 实的解释 实 (实) í 充满:实心。 充实 。虚实。 符合 客观 情况,真,真诚:实话。实惠。实际(真实情况)。实践(实行;履行)。实体。实情。实施。实数。 实事求是 。名实相符。 植物结的果:果实。开花 结实 。 富足 :殷 证的解释 证 (证) è 用人物、事实来表明或断定:证明。保证。证实。作证。对证。论证。人证。物证。 凭据, 帮助 断定事理的 东西 :证据。凭证。证书。出入证。证章。有诗为证。证券。 笔画数:; 部首 :讠; 笔顺编

实证研究法是什么

1. 什么是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一种利用可验证的证据来获得研究结果的研究方法。换句话说,这种类型的研究完全依赖于通过观察或科学数据收集方法获得的证据。 根据数据样本的不同,实证研究可以采用定性或定量的观察方法,即可量化数据或非数值数据。与理论研究依赖于对研究变量的先入为主的观念不同,实证研究通过科学调查来衡量研究变量的实验可能性。2. 实证研究的特点: 研究问题实证研究从指导调查的一系列研究问题开始。在许多情况下,这些研究问题构成了研究假设,并根据研究的性质使用定性和定量方法进行检验。在实证研究中,研究问题是围绕研究的核心建立起来的,即研究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它们还通过突出系统调查的具体目标和目的来确定研究的进程。· 研究变量的定义研究变量根据其人口、类型、特征和行为被明确定义。换句话说,数据样本是明确界定和放置在研究的上下文。

什么是"实证研究"?与"案例研究"区别是什么

在当代中国的法学研究中,法律实证研究已占有一席之地。对于司法实务人员而言,法律实证研究已成为探讨问题、推动实践的有力武器。1、法律实证研究的常用方法一是案例分析。第一步是筛选、收集、阅读与问题相关案例,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然后分析这些案例的共同点和不同点,相关的类型,这些典型案例展现了法律实施中的哪些问题,为何这些问题会反复发生,如何发生。二是数据统计分析。对某一类案件情况进行数据统计,提炼信息和问题,对信息进行描述,梳理出各种信息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与通说、假说等相比较。小包公法律实证分析系统可以帮助法律人进行法律实证研究。

实证研究是什么意思

实证研究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实证研究是实证论文撰写中必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旨在从实际问题出发收集资料,提出并检验理论假设。所谓实证研究是指从大量的经验事实中通过科学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结论或规律 ,然后通过科学的逻辑演绎方法推导出某些结论或规律,再将这些结论或规律拿回到现实中进行检验的方法论思想。体现这种方法论思想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经济问题“是什么”,侧重于廓清经济活动的过程和后果以及经济运行的发展方向和趋势,而不使用任何价值标准去衡量“是什么”是否可取。实证研究法可分为数理实证研究和案例实证研究1、数理实证研究是指科研人员运用数学计量工具对社会经济制度之间的复杂现象进行解析。数学计量工具可以消除变量内生性、异方差和多重共线性问题,把握负责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缺点是数理实证研究对数据的质量要求、数据录入和过程操作的要求非常高,需要科研人员具备相应的高素质。2、案例实证研究可以分为个案研究和多案例研究。个案研究具有真实性、深入性、针对性等特点,多案例研究具有全面性和概括性。很多时候,多案例研究都是用来协助个案研究的,防止以偏概全的虚事实发生。运用案例实证研究的科研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和两种研究方法的特性来互相匹配,对事实做出更有价值的分析。

我国基金经理离职率与基金绩效的实证研究_十大基金经理

  【摘 要】 文章以5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100只开放式基金2008至2010年的相关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数据对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离职率与基金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离职率与基金绩效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基金经理; 离职率; 基金绩效; 实证研究   一、前言   伴随着近几年我国基金业的快速发展,基金管理公司人才流失的问题日趋严重,特别是明星基金经理转投私募基金引起了市场广泛的关注。虽然基金经理不是基金管理公司的高层,但考虑到直接管理基金资产的特殊性,他们的离职更加受到投资者的关注。基金管理公司是一个以专业知识和经验提供服务的行业,它最核心的资产是投资管理方面的人才。基金经理的频繁离职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公募基金发展最核心的问题之一。   关于我国基金经理变更对基金绩效的影响,国内学者普遍没有发现两者之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张美霞(2007)以我国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得出基金经理的更换并不能带来基金业绩的提高。林伟平(2007)以异常收益率作为业绩指标,对发生基金经理变更的8只基金进行了研究,发现基金经理的变更并不能显著改善基金的业绩,反而加剧业绩的波动性。关于选股和择时能力,杨敏敏(2010)以及李伟和劳川奇(2007)都得出,基金经理的变换对这两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我国,基金经理的变换更为频繁,情况也比较复杂。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基本上是通过对比基金经理变更前后基金的业绩指标来得出结论。但是基金经理的变换存在多种情况,可能是该基金经理离开了该基金管理公司,也可能只是内部调整。很少有研究从基金管理公司治理层面来揭示基金经理变动带来的深层次的影响。本文从基金管理公司层面,探讨基金管理公司整个基金经理团队的离职率对公司旗下基金业绩的影响,并进一步得出政策性的建议。   二、理论分析和研究假设   目前我国基金经理大规模流动的一个原因在于行业发展过快,人才相对短缺。近几年我国基金业发展迅速,基金的数量迅速增加,而基金经理的数量确实有限。目前,大部分的基金管理公司仍是聘请具有任职经验的基金经理,仅少部分基金管理公司愿意对现有的研究人员进行长期的岗位培养。这种状况也进一步造成了基金经理的频繁流动。从基金管理公司层面上看,较高的基金经理流动性反映了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激励机制存在缺陷。业绩排名的压力以及自身空间过小使一些基金经理纷纷逃离公募转投阳光私募。基金经理的压力来源于市场针对基金的各种业绩排名。在海外,基金常常是一个季度公布一次业绩排名,而国内天天排名,给基金经理造成了很大的压力。公募基金绩效的考核过于急功近利是行业内一个不争的事实。在普通投资者看来,基金经理是一个能够获得百万年薪的职业,但对基金经理而言,这百万年薪拿得并不轻松。在过去的一年中,许多基金经理不堪重负退出这个行业。虽然基金经理们对市场走势的判断屡屡产生分歧,但是却高度一致地认为他们的职业性价比太低。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薪酬体系缺乏效率,这很难激发基金经理的工作热情,使得基金经理普遍缺乏提高自己所管理基金业绩表现的动力。   目前,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管理体制为团队管理。在这种投资管理体制下,基金经理个人的投资决策空间有限,基金的业绩不仅仅取决于基金经理个人的投资能力,更多的是取决于基金管理公司整个基金经理团队的实力和稳定性。如果基金管理公司整个团队相对稳定,某一只基金的基金经理更换是不会对该只基金的业绩造成很大影响的。从基金管理公司层面上看,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离职率过高会对基金管理公司整个投资管理体系的稳定性造成不利的影响,进而会降低基金管理公司所管理基金的业绩。因此,本文提出假设: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基金经理离职率与基金绩效呈负相关关系。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择以及数据来源   本文选取了国内5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100只股票型开放式基金作为研究对象,并收集了这些开放式基金以及所属基金管理公司2008年、2009年和2010年三年的数据。在选择样本时,根据研究的需要,本文剔除了在2008年以后成立的基金,以保证样本基金有完整的三年考察期,另外还剔除了指数型基金等特殊类型的基金,最终得到100只开放式基金三年共300个有效值。本文所有的研究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基金年报以及各基金管理公司公布的公告。所有数据均经过整理,数据分析利用统计软件SPSS17.0完成。   (二)变量的定义与衡量   1.被解释变量   本文以基金的年度净值增长率及夏普指数(Sharpe)对基金的绩效进行衡量。   2.解释变量   基金经理离职率指的是基金管理公司年内基金经理离职人数占公司基金经理总人数的比例。   3.控制变量   除了上述一系列指标影响基金绩效以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对基金的绩效产生影响,如基金的净资产规模等。因此本文加入一些控制变量以便更准确地反映解释变量对基金绩效的影响。本文选取基金的净资产规模以及年度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见表1)   (三)模型的设计   本文建立的模型如下:   Y=α+βX+γControl+ε (1)   其中,α为常数项,ε为随机变量,Y为基金绩效变量(包括净值增长率和Sharpe指数),X为解释变量,Control为控制变量(包括基金规模和年度虚拟变量)。   四、实证结果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以对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和说明。表2表示本文所有解释变量、控制变量以及被解释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的结果,包括样本观察值的数量、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和标准差。   从表3的离职率区间分布可以得出,样本数据中我国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离职率主要集中于10%至20%这个区间内。有将近一半的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离职率处于这个区间,只有少数几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队伍保持稳定。从单只基金的角度看,每年发生基金经理变动的基金数占全部基金数的比例比较高。但从基金管理公司层面上看,目前基金经理队伍的变动率并不是特别高,只有少数几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基金经理队伍非常不稳定,离职率超过了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