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求德国哲学家黑格尔、康德、叔本华、谢林、费尔巴哈、费西林等人的作品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逻辑学》 《哲学科学全书纲要》 《法哲学原理》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判断力批判》叔本华《论视觉与颜色》《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论意志的自由》谢林《哲学史讲演录》《自然哲学体系初稿》《先验唯心论体系

MBTI十六型人格与叔本华“少读书论”

你有没有做过性格测试?九型人格测试或者十六型人格测试? 大学毕业时,相信不少同学会去测试一下人格及应该从事的行业与岗位,在面临换工作的时候也会进行一番相似探索。上周我也进行了一个测试,人格为:ESTJ--外倾、感觉、思考、判断,典型管家型人格类型。主导功能为思考、辅助功能为感觉、第三功能为直觉、第四功能是情感。 非常愿意从事的职业有四个特点:(1)严格、标准化的工作环境,适合岗位营销、采购、估价人员;(2)搜集、整理、分析、演绎推理,适合岗位技术培训师;(3)管理类,适合岗位项目经理、行政人员、业务运作顾问;(4)专业领域工作,适合岗位律师、教师、校长等。 个人性格优势:(1)务实、关心结果;(2)坚定;(3)遵守制定工作安排与程序。个人性格劣势:(1)不愿尝试新观点;(2)只顾眼前不顾长远;(3)不喜欢听相反意见。根据反馈的缺点,需要做出如下完善:放慢节奏、换位思考和灵活变通。 看完29页的报告,觉得说得很多都对胃口,符合实际情况。性格当中的坚定与遵守秩序,是我成年以来一直坚守的品质,却也因此在不同场合与时间,被套上“死脑筋”、“轴”、“不会变通”的“光荣”称号。在十六型人格当中,没有尽善尽美的人格类型,换言之人也不太可能会全无缺点。只是在不同的岗位上,能最大化地发挥优势和特长,避免缺点与短板,就是对自己和工作的最大负责,以所谓克服最大缺点才能焕发最强力量的观点实在是有违人性。就好像说:我明明口才很好,就是写字特别烂,写得东倒西歪,可我能讲得一口好相声,经常面对100多人的讲台说得大家笑声不断!有人给我建议,你还是练字吧,相声别讲了,这能行吗?也许再讲10年相声,我就是全国范围的权威;可我这字,再练10年,估计只能到初中生平均水平,谈不上书法家吧? 那么下面就简单分析一下性格中“坚定”这个属性。坚定,在这里首先毫无疑问是个褒义词。对于事物发展方向有着清晰和客观的认知,能明确持续地沿着推动事物发展方向的道路坚持走下去,直到事物产生应有价值或达到预期水平。根据我对坚定一词的看法,这段话需要挑出2个关键词:第一是事物发展方向;第二是持续性。事物发展方向的认知与把控,跟自身阅历有关,投资界有一个说法:不会把钱投在不熟悉的领域。同样地,对于事物发展认知,作为成年人,基本能判断生活中的事物的因果福患,比如台风过境该如何?比如沾上赌博会如何?更深入地,对于某些超出自身预设场景的事物,它们的发展方向,我们能否一开始就看清或者经历一番错误后能看清呢?比如适合什么样的行业?适合什么样的岗位?如何找匹配的另一半?如何培养下一代?等等,这些问题所跨周期长、所耗精力多,预设场景无法满足填补脑袋空白的需要,那怎么去把握这些事物发展方向?坚定一词语义中的“把握事物发展方向”与“管家型”人格中其他属性也是分不开的,性格各种特点交相辉映、盘根错节,孤立地看待任何一个特点都只是一个人的某一个侧面。把握事物发展方向与思考、判断是紧密关联的,后者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在工作中,我已感知执行力稍弱于思考力,在推行项目过程中,会想办法再脑海中勾勒较多的场景,匹配到执行层面,更容易防范事物偏离正向轨道。因此,思考、判断、构思业务场景、直言不讳指出问题,提高了把握事物发展方向的可靠性与准确性。 第二点是持续性。对于读书、学英语,这两项而言,非常能体现持续性特点。读书和投资是能产生“睡后”收入的2大手段。如果非要秉承圣贤教诲,读书只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不会用来图谋名利,甚至没有这样的想法。想必,在此时此刻我不敢拍胸脯保证,市场经济催生谋求经济利益的各种手段,闲暇时以读书作为消遣和为了晋升加薪而专门买书学习某项专业技能等,这些都是合理合法的人性诉求,面对人性,需要客观,而非抑制。 首先是读书方面,我坚持一年读书75本的目标,涵盖工作所需的产品销售知识、开发经验、家具图书、市场调研类、供应链管理、运营管理类、Excel提升、Visio绘图等书籍,以及哲学(如近期的的叔本华)、经济学、金融学、文学(比如近期阿兰·德波顿、冯骥才)、历史学、小说(经典小说《荆棘鸟》、畅销小说《巨人的陨落》、《冬牧场》)、杂志(不计入75本中)等。通过Kindle和纸质书籍,一年中的非工作时间,每天抽2小时左右用来学习,不断更新、完善自己的思想和认知,当然能在工作中直接用上更好。 第二个是学习英语方面。老实说,从农村出来,毕业后来城市工作,英语水平真的只是考试分数比较高而已,口语和写作方面基本上落后了不知道多少年。2017年预定《英语文摘》,买2年赠1年,以这3年为周期,目标是能够完全不看英文和中文翻译字幕,能看懂英文电影(因为时间原因,没有追美剧的习惯,只看电影或少量看1-2集比较好看的美剧)。此外每天学习金山词霸APP中发布的主题口语对话,现已更新到116天,目标3年。英语水平,远远不是自己想象那么好,上个月在广州面试,限时半小时的英文试题,4位选手有3位按时做完,写满了整个页面,而我还剩2题没答完,预计还需10分钟,仅此一项就暴露了自己的英文实力,简直不能再弱了,号称学了18年英文,自大学起,每天早晨至少学习英文15分钟,效果显而易见,完全就是在打脸了!坚持,还有很多要完善。 说到读书这个问题,需要跟前几天看到叔本华在《人生之路如何走过》中对于读书问题的描述做个比较分析。“因为我们在阅读时,别人正在为我们思考事情--即使这并非属于我们自己的思考方式。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不要作太多的阅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证自己的头脑不被其他人的头脑所替代,不荒废我们对事物的认识能力。换句话说,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重蹈覆辙、蹈袭前人,才不会因为跟随别人的思路而疏远、偏离原本属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于叔本华这段话的理解,就好比是阅读太多就相当于在脑袋上装了一根天线,受他人输出信号的控制,做出他人希望你做出的动作和表达相关的语言。 这种将阅读太多认作为“天线宝宝”的思维,我不去评判对错。哲学上也不会提倡“非黑即白”的理念和价值观。仅限于自身实践,对于“少读书论”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看法。书籍作为作者或编者实践经历与思维历程的体系化的载体(编者所表达自身或其他人的相关经历/思维/认知等),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渠道,正如食物是构成充饥和满足美味需求的载体一样。而人脑作为构成人区别于动物本能的最大特性--意识能动性,在主观上就已经判别了对于事物的认知,会受到其过往经历和思想的影响。诚然,阅读太多,行事方式与谈吐润物无声般受到某些思想和行为的影响,从而做出相应反馈。当主体意识到他人思想在进入头脑并构成人身属性的时候,主观上会对其进行不断打磨、使之圆润而更符合于主体的行事风格。经过大脑加工,并有意在思考这个问题,纵横交错的立体思维体系便构成了。不同思想的交汇,提供了更多思维的课延展性,为设想未来场景提供了更多参考范围,就好比说,有个武术师,会刀枪棍棒等18般武艺,在不同场合使用不同兵器,但不太可能说,他练习了太多武艺,结果就武功尽失了。 主体主观能动思维,广纳丰富的思维养料,加工提炼形成自我认知的一部分。对于前文所言的十六型人格,不管其中任何一例,都可以是适用的。环境在变、市场在变,优秀的认知和思维,通过我们主观能动判断,日积月累,会形成“改良版”自我属性,为提升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顺利、美满和成就的动机与现实达成,提供指引与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