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记

阅读 / 问答 / 标签

『读书随记』整本书阅读的阅读活动设计

整本书阅读中可以通过活动设计来引导学生通过抽象的语言去触摸蕴含在文本深处的丰富内容。 活动设计一:互助阅读 中国古代有“高业弟子次第相传授”的教学方式,1923年前后有陶行知先生所提倡的“小先生制”。国外,有贝尔—兰卡斯特的“导生制”。近年来教育理论届十分重视的一种教育理念:分布式学习指导,基本思想是,依靠学习组织中的各种学习资源,指导学习者完成不同规模、不同复杂程度和不同范围的任务。整本书阅读中的“同伴学习”,意味着学习资源的分布,意味着指导者的泛中心化。 互助阅读具体涉及到两种模式,一是发挥少数有专长的学生优势的“导生”制,例如领雁式导读和作业式导读。一是调动全体学生的“全员共读”制,即要求教师在班级建立一个关于整本书阅读的共同体,对此,郑桂华教授专门论述:构建阅读共同体应该居于整本书阅读教学工作的核心地位,如引导学生成立读书小组,组织作品朗诵会、分享阅读心得、展示阅读笔记、举办读书报告等系列活动,这些活动都会有助于阅读共同体的形成。值得指出的是,从对阅读共同体的影响效果来说,无形的读书氛围的营造比有形的读书样式设计显得更有意义。 活动设计二:创意阅读 整本书阅读的第二境界:读活、读透原著,能够创造性的解读原著。需要学生从对原著阅读一般性的理解出发,运用自己的人生经验、知识积累或推理或类比或再造一个新的结论,新的观点或新的作品。 创意阅读活动大致有主题阐发和创意表达两类。主题阐发有两条路径:沿用传统母题,自创研读主题。创意表达是指在阅读形式,阅读内容,阅读活动等方面打破常规不拘一格别出心裁地对所阅读的著作进行解读。可以有方式创意、媒介创意、成果创意等方式。 活动设计三:读写结合 西南大学魏小娜教授梳理出读写结合的三大类课型:“促写”型“读写结合”,“促读”型“读写结合”,“任务”型“读写结合”。 (1)“促写”型“读写结合”,指的是阅读为写作服务,通过阅读来为写作提供语言积累、素材资源、文本形式和写作技法等内容,“写作”是最终目标。 (2)“促读”型“读写结合”,则指借写作促阅读,通过写作更彻底、清晰、明确地领会作品,“阅读”是最终的学习目标。 (3)“任务”型“读写结合”,则是指借助“阅读”和“写作”的共同配合,来完成某一任务的读写结合课型。“读”和“写”深度融合,共同参与意义建构共同完成某一任务。 在读写融合的教学趋势下,读写结合是一个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整本书阅读实践中常见的路径有评点批注、读书笔记、随笔写作等。 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想要有所成效,一定需要具有连贯性全局性。在了解更多理论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踏实有效的实践才能取得效果。在目前大语文的背景下,整本书阅读成为语文教育的趋势,不仅是增长知识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必然模式,对学生的终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整本书阅读的六项核心技术》读书笔记及一点儿想法

浅草随记|朱阁寻梦

(一) 一直喜欢有灵性的地方。 从小就佛缘深重的我,虽然不信佛,但总喜欢没事儿听听佛经打打坐。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体质,一有空闲时间就喜欢往有灵性的地方跑。如果你跟我一样,那么你一定会有这种感觉——灵性高的地方,连呼吸都是清凉的。那是一种浑身毛孔都舒展开来的平静感,仿佛可以就此远离尘世喧嚣,回归本真了。 翻了翻手里上千张照片,回想这一路走过的神社庙宇,华贵如稻荷,庄重如伊势,似乎每一处都有着仅属于它们自己的,对于宗教与信仰的诠释——不过分渲染,也不千篇一律。浅草也是一样,再旺的香火,再多的人群喧扰,也没能真正打扰到这座东京都最古老而端庄的寺庙,反而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风范。朱阁绮户,香火缭绕,就算是不信鬼神之人,也不难被氛围所感染,投上个五元十元,拉一拉彩绸缠绕的大铃铛,祈祷平安是福。 (二) 16年4月,是我第一次上京。 时隔一年半,我还是能清楚的回想起来初见东京的那一幕。经过了三个小时的奔波,一路跋涉于山间田野的新干线,终于驶进了梦想中的大都市。而我,像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一样,怀揣着心中难以平复的兴奋和胆怯,睁大眼睛透过列车的玻璃,一路向外张望:一边是蜿蜒曲折的立交天桥穿插于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之中,一边是无数挂着红绸的鸟居静静的坐落于充满年代感的街道尽头,西洋bar和歌舞伎町都是灯红酒绿的缩影,鳗鱼饭可以配红酒,也可以配味噌汁。 这是一种时间和空间感的异常扭曲,就好像全世界的文化元素都在东京被打碎重组,但东京却告诉你,她本来就应该是这样。来往的人们行色匆匆,人流密集到只要你一停下前行的脚步,就会被四面八方而来的人群撞到。一瞬间,整个人被拽进了充满张力而节奏异常快速的都市氛围里,像是刘姥姥第一次进大庄园,看到什么都要惊叹一番,然后扛起相机不停的拍照。 那个春天,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浅草寺。 毕竟是在稻荷旁边生活了快一年的人,浅草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惊艳:与稻荷相似的红墙金瓦,与稻荷相似的天杰地灵,还有和稻荷相似的涌动人潮——不管是多美的地方,人多到拥挤不堪之时,总会失去些许韵味,浅草也没能躲过这劫。 当时正直杨柳拂面,晚樱未落的四月,虽然没能在这人潮里如愿拍下庙宇阁楼,但偶尔几个入境的和服少女,更添风采。 (三) 自那次离别后,再次见到浅草之时,已是17年的2月。 刚结束修士入学考试的我,拉着行李一路跑到浅草寺,双手合十、许愿默念,虔心抽了一只签。 第四十五吉签,签文曰:“有意兴高显,禄马引前程;得遇云中箭,芝兰满路生。” 这张签至今被我夹在手账本里。一个月后,万事如愿,离开京都搬到了梦寐已久的东京生活,从此人生完全调转去了另一个方向,继续往前奔。 生まれて、よかった。此生为人,荣幸至极。 (四) 樱花季的浅草,花很美,人也更多了。 恰好那阵子安琪从札幌飞来东京看演唱会,便一起约到浅草赏樱。可惜天公不作美,阴了一天,中间还下了点小雨。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很难拍到拍到喜欢的照片,所以我并没有在这里停留很久,拍了几张便打道回府了。 (五) 18年1月31日晚,152年来首现“超级蓝月伴血月”刷爆了朋友圈。像我这么爱凑热闹的人,又怎么会错过这种天文异象。于是乎兴致冲冲的扛起三脚架,约上大倪,准备在浅草寺架起长焦镜头一睹血月之风采。 浅草的夜晚比白天更美,雷门观音寺在夜光灯照耀下流光溢彩,飞檐之上仿佛发着金光;加之血月当空,星光璀璨,墨一般的夜色笼罩着朱阁金瓦,端庄中透着妖娆,言语间难以名状的美妙绝伦。 如若浅草是一位落入世间的女子,定会是那种美艳不可方物,而又圣洁不可亵渎的存在。在香火缭绕中执经而卧,顾盼生辉中可透人心。人世间看破红尘者不多,而看破红尘而入红尘者又有几人?入红尘者,隐于朝野而谋其政之女子,也许古往今来也不曾有过。可浅草给我就是这样一种感觉,它与那位幻想之中的奇女子融为一体,妙不可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