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度传感器原理

阅读 / 问答 / 标签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品种繁多,也是用处比较广的工具。以下分享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1    一、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恒温器   恒温器是一种接触式温度传感器,由两种不同金属(如铝、铜、镍或钨)组成的双金属条组成。   两种金属的线性膨胀系数的差异导致它们在受热时产生机械弯曲运动。    一、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双金属恒温器   恒温器由两种热度不同的金属背靠背粘在一起组成。当天气寒冷时,触点闭合,电流通过恒温器。当它变热时,一种金属比另一种金属膨胀得更多,粘合的双金属条向上(或向下)弯曲,打开触点,防止电流流动。   有两种主要类型的双金属条,主要基于它们在受到温度变化时的运动。有在设定温度点对电触点产生瞬时“开/关”或“关/开”类型动作的“速动”类型,以及逐渐改变其位置的较慢“蠕变”类型随着温度的变化。   速动型恒温器通常用于我们家中,用于控制烤箱、熨斗、浸入式热水箱的温度设定点,也可以在墙上找到它们来控制家庭供暖系统。   爬行器类型通常由双金属线圈或螺旋组成,随着温度的变化缓慢展开或盘绕。一般来说,爬行型双金属条对温度变化比标准的按扣开/关类型更敏感,因为条更长更薄,非常适合用于温度计和表盘等。    二、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热敏电阻   热敏电阻通常由陶瓷材料制成,例如镀在玻璃中的镍、锰或钴的氧化物,这使得它们很容易损坏。与速动类型相比,它们的主要优势在于它们对温度、准确性和可重复性的任何变化的响应速度。   大多数热敏电阻具有负温度系数(NTC),这意味着它们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但是,有一些热敏电阻具有正温度系数 (PTC),并且它们的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热敏电阻的额定值取决于它们在室温下的电阻值(通常为 25 o C)、它们的时间常数(对温度变化作出反应的时间)以及它们相对于流过它们的电流的额定功率。与电阻一样,热敏电阻在室温下的电阻值从 10 兆欧到几欧姆不等,但出于传感目的,通常使用以千欧为单位的那些类型。    温度传感器类毕业论文文献有哪些?   1、[期刊论文]一种高稳定性双端出纤型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   期刊:《声学与电子工程》 | 2021 年第 002 期   摘要:针对双端出纤型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线性度较差、温度测量精度低的问题,文章首先对传感器内部结构进行了优化,使光纤光栅在整个温度测量区间内不受结构件热胀冷缩的应力影响,从而提升传感器的稳定性、实验验证,采用新工艺封装的.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在5~65°C的范围内温度精度达到0、1°C,且重复性良好,适用于自然环境下的温度传感、   关键词: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应力;测温精度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acoustics-electronics-engineering_thesis/0201290086379、html   2、[期刊论文]某型温度传感器防护套弯折疲劳试验的寿命研究   期刊:《环境技术》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由于动车组轴端温度传感器的大多数已达到三级修、四级修的修程,检修的数量和成本逐年增加,检修发现出现防护套破损的情况较多,需要大量更换,本文通过对温度传感器的防护套进行弯折疲劳试验,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确认导致防护套弯折老化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防护套;破损;弯折疲劳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environmental-technology_thesis/0201288850019、html   3、[期刊论文]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锡晶须的分析   期刊:《机械制造》 | 2021 年第 004 期   摘要:对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的结构进行了介绍,对进气压力温度传感器产生锡晶须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在分析锡晶须生长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抑制方法、   关键词:传感器;锡晶须;分析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machinery_thesis/0201288850874、html   4、[期刊论文]一种具有±0、5℃精度的CMOS数字温度传感器   期刊:《电子设计工程》 | 2021 年第 001 期   摘要:该文设计了一种基于0、35μm CMOS工艺的采用双极型晶体管作为感温元件的数字温度传感器、该温度传感器主要由正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负温度系数电流产生电路、一阶连续时间Σ-Δ调制器、计数器和I2C总线接口等模块组成、为提高温度传感器的测量精度   该文深入分析了在不采用校准技术的情况下工艺漂移对温度传感器精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简单的校准电路设计、根据电路仿真结果,在加入校准电路之后,温度传感器在-40~120℃温度范围内的精度可以达到±0、5℃、   关键词:数字温度传感器;CMOS工艺;双极型晶体管;校准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electronic-design-engineering_thesis/0201286451032、html   5、[期刊论文]柴油机冷却水温度传感器断裂故障分析   期刊:《内燃机与配件》 | 2021 年第 004 期   摘要:针对柴油机冷却水温度传感器断裂的问题,通过对该测点管路流腔进行CFD仿真计算,分析了流腔内部速度和压力场的变化情况,确定了传感器的断裂原因。计算结果表明:传感器位置处流速较大,导致传感器下部受振荡力,且发生了空蚀,使传感器失效。   本文针对此次传感器断裂故障提出了解决措施:对传感器的位置进行了优化布置;对传感器的结构形式进行了改进。通过改进,传感器随整机验证时间超过1500h,未再发生同类断裂故障,保证了柴油机的安全运行,为以后类似故障的分析和解决提供参考。   关键词:柴油机;温度传感器;流速;受力   链接:https://www、zhangqiaokeyan、com/academic-journal-cn_internal-combustion-engine-parts_thesis/0201288594662、html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2    常见温度传感器   温度是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物理量,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流程中,温度测量点要占全部测量点的一半左右。它不仅和我们的生活环境密切相关,在科研及生产过程中,温度的变化对实验及生产的结果至关重要,所以温度传感器应用相当广泛。   温度传感器对温度敏感具有可重复性和规律性,是利用一些金属、半导体等材料与温度相关的特性制成的。现在来介绍一些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铂容易提纯,其物理、化学性能在高温和氧化介质中非常稳定。铂电阻的输入-输出特性接近线性,且测量精度高,所以它能用作工业测温元件,还能作为温度计作基准器。   铂电阻在常用的热电阻中准确度最高,国际温标ITS-90中还规定,将具有特殊构造的铂电阻作为13.5033℃~961.780℃标准温度计来使用。铂电阻广泛用于-200℃~850℃范围内的温度测量,工业中通常在600℃以下。   PN结温度传感器是利用PN结的结电压随温度成近似线性变化这一特性实现对温度的检测、控制和补偿等功能。实验表明,在一定的电流模式下,PN结的正向电压与温度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根据PN结理论,对于理想二极管,只要正向电压UF大于几个kbT/e(kb为波尔兹曼常数,e为电子电荷)。其正向电流IF与正向电压UF和温度T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   由半导体理论可知,对于实际二极管,只要它们工作的PN结空间电荷区中的复合电流和表面漏电流可以忽略,而又未发生大注入效应的电压和温度范围内,其特性与上述理想二极管是相符合的[6]。实验表明,对于砷化镓、   锗和硅二极管,在一个相当宽的温度范围内,其正向电压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与式(1-3)是一致的,如图1-1所示。   实验发现晶体管发射结上的正向电压随温度的上升而近似线性下降,这种特性与二极管十分相似,但晶体管表现出比二极管更好的线性和互换性。   二极管的温度特性只对扩散电流成立,但实际二极管的正向电流除扩散电流成分外,还包括空间电荷区中的复合电流和表面漏电流成分。这两种电流与温度的关系不同于扩散电流与温度的关系,因此,实际二极管的电压—温度特性是偏离理想情况的。   由于三极管在发射结正向偏置条件下,虽然发射结也包括上述三种电流成分,但是只有其中的扩散电流成分能够到达集电极形成集电极电流,而另外两种电流成分则作为基极电流漏掉,并不到达集电极。因此,晶体管的   所以表现出更好的电压-温ICUBE关系比管的IFUF关系更符合理想情况,   度线性关系。根据晶体管的有关理论可以证明,NPN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UBE与温度T和集电极电流Ic的函数关系式与二极管的UF与T和IF函数关系式(1-3)相同。因此,在集电极电流Ic恒定条件下,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UBE与温度T呈线性关系。但严格地说,这种线性关系是不完全的,因为关系式中存在非线性项。   集成温度传感器是将温敏晶体管及其辅助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的集成化温度传感器。这种传感器的优点是直接给出正比于绝对温度的理想的线性输出[7]。目前,集成温度传感器已广泛用于-50℃~+150℃温度范围内的温度检测、控制和补偿等。集成温度传感器按输出形式可分为电压型和电流型两种。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3    进气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进气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进气温度传感器在工作状态下,内部安装了一个具有负温度电阻系数的热敏电阻,通过这个负温度热敏电阻感知温度变化,进而调节电阻的大小改变电路电压。    以下是关于进气温度传感器的详细介绍:   1、原理:进气温度传感器就是一个负温度系数的热敏电阻,当温度升高的时候电阻阻值会变小,当温度降低的时候电阻值会增大,汽车的电压会随着汽车电路中电阻的变化而变化,从而产生不一样的电压信号,可以完成汽车控制系统的自动操作。   2、作用:汽车的进气温度传感器就是检测汽车发动机的进气温度,将进气温度转变为电压信号输入为ecu作为喷油修正的信号使用。

数字温度传感器原理是什么

数字温度传感器原理数字温度传感器原理是利用温度敏感元件(如热敏电阻、热电偶、热电压等)来测量温度,然后将温度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将数字信号输出到控制系统中。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温度敏感元件会发生电阻变化,这种电阻变化会被放大器放大,然后被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最后输出到控制系统中。

请问什么是温度传感器原理?温度传感器原理的 意义又是什么呢?

上次我们在学习物理 课的时候,刚好老师有上过这个课程, 说个不错的知识,现在分享 给大家,以前没有听这个课的时候,也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现在我们来解释下,友情提醒:有需要 几个地方 注意的是:什么是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大致有如下几类 一.热膨胀 1. 金属热膨胀传感器 金属在环境温度变化后会产生一个相应的延伸,因此传感器可以以不同方式对这种反应进行信号转换. 例子: 双金属片式传感器 双金属片由两片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贴在一起而组成,随着温度变化,材料A比另外一种金属 膨胀程度要高,引起金属片弯曲.弯曲的曲率可以转换成一个输出信号. 通常的表盘指针式的室内温度计也是用的这种原理. 双金属杆和金属管传感器 随着温度升高,金属管(材料A)长度增加,而不膨胀钢杆(金属B)的长度并不增加,这样由于位置的改变,金属管的线性膨胀就可以进行传递.反过来,这种线性膨胀可以转换成一个输出信号. 2. 液体和气体的变形曲线设计的传感器 在温度变化时,液体和气体同样会相应产生体积的变化. 多种类型的结构可以把这种膨胀的变化转换成位置的变化,这样产生位置的变化输出(电位计、感应偏差、挡流板等等). 二.热电阻 金属随着温度变化,其电阻值也发生变化. 对于不同金属来说,温度每变化一度,电阻值变化是不同的,而电阻值又可以直接作为输出信号. 三.热电偶 原理是热电效应. 任何导体(金属)被施加热梯度时都会产生电压.现在这种现象被称为热电效应或“Seebeck效应”.若要测量这个电压,必须把“热”端连到另一导体上.增加的导体也会经历热梯度,自身也会产生一个电压,并与原来的电压抵消. 幸运的是,热电效应中电压的大小取决于金属的种类.在电路中使用不同的金属会产生不同的电压,这个电压被称为热电势,因此存在一个很小的电压差值可以被测量,这个差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于目前常用的金属组合,这个差值通常在1到大约70微伏每摄氏度之间. 热电偶由两个不同材料的金属线组成,在末端焊接在一起.再测出不加热部位的环境温度,就可以准确知道加热点的温度.由于它必须有两种不同材质的导体,所以称之为热电偶.不同材质做出的热电偶使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它们的灵敏度也各不相同.热电偶的灵敏度是指加热点温度变化1℃时,输出电位差的变化量. 由于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材料的粗细无关,用非常细的材料也能够做成温度传感器.也由于制作热电偶的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这种细微的测温元件有极高的响应速度,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过程. 一般实验室里用来控温的主要是热电偶. 四.热辐射 最常用的非接触式测温仪表基于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称为辐射测温仪表. 温度传感器辐射测温法包括亮度法(见光学高温计)、辐射法(见辐射高温计)和比色法(见比色温度计).各类辐射测温方法只能测出对应的光度温度、辐射温度或比色温度.只有对黑体(吸收全部辐射并不反射光的物体)所测温度才是真实温度.如欲测定物体的真实温度,则必须进行材料表面发射率的修正.而材料表面发射率不仅取决于温度和波长,而且还与表面状态、涂膜和微观组织等有关,因此很难精确测量. 这一类工业上主要用来测控高温物体,例如锅炉.也用来在医院门口或者机场火车站用来测来来往往的人的体温.以上就是关于温度传感器原理方面的一些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亲的认可是我的最大动力哦!大家看了希望要记在脑子啊, 姐姐 打字不容易哦,如果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啊!哈哈!谢了!

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原理是什么?

发动机ECU接受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作为发动机喷油和点火的修正信号同时也用于控制冷却液风扇、空调等其作用不容小觑。若ECU接受失真的冷却液温度传感器信号将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甚至发动机启动困难。以下是扩展资料:1、ECU修正时间: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安装在发动机缸体水套或冷却液管路中与冷却液接触用来检测发动机的冷却液温度。ECU收到该温度信号后修正喷油时间和点火时间。2、作用:当出现因汽车负载过大、缺水、点火时间不对、风扇不转等故障造成冷却液温度过高时。会使发动机机体温度上升从而使发动机不能工作所以在仪表系统内设计了冷却液温度表。利用冷却液温度传感器检测发动机冷却液温度让驾驶员能够直观地看出发动机冷却液在任何工况时的温度并及时作出相应的处理。

请问什么是温度传感器原理?温度传感器原理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上次我们在学习物理 课的时候,刚好老师有上过这个课程, 说个不错的知识,现在分享 给大家,以前没有听这个课的时候,也不知道它的含义是什么:现在我们来解释下,友情提醒:有需要 几个地方 注意的是:什么是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大致有如下几类 一.热膨胀 1. 金属热膨胀传感器 金属在环境温度变化后会产生一个相应的延伸,因此传感器可以以不同方式对这种反应进行信号转换. 例子: 双金属片式传感器 双金属片由两片不同膨胀系数的金属贴在一起而组成,随着温度变化,材料A比另外一种金属 膨胀程度要高,引起金属片弯曲.弯曲的曲率可以转换成一个输出信号. 通常的表盘指针式的室内温度计也是用的这种原理. 双金属杆和金属管传感器 随着温度升高,金属管(材料A)长度增加,而不膨胀钢杆(金属B)的长度并不增加,这样由于位置的改变,金属管的线性膨胀就可以进行传递.反过来,这种线性膨胀可以转换成一个输出信号. 2. 液体和气体的变形曲线设计的传感器 在温度变化时,液体和气体同样会相应产生体积的变化. 多种类型的结构可以把这种膨胀的变化转换成位置的变化,这样产生位置的变化输出(电位计、感应偏差、挡流板等等). 二.热电阻 金属随着温度变化,其电阻值也发生变化. 对于不同金属来说,温度每变化一度,电阻值变化是不同的,而电阻值又可以直接作为输出信号. 三.热电偶 原理是热电效应. 任何导体(金属)被施加热梯度时都会产生电压.现在这种现象被称为热电效应或“Seebeck效应”.若要测量这个电压,必须把“热”端连到另一导体上.增加的导体也会经历热梯度,自身也会产生一个电压,并与原来的电压抵消. 幸运的是,热电效应中电压的大小取决于金属的种类.在电路中使用不同的金属会产生不同的电压,这个电压被称为热电势,因此存在一个很小的电压差值可以被测量,这个差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于目前常用的金属组合,这个差值通常在1到大约70微伏每摄氏度之间. 热电偶由两个不同材料的金属线组成,在末端焊接在一起.再测出不加热部位的环境温度,就可以准确知道加热点的温度.由于它必须有两种不同材质的导体,所以称之为热电偶.不同材质做出的热电偶使用于不同的温度范围,它们的灵敏度也各不相同.热电偶的灵敏度是指加热点温度变化1℃时,输出电位差的变化量. 由于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灵敏度与材料的粗细无关,用非常细的材料也能够做成温度传感器.也由于制作热电偶的金属材料具有很好的延展性,这种细微的测温元件有极高的响应速度,可以测量快速变化的过程. 一般实验室里用来控温的主要是热电偶. 四.热辐射 最常用的非接触式测温仪表基于黑体辐射的基本定律,称为辐射测温仪表. 温度传感器辐射测温法包括亮度法(见光学高温计)、辐射法(见辐射高温计)和比色法(见比色温度计).各类辐射测温方法只能测出对应的光度温度、辐射温度或比色温度.只有对黑体(吸收全部辐射并不反射光的物体)所测温度才是真实温度.如欲测定物体的真实温度,则必须进行材料表面发射率的修正.而材料表面发射率不仅取决于温度和波长,而且还与表面状态、涂膜和微观组织等有关,因此很难精确测量. 这一类工业上主要用来测控高温物体,例如锅炉.也用来在医院门口或者机场火车站用来测来来往往的人的体温.以上就是关于温度传感器原理方面的一些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亲的认可是我的最大动力哦!大家看了希望要记在脑子啊, 姐姐 打字不容易哦,如果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你身边的朋友啊!哈哈!谢了!

请问什么是温度传感器原理?温度传感器原理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空调温度传感器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简称ntc,其阻值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温度降低而增大。25℃时的阻值为标称值。ntc常见的故障为阻值变大、开路、受潮霉变阻值变化、短路、插头及座接触不好或漏电等,引起空调cpu检测端子电压异常引起空调故障。空调常用的ntc有室内环温ntc、室内盘管ntc、室外盘管ntc等三个,较高档的空调还应用外环温ntc、压缩机吸气、排气ntc等。ntc在电路中主要有如图一所示两种用法,温度变化使ntc阻值变化,cpu端子的电压也随之变化,cpu根据电压的变化来决定空调的工作状态。本文附表为几种空调的ntc参数。室内环温ntc作用:室内环温ntc根据设定的工作状态,检测室内环境的温度自动开停机或变频。定频空调使室内温度温差变化范围为设定值+1℃,即若制冷设定24℃时,当温度降到23℃压缩机停机,当温度回升到25℃压缩机工作;若制热设定24℃时,当温度升到25℃压缩机停机,当温度回落到23℃压缩机工作。值得说明的是温度的设定范围一般为15℃—30℃之间,因此低于15℃的环温下制冷不工作,高于30℃的环温下制热不工作。变频空调根据设定的工作温度和室内温度的差值进行变频调速,差值越大压缩机工作频率越高,因此,压缩机启动以后转速很快提升。室内盘管ntc室内盘管制冷过冷(低于+3℃)保护检测、制冷缺氟检测;制热防冷风吹出、过热保护检测。空调制冷30分钟自动检查室内盘管的温度,若降温达不到20℃则自动诊断为缺氟而保护。若因某些原因室内盘管温度降到+3℃以下为防结霜也停机(过冷)制热时室内盘管温度底于32℃内风机不吹风(防冷风),高于52℃外风机停转,高于58℃压缩机停转(过热);有的空调制热自动控制内风机风速;有的空调自动切换电辅热变频空调转速控制等。室外盘管ntc制热化霜温度检测,制冷冷凝温度检测。制热化霜是热泵机一个重要的功能,第一次化霜为cpu定时(一般在50分钟),以后化霜则由室外盘管ntc控制(一般为—11℃要化霜,+9℃则制热)。制冷冷凝温度达68℃停压缩机,代替高压压力开关的作用;变频制冷则降频阻止盘管继续升温。外环温ntc控制室外风机的转速、冬季预热压缩机等。排气ntc使变频压缩机降频,避免外机过热,缺氟检测等。吸气ntc控制制冷剂流量,有步进电机控制节流阀实现。故障分析室内外盘管ntc损坏率最高,故障现象也各种各样。室内外盘管ntc由于位处温度不断变化及结露或高温的环境,所以其损坏率较高。主要表现在电源正常而整机不工作、工作短时间停机、制热时外机正常内风机不运转、外风机不工作或异常停转,压缩机不启动,变频效果差,变频不工作,制热不化霜等。化霜故障可代换室外盘管ntc或室外化霜板。在电源正常而空调不工作时也要查室内环温ntc;空调工作不停机或达不到设定温度停机,也要先查室内环温ntc;变频空调工作不正常也会和它有关。因室内环温ntc若出现故障会使得cpu错误地判断室内环温而引起误动作。室内环温ntc损坏率不是很高

温度传感器原理

许多人可能听过温度传感器,知道它是测量温度的,但具体的定义并不清楚。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品种繁多,主要分为四类,分别是热电偶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电阻温度检测器以及IC温度传感器,其中IC温度传感器又包括模拟输出和数字输出两种。温度的测量及控制对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生产品质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温度传感器是通过感知物体随温度变化而某种特性发生变化测得的,因而能当作温度传感器的材料有很多,如电阻的阻值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物质的热胀冷缩等,因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温度传感器会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身边。特普生新能源车/充电枪用温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温度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具有一定的转换能量的作用,在各行各业其实都能看到温度传感器的身影,下面为大家分享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1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作为传感器无非是把某种形式的能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的能量。对于转换形式来说有两类:有源的和无源的。有源传感器能将一种能量形式直接转变成另一种,不需要外接的能源或激励源。无源传感器不能直接转换能量形式,但它能控制从另一输入端输入的能量或激励能,传感器承担将某个对象或过程的特定特性转换成数量的工作。   其“对象”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而它们的状态可以是静态的,也可以是动态(即过程)的。 对象特性被转换量化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检测。对象的特性可以是物理性质的,也可以是化学性质的。按照其工作原理,它将对象特性或状态参数转换成可测定的电学量,然后将此电信号分离出来,送入传感器系统加以评测或标示,这样传感器的工作就结束了。    温度传感器应用: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电子温度传感器由于其对于安全保障的重要作用,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如生物制药、无菌室、洁净厂房、电信、银行、图书馆、档案馆、文物馆、智能楼宇等各行各业需要温度监测的场所和领域。而最为广泛的边是计算机机房,下面就以计算机机房为例讲解电子温度传感器在机房中的`应用   担当信息处理与交换重任的机房是整个信息网络工程的数据传输中心、数据处理中心和数据交换中心。为保证机房设备正常运行及工作人员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对机房温湿度的监测是必不可少的,合理正常的温湿度环境是机房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计算机系统的广泛使用,机房环境必须满足计算机设备对温度、湿度等技术要求。   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作为计算机设备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我们必须在机房的合理位置安装温度传感器,以实现对温度、湿度进行24小时实时监测,并能在中控室的监测主机上实时显示各个位置的温度测量值。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2    进气温度传感器坏了怎么检测    1、检测电阻: 如果进气温度传感器本身或其线路故障,将导致发动机启动困难、怠速不稳、废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电阻检测方法及要求与冷却液温度传感器基本相同。   单件检查时,将点火开关置于OFF位置,拆下进气温度传感器导线连接器,并将传感器拆下。   用电热吹风、或热水加热进气温度传感器,并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在不同温度下两端子间的电阻值。   将测得的电阻值与标准数值进行比较,如果与标准值不符,则应更换进气温度传感器。安装进气温度传感器,用10Nm左右的力矩拧紧传感器。检查结构与水温传感器相似的进气温度传感器时,可采用检查水温传感器的方法。   在正常情况下,温度为20度C时,阻值约为2-3千欧姆;80度C时,阻值约为O。4-0.7千欧姆。如果测量结果不符合规定要求,则应更换传感器,安装于空气流量传感器内的进气温度传感器损坏时,应更换空气流量传感器。    2、检测电压:   (1)检测电源电压:拆下进气温度传感器线束插头,打开点火开关,测量进气温度传感器的电源电压,应为5V。   (2)测量输入:信号电压。将点火开关置于ON位置,用万用表的电压挡测量图中ECU的THA与E2间的电压,该电压值应在0.5~3.4V(20度C)范围内。若不在规定范围内,则应进一步检查进气温度传感器连接线路是否接触不良或存在断路、短路故障。   (3)检查进气温度传感器连接线束电阻。用数字式万用表的电阻挡测量传感器插头与ECU插接器端子间电阻,即传感器信号端、地线端分别与对应的ECU的两端子电阻。如果不导通或电阻值大于1Ω,说明传感器连接线路或插头接触不良,应进一步检查。   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3    红外温度传感器原理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地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75~100μm的红外线,红外温度传感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   温度是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生产中很普遍、很重要的一个热工参数,许多生产工艺过程均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和控制,特别是在化工、食品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但事实上它和其它任何光线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热力学零度,就会有红外线向周围辐射。红外线是位于可见光中红色光以外的光线,故称红外线。它的波长范围大致在0.75~100μm的频谱范围之内。    红外辐射:   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来的红外线越多,红外辐射的能量就越强。研究发现,太阳光谱的各种单色光的热效应从紫色光到红色光是逐渐增大的,而且zui大的热效应出现在红外辐射的频率范围之内,因此人们又将红外辐射称为热辐射或者热射线。    传感原理:   热传感器是利用辐射热效应,使探测器件接收辐射能后引起温度升高,进而使传感器中一栏与温度的性能发生变化。检测其中某一性能的变化,便可探测出辐射。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赛贝克效应来探测辐射的,当器件接收辐射后,引起一非电量的物理变化,也可通过适当变化变为电量后进行测量。    红外温度传感器应用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   红外辐射探测   移动物体温度测量   连续温度控制   热预警系统   气温控制   医疗器械   长距离测量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智能空调上的应用   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追求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科技已经改变了我们周围的生活,科技化智能化的家居生活将成为可能。空调作为重要的家电产品,其创新发展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新型的智能空调运用多种传感器技术以及新型科技技术,实现了空调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智能化目标。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智能空调上的应用   传统的空调出风量和出风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在房间的时候,空调的出风大小是不会改变的,这样只能固定的出风,不仅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而且浪费电量,新型的智能传感器安装了利用红外传感器设计的动感仪,红外温度传感器感应人体活动量,按需分配风量。   让不同的人各有舒适,空调上的动感仪可以对室内空间进行5区域的划分,并实时监控5个区域,并在140度的大范围实时监测和敏锐感知人体活动量并进行分区差异化按需送风,以此适应不同家庭成员的个性化使用需求,进而提高空调房间的整体舒适性。   智能空调的动感仪由三组不同角度的红外温度感应器构成,每组动感仪有2个感应头,共有6个感应头对出风口进行智能调节风量及风向,自动识别人体位置和活动量,不断更新采集数据,智能分析数据,根据不同的人体活动量进行差异化送风,让不同活动量的人都感觉舒适,并且减少了达到人感所需温度的时间。

红外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红外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红外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具有一定的转换能量的作用,在各行各业我们其实都能看到传感器的身影,那么下面为大家分享红外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红外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1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地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75~100μm的红外线,红外温度传感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   温度是度量物体冷热程度的一个物理量,是工业生产中很普遍、很重要的一个热工参数,许多生产工艺过程均要求对温度进行监视和控制,特别是在化工、食品等行业生产过程中,温度的测量和控制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但事实上它和其它任何光线一样,也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物质。任何物体只要它的温度高于热力学零度,就会有红外线向周围辐射。红外线是位于可见光中红色光以外的光线,故称红外线。它的波长范围大致在0.75~100μm的频谱范围之内。    红外辐射:   红外辐射的物理本质是热辐射。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出来的红外线越多,红外辐射的能量就越强。研究发现,太阳光谱的各种单色光的热效应从紫色光到红色光是逐渐增大的,而且zui大的热效应出现在红外辐射的频率范围之内,因此人们又将红外辐射称为热辐射或者热射线。    传感原理:   热传感器是利用辐射热效应,使探测器件接收辐射能后引起温度升高,进而使传感器中一栏与温度的性能发生变化。检测其中某一性能的变化,便可探测出辐射。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赛贝克效应来探测辐射的,当器件接收辐射后,引起一非电量的物理变化,也可通过适当变化变为电量后进行测量。   红外温度传感器应用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   红外辐射探测   移动物体温度测量   连续温度控制   热预警系统   气温控制   医疗器械   长距离测量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智能空调上的应用   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我们大家共同追求的,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科技已经改变了我们周围的生活,科技化智能化的家居生活将成为可能。空调作为重要的家电产品,其创新发展技术也在不断进步,新型的智能空调运用多种传感器技术以及新型科技技术,实现了空调健康舒适、节能环保的智能化目标。    红外温度传感器在智能空调上的应用   传统的`空调出风量和出风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人们在房间的时候,空调的出风大小是不会改变的,这样只能固定的出风,不仅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而且浪费电量,新型的智能传感器安装了利用红外传感器设计的动感仪,红外温度传感器感应人体活动量,按需分配风量。   让不同的人各有舒适,空调上的动感仪可以对室内空间进行5区域的划分,并实时监控5个区域,并在140度的大范围实时监测和敏锐感知人体活动量并进行分区差异化按需送风,以此适应不同家庭成员的个性化使用需求,进而提高空调房间的整体舒适性。   智能空调的动感仪由三组不同角度的红外温度感应器构成,每组动感仪有2个感应头,共有6个感应头对出风口进行智能调节风量及风向,自动识别人体位置和活动量,不断更新采集数据,智能分析数据,根据不同的人体活动量进行差异化送风,让不同活动量的人都感觉舒适,并且减少了达到人感所需温度的时间。   红外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2    1、红外线温度计的原理   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在光学系统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被汇集,视场的大小根据测温仪的光学零件及其位置确定。   红外能量在光电探测器上聚焦而且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这个信号会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而且按照仪器内疗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成被测量目标的温度值。另外还要考虑到目标和测温仪所处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污染、污染和干扰等因素对性能指标的影响以及修正方法。   ① 1800年人类发现红外线辐射,第二次大战之后,应用红外线与表面温度的关系制成温度计的研究和商品,大量涌现   ②红外线温度计,根据物体所发射出来的红外线测温;   红外线温度计测温时不发射红外线   ③所有物体在绝对温度(-273℃)以上皆会发射红外线   ④每种物体之红外线辐射率ε(emissivity)皆不同,使用红外线温度计量测温度时必须设定辐射率,藉以换算成正确温度值   ⑤ 红外线温度计可藉由吸收计算红外线量,通过望远镜远端遥测温度,一般商业化机型,可遥测数百公尺外之电线接头温度    2、红外线温度计应用范例   ①防疫   快速筛检群众中温度异常者;快速筛检动物、家畜中温度异常者;这一点在今年的疫情中已经有所表现。   ②农牧/农产   冷冻食品的保存温度量测;腐烂发酵食品或水果的检出;家畜宠物健康温度管理   ③建筑   确认墙壁、门窗的隔热效果;确认冷气、空调空气循环是否均匀;查验断路器、电线、插座是否超载   ④侦探   确认短时间内,是否有人用过:电器、电话、电脑、汽机车。   ⑤汽机车安全检查   快速检查轮胎温度是否异常,以便进行充气或洩压。   检查不工作的火星塞,熄火的汽缸还有燃料喷头的温度。   诊断车辆冷却系统并且找到冷煤洩漏点。   检测电气接点或者保险丝是否有异常。    3、红外线额温枪优缺点   红外线温度计量测时易受到外在光线及辐射干扰,譬如说以耳温枪当作额温枪使用时,因为有其他外在之光源及辐射干扰,会造成精密度下降之现象    红外线额温枪优点:   ①快速测温:免除更换保护套,操作迅速   ②免接触,避免了被测者不适,免除感染机会   ③免除耗材成本,不需要加套保护套测温,无耗材   ④可快速筛检群体中温度异常之个人,再用耳温枪确认其真实体温,节约测量耗时,节省成本    红外线额温枪的缺点:   ①易受到外在光线及辐射干扰   ②体外温度易受环境温度影响,跟体内实际温度有所差距,(例如:位于冷藏室工作之人员,其额温一定偏低)   ③化妆品及肤色,因为红外线辐射率不同,会影响显示温度精度    最后分享一下哪些物质是适合红外线温度计测量的以及哪些是不适合用红外线温度计进行测量的。    ①下列物质有较高的发射率,且很适合红外的温度计测量:   衣物、塑胶、玻璃、陶器、皮肤、水及水溶液、牛奶、树木、植物、土壤    ②下列物质有较低的发射率特性,不适合红外温度计测量:   黄金、铝、任何发光物体    ③具有镜面反光效果之材质不易以红外线方式量测,(例如:不锈钢、铝合金…等)   解决方法:量测会反光之物件,可在物体表面以不反光之黑色漆喷涂   红外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应用3    红外测温的原理是什么   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以及人脸识别技术叠加,实现温感摄像头系统结合了人脸识别和热成像体温检测功能采集相关信息,实现身份信息与体温匹配。同时自动排除干扰人体测温的因素,只针对人脸额部测温,做到人脸和温度即时可见。   红外测温仪是一种非接触式测温仪表,该仪表通过接收测量被测物辐射的红外光线来确定被 测物的温度,具有精度高、响应速度快、操作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非常适用与于运动物 体和热电偶无法测量的场所测温。 红外测温仪由光学系统、光电探测器、信号放大器及信号处理、显示输出等部分组成。   光学系统汇聚其视场内的目标红外辐射能量,视场的大小由测温仪的光学零件及其位置确定。红外能量聚焦在光电探测器上并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该信号经过放大器和信号处理电路,并按照仪器内疗的算法和目标发射率校正后转变为被测目标的温度值。    红外辐射测温仪的标定:   红外测温仪必须经过标定才能使它正确地显示出被测目标的温度。如果所用的测温仪在使用中出现测温超差,则需退回厂家或维修中心重新标定。    红外辐射测温仪信号处理功能:   测量离散过程(如零件生产)和连续过程不同,要求红外测温仪有信号处理功能(如峰值保持、谷值保持、平均值)。如测温传送带上的玻璃时,就要用峰值保持,其温度的输出信号传送至控制器内。

温度传感器原理有什么

温度传感器原理有什么   温度传感器原理有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很多的电子设备都是有传感器的,手机中就非常的常见,传感器是一种检测装置,能感受到被测量的信息,并能将感受到的信息,那么温度传感器原理有什么呢?   温度传感器原理有什么1    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是什么?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电阻传感:金属随着温度变化,其电阻值也发生变化,对于不同金属来说,温度每变化一度,电阻值变化是不同的,而电阻值又可以直接作为输出信号。    1、正温度系数:   ①温度升高=阻值增加   ②温度降低=阻值减少    2、负温度系数:   ①温度升高=阻值减少   ②温度降低=阻值增加    地面温度传感器故障问题   有时所有的温度传感器数据都异常或发生跳变,或者气温与地面温度、地面与浅层、深层地温直接的示数变化不太合理。比如夏季晴朗的中午气温与地面温度接近,或者地面与浅层、深层地温没有依次明显递减等。   疏松地温场容易造成地温数据异常,一是因为地温场疏松后土质松软造成地面和5cm地温传感器示数接近,二是在疏松地温场的过程中容易碰到传感器造成数据跳变明显。   地温经常出现的故障是一路地温或全部温度出现问题:地温值出现不连续的跳变;地温值偏低或偏高;地温值均为-24.6℃或维持某值长期不变。   温度传感器原理有什么2    热电偶   两种不同导体或半导体的组合称为热电偶。热电偶的热电势EAB(T,T0)是由接触电势和温差电势合成的。接触电势是指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在接触处产生的电势,此电势与两种导体或半导体的性质及在接触点的温度有关。   当有两种不同的导体和半导体A和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时,只要两结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T,称为工作端或热端,另一端温度为TO,称为自由端,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即回路中存在的电动势称为热电动势。这种由于温度不同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称为塞贝克效应。    红外温度传感器   在自然界中,当物体的温度高于**零度时,由于它内部热运动的存在,就会不断地向四周辐射电磁波,其中就包含了波段位于0.75~100μm 的`红外线,红外温度传感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作而成的。   SMTIR9901/02是一款现在市场上应用比较广的红外传感器,它是基于热电堆的硅基红外传感器。大量的热电偶堆集在底层的硅基上   底层上的高温接点和低温接点通过一层极薄的薄膜隔离它们的热量,高温接点上面的黑色吸收层将入射的放射线转化为热能,由热电效应可知,输出电压与放射线是成比例的,通常热电堆是使用BiSb和NiCr作为热电偶。    模拟温度传感器   AD590是一款电流输出型温度传感器,供电电压范围为3~30V,输出电流223μA~423μA,灵敏度为1μA/℃。当在电路中串接采样电阻R时,R两端的电压可作为输出电压。   R的阻值不能取得太大,以保证AD590两端电压不低于3V。AD590输出电流信号传输距离可达到1km以上。作为一种高阻电流源,*高可达20MΩ,所以它不必考虑选择开关或CMOS多路转换器所引入的附加电阻造成的误差。适用于多点温度测量和远距离温度测量的控制。    数字式温度传感器   它采用硅工艺生产的数字式温度传感器,其采用PTAT结构,这种半导体结构具有**的,与温度相关的良好输出特性。PTAT的输出通过占空比比较器调制成数字信号,占空比与温度的关系如下式:DC=0.32+0.0047*t,t为摄氏度。   输出数字信号故与微处理器MCU兼容,通过处理器的高频采样可算出输出电压方波信号的占空比,即可得到温度。该款温度传感器因其特殊工艺,分辨率优于0.005K。测量温度范围-45到130℃,故广泛被用于高精度场合。   温度传感器原理有什么3    手机中有哪些传感器    1、光线传感器(Ambient Light Sensor)   光线传感器类似于手机的眼睛。可以让手机感测环境光线的强度,用来调节手机屏幕的亮度。运用光线传感器来协助调整屏幕亮度,能进一步达到延长电池寿命的作用。光线传感器也可搭配其他传感器一同来侦测手机是否被放置在口袋中,以防止误触。    2、距离传感器(proximity sensor)   透过红外线LED灯发射红外线,被物体反射后由红外线探测器接受,借此判断接收到红外线的强度来判断距离,有效距离大约在10米左右。它可感知手机是否被贴在耳朵上讲电话,若是则会关闭屏幕来省电。    3、重力传感器(G-Sensor)   透过压电效应来实现,可用来切换横屏与直屏方向,运用在赛车游戏中时,则可透过水平方向的感应,将数据运用在游戏里,来转动行车方向。    4、加速度传感器(Accelerometer Sensor)   作用原理与重力传感器相同,但透过三个维度来确定加速度方向,功耗小但精度低。运用在手机中可用来计步、判断手机朝向的方向。    5、磁(场)传感器(Magnetism Sensor)   测量电阻变化来确定磁场强度,使用时需要摇晃手机才能准确判断,大多运用在指南针、地图导航当中。    6、陀螺仪(Gyroscope)   陀螺仪能够测量沿一个轴或几个轴动作的角速度,是补充MEMS加速度计的理想技术。结合加速度计和陀螺仪这两种传感器   可以为终端用户提供更真实的用户体验、精确的导航系统及其他功能。手机中的「摇一摇」功能(例如摇动手机就能抽签…)、体感技术,还有VR视角的调整与侦测,都是运用到陀螺仪的作用。    7、GPS   地球上方特定轨道上运行着24颗GPS卫星,手机中的GPS模块透过卫星的瞬间位置来起算,以卫星发射坐标的时间戳与接收时的时间差来计算出手机与卫星之间的距离。可运用在定位、测速、测量距离与导航等用途。    8、气压传感器(气压计,barometer)   将薄膜与变组器或电容连接在一起,当气压产生变化时,会导致电阻或电容数值发生变化,借此量测气压的数据。GPS也可用来量测海拔高度但会有10米左右的误差,若是搭载气压传感器,则可以将误差校正到1米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