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十个一乡村文化建设工程是什么内容

挖掘一段村史,彰显人文底蕴  提炼一句村训,教育引导群众  确定一幅村徽,标志对外形象  编写一首村诗,反映地方特色  打造一条长廊,弘扬文明新风  建设一块广场,提供活动场所  搭建一方舞台,活跃文化生活  成立一支队伍,突出文化惠民  创作一批作品,打造文化名片  推出一群好人,引领道德风尚

乡村文化建设的导向是什么?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传承和发扬乡村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传承和发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传统乡村文化面临很多的挑战,如何传承乡村文化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 一、传承乡村文化的意义 乡村文化是来自生活中的真实记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具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乡村文化中的各种传统节日、习俗,不仅为农民带来精神享受,也更好地诠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自我认同感。因此,传承传统乡村文化,弘扬和发展农村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继承的问题,更是一个文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问题。 二、传承传统乡村文化的方法 保护传统建筑:乡村建筑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建筑形式、风俗习惯和地方文化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体现。应当加强对乡村建筑的保护和维护工作,重点建立完善的乡村建筑文物保护机制。 传承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乡村文化中的重要节目,应当通过各种媒介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可以通过组织大型的庆祝活动、举办文艺表演等方式,增强人们对乡村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参与感。 开发特色品牌:乡村文化的特色和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可以从乡村特色文化中提炼出特色品牌,挖掘利用地方资源,创新发展乡村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三、传承乡村文化的现状 在当今人心惶惶的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乡村文化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乡村文化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让许多地方失去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由于新生代农民对乡村文化认识的缺失,以及社会主体对乡村文化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乡村文化传承的空缺现象。 四、建设和谐文化生态系统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我们应该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应该全面落实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强调乡村文化创作、交流和人才培养,加大对乡村文化保护工作的资金和物质支持,积极倡导社会主体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推动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样就可以为乡村文化传承和发扬这个中华民族文化宝藏注入生命力,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中继续活跃。

如何发展乡村文化?(如何推进乡村文化建设?)

我对发展乡村文化工作的几点体会和经验总结:主流“乡村文化观的反思: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乡村文化理解大多依据西方学术界对文化的定义,从功能角度进行分类,并进行研究,我认为这种西方思维实际上将乡村文化当做异文化来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肢解,很难触碰到中国乡村文化的内核;乡村文化是一个有机生命体:受中国传统哲学的影响,我会把乡村文化系统看作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体,每个部分是有机联系且动态变化的,因此从事乡村文化工作必须带着情感去做,要亲身投入进去,与文化形成一体,共同发展;乡村文化的具体状态可用阴阳理论来进行判断,封闭、保守、排斥、冷漠、风俗败坏、集权..可为阴,开放、包容、接纳、热情、邻里互助、民主..可为阳,判别清楚阴阳关系,便可遵循扶阳为纲的原则,进行扶正祛邪,实现阴阳的平衡;乡村文化可从精气神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精为文化的表象,为一切能看得见,触摸到的文化形式,如祠堂、庙宇、戏台、碑文、古书、歌谣、戏剧、舞蹈、老物件等,气为文化表象的功用及影响,例如古建承载了社区的公共生活,碑文延续了祖先的意志,戏剧是多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呈现载体,神为文化形式所承载的社区精神和价值内涵,如祠堂代表了族群的凝聚和对祖先的尊敬,庙宇体现了居民对自然和灵活的崇拜和信仰,分清楚文化的精气神,便可以知道从哪里入手,关注的目标是什么,如何加深干预效果,使得文化工作更有深度和意义;用五行理论来建构乡村文化的系统:五行理论是中国古人对于世界万事万物的系统化思考后所提出的一个模型,用在乡村文化方面也非常实用。乡村文化形式多样,又存在不同的地区差异,因此如果从表现形式入手,按照西方的文化研究理论,短期内会摸不着边,长期深入进去也会纷乱复杂,摸不着头绪,更会被复杂的社区关系所干扰。但从五行理论来看,文化的最关键承载者和拥有者无非是人,人群大致可分为儿童、青年、中年、妇女和老人这五个基本人群,根据其特质和社区功能,相对应地分别为木、火、土、水、金,从家庭层面,便可以快速建构家庭五行,从社区曾经可以建构社区五行,相应不同的文化形式也可归入其中,五行之间存在生克乘侮关系,人群之间亦然然,文化之间也是如此,便可对症下药分别找出相应的对策;从具体的实践经验来看,社区组织的培育、公共文化空间的修复和建设、文化传承和教育都是所有社区乡村文化发展的关键点和着力点;此外有很重要的一个前提,发展乡村文化,必须首先给乡村文化解绑,避免一上来就用封建糟粕、封建迷信、先进落后等评判思维对文化进行简单粗暴的划分,最好是先沉下心来,抛开偏见,向乡村文化虚心学习、体会、实践、反思然后再有所改变,这样才不会打着发展乡村文化的旗号去大肆破坏乡村文化。以上几点思考是笔者这十几年在家乡及数十个乡村开展文化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所得,如有不同意见,欢迎讨论。谢邀原创首先从国家层面来讲,乡村文化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的文化建设关系到我们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我觉得发展乡村文化可以从下面几个点入手:第一要在本土资源下好功夫乡村有乡村的气息不像大城市高楼林立,车水马龙。既然是乡村我们就要有乡村的气息和格调让来的人流连忘返,返璞归真!尤其是我们的古宅,祠堂宗庙,古历史的建筑等文化遗产要保护好宣传好!还有就是我们的民间杂耍社火,传统的技艺,乡戏曲,等文化遗产!还有就是我们乡村固有的特色文化要亮出来发挥好!第二要在本土文化上拓展路子就是利用好乡规乡贤这些都是榜样也是一面旗帜!深入挖掘乡土的文化名人和典型故事整理成文化品牌推出去,再一个就是要积极的发展旅游业打造农家乐,农家院等新的产业特色,要把乡土的资源融合进去,让来的人不想走,走的人想回来!逐步完善乡规乡矩,让俗风陋习去一边,文明新风尚要活跃起来!形成美好的局面!可以修建文化广场,文化墙,展览馆等设施!其实振兴和发展乡村还是要靠文化,积极的走出去请进来让更多的能人志士走进乡村共同建设,丰富乡村文化!让乡村文化不断振兴和巩固,从而永续发展!我来自农村更热爱农村!乡村文化需要每个人去努力!谢谢您的关注,一起学习交流!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现在的乡村自上世纪50、60年代以后,乡绅、乡村古建筑、乡村风俗习惯已经被毁掉得七七八八了。“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等优秀家训十不存一,导致现在的农村很多变得破落、空心化,更有甚者还出现了汕尾陆丰博社村这样的制毒村。今天,要重新建设新农村,按照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具体要求,我们今天要发展乡村文化,首先就是要把新“乡绅们一是在城市的退休人员,可以是落叶归根的老乡,也可以是想去农村居住的城市居民,二是在城市发展的青壮年们请回来。对于他们,要提供宅基地,要么鼓励那些在城市打工者将修建在乡下的房子出售或出租给从城市回来的乡亲。三是乡镇文化体育机构要挖掘、开发传统文化优秀的东西大力推广,古为今用。四是要对那些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开发新文化做出贡献的人和组织,给予大力表彰。非常感谢!全国各地区正在全力推进乡村振兴,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全力推动乡村文化的振兴或者叫复兴。当然,也需要推动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确保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不能一拥而上,必须要发挥规划先行的引领作用,不能拆了建,建了废。那么要实现乡村文化振兴,要怎么做呢?个人觉得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就是要弘扬传统文化。可别忘了,我们可是有着五千年的文化传统,这里面有非常多的精华值得我们去记忆、去汲取、去弘扬。比如说文房四宝笔墨纸砚,比如说端午清明中秋等传统节日,比如说芒种谷雨大寒小寒等传统立法,比如说乡绅乡贤文化,比如等等,不在一一枚举。可以说流传下来的每一间古屋,每一种乐器和唱法都饱含我们的智慧。急需我们结合新时代的要求,弘扬壮大。第二,就是要做好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尤其在贫困地区,要保证有书看有学上。第三,就是要丰富文化下乡和文化进城的活动,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碰撞。发展乡村文化应该从家庭教育抓起,首先要让每个家庭重视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文化的生存才会有基础空间。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对传统文化的过分否定,大家不相信文化对人的发展会起什么作用,一切向钱看,过分追求物质财富,很多人就不重视文化教育,特别是那些没有读很多书,认不到几个字的人,凭胆大包天和无恶不作竟然可以发家致富,文化就显得特别可怜了,所以,读书无用论的市场就越来越大,农村尤其如此。当大多数人都觉得教育没有价值的时候,你怎样去发展乡村文化?一名来自山区乡村的大学生来谈谈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何为乡村文化。乡村文化在我的理解中,就是这个乡村所在地的人群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是文化的价值属性。乡村文化要有自己的特色,人们的生产活动在长期过程中形成了当地的文化,文化反过来又运用于当地人们,因此当地特色的乡村文化要保留发展,因为它可以指导人们,让人们有依据行事。另一方面,乡村要大力弘扬健康积极的文化观,让整个乡村笼罩在和谐的文化氛围中,村民也会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收到感染,自觉的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发展乡村文化,最重要的是要保持乡村文化的“乡土本色!有别于城市文明,乡村文化的核心是其“乡土本色。近些年,受城市发展冲击,乡村城镇化现象极为严重。以铺装地砖替代青石板,名贵花木代替乡土植物,洋房高楼代替民俗建筑乡村的“乡土性作为落后的表征在发展中被逐斥。盲目仿效城市的乡村发展,造成了干村一面,以及外来文明驱逐本土文明的悲剧。乡村之所以成为乡村,文化的“乡土性是其灵魂与本源。因此,在乡村文化构建过程中,一定要处理好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在保持乡村文化“乡土本源基础上,吸纳外来文化可资利用的养料,从而推动乡土文化的更新与发展。12月26日,由蓝海咨询机构主办的2021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TED演讲将在北京举行,欢迎广大新农人报名参加!请留言或私信咨询报名!关注“蓝海咨询,获取更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资讯!首先阐明,本人理解的乡村文化不是乡村经济,乡村经济的强弱与乡村文化没有因果关系。在贫穷的乡村,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家庭里妻贤子孝的比比皆是一。而有些经济富裕乡村的人们,却表现出那种为富不仁的冷漠,对一切以事物和人情,都以钱的多少来衡量是非。邻居不睦,子女不孝的也是成为常态。我这样说并不是指富裕的乡村的人没文化,只是纠正一下少部分人的误区,经济振兴不等同文振兴。现在推行的乡村振兴,上上下下的领导者都理解成经济振兴。基本没有人去管传统乡村文化的振兴与传承。现在社会的大环境都是向钱看,所谓的创业都是以钱为主导,很少考虑到什么是业。振兴乡村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挣钱的一场大运动。认为乡村文化不当吃不当喝的,没有多少人关心。本木倒置了。发展乡村文化应该因地制宜,一般乡村文化应该和当地特色结合起来,只有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利益机制,积极寻找文化资源结合当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才能促成乡村文化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农村文化是取之不尽的文化矿藏,具有极大的发展和拓展空间,农村文化的内容也是非常丰富的。发展农村文化顺应了当前我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历史潮流,要把发展农村的文化产业作为解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突破口来展开。只有这样,农村单一的生产模式和产业格局才能够得到改善,农民不仅可以种田,还可以利用当地资源发展旅游业以及民间工艺手工业,甚至还可以发展农村民俗的表演等第三产业。在这种举措的作用下,农村的生产结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突破,农民的文化生活也更加丰富多彩,农民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得到熏陶,文化素质也就能得到提高,进而带给大家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同时,我们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农村文化丰富多彩,但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是精华,其中必定有糟粕,所以在发展农村文化产业的时候,我们要挑选那些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的传统文化,对于那些落后的文化,能改造的就尽量改造,无法改造的就只能剔除。

十个一乡村文化建设工程是什么内容

“十个一”乡村文化建设工程的内容: 为每个行政村配备一名文明宣传员、一个精神文明建设宣传栏(网络宣传视屏)、一所市民文明学校、一个综合文化活动中心、一个乡情村史陈列室、一个标准篮球场、一个乡村大戏台、一支特色文体队伍、一支志愿服务队、一个农村居民信息服务站等项目。 首都文明办创建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十个一”建设将以“全国文明村”、“首都文明村”和“北京最美的乡村”为突破口,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最终逐一验收、逐个达标。 建设资金将以市、区县 *** 的财政投资为主,同时鼓励企业和个人捐赠兴办这些农村公益性文化设施。 扩展资料: 四川省以“十个一”工程推进文化扶贫: 2018年,四川省文化系统扶贫工作将聚焦3500个计划退出贫困村文化室建设,以文化扶贫扶志(智)为核心,推进文化扶贫工作全面落实。 四川省将实施“十个一”工程: (1)建设一批达标村文化室,配送一批流动文化车,提升打造一批乡镇综合文化站和数字文化驿站,开展一系列文化活动,创作一批文艺作品。 (2)保护利用一批文化遗产和民族工艺,落地一个“飞地”文化产业园区,命名一批文化扶贫示范村,打造一批村史纪念馆和乡村特色博物馆,培育一批乡土文化文艺人才和文化志愿者。

如何搞好乡村文化建设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传承和发扬乡村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传承和发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传统乡村文化面临很多的挑战,如何传承乡村文化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 一、传承乡村文化的意义 乡村文化是来自生活中的真实记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具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乡村文化中的各种传统节日、习俗,不仅为农民带来精神享受,也更好地诠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自我认同感。因此,传承传统乡村文化,弘扬和发展农村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继承的问题,更是一个文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问题。 二、传承传统乡村文化的方法 保护传统建筑:乡村建筑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建筑形式、风俗习惯和地方文化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体现。应当加强对乡村建筑的保护和维护工作,重点建立完善的乡村建筑文物保护机制。 传承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乡村文化中的重要节目,应当通过各种媒介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可以通过组织大型的庆祝活动、举办文艺表演等方式,增强人们对乡村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参与感。 开发特色品牌:乡村文化的特色和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可以从乡村特色文化中提炼出特色品牌,挖掘利用地方资源,创新发展乡村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三、传承乡村文化的现状 在当今人心惶惶的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乡村文化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乡村文化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让许多地方失去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由于新生代农民对乡村文化认识的缺失,以及社会主体对乡村文化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乡村文化传承的空缺现象。 四、建设和谐文化生态系统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我们应该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应该全面落实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强调乡村文化创作、交流和人才培养,加大对乡村文化保护工作的资金和物质支持,积极倡导社会主体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推动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样就可以为乡村文化传承和发扬这个中华民族文化宝藏注入生命力,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中继续活跃。

乡村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一)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迫切需要(二)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动力源泉(三)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增强乡村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手段(四)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提高农民素质的关键举措(五)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切实办法(六)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建设和谐农村的有效途径(七)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是打破宗法势力藩篱的有力武器

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是什么?

乡村文化建设的方向是传承中华传统美德,为建设新农村提供精神支撑。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同时建立健全文艺骨干的激励机制,保障村级组织有文艺骨干。建设娱乐体育设施,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以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乡村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在于村民的文化需求,在推进文化建设时要注定立体的文化网络建设,不仅仅是集中于单一的文化项目,而是推进乡村广播电视、文化信息和文化服务网络等多层次的建设,让文化建设能够涵盖的范围更加广泛,同时深入的挖掘当地的特色文化,对特色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以此为核心建立起当地的公共文化网络。文化建设不是短期项目,是在乡村建设中需要不断深入推进的事业,所在乡村文化建设中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一件事,建立的健全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实际上是推动乡村文化建设的法制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使得乡村文化有着长远发展的机制和自我纠正的体系,使得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

乡村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中国是一个拥有着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国家,其传承和发扬乡村文化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传承和发展,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在如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传统乡村文化面临很多的挑战,如何传承乡村文化成为了我们面临的问题之一。 一、传承乡村文化的意义 乡村文化是来自生活中的真实记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延伸和发展,具有着丰富多彩的内涵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乡村文化中的各种传统节日、习俗,不仅为农民带来精神享受,也更好地诠释了中国的传统文化理念,增强了人们的文化自信和自我认同感。因此,传承传统乡村文化,弘扬和发展农村文化,不仅是一个文化继承的问题,更是一个文明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问题。 二、传承传统乡村文化的方法 保护传统建筑:乡村建筑是乡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建筑形式、风俗习惯和地方文化都是乡村文化的重要体现。应当加强对乡村建筑的保护和维护工作,重点建立完善的乡村建筑文物保护机制。 传承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作为乡村文化中的重要节目,应当通过各种媒介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乡村文化的内涵和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可以通过组织大型的庆祝活动、举办文艺表演等方式,增强人们对乡村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参与感。 开发特色品牌:乡村文化的特色和特点是各不相同的,可以从乡村特色文化中提炼出特色品牌,挖掘利用地方资源,创新发展乡村经济,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三、传承乡村文化的现状 在当今人心惶惶的快速发展的时代中,乡村文化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挑战。乡村文化缺乏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支持,让许多地方失去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同时,由于新生代农民对乡村文化认识的缺失,以及社会主体对乡村文化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乡村文化传承的空缺现象。 四、建设和谐文化生态系统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我们应该建立和谐的文化生态系统。应该全面落实新时代文化体制改革,强调乡村文化创作、交流和人才培养,加大对乡村文化保护工作的资金和物质支持,积极倡导社会主体对乡村文化的认识和重视,通过多种方式,强化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推动乡村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这样就可以为乡村文化传承和发扬这个中华民族文化宝藏注入生命力,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中继续活跃。

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1、提高人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挖掘提炼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书法文化特色,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为人民团结奋进筑牢思想基础。2、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施“基层文化覆盖工程”,积极推进数字广播电视工程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深入开展城乡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基层文化活动创新。积极探索“文化下乡”活动长效机制,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指导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加大对基层文艺队伍的扶持力度,鼓励乡、村、农民组织自己的文化活动,支持各种积极健康的民间文化活动,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3、加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加强红色文化遗址、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艺术名镇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建立健全文物保护责任机制,充分发挥各类文物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教育功能,促进文物合理利用,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区域文化建设,努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提高传承人待遇。4、实施文化人才工程,为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落实公共文化机构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全面配备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加大基层文化人才教育培训力度。设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并实行基本津贴,采用“县聘乡管村”的办法配备工作人员,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并在服务期满后申请公务员享受加分。加强对民间文化人才的教育引导、培训和管理服务。支持基层特别是农村业余文化人才,培养和支持文化志愿者参与基层文化工作。加强文化工作者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四川晟景文旅,专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资源价值盘活与开发为导向,以“运营前置”的思维,致力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农业旅游目的地”提供文旅融合整体解决服务。

乡村文化振兴怎么干?看玉屏郭家湾村!

乡村文化振兴要以人为本,反人民服务的干,看玉屏郭家湾村。这是一个底蕴深厚的山村,有着“贡米之乡”的美称;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山村,有山、有水、有人家;这是一个欣欣向荣的山村,民风淳朴、文化氛围十分浓厚,——她就是玉屏亚鱼乡郭家湾。郭家湾村位于亚鱼乡东南部,村国土面积7平方公里,辖13个村民组538户2320人。属典型的侗民族聚居村寨,百亩梯田美如画,绿水青山相映衬,每年一到稻谷丰收和油菜花开的时候总能吸引一批批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观光旅游。这几年郭家湾依托自身优势,注重发挥文化优势,率先在全县成立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立“欢乐院坝”为服务载体,大胆探索,闯出了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新路,让文化赋能乡村振兴。为让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郭家湾村结合重要传统节日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特色文化活动。如:举办油菜花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活动,同时,定期邀请县文化志愿者队伍为村级文艺队员开展辅导培训,提升了文艺队员的水平。郭家湾村深挖乡村特色文化,做好文化传承,结合“鼟锣庆丰收”这一传统习俗和群众文艺需求,大力发展鼟锣、广场舞、山歌队等文艺队伍。目前,全村共有“农民文艺演出队”5支,其中,仅鼟锣队文艺队员就达189人,还经常性组织参加县内外各种演出活动。

乡村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建设娱乐体育设施、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1、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掘本村的文艺、民间艺人,由其指导村民开展相关的文体活动。同时要建立健全吸引文艺骨干的激励机制,保障村级组织都有文艺骨干。 振兴乡村文化的措施有: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建设娱乐体育设施;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 1、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 要充分发掘本村的文艺、民间艺人,由其指导村民开展相关的文体活动。同时要建立健全吸引文艺骨干的激励机制,保障村级组织都有文艺骨干。此外,要充分发挥各村团支部、妇女等的作用,因为他们对文化工作相对熟悉,便于组建文体团队,开展文体活动。 2、建设娱乐体育设施。 扩大投入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力争每个行政村都有图书室、阅报室、棋牌室、黑板报和老年活动中心以及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力所能及的组织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以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3、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 村文化广场的建设应本着群众的需求,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富有特色,充分开发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每个村确立一名以上热爱文艺的村文化联络员,组织协调管理,开展舞蹈教学培训,不定期地举行舞蹈比赛,设置名次、奖品,以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

如何振兴乡村文化

振兴乡村文化的措施有: 1、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 要充分发掘本村的文艺、民间艺人,由其指导村民开展相关的文体活动。同时要建立健全吸引文艺骨干的激励机制,保障村级组织都有文艺骨干。此外,要充分发挥各村团支部、妇女等的作用,因为他们对文化工作相对熟悉,便于组建文体团队,开展文体活动。 2、建设娱乐体育设施。 扩大投入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力争每个行政村都有图书室、阅报室、棋牌室、黑板报和老年活动中心以及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力所能及的组织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以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3、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 村文化广场的建设应本着群众的需求,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富有特色,充分开发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每个村确立一名以上热爱文艺的村文化联络员,组织协调管理,开展舞蹈教学培训,不定期地举行舞蹈比赛,设置名次、奖品,以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

乡村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振兴乡村文化的措施有: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建设娱乐体育设施;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1、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掘本村的文艺、民间艺人,由其指导村民开展相关的文体活动。同时要建立健全吸引文艺骨干的激励机制,保障村级组织都有文艺骨干。此外,要充分发挥各村团支部、妇女等的作用,因为他们对文化工作相对熟悉,便于组建文体团队,开展文体活动。2、建设娱乐体育设施。扩大投入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力争每个行政村都有图书室、阅报室、棋牌室、黑板报和老年活动中心以及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力所能及的组织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以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3、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村文化广场的建设应本着群众的需求,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富有特色,充分开发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每个村确立一名以上热爱文艺的村文化联络员,组织协调管理,开展舞蹈教学培训,不定期地举行舞蹈比赛,设置名次、奖品,以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

提升乡村文化阵地设施的措施

提升乡村文化阵地设施的措施有: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建设娱乐体育设施;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1、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掘本村的文艺、民间艺人,由其指导村民开展相关的文体活动。同时要建立健全吸引文艺骨干的激励机制,保障村级组织都有文艺骨干。此外,要充分发挥各村团支部、妇女等的作用,因为他们对文化工作相对熟悉,便于组建文体团队,开展文体活动。2、建设娱乐体育设施扩大投入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力争每个行政村都有图书室、阅报室、棋牌室、黑板报和老年活动中心以及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力所能及的组织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以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3、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村文化广场的建设应本着群众的需求,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富有特色,充分开发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每个村确立一名以上热爱文艺的村文化联络员,组织协调管理,开展舞蹈教学培训,不定期地举行舞蹈比赛,设置名次、奖品,以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乡村文化阵地建设的重要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乡村文化短板日益突出。以乡村文化旅游为例,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大力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也是为了吸引人才,引进优秀的人力资源。乡村旅游中所蕴含的文化,不同于城市旅游所蕴含的文化,这是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不是因为其价格便宜,而是享受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特色,让城市旅游者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寻求回归大自然的亲切感,展示乡村丰富的旅游资源。

乡村文化是什么?

以前主要是教农民识字扫盲,现在主要是用一些浅显易懂的,农民朋友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国策,举办一些农村科普讲座。利农惠农,放映电影,丰富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如何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1、提高人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传承弘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挖掘提炼红色文化、生态文化、书法文化特色,融入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取向,激发人们的创业热情和创新活力,为人民团结奋进筑牢思想基础。2、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实施“基层文化覆盖工程”,积极推进数字广播电视工程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项目,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深入开展城乡文化活动,积极推进基层文化活动创新。积极探索“文化下乡”活动长效机制,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指导农村群众文化活动。加大对基层文艺队伍的扶持力度,鼓励乡、村、农民组织自己的文化活动,支持各种积极健康的民间文化活动,促进城乡文化协调发展。3、加强民族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实现文化可持续发展,加强优秀文化遗产保护。加强红色文化遗址、自然遗产地、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文化艺术名镇的保护和文化传承,建立健全文物保护责任机制,充分发挥各类文物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教育功能,促进文物合理利用,使各级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基层文化活动的重要阵地。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积极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开展区域文化建设,努力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提高传承人待遇。4、实施文化人才工程,为乡村文化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落实公共文化机构人员配备和经费投入,全面配备乡镇党委宣传委员和乡镇综合文化站专职人员,加大基层文化人才教育培训力度。设立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岗位并实行基本津贴,采用“县聘乡管村”的办法配备工作人员,引导高校毕业生到村工作,并在服务期满后申请公务员享受加分。加强对民间文化人才的教育引导、培训和管理服务。支持基层特别是农村业余文化人才,培养和支持文化志愿者参与基层文化工作。加强文化工作者职业道德和作风建设。四川晟景文旅,专注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以资源价值盘活与开发为导向,以“运营前置”的思维,致力为“文化旅游目的地、生态旅游目的地、农业旅游目的地”提供文旅融合整体解决服务。

乡村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振兴乡村文化的措施有: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建设娱乐体育设施;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 1、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 要充分发掘本村的文艺、民间艺人,由其指导村民开展相关的文体活动。同时要建立健全吸引文艺骨干的激励机制,保障村级组织都有文艺骨干。此外,要充分发挥各村团支部、妇女等的作用,因为他们对文化工作相对熟悉,便于组建文体团队,开展文体活动。 2、建设娱乐体育设施。 扩大投入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力争每个行政村都有图书室、阅报室、棋牌室、黑板报和老年活动中心以及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力所能及的组织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以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 3、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 村文化广场的建设应本着群众的需求,因地制宜,符合实际,富有特色,充分开发和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每个村确立一名以上热爱文艺的村文化联络员,组织协调管理,开展舞蹈教学培训,不定期地举行舞蹈比赛,设置名次、奖品,以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

乡村文化建设包括哪些方面?

1、丰富文化活动,培育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掘本村的文艺、民间艺人,由其指导村民开展相关的文体活动。同时要建立健全吸引文艺骨干的激励机制,保障村级组织都有文艺骨干。2、建设娱乐体育设施扩大投入建设农村文化阵地,力争每个行政村都有图书室、阅报室、棋牌室、黑板报和老年活动中心以及群众性文化娱乐体育设施。力所能及的组织村民开展文化体育活动,以丰富村民业余文化生活。3、确立村文化联络员,组织举行文化活动和比赛组织协调管理,开展舞蹈教学培训,不定期地举行舞蹈比赛,设置名次、奖品,以提高村民的参与热情。扩展资料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推进,乡村文化短板日益突出。以乡村文化旅游为例,旅游与文化相结合,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乡村旅游中所蕴含的文化,不同于城市旅游所蕴含的文化,这是乡村旅游吸引游客的重要原因。旅游者选择乡村旅游,不是因为其价格便宜,而是享受乡村旅游中的文化特色,让城市旅游者远离城市的繁华和喧闹,寻求回归大自然的亲切感,展示乡村丰富的旅游资源。因此,乡村文化发展意义重大。

乡村文化的发展与乡村振兴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发展乡村文化呢?

可能是可以提高乡村的生活方法,可以改变乡村的。所以,需要有文艺的去发展。

乡村文化艺术节主持词

乡村文化艺术节主持词   主持词是主持人在台上表演的灵魂之所在。在当下的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活动集会都要用到主持人,相信写主持词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以下是我整理的乡村文化艺术节主持词,欢迎大家分享。   乡村文化艺术节主持词1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泉外第十届校园文化艺术节仿佛还定格在昨天,而今我们又迎来了这属于我们每一个泉外人的节日,学校为丰富每一个同学的第二课堂生活,让我们在繁重的课业之余能放松自己,展开了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这仿佛给我们安上了一双放飞自我,放松心情的隐形的翅膀。   丰富的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积极参与。如果你喜欢唱歌,那就请参加我校校十佳歌唱大赛,用你最动听的歌声献上一首青春的礼赞;如果你喜欢画画,那就请你拿起手中的画笔,用你最独特的视角去绘制一幅最棒的手抄;如果你擅于思辩,那辩论场上一定少不了你;如果你能用指尖弹奏出一曲曲美妙的旋律,那就来参加我们为你准备的器乐比赛吧。但比赛只是一个形式,重要的不在结果的高低,更重要的事我们从中收获了成长,重要的事我们战胜了自己,站上了舞台。感谢学校为我们提供了如此之多的展现自我的平台,这又仿佛给我们为一个人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让我们在艺术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让我们徜徉于洋溢着文化气息的校园中,陶醉在这片艺术的土地上。   我们的校园正是有这些敢于秀出自己的泉外人,我们的校园才如此的多姿多彩,让我们成为那一根根雪白的`羽毛吧,来丰满泉外艺术这个巨大的翅膀。如果你也想成为泉外的Superstart,如果你也想让我们为你而尖叫,如果你也想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舞台,演绎出属于自己的那份精彩,那就请搭乘泉外第十一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这趟航班吧,它将带我们去一个文化艺术的殿堂。   乡村文化艺术节主持词2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在这秋风送爽的国庆佳节、中秋佳节来临之际,我们渭源一中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在这里隆重开幕了!这是我校发展历程中的一件大喜事,是全校师生期盼已久的盛大节日,也是我校全面推行素质教育所绽放的一朵奇葩。值此盛典之际,我谨代表学校向各位老师表示亲切的问候,向筹备、组织这次盛会的全体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感谢!向积极参与这次艺术节活动的同学们表示良好的祝愿和节日的祝贺,祝大家节日愉快!   老师们、同学们,近年来我们学校的文艺体育事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们学校排练的130多人参加的大型广场文艺节目《渭河太极鼓》代表渭源县参加了定西市撤地设市节目调演,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学校合唱团参加了全县举办的“渭源是个好地方”生态演唱会获得群众好评;我们先后举办了许庆隆老师画展、郭云山老师画展以及庆元旦师生书画展等十余次书画展览,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培养了一大批艺术人才;学校教工男子篮球队及学生男子篮球队多此在全县职工篮球赛中获得第一名,为学校争了光,添了彩。   本届艺术节将历时3天,共设各级文艺汇演、球类运动会、书画展览、教工象棋赛等四大项活动,老师们、同学们,我们举办首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目的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思想情操,优化育人环境,更新教育观念,将素质教育向纵深推进,全面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校园文化艺术节是师生魅力与才干展示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我们将人生化为艺术,将艺术融入人生。   老师们、同学们,在未来的几天里,我们大家将置身于艺术的天地之间,领略艺术的熏陶和魅力,展现自我、超越自我、放飞理想,演绎无悔的青春之歌。在此,我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要以培育美好心灵的志向和展示个性风采的决心,积极参加各项艺术节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在活动中得到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开发智慧,提高人格品位,追求真善美,追求崇高的理想,实现卓越的人生。   相信这次艺术节会给大家带来许多实实在在的幸福快乐和真真切切的美好回忆!   最后,让我们一起用热烈的掌声预祝我校第四届校园文化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 ;

社区乡村文化艺术活动指哪些

文化类活动有:看书、读报、唱歌、画画、书法、下棋、朗诵、讲故事等。体育类活动有:广场舞、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跳绳、拔河等。艺术类活动有:卡拉OK比赛、文艺演出、腰鼓队等。 社区文化活动如下: 1、文化类活动有:看书、读报、唱歌、画画、书法、下棋、朗诵、讲故事等。 2、体育类活动有:广场舞、羽毛球、乒乓球、足球、篮球、跳绳、拔河等。 3、艺术类活动有:卡拉OK比赛、文艺演出、腰鼓队等。 社区文化,群体组织文化之一。社区内物质、制度及心理文化的统称。范围甚广,从最小的邻里到大城市都可包括在内。社区环境影响着每一个人,因而影响各种人文文化, 影响各类设施,也影响学生的成就与行为。

乡村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 #口号# 导语】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 无 整理“乡村文化建设宣传标语”,以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感谢大家的阅读与支持! 【篇一】乡村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1.完善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2.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3.文化和-谐发展,社会安定文明。   4.建好公共文化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5.办好农村文化站,努力服务人民群众。   6.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7.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培育新农民文明风尚。   8.建设农村文化,维护农村稳定。   9.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风尚农民文化。   10.培育文明新风,构筑和-谐农村   11.爱整洁讲卫生,共建新农村。   12.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13.不断深化"三有工程",巩固完善"五道保障"。   14.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风尚农民文化。   15.家有一老是个宝,要知人人都要老   16.推进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提高农民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水平   17.村有主导产业户有致富门路。   18.农村要环保青山绿水好。   19.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20.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1.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22.不打架,不酗酒,不赌博。   23.共同致富,天下大同   24.建设新农村,受益每个人   25.培育壮大龙头企业,纵深推进农业产业化。   26.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27.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深入,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   28.全党动员,全面发动,全民参与,努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   29.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抓手,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30.争做科技致富的新农民   31.勤劳是幸福的右手,节俭是幸福的左手   32.推进农村科技创新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   33.坚持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   34.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5.深化农村综合改革,理顺基层管理体制。   36.大家一条心,建设新农村。   37.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38.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   39.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40.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   41.建设新农村,倡导新生活   42.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   43.整治村庄环境,改善农民生活。   44.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实现"两个率先"。   45.心要净化,屋要亮化,路要硬化,山要绿化,村要美化   46.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47.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48.周围多栽树,乡村胜都市   49.再穷也不能穷精神,再富也不能丢精神   50.群众心中有秆称,民-主管理自公正 【篇二】乡村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1、完善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2、文化和谐发展,社会安定文明。   3、文化建设一条心,打造文明新农村。   4、文明建设的窗口,计划生育的学校,科技培训的阵地,学法普法的课堂,文化娱乐的阵地。   5、以人为本,服务群众。   6、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文化环境。   7、整治村庄文化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8、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9、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赢。   10、积极投身"四清四化",为创建文明村庄做贡献。   11、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风尚农民文化。   12、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13、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14、加快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深化村民自治管理功能。   15、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实现文化服务全覆盖。   16、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17、加强文化建设,构筑和谐农村。   18、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19、建好公共文化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建立文化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为民服务管理水平。   21、建设农村文化,维护农村稳定。   22、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培育新农民文明风尚。   23、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深入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   24、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25、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化新风。   26、深化村民自治,打造农村文化。   27、深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28、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29、实行城乡统筹管理,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30、树立农村文化服务理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1、完善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32、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33、文化和谐发展,社会安定文明。   34、建好公共文化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5、办好农村文化站,努力服务人民群众。   36、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37、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新农民文明风尚。   38、繁荣文化,传承文明,宣传科技,培智富民。   39、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风尚农民文化。   40、文明建设的窗口,的学校,科技培训的阵地,学法普法的课堂,文化娱乐的阵地。   41、办好农村文化站,努力服务人民群众。   42、大力开展农民文化培训,积极实施绿色证书活动。   43、繁荣文化,传承文明,宣传科技,培智富民。   44、丰富农村社区文化,提升村民文明素质。   45、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46、改变农村文化面貌,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47、搞好村庄建设规划,改善农村文化面貌。   4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文明和谐。 【篇三】乡村文化建设宣传标语   1、加大新农村文化建设,促进新风尚农民文化。   2、加快城乡统筹发展,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3、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4、加快农村社区文化建设,深化村民自治管理功能。   5、加快新农村文化建设,实现文化服务全覆盖。   6、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培育造就新型农民。   7、加强文化建设,构筑和谐农村。   8、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建文明和谐新农村。   9、积极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实现资源整合共建共赢。   10、积极投身“四清四化”,为创建文明村庄做贡献。   11、办好农村文化站,努力服务人民群众。   12、大力开展农民文化培训,积极实施绿色证书活动。   13、繁荣文化,传承文明,宣传科技,培智富民。   14、丰富农村社区文化,提升村民文明素质。   15、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16、改变农村文化面貌,建设美好家园,创造幸福生活。   17、搞好村庄建设规划,改善农村文化面貌。   18、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促进农村文化建设。   19、建好公共文化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建立文化公共服务平台,提升为民服务管理水平。   21、建设农村文化,维护农村稳定。   22、建设新农村和谐文化,培育新农民文明风尚。   23、精心组织,务求实效,深入开展新农村文化建设活动。   24、满足农民文化需求,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25、破除陈规陋习,倡导文化新风。   26、深化村民自治,打造农村文化。   27、深入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着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28、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   29、实行城乡统筹管理,加快农村文化建设。   30、树立农村文化服务理念,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31、完善农村文化建设,巩固农村文化阵地。   32、文化和谐发展,社会安定文明。   33、文化建设一条心,打造文明新农村。   34、.建好公共文化体系,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35、以人为本,服务群众。   36、整治村容村貌,改善文化环境。   37、整治村庄文化环境,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38、着力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39、办好农村文化站,努力服务人民群众。   40、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新农民文明风尚。   41、繁荣文化,传承文明,宣传科技,培智富民。   42、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构建和谐社会。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乡村文化哪些载体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载体是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根据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乡村公共文化空间是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场所设施为村民公共行为提供服务,并依托各种活动或仪式构筑文化价值。

乡村文化礼堂属于什么工程类别

乡村文化礼堂属于公共建筑。即供群众进行文化教育及娱乐活动的公共场所。

建设乡村文化礼堂肇始于哪个省

浙江。经查询浙江杭州市政府网站显示,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板桥镇上田村,建成了浙江第一家农村文化礼堂,也是全国第一个建设乡村文化礼堂的地方,2013年起,浙江省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截至2021年底,累计建成19911家农村文化礼堂,今年将实现500人以上建制村全覆盖。

未来中国在农村繁荣发展乡村文化的主要举措有?

从“三个适应”入手加强组织领导全国政协常委刘福连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关键,应从“三个适应”入手,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适应农民的文化需求,切实增强抓文化建设的主动性。广大农民在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对文化的需求明显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积极适应这些需求和变化,不断加强对文化建设的组织领导。选配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要注重衡量他们的政治文化素养,考核农村基层党组织要把抓思想文化建设作为一个重要内容。要把农村基层文化专干配备到位,并适时提高文化专干经费补助标准。适应农村的发展现状,切实增强抓文化建设的针对性。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挖掘弘扬乡土文化,释放乡土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要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农民成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让群众自觉参与文化、欣赏文化,大力激发农村的生机和活力。适应文化的特点规律,切实增强抓文化建设的持续性。农村基层党组织要端正政绩观,以钉钉子精神一年接着一年抓、一任接着一任干。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宣传宣讲要更接地气全国政协委员田进我们对农村宣传宣讲文化道德,需要更接地气。建议:进一步推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使其成为农村宣传思想文化战线的基层阵地和凝聚共识的精神家园。省市两级宣传部门应进一步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向县级融媒体中心倾斜,在内容扶持、资金保障、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大投入。同时,县级融媒体中心应集中力量开办面向当地农村的文化道德建设专栏节目。进一步把面向农村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知识和科学放在宣传宣讲的重要位置。各类宣传宣讲要更多从老百姓角度出发,更加注重结合当地群众的社会生活,减少硬性灌输,努力讲好故事。继续发挥好农村大喇叭的作用。基层相关部门统一制定农村大喇叭定时播放新闻、乡土文化等节目的制度规定,报道好人好事,传播正能量。重视开发移动端的“三农”场景新应用,指导相关机构开发免费公益的APP,主要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这些APP还可以对接商业平台,为农民特别是农村年轻人开辟创业新渠道。发挥文化力量促进产业兴旺全国政协委员余留芬在带领乡亲脱贫致富的实践中,对发挥文化力量促进乡村产业兴旺有两点深切的感受。一是要学懂弄通党的好政策。党支部把强化党员干部思想武装、提升政策水平摆在首要位置。村“两委”建立常态化、制度化的学习机制并坚决落实,使党支部始终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确保党的政策在乡村这“最后一公里”得以落地。二是要转变群众落后的思想观念。党支部把宣介党的政策、开展文化教育当成长期任务。以乡亲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宣传,让党的政策入脑入心,推动干部群众转变思想观念。为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议:一是加强对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宣传文化和农业农村部门在组织教育培训时,应重点提升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跟党走、因地制宜发展生产的能力。二是对各地开发利用特色资源给予政策倾斜和技术支持,注重宣介推广开发利用特色资源的成功范例。农村文化产业需走融合路全国政协委员谭跃今年到安徽、湖南调研,收获良多。在农村文化产业方面,发现两省存在五种产业类型,包括:城市近郊型、古建村落型、文化创意型、生态景区型和特色观光型。五种类型体现了五个融合特点:政府、企业、个体融合,其中政府是主导,企业是主体;一二三产业融合,立足“三农”,又促进了工业化、商业化;文化、旅游、生态融合,文化激活了生态资源和旅游要素;传统文化和现代创意融合,科技、网络、创意助推了农村面貌改变、农业升级和农民转型;城乡融合,城市的智力、资本盘活了农村的资源资产。为进一步推进农村文化产业发展,建议实施农村文化产业“五纳入”:纳入“十四五”各级城乡发展规划,纳入“新基建”投资和中小微企业融资安排,纳入各类文化投资基金的投资,纳入税费减免和扶持的范围,纳入城市文化产业集团的发展战略。发展古村落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全国政协委员李修松古村落保存了较多的古民居类文物,承载着文化传统,值得深入研究、妥善保护。可以利用古村落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安徽省黄山市利用古村落古民居密集的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黟县为例,2018年该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196万人次,旅游总收入98亿元,30%的居民不同程度从中获益。古村落的生态修复、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大为改善,村容村貌美化优化,公共服务水平大大提升,村民素质大为提高。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保护经费缺乏、文化内涵发掘利用不够、某些法规需要调整、乡村旅游缺乏特色等。为此建议:分析其保护利用的好经验好做法予以推广,加大项目支持力度。借鉴其他国家利用社会力量保护古民居的做法,就古民居产权转让中有关限制性法规予以修订。组织力量研究,帮助解决古村落旅游同质化问题。以民族文化助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全国政协委员马邦河民族文化凝聚着浓郁的乡土气息、乡土之美,是一座值得深入挖掘的文化宝库,可以从中找到促进乡村振兴的文化力量。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践中,应发挥民族文化力量。建议:在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上做文章。近些年,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建设了许多民族特色村寨和美丽乡村示范村。游客到这里旅游,可以体验生活,品尝美食,感受特色文化。村民增收了,民族文化也得到传承。利用特色资源打造文化品牌。建议国家加强对民族地区特色资源开发利用研究,鼓励有条件的乡村建设地方性文化公园、文化长廊或地质公园,探索以文化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各级党委、政府大力提倡各民族群众团结友爱、互帮互助,齐心协力建设共同的美好家园,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主流媒体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全国政协委员吕焕斌充分发挥乡村文化振兴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主流媒体责无旁贷。建议:主流媒体应当以文化自觉主动承担起文化使命,创新推出“文化走基层”活动,不断增强宣传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以好的传播方式、好的传播内容、好的文化创意,寓教于乐,将文化送进百姓的心里,做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者与建设者。以主流媒体为载体,大力发展“互联网 ”的乡村文化建设模式。主流媒体应当大胆创新数字文化服务的传播渠道,利用智能手机等新兴传播渠道,推动乡村振兴和互联网发展的深度融合,满足广大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入民俗节庆中全国政协委员陈际瓦民俗节庆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地大力打造民俗节庆活动,进一步增强了群众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对乡村振兴的自豪感、对美好生活的幸福感,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建议:深入挖掘民俗节庆中的深层思想,充分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以民俗节庆为背景,创作一批深情讴歌民族英雄、时代楷模、优秀乡贤事迹的文艺影视作品。在乡村建设中,推动乡史、村史文化展馆(室)建设,保护和利用好乡村宗族祠堂、名人故居等,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孝老爱亲等中华传统美德。有效整合民俗节庆中的人文资源,增进公民人文素养。及时抢救记录口口相传的山歌、无文字的少数民族语言等,利用节庆加以保护和传承。打造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全国政协委员张妹芝非遗扶贫,一头连着党中央的民生政策,一头连着中华民族的文脉赓续。建议:强化政策扶持,完善顶层设计。将发展非遗工坊纳入乡村振兴目标任务,制定非遗工坊总体建设指导方案,建立非遗工坊效能评估、数据统计和工作考核机制,为非遗工坊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强化人才培养,提升发展能力。帮助乡村群众在掌握传统技艺的基础之上,学习电子商务、产品设计、市场销售等技艺技能;培育扶持学得好、留得住、干得强的非遗工坊带头人,加强宣传,培树典型,鼓励劳动致富,提高传承人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强化品牌价值,增强市场活力。扶持非遗工坊进行产品创意创新设计,提升整体品质,推出符合时代特征、融入当代生活和具有知识产权的产品系列,扶持非遗工坊与各互联网电商平台、商贸平台建立合作对接机制,线上线下结合,延长产业链。发挥新乡贤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阮诗玮新乡贤可以说是赓续文化传统、完善乡村治理的有益力量。建议:政府引领,搭建乡贤回归与干事的平台。建立相关部门、村两委、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机制,明确新乡贤的基本标准,确保其公信力。培根铸魂,挖掘新乡贤文化内涵。结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有关培育、弘扬乡贤精神的教育活动。建立荣誉激励机制,营造“知乡贤、敬乡贤、学乡贤”的氛围。创新机制,打造兼具乡土性与现代性的乡村治理新模式。要立足乡村实际,创优体制机制,培育带着乡土味的新模式。搭建新乡贤议事平台,鼓励和支持新乡贤参与乡村治理和公共事业建设,促进乡村公共服务提升与公序良俗形成。发挥青年服务在繁荣乡村文化中的作用全国政协委员丁元竹乡村振兴需要年轻一代参与。在2020年6月的实地调研中看到,安徽省潜山市招募来的青年志愿者作为文化辅导员,活跃在全市16个乡镇文化广播站和164个行政村,在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丰富农村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服务活动得到了普遍认同。由此建议,把应届毕业生和其他青年一起组织起来,到乡村从事一段时间的青年服务活动。既可以服务乡村社会,繁荣乡村文化,也可以受到锻炼磨砺。发挥青年服务在繁荣乡村文化中的作用,要设计符合乡村振兴的文化服务项目。帮助农民改变传统的思想观念,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加强乡村文化机构建设,补足乡村文化机构人才短板,充分发挥大学生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骨干作用,建设一支“能创新、用得上、会干事”的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农村文化建设应走好群众路线全国政协机关驻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青墩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李章程驻村工作一年多,我深深感受到: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在不断提高。今年青墩村举办了多场文化活动,其中7月1日晚举办的群众联欢活动,活动由村里主办,演员都是群众,掌声欢呼声不断。通过举办活动,我对农村文化建设收获了三点体会:探索建立文化指导员制度,既加大政府投入,又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农村文化建设;借鉴扶贫专干的做法在每个村设一名文化专干,负责文化建设;提高文化供给的质量,实现更加有效的思想文化引领。加强新时代农村文化建设,必须走好群众路线。宣传文化工作者只有真正深入基层、深入实际,才能了解群众的需求和期盼,创作出受农民群众欢迎的文艺作品,也才能更好发挥文化在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推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北京大学教授李国新《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了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任务,总的要求是实现“四有”: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有标准”是第一位的要求,它是政府公共文化服务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的尺度。新一轮标准目录调整应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一是农村公共阅读。农家书屋纳入县域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或者是纳入县级新华书店基层流通体系,实践证明是有效的路子。二是农村电影放映。应加大力度在乡镇文化站特别是中西部乡镇文化站配建数字影厅,提升农民看电影的环境品质。三是送地方戏。加大政府购买力度,把更多的高水平地方戏曲演出送到农村,也要加大对乡村本土创作和演出的扶持力度,增强农民文化生活的参与性。四是提升服务能力。有条件的地方推广乡村公共文化设施社会化管理运营,以社会化、专业化、连锁式服务供给丰富内容、提升品质、增强效能。提高科学素养和法律意识全国政协委员王爱琴长期以来,科学素养匮乏、法律意识淡薄成为制约乡村文化振兴的瓶颈。为此建议:持续推进“基层科普行动计划”,建立完善科普专家库和资源库,健全科技、卫生、教育等专业领域从业人员开展农村基层科普的绩效考核机制。重点加强和完善农村公共卫生科普工作。突出宣传预防接种、传染病监测和预警、卫生消毒、饮用水卫生、传染病防治等与农村相关的科学知识和法律法规。结合各地开展的爱国卫生运动,把佩戴口罩、分餐制、垃圾分类等文明新风尚在农村地区推广开来。增强农村法制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地方戏曲等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广泛深入宣传法律服务的主要内容和获取途径,促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氛围。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贵在精准湖南省政协常委、中南大学中国村落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胡彬彬近年来,农村文化环境持续向好,不过也存在供需错位等问题,有待解决。从全国的情况来看,一方面,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供不应求;另一方面,存在与农村实际文化需求脱节情况,文化设施使用效率普遍偏低,供不适需。实现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精准供给,要配置专兼职人员,更要着力破解过去单纯由政府提供的“自上而下”的刚性模式,建立“上下互动”的柔性供给机制,充分对接农民的实际需求。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布局规划,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大投入,建立可持续的投入机制。同时,要把保护利用农业文化遗产纳入农村文化建设。只有让文化基础设施精准对接农村实际需求,才能缩小文化供给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化解“供需错位”矛盾。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全国政协委员吴尚之传统村落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乡土文明的地标。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是更好发挥文化建设在乡村振兴中作用的必然要求,是记得住乡愁、留得住记忆、保留住乡村风貌的基础工作。为此,建议:坚持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相结合,坚持保护优先的理念,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坏性开发,合理控制商业开发。保护村落特色,保留乡村风貌,做到“一村一品”。加强规划引领,将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列入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十四五”规划,纳入推进乡村文化振兴工作协调机制。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组织有关专家和乡贤,对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建设一批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村史馆、乡贤馆。通过多种方式,调动农民保护利用的积极性。解决资金缺口大的问题,一方面呼吁各级政府增加资金投入,另一方面完善相关政策,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在乡村建筑的传承创新中弘扬乡村文化全国政协委员郑大发在农村搞大拆大建容易对农村现有生态和历史文脉造成破坏。应当从“大拆大建”向“留改拆并举、以保留保护为主”转变,使村居空间仍葆有时间的色彩、人情的温度。重塑观念,扭转“新旧”对立的乡村建设观。应当努力将乡村现代化功能的提升与历史文化保护有机结合,为社区邻里的记忆留下文化载体。村落的形成是农民经过世世代代选择与创造的结果,农村城镇化也应当是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进程。珍惜每个村庄的个性和特色、传统,聆听农民自己的需要,给予乡村社会以充分的话语权和自主权。找准策略,在乡村建筑的传承创新中弘扬乡村文化。一是修旧如旧,实现保护传承基础上的创新。二是积极引导,将乡村建筑纳入规划管理范畴。三是强化保护,确保农村用地的规范化。加强民族地区易地搬迁安置点的文化建设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协主席陈国芳文化建设承担着促进搬迁群众融入城镇生活的使命,是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关键一招。培养新市民,树立新文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是一个系统工程,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文化引领、综合施策、合力共建。为此,建议:强化规划引领。把民族地区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特别是安置点文化建设纳入“十四五”规划,实行差异化政策,在资金和项目上给予倾斜支持,衔接好乡村振兴战略,巩固好脱贫成果。强化资金支持。加大对民族地区安置点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力度,按照建制镇的规模配套建设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打造一批民族乡村文化精品工程。强化政策保障。研究出台支持安置点传承民族文化的保障措施,提高传承人补助标准。文艺创作要着力扶志全国政协委员刘家成脱贫攻坚是当前“三农”工作的重点问题和重要任务,“三农”题材文艺创作,必然绕不过脱贫话题。今年,我有幸参与了广电总局重点电视剧项目《脱贫十难》的拍摄,负责其中的一部分《茶香飘飘》,讲的是扶贫干部在位于秦巴山区的陕西安康带领村民卖茶脱贫的故事。拍摄这部剧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扶贫面临的最大困难,是一些贫困群众缺乏通过辛勤劳动脱贫的意愿。自助方能人助,扶贫先要扶志。文艺作品在激励人心、移风易俗、凝聚共识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文艺创作在扶贫扶志工作中大有可为。以扶志实现扶贫目标的成功案例不胜枚举,给我们的文艺创作提供了大量鲜活素材。文艺工作者要大力发掘利用这些素材,努力创作更多反映农民思想实际的优秀文艺作品,带动农民转变观念,激励农民奋发向上、努力脱贫。挖掘利用乡村红色文化资源全国政协委员王建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需要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也需要精神文化的引领。我在陕西绥德郝家桥村调研时,看到他们修建了一个内容鲜活生动的革命史陈列馆,虽然只是一个村级小型陈列馆,却吸引了众多参观者。很多村民看完展览,都非常激动,表示很受教育。由此建议:加大对乡村红色文化资源的挖掘、整理和保护力度。不但要搜集整理文件、文献,保护革命旧址,还要征集更多散落在民间的红色家书、立功受奖喜报、奖状、烈士证书、光荣牌匾、革命历史照片、革命标语、革命歌曲民谣和口口相传的革命故事等,留住更多的红色记忆。充分利用本乡本土的红色文化资源,教育干部群众。本乡本土甚至本家族先辈的革命事迹易于激发当地干部群众的深度认同,从而激励干部群众坚定理想信念,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壮志豪情,为共同推进乡村振兴而不懈奋斗。激活历史文化基因筑牢振兴基石全国政协委员张昌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秉承天人和谐理念,着力提升乡村规划水平。整合相关力量,充分听取文化、生态界人士意见,对村庄规划建设如何汲取历史文化的和谐生态观等作出指导。弘扬传统德治文化,着力优化乡村治理格局。充分挖掘传统德治文化的现代价值,发挥新乡贤群体的道德示范、先进带动作用,就传统德治文化在乡村的传承与创新拿出办法,促进法治、德治、自治更好融合,促进乡村治理格局更加完善。依托地域文化资源,着力打造乡村文旅产业。历史文化也是富民宝藏,是村民同步实现“富口袋”与“富脑袋”的重要抓手。建议出台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培养文创人才,更好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促进乡村振兴。《 人民日报 》( 2020年09月19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