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孤岛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如何解决政务信息化建设中的信息孤岛问题?

政府电子政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建成工商、税收、金融、交通、财政、审计、教育、人口、公共安全等核心政务系统,绝大多数部委的核心业务都有数据库支撑,核心业务数据库覆盖率日益增长,形成了相当规模的政府信息资源。但由于各级政府所建立的数据库、系统网站和业务服务在数据结构、技术标准、表现形式上都存在很大差别,以致信息交换和流通极少,基本上是“死库”、“局部数据”,处于严重的“信息孤岛”或“数据烟囱,如何打通这些“信息孤岛”或“数据烟囱”,实现各系统彼此之间的数据交换和协同应用,是政府部门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而在这方面做一个合适的厂商也比较难,因为系统业务覆盖面很广,所以建议可以找一些低代码平台可以支撑平台去进行连接端到端,而这方面的品牌厂商包含myaspp、k2、h3等。

如何消除信息孤岛现象?

何为“信息孤岛”如何消除“信息孤岛” 信息孤岛是指相互之间在功能上不关联互助、信息不共享互换以及信息与业务流程和应用相互脱节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应当看到,在整个信息技术产业飞速发展过程中,企业的IT应用也伴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前进。但与企业的其它变革明显不同的是,IT应用的变化速度更快,也就是说,企业进行的每一次局部的IT应用都可能与以前的应用不配套,也可能与以后的“更高级”的应用不兼容。因此,从产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信息孤岛的产生有着一定的必然性。 解决途径——数据层面的集成 共享或者合并来自于两个或更多应用的数据,具体包括数据共享,数据转化,数据迁移及数据复制等,这是实现信息共享最基本的需求,但仍涉及数据格式的转换、数据冗余以及完整性的保持等诸多难题。 何为信息孤岛?如何消除信息孤岛 还是上网搜吧,加上书里的一些东西,明天凑合交了就行,这是唯一的办法了。消除“信息孤岛"有哪些具体措施 一.一般术语 1.焊接 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一种方法。 2.焊接技能 手焊工或焊接操作工执行焊接工艺细则的能力。 3.焊接方法 指特定的焊接方法,如埋弧焊、气保护焊等,其含义包括该方法涉及的冶金、电、物理、化学及力学原则等内容。 4.焊接工艺 制造焊件所有的加工方法和实施要求,包括焊接准备、材料选用、焊接方法选定、焊接参数、操作要求等。 5.焊接工艺规范(规程) 制造焊件所有关的加工和实践要求的细则文件,可保证由熟练焊工或操作工操作时质量的再现性 6.焊接操作 按照给定的焊接工艺完成焊接过程的各种动作的统称。 7.焊接顺序 工件上各焊接接头和焊缝的焊接次序。 8.焊接方向 焊接热源沿焊缝长度增长的移动方向。 9.焊接回路 焊接电源输出的焊接电流流经工件的导电回路。 10.坡口 根据设计或工艺需要,在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并装配成的一定几何形状的沟槽。 11.开坡口 用机械、火焰或电弧等加工坡口的过程。 12.单面坡口 只构成单面焊缝(包括封底焊)的坡口。 13.双面坡口 形成双面焊缝的坡口。 14.坡口面 待焊件上的坡口表面。 15.坡口角度 两坡口面之间的夹角。 16.坡口面角度 待加工坡口的端面与坡口面之间的夹角。 17.接头根部 组成接头两零件最接近的那一部位。 18.根部间隙 焊前在接头根部之间预留的空隙。 19.根部半径 在J形、U形坡口底部的圆角半径。 20.钝边 焊件开坡口时,沿焊件接头坡口根部的端面直边部分。 21.接头 由二个或二个以上零件要用焊接组合或已经焊合的接点。检验接头性能应考虑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甚至母材等不同部位的相互影响。 22.接头设计 根据工作条件所确定的接头形式、坡口形式和尺寸以及焊缝尺寸等。 23.对接接头 两件表面构成大于或等于135°,小于或等于180°夹角的接头。 24.角接接头 两件端部构成大于30°,小于135°夹角的接头。 25.T形接头 一件之端面与另一件表面构成直角或近似直角的接头。 26.搭接接头 两件部分重叠构成的接头。 27.十字接头 三个件装配成“十字”形的接头。 28.端接接头 两件重叠放置或两件表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构成的端部接头。 29.卷边接头 待焊件端部预先卷边,焊后卷边只部分熔化的接头。 30.套管接头 将一根直径稍大的短管套于需要被连接的两根管子的端部构成的接头。 31.斜对接接头 接缝在焊件平面上倾斜布置的对接接头。 32.锁底接头 一个件的端部放在另一件预留底边上所构成的接头。 33.母材金属 被焊金属材料的统称。 34.热影响区 焊接或切割过程中,材料因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变化的区域。 35.过热区 焊接热影响区中,具有过热组织或晶粒显著粗大的区域。 36.熔合区(熔化焊) 焊缝与母材交接的过渡区,即熔合线处微观显示的母材半熔化区。 37.熔合线(熔化焊) 焊接接头横截面上,宏观腐蚀所显示的焊缝轮廓线。 38.焊缝 焊件经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 39.焊缝区 焊缝及其邻近区域的总称。 40.焊缝金属区 在焊接接头横截面上测量的焊缝金属的区域。熔焊时,由焊缝表面和熔合线所包围的区域。电阻焊时,指焊后形成的熔核部分。 41.定位焊缝 焊前为装配和固定构件接缝的位置而焊接的短焊缝。 42.承载焊缝 焊件上用作承受载荷的焊缝。 43.连续焊缝 连续焊接的焊缝。 44.断续焊缝 焊接成具有一定间隔的焊缝。 45.纵向焊缝 沿焊件长度方向分布的焊缝。 46.横向焊缝 垂直于焊件长度方向的焊缝。 47.......>> 消除信息孤岛,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着手 一.一般术语 1.焊接 通过加热或加压,或两者并用,并且用或不用填充材料,使工件达到结合的一种方法。 2.焊接技能 手焊工或焊接操作工执行焊接工艺细则的能力。 3.焊接方法 指特定的焊接方法,如埋弧焊、气保护焊等,其含义包括该方法涉及的冶金、电、物理、化学及力学原则等内容。 4.焊接工艺 制造焊件所有的加工方法和实施要求,包括焊接准备、材料选用、焊接方法选定、焊接参数、操作要求等。 5.焊接工艺规范(规程) 制造焊件所有关的加工和实践要求的细则文件,可保证由熟练焊工或操作工操作时质量的再现性 6.焊接操作 按照给定的焊接工艺完成焊接过程的各种动作的统称。 7.焊接顺序 工件上各焊接接头和焊缝的焊接次序。 8.焊接方向 焊接热源沿焊缝长度增长的移动方向。 9.焊接回路 焊接电源输出的焊接电流流经工件的导电回路。 10.坡口 根据设计或工艺需要,在焊件的待焊部位加工并装配成的一定几何形状的沟槽。 11.开坡口 用机械、火焰或电弧等加工坡口的过程。 12.单面坡口 只构成单面焊缝(包括封底焊)的坡口。 13.双面坡口 形成双面焊缝的坡口。 14.坡口面 待焊件上的坡口表面。 15.坡口角度 两坡口面之间的夹角。 16.坡口面角度 待加工坡口的端面与坡口面之间的夹角。 17.接头根部 组成接头两零件最接近的那一部位。 18.根部间隙 焊前在接头根部之间预留的空隙。 19.根部半径 在J形、U形坡口底部的圆角半径。 20.钝边 焊件开坡口时,沿焊件接头坡口根部的端面直边部分。 21.接头 由二个或二个以上零件要用焊接组合或已经焊合的接点。检验接头性能应考虑焊缝、熔合区、热影响区甚至母材等不同部位的相互影响。 22.接头设计 根据工作条件所确定的接头形式、坡口形式和尺寸以及焊缝尺寸等。 23.对接接头 两件表面构成大于或等于135°,小于或等于180°夹角的接头。 24.角接接头 两件端部构成大于30°,小于135°夹角的接头。 25.T形接头 一件之端面与另一件表面构成直角或近似直角的接头。 26.搭接接头 两件部分重叠构成的接头。 27.十字接头 三个件装配成“十字”形的接头。 28.端接接头 两件重叠放置或两件表面之间的夹角不大于30°构成的端部接头。 29.卷边接头 待焊件端部预先卷边,焊后卷边只部分熔化的接头。 30.套管接头 将一根直径稍大的短管套于需要被连接的两根管子的端部构成的接头。 31.斜对接接头 接缝在焊件平面上倾斜布置的对接接头。 32.锁底接头 一个件的端部放在另一件预留底边上所构成的接头。 33.母材金属 被焊金属材料的统称。 34.热影响区 焊接或切割过程中,材料因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变化的区域。 35.过热区 焊接热影响区中,具有过热组织或晶粒显著粗大的区域。 36.熔合区(熔化焊) 焊缝与母材交接的过渡区,即熔合线处微观显示的母材半熔化区。 37.熔合线(熔化焊) 焊接接头横截面上,宏观腐蚀所显示的焊缝轮廓线。 38.焊缝 焊件经焊接后所形成的结合部分。 39.焊缝区 焊缝及其邻近区域的总称。 40.焊缝金属区 在焊接接头横截面上测量的焊缝金属的区域。熔焊时,由焊缝表面和熔合线所包围的区域。电阻焊时,指焊后形成的熔核部分。 41.定位焊缝 焊前为装配和固定构件接缝的位置而焊接的短焊缝。 42.承载焊缝 焊件上用作承受载荷的焊缝。 43.连续焊缝 连续焊接的焊缝。 44.断续焊缝 焊接成具有一定间隔的焊缝。 45.纵向焊缝 沿焊件长度方向分布的焊缝。 46.横向焊缝 垂直于焊件长度方向的焊缝。 47.......>> 消除信息孤岛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着手 协同办公软件可以解决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让企业更好发展。 企业在发展中会有以下问题: 1.企业发展壮大,费用升高,缺少有效手段加以控制。 2.沟通模糊,没有量化,企业内部的问题不断,员工之间产生矛盾。 3.工作效率不高,执行力下降,布置的任务不能及时高效完成。 4.企业的分支机构,缺少有效的手段协同管理。 分支机构得不到总部的及时支持,时间一长就形成了天高皇帝远现象,甚至为企业带来巨大的隐患! 5.企业内部各部门沟通不畅,各种信息不能共享。 形成信息孤岛,以前的经验不能被合理利用,甚至出现几个部门在做同一件事,企业有限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形成巨大浪费。 协同办公软件解决了以下问题: 1、减少手工方式产生的错误与信息不准确 2、消除信息孤岛,提高企业资源的利用率 3、支撑企业的管理和业务的运作,提升工作效率 4、方便获取企业的各种数据,为决策提供参考 要消除信息孤岛,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着手 信息孤岛形成条件。1、实施了局部信息化应用 企业只有实施了信息化,有了一个个相当独立的信息系统-“信息岛”,才有可能出现所谓的“孤岛”。 2、现有系统之间出现了不能满足的信息沟通需求 “信息岛”之间出现了不能满足的信息共享或信息沟通需求,是信息孤岛的又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信息岛”之间没有任何信息沟通的渠道,虽然在客观上已经形成孤立的“岛屿”,但是,这些孤岛之间如果没有信息沟通的需求,也不算是信息孤岛。 3、系统本身缺乏满足新的信息共享需求的能力 现有系统之间出现了新的信息共享需求,又无法通过调整系统配置建立相互之间的沟通、满足新的要求时,信息孤岛就出现了。 信息孤岛的危害: 首先是导致信息的多口采集、重复输入以及多头使用和维护,信息更新的同步性差,从而影响了数据的一致性和正确性,并使企业的信息资源拆乱分散和大量冗余,信息使用和管理效率低下,且失去了统一的、准确的依据。其次是由于缺乏业务功能交互与信息共享,致使企业的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脱节,结果造成账账不符、账物不符,不仅难以进行准确的财务核算,而且难以对业务过程及业务标准实施有效监控,导致不能及时发现经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造成计划失控、库存过量、采购与销售环节的暗箱操作等现象,给企业带来无效劳动、资源浪费和效益流失等严重后果。再次是孤立的信息系统无法有效地提供跨部门、跨系统的综合性信息,各类数据不能形成有价值的信息,局部的信息不能提升为管理知识,以致对企业的决策支持只能流于空谈。同时由于企业信息孤岛的存在,还将影响信息化的集团化、行业化应用。 要消除信息孤岛,需要从以下哪几个方面着手 借款金额、年化利率、借款期限、借款描述、年龄、性别、学历、收入、婚姻状况、现居地和信用卡额度。借款人 信息孤岛的对策分析 信息系统的实施是建立在完善的基础数据之上的,而信息系统的成功运行则是基于对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企业信息化作为一个严密的信息系统,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可靠性是以各业务环节数据的完整和准确为基础的。理顺企业的数据流是企业信息化建设成功的关键之一。信息化建设利用技术的手段将先进的企业管理思想融入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在这个过程中将最终实现对财务、物流、业务流程、成本核算、客户关系管理及供应链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科学管理。因此要明确部门间哪些数据需要共享,哪些数据要上报企业领导,哪些部门需要获取外部的知识或信息,企业的哪些数据需要对外发布和宣传,哪些数据需要保密,子公司要与总公司交换哪些数据等等。当数据流理顺后,相应的业务管理流程也就一目了然,管理流程也就理顺了。 集成平台是可以适应于不同系统之间信息共享的通用工具,就是通过企业应用集成技术将企业的业务流程、公共数据、应用软件、硬件和各种标准联合起来,在不同企业应用系统之间实现无缝集成,使它们像一个整体一样进行业务处理和信息共享。当在多个企业系统之间进行商务交易的时候,集成平台也可以为不同企业之间实现系统集成。当前随着信息系统的集成技术的发展,由系统集成观带动信息集成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扩展,集成范围由企业内部逐步扩展到企业外部。信息系统一般通过分类、归并和汇总等操作实现信息和数据的深度集成,数据仓库的数据深度集成技术还包括切片(slice)、钻取(dril1)和旋转(rotate)等,而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系列模式分析等都是信息深度集成的高级应用技术。信息的深度集成目的是为了得到对企业管理者和决策有价值的信息。信息集成广度一般可以从集成的时间、地区、职能部门等多个侧面进行描述。对信息适度范围的集成可以保证信息的可靠性和权威性。信息孤岛是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对现存的信息孤岛采用集成的方式,对个别无法集成的旧系统采用替换升级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必要时从规划开始对现有系统进行全面的升级和改造。通过统一的信息化规划,保证信息标准的统一和来源的唯一性,在满足目前信息化需求的同时为将来实施新的系统奠定良好的基础,确保实施新系统时遵循统一标准实现系统之间的集成和信息共享,避免出现新的信息孤岛。 电子政务中的信息孤岛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什么?应如何去解决 一、传统管理体制的落后 二、对电子政务建设的认识不足 三、标准规划的缺失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金鹏信息电子政务软件 信息孤岛的必要条件 1、实施了局部信息化应用企业只有实施了信息化,有了一个个相当独立的信息系统-“信息岛”,才有可能出现所谓的“孤岛”。2、现有系统之间出现了不能满足的信息沟通需求“信息岛”之间出现了不能满足的信息共享或信息沟通需求,是信息孤岛的又一个必要条件。如果“信息岛”之间没有任何信息沟通的渠道,虽然在客观上已经形成孤立的“岛屿”,但是,这些孤岛之间如果没有信息沟通的需求,也不算是信息孤岛。3、系统本身缺乏满足新的信息共享需求的能力现有系统之间出现了新的信息共享需求,又无法通过调整系统配置建立相互之间的沟通、满足新的要求时,信息孤岛就出现了。

如何打通"信息孤岛"?实现电子政务

智慧城市是在数字城市、平安城市等基础框架之上建立的全新实体,通过物联网将现实世界与数字世界进行有效融合,自动和实时地感知现实世界中人和物的各种状态和变化,由云计算中心处理其中海量和复杂的计算与控制,为城市管理和公众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从国家政策来看,中国“863计划”智慧城市项目总体技术体系架构在科技部863计划“智慧城市(一期)”项目的支持下,863计划智慧城市项目(一期)总体组提出了“六横两纵”的智慧城市技术框架。“六横”层层递进,最下层的是城市的感知层,再是传输层,再上面依次分别是处理层、支撑服务层、应用服务层,最上面是智慧应用层,贯穿全局的是安全保障体系以及标准与评测。而要真正实现智慧城市,必须引入大数据技术,主要包含三大方面的需求,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才能实现海量数据的搜集、处理、加工、分析,并真正作用于具体细分行业:一、大数据融合技术我国智慧城市建设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城市系统之间由于标准问题无法有效集成,形成信息孤岛。因此,在大数据融合技术领域,一方面要加强大数据标准建设,另一方面要加强海量异构数据建模与融合、海量异构数据列存储与索引等关键技术研发,为给予底层数据集成的信息共享提供标准和技术保障。二、大数据处理技术大规模数据在智慧城市系统流动过程中,出于传输效率、数据质量与安全等因素的考虑,需要对大规模数据进行预处理。大数据处理技术往往需要与基于云计算的并行分布式技术相结合,这也是目前国际产业界普遍采用的技术方案。三、大数据分析和挖掘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为智慧城市治理提供了强大的决策支持能力。相比于大数据融合和处理技术,大数据分析与挖掘技术更为复杂,是国际学术界和产业界面临的极具挑战性的技术难题。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行业用户对大数据技术的需求日渐明显,大数据行业应用遍地开花。小编通过金鹏信息在智慧城市大数据应用的探索,分享一些国内外的实际案例供借鉴。1.国内的智慧城市2013年3月,北京市的“智慧朝阳服务网”正式上线。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处理、分析手段,从支撑库提炼出数据后发送到服务管理系统,然后通过服务门户,包括微信、微博、移动应用、服务网站、机顶盒等多元化的方式与不同的用户群体进行沟通。2.国外的智慧城市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市政府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了18个路边控制站,通过使用RFID技术以及利用激光、照相机和先进的自由车流路边系统,自动识别进入市中心的车辆,自动向在周一至周五(节假日除外)6:30到18:30之间进出市中心的注册车辆收税。通过收取“道路堵塞税”减少了车流,交通拥堵降低了25%,交通排队所需的时间下降50%,道路交通废气排放量减少了8%-14%,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量下降了40%。3.智慧医疗金鹏信息医疗制定了基于英特尔大数据解决方案的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建设目标,在郑州区域卫生数据中心形成了完整的大数据解决方案。经过反复测试和调优,这一区域卫生大数据计算架构可以满足海量数据(一亿条以上记录数)的高并发检索和实时数据分析的性能要求,满足了“智慧”的大数据需求。4.智慧警务通过充分利用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和视频智慧分析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移动通信网络、移动警务智能系统、数字集成等前沿科技,实现警务工作现代化、智能化、流程化、可视化。5.智慧交通郑州建立智能公交系统,使公交车信息就在地图上显示出来:如最近的一辆公交车还有5分钟到站,满员;下一辆公交车还有10分钟到站,有空座,可以选择乘坐;下楼2分钟,走到站台1分钟,余下7分钟,还有时间坐下喝杯热茶。6.智慧消防郑州建立智能消防系统,报警人只需拨打119,系统将立刻定位报警人当前位置,并调用位置所在区域监控摄像头,确定灾情地点和火势情况。7.智慧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方面,通过对城市地理、气象等自然信息和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人文社会信息进行挖掘,可以为城市规划提供强大的决策支持,强化城市管理服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金鹏信息新型智慧城市解决方案

与电子政务中信息孤岛现象相关的英文文章

信息孤岛 information isolated island应该够用了http://www.hosusoft.cn/eng/product/ebs.htmhttp://manage.our-us.us/7/2007/0817/article_208.htmlhttp://manage.our-us.us/9/2007/0912/article_320.htmlhttp://voip.our-us.us/technical/2007/0630/article_5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