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

阅读 / 问答 / 标签

什么是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

u200du200d在普通钢筋混凝土的结构中,由于混凝土极限拉应变低,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构件中钢筋的应变大大超过了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钢筋混凝土构件中的钢筋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所以普通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高强度钢筋是不合理的。为了充分利用高强度材料,弥补混凝土与钢筋拉应变之间的差距,人们把预应力运用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中去。亦即在外荷载作用到构件上之前,预先用某种方法,在构件上预应力钢筋主要在受拉区)施加压,构成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当构件承受由外荷载产生的拉力时,首先抵消混凝土中已有的预压力,然后随荷载增加,才能使混凝土受拉而后出现裂缝,因而延迟了构件裂缝的出现和开展。u200du200d

预应力混凝土的工作原理

预压应力用来减小或抵消荷载所引起的混凝土拉应力,从而将结构构件的拉应力控制在较小范围,甚至处于受压状态,以推迟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和开展,从而提高构件的抗裂性能和刚度。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分析?

所谓预应力混凝土,就是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值和分布,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的程度的混凝土。这就是说,它是预先对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构件施加压应力,使之建立一种人为的应力状态,这种应力的大小和分布规律,能有利于抵消使用荷载作用下产生的拉应力,因而使混凝土构件在使用荷载作用下不致开裂,或推迟开裂,或者减小裂缝开展的宽度。这种预先给混凝土引入内部应力的结构,就称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于预先给混凝土梁施加了预压力,使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其下边缘产生的拉应力完全被预压应力所抵消,因而可以避免混凝土出现裂缝,混凝土梁始终以全截面参加工作。这就相当于改善了混凝土的抗拉性能,且可达到充分利用高强材料性能的目的。上述概念就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基本原理。在现代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通常把在使用荷载作用下,沿预应力筋方向的正截面始终不出现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称为“全预应力混凝土”。把普通钢筋混凝土,称为“非预应力混凝土”。而把从钢筋混凝土到全预应力混凝土之间,预应力程度不同的整个区间的预应力混凝土,称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更多关于工程/服务/采购类的标书代写制作,提升中标率,您可以点击底部官网客服免费咨询:https://bid.lcyff.com/#/?source=bdzd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区别

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是两种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在施工和性能方面有一些区别。1. 钢筋混凝土:- 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常规的混凝土结构,其中包含钢筋和混凝土两部分。混凝土提供了抗压能力,而钢筋提供了抗拉能力,两者相互配合,形成了一种强度较高的建筑材料。- 在施工过程中,先将混凝土浇筑至模板内,然后在混凝土中布置钢筋,最后使混凝土凝固,形成钢筋混凝土结构。2. 预应力混凝土:- 预应力混凝土是一种在混凝土中预先施加张力的混凝土结构。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先在混凝土构件中设置预应力钢束(也称为张拉钢筋),通过张拉预应力钢束使混凝土产生压应力,从而增加混凝土的抗拉能力。- 预应力混凝土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可以在较大跨度的结构中使用,减少梁和板的自身重量,提高整体结构的承载能力。主要区别:- 抗拉性能:钢筋混凝土在抗拉能力上主要依赖于钢筋,而预应力混凝土通过预先施加张力使混凝土产生压应力,增强了混凝土的抗拉性能。- 用途:钢筋混凝土适用于一般的建筑结构,而预应力混凝土适用于大跨度、高层建筑、桥梁和其他需要较高承载能力的结构。- 施工:钢筋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布置钢筋后再浇筑混凝土,而预应力混凝土需要在浇筑混凝土之前预先张拉预应力钢束。总体来说,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都是常见的建筑材料,它们在不同类型的建筑结构和工程项目中有不同的应用。选择使用哪种材料取决于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性能需求。

如何从原理上搞清楚混凝土,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钢筋

单单说混凝土,它是一种人工制造的建筑材料,用胶凝材料(水泥、或菱苦土、沥青、水玻璃、粉煤灰等等)、细骨料(砂,或石屑粉、矿渣分等)及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矿渣等)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入模成型的人工材料。是硬化后有相当高抗压强度的材料。混凝土构件,现代规范上就是配置了钢筋的钢筋混凝土构件,不配钢筋的必须前面加一个‘素"字,叫素混凝土;为了与预应力混凝土区别,混凝土就叫普通混凝土。预应力混凝土是在普通混凝土(即钢筋混凝土)中,再配置高强度钢筋或钢丝束或钢绞线构成。这种高强度钢筋或钢丝束或钢绞线,在普通混凝土构件中必须是要预先施加很高的拉应力的。这种高强度钢筋或钢丝束或钢绞线就叫预应力钢筋。

试用虚位移原理导出弹性力学空间问题的平衡微分方程和应力边界条件。

【答案】:设u、v、ω为弹性体受体积力fx、fy、fz和表面力后的真实位移。设其在变形可能状态下有一虚位移δu、δv、δω,则有:u"=u+δu,v"=u+δv,ω"=ω+δω (1)在位移边界Su上,有:δu=0, δv=0, δω=0 (2)考虑到δui具有完全的任意性,故成立的条件为:σij,j+fi=0 (在域Ω内) (3)fi=σijnj (在边界Sσ上) (4)式(3)即为平衡微分方程,式(4)为应力边界条件。

三个湍流附加应力的假设是什么

三个湍流附加应力的假设是Boussinesq假设,Reynolds应力假设,Eddy粘性假设。1、Boussinesq假设:Boussinesq假设是指在湍流中,分子粘性力和湍流的相互作用可以用一个参数(粘性系数)来描述,这个参数是常数,不随流动状态变化。这个假设简化了复杂的湍流运动方程,使得更容易进行数值模拟和解析研究。2、Reynolds应力假设:Reynolds应力假设是指在湍流中,存在一种附加应力(Reynolds应力),与流体的平均速度梯度有关。这个假设忽略了湍流中的一些微观细节,但是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描述湍流运动的方式。3、Eddy粘性假设:Eddy粘性假设是指在湍流中,湍流对平均速度场的影响可以等效为一种粘性力,称为涡粘性。这个假设简化了湍流运动的描述,使得更容易进行数值模拟和解析研究。但是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实际湍流运动中涡粘性的大小是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不是常数。

50cm×50cm的方形砖砌体柱,承受轴心的压力P=50000kg,求方形柱的截面应力怎么做

好复杂~ 不会

什么是等效应力?

其实这个也可以翻译为换算应力,这个应力在不同的分析中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过,总的来说,我觉得就是对外产生的应力效果吧,即是一个应力和的意思,如果在Y方向的应力比较大,那么这个等效应力就可以基本上理解为Y方向的应力,即便有差别,也是很小的!下面是有个网友在这方面的回答,粘贴过来,参考下:等效应力哪里都在用,关键得看什么地方提到。圣维南原理:杆端施加的任意力系和与它等效的力系,在对于离开杆件端部稍远处(比如,离开作用点的距离为杆件的截面尺度)产生的应力,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此时,等效应力指的是等效力系产生的应力。当要利用强度理论公式判断材料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单轴拉、压试验得到材料单轴方向的应力强度,而实际情况中,材料通常承受多个方向的应力,即复杂应力状态。为了判别材料是否可能破坏,通常的做法是将多个方向轴的应力等效到单轴方向的应力。

关于等效应力的定义

等效应力哪里都在用,关键得看什么地方提到。圣维南原理:杆端施加的任意力系和与它等效的力系,在对于离开杆件端部稍远处(比如,离开作用点的距离为杆件的截面尺度)产生的应力,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此时,等效应力指的是等效力系产生的应力。当要利用强度理论公式判断材料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单轴拉、压试验得到材料单轴方向的应力强度,而实际情况中,材料通常承受多个方向的应力,即复杂应力状态。为了判别材料是否可能破坏,通常的做法是将多个方向轴的应力等效到单轴方向的应力。

等效应力到底是什么?

其实这个也可以翻译为换算应力,这个应力在不同的分析中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过,总的来说,我觉得就是对外产生的应力效果吧,即是一个应力和的意思,如果在Y方向的应力比较大,那么这个等效应力就可以基本上理解为Y方向的应力,即便有差别,也是很小的!下面是有个网友在这方面的回答,粘贴过来,参考下:等效应力哪里都在用,关键得看什么地方提到。圣维南原理:杆端施加的任意力系和与它等效的力系,在对于离开杆件端部稍远处(比如,离开作用点的距离为杆件的截面尺度)产生的应力,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此时,等效应力指的是等效力系产生的应力。当要利用强度理论公式判断材料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单轴拉、压试验得到材料单轴方向的应力强度,而实际情况中,材料通常承受多个方向的应力,即复杂应力状态。为了判别材料是否可能破坏,通常的做法是将多个方向轴的应力等效到单轴方向的应力。

偏向荷载下基底附加应力计算公式

基底压力计算公式:P=(F+G)/A=F/A+γGd,基底应力是指基础底面作用于地基表面接触处的压力。影响基底压力的因素:基础的形状、大小、刚度,埋置深度,基础上作用荷载的性质(中心、偏心、倾斜等)及大小、地基土性质。 基底附加压力:作用于地基表面,由于建造建筑物而新增加的压力称为基底附加压力,即导致地基中产生附加应力的那部分基底压力。 根据圣维南原理,基底压力的具体分布形式对地基应力计算的影响仅局限于一定深度范围;超出此范围以后。 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布将与基底压力的分布关系不大,而只取决于荷载的大小、方向和合力的位置。

等效应力有方向吗

圣维南原理:杆端施加的任意力系和与它等效的力系,在对于离开杆件端部稍远处(比如,离开作用点的距离为杆件的截面尺度)产生的应力,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此时,等效应力指的是等效力系产生的应力。当要利用强度理论公式判断材料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单轴拉、压试验得到材料单轴方向的应力强度,而实际情况中,材料通常承受多个方向的应力,即复杂应力状态。为了判别材料是否可能破坏,通常的做法是将多个方向轴的应力等效到单轴方向的应力。

等效应力是什么意思啊

其实这个也可以翻译为换算应力,这个应力在不同的分析中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过,总的来说,我觉得就是对外产生的应力效果吧,即是一个应力和的意思,如果在Y方向的应力比较大,那么这个等效应力就可以基本上理解为Y方向的应力,即便有差别,也是很小的!下面是有个网友在这方面的回答,粘贴过来,参考下:等效应力哪里都在用,关键得看什么地方提到。圣维南原理:杆端施加的任意力系和与它等效的力系,在对于离开杆件端部稍远处(比如,离开作用点的距离为杆件的截面尺度)产生的应力,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此时,等效应力指的是等效力系产生的应力。当要利用强度理论公式判断材料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单轴拉、压试验得到材料单轴方向的应力强度,而实际情况中,材料通常承受多个方向的应力,即复杂应力状态。为了判别材料是否可能破坏,通常的做法是将多个方向轴的应力等效到单轴方向的应力。

如图,求详细解答 1各段的应力; 2最大正应变(绝对值); 3杆的总变形量。

根据圣维南原理,忽略集中力对局部的影响F11=-20kN,F22=20KN,F33=-50KN。应力11=F11/A1应力22=F22/A2应力33=F33/A3最大应变=最大应力/E应变=应力/E总变形=1*应变11+1.5*应变22+1.2*应变33注意正负号仅供参考

材料力学中的等效应力什么意思啊?

其实这个也可以翻译为换算应力,这个应力在不同的分析中表示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不过,总的来说,我觉得就是对外产生的应力效果吧,即是一个应力和的意思,如果在Y方向的应力比较大,那么这个等效应力就可以基本上理解为Y方向的应力,即便有差别,也是很小的!下面是有个网友在这方面的回答,粘贴过来,参考下:等效应力哪里都在用,关键得看什么地方提到。圣维南原理:杆端施加的任意力系和与它等效的力系,在对于离开杆件端部稍远处(比如,离开作用点的距离为杆件的截面尺度)产生的应力,误差可以忽略不计。此时,等效应力指的是等效力系产生的应力。当要利用强度理论公式判断材料的安全性,通常情况下,我们只能通过单轴拉、压试验得到材料单轴方向的应力强度,而实际情况中,材料通常承受多个方向的应力,即复杂应力状态。为了判别材料是否可能破坏,通常的做法是将多个方向轴的应力等效到单轴方向的应力。

应力集中现象附加应力减少的原因

应力集中是力学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我们在材料力学课程中学习的基本公式,一般只适用于等截面的情况。在生产中所需各种零件,经常需要开销孔、沟槽、键槽或是形成轴肩,此时,将在截面形状的急剧变化处,产生局部高应力,应力远大于截面平均值,比如有圆孔的板条试样拉伸时,最大应力约为截面上平均应力的三倍,这种现象就是应力集中,造成应力集中的孔、槽等称为应力集中因素。由于这些地方应力峰值远高于其它位置,因此这些位置的处理与检测是提高零件承载能力和预防危险发生的关键。应力集中产生的因素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零件几何形状的突变,轴的轴肩、键槽、孔,材料本身包含的的杂质、气孔,以及焊接、冷加工等后续加工中形成的焊缝、裂纹,都会造成零件在局部产生几何形状的突变,产生应力集中。第二类是载荷的过于集中,比如齿轮互相接触的齿之间,理论上接触面积为零,载荷非常大,此外,零件在各种热、冷加工过程会产生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有可能集中在某些缺陷或其他特殊位置附近,并且与工作载荷相互作用,产生应力集中。没有几何缺陷的零件承受载荷时,应力流线是均匀变化的,比如无限大板被拉伸时,应力流线是平行线,但是当板上有一个孔时,应力流线必然要绕过孔,因此,孔的边际附近应力流线密度会高于平均值,而离孔较远处受影响则较小。圣维南原理在应力集中问题上其实就是说应力集中因素对应力分布产生的扰动以应力集中因素为中心向外扩散,距离越远,影响越小至忽略不计。

弹性力学,主要边界上受集中力荷载,应力边界条件不能用圣维南原理简化,那要如何求解呢?

不能用圣维南原理简化,是不是可以理解为,长度方向的尺寸和截面方向的尺寸相差不是很大,是不是可以理解为按照正常的边界条件来计算就可以,圣维南原理也只是,集中力的简化方式,应该理解为按照正常的应力便捷条件计算就可以,能否这么理解,错了请多指教。

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是在结构承受荷载之前,预先对其施加压力,使其在外荷载作用时的受拉区混凝土内力产生压应力,用以抵消或减小外荷载产生的拉应力,使结构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不产生裂缝或者裂得比较晚。  在工程结构构件承受外荷载之前,对受拉模块中的钢筋,施加预压应力,提高构件的刚度,推迟裂缝出现的时间,增加构件的耐久性。对于机械结构来看,其含义为预先使其产生应力,其好处是可以提高构造本身刚性,减少振动和弹性变形这样做可以明显改善受拉模块的弹性强度,使原本的抗性更强。  在结构承受外荷载之前,预先对其在外荷载作用下的受拉区施加压应力,以改善结构使用的性能的结构型式称之为预应力结构。  如木桶,在还没装水之前采用铁箍或竹箍套紧桶壁,便对木桶壁产生一个环向的压应力,若施加的压应力超过水压力引起的拉应力,木桶就不会开裂漏水。在圆形水池上作用预应力就像木桶加箍一样。同样,在受弯构件的荷载加上去之前给构件施加预应力就会产生一个和与荷载作用产生的变形相反的变形,荷载要构件沿作用方向发生变形之前必须最先把这个与荷载相反的变形抵消,才能继续使构件沿荷载方向发生变形。这样,预应力就像给构件多施加了一道防护一样。

超声波焊接应力消除设备/振动时效处理机JY-C20的原理有人知道吗

哈哈,专业人士来回答您,谢谢您的支持。超声振动时效冲击枪JY-C20提高焊接接头抗疲劳性能的基本原理是这样滴: 超声冲击就是利用大功率的超声波设备之一个叫做夹心式压电陶瓷的元器件,它在加电后悔产生高频率的形变振动,也就是产生高频率的机械能,利用此机械能量就可以推动冲击工具以每秒二万次以上的频率冲击金属物体表面,由于超声波的高频、高效和聚焦下的大能量,使金属表层产生较大的压塑性变形;同时超声冲击波改变了原有的应力场,产生一定数值的压应力,去除了焊接过程中焊缝留下的残余预应力(这种焊接应力不除,破坏性可大了);使超声冲击部位得以强化。 高功率超声波数字式发生器通过电缆与设置在外壳内的超声波换能器连接,换能器的振动输出端部与变幅杆连接,变幅杆端部装有冲击针.纠正:此冲击针并非钢针,而是其他元素材料制成的高轻度耐用特殊针,哈哈。 超声波驱动电源将市电转换成高频高电压交流电流,输给超声波换能器。然后超声波换能器将输入的电能转换成机械能,即超声波,其表现形式是换能器在纵向作往复伸缩运动;伸缩运动的频率等同于驱动电源的交流电流频率,伸缩的位移量在十几微米左右。 变幅杆的作用一是将换能器的输出振幅放大,达到100微米以上,另一方面对冲击针施加冲击力,推动冲击针高速前冲。冲击针冲击工件后,能量向焊缝传递,以达到消除内应力的作用。 冲击头受工件的反作用后回弹,碰到高频振动的变幅杆后,再次受到激发,又一次高速度撞向焊缝,如此反复多次,完成冲击作业。超声波焊接应力消除时效冲击枪特点: 1.功率高,冲击效果好;2.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3.重量轻,便携,操作非常方便; 4.设计精良,使用面广; 5.显着节能,降低费用。超声波焊接应力时效冲击枪功效: 1、 使金属焊缝的表面层内的残余拉伸应力变为压应力,从而大幅提高金属结构的疲劳寿命。2、 改变表面层内的金属晶粒结构,使之产生塑性变形层,从而使金属表面层的强度和硬度都有显着的提高。3、 改善焊趾的几何形状,降低应力集中。 4、 改变焊接应力场,明显减少焊接变形,提高工件的尺寸稳定性。 超声波焊接应力时效冲击枪应用领域:对焊接处的稳定性和强度方面要求较严格的行业。如:桥梁,电力;造船;压力容器,钢结构等行业的金属焊接处理下来还有不明白的欢迎与我们共同交流,帮助您把论文顺利写完。祝学业有成,工作顺利。

跪求几个名词的解释:合金收缩,收缩应力,金属塑性成型工艺,锻压成型, 电弧焊。谢谢

旋压加工:利用金属材料的可塑性,通过高速旋转使之受力,然后由点到面沿着同一方向使金属材料变形的一种技术。旋压的基本原理:类似古代制陶技术,金属旋压技术也是从古代制陶技演变而成。旋压机的结构类似数控车床,将原片状原材料放入主轴,利用尾顶夹紧,利用擀刀在机床上沿着模芯做曲线连续运动,使材料紧靠模芯,制成一空心的回旋体。旋压加工工艺的优点:1,金属变形条件好,旋轮与金属是点接触,接触面积小,单位压力高,可达2500~3500Mpa以上。适用加工高强度难变形的材料。加工同样的工件,旋压是冲压所消耗的功率的1/20左右。2,制品范围广,一切具有回转做的工件都可以用旋压工艺。如:LED灯杯,反光杯,灯饰配件,汽车排气管,电饭锅等小家件行业。3,材料利用率高,生产成本低。旋压与机加工相比,可节省材料70%左右。4,工件制品质量高,在旋压之后材料的组织结构发生变化,材料晶粒具有纤维状特征。抗拉强度,硬度都有提高。5,制品表面精糙度低,尺寸公差小。可达公差为0.05mm。6,工件整件无缝,根本消除了焊接有关的不连续性。7,旋压与冲压相比,工艺简单,旋压一次完成,冲压需要多次拉伸。8,材料来源广,可用铝,铜,不锈钢,铁,铝合金等多种材料旋压。旋压工艺可加工的产品范围:旋压工艺理论上可以制作一切具有空心回转体的五金制品,具有材料用量少,制品硬度高,表面无焊缝,成型简单,无切削,模具费用低,工艺消耗电量少等特点,现已大批量用于民用产品。如:灯饰行业,反光杯,筒灯灯罩,球泡灯外壳,手电筒反尖光杯,射灯聚光杯;小家电行业,炒锅,电饭锅内胆,餐杯,水壶,不锈钢碗,口杯,桶;工业,气瓶,灭火器,汽车轮骨,压力瓶,空调风口,皮带轮,杨声器,喇叭口。关于旋压成型技术,更多人相关知识请找百利通

华云HKNDT-A应力检测仪可以无损检测残余应力的原理是什么?

首先,查阅了一下,这种无损应力检测仪属于新科技。原理:采用的是激发器对测试件进行弹性测试,测试区域应力释放致使产生变形。事前粘贴在试件上的应变片电阻丝就会伸长或缩短引起阻值变化,从而打破测试仪电桥平衡而产生微弱电信号。通过放大电路将其放大后转变成应变量,通过应力计算公式得出应力大小。区别:区别于磁测法或X射线,是一种新的应力检测的方法。优势:由于不引入测试应力,测试精度高;对中与采集装置一体化设计,保证测试精度,定位精度;参数设置及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尽可能的降低了人工操作或机械误差的影响。

在填方地段,如基础砌置在填土中,填土的重力引起的应力在什么条件下应当作为附加应力考虑?

应该和去年一样2009年注册土木工程师(岩土)执业资格基础考试大纲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资格考试公共基础试题配置说明I.工程科学基础(共78题)数学基础 24题 理论力学基础 12题物理基础 12题 材料力学基础 l2题化学基础 10题 流体力学基础 8题Ⅱ.现代技术基础(共28题)电气技术基础 12题 计算机基础 l0题信号与信息基础 6题Ⅲ.工程管理基础(共14题)工程经济基础 8题 法律法规 6题注:试卷题目数量合计120题,每题1分,满分为120分。考试时间为4小时。一、高等数学1.1 空间解析几何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积及混合积;两向量垂直、平行的条件;直线方程;平面方程;平面与平面、直线与直线、平面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点到平面、直线的距离;球面、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旋转轴为坐标轴的旋转曲面的方程;常用的二次曲面方程;空间曲线在坐标面上的投影曲线方程。1.2 微分学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极限的四则运算;函数连续的概念;函数间断点及其类型; 导数与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高阶导数;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法则;函数的切线及法平面和切平面及切法线;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曲线的凹凸性、拐点;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二阶偏导数;多元函数的极值和条件极值;多元函数的最大、最小值及其简单应用。 1.3 积分学原函数与不定积分的概念;不定积分的基本性质;基本积分公式;定积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定积分中值定理);积分上限的函数及其导数;牛顿-莱布尼兹公式;不定积分和定积分的换元积分法与分部积分法;有理函数、三角函数的有理式和简单无理函数的积分;广义积分;二重积分与三重积分的概念、性质、计算和应用;两类曲线积分的概念、性质和计算;求平面图形的面积、平面曲线的弧长和旋转体的体积。1.4 无穷级数数项级数的敛散性概念;收敛级数的和;级数的基本性质与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几何级数与 级数及其收敛性;正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别法;任意项级数的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幂级数及其收敛半径、收敛区间和收敛域;幂级数的和函数;函数的泰勒级数展开;函数的傅里叶系数与傅里叶级数。1.5 常微分方程常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变量可分离的微分方程;齐次微分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全微分方程;可降阶的高阶微分方程;线性微分方程解的性质及解的结构定理;二阶常系数齐次线性微分方程。1.6 线性代数行列式的性质及计算;行列式按行展开定理的应用;矩阵的运算;逆矩阵的概念、性质及求法;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初等矩阵;矩阵的秩;等价矩阵的概念和性质;向量的线性表示;向量组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线性方程组求解;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的概念与性质;相似矩阵的概念和性质;矩阵的相似对角化;二次型及其矩阵表示;合同矩阵的概念和性质;二次型的秩;惯性定理;二次型及其矩阵的正定性。1.7 概率与数理统计随机事件与样本空间;事件的关系与运算;概率的基本性质;古典型概率;条件概率;概率的基本公式;事件的独立性;独立重复试验; 随机变量;随机变量的分布函数;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分布;连续型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常见随机变量的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学期望、方差、标准差及其性质;随机变量函数的数学期望;矩、协方差、相关系数及其性质;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统计量;样本均值; 样本方差和样本矩; 分布; 分布; 分布;点估计的概念;估计量与估计值;矩估计法;最大似然估计法;估计量的评选标准;区间估计的概念;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区间估计;两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差和方差比的区间估计;显著性检验;单个正态总体的均值和方差的假设检验。二、普通物理2.1 热学气体状态参量;平衡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的统计解释;自由度;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理想气体内能;平均碰撞频率和平均自由程;麦克斯韦速率分布律;方均根速率;平均速率;最概然速率;功;热量;内能;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其对理想气体等值过程的应用;绝热过程;气体的摩尔热容量;循环过程;卡诺循环;热机效率;净功;致冷系数;热力学第二定律及其统计意义;可逆过程和不可逆过程。2.2 波动学 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一维简谐波表达式;描述波的特征量;阵面,波前,波线;波的能量、能流、能流密度;波的衍射;波的干涉;驻波;自由端反射与固定端反射;声波;声强级;多普勒效应。2.3 光学相干光的获得;杨氏双缝干涉;光程和光程差;薄膜干涉;光疏介质;光密介质;迈克尔逊干涉仪;惠更斯—菲涅尔原理;单缝衍射;光学仪器分辨本领;射光栅与光谱分析;x射线衍射;喇格公式;自然光和偏振光;布儒斯特定律;马吕斯定律;双折射现象。三、普通化学3.1物质的结构和物质状态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原子轨道和电子云;原子核外电子分布;原子和离子的电子结构;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周期族;元素性质及氧化物及其酸碱性。离子键的特征;共价键的特征和类型;杂化轨道与分子空间构型;分子结构式;键的极性和分子的极性;分子间力与氢键;晶体与非晶体;晶体类型与物质性质。3.2溶液溶液的浓度;非电解质稀溶液通性;渗透压;弱电解质溶液的解离平衡;分压定律;解离常数;同离子效应;缓冲溶液;水的离子积及溶液的pH值;盐类的水解及溶液的酸碱性;溶度积常数;溶度积规则。3.3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反应热与热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速率;温度和反应物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的物理意义;催化剂;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化学平衡的特征;化学平衡移动原理。3.4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氧化还原的概念;氧化剂与还原剂;氧化还原电对;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原电池的组成和符号;电极反应与电池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电极电势的影响因素及应用;金属腐蚀与防护。3.5 有机化学有机物特点、分类及命名;官能团及分子构造式;同分异构;有机物的重要反应:加成、取代、消除、氧化、催化加氢、聚合反应、加聚与缩聚;基本有机物的结构、基本性质及用途:烷烃、 烯烃、炔烃、芳烃、卤代烃、醇、苯酚、醛和酮、羧酸、酯;合成材料:高分子化合物、塑料、合成橡胶、合成纤维、工程塑料。 四、理论力学4.1 静力学平衡;刚体;力;约束及约束力;受力图;力矩;力偶及力偶矩;力系的等效和简化;力的平移定理;平面力系的简化;主矢;主矩;平面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式;物体系统(含平面静定桁架)的平衡;摩擦力;摩擦定律;摩擦角;摩擦自锁。4.2 运动学点的运动方程;轨迹;速度;加速度;切向加速度和法向加速度;平动和绕定轴转动;角速度;角加速度;刚体内任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4.3 动力学牛顿定律;质点的直线振动;自由振动微分方程;固有频率;周期;振幅;衰减振动;阻尼对自由振动振幅的影响—振幅衰减曲线;受迫振动;受迫振动频率;幅频特性;共振;动力学普遍定理;动量;质心;动量定理及质心运动定理;动量及质心运动守恒;动量矩;动量矩定理;动量矩守恒;刚体定轴转动微分方程;转动惯量;回转半径;平行轴定理;功;动能;势能;动能定理及机械能守恒;达朗贝原理;惯性力;刚体作平动和绕定轴转动(转轴垂直于刚体的对称面)时惯性力系的简化;动静法。五、材料力学5.1 材料在拉伸、压缩时的力学性能 低碳钢、铸铁拉伸、压缩实验的应力—应变曲线;力学性能指标。5.2 拉伸和压缩 轴力和轴力图;杆件横截面和斜截面上的应力;强度条件;虎克定律;变形计算。5.3 剪切和挤压 剪切和挤压的实用计算;剪切面;挤压面;剪切强度;挤压强度。5.4 扭转 扭矩和扭矩图;圆轴扭转切应力;切应力互等定理;剪切虎克定律; 圆轴扭转的强度条件;扭转角计算及刚度条件。 5.5 截面几何性质 静矩和形心;惯性矩和惯性积;平行轴公式;形心主轴及形心主惯性矩概念。5.6 弯曲 梁的内力方程;剪力图和弯矩图;分布载荷、剪力、弯矩之间的微分关系;正应力强度条件;切应力强度条件;梁的合理截面;弯曲中心概念;求梁变形的积分法、叠加法。5.7 应力状态 平面应力状态分析的解析法和应力圆法;主应力和最大切应力;广义虎克定律;四个常用的强度理论。5.8 组合变形 拉/压--弯组合、弯--扭组合情况下杆件的强度校核;斜弯曲。5.9 压杆稳定 压杆的临界载荷;欧拉公式;柔度;临界应力总图;压杆的稳定校核。六、流体力学6.1 流体的主要物性与流体静力学流体的压缩性与膨胀性;流体的粘性与牛顿内磨檫定律;流体静压强及其特性;重力作用下静水压强的分布规律;作用于平面的液体总压力的计算。6.2 流体动力学基础以流场为对象描述流动的概念;流体运动的总流分析;恒定总流连续性方程、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的运用。6.3 流动阻力和能量损失沿程阻力损失和局部阻力损失;实际流体的两种流态—层流和紊流;圆管中层流运动;紊流运动的特征;减小阻力的措施。6.4 孔口管嘴管道流动孔口自由出流、孔口淹没出流;管嘴出流;有压管道恒定流;管道的串联和并联。6.5 明渠恒定流明渠均匀水流特性;产生均匀流的条件;明渠恒定非均匀流的流动状态;明渠恒定均匀流的水平力计算。6.6 渗流、井和集水廊道土壤的渗流特性;达西定律;井和集水廊道。6.7 相似原理和量纲分析力学相似原理;相似准数;量纲分析法。七、计算机应用基础7.1 计算机系统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分类;计算机系统特点;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及控制系统;总线;数模/模数转换;计算机软件系统组成;系统软件;操作系统;操作系统定义;操作系统特征;操作系统功能;操作系统分类;支撑软件;应用软件;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7.2 信息表示 信息在计算机内的表示;二进制编码;数据单位;计算机内数值数据的表示;计算机内非数值数据的表示;信息及其主要特征。7.3 常用操作系统 Windows发展;进程和处理器管理;存储管理;文件管理;输入/输出管理;设备管理;网络服务。7.4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网络概念;网络功能;网络组成;网络分类; 局域网;广域网;因特网;网络管理;网络安全;Windows系统中的网络应用;信息安全;信息保密。八、电气与信息8.1 电磁学概念电荷与电场;库仑定律;高斯定理;电流与磁场;安培环路定律;电磁感应定律;洛仑兹力。8.2 电路知识电路组成;电路的基本物理过程;理想电路元件及其约束关系;电路模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等效电源定理;迭加原理;正弦交流电的时间函数描述;阻抗;正弦交流电的相量描述;复数阻抗;交流电路稳态分析的相量法;交流电路功率;功率因数; 三相配电电路及用电安全;电路暂态;R-C、R-L电路暂态特性;电路频率特性;R-C、R-L电路频率特性。 8.3 电动机与变压器理想变压器;变压器的电压变换、电流变换和阻抗变换原理;三相异步电动机接线、启动、反转及调速方法;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特性; 简单继电-接触控制电路。8.4 信号与信息信号;信息;信号的分类;模拟信号与信息;模拟信号描述方法;模拟信号的频谱;模拟信号增强;模拟信号滤波;模拟信号变换;数字信号与信息;数字信号的逻辑编码与逻辑演算;数字信号的数值编码与数值运算。8.5 模拟电子技术晶体二极管;极型晶体三极管;共射极放大电路;输入阻抗与输出阻抗;射极跟随器与阻抗变换;运算放大器;反相运算放大电路;同相运算放大电路;基于运算放大器的比较器电路;二极管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二极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8.6 数字电子技术与、或、非门的逻辑功能;简单组合逻辑电路;D触发器;JK触发器 数字寄存器;脉冲计数器。九、工程经济9.1 资金的时间价值资金时间价值的概念;息及计算;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现金流量及现金流量图;资金等值计算的常用公式及应用;复利系数表的应用。9.2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项目的分类;项目计算期;财务效益与费用;营业收入;补贴收入;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项目评价涉及的税费;总投资形成的资产。9.3 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资金筹措的主要方式;资金成本;债务偿还的主要方式。9.4 财务分析财务评价的内容;盈利能力分析(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项目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偿债能力分析(利息备付率、偿债备付率、资产负债率);财务生存能力分析;财务分析报表(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利润与利润分配表、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基准收益率。9.5 经济费用效益分析经济费用和效益;社会折现率;影子价格;影子汇率;影子工资;经济净现值;经济内部收益率;经济效益费用比。9.6 不确定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盈亏平衡点、盈亏平衡分析图);敏感性分析(敏感度系数、临界点、敏感性分析图)。9.7 方案经济比选方案比选的类型;方案经济比选的方法(效益比选法、费用比选法、最低价格法);计算期不同的互斥方案的比选。9.8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改扩建项目经济评价特点。9.9 价值工程价值工程原理;实施步骤。十、法律法规10.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总则;建筑许可;建筑工程发包与承包;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安全生产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法律责任。1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总则;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10.3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总则;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和中标;法律责任。9.4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一般规定;合同的订立;合同的效力;合同的履行;合同的变更和转让;合同的权利义务终止;违约责任;其他规定。10.5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总则;行政许可的设定;行政许可的实施机关;行政许可的实施程序;行政许可的费用。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总则;节能管理;合理使用与节约能源;节能技术进步;激励措施;法律责任。10.7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总则;环境监督管理;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法律责任。10.8 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总则;资质资格管理;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发包与承包;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文件的编制与实施;监督管理。10.9 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总则;建设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勘察设计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工程监理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质量保修。10.10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总则;建设单位的安全责任;勘察设计工程监理及其他有关单位的安全责任;施工单位的安全责任;监督管理;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十一、工程测量11.1测量基本概念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面点位的确定测量工作基本概念11.2水准测量水准测量原理水准仪的构造、使用和检验校正水准测量方法及成果整理11.3角度测量经纬仪的构造、使用和检验校正水平角观测垂直角观测11.4距离测量卷尺量距视距测量光电测距11.5测量误差基本知识测量误差分类与特性评定精度的标准观测值的精度评定误差传播定律11.6控制测量平面控制网的定位与定向导线测量交会定点高程控制测量11.7地形图测绘地形图基本知识地物平面图测绘等高线地形图测绘11.8地形图应用地形图应用的基本知识建筑设计中的地形图应用城市规划中的地形图应用11.9建筑工程测量建筑工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测量建筑安装测量建筑工程变形观测十二、土木工程材料10.1材料科学与物质结构基础知识材料的组成:化学组成矿物组成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原子结构离子键金属键共价键和范德华力晶体与无定形体(玻璃体)材料的宏观结构及其对材料性质的影响建筑材料的基本性质: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孔隙与孔隙率特征:亲水性与憎水性吸水性与吸湿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强度与变形性能脆性与韧性10.2材料的性能和应用无机胶凝材料:气硬性胶凝材料石膏和石灰技术性质与应用水硬性胶凝材料:水泥的组成水化与凝结硬化机理性能与应用混凝土:原材料技术要求拌合物的和易性及影响因素强度性能与变形性能耐久性-抗渗性、抗冻性、碱-骨料反应混凝土外加剂与配合比设计沥青及改性沥青:组成、性质和应用建筑钢材:组成、组织与性能的关系加工处理及其对钢材性能的影响建筑钢材和种类与选用木材:组成、性能与应用石材和粘土:组成、性能与应用十三、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13.1土石方工程桩基础工程土方工程的准备与辅助工作机械化施工爆破工程预制桩、灌注桩施工地基加固处理技术13.2钢筋混凝土工程与预应力混凝土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制作混凝土冬、雨季施工预应力混凝土施工13.3结构吊装工程与砌体工程起重安装机械与液压提升工艺单层与多层房屋结构吊装砌体工程与砌块墙的施工13.4施工组织设计施工组织设计分类施工方案进度计划平面图措施13.5流水施工原则节奏专业流水非节奏专业流水一般的搭接施工13.6网络计划技术双代号网络图单代号网络图网络计划优化13.7施工管理现场施工管理的内容及组织形式进度、技术、全面质量管理竣工验收十四、结构力学与结构设计14.1结构力学14.1.1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律及其应用14.1.2静定结构受力分析与特性静定结构受力分析方法反力内力的计算与内力图的绘制静定结构特性及其应用14.1.3静定结构位移广义力与广义位移虚功原理单位荷载法荷载下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图乘法支座位移和温度变化引起的位移互等定理及其应用14.1.4超静定结构受力分析及特性超静定次数力法基本体系力法方程及其意义等截面直杆刚度方程位移法基本未知量基本体系基本方程及其意义等截面直杆的转动刚度力矩分配系数与传递系数单结点的力矩分配对称性利用超静定结构位移超静定结构特性14.1.5结构动力特性与动力反应单自由度体系自振周期频率振幅与最大动内力阻尼对振动的影响14.2结构设计14.2.1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性能:钢筋混凝土基本设计原则:结构功能极限状态及其设计表达式可靠度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受弯构件受扭构件受压构件受拉构件冲切局压疲劳正常使用极限状态验算:抗裂裂缝挠度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受弯构件单层厂房:组成与布置柱基础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体系及布置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框-筒结构设计要点抗震设计要点:一般规定构造要求14.2.2钢结构钢材性能:基本性能结构钢种类构件: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的计算和构造连接:焊缝连接普通螺栓和高强螺栓连接构件间的连接14.2.3砌体结构材料性能:块材砂浆砌体基本设计原则:设计表达式承载力:受压局压混合结构房屋设计:结构布置静力计算构造房屋部件:圈梁过梁墙梁挑梁抗震设计要点:一般规定构造要求十五、岩体力学与土力学15.1岩石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及其试验方法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能等指标及其试验方法岩石的强度特性、变形特性、强度理论15.2工程岩体分级工程岩体分级的目的和原则国标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94)简介15.3岩体的初始应力状态初始应力的基本概念、量测方法简介、主要分布规律15.4土的组成和物理性质土的三相组成和三相指标土的矿物组成和颗粒级配土的结构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塑性指数液性指数砂土的相对密实度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土的工程分类15.5土中应力分布及计算土的自重应力基础底面压力基底附加压力土中附加应力15.6土的压缩性与地基沉降压缩试验压缩曲线压缩系数压缩指数回弹指数压缩模量载荷试验变形模量高压固结试验土的应力历史先期固结压力超固结比正常固结土超固结土欠固结土沉降计算的弹性理论法分层总和法有效应力原理一维固结理论固结系数固结度15.7土的抗剪强度土中一点的应力状态库仑定律土的极限平衡条件内摩擦角粘聚力直剪试验及其适用条件三轴试验总应力法有效应力法15.8特殊性土软土黄土膨胀土红粘土盐渍土冻土填土可液化土15.9土压力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Rankine土压力理论Couloumb土压力理论15.10边坡稳定分析土坡滑动失稳的机理均质土坡的稳定分析土坡稳定分析的条分法15.11地基承载力地基破坏的过程地基破坏型式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地基极限承载力斯肯普顿公式太沙基公式汉森公式十六、工程地质16.1岩石的成因和分类主要造岩矿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常见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他主要特征16.2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大地构造概念地史演变概况和地质年代表16.3地貌和第四纪地质各种地貌形态的特征和成因第四纪分期16.4岩体结构和稳定分析岩体结构面和结构体的类型和特征赤平极射投影等结构面的图示方法根据结构面和临空面的关系进行稳定分析16.5动力地质地震的震级、烈度、近震、远震及地震波的传播等基本概念断裂活动和地震的关系活动断裂的分类和识别及对工程的影响岩石的风化流水、海洋、湖泊、风的侵蚀、搬运和沉积作用滑坡、崩塌、岩溶、土洞、塌陷、泥石流、活动砂丘等不良地质现象的成因、发育过程和规律及其对工程的影响16.6地下水渗透定律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径流、排泄规律地下水埋藏分类地下水对工程的各种作用和影响地下水向集水构筑物运动的计算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和化学性质水对建筑材料腐蚀性的判别16.7岩土工程勘察与原位测试技术勘察分级各类岩土工程勘察基本要求勘探取样土工参数的统计分析地基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原位测试技术:载荷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旁压试验扁铲侧胀试验十七、岩体工程与基础工程17.1岩体力学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边坡的应力分布、变形和破坏特征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边坡稳定性评价的平面问题边坡治理的工程措施17.2岩体力学在岩基工程中的应用岩基的基本概念岩基的破坏模式基础下岩体的应力和应变岩基浅基础、岩基深基础的承载力计算17.3浅基础浅基础类型刚性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扳基础箱形基础基础埋置深度基础平面尺寸确定地基承载力确定深宽修正下卧层验算地基沉降验算减少不均匀沉降损害的措施地基、基础与上部结构共同工作的概念浅基础的结构设计17.4深基础深基础类型桩与桩基础的类型单桩的荷载传递特性单桩竖向承载力的确定方法群桩效应群桩基础的承载力群桩的沉降计算桩基础设计17.5地基处理地基处理目的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各种地基处理方法的加固机理、设计计算、施工方法和质量检验

应力叠加原理

设在一个均匀连续、各向同性的地块或岩块上施加构造动力A,在其中产生构造应力场A的主应力σ1a和σ2a;施加构造动力B,在其中产生构造应力场B的主应力σ1b和σ2b。当这两种构造应力场叠加时,则在该地块或岩块中就要产生联合构造应力场A+B(图8.1)。图8.1 两个平面应力状态叠加示意图同种应力叠加只能在同一截面上进行,而不能简单地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来完成。首先在叠加点的同一截面上算出不同构造应力场应力的大小和方向,然后才能求得此截面上叠加后的应力大小和方向。那么,当构造应力场A与构造应力场B以a角(称为叠加角)进行叠加时[图8.1(a)],在构造应力场A的主应力所在的截面上,构造应力场B的应力状态[图8.1(b)]可由莫尔应力圆(图8.2)求得。即正应力:构造应力场控岩控矿剪应力:图8.2 B应力状态应力莫尔圆构造应力场控岩控矿然后,两种构造应力场的应力进行叠加[图8.1(c)],即在平行Y方向的截面上构造应力场控岩控矿在平行X方向的截面上构造应力场控岩控矿由此便可求出两种构造应力场叠加后的联合构造应力场,其主应力为构造应力场控岩控矿主应力方向为构造应力场控岩控矿令 ,称为差应力比值,则构造应力场控岩控矿式中:θ为联合构造应力场中最大主压力σ1和构造应力场A中最大主压应力σ1a之间的夹角,称为联合角。显然,当两种构造应力场及叠加角a一经确定,则联合构造应力场便能确定。

如何计算主应力

主应力的计算公式如下图所示:主应力是指微区单元在某一点的剪应力为n=(n1,n2,n3)时的正应力。在这种情况下,n的方向称为力在这一点的主方向。微量元素的正应力点。扩展资料主应力是n = (n1, n2, n3)在一定点内的物体,其矢量在剪切应力的正应力的微区为零。在这一点,n方向应该是方向。一个小面积上的法向应力,当法向矢量n的大小改变时,是在向外推方向的。小应力张量σij(I,j = 1,2,3),主应力,一般有三种,它们满足的方程画画,三次方程的解是我主应力σ(I = 1、2、3)。对于一个给定的点应力张量的主应力坐标变换下是不变的。参考链接:主应力-百度百科

什么叫主应力?

主应力的计算公式如下:主应力指的是物体内某一点以法向量为n=(n1,n2,n3)的微面积元上剪应力为零时的正应力。这时,n的方向称为这一点的应力主方向。一点在某一微面积元上的正应力。拓展资料主应力主应力指的是物体内某一点以法向量为n=(n1,n2,n3)的微面积元上剪应力为零时的法向应力。这时,n的方向称为这一点的应力主方向。主应力即为一点在某一微面积元上的法向应力。主应力轨迹线中文名称:主应力轨迹线英文名称:trajectories of principal stresses定义:若平面内有一条曲线,除各向同性点和奇异点之外,其上任何一点的切线方向恒为此点的一个主应力方向,则此曲线称主应力轨迹线。当其切线方向代表σ1方向时,称为最大主应力轨迹线,用符号S1表示;当其切向方向代表σ2方向时,称为最小主应力轨迹线,用符号S2表示。S1和S2形成正交曲线簇。不同类型的构造体系,主应力轨迹线的展布特点不同,在分析构造应力场时,常用主应力轨迹线标示地应力状态。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主应力

如何根据压裂试验曲线计算地层破裂压力pf和构造应力系数kss

隧道因其变形受到地层约束而产生的一种被动荷载,是地层对隧道结构的反作用力,侧向地层抗力和底部地基反力均可统称为 “地层抗力”

 原位应力铲测试(TPT)

总压力盒(total pressure cell)最早由瑞典马沙尔屈(Massarsch,1975)研究使用。其状如铲,将它插入地下,可测取地层水平向总应力,故形象地称它为应力铲。(一)测试设备和方法1.测试设备包括应力铲、接收仪器和压入设备。应力铲是由两块1mm厚的不锈钢膜焊接而成,为高为215mm、宽为98mm、厚为5mm的扁盒,其内部设有宽40mm的补强钢板,以增大扁盒压入时的抗弯能力。盒内充满去气的硅油与铲上方压杆内的传感器相连通(见图7—13),国内铁四院已有生产。图7—13 应力铲应力铲的设计,根据平面应变和传感器体变要求,一般规定: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式中:δ——应力铲厚度,δ=5mm;b——应力铲宽度,b=98mm;s——钢膜受压时的最大变形量(挠度)。使用的电子接收仪器的精度应达1kPa。2.试验方法利用工程钻机或者借助触探仪贯入设备,将应力铲垂直压入地下指定深度,进行试验。使用工程钻机时,应先开孔至试验点深度以上1m左右位置,然后将应力铲接上钻杆,通过立轴放至孔底,再以(20±5)mm/s的速度压入土中,随压随记贯入过程中的压力读数;记录的深度间隔以10—20cm为宜。当压至预定的深度时,应立即记录水平总应力随时间而衰减的过程值,直至完全稳定为止。应力铲的适用地层主要由它的抗弯刚度所决定,一般只适用于中等硬度或中密度以下的土层。试验时应注意以下两点:(1)在场地地层情况不清楚的情况下,最好先使用CPT,根据工程特点选择合适的试验点,避免应力铲碰上硬地层导致损坏。(2)及时点绘水平总应力随时间衰减曲线,以利判别应力松驰是否趋于稳定。(二)资料整理同CPTU一样,对贯入时测得的数据和停止贯入后压力随时间变化的数据,应进行初读数和零飘修正。根据修正的读数,分别点绘贯入时水平总应力随深度变化曲线和随时间变化曲线。然后在此基础上绘制归一化应力随时间的衰减曲线。所谓归一化应力是指应力铲在某一时刻的水平应力增量用初始水平应力增量来归一,即: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式中: ——归一化应力;σhi——贯入过程中土中各深度的水平总应力,当停止贯入时,即为初始水平总应力;σht——贯入停止后,某时刻t时的水平总应力;σhc——水平总应力衰减后的稳定值;此时,可近似认为σhc就是天然地基的原位水平总应力。(三)成果分析与应用应力铲试验成果可应用于以下诸方面:测定土的水平总应力;确定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推估饱和细粒土的水平固结系数(Ch)。1.测定土的水平总应力当应力铲垂直贯入地下时,垂直作用于应力铲板面的水平方向的力系组成下式: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式中:σht——贯入停止后t时刻的水平总应力;σh0——原位有效水平应力;△σ′ht——由应力铲压入时所引起的在t时刻的有效水平应力增量;△ut——由应力铲压入后在t时刻的超孔压;uw——静止水压力。当超孔压消散终了时,有△ut=0,而σht则达稳定值σhc,上式变为: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由于应力铲厚仅5mm,据空穴扩张理论,2.5mm的空穴扩张产生的应变是很小的;另外,在应力铲周边产生剪应变集中,应力铲膜中的剪应变一般小于平均剪应变。因此,由贯入引起的水平有效应力增量一般不大,特别在饱和软粘土中,可近似假定 ,即△σ′ht=0,这时便有: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由此可得任何应力史和任何应力状态下的饱和粘性土的原位水平总应力或原位水平有效应力。应力铲测试方式灵活,可方便地用于挡土墙及桩基等地基基础的水平应力测量;对于超固结和施行过地基改良的土体或具有偏压作用荷重历史的土,应力铲也能测其原位水平总应力。另外,对由挖方、坍塌、滑移等引起的地基水平应力的变化,应力铲能提供一个更为准确的水平应力增量值,因为此时不涉及到应力铲插入产生的水平有效应力增量。2.确定土的静止侧压力系数(K0)应力铲试验的直接目的,原本是在现场直接测定土层的原位K0。K0对确定土的原位初始应力状态、土强度与变形特性分析的K-G模型、应力路径、桩基承载力和挡土墙的稳定分析等方面,都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土的K0值多用室内K0固结仪或特殊三轴仪测定,通常也根据经验关系推估K0。近十多年来,国外一些研究者研制发展了多种原位测试K0的方法,例如水力劈裂法、压入式板状膨胀仪、自钻式旁压仪、K0步进板等测试方法。但迄今还没有一种公认为完善的测试方法。因此,目前采用多种试验方法,然后根据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从中选择一个合理的K0值。推求K0的公式繁多,对于正常固结的粘土,可应用布鲁克尔(Brooker)和爱雷兰德(Ireland,1965)提出的(7—31)式或阿尔潘(Alpan,1967)提出的(7—32)式进行估算: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K0与土质结构及应力历史密切相关。室内K0试验,常因取样和制备等原因,造成土样的扰动,易于模糊土的应力史,而原位测试则可减少这种扰动的影响。对于天然沉积层,K0为水平向与垂向的有效应力之比:或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在地下水位和土的饱和重度已知的条件下,就可根据应力铲的稳定值σhc通过上式求得K0。3.推估饱和细粒土的水平固结系数(Ch)应力铲测得的水平总应力变化,反映了超孔隙水压力和水平有效应力增量共同变化的结果。由于应力铲贯入产生的△ht值很小,因此σh的变化主要反映了超孔压的变化。若假定△ht=△hc不随时间而变,那么,由式(7—28)得: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由此得到超孔隙水压消散值的近似值。(1)超孔压的初始分布:设超孔压沿板面中心法线(水平)方向的初始分布服从罗埃(Roy,1981)等人总结的经验分布规律,即: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式中:f(ρ)——超孔压初始分布函数,f(ρ)=u(ρ,t=0);△U0——应力铲板面中心与土的界面处的初始超孔压,按式(7—34)计算,即△U0=σhi-σhc,亦即△u0=△ut=0=u(ρ=0,t=0);ρ——距离比,ρ=x/r, x——土单元距板面中心的法向距离δ——板厚;α——经验指数,与土性质有关。其它符号意义同前。(2)水平固结系数计算:正如前面第二章所论述的那样,理论上,水平固结系数可据式(t=Tr2/Ch)计算,即: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基于同一道理,Ch应取下式:土体原位测试机理、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式中符号意义同前。为取得Ch的最佳值,可采用曲线拟合方法,反复调整α值,直到实测曲线与理论曲线达到最佳拟合时为止。

岩石试样的材料强度、承载能力及应力路径的影响

6.6.1 岩石试样的承载能力通常所说的强度是指岩样承载的最大轴向应力,但在许多应力路径下,岩样的屈服破坏过程中轴向应力单调增加或单调减小,不出现峰值。此时岩样强度的定义具有很大的任意性。在三轴等压加载后保持主应力之和为常数,降低围压增加轴压的应力路径中,岩样破坏而轴向应力可能不出现峰值;文献[8]定义轴向塑性应变1%时为岩样的破坏点,对应的轴向应力为岩样的强度。在常规三轴加载后,固定岩样的轴向变形降低围压过程中,岩样破坏而轴向应力单调降低;文献[1]定义岩样环向变形迅速增加时的轴向应力为岩样的卸围压强度。此外大理岩、凝灰岩等在围压较高的常规三轴压缩过程中,轴向应力一直单调上升,但岩石材料同样会屈服破坏。如果不能明确定义岩样强度,则讨论应力路径的影响就会失去标准。事实上岩样在三轴应力状态下具有材料强度和承载能力两个不同属性,应该加以区分。特别容易理解的是,岩样三轴压缩破坏之后,即使断裂为两个完全独立的部分,还可以通过剪切破坏面之间的摩擦力承载轴向应力,即通常所说的残余强度。材料强度是材料的内在属性,或者说是物理属性。常规三轴应力状态下岩样的破坏形式主要是剪切滑移,所以岩样的材料强度应该是正应力为零的剪切强度。不过通常强度准则是用主应力表示的,为方便起见,以岩样完全剪切破坏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来表征其材料强度。当然岩样单轴压缩会产生沿轴向的拉伸劈裂,并非完全剪切破坏,实际单轴强度可能偏低。这也可以认为单轴压缩作为一种应力路径造成了岩样强度的降低。材料强度是变形过程的减函数,永远不增。承载能力由岩石的粘聚力和内摩擦力共同构成,二者在屈服过程中都是变化的。在以主应力表示时,可以认为岩样的轴向承载能力由其材料强度和围压共同确定,是结构的力学特性。当岩样的轴向应力增大到其承载能力(轴向压缩),或者其承载能力降低到其轴向应力(卸围压)时,岩样的材料强度就会降低,即屈服。轴向应力不超过其承载能力。但承载能力在变形过程中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某些岩石在材料强度降低的过程中内摩擦力系数增大,从而即使围压恒定轴向承载能力也会增加,即屈服强化。在围压极高时,只有材料完全屈服、强度丧失之后,才能由摩擦力达到承载极限。大理岩是最为典型的这类材料。显然要讨论应力路径的作用,只能是岩样的承载能力与围压的关系。具体的做法是,利用围压恒定的轴向压缩试验,确定轴向承载能力σS与围压σ2=σ3的关系σS=f(σ3) (6.13)σS就是给定围压是岩样承载能力的极限值。这是讨论应力路径作用时的基准。如果岩样在某一应力路径的加载过程中最终出现破坏,而岩样在任何围压下的轴向应力均未达到上式规定的σS,即岩样在达到破坏的过程中轴向应力与围压的曲线始终在式(6.13)的下方,则称该应力路径使岩样强度降低。而若轴向应力与围压的变化曲线与式(6.13)相交,则该应力路径使岩样强度增加。又在讨论应力路径作用时必须使用无缺陷的岩样,或者说岩样的强度是第3章所说的理想强度,尽可能减小岩样之间的差异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岩石是非均质材料,其内部的材料强度不等,在岩样达到承载极限,即强度之前,内部材料已经开始屈服,岩样产生塑性变形,应力-应变关系偏离直线。岩样的强度只是一个综合的宏观表现。图6-20给出常规三轴压缩时岩样的屈服应力、强度与围压的关系曲线。相对而言,峰值强度随围压增加较快,而屈服应力增加较慢,因而二者距离通常随围压增大而增大。图中给出4种典型的应力路径:A是恒定围压下通过轴向压缩使岩样破坏,σS就是岩样在某一围压下可能达到的最大值;B是比例加载路径,与A相比,岩样达到峰值应力的过程中经历的围压较低;C是卸围压路径,无论是保持轴向变形还是保持轴向应力,岩样屈服过程中经历的围压均较高;D是保持主应力之和恒定的试验,围压降低,轴向应力增大。常见的应力路径还有循环加卸轴压或者围压,即多次加载路径。需要说明的是,轴向应力和围压成正比增加的比例加载,在岩样达到承载能力之后,加载方式将不能继续保持;而卸围压过程中保持轴向应力不变或主应力之和恒定的实验条件,也是通过持续压缩岩样来实现的,在岩样达到其承载能力之后,保持或增加轴向应力将成为不可能,岩样发生崩溃式破坏。图6-20 围压与岩样屈服应力和强度的关系A—轴向压缩;B—比例加载;C—卸围压;D—主应力之和恒定岩样的承载能力由围压和材料强度确定。只有轴向应力和围压的变化使得承载能力与轴向应力的差f(σ3)-σ1减小,岩样内的材料才会逐步屈服(图6-20),即有效加载;而该值增大则是有效卸载。6.6.2 单调有效加载路径轴向压缩、比例加载以及卸围压路径,都是有效加载单调增加的路径,使岩样内材料依照其材料强度的高低逐步屈服。图6-21是花岗岩(Westerly granite)强度与围压的关系[21],应力路径影响是不显著的。岩样都是脆性断裂,也不受应力路径的影响。但在比例加载时岩样强度表现出明显的离散性。图6-21 三种应力路径对花岗岩强度没有影响(据S.R.Swanson,1971)A—轴向压缩加载;B—比例加载;C—卸围压图6-22 闪长岩试样恒定围压和比例加载的强度特性(据S.R.Swanson,1971)图6-22是闪长岩(Cedar City tonalite)在恒定围压和比例加载两种路径下的极限强度。显然,应力路径对岩样强度的影响,要远远小于岩样之间的强度离散性。与上面的花岗岩相同,所有岩样都是脆性断裂。图6-6和图6-7已经给出大理岩和粉砂岩试样的常规三轴压缩的峰值强度,以及三轴加载后固定轴向变形、降低围压过程中轴向应力的变化曲线。显然两种路径下岩样的极限承载能力相同,或应力路径对岩样强度没有明显影响。6.6.3 岩样屈服前的应力状态变化由于岩样内存在强度极低的材料,可能在整个加载过程中都有材料屈服。不过只要岩样没有明显屈服,即岩样处于线弹性阶段,应力状态的变化不会影响岩样的强度。这已为众多试验结果所证实。此处仅给出两个粉砂岩Ⅰ试样的试验结果(图6-23)。图6-23 弹性状态的循环加卸载荷的试验a—循环加、卸轴压;b—循环加、卸围压图6-23a是岩样屈服前的轴向循环加载的全程曲线,围压10MPa;轴向循环加载不影响岩样以后的变形特征。图6-23b是三轴加载后保持轴向变形循环加卸围压的试验过程,其中循环加卸围压的曲线已在图6-15中放大给出。与粉砂岩Ⅰ的强度准则T(102.7,4.4)相比,岩样的强度在正常的离散范围之内,即应力路径对强度的影响是不显著的。6.6.4 岩样屈服后的有效卸载路径岩样应力状态进入屈服区域后,进行有效卸载就可能造成部分已屈服的材料进一步弱化。第二章已经讨论过单轴压缩时岩样的轴向卸载破坏,下面讨论常规三轴应力状态下的有效卸载过程,即轴向应力降低和围压升高对岩样力学特性的影响。6.6.4.1 岩样的轴向循环加载过程在轴向卸载时,已屈服材料由于产生了塑性滑移而弹性变形减少,其他材料的回弹将使之受拉破坏;在峰后卸载时岩样内材料的强度差异增大,这种现象就更为显著。此后再次进行有效加载时,岩样就会提前屈服,强度降低[22]。图6-24是典型的试验结果。图6-24 粉砂岩试样循环加、卸轴向载荷循环载荷作用下疲劳破坏的应力门槛值接近常规屈服值[23],正是岩样屈服之后的有效卸载所起的作用。如前所述,岩样内材料强度是不均匀的,部分材料的强度可能很低,因而在岩样产生宏观的塑性变形之前,就已经产生局部的屈服,材料强度降低。尽管这种屈服是不显著的,但多次的循环加、卸载荷将使岩样内屈服区域逐步增大,最终在较低应力状态下引起岩样的完全破坏,即疲劳破坏。6.6.4.2 循环加卸围压过程图6-25是大理岩循环加、卸围压过程中的轴向应力变化曲线,并对局部进行了放大。大理岩的强度准则是T(160,5),图中用点划线表示。图6-25 大理岩试样循环加卸围压过程a—轴向应力全程曲线;b—局部放大图显然在第一次卸围压至20MPa时,岩样已经偏离线弹性过程,进入屈服阶段;而轴向应力242MPa接近其承载能力。因此大理岩试样是进入屈服状态后再增加围压的。再次增加围压(有效卸载)至27MPa时,轴向应力稍有降低,其后基本上是线性增加,符合虎克定律。利用公式(6.5)求得的泊松比ν=0.14,与其他岩样的结果ν=0.16~0.18大致相当。第一次卸围压、加围压的循环之后,轴向应力减小了22MPa,岩样的弹性应变也相应降低。这主要是在围压20~30MPa,相对较低时岩样屈服造成的。第二次循环是在更低的轴向应力状态下进行的,但岩样已经没有明显的弹性变形过程。围压增加轴向应力降低或保持不变,都表明岩样产生塑性变形,屈服弱化。与初始状态相比,两次循环过程使轴向应力降低43MPa。岩样第三次卸围压过程中,在围压接近10MPa时完全屈服开始整体弱化破坏。如果仍以T(160,5)来考察岩样的强度,则扣除围压的作用之后,岩样的材料强度约为96MPa。显然循环加、卸围压造成了岩样强度的降低。图6-26是粉砂岩屈服后循环加、卸围压的轴向应力变化曲线,其强度准则是T(125,4.4),显然初次卸围压至20MPa时,岩样已经接近其承载能力(卸围压强度可能稍大于轴向压缩的强度),重复加、卸围压过程使岩样强度降低。图中用虚线大致描述了围压单调降低时岩样的屈服破坏过程。图6-26 粉砂岩试样循环加卸围压过程在围压增加过程中,轴向应力显然并不是按照虎克定律而线性增加,说明在围压增加(即有效卸载)过程中,岩样是产生塑性变形并发生屈服的,声发射的测试结果同样说明了这一点(图6-27)。图6-27 岩样循环加卸围压过程中的声发射在加、卸围压过程中,围压较低即围压至20MPa左右变化时声发射较显著,且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声发射增多;围压较高时声发射不明显。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情是,在围压降到零时,岩样仍承载轴向应力,也就是说仍有弹性变形;随着时间推移,剪切破坏面继续滑移,声发射也同样发生。这说明了在此之前轴向应力随围压的变化关系,确实表示了剪切面之间的摩擦性质,而不是岩样松弛造成的应力降低。6.6.5 单独减小最小主应力的应力路径前面讨论的岩样卸围压路径的强度、变形特性时,最小主应力和中间主应力保持相等,同步减小。实际岩体的卸载破坏肯定不是这样的。为此文献[24]进行了单独减小最小主应力引起岩样破坏的试验,并研究中间主应力对这一过程的影响。试验用山口大理岩,试样为1.5cm×1.5cm×3.0cm的长方柱。试验首先增加静水压力至σ1=σ2=σ3=100MPa,即图6-28中P点,然后使用了4种加载路径:①σ1增加至220MPa,保持σ1不变,同时减小σ2=σ3使岩样破坏;②将σ1增加至220MPa,保持σ1,σ2不变,单独减小σ3使岩样破坏;③σ1增加至220MPa,σ2增加至150MPa,保持σ1,σ2不变,单独减小σ3使岩样破坏;④σ1=σ2增加至220MPa,保持σ1,σ2不变,单独减小σ3使岩样破坏。图6-28 不同应力路径下大理岩试样的强度[24](据耿乃光,1985)上述4种路径岩样破坏的强度均超过常规三轴压缩时岩样的强度(图6-28)。图中P点是最小主应力开始降低时的应力状态,虚线表示应力状态的变化途径。在试验的参数范围内,中等主应力越大,岩样强度越高。这与增大主应力岩样破坏时的结果相同。此外加载路径①(相当于卸围压路径),使岩样强度略有提高,这在前面已经作出说明。图6-29是上述4种应力路径下,大理岩试样直至破坏的应力-应变曲线。纵坐标为差应力σ1-σ3,横坐标是最大主应力方向的应变。由图可见,在减小σ3使岩样破坏的试验中,随着σ2的增加,岩样破坏前的应变量很快减小,趋于脆性。这也和岩样加载破坏的结果一致。图6-29 不同应力路径下大理岩试样的应力-应变曲线[24](据耿乃光,1985)对大理岩试样而言,单独减小最小主应力的应力路径对岩石的变形、强度没有明显影响。差应力σ1-σ3决定了岩样变形的主要特征。6.6.6 中间主应力变化对岩样强度的影响为了研究中间主应力的作用,设计如下试验过程[25]:三向等压增加σ1、σ2和σ3;保持σ3不变,同时增大σ1、σ2;保持σ2不变,增大σ1;增大σ1(①型试验),或增大σ2(②型试验),或减小σ2(③型试验),促使岩样破坏。试验用山口大理岩和稻田花岗岩,试样是1.5cm×1.5cm×3.0cm的长方柱(图6-30)。大理岩试样的①型试验结果表明,当σ2从σ2=σ3开始增加时,岩样强度增加;在σ2=σ1/3附近达到最高值;随着σ2进一步增加,直到σ2=σ1为止,大理岩的强度几乎保持不变,没有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大理岩试样增大σ2的②型试验没有造成岩样的破坏,而减小σ2的③型试验造成了岩样的破坏,且强度(图中两个黑点)与①型试验的结果吻合。花岗岩试样的①型试验结果表明,当σ2从σ2=σ3开始增加时,岩样强度增加;在σ2=σ1/3附近达到最高值。随着σ2进一步增加,直到σ2=σ1为止,花岗岩的强度下降。花岗岩试样增大σ2的②型试验和减小σ2的③型试验,都造成了岩样的破坏,且强度(图中4个黑点)与①型试验的结果吻合。上述试验结果表明,中间主应力变化的应力路径不影响岩样的强度,岩石试样存在确切的强度准则。应力状态满足强度准则的关系式,不管是通过何种方式达到该应力状态,岩样都将发生破坏。不过,不同尺度的岩样是否具有相同的强度准则,以及由特定岩样得到的强度准则如何应用于实际岩体,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图6-30 大理岩和花岗岩试样的强度特性[25](据许东俊,1984)6.6.7 有关应力路径作用的讨论岩石材料的力学性质就是变形与载荷之间的关系。就此而论,应力路径的作用不容忽视。极端而言,岩样在低围压下破坏后再增大围压也不能使之具有较高的承载能力。屈服过程中提高围压可以使岩样在轴向产生较均匀的塑性变形,即能够承载较大的位移。这在工程实际中有时比强度因素更为重要。岩样的承载能力降低主要由于剪切塑性变形,但沿轴向的拉伸破坏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较高围压时环向塑性变形较小,即围压能够抑制剪切裂纹端部沿轴向的拉伸破裂,有助于提高强度。就此而言,在达到岩样强度的屈服过程中,卸围压路径下围压较高而比例加载的围压较低,因而它们的强度也会稍有不同。从图6-21和图6-22可以看到,比例加载的强度低于轴向压缩的强度,而卸围压的强度会稍高于轴向压缩的强度。特别是在σ3/σ1较大的比例加载时,岩样在达到强度之前的屈服过程中,经历相当长的低围压过程,因而对强度的影响程度也就较大(图6-21)。另外,图6-1和图6-2的结果也表明,岩样卸围压路径下的强度不小于轴向压缩的强度。必须强调的是,这种强度差异是不显著的,完全可能被岩样之间的强度离散性和试验误差所掩盖,例如图6-22闪长岩在围压450MPa时,两个岩样的强度差别显著,达到三轴强度的20%以上。因此,尽管岩石材料的非均质性使得不同应力路径岩样的强度可能稍有不同,但仍可以说有效加载单调的应力路径不影响岩样的强度[26]。由于岩石是非均质材料,其承载能力与应力状态、材料强度有关,而岩石材料在变形过程中会出现损伤,应力状态也会发生变化。因而应力路径对岩样强度和变形的影响是非常复杂的,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例如,固定轴向应力、降低围压的试验,在岩样因围压降低达到承载极限之后的破坏过程[27~30],如何与恒定围压、增加轴向变形过程进行比较,至今仍没有明确的结论。

利用Kaiser效应,分析岩土介质记忆功能与其应力历史的关系。

关系:1、在岩石的声发射中,kaiser效应是岩石材料的一种“记忆”现象,2、 kaiser效应所记忆的应力就是岩石历史上所经受过的最大应力。

用于预应力筋张拉的千斤顶型号YCW150B是什么意思?

前面字母一般是品牌缩写,后面数字为吨位,载荷YCW系列轻型千斤顶是与OVM预应力锚固体系配套的张拉设备,是一种通用型预应力用穿心式千斤顶,是在原YCW系列千斤顶的基础上采用特殊工艺、改进结构形式后更加轻量化的一种新型千斤顶。它具有结构紧凑、密封性能好、重量轻、体积小、可靠性高、一机多能的特点,已成功应用于桥梁拉索体系等众多工程的张拉施工。

预应力筋锚具,夹具有哪几种类型

  (1)锚具  锚具的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预应力筋所配用的锚具不同,目前,我国采用最多的锚具是夹片式锚具和支承式锚具。以下介绍有关的锚具的构造与使用。  1)支承式锚具  ①螺母锚具  螺母锚具属螺母锚具类,它由螺丝端杆、螺毋和垫板三部分组成。适用于直径18-36mm的预应力钢筋,锚具长度一般为320mm,当为一端张拉或预应力筋的长度较长时,螺杆的长度应增加30-50mm。  ②镦头锚具  用于单根粗钢筋的镦头锚具一般直接在预应力筋端部热镦、冷镦或锻打成型。镦头锚具也适用于锚固多根数钢丝束。钢丝束徽头锚具分A型与B型。A型由锚环与螺母组成,可用于张拉端;B型为锚板,用于固定端,镦头锚具的优点是操作简便迅速,不会出现锥形锚易发生的“滑丝”现象,故不发生相应的预应力损失。这种锚具的缺点是下料长度要求很精确,否则,在张拉时会因各钢丝受力不均匀而发生断丝现象。  2)锥塞式锚具  ①锥形锚具  锥形锚具由钢质锚环和锚塞组成,用于锚固钢丝束。锚环内孔的锥度应与锚塞的锥度一致。锚塞上刻有细齿槽,夹紧钢丝防止滑动。  锥形锚具的尺寸较小,便于分散布置。缺点是易产生单根滑丝现象,钢丝回缩量较大,所引起的应力损失亦大,并且滑丝后无法重复张拉和接长,应力损失很难补救。此外,钢丝锚固时呈辐射状态,弯折处受力较大。  ②锥形螺杆锚具  用于锚固14-28根直径5mm的钢丝束。它由锥形螺杆、套筒、螺母等组成。  3)夹片式锚具  ①JM型锚具  JM型锚具为单孔夹片式锚具。JM12型锚具可用于锚固4-6根直径为12mm的钢筋或4-6束直径为12mm的钢绞线。JM15型锚具则可锚固直径为15mm的钢筋或钢纹线。JM型锚具由锚环和夹片组成。  JM型锚具性能好,锚固时钢筋束或钢绞线束被单根夹紧,不受直径误差的影响,且预应力筋是在呈直线状态下被张拉和锚固,受力性能好。  ②XM型锚具  XM型锚具属多孔夹片锚具,是一种新型锚具。这是在一块多孔的锚板上,利用每个锥形孔装一副夹片夹持一根钢绞线的一种楔紧式锚具。这种锚具的优点是任何一根钢绞线锚固失效,都不会引起整束锚固失效,并且每束钢绞线的根数不受限制。  ③QM及OVM型锚具型  QM型锚具也属于多孔夹片锚具,它适用于钢纹线束。该锚具由锚板与夹片组成,QM型锚固体系配有专门的工具锚,以保证每次张拉后退锲方便,并减少安装工具锚所花费的时间。  4)握裹式锚具  钢绞线束的固定端的锚具除了可以采用与张拉端相同的锚具外,还可选用握裹式锚具。握裹式锚具有挤压锚具与压花锚具两类。

请问预应力工程中的QM和QVM锚具属于什么类型的锚具,多根夹片锚具、单根夹片锚、镦头锚还是锥形锚?

应该是QM 、OVM吧,这些都是预应力锚具的品牌,还有包括HVM 、YM等QM型多孔夹片锚固体系是中国建筑科学院结构所研究成功的,1987年通过部级认证。OVM型锚固体系是以柳州建筑机械厂为主研制成功的,1990年通过省级鉴定。

有效应力原理的公式是什么?并说明各项代表的物理意义。

有效应力就是土之间传递的力,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就是有效应力。

有效应力原理

有效应力原理如下:这是土力学区别于其他力学的一个重要原理。土是三相体系,对饱和土来说,是二相体系。外荷载作用后,土中应力被土骨架和土中的水气共同承担,但是只有通过土颗粒传递的有效应力才会使土产生变形,具有抗剪强度。而通过孔隙中的水气传递的孔隙压力对土的强度和变形没有贡献。这可以通过一个试验理解:比如有两土试样,一个加水超过土表面若干,会发现土样没有压缩。另一个表面放重物,很明显土样被压缩了。尽管这两个试样表面都有荷载,但是结果不同。原因就是前一个是孔隙水压,后一个是通过颗粒传递的,为有效应力。就是饱和土的压缩有个排水过程(孔隙水压力消散的过程),只有排完水土才压缩稳定。再者在外荷载作用下,土中应力被土骨架和土中的水气共同承担,水是没有摩擦力的,只有土粒间的压力(有效应力),产生摩擦力(摩擦力是土抗剪强度的一部分)。根据这一原理,通常采取加强土体排水措施,促使孔隙水压力消散,以便增大有效应力,达到提高工程稳定性的目的。在岩石力学和地震学中,也有人用这一原理来解释岩石强度的变化和地震前兆。

判断:力的可传性原理在材料力学中同样适用() 低碳钢在拉断时的应力为强度极限()

力的可传性原理在材料力学中同样适用(弹性阶段)低碳钢在拉断时的应力为强度极限(屈服阶段)压杆失稳时一定沿截面的最小刚度方向挠曲(对)截面图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是所有平行轴惯性矩中的最大值(错,是最小)铸铁试件受压在45度斜截面上破坏,是因为该斜截面上的剪应力最大(对,因为受到压力后,试件中间鼓出变大,两端没变,试件中原单元体平衡破坏,产生剪应力)

判断:力的可传性原理在材料力学中同样适用() 低碳钢在拉断时的应力为强度极限()

力的可传性原理在材料力学中同样适用(弹性阶段)低碳钢在拉断时的应力为强度极限(屈服阶段)压杆失稳时一定沿截面的最小刚度方向挠曲(对)截面图形对形心轴的惯性矩是所有平行轴惯性矩中的最大值(错,是最小)铸铁试件受压在45度斜截面上破坏,是因为该斜截面上的剪应力最大(对,因为受到压力后,试件中间鼓出变大,两端没变,试件中原单元体平衡破坏,产生剪应力)

什么是冯米斯应力?

是一种等效应力!用应力等值线描述模型内部应力分布情况!让设计人员清晰地看到那个部位手里最大

什么是冯米斯应力?

vonMises(冯米斯应力,应力云纹)。冯米斯应力图用于评价应力分布情况.catia自动生成的调色板,颜色从蓝到红,表示应力逐渐变大。当鼠标指向节点时,显示此节点的冯米斯应力值。vonMises屈服准则是vonMises于1913年提出了一个屈服准则。它的内容是:当点应力状态的等效应力达到某一与应力状态无关的定值时,材料就屈服;或者说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时,等效应力始终是一不变的定值。等效σ=(1/2(σ1-σ2)^2+(σ2-σ3)^2+(σ3-σ1)^2)^(1/2)vonmises应力就是一种当量应力,它是根据第四强度理论得到的当量应力。vonmisesstress是综合的概念,考虑了第一第二第三主应力,可以用来对疲劳,破坏等的评价。YIELDINGcriterion(材料屈服标准)有基于stressanalysis也有基于strainanalysis的。vonmisesstress(VMS)其实是一个STRESSyieldingcriterion.我们认为对于某一材料来说,它都有一个yieldingstress,这个yieldingstress对应于相应的屈服点(yieldingpoint).当材料受到外力刺激,如果其内部某处应力(VMS)大于这个yieldingstress,那么就认为材料在此处有可能发生屈服。在FEA中,VMS的计算是基于principalstress的。VonMises应力与VonMIses屈服准则,用在各向同性材料中较常见,来自于应力张量第一不变量。如果生物力学计算中缺乏材料数据,以近似材料参数代替,这种情况下似乎用VON应力也是可以的。vms是材料力学中的第四屈服理论,主要是对塑性材料的,考虑的主要是疲劳效应。最大应力,最大应变主要是针对脆性材料的。我印象中是这样的,可以看看材料力学中的四大强度理论。屈服准则的概念:A.受力物体内质点处于单向应力状态时,只要单向应力大到材料的屈服点时,则该质点开始由弹性状态进入塑性状态,即处于屈服。B.受力物体内质点处于多向应力状态时,必须同时考虑所有的应力分量。在一定的变形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等)下,只有当各应力分量之间符合一定关系时,质点才开始进入塑性状态,这种关系称为屈服准则,也称塑性条件。它是描述受力物体中不同应力状态下的质点进入塑性状态并使塑性变形继续进行所必须遵守的力学条件,这种力学条件一般可表示为f(σij)=C,又称为屈服函数,式中C是与材料性质有关而与应力状态无关的常数,可通过试验求得。屈服准则是求解塑性成形问题必要的补充方程。由于一般脆性材料,铸铁、石料、混凝土,多用第一强度理论。考察绝对值最大的主应力。但是骨的受力比较复杂,如果只考察最大主应力显然不能真实反映骨骼在实际情况下的受力状况,所以综合考虑Mises准则就是个很好的选择。

proe mechanic 应力分析结果中1.584e+03是什么意思?

。。。。。。。。。力学分析,查看结果里面有很多选项的,比如说3个坐标轴方向的应力,应变,位移等,你查看的结果不一样,当然表示的含义就不一样咯,

如何用Origin画应力应变曲线

origin中将几条应力应变曲线拟合成一条曲线的方法如下:(1)确保5条曲线的起始点一致;(2)将5组数据在worksheet里依次连在一起;(3)拟合。若其中有试样的初始应力应变曲线段不真实(如加载系统有间隙等),则不应做“综合拟合”处理。Origin为OriginLab公司出品的较流行的专业函数绘图软件,是公认的简单易学、操作灵活、功能强大的软件,既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制图需要,也可以满足高级用户数据分析、函数拟合的需要。Origin自1991年问世以来,由于其操作简便,功能开放,很快就成为国际流行的分析软件之一,是公认的快速、灵活、易学的工程制图软件。

钻孔应力监测原理是什么?

材料静应力腐蚀介质共同作用发脆性裂现象称应力腐蚀裂简称应力腐蚀英文缩写SCC结构零件受力状态种拉伸应力、交变应力、冲击力、振力等同应力状态与介质协同作用所造环境敏断裂形式各相同 应力腐蚀应电化腐蚀应力机械破坏相互促进裂纹扩展程敏合金、特定介质定静应力发应力腐蚀三必要条件于定材料其应力腐蚀发特定介质种材料与敏介质组合关系称应力腐蚀体系控制:确选材: 避免构应力腐蚀体系减轻应力腐蚀敏性合理设计、改进制造工艺 :尽量减应力集效应改善环境介质:消除或减少介质促进应力腐蚀害物质加入适缓蚀剂电化保护:外加电流极化使金属电位远离应力腐蚀敏区青岛华昌蓝海防腐蚀专家公司集材料销售与防腐施工于体

应力腐蚀原理是什么?

中文名称:应力腐蚀英文名称:stress corrosion定义1:材料在拉应力集中和特定的腐蚀环境共同作用下发生腐蚀裂纹扩展的现象。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热工自动化、电厂化学与金属(二级学科)定义2:由残余或外加应力和腐蚀联合作用所产生的材料破坏过程。应用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腐蚀与保护(二级学科);腐蚀类型(三级学科)定义3:材料在腐蚀介质和拉应力共同作用下,引发裂纹导致断裂的现象。应用学科: 水利科技(一级学科);工程力学、工程结构、建筑材料(二级学科);工程力学(水利)(三级学科)应力腐蚀是指在拉应力作用下,金属在腐蚀介质中引起的破坏。这种腐蚀一般均穿过晶粒,即所谓穿晶腐蚀。应力腐蚀由残余或外加应力导致的应变和腐蚀联合作用产生的材料破坏过程。应力腐蚀导致材料的断裂称为应力腐蚀断裂。机理一般认为有阳极溶解和氢致开裂两种。应力腐蚀的机理仍处于进一步研究中。为防止零件的应力腐蚀,首先应合理选材,避免使用对应力腐蚀敏感的材料,可以采用抗应力腐蚀开裂的不锈钢系列,如高镍奥氏体钢、高纯奥氏体钢、超纯高铬铁素体钢等。其次应合理设计零件和构件,减少应力集中。改善腐蚀环境,如在腐蚀介质中添加缓蚀剂,也是防止应力腐蚀的措施。采用金属或非金属保护层,可以隔绝腐蚀介质的作用。此外,采用阴极保护法见电化学保护也可减小或停止应力腐蚀。

ANSYS中怎么查看梁的应力云图?

PLotCtrl->Style->Size and Shape->/ESHAPE选为ON

ansys应力分析结果怎么看

ANSYS中如何查看应力1、你可以找些ANSYS的书,里面会有更详细的介绍。2、在经典界面中呢,首先要看看生成的接触对中的contact的elemtype编号,然后select出来,生成单元组,方便计算后查看接触状态。3、选中所有nsort,s,eqv,0,0,all。节点数据按照应力排序*get,max_eqv,sort,0,imax。提取最大应力*status。跳出表格窗口,查看形状检查参数设置。4、查看最大变形:postproc--plotresults--deformedshape就可以了。选择def+undefedge显示变形后的形状及未变形的边界。查看应力分布:postproc--plotresults--ContourPlot---nodalsolu--stress--vonmises就可以了。ansys怎么从一大推应力分析结果中找到最大值?1、但是既然在elementresults中能看到Mises应力,还是得找办法把它提取出来,如果子步较少,可以plot之后,将最大mises应力一个个抄下来,但是如果子步太多就只能另找办法了。下面提供一个比较笨的法子。2、学习ansys有什么问题可以到ansys良人在线网,专人回答指导,完全免费,还有很多资料可以下载哦。3、大概意思是:超出内部解决方案的幅度限制。请检查您的环境不适当的负载值或不足的支持。4、产生的反作用力称为应力。一个物体两端受拉,那么沿着它轴线方向的抵抗拉伸的应力就是拉应力。5、ANSYS分析软件。有限元分析看最大应力需要按材料类型选择单元,然后绘制应力云图,看最大值,这些可以在ANSYS分析软件中分析观察。限元分析作为一种成熟的技术手段,在各行业各领域广泛应用。ansys分析中怎样看出分析结果是否存在应力集中现象?1、如果要查看混凝土的拉应力,可以选择查看主应力之一;如果要查看混凝土的压应力,则需要查看主应力之二。不同的应力结果能够帮助分析混凝土在不同情况下的受力情况,以及针对结果进行优化设计。2、ansys能求解应力集中处的应力(实际应力),用该应力除以名义应力可以作为应力集中系数。名义应力用材料力学的方法求取。3、主要看应力云图、应变云图和位移云图,其中应力又可分为:各应力分量、三个主应力以及Mises和Intensity应力;应变又可分为:各应变分量、三个主应变以及Mises和Intensity应变;位移又可分为:各个方向的位移值、总体位移值。ansys最大应力max怎么显示在屏幕上点击右键,如图:点进去里面就有,Min—Maxsymbols可以取消最大最小显示,Locationoftriad下拉选择notshown可以不显示坐标系。希望可以帮到你。在图中显示max/min;或者用apdl实现。设置显示范围即可。在下拉菜单plotctrsstylecontoursuniformcontours对contourintervals设置为userspecified即可在下面三个框中输入最大最小显示的范围。ansys虽然可以用应力云图观察受力状态,但模型大了之后总担心有遗漏。在ANSYS中,您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找到最大应力值:在ANSYSMechanical中打开您的应力分析结果,并选择“Solution”对象。在“Solution”对象下,选择“SolutionInformation”并展开“Stress”选项。GUI的操作,麻烦死了,建议学习用命令流,很方便的,我从前也不喜欢,后来喜欢命令流了。查看最大变形:postproc--plotresults--deformedshape就可以了。选择def+undefedge显示变形后的形状及未变形的边界。查看应力分布:postproc--plotresults--ContourPlot---nodalsolu--stress--vonmises就可以了。热膨胀系数测试仪分为哪几种?热膨胀系数测试仪分为哪几种?——企业热膨胀系数测试仪分为高温卧式膨胀系数测试仪和低温立式膨胀仪系数测试仪。可以用热膨胀仪,耐驰、TA等公司都有专业的热膨胀系数测试仪,如耐驰的DIL402等,这种仪器的测试结果精度较高。热胀冷缩是几乎所有物体的基本性质。所有物质都是由基本粒子结构的,物质的粒子都是在运动的。

巷道掘进围岩二维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为了分析研究煤岩力学性质改变对电磁辐射信号的影响,本文又采用了非线性的FLAC2D3.3有限元程序来进行应力场的数值模拟。模拟采用平面应变模型,Mohr-Coulomb应变软化塑性准则。模型也分为四层,由底板、煤层、直接顶和老顶组成,模拟独巷掘进的过程,由于对称性,模型大小取为1/2,即62 m×48 m:巷道为矩形,大小为4 m×3 m。模拟采深取500,600,700,800,900,1000 m几种情况。力学参数的选取如表7.8所示。表7.9为巷道周边10 m范围内煤岩力学参数变化表。表7.9 巷道周边煤岩力学参数变化表下面对结果进行具体分析,图中(H=600,σ=15)指采深为600 m,加载应力水平为15 MPa。1)如图7.26~7.33所示为在不同采深时煤岩巷道两帮的正应力、剪应力等值线分布图和塑性区状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加载应力的增加,巷道两帮煤岩体的塑性屈服区逐渐向里扩展,且出现剪切破坏和拉破坏,两帮煤岩体开始向巷道空间突出。2)图7.30~7.33所示为不同加载应力水平时煤岩巷道两帮的正应力、剪应力等值线分布图和塑性区状态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加载应力水平下,塑性区范围是不同的,应力越大,塑性区范围越大,且峰值距离煤岩壁面越远。3)如图7.34~7.36 所示为不同加载应力水平和不同采深时应力峰值距离煤壁距离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应力峰值距离煤壁距离随着加载水平和采深的增加是逐渐增大的。4)如图7.37~7.39 所示为采深800 m,加载应力水平为30 MPa时不同煤岩体积模量、内摩擦力和内摩擦角时应力峰值距煤壁距离图。从图中可看出,应力峰值距煤壁距离随着煤岩体积模量、内摩擦力和内摩擦角的降低是逐渐增大的。图7.26 巷道帮正应力等值线(H=600,σ=15)图7.27 巷道帮剪应力等值线(H=600,σ=15)图7.28 巷道帮塑性区状态图(H=600,σ=15)图7.29 正应力在深度方向的变化(H=600,σ=15)图7.30 巷道帮塑性区状态图(H=800,σ=20)图7.31 巷道帮塑性区状态图(H=800,σ=36)图7.32 巷道帮正应力等值线(H=1000,σ=37.5)图7.33 巷道帮正应力等值线(H=1000,σ=25)图7.34 峰值距煤壁距离与加载应力的关系图7.35 峰值距煤壁距离与加载应力的关系图7.36 峰值距煤壁距离与采深之间的关系煤岩动力灾害力电耦合图7.38 峰值距煤壁距离与内摩擦力的关系图7.39 峰值距煤壁距离与内摩擦角的关系

应力场数值模拟方法

通过Mechanical APDL Product Launcher 19.0,对轴承座铸件进行浇注结束后,凝固冷却这段时间的温度场、应力场数值模拟,可以发现轴承座在凝固冷却成型阶段温度最高、应力最大、最容易失效的部位还是轴承座的底座。所以综上所述,应当降低底座的厚度,提高其散热性能,避免因温度过高而引起的缩孔缩松,同时增大底座的长度宽度,目的是为了使得螺栓孔的间距变大,从而减少应力集中。必要情况下,可以采取自然时效、热时效、振动时效等方式消除应力,但是自然时效周期长不建议使用,热时效成本太大并且能耗不低,所以可以采用振动时效设备,对铸造过程中的等效应力进行一定量的清除。本次研究旨在通过结果分析,来探明轴承座铸件在凝固冷却成型过程中温度场和应力场的一个变化的情况,并根据这种变化,对铸件本身的结构加以一定的改进,以此来提升轴承座铸件的表面质量、结构精度、工作效率。因此,可以依据本次研究的结果,在以后轴承座的铸造生产过程中,加以运用,以此来优化轴承座凝固冷却的效果,具有一定的意义。

预应力管桩沉降前,沉桩过程中,工程桩施工完毕后应做哪些检测?

预应力管桩沉降前,沉桩过程中,工程桩施工完毕后应做哪些检测? 静载试验法 这是目前公认的检测基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最直接、最可靠的试验方法。但在工程实践中发现,基准桩的问题有时会被检测人员所忽视,容易出现基准桩打入深度不足,试验过程产生位移的问题。 静载实验可以分为:堆载实验、锚桩法。 钻芯法 这种方法具有科学、直观、实用等特点,在检测混凝土灌注桩方面应用较广。一次完整、成功的钻芯检测,可以得到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底沉渣厚度和桩身完整性的情况,并判定或鉴别桩端持力层的岩土性状。抽芯技术对检测判断的影响很大。某工程先用XY-1型工程钻机,采用硬质合金单管钻具,用低压慢速小泵量及干钻相结合的钻进方法,结果采芯率不到70%,芯样完整性极差,大多呈碎块;后来改用SCZ-1型液压钻机,采用金刚石单动双管钻具,采芯率达99%,芯样呈较完整的圆柱状。所以,《技术规范》对钻机和钻头作了相应的规定,就是为了避免抽芯验桩的误判。 反射波法 在国内,绝大多数的检测机构采用反射波法(瞬态时域分析法)检测桩身完整性,主要原因是其仪器轻便、现场检测快捷,同时将激励方式、频域分析方法等作为测试、辅助分析手段融合进去。当然,低应变法检测时,不论缺陷的类型如何,其综合表现均为桩的阻抗变小,而对缺陷的性质难以区分,这是其最大的局限性。 高应变法 它的主要功能是判定桩竖向抗压承载力是否满足设计要求。高应变法在判定桩身水平整合型缝隙、预制桩接头等缺陷时,能够在查明这些“缺陷“是否影响竖向抗压承载力的基础上,合理判定缺陷程度,可作为低应变法的补充验证手段。在某些地区,利用高应变法增加承载力和完整性的抽查频率,已成为一种普遍做法。 声波透射法 合并图册 (3张) 与其他完整性检测方法相比,声波透射法能够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且基本上无其他限制条件。但由于存在漫射、透射、反射,对检测结果会造成影响。近几年涌现的多通道超声波检测仪,使得检测效率成倍的提高。该检测方法是获得一组(剖面)声学数据后,对数据进行分析,剔除异常值后计算平均值(声速和波幅),然后再将每个测点的数据与平均值进行比较,超过一定范围(如波幅下降6dB)即认为该点存在缺陷。该检测方法同样可应用于地下连续墙、水利坝体的检测。 低应变动测法 低应变动测法是使用小锤敲击桩顶,通过粘接在桩顶的传感器接收来自桩中的应力波信号,采用应力波理论来研究桩土体系的动态响应,反演分析实测速度信号、频率信号,从而获得桩的完整性。该方法检测简便,且检测速度较快,但如何获取好的波形,如何较好地分析桩身完整性是检测工作的关键。 测试过程是获取好信号的关键,测试中应注意:①测试点的选择。测试点数依桩径不同、测试信号情况不同而有所不同,一般要求桩径在120cm以上,测试3~4 点。②锤击点的选择。锤击点宜选择距传感器 20~30 cm 处不必考虑桩径大小。③传感器安装。传感器根据所选测试点位置安装,注意选择好粘贴方式,一般有石蜡、黄油、橡皮泥在保证桩头干燥,没积水的情况下。④尽量多采集信号。一根桩不少于10 锤,在不同点,不同激振情况下,观测波形的一致性,以保证波形真实且不漏测。 超声检测法 非金属超声检测仪,是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内部缺陷的检测和定位、混凝土裂缝深度检测(采用优化跨缝检测方式)混凝土裂缝宽度检测、自动读数带拍照超声透射法自动检测、判定桩基完整性(具有一发双收功能)。 预应力管桩的沉桩方法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沉桩方法 管桩沉桩方法有多种,在我国国内施工过的方法有: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射水法、预钻孔法及中掘法等,而以静压法用得最多。由于柴油锤打桩时震动剧烈、噪音大,为适应市区施工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开发了大吨位的静力压桩机施压预应力管桩的工艺,静力压桩机又可分为顶压式和抱压式,抱压式是桩机的夹板夹紧桩身,依靠持板的摩擦力大于入土阻力的原理工作,静力压桩机最大压桩力可达5000-6000kN,可将直径500、600的预应力管桩压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从而大大推动了预应力管桩的应用和发展。 养护要求 PC桩和PTC桩一般采用常压蒸汽养护,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施打。而PHC桩,脱模后进入高压釜蒸养,经10个大气压、180度左右的蒸压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80从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时间只需一两天。 预应力管桩在施工过程中爆桩百分率是多少? 这个和地质情况,管桩质量,以及桩机机长的技术都有关系。所以给不出你确切的答案。以上三个因素重视一下,保证你不会爆桩 预应力管桩的桩帽桩帽施工? 预应力管桩沉桩到位后,管口用螺旋(受力筋)钢筋笼插入,浇筑混凝土成瓶口塞子封住管口。然后上面就可施工承台。例如Φ500的预应力管桩,壁厚125,内径250mm,就是“塞子”的直径。 预应力管桩的施工工艺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下简称预应力管桩或管桩)可分为后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先张法预应力管桩。 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等级和壁厚管桩按混凝土强度等级和壁厚分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C,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代号为PHC.薄壁管桩代号为PTC.PC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得低于C50砼,薄壁管桩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60,PHC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C80。 编辑本段常压蒸汽养护PCS桩和PTC桩一般采用常压蒸汽养护,一般要经过28天才能施打。而PHC桩,脱模后要进入高压釜蒸养,经10个大气压、180度左右的蒸压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达C80从成型到使用的最短时间只需三、四天。 编辑本段标记示例外径600毫米、壁厚105毫米、长度12米的A型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标记为:PHC-A600-105-12。 管桩的接头,过去个别厂的产品采用法兰盘螺栓联结,现在几乎全部采用端头板电焊联结法。端头板是管桩顶端的一块圆环形铁板,厚度一般为18-22毫米,端板外缘沿圆周留有坡口,管桩对接后坡口变成U型,烧焊时将管桩周过的U型坡口填满即可。 预应力管桩沉入土中的第一节桩称为底桩。底桩下端部都要设置桩尖(靴)。管桩桩尖(靴) 编辑本段形式十字型、圆锥型和开口型。十字型和圆锥型也称闭口型。上海地区采用开口型桩尖(靴)比较多,而广东及港澳地区,采用十字型桩尖(靴)较多。开口型桩尖(靴)沉入土层后桩身下部约有1/3桩长的内腔被土体塞住,沉桩时发生的挤土作用比封口型桩尖(靴)要小一些。但封口型桩尖沉入土层中,桩身内腔在电灯和手电光的照射下一目了然,因此,可用目测法检查成桩的桩身质量,并用直接量测法复测沉桩长度。桩尖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也会造成工程质量事故,所以广东标准《预应力管桩基础技术规程》DBJ15-22-98对常用桩尖规格作出了规定。 编辑本段管桩沉桩方法管桩沉桩方法有多种,在我国国内施工过的方法有: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射水法、预钻孔法及中掘法等,而以静压法用得最多。由于柴油锤打桩时震动剧烈、噪音大,为适应市区施工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各地开发了大吨位的静力压桩机施压预应力管桩的工艺,静力压桩机又可分为顶压式和抱压式,抱压式是桩机的夹板夹紧桩身,依靠持板的磨擦力大于入土阻力的原理工作,静力压桩机最大压桩力可达5000-6000kN,可将直径500、600的预应力管桩压到设计要求的持力层,从而大大推动了预应力管桩的应用和发展。 编辑本段管桩分类管桩按外径分为300毫米、350毫米、400毫米、450毫米、500毫米、550毫米、600毫米、800毫米和1000毫米等规格,实际生产的管径以300毫米、400毫米、500毫米、600毫米为主。我公司目前以直径400、600外径为主,管桩全是工厂化生产,常用节长8-12米,98年上海三航局预制厂为适应深水港码头建设的需要,生产节长30米的管桩,还根据设计使用的要求,少量生产4-5米的短节桩。 管桩按桩身抗裂弯矩的大小分为A型、AB型和B型。A型的有效预应力约为3.5-4.2Mpa,AB型为5.0Mpa,B型约为5.5-6.0Mpa,一般管桩有4-5Mpa的有效预应力,打桩时桩身混凝土可有效地抵抗仃桩拉应力,所以,对于一般的建筑工程,选用我国规定的A或AB型的管桩就可以。 每节管桩都有出厂标记,表示在管桩表面距端头1.0米左右的地方。 编辑本段先张法工艺制作目前我们房屋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的桩基础常用的一般为先张法工艺制作的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即:PHC桩)和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即PC桩)。这两类桩适用于非抗震和抗震烈度6度和7度的地区。PHC桩和PC桩按桩身混凝土有效预应力值或其抗弯性能分为A型/AB型/B型/C型四种。PHC桩一般桩径有300mm/400mm/500mm/550mm/600mm/800mm/1000mm;PC桩一般桩径有300mm/400/500mm/550mm/600mm. 管桩水泥宜采用32.5级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管桩水泥。当管桩用于摩擦型桩时桩长径比不宜大于100;用于端承型桩桩的长径比不宜大于80。 编辑本段主要区别A桩和AB桩主要区别简单讲就是钢筋用量不一样,例如:外径300mm桩,壁厚70mm单节桩长11米以内要求A桩钢筋6Φ7.1而AB桩为6Φ9.0,可见AB桩的钢筋比较粗!同样情况下B桩为8Φ9.0,C桩为8Φ10.7,可见钢筋量或直径都不一样。显然用量越大,结构越安全。实际设计必须参照地质资料和上部荷载确定桩的类型和设计桩长。 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的A、AB、B和C型是按照施加的有效预压应力分类的,它们的有效预压应力分别为4MPa、6MPa、8MPa和10MPa,A型和B型桩身竖向承载力几乎是一样的,只不过AB型抗弯性能比A型好,要穿过坚硬土层时在较大的锤击力下也不至于打碎,对于静压施工来说,同样弯曲度的情况下,A型比AB型更容易被压断。 编辑本段管桩成桩分类主要有柴油锤击打或静力压桩两种,柴油锤要根据承载力合理选用锤重和冲击能量,原则是重锤低击优于轻锤高击,轻锤高击容易打烂桩帽。打入式成桩主要控制有桩长和最后三镇贯入度或两者双控。静力压桩选用压桩重种越为特征值的2.2~2.5倍,静力压桩比较直观,成桩后承载力比较有保证。静力压桩的机械笨重,占地大,对场地尺寸和表层地基承载力有要求。两种成桩方式静力压桩要贵,机械进退场费也贵一点。目前珠三角大约是相差10Yuan/m。施工过程对配桩和接桩有些要求:例如配桩宜一根桩到底不用接桩,有接头宜接头在深处不宜在表面,接桩焊接要求高,要有专业焊工证(固结你是建设方的,尤其需要查这一证),焊缝要均匀饱满,老工程师说面有“鱼鳞状”纹路为好,焊接后要等凉却一定时间后才能继续施工,以免焊缝处入土急冷后冷脆影响使用寿命(这一点很多赶工期的工程很多人做不好),有抗浮设计要求的,对焊缝要求很高,更应该控制好质量。在网上看过报道有用机械卡口式接桩的,我没见过,不过如工艺成熟,我认为会比目前焊缝好,目前焊缝几乎都没做防锈处理,几十年,谁知道会怎样,也许成桩垂直度高的问题不大,垂直度低或有抗浮要求的难说。 预应力管桩生产过程中可以连接吗?不是指施工中的接桩 预应力管桩是一次成型的(靠离心力),不可以在生产过程中接长。 预应力管桩施工,对于引桩有哪些施工要求? 这个。。什么叫引桩?我没听讲过。。 是说的引孔么?没什么要求。。。400的桩引到300--350就OK,500的桩引400-450就好了,不要让引孔的大小和桩一样,影响侧阻力,其余没什么了,根据实际地质情况看吧 静压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有哪些,压桩施工 新红楼梦剧照(姚笛饰王熙凤)新红楼梦剧照(姚笛饰王熙凤)(1)《石头记》也是说梦,而立意作法,另开生面。前后两大梦,皆游太虚幻境。而一是真梦,虽阅册听歌,茫然不解;一是神游,因缘定数,了然记得。且有甄士隐梦得一半幻境,绛芸轩梦语含糊,甄宝玉一梦而顿改前非,林黛玉一梦而情痴愈痼。又有柳湘莲梦醒出家,香菱梦里作诗,宝玉梦与甄宝玉相合,妙玉走魔恶梦,小红私情痴梦,尤二姐梦妹劝斩妒妇,凤姐梦人强夺锦匹,宝玉梦至阴司,袭人梦见宝玉,秦氏、元妃等托梦,及宝玉想梦无梦等事,穿插其中。与别部小说传奇说梦不同。文人心思,不可思议。[17] 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法 预应力管桩检测方法:  (1)桩身完整性检测 预应力管桩桩身完整性检验的方法中低应变反射波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检测方法,其关键一是准确采集有代表性的波形,二是对采集的波形进行科学准确的分析、判定。完整性检测的抽检数量:柱下三桩或三桩以下的承台抽检桩数不得少于1根。设计等级为甲级,或地质条件复杂。成桩质量可靠性较低的灌注桩,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30%,且不得少于20根;其他桩基工程的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20%,且不得少于10根。 (2)管桩承栽力检测 对单位工程内且在同一条件下的工程桩,当符合下列条件之一时,应采用单桩竖向抗压承载力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检测:设计等级为甲级的桩基;地质条件复杂、桩施工质量可靠性低;本地区采用的新桩型或新工艺;挤土群桩施工产生挤土效应。抽检数量不应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少于3根;当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少于2根,对上述规定条件外的工程桩,当采用竖向抗压静载试验进行验收承载力检测时,抽检数量宜按上述规定执行。 预应力管桩冬季施工措施 根据多年现场经验及书本资料。。冬季施工措施和平时没有什么区别。不过建议你加强焊接后冷却时间。采用二氧化碳保护焊时,注意保护焊点周边就OK了。。基本没有太大差异的。

请问一下q235的许用挤压应力是多少?

问得不全

非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是用来做什么的?

buigb iul

什么叫焊后采取震动去除应力? 怎么去除法?

振动时效 VSR

残余应力产生的原因

机械加工和强化工艺都能引起残余应力。如冷拉、弯曲、切削加工、滚压、喷丸、铸造、锻压、焊接和金属热处理等,因不均匀塑性变形或相变都可能引起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一般是有害的,如零件在不适当的热处理、焊接或切削加工后,残余应力会引起零件发生翘曲或扭曲变形,甚至开裂。或经淬火、磨削后表面会出现裂纹。残余应力的存在有时不会立即表现为缺陷,而当零件在工作中因工作应力与残余应力的叠加,使总应力超过强度极限时,便出现裂纹和断裂。零件的残余应力大部分都可通过适当的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有时也有有益的方面,它可以被控制用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能。通常调整残余应力的方法有:1、加热,即回火处理,利用残余应力的热松弛效应消除或降低残余应力。2、施加静载,使工件产生整体或局部、甚至微区的塑性变形,也可以调整工件的残余应力。例如大型压力容器,在焊接之后,在其内部加压,即所谓的“胀形”,使焊接接头发生微量塑性变形,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3、振动时效,英文叫做Vibration Stress Relief,简称VSR 。在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从70年代研究和推广。4、锤击、喷丸、滚压等。喷丸强化是行之有效、应用广泛的强化零件的手段,喷丸的同时也改变了表面残余应力状态和分布,而喷丸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又是强化机理中的重要因素。

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及其措施有哪些

机械加工和强化工艺都能引起残余应力。如冷拉、弯曲、切削加工、滚压、喷丸、铸造、锻压、焊接和金属热处理等,因不均匀塑性变形或相变都可能引起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一般是有害的,如零件在不适当的热处理、焊接或切削加工后,残余应力会引起零件发生翘曲或扭曲变形,甚至开裂。或经淬火、磨削后表面会出现裂纹。残余应力的存在有时不会立即表现为缺陷,而当零件在工作中因工作应力与残余应力的叠加,使总应力超过强度极限时,便出现裂纹和断裂。零件的残余应力大部分都可通过适当的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有时也有有益的方面,它可以被控制用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能。通常调整残余应力的方法有:1、加热,即回火处理,利用残余应力的热松弛效应消除或降低残余应力。2、施加静载,使工件产生整体或局部、甚至微区的塑性变形,也可以调整工件的残余应力。例如大型压力容器,在焊接之后,在其内部加压,即所谓的“胀形”,使焊接接头发生微量塑性变形,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3、振动时效,英文叫做Vibration Stress Relief,简称VSR 。在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从70年代研究和推广。4、锤击、喷丸、滚压等。喷丸强化是行之有效、应用广泛的强化零件的手段,喷丸的同时也改变了表面残余应力状态和分布,而喷丸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又是强化机理中的重要因素。扩展资料残余应力测量方法残余应力的测量方法可以分为有损和无损两大类。有损测试方法就是应力释放法,也可以称为机械的方法;无损方法就是物理的方法。机械方法目前用得最多的是钻孔法(盲孔法),其次还有针对一定对象的环芯法。物理方法中用得最多的是X射线衍射法,其他主要物理方法还有中子衍射法、磁性法和超声法。X射线衍射法依据X射线衍射原理,即布拉格定律。布拉格定律把宏观上可以准确测定的衍射角同材料中的晶面间距建立确定的关系。材料中的应力所对应的弹性应变必然表征为晶面间距的相对变化。当材料中有应力σ存在时,其晶面间距d必然随晶面与应力相对取向的不同而有所变化,按照布拉格定律,衍射角2θ也会相应改变。因此有可能通过测量衍射角2θ随晶面取向不同而发生的变化来求得应力σ。从这里可以看出X射线衍射法测定应力的原理是成熟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历程,在国内外,测量方法的研究深入而广泛,测试技术和设备已经比较完善,不但可以在实验室进行研究,可且可以应用到各种实际工件,包括大型工件的现场测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残余应力

塑胶材料怎么才能减少内应力?

  1.自然时效消除残余应力自然时效是通过把零件暴露于室外,经过几个月至几年的时间,使其尺寸精度达到稳定的一种方法。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自然时效具有稳定铸件尺寸精度的良好效果。然而,经过自然时效的工件,其残余应力的变化并不明显,由图3-1可见,铸件试样放置一年以后,残余应力仅降低2-10%;实测机床床身残余应力的结果表明,进行为期一年的自然时效后,最大残余应力由80N/mm降至70N/mm平均残余应力由38N/mm降至30N/mm,即仅仅降低了大约10-20%。由此可见,经自然时效后已停止变形的铸件,仍然残存着相当大的残余应力。对于那些使用时需承受很大载荷的铸件,当在较高残余应力上再叠加使用应力时就有可能影响铸件的使用性能,因此必须慎重考虑是否应该采用这种时效方法。2.热时效法最传统、也是目前最普及的方法——热时效法,把工件放进热时效炉中进行热处理,慢慢消除应力。这种方法的缺点也非常显著,比如卫星制造厂对温度控制要求非常严格的铝合金工件以及长达十米或者更大的巨型工件都无法用这种方法处理。而且这种方法还带来了大量的污染和能源消耗,随着中国及世界范围内对环保的进一步要求,热时效炉的处理方式马上面临全面退出的境地。3.利用亚共振来消除应力这种方法虽然解决了热时效的环保问题,但是使用起来相当烦琐,要针对不同形状的工件编制不同的时效工艺,如果有几百上千种工件就要编几百上千种工艺,而且在生产时操作相当复杂,需要操作者确定处理参数,复杂工件必须是熟练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操作。更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方法只能消除23%的工件应力,无法达到处理所有工件的目的。4.振动时效去除应力振动时效技术,国外称之为"VibratingStressRelief"(简称"VSR"),旨在通过专用的振动时效设备,使被处理的工件产生共振,并通过这种共振方式将一定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工件所有部位,使工件内部发生微观的塑性变形—被歪曲的晶格逐渐恢复平衡状态。位错重新滑移并钉扎,最终使残余应力得到消除和均化,从而保证了工件尺寸精度的稳定性。振动时效的实质是以共振的形式给工件施加附加动应力,当附加动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后,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工件发生微观或宏观塑性变形,从而降低和均化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并使其尺寸精度达到稳定。

产生残余应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及其措施有哪些推荐内容产生残余应力的原因及其措施有哪些最佳答案机械加工和强化工艺都能引起残余应力。如冷拉、弯曲、切削加工、滚压、喷丸、铸造、锻压、焊接和金属热处理等,因不均匀塑性变形或相变都可能引起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一般是有害的,如零件在不适当的热处理、焊接或切削加工后,残余应力会引起零件发生翘曲或扭曲变形,甚至开裂。或经淬火、磨削后表面会出现裂纹。残余应力的存在有时不会立即表现为缺陷,而当零件在工作中因工作应力与残余应力的叠加,使总应力超过强度极限时,便出现裂纹和断裂。零件的残余应力大部分都可通过适当的热处理消除。残余应力有时也有有益的方面,它可以被控制用来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和耐磨性能。通常调整残余应力的方法有:1、加热,即回火处理,利用残余应力的热松弛效应消除或降低残余应力。2、施加静载,使工件产生整体或局部、甚至微区的塑性变形,也可以调整工件的残余应力。例如大型压力容器,在焊接之后,在其内部加压,即所谓的“胀形”,使焊接接头发生微量塑性变形,以减小焊接残余应力。3、振动时效,英文叫做Vibration Stress Relief,简称VSR 。在国际上,工业发达国家起始于上世纪50年代,我国从70年代研究和推广。4、锤击、喷丸、滚压等。喷丸强化是行之有效、应用广泛的强化零件的手段,喷丸的同时也改变了表面残余应力状态和分布,而喷丸产生的残余压应力又是强化机理中的重要因素

内应力产生什么影响

问题一:内应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会产生内应力? 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变形前的位置。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 2. 在没有外力存在下,材料内部由于加工成型不当,温度变化,溶剂作用等原因所产生的应力。 3、内应力的取消有几种方法:一对物体进行热处理(只针对金属性质的工件)二是放到自然条件下进行消除。三是人工通过敲打振动等方式进行消除。   内应力是在结构上无外力作用时保留于物体内部的应力   没有外力存在时,弹性物体内所保存的应力叫做内应力,它的特点是在物体内形成一个平衡的力系,即遵守静力学条件.按性质和范围大小可分为宏观应力,微观应力和超微观应力.按引起原因可分为热应力和组织应力.按存在时间可分为瞬时应力和残余应力.按作用方向可分为纵向应力和横向应力。 具体事例: 钢材的内应力 一块钢板是由无数个铁原子(包括其它成分的原子)所组成的,原子与原子之间之所以能够紧密的连接在一起,而不像一盘沙子一样,是铁原子之间有强大的金属键胆紧的“拉”在一起的,原子之间的“拉力”会由于相邻原子之间的位置远近、角度差异,而导致其“拉力”会在整个钢板的平面内不是很均匀,通俗的说:有些方向的“拉力”大,而有些方向的“拉力”小,但是,由于钢板是在轧钢机轧成平板后,这些钢材立面分子之间的“拉力”会暂时趋于平衡,但是,如果将钢板用刨床将其切削一部分,比如:切薄一半的厚度,这时,剩下的钢板立马将会发生变形,如:发生翘曲,这就是内应力在起作用。 西瓜的内应力 可能你会有过这样的经历:有一种西瓜,刀刚刚接触西瓜,那西瓜会“嘭”的一声,自然裂开,这就是里面存在着内应力,当你开启一个小口(或者叫裂纹),那内应力会让这个西瓜整个打开。这个内应力,也是分子之间的“拉力”造成的。 问题二:应力的危害 自然时效是通过把零件暴露于室外,经过几个月至几年的时间,使其尺寸精度达到稳定的一种方法。大量的试验研究和生产实践证明,自然时效具有稳定铸件尺寸精度的良好效果。然而,经过自然时效的工件,其残余应力的变化并不明显,由图3-1可见,铸件试样放置一年以后,残余应力仅降低2-10%;实测机床床身残余应力的结果表明,进行为期一年的自然时效后,最大残余应力由80N/mm降至70N/mm平均残余应力由38N/mm降至30N/mm,即仅仅降低了大约10-20%。由此可见,经自然时效后已停止变形的铸件,仍然残存着相当大的残余应力。对于那些使用时需承受很大载荷的铸件,当在较高残余应力上再叠加使用应力时就有可能影响铸件的使用性能,因此必须慎重考虑是否应该采用这种时效方法。 振动时效技术,国外称之为Vibrating Stress Relief(简称VSR),旨在通过专用的振动时效设备,使被处理的工件产生共振,并通过这种共振方式将一定的振动能量传递到工件所有部位,使工件内部发生微观的塑性变形―被歪曲的晶格逐渐恢复平衡状态。位错重新滑移并钉扎,最终使残余应力得到消除和均化,从而保证了工件尺寸精度的稳定性。振动时效的实质是以共振的形式给工件施加附加动应力,当附加动应力与残余应力叠加后,达到或超过材料的屈服极限时,工件发生微观或宏观塑性变形,从而降低和均化工件内部的残余应力,并使其尺寸精度达到稳定。 问题三:内应力有什么危害? 20分 不知道你是讲的哪方面,储果是工业产品的话,内应力会导致产品容易爆裂,你给你信息太少,只能猜着回答 内应力可以理解为物体内部能量,这种能量会随时向外释放,而通常又受材料本身的承受强度约束,从而达到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一旦遭受破坏,便会对材料产生影响。如内应力分布不均,或内应力过大,表现在材料某部位容易爆裂,开缝或发白。 检查材料内应力的方法,可把材料置于对应环境中,观察材料变化的程度而判断内应力大小,专业设备可检测出内应力准确值。 问题四:内应力是怎样产生的?对结构件的质量有何影响 1.退火: 解释: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一般在炉中冷却)。 应用:用来消除铸、锻、焊零件的内应力,降低硬度,便于切削加工,细化金属晶粒,改善组织,增加韧性。2.正火:解释: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30-50℃,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再空气中冷却,冷却速度比退火快。 应用:用来处理低碳和中碳结构钢及渗碳零件,使其组织细化,增加强度与韧性,减少内应力,改善切削性能。3.淬火:解释: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的某个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再水、盐水或油中(个别材料在空气中)急速冷却,使其得到高硬度。 应用:用来提高钢的硬度和强度极限。但淬火会引起内应力使钢变脆,所以淬火后必须回火。4.回火:解释:回火是将淬硬的钢材加热到临界点一下的某一温度,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 应用:用来消除淬火后的脆性和内应力,提高钢的塑性和冲击性。 问题五:塑胶产品的内应力是什么解释? 一、塑料塑料内应力产生的机理内应力产生的机理 塑料内应力是指在塑料熔融加工过程中由于受到大分子链的取向和冷却收缩等因素而产生的一种内在应力。内应力的本质为大分子链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形成的不平衡构象,这种不平衡构象在冷却固化时不能立刻恢复到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平衡构象,这种不均衡构象的实质为一种可逆的高弹形变,而冻结的高弹形变平时以位能情势储存在塑料制品中,在合适的条件下,这种被迫的不稳定的构象将向自在的稳固的构象转化,位能改变为动能而开释。当大分子链间的作用力和相互缠结力蒙受不住这种动能时,内应力平衡即受到破坏,塑料制品就会产生应力开裂及翘曲变形等现象。(亿之圣塑化提供专业资料) 二、塑料内应力产生的起因 (1)取向内应力 取向内应力是塑料熔体在流动充模和保压补料过程中,大分子链沿流动方向排列定向构象被冻结而产生的一种内应力。取向应力产生的详细过程为:近流道壁的熔体因冷却速度快而造成外层熔体粘度增高,从一而使熔体在型腔核心层流速远高于表层流速,导致熔体内部层与层之间受到剪切应力作用,产生沿流动方向的取向。取向的大分子链解冻在塑料制品内也就象征着其中存在未松弛的可逆高弹形变,所以说取向应力就是大分子链从取向构象力求过渡到无取向构象的内力。用热处理的方式,可降低或排除塑料制品内的取向应力。 塑料制品的取向内应力分布为从制品的表层到内层越来越小,并呈抛物线变化。 (2)冷却内应力 冷却内应力是塑料制品在熔融加工过程中因冷却定型时收缩不均匀而产生的一种内应力。尤其是对厚壁塑料制品,塑料制品的外层首先冷却凝固收缩,其内层可能仍是热熔体,这徉芯层就会限度表层的收缩,导致芯层处于压应力状况,而表层处于拉应力状态。 塑料制品冷却内应力的分布为从制品的表层到内层越来越大,并也呈抛物线变更。 另外,带金属嵌件的塑料制品,因为金属与塑料的热胀系数相差较大,容易形成收缩不一平匀的内应力。 除上述两种重要内应力外,还有以下多少种内应力:对结晶塑料制品而言,其制品内部各部位的结晶构造跟结晶度不同也会发生内应力。另外还有构型内应。力及脱模内应力等,只是其内应力听占比重都很小。 三、影响塑料内应力产生的因素 (1)分子链的刚性 分子链刚性越大,熔体粘度越高,聚合物分子链运动性差,因而对于产生的可逆高弹形变恢复性差,易产生残余内应力口例如,一些分子链中含有苯环的聚合物,如PC、PPO、PPS等,其相应制品的内应力偏大。 (2)分子链的极性 一分子链的极性越大,分子间相互吸引的作用力越大,从而使分子间互相挪动艰苦增大,恢复可逆弹性形变的程度减小,导致残余内应力大。例如,一些分子链中含有羰基、酯基、睛基等极性基团的塑料种类,其相应制品的内应力较大。 (3)代替基团的位阻效应 大分子侧基取代基团的体积越大,则妨害大分子链自由活动导致残余内应力加大。例如,聚苯乙烯取代基团的苯基体积较大,因而聚苯乙烯制品的内应力较大。 几种常见聚合物的内应力大小次序如下: PPO>PSF>PC>ABS>PA6>PP>HDPE 问题六:机械加工应力中的应力主要影响什么 加工应力主要原因: 1. 局部应力集中,影响工件力学性能。 2. 内应力释放后,导致工件变形,产生尺寸偏差。 问题七:铸件产生铸造内应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铸造应力的产生 通常说的铸造应力,有时是泛指,即不论产生应力的原因如何,凡铸件冷却过程中尺寸变化受阻,产生的应力都称作铸造应力。但通常指的铸造应力多指残余应力。铸件有残余应力时,经机械加工后可能产生新的变形,使零件精度降低或尺寸超差;若铸件承受的工作应力与残余应力方向相同而叠加,就可能超过材料强度极限而破坏;有残余应力的铸件在长期存放后,会产生变形;若在腐蚀介质中存放或工作时,还会产生应力腐蚀而开裂。因此,应尽量减少铸件冷却过程中产生的残余应力并设法消除之。 铸件凝固结束后,铸件都要随着温度的下降发生固态收缩或相变,在固态相变的同时,有相变体(线)膨胀或收缩,由于厚壁铸件外层比内层冷却的快,壁厚不同的铸件厚壁冷的慢,薄壁冷的快。从而导致外层与内层,厚壁与薄壁固态线收缩率(mm/s)不一致,使厚壁的外层和内层、厚壁与薄壁就相互制约收缩,发生拉伸或压缩变形。在固态冷却前期,薄壁降温比厚壁快,产生的收缩量较大,从而使薄壁部位受到拉伸变形,产生拉应力,而在厚壁部位形成压缩变形,产生压应力;在冷却后期,厚壁的降温又比薄壁快,产生的收缩量较薄壁部位大,所以又在厚壁部位形成拉伸变形,产生拉应力,而在薄壁部位形成压缩变形,产生压应力。如果在冷却前期和冷却后期形成的应力能相互抵消,则铸件最终不产生应力,而只在冷却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应力称为临时应力。如果两种应力不能相互抵消,则有一部分应力会残留在铸件上,这种应力称为残余应力。 除此之外,铸件的固态线收缩还受到外部因素的阻碍(如砂芯、冒口、浇注系统等),如果外部因素退让性不足,温度下降时不能实现应有的收缩值,铸件将产生拉应力。在冷却过程中,固态收缩由于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铸件的收缩受阻,发生变形而产生应力,这种应力为铸造应力。 铸造应力包括:热应力、相变应力、收缩应力三种。 2、铸造残余应力 铸件清理完后,仍然存在宏观的残余应力。残余应力也称“内应力”。铸件残余应力不是一种铸造缺陷,但对铸件产生裂纹和变形起着重要的作用。铸件的残余应力(拉应力)大于材料的抗拉强度时,就会使铸件产生裂纹;当铸件存在残余应力时,会使铸件变“脆”;残余应力还会使铸件产生应力腐蚀开裂。铸件残余应力有宏观和微观之分,按形成原因可分为热应力型残余应力、相变型残余应力、收缩应力型残余应力。生产实践表明铸件残余应力主要为热应力型,即为残余热应力。 问题八:钢材的应力集中除了导致截面内局部高峰应力,还会产生哪些危害 应力集中是应力在固体局部区域内显著增高的现象。多出现于尖角、孔洞、缺口、沟槽以及有刚性约束处及其邻域。应力集中会引起脆性材料断裂;使脆性和塑性材料产生疲劳裂纹。在应力集中区域,应力的最大值(峰值应力)与物体的几何形状和加载方式等因素有关。局部增高的应力值随与峰值应力点的间距的增加而迅速衰减。由于峰值应力往往超过屈服极限(见材料力学性能)而造成应力的重新分配,所以,实际的峰值应力常低于按弹性力学计算出的理论峰值应力。   反映局部应力增高程度的参数有理论应力集中系数α,它是峰值应力和不考虑应力集中时的应力(即名义应力)的比值,它恒大于1,且与载荷的大小无关。对受单向均匀拉伸的无限大平板中的圆孔,α=3。由光滑试样得出的疲劳极限和同样材制成的缺口试样的疲劳极限之比,称为有效应力集中系数,它总小于理论应力集中系数,一般可由后者按经验公式得到它的近似值。 问题九:塑胶材料应力是怎样产生的 注塑制品一个普遍存在的缺点是有内应力。内应力的存在不仅是制件在储存和使用中出现翘曲变形和开裂的重要原因,也是影响制件光学性能、电学性能、物理力学 性能和表观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找出各种成型因素对注塑制品内应力影响的规律性,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制件的内应力偿并使其在制件断面上尽可能均匀地分 布,这对提高注塑制品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在制件使用条件下要承受热、有机溶剂和其他能加速制件开裂的腐蚀介质时,减少制件的内应力对保证其正常工 作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此外,掌握注塑制品内应力的消除方法和测试方法也很有必要 问题十:什么是内应力? 内应力 1. 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变形前的位置。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储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同截面垂直的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 2. 在没有外力存在下,材料内部由于加工成型不当,温度变化,溶剂作用等原因所产生的应力。

请问什么叫作"内应力"?可以快点吗

内应力一般不利于钢材的使用,比如用金属材料加工出来的零件如果不去除内应力,使用一段时间后,内应力释放出来,零件的形状就会改变,使零件失去精度。

减小或消除应力的办法是什么?

自然时效。热时效。振动时效。豪/克/能焊接应力消除。

von mises应力和stress intensity的区别

von mises应力和stress intensity的区别 第三、第四强度理论中有不同的关于当量应力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von Mises于1913年提出了一个屈服准则,这个屈服准则被称为von Mises屈服准则。它的内容是:当点应力状态的等效应力达到某一与应力状态无关的定值时,材料就屈服;或者说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时,等效应力始终是一不变的定值。 von mises应力就是一种当量应力,它是根据第四强度理论得到的当量应力,还有另一个当量应力的定义 又叫stress intensity(应力强度),其值为第一主应力减去第三主应力。这是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推导出的当量应力。 第三强度理论认为最大剪应力是引起流动破坏的主要原因。如 低碳钢拉伸时在与轴线成45度的截面上发生最大剪应力,材料沿着这个平面发生滑移,出现滑移线。这一理论比较好的解释了塑性材料出现塑性变形的现象。形式简单,但结果偏于安全。 第四强度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流动破坏的主要原因。结果更符合实际。 一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以流动形式破坏时,应该采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补充: 强度理论:材料之所以按某种方式(屈服和断裂)失效,是应力,应变或变形能等因素中的其中一种引起的,故,造成失效的原因与应力状态无关,这类假设就是强度理论.

von mises应力和stress intensity的区别

  von mises应力和stress intensity的区别:  第三、第四强度理论中有不同的关于当量应力的定义,有不同的表达方法。  von Mises于1913年提出了一个屈服准则,这个屈服准则被称为von Mises屈服准则。它的内容是:当点应力状态的等效应力达到某一与应力状态无关的定值时,材料就屈服;或者说材料处于塑性状态时,等效应力始终是一不变的定值。  von mises应力就是一种当量应力,它是根据第四强度理论得到的当量应力。  还有另一个当量应力的定义,又叫stress intensity(应力强度),其值为第一主应力减去第三主应力。这是根据第三强度理论推导出的当量应力。  第三强度理论认为最大剪应力是引起流动破坏的主要原因。如 低碳钢拉伸时在与轴线成45度的截面上发生最大剪应力,材料沿着这个平面发生滑移,出现滑移线。这一理论比较好的解释了塑性材料出现塑性变形的现象。形式简单,但结果偏于安全。  第四强度理论认为形状改变比能是引起材料流动破坏的主要原因。结果更符合实际。  一般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塑性变形,以流动形式破坏时,应该采用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   补充:  强度理论:材料之所以按某种方式(屈服和断裂)失效,是应力,应变或变形能等因素中的其中一种引起的,故造成失效的原因与应力状态无关,这类假设就是强度理论。

基底附加应力要不要考虑偏心荷载

建筑物设计基础结构的外荷载上部结构的自 重及各种荷载 都是通过基础 传到地基中的基力基底压力基底压力:基础底面传 递给地基表面的压力, 也称基底接触压力。附加应力地基沉降变形影响因素E算方疣分布规律一.基底压力的影响因素大小、方向、分布基底压力荷载条件基础条件地基条件土类、密度、土层结构等i. AA 基底压力分布特征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基础抗穹刖度E1=O - M=0;基础变形能完全适应地基表面的 变形;基础上下压力分布必须完全相同, 若不同将会产生考矩。条形基础,竖直均布荷载tc-tc-tc-tc-t-z-t:-tc-t:tc-tc-tc-tc-t:-tc-tc-tc-t:tc-tc-tc-t:-tc-tc-t弹性地基,绝对刚性基础抗专刖度El=8 - MhO;反证肉:假很基底压力与持载 分布相同,则地基变形与柔性 基础惜况必然一敷;分布:中间小,两瑞无穷丸。弹塑性地基,有限刚度基础川川川I川一荷载较小卞吩吩哎:/1111当二1 y=e,e=oPmaxninNA1 土L l)pg y)=仪+JAMyxP mixliinN_Myx ANA(LBNeN (3).2LwftminIlliII 川Iin.dlllllllll1Xp1eL/6:BPmin 06“L)土不能承受拉力压力调整三3、条形基础竖直偏心荷载分解为竖直向和水平向荷我, 水平荷我引起的基底水平应力 视为均匀分布。总结:基底压力:是建筑物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的压力,也是地基作用于基础底面的反力。2、影响基底压力分布特性的因素:、平面形状、尺寸大小、埋置深度、3、基底压力简化计算依据:圣维南原理基础茫状与荷载条件的组合N = N,+Nh+_yXMX/+-TV一 A矩形NB条形基础形状P = Pv + Ph仏z+NJ-四、基底附加压力额外魅弥筑活动或其它原因使基底处p y /Yd2)挖槽卸裁而驻房房屋后p - ydPo= P5P Jd时的设计补偿作,* / j / r,/ j j / z zzz Zz / / / / / / ,/ / / / r # / / / / , j .孑 r / r , / / / / .1、地下水位下的密度取有效密度;2、基础埋深d,从设计地面或室内外平均设计地面 算起,对于新填丄场地则从老天然地面贤起;3、对多层地基,取加权指标计算。1、强度原则2、形原则3、抗滑、抗倾覆原则4、经济合理原则5、技术可行原则也2办 耳in nop +P.max min fp p 1 C3max min 丄(2) 一般情况下计算基底 中心点下的附加应力。可 以不考虑偏心荷载的影响。

材料力学中应力是什么意思?

应力定义为“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附加内力”。公式记为其中,σ表示应力;ΔFj表示在j方向的施力;ΔAi表示在i方向的受力面积。因为面积与力都是矢量,如果受力面积与施力同方向则称正应力,如图1所示的σx与σy;如果受力面积与施力方向互相正交则称剪应力(shearstress),如图1所示的τxy与τyx。“内应力[1]”指组成单一构造的不同材质之间,因材质差异而导致变形方式的不同,继而产生的各种应力。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形变就称为应变(Strain)。材料发生形变时内部产生了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抵抗外力.把分布内力在一点的集度称为应力(Stress),应力与微面积的乘积即微正向应力与剪应力内力.或物体由于外因(受力、湿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物体内各部分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内力,以抵抗这种外因的作用,并力图使物体从变形后的位置回复到变形前的位置。在所考察的截面某一点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Stress)。按照应力和应变的方向关系,可以将应力分为正应力σ和切应力τ,正应力的方向与应变方向平行,而切应力的方向与应变垂直。按照载荷(Load)作用的形式不同,应力又可以分为拉伸压缩应力、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

FLAC软件中可以显示应变(strain)或者是应变率吗?(就像显示位移或应力那样),可以的话如何作,谢谢!

可以显示应变速率,应变我也在找。应变速率在zone下找zonecontour,如图:

应力应变的概念

应应变的概念,应该是来源于材料力学,这门课,虽然说学了好长时间了,有很多东西都忘的差不多了,但是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应力指的是当一个物体受力的时候,它的各部分组织或受挤压,互收拉伸所受的力,而应变指的是什么呢?是应力状态下物体的一个形变情况

应力的单位是什么?

当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不能产生位移时,它的几何形状和尺寸将发生变化,这种形变称为应变(Strain)。材料发生形变时内部产生了大小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抵抗外力,定义单位面积上的这种反作用力为应力(Sress)。按照应力和应变的方向关系,可以将应力分为正应力σ和切应力τ,正应力的方向与应变方向平行,而切应力的方向与应变垂直。按照载荷(Load)作用的形式不同,应力又可以分为拉伸压缩应力、弯曲应力和扭转应力。如果想之到的更实用,那我告你,物体内人一点应力就是想想这点用橡较带替后会变成啥样子就是受到应力的缘因,比如直干拉压,像较会压扁,就是因为受到压应力,拉长就是拉应力、物体由于外因(载荷、温度变化等)而变形时,在它内部任一截面的两方出现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内力”。内力的集度,即单位面积上的内力称为“应力”。应力可分解为垂直于截面的分量,称为“正应力”或“法向应力”(用符号σ表示);相切于截面的分量称为“剪应力或切应力”(用符号τ表示)。应力的单位为Pa。

什么叫应力张量

张量 (Tensor) 是 n 维空间内,有 nr个分量的一种量, 其中每个分量都是座标的函数, 而在座标变换时,这些分量也依照某些规则作线性变换。 r 称为该张量的阶 (Rank)。 第零阶张量 (r = 0) 为纯量 (Scalar),第一阶张量 (r = 1) 为向量 (Vector), 第二阶张量 (r = 2) 则成为矩阵 (Matrix)。 例如,对于3维空间,r=1时的张量为此向量:(x,y,x)T。由於变换方式的不同,张量分成协变张量 (Covariant Tensor,志标在下者)、反变张量 (Contravariant Tensor,志标在上者)、 混合张量 (志标在上者和志标在下者都有者) 三类。 在数学里,张量是一种几何实体,或者说广义上的「数量」。张量概念包括标量、矢量和线性算子。张量可以用坐标系统来表达,记作标量的数组,但它是定义为「不依赖于参照系的选择的」。张量在物理和工程学中很重要。例如在扩散张量成像中,表达器官对于水的在各个方向的微分透性的张量可以用来产生大脑的扫描图。可能最重要的工程上的例子就是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了,它们都是二阶张量,对于一般线性材料他们之间的关系由一个四阶弹性张量来决定。 虽然张量可以用分量的多维数组来表示,张量理论存在的意义在于进一步说明把一个数量称为张量的涵义,而不仅仅是说它需要一定数量的有指标索引的分量。特别是,在座标转换时,张量的分量值遵守一定的变换法则。张量的抽象理论是线性代数分支,现在叫做多线性代数。

45碳钢屈服应力是多少

按机械设计手册上〉=355MPa

预应力空心板3bKB3305-5是什么意思?急求啊,在线等!!

3bKB3305-53代表3块bKB代表预制空心板33代表空心板的长度是3.3m05代表空心板的宽度是0.5m5代表荷载等级为5

用VB调用APDL生成应力云图的指令?

首先,您需要确保已经安装了Ansys和APDL程序。然后,您可以使用VBScript(Visual Basic Script)与APDL进行交互。这里有一段简单的示例代码,用于使用VBScript调用APDL生成应力云图并保存为图片:Option ExplicitDim objShell, strCommand" 创建一个WScript.Shell对象Set objShell = CreateObject("WScript.Shell")" 定义APDL命令行strCommand = "C:Program FilesANSYS IncANSYS StudentANSYS Student APDLAPDL.exe -b -i input_file.dat -o output_file.out"" 执行APDL命令objShell.Run strCommand, 1, True" 配置APDL命令文件,例如:input_file.dat" 在此文件中,您可以包含以下APDL命令来生成云图并将其保存为图片:"" /SHOW,PNG ! 设置输出图片格式为PNG" /RGB,INDEX,100,0,0 ! 设置背景颜色(例如:红色)" /VIEW,1,1,1,1 ! 设置视图方向" /ELEM,1,ALL ! 选择所有元素" /NSEL,ALL ! 选择所有节点" PLNSOL,S,AVG ! 绘制应力云图" /REPLOT ! 刷新图形" /GFILE,800 ! 设置图片分辨率" /CMAP,_TEMPCMAP_,CMP,,0, ! 设置颜色图" /CBAR,ON ! 显示颜色条" /TRIAD,ON ! 显示坐标轴" /AN3D,OFF ! 关闭3D标注" /TITLE,Stress Contour ! 设置图片标题" /CVAL,ON ! 显示云图数值" /DEVICE,VECTOR ! 设置设备类型" /PBC,ON,1,1 ! 显示边界条件" /OUT,cloud_image ! 设置输出文件名(例如:cloud_image.png)" /SHOW ! 输出图片"" 请确保将上述APDL命令保存到名为input_file.dat的文件中,并将其与VBScript文件放在同一目录下。" 清理Set objShell = Nothing请注意,您需要将示例代码中的strCommand变量中的APDL程序路径替换为您计算机上实际的APDL程序路径。此外,您可能需要根据您的需求调整APDL命令以生成所需的应力云图。在使用这段代码时,请确保您已经创建了一个包含必要APDL命令的名为input_file.dat的文件,并将其与VBScript文件放在同一目录下。

FPC预弯折起主要起到什么作用,很手机摄像头生产出来做个FPC预弯折主要是为了装在手机上释放应力?

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产品一般需要经过弯折才能够组装起来。目前手机上因结构空间限制,有的FPC弯折地方很小,在生产组装整机时,就要求将FPC进行一步预弯折动作。FPC柔性线路板的优点在于配线、组装密度高,省去多余排线的连接;弯折性好、柔软度高、可靠性高;体积小、重量轻、厚度薄;可设定电路、增加接线层和弹性;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装连一致。FPC柔性线路板的性能需要通过测试来检验,测试内容包括外观测试、电气性能测试、环境性能测试。测试基本标准包括基板薄膜、覆盖层外观,镀层工艺,连接盘和覆盖层偏差,耐电压、耐弯折、耐焊接性,耐温湿、盐雾性能等等。分为中间测试和最终测试,两次测试所有常规性性能都达标后才算合格。FPC柔性线路板测试可借助弹片微针模组来实现,有利于提高测试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在大电流传输中,弹片微针模组可承载高达50A的电流,小pitch领域的应对值最小可达到0.15mm,连接稳定可靠不说,还有着平均20w次以上的使用寿命,适配度极高。

10厚SAMI橡胶沥青同步碎石应力吸收层,跟AR-AC13橡胶沥青混凝土 的区别

一个是应力吸收层,一个是沥青混凝土,同样都起到抗裂的作用,结合在一起用效果不错,就是施工难度比较大,价格贵一点,做的好还是很划算的

洞室的应力情况

弹性岩体中圆形水平洞室的围岩应力演绎。6.3.2.1 洞室开挖后天然应力重分布洞室开挖后使周边围岩出现临空面,形成卸荷性的弹性恢复变形,引起天然应力在围岩区的重分布,按弹性力学中“圆孔对应力分布的影响”求解。(1)原计算公式,应用G.吉尔西(G.Kirsh)课题解的结论。由垂直天然应力引起的重分布应力,计算式为:反应力应变岩石力学在工程中应用由水平天然应力引起的重分布应力计算式为:反应力应变岩石力学在工程中应用将式(6.5)与式(6.6)相加,就得垂直与水平两天然应力共同作用下,圆形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计算式为:反应力应变岩石力学在工程中应用式中:λ为水平天然应力σH/垂直天然应力σv的比值系数;r为圆形洞室半径;x为洞室围岩中计算点至洞轴心的距离;θ为计算点与洞轴心连线与x轴线逆时针方向的夹角。当r=x时洞壁上的应力为:反应力应变岩石力学在工程中应用由式(6.8)可知,圆形洞室洞壁应力与洞的尺寸无关,而与计算点位置角θ有关,洞壁θr为零,因而σr与σθ都是主应力,而σr在洞壁上任何点都为零,所以σθ是最大主应力。洞壁上的重分布应力呈单轴应力状态;当λ<1时,在θ=0,θ=180°处即洞侧壁的σθ值最大,σθ=3σv-σH,在θ=90°,θ=270°处,即洞室的顶底板处σθ=3σH-σv,σθ为最小。在水平天然应力很小,如受旁侧断裂卸载影响,λ≈0,则θ=0与θ=180°处,洞侧壁为σθ=3σv的压应力;θ=90°与θ=270°处,洞室顶底板σθ=-σv为拉应力。在洞室埋深较大,按海姆假定,σv=σH,λ=1,则洞室侧壁与顶底板的σθ值均相等。均为σθ=2σv,当λ=0.33时,洞壁顶、底板的σθ=0,所以当λ>0.33时,洞壁的任何部位均不会出现拉应力。为了研究重分布应力的影响范围,设λ=1,则σv=σH=σ0由式(6.7)得反应力应变岩石力学在工程中应用由于未知径向应力σR引起围岩弹性圈内应力,则应用厚壁筒理论计算围岩附加应力,得反应力应变岩石力学在工程中应用将式(6.9)与式(6.10)相加,则得洞室围岩圈内重分布应力的计算公式反应力应变岩石力学在工程中应用(2)三维应力状态下的偏应力值:在上述洞室围岩重分布应力研究中,设定λ=1,σv=σH,并以σ0表示而得(6.9)表示式,但由于地形刻切与构造对岩体的改造损伤,使天然应力产生部分释放与调整,形成σ1≠σ2≠σ3的三维不等压状态,应力椭球体在空间展布,亦因地形地貌岩层构造情况不同形成不同状态。因此σ0≠σv≠σH,应为三维不等压应力状态下的偏应力σd,以(2.29)式求解,即反应力应变岩石力学在工程中应用在圆形洞室周围,所面临的天然大小主应力的作用是不同的,因此偏应力亦有差异,此时应以所受主作用力的应力作为σ1,其余类推以求洞室各部位的σd值,以σd代替式(6.9)与式(6.11)的σθ将符合实际情况,以天然最大主应力σ1作为判据,一般是偏高的。在对洞室作喷锚处理,则σR为内径向力,是喷锚措施所形成的作用力应力具体量化的指标。6.3.2.2 未知应力—围岩中温差应力———匿动力岩爆是动力破坏现象,依据动量原理,在物体能量处于平衡态时,没有冲力的作用,仅由弹性能的卸荷释放所引起的平衡状态动力破坏,无冲力量值。岩爆时冲力作用时间短,量值变化大,必然存有匿动力这一冲量。在冲力作用时由于冲力极大,对重力这一有限的小冲量可忽略不计,下面来探索已知但为人们所忽略了的匿动力,现以天生桥(Ⅱ级)水电站引水隧洞为例进行研究。(1)洞室围岩中的温差应力:本区年平均气温为21℃多,常温层约10多米,地温梯度取(30~35℃)/km,则洞中施工2支洞中的地温在29~32℃,由于掘进机在前进时刻切岩石所作的功,部分以热的形式耗散其能,所以温度较高,故以冷水降温,因此形成围岩表里之间的温差,灰岩的热胀冷缩系数由表3中查得,取β=0.6×10-5/℃,洞室围岩弹性模量取表6.3中所列56GPa,则热应力系数βE=0.36MPa/℃,掘进后喷冷水降围岩表部温度,其温差可达10℃(所抽南盘江水温度较低)按式(1.12),σt=βEΔT计算,当温差为ΔT=11℃时,σt=3.74MPa,大于表6.3中σt=3.7MPa值。将产生拉裂破坏。则(6.10)式可变成反应力应变岩石力学在工程中应用利用式(2.27)与表6.6实测应力成果计算得σd=12.82MPa,则得反应力应变岩石力学在工程中应用可判明 据此可明确判据失稳破坏是拉张应力所形成。(2)新生波子力:在拉应力作用下,围岩体内产生拉张脆断破坏,在其克服岩体内质点吸引力形成脆断振荡,产生振动波。形成球形发射的波子力,由于拉张破坏受侧向限制,因此拉张破坏具与时俱进的储能过程,岩体裂面不断扩大,形成拉张力偶的力矩不断增大的特性,造成拉张力集中,产生更强破裂,发生更强的波子力,波子力亦使τθr力增加而克服侧向阻力,形成突发性的动力破坏,故其岩爆碎片为棱形表现拉裂破坏特性,其上又有擦痕,爆坑有的显台阶,而阶面边缘显放射状纹的痕迹,表明了张剪特征。波子的能量,可根据爆坑与岩爆物质爆撒情况反求。若有监测所得振动波资料,可用式(1.22)求动应力σd值。

什么是骨应力

应力性骨折的发生是由于一个重复的骨不和谐。 The most common sites for this type of fracture are the metatarsal bones in the feet, in the lumbar region of the spine, in the thigh bone which is the neck of the femur and in the lower leg bones known as the tibia or fibula.这种类型的骨折最常见的部位是在脚跖骨,在脊柱的腰椎地区,在大腿骨这是大腿骨和小腿胫骨和腓骨作为已知骨骼的脖子。 In most cases a stress fracture is considered a sports injury since most occur during sports related activities.在大多数情况下,应力性骨折被认为是运动伤害,因为大多数发生在与体育相关的活动。 This type of injury can be caused by chronic wear and tear that has resulted from repetitive motion that creates stress in susceptible tissues.这种损伤类型可以引起慢性磨损已经从重复的动作,创造组织应力,导致在易感。 It will also occur when an athlete is using a faulty training method or has structural abnormalities that stress certain parts of the body more than others.它也将发生在运动员正在使用或有错误的训练方法,强调身体的某些部分比其他结构异常。 In some cases even a weakness of tendons, ligaments or muscles can account for sports injuries such as a stress fracture.在某些情况下甚至是肌腱,韧带或肌肉无力,可占运动伤害,如应力性骨折。 When a stress fracture occurs a small crack will appear in the bone.当发生应力性骨折将出现一个小裂缝的骨头。 Runners as especially prone to this type of fracture in the bones of the the mid-foot.亚军,尤其容易出现这种断裂在中期脚的骨骼类型。 The most likely bone to fracture in runners is the metatarsal bone of the three middle toes.最有可能在运动员骨骨折是中间三趾的跖骨。 In most cases the metatarsal bone of the big toe is somewhat immune due to its strength and large size while the metatarsal bone of the little toe is protected since the greatest force from pushing off into a run is exerted on the big toe and one beside it.在大多数情况下,大脚趾跖骨有点免疫由于其强度和大尺寸而小趾跖骨以来的最大力量是保护推到了一个正在运行的大脚趾和旁边的人施加。 Those who have high arches, use running shoes that have inadequate shock absorbtion and often increase the amount of intensity of their workouts are at greater risk for stress factors.那些谁拥有高弓,使用跑鞋减震有不足,往往增加了他们的训练强度更大的金额应激因素的风险。 In cases of post-menopausal women stress fractures may become a risk due to the possibility of osteoporosis.在绝经后妇女的案件应力性骨折的危险可能会成为一个因骨质疏松症的可能性。 Symptoms of a stress fracture will include tenderness and pain in the area of the fracture.应力性骨折的症状包括压痛在断裂区和痛苦。 Often this will be noticed after a long and intense workout.这通常会被注意到经过漫长而激烈的运动。 Once the exercise has stopped the pain may disappear within seconds only to return when the workout begins again.一旦这项工作已经停止了疼痛可能仅在几秒钟内消失,返回时再开始锻炼。 In this case the pain will last longer after the workout is stopped.在这种情况下,痛苦将持续较长时间的锻炼后停止。 In most cases a doctor will be able to make a diagnoses based on the history of the symptoms and an examination of the affected area.在大多数情况下,医生将能够对症状的历史和受影响地区的考试为基础的诊断。 Even though some stress fractures may not show up on x-ray until they begin to heal, this is best possible way to diagnose this problem.即使有些应力性骨折,可能不会显示在X -射线,直到他们开始愈合,这是最好的方法来诊断此问题。 The one thing concerning a stress factor that can be seen on x-ray is the callus or tissue that tends to form around the fracture within two to three weeks after the injury occurs.有一件事应力因素有关,可以在X -射线看到的是趋于愈伤组织或组织周围形成两至三个星期内骨折受伤后发生。 In some cases a radionuclide bone scan will be done to help confirm the diagnosis.在某些情况下,放射性核素骨扫描工作将帮助确定诊断。 The best way to prevent stress fractures is to always warm up prior to any strenuous exercise.最好的办法,以防止应力性骨折是要始终热身之前,任何剧烈运动。 Be sure the shoes you are wearing have the proper padding to absorb and support any shock to the body that is created by repetitive strenuous exercise.请确定你穿的鞋有正确的填充,以吸收和支持任何冲击的,是由重复的剧烈运动成立的机构。 Never try to run until a stress fracture has completely healed although it is acceptable to substituted other exercises that will not aggravate the fracture.切勿尝试运行,直到应力性骨折已完全愈合,虽然是可以接受的替代其他练习,不会加重骨折。 If you are a runner, when the stress fracture is heals you should begin by running on grass or other soft surfaces to help prevent a reoccurrence.如果你是一个运动员,当应力性骨折是医治你首先应该在草地或其他柔软的表面上运行,以帮助防止再次发生。 In rare cases a cast may be necessary for a stress fracture to properly mend.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需要转换为应力性骨折,妥善修补。 Although most stress fractures will take between 3 and 12 weeks to heal, the cast will be removed within only a week or two to prevent the muscles from becoming atrophied.虽然大多数的应力性骨折将采取3至12星期才能痊愈,演员将被取消在短短的一两个星期,以防止肌肉萎缩成为。

什么是应力?

英利也就是表面对抗外力的这样一种力,一般都是因为温度变化之后,表面对抗外力的力就会增大

热传导率,氧化诱导时间,线膨胀系数,纵向回缩率,环向应力用英语怎么翻译啊?

热传导率, thermal conductivity(TC)氧化诱导时间, oxidation induction time(OIT)线膨胀系数, coefficient of linear expansion 纵向回缩率, longitudinal reversion环向应力, toroidal stress好专业啊。。。

应力符号读音,应力应变的符号怎么打出装搜狗输入法

多元输入法(多元汉字与图形符号输入法)可以直接打出各种符号。应力符号采用的是希腊文字母。多元输入法以 sg 作为希腊文识别码,输入码→希腊文字母大小写(汉字注音)如下所示:sga → Α α (阿尔法);sgb → Β β (贝塔);sgc → Γ γ (伽马);sgd → Δ δ (德尔塔); sge → Ε ε (伊普西龙);sgz → Ζ ζ (截塔);sgh → Η η (艾塔);sgg → Θ θ (西塔);sgi → Ι ι (约塔);sgk → Κ κ (卡帕);sgv → Λ λ (兰布达);sgm → Μ μ (缪);sgn → Ν ν (纽);sgl → Ξ ξ (克西);sgo → Ο ο (奥密克戎);sgu → Π π (派);sgp → Ρ ρ (肉);sgf → Σ σ (西格马);sgt → Τ τ (套);sgr → Υ υ (宇普西龙);sgq → Φ φ (佛爱);sgx → Χ χ (西);sgy → Ψ ψ (普西);sgw → Ω ω (欧米伽);等。应力的符号是【σ】,读音为“西格马”。例如:∵ 张力是tension,压缩是compress。∴ 拉应力为【σt】;压应力为【σc】。各种应力的符号有:1、水平截面上的正应力【σyu】、【σyd】。2、剪应力【τu】、【τd】。3、水平正应力【σxu】、【σxd】。4、主应力【σ1u;σ2u】和【σ1d;σ2d】。

为什么用Abaqus的Coupling约束分析圆盘旋转问题时,应力过大?分布类型为动态显式分析!

在使用Abaqus的Coupling约束分析圆盘旋转问题时,应力过大可能与模型的边界条件、材料属性、网格质量、加载方式等因素有关。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应力过大的原因:边界条件不合适:在Coupling约束分析中,边界条件非常重要。如果边界条件不合适,可能导致模型的应力过大。建议使用合适的边界条件来限制模型的位移和旋转,并确保模型在约束下能够平衡。材料属性不准确:如果材料属性不准确,也会导致模型的应力过大。建议使用准确的材料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模型。网格质量不佳:在动态显式分析中,网格质量对计算结果影响很大。如果网格质量不佳,可能会导致应力过大。建议使用高质量的网格,并确保网格密度适当。加载方式不合适:在动态显式分析中,加载方式对结果影响很大。如果加载方式不合适,可能会导致应力过大。建议使用合适的加载方式,并确保加载过程平滑。总的来说,要准确地分析圆盘旋转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找出导致应力过大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最大主应力大小说明什么

首先应力是根据你选的点不同也会不同的。最大主应力越大,表示这一点的某个方向上应力最大,如果是正的的话,表示这一点沿该方向受拉最狠!COPY THAT? 如果材料抗拉性很差的话,可能过会破坏。

何谓最大主应力与最小主应力, 力学上如何解释?

一个平面微小单元受应力如下 : wretch.cc/album/show?i=shentc&b=2&f=1568923219&p=11 在x方向有正向应力σx 在y方向有正向应力σy 同时有剪应力τxy当旋转一个角度看此单元σ与τ 会合成新的应力 当转到一个特定角度时 正好使剪应力τxy =0 此时正向应力出现最大值与最小值称为σ1 与 σ2 (如图二) 最大值称为最大主应力 最小值称为最小主应力 . 图片参考:imgcld.yimg/8/n/AA02490774/o/101001100309313869271630 至于Von Mises stress 以前知识加已有说明 .knowledge.yahoo/question/question?qid=1508011004288

单根粗钢筋用作预应力钢筋,张拉端应该采用什么锚具?

锚具的常见体系分类:(1)圆柱体常规锚具。规格型号表示为:M15-N或M13-N;此锚具具有良好的锚固性能和放张自锚性能。张拉一般采用穿心式千斤顶(2)长方体扁锚。规格型号表示为:BM15-N或BM13-N(B,扁锚汉语拼音第一个字母,代表扁形锚具的意思);扁型锚具主要用于桥面横向预应力、空心板、低高度箱梁,使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合理,进一步减薄结构厚度。(3)握裹式锚具。(固定端锚具)规格型号表示为:M15P-N或M13P-N;适用于构件端布设计应力大或端部空间受到限制的情况,它使用挤压机将挤压套压结在钢绞线上的一种握裹式锚具,它预埋在混凝土内,按需要排布,混凝土凝固到设计强度后,在进行张拉。后张法【post-tensioning method】指的是先浇筑水泥混凝土,待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后再张拉预应力钢材以形成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方法。   先制作构件,并在构件体内按预应力筋的位置留出相应的孔道,待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规定的强度(一般不低于设计强度标准值的75%)后,在预留孔道中穿入预应力筋进行张拉,并利用锚具把张拉后的预应力筋锚固在构件的端部,依靠构件端部的锚具将预应力筋的预张拉力传给混凝土,使其产生预压应力;最后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浆,使预应力筋与混凝土构件形成整体。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