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

阅读 / 问答 / 标签

元素周期表怎样背?

IA族:“氢锂钠钾铷铯钫。”记忆方法:“清理拿甲如设防。”IIA族:“铍镁钙锶钡镭。”记忆方法:“披美盖,是贝类.”ⅢA族:“硼铝镓铟铊。”记忆方法:“朋侣嫁因他.”ⅣA族:“碳硅锗锡铅。”记忆方法:“探贵者,西迁.”VA族:“氮磷砷锑铋。”记忆方法:“淡鳞,身剃毕.”ⅥA族:“氧硫硒碲钋。”记忆方法:“羊流西地坡.”ⅦA族:“氟氯溴碘砹。”记忆方法:“佛路嗅点艾.”扩展资料:在化学教科书和字典中,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英文:the periodic table)”。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捷列夫。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时,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如下关系: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射线X,发现原子序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排列。后来又经过多名科学家多年的修订才形成当代的周期表。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列。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序号,大小恰好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这个序号称为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前。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性质有明显的规律性,科学家们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元素周期表元素的符号都有什么含义?

1、 氢:化学符号是H, 读qīng2、氦 :化学符号是He, 读hài3、 锂 :化学符号是Li, 读lǐ4、 铍 :化学符号是Be, 读pí5、 硼 :化学符号是B, 读péng6、 碳 :化学符号是C, 读tàn7、氮 :化学符号是N, 读dàn8、氧 :化学符号是O, 读yǎng9、 氟 :化学符号是F, 读fú10、氖 :化学符号是Ne, 读nǎi11、钠 :化学符号是Na, 读nà12、 镁 :化学符号是Mg, 读měi13、铝 :化学符号是Al, 读lǚ14、硅 :化学符号是Si, 读guī15、磷 :化学符号是P, 读lín16、 硫 :化学符号是S, 读liú17、 氯 :化学符号是Cl, 读lǜ18、 氩 :化学符号是Ar,A, 读yà19、钾 :化学符号是K, 读jiǎ20、钙 :化学符号是Ca, 读gài21、 钪 :化学符号是Sc, 读kàng22、钛 :化学符号是Ti, 读tài23、钒 :化学符号是V, 读fán24、铬 :化学符号是Cr, 读gè25、 锰 :化学符号是Mn, 读měng26、铁 :化学符号是Fe, 读tiě27、 钴 :化学符号是Co, 读gǔ28、镍 :化学符号是Ni, 读niè29、 铜 :化学符号是Cu, 读tóng30、 锌 :化学符号是Zn, 读xīn扩展资料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原子半径由左到右依次减小,上到下依次增大。在化学教科书和字典中,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英文:the periodic table)”。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捷列夫。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时,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如下关系: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怎么记忆?

IA族:“氢锂钠钾铷铯钫。”记忆方法:“清理拿甲如设防。”IIA族:“铍镁钙锶钡镭。”记忆方法:“披美盖,是贝类.”ⅢA族:“硼铝镓铟铊。”记忆方法:“朋侣嫁因他.”ⅣA族:“碳硅锗锡铅。”记忆方法:“探贵者,西迁.”VA族:“氮磷砷锑铋。”记忆方法:“淡鳞,身剃毕.”ⅥA族:“氧硫硒碲钋。”记忆方法:“羊流西地坡.”ⅦA族:“氟氯溴碘砹。”记忆方法:“佛路嗅点艾.”扩展资料:在化学教科书和字典中,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英文:the periodic table)”。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捷列夫。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时,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如下关系: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射线X,发现原子序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排列。后来又经过多名科学家多年的修订才形成当代的周期表。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列。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序号,大小恰好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这个序号称为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前。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性质有明显的规律性,科学家们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

化学元素周期表有什么用?

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发明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以达姆开夫式为代表);立体周期表(以莱西的圆锥柱立体表为代表)等。中国教学上长期习用的是长式周期表。拓展资料发展历程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先创造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原子半径由左到右依次减小,上到下依次增大。在化学教科书和字典中,都附有一张“元素周期表(英文:the periodic table)”。这张表揭示了物质世界的秘密,把一些看来似乎互不相关的元素统一起来,组成了一个完整的自然体系。它的发明,是近代化学史上的一个创举,对于促进化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看到这张表,人们便会想到它的最早发明者——门捷列夫。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同一纵行,编制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揭示了化学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成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之一。随着科学的发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当原子结构的奥秘被发现时,编排依据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或核电荷数﹚,形成现行的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得到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跟元素的原子结构有如下关系: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射线X,发现原子序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排列。后来又经过多名科学家多年的修订才形成当代的周期表。将元素按照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并将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放在一个纵列。每一种元素都有一个序号,大小恰好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这个序号称为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前。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性质有明显的规律性,科学家们是按原子序数递增排列,将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将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 B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 B族除外)。例如:氢属于I A族元素,而氦属于0族元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称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元素周期表的意义重大,科学家正是用此来寻找新型元素及化合物。2015年12月31日美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发表了题为《四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获得永久席位》的报道。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宣布俄罗斯和美国的研究团队已获得充分的证据,证明其发现了115、117和 118号元素。此外,该联合会已认可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发现了113号元素。两个研究团队通过让质量较轻的核子相互撞击,并跟踪其后产生的放射性超重元素的衰变情况,合成了上述四种元素。IUPAC执行理事林恩·瑟比说,有关确认新元素的报告将于2016年初公布。官方对这些元素的认可意味着它们的发现者有权为其命名并设计符号。113号元素将成为首个由亚洲人发现并命名的元素,于2016年6月正式命名为Nihonium,符号Nh。2015年12月30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第113,115,117,118号元素存在,它们将由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科学家命名。IUPAC官方宣布,元素周期表已经加入4个新元素。2016年6月8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宣布,将合成化学元素第113号(缩写为Nh)、115号(Mc)、117号(Ts)和118号(Og)提名为化学新元素 。参考资料:化学元素周期表--百度百科

元素周期表口诀顺口溜

内容如下:化学的元素周期表前二十个的记忆口诀: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可以用谐音亲爱李皮彭、坦荡养福来、那美女归零、牛肉要加钙加以记忆。化学元素周期表(Theperiodictable)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iMendeleev)于1869年发明此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等类型。

化学元素周期表第51号元素是什么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第51号元素是锑。化学元素周期表简介(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是根据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过渡元素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18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总结发表此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以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以达姆开夫式为代表);立体周期表(以莱西的圆锥柱立体表为代表)等众多类型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

http://periodictable.com/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这样的: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 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族包含三个纵列)。 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 短周期 (1、2、3)、 长周期 (4、5、6、7)。 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族除外)。化学元素周期表(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是根据原子量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过渡元素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18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总结发表此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以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以达姆开夫式为代表);立体周期表(以莱西的圆锥柱立体表为代表)等众多类型表。

元素周期表英文

元素周期表的英文是: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族除外)。注意事项: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元素周期表口诀顺口溜

元素周期表口诀顺口溜如下:按周期背诵:第一周期:氢氦----侵害第二周期: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鲤皮捧碳蛋养福奶第三周期: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那美女桂林留绿牙第四周期:钾钙钪钛钒铬锰----嫁改康太反革命化学元素周期表简介:化学元素周期表(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是根据元素原子核电荷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过渡元素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18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俄国化学家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总结发表此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以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以达姆开夫式为代表);立体周期表(以莱西的圆锥柱立体表为代表)等众多类型表。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先创造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读音全部顺口溜

元素周期表的读音全部顺口溜如下:氢(qīng)氦(hài)锂(lǐ)铍(pí)硼(péng),碳(tàn)氮(dàn)氧(yǎng)氟(fú)氖(nǎi),钠(nà)镁(měi)铝(lǚ)硅(guī)磷(lín),硫(liú)氯(lǜ)氩(yà)钾(jiǎ)钙(gài)。希望上述信息能帮助到您,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化学元素周期表英文

化学元素周期表英文Periodic Table。1.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最早的版本是由俄罗斯化学家孟德莱耶夫在1869年提出的,他将已知的若干元素按照其原子质量进行排列。之后,其他科学家通过研究周期律和元素间的关系逐渐完善了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元素周期表以横行为周期,竖列为族。水平的行被称为周期,垂直的列被称为族。周期表中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依次从左上角到右下角排列,周期表上方的元素一般具有金属特性,而周期表下方的元素则具有非金属特性。3.元素周期表的分类根据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电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可进一步划分为主族元素、过渡金属、稀土与锕系元素等。主族元素包括第1至2族和13至18族元素,这些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过渡金属指的是位于4至12族的元素,其特点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热传导性。稀土与锕系元素则是指第57至71族和90至103族的元素,这些元素在自然界中较为稀少。4.元素周期表的信息元素周期表提供了许多关于元素的重要信息。对于每个元素,周期表列出了它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和原子质量。此外,周期表还提供了元素的电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相关信息,有助于科学家和学生更好地了解元素和其特性。5.元素周期表的应用元素周期表是化学研究和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并且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它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元素的性质和行为,预测元素的化学反应。同时,周期表也是教学中的重要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元素间的关系和规律。总结:化学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将化学元素按照原子序数和化学性质进行分类的表格系统。它的结构包括周期和族,通过周期律和元素间的关系进行排列。周期表提供了元素的重要信息,并被广泛应用于化学研究和教学。通过学习周期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素的特性、行为和规律。

元素周期表英文

元素周期表的英文是:periodic table of elements。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族除外)。注意事项: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

化学元素周期表前20个元素的注音

H,He,Li,Pe.B,C,N,O,F,Na,Mg,Al,Si,P,S,Cl,Ar,K,Ca

如图是氖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元素符号是NeB.正常情况下组成的气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氖元素的元素符号是Ne,故选项说法正确.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中,不能得到正常情况下组成的气体单质在空气中约占0.03%,故选项说法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氖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0,根据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氖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0个电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0.18,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元素周期表1-20号的符号和名称

查书,书的最后一页上,自己看。

怎么背元素周期表的前20个英文字母

1h氢1.00792he氦4.00263li锂6.9414be铍9.01225b硼10.8116c碳12.0117n氮14.0078o氧15.9999f氟18.99810ne氖20.1711na钠22.989812mg镁24.30513al铝26.98214si硅28.08515p磷30.97416s硫32.0617cl氯35.45318ar氩39.9419k钾39.09820ca钙40.08

怎样看元素周期表

先说说金属。元素周期表的前两个族除了氢之外都是金属元素。由于它们是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核外的电子层里电子都是饱和的,除了最外层。这样看,它们最外层的电子很容易全部失去,因此它们的正价很稳定,而且只有一个,等于最外层的电子数。除了前两个族的元素大部分为金属元素外,还有过渡元素。从过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看,很容易判断它们的次外层电子并不饱和,这样使得它们的化合价繁多,性质也很复杂。通常过渡元素都有亚正价,比如说铁的二价正离子就叫亚铁离子,铜的一价正离子就叫亚铜离子。这些亚价的正离子都不是很稳定,在有氧化剂的存在下都会被氧化,成为高价金属离子。而且这些过渡元素几乎都可以成为酸根的主元素,比如铁酸根,锰酸根和高锰酸根等。在这种高假态过渡元素形成的酸中,由于过渡金属最外层和次外层的电子全部失去,这些酸大部分都有强氧化性,比如重铬酸高锰酸等。在化学推断题中,经常使用这些课本中不常见的氧化剂,多了解它们的性质对今后做题很有帮助。在第三主族到第六主族里都有金属元素存在,它们是因为随着质子数增多,都显示了或多或少的金属性。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元素都是写在绿框里的,很醒目。非金属元素都一得电子,一般在与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显正价。但这不代表它们不显正价。在遇到极强的氧化剂时,也会显正价,比如七氧化二氯。这些正价的氧化物溶于水也会形成相应的酸。这些以高价非金属元素为主元素的酸一般也都有强氧化性,象氯酸,浓硫酸。但是,由于氟的非金属性最强,没有氧化剂可以把它氧化,所以氟没有正价。请注意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的地方,有一些元素,它们呈梯形排列,有铝锗锑和硼硅砷碲。它们兼有金属性和非金属性。这是由它们所在的特殊位置决定的。它们正处在金属与非金属交界处,是元素由金属向非金属过渡的中间元素。仔细观察镧系和锕系元素。这些元素之所以被排在周期表的同一个格里,是因为它们的性质很相似。它们最外层电子层电子数相同,电子的变化都发生在次外层或倒数第三层。科学家们为了周期表的整洁和了然,把这十五个元素放在一个格里,并且把它们放在周期表主表下面,

元素周期表中第112-119号元素的英文是什么?

112:Uub 113:Uut 114:Uuq 115:Uup 116:Uuh 117:Uus 118:Uuo 118:Uuo 119号我这个元素周期表上没有。。

元素周期表中所有元素的读音是什么?

亲害里皮朋,叹蛋痒服奶,娜美女龟林,刘路哑贾盖......

化学元素周期表

连续看了几天了,可以的兄弟

元素周期表?

111至116号元素

元素周期表根据什么排列?

根据元素质子数和发现时间....

化学 元素周期表问题

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

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Mendeleev)首创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原子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行,就是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X射线,发现原子序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排列,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

元素周期表的历史演变过程是什么

元素周期律的发现是许多科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1789年,拉瓦锡出版的《化学大纲》中发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元素表》,在这张表中,他将当时已知的33种元素分四类。 1829年,德贝莱纳在对当时已知的54种元素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之后,提出了元素的三元素组规则。他发现了几组元素,每组都有三个化学性质相似的成员。并且,在每组中,居中的元素的原子量,近似于两端元素原子量的平均值。 1850年,德国人培顿科弗宣布,性质相似的元素并不一定只有三个;性质相似的元素的原子量之差往往为8或8的倍数。 1862年,法国化学家尚古多创建了《螺旋图》,他创造性地将当时的62种元素,按各元素原子量的大小为序,标志着绕着圆柱一升的螺旋线上。他意外地发现,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都出现在同一条母线上。 1863年,英国化学家欧德林发表了《原子量和元素符号表》,共列出49个元素,并留有9个空位。 上述各位科学家以及他们所做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只能说是一个前期的准备,但是这些准备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而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德国化学家迈尔和英国化学家纽兰兹在元素周期律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1865年,纽兰兹正在独立地进行化学元素的分类研究,在研究中他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当元素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时,每隔8个元素,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就会重复出现。由此他将各种元素按着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形成了若干族系的周期。纽兰兹称这一规律为“八音律”。这一正确的规律的发现非但没有被当时的科学界接受,反而使它的发现者纽兰兹受尽了非难和侮辱。直到后来,当人人已信服了门氏元素周期之后才警醒了,英国皇家学会对以往对纽兰兹不公正的态度进行了纠正。门捷列夫在元素周期的发现中可谓是中流砥柱,不可避免地,他在研究工作中亦接受了包括自己的老师在内的各个方面的不理解和压力。 门捷列夫生于1834年,10岁之前居住于西伯利亚,在一个政治流放者的指导下,学习科学知识并对其产生了极大兴趣。1847年,失去父亲的门捷列夫随母亲来到披得堡。1850年,进入中央师范学院学习,毕业后曾担任中学教师,后任彼得堡大学副教授。 1867年,担任教授的门捷列夫为了系统地讲好无机化学课程中,正在着手著述一本普通化学教科书《化学原理》。在著书过程中,他遇到一个难题,即用一种怎样的合乎逻辑的方式来组织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 门捷列夫仔细研究了63种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又经过几次并不满意的开头之后,他想到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对元素进行系统的分类。门捷列夫准备了许多类似扑克牌一样的卡片,将63种化学元素的名称及其原子量、氧化物、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分别写在卡片上。门捷列夫用不同的方法去摆那些卡片,用以进行元素分类的试验。最初,他试图像德贝莱纳那样,将元素分分为三个一组,得到的结果并不理想。他又将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分别摆在一起,使其分成两行,仍然未能成功。他用各种方法摆弄这些卡片,都未能实现最佳的分类。 1869年3月1日这一天,门捷列夫仍然在对着这些卡片苦苦思索。他先把常见的元素族按照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拼在一起,之后是那些不常见的元素,最后只剩下稀土元素没有全部“入座”,门捷列夫无奈地将它放在边上。从头至尾看一遍排出的“牌阵”,门捷列夫惊喜地发现,所有的已知元素都已按原子量递增的顺序排列起来,并且相似元素依一定的间隔出现。 第二天,门捷列夫将所得出的结果制成一张表,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张化学元素周期表。在这个表中,周期是横行,族是纵行。在门捷列夫的周期表中,他大胆地为尚待发现的元素留出了位置,并且在其关于周期表的发现的论文中指出:按着原子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各种元素,在原子量跳跃过大的地方会有新元素被发现,因此周期律可以预言尚待发现的元素。 事实上,德国化学家迈尔早在1864年就已发明了“六元素表”,此表已具备了化学元素周期表早几个月,迈尔又对“六元素表”进行了递减,提出了著名的《原子体积周期性图解》。该图解比门氏的第一张化学元素表定量化程度要强,因而比较精确。但是,迈尔未能对该图解进行系统说明,而该图解侧重于化学元素物理性质的体现。 1871年12月,门捷列夫在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基础上进行增益,发表了第二张表。在该表中,改竖排为横排,使用一族元素处于同一竖行中,更突出了元素性质的周期性。至此,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发现工作已圆满完成。 客观上来说,迈尔和门捷列夫都曾独自发现了元素的周期律,但是由于门捷列夫对元素周期律的研究最为彻底,故而在化学界通常将周期律称为门捷列夫周期律。

世界上第一张元素周期表的作者是 A.拉瓦锡 B.凯库勒 C.门捷列夫 D.居里夫

CCCcCCCCCCC

元素周期表中八个符合洪特规则是那几个?十一个现不能解释的是那几个

泡利原理是说每个轨道(例如1s轨道,2p轨道中的px)最多只能容纳两个自旋相反的电子。洪特规则是说,在相同能量的轨道上,电子在排布的时候优先进入空轨道,每个轨道中的单电子取得相同自旋。例如2p轨道共有三个,现在有四个电子要填进去,前面三个电子每个占了一个“空座位”,最后一个电子要么到3s轨道上找空座,要么和2p轨道中的电子“挤一挤”(这时会比进入空轨道的能量稍高)。这个电子最终发现还是和别人挤一挤更舒服(能量更低),跑到3s上好像还没这本事(自己能量不够)。电子在排布时总是要满足能量最低原理,并同时满足泡利原理和红特规则。再举一例:N核外7个电子,电子首先填充1s轨道(该轨道能量最低,优先排布,两个电子自旋相反,两个箭头一正一反)然后填2s(该轨道能量次低,2电子自旋相反),再填2p(剩余三个电子每个占据一个p轨道,三个电子自旋相同,每个电子用一个箭头,三个箭头方向相同,向上或向下都可以)。

根据原子结构、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B是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未成对

(10分) (1) 铬 第四周期、第ⅥB族, (2) ② C (3) ⅣA (4) 试题分析:(1)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式可知,1~36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是铬,位于第四周期第ⅥB族。(2)在等价轨道(指相同电子层、电子亚层上的各个轨道)上排布的电子将尽可能分占不同的轨道,且自旋方向相同,这就是洪特规则,显然①不符合洪特规则,正确第排布图是②。(3)依据正负化合价代数和等于0可知,H元素的最高价是+1价、最低价是-1价,所以氢元素可以放在周期表中的ⅣA族。(4)氯化铵是含有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电子式是 。点评: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也是高考中的常见考点,难度不大,试题基础性强,侧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和训练,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基础性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

元素周期表副族元素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你学高中选修化学了吗?至少需要《物质结构与性质》这本书才能解释

关于元素周期表中的镧系、锕系元素及112~118 (Uub~Uuo)元素...

更新1: 「假如为后者,科学家如何估量?」……改成 「假如Uub Uut 等元素果真是人造元素,科学家们如何制造一个新的元素?」 镧系元素及锕系元素要从中分开的原因其实好简单,因为如果把完整的元素周期表列出来的话会占太多的空间,d书商会好难排版。 镧系元素之间其实都有少少关系,因为它们大部分都能在独居长石中找到,但含量不高。 而锕系元素则多是人造元素,自然界并不存在。 元素112~118 (分别为Uub Uut Uuq Uup Uuh Uus Uuo) 它们都是已经被发现的元素,西元1977年八月的国际化学会无机化学分会做出了一项决议:从104号元素以后,不再以人名、地名命名,而采用拉丁文数字缩写来命名: 0 nil 1 un 2 bi 3 tri 4 quad 5 pent 6 hex 7 sep 8 oct 9 enn 西元1997年8月30日,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会员大会通过了104-109号元素之英文命名 科学家只是看一种元素的质子(proton)数量来估量。 科学家多在加速器里以高速的中子、氦核撞击其他元素,或以高速的元素(原子)撞击其他的元素,令他们发生核聚变,形成新的元素。 但由于原子量大的元素一般都非常不稳定,有些衰变期非常短(<1/1000 s),所以科学家通常会先推论元素衰变后的产物,再进行实验,最后检查实验的产物,看看是否符合预期,便知道新元素有否产生。 参考: me 真正的Periodic Table 镧系和锕系元素是不会抽出黎的 点解我地见到的Periodic Table 镧系和锕系元素要从中分开?? 因为这是出版社及书商的做法..完全不牵涉到什么化学知识层面.. 如果照原本Periodic Table 印刷出黎...本书就会做到好大本(好长) 所以网页上...书本上见到的镧系和锕系元素被抽出黎...就系咁既原因 所以你都会见到果两行period的元素会有引线分别写上「镧系」和「锕系」以标示出真正元素在Periodic Table 上的位置... 至于Uub Uut Uuq Uup Uuh Uus Uuo 通通都是人造元素 它们不可能存在于大自然上 正因为这些都是人所创造出来的元素 所以已经清楚知道它们的原子序和相对原子质量 参考: Myself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前20个元素拼音

第一周期元素:1 氢(qīng) 2 氦(hài) 第二周期元素:3 锂(lǐ) 4 铍(pí) 5 硼(péng) 6 碳(tàn) 7 氮(dàn) 8 氧(yǎng) 9 氟(fú) 10 氖(nǎi) 第三周期元素:11 钠(nà) 12 镁(měi) 13 铝(lǚ) 14 硅(guī) 15 磷(lín) 16 硫(liú) 17 氯(lǜ) 18 氩(yà) 第四周期元素:19 钾(jiǎ) 20 钙(gài) 符号: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

元素周期表最开始的二十二个是哪些?

前二十个元素和字母: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硫(S)、氯(Cl)、氩(Ar)、钾(K)、钙(C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发明此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扩展资料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射线X,发现原子序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排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被称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求化学元素周期表前18号元素符号及名称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元素周期表符号顺口溜

氢氦锂铍硼 碳氮氧氟氖 钠镁铝硅磷 硫氯氩钾钙

什么叫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前20号元素分别是什么?

以下为前20号元素,1到20号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依次排开:H氢 ,He氦 ,Li锂,Be铍,B硼。C碳,N氮,O氧,F氟,Ne氖。Na钠,Mg镁,Al铝,Si硅,P磷。S硫,Cl氯,Ar氩,K钾,Ca钙。扩展资料: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发明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平面螺线表和圆形表(以达姆开夫式为代表);立体周期表(以莱西的圆锥柱立体表为代表)等。化学元素周期表的一些性质:一、元素的金属性:(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二、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碱性: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F和O除外)。三、非金属气态: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化学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前36号元素及其符号,只要名称与符号

H 氢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He氦 Li锂Be铍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B 硼C 碳N 氮O 氧F 氟Ne氖 Na钠Mg镁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u200b Al铝Si硅P 磷S 硫Cl氯Ar氩K 钾Ca钙 Sc钪Ti钛V 钒Cr铬Mn锰Fe铁Co钴Ni镍Cu铜Zn锌Ga镓Ge锗As砷Se硒Br溴Kr氪

化学元素周期表相对原子量

原子序数元素名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1~56号元素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周期表1 氢 H 1.007 94(1)2 氦 He 4.002 602(2)3 锂 Li 6.941(2)4 铍 Be 9.012 182(3)5 硼 B 10.811(7)6 碳 C 12.0107(8)7 氮 N 14.006 7(2)8 氧 O 15.999 4(3)9 氟 F 18.998 403 2(5)10 氖 Ne 20.179 7(6)11 钠 Na 22.989 769 28(2)12 镁 Mg 24.305 0(6)13 铝 Al 26.981 538 6(8)14 硅 Si 28.085 5(3)15 磷 P 30.973 762(2)16 硫 S 32.065(5)17 氯 Cl 35.453(2)18 氩 Ar 39.948(1)19 钾 K 39.098 3(1)20 钙 Ca 40.078(4)21 钪 Sc 44.955 912(6)22 钛 Ti 47.867(1)23 钒 V 50.941 5(1)24 铬 Cr 51.996 1(6)25 锰 Mn 54.938 045(5)26 铁 Fe 55.845(2)27 钴 Co 58.933 195(5)28 镍 Ni 58.693 4(2)29 铜 Cu 63.546(3)30 锌 Zn 65.39(4)31 镓 Ga 69.723(1)32 锗 Ge 72.64(1)33 砷 As 74.921 60(2)34 硒 Se 78.96(3)35 溴 Br 79.904(1)36 氪 Kr 83.798(2)37 铷 Rb 85.467 8(3)38 锶 Sr 87.62(1)39 钇 Y 88.905 85(2)40 锆 Zr 91.224(2)41 铌 Nb 92.906 38(2)42 钼 Mo 95.94(2)43 锝 Tc [97.9072]44 钌 Ru 101.07(2)45 铑 Rh 102.905 50(2)46 钯 Pd 106.42(1)47 银 Ag 107.868 2(2)48 镉 Cd 112.411(8)49 铟 In 114.818(3)50 锡 Sn 118.710(7)51 锑 Sb 121.760(1)52 碲 Te 127.60(3)53 碘 I 126.904 47(3)54 氙 Xe 131.293(6)55 铯 Cs 132.905 451 9(2)56 钡 Ba 137.327(7)57~71号元素(镧系)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57 镧 La 138.905 47(7)58 铈 Ce 140.116(1)59 镨 Pr 140.907 65(2)60 钕 Nd 144.242(3)61 钷 Pm [145]62 钐 Sm 150.36(2)63 铕 Eu 151.964(1)64 钆 Gd 157.25(3)65 铽 Tb 158.925 35(2)66 镝 Dy 162.500(1)67 钬 Ho 164.930 32(2)68 铒 Er 167.259(3)69 铥 Tm 168.934 21(2)70 镱 Yb 173.04(3)71 镥 Lu 174.967(1)72~88号元素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72 铪 Hf 178.49(2)73 钽 Ta 180.947 88(2)74 钨 W 183.84(1)75 铼 Re 186.207(1)76 锇 Os 190.23(3)77 铱 Ir 192.217(3)78 铂 Pt 195.084(9)79 金 Au 196.966 569(4)80 汞 Hg 200.59(2)81 铊 Tl 204.383 3(2)82 铅 Pb 207.2(1)83 铋 Bi 208.980 40(1)84 钋 Po [208.982 4]85 砹 At [209.987 1]86 氡 Rn [222.017 6]87 钫 Fr [223]88 镭 Ra [226]89~103号元素(锕系)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89 锕 Ac [227]90 钍 Th 232.038 06(2)91 镤 Pa 231.035 88(2)92 铀 U 238.028 91(3)93 镎 Np 238.848694 钚 Pu 242.879895 镅 Am 244.859496 锔 Cm 246.91197 锫 Bk 248.926698 锎 Cf 252.957899 锿 Es 253.9656100 镄 Fm 259.0046101 钔 Md 260.0124102 锘 No 261.0202103 铹 Lr 264.0436104~118号元素(注*的是人造元素)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元素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104 钅卢* Rf 269.0826105钅杜* Db 270.0904106钅喜* Sg 273.1138107钅波* Bh 274.1216108钅黑* Hs 272.106109钅麦* Mt 278.1528110 鐽* Ds283.1918111 錀* Rg 282.184112 鎶* Cn 287.223113 暂无 Uut 286.2152114 暂无 Fl 291.1964115 暂无 Uup 290.1888116 暂无 Lv 295.2268117 暂无 Uus 293.2116118 暂无 Uuo 299.2572

化学元素周期表从左到右依次排列是什么?

1、第一周期元素:1 氢(qīng) 2 氦(hài);2、第二周期元素:3 锂(lǐ) 4 铍(pí) 5 硼(péng) 6 碳(tàn) 7 氮(dàn) 8 氧(yǎng) 9 氟(fú) 10 氖(nǎi);3、第三周期元素:11 钠(nà) 12 镁(měi) 13 铝(lǚ) 14 硅(guī) 15 磷(lín) 16 硫(liú) 17 氯(lǜ) 18 氩(yà);4、第四周期元素:19 钾(jiǎ) 20 钙(gài) 21 钪(kàng) 22 钛(tài) 23 钒(fán) 24 铬(gè) 25 锰(měng) 26 铁(tiě) 27 钴(gǔ) 28 镍(niè) 29 铜(tóng) 30 锌(xīn) 31 镓(jiā) 32 锗(zhě) 33 砷(shēn)。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族除外)。扩展资料: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化学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从哲学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电子数目发生量变而导致质变的结果。化学元素(英语:Chemical 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 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氢,氮和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的种类有哪些

分子:Hu2082、Nu2082、Ou2082、Fu2082、Clu2082,He、Ne、Ar(稀有气体分子都为单原子分子)原子:金属单质都由原子组成,非金属B,Si,P,S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族除外)。例如:氢属于IA族元素,而氦属于0族元素。扩展资料:元素位置推断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在第一至第五周期时最后的差数小于等于10时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8、9、10时为Ⅷ族,差数大于10时,则再减去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在第六、七周期时差数为1:ⅠA族,差数为2:ⅡA族,差数为3~17:镧系或锕系,差数介于18和21之间:减14,差数为22~24:Ⅷ族,差数大于25:减24,为对应的主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急!元素周期表目前有几种元素?每个周期分别有几种?

http://image.baidu.com/i?ct=503316480&z=&tn=baiduimagedetail&word=%D4%AA%CB%D8%D6%DC%C6%DA%B1%ED%CD%BC&in=24752&cl=2&lm=-1&pn=17&rn=1&di=18606243693&ln=2000&fr=ala1&fmq=&ic=&s=&se=&sme=0&tab=&width=&height=&face=&is=&istype= 你可以去看一下

元素周期表里共有几个周期?几个族

16个族7个主族7个副族1个0族1个第八族7个周期3个短周期3个长周期1个不完全周期

化学元素周期表

见下面网址:http://www.zdic.net/appendix/f7.htm

元素周期表前20个顺口溜?

亲爱李皮朋,谈蛋杨福奶,娜美旅桂林,柳绿牙夹盖!

元素周期表前二十个元素和字母。

1 H氢 2 He氦 3 Li 锂 4 Be铍 5 B 硼 6 C 碳 7 N 氮 8 O氧 9 F 氟 10 Ne氖 11 Na钠 12 Mg镁 13 Al铝 14 Si硅 15 P磷 16 S硫 17 Cl氯 18 Ar氩 19 K 钾 20 Ca钙

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的规律总结?比如金属性 非金属性等

一、原子半径 同一周期(稀有气体除外),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的半径递减;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原子半径递增。 二、主要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和最低负化合价)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递增(从+1价到+7价),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 最低负化合价递增(从-4价到-1价)第一周期除外,由于金属元素一般无负化合价,故从ⅣA族开始。 三、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的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四、单质及简单离子的氧化性与还原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还原性减弱;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减弱,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增强。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的氧化性减弱,还原性增强;所对应的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增强,简单阳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元素单质的还原性越强,金属性就越强;单质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就越强。 五、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碱性 同一周期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增强(碱性减弱); 同一族中,元素最高价氧化物所对应的水化物的碱性增强(酸性减弱)。 六、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程度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容易;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单质与氢气化合越难。 七、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增强; 同一族中,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减弱。 此外还有一些对元素金属性、非金属性的判断依据,可以作为元素周期律的补充: 随着从左到右价层轨道由空到满的逐渐变化,元素也由主要显金属性向主要显非金属性逐渐变化。 随同一族元素中,由于周期越高,价电子的能量就越高,就越容易失去,因此排在下面的元素一般比上面的元素更具有金属性。 元素的最高价氢氧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金属性就越强;最高价氢氧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非金属性就越强。 元素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 同一族的元素性质相近。 具有同样价电子构型的原子,理论上得或失电子的趋势是相同的,这就是同一族元素性质相近的原因。 以上规律不适用于稀有气体。 还有一些根据元素周期律得出的结论: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离能就越小;非金属性越强,其第一电子亲和能就越大。 同一周期元素中,轨道越“空”的元素越容易失去电子,轨道越“满”的越容易得电子。

元素周期表字怎么读?

读字读半边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全部1-31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全部:1 H氢(qīng)2 He氦(hài)3 Li锂(li)4 Be铍(pī pí)5 B 硼(péng)6 C 碳(tàn)7 N 氮(dàn)8 O氧(yǎng)9 F 氟(fú)10 Ne氖(nǎi)11 Na钠(nà)12 Mg镁(měi)13 Al铝(lǚ)14 Si硅(guī)15 P磷(lín)16 S硫(liú)17 Cl氯(lǜ)18 Ar氩(yà)19 K 钾(jiǎ )20 Ca钙(gài)21 Sc钪(kàng)22 Ti钛(tài)23 V钒(fán)24 Cr铬(gè)25 Mn锰(měng)26 Fe铁(tiě)27 Co钴(gǔ)28 Ni镍(niè)29 Cu铜(tóng)30 Zn锌(xīn)31 Ga镓(jiā)32 Ge锗(zhě)33 As砷(shēn)34 Se硒(xī)35 Br溴(xiù)36 Kr氪(kè)37 Rb铷(rú)38 Sr锶(sī)39 Y钇(yi(三声))40 Zr锆(gao 四声)41 Nb铌(nǐ ní)42 Mo钼(mù)43 Tc锝(dé)44 Ru钌(liǎo)45 Rh铑(lǎo)46 Pd钯(bǎ)47 Ag银(yín )48 Cd镉(gé)49 In铟(yīn)50 Sn锡(xī)51 Sb锑(tī)52 Te碲(dì)53 I碘(diǎn )54 Xe氙(xiān)55 Cs铯(sè)56 Ba钡(bèi)57 La镧(lán)58 Ce铈(shì)59 Pr镨(pǔ)60 Nd钕(nǚ)61 Pm钷(pǒ)62 Sm钐(shān)63 Eu铕(yǒu)64 Gd钆(gá)65 Tb铽(tè)66 Dy镝(dī)67 Ho钬(huǒ)68 Er铒(ěr)69 Tm铥(diū)70 Yb镱(yì)71 Lu镥(lǔ)72 Hf铪(hā)73 Ta钽(tǎn)74 W钨(wū)75 Re铼(lái)76 Os锇(é)77 Ir铱(yī)78 Pt 铂(bó)79 Au金(jīn)80 Hg汞(gǒng)81 Tl铊(tā)82 Pb铅(qiān)83 Bi铋(bì)84 Po钋(pō)85 At砹(ài)86 Rn氡(dōng)87 Fr钫(fāng)88 Ra镭(léi)89 Ac锕(ā)90 Th钍(tǔ)91 Pa镤(pú)92 U 铀(yóu)93 Np镎(ná)94 Pu钚(bù)95 Am镅(méi)96 Cm锔(jú)97 Bk锫(péi)98 Cf锎(kāi)99 Es锿(āi)100 Fm镄(fèi)101 Md钔(mén)102 No锘(nuò)103 Lr铹(áo)104 Rf鈩(lú)105 Dd钅杜(dù)106 Sg钅喜(xǐ)107 Bh钅波(bō)108 Hs钅黑(hēi)109 Mt钅麦(mài)110 Ds鐽(dá)111 Rg錀(lún)112 Cn鎶(ge)扩展资料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全部读音是什么?

化学元素周期表全部读音是如下:01号元素:氢[化学符号]H,读qīng第02号元素:氦[化学符号]He,读hài第03号元素:锂[化学符号]Li,读lǐ第04号元素:铍[化学符号]Be,读pí第05号元素:硼[化学符号]B,读péng第06号元素:碳[化学符号]C,读tàn第07号元素:氮[化学符号]N,读dàn第08号元素:氧[化学符号]O,读yǎng第09号元素:氟[化学符号]F,读fú第10号元素:氖[化学符号]Ne,读nǎi第11号元素:钠[化学符号]Na,读nà第12号元素:镁[化学符号]Mg,读měi第13号元素:铝[化学符号]Al,读lǚ第14号元素:硅[化学符号]Si,读guī第15号元素:磷[化学符号]P,读lín第16号元素:硫[化学符号]S,读liú第17号元素:氯[化学符号]Cl,读lǜ第18号元素:氩[化学符号]Ar,A,读yà第19号元素:钾[化学符号]K,读jiǎ第20号元素:钙[化学符号]Ca,读gài第21号元素:钪[化学符号]Sc,读kàng第22号元素:钛[化学符号]Ti,读tài第23号元素:钒[化学符号]V,读fán第24号元素:铬[化学符号]Cr,读gè第25号元素:锰[化学符号]Mn,读měng第26号元素:铁[化学符号]Fe,读tiě第27号元素:钴[化学符号]Co,读gǔ第28号元素:镍[化学符号]Ni,读niè第29号元素:铜[化学符号]Cu,读tóng第30号元素:锌[化学符号]Zn,读xīn第31号元素:镓[化学符号]Ga,读jiā第32号元素:锗[化学符号]Ge,读zhě第33号元素:砷[化学符号]As,读shēn第34号元素:硒[化学符号]Se,读xī第35号元素:溴[化学符号]Br,读xiù第36号元素:氪[化学符号]Kr,读kè第37号元素:铷[化学符号]Rb,读rú第38号元素:锶[化学符号]Sr,读sī第39号元素:钇[化学符号]Y,读yǐ第40号元素:锆[化学符号]Zr,读gào第41号元素:铌[化学符号]Nb,读ní第42号元素:钼[化学符号]Mo,读mù第43号元素:碍[化学符号]Tc,读dé第44号元素:钌[化学符号]Ru,读liǎo第45号元素:铑[化学符号]Rh,读lǎo第46号元素:钯[化学符号]Pd,读bǎ第47号元素:银[化学符号]Ag,读yín第48号元素:镉[化学符号]Cd,读gé第49号元素:铟[化学符号]In,读yīn第50号元素:锡[化学符号]Sn,读xī第51号元素:锑[化学符号]Sb,读tī第52号元素:碲[化学符号]Te,读dì第53号元素:碘[化学符号]I,读diǎn第54号元素:氙[化学符号]Xe,读xiān第55号元素:铯[化学符号]Cs,读sè第56号元素:钡[化学符号]Ba,读bèi第57号元素:镧[化学符号]La,读lán第58号元素:铈[化学符号]Ce,读shì第59号元素:镨[化学符号]Pr,读pǔ第60号元素:钕[化学符号]Nd,读nǚ第61号元素:钷[化学符号]Pm,读pǒ第62号元素:钐[化学符号]Sm,读shān第63号元素:铕[化学符号]Eu,读yǒu第64号元素:钆[化学符号]Gd,读gá第65号元素:铽[化学符号]Tb,读tè第66号元素:镝[化学符号]Dy,读dī第67号元素:钬[化学符号]Ho,读huǒ第68号元素:铒[化学符号]Er,读ěr第69号元素:铥[化学符号]Tm,读diū第70号元素:镱[化学符号]Yb,读yì第71号元素:镥[化学符号]Lu,读lǔ第72号元素:铪[化学符号]Hf,读hā第73号元素:钽[化学符号]Ta,读tǎn第74号元素:钨[化学符号]W,读wū第75号元素:铼[化学符号]Re,读lái第76号元素:锇[化学符号]Os,读é第77号元素:铱[化学符号]Ir,读yī第78号元素:铂[化学符号]Pt,读bó第79号元素:金[化学符号]Au,读jīn第80号元素:汞[化学符号]Hg,读gǒng第81号元素:铊[化学符号]Tl,读tā第82号元素:铅[化学符号]Pb,读qiān第83号元素:铋[化学符号]Bi,读bì第84号元素:钋[化学符号]Po,读pō第85号元素:砹[化学符号]At,读ài第86号元素:氡[化学符号]Rn,读dōng第87号元素:钫[化学符号]Fr,读fāng第88号元素:镭[化学符号]Ra,读léi第89号元素:锕[化学符号]Ac,读ā第90号元素:钍[化学符号]Th,读tǔ第91号元素:镤[化学符号]Pa,读pú第92号元素:铀[化学符号]U,读yóu第93号元素:镎[化学符号]Np,读ná第94号元素:钚[化学符号]Pu,读(bù第95号元素:镅[化学符号]Am,读méi第96号元素:锔[化学符号]Cm,读jū第97号元素:锫[化学符号]Bk,读péi第98号元素:锎[化学符号]Cf,读kāi第99号元素:锿[化学符号]Es,读āi第100号元素:镄[化学符号]Fm,读fèi第101号元素:钔[化学符号]Md,读mén第102号元素:锘[化学符号]No,读nuò第103号元素:铹[化学符号]Lw,读láo第104号元素:鐪[化学符号]Rf,读第105号元素:钅杜[化学符号]Db,读dù第106号元素:钅喜[化学符号]Sg,读xǐ第107号元素:钅波[化学符号]Bh,读bō第108号元素:钅黑[化学符号]Hs,读hēi第109号元素:钅麦[化学符号]Mt,读mài第110号元素:鐽[化学符号]Ds,读dá第111号元素:钅仑[化学符号]Rg,读lún

初三化学元素周期表图

课本后面都有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族除外)。例如:氢属于IA族元素,而氦属于0族元素。元素周期表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0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元素的最高正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没有正价的除外),最低负氧化数从左到右递增(第一周期除外,第二周期的O、F元素除外)。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初三化学元素周期表前二十个名称及符号

氢,氦,锂……

化学元素周期表前20个

化学元素周期表前20个: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硫(S)、氯(Cl)、氩(Ar)、钾(K)、钙(Ca)。 化学元素周期表前20个相对原子质量 1-20: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相对原子质量数:1,4,7,9,10,12,14,16,19,20,23,24,27,28,31,32,35.5,40,39,40。 前20个元素符号记忆口诀如下 1.亲爱李皮彭,坦荡养福来。(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 那美女桂林,牛肉要加钙。(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化学元素周期表

第一周期元素:1 氢(qīng) 2 氦(hài) 元素周期表正确金属汉字写法 第二周期元素:3 锂(lǐ) 4 铍(pí) 5 硼(péng) 6 碳(tàn) 7 氮(dàn) 8 氧(yǎng) 9 氟(fú) 10 氖(nǎi) 第三周期元素:11 钠(nà) 12 镁(měi) 13 铝(lǚ) 14 硅(guī) 15 磷(lín) 16 硫(liú) 17 氯(lǜ) 18 氩(yà) 第四周期元素:19 钾(jiǎ) 20 钙(gài) 外围电子层排布,括号指可能的电子层排布 1 H 1s1 2 He 1s2 3 Li 2s1 4 Be 2s2 5 B 2s2 2p1 6 C 2s2 2p2 7 N 2s2 2p3 8 O2s2 2p4 9 F 2s2 2p5 10 Ne 2s2 2p6 11 Na 3s1 12 Mg 3s2 13 Al 3s2 3p1 14 Si 3s2 3p2 15 P 3s2 3p3 16 S 3s2 3p4 17 Cl 3s2 3p5 18 Ar 3s2 3p6 19 K 4s1 20 Ca 4s2 递变性规律 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注意:原子半径在VIB族及此后各副族元素中出现反常现象.从钛至锆,其原子半径合乎规律地增加,这主要是增加电子层数造成的.然而从锆至铪,尽管也增加了一个电子层,但半径反而减小了,这是与它们对应的前一族元素是钇至镧,原子半径也合乎规律地增加(电子层数增加).然而从镧至铪中间却经历了镧系的十四个元素,由于电子层数没有改变,随着有效核电荷数略有增加,原子半径依次收缩,这种现象称为“镧系收缩”.镧系收缩的结果抵消了从锆至铪由于电子层数增加到来的原子半径应当增加的影响,出现了铪的原子半径反而比锆小的“反常”现象. 2元素变化规律 (1) 除第一周期外,其余每个周期都是以金属元素开始逐渐过渡到非金属元素,最后一稀有气体元素结束. (2)每一族的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3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 4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5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6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7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8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置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阴阳离子的半径大小辨别规律 由于阴离子是电子最外层得到了电子 而阳离子是失去了电子 所以, 总的说来(同种元素) (1) 阳离子半径原子半径 (3) 阴离子半径>阳离子半径 (4)或者一句话总结,对于具有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的离子,原子序数越大,其离子半径越小. (不适合用于稀有气体) 化合价: 一价氢氯钾钠银,二价氧钙钡镁锌.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莫丢二三四五氮,铜汞二价最常见,单质零价记心间. 常见原子团化合价口决: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还有负三磷酸根,只有铵根是正一 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按照下面的口诀来记: 钾钙钠镁铝、锌铁锡铅氢、铜汞银铂金. 口诀 周期表分行列,7行18列, 行为周期列为族. 周期有七, 三短(1,2,3)三长(4,5,6)一不全(7), 2 8 8 18 18 32 32满 6、7镧锕各15. 族分7主7副1Ⅷ零, 长短为主,长为副. 1到8重复现, 2、3分主副,先主后副. Ⅷ特8、9、10, Ⅷ、副全金为过渡. 根据一个小故事来背诵 侵 害 从前,有一个富裕人家,用鲤鱼皮捧碳,煮熟鸡蛋供养着有福气的奶妈,这家有个很美丽的女儿,叫桂林,不过她有两颗绿色的大门牙(哇,太恐怖了吧),后来只能嫁给了一个叫康太的反革命.刚嫁入门的那天,就被小姑子号称“铁姑”狠狠地捏了一把,新娘一生气,当时就休克了. 这下不得了,娘家要上告了.铁姑的老爸和她的哥哥夜入县太爷府,把大印假偷走一直往西跑,跑到一个仙人住的地方. 这里风景优美:彩色贝壳蓝蓝的河,一只乌鸦用一缕长长的白巾牵来一只鹅 ,因为它们不喜欢冬天,所以要去南方,一路上还相互提醒:南方多雨,要注意防雷啊. 在来把这个故事浓缩一下: 第一周期:氢 氦 ---- 侵害 第二周期: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 鲤皮捧碳 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那美女鬼 流露绿牙)(那美女归你) 第四周期:钾 钙 钪 钛 钒 铬 锰 ---- 嫁改康太反革命 铁 钴 镍 铜 锌 镓 锗 ---- 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 硒 溴 氪 ---- 生气 休克 第五周期:铷 锶 钇 锆 铌 ---- 如此一告你 钼 锝 钌 ---- 不得了 铑 钯 银 镉 铟 锡 锑 ---- 老把银哥印西堤 碲 碘 氙 ---- 地点仙 第六周期:铯 钡 镧 铪 ----(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 钨 铼 锇 ---- 但(见)乌(鸦)(引)来鹅 铱 铂 金 汞 砣 铅 ---- 一白巾 供它牵 铋 钋 砹 氡 ---- 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钫 镭 锕 ---- 防雷啊! 溶解性口诀 钾钠铵盐溶 (钾盐钠盐铵盐都溶于水和酸) 硝酸盐相同 (硝酸盐同上) 钾钠钙和钡 (氢氧化钾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氢氧化钡) 溶碱有四种 (上面四种是可溶性的碱) 氯除银亚汞 (盐酸盐除了银亚汞其他都溶) 硫酸除铅钡 (硫酸盐除了铅和钡其他都溶) (请注意,溶解性口诀中,所谓的溶解范围只在初、高中的课本范围内适用,也有一部分钾、钠、铵盐,硝酸盐,氯化物,硫酸盐难溶而不在口诀中,除上述四种碱外,也有其他可溶的氢氧化物.) 记忆口诀 化合价: 一价请驴脚拿银,(一价氢氯钾钠银) 二价羊盖美背心.(二价氧钙镁钡锌) 一价钾钠氢氯银二价氧钙钡镁锌 三铝四硅五价磷二三铁、二四碳 一至五价都有氮铜汞二价最常见 正一铜氢钾钠银正二铜镁钙钡锌 三铝四硅四六硫二四五氮三五磷 一五七氯二三铁二四六七锰为正 碳有正四与正二再把负价牢记心 负一溴碘与氟氯负二氧硫三氮磷 初中常见原子团化合价口决: 负一硝酸氢氧根,负二硫酸碳酸根,还有负三磷酸根,只有铵根是正一 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 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以按照下面的口诀来记: 钾钙钠镁铝(嫁给那美女)、锌铁锡铅氢(新铁吸铅轻)、铜汞银铂金(冯巩赢白金).

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元素各自性质及特点

自行百度

元素周期表有几个?

1、第一周期元素:1 氢(qīng) 2 氦(hài);2、第二周期元素:3 锂(lǐ) 4 铍(pí) 5 硼(péng) 6 碳(tàn) 7 氮(dàn) 8 氧(yǎng) 9 氟(fú) 10 氖(nǎi);3、第三周期元素:11 钠(nà) 12 镁(měi) 13 铝(lǚ) 14 硅(guī) 15 磷(lín) 16 硫(liú) 17 氯(lǜ) 18 氩(yà);4、第四周期元素:19 钾(jiǎ) 20 钙(gài) 21 钪(kàng) 22 钛(tài) 23 钒(fán) 24 铬(gè) 25 锰(měng) 26 铁(tiě) 27 钴(gǔ) 28 镍(niè) 29 铜(tóng) 30 锌(xīn) 31 镓(jiā) 32 锗(zhě) 33 砷(shēn)。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族除外)。扩展资料: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化学元素(Chemical element)就是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从哲学角度解析,元素是原子的电子数目发生量变而导致质变的结果。化学元素(英语:Chemical element),指自然界中一百多种基本的金属和非金属物质,它们只由一种原子组成,其原子中的每一核子具有同样数量的质子,用一般的化学方法不能使之分解,并且能构成一切物质。 一些常见元素的例子有氢,氮和碳。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由哪几部分组成?

分子:Hu2082、Nu2082、Ou2082、Fu2082、Clu2082,He、Ne、Ar(稀有气体分子都为单原子分子)原子:金属单质都由原子组成,非金属B,Si,P,S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族除外)。例如:氢属于IA族元素,而氦属于0族元素。扩展资料:元素位置推断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在第一至第五周期时最后的差数小于等于10时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8、9、10时为Ⅷ族,差数大于10时,则再减去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在第六、七周期时差数为1:ⅠA族,差数为2:ⅡA族,差数为3~17:镧系或锕系,差数介于18和21之间:减14,差数为22~24:Ⅷ族,差数大于25:减24,为对应的主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

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要背哪些?

一般来说,初中化学周期表只需要背前20个元素就可以了。

物理元素周期表是什么?

物理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

化学元素周期表都有什么特点

1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及其化合物的递变性规律 1.1 原子半径 (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 (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1.2 元素化合价 (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 (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 1.3 单质的熔点 (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 (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 1.4 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 (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 (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1.5 最高价氧化物和水化物的酸碱性 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1.6 非金属气态氢化物 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一般酸性越强;同主族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水溶液的酸性越弱。 1.7 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氧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2. 推断元素位置的规律 判断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应牢记的规律: (1)元素周期数等于核外电子层数; (2)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 (3)确定族数应先确定是主族还是副族,其方法是采用原子序数逐步减去各周期的元素种数,即可由最后的差数来确定。最后的差数就是族序数,差为8、9、10时为VIII族,差数大于10时,则再减去10,最后结果为族序数。

元素周期表中有哪些字母和数字?

前二十个元素和字母:氢(H)、氦(He)、锂(Li)、铍(Be)、硼(B)、碳(C)、氮(N)、氧(O)、氟(F)、氖(Ne)、钠(Na)、镁(Mg)、铝(Al)、硅(Si)、硫(S)、氯(Cl)、氩(Ar)、钾(K)、钙(Ca)。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发明此周期表(第一代元素周期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族元素、稀有气体等。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素分区且分有七主族、七副族、Ⅷ族、0族。扩展资料利用周期表,门捷列夫成功的预测当时尚未发现的元素的特性(镓、钪、锗)。1913年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利用阴极射线撞击金属产生射线X,发现原子序越大,X射线的频率就越高,因此他认为核的正电荷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并把元素依照核内正电荷(即质子数或原子序)排列。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被称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拼音

氢(qīng) 氦(hài) 锂(lǐ) 铍(pí) 硼(péng) 碳(tàn) 氮(dàn) 氧(yǎng) 氟(fú) 氖(nǎi) 钠(nà) 镁(měi) 铝(lǚ) 硅(guī) 磷(lín) 硫(liú) 氯(lǜ) 氩(yà) 钾(jiǎ) 钙(gài) 钪(kàng) 钛(tài) 钒(fán) 铬(gè) 锰(měng) 铁(tiě) 钴(gǔ) 镍(niè) 铜(tóng) 锌(xīn) 镓(jiā) 锗(zhě) 砷(shēn) 硒(xī) 溴(xiù) 氪(kè) 铷(rú) 锶(sī) 钇(yǐ) 锆(gào) 铌(ní) 钼(mù) 锝(dé) 钌(liǎo) 铑(lǎo) 钯(pá) 银(yín) 镉(gé) 铟(yīn) 锡(xī) 锑(tī) 碲(dì) 碘(diǎn) 氙(xiān) 铯(sè) 钡(bèi) 镧(lán) 铪(hā) 钽(tǎn) 钨(wū) 铼(lái) 锇(é) 铱(yī) 铂(bó) 金(jīn) 汞(gǒng) 铊(tā) 铅(qiān) 铋(bì) 钋(pō) 砹(ài) 氡(dōng) 钫(fāng) 镭(léi) 锕(ā) 钅卢(lú) 钅杜(dù) 钅喜(xǐ) 钅波(bō) 钅黑(hēi) 钅麦(mài) 钅达(dá) 钅仑(lún) 镧(lán) 铈(shì) 镨(pǔ) 钕(nǚ) 钷(pǒ) 钐(shān) 铕(yǒu) 钆(gá) 铽(tè) 镝(dí) 钬(huǒ) 铒(ěr) 铥(diū) 镱(yì) 镥(lǔ) 锕(ā) 钍(tǔ) 镤(pú) 铀(yóu) 镎(ná) 钚(bù) 镅(méi) 锔(jū) 锫(péi) 锎(kāi) 锿(āi) 镄(fèi) 钔(mén) 锘(nuò) 铹(láo)附化学元素周期表口诀 在背诵之前先用2分钟时间看一个不伦不类的小故事: 侵 害 从前,有一个富裕人家,用鲤鱼皮捧碳,煮熟鸡蛋供养着有福气的奶妈,这家有个很美丽的女儿,叫桂林,不过她有两颗绿色的大门牙(哇,太恐怖了吧),后来只能嫁给了一个叫康太的反革命.刚嫁入门的那天,就被小姑子号称“铁姑”狠狠地捏了一把,亲娘一生气,当时就休克了. 这下不得了,娘家要上告了.铁姑的老爸和她的哥哥夜入县太爷府,把大印假偷走一直往西跑,跑到一个仙人住的地方. 这里风景优美:彩色贝壳蓝蓝的河,一只乌鸦用一缕长长的白巾牵来一只鹅 ,因为它们不喜欢冬天,所以要去南方,一路上还相互提醒:南方多雨,要注意防雷啊. 看完了吗?现在我们把这个故事浓缩一下,再用6分钟时间,把它背下来. 侵害 鲤皮捧碳 蛋养福奶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 嫁给康太反革命 铁姑捏痛新嫁者 生气 休克 如此一告你 不得了 老爸银哥印西提 地点仙 (彩)色贝(壳)蓝(色)河 但(见)乌(鸦)(引)来鹅 一白巾 供它牵 必不爱冬(天) 防雷啊! 好了,现在共用去8分钟时间,你已经把元素周期表背下来了,不信?那你再用余下的2分钟,对照一下: 第一周期:氢 氦 ---- 侵害 第二周期:锂 铍 硼 碳 氮 氧 氟 氖 ---- 鲤皮捧碳 蛋养福奶 第三周期: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氩 ---- 那美女桂林留绿牙 第四周期:钾 钙 钪 钛 钒 铬 锰 ---- 嫁给康太反革命 铁 钴 镍 铜 锌 镓 锗 ---- 铁姑捏痛新嫁者 砷 硒 溴 氪 ---- 生气 休克 第五周期:铷 锶 钇 锆 铌 ---- 如此一告你 钼 锝 钌 ---- 不得了 铑 钯 银 镉 铟 锡 锑 ---- 老爸银哥印西提 碲 碘 氙 ---- 地点仙 第六周期:铯 钡 镧 铪 ----(彩)色贝(壳)蓝(色)河 钽 钨 铼 锇 ---- 但(见)乌(鸦)(引)来鹅 铱 铂 金 汞 砣 铅 ---- 一白巾 供它牵 铋 钋 砹 氡 ---- 必不爱冬(天) 第七周期:钫 镭 锕 ---- 防雷啊! 唉,没办法,这么难记的东东,又必须要背,就只能这样了.以上是横着按周期背.下面是竖着按族背: 氢锂钠钾铷铯钫 请李娜加入私访 (李娜什么时候当皇上啦) 铍镁钙锶钡镭 媲美盖茨被累(呵!想和比尔.盖茨媲美,小心累着) 硼铝镓铟铊 碰女嫁音他 (看来新郎新娘都改名了) 碳硅锗锡铅 探归者西迁 氮磷砷锑铋 蛋临身体闭 氧硫硒碲钋 养牛西蹄扑 氟氯溴碘砹 父女绣点爱 (父女情深啊) 氦氖氩氪氙氡 害耐亚克先动

常用化学元素周期表

直接在百度百科搜

谁能告诉我化学元素周期表上所有的元素族分别是什么?

元素周期表一共有16个族,又分为7个主族(ⅠA-ⅦA),7个副族(ⅠB-ⅦB),一个第Ⅷ族,一个零族。 主族:金属元素(除氢以外)副族:非金属元素 零族:稀有气体元素

元素周期表前30号元素是什么?

化学周期表前30个元素: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钪钛钒铬锰;铁钴镍铜锌。化学元素周期表将各个化学元素依据原子序编号,并依此排列。原子序从1(氢)至118(Og)的所有元素都已被发现或成功合成,其中第113、115、117、118号元素在2015年12月30日获得IUPAC的确认。而其中直到锎的元素都在自然界中存在,其余的(亦包括众多放射性同位素)都是在实验室中合成的。目前Og之后的元素的合成正在进行中,带出如何扩展元素周期表的问题。扩展资料:1、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例如:表示2个氢原子:2H;2H:表示2个氢原子。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什么叫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是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创立的,当时已知的化学元素有六十三种,门捷列夫根据相对原子质量从小到大的排列了这六十三种化学元素。把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排列在同一列,后来经过很多年的修改就变成了现在的元素周期表。每一本化学课本的后面都有一页化学周期表,可见它对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元素周期表把所有的化学元素统一起来,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实质,对于现代化学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力。元素周期表有七个周期,十六个族。每一行是一个周期,每一列是一个族。周期又分为短周期、长周期。在同一个周期,从左到右,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在同一族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逐渐增大,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元素在元素周期的位置可以反映元素的性质。科学家们可以根据元素周期表来预测元素,门捷列夫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了当时还没有发现的元素的特性,就是镓、钪、锗的性质。英国科学家莫色勒发现元素的化学性质是由原子核的正电荷决定的,因此把元素按照原子的核内正电荷排列。元素的周期数等于电子层数,主族元素的序数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我们可以根据这个来推断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是怎样排序的?

1、 氢:化学符号是H, 读qīng2、氦 :化学符号是He, 读hài3、 锂 :化学符号是Li, 读lǐ4、 铍 :化学符号是Be, 读pí5、 硼 :化学符号是B, 读péng6、 碳 :化学符号是C, 读tàn7、氮 :化学符号是N, 读dàn8、氧 :化学符号是O, 读yǎng9、 氟 :化学符号是F, 读fú10、氖 :化学符号是Ne, 读nǎi11、钠 :化学符号是Na, 读nà12、 镁 :化学符号是Mg, 读měi13、铝 :化学符号是Al, 读lǚ14、硅 :化学符号是Si, 读guī15、磷 :化学符号是P, 读lín16、 硫 :化学符号是S, 读liú17、 氯 :化学符号是Cl, 读lǜ18、 氩 :化学符号是Ar,A, 读yà19、钾 :化学符号是K, 读jiǎ20、钙 :化学符号是Ca, 读gài21、 钪 :化学符号是Sc, 读kàng22、钛 :化学符号是Ti, 读tài23、钒 :化学符号是V, 读fán24、铬 :化学符号是Cr, 读gè25、 锰 :化学符号是Mn, 读měng26、铁 :化学符号是Fe, 读tiě27、 钴 :化学符号是Co, 读gǔ28、镍 :化学符号是Ni, 读niè29、 铜 :化学符号是Cu, 读tóng30、 锌 :化学符号是Zn, 读xīn31、镓:化学符号是Ga,读jiā32、锗:化学符号是Ge,读锗33、砷:化学符号是As,读shēn34、硒:化学符号是Se,读xī35、溴:化学符号是Br,读xiù36、氪:化学符号是Kr,读kè扩展资料: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命名规则:元素周期表最后几位元素经常是以Uu开头的,其实这只是一种临时命名规则,叫IUPAC元素系统命名法。在这种命名法中,会为未发现元素和已发现但尚未正式命名的元素取一个临时西方文字名称并规定一个代用元素符号,使用拉丁文数字头以该元素之原子序来命名。此规则简单易懂且使用方便,而且它解决了对新发现元素抢先命名的恶性竞争问题,使为新元素的命名有了依据。如ununquadium便是由un(一)- un(一)- quad(四)- ium(元素)四个字根组合而成,表示“元素114号”。元素114命名为flerovium(Fl),以纪念苏联原子物理学家乔治·弗洛伊洛夫(Georgy Flyorov,1913-1990);而ununhexium便是由un(一)- un(一)- hex(六)- ium(元素)四个字根组合而成,表示“元素116号”。元素116名为livermorium (Lv),以实验室所在地利弗莫尔市为名。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请问元素周期表中的各个原子的排布。

一到二十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20号到30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一到二十号元素如下:1-5:H氢、He氦、Li锂、Be铍、B硼。6-10:C碳、N氮、O氧、F氟、Ne氖。11-15:Na钠、Mg镁、Al铝、Si硅、P磷。16-20:S硫、Cl氯、Ar氩、K钾、Ca钙。扩展资料:原子结构简介:1、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列的,从里到外1,2,3,4,5,6,7。2、第一层最多2个电子,第二层最多8个电子,当电子层超过三层时,倒数第二层不超过18个电子;当电子层超过四层时,倒数第三层最多不超过32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8个电子。3、最外层8个电子的结构叫做稳定结构(特殊的是稀有气体中的氦是最外层2个电子)。4、金属原子最外层电子数<4易失电子。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原子结构示意图

化学元素周期表前20有哪些?

前20号元素、铬、锰、铁、铜、锌、溴、银、碘、钡、汞、铅;高中阶段,相比背原子量而言,更实用的其实是记住一些常见物质的分子量;比如常见气体(氢气、氧气、氮气、氟气、氯气、氯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氨气、甲烷、乙烷、丙烷、乙烯、乙炔等)、液体(水、硫酸、溴单质等)和固体(常见的一些酸、碱以及盐类)。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共有16个族,从左到右每个纵列算一族(VIII族除外)。例如:氢属于IA族元素,而氦属于0族元素。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不仅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也显示了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和元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其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被称为化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化学元素周期表怎么排列的?

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1、1-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2、7-12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3、13-18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4、19-24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5、25-30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6、31-36号元素的电子排布式如下。排布的规则:构筑原理:整个体系的能量越低越好。一般来说,新填入的电子都是填在能量最低的空轨道上的。洪德规则:电子尽可能的占据不同轨道,自旋方向相同。泡利不相容原理:在同一体系中,没有两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是完全相同的。能级交错:电子层数较大的某些轨道的能量反低于电子层数较小的某些轨道能量的现象。

元素周期表几个主族几个副族

元素周期表有7个横行,则共有7个周期,有18个纵列,共有16个族,分别为7个主族、7个副族和1个0族、1个第ⅤⅢ族,故答案为:7;16;7;7.

化学元素周期表一共有多少个元素

1氢(qīng) 2氦(hài) 3锂(lǐ) 4铍(pí) 5 硼(péng) ;6碳(tàn) 7氮(dàn) 8 氧(yǎng) 9氟(fú) 10 氖(nǎi);11钠(nà) 12镁(měi) 13铝(lǚ) 14 硅(guī) 15 磷(lín);16硫(liú) 17氯(lǜ) 18氩(yà) 19钾(jiǎ) 20钙(gài)。认知历史历史起源元素思想的起源很早,古巴比伦人和古埃及人曾经把水(后来又把空气和土),看成是世界的主要组成元素,形成了三元素说。古印度人有四大种学说,古代中国人有五行学说。关于元素的学说,即把元素看成构成自然界中一切实在物体的最简单的组成部分的学说,早在远古就已经产生了。不过,在古代把元素看作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这种近代观念是不存在的。无论在我国古代的哲学中还是在印度或西方的古代哲学中,都把元素看作是抽象的、原始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物质所具有的基本性质。古希腊自然哲学提出了著名四元素说。这不是希腊哲学家创造的,四元素说在古希腊的传统民间信仰中即存在,但不具有(相对上来说)坚实的理论体系支持。古希腊的哲学家是“借用”了这些元素的概念来当作本质。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化学元素

108个化学元素周期表顺口溜

108个化学元素周期表顺口溜如下:1、我是氢,我最轻,火箭靠我运卫星。2、我是氦,我无赖,得失电子我最菜。3、我是锂,密度低,遇水遇酸把泡起。4、我是铍,耍赖皮,虽是金属难电离。5、我是硼,有点红,论起电子我很穷。6、我是碳,反应慢,既能成链又成环。7、我是氮,我阻燃,加氢可以合成氨。8、我是氧,不用想,离开我就憋得慌。9、我是氟,最恶毒,抢个电子就满足。10、我是氖,也不赖,通电红光放出来。11、我是钠,脾气大,遇酸遇水就火大。12、我是镁,最爱美,摄影烟花绽光辉。13、我是铝,常温里,浓硫酸里把澡洗。14、我是硅,色黑灰,信息元件把我堆。15、我是磷,害人精,剧毒列表有我名。16、我是硫,来历久,沉淀金属最拿手。17、我是氯,色黄绿,金属电子我抢去。18、我是氙,活性差,雷虹紫光我来发。19、我是钾,把火加,超氧化物来当家。20、我是钙,身体爱,骨头牙齿我都在。介绍:化学元素周期表(The periodic table)是根据原子序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特性相近的元素归在同一族中。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地预测各种元素的特性及其之间的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及其他科学范畴中被广泛使用,作为分析化学行为时十分有用的框架。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于1869年发明此周期表,此后不断有人提出各种类型周期表不下170余种,归纳起来主要有短式表(以门捷列夫为代表)、长式表(维尔纳式为代表)、特长表(以波尔塔式为代表)等类型。

元素周期表的正确排列

更正版氢(qīng) 氦(hài)锂(lǐ) 铍(pí) 硼(péng) 碳(tàn) 氮(dàn) 氧(yǎng) 氟(fú) 氖(nǎi)钠(nà) 镁(měi) 铝(lǚ) 硅(guī) 磷(lín) 硫(liú) 氯(lǜ) 氩(yà)钾(jiǎ) 钙(gài) 钪(kàng) 钛(tài) 钒(fán) 铬(gè) 锰(měng) 铁(tiě) 钴(gǔ) 镍(niè) 铜(tóng) 锌(xīn) 镓(jiā) 锗(zhě) 砷(shēn) 硒(xī) 溴(xiù) 氪(kè)铷(rú) 锶(sī) 钇(yǐ) 锆(gào) 铌(ní) 钼(mù) 锝(dé) 钌(liǎo) 铑(lǎo) 钯(bǎ) 银(yín) 镉(gé) 铟(yīn) 锡(xī) 锑(tī) 碲(dì) 碘(diǎn) 氙(xiān)铯(sè) 钡(bèi) 镧(lán) 铪(hā) 钽(tǎn) 钨(wū) 铼(lái) 锇(é) 铱(yī) 铂(bó) 金(jīn) 汞(gǒng) 铊(tā) 铅(qiān) 铋(bì) 钋(pō) 砹(ài) 氡(dōng)钫(fāng) 镭(léi) 锕(ā) 钅卢(lú) 钅杜(dù) 钅喜(xǐ) 钅波(bō) 钅黑(hēi) 钅麦(mài) 钅达(dá) 钅仑(lún)镧(lán) 铈(shì) 镨(pǔ) 钕(nǚ) 钷(pǒ) 钐(shān) 铕(yǒu) 钆(gá) 铽(tè) 镝(dī) 钬(huǒ) 铒(ěr) 铥(diū) 镱(yì) 镥(lǔ)锕(ā) 钍(tǔ) 镤(pú) 铀(yóu) 镎(ná) 钚(bù) 镅(méi) 锔(jú) 锫(péi) 锎(kāi) 锿(āi) 镄(fèi) 钔(mén) 锘(nuò) 铹(láo)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代表什么?

1、氢(H),氢是一种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一位。氢通常的单质形态是氢气。它是无色无味无臭,极易燃烧的由双原子分子组成的气体,氢气是最轻的气体。2、氦(He),为稀有气体的一种。元素名来源于希腊文,原意是“太阳”。1868年法国的杨森利用分光镜观察太阳表面,发现一条新的黄色谱线,并认为是属于太阳上的某个未知元素,故名氦。3、锂(Li),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元素,质软,是密度最小的金属。用于原子反应堆、制轻合金及电池等。4、铍(Be),铍是一种灰白色的碱土金属,铍及其化合物都有剧毒。铍既能溶于酸也能溶于碱液,是两性金属,铍主要用于制备合金。5、硼(B),硼为黑色或银灰色固体。晶体硼为黑色,硬度仅次于金刚石,质地较脆。6、碳(C),碳是一种很常见的元素,它以多种形式广泛存在于大气和地壳和生物之中。7、氮(N),氮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N,它的原子序数是7。氮是空气中最多的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十分广泛,在生物体内亦有极大作用,是组成氨基酸的基本元素之一。8、氧(O),氧(Oxygen),元素符号O,位于元素周期表第二周期ⅥA族。9、氟(F),氟是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化学符号F,原子序数9。氟是卤族元素之一,属周期系ⅦA族,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二周期。10、氖(Ne)氖(neon)(旧译作氝,讹作氞),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Ne,它的原子序数是10,是一种无色的稀有气体,把它放电时呈橙红色。11、钠(Na),是一种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3周期、第ⅠA族,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质地柔软,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放出氢气,化学性质较活泼。12、镁(Mg),它是一种银白色的轻质碱土金属,化学性质活泼,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热消散性。镁元素在自然界广泛分布,是人体的必需元素之一。13、铝(Al),银白色轻金属。有延展性。商品常制成棒状、片状、箔状、粉状、带状和丝状。在潮湿空气中能形成一层防止金属腐蚀的氧化膜。14、硅(Si),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Si,旧称矽。原子序数14,相对原子质量28.0855,有无定形硅和晶体硅两种同素异形体,属于元素周期表上第三周期,IVA族的类金属元素。15、磷(P)。处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第ⅤA族。磷存在于人体所有细胞中,是维持骨骼和牙齿的必要物质,几乎参与所有生理上的化学反应。16、硫(S),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化学符号S,原子序数16。硫是氧族元素(ⅥA族)之一,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三周期。17、氯(Cl),是一种非金属元素,属于卤族之一。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气体,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具有毒性。氯以化合态的形式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当中,对人体的生理活动也有重要意义。18、氩(Ar),非金属元素,元素符号Ar。氩是单原子分子,单质为无色、无臭和无味的气体。是稀有气体中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一个,由于在自然界中含量很多,氩是目前最早发现的稀有气体。19、钾(K),是一种银白色的软质金属,蜡状,可用小刀切割,熔沸点低,密度比水小,化学性质极度活泼(比钠还活泼)。是ⅠA族的元素之一,属于碱金属。20、钙(Ca),是一种银白色晶体,质稍软,化学性质活泼,在空气中表面上能形成一层氧化物(氧化钙)或氮化物薄膜(氮化钙),防止继续受到腐蚀。

化学元素周期表怎么排列的?

化学元素周期表排列规律是:1、右依次减小,上到下依次增大。2、元素周期表有7个周期,16个族。每一个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作一个族(VIII族包含三个纵列)。这7个周期又可分成短周期(1、2、3)、长周期(4、5、6、7)。3、同一周期内,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递增,原子半径递减(零族元素除外)。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获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4、同一族中,由上而下,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核外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原子序数递增,元素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原子量从小到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该列表通常是矩形的,在某些元素循环中有空格,因此具有类似特征的元素可以分组到同一个族中,例如碱金属元素、碱土金属、卤素元素、稀有气体、非金属、过渡元素等。这使得周期表形成元素分区,可以分为七个主要族,辅助家庭7户,Ⅷ户,0户。由于周期表能够准确预测各种元素的特征及其关系,因此它在化学和其他科学领域中被广泛用作分析化学行为的非常有用的框架。

元素周期表元素符号

在元素周期表中1~20号元素的名称依次是:氢、氦、锂、铍、硼、碳、氮、氧、氟、氖、钠、镁、铝、硅、磷、硫、氯、氩、钾、钙。它们的元素符号依次是:H、He、Li、Be、B、C、N、O、F、Ne、Na、Mg、Al、Si、P、S、Cl、Ar、K、Ca。扩展资料:现代化学的元素周期律是1869年俄国科学家门捷列夫(Dmitri Mendeleev)首先创造的,他将当时已知的63种元素依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并以表的形式排列,把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元素放在同一列,制成元素周期表的雏形。经过多年修订后才成为当代的周期表。在周期表中,元素是以元素的原子序排列,最小的排行最先。表中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一列称为一个族。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副族熔点在VIB族达到最高,以后依次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副族不规则)元素的金属性(1)同一周期的元素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元素周期表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