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绚黎多姿2022-10-04 11:39:546条回答

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40年间的变化情况见表.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年数
物种数量
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计 28 30 30 56 76

A. 物种多样性趋于增加
B. 该地群落发生了初生演替
C. 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D. 群落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发生了变化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6条回复
z7399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7.5%
解题思路:从表格中得出该弃耕农田刚开始就有草本植物28种,之后物种种类越来越多,多样性增加;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变得明显,对光能的利用能力也相应提高了,这些都属于次生演替的典型特征.

A、从总计的物种数量看一直在增加,由28种增加到76种,故A正确;
B、由于该演替是在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过程中,土壤条件未变化,且原有的物种仍然得到保留,所以属于次生演替而非初生演替,故B错误;
C、D项中由于植物种类在增加,群落结构复杂化,对光能的利用能力自然提高,故C正确;
D、在次生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均发生了改变,生物群落的垂直结构与光照强度密切相关,水平结构与阳光、水、等生态因素密切相关,故D正确.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群落的演替;群落的结构特征.

考点点评: 本题综合考查群落的结构和演替等知识,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解题是一种能力,要从表格数据中找到规律,然后再结合题干的信息进行判断.

1年前
红薯林花瓣 共回答了4个问题 | 采纳率
弃耕农田的演替为次生演替这是课本上的例子。至于D选项,由原来只有草本植物演替出了高大的树木水平结构当然发生了变化,垂直方向上我觉得就不用说了吧。
1年前
luofei1112 共回答了169个问题 | 采纳率
选B
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书上的例子。
D正确,垂直结构上从只有草本到出现灌木乔木,当然变化;水平方向的草本植物类别也有增加,所以水平结构也发生变化。
哪里不明白请追问,满意请采纳,希望对你有帮助~
1年前
平凡人的心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
三种植物所占的水平位置和高度都不一样!所以说改变了!
1年前
feiyuluohua 共回答了135个问题 | 采纳率
当然是B了,初生演替在最初是什么也没有的,而题中在第一年是有物种的

至于D,3种植物的高度是不一样的,乔木的增加势必会改变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结构
1年前
gx02 共回答了2个问题 | 采纳率
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长过植物的地面的演替,B错
1年前

相关推荐

农田被弃耕后,最早在弃耕的农田上定居的生物是
农田被弃耕后,最早在弃耕的农田上定居的生物是
A 一些小灌木
B 一些多年生杂草
C 一些一年生杂草
D 地衣
什么是多年生杂草?什么是一年生杂草?
yima2316391年前5
紫竹兰迦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c
一年生杂草:在生活史中只开花结实一次,种子繁殖,整个生命周期不到一年时间完成.大田中最常见的杂草是一年生的,分为夏季一年生和冬季一年生两类.
多年生杂草:寿命在二年以上,一生中能多次开花结实的杂草,主要特点是在开花结实后地上部死亡,依靠地下器官越冬,次年春季从地下营养器官又长出新株.
关于次生演替“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树林”.我认为这句话是对的,可是答案是错的,
金小米1年前8
没有响应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94.7%
比如在温带草原,这个地方的各种自然要素决定了这里乔木不能成片生长,因此只能演替到草原,即这里的终极群落类型就是草原,而不是森林
(2012•湖南模拟)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
(2012•湖南模拟)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1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2)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①.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②.根据______,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0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
③.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______,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NICOLASNICK1年前1
lxb008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解题思路:根据表格中三个营养级生物的同化的能量,构建食物链为A→C→B;活动能力强和活动范围广的动物采用标记重捕法,理想环境种群呈现J型曲线.

(1)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C)到第三营养级(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0×107/7.50×108×100%=3.2%.
(2)①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②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田鼠的数量调查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 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
③由于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就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由“J”型增长变为“S”型增长,所以需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
故答案为:(1)3.2%
(2)①标志重捕
②.调查统计的数据(数据)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
③检验或修正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标记重捕法、种群增长曲线、模型构建的相关知识,综合性强,突出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培养.

如果时间允许,弃耕农田总能形成森林这句话对吗
我疯固我在1年前1
13917396012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73.7%
不一定.要看环境的情况比如一些热带、亚热带地区,水热条件充足,或者农田本身就是由森林开垦而来的,可能经过长期的演替,恢复到森林状态.而在一些缺水的地区,比如撒哈拉沙漠边缘的萨好勒地区的农田,本身就是开垦草场而来的,再怎么恢复,也只能恢复到草原状态,还有可能退化成荒漠
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 [ &
下列各图中最能准确表示发生在弃耕农田上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丰富度的是
[]

A.
B.
C.
D.

风火赛麒麟1年前1
ugv0069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B
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
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
B.演替过程中,因灌木较为高大而取代草本植物
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sty7701031年前1
二进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A
(2014•海南模拟)如表是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在40年间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2014•海南模拟)如表是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在40年间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年数
物种数量
植物类别
1 4 15 25 40
草本 28 27 26 30 34
灌木 0 3 4 12 19
乔木 0 0 0 14 23
总数 28 30 30 5676

A.表中数据是采用样方法调查获得的
B.随着年数的增加,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
C.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体现了群落的垂直结构
D.该弃耕农田上群落发生了次生演替,草本、灌木和乔木之间的关系是竞争
zzxxcc1231年前1
moron615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解题思路:1、据表格分析,群落演替的起点是农田,属于次生演替,过程是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段→森林阶段.
2、群落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主要受阳光的影响).
群落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
3、群落: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

A、调查种群密度的方法有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样方法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范围小,所以表中植物种类数据是利用样方法获得的,A正确;
B、随着年数的增加,植物种类增加,群落对光能的利用能力提高,B正确;
C、该农田不同地段物种组成上的差异是群落水平结构的体现,C错误;
D、由于该演替是在弃耕农田发生的,演替过程中,土壤条件未变化,且原有的物种仍然得到保留,所以属于次生演替,草本、灌木和乔木之间的关系是竞争,D正确.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点: 群落的结构特征;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演替.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物种丰富度、群落的结构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表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在此演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
A.
B.
C.
D.
歌1234567891年前1
一极品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解题思路:该演变为次生演替,在此过程,物种丰富度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杂草变为森林,总光合量提高,最后稳定;净光合量提高,最后稳定;物种丰富度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故呼吸量也增加后稳定.

A、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属于次生演替,生物种类从少到多,即物种丰富度增加,当生态系统稳定下来,物种丰富度基本稳定,A错误;
B、物种数量增加,则固定的太阳能的能力先增加然后稳定,B错误;
C、在群落的演替过程中,物种逐渐丰富,总光合量和总呼吸量都逐渐增多,当演替为森林后,总光合量和总呼吸量都达到相对稳定状态,因此净光合产量也相对稳定,C错误;
D、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和生物数量先增加,后保持相对稳定,故呼吸量也增加后稳定,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点: 群落的演替.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和生态平衡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力,曲线分析能力.

农田弃耕后 会发生怎样的群落演替?
农田弃耕后 会发生怎样的群落演替?
具体如果在贵州,也是这样吗?
小懒猪周五想睡觉1年前1
我爱扫把鑫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最初会有杂草和灌木的生长,形成典型的弃耕地;
2然后会有白桦,杨树,柳树等先锋树种入侵,以它们为主形成先锋群落;
3然后在先锋树种林下会有后期树种如东北的水曲柳,红松等生长起来,逐渐向顶级群落演替.
贵州在不同阶段可能会有不同的树种,你注意看看当地的主要树种是什么,大概能够得到相似的结论
(2013•天津三模)下表是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多年的荒地进行调查后,绘制的其中一条食物链的3个营养级(植物、田鼠、蛇)的能
(2013•天津三模)下表是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多年的荒地进行调查后,绘制的其中一条食物链的3个营养级(植物、田鼠、蛇)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能量 未被利用能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净生产量
A 464.6 293 12.5 96.3 368.3
B 12.6 5.0 微量 7.5 5.1
C 62.8 29.3 2.1 18.8 44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 J/hm2.a.
(2)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
(3)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造成鼠灾泛滥.生态学家继续研究了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构建了如下的数学模型,请完成下表: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 构建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I.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 I.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提出合理的假设 Ⅱ.
Ⅲ. Ⅲ.Nt=No•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入表示倍数,No表示最初的田鼠的数量.)
Ⅳ.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Ⅳ.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febleelee1年前1
Zhenhl000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解题思路:分析题干和题图知,本题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过程,根据问题的 具体要求回忆基础知识进行回答.

(1)分析图1可知,A是植物,B是蛇,C是田鼠,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464.6J/hm2.a.
(2)荒地原有的土壤条件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这样的群落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3)分析表格数学模型构建的过程可知
Ⅱ应填的内容是:资源充分、空间充足、缺少天敌
Ⅲ应填的内容是: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故答案应为:
(1)464.6 (2)次生演替 (3)资源充分、空间充足、缺少天敌根据实验数据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群落的演替.

考点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是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群落演替、建构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8×1010 2.00×109 1.20×1010 3.60×1010
B 2.40×107 6.00×105 4.00×105 2.30×107
C 7.50×108 2.40×107 6.00×106 7.16×108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由表______中所固定的.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______.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I.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Ⅱ.根据______,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
Ⅲ.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______,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timo0431年前1
cciceblue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96.2%
解题思路: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
根据表格中三个营养级生物的同化的能量,构建食物链为A→C→B;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样方法一般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的调查;标记重捕法一般用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动物的调查.
在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下,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增长;由于外界因素包括疾病、天气、资源的局限及天敌的增加,会使种群的由指数式增长变为“S”型增长.

(1)根据表格中三个营养级生物的同化的能量,构建食物链为A→C→B,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A(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为2.48×1010J/hm2•a.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C)到第三营养级(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0×107)÷(7.50×108)×100%=3.2%.
(3)次生演替是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因此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4)①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②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田鼠的数量调查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 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呈J型曲线.
③由于食物、空间都有限,有天敌捕食,就存在环境容纳的最大值K.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将会发现田鼠的种群增长模型的变化趋势是由“J”型增长变为“S”型增长,所以需对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和修正.
故答案为:
(1)A
(2)3.2%
(3)次生演替
(4)Ⅰ.标志重捕
Ⅱ.调查统计的数据(数据)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
Ⅲ.检验或修正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群落的演替.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群落的演替、种群数量增长曲线的模型构建等相关知识,综合性强,要求考生能够识记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能够通过表格中数据判断营养结构;能够区分种群密度调查的两种方法以及种群数量变化的两种曲线.

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农田弃耕以后,最早在弃耕的农田上定居
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农田弃耕以后,最早在弃耕的农田上定居的生物是一些多年生杂草
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低等
D.任何情况下,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均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
帅得nn了ss1年前1
夜暮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B
群落丰富度调查能否用样方法(双选)25.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合理的是A.调查群落丰富度可用到样方法B.弃耕农田
群落丰富度调查能否用样方法
(双选)25.下列有关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合理的是A.调查群落丰富度可用到样方法B.弃耕农田上发生的群落演替是初生演替C.植物开花和孔雀开屏都属于行为信息D.人工高产鱼塘中生产者所固定的能量不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要
ynmsmoon201年前1
香芋奶茶文文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枫哥,我问过我们的老师了,他说广东的教材里没这样说过,不过外省的有些教材的确有这么说过!而且说这个是说不准的,有些说可以有些说不可以.
关于生物群落演替 (农田弃耕后,在自然状态下的演替是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这句话对不对啊?
糙米老酿1年前1
aixerxcj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农田弃耕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原生演替是从裸岩开始的.
你这句话也对,但不太严谨,不一定都是从一年生草本开始吧
建议修改成.农田弃耕后的生物演替,一般从一年生草本植物开始进行.
(2010•丹阳市模拟)下表是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多年的荒地进行调查后,绘制的其中一条食物链的3个营养级(植物、田鼠、蛇)的
(2010•丹阳市模拟)下表是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多年的荒地进行调查后,绘制的其中一条食物链的3个营养级(植物、田鼠、蛇)的能量分析表.(单位:J/hm2•a):
营养级同化能量未被利用能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量净生产量
A2.48×1 0112×1 0111.2×1 0113.6×1 0102.12×1 011
B2.4×1 076×1 054×1 052.3×1 071×1 06
C7.46×1 082.4×1 076×1 067.16×1 083×1 07
(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 J/h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______(填字母)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请就表格中研究的对象用箭头和文字表示出该生态系统中的C元素流动模型.
______
(3)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4)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型为______.
(5)由于某些原因导致蛇的数量大量减少,造成鼠灾泛滥.生态学家继续研究了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构建了如下的数学模型,请完成下表:
构建数学模型的一般方法构建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主要步骤
Ⅰ.观察对象,搜集现实信息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提出合理的假设Ⅱ.______
Ⅲ.根据______,用适当的数学形式对事物的性质进行表达Ⅲ.Nt=No•λt(其中,Nt代表t天后田鼠的数量,t表示天数,入表示倍数,No表示最初的田鼠的数量.)
Ⅳ.通过进一步实验或观察等,对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Ⅳ.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自己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
司物1年前0
共回答了个问题 | 采纳率
如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如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硬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
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水平结构未变
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会逐渐减少
20050606061年前1
zoehanhong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解题思路:1、在硬木林阶段仍可能找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
2、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提供给动物的食物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物的种类随之改变.
3、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
4、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A、在硬木林阶段仍可能找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并不是完全取代,A错误;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提供给动物的食物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物的种类随之改变,B正确;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

点评:
本题考点: 群落的演替.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和判断能力,属于中档题.

(2013•怀远县模拟)科学工作者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统三个营养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
(2013•怀远县模拟)科学工作者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统三个营养级(含第一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J•hm-2•a-1
营养级同化量未被利用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量
A2.48×10112.00×1091.20×10103.60×1010
B2.40×1076.00×1054.00×1052.30×107
C7.50×1082.40×1076.00×1067.16×108
(1)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2)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潜类型为______.
(3)科学工作者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①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②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根据______,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中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
xielifeng91年前1
晕乎的妞妞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解题思路:据表题表中的三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具体为:A→C→B.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主要是:呼吸作用散失,流向分解者,流向下一营养级,未被利用.能量传递效率是下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之比.

(1)能量传递效率是下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之比,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40×107÷7.50×108
×100%=3.2%.
(2)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潜类型为次生演替.
(3)①田鼠是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应该用标志重捕法.
②构建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t=N0•λt,必须依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数据),符合J型增长曲线的生物的生存环境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或理想状态.
故答案为:
(1)3.2%
(2)次生演替
(3)①标志重捕法
②调查统计的数据(数据) 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或理想状态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种群的数量变动;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群落的演替.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传递,种群增长曲线和种群密度的调查等知识点,意在加强学生知识点间的类型与应用.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该生态系统在此
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该生态系统在此演替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不正确的是
答案选择BCD,D的原因是什么?注意是不正确的.
eric0000001年前2
居士宝贝 共回答了23个问题 | 采纳率95.7%
营养结构应该到最后趋于稳定吧..
先快在慢
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否一定能演替成森林?
轩轩109号1年前1
断肠剑客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不一定,受环境条件约束,可能会停留在演替过程中某一阶段.
(2013•东城区二模)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  )
(2013•东城区二模)在气候条件适宜的情况下,弃耕的农田经若干年后能演替成森林.在此过程中(  )
A.群落的结构逐渐复杂
B.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群落的优势物种未发生明显变化
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后均逐渐消失
laiyan11221年前1
龙八一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93.8%
解题思路: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主要类型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初生演替是指一个从来没有被植物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是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次生演替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A、弃耕的农田演替成森林的过程中,生物种类逐渐增多,群落的结构逐渐复制,故A正确;
B、弃耕的农田含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属于次生演替,故B错误;
C、群落演替的过程中,草本逐渐取代苔藓、灌木逐渐取代草本、乔木逐渐取代灌木,由此可见,群落的优势物种发生了明显变化,故C错误;
D、苔藓和草本植物在森林形成并没有消失,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点: 群落的演替.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准确判断生物学问题的能力.

所有弃耕的农田都能演替成树林吗?为什么
血茶香1年前1
benben325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5.5%
都有可能,人为因素比较大
(2013•安徽模拟)如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2013•安徽模拟)如图表示某弃耕农田植物种类随时间变化的情况,有关该地群落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硬木林阶段找不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
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动物种类也会随之改变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发生了变化,而水平结构未变
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恢复力稳定性增加
dmhlmkqf1年前1
Tracy49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解题思路:分析题意可知,在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随着演替的进行,组成群落的生物种类和数量会不断发生变化.演替过程只要不遭到人类的破坏和各种自然力的干扰,其总的趋势是直到达到顶极群落(经过演替而达到一定稳定的、自我维持的、成熟的群落,成为某一地位的优势群落,称为顶级群落)为止.演替的结果,群落的特征一般表现为物种多样性的增加,生物种类由少到多,结构由简单到复杂,由不稳定变得比较稳定,同时群落越来越能够充分地利用环境资源.

A、群落具有分层结构现象,在硬木林阶段仍可能找到生活在草地阶段的植物种类,A错误;
B、在演替过程中,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提供给动物的食物也会发生改变,从而导致动物的种类随之改变,B正确;
C、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将发生变化,C错误;
D、在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增加,抵抗力稳定性增强,恢复力稳定性降低,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考点: 群落的演替.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知识,意在考查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难度适中,属于考纲中理解层次的考查.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2/fm2
生态学家对某弃耕农田多年后形成的荒地进行调查.下表是此生态系统三个营养级的能量分析表.请回答下列问题:(单位:2/fm2•a)
营养级 同化量 未被利用量 分解者分解量 呼吸释放量
A 2.4二×1c11 2.cc×1cf 1.2c×1c1c 3.6c×1c1c
x 2.4c×lc7 6.cc×lO5 4.cc×1c5 2.3c×1c7
C 7.5c×1c 2.4c×1c7 6.cc×1c6 7.16×lc
(1)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______2/fm2•a,这部分能量是由表中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
(3)该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______.
(4)生态学家为了监测和预报该生态系统鼠害的发生情况,对弃耕后田鼠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
Ⅰ.研究者通常采用______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调查统计发现田鼠繁殖能力很强,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47%.
Ⅱ.根据调查统计的数据,构建了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Nc•λ(其中N代表图天后田鼠的数量,图表示天数,λ表示倍数,Nc表示田鼠的起始数量).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______.
Ⅲ.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______,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皓月孤烟1年前1
独狼0871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解题思路:根据表中数据分析,A为生产者,其同化量即为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2.48×1011,这部分能量是由生产者固定的全部太阳能.A、B、C间的关系为A→B→C;弃耕农田上发生的是次生演替;田鼠的活动能力较强,活动范围较大,一般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其种群密度;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理,因此最初的一个月内要对其进行数量调查和统计,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的前提是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

(1)根据表格中三个营养级生物的同化的能量,构建食物链为A→6→B,输入该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的总能量是A(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为2.98×1人11你/hm2•a.
(2)该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6)到第三营养级(B)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9人×1人7÷7.5人×1人8×1人人%=7.2%.
(7)次生演替是原来有的植被虽然已经不存在,但是原来有的土壤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有植物的种子和其他繁殖体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类型为次生演替.
(9)I.研究者通常采用标志重捕法法估算该地区田鼠的种群数量.
Ⅱ.研究人员根据最初的一个月内田鼠的数量调查数据构建的田鼠种群增长模型为N f=N•λf,由此可知田鼠在最初的一个月内的生存环境条件是理想条件,种群数量呈你型曲线.
Ⅲ.若研究人员对此弃耕农田进行长期研究,重复观察统计田鼠数量,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检验或修正,以利于鼠害的防治.
故答案为:(1)2.98×1人11
(2)7.2%
(7)次生演替
(9)I.标志重捕
Ⅱ.理想条件(食物和空间充裕、无天敌、气候适宜)
Ⅲ.检验或修正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种群的数量变动;群落的演替.

考点点评: 考查考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群落演替、标志重捕法、种群增长曲线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的能力.

下列属于演替过程的有( )多选A.草原上灌木丛的比例增加B.弃耕农田种植物的生长C.深水池塘内逐级有挺水植物长出D.森林
下列属于演替过程的有( )多选
A.草原上灌木丛的比例增加
B.弃耕农田种植物的生长
C.深水池塘内逐级有挺水植物长出
D.森林火灾引起的变化
山西tt1年前5
jiangyanjun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首先帮你看下D:森林火灾之后是属于出生演替的开始,而且它只是说变化没说具体过程.ABC都是次生演替
A.灌木丛的比例增加,说明了灌木丛种类的增加
B.植物生长可以有许多草本植物生长,草本植物多样性增加,体现为弃耕农田的杂草增多
C.深水池塘最早是沉水植物,到浮水植物,最后到挺水植物,所以这个是演替的过程
AB算旱生演替,C是水生演替,D的具体应该算个体中的火因子,不算演替类型里的
欢迎追问,互相学习,
(2013•济南二模)生态学者对某弃耕荒地不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单位.J/cm2•a)
(2013•济南二模)生态学者对某弃耕荒地不同营养级的能量流动数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下表.(单位.J/cm2•a)
营养级同化能量未被利用能量分解者分解量呼吸释放量
A471.829312.596.3
B12.65微量7.5
C7036.52.118.8
(1)由表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_____,原因是下一营养级不能获得______的能量.
(2)据表分析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该荒地的群落演替类
型为______.
(3)为了短时间内培育抗某种除草剂的玉米,科技工作者在这块荒地上完成了以下工作过程,请你将各个步骤填写完整.
第一步:利用对该种除草剂敏感的玉米植株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培育出______幼苗.
第二步:用一定剂量射线照射上述幼苗,然后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______.
第三步:取该部分绿色组织进行离体培养,经______溶液处理后,将幼苗移栽到大田,在苗期喷洒该除草剂鉴定其抗性.
第四步:对抗性性状做进一步的遗传分析,可以选用纯合抗性植株与纯合敏感植株杂交,如果子代的表现型______,表明抗性是隐性性状.F1自交,若F2的敏感株数与抗性株数之比为______,可推测该抗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若F2的敏感株数与抗性株数之比为______,可推测该抗性性状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
4176801681年前1
zhaolingqin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77.8%
解题思路:据表表中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A→B→C.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的去向主要有呼吸作用散失,流向下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未被利用.能量传递效率是指下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与上一营养级的同化能之比.

(1)由表可知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其原因是下一营养级不能获得上一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未被利用和流入分解者的能量.
(2)据表分析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2.6÷70×100%=18%,发生在弃耕农田的群落演替是次生演替.
(3)第一步:花药离体培养的幼苗是单倍体.
第二步:用该除草剂喷洒其幼叶,结果大部分叶片变黄,仅有个别幼叶的小片组织保持绿色,表明这部分组织具有抗除草剂功能.
第三步:单倍体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的目的是使其染色体加倍称为可育的二倍体.
第四步:显性纯合子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子一代全为显性性状,根据题意子一代自交如果出现一对等位基因的杂交的3:1的性状分离比,可推测该抗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如果出现 15:1的分离比,则符合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定律,可推测该抗性性状由两对隐性基因控制.
故答案为:
(1)逐级递减上一营养级呼吸作用消耗、未被利用和流入分解者
(2)18%次生演替
(3)第一步:单倍体
第二步:抗除草剂功能
第三步:秋水仙素
第四步:全为敏感植株 3:115:1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的功能;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组的概念、单倍体、二倍体、多倍体;群落的演替.

考点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单倍体育种技术,意在提高学生把生态系统和遗传定律的知识点联系起来,提高知识的综合加工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道综合性较高的题目.

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A. 弃耕的农田不能演替形成树林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C. 在群落演替
关于群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弃耕的农田不能演替形成树林
B.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
C.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灌木取代草本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低等
D. 任何情况下,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均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
天凯仔1年前1
stakistaki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0%
答案B
弃耕的农田能演替形成树林,在群落演替过程中,最先出现的动物是植食性动物,灌木长得比草本植物要高,所以能吸收更多的阳光生长得更快,当灌木长得比草本植物要高后阻挡了大部分的阳光,所以优势比草本植物明显.任何情况下,人类活动对群落的影响不一定均超过其他所有自然因素,所以B选项正确.
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
关于群落及其演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一定能形成森林
B.演替过程中,因灌木较为高大而取代草本植物
C.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D.人类的活动会影响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
海鲜火锅1年前1
wing_rain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A
(2013•资阳二模)在调查南方某块弃耕农田时,发现原来的田埂都淹没在杂草之中,只有零星的作物.调查中同学们观察到食草昆
(2013•资阳二模)在调查南方某块弃耕农田时,发现原来的田埂都淹没在杂草之中,只有零星的作物.调查中同学们观察到食草昆虫、青蛙、蜘蛛和蛇类等动物.请回答以下问题:
(1)在农田中,蛇的红外线感知器发现青蛙时,便快速移动进而准确捕食到青蛙,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______作用.农田中含碳元素最多的生物属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
(2)生物防治农林害虫的方法之一是:在田间释放过量的人工合成性引诱剂,从而干扰害虫的正常交尾活动,使害虫种群的______下降,进而降低种群密度,降低对作物的危害.
(3)图1中曲线A表示该农田中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则曲线______表示农田弃耕后植物的物种数变化.
(4)若在“植物→植食昆虫→…→蛇”这条食物链中,已知某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是a千焦,则其后面某营养级生物获得最多能量值的数学模型为______(…代表其中未写完的营养级,用b代表待求生物获得的能量、n和m分别代表待求的和已知同化量生物的营养级;模型成立的条件: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相同).
(5)同学们调查了农田中种植四种不同作物的土壤小动物数量.请完善图2采集土壤小动物的装置(在图中以图示或语言表示).______.
火凤凰啊1年前1
大张水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解题思路:1、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个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2)种群: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递.
(3)群落和生态系统:能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2、昆虫的交配求偶就是通过性信息素的传递来实现的.所谓性信息素是指雌虫分泌到体外以引诱雄虫前去交配的微量化学物质.根据这一原理,利用高新技术,人工合成信息素即性引诱剂,制成对同种异性个体有较大吸引力的诱芯,结合诱捕器(水盆式、粘胶式)配套使用.在田间释放后,形成“假姑娘”(性引诱剂)引来“真小伙”(田间的雄虫),从而使得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大幅度降低产卵量和孵化率(出生率),达到防治害虫目的.
3、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增强,自我调节能力增强.
4、低营养级求高营养级,最少×10%,最多×20%.
5、图中在去底花盆中放一个金属网,将收集到的土壤样品放置在金属网上,然后,将花盆放在诱虫器上,再打开电灯,才可收集小动物.

(1)在农田中,蛇的红外线感知器发现青蛙时,便快速移动进而准确捕食到青蛙,这说明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具有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作用.农田中含碳元素最多的生物是生产者.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3)图1中曲线A表示该农田中群落所含能量的变化,则曲线C表示农田弃耕后植物的物种数变化.
(4)能量传递率为10%-20%,在“植物→植食昆虫→…→蛇”这条食物链中,已知某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是a千焦,则其后面某营养级生物获得最多能量值的数学模型为b=a×(20%)n-m(b代表待求生物获得的能量、n和m分别代表待求的和已知同化量生物的营养级).
(5)土壤动物具有趋暗、趋湿、避高温的习性,为了探究该弃耕农田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应该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
故答案为:
(1)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答到“调节种间关系”即可);生产者;
(2)出生率;
(3)C;
(4)b=a×(20%)n-m
(5)在漏斗上方加一(提供光源和热源的)灯泡
或者如图

点评:
本题考点: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生态系统的结构.

考点点评: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种群特征、群落演替、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调查土壤小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属于中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