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一隅不以三隅反里的隅怎么读?读几声?(拼音)是yǔ还是yú?

weily_les2022-10-04 11:39:541条回答

已提交,审核后显示!提交回复

共1条回复
格林小屋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94.1%
第2个yu(第二声)
1年前

相关推荐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演化成语是什么?
劳动ee1年前1
判老电民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85.7%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评析】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翻译:子曰:"不愤不启,不排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想学技术1年前2
ypky 共回答了25个问题 | 采纳率80%
【原文】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悱(匪):想说却说不出来.隅:角落.
【译文】 孔子说:“不到苦思冥想时,不去提醒;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引导.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教他了.”
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我是不开导的,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的,譬如,一张桌子,你举出一个角,他不能用三个角来回答你.这样的学生,我是不再给他讲新东西的.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成语
rainrain13121年前1
阳羲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76.5%
举一反三 不愤不启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论语》中的那一则?
星空下漫舞的女孩1年前1
小宝猴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90.5%
出自《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孔子说:“不到学生努力想弄明白但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时先不要去开导他;不到学生心里明白却又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时也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先不要往下进行了.”
宋代理学家朱熹解释:“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状也;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也.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故事,来历,道理.
天妃1年前1
zorroze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100%
1.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孔子说:“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对我来说,还有什么遗憾呢?” 孔子的自述,讲的是学习态度和方法.要把学过的东西默默地记在心里,不断积累知识.“学而不厌”,讲的是好学精神,学无止境,从不感到满足.“诲人不倦”,讲的是教学态度,要热情地教导学生.孔于一生都是这样做的,所以他说:“对我来说,有什么呀?”表现了孔子的自信.
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3.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贡向孔子请问君子之道.孔子说:先去实践自己想要说的话,等到真的做到了以后才把它说出来.
本章有两个明显的重点:一是“言”,另一是“行”;以及一个隐藏的重点:“义”.
就“言”的角度来看则有三个须注意的地方:
a.简单地说,本章之意就是君子要先做才说,也可用慎言二字来概括.
b.本章属于“两端四角”启发式教学.慎言不过是成为君子的条件之一,并非仅仅做到慎言即为君子.
c.慎言也就是讱,爱之于言即为讱,讱也是构成仁的众德之一.
4.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孔子言论翻译翻译:不忿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按字面意思翻译.谢谢.
秋云qq1年前2
爱丽丝漫uu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由“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得出的成语是
由“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得出的成语是
马上要
hongyun0011年前1
tqcm 共回答了29个问题 | 采纳率93.1%
举一反三
关于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的几个问题
关于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的几个问题
1.找出这个句子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答:
2.翻译句子.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译:
(2)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译:
3.这个句子是论述学习态度还是学习方法的?它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尽力而为吧,能答几道算几道.作业啊......囧......
告诉我的衷心感谢了啊.....分不多,没有悬赏......好心人帮忙吧
edhg5g6ewa1年前1
ywesngyuh0n0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75%
1.“女”通“汝”,读rǔ,作“你、你们”讲;“是知也”中的“知”通“智”,作“聪明”讲 2.不到他想弄清楚问题而弄不明白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而又不知道怎么说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不能举一反三3.是论...
则不复也的复是什么意思,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复解释为什么?
爱你一生0011年前4
想发财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这个复,意思是“再”.不复也,是个省略了动词的句子,意思是不再举了.
找出两个省略句?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
找出两个省略句?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人,斯人至矣.”
睡得比狗还晚1年前1
秋天不来了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0%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省略主语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人,斯人至矣.” 省略“我”
论语四则练习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
论语四则练习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课后练习
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由这句话可以归纳出一个表述有关学习方法的成语,那就是______.
2、解释下列所括字的意思
(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______(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_______
(3)【知】者乐水_____________(4)我【欲】仁________
3、请从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写出其意义.
(1)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_____
(1)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
启窗而观______
(2)启{
不愤不启______
5、请找出两句省略句,并把省略部分补上.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欲仁,斯仁至矣.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孔子名言十条
vyvl1年前1
孔子想睡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85%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课后练习
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由这句话可以归纳出一个表述有关学习方法的成语,那就是_举一反三_____.
2、解释下列所括字的意思
(1)【举】一隅不以三隅反__提出____(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__告知_____
(3)【知】者乐水____智慧_________(4)我【欲】仁___可以_____
3、请从文中找出两个通假字,写出其意义.
(1)___知通智,智慧____________(2)____反通返,回应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一词多义.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__可以___
(1)可{
潭中鱼可百许头___可能____
启窗而观__打开____
(2)启{
不愤不启__启发____
5、请找出两句省略句,并把省略部分补上.
(1)__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好动,仁者好静.知者长乐,仁者长寿.”______
(2)___子曰:“仁远乎哉?我欲至仁,斯仁至矣.”____________________
6、翻译下列句子
(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_____思考到伤脑筋时候就启发,徘徊久久而不能决定对错时就告诉._________________
(2)我欲仁,斯仁至矣._
_____我可以仁,那么仁的境界就能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收集孔子名言十条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A.有教无类 B.
《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段材料说明孔子的教学理念是
A.有教无类 B.启发式教学 C.温故而知新 D.当仁不让于师
假如爱上你1年前1
michaelcuien23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B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飞奔的雄性猪1年前2
w88410026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95.8%
【原文】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举的意思
alias001年前3
昕来心往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92.3%
举:拿、用
就是成语:
【成语】:举一反三
【拼音】:jǔ yī fǎn sān
反:类推.比喻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他许多事情.
【出处】:《论语·述而》:“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示例】:我是凭着一卷《诗韵》学说话,倒可以有“~”的效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四回
【近义词】:融会贯通、触类旁通
【反义词】:囫囵吞枣、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请解释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请解释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帮忙解释下.
谢谢!
已消逝的青春1年前1
巧克力南瓜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意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意思
快点回复
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wannt1年前11
双刃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75%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
英语翻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是以谓之‘文’也”中“是以
英语翻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是以谓之‘文’也”
中“是以谓之‘文’也”“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翻译
喜欢小kk1年前1
qgq99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3.3%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历史上对《论语》中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存在着严重的误解.皆认为学生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复重教之”.这种解释源于郑玄,被历代注解家所沿袭.笔者认为:首先.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有救无类”的教育思想;其次.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第三,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诲人不倦”的教学态度;第四.从文字训诂的角度看.这种解释是增字解经.笔者认为.“复”字的意义是走回头路,即走旧路.这句话是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来说的.当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时,教师就不能再走老路了,要改换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从学生的角度而言的,不是当学生不能举一反三时就不再教他了.这样,上下文的意思就是一致的了,都是站在教师的角度来论述应当如何采用启发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我们应当恢复“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本来面目和积极意义.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中举的意思
鬼见跑1年前1
丁英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4.2%
【原文】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举”是举例的意思.
【评析】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我的答案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1.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1.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2.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photoshoper1年前2
317150906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92.9%
1.孔子说:“他聪明好学,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以为耻,所以被谥为‘文’。”2.孔子说:“不是发愤图强要研究学问,我是不会去开导的,不是有话想说,却难以表达的人,我是不会去启发的,不能举一反三的人,我是不会重复教的。”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句话归纳出的一个表达有关学习方法的成语.举的意思
tnjffuu1年前1
gg小师妹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88.2%
举一反三.举得意思是举例.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这是原意.
翻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dzggg1年前2
红颜墨水 共回答了19个问题 | 采纳率89.5%
论语述而第七
【原文】
7·8 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音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音yǔ,角落.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评析】
在《雍也》一篇第21章中,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一章继续谈他的教育方法问题.在这里,他提出了“启发式”教学的思想.从教学方面而言,他反对“填鸭式”、“满堂灌”的作法.要求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在学生充分进行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对他们进行启发、开导,这是符合教学基本规律的,而且具有深远的影响,在今天教学过程中仍可以加以借鉴.
找出两个通假字?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
找出两个通假字?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人,斯人至矣.”
太急了!谁能帮助我,我祝他/她喜欢的人会喜欢你,成绩大大的好/工作多拿工资!
可以的话说出它们的意义!
加耶塔1年前1
思甜520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知,通智
另一个不知道,不会是“我欲人,斯人至矣.”里的人吧,应该是你打错字了,原文是“我欲仁,斯仁至矣.”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什么意思啊谢谢啦,急用啊
741630451年前3
wwwenwu 共回答了28个问题 | 采纳率78.6%
1月23日 15:50 孔子说:一个人不到他倾全力去尝试了解事理,但却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启示他的.不到他尽全力想要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却想不到合适言词的程度,我是不会去开导他的.如果告诉他一个角落是这样的,他还不能推悟出其它三个角落也是一样的,那我就不会再多说什么了.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解释
zhanheshui1年前4
走失的猫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_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_
我这里有两种解释,哪种对?
1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2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aierlan1971年前3
a2a5a8a2 共回答了17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应该是这样翻译: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教他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大意是什么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的大意是什么
这句话的大意是甚?
一个一百事1年前1
lyhigh 共回答了11个问题 | 采纳率81.8%
孔子说:「不是发愤图强要研究学问,我是不会去开导的,不是有话想说,却难以表达的人,我是不会去启发的,不能举一反三的人,我是不会重复教的.」
速度回答,明天一定要有答案!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是人;不
速度回答,明天一定要有答案!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是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题目:找出两句省略句,并把省略部分补上.
pfwfp1年前1
mikel520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85.7%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省宾语
可与(之)言而不与之言 省宾语
找出两个省略句?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
找出两个省略句?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人,斯人至矣.”
没说清楚,还要把省略的部分要写下来哦~
我无懈可击1年前1
zhanghaas 共回答了20个问题 | 采纳率95%
找出两个省略句?
0 - 离问题结束还有 14 天 23 小时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中哪些是通假字,解释他的意思,
baihe131481年前1
adonsharon 共回答了21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你的问题是否做了删减?原题应是: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 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找出文中的通假字,给它注音并解释
2、它们表明了孔子怎样的教育思想
1.这句话的意思是:孔子说:“不到想求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想说出来而不能的时候,不去启发他.举一方给他看而他不能联想到其他三方,就不再教他了.”
表明了孔子的举一反三的启发式教育思想.
2.通假字:女(rǔ):通“汝”,人称代词,你 ;是知也的“知”,通“智”,聪明,智慧.
孔子说这段话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的态度、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
子曰:“不愤不启,不俳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求翻译
添牙无名人1年前2
我是爱你的 共回答了1个问题 | 采纳率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一文中,翻译句子:不耻下问、默而识之、逝者如斯夫、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秋的声音1年前3
dxlinvvt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81.3%
(公冶长篇)不耻下问: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问题并不因此而感到羞耻
(述而篇)默而识之:默默的理解记住它(知识)
(子罕篇)逝者如斯夫:时间就像这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啊
(述而篇)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举一个例子却不能由此类推到与此相似的其他方面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反是什么意思? 急帖!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反是什么意思? 急帖!
准确,简单扼要,拜托,快!
gty291年前1
chenglm 共回答了18个问题 | 采纳率88.9%
历史上对《论语》中的“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存在着严重的误解.皆认为学生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复重教之”.这种解释源于郑玄,被历代注解家所沿袭.笔者认为:首先.这种解释不符合孔子“有救无类”的教育思想...
下列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
下列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不复也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 无可用
B.告 往而知来者
  投 渤海之尾
C.“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斯之谓与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 皆出于此乎
D.始可与言《诗》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
scg101年前1
开着绿灯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90.9%
A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wazz1年前4
松江苦力 共回答了14个问题 | 采纳率100%
出自论语第七则述而篇
【原文】
子曰:“不愤不咎,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译文】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评析】
这里是孔子介绍了他在教育方面的体会,他并不觉得一个老师一言堂地给学生灌输就能有好的教学效果,而是觉得关键在于怎样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和琢磨.不是让老师替学生去举一反三、反复列举,而是启发学生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坚持一个原则:不要轻易地把答案告诉学生,也不要过多地替学生思考,更不要给学生灌输标准答案.我想这是值得我们今天的老师在教学中思考和借鉴的.
聪明的老师在向学生教授新课的时候,往往从提问或做游戏开始,那样一方面容易能集中学生的思想,另一方面也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如果只是单纯地将现成的答案灌输给学生,学生往往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会缺乏灵活运用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又比如你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千万不要以为这里的译文和评论分析就是唯一的答案,你也可以试着从另外的角度来理解《论语》的原文.如果你善于开动脑筋勤思考,往往会有意外的发现和惊喜.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中隐含一个成语
中文中文1年前1
HaLLya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举一反三、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的隅的意思
深海kk1年前4
figarowu 共回答了31个问题 | 采纳率90.3%
从一件事情类推而知道其它许多事情.比喻善于学习,能够由此及彼.
“隅”是角落的意思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是什么成语
pzhx1231年前4
alexiayuna 共回答了24个问题 | 采纳率87.5%
举一反三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填一个成语
lisle8820001年前1
sunstar128 共回答了2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举一反三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于哪篇文章
Janev1年前3
181923696 共回答了16个问题 | 采纳率100%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悱: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三句:举出一个角为例来告诉学习的人,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用再教他了.因为他不用心思考.
名句“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说的是: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经常用来说明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
在百度上一搜就有的
----------------------采用
英语翻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燕狂十三1年前2
tulipeva 共回答了22个问题 | 采纳率86.4%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百般思索仍然搞不通的地步,我是不开导的,不到想说可怎么也说不清楚的地步,我是不提醒的,譬如,一张桌子,你举出一个角,他不能用三个角来回答你.这样的学生,我是不再给他讲新东西的.
英语翻译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弓长青见景三1年前2
esteemy 共回答了10个问题 | 采纳率90%
不耻下问”这则成语的耻是:羞耻.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形容谦虚好学.
这个成语来源于《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春秋时代的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人们都尊奉他为圣人.然而孔子认为,无论什么人,包括他自己,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
一次,孔子去鲁国国君的祖庙参加祭祖典礼,他不时向人询问,差不多每件事都问到了.有人在背后嘲笑他,说他不懂礼仪,什么都要问.孔子听到这些议论后说:“对于不懂的事,问个明白,这正是我要求知礼的表现啊.”
那时,卫国有个大夫叫孔圉(音yu),虚心好学,为人正直.当时社会有个习惯,在最高统治者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给他另起一个称号,叫谥(音shi)号.按照这个习俗,孔圉死后,授于他的谥号为“文”,所以后来人们又称他为孔文子.
孔子的学生子贡有些不服气,他认为孔圉也有不足的地方,于是就去问孔子:“老师,孔文子凭什么可以被称为‘文’呢?”
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意思是说孔圉聪敏又勤学,不以向职位比自己低、学问比自己差的人求学为耻辱,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孔子的这句话,引出了“不耻下问”这个成语.后来人们常用它来比喻向地位和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或形容谦虚、好学,不自以为是.
8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孔子说:“如果不是心里想了却想不明白,就不要去启发;如果不是能说却说不清楚,就不要告诉他答案;如果给学生举出一方面的例子他却不能回答出另外的三个方面的问题,就不要再教给他更多的东西了.”
注释:
愤:指想了却想不明白.启:启发,提示.悱:音“匪”,指能说却说不清楚.发:本来指把箭发射出去,这里指给出答案.举:列举.隅:音“于”,角度,方面.反:做出推论并回答.则:就.复:再,接着.
这几句论语的意思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这几句论语的意思
1.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4.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5.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6.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仞乎?”
7.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9.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
11.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12.君子道者三,我***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瓦惧.子贡曰:“夫子自道也.”
13.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14.莫我知也夫!子贡曰:“何为其莫知子也?子曰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15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16.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7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lwlbh1年前2
weeyr 共回答了12个问题 | 采纳率91.7%
1.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2.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3.曾子说"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以实行仁道为已任,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才能罢休,不是很遥远吗?"
英语翻译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
英语翻译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子曰:“予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jx3699631年前2
td280000 共回答了15个问题 | 采纳率86.7%
孔子说:“不到他努力想弄明白而不得的程度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心里明白却不能完善表达出来的程度不要去启发他.如果他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再反复地给他举例了.”
孔子说:“我想不说话了.”子贡说:“你如果不说话,那么我们这些学生还传述什么呢?”孔子说:“天何尝说话呢?四季照常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说了什么话呢?”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译文 解释加点字:诲人不倦:·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afxne8daa48a71年前1
咕嘟baobao 共回答了13个问题 | 采纳率84.6%
学生如果不经过思考并有所体会,想说却说不出来时,就不去开导他;如果不是经过冥思苦想而又想不通时.就不去启发他.隅:例子
☆⌒_⌒☆ 希望可以帮到you~